19.01.2015 Views

Table of Contents — September 2012, 115 (3)

Table of Contents — September 2012, 115 (3)

Table of Contents — September 2012, 115 (3)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strong>Table</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Contents</strong><br />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br />

Cardiovascular Anesthesiology<br />

旋 轉 式 血 栓 彈 力 檢 測 器 (ROTEM) 能 夠 提 高 對 心 臟 手 術 後 出 血 的 預 測 嗎 <br />

( 唐 瑩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Does Rotational Thromboelastometry (ROTEM) Improve Prediction <strong>of</strong> Bleeding After<br />

Cardiac Surgery<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Grace C. Lee,<br />

Adrienne M. Kicza,<br />

Kuang-Yu Liu,<br />

Charles B. Nyman,<br />

Richard M. Kaufman,<br />

and Simon C. Body<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499-506;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19, <strong>2012</strong><br />

Ambulatory Anesthesiology<br />

腹 橫 肌 平 面 阻 滯 用 於 腹 腔 鏡 膽 囊 切 除 日 間 手 術 術 後 的 有 效 性 : 一 項 隨 機 臨 床 研 究<br />

( 諸 琳 婕 譯 陳 傑 校 )<br />

The Beneficial Effect <strong>of</strong>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After Laparoscopic<br />

Cholecystectomy in Day-Case Surger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Pernille Lykke Petersen,<br />

Pia Stjernholm,<br />

Viggo B. Kristiansen,<br />

Henrik Torup,<br />

Egon G. Hansen,<br />

Anja U. Mitchell,<br />

Ann Moeller,<br />

Jacob Rosenberg,<br />

Joergen B. Dahl,<br />

and Ole Mathiese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27-533;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ly 4, <strong>2012</strong>


Anesthetic Pharmacology<br />

關 於 右 旋 氯 胺 酮 對 健 康 志 願 者 和 複 雜 性 區 域 疼 痛 綜 合 症 1 型 慢 性 疼 痛 患 者 心 輸 出 量 的 劑<br />

量 依 賴 效 應<br />

( 鄧 利 兵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The Dose-Dependent Effect <strong>of</strong> S(+)-Ketamine on Cardiac Output in Healthy Volunteers<br />

and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1 Chronic Pain Patients<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Erik Ol<strong>of</strong>sen,<br />

Marnix Sigtermans,<br />

Ingeborg Noppers,<br />

Marieke Niesters,<br />

Rene Mooren,<br />

Martin Bauer,<br />

Leon Aarts,<br />

Elise Sarton,<br />

and Albert Daha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36-546;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May 10, <strong>2012</strong>,<br />

doi:10.1213/ANE.0b013e31825496f6<br />

通 過 神 經 活 動 的 直 接 指 數 來 測 定 麻 醉 藥 起 效 的 動 力 學<br />

( 余 亦 南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Kinetics <strong>of</strong> Anesthetic Onset Measured with a Direct Index <strong>of</strong> Neural Activity<br />

o<br />

o<br />

o<br />

o<br />

Gordon B. Drummond,<br />

Lauren Bleach,<br />

Alastair J. Thomson,<br />

and R. Ross Kennedy<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47-553;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April 13, <strong>2012</strong><br />

一 項 關 於 舌 下 給 予 芬 太 尼 膜 片 劑 在 健 康 志 願 者 體 內 的 藥 代 動 力 學 和 生 物 利 用 度 的 臨 床 I 期<br />

研 究<br />

( 詹 凱 誕 譯 陳 傑 校 )<br />

A Phase I Pharmacokinetic and Bioavailability Study <strong>of</strong> a Sublingual Fentanyl Wafer in<br />

Healthy Volunteers<br />

o<br />

o<br />

o<br />

Chin Beng Stephen Lim,<br />

Stephan A. Schug,<br />

Vivian Bruce Sunderland,


o<br />

o<br />

Michael James Paech,<br />

and Yandi Liu<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54-559;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May 14, <strong>2012</strong><br />

兩 種 鈉 離 子 通 道 調 節 劑 對 活 體 豬 皮 內 C 類 纖 維 導 電 性 能 的 不 同 影 響<br />

( 方 昕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strong>of</strong> Two Sodium Channel Modulators on the Conductive Properties<br />

<strong>of</strong> C-Fibers in Pig Skin In Viv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tilia Obreja,<br />

Michael Hirth,<br />

Brian Turnquist,<br />

Roman Rukwied,<br />

Matthias Ringkamp,<br />

and Martin Schmelz<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60-571;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May 10, <strong>2012</strong><br />

氧 化 亞 氮 在 異 氟 烷 麻 醉 中 對 腦 電 雙 相 干 的 影 響<br />

( 崔 曉 娜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Nitrous Oxide o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Bicoherence During Is<strong>of</strong>lurane<br />

Anesthesia<br />

o<br />

o<br />

o<br />

o<br />

Satoshi Hagihira,<br />

Masaki Takashina,<br />

Takahiko Mori,<br />

and Takashi Mashimo<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72-577;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May 14, <strong>2012</strong><br />

Technology, Computing, and Simulation<br />

一 項 關 於 外 科 術 後 血 糖 控 制 的 新 型 電 腦 化 記 憶 褪 色 演 算 法<br />

( 郭 晨 躍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A Novel Computerized Fading Memory Algorithm for Glycemic Control in Postoperative<br />

Surgical Patients<br />

o<br />

o<br />

o<br />

o<br />

Mayumi Horibe,<br />

Bala G. Nair,<br />

Gary Yurina,<br />

Moni B. Neradilek,


o<br />

and Irene Rozet<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80-587;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5, <strong>2012</strong><br />

振 動 - 觸 覺 顯 示 器 用 於 臨 床 監 測 的 即 時 評 估<br />

( 邱 鬱 薇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A Vibro-Tactile Display for Clinical Monitoring: Real-Time Evaluation<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Maryam Dosani,<br />

Kate Hunc,<br />

Guy A. Dumont,<br />

Dustin Dunsmuir,<br />

Pierre Barralon,<br />

Stephan K. W. Schwarz,<br />

Joanne Lim,<br />

and J. Mark Ansermino<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88-594;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13, <strong>2012</strong><br />

Critical Care, Trauma, and Resuscitation<br />

對 於 離 線 困 難 的 氣 管 插 管 患 者 的 雙 模 式 撤 機 策 略 : 一 項 可 行 性 研 究<br />

( 孫 莉 荔 譯 陳 傑 校 )<br />

Dual-Mode Weaning Strategy for Difficult-Weaning Tracheotomy Patients: A Feasibility<br />

Study<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Jun Duan,<br />

Shuliang Guo,<br />

Xiaoli Han,<br />

Xiaokui Tang,<br />

Lulu Xu,<br />

Xia Xu,<br />

Yucun Liu,<br />

Jinwei Jia,<br />

Shicong Huang,<br />

and Yamei Wu<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97-604;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13, <strong>2012</strong><br />

中 心 靜 脈 乳 酸 與 動 脈 乳 酸 是 否 相 同 一 項 人 體 回 顧 性 研 究


( 瞿 亦 楓 譯 陳 傑 校 )<br />

Are Central Venous Lactate and Arterial Lactate Interchangeable A Human<br />

Retrospective Study<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François Réminiac,<br />

Christophe Saint-Etienne,<br />

Isabelle Runge,<br />

Denis Ykpé Ayé,<br />

Dalila Benzekri-Lefevre,<br />

Armelle Mathonnet,<br />

and Thierry Boulai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05-610;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28, <strong>2012</strong><br />

Pediatric Anesthesiology<br />

對 於 左 心 發 育 不 全 綜 合 征 的 雙 心 室 修 補 過 渡 血 液 迴 圈 的 數 學 模 型<br />

( 李 麗 紅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A Mathematical Model <strong>of</strong> Transitional Circulation Toward Biventricular Repair in<br />

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br />

o<br />

o<br />

o<br />

Koichi Yuki,<br />

Sitaram Emani,<br />

and James A. DiNardo<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18-626;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22, <strong>2012</strong><br />

Pediatric Neuroscience<br />

缺 氧 再 灌 注 後 早 期 抗 氧 化 治 療 和 後 期 降 低 體 溫 對 新 生 豬 沒 有 神 經 保 護 作 用<br />

( 許 辛 譯 ,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Early Antioxidant Treatment and Delayed Hypothermia After Hypoxia–Ischemia Have No<br />

Additive Neuroprotection in Newborn Pigs<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Xinli Ni,<br />

Zeng-Jin Yang,<br />

Bing Wang,<br />

Erin L. Carter,<br />

Abby C. Larson,


o<br />

o<br />

Lee J. Martin,<br />

and Raymond C. Koehler<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27-637;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28, <strong>2012</strong><br />

綜 述 : 新 生 兒 和 嬰 兒 椎 管 內 鎮 痛 : 關 於 建 立 安 全 和 有 效 性 資 料 的 臨 床 及 臨 床 前 期 策 略 回<br />

顧<br />

( 王 苑 譯 陳 傑 校 )<br />

Review Article: Neuraxial Analgesia in Neonates and Infants: A Review <strong>of</strong> Clinical and<br />

Preclinical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Safety and Efficacy Data<br />

o<br />

o<br />

Suellen M. Walker and<br />

Tony L. Yaksh<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38-662;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ly 13, <strong>2012</strong><br />

Neuroscience in Anesthesiology and Perioperative Medicine<br />

蟄 傷 經 顱 大 腦 皮 層 激 發 電 位 監 測 的 發 生 率<br />

( 孫 莉 萍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The Incidence <strong>of</strong> Bite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Transcranial Motor-Evoked Potential<br />

Monitoring<br />

o<br />

o<br />

Arvydas Tamkus and<br />

Kent Rice<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63-667;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April 20, <strong>2012</strong><br />

Economics, Education, and Policy<br />

關 於 面 部 移 植 圍 術 期 管 理 的 調 查<br />

( 陳 彬 彬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Brief Report: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strong>of</strong> Face Transplantation: A Survey<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Thomas Edrich,<br />

Jacek B. Cywinski,<br />

Maria J. Colomina,<br />

Ignacio Jiménez López,<br />

Lize Xiong,<br />

Amir Sedaghati,


o<br />

o<br />

Bohdan Pomahac,<br />

and Alain Gilto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68-670;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April 20, <strong>2012</strong><br />

手 術 室 管 理 工 具 成 功 減 少 了 手 術 室 首 台 手 術 延 遲 : 來 自 德 國 醫 院 證 據<br />

( 鄭 華 容 譯 陳 傑 校 )<br />

Success <strong>of</strong> Commonly Used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Tools in Reducing Tardiness <strong>of</strong><br />

First Case <strong>of</strong> the Day Starts: Evidence from German Hospitals<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Christian Ernst,<br />

Andrea Szczesny,<br />

Naomi Soderstrom,<br />

Frank Siegmund,<br />

and Alexander Schleppers<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71-677;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22, <strong>2012</strong><br />

General Articles<br />

上 肢 移 植 的 麻 醉 處 理 : 匹 茲 堡 經 驗<br />

( 郁 玲 玲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Special Article: Anesthetic Management in Upper Extremity Transplantation: The<br />

Pittsburgh Experience<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R. Scott Lang,<br />

Vijay S. Gorantla,<br />

Stephen Esper,<br />

Mario Montoya,<br />

Joseph E. Losee,<br />

Ibtesam A. Hilmi,<br />

Tetsuro Sakai,<br />

W. P. Andrew Lee,<br />

Jay S. Raval,<br />

Joseph E. Kiss,<br />

Jaimie T. Shores,<br />

Gerald Brandacher,<br />

and Raymond M. Planinsic<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78-688;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28, <strong>2012</strong>


肺 門 高 壓 對 活 體 肝 移 植 受 者 術 中 右 心 室 功 能 的 影 響<br />

( 安 光 惠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 on Intraoperative Right Ventricular<br />

Function <strong>of</strong>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Amr M. Yassen,<br />

Waleed R. Elsarraf,<br />

Mohamed Elsadany,<br />

Mohamed M. Elshobari,<br />

Tarek Salah,<br />

and Ahmed M. Sulta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89-693;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28, <strong>2012</strong><br />

Analgesia<br />

Pain Medicine<br />

術 後 阿 片 類 藥 物 服 用 的 決 定 因 素 的 縱 向 佇 列 研 究<br />

( 黃 萍 譯 陳 傑 校 )<br />

A Pilot Cohort Study <strong>of</strong> the Determinants <strong>of</strong> Longitudinal Opioid Use After Surgery<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Ian Carroll,<br />

Peter Barelka,<br />

Charlie Kiat Meng Wang,<br />

Bing Mei Wang,<br />

Matthew John Gillespie,<br />

Rebecca McCue,<br />

Jarred W. Younger,<br />

Jodie Trafton,<br />

Keith Humphreys,<br />

Stuart B. Goodman,<br />

Fredrick Dirbas,<br />

Richard I. Whyte,<br />

Jessica S. Donington,<br />

Walter B. Cannon,<br />

and Sean Charles Mackey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94-702;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22, <strong>2012</strong><br />

Pain and Analgesic Mechanisms<br />

mu 阿 片 受 體 調 節 大 鼠 脊 髓 腹 角 的 神 經 傳 遞 。<br />

( 周 玲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The Mu Opioid Receptor Modulates Neurotransmission in the Rat Spinal Ventral Horn<br />

o<br />

o<br />

o<br />

o<br />

Hiroyuki Honda,<br />

Yasuhiko Kawasaki,<br />

Hiroshi Baba,<br />

and Tatsuro Kohno<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703-712;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May 14, <strong>2012</strong><br />

新 型 小 分 子 α9α10 煙 鹼 受 體 拮 抗 劑 可 以 預 防 並 逆 轉 大 鼠 化 療 誘 發 的 神 經 性 疼 痛<br />

( 張 怡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Novel Small Molecule α9α10 Nicotinic Receptor Antagonist Prevents and Reverses<br />

Chemotherapy-Evoked Neuropathic Pain in Rats<br />

o<br />

o<br />

o<br />

o<br />

Elzbieta P. Wala,<br />

Peter A. Crooks,<br />

J. Michael McIntosh,<br />

and Joseph R. Holtman, Jr.<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713-720;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May 18, <strong>2012</strong><br />

Regional Anesthesia<br />

在 連 續 股 神 經 阻 滯 中 , 導 管 尖 端 相 對 於 股 神 經 位 置 ( 前 或 後 ) 對 股 四 頭 肌 運 動 和 皮 膚 感<br />

覺 阻 滯 效 果 的 影 響<br />

( 馬 霄 雯 譯 陳 傑 校 )<br />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s: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Catheter Tip Location Relative to the<br />

Femoral Nerve (Anterior Versus Posterior) on Quadriceps Weakness and Cutaneous<br />

Sensory Block<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Brian M. Ilfeld,<br />

Vanessa J. Loland,<br />

NavParkash S. Sandhu,<br />

Preetham J. Suresh,<br />

Michael J. Bishop,


o<br />

o<br />

o<br />

Michael C. Donohue,<br />

Eliza J. Ferguson,<br />

and Sarah J. Madiso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721-727;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28, <strong>2012</strong><br />

正 中 神 經 阻 滯 時 使 用 或 不 使 用 超 聲 引 導 下 5% 葡 萄 糖 溶 液 繞 神 經 水 分 離 技 術 : 一 項 前 瞻 隨<br />

機 雙 盲 非 劣 效 性 檢 驗 試 驗<br />

( 楊 琰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Ultrasound-Guided Perineural Circumferential Median Nerve Block With and Without<br />

Prior Dextrose 5% Hydrodissec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br />

Noninferiority Trial<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o<br />

Eric Dufour,<br />

Nicolas Donat,<br />

Souhail Jaziri,<br />

Okba Kurdi,<br />

Christian Couturier,<br />

Jean-François Dreyfus,<br />

and Marc Fischler<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728-733; published ahead <strong>of</strong> print June 28, <strong>2012</strong><br />

腹 橫 肌 平 面 阻 滯 用 於 腹 腔 鏡 膽 囊 切 除 日 間 手 術 術 後 的 有 效 性 : 一 項 隨 機 臨 床 研 究<br />

The Beneficial Effect <strong>of</strong>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After Laparoscopic<br />

Cholecystectomy in Day-Case Surger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br />

Pernille Lykke Petersen, MD*,Pia Stjernholm, MD*,Viggo B. Kristiansen, MD†,Henrik Torup,<br />

MD‡,Egon G. Hansen, MD‡,Anja U. Mitchell, MD‡,Ann Moeller, MD‡,Jacob Rosenberg,<br />

MD§,Joergen B. Dahl, MD‖and Ole Mathiesen, M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aesthesia, Copenhagen University Hospital, Glostrup; Departments<br />

<strong>of</strong> †Surgical Gastroenterology, ‡Anaesthesiology, and §Surgery, Copenhagen University<br />

Hospital, Herlev;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aesthesia, Centre <strong>of</strong> Head and Orthopaedics, Copenhagen<br />

University Hospital, Rigshospitalet, Copenhagen; and Section <strong>of</strong> Acute Pain Management,<br />

Copenhagen University Hospital, Rigshospitalet, Copenhagen, Denmark.<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27-53<br />

背 景 : 腹 腔 鏡 膽 囊 切 除 術 的 術 後 早 期 常 伴 有 中 度 疼 痛 。 最 近 隨 機 試 驗 顯 示 腹 橫 肌 平 面<br />

(TAP) 阻 滯 對 腹 部 手 術 術 後 鎮 痛 的 有 效 性 。 本 研 究 假 設 腹 橫 肌 平 面 阻 滯 可 以 減 輕 腹 腔 鏡<br />

膽 囊 切 除 日 間 手 術 病 人 術 後 24 小 時 內 咳 嗽 及 靜 息 時 的 疼 痛 , 阿 片 類 鎮 痛 藥 需 要 量 及 其 副<br />

反 應 。<br />

方 法 : 此 項 隨 機 雙 盲 研 究 中 , 擬 在 日 間 手 術 室 接 受 腹 腔 鏡 膽 囊 切 除 術 的 80 名 患 者 隨 機 分<br />

為 兩 組 : 術 後 行 超 聲 引 導 下 雙 側 腹 橫 肌 平 面 (TAP) 阻 滯 ( 注 射 0.5% 羅 呱 卡 因 20mL) 或<br />

行 安 慰 劑 注 射 。 術 後 疼 痛 治 療 包 括 口 服 對 乙 醯 氨 基 酚 1000mg 共 4 次 , 口 服 布 洛 芬 400mg


共 3 次 , 術 後 0-2 小 時 內 靜 脈 注 射 嗎 啡 和 術 後 2-24 小 時 內 口 服 酚 呱 丙 酮 。 主 要 終 點 指 標<br />

為 術 後 咳 嗽 時 疼 痛 評 分 , 後 者 通 過 術 後 24 小 時 內 曲 線 下 面 積 (AUC/24 h) 計 算 得 到 。 次 要<br />

終 點 指 標 包 括 靜 息 時 疼 痛 評 分 (AUC/24 h), 阿 片 類 鎮 痛 藥 的 需 要 量 及 副 作 用 。 分 別 在 術 後<br />

0,2,4,6,8 和 24 小 時 對 患 者 進 行 評 估 。 對 視 覺 類 比 評 分 (VAS) 疼 痛 (AUC/24 h) 指 標 的<br />

組 間 比 較 採 用 配 對 t 檢 驗 。 對 嗎 啡 和 酚 呱 丙 酮 需 要 量 的 不 匹 配 資 料 採 用 秩 和 檢 驗 。 對 分 類<br />

資 料 分 析 採 用 卡 方 檢 驗 。<br />

結 果 : 主 要 終 點 指 標 結 果 為 : 與 安 慰 劑 組 相 比 , 腹 橫 肌 平 面 (TAP) 阻 滯 極 大 的 減 少 了 咳 嗽<br />

時 VAS 疼 痛 評 分 (AUC/24 h) (P = 0.04)[TAP 組 :26mm( 標 準 差 13)( 加 權 平 均 後 ); 安 慰 劑<br />

組 :34(18)(95% 可 信 區 間 :: 0.5–15 mm)]。 兩 組 在 靜 息 狀 態 下 VAS 疼 痛 評 分<br />

(AUV/24h) 差 異 無 統 計 學 意 義 。 兩 組 的 嗎 啡 需 要 量 ( 術 後 0-2 小 時 ) 有 顯 著 差 異 (P <<br />

0.001) [ 安 慰 劑 組 : 中 位 數 7.5mg( 四 分 位 差 為 5-10mg)vs TAP 組 中 位 數 5mg( 四 分 位 差<br />

為 0-5mg)]。TAP 組 隨 機 患 者 比 安 慰 劑 組 需 要 更 少 嗎 啡 劑 量 的 比 值 比 為 P(TAP 組 < 安 慰<br />

劑 組 )= 0.26( 可 信 區 間 為 0.15-0.37),P=0.5 代 表 無 統 計 學 意 義 。 在 酚 呱 丙 酮 總 需 要<br />

量 , 噁 心 和 鎮 靜 程 度 , 嘔 吐 病 人 數 量 及 昂 丹 司 瓊 需 要 量 方 面 , 兩 組 間 無 明 顯 差 異 。<br />

結 論 : 腹 橫 肌 平 面 阻 滯 用 於 腹 腔 鏡 膽 囊 切 除 術 後 , 減 少 咳 嗽 時 疼 痛 及 阿 片 類 藥 物 的 需 要<br />

量 有 一 定 效 果 , 但 其 效 果 有 限 。<br />

( 諸 琳 婕 譯 陳 傑 校 )<br />

BACKGROU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pain <strong>of</strong><br />

moderate intensity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Recent randomized trials have demonstrated<br />

the efficacy <strong>of</strong>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TAP) block in providing postoperative analgesia<br />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We hypothesized that a TAP block may reduce pain while coughing<br />

and at rest for the first 24 postoperative hours, opioid consumption, and opioid side effects in<br />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day-case surgery.<br />

METHODS: In this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80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br />

cholecystectomy in our day-case surgery unit were allocated to receive either bilateral<br />

ultrasound-guided posterior TAP blocks (20 mL 0.5% ropivacaine) or placebo blocks.<br />

Postoperative pain treatment consisted <strong>of</strong> oral acetaminophen 1000 mg × 4, oral ibupr<strong>of</strong>en 400<br />

mg × 3, IV morphine (0–2 hours postoperatively), and oral ketobemidone (2–24 hours<br />

postoperatively).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s while coughing calculated<br />

as area under the curve for the first 24 postoperative hours (AUC/24 h). Secondary outcomes<br />

were pain scores at rest (AUC/24 h), opioid consumption, and side effects. Patients were<br />

assessed 0, 2, 4, 6, 8, and 24 hours postoperatively. Group-wise comparisons <strong>of</strong> visual analog<br />

scale (VAS) pain (AUC/24 h)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2-sample t test. Morphine and<br />

ketobemidone consump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e Mann-Whitney test for unpaired data.<br />

Categorical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χ2 test.<br />

RESULTS: The primary outcome variable, VAS pain scores while coughing (AUC/24 h), was<br />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TAP versus the placebo group (P = 0.04); group TAP: 26 mm (SD<br />

13) (weighted average level) versus group placebo: 34 (1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5–15<br />

mm). VAS pain scores at rest (AUC/24 h)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br />

Median morphine consumption (0–2 hours postoperatively) was 7.5 mg (interquartile range: 5–<br />

10 mg) in the placebo group compared with 5 mg (interquartile range: 0–5 mg) in the TAP group<br />

(P < 0.001). The odds ratio <strong>of</strong> a random patient in group TAP having less morphine consumption<br />

than a random patient in group placebo was P (group TAP < group placebo) = 0.26 (confidence<br />

interval: 0.15, 0.37) where 0.5 represent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There were no between-


group differences in total ketobemidone consumption, levels <strong>of</strong> nausea and sedation, number <strong>of</strong><br />

patients vomiting, or consumption <strong>of</strong> ondansetron.<br />

CONCLUSIONS: TAP block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ay have some beneficial<br />

effect in reducing pain while coughing and on opioid requirements, but this effect is probably<br />

rather small.<br />

一 項 關 於 舌 下 給 予 芬 太 尼 膜 片 劑 在 健 康 志 願 者 體 內 的 藥 代 動 力 學 和 生 物 利 用 度 的 臨 床 I 期<br />

研 究<br />

A Phase I Pharmacokinetic and Bioavailability Study <strong>of</strong> a Sublingual Fentanyl Wafer in<br />

Healthy Volunteers<br />

Chin Beng Stephen Lim, PhD*†, Stephan A. Schug, MD‡§, Vivian Bruce Sunderland, PhD†,<br />

Michael James Paech, DM‡‖and Yandi Liu, PhD†<br />

Department, Armadale Health Service, Armadale,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 †School <strong>of</strong><br />

Pharmacy, Curtin Health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urtin University, Perth, Western<br />

Australia, Australia; ‡School <strong>of</strong>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Western Australia,<br />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a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Royal Perth<br />

Hospital,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a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br />

King Edward Memorial Hospital for Women, Subiaco,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54-559<br />

背 景 : 舌 下 給 予 阿 片 類 藥 物 是 一 種 快 速 鎮 痛 的 簡 單 無 創 方 法 , 本 I 期 臨 床 研 究 調 查 一 種 芬<br />

太 尼 膜 片 劑 在 健 康 志 願 者 體 內 的 藥 代 動 力 學 和 生 物 利 用 度 參 數 。 目 的 是 調 查 一 種 新 的 舌 下<br />

給 予 型 芬 太 尼 膜 片 劑 的 藥 代 動 力 學 特 徵 並 確 定 其 絕 對 生 物 利 用 度 。<br />

方 法 : 共 24 名 健 康 志 願 者 , 平 均 年 齡 23 歲 , 隨 機 分 組 接 受 舌 下 或 靜 脈 給 予 芬 太 尼<br />

100ug。 在 芬 太 尼 給 藥 24 個 小 時 後 , 採 集 血 標 本 並 放 於 無 菌 聚 丙 烯 試 管 中 。 藥 代 動 力 學 參<br />

數 取 決 於 對 芬 太 尼 血 漿 濃 度 <strong>—</strong> 時 間 關 係 的 模 型 非 依 賴 性 藥 代 動 力 學 分 析 。<br />

結 果 : 舌 下 給 予 芬 太 尼 膜 片 劑 的 平 均 絕 對 生 物 利 用 度 是 78.9%(90% 可 信 區 間 51.1%<strong>—</strong><br />

121.7%)。 所 有 志 願 者 芬 太 尼 血 漿 濃 度 首 次 可 測 時 間 的 區 間 為 2-10 分 鐘 , 平 均 血 漿 濃 度<br />

達 峰 時 間 是 給 藥 後 的 0.91(±0.73) 小 時 。<br />

結 論 : 舌 下 給 予 芬 太 尼 膜 片 劑 可 迅 速 檢 測 出 芬 太 尼 血 漿 濃 度 。78.9% 的 絕 對 生 物 利 用 度 表<br />

明 芬 太 尼 很 高 的 系 統 可 利 用 性 , 證 實 了 此 種 膜 片 劑 型 有 長 遠 發 展 前 景 。<br />

( 詹 凱 誕 譯 陳 傑 校 )<br />

BACKGROUND: The sublingual administration <strong>of</strong> opioids is a simple and noninvasive method<br />

that provides rapid analgesia. In this phase I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br />

bioavailability <strong>of</strong> a fentanyl wafer in healthy volunteers. The principal study objective was to<br />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 pr<strong>of</strong>ile <strong>of</strong> a new sublingual fentanyl wafer and to establish its<br />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br />

METHODS: Twenty-four healthy volunteers, mean age 23 year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br />

receive the equivalent <strong>of</strong> fentanyl 100 μg by both the sublingual and IV routes. Blood samples<br />

were collected in sterile polypropylene tubes for 24 hours after each fentanyl administration. The<br />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model-independent pharmacokinetic analyses<br />

<strong>of</strong> the plasma fentanyl concentration–time pr<strong>of</strong>iles.<br />

RESULTS: The mean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strong>of</strong> the sublingual fentanyl wafer was 78.9% (90%<br />

confidence interval [CI] 51.1% to 121.7%). The first detectable plasma fentanyl concentration


time ranged from 2 to 10 minutes in all volunteers, and the mean (±SD) time to peak plasma<br />

concentration at 0.91 (±0.73) hours after administration.<br />

CONCLUSION: Sublingual administration <strong>of</strong> fentanyl as a wafer product resulted in rapidly<br />

detectable plasma fentanyl concentrations. The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strong>of</strong> 78.9% indicated a high<br />

systemic availability <strong>of</strong> fentanyl and suggests that further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this wafer is justified.<br />

對 於 離 線 困 難 的 氣 管 插 管 患 者 的 雙 模 式 撤 機 策 略 : 一 項 可 行 性 研 究<br />

Dual-Mode Weaning Strategy for Difficult-Weaning Tracheotomy Patients: A Feasibility<br />

Study<br />

Jun Duan, MD, Shuliang Guo, MD, Xiaoli Han, MD, Xiaokui Tang, MD, Lulu Xu, MD, Xia Xu,<br />

MD, Yucun Liu, MD, Jinwei Jia, MD, Shicong Huang, MD and Yamei Wu, M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Medical<br />

University, Chongqing, People's Republic <strong>of</strong> China.<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97-604<br />

背 景 : 離 線 困 難 的 氣 管 切 開 患 者 佔 用 大 量 ICU 資 源 。 這 些 患 者 通 常 會 接 受 漫 長 的 機 械 通<br />

氣 同 樣 有 很 高 的 死 亡 率 。 雙 模 式 撤 機 策 略 ( 有 創 和 無 創 機 械 通 氣 交 替 ) 對 離 線 困 難 的 氣 管<br />

切 開 病 人 的 療 效 是 未 知 的 。<br />

方 法 : 於 2009 年 7 月 至 2011 年 10 月 , 在 一 個 17 張 床 位 的 呼 吸 科 ICU 進 行 此 項 前 瞻 隨 機<br />

對 照 試 驗 。 氣 管 切 開 後 , 連 續 三 天 自 主 呼 吸 試 驗 失 敗 的 患 者 ( 人 數 =32), 隨 機 分 配 到 雙<br />

模 式 組 ( 人 數 =15) 或 傳 統 撤 機 組 ( 人 數 =17)。<br />

結 果 : 在 整 個 研 究 過 程 中 及 隨 機 化 後 , 雙 模 式 組 患 者 較 傳 統 撤 機 組 機 械 通 氣 時 間 更 少<br />

( 分 別 為 - 中 位 數 38 天 , 四 分 位 間 距 [IQR]:28-53 vs 59,IQR:39-88,P 值 =0.03; 中 位 數<br />

10 天 ,IQR: 4–21 vs 37, IQR: 16–51, P 值 < 0.01)。 雙 模 式 組 患 者 ICU 停 留 時 間 更 短 ( 中 位<br />

數 44 天 , IQR: 32–54 vs 72, IQR: 52–102, P 值 = 0.01), 離 線 時 死 亡 率 更 低 (1/15 vs 7/17 , P<br />

值 = 0.04), 且 在 隨 機 化 後 擁 有 較 低 的 肺 部 感 染 率 (3/15 vs 12/17, P 值 < 0.01).<br />

結 論 : 雙 模 式 撤 機 對 治 療 離 線 困 難 的 氣 管 切 開 患 者 是 個 有 效 的 策 略 。 本 項 小 樣 本 佇 列 研<br />

究 證 明 雙 模 式 撤 機 減 少 了 氣 管 切 開 患 者 的 機 械 通 氣 時 間 和 ICU 停 留 時 間 , 建 議 進 一 步 研<br />

究 以 評 估 其 對 肺 部 感 染 和 死 亡 率 的 影 響 。<br />

( 孫 莉 荔 譯 陳 傑 校 )<br />

BACKGROUND: Tracheotomy patients who are difficult to wean from ventilation consume a<br />

substantial portion <strong>of</strong>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resources. These patients also typically undergo a<br />

long period <strong>of</stro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 and have a high mortality rate. The efficacy <strong>of</strong> a<br />

dual-mode weaning strategy (alternation <strong>of</strong>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MV) in tracheotomy<br />

patients who are difficult to wean is unknown.<br />

METHODS: We performed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a 17-bed<br />

respiratory ICU from July 2009 to October 2011. After tracheotomy, patients who failed for 3<br />

consecutive days in a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were enrolled (n = 32) and randomly allocated<br />

to either the dual-mode (n = 15) or conventional (n = 17) weaning group.<br />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atients in the dual-mode group had a<br />

shorter duration <strong>of</strong> MV during the entire study (median 38 days, interquartile range [IQR]: 28–53<br />

vs 59, IQR: 39–88, P = 0.03) and after randomization (median 10 days, IQR: 4–21 vs 37, IQR:<br />

16–51, P < 0.01). They also had a shorter ICU stay (median 44 days, IQR: 32–54 vs 72, IQR:


52–102, P = 0.01), a lower mortality rate during weaning (1 <strong>of</strong> 15 vs 7 <strong>of</strong> 17, P = 0.04), and a<br />

lower rate <strong>of</strong>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randomization (3 <strong>of</strong> 15 vs 12 <strong>of</strong> 17, P < 0.01).<br />

CONCLUSIONS: Dual-mode weaning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treating tracheotomy patients<br />

who are difficult to wean. In a small cohort <strong>of</strong>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ies, we demonstrated that<br />

dual-mode weaning reduced the total duration <strong>of</strong> MV and ICU stay; we recommend additional<br />

studies to assess its effect on pulmonary infections and mortality.<br />

中 心 靜 脈 乳 酸 與 動 脈 乳 酸 是 否 相 同 一 項 人 體 回 顧 性 研 究<br />

Are Central Venous Lactate and Arterial Lactate Interchangeable A Human<br />

Retrospective Study<br />

François Réminiac, MD, Christophe Saint-Etienne, MD, Isabelle Runge, MD, Denis Ykpé Ayé,<br />

MD, Dalila Benzekri-Lefevre, MD, Armelle Mathonnet, MD and Thierry Boulain, MD<br />

From the Medical-Surgical ICU, Centre Hospitalier Régional d'Orléans, Orléans, France.<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05-610<br />

背 景 : 危 重 病 人 的 動 脈 血 乳 酸 濃 度 (Lacta) 和 Lacta 清 除 率 可 用 於 診 斷 休 克 , 評 估 預 後 及 指<br />

導 治 療 。 近 年 來 , 代 表 混 合 靜 脈 血 氧 飽 和 度 的 中 心 靜 脈 血 氧 飽 和 度 (Scvo2), 可 通 過 中 心<br />

靜 脈 纖 維 導 管 或 從 中 心 靜 脈 采 血 測 得 , 被 用 於 評 估 休 克 病 人 的 整 體 氧 供 需 平 衡 。 當 抽 取 中<br />

心 靜 脈 血 測 量 Scvo2 時 , 可 同 時 檢 測 中 心 靜 脈 血 乳 酸 濃 度 (Lactcv)。 此 項 研 究 分 別 評 估 危<br />

重 病 人 的 Lactcv 和 Lactcv 清 除 率 對 於 預 測 Lacta 和 Lacta 清 除 率 的 作 用 。<br />

方 法 : 此 項 回 顧 性 研 究 在 一 所 地 區 和 教 學 醫 院 的 重 症 監 護 室 進 行 , 通 過 查 詢 從 2007 年 3<br />

月 到 2009 年 12 月 血 氣 分 析 儀 中 的 電 子 記 錄 , 確 定 發 生 迴 圈 衰 竭 及 呼 吸 衰 竭 患 者 , 且 其 血<br />

氣 標 本 的 Lactcv 和 Lacta 的 檢 測 間 隔 小 於 30min。 為 了 評 估 Lactcv 在 Lacta 分 別 大 於 2 和<br />

4 mmol/L 時 是 否 可 作 為 其 預 測 值 , 計 算 這 兩 個 閾 值 的 ROC 曲 線 下 面 積 (AUCs)。 同 時 計 算<br />

Lactcv 清 除 率 的 AUCs 來 辨 別 Lacta 清 除 率 10%。<br />

結 果 : 分 析 188 例 病 人 共 673 組 Lactcv/Lacta。 預 測 Lacta 大 於 2 和 4mmol/L 的 Lactcv<br />

AUC 分 別 是 0.98(95% 可 信 區 間 : 0.97–0.99) 和 0.98(95% 可 信 區 間 : 0.96–0.99)。Lactcv 以 2<br />

mmol/L 為 截 斷 值 , 對 於 預 測 Lacta 大 於 2 mmol/L 的 敏 感 度 >92%, 特 異 度 >90%。 判 斷<br />

Lacta 清 除 率 10% 的 Lactcv AUC 分 別 為 0.93 或 0.94。<br />

結 論 : 在 30 分 鐘 內 測 得 的 Lactcv 和 Lacta 在 臨 床 操 作 中 是 等 同 的 。<br />

( 瞿 亦 楓 譯 陳 傑 校 )<br />

BACKGROUND: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rterial 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 (Lacta) and Lacta<br />

clearance are used for the diagnosis <strong>of</strong> shock, for prognosis assessment, and to guide therapy. In<br />

recent years,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cvo2), a surrogate for mixed venous blood<br />

saturation, either measured by fiberoptic catheters or from central venous blood samples, was<br />

used in shock to estimate the global balance between oxygen delivery and consumption. When<br />

central venous blood is drawn for Scvo2 measurement, it also could be used to measure central<br />

venous lactate concentration (Lactcv).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utility <strong>of</strong> Lactcv and<br />

Lactcv clearance as predictors <strong>of</strong> Lacta and Lacta clearance, respectivel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br />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strong>of</strong> a regional and<br />

teaching hospital. Using the electronic registry <strong>of</strong> our blood gas analyzer from March 2007 to<br />

December 2009, we identified patients with circulatory or respiratory failure who had pairs <strong>of</strong><br />

Lactcv and Lacta obtained within a 30-minute interval. To assess the utility <strong>of</strong> Lactcv as a<br />

predictor <strong>of</strong> Lacta above 2 and 4 mmol/L, we calculated the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AUCs) for these thresholds. We also calculated AUC <strong>of</strong> Lactcv clearance<br />

to detect a Lacta clearance 10%.<br />

RESULTS: Six hundred seventy-three Lactcv/Lacta pairs in 188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UC<br />

<strong>of</strong> Lactcv to predict a Lacta above 2 and 4 mmol/L was 0.9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97–<br />

0.99) and 0.9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96–0.99), respectively. Lactcv with the cut<strong>of</strong>f value<br />

<strong>of</strong> 2 mmol/L can predict a Lacta above 2 mmol/L with sensitivity >92% and specificity >90%.<br />

AUC for Lactcv clearance to detect a Lacta clearance 10% was 0.93 or 0.94,<br />

respectively.<br />

CONCLUSION: Lactcv and Lacta collected within a 30-minute range are interchangeable for<br />

clinical practice.<br />

綜 述 : 新 生 兒 和 嬰 兒 椎 管 內 鎮 痛 : 關 於 建 立 安 全 和 有 效 性 資 料 的 臨 床 及 臨 床 前 期 策 略 回<br />

顧<br />

Review Article: Neuraxial Analgesia in Neonates and Infants: A Review <strong>of</strong> Clinical and<br />

Preclinical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Safety and Efficacy Data<br />

Suellen M. Walker, MBBS, PhD, FANZCA, FFPMANZCA*and Tony L. Yaksh, PhD†<br />

From the *Portex Unit: Pain Research, UCL Institute <strong>of</strong> Child Health and Great Ormond Street<br />

Hospital NHS Trust, London, United Kingdom; and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University<br />

<strong>of</strong> California San Diego, La Jolla, California.<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38-662<br />

作 用 于 椎 管 內 的 藥 物 可 以 提 供 穩 定 的 鎮 痛 效 果 , 能 改 善 預 後 , 並 且 是 兒 童 圍 術 期 監 護 的 重<br />

要 組 成 部 分 。 圍 術 期 硬 膜 外 輸 注 阿 片 類 藥 物 或 可 樂 定 可 增 強 鎮 痛 。 在 單 次 注 射 局 麻 藥 物 的<br />

骶 管 麻 醉 中 , 加 入 可 樂 定 , 氯 胺 酮 , 新 斯 的 明 或 曲 馬 多 可 顯 著 延 長 鎮 痛 效 果 。 且 新 生 兒 鞘<br />

內 麻 醉 / 鎮 痛 在 某 些 中 心 逐 漸 增 多 。 但 由 於 缺 乏 有 關 鎮 痛 需 求 、 副 作 用 和 隨 訪 的 詳 實 資<br />

料 , 很 難 確 定 不 同 技 術 和 藥 物 的 相 對 風 險 / 收 益 。 總 結 了 當 前 關 於 新 生 兒 和 嬰 兒 的 椎 管 內<br />

麻 醉 / 鎮 痛 的 收 益 和 併 發 症 , 但 目 前 椎 管 內 用 藥 的 多 樣 性 反 映 此 領 域 高 品 質 證 據 的 缺 乏 。<br />

最 近 臨 床 前 期 研 究 報 導 了 全 麻 藥 對 大 腦 的 發 育 有 不 良 影 響 , 這 個 發 現 使 椎 管 內 麻 醉 / 鎮 痛<br />

能 避 免 或 減 少 全 麻 藥 用 量 的 優 點 得 到 重 視 。 發 育 中 的 脊 髓 同 樣 對 藥 物 劑 量 相 關 毒 性 作 用 較<br />

敏 感 , 儘 管 臨 床 前 期 實 驗 已 用 成 熟 的 模 型 和 相 關 指 標 來 評 估 期 對 成 年 動 物 脊 髓 毒 性 , 但 是<br />

對 於 幼 年 生 命 來 說 還 沒 有 系 統 性 的 評 估 。 因 此 , 此 綜 述 第 二 部 分 列 出 不 同 椎 管 內 鎮 痛 藥 的<br />

年 齡 相 關 性 的 藥 效 變 化 , 以 及 現 今 基 於 特 定 模 型 的 脊 髓 毒 性 評 估 研 究 。 最 後 因 其 注 射 安 全<br />

範 圍 廣 , 本 文 提 倡 使 用 椎 管 內 麻 醉 , 並 建 議 新 的 鎮 痛 藥 和 製 劑 在 納 入 臨 床 實 踐 之 前 , 採 用<br />

臨 床 前 期 實 驗 評 估 的 最 小 劑 量 標 準 。<br />

( 王 苑 譯 陳 傑 校 )<br />

Neuraxial drugs provide robust pain control, have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outcomes, and are an<br />

important component <strong>of</strong> the perioperative care <strong>of</strong> children. Opioids or clonidine improves<br />

analgesia when added to perioperative epidural infusions; analgesia i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by<br />

the addition <strong>of</strong> clonidine, ketamine, neostigmine, or tramadol to single-shot caudal injections <strong>of</strong><br />

local anesthetic; and neonatal intrathecal anesthesia/analgesia is increasing in some centers.<br />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risk-benefit <strong>of</strong>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drugs<br />

without detailed and sensitive data related to analgesia requirements, side effects, and follow-up.<br />

Current data related to benefits and complications in neonates and infants are summarized, but<br />

variability in current neuraxial drug use reflects the relative lack <strong>of</strong> high-quality evidence. Recent


preclinical reports <strong>of</strong> adverse effects <strong>of</strong> general anesthetics on the developing brain have<br />

increased awareness <strong>of</strong> the potential benefit <strong>of</strong> neuraxial anesthesia/analgesia to avoid or reduce<br />

general anesthetic dose requirements. However, the developing spinal cord is also vulnerable to<br />

drug-related toxicity, and although there are well-established preclinical models and criteria for<br />

assessing spinal cord toxicity in adult animals, until recently there had been no systematic<br />

evaluation during early life. Therefore, in the second half <strong>of</strong> this review, we present preclinical<br />

data evaluating age-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pharmacodynamic response to different spinal<br />

analgesics, and recent studies evaluating spinal toxicity in specific developmental models.<br />

Finally, we advocate use <strong>of</strong> neuraxial drugs with the widest demonstrable safety margin and<br />

suggest minimum standards for preclinical evaluation before adoption <strong>of</strong> new analgesics or<br />

preparations into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br />

手 術 室 管 理 工 具 成 功 減 少 了 手 術 室 首 台 手 術 延 遲 : 來 自 德 國 醫 院 證 據<br />

Success <strong>of</strong> Commonly Used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Tools in Reducing Tardiness <strong>of</strong><br />

First Case <strong>of</strong> the Day Starts: Evidence from German Hospitals<br />

Christian Ernst, PhD*, Andrea Szczesny, PhD†, Naomi Soderstrom, PhD‡§, Frank Siegmund,<br />

PhD‖and Alexander Schleppers, MD, PhD<br />

From *Hohenheim University, Hohenheim Research Center for Innovation and Services, FOM,<br />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Applied Sciences, Stuttgart, Germany; †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y, Wuerzburg,<br />

Germany;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ccounting,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Colorado at Boulder, CO;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br />

Accounting,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Melbourne, Melbourne, Australia; ‖Hohenheim University,<br />

Hohenheim Research Center for Innovation and Services, Stuttgart, Germany; Berufsverband<br />

Deutscher Anaesthesisten, Nuernberg, Germany.<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71-677<br />

背 景 : 德 國 手 術 室 管 理 宣 稱 目 標 之 一 是 通 過 減 少 首 台 手 術 的 工 作 拖 拉 來 增 加 手 術 室 的 工<br />

作 效 率 。 本 文 分 析 了 徳 國 醫 院 由 於 增 加 的 經 濟 壓 力 而 引 進 的 手 術 室 管 理 工 具 是 否 能 夠 説 明<br />

成 功 達 到 這 一 目 標 。 手 術 室 管 理 工 具 被 定 義 為 手 術 室 管 理 者 的 任 命 和 手 術 室 管 理 公 文 ( 即<br />

手 術 室 憲 章 ) 的 發 展 和 引 進 。 假 設 引 進 這 些 管 理 工 具 的 之 一 或 全 部 能 較 少 首 台 手 術 的 工 作<br />

拖 拉 情 況 。<br />

方 法 : 在 控 制 了 醫 院 的 規 模 和 手 術 室 複 雜 性 的 前 提 下 , 利 用 來 自 107 家 徳 國 麻 醉 學 系 的 具<br />

有 代 表 性 的 2005 例 調 查 資 料 , 使 用 托 比 模 型 來 評 估 手 術 室 管 理 者 或 手 術 室 憲 章 的 引 進 對<br />

首 台 手 術 的 工 作 拖 拉 的 影 響 。<br />

結 果 : 引 進 手 術 室 管 理 工 具 至 少 能 減 少 首 台 手 術 七 分 鐘 的 延 遲 ( 平 均 減 少 15 分 鐘 ,95%<br />

的 可 信 區 間 :7-22 分 鐘 ,p


<strong>of</strong> a surgical suite governance document (OR charter). We hypothesized that tardiness <strong>of</strong> first<br />

case starts was less in ORs that have adopted one or both <strong>of</strong> these tools.<br />

METHODS: Using representative 2005 survey data from 107 German anesthesiology<br />

departments, we used a Tobit model to estimate the effect <strong>of</strong> the introduction <strong>of</strong> an OR manager<br />

or OR charter on tardiness <strong>of</strong> first case starts, while controlling for hospital size and surgical<br />

suite complexity.<br />

RESULTS: Adoption reduced tardiness <strong>of</strong> first case starts by at least 7 minutes (mean reduction<br />

15 minute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7–22 minutes, P < 0.001).<br />

CONCLUSION: Reductions in tardiness <strong>of</strong> first case starts figure prominently the objectives <strong>of</strong><br />

surgical suite management in German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ppointment <strong>of</strong> an OR<br />

manager or the adoption <strong>of</strong> an OR charter support this objective. For short-term decision making<br />

on the day <strong>of</strong> surgery, this reduction in tardiness may have economic implications, because it<br />

reduced overutilized OR time.<br />

術 後 阿 片 類 藥 物 服 用 的 決 定 因 素 的 縱 向 佇 列 研 究<br />

A Pilot Cohort Study <strong>of</strong> the Determinants <strong>of</strong> Longitudinal Opioid Use After Surgery<br />

Ian Carroll, MD, MS*, Peter Barelka, MD†, Charlie Kiat Meng Wang, BS*, Bing Mei Wang,<br />

BS*, Matthew John Gillespie, BS*, Rebecca McCue, BA*, Jarred W. Younger, PhD*, Jodie<br />

Trafton, PhD, Keith Humphreys, PhD, Stuart B. Goodman, MD, PhD, FRCSC, FACS,<br />

FBSE††, Fredrick Dirbas, MD‡‡, Richard I. Whyte, MD, MBA§, Jessica S. Donington, MD§,<br />

Walter B. Cannon, MD§and Sean Charles Mackey, MD, Ph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a, Division <strong>of</strong> Pain Management, Stanford University, Palo<br />

Alto; †Anesthesiology Servic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Veterans Affairs, VA Palo Alto Health Care<br />

System, Palo Alto;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VA Palo Alto Health<br />

Care System, Menlo Park, California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s, Palo Alto;<br />

Departments <strong>of</strong> ††Orthopaedic Surgery, ‡‡Surgery, and §Cardiothoracic Surgery, Stanford<br />

University, Palo Alto, California.<br />

Jessica S. Donington, MD, is currently affiliated with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Cardiothoracic Surgery,<br />

NYU School <strong>of</strong> Medicine, New York, NY.<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94-70<br />

背 景 : 對 術 後 阿 片 類 藥 物 的 服 用 時 長 的 決 定 因 素 尚 未 報 導 。 假 設 術 前 心 理 壓 力 和 濫 用 藥<br />

物 都 將 延 長 術 後 阿 片 類 藥 物 的 服 用 時 長 。<br />

方 法 :2007 年 1 至 2009.4, 一 項 前 瞻 性 縱 向 佇 列 研 究 納 入 134 例 患 者 , 有 109 例 患 者 完<br />

成 全 程 隨 訪 。 手 術 類 型 包 括 乳 房 切 除 術 、 乳 房 腫 瘤 切 除 、 胸 廓 切 開 術 、 全 膝 關 節 置 換 術 或<br />

全 髖 關 節 置 換 術 。 術 前 測 試 心 理 壓 力 、 瞭 解 藥 物 濫 用 情 況 , 並 且 記 錄 患 者 日 常 阿 片 類 藥 物<br />

服 用 情 況 , 直 至 患 者 報 告 停 藥 和 疼 痛 停 止 。 研 究 的 主 要 終 點 是 阿 片 類 藥 物 停 用 的 時 刻 。 所<br />

有 分 析 都 有 相 應 手 術 類 型 的 對 照 組 。<br />

結 果 : 總 體 ,6% 患 者 持 續 服 用 新 的 阿 片 類 藥 物 至 術 後 150 天 。 術 前 服 用 阿 片 類 藥 物 、 抑<br />

鬱 症 狀 、 成 癮 風 險 自 我 評 價 增 加 是 延 長 服 用 阿 片 類 藥 物 的 獨 立 因 素 。 術 前 服 用 阿 片 類 藥 物<br />

與 73% 術 後 服 用 時 間 延 長 的 發 生 有 關 (95% 置 信 區 間 (CI)18 %-58%) (P = 0.0009)。 另<br />

外 , 成 癮 風 險 自 我 評 價 每 增 加 1 分 (4 分 制 ), 服 用 時 間 延 長 的 發 生 增 加 53%(95% CI<br />

23%-71%)(P = 0.003)。 獨 立 于 術 前 阿 片 類 藥 物 服 用 和 成 癮 風 險 自 我 評 價 , 術 前 貝 克 抑 鬱<br />

量 表 II 每 增 加 10 分 , 服 用 時 間 延 長 的 發 生 增 加 42% (95% CI 18 %-58%)(P =


0.002)。 術 前 服 用 阿 片 類 藥 物 、 成 癮 風 險 自 我 評 價 和 抑 鬱 症 狀 , 較 術 後 疼 痛 持 續 時 間 或<br />

嚴 重 程 度 , 更 能 預 測 術 後 阿 片 類 藥 物 使 用 時 長 的 變 化 。<br />

結 論 : 術 前 因 素 , 包 括 合 法 醫 囑 的 阿 片 類 藥 物 服 用 , 成 癮 風 險 自 我 評 價 , 抑 鬱 狀 態 都 是<br />

預 測 術 後 阿 片 類 藥 物 延 長 服 用 的 獨 立 因 素 。 比 起 術 後 疼 痛 時 間 或 嚴 重 程 度 , 這 些 因 素 均 能<br />

更 好 預 測 延 長 阿 片 類 藥 物 的 服 用 。<br />

( 黃 萍 譯 陳 傑 校 )<br />

BACKGROUND: Determinants <strong>of</strong> the duration <strong>of</strong> opioid use after surgery have not been<br />

reported. We hypothesized that both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substance abuse<br />

would predict more prolonged opioid use after surgery.<br />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07 and April 2009,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inception<br />

cohort study enrolled 109 <strong>of</strong> 134 consecutively approached patients undergoing mastectomy,<br />

lumpectomy, thoracotomy, total knee replacement, or total hip replacement. We measured<br />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substance use, and then measured the daily use <strong>of</strong><br />

opioids until patients reported the cessation <strong>of</strong> both opioid consumption and pain. The primary<br />

end point was time to opioid cessation. All analyses were controlled for the type <strong>of</strong> surgery done.<br />

RESULTS: Overall, 6% <strong>of</strong> patients continued on new opioids 150 days after surgery.<br />

Preoperative prescribed opioid use,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increased self-perceived risk <strong>of</strong><br />

addiction were each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more prolonged opioid use. Preoperative<br />

prescribed opioid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a 7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51%–87%)<br />

reduction in the rate <strong>of</strong> opioid cessation after surgery (P = 0.0009). Additionally, each 1-point<br />

increase (on a 4-point scale) <strong>of</strong> self-perceived risk <strong>of</strong> addic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53% (95%<br />

CI 23%–71%) reduction in the rate <strong>of</strong> opioid cessation (P = 0.003). Independent <strong>of</strong> preoperative<br />

opioid use and self-perceived risk <strong>of</strong> addiction, each 10-point increase on a preoperative Beck<br />

Depression Inventory II was associated with a 42% (95% CI 18%–58%) reduction in the rate <strong>of</strong><br />

opioid cessation (P = 0.002). The variance in the duration <strong>of</strong> postoperative opioid use was better<br />

predicted by preoperative prescribed opioid use, self-perceived risk <strong>of</strong> addiction, and depressive<br />

symptoms than postoperative pain duration or severity.<br />

CONCLUSIONS: Preoperative factors, including legitimate prescribed opioid use, selfperceived<br />

risk <strong>of</strong> addic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each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more<br />

prolonged opioid use after surgery. Each <strong>of</strong> these factors was a better predictor <strong>of</strong> prolonged<br />

opioid use than postoperative pain duration or severity.<br />

在 連 續 股 神 經 阻 滯 中 , 導 管 尖 端 相 對 於 股 神 經 位 置 ( 前 或 後 ) 對 股 四 頭 肌 運 動 和 皮 膚 感<br />

覺 阻 滯 效 果 的 影 響<br />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s: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Catheter Tip Location Relative to the<br />

Femoral Nerve (Anterior Versus Posterior) on Quadriceps Weakness and Cutaneous<br />

Sensory Block<br />

Brian M. Ilfeld, MD, MS*, Vanessa J. Loland, MD*, NavParkash S. Sandhu, MD*, Preetham J.<br />

Suresh, MD*, Michael J. Bishop, MD*, Michael C. Donohue, PhD†, Eliza J. Ferguson, BS*and<br />

Sarah J. Madison, MD*<br />

From the Departments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and Bioinformatics,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br />

California San Diego, San Diego, California.<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721-727


背 景 : 連 續 股 神 經 阻 滯 過 程 中 , 導 管 尖 端 相 對 於 股 神 經 的 不 同 放 置 , 其 對 輸 注 特 點 的 影 響<br />

仍 然 未 知 。<br />

方 法 : 分 別 將 兩 根 導 管 置 於 志 願 者 雙 側 股 神 經 周 圍 (B 超 引 導 下 平 面 內 進 針 )。 如 在 患 者<br />

優 勢 側 將 導 管 尖 端 隨 機 置 於 股 神 經 的 前 方 或 後 方 。 則 在 對 側 肢 體 將 導 管 尖 端 放 置 到 另 一<br />

側 。 通 過 兩 個 導 管 同 時 輸 注 0.1% 的 羅 呱 卡 因 持 續 6 個 小 時 (4ml/h)。 測 量 的 指 標 包 括 股<br />

四 頭 肌 的 最 大 隨 意 等 長 收 縮 (MVIC) 和 股 四 頭 肌 腱 遠 端 的 經 皮 電 流 耐 受 程 度 。 分 別 在 0<br />

小 時 ( 基 線 值 ), 第 9 小 時 , 還 有 第 22 小 時 進 行 測 量 。 研 究 的 主 要 終 點 是 股 四 頭 肌 在 6<br />

個 小 時 候 的 MVIC 值 。<br />

結 果 : 在 第 6 個 小 時 或 者 其 他 時 間 段 , 導 管 尖 端 放 置 在 股 神 經 前 、 後 的 兩 組 (n=16) 的<br />

股 四 頭 肌 MVIC 值 並 沒 有 顯 著 的 統 計 學 差 異 ( 均 數 [ 標 準 差 ] 分 別 為 29% [26] vs 30% [28];<br />

95% 可 信 區 間 : −22% 至 20%; P = 0.931)。 不 但 在 第 6 小 時 ( 分 別 為 20 [23] mA vs 6 [4] mA;<br />

95% 可 信 區 間 : 1–27 mA; P = 0.035), 同 樣 在 第 1、7、8、9 小 時 (P < 0.04) 前 端 組 較 後 側 組<br />

對 表 層 電 流 的 最 大 耐 受 度 要 更 高 。<br />

結 論 : 此 研 究 證 實 通 過 放 置 在 股 神 經 前 面 和 後 面 的 神 經 導 管 , 注 射 低 劑 量 的 羅 呱 卡 因<br />

(4mg/h) 進 行 持 續 的 股 神 經 阻 滯 , 都 產 生 明 顯 股 四 頭 肌 的 肌 力 下 降 (70%–80%)。 與 導 管<br />

放 置 在 後 面 組 相 比 , 導 管 放 置 在 前 面 組 增 加 了 感 覺 神 經 的 阻 滯 , 而 不 伴 相 應 的 運 動 神 經 阻<br />

滯 。<br />

( 馬 霄 雯 譯 陳 傑 校 )<br />

BACKGROUND: During a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the influence <strong>of</strong> catheter tip<br />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femoral nerve on infusion characteristics remains unknown.<br />

METHODS: We inserted bilateral femoral perineural catheters in volunteers (ultrasound-guided,<br />

needle in-plane). Subjects' dominant side was randomized to have the catheter tip placed either<br />

anterior or posterior to the femoral nerve. The contralateral limb received the alternative position.<br />

Ropivacaine 0.1% was administered through both catheters concurrently for 6 hours (4 mL/h).<br />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the 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 <strong>of</strong> the<br />

quadriceps femoris muscle and tolerance to cutaneous electrical current over to the distal<br />

quadriceps tendon.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 hour 0 (baseline), and on the hour until<br />

hour 9, as well as hour 22. The primary end point was the MVIC <strong>of</strong> the quadriceps at hour 6.<br />

RESULTS: As a percentage <strong>of</strong> the baseline measurement, quadriceps MVIC for limbs with<br />

anterior (n = 16) and posterior (n = 16) catheter tip placement did not differ to a statistically<br />

significant degree at hour 6 (mean [SD] 29% [26] vs 30% [28], respectively; 95% confidence<br />

interval: −22% to 20%; P = 0.931), or at any other time point. However, the maximum tolerance<br />

to cutaneous electrical current was higher in limbs with anterior compared with posterior catheter<br />

tip placement at hour 6 (20 [23] mA vs 6 [4] mA, respectively;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27<br />

mA; P = 0.035), as well as at hours 1, 7, 8, and 9 (P < 0.04).<br />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ocuments the significant (70%–80%) quadriceps femoris<br />

weakness induced by a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infusion at a relatively low dose <strong>of</strong><br />

ropivacaine (4 mg/h) delivered through a perineural catheter located both anterior and posterior<br />

to the femoral nerve. In contrast, an anterior placement increases cutaneous sensory block<br />

compared with a posterior insertion, without a concurrent relative increase in motor block.<br />

關 於 右 旋 氯 胺 酮 對 健 康 志 願 者 和 複 雜 性 區 域 疼 痛 綜 合 症 1 型 慢 性 疼 痛 患 者 心 輸 出 量 的 劑<br />

量 依 賴 效 應


The Dose-Dependent Effect <strong>of</strong> S(+)-Ketamine on Cardiac Output in Healthy Volunteers<br />

and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1 Chronic Pain Patients<br />

Erik Ol<strong>of</strong>sen, MSc, Marnix Sigtermans, MD, PhD, Ingeborg Noppers, MD, PhD, Marieke<br />

Niesters, MD, Msc, Rene Mooren, MSc, Martin Bauer, MD, Leon Aarts, MD, PhD, Elise Sarton,<br />

MD, PhDand Albert Dahan, MD, Ph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Leiden, The<br />

Netherlands.<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36-546<br />

背 景 : 氯 胺 酮 作 為 鎮 痛 劑 用 於 急 性 和 慢 性 疼 痛 的 治 療 。 氯 胺 酮 對 心 血 管 系 統 有 刺 激 作<br />

用 , 然 而 對 其 濃 度 - 效 應 關 係 知 之 不 多 。 為 此 , 我 們 利 用 藥 代 動 力 學 及 藥 效 學 模 型 來 驗<br />

證 了 右 旋 氯 胺 酮 在 健 康 志 願 者 和 慢 性 疼 痛 患 者 對 心 輸 出 量 的 影 響 。<br />

方 法 : 在 10 例 慢 性 疼 痛 患 者 ( 診 斷 出 患 有 複 雜 區 域 疼 痛 綜 合 征 1 型 [CRPS1, 平 均 年 齡<br />

43.2±13 歲 , 病 程 8.4 年 , 範 圍 為 1.1 至 21.7 歲 ) 和 12 名 健 康 志 願 者 (21.3±1.6 歲 ), 給<br />

予 首 劑 1.5mg 的 右 旋 氯 胺 酮 後 , 以 後 每 次 增 加 近 1.5 毫 克 , 共 7 次 , 每 次 給 藥 時 間 超 過<br />

5min, 每 次 間 隔 近 20 分 鐘 通 過 植 入 橈 動 脈 的 動 脈 導 管 的 動 脈 壓 力 曲 線 計 算 出 心 輸 出 量 。<br />

並 對 血 漿 中 氯 胺 酮 和 去 甲 氯 胺 酮 進 行 濃 度 測 定 。 構 建 一 個 基 於 藥 動 學 , 藥 效 學 新 型 模 型 ,<br />

用 於 量 化 氯 胺 酮 對 心 輸 出 量 的 影 響 及 後 續 適 應 / 抑 制 效 應 。<br />

結 論 : 通 過 藥 代 動 力 學 的 評 估 , 相 比 CRPS1 患 者 , 我 們 在 健 康 志 願 者 中 觀 察 到 其 增 加 了<br />

15% 的 右 旋 氯 胺 酮 及 增 加 了 40% 去 甲 氯 胺 酮 。 在 病 人 和 志 願 者 中 , 輸 注 右 旋 氯 胺 酮 對 於<br />

CO 的 刺 激 作 用 呈 劑 量 依 賴 性 。 在 輸 注 後 觀 察 到 CO 的 抑 制 作 用 。 在 CRPS1 患 者 和 健 康 志<br />

願 者 中 , 藥 效 學 模 型 參 數 沒 有 顯 著 差 異 。 引 起 心 輸 出 量 增 加 1L/min 的 右 旋 氯 胺 酮 濃 度 是<br />

243 ± 54 ng/mL, 消 除 半 衰 期 是 1.3 ± 0.21 分 鐘 。 抑 制 過 程 是 緩 慢 的 ( 時 間 常 數 為<br />

67.2±17.0 分 鐘 )。<br />

結 論 : 在 研 究 人 群 中 , 不 管 在 疾 病 狀 態 (CRPS1 與 否 ) 或 年 齡 的 差 異 , 右 旋 氯 胺 酮 的 區<br />

別 是 其 藥 效 學 而 非 藥 代 動 力 學 。 右 旋 氯 胺 酮 對 心 輸 出 量 的 的 劑 量 依 賴 性 的 效 果 可 通 過 雙<br />

相 的 動 態 模 型 做 出 很 好 的 描 述 。<br />

( 鄧 利 兵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BACKGROUND: Ketamine is used as an analgesic for treatment <strong>of</strong> acute and chronic pain.<br />

While ketamine has a stimulatory effect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br />

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 We examined the effect <strong>of</strong> S(+)-ketamine on cardiac output in<br />

healthy volunteers and chronic pain patients using a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br />

modeling approach.<br />

METHODS: In 10 chronic pa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br />

1 [CRPS1] with a mean age 43.2 ± 13 years, disease duration 8.4 years, range 1.1 to 21.7 years)<br />

and 12 healthy volunteers (21.3 ± 1.6 years), 7 increasing IV doses <strong>of</strong> S(+)-ketamine were given<br />

over 5 minutes at 20-minute intervals starting with 1.5 mg with 1.5-mg increments. Cardiac<br />

output (CO)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arterial pressure curve obtained from an arterial catheter in<br />

the radial artery. Ketamine and norketamine plasma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 novel<br />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quantify the direct stimulatory<br />

effect <strong>of</strong> ketamine on CO and the following adaptation/inhibition.<br />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armacokinetic estimat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study<br />

groups with 15% and 40% larger S(+)-ketamine S(+)-norketamine concentrations in healthy<br />

volunteers compared to CRPS1 patients. S(+)-ketamine had a dose-dependent stimulatory effect


on CO in patients and volunteers. After infusion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CO was observed.<br />

Pharmacodynamic model parameter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CRPS1 patients and healthy<br />

volunteers. The concentration <strong>of</strong> S(+)-ketamine causing a 1 L/min increase in CO was 243 ± 54<br />

ng/mL with an onset/<strong>of</strong>fset half-life <strong>of</strong> 1.3 ± 0.21 minutes. The inhibitory component was slow<br />

(time constant <strong>of</strong> 67.2 ± 17.0 minutes).<br />

CONCLUSIONS: S(+)-ketamine pharmacokinetics but not pharmacodynamics differed<br />

between study populations,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disease state (CRPS1 or not) or age. The<br />

dose-dependent effect <strong>of</strong> S(+)-ketamine on CO was well described by the biphasic dynamic<br />

model. The effect <strong>of</strong> S(+)-ketamine on CO was similar between study groups with respect to its<br />

stimulatory and inhibitory components, despite group differences in age and health.<br />

兩 種 鈉 離 子 通 道 調 節 劑 對 活 體 豬 皮 內 C 類 纖 維 導 電 性 能 的 不 同 影 響<br />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strong>of</strong> Two Sodium Channel Modulators on the Conductive Properties<br />

<strong>of</strong> C-Fibers in Pig Skin In Vivo<br />

Otilia Obreja, MD*, Michael Hirth*, Brian Turnquist, PhD†, Roman Rukwied, PhD*, Matthias<br />

Ringkamp, MD‡ and Martin Schmelz, M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and 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Heidelberg University,<br />

Mannheim, Germany;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Bethel University,<br />

St. Paul, Minnesota;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Neurosurgery, Johns Hopkins School <strong>of</strong> Medicine,<br />

Baltimore, Maryland.<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60-571<br />

背 景 : 針 對 慢 性 疼 痛 治 療 來 說 , 軸 突 的 鈉 通 道 是 一 個 有 吸 引 力 的 目 標 , 而 且 最 近 的 證 據<br />

顯 示 對 於 特 殊 的 目 標 , 慢 性 失 活 的 鈉 通 道 (NaV) 可 以 發 揮 鎮 痛 作 用 。 使 用 類 人 類 動 物 模<br />

型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豬 , 我 們 快 速 給 予 利 多 卡 因 ( 非 選 擇 性 鈉 通 道 阻 斷 劑 ) 和 拉 科 醯 胺 ( 鈉 通 道 慢 性 失<br />

活 選 擇 性 增 強 劑 ) 來 比 較 不 同 C 類 纖 維 等 級 的 傳 導 性 能 的 變 化 。<br />

方 法 : 單 纖 維 細 胞 外 記 錄 從 隱 神 經 進 行 。 我 們 根 據 機 械 回 應 和 傳 導 速 度 的 功 能 性 依 賴 放<br />

緩 的 數 量 來 給 C 類 纖 維 分 類 。 在 刺 激 的 部 位 皮 內 注 入 利 多 卡 因 (4 mM; 100 μL), 拉 科 醯 胺<br />

(4 mM; 100 μL) 或 者 生 理 鹽 水 , 然 後 對 纖 維 傳 導 性 能 的 變 化 進 行 評 估 。<br />

結 果 : 被 利 多 卡 因 誘 發 的 傳 導 延 遲 在 機 械 敏 感 的 疼 痛 感 應 器 (5.5%± 2.1%) 中 比 機 械 遲 鈍 的<br />

(2.5% ± 1%) 要 明 顯 的 多 。 然 而 使 用 拉 科 醯 胺 的 C 類 疼 痛 感 應 器 , 機 械 遲 鈍 的 (3% ± 1%) 比<br />

機 械 敏 感 的 (2% ± 0.9%) 增 加 到 了 更 大 的 一 個 程 度 。 利 多 卡 因 , 而 不 是 拉 科 醯 胺 , 增 加 了<br />

所 有 機 械 敏 感 的 C 類 纖 維 的 電 閾 值 , 而 不 是 機 械 遲 鈍 的 C 類 纖 維 。 拉 科 醯 胺 阻 礙 了 傳<br />

導 , 此 外 , 相 比 較 機 械 敏 感 的 疼 痛 感 應 器 (ΔADS: 2.4% ± 0.5% vs 1.6% ± 0.5%), 在 機 械 遲<br />

鈍 的 疼 痛 感 應 器 中 功 能 性 依 賴 放 緩 要 減 少 的 顯 著 的 多 , 利 多 卡 因 卻 恰 恰 是 相 反 的 結 果 。 生<br />

理 鹽 水 在 C 類 纖 維 的 傳 導 性 上 沒 有 明 顯 的 效 果 。<br />

結 論 : 在 豬 皮 上 的 混 合 測 試 的 局 部 應 用 , 要 考 慮 到 有 疼 痛 反 應 的 和 無 疼 痛 反 應 的 C 類 纖<br />

維 的 穩 定 性 和 功 能 依 賴 性 調 整 的 功 能 評 估 。 增 加 的 鎮 痛 特 異 性 可 能 來 自 鈉 通 道 緩 慢 失 活 的<br />

選 擇 性 增 強 。<br />

( 方 昕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BACKGROUND: Axonal sodium channels are attractive targets for chronic pain treatment, and<br />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pecific targeting <strong>of</strong> the slow inactivation <strong>of</strong> sodium channels (NaV)<br />

might exert analgesic effects. Using a human-like animal model, the pig, we compared changes


in the conductive properties <strong>of</strong> different C-fiber classes on acute administration <strong>of</strong> lidocaine<br />

(nonselective NaV blocker) and lacosamide (selective enhancer <strong>of</strong> NaV slow inactivation).<br />

METHODS: Single-fiber extracellular recordings from saphenous nerves were performed. We<br />

classified C-fibers according to mechanical responsiveness and amount <strong>of</strong> activity-dependent<br />

slowing (ADS) <strong>of</strong> conduction velocity. Lidocaine (4 mM; 100 μL), lacosamide (4 mM; 100 μL),<br />

or saline was injected intradermally at the stimulation site, and changes <strong>of</strong> fibers' conductive<br />

properties were assessed.<br />

RESULTS: Conduction latencies evoked by lidocaine were more prominent in<br />

mechanosensitive (5.5%± 2.1%) than in mechano-insensitive nociceptors (2.5% ± 1%), whereas<br />

lacosamide increased conduction latencies to a greater extent in the mechano-insensitive (3% ±<br />

1%) than in mechanosensitive C-nociceptors (2% ± 0.9%). Lidocaine, but not lacosamide,<br />

increased electrical thresholds in all mechanosensitive, but not in the mechano-insensitive, C-<br />

fibers. Lacosamide blocked conduction and, in addition, reduced ADS in mechano-insensitive<br />

nociceptor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in mechanosensitive nociceptors (ΔADS: 2.4% ± 0.5% vs<br />

1.6% ± 0.5%), whereas lidocaine had opposite effects. Salin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br />

conductive properties <strong>of</strong> C-fibers.<br />

CONCLUSION: Local application <strong>of</strong> test compounds in pig skin allows for functional<br />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steady-state and use-dependent modulation <strong>of</strong> sodium channels in nociceptive and<br />

nonnociceptive C-fibers. Increased analgesic specificity might derive from selective<br />

enhancement <strong>of</strong> slow inactivation <strong>of</strong> sodium channels.<br />

一 項 關 於 外 科 術 後 血 糖 控 制 的 新 型 電 腦 化 記 憶 褪 色 演 算 法<br />

A novel computerized fading memory algorithm for glycemic control in postoperative<br />

surgical patients.<br />

Mayumi Horibe, MD*†, Bala G. Nair, PhD*, Gary Yurina, CRNA†, Moni B. Neradilek, MS‡<br />

and Irene Rozet, M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and Pain Medicine,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Washington, Seattle,<br />

Washington;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Veterans Affairs Puget Sound Health Care System,<br />

Seattle, Washington; and ‡The Mountain-Whisper-Light Statistics, Seattle, Washingto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80-587<br />

背 景 : 高 血 糖 常 見 於 危 重 病 人 , 並 且 其 與 患 者 發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的 增 加 相 關 。 為 了 更 好 的<br />

控 制 血 糖 水 準 , 我 們 最 近 開 發 了 一 種 新 型 電 腦 化 記 憶 褪 色 (FM) 演 算 法 。 在 本 項 研 究<br />

中 , 我 們 在 外 科 重 症 監 護 室 (SICU) 患 者 中 評 估 了 這 項 演 算 法 的 安 全 性 和 有 效 性 , 並 且<br />

將 之 與 在 我 們 機 構 中 使 用 的 現 有 的 胰 島 素 輸 注 演 算 法 ( 佛 吉 尼 亞 (VA) 演 算 法 ) 相 比<br />

較 。<br />

方 法 : 我 們 開 發 了 一 項 電 腦 程 式 來 演 算 FM 演 算 法 和 VA 演 算 法 。48 位 擇 期 手 術 患 者 被 隨<br />

機 分 配 , 接 受 按 照 FM 演 算 法 或 是 VA 演 算 法 得 出 的 胰 島 素 泵 輸 注 。 在 SICU 中 , 胰 島 素<br />

泵 的 使 用 是 將 手 術 室 中 帶 入 的 繼 續 輸 注 , 或 是 當 患 者 血 糖 水 準 超 過 目 標 水 準<br />

(140mg/dL) 時 啟 動 胰 島 素 泵 。 每 小 時 對 患 者 進 行 血 糖 監 測 並 將 資 料 登 錄 電 腦 程 式 中 ,<br />

然 後 得 出 出 下 一 次 的 胰 島 素 劑 量 。 在 SICU 的 第 一 個 8 小 時 使 用 隨 機 分 配 兩 種 演 算 法 , 在<br />

這 之 後 統 一 使 用 VA 演 算 法 。 低 血 糖 ( 血 糖 300mg/dL) 事 件<br />

會 予 以 記 錄 。 此 外 , 我 們 將 使 血 糖 回 歸 目 標 範 圍 (140±20mg/dL) 所 需 的 時 間 、 在 目 標 範


圍 內 血 糖 測 量 的 數 量 、 血 糖 變 異 性 以 及 胰 島 素 的 使 用 情 況 在 2 種 演 算 法 間 進 行 了 分 析 和 比<br />

較 。<br />

結 果 : 兩 組 患 者 在 人 口 統 計 學 和 初 始 血 糖 值 上 相 似 。 在 使 用 現 有 的 VA 演 算 法 下 , 觀 察 到<br />

一 起 嚴 重 的 低 血 糖 事 件 ;3 位 患 者 的 血 糖 在 8 小 時 內 沒 有 到 達 目 標 範 圍 。FM 演 算 法 下 ,<br />

沒 有 出 現 過 低 血 糖 事 件 ; 所 有 的 患 者 均 在 8 小 時 內 血 糖 達 到 目 標 範 圍 。 血 糖 變 異 性 測 量 通<br />

過 計 算 平 均 血 糖 的 標 準 差 得 出 。 變 異 性 為 28%(95% 可 信 區 間 :14%-39%),FM 演 算 法<br />

較 低 (P


From the Departments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Perioperative and Pain Medicine, and ‡Cardiac<br />

Surgery, 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 Boston; and Departments <strong>of</strong> †Anaesthesia and §Surgery,<br />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 Massachusetts<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18-626<br />

背 景 : 雖 然 對 於 單 一 心 室 損 傷 左 心 臟 發 育 不 全 綜 合 征 的 傳 統 手 術 方 法 是 執 行 階 段 性 , 姑<br />

息 性 的 手 術 , 但 是 對 於 雙 心 室 修 復 病 人 無 論 是 作 為 一 個 主 要 的 或 作 為 一 個 分 階 段 的 手 術 過<br />

程 一 定 解 剖 亞 型 是 作 為 候 選 的 。 對 於 那 些 單 一 心 室 損 傷 -- 左 側 心 室 對 於 體 循 環 輸 出 沒 有 任<br />

何 貢 獻 的 、 施 行 傳 統 干 預 措 施 的 病 人 能 夠 優 化 全 身 組 織 氧 供 (DO(2)) 和 靜 脈 氧 飽 和 度 的 肺<br />

循 環 (Q(P))/ 體 循 環 (Q(S)) 血 流 量 比 值 範 圍 已 經 被 描 繪 出 。 然 而 , 在 從 階 段 性 修<br />

復 到 兩 心 室 修 復 期 間 創 建 的 過 渡 環 流 , 左 心 室 確 實 對 心 輸 出 量 作 出 了 貢 獻 。 系 統 性 的 氧 供<br />

和 系 統 性 的 靜 脈 氧 飽 和 度 被 最 佳 化 的 Q(P)/Q(S) , 在 後 者 的 環 流 優 化 尚 未 評 價 。 利 用 電 腦<br />

模 型 , 我 們 研 究 了 優 化 全 身 氧 輸 送 參 數 。<br />

方 法 : 在 改 良 的 第 一 階 段 操 作 和 用 Sano 分 流 改 良 的 雙 向 Glenn 分 流 後 我 們 設 計 了 模 型 血<br />

液 迴 圈 , 這 是 從 階 段 性 到 雙 心 室 修 復 而 創 造 的 過 渡 性 迴 圈 。 在 兩 個 模 型 中 衍 生 的 數 理 方 程<br />

用 來 描 述 全 身 組 織 氧 供 。 利 用 電 腦 和 試 算 表 我 們 用 這 些 方 程 去 檢 驗 全 身 氧 供 DO(2) 與 動<br />

脈 血 氧 飽 和 (Sao(2)) 度 , 靜 脈 血 氧 飽 和 度 (Svo(2)), 動 脈 血 氧 飽 和 度 與 靜 脈 血 氧 飽 和 度 差 值<br />

Sao(2) - Svo(2), 肺 循 環 與 體 循 環 比 值 Q(P)/Q(S), 及 氧 過 剩 因 數 Sa o(2)/(Sao(2) - Svo(2)) 之<br />

間 的 相 互 關 係 。<br />

結 果 : 在 這 兩 個 迴 圈 中 ,Sao(2) 或 者 Svo(2) 本 身 不 能 準 確 地 預 期 DO(2) 或 Q(P)/Q(S)。 這<br />

些 變 數 間 的 相 互 關 係 被 左 心 室 提 供 的 體 循 環 輸 出 量 的 程 度 進 一 步 改 變 了 。 相 反 地 ,DO<br />

(2) 與 氧 過 剩 因 數 表 現 出 了 與 左 心 室 體 循 環 心 輸 出 量 的 程 度 無 關 的 線 性 關 係 。<br />

結 論 : 通 常 臨 床 使 用 的 評 估 指 標 , 如 單 獨 使 用 Sao(2) 或 Svo(2) 不 能 準 確 地 評 估 DO(2) 或<br />

Q(P)/Q(S)。 因 此 , 這 些 不 能 被 單 獨 用 來 指 導 手 術 期 間 的 治 療 。<br />

( 李 麗 紅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BACKGROUND: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approach or left hypoplastic heart syndrome<br />

is to perform staged, palliative procedures as a single ventricle lesion, certain anatomical subsets<br />

<strong>of</strong> patients are candidates for a 2-ventricle repair either as a primary or as a staged procedure.<br />

The pulmonary blood flow (Q(P))/systemic blood flow (Q(S)) range necessary to optimize<br />

systemic oxygen delivery (DO(2)) and systemic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has been delineated<br />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s as a single ventricle physiology where the left<br />

ventricle is assumed to make no contribution to systemic cardiac output. However, in the<br />

transitional circulations created during staging to a 2-ventricle repair, the left ventricle does<br />

contribute to cardiac output. The Q(P)/Q(S) at which systemic DO(2) and systemic venous<br />

oxygen saturation are optimized in the latter circulations has not yet been evaluated. Using<br />

computer modeling, we investigated parameters to optimize systemic oxygen delivery.<br />

METHODS:We designed model circulations after both modified stage I operation and modified<br />

bidirectional Glenn shunt with Sano shunt, which are transitional circulations created during<br />

staging to a 2-ventricle repair. Mathematical equations were derived to describe DO(2) in both<br />

models. Using a computer and an Excel spreadsheet, we used the equations to examine the<br />

relationships between DO(2) and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br />

(Svo(2)), Sao(2) - Svo(2), Q(P)/Q(S), and the oxygen excess factor Sao(2)/(Sao(2) - Svo(2)).<br />

RESULTS:In both circulations, Sao(2) or Svo(2) alone does not accurately predict DO(2) or<br />

Q(P)/Q(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are further altered by the degree <strong>of</strong>


systemic cardiac output supplied by the left ventricle. To the contrary, DO(2) demonstrates the<br />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oxygen excess factor Sao(2)/(Sao(2) - Svo(2)) irrespective <strong>of</strong> the<br />

degree <strong>of</strong> systemic cardiac output supplied by the left ventricle.<br />

CONCLUSIONS:Commonly obtained clinical values such as Sao(2) and Svo(2) alone are not<br />

accurate assessments <strong>of</strong> DO(2) or Q(P)/Q(S). Therefore, these cannot be used in isolation to<br />

guide perioperative therapy.<br />

蟄 傷 經 顱 大 腦 皮 層 激 發 電 位 監 測 的 發 生 率<br />

The Incidence <strong>of</strong> Bite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Transcranial Motor-Evoked Potential<br />

Monitoring<br />

Arvydas Tamkus, MD, PhD, DABNM and Kent Rice, MS, DABNM<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Biotronic NeuroNetwork, Ann Arbor,<br />

Michiga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63-667<br />

背 景 : 蟄 傷 在 經 顱 大 腦 皮 層 激 發 點 位 監 測 中 是 複 雜 的 干 擾 。 我 們 試 圖 去 確 定 其 發 生 率 ,<br />

類 型 和 嚴 重 的 咬 傷 , 分 析 與 經 顱 大 腦 皮 層 激 發 點 位 監 測 可 能 相 關 的 方 面 。<br />

方 法 : 我 們 從 17273 件 相 關 的 外 科 手 術 中 複 習 了 與 經 顱 大 腦 皮 層 相 關 的 蟄 傷 的 事 件 報 告 。<br />

將 事 件 按 咬 傷 的 數 量 和 類 型 , 定 位 , 麻 木 和 刺 激 變 數 分 類 。<br />

結 果 : 在 109 名 病 人 中 有 111 傷 害 包 括 88 例 舌 頭 損 傷 ,22 例 唇 部 損 傷 和 1 例 門 牙 損 傷 。<br />

一 名 病 人 既 損 傷 了 舌 頭 有 損 傷 了 唇 部 ; 另 一 名 病 人 損 傷 了 唇 部 和 牙 齒 。 嚴 重 的 蟄 傷 包 括 從<br />

輕 微 的 擦 傷 到 需 要 縫 合 修 補 的 深 撕 裂 傷 。 需 要 修 復 的 嚴 重 損 傷 共 有 25 名 患 者 。 有 兩 名 患<br />

者 需 要 用 牙 墊 。 對 於 不 嚴 中 的 損 傷 前 路 修 復 的 方 法 比 後 路 更 普 遍 。 與 Xltek Protektor 相 比<br />

在 Axon NIM-Eclipse 系 統 中 咬 傷 的 發 生 率 更 高 。 刺 激 強 度 在 77 例 中 最 大 化 。<br />

結 論 : 與 蟄 傷 相 關 的 經 顱 的 點 刺 激 是 不 尋 常 的 但 是 經 顱 大 腦 皮 層 激 發 點 位 監 測 複 雜 的 干<br />

擾 , 最 嚴 重 的 是 要 求 縫 合 的 發 生 率 是 0.14%。 舌 頭 的 損 傷 發 生 大 約 是 唇 部 損 傷 的 4 倍 。 除<br />

去 蟄 傷 的 刺 激 , 改 變 咬 傷 的 刺 激 和 位 置 是 可 能 的 故 障 。 高 強 度 的 經 顱 刺 激 可 能 會 增 加 咬 傷<br />

的 危 險 。 我 們 提 議 一 直 用 合 適 的 尺 寸 的 咬 傷 刺 激 和 定 期 修 復 以 達 到 使 蟄 傷 的 危 險 最 小 化 。<br />

未 來 的 學 習 需 要 選 擇 最 理 想 的 刺 激 結 構 。<br />

( 孫 莉 萍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BACKGROUND: Bite injuries are a disturbing complication <strong>of</strong> transcranial motor-evoked<br />

potential (TcMEP) monitoring.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type, and severity <strong>of</strong> bite<br />

injuries, and to analyze possible related factors to determine methods <strong>of</strong> minimizing injury<br />

during TcMEP monitoring.<br />

METHODS: We reviewed the incident reports <strong>of</strong> TcMEP-associated bite injuries from 17,273<br />

consecu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Cases were reviewed for type and number <strong>of</strong> bite blocks,<br />

positioning, anesthesia, and stimulus variables.<br />

RESULTS: There were 111 bite injuries in 109 patients for a total incidence <strong>of</strong> 0.63% including<br />

88 (79.3%) tongue injuries, 22 (19.8%) lip injuries, and 1 (0.9%) broken incisor. One patient had<br />

both tongue and lip injured; another had a lip injury and a broken tooth. Severity <strong>of</strong> bite injuries<br />

ranged from minor bruising to deep lacerations requiring suture repair. The total incidence <strong>of</strong><br />

injury severe enough to require sutures was 25 patients (0.14%). All but 2 patients had some<br />

form <strong>of</strong> bite block used. Anterior approaches were more prevalent than posterior in the injured<br />

group although not significantly. The incidence <strong>of</strong> bite injuries was higher when the Axon NIM-


Eclipse system was used (1.37%) compared with the Xltek Protektor (0.6%). Stimulus intensity<br />

was maximized in 77 cases (70.6%). In 22 cases, displacement <strong>of</strong> bite block or <strong>of</strong> the tongue was<br />

documented.<br />

CONCLUSIONS: Bite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transcranial electric stimulation are an<br />

uncommon but disturbing complication <strong>of</strong> TcMEP monitoring occurring with an incidence <strong>of</strong><br />

0.6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52%-0.76%), the most severe <strong>of</strong> which requiring sutures at an<br />

incidence <strong>of</strong> 0.1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09%-0.21%). Injuries <strong>of</strong> the tongue occur<br />

approximately 4 times as frequently as injuries <strong>of</strong> the lip. Despite placement <strong>of</strong> bite blocks,<br />

shifting <strong>of</strong> the bite block during stimulation or positioning is a possible cause <strong>of</strong> failure. Highintensity<br />

transcranial stimulation may increase the risk <strong>of</strong> bite injuries. We suggest consistent use<br />

<strong>of</strong> properly sized and secured bite blocks with periodic inspection to minimize risk <strong>of</strong> bite<br />

injuries. Future study is needed to determine optimal bite block configuration.<br />

上 肢 移 植 的 麻 醉 處 理 : 匹 茲 堡 經 驗<br />

Anesthetic Management in Upper Extremity Transplantation: The Pittsburgh Experience<br />

R. Scott Lang, MD*, Vijay S. Gorantla, MD, PhD†, Stephen Esper, MD, MBA*, Mario Montoya,<br />

MD*, Joseph E. Losee, MD, FACS, FAAP‡, Ibtesam A. Hilmi, MB, ChB, FRCA*, Tetsuro<br />

Sakai, MD, PhD*, W. P. Andrew Lee, MD§, Jay S. Raval, MD‖, Joseph E. Kiss, MD‖, Jaimie<br />

T. Shores, MD§, Gerald Brandacher, MD§ and<br />

Raymond M. Planinsic, M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and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Surgery,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Pittsburgh<br />

Medical Center, Pittsburgh, PA;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Surgery, Children's Hospital <strong>of</strong> Pittsburgh,<br />

Pittsburgh, PA;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br />

School <strong>of</strong> Medicine, Baltimore, MD; and ‖The Institute for Transfusion Medicine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br />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 Pittsburgh, PA.<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78-688<br />

背 景 : 與 實 質 器 官 不 同 , 手 、 前 臂 、 上 臂 移 植 是 聯 合 血 管 移 植 , 由 皮 膚 、 肌 肉 、 肌 腱 、<br />

血 管 、 神 經 、 淋 巴 結 、 骨 和 骨 髓 等 多 種 組 織 構 成 。 在 過 去 的 十 年 中 , 有 26 例 上 肢 移 植 在<br />

美 國 實 施 。2008 年 1 月 至 2010 年 9 月 間 , 匹 茲 堡 大 學 醫 學 中 心 在 5 位 受 體 身 上 完 成 8 例<br />

手 / 前 臂 移 植 , 具 有 最 多 的 單 中 心 經 驗 。 在 上 肢 移 植 這 新 興 鄰 域 中 , 麻 醉 實 施 必 須 具 有 相<br />

匹 配 的 方 案 和 程 式 , 有 關 區 域 阻 滯 的 作 用 、 移 植 手 術 中 免 疫 抑 制 藥 物 的 療 效 、 在 顯 微 手 術<br />

中 液 體 和 血 流 動 力 學 的 管 理 、 嚴 格 的 術 中 監 測 等 在 長 時 間 的 手 術 過 程 中 需 要 著 重 注 意 。<br />

方 法 : 基 於 5 位 患 者 的 麻 醉 經 驗 , 我 們 首 次 列 出 上 肢 移 植 手 術 麻 醉 的 關 鍵 點 。 我 們 強 調 減<br />

少 術 中 使 用 血 管 升 壓 藥 , 加 強 液 體 管 理 和 使 用 血 液 製 品 的 重 要 性 。<br />

結 果 : 我 們 的 方 法 降 低 了 因 圍 術 期 出 血 需 要 再 次 探 查 或 止 血 的 機 率 , 縮 短 了 住 院 和 住 重<br />

症 監 護 室 的 時 間 。 所 有 患 者 移 植 物 的 功 能 、 免 疫 以 及 存 活 率 等 結 果 都 非 常 令 人 鼓 舞 。<br />

結 論 : 具 體 麻 醉 方 案 的 確 定 和 標 準 化 需 要 進 一 步 的 實 踐 。 同 時 , 我 們 提 供 建 議 的 目 地 是<br />

為 了 實 施 這 種 新 手 術 的 中 心 有 相 關 的 準 則 。<br />

( 郁 玲 玲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BACKGROUND: Hand/forearm/arm transplants are vascularized composite allografts, which,<br />

unlike solid organs, are composed <strong>of</strong> multiple tissues including skin, muscle, tendons, vessels,<br />

nerves, lymph nodes, bone, and bone marrow. Over the past decade, 26 upper extremity<br />

transplant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 has the largest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with 8 hand/forearm transplantations performed in<br />

5 recipients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strong>September</strong> 2010. Anesthetic management in the emerging<br />

field <strong>of</strong> upper extremity transplants must address protocol and procedure-specific considerations<br />

related to the role <strong>of</strong> regional blocks, effects <strong>of</strong>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during transplant<br />

surgery, fluid and hemodynamic management in the microsurgical setting, and rigorous<br />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during these <strong>of</strong>ten protracted procedures.<br />

METHODS: For the first time, we outline salient aspects <strong>of</strong> upper extremity transplant<br />

anesthesia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with 5 patients. We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strong>of</strong> minimizing<br />

intraoperative vasopressors and improving fluid management and blood product use.<br />

RESULTS: Our approach reduced the incidence <strong>of</strong> perioperative bleeding requiring reexploration<br />

or hemostasis and shortened in-hospital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Functional,<br />

immunologic and graft survival outcomes have been highly encouraging in all patients.<br />

CONCLUSIONS: Further experience is required for validation or standardization <strong>of</strong> specific<br />

anesthetic protocols. Meanwhile, our recommendations are intended as pertinent guidelines for<br />

centers performing these novel procedures.<br />

mu 阿 片 受 體 調 節 大 鼠 脊 髓 腹 角 的 神 經 傳 遞 。<br />

The mu opioid receptor modulates neurotransmission in the rat spinal ventral horn.<br />

Hiroyuki Honda, MD, Yasuhiko Kawasaki, PhD, Hiroshi Baba, MD PhD and Tatsuro Kohno,<br />

MD, PhD<br />

From the Division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Niigat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strong>of</strong> Medical and Dental<br />

Sciences, Niigata, Japa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703-712<br />

背 景 : 阿 片 類 藥 物 通 過 μ 阿 片 受 體 (MORs) 抑 制 興 奮 性 神 經 傳 遞 並 產 生 鎮 痛 。MORs 表<br />

達 在 脊 髓 腹 角 , 其 功 能 和 效 應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未 知 的 。 因 此 , 我 們 在 細 胞 水 準 上 研 究 脊 髓<br />

IX 層 神 經 元 內 μ 阿 片 類 藥 物 的 神 經 調 節 作 用 。<br />

方 法 : 我 們 用 全 細 胞 膜 片 鉗 技 術 研 究 選 擇 性 μ 激 動 劑 酪 氨 酸 -D- 丙 氨 醯 - 甘 氨 醯 -N- 甲 基 - 苯<br />

丙 氨 醯 - 甘 氨 醯 - 醇 - 腦 啡 肽 (DAMGO) 對 新 生 大 鼠 脊 髓 IX 層 神 經 元 內 突 觸 傳 遞 的 影 響 。<br />

結 果 : 我 們 記 錄 到 ,DAMGO 在 其 有 效 濃 度 0.1μM 的 50% 時 , 能 在 56% 的 IX 層 神 經 元<br />

產 生 外 向 電 流 。 分 析 電 流 和 電 壓 的 關 係 後 , 發 現 存 在 一 個 約 -86mV 的 逆 轉 電 位 。 這 些 電<br />

流 不 能 被 河 豚 毒 素 阻 斷 , 但 能 被 Ba(2 +) 或 選 擇 性 μ 拮 抗 劑 抑 制 。 而 且 , 在 添 加 Cs<br />

(+) 和 四 乙 基 銨 或 鳥 苷 -5'-[β- 硫 代 ] 二 磷 酸 三 鋰 鹽 的 溶 液 中 此 電 流 被 抑 制 。 此 外 ,<br />

DAMGO 能 降 低 自 發 性 的 興 奮 性 和 抑 制 性 突 觸 後 電 流 的 頻 率 , 這 些 效 應 是 不 能 被 河 豚 毒 素<br />

改 變 的 。<br />

結 論 : 我 們 的 研 究 結 果 表 明 ,DAMGO 在 啟 動 MORs 後 , 通 過 G 蛋 白 介 導 的 K(+) 通 道<br />

使 脊 髓 IX 層 的 神 經 元 超 極 化 。 而 且 , 啟 動 突 觸 前 末 梢 的 MORs 能 減 少 興 奮 性 和 抑 制 性 遞<br />

質 的 釋 放 。 雖 然 傳 統 上 認 為 阿 片 類 藥 物 並 不 影 響 運 動 功 能 , 但 目 前 的 研 究 表 明 μ 阿 片 類 藥<br />

物 對 脊 髓 IX 層 神 經 元 的 神 經 調 節 效 應 , 說 明 MORs 能 夠 影 響 運 動 神 經 的 活 動 。<br />

( 周 玲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BACKGROUND: Opioids inhibit excitatory neurotransmission and produce antinociception<br />

through μ opioid receptors (MORs). Although MORs are expressed in the spinal ventral horn,<br />

their functions and effects are largely unknown. Therefore, we examined the neuromodulatory<br />

effects <strong>of</strong> μ opioids in spinal lamina IX neurons at the cellular level.


METHODS: The effects <strong>of</strong> the selective μ agonist [d-Ala(2),-N-Me-Phe(4), Gly(5)-<br />

ol]enkephalin (DAMGO) on synaptic transmission were examined in spinal lamina IX neurons<br />

<strong>of</strong> neonatal rats using the whole-cell patch-clamp technique.<br />

RESULTS: DAMGO produced outward currents in 56% <strong>of</strong> the lamina IX neurons recorded,<br />

with a 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strong>of</strong> 0.1 μM. Analysis <strong>of</strong> the current-voltage relationship<br />

revealed a reversal potential <strong>of</strong> approximately -86 mV. These currents were not blocked by<br />

tetrodotoxin but were inhibited by Ba(2+) or a selective μ antagonist. Moreover, the currents<br />

were suppressed by the addition <strong>of</strong> Cs(+) and tetraethylammonium or guanosine 5'-[βthio]diphosphate<br />

trilithium salt to the pipette solution. In addition, DAMGO decreased the<br />

frequency <strong>of</strong> spontaneous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 and these effects were<br />

unaltered by treatment with tetrodotoxin.<br />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DAMGO hyperpolarizes spinal lamina IX neurons by<br />

G protein-mediated activation <strong>of</strong> K(+) channels after activation <strong>of</strong> MORs. Furthermore,<br />

activation <strong>of</strong> MORs on presynaptic terminals reduces both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transmitter<br />

release. Although traditionally opioids are not thought to affect motor function, the present study<br />

documents neuromodulatory effects <strong>of</strong> μ opioids in spinal lamina IX neurons, suggesting that<br />

MORs can influence motor activity.<br />

正 中 神 經 阻 滯 時 使 用 或 不 使 用 超 聲 引 導 下 5% 葡 萄 糖 溶 液 繞 神 經 水 分 離 技 術 : 一 項 前 瞻 隨<br />

機 雙 盲 非 劣 效 性 檢 驗 試 驗<br />

Ultrasound-guided perineural circumferential median nerve block with and without prior<br />

dextrose 5% hydrodissec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noninferiority trial.<br />

Eric Dufour, MD*, Nicolas Donat, MD†, Souhail Jaziri, MD‡, Okba Kurdi, MD‡,<br />

Christian Couturier, MD§, Jean-François Dreyfus, MD, PhD∥ and Marc Fischler, M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Hôpital Foch, Université <strong>of</strong> Versailles SQY<br />

(UniverSud Paris), Suresnes, Franc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and Critical Care, HIA<br />

Percy, Clamart, Franc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and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Surgery, Hôpital<br />

Privé de l'Ouest Parisien, Trappes, France; ∥Clinical Research Unit, Hôpital Foch, Université <strong>of</strong><br />

Versailles SQY (UniverSud Paris), Suresnes, France.<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728-733<br />

背 景 : 超 聲 引 導 下 使 用 水 分 離 技 術 行 外 周 神 經 阻 滯 可 減 少 局 麻 藥 誤 注 入 血 管 內 的 風 險 。<br />

在 這 項 前 瞻 雙 盲 試 驗 中 , 我 們 驗 證 了 以 下 假 設 , 即 正 中 神 經 的 阻 滯 效 果 不 會 因 為 在 局 麻 藥<br />

注 入 前 使 用 繞 神 經 一 周 的 水 分 離 技 術 [5% 葡 萄 糖 溶 液 (D5W)] 而 減 弱<br />

方 法 : 將 擬 施 手 部 手 術 的 患 者 隨 機 分 配 至 下 列 兩 組 : 超 聲 引 導 下 于 肘 部 行 正 中 神 經 阻 滯<br />

前 繞 外 周 神 經 注 射 6mlD5W, 後 注 射 6ml 局 麻 藥 (1.5% 利 多 卡 因 + 腎 上 腺 素 1:2000,000)<br />

(D5W-LA 組 ); 單 純 注 射 6ml 局 麻 藥 (LA 組 )。 成 功 麻 醉 的 時 間 為 最 終 結 果 , 成 功 麻<br />

醉 的 標 準 為 輕 觸 示 指 時 無 任 何 感 覺 。<br />

結 果 : 共 有 95 名 病 人 入 組 :D5W-LA 組 43 名 ,LA 組 52 名 。 非 劣 效 性 評 價 呈 顯 著 差 異<br />

( 所 有 P < 0.05):7 分 鐘 的 起 效 時 間 為 D5W-LA 組 及 LA 組 的 評 價 標 準 。 示 指 觸 覺 阻 滯<br />

時 間 ( 平 均 值 ± SD, 分 別 為 23.9 ± 7.4 和 22.0 ± 7.9 分 鐘 ,95% 可 信 區 間 [CI],-5.9 至 2.1<br />

分 鐘 ), 示 指 尖 溫 度 覺 、 魚 際 處 感 覺 阻 滯 及 運 動 阻 滯 。D5W-LA 組 及 LA 組 30 分 鐘 成 功<br />

率 ( 定 義 為 示 指 完 全 的 觸 覺 及 溫 度 覺 的 消 失 ) 分 別 為 100% 和 98.1%(95%CI,-6% 至<br />

10%) 以 及 95.2% 和 96.2%(95%CI,-13% 至 9%)


結 論 : 外 周 神 經 阻 滯 時 在 局 麻 藥 注 入 前 在 超 聲 引 導 下 使 用 D5W 繞 外 周 神 經 行 水 分 離 不 會<br />

影 響 阻 滯 效 果 。 這 一 技 術 可 以 減 少 局 麻 藥 誤 注 入 血 管 的 風 險 及 由 此 帶 來 的 毒 性 反 應 。<br />

( 楊 琰 譯 薛 張 綱 校 )<br />

BACKGROUND: Ultrasound-guided perineural peripheral nerve block using a hydrodissection<br />

technique may reduce the risk <strong>of</strong> accidental intravascular local anesthetic (LA) injection. In this<br />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median nerve block<br />

effectiveness is not reduced when circumferential perineural hydrodissection with dextrose 5%<br />

in water (D5W) precedes LA injection.<br />

METHODS: Patients scheduled for hand surgery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an ultrasoundguided<br />

median nerve block at the elbow to achieve circumferential perineural spread with either<br />

6 mL <strong>of</strong> D5W followed by 6 mL <strong>of</strong> LA (lidocaine 1.5% with epinephrine 1:200,000) (D5W-LA<br />

group) or with 6 mL <strong>of</strong> LA alone (LA group).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onset time <strong>of</strong> successful<br />

anesthesia defined by a complete abolition <strong>of</strong> light touch sensation for the index finger.<br />

RESULTS: Data from 95 patients were analyzed: 43 in the D5W-LA group and 52 in the LA<br />

group. Noninferiority tests were significant (all P < 0.05) for a critical limit <strong>of</strong> 7 minutes between<br />

D5W-LA and LA groups for onset time <strong>of</strong> the primary criterion, light touch block at index finger<br />

(mean ± SD, respectively: 23.9 ± 7.4 and 22.0 ± 7.9 minute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5.9<br />

to 2.1 minutes), and for cold block at index fingertip, sensory blocks at thenar eminence, and<br />

motor block. Success rate at 30 minutes (defined as complete abolition for cold and light touch at<br />

index finger) was noted in 100% and 98.1% (95% CI, -6% to 10%) and 95.2% and 96.2% (95%<br />

CI, -13% to 9%) <strong>of</strong> patients for the D5W-LA and the LA groups.<br />

CONCLUSION: Performing an ultrasound-guided perineural circumferential hydrodissection<br />

with D5W into which LA is injected leaves nerve block outcome unchanged. The assumption<br />

that this procedure may reduce the risk <strong>of</strong> intravascular injection and systemic toxicity remains to<br />

be demonstrated.<br />

旋 轉 式 血 栓 彈 力 檢 測 器 (ROTEM) 能 夠 提 高 對 心 臟 手 術 後 出 血 的 預 測 嗎 <br />

Does Rotational Thromboelastometry (ROTEM) Improve Prediction <strong>of</strong> Bleeding After<br />

Cardiac Surgery<br />

Grace C. Lee, BS*,Adrienne M. Kicza, BA*, Kuang-Yu Liu, PhD*, Charles B. Nyman,<br />

MBBCh*, Richard M. Kaufman, MD†and Simon C. Body, MBChB, MPH*<br />

From the Departments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Perioperative and Pain Medicine, and †Pathology,<br />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oston, Massachusetts.<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499-506<br />

背 景 : 凝 血 障 礙 和 大 量 出 血 是 心 臟 手 術 的 嚴 重 併 發 症 , 尤 其 是 在 需 要 長 期 體 外 迴 圈 的 操<br />

作 中 。 在 醫 院 和 供 應 商 的 橫 向 研 究 中 , 輸 血 實 踐 有 著 巨 大 的 變 異 性 。 這 種 變 異 性 可 能 預 示<br />

著 非 指 導 性 決 策 制 定 , 也 許 是 歸 因 於 缺 乏 可 靠 的 、 有 預 測 性 的 凝 血 障 礙 的 實 驗 室 檢 驗 來 指<br />

導 輸 血 實 踐 。 旋 轉 式 血 栓 彈 力 檢 測 器 (ROTEM) 測 量 多 種 凝 血 參 數 , 提 供 的 應 用 價 值 在<br />

於 操 作 簡 易 、 結 果 迅 速 和 測 定 凝 血 途 徑 中 多 個 步 驟 。 然 而 ,ROTEM 的 預 測 價 值 和 實 用 性<br />

仍 然 不 清 楚 。 在 本 研 究 中 , 我 們 探 討 了 ROTEM 對 心 臟 手 術 後 胸 管 引 流 量 的 預 測 價 值 。<br />

方 法 : 選 取 321 名 行 包 括 CPB 的 心 臟 手 術 的 病 人 入 組 。 從 醫 療 記 錄 中 獲 得 病 人 資 料 , 包<br />

括 整 個 手 術 CPB 後 頭 8 小 時 內 胸 管 引 流 量 (CTO)。 為 ROTEM 分 析 收 集 圍 術 期 和 手 術<br />

後 的 血 液 樣 本 。 使 用 CTO 的 三 種 測 量 方 法 作 為 評 估 凝 血 障 礙 的 主 要 觀 察 指 標 :(i) 連 續<br />

CTO;(ii) 在 600ml 對 分 的 CTO( 第 75 百 分 位 ); 以 及 (iii) 在 910ml 對 分 的 CTO( 第 90


百 分 位 )。 在 一 個 逐 步 回 歸 模 型 ( 模 型 1) 中 , 除 了 ROTEM 資 料 以 外 , 臨 床 和 血 液 學 變<br />

數 都 與 連 續 CTO 顯 著 相 關 (P < 0.05)。 我 們 還 創 建 了 一 個 額 外 的 模 型 ( 模 型 2), 它 包<br />

含 ROTEM 變 數 和 模 型 1 中 的 變 數 。 隨 後 的 分 析 在 解 釋 這 3 個 CTO 觀 察 指 標 P < 0.0167<br />

時 宣 告 為 有 意 義 。 用 分 類 指 數 評 估 ROTEM 資 料 的 總 體 價 值 。<br />

結 果 : 就 連 續 CTO 而 言 ,ROTEM 變 數 提 高 了 模 型 的 預 測 能 力 (P < 0.0001)。 對 於 在<br />

600ml 對 分 的 CTO( 第 75 百 分 位 ) 而 言 ,ROTEM 沒 有 改 善 受 試 者 操 作 特 性 曲 線 下 面 積<br />

(AUC)(P = 0.03)。 同 樣 的 , 對 於 在 910ml 對 分 的 CTO( 第 90 百 分 位 ),ROTEM 也<br />

沒 有 改 善 AUC(P = 0.23)。 淨 重 新 分 類 指 數 同 樣 表 明 ROTEM 結 果 沒 有 改 善 病 人 的 總 體<br />

分 類 (CTO ≥600 ml 的 P = 0.12;CTO ≥910 ml 的 P = 0.08)。<br />

結 論 : 這 些 結 果 表 明 與 常 用 的 臨 床 和 實 驗 室 參 數 相 比 較 ,ROTEM 資 料 沒 有 在 本 質 上 改 善<br />

模 型 預 測 胸 管 引 流 量 的 能 力 。 雖 然 有 幾 個 ROTEM 參 數 單 獨 與 CTO 相 關 , 但 是 當 加 入 到<br />

只 包 含 臨 床 和 常 規 實 驗 室 參 數 的 統 計 模 型 中 , 它 們 沒 有 顯 著 提 高 擬 合 優 度 。 儘 管 ROTEM<br />

在 心 臟 手 術 中 指 導 輸 血 的 應 用 仍 需 測 定 , 但 是 ROTEM 似 乎 不 能 夠 提 高 對 包 括 CPB 的 心<br />

臟 手 術 後 胸 管 引 流 量 的 預 測 。<br />

( 唐 瑩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BACKGROUND: Coagulopathy and massive bleeding are severe complications <strong>of</strong> cardiac<br />

surgery, particularly in procedures requiring prolonged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There is<br />

huge variability in transfusion practices across hospitals and providers in cross-sectional studies.<br />

This variability may indicate unguided decision-making, perhaps attributable to lack <strong>of</strong> reliable,<br />

predictive laboratory testing <strong>of</strong> coagulopathy to guide transfusion practice. Rotational<br />

thromboelastometry (ROTEM) measures multiple coagulation parameters and may provide value<br />

from its ease <strong>of</strong> use, rapid results, and measurement <strong>of</strong> several steps in the coagulation pathway.<br />

Yet, the predictive value and utility <strong>of</strong> ROTEM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br />

ROTEM's predictive value for chest tube drainage after cardiac surgery.<br />

METHODS: Three hundred twenty-one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involving CPB<br />

were enrolled. Patient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medical records, including chest tube output<br />

(CTO) from post-CPB through the first 8 postoperative hours. Peri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br />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ROTEM analysis. Three measures <strong>of</strong> CTO were used as the<br />

primary end points for assessing coagulopathy: (i) continuous CTO; (ii) CTO dichotomized at<br />

600 mL (75th percentile); and (iii) CTO dichotomized at 910 mL (90th percentile). Clinical and<br />

hematological variables, excluding ROTEM data,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P < 0.05)<br />

with continuous CTO were included in a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model 1). An additional<br />

model that contained ROTEM variables in addition to the variables from model 1 was created<br />

(model 2). Significance in subsequent analyses was declared at P < 0.0167 to account for the 3<br />

CTO end points. 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 was used to assess overall value <strong>of</strong> ROTEM data.<br />

RESULTS: For continuous CTO, ROTEM variables improved the model's predictive ability (P<br />

< 0.0001). For CTO dichotomized at 600 mL (75th percentile), ROTEM did not improve the area<br />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 (P = 0.03). Similarly, for CTO<br />

dichotomized at 910 mL (90th percentile), ROTEM did not improve the AUC (P = 0.23). Net<br />

reclassification index similarly indicated that ROTEM results did not improve overall<br />

classification <strong>of</strong> patients (P = 0.12 for CTO ≥600 mL; P = 0.08 for CTO ≥910 mL).<br />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OTEM data do not substantially improve a<br />

model's ability to predict chest tube drainage, beyond frequently used clinical and laboratory<br />

parameters. Although several ROTEM parameters were individually associated with CTO, they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goodness <strong>of</strong> fit when added to statistical models comprising only<br />

clinical and routine laboratory parameters. ROTEM does not seem to improve prediction <strong>of</strong> chest<br />

tube drainage after cardiac surgery involving CPB, although its use in guiding transfusion during<br />

cardiac surgery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br />

通 過 神 經 活 動 的 直 接 指 數 來 測 定 麻 醉 藥 起 效 的 動 力 學<br />

Kinetics <strong>of</strong> Anesthetic Onset Measured with a Direct Index <strong>of</strong> Neural Activity<br />

Gordon B. Drummond, MB, ChB, MA, FRCA, MD*, Lauren Bleach, BSc†, Alastair J. Thomson,<br />

MB, ChB, FRCA*and R. Ross Kennedy, MB, ChB, PhD, FANZCA‡<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a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Edinburgh, Edinburgh,<br />

United Kingdom; †Division <strong>of</strong> Neuroscience,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Edinburgh, Edinburgh, United<br />

Kingdom;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aesthesia,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Otago Christchurch, Christchurch, New<br />

Zealand.<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47-553<br />

背 景 : 先 前 麻 醉 藥 在 作 用 部 位 的 攝 取 和 消 除 的 動 力 學 模 型 採 用 了 來 自 於 腦 電 圖 的 測 定 資<br />

料 。 這 種 測 定 資 料 是 滯 後 於 當 時 的 腦 活 動 的 , 因 為 需 要 時 間 來 獲 取 信 號 樣 本 和 提 取 測 定 數<br />

值 。 通 過 直 接 測 量 麻 醉 藥 物 的 活 動 , 我 們 可 以 更 精 確 地 獲 得 大 腦 攝 取 藥 物 的 模 型 。<br />

方 法 : 在 志 願 者 中 , 採 取 雙 盲 單 週 期 設 計 , 在 使 用 30% 氧 化 亞 氮 洗 入 和 洗 出 過 程 中 , 我<br />

們 使 用 一 個 廣 為 著 名 的 神 經 運 動 試 驗 對 他 們 進 行 重 複 的 測 量 , 即 兩 目 標 的 指 叩 測 驗 。 我 們<br />

還 進 行 了 認 知 功 能 的 測 驗 , 即 數 位 記 號 替 換 測 試 , 以 評 估 最 大 藥 物 效 果 。 對 作 用 部 位 的 濃<br />

度 建 模 來 自 呼 氣 末 濃 度 的 測 量 , 使 用 一 個 簡 單 的 洗 入 和 洗 出 指 數 函 數 , 其 半 衰 期 在 0.5 到<br />

3 分 鐘 內 。 在 使 用 0 和 5% 氧 化 亞 氮 的 物 件 中 進 行 比 較 。<br />

結 果 : 我 們 觀 察 了 20 個 物 件 。30% 濃 度 氧 化 亞 氮 組 , 在 數 位 記 號 替 換 測 試 中 表 現 始 終 減<br />

低 。 指 叩 的 頻 率 也 減 少 了 , 但 是 效 果 卻 不 太 一 致 , 在 20 個 受 試 者 中 只 有 9 個 表 現 出 顯 著<br />

的 個 別 指 叩 頻 率 的 減 少 。 在 這 些 患 者 中 , 在 模 擬 的 大 腦 濃 度 與 藥 效 之 間 的 關 係 在 將 半 衰 期<br />

設 定 為 2 分 鐘 時 比 1.5 或 者 3 分 鐘 更 佳 。<br />

結 論 : 當 給 予 亞 麻 醉 濃 度 時 , 氧 化 亞 氮 具 有 起 效 和 消 除 快 的 特 點 , 與 其 半 衰 期 為 2 分 鐘 一<br />

致 。 此 數 值 低 於 在 麻 醉 過 程 中 使 用 腦 電 圖 監 測 的 研 究 預 期 , 但 符 合 在 清 醒 的 受 試 者 觀 察 到<br />

的 活 躍 腦 組 織 的 血 流 監 測 情 況 。 對 有 意 識 的 受 試 者 反 應 的 研 究 可 能 有 助 於 麻 醉 藥 動 力 學 的<br />

進 一 步 研 究 。<br />

( 余 亦 南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BACKGROUND: Previous modeling <strong>of</strong> the kinetics <strong>of</strong> uptake and elimination <strong>of</strong> anesthetic<br />

drugs from the site <strong>of</strong> action has used measures derived from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Such<br />

measures lag the current brain activity because <strong>of</strong> the time needed to acquire a signal sample and<br />

derive the measure. With a direct measure <strong>of</strong> anesthetic activity, we could model brain uptake<br />

more exactly.<br />

METHODS: In volunteers, using a double-blind single-session design, we made repeated<br />

measurements using a well-known psychomotor test, the 2 target tapping test, during the washin<br />

and washout <strong>of</strong> 30% nitrous oxide. We also assessed maximal drug effect with a test <strong>of</strong> cognitive<br />

function, the 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 Concentration at the site <strong>of</strong> action was modeled from<br />

end-tidal measurements, using a simple exponential washin and washout function, with halftimes<br />

between 0.5 and 3 minutes. Comparisons were made within subjects, using 0 and 5%<br />

nitrous oxide.


RESULTS: We studied 20 subjects. Nitrous oxide, at 30%, consistently reduced performance <strong>of</strong><br />

the 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 Tapping frequency was also reduced, but the effect was less<br />

consistent, and only 9 <strong>of</strong> 20 subjec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dividual reduction in tapping<br />

frequency. In these subj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led brain concentration and drug<br />

effect was better with a half-time set at 2 minutes, compared with 1.5 or 3 minutes.<br />

CONCLUSIONS: Given in subanesthetic concentrations, nitrous oxide has rapid onset and<br />

<strong>of</strong>fset, consistent with a half-time <strong>of</strong> 2 minutes. This value is less than the values expected from<br />

studies during anesthesia using processed electroencephalogram, but consistent with measures <strong>of</strong><br />

blood flow to active cerebral tissue in conscious subjects. Studies <strong>of</strong> performance in conscious<br />

subjects may aid further studies <strong>of</strong> anesthetic kinetics.<br />

氧 化 亞 氮 在 異 氟 烷 麻 醉 中 對 腦 電 雙 相 干 的 影 響<br />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Nitrous Oxide o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Bicoherence During Is<strong>of</strong>lurane<br />

Anesthesia<br />

Satoshi Hagihira, MD, PhD*, Masaki Takashina, MD, PhD†, Takahiko Mori, MD‡and Takashi<br />

Mashimo, MD, Ph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Osaka Prefectural Habikino Hospital; †Surgical<br />

Center, Osaka University Hospital;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Medical Informatics, Osaka General Medical<br />

Center; and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and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Osaka University<br />

Graduate School <strong>of</strong> Medicine, Osaka, Japa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72-577<br />

背 景 : 我 們 以 前 報 導 腦 電 雙 相 干 (BIC), 一 個 信 號 的 頻 譜 成 分 之 間 相 位 耦 合 程 度 , 在 異<br />

氟 烷 麻 醉 中 顯 示 兩 個 高 峰 期 。Hayashi 等 人 (《 英 國 麻 醉 學 雜 誌 》2007;99:389-95) 也<br />

揭 示 了 , 加 用 氯 胺 酮 時 在 10 Hz 左 右 的 雙 相 干 的 峰 值 頻 率 增 高 。 因 為 氧 化 亞 氮 和 氯 胺 酮 有<br />

一 些 共 同 的 特 點 , 它 們 往 往 被 視 為 同 一 類 的 麻 醉 劑 。 在 這 裡 , 我 們 研 究 了 氧 化 亞 氮 在 異 氟<br />

烷 麻 醉 中 對 腦 電 雙 相 干 和 其 他 腦 電 波 衍 生 物 的 影 響 。<br />

方 法 :20 例 ( 年 齡 34-72 歲 ,ASA 分 級 I 和 II) 行 擇 期 腹 腔 鏡 手 術 , 不 論 男 女 都 包 括 在<br />

內 。 原 始 EEG 資 料 ,EEG 衍 生 參 數 , 用 A-1050 雙 頻 指 數 (BIS) 顯 示 器 和 我 們 自 己 創 作<br />

的 用 於 BIS 軟 體 的 腦 電 雙 頻 譜 分 析 儀 記 錄 原 始 EEG 資 料 和 EEG 衍 生 參 數 。 我 們 比 較 了 腦<br />

電 波 雙 相 干 的 2 個 峰 值 ( 在 4Hz 左 右 的 BIC 低 峰 值 和 在 10Hz 左 右 的 BIC 高 峰 值 ), 以 及<br />

BIS 和 95% 的 頻 譜 邊 界 頻 率 (SEF95 95)。 使 用 3mg/kg 硫 噴 妥 鈉 和 3μg/kg 芬 太 尼 麻 醉 誘<br />

導 。 氣 管 插 管 後 , 用 異 氟 烷 ( 呼 出 濃 度 為 1.0%)、 氧 氣 和 氮 氣 麻 醉 維 持 。 追 加 芬 太 尼 並<br />

且 維 持 估 計 效 應 室 濃 度 > 1.5ng/ml。 我 們 在 麻 醉 誘 導 後 1 小 時 獲 得 基 線 資 料 , 然 後 加 入 70<br />

% 氧 化 亞 氮 30 分 鐘 。<br />

結 果 : 在 氧 化 亞 氮 開 啟 之 前 ,BIC 低 峰 值 和 BIC 高 峰 值 分 別 為 49.3%±8.3% 和 42.4%<br />

±11.0%。 開 啟 10 分 鐘 後 ,BIC 高 峰 值 降 低 至 14.9%±5.9%(P


結 論 : 與 氯 胺 酮 的 作 用 不 同 , 氧 化 亞 氮 在 異 氟 烷 麻 醉 中 顯 著 降 低 BIC 的 高 峰 值 。<br />

( 崔 曉 娜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BACKGROUND: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EEG) bicoherence, the<br />

degree <strong>of</strong> phase coupling among the frequency components <strong>of</strong> a signal, showed 2 peaks during<br />

is<strong>of</strong>lurane anesthesia. Hayashi et al. (Br J Anaesth 2007;99:389–95) also revealed that the peak<br />

frequency <strong>of</strong> bicoherence around 10 Hz increased when ketamine was added. Because nitrous<br />

oxide (N2O) and ketamine share several common features, they are <strong>of</strong>ten treated as the same<br />

category <strong>of</strong> anesthetic.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strong>of</strong> N2O on EEG bicoherence and other<br />

EEG derivatives during is<strong>of</strong>lurane anesthesia.<br />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aged 34–72 years, ASA physical status I and II) <strong>of</strong> either gender<br />

who underwent elective laparoscopic surgery were included. Raw EEG data, along with EEGderived<br />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using an A-1050 Bispectral Index (BIS) monitor and our selfauthored<br />

Bispectral Analyzer for BIS s<strong>of</strong>tware. We compared 2 peaks <strong>of</strong> EEG bicoherence<br />

(pBIC–low, around 4 Hz; and pBIC–high, around 10 Hz), as well as BIS and spectral edge<br />

frequency 95% (SEF95). Anesthesia was induced with 3 mg • kg−1 thiopental and 3 μg • kg−1<br />

fentanyl. After tracheal intubation, anesthesia was maintained with is<strong>of</strong>lurane (expired<br />

concentration at 1.0%), oxygen, and nitrogen. Fentanyl was added and maintained at an<br />

estimated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strong>of</strong> >1.5 ng • mL−1. We obtained baseline data 1 hour after<br />

induction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a, then 70% N2O was added for 30 minutes.<br />

RESULTS: Before N2O, pBIC–low and pBIC–high were 49.3% ± 8.3% and 42.4% ± 11.0%.<br />

Ten minutes after starting N2O, pBIC–high decreased to 14.9% ± 5.9% (P < 0.001), and it was<br />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roughout the N2O period. Meanwhile, pBIC–low transiently<br />

decreased to 37.2% ± 12.8% (P = 0.01) during the early phase <strong>of</strong> N2O administration. Before<br />

N2O, BIS and SEF95 were 43.2 ± 4.9 and 13.1 ± 2.0 Hz, respectively. Both BIS and SEF95<br />

slightly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during N2O administration. Fifteen minutes after<br />

starting N2O, BIS and SEF95 were 35.7 ± 6.2 (P < 0.001) and 8.6 ± 1.8 Hz (P < 0.001) and they<br />

decreased more when large δ waves emerged. Fifteen minutes after stopping N2O, BIS, SEF95,<br />

as well as pBIC–low and pBIC–high returned to pre-N2O values.<br />

CONCLUSION: Dissimilar to the effect <strong>of</strong> ketamine, N2O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pBIC–high<br />

during is<strong>of</strong>lurane anesthesia.<br />

振 動 - 觸 覺 顯 示 器 用 於 臨 床 監 測 的 即 時 評 估<br />

A Vibro-Tactile Display for Clinical Monitoring: Real-Time Evaluation<br />

Maryam Dosani, BSc*, Kate Hunc, BA, MA*, Guy A. Dumont, PhD†, Dustin Dunsmuir, MSc*,<br />

Pierre Barralon, PhD‡, Stephan K. W. Schwarz, MD, PhD, FRCPC*, Joanne Lim, MASc*and J.<br />

Mark Ansermino, MB, BCh, MSc, FFA*<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and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br />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strong>of</strong>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BC,<br />

Canada; ‡TECNALIA, Health Technologies, Donostia<strong>—</strong>San Sebastián, Spain.<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588-594<br />

背 景 : 振 動 - 觸 覺 顯 示 器 使 用 人 體 皮 膚 為 麻 醉 醫 生 傳 遞 生 理 監 測 的 參 數 , 提 供 患 者 狀 態 改<br />

變 的 線 索 。 這 項 研 究 評 估 了 我 們 最 近 所 開 發 出 的 一 種 新 型 振 動 - 觸 覺 顯 示 腰 帶 在 即 時 臨 床<br />

環 境 下 的 實 用 性 和 耐 磨 性 , 並 測 定 了 它 在 麻 醉 醫 生 用 的 時 候 鑒 別 事 件 的 準 確 性 。


方 法 : 這 是 一 項 前 瞻 性 的 觀 察 性 研 究 。 在 常 規 麻 醉 下 , 將 標 準 生 理 監 測 儀 連 接 到 一 種 軟<br />

體 工 具 上 , 這 種 軟 體 使 用 特 定 的 演 算 法 來 自 動 地 識 別 無 創 平 均 動 脈 壓 、 每 分 呼 氣 量 、 氣 道<br />

峰 壓 、 呼 氣 末 二 氧 化 碳 分 壓 的 變 化 趨 勢 。 將 這 種 軟 體 無 線 連 接 到 麻 醉 醫 生 束 的 振 動 - 觸 覺<br />

腰 帶 上 。 每 項 生 理 參 數 分 別 在 腰 帶 上 4 個 觸 覺 定 位 中 的 1 個 顯 示 。 方 向 ( 增 加 / 減 少 ) 和<br />

變 化 的 兩 種 水 準 ( 小 / 大 ) 均 編 碼 到 刺 激 模 式 上 。 每 一 位 麻 醉 醫 生 均 完 成 了 一 個 培 訓 期 。<br />

在 麻 醉 期 間 常 規 生 理 監 測 時 即 可 即 時 啟 動 該 系 統 。 當 系 統 檢 測 到 患 者 的 改 變 時 , 腰 帶 會 在<br />

適 當 的 部 位 振 動 , 根 據 改 變 的 幅 度 和 方 向 相 對 應 不 同 的 振 動 模 式 。 麻 醉 醫 生 使 用 觸 屏 顯 示<br />

器 先 鑒 別 參 數 再 鑒 別 改 變 的 幅 度 和 方 向 來 獲 得 振 動 - 觸 覺 的 資 訊 。 對 每 位 研 究 者 均 進 行 問<br />

卷 調 查 以 確 定 實 用 性 和 耐 磨 性 。 主 要 的 研 究 結 果 為 生 理 趨 勢 檢 測 的 準 確 率 、 變 化 方 向 和 變<br />

化 水 準 。 平 均 的 實 用 性 評 分 及 耐 磨 性 指 標 為 次 要 研 究 結 果 。 本 研 究 假 設 麻 醉 醫 生 根 據 這 種<br />

振 動 - 觸 覺 腰 帶 來 即 時 鑒 別 各 類 事 件 的 準 確 率 為 90%, 且 這 種 腰 帶 具 備 實 用 性 和 耐 磨 性 。<br />

結 果 :17 位 麻 醉 醫 生 共 評 價 了 57 例 的 顯 示 器 結 果 。 每 例 腰 帶 的 平 均 使 用 時 程 (SD) 為<br />

75(41) 分 鐘 。7 例 由 於 技 術 錯 誤 排 除 在 分 析 之 外 。81%( 可 信 區 間 [CI],77% 至 84%)<br />

的 刺 激 均 進 行 了 解 碼 。 生 理 趨 勢 、 變 化 的 方 向 和 變 化 的 水 準 鑒 別 的 準 確 率 分 別 為 97.7%<br />

(CI 96%-99%)、94.9%(CI 92%-97%) 和 93.5%(CI 91%-96%)。14 名 麻 醉 醫 生 完 成<br />

了 實 用 性 和 耐 磨 性 的 問 卷 調 查 。 平 均 實 用 性 得 分 為 4.8, 最 高 得 分 為 7。<br />

結 論 : 麻 醉 醫 生 認 為 這 種 振 動 - 觸 覺 腰 帶 具 備 實 用 性 和 耐 磨 性 , 能 準 確 解 碼 即 時 臨 床 環 境<br />

下 振 動 - 觸 覺 的 資 訊 。<br />

( 邱 鬱 薇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BACKGROUND: Vibro-tactile displays use human skin to convey information from<br />

physiological monitors to anesthesiologists, providing cues about changes in the status <strong>of</strong> the<br />

patient. In this investigation, we evaluated, in a real-time clinical environment, the usability and<br />

wearability <strong>of</strong> a novel vibro-tactile display belt recently developed by our group, and determined<br />

its accuracy in identifying events when used by anesthesiologists.<br />

METHOD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design was used. During routine anesthesia, a<br />

standard physiological monitor was connected to a s<strong>of</strong>tware tool that used algorithms to<br />

automatically identify changing trends in mean non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expired<br />

minute ventilation, peak airway pressure, and 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The<br />

s<strong>of</strong>tware was wirelessly interfaced to a vibro-tactile belt worn by the anesthesiologist. Each<br />

physiological variable was mapped to 1 <strong>of</strong> 4 tactor locations within the belt. The direction<br />

(increase/decrease) and 2 levels <strong>of</strong> change (small/large) were encoded in the stimulation patterns.<br />

A training session was completed by each anesthesiologist. The system was activated in realtime<br />

during anesthesia alongside routine physiological monitors. When the algorithms detected<br />

changes in the patient, the belt vibrated at the appropriate location with the pattern corresponding<br />

to the level and direction <strong>of</strong> change. Using a touch screen monitor the anesthesiologist was to<br />

enter the vibro-tactile message by first identifying the variable, then identifying the level and<br />

direction <strong>of</strong> change. Usability and wearability questionnaires were to be completed. The<br />

percentage <strong>of</strong> correct identification <strong>of</strong> the physiological trend, the direction <strong>of</strong> change, and the<br />

level <strong>of</strong> change were primary outcome variables. The mean usability score and wearability<br />

results were secondary outcome variables. We hypothesized that anesthesiologists would<br />

correctly identify the events communicated to them through the vibro-tactile belt 90% <strong>of</strong> the time,<br />

and that anesthesiologists would find the vibro-tactile belt usable and wearable.<br />

RESULTS: Seventeen anesthesiologists evaluated the display during 57 cases. The belt was<br />

operational for a mean (SD) duration <strong>of</strong> 75 (41) minutes per case. Seven cases were excluded


from analysis because <strong>of</strong> technical failures. Eighty-one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CI], 77% to<br />

84%) <strong>of</strong> all stimuli were decoded. The physiological trend, the direction <strong>of</strong> change, and the level<br />

<strong>of</strong> change were correctly identified for 97.7% (CI 96%–99%), 94.9% (CI 92%–97%), and 93.5%<br />

<strong>of</strong> these stimuli (CI, 91%–96%), respectively. Fourteen anesthesiologists completed the usability<br />

and wearability questionnaires. The mean usability score was 4.8 <strong>of</strong> a maximum usability score<br />

<strong>of</strong> 7.<br />

CONCLUSIONS: Anesthesiologists found a vibro-tactile belt to be wearable and usable and<br />

could accurately decode vibro-tactile messages in a real-time clinical environment.<br />

缺 氧 再 灌 注 後 早 期 抗 氧 化 治 療 和 後 期 降 低 體 溫 對 新 生 豬 沒 有 神 經 保 護 作 用<br />

Early Antioxidant Treatment and Delayed Hypothermia After Hypoxia–Ischemia Have No<br />

Additive Neuroprotection in Newborn Pigs<br />

Xinli Ni, MD*, Zeng-Jin Yang, MD, PhD*, Bing Wang, MD, PhD*, Erin L. Carter, BS, RN*,<br />

Abby C. Larson, BS*, Lee J. Martin, PhD†and Raymond C. Koehler, Ph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ology/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d †Division <strong>of</strong><br />

Neuropathology,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Pathology,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Neuroscience, Johns Hopkins<br />

University, Baltimore, Maryland.<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27-637<br />

背 景 : 降 低 體 溫 在 新 生 兒 缺 血 缺 氧 性 腦 病 實 施 和 臨 床 療 效 是 有 限 的 , 部 分 源 于 延 遲 建 立<br />

低 溫 和 接 入 設 備 。 在 仔 豬 的 缺 血 缺 氧 性 腦 病 模 型 中 , 恢 復 後 6 小 時 殼 核 中 的 半 數 神 經 元 已<br />

經 顯 示 出 缺 血 性 細 胞 病 理 改 變 。 本 文 驗 證 了 恢 復 後 30min 時 給 予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 過 氧<br />

化 氫 酶 類 似 物 EUK-134 治 療 與 在 復 蘇 後 4 小 時 實 施 的 1 天 全 身 低 體 溫 結 合 應 用 提 供 進 一<br />

步 的 神 經 保 護 作 用 這 一 假 設 。<br />

方 法 : 麻 醉 後 的 仔 豬 接 受 40 分 鐘 低 氧 ( 吸 入 氧 濃 度 10%), 隨 後 7 分 鐘 閉 塞 氣 道 並 經 過<br />

復 蘇 。 常 溫 組 體 溫 維 持 在 38.5℃, 低 溫 組 維 持 在 34℃。 所 有 組 在 復 蘇 後 第 一 天 裡 機 械 通<br />

氣 、 鎮 靜 及 注 射 肌 肉 鬆 弛 劑 。 通 過 外 觀 和 立 體 細 胞 計 數 評 估 神 經 病 理 學 改 變 。<br />

結 果 : 復 蘇 後 10 天 時 , 用 鹽 溶 液 處 理 的 正 常 體 溫 組 的 殼 核 中 神 經 元 活 力 降 低 至 假 操 作 對<br />

照 組 (100%±15%) 的 17%±6%(±95% 置 信 區 間 )。 正 常 體 溫 復 蘇 組 靜 脈 內 注 射 EUK-<br />

134( 復 蘇 後 30 分 鐘 時 2.5mg/kg+1.25mg/kg/h 至 復 蘇 後 4 小 時 ) 導 致 殼 核 中 的 神 經 元 活 性<br />

為 40%±12%。 鹽 溶 液 治 療 後 進 行 後 續 低 體 溫 具 有 部 分 保 護 作 用 (46%±15%)。 早 期<br />

EUK-134 處 理 與 後 期 低 溫 也 產 生 了 部 分 保 護 作 用 (47% ± 18%), 但 沒 有 比 單 獨 EUK-134<br />

處 理 ( 差 異 的 可 信 區 間 :–15%~29%) 或 後 期 低 溫 (–16%~19%) 顯 著 增 強 。 此 外 , 對<br />

神 經 元 缺 失 並 不 嚴 重 的 尾 核 或 旁 矢 狀 面 的 新 皮 質 同 樣 沒 有 額 外 的 神 經 保 護 作 用 。<br />

結 論 : 本 文 推 斷 早 期 使 用 這 種 抗 氧 化 劑 治 療 不 能 從 實 質 上 增 加 後 期 低 體 溫 保 護 缺 血 缺 氧<br />

損 傷 的 新 生 兒 中 高 度 易 受 傷 害 的 神 經 元 的 治 療 學 益 處 , 可 能 由 於 基 底 神 經 節 神 經 元 在 接 受<br />

EUK-134 時 已 經 收 到 不 可 逆 的 細 胞 死 亡 信 號 , 或 者 由 於 這 種 物 質 和 低 體 溫 減 弱 了 類 似 的<br />

損 傷 機 制 。<br />

( 許 辛 譯 ,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BACKGROUND: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strong>of</strong> hypothermia in neonatal<br />

hypoxic–ischemic (HI) encephalopathy are limited, in part, by the delay in instituting<br />

hypothermia and access to equipment. In a piglet model <strong>of</strong> HI, half <strong>of</strong> the neurons in putamen<br />

already showed ischemic cytopathology by 6 hours <strong>of</strong> recovery.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treatment with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catalase mimetic EUK-134 at 30 minutes <strong>of</strong> recovery<br />

provides additive neuronal protection when combined with 1 day <strong>of</strong> whole-body hypothermia<br />

implemented 4 hours after resuscitation.<br />

METHODS: Anesthetized piglets were subjected to 40 minutes <strong>of</strong> hypoxia (10% inspired<br />

oxygen) followed by 7 minutes <strong>of</strong> airway occlusion and resuscitation. Body temperature was<br />

maintained at 38.5°C in normothermic groups and at 34°C in hypothermic groups. All groups<br />

were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sedated, and received muscle relaxants during the first day <strong>of</strong><br />

recovery. Neuropathology was assessed by pr<strong>of</strong>ile and stereological cell-counting methods.<br />

RESULTS: At 10 days <strong>of</strong> recovery, neuronal viability in putamen <strong>of</strong> a normothermic group<br />

treated with saline vehicle was reduced to 17% ± 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strong>of</strong> the value in<br />

a sham-operated control group (100% ± 15%). Intravenous infusion <strong>of</strong> EUK-134 (2.5 mg/kg at<br />

30 minutes <strong>of</strong> recovery + 1.25 mg/kg/h until 4 hours <strong>of</strong> recovery) with normothermic recovery<br />

resulted in 40% ± 12% viable neurons in putamen. Treatment with saline vehicle followed by<br />

delayed hypothermia resulted in partial protection (46% ± 15%). Combining early EUK-134<br />

treatment with delayed hypothermia also produced partial protection (47% ± 18%) that was not<br />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single treatment with EUK-134 (confidence interval <strong>of</strong> difference: –<br />

15% to 29%) or delayed hypothermia (–16% to 19%). Furthermore, no additive neuroprotection<br />

was detected in caudate nucleus or parasagittal neocortex, where neuronal loss was less severe.<br />

CONCLUSIONS: We conclude that early treatment with this antioxidant does not substantially<br />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benefit <strong>of</strong> delayed hypothermia in protecting highly vulnerable neurons<br />

in HI-insulted newborns, possibly because basal ganglia neurons are already undergoing<br />

irreversible cell death signaling by the time EUK-134 is administered or because this compound<br />

and hypothermia attenuate similar mechanisms <strong>of</strong> injury.<br />

關 於 面 部 移 植 圍 術 期 管 理 的 調 查<br />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strong>of</strong> Face Transplantation: A Survey<br />

Thomas Edrich, MD, PhD*, Jacek B. Cywinski, MD†‡, Maria J. Colomina, MD§, Ignacio<br />

Jiménez López, MD∥, Lize Xiong, MD, PhD, Amir Sedaghati, MD#, Bohdan Pomahac,<br />

MD**and Alain Gilton, MD††<br />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a, Perioperative and Pain Medicine, Brigham and Women's<br />

Hospital, Boston,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s <strong>of</strong> †General Anesthesiology and ‡Outcomes<br />

Research, Transplantation Center, Cleveland Clinic, Cleveland, Ohio;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br />

Anesthesia, Vall d'Hebron University Hospital, Traumatology Area, Barcelona, Spain;<br />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a, Hospital Universitario Virgen del Rocío-IBIS, Sevilla, Spain;<br />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a, Xijing Hospital <strong>of</strong>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br />

China;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Anesthesia, Henri Mondor University Hospital, Cedex, France;<br />

**Division <strong>of</strong> Plastic Surgery,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oston, Massachusetts; and<br />

††Agence de Biomedicine, Cedex, France.<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68-670<br />

背 景 : 自 從 2005 年 法 國 報 導 首 例 異 體 面 部 移 植 以 來 , 已 有 4 個 國 家 完 成 了 18 例 手 術 , 並<br />

且 這 一 速 度 正 在 增 加 。<br />

方 法 : 我 們 設 計 了 一 項 評 價 面 部 異 體 移 植 中 麻 醉 相 關 管 理 和 理 論 基 礎 的 調 查 。 調 查 發 送<br />

至 全 世 界 完 成 的 前 14 例 面 部 移 植 術 的 首 席 麻 醉 醫 師 。


結 果 : 本 調 查 共 回 收 13 例 面 部 移 植 相 應 的 問 卷 應 答 。 手 術 和 麻 醉 持 續 時 間 的 中 位 數 為 19<br />

小 時 (95% 可 信 區 間 15-23 小 時 )。11 例 病 例 中 , 對 受 體 複 雜 細 微 結 構 的 外 科 準 備 和 解 剖<br />

最 為 費 時 。 失 血 量 相 當 大 。 所 有 患 者 均 輸 入 濃 縮 紅 細 胞 ( 中 位 數 20 U,95% 可 信 區 間 5-<br />

28 U)。 輸 入 晶 體 液 的 中 位 數 為 13L(95% 可 信 區 間 10-18L)。<br />

結 論 : 在 面 部 異 體 移 植 過 程 中 , 麻 醉 醫 師 必 須 進 行 長 時 間 的 麻 醉 , 並 作 好 移 植 物 再 灌 注<br />

後 快 速 失 血 的 準 備 。<br />

( 陳 彬 彬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BACKGROUND: Since the first faci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was reported in France in 2005,<br />

18 case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4 countries and the rate is increasing.<br />

METHODS: We have devised a survey to assess anesthesia-related management and rationale<br />

<strong>of</strong> faci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It was sent to the lead anesthesiologists <strong>of</strong> the first 14 face<br />

transplants performed worldwide.<br />

RESULTS: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corresponding to 13 face transplants. The median duration<br />

<strong>of</strong> surgery and anesthesia was 19 hour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5–23 hours). The surgical<br />

preparation and dissection <strong>of</strong> multiple small anatomical structures <strong>of</strong> the recipient was timeconsuming<br />

for 11 cases. Blood loss was considerable. All patients received packed red blood<br />

cells (median 20 U, 95% confidence interval 5–28 U). A median <strong>of</strong> 13 L <strong>of</strong> crystalloid was<br />

administere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0–18 L).<br />

CONCLUSIONS: During faci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the anesthesiologist must be prepared<br />

for a long anesthetic with rapid blood loss after reperfusion <strong>of</strong> the graft.<br />

肺 門 高 壓 對 活 體 肝 移 植 受 者 術 中 右 心 室 功 能 的 影 響<br />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 on Intraoperative Right Ventricular<br />

Function <strong>of</strong>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br />

Amr M. Yassen, MD*, Waleed R. Elsarraf, MD*, Mohamed Elsadany, MD†, Mohamed M.<br />

Elshobari, MD*, Tarek Salah, MD*and Ahmed M. Sultan, MD*<br />

From the *Gastroenterology Surgical Center and †Mansoura University Faculty <strong>of</strong> Medicine,<br />

Mansoura University, Mansoura, Egypt.<br />

Anesth Analg <strong>September</strong> <strong>2012</strong> <strong>115</strong>:689-693<br />

背 景 : 肺 門 高 壓 (PPH) 加 重 了 在 肝 移 植 時 已 經 暴 露 在 生 理 應 激 狀 態 下 的 右 心 室 (RV)<br />

的 負 擔 。PPH 對 於 右 心 室 功 能 影 響 的 程 度 , 尤 其 是 再 灌 注 早 期 , 還 沒 有 前 瞻 性 對 照 試 驗<br />

對 此 進 行 過 充 分 的 評 估 。 在 這 項 研 究 中 , 我 們 前 瞻 性 地 對 PPH 對 於 活 體 肝 移 植 受 者 的 右<br />

心 室 功 能 的 影 響 進 行 了 量 化 。<br />

方 法 :20 例 接 受 活 體 肝 臟 移 植 的 患 者 根 據 平 均 肺 動 脈 壓 (mPAP) 水 準 進 行 分 層 , 分 別 分<br />

為 對 照 組 (MPAP


結 論 : 肝 移 植 術 中 , 輕 度 至 中 度 PPH 與 RVEF 降 低 相 關 , 特 別 是 在 再 灌 注 之 後 , 可 能 是<br />

因 為 PPH 病 人 的 RV 收 縮 儲 備 減 少 了 。 輕 度 至 中 度 PPH 患 者 對 於 RVEF 的 這 種 降 低 在 臨<br />

床 上 能 很 好 地 耐 受 。<br />

( 安 光 惠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BACKGROUND: 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 (PPH) burdens a right ventricle (RV) already<br />

exposed to physiologic stress dur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magnitude <strong>of</strong>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PPH<br />

on RV function, especially early reperfusion, has not been evaluated adequately by prospective<br />

controlled trials. In this study, we prospectively quantified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PPH on the RV function<br />

in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br />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undergoing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 were stratified based on<br />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 into a control group (mPAP


方 法 : 這 項 研 究 在 長 春 新 堿 誘 發 神 經 病 變 的 大 鼠 模 型 中 研 究 了 一 種 主 要 的 二 價 類 似 物 ZZ1-<br />

61c 的 特 性 。 給 雄 性 SD 大 鼠 重 複 劑 量 的 這 種 長 春 花 生 物 鹼 ( 長 春 新 堿 )(100 μg/kg/ 天<br />

IP, 第 1 至 5 天 和 第 8 至 12 天 )。 在 長 春 新 堿 應 用 同 時 或 應 用 完 成 後 ( 到 第 15 天 神 經 損<br />

傷 作 用 最 大 時 開 始 ) 給 予 ZZ1-61c(100 μg/kg/ 天 IP)。 應 用 von Frey 毛 髮 和 爪 壓 試 驗 來<br />

評 估 反 應 性 。 記 錄 ZZ1-61c 對 小 鼠 的 運 動 功 能 (rotarod 方 法 ) 和 肌 肉 力 量 ( 握 力 測 試 )<br />

的 影 響 的 特 點 。<br />

結 果 : 研 究 表 明 隨 長 春 新 堿 重 複 應 用 而 進 展 到 神 經 病 變 ( 對 於 機 械 刺 激 的 痛 覺 超 敏 反<br />

應 )。ZZ1-61c 對 於 以 下 情 況 表 現 出 預 防 和 恢 復 作 用 :(1) 同 時 給 予 ZZ1-61c 減 輕 長 春<br />

新 堿 引 起 的 對 壓 力 的 敏 感 性 ;(2) 在 化 療 停 藥 後 應 用 ZZ1-61c 可 以 減 輕 已 形 成 的 神 經 病<br />

變 。ZZ1-61c 不 引 起 運 動 功 能 障 礙 (rotarod 方 法 ) 或 肌 肉 無 力 ( 握 力 測 試 )。<br />

結 論 : 這 項 研 究 表 明 ZZ1-61c( 一 種 對 α9α10 nAChR 有 著 獨 特 拮 抗 機 制 的 新 型 化 合 物 )<br />

可 能 是 一 種 用 於 預 防 和 減 輕 由 化 療 引 起 的 神 經 疼 痛 潛 在 的 候 選 藥 物 。 這 項 策 略 或 許 可 以 提<br />

供 有 效 的 治 療 而 避 免 對 nAChR 有 中 樞 作 用 的 拮 抗 劑 的 毒 性 。<br />

( 張 怡 譯 馬 皓 琳 李 士 通 校 )<br />

BACKGROUN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a common dose-limiting side effect <strong>of</strong><br />

chemotherapy. There are no clinically proven analgesics for the treatment <strong>of</strong> this condition.<br />

Drugs from different classes have been tested with mixed results. Identification <strong>of</strong> novel<br />

molecular targets for analgesic(s) is important. Antagonism <strong>of</strong> the α9α10 nicotinic acetylcholine<br />

receptor (nAChR) subtype (absent in brain) is thought to underlie analgesic efficacy <strong>of</strong> peptide<br />

α-conotoxins. We found novel nonpeptide small molecule analogs from a family <strong>of</strong> tetrakis-, tris-,<br />

and bis-azaaromatic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high potency with selectivity as antagonists at<br />

the α9α10 nAChRs) to produce dose-related analgesia in rat models <strong>of</strong> nerve injury-evoked<br />

neuropathy and persistent inflammatory pain. No tests were done in a model <strong>of</strong> neuropathy<br />

induced by drug administration (ie, chemotherapy).<br />

METHODS: In this study, a lead bis-analog, ZZ1-61c, was characterized in a rat model <strong>of</strong><br />

vincristine-evoked neuropath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epeatedly dosed with the vincaalkaloid,<br />

vincristine (100 μg/kg/day IP, days 1 to 5 and 8 to 12). ZZ1-61c (100 μg/kg/day IP)<br />

was given either along with or after completion <strong>of</strong> vincristine (commencing by day 15 when<br />

neuropathy was maximum). Responsiveness was assessed with von Frey hairs and the pawpressure<br />

test. The effects <strong>of</strong> ZZ1-61c on motor function (rotarod) and muscle strength (grip test)<br />

were characterized in naïve rats.<br />

RESULTS: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neuropathy was demonstrated with repeated dosing <strong>of</strong><br />

vincristine (pain hypersensitivity in response to mechanical stimulation). ZZ1-61c showed both<br />

preventive and restorative effects on this condition: (1) vincristine-evoked sensitivity to pressure<br />

was reduced by coadministration <strong>of</strong> ZZ1-61c; (2) established neuropathy was diminished by<br />

ZZ1-61c after cessation <strong>of</strong> chemotherapy. ZZ1-61c did not cause motor dysfunction (rotarod) or<br />

muscular weakness (the grip test).<br />

CONCLUS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ZZ1-61c, a novel compound with a unique<br />

mechanism <strong>of</strong> antagonistic action at the α9α10 nAChR, may be a potential drug candidate for<br />

prevention and attenuation <strong>of</strong> neuropathic pain resulting from chemotherapy. Such a strategy<br />

may provide effective treatment that circumvents toxicity <strong>of</strong> centrally acting agonists at<br />

nAChR.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