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Cultural Learners' Magazine - Issue 2
Make the Magic Happen | Published by CACLER,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cember 26, 2017) | For enquiries, please email retta.tam@connect.hku.hk
Make the Magic Happen | Published by CACLER,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cember 26, 2017) | For enquiries, please email retta.tam@connect.hku.hk
Transform your PDFs into Flipbooks and boost your revenue!
Leverage SEO-optimized Flipbooks, powerful backlinks, and multimedia content to professionally showcase your product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your reach.
CROSS-CULTURAL LEARNERS' MAGAZINE
匯 文 子 集
ISSN 2616-8286 (Print) | ISSN 2521-4160 (Online)
c/o Centre for Advance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ACLER), Faculty of Education
Rooms 608-613, Meng Wah Complex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852 3917 4772
Enquiries and submissions can be sent to the Editorial Board at lcwtam@hku.hk
ADVISORY BOARD
Chairperson Dr. Elizabeth K. Y. LOH 羅 嘉 怡 博 士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oCSL Project)
Members Dr. W. W. KI 祁 永 華 博 士 (Founder, Cross-Cultural Learners' Magazine)
Dr. Mark S. K. SHUM 岑 紹 基 博 士 (Co-Investigator, PoCSL Project)
EDITORIAL BOARD
Editor-in-Chief Dr. Loretta C. W. TAM 譚 宗 穎 博 士
Managing Editor Ivy M. H. FUNG 馮 苗 馨
Art Director & Chief Reporter Thomas N. H. NG
伍 諾 熙
Research Editor Jerry S. P. LEUNG 梁 肇 珀
Bilingual Editors Bonnie KWONG 鄺 宝 宜
Reetu RAJBHANDARI 慧 桃
Feature Editor Jordan K. H. PANG 彭 家 浩
Marketing Executive Crystal T. W. CHEUNG 張 芷 穎
Contributing Writers Mr. Joe C. Y. TSUI 徐 焯 賢 先 生
Mr. Wa-man CHEUNG 張 華 民 老 師
Ms. Ruby S. MOK
莫 淑 超 小 姐
Ms. Teresinha RIBEIRO TAM
Guest Photographer
Mr. Anthony Kar-Long FAN 范 家 朗 先 生
SPECIAL
ACKNOWLEDGEMENTS
• Pak Kau College and Students
• Ricci Hall Students' Association (RHSA),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
• Ricci Hall Old Boys' Association (RHOBA),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Ricci Hall Archives Conservation and Acquisition Project (RHACAP),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Delia Memorial School (Broadway) and Student Writers
• Kwai Chung Methodist College and Student Creatives
• Student Support Programme on Chinese Language on Chinese Language for Non-Chinese Speaking
Students (SSP Project), CACLER,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Dr. Wai-chi CHEE
• Dr. Kwokchang LAU
• Mr. Nixon T. H. LEUNG
• Slowdragon @ Ricci Hall Production Group, HKU
• Mr. Kenny Ka-chun LAM
• Mr. Jacob Chun-fai CHIU
*This online student magazine is a school community activity of the"Supporting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for Non-Chinese Speaking Stud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 (PoCSL Project) | Sponsored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COLAR], HKSAR Government
A WORD FROM THE EDITOR-IN-CHIEF
YOU MADE THE MAGIC HAPPEN
Dear readers,
Greetings from Cross-Cultural Learners' Magazine (CCLM) and welcome back to campus after the long break!
Having successfully moved to the state-of-the-art online publishing platform, issuu, the revamped CCLM continues
to share stories about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ho strive to life fruitfully in the culturally diverse Hong Kong. In
this second issue "Make the Magic Happen", we covered a number of successful all-rounders with multiple talents
who shared their well-kept strategies for balancing study and extracurriculars. Pak Kau College, one of the seed
schools of the PoCSL Project, and Ricci Hall of HKU, a residential hall that emphasizes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volunteering, have been featured in our interview stories.
As for the "Submissions" ( 學 生 投 稿 ) section, we were overjoyed at the overwhelming number of written submission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and grades. The quality was exceptionally high and made the selection task very difficult. The
editors, after a long discussion, put together a small, hand-picked collection for your enjoyment. Thank you indeed
for your keen support, and we look forward to more of your creative input.
Again, you will find a number of columns specially dedicated to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food, and local culture
in this issue. Mr. Wa-man Cheung, a very experienced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tells the little known
story behind the "seven necessities of Chinese life". The second part of Mr. Joe Tsui's food journey brings us to the
markets and looks into how food scraps were magically transformed into palatable dishes. And, in welcoming the
warm, festive spring, fashion designer Ms. Ruby Mok is sharing a few handy tips – with our male readers in particular
– on styling your look like a pro with different head wraps. And it'd be the girls' turn again next time, she promised!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thank our funding body, advisors, contributing writers, guest photographers,
interviewees, and members of the Editorial Board who made this second issue possible. As a magazine by students
for students, our multicultural team of editors are mostly HKU undergraduates, who have taken up the challenge
of keeping this already successful online magazine relevant to the young and ever-growing digital readership. My
special gratitude goes to Thomas Ng (BA 4), Jerry Leung (BA 4), Ivy Fung (BA 3), Bonnie Kwong (BA 3), Reetu
Rajbhandari (BSc [SPEECH] 3), Crystal Cheung (BA 3), and Jordan Pang (BSocSc 2) who have devoted so much of
their time and effort in cultivating this learning community for nurturing creativity,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Get set for spring and beat the subtropical heat while you can! See you after the final exams.
Dr. Loretta Tam
Editor-in-Chief
MAKE THE MAGIC HAPPEN
「 我 的 人 生 , 我 的 夢 想 」
—— 伯 裘 書 院
"My Life, My Dream"
—— Pak Kau College
目 錄
Table of Contents
專 題
Feature
2
漫 覓 真 我 : 與 伯 裘 書 院 師 生 對 話
Find Yourself, At Ease: A Conversation with Ms Shuk-yan Yim, Kevon Christopher Lartey, and Samreenjot
Kaur from Pak Kau College
10
動 靜 兩 宜 : 專 訪 香 港 大 學 利 瑪 竇 宿 舍 成 栢 瑞 、 趙 子 輿 、 鄭 耀 謙
The Unstoppable Trio: Gurpreet Singh, Justin Chiu, and Parrey Cheng of HKU Speak About Their Lives
As All-Rounders
學 生 投 稿
Submissions
24
葵 涌 循 道 中 學 、 地 利 亞 修 女 紀 念 學 校 ( 百 老 匯 )
Kwai Chung Methodist College, Delia Memorial School (Broadway)
專 欄
Columns
30
象 形 多 有 趣 Have Fun with Pictograms:
古 代 飲 食 男 女 The Seven Necessities of Chinese Life
34
徐 園 食 單 Food Journey with Joe Tsui:
剩 食 Making Magic with Leftovers
36
你 就 是 潮 流 !Chic and Proud:
男 裝 頭 巾 Men's Head Wraps
40
一 期 一 問 Humans of PoCSL Schools:
夢 想 是 甚 麼 ?Humans of Pak Kau: Dream
專
題
/
F E A T U R E
漫
覓
真
我
Find Yourself, At Ease:
A Conversation with Ms Shuk-yan Yim,
Kevon Christopher Lartey, and
Samreenjot Kaur from Pak Kau College
與 伯 裘 書 院 師 生 對 話
採 訪 、 撰 稿 、 攝 : 馮 苗 馨
中 文 翻 譯 : 梁 肇 珀
English Text: Ivy Fung
Chinese Adaptation: Jerry Leung
Photo:Ivy Fung
從 圖 書 館 那 扇 偌 大 的 落 地 玻 璃 窗 向 裏
面 看 , 看 到 人 群 裏 有 三 個 閒 適 的 身
影 。 仔 細 一 看 , 原 來 是 一 位 老 師 正 在
跟 兩 名 學 生 愉 快 地 聊 天 。
In a spacious glass-walled library,
three casually sat among tables of students.
A more detailed look at them,
I saw a teacher chatting with two students,
and heard some laughter.
2
男 學 生 叫 霖 凱 朗 (Kevon), 他 穿 襯 衫
的 風 格 挺 隨 性 的 , 褲 袋 並 放 著 帶 有 鏈 扣
的 錢 包 , 一 身 本 地 中 學 生 的 裝 扮 , 只 是
他 的 頭 髮 和 皮 膚 比 較 蓬 鬆 、 黝 黑 。
One of them, Kevon had his shirt
slightly untucked and a wallet chain
hanging from his pocket. He would
have come across to anyone as a typical
school boy in Hong Kong, except
his fuzzy hair and darker complexion.
Kevon 說 起 英 文 來 帶 點 英 國 腔 , 咬 字 清
晰 準 確 。 他 告 訴 我 :「 相 比 迦 納 , 我
更 喜 歡 香 港 。」 迦 納 位 於 非 洲 西 部 ,
也 是 Kevon 的 家 鄉 。Kevon 在 香 港 土 生
土 長 , 主 要 透 過 父 親 去 了 解 迦 納 這 個
國 家 。 由 於 迦 納 當 地 維 持 秩 序 的 警 察
很 少 , 更 有 不 少 人 無 牌 駕 駛 , 相 比 之
下 ,Kevon 覺 得 香 港 更 安 全 、 更 適 合 生
3
活 。
"I like Hong Kong more than Ghana,"
said Kevon with a crisp articulation
with a British overtone. His knowledge
of his hometown Ghana, a country in
West Africa, comes primarily from his
father. His faint impression of Ghana is
that there are very few cops and people
can at times drive without a license. In
comparison, he fundamentally believes
in the social order of Hong Kong, a safe
city where he was brought up in.
然 而 ,Kevon 對 籃 球 的 熱 愛 , 讓 他 跟 「
一 般 」 香 港 人 又 有 點 不 一 樣 。 不 少 同 齡
人 放 學 後 忙 著 做 功 課 、 上 補 習 班 或 興 趣
班 ,Kevon 則 選 擇 加 入 籃 球 校 隊 。 運 動
已 成 為 他 校 園 生 活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分 。
Something not so Hong Kong about
Kevon though is his commitment for
basketball. While students his age
typically begin and end their day with
homework, tutorials and interest classes
they did not sign up for themselves,
he takes the initiative to make basketball
a major part of his life by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Pak Kau College
school team.
Kevon 還 在 讀 初 中 , 個 子 不 算 太 高 , 跟
專 業 籃 球 員 身 形 似 乎 尚 差 一 截 。 然 而 ,
他 在 操 場 施 展 球 技 時 , 卻 得 到 不 少 同 伴
為 他 打 氣 喝 采 。 當 Kevon 帶 領 我 們 遊 走
校 園 時 , 他 總 會 凝 視 著 籃 球 場 , 像 專 家
一 樣 , 給 我 們 分 析 其 他 籃 球 隊 員 的 球
技 。 在 運 動 場 上 ,Kevon 身 輕 似 燕 , 來
去 自 如 , 無 往 而 不 利 。
Still in his early adolescence, Kevon is
of a relatively small build; and talking
about being a basketball player may
4
make him the subject of mockery. Surprisingly,
when he was showing us his
basketball skills, his peers cheered for
him in the court. His gaze locked in the
basketball court when we were touring
the campus, and he shared his analysis
on other team players' profiles like a
basketball expert. He was a bird set free
with the basketball in his hand.
身 為 好 動 份 子 ,Kevon 並 不 太 喜 歡 整 天
坐 著 或 一 直 寫 字 。 他 的 中 文 老 師 嚴 老
師 笑 指 Kevon 不 能 寫 中 文 字 超 過 十 五 分
鐘 , 因 寫 中 文 字 讓 他 的 手 很 累 , 但 打 起
籃 球 來 , 打 多 久 都 不 覺 累 。Kevon 以 成
為 頂 尖 籃 球 員 為 目 標 , 將 籃 球 視 作 他 的
生 命 。 他 無 懼 任 何 語 言 障 礙 , 並 深 信 團
體 精 神 , 努 力 追 求 自 己 的 夢 想 。
Sporty as he is, writing or sitting quietly
for a day is something Kevon does
not enjoy. "He can't write Chinese for
more than 15 minutes," Ms Yim said,
humorously. "It makes his hand tired,
while he never feels exhausted when he
plays basketball." Calling basketball his
"thing", Kevon wishes to take basketball
to a professional level. The teenager
has no fear for any effect language
barrier may have on his future as he
firmly believes in teamwork and "doing
things you love".
跟 Kevon 聊 完 後 , 我 猶 豫 該 如 何 正 確 唸
出 另 一 個 名 字 ─「Samreejot」。 就 在
這 個 時 候 , 那 位 擁 有 明 亮 雙 眸 的 女 學
生 , 用 溫 柔 的 聲 音 輕 輕 地 說 :「 您 可
以 叫 我 Sami。」Sami 腰 板 挺 直 , 手 放
大 腿 , 從 Sami 的 坐 姿 , 可 以 看 出 她 跟
Kevon 頗 為 不 同 。 她 那 優 雅 的 儀 態 , 不
難 讓 人 猜 到 她 既 是 個 舞 者 , 也 是 個 乖 巧
的 學 生 。 原 來 她 對 未 來 早 有 規 劃 。
"You may call me Sami," said a girl with
5
a pair of big bright eyes in a soft, soothing
voice as I struggled to pronounce
her full name "Samreenjot". Sitting
with her back straightened and hands
nicely placed on her lap, Sami is the
exact opposite of Kevon. By her elegant
posture,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anyone
to tell that she is an avid dancer,
an obedient student, and a thoughtful
planner.
Sami 的 家 鄉 位 於 印 度 西 部 , 名 叫 旁 遮
普 邦 。 有 一 次 她 回 鄉 時 , 碰 巧 看 到 一 群
舞 者 在 表 演 , 馬 上 被 她 們 臉 上 的 笑 容 深
深 地 吸 引 , 並 激 發 起 她 對 傳 統 舞 蹈 的 興
趣 。 她 一 開 始 透 過 模 仿 自 學 , 繼 而 參 考
YouTube 上 的 影 片 , 以 求 精 進 舞 技 。 最
近 Sami 跟 朋 友 更 組 成 業 餘 舞 蹈 團 , 期
望 邀 請 更 多 人 參 加 。
She was immediately drawn to the
happy expression professional dancers
wear on stage when she visited her
hometown Punjab in India. Inspired by
their dance moves, Sami began to imitate
their performance and later learnt
more on YouTube. She recently paired
with her best friend and had been
looking for others to join her dance
group.
Sami 完 全 遺 傳 了 她 父 親 那 份 主 動 與 認
真 。 她 父 親 在 年 輕 時 , 曾 向 樓 下 管 理 員
請 教 中 文 ; 為 了 訓 練 Sami 的 中 文 , 家
人 跟 她 在 家 中 會 用 粵 語 溝 通 , 並 從 她
小 一 開 始 , 每 天 教 她 五 個 中 文 生 詞 。 七 年
後 ,Sami 已 經 能 夠 輕 鬆 應 付 中 文 面 試 , 也
在 廣 東 話 朗 誦 比 賽 贏 得 重 要 獎 項 。
The same proactive character can be found
in her father -- a self-motivated individual
who managed to learn Chinese from a
security guard downstairs at her age. His
father also trained her to speak Chinese
more properly by switching from speaking
Hindi to Chinese at home, and making her
study five new Chinese words every day
since Primary One. Seven years later, Sami
is now confident enough to handle the
interview entirely in Chinese and has won
a major award for solo verse speaking in
Cantonese.
雖 然 Sami 熱 愛 舞 蹈 , 但 她 並 沒 有 想 過 要 成
為 專 業 舞 者 , 而 是 希 望 能 當 上 護 士 。 她 溫 柔
地 說 :「 我 不 在 意 收 入 , 只 希 望 能 幫 助 更 多
有 需 要 的 人 。」 相 比 她 的 同 齡 人 , 現 在 才 十
三 歲 的 Sami, 已 經 計 劃 了 報 讀 一 些 相 關 基
礎 課 程 , 為 未 來 升 學 就 業 作 好 準 備 。
Despite her intense love for dance, Sami
does not intend to become a dancer but a
nurse in the future. "I like to help more people
and pay is not my concern," she spoke
gently. Ahead of her peers, the 13-yearold
already plans to enrol herself in short
courses during holidays to learn the relevant
basics.
嚴 老 師 笑 說 :「 上 課 之 前 ,Sami 經 常 主 動
6
幫 我 搬 送 作 業 本 , 可 見 她 是 一 個 樂 於 助 人 的 女
孩 。 對 於 她 希 望 成 為 救 助 病 人 的 白 衣 天 使 , 我
是 絕 對 支 持 的 。」 她 深 信 Sami 能 夠 實 現 願 望 。
而 Sami 在 訪 問 中 能 夠 抓 緊 每 題 問 題 的 重 心 , 並
給 出 精 準 的 答 案 , 證 明 她 善 於 表 達 與 溝 通 , 完
全 勝 任 前 線 醫 務 人 員 的 工 作 。
"Sami is a helpful girl. Without having to ask
for a favour, Sami often comes and helps me
carry piles of workbooks before class," Ms
Yim added, cracking a smile. "I encourage her
to become a nurse without hesitation!" the
proud teacher said. She stood by her belief
that Sami will go far. As a matter of fact, Sami
managed to pick up every question word and
gave accurate answers during the interview,
proving herself to be a competent communicator,
a much-needed trait for frontline medical
staff.
當 兩 位 學 生 對 自 己 未 來 都 抱 持 樂 觀 態 度 時 , 嚴
老 師 同 時 指 出 現 實 的 考 慮 。 少 數 族 裔 (ethnic
minority, 簡 稱 EM) 學 生 往 往 在 中 文 讀 寫 方 面
較 弱 , 例 如 在 書 寫 求 職 信 和 履 歷 表 時 遇 到 困
難 。 因 此 , 伯 裘 書 院 一 直 為 學 生 提 供 不 同 的 就
業 工 作 坊 , 讓 高 年 級 生 學 習 如 何 求 職 。
While both students were optimistic about
their future, Ms Yim reminded us of the reality.
Ethnic minority (EM) students may be
disadvantaged when handling "administrative"
tasks, such as writing cover letters and
résumés. Accordingly, the school is keen on
developing their career preparedness and
has already arranged workshops for senior
7
form students to learn to write better job applications.
嚴 老 師 大 學 時 主 修 歷 史 , 培 養 出 閱 讀 的 好 習 慣 , 且 對 社 會 不 公 義 絕 不 容 忍 。「 我 深 信 『
有 教 無 類 』, 部 分 學 生 可 能 只 是 較 為 好 動 , 或 是 需 要 更 多 的 鼓 勵 。」 社 會 一 般 認 為 少 數
族 裔 學 生 大 多 在 高 中 輟 學 , 能 力 或 比 華 人 差 。 嚴 老 師 對 此 不 以 為 然 , 並 對 少 數 族 裔 學 生
有 著 種 同 理 心 。 嚴 老 師 與 同 事 們 一 起 制 定 教 學 方 針 , 並 製 作 專 為 少 數 族 裔 學 生 而 設 的 教
學 材 料 。「 我 們 針 對 他 們 的 習 俗 興 趣 , 例 如 板 球 , 並 將 之 融 入 日 常 讀 寫 教 學 。」 嚴 老 師
如 是 說 。
A History major in her undergraduate years, Ms Yim likes to read and does not tolerate
any social injustice. "I believe every student is ‘educable', while some of them are just
being active and some just need more encouragement." Traditionally, EM students are
characterised as high school dropouts or that they are less competent than Chinese
speakers, which sparked her empathy. As one of the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SL) teachers, she formulated teaching strategies with her colleagues and tailor-mad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EM students. "We target their hobby and incorporate cricket in
comprehension," she said.
嚴 老 師 對 教 學 的 熱 誠 , 得 到 學 生 們 積 極 回 應 。 這 天 筆 者 親 眼 目 睹 她 走 到 校 園 不 同 角 落 ,
都 有 學 生 跟 她 打 招 呼 , 少 數 族 裔 學 生 亦 相 當 關 心 這 次 訪 問 的 主 題 和 內 容 。 在 球 場 上 的 男
生 雖 然 忙 於 打 球 , 也 不 忘 向 嚴 老 師 微 笑 點 頭 , 而 Kevon 和 Sami 更 總 是 緊 緊 伴 隨 老 師 左
右 。
Ms Yim's sincerity and passion was reciprocated by her students; she was greeted by
students at every corner of the campus -- EM students came to her asking about the
interview, boys greeting her cheerfully while passing their basketball to each other, and
Kevon and Sami almost intuitively walking with her side-by-side.
嚴 老 師 跟 Sami 亦 師 亦 友 , 經 常 提 醒 學 生 德 行 比 成 績 更 重 要 。 嚴 老 師 教 務 繁 忙 , 卻 特 意 抽
空 兼 讀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碩 士 課 程 , 就 是 希 望 為 學 生 樹 立 好 榜 樣 。「 不 少 非 華 語 舊 生 在 求 職
或 升 學 上 遇 到 疑 難 , 都 會 主 動 聯 絡 我 , 對 此 我 是 開 心 的 , 一 來 可 以 知 道 他 們 對 未 來 找 到
方 向 , 我 又 可 為 他 們 的 前 途 作 出 協 助 , 二 來 感 覺 到 他 們 對 老 師 是 十 分 信 任 , 作 重 大 的 升
學 決 定 前 都 會 細 心 聆 聽 老 師 的 建 議 。」 她 希 望 學 生 們 畢 業 後 能 與 她 保 持 聯 絡 , 並 祝 願 他
們 能 增 強 自 信 , 並 對 本 族 傳 統 文 化 感 到 自 豪 。
8
Ms Yim saw herself a close friend to Sami, and would like to remind her that morals
come before academic excellence. Currently working as a full-time teacher, she took
the initiative to study a part-time masters program i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setting
a good example for her students.
"I am lightened up whenever my former students contact me," Ms Yim said. "I am glad
to see students having found their pathway for their future. By giving and listening advice,
we can always build mutual trust." She wished her students to be more confident
and proud of their heritage cultures, and stay in touch with her after graduation.
慢 慢 步 出 校 園 時 , 我 看 到 連 串 窩 心 的 畫 面 ── 有 六 位 戴 著 頭 巾 的 穆 斯 林 女 生 在 閱 讀 中
文 的 《 名 人 傳 記 》, 還 有 些 少 數 族 裔 學 生 用 粵 語 向 隊 友 大 喊 「 接 波 」。 在 他 們 背 後 的 牆
上 , 掛 著 一 副 色 彩 繽 紛 的 橫 額 , 上 面 寫 著 :
As I was on my way out, I was met with some of the most heartwarming scenes. I
watched as a table of 6 girls in hijabs read "The Lives of Famous Men" ( 名 人 傳 記 ), and
a few EM students shouted "catch the ball" ( 接 波 ) to their Chinese teammates. Behind
them there found eye-catching, colourful banners that read:
“
我 的 人 生 , 我 的 夢 想
My Life, My Dream
IVY FUNG 馮 苗 馨
Ivy Fung was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She
majors in English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is currently Managing Editor of Cross-
Cultural Learners' Magazine. She write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JERRY LEUNG 梁 肇 珀
Jerry Leung is Research Editor of Cross-Cultural Learners'
Magazine. He graduated from St Joseph's College in Mid-
Levels and currently majors in English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t CACLER, he has been engaged in data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areas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ethnic studies.
9
專
題
/
F E A T U R E
The Unstoppable Trio:
Gurpreet Singh, Justin Chiu, and
Parrey Cheng of HKU Speak About
Their Lives As All-Rounders
動
靜
兩
宜
── 專 訪 香 港 大 學 利 瑪 竇 宿 舍 成 瑞 、 趙 子 輿 、 鄭 耀 謙
文 :Teresinha Ribeiro Tam
攝 : 范 家 朗 、 伍 諾 熙
檔 案 資 料 及 圖 片 由 香 港 大 學 利 瑪 竇
宿 舍 文 物 保 育 及 徵 集 計 劃 提 供
Text:
Teresinha Ribeiro Tam
Photo:
Anthony Fan, Thomas Ng
Historical Images:
Courtesy of Ricci Hall Archives
Conservation and Acquisition
Project (RHACAP),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周 一 到 周 五 下 午 , 男 生 宿 舍 重 門 深 鎖 , 女 賓 止
步 。 記 者 準 時 到 達 , 正 要 給 大 夥 發 短 訊 的 時 候 ,
冷 不 防 大 門 「 吱 」 一 聲 開 了 。「 請 進 來 吧 !」 俐
落 的 步 伐 與 清 脆 的 話 音 , 相 當 一 致 。
It's just another normal weekday afternoon,
when the main entrance of the men's hostel
was heavily locked as usual and lady visitors
were supposed to be politely refused. At the
very minute when I arrived in time for a quick
DM to the folks, the door squeaked and sprang
open. "C'mon in!" The crisp articulation was,
not surprisingly, in perfect harmony with the
speaker's cracking pace.
10
11
Justin Chiu (3rd from the left) and Gurpreet (3rd from the right) are both active members of their hall's hockey team.
光 聽 成 栢 瑞 (Gurpreet Singh) 流 利 標 準
的 廣 東 話 , 大 概 會 很 難 想 像 這 位 印 度 裔 大
男 孩 , 到 了 幼 稚 園 中 班 , 會 說 的 中 文 只 有
一 句 :「 沖 涼 」( 洗 澡 )。 「 我 出 生 於 香
港 九 龍 。 幼 稚 園 初 班 的 那 年 , 有 大 概 九 個
月 時 間 住 在 印 度 , 書 也 在 那 邊 唸 。 到 了 中
班 的 時 候 , 回 到 香 港 , 入 讀 玫 瑰 崗 學 校 ,
廣 東 話 卻 只 會 那 麼 一 句 。 我 猜 當 時 同 學 們
都 覺 得 我 很 難 相 處 吧 , 怎 麼 有 人 整 天 『 洗
澡 』 前 、『 洗 澡 』 後 呢 ? 哈 哈 !」 及 後 ,
隨 著 中 文 程 度 的 提 升 , 栢 瑞 逐 漸 融 入 本 地
主 流 學 校 的 生 活 , 外 向 活 潑 的 他 更 相 當 享
受 運 動 的 時 光 。「 小 學 我 主 力 跆 拳 道 , 不
怎 麼 打 球 ; 到 了 中 學 , 開 始 打 曲 棍 球 、 踢
足 球 , 直 到 現 在 。」
It's difficult to imagine that Gurpreet
Singh, a native Cantonese speaker
of Indian descent, was once a newly
returned preschooler who only knew one
single phrase in the language: "cong1
loeng4" (lit. to shower/bathe). "I was born
in Kowloon, Hong Kong. I moved back to
India not long after that, did my K1 there
and stayed on for nine months straight.
Coming back to Hong Kong for K2, I was
enrolled in Rosaryhill School and could
barely speak Cantonese. All I knew was
this phrase, 'to shower'. I guessed my
classmates might have found me quite
difficult to get along with – who on earth
would be talking about showering all
the time? Haha!" Later, as his Chinese
proficiency improved, Gurpreet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local mainstream
campus culture. As an outgoing young
boy, he particularly enjoyed the time well
spent on sports. "Back in primary school,
I was keen on taekwondo and didn't
involve too much in ball games. It was
until I got to secondary school that I grew
interested in hockey and soccer, both of
which have remained my favourites ever
since."
12
如 今 貴 為 香 港 大 學 學 生 會 體 育 聯 會
(Sports Association, HKUSU; 香 港 學 界
歷 史 最 悠 久 的 體 育 組 織 之 一 ) 會 長 , 栢 瑞
接 觸 的 運 動 項 目 就 更 多 了 。 除 了 曲 棍 球 、
足 球 , 他 也 玩 棍 網 球 (lacrosse) 和 田
徑 ; 除 了 運 動 , 他 也 是 舉 辦 活 動 的 能 手 ,
學 業 成 績 亦 一 直 保 持 中 上 。 他 就 讀 的 理 學
士 ( 言 語 及 聽 覺 科 學 ) 課 程 , 也 就 是 坊 間
所 稱 的 「 言 語 治 療 」, 競 爭 向 來 激 烈 , 能
考 進 去 已 經 不 簡 單 , 還 有 顧 及 成 績 、 運 動
和 課 外 活 動 , 他 是 如 何 做 到 的 ?
Today,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renowned Sports Association of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
(as known as "SA, HKUSU", one of the
longest-established academic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Hong Kong which was
founded in 1912), Gurpreet has had
the opportunity to expose himself to
numerous other sports. In addition to
hockey and soccer, he also does lacrosse
and track and field. Besides, he has also
developed an expertise in organizing
activities, whilst keeping up with his good
grades. Being a Year 2 student in the
Bachelor of Science (Speech & Hearing)
program, which is commonly known as
"speech therapy", is fiercely competitive.
Doing a highly selective undergraduate
program, excelling in sports, and getting
involved in student activities…how did
he manage to juggle them all?
風 、 輕 鬆 的 課 業 , 教 會 他 自 律 、 自 主 , 讓
他 安 排 好 溫 習 計 劃 後 , 下 課 就 可 以 無 憂 地
跑 去 鄰 居 一 起 打 球 。 到 了 中 六 , 他 選 擇 跟
好 朋 友 們 一 起 到 英 國 升 學 , 當 地 人 關 心 社
群 , 對 他 啟 發 不 小 。 由 於 很 快 便 是 公 開 考
試 , 就 讀 理 科 的 他 相 當 珍 惜 寶 貴 的 時 間 ,
爭 取 機 會 做 實 驗 、 溫 習 , 最 後 以 優 異 的 成
績 , 考 取 港 大 。「 時 間 管 理 和 組 織 能 力 相
當 重 要 , 有 所 取 捨 , 我 們 才 能 迎 接 人 生 的
各 種 挑 戰 。」 栢 瑞 如 是 說 。
The story goes back to his high school
days. Having spent five years at St.
Stephen's College in Stanley, which is
well known for their relatively liberal,
relaxing environment, he learned selfdiscipline
and student autonomy. Once
his revision plans were in place, he would
head for ball games with his neighbours
without worrying about school work. After
finishing Form 5, he chose to continue his
studies in the UK with his good friends,
and got inspired by the ways the locals
cared for their own community. With a
major public exam coming, he seized the
opportunity and did his best to focus on
his revisions and science experiments.
Eventually he gained admission to
HKU with excellent results. "Both tim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
are pivotal to one's success. We have
to make wise choices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in life," said Gurpreet.
這 得 從 栢 瑞 的 中 學 時 代 說 起 。 他 中 一 到 中
五 都 在 赤 柱 聖 士 提 反 書 院 度 過 , 開 明 的 校
栢 瑞 的 好 友 趙 子 輿 (Justin
Chiu) 相 當
同 意 。「 當 年 為 了 預 備 公 開 試 , 我 有 一 段
13
時 間 完 全 沒 有 碰 球 呢 。」 子 輿 於 港 大 商 學
院 讀 書 , 跟 栢 瑞 同 住 在 以 運 動 聞 名 的 天 主
教 利 瑪 竇 宿 舍 , 中 學 時 代 曾 為 半 職 業 足 球
員 , 效 力 本 港 乙 組 球 隊 , 到 大 學 後 專 心 學
業 , 課 餘 代 表 宿 舍 運 動 隊 伍 參 加 校 內 和 學
界 賽 事 。 跟 栢 瑞 一 樣 , 子 輿 出 生 於 香 港 ,
在 多 元 文 化 的 校 園 環 境 接 受 教 育 。 初 小 時
代 他 就 讀 於 一 所 直 資 學 校 , 後 來 得 到 父 母
支 持 , 轉 學 到 國 際 學 校 啟 新 書 院 , 度 過 他
的 高 小 和 中 學 年 代 。
Justin Chiu, one of Gurpreet's best
friends, agreed. "Back in my high school
days, I once stopped playing soccer to
focus on my public exam preparation."
Justin, an undergraduate at the HKU
Business School, resides in the same
Catholic hostel for men – Ricci Hall
– which is specially well-known for
sports. Beginning as a young, talented
semi-professional player in a local 2nd
Division soccer team, Justin turned into
a regular at inter-hall and inter-varsity
sports events upon starting university.
Like Gurpreet, Justin was born in Hong
Kong and educated in a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 He first attended a Direct
Subsidy Scheme (DSS) school, and later
transferred to ESF's Renaissance College
for upper primary and secondary with full
support of his parents.
對 於 這 位 中 文 流 利 的 華 裔 國 際 學 校 畢 業 生
來 說 , 少 數 族 裔 同 學 是 怎 麼 一 回 事 ?「 從
前 在 啟 新 讀 書 的 時 候 , 由 於 大 家 英 文 水 準
不 錯 , 彼 此 也 都 用 英 文 溝 通 、 上 課 , 因 此
中 文 對 少 數 族 裔 同 學 來 說 , 基 本 上 不 成 障
礙 。 但 我 能 想 像 , 如 果 少 數 族 裔 孩 子 出 生
在 基 層 家 庭 , 到 了 五 、 六 歲 才 到 香 港 , 會
錯 過 了 學 習 中 文 的 黃 金 機 會 , 要 趕 上 進 度
殊 不 簡 單 ; 而 萬 一 他 們 的 父 母 不 會 中 文 ,
英 文 水 準 也 不 太 高 , 就 不 自 覺 地 形 成 組 成
同 族 的 社 交 小 圈 子 , 要 了 解 香 港 也 就 更 困
難 了 。」
I got curious about his impression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s an
ethnically Chinese graduate of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Justin, also natively
fluent in Cantonese, openly shared his
views. "At Renaissance College, our
classes were conducted primarily in
English and w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in English too, simply because
everyone's pretty good at it. Therefore,
Chinese wasn't quite a barrier for our
ethnic minority classmates. However, I
can imagine how difficult it is for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from working class
families who arrived in Hong Kong at 5 or
6 to catch up with other students, as they
might have already missed the golden
opportunity to learn Chinese. Worst still,
if their parents speak limited English
with no prior knowledge in Chinese, they
might be made to stay in their own social
circles. It'd be even harder for them to
understand Hong Kong."
而 富 有 社 會 服 務 經 驗 的 鄭 耀 謙 (Parrey
Cheng), 對 少 數 族 裔 學 生 的 境 況 , 更 有
切 身 感 受 。 耀 謙 唸 大 三 , 主 修 機 械 工 程 ,
14
是 栢 瑞 和 子 輿 的 學 長 。 他 出 生 於 基 督 教 家
庭 , 畢 業 於 元 朗 著 名 官 立 學 校 趙 聿 修 紀 念
中 學 , 從 高 中 開 始 參 與 少 數 族 裔 相 關 的 義
工 服 務 。「 中 四 、 中 五 的 時 候 , 我 在 一 間
教 會 擔 任 義 工 導 師 , 給 就 讀 中 一 、 中 二 的
少 數 族 裔 學 生 輔 導 數 學 。 說 實 在 , 學 力 上
的 差 異 不 太 明 顯 , 但 由 於 他 們 的 中 文 能 力
較 弱 , 讓 我 往 往 不 太 了 解 他 們 到 底 想 表 達
什 麼 。」 年 少 時 的 因 緣 , 加 上 對 社 會 服 務
和 創 新 的 熱 忱 , 耀 謙 除 了 學 業 、 運 動 , 還
積 極 服 務 少 數 族 裔 朋 友 , 例 如 去 年 與 香 港
大 學 文 學 院 香 港 研 究 課 程 、 香 港 大 學 何 東
夫 人 紀 念 堂 合 辦 了 「 少 數 族 裔 學 生 師 友 計
劃 」, 也 帶 領 宿 生 友 儕 擔 任 香 港 大 學 教 育
學 院 中 文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主 辦 的 「2017 非
華 語 中 學 生 才 藝 匯 演 」 義 務 校 園 導 賞 員 ,
與 少 數 族 裔 中 學 生 交 流 同 樂 。「 對 於 少 數
族 裔 中 學 生 來 說 , 文 憑 試 是 一 道 厚 重 的 關
卡 。 中 文 、 通 識 等 科 目 要 求 甚 高 , 相 對 華
人 同 學 來 說 , 他 們 顯 得 『 吃 虧 』。 在 義 工
活 動 中 , 我 得 見 少 數 族 裔 同 學 的 自 律 , 還
有 其 健 談 的 一 面 , 原 來 他 們 這 麼 熱 情 ! 我
希 望 這 些 活 動 能 對 他 們 學 業 態 度 與 個 人 成
長 有 所 助 益 。」
Parrey Cheng, who has ample experiences
in social services, shared his personal
insights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Parrey is Year
3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 from
a devout Christian family. As a senior to
Gurpreet and Justin, he is a graduate
of Chiu Lut Sau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 a reputed government school in
Ricci Hall, a Catholic all-male residential hall founded in 1929 with a culturally diverse student population, has
been well-known for their sports achievement. This photo features their overall championship in the 1948 HKU
Inter-Hall Athletic Meeting.
15
16
Yuen Long. He had his first taste of ethnic
minority-related voluntary services in
his senior secondary years. "In Forms 4
and 5, I served as a volunteer tutor at a
church where I taught maths to Forms 1
and 2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Honestly,
I didn't think they were too different
from the ethnically Chinese students
in terms of academic competence. It's
mostly due to their limited Chinese
that their feelings and needs were not
made exactly clear to me." Coupled
with his enthusiasm for social services
and innovation, Parrey's first attempt
at serving the ethnic minorities has
motivated him to further explore relevant
volunteering opportunities. Last year, he
organized a team of Ricci Hall residents
who later became mentors to a group of
ethnic minority secondary students in a
joint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ong Kong
Studies Program under HKU Faculty of
Arts and Lady Ho Tung Hall. Ricci Hall,
with Parrey as the Social Affairs Secretary,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variety show for
local Non-Chinese Speaking Students
organized by HKU CACLER as a volunteer
partner. The hostel sent a number of
resident representatives as docents,
who took care of the young student
performers and showed them around the
university campus.
"The HKDSE is a major threshold for local
ethnic minority teenagers. Subjects lik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beral Studies
are very demanding. The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re relatively 'disadvantaged'
compared to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s.
While taking part in the activities as
a volunteer, I saw that they were so
self-disciplined, talkative, and full of
enthusiasm as well! I hope that these
activities helped them to develop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tudy and to
gradually achieve personal growth."
話 說 回 來 , 耀 謙 口 中 的 「 道 地 香 港 人 」 栢
瑞 , 又 怎 麼 看 香 港 的 少 數 族 裔 ?
Going back to Gurpreet, a "true
Hongkongers" in the eyes of Parrey,
I prompted him to talk about his
perception of his fellow ethnic minorities.
「 同 樣 在 香 港 土 生 土 長 的 爸 爸 告 訴 我 , 這
年 頭 少 數 族 裔 的 遭 遇 , 已 經 有 所 改 善 。 我
們 家 是 錫 克 教 徒 , 男 生 都 會 留 長 髮 , 爸 爸
小 時 候 也 不 例 外 。 可 是 , 以 前 的 華 人 會 因
為 外 表 打 扮 而 欺 負 他 , 例 如 故 意 推 撞 他 ,
甚 至 弄 散 他 的 髮 髻 , 讓 他 非 常 難 過 , 後 來
也 爽 性 把 頭 髮 剪 短 了 。 如 果 因 為 被 排 斥 而
無 法 把 自 己 的 文 化 傳 承 下 去 , 那 實 在 教 人
太 遺 憾 了 。」
"My father, who was also raised in Hong
Kong, told me that the public attitude
towards ethnic minorities has improved
over the years. We are Sikhs, and in our
community males traditionally keep
long hair. Dad wasn't an exception when
young. However, he was bullied by the
17
ethnically Chinese people because
of his appearance – they deliberately
pushed him and even messed up his
patka. He was so sad about it that he
later decided to cut his hair short. It'd
be very unfortunate if one ended up not
being able to pass on his own heritage
just because he's rejected by certain
members of the host society."
栢 瑞 繼 續 道 :「 我 認 識 很 多 同 樣 是 少 數 族
裔 的 朋 友 , 不 同 家 庭 有 不 同 的 教 養 風 格 ,
族 群 與 學 業 表 現 沒 有 必 然 關 係 , 反 而 要 看
家 庭 背 景 與 個 人 態 度 , 不 能 一 概 而 論 。 總
的 來 說 , 政 府 給 少 數 族 裔 的 支 援 比 以 前 多
了 , 不 過 還 未 足 夠 , 我 希 望 可 以 透 過 參 與
『 少 數 族 裔 師 友 計 劃 』 之 類 的 活 動 , 進 一
步 幫 助 少 數 族 裔 中 學 生 融 入 香 港 社 會 。 不
過 , 少 數 族 裔 也 要 想 辦 法 幫 自 己 , 不 要 只
跟 自 己 族 人 打 交 道 , 而 應 該 多 接 觸 來 自 不
同 文 化 的 朋 友 , 擴 闊 社 交 圈 子 。 少 數 族 裔
家 長 也 應 考 慮 送 孩 子 到 低 、 中 濃 度 的 學 校
讀 書 , 這 樣 孩 子 才 有 機 會 多 學 中 文 , 像 我
從 幼 稚 園 到 中 學 時 代 , 幾 乎 都 是 學 校 裡 唯
一 的 少 數 族 裔 , 我 的 中 文 學 得 挺 快 的 。」
Gurpreet continued, "I have many ethnic
minority friends. Different families have
different parenting styles, and there is
no strict correlation between ethnic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stead,
it varies with one's family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attitude. We should never
overgeneralize. Overall speaking, more
18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rovided to the ethnic minorities these
days though it's far from enough. I look
forward to helping ethnic minority
secondary students to further integrate
into Hong Kong society through activities
like the aforementioned mentorship
program. However, we the ethnic
minorities would also have to 'self-help'.
We should befriend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o broaden our
social circles, and refrain from hanging
around with only 'our people'. Parents
should also consider sending children
to schools with low to medium ethnic
minority densities, so that their children
would have better opportunities of
learning Chinese. You see, as the only
ethnic minority student in my school
from K2 through Form 5, I was able to
make pretty fast progress in my Chinese
learning."
三 位 「 大 忙 人 」, 除 了 學 業 上 應 付 裕 如 ,
還 能 兼 顧 運 動 員 、 領 袖 生 的 身 份 。 要 「 魚
與 熊 掌 兼 得 」, 朝 著 夢 想 進 發 , 有 秘 訣
嗎 ?
These busy guys, needless to say,
are typical all-rounders who have
managed to juggle their multiple roles as
good students, outstanding sportsmen,
and capable leaders. I couldn't help
but wondered if they had any tricks
to share about getting closer to one's
dreams.
最 年 長 的 耀 謙 回 應 得 最 快 :「 夢 想 也 許 很
遙 遠 , 甚 至 難 以 達 到 , 但 我 們 可 以 把 它 是
視 為 指 引 與 動 力 , 不 要 老 是 擔 心 別 人 怎 麼
看 自 己 。」 而 子 輿 分 享 的 , 更 是 他 的 心 路
歷 程 :
Parrey, the oldest amongst the trio, was
the first to respond to my question. "Our
dreams might as well be very distant
or even difficult to achieve, but we can
always look upon them as beacons and
motivators. We shouldn't worry all the
time about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of
themselves." And Justin shared his very
own experience in identifying life goals
and priorities:
「 一 開 始 的 時 候 , 我 的 夢 想 是 當 足 球 員 。
到 後 來 , 我 花 了 不 少 精 神 到 學 業 上 , 眼 看
所 得 成 績 不 錯 , 也 開 始 不 斷 反 思 自 己 的 優
缺 點 在 哪 兒 。 讀 書 固 然 重 要 , 但 熱 誠 亦 相
當 重 要 。 探 索 自 己 路 向 的 時 候 , 要 了 解 自
己 的 性 格 。 如 果 喜 歡 穩 定 , 那 就 努 力 讀
書 , 找 一 份 待 遇 不 俗 的 工 作 吧 ! 而 如 果 夢
想 跟 體 育 、 藝 術 相 關 , 就 得 看 自 己 有 沒 有
那 方 面 的 才 華 , 表 現 又 是 否 出 眾 。 畢 竟 ,
喜 歡 是 一 回 事 , 有 沒 有 才 華 、 能 不 能 勝
任 , 又 是 另 一 回 事 。」
"When I was younger, my dream was
to become a soccer player. Later, after
putting much effort on my studies and
witnessing what I could achieve, I began
to reflect on my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Study is important, and so
is pass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exploring
19
20
(From left to right):
Parrey Cheng, Gurpreet Singh, Justin Chiu
21
your career path, it's very important for
you to understand your personality.
If stability is what you're after, then
study hard and find a job that pays well.
Otherwise, should you be interested
in sports and arts, you'd have to make
sure you're talented in those disciplines
with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fter
all, preference does not equate to
competence."
大 家 看 看 栢 瑞 , 似 是 催 促 他 回 應 。 只 見 栢
瑞 燦 笑 , 爽 快 地 接 上 話 :
「 對 於 我 來 說 , 最 棒 的 校 園 生 活 , 就 是 考
試 前 花 點 時 間 專 心 溫 習 , 平 日 的 安 排 則
自 由 些 。 我 很 喜 歡 運 動 , 因 為 可 以 舒 緩
壓 力 , 也 可 以 認 識 不 同 的 朋 友 。 當 然 ,
升 上 大 學 後 , 要 兼 顧 各 方 面 , 讓 我 有 時 不
得 不 犧 牲 比 賽 的 機 會 , 甚 至 是 陪 伴 家 人
的 時 間 。 但 , 還 是 那 句 老 話 , 取 捨 是 很 重
要 的 , 這 樣 才 能 平 衡 、 才 能 辦 妥 各 項 事
情 。」
Everyone turned to Gurpreet as if we were
urging him to speak up. He did, with a
broad smile and a quick answer:
"For me, the ideal campus life is to stay
focused before the exams while having
relatively flexible schedules during term
time. I like sports very much because it
helps me to unload stress and to meet
friend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course, in uni there are so much to
juggle that sometimes I'd have to give up
hard earned opportunities to compete
in particular sports events, or even
quality time with my beloved family.
All in all, as the old saying goes, making
wise choice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study and
extracurriculars, and for getting the right
things done."
那 麼 , 你 的 夢 想 是 什 麼 ? 好 奇 的 記 者 追 問
栢 瑞 。
22
「 啊 ! 我 的 夢 想 就 是 活 得 開 心 , 並 能 推 進
社 會 發 展 、 讓 不 同 文 化 的 人 融 洽 共 處 。 也
許 這 聽 起 來 有 點 平 淡 , 但 人 生 還 是 快 樂 一
點 比 較 好 , 不 是 嗎 ?」
So what's your dream? I asked Gurpreet,
again with much curiosity.
"Ohh! My dream is to live a happy life
and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so as
to enable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o live in harmony. Maybe
it sounds a bit unexciting, but leading a
happy life is still a better option for many
of us, isn't it?"
TERESINHA RIBEIRO TAM
THOMAS NG 伍 諾 熙
Teresinha is a Hong Kong-based writer and journalist of
mixed Chinese and Portuguese ancestry. She writes in
English, Chinese, and French, and now covers topics in
education and ethnic history for Cross-Cultural Learners'
Magazine.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Thomas currently
works as Chief Reporter and Art Director for
Cross-Cultural Learners' Magazine. He majors
in English and Fine Arts while minoring in
Journalism at HKU.
SPECIAL THANKS TO OUR GUEST PHOTOGRAPHER: ANTHONY FAN 范 家 朗
Australian-born and Hong Kong-raised Anthony Fan is a photographer and surveyorin-training.
Specializing in sports and portrait photography, his clients include
multinational advertising agencies, universities, major local magazines and digital
media. For his portfolio, please visit: fankarlong.com
23
投
稿
/
S U B M I S -
S I O N S
學
生
投
稿
Students'
Submissions
家 鄉 的 布 料
文 : 阿 美 Areebah
葵 涌 循 道 中 學
在 香 港 長 大 的 我 , 對 家 鄉 布 料 的 認 識 始 於 我 去 巴 基 斯 坦 旅 遊 參 觀 的 時
候 。 每 次 我 一 穿 起 用 巴 基 斯 坦 布 料 做 的 衣 服 , 我 就 覺 得 很 開 心 , 因 為
會 讓 我 憶 起 在 巴 基 斯 坦 的 生 活 。
巴 基 斯 坦 布 料 的 質 感 , 通 常 是 很 柔 軟 的 。 不 過 , 在 那 裏 有 很 多 不 同 質
感 的 布 料 , 例 如 : 沒 那 麼 柔 軟 的 、 很 硬 的 等 等 , 要 看 你 喜 歡 哪 一 種 布
料 。
至 於 布 料 的 成 份 , 其 實 我 不 太 清 楚 。 但 是 , 我 覺 得 巴 基 斯 坦 布 料 的 成
份 和 其 他 不 同 國 家 的 大 同 小 異 , 所 以 我 猜 製 作 方 法 大 概 是 利 用 白 色 的
布 , 以 專 門 的 顏 料 染 上 各 種 漂 亮 的 色 彩 。
這 些 漂 亮 的 布 料 , 由 很 多 不 同 的 姨 姨 帶 來 香 港 進 行 貿 易 , 因 為 這 兒 沒
有 太 多 人 曾 經 親 身 去 過 巴 基 斯 坦 。 我 很 喜 歡 這 些 布 料 做 成 的 衣 服 , 覺
得 大 家 應 該 要 感 謝 那 些 姨 姨 , 因 為 她 們 遠 道 而 來 , 並 親 手 運 送 貨 品 。
這 些 家 鄉 的 布 料 得 來 不 易 , 我 一 定 會 格 外 珍 惜 。
24
畢 業 晚 會
文 : 姚 倩 文
Imran Saman
葵 涌 循 道 中 學
這 晚 是 學 校 的 畢 業 晚 會 。 出 門 前 , 我 很 快 地 把 校 服 穿 上 , 但 心 情 卻 越 來 越
沉 重 。 下 車 到 了 學 校 , 看 到 同 班 同 學 已 經 整 裝 待 發 , 我 額 角 的 頭 髮 都 濕
了 。 我 突 然 感 到 很 害 怕 。
畢 業 晚 會 正 式 開 始 , 我 們 到 台 下 就 座 , 聽 了 校 監 長 長 的 一 席 話 。 我 開 始 坐
立 不 安 。 班 主 任 問 我 :「 倩 文 , 你 還 好 嗎 ? 你 的 臉 怎 麼 這 樣 紅 ?」 我 答 :
「 謝 謝 老 師 , 我 很 好 , 沒 事 !」 看 到 我 的 微 笑 , 班 主 任 放 心 了 。 不 過 , 就
在 這 個 時 候 , 我 的 視 線 不 知 為 何 突 然 變 得 模 糊 , 雙 眼 也 看 得 不 太 清 楚 。
終 於 輪 到 我 們 上 台 領 取 證 書 。 當 老 師 叫 到 我 的 名 字 時 , 我 異 常 緊 張 ; 從 台
上 俯 視 觀 眾 席 , 我 看 到 爸 爸 媽 媽 歡 喜 的 樣 子 , 連 忙 擠 出 笑 容 , 好 讓 攝 影 師
給 我 拍 一 張 漂 亮 的 照 片 。
典 禮 結 束 後 , 畢 業 晚 會 也 到 了 尾 聲 。 我 跟 同 學 到 操 場 繼 續 拍 照 , 大 家 一 起
說 說 笑 笑 , 像 平 日 上 學 一 樣 , 讓 我 感 到 無 比 的 高 興 。 然 而 , 此 刻 卻 是 我
在 這 個 操 場 、 這 個 校 園 , 最 後 一 次 穿 著 整 齊 校 服 , 以 學 生 的 身 份 出 現 。 想
到 過 去 六 年 來 種 種 快 樂 的 片 段 , 還 有 老 師 的 慈 愛 , 我 的 淚 水 忍 不 住 沿 著 眼
眶 , 緩 緩 地 滴 下 來 。
開 心 的 時 間 總 是 過 得 特 別 快 。 拍 完 照 , 同 學 和 家 長 先 後 離 開 , 我 也 跟 著 爸
媽 , 徐 徐 地 向 校 門 步 去 。 我 們 這 一 班 , 到 底 甚 麼 時 候 才 能 再 聚 ? 想 著 想
著 , 我 哆 嗦 了 一 下 , 摸 摸 臉 上 已 乾 的 淚 痕 , 悄 悄 與 親 愛 的 母 校 道 別 。
25
Gimandeep 之 少 年 夢
文 : 莫 栢 謙
Muhammad Ibrahim
葵 涌 循 道 中 學
Singh Gimandeep 是 印 度 人 , 姓 氏 「Singh」 是 獅 子 的 意
思 , 而 名 字 「Gimandeep」 則 解 作 「 生 命 」。
小 時 候 , 在 印 度 , 他 見 到 一 些 警 察 「 講 一 套 , 做 一 套 」,
覺 得 不 公 平 , 因 此 立 志 要 在 香 港 成 為 一 名 好 警 察 , 加 強 南
亞 裔 人 士 對 警 隊 的 信 心 。
他 樂 於 助 人 , 好 學 勤 奮 。 讀 書 方 面 , 他 喜 歡 看 小 說 和 歷 史
書 , 尤 其 喜 歡 《 局 外 人 》 一 書 。 他 自 少 與 其 他 非 華 語 學 生
一 起 讀 書 , 雖 然 能 說 流 利 廣 東 話 , 但 是 覺 得 讀 、 寫 中 文 很
難 , 所 以 每 日 抄 報 紙 , 希 望 提 升 自 己 的 中 文 水 平 。
品 德 方 面 , 他 十 分 尊 敬 師 長 。 他 參 加 了 警 務 處 的 「 寶 石 計
劃 」, 得 到 油 尖 警 區 助 理 指 揮 官 簡 慕 恆 先 生 和 母 校 助 理 校
長 劉 國 張 博 士 的 教 導 , 大 大 提 升 中 文 水 平 , 所 以 他 內 心 非
常 感 激 , 並 立 志 報 答 祖 國 印 度 和 出 生 地 香 港 。
如 今 當 上 見 習 督 察 , 每 次 「 行 咇 」 都 會 主 動 講 中 文 , 令 市
民 感 到 親 切 。 他 希 望 成 為 南 亞 裔 青 少 年 的 榜 樣 , 以 及 香 港
華 裔 與 南 亞 裔 的 橋 樑 。 我 希 望 和 他 一 樣 幫 助 他 人 , 並 奉 獻
自 己 為 社 會 服 務 。
26
家 鄉 的 凍 麵 沙 冰
文 : 王 君 晴 Bibi Mahreen
葵 涌 循 道 中 學
對 於 在 城 市 長 大 的 我 來 說 , 第 一 次 接 觸 凍 麵 沙 冰 是 2013 年
回 鄉 的 時 候 , 一 次 偶 然 的 機 會 下 , 我 在 家 鄉 嚐 到 這 款 家 鄉 食
品 。
沙 冰 是 巴 基 斯 坦 流 行 的 甜 品 。 製 作 上 , 它 是 由 玫 瑰 糖 漿 、 粉
絲 、 甜 羅 勒 、 種 子 、 一 些 果 凍 與 牛 奶 混 合 而 成 , 吃 的 時 候 像
冰 淇 淋 一 樣 用 湯 匙 舀 起 來 。 而 凍 麵 則 由 小 麥 , 芋 頭 , 玉 米 澱
粉 或 西 米 製 成 。
原 來 最 原 始 的 凍 麵 沙 冰 是 在 一 艘 船 上 發 明 的 。 當 時 人 們 加 上
一 公 升 冷 水 和 冰 塊 , 放 在 冰 箱 裡 , 然 後 在 一 個 容 器 中 , 混
合 半 杯 水 , 再 加 入 玉 米 粉 和 糖 , 攪 拌 直 至 沒 有 塊 狀 物 即 成 。
27
中 秋 夜
文 : 亞 沙 Asad-Ali
地 利 亞 修 女
紀 念 學 校 ( 百 老 匯 )
中 三 H 班
在 今 年 的 中 秋 夜 , 我 在 公 園 玩 耍 , 不 小 心 從 高 處 墮 下 。 我 的 朋 友 嚇 壞
了 , 他 們 立 即 扶 我 起 來 , 陪 我 到 明 愛 中 心 找 社 工 幫 忙 ; 社 工 獲 悉 後 , 便
致 電 救 護 站 。
十 分 鐘 後 , 救 護 車 便 來 到 了 中 心 門 口 。 我 一 邊 看 着 圓 圓 的 月 亮 , 一 邊 看
着 兩 位 救 護 人 員 為 我 作 初 步 包 紥 。 不 久 我 上 了 救 護 車 往 醫 院 去 。 到 了 醫
院 , 護 士 先 登 記 我 的 姓 名 , 差 不 多 一 小 時 後 才 看 到 醫 生 。 醫 生 問 我 事 發
經 過 , 我 把 一 切 都 告 訴 他 , 然 後 他 囑 我 照 X 光 。 照 過 X 光 , 醫 生 說 我 有
兩 根 骨 頭 斷 了 , 要 做 手 術 和 留 院 五 天 。
等 到 七 時 左 右 , 我 準 備 進 手 術 室 。 手 術 共 進 行 了 五 小 時 , 期 間 家 人 在 門
外 等 我 。 結 果 手 術 相 當 成 功 , 我 和 家 人 都 很 開 心 。 醫 生 要 求 我 在 醫 院 多
留 四 天 。
中 秋 夜 , 我 本 來 應 該 高 高 興 興 地 與 親 友 慶 祝 , 但 就 因 為 我 的 疏 忽 , 令 我
的 家 人 也 得 在 醫 院 度 過 。 這 一 天 , 我 體 會 到 骨 折 的 痛 楚 , 也 感 受 到 家 人
的 關 懷 。 在 明 年 的 中 秋 夜 , 我 會 很 小 心 地 玩 耍 , 不 再 令 家 人 擔 心 。
一 次 誤 會
文 : 林 心 怡 Saleem Sanna
地 利 亞 修 女
紀 念 學 校 ( 百 老 匯 )
中 三 O 班
有 一 次 , 我 誤 會 了 我 的 姊 姊 。 那 個 時 候 真 的 毀 了 我 們 的 關 係 。 一 切 都 是
從 這 裏 開 始 的 ……
早 上 , 我 起 床 準 備 上 學 。 準 備 好 後 , 我 和 姊 姊 便 一 起 上 學 去 。 在 路 上 ,
我 發 現 我 的 手 鐲 丟 失 了 , 於 是 我 開 始 指 責 我 的 姊 姊 , 因 為 她 總 是 拿 我 的
東 西 , 且 不 會 告 訴 我 就 拿 來 用 。 這 隻 手 鐲 對 我 來 說 很 重 要 , 所 以 我 無 法
控 制 自 己 的 情 緒 , 並 開 始 和 她 爭 論 。
放 學 後 , 我 仍 然 沒 有 和 姊 姊 說 話 , 直 至 回 到 家 中 , 才 發 現 手 鐲 在 媽 媽 那
邊 。 原 來 , 她 早 上 打 掃 房 子 時 , 發 現 它 掉 在 地 板 上 。
原 來 我 錯 怪 了 姊 姊 , 感 到 非 常 內 疚 , 並 想 向 她 道 歉 。 當 姊 姊 從 學 校 回 家
時 , 我 向 她 說 對 不 起 , 因 為 我 曾 懷 疑 過 她 偷 了 我 的 手 鐲 。
最 後 , 她 接 受 了 我 的 道 歉 , 我 們 的 關 係 又 回 復 到 原 來 的 樣 子 。
28
我 的 妹 妹 叫 瑪 利 。 她 雖 然 個 子 不 高 , 但 說 話 又 多 又 大 聲 。 她 對
什 麼 事 情 都 不 理 會 , 是 一 個 很 懶 惰 的 人 。
有 一 天 , 我 叫 瑪 利 趕 快 地 起 床 以 免 上 學 遲 到 , 她 用 昏 昏 欲 睡 的
語 氣 回 答 說 :「 上 學 遲 到 一 天 不 會 有 影 響 的 , 只 是 會 被 老 師 罵
一 下 和 放 學 後 留 堂 ! 不 用 擔 心 。」 我 就 回 答 說 :「 人 們 應 該 要
有 責 任 感 啊 !」
又 有 一 次 , 在 考 試 前 一 星 期 , 她 沒 有 溫 習 , 我 就 叫 她 :「 快 努
力 地 溫 習 吧 ! 考 試 快 到 了 , 快 溫 習 , 以 便 能 在 考 試 中 拿 高 分 。
」 她 卻 說 :「 下 星 期 才 是 考 試 , 還 有 很 多 時 間 溫 習 , 而 我 即 使
在 考 試 前 一 天 溫 習 , 都 會 拿 到 好 成 績 的 。」
再 有 一 次 , 是 有 關 她 在 房 間 吃 零 食 的 事 。 我 看 見 她 在 房 間 裏 吃
零 食 , 我 便 說 :「 不 要 吃 這 麼 多 零 食 , 這 太 不 健 康 了 , 而 且 你
也 不 應 該 在 房 間 裏 吃 東 西 , 會 惹 來 蟑 螂 的 , 你 也 很 怕 蟑 螂 吧 !
」 她 就 微 笑 說 :「 我 吃 少 許 零 食 不 會 有 影 響 的 , 何 況 如 果 有 蟑
螂 , 你 會 幫 我 殺 死 牠 , 所 以 我 不 怕 。」
雖 然 她 很 懶 惰 , 而 且 什 麼 都 不 理 會 , 她 仍 然 是 我 的 妹 妹 , 我 要
幫 助 她 改 變 陋 習 。
我 的 妹 妹
文 : 安 那 Amna-Zulfiqar
地 利 亞 修 女
紀 念 學 校 ( 百 老 匯 )
中 三 E 班
29
專
欄
/
C O L U M N
象 形 多 有 趣
HAVE FUN WITH
PICTOGRAMS
古
代
飲
食
申
女
整 理 介 紹 : 張 華 民 老 師
Text:Mr. Wa-man Cheung
The Seven Necessities of Chinese Life
隨 社 會 進 步 和 人 民 生 活 水 準 不 斷 提 升 ,「 開 門 七 件 事 」(
柴 、 米 、 油 、 鹽 、 醬 、 醋 、 茶 ) 都 隨 之 而 進 步 。 在 現 代 中 國
大 多 地 區 , 柴 已 被 石 油 氣 、 煤 氣 和 電 等 所 取 代 。 米 、 油 、
鹽 、 醬 、 醋 仍 是 中 國 飲 食 文 化 的 主 要 組 成 部 分 ; 至 於 茶 , 則
獨 當 一 面 , 演 變 為 茶 文 化 。 從 前 「 開 門 七 件 事 」 佔 去 了 相 當
的 時 間 , 但 現 在 取 得 和 處 理 它 們 的 途 徑 越 來 越 簡 便 了 。 更 有
一 說 , 現 代 「 開 門 七 件 事 」, 變 成 了 「 糖 、 米 、 油 、 鹽 、
醬 、 醋 、 茶 」。 讓 我 們 一 起 看 看 古 代 中 國 人 怎 麼 寫 這 八 個 字
吧 !
柴 ( 例 : 火 柴 )、 糖 ( 例 : 冰 糖 )
= ( 此 , 踩 在 腳 下 )+ ( 木 頭 ), 表 示 踩 在
腳 下 的 木 頭 , 也 就 是 古 人 家 裏 常 備 的 燃 料 。 從 山 上 採 來 當 作
燃 料 的 乾 柴 , 叫 「 樵 」; 而 從 山 上 採 來 的 原 木 , 叫 「 薪 」。
= ( 米 漿 )+ ( 池 塘 , 比 喻 加 水 的 蒸 籠 )
, 意 思 是 用 蒸 籠 蒸 米 漿 , 或 者 米 漿 在 蒸 籠 裏 蒸 成 的 甜 糕 。
30
米 ( 例 : 珍 珠 米 )
像 是 圍 繞 著 穗 梗 , 結 滿 了 粟 子 。 也 可 以 寫 成 : 、
( 誤 將 穗 梗 中 間 的 上 下 兩 顆 粟 子 , 連 寫 成 「 十 」 字 )。
油 ( 例 : 花 生 油 )
「 由 」 是 「 油 」 的 本 字 。 由 , 甲 骨 文 , 把 油 注 入 容 器 裏 的 樣 子 。 像 容 器 ,
像 油 滴 , 就 是 從 動 物 、 植 物 的 脂 肪 , 或 礦 物 中 提 煉 出 來 的 液 體 , 可 以 食 用 或 燃
燒 。 也 可 以 寫 成 : 、 ( 加 上 左 邊 「 三 點 水 」)。
鹽 ( 例 : 岩 鹽 )
= ( 監 , 察 看 )+ ( 鹵 , 堿 粒 ), 表 示 在 曬 槽 裏 提 取 、 監 製 一 種
透 明 或 白 色 的 結 晶 , 可 用 於 調 味 和 防 腐 。
31
醬 ( 例 : 醬 油 )
= ( 床 ) + ( 夕 , 肉 食 )+ ( 鼎 , 盛 器 ), 表 示 放 在 容 器 裏 的 豆 子 、
麥 子 , 加 入 肉 和 酒 發 酵 而 成 的 糊 狀 食 品 。 也 可 以 寫 成 : 、 、 ,
加 「 酉 」 ( 酒 )、「 皿 」 ( 盛 器 )、「 鹵 」 ( 醃 製 ), 表 示 「
醬 」 的 材 料 和 製 作 方 法 。 也 可 以 寫 成 : 。
醋 ( 例 : 中 國 醋 )
= ( 酉 , 酒 )+ ( 昔 , 過 去 ), 表 示 放 了 很 久 的 酒 因 為 發 酵 而 變
酸 。 最 早 期 的 醋 是 變 質 的 酒 , 後 來 古 人 發 現 可 以 用 作 調 味 。
茶 ( 例 : 綠 茶 )
( 茶 ) 字 , 原 來 的 意 思 是 「 苦 菜 」。 古 字 上 方 的 「 艸 」 字 形 長 得 像 草 , 表 示 茶 是 草
本 植 物 ; 下 方 是 ( 余 ) 字 , 字 形 像 簡 陋 的 房 子 , 同 時 也 是 「 我 」 的 意 思 , 意 味 著 「
茶 」 是 人 人 能 吃 的 一 種 苦 菜 。 現 代 的 「 茶 」 字 , 由 「 木 」、「 艸 」、「 人 」 三 部 分 組
成 , 意 思 是 草 本 植 物 , 人 們 可 採 來 泡 水 喝 。
ABOUT THE COLUMNIST | MR. WA-MAN CHEUNG 張 華 民 老 師
Mr. Wa-man Cheung is Senior Instructor & School Liaison Officer at CACLER,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is an experienced teacher who specializes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SL) and innovative pedagogy. He obtained his BA in History from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 Taiwan before returning to Hong Kong for teacher training
at th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Mr. Cheung also holds master's degrees
in Chines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Chinese History (The New Asia
Institute of Advanced Chinese Studies) respectively. He enjoys hiking, sports, and
volunteering.
32
33
專
欄
/
C O L U M N
徐 園 食 單
F O O D J O U R N E Y
W I T H J O E T S U I
〈
剩
食
〈
Making Magic with Leftovers
文 : 徐 焯 賢 先 生
圖 : 徐 焯 賢 先 生 、 鍾 慧 沁 小 姐
Text:Mr. Joe Tsui
Photo:Mr. Joe Tsui , Ms. Edith Chung
陳 曉 蕾 在 早 幾 年 前 出 版 了 一 本 叫 《 剩 食 》
的 著 作 , 講 廚 餘 的 形 成 、 減 少 廚 餘 的 方 法
等 , 出 版 以 來 大 受 歡 迎 , 令 大 家 認 識 到 如
何 不 讓 廚 餘 變 成 垃 圾 。 這 篇 文 章 不 是 談 論
這 本 著 作 , 也 不 是 講 處 理 廚 餘 的 新 方 法 ,
而 是 借 陳 小 姐 的 作 品 名 , 說 一 說 中 國 人 有
很 多 菜 餚 是 利 用 本 來 不 吃 的 部 分 。
父 親 很 會 做 菜 , 當 中 有 一 道 我 喜 歡 的 , 就
是 搓 魚 蛋 。 父 親 在 街 市 買 來 數 尾 鮫 魚 , 用
刀 刮 出 魚 肉 , 再 把 它 們 搓 成 魚 漿 , 並 不 斷
投 擲 至 盤 中 , 令 魚 肉 產 生 膠 質 。 接 著 , 再
把 魚 肉 定 型 , 有 時 候 是 扁 平 的 「 魚 餅 」,
有 時 候 則 是 外 形 像 橄 欖 的 「 魚 棗 」。 每
次 看 見 他 把 魚 肉 擠 成 一 小 顆 又 一 小 顆 的 魚
棗 , 就 覺 得 很 是 神 奇 ── 由 於 擠 魚 棗 時 是
用 掌 心 發 力 , 每 一 小 顆 都 有 手 指 凹 凸 痕
跡 , 充 份 體 現 到 廚 子 的 用 心 。 父 親 煮 好 魚
棗 後 , 就 把 本 來 應 該 丟 棄 的 魚 皮 煎 香 , 成
為 一 道 香 口 的 小 食 。 至 於 魚 骨 也 不 會 浪
費 , 加 點 番 茄 馬 鈴 薯 , 煮 成 美 味 的 魚 湯 。
搓 魚 蛋 是 項 大 工 程 , 每 次 都 要 弄 上 大 半
天 , 不 過 當 看 見 桌 上 的 三 道 美 味 佳 餚 時 ,
就 覺 得 十 分 值 得 。
除 了 一 魚 三 味 外 , 父 親 興 味 來 , 也 會 把 本
來 要 棄 掉 的 東 西 烹 調 成 佳 餚 。 曾 聽 說 一 班
朋 友 去 傳 統 飯 店 吃 飯 , 一 位 上 年 紀 的 叫 來
一 道 「 煮 柚 子 皮 」 傳 統 手 工 菜 , 同 桌 的 都
覺 得 很 驚 訝 , 紛 紛 投 以 奇 怪 的 目 光 , 懷 疑
柚 子 皮 是 否 真 的 能 進 食 。 煮 柚 子 皮 工 夫
多 , 父 親 退 而 求 其 次 , 改 為 煮 西 瓜 皮 , 做
法 是 先 切 走 紅 色 的 果 肉 及 綠 色 的 果 皮 , 留
下 肉 與 皮 之 間 白 色 的 部 分 , 然 後 加 點 糖 ,
用 水 把 它 煮 至 軟 身 , 成 為 可 炒 、 可 燜 的 食
材 。
坊 間 有 很 多 人 主 張 吃 得 刁 鑽 , 只 吃 食 材 最
精 髓 的 部 分 , 其 餘 的 丟 掉 , 這 是 十 分 浪 費
的 行 為 。 父 親 就 示 範 給 我 們 看 , 如 何 把 平
平 無 奇 的 、 微 小 的 、 沒 用 的 , 花 點 心 思 ,
就 能 端 上 飯 桌 上 。 我 想 做 人 也 大 抵 如 此 。
34
拆 魚 肉
西 瓜 皮 燘 雞 翼
ABOUT THE COLUMNIST | MR. JOE TSUI 徐 焯 賢 先 生
Having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th a bachelor and a master in Anthropology, Mr.
Joe Tsui has a successful writing career in various genr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war, detective, fantasy,
sci-fi and children readers. His works often top the chart of young readers' favourite books. He is also a frequent
and reputable speaker in over two hundred talks and seminar on stylistic writing in the classic Chinese reader
"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Tsui is actively involved in promot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nspiring the
young generations to write.
35
專
欄
/
C O L U M N
你 就 是 潮 流 !
C H I C A N D
P R O U D
申
裝
順
巾
Men's Head Wraps
文 : 莫 淑 超
Text and Style Advice: Ruby Mok
頭 巾 並 非 女 孩 子 的 專 利 , 男 生 戴 頭 巾 更 添 朝 氣 ,
無 論 穿 上 皮 衣 還 是 牛 仔 外 套 都 一 樣 好 看 。 如 果 想
看 起 來 斯 文 帥 氣 , 配 以 襯 衫 和 軍 褲 就 準 沒 錯 !
Head wraps come in all shapes and sizes
– headscarves, turbans, bandanas, head
bands…you name it. Levelling up your style
has never been easier when you have one of
these magical accessories at hand. They go
particularly well with leather or denim jackets
for bright, sporty looks. If you prefer casual and
urban, pop on your choice of head wrap and
pair it with a random shirt and camo/BDU pants
– they are sure to make you stand out!
36
Headbands are wildly popular among sportsmen.
(Photograph: Tom Driggers)
頭 帶 ( 粵 語 「 髮 箍 」, 拼 音 為 faat3 ku1) 是 運
動 員 的 恩 物 。 不 過 , 就 算 你 不 好 動 , 也 可 當 作 日
常 配 飾 穿 戴 , 配 牛 仔 外 套 或 連 帽 衛 衣 都 相 當 好
看 !2017 年 意 大 利 米 蘭 時 裝 週 , 還 有 設 計 師 以 頭
帶 配 搭 西 裝 呢 !( 可 參 考 時 裝 網 站 MIF 的 報 道 )
But do you know it might look good on you too
on a chilling weekend? You don't ever have to
be the sporty type. Just unwind, pop on your
denim or hoodie, and there you go! In 2017,
there was actually a new wave of headband and
suit collections at the prestigious Milan Fashion
Week! Check out the MIF report to know more.
37
Dress well anytime, anywhere. (Photograph: Harpreet Batish)
如 果 你 是 錫 克 教 徒 , 恭 喜 你 , 快 拿 出 你 的 頭 巾 , 試 一 下 各 種
不 同 造 型 , 保 證 有 驚 喜 ! 年 紀 比 較 小 的 同 學 , 可 以 束 著 髻 ,
淺 嚐 混 搭 的 滋 味 。
If you're lucky enough to be born a Sikh, try pairing
turbans with outfits of your choice – you'll be amazed at
the great number of styles you can come up with! For our
youngerfriends, feel free to have your first taste of mix-andmatch
when wearing a patka.
38
A brand new look for the new season. (Photograph: Sedaki Yassaa)
一 般 頭 巾 可 以 為 造 型 帶 來 多 種 變 化 , 讓 你 在 新 的 季 節
看 起 來 與 眾 不 同 。 它 們 跟 牛 仔 外 套 可 以 說 是 絕 配 !
Headscarves level up your style by adding a twist to
your look and hopefully curing your hair rut too. They
are perfect matches for denim jackets.
ABOUT THE COLUMNIST | RUBY MOK 莫 淑 超
Ms. Ruby Mok is a fashion designer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major brands. In recent years she has turned her focus to youth
empowerment through fashion education. She received her degree in
Fashion Design from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39
專
欄
/
C O L U M N
一 期 一 問
H U M A N S
O F P o C S L
S C H O O L S
論
夢
想
Humans of Pak Kau College: Dream
“
霖 凱 朗 Kevon
我 想 長 大 後 成 為 專 業 籃 球 員 。 因 為 功 課 , 我 以 往 未 能 多 花
時 間 練 習 籃 球 , 每 次 遇 上 籃 球 訓 練 我 都 恰 巧 要 寫 作 業 。 今
年 我 有 愈 來 愈 多 的 時 間 出 席 籃 球 訓 練 , 而 我 正 在 進 步 。 不
過 , 到 了 高 年 級 , 如 果 須 在 學 業 和 籃 球 之 間 作 出 抉 擇 , 我
暫 時 還 沒 有 決 定 。
文 : 馮 苗 馨
攝 : 馮 苗 馨
Text:Ivy Fung
Photo:Ivy Fung
I'd like to be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when I grow
up. I did not spend much time on basketball because of
homework, every time it was basketball training I had to
do my homework. But this year I have more and more
time to go to basketball training, and I'm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at the moment. But in senior year, if i have to
choose between school and basketball, I don't really have
an answer at the moment.
40
41
金 明 月 Samreenjot
”
我 想 我 可 以 幫 助 多 些 生 病 的 人 。 相 比 起 護 士 , 我 爸 爸 認 為 我 應 該 當 醫 生 , 但 我 仍 然 想
成 為 護 士 多 於 醫 生 。 護 士 幫 人 很 重 要 , 而 這 跟 金 錢 無 關 。 中 文 可 能 會 對 我 將 來 成 為 護
士 有 一 點 影 響 ─ 我 要 和 病 人 溝 通 , 甚 至 要 讀 寫 中 文 。 但 我 正 盡 力 克 服 這 些 問 題 。
I think I can help more people when they're sick. My dad said I should be a doctor
instead of a nurse, but I'd like to become a nurse more than a doctor. Helping people
as a nurse is important not because of the money. My Chinese may affect me a bit
when I work as a nurse in the future because I'll have to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and write and read in Chinese even. But I'm trying my best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42
Mary and Baby Jesus
瑪 利 亞 與 耶 穌
Sadiyah Khan
Kwai Chung Methodist College
葵 涌 循 道 中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