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2013 Views

科技信息

科技信息

科技信息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strong>科技信息</strong><br />

目 录<br />

文献情报室<br />

广东省新能源生产力促进中心<br />

第二十期 2009年6月<br />

总论 ......................................................................................................................................................................... 1<br />

新疆能源开发实现战略性“换位” ................................................................................................................. 1<br />

玩不起就别玩的财富游戏 新能源危机 ........................................................................................................... 3<br />

EIA:2030 年新能源占能源供应比例将达 11% .............................................................................................. 10<br />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是中美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11<br />

中国应努力构建新的能源供应体系 ................................................................................................................11<br />

欧盟:2020 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可创造 280 万个就业机会........................................................................... 12<br />

盖特纳中国调研信号:助推中美清洁能源合作 ........................................................................................... 13<br />

上海加大新能源产品采购力度 ....................................................................................................................... 14<br />

美国清洁技术投资暴跌 84% 中国为环保舍得花钱 ..................................................................................... 14<br />

能源产业链在延伸 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走红 ....................................................................................... 15<br />

新能源,义乌经济发展潜动力 ....................................................................................................................... 16<br />

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影响 ................................................................................................... 17<br />

承德打造京北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占优势 ....................................................................................................... 21<br />

韩国力拼“绿色增长” 2030 年进世界环境 10 强国................................................................................... 22<br />

用玉米粒“做”家电....................................................................................................................................... 25<br />

国际民间合作组织中国推广可再生能源 ....................................................................................................... 26<br />

新能源三年规划启动上海新引擎 ................................................................................................................... 27<br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古巴“能源革命”经验值得借鉴................................................................................ 27<br />

国际观察:气候变化谈判能否突破“瓶颈”? ........................................................................................... 28<br />

联合国报告:2008 年中国引领亚洲可持续能源投资 ..................................................................................... 30<br />

联合国报告:去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达 1550 亿美元.............................................................................. 30<br />

中国新能源利用将迎来战略新机遇 ............................................................................................................... 31<br />

山东新能源开发异军突起............................................................................................................................... 32<br />

新能源还不是当下中国能源格局的关键 ....................................................................................................... 34<br />

陈建华刘小华:完善产业配套发展新能源产业 ........................................................................................... 35<br />

美国刺激经济主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内容的绿色能源战略牌................................................................ 36<br />

2015 年西藏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率达 60% .................................................................................................. 37<br />

欧洲联合周报:绿色欧洲悄然起步当环保好学生 ....................................................................................... 38<br />

宁夏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长远目标 ............................................................................................................... 39<br />

“五大电力”抢滩新能源中国电源结构隐变 ............................................................................................... 40<br />

新能源政策勿蹈日本覆辙............................................................................................................................... 42<br />

新能源开发切忌功利主义............................................................................................................................... 43<br />

美将投巨资帮中国控制碳排放 ....................................................................................................................... 44<br />

王正伟:像抓煤炭资源一样抓好新能源 ....................................................................................................... 45


专家:新能源开发成为高油价时代面临的首要问题.................................................................................... 46<br />

新能源产业在我国西部边陲结果 ................................................................................................................... 47<br />

松田一敬:日本能源效率比中国高 7 倍 ....................................................................................................... 48<br />

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分论坛文字实录 ............................................................................................... 50<br />

“碳足迹”迈入中国:环保新坐标 ............................................................................................................... 58<br />

当前危机催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遇 ........................................................................................................... 59<br />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要力量 ........................................................................................... 60<br />

中国新能源步入大规模启动阶段 ................................................................................................................... 62<br />

“义乌制造”离不开新能源 ........................................................................................................................... 64<br />

国际观察:新能源革命非仅仅涉及能源问题 .................................................................................................. 64<br />

浙江新能源发展战略:力推光伏 未来方向海上风电 .................................................................................... 65<br />

法国拟在 2020 年将清洁能源比例提高至 23% ............................................................................................. 68<br />

成都将力争建成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 ........................................................................................................... 69<br />

热能、动力工程 ................................................................................................................................................... 69<br />

武汉建筑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69<br />

保定望都建筑节能"升温" 新墙材应用率达 100%........................................................................................ 69<br />

一项新技术年节能 5 亿元 招远矿井废水变成“新能源”.......................................................................... 70<br />

地热能 ................................................................................................................................................................... 70<br />

科学用能才能应对能源危机 ........................................................................................................................... 70<br />

澳洲六家地热能源公司报告大规模能源储藏 ............................................................................................... 72<br />

塘沽建国内首个清洁能源产学研合作示范平台 ........................................................................................... 73<br />

生物质能、环保工程 ........................................................................................................................................... 73<br />

德国小镇将首先实现完全靠沼气供电 ........................................................................................................... 73<br />

民乐积极推广新能源新技术 ........................................................................................................................... 74<br />

沼气照亮我区新农村建设............................................................................................................................... 74<br />

红寺堡倾全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 ................................................................................................................... 75<br />

湟中县已建成农村沼气池近三千座 ............................................................................................................... 76<br />

贵德县四项措施促农村清洁能源建设 ........................................................................................................... 76<br />

扎兰屯:农村“小沼气” 农民“大福气” ................................................................................................. 77<br />

四子王旗破解寒冷地区沼气技术难题 ........................................................................................................... 78<br />

广西启动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78<br />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 79<br />

投资 4 亿人民币生物质发电项目落户上思 ................................................................................................... 79<br />

安徽阜阳市首台生物质发电锅炉点火运转 ................................................................................................... 80<br />

我国首座林木生物质热电厂已安全发电 6000 万度...................................................................................... 80<br />

巴彦淖尔市沼气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 81<br />

内蒙古: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项目示范效应显著 ....................................................................................... 81<br />

黑龙江火电三公司俩月中标两个生物质发电项目 ....................................................................................... 81<br />

杭锦源丰生物质热电厂开工建设 ................................................................................................................... 82<br />

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政策出台财税金融支持措施 ........................................................................................... 82<br />

苏格兰境内商用项目设生物质供暖系统 ....................................................................................................... 83<br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密克罗尼西亚推广我沼气技术.................................................................................... 83<br />

托马斯(秦皇岛)生物质能源项目落户港城 ............................................................................................... 84<br />

重庆引进瑞典处理技术 “潲水油”将变汽车燃料...................................................................................... 84


我市 4 个利用亚行贷款建设大型沼气工程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准................................................................ 84<br />

投产企业家家亏损 生物质发电如何走出两难境地...................................................................................... 85<br />

Sebec 将上市 50L 款生物柴油燃料制造装置 ................................................................................................ 86<br />

美投资 5.2 亿生物能源项目落户秦皇岛 ........................................................................................................ 86<br />

用家庭垃圾生产环保电力............................................................................................................................... 86<br />

德青源沼气发电厂开始运行 ........................................................................................................................... 87<br />

垃圾发电投资起新潮....................................................................................................................................... 87<br />

中国否决 1470 亿元污染项目申请 ................................................................................................................. 88<br />

太阳能 ................................................................................................................................................................... 90<br />

光伏业:急剧膨胀几家欢乐几家愁 ............................................................................................................... 90<br />

德国或再砍补助 国内光伏企业应未雨绸缪 ................................................................................................. 91<br />

山东力诺瑞特:大力向农村推广绿色能源 ................................................................................................... 92<br />

太阳能热水器下乡能否提升产业发展 ........................................................................................................... 92<br />

沙滩上的“硅梦”........................................................................................................................................... 93<br />

中国光伏扩容三重奏 产业链六大领域相应生变 ....................................................................................... 101<br />

青屿官兵用上太阳能发电系统 ..................................................................................................................... 105<br />

多项工程近期竣工力诺瑞特再掀建筑一体化浪潮 ..................................................................................... 105<br />

今年建 37 个太阳能工程............................................................................................................................... 106<br />

市区多层住宅全面推广太阳能 ..................................................................................................................... 106<br />

新型太阳炉生产多晶硅世界首创 甘肃电投在武威试产成功.................................................................... 106<br />

12 层以下楼房推广太阳能 西宁格尔木等地先行试点............................................................................... 107<br />

鸿海造访新日光 布局太阳能有谱? ......................................................................................................... 107<br />

山东:临邑县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 30%................................................................................................ 108<br />

国家发改委多晶硅项目考察组在武考察 ..................................................................................................... 108<br />

精功科技自主研发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带来丰厚利润.............................................................................. 109<br />

太阳能硅片大厂 PV Crystalox:明年太阳能产业将好转 ............................................................................110<br />

总投资 6.5 亿元新能源项目落户唐山曹妃甸 ...............................................................................................110<br />

美政府将再投 1.176 亿美元研发太阳能产业 ...............................................................................................110<br />

日本发布 2009 版环境白皮书 要大力发展太阳能 ......................................................................................111<br />

宫崎大学与企业携手开发新一代太阳能电池 ..............................................................................................111<br />

纳米技术革新晶体太阳能电池生产 ..............................................................................................................111<br />

Sunday Energy 与 Ormat 建造中东最大的太阳能屋顶工程.........................................................................112<br />

中国太阳能有多热?......................................................................................................................................112<br />

鞍山市千山区 500 盏太阳能路灯成风景 ......................................................................................................113<br />

太阳能电池跌破 1.5 美元 年底恐触 1 美元关卡 .........................................................................................113<br />

中央新闻媒体再次聚焦“尚德” ..................................................................................................................114<br />

义乌能否成为“太阳能”之城 ......................................................................................................................114<br />

中国循环经济高层论坛关注高能效太阳能 ..................................................................................................115<br />

日本国内太阳能电池出货量增长 ..................................................................................................................116<br />

肖特太阳能将关闭 15 兆瓦组件生产厂 ........................................................................................................116<br />

NS 携手尚德开发基于 SolarMagic 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17<br />

英国公司计划建设太阳能数据中心 ..............................................................................................................117<br />

2100 万财政补贴为山东威海太阳能“加热” .............................................................................................118<br />

Grid Parity 是否会给太阳能产业带来变化?..................................................................................................118


一季度日本太阳能电池全球出货量逾 244MW ........................................................................................... 120<br />

中东最大并网光伏电站落成 ......................................................................................................................... 120<br />

中国拟对用太阳能发电之能源企业提供优惠费率 ..................................................................................... 121<br />

30 亿台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将落户新余 .................................................................................................... 121<br />

NS 与 SunEdison 携手提升太阳能系统发电效率 ...................................................................................... 121<br />

AMAT 首席执行官:2010 年初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市场将复苏............................................................. 122<br />

供热采暖建筑一体化 我省 25 所学校将利用太阳能采暖.......................................................................... 122<br />

SunPower 力荐家庭与企业利用可负担、可获用的太阳能“把握今天”................................................ 123<br />

Frost & Sullivan:欧洲太阳能采暖系统市场将增加一倍........................................................................... 123<br />

1 至 4 月销量持续 70%增长 太阳雨太阳能领跑中国光热产业 ................................................................ 123<br />

浙江"向日葵"打响自主品牌 太阳能电池板畅销欧洲 ................................................................................ 124<br />

照明“大鳄”看好兰州太阳能光伏发电 ..................................................................................................... 124<br />

美国内华达州对太阳能采用税收抵免政策 ................................................................................................. 125<br />

赵玉文: 光伏产业的大机会才刚开始 .......................................................................................................... 125<br />

四川首个大型薄膜太阳能项目签约 ............................................................................................................. 127<br />

海洋能、水能 ..................................................................................................................................................... 128<br />

龙源集团拟在浙江三门县健跳港建设 2 万千瓦潮汐电站.......................................................................... 128<br />

风能 ..................................................................................................................................................................... 128<br />

平度将立起 120 台大风车 项目装机规模 20 万千瓦.................................................................................. 128<br />

“风光路灯”扮靓武汉沿江大道 ................................................................................................................. 129<br />

山东大学发明磁悬浮风力电机微风也能发电 ............................................................................................. 129<br />

中广核风力发电公司和阿勒泰市合力开发风能资源.................................................................................. 130<br />

新疆吉木乃县: “风风火火”推进风电开发 ........................................................................................... 130<br />

翔安可建三个风电厂..................................................................................................................................... 131<br />

风能产业大跃进:危机中蕴含的机遇 ......................................................................................................... 132<br />

信贷紧缩威胁德千亿欧元近海风力发电计划 ............................................................................................. 133<br />

阿根廷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网 ..................................................................................................... 133<br />

港中电拟建首个海上风力发电场 ................................................................................................................. 134<br />

楼顶那两条“白鲸鱼”原来是“风光互补”发电机.................................................................................. 134<br />

乌拉圭建成第二座风力发电场 ..................................................................................................................... 135<br />

吉林将建中国最大风电基地 ......................................................................................................................... 135<br />

巨大的风车“震”了市民............................................................................................................................. 135<br />

内蒙风电规模 冀破 500 万千瓦 ................................................................................................................... 136<br />

江苏“海上三峡”风电的规划蓄势待发 ..................................................................................................... 136<br />

新右旗首台风力发电提水机投入使用 ......................................................................................................... 137<br />

福建电力公司助风电高效节约开发 ............................................................................................................. 137<br />

乌拉特中旗开始打造中国“陆上风电三峡” ............................................................................................. 138<br />

专家指出警惕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大干快上” ......................................................................................... 138<br />

中国风电业务蓬勃开展 外商抱怨难分一杯羹 ........................................................................................... 138<br />

《能量转换剪报资料》每月一期,《<strong>科技信息</strong>》每周一期,《发明专利信息》及《实用新型专利<br />

信息》每月一期。请对资料收集内容提出宝贵意见,是否还需增加其他方面的内容,请直接与我们<br />

联系。电话:87057486,具体联系人:《能量转换剪报资料》(叶月);《<strong>科技信息</strong>》纸版及电子版(李<br />

家成 lijc@ms.giec.ac.cn);《发明专利信息》、《实用新型专利信息》纸版及电子版(张艳玲<br />

zhangyl@ms.giec.ac.cn)。我们十分乐意为您服务,更希望你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总论<br />

新疆能源开发实现战略性“换位”<br />

新华网乌鲁木齐 6 月 2 日电(记者曹志恒、杨维汉)矿产资源富集的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br />

资源大后方。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新疆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把<br />

遥远的供给后方变成精深加工的前沿基地,产业链条得以延伸,更多的资源利益留惠于民,新疆在<br />

全国能源领域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br />

从“中转站”到“国际加工厂”<br />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角,面积 166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 1/6。辽阔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br />

地,高大的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孕育着得天独厚的土地、水能、风力、光热、矿产、生物、<br />

森林和旅游等各种资源。<br />

长期以来,新疆是我国能源资源的输出地,因当地加工能力有限,新疆的大部分油气、煤炭、<br />

棉花等资源通过铁路、公路和管网输往内地加工,未能形成产业链,也无法大幅度带动当地的经济<br />

快速发展。<br />

新疆资源的开发战略亟须转型!2005 年,中国石油批准实施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原油管道建设,<br />

随后便启动了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这是中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中国<br />

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的重点项目。这座总投资达 272 亿元的“巨型工厂”,是继“西气东输”工程<br />

之后西部大开发又一项标志性工程。<br />

能源专家普遍认为,哈萨克斯坦原油输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境外陆路石油管线供油时代,标志<br />

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更加稳定、安全、持续供油的时代,这条国际输油管线的输油能力将达到 2000 万<br />

吨。<br />

独山子石化公司总经理助理白继晨说,哈萨克斯坦原油经阿拉山口口岸进入中国,国家部署在<br />

距离阿拉山口最近的石化基地独山子进行深加工,改变了新疆作为原油“中转站”的地位。<br />

哈萨克斯坦原油是独山子这个国际石油加工基地的主要原料。白继晨说,独山子超大的石油化<br />

工基地将依托两种资源,一个是引进中国的国际资源,一个是克拉玛依当地的石油资源,油源能够<br />

充分保障。<br />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项炼化一体化的自动控制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将按照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石<br />

油的有关批复精神确定开工日期。<br />

伴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新疆逐步形成以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为主的完备的工业体系。<br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2008 年新疆原油产量达 2722 万吨,比 1951 年增长 7776<br />

倍,比 1978 年增长 6。7 倍,是我国第二大原油产区。<br />

新疆天然气的产量更是惊人,2008 年天然气产量 240 亿立方米,比 1953 年增长 9230 倍,比 1978<br />

年增长 95 倍,居全国第一位;西气东输气源地——塔里木油田的探明储量超过前 50 年的总和,累<br />

计探明储量超过 1 万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田。<br />

新疆沿天山北坡经济带和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带已经形成了一批矿产资源冶炼、加工的产业集群,<br />

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和石油化工基地。<br />

把最好的资源交给最有实力的企业<br />

依托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一批重要的石油化工项目在南疆兴起。1997 年,新疆<br />

提出要把库尔勒建成新疆第二大城市和环塔里木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在库尔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br />

塔里木油田石化公司的“大化肥”项目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这个总投资近 30 亿元的项目,投产后将<br />

1


年产合成氨 45 万吨、尿素 80 万吨,作为原料的天然气用量将达到 5 亿立方米。<br />

“我们的目标是建成中国化肥行业最好、最环保的化肥厂。”塔里木油田石化公司副总工程师董<br />

泰斌说,天然气转化成氮肥(尿素)是目前最合理、最清洁的利用方式,在新疆资源转化战略中起<br />

到非常重要的作用。<br />

库尔勒市所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西气东输”的源头,自 2004 年 9 月 1 日竣工投产以来,<br />

“西气东输”工程成为我国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管网。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近 3 亿城市居民正享受<br />

着塔里木油田天然气带来的清洁和实惠。<br />

2008 年,塔里木油气当量突破了 2000 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天然气产区、中国石油第三大油<br />

田。<br />

新疆阿克苏华锦化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门启光说:“东部产能的萎缩为西部资源富集区提供了<br />

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在资源战略的规划中提及要将氮肥工业向资源地转移,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br />

气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br />

这家企业的尿素已经占据了阿克苏地区 95%以上的市场,以农业为主的南疆地区是我们的主要<br />

市场。门启光说,与以前相比,现在南疆地区的尿素价格每吨要便宜 100 元左右,50 万吨的产量就<br />

为当地农民节省了 5000 万元,这也是新疆资源造福新疆的一个战略举措。<br />

新疆近年来力推“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要求建设高层次、高起点的能源项目,或投入巨资对企<br />

业进行技术改造。目前,新疆已经引进了 192 家大企业大集团,其中有世界 500 强和中国 500 强企<br />

业。<br />

“新疆的煤炭储量达 2。2 万亿吨,占全国储量的 40%以上,长期以来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运往<br />

中西部省区,但是运量极小,经济效益也不明显。”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李学军说,准东煤<br />

田居新疆四大煤田之首,是新疆重要的煤电基地,也是今后新疆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实施“西电<br />

东送”的重要基地。<br />

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华电、中石油、宜化等全国 30 多家煤电、煤化工大型企业“落户”准东。鲁<br />

能集团阜康电厂规划装机总容量 3300 兆瓦、投资 12 亿元的一期工程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年内投产,<br />

每年可完成发电量 15 亿千瓦时,将成为北疆电网的骨干电源。<br />

据了解,目前新疆计划在准东地区实施的煤电、煤化工建设项目有 60 个,预计总投资将达到<br />

4900 亿元。<br />

正在建设中的运煤铁路专线将新疆吐鲁番—哈密的大量煤炭运往甘肃、青海、江西等 6 个省区,<br />

每年 4 亿吨的运力可大大解决当地的用煤难题。此外,紧邻中亚的伊犁河谷有 6000 亿吨原煤等待开<br />

发,煤化工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国内主要的煤炭企业都已云集于此,蓄势待发。<br />

瞄准绿色能源 着眼“低碳经济”<br />

新疆地域辽阔,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潜力巨大,与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相适应,新疆连年组<br />

织实施“科技兴新”计划,把新型能源的开发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新疆能源<br />

消费结构中占到 95%以上。积极开发新疆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水、风、太阳能、生物质能,可大<br />

幅降低碳排放量,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r />

虽然地处偏远,但新疆的科技人员观念并不落后,他们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br />

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目前,新疆新型能源产品的开发工作已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br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微说,实现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解决能源危机,是我国未<br />

来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br />

依托先进的研究机构,特变电工的高压输变电、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产品闻名全国,其中变压<br />

器年产能达 1。3 亿千伏安,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目前,特变电工已经在全国建成了 9 个现代<br />

工业园区,并在美国、印度、俄罗斯等 23 个国家建立了海外机构,对美国的产品出口已经实现“常<br />

规化”。<br />

2


“从资源依赖型向产品输出型经济发展,特变电工还从设备方面为新疆的煤电一体化战略提供<br />

支持。”吴微说,特变电工的输变压设备能够保障新疆电网与华北、华中电网联网,实现新疆清洁能<br />

源的外输。<br />

此外,特变电工已形成了从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电站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目<br />

前公司已建成 300 多座太阳能电站,解决了边疆 40 万人口的饮水和照明问题。<br />

今年,在额尔齐斯河谷,华电集团、国电集团计划投资 18 亿元的 20 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正在建<br />

设中;在常年狂风肆虐的阿拉山口,总投资 5。2 亿元的国电集团一期 20 万千瓦风电工程 11 月中旬<br />

开工。<br />

根据规划,2010 年新疆吐鲁番达坂城、哈密地区将建两个装机容量为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br />

届时新疆风电装机占全区电力装机总规模的比例超过 5%,至 2020 年有望实现风电规模外送,让更<br />

多人群受益于这一清洁能源。<br />

越来越多的新疆高新技术企业“追风逐日”,新能源开发的技术能力持续提升,并开始领跑全国。<br />

目前,新疆金风科技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占据国内风机设备三分之一<br />

的市场份额,有多项技术具备了国际竞争力。<br />

今年 4 月,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投资 16 亿元,建设规模为 1500 吨的多晶硅联合新能源项目奠基,<br />

预计 2009 年底投产后将形成新能源产业链。新疆天富热电集团现已拥有我国首条年产 1 兆瓦非多晶<br />

硅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未来还将形成年产 8 兆瓦非多晶硅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br />

资源开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活力,从“西气东输”到“西电东送”,新疆在不断的发展中完成<br />

了由资源“批发商”向产品“供应商”的转变,能源战略的转移使得塔里木盆地周边轮台、库车、<br />

沙雅、拜城、泽普和且末等过去的贫困县,变成南疆地区的经济强县。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一大批中<br />

小城市率先向现代工业化迈进,缩小了新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br />

新华网 20090602<br />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9-06/02/content_11474879.htm<br />

玩不起就别玩的财富游戏 新能源危机<br />

新能源,一个创造了无数财富神话的行业。<br />

新能源,一个被寄予厚望、拉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行业。<br />

新能源,一个被业界质疑将产生两倍于次贷危机泡沫化资产的行业。<br />

而今,遭受危机重创,奄奄一息……<br />

文|本刊记者 宋清华 出处|《英才》杂志 6 月刊<br />

对新能源的投资曾可用“疯狂”二字来形容,这种“疯狂”又演绎了一幕幕财富神话。<br />

43岁的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以 22 亿美元位列 2006 年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 350 位,<br />

成为中国大陆首富;32 岁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第二年以 400 亿元身价,荣登中国最年轻的富豪。<br />

造富时代,跻身能源富豪榜的富豪不断攀升:金风科技掌门人武钢、中电光伏的掌门人张凤鸣、<br />

古杉集团董事长俞建秋、天合光能集团董事长高纪凡、 CSI-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br />

中国在新能源财富的刺激下,各路投资者纷纷挤进这场带有“革命”意味的财富游戏。<br />

对“疯狂”这两个字,风电行业龙头金风科技的掌门人武钢理解颇深:全世界只有十几家风机<br />

制造商,而几年时间,中国诞生了 70 多家风机制造企业。<br />

世界著名风电公司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安信诚也表示:“这种(风电设备制造业一拥而上)情形<br />

在世界其他地区是不多见的。”<br />

疯狂投资,风险迟早是要爆发。突然而至的金融危机,加速了新能源行业危机释放的进程。<br />

财富诱惑 疯狂投资<br />

3


财富神话刺激了商人的神经,每桶 147 美元的油价更提供了充分的诱惑,但没有人会认为当时<br />

的投资是疯狂的。<br />

几次投资大潮中国都是慢半拍,这次对新能源的投资中国没有落后,按照赛维董事长彭小峰的<br />

说法,“我们还稍稍领先了半步。”<br />

以光伏行业为例,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主任、中国光伏行业专家王长贵认为,“中国<br />

的光伏行业目前在世界是发展最快的”。<br />

正在加紧筹建多晶硅基地的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预测中国 2009 年多晶硅产量将占到全<br />

世界的 30%-40%。<br />

2008 年 8 月江西赛维 LDK 成为世界第一个产能达到 1000 兆瓦的光伏企业,随后调整产能扩张<br />

计划,2009 年由原来的 1600 兆瓦增加至 2000 兆瓦。<br />

无锡尚德在 2008 年底还计划将产能扩至 1000 兆瓦,2009 年扩产至 1500 兆瓦。<br />

更有无数新来者。中电投西安 1000 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落户陕西省,项目总投资约 50 亿<br />

元……<br />

风电、核电、煤化工也显示了一样的趋势。<br />

截至 2008 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 1221 万千瓦,跻身世界风电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br />

行列,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br />

中国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理事长马颂德给出的数据是,仅 2008 年以来,中国对<br />

风能的投入增加了 88%,对核能的投入增加了 72%。<br />

在国家叫停煤制油项目以前,中国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有 30 多项,总投资达 4000 多亿元。<br />

生物质能更在此前就已开始“躁动”,一个又一个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宣布”投资数十亿元甚至<br />

上百亿元进军生物质能市场。<br />

事情远没有结束。尽管危机对新能源产业影响巨大,但是投资的惯性却让众多已经投身新能源<br />

的企业停不下来,刘汉元表示,公司依然会花 2~3 年再投资 60 亿元,上马总容量 9000 吨左右的多<br />

晶硅项目;而媒体流传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据说已经初定,总投资额或 2 万亿元。<br />

致命一击 金融危机<br />

新能源几乎都走过了同样的历程:高额利润诱惑,疯狂投资,产能过剩,最终泡沫破灭。<br />

据统计,截至 2009 年 3 月,无锡尚德施正荣财富缩水 80%,居第二位的是江西赛维彭小峰,财<br />

富缩水 79%。<br />

人们不禁疑问,光伏行业的领先者竟然缩水 8 成,这个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br />

施正荣的反思掷地有声:“中国为什么诞生这么多光伏企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财富效应,再<br />

一个是政府在后面推波助澜,举国上下到处在建光伏产业园,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br />

但尚德自己也一样推行扩张政策,扬州、扬中、洛阳、无锡、上海,多个生产基地的扩建项目<br />

同时推进,力争 2012 年达到 5000 兆瓦产能。<br />

非理性的投资,透支了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应有的能量。中国太阳能产业每年以超过 100%的速<br />

度增长,将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接连推高,最贵时达到近 500 美元/千克左右。金融危机突袭,<br />

多晶硅价格也从 400-500 美元/千克跌到目前的 80 美元/千克,硅料问题拖垮了很多光伏企业。<br />

金融危机对这个行业的刺激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让这个产能严重过剩的泡沫行业加速破灭。<br />

很快,海外市场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沦陷。海外光伏工程推迟,取消订单,产能过剩从隐忧变<br />

为现实……<br />

风能、生物质能和新兴煤化工几乎都走过了同样的历程:高额利润诱惑,疯狂投资,产能过剩,<br />

最终泡沫破灭。<br />

2008 年底,德国杜尔、英国 BP 和日本原弘产株式会社几乎同时宣布从中国风电领域撤资,这<br />

被业界看做外资重估中国风电价值的标志事件,继而质疑中国风电事业的投资价值。<br />

4


金融危机冲击了新能源企业,但更多的是让中国重新反思那些曾经疯狂的投资。<br />

没有核心技术:中国组装一台风机有 20%的核心部件需要进口。光伏行业的原料依赖进口,原<br />

因就是没有生产原料的核心技术。<br />

市场急剧萎缩:生物柴油、煤制甲醇由于没有配套的混掺政策,几乎没有进入市场的渠道;光<br />

伏行业的市场几乎完全在国外,受到危机的冲击,海外市场的萎靡也就宣告了光伏行业的萎靡。<br />

政策依赖明显:国际上新能源行业都是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才可以维持;光伏发电有市场竞争<br />

力最乐观的说法也在 10 年以后;生物柴油、煤制甲醇在随着高油价时代的结束,几乎与成本形成倒<br />

挂……<br />

奥巴马新政 又一轮泡沫?<br />

虽然金融危机让这个行业面临了一次挑战,对某些企业甚至是灭顶之灾,但是全世界对新能源<br />

的热情依然不减。<br />

热衷于新能源的并非仅有中国的企业家。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次贷危机以来,可再生能<br />

源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产品规模和数量均翻了一番。<br />

据金融危机来袭前的统计数据,2007 年全球太阳能上市企业的平均市盈率超过 100 倍,是全球<br />

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四五倍。体现全球可再生能源股票价格变动情况的世界新能源总回报指数在过去<br />

5 年内累计增长了 281.62%,而同期摩根士丹利世界股票综合指数和世界能源指数仅分别上涨 52.26%<br />

和 95.17%。<br />

最新的消息显示,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Google 正在疯狂进军新能源领域。<br />

Google目前已经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与专注于太阳能的 eSolar 公司和专注于风能的 Makana<br />

合作,前后对其分别投资了 1.3 亿美元和 500 万美元。另外,Google 在 2008 年 5 月还向太阳能发电<br />

公司 Bright Source 投资了 1000 万美元。<br />

Google做的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的:“你们可以在拯救世界的同时赚到钱。”<br />

危机的余波犹在,全世界要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奥巴马给出的答案就是新能源。<br />

它能否如奥巴马所愿,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讨论在继续。<br />

新能源曾让投资者欢喜,也曾让有识之士担忧。而今把新能源的发展提升到这种高度,引发的<br />

担忧似乎更为猛烈。<br />

有人担心,这将是再一次泡沫的开始:2000 年的 IT 高科技泡沫,被随后崛起的房地产和金融泡<br />

沫消灭,然而金融行业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导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奥巴马试图用新能源来刺激<br />

经济复苏,被质疑为只是在用一个更大的泡沫来填补上一个泡沫的亏空。<br />

与网络、房地产行业不同的是,新能源行业更加倚重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包括为使用新能源<br />

所需要的汽车、供暖、电力设备的改造。因此新能源泡沫一旦破裂所导致的社会影响将会更大,它<br />

将波及政府、企业、民众等各个层面,影响金融、基建、电力等其他相关行业……<br />

有一组数据的对比:据美国 ITULIP 技术咨询公司估计,今后 5 年内,新的泡沫化资产总额将达<br />

到 4 万亿美元,到 2020 年增至 20 万亿美元。而美国 1990 年至今的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不足 10 万<br />

亿美元,其中导致此次次贷风波的次级高风险贷款总额仅为 2 万亿美元。<br />

经济学家对其抨击更为彻底,“现在新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不靠补贴生存,这样的行业要想成<br />

为主流是不可能的”,谢国忠直言,这是在赶潮流、搞概念,信这个东西最终会被套进去的。<br />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美国兰德公司报告指出,整个可再生能源部门仍属幼稚工业,目前很难与<br />

传统的能源行业进行市场竞争。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仍为火力发电的 3-10 倍,如无强制性规定,<br />

根本无法进入市场。<br />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统计,平均每个可再生能源技术企业的创业资金约需 1400 万美元,中期投资<br />

约在 1 亿-2 亿美元,并需要更大规模的基建与之配套,很多一窝蜂上马的企业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br />

因此,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令人担忧。<br />

5


不过,新能源的远景不容怀疑,因为长远来看,传统能源的枯竭必然到来。已经走在了前面的<br />

欧美,开始实施更大的政府推力。而且,据国际政治学者的分析,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将会对整个<br />

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影响。<br />

日本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上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以后,日本政府推行能源“阳光计划”,30<br />

年坚持实施新能源战略,并确定了激励导向、政策导向、价格导向等一系列措施办法,在“战术”<br />

层面确保新能源战略付诸实施。<br />

而中国的新能源行业遭到最多诟病的正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技术。无法掌握新能源竞争的核心,<br />

中国将难以保证不会再次沦为“世界工厂”的境地。<br />

[新能源危机之太阳能]<br />

危机观点: 建太阳能发电站。以前是生产水泥,现在是做房地产。<br />

彭小峰 扩张步伐依旧<br />

最近几个月,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都是在欧洲度过的。经过考察与洽谈,彭小峰最终决定和<br />

Q-Cells 合作。Q-Cells 是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已与硅片生产商赛维 LDK 太阳能成立新的<br />

合资公司”的消息也是由 Q-Cells 发出。<br />

这个消息得到了彭小峰的确认,“4 月 9 日,我们与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 Q-CellsSE 组<br />

建了合资公司,利用各自优势节省电站的建设成本,共同致力于光伏电站的开发。”按照他的介绍,<br />

目前该合作项目的供应链已经就绪,首批 40 兆瓦合资项目也已开始。<br />

其实,Q-Cells 及 Solon 等国际同行业的领先者都遭受了经济危机的重大创伤。光伏行业分析师<br />

判断,在产业价值链中能够兼顾较多层面者,可望能够度过这场经济危机。<br />

或许彭小峰的危机并不是致命的。市场人士认为,在“拥硅为王”的时代,赛维和尚德两家公<br />

司在 2008 年高价囤积了大量多晶硅原料,随后市场价格直线下跌对其造成重大损失。而赛维与<br />

Q-Cells 的合作能否在危机中创出一条新路值得期待。<br />

虽然财富缩水,虽然市场恶化,但赛维扩张步伐依旧。<br />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上很多巨型企业都加入或扩大在光伏行业的投资,从美国的 Intel、IBM、<br />

HP、GE 到欧洲的博世、BP 以及韩国的三星、现代、LG、台湾地区的联电。<br />

彭小峰断定,这些巨型企业的加入,无疑预示着光伏产业加速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br />

赛维不断调整产能目标。在过去的一年,880 兆瓦的产能规划提前实现后,彭小峰把规划提高<br />

到 1000 兆瓦。8 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达到 G 瓦产能的光伏企业,公司又把产能目标提高到 1200 兆<br />

瓦。<br />

而对 2009 年的目标,彭小峰并不是完全忽视危机的影响。从 1600 兆瓦到 2000 兆瓦再到 2200<br />

兆瓦的产能规划不断调高之后,彭小峰在 09 年的公告中把这一目标调回到 2000 兆瓦。不过,可以<br />

预见的是,如果形势有所改观,彭小峰的产能规划还会进一步提高。<br />

“手上的订单已排至 2019 年,总量超过 14GW,成为全球在手订单最多的多晶硅片供应商。” 彭<br />

小峰依然自信。<br />

另一方面,在无锡尚德、阿特斯等太阳能公司停止产能扩张步伐以应对危机的时候,赛维的合<br />

同发货量也要求他不能停止产能扩张的步伐。<br />

赛维扩张的另一方向是向上游硅料进军。投资 120 亿、产能达到 1.5 万吨的硅料项目早在 2007<br />

年就已经在规划,其时彭小峰已经预测到 2009 年硅料价格会有回落,希望可以赶在价格转折之前赚<br />

取高额利润。随着硅片产能的不断扩张,在 2008 年彭小峰也加速了硅料项目的生产计划。<br />

外界对这一规划质疑颇多,彭小峰置之不理。他要把光伏发电做到可以和常规能源竞争,就必<br />

须降低硅料的成本。这是他斥巨资启动 1.5 万吨硅料项目的原始动因。<br />

同时,作为应对危机的措施之一,彭小峰还选择了建太阳能发电站。<br />

赛维自己的说法是,以前是生产水泥,现在是做房地产。我们要问:彭小峰有这样的能力吗?<br />

6


[新能源危机之太阳能]<br />

危机观点: “只要把产品做出来就能卖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br />

瞿晓铧 转型提前到来<br />

2001 年加拿大籍华人瞿晓铧拿着德国大众一笔订单,回到中国创建了阿特斯光伏电子公司。这<br />

几乎与同是海归的施正荣创办无锡尚德在同一时间,比彭晓峰早 4 年。<br />

2006 年 11 月阿特斯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早于 2007 年上市的江西赛维。<br />

但这样一家公司一直以来隐逸于公众的视野之外,任光伏行业的“江湖”翻天覆地。<br />

瞿晓铧与彭晓峰每一两个月就要见一次面,喝茶聊天,谈行业,谈发展。或有共鸣,或有分歧,<br />

两个人依旧按照自己的风格,做自己的公司。<br />

如果不是金融危机的到来,或许还不会显出阿特斯的不同:在施正荣和彭晓峰财富缩水数以百<br />

亿计的时候,CSI-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的财富成倍增长。2007 年他财富身价 8 亿元,2008 年他的财<br />

富达到 31 亿元。<br />

在光伏行业,有一个说法叫做“拥硅者得天下”,这也刺激了光伏企业对多晶硅的追逐,导致其<br />

价格最高时接近 500 美元/千克。<br />

瞿晓铧曾经在加拿大 ATS 公司及所属的 Photowatt 光伏公司先后担任过光伏材料采购主管、亚<br />

太地区技术副总裁和光伏战略计划及业务开发总监等职务,他看到过多晶硅价格在 10 美元/千克的<br />

时候。<br />

他判断即使成本有所上升,这个价格也已失去了理性。按照光伏专家王长贵的说法,多晶硅的<br />

成本也就在 20 多美元。<br />

阿特斯赢在多晶硅,就是把硅料控制在最少:“我经常把它控制在 1 亿多美元的样子,就相当于<br />

维持 1-2 个月的生产量。”<br />

同样是硅料问题,拖累了无锡尚德。据业内人士透漏,无锡尚德一个更大的问题是长约,“它的<br />

长约比较多,使得以后的灵活性降低”。<br />

而由于太阳能是一个“高”依赖政策的行业,各国的太阳能政策不能忽视。“各国的太阳能政策<br />

推出速度跟全世界产能的发展速度不是完全匹配的,再加上有些国家的太阳能光伏政策会有一个切<br />

换点”。瞿晓铧说。<br />

经济危机带给光伏行业的除了冲击,还有什么?施正荣的观点是挤出了行业的泡沫,彭晓峰的<br />

观点是使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这个行业的春天真的要来了。<br />

瞿晓铧也有自己的看法:“太阳能光伏行业转型,提前到来了。”他看到的是,经济危机不仅仅<br />

是引起需求下降、价格下降,同时它把整个行业带入一个下降的阶段,原来高速增长、自己跟自己<br />

竞争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往后整个太阳能光伏行业会有相当一段长时间的等待,然后是整合阶段。<br />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做的是找到一种新的成功的经营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将以怎样的形式<br />

体现?瞿晓铧三年以前就有这样的观点:这个行业最终会走像中国的通讯设备行业走过的路,会从<br />

简单的组装,到取得核心技术,到能够掌握重要设备,然后形成自己的集成能力,最后走到海外承<br />

包大型项目。<br />

因此,他预言,以前“只要把产品做出来就能卖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br />

问及瞿晓铧在这个过程中,阿特斯面临的困难是什么?他的回答颇为巧妙:“我觉得我们的挑战<br />

是:怎么样能够成为第一个在太阳能行业中商业模式转型成功的企业。”<br />

[新能源危机之风能]<br />

危机观点: 各路资本蜂拥进入风电领域,一哄而上的结果必然是产能过剩。<br />

武钢 风电已经过热<br />

如果要找一个行业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恐怕很难。但不可否认的是,风电行业在过去的一段<br />

7


时间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扩张势头。<br />

2008 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成倍增长,达到 1221 万千瓦,跻身世界风电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br />

行列,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据新能源专家王长贵介绍,2007 年这个数字还是 600<br />

万千瓦。<br />

清华大学和英国石油公司(BP)联合建立的清洁能源研究教育中心学者埃立克·马里提诺预测,<br />

照这样的发展,中国在 2020 年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 300 亿瓦特,这将和中国预期的太阳能总装<br />

机容量不相上下。<br />

从企业层面来看,投资的步伐也没有受危机的影响而减缓。<br />

中山明阳电气是目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中扩张速度最快的企业,据该公司公布的资料,2009<br />

年初,该公司与天津市津能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了一个 3MW 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基地,项目整体达<br />

产后可实现 600 台整机及 600 套叶片的产能。<br />

度增长。<br />

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施鹏飞介绍,内蒙古、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区风能发展以年均 50%的速<br />

资本市场也对风电行业充满了热情。金风科技在 2008 年 10 月股价最低时为 14.98 元,但从 2008<br />

年底经过反弹行情后已达 40 多元,上涨近两倍;中山市明阳电气已与新加坡四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br />

达成 6.85 亿元战略投资意向,而在这之前该公司已先后 7 次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达 8 亿<br />

元。<br />

不仅中国,全球风电也在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德意志银行报告显示,风能产业正在以每年 20%<br />

的速度增长,并预计到 2015 年行业的总产值将增至目前的 5 倍。<br />

在新能源行业中,之所以风电可以逆势增长,是因为以目前的技术成熟程度和经济可行性看,<br />

风能最具有竞争力。<br />

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容乐观。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风电行业 10 年有余,他在接受《英才》采访<br />

中流露出担忧:“这个行业目前的情况已经过热。”<br />

几年时间中国诞生了 70 多家风机制造企业,据武钢观察,还有企业正在进入这个行业。而全世<br />

界其他国家只有十几家风机制造商。<br />

各路资本蜂拥进入风电领域,一哄而上的结果必然是产能过剩。<br />

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施鹏飞的观点很明确:“不是有过热迹象,而是已过热,接下去几年可能会<br />

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br />

金风科技去年的产能是 300 万千瓦,整个中国 2008 年的装机容量也就 1000 多万,行业的前三<br />

名就可以实现这个规模,过剩的情况可想而知。<br />

而且,风电行业的前五家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 80%以上,剩下的 60 多家要争夺剩余的市场份额。<br />

武钢对这个行业的总结是风险在加大,“过热,盲目。”<br />

针对行业局势,以及金融危机以来经济低迷的影响,金风科技开始了主动降价。这样的结果武<br />

钢看得很清楚,“零部件制造商的日子可能会紧一些”。<br />

危机以来的投资高潮最终迎来的还是困境,业内人士分析,风电领域到了挤出泡沫的阶段。<br />

[新能源危机之生物质能]<br />

危机观点: 没有出台配套的计划或指导意见,规模化和商业化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一些先期<br />

进入生物燃料领域的企业根本没有进入市场的渠道。<br />

辛华鹏 倒在金融危机之前<br />

辛华鹏能做的事情就是等,等待形势明朗然后复产。<br />

2004 年青岛绿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华鹏开始涉足生物柴油,年产生物柴油 6000 吨左<br />

右,一年可以获得超过千万元的利润。经过了 2005 年的黄金发展阶段,辛华鹏开始扩大产能。2006<br />

8


年,他在济南建设了济南绿诺,设计产能是 2 万吨。<br />

还在金融危机来袭以前,这个行业就提前进入了绝境:在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生物柴油原料<br />

价格成倍增长,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每吨接近 7000 元,而当时的售价是 6000 元左右,每卖出一吨,<br />

赔 1000 元左右。<br />

辛华鹏只能选择停产。2007 年他就停止了济南绿诺的生产,青岛绿诺在 2008 年也没能坚持多<br />

久。<br />

这只是生物质能的一个缩影。据辛华鹏的介绍,在一两年的时间内,仅山东就涌现出大大小小<br />

20 多家同类生产厂家,年总产能在 20 万吨左右。<br />

而今的情况是一半关门,一半停产。曾经的一度辉煌成为历史,这个行业健康发展还面临着持<br />

久的挑战。<br />

绿诺生物柴油的原料是油脂。在投产之前,辛华鹏就发现做生物柴油的原料是一个大问题,市<br />

场上“废油脂的问题就是量比较小”,但看好这个行业,在 2004 年辛华鹏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做了。<br />

2004 年废油脂价格在 1600-1800 元/吨,柴油价格是 4800 元/吨左右。但是到了 2006 年,伴随着<br />

越来越多的介入者,原料有限的废油脂价格开始猛涨,从 1600 元/吨最后飙升到 4000 多元/吨,当时<br />

的柴油价格也就是 4000 多元/吨。<br />

“基本上在 2007 年初这个价格就不能做了”,辛华鹏的工厂也就只好停了下来。<br />

用废油脂作为原料,这并不是辛华鹏的选择错误。整个生物质能行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原<br />

料。除了用废油脂作为原料,还有玉米、甘蔗等粮食作物,但“与人争粮”成了诟病生物质能源的<br />

主题。<br />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席 Richard Pike 估计,“英国若用生物燃料替代 1%的柴油和汽油,种植原<br />

料所需的土地是其国土面积的 1%”。<br />

中国依靠全球 5%的耕地供养全球 20%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一直突出,其中谷物和食用植物油<br />

脂都是净进口。因此,利用耕地种植生物燃料作物或者将粮食用来制取燃料不现实。为此,国家在<br />

批准了 4 家陈化粮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黑龙江华润酒精、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安徽丰原生化以<br />

及河南天冠)之后,于 2006 年全面叫停了其他粮食深加工项目。<br />

生物质能的窘境不仅在中国,2006-2007 年,许多欧美生物柴油厂的利润被原料价格的上升侵蚀<br />

殆尽,只能依靠政府补贴维持。<br />

很多国家都对生物柴油的市场制定政策保障:2007 年 3 月,欧盟首脑会议提出了生物燃料不少<br />

于运输燃料 10%的目标;同年底美国颁布《能源自主与安全法》,提出 2020 年生物燃料替代 20%运<br />

输燃料的目标及逐年计划;印度计划于 2017 年汽油中乙醇的掺混比例达到 20%。<br />

据测算,混掺比例在 20%不会影响柴油的使用质量。中国 2020 年的规划中生物燃料替代率却仅<br />

有 2%,而且政策的可操作性低,没有出台配套的计划或指导意见,规模化和商业化也没有明确的时<br />

间表,一些先期进入生物燃料领域的企业根本没有进入市场的渠道。<br />

而且,中国的生物柴油没有补贴。看来,辛华鹏对销售市场的无奈还将继续。<br />

[新能源危机之新型煤化工]<br />

危机观点: 煤制甲醇面临的最大竞争不在国内,而在中东。<br />

榆林能化 没有应对思路<br />

市场的冲击让榆林能化没有了思路。<br />

榆林能化是兖州煤业的控股子公司,其煤制甲醇项目规模为年产 230 万吨。2009 年 4 月,榆林<br />

能化的一名员工告诉《英才》记者,公司领导一直在忙着开会,但依然找不到应对困境的思路。<br />

榆林能化遇到的困难是煤制甲醇的共同问题。2009 年 4 月华东地区甲醇的市场价在 2000 多元/<br />

吨,广州地区的价格最高也是 2300 元/吨。可按照行业的一般标准,甲醇的生产成本在 2400 元/吨左<br />

右。<br />

9


去年初华东地区甲醇价格从 2900 元/吨一路稳步上扬,到 5 月底,价格一度攀上 4930 元/吨。其<br />

后,华东地区甲醇价格又一路下滑,10 月跌至 2500 元/吨。自那时起,投资煤制甲醇项目的公司就<br />

开始寻找“生路”。<br />

今年 4 月,陕西神木化学有限公司负责宣传的周部长面对《英才》记者的采访,强调的就是困<br />

难,“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很严重,情况很困难。”<br />

由于过去几年油价持续走高,煤制甲醇在内的新型煤化工也迎来了自己的暴利时代,大小公司<br />

纷纷涉足煤化工。据不完全统计,投入煤化工的资金高达 4000 亿元。<br />

甲醇现价跌破成本线半年有余,他们的困难境地可想而知。<br />

实际上,在去年 9 月发改委就意识到投资煤化工的盲目热情,加强了对煤化工项目的管制,叫<br />

停煤制油项目。<br />

对甲醇的管制政策尚不明确,这让热衷于投资新型煤化工的企业找到了突破口, 2008-2010 年<br />

在建、拟在建的煤制甲醇项目达到 3700 万吨。<br />

市场给他们上了一堂课:2007 年甲醇的销售量才只有 1000 万吨,2008 年下半年至今,随着价<br />

格倒挂,煤制甲醇没有了销售市场。<br />

煤制甲醇由于短期内上马项目过多导致产能过剩,即使不出现危机的冲击,煤制甲醇项目也不<br />

会有他们所期望的利润空间。<br />

除此之外,它还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政策环境以及技术难题。<br />

中国矿业大学煤化工专家解强认为,煤制甲醇面临的最大竞争不在国内,而在中东,“煤可以做<br />

甲醇,但首先要汽化,过程比天然气汽化复杂的多,中东地区天然气价格低廉,甲醇装置规模大,<br />

具有竞争优势。”<br />

这种说法得到了市场的印证,“进口甲醇主要来自中东,价格始终紧盯国内价格,到岸价总比国<br />

内甲醇价格低 50-100 元/吨。”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运销与市场部副部长李少春如此表述。<br />

至于政策环境,中国富煤贫油,国家在政策导向上是支持对煤的综合利用,但问题的关键是没<br />

有具体的支持措施。<br />

甲醇主要作为中间化学产品,直接消费量不过 30%。但甲醇、二甲醚掺烧标准等产业政策均未<br />

出台,国家层面已把高比例和低比例燃料甲醇的标准制定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发改委早有透露高<br />

比例甲醇燃料标准计划,只是至今仍然没有正式公布。<br />

此前甲醛燃料并未得以大面积推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家标准的缺乏是主要障碍之一。<br />

《英才》 20090602<br />

http://www.caihuanet.com/hsstock/news/company/200906/t20090602_794629.shtml<br />

EIA:2030 年新能源占能源供应比例将达 11%<br />

中国经济网北京 6 月 2 日讯 (王慧梅) 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中心(EIA)近日发表的 2009<br />

年版世界能源预测报告显示,到 2030 年太阳能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体系中所占的比<br />

例将会急剧增长,有望达到 11%。另外,EIA 还预测了来源于植物的生物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供应量,<br />

预计到 2030 年日均将达 590 万桶。<br />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2008 年虽然经历了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但全球各国在可<br />

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世界经济论坛 2009 年会上发布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报告显示,<br />

2008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达 1550 亿美元,而在 2004 年这一数字仅为 300 亿美元,这<br />

也就意味着从 2005 年到 2008 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额在四年时间内翻了五倍之多。<br />

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从<br />

2002 年到 2004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额一直维持在 300 亿美元左右,2004 年的 300 亿美元<br />

甚至还低于 2002 年的 330 亿美元。但最近几年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各个国家纷纷加大了<br />

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2006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 925 亿美元,2007 年则更进一<br />

10


步,比 2006 年大增 60%,超过 1480 亿美元。2008 年虽然遭遇金融危机,但全球新能源领域的投资<br />

仍保持稳定增长,达到 1550 亿美元。<br />

姜谦认为,清洁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虽然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各国政府依<br />

然把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战略最重要的一部分。例如,美国新上任的奥巴马政府的能源<br />

战略、中国政府最近推出的“太阳能屋顶计划”以及即将出台的新能源行业振兴规划。由此可以预<br />

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2000 年以来全球能源行业掀起的这股“绿色淘金热”依然会持续下去,清<br />

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步伐也会不断加快。<br />

中国经济网 20090602<br />

http://finance.ce.cn/sub/cj2009/200906/02/t20090602_14631703.shtml<br />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是中美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br />

国新办 6 月 1 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介绍了我国<br />

能源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br />

有记者提问到,今年 12 月份联合国会召开一个环境大会,而且前不久美国有一个庞大的代表团<br />

到中国来探讨节能减排的问题,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排放国,您是否有信心中美两国<br />

在联合国开会之前就节能减排达成一个协议?<br />

张国宝回答说,现在全世界都非常关注气候变暖和减少对大气排放的问题。我们中国积极地参<br />

加了世界上各种关于减排和防止气候变暖的会议。美国也是十分重视发展新能源和减少对大气排放<br />

的问题。我想全世界都已经注意到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新总统以后发表的一些施政纲领,其中很引人<br />

注目的一点,就是在 7800 亿美元的投资当中,他准备拿出 1500 亿美元来发展新能源。我们和美国<br />

在多边和双边交往当中,都把发展新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合作作为中美合作的一个很可能发<br />

展的领域,双方都非常重视。<br />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最近美国众议院的议长,还有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主席克里<br />

先生都过中国访问,并且我和他都出席了中美新能源论坛,我们两个人作为演讲嘉宾,都在论坛当<br />

中发表了意见。如果你注意佩罗西议长的议程,你会发现她访问的很多内容都和新能源、减排有关<br />

系。而且在她的日程当中也加了一项新的内容,过去原定的议题当中是没有的,就是出席了中美新<br />

能源论坛。中美两国目前是世界上两大能源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我们两国都认识到,我们有共同的<br />

责任,参加国际社会,减少大气排放,以及发展新能源。我想两国都认识到,在这个领域我们有着<br />

共同的责任和利益,这个领域是中美今后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br />

中国网 20090601<br />

http://news.taizhou.com.cn/a/20090601/content_112464.html<br />

中国应努力构建新的能源供应体系<br />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6 月 2 日评论版头条: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br />

存度不断提高,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 年中国净进口原油 1.75 亿吨,而中国的石油<br />

产量为 1.89 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 50%,中国的能源安全和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国际能<br />

源署前署长罗伯特·普瑞多曾经指出:“能源是经济的生命线,快速发展的中国更是如此。中国经济<br />

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由依赖本国资源转向依赖国际市场,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中国作<br />

为一个后兴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较明显地依赖于能源的高消费。中国必须坚持节约优先,立足<br />

国内、煤炭为主体、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br />

应体系。<br />

1、坚持节能优先,降低能耗<br />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加大差别<br />

电价实施力度,提高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差别电价标准。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br />

11


专项检查,要发挥科技在节能中的先导作用。引导企业从节约成本的目的出发,引进国内外先进水<br />

平的生产设备或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要增<br />

强节能理念,合理使用能源。要把节能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增强全社会的节能理念。要健全节能<br />

减排的相关法规,强制企业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同时更加应该注意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br />

题,更要加大力度改变执法不严的情况。虽然现在石油价格走低,但是也不能采用刺激原油消费的<br />

方法来加快经济增长。“节能是长期优先坚持的战略,要将节能减排作为新的生产和消费增长点。<br />

2、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br />

在提高油气开发利用及水电技术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核能技术,形成核电系统技术自主开发<br />

能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规模化应用。从经济发展阶段和<br />

趋势看,中国不能跨越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因此,结合能源等条件的约束,中国应摈<br />

弃先行国家在此阶段的消耗大、污染大的发展老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必须树立新的产<br />

业结构调整观度,增强能源供给能力,构建起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以水能、风<br />

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为辅的多元化能源发展格局。<br />

3、继续发挥煤炭的作用,增加二次能源生产<br />

中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可以满足中国长期发展的需求,目前中国煤炭消费比例已经从 1952 年<br />

的 96.7%下降到 2006 年的 68.9%。可见,以煤炭消费为主的格局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为了满足经<br />

济的增长,又能保护环境,还要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优势,中国应当在煤炭的生产、加工和利用上<br />

做文章,调整其内部结构,重点是提高原煤的入洗比例,减少原煤直接燃烧。增加煤炭发电、制气<br />

等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加快洁净煤技术和煤炭转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煤炭<br />

利用结构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增强能源自给力。<br />

4、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br />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中国能源安全体系。为保障能源安全,中国一方面应借鉴<br />

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中国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br />

能源储备机制和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br />

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br />

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全球化。<br />

5、加强对能源装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br />

在从国外引进先进实用的技术同时,也逐步加强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首先,<br />

科技创新投入强度逐步增加。其次,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再次,人力资本积累<br />

逐步增强。 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重型燃气轮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br />

(IGCC),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发电技术与装备,大力开发煤液化<br />

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燃煤污染物综合控制和利用<br />

的技术与装备等。<br />

(作者为南京大学学者刘厚俊张京卫 编译/编辑 张峰)<br />

中国日报网 20090602<br />

http://news.163.com/09/0602/17/5AQPFPRB000120GU.html<br />

欧盟:2020 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可创造 280 万个就业机会<br />

[世华财讯]欧盟委员会表示,欧盟的 2020 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届时预计将创造多达 280 万个就业<br />

机会,实现这一目标所创造的财富可能相当于欧盟 GDP 的 1.1%。<br />

综合外电 6 月 2 日报道,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6 月 2 日援引一项研究结果表示,<br />

欧盟的 2020 年实现 20%的能源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届时预计将创造多达 280 万个就业机会。<br />

欧盟委员会能源专员皮尔巴格斯(Andris Piebalgs)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可再生能源在供应安<br />

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好处可与经济利益齐头并进。”<br />

12


欧盟去年 12 月决定,到 2020 年 20%的能源消费应来自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或太阳能。欧盟委<br />

员会 2 日表示,实现这一目标所创造的财富可能相当于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 1.1%。<br />

盖特纳中国调研信号:助推中美清洁能源合作<br />

学过中文,练过书法的美国财长盖特纳搞起了调研。<br />

世华财讯 20090602<br />

http://content.caixun.com/NE/01/d1/NE01d1u0.shtm<br />

2009 年 6 月 2 日下午,盖特纳走进了首都博物馆的 VIP 会议室。首次访华,盖特纳除将大部分<br />

时间用来与中国高层交换意见外,还特意安排了一小时的清洁能源企业圆桌会谈。<br />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助理黄杰夫第一次见到盖特纳,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芝加哥气候交<br />

易所的全球副总裁。<br />

与会的还有美资企业的高层。分别为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一家太阳能技术公司,其余几家是美<br />

国的投资公司,以及清洁能源公司。这家太阳能技术公司承接了首都博物馆的太阳能面板业务。<br />

会后黄杰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他能够很快抓住问题的核心,提问十分细致”。黄告<br />

诉记者。在会议和首都博物馆太阳能面板参观过程中,盖特纳做得最多的是倾听,然后提出自己的<br />

疑问,企业高层予以解答。盖特纳特别关心中国“十一五”规划中要求 GDP 能耗降低 20%,以及美<br />

国企业在中国的机会。<br />

“这次会谈实际上就是盖特纳在中国搞的一个调研”,黄杰夫说。<br />

47岁的蒂莫西·盖特纳,先后获达特茅斯学院本科学位以及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经济和东亚研究<br />

专业的硕士学位。1981 年,盖特纳曾在北京大学短期学习汉语。2003 年,他开始担任美国纽约联邦<br />

储备银行行长。2009 年,他正式任命为美国财政部部长。<br />

关切节能减排<br />

盖特纳的此次座谈,主题是“清洁能源”,邀请的企业除了黄所在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中资机<br />

构外,其他均为美资企业。话题主要是融资和交易,以及清洁能源技术。<br />

黄杰夫介绍说,盖特纳来中国,最想了解的还是中国的节能减排情况。他尤其关注中国“十一<br />

五”GDP 能耗降低 20%的目标。<br />

黄杰夫告诉盖特纳,2007 年 4 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已经公布 1000 家重点污染企业名单,目前<br />

这些企业正抓紧进行节能减排工程。<br />

黄杰夫还介绍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发展情况,而中国未来可能结合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以<br />

最低的成本达到节能目标。同时,应该开发出金融手段,实现环境目标。<br />

而盖特纳关心的是,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等在中国清洁能源科技方面的进展、创投公司在中国的<br />

项目。<br />

黄表示,“我还提到怎么为节能项目融资,美国企业也提到了,他们对于中国节能项目的融资的<br />

一些瓶颈,如何突破,他都听得很认真”。<br />

黄分析说,美国企业在中国也从事了部分清洁能源的业务,盖特纳此次会议也许想为企业打气。<br />

助推中美清洁能源合作<br />

在会议过程中,盖特纳一个反复出现的词语是“中美合作”。除了关切中国的节能减排,盖特纳<br />

还谈到了日本在提高能效方面的工作,以及中国和日本之间在清洁能源方面日益紧密的合作。<br />

在会后,主办方安排的 2 分钟记者见面会上,盖特纳高调表示,中美应该加强清洁能源的合作。<br />

奥巴马政府上任后,启动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变革计划,界定了美国能源变革的时间表。<br />

盖特纳希望此行能鼓励中国购买美国能源技术,共同开发清洁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挑战。<br />

而此次有关清洁能源的企业圆桌讨论意在释放信号。<br />

13


“他从财政部长角度强调中国和美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这次会议也是特设的一个行程,<br />

他想拿到第一手的认识,了解中国节能的现状”,黄杰夫说。<br />

今年 5 月 21 日,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法案从推广<br />

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迈向能源节能型经济四个方面,规划了美国节<br />

能经济转型目标。<br />

法案甚至承诺,到 2020 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 2005 年基础上减少 17%。依照立法程序,<br />

此法案还需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最终审核和总统签署。<br />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0603<br />

http://auto.ifeng.com/news/industryanalysis/20090603/45651.shtml<br />

上海加大新能源产品采购力度<br />

力争到 2012 年,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总产值达到 1100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目前<br />

的不到 1%提高到 3%。记者昨天获悉,根据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br />

产业化行动方案(2009-2012 年)》,上海将先行聚焦启动核电、风电、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等高新技<br />

术产业。<br />

在政策扶持方面,《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大政府对新能源产品的采购力度。其中要求政府和<br />

公共机构逐年提高采购比例,争取 2012 年政府和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新购比例占 30%以上,新能源<br />

公交客车新购比例占 30%以上;鼓励和支持出租、电力、环卫、邮政等公共服务行业应用新能源汽<br />

车,争取 2012 年形成 3000 辆左右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规模;同时,通过降低购车成本等方式,鼓励<br />

中混以上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市场消费。<br />

劳动报 20090603<br />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06/03/2039904.html<br />

美国清洁技术投资暴跌 84% 中国为环保舍得花钱<br />

在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华之后,美国敦促中国领导人“忘掉”马克思和毛泽东,转而<br />

拥抱资本主义的福祉。<br />

到如今,美国人已习惯于中国一层层剥离美国的制造业基础。不过,这个亚洲大国从未站在新<br />

兴产业的起跑线上,我们乐于认为这自然而然是美国的位置。没错,美国启动了互联网产业,造就<br />

了诸如思科和电子港湾(eBay)这样的大腕。这些创新者带来了互联网,充实了我们的国民经济。<br />

但是,随着“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被宣布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机遇——也是我们脱离“大<br />

萧条”的门票,美国正面临拱手出让这块战略领地的危险。美国的倒退源于经济不景气,而这助长<br />

了中国的绿色产业前景。中国已是太阳能和风能制造业之都,并力图成为廉价电动汽车的主要发源<br />

地。反观美国,信贷冻结及廉价石油阻碍了清洁能源的发展;风能、太阳能及生物燃料项目被取消,<br />

创业资本不足,导致创意只能停留在纸上。<br />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萎缩 6.1%,而中国却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中国的银行不仅没<br />

破产,而且健康稳定,即便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减速时期。与此同时,出于对能源安全的考虑,北京<br />

提高了能效和可持续性目标。<br />

汽车业是奥巴马总统试图改变美国人能源消费方式计划的关键。不过,他的议程遇到了底特律<br />

汽车业崩溃的障碍。现在中国的汽车销售量领先,这个石油进口国还涉足电动汽车加速器。与此同<br />

时,美国在这场竞赛中几乎止步不前。白宫认为通用的电动环保车型 Volt 成本过高,难以成功。中<br />

国却毫不犹豫地通过公共财政支持这个进程。奥巴马的刺激方案规模及其环保元素引起热烈讨论,<br />

但中国 4 万亿元人民币的方案规模更大(相对于其经济而言)也更环保。在第一季度,美国的清洁<br />

技术投资暴跌 84%,而在中国则持续上升。<br />

不过,美国在承认自己在清洁能源领域落败之前,别忘了中国要成为胜利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br />

14


中国仍主要依赖最脏的矿物燃料——煤。尽管它的很多新电厂号称使用清洁煤技术,但该国大多数<br />

电厂能效低下,产生的碳排放较西方电厂严重。<br />

当然,在工业发展上,美国曾领先 100 年左右。然而,缺乏工业历史对中国而言既是障碍也是<br />

优势。惟一比从零开始建立清洁产业更难的,是将来为了减少碳排放而改造旧产业。<br />

迈阿密先驱报 20090602<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910191078363843.html<br />

能源产业链在延伸 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走红<br />

黑,那是石油的颜色,也是煤炭的颜色。<br />

作为中国第二大原油产区,2008 年新疆原油产量达 2722 万吨,天然气产量 240 亿立方米,新<br />

疆是当之无愧的能源大区。近年来,新疆在中国能源领域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通过实施优势资源<br />

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把单纯的材料供给方打造成了精深加工的前沿基地,产业链不断延<br />

伸。<br />

从“中转站”到“开发商”<br />

石油、煤炭、天然气……<br />

长期以来,因当地加工能力有限,新疆的大部分油气、煤炭、棉花等资源通过铁路、公路和管<br />

网输往内地加工,成为简单的能源输出地,产品附加值低。<br />

如今,国家电网、神华、宝钢、中粮、中石油、中石化等一大批大型企业纷纷在新疆投资建厂,<br />

参与到煤电煤化工、特色矿产业、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资源开发中。<br />

发电厂蒸腾着水蒸气、炼化一体化的自动控制工程已经全面完工……<br />

这是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现场。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年原<br />

油加工能力 1500 万吨,乙烯生产能力 122 万吨,年收益 600 亿元。独山子石化公司总经理白继晨说,<br />

哈萨克斯坦原油经阿拉山口口岸进入中国,国家部署在距离阿拉山口最近的石化基地独山子进行深<br />

加工,改变新疆作为原油“中转站”的地位。<br />

作为“西气东输”主力的英买力气田群,合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656.28 亿立方米、凝析油及<br />

原油地质储量 2600 万吨。2007 年 4 月 25 日投产以来,强大天然气气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注入西<br />

气东输管道干线,从新疆轮南首站一直奔腾到上海白鹤末站。目前中国中东部地区近 3 亿城市居民<br />

正享受着塔里木油田天然气带来的清洁与便利,由于西气东输工程,上海每天减少了 397 吨有害物<br />

质的排放。<br />

“新疆的煤炭 2.2 亿吨,占全国的 40%以上,长期以来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运往中西部省区,<br />

但是运量极小,经济效益也不明显。”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李学军说,准东煤田居新疆四大<br />

煤田之首,是新疆重要的煤电基地,也是今后新疆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实施“西电东送”的重要<br />

基地。据了解,目前新疆计划在准东地区实施的煤电煤化工建设项目有 60 个,预计总投资将达到<br />

4900 亿元。<br />

正在建设中的运煤铁路专线将新疆吐鲁番—哈密的大量煤炭运往内地甘肃、青海、江西等 6 个<br />

省区,每年 4 亿吨的运力可大大解决当地的用煤难题。此外,紧邻中亚的伊犁河谷有 6000 亿吨原煤<br />

待开发,煤化工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br />

绿色开发大步走<br />

风能、太阳能……<br />

在新疆能源结构调整中,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水、风、太阳能、生物质能,也被放<br />

在了重要位置。目前,新疆新型能源产品的开发已经居国内领先的地位。<br />

依托先进的研究机构,特变电工的高压输变电、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产品闻名中国,其中变压<br />

15


器年产能达 1.3 亿千伏安,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目前,除国内 9 个工业园区外,还在美国、<br />

印度、俄罗斯等 23 个国家建立了海外机构,对美国的产品出口已经实现“常规化”。<br />

“从资源依赖型向产品输出型经济发展,特变电工还从设备方面为新疆的煤电一体化战略提供<br />

支持。”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微说。<br />

此外,特变电工已形成了从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电站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目<br />

前公司已建成 300 多座太阳能电站,解决了边疆 40 万人口的饮水和照明问题。<br />

今年,在额尔齐斯河谷,华电集团、国电集团计划投资 18 亿元的 20 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正在建<br />

设中;在阿拉山口,总投资 5.2 亿元的国电集团一期 20 万千瓦风电工程也将在 11 月中旬开工。根<br />

据规划,2010 年吐鲁番达坂城、哈密地区将建两个装机容量为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届时新疆风<br />

电装机占全区电力装机总规模的比例超过 5%,至 2020 年有望实现风电规模外送,让更多人群受益<br />

于这一清洁能源。<br />

人民网 20090603<br />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9403346.html<br />

新能源,义乌经济发展潜动力<br />

5 月 2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宣布在全国范围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今后购买高<br />

效节能产品的消费者将可获得 300 元至 850 元不等的补贴。这项惠及大众的“绿色”新政仅仅是财<br />

政部明确扶持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十项重点内容之一。此前不久,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联合<br />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在我国的应用。<br />

我省近期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将用 3 年左右的<br />

时间使得应用光伏发电的公共建筑、企业厂房、住宅小区等屋顶面积达 100 万平方米,在全省范围<br />

内建设 100 条太阳能照明示范道路,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面积超过 1000 万平方米,在农村形成年产沼<br />

气 1 亿立方米,惠及农户 100 万户。这意味着国家和省将加大对新能源应用领域的拓展,出台更多<br />

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br />

“一见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作为寻找<br />

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国家、省出台政策意图明显,这对于人均 GDP 正在跨越 1 万美元的义乌<br />

发出了诸多信号,“一见新能源的阳光能否更加灿烂”值得期待。<br />

“去年义乌人均 GDP9800 多美元,如果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09 年 GDP 增长 10%’的预期<br />

目标,今年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关口已无悬念。”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国际惯例,人均<br />

GDP 达到 1 万美元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已进入发达状态。义乌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对外依存度<br />

高,作为能源消耗大市,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br />

从国外经验看,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从 1 万美元到 2 万美元则非常快。<br />

而人均 GDP 超过 2 万美元后,经济增长率会放慢,那时一座城市所必须拥有的软实力比增长更受关<br />

注。如果义乌未来的经济增长不能够转变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不能够依靠技术进步、依靠效率提<br />

高来支撑,那么其结果是一方面增长数量成绩非常好,但另一方面增长质量却非常差,这无疑将直<br />

接降低经济的总体效率。<br />

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大会上,我市领导已尖锐地指出了义乌今后一个时<br />

期内面临的压力: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部需求明显减少,传统竞争<br />

优势逐步减弱;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br />

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义乌要努力实现高位突破、率先发展,既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也要稳<br />

定外需,还要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选择那些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产业<br />

作为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br />

新能源是与传统能源相对应的一种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目前世界能源消费大体<br />

结构是传统能源占 84.81%,新能源仅占 15.19%。市农村能源办主任方炳南表示,从全球能源开发利<br />

16


用趋势来看,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义乌新能源利用<br />

的比例目前很低,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已经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鼓<br />

励发展新能源产业和行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的发展会有一片新天地。从长期来看,发展新<br />

能源将成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更可奠定经济长远发展的良好基础。<br />

义乌商报 20090603<br />

http://www.ywnews.cn/content/200906/03/ywnews_76985.htm<br />

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影响<br />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其不同的立足点。而且,各国政府都在依据本国经<br />

济发展和能源状况,阶段性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自身的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能源<br />

发展战略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存在着重视各自国情,积极跟<br />

踪世界潮流的共性,也有我们可以借鉴之处,需要注意加强研究。<br />

1、当前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主要特点<br />

1.1 能源安全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br />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以及意识到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日渐耗竭的背景下,随着<br />

紧缺的石油资源问题突出,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各国对能源资源安全关注程度也随之普遍上升。维<br />

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保障能源<br />

安全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br />

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高,需要大量进口补充境内能源资源的短缺,因此,能源发展战略除了考虑<br />

本国的资源因素外,极为注重涉及到国外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因素影响,甚至关注其他国家能源需<br />

求变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及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在历年的石油危机后,针对当前石油资源紧张<br />

的形势,发达国家以其较充沛的经济实力逐渐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力度,建立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是<br />

发达国家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而且,由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对能源发展战略的考虑既重视<br />

近期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又重视长远的能源可持续发展。<br />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多偏重于建立当前自身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能源资源充<br />

裕的发展中国家已认识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性,逐步加大了国家对国外企业开采和<br />

资源输出的控制。菲律宾明确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的底线是“确保实现国家能源 60%自给自足”。巴<br />

基斯坦战略目标明确,突出增加本土能源比重,减少对外进口依赖的重要性,并对落实目标,做出<br />

了详尽的项目规划。乌克兰在经历了能源供应危机后,能源战略更加强调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自主<br />

供应能力的必要性。墨西哥强调能源立法,同时,要及时分析阻碍国家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行<br />

能源战略调整。<br />

石油战略储备曾是以石油消费为主的发达国家应付石油危机的最重要手段,作为保障石油供应<br />

安全的这一战略措施也逐渐为发展中国家所效仿。现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为减少供应风险,<br />

都开始着手石油战略储备。石油战略储备已超出一般商业周转库存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取得主动,<br />

避免受制于人,有利于稳定国内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br />

1.2 突出节能<br />

各国能源战略最突出的变化特点就是以减少石油消费、减少进口能源依存度为主要目标。在当<br />

前可再生能源尚未能够实现全面替代的形势下,节能是实现这个目标最现实、收效最快的措施。历<br />

史上,发达国家曾以减少石油消费的战略赢得了更大的市场利益,在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的后<br />

的 20 年内,迫使石油价格处于甚至低于 10 美元/桶的低价运行时期。当前更加强调综合利用法律、<br />

经济和技术等手段鼓励节能,从开采、加工、运输、利用和消费等多环节深挖节能潜力,发展节能<br />

产业。为达到节能目的,利用市场和企业、消费者行为开发节能机械、节能汽车等;取消石油价格<br />

管制,主张由市场机制调节能源供求关系,对能源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加强<br />

17


勘探等措施。<br />

各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提高的要求,必将加大能源资源的消费量。如何减缓能源消<br />

费的增速,只有提高能源效率、加强节能。各国不同程度地采取立法、经济激励、政府补贴、自愿<br />

协议和广泛宣传等各种政策措施,并且相互借鉴有成效的举措,体现在各自的能源发展战略中。<br />

1.3 强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br />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灾害频繁的形成与人类过度地消耗化石能源存在<br />

密切的因果关系。虽然能源给当代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舒适和便利,但是全球能源消耗量持续增<br />

加的趋势不仅对世界能源供应是严峻的挑战,而且给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来巨大压力。当人类<br />

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很难逆转。<br />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制定本国能源战略和政策时,已将环境因素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不少国家<br />

的能源战略强调发展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和实现《京都议定书》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在《京都议<br />

定书》建立的减、限排温室气体总量机制下,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凸显为一种稀缺性的经济资<br />

源,拥有了这种资源就等于拥有了温室气体排放权和经济发展空间。依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br />

可以出售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美国为了国内集团利益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俄罗斯于 2004<br />

年 11 月批准了《京都议定书》。<br />

由此可见,能源的战略选择不仅是能源本身的问题,也是经济利益的问题,环境保护和人类生<br />

存的问题。能源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正越来越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能源战略目标由单纯强<br />

调能源供应向 3E(Energy,Economy,Environment)方向发展,即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转<br />

变。<br />

1.4 能源多元化发展<br />

各国的国家能源战略均加重强调实现保障能源安全需要全方位的措施,不过度依赖单一的能源<br />

形式,减少经济发展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战略的核心是安全、环境和效益。各国的<br />

能源战略都出现了“多元化”的宇样,其含义是非常深刻的:一是能源资源种类的多元化,这可以<br />

带来能源产业的繁荣,同时将促进能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是以保障石油安全为核心,积极开<br />

拓新的石油供应基地,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并且各国都有意识地避开主要从中东地区进口<br />

的做法,将多元化进口的目标锁定在其他具有一定油气资源输出能力的拉美、非洲或东欧地区。三<br />

是关注全球资源状况,将资源开发重心由境内移向境外。无疑,这一策略的普遍采用,又必然将带<br />

来新的矛盾和问题。虽然对于能源资源出口国,是本国经济发展的太好契机,但是也会相应带来一<br />

些争端,如国内资源保护派的激烈反对,或者贸易国之间各种各样的资源争夺战,由此可能会引发<br />

出新的一类局势不稳定问题。<br />

由于石油价格的暴涨,各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坚定不移地奉行能源多元化战<br />

略,积极寻求替代石油资源,开发核能、氢能和其他新能源,甚至适度发展国内的煤炭工业,以降<br />

低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程度。重新认识煤炭,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br />

为确保能源供给的自主性,能源发展的可持续性,21 世纪以来全世界已形成转变以石油为主的<br />

能源经济,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新高潮。各国能源发展战略措施各有侧重,有的国家积极发展风<br />

电、有的国家积极发展核电,但都是以逐步替代油气资源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方案。可再生能<br />

源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将成为世界能源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世界能源市场将由目前的资源型<br />

转向未来的技术型,是一场更具竞争性的挑战。<br />

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状况分析,欧盟是世界上最推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家集团,其发展可再<br />

生能源的战略是: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的开发和<br />

应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制定具体目标、落实经济政策、建立研发队伍、<br />

培育产业基础、建立市场氛围、鼓励企业竞争。目前欧洲已成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技术和市场发<br />

展的中心。<br />

印度和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榜样。印度注重根据自身条件,寻找突破口,所采<br />

18


取的策略是:风力发电以市场换技术,市场规模和产业技术同步发展;适度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br />

源则以解决农村能源为主;氢能研发有所投入,跟随国际潮流。巴西坚持能源多样化和多渠道,因<br />

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能源发展战略:依靠水电和生物液体燃料资源优势,减少石油进口,保障<br />

国家能源安全,2004 年的生物液体燃料产量达到了 1500 万 t,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甚至出口生物质<br />

能源促进经济发展。<br />

1.5 加强能源国际合作<br />

不但一个国家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全球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也是有限。资源的<br />

有限性与各国能源战略区域向境外转移的特点,意味着国际间的能源资源争夺正在加剧。与过去不<br />

同,各国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能再靠殖民地的方式掠夺资源。资源与市场<br />

的国际化,使各国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强与能源生产国的外交往来,保证能源供应的来源;同时,<br />

必须加强能源消费国之间能源合作,形成联盟,增强话语权,抵御能源价格的上涨。资源进出口国<br />

之间的外交关系、资源国之间的战略联盟(如 OPEC)的合作以及资源进口国之间的战略联盟(如<br />

IEA)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更加微妙。突出体现在国际石油问题上,焦点集中在中东。为保障能源安全,<br />

能源外交成为能源消费国家 21 世纪以来的外交重点。各国能源战略普遍出现加强国际化的趋势。例<br />

如,韩国对内制定正确的能源政策;对外开展有效的能源外交,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积极倡导区<br />

域间的能源合作,加强与产油国的谈判力度。非洲各国强调需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和合作,协调各国<br />

能源政策,明确能源发展战略。无论是产油国还是消费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都是十分必要的。油<br />

气出口是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支柱,巩固与邻近国家间的互补合作机制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br />

由于能源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具有重要作用,能源的市场性质已从一般商品转为重<br />

要的战略商品,能源问题已呈现出日益全球化和政治化的趋势。由一国自主的能源发展向境外资源<br />

的拓展是各国能源需求数量和品种的要求,为避免国家之间对世界有限能源资源的恶性竞争,积极<br />

开展能源外交,将能源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战略因素,强调能源生产大国之间以及消费大国<br />

之间的对话机制,发展多国的能源国际合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由此也将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br />

化的发展。<br />

欧盟的能源战略就突出体现了以上国际能源战略的特点。欧盟的能源战略重点是保证“经济安<br />

全、国防安全、生活安全”,提出“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环境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基本原则。在确<br />

保本国能源供应方面以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为主要战略措施,加强能源共同体的建设。<br />

欧盟各国的能源战略虽各具特点,但是总体上是一致的。例如,德国的能源战略锁定长远目标,<br />

从能源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出发,有效控制国内有限的能源资源开发;持续不断地节能;积极开发<br />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占据能源新技术的制高点,实现传统能源的替代。能源进口多元化,石油储备<br />

法定化,保障安全供应。面对本国不可再生能源资源递减的趋势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英国新的<br />

能源战略基点是低碳。强调在市场框架和政策相互影响下,培育市场竞争力,实现提高能源效率、<br />

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多样性的战略。能源技术的研发不局限于本国的能源资源,着眼于世界主<br />

要的能源应用技术,以实现未来的能源技术出口换能源资源进口的发展战略。法国立足国情,因地<br />

制宜地发展能源多样化,积极发展核电,提高能源供应独立性,实现安全供应。比利时的能源战略<br />

长远目标是使用更利于环保的能源,逐步向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过渡。波兰在长期能源战略目标下,<br />

针对当前问题,突出过渡期的能源战略重点。依据国家能源法,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国家财政<br />

将不直接参与能源项目投资,只在法律和税收政策、贷款担保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br />

美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能源供应自主性,突出特点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国家战略。<br />

战略目标明确,并辅有相应详细的政策和对策目标、措施,易于操作、监管。实际上,美国能源战<br />

略还有一个极为重要内容就是充分开发利用全球的油气资源。观察美国国家外交战略圈,几乎囊括<br />

了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国家,特别是中东地区。在不断努力巩固海外石油来源的同<br />

时,逐渐明确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发展新技术,包括燃料的替代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技术。<br />

能源战略和政策是日本政府一贯的工作重点,能源战略的稳定性促进能源政策的有效实施。虽<br />

19


然日本能源资源贫乏,目前日本一次性能源的自给率不足 20%,但是政府立足于技术创新致力节能,<br />

成立“节能中心”,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指导国民和企业的节能以及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发展<br />

太阳能等新能源;着眼于全球能源资源的利用,坚持实施以保障能源安全为重点的外交策略,以及<br />

国内企业联合一致对外,参与国际竞争的做法,不断提高开发国外石油资源的份额。随着社会经济<br />

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日本不断完善能源构成多样化、进口多元化和以石油储备为依托的能源<br />

战略,从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等全方位考虑能源战略的发展,确保了自身能源的长期安全供给,<br />

保障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并使得日本成为世界能源效率最高的国家。<br />

俄罗斯能源发展战略制定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能源战略目标明确,所关系到的对象明确。能源<br />

区域发展具有地域资源特点,相应的能源政策针对性强,每一种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电能<br />

(包括核能和热能)、能源输送等的发展预测都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以及为实现改革所应该创造<br />

的必要条件。同时,指明了能源工业和其他工业部门的相互关系,能源工业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意义。<br />

并且明确了能源战略实施系统,包括:联邦政府行动计划,实施国家能源政策的指标体系,原有相<br />

关规划的修订,利用国家信息资源建立的能源战略实施监控系统。<br />

2、能源发展战略变化引发的影响<br />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绝不仅仅是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平衡的问题。由<br />

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能源市场的国际化,国内能源供求矛盾需要依靠能源进口来化解,国家经济稳<br />

定运行状况与能源对外依存度密切相关。因此,国家的能源进口来源可靠性必然与世界其他能源资<br />

源丰富国家、运输通道必经国家的外交关系密切相联系。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甚至是国家的政治和<br />

军事问题。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变化将影响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br />

能源战略选择的侧重点不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军事等国家大战略发达国家以石油为主的<br />

传统能源结构,使得能源保障供应的重点放在石油方面。加大石油储备是所有发达国家保障石油安<br />

全的主要措施。除此之外,美国主要依靠控制石油产地、石油市场来实现石油供应安全的目标。欧<br />

盟国家则将重点放在了增加能源自主率来增强抵御石油危机的能力。美国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必<br />

然会加强对资源国的政治形势的关心,来保证国外资源的开采,但却对国内汽车大排量增加的趋势<br />

不加以任何限制,大量进口石油增加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欧盟各国的平均油价比美国高得多,<br />

并对大排量汽车课以重税,以节约能源和鼓励新能源开发有效地抑制了石油消费过度增长。<br />

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开拓国外资源,争夺石油战略资源,能源外交已成为国际外交战略的<br />

重点国际外交研究已经注意到 21 世纪国际形势发展的这一特点,能源外交也成为各大石油进口国外<br />

交战略的重点。为保障全球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和平环境,以加强国际间的能源合作来减少冲突,<br />

以加强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对话机制来保障石油安全供应。<br />

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开拓国内资源,将开拓能源资源的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上,减缓不可<br />

再生能源资源的消耗速率,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世界可再生能源总<br />

量显著增加,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供应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截至 2005 年年底,世界可再生<br />

能源发电装机达到 180GW,其中风力发电 59GW,小水电 80GW,生物质发电 40GW,地热发电 10GW,<br />

光伏发电 5GW,生物液体燃料如乙醇则达到 330 亿 L,柴油达到 220 万 t。世界能源供应中,传统<br />

生物质能大约占 9.0%,大水电占 5.7%,新的可再生能源达到 2.0%以上。<br />

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 2020 年,新<br />

的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 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br />

中总的比例将达 3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br />

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目前,世界上已有 50 多个国家制定了各种形式的激励可<br />

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其中包括 14 个发展中国家;32 个国家和部分大国的州政府出台了强制上网<br />

的政策(FEED—IN—TARRIF);6 个国家以及部分国家的地方政府出台了强制配额政策(RPS);30<br />

多个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政府财政补贴或其他激励措施。各个国家和世界性组织可<br />

20


再生能源资金投入明显加大,政府每年直接或间接投入在 100 亿美元以上。投资基金如摩根斯坦利、<br />

高盛、汇丰基金等都积极介入,世界银行、欧洲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等国际金融组织也增加了这方<br />

面的投入。欧盟规定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要由 1997 年的 6%,提高到 2010 年的 12%,2020<br />

年的 20%,2050 年将达到 50%;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整个电力中的比例由 1999 年的 14%提高到 2010<br />

年的 22%。由于各国政府积极推动,资金投入明显增加。同时,在政策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企业有参<br />

与的积极性,促使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以风力<br />

发电为例,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风力发电的单机容量从 10kW,上升到几兆瓦。2003 年世界<br />

安装的风机平均单机容量已达到 1300kW,风电成本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 20 美分/kwh,下降到目<br />

前的 5 美分/kwh 左右,其中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成本就下降了 50%。据预测,2000—2010 年风<br />

电成本还可以下降 30%。届时,风电成本基本上可以和常规能源发电相当。<br />

能源战略的变化促进能源结构和能源工业的变化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转<br />

变,同时也促进了能源工业结构的变化,使得能源产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如 BP 等世界级的大石<br />

油公司目前在积极开发太阳能、燃料电池等新技术,以后将不再仅是单一石油业务的公司,可能会<br />

成为能源公司。<br />

为提高能源效率,发展能源新技术,推动科技发展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开发、运输方式<br />

与利用设备各个环节都需要改进,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提高能源系统管理水平和能源传输效率;利用<br />

生物工程技术实现替代能源,减缓紧缺能源的危机程度;利用化学技术发展洁净煤工程;利用计算<br />

机控制理论提高能源设备的利用效率;发展新型材料,建设节能型建筑。<br />

为保障能源安全,改进能源供应方式,增加灵活性由于大电网存在的事故几率对社会经济造成<br />

的影响极严重,因此不再只强调发展大电网供电,也强调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点、<br />

天然气管道的运输和燃料电池运输的方便性,采用分散式的供电方式。<br />

3、启发<br />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而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具有更大的特殊性<br />

和挑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应对能源长远发展遇到的严峻挑战,我国采取正确的能<br />

源战略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才能保证在“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br />

最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水平的提高。我国必须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br />

经验,学习其他发展中国家根据具体国情发展的经验,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和<br />

环境保护日益加强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br />

中国改革论坛 20090603<br />

http://www.lrn.cn/media/energynews/hgny/200906/t20090603_373958.htm<br />

承德打造京北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占优势<br />

5月,总投资 13.81 亿元、装机 1270 千瓦的双峰寺水库工程项目通过国家立项审批。这是继去<br />

年 9 月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获国家审批之后,承德市向京北最大清洁能源基地目标迈出的重要一<br />

步。据了解,截至 2008 年底,该市清洁能源装机已达到 21.9 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 19.7%;<br />

2009 年计划投资 36.8 亿元用于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占年度全市项目建设投资总额的 17.6%。<br />

承德市风能、水能、地热能资源丰富。全市风能可开发面积 3029 平方千米,可开发量 362 万千<br />

瓦;水资源总量为 37 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 78 万千瓦,占全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的三分之一;目<br />

前共发现 10 处地热田,地下热水日可采量达到 11630 立方米。“随着全球资源供应趋紧,承德的资<br />

源优势将进一步彰显。”市委书记杨汭说,“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br />

承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br />

为此,承德市把清洁能源确定为六大战略支撑产业之一,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风电、大力开发水<br />

电、适度发展火电、全力争取核电,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全力把承德建设成为京北最大的清洁能<br />

21


源基地。到 2013 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达到 692 万千瓦,销售收入达到 200 亿元。其中风电装机<br />

210 万千瓦,水电装机 191 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 4.8 万千瓦,热电装机 286 万千瓦。<br />

重点抓好承德双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2008 年 9 月,该市第一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获<br />

国家审批,目前正在谋划第二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已有红松风电、龙源建投、华润风能、大<br />

唐国际、省建投等多家企业进行规模化开发,到今年年底全市风电装机将达到 60 万千瓦。<br />

加快开发水能资源。目前,双峰寺水库工程已被列为我省“十一五”期间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建<br />

设 1 号工程,初拟总库容 1.31 亿立方米,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总装机 360 万千瓦的丰宁抽水蓄能<br />

电站项目,国家发改委已批准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2010 年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滦平六道河等 6<br />

座水电站建设。<br />

加快核电建设,打造河北首家核电基地。承德核电项目规划建设 4×100 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br />

中一期工程拟建设两台 100 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目前,中广核集团已完成厂址初选工作,正积极申<br />

请列入国家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br />

积极开发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重点开发隆化七家、丰宁洪汤寺、围场山湾子、<br />

承德县头沟等温泉旅游项目;在市区及有条件的县区,大力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技术。目前,市区已<br />

有 60 万平方米的建筑应用了地源热泵技术,到 2011 年,全市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面积达到 100 万平<br />

方米以上。分别建设平泉、滦平 2 个 2×1.2 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建成丰宁 20 万吨木煤项目。<br />

在市区试点并推广使用建筑一体化的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到 2011 年,建成 3-5 个屋顶光<br />

伏发电项目,总容量 200 千瓦以上。<br />

河北日报 20090603<br />

http://info.pv.hc360.com/2009/06/03095044867.shtml<br />

韩国力拼“绿色增长” 2030 年进世界环境 10 强国<br />

韩国政府将自行车生产作为“绿色增长产业”之一,并争取在李明博任期结束的 2012 年,将自<br />

行车的国内交通手段分担率由目前的 1.6%提高到 5%。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韩国受打击很深。<br />

而几乎与此同时,一场由李明博总统亲自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绿色国民运动”在韩国展开,方兴未<br />

艾。<br />

如今,如果你翻开韩国报纸,打开电视,诸如“绿色增长”、“低碳素发展”、“绿色新政(New<br />

Deal)”、“绿色就业(Green Job)”、“绿色家庭”、“绿色大爆炸(Big Bang)”等“绿色”词汇比比皆<br />

是。<br />

“绿色增长”,将成为韩国的下一个国力竞争点。<br />

环保总统力争下一个“汉江奇迹”<br />

去年 8 月 15 日,李明博在纪念韩国光复 63 周年和韩国建国 60 周年的大会上讲演,正式提出“绿<br />

色增长”主张,提议把“低碳素的绿色成长”作为韩国新的远景目标之轴心。<br />

李对“绿色增长”战略高度期许,认为此战略将开辟韩国下一代 10 年至 20 年的谋生之道,提<br />

供韩国人的衣食住行。“绿色增长”,被他看作是继汉江奇迹以后,再次创造朝鲜半岛奇迹的未来战<br />

略。<br />

李明博的讲演中,历数了“绿色增长”的优点,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耗、提高再生能<br />

源比重、通过再生能源行业创造就业岗位、改善由于大量进口原油而恶化的国际收支。<br />

之所以把“绿色增长”提到如此之高的位置,是出于韩国对于自身国际地位和国内状况的重新<br />

审视。<br />

当时,韩国的环境在国际评价中印象不佳。2005 年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的环境持续性指<br />

数(ESI)评价中,韩国在 146 个国家中排名第 122 位。在 OECD 国家中,排在最末尾。<br />

与此同时,韩国又是个能源和资源都极为贫乏的国家。按李明博的话说,是“不生产一滴石油”<br />

22


的国家。<br />

韩国是世界第七大石油消费国,第四大石油进口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居世界第五,一年要进口<br />

石油 7.5 亿桶。李明博发表讲演的时期,国际原油价格达到了 147 美元/桶的顶峰。因此减少原油进<br />

口,研发新能源,提高再生能源利用率对韩国来说,是非常迫切且现实的需要。韩国有媒体说“绿<br />

色增长计划”对韩国来说,不是一种选项,而是一项必须采取的战略。<br />

而且,韩国在能源总消耗量中,对传统的能源煤炭和石油的依赖非常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br />

的比重只有 2%(2006 年),在 OECD 成员国中一直处于最下游位置。可是,从 1988 年到 2006 年间,<br />

韩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研发投资金额只有美国的 4%、日本的 7%。<br />

再加上,近年,美国、英国、日本等强国都将环境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如英国在 2005 年将<br />

低碳素绿色经济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最近又公布了以创造 10 万个就业岗位为目标的“绿色新政”。<br />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未来 10 年内向开发清洁能源投资 1500 亿美元,创造出 500 万个就业<br />

岗位的计划。日本也提出了到 2015 年将“环境产业”市场规模扩大到 100 万亿日元,并将该领域就<br />

业人员增至 220 万人的计划。韩国报刊也对他国环保经验多有介绍,这些国家重视环境的行动对韩<br />

国是个很大的触动。<br />

对于李明博来说,绿色增长计划可以说是他的最后一张牌。李上台一年多来,他提出的促进韩<br />

国经济增长的“747 计划”(即在任期内经济年增长 7%、人均 GDP4 万美元、韩国成为世界第七位<br />

的经济强国)和“大运河计划”(连接首尔与釜山长达 400 多公里的运河)先后遇到严重挫折,被反<br />

对党批评和嘲笑。<br />

金大中总统和卢武铉总统时期,韩国成了 IT 强国,经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没有创造出足<br />

够的就业岗位,韩国由此陷入了“低就业率的经济增长”。目前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了韩国政府最揪心<br />

的难题。据李明博的经济参谋们估算,发展再生能源产业可以比制造业多创造两三倍的就业。尤其<br />

是发展太阳能产业、风力发电业,需要八倍于普通产业的就业人口。通过绿色增长可以增加就业人<br />

口,这样也有利于减少贫富差别,而且是项可持续性的增长,在李明博看来,确实是最应该推行的<br />

战略了。<br />

而李明博本身就是靠打环保牌当选总统的,曾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作封面人物,称为“环保<br />

总统”。他就任首尔市长时,成功地恢复了首尔的“青溪川”,这项环保工程成了李明博最耀眼的政<br />

绩。他上台后就雄心勃勃地推进“大运河计划”,以图续写他“环保总统”的篇章。“大运河计划”<br />

尽管遭到各界强烈反对而作罢,但李明博确实有很深的环保情结,甚至有媒体称他为“善于玩水的<br />

总统”。<br />

2030 年进入世界环境 10 强国<br />

李明博倡导“绿色增长”战略后,韩国政府立即开始着手实施。去年 8 月底即公布了《国家能<br />

源基本计划》,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关键数字:<br />

提高资源循环率。资源循环率是指能够再利用的资源占所使用的资源总量的比率。 1995 年,<br />

韩国这个指标是 5.5%,2005 年为 13.9%,到 2012 年要提高到 16.9%。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率,韩<br />

国将引进“资源生产率”概念。韩国政府决定,将 2005 年 120 万韩元/吨资源(表示一吨资源可以<br />

生产 120 万韩元的经济价值)的资源生产率提高到 136 万韩元/吨资源。<br />

提高能源自主率。2007 年,韩国能源自主率(指韩国国内开采的和在国外投资开采的能源占能<br />

源使用总量的比重)为 3%,2012 年要达到 14%,2050 年要达到一半以上。<br />

减少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的比重,从目前的 83%降至 61%。扩大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br />

源与再生能源在能源使用总量中的比重——2006 年,这个数字为 2%,2030 年要达到 11%,2050 年<br />

要达到 20%以上。将发电总量中核电所占比重从目前的 36%提高到 2030 年的 59%。提高韩国在新<br />

能源和再生能源世界市场上的地位。2005 年,韩国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产值仅 16 亿美元,2020 年要<br />

达到 146 亿美元。届时世界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市场规模估计在一万亿美元,韩国将居第八位。<br />

23


今年初韩国政府还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提出了“绿色新政”,包括:整治韩国内四<br />

大江河;建立绿色交通系统;普及绿色汽车和绿色能源;扩增替代水源以及建设中小规模的环保型<br />

水库。<br />

“绿色新政”有雄心勃勃的目标:短期内,也就是在李明博任期结束的 2012 年为止的四年里,<br />

政府将向“绿色经济”投入 50 万亿韩元(当时,1 美元约合 1400 韩元),要创造 96 万个工作岗位;<br />

建设 200 万户具备太阳能热水器等的“绿色家庭”; 并将 20%的公共设施照明更换为节约型发光二<br />

极管(LED)照明。<br />

长期规划是,在 2030 年,将能源的自主性、绿色技术水平和环境绩效指数(EPI)等,提高到<br />

发达国家水平,树立绿色国家的形象,使韩国进入世界环境 10 强国。<br />

在年初李明博主持制定的《新增长动力前景及发展战略》中,还提出了 17 项新增长动力产业,<br />

其中有 6 项属于绿色技术领域: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低碳能源、污水处理、发光二极管(LED)应<br />

用、绿色运输系统(扩大低碳铁路交通网,增加轻轨车和火车,减少汽车的使用)、高科技绿色城市。<br />

韩国环境部也提出了加速发展十大绿色技术:污水处理、绿色汽车、气候变化应对、土壤及地<br />

下水污染净化、生物资源利用及还原、环保、高效资源回收、温室气体替代物、生活共识环保产品。<br />

韩国知识经济部则表示要加大对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研发投入。2007 年这项预算为 1209 亿韩<br />

元,随着李明博绿色增长计划的提出,2008 年几乎翻了一番,为 2400 亿韩元,到 2012 年,要达到<br />

4000 亿韩元。<br />

《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还提出要成立绿色金融和绿色基金,培育和支援绿色技术及产业提高<br />

国际竞争力并创造就业岗位,降低对煤炭石油燃料的进口依赖度,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br />

管理制度,制定排放权交易制度,推进环保税制等等内容。<br />

韩国还专门成立了推进和落实绿色增长战略的组织机构,由直属于总统的“绿色增长委员会”<br />

统率该项计划。民间各界人士则成立了“绿色增长总协作团体”,下设五个分团体:产业协商体、金<br />

融协商体、科研协商体、消费者市民协商体、地方政府协商体。<br />

随着韩国开展绿色增长计划,国外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韩国的新能源技术和材料严重依赖国<br />

外,太阳能发电材料和零件的进口依赖度达到了 75%,风能则高达 99.6%。为此,韩国政府很注意<br />

引进外资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产业。仅今年上半年,韩国就与新能源技术先进的欧洲国家丹麦、<br />

瑞士、奥地利和德国的公司各签订了一项合同,这四家公司共在韩国建厂投资 2 亿美元,将生产风<br />

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塔、太阳能模块。<br />

证券市场上自行车行业相关股票急升<br />

通过韩国政府的推广促进,韩国国民也在努力变“绿”。<br />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近来,认为全球变暖直接关系到自己健康的“绿色一代”成了新的消<br />

费群体。他们买东西时斤斤计较二氧化碳排出量,以使用大众交通和自行车为荣。哪怕多花钱也要<br />

买有机农产品。<br />

这又带动了绿色农产品的畅销。据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的研究,近 10 年,韩国绿色农产品(有<br />

机、无农药和低农药)的栽培面积增加了近 100 倍,市场上获得环保认证的农产品增加了七成——<br />

尽管绿色农产品价格远高于一般农产品价格。<br />

去年 8 月,李明博曾要求“为帮助青少年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气候变化等相关知识,要讨论<br />

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入绿色发展概念的内容”。今年下半年,韩国中小学生就将开始学习绿色发展课程<br />

了。<br />

也许是尝到了通过复原清溪川打环保牌的甜头,首尔市政府表示,要向清溪川看齐,使市内 54<br />

条已经被水泥建筑物覆盖的小溪在 2020 年前重见天日,并整治成像清溪川一样集“治水、生态、景<br />

观及地区开发功能为一体的”美丽的环保小溪。韩国政府更将清溪川榜样推向全国,实行“清溪川<br />

+20 工程”,即在全国 10 多个城市选 20 条被水泥建筑物覆盖的溪流,在 2011 年以前让它们恢复原<br />

24


貌。<br />

最近几个月,韩国证券市场上的自行车行业相关股票急升。原因是政府将自行车生产作为“绿<br />

色增长产业”之一,将指定“自行车日”,并争取在李明博任期结束的 2012 年,将自行车的国内交<br />

通手段分担率由目前的 1.6%提高到 5%。<br />

去年油价飙升,韩国人对节省能源予以高度关注。在办公室不打领带,靠凉爽的着装,就可降<br />

低空调的使用。许多公司要求员工摘掉领带,“无领带着装上班”。<br />

今年 2 月 18 日《朝鲜日报》一篇标题显目的文章“再见,塑料袋,易买得掀起绿色革命”,报<br />

道了韩国几家大型超市如新世界和易买得推进了“减少包装,绿色万里行”的活动。<br />

其实,李明博倡导的“低碳素绿色增长计划”可以看作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绿色<br />

技术和环保能源,创造发展动力,增加就业岗位。金融危机之际,我们都在寻找下一个国力增长点,<br />

而邻国业已如火如荼的“绿色增长计划”应该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 (文/詹小洪 中国社科院经济<br />

所研究员)<br />

瞭望东方周刊 20090603<br />

http://discover.news.163.com/09/0603/10/5ASL6ACH000125LI.html<br />

用玉米粒“做”家电<br />

欣赏平板电视绚丽多彩的画面时,大家很容易忘记一个事实——这种产品生产工艺极为复杂,<br />

伴随着严重污染环境的风险。因此,在这一行业中,环保早已成为众多厂家首要履行的社会责任。<br />

作为全球液晶电视巨头,夏普,尤其是夏普中国的实践可称为责任履行的范本。<br />

昨日下午,由日本夏普株式会社、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主办,本报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br />

委员会辽宁省分会协办的“节能减排·绿色战略——夏普环境事业研讨会”在沈阳成功举行,辽宁<br />

省环保厅和沈阳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行业专家以及省内多家媒体共同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人士对<br />

夏普高科技产业中的节能减排经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br />

对于夏普来说,保护环境是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写入内部制度的。夏普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br />

海外营业本部长兼中国总裁菅野信行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战略目标是 2010 年成为“将<br />

造成地球变暖的负荷变为零”的企业。<br />

夏普之举<br />

生产排水 100%循环利用<br />

玉米、淀粉、塑料颗粒、废旧塑料底座……这些很难让人联想到电子产品的东西昨日出现在研<br />

讨会现场,着实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就拿这些做家电,可能吗?”现场一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br />

时表示,举例来说,夏普中国此前推出的 65 英寸液晶电视支架表面,就使用了从玉米淀粉中提取的<br />

原料做成的涂料,无铅无害。<br />

在夏普,太阳能发电和燃料电池系统提供的电量占工厂整体用电量的 1/3,生产工程排水 100%<br />

循环利用。夏普也是中国环保与新能源政策的紧密追随者。早在 2006 年中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br />

之前,夏普已在中国布局太阳能事业多年。<br />

夏普龟山工厂是全球最大的液晶屏生产工厂。据介绍,龟山工厂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发<br />

电系统,发电量高达 5210KW。此外,该工厂还设有日本最大规模的燃料电池系统,可提供 1000KW<br />

的电量,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 3000 吨。菅野信行先生对完成“夏普在 2010 年将造成地球变暖<br />

的负荷变为零”这一目标充满信心,“我们估计,如果早一点的话,2009 年就有可能实现。”<br />

对今年全国低碳行动试点城市沈阳,菅野信行先生认为将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今天我们在沈阳<br />

举办这个环境研讨会,就是要把我们的经验带到这里,旨在加强与中国环保事业相关政府、行业、<br />

媒体等机构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与指导。”他称,今后夏普公司会继续将其在环保领<br />

域里的成功经验运用于中国市场,并与更多的中国企业分享与交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活动。<br />

25


现场提问<br />

环保增加成本怎样达双赢<br />

对于夏普大力推广环保生产的理念与举动,很多与会专家和媒体也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日本夏<br />

普环境安全本部本部长森本弘先生一一做了解答,现场展开一场有关推广环保与企业利益如何取舍<br />

的激烈讨论。<br />

提问 1:如何达到双赢?<br />

环保专家:对于企业来说,使用环保材料或是环保生产工艺,必然带来产品成本的增加,这对<br />

于渴望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是很矛盾的。企业怎样才能达到双赢?<br />

森本弘:环保和企业发展的双赢,需要相当的企业投入。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承担相应的社会<br />

责任与寻求自身的发展同等重要。很多年前,夏普便已意识到社会责任对企业的重要性,并在经营<br />

思想中明确指出“夏普并不一味追求规模的大小,而是要以诚意和创意为全世界文化和福利的提高<br />

作贡献”。成本方面,拿日本龟山工厂为例,我们尽可能采取一切环保的生产方法,环保工厂做出来<br />

的液晶电视可能价格会高一点,但在日本获得了消费者青睐。<br />

提问 2:电子产品节能减排适用其它领域吗?<br />

日本环保系统驻沈办事处工作人员:<br />

夏普作为一个大型的电子、电器生产企业,其目前节能减排的环保生产方法与产品适用于其它<br />

领域吗?<br />

森本弘:夏普将可节约能源的液晶产品和可创造能源的太阳能电池定为公司的核心产品。这类<br />

产品虽然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制造领域,但未来也可以发展成其它相关可适用行业。<br />

提问 3:在中国会建立环保工厂吗?<br />

记者:夏普在中国会建立类似于日本龟山工厂那样的环保工厂吗?<br />

森本弘:不管在哪,工厂将建设并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打造环保工厂是我们最基本的想法。<br />

为了达到节能减排这一目标,我们尽量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加上太阳能电池产量增加,我们一<br />

定会实现“2010 年将造成地球变暖的负荷变为零”这一目标。我们 2010 年之后会有新的目标,可<br />

能会是二氧化碳削减量达到排放量的几分之几等等。<br />

时代商报 20090603<br />

http://news.lnd.com.cn/htm/2009-06/03/content_710223.htm<br />

国际民间合作组织中国推广可再生能源<br />

中新湖南网 6 月 2 日电 (刘双双 鲁毅)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所面临的<br />

共同难题,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研究成为世界共识。二日,“生态工业拉动经济增长国际会议”在湖<br />

南长沙开幕,包括国际民间合作组织在内的众多机构及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如何加速可再生能源的<br />

发展。<br />

据了解,二 00 八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二十八万兆瓦,较二 00 七年增长了百分之十六。<br />

欧盟与美国的可再生能源甚至首次超过传统能源发电能力。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可<br />

再生能源制造、生产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r />

国际民间合作组织总干事 V.K.Damodaran 介绍,国际民间合作组织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二个<br />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作出表率的国家加入,主要为推广可再生能源的知识。与传统能源相比,可再生<br />

能源应对金融危机的抵御能力更强。如德国二 00 八年在太阳能领域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全<br />

年有超过二十万的系统在全国得到推广安装,风能发电能力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九。<br />

26


国际民间合作组织主席童建栋说,可再生能源可在当地实现小规模生产,极具可操作性,将成<br />

为世界各国未来的主要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研究成为世界共识,而中国已在这一道路上迈出<br />

稳健步伐,成为小水电发电量最大的国家。<br />

此次将会议放在中国内陆省份湖南,缘于国际民间合作组织将把在中国的第一个生态工业园示<br />

范基地落户此地,与怀化工业园共建生态“示范田”。童建栋希望,这种生态工业园的模式今后可在<br />

海内外推广,用生态工业推动经济的发展。<br />

中新湖南网 20090602<br />

http://www.hn.chinanews.com.cn/news/kjww/2009/0603/21073.html<br />

新能源三年规划启动上海新引擎<br />

东方早报讯 昨天,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的《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br />

(2009-2012 年)》明确指出,上海将先行聚焦启动核电、风电、IGCC、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等高新<br />

技术产业化发展重点,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支撑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绿色”引擎。<br />

在《行动方案》中提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高性能纯电动汽<br />

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同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成本、提<br />

高性能。根据《行动方案》,到 2012 年,混合动力汽车弱混、中混、强混全系列实现产业化,充电<br />

式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轿车批量上市;纯电动商用车形成公交客车、中型客车、环卫车、工程车<br />

等产品细分序列。到 2012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规模达到 900 亿元,汽车零部件产值<br />

达到 100 亿元,整车产值达到 200 亿元左右。<br />

《行动方案》还在政策扶持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政府逐年提高采购比例,争取 2012 年政<br />

府和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新购比例占 30%以上,新能源公交客车新购比例占 30%以上;鼓励和支持<br />

出租、电力、环卫、邮政等公共服务行业应用新能源汽车,争取 2012 年形成 3000 辆左右新能源汽<br />

车的应用规模。<br />

《行动方案》中透露,将鼓励全社会积极投资太阳能发电项目,推动崇明生态岛建设以及“平<br />

改坡”等方面的太阳能发点应用,特别是对到上海投资设厂的企业在其建筑物上建设太阳能发电项<br />

目给予补贴。<br />

东方早报 20090601<br />

http://www.sdrt.com/news/caijing/200906/287659.htm<br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古巴“能源革命”经验值得借鉴<br />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提议,在未来十年里,将向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投资 1500 亿美元。(1 美<br />

元约合 6.83 元人民币)AlterNet 网站近日发表文章称,为了吸取灵感,也许奥巴马需要看看邻国古<br />

巴的经验。过去几年中,古巴已经成功地“绿色化”其能源部门,并且正在输出“能源革命”。那么,<br />

美国能从古巴吸取怎样的经验呢?<br />

几年前,由于热电厂老化陈旧、发电效率低下、大型输电损失以及浪费型消费等问题,古巴频<br />

频遭受停电的困扰。2006 年,为了应对电力危机,古巴政府启动了“能源革命”行动(Revolución<br />

Energética)。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当时表示:“我们并没有等着燃料从天<br />

上掉下来,因为我们已经幸运地发现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节约能源,这就如同找到一座大油田。”<br />

在四月份出版的《可再生能源世界》杂志(Renewable Energy World Magazine)上,国际太阳能<br />

组织(Solar Energy International)的劳里·格瓦拉-斯通(Laurie Guevara-Stone)总结了古巴能源革<br />

命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br />

古巴的电力事业公司不失时机地开发节能的“油田”。格瓦拉-斯通表示,古巴电力事业公司在 6<br />

个月内,动员起消费者,将 900 多万只白炽灯(几乎是古巴使用的所有灯泡)更换为紧凑型荧光灯。<br />

根据电力事业公司规划,超过 200 万台节能冰箱、100 万台风扇、18.2 万台空调、26 万台水泵将被<br />

27


出售。<br />

从 1997 年开始,古巴教育部便开展了关于节能的创造性教育运动;媒体在每周一次的电视节目、<br />

电视广告和新闻文章中,宣传可再生能源和节能;1.3 万名社会工作者通过访问家庭,更换灯泡,引<br />

导消费者节约能源,为能源革命做出了贡献。<br />

除了教育运动,修订后的古巴电价结构极大地限制浪费型消费。如果消费者每月用电少于 100<br />

千瓦时,他们只需支付最低电价,每千瓦时仅需 0.4 美分。但随着电力消耗的增加,费用也随之剧<br />

增长,当消费者每月用电超过 300 千瓦时,电费将达到 5.4 美分。<br />

为促进发电,古巴政府建立了两个风力发电场,正在安装额外的 100 个测风站。同时,古巴还<br />

建设了一座入网太阳能发电厂,180 座小型水力发电站,并扩大了沼气设施(主要在制糖业)的产<br />

能。<br />

多年来,古巴一直推动可再生能源用于离网电气化。与此同时,古巴安装了 8000 座太阳能电力<br />

系统,使得所有的学校、诊所、社会中心和许多住宅楼实现电气化。今年,古巴又在新增 300 座动<br />

物废弃物沼气厂,并计划使用可再生能源为其余 10 万座无法获得电力的房屋供电。<br />

最后,古巴通过改进传输电缆、电线杆和仪表等措施,解决电力传输损耗的问题。古巴安装了<br />

将近 2000 座以柴油和燃料为基础的微型发电厂,从而消除了许多社区的电力传输需求。<br />

通过这次“能源革命”,2004 年和 2005 年几乎每天都在侵扰古巴的断电情况已经成为历史。根<br />

据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UNHDI),2007-2008 年,古巴人均消耗 1380 千瓦时电力,不足美国消<br />

费者的 1/10。国际太阳能组织的格瓦拉-斯通指出,(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古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达<br />

到较高人类发展水平。<br />

古巴不仅向国外输出医生和老师,还派遣可再生能源专家。在玻利维亚、洪都拉斯、莱索托、<br />

马里、尼日利亚、南非和委内瑞拉等国家,古巴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为当地安装了太阳能面板并提供<br />

出节能建议。古巴的社会工作者已经在海地安装了 200 多万只节能灯泡。<br />

多年来,古巴农村电气化项目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例如在 2001 年赢得了联合国“全球<br />

500 佳”奖项。<br />

2007 年 4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Achim Steiner)称赞了古<br />

巴的“能源革命”。他评论说:“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古巴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设法解决能源危<br />

机,成效非常显著。古巴值得自豪,古巴通过对清洁能源的长久承诺,解决了一个短期危机”。施泰<br />

纳还表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要“让人们关注古巴的努力”。<br />

格瓦拉-斯通指出,美国的贸易禁运严重阻碍了古巴提升其甘蔗渣和风力发电场的努力。<br />

在美国,清洁能源法案在超过 6 年的时间里,逐步淘汰白炽灯泡,古巴只用了短短 6 个月就设<br />

法完成了这一举措。如同古巴从美国技术中获益一样,美国可以学习古巴在能源部门的智慧,在一<br />

个共同的“能源革命”中,与古巴开展合作。<br />

人民网-环保频道 20090603<br />

http://env.people.com.cn/GB/9407608.html<br />

国际观察:气候变化谈判能否突破“瓶颈”?<br />

新华网波恩 6 月 2 日电(记者郇公弟)联合国 2009 年第二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本月 1 日至 12<br />

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目标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新协议准备草案。根据国际社会 2007 年年底制<br />

定的“巴厘岛路线图”,这一新协议应在今年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br />

达成。<br />

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新协议必须涉及的两大核心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依<br />

然存在重大分歧。因此,第二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能否突破“瓶颈”引起普遍关注。<br />

第二次谈判意义重大<br />

28


在哥本哈根大会前,今年应举行 5 次谈判。在 4 月初结束的第一次谈判中,各方阐明了各自的<br />

立场和目标。第二次谈判应制订出新协议草案。剩余的三次谈判用于敲定最终协议文本。如果第二<br />

次谈判不能顺利完成使命,那么年底前达成新协议的前景将受到威胁。<br />

根据“巴厘岛路线图”,新协议应包括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br />

承诺期(2012 至 2020 年)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目标;二是加强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br />

全面、有效和可持续的实施,就发达国家履行公约所规定的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技术、提供<br />

资金支持等作出具体安排。<br />

谈判正面临立场分歧<br />

目前,围绕减排指标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斗争相当激烈。这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br />

当前所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不仅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而且还极力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减排<br />

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坚持,如果发达国家不能首先履行提供资金支持和转让相关技术的义务,发<br />

展中国家将不可能接受量化的排放指标。<br />

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在过去两百多年工业化的进程中毫无节制地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br />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后果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发达国家一方<br />

面要通过量化手段大幅度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分的资金、技术和<br />

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它们应对气候变化。<br />

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到 2020 年要在 1990 年的水平上至少减排 40%。在第一<br />

次谈判中,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明确提出发达国家应在 1990 年的水平上至少减排 45%。<br />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发达国家的承诺离发展中国家的希望还相去甚远。<br />

美国代表在第一次谈判中表示,美国新政府正考虑到 2020 年在 2005 年的水平上减排 14%-<br />

17%,基本相当于回到 1990 年的水平。这实际上是将其在公约中的义务推迟了 20 年。<br />

日本在谈判中的消极态度也极大影响了其在环保问题上塑造的“国际形象”。日本政府日前提出,<br />

将就 2020 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的中期目标征求国民意见,中期目标范围为在 1990 年水平上“增加<br />

4%到减排 25%”。而根据《京都议定书》,日本在 2012 年就应当实现在 1990 年水平上减排 6%。<br />

而一向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担当“先锋”角色的欧盟,在此次会谈中因态度消极而备受批评。<br />

欧盟提出了“带附加条件”的两个指标,即承诺到 202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 1990 年的水平上减少<br />

20%,并愿意与其他发达国家一道将减排目标提高到 30%。<br />

此外,澳大利亚提出 2020 年本国在 2000 年的水平上减排 5%至 15%,加拿大提出 2020 年比 2006<br />

年减排 20%,与 1990 年水平相比减排幅度仅为 2%。<br />

许多分析人士指出,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与它们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公约要求和减排能力<br />

相比极不相称。<br />

发达国家欲施离间计<br />

第二次谈判表现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发达国家试图分裂发展中国家,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六<br />

九等,争取将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首先纳入减排框架。<br />

参加谈判的美国代表说,只有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承担减排义务的情况下,美国才可<br />

能支持签订第二期减排协议。日本在 4 月份向大会提交的“议定书草案”中,也推出了“较先进”<br />

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指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在 5 月 20 日发表的<br />

协议草案讨论稿中,提出了 2050 年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指标,其实际目的也在于尽早将发展中国家纳<br />

入减排框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减排义务。<br />

对此,许多发展中国家指出,它们是发达国家无节制排放的受害者,它们的工业化过程尚未完<br />

成,温室气体排放在一定时间内必然还处于上升阶段。在发达国家履行公约所规定的资金支持和技<br />

术转让等义务前,不可能接受温室气体的量化减排指标。<br />

29


有人欲发“气候灾难财”<br />

关于资金和技术转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br />

家转让气候友好技术并提供资金支持的义务,但由于发达国家缺少应有的政治诚意,同时也缺乏相<br />

应的实施机制,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并未真正兑现转让技术和提供资金的承诺。<br />

发达国家以有关技术都掌握在私营部门手中为借口,百般推卸政府责任。在人类共同面临气候<br />

变化威胁的情况下,气候友好技术的知识产权拥有者却在过度赚取利润,发“气候灾难财”。在落实<br />

“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已就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但发<br />

达国家迄今未作出积极回应,也不愿与发展中国家就此问题展开谈判。<br />

在当前的谈判中,发达国家并未表现出这样的政治意愿,相反一直试图突破“巴厘岛路线图”<br />

的范围,重新解释和修改公约。这实际上是对全球气候变暖极不负责的态度,破坏了各国之间的互<br />

信机制,这对哥本哈根大会最终达成协议的前景极为不利,也导致了目前谈判处于“没有明显进展<br />

的状态”。<br />

新华网 20090603<br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6/03/content_11481864.htm<br />

联合国报告:2008 年中国引领亚洲可持续能源投资<br />

新华网联合国 6 月 3 日电(记者白洁 王湘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3 日在这里发布的《2009 年<br />

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报告说,2008 年中国成为亚洲吸引可持续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总额达<br />

156 亿美元,较 2007 年上涨 18%。<br />

报告说,风能领域是中国可持续能源投资的重点。2008 年,中国共建成及启动 500 万至 650 万<br />

千瓦风电机组,使得中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达 1100 万至 1250 万千瓦。<br />

报告说,就新装机容量而言,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风能市场;就总装机容量而<br />

言,中国位列世界第四。<br />

此外,在太阳能领域,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基地,其中 95%的产量<br />

供出口市场。但报告同时指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海外市场萎缩,相当一部分中国太阳能光伏<br />

产品生产厂家将不得不推迟或取消增产计划。<br />

新华网 20090603<br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6/04/content_11483542.htm<br />

联合国报告:去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达 1550 亿美元<br />

新华网联合国 6 月 3 日电(记者白洁 王湘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3 日在这里发布的一份报告<br />

称,2008 年尽管全球投资市场普遍疲软,但在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带动下,全球可持续能源投<br />

资再创历史新高,达 1550 亿美元。<br />

这份名为《2009 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的报告称,2008 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总额较<br />

2007 年增长 5%,与过去 3 年每年超过 50%的增长率相比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br />

的影响。<br />

报告说,发展中国家在 2008 年可持续能源投资市场上表现颇为抢眼,总投资额较 2007 年增长<br />

27%,达 366 亿美元,占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的份额从 2007 年的 26%增至 31%。<br />

其中,中国成为亚洲投资重点,投资额同比上涨 18%,为 156 亿美元,主要用于风能和生物能<br />

源项目。巴西的乙醇项目几乎吸引了 2008 年整个拉丁美洲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达 108 亿美<br />

元,同比上涨 76%。此外,印度吸引投资额达 41 亿美元,非洲为 11 亿美元。<br />

与此同时,2008 年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投资出现放缓迹象,同比下降 1。7%,为 823 亿美元。<br />

报告说,2008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地热等)项目总投资额达 1170<br />

30


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风能领域,投资额为 518 亿美元;太阳能超过生物能源,以 335 亿美元位列其<br />

次。<br />

中国新能源利用将迎来战略新机遇<br />

新华网 20090604<br />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6/04/content_11484122.htm<br />

“中国必须把发展新能源作为一项战略举措,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撬动,使其形成<br />

规模化产业。目前的经济条件使能源供需矛盾相对缓和,这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br />

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日前表示。<br />

6 月 1 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长<br />

张国宝和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孙勤介绍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br />

关情况。<br />

危机之中迎来变局<br />

“金融危机既给能源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又蕴藏着难得的机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br />

源局长张国宝说。<br />

国家能源局 5 月 25 日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2009》(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当前中国<br />

能源发展遇到了暂时性困难。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加大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遏制了能<br />

源投资下滑的趋势。今年第一季度,能源需求有所增长,带动了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上涨。<br />

《报告》认为,金融危机缓解了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为能源行业解决一些深层次<br />

问题创造了机会。<br />

刘琦表示,当前,许多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欧盟、<br />

美国、日本和韩国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一项战略措施,中东的石油生产大国也在积极发展风能、太<br />

阳能等新能源。从长期来看,我国也应该积极发展新能源,从战略的高度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br />

掌握能源主动权。<br />

据记者了解,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编制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将把发展新能源提升到前所未有<br />

的战略高度。不难看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能源产业将迎来一场新的变局。<br />

太阳能利用前景看好<br />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建筑发展环境逐渐改善,相继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可再生能源中<br />

长期发展规划》《节约能源法》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都将节能减排、节能省地提到重要位置。这<br />

一切都说明,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全局性问题,太阳能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br />

“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加快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张国宝强调。<br />

他表示,对能源消耗量大、占地面积大的政府建筑、商业建筑,要逐步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建<br />

设城市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示范项目。<br />

现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出现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新型示范建筑。可以预见,太阳能建筑在能<br />

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br />

有业内人士分析,金融危机虽然使太阳能产业发展遇到了资金难题,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br />

行业整合、国家出台支持政策,太阳能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br />

相关专家表示,在目前正处于草案编制阶段的新能源振兴规划中,太阳能是明显的受益者,将<br />

获得国家资金和政策的双重支持。由此可见,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br />

能源利用将进入战略转型期<br />

“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能源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加快转变能源发<br />

展方式,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科技进步,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完善能源行业管理,以能源<br />

31


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张国宝表示。<br />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对 2009 年的能源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要求各地着力推动可再<br />

生能源发展,抓住战略机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br />

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使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甚至出现了暂时的供大于<br />

求。能源供给不再对能源行业的调整和变革构成刚性约束,这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优化能源产业<br />

布局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br />

张国宝称,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将加快核心技术创新,提高装备制造水平,不断加快能<br />

源法制建设和重大问题研究,逐步优化能源产业结构。<br />

国际金融危机为能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创造了机遇,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br />

中国建筑报 20090604<br />

http://www.cinic.org.cn/shownews.php?kid=16&id=47533<br />

山东新能源开发异军突起<br />

5月 25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2009》。报告指出,当前煤炭是中国能源消费<br />

的主体,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40 个百分点。在发电量中,火电占大<br />

约 80%,而煤电又在火电中占据绝对主体地位。同时,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 50%。当前,世<br />

界许多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推进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美国更是将其作为创造新<br />

经济繁荣的引擎。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也应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能<br />

源消费中的比重。<br />

我国第一能源消耗大省山东省通过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改善能源结构、降低能<br />

耗。计划到 2010 年,全省新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达到 1000 万吨标准煤,清洁优质的可再生能源在一<br />

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由目前的不足 1%提高到 5%。<br />

一、太阳能发电、照明产业化开发<br />

山东省加大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山东省积极发展太阳能供热、太阳能发<br />

电和太阳能照明及海水替代等技术,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不可再生性化石能源的依赖。为支持<br />

太阳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山东省还利用节能专项资金,采取定额补贴的方式,重点支持宾馆、学校<br />

等单位建设太阳能集中供水系统等。<br />

经过几年的发展,山东省初步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产业化开发,并在全国热水器领域发挥了<br />

领头羊作用。出于产业升级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些太阳能领域的企业甚至习惯于在传统产业<br />

谋取利润的企业,也纷纷转向附加值更高的光伏产业。如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力一期 300<br />

兆瓦项目已经投产,这一项目引进德国、意大利等国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太阳能电池片,一期计<br />

划总投资 18 亿元。据力诺集团介绍,一期年产 300 兆瓦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能力形成后,每年将新增<br />

产值 66 亿元。作为亚洲最大的家纺企业,孚日家纺集团也上马了光伏电项目。在济南高新区的山东<br />

华艺集团太阳能高科技产业园里,不仅社区、庭院照明不用电,就连城边的道路干线也用的是太阳<br />

能路灯,楼顶的玻璃幕墙能发电,所发的电直接并入电网。<br />

走进华艺集团太阳能产业基地,就像进入一个太阳能博览园。矮的庭院灯、高的照明灯全部是<br />

由太阳能驱动的,个个头顶着一个方形的大帽子(太阳能电磁板),一排排的很是别致。从经十东路<br />

向北转,通往华艺高科技产业园的风山路两侧,也全部用上了太阳能路灯。基地科研大楼的阳光屋<br />

顶上,装了玻璃幕墙式太阳能电池板,既可发电,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院子里一排自动跟踪<br />

太阳能发电站,像太阳花一样始终跟着太阳转动,以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照。据称,可比固定安<br />

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量提高 40%,成本下降 30%以上。据介绍,该产业园以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站、<br />

玻璃幕墙式光伏组件和高效太阳能路灯为主要产品,整个园区的太阳能每年可发电 30 万度。太阳能<br />

路灯直接用于照明,而楼顶的玻璃幕墙光伏组件发电则直接并入电网。<br />

32


二、风电疯长<br />

在风电领域,山东省不但较早介入,而且取得快速发展。 行走在威海市环海大道上,一排<br />

排高大风力发电机矗立海边,有节奏地发出“呼呼”的声响;在日照南湖镇,随着巨大风机的旋转,<br />

风力提灌站将清凌凌的河水从山脚下提到半山坡,滋润着万亩茶园……在我省黄金海岸,“风车阵”<br />

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不仅在大海之滨的威海、烟台、日照,就是在内陆的临沂、莱芜,一座座风<br />

力发电场和风力提灌站点缀在广袤的土地上,狂放的大风被“驯服”成了“绿色能源”,或转变为电<br />

能源源不断输入到农村、工厂,或提水浇灌万亩沃野。<br />

近年来,山东重点在威海、烟台、滨州、东营、潍坊、青岛等地建设大型风电场,并逐步向浅<br />

近海域发展海上风电项目。目前省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 106 台并网风机,总装机容量<br />

9.22 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前 5 名。全省已核准的在建风电场 9 个,共计安装 1500 千瓦风<br />

机 280 余台,总装机容量 43.6 万千瓦。2008 年,省政府进一步提出要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开<br />

发利用清洁及可再生的能源,到 2010 年风电装机达到 92 万千瓦,“十一五”末,全省风电装机容<br />

量要达到 100 万千瓦,2020 年达到 300 万千瓦。<br />

近两年,莱州市主动加强与大唐、鲁能、华电、烟台东源等大型电力企业的合作,成功运作了<br />

4 个风电项目。目前,大唐莱州风电一期工程基本结束,装机容量为 4.95 万千瓦,安装了 33 台单机<br />

1500 千瓦的大型风机。其他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当中。开发风电带动起莱州一大批相关产业。一期工<br />

程投资 8200 万元、专门为风力发电机生产配套设备的高科技项目“山东航宇风能设备生产项目”破<br />

土动工。华电国际一位专门负责风电开发建设的负责人分析说,每安装一台单机容量 1500 千瓦的风<br />

机就能为莱州带来 2 个就业岗位和 300 多万千瓦时的年发电量,产生直接、间接经济效益 430 多万<br />

元。<br />

三、秸秆能源发电解决焚烧秸秆难题<br />

山东农村的秸秆发电也毫不逊色。位于枣庄市的十里泉发电厂是山东第一家用农作物秸杆来发<br />

电的电厂,项目自投产以后,每年可以回收利用秸秆 4.8 万吨,节约原煤 7.51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br />

排放 1100 多吨。而农业大省的山东每年秸杆生产量 7000 万吨,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目前山东省<br />

已经建成了菏泽单县、聊城高唐、东营垦利等国家级生物质能发电站<br />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一项利用秸秆能源发电的项目,2007 年 4 月获得了全球能源奖一等奖。<br />

它彻底解决了以往类似技术中难以解决的焦油污染问题,有望于近日正式向电网输电。这项技术的<br />

独特之处在于,可以使秸秆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焦油再次裂解,得到含一氧化碳、氢、甲烷<br />

等的低热值燃气。燃气经冷却净化后被送入燃气发动机,发动机驱动发电机组就可以产生电力,送<br />

入电网。秸秆气化技术已在我国一些地方推广应用多年。但原来的技术存在释放有害物质焦油,易<br />

造成二次污染的重大缺陷。加上缺乏经济性等缺点,一些地方的秸秆气化项目因此停顿。相比之下,<br />

新技术通过对焦油的强化裂解,产生了焦油含量极低的清洁燃气,消除了二次污染,提高了发动机<br />

的稳定性。<br />

四、核电零的突破<br />

按照山东省的“十一五规划”,建设核电项目是该省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发展核电被视为<br />

山东省优化电力结构,缓解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山东省的电厂主要分布在鲁西南煤炭资源丰富的<br />

地区,而山东的负荷中心多位于胶东半岛和鲁中地区,电力分布与负荷分布、电网结构不相适应。<br />

火电需要用大量煤炭,这也导致大气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国家对各省市自治区都明确下达了减排指<br />

标。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全省发展定位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br />

调的能源保障体系。<br />

如果山东再上火电项目,从煤炭供应、淡水使用、环保空间和电网输送能力等条件来看,都不<br />

33


符合现实情况。从能源安全角度看,挖煤对环境的影响比建核电更大;从环保角度讲,核电作为安<br />

全、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是目前最可行的替代能源。按照国务院已经原则上通过的国家核电<br />

中长期发展规划,到 2020 年,我国建成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4000 万千瓦,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br />

的 4%,并保持 1800 万千瓦的在建规模,这为山东核电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br />

山东早在 1983 年就开始了核电选址工作,1996 年正式启动核电可行性研究。2005 年,中国核<br />

电工业集团与山东省政府签署《加强全面合作共同促进山东核电发展框架协议》,双方在山东核电建<br />

设领域合作全面启动。现在,我国经过勘查、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核电站厂址绝大部分分布在沿<br />

海。山东半岛在 120 公里的海岸线就分布着 3 个拟建核电站厂址。山东半岛配置如此多的核电项目,<br />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非常适合建设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项目 2008 年 7 月全面进入建设和实施阶段。<br />

首台机组预计 2014 年投入商业运营。<br />

五、发展沼气造福农家<br />

目前,山东省以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为突破口,农村沼气建设如火如荼。如,潍<br />

坊寒亭建国内首个沼气普及区。寒亭区率先在全区实施沼气池建设工程,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将农<br />

村沼气建设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出台了一系列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全力推进沼气进<br />

村入户工程的实施。目前,该区已建成沼气池近 2000 座,覆盖全区 5 个镇街 70 多个村,计划年内<br />

建设沼气池 3000 座,覆盖全区所有村庄,并建成沼气池重点示范村 50 个,争取到 2010 年实现村村<br />

用上沼气池,建成全国首个农村沼气普及区。<br />

山东省户用沼气发展模式主要有“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四位一体”与“猪-沼-<br />

果(菜)”。农户采用改厕、改圈、改厨“一池三改”沼气建设模式,只需投资 2600 元左右,沼气池<br />

使用年限在 20 年左右。建成后,每年可节约、增收 1170 元左右。其中沼气用于照明、做饭,一年<br />

可节约煤电费 620 元,养殖可增收 300 元,用沼液、沼渣做有机肥料,可节省化肥、农药款 250 元。<br />

山东省的农村沼气建设,减轻了农业的污染,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被群众称为“填不满的垃圾<br />

坑、烧不完的燃气罐、用不尽的肥料库”。尤其是山区沼气的利用,保护了山区植被,减少了水土流<br />

失,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br />

济南历城区艾家村建成国家级农村旅游示范点。全村建起了 86 个强回流式沼气池,同时进行“三<br />

改”,即:改厨、改厕、改圈。这样以来,村民用做豆腐产生的豆渣喂猪,猪粪用作沼气原料,沼气<br />

用来点灯做饭,沼渣充当果树肥料,形成了“豆—猪—沼—果”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每户安<br />

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实现了“户户四通一用”的目标,即:户户通有线、户户通自来水、户户通水<br />

泥路、户户通沼气、户户用上太阳能热水器。建立了全国最先进,集观光、旅游、采摘、花卉为一<br />

体的高标准生态示范园,吸引了众多城市游客前来,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采农家果、享农家乐。<br />

资源网 20090604<br />

http://www.lrn.cn/zjtg/divineLand/200906/t20090604_374443.htm<br />

新能源还不是当下中国能源格局的关键<br />

6 月 1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阐释了我国开发新能源的思路和举<br />

措。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先生称:“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br />

很多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应对举措。”<br />

此说貌似看清了当今全球能源业的主流发展方向,但如何具体开发新能源,其实远无通畅大路。<br />

可以说,在新能源大都还是梦想、能源需求主要还来自原有能源业之时,新旧能源之间的选择,未<br />

必是我国能源格局的首要问题。准确地说,政府怎么管理现有的能源格局,理顺当前资源配置,远<br />

比如何界定新能源重要得多。这一点,从负责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对央<br />

视记者关于新能源界定一问的回答中也可看得很清楚,他说:“关于新能源很难界定,各国的说法都<br />

不一。”发改委在编制新能源发展规划时,把新能源主要界定在两个方面,一是风电、太阳能、生物<br />

34


质能等新的能源,二是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但时至今日,上述两方面的<br />

新能源至少在我国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无法在短时期内成为我们主要的能源消费对象。<br />

这是有数据做依据的。2007 年我国发电总量为 33000 亿千瓦时,而按照新能源规划,到 2020<br />

年光伏发展规模要达到 1000 万-2000 万千瓦,风电计划总装机达到 1.5 亿千瓦。此两项合计,最多<br />

1.7 亿千瓦,就按照它们每年发电 2000 小时计算,加起来每年不过 3500 亿千瓦时,不考虑未来十多<br />

年中国发电的增长,也只相当于 2007 年发电总量的 10%多一点。<br />

也许到 2020 年,风电能够解决现在上网不稳定的难题,而光伏电(太阳能)能够把电池的成本<br />

降下来,但依然不足以全面代替现在的能源结构,无法根本改变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现状。新能源之<br />

所以还不能全面取代旧有的能源格局,看上去有待于技术革新,其实是因为人类面临着一次完全不<br />

同的能源革命。<br />

回顾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可以发现,直到目前为止,人类使用的能源,除了大规模改变环境、<br />

勉强算是即时能源的水电之外,基本都是早就在大自然中存在,只不过要等到被开发才能为人类使<br />

用。石油如此,煤炭也如此。<br />

而所谓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却和以往的能源形态完全不一样,是大规模即时转化的。风<br />

吹着,太阳晒着,举手一捞,那就是咱们人类的能源了,这目前真还只是梦想。虽然局部很有效果,<br />

但离人类大规模使用,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br />

因为人不是植物,可以直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即时为我所用。人类可寄希望于此,获<br />

得进步的动力,但这取决未来,至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等到未来才能突变,现在暂时看不出立<br />

等可取的效果。<br />

我国现在就更不应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虽然应提早规划,但在当前,应对能源问题,我们最<br />

需要改变的是明显不合理的能源管理制度。比如,就电来说,各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厂的上网电价,<br />

不能只由发改委价格司一家做主。再如现在半夜鸡叫般地上调产品油价,市场逻辑似乎充分,而办<br />

事程序消费者无法预计,总是不告而变。这些问题都很大,很不合理,需要马上变,也都是马上可<br />

以变的,不需要等到人类真能仿生如大树,能做光合作用时才考虑改变。<br />

发改委真要对中国能源格局负责,它需要做的应该是逐步放弃能源价格管制,打破能源市场的<br />

垄断。至于何为新能源、未来人类新能源将是什么样的前景之类难题,说实话远不是它现在能解决<br />

的。因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彻底改变能源形态的行为,都不是哪一届政府推动的,暂时也看不<br />

出美国奥巴马的新能源计划一定有这个本事赐福美国人民,这是需要牛顿、瓦特、爱因斯坦那样的<br />

伟人出现,人类才有的福气。发改委也要掂量掂量,历史真给了它这样的使命和机会吗?不能仅凭<br />

如梦幻影,王顾左右,而把该做的放在一边。<br />

东方早报 20090604<br />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604/743844.shtml<br />

陈建华刘小华:完善产业配套发展新能源产业<br />

核心提示:国内知名清洁能源民营企业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br />

李河君一行到河源考察投资环境,与河源市就汉能集团在河源投资太阳能电厂项目达成共识。市委<br />

书记陈建华、市长刘小华会见了李河君一行,表示全力支持“汉能”进驻河源,并积极完善相关产<br />

业配套,共同推进河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br />

前、昨(2 日)两日,国内知名清洁能源民营企业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汉能集团”)<br />

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一行到河源考察投资环境,与河源市就汉能集团在河源投资太阳能电厂项目达成<br />

共识。市委书记陈建华、市长刘小华会见了李河君一行,表示全力支持“汉能”进驻河源,并积极<br />

完善相关产业配套,共同推进河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br />

汉能集团的前身——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主要致力于投资开发水电、风电、<br />

35


高科技能源和能源服务等业务,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此次<br />

计划在河源投资的太阳能发电厂,预计总投资 280 亿元,工程分两期共 30 个月完成。<br />

前日,李河君一行先后考察了市高新区和东源县石英石资源情况,以及市人民医院、河职院、<br />

市工业技术学校等社会事业建设情况。前晚,陈建华主持召开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参加的专题汇报<br />

会,听取有关汉能集团在河源投资建设太阳能发电厂项目的介绍,并就投资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br />

部署。<br />

陈建华说,汉能集团投资的太阳能电池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项目,目前,河源正致力于引<br />

进新材料、新能源、新家电、新医药等“四新”产业,太阳能即属新材料、新能源之列。该项目落<br />

户河源,对于优化河源的产业结构、提升河源的产业竞争力将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各级各职能部<br />

门要达成共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帮助该集团协调解决选址、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为汉能集<br />

团进驻河源创造条件。陈建华说,河源拥有丰富的石英石,目前正与南玻集团洽谈建设用于太阳能<br />

发电的光伏玻璃生产基地,如果该项目可行,河源将为汉能集团在河源打造成南方基地提供产业配<br />

套。<br />

李河君在详细介绍汉能集团落户河源的具体情况及该公司的产业前景后,表示将不断加强与市<br />

委市政府的合作,全力推进项目的建设,努力为河源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李河君还说,目前汉能<br />

集团将几个城市列为投资考察对象,但综合多种因素,汉能集团更希望将项目落户河源。<br />

昨日,陈建华率队与李河君一行前往深圳,拜会南玻集团高层,三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br />

在河源打造矿产开发、玻璃制造、太阳能发电产业链等事宜交换了意见。南玻集团负责人表示,愿<br />

意加强与河源及汉能集团的合作,尽快落实企业生产基地项目,共同打造再生能源产业,为河源的<br />

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br />

前日,刘小华在会见李河君一行时说,汉能集团在河源投资建设的太阳能发电厂,具有高技术、<br />

高税收、高成长、零污染等特点,市场前景好,符合河源市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该项目能落户河<br />

源,将对加快河源市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保增长目标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他表示,市委市政府<br />

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李河君是河源市的一名杰出外出乡贤,一直关心、支持<br />

河源市各项事业建设,并捐款 1000 万元支持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为感谢他为家乡所作的贡献,刘<br />

小华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李河君授予“博爱永恒”的牌匾。<br />

昨日下午,陈建华在拜会南玻集团后,又率队拜会了港深钟表联合商会,考察了钟表企业生产<br />

车间。在与该商会近 20 家企业负责人座谈时,陈建华介绍了河源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并表示将尽<br />

快推进福和产业转移园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企业早日进驻该园区提供完善服务,共同在和平<br />

打造现代化的钟表制造基地。<br />

市领导龚佐林、温文斐,市长助理李扬达等分别参加了考察、会见和拜会活动。<br />

河源日报 20090603<br />

http://news.southcn.com/dishi/heyuan/shizheng/content/2009-06/03/content_5215491.htm<br />

美国刺激经济主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内容的绿色能源战略牌<br />

奥巴马政府为挽救美国经济而推出的近 8000 亿美元经济复兴计划有绿色经济复兴计划之称,它<br />

将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岗位的短期政策与美国的持久繁荣结合起来。而将这一短期和长期目标<br />

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就是以优先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内容的绿色能源战略。<br />

为实现能源战略的转型,美政府明显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研发和应用的投资力度。在其经济复兴<br />

计划中,用于清洁能源的直接投资及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减税政策涉及金额 1000 亿美元。在政府<br />

2010 年财年预算中,美国政府计划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在未来 10 年内向污染企业征收 6460 亿美<br />

元,其中 1500 亿美元将投入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以推动美国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能源的依<br />

赖。<br />

根据计划,到 2012 年美国电力总量的 10%将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2025 年这一比<br />

36


例将达到 25%。汽车业是美国的耗油大户,美国承诺为混合动力车和新燃料电池的开发提供 24 亿美<br />

元的资金,并为购买节能型汽车的消费者减税,力争到 2015 年使美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 100 万<br />

辆。<br />

此外,美国政府日前宣布,将在 5 年内投资 7.7 亿美元在 36 个州的大学、国家实验室等成立 46<br />

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3 年内拨款 4400 万美元,促进核能技术的升级;拨款 7.9 亿美元,推动下一<br />

代生物燃料的发展。美能源部长朱棣文表示,只有依靠技术突破和政府的巨额投资,才能使风能、<br />

太阳能和生物燃料变得廉价而便宜,清洁能源取代严重危害环境的石油和煤才能成为现实。<br />

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豪瑟等人认为,美国经济完全可以将环境友好与全球竞争<br />

力兼而得之。他们认为,世界走向绿色经济是大势所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 21 世纪的主要挑战。<br />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密集型国家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积极采取行动,可以改变在应对气候<br />

变化问题上的被动形象,重新树立美国在这一全球性问题上的主导权。同时,从国家安全角度看,<br />

把美国从对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过度依赖,转向无污染、美国国内就可大量获得的资源的利<br />

用,意义十分重大。<br />

更重要的是,发展清洁能源不仅不会损害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反而将使美国成为绿色创新的中<br />

心,为美国带来巨大商机和丰厚回报。<br />

奥巴马总统最近表示,“美国要么继续做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要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br />

源技术出口国”。美国具有成为清洁能源技术出口大国的技术优势。美国拥有技术创新的传统,用研<br />

发和高等教育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来衡量,美国依然是世界创新投入的领导力量。美国二<br />

战后的历史表明,建立在创新科技支撑的实业基础上的经济繁荣,要比过去 10 年由金融创造催生的<br />

繁荣更加可持续,而且可以保证充分就业。<br />

奥巴马的绿色经济战略虽然开启了重塑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新方向,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反对者<br />

称奥巴马政府的一些政策是变相对美国企业征收高额税收。例如,通过拍卖排放配额 10 年筹集 1500<br />

亿美元清洁能源研发基金的计划,就令对煤及石油依赖严重的美国中西部各州企业尤其担心。为了<br />

消除企业的顾虑,国会打算将全部或绝大部分的排放配额在最初几年免费发放,如果最终成为政策,<br />

政府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资金筹措或许将面临问题。<br />

中国气象报社 20090604<br />

http://www.in-en.com/finance/html/energy_1528152834366161.html<br />

2015 年西藏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率达 60%<br />

“农村传统能源替代已经成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6 月 1 日,西藏自治区环<br />

保局局长张永泽接受采访时说。根据《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下称《生态安全屏障规<br />

划》),2008—2015 年,西藏将通过实施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生活用电问<br />

题,重点解决区域农牧民采暖、煮饭等生活用能问题,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率达到 60%。<br />

张永泽称,《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确定的 155 亿元投资中,用于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总投资<br />

为 24.59 亿元,其中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13.11 亿元、农村沼气建设工程 10.58 亿元、太阳能应用工程<br />

0.9 亿元,这些投资将全部在 2008—2015 年完成。据介绍,西藏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建设内容<br />

包括: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沼气建设和太阳能应用工程三部分。<br />

目前,西藏大部分地区农村能源主要依靠畜粪、薪柴等生物质能,辅以电能、太阳能等。据调<br />

查,农村能源消费中薪柴占 30.7%,畜粪约占 31.4%,草皮约占 12.6%,生物质能占生活能源消费量<br />

的比重达 74.7%,水电和太阳能仅占 7.5%。西藏年人均生活耗能折合标准煤为 700 公斤,高于全国<br />

人均年消耗量的 70%。<br />

按四口之家计算,一年煮饭、取暖等烧柴约 5-6 吨,折合木材 6-7 立方米,相当于破坏森林植被<br />

4-5 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消费量仍会提高。大量的农村生活用能,尤其是传统能源的消耗<br />

造成区域植被严重退化,导致草地肥力下降。<br />

37


据不完全统计,西藏几十年的薪柴消耗量高达 3000 多万立方米。由于长期以来林区烧柴缺乏系<br />

统管理,各地城乡居民、机关随意乱采滥伐,形成许多片状采伐区。在非林区,农牧民薪柴消耗除<br />

少部分来自天然林区外,93.7 来自对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天然灌木林的樵采,如爬地柏、沙生槐、<br />

沙棘等,使得每年有 0.40—0.67 万公顷的灌木林遭到樵采和刨根等毁灭性破坏。<br />

拉萨晚报 20090604<br />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xizang/huanbao/2009-06/04/content_254407.htm<br />

欧洲联合周报:绿色欧洲悄然起步当环保好学生<br />

中新网 6 月 4 日电 法国《欧洲联合周报》日前发文说,“绿色欧洲”悄然起步。德国的绿色能<br />

源工业受到了肯定。在当今危机四伏的形势下,欧洲各国有可能会加大环保步伐。<br />

文章摘录如下:<br />

法国电视一台有个经年不衰的知识竞赛大众娱乐节目《谁想挣得百万欧元?》,由老牌明星富科<br />

当主持人。大家能从中学到一个新名词:“无为型住房”。“无为”是中国道教崇尚的生活哲学,房屋<br />

何以与此产生关系?<br />

事情要从今年四月说起。四月的第一周是《持续发展周》,法国媒体对欧盟各成员国建设绿色家<br />

园情况作了广泛报道。与此同时,《世界报》杂志“LeMonde2”四月号刊文介绍了记者曾有幸参观<br />

过的一座现代人设计的新型住房,展示出环保意识在欧洲大陆日益深入人心,具体落实到人们日常<br />

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该房主人叫让-彼埃尔?费雷哈,他引以为自豪的是这座出自他想法建造的别墅<br />

不仅节能降耗,而且根本没有取暖设备。<br />

无为住房的概念<br />

之所以选择“无为”二字来解释该类房屋,是因为它们完全处于没有人为的“被动供热”状态,<br />

房屋没有主动使用柴油或电能来解决取暖问题的设备,因为它完全不需要。在四月乍暖尚寒的冬末<br />

天气里,参观者进入室内,发现自然室温接近 20 摄氏度。<br />

据房主也是负责建筑工程的费雷哈称,这种屋子全年需要的取暖耗电量每平方不超过 15 千瓦,<br />

是一座普通传统屋的 1/10,整幢屋每年耗费能源(包括厨房烹调、照明等)量,每平方低于 120 千<br />

瓦。这类房屋的主人再不会收到高额耗电账单,在全球向释放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恶果进行斗争<br />

的今天,让-彼埃尔?费雷哈庆幸道,法国终于迈出了同国际环境保护运动接轨的步子。<br />

超低耗能住房的设计起点可以用“被动消耗”或是“积极取消耗能源”这些话来形容。日常生<br />

活中,人们很少意识到,自己身边存在着无穷无尽被浪费了的能源。近年全球已发起合理使用风能、<br />

水能和太阳能运动。欧洲国家里环保协会等民间的主动行为尤为可取,大大推动着节能应用,甚至<br />

谈到如电冰箱、电脑、电视等所有的家用电器,以及人体和猫、狗等家庭宠养的动物身上散发的热<br />

的应用,尽一切力量不让这些现存热量被浪费掉。<br />

设计“无为型环保房屋”专家们的巧妙念头,首先是利用风力、水力和阳光等天然能源,最常<br />

说的是太阳能,房子屋顶全部由吸收阳光、合成光电的板材覆盖,便可解决住房里绝大部分的能源<br />

要求。同时,该建筑物最大的特点是不透风,堵塞所有一切可能以不同方式让热量毫无作用散发掉<br />

的漏洞,也即把取自自然的能源,加上周围点点滴滴所有可利用的热量,全都聚集在密封的住所里,<br />

作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需要的能源来源。它是个地地道道的“温暖住房”(sweethome),因而不必增<br />

加能量耗费来安装取暖设备,没有二氧化碳释放,也就不会造成温室效应,积极参预了净化气候。<br />

低耗能住房悄然起步<br />

从德国开始的这股潮流,目前正稳步进入欧洲,全欧洲有将近六千至一万座。奥地利的惠尔斯<br />

市(Wels)已全盘接受这一新型生活方式,因为,住房的变化后面便是生活态度的改变,一切都随<br />

38


着建设绿色家园目标。这个仅 6 万人口的小城市里,好几座学校、托儿所、一家养老院、市府会议<br />

大厦,甚至教堂,全都是遵循上述建筑路线建造的。<br />

法国现今有近 60 处低耗能住房,政府当局已采取优惠鼓励政策,大大推动建造工作。下一步的<br />

目标将不限于节约能量,而是要生产能量了,一些家庭通过屋顶太阳能电池发电,自己使用不完,<br />

便将其出售给水电公司,双方都获益。三月份巴黎博览会上,《无为住房》展台前人山人海,预示了<br />

这一新思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br />

葡萄牙的阿马埃雷让光电站里一望无际的太阳能电池板设备已成当地一景,它生产出的电能可<br />

供 3 万户人家使用,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电生产基地。阿马埃雷让这个小镇子于一年前开始实行太<br />

阳能利用,在 250 公顷土地上一共安装了 2520 个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屋顶,每一个占地 74 平方米,<br />

各有 104 块产生光电的板,共计 26.2 万块。它们整天追随着太阳的运转轨迹,获得了 46 兆瓦(MW)<br />

的发电量,节约了 8.6 万吨形成温室效应的可燃气。<br />

卡玛米罗山区则在短短几年里力推风力利用,变成了欧洲最大的风电装机中心,该地拥有 1463<br />

个风电站点,风电产量占到全国发电量的三分之一。葡萄牙在环境保护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它的<br />

经济也相应获得推动,全国新创就业岗位一万多,工业结构更新,光电板和风电桨片完全由本国制<br />

造,给地方工业输入了新鲜空气。<br />

欧盟要当环境保护好学生<br />

欧盟为应对气候异常,向各成员国下达了环保指标,其中内容有 2020 年前,必须将导致温室效<br />

应的废气排放缩减 20%(以 1990 年为 100%计)、增加可持续能源的使用比例(风力、水力、太阳能<br />

和生物质能(biomasse)),要求从目前占 8.5%上升到 20%,合理使用能源后,将耗能比例缩减 20%。<br />

为减少欧盟依赖外来能源的程度,欧盟并决定,到 2020 年时,要将进口石油和天然气量减少 500 亿<br />

欧元,大力扩展可持续能源工业,在这些部门里创造新岗位,从目前的 30 万发展到 100 万人。<br />

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实际投资尚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法国就对安装风电机<br />

计划大不以为然,前共和国总统德斯坦前几年公开指责大片安装风电桨片,破坏了自然景观,一些<br />

地区的百姓甚至大力抵制。专家学者中对风力作为能源的持续性也抱怀疑态度,认为投这么大的资,<br />

全靠老天括风,而风源极不稳定,难说可以持久,利用自然风成本高的问题,不大可能解决。政府<br />

目前给予高额补助费,几年后不发了,将是个大问题。<br />

与德国相比,法国居民使用太阳能的比例远远落在后面。从整体来看,欧盟国家里走在环境保<br />

护最前列的是瑞典和芬兰两国。芬兰全国用电量中,四分之一靠水力资源和有机物质。丹麦则是风<br />

电生产大国,瑞典已达到一半用电靠使用可持续能源。奥地利受到了欧盟批评,因为国家投资不够,<br />

南欧国家里的好学生是葡萄牙,其他国家的情况尚待改进,几个大国如德国、英国和法国靠着核能,<br />

目前都是耗能大户。德国的绿色能源工业受到了肯定。在当今危机四伏的形势下,欧洲各国有可能<br />

会加大环保步伐。<br />

中国新闻网 20090604<br />

http://www.chinanews.com.cn/hb/news/2009/06-04/1720702.shtml<br />

宁夏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长远目标<br />

记者从 6 月 4 日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第 37 次常务会议上获悉,为应对金融危机,培育新<br />

的经济增长点,宁夏将出台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力措施。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新能<br />

源产业的若干意见》。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指出,要以超前的胆识、科学的精神和奋力推进的气魄,全<br />

力推进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br />

根据《意见》要求,到 2010 年、2015 年、2020 年,全区风电总装机分别达到 100 万千瓦、300<br />

万千瓦、500 万千瓦以上,建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分别为 10 万千瓦、60 万千瓦、200 万千瓦;<br />

新能源发电占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达到 7%、14%、18%;全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大型沼<br />

39


气比例分别达到 40%、50%、60%,农户沼气入户率分别达到 30%、40%、50%。同时,到 2020 年,<br />

在五个地级城市 12 层以下新建居住建筑推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水供应系统;煤制油、煤制天然气<br />

等煤炭清洁利用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风机设备零配件本地化率达到 80%,新能源装备材料制造在全<br />

国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br />

未来自治区将根据新能源资源赋存条件和产业基础,以发展新能源发电为重点,推广应用新能<br />

源技术为辅,逐步提高新能源在我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以提升新能源配套能力、拓展延伸新<br />

能源产业链为方向,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拉动经济增长、扩大领域的新领域;以优化政策环境、推<br />

进新能源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全面提升;以规范市场、提高科技创新<br />

能力为动力,提高新能源产业整体竞争力,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br />

王正伟指出,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充分利用自治区丰富的自然资源,<br />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像抓煤炭资源一样抓新能源发展,以超前的胆识、<br />

科学的精神和奋力推进的气魄,将《意见》落到实处。积极争取和利用好中央政策,对新能源项目<br />

要从管理、规划、融资、政策、制度等方面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优化配套服务工作,<br />

按照《意见》要求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支持,全力推进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br />

自治区副主席刘慧、李堂堂、郝林海、李锐,自治区政府顾问赵廷杰,主席助理田明、屈冬玉<br />

出席会议。<br />

宁夏新闻网 20090604<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2212221270366255.html<br />

“五大电力”抢滩新能源中国电源结构隐变<br />

5月 25 日,中电投西北分公司与甘肃武威 10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br />

武威市举行。这是中电投在两个月内签订的第二个太阳能发电项目。<br />

与中电投相似,“五大电力”中的其它四家,近期也在加速涉足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领域。5 月<br />

底,大唐新能源公司与河北省沽源县合作开发的新能源项目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约 70 亿元,拟开<br />

发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20 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br />

华能集团、国电集团均抢滩光照条件较好的青海。其中,以新能源见长的国电龙源电力于今年<br />

3 月与格尔木市政府签订了《青海省格尔木 20 万千瓦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投资协议书》。华能集<br />

团近期也与青海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在青海开发包括光伏电站在内的能源项目。<br />

各电力集团热衷新能源的背后,实际上是国家电力产业投资方向和重点的调整。<br />

6 月 1 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直在酝酿之中的新能源发<br />

展规划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讨论稿,即将上报国务院,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择机出台。<br />

除国家对新能源支持力度加大外,传统火电项目发展也受到高煤价及环保政策的约束,于是各<br />

电力集团逐渐将扩张方向重点押在水电、核电和新能源上,电源结构“被动调整”向“主动调整”<br />

的迹象日益明显。<br />

“全产业链”模式<br />

与在风电领域专注运营不同,各电力集团进入太阳能发电领域更偏向于“全产业链”模式,中<br />

电投、大唐和国电都已提出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全方位介入太阳能产业的<br />

设想。<br />

以中电投为例,目前中电投下属黄河公司位于青海西宁的多晶硅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根据 5<br />

月 17 日青海省发布的《青海省太阳能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规划(2009-2015 年)》,黄河公司多晶硅<br />

二、三期项目也已被列入即将建设的 13 项太阳能产业重大项目之首,项目投资估算 150 亿元,预计<br />

销售收入 210 亿元。<br />

中电投在青海布局多晶硅项目,除青海硅原料资源丰富外,也与中电投在青海水电站众多且当<br />

40


地电价便宜有关。中电投副总经理张晓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电力的发、输、供、用是一体完<br />

成的。中电投在青海布局的产业集群是电解铝和多晶硅,实际上就是用这些高载能的产品将电能储<br />

存下来。”<br />

至于光伏产业链的下一环节太阳能电池,中电投选择放在更靠近市场的西安,并成立了中电投<br />

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负责陕西的光伏布局。5 月 13 日,西安 1000 兆瓦双面太阳能光伏电池<br />

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查,审查组认为该项目总体设计基本达到初步设计水平,工艺技术<br />

路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对该设计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br />

该项目中的双面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技术由美国 GAMMA 公司提供,该公司同时也是项目合作<br />

伙伴。黄河公司董事长夏忠于 4 月初访美时也与 GAMMA 公司首席执行官 Rudy Magasrevy 详细讨<br />

论了该项目的进度计划。<br />

下一步,中电投将开始光伏太阳能电站的建设。4 月 6 日,黄河水电公司与西安航天产业基地<br />

管理委员会、美国 GAMMA 公司、榆林市靖边县政府在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br />

上分别签订了《双面电池光伏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入区协议》与《靖边 10MW 并网光伏示范电站项目<br />

投资意向书》。<br />

届时,中电投自己生产的双面太阳能电池将会部分应用于中电投自身的太阳能电站。上述黄河<br />

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引进美国技术的双方太阳能电池在建设太阳能电站时,具有占地小的优点。<br />

事实上,太阳能发电在“五大电力”中仍属起步阶段,目前多数项目仍处于建设之中。根据国<br />

家电监会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 2008 年底,“五大电力”中有太阳能项目投产的仅有大唐一<br />

家,投产项目为大唐武威太阳能电站,装机规模为 0.1 万千瓦,于 2008 年 12 月 19 日正式并网投产<br />

发电。<br />

电源结构隐变<br />

但与“跑马圈风”相似的是,被列在新能源开发潜力第二位的太阳能发电同样受到电力集团的<br />

热捧。<br />

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力集团高管对本报表示:“国家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风<br />

电等新能源基地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价格,这给电力公司调整电源结构,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带<br />

来良好机遇。”<br />

国家电监会分析报告指出,大型发电企业电源结构在 2008 年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火电比例为<br />

81.77%,较 2007 年下降 2.06 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87%)。清洁能源比例有所提<br />

高,风电装机增长较快,全年增长 401 万千瓦,增速达 107.80%。<br />

本报记者获得的“五大电力”各自 2008 年报告也显示,各集团都欲借电力需求下降的有利时机,<br />

加快调整电源结构。<br />

中电投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目前高火电比例的电<br />

源结构是不可持续,中电投要增加可再生资源的比重,以逐步降低火电比重。”据悉,中电投已宣布<br />

要在 2020 年达到火电 50%、水电 25%到 30%、核电 10%到 15%、可再生能源 10%的目标。<br />

上述电力集团高管也告诉本报,实际上,现在火电发展难度正在加大。国家电力产业投资的方<br />

向和重点在风电、水电、核电等领域,火电项目的发展将进一步受到限制,所以将重点都押在水电、<br />

核电和新能源上,但新能源短期内主要还是以风电为主。<br />

具体到各个电力集团 2009 年发展目标,华能将新开工瓜洲、阜新、山东等地 19 个风电项目,<br />

投产阜新二期、灰腾梁、宝龙山等 21 个风电项目;大唐积极争取国家规划的千万、百万千瓦级风电<br />

基地特许权项目,年内在赤峰市建成集团公司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华电将在蒙东、蒙西、新<br />

疆、甘肃、吉林、黑龙江、河北、江苏等地区,建设 8 个大型风电基地;实现规模化滚动发展,今<br />

年力争投产 116 万千瓦;中电投加快甘肃、内蒙、江苏、新疆等大型风电基地开发,力争核准 165<br />

万千瓦。<br />

41


太阳能发电在“五大电力”中,基本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唐 2008 年太阳能发电都实现了“零”<br />

突破;华能太阳能发电开发建设顺利推进,今年将新开工石林光伏项目;而中电投则继续发挥好黄<br />

河上游水电、铝、太阳能产业链优势。<br />

在能源结构上,华电的目标是到“2013 年火电、水电、新能源的结构比例达到 7.5:2:0.5”,最终<br />

是力争逐步达到 6:3:1。但厦门大学能源研究所所长林伯强指出:“由于新能源基数小,所以即使每<br />

年都以 100%速度增长,也暂时很难大幅度提升新能源在装机结构上的比重。”<br />

前车之鉴<br />

“电力企业热衷进入竞争力仍不强的太阳能发电跟当年‘跑马圈风’模式类似,但与风电不同<br />

的是,太阳能发电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有可能发展速度不及风电。”林伯强说。<br />

其实从太阳能电站首次招标出现远低于成本价的“超低价”中标就可看出当年风电起步的影子。<br />

2004 年,在风电特许权招标第二批项目中,北京国际新能源竞标联合体以 0.382 元/千瓦时中标内蒙<br />

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与太阳能电站招标一样,当时风电特许权招标也是“低价者”得。<br />

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始于 2003 年,由于竞标企业争先压价以获取风电资源,导致特许权项目价<br />

格低于一般项目的审核价格。<br />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新能源项目教授级高工施鹏飞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竞标价是<br />

国家为未来制订风电上网电价的重要依据,但竞标者往往是以取得项目抢占优质资源为出发点,而<br />

不是以项目投资收益为出发点,这种非理性出价导致竞标价格与合理水平相差甚远。这不仅不利于<br />

风电未来合理定价,也不利于整个风电产业的发展。”<br />

同理,太阳能电站招标也是为未来制订太阳能上网电价提供依据,已有专家提出太阳能发电招<br />

标要吸取风电特许权招标的教训,以引导国内太阳能发电健康发展。2007 年,第五期风电特许权招<br />

标也已改为中间价中标模式,以确定合理的上网电价。<br />

为何企业宁愿亏本也想夺得招标项目?林伯强认为:“短期内国企特别是央企都不怕亏损,看重<br />

的是储备资源以及新能源未来的前景。”这也间接造成了风电开发主体多为国企,而民企外资很难进<br />

入该领域。以大唐新能源公司为例,2008 年该公司提出的目标是确保亏损额不大于 2500 万,力争<br />

“零亏损”。<br />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各电力企业都得为完成新能源发电配额储备装机容量。国家有意要求装机<br />

容量超过 500 万千瓦发电企业在 2010 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配额达到 3%,2020 年达到 8%。<br />

据统计,2008 年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增长 88.1%,而相比火电则下降<br />

21.99%,新增装机容量 466 万千瓦,实现了年新投产风电装机容量翻倍增长。林伯强认为,在国家<br />

高额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下一步如果解决光伏并网问题,太能阳发电也可能以类似风电发展模式迅<br />

速增长,只是由于技术尚未成熟,速度可能会相对慢一些。<br />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0605<br />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605/747074.shtml<br />

新能源政策勿蹈日本覆辙<br />

据《新京报》报道,有关部门正在制订一项高达 3 万亿元的新能源政策计划。目前流行的观点<br />

认为,新能源改革计划不仅使国家站在一个长期战略的全球视野上参与下一轮的国家竞争战略之中,<br />

而且还能有效解决国内需求不足,增加国内就业,最终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正因为这一流行的观<br />

点使得政府甚至大多数民众都普遍地以为更大的新能源计划能在这场经济中大有作为,A 股市场能<br />

源板块被投资者再度热炒。<br />

我们都知道,目前具有世界上最好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实践经验的日本,也恰恰是在上个世纪<br />

90 年代陷入“失去的十年”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甚至有人认为,日本的真正崛起并不是在 GDP<br />

高速发展的时期,而恰恰是在经济繁荣背后的这场危机之中。因此,当前正陷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br />

42


中国推出这一政策应该是恰逢其时,也有之前日本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br />

不过,日本并没有把他们的这些技术形成可大规模推广的产业化过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br />

广阔的市场。市场的前景和消费者的观念都是这些新能源技术能否得到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在当<br />

时的能源格局中,人们并不会出于环保的目的而使用这些昂贵的新能源或者节能技术,而会偏爱于<br />

传统的能源和固有的消耗模式。所以,当时的外部市场环境和人们的普遍观念就决定了日本有能力<br />

并有大量财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技术或者节能技术,但却没有办法使日本人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过程。<br />

不可否认,目前全球的能源格局已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国际油价一度被炒到了每桶 147 美元,<br />

即使均衡之后的国际油价也维持在 60-80 美元每桶的高价位上。但是,在本质上国际能源格局并没<br />

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这一高价位仍然无法实现我们上述所说的产业化过程。大多数能源经济学家<br />

普遍认为,只有当国际油价持续稳定在 200 美元每桶以上的价格时,这些新能源技术才有广泛的市<br />

场化拓展空间。因此,我们在制订实施这一计划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千万不要重现烧了一<br />

大堆钱、仍无法产业化的日本现象。<br />

但这并不是说,没有任何可突破的空间。比如,近几年我国风电发展速度惊人,装机容量从 1995<br />

年的 3.8 万千瓦到 2008 年的 1215 万千瓦,2008 年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 4 位。这一发展速度是因为<br />

风电成本与火电成本是最接近的,并且具有产业链和规模化优势。巨大的风能储量使得这一风能技<br />

术在未来具有可持续的产业化前景。我国可开发风能总储量约有 43.5 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br />

陆地上风能储量 6-10 亿千瓦,近海风能储量 1-2 亿千瓦。<br />

太阳能技术则是另一个显性的新能源方向,同样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空间。尽管太阳能发电成<br />

本在 2-3 元,远高于其他电源,但是目前光伏系统的安装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成本的下降将直接<br />

驱动需求的增长。2008 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 6.85GW 超过安装量 5.95GW,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br />

将使产业链完整、技术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受益,未来中国市场值得期待。<br />

基于减少风险的考虑,我们在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对于传统能源行业的改造升级<br />

也非常关键。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传统能源产业仍具有效率提升和技术改进的空间,先期的技术和<br />

资金投入使得我们不太可能放弃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传统的能源产业中吸<br />

附了大量的城镇劳动力,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大量的结构性失业,需要<br />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适应消化。<br />

新京报 20090605<br />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605/747278.shtml<br />

新能源开发切忌功利主义<br />

不能以功利主义心态将新能源开发简单化为今后两三年内走出经济危机、拉动经济增长的工具,<br />

而应将其视为长期内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并提升到适应低碳时代<br />

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高度。<br />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酝酿已久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br />

并将择机出台。据悉,根据规划,到 2020 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br />

从目前的 1.5%升至 6%以上。<br />

对于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纵观人类历史,第一代能源煤炭和第二<br />

代能源石油,曾帮助英、美、德等国实现国力的质的飞跃。对于目前中、印、巴西等新兴大国而言,<br />

越早投身于下一代能源的竞逐,越有利于其在未来的国际体系中奠定优势地位。<br />

从当今全球视角来看,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在经历 2007-2008 年的短暂繁荣后,经过半<br />

年沉寂,重又勃兴起来。前一波新能源热是建立在满足公众普遍需求基础之上的,是一种自下而上<br />

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而现在这一波新能源热则反映出以奥巴马、朱棣文为代表的少数精英分子的<br />

政策偏好,并且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br />

而当前中国高调重视新能源开发的背后,更多是基于现实的战略考虑:<br />

43


其一,出于对国际原油价格重新上涨的担忧。由于历史上石油长期自给,中国未受到上世纪 70<br />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因而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对降低能源依赖的重要性都缺乏直观认识。而<br />

2008 年国际油价的疯狂上涨无疑给了中国一次极大的心理冲击。<br />

其二,客观上中国也存在开发替代能源的需求。近几年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四处寻找石油、煤炭<br />

等不可再生能源,动用了巨大的外交资源,同时也投入了相当多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对外获取能<br />

源的边际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昂。而新能源大多是可再生能源,是内化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br />

其三,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潜在威胁,即未来欧美很可能联手,以碳排放为借口,对中国出口<br />

商品加征额外关税。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与美国相当,由此也导致美欧,甚至一些发展中国<br />

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声音越来越高。如果我们将最近半年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燃油税的<br />

接连出台,以及即将公布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和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事件看作一个整体,无<br />

疑能够理解政策制定者对此所抱的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br />

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虽然详细内容尚未公布,但我们大致能从有关方面透露的点滴<br />

信息中了解到其大致轮廓:未来十年内,国家准备投资超过 3 万亿元的资金,推动包括水电、风电、<br />

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br />

然而,要振兴新能源产业,障碍还有很多。<br />

首先,如何保持新能源开发投入的连贯性,避免机会主义心态。对于尚处于婴儿期的新能源而<br />

言,与石油、煤炭等成熟能源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后发劣势。例如,成本和价格偏高会妨碍<br />

其推广应用;而相关产业的路径依赖和利益集团的阻力也不容忽视,这在国内汽车行业表现尤为明<br />

显。为此,除了政府对新能源相关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外,推动“节能减排”的公民社会运动健康发<br />

展也非常必要。<br />

其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如何保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比例,以及如何在各种新能源<br />

之间保持一个最优的投入比。同时,还有一个如何协调新能源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冲突的问题。例如,<br />

生物乙醇作物与粮食作物之间的争地现象在许多国家都是饱受非议的话题。<br />

再次,对于民间资本如何进入并发挥作用要有可操作性,而不使其仅仅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br />

从利益动机来看,国有垄断企业并不欢迎来自新能源的竞争,即使逼不得已,也要把新能源开发的<br />

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例如,目前在风力发电领域,基本为大唐、国电等“国字号”所垄断;<br />

而在生物质能源领域,除少数外资进入外,中粮和三大石油巨头也成为主导力量。<br />

最后,也是笔者最希望强调的,不能以功利主义心态将新能源开发简单化为今后两三年内走出<br />

经济危机、拉动经济增长的工具,而应将其视为长期内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重大<br />

战略举措,并提升到适应低碳时代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高度。否则,就很可能成为地方政府追<br />

求政绩的新目标,导致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复和盲目开发等后果,造成土地和资源的耗费。<br />

对于新能源开发,我们不能坐失良机,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突出新能源<br />

而刻意贬低所谓“旧能源”对于中国能源安全的现实意义。<br />

东方早报 20090605<br />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9418633.html<br />

美将投巨资帮中国控制碳排放<br />

即将访华的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 3 日在华盛顿重申,美国希望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br />

让全世界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共同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他表示,这种双边关系会对整体的中<br />

美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可能有助于缓解两国在贸易和朝鲜半岛等问题上的纷争。<br />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昨天表示,中方愿意借斯特恩访华之机阐述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主张,同美<br />

方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努力。<br />

除美国气候变化官员外,日本外务省地球规模课题审议官杉山晋辅也将于本月中旬访华,为筹<br />

备中日气候问题磋商进行协调。<br />

44


美应“向中国做出让步”<br />

在民主党智囊“美国进步中心”讲话时,斯特恩表示,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的双边关系,可以成<br />

为中美关系“积极的基础”,也会减缓两国在贸易和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纷争。<br />

斯特恩计划于 6 日启程前往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白宫科学顾问约翰·霍尔德伦,美国能源部<br />

的戴维·桑德洛及其他官员。8 日至 10 日,他们将同中国的环境官员、经济学家、美中商界高官以<br />

及关注中国气候能源未来的各方人士进行会面,其中包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br />

斯特恩说,他不认为两国此次会签署什么协议,但在未来,两国的合作领域将包括能源效率、<br />

电动车辆、碳捕捉和储存等。<br />

斯特恩表示,美国应该发展真诚的合作关系,来“向中国做出让步”。“如果两个世界舞台上的<br />

巨人能够携手,就长期的气候和能源合作关系进行最高级别的会面,这就能真的改变世界。”他说。<br />

不要求削减排放总量<br />

斯特恩说,尽管中国在削减碳排放量,但其绝对排放量却在增加,而美国的排放量一直在放缓。<br />

上月末,中国政府呼吁发达国家拿出相当于其 GDP0.5%至 1.0%的资金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br />

化,斯特恩在讲话中回绝了这一要求,但他说,全世界的富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供资金和技术上<br />

的支持。<br />

斯特恩也指出,美国国会正在通过气候变化的立法,其中包括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大<br />

量“资金流动”,来帮助这些国家控制碳排放。<br />

此外,美国首席气候变化谈判代表乔纳森·潘兴日前就《京都议定书》失效后全球气候变暖对<br />

策框架中的焦点——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明确表示,在 2020 年之前不会要求这<br />

些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br />

东方早报 20090605<br />

http://news.163.com/09/0605/10/5B1O402T000120GR.html<br />

王正伟:像抓煤炭资源一样抓好新能源<br />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昨天主持召开第 37 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加快发展<br />

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送审稿)》。<br />

王正伟指出,抢抓机遇,搭上国家政策列车,像抓煤炭资源一样抓好新能源。<br />

宁夏是全国风能、太阳能、煤层气等新能源资源相对富集的省区,但新能源在全区能源中所占<br />

比重偏低,发展不足,潜力没有完全被发掘。<br />

《意见》针对宁夏风电产业、太阳能产业、生物质能、煤炭清洁利用工程及地源热泵技术等新<br />

能源领域提出了发展的重点和政策措施。按照 《意见》:到 2010 年,全区风电总装机达到 100 万千<br />

瓦,建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10 万千瓦,煤层气发电项目 2 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占全区电力总<br />

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 7%(含水电 10%)。全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比例达到 40%,农户沼气<br />

入户率达到 30%。全区风机制造能力达到 100 万千瓦/年,单晶硅产能达到 2000 吨/年,多晶硅产能<br />

达到 6000 吨/年。到 2020 年,全区风电总装机达到 500 万千瓦以上;建成 200 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并<br />

网项目,根据城市发展规模争取在 5 个地级市建设垃圾发电项目,煤层气发电项目根据煤矿开发及<br />

煤层气抽采实际稳步推进;新能源发电占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 18%(含水电 22%)。力争<br />

全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比例达到 60%,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 50%。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br />

煤炭清洁利用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风机设备零配件本地化率达到 80%,新能源装备材料制造能力在<br />

全国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br />

王正伟指出,必须从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新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br />

重大意义。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用超前的胆识,奋力推进的精<br />

45


神抢抓机遇,用足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并研究制定宁夏相关政策,确定一批项目加以推进,抓好试<br />

点,逐步“放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宁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br />

宁夏日报 20090605<br />

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6/05/content_16723305.htm<br />

专家:新能源开发成为高油价时代面临的首要问题<br />

专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新能源办公室主任覃伟中<br />

本报记者 杨洋<br />

世界面临着“油荒”的困境,被称为“工业血液”的原油资源稀缺已经引发电力、煤炭、化纤、<br />

棉花、金属、建材等相关制造业原料价格上升,使得新能源的开发成为世界各国都同时面临的一个<br />

迫不及待的问题。作为中国石化[10.31 -2.00%]能源的巨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br />

正在着力开发煤炭,生物能源等多种新资源的开发,试图打开一条新能源发展之路,为油品供应紧<br />

缩的局面“灭火”。<br />

财富时报: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发展新能源?<br />

覃伟中: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2006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br />

69.4%,石油占 21.0%。在高油价和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为满足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必须<br />

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多元化。以生物质能源为例,其最大的特点是可再生,并且可以减排二氧化<br />

碳。大家都知道,近几十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环保也是需要考虑的。在高<br />

油价条件下,积极发展新能源,以可再生能源补充不可再生能源,以优势资源补充非优势资源,有<br />

利于缓解能源资源制约,应对环保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br />

财富时报:中国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有哪些?<br />

覃伟中:广义上讲,新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br />

还包括油砂、油页岩、可燃冰、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相对于交通运输燃料而言,还包括煤基<br />

和天然气基替代燃料。目前,在新能源领域,中石化主要致力于生物质能源,以及煤基替代燃料的<br />

开发和应用。生物质能源包括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和<br />

应用国,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共有燃料乙醇能力 122 万吨/年;其中,中石化参股建设了 82 万吨/年。<br />

中国发展生物柴油相对较晚,目前还没有规模化实际应用。在煤基替代燃料领域,目前国内正在建<br />

设一批煤制油生产装置,中石化目前也正在进行科研开发和攻关的。<br />

财富时报:目前国内新能源的开发进展情况如何?<br />

覃伟中:近年来,中国新能源发展较快,比如说,燃料乙醇是替代能源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中<br />

国是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共有燃料乙醇能力 122 万吨/年。预计到 2010 年,中国燃料乙醇<br />

生产能力将达到 200-300 万吨/年。生物柴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替代资源,中国发展生物柴油相对<br />

较晚,预计到 2010 年,我国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将达到 20 万吨/年。煤制油方面,我国神华集团正在<br />

内蒙鄂尔多斯[12.05 -0.66%]建设煤直接液化制油项目,先期 100 万吨/年工程将于 2008 年投产。此<br />

外,中国还有三套 16-18 万吨/年的间接液化制油项目正在建设,预计将于近几年陆续建成投产。我<br />

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指出,力争到 2010 年使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生物质<br />

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不包括煤基、天然气基等化石基能源化工产品)的消费<br />

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 10%,到 2020 年将达到 15%。<br />

财富时报:新能源会完全取代传统能源吗?<br />

46


覃伟中:在可以看得见的二三十年内,新能源不会完全取代传统能源,前者只是后者的有效补<br />

充。因为发展新能源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制约条件,如发展生物质能源不能与人争粮、不能与粮争地;<br />

发展煤基替代能源则面临着煤资源、水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的制约,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资金等多方<br />

面的挑战,因此,目前总体上我国替代能源的规模还不大,未来相当长时间里,我国的能源需求还<br />

依赖于传统能源来供给。<br />

财富时报:新能源在实际开发中所遇到的难题有哪些?<br />

覃伟中:举个例子,大规模发展煤基新燃料需要解决水资源问题。我国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br />

水平,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br />

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 1/10。建设大规模煤基替代能源项目,有可能打破该地区脆弱的<br />

水资源平衡,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稳发展,所以在开发此类资源时会受到一些制约。<br />

新能源目录<br />

本报记者 唐君燕<br />

上海永淳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鲜峰向《财富时报》记者介绍了新能源的种类。<br />

风能<br />

风能主要通过风力发电的形式来加以利用。全球范围内对风电的需求逐年增强,尤其是中国风<br />

电[0.83 -6.74%]产业迅速崛起,新增装机容量增长年均超过 70%,已跃身成为新增容量第三大区域。<br />

而且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有限,在中短期内仍将继续保持年均 15%以上的较快增长。<br />

太阳能<br />

太阳能新能源最重要的利用形式是光伏发电,它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br />

转化为电能。全球光伏产业过去几年以超过年均 40%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第一<br />

大生产国。<br />

生物质能源<br />

一般意义上讲,生物质能是指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中<br />

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有超过 8 亿的农村人口,生物质能的发展在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物质<br />

发电、生物燃料和民用燃料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领域,目前,国内在生物锅炉、沼气发电机等方<br />

面发展较为迅速,且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br />

核能<br />

核能在民用上的主要利用形式是通过核裂变反应释放的热能进行发电,其中核岛是核电站的核<br />

心设备。目前,核电核心技术和成套设备垄断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和其他新能源产业相比,核电<br />

设备制造业体现出突出的高壁垒、高垄断特征。中国核电技术经历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在二代<br />

核电技术上,国产化率已经达到 70%。<br />

财富时报 20090605<br />

http://finance.ifeng.com/news/industry/hy/20090605/751936.shtml<br />

新能源产业在我国西部边陲结果<br />

新华网乌鲁木齐电(记者刘刚 曹志恒)一曲《达坂城的故娘》让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达坂城名<br />

扬海内外。如今,这个曾经以美丽故娘而闻名的地区,因拥有亚洲最大的风力电站而引起人们的关<br />

注。在达坂城,面积巨大的"风车森林"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达坂城的风力开<br />

发,已成为新疆新能源开发的一个样板。<br />

47


地处中国最西部的新疆,是我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资源总储量达到 8.72 亿千瓦,<br />

拥有达坂城、小草湖、塔城老风口、额尔齐斯河谷、罗布泊等九大风区,可开发利用的风区总面积<br />

约 15 万平方公里,可装机容量总计在 8000 万千瓦以上,陆上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近四成。<br />

近年来,在不断持续的能源紧张与日益加大的环境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风能、太<br />

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上。新疆,这个传统能源的富集区,新能源的开发也驶上了快车<br />

道。近年来已有华电集团、国电集团计划投资 18 亿元在额尔齐斯河谷的哈巴河县开发 20 万千瓦风<br />

电项目;中国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投资 5 亿元在托克逊县三十里风区开发一期 4.95 万千瓦风电<br />

项目等落户新疆。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到 2010 年,在新疆达坂城、哈密地区将建设两个风电基地,<br />

装机容量达到千万千瓦。<br />

风力资源的开发,推动了风电装备业的发展。目前,新疆正在努力打造中国最大的风电产业基<br />

地。金风科技,是国内第一个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和完整知识产权的风电整机制造商,这家<br />

公司业绩连续 8 年以每年 100%的速度增长,生产总值已由最初的 3000 万元增加到现在的 32 亿元,<br />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在风电设备制造中,"金风科技"占据国内风机设备三<br />

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占国内国产机组的市场份额约八成。<br />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启动了风电产业园建设,开发区一位副主任告诉记者,园区正在积<br />

极打造"中国风谷"概念。2008 年,作为风电装备产业链重要一环的相关配套产业生产发电系统内转<br />

子支架产品的汇通风电设备转子支架总装厂在开发区正式投产。目前,在该开发区内已形成由金风<br />

科技带动的风电产业集群,启动了风电产业园建设,丹麦 LM、羲之翔、汇通和鑫风等中外企业相<br />

继进驻产业园区,形成了研发、电机制造、风机叶片、配套设备和风机装配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br />

产业规模近 70 亿元,预计到 2010 年整个风电产业园产值将达到 100 亿元人民币。<br />

按新疆正在制定的中长期风电发展目标,到 2010 年风电装机占新疆电力装机总规模的比例超过<br />

5%,到 2020 年实现新疆风电规模外送。达坂城、阿拉山口、小草湖、十三间房等重点风区风电场<br />

工程规划已经启动。<br />

在新疆,另一个被人们日渐关注的能源体系是太阳能,新疆日照时间长,新疆全年日照时数为<br />

2300~3300h,日照百分率为 60%~80%,年辐射总量可达 1301~60kcal/平方厘米,居全国第二位。<br />

新疆新能源开发公司是我们此次采访活动访问的另一家公司,是一家从事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br />

的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至今已在新疆建设了 1200 座太阳能独立电站。遍及中国西部的高山和<br />

荒漠,广泛应用于铁路、沙漠公路、石油勘探、通讯基站建设。新能源公司在珠峰海拔 5800 米处建<br />

设了世界上最高的电站,用于支持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能源支持。<br />

为了适应中国境内的游牧民族,这家公司还发明了一种小型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因为可以用马<br />

驮着走而被称之为马背电站。马背电站充电一天,可以供一个牧民家庭用 5 天的,它的设备也是特<br />

别的,极易操作,损坏率低,坚固。目前这种设备已销售了 7800 套,大约给 40 万人带来了光明。<br />

由于有很强的实用性,它甚至成了哈萨克牧民的嫁妆。<br />

新华网 20090605<br />

http://www.tianshannet.com/news/content/2009-06/05/content_4279568.htm<br />

松田一敬:日本能源效率比中国高 7 倍<br />

“第二届中国清洁技术产业投融资峰会”(CCIS) 即将于 2009 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当<br />

天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隆重召开。网易财经作为独家网络直播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全程直播。<br />

北海道创投风险基金松田一敬表示,2006 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的能源效率比中国要高出 9 倍,<br />

不过 2008 年这一个数字变成了 6.9 倍,说明中国的能源效率提高得很快。<br />

以下是松田一敬的演讲实录:<br />

松田一敬: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刚才对不起,由于幻灯片的问题给大家带来了不便。<br />

48


我的名字叫做松田一敬,我是来自北海道风险投资基金,同时我也是日本风险投资协会的会员,非<br />

常感谢大家邀请我来在这做一个发言,我是代表日本的投资行业做一个发言。<br />

我们的公司北海道创投风险基金主要是专注于北海道的发展,你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北海道,因<br />

为最近有一个电影《非城勿扰》曾经出现过北海道,所以北海道非常的流行,如果你们有机会的话,<br />

非常欢迎你到北海道来,所以也请大家有机会到日本来参观。<br />

这是我们的 GDP 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我们的 2006 年的能源消耗,这是日本,这是中国;<br />

这是日本,这是中国。那么在二氧化碳的每单位的 GDP 的排放方面,我们现在是效率要比这个国家<br />

高十倍。那么从能源的效率来说,我们比你们国家要高九倍。这是 2008 年的数据,而现在已经是<br />

6.9 倍了,所以在两年之内,中国清洁能源方面,能效方面发展的非常快。<br />

但是在绿色能源方面,我们在世界上是第一的,在太阳能、水净化处理、氢气等其他方面我们<br />

都是非常领先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做生意是最擅长的。所以我们也有很多的投资,尤其<br />

是一些风险的投资,或者是 PE 的投资,还有对于清洁的技术。大家知道,有很多的中国投资,在清<br />

洁能源的投资都是投资于应用,因为在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效之间有很多的差距,所以有很多的机会<br />

和空间。同时我们也会投资于技术的开发,以便能够跟其他的国家打交道。<br />

在投资于绿色技术和绿色能源的方面,这是我们 VC 的投资的量,在日本的话一般来说 VC 的<br />

投资量比较少,只有大概美国的 1/10,但是虽然 VC 在绿色投资方面并不是特别的多,比如说有一<br />

个公司,这个公司宣布他们要在太阳能方面投资十六亿。另外一个公司绿色技术工厂的话,募集了<br />

两亿美元,主要是通过债券募资。纯的 PE 和 VC 的投资量并不是特别的大,但是在绿色投资方面我<br />

们有很大的兴趣。那么下面我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在日本的一些技术。<br />

从早晨我们也听到了有一个人问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氢在燃料电池当中的使用,这个在经济<br />

性方面和在其他的一些成本方面,好像有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对于氢的投资是非常多的,我们对于<br />

燃料电池的投资也是非常的多,这也是我们投资的一个主要方向。<br />

在日本,我们的燃料电池汽车是可以在一些街上都可以看到的,那么同时有一个公司他还生产<br />

出来了一种生物燃料的电池。生物燃料是一种混合燃料,是和汽油、柴油技术混合,他可以降低二<br />

氧化碳排放 50%到 60%。在家用方面的技术,比如松下公司或者其他的一些天然气的公司,他们已<br />

经开始了一场燃料、电池为家庭用的,已经投入了民用市场。有一些也将太阳能介绍到了家用当中,<br />

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日本,我们作为手机或者是小型电脑的电池也将使用燃料电池,那么这是一<br />

个非常好的一个愿景,而且我估计在今后的两年当中就能够实现。<br />

那么在太阳能方面,前面都已经提到了我们现在也是非常重视太阳能技术的发展,所以在多结<br />

晶硅的电视方面,我们希望 2020 年使多结晶硅的效率达到 19%,而薄膜型的高太阳能的效率可以达<br />

到 14%。<br />

更加有趣的就是,我们在日本也试图去开发一种灵活的电视,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可以节约能<br />

源,我相信中国已经开始做这样的自由弯曲变形的太阳能的薄膜电池,可以在手机、电脑和户外任<br />

何地方使用。第三种技术是水处理的技术,我相信在中国也有很多水处理技术的项目,那么这里水<br />

利用的技术,比如说我们使用纳米的技术,使用太阳能的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在日本发展的非常好<br />

的,但是他们在商业的价值方面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我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 1/10,中国的人口还在<br />

不断的增加,日本的人口在不断的减少,中国的市场更大,所以我们有技术,中国有市场,我们可<br />

以一块合作,这也是为什么主办方来邀请我做发言。<br />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组合,我们投资好几种项目,比如像风能、燃料电池、氢气、交<br />

通、发电、储存,另外生物质,同时我们还投资于水处理,非常有趣的一点就是我们还有绿色技术<br />

的投资,我们使用风能,因为我们使用风力可以获得氢的长距离运输,再加上燃料电池的实验,同<br />

时我们还可以使用汽车用氢和汽油混合的燃料进行行驶实验,这个在北海道已经开始实验了,实验<br />

的效果非常的不错。<br />

尤其是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公司,但是我没有太多的时间了,只能够快速的讲一下。这些是被<br />

49


我们投资的公司,首先是一个水处理的公司,他们使用诺贝尔的方法进行水的处理,使用的是臭氧。<br />

使用臭氧来处理系统的话,他以前是要花很多的钱,至少一百万。但是我们是这个公司主要的投资<br />

方,他们就创造出了一个更小的,只有现有的 1/5 体积的,但是他却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或者至少<br />

是同样的效果。<br />

那么为了做污水处理和储存的话,他还使用一些微生物质,还可以分解抗生物质,如果有兴趣<br />

的话,这个幻灯片可以给大家看,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讲了。<br />

下面一个就是氢的技术,这个氢技术也是有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是做氢的储备和氢运输的公司。<br />

如果你要想做一个氢的公司的话,你首先需要一个氢站,然后你还需要储藏和运输氢,那么为了储<br />

藏氢和运输氢,我们需要有三种现有的技术。<br />

一个是氢化的技术,氢液化,把氢变成液化,你可以在车里面用,可以放进燃料、电池里面去<br />

用,当他燃烧之后,他又变成了氢。第二个就是一个氢吸收的方法,第三个就是氢混合的方法。这<br />

三种方式当中的两种实验都是在北海道,所以在氢的技术方面我们也是最好的,我们也在寻找更多<br />

的商机。但是我们也投资于太阳能,而且我们可能会做更多的混合,这样的话意味着我们是有很多<br />

的技术。<br />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也是在北海道做生物柴油燃料,因为有很多的绿色的投资都是以政府补贴为<br />

基础的,所以如果你要是投资于太阳能、风能或者是太阳能厂的话,那么这里面政府的补贴是非常<br />

重要的,但是 BDF 生物柴油燃料的制造、销售是在北海道,同时可以使用在公共汽车上,另外经济<br />

上也是可行的,所以这个公司或者共同体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所以你就知道他这里是有一个可持<br />

续发展的这样一种能源,我们需要考虑怎么样来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生存下去。<br />

网易财经 20090605<br />

http://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_1717171725367535.html<br />

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分论坛文字实录<br />

政策与产业:2009 中国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br />

本专场由英国气侯变化资本集团中国区总裁路跃兵先生主持。路跃兵先生曾经担任国家十届五<br />

百强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职位,建立了六家合资独资企业,曾担任二次通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br />

福特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卡特播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业务发展和公共事务部总监,接下来我<br />

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陆先生!<br />

路跃兵: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面参加这样的会议。<br />

受主办方的委托,我来主持峰会的第二节。本着节能减排清洁发展的这样一个精神,我争取把<br />

这一节快一点主持完。<br />

大家知道,清洁技术产业投资峰会的关注点是在清洁技术产业和融资方面。这一节的关注点主<br />

要是政策,我们这一节里面主要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请我们芝加哥气侯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先生<br />

做一个主题演讲:碳金融与提升企业价值的演讲。<br />

大家可能有时候很难把清洁技术和气侯这两个事情放到一起,正像我每次参加会议的时候,大<br />

家以为我们是一个非营利的,或者是慈善机构式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想大家在听了黄总裁的演<br />

讲之后,可能对这个题目会有更新的认识。那么下面让我们以热烈地掌声欢迎黄杰夫副总裁做演讲!<br />

黄杰夫:谢谢陆总。感谢合众资本给我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碳金融、碳市场和我们清洁<br />

技术投融资的一些关系。<br />

我来自芝加哥气侯交易所,今年的话从碳的金融、气侯变化这个领域,在美国发生了很多重大<br />

的事情。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件,我想在讲话之前用一分钟给大家提示一下,引起在座各位投资人和<br />

各位企业家的一些关注。<br />

今年 5 月 21 号,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通过了美国气侯变化的一个法案,这个法案是在<br />

美国进行二氧化碳减排和交易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按照美国立法程序,委员会通过之后,下一<br />

50


个步骤就是美国整个众议院表决,接下来是美国参议院最后总统签字。目前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市<br />

场是在欧洲,但是随着美国的碳减排和交易,我们认为接下来的几年会在美国产生巨大的碳市场和<br />

在座有什么关系。<br />

按照沃顿商学院一位教授的预测,如果美国通过了气侯变化碳交易的法案,碳市场会从 08 年的<br />

1100 亿美金上升到 2012 年的 5000 亿美金。到了 2020 年,碳市场、碳交易的市场会达到 3 万亿美<br />

金,如果是这么一个市场的话,恐怕比我们现在讲的原油、石油这个商品,现在目前最大的商品都<br />

要大很多。刚才马部长提到了利用市场的手段,我理解主要是资本市场,因为在座的很多 PE 也好,<br />

VC 也好利用市场的手段来引导清洁技术,清洁能源的投资,也提到了我们的清洁能源板块,今年以<br />

来可能是成长最早的板块。<br />

我刚才讲了碳,所以也想给大家看看能不能用另外一种市场,也是金融市场,就是所谓的碳市<br />

场,二氧化碳的价格,市场的主要作用包括股市,包括二氧化碳的市场,市场最主要的价格,我个<br />

人认为第一是价格发现,第二是风险转移,有了一个碳市场,可以给我们的投资家、投资商,可以<br />

给我们的企业通过信号的引导,来引导我们的投资,来引导我们企业的一些风险的防范。像我们企<br />

业的运作当中有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我们都需要通过市场转移这样的风险。<br />

我们的企业将来在运作当中,如果有朝一日像美国,他开始碳强制减排了,那么我们所有的企<br />

业都有环境风险,有一个环境指标,有一个二氧化碳指标,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调节,同时投资商、<br />

企业也可以通过碳的价格信号指导企业的投资。<br />

刚才有位先生提到海藻,现在美国包括波音公司研究海藻加上二氧化碳产生的这种燃料,来替<br />

代燃料。如果有这样的企业,如果有 VC 投资这样的技术,当他知道投资这个技术在企业本身产生<br />

回报之后,因为海藻本身吸收二氧化碳,也许我投资这个项目初期风险很大,但是我作为投资商我<br />

知道海藻吸附二氧化碳之后,我在碳这块,由于有一个碳的价格,我在碳这块还能产生额外的收入,<br />

这也许对 VC 来讲,他投资这个项目,投资这个企业的整体风险预测就要变了。也许这些项目都变<br />

掉了,变好了。碳里面有一个 CBI 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叫额外性。所以有的项目原来不能投,但是<br />

如果有了这样的机制,市场的机制,价格的信号,也许我们这个项目就可以投了,可以促进资金向<br />

这样的领域里进行流动,刚才那位女士提到水,我们在天津现在准备成立一个交易所,跟中石油,<br />

准备做水,叫 COD,也是通过排放权的交易,通过市场的信号争取把资金流向水的稀缺资源。<br />

我利用这个时间简单讲一下碳交易是什么情况。我 PPT 里主要是讲我们四的情况,因为我们也<br />

不是做广告了,我们现在在美国做的最早,在欧洲现在做的最大,在美国也是做的最大,希望我们<br />

这些成功的一些经验,能够对将来中国的排放权交易怎么做,怎么样服务于这些在座的企业和投资<br />

商,提供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br />

我们是 03 年建立的交易所,当时只有 14 个会员,我们这个交易所当时建立的是自愿性的,但<br />

是加入了交易所之后,承诺我们交易所规定他的减排指标,来进行交易。我们 05 年在欧洲成立了欧<br />

洲气侯交易所,目前大家都知道,这是全球在二氧化碳交易最大的一个交易所,大概整个欧洲配合<br />

“京都议定书”,我们大概占了 80%左右的市场份额。交易量来看,去年我们交易 28 亿吨,今年我<br />

们交易了 6 亿吨,07 年交易了不到 10 亿吨,政府的速度非常快,美国现在有一个强制碳交易的市<br />

场,从今年 1 月 1 号开始,美国的东北部,纽约等等这些洲政府强制给企业一个二氧化碳的指标,<br />

通过这个指标进行市场化的交易。<br />

另外我们蒙特利尔交易所在加拿大进行二氧化碳的交易,天津我们是去年 9 月 25 号揭牌,这是<br />

我们在美国的一个自愿市场上的制度设计。当然了,跟我刚才讲到的美国的法案通过,随着美国法<br />

案在国会的立法程序走出去,有一些专家预测在 02、03 年,美国强制性的二氧化碳的交易就会开始<br />

了。我们走的比较早,03 年开始的。这是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一个碳市场,将来大家参与碳市场,<br />

这个碳市场长的是什么样的,由于时间关系我简单讲一下,我们的交易所会员里面,排放会员有这<br />

种造纸,有金融行业,有电子行业,有化工行业,有大学,有政府机构,这样是一个构成。目前的<br />

话,像道奇公司 30 种公司 17%是我们的会员,另外全球 100 强,像摩托罗拉,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一<br />

51


个电场。在我们很自愿的平台上,像美国最大的电厂 AEP,NRG,目前美国发电量的 20%占的电厂,<br />

他都在参与我们这个市场的交易。<br />

作为一个交易所,我们现在整个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概在 6 亿吨,如果作为一个国家来讲,<br />

大家看这个表,我们比德国还大。另外作为一个碳市场,COD、水的市场也好,市场里面一定有金<br />

融企业参加,举几个例子,美洲银行,全球最大的气侯独立公司,所以我们希望在座的投资商们,<br />

金融企业也能够加入到交易所。交易所本身是一个金融的范畴,一个金融的概念,我们目前刚才讲<br />

到了,在美国的自愿平台上交易,这些交易量的增加,4 年大概增加的 50 倍,我算了一下。主要这<br />

些数据的要表达的意思呢,就是本身由于存在了价格的信号,存在了碳价格的信号,本身交易的存<br />

在给我们的在美国也好,在欧洲也好的投资商,给我们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他们新的管理自己金融风<br />

险和投资的渠道和领域。这个简单的给大家看一下。<br />

刚才我提到去年开始的,也就是今年 1 月 1 号正式开始的美国东北部的碳交易,这是强制性的<br />

碳交易,我们叫 RGGI,这个交易合约推出来以后,从去年 12 月,每天交易量大概在 30 万吨左右,<br />

涨到现在每天交易量大概在 100 万吨,同时的话,交易量比较活跃。<br />

这是美国今年 5 月 21 号通过的法案,简单来讲,这个法案的特征就是美国承诺到 2020 年,在<br />

2005 年的基础上二氧化碳减排 17%。另外他的指标的发放主要是通过拍卖和免费发放结合在一起。<br />

另外在法案的草案里面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在美国全国的将来碳交易市场,留出了 20 亿的空<br />

间,20 亿的空间是什么概念呢?这 20 亿吨将来的指标,我们行话讲就是像 CDM 这种补偿性的机制,<br />

来帮助企业进行减排。20 亿吨的话 10 亿吨是美国本土的,大概还有 10 亿吨向国外采购,类似是用<br />

CDM 这样的机制。所以将来如果我们看到美国在补偿 20 亿吨的标准,一些机制随着他们的细化,<br />

这也可能是一些猜测,有可能将来一些中国的项目除了卖到欧盟的 CDM 这样的项目的话,也有可<br />

能卖到美国的碳市场里面去。<br />

这是我们在去年年底配合美国这个法案推出的一个联邦的碳减排的交易的合约,是 2013 年到<br />

期,随着到期的时候不同的情形我们进行一些交割的设计。这个合约出来以后,大概到现在 5 月份<br />

左右,美国的碳价格大概每吨大概 12、13 美金的概念。<br />

这主要说明美国的碳市场出来以后,我们的金融服务业,金融的交易所怎么样通过比较好的金<br />

融创新来服务节能减排,服务碳的领域。欧洲气侯交易所是 05 年创办的,到现在已经达到 5 亿吨了,<br />

所以现在碳市场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几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家看到 CER 的价格,价格<br />

浮动很大,去年最高的话一吨是 30 多欧元,今年年初降到 8 欧元,现在回到 12、13 欧元,本身的<br />

市场在波动,波动就是市场发挥作用的一个表现,这是我个人认为的。那么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排<br />

放企业,我们的清洁技术企业,我们的投资商怎么样通过价格的信号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额外的<br />

收入,这里面有很多的内容。<br />

中国现在有三个指标我们认为可以交易,一个是刚才讲的水,COD,第二个是二氧化硫,第三<br />

是节能量。现在中国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所以碳不能交易,但是十一五规划,节能量提高 20%,<br />

金融危机的概念这个术语好像有点不太好听,但是从金融创新,从金融工程角度,节约 20%是一个<br />

看法,我们也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来服务于我们的市场参与主体,服务于我们的企业,服务于<br />

我们的投资人,当然最终是服务于我们的环境改善这样的目标,所以我们也欢迎在座的各位跟我们<br />

一起来创造这样的金融工具,来一起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在服务于政府的行政政策的同时,给市<br />

场一个机会,用市场这个手段来帮助我们企业达到我们的融资也好、投融资也好,帮助我们的技术<br />

创新创造一个市场的新的市场途径。<br />

这是我们去年在天津的画面,天津市长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参与了我们的开幕式,所以我们<br />

在此也欢迎大家到天津去跟我们共同培育市场,非常感谢。<br />

路跃兵:非常感谢黄总裁的精彩演讲,对气侯变化、创新的金融工具和清洁技术产业的发展这<br />

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下一部分是请一些嘉宾做一个圆桌的论坛,我们的嘉宾里面既有政策方面的<br />

专家和领导,又有企业界的,那么我们接下来请李俊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先生,<br />

52


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韩伟副会长,启明创投张勇先生,还有刚才的黄杰夫总裁,智基创投的合<br />

伙人林霆先生和天图创投的合伙人王岑先生,大家掌声请他们上台。<br />

大家知道,我们这一节的重点是政策与产业发展,那么产业发展里面大家都知道市场、技术、<br />

资金、政策这几个因素非常的重要,缺一不可。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把清洁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政<br />

策单独拿出来谈?就是政策的作用为什么对这个产业尤其重要?这个产业是不是在长期、短期、商<br />

业、公众、利益上面产生了某种冲突,以至于我们的政策要做很大的推动才能将这种短期的经济和<br />

商业利益,和长期的可持续的公共利益相结合呢?那么接下来就是请我们的专家就这样的一些问题<br />

跟大家研讨一下。<br />

首先从政策这个角度讲,请我们的专家尤其是李所长和韩会长给我们讲一下政策为什么这么重<br />

要,在清洁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现在过去有哪些政策已经颁布了的,和将来有哪些<br />

政策要颁布,这些政策的变化带来的在清洁技术产业,各个细分的领域里面带来的机会有哪些,就<br />

这样的问题,请各位嘉宾给我们做一个解读。<br />

李所长您先来吧。<br />

李俊峰:这是一个比较难讲的话题,但是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个话题,对清洁能源也好清洁<br />

生产也好,所有的与环保有关的技术,最终都要靠政策来推动,没有政策的推动他很难发展。原因<br />

是有两个,一个就是我们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必须和他企业的属性结合起<br />

来,就是企业要盈利的,不盈利没法发展。<br />

第二个,政策是一个引导的方向。我们可以举这么两个例子来看政策的重要性,大家都应该知<br />

道,汽车工业美国是鼻祖,美国的大品牌都是世界第一位的,像刚刚倒闭的,宣布破产的通用,雄<br />

霸世界 100 多年,但是他在环保政策上,近 10 年来落伍了,比如对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高效节<br />

能,美国政府没有给汽车工业更多的关注。然后他在和其他的汽车工业竞争上落伍了,比如和日本,<br />

甚至和中国都落伍了。没有金融危机他一样可以破产,可能是晚几年的问题。那么他现在要打造新<br />

通用,新通用要脱胎换骨,这是一个例子。<br />

再一个例子还是讲美国,讲新能源,大家知道,在 80 年代、90 年代,美国一直是在新能源的<br />

事情上领先的,到了 90 年代后期,一直到 2005 年的时间,美国开始落伍了,美国政策还是不支持<br />

新能源,那么新能源跑到日本、欧洲、中国来了。从现在开始,甚至在布什执政的后期重新关注新<br />

能源,使得他的新能源产业可以说突飞猛进了。最典型的像风力发电,在 80 年代,美国大概 40、<br />

50 家风力发电企业,最后剩下 2 家。仅仅是布什的政策是在最后一年,就是 08 年的那一年他执政<br />

的时候,开始大力鼓动风力发电。刚刚昨天晚上我收到的数据,美国的风电恢复到 40 多家,大家都<br />

在膨胀、破产,我们的 70 多家风电很多了,美国一年就恢复了 40 多家企业。光电也是一样,美国<br />

几乎是没有了,只剩下一个,现在又出来了,这就是政策的作用。<br />

第二个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说一下,因为我本来是今天下午发言,今天是环境日,下午还有更多<br />

的活动,没办法实在对不起大家。我们国家要提一个醒,政策有时候确实是拉动清洁生产、清洁技<br />

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但是政策要适时的出台,过早也不好,过晚也不行。比如我们在应对<br />

金融危机的时候,去年的 9 月份到今年的 3 月份之前,我们是提出来振兴,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唯<br />

独清洁、环保的没有提。后来我们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包括台湾在内都提出来节能减碳、新能源、<br />

环保一大堆新的东西,唯独我们没有,我们是汽车、钢铁、船舶一堆东西。现在我们开始发现了这<br />

个问题,大家在改变。当然,通过世界潮流的推动,但是我们也在变化。比如大家传言很多的新能<br />

源的振兴计划,我想环保也会出来,清洁生产也会陆陆续续的出来,健康环保的,振兴农业的,创<br />

新文化的这些低碳经济会陆陆续续的出来,这些东西对我们整个清洁行业的发展,清洁投资的发展<br />

都是很重要的,谢谢大家。<br />

张勇:大家好,我叫张勇,是来自启明创投的。启明创投是一家早期到成长期的 VC 公司,我<br />

们是 0.2 亿美金的规模。我们去年投了一家企业也是非常早期的一个企业,是通过改造火电厂的锅<br />

炉来能够达到最高 70%的排放降低。今天因为是谈政策,刚才听到李所长讲了很多是非常重要的观<br />

53


点,首先无庸置疑政策是推动整个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动因。那么我们也很高兴的看到整个国家<br />

的方向,起码都是朝着非常健康的,非常正确的方向走的。<br />

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就想谈一些我的观察或者顾虑。刚才李所长已经谈到了一个时间的问题,<br />

过早和过晚推出相关的政策,从很多时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我还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就<br />

是说政策的详细和实施,很多的政策如果过于详细的话,从某种角度来讲,对这个产业的发展反而<br />

会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还有很多的时候,咱们国家的政策的细化还不一定能够到位,怎样能够在<br />

两者之间找到比较好的平衡,这可能是后续的话政府包括企业,包括我们这些投资人可以共同探讨<br />

的。<br />

我们也注意到像风能这个产业,风能的话现在一方面是整个大环境非常的好,很多企业做了比<br />

较健康的发展,但是另外一方面的顾虑是什么呢,短时间内将近 80 家的整机厂都在做,是不是很快<br />

就会达到有一定泡沫的状态,我觉得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如果政府没有特别的详情的措施进来的话,<br />

让这个市场自动调节的话,有可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大家就能看到比较多的市场重组,有一些企业可<br />

能就不行了。但是如果说政府进来了,像对太阳能产业那样,是不是整个的形势在一夜之间就发生<br />

无可预料的变化,这个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好的还是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就值<br />

得大家关注了。<br />

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像我们对风的电网接入这一侧,国家已经有电网详细的标准,但是好<br />

像没有很大的力度在进行强制。那国家什么时候能够把这个标准更好的进行导入,我个人的观点是<br />

说如果能够把像这种 DDI 穿越等等,电网接入的标准能够尽快的推出的话,其实对这个产业尽快的<br />

走向有序、健康的整合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也理解政府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当中可能也有一些<br />

顾虑,是不是大部分的国内的企业还没有完全到这样一个有自身应对的能力的阶段,所以对于政府<br />

来讲可能也是一个挑战。那么对于我们的投资人来讲就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如果你投了这个企业,<br />

他有很好的技术,能够保证你在规范出来之后能够处于领先的地位,你进去了。但是如果政府的强<br />

制措施不到位,那么你所看中的优势从某种角度讲反而会拖你的后腿。<br />

另外一个例子,大家最近看到很多政府的刺激经济的计划,那从大方面来讲都非常好的帮助了<br />

企业的发展,但是落实到地方政府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一个不是特别乐观的现象,是很多的地方政<br />

府为了拉动他本地的经济的需求,他反而对这种水的排放,大气的排放这方面的标准又松口了。在<br />

这个角度上来讲,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会不会带来一些比较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这个可能也值得大<br />

家关注。<br />

我觉得政府的政策对行业的发展,不管是投资人还是企业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整个方向<br />

都是非常的正确,在一些细节方面,可能还是应该做更多的考量,谢谢。<br />

黄杰夫:我挺赞同俊峰所长讲的理念,我的想法,好像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确实说有一个解决<br />

经济发展和气侯变化,这是一个矛盾,但是这个其实是看我们怎么处理这个矛盾,这个并不是对立<br />

的一个。搞清洁能源,搞环境,搞气侯变化一定要牺牲什么,不应该这么理解。另外像美国,可能<br />

去年、今年很多金融公司倒闭了,金融动荡就业不太好,但是大家看一看做清洁能源的,做气侯的,<br />

甚至在做我们碳交易的里面发展出了很多的就业力在提高,清洁能源跟气侯变化有关的市场这一块,<br />

都在迅猛发展。所以就业也好,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整体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情况。<br />

另外强调政策的话,我觉得政策还有一个行政成本的问题。我理解的话,我们国家其实在这方<br />

面的力度非常大,比如去年炸掉了 1000 多家小水泥厂,今年要炸掉 900 家。1000 多家小水泥厂,2、<br />

3 千亿的资产就没有了。而且国家可能要给每个炸掉的水泥厂 200、300 万的补助。真正到了企业、<br />

工人手里没有那么多,我听到的数据就是 50 万左右,就是行政还有一个成本。<br />

怎么说呢,在这个方面能不能通过行政加市场,如果有一个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这些企业怎么<br />

通过这些价格信号知道他,国家在把我的厂炸掉以前,我已经开始转厂了,我的员工已经开始转厂<br />

了,转到一些新的能源,降低碳排放,秸秆发电比如说。这些领域通过政策的引导,通过这种长期<br />

的准备,这方面行政和市场加在一起,可能是未来达到目标的最低成本的综合方式,所以我强调最<br />

54


低成本。<br />

韩伟:大家好,我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韩伟。刚才主持人说发展一些环保产业方面<br />

的一些政策,我觉得咱们发展环保产业最大的政策就是中央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落实科学发<br />

展观现在已经陆续出台了不少具体的一些规定、政策。这些年在国家的重视下,整个的环境保护的<br />

管理力度在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加强就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因为环保产业最根本的一个特征<br />

就是政策驱动型的产业,如果说国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那么咱们企业的排放和生活污染的<br />

排放是无限量的,就没有人对污染进行处理的。只有严格的法规和强有力的执法力度才促使了这个<br />

产业的发展。<br />

现在我们国家的环保产业已经从狭义的范畴向广义的进军,所谓狭义的就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br />

说法,基本注重于污染物末端处理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向广义的环保产业延伸,广义的环保产业不<br />

仅是包括污染物的末端处理,也包括一些清洁生产的技术,包括新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以及循环经<br />

济所说的一些资源的再利用等等方面。在十二五以后,我觉得我们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的总的趋势呢,<br />

一个就是在广义方面,就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水、节能、低碳技术这些方面,可能会有一个很<br />

大的发展。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瓶颈问题要解决,比如说新能源、风能、太阳能这些,现在好像没<br />

有标准,这个可能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一个产品的成熟,可能要有一个相应的标准来衡量。<br />

再一个就是节能,现在我们很多的产品和设备能耗很高,那么我们水处理设备,节能降耗看来是一<br />

个很主要的方面。<br />

第二个发展趋势我觉得就是末端处理,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污染物虽然减少了很多,但<br />

是他的总量还是很大的。所以虽然说去年开始出现拐点,但是这个拐点我认为还是很脆弱的。所以<br />

末端处理的这些项目还是很多的,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在末端处理方面我特别提出,就是在污水<br />

处理方面,就是一个现有的污水厂的升级改造,节能降耗还有水的回用这些方面,看来是如果要投<br />

资的话,我觉得这还是可以考虑的。<br />

再一个就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很多金融界的朋友都很看重这一点,我觉得这个看法是对的。<br />

固体废物处理确实是前景非常好,而且现在的市场不是太透明,所以投进去可能效益还会很高,不<br />

像水处理已经比较透明了,他做的好恐怕效益都非常好,也是推进我们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很<br />

主要的组成方面。<br />

再一个就是我觉得农村环保也是一个很大的方向,现在都强调“家电下乡”,咱们现在开始提出<br />

农村的问题,因为大家都到过国外,知道咱们国家的大城市和国外没有什么区别,区别最大的就是<br />

农村。大家感触一定很深,现在中央提出要把农村的问题解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农村的环保<br />

问题包括沼气和农村污染的控制,农村的能源,这都是很可以引起关注的市场。谢谢。<br />

林霆:大家好我来自智基创投。我们进入节能环保领域投资是比较早的,2004 年开始投资,现<br />

在投了很多,我们投了三家太阳能的公司,两家风能的公司,又投了一家燃料电池的公司,又投了<br />

一家做节能服务的公司。提到我对于政策的理解,我觉得主要从四个方面看,第一就是国家的一些<br />

法令法规的层面的政策,那在不同阶段,国家对环保要求是有不同的法令法规出台,包括这些法令<br />

法规执行的力度也会有变化。刚才有专家提到固废,那固废从过去要求的不严到现在的要求严,比<br />

如固废里面污泥的处理,我们现在也在积极的看。<br />

第二个层面就是技术标准,刚才张勇也有提到,技术标准一定是国家相关的部门或者是部位来<br />

制定的,第三个政策层面的理解就是国家财政的补贴,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因为我们国家<br />

有风能上网电价的具体规定,所以风能在我们国家中国市场的发展是非常的红火。而太阳能,因为<br />

中国一直以没有出台太阳能上网电价的相关的法律规定,所以最后造成太阳能市场过分依赖欧洲的<br />

市场,欧洲市场一旦不行,现在国内的 20 家太阳能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是从财政补贴的层面。<br />

第四实际上是有一点间接了,我觉得特别是新能源方面,最后都是由国家买单,因为新能源大<br />

家知道成本高,成本高一定是国家买单的。国家买单的概念就是什么呢?就是说你无论是太阳能发<br />

电、风能发电,最后都是要上电网要五大电力,卖给五大电力,上国家电网。即使是生物质能的燃<br />

55


料,最后还是投入中石油、中石化的渠道卖出去。所以这方面可能也是我们对新能源产业或者环保<br />

产业很大程度上是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相关的一个理解。谢谢。<br />

王岑:大家好我叫王岑,来自天图创投,他是一家人民币的本土基金,我想这里肯定很多外资,<br />

所以我大概描述一下。天图创投其实基本反映中国本土基金的发展史,他算一个例子的,以前简单<br />

的说都是政府玩儿政府的钱,后来就是个人玩儿个人的钱,玩儿的不错之后募资管理别人的钱。以<br />

前是境外投,还有 A 股现在的上市公司融讯股份我们是最大的股东。特点是 LP 也是 GP,所以大部<br />

分的资金来自于个人。目前投资的案子差不多 20 多个了,现在金融危机下,外资的步伐放缓以后,<br />

人民币我们就看项目更积极一些了。<br />

谈到清洁技术,这个很一比较广了,只要能节省能源的,对环境好的都可以列入清洁技术。因<br />

为我本身是经常到处跑,所以对政策方面的理解,我更多的从我看案子的基础上,给大家汇报一下。<br />

从以前看环保到现在看环保看得很多了,环保主要是看两个方面,一个是污水处理一个是垃圾处理。<br />

刚才一位先生讲到的水处理,首先第一点结论来说,政策对中国目前的环保产业,对于我们 VC 的<br />

角度来看,因为 VC 毕竟是要盈利的,包括运营的公司也需要盈利的,所以政策是起到决定性的作<br />

用,这个结论是我自己看了一些案子的感觉,这是不容置疑的。<br />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污水处理,很久以前是靠政府补贴的,而且运营基本上是公营的,<br />

后来港资也好、台资也好,外资也好,在中国基本上结束了。坦白来说,污水处理基本上没有太多<br />

的投资机会了,基本上洗牌差不多了,而且在 A 股上市公司你可以看一下,上市公司很多了,包括<br />

在香港上市的。<br />

以前的污水处理费是政府补贴的,后来政策制定之后,就把污水处理费计入了居民的水费里面,<br />

北京每吨的污水处理费当时是 9 毛,现在是 1 块 2 了。但是因为外资进入的时间也挺早的,所以现<br />

在洗牌洗的差不多了。我现在更多看的是一些垃圾处理的项目。<br />

垃圾处理其实受到了很大政策的影响,很关键的就是收费的问题。以前收费很难,因为现在国<br />

际上来看,你看英国其实目前的垃圾处理主要还是私营的,法国是三种形式都有。国营,然后国营<br />

跟私营联合,还有一种私营的,还有水政治的特点,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污水处理费里面有几个点,<br />

是必须拿出来给一些政府来用选举的,所以选举完之后,当政的政府要回报这些污水处理公司或者<br />

是垃圾处理公司,所以造成了法国目前的污水处理公司有两个是世界上最大的。<br />

垃圾处理这一块为什么还可以值得看呢?就因为中国目前垃圾处理,我指的是城市生活垃圾,<br />

目前基本上都是当地政府在运营的,私营的放出去的很少。私营的模式基本上是 BOT 模式,像污水<br />

处理一样。从我们 VC 的角度来看,他投资基本上是属于固定收益,因为他不存在暴利,也不存在<br />

很大的增长点,很大的暴利,基本上是固定收益。因为水费直接是嫁接到居民身上,也不可能收很<br />

过的费用。<br />

垃圾处理目前主要是政府运营,目前私营还没有放开,但是今年 9 月份政府已经出了新的政策<br />

了,收费的问题强制性的,目前据我了解,9 月份可能在武汉、南京还有长江三角洲周围的一些中<br />

等城市,垃圾处理费开始跟水费绑在一起,如果你不交垃圾处理费的话,就给你停水。这一点可能<br />

对一些投资者产生一些兴趣,因为可能有利润可图了。所以我的结论认为政策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br />

关注的了,谢谢。<br />

路跃兵:非常感谢刚才各位嘉宾精彩的见解和深刻的观点。由于时间有限,我想我们还是要让<br />

我们的与会者能够提两个问题,会后大家可以继续跟我们的嘉宾进行沟通,我们现在就请大家提问。<br />

提问:我是搞氢能源的技术人员,能参加这样的会议非常高兴。但是非常遗憾,没有听到哪位<br />

投资者把氢能源放到前面,根据我们知道的,氢能源在所有能源里是效果最好的,他没有任何污染,<br />

他可以重复再生,这么好的项目在我们国家,在这样的能源会议里,怎么没有提到呢?希望你们在<br />

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动作,推动这个发展。就拿汽车来说,现在咱们北京的污染 80%是汽车污染,<br />

因为家庭都烧天然气了,没有锅炉房了,就这样污染这么厉害。如果改氢气的话,排放是零排放,<br />

零污染,汽车没有污染了,第二不用石油了,石油压力解决了,这么两大问题都能解决的项目,我<br />

56


就一句话,希望你们都多关心氢能源,因为我本身搞这个项目的,如果能给予支持将非常感谢,谢<br />

谢。<br />

路跃兵:谢谢您的问题。我想这个请李所长稍微做一点回应吧。<br />

李俊峰:这是不需要回应的,其实人家是提一个建议,希望大家关注一下氢能源。我解释一下<br />

为什么大家到现在没怎么太关注氢能源呢?氢能源氢经济过去炒过一段时间,炒的很热,后来慢慢<br />

的冷下来了。氢本身不是一个能源,是一个能源载体,是和电差不多,用其他的方式转换过来。氢<br />

不是自然存在的一个东西,所以他必须用其他方式把氢做出来,现在把氢做出来,把氢用好,实事<br />

求是的讲,现在商业化的技术不是很多。我理解这帮搞投资的兄弟们,大部分是要赚钱才行,不赚<br />

钱他不想做,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所以说现在还得在技术上多做一些工作,使他更接近于商业<br />

化,然后我想政策也好,投资的也好,都会去关注他的。<br />

张勇:李所长基本上把我要说的都说了,我再补充一下,我个人完全同意李所长的见解。现在<br />

做氢这一块的,基本上可能还是政府和学术界去做一定的投入,对投资人来讲,投入产出回报的话<br />

还是比较难把握,因为本身能源的话投进去大部分还化学的,本身有一个值不值得的问题。更重要<br />

的话,即使你用其他的方式产生,他的经济效益怎么核算。国际上在这方面投的钱也不是数以亿计,<br />

是数以十亿计,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特别好的大规模的产业方案。对于投资人来讲,任何的基金都<br />

有一个时间表,如果几年内出不来东西的话,其实作为投资来讲很难投进去。<br />

路跃兵:谢谢,下一个问题。<br />

提问:我想问一下黄杰夫先生,您怎么看待碳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谢谢。<br />

黄杰夫:专家是俊峰所长,讲讲个人的观点,领导在场,讲不对领导给我纠正。目前来讲最大<br />

的一个挑战的话呢,就是说从金融的角度来讲,我们 5、6 年以前在美国,刚才我讲所谓碳金融最重<br />

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总量控制下进行交易,没有总量控制没有办法交易。我们 5、6 年以前在美国开始<br />

做碳金融,碳交易的时候,当时是布什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所以政府总量不控制。所以我们自<br />

己去设了一个自愿的总量控制才开始进行交易。回到中国以后,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我们政府在<br />

十一五规划当中已经给了我们三个指标,水、二氧化硫和节能量,中国为什么没有用市场化解决环<br />

境问题?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的金融服务业,我们的投行,我们的 PE,交易所和金融实体还<br />

没有参与到,当然还有很多的法律问题,监管问题和核查问题,你要交易,你说我今年减少了 5 万<br />

吨二氧化硫,谁来核查?是第三方核查,这些基础设施,在我们的交易行业里面也有基础设施,这<br />

些基础设计能力建设如果都逐步到位的话,我们的金融服务业也能够站起来,把市场真正做起来,<br />

包括我们政府的监管。整个这套生态环境起来之后,我们才能有可能看到这个市场怎么样发挥作用,<br />

能不能发挥作用,配合政府的行政手段,最终达到使企业的社会减排达到综合成本最低的目标。<br />

我是非常乐观的,我们交易所也非常乐观,正是因为我们非常乐观,所以我们去年才跟中国石<br />

油在天津落户了这么一个交易所,具体的将来怎么发展,我觉得发改委的领导,像俊峰所长在宏观<br />

政策上给我们指引,但是目前存在的三个指标,我们要发挥创新能力做好,做起来,给我们的领导<br />

看一看,给我们的老百姓也好,决策者也看看,这个市场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能不能发挥作用,<br />

这是最重要的环节,至于未来,有很多情况要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随着我们国家的国际谈判,各<br />

个方面很多复杂的因素。我们也像 VC 一样,我们也不是搞慈善的,我们也要赚钱,所以我们从交<br />

易所的角度来讲,踏踏实实把这三个指标做好,把市场做大做强,做起来。我们也是希望将来未来<br />

五年排放权交易的知识产权从中国向世界输出,因为中国的市场非常大,所以我们有很多清洁能源<br />

的知识产权,我们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产生的知识产权,我们将来也希望能够向国外送出,这是我们<br />

的一点点雄心,最终还是需要国家领导的支持、政策的支持,给我们打好法律和政策的基础,这是<br />

最重要的一个前提。<br />

路跃兵:谢谢黄总裁的答复,我答应会议主办方 12 点 10 分结束,所以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今<br />

天我们这一节进行的非常圆满,也很成功,就像韩会长给我们总结的一个清洁技术产业是一个政策<br />

57


驱动型的产业,希望今后在官、产、学的角度发展好,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再见。<br />

主持人:好,再次感谢各位嘉宾,我提醒大家一下,我们今天上午的会议日程到此告一段落了,<br />

下午我们的会议日程会在下午的 13 点钟准时召开。<br />

网易财经 20090605<br />

http://news.66wz.com/system/2009/06/05/101250214.shtml<br />

“碳足迹”迈入中国:环保新坐标<br />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标示着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的 “碳耗用量”,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br />

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br />

简而言之,碳足迹就是“个人、组织、活动或产品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确<br />

定你的碳足迹是减少碳排放行为的第一步,并能为组织改善减排状况设定基准线。<br />

碳足迹评估作为一项全球先进企业广泛采取的、抵御全球气候变暖的自觉行为,有助于企业真<br />

正了解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由此采取可行的措施减少供应链中的碳排放。<br />

中国和碳足迹<br />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工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评估碳足迹是企业采取自觉行动应对全<br />

球变暖的第一步。<br />

在全球范围内,碳足迹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虽然很多的国际大公司很快就采取了相应的<br />

实际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但在中国,这个概念还没有那么<br />

深入人心。<br />

中国的公司还不太会报告其碳排放情况,公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还没有那么透明。一家国际<br />

碳排监测组织向中国公司发放的 2008 年碳排放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仅为 2.5%。中国碳足迹评估的不<br />

足会让中国的公司很难有效地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让他们很难在对抗气候变化的战斗中走在<br />

世界的前列。<br />

在中国,正在接受碳足迹评估的公司都是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领域的领军企业。随着越来越多<br />

的公司开始接受碳足迹评估,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也将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br />

为了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减轻其对气候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个人或组织必须精确地<br />

确定自己的碳足迹,这一点至关重要。就个人而言,确定你的碳足迹相对简单,但对于一个组织而<br />

言就比较复杂了。<br />

这是因为组织的碳足迹包含了十分广泛的排放源,从材料的运输过程到工厂的能源消耗无所不<br />

包。为了帮助企业精确、系统地计算其碳足迹,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专业组织相继诞生,其中接受<br />

度最高的是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GHG Protocol),该议定书是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br />

(WBCSD)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共同发起和完成的。<br />

碳足迹的重要性<br />

碳足迹是用来对抗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工具。它让个人和组织能够评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br />

也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排放了温室气体。这对于在未来减少排放极为重要。碳足迹也为<br />

评估未来的减排状况设定了一个基线,也是确定未来可在哪些地方采用何种方式减少排放的一个重<br />

要工具。<br />

计算碳足迹也可以用于向第三方提供精确的排放报告。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政府和其他<br />

利益相关者会要求组织量化其对环境的影响。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评估碳足迹作为其企业<br />

社会责任(CSR)项目的一部分,目的就在于确保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合格的企业公民。<br />

因此,由第三方提供的精确、独立的碳足迹报告能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也能<br />

够让企业承担起对利益相关者以及对社会应负的责任。<br />

58


对此,在中国率先完成了集团首个“碳足迹”评估项目的 APP(中国),成为国内制浆造纸行业<br />

中首家对企业大规模碳排放进行全面评估的企业。公司方面表示,此次评估为公司制订明确的碳排<br />

放基准线和长期的节能减碳管理措施奠定了基础。<br />

负责这次项目评估的全球领先的第三方环境评估机构 Camco 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 Hannah Routh<br />

女士表示:“开展长期的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能为企业带来双重收益,他们既可以降低企业能耗节约经<br />

营成本,又可以使企业处于环境领先地位。”<br />

APP(中国)“碳足迹”评估项目负责人郑锐也表示:“碳排放其实是社会公民企业在理解循环<br />

经济层面更高的自我实践标准。”作为工业产业中污染相对严重的行业,造纸业亟待找到一条可持续<br />

发展道路,解决提高产能和降低排放这对矛盾。<br />

碳足迹的作用<br />

相比北美和亚洲地区的部分大型纸浆和造纸企业,身为国内造纸业龙头 APP(中国)生产每吨<br />

产品的碳排放的平均值可以做到低于同类企业。<br />

但欧美发达国家对碳排放评估起步较早,以地热、核能等为主的能源结构也使得其碳排放量比<br />

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来的小。而碳足迹的理念和评估标准都来源于西方世界,其想法更<br />

领先,在减少碳排放量方面也更有经验。<br />

作为中国纸业第一家做碳排放评估的企业,APP(中国)认为,现有的碳评估理念和标准都由<br />

西方国家制定,中国尚未形成有效的碳排放监管机制。但近年来中国政府日益加强的改善环境问题<br />

的决心,将使得该领域越来越值得关注。<br />

从评估结果来看,企业采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部分原材料本身具有较多的碳排量,例<br />

如进口浆料、淀粉等化学物质,是造成碳排放的主因。<br />

这是中国整体的能源结构所决定的,是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寻求可再生能源也<br />

是 APP(中国)未来改善的重点之一。<br />

同时,在减少碳排放量方面,企业自觉地进行碳足迹评估也是进行自我约束,也是对员工、客<br />

户及利益相关者的负责。能为自身长期的节能减排管理方针提出改善措施,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br />

将碳足迹评估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可以让员工了解自身在工作生活中为减少温室气体<br />

排放能够改进的地方,同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环保产品。<br />

第一财经日报 20090604<br />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604/742866.shtml<br />

当前危机催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遇<br />

欧盟一份最新报告称,2008 年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装机总容量达 208 兆瓦,比 2007 年增加<br />

16%;其中在欧盟和美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容量首次超过常规能源装机总容量。<br />

全球风能理事会(the 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 GWEC)认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得益<br />

于各国政府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提高能源保障安全性以及稳定能源价<br />

格而采取的一系列鼓励措施。<br />

目前,有 73 个国家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其中 64 个国家采取了具体鼓励措施。在当前<br />

金融和经济危机下,可再生能源领域已经成为投资的最佳去向。据有关方面统计,尽管受危机影响,<br />

2008 年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超过 1200 亿美元,较上年增加 16%,其中有 500 亿美元投向风能发<br />

电项目。<br />

商务部 20090604<br />

http://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_1644164498366205.html<br />

59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要力量<br />

――展望 2009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br />

可再生能源是指资源量不因开发利用而耗减或可周期性恢复的非化石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br />

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br />

用的特点。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道路的重要选择。<br />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但明确了其战略定位,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而且建立<br />

了系统的政策和体制框架,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水电已经实现规模开发,风电正在进<br />

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太阳能、生物质能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基础,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的技术研发<br />

也取得了一定进展。<br />

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br />

2006 年《可再生能源法》施行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类可再<br />

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到 2008 年底,水电累计装机总容量达到 1.72 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 5633 多<br />

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 16.3%。2008 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 600 多万千瓦,累计风电总装机容<br />

量达到 1217 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的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已达到年产 400 万千瓦光伏电池的<br />

能力,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生产国。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已达到 4000 万平方米,<br />

累计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 1.25 亿平方米,占世界太阳能热水器总使用量的 60%以上。生物质能<br />

开发利用也有较大发展,其中户用沼气池达到 3000 多万口,大中型沼气设施达到了 1600 多座,沼<br />

气年利用量达到了约 140 亿立方米。2008 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约为 2.5 亿吨标准煤。2008 年我国<br />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见下表。<br />

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br />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已经达到商业化利用水平。水电勘测、设计、施<br />

60


工、安装和设备制造均已达到国际水平,并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特别是自<br />

主创新的涂层和真空管技术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太阳能热利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走出了太<br />

阳能利用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也走出了一条利用国外技术和国际市场发展壮<br />

大的道路。风电技术及设备制造发展较快,已基本掌握了变桨变速双馈或直驱的兆瓦级风电机组制<br />

造技术,实现了主要零部件国内生产,并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风电机组整机<br />

制造企业,华锐、金风、东汽等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已在国内风电设备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生产能力<br />

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风电发展的需要。<br />

总体来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增长速度相对仍然偏慢。最具备规模化发展条件的水电、风<br />

电、太阳能热利用受到较大制约,水电开发受到移民安置难和环境争议大的影响越来越大,风电开<br />

发建设面临电网接入运行技术和经验不足的制约,风电设备制造自主技术能力弱,缺乏产品技术质<br />

量保障体系。太阳能热水器等热利用技术已形成较大产业规模,但缺乏规范的市场监管,劣质产品<br />

和低效利用仍然存在。具备资源潜力的太阳能发电和市场潜力的生物质能还难以进入规模化发展阶<br />

段。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低,农村能源供应体系薄弱。<br />

发展政策逐步完善<br />

从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经验看,政府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政策支持是可再<br />

生能源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相继制定完<br />

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极大地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br />

2005 年 2 月 28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 2006<br />

年 1 月 1 日开始施行。该法的颁布与实施,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br />

国可再生能源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该法在起草、修改过程中,借鉴了世界多国可再生能源发<br />

展经验,特别针对可再生能源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对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在可再生能<br />

源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突破性的制度设计。这些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五项:一是总量目标制<br />

度,即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总量目标制度,通过制定规划引导社会投资,推进市场发展。二是强<br />

制上网制度,在我国目前的电网体制下,确保可再生能源电力可以及时上网和优先调度。三是实施<br />

分类电价制度,即根据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平均社会成本,分别制定相应的电价。四是费用分摊<br />

制度,即落实公民义务和国家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可再生能源电价超出常规能源电价的费用在全国<br />

电网分摊。五是专项资金制度,国家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费用分摊制度无法涵<br />

盖的领域。在这些制度设计下,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各项配套法规陆续出台,使可再生能源法的<br />

制度设计落到了实处,使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各项政策更具有操作性。<br />

2007 年 6 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br />

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将进一步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促<br />

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今后一个时<br />

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br />

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br />

展。<br />

1.充分利用水电、沼气、太阳能热利用和地热能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加快推<br />

进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发展,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br />

的比例,力争到 2010 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10%,2020 年达到 15%。<br />

2.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并使<br />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按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基本消除有机废弃物造成<br />

的环境污染。<br />

3.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建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较完善的可<br />

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到 2010 年,基本实现以国内制造设备为主的可再生能源装备能力。到 2020 年,<br />

61


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国内装备能力。<br />

中国新能源步入大规模启动阶段<br />

中国经济导报 20090606<br />

http://www.ceh.com.cn/ceh/cjxx/2009/6/6/47944.shtml<br />

6 月 1 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已初步形成了<br />

一个比较成熟的讨论稿,目前正交予相关部委征求意见。业界普遍认为,即将浮出水面的新规划,<br />

将对我国新能源的发展作出重大调整。<br />

“低碳经济”纳入国家战略<br />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编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之前,国内能源领域已有两个涉及新能源开发<br />

的重要文本。<br />

据了解,2007 年 8 月,为了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br />

期发展规划》。而 2008 年 3 月,根据这一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新进展,国家<br />

发改委又组织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br />

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国家频频调整或完善新能源规划,业界普遍认为“这一举措非比寻常”。<br />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不久前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br />

署名文章,其中一些涉及发展新能源的提法,被媒体视为主管部门对“十一五”规划的又一个新诠<br />

释。<br />

在“十一五”规划中,核电的提法原为“积极发展”、水电为“有序开发”、风电及太阳能发电<br />

等为“大力发展”。而在张国宝的文中,将此依次变成“大力发展”、“积极推进”、“加快建设”。<br />

能源专家舟晓刚分析指出,此次强烈信号的发出意味着中国新能源开发真正步入了一个大规模<br />

实施的开启。而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完全是缘于将低碳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而作出的重<br />

大抉择。<br />

低碳经济被称之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实质就是能源变革。而在这个有望<br />

成为暨联合国宪章、关贸总协定之后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又一个新规制中,欧洲已成为领跑者,而<br />

日韩正在跟进。<br />

美国更放弃了先前的冷淡态度。美国奥巴马新政府把打造清洁新能源技术视为引领 21 世纪全球<br />

经济的唯一通途,给“碳排放”戴上了紧箍咒,力求在 2012 年前使碳排放指标成为本土所有公司经<br />

营战略的组成部分。<br />

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这场竞赛中,煤炭占能源消耗 70%的中国,若想以此为契机赶超世界,<br />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惟有提速发展替代新能源和优先发展可持续能源,包括开发风能、太阳能、<br />

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燃料电池和核能等低碳或零碳新能源。<br />

而新能源投入也并非想象的那样巨大。“目前,在中国新能源开发太阳能发电,每度电价仅为 2<br />

元上下。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就可以把一个产业撬动起来,这让中国高层改变了原来的发展策略,<br />

而这是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快速推出的另一个动因。”舟晓刚强调说。<br />

新能源产业成为“新增长点”<br />

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刘琦并没有向媒体详细透露新能源产业整体架构,只强调“把新能源放在<br />

战略地位,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创新体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br />

据一位参与新规划起草的人士披露,此新规划讨论稿与此前的多项产业规划一样,主要内容涉<br />

及 2009-2011 年三年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而要实现 2020 年规划总目标,预计可再生<br />

能源总投资将超过 3 万亿元以上。<br />

新规划讨论稿显示,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成为新能源振兴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据了解,<br />

62


到 2020 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约 8000 万千瓦,生物发电新增 2800 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新增两<br />

亿平方米。<br />

风电的发展通过大规模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设备制造国产化,尽快使风电布<br />

局具有市场竞争力。按规划,到 2020 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以及江苏沿海等地建立若<br />

干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其风电总装机容量提高至约 1.5 亿千瓦。<br />

到 2010 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 30 万千瓦,到 2020 年,达到 180 万千瓦。按路线图,将在偏远<br />

地区建设独立太阳能电站和户用光伏电源,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并网光伏电源,在资源条件<br />

好的地区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br />

对新规划讨论稿,业界分析判断,振兴规划目标值增加后,这也意味着相关配套政策将提速。<br />

因为鉴于当前国内技术瓶颈,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依靠财政补贴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这<br />

和国外的发展模式基本雷同。<br />

据了解,与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相关的扶持政策,将会涉及财政、价格、税收、技术研发等诸<br />

多方面。比此前出台的相关政策力度会更大,着力点也会更加灵活。而对于一直制约风电发展的风<br />

电上网电价的措施等,都有望被解决。<br />

未来国内市场发展格局<br />

记者注意到,对构架未来中国新能源发展,张国宝表示,今后国家将培育和发展大型能源企业<br />

集团,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提供保障,引导企业实现跨行业融合和重组,鼓励煤、电、路、港、化<br />

等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提高国家对能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br />

此讲话是迄今为止国家主管部门对这一领域发展的首次正式表态。原中华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br />

能源专家李华林强调认为,这无疑表明国有企业将占有这一新兴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形成一定的垄<br />

断态势。<br />

中国新能源发展,可追溯于上世纪末。而跨入 21 世纪以来,在全球越来越高涨的“控制温室气<br />

体排放”的呼声下,国内呈现了新能源发展的热浪。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截至目前,中国风能发电<br />

位居世界第四,太阳能电池产量位居世界第一。<br />

据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披露,按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三大行业划分,以五大电力企业<br />

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风能领域,以尚德和皇明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于太阳能领域。<br />

而生物质能领域国有、民营尚在进入中。<br />

李华林分析,太阳能热水器与家电行业相似,从生产规模与竞争优势看,一直由民营企业占据<br />

主导,目前在国内已发展到三四千家,并形成了整体垄断的格局。即便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有心分<br />

食这一大蛋糕,已经很难。<br />

今年 3 月,国家能源局在甘肃敦煌进行了 10 兆瓦太阳能发电试点业主招标工作,这是迄今为止<br />

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当时,各个电力集团纷纷看中国内主流太阳能民营企业的技术和制造优<br />

势,基本上组成联合体进行投标。<br />

“光伏发电,尽管民营资本进入很早,且太阳能电池亦形成了一定的产能优势,但将直面从未<br />

有过的严峻挑战。<br />

而这是因为涉及成长性非常巨大的产业,国有企业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必然快速赶超。”李华林<br />

坦言。<br />

而风能领域更将如此。据记者了解,国家主管部门已基本敲定“以市场换技术”的风能发展模<br />

式,尽管其附加值不高,但能快速形成产业规模。由此以来,掌握领先制造技术的外企将长驱直入,<br />

而民企原先拥有的优势将快速消失。<br />

中华工商时报 20090604<br />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604/741067.shtml<br />

63


“义乌制造”离不开新能源<br />

新能源,作为具有战略意义和广阔前景的新型产业,对于各地的企业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br />

力。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浙江资本纷纷布局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br />

在浙江资本决战新能源、大踏步前行之时,作为浙江资本重要组成部分的义乌资本如何应对?<br />

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义乌资本有否将转“危”为“机”之策放在新能源产业上,从而实现更具时代<br />

特色的“转型”?<br />

浙江企业纷纷“抢占高地”<br />

“正泰集团”携手国际“风投”募资 5000 万美元,布局光伏产业的下一个“喷发期”;“华仪电<br />

气”提前转型,着重打造的风电产业已突破产值 2 个亿,成为企业主要的盈利增长点;而近期悄悄<br />

瞄准循环经济发展方向的“精功集团”,则积极进军太阳能光电技术、流体声能技术应用等绿色环保<br />

领域,成功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 JJL500 型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并已签约 100 多台;“杉杉集<br />

团”紧紧抓住锂离子电池这一迅速发展的朝阳产业,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锂电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br />

商,实现产业的完美扩张……<br />

那么,义乌企业在新能源产业的开发与利用上,有什么进展呢?<br />

义乌企业正在寻求更适宜的时机<br />

据了解,去年我市 1150 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 2 家企业曾上马太阳能利用产品项目,投资超<br />

过 5000 万元,虽研发团队实力雄厚,前期销售乐观,却终因金融危机波及,无奈撤出市场或转投其<br />

他产业。另一家非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太阳能管,总产值不足 500 万元。而涉及风电、生物质能等行<br />

业的企业几乎没有,我市华川集团下属垃圾焚烧发电厂属自给型企业,规模和能力相对较小。全球<br />

金融危机的“寒流”,似乎让我市刚刚萌生的新能源“小芽”僵住了。“我们并不是看不到新能源产<br />

业的投资前景,而是得因企制宜,寻找最佳位置和切入点。”一知名企业的老总说,从长远看,新能<br />

源肯定是一个方向,但要进去也不是很容易。就像光伏发电,现在的生产成本比较高,一般企业很<br />

难承受,因为要成为主流能源的利用形式,可能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然而,义乌企业做大做强<br />

的愿望不会变,义乌企业也不会轻易放弃国家政策扶持的产业。义乌企业家其实十分关注国家的产<br />

业指向,一些有意者是正在酝酿中,寻求更佳的方案和更适宜的时机。<br />

新能源产业驶入了“快车道”<br />

业内人士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新能源产业进入了“快车道”,机遇是显而易见的。“义<br />

乌制造”离不开新能源,但义乌资本能否抢抓机遇,要看企业是否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并购重组<br />

新能源企业的实力。当然,风险同样也是存在的。义乌资本能否在转型升级中“决战未来发展制高<br />

点”,还要看企业的勇气、资本、项目、人才等元素的共振效应,以及所引发的推进力。<br />

义乌商报 20090606<br />

http://www.ywnews.cn/content/200906/06/ywnews_77186.htm<br />

国际观察:新能源革命非仅仅涉及能源问题<br />

刚刚过去的 5 月份,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突破<br />

每桶 66 美元,一个月内上涨近 30%,创 10 年来最大月度涨幅。在国际金融危机依然没有触底的时<br />

候,国际油价重新上扬,使得能源安全问题和新能源革命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br />

“我们利用能源的方式……威胁着我们的星球。”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以这样一句直截<br />

了当的话,点明了新能源革命的极端重要性。上任第一周,奥巴马政府即推出旨在摆脱石油依赖、<br />

引领全球能源革命的新能源战略。具体政策包括未来 10 年投资 1500 亿美元开发清洁能源,创造 500<br />

万个与之相关的工作岗位;到 2012 年确保 1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资源,到 2025 年该比例达到 25%;<br />

64


到 2015 年,使 100 万辆美国产混合燃料车上路。4 月初,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美国《新闻周刊》<br />

国际版主编扎卡里亚、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等人分别在《新闻周刊》上撰文,呼吁美国“放弃石油”,<br />

“掌握自己的能源命运”,继续为新能源革命造势。<br />

而在此前后,英国、法国、瑞典、日本、巴西等国家也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加大<br />

了风能、核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开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度。像瑞典生物能在其<br />

国家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已经超过了 20%;根据《英国能源白皮书》,到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在英国<br />

能源总量中的比重将扩大到 35%,其中风能可能达到 20%;而韩国也准备投资 17.5 亿美元在仁川建<br />

设世界最大规模的潮汐发电站,计划从 2015 年开始正式发电。<br />

各国如此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因何在?<br />

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油价可能因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而出现波动。但从长远看,石油作为一种不<br />

可再生资源,价格势必会越来越高。这也使许多人认为,新能源将会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并成<br />

为影响未来地缘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世界,以中东、里海周边、中西非等为代表的全球<br />

冲突高发地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争夺能源控制权的战场。换言之,上述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就<br />

是一种“能源政治格局”。美国在迄今已持续了 6 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br />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夺取中东地区的“控油权”。以改变前任政府政策、进行“变革”为口号的奥巴马<br />

政府,一边主张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一边主张美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就是要既治标又治本,为<br />

未来大幅降低美国对不可再生的石化能源的依赖程度而抢占新能源革命的先机,减少美国外交政策<br />

中“石油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利益。<br />

虽然一种新的能源从开始研发到推广应用的周期需要 30 年至 50 年,各国的新能源革命战略短<br />

期内也难以立竿见影,但是,石化能源终有枯竭的一天,未雨绸缪总要好过临渴掘井。而且,在各<br />

国竞相发展新能源技术的情况下,谁能在新能源战略竞争中取得优势,谁就可以在下一场产业革命<br />

中继续充当世界科技创新的“领跑者”、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以及新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保持这种<br />

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对一个国家的意义,不是单纯用节省了多少能源开销就可以计算清楚的。像作为<br />

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先行者,欧盟就凭借手中掌握的大量新技术以及制定出来的环保规<br />

则,影响其贸易伙伴以及其他国家进行“自动调整”。因此,美国政府推出的新能源战略既可以看作<br />

是扩大就业、挽救市场、应对当前危机的应急举措,更应该被视为抢占未来经济增长制高点的战略<br />

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考察,在新能源革命中能否先跑几步,能否跑好起始的几步,将会对一个国家<br />

在世界力量格局演变过程中能否掌握主动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br />

由此观之,新能源革命绝非单纯的能源问题,而是关乎国家经济运行乃至综合国力,进而影响<br />

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的重要问题。如何立足长远,谋划确保远期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抢占未<br />

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将成为许多国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br />

解放军报 20090608<br />

http://energy.nmgnews.com.cn/system/2009/06/08/010232690.shtml<br />

浙江新能源发展战略:力推光伏 未来方向海上风电<br />

湖州<br />

形成以蓄电池、太阳能利用设备制造为主体的新能源及节能产业板块。<br />

代表企业:长兴天能、超威。<br />

绍兴<br />

太阳能电池生产及设备供应。<br />

代表企业:向日葵光能、精工科技和天洁集团。<br />

嘉兴<br />

65


拥有完整光伏产业链,初步形成集群效应和产业优势。<br />

代表企业:浙江昱辉和太阳谷。<br />

舟山<br />

具备风力发电的自然优势。其中,岱山衢山岛风力发电场项目是浙江省发改委批复的第一个风<br />

力发电项目。<br />

宁波<br />

专业生产太阳电池和组件。<br />

代表企业:宁波太阳能电源公司、宁波韵升。<br />

台州<br />

具备风力发电优势,太阳能电池和配套产品均有涉猎。<br />

代表企业:公元太阳能、大陈岛风力发电、温岭东海塘风力发电。<br />

温州<br />

风力发电及生产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华仪电气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技术领先的国内风机产品。<br />

丽水<br />

发展生物质能源和水电有优势。<br />

代表企业:方正电机。<br />

衢州<br />

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氟硅产业链,生物质能源开发有地理优势。<br />

代表企业:乐叶光伏。<br />

金华<br />

电动汽车制造。众泰汽车生产的 2008EV 纯电动汽车成为国内首款挂牌上路的纯电动乘用车。<br />

杭州<br />

主攻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br />

代表企业:正泰太阳能、嘉远格隆、万向集团。<br />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仍显稚嫩的国内太阳能产业不断痛苦挣扎,即便是向来精明的浙企也<br />

不能避免。<br />

聚焦浙北嘉兴,昔日热闹非凡,闷声大发财的光伏产业集团大军,如今一派萧索景象:已投产<br />

的企业中多数拿不到订单,而欲扩大生产规模的则停下了脚步。海宁市的 13 家光伏企业中,除极少<br />

数在维持生产外,绝大多数则停产观望。<br />

“今年前两个月,产值仅有 5000 多万元,同比下降至少 10%,而且订单不多。”海宁最大的太<br />

阳能光伏产业“太阳谷”老板坦言。<br />

危险同样孕育着机会。<br />

近期,国家超过 3 万亿规模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呼之欲出,而在浙江省,更是在近期高规格召开<br />

了新能源推广应用与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对浙江新能源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br />

新能源产业,被美国总统奥巴马视为新经济起点,在这场艰难考验中,力图转型升级的浙江能<br />

66


获得怎样的宝贵经验?放眼未来,在这个阳光产业的诱人蛋糕中,浙江又能捕捉到怎样的机会?<br />

浙江新能源产业,正在踏上崭新的征途。<br />

浙江对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最早是在潮汐能上。<br />

“那是在上世纪的 80 年代,浙江的沿海地区曾经出现过潮汐能利用高潮。”昨天,浙江省能源<br />

局张福平调研员说。作为新成立的一个机构,省能源局目前成为了浙江省新能源发展的综合管理部<br />

门。<br />

“理论上,浙江的潮汐能储备每年有 700 万千瓦。”即使到了现在,当年建成的温岭江厦潮汐试<br />

验电站规模依然排在全国第一。<br />

不过,到了新世纪,由于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历史的聚光灯照在了太阳能产业。蜂拥而上的中<br />

国企业让一直平静、冷寂的光伏产业热闹非凡,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绞尽脑汁利用国外的设备、原<br />

料和技术生产出多晶硅、电池片和组件,又把其中 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国外,从而获取财富。<br />

“可由于金融危机的到来,让这些企业的海外订单大幅萎缩,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生存。”浙江省<br />

太阳能协会秘书处沈福鑫说。<br />

缺乏诸如无锡尚德这样巨无霸的浙江民企,在抗击金融海啸时再次显出力量之单薄。来自公开<br />

媒体的报道指出,浙江从工业硅生产到光伏系统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呈现出“两头小、<br />

中间大”的分布格局,原料和市场在外,大部分企业主要赚取中间的加工利润。在相关设备制造环<br />

节,浙江的企业数量也较少,仅占整个产业链的 8.8%。<br />

实施百万屋顶发电计划<br />

年内出台扶植太阳能新政<br />

在严峻的外贸形势面前,政府果断出手,政策暖风频吹。<br />

5月,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力争到 2012 年,<br />

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 350 兆瓦,其中光伏发电 50 兆瓦,风力发电 300 兆瓦;太阳能热水器使<br />

用面积超过 1000 万平方米,年产沼气 1 亿立方米,实现光伏等新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br />

1%以上。<br />

意见提出,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百万屋顶发电计划、百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计划、百<br />

条道路太阳能照明计划等“六个一百加一个基地”计划,使得应用光伏发电的公共建筑、企业厂房、<br />

住宅小区等屋顶面积达 100 万平方米,在全省范围内建设 100 条太阳能照明示范道路,在农村形成<br />

年产沼气 1 亿立方米,惠及农户 100 万户。<br />

同时,建设 1 至 2 个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源(水源)能和生物质能等综合性新能源应<br />

用示范基地,使之发挥新能源示范、科研和教育作用。<br />

一个明确的消息是,目前省发改委正着手研究推出符合浙江太阳能产业发展实际的扶植政策。<br />

“预计在今年年内会明确。”<br />

海上风力<br />

将成未来新蓝海<br />

一个缺乏良性发展的行业往往会陷入无法突破的囚徒困境:出于生存和降低成本的需要,企业<br />

都把规模为王奉为圭臬;而大肆扩大产能的结果,却使得任何参与者都必须支付极高成本、忍受更<br />

低的利润率以获取市场占有率。<br />

以太阳能产业为例,狂热的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对多晶硅的需求暴增,导致其价格从每千克<br />

几十元一直飞涨到 500 美元以上。<br />

“现在,我们正在编制一个比较详细的发展规划,希望能引导浙江新能源产业有序健康发展。”<br />

张福平调研员说。<br />

此规划中表示“今后将重点发展海上风力发电”。<br />

67


有一个数据能证明海上风力发电的重要性。《规划》设想到 2020 年,浙江的风力发电要达到 300<br />

万千瓦,而其中陆地风力发电为 60 万千瓦,也就是说海上风力发电将占到五分之四的量。还可以对<br />

比的是,到 2020 年,浙江生物质发电为 50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为 10 万千瓦。<br />

而在最近国家能源局主持的一次会议上,新任局长张国宝强调,未来要在东南沿海大力发展海<br />

上风力发电。<br />

目前在杭州湾海域,浙江正在部署建设一座大型海上风力发电站。在“十二五”期间,浙江将<br />

新建 1-2 个海上风力发电站作为示范工程。<br />

产业蛋糕<br />

落在装备制造业<br />

从政府规划中寻找商机一直是浙江企业的长项,从事新能源产业的商人们也不例外。<br />

全球第三大硅片供应商昱辉阳光正在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太阳能发电成本降低”,而技术<br />

的提升则是最直接的途径。“要投入人力物力到技术的研发上去。”昱辉阳光李仙寿分析说。目前该<br />

企业除了向上游多晶硅制造延伸外,还涉及了下游电池板的制造。<br />

位于温州的上市公司华仪电气的风电装备生产则发展迅速,今年年预计销售量将突破 200 台。<br />

“每台风机能有 900 万元的产值。”张福平说。德清的运达也成为了浙江风力装备制造企业的重点扶<br />

持对象。<br />

绍兴精工集团研发了多晶硅铸锭炉的国产化,这意味着光伏技术发展的一些核心技术为浙江所<br />

掌握,拥有了最先进的制备技术。“我们也扶持浙江的企业在新能源产业的设备制造中产生价值。”<br />

转型升级正在成为浙江新能源企业的新使命。正如《基督山伯爵》的结尾:“人类的全部智慧都<br />

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br />

都市快报 20090605<br />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6/05/content_16726320.htm<br />

法国拟在 2020 年将清洁能源比例提高至 23%<br />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最新了解到, 近日,法国能源部长让-路易·博洛在介绍该国能源基<br />

础设施建设计划时表示,法国拟在 2020 年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由 2005 年的 10.3%<br />

提高至 23%。<br />

博洛认为,法国正在掀起的“能源革命”将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未来十二年中翻番,与此同<br />

时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占比将逐步下降。由于法国大幅减少火力发电,并计划关闭 17 座<br />

燃煤电站中的一半电站,到 2020 年法国燃煤电站发电量将可能比现在减少 43%,燃气电站和石油发<br />

电站发电量也将分别减少 10%和 17%,再建新电站要符合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方面的要求。发展<br />

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法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br />

长期以来,法国一直优先发展核电,全国 78%以上的电力供应来自核能发电。但在近年来的全<br />

球太阳能、风能的投资热潮中,法国也是不甘落后。据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 年中国可再<br />

生能源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 年法国已经以 46MW 的装机容量跻身全球十大光<br />

伏市场行列。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由于西班牙政府已经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政策进<br />

行了调整,2009 年欧洲乃至全球光伏产业将主要依靠法国、意大利等新兴市场的带动。<br />

另外,在发展风电方面,法国政府一直采取投资贷款、减免税收、保证销路、政府定价等措施,<br />

扶持企业投资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项目。2004 年制定《风力发电的中期发展计划》,预计 2007<br />

年将增建 1~3GW 的风力发电设施。2007 年欧洲风电装机新增容量中,法国新增容量 888MW,占<br />

欧洲年度新增容量的 10.25%,位居第三位。<br />

姜谦表示,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热潮的带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法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主<br />

要原因。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褪去,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将会继续炙手可热,传统的能源<br />

68


技术强国—法国,也必定会在其中分得一杯羹。<br />

成都将力争建成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br />

中投顾问 20090608<br />

http://news2.eastmoney.com/090608,1107,1098662.html<br />

本报讯(记者 张凌)记者昨日获悉,成都市已于近期明确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br />

将力争建成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太阳能、核能和风能产业,在清洁能源发展上占得先机。<br />

太阳能方面,成都将以天威集团为主体,加快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装备制造业发展;核能方面,<br />

将依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重点发展核岛技术产品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积极开展低温核供热堆项<br />

目试点的选点论证;风能产业上,将依托四川腾中重工发展新一代兆瓦级垂直风电机组,尽快形成<br />

完整产品链。<br />

根据计划,成都将与阿坝州、天威集团合作,在阿坝州建立 100MW 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br />

并逐步打造四川太阳能热发电电站群。目前,该示范电站已完成了项目公司的注册登记,正在选址。<br />

除了新能源,成都还正谋划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市委政策研究室相关人士介绍,成都市 10<br />

余个相关部门已就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健康产业、教育培训等新兴<br />

产业做出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将成为政府决策和下一步产业规划的重要依据。将抓紧选择培育一批<br />

适合成都发展的新兴产业。<br />

据了解,成都正在申请成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成为国家规划的互联网直联城<br />

市之一。<br />

成都商报 20090606<br />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06/052415744025s.shtml<br />

热能、动力工程<br />

武汉建筑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r />

幢幢高楼在武汉三镇接连雄起的同时,却暗藏隐忧。武汉市政协最新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该<br />

市建筑能耗已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 2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br />

据了解,目前该市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节能意识比较淡薄,认为“节能不节钱”。具体表<br />

现是,政府鼓励政策不配套,开发商在建筑节能投入上积极性不高;购房者首先考虑的是房价,对<br />

节能考虑并不多。这导致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及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武汉<br />

推广相对缓慢。“节能建筑的推进,还需尽快建立配套的经济激励政策。”<br />

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杨付华说,国内其他城市出台了不少支持建筑节能的激励措施,如西安市按<br />

每平方米 300 元的标准,对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实施补贴。<br />

楚天都市报 20090602<br />

http://news.wh.soufun.com/2009-06-02/2604960.htm<br />

保定望都建筑节能"升温" 新墙材应用率达 100%<br />

保定望都县委宣传部今日透露,该县把推广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作为缓解资源要素制约的<br />

重要举措来抓,在节约土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上迈出新步伐。<br />

据该县建设部门统计,近 3 年来,该县累计开发应用新型墙体材料 1.3 亿块标砖,节约土地 300<br />

亩,节约能源 1.5 万吨标准煤,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 0.3 万吨。到去年底,该县砖瓦企业减<br />

少 10%,压缩生产能力 2000 万块标砖。<br />

该县鼓励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和先进设备,建设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新型墙材生产线。2008 年,<br />

69


该县新型墙材产量达 2.8 亿块,县城规划区域新建工程新型墙材应用率达 100%,新墙材专项基金收<br />

缴率达 100%,建筑节能备案率 100%。<br />

该县还在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加大建筑节能推广力度。辛街村作为新民居示范工程省级试点村,<br />

每户新建民居墙体材料全部使用复合保温砌砖,外窗采用中空玻璃推拉窗,屋面采用夹心彩钢板,<br />

采用地板热采暖、太阳能和节能灯照明。<br />

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望都县交通局、人劳局、建设局等单位已完成敷设外墙保温层和<br />

安装中空玻璃,部分单位还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系统。<br />

中国新闻网 20090604<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2230223071366260.html<br />

一项新技术年节能 5 亿元 招远矿井废水变成“新能源”<br />

昨日,记者从招远获悉,招远河西金矿开发的矿井废水取暖、制冷技术结出硕果,该技术使矿<br />

井废水得到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因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一项新技术年可给招远节能 5 亿元。<br />

招远河西金矿有矿区 16 处,职工 2000 余人,过去冬天取暖、夏天制冷全靠锅炉和空调,一年<br />

下来耗电耗煤价值 300 万元。该矿去年投资 347 万元引进水源热泵技术,经过技术再创新,成功地<br />

将矿井地下水开发利用。<br />

据介绍,该技术利用井下与地面的温差,通过地热泵站将地下水输入到低温机组或高温机组,<br />

用于制冷或制热。两套机组经过实际测试,至少比空气源热泵减少 30%的电耗,比电供暖减少 70%<br />

的电耗。经过机组过滤的矿井水则可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用水。<br />

有了这项技术,该矿每年可以节约费用 170 多万元。据测算,如果能将此技术广泛应用于招远<br />

的矿山和城市生活,仅节能降耗一块每年就可获得近 5 亿元的经济收益。<br />

水母网 20090604<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0815081538365353.html<br />

地热能<br />

科学用能才能应对能源危机<br />

——北京永源热泵公司总经理杨自强博士谈地能利用<br />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对能源的消耗<br />

越来越多,导致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能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br />

的发展中大国,能源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br />

在能源危机面前,唯一的出路就是科学用能,依靠科技来解决这一难题。科学用能是对节能工<br />

作的一次认知升华,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熵定律和耗散结构理论,对能源世界观进行深<br />

入研究。那么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北京永源热泵公司总经理杨自强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主要<br />

是对能源进行科学使用、科学配置和科学管理。<br />

杨自强介绍,热泵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用能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热泵技术是应用低品位能源<br />

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能源来有效降低资源的耗散速度。其次,热泵是合理利<br />

用高品位能源的典范。利用较少的高品位能源提取低品位能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从而节省了不<br />

可再生的高品位能源。因此,热泵供暖技术是一个效率和效益最为理想的系统,是科学配置能源的<br />

典型。<br />

浅层地能人类的绿色能源宝库<br />

70


浅层地能,是指在太阳能和地心热的综合作用下,在大地表层形成的恒温层中的土壤、砂岩和<br />

地下水所蕴含的低温热能。地壳下恒温层中的温度一年四季变化不大。浅层地能的特点是储量巨大、<br />

分布广泛、温度四季适中,并且不存在永久消耗问题,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巨大的“绿<br />

色能源宝库”,是目前世界上用于建筑物供暖最理想最普遍的可再生能源。<br />

地源热泵系统打开浅层地能宝库<br />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球表层或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储存的太阳能相对稳定的特性,<br />

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与建筑物内部进行热量的交换,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转<br />

移的冷暖两用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夏季高温差的散热和冬季低温差的取热,使得地源热泵系统换热<br />

效率很高。因此在产生同样热量或冷量的时候,只需小功率的压缩机就可实现,从而达到节能的目<br />

的。其耗电量仅为普通中央空调或锅炉空调的三四成左右。<br />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br />

作为自然现象,正如水往低处流一样,热量也总是从高温流向低温。采用热泵可以把热量从低<br />

温抽吸到高温。热泵实质上是一种能量提升装置,它消耗非常少的能量,把环境中贮存的能量加以<br />

挖掘,提到高温位进行利用。地源热泵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地能采集系统、水源热泵机组(水/<br />

水热泵或水/空气热泵)、室内空调系统和控制系统。<br />

热泵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组成。压缩机起着压缩和输送循环工质从低<br />

温低压处至高温高压处的作用,是热泵(制冷)系统的心脏;蒸发器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它的作用<br />

是使经节流阀流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是输出<br />

热量的设备,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达<br />

到制热的目的;膨胀阀或节流阀对循环工质起到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循环工质流量。<br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电能)起到补偿作用,使循环工质不断地从低温环<br />

境中吸热,并向高温环境放热,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br />

地源热泵消耗 1 千瓦的能量,用户通常可以得到 5 千瓦以上的热量或者 4 千瓦以上的冷量。而<br />

锅炉(电、燃料)供热系统,只能将 80%左右的电能或燃料内能转化为热量,供用户使用。与电加<br />

热锅炉和燃料锅炉比,地源热泵具有非常突出的节能效果。由于地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br />

一般为 17℃左右,其制冷、制热系数(即能效比 cop)可达 4~6,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br />

出 50%左右,其运行费用一般不到普通中央空调的一半。<br />

永源热泵引领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走向世界<br />

北京永源热泵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政府唯一海外上市的综合性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高<br />

新技术企业。公司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有近 100 项世界专利技术,是国内最早涉足热泵行业和最<br />

专一致力于热泵行业的公司。其工程项目已达数百个,特别是北京 2008 年奥运场馆中,有国家体育<br />

馆、游泳馆(水立方)、网球中心、自行车馆、曲棍球馆、残奥馆和国家大剧院等世界级场馆工程中,<br />

均全部使用“永源”牌热泵机组,并由我公司负责设计和安装。为实现北京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作<br />

出了巨大贡献。市场占有率方面,据统计,到 2007 年底永源热泵占全国总销量的四成;在北京项目<br />

中,永源热泵占总量的近七成,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作出了较大贡献。<br />

目前,永源热泵已成为我国水(地)源热泵供暖和制冷行业的领军企业,引领我国可再生能源<br />

利用走向世界。其中,一机多能的三联供地能热泵机组、替代燃煤锅炉的双温地能热泵机组、模块<br />

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及高效满液式地能热泵等专利项目,已居世界领先水平。<br />

公司产品具有高效节能、运行费低,机组精良、高效稳定,一机多用、既可夏季制冷又可冬季<br />

供暖,并且全年提供生活热水,使用寿命长、智能化集成化程度高、维护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广泛<br />

用于宾馆、商厦、住宅、商场、院校、体育馆、医院、工厂等场所的舒适性空调及满足特定要求的<br />

71


工艺性空调。<br />

澳洲六家地热能源公司报告大规模能源储藏<br />

经济信息时报 20090603<br />

http://jjxxsb.gog.com.cn/system/2009/06/03/010577069.shtml<br />

Melbourne, Australia, June 5, 2009 - (ABN Newswire) - 在现今经济低迷时期,澳洲的地热能<br />

源行业中,投入发掘“热岩能源”的企业数量却表现出显著增长,这都是因为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迅<br />

速增强。自澳洲地热能行业推出全球首项地热报告编码以来的 9 个月内,已经有六家公司报告了大<br />

规模的地热能源储藏。<br />

另外,本周较早时候,南奥金矿开采商 Southern Gold (ASX:SAU)又公布在其位于南澳的 Torrens<br />

地热项目中找到重大资源。Hot Rock Limited (ASX:HRL) 预计也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其未开发<br />

资源。<br />

地热能源被视为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因为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地热能的生产成本很有潜<br />

在吸引力,同时地热能也是唯一提供基载电力,每天 24 小时、不论日晒雨淋甚至下冰雹仍可提供不<br />

间断电力的可再生能源资源。<br />

2009 年 5 月澳洲政府的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宣布 45 亿澳元的清洁能源计划,包括大力投资可<br />

再生能源资源,致力降低碳排放。<br />

最近澳洲资源部部长 Martin Ferguson 表示,地热能,有时被称作热岩能源,在澳洲来讲具有强<br />

大潜力,是既解决气候变化又与国家能源安全有关的一种方案。<br />

澳洲全国有 50 个地热勘探牌照持有者,总共需要花费超过 10 亿澳元资金用于地热勘探和开发,<br />

自去年 8 月地热报告编码推行以来只有 8 家公司已经公布其地热资源。澳洲的地热资源报告需符合<br />

报告勘探结果编码系统,该系统定出了地热能源分级方法。<br />

由于澳洲地热资源量丰富,难怪地热行业吸引了众多的澳洲能源大型企业,包括 Origin Energy<br />

(ASX:ORG)、AGL Energy (ASX:AGK)、Stuart Petroleum (ASX:STU)和 Beach Petroleum<br />

(ASX:BPT)。海外投资者包括澳洲电力零售商 TruEnergy 的目公司 CLP 集团和印度最大能源公司<br />

Tata Power。澳洲的地热资源量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还会有重大增长,还有许多项目在进行中。<br />

虽然企业对地热能的兴趣不断提高,但是行业仍不能避免受到全球资本市场恶化的影响。用以<br />

衡量上市地热能公司股市表现的澳洲地热指数自去年 7 月来已经下跌了 39%。<br />

Activated Logic 的董事总经理 Bahay Ozcakmak 对澳洲地热能生产的前景表示乐观。地热能板块<br />

的价值自去年以来已有大幅下跌,该指数的上市成分现在值大约 4.5 亿澳元,相当于该行业领先者<br />

Geodynamics (ASX:GDY)去年价值。但是现在澳洲企业正和许多考虑利用现在的低迷进行投资的<br />

国际能源公司、投资机构和养老基金,这被看作是一个进入该行业的有利时机。<br />

八家公布资源企业包括:Geodynamics Ltd (ASX:GDY)、Greenearth Geelong & Energy Ltd<br />

(ASX:GER)、Green Rock (ASX:GRK)、Panax Geothermal Ltd (ASX:PAX)、Petratherm Ltd<br />

(ASX:PTR)、Torrens Energy (ASX:TEY)、Southern Gold Ltd (ASX:SAU)、Hot Rock Ltd<br />

(ASX:HRL)。<br />

关于澳洲地热能指数(TM)<br />

澳洲地热能指数(TM)是 10 家以地热能为唯一重心的上市企业的基准成分指数。该指数由<br />

Activated Logic Pty Limited 所有并管理。<br />

About Activated Logic:<br />

Activated Logic 为农业、生物可持续性材料、能源、保健医疗、制造业、采矿业、研究及技术<br />

八大重点领域提供顾问和沟通策略的公司。公司的专业团队协助众多澳洲企业达成公司目标。<br />

Contact:<br />

72


Ms. Naomi Keogh<br />

传播总监<br />

电话: +61-7-5561-7282<br />

电邮: naomik@activatedlogic.com<br />

塘沽建国内首个清洁能源产学研合作示范平台<br />

证券之星 20090605<br />

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JL,20090605,00001769&columnid=955<br />

记者从天津塘沽区有关部门获悉,国内首个地热等清洁能源产学研合作示范平台——天津滨海<br />

联创能源工程技术中心项目日前启动。该项目计划在 3 年内使塘沽区地热开发和综合利用达到全国<br />

一流水平,成为全国清洁能源产学研领军单位之一、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示范基地,服务滨海新区、<br />

辐射全国。<br />

据了解,该中心由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塘沽区地热中心三方共同组<br />

建。针对塘沽区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不足的现状,该中心集中整合三方各自人才及技术等优势,<br />

搭建起地热等再生能源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化和技术服务平台,以及知识传播与学术<br />

交流平台,实现地热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br />

该中心将建设 1200 平方米实验楼一座,地热综合利用技术等专业实验室 8 个,数据中心、科技<br />

成果转化中心、多功能培训中心各一个,完成滨海新区深层(奥陶系)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取<br />

得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数据,编制滨海新区深层地热循环利用操作规程,完成滨海新区馆陶组地热<br />

资源回灌试验,并编制回灌操作规程,完成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源热泵项目,制订污水源热<br />

泵利用规程。<br />

根据计划,中心在 3 年内将完成 3 项以上地热工程和 3 项以上热泵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实<br />

施,初期实现经济效益 1000 万元以上。目前该中心专家队伍已组建完成,共有专家及各类中高级技<br />

术人员 30 余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 名,并已投入科研工作。目前,中心核心项目——<br />

综合实验楼已开建。<br />

北方网 20090604<br />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9/06/04/004076355.shtml<br />

生物质能、环保工程<br />

德国小镇将首先实现完全靠沼气供电<br />

位于德国多特蒙德(Dortmund)北部的小镇卢恩(Lünen)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利用动物排泄物为<br />

其 9 万居民提供廉价、可持续电力的地方。今年这里将建立一个沼气网络,原材料将是牛粪、马粪<br />

和当地农场的其他有机肥料。<br />

沼气发电并不新鲜,今年 9 月挪威首都奥斯陆(Oslo)将使用沼气驱动的公交车,但是卢恩将<br />

是唯一建有沼气网络的城镇。<br />

动物排泄物和腐化的庄稼将在一个加热的容器里自然发酵,分解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天<br />

然气的主要成分。热电联产机组(CHP)会将其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从地下沼气管道输送到用户家<br />

中。<br />

据英国《卫报》,这一设施可以发电 6.8 兆瓦,可为 2 万 6 千户供暖供电。热电联产机组分销商<br />

阿尔法吉(Alfagy Ltd)公司董事彼得·肯特(Peter Kindt)先生称,卢恩的沼气网络可以满足小镇<br />

30-40%的供暖和供电需要。<br />

肯特说:“沼气技术使用当地资源,降低了对生物燃料和进口燃料的依赖。”<br />

73


热电联产机组的外部利用木材和植物进行伪装。肯特承认热电联产机组会散发难闻的气味,但<br />

只有靠近了才能闻见,他肯定居民在打开供暖开关时不会闻到异味。<br />

肯特说:“不同于风能或太阳能,沼气在日常生活中是难以察觉的。”<br />

人民网-环保频道 20090603<br />

http://env.people.com.cn/GB/9407580.html<br />

民乐积极推广新能源新技术<br />

民乐讯 近日,民乐县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宣传助推等措施,将农村新能源建设与生态文<br />

明示范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以户用沼气池、节能灶、太阳能集热器等为主的新型能源,节约了<br />

能源。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户用沼气池 2500 座,加上今年计划新建的 3887 座,户用沼气池总数将<br />

达到 6387 座。扶持建成省柴节煤灶 4.17 万户,推广节燃炕 5000 户、太阳能集热器 1500 户、秸秆<br />

汽化炉 200 户。全县使用新能源技术的农户占到总农户的 87.9%,年节约标煤近 1.8 万吨。<br />

张掖日报 20090602<br />

http://zy.gansudaily.com.cn/system/2009/06/02/011118926.shtml<br />

沼气照亮我区新农村建设<br />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5 月中旬,记者走进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卡德尔家时,只听“啪”<br />

地一声,沼气灶上立刻跳出蓝色的火苗。卡德尔告诉记者:“用沼气做饭、洗澡、照明真方便,家里<br />

干净了,院子不臭了,肥料少用了。”<br />

5月 18 日至 19 日,自治区农村沼气建设与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库车县召开,短短两天时间,<br />

代表们参观了库车、新和、沙雅等地的农村沼气建设、沼气使用情况,所到之处,感受到的是“一<br />

池三改”(沼气池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给我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种种变化。<br />

我区全面推进沼气建设<br />

沼气通过发酵方式循环利用生物质能,可有效消减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是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br />

建设。农村沼气工程被誉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能源工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增<br />

加农民收入的富民工程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清洁工程。<br />

生产沼气过程中产生的沼液、沼渣还可发展畜牧业和设施农业,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改善农<br />

村生态环境。<br />

自治区农业厅厅长艾则孜·克尤木说:“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br />

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br />

艾则孜·克尤木向记者介绍了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开展情况。从 2003 年开始,自治区农业厅在<br />

全疆 65 个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县市实施“一池三改”工程项目,帮助农户改圈、改厨、改厕,建立农<br />

村沼气技术服务站,利用沼液、沼渣发展设施农业和林果业。农村沼气工程从单纯的获取能源,发<br />

展成为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多层次综合利用的工程。<br />

2006 年以来,我区加快了农村沼气建设的步伐,并把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我区结合农<br />

村改厕、抗震安居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把农村的<br />

“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料”(燃料、饲料、肥料),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的<br />

生活质量。沼气建设由过去小范围试点示范转变为全面推进,已成为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转变农业<br />

增长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径。<br />

目前,全区农村沼气建设已覆盖 83 个县市,争取中央投资 7.3 亿元,自治区三级财政配套资金<br />

1 亿多元,项目涉及 500 个乡镇近 200 多万农牧民。2008 年我区新增沼气用户 9.1 万户,成为西北<br />

地区发展最快的省区之一。截至 4 月底,全区已建成沼气项目用户 23.25 万户。<br />

74


沼气改变农村生活方式<br />

过去说起农村,大多数人会想到,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蚊蝇四处乱飞。<br />

如今,使用沼气的农户用上了清洁的气体燃料,拥有了干净的厨房和卫生的厕所,改变了原有<br />

的生活习惯。<br />

在库车县比西巴格乡和齐满镇渭干村,随意走进一家农户,干净整洁的厨房和卫生间让人以为<br />

这是在城里。和记者一样,不少参加现场会的代表对沼气池的建设也很感兴趣。<br />

在这户人家的后院,记者到处寻觅沼气池,但是没找到。看到记者一脸疑惑,温宿县农业局局<br />

长孙群凤告诉记者,沼气池一般建在养殖区的地下,沼气罐密封比较好,基本闻不到异味。一根管<br />

线连到厨房和卫生间,看管线就知道是在使用沼气。<br />

在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沼气服务站,印有“沼气服务车”字样的抽渣车格外显眼。农户只要一<br />

个电话,支付一定的费用,经过培训的专职服务人员会把沼渣运到自家的地里作肥料,沼液可作为<br />

叶面肥。<br />

目前,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又有了新突破。特克斯县将沼气池与设施农业蔬菜基地捆绑建设;<br />

昌吉市开展了沼气池与日光温室结合模式的试点;霍城县良繁场建立了“养殖-沼气-葡萄”的生<br />

态农庄;喀什地区沼气池年产沼气 1400 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 1100 余万元。<br />

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刘学虎算了一笔账:建一座 10 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节省开支近 500 元;<br />

使用沼液、沼渣每年节省化肥、农药开支 600 元左右。细算下来,一座沼气池每年直接效益在 1100<br />

元以上。<br />

相关数据表明,全区沼气池年产沼气 1.2 亿立方米,节能 8 万多吨标煤,减排温室气体 46.5 万<br />

吨,无害化处理牲畜粪便 465 万吨,保护荒漠植被 500 多万亩,促进农民增收 2.5 亿元。<br />

2015 年农村沼气普及率力争达到 50%<br />

据介绍,我区沼气建设在经过 7 年的发展之后,初步形成了“政府扶持、农户自筹、社会参与”<br />

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沼气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在走上良性发展轨道。<br />

但是后续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病废池数量较多等因素依然制约着沼气建设项目的发展。比如,<br />

随着农村畜禽养殖逐步向集中规模养殖、小区养殖方向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没有与种植业、养殖业<br />

发展变化有机结合,造成前几年已经建好的沼气池无料可投,沼气池综合利用率较低。同时“一池<br />

三改”配套率不足 30%,农村沼气乡村服务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影响了沼气建设的进度与推广应<br />

用。<br />

为解决资金困难,从今年起,中央将南疆三地州农村户用沼气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户 2500 元,增<br />

加了一倍多;其他地区提高到每户 1500 元;乡村沼气服务网点中央补助标准提高到 4.5 万元,以引<br />

导社会、企业和农民积极投入。<br />

今年,自治区农业厅提出把大力发展沼气作为农民建设生态家园的载体,到 2015 年,力争新建<br />

农村户用沼气 93 万户,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 50%以上,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建设规范、服务有效、<br />

高效利用、效益明显的农村沼气建设新格局。<br />

新疆日报 20090605<br />

http://www.xjbs.com.cn/cgi-bin/GInfo.dll?DispInfo&w=xjbs&nid=620878<br />

红寺堡倾全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br />

去年以来,红寺堡开发区结合“3211”农业产业发展,倾全力、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一池三改”<br />

项目建设工作。<br />

日前,记者在大河乡河西村农户房前屋后沼气池建设现场看到,大型挖掘机在不停的开挖沼气<br />

池坑,农民们人机结合,抢抓时间,不停地劳作。整个场面宏大、热烈。农牧局负责人在施工现场<br />

一边指挥,一边给农民讲解“3211”产业发展与沼气池建设的作用,要求农民抢时间、赶进度、保<br />

质量,积极配合工程队全面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br />

75


红寺堡开发区是农业部批准的农村沼气国债项目试点区域,项目建设范围涉及 4 个乡镇的 37 个<br />

行政村。从 2006 年 5 月份项目实施以来,开发区利用 1284 万元国债资金,采取地方财政配套 15.9<br />

万元,农户自筹 1778 万元的办法,现已建成沼气池 8800 多口。去年新增的 2400 口沼气池,现已建<br />

成 1100 多口,预计到今年 6 月底前,就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结合沼气“一池三改”项目建设,今年<br />

开发区还积极争取养殖贷款 1500 多万元,新增黄牛养殖户 8000 多户,发展黄牛 4 万多头。<br />

“一池三改”模式在红寺堡农村激起了强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改变了农村的能源利用方式,<br />

使变废为宝的农村“循环经济” 初显魅力,为建设清洁卫生、和谐美满的新农村小康生活奠定了基<br />

础,让世世代代受烟熏火燎和脏、乱、差困扰的红寺堡农民乐开了花,他们纷纷自筹资金,争着新<br />

建沼气池。现在,开发区农村 26%的农户都用上了沼气,还结合沼气池建设了节能日光温室,同时<br />

改厕、改厨、改畜禽圈,改出了农民一张张笑脸和秩序井然的清洁家园。<br />

太阳山镇豹子滩村农民马小娟指着她家的沼气池自豪地说:“政府投资建设的这个沼气池,人畜<br />

粪便、蔬菜的残枝败叶都封在这里化做沼气,我家五口人烧水、照明、做饭、取暖全靠它,沼渣、<br />

沼液还是温室蔬菜很好的有机肥。村里以前那种秸秆粪堆随处留,蚊子苍蝇漫天飞的现象也不见了!”<br />

新华网宁夏频道 20090605<br />

http://www.nx.xinhuanet.com/misc/2009-06/05/content_16721506.htm<br />

湟中县已建成农村沼气池近三千座<br />

青海新闻网讯 湟中县组织人员、物资,积极开展农村沼气池建设工作,到五月底,全县已建成<br />

农村沼气池近三千座。<br />

今年,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在湟中县十五个乡镇四十九个行政村实施,项目共下达修建沼气池任<br />

务五千多座,总投资达 2100 万元。目前,这个县抽调的二十二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建设现场指导<br />

施工。在项目实施乡(镇)政府、村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止五月底,建设物资红砖、水泥、<br />

PVC 管材等物资到位率 70%,全县已建成沼气池二千九百六十多座,正在建设二千多座,完成总投<br />

资四百五十万元,有五十多座沼气池已开始产气运行。<br />

青海新闻网 20090605<br />

http://news.sina.com.cn/o/2009-06-05/173215742294s.shtml<br />

贵德县四项措施促农村清洁能源建设<br />

贵德县把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作为农牧区节能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br />

措资金,加大对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项目的投入扶持力度,完成投资 2381.4 万元,相继建成沼气池 6804<br />

座;投资 130 万元,推广太阳灶 6500 台,全县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明确责任,<br />

强化宣传。成立能源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督查。<br />

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技术指导工作小组,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并<br />

将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作为乡镇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切<br />

实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技术保障。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广泛<br />

宣传动员,营造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并通过举办现场观摩会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农户<br />

参观已建成受益的能源项目,现场讲解、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深群众对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认<br />

知程度,提高了农户的建设积极性。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先后建立完善了《贵德县能源站技<br />

术人员考核办法》、能源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能源建设相关工作制度、规定,切实做到了项目实<br />

施和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了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按照建立用户档案<br />

采用实名制和时间标志的原则,抽调专人负责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用户档案管理工作,通过计算机信<br />

息系统管理,确保了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准确和全面。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农村能源建设项目<br />

的材料和物资设备的管理措施,把材料和物资设备管理与资金使用紧密结合起来,要求资金使用细<br />

化到材料、设备等具体建设内容,指定专人负责材料设备的入库、发放和登记造册工作,切实做到<br />

76


了事前能控制,事后能监督。三是严把技术关,确保建设质量。为切实把好沼气池建设技术和质量<br />

关,贵德县“四措并举”,即:坚持与沼气技工签订合同书。从项目设计、建池施工要求、违约责任、<br />

施工期限和付款方式等五个方面明确工作要求;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职业准入制度,要求从事<br />

沼气池建设的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沼气生产职业资格证书;严把施工技术质量关。<br />

项目实施单位与建设技工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要求施工人员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br />

规范操作,并对所建项目实行包建成、包使用、包维修的“三包”制度;加强技术培训。采取集中<br />

培训与分散培训,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专业部门培训与以师带徒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br />

广泛开展技工培训工作。四是巩固建设成果,确保发挥最大效益。适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br />

为沼气池项目户安装灶具和管道,并现场讲解沼气池进料、使用、维护等知识和如何解决太阳能灶<br />

日常使用中的技术问题。通过发放、张贴沼气安全使用及维护宣传资料,设立服务咨询电话,帮助<br />

用户了解各项防护措施,提高农户安全使用意识,有效地解决有关沼气、太阳能灶安全使用和综合<br />

利用等问题。<br />

青海新闻网 20090605<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047104718367085.html<br />

扎兰屯:农村“小沼气” 农民“大福气”<br />

“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粪土乱堆、畜禽乱跑、蚊蝇乱飞、烟熏火燎,”这是以前人<br />

们对大兴村生活环境的印象,现在的扎兰屯市哈拉苏办事处大兴村,曾经的写照已成为历史。<br />

6 月 2 日,当记者走进这个呼伦贝尔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宽阔<br />

平坦的水泥石板路穿街入巷,一排排红砖大院墙里,大型挖掘机、播种机、崭新的农机具和家庭小<br />

轿车让你目不暇接。走进一户户整洁的院落,丝毫不用担心脚下会踩上禽畜粪便……女主人热情地<br />

迎出来快言快语的告诉你,如今的牲畜粪便都用作发酵做了沼气,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没啥两<br />

样!<br />

在大兴村民高明来家里,正赶上女主人刘景云在厨房里忙着做午饭,炉火熊熊的沼气炉灶上,<br />

蓝莹莹的火苗窜起半尺高。“这沼气火苗又宽又硬,两个炉眼连煮饭带烧菜同时用一打火就行了,又<br />

快又干净,十来口人吃的饭有半个钟头就做好了,我们一天三顿饭都用它——这要是在以前啊,用<br />

柴禾烧饭,特别是碰上连雨天,柴禾点不着,一顿饭没有两个小时吃不到嘴里,再看这脸上早已是<br />

鼻涕一把泪一把了,连两个鼻孔都是黑的!”女主人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着沼气炉灶的诸多好处。<br />

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忠告诉记者,2008 年通过办事处党委积极运作,大兴村争取到市农技<br />

推广中心的沼气建设项目,当年建成沼气 56 户,占全村总户数的近三分之一。每座沼气最低成本<br />

2400 元,政府为每座沼气补贴项目资金 1800 元,农户自己仅拿 600 元,由专业部门统一施工,市<br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全程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当年这 56 座沼气池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更可喜的<br />

是,为保证沼气冬季正常使用,在沼气后续棚舍建设过程中,2000 元的建设费用由政府补贴 1000<br />

元,沼气用户竞相建设。记者看到,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忠的带领下,已建成沼气池的农民正在拉<br />

砖备料热火朝天地砌砖沟缝建沼气棚舍。为使沼气能源循环利用,眼下村里已拿出 30 亩耕地施用沼<br />

气废液废渣有机肥播种马铃薯。<br />

据扎兰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能源站的赵红岩站长介绍,2007 年,扎兰屯市率先在农村推广沼<br />

气项目,当年在雅尔根楚镇奶牛小区建成沼气池 20 座,每座池子补贴项目资金 1200 元。2008 年,<br />

这个市争取国家沼气建设项目资金 60 万元,建设沼气池 500 座,每座池子补贴项目资金 1200 元。<br />

今年这个市加大了跑项目力度,再次争取到国家沼气项目 1000 座,为减轻农民负担,农户每建一座<br />

沼气池政府补助项目资金 1500 元。在赵红岩的办公室,记者的采访一次次被电话铃声打断,原来都<br />

是要求建设沼气池的农户打来电话咨询。<br />

这位女站长掰着指头为记者算了一笔效益帐:每家每户养畜产生的猪、牛、羊粪便,加些乱草<br />

屑,盖上塑料布,三天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倒进粪池里,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气每户一年可节省薪<br />

77


柴 400 元,相当于一吨煤;沼气还可以用来点灯照明,不仅节省了电费,冬天还可以为房屋起到增<br />

暖作用;沼气燃烧过产生的废液废渣用在保护地的蔬菜上,亩产可增收 20%,增效 2000 元;养猪户<br />

在建沼气同时建一座阳光暖圈,一年可多出栏一茬成品猪;一座沼气池一天可节省 1.5 个劳动力,<br />

农忙时节特别显著。目前,扎兰屯市哈拉苏办事处大兴村、雅尔根楚办事处已利用沼气产生的废液<br />

废渣大力推广绿色生态种植业。<br />

从依靠化肥到增施有机肥,从依靠秸杆、柴薪到高品味的沼气能源,扎兰屯市农民的生产、生<br />

活正发生着悄然变化。农村沼气真正成了干部群众的“连心池”!记者临走时,赵红岩喜滋滋地邀请,<br />

等今年秋天让你尝尝我们有机肥播种的马铃薯。<br />

内蒙古新闻网 20090603<br />

http://cnnews.nmgnews.com.cn/system/2009/06/03/010230783.shtml<br />

四子王旗破解寒冷地区沼气技术难题<br />

目前四子王旗从 2006 年开始在农牧区推广使用“三位一体”、“四位一体”户用沼气池共计 1760<br />

多户。从近几年的推广结果看,农牧户每年可使用沼气在 5 个月左右,每年每户可节约燃料、电费<br />

折 1000 余元。同时也存在着技术难题,影响沼气技术的推广使用。<br />

一是冬季温度低导致产气量少或不产气的问题,二是寒冷地区沼气池牛羊粪发酵速度慢的问题,<br />

以上两个问题是困扰四子王旗大量推广沼气技术的主要难题。为此四子王旗组织有关部门的技术人<br />

员开展一系列有益的偿试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一是针对冬季温度低的实际,采取用厚物覆盖或用塑<br />

料布、塑料薄膜覆盖整个沼气池的顶部,并且将塑料膜向周围外延 2—3 米,以致覆盖进料口、出料<br />

口、水压口和周围地面,使之产生“温室效应”,以加快发酵速度。二是选用富氮有机原料,入冬前<br />

后完全用“富氮有机原料”的鲜猪粪(或鲜牛粪、鲜羊粪等)作发酵原料,缩小碳氮比差,加快甲<br />

烷菌群的繁殖,而不用“贫氮有机原料”,如干麦草、玉米秸秆等,在使用牛羊粪发酵时加入一些接<br />

种物,如已发酵的羊粪、积水粪坑的粪肥或其他添加剂,以解决牛羊粪发酵慢的技术问题。三是增<br />

加干物质的浓度,5 公斤干物质加 50 公斤发酵液,以增加单位体积内厌氧菌的营养物质,提高产气<br />

率。选择晴天中午充分搅拌,使原料和微生物增加接触机会,促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加快产气速<br />

度。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该旗沼气产气量少和发酵慢的问题。<br />

四子王旗人民政府 20090608<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008100854368353.html<br />

广西启动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br />

科技部批准广西建立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br />

上了解到,广西已经全面启动该中心的建设工作,未来 3 年,该中心将通过建立起非粮生物质能源<br />

作物共性技术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工程化成果孵化平台、工程化成果应用平台和综合信息服<br />

务平台,完成研发和中试基地建设,形成总面积 1.2 万多平方米的产业研发和中试基地,组建起一<br />

支结构合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团队,为我国和广西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提<br />

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支撑。<br />

作为广西仅有的两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广西<br />

科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组建,建设遵循优势资源合理整合的原则,上联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下联<br />

企业集团,组建成开放合作型中心。主要协作单位包括广西大学、广西农科院、广西亚热带作物研<br />

究所、广西甘蔗研究所等,此外还有一些长期合作的企业。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依据国家能源、<br />

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木薯甘蔗等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br />

针对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成果孵化、成<br />

果转化、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等,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支撑,推动我国非粮<br />

生物质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br />

78


中心主任黄日波告诉记者,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广西意义重大。中心建<br />

成后,预计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43.8 万元。同时,形成我国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工程化团队,<br />

并通过中心的开放机制,大量引进和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高人<br />

员素质。<br />

广西日报 20090603<br />

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6/03/content_16700038.htm<br />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br />

近年来,自治区在生物液体燃料的技术研发、产业化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建成和<br />

在建生产生物柴油企业 5 个,以菜籽、文冠果、农作物秸秆、动植物油、城市垃圾及废弃用油为原<br />

料生产。建成和在建生物乙醇生产企业有 7 个,其中 5 个企业主要是以玉米为原料,2 个企业以甜<br />

高粱杆、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生产。<br />

因我国对粮食生产乙醇和生物柴油已叫停,鼓励发展非粮生物燃料,自治区以非粮生物质生产<br />

生物液体燃料的开发正在积极进行中,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自治区已建成并投产 10 万吨/<br />

年利用高油作物生产柴油及润滑油生产线;开始建设总规模 50 万吨/年纤维生物质原料制乙醇生产<br />

线。<br />

第一条以非粮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高级润滑油、聚酯树脂等产品的生产线于 2008 年<br />

12 月 27 日试生产,是国家批准的国内第一条正式投产的生物柴油试点生产线,标志着我国的生物<br />

柴油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这条线的投产给我区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将对全国生<br />

物质能源转化利用起到科技示范作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完成了生物柴油的研制全过程,取得了合格<br />

的样品,在文冠果制生物材油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家林业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br />

公司合作,在赤峰市的松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建设 10 万亩文冠果能源林,为<br />

下一步生物柴油的产业化生产做好准备。<br />

开发利用非粮生物质为原料制燃料乙醇,是生物质燃料领域我区的发展重点。以木材加工剩余<br />

物、木材残渣、灌木、秸秆等木质纤维植物为原料,制燃料乙醇联产电力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目<br />

前正在包头市正在建设 1 万吨/年生产线,将内蒙古先进的煤转化技术延伸用于生物质转换中,提升<br />

了生物质化工产业技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甜高粱茎秆制取 30 万吨/年无水乙醇项目正在筹<br />

建中。<br />

利用阳光和淡水养殖高油微藻技术是我区生物质燃料产业化的另一个重点突破方向。微藻油脂<br />

含量高、个体小、生长周期短,碳源利用谱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容易培养,易于实现大规模<br />

生产,是生产生物质柴油的很好原料。<br />

本技术通过野生藻株筛选,定向培养,改良优化,获得高产油藻种及其培养液;通过工艺优选、<br />

采用光能自养型全封闭式内光源管道系统循环生产等过程,连续培养高油藻;通过地理位置优选、<br />

内光源全封闭管道系统循环生物反应装置集成设计、条件优选、条件建设等过程,扩大繁殖微藻。<br />

采用藻体预处理、压榨、浸出工艺,制备微藻毛油后,成为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原料。<br />

自治区科技厅 20090603<br />

http://www.sina-cf.com/xwzx/qnxw/2009-6-3/135954.shtml<br />

投资 4 亿人民币生物质发电项目落户上思<br />

6 月 3 日,上思县人民政府二楼会议室欢声笑语。由上思县人民政府与广西永福森厦投资实业<br />

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上思县生物质发电项目”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那里举行。李疆代表上<br />

思县人民政府与投资方签约。<br />

上思县生物质发电工程拟新建 4×1。7MKW 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二台 130t/n 高温高压蔗渣<br />

炉,主要燃料为上思县当地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的甘蔗叶、林业废弃的枯枝木屑等。工程计划总<br />

79


投资 4 亿元人民币,一期投资 2。6 亿元人民币,新建 2×17MW 汽轮发电机组配一台 130t/h 高温高<br />

压蔗渣炉,于 2010 年 11 月投产,投产后日耗燃料约 1000 吨,年发电量为 2。4 亿度,年产值约 1。<br />

6 亿元人民币,年缴营业税约 900 万元人民币。当年农民增收约 4000 万元。二期投资 1。4 亿元人<br />

民币,主要设备同上,拟定于 2013 年 11 月投产,投产后日耗燃料 2000 吨,年发电量约 4。8 亿度,<br />

年产值约 4 亿元人民币,年上缴营业税约 2000 万元人民币,农民增收约 6000 万元。同时会带动上<br />

思县物流业、农业的发展。<br />

在签约仪式上,李疆向投资方代表介绍了上思县生物质发电燃料优势。上思县种植甘蔗 60 万亩,<br />

在每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底可产生剩余物 25 万吨供燃烧。另外,据李疆县长介绍,该县还另拟种植<br />

5 万亩巨菌草做燃料基地,保证有足够的生物质原料供项目发电。李疆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br />

做好上思县生物质发电项目前期各项工作。<br />

安徽阜阳市首台生物质发电锅炉点火运转<br />

防城港日报 20090604<br />

http://bbwdm.cn/show_info.asp?id=196609<br />

在安徽国祯太平洋电力有限公司,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柴修连、副市长胡明莹等将点燃的火把<br />

投进生物质发电锅炉,全市第一台利用秸秆发电的生物质锅炉点火成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br />

改委等省直有关部门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点火仪式。<br />

安徽国祯太平洋电力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热电联产、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主要担负着为<br />

我市 120 多家工商户集中供热并上网供电。总投资近 4000 万元的第一台生物质锅炉正式投入使用,<br />

有效解决了秸秆收集利用的难题。到今年年底,该公司的另外两台生物质锅炉也将投入使用,届时,<br />

该市公司年燃烧农作物秸秆、稻壳等生物质燃料近 40 万吨,年发电量 2 亿千瓦时,年供热量可达<br />

50 瓦吨。<br />

胡明莹在点火仪式上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和扶持这一项目的工作力度,加大发展<br />

规划和政策优惠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项目发展壮大的市场运营环境,全力促进我市生物<br />

质发电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br />

阜阳新闻网 20090608<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429142952368704.html<br />

我国首座林木生物质热电厂已安全发电 6000 万度<br />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自去年 11 月并网发电以来,截至今年 5 月底,已安全运行 4700 多<br />

小时,发电 6000 万度,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7 万多吨。<br />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是我国首家以平茬沙生灌木为原料,集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和热电<br />

联产能源化利用于一体的林木生物质发电示范企业,热电厂装机 2×12MW,年消耗灌木生物质 18<br />

万吨,预计年发电量 1.35 亿度,可减排二氧化碳 25 万吨。<br />

目前,该企业已投资 2200 万元,在毛乌素沙地完成基地治沙造林 33 万亩,拉动平茬抚育各类<br />

灌木 50 万亩,通过每年持续营造 15 万亩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和收购灌木生物质所形成的种植、抚<br />

育、储运、加工、利用产业链,安排 5000 多农牧民绿色就业,人均年增收 1.2 万元以上。<br />

“沙区新能源利用的核心是治沙。”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陆说,灌木自<br />

我繁殖快,一般 3 年~5 年就能形成灌丛,灌木更新复壮和自然修复能力强,灌丛每隔 3 年~5 年就<br />

需要平茬一次,平茬后生长更加茁壮旺盛。“利用灌丛平茬生物质发电,把沙生灌木经营、产业治沙<br />

与灌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相结合,我们在毛乌素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成功的。”<br />

唐山市环境保护局 20090608<br />

http://www.tshbj.gov.cn/ReadNews.asp?NewsID=27781&BigClassName=综合信息&SmallClassName=市外动态<br />

&SpecialID=0<br />

80


巴彦淖尔市沼气建设项目进展顺利<br />

5月沼气建设继续保持良好建设势头。截止月底,08 年建设任务已完成 11462 户,占 08 年任务<br />

的 73%,其中乌拉特前旗建成 2100 户,占任务的 88%;五原县建成 3091 户,占 88%;临河区建成<br />

1861 户,占 83%;磴口县建成 2000 户,占 83%;杭锦后旗建成 1784 户,占 80%;农垦局建成 405<br />

户,占 29%;乌拉特中旗建成 221 户,占 14%。巴彦淖尔市完成 08 年项目投资 3429.28 万元,其中:<br />

中央投资 1477.64 万元,地方配套 67.06 万元,农户自筹 1884.58 万元。<br />

2009 年的新增沼气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招标、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已陆续开工建成 1130<br />

户,占 09 年建设任务的 6%,其中:临河区 341 户,磴口县 300 户,乌拉特后旗 205 户,五原县 183<br />

户,杭锦后旗 55 户,乌拉特中旗 46 户,乌拉特前旗 0 户。巴彦淖尔市完成 09 年新增项目投资 863.18<br />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669.13 万元,地方配套 25 万元,农户自筹 169.05 万元。<br />

四个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中,杭锦后旗秸秆沼气项目已通过农业部审批,目前已开工建设;五<br />

原京原公司、杭后太平乳业公司、前旗公田村农工商公司申报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br />

正等待农业部审批。<br />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20090605<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035103524367062.html<br />

内蒙古: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项目示范效应显著<br />

内蒙古自治区是畜牧大区,畜牧养殖集约化,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处理畜牧排泄废弃物,蒙<br />

牛等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项目走出了解决难题的路子,示范效应意义深远。<br />

蒙牛澳亚示范牧场大型沼气发电综合利用工程,利用奶牛养殖场粪便污水等发电,日无害化处<br />

理栏牛 10000 头鲜粪 280 吨、尿 54 吨、冲洗污水 360 吨;年产沼气约 400 万 m3,沼气用于发电,<br />

年发电约 800 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 2.5 万吨。项目技术及关键设备从德国等引进,实现全自动<br />

运行。达拉特旗北疆三和牧场大型沼气发电综合利用工程,目无害化处理 2000 头牛鲜粪 56 吨、尿<br />

冲洗污水 80 屯;年产沼气约 80 万 m3,沼气用于发电,年发电约 160 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 5000<br />

吨。塞飞亚集团以中国农业大学重点科研成果为依托,引进德国技术和捷克大型沼气厌氧发酵装备、<br />

沼气发电设备,建设沼气厌氧发酵发电产业化示范项目。<br />

这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沼气发电工程,在我国大型畜禽养殖场属前位,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北<br />

方地区有很好的示范效应。<br />

中国牧业网 20090603<br />

http://xm.newssc.org/system/2009/06/03/011988338.shtml<br />

黑龙江火电三公司俩月中标两个生物质发电项目<br />

日前,在主要以秸秆为燃料进行供热、发电的国能巴彦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1×30MW 生物质发<br />

电机组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火电三公司一举中标该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这是该公司继 4 月份中<br />

标国电友谊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1×30MW 生物质发电机组工程项目后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个项目。<br />

据介绍,秸秆发电项目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高新科技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br />

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在提高农民收入、改<br />

善环境、增加当地税收和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br />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额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及电建市场的严峻挑战,黑龙江火电三公司认真总结<br />

以往开发工作的经验,及时进行开发战略的调整,积极做好整体方案的策划,以确保企业主业市场<br />

的稳定。他们以在建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丰富的高寒地区施工经验,在固守原有市场<br />

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施工空间。同时,有计划地进入核电、风电、再生能源、水处理、检修等领<br />

域,以适应国家电力结构调整的形势,逐步扩大主业的经营范围。该公司在国能巴彦生物质发电工<br />

程项目中的中标,将为该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增加新的活力。<br />

81


该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 1×30MW 非调整抽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 1×130t/h 振动炉排高温高压<br />

生物质锅炉。该工程拟定工期 17 个月,日前,火电三公司正加紧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及工程开工准备。<br />

杭锦源丰生物质热电厂开工建设<br />

中国电力新闻网 20090604<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2201220159366251.html<br />

由鄂尔多斯市源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杭锦源丰生物质热电厂 6 月 1 日在杭锦旗锡尼<br />

镇工业园区开工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夏日,市政府副市长白玉岭,市政协<br />

副主席王果香等领导为开工奠基培土。<br />

杭锦旗范围内现有林木总面积近 460 万亩,其中在锡尼镇就有沙柳 41.37 万亩,杨柴 6 万亩,<br />

柠条 64 万亩,旱柳 5 万亩,未成林沙柳 5.66 万亩。按 3 至 4 年一平茬进行平均计算,全旗灌木林<br />

就能完全满足该项目的原料供求需要。市源丰投资公司计划用 6 年的时间建成 50 万亩沙柳基地,现<br />

已建设完成 8 万亩,另 40 万亩计划在 5 年内实施完成。截至目前,市源丰投资公司已在杭锦旗境内<br />

建成原料切片厂 15 个,原料收购已实施的有 6 个,计划在杭锦旗境内最终达到 80 个收购点。仅此<br />

可直接解决近 1000 人的就业。<br />

据介绍,该热电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 2×12MW 抽气凝气式供热机组,配 2 台 15MW 发电机组,<br />

2 台 75T/h 生物质直燃锅炉,并预留增加一台锅炉的条件。项目投产后可为杭锦旗锡尼镇提供 100<br />

多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实现减排二氧化碳 23 万吨。建成后,可以把解决沙漠治理、能源短缺、经<br />

济发展、环境保护、增加就业很好的结合起来,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对杭锦旗的可持续发<br />

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沙漠治理这一世界难题探索出有效的思路。<br />

鄂尔多斯日报 20090603<br />

http://www.nmg.xinhuanet.com/erdos/2009-06/03/content_16704506.htm<br />

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政策出台财税金融支持措施<br />

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支柱产业。<br />

6月 5 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全文(国办发【2009】<br />

45 号)(以下简称《生物产业政策》),围绕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提出了包括加大财税政策支持<br />

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br />

在之前的 5 月 13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生物产业政策》得以原则通过。会议强调,必须抓<br />

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br />

围绕上述目标,《生物产业政策》在财税政策上明确,各级政府根据财力增长情况,要加大对生<br />

物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重要生物技术产品研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对<br />

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和经批准生产的非粮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热电等重要生物能源产品,<br />

国家给予适当支持。<br />

《生物产业政策》同时明确,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生物产<br />

品的,应优先购买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的生物产品。<br />

同时,生物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br />

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发费用的 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br />

形资产成本的 150%摊销。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物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br />

企业所得税。<br />

在山东能源所孙立研究员看来,上述财税扶持三策,有利于生物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br />

以生物质能源为例。生物质能源与常规能源相比,具有可持续和可再生的特点,但由于密度低,<br />

收集成本较高,很难有较好的经济效益。<br />

据测算,上网电价保持每千瓦时 0.35-0.4 元的水平,煤炭发电便可实现盈利。而按照中国在 2006<br />

82


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对生物质能源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br />

0.25 元。之后,还曾进一步提出了临时性补贴 0.1 元的政策。<br />

但生物质能源发电即便加上这 3.5 毛钱的补贴,也仅能维持平衡或者微利,而从技术层面看,<br />

一定时期内想将这一成本明显降低很难。<br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赵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应该对传统化石能源加大征收<br />

资源税、环境税而不是补贴,从而实现生物能源与其的良性竞争。<br />

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方面,《生物产业政策》提出,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物产业,鼓励设立、<br />

发展生物技术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生物产业发展,支持信用担<br />

保机构对生物企业提供贷款担保。<br />

《生物产业政策》还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改进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生物产<br />

业发展项目、生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提供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利用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有<br />

效信贷投入。<br />

另一方面,《生物产业政策》将支持生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包括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br />

小生物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筹资。<br />

赵海在对上述政策表示肯定的同时也强调,推动生物产业加快发展,关键在于保持对生物产业<br />

技术研发和需求等方面的稳定长期支持,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跟风。<br />

他以巴西为例,巴西政府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始终坚持大力扶持生物产业发展,1970 年代巴<br />

西每公顷甘蔗加工生产的燃料乙醇 2000 升,而 2008 年,已经提高到了 6000 升,整整提高了三倍。<br />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0608<br />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90608/756188.shtml<br />

苏格兰境内商用项目设生物质供暖系统<br />

日前,苏格兰能源部长吉姆·玛瑟斯(JimMathers )在阿伯丁市举行的能源大会<br />

(AllEnergyconference)上宣布,第一阶段政府会拿出 160 万欧元,为苏格兰境内的旅馆、办公室等<br />

26 个商用项目,建设小型生物质供暖系统。(1 欧元约合 9.56 元人民币)<br />

据英国新能源聚焦网(NewEnergyFocus),这笔资金来自欧盟的投资。<br />

之前,欧盟已经拨款 200 万欧元用于苏格兰的生物质供暖系统建设。欧盟新近又为苏格兰追加<br />

了 130 万欧元的投资,使该项目投资总额达到 330 万欧元。<br />

玛瑟斯先生说:“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切实可行的可再生能源供暖系统。苏格兰有森林资源和技<br />

术,苏格兰的企业,特别是那些位于没有天然气网络的地区的企业,今后可能更多地会使用生物质<br />

供暖。使用木材燃料有助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低碳经济。”<br />

第一轮项目预计发电 7 兆瓦,项目申请已经开始,投资总额预计达 160 万欧元。<br />

新华网 20090602<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754175468363822.html<br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密克罗尼西亚推广我沼气技术<br />

近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机构主动与我处联系,建议用其资金在<br />

密推广不久前从我国引进的沼气技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密联邦总统莫里 2007 年底<br />

访华期间确定引进适宜密国情的沼气技术。从今年 3 月起我在密成功地建立了四个示范点,并做了<br />

大力宣传。沼气作为可再生、环保、清洁和经济型新能源引起密各界包括 UNDP 驻密机构的关注。<br />

根据建议,推广项目由 UNDP 提供援款购买当地材料、从中国进口燃具和聘请中国技术人员赴密提<br />

供技术指导。项目目前正在受理密各方申请阶段。<br />

中国商务部 20090603<br />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603/737379.shtml<br />

83


托马斯(秦皇岛)生物质能源项目落户港城<br />

6月 2 日,总投资超过 5 亿元的托马斯(秦皇岛)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落户秦皇岛,该项<br />

目建成后将年产 25 万吨油料,实现利税超 5000 万元。<br />

据了解,在多米尼克注册的托马斯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是从事植物油开发利用的专业企业,公<br />

司以海藻油及棕榈油等植物油为原料,用高量与高速连续精炼技术来生产食用油、生物柴油、甘油、<br />

高纯度海藻油,并拥有该技术专利在中国地区使用的独家授权。在秦皇岛市独资组建的托马斯(秦<br />

皇岛)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新上年产 25 万吨油料项目,总用地面积 12 公顷,总投资 51841.69 万<br />

元人民币。<br />

河北日报 20090603<br />

http://www.he.xinhuanet.com/news/2009-06/03/content_16696661.htm<br />

重庆引进瑞典处理技术 “潲水油”将变汽车燃料<br />

“潲水油”将变成生物柴油,供汽车作燃料使用。昨日,重庆瑞典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合作签约<br />

仪式在市外侨办举行,重庆将正式引入瑞典普拉克公司的有机垃圾高温湿式厌氧发酵技术,将餐厨<br />

垃圾变成可循环利用能源。<br />

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br />

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目前重庆主城每年产生餐厨垃圾近 50 万吨,基本上随着生活垃圾被填埋,废油<br />

要么被倾倒污染环境,要么成为“潲水油”的原料和“潲水猪”的食物,最终对人体产生危害。而<br />

重庆引进的这项技术,可以将这些餐厨垃圾变废为宝。<br />

目前,主城区首个应用此技术的餐厨垃圾处置工程位于江北区黑石子垃圾处理场东侧,占地 50<br />

亩,投资 2.7 亿元,每日可处理餐厨垃圾 500 吨。其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将把潲水变成三种东西——<br />

—用于发电的沼气、有机化肥和可作为汽车燃料的生物柴油。<br />

市环卫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餐厨垃圾炼成的生物柴油,能达到直接送加油站的柴油标准。发<br />

电项目年底建成后,部分电力供垃圾处理场使用,其余的传输到国家电网。产出的有机化肥,将直<br />

接用于主城区市政绿化。<br />

该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处理餐厨垃圾 18 万吨,年发电 3300 万千瓦时,提炼生物柴<br />

油 1 万余吨。仅生物柴油一项,按照市场价格每吨柴油 5000 元计算,价值就达 5000 万元。<br />

早报网 20090605<br />

http://www.in-en.com/finance/html/energy_1104110476367107.html<br />

我市 4 个利用亚行贷款建设大型沼气工程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准<br />

近日,我市淇县亿源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淇县枣园养殖场、淇县原庄养殖场、百瑞牧业有限公<br />

司大型沼气池建设项目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建设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br />

获省发改委批复。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额度 241 万美元。<br />

淇县亿源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淇县枣园养殖场、淇县原庄养殖场、百瑞牧业有限公司建设大型<br />

沼气池项目总投资 3261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958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303 万元。其中利用亚<br />

洲开发银行贷款 241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1641 万元),企业自筹资金 1620 万元。项目建成后年产沼<br />

气 272.4 万立方米,年发电量 146 万 kWh,年产有机肥 24000 吨。项目的建成与正常运行既可缓解<br />

项目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保护水域水质;又可缓解农村能源不足的现状,实现能源自给自足。<br />

这一项目为我市今后探索农业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路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br />

市发改委 20090608<br />

http://www.hebi.gov.cn/news/csczwxx/2009/68/0968107356191762AAHC505G92KJC.shtml<br />

84


投产企业家家亏损 生物质发电如何走出两难境地<br />

国家级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江苏国信如东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自去年 7 月份投入运行以<br />

来,陷入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恶性循环,运行仅半年,亏损高达 1500 万元。<br />

人们由此对生物质发电这一新生事物的前景“捏了一把汗”。<br />

如东生物质发电项目总投资 2.99 亿元,按照设计,该厂年消化秸秆量达 17.6 万吨,年发电量<br />

1.7 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0 万吨。理论上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 5000 多万元。在资源利用、<br />

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有关部门给予很高的期待。<br />

“目前收购尚能满足电厂正常运行,但收购价偏高,令电厂亏损加剧。”电厂燃料部主任张军告<br />

诉记者,自去年电厂投入运行以来,秸秆平均收购价格每吨达到 305-315 元,今年以来,价格虽然<br />

有所回落,但每吨到厂价格仍保持在 300 元左右。目前,电厂发电成本每千瓦达到 0.90 元,而国家<br />

补贴每千瓦只有 0.25 元,即企业每千瓦亏损 0.2 元。这也就意味着,电厂发电越多,亏口就越大,<br />

“去年运行半年,亏了 1500 万元。今年力争控制在 2000 万元以内。”<br />

记者经过调查了解到,秸秆收购价让生物质发电厂陷入“两难”:价格过低,农民主动出售秸秆<br />

的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收购价过高,在国家没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电厂不堪承受。如东生物质<br />

发电厂的盈亏点在每吨秸秆到厂价 278 元,而目前秸秆到厂价平均每吨 300 元,即便如此,农民主<br />

动出售秸秆的热情依然不高,原因是其间有相当一部分费用花在运输之中,剔除运费和适度的利润,<br />

农民出售的秸秆一般每吨只有 160-200 元,按一亩地产生麦秆 200 公斤计算,也就一二十元钱,对<br />

农民来说没有多大甜头。目前如东县一个劳动力平均一天的工钱在五六十元,而卖秸秆费时费力,<br />

经济上并不划算。由此来看,用压低秸秆收购价来缓解生物质电厂发电成本压力,显然不是明智之<br />

举。<br />

“目前生物质发电项目上一个,死一个,不能盲目再上了。”张军透露,当年与如东生物质发电<br />

厂一同被列入国家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的,全国只有 3 家,“现在,光我省已经投产的就有 8 家,去<br />

年家家亏损,无一家盈利”。<br />

这个家家亏损的说法,得到了省发改委有关人士的证实。而令人担忧的是,生物质发电项目在<br />

一些地方仍在加快上马。据介绍,仅南通地区,目前除如东生物质发电厂投产外,通州生物质发电<br />

项目正在建设中,如皋、海安等地也在做前期工作。省内看,东台、徐州等不少地方,对生物质发<br />

电项目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br />

省发改委能源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总体上看,中国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尚处<br />

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较低,生物质发电企业要想完全靠市场赚钱,维持生存并求得发<br />

展,确实勉为其难。<br />

专家认为,生物质发电是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方式,有关部门应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国<br />

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尽快落实农林生物质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和所<br />

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br />

其次,由于现行的上网定价政策难以支撑生物质发电厂的正常运营,因此,有关方面要根据《可<br />

再生能源法》中“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按照《价格法》中“成本加合理利<br />

润”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有关法规要求,从保证农民利益和生物质发电行业基本生存能力的角度<br />

出发,适时调整生物质发电电价。<br />

第三,加快建立中国的“绿色电力证书”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通过合理的配额制度,<br />

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空间,提升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盈利能力。荷兰等发达国家绿色电力认购<br />

制度的成功经验,以及上海推行的绿色电力认购做法,值得借鉴。有关方面应尽快出台全国性的或<br />

在经济发达地区推行的绿色电力认购办法,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以及居民认购绿色电力。<br />

新华日报 20090602<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753175312363821.html<br />

85


Sebec 将上市 50L 款生物柴油燃料制造装置<br />

日本 Sebec(总部:东京)将在生物柴油燃料制造装置中追加 50L 款(图)。利用该装置,在餐<br />

饮店等的废弃食用油(植物油)中添加甲醇、氢氧化钠和水,可生成生物柴油燃料。6 个小时可用<br />

50L 的废油制造出 45L 的燃料。该燃料的制造成本(不包括回收废油的成本)约为 50 日元/L。计划<br />

从 2009 年 6 月 1 日开始销售。<br />

该燃料的主要成分为由脂肪酸和甲醇生成的甲酯。虽然与柴油完全不同,但可用作柴油发动机<br />

车的燃料。该公司表示,其与柴油相比尾气较清洁,颗粒物(PM)可降至 1/3 以下,几乎不排出硫<br />

氧化物。其流点为-5℃,高于柴油的-11.5℃,但通过添加添加剂,可实现低至-20℃的流动性。发热<br />

量比柴油稍低,可忽略不计。<br />

该公司此前一直提供更大型的装置,但导入装置的用户纷纷反映称可利用的废油没有想象的那<br />

么多。所以此次决定追加小一些的 50L 款。该装置的价格为 185 万日元(不含税),其中包括 6 年的<br />

维修费。50L 款的外形尺寸为宽 750×深 750×高 1470mm。<br />

另外,该公司还将上市以甘油为燃料的取暖炉,甘油是制造生物柴油燃料过程中生成的副产品。<br />

计划用于塑料大棚的供暖等,将于 2009 年 7~8 月开始销售。<br />

技术在线 20090603<br />

http://info.qipei.hc360.com/2009/06/030923122406.shtml<br />

美投资 5.2 亿生物能源项目落户秦皇岛<br />

本报讯(记者王瑞军 通讯员马治国)6 月 2 日,总投资 5.2 亿元人民币的托马斯(秦皇岛)生<br />

物质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落户秦皇岛。该项目选址于秦皇岛东部循环经济园区,占地 180 亩,该项目<br />

采用索伯工艺系统,从海藻油中提炼食物油、燃料油等相关产品,规模为年产 25 万吨。项目投产后,<br />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17 亿元,为当地提供 105 个就业岗位。<br />

河北经济日报 20090604<br />

http://www.hbjjrb.com/yaowen/yw/200906/169645.html<br />

用家庭垃圾生产环保电力<br />

目前,将城市生活垃圾转化成电力还没有得到大幅度的利用,因为它的效率比较低,而且担心<br />

会因焚烧或现有的气化体系而产生排放和垃圾。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生物能源部门进行了一个新<br />

的尝试,旨在说明将家庭垃圾转化成电力是可行、有效而且经济的。实施该计划的 Waste2Tricity 公<br />

司表示,新一代碱性燃料电池与等离子体气化以及和其他现有技术的结合是增加效率、提高可行 性<br />

的 关 键 。Waste2Tricity 是一家将最新技术带入市场而成立的公司,目的是最有效地将城市生<br />

活垃圾(MSW)转化为电力。<br />

该公司将使用新一代燃料电池,这种电池的净输出电量比内燃机发电系统最少增加了 60%,或<br />

者说比蒸汽轮机系统增加了 130%。燃料电池在设计上拥有低成本的构造,90%的构件都是使用标准<br />

的工程塑料制成的,而且维护成本低。该公司估计,所发电的价格要比 2008 年 2 月份的每千瓦时的<br />

电价低 3 便士。根据计划,该过程要包括一台 Waste2Tricity 设备,用来分类碳垃圾——塑料、纸、<br />

纸板、食物和其他植物材料,并将它们转化为电力。这些垃圾被放进一个等离子体气化舱中,通过<br />

使用超高温——6000 多摄氏度——使之转变成合成气(具有 50%的天然气能量密度)。这个过程要<br />

优于焚化,因为它产生的污染性气体、焦油、灰烬和飞尘比后者都要少。它的主要副产品是玻璃状<br />

熔渣,这种物质具有惰性,可用作道路建设的材料。<br />

Waste2Tricity 正计划在英国开发社区或商用规模的工厂,以将家庭或商业垃圾转化为富含氢的<br />

气体,再用于现场发电。在与 AFCEnergy 公司签订了协议后,Waste2Tricity 建设自己第一个“从垃<br />

圾到能源”试点工厂的计划得到了极大的推动。AFC Energy 是一家生产低成本、新一代燃料电池的<br />

公司,目标是将废氢进行商业应用。Waste2Tricity 正在协商,以保证能够推动第一个 50000 吨试点<br />

86


工厂的建设,这是该计划中的第一步——将等离子体气化与内燃机结合在一起来发电。而该计划的<br />

第二步则是实现氢气净化和碱性燃料电池取代内燃机,从而极大地增加该系统的效率。在试点工厂<br />

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可以对这个系统进行复制,而且具有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潜力。<br />

Waste2Tricity 表示 AFC 的燃料电池产生的碳排放将大大减少,而其储存的电力则是可以“携带<br />

的”,不再需要昂贵的国家电网投资。建设一个试点工厂的第一阶段可在 3 年内完成,具体运转的第<br />

二阶段则是在 4 到 5 年内,据估计,一个工厂大约可供应 22500 个家庭的用电。研究人员认为,用<br />

垃圾发电对环境有许多益处:减少垃圾填埋,因此减少了垃圾填埋场排放的甲烷等温室气体;是一<br />

种减少碳排放的更有效的潜在发电形式;其主要副产品是惰性熔渣,可作为集料使用;设备可以在<br />

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建造,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英国每年大约有 35 万吨到 40 万吨<br />

的生物质被运往垃圾场填埋,Waste2Tricity 认为最初可以对 20%的垃圾进行处理,而每吨送往垃圾<br />

场的垃圾可生产约 2100 千瓦时的电力。<br />

新民晚报 20090605<br />

http://xmwb.news365.com.cn/xz/200906/t20090605_2346251.htm<br />

德青源沼气发电厂开始运行<br />

本报讯记者梁婧报道:作为我国单场存栏蛋鸡最多的养殖企业,德青源集团公司的鸡粪沼气发<br />

电项目日前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德青源鸡场所在的北京市延庆县也将实现风能、太阳能、沼气<br />

3 大可再生能源的共同发电。预计未来 2 年内,延庆每年将生产 1.9 亿千瓦时绿色环保电能,相当于<br />

每年节省 7 万吨标准煤。<br />

据了解,德青源沼气发电厂总投资 6500 万元,年产沼气 700 万立方米,每年可向电网供电 1400<br />

万千瓦时;供电同时,发电厂产生相当于 4500 吨标煤的余热用于当地供暖,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br />

8 万多吨;电厂每年产生的供电余料沼渣、沼液,可作为优质有机肥供给当地农民,促进了当地农<br />

民从传统种植业向高附加值绿色有机种植业的过渡;电厂每年还可向当地农户提供沼气 73 万立方<br />

米,替代煤炭和木材供其烧水做饭,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br />

创造多赢局面的电厂,在创建初期并非一帆风顺。“干养鸡场的建发电厂,很多人不理解。一方<br />

面,源于大家对沼气发电技术还不了解;另一方面是担心项目效益。”德青源集团公司董事长钟凯民<br />

告诉记者,“我始终坚信,发电厂会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br />

钟凯民的信心来自他对德青源的了解和社会责任感,“德青源自制的养鸡饲料 60%来自玉米(资<br />

讯,行情),而延庆是玉米的重要产地。地理优势解决了德青源的饲料供给问题,但我们不能一味"<br />

索取"。”经过细致考察,德青源将目标锁定鸡粪沼气发电项目。“发电厂建成后,将把从农民手里收<br />

购玉米,把玉米养鸡—销售鸡蛋—鸡粪发电—发电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继续发展有机农<br />

业串联起来,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形成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农<br />

业—绿色有机种植"的循环经济体系。”延庆县县长孙文锴说,“德青源沼气发电厂采用生物发酵技术<br />

和燃气发电技术,变废为宝,形成绿色能源,具有示范意义。”<br />

中国经济网 20090604<br />

http://news.hexun.com/2009-06-04/118310485.html<br />

垃圾发电投资起新潮<br />

伴随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呼之欲出,新能源市场的开拓面不断扩大。除了风能、太阳能<br />

等“传统”新能源投资,“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在投资圈里也正慢慢新潮起来。<br />

“我们向中国垃圾处理产业的投资额度将是无限的!”日前,谈到未来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欧洲<br />

著名并购基金泰丰资本副总裁裴康耀如此激昂地表示,他们将努力通过垃圾处理产生的可再生能源,<br />

接入国家级电网。<br />

实际上,1998 年原国家计委在《关于新能源建设项目审批通知》中就指出,垃圾发电是一种新<br />

87


型能源,同时对垃圾焚烧发电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支持。<br />

对很多私募来说,垃圾处理产业具有很大吸引力。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服务期限一般为 25 年左右,<br />

这意味着它的稳定收益期待也长达 25 年。正是依靠垃圾焚烧发电,杭州锦江集团董事长钭正刚的个<br />

人资产从 2003 年的 12 亿元上升到了 2006 年的 20 亿元。而 2006 年,胡润榜中国第一位女首富美国<br />

中南公司董事长张茵,所从事的事业也与垃圾有关。<br />

推动垃圾焚烧发电不仅是有效处理城市垃圾的需要,更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需要。早在几年前,<br />

有关专家就进行测算,2.6 亿城镇人口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如果全部利用,将产生相当于 1340 万吨<br />

石油的能量。现如今,中国城镇人口已经突破 6 亿。伴随石油价格的又一轮攀升,新能源“垃圾处<br />

理”的“资源化”声潮愈加起伏。<br />

但根据国家环境与保护部的相关资料显示,全国仅农村就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超过 100 万吨,而<br />

现有处理能力不到 25 万吨,中国生活垃圾焚烧的市场需求接近 500 亿。<br />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管爱国接受《中国联合商<br />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垃圾回收、处理、运输、综合利用等各环节技术不断发展,垃圾焚烧发<br />

电很有可能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技术之一,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管爱国也同时警示,现在国家已<br />

经将发展低碳经济正式纳入国家政策,焚烧产生的飞灰对空气有污染,燃烧不完全也将产生对人体<br />

有害的致癌物质,这些都必须慎重。<br />

此外,据一位参与此次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起草的人士披露:“要实现 2020 年规划总目标,<br />

预计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 3 万亿元以上。这其中无论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br />

必将留有垃圾处理产业不小的一杯羹匙。”<br />

这一切就如裴康耀所激动的,他将未来中国垃圾处理产业的年回报率设定为 25%以上,“更为重<br />

要的是,这个产业的产业链条很长,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将通过垃圾处理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国<br />

家级电网,而这需要大量设施,如电风扇、太阳能板等,这也是很重要的生财之地!”<br />

中国联合商报 20090608<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439143981368725.html<br />

中国否决 1470 亿元污染项目申请<br />

中国环境部在六月五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称,将严格监督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会造成环<br />

境污染的项目,重点解决政府官员为保持中国高经济增长率而忽视环境的问题。作为世界上第二大<br />

能源消耗国的中国担心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情况,在过去七个月中否决了 1470 亿元(215 亿美元)<br />

的提请审批项目。<br />

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电视直播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的经济刺激<br />

计划不会破坏环境。只有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公共福利的项目才能得到批准进行快速的环境评<br />

估——这意味着其他一切项目都将受到更加严格的评估。去年 11 月至今年 5 月间,环境部已经批<br />

准了与刺激计划有关的 365 个项目,驳回或延迟了包括石油化工厂,钢厂和燃煤发电厂在内的 29<br />

个高能耗项目。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导致酸雨的物质。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二氧化硫含量<br />

下降了 4.9%,检测水污染程度的化学需氧量下降了 2.9%。“我们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张力军说道。<br />

张力军称,中央政府支出的 2300 亿元刺激资金,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年初用于高能耗项目的不<br />

到十分之一。他说: “政府刺激内需以及刺激经济增长的努力对我们的环保努力影响不大。”<br />

不过,他警告说,中国有一些地区还在建设一些未经环境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在中国广大的<br />

农村地区,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中国的环境状况依然很棘手,地面水污染严重,全国沿海水<br />

域也有轻度污染,某些城市的空气污染依然严重。”他说。不过,控制污染的措施已经加强,可以看<br />

到今年某些污染物质的水平已经下降。<br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正争取在 12 月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br />

公约谈判开始之前努力减少污染并推动使用更为清洁的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国 80%<br />

88


的电力发电都依赖煤碳,而煤碳被认为是这五种资源当中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罪魁祸首。<br />

张力军称,中国的环境仍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改善沿海地区水质和空气质量<br />

方面。环境保护部表的声明中说,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自 2007 年提高了 100 亿元,去年达<br />

到了 340 亿元。中国政府已经设定目标,在 2006 至 2010 年间,削减 10%的化工需氧量和二氧化硫<br />

的排放量。<br />

中国和美国均未签署将于 2012 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对于联合国希望在哥本哈根促成的解<br />

决全球变暖的协议,两国就双方就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争执已久。<br />

美国希望与中国联手面对候变化的挑战<br />

近日,美国两位重量级的参议员告诫称,中国和美国必须共同领导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以减轻<br />

气候变化对全球造成的威胁。<br />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参议员约翰?克里说,最近他在北京与中方高级官员、商界领袖以<br />

及科学家们进行讨论,从中受到了鼓舞。不过,在一次中国和气候变化专家参加的听证会上,他告<br />

诫说:“我们的言行会定下一个基调。因此,华盛顿和北京不可避免地要以身作则。”<br />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历史上也一直是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者,被指责造成了气候变化。<br />

然而近来,中国的碳排放已经超过了美国。克里称美中两国应对全球将近一半的碳排放负有共同的<br />

责任。他还说,“我们要创造必要的动力,最终唤起全球的响应,否则我们可能面临全球性灾难。”<br />

克里说,“我传给中国的信息很简单:美国明白我们负有领导责任。但是,你们也必须明白,从<br />

政治上说,如果中国不给出有意义的承诺,参与解决办法的制定,美国就不会加入全球性协定的签<br />

署。”克里指出,联合国十二月将在哥本哈根召开有关气候问题会议,其目标是产生一个减少碳排放<br />

量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国际协定。<br />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基层共和党人参议员迪克?卢格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对气候变化的<br />

应对一直是“复杂而矛盾的”。“中国愿意搁置教条主义立场、同意采取可见步骤、限制温室气体排<br />

放的观念,将深刻影响美国国内对该问题的争论。”他告诫说。<br />

美国气候变化外交使节托德?斯特恩去北京访问之前曾说道:“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必<br />

和发达国家采取同样的行动——但是,他们必须向国际承诺采取重大的国家行动,确定排放量,而<br />

且其目标必须足以符合科学经验。”<br />

克里参议员称,在上周访问北京期间,他与中国官员的讨论是“巨大的鼓舞”。“中国决策者一<br />

再地对我说,中国现在非常清楚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他说。<br />

“几年前还不愿意接受这种讨论的人,现在已经明确接受了:中国热切希望接受低碳发展的办<br />

法,也准备好作为‘积极的、建设性的’参与者在谈判中前进。”他说。<br />

布鲁金斯研究所的中国专家李侃对该委员会说,华盛顿和北京应该努力发展成为主要的清洁能<br />

源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合作伙伴关系的目标将为哥本哈根的努力提供新动力。”他说。不过,他认<br />

为,中国“此时此刻不会接受总量控制,因为面对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及其需求,他们还不知道如何<br />

才能真正控制碳排放的增长。”<br />

中国的态度<br />

中国国务院在政府网站发布的一片声明中引用温家宝总理今日所主持的一次会议的内容说,中<br />

国将“积极地”与国际社会一起参与气候变化谈判,并努力争取在 12 月的哥本哈根会谈中取得“积<br />

极成果”。<br />

该声明还说道,“我们将努力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并削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二氧化碳。”<br />

中国将继续严格控制污染性行业,并继续限制出口在生产过程中高能源消耗的产品。中国政府将改<br />

善天然气价格机制,提高公司债券销量以便资助公司减少排放。<br />

欧盟和美国督促中国开始对吸热气体的排放设立限制。联合国科学家曾说过温室气体排放量将<br />

89


于 2015 年达到峰值,即温度将可能比工业化前上升 2 摄氏度(3.6 华氏度)以上,从而使提高因<br />

为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干旱或洪水的风险。<br />

风力发电<br />

在六月,中国称它计划投入 1 千亿元,风电装机容量将比 2009 年提高两倍,并在 2010 年达<br />

到 3 亿瓦特。发改委在五月份称,中国 4 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的 2 千 1 百亿元将分配到<br />

节能和碳还原项目上。<br />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五月份时曾说,中国正在单独起草一份研发可再生资源的长期<br />

计划以便用清洁燃料取代煤炭和石油,并将于“近期”公布计划详细信息。中国政府在二月曾宣布,<br />

计划在到 2010 年前的七个月中将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所需的能源下降 18%。<br />

据的美国能源部数据表明,中国在 2006 年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物燃料温室气体排放国,紧<br />

随其后的依次是美国、俄国、印度以及日本。联合国的数据称,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br />

排放国。<br />

(原文编译自 Bloomberg,译者:Luyue、 zhsunh)<br />

网易探索 20090608<br />

http://discover.news.163.com/09/0608/10/5B9F99O9000125LI.html<br />

太阳能<br />

光伏业:急剧膨胀几家欢乐几家愁<br />

今年 3 月 26 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br />

施意见》与《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br />

示范项目给予 20 元/瓦的补贴。由此,中国光伏产业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外需萎缩、内需启动阶段,<br />

同时也将迎来新一轮洗牌。<br />

急剧膨胀<br />

过去的几年内,中国太阳能市场异常火爆,产业结构呈现畸形即“两头在外”:硅料在国外,市<br />

场在国外。<br />

对此,广发证券电力行业研究员谢军表示,从全球市场占有情况看,中国太阳能企业的市场份<br />

额已经相当可观:世界前 25 家光伏企业中,中国内地占 8 家,合计产量 1821MW;台湾占 3 家,总<br />

产量为 723.5MW;两者总产量占世界光伏企业的 17%,增速超过 200%,远远超过全球光伏装机 60%<br />

的增速。<br />

据悉,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主要分成三大产业环节——多晶硅料、硅棒/硅片和电池/组件。经过几<br />

年的发展,中国太阳能光伏制造产业链业已成熟。对此,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主任、中<br />

国光伏行业专家王长贵认为,“中国的光伏行业目前在世界是发展最快的”。<br />

光伏市场容量急剧放大。正在加紧筹建多晶硅基地的通威股份董事长刘汉元表示,“预测中国<br />

2009 年多晶硅产量将占到全世界的 30%—40%。”<br />

此外,国内太阳能产业“大佬们”也夜以继日扩增产能。2008 年 8 月,江西赛维 LDK 成为世<br />

界第一个产能达到 1000 兆瓦的光伏企业,随后调整产能扩张计划,2009 年由原来的 1600 兆瓦增加<br />

至 2000 兆瓦;无锡尚德在 2008 年底计划将产能扩至 1000 兆瓦,2009 年扩产至 1500 兆瓦;中电投<br />

西安 1000 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落户陕西省,项目总投资约 50 亿元……<br />

面临洗牌<br />

90


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 2009 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第一代太阳能技术<br />

业已成熟,已经不属于高科技产业,未来的生产成本只会随着技术的创新和硅料价格的下降而不断<br />

下降。类似家电行业一样,未来属于“巨头”之间的竞争,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br />

对此,海通证券研究分析认为,目前光伏系统的安装价格逐年下降,成本下降直接驱动需求增<br />

长。2008 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 6.85GW 超过安装量 5.95GW,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将使产业链<br />

完整、技术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受益,未来中国市场值得期待。海通证券看好下游组件和薄膜上市<br />

公司,尤其是拥有产业链优势和持续研发能力的上市公司,其次是拥有成本和规模优势的多晶硅企<br />

业,如天威保变、特变电工、南玻 A、孚日股份、精工科技、航天机电等。<br />

政策引导<br />

中金公司认为,财政部近期推出的“金太阳”工程呼应前期的“光伏屋顶计划”,预计行业补贴<br />

金额在 100 亿元左右,拉动 500MW 的装机,将鼓励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建设。预计发改委将把 2020<br />

年光伏总装机目标,由之前的 1.8GW 上调至 10GW—20GW,打开长期增长之门。预计光伏行业业<br />

绩将逐季回升,并将在 2010 年进入正常的快速增长轨道。<br />

“金太阳”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从市场角度看,最为收益<br />

的将是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中下游的电池片制造及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如特变电工、天威保变<br />

等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以及三峡新材、川投能源、力诺太阳和金晶科技也表现强劲。<br />

与传统发电成本相比,尽管光伏发电成本完全实现市场化比较困难,但在目前多晶硅价格 75 美<br />

元/kg 的情况下,在中国西北部省市,光伏发电成本已经能够降到 1.5 元/Kwh 以下。平价上网是光<br />

伏市场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太阳能发电经济性已经显现。<br />

对此,国金证券新能源行业研究员张帅认为,价格暴跌使得国内光伏发电的成本随之下降,投<br />

资太阳能电站的收益率将大幅提高,而在部分日照条件好的地区,太阳能发电成本甚至能够接近火<br />

电成本。<br />

中国经济时报 20090602<br />

http://www.wabei.com/news/200906/221938.html<br />

德国或再砍补助 国内光伏企业应未雨绸缪<br />

INTERSOLAR,自 1991 年创办以来不断扩大,至今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太阳能技术和产品贸易<br />

展览会。2009 年度的大会于 5 月 27-29 日在慕尼黑如期举行。<br />

由于全球光伏产业整体不景气的缘故,InterSolar 今年的买气并不如过往,但该展会上传出的一<br />

条信息却足以惊动全球光伏厂商。<br />

据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透露,德国现行的太阳能补助案是在 2008 年由该国下议院正式<br />

宣读后定案。目前的太阳能年度收购电价税率(Feed-in Tariffs)由 2008 年以前年降幅 5%,改成 2009、<br />

2010 年降 8%、2011 年降 9%;地面装配系统(Ground- mounted system)从 2008 年降 6.5%,改成<br />

2009~2010 年降 10%。新法规已在 2009 年 1 月 1 日生效。但在 2009 年的 INTERSOLAR 展览中传出,<br />

德国政府因考量到太阳能模块价格在近几季下滑快速,因而认为民众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投资报<br />

酬率已过高,不排除重新估算补助费率。<br />

姜谦表示,由于西班牙在太阳能领域的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引起全球光伏市场急剧萎缩。全球<br />

光伏市场不景气的直接表现就是光伏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数据显示,2009 年一季度全球多晶硅现<br />

货、太阳能硅片、光伏组件的价格在 2008 年四季度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其中,多晶硅现货价格更是<br />

从 2008 的 480 美元/公斤的峰值跌至 2009 年 4 月的 80 美元/公斤。而光伏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给制<br />

造厂商的业绩带来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目前的全球光伏产业完全是一个政策市。<br />

姜谦认为,虽然更改补助费率会使德国民众在三季度掀起安装太阳能系统的高潮,但这毕竟只<br />

是短期行为,长期来看,将会使全球光伏市场继续萎缩。而在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还将是中国光<br />

91


伏企业。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光伏市场并未真正开启,所以做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中<br />

国,完全依赖于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br />

姜谦表示,这一消息虽然还未被确认,但国内光伏企业还是应该提前应对。首先就是海外市场<br />

目标的转移,应该针对美国、意大利等新兴光伏市场提前布局。其次就是紧抓国内市场,随着我国<br />

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即将颁布,国内光伏市场开启在即。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取得多大份额,也<br />

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br />

凤凰网财 20090602<br />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hybg/20090602/733066.shtml<br />

山东力诺瑞特:大力向农村推广绿色能源<br />

近日,几经波折的太阳能家电下乡名单终于敲定,来自山东的太阳能龙头企业力诺瑞特,在开<br />

标结果公布的同时又收到了来自北京的第一批订单,成为了下乡过程中售出第一台热水器的品牌。<br />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对服务依赖程度非常高的耐用消费品,受中国农村的现实环境影响,光有<br />

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农村消费者的需要。力诺瑞特多年来专门针对家电下乡而努力,去年开始斥资<br />

百万元以上打造 CRM 客户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在全国开启了 1.5 万个服务站点,同时推动“服务村<br />

村通”工作,在全国投入了近 1 万辆服务车,专门为农村太阳能用户送去专业真诚的服务。力诺瑞<br />

特太阳能的副总裁申文明表示:“为了更好为消费者服务,力诺瑞特太阳能这次下乡还带去了为农村<br />

消费者普及太阳能使用知识的专业人士,让乡亲们真正享受到太阳能所带来的生活便利。”<br />

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明显的自身优势,农村太阳能可利用光照资源更好,<br />

采光面足,同时农村房屋以庭院为主,绝大部分农村住房具备普通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条件。绝大多<br />

数农村都通上了自来水,使得太阳能热水器用水更加方便。力诺瑞特为广大农村消费者量身定做产<br />

品,针对农村制作宽电压、宽水压产品,并针对农村水质较差容易导致产品结垢、水箱腐蚀的难题,<br />

在年初推出了“七标水”产品。<br />

力诺瑞特 20090602<br />

http://www.in-en.com/finance/html/energy_1522152285363634.html<br />

太阳能热水器下乡能否提升产业发展<br />

“保证产品质量,服务及时到位,渠道严格管控……”5 月 24 日,太阳雨太阳能集团代表 92<br />

家太阳能热水器下乡中标企业,在北京向全国农民发出承诺。<br />

太阳能热水器下乡,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波三折,这个曾经存在不少争议的草根产业,<br />

在下乡过程中将会做出怎样的表现?“太阳能热水器其实早就‘下乡’了,这种产品本身就植根民<br />

间,所以下乡并不稀奇。”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介绍,“近几年,农村太阳能<br />

热水器用量增长很快,在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推广量达 60%—70%。”罗振涛说,太阳能热水器<br />

去年底被纳入家电下乡范围,但在今年 2 月 19 日第二轮家电下乡补贴品种开标时,“因组织部门委<br />

托并不了解太阳能行业的中国家电协会来做这件事情,再加上个别太阳能企业就安装及售后服务等<br />

问题提出疑义,最终导致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意外出局。”“因为我们这个产业是从草根经济过来的,<br />

还存在许多问题,产业分散度大、准入门槛低、大企业不多,传统的经营方式还没有完全能够适应<br />

家电下乡的要求,还要完善补充。”江苏日利达太阳能公司董事长王惠余认为,“太阳能热水器下乡,<br />

不能再有农村游击队的销售方式和服务模式,不能再有企业赚了钱,卖出去的产品没人管的现象,<br />

一定要在增加品牌的集中度和行业规范化操作上一个台阶。”<br />

为避免太阳能热水器下乡中出现鱼龙混杂现象,王惠余在商务部、财政部太阳能下乡企业座谈<br />

会上提了一条建议,中标企业必须交 30 万中标保证金,压在政府有关部门,这个建议现在就写在招<br />

标条款里。王惠余说,“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会使大家对太阳能热水器下乡产生重重疑虑,我的这<br />

个建议,就是要求所有有志于太阳能下乡的企业,向政府、向我们的农民兄弟表达诚意,如果你下<br />

92


乡的产品有了违规操作,如果你下乡的产品危害了农民利益,你的中标保证金就没有了。”“目前,<br />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已有 20 项国家标准,3 项行业标准,基本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标准体系,今<br />

年还将新增 15 项标准,其中《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能效限定值及效率等级》属国家强制性标准,<br />

也是最核心的标准。”罗振涛说。为了保证下乡工程的实施,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秘书<br />

长罗运俊表示,协会正在与北京市规划委、建设委、华北标准办公室,共同建立民用建筑太阳能热<br />

水器系统标准规范、图集和产品采购目录。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也表示,协会将积极<br />

参与太阳能行业的标准、监督及检测方面的工作。<br />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太阳能热水器多年来已经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做出了<br />

重要贡献,它的下乡不仅能够让更多农民用上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产品,而且<br />

还将在技术、质量、性价比和服务方面,全面提升产业的发展。”<br />

法制晚报 20090602<br />

http://www.fawan.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5284<br />

沙滩上的“硅梦”<br />

凭着独有的本土智慧,中国光伏太阳能企业几乎在全球“环保 2.0”时代,成为了环保与商业化<br />

完美结合的典范。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生生剥去了美丽的面纱:这个一手由国际投机资<br />

本托起、笼罩着高科技光环的产业,面对华尔街的转身离去,暴露出了它那被一再催生而岌岌可危<br />

的脆弱根基——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市场,核心技术缺乏,来自政府的扶植路线不清晰??<br />

于是,2009 年,围绕着振兴和发展国内光伏太阳能产业——这个看似触手可及,实则遥远的梦<br />

想,被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企业、政府以及商业资本等各方利益攸关者参与了这场盛大的赌局:<br />

企业在赌成本降低,地方政府赌企业未来的赢利??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还是满盘皆输?我们都<br />

有一个“硅梦”,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走得太急?<br />

散射的光伏<br />

太阳能产业近来不断被政策的阳光普照,然而在中国,对于可再生能源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回<br />

答好:即光伏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定位是什么?不同的回答会给产业带来不同的发<br />

展方向<br />

三缕阳光<br />

2009 年 3 月底,中国财政部连续发布的三个文件,牵动了所有关注太阳能产业的人们的神经。<br />

3月 26 日,财政部在网站上发布《关于就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br />

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提出财政部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推<br />

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最高 20 元/瓦的补贴。紧接<br />

着,3 月 31 日,财政部又发文详细解读了关于“支持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政策细节。<br />

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彭博社 3 月 26 日当天的报道,补贴计划激励了中国太阳能类股在纽约股<br />

市的飙涨。其中中国光伏产业龙头企业无锡尚德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上涨了 44%,报 11.29 美<br />

元,改写了 2005 年上市以来单日最大涨幅。与此同时,纽约美隆银行亚洲 ADR 指数当日涨幅最大<br />

的前 8 名个股均属于太阳能类股票,其中英利涨 45%,晶澳上涨 42%。<br />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 Vishal Shal 在其报告中指出,2009 年中国太阳能的需求可以因为该鼓励政策<br />

的出台而增至 58 兆瓦(即 5800 万瓦,1 兆瓦=100 万瓦或 1000 千瓦),2012 年更可能达到 230 兆瓦<br />

的水平。Vishal Shal 此前在雷曼兄弟担任分析师时,不仅帮助雷曼兄弟赢得了位于河北的光伏企业<br />

——晶澳太阳能的可转债发行承销权,还曾多次准确预测了国内大部分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的成本<br />

和利润空间。<br />

相较国际资本市场的热情,国内市场则反映不一。“国内光伏应用的春天已经到来了。”浙江太<br />

93


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宝阳对《商务周刊》总结说。在他看来,20 元/瓦的补贴力度前<br />

所未有,这必将大大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有助于太阳能光伏利用技术的推广。<br />

随之而来的,是根据财政部的《意见》,各地方政府积极踊跃的项目申报。“此政策一经披露,<br />

地方政府像炸开了锅一样,”据知情人士对《商务周刊》透露,“有些地方连夜开会,商讨项目申报<br />

方案。”财政部《意见》规定,各省级财政、建设部门需在 4 月 30 日和 8 月 30 日两个日期前将申请<br />

补助资金的项目材料上报,“谁抓得早,抓得好,谁就能抢占先机”。由于地方积极性高涨“关不上<br />

门”,第一轮的截止日期已被推迟到 5 月 15 日。据了解,仅江苏一个省,就上报了总额为 400 兆瓦<br />

的项目。巧合的是,在《意见》出台同一天,江苏省召开工业大会,作为光伏大省,江苏省提出了<br />

针对太阳能、风能产业发展和装备配套的 2009—2011 年的三年规划,确定了全省三年内 260 兆瓦的<br />

太阳能发电财政补贴政策。<br />

然而,积极申报项目的同时,更多的企业和专家认为此次针对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新政”<br />

的影响充满不确定性。在肯定“新政”利好市场的同时,投资了两个太阳能电池项目的孚日股份在<br />

“新政”出台后的公司公告中表示,鉴于“太阳能屋顶”计划的财政补助主要针对城市光电建筑一<br />

体化应用,以及农村和偏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并非针对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表示,<br />

“公司能否取得财政补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保定的英利集团有限公司里,首席战略官马学禄<br />

则持同样的保守态度,他对《商务周刊》说:“《意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仅靠这一补贴政策振<br />

兴光伏产业,显然不现实。”<br />

国内光伏企业对“新政”持观望态度,还在于直到目前,有关此次补贴政策的资金额度尚未披<br />

露。有业内人士对《商务周刊》透露,财政部、建设部与发改委仍在就资金额度开会商榷,具体数<br />

字出台尚需时日。平安证券分析师王凡也分析说,根据 2009 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今年国家用于可<br />

再生能源的支出预算约为 4 亿元,就是这 4 亿元全部用于“太阳能屋顶”计划,总计也只能补贴到<br />

20 兆瓦的光电项目。如果按照目前生产 1 兆瓦太阳能光电池需要 8 吨的多晶硅来计算,“新政”所<br />

能拉动的多晶硅需求最多为 160 吨。<br />

这实在是僧多粥少。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在全世界前十大光伏电<br />

池生产商里中国光伏企业占据了四席。2008 年中国生产的光伏电池估计在 3000 兆瓦-4000 兆瓦之<br />

间,占全球的一半还多。这些电池中的绝大部分销往欧洲,少量销往美国,国内市场消费的比例很<br />

小。而从 2008 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外市场的萎缩和多晶硅料价格暴跌,中<br />

国光伏产业全面亏损。那些过去两年纷纷加大投资多晶硅上游生产的太阳能企业如今面临两难的境<br />

地: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同时,国外市场低迷。<br />

因此,此次财政部出台的太阳能“新政”能否拉动内需,启动国内市场,是目前处于“水深火<br />

热”之中的国内光伏企业心中存有的最大问号。<br />

“意外”背后<br />

对于很多业内人士和分析家来说,更多的问号则是针对《意见》推出本身。“财政部此次出台补<br />

贴政策,我们很意外。”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这样告诉《商务周刊》。此前,太阳能光伏市场已经接<br />

连收到积极的讯号。3 月 19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参观 2009 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br />

时,表示要“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3 月 23 日,作为国内首个光伏发电特<br />

许招标项目,“甘肃敦煌 10 兆瓦并网太阳能发电场的发电示范工程特许权项目”开始公开国际招标。<br />

周涛告诉记者说,自己当时的预测是,“国家即将出台有关并网规划和光伏长期规划大幅上调的政<br />

策”。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财政部和建设部的“太阳屋顶计划”会先行出炉。<br />

事实上,自 2007 年,财政部和建设部启动了一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在 2007 年<br />

12 月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这笔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用于<br />

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供热制冷、<br />

光电转换、照明等重点项目”,也就是说主要针对光热产业进行扶持。参与了多次有关《意见》实施<br />

94


细则讨论会议的中科院电工所许洪华副所长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认为, 3月份《意见》的出<br />

台,“应被看作是财政部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一个延续”。<br />

然而,虽同为太阳能利用,光热和光伏发电却是两个发展现状差别很大的产业。《意见》出台之<br />

前,相关的主流光伏企业和光伏专家并未受邀参与讨论,与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规的发改委也缺<br />

乏必要的沟通。知情人士指出,《意见》和《暂行办法》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之前财政部对<br />

于光热项目补助的经验”,因此,“‘太阳能屋顶计划’在实施细则上略显粗糙,以及某种程度上缺<br />

乏可操作性,也是可以想见的”。<br />

除却上述有关补贴资金的具体数额尚未确定之外,许洪华指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在实施上<br />

存在的一些漏洞,包括:补助资金申请项目必须首先获得项目立项审批文件,这个立项的审批谁来<br />

负责,“计划”并没有明确指出;申请单位还需“落实上网电价分摊政策”,在许洪华看来,上网电<br />

价的分摊可以在地方政府内部消化,但后者更希望这笔资金的分摊纳入到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专<br />

项资金中,这样一来,当地发改委制定上网电价,还要参照国家发改委的标准,发改委的并网规划<br />

迟迟没有落实,这无疑是“计划”具体实施的一个现实障碍。另外,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在接受《商<br />

务周刊》采访时还指出,在该项补贴政策中,财政部对整个项目的申报程序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表述,<br />

给予企业申报项目的时间如此之短,也十分不合理。<br />

面对“计划”的种种限制,一些企业更多地选择了观望。最早建设了国内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br />

的“示范”大厦——河北保定电谷锦江国际酒店的英利国际,仅仅上报了 1.5 兆瓦的电谷广场和几<br />

所学校的玻璃幕墙安装项目。显然,英利并没有对这次财政补贴政策寄予厚望。“财政部此次出台政<br />

策的补贴对象很明确,就是政府主导的学校、医院以及政府大楼。”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坦言,“光<br />

伏企业主导的项目基本是被排除在此次补贴政策之外的。”<br />

“体制决定了在新能源发展上存在决策分散的问题。”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对《商务周刊》<br />

说,“各个部委就不同的补贴出台政策,初衷是很好的,但细节考虑不周只会影响发展的效率。”无<br />

独有偶,在中国美国商会 4 月初发布的《2009 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中,有关中国的可再生能源<br />

部分也特别提到,“时至今日,国家能源局与国家发改委之间的职责权利划分还没有明确界定。”部<br />

委之间权力划分细节不清,也是造成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缺乏统一和持续性的原因所在。<br />

许洪华说:“如果财政、建设二部和发改委明确分工的同时,在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制定上联合<br />

起来,政策出台的效果或许会更有成效。”<br />

模糊的“路线图”<br />

许洪华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也于 3 月启动了“太阳能行动计划”。中科院计划系统地从基础研究<br />

到关键技术到产业支撑做应用及人才培养,建立起科技支撑体系。“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对太阳能<br />

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技术队伍,中科院希望该计划能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作为“太阳能行动<br />

计划”最早的起草人,许洪华也坦言,“建立一个太阳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这不是科学院一家<br />

可以支撑起来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体系。”<br />

从国外不同阶段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来看,资本市场、政府政策、产业发展、技术进步,<br />

这些环节唯有紧密相连,才可能构成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因此,虽然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br />

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很明确:几乎所有国家的支持政策都是长期战略规划。<br />

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对新能源产业的极大关注,经济振兴计划中对新能源做<br />

出了极大倾斜,包括未来十年投入 1500 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并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br />

发展清洁能源,大幅减少对中东和委内瑞拉石油的依赖;计划到 2012 年,美国发电量的 10%来自可<br />

再生能源等。事实上,早在 1997 年 6 月,美国就已经提出了“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计划到 2010<br />

年在 100 万个屋顶或建筑物其他可能的部位安装太阳能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br />

水系统和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此外,太阳能利用领域保持领先的德国,在欧洲百万屋顶计划的框<br />

架下,于 1998 年 10 月提出了自己的行动规划——6 年内安装 10 万套太阳能屋顶系统,总容量在 300<br />

95


兆瓦—500 兆瓦,每个屋顶约 3 千瓦—5 千瓦。<br />

在许洪华看来,中国对于可再生能源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回答好:如何给光伏太阳能、风能以<br />

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定位?“到底是主导能源,还是可替代能源?不同的回答会给产业带来不同的发<br />

展方向和思路。”他感慨到,“只有当定位清晰后,才可以决定是否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一旦<br />

要建立,这就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是一个包括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的一整套体系。”<br />

可以说,可再生能源主导部门的权责不明,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政府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br />

和实施路线图不明晰的一个反映。早在 2005 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4 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可<br />

再生能源法》,并于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些重<br />

大法律制度,如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制度等,但据马学禄介绍,“我们国家自《可再生能源法》出台<br />

之后,除了风能之外,基本上没有对其他可再生能源建立相关的制度和实施细则”。<br />

在政策的指导下,风能过去几年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2008 年,中国风能项目的装机总量<br />

已经超过了 6000 兆瓦,2007 年,这一数字是 3600 兆瓦,而在 2006 年则仅为 1300 兆瓦,发展的速<br />

度近乎每年翻一番。根据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中国的风电装机<br />

到 2010 年要达到 4000 兆瓦,2015 年 1 万兆瓦,2020 年 2 万兆瓦,届时风电装机占全国电力装机的<br />

2%。现在看来,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规划。<br />

光伏太阳能缺少的正是类似风电的发展路线图。马学禄告诉《商务周刊》:“包括对光伏太阳能<br />

的上网电价、补贴方式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都需要在政府指导下逐步建立。”他认为,一旦相关政<br />

策出台,“光伏太阳能必将获得与风能一样的发展速度”。<br />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看来,发展光伏太阳能的时机和出台相关鼓励细则的时机<br />

已经成熟。他对《商务周刊》分析,《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相对于水电、风电等新能源的各<br />

相关法规相继出台,光伏太阳能迟迟未能获得有操作意义的鼓励政策,原因很复杂,“其中最重要的<br />

一个问题,即是国内大量上马的多晶硅和光伏电池产业并非为我国所用,而是大量出口国外;与此<br />

同时,太阳能光伏利用的高成本也使得国内在规模化利用方面比较谨慎”。<br />

因此,面对国外市场萎缩的不利局面,“如何将光电应用留在国内”,通过扩大内需拯救此前数<br />

年过度提升产能的光伏企业,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光伏产业发展激励政策的主导思想。<br />

2008 年,在发改委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首次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列为<br />

2010—2020 年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领域,并表示“国家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给予极大支持”;今<br />

年新近出台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中,“出台鼓励光伏发电扶持政策,启动国内光伏发电<br />

市场,开展光伏并网发电应用示范”,也被明确提了出来。<br />

在很多企业和业内分析师看来,相比较财政部的示范性补贴,大规模推广并网光伏电站,才是<br />

真正启动国内市场的关键所在。目前备受业内关注的甘肃敦煌 1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场特许权项目的<br />

公开招标,就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许洪华认为该项目的意义十分重大,“该项目最终夺<br />

标的上网电价不仅将成为国内后续并网光伏电站的基准价,同时也是发改委能源局出台光伏发电补<br />

贴政策以及国家大规模推广并网光伏发电的重要依据”。<br />

据记者了解,有 18 个联合体或独立竞标者参与角逐的敦煌 10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首轮竞标已<br />

经结束。由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组成的联合体开出了 0.69 元/度的竞标价,打破了光伏发电项目竞标<br />

价格的最低纪录。据参与招标技术项目评审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赵海翔透露,<br />

投标企业给出的最高价是 1.92 元/度,平均都在 1.3—1.4 元/度之间,只有国投电力与英利控股联合<br />

体低于 1 元/度。马学禄对英利和国投电力联合体最终能否中标态度谨慎,“按照标书的指引,我们<br />

的价格中标应该毫无悬念,但目前因为 0.69 元的价格遭到的非议比较多,为能否中标增加了更多的<br />

变数”。<br />

尽管尚未尘埃落定,敦煌项目已经带动了一批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招标的启动。据韩文科介绍,<br />

目前国家即将开始西藏阿里狮泉河 10 兆瓦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包括南京、昆明等城市均将大型光<br />

伏电站建设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br />

96


韩文科表示,发改委有关并网补贴和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正在讨论制定中,他透露,“太阳<br />

能光伏的装机总容量发展目标有望从去年制定的 2020 年达到 1600 兆瓦提高到 2 万兆瓦”。这一消息<br />

一经传出,应该能够让如今那些如临深渊的光伏企业看到一线曙光。<br />

太阳能公司:从华尔街逃向政府<br />

中国光伏产业的困境使得华尔街已然一脸无情,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放手一搏的太阳能公司们<br />

又从政府这里看到了希望<br />

断路华尔街<br />

4月初,一家年产能仅为 160 兆瓦的光伏企业——位于山东东营的 CNPV 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br />

注。CNPV 通过路透社发布消息,表示正在筹划第二次上市融资,为进一步扩产筹集资本,考虑上<br />

市地点为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和泛欧证交所。CNPV 已于去年 8 月在欧交所创业板 Alternext 上市。<br />

这个产能规模在国内仅属中下的光伏企业,选择在此时上市融资,有些令人出乎意料。“自 2008<br />

年第 4 季度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一家太阳能企业实现在海外上市。”长城证券的能源分析师周涛对《商<br />

务周刊》说。CNPV 的上市之路注定曲折。<br />

与国内很多光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光伏企业一样,CNPV 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扩产的资<br />

金。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大公司有当地政府和银行的保驾护航,融资暂时不成问题。而对于 CNPV<br />

这样的企业来说,上市融资无疑是其最后的“救星”。此前,由于金融危机爆发,CNPV 曾经制定的<br />

扩产至 300 兆瓦的计划已经搁置许久。<br />

光伏产业或许是中国受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3 月 19 日,有消息称,江西赛<br />

维董事长彭小峰在一次行业会议上透露,国内 80%的光伏企业行将倒闭。尽管彭小峰很快澄清那是<br />

记者误读,但有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国内有近 350 家光伏企业倒闭歇业,其中大部分是太阳能组<br />

件企业,目前国内太阳能组件企业大致有 600 家;另一种被认为比较靠谱的业内说法是“不仅中小<br />

型光伏企业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产能在 500 兆瓦以上的大型光伏企业,也有一半处于停产或半停<br />

产状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新增项目筹集不到资金了”。以占据国内多晶硅市场 45%<br />

以上份额的龙头企业江苏中能硅业为例,其去年 8 月就已经上报了材料,计划在纽交所上市,不料<br />

这个日期一推再推,现在其上市过程基本已被“冻结”。<br />

谁能想到,还在一年前,中国光伏企业仍是华尔街上最炙手可热的“明星”。<br />

光伏企业与华尔街的恩怨始于“尚德神话”。2001 年 1 月,37 岁的江苏农家子弟施正荣以 40 万<br />

美元现金和 160 万美元的技术入股,与江苏小天鹅集团、无锡国联信托投资公司、无锡高新技术投<br />

资公司等合股成立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2005 年 12 月 14 日,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br />

挂牌上市,发行价 15 美元,当天收盘价即达到 21.2 美元,上涨 41%。持股达 46.8%的施正荣身家超<br />

过 14.35 亿美元,就连当年 1 月才出资入股的投资基金们的投资也增值近 10 倍。2006 年 1 月 10 日,<br />

尚德股价冲破 30 美元大关,同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施正荣以 22 亿美元的个人财富<br />

名列第 350 位,是内地华人之最高名次,新一位中国首富诞生。<br />

此后,纽交所向来自中国的光伏企业敞开了大门。常州天合于 2006 年底在纽交所挂牌交易,一<br />

年之后,总部位于江西新余的赛维 LDK 成为第三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光伏企业,当年募集资金总数<br />

4.69 亿美元,成为自 2004 年以来在美国融资金额最高的国内企业。另外,试图复制神话的还包括浙<br />

江昱辉阳光能源公司、江苏苏州 CSI 阿特斯太阳能。<br />

2008 年 9 月 22 日,赛维 LDK 在高盛和瑞银的帮助之下发行了 1.9 亿美元的新股,大部分用来<br />

继续建设多晶硅工厂。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一个中国太阳能企业能从华尔街上圈到一分钱。2008 年<br />

9 月,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首个星期,中国太阳能板块整体下跌了 10%。<br />

重塑华尔街对中国光伏企业的信心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摩根斯坦利分析师告诉《商务周刊》,其<br />

对多晶硅现货价格的预期,2009 年年底为每公斤 50 美元左右。按照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多晶硅生产<br />

成本的平均水平在 50—80 美元 1 公斤。一个很清楚的现实是:绝大部分在 2007—2008 年投资多晶<br />

97


硅产能的中国光伏企业有可能完全无利可图。<br />

自顾不暇的华尔街已然一脸无情,避之唯恐不急。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初认购国内光伏企业 IPO<br />

的股东早已脱手。目前的散户股东主要是海外华人,除此之外,现在持有光伏公司多是一些短线炒<br />

作为主的对冲基金,之前的对冲基金,社保机构等,现在逐渐淡出。<br />

被华尔街抛弃的光伏企业,如今面临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苦练内功,降低成本,以成本取胜;<br />

要么,寻求新的融资渠道。而这两条路其实殊途同归:面临市场萎缩的景况,要生存,就必须进一<br />

步扩大产能,以规模和成本取胜,而其中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获得充足的资金。<br />

全球最低 0.69 元/度<br />

一度,在甘肃敦煌并网电站招标项目中曝出的 0.69/度上网电价,让人们似乎看到了光伏企业突<br />

破困局的一线希望。<br />

位于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办公室里,曾经担任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10 余年的英利<br />

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马学禄,断然否认了英利与国投电力联合体标出的这一超低价有“恶意竞<br />

争”以及“广告”嫌疑。他向记者罗列了价格的由来:目前,英利的非硅成本全行业最低,约每瓦<br />

80 美分,英利生产的硅片每瓦耗硅 6 克,根据英利最新投产的多晶硅料项目——六九硅料的生产成<br />

本,可以达到 2.5 美分/克,因此,单瓦耗硅 15 美分,整个组件的成本由非硅成本和硅料组成,因<br />

此组件成本也就控制在每瓦 1 美元左右。将发电组件和支架等发电设备的成本计算在内,太阳能硅<br />

片一瓦的生命周期通常为 25 年,按照一年发电时间 1760 小时计算,发电成本不到 0.4 元/度。<br />

“肯定不赔钱。”马学禄自信地告诉记者,他更强调,“0.69 这一低价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大幅降<br />

低成本,拉动产业成本向下走,从而促进产业的合理和健康发展。”<br />

尽管如此,很多光伏企业和分析师对此价格仍然表示了质疑。一同参与了此次竞标的某光伏企<br />

业高官曾表示,“如果这个价格最终胜出,它有可能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低的光伏上网成本电价”。摩<br />

根斯坦利相关分析师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占据太阳能电池成本 70%的多晶硅价格<br />

已从每公斤 400 多美元的高点跌落至 100 美元,即便是在有着世界并网光伏发电 40%市场的德国,<br />

其光伏上网电价成本也约合每度 1.8—2.3 元人民币之间,而目前国内光伏企业的成本大多徘徊在 2.1<br />

—2.4 元/度之间。<br />

另一边,曾经创造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在美国上市单一发行 IPO 募资最高记录的江西赛维 LDK,<br />

于 2007 年 8 月开始斥资 120 亿元上马 1.6 万吨多晶硅项目,据赛维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生产线已经<br />

投入生产,预计将在 2010 年释放 1.6 万吨的产能。如此大手笔的投资,赛维人士的解释与英利如出<br />

一辙:赛维投资扩大产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把光伏产品的价格降低到可以和风电甚至火电竞争的<br />

程度。<br />

目前中国光伏企业主要面向的是国外尤其是欧洲市场,由于太阳能光伏利用的高成本,使得国<br />

内在规模化利用方面一直比较谨慎。根据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赵海翔的介绍,火电发电<br />

成本平均在 0.2 元/度,水电大致是 0.05—0.1 元/度,风电是 0.5 元—0.7 元/度,核电的平均成本介于<br />

火电和风电之间。“只有当光伏发电成本降到与风电相当的水平,才具备大力发展的潜力。”赵海翔<br />

说。<br />

当然,光伏企业们的现实麻烦在于,一度“拥硅为王”——“谁拥有了多晶硅原料,谁就获得<br />

了市场和高额利润”的产业规则,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过去时。过去几年中国光伏产业集中大爆发<br />

的根本之处是多晶硅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需求。2005 年全球多晶硅总产量为 2.8<br />

万吨,这其中仅有 35%是用来供给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而实际的需求量却在 1.5 万吨左右,缺口甚<br />

大。即使到中国企业集中发力的 2007 年,全球多晶硅产能达到 3.6 万吨,需求仍然超出了产能,达<br />

到了 4.5 万吨。这一供需矛盾在 2008 年下半年出现缓解。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国内光伏企业的<br />

多晶硅项目上马,以及受金融危机的打击,多晶硅价格下挫,在 2008 年 10 月份后开始暴跌,从当<br />

时的 400 美元/公斤高位,11 月份就跌到 150 美元左右,目前的价格在 100 美元上下。在分析 2008<br />

98


年第四季度净亏损 6590 万美元的根源时,施正荣也承认,无锡尚德曾在 350—400 美元/公斤的高位<br />

囤积了大量多晶硅。<br />

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多晶硅的供需将在 2009 年出现逆转。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告诉《商务周<br />

刊》:“据计算,2009—2010 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可达 10.7 万吨,而需求则徘徊在 5.6 万吨左右。”<br />

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耗。<br />

无论是英利、赛维还是尚德,国内光伏企业目前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响应政府拉动内需的号<br />

召,着眼开拓国内市场。目前看来,拉动内需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光伏发电成本降至政府以及百姓能<br />

够接受的范围之内。<br />

2008 年年底,一份由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议通过后再由无锡尚德、常州天合负责<br />

完善的《2012 年光伏发电一元一度电的科研专项》,被上报给科技部相关部门,该报告称,2012 年<br />

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将降到 1 元/度。<br />

“这是国内光伏企业的一个集体行动。”保定英利的马学禄告诉《商务周刊》,“‘吃鲍鱼’的时<br />

代结束了,目前 1 元/度是一个正常的工业利润,正常工业净利润应该在 10%以内。”而在 2008 年之<br />

前,光伏太阳能企业的利润率一度高达 30%。<br />

技术替代的压力<br />

面临困局,光伏企业在积极进行“自救”:一方面向决策层传达着成本下降的积极讯号,另一面,<br />

他们也切实从生产环节入手,进入降低成本的“攻坚战”。<br />

光伏产业链主要由五个环节组成,包括多晶体硅料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电池制造、组件<br />

封装和光伏系统应用。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主要来自多晶体硅料和非硅成本两部分组成。2008 年以前<br />

多晶硅市场价格在 400 美元/公斤时,硅料占到了整个太阳能组件成本的 70%,即使今天硅料价格跌<br />

入 100 美元以内,据马学禄介绍,硅料成本仍占整个组件成本的 50%左右。<br />

千方百计压缩成本,是 2009 年所有光伏企业关系生存的最严峻考验。作为太阳能电池生产的领<br />

军企业尚德,今年年初已经裁员 4000 人,占员工总数的 30%,并加快例如 Pluto(冥王星)等技术<br />

的产业化,该项技术将使光电技术转换效率提高 2 个百分点,相应的产品成本降低约 10 个百分点。<br />

马学禄也表示,英利在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上大概应用了 320 多项技术,不仅实现了大规模光伏组件<br />

全产业链自动化生产,还将组件的单瓦耗硅量和非硅成本降到了最低。<br />

目前,包括英利和赛维 LDK 在内的涉足硅料生产的太阳能企业,都声称其硅料成本已降至 25<br />

美元/公斤。如果这一数字属实,它无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按照马学禄的计算,组件成本也就<br />

能控制在 1 美元以内,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则可能还不到 0.4 元/度。<br />

然而问题在于,无论是英利投资 126 亿元人民币设计产能 1.8 万吨的六九硅料厂,还是赛维投<br />

资 120 亿元人民币设计产能 1.6 万吨的硅料厂,都要等到今年 6 月甚至 2010 年,才能真正结束调试,<br />

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等生产出来再说。”中科院电工所副所长许洪华显然对企业们声称的 25 美元<br />

/公斤硅料生产成本持保留意见。他透露,即使是国内一直从事硅料生产研发的新光硅业,其生产的<br />

硅料和国外生产的硅料进行参数对比,无论在成本和产品质量上,差距仍然很大。<br />

许洪华说:“技术是需要积累的,很多的 know-how 不是说买来了国外的生产线就能够掌握的。”<br />

光伏企业纷纷选择“苦练内功,压缩成本”的道路时,许洪华道出了未来光伏产业可能面临的<br />

另一个瓶颈问题,即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周涛也指出,基本所有的国内太阳能企业都是引进的国<br />

外生产线,只有洛阳中硅进行了硅料生产的自主研发,而新光硅业是在引进俄罗斯技术上进行了自<br />

主创新。<br />

在 2008 年以前太阳能海外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形下,在华尔街融来巨资,然后大规模投产,无疑<br />

是光伏企业占领市场获得高额利润的捷径。但许洪华警告说,一旦市场回归理性之后,仍然遵循旧<br />

有的思路,国内光伏企业的未来发展只能更加被动。<br />

目前悬在国内光伏企业头顶的另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来自一家名为 First Solar 的生产薄膜<br />

99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公司。该公司宣布,由于自己的碲化镉技术日趋成熟,其生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br />

板成本已经在 2008 年第四季度降到 1 美元/瓦。与之相比,标准的硅太阳能电池成本仍在 3 美元/瓦<br />

左右。廉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成为国内光伏企业最大的市场竞争对手。<br />

在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能达到与火电成本一致、并能提供优异的回报给股东的公司,是领先<br />

太阳能界的先决条件。Pacific Crest 公司的分析师 Mark Bachman 认为,“目前为止,只有 First Solar<br />

做到了这一点”。<br />

这可能意味着,当国内光伏企业还在努力降低传统晶硅成本之时,国际市场已经向薄膜电池甚<br />

至第三代太阳能光伏电池抛去了青睐的目光。一旦以 First Solar 为代表的薄膜光板太阳能电池成为主<br />

流,国内光伏企业动辄投入上百亿元的生产线可能血本无归,且不说这些生产线完全释放产能、达<br />

到目前的晶硅生产成本,仍然需要 1—2 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显然,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br />

政府接力<br />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市场需求萎缩以及多晶硅料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以赛维、英利为首<br />

的中国光伏企业仍然没有停住扩产的脚步。“对一个企业来说,不进则退,如果冒险,尚有可能在未<br />

来胜出,不冒险则可能死的更惨。”周涛指出,靠规模扩产保持行业优势的例子屡见不鲜,中国的钢<br />

铁行业就是其中的典型,尤其是在目前的窘境下,光伏企业只能放手一搏。<br />

扩产的资金从何而来?华尔街已经关上了大门,光伏企业目前最大的指望来自于政府。事实上,<br />

不仅仅是企业热衷太阳能,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地借助太阳能行业提升当地产业转型,打造中国<br />

“硅谷”的口号屡见不鲜。<br />

除了江西新余依托赛维 LDK,正在打造的“世界太阳能之城”,江苏徐州、扬州以及连云港、<br />

河北保定,云南昆明、浙江杭州以及山东济南都在谋求建设国家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其中,<br />

由于背靠赛维和尚德两大光伏企业,江西和江苏这两个内陆省市走在了全国的最前面。<br />

光伏企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br />

以赛维所在的江西新余市为例:2008 年,新余市生产总值(GDP)达到 402.3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br />

算,比上年增长 17.1%,增速居全省第一;外商直接投资 3.72 亿美元,增长 30.5%,增速居全省第<br />

一。这其中,赛维带来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br />

目前,这一拉动作用已经从新余散开,辐射到了整个江西省。据江西省经贸委公布的中长期发<br />

展规划称:截至 2012 年,全省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 3500 亿元,高纯硅料 8 万吨,多晶硅片和<br />

单晶硅片 1.7 万兆瓦,太阳能电池及组件 1.6 万兆瓦。将新余经济开发区、上饶经济开发区、南昌高<br />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光伏产业高度集聚的特色产业区。以“赛维”为核心,江西省的萍乡和景<br />

德镇分别耗资 60 亿元和 50 亿元建设光伏项目,就连樟树和波阳这样的贫困市县,据了解,也有浙<br />

江人在当地投产太阳能项目。无论如何,2008 年,江西外贸增长将近 40%,其中赛维 LDK 以及其<br />

在当地拉动的“光伏热”功不可没。<br />

因此,当企业扩产需要资金的时候,由政府作保,当地银行慷慨伸出了援手。据 2008 年 1 月<br />

15 日的《江西日报》报道,新余市银行业对全省三大“千亿工程”之一的最核心企业——江西赛维<br />

LDK 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贷款 14 .39 亿元,贷款余额已达 25.5 亿元,此时正值赛维在江西省<br />

会南昌建设百世德项目的二期工程。<br />

江苏政府和尚德则是另一对“惺惺相惜”好搭档的典范:2007 年,江苏已实现光伏电池产量 625<br />

兆瓦,占全国产量的 59%,占世界产量的 15.6%,在建的多晶硅企业产能可达 1 万吨,太阳能电池<br />

产能可达 1 千兆瓦,整个产业链产值可突破 1000 亿元。而在今年 4 月,尚德公司拟投资 4.9 亿美元<br />

建设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国开行江苏分行和中行无锡分行即联合组建 2 亿美元银团贷款予以<br />

支持,据了解,2010 年上半年项目建成后,尚德将新增 660 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br />

于是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命运被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华尔街失宠的中国光伏企业,从当地政府<br />

那里获得了“严冬”里的温暖,而江苏和江西这样的当地政府也因为企业的拉动,创造出了漂亮的<br />

GDP 数字,更不要说当地银行能够顺利完成国家的信贷指标。可谓“皆大欢喜”。<br />

100


然而,处在寒冬中,岌岌可危的光伏企业,面对市场萎缩、成本压力以及国家扶持政策不明确<br />

等等不确定因素,能否还恢复到 2008 年第四季度之前的强劲表现?答案似乎无人知晓。<br />

目前已有迹象显示,光伏企业自身的问题已经溢出,并波及到了当地政府。据业内人士透露:<br />

几大光伏企业已经陆续出现了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一度,供应商将光伏企业的厂门围堵,索要<br />

欠款。与此同时,某地方政府的官员已经指出该省一家光伏知名企业存在“负债率及其严重,资金<br />

周转不畅的问题”。面临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生产成本降不到 25 美元、国家并网补贴政策迟迟不<br />

出等等??这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可能都会牵动到企业和政府已然脆弱的神经。<br />

商务周刊 20090602<br />

http://media.hexun.com/2009-06-02/118239322.html<br />

中国光伏扩容三重奏 产业链六大领域相应生变<br />

商谈战略合作、技术引进、人力培养,甚至还包括项目融资;访问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美国 RMT<br />

公司、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美国 GAMMA 公司、美国杜克能源公司;拜会了美国<br />

能源部、世界银行国际金融集团(IFC)……<br />

作为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黄河公司)的董事长,夏忠于 3 月 27 日至 4 月<br />

10 日访问美国两周,行程排得满满的,主题只有一个:太阳能光伏产业。<br />

黄河公司是中电投在黄河上游布局水电、铝、太阳能产业链的主要载体,目前在建光伏产业项<br />

目包括青海多晶硅项目、西安 1000 兆瓦双面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br />

据黄河公司一高管介绍,青海多晶硅项目设计年产能 1250 吨,项目一期总投资 14.99 亿元,目<br />

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下半年能投料试车。此次夏忠赴美,也与该项目技术提供商美国 RMT 公司高<br />

层协调项目进度及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br />

无独有偶,中盛光电集团(下称中盛光电)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华最近数月奔走于南京、<br />

泰州两地,主题也是太阳能光伏产业。泰州为其衔接国内“太阳能屋顶”计划的项目实施地,南京<br />

则为技术研发与市场信息决断的总部。<br />

“先前是在把脉国际市场,这回要过的则是国内市场关。”中盛光电去年光伏产品在国内的销售<br />

不足 1 兆瓦,但现今参与“太阳能屋顶”计划第一批早报计划的项目就达到 11 兆瓦,列入江苏省<br />

216 兆瓦的整体申报盘子之内。王兴华说,他能“深刻感受到国内光伏市场升温的热度”。<br />

在 2006 到 2008 年三年时间里,国内的安装量仅为 50 兆瓦。如今,中国 250 兆瓦的“十一五”<br />

光伏发电装机总规划容量让光伏企业们兴奋。<br />

“中国至 2020 年太阳能发电能力有望达到 1000 万千瓦(注:1 万千瓦=10 兆瓦)以上,甚至达<br />

到 2000 万千瓦,至少是国家此前公布的 180 万千瓦发展目标的 5 倍。”5 月 5 日,于上海召开的第<br />

三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王仲颖对规划中所涉及的光伏发电内<br />

容如是解读。<br />

“180 万千瓦的目标”源于 2007 年 8 月中国推出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下称《规<br />

划》)。两者相比较的直观印象是:如若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调整至 1000 万千瓦,扩容达 5 倍之巨,<br />

并将是目前世界第二大光伏发电装机大国西班牙的 4 倍之多——西班牙 2008 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br />

230 万千瓦。<br />

光伏产业链主要为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及并网六个领域。如今,这些领域均相应生<br />

变。<br />

前景渐明<br />

综合国内顶尖光伏厂商的意见,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SEMI)中国光伏顾问委员会近<br />

日起草了《中国光伏发展路线图》,并将择机上交中国相关部委。<br />

“我们对中国在 2020 年的光伏装机容量预测比较大胆,认为可以达到 28.55G 瓦(1G 瓦=1000<br />

101


兆瓦)的规模。”5 月 13 日,SEMI 市场部负责人宋京对记者分析,目前 2008 年全球前 25 家太阳电<br />

池生产商中,有 8 家是中国企业,“预测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在 2012 年达到一元一度电,2016 年降至<br />

常规发电成本”。<br />

5月 21 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全国财政新能源与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表示,将实施“金太<br />

阳”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此前的 4 月 15 日,国务院发布《电子<br />

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光伏产业被列入其中;同期,中科院的“太阳能行动计划”亦已同<br />

步启动。<br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表示,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初期,“任何一个国家<br />

都是通过政策鼓励和扶持,使产业投资、生产和研发等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br />

企业们正以组团方式向政府表达自身诉求。继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江西省光伏协会之后,浙<br />

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 5 月 23 日正式成立。<br />

“我们早在 5 月 3 日的时候就为成立这个协会召开了筹备会议,”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董<br />

事长李仙寿告诉记者,可再生能源协会囊括了浙江主要的太阳能企业,以游说政府出台政策及其落<br />

实,以此促进光伏行业的发展。<br />

“在中央政策不明确的前提下,每个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都会有偏差,宁波可能与绍兴不一样,<br />

绍兴与嘉兴不一样,浙江与江苏不一样。但这不重要,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有利太阳能的发展”。<br />

结合鼓励政策,地方政府方面的算盘是,首先以政策及项目助力本地光伏企业的发展,从而形<br />

成强大产业链条,以在未来切入到全国雄心勃勃的光伏发电发展规划中。<br />

在国家新能源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出台之前,占据全国光伏产业近 50%的江苏率先出台了《新<br />

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2009 年~2011 年)》(下称《纲要》);5 月 7 日,浙江省出台《关于<br />

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表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施百万屋顶发电计划、<br />

百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计划、百条道路太阳能照明计划等“六个一百加一个基地”计划;云南、<br />

广东等省都在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做新的光伏政策规划,陕西已将太阳能光伏列入了该省的 12 个振兴<br />

调整规划之中。<br />

对此,赛维 LDK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佟兴雪认为,“说明从省级单位对光伏发电是认可的,但是<br />

先前国家没有相关的配套所以不敢动。现在国家出台政策,各省相继出台各自的扶持政策,市场才<br />

会由小到大,一步步打开。”<br />

4月 28 日,包括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晶澳太阳能、赛维 LDK 等行业内最主要 13 家企业共同<br />

发布《洛阳宣言》,重申在 2012 年实现光伏发电上网价格 1 元/度的目标。此前业界曾预计,到 2015<br />

年光伏上网电价才能降至每度 1 元左右。<br />

彭小峰指出,因为硅料成本快速下降,使光伏制造成本下降速度超过预期。“2007 年年底,欧<br />

洲一些国家的电价,如意大利、丹麦的电价就分别达到 0.234 和 0.245 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 2 元。<br />

因此,考虑环保和电价不断上涨等因素,当光伏发电成本降到 1 元/度或是 1.5 元/度,就可以与常规<br />

能源竞争。”<br />

“金融危机让世界太阳能发展的历史提前了 3 年,3 年后的光伏发电成本可以实现的价格现在<br />

就达到了。”李仙寿对于多晶硅价格的急剧下跌有着深刻体会。“去年红火的时候可以达到 300-500<br />

美元/吨,但现在已到 100 美元以下,明年从多晶硅到系统整个产业的成本都会下跌 30%-50%,电池<br />

版太阳能组件会在 1.5 美元/瓦左右”。<br />

此外,以 CSI 阿特斯公司为例,该公司总裁瞿晓铧介绍,对兆瓦级地面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可<br />

以控制在每瓦 26 元左右。至于合理的上网电价,则还取决于发电上网的收费期限,10 年、20 年、<br />

30 年等不同的投资回收期,上网电价都会不同。“假设贷款利率为 4%至 5%,年通胀率为 3%,那么<br />

兆瓦级地面光伏电站 1.5 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回收期应当在 20 年以内”。<br />

“太阳能屋顶”<br />

102


继 3 月 20 日敦煌 10 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开标之后,3 月 23 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br />

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br />

意见》,鼓励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最高给予 20 元/<br />

瓦的补贴。这两个文件被称为“太阳能屋顶”计划。<br />

“目前国内光伏系统的售价在 30 多元/瓦左右,20 元/瓦的补贴可以覆盖掉 60%的成本。”王兴<br />

华坦言,该补贴已远高于美国联邦政府 30%的补贴比例,“未想到国家政策一下子扶持得这么大,感<br />

觉国内市场大门瞬间打开”。因而,该公司的国内市场战略正在做较大调整。<br />

作为光伏电站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盛光电专长组件与系统两大领域,并在西班牙土德拉<br />

21MW(兆瓦)、萨拉戈萨 1.4 兆瓦等多个欧洲电站提供并网发电系统。目前中盛光电正在与泰州市<br />

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做建筑光伏发电项目,中盛光电主要是以总承包商的角色出现,项目以租赁相关<br />

业主的屋顶架设光伏发电系统实现。<br />

让王兴华诧异的是国内地方政府的效率及支持力度。<br />

“那时我们上午 11 点和市里开完会,下午所有的建筑单位就被请到市政府来谈租赁协议,检察<br />

院、公安员、大学城、医院等几十户业主单位全员到齐,下午所有协议的标准格式全部出炉,第二、<br />

第三天迅速完成上报工作,非常高效。”<br />

配合国家光伏发电扶持政策出台,地方也在促进市场成长方面连出重拳。<br />

江苏方面申报的项目外,浙江电力公司收到了 28 个本省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的申请,该批项<br />

目建设规模达至 38 兆瓦。据东北证券 5 月 4 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透露,因为地方政府和光伏企业动作<br />

频频,目前有近 500 兆瓦的项目己申报作为“太阳能屋顶”首批示范项目。<br />

“我们和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联建江苏首个兆瓦级光伏发电项目。”无锡尚德<br />

的新闻发言人罗毅对记者证实,该项目依托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厂区内建筑物屋顶进<br />

行敷设,并已申请入列“太阳能屋顶”计划补贴名单之内,“也在和电网公司谈入网的问题”。<br />

王兴华解释,国家的补贴为各个省份上“太阳能屋顶”项目的主要动因。以江苏为例,“如果没<br />

有财政部的上述政策,江苏省的补贴款要多筹集一倍以上,国家政策一出,等于国家帮省里面负担<br />

了很多补贴费用。”<br />

根据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安排,“太阳能屋顶”计划将分两个阶段申报补贴,第一阶段<br />

已顺延至 5 月 15 日,第二阶段截止日期为 8 月 30 日。<br />

“现在光伏企业能报项目的都去报了,现在申报的肯定超过 500 兆瓦,甚至有可能超过 1G 瓦<br />

了。”佟兴雪 5 月 12 日预测,目前光伏项目可以获得国家及省级方面两层补贴,从投资角度而言比<br />

较划算,“但这么多项目怎么批啊?”<br />

“实际上这次财政部政策更多的是示范引导,并不是一个长期正式政策,否则应该是系统的推<br />

及整个产业。”王兴华认为,系统性的政策应该由包括发改委、财政部等各个部委在内共同推进;具<br />

体到细节,除了初始补贴外,上网电价政策、与电网的协调、行业设计规范、产业的国家标准等均<br />

会涉及。<br />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教授级高工王斯成看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亟待政府的政策扶持,<br />

“政府每年至少要拿出 100 亿元,补贴 500 兆瓦即达到 25%的补贴量,才能真正支撑起国内整个光<br />

伏产业的振兴”。<br />

有趣的是,针对光伏发电与建筑发电,国内取用的是不同的模式来扶持光伏行业。<br />

在“太阳能屋顶”计划中,采用的是美国方式——给予占初始投资成本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br />

(Investment Tax Credit),负责部门是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敦煌 10 兆瓦等地面电站项目<br />

上,中国走的是德国路线——给予固定的较高上网电价并逐年次级递减(Feed-inTariff)。<br />

佟兴雪认为,两种模式各有所长,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采用的模式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催<br />

熟市场,发改委采用的模式则着意长远,“所以现在是长短两条线结合,未来哪种模式更好、更适合,<br />

也可以看得清楚”。<br />

103


可资借鉴的是,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光伏企业的“损手损脚”相比,日本光伏企业受到影<br />

响微乎其微,根本原因就是日本光伏产品三分之一的销售市场在国内。<br />

中国 2008 年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 2300 兆瓦,50 兆瓦的国内装机容量仅占不到 3%,剩余 97%<br />

以上出口,国内光伏产业与市场极度脱节。<br />

“国内市场的启动,才是国内光伏产业成长的有力助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br />

主任赵玉文提醒记者注意,中国只要有三分之一光伏产品安装在国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不会显现。<br />

争议并行<br />

光伏发电主要通过建筑光伏发电及于地面建设光伏电站实现,与“太阳能屋顶”项目相比,光<br />

伏电站项目仍在守望国家相关政策。<br />

“大家都在张望敦煌项目的最终招标价的出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企业高管出语谨慎,<br />

敦煌项目竞标价的选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对光伏政策的走向。<br />

3月 20 日,在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敦煌 10 兆瓦并网光伏发电场项目的特许权招<br />

标中,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组成的联合体投出了 0.69 元/度的竞标。此次竞标,参与的 18 个竞标方<br />

标出的最高价是 1.92 元/度,平均在 1.3-1.4 元/度之间。<br />

如按“最低价者得之”的原则,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组成的联合体应当胜出。但由于敦煌光伏<br />

电站项目为我国第一个在光伏领域实施特许招标流程的项目,其价格有可能成为后续光伏电站的标<br />

杆上网电价。鉴于此,包括尚德太阳能董事长施正荣在内的企业人士,表达了对地面光伏电站项目<br />

取用特许招标权模式的担心,认为基于国家“2010 年 3%的发电量要是绿色发电”的硬指标要求,<br />

国企可能会以不赚钱甚至亏本的目的不理性抢夺项目。<br />

其后果可能是,“终端市场很快就会被它们占领,光伏发电产业还没有发展到很成熟的时候,就<br />

已经形成了国企控盘的局面,这会阻碍产业的创新能力。”施正荣说。<br />

除中电投外,其它电力集团也已开始涉足光伏太阳能发电领域,抢滩青海等光照条件较好的地<br />

区。与民企相比,大型国有电力企业显然更具有成本优势。<br />

“在敦煌项目的特许招标中,为什么国投电力敢于丢出 0.69 元/度的竞标价,就是因为央企财大<br />

气粗,亏得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光伏企业高管表示。<br />

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出版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 2008》特别直指风电特许招标权模式的弊端,<br />

认为特许权项目的最后中标电价过低,已经开始成为民营和国外投资者发展风电的障碍,这与实现<br />

风电开发多元化、避免电力行业垄断的初衷相距甚远。<br />

由于特许招标权模式也会运用于光伏发电领域,这让民企担忧光伏电站是否会重涉风电招标的<br />

覆辙。<br />

光伏行业的前车之鉴是,在风电第四轮特许权招标中,参与投标的均为清一色国企,截至 2008<br />

年底,国企所占的风电装机容量份额接近 90%。<br />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招标肯定是必要的,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要通过一系<br />

列的招标,确定出合理的市场和价格,这个过程估计要一到两年的时间。<br />

石定寰则指出,大型中央企业介入光伏产业值得欢迎,但前提是不能形成垄断,并以此挤压民<br />

营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我认为在 2020 年以前,光伏发电是有能力做到和传统发电相竞争的。当<br />

然,这也要通过政策的扶持来实现。如果政府采取以最低中标价格这个措施,那么,只会大大推迟<br />

这个竞争力的到来时间。”<br />

“0.69 元/度价格不能作为当前的标杆价格,这个价格对光伏产业而言是无利可图的,这将导致<br />

投资者不再会投资,企业也不愿进行研发,直接打击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后劲”。他同时指出,光伏<br />

发电在全球已有广泛应用,完全没有必要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来建光伏电站。<br />

“我喜欢德国、西班牙的模式多一些。”王兴华说,德国、西班牙世界两大光伏发电国家不是采<br />

用特许权招标的,而是采用项目跟进补贴的方式,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为,更有利于行业的发<br />

104


展。<br />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政府仅批准了三家太阳能电站示范项目:1 兆瓦的上海市崇明岛项目、<br />

255 千瓦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项目、10 兆瓦敦煌并网发电项目。以崇明和鄂尔多斯两个示范项目为例,<br />

每发 1 度电,政府需要补贴 4 元钱。据此计算,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成本为普通居民用电的 8 倍以<br />

上。<br />

“如果说敦煌招标中 0.69 元/度的最低价还缺乏代表性的话,那么剩下的 17 个竞标方次低报出<br />

1.09 元/度的价格,最高价也只有 1.92 元/度的价格时,取其中间点那么说明 1.5 元/度左右的价格是<br />

大家可以做的。”上述光伏企业高管称,该报价的结果反映出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速度,“这已大大<br />

超出国家相关部委的预料,也是国家政策密集出台的要因”。<br />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0602<br />

http://www.wabei.com/news/200906/222040.html<br />

青屿官兵用上太阳能发电系统<br />

青屿岛是厦门的“南大门”,岛上没有居民,缺少淡水,用电也是难题,驻守在这里的官兵一直<br />

以来,都是靠发电机发电,发电机一天只供两个小时的电,也都用在部队训练上。近期,青屿太阳<br />

能发电系统正式运行,青屿从此告别无照明用电的历史。<br />

眼前这条石子小路是官兵们上哨所的必经之路。由于用电紧张,以前岛上没有一盏路灯,官兵<br />

们都是打着手电筒上哨所。不少官兵都曾在这条路上摔过跟头。<br />

战士 祝卫宏:我从这边上去走下来的时候在这个地方摔过一次,脚扭到了,是太黑了,看不见。<br />

在青屿,为了省油,官兵们只在晚上开启柴油发电机供两个小时的电,全部用于部队训练。白<br />

天基本不发电,到了夏天,官兵们吃午饭也是个难题。食堂基本上不开电扇,每吃一次午饭就像洗<br />

了回澡。官兵们常热得吃不下饭。<br />

去年国庆节期间,市长刘赐贵率厦门市党政慰问团登岛看望官兵,得知官兵们没有照明用电,<br />

工作、学习、生活极为不便的情况后,决定帮助官兵们兴建太阳能发电系统。经过两个月的施工,<br />

上个月 26 号太阳能发电系统正式运行,同期施工的 12 盏太阳能路灯配套系统也如期完工。晚上上<br />

哨所的路灯亮了。官兵们也能在吃饭时舒舒服服地吹上电扇。<br />

战士 祝卫宏:有了灯以后给我们带来方面。<br />

班长 王志钢:像现在吃饭,穿着迷彩服也不觉得热,有电风扇可以吹。/肯定会很舒服,心情<br />

上很好,胃口肯定更好。<br />

厦门警备区海岛钢四连政治指导员 张良:应该讲我们全连官兵在上级的领导包括厦门市政府的<br />

关心下,花了 100 多万,解决了我们用电的问题,应该讲结束我们三无小岛的历史,也开创可以说<br />

是我们青屿的先河,让大家在一个更好的环境里守岛、爱岛、建岛。<br />

厦门广播电视 20090602<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639163999363766.html<br />

多项工程近期竣工力诺瑞特再掀建筑一体化浪潮<br />

力诺瑞特参与的浙江台州全球首座 AP1000 三门核电站工程近期通过验收。在政府大力倡导节<br />

能环保的形势下,“力诺瑞特”太阳能产品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第四期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br />

段。<br />

据了解,该太阳能工程自 2007 年开始建设,在前三期的工程中,太阳能排列有序的集热面与建<br />

筑完美地结合,从远处眺望,壮阔雄伟,气势不凡。该项目也获得了浙江省建设厅“节能示范项目”<br />

等荣誉称号。<br />

太阳能作为新能源中最清洁、廉价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在建筑节能成为节能<br />

减排重中之重的情况下,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也成为太阳能和民居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br />

105


5月 21 日,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力诺瑞特太阳花园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项目顺利竣工<br />

并通过验收。兖州“太阳花园城”是兖州金太阳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档小区,总建筑面积 20 万平<br />

方米,1526 户居民。力诺瑞特仅用 45 天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了 1526 户壁挂式太阳能的安装。业<br />

内人士称,太阳能花园城建设过程中,全部采用力诺瑞特壁挂式太阳能,同步设计、施工、验收,<br />

创造了山东省建筑史上的第一。<br />

为推动住宅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力诺瑞特还协助上海、山东、浙江、广东、深圳等地建立<br />

了太阳能与建筑标准图集,并参与设计了国家《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使得太阳<br />

能与建筑结合有标准、规范可依。随着力诺瑞特近期工程的不断竣工,力诺瑞特又一次在全国掀起<br />

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高潮。<br />

济南日报 20090603<br />

http://news.163.com/09/0603/04/5ARTRK6T000120GR.html<br />

今年建 37 个太阳能工程<br />

本报威海 6 月 2 日讯从威海市经贸委了解到,今年当地 37 家企事业单位的太阳能建设工程,进<br />

入 2009 年全省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计划,将获财政补贴资金 2100 万元。<br />

此次 37 个太阳能项目包括 25 个宾馆类子项,12 个院校类子项。 37 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平均<br />

日产热水 2613 吨,年可节约标准煤 7049 吨。<br />

齐鲁晚报 20090603<br />

http://www.qlwb.com.cn/display.asp?id=409794&fd=2009-06-03<br />

市区多层住宅全面推广太阳能<br />

本报济宁 6 月 2 日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济宁市墙改节能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该市将加快推<br />

进墙改建筑节能工作,争取年底全市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比例达到 90%,新型乡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工<br />

程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br />

另据介绍,该市还将强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自 7 月 1 日起,市区和兖州、曲阜、<br />

邹城低层、多层住宅建筑全面推广太阳能与住宅一体化,小高层、高层住宅达到 35% 以上,其他 7<br />

个县低层、多层住宅建筑太阳能与住宅建筑一体化推广率达到 80% 以上,小高层、高层住宅建筑太<br />

阳能与住宅建筑一体化推广率达到 20%以上。<br />

齐鲁晚报 20090603<br />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03/065115725451s.shtml<br />

新型太阳炉生产多晶硅世界首创 甘肃电投在武威试产成功<br />

6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多晶硅项目考察组领导和专家到落户武威的甘肃电投用新型太阳炉生产<br />

多晶硅项目建设现场指导工作,这一新技术已在武威试产成功。在现场考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br />

庥说,利用新型太阳炉生产多晶硅新技术是世界首创。<br />

甘肃电投日新应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出资控股、中科院陈应天教授以<br />

技术和自有资金参股合作成立的高科技新能源公司,公司以陈应天教授最新研发的新型太阳炉生成<br />

多晶硅材料领先技术等 10 多项发明专利为依托,致力于开发生产更低廉、更洁净、更安全的可再生<br />

能源和高科技服务。<br />

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建设年产 100 吨多晶硅,投资概算 1 亿元,在对有关<br />

生产技术细节进行完善和改进后,公司将运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将项目生产规模扩大到 4000 吨,预<br />

计项目总投资为 20 亿元,年产值 17 亿元,年利税总额约 8 亿元。同时,拓展太阳能多晶硅产业链<br />

项目的开发建设。这一项目于 5 月 6 日在兰州达成投资建设意向后,凉州区于 5 月 8 日开始项目前<br />

期建设,区城建、发改、国土、水务等部门跟班服务,与甘肃电投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在<br />

106


短短 20 多天时间里,建成新型太阳炉一座和有关光伏发电设施,并开始了多晶硅实验试生产,并于<br />

5 月 30 日生产出产品。<br />

2001 年,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陈应天教授主导的研究团队开始利用新型太阳炉对工业硅进<br />

行去磷、去硼理念的实验室探索,经过 8 年多的研究,建立了一整套崭新而可行的使用太阳能提纯<br />

硅材料的方法。新型太阳炉的先进性在于能够以传统太阳炉十分之一的成本,制造出聚光性能媲美<br />

或更优于传统的太阳炉,使整个高温太阳炉技术迈进了一大步。太阳能级硅材料的市场需求空间非<br />

常大,而这一项目所采用的方法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用再生能源产生再生能源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环<br />

保优势和成本优势。何祚庥认为,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在武威的建设投产,实现了把阳光变成钱的夙<br />

愿,对武威未来的发展而言,将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br />

甘肃日报 20090603<br />

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6/03/content_16695435.htm<br />

12 层以下楼房推广太阳能 西宁格尔木等地先行试点<br />

青海新闻网讯 自 2009 年起,我省将开始建立太阳能推广应用示范区,即在西宁市、格尔木市、<br />

德令哈市及海东地区,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开展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r />

的试验与推广应用。<br />

省政府规定,自 2009 年起,我省逐步在省内 12 层及以下的居住建筑(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br />

别墅);新建、改建、扩建(办公、医疗、学校等公共建筑,餐饮、洗浴、旅馆、商业等服务性建筑,<br />

游泳馆等体育设施)的公共建筑以及热水消耗大户中,积极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br />

做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同时选择有条<br />

件的大型公共广场、车站、学校、医院等建筑,试点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并网光伏发电。<br />

2010 年,在西宁、格尔木市等市政建设项目推广安装太阳能绿色照明系统;在柴达木地区实施<br />

太阳能光伏提水项目示范,在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沿线建设 100 个太阳能光伏提灌站,实现生态保<br />

护并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在交通指挥信号、玻璃幕墙等应用中使用太阳能光伏产品,并与半导体<br />

照明技术相集成,在 2010 年建成一批以太阳能绿色照明为主的示范工程。<br />

青海新闻网 20090603<br />

http://news.sina.com.cn/o/2009-06-03/075415726284s.shtml<br />

鸿海造访新日光 布局太阳能有谱?<br />

近期业界传出鸿海高层造访太阳能电池厂新日光,由于鸿海一直对太阳光电产业有浓厚兴趣,<br />

鸿海这次造访动作,引发业界推测鸿海在太阳能领域布局可能将有新进展,因此,鸿海与新日光双<br />

方高层会晤内容为何,引发市场高度关切。不过,对于是否将投资太阳能公司一事,鸿海发言人丁<br />

祈安郑重否认。<br />

尽管鸿海旗下群创很早就传出有意投入薄膜太阳能,并被视为是鸿海集团投入太阳光电产业的<br />

领头羊,但除薄膜技术及市场接受度仍不足外,加上这波金融风暴,让群创的投入动作都只在「只<br />

闻楼梯响」阶段。<br />

业界推测这次鸿海高层造访新日光,可能是鸿海集团投入太阳光电产业出现策略转弯,极可能<br />

未来将由已掌握相当技术的「空降部队」带头切入,再藉由鸿海集团旗下相关体系垂直整合所产生<br />

效益,以快速争取政府补助、进军目标市场为主,而不是采取业界原预期以群创作为鸿海集团切入<br />

太阳光电领域领头羊的模式。<br />

事实上,近来鸿海投入节能产业的企图心明显浮现,3 月宣布与 IBM 结盟,共同合作进军节能<br />

产业;董事长郭台铭 4 月股东会后表示,鸿海已新增太阳能研发相关部门,只要产业环境、法令政<br />

策与技术问题获得一定程度解决后,鸿海马上就可准备好跨入相关领域。<br />

由于 LED 及太阳光电是政府优先辅助成长的节能产业,而鸿海旗下沛鑫半导体近年来在 LED<br />

107


与再生能源等市场与产品都已有成果,鸿海就只有在太阳光电领域布局仍未明确。但随著台湾再生<br />

能源法案立法在即、大陆太阳光电补助落实又比往年来得积极,郭台铭要求的产业环境及法令政策<br />

渐成气候,加上美、德等国对于太阳能等再生能源补助政策确立,全球市场成形,渐形成一股极强<br />

诱因。<br />

鸿海则表示,绿能、环保等再生能源产业对于未来发展都相当重要,因此,鸿海长期以来都持<br />

续不断关注与研究。不过,对于是否将投资特定太阳能电池业者,丁祈安则是断然表示,从未听闻<br />

此事。至于新日光发言体系亦回应不予置评。<br />

DigiTimes 20090603<br />

http://www.eepw.com.cn/article/94912.htm<br />

山东:临邑县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 30%<br />

山东省临邑县在全县各领域内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新技术、新产品,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临邑<br />

县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已达到 30%以上。<br />

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可以大大缓解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为保证能源可持续供应,临<br />

邑一直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且积极推广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的技术应用,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br />

其中洛北春大酒店已成功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并获得了省节能办 113 万元的资金补助,同时在学<br />

校、居民居住小区、农村等各领域也大力推广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具有节电、<br />

环保、方便等特点,目前市场上产品种类齐全,能够满足不同建筑、不同用户的需求。临邑年日照<br />

时数在 2000 小时以上,应用太阳能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因此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使<br />

用太阳能热水器,并逐步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让全县人民能享受到太阳能热<br />

水器所带来的好处和实惠。<br />

中国网 20090603<br />

http://info.homea.hc360.com/2009/06/030948436624.shtml<br />

国家发改委多晶硅项目考察组在武考察<br />

本报讯(马丽 姜军)6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处长江川、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率专<br />

家组来我市考察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承录陪同考察。<br />

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项目是以中科院陈应天教授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材料领先技术等 10<br />

多项发明专利为依托,生产更廉价、清洁、安全的新能源项目。依托该项目建设,甘肃省电力投资<br />

集团公司出资控股,中科院陈应天教授以技术和自有资金参股成立了甘肃电投日新应天科技有限公<br />

司全面承担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项目的投资建设。按照项目发展规划,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br />

计划在我市先期投资 1 亿元,在年内建成 100 吨多晶硅生产项目,用于该技术产业化发展研究和技<br />

术升级。在对有关技术细节进行完善和改进后,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将在我市扩大投资规模至<br />

20 亿元,建成年生产能力达 4000 吨的多晶硅生产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 17 亿元,年实现<br />

利税 8 亿元,同时将进一步带动整个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的技术引进和研发。<br />

考察组一行深入武威丰乐太阳城阳光产业基地,对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br />

实地考察。在详细了解了太阳能多晶硅材料生产产业链建设情况后,考察组指出,凉州区引进建设<br />

的多晶硅新能源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这一项目不但能够充分利用<br />

武威光热资源丰富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节约工业用水,具有很强的环保优势和成本优势,特别是该<br />

项目所采用的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技术属世界首创,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该<br />

项目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表示将把项目的建设情况及时详细地汇报国家发改委,加大对项目的扶<br />

持力度,密切关注项目进展。<br />

郭承录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国家发改委和专家组对该项目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郭承录说,<br />

多晶硅新能源项目的引进开发,为凉州区乃至武威今后新能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武威经<br />

108


济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郭承录表示,将把考察组对该项目建设和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变<br />

为实际行动,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好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br />

题,使太阳能产业在凉州大地上茁壮成长,促进我市地方经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br />

省发改委副主任臧秋华,副市长陈德兴,项目投资方主要负责人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br />

理、党委书记李宁平,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云祥及省、市发改委相关人员陪同考察。<br />

武威日报 20090603<br />

http://ww.gansudaily.com.cn/system/2009/06/03/011120230.shtml<br />

精功科技自主研发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带来丰厚利润<br />

日前,记者在精功绍兴太阳能公司采访时发现他们的厂房与众不同,别人都是一排排层次分明,<br />

他们就一间。这间屋子里,安装了 30 台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一排 15 个。整个车间三班共有 100<br />

多个工人。<br />

这样的工厂,一年能有多少产能?精功太阳能副总经理卫国军说:“去年我们只有 4 台铸锭炉,<br />

产能 15 兆瓦,销售额是 1.5 亿;今年扩容后,我们有 100 兆瓦铸锭生产能力,50 兆瓦切片能力,销<br />

售额应该翻几倍吧。”<br />

果然是高科技行业,一个车间顶过别人许多个。更牛的是,作为精功太阳能的控股公司,精工<br />

科技每年可销售多晶硅铸锭炉百台左右,光这块的利润就有上亿元。<br />

铸锭炉的作用是把太阳能电池的主料多晶硅铸成硅锭。硅锭通过切割工艺变成硅片后,就可以<br />

提供给下游厂家做成太阳能电池组件。<br />

精功太阳能在 2007 年研发成功的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世界上仅有几个公司能做:美国一家,<br />

德国一家,瑞士一家,还有就是国内的京运通。<br />

几年前,精工科技收购宁波一家企业初涉太阳能时,多晶硅铸锭炉得从国外进口。因为老受气,<br />

精功集团总裁金良顺拍板搞自主研发,造出了精功版的铸锭炉。他们发现,现在自己造设备给集团<br />

内部公司用,又经济又实用,而且,每个炉子出售后,利润有 100 多万!<br />

2005 年 4 月,精功太阳能进口了 4 台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每台花费 500 多万元人民币。“当<br />

时太阳能行业在国外很热,几家专用设备公司订单都排得老长,我们要增订铸锭炉,被告知要一年<br />

多以后才能提货!而且,售后服务跟不上,我们想在已有铸锭炉的工艺上作些改进,他们就伸手要<br />

钱——说我们的改动是在他们专利基础上做的,要支付相关费用。”<br />

精工科技一直都有机械制造方面的业务,储备了大量机械、电控、工艺人才,集团总裁金良顺<br />

就出了题:能不能自己研发出炉子来?<br />

“我们大概知道铸锭炉的原理,就是加热让硅料融化,然后利用温差进行垂直向上的凝固,最<br />

后变成硅锭。搞技术的嘛,知道大方向,就能尝试各种达到目的的途径。”卫国军是当时研发的参与<br />

者之一,他说,通过一年半左右的时间,2007 年 3 月对自制设备进行了试运行。<br />

“多晶硅铸锭炉有许多技术要求,比如密封性要非常好,否则外围的冷凝水渗入容易引发爆炸。<br />

因为公司有机械制造的传统,我们在研发过程中少走了弯路。”<br />

3月试运行后,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测验,精工版铸锭炉终于走向了市场。<br />

既然精工科技研发成功铸锭炉,精工太阳能彻底打消了继续进口同类设备的念头。“当然用自己<br />

的了!质量靠得牢,便宜!”精功太阳能公司办公室主任李胜忠说,“我们公司车间的 30 台铸锭炉,<br />

只有 4 台是进口,其他都是自产的。”<br />

目前,精工科技已开发出 JJL240 型及 JJL500 型两种型号的多晶硅铸锭炉,并已进入批量生产<br />

及供货阶段。<br />

相比美德同行,精工科技的铸锭炉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便宜。<br />

“一般进口的机器得 500 多万,精工科技自产的 300 多万就可以了。”李胜忠说。<br />

300多万的设备,利润有多高?据业内人士透露,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的毛利,一度达到 50%,<br />

109


起码有 100 多万。<br />

据业内人士估计,每生产 10 吨多晶硅,就需要一台 240KG 的铸锭炉;如果 2010 年中国多晶硅<br />

产能达到 10 万吨,需要 5 千到一万台多晶硅铸锭炉。这还不包括国外巨大的市场。<br />

精工科技现在年销售铸锭炉 100 多台,卫国军透露:“今后母公司的主要精力会放在铸锭炉上,<br />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摸索,今后肯定会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br />

太阳能硅片大厂 PV Crystalox:明年太阳能产业将好转<br />

机电商情网 20090603<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215121535364677.html<br />

Thomson Reuters 1 日报导,英国太阳能多晶硅晶锭暨硅片大厂 PV Crystalox Solar Plc 首席执行<br />

官 lain Dorrity 在受访时表示,由于新推出的经济振兴方案奏效,加上今年下半年度需求疲弱和库存<br />

问题改善,2010 年太阳能产业将好转。报导指出,Dorrity 认为大型太阳能计划融资不足是主要的问<br />

题,此种现象在今年下半年度可望较为缓和。<br />

PV Crystalox 的股价在 1 日收场上涨 2.56%,收 80 便士。其它太阳能股也同步攀高。全球太阳<br />

能电池业龙头 Q-Cells 涨 5.35%,收 18.7 欧元。德国太阳能模块厂商 SOLON 涨 4.95%,收 10.61 欧<br />

元。<br />

PV Crystalox Solar Plc 5 月 15 日发布预警指出,受到订单递延的因素影响,2009 上半年度营收<br />

恐将较 08 年度同期的 1.26 亿欧元减少约 10%。该公司表示,需求自 3 月底以来放缓,上半年度总<br />

出货量预测将介于 90-95 MW,低于 08 年同期的 110 MW。<br />

总投资 6.5 亿元新能源项目落户唐山曹妃甸<br />

光电新闻网 20090603<br />

http://solar.ofweek.com/2009-06/ART-260001-8110-28415184.html<br />

国际在线消息(驻唐山记者赵锡臣、宝东、李响):日前,总投资达 6.5 亿元的太阳能建筑节能<br />

一体化系统工程项目正式落户唐山市唐海县曹妃甸临港产业园区,这是该园区引进的又一个涉及新<br />

能源领域的大项目,标志着这区正朝着绿色、环保、节能、高科技的特色产业园区迈进。<br />

太阳能建筑节能一体化系统工程项目由亿沃福(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br />

6.5 亿元,占地 450 亩。项目分两期开发建设,一期建设用地 250 亩,投资 3 亿元,建设年产 200 万<br />

平方米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生产线牞同时进行太阳能采暖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中试生产,建设期<br />

限为 2009 年 10 月至 2010 年 9 月;二期建设用地 200 亩,投资 3.5 亿元,建设太阳能采暖系统和光<br />

热发电系统生产线,建设期限为 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9 月。<br />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一期工程全部投产后,第一年度可实现产值约 10 亿元人民币,<br />

年上缴税金约 1 亿元。<br />

国际在线 20090603<br />

http://gb.cri.cn/27824/2009/06/03/3785s2526970.htm<br />

美政府将再投 1.176 亿美元研发太阳能产业<br />

中国经济网北京 6 月 3 日讯(王慧梅)美国能源部近日宣布,依据 2 月份通过的再投资与复苏<br />

法案,将划拨 1.176 亿美元用于太阳能项目的开发。<br />

用于开发太阳能项目的 1.176 亿美元是从总计 4.67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资金中划拨出来的。<br />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选择,保持世界领先的石油进口国,或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br />

清洁能源出口国。”我们可以向竞争对手交出就业的将来,或者我们可以对抗他们。我想美国将成为<br />

这样一个国家,在创造新的清洁能源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br />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表示,“我们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通过投资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和地<br />

110


热能,带动数百万人的工作。这将帮助我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 1.176 亿美元将加速清洁太阳能<br />

技术在美国各地的商业化运用。这些活动将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该部的国家实验室,<br />

大学,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以加强美国的太阳能产业,并使其成为领先的国际市场。<br />

据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透露,在 1.176 亿美元的总额中,5150 万美元将用于光伏发电<br />

技术的研发,目的在于使太阳能成本降低,并能与常规电力竞争。另外,太阳能部署将获得 4050 万<br />

美元的资金,侧重于攻克一些非技术性的障碍。<br />

中国经济网 20090603<br />

http://finance.ce.cn/sub/cj2009/200906/03/t20090603_14636996.shtml<br />

日本发布 2009 版环境白皮书 要大力发展太阳能<br />

国际在线专稿:据东京广播公司(TBS)6 月 2 日报道,为了缓解环境问题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压<br />

力,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加大对环境保护以及新能源开发的资金投入,并发表 2009 版环境白皮书。<br />

日本环境大臣齐藤铁夫表示,这本 2009 版环境白皮书将表明,日本正致力于尽快建设一个经济<br />

和环境共同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本环境白皮书强调,直面经济危机时,日本应灵活运用环保对策,<br />

其措施具体包括通过发展太阳能发电、推进节能电器销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式,对环境和经<br />

济产生积极影响。<br />

另外,该白皮书还对各国实施的“绿色新政”以及通过环境政策促进就业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br />

推广。<br />

国际在线 20090602<br />

http://gb.cri.cn/27824/2009/06/03/3525s2527062.htm<br />

宫崎大学与企业携手开发新一代太阳能电池<br />

日本宫崎大学 3 日宣布将与大同特殊钢公司共同开发具有高发电率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争取<br />

10 月前在校园内安装使用特殊透镜的“聚光式”太阳能电池板。<br />

据该大学透露,试验用电池板长 7 米、宽 10 米,在国内同类电池板中属最大级别,发电能力为<br />

14 千瓦。这种电池板可持续追随太阳方向,发电率为普通硅太阳能电池的 1.4 倍。<br />

共同社 20090603<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846184684365136.html<br />

纳米技术革新晶体太阳能电池生产<br />

日前,Oerlikon Systems 首次展示革命性的生产解决方案 SOLARIS,它可简化晶体太阳能电池<br />

的制造。Oerlikon Systems 业务部门主管 Andreas Dill 说:“诀窍是将我们丰富的高产光盘沉积设备<br />

(CDDVD 蓝光)经验与我们领先的纳米涂层技术结合起来。” 这导致了第一个适用于大规模生产<br />

的单基板纳米机器。晶体太阳能业务现在是 Oerlikon Systems 的 SOLARIS 系统瞄准的第一个市场。<br />

太阳能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电池效率,还取决于制造工艺的生产率。Oerlikon Systems 主管 Dill<br />

说:“如果我们想大幅度降低太阳能的成本,使其达到电网平价,我们不仅要改善电池本身,而是必<br />

须重新审视生产。” 现有的镀膜晶体太阳能电池标准生产方法采用复杂的工艺,对清洁和人工维护<br />

有很高的要求。<br />

与这些传统的工序相比,SOLARIS 系统采用先进的纳米技术。使用 SOLARIS 系统进行太阳能<br />

电池或光伏电池生产时,非常薄的氮化硅层被镀到电池的正面。而且,SOLARIS 的灵活性还允许在<br />

背面镀各种材料。每个晶片均单独进行处理和喷涂。SOLARIS 有 6 个镀膜室、一个专用载流子传输<br />

装置和一系列可能使用的镀层材料,不仅高度灵活,而且同时具有无与伦比的生产率。该机器能够<br />

处理 125mm2 至 156mm2 的标准晶片,平均每小时处理高达 1200 个晶片。更换基板规格、镀层材<br />

料或工艺只需不到一个小时。新系统可在客户生产厂一周内完成生产提速。<br />

111


Oerlikon Systems主管 Andreas Dill 解释说:“凭借 SOLARIS,我们首次采用先进的纳米技术生<br />

产晶体太阳能电池。SOLARIS 对太阳能电池生产具有巨大优势。首先,SOLARIS 的尺寸为 2.0 x 3.3<br />

米,比同类解决方案节省了 80%的占地面积。其次,全自动解决方案只需要最低限度的维护。第三,<br />

SOLARIS 大大降低了能耗(约百分之五十)。最后,降低维护要求大大提高了正常运行时间。<br />

SOLARIS 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概念 —首个众多使用该新<br />

系统实现的‘清洁技术’。”<br />

第一个太阳能电池客户(一家领先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目前正在对 SOLARIS 进行生产测试。<br />

但 Oerlikon 开发团队还有以下更多的具体应用:<br />

——触摸屏:这些设备正被集成到广泛的应用中,从智能手机到个人电脑和冰箱。SOLARIS 在<br />

触摸屏面板上镀上一个关键导电层和防反射涂层。<br />

——热电设备:这些“绿色能源”设备受热时发电。SOLARIS 所镀的薄膜层具有很高的导电效<br />

率,但不导热,从而使该装置保持运行。<br />

——储能:实际上是一系列应用,其中包括高效(更小、更轻)薄膜电池和先进的超级储能电<br />

容器;SOLARIS 为所有这些应用提供薄膜工艺。<br />

SOLARIS为 Oerlikon Systems 打开了一个先进纳米技术应用新天地。Andreas Dill 说:“进入晶<br />

体太阳能电池市场仅仅是一个开始。”<br />

中国能源信息网 20090603<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902190224365147.html<br />

Sunday Energy 与 Ormat 建造中东最大的太阳能屋顶工程<br />

Sunday Energy 公司与 Ormat Technologies 近日宣布双方已签订协议,Sunday Energy 将为 Ormat<br />

位于 Yavne 的工厂安装 1 兆瓦的屋顶太阳能系统。<br />

双方均表示,该 1.6 万平方米的工程竣工后,将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太阳能屋顶工程。该工程<br />

还将通过出售太阳能所产生的电能,在今后的 20 年里获得超过 6 千万新谢克尔的收入。<br />

该工程建设总耗资约 2 千万新谢克尔,预计将在 2010 年上半年竣工。<br />

Sunday与 Ormat Technologies 将会在工程的各个环节上通力合作,包括工程规划,取得授权,<br />

设备采购,工程安装和并网发电。<br />

此外,协议还规定两家公司将共同承担整个系统 20 年的维修和保养责任。<br />

该工程将按计划分步完成。目前第一阶段的 50 千瓦已经开工。<br />

ENF 20090603<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1911191173365150.html<br />

中国太阳能有多热?<br />

中国的太阳能公司有理由高兴。今年 3 月,政府承诺将补贴太阳能屋顶,让该行业感到一阵兴<br />

奋。<br />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声明,推动数家太阳能公司股价强劲上涨。但投资者的<br />

热情如今已经消退,因为有迹象显示,太阳能组件生产商也未能免受全球衰退的影响。<br />

全球最大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商——尚德电力(Suntech)今年 1 月裁员 4000 人,占员工总数<br />

的 30%。该公司上月披露,第一季度 30%的产品销往了一家附属企业。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对库存<br />

积压的担忧。尚德电力还表示,产品售价不断下降,而且还会继续下去。<br />

此外,政府并未说明补贴是一次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也令该行业感到担忧。一些行业报告表示,<br />

政府相关预算上限是 25 亿元人民币(合 3.66 亿美元),因此最多只能补贴 18 万千瓦的装机容量。<br />

政府也未说明受补贴的项目是否会连接上电网,如何连接。<br />

在这种谨慎气氛中,ReneSola 率先宣布将开展纳入补贴方案的项目,投资 1.6 亿元人民币在浙<br />

112


江省建设一个 5000 千瓦的太阳能屋顶项目。ReneSola 希望获得省政府的额外补贴;目前正等候中央<br />

政府部门的批准。<br />

尚德电力则表示,已与江苏省政府达成协议,在当地建一个 1500 千瓦的屋顶项目。江苏位于上<br />

海以北,是中国几个人口密集、电力需求旺盛的沿海省份之一,有自己的激励政策。<br />

除屋顶市场外,中国广阔、干旱、日照充足的内陆地区具有发展另一个太阳能市场的潜力:规<br />

模大得多的太阳能发电站。上海和内蒙古的两座太阳能发电站最近刚刚落成,政府还计划兴建更多<br />

太阳能发电站。例如,龙源电力集团公司(China Longyuan Electric Power Group)将在西北的青海省<br />

建造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计划在 2011 年建成,发电能力将为 20 万千瓦。<br />

有政府背景的能源研究所(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预计,太<br />

阳能组件价格大幅下降,将有助于中国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到 2020 年达到 2000 万千瓦,是当前目标<br />

——到 2020 年达到 180 万千瓦——的 10 倍以上。<br />

即便如此,太阳能发展仍然落后于风能。政府实施优惠税率,推动风能的发展。国家能源局表<br />

示,到 2020 年,中国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增长 8 倍,至 1 亿千瓦。<br />

然而,明晰规定的欠缺导致大量产能被闲置,国家电网常常拒绝将风力发电站——一般位于偏<br />

远地区——接入其网络。<br />

金融时报 20090604<br />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6795<br />

鞍山市千山区 500 盏太阳能路灯成风景<br />

在鞍山市千山区网户屯、张忠堡、解家堡等村,由千山区科技局自主研发的太阳能路灯成为村<br />

里一景。截至 5 月底,这个区已经安装太阳能路灯 500 余盏。<br />

千山区科技局成功开发了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庭院灯灯头系列产品,在区里的一些村屯安装推<br />

广。经过对比,自主研发的太阳能路灯比同亮度普通路灯节电 95%。一盏中型普通路灯一年电费 730<br />

元,而采用节能型灯头,亮度不降低,一年电费只需要 36 元。<br />

辽宁日报 20090604<br />

http://liaoning.nen.com.cn/liaoning/61/3282061.shtml<br />

太阳能电池跌破 1.5 美元 年底恐触 1 美元关卡<br />

具代表性的国际太阳能展除了象征未来景气动态外,也是各国业者抢单的杀戮战场,太阳能电<br />

池报价从第 2 季初的每瓦 1.7~2 美元,跌至目前 1.4 美元左右,跌幅达 2 成左右,眼看下半年景气难<br />

明,部分太阳能电池业者悲观预估,年低恐下探称每瓦 1 美元,使太阳能发电成本与市电成本相当<br />

(Grid-parity)。<br />

具代表性的德国 InterSolar 展除了象征未来景气动态外,往往也是各国业者抢单的杀戮战场,5<br />

月底的展览除了透露下半年景气仍有待观察外,杀价抢单倒如火如荼展开,太阳能电池的报价,也<br />

由第 2 季初每瓦 1.7~2 美元快速下杀,目前达到每瓦 1.4 美元左右,2 个月的跌幅约 2 成左右。<br />

太阳能电池业者坦言,目前经营仍然十分辛苦,太阳能电池价格未受旺季需求提升的帮助,仍<br />

持续高幅下杀,主要原因仍是库存问题过于严重,业者为了营运资金周转所需,只好认赔杀出。<br />

太阳能电池业者表示,目前仍无法看出库存的问题何时可以解除,下半年的需求无人敢乐观预<br />

估,若依上半年价格的跌价走势来看,2009 年底太阳能电池的报价恐怕每瓦有机会达到 1 美元。<br />

一直以来市场人士认为太阳能电池每瓦达 1 美元,在全球部分地区将使太阳能发电与市电成本<br />

相当,在产业供应链技术、制程发展成熟下,将引发大量需求。<br />

不过 2009 年底太阳能电池有机会达到每瓦 1 美元水平,却是因为库存过高及需求不振导所致,<br />

预估将使多数业者也伤痕累累。<br />

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杀价激战区域仍以两岸为主,两岸电池业者主要包括茂迪、益通、昱晶、<br />

113


升阳科、新日光等,大陆则以尚德、天合光能、天威英利、晶澳、中电光伏等业者为主。<br />

中央新闻媒体再次聚焦“尚德”<br />

DigiTimes 20090604<br />

http://info.ec.hc360.com/2009/06/040900127499.shtml<br />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下,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非减反增,这得益于公司坚<br />

持自主创新,加强太阳能技术开发,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继去年 13 家中央新闻媒体对<br />

尚德进行集中采访后,昨天,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和中央电台、<br />

中央电视台等组成的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再次聚焦无锡“尚德”,重点就尚德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新技<br />

术、努力打造国际品牌等内容进行采访。<br />

尚德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博士首先介绍了公司加强原创性技术研发,加强研发<br />

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将成功的研究成果与国内业界免费分享等有关情况。目<br />

前,尚德 30 多条生产线,已有 2 条完成了新技术改造,尚德自主研发成功的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br />

技术,即“冥王星技术”,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经国际权威机构检测,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br />

电池转换率分别达到了 18.8%和 17.2%,比目前同行业工业化光伏产品的绝对转换率高出约 2 个百分<br />

点,预计在未来两年内,采用该技术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还将达到 20%及 18%以<br />

上。随后,记者们围绕尚德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加强科技研发投入、第三代技术的研发进展情<br />

况提出了问题,施正荣一一给予答复。在采访结束时,一个喜讯传来,在昨天上午举行的全国工商<br />

联科技大奖评比中,尚德公司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获得一等奖,这一消息令在场记者<br />

倍感高兴。<br />

无锡日报 20090604<br />

http://wx.xinhuanet.com/2009-06/04/content_16709086.htm<br />

义乌能否成为“太阳能”之城<br />

日前,国家有关部委正式将全国家电下乡产品(太阳能)项目招标结果公布,92 家企业的 806<br />

款产品中标,标志着太阳能热水器下乡政策正式启动。这无疑为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预<br />

示着太阳能产业披上“国家政策”大衣后,将步入规模化、产业化、有序化的轨道。<br />

让市民享受更多“阳光”<br />

随着全球变暖危机的加剧,保护环境、寻找新的可替代常规能源的解决方案成为世界各国的重<br />

要课题。太阳能以丰富、清洁、方便而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替代能源。早在 2005 年,我市就通过财政<br />

杠杆“撬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让市民享受到新能源带来的更多“阳光”。根据相关规定,对符合<br />

条件的农户每台太阳能热水器补助 500 元;对集热面积达 100 平方米以上的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br />

每平方米补助 300 元;对太阳能路灯 30 盏以上的示范工程,按光电板每瓦补助 25 元。据市农村能<br />

源办主任方炳南介绍,这个标准在全国可能是最高的,再加上太阳能热水器被列入“家电下乡”补<br />

贴范围,意味着义乌部分太阳能用户将能享受到双重财政“阳光”。<br />

目前,我市已安装建设太阳能集热工程示范点 24 处,集热面积 5917 平方米;建立太阳能热水<br />

器推广示范村 29 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4338 台,集热面积 10845 平方米;建成太阳能路灯示范村<br />

1 个,安装太阳能路灯 93 盏,草坪灯 50 盏,年可节电 9 万度。<br />

义乌属适宜推广太阳能产品地区<br />

从今年申报太阳能产品财政补助的计划来看,太阳能示范村有 10 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1885<br />

台;集热工程 5 个,集热面积 1536 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电路灯工程 1 个。方炳南表示,最近几年我<br />

市安装太阳能申请补助的增长幅度非常快,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几乎每年在翻番,并且自发购买使<br />

114


用太阳能的居民也在逐年增多。目前,我市太阳能热水器年销售量超过 1 万台,估计全市太阳能热<br />

水器用户在 5 万户左右,集热面积 10 多万平方米。根据有关标准计算,我市由此每年可节省标煤 2<br />

万多吨,相当于人均每年少呼吸二氧化硫约 1.5 斤;少“吃”进烟尘约 5 斤。但从未来的发展看,<br />

现有的数据仍显太小。<br />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利用阳光作为能量源,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节能、环保、经济。除了财政<br />

杠杆的助推作用外,太阳能产品技术的成熟、价格不断走向合理以及良好的太阳辐射情况,都为太<br />

阳能产品大范围推广使用成为可能。我市年太阳光照天数在 240 天左右,光照时间有 2000 多小时,<br />

属于适宜推广太阳能产品的地区。<br />

义乌离“太阳能”之城还有距离<br />

在义乌城乡,太阳能设施随处可见:屋顶上密密麻麻安装着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在为<br />

晚间的发光发亮而积蓄着能量;太阳能红绿灯在一丝不苟地引导着城市的交通。即使夜幕降临,太<br />

阳带来的光和热并没有散去,还在家家户户的太阳能热水器上继续“发光发热”。除了在太阳能集热<br />

利用之外,在太阳能发电方面,我市也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目前国内单一屋顶上最大的太阳能光<br />

伏发电站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已经建成。<br />

虽然利用太阳能的相关技术已比较成熟,且有政策扶持,但从现实看,我市迈向“太阳能”之<br />

城的步伐并不会一帆风顺。“头顶着光环,肩负着困难,特别是新兴的太阳能屋顶发电要大面积推广<br />

使用尚需时日。”业内一人士这样认为,义乌离“太阳能”之城还有不少距离。<br />

义乌商报 20090604<br />

http://www.ywnews.cn/content/200906/04/ywnews_77071.htm<br />

中国循环经济高层论坛关注高能效太阳能<br />

近日,由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与新华社主流媒体联合主办的“中国循环<br />

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在新华通讯社隆重举行。在此次高层论坛上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作为新能源<br />

领域代表,倍受关注。<br />

有“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风向标”美誉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是近年来科博会每年的主<br />

要活动之一,由新华每日电讯社、经济参考报、新华网、参考消息?北京参考、中国名牌等媒体与<br />

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主办。本次论坛云集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领<br />

导、循环经济界专家以及致力于节能减排、倡导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领导人。<br />

当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br />

重中之重。论坛探讨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以及挑战。论坛还对循环经济<br />

典型成功案例进行了解剖,旨在让社会公众更多地感受循环经济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培<br />

养生态环保的观念,逐步使全社会认识到,循环经济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br />

每一个人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br />

日利达太阳能公司董事长王惠余受邀到会发表演讲并介绍推进高能效太阳能经验。王惠余介绍<br />

说当我们在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时候,讨论循环经济发展的时候,无疑就会牵扯到节能减排,牵扯到<br />

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而太阳能热水器在这方面更有其他产业无比比拟的优势,有数据显示,每一<br />

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可以取代 100 公斤标煤产生的热量。尤其它是零排放,不会对环境产生<br />

任何污染。反过来说,如果因为减少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而能用到热水,那每平方米太<br />

阳能热水器每年产生的环境效应是 70 块钱,其寿命周期律的总的环境效应是 750,与 06 年统计数<br />

据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从 9000 万平方米来计算,就达到了 6.9 亿元,其环保效应非常明显。<br />

在 03 年,就有我们行业专家向当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解振华游说过。如果使 13 亿中国人每天<br />

一天都洗热水澡,如果使用电热水器,那么要再建两个三峡发电站。<br />

王惠余说我们在谈到环保产业,节能产品的时候,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概念,一个产品,在使<br />

115


用的时候,是节能的和环保的。但是在其生产制造全过程中,是否也是节能和环保的呢?这方面的<br />

例子很多,我们的最终产品可能清洁能源的、干净的,没有污染的,节能的,但是其生产制造过程<br />

却反而高能耗、高污染的。在这些方面,太阳能热水器产业也具有独到的优势。每生产一台两个平<br />

方的热水器为例,基础设施的能耗是 0.7 公斤的标准煤。包装材料会耗能 5.28 公斤的标准煤,因原<br />

料材料会消耗 186.12 公斤标准煤。运输、物流会耗掉 2.14 公斤的标准煤。但是太阳能热水器生命周<br />

期为能源效应高达 90%以上。就是一年就能回收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的全部能耗。因此,太阳能热<br />

水器产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产业,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一个可以造福人类子孙<br />

万代的产业。这样一个节能环保的好产品,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又很具优势。我们知道任何一个<br />

家电产品,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哪怕是摩托车或者是汽车,都是舶来品,而唯独太阳能热<br />

水器,不要说老百姓,就是部长、省长家里装的可能都不是进口的,因为它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发明、<br />

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是可再生能源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基本实现了产业化的民族产业。<br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太阳能热水器极有可能大局进攻国际市场,为全人类节能减排做出一个贡<br />

献。<br />

参加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亲切接见了王惠余董事长。会后,新华社记者就太阳<br />

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日利达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高能效太阳进行了专访。这是在短短一个月时<br />

间内,新华社对日利达的第二次高度关注。新华社曾在 4 月 23 日发布了《太阳能行业发展新趋势:<br />

将走向高能效时代》的新闻通稿。此次王惠余董事长受邀到新华社总部参加"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br />

论坛"并发表演讲向与会的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介绍日利达高能效太阳能经验,充分表明高能效太阳<br />

能已经引领了行业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趋势。<br />

慧聪暖通制冷网 20090604<br />

http://info.hvacr.hc360.com/2009/06/041000119472.shtml<br />

日本国内太阳能电池出货量增长<br />

新华网东京 6 月 3 日电(记者叶佳) 日本太阳光发电协会 3 日公布的统计表明,在政府恢复<br />

发放家用太阳能设备安装补助金的激励下,日本国内 1-3 月份太阳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加 18%。<br />

数据显示,按发电能力计算,1-3 月份的太阳能电池出货量为 73268 万千瓦,仅次于政府取消补<br />

助金制度前夕(2006 年第一季度)的水平。不过,在出口方面,由于经济萧条,主要市场欧洲的需<br />

求低迷,因此第一季度太阳能电池的出口减少了 19%。包括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在内的出货量比上<br />

年同期下滑了 11%。<br />

数据还表明,在截至今年 3 月份的 2008 财年,日本的太阳能电池出货总量达到 112.0521 万千<br />

瓦,同比增加 23%。其中,国内市场出货增加 13%,面向海外的出口也较强劲,同比增加 26%。<br />

新华网 20090603<br />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09-06/04/content_2694769.htm<br />

肖特太阳能将关闭 15 兆瓦组件生产厂<br />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最新了解到,为在 7 月 31 日之前达到精简全球制造业务的计划,德国<br />

肖特太阳能将关闭其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比勒里卡 15 兆瓦的组件生产厂。<br />

此举将影响到 180 名全职雇员和 45 个临时工作人员,该公司表示,将在其他地点提供就业机会<br />

向这些受影响的员工。<br />

据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透露,在关闭美国马萨诸塞州生产厂之前,肖特太阳能已经在<br />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尔布开克新开一家工厂,用于制造光伏组件和太阳能热能发电厂的集热器。公<br />

司在新厂投资超过 1 亿美元,生产光伏组件和太阳能热能发电厂的集热器。在第一阶段,光伏组件<br />

的年产能将会高达 85MW。至于集热器,公司计划年产能达到 400MW。<br />

该公司表示,由于客户的问题,马萨诸塞州的工厂将继续通过罗斯维尔的办公室处理其在北美<br />

116


的销售业务。<br />

NS 携手尚德开发基于 SolarMagic 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br />

中投顾问 20090604<br />

http://finance.ifeng.com/hk/cx/20090604/744201.shtml<br />

总部设于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的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与<br />

全球最大的晶体硅光伏发电模块生产商尚德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Co. Ltd.) 签署<br />

了一份技术合作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尚德公司将对美国国家半导体的 SolarMagic? 技术进行评<br />

估,并希望通过合作携手推动这种技术及开发新一代的解决方案。<br />

美国国家半导体的 SolarMagic 电源优化器利用分立式元器件将电能馈送到太阳能发电系统的<br />

各个组件,因此即使太阳能系统受制于阴影、碎片遮蔽以及电池板失配等实际环境因素的影响,这<br />

款电路仍可最大程度的挽回发电量损失。<br />

美国国家半导体重要市场及业务开发部高级副总裁 Michael Polacek 表示:“美国国家半导体非<br />

常荣幸能够与全球最大的晶体硅光伏发电模块生产商尚德公司合作。尚德公司与美国国家半导体拥<br />

有同一愿景,那就是推动太阳能应用的普及。美国国家半导体拥有先进的模拟及电源管理技术,这<br />

些技术优势将有助于我们在太阳能市场的发展,从而不断开发各种的创新技术。”<br />

尚德公司系统研发部副总裁 Dr. Cai 表示:“在太阳能领域,创新技术的成功开发有赖于多方的<br />

合作。我们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将美国国家半导体的 SolarMagic 技术应用于尚德的高效率太阳能电池<br />

板中。这种创新技术预计可大幅提高太阳能系统的发电量,进而推动使太阳能系统的应用普及。”<br />

美国国家半导体的 SolarMagic 技术旨在提升太阳能系统的发电量。太阳能组件往往会受到树<br />

荫、烟囱、电线阴影、落叶、碎片以及老化污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系统的发电量大幅下跌。在这<br />

些情况下, SolarMagic 技术可为太阳能系统提供补偿,确保家庭及企业用户可以获得稳定的太阳能<br />

供应。<br />

电子产品世界 20090604<br />

http://www.eepw.com.cn/article/94962.htm<br />

英国公司计划建设太阳能数据中心<br />

一家英国公司正在建立一个新的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将结合使用太阳能和先进的服务器电能<br />

管理,这种方法可使较小的数据中心把太阳能作为动力源。<br />

在北威尔特郡的一家前英国电信交易公司的位置,WorldBackups.net 正在建立占地 2600 平方英<br />

尺的设备中心,并计划与明年第二季度将其发布网上。<br />

数据中心运营商渴望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满足企业所承诺的社会责任。但到目前为止,太阳能<br />

和风能均未得到充分利用。成本和能力问题限制了任何一家数据中心使用 PV 太阳能作为其主要电<br />

力来源的范围,因此太阳能对他们来说是一项特别的挑战。<br />

WorldBackups.net 计划使用太阳能阵列为数据中心供电,该方法能够降低当他们关掉服务器时的<br />

电能消耗。该公司表示,他们正在开发一种先进的应用软件程序来管理服务器资源,该程序可根据<br />

需求开启或关闭电源服务器,并能在一分钟内为开启必要的网络空间供电。<br />

WorldBackups 的总经理 Roland Scott 表示,电源管理是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关键的一步。他说:<br />

“我们能够仅仅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是因为我们将会有能力在不需要时关闭基础设施。在夜间,<br />

我们需从那些利用太阳和风这样可再生能源的公司购买电能。”<br />

WorldBackups 希望能够在白天产生大于需求的电能,并将该超额电能出售给当地只使用可再生<br />

能源的公共设施机构,从而该公司就可抵消夜间购买电能的费用。<br />

太阳能数据中心存在的一个问题<br />

117


由于服务器和冷却设备需要大量的电能,因此太阳能一直未被数据中心广泛应用。利用太阳能,<br />

需安装一个巨大的 PV 太阳能电池板来产生数据中需要的能源。<br />

目前,AISO 是唯一一家完全利用 PV 太阳能供电的数据中心。该公司在加州罗莫兰有 1500 平<br />

方英尺的设备中心。它利用 120 个太阳能电池板为其数据中心提供直流电,这些直流电穿过一个逆<br />

变器并储存在电池中。<br />

与其他企业的设备中心相比,这个由 WorldBackups.net 设计的网站数据中心只是很普通的一个,<br />

但它仍是 AISO 网站的 1.7 倍。<br />

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服务器能够节约电能,但反复开启电源会缩短硬件的生命周期,因此该节<br />

能措施的应用面临很多阻碍。反复开启电脑和服务器的电源而引起的危害一直是 IT 领域讨论和争辩<br />

的主题。但 Scott 表示 WorldBackups 有望使该节能措施得到应用。<br />

Scott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先进技术不仅存在于硅谷或是英国的 hi-tech hotspots。就在威尔<br />

特郡,我们正在建立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数据中心,并用其证明环保投资会成为很好的商机。我们<br />

有两个目标:一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二是做好接受将来可能出台的规范环境法律的<br />

准备。<br />

IT专家网 20090604<br />

http://datacenter.chinabyte.com/296/8885296.shtml<br />

2100 万财政补贴为山东威海太阳能“加热”<br />

记者从山东省威海市经贸委了解到,山东省经贸委、财政厅日前联合下达了 2009 年太阳能集热<br />

系统财政补贴项目计划,威海市又有 37 个节能项目列入该计划,可获财政补贴资金 2100 万元。项<br />

目全部达产后日产热水达到 2613 吨,年可节约 7049 吨标准煤。<br />

据了解,全省本批次项目计划下达总个数为 267 个,威海市列入计划数占项目总数的七分之一<br />

还多,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及获得财政补贴金额均列全省第一。这是山东省自 2007 年启动太阳能集<br />

热系统财政补贴计划后公布的第三批次项目计划。前两批次威海市列入计划的 23 个项目已全部实施<br />

完成,2274 万元补贴资金也已全部拨付到位。<br />

截至目前,威海市列入省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计划的项目已经达到了 60 个。<br />

威海晚报 20090604<br />

http://www.sd.xinhuanet.com/wq/2009-06/04/content_16712238.htm<br />

Grid Parity 是否会给太阳能产业带来变化?<br />

许多太阳能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相信,当实现 grid parity(太阳发电成本下降至与传统发电成本相<br />

当)的时候,太阳能发电市场就将迎来拐点,之后其发展将势不可挡。<br />

但 iSuppli 公司认为,即使真的有这么一天,也不太可能给太阳能系统安装带来急剧增长。这是<br />

因为屋顶光伏系统需要高昂的前期投入成本,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才实现投资回报。实际上,随着太<br />

阳能产业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当全球各地区达到 grid parity 的时候,该产业的增长将会比较温和。<br />

继 2009 年增长速度放缓之后,按安装系统的兆瓦数衡量,预计 2010-2013 年光伏系统安装的复<br />

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72.4%。2010 年到 2020 年,预计届时将有许多在太阳能安装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br />

达到 grid parity,到时复合年增长率将下降到 20%。<br />

Grid parity 的定义<br />

对于 grid parity 有许多不同的定义,iSuppli 公司的定义是:当屋顶太阳能系统在五年内实现 100%<br />

的投资回报的时候。而且,它所带来的债务——即太阳能系统投资的负现金流,一定不能超过总体<br />

安装成本的 25%。<br />

“iSuppli 公司预计,grid parity 不会导致用户对于光伏系统的需求骤增,”iSuppli 公司高级总监<br />

118


及首席分析师 Henning Wicht 博士指出,“该市场可能平稳过渡,当 grid parity 到来的时候,需求会<br />

以渐进的方式变化。这是因为用户仍然需要事先投资,并在较长时间内等待获得回报。这在很大程<br />

度上与人们的心理有关。太阳能系统预计会工作 30 年,投资这种系统需要有坚定的决心。”<br />

因此,预计全球光伏安装将平稳增长,即使当某些国家达到 grid parity 时也会如此。决定光伏安<br />

装增长情况的主要因素,将是供需平衡,该因素将主导价格走势。<br />

太阳能市场将摆脱“西班牙流感”<br />

预计 2009 年全球光伏安装容量将比 2008 年减少 32.3%,从 5235 兆瓦下降到 3546 兆瓦。但是,<br />

这种下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结果:预计西班牙光伏安装将急剧减少。<br />

2008 年西班牙占全球光伏安装容量的 50%。此前西班牙光伏安装大增是人为因素的结果,因为<br />

该国的上网电价补贴(feed-in-tariff)调降的日期即将来临,而且光伏系统补贴上限即将提高到了 500<br />

兆瓦。这将导致 2009 年西班牙光伏市场增长速度明显下降。<br />

但是,2010 年光伏安装容量将会反弹,届时增长率将回升到 42.5%,2012 和 2013 年将分别增<br />

长 73.6%和 68.6%。<br />

下图所示为 iSuppli 公司对于全球光伏系统安装容量的预测。<br />

来源:iSuppli 公司,2009 年 5 月<br />

等待 grid parity<br />

由于太阳光照情况和传统发电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家达到 grid parity 的时间也会有先有<br />

后。<br />

“意大利可能是最接近达到 grid parity 的国家,”Wicht 表示,“意大利电价较高,系统的价格较<br />

低。该国的太阳光照也很强烈。”<br />

但即使是意大利,要达到现金损益平衡也还需要大约 14 年的时间。而且,目前安装系统所需的<br />

负债将达到净系统价格的 35%。<br />

iSuppli 公司预计,意大利太阳能产业要到 2012 年以后才能达到 grid parity。<br />

第二接近 grid parity 的国家是德国,该国电价也较高,而且供应低成本太阳能系统。但是,根据<br />

iSuppli 公司的定义,德国在 2018 年以前难以达到 grid parity。<br />

如果消费者目前支付的溢价是每千瓦时 0.35 美元,那么美国加州可能已达到了 grid parity。但是,<br />

这种 grid parity 只是对于该州的一小部分消费者而言。也许要等四、五年以后,大多数家庭才能达到<br />

119


grid parity,每千瓦时的电价达到 0.22 美元。<br />

但是,这些因素不太可能刺激太阳能安装大增。<br />

“关于 Grid parity 的定义是不精确的,因此很容易被视为太阳能产业的圣杯,”Wicht 表示,“随<br />

着太阳能系统价格持续下降,以及政府推出刺激措施,20 年的投资回报率将达到 5-10%。象其它任<br />

何市场一样,在先行者的后来者的推动下,太阳能普及率将会上升。该市场从普及率角度来看目前<br />

处于早期阶段。象其它市场一样,太阳能系统的普及率将逐渐提高。”<br />

电子产品世界 20090604<br />

http://www.eepw.com.cn/article/94969.htm<br />

一季度日本太阳能电池全球出货量逾 244MW<br />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最新了解到,根据日本太阳光发电协会 6 月 3 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br />

2009 年 1-3 月日本太阳能电池全球出货量为 244.281MW,同比下降 11%。<br />

出口量则因景气恶化导致欧洲市场需求低迷,当中欧洲地区年减 21.0%、北美地区也年减 2.7%。<br />

但在日本国内,因日本家庭用太阳能发电设备导入补助金制度于 2009 年 1 月上路带动日本内需出货<br />

量年增 13%至 23 万 6,787KW;出口量也年增 26%至 88 万 3,734KW。<br />

另外,2008 年度(2008 年 4 月-2009 年 3 月)日本太阳能电池全球出货量(内需+出口)年增<br />

23%至 112 万 521KW,创历史新高纪录。<br />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1997 年<br />

日本太阳能累积发电总量达 91MW,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此后这种趋势一直延续。截至<br />

2006 年底,日本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760 兆瓦,其中户用光伏系统的安装量达到 36 万户,<br />

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254 兆瓦,位居世界各国之首,成为光伏产业的领头羊。而日本太阳能制造商夏<br />

普的太阳能电池产能从 2000 年到 2006 年一直位居全球首位。但由于自 2006 年开始,政府取消补贴<br />

政策,日本光伏产业的发展势头被遏制,全球第一的位置也逐渐被德国、西班牙等国取代。<br />

中投顾问 20090604<br />

http://news2.eastmoney.com/090604,1106,1096394.html<br />

中东最大并网光伏电站落成<br />

近日,来自阿联酋阿布扎比的太阳能系统集成商 Enviromena 完成了其在 Masdar 的 10MW 太阳<br />

能发电厂。这一项目也是目前中东地区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br />

Enviromena 公司的 CEO Sami Khoreibi 表示,在 Masdar 的发展过程中,这将是一个里程碑的事<br />

件。由 87777 光伏组件组成的 212000 平方公尺(55 公顷)的这一项目将会产生 17500MW 的清洁能<br />

源,每年大约抵消 1500 吨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每年 11000 名乘客从阿布扎比飞往伦敦所产生的碳排<br />

放量。<br />

据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透露,Enviromena 公司此前曾负责设计建造 Masdar 市共计 5<br />

兆瓦太阳能发电系统。该 5 兆瓦的发电系统预计年电产能为 1,700 万千瓦时,与此同时还将减少超<br />

过 7000 吨的碳排放。<br />

Masdar City项目将耗时 8 年为 50 万家庭用户和 1500 个商业用户安装太阳能组件,该项目总投<br />

资约为 70 亿美元。Masdar City 占地 6500 平方米,将主要采用太阳能发电,并大量使用高效能新技<br />

术,如电流运输,废弃物及污水循环处理,自然通风及遮阳等。Masdar City5 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系<br />

统将提前完工投入使用,这样可以为 Masdar City 部分工程的建设和后续城市的使用提供清洁的电<br />

能。<br />

中投顾问 20090603<br />

http://www.sp.com.cn/dlyw/gjdlyw/200906/t20090604_129478.htm<br />

120


中国拟对用太阳能发电之能源企业提供优惠费率<br />

中国将对运用太阳能发电的能源企业提供一项优惠费率措施,此举为中国政府鼓励使用清洁能<br />

源的计划之一。报导指出,中国两家国营电力传输配电公司将把上述费用付给用太阳能发电的能源<br />

企业,每度太阳能电力的费用为人民币 1.09 元(煤矿火力发电仅须 0.3 元便可获利)。<br />

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该国计划在 2020 年将采用再生能源的比重<br />

提高至 15%。<br />

根据中国政府官员最新的预估,中国到 2020 年的太阳能发电容量将介于 10-20 GW 之间,远较<br />

原先的 1.8 GW 为高。2008 年底时已装置的太阳能发电容量不到 0.1 GW。<br />

欧洲太阳能发电产业协会在 3 月曾指出,2008 年全球太阳能发电容量自 2.4 GW 成长至 5.5 GW,<br />

西班牙与德国分居前二大国家。<br />

华尔街日报 20090604<br />

http://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_1408140864366059.html<br />

30 亿台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将落户新余<br />

大江网讯 记者张愉:6 月 4 日,大江网记者获悉,台湾台虹科技公司将在新余投资 30 亿元建<br />

设 500 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力争今年底形成 100 兆瓦的产能。<br />

近年来,江西的光伏产业异军突起,形成了以新余为主产地、以赛维 LDK 为核心企业的较强生<br />

产能力,成为江西新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西光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9 亿<br />

元、同比增长 1.24 倍,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12.8%,拉动全省工业增长 1.9 个百分点。目前,<br />

江西已经确立将新余经济开发区、上饶经济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光伏产业高度<br />

集聚的特色产业区。<br />

蓬勃发展的光伏产业,成为江西吸引台商投资的又一亮点。据悉,除台虹科技公司的投资外,<br />

已在新余投资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的台湾精胱科技公司又有新动向,该公司同意将 CIGS 太阳能电<br />

池新技术的研发放在新余。此外,专门从事能源生产的大企业——大同股份公司也表示将在江西投<br />

资光伏产业,近期,该公司将来江西考察。<br />

大江网 20090604<br />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09/06/04/011128055.shtml<br />

NS 与 SunEdison 携手提升太阳能系统发电效率<br />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宣布该公司与北美最大的太阳能服<br />

务供应商 SunEdison LLC 携手启动一系列现场测试,旨在提升太阳能系统的发电效率。<br />

SunEdison 公司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的 SolarMagic? 电源优化器在加州对太阳能系统进行了一<br />

系列现场测试。美国国家半导体的 SolarMagic 电源优化器可以确保单个电池板不受同组其它电池板<br />

的影响,独立实现最高发电效率。事实上,太阳能电池板很容易受到阴影、碎片遮蔽、输电失配以<br />

及老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系统发电量下降。<br />

SunEdison 公司致力于以全新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太阳能服务。客户只需缴交电费,便可享用来<br />

自该公司太阳能发电厂所提供的电力。2008 年 3 月,该公司的电力输出量超过 100GWh,在北美太<br />

阳能服务市场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br />

美国国家半导体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Brian Halla 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 SunEdison 公司合<br />

作。该公司通过业内领先服务架构,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服务。用户通过该公司高效的服务<br />

节省了大量电费开支。我们相信美国国家半导体的 SolarMagic 电源优化器可以进一步增强<br />

SunEdison 公司的服务水平。”<br />

SunEdison 公司美洲区总经理 Brian Jacolick 表示:“SolarMagic 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太阳能系<br />

统的发电效率,从而帮助我们的客户节省更多电费开支。我们将秉承 SunEdison 的优良传统,继续<br />

121


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太阳能服务,而美国国家半导体的先进模拟及电源管理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我<br />

们的竞争优势。”<br />

SolarMagic 电源优化器简介<br />

美国国家半导体开发的 SolarMagic 电源优化器技术,旨在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发电量,即<br />

使出现同一系统内的部分电池板因失配而导致系统发电量大幅下跌, SolarMagic 电源优化器仍可确<br />

保每一电池板发电量达至最高。SolarMagic 电源优化器利用先进的算法及混合信号技术确保每一电<br />

池板的发电量能够提升至最高的水平,因此即使其他电池板出现失配导致发电量下跌,仍可确保跌<br />

幅减少达 57%。<br />

电子产品世界 20090604<br />

http://www.eepw.com.cn/article/94974.htm<br />

AMAT 首席执行官:2010 年初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市场将复苏<br />

美国应用材料(AMA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克 R·斯普林特。(点击放大) 美国应用材<br />

料(Applied Materials,AMA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克 R·斯普林特(Michael R. Splinter)在记者<br />

招待会上对今后太阳能电池用制造设备市场进行了预测。他表示,虽然 2009 年太阳能电池用制造设<br />

备市场在大幅萎缩,但由于美国和中国都推出了经济刺激政策,该市场将从 2010 年初开始复苏。不<br />

过,斯普林特还表示,很难预测何时能恢复至 2008 年的水平。<br />

关于 CIGS 型太阳能电池等新型太阳能电池用制造设备的开发,他表示,“这些新型太阳能电池<br />

均为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和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的变形,我们将开展这两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制造<br />

设备业务。如果是产量较大且具有成本优势的类型,我们会考虑涉足。但现阶段,还没有出现在工<br />

业水平上比硅型太阳能电视更具成本优势的类型”。<br />

此外,曾向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提过建议的斯普林特还预测,以欧洲为中心导入的电力收购制<br />

度“Feed-in Tariffs(FIT)”,在美国导入的可能性很低。他列举的理由是,FIT 促进个人及企业设置<br />

太阳能电池,而美国则计划以电力公司为主导入太阳能电池。<br />

技术在线 20090605<br />

http://china.nikkeibp.com.cn/news/econ/46336-20090603.html<br />

供热采暖建筑一体化 我省 25 所学校将利用太阳能采暖<br />

青海新闻网讯 昨天上午,向全国征集方案的青海省“两基”攻坚寄宿制学校太阳能供热采暖建<br />

筑一体化示范项目技术方案评选工作结束。随着青海省“两基”攻坚寄宿制学校太阳能供热采暖建<br />

筑一体化示范项目的正式实施,分布在果洛、玉树、黄南、海南地区海拔 3700 米以上的 25 所寄宿<br />

制学校,在不远的将来将使用上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如此大规模的校舍工程利用太阳能供热采暖,<br />

在全国尚属首次。<br />

我省太阳能资源位居全国第二。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引导下,<br />

我省太阳能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全省建设太阳能建筑利用示范项目 30 多个,投资过亿元,建成农牧<br />

区被动式太阳能房达 38 万平方米。今年 3 月,省政府全面部署了全省 9 个攻坚县寄宿制学校建设工<br />

作,要求两年内和校舍建设同步完成攻坚项目学校太阳能采暖设施的设计、招标和施工,为高寒缺<br />

氧、生存环境严酷地区的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把该项目做成“放心工程”和“示范<br />

工程”,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省教育厅在国家有关部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方案。<br />

公开征集太阳能供热采暖建筑一体化项目技术方案,在全国属首次。<br />

青海新闻网 20090605<br />

http://news.sina.com.cn/o/2009-06-05/080415739772s.shtml<br />

122


SunPower 力荐家庭与企业利用可负担、可获用的太阳能“把握今天”<br />

美通社-PR Newswire 加州圣何塞 6 月 4 日电 高效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系统制造<br />

商 SunPower Corp. (NASDAQ: SWPRA) (NASDAQ:SPWRB) 已经推出了一项新的对话和营销<br />

计划,旨在使太阳能的承诺成为美国人日常中的现实。SunPower 生产全球最强大的太阳能技术。如<br />

今,通过全公司及联邦、州政府与当地的税收减免所提供的资金方案,SunPower 系统的成本能减少<br />

50%,使得太阳能技术非常可行。<br />

SunPower 首席营销官 Jan Soderstrom 表示:“对于太阳能产业与 SunPower 来说,这个时刻令<br />

人兴奋,也是个吉兆。我们在最关键的时刻正为各个家庭和企业带来确实可获用的太阳能。我们新<br />

的数字平台和广告计划重要举措是为了向人们提供知识和工具,旨在控制上升的能源成本并获得对<br />

太阳能高投资的回报。”<br />

这次的“把握今天”(SeizeToday) 计划由 Tribal DDB 与 DDB San Francisco 合作创立,它正<br />

凭借无线广播和数字广告进入各个家庭和企业。另外,该计划还使用户外广告、移动工具广告和机<br />

场广告,所用的标题有“再生电”、“更多地利用太阳”、“保证每次日出都有回报”以及“屋顶促进<br />

方案如今可行”等。而微型网站 http://www.seizetoday.com 也能使客户了解更多。<br />

SunPower 还更新了网站 http://www.sunpowercorp.com ,使之以现有客户和他们的 SunPower<br />

系统带来的成功经历和节约为重点,从而利用了自己在太阳能产业的领导地位。<br />

美通社 20090605<br />

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JL,20090605,00000628&columnid=955<br />

Frost & Sullivan:欧洲太阳能采暖系统市场将增加一倍<br />

美通社-PR Newswire 伦敦 6 月 4 日电 过去四年中,欧洲太阳能采暖系统 (solar thermal system,<br />

简称 STS) 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政策制定者、市场参与者和终端用户纷纷对 STS 表现<br />

出浓厚兴趣,从而确保了该领域具备高增长潜力。由于其巨大的长期增长前景,这个市场吸引了多<br />

家在促进该行业发展中起着着核心作用的新参与者的加入。<br />

来自 Frost & Sullivan (http://www.buildingtechnologies.frost.com/) 的新分析报告《European<br />

Solar Thermal Heating Systems Market》指出,该市场在 2008 年获得了超过 9.589 亿欧元的营收,并<br />

且预计这一数字将在 2014 年达到 22 亿欧元。该研究所调研的技术包括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和主<br />

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br />

Frost & Sullivan 研究分析师 Hammam Ahmed 表示:“目前,该市场在欧洲的主要驱动力就是<br />

政府以财政补贴、税收抵免和制度改革的形式对 STS 的支持。STS 市场对政府提供的支持的波动<br />

高度敏感。”<br />

美通社 20090604<br />

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JL,20090605,00000614&columnid=955<br />

1 至 4 月销量持续 70%增长 太阳雨太阳能领跑中国光热产业<br />

在四川从事太阳能销售的蒋先生最近很高兴,因为他所代理的太阳雨品牌让他变成了迅速致富<br />

的人。和他一样心情的还有全国数千名经销商们。有关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30 日,太阳雨太阳能平<br />

均销量增长率 70%,从 2006 年研发、应用、推广保热墙技术之后,太阳雨年销售业绩增速加快,每<br />

年都实现了成倍翻番增长,不断刷新企业销量记录,最终奠定太阳雨中国太阳能产业新领军者的主<br />

导地位。这与当前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整个太阳能行业销量放缓、个别老品牌甚至出现负增长形成鲜<br />

明对比。太阳雨太阳能同期销量仍保持高速稳定增长,令遍布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们兴奋不已,他们<br />

庆幸选中了一个好品牌。<br />

据太阳雨太阳能销售总经理陈荣华透露,这一喜人成绩的取得,既与太阳雨太阳能今年一系列<br />

的销售促进、品牌建设政策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太阳雨太阳能层层推进的“家电下乡”、“阳光帮富”<br />

123


等行动的战略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太阳雨太阳能的系列亲民行动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普遍认<br />

可,即使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太阳雨国内市场仍然取得了 70%的高速增长。<br />

据相关行业媒体的调查研究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企业增长率有所放缓,大<br />

多数的区域性品牌及一些老品牌出现了负增长。相比较而言,太阳雨最终 1 至 4 月全国市场总体销<br />

售实现了 70%增长。对于太阳雨的经销商而言,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因此,太阳能经销商经营的真<br />

正风险其实来源于最初的品牌选择,品牌选错了,那市场就只能是别人的,选对了,那你同样也能<br />

分享到 70%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丰厚利润。<br />

北京晨报 20090605<br />

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html/2009-06/05/content_119444.htm<br />

浙江"向日葵"打响自主品牌 太阳能电池板畅销欧洲<br />

在德国慕尼黑的高速公路上,你可以看到许多屋顶形的太阳能发电站。日前刚从德国参展返回<br />

绍兴的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国军说,这是利用他们生产的“SUNOWE(向日光<br />

科)”牌太阳能电池板建成的。<br />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太阳能光伏企业行情突变,浙江向日葵光能公司却一枝独秀:今年一季<br />

度,实现利润 800 多万元,根据目前的订单,今年利润有望突破亿元。从 2006 年开始,该公司销售<br />

利润增幅每年都超过 300%,去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元。<br />

“打响自主品牌,使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是公司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向日葵”董事长吴建龙<br />

说,从四年前建厂开始,公司就坚持以自主品牌出口太阳能电池板,目前产品已经得到德国、意大<br />

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客户的认可。<br />

“在西班牙,只要一提到太阳能电池,人们就会想到 SUNOWE 牌。”西班牙进口商伊尔公司给<br />

“向日葵”的反馈里这样说。德国进口商保尔公司和康尼公司是当地知名的太阳能设备供应商。他<br />

们对“向日葵”产品的评价是品质可靠,价格公道。<br />

以自主品牌成品出口,让“向日葵”确立了竞争优势。该公司总工程师周晓兵告诉记者,他们<br />

从加工单晶硅片开始,到生产出成品太阳能电池板,每一个生产环节都由自己控制,严格按照客户<br />

要求生产,避免了质量波动。从产品优品率来看,向日葵光能公司优品率在 90%以上,而同行一般<br />

低于 80%。<br />

利用先进技术控制成本,提高产品性能,更是让“向日葵”底气十足。在太阳能电池焊接车间,<br />

笔者看到一台台自动化的焊接机在忙碌工作。一个工人可以管理两台这样的机器。周晓兵说,仅这<br />

一套设备,就可以让他们比同行节约 30%左右的人工成本,而且焊接效果十分稳定。他们还采用多<br />

项新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延长使用寿命。<br />

浙江日报 20090605<br />

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6/05/content_16726351.htm<br />

照明“大鳄”看好兰州太阳能光伏发电<br />

大连路明集团高层 6 月 3 日来兰进行实地考察。据权威人士透露,路明集团对兰州的太阳能光<br />

伏发电和 LED光源系统的研发合作和产品开发、稀土原材料开发应用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合作兴趣。<br />

西部商报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 4 月份,省政协副主席、兰州市长张津梁就率兰州市招商考察<br />

团参观了大连路明集团,并就照明产业与集团董事长肖志国座谈交流,双方还签订合作框架协议。<br />

6 月 3 日,大连路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肖志国、副总裁王利军、大连光电子产业园发展有限公<br />

司常务副总经理陶建波一行来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兰州市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就 LED 电子光源<br />

与太阳能结合、光电子产品应用、稀土原材料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及洽谈合作。<br />

据悉,太阳能光伏发电研发、稀土基础原材料的开发等都将是路明集团在兰州投资和开发的重<br />

点。<br />

124


据了解,大连路明集团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家能够同时拥有发光材料和发光芯片两大半导体照明<br />

产业核心技术的行业骄子企业之一。<br />

西部商报 20090605<br />

http://news.163.com/09/0605/17/5B2FJON6000120GR.html<br />

美国内华达州对太阳能采用税收抵免政策<br />

美国内华达州州长吉姆·吉本斯近日签署了两项新的太阳能法案成为法律,希望运用税收抵免<br />

的新政策来推广太阳能在该州的应用。<br />

这两项新法案分别是,延长减税期限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厂的发展和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br />

标。<br />

美国各州当前的太阳能政策主要是基于《美国 2005 能源政策法案》提出。为了激发相关利益主<br />

体的节能积极性,美国政府主要使用了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激励手段。例如为了鼓励太阳能设备的<br />

应用,将税收抵免的幅度提高到 30%,必将对美国太阳能设备的推广起到重大促进作用。针对不同<br />

的节能行为,主要实行税收抵免(tax credit)与税收扣除(tax deduction)两种优惠。<br />

另外,美国政府还会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太阳能产业。最新的消息是,美国能源部近日已经<br />

宣布,依据 2 月份通过的再投资与复苏法案,将再划拨 1.176 亿美元用于太阳能项目的开发。在 1.176<br />

亿美元的总额中,5150 万美元将用于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目的在于使太阳能成本降低,并能与常<br />

规电力竞争。另外,太阳能部署将获得 4050 万美元的资金,侧重于攻克一些非技术性的障碍。<br />

中投顾问 20090605<br />

http://solar.ofweek.com/2009-06/ART-260005-8110-28415300.html<br />

赵玉文: 光伏产业的大机会才刚开始<br />

在中国光电技术发展中心、《浙商》杂志社、浙江省能源研究所联合主办,浙商理事会承办的<br />

2009 太阳能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br />

赵玉文。<br />

中国光伏产业为什么受挫最大<br />

《浙商》:赵主任,在这次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下,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产业<br />

受到了怎样的影响?<br />

赵玉文:金融风暴使市场和产业运转减速,我国光伏产业遭受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尤其严重。<br />

此次金融危机对光伏产业来说,中国是受挫最为严重的国家,比日本、欧洲都要严重。欧洲、日本<br />

和美国光伏产业影响相对较小。<br />

《浙商》:作为世界光伏电池第一大生产大国,为什么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的重创比欧洲、日本更<br />

严重?<br />

赵玉文:中国光伏产业遭受重创正是“两头在外”导致的结果,其中“材料在外”的形势正在<br />

发生变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2008 年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由于中国<br />

光伏企业市场基本在国外,金融危机使海外市场萎缩,极小的内需市场对我国光伏产业起不到支撑<br />

和缓冲作用;而且中国光伏企业原材料短缺,成本高,光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受极少数企业生产<br />

的质量低劣光伏组件拖累,国产组件的平均质量比不上日本、欧洲,市场竞争力差,这无疑使金融<br />

危机的影响雪上加霜。<br />

据我所知,日本光伏市场较大,光伏产品 1/3 的市场在本国;尤其是在恢复补贴政策后,他们<br />

的光伏企业现在加班加点生产,非常红火。而欧洲的光伏产品原来就供不应求,且质量比较高,市<br />

场受到的影响基本转嫁到进口产品上,其中主要是中国产品。<br />

125


《浙商》:这些投身于光伏产业的企业会出现一轮新的“洗牌”吗?<br />

赵玉文: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预计部分光伏项目会停建或缓建。业界一直认为光伏产<br />

业未来将会“洗牌”,其实‘洗牌’是一个市场经济中正常的动态过程,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然<br />

表现,只是在经济危机时期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已。<br />

《浙商》:如此一来,光伏产业还有投资的机会吗?<br />

赵玉文:当前光伏发电正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在 2000 年,光伏发电大概占总发电量的<br />

万分之几。根据世界能源组织对未来光伏发电发展趋势的预测,到 2010 年,光伏发电大概占总发电<br />

量的千分之几;到 2020 年,光伏发电大概占总发电量的 1%;到 2030 年,光伏发电大概占总发电量<br />

的 9%左右;到了 2040 年,光伏发电大概会占总发电量的 20%以上。<br />

光伏发电目前还不到总发电量千分之一,如果发展到 2020 年的 1%、2040 年的 20%,这不是 1<br />

倍、2 倍的变化,而是几个数量级的变化,是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增长。遇到金融危机后,光伏产<br />

业投资还有没有机会?我认为光伏产业的发展现在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投资机遇非常大。<br />

光伏产业发展将更加蓬勃<br />

《浙商》:是什么支撑光伏产业投资的巨大机遇?<br />

赵玉文:世界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机遇。截至 2007 年的统计数据,光伏<br />

产业最近 10 年平均年增长率为 41.3%,最近 5 年平均年增长率为 49.5%。2007 年世界太阳电池产量<br />

达到 4000MWp(兆瓦);2008 年世界太阳电池产量超过 6000MWp。在硅材料严重短缺情况下,2008<br />

年太阳电池产量比 2007 年增长率超过 50%。<br />

2000 年以来,世界并网光伏发电发展速度最快,年增长率达到了 60%,其次是生物柴油、风能、<br />

地热采暖、离网光伏等其他各种可再生能源。并网光伏发电从 2001 年超过了光伏应用的 50%,此后<br />

一路快速增长,2008 年世界并网光伏发电份额超过 85%以上。这表明光伏发电开始由边远地区向城<br />

市过渡,并网光伏发电正在发挥替代能源作用。<br />

光伏发电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成本大幅度下降,光伏组件成本 30 年来降低了 2 个多数量<br />

级:300 多美元/Wp 降低到目前 2.5 美元/Wp;光伏发电成本也随之相应下降,2006 年世界平均光伏<br />

发电成本就达到 0.25 美元/千瓦时(度),预计 2010 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将下降到 0.14 美元/千瓦<br />

时。<br />

德国预测 2017 年光伏发电成本与常规发电成本相交,之后会比常规发电成本还低;美国则预测<br />

2015 年前后光伏发电成本与常规发电成本相交。我国最近的情况甚至比上述预测还要乐观,江苏预<br />

计 2012 年上网电价可达到 1 元/kWh。<br />

疾风知劲草,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光伏产业发展将更加蓬勃。金融危机对于光伏发电产业的<br />

未来发展趋势,丝毫没有影响,而且会更加激发它的茁壮成长。<br />

《浙商》:是什么动力支撑光伏产业在未来持续发展的趋势?<br />

赵玉文:支撑光伏产业发展的动力有三个: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技术进步的推动力<br />

以及《上网电价法》的强大推动力。这里我主要谈下《上网电价法》的推动力。<br />

2004 年 1 月 1 日,德国实施修正后的《上网电价法》,规定光伏发电必须上网,电力部门必须<br />

收购,上网电价每年下降 5%。自 2004 年起,德国一跃成为世界光伏市场和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国<br />

家,并拉动了其他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上网电价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很快被世界<br />

许多国家认同、接受和效法,目前已经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上网电价法》,光伏市场由德<br />

国很快扩张到整个欧洲、美国、韩国等国家,而且还正在向更大范围扩大。中国是实施《上网电价<br />

法》的国家之一,但对光伏发电尚未实施。<br />

126


《浙商》:那么中国光伏企业应该如何看待与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呢?<br />

赵玉文:金融危机以最严酷的事实证明,我国光伏产业必须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保<br />

持国际市场占有率,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崛起的机遇。金融危机将使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更加理<br />

性。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光伏产品价格得以明显降低,这将使太阳能发电增加竞争优势。<br />

我们必须把这次金融危机看作是光伏产业提升的机遇,着力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质量、提升产<br />

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在光伏大国基础上成为世界光伏强国。压力越大,反弹越大!我们必须变<br />

挫折为动力,变挑战和危机为机遇,为我国光伏产业走向世界强国打翻身仗!<br />

《浙商》:中国要从光伏大国转型为光伏强国,从光伏生产大国转为光伏应用大国,我们需要采<br />

取什么样的措施呢?<br />

赵玉文:从光伏企业层面来说,必须着力提升光伏制造技术水平和光伏产品质量,提升国际竞<br />

争力,保持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从国家层面来说,我们必须加速对光伏发电实施上网电价法的步伐,<br />

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拉动内需,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br />

我相信金融危机会加速我国相关法规与政策出台的速度,为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快<br />

速健康发展的机遇。<br />

浙商 20090604<br />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604/09586303924.shtml<br />

四川首个大型薄膜太阳能项目签约<br />

由上游单晶硅、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向下游产品和高端应用迈出实质性一步<br />

本报讯(记者张春)昨日,投资 1.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24 亿元)的 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br />

生产线、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相关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和投资 3000 万元的太阳能组件、光热设备生<br />

产研发及太阳能沼气设备生产项目,同时在攀枝花市签约。这标志着首个大型薄膜太阳能项目正式<br />

落户四川,由此,四川太阳能产业由上游单晶硅、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向下游产品和高端应用迈出实<br />

质性的一步。<br />

据悉,由中国汇通担保有限公司、台湾威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 1.5 亿美元的 CIGS(铜<br />

铟镓二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太阳能发电站及太阳能相关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其薄膜太阳能技<br />

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一期投资 7500 万美元建设年产 50MWCIGS 薄膜太阳能生产线,并启动 10MW<br />

光伏发电站项目申报工作;二期投入 7500 万美元,使 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 100MW,<br />

并建成 10MW 光伏发电站。<br />

由攀枝花市鼎好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 3000 万元的太阳能组件、光热设备生产研发及太<br />

阳能沼气设备生产项目则一期投资 1000 万元建设 30MW 太阳能单晶硅电池组件生产线,计划 8 月<br />

开工,年底前建成投产;二期 2000 万元建设光热设备生产研发项目和太阳能沼气设备生产项目。<br />

攀枝花市围绕建设高水平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主动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资源开发<br />

利用模式创新,在发展钒钛、钢铁、能源、化工、矿业、机械制造支柱产业的同时,将太阳能及生<br />

物产业作为新型产业来培育,制定了“6+2”的产业规划。攀枝花是我国利用太阳能资源综合条件<br />

最好的地区之一,该市东区区委、区政府对大型薄膜太阳能产业项目进行了长达 4 年的跟踪,并成<br />

功引进了这两个项目。<br />

四川日报 20090606<br />

http://news.163.com/09/0606/05/5B3O9C4U000120GR.html<br />

127


海洋能、水能<br />

龙源集团拟在浙江三门县健跳港建设 2 万千瓦潮汐电站<br />

5月 31 日,随着《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潮汐电站开发建设投资协议书》的签订,龙源集团将刷<br />

新中国潮汐能发电站规模,继续领跑中国潮汐发电。<br />

三门县健跳港是国内目前最优质的潮汐发电站址之一。该电站规划容量 2 万千瓦,静态总投资<br />

6.8 亿元,建成后年发电小时数有望达到 2550 小时,年发电量约为 5100 万千瓦时。该项目前期工作<br />

将交由龙源集团所属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进行。<br />

过去的 20 余年里,中国潮汐发电的相关纪录一直由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刷新并保持。<br />

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 3900 千瓦, 规模仅次于法国<br />

郎斯潮汐电站和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位居世界第三。电站建设曾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br />

成绩显著表彰奖励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0 年 1 号机组的投产发电作为世纪性大事,被镌刻进<br />

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铭文。<br />

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作为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的国家级试验项目,于 1972 年由国家计委批准<br />

建设,1980 年第 1 台机组发电,1985 年底 5 台机组投产。截至 2008 年底,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br />

累计发电量逾 14920 万千瓦时。<br />

“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是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的龙头企业,与其携手,必将开启我县新能源<br />

开发的新时代。”三门县县委书记、县长董服标在签约仪式上毫不掩饰其对龙源集团、对潮汐能源的<br />

青睐,“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开发建设健跳港潮汐电站对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投资拉动力度、促进<br />

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r />

实际上,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20 余年的成功运营已充分证明潮汐能源不仅具有无一次能源消<br />

耗、无污染、不影响生态平衡的优越性,还能带动当地围垦、水产养殖及旅游业的发展。<br />

龙源集团 20090604<br />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604/743226.shtml<br />

风能<br />

平度将立起 120 台大风车 项目装机规模 20 万千瓦<br />

总投资 20 亿元的大唐电力平度风电项目测风工作日前已经结束,项目已正式进入启动阶段。据<br />

山东省平度市发改部门人士介绍,这一项目建成后将安装风机 120 台,装机规模 20 万千瓦,届时迎<br />

风舞动的“大风车”将成为平度一景,并能够有效供给山东用电。<br />

据了解,大唐电力平度风电项目是大唐电力集团投资建设的大项目。大唐集团公司是全国五大<br />

发电集团之一,截至 2008 年 4 月,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6000 万千瓦,拥有国内最大的风电场。大<br />

唐电力平度风电项目主要分布在云山、仙山区域和新河、胶莱河入海口区域,规划安装风机 120 台,<br />

装机规模约 20 万千瓦,估算总投资 20 亿元。相对于装机容量为 60 万千瓦的黄岛电厂,平度风电<br />

项目的规模是其 1/3。<br />

平度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集中力量引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秸秆燃料等项目,<br />

做好循环经济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引进大唐平度风电项目就是平度市加大新能源项目招商力<br />

度的一个突破性的成果。据介绍,为推进风能、生物能开发利用项目,平度市锲而不舍,多头并举,<br />

先后与青岛安杰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 西班牙歌美飒公司、 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多<br />

次接触。2007 年 7 月,与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洽谈合作,8 月,双方签订风能资源开发协议。 2008<br />

年 1月,大唐平度风电项目测风塔开始运转。5 月,大唐平度风电项目列入了正在编制的青岛市 2006<br />

128


—2020 风能发电发展建设规划。<br />

该项目筹建组负责人介绍,“大唐”对平度两个风场的条件很满意,风场之一位于云山镇,由于<br />

山顶高度较齐,属准平原面的性质,山坡平缓,施工条件较好,一期云山风场安装风机 30 台,装机<br />

规模约 5 万千瓦,估算总投资 5 亿元。风场之二地处平度市胶莱河入海口,胶莱谷地作东南—西北<br />

向的延伸(胶莱河入海口),谷地的东北侧为大泽山麓,因此受谷地的影响,从西北方向海上吹来的<br />

风,经过胶莱河入海口处的风力逐渐增大。预计可安装风机 90 台,装机规模约在 15 万千瓦,估算<br />

总投资 15 亿元。<br />

目前,该项目测风工作结束,与此同时,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招标完毕,由北京国庄国际技术<br />

咨询有限公司中标,可行性研究正在编制中,项目筹建工作组已经进驻平度。同时平度市组织发改、<br />

国土、环保、电力等部门召开了大唐电力平度风电项目协调会,为该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确<br />

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br />

大众日报 20090603<br />

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39486/9406941.html<br />

“风光路灯”扮靓武汉沿江大道<br />

经常走武汉沿江大道的市民可能发现,街头出现了一种头顶风车、肩披太阳能板的新型路灯。<br />

据了解,这种灯叫风光互补太阳能灯,具备全天候的工作能力:有阳光时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br />

有风时则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若二者皆备,则同时发电,并可日夜蓄能。由于运用了“全永磁悬<br />

浮风力发电”技术,能实现“轻风启动,微风发电”,在仅有 1.5 米/秒的微弱风速下就能启动。而且,<br />

这种风扇的尾巴有一个特殊能力,可以保证扇面迎风,就如向日葵始终面向太阳一样。<br />

据武汉市建委市政建设处介绍,目前,沿江大道沿线已安装了 45 盏风光互补太阳能灯。预计在<br />

国庆节前,从武汉关到长江二桥,全部装上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br />

目前,武汉光谷的财富路、东湖听涛景区都使用了这种路灯。光谷财富路的路灯今年初已经历<br />

过考验,连续 18 个阴雨天仍能正常照明。<br />

中国交通广播网 20090603<br />

http://travel.gog.com.cn/system/2009/06/03/010576415.shtml<br />

山东大学发明磁悬浮风力电机微风也能发电<br />

中广网济南 6 月 3 日消息 (记者柴安东 通讯员边忠国 卞斌)山东大学宣布他们自主研制成功<br />

垂直轴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它采用磁悬浮技术和独特的风力机设计,使风机在微风中就能旋转并发<br />

电。目前,这一新型的风力发电机已经应用到济南南部山区仲宫金刚纂村的路灯上。<br />

这种路灯由“山东大学风能试验基地”自主研发,路灯安装近一个月来,离网独立运行,状况<br />

良好。每当夜幕降临,济南南部山区告别一天喧嚣披上黑夜幔帐的时候,群山环抱的金刚纂村里一<br />

盏柔和的路灯慢慢亮起,给秀丽的山区平添一道亮丽风景。“每天随着夜幕降临自动开启,在夜里照<br />

亮山村的道路,到了次日天亮,又自动熄灭,风雨无阻。”“山东大学风能试验基地”相关负责人告<br />

诉记者。<br />

随着能源紧张的进一步加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主要发<br />

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将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新世纪能源和气候变化双<br />

重挑战的重要手段而成为各国加紧研究的对象。中国作为风资源大国和未来制造业基地,发展本国<br />

的风力发电机制造业刻不容缓。客观形势及市场发展要求必须尽快地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br />

开发研制国产化风力机;同时,为确保我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体<br />

系。本项目研制离网型的小型磁悬浮轴承垂直轴自调桨距风力发电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在微风<br />

下起动,可应用于山区、湖边以及远离发电厂的地方,还可用于渔民海上作业,用于高速公路路灯<br />

更是免去了铺架电线之投资多、线路繁、不利于维护的弊端。风光互补型更是增强了抵御天气变化<br />

129


的保证。将为我国偏远地区、山区,边防及海岛哨所等远离发电厂之地带来巨大的变化。<br />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山东省磁悬浮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磁悬浮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为<br />

主的研究型单位,近年来承担国家 863 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攻关计划<br />

等项目,开展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磁悬浮人工心脏泵、磁悬浮高速电主轴等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达<br />

到国际先进水平。将磁悬浮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研制出了高效的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实现了低风<br />

速启动,无噪音,为静音式风力发电机。本风力发电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三大技术优势:<br />

磁悬浮轴承;垂直轴可调桨距风力机;低速发电。通过了省级鉴定,该产品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br />

先。<br />

中国广播网 20090603<br />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03/154315728920s.shtml<br />

中广核风力发电公司和阿勒泰市合力开发风能资源<br />

6 月 4 日,阿勒泰市与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就合作开发风力资源签订意向协议<br />

并举行了签字仪式。<br />

根据协议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将按照“一次测风,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br />

则,对阿勒泰市辖区内的 640 台地、31 公里煤矿和阿苇滩等地的风力资源进行开发和风电场建设。<br />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 150 亿元,风电场的总容量拟定为 150 万千瓦。<br />

中广核风电公司西北分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闫玉琨说:“为了这个项目,我们进行了大量<br />

的前期工作,经过协商,今天我们签署了这个框架协议非常高兴。我们通过对阿勒泰市 640 台地,<br />

31 公里煤矿,阿苇滩 3 个风场实地调研,我们感觉这里的风资源还是很有开发前景的,但是需要一<br />

定的数据支持,我们已经于 5 月 18 日树立了测风塔,并不断增加测风塔数量,收集测风数据为后面<br />

工程的进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期我们还会和当地政府就项目开发进行更深入更全面合作。”<br />

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全称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br />

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2 月,注册资金 31 亿元人民币,是一家专业从事风力发电相<br />

关业务的公司,主要从事风力发电厂的投资、建设 、运营、维护;风电生产销售;提供风力发电规<br />

划、技术咨询及运行维护服务;风力发电机组制造等业务。中广核风电公司从 2007 年 2 月成立以来,<br />

在短短的两年内,已经跻身于全国第五大风电投资企业。<br />

当前世界,煤炭石油紧缺的情况下,未来的风电、太阳能洁净能源将成为最紧俏的绿色环保能<br />

源,是开发的重中之重,风电的未来前景非常广阔。闫玉琨介绍,风电建设周期非常短,一般都是<br />

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就能投产运营,当年就能增加当地的税收,风电场建设完成后,需要一<br />

定的维护运营,还可以拉动当地的就业。另外,在风电成规模的开发以后,也会带动当地的旅游业,<br />

因为整个大型的风电场建设起来以后是非常宏伟的,就目前在甘肃、内蒙建设的一些风场就已经都<br />

成为一个旅游热点。<br />

目前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风电的建设能够给当地的人<br />

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br />

新华网 20090604<br />

http://www.xj.xinhuanet.com/2009-06/04/content_16718796.htm<br />

新疆吉木乃县: “风风火火”推进风电开发<br />

中新新疆网 6 月 5 日电 2008 年以来,新疆吉木乃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有意识地<br />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思路,充分依托自身气候优势,向风能要<br />

效益,积极推进风力资源开发。<br />

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县境内已有包括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内的 4 家风电开发企业进驻,<br />

上述企业共在该县建造测风塔 11 座,划定风区面积近 400 平方公里。目前,该县政府正紧锣密鼓地<br />

130


协助各企业进行风资源数据的收集及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力争尽快促成该项目落地。<br />

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br />

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电对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方<br />

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区境内有着十分丰富的风能资源,而吉木乃县所处的额尔齐斯河谷地风区正<br />

位于我区最具开发价值的九大风区之一,该县风力充沛、有效风期长、且地势平坦、尤其适合风电<br />

开发及建设大型风电基地。<br />

2009 年,该县以“风风火火”的态势积极推进风能发电项目落地,无疑将会使县域经济在科学<br />

发展、跨越发展上迈出坚实的一步。<br />

新疆新闻网 20090605<br />

http://www.xjnews.cn/newsshow.asp?id=70340&ntitle=8896ee28616216ef6be1d3761dfc212a<br />

翔安可建三个风电厂<br />

(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翔安南部、五缘湾一带,可以利用风能发电。在昨日的建筑节能博览<br />

会高端论坛上,市建设局提出可再生能源利用构想,可在翔安建设三个风能发电厂,装机总容量预<br />

计可达 14.9 万千瓦。<br />

市建设局介绍,厦门 99%以上能源从外地调入,是一个资源缺乏型城市,因此将大力发展可再<br />

生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水源热泵和风能等。<br />

据了解,厦门一年的日照时间有 2193.6 小时,每年可利用的太阳能天数达 280 天。同时,厦门<br />

风力资源丰富,有效风速每年多达 2800 小时,风能发电前景广阔。<br />

厦门还可充分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厦门海岸线长达 234 公里,本岛四面环海,夏季海水的平均<br />

水温为 27℃-28℃,冬季的平均水温为 14℃-16℃。运用水源热泵,夏天可把建筑物内的能量“取”<br />

出来放到水中制冷,冬天把存在水中的能量“取”出供热。环东海域利用潮汐能<br />

根据不同的海域和水域特点,建设部门规划了重点区域的再生能源使用。<br />

环东海域,将利用太阳能、海水源热泵和潮汐能,其中,潮汐能是利用潮水涨落之间的落差发<br />

电,环东海域的潮汐正好有这方面优势。湖边水库是岛内唯一的战备淡水资源库,可发展水源热泵<br />

和太阳能技术。园博苑所在的水域,可发展太阳能和水源热泵技术。<br />

其中,利用海水源热泵的空调,制冷效果比普通空调高 40%,费用省 50%-60%。翔安可以建三<br />

个风电厂<br />

规划中,两处将利用风能发电的是五缘湾和翔安南部片区。<br />

五缘湾有良好的临海优势,可发展太阳能和海水源热泵,同时,它的风力资源优越,可利用风<br />

能造福。翔安南部片区也将发展海水源热泵和太阳能技术和风力发电。<br />

未来,厦门可以修建三个风电厂,初步选址都定在翔安区,装机总容量达到 14.9 万千瓦:翔安<br />

马巷内厝风电厂,装机容量 9000 千瓦;翔安莲河风电厂,装机容量 4 万千瓦;大嶝岛海上风电厂,<br />

装机容量 10 万千瓦。用太阳能今后有补贴<br />

目前,厦门已经有 3 个项目因为利用太阳能,获得了国家财政资金支持 589 万元,分别是:瑞<br />

景公园、联发五缘湾 1 号和鲁能领秀城。市建设局表示,厦门也将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br />

今后,还将把补贴对象推广到农村运用太阳能的家庭,补贴到个人。<br />

在厦门的旧村改造中,太阳能路灯受到村民欢迎,这种路灯今后将扩大范围。<br />

住在公寓楼里的城市居民,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是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建设部门并<br />

不推崇这种做法。市建设局表示,城市里的建筑发展太阳能技术,最好的方式还是把太阳能利用和<br />

整幢建筑结合在一起,统一设计安装,由物业统一管理,而不是分散开。<br />

海峡导报 20090607<br />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07/063515747873s.shtml<br />

131


风能产业大跃进:危机中蕴含的机遇<br />

风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之一。<br />

数据显示,2007 年全球风电投资中,有 15%的资金投向中国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br />

市场。中国风电[0.83 -6.74%]行业在 2008 年全年吸引投资高达 340 亿元,充分显示出全球资本对于<br />

中国风电产业的强烈信心。<br />

国内外风电发展形势<br />

中国内地及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 10 亿千瓦,资源丰富。同时,中国政府制定的《可<br />

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 2010 年和 2020 年,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 500 万千瓦和<br />

3000 万千瓦。按照每千瓦风电装机成本 6500 元计算,新增 3000 万千瓦的装机容量需要总投资约 2000<br />

亿元。<br />

从世界角度来看,从 2008 年年底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很多国家大大增加可再生能源和低碳<br />

或者清洁技术的公共财政投入,以激励经济来增加几百万的就业岗位,如奥巴马执政后的能源和环<br />

境新政,英国把低碳经济列入法律等等。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在“2009 中国风能<br />

产业对话资本论坛”上表示,风电行业投资将更加吸引市场的眼球。<br />

具体来说,美国宣布未来十年中,将有 1500 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其中 9300 万美元用于风<br />

电。同时,中国在近年也增加了可再生能源公共财政的投入,其中大部分是用于风电项目。<br />

政府的大力倡导,加之在国际资本的助推,使中国的风能行业呈现出了爆发性的增长,仅仅几<br />

年的时间,就涌现出了十几家上市公司。<br />

经济危机之困<br />

行业信息显示,受经济危机影响,国内风电行业同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008 年年初,<br />

国内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科技与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企业 BP 共同开发的内蒙古达茂旗风<br />

电项目的合作终止。基于 BP 集团战略发生变化,BP 管理层已决定停止其在亚洲的风电业务,导致<br />

双方就上述项目无法继续合作。<br />

同年 11 月,由湘电股份与日本原弘产共同出资成立的湘电风能公司同样遭遇日方股东撤资。对<br />

于外方的撤资,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原弘产经营形势严峻,迫于资金压力不得不选择出售<br />

股权。<br />

此后不久,德国诺德巴克-杜尔公司撤出了与航空动力合作项目投资公司 40%的股权。<br />

“危机”中蕴含的“机遇”<br />

根据 EZCapital 的报告显示,全球有 9%的能源投资是在中国,而截至 2006 年,中国大约 16%<br />

的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到 2020 年,我国将以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提高至 23%为目标。毫无疑问,<br />

仅仅从电力来说,16%-23%的增长空间就已经提供了一个巨大到惊人的新能源市场。这也势必会掀<br />

起新一轮的投资高潮。<br />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先进入的是产业资本,以发电设备制造业为例,东方电气、上海<br />

电气、北京重汽等一批国家传统装备制造企业陆续进入该领域,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另外,<br />

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民间资本对风电市场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也正在陆续进入该市场。在产业资<br />

本的带动下,早已对 TMT 产业投资失去耐心而寻找出路的 VC、PE 资本,开始大规模地关注风电行<br />

业的投资。<br />

然而,目前我们对风电行业的投资还集中在“设备制造”这样的产业链低端环节,随着各路资<br />

本蜂拥进入该领域,产能急速扩大,许多业内人士开始担心,风电设备制造业已有过热倾向,盲目<br />

投资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br />

而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奥巴认为新能源是主导未来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br />

132


的局长徐锭明表示,不管是太阳能,还是风能,这些新能源都是全球共享的,“你无法独占它,只有<br />

科技才能利用它”。<br />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油气、煤炭等常规石化能源可能将不再是群雄逐鹿的焦点,<br />

相对应的,随着新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历史进程的推进,谁掌握了先进的新能源设备和技术,谁就拥<br />

有能源领域的话语权。<br />

电网瓶颈待解<br />

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介绍,中国 1200 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中,仅有 800 万千<br />

瓦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三分之一的风电装机容量白白浪费。“发得出电,送不出电”成为新能源发<br />

电的窘况。<br />

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在于新能源如何并入电网。由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接入标<br />

准不一、维护成本不一、电网公司动力不足等原因,目前尚无统一的新能源并网办法。<br />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鉴衡认证中心的副主任陈雪松则称,中国风电产业可以<br />

用爆发式的增长来形容,2007 年国内就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里面写到 2010 年达到 500<br />

万千瓦的目标,到 2008 年又提前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在 2010 年达到 1000 万千瓦的<br />

目标中,2008 年我国超过印度成为第四个装机超过 1000 万千瓦的大国。<br />

但是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就是电网的瓶颈问题。电网已经成为我国风<br />

电能否高速持续发展的关键。<br />

陈雪松透露,2008 年曾有一个风电厂因为被限制(发电)上网损失了 30%,还有内蒙有一个风<br />

电厂在建成半年后,电网接入系统这都使内蒙的发展受到了制约。<br />

由此上述人士还建议,在资源丰富的地方,我们国家的电网还十分薄弱,所以电网的规划,建<br />

设的速度需要加快。<br />

财富时报 20090605<br />

http://finance.ifeng.com/news/industry/hy/20090605/751939.shtml<br />

信贷紧缩威胁德千亿欧元近海风力发电计划<br />

由于建筑商面临信贷紧缩问题,德国高达 1000 亿欧元的近海风力发电场发展计划面临搁置风<br />

险。<br />

据悉,德国地市公用事业公司已经获得 76 个近海风力发电场的相应权益,由于其现金储备较少<br />

且很难通过发债融资,因此项目运作对银行信贷十分依赖。<br />

不过,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德国的商业银行目前只愿意提供 5000 万欧元的信贷支持。<br />

尽管融资困难,部分专家认为这一计划仍具有吸引力。首先,德国政府向风力发电商提供每度<br />

电 15 欧分的补助。此外,有调查表明,更换电力供应商的德国人中有四分之一愿意使用可更新能源<br />

产生的电力。<br />

数据显示,2008 年德国风力发电总规模为 239 亿千瓦,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德国计划<br />

至 2030 年之前新增风力发电规模 250 亿千瓦,以满足 2500 万户家庭的电力消费。<br />

新华网 20090605<br />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605/749458.shtml<br />

阿根廷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网<br />

人民网 6 月 2 日讯 据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消息,在建成发电能力为 600 至 900 兆瓦的风力<br />

发电网以后,阿根廷将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的风力发电网的国家。<br />

这项巨大的工程建成后,它的发电能力将是现在在欧洲的风力发电最大设备能量的两倍,工程<br />

的投资为 24 亿美元。一项有关的协议昨天在南部圣克鲁斯省的省会里奥加耶戈斯市由费尔南德斯总<br />

133


统和西班牙瓜斯科尔集团的总裁格拉哈莱斯签署。这个发电网将建设在该省的皮科特隆卡多,工程<br />

由西班牙公司负责,它被认为世界上风能发电技术最先进的企业。格拉哈莱斯说,他希望工程在 12<br />

个月内开始,将与当地的风力发电公司合作。建成以后,阿根廷除了水力发电以外,将成为拉丁美<br />

洲拥有最多绿色能源的国家,其发电量将占全国发电量的 5%.估计在 3 年内完成,创造 1500 个直接<br />

和间接的就业岗位,地方企业的投资将创造 600 多个补充的就业岗位。将安装 700 台风力发电机,<br />

占地面积 6500 公顷,该省土地的租期为 30 年。为了利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地巨大的风力资源,<br />

还将主要在南大西洋沿岸地区建设一些风力发电站。<br />

人民网 20090603<br />

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9401527.html<br />

港中电拟建首个海上风力发电场<br />

香港中华电力三日提交兴建风力发电场环保评估报告,建议在香港兴建最多六十七座风机,发<br />

电规模相当于香港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一。<br />

据香港中通社六月三日电,中电发言人表示,中电将与国际风场发展商 WindProspect 合作,研<br />

究在香港东南水域发展一个达二百兆瓦海上风场的可行性。三日先发表环保评估报告,并进行为期<br />

三十天的公众咨询。中电表示,有关项目不单可以为约八万户家庭提供洁净能源,同时亦可抵销每<br />

年达三十万吨二氧化碳排放。<br />

对于兴建海上风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方面,中电称,风力发电场选址在生态价值较低的海<br />

床,而且选用环保的“吸力式沉箱地基”设计,减少挖泥需要,并会以喷射方式安装所有风电场的<br />

收集电缆和大部分的传输电缆,可以减少对海床及海洋环境的影响。<br />

对中电打算兴建香港首个具商业规模的海上风力发电站,香港绿色和平组织表示欢迎。绿色和<br />

平表示,政府应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参考内地及外国政策,促进再生能<br />

源市场的发展。<br />

目前,香港仅有香港电灯公司在南丫岛建有一座风力发电站,年产电力仅占港灯年发电量的万<br />

分之一。<br />

大公网 20090603<br />

http://news.cnfol.com/090603/101,1279,5974439,00.shtml<br />

楼顶那两条“白鲸鱼”原来是“风光互补”发电机<br />

本报讯 昨天,市民杜先生路过杭州文二路 218 号浙江能源研究所的时候,偶然发现,能源所的<br />

屋顶上树起了两根白色的杆子,杆子上头各有一只白色“小鲸鱼”,“小鲸鱼”的嘴巴里还“叼”了<br />

个风扇。“这是风力发电机,我老家在山东,我见到过,可是杭州很少看到啊。”热心的杜先生还专<br />

门打听了下,据说这个发电机不仅能靠风力发电,还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不知道价格贵不贵,老百<br />

姓家里能装么?”<br />

带着杜先生的疑问,记者来到浙江能源研究所。“这是一套‘风光互补独立发电系统’。”研究所<br />

的沈工程师和杜工程师带着记者来到屋顶,原来这套发电系统除了两根白色的支架和“小鲸鱼”组<br />

成的风力发电机之外,还有由两组太阳能电板组成的太阳能发电机。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发出的电会<br />

储存在一个蓄电池中,以供使用。<br />

“这类系统研究所一直在着力开发,这一次赶上文二路立面整治于是装上了,作为单位形象的<br />

一个展示,也希望向市民推广环保节能的理念。就像今年年初有一段时间连续阴雨天,太阳能发电<br />

就打了折扣,这时风力发电就起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而现在艳阳高照,就是太阳能发电的正当时。”<br />

杜工程师说,现在安装在所里的这套系统是“迷你”型的,风力加上太阳能,在最佳状态下,1<br />

小时能发 0.6 度电。这样的发电量可以供应一个普通家庭 2 个晚上的照明,或者使用七八个小时的<br />

电视。<br />

134


那么这套系统能在寻常百姓家使用么?杜工程师笑着摇摇头,“这不行,这套系统成本较高,需<br />

要数万元,这对老百姓来说过高了。安装也很受场地限制。尤其是风力发电机,对杆子底座的要求<br />

很高。”<br />

钱江晚报 20090608<br />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08/042715750955s.shtml<br />

乌拉圭建成第二座风力发电场<br />

据乌拉圭《观察家报》28 日报道,前天,乌在马尔多那多省举行了第二座风力发电场落成仪式,<br />

总统塔瓦雷%26amp;#8226;巴斯克斯、乌工业能源部长马丁内斯和西班牙驻乌大使出席了仪式。<br />

这座风电场位于马尔多那多省的“蜗牛山”,圣%26amp;#8226;卡洛斯城以北 16 公里。风电场共<br />

安装了 5 座 21 米高的风电机,单机发电能力为 2 兆瓦,总功率 10 兆瓦,能够满足 25000 人的城市<br />

用电需求。该风电场电机品牌为西班牙的“IBELICA VESTAS”,项目资金来自西班牙政府减免的乌<br />

部分债务,共耗资 2750 万美元。<br />

乌此前在相临的罗恰省已建成了一座风电场。乌国家电力公司(UTE)总经理预计,到 2009 年<br />

底乌将成为美洲地区利用风能发电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在美国和加拿大之后居第三位。此外,乌<br />

计划在 10 个月内通过招标再建两座风电场,使风电发电能力增加一倍。乌工业能源部长马丁内斯表<br />

示,乌政府计划到 2015 年使全国风电发电能力达到 300 兆瓦。<br />

商务部 20090604<br />

http://news.bjx.com.cn/html/20090604/218102.shtml<br />

吉林将建中国最大风电基地<br />

来自吉林省的消息,位于该省西部的 190 万千瓦风电基地专案规划已通过国家审查, 预计到<br />

2011 年可全部建成,届时年发电量可达 52 亿千瓦时,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基地。专家称,这<br />

一新能源专案对于改善中国能源结构意义重大。<br />

来自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消息称,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即将出台,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br />

投资有望超过 3 万亿元人民币。到 2020 年,中国将在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以及江苏沿海等<br />

地建立若干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另有消息称,中国有意在苏北沿海、甘肃河西走廊和蒙东、吉林<br />

西部建设三个“风电三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br />

吉林省地处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而位于该省西部的通榆县是吉林风能储量最为丰<br />

富的地区之一,全县可开发风场面积达 1600 平方公里,可开发容量达 800 万千瓦,这也是中国八大<br />

风场之一。<br />

吉林省因此提出了要以通榆为核心,在西部地区建成中国最大的风电基地和风电装备制造基地。<br />

在吉林省 1000 万千瓦的风电开发规划总量中,通榆县占 600 万千瓦。截至 2008 年底,通榆风电装<br />

机总容量已达 48.8 万千瓦,并全部实现并网发电。<br />

吉林省通榆县委副书记孙洪君:“目前,通榆已经启动了 190 万千瓦风电基地和 500 千伏变电站<br />

建设项目。预计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发电量 52 亿千瓦时,届时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基地。”<br />

凤凰卫视 20090608<br />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6/0608_17_1192860.shtml<br />

巨大的风车“震”了市民<br />

“太壮观了!”“好大的风车啊!”昨天上午,当汽车一路颠簸,经由脑背山的蜿蜒山路抵达横琴<br />

岛风电场半山时,大家都被眼前一台台巨大的 “风车”震撼了:钢筋塔筒高高耸立着,三片硕大的<br />

叶片在风中不停地旋转。这种特殊的“风车”真是前所未见,让在场的百余位市民过足了眼瘾。<br />

站在海拔 310 米左右的 5 号风力发电机机组前俯瞰整个横琴岛,山路水道,尽收眼底。置身于<br />

135


如画的风景中,大家都显得特别兴奋,尤其是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围着工作人员问这问那:“这么<br />

大的‘风车’有多重?它们是怎么发电的?台风来了会不会把‘风车’吹坏了……”工作人员告诉<br />

大家,脑背山风电场共有 21 台风机,每台重约 100 吨,叶轮直径达 50 米,叶尖最高可达 75 米。这<br />

些大“风车”看似笨重,但只要风速在每秒钟 4 米以上时,它们就可以发电,当风速每秒钟达到 14<br />

米时机组就可以满负荷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也非常简单:空气流动的动能作用在风机叶轮上,将<br />

动能转换成机械能,推动叶轮旋转,经过一套传动系统,进一步风电发电机高速旋转发电,从而实<br />

现了风能转化为电能。<br />

看着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工作人员又介绍说,风机设置了很好的防风措施,当风速大于每<br />

秒钟 25 米时,机组就会自动停止运转。所以在台风到来的时候,机组关闭,风机不会受到损害。<br />

据介绍,珠海横琴岛风电场年发电量约为 3000 万 kW.h,相当于每年可节约 1.1 万吨标准煤。为<br />

了进一步让市民了解风电作为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是如何节能减排、保护环<br />

境的,工作人员告诉大家,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每年可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 0.01 万吨,<br />

减少二氧化硫 0.02 万吨,减少氮氧化合物 0.01 吨,实现碳减排 2.5 万吨,对改善珠三角地区的大气<br />

环境,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br />

珠海特区报 20090608<br />

http://news.zhnews.net/zhnews/2009/0608/article_16504.html<br />

内蒙风电规模 冀破 500 万千瓦<br />

内蒙古的风电装机及在建规模均已超过 300 万千瓦,现正建设大规模建设测风塔网支撑风电产<br />

业发展,预计 2010 年风电装机规模将突破 500 万千瓦。<br />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测风塔建设工程已经完成,观测网共建有 71 座大<br />

型测风塔,投入运行后将为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内蒙古风能蕴藏量居全国<br />

首位,通过实施「空中三峡」战略,近年来内蒙古的风电产业发展迅速。<br />

香港文汇报 20090606<br />

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JL,20090606,00000734&columnid=947<br />

江苏“海上三峡”风电的规划蓄势待发<br />

中新社南通六月三日电(记者 闫晓虹)根据国家发改委打造江苏等六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br />

建设江苏“海上三峡”风电的规划,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国国电集团麾下的龙源集团在此战<br />

略布局中承担着再生能源投资经营主体的重要使命,到二 0 一 0 年将建成中国国内首个一百五十兆<br />

瓦近海(潮间带)示范风电场。<br />

记者获悉,能源与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可再生能源因其清洁、环保、可持续性,<br />

日益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风力发电因资源丰富,利用技术成熟,商业化应用前<br />

景广阔。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br />

战略举措,使风力发电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br />

据介绍,国电龙源集团将大力推进在江苏省的风电项目规模化发展。其中,在陆上风电场规划<br />

上,“十一五”期间以每年一百兆瓦的装机速度发展,“十一五”末在江苏实现陆上装机五百兆瓦。<br />

在 近海(潮间带)风电场规划上,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一个三十兆瓦近海(潮间带)试验风电场、<br />

安装少批量试验样机,及时总结施工、安装经验和调试样机性能,为下一步规模化开发做好准备。<br />

到二 0 一 0 年,将建成中国国内首个一百五十兆瓦近海(潮间带)示范风电场,二 0 一五年建成二<br />

千兆瓦近海(潮间带)风电场,二 0 二 0 年建成六千兆瓦近海(潮间带)风电场。<br />

中国新闻网 20090603<br />

http://www.chinanews.com.cn/cj/news/2009/06-03/1718340.shtml<br />

136


新右旗首台风力发电提水机投入使用<br />

本报讯(呼伦贝尔日报见习记者金仓)新右旗科技服务中心引进安装的第一台风力发电提水机<br />

日前成功投入使用,牧民称赞很好用。<br />

风力发电提水技术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带动水泵提水的新技术。新右旗科技服务中心在克尔<br />

伦苏木杭乌拉嘎查牧民赛吉日呼家以补助形式安装了风力发电提水设备。目前已开始用此设备浇灌<br />

饲料基地,运行良好。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提水系统只需 3 级风就能工作,每小时抽水 8 吨以上,<br />

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电压,无需有人看管。这一特点不仅可以常年提供人畜饮水,还提高了青贮饲料<br />

等大田农作物的灌溉效率。此项技术突破了风力机械提水冬季井管冻冰、使用受气候限制的缺点,<br />

适合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br />

新右旗风力资源丰富,这套设备一年四季都能正常工作,每天最多工作时间可达 24 小时。牧民<br />

赛吉日呼说,去年使用柴油发电机灌溉青贮饲料基地的油钱接近两万元,这回有了风力发电提水机<br />

就好多了,省钱又环保。<br />

呼伦贝尔日报 20090608<br />

http://www.hlbrdaily.com.cn/news_ok.asp?id=49891<br />

福建电力公司助风电高效节约开发<br />

6月 2 日,在福建莆田石井风电场 9 号风机吊装现场,500 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升起巨臂,缓缓将<br />

风机机舱吊到塔筒上方,准确地与塔筒对接。“如果微观选址不当,两台相邻 200 米的风机,其输出<br />

功率可能相差 25%以上。”在施工现场,某风机制造商驻工地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福建省电<br />

力有限公司所属福建省电力设计院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风电项目节约投资和运行<br />

费用,取得显著成效。<br />

风场选定后,要确定每台风机的机位——微观选址。福建省电力设计院利用引进的风电场资源<br />

评估及优化软件,确保风机发挥最大效能。在石井风电场设计中,设计人员还根据微观选址成果,<br />

建议业主采用较大单机容量的风电机组——安装轮毂高度达 65 米,比近年通常使用的风机高出 15<br />

米,能将风能利用率和发电量提高 10%以上。<br />

不仅如此,该院在平潭风电场二期工程设计中,利用 GPS 和全站仪,根据风电场布置进行带状<br />

1∶1000 高精度地形图的测绘。经过与可研的较低精度地形图的叠加整饰,生成后的地形图既满足<br />

了施工图设计要求,又比全范围高精度测绘节省了工期一半以上和开支的 30%,还避免了对沿海防<br />

风林的砍伐,保护了环境。<br />

福建沿海地质情况复杂,液态土分布较广。在平潭长江澳二期风电场工程设计中,该院通过岩<br />

土工程勘察,结合风机基础荷载资料进行基础设计,将二期 50 台风机中的 20 台机位基础,设计为<br />

复合地基加基础承台的形式。与常规的桩基础相比,采用这种设计,每个基础可节省费用 10 多万元。<br />

这种基础还在莆田南日岛风电场、漳浦六鳌风电场中得到成功应用,节约投资近百万元。<br />

延伸阅读<br />

福建风电开发条件得天独厚<br />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由于台湾海峡的“峡管效应”,福建沿海的风能资源十<br />

分丰富。据初步探明,全省陆地风能资源总储量 4131 万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容量 607 万千瓦。<br />

随着国家加快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福建风电的开发日渐升温。福建公司担负着积极引导风电科学规<br />

划布局和风电工程设计的重任。<br />

国家电网报 20090603<br />

http://www.in-en.com/newenergy/html/newenergy-2214221498365185.html<br />

137


乌拉特中旗开始打造中国“陆上风电三峡”<br />

郭涛巴彦淖尔台记者马丽萍:6 月 7 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风电产业园开工奠基仪式在海<br />

流图镇新区隆重举行,内蒙古中科宇能有限公司等 4 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率先入驻风电产业园,于<br />

当天同时开工奠基。<br />

风电产业园的建设,标志着巴彦淖尔市向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战略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br />

这个宏伟的目标被形象地比作“打造陆上风电三峡”。<br />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精心打造风电发展平台,国内几大电力集团纷纷落户巴彦淖尔市投资风电,<br />

2009 年预计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160 万千瓦。风电产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br />

乌拉特中旗地处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风能资源丰富,占全国风能资源的十二分之一,自治区<br />

的四分之一,可开发风场面积 1.5 万平方千米,理论上可开发 3000 万千瓦,前景十分广阔。<br />

近期规划装机容量 300 万千瓦,目前已取得国家能源局批复规模 210 万千瓦,自治区发改委核<br />

准规模 65 万千瓦,共计 275 万千瓦。中期到“十二五”末,规划装机容量 500 万千瓦。远期到“十<br />

三五”末,规划装机容量 1000 万千瓦。 2008 年底已有六家企业实现并网发电近 30 万千瓦,截止<br />

2009 年 5 月底累计发电约 9.87 亿度。<br />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风电产业园规划建设将达到一类园区,园区交通运输方便,基础设施完<br />

善,生产配套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园近期规划面积 4228.3 亩,主要建设风机总装、<br />

风轮叶片制造、塔架塔筒制造、法兰及轮毂制造、电器及控制设备制造、研发及高科技服务、风电<br />

安装维护备品备件、管理金融服务等八大类项目。产业园最终建成集研发、制造、认证测试、培训、<br />

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内蒙古西部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br />

目前,产业园内道路、绿化、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工程已全面配套建设,完全可以<br />

满足入驻项目的建设需要。已有中科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4 家知名企业在园区落户,有 12 户风<br />

电开发企业已与产业园区设备制造企业建立产品营销合作意向。<br />

内蒙古广播网 20090608<br />

http://www.nmrb.com.cn/Article/200906/20090608085459.html<br />

专家指出警惕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大干快上”<br />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 1 日表示,中国新能源领域中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br />

要防止“大跃进”式发展,产业发展要与中中国证券报国经济、技术和社会消费水平相适应。<br />

在“金融危机与气候变化”对话上,潘家华指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中的投资已经不少。投资<br />

不在于多与少,关键在于投资效果如何。风电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就业拉动非常小,中国需要发<br />

展风电和光伏产业,但要有战略考虑,要和中国经济、技术和消费水平相适应。<br />

他担心中国现在风能、光伏产业“大干快上”的发展,会出现类似上世纪 80 年代大量投资建设<br />

的污水处理设施现在还“晒太阳”的现象。<br />

中国证券报 20090604<br />

http://news.bjx.com.cn/html/20090604/218204.shtml<br />

中国风电业务蓬勃开展 外商抱怨难分一杯羹<br />

路透江苏如东 6 月 4 日电---中国官员称,世界最大风电场--中国如东风电不太可能把业务包给维<br />

斯塔斯(Vestas)(VWS.CO: 行情)、Gamesa(GAM.MC: 行情)和 Suzlon(SUZL.BO: 行情)等外<br />

国涡轮制造商。<br />

上述外国公司抱怨称,尽管千方百计满足了 70%设备源自或产自中国国内的"本地化"规则,他<br />

们仍无法获得如东等国家项目的订单。而如东项目是中国未来十年风能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br />

他们并称,中国淘汰功率在 1 兆瓦以下涡轮机的规定,亦是有利于国内公司的限定性做法。<br />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史立山在如东告诉记者,"维斯塔斯和 Gamesa 都就这个问题和我<br />

138


谈过许多次了。"<br />

他称,涡轮机的大小并不是一项严格的政府决策,而是企业做出的市场抉择。这和风力条件和<br />

土地利用相关,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大型涡轮机。<br />

史立山表示,中国包括低税率在内的优惠政策,适用于各国的所有风力制造商。<br />

他称,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更强,他们乐于提供更低的价格。<br />

他并称,"欧洲公司也许希望中国按照欧洲的方法来建设(风能项目),但我告诉他们,各国文<br />

化不同,法律有别。中国不存在对外国涡轮机制造商的歧视问题。"<br />

**通用电气退出**<br />

在有海洋雾气的地方,是不可能选择白色光滑的通用电气产的涡轮机。该涡轮机已在江苏数公<br />

里的海岸沿线使用。<br />

该项目的所有者--国电集团下属江苏龙源集团,即将往海域进一步发展;但竞标该预计 2009 年<br />

下半年启动的项目的企业则料均为国内企业。<br />

龙源集团总经理金骥表示,"金风科技和上海电气将参与竞标。"<br />

"但我们没说过通用电气不能参与竞标,他们自己决定退出的",金骥说道。<br />

通用电气发言人则暂未对此发表评论。<br />

此前国家能源局的官员曾表示,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可能从 2008 年底的 12,000 兆瓦增长到 2011<br />

年底前的 30,000 兆瓦,所需投资资金约 1,000 亿元人民币。<br />

**未知的领域**<br />

金骥表示,风电装机总容量达 700 兆瓦的江苏希望主导中国积极的风电扩张计划。<br />

"三峡工程的发电能力约为 20,000 兆瓦,我们也希望能创造 20,000 兆瓦的风电,这个目标似乎<br />

还很遥远,但当前发展的步伐确实很快",他说。<br />

他并称,大部分的新增容量将在海域,尽管这是跨入新的领域,技术挑战很大。<br />

"我们还不知道(在这种地方)涡轮机将如何运作",他说。<br />

路透 20090605<br />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AnalysesNews/idCNChina-4678120090604?mlt_click=Tertiary+Navigation+CN_36_Static+<br />

module+_sec1-priCon-m0_News&pageNumber=2&virtualBrandChannel=0&sp=true<br />

139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