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2013 Views

俄羅斯風土民情 - 俄羅斯文化史互動教學網- 輔仁大學

俄羅斯風土民情 - 俄羅斯文化史互動教學網- 輔仁大學

俄羅斯風土民情 - 俄羅斯文化史互動教學網- 輔仁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strong>輔仁大學</strong>「歷史與文化:俄羅斯文化史」98 學年度第 2 學期<br />

日 期:99/3/11<br />

週 數:第三週<br />

堂 數:一堂課<br />

授課教師:周雪舫<br />

講課主題:<strong>俄羅斯風土民情</strong><br />

講課綱要<br />

※「堂數:一堂課」表示另一堂課由教學助理帶領討論課<br />

一、中國傳統的姓名<br />

(一)名與字<br />

中國傳統的命名原則是「姓」加「名」,待成年時再取「字」。 1 小孩一出<br />

生就會取個名,給家人和長輩叫喚,字則是由名衍生出來。男子在弱冠舉行<br />

成年禮時取字,而女子則在許嫁之時才取字。所謂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字;<br />

女子許嫁笄 2 而字,所以成語當中的「待字閨中」是用來指尚未出嫁的女子。<br />

今人則將名與字合一,不再另外取字。<br />

我們的名字通常有二個字,第一個為家族排行,第二個才是個人專屬的<br />

名字。某個祖先會寫一首詩或傳家典訓,世代男子依序為第一個名,故一看<br />

姓名可知大致是同宗族的堂兄弟,(傳統社會的)女孩因將來嫁出去必須冠<br />

夫姓故沒有所謂共用的名。以我的名字為例,「雪舫」中「雪」字是家中姊<br />

妹共用(非傳家典訓,純粹是家父自取的),我家三姊妹均以「雪」命名,<br />

而「舫」則是個人名。如果要我依名取字,只能以「舫」來取。<br />

通常取「字」的時候會與原本的「名」有關聯,有些取兩者相同的意義,<br />

例如:宰予,字「子我」(子為對男子的尊稱);曾鞏,字「子固」。有的字<br />

是名的解釋,例如:屈原,字「平」(廣平曰原)。字與名相輔相成,例如:<br />

白居易,字「樂天」(居易,自然會樂天)。中國人以中庸為宜,故字會是名<br />

的反義,以免過於偏激,例如:朱熹,字「元晦」;連戰,字「永平」;韓愈,<br />

字「退之」。有的字係出自古書,例如:趙雲,字「子龍」(易經:雲從龍,<br />

風從虎);曹操,字「孟德」(荀子:夫是之謂德操)。以我的名為例,可以<br />

1 字,乳也。人及鳥生子曰乳,意指字乃名之孳乳,有名才有字。<br />

2 笄,古時男女插在髮髻裡的簪,女子 15 歲插簪。


取「方舟」為字,因為「舫」由「方舟」二字組成。<br />

(二) 姓氏<br />

夏朝統治者為「姒」姓,商朝統治者為「子」姓,周朝統治者為「姬」<br />

姓。周朝以前的姓,只要是同姓,不論往前追溯多遠都表示有共同的血緣關<br />

係,所以說「姓以別婚姻」,同姓不婚。在周朝時期大量出現氏,此因姬姓<br />

子孫分封各地,有以封國之名為氏,例如:分封魏國的稱為魏氏;以職官之<br />

名為氏,例如司馬氏;以頭銜之名為氏,例如公孫氏(公「公侯伯子男」的<br />

子孫)。周朝時只有貴族才有氏,所以說「氏以別貴賤(貴族與平民)」,姬<br />

姓子孫以氏區分彼此。到了秦漢統一天下後,貴族後代以氏為姓,所以司馬<br />

遷會說「姓某氏」;一般平民則各自取姓,例如祖先以製陶為業,則姓陶。<br />

二、俄羅斯人的姓名<br />

(一)俄羅斯人完整的姓名<br />

(二)姓:<br />

完整的姓名包括了三個部分:教名+父名+姓,例如:<br />

戈巴契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br />

葉 爾 欽: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br />

普 丁: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br />

俄文的姓本意為「家庭」(familiia)之意,標示血緣關係,表示個人出<br />

自於某個家族。早期並非每個人都有姓,只有貴族出身的為了顯示其高貴的<br />

身份才有姓。彼得大帝於 1702 年時規定官員在簽署文件的時候必須簽上完<br />

整的姓和名,但是在 19 世紀末仍有 75%的人民沒有姓,甚至到 1920 年代尚<br />

有 50%的人民沒有姓,直到 1932~1933 年蘇聯政府辦理國民身份證時才使所<br />

有國民有姓。<br />

俄羅斯人的姓都有其緣由,貴族以封地的河流名、頭銜……等為姓,平<br />

民有以綽號、職業、父名、動物、植物……等為姓,例如:戈巴契夫原意為<br />

「駝子」(可能是他的祖先駝背之故)、赫魯雪夫原意為「金龜子」(金龜子<br />

會破壞農作物,農作物歉收是他失敗下台的原因之一)、史達林原意為「鋼<br />

鐵」、高爾基原意為「最大的痛苦」、屠格涅夫原意為「快速」、普希金原意<br />

為「大砲」、契訶夫原意為「捷克」。以父名為姓的例如:大提琴家與指揮家


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 27 March 1927-27 April<br />

2007 ) 的 姓 為 “Rostropovich” ; 蕭 斯 塔 高 維 奇 ( Dmitri Dmitriyevich<br />

Shostakovich, 12 September 1906-9 August 1975)的姓為 “Shostakovich”<br />

「伊凡」是俄人最常使用的姓與名,甚而會有父名、教名與姓皆為「伊<br />

凡」的現象:Ivan Ivanovich Ivanov。<br />

(三)教名:<br />

教名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信仰基督教,在俄國教會的日曆中每天都有專屬<br />

的男女聖徒,取教名的方式就是從日曆上標示的聖徒中選一個作為教名,扣<br />

掉重複的名字之後,屬於男子的名約 900 個,屬於女子的名約 250 個。取教<br />

名與嬰兒到教堂領洗是同一天進行的,該日稱之為「命名日」, 抱嬰兒去教<br />

堂領洗的不是親生父母親,而是另請好友夫妻,他們即是嬰兒的教父與教<br />

母,以後每年都會慶祝命名日。<br />

(四)父名:<br />

就是以父親的教名顯示為某人之子或某人之女,取父名時以下面的規則<br />

取之,字尾加上“vich”(子),或“vna”(女):<br />

三、宗教節日<br />

(1)男子:母音+evich;子音+ovich<br />

(2)女子:母音+evna;子音+ovna<br />

俄羅斯人的節日可以分為三大類:國家節日、宗教節日以及地方性節<br />

日。其中以新年、復活節和聖誕節最受俄羅斯人重視。以下敘述新年、<br />

謝肉節、復活節、聖誕節。<br />

新 年:1 月 1 日。俄羅斯人的新年與聖誕節日期接近,節日從 12 月 31 日<br />

一直到 1 月 10 日(2005 年 1 月起實施),是俄羅斯人最受重視的節<br />

日。1700 年起彼得大帝將一年之首從 9 月 1 日改為 1 月 1 日。<br />

由於俄國有 11 個時區,故全國總共迎接 11 次新年,許多地方會<br />

迎接兩次新年,一次是按照當地時間迎接新年,另一次是按照莫斯科<br />

時間迎接新年。<br />

謝肉節:又名狂歡節、嘉年華會(carnival)、太陽節,一共舉行 7 天。這是


紀念耶受難,在此之前六星期裡基督徒須守齋,此為四旬齋。守齋<br />

期間不能吃肉,不能迎娶,須過著嚴肅的生活,故在守齋前一星期<br />

人們盡情玩樂與吃喝。會吃象徵太陽的園餅,把第一張餅放在田裡,<br />

祈求太陽使大的解凍,或放在窗台上祭祖。戶外活動有滑雪、乘雪<br />

撬、跳假面具舞、拳賽等;用耙子裝木頭、禾草到村外點燃,人們<br />

圍鬧繞著火唱歌跳舞以示迎春。<br />

復活節:耶穌受難三天後復活。復活節前夕會在耶穌像前供上圓柱型麵包和<br />

彩蛋,前往教堂大喊「耶穌復活」,然後互相擁抱、親吻,交換彩蛋。<br />

教士把麵餅(聖體)和葡萄酒(聖血)分給眾人分享,吃了會得到幸<br />

福。<br />

聖誕節:1 月 7 日。此因 1917 年革命前俄國使用舊曆(儒略曆),至 1918<br />

四、飲食<br />

(一)俄羅斯人的三餐<br />

年始改為歐洲通用的新曆(教皇格列哥里十三世改革的曆法),新舊<br />

曆相差 13 天,所以俄國的聖誕節在 1 月 7 日。聖誕節前夕,年輕人<br />

化妝成牛、羊、熊,而成群結隊挨家挨戶唱聖歌,唱完要求該戶人<br />

家回饋禮物。家庭主婦會準備聖誕鵝食用,將鵝內臟挖乾淨,放入<br />

各種佐料後燒烤;家裡會擺置裝飾很漂亮的聖誕樹。<br />

早餐:兩片土司,塗上奶油、果醬;水煮蛋或煎蛋;一杯牛奶;最後是喝一<br />

杯茶(或咖啡)。<br />

午餐:黑麥麵包,一道肉類的主菜,點心以及茶(或咖啡)。<br />

晚餐:較為豐盛,吃飯的順序是<br />

(1) 喝熱湯;<br />

(2) 生菜沙拉,含黃瓜、蕃茄、洋蔥(切片)、胡蘿蔔刨成絲狀,撒<br />

些白糖再淋上酸奶;有的沙拉裡會有冷香腸、水煮雞蛋切片、鹹<br />

魚片、魚子醬;<br />

(3) 主菜:是一道肉類(牛肉、雞肉、豬肉、魚)配上馬鈴薯泥或燕<br />

麥飯、米飯不等;<br />

(4) 最後是吃水果、點心,喝茶(或咖啡)。<br />

(二)俄羅斯人常吃的食物<br />

1. 黑麥麵包:屬於酸口味,因富含纖維故有健胃整腸幫助消化、增進血醣代謝、


降低血壓等功效。在俄羅斯,鹽和麵包都是相當珍貴的食物,所以<br />

會用來迎接貴賓以示主人的誠意,俄羅斯的國賓禮也必定會有鹽和<br />

麵包。<br />

2. 餅 :俄羅斯的餅也是酸的,是謝肉節(狂歡節 “carnival”)中的重要食物,<br />

代表太陽以及團圓。<br />

3. 油煎包子:類似中國的水煎包。在命名日,年輕人為表達對教父、教母的尊<br />

敬,會親自作油煎包子送給教父、教母。<br />

4. 水 餃:源自於西伯利亞地區,為當地的獵人出外打獵時所食用的一種食<br />

物,與臺灣水餃的形狀不同,俄羅斯水餃是平躺式水餃(類似義大<br />

利式水餃)。<br />

5. 粥 :俄羅斯人也喝粥,但是他們的粥並不是用米熬成,而是用麵粉煮<br />

成,會添加馬鈴薯、蔥、鯖魚、鮭魚等。粥是俄羅斯人在談判時所<br />

必備的食物,談判獲勝者才可以喝完整碗粥,至於輸的一方只能裝<br />

模作樣不能真的喝下去。<br />

6. 羅宋湯 :又稱「紅甜菜湯」(borshch),來自俄國生產的紅色甜菜(在國內可<br />

以買到進口的紅甜菜),道地的紅甜菜湯會加入克瓦士、蕃茄、檸檬、<br />

醋、蔥、蒜、香菜、肉,食用時會淋一些酸奶油。<br />

羅宋是清朝對俄國的稱呼,所以俄國來的湯就稱為羅宋湯。國內<br />

不產紅甜菜,煮這道湯可放入大量的蕃茄加上其他的食材(牛肉、紅<br />

蘿蔔、馬鈴薯、洋蔥、美國芹菜、高麗菜、月桂葉)熬煮而成,烹煮<br />

時,食材可以隨各人喜好而改變,可多可少或者不放某種食材。<br />

8. 酸黃瓜 :由於俄羅斯冬天漫長且寒冷,不容易吃到蔬菜,所以家庭主婦會在<br />

8 月中旬開始自行醃製酸黃瓜以備過冬。酸黃瓜亦有幫助消化的作<br />

用。<br />

9. Kvas :克瓦士。是俄羅斯傳統的飲料,早在基輔羅斯時期俄國人就發明了<br />

克瓦士。以大麥芽和黑麥芽發酵,之後加入麵粉烤,用熱水攪拌後放<br />

置 8 小時。再與麵包渣、黑麵包攪拌,加熱水後讓其發酵約需 10 小時,<br />

將麥芽汁倒入桶中,加上薄菏、糖漿待三四天後就可以飲用了。<br />

克瓦斯可以用來治病(水腫、感冒、傷寒)。俄羅斯對於 Kvas 需<br />

要的程度可以從普希金的話得知,普希金曾說:「Kvas 對俄羅斯人而<br />

言就如同需要呼吸空氣一樣」,但是自從啤酒、可口可樂、芬達傳入後,<br />

情況有些改變。<br />

10. 蜂蜜水:養蜂採蜜早在基輔羅斯時代就是家家戶戶重要的副業,俄羅斯長期


以來蜂蜜的產量占世界第一。在 16 世紀以前蜂蜜水是由修道院壟斷<br />

生產,16 世紀初准許人民自己生產。人們常說的「蜜月」,其實是從<br />

俄羅斯的傳統而來。在俄羅斯,新婚夫妻必須連喝一個月的蜂蜜水,<br />

所以便產生「蜜月」一詞。<br />

蜂蜜水會加入鼠尾草、金絲桃、月桂葉、薑、辣椒,喝時滴一些<br />

葡萄酒,因此也稱之為「俄羅斯紅酒」。<br />

11 茶 :俄羅斯非常喜歡喝茶,一日三餐必備品就是茶。茶是在 1638 年從中<br />

國傳入俄羅斯的,最初僅供貴族飲用,後來普及為人民主要的飲料。<br />

在帝俄時代,茶是與中國貿易的主要商品,不僅供俄國人民飲用,同<br />

時也轉售至歐洲。今日市面上售有各種不同的水果茶,Lipton 紅茶也<br />

成功地大入俄國市場。<br />

12. 伏特加:俄羅斯飲用伏特加(vodka)已經有 500 多年的歷史,其酒精濃度<br />

高達 45%,但是在俄羅斯無論男女可以不加冰塊稀釋而飲用。俄羅<br />

斯愛喝酒的程度已經到了連政府都無法禁止的情況,第一次世界大戰<br />

期間和戈巴契夫時代(1985 年)都曾經頒布禁酒令,但都宣告失敗,<br />

民間以私釀酒回應,反使得政府減少收入。無怪乎基輔羅斯的弗拉基<br />

米爾大公(Vladimir, 978-1015)會說:「喝酒是蘿斯人的樂趣」,因而<br />

不願接受須禁酒的回教信仰。<br />

俄國男子因酗酒平均壽命只有 59 歲,1/7 的人染有酒癮,7/10<br />

的凶殺案因酗酒而引起。每年因酒精中毒死亡人數高達 3 萬人,相對<br />

於蘇聯入侵阿富汗 10 年(1979-1989)的死亡人數是 14,000 人。<br />

13. 馬鈴薯:彼得大帝時傳入俄羅斯,初期並不普及,反對者甚至認為這是引誘<br />

女子犯罪的東西。19 世紀中葉經沙皇強制種植與食用,此後成為俄<br />

國人民普遍食用的食物。<br />

14. 魚子醬:主要取自裡海鱘鰉魚的卵,其之所以珍貴是由為鱘鰉魚需經過十多<br />

年的生長才能產卵。國內有多處養殖鱘魚場,稱之為「鱘龍魚」,是<br />

營養價極高與珍貴的食物,魚全身包含軟骨都可食用。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