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7.2013 Views

关于知识产权促进医药创新的政策思考 - Tbiweb.org

关于知识产权促进医药创新的政策思考 - Tbiweb.org

关于知识产权促进医药创新的政策思考 - Tbiweb.org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strong>关于知识产权促进医药创新的政策思考</strong><br />

周和平<br />

作者介绍: 周和平,研究员(律<br />

师、专利代理人资格),中国药科<br />

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1977年<br />

毕业于南京药学院药学专业,留<br />

校。200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知识<br />

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聘为江苏省知<br />

识产权咨询专家组成员。2005年入<br />

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br />

IP Law<br />

摘 要:为建立创新型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本文分析创新与知识产权<br />

的辩证关系,根据我国尤其是医药领域自主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br />

的现状,探讨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的政策调整的目的、原则及必<br />

要性,并对医药领域创新类别及相应政策调整提出若干具体设想。<br />

知识产权制度不仅要保护现有创新权利人的利益,更要促进全社会<br />

的创新。因为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力强的给予强保护,对创新力弱<br />

的是弱保护,甚至制约大于保护。所以需要根据我国在不同领域的<br />

创新能力强弱来设置知识产权政策,使我国创新力量由弱变强,从<br />

而体现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基础的适应及良性的相互作用。这种中<br />

长期的政策调整应贯穿国家及各行各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中。<br />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创新 政策 医药<br />

本文根据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本质及有关特点,初步分析其间之辩证<br />

关系,根据我国尤其是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的现<br />

状,探讨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政策调整的目的、原则及必要性,<br />

并对医药领域创新类别及相应政策调整提出若干具体设想。<br />

一、创新的本质及特点<br />

除体制创新外,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创新(以下简称“创<br />

新”)。创新活动的产物是智力劳动成果,亦称为创新成果或创<br />

新。创新活动的本质是一种个体的智力劳动。科技创新的特点是要<br />

具备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br />

(一)物质基础;<br />

(二)相关的知识积累;<br />

(三)智力劳动。<br />

在具备一定物质基础和相关知识背景的前提下,人通过智力劳<br />

动,迸发智慧火花,量变导致质的飞跃,就产生智力劳动成果,即<br />

专利法中的创造发明、著作权法中的作品、商标法中的可视性标<br />

志。<br />

二、知识产权的本质及若干特点<br />

“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特定主体所专有的财产权” 1 ,是一种私<br />

权,其相对应的是公众利益。<br />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有财产权,权利人会使用各种手段使其获得最<br />

大程度的保护,以便最大限度地通过市场独占而获利。这就是为什<br />

么会屡屡出现用专利申请号、外观设计专利甚至于非有效专利去套<br />

取国家优惠政策现象的根本原因。<br />

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财产权范畴。无形财产不象实物,其权利的范<br />

围、权利的存续期限均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br />

Trend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 3-2007 7


Trend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br />

法释义” 2 中就明确“专利权作为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及<br />

授权情况的复杂性,很难保证每一项被授予的专利权都<br />

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而不在其后被宣告无效”。这种不<br />

确定性更因涉及人为因素而复杂化。<br />

三、创新与知识产权之间的辩证关系<br />

(一)知识产权属于上层建筑。<br />

知识产权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并<br />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类型、范<br />

围、强度及具体措施等,应当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经<br />

济基础相适应。<br />

(二)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产权。<br />

创新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产权。<br />

正如没有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就不可能获得专利权、<br />

没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就不能享有著作权一样。<br />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没有知识产权保护难有重大基<br />

础创新<br />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当社会发展到市场经济占<br />

主导的阶段,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的关键。正如郑成思<br />

先生所强调的“如果不真正保护好知识产权,中国以后<br />

就难再有‘四大发明’那样的科技创新” 3 。并不是没<br />

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创新。<br />

(四)有创新也不一定就能获得知识产权。<br />

除著作权是自作品完成之日即自动产生以及商业秘密<br />

外,知识产权中其它权利,几乎都需要依法办理手续、<br />

经过审批或认定。<br />

需要办理却没有依法办理相应手续或经过相关程序审批<br />

或认定,即便是创新,也不一定能够获得知识产权法律<br />

保护。例如:一项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br />

创造,但发明人没有申请专利,或者申请文件反复修改<br />

后仍不符合法律要求等等。申请专利、委托高水平的代<br />

理人、维持专利权、维护专利权等等,也都需要有相应<br />

的财力支撑。<br />

(五)知识产权有可能保护的不是创新。<br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br />

47条第1款规定:“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br />

在”。<br />

专利权作为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及授权情况的复杂性,很<br />

8 Trend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 3-2007<br />

难保证每一项被授予的专利权都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而<br />

不在其后被宣告无效,而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br />

性而被无效掉的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不是真正的创新。<br />

(六)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创新高度成正比。<br />

知识产权制度是对个体创新活动给予物质回报的一种法<br />

律保障。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力强的给予强保护,对创<br />

新力弱的给予弱保护,有时甚至是制约大于保护,对不<br />

具创新力的没有保护只有制约。<br />

对于一项具体发明创造,就技术方案本身而言,其知识<br />

产权保护力度与创新高度成正比。例如:工艺改进只能<br />

获得方法发明专利,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可以获得物质发<br />

明专利,而器械的小改动只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实用<br />

新型专利保护期为10年,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显而<br />

易见,发明专利保护力度显著大于实用新型专利,而化<br />

合物发明专利保护力度又显著大于方法发明专利。<br />

(七)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也会受到他人制约<br />

如果是在别人创新基础上作出的改进发明,即使获得专<br />

利保护,也是他人基本专利的从属专利,其实施需要得<br />

到基本专利专利权人的许可,从而受他人制约。<br />

(八)知识产权在保护权利人创新的同时,亦存在制约<br />

创新的因素<br />

知识产权本质上作为一种私权,其在保护权利人的创新<br />

的同时,亦存在抑制他人创新的因素。为此,法律明确<br />

规定了限制知识产权条款,如专利权期限、强制许可、<br />

若干不构成侵权行为的例外,以及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br />

用等等。<br />

在有关基因专利的争论中,专家明确指出“基因专利在<br />

减少低水平重复的同时,也减少同一领域的研究者。据<br />

2月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1998年提出的与80%-<br />

85%的血色沉着症发生有关的C282Y和H63D突变测试<br />

专利,其现在的临床测试许可证的持有者宣布,诊断实<br />

验室人员要向该公司支付费用以继续使用自己的测试,<br />

或者向这家公司购买测试试剂盒。虽然许多美国实验室<br />

在专利授予前就开始了血色沉着症的遗传测试,但大约<br />

30%的被访实验室因为临床测试服务中的专利问题,而<br />

不再使用或是不再发展该类遗传测试,这样将会限制技<br />

术的进一步发展” 4 。<br />

(九)知识产权制度是在私权与公众利益之间寻求平衡<br />

如前所述,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其相对应的是公众利<br />

益。一个蛋糕,中间切一刀,一边多了,另一边肯定就<br />

要少。


这就是为什么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而不是10年或<br />

40年。因为一般认为20年时间内专利权人通过市场的获<br />

利已可以补偿其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向社会公开其发明<br />

内容),过短得不到足够回报,过于长则可能有损公众<br />

利益。<br />

保护现有创新权利人的利益与促进全社会的创新既有相<br />

关性,亦有矛盾性。无论是专利审查还是司法保护都须<br />

在权利人与公众之间寻求一种利益平衡。显著破坏这种<br />

平衡,不管偏向哪一边,都会妨碍创新。通过政策调<br />

整,可以达到相对平衡。任何平衡都是动态的。为此,<br />

所进行的政策调整不但应有阶段性、连续性,而且应有<br />

地域及行业差异性的特点。<br />

(十)知识产权保护是手段,促进创新是目的<br />

正如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专利制度是给智慧之火添<br />

加利益之油”。 “添油”即专利权人通过市场独占,将<br />

创新获得最大收益,使权利人愿意(耗费智力)并且有<br />

能力(物质基础)投入新一轮的创新,以此形成良性循<br />

环。在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人类最高文明阶段到<br />

来之前,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得不到物质回报,就<br />

不可能持续进行,最终影响到社会文明的进程和全人类<br />

的利益。<br />

但是,知识产权制度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权利人的知识产<br />

权,还要“鼓励发明创造”(不单是鼓励已有权利人,<br />

而是所有公民),“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 5 。郑<br />

成思先生在讲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br />

Trips协议)第7条时明确提出“知识产权保护本身,并不<br />

是目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促进技术的革<br />

新、技术的转让与技术传播,以有利于社会及经济福利<br />

的方式去促进技术知识的生产者与技术知识使用者互<br />

利,并促进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6 。<br />

所以,如果只看到知识产权制度中保护权利人权益的表<br />

层作用,而忽视其促进全社会创新的深层目的,只注意<br />

知识产权有促进创新的一面,忽视其抑制创新的一面,<br />

仅强调保护现有创新权利人的利益,忽视对全社会创新<br />

的促进,单纯为知识产权保护而知识产权保护,这种对<br />

知识产权制度片面、机械地理解,会对创新产生负面影<br />

响,从而影响到知识产权制度的正确施行。<br />

四、我国自主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br />

(一)我国在许多领域原始创新的能力极弱小<br />

我国在许多领域原始创新的能力极弱小,仅有不同程度<br />

的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br />

IP Law<br />

(二)我国创新成果受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大、力度弱<br />

我国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果往往创新力<br />

度小。<br />

这些创新力度小的成果,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大。<br />

即使获得了知识产权保护,不但保护范围小、保护力度<br />

弱,而且往往受到他人制约。<br />

(三)我国医药领域创新成果与专利保护现状<br />

以医药专利为例,目前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可分为三大<br />

类:原始创新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br />

药,以及工艺改革。<br />

第一类,原始创新药,其专利权人几乎全为外国制药公<br />

司。<br />

第二类,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药,如工艺<br />

改进的仿制药、新制剂、新用途。这方面创新成果中,<br />

我国企业占有一席之位。我国医药企业很大部分专利也<br />

都属于此类。但是,如果化合物专利是外国制药公司所<br />

有,会直接制约我国企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例如:<br />

外国制药公司拥有某化合物专利A,而我国制药企业拥<br />

有该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专利B,但专利A仍在有效期<br />

内,我国制药企业必须得到该外国公司的许可,才能实<br />

施自己的专利B。<br />

第三类,已知化合物的工艺改进,如维生素C的工艺改<br />

进。工艺改革是我国制药企业的长项。<br />

在2006年举办的“北京国际医药化工知识产权高峰论<br />

坛”上,专家强调“国内医药化工专利申请还明显存在<br />

诸多不足;复方及制备方法等下游产品多,保护效力<br />

弱;中药制药及保健品多;权利要求范围窄且种类及项<br />

数少”等等 7 。实际上,这些所谓不足反映的正是我国<br />

现阶段医药领域的创新现状。<br />

(四)目前我国医药创新企业面临前堵后追的困境<br />

目前我国医药创新企业正面临前堵后追的困境。<br />

前面有外国制药企业的新化合物专利阻挡,即便在仿制<br />

过程中有所创新并获得专利保护,也受制于他人。<br />

由于我国企业研发成果的创新程度低,专利保护力度<br />

弱,抵御侵权的难度大。其它企业稍改动,就跳出了专<br />

利保护范围,随后出现大量低水平重复产品围追初见效<br />

益的自主创新成果。<br />

Trend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 3-2007 9


Trend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br />

(五)有些规定使我国企业雪上加霜<br />

以专利为例:<br />

1、专利申请时,外国制药企业研发全新结构化合物可<br />

用范围很大的通式表示。而我国发明往往是在已知<br />

结构基础上修饰的新化合物,其只能用范围很小的<br />

通式表示;如果修饰位点分散,常因不符合单一性<br />

被要求分案,专利保护范围更小,有时仅能保护几<br />

个零星的化合物且被要求分案。而分案又加重了企<br />

业的经济压力。<br />

2、财力雄厚的外国制药企业可以制备大量实施例化合<br />

物,以支持其通式范围很大的权利要求。而我国企<br />

业因经济原因不能合成大量实施例化合物,审查时<br />

往往被要求缩小权利要求范围。<br />

3、专利审查时,全新结构化合物,只要有一定用途和<br />

效果,就认为具有创造性;而在已知结构基础上修<br />

饰的新化合物,必须要有预料不到的用途和效果,<br />

才能被认为具有创造性,而现阶段我国医药领域研<br />

发的新化合物绝大多数是对已知化合物进行的结构<br />

修饰,常因创造性缺乏而得不到保护。<br />

4、新复方、新制剂、以及大量中药复方类新药目前占<br />

我国医药领域创新的大半壁江山。但这类创新常因<br />

被认为创造性不够而难以获得保护。<br />

在审查通知书中常见“所用辅料为药学领域常规辅<br />

料”一类措辞来否定发明的创造性。实际上,任何<br />

药物制剂,如真想用于临床,就必须使用药典规定<br />

的辅料。<br />

再有,对区别特征的认定是创造性审查的前提与基<br />

础。当申请人根据对比文件指出审查员没有提及的<br />

区别特征时,审查员是否应对申请人提出区别特征<br />

作出评述,还是可以不置可否?《审查指南》对此<br />

没有明确规定。<br />

5、新修改的《审查指南(征求意见稿)》将“半开放<br />

式”删除,会使我国具有较大创新空间的复方、制<br />

剂,包括大量中药复方的新技术方案,即便获得专<br />

利,也得不到有效专利保护,从而严重影响医药领<br />

域创新。<br />

《审查指南》规定了药物组合物可用三种方式表述:开<br />

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 8 。在用途限定的前提下,真<br />

正可用开放式限定的药物组合物实际上并不存在。所<br />

谓“半开放式”,指药物组合物中可以加入一些未指出<br />

的、但对主要药效没有实质影响的组分。比如,一般中<br />

20 Trend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 3-2007<br />

药复方,加点大枣或甘草;一般片剂,制颗粒时加点淀<br />

粉、糊精之类,对药物组合物的基本特性并无实质影<br />

响。如果不允许用半开放式,一般就只能用封闭式来表<br />

述药物组合物。此时,稍加一点药效相近的、或者对药<br />

效无影响的组分,就跳出了用封闭式权利要求限定的专<br />

利保护范围。<br />

五、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政策调整的原则、目的<br />

及必要性<br />

(一)政策调整的目的<br />

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政策调整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br />

促进我国全面创新。即便我国自主创新成果弱小,也要<br />

力促其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并使权利人能够获得较多回<br />

报,以便积累实力,逐步由弱变强。每个企业增强,国<br />

家必定富强。<br />

(二)政策调整的原则<br />

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以促进创新为目的,根据我国<br />

在不同领域的创新能力的强弱来设计相关知识产权政策。<br />

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不能搞一刀切、粗放式管理,而<br />

需要根据我国不同领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笔者认<br />

为:这是在知识产权与创新领域,对温家宝总理政府工<br />

作报告中 “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注重区别<br />

对待、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br />

盾” 精神的具体贯彻。<br />

(三)政策调整的必要性<br />

1、从社会公益角度,需要政策支持市场回报率低或风<br />

险大的创新<br />

一方面,我们提倡用市场检验创新成果的价值,由市<br />

场得利来补偿发明创造者。另一方面,从国家安全<br />

和人民利益角度,市场行为需要政策引导和调控。<br />

例如医药领域创新的风险极大,如果没有政策支<br />

持,罕见病用药、基础研究等就不会有企业投入巨<br />

资进行研发。<br />

2、创新能力强者,可通过市场独占获得回报<br />

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权。创新权利人通过知识产权<br />

法授予的市场独占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物质回<br />

报。这是一种纯粹、个体的市场行为。<br />

我国创新能力强的项目,可依据市场独占强势地位获<br />

得利益回报,无须政府再锦上添花。再者国家在政


策财政资助方面僧多粥少,只能将其用在国家最迫<br />

切需要而我国创新能力又最弱的领域。<br />

3、政策调整有助于我国创新能力弱的领域走出“恶性<br />

循环”<br />

虽然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在评判创新能力强弱时的具<br />

体标准不尽相同,但一般而言,创新能力最弱的领<br />

域,往往创新难度最大、风险最大。<br />

我国创新能力最弱的领域,即使有创新,也多半是<br />

在他人基础上的改进。这类创新往往力度弱小,因<br />

此不但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大,而且获得的保<br />

护范围小,最终通过市场获利也很小。唯有通过政<br />

策调整才能使我国创新能力弱小领域走出“恶性循<br />

环”。<br />

因此,有必要在我国已确立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框<br />

架内,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宏观调控、区别对待,<br />

通过政策调整,趋利避害,达到利用知识产权促进<br />

全民创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br />

六、医药领域创新分类及相应政策调整的探讨<br />

首先根据技术难度或创新高度对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进<br />

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创新给予不同类型的政策支持;<br />

对相同类型的创新,依疗效、毒副作用、环境与资源保<br />

护这三大指标,选择重点给予政策支持。<br />

(一)根据技术含量对医药领域创新进行分类<br />

医药领域的创新类型可按技术含量初步分类如下:<br />

1、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外观设计专利<br />

2、化合物发明专利 > 复方发明专利、用途发明专利、<br />

制剂发明专利、用方法限定的药品专利 > 单纯方法<br />

发明专利。<br />

(二)促进医药领域不同类型创新的政策倾向<br />

1、上述不同的创新类型,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br />

2、相同的创新类型,优选考虑疗效、毒副作用、环<br />

境与资源保护这三大指标,选择政策重点支持的对<br />

象。<br />

3、在疗效相同或等同,甚至于略低于现有技术时,毒<br />

副作用明显降低或减少是创新的显著标志。<br />

4、在疗效与毒副作用相同或等同的前提下,有利于环<br />

IP Law<br />

境保护或资源保护是创新的显著标志。因为环境与<br />

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br />

(三)医药领域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的具体措施<br />

1、化合物专利保护的新药<br />

具有化合物发明专利的新药,因其高技术、高风险、<br />

高效益,是各项政策支持的主要对象。在已知结构<br />

基础上修饰的新化合物,应多方面考虑其创造性。<br />

具有化合物发明专利的新药应在药品定价、招标采<br />

购与进入医保方面优先考虑。在具有化合物发明专<br />

利的新药中,政策优选支持疗效好的品种;在疗效<br />

相同或等同的新药中,优选支持毒副作用明显降低<br />

或减少的品种;在疗效与毒副作用相同或等同的前<br />

提下,优选支持有利于环境或资源保护的品种。<br />

2、复方发明专利、用途发明专利、制剂发明专利在<br />

招标采购中给予考虑。但是,招标采购与医保方面<br />

的政策优惠只应考虑有效保护期内的发明专利。同<br />

样,对于这类具有发明专利的新药,政策支持疗效<br />

好的品种;在疗效相同或等同的新药中,政策支持<br />

毒副作用明显降低或减少的品种;在疗效与毒副作<br />

用相同或等同的前提下,支持有利于环境或资源保<br />

护的品种。<br />

3、方法发明专利,政策只支持二类专利:一是显著有<br />

利于环境保护的制备方法专利;二是显著有利于资<br />

源保护的方法专利(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其余如<br />

降低成本的制备方法、检测方法专利等,可依靠市<br />

场竞争获得优势。<br />

(四)政策调整应贯穿新药研发、专利审查、新药审<br />

批、生产、销售的全过程<br />

政策调整是一系统工程,应贯穿新药研发、专利审查、<br />

新药审批、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例如:新药研发阶段<br />

的政府基金、资金投入;专利审查阶段对结构修饰新化<br />

合物、药物组合物的创造性评价;涉及从属专利药品的<br />

强制许可及强制许可费的调控;销售阶段的药品定价、<br />

招标采购与进入医保,等等。<br />

(五)政策调整应增加透明度、建立共享专家库及相应<br />

管理、监督程序<br />

各级政府资助、科技部立项、风险基金及药品定价、招<br />

标采购与进入医保等,均应该透明公开,对不同类型的<br />

创新给予不同形式、不同侧重点的政策支持,集中财力<br />

重点支持我国创新能力弱、创新风险大、国计民生迫切<br />

需要的创新成果的产业化。<br />

Trend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 3-2007 2


Trend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br />

为防止弄虚作假,套取国家优惠政策以获私利,政策调<br />

整这一系统工程中,每个重要环节须设置知识产权管理<br />

及监督程序,并按专业领域建立共享知识产权专家库。<br />

例如:2004年WHO专门成立“知识产权委员会”,<br />

研究新药研发中不断出现的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并<br />

定期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9 。再如:加拿大卫生部<br />

设有“专利药品及联络办公室”(Office of Patented<br />

Medicines and Liaison) 10 。<br />

另外,专家意见应向社会公布,专家也应受公众监督。<br />

七、结语<br />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创新,然其终端目的是激励、促进<br />

全社会的创新。知识产权制度不仅要保护现有创新权利<br />

人的利益,更要促进全社会的创新,加快全人类的文明<br />

进程。国家通过对知识产权的适当保护,达到促进全社<br />

会创新的目的。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建立创新型国家<br />

的基础和动力。是否适当要依据具体国情及不同领域的<br />

相应的发展阶段而定。是否适当的标准在于看其是促进<br />

了创新还是抑制了创新。十全十美不可能,但依据具体<br />

情况作相应的政策调整却是可为且必为的。这种中长期<br />

life sciences<br />

More than 200 lawyers whose practice<br />

and experience are significantly devoted to<br />

the life sciences industry, and more than<br />

60 professionals with advanced scientific<br />

degrees in life sciences disciplines. We<br />

have developed our practice to “protect the<br />

complete life sciences product life cycle,”<br />

with depth and quality in all important areas:<br />

regulatory, transactional, and litigation.<br />

We’re in this together. Your team and ours.<br />

22 Trend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 3-2007<br />

leaders<br />

This communication is provided as a general informational service to clients and friends<br />

of M<strong>org</strong>an, Lewis & Bockius LLP. It should not be construed a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br />

legal advice on any specific matter, nor does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ttorney-client<br />

relationship. These materials may be considered ATTORNEY ADVERTISING in some<br />

states. Please note that the prior results discussed in the material do not guarantee<br />

similar outcomes. The photos in this material are dramatizations.<br />

的政策调整规划贯穿于国家及各行各业的知识产权研究<br />

战略中,任重而道远。<br />

参考文献:<br />

1. 郑成思:《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br />

正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页。<br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释义第四十七条,全国文化<br />

信息资源共享工程www.ndcnc.gov.cn<br />

3. “两会”媒体关注教育,www.hainan.gov.cn<br />

4. 周和平:《关于基因专利的争论》,载《中国新药<br />

杂志》2004年第13卷1期,第5页<br />

5.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1条。<br />

6. 郑成思:《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br />

正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42页。<br />

7. 刘仁:《国知局专家解读医药化工知识产权问<br />

题》,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5-10<br />

8. 《审查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二部分<br />

第十章,2-156页<br />

9. www.un.<strong>org</strong> /chinese/News/fullstorynews<br />

10. The Food and Drug Regulations-http://laws.justice.gc.ca/<br />

en/f-27/c.r.c.-c.870/text.html-2004-08-31<br />

www.m<strong>org</strong>anlewis.com<br />

M<strong>org</strong>an, Lewis & Bockius LLP • 1701 Market Street • Philadelphia, PA 19103-2921 • Tel: 215.963.500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