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2013 Views

2015???????????? - ?????

2015???????????? - ?????

2015???????????? - ?????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strong>2015</strong> 年<br />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br />

2008 版


品牌台灣,創造永續經營的活水<br />

序 言<br />

台灣要產生全球性企業的關鍵就是專精。專精的目的在創造領導<br />

性,而要有領導性,就是要有品牌。品牌思維不僅僅只在拋棄老二策略,<br />

有品牌的廠商需要思考的東西比代工廠多得多,最大的不同就是永續經<br />

營的概念。這會帶來許多資源整合的力量,對於台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br />

觀念,也能夠協助累積技術和人才。品牌的範圍則可以再放大,除了一<br />

般所熟知的消費品牌,還有 B2B 的品牌也非常值得台灣發展。<br />

台灣現階段已經做到一部分「全球資源整合者」的角色,但要能夠<br />

在 <strong>2015</strong> 年創造更多的競爭力,我們需要展現出更開闊的胸襟及國際性的<br />

眼光與作為,拋開不必要的政治干擾,強化台灣現有的優勢,以拉開與<br />

後進國家的差距。而其中的一大重要因素,便是人才。<br />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除了工程人才之外,具備國際化行銷企劃<br />

能力的人才也是台灣目前所欠缺的一環。要達到 <strong>2015</strong> 年的願景目標,教<br />

育體系必須追上人口和產業結構的轉變,同時,我們也需要重新思考現<br />

有的移民與留學政策。台灣具有足夠的能量與吸引力以招聘國際人才,<br />

但我們必須積極打造能夠留住本土及海外人才的環境,方能提供支援我<br />

們產業未來發展的人力資源。<br />

此刻,中國大陸正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台灣的產業已經愈<br />

來愈難以藉由利用大陸勞工的生產來維繫在全球體系中的地位,如何將<br />

台灣的商品賣出去,正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挑戰。我們需要改變整個商業<br />

模式,否則不但無法由所謂的「中國機會」中得利,反而迫使廠商不斷<br />

出走。台灣必須運用更靈活的人才策略與技術能量,在特定領域中取得<br />

領導地位。


「<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願景與策略」系列叢書,提供許多突破性思維與<br />

建言,讓我們跳脫現有的局勢,以更長遠的角度思考未來的可能性。雖<br />

然仍有許多觀點需要進一步的討論與探索,但這樣的論辯過程將有助於<br />

我們逐步釐清對未來的認知與想望,並期待有更多的看法與意見共同挹<br />

注,創造台灣不斷進步的動能。<br />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br />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序 言<br />

由「製造代工」左腦優勢轉向「創意文化」右腦優勢<br />

<strong>2015</strong> 年,對台灣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也因此,我們有更多<br />

發揮與想像的空間,以及改變未來的力量。<br />

以製造代工聞名於全球的台灣,近年來除了本身政經情勢,更遭受<br />

全球價值鏈移動造成的衝擊,經濟成長幅度不若預期。面對新興國家急<br />

起直追,台灣提升競爭力的有效辦法,就是從思維與方法上跳脫原有框<br />

架大膽創新,由效率為主的硬體製造,轉向創意導向的軟性服務。<br />

這個轉變不僅提高產業附加價值,更是台灣邁向已開發國家之林,<br />

達到人均產值三萬美元目標的不二法門。唯有藉由服務等軟性經濟成長<br />

爆發的能量,台灣產業方能突破瓶頸,在世界舞台找到自己的道路。<br />

很高興「<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一書中,將「軟性經濟<br />

創意者」與「生活型態先驅者」列為台灣產業未來重要的願景角色。然<br />

而,要創造以創意文化取勝的右腦優勢,重點在塑造一個創新的氛圍,<br />

並將生活體驗融入創意設計中,方能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產品或服務。一<br />

改過去以國際大品牌馬首是瞻的製造追隨者角色,轉向未來較具前瞻性<br />

的生活風格產業,從人文需求與生活脈絡,重新定義商品功能、甚至經<br />

營模式。<br />

這種將商品本身價值轉化成體驗價值,再以體驗經濟創造更高價<br />

值,是轉型以服務業為主軸的台灣經濟必須要走的道路。這不是一條容<br />

易的路徑,但對於擁有多元文化、高素質人力的台灣而言,卻是值得我<br />

們放膽一搏的機會,為 <strong>2015</strong> 年的明天,開創一個讓青年學子更能揮灑的<br />

空間。當然,如何打造一個結合生活、實作與展演的創意園區,自由地<br />

進行各種未來生活的想像與實驗,應該是實現這個夢想的重要途徑。


人因夢想而偉大,國家也因一群勇於築夢的人民而進步。非常高興<br />

經濟部能發動產業中長程規劃的工程,也希望在這樣不斷的論證思辯<br />

下,台灣能走向一個更具創意與活力的未來。<br />

國立政治大學校長<br />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序 言<br />

不斷創新帶來持續而穩定的經濟成長動力<br />

台灣經濟成長的源頭,一向來自於產業不斷的革新。要創造下一波<br />

成長動能,目前台灣最具優勢的產業如半導體、資通訊等,仍應會在未<br />

來十年持續扮演產業的核心角色,同時也期待一些新興產業,如醫藥、<br />

診斷和基因科技等,以及更多跨領域結合的創新服務產業,帶來令人驚<br />

豔的發展。<br />

雖然台灣已取得部分製程技術優勢,但要成為特定領域的技術領<br />

導者,以研發創新帶動科技產業發展,從而促進經濟成長的目標,我<br />

們需要一套更完善的產學研合作體系,不僅只是補助學校研究經費,<br />

還需要加強學術研究能量與業界實際需求的結合,在基礎研究之外,<br />

提供產業更充裕的研發能量及人才。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倡導終生學<br />

習(lifelong learning)的概念,讓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在快速變<br />

遷的社會環境中持續適應與生存,這也是我們在全球化挑戰中,避免<br />

被邊緣化的關鍵。<br />

台灣以蕞爾小島得以躍上國際經濟舞台的重要角色,科技島的實<br />

力不容小覷。在我們邁向下一個成長階段,如何運用產業組合概念,<br />

創造持續而穩定的經濟成長動能,在在考驗執政者與全體人民的智<br />

慧。創新的思維與作法,以及向未來願景挑戰的企圖心,和技術創新<br />

一樣重要。<br />

對政府而言,提出一套中長期願景的同時,更應著力於產生行動方<br />

案並具體落實,讓成長引擎持續提供強大動能。為降低社會各界對於不<br />

確定未來的擔憂,更需要邀集各界參與討論中長期發展的願景與需求,


許多不確性可以降低,也讓人民有信心。「<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願景與策略」<br />

系列叢書,即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誘發更多的討論,以逐步形成社會的<br />

共識與認同。<br />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br />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緣 起<br />

發現台灣新機會,開啟下一波成長動能<br />

面對高度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最大挑戰不僅來自於全球化競爭的壓<br />

力,更在於我們對於自己的未來是否有足夠的信心與企圖心,是否能夠<br />

眾志成城,共同打造屬於台灣的產業願景。<br />

過去兩年多來,經濟部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以及資訊工業策進會,<br />

聯合國內重要產業智庫,執行「<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與科技整合計畫」,援<br />

引全球專家及國際經驗,並整合國內各領域專家,共同勾勒未來台灣產<br />

業願景,作為後續發展的參考。我們已經看到未來十年台灣面臨高齡化<br />

以及國際人才爭奪的挑戰,經濟受到跨越國界,快速移動的全球化影響;<br />

再加上網路應用普及、多元技術整合以及重視綠色環保等幾個大趨勢。<br />

我們認為台灣可以藉由人文和科技的發展,滿足多元社會對「促進經濟<br />

發展、維持社會公義與強化環境永續」三大需求,並在全球資源整合、<br />

產業技術領導、和軟性經濟創意上,扮演積極角色,甚至將我們特有的<br />

生活形態輸出,滿足其他地區尚未被啟發的需求。<br />

然而,邁向未來仍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充滿了許多前所未有的難題。<br />

過去 50 多年來,台灣經濟不斷地成長,但隨著世界競爭情勢轉變,以及<br />

新興國家急起直追的腳步,台灣經濟由生產、製造主軸,逐漸轉型成為<br />

由知識、服務創新帶領的高價值產業,從 OEM、ODM 到品牌創造的不<br />

斷嘗試。我們的產業要再往前走,需採取比快速追隨更有效方式。而這<br />

個方式,就是創新,要為我們服務對象創造更多價值,不是一味的降低<br />

成本。<br />

當前,台灣的半導體與平面顯示器產業在全球化的產業鏈上扮演了<br />

重要的角色,而許多傳統產業及新興潛力產業,也支撐著台灣的經濟發<br />

i<br />

緣<br />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ii<br />

展,甚至結合其他元素,不斷提高產品服務的定位與價值,以更積極的<br />

態度來思考台灣產業結構轉型與未來競爭策略。1998 年金融風暴重創了<br />

韓國與新加坡,不到十年的時間,他們痛定思痛,集全國之力做了許多<br />

改革,以令人驚豔的腳步創造成長的奇蹟。也許,現在就是台灣更深刻<br />

反省自己的時機,在全球化與開放創新的潮流下,協助台灣企業因應新<br />

型態的競爭模式,打造一個讓別人羨慕,而自己感到驕傲的新經濟型態。<br />

「<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系列叢書,目的激發眾人對產<br />

業發展的關心,並帶動多元社會不斷討論與深入思考,以逐步凝聚各界<br />

共識,為台灣產業的未來發展齊心努力。<br />

經濟部 次長<br />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目 錄<br />

緣 起 ......................................................................................................... i<br />

第一章 緒 論 ...................................................................................... 001<br />

一、全球大趨勢引發新議題................................................... 001<br />

二、台灣迫切的危機與轉機................................................... 003<br />

三、產業角色的適切轉換 ...................................................... 005<br />

四、創造以科技為基的經濟體............................................... 008<br />

五、邁向穩健發展的經濟成長............................................... 009<br />

第二章 台灣產業優勢與定位...............................................................011<br />

一、台灣經濟發展歷程 ...........................................................011<br />

二、全球趨勢與產業競爭結構變化 ....................................... 013<br />

三、中國大陸的興起與影響................................................... 029<br />

四、台灣產業優勢與問題 ...................................................... 037<br />

五、台灣願景角色定位 .......................................................... 041<br />

第三章 結構性目標建立與策略概念 .................................................. 059<br />

一、多元目標準則.................................................................. 059<br />

二、產業發展策略概念 .......................................................... 062<br />

三、厚實產業基礎建設 .......................................................... 065<br />

四、促進產業躍升.................................................................. 075<br />

iii<br />

目<br />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iv<br />

第四章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095<br />

一、國家產業佈局思維 .......................................................... 095<br />

二、產業發展組合概念 .......................................................... 095<br />

三、重點產業發展重要性....................................................... 097<br />

四、重點產業發展概況 .......................................................... 100<br />

五、重點產業發展策略 .......................................................... 116<br />

六、結論與建議...................................................................... 124<br />

第五章 關鍵產業科技藍圖.................................................................. 125<br />

一、產業科技前瞻規劃 .......................................................... 125<br />

二、重點科技評估與定位....................................................... 126<br />

三、產業技術組合發展 .......................................................... 142<br />

四、產業技術發展藍圖架構................................................... 146<br />

五、技術群組發展藍圖實例................................................... 149<br />

第六章 產業機會探索:服務業中長期發展思維................................ 169<br />

一、台灣服務業需尋求突破性成長 ....................................... 169<br />

二、全球服務業發展現況與趨勢 ........................................... 171<br />

三、台灣服務業發展現況與困境 ........................................... 174<br />

四、台灣服務業發展與優劣勢分析 ....................................... 179<br />

五、台灣服務業發展方向與策略思維.................................... 181


第七章 產業機會探索:平價優質市場策略....................................... 187<br />

一、新興中產階級消費潛力................................................... 187<br />

二、優質平價商品商機 .......................................................... 189<br />

三、台商進軍策略.................................................................. 191<br />

四、有效政策工具.................................................................. 195<br />

第八章 產業基盤建置:兩岸競合與區域優勢 ................................... 199<br />

一、區域經濟發展預測與看法............................................... 199<br />

二、幾個中國的突出進展 ...................................................... 200<br />

三、中國自主創新策略與中長期科技發展重點 .................... 203<br />

四、幾個進階觀察.................................................................. 205<br />

五、轉變中的現況與可能發展方向 ....................................... 207<br />

六、台灣未來經濟(GDP)發展的幾個隱憂............................. 209<br />

七、台灣未來方向思考 .......................................................... 213<br />

八、幾個重要議題.................................................................. 218<br />

第九章 產業基盤建置:建設國際營運環境....................................... 223<br />

一、主要國際競爭力評比分析............................................... 223<br />

二、台灣國際貿易環境分析................................................... 224<br />

三、資本市場國際化分析 ...................................................... 226<br />

v<br />

目<br />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vi<br />

四、國際化人力資源環境....................................................... 228<br />

五、標竿國家研究:香港、新加坡 ....................................... 230<br />

六、結論與建議...................................................................... 231<br />

第十章 結 語....................................................................................... 233


圖目錄<br />

圖 2-1 台灣經濟發展歷程 ....................................................................011<br />

圖 2-2 台灣產業發展面臨複雜挑戰 .................................................... 024<br />

圖 2-3 赴陸投資筆記型電腦台商人力分配......................................... 034<br />

圖 2-4 願景角色偏好........................................................................... 048<br />

圖 2-5 多元願景進程........................................................................... 056<br />

圖 3-1 台灣產業發展策略概念............................................................ 064<br />

圖 3-2 知識創新人才訓用思考架構 .................................................... 069<br />

圖 3-3 知識創新人才訓用之藍海策略 ................................................ 070<br />

圖 3-4 創新的過程與不連續性............................................................ 078<br />

圖 3-5 發展破壞性創新之兩種形式 .................................................... 078<br />

圖 3-6 未來十年全球新興平價產品市場之爆發力 ............................. 082<br />

圖 3-7 強化跨領域合作與融合之構想 ................................................ 086<br />

圖 3-8 設計概念的意涵 ....................................................................... 088<br />

圖 3-9 本土需求型之大型實驗計畫之思考架構 ................................. 091<br />

圖 4-1 產業組合策略促使經濟穩健發展 ............................................ 096<br />

圖 4-2 新興潛力領域發展循環............................................................ 122<br />

圖 5-1 29 個技術群組的重要性與風險性定位.................................... 141<br />

圖 5-2 依據不同組合,發展不同投資策略......................................... 146<br />

圖 5-3 14 個優先投入的技術群組....................................................... 147<br />

圖 5-4 關鍵科技藍圖研究架構............................................................ 148<br />

圖 6-1 台灣服務產業自然成長動能不足以支撐 3 萬美元目標 .......... 170<br />

圖 6-2 服務業中長期發展關鍵與策略研究架構 ................................. 171<br />

圖 6-3 各國服務業 GDP 占比.............................................................. 172<br />

圖 6-4 我國服務業、製造業實質成長率及經濟成長率比較 .............. 174<br />

vii<br />

目<br />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viii<br />

圖 6-5 台灣服務進出口相對貿易總額與世界進出口比例 .................. 176<br />

圖 6-6 台灣服務業中長期發展策略架構............................................. 182<br />

圖 7-1 新興中產消費人口追求優質平價生活型態 ............................. 188<br />

圖 7-2 去外頭活裡頭-味丹公司實例................................................. 189<br />

圖 7-3 優質平價產品定義與範例 ........................................................ 190<br />

圖 7-4 建設台灣成為新興平價市場營運樞紐 ..................................... 192<br />

圖 8-1 台灣突破現況的策略思考方向................................................. 218


表目錄<br />

表 2-1 2003~2005 全球前 30 名經濟體平均 GDP 成長率................... 026<br />

表 2-2 台韓在中國大陸市場表現........................................................ 035<br />

表 3-1 環境品質/污染改善目標........................................................... 060<br />

表 3-2 社會公義指標........................................................................... 061<br />

表 3-3 2005/<strong>2015</strong> 製造業與服務業附加價值成長試算 ....................... 062<br />

表 3-4 <strong>2015</strong> 年製造業應達成產值試算 ............................................... 063<br />

表 3-5 <strong>2015</strong> 年服務業應達成產值試算 ............................................... 064<br />

表 3-6 全球化競爭態勢下之台商 SWOT 分析.................................... 073<br />

表 4-1 主力與中堅產業對 <strong>2015</strong> 人均 GDP 貢獻試算.......................... 097<br />

表 4-2 潛力產業支援主力、中堅與傳產升級..................................... 098<br />

表 4-3 主力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 100<br />

表 4-4 中堅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 105<br />

表 4-5 潛力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 109<br />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 128<br />

表 6-1 台灣歷年服務業貿易結構........................................................ 177<br />

表 7-1 台商在新興平價市場之商機 .................................................... 191<br />

表 7-2 台商優質平價創新模式............................................................ 194<br />

表 9-1 台灣與主要競爭國家 WEF 競爭力排名................................... 223<br />

表 9-2 亞洲主要國家在 IMD 調查排行............................................... 224<br />

表 9-3 台灣 2005 年國際貿易全球排名 .............................................. 225<br />

ix<br />

目<br />


第一章 緒 論<br />

台灣產業發展從早期勞力密集到之後的資本密集,成功創造出低度<br />

開發經濟體轉型到開發中國家的典範。80 年代開始由電子產業領軍,更<br />

引領了台灣對科技產業的重視。面對 21 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如何<br />

突破瓶頸,邁向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成為台灣近年努力的目標。<br />

然而,今日台灣面臨的挑戰卻較過往更形複雜與嚴峻。除了愈發激<br />

烈的全球化競爭與國際互動,台灣也面對內部產業結構調整的壓力與人<br />

口結構的變遷。其中,人類壽命的延長,為個人生理心理、家庭結構以<br />

及社會經濟上,帶來許多本質性的變化,也引發了健康照護、退休制度<br />

等議題。台灣高齡化的速度僅次於日本。預計在 2019 年,台灣將正式邁<br />

入高齡國家,65 歲以上人口將超過 14%。<br />

一、全球大趨勢引發新議題<br />

就勞動力而言,預估 <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 15 歲到 65 歲勞動人口佔總人口比<br />

例的 74%,為過去 50 年來最高比例。但這個比例卻開始以極快的速度下<br />

滑,到 2050 甚至可能降到 55%以下。如何檢討退休制度以及改變產業型<br />

態以因應這個事實,需要立即從今天起就來開始思考。<br />

人口結構變化除了時間軸的變動外,還有水平的移動。人口大量朝<br />

都市集中,考量都市交通、下水道、水電瓦斯供應的承載力。而對未來<br />

產業發生最直接影響的,其實是經濟全球化的牽引。愛爾蘭、新加坡等<br />

島國,認知到本國資源的短缺,已採取積極移民政策,吸納大量國外移<br />

民。愛爾蘭是目前唯一一個在十年之中,人均 GDP 由 1 萬多美元水準倍<br />

數成長的國家,而新加坡,根據經濟學人的預估,2007 年的經濟成長率<br />

高達 9%,一個開發國家有新興國家的成長速度,新加坡的移民政策被視<br />

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br />

第<br />

一<br />

章<br />

緒<br />

論<br />

00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02<br />

而台灣現有工作簽證發放與移民法規卻充滿了許多不合理的現象,<br />

我們需要一個用腦力多於生理勞動力的產業結構,才能因應即將到來的<br />

高齡社會,而拒絕國際優秀人才進駐的鎖國策略,只會阻礙我們達成這<br />

個目標。<br />

全球化帶來的當然不止人口移動,我們看到地理區位與國家特性在<br />

全球化經濟體系的影響力下逐漸式微。我們要如何跳脫出國家的框框,<br />

在全球化帶來的好處與傷害之間求取平衡,對海島台灣是更嚴峻的挑<br />

戰。另一方面,網際網路正在改變產業活動面貌與商業模式。如何篩選、<br />

整合與運用資訊才是產業經營致勝的關鍵,網路對法令、社會與文化的<br />

衝擊,也將比過去十年更為顯著。<br />

在未來科技發展上,創新的驅動力將來自多領域技術的整合,而整<br />

體的目標,則是朝向更為符合人性化需求而改進。<strong>2015</strong> 年最蓬勃的技術<br />

發展,將呈現在生物科技、資通訊技術、微型化與智慧材料上。越來越<br />

多人結合電腦和其他學科,創造混合性的新學科,為跨領域的研究帶來<br />

戲劇性的改變。創新的關鍵來自整合,而最具市場性的目標,則是讓過<br />

去的「不可能」成為「可能」,像是讓瞎子可以看,讓聾人可以聽,藉由<br />

科技的輔助來填補目前無法滿足的需求。<br />

對精敏製造(agile)與環保的重視則是未來全球製造業的焦點。對於<br />

產業而言,自動與彈性製造型態將展現於生產價值鏈中的各個階段,潔<br />

淨生產與污染防治,節能、可再利用或回收的功能成為未來產品主要訴<br />

求,更是企業展現環保績效、提昇形象、改善與提升經營體質的關鍵。<br />

製造業的壓力已不僅只是降低成本,如何掌握國際相關規範,同時發展<br />

綠色高值化產業。<br />

到 <strong>2015</strong> 年甚至更長遠的未來,自然資源持續成為各方衝突焦點,尤<br />

其是水、石油與糧食,將持續在未來十年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地<br />

球持續暖化造成氣候異常,過去不缺水的國家,也開始感受到水源不再


是廉價與理所當然的來源。我們必須深入思考如何分配水源以達到最大<br />

效益。污水回收處理與淨化技術的發展,亦成為重要議題之一。而石油<br />

將持續成為未來十年的重要議題,尤其是油源的不確定性,提升替代能<br />

源的相對重要性。另外,為降低煤、石油、與天然瓦斯等碳系能源對環<br />

境、經濟及能源的衝擊,提高非碳系新能源應用的概念,已成為國際主<br />

流。<br />

二、台灣迫切的危機與轉機<br />

在這些外來趨勢的撼動下,台灣產業結構也面臨更高的轉型壓力。<br />

我們一方面面對先進國家大手筆的研發投資,企圖拉大技術差距,另一<br />

方面,我們也面對新興國家挾年輕的人口與市場,急起直追的壓力。台<br />

灣,已不再身處於傳統雁行理論倫理順序中,而需要面對一個多方夾擊、<br />

競爭更為嚴酷的世界。<br />

然而,我們也不需要妄自菲薄。事實上,台灣產業對於未來的不確<br />

定,有很大部份是來自於選擇過多而不是不足。台灣還有許多優勢,若<br />

能善用之,將可做為未來產業發展的基礎。<br />

首先,多元文化的特性讓台灣人民擁有許多不同觀點與嘗試新事物<br />

的勇氣,有助於發展差異化商品能力的可能。此外,台灣勞動力平均素<br />

質高,製造業更累積多年經驗,可用高效率低成本的製造技術,進行彈<br />

性生產及快速量產。再加上產業具備完整的上中下游供應鏈,與深厚的<br />

技術和研發創新之人力與能力,尤其是電子資通訊產業,在國際生產網<br />

絡上已佔關鍵地位。<br />

但由於歷史、政治與法規的限制,讓台灣在國際化和國際企業在台<br />

長期佈局上遭遇瓶頸。企業規模也相對不足,缺乏行銷人才,讓中小企<br />

業難以取得品牌優勢和建立國際形象。而過去台灣產業的特色,在於我<br />

第<br />

一<br />

章<br />

緒<br />

論<br />

00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04<br />

們是全球最厲害的追隨者。隨著世界競爭情勢的轉變,台灣的產業要再<br />

往前走,需要採取比快速追隨更有效方式。<br />

目前,台灣產業正面臨轉型的十字路口,如果繼續停留觀望,未來<br />

難逃被邊緣化與空洞化的危機,但在台灣社會多元價值的需求下,單一<br />

目標的設立已無法符合時代所需。台灣在追求經濟持續性成長的同時,<br />

更需考量對社會及環境的責任,兼顧社會公義均衡發展與環境永續經營<br />

之需求。只是這個三角形卻不見得要是一個等邊三角形的概念,隨著時<br />

間和社會重視的價值移轉,三角形每個邊的長短都有可能變動。<br />

在與社會各階層意見領袖深度訪談中,我們歸納出台灣有四個可能<br />

扮演的角色。首先是產業技術領導者,台灣在某些產業,如半導體晶圓,<br />

已有深厚的基礎,有機會成為領先者。但這個角色最重要的不是創造的<br />

產值有多少,而是要爭取成為價值的主動創造者,不再依附先進國家之<br />

後。這個角度比較偏向製造思維,而強調的重點,是要創造出差異化。<br />

另一個角色,是全球資源整合者,希望自己能擔任一個 hub 的角色,<br />

我們辛勤優秀的台商,足跡遍佈全球,充滿彈性。已經著手做了許多全<br />

球資源整合的角色。強調的重點也是比較偏對外的拓展,重視普世價值,<br />

需要許多非技術能力的配合。<br />

軟性經濟創意者重視所謂的軟經濟,像是內容產業與設計服務等,<br />

是比較服務導向,凸顯個別差異。而生活型態的先驅者,則是讓一些因<br />

應台灣特殊生活型態的需求,所產生的獨特商品或服務,也能讓其他地<br />

區的人民所接納。這需要更多的內省與對文化的認同與瞭解,才能將台<br />

灣的風土人情進行商品化。<br />

在 2006 年,我們對 500 大製造業決策主管、500 大服務業與金融業<br />

專業經理人、1,025 位政府決策官員、民意代表、專業人士(醫師、律師<br />

等)、青年意見領袖、學術與研發單位資深研究人員、弱勢團體代表與其<br />

他非營利組織負責人等非產業界人士,以及 75 位在台外籍主管發出問<br />

卷,調查社會各層面對四大願景的偏好。


結果我們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就總體來說,這四個願景角色各有<br />

支持者,產業技術領導者是最高的,但是與第二的全球資源整合者差異<br />

不過 5 個百分點,而生活型態先驅者的支持率也有將近兩成。這除了反<br />

映出台灣社會多元的特色,更顯現台灣社會很難像過去安於一個角色。<br />

再由交叉分析來看,以三十五歲做一個分野,比較高年齡層的人,<br />

對於產業技術的偏好較高,而年齡較輕的台灣人,則認為全球資源整合<br />

是台灣應該走的道路。由產業來分,製造業的人對全球資源整合與產業<br />

技術領導支持度相近,對生活型態的支持也高。而社會文化界人士,則<br />

對軟性經濟的偏好較強。而從外籍高階主管的眼中,台灣最有可能做的<br />

是全球資源整合的角色,而生活型態,卻是他們認為台灣有機會對外輸<br />

出的一個利基。<br />

三、產業角色的適切轉換<br />

從台灣特有的環境與條件來看,台灣在四種願景角色上,各有其發<br />

展優勢與需要突破的瓶頸:在全球資源整合者上,台灣在資通訊產業上<br />

其實已經做到全球佈局,有一定的產業經驗和基礎,作為制高點,輔以<br />

創意和一些關鍵性產業之掌握,台灣便可以較少資源與時間,創造出槓<br />

桿成果,是十年內最有可能達到的目標,並可藉機累積 IP 與服務資源。<br />

只是台灣過去十年並沒有卡到一個關鍵位置,在未來十年只有愈困難。<br />

而三通和法規議題不解決,台灣很難有機會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br />

在產業技術領導者方面,台灣在產業技術發展上已有一定基礎,尤<br />

其是製程部分的優勢。在全球市場大者恆大強者恆強,應在擁有競爭優<br />

勢的特定領域上持續強化,方能做為全球資源整合的後盾,同時才有保<br />

有往軟性經濟和生活型態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只是台灣的基礎科學與設<br />

備市場,在十年內較難有突破性發展,而這些多是發展尖端技術的基礎。<br />

因此台灣需要更審慎的選擇,進行重點式的發展。<br />

第<br />

一<br />

章<br />

緒<br />

論<br />

00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06<br />

於軟性經濟創意者方面,台灣在生活型態和創意上擁有較大的彈性<br />

與空間。而美學與創意都是開創高附加價值的來源,也是台灣脫離低價<br />

競爭的關鍵,加強與硬體服務結合的能力。但台灣美學與抽象創意人才<br />

極度缺乏,與難以負擔創意初期所需的市場規模的狹窄腹地,是發展軟<br />

性創意的最大挑戰。<br />

至於生活型態先驅者,養生與休閒等是人類共通的需求,搭配台灣<br />

本土醫療和網路、交通等資源,確實有能力發展休閒養生觀光業,化環<br />

保與社會福利需求為經濟成長的助力而非阻力,並可藉此實驗新的營運<br />

模式。然而,要成為生活型態先驅者卻不可忽略台灣先天地狹人稠的限<br />

制,整體環境要塑造成優質觀光休閒點還有一段長遠的路,難以於十年<br />

內達成。<br />

因此,經過專家群不斷的討論與思辯,歸納出之前台灣產業主要強<br />

調的是效率,我們在全球資源整合上,如資通訊產業,已經有了不錯的<br />

進展與經驗,可以讓台灣以較少的資源與時間創造出槓桿效果,因此是<br />

以整合者角色與部分的產業技術領導為主。<br />

但邁向 <strong>2015</strong> 年,面對知識經濟與創新的需求,我們除了持續全球布<br />

局,與上游的零組件和下游市場行銷方面做更緊密的連結外,更應該在<br />

產業技術領導中選擇出利基角色,並發展部分軟性經濟與思考生活型<br />

態。在更長遠一點的未來,我們能夠累積更多的能量,追求更高的生活<br />

品質與多元價值,方能發展出完善的軟性創意與生活型態。<br />

每一個角色,其實也都呼應了前述影響台灣產業發展的幾個重要趨<br />

勢。同時,各角色也是啟動另一個角色的關鍵。長期來說,這四個角色<br />

是有可能、也需要同時存在的。因為資源整合者若沒有關鍵的技術、以<br />

及軟性創意智財,終將會喪失驅動「整合」的核心能力。而對生活型態<br />

的自重與瞭解,將有助於豐富我們的創意,也才能於人之先創造出更符<br />

合人性化需求的產品,增加我們運籌全球的籌碼。


也因此,我們提出幾項策略,希望能讓台灣發展出更多能量,能支<br />

撐前述幾個願景的實現。<br />

首先在基礎建設的部分,我們要建立能與國際接軌的營運環境,而<br />

這也是我們能長久吸引最優秀人才—包括本國與國際—的不二法門。我<br />

們要改變產業結構,要以知識力取代勞力,就更需正視國際移民的議題,<br />

尤其是國際人才爭奪已進入白熱階段。目前各國為爭取全球最優秀的人<br />

才,對於國際移民的限制大幅放寬,使具備資本與專業技術的高階人力,<br />

能夠填補因人口結構改變所產生的人力資源缺口。許多國家更藉由外人<br />

留學政策的改變,讓高階人力留在留學地就職,進一步激化國家間競爭<br />

力的消長。台灣在這波人力競逐中,需採用更開放的視野與胸襟,也要<br />

突破傳統認為先進國家人才較優秀的觀念,才不會錯過吸納國際人才的<br />

機會。<br />

另一方面,則是心態的改變,讓已跨足世界的台商,能夠建立一個<br />

全球化的網路連結。使台灣願意並且能夠把他們在海外的收穫與本土做<br />

更有效的連結,而不是如斷線的風箏,飛出去就不再回頭。<br />

在擴大產業規模方面,為運用主力產業兆元倍增與開發新興產業來<br />

創造下一波兆元產業。另一個突破的可能性,則是透過針對新興市場出<br />

發,透過產品功能的重組,開發高品質但相當平價的產品與服務,隨著<br />

人們對消費愈來愈精打細算,這類的展品也極有可能在成熟市場上創起<br />

另一波風潮。<br />

另外,在強化核心能耐部分,則需要提高對智慧資本的重視與深耕<br />

關鍵技術,同時促進成熟產業價值創造與擴張擴大,讓這些台灣過去經<br />

濟成長的功臣,也是現在吸納最多就業人口的一塊,能有重新再起的契<br />

機。還有提高現有的設計價值鏈附加價值,並推動本土需求型實驗計畫,<br />

發展地方特色產業。<br />

第<br />

一<br />

章<br />

緒<br />

論<br />

00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08<br />

四、創造以科技為基的經濟體<br />

科技作為經濟發展的動能,是近二十年來台灣不斷往前邁進的關<br />

鍵,但是除了經濟成長,科技也可以對社會與環境有所貢獻,提供一些<br />

傳統方式無法做到的解決方案。因此我們特別強調對於技術的前瞻性發<br />

展,以建構一個名符其實以科技為基礎的經濟體(technology- based<br />

economy)。<br />

經過彙整全球重要智庫對未來科技發展所做的預測,再藉由市場價<br />

值和台灣策略意圖這兩大指標的過濾,我們篩選出一百多項技術項目,<br />

並依據技術根源和產業關連,歸類為 44 個技術群組,包括生醫,材料,<br />

能源,半導體,資通訊,及綜合等六大領域。其中並列出 29 個優先順序<br />

較高的技術群組,與國內跨領域技術與經濟專家學者經歷數回合共同討<br />

論,進行基本要素比較,包括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環境永續等考量所<br />

組成的重要性指標,以及技術非技術面的發展風險,台灣現有地位與技<br />

術獲得難易度所組成的風險性指標進行綜合評估,將這 29 個技術群組做<br />

了定位。<br />

依據重要性與風險性比較的結果,屬於中風險,中高重要性的這一<br />

塊,是產業發展前缺臨門一腳的重要區塊,政府可以在此區塊施力,以<br />

加速這些技術的發展以及商品化的流程。而高風險中高重要性的這一<br />

塊,政府的角色其實在降低風險。而且這些風險性高的項目,通常來自<br />

於技術本身的不確定性,需要更多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所以應由學校<br />

或國科會等單位,來主導研發。而低風險、中高重要性的項目,交由企<br />

業自行研發即可,政府的角色,其實是再塑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而<br />

目前看起來重要性較低的部分,則不可忽視外卡異軍突起的可能,應放<br />

入持續觀測的名單。


為了要進一步探討對台灣產業發展最為關鍵的科技,我們更在中風<br />

險、高重要性的區塊中,以高整合晶片,先進顯示系統,先進電子材料,<br />

次世代太陽能,永續建築與精密機械等六個技術群組為例,嘗試開始打<br />

造科技發展藍圖。<br />

在每一個技術群組的發展藍圖中,從專家團隊組成開始,首先為該<br />

群組做更明確的定義,並針對相關的趨勢、要素、市場挑戰和價值方面<br />

作分析,之後定義此技術群組在台灣發展的願景與目標。在此目標下,<br />

定義關鍵技術,包括替代性技術,以及發展過程中對此項技術可能造成<br />

關鍵性變化的警訊,並將於評估關鍵技術後,進行定位,並擬定發展策<br />

略,例如是自行發展、購買還是策略聯盟等。<br />

五、邁向穩健發展的經濟成長<br />

綜整發展願景需求與科技變化趨勢,對於台灣產業發展的未來,我<br />

們除了創新的思維外,亦需要採取「穩健」發展的步驟。我們必須打破<br />

既有產業領域別的線性思惟概念,強化跨領域融合,除追求尖端科技產<br />

業之勃興外,亦能促進成熟與傳統產業之價值創造與擴張。<br />

目前產值已經具備兆元的主力產業,由於產值貢獻大,是台灣希望<br />

在 <strong>2015</strong> 年達到經建會所預設的人均 GDP 3 萬美元目標的主要動力,而<br />

且因為已經有了一些競爭利基與能量,這些產業發展風險較可預期,兆<br />

元產業倍增總體有較高之投資報酬率,且產業規模大者恆大,有助提升<br />

企業全球競爭力。<br />

另外,中堅產業部分,也就是目前 3,000-5,000 億規模之產業,目標<br />

在 <strong>2015</strong> 年突破兆元規模。這些產業發展基礎穩固,具高度機會成為新的<br />

主力產業,且基於資產組合概念,避免產業發展焦點過度集中主力產業,<br />

政府也應該策略性篩選,運用中堅產業發展來調整產業結構。<br />

第<br />

一<br />

章<br />

緒<br />

論<br />

00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10<br />

潛力領域的部分,則為預期 <strong>2015</strong> 年興起,並深具成長潛力之產業領<br />

域。這個部分是要儲備未來競爭力,做為下世代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同<br />

時開創台灣新視野,作為軟性經濟與生活型態願景之後盾,並滿足社會<br />

與環境面之期待,兼顧三大指標均衡發展。<br />

政策的施力點即在如何進行產業組合,並促使潛力領域快速茁壯,<br />

中堅產業透過質性上的改變,成為新興兆元產業,而既有主力兆元產業<br />

可以更具國際競爭力或領導地位,邁向全球佈局,可以藉由規模的國際<br />

級化,能帶動周邊產業的興起。如台灣的 NB 產業帶動平面顯示器的興<br />

起。


第二章 台灣產業優勢與定位<br />

一、台灣經濟發展歷程<br />

台灣經濟自二次世界大戰後,透過各項進口替代、出口導向、結構<br />

調整與自由化改革的政策輔助,歷經勞力密集、資本密集,直至技術密<br />

集的產業階段,獲得了快速經濟發展,創造了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蹟」,<br />

時序邁入 21 世紀初期,全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對先天資源條件有限的<br />

台灣,需思考如何增益自己在世界經濟中獨特的附加價值,方能在全球<br />

產業價值鏈上,由被動者、追隨者的角色轉型為價值的創造者,在全球<br />

化經濟中找到一個新的位置。<br />

12.0<br />

7.0<br />

2.0<br />

-3.0<br />

製造導向 投資導向 創新導向<br />

勞力密集產業階段 資本密集產業階段 技術密集產業階段 知識密集產業<br />

引導國家<br />

資源進入<br />

民生工業<br />

農業、勞<br />

力密集、<br />

進口替代<br />

的輕工業<br />

投注國家<br />

資源改良<br />

農業技術<br />

勞動密集產<br />

業,出口為<br />

導向之產業<br />

結構<br />

推動大型<br />

國建建立<br />

重化基礎<br />

由勞力密集<br />

轉為資本密<br />

集。推動產<br />

業升級,培<br />

育高科技產<br />

業基礎<br />

引導高科<br />

技產業發<br />

展<br />

高科技產業<br />

萌芽及奠<br />

基。電子資<br />

訊產業逐漸<br />

成為產業發<br />

展重點<br />

1952 1960 1970 1980 1990<br />

產業技術<br />

升級與國<br />

際化<br />

新興高科技<br />

產業起飛<br />

期。資訊電<br />

子、光電、<br />

通訊產業蓬<br />

勃發展<br />

圖 2-1 台灣經濟發展歷程<br />

歷年經濟<br />

成長率<br />

2000<br />

全球競爭<br />

型產業<br />

以知識經濟為目<br />

標。研發及高附<br />

加價值製造業為<br />

推動重點<br />

2006(f) 2010(d)<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1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12<br />

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初期以農業為主,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並<br />

以限制出口搭配進口替代政策,使台灣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得以恢復與發<br />

展。直至 1950 年代末期,台灣經濟趨於穩定,開始優先發展可增加出<br />

口、減少進口及對改善國際收支有幫助的產業,1963 年以後,工業產值<br />

開始大於農業,此時的出口工業主要是以勞力密集為特色;因為勞工廉<br />

價,外資也陸續湧入,台灣逐漸形成較開放的經濟體制,造就未來經濟<br />

奇蹟的起跑點。<br />

1970 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對台灣經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於<br />

是台灣重新調整經濟政策,藉由十大建設計畫改善工業結構,促進產業<br />

升級,之後更提出“策略性工業”,即發展技術程度高、附加價值高、能<br />

源密集度低、污染程度低、產業關聯效果大、市場潛力大的所謂“兩高、<br />

兩低、兩大”產業,產業結構也由勞力密集轉為技術密集及資本密集,並<br />

於 1980 年正式設立新竹科學園區,奠定台灣成為以資訊、半導體產業為<br />

主的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搖籃,初步確立了台灣經濟的實力與地位。自<br />

1980 年代後期起,傳統產業在生產成本急速上升之下,迅速向大陸、東<br />

南亞轉移,第三級產業亦發展迅速,電子業和資訊業的快速成長成為台<br />

灣主流產業,無論產值或出口值在製造業中已躍居首位,並成為全球電<br />

子產業重鎮,技術密集性產品也成為新的出口主力。<br />

在 20 世紀與 21 世紀更替時期,為了適應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br />

台灣開始推動一連串重大經濟發展計畫,除更進一步支援高科技產業的<br />

發展、成為全世界高科技製造服務中心外,更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br />

2002 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面對國際競爭,台灣的經濟也<br />

面臨嶄新的局面,一方面希望藉由知識力使台灣產業參與國際產業供應<br />

鏈的重要環節,一方面在面對強大的新興國家崛起勢力,亦要極力避免<br />

被邊緣化。同時,未來台灣產業發展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在對經濟成<br />

長的渴望下,亦應含括對社會公義與環境永續發展的要求,展現台灣為


世界公民的角色,並將台灣塑造成為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成為全球<br />

創新、創意人才願意來此居住與工作的地方,這才是支援台灣產業持續<br />

勃興與朝高價值發展的關鍵。<br />

二、全球趨勢與產業競爭結構變化<br />

國家產業發展深受社會環境(social)、科技進步(technology)、經濟型<br />

態(economics)、自然生態(environment)、政策選擇(politics)與價值偏好<br />

(value)等六大因素交互作用影響。未來十年全球六大趨勢發展亦可能為<br />

台灣現有產業之發展帶來新的契機與衝擊,此六大趨勢包括人口結構的<br />

變化、經濟全球化、網路應用普及化、多元領域技術整合、環保與精敏<br />

彈性製造,以及資源效能應用提升。基本上,六項趨勢彼此之間交互作<br />

用影響,但依區域或文化的差異,不同趨勢在不同地區的影響力量各有<br />

差別。據此,六項趨勢的組合對台灣可能衍生迥異的議題、機會與結果。<br />

(一)全球大趨勢對台灣產業造成的衝擊<br />

1. 人口結構變遷,挑戰人力運用<br />

管理學巨擘彼得‧杜拉克在其著作《下一個社會》中明確指出,廿<br />

一世紀上半葉全球最重要的三個趨勢,分別為人口結構變遷、全球化及<br />

知識經濟興起。向來是衡量國力重點之一的人口問題,為何能從其他傳<br />

統因素中脫穎,與其他兩大新興風潮鼎足而撼動未來經濟發展,主要是<br />

因為在全球人口邁向突破七十億之際,人口結構的轉變不僅已成為大多<br />

數國家的嚴峻挑戰,也驅動前所未有的需求,創造出許多產業新的發展<br />

契機。<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1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14<br />

依據 OECD 研究顯示,邁入高齡化社會後的數十年間,實質 GDP<br />

成長率將降低 0.35~0.75 百分點。已開發國家因平均壽命增長、生育率降<br />

低造成高齡化發展。但在新興國家如亞洲、拉美和中東等地,由於政治<br />

與衛生環境的改善,人口結構呈現青壯化,為產業發展挹注龐大競爭力。<br />

台灣在人口結構上與已開發國家趨勢相近,自 1993 年 65 歲人口突破 7%<br />

後,開始進入高齡化國家,預估在 2019 年時,台灣就會正式成為高齡國<br />

家(老年人比例達 14%),整個過程歷時約 26 年,速度僅次於日本的 25<br />

年。<br />

根據經建會人口推估報告指出,若此趨勢持續下去,再過十年,台<br />

灣工作人口將開始呈現負成長,保守估計每年將減少 15 萬人,其中超過<br />

四成將是 45 歲以上的中高齡人口,對於工作者所需負擔的扶養比,將從<br />

目前的七比一,下降為二比一,亦即每兩位工作者就需扶養一位老年人<br />

口。屆時,年齡中位數將由目前的 35 歲延長至 50 歲,年過半百者,將<br />

佔總人口的二分之一。<br />

然而,高齡化雖代表身體的機能衰退,但腦力機能仍在,可再對腦<br />

力作剩餘性價值的運用,在以知識為主要資產的知識經濟時代,應積極<br />

思考 55-70 歲間的腦力資源的開發問題,如何延續及利用他們的經驗跟<br />

腦力將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今日美國的勞動力之中,愈來愈多<br />

機構願意接納老人,55 歲以上工作者只佔 10%,但卻佔 1995 年以來新<br />

增工作的 22%。傳統退休觀念需要轉變,代之以更具彈性的方式,讓學<br />

習、工作和休閒結合成不斷循環的週期。<br />

人口結構變動除了反映在年齡外,國際性和地方性的人口移動造成<br />

橫向人口結構的變化,更形成明顯都市化趨勢。目前全球已有超過半數<br />

的人口居住於都市之中,而且還以每星期約 100 萬人的速度往都市移<br />

居。預估到 2030 年,全球將有 60%的人口居住於都市,與 2000 年相較,<br />

都市人口的增長率是 1.8%,幾為全球人口增長率的兩倍。其中,低度開


發國家的城市人口增長率最快,達到 2.3%,城市人口將從目前的 42%增<br />

長到 57%。除了要面對都市化帶來的承載力,如交通、水電、排水與垃<br />

圾系統等的考驗外,更增添都市之間彼此競爭的重大任務。<br />

對台灣而言,人口趨勢改變直接衝擊未來十年的人力結構,以及都<br />

市建設的承載能力。因此如何重新審視退休政策,善用高齡退休人力以<br />

及都市規劃與更新更新等工作,均是政府與企業一大挑戰。但是,銀髮<br />

族的高消費型態、高齡的社會福利需求、提升生活品質,以及降低城鄉<br />

差距等方面,也為企業帶來龐大新商機。<br />

2. 全球化帶來無國界經濟<br />

經濟全球化為另一個顯著的趨勢,造就了所謂的金磚四國(巴西、俄<br />

羅斯、印度與中國),促使前所未有大規模的中產階級興起,帶來無以倫<br />

比的消費實力。而全球化一方面讓各國在越來越寬廣的領域裏,以平等<br />

身份進入世界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卻無情地考驗各國社經發展與國情<br />

體制,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影響。隨著資本、人力與知識全球流動的速度<br />

愈來愈快,以及跨國組織與多國公司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傳統國家角色<br />

與定義面臨新的挑戰。對台灣而言,面對現實且殘酷的市場競爭與全球<br />

資源競奪,需更積極且全面地思考未來整體產業、人口、資本市場等策<br />

略,才能強化國際競爭力。<br />

隨著全球化的明顯,未來國家對經濟或產業活動的規劃,應將國家<br />

領域外的活動或產生出來的價值,適度、部分併入產業規劃中。台灣資<br />

源、腹地有限、出口依賴極深,是否能在全球化契機中取得優勢,必然<br />

成為台灣下一個十年經濟成長的主要關鍵因素。更由於國際組織與跨國<br />

企業之影響力與日遽增,台灣想擴大在國際舞台上的活動空間,亦需提<br />

昇跨國/企業組織對台灣的認同,同時運用民間非政府組織力量,突破外<br />

交困境,取得實質認同。<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1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16<br />

全球化同時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擺脫地域的限制,在世界各地遷徙<br />

移動,據統計,在 2000 年時約有 175 百萬人口的居住地非其出生地,其<br />

中有 60%的人口移民至已開發國家,其餘則移民至開發中國家。更多人<br />

會經常性的遷移,不再像以前那樣在一個地方永久性地居住下來。許多<br />

專業人士與商人已成為現代游牧民族,透過跨國公司(MNC)佈局移動,<br />

或活躍於兩、三個或是更多國家之中,而非堅守與某一特定國家的聯繫。<br />

因此,人才爭奪成為成為產業發展更關鍵的要素。許多國家從留學<br />

政策開始改變,以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在本地做。更有國家運用積極的<br />

人口政策或移民政策吸引其他國家的上層優秀份子到該國留學或工作,<br />

亦即楚才晉用政策,使上層智力人才移動愈來愈明顯。反觀台灣,在移<br />

民政策部分相對趨於謹慎保守,應重新檢討外籍知識工作者與藍領勞工<br />

之移民政策和職場體制,並針對關鍵產業與技術,提出政策誘因以吸引<br />

外籍高階人才,帶動產業國際化發展,並有組織的開辦國外人才招募說<br />

明會,提高台灣產業、企業及就業環境知名度。<br />

生活品質的提升是留住優質人力的基礎。都市建設、觀光休閒規劃、<br />

文化教育服務與語言文化協調服務等,皆為提升台灣吸引力的重點。企<br />

業主本身亦應致力於塑造企業認同,除薪資外,更應強調企業形象與福<br />

利,吸引本國及外國優質人才。<br />

在產業發展方面,全球化更對品牌的普及和重要性產生推波助欄的<br />

效果。過去由於訊息不透明使得不同國家的品牌存在區域性差異,但隨<br />

全球化貿易障礙的移除、資訊傳播的透明及運輸成本的降低,使得品牌<br />

由區域性發展走向全球性發展,因此,消費者可認知的知名品牌或品牌<br />

能創造出優勢的門檻開始提高,過去存在於小國家的知名品牌,或在國<br />

家保護下的品牌優勢已經不見,全球知名的品牌在市場的佔有率以愈趨<br />

龐大、市場集中度增加,知名品牌的數目也逐漸減少。


由於台灣企業規模狹小,要發展品牌的機會已愈來愈少,在產業內<br />

具有發展品牌潛力的企業數目亦極少,因此,應該思考如何在世界知名<br />

品牌的價值鏈中扮演關鍵角色,隨著該品牌在全球佔有率的增加獲得適<br />

度的利潤或價值分配。<br />

此外,在全球共同議題,如經貿協定、環保規範、產品規格、疾病<br />

防治方面,由於國際組織主導,小國產業保護籌碼減少,台灣更需積極<br />

參與以提高發聲機會,並爭取加入利基產業標準規範之制訂。<br />

3. 網路化呈現多元發展<br />

網際網路滾雪球式的發展對未來十年全球經濟影響必然日益深遠。<br />

因網路產生的商機無限,但對法令、社會與文化的衝擊將比過去十年更<br />

為顯著。資訊質與量的鉅幅成長與資訊安全將成為更迫切的議題,同時<br />

也會進一步地撼動實體世界的行為。<br />

網際網路的興起已明顯改變人類的行為模式。溝通突破時空限制,<br />

虛擬活動已逐漸取代許多實體交流。尤其在網路資訊「只會更多、不見<br />

得更好」的趨勢下,資訊不再是稀有資源,如何篩選、整合與運用資訊<br />

方是關鍵。擅場於此一新興領域之個人或組織,同時亦將在實體競爭中<br />

取得優勢。<br />

網路所衍生新的交易模式創造出一批新型態的消費者。他們期待更<br />

快捷的運送與交易方式,以及更實際的資訊。傳統與網路企業的界線日<br />

趨模糊。目前整體網路產業與 2000 年電子商務泡沫最大的不同點,是在<br />

於金流、物流與網路交易系統日漸成熟與多元化,此結果大幅提昇網友<br />

的信賴度,並降低傳統零售業者的進入障礙,更逐漸取代傳統傳統媒體<br />

成為主要行銷通路。<br />

然而,民眾在資訊使用的機會與數位能力會隨著教育程度、族群、<br />

職業身份、城鄉以及貧富差距等不平等因素,造成數位落差,進ㄧ步擴<br />

大城鄉之間的差距。<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1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18<br />

除了城鄉數位落差的挑戰外,隨著網路使用量激增與應用廣泛,資<br />

訊安全維護與網路犯罪防治已成為治安一大議題。其中更包括間諜活<br />

動、兒童色情、炒作股票、勒索,與盜版。在台灣,根據警政署統計,<br />

截至 2005 年 9 月止,全台犯罪案件發生數比 2004 年下滑 1.81%,但網<br />

路犯罪案件卻大幅成長 50%,其中以詐欺、色情及盜版等網路犯罪成長<br />

最為迅速。<br />

面對網路活動的頻繁或體制的改變,需要社會經濟的道德與法律規<br />

範的研究,若希望在十年的產業發展內取得全球舉足輕重的地位,就要<br />

投入網路上的新規則、新規範的研究。同時,透過網路服務與商品的交<br />

易會出現消費者與消費者間的關係,網路秩序的維護與管理權力如何分<br />

配、隱私維護與訊息公開的爭議、父母網路監看應歸類為親權抑或侵權,<br />

機密資料的保護等,已成為由個人到企業與國家極度重視的議題。因此,<br />

如何制定更周延的網路法律與網路警察的設立,亦是政府重要課題。<br />

4. 多領域技術整合造就高值化產業<br />

就產業發展而言,單一技術已無法滿足需求,創新主要來自跨領域<br />

技術的整合,且與社會人文關連性愈來愈強。譬如基因工程、仿生技術<br />

與可攜式多功能產品等明星產業,皆需不同學門知識的投入整合。分科<br />

訓練將難以填補人才缺口,同時,面對不斷的整合與創新,是否能主導<br />

或參與訂定標準,已是企業能否成為技術領導者的重點。<br />

根據國際專家預測,<strong>2015</strong> 年最蓬勃的技術發展,將展現在生物科<br />

技、資通訊技術、微型化與智慧材料上,而許多公司強調機器人製作,<br />

展現其跨領域技術的應用與整合能力。<br />

近代生物科技結合生物、化學、醫學和電子工程等方面的科學與技<br />

術,應用範圍之廣可謂繼石油化學、資訊科技後的另一波技術革命,甚<br />

至為生命本身帶來改變。這項科技應用第一波以人類醫療用產品為重


點,例如經基因重組而生產的胰島素和治療心臟病的抑制劑等;第二波<br />

重點擴大到提高農牧業經濟價值上,像利用牲畜生長激素的使用與基因<br />

改造作物等;第三波的應用預料將對能源生產和環保等領域,帶來正面<br />

的貢獻。<br />

人類基因圖譜已於 2002 年完成解讀,成為未來開發生技製藥或作為<br />

化學藥物篩檢的重要資料庫。而基因改造部分,目前九成以上的基因改<br />

造食品為植物,基因改造重點在強化作物的產量與營養成分,但是,基<br />

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把關問題,將已成為國際相關組織持續探討的重要課<br />

題。至於複製技術部分,未來十年應仍屬於道德爭議相對較輕的部分,<br />

包括作為改善遺傳疾病與自體移植用的胚胎幹細胞研究、彌補化學合成<br />

藥品不足的生技製藥與基因改造作物等。<br />

在智慧材料(Smart Material /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上,主要概<br />

念是「仿生」:科學家模擬和生物相似的「行為」,以研製具備感知、驅<br />

動與控制功能、能自行修復或是隨著環境而變化的複合性材料,從根本<br />

上為科技帶來變革。如感應血糖濃度來調解胰島素釋放、可植入血管內<br />

的動脈支架、與人造皮膚與人造器官等醫學性應用、可自行改變形狀以<br />

提升飛行與行車效率的材料、降低對氣候依存度的智慧建材、多功能紡<br />

織品、記憶材料與生物護照等。<br />

在製程上則是以微型技術主導趨勢,尤其是微系統與奈米技術的應<br />

用,而非技術本身。整合物理、化學與生物學的奈米技術是本世紀最具<br />

發展潛力的技術之一,其影響將遍及現今所有的製造技術(資訊電子、儲<br />

能、光電、化工、記錄媒體、機械工具、醫學醫藥、基因工程、環境資<br />

源、人造纖維、造紙、鋼鐵與國防兵工等),乃至連帶的精密量測技術。<br />

對電子產品輕薄短小的需求,亦帶動系統單晶片(SOC)的發展,整合相<br />

機、GPS、PDA、MP3、以及通訊功能的智慧型手機晶片更為兵家必爭<br />

之地。而能整合不同領域之特性,達到積體化、高效率化、智慧化、低<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1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20<br />

成本化、可量產化和高附加價值目標之微機電(MEMS)技術是繼電子元件<br />

與系統微小化後,進一步將微機械元件與系統微小化。目前,台灣在 IC<br />

產業的領先地位,更需仰賴微型化技術的不斷突破,方可確保優勢。<br />

引爆第三波工業革命的資通訊技術在 <strong>2015</strong> 年則會持續發燒。電腦運<br />

算的迅速、確實性,使其成為所有技術研發的基盤。欲在生物學、機械<br />

設計上有所突破,就得更了解電腦。思科(Cisco) 執行長錢伯斯(J.<br />

Chambers)指出,資訊產業未來將有一個很大的軟硬體系統(architecture)<br />

革命,因為所有產品、軟硬體都必須整合起來,提供企業客戶與一般消<br />

費者整合型的服務。其中行動通訊設備發展、無線網路應用服務、數位<br />

內容提供等將成為主要發展趨勢,提供速度更快、涵蓋範圍更廣的應用,<br />

如多媒體資訊傳送、個人資訊管理以及地理定位等服務。而手機也可能<br />

成為個人最得力的助手,提供即時、客製化資訊,以及小額金融交易和<br />

身份認證等服務。在日常生活方面,行動通訊將會更進一步與資訊家電<br />

結合,讓使用者得以透過手機遙控家中氣溫濕度、預錄電視節目與啟動<br />

保全系統等。<br />

過去屬於科幻小說層次的機器人製作,透過與感應器結合達到實現<br />

的可能。研發者嘗試運用機械人彌補勞力缺口,並協助完成人力因生理<br />

限制無法達成的目標,甚至包括具情感與判斷力的機器人,走入家庭與<br />

人類共同生活。在少子高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勞動力供需失衡的情形下,<br />

機器人與資訊科技的融合將會更加進化。在未來十年,機器人商品化的<br />

應用仍偏重工業應用,離人性智能化還有一些差距,但許多歐美日跨國<br />

集團,已利用機器人研製計畫,來培養與展現其跨領域技術整合能力,<br />

並透過機器人實驗來整合多元複合技術。機器人的開發也被視為企業高<br />

度機密與國家敏感性科技,並被列入瓦聖那條約的高科技禁止輸出商品。<br />

前述主流技術,如生物科技、智慧材料、微型化與資訊科技之間,<br />

實為彼此交互應用的關係,相輔相成。以醫療器材為例,需有生物科技


為基礎、應用奈米化的智慧材料,透過微機電技術生產,並以資訊科技<br />

控制或運算。越來越多人結合電腦和其他學科,創造混合性的新學科,<br />

為跨領域的研究帶來戲劇性的改變。<br />

跨領域整合技術研發關鍵,在開發人才需具備多重領域知識。傳統<br />

大學分科訓練無法填補人才缺口,在職訓練需求亦需專業規劃。此外,<br />

尚有學校系統藩籬的排擠心態,往往造成人才無法整合。除技術人才跨<br />

領域外,對於國際技術領導權競爭、專利爭議、相關法令與規範制訂等,<br />

研發服務相關專業,如法務、財務、會計、談判與翻譯,甚至政府官員<br />

等,均需培養具跨領域素養之人才,以因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環境。<br />

5. 掌握環保與彈性,製造業才有競爭力<br />

對製造業來說,提升自動化與彈性化的精敏製造能力,已成為勞力<br />

短缺國家競爭的主要方式之一。又如隨著國際環保標準愈來愈高,各國<br />

落實能力愈來愈強的趨勢,製造業的壓力已不止於降低成本,如何掌握<br />

國際相關規範,同時發展綠色高值化產業,亦是企業的生存模式之一。<br />

在精敏製造部分,市場的快速變化與消費者多樣多變的需求,為小<br />

而美的製造模式創造無限機會。企業不再以「大」取勝,而可以靈敏反<br />

應的精巧營運體質,方能迎戰市場劇烈的競爭。此種精敏企業(Agile<br />

Enterprise)型態的商業模式正展現於生產價值鏈中的每一階段。目前,造<br />

成國內產業外移的眾多因素之一,是廠商生產成本無法降低,導致產業<br />

競爭力下滑。解決之道除了強化本身研發創新能力外,且需結合高效率<br />

自動化周邊設備,不僅可提高生產效能,對產品品質和競爭力亦能適度<br />

提升。<br />

在環保方面,承繼廿世紀環保意識的抬頭,向來被環保人士視為天<br />

敵的製造業,在下一個十年會受到更嚴密的監督。潔淨生產與污染防治<br />

是企業責無旁貸的任務,節能、可再利用或回收的功能成為未來產品主<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2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22<br />

要訴求,更是企業展現環保績效、提昇形象、改善與提升經營體質的關<br />

鍵。<br />

環保標章已成為為進軍國際之通行證,因應歐盟所制定的廢電子電<br />

機設備指令(Waste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WEEE),與電子<br />

電機設備中危害物質禁用指令(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br />

substance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RoHS)等法令的實施,綠<br />

色及永續性產品成為 21 世紀產業界爭取國際市場必然趨勢。歐盟另於<br />

2005 年通過耗能產品指令(Energy-using Products Directive;EuP),希望<br />

產品具有生態化、環境化的設計,同時考量減少產品在各個生命週期階<br />

段之各種環境衝擊,以達到節能節源的目標。在 EuP 指令中,規範各會<br />

員國應於 2007 年 8 月前將指令轉換為國內法。對此台灣政府主管單位已<br />

挑選出十四項對環境衝擊性較大,或每年在歐盟市場進口量大於二十萬<br />

單位的產品,並研擬實施辦法。屆時若無法符合耗能產品指令要求,嚴<br />

重者將無法上市販售或出口至歐盟。<br />

環境永續發展為不可抑遏之潮流,推動廢棄物資源化以促進資源有<br />

效運用為產業發展之重要環節,如何使資源有效再生、循環使用於產業<br />

製造生產與消費使用,建立產業共生之生態體系,亦是各產業發展之重<br />

要關鍵。為台灣本地永續發展,更需建立一套機制,瞭解外來污染物影<br />

響程度與特性,累積本土化空氣品質資訊,並監測二氧化碳、水汽及熱<br />

能流通量等,分析環境污染來源,以界定本土環保的需求,與經濟成長<br />

目標取得均衡。<br />

6. 資源效能提升是全球努力的目標<br />

在資源部分,水、石油與糧食將持續在未來十年帶來不同程度的影<br />

響。如何合理化與效率化水資源的運用,成功地發展替代性能源與穩定<br />

糧食來源,將有助於提升經濟成長的動力。但在思考如何不要過渡消耗


資源,或如何不會因為過渡的經濟發展影響環境時,不應只從單一國家<br />

來觀察,而是應該從整個地球的觀點來思考。<br />

在水資源部分,由於地球持續暖化造成氣候異常,過去不缺水的國<br />

家,也開始感受到水源不再是廉價與理所當然的來源。復以水的價值也<br />

會因為應用的不同,產生極大的差異。水源養護與高值化水產業的興起,<br />

成為下一個十年的重點。污水回收處理與淨化技術的發展,亦成為重要<br />

議題之一。水的商品化、水相關產業的發展、部分地區水質的惡化,以<br />

及橫跨數國的河流與水利工程等問題,加上生態與社會問題的複雜性,<br />

在未來都有可能發生水資源的爭奪。為了未來後代子孫著想,應了解到<br />

各種水體皆有其調節功能,努力避免對水資源的破壞,水資源的維持才<br />

能得以永續發展。<br />

多年來石油是造成全球區域衝突的原因之一,而油源的逐日匱乏,<br />

以及油價的不穩定將嚴重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尤其是油源的不確定性,<br />

將提升替代能源的相對重要性。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分析,若<br />

考量通貨膨脹,過去的石油危機是因油價在極短時間內攀上高點所致。<br />

近期卻有長達數年的緩衝期,這形成高油價與總體經濟的連動關係愈來<br />

愈模糊。部分專業人士相信油價持續上漲五到十年,高油價趨勢反而會<br />

促使能源使用得更有效率,人們也會投入更多心力於新科技的研發。提<br />

高非碳系新能源應用的概念,已成為國際主流。而氫能與燃料電池、生<br />

質燃料、石化能源淨潔利用等技術,將是各國積極投入之方向。<br />

為降低對進口原油的依賴,台灣更應加強能源多元化之開發,其中<br />

尤以再生能源的開發與推展最為重要,以降低煤、石油、與天然瓦斯等<br />

傳統碳系能源對環境、經濟及能源的衝擊,建立更穩定的產業發展環境。<br />

另一方面,更需提昇能源使用效率,帶動能源消費量之下降。根據經濟<br />

部能源局統計,節約能源技術服務,服務效益與節約能源潛力可為台灣<br />

每年省電 10 億 4,200 萬度,省燃料油 12 萬 9,900 公秉,降低尖峰負載潛<br />

力 18 萬 9,000 瓩。<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2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24<br />

在糧食部分,國家貧富差距與自然環境的不同,世界糧食分配不均<br />

的情況持續存在,但由於二次農業革命的推動,糧食的供應量與營養成<br />

分均有顯著提升,在可預見的未來,糧食問題的產生不在糧食不足,而<br />

在人為因素造成糧食無法順利的運輸或分配,形成不均的現象。雖然農<br />

產貿易日趨自由化,但國際糧食供應變數甚多,為確實掌握充裕、安全<br />

之糧食,維護國人健康,仍應維持本土農業之適度生產。<br />

面對全球競爭局勢,安全、品質、速度及創意為決定優勢的關鍵因<br />

素,台灣農業要追求永續發展,必須走向科技化、資訊化與企業化、並<br />

加強衛生安全管理、整合農業產業價值鏈、科技創新研發、企業化經營、<br />

數位化管理、策略聯盟及創意行銷等環節,強化產業優勢,提供符合市<br />

場需求之優質產品及服務,以提升農業競爭力,開創國內外商機。<br />

隨著各大趨勢的發展與重視程度不同,台灣目前面臨較過去更複雜<br />

多變的挑戰,單一目標的設立已無法符合時代所趨。台灣在追求經濟持<br />

續性成長的同時,更需考量對社會及環境的責任,同時著重社會公義均<br />

衡發展,與環境永續經營之目標,以提升人民整體的生活品質與尊嚴。<br />

圖 2-2 台灣產業發展面臨複雜挑戰


(二)全球產業競爭結構的變化<br />

隨著全球化腳步愈行愈速,傳統雁行理論由先進國家帶領中間領域<br />

國家,再遞延到較落後區域的典範正在轉變,台灣過去得以擅長的競爭<br />

地位也因此面臨動搖。在產業高附加價值領域中,歐美、日本等先進國<br />

家為保持其領先地位,莫不極力運用研發投資與標準建立、智權佈局等<br />

方式,拉大領先差距。另一方面,在低附加價值領域中,新興工業化國<br />

家,如亞洲其他國家與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BRIC)挾<br />

龐大勞力優勢,鯨吞勞力密集產業市場,更致力技術提昇,以市場與勞<br />

力優勢,直接與先進國家取得聯繫,往上游、附加價值較高的產業蠶食。<br />

台灣過去在中間領域的比較優勢,與韓國類似,而香港與新加坡,<br />

則在特定領域力求突破。困於特殊歷史與政治因素,台灣面對其他三小<br />

龍明確而激烈的競爭,輔以前述新進國家與後勁國家的壓力,形成「三<br />

方夾擊」的狀態。<br />

此外,由於全球化使得競爭條件日趨嚴苛,為了維持國際競爭力,<br />

各國無不傾其全力強化具有優勢的產業,或佔有比較優勢的生產功能,<br />

促使產業規模經濟的產生,台灣產業要在此嚴苛的環境下取得一席之<br />

地,更需審慎思考資源分配策略。<br />

1. 全球經濟板塊變遷<br />

以 2003 年至 2005 年間,全球前 30 大經貿國家與亞洲五個國家或地<br />

區(Taiwan, Philippines, Malaysia, Singapore, Hong Kong)平均 GDP 成長率<br />

作為分類指標,群集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的結果顯示,近年來 GDP<br />

成長率最高的族群(表 2-1 之第四組)分別為中國、墨西哥、印度、土耳其<br />

與蘇俄等五國,共同特徵是出口對 GDP 比例較低。它們可能由於擁有較<br />

高素質但成本低廉的勞力與土地資源(如中國、印度、土耳其),或是受<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2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26<br />

惠於區域經貿機制(如土耳其、墨西哥)與能源優勢(如蘇俄)而成為近年經<br />

濟全球化的表現較佳的國家。<br />

另一族群包含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愛爾蘭、新加坡與香港(表<br />

2-1 第一組),其共同特徵是出口占 GDP 比例在四個族群中最高,平均<br />

GDP 成長率次高,而且除愛爾蘭外,其餘國家或地區均位於東亞太平洋<br />

邊緣地帶。這種地緣關係讓台灣、香港與新加坡等國在致力於產業轉型<br />

之際,受惠於中國與印度兩大市場的崛起,經濟表現尚佳。<br />

在表 2-1 第二組的美、加、英、巴西、日、南韓與等十個國家,是<br />

屬於出口依存度相對較低的群組,雖然其平均 GDP 成長率較低(2.9%),<br />

但因 GDP 基期水準較高,其整體經濟表現相較於表 2-1 第三組的德、法、<br />

義、瑞典等以歐洲為主的國家(GDP 平均成長率 1.68%)為佳。<br />

第一組<br />

第二組<br />

第三組<br />

表 2-1 2003~2005 全球前 30 名經濟體平均 GDP 成長率<br />

國別 菲律賓 台灣 馬來西亞 愛爾蘭 新加坡 香港<br />

GDP 5.2 4.5 5.9 4.5 6 6.4<br />

Ex/GDP 48.8 60.1 119.3 82.1 116.2 186.3<br />

國別 印尼 阿拉伯 希臘 南非 波蘭 平均<br />

GDP 5.1 6.4 4.3 4.1 4.1 5.14<br />

Ex/GDP 31.9 50.5 20.6 27.2 36 70.81<br />

國別 美 加 英 巴西 芬蘭 澳洲<br />

GDP 3.5 2.6 2.5 2.6 2.7 3.1<br />

Ex/GDP 10 38 25.6 17.1 37.8 18.1<br />

國別 瑞典 日本 南韓 西班牙 平均<br />

GDP 2.7 2.3 3.9 3.1 2.9<br />

Ex/GDP 46 13.2 41.5 26 27.33<br />

國別 丹麥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比利時 荷蘭<br />

GDP 2 1.5 0.7 0.4 1.6 0.8<br />

Ex/GDP 43.8 26 37.9 25.4 83.4 67.1<br />

國別 奧地利 瑞士 挪威 平均<br />

GDP 1.9 4.3 1.96 1.68<br />

Ex/GDP 50.4 20.6 42.8 44.16


第四組<br />

表 2-1 2003~2005 全球前 30 名經濟體平均 GDP 成長率(續)<br />

國別 中國 墨西哥 印度 土耳其 俄羅斯 平均<br />

GDP 10 10 7.9 7.4 7 8.46<br />

Ex/GDP 35 30 16.3 28 35 28.86<br />

資料來源:<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與科技整合計畫彙整<br />

整體而言,像台灣、南韓、新加坡、香港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由於<br />

依賴貿易出口的程度相當深,易受到中國、美國與印度等市場變化影響,<br />

這也顯示出這些國家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維持良好的區域國際貿<br />

易關係,以及建立堅實且富彈性的產業加值鏈是首要課題。<br />

東亞地區長久以來唯一一個具有實體的自由貿易區,即東協國家組<br />

織的自由貿易區,但是,由於成員國家經濟較弱,一直沒有受到太多注<br />

意,直至近年來,由於東協加一計畫的簽訂(2002 年簽訂於 10~15 年內<br />

完成的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日本與韓國也開始積極與東協國家進行<br />

貿易自由化的談判,預計在東協加一完成後二至三年達成東協加三的進<br />

程,使得亞洲經濟區域開始加速整合,未來有可能形成在歐、美區塊外<br />

另一個與之競爭的經濟整合體。<br />

除了目前三大區域經濟體的動向令人注目之外,三大區域經濟體間<br />

的互動也將逐漸升溫,以歐盟為例,在東擴的同時,也展現對東協的重<br />

視,北美自由貿易區除積極推動美洲自由貿易區外,亦已展開對亞太地<br />

區之 FTA 協商,因此,未來區域經濟是否有進一步擴大整併的可能,值<br />

得觀察。<br />

台灣位居東亞地理位置中心,傳統以來一直與香港、日本、韓國、<br />

與東協國家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興起以後,台<br />

灣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存度更是與日俱增,同時,中國大陸也是台灣對<br />

外投資最密集的地區。未來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後,台灣如果能成為其<br />

中的一份子,就可以利用自由貿易的機會,快速帶動台灣的經濟成長;<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2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28<br />

反之,如果台灣不在其中,台灣與其會員國之間的貿易就會被東協會員<br />

國內的貿易取代,如此一來,台灣的經濟成長必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br />

在台灣對十加一與十加三經貿關係如此密切之下,東亞經濟整合之<br />

後自然會對台灣產生重大影響,依中華經濟研究院利用全球貿易分析模<br />

型(GTAP)的分析結果顯示,在東協加一情況下,台灣如果沒有進入此自<br />

由貿易區,則台灣的每年 GDP 會減少 0.2%。另一方面,在東協加三的<br />

情況下,則台灣每年 GDP 會減少 1.0%。尤其十加三中包含了韓國,而<br />

韓國的產品與台灣的相似度超過八成以上,當韓國的產品可以免關稅的<br />

進入中國大陸或東協國家,而台灣產品必須繳稅時,對於台灣競爭力會<br />

有莫大的影響,甚至可能出現被邊緣化的危機。<br />

2. 競合國家佈局<br />

面對如何提升台灣未來經濟發展實力,可借鏡與台灣具有競爭或合<br />

作關係的國家。其中,韓國可以是一面借鏡。亞洲金融風暴之際,韓國<br />

首當其衝,全國上下視之為國恥,然而,經過幾年來的勵精圖治,韓國<br />

的經濟表現與動能甚至超越台灣。<br />

從韓國的科技創新觀察,特意強調以前瞻新興領域帶動科技與經濟<br />

發展,強調供需並重,善用本土內需的角色。韓國政府甚至指定 300 家<br />

民間企業研發機構作為開發韓國前瞻技術的執行者,而且,韓國充分掌<br />

握了重要產業(如 DRAM、FLASH、手機、FPD 等)的智慧財產權與品牌<br />

優勢,並由政府主導,善用產業間彼此的關連性,以「共同消費」之思<br />

考模式,進行整合性的推動。在對中國大陸的策略佈局上,韓國正視與<br />

中國大陸之依存關係,因此與中國經貿關係日益密切。在 2001 年,中國<br />

已超越日本,成為韓國第二大出口市場,以及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在 2003<br />

年,中國更躍居為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與對外投資國。韓國廠商在大陸<br />

版圖的擴張、以及對在地化(本土化)的重視、從製造業拓展到服務業的<br />

投資趨勢,在在都將對台灣產生明顯的威脅。


此外,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台灣為小型「大陸邊緣型國家」,面<br />

臨一個可能快速崛起的新興勢力,這個新興勢力不僅是經濟上的潛在強<br />

權,也可能在某些領域形成技術上的潛在強權。在世界各國中,不乏與<br />

我國條件和處境相似的國家,包括愛爾蘭、芬蘭、瑞典,乃至於以色列<br />

等。<br />

愛爾蘭不僅持續且集中地培育特定技術領域(如軟體、生技與金融服<br />

務)人才;在政策上,以極優惠方式吸引外資;在政治上,放棄對北愛爾<br />

蘭的主權以換取長久和平的策略極為成功。透過有規劃、有願景,善於<br />

利用自身優勢(如英語)且致力實現的模式,讓愛爾蘭成功的成為跨國企<br />

業(特別是美商)進軍歐陸市場的跳板,擁有塞爾特之虎(The Celtic Tiger)<br />

的稱號。芬蘭與瑞典兩國同時面對歐陸及東歐諸國的互動問題,卻在特<br />

定領域(特別是無線通訊,例如芬蘭的 Nokia、瑞典的 Ericsson)受惠於政<br />

府,因境內地廣人稀,率世界之先發展無線通訊服務,趁歐洲 GSM 標<br />

準成立時,成為國際無線通訊主導大廠,塑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br />

大廠,成為國際的佼佼者。以色列因戰爭威脅,對通訊安全的需求相當<br />

強烈,而使其本土廠商在通訊領域佔有相當重要的國際地位。<br />

新加坡近幾年的發展模式也值得台灣作為借鏡,雖然新加坡長期以<br />

來都是由製造業與服務業扮演經濟發展的雙箭頭,但星國政府在善用多<br />

元文化特質、改善社會結構與提升人文素質等方面,不遺餘力,讓星國<br />

在 2005 年受評為 155 國家中,經商環境第二名的殊榮。<br />

三、中國大陸的興起與影響<br />

中國大陸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無論在經濟或政治的影響力上,均受<br />

到全球注目,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其綜合國力也隨之提昇。1990 年<br />

代以來,中國大陸經濟已有長足的進步,且至 2000 年以後,除人均國民<br />

總收入之外,中國大陸在多項經濟指標已躍升為全球前 10 名。<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2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30<br />

後文將有專章針對兩岸競合策略有更深入的分析,於此先對於中國<br />

的興起與對台幾個顯著的影響做一論述。<br />

(一)中國大陸的興起<br />

在國際貿易的情勢上,由於中國大陸具有龐大的市場商機,以及相<br />

對低廉的生產成本,使得其進出口額逐年上升,自 2002 年以後,每年進<br />

出口額均有 20%以上的成長率。同時,中國大陸亦成為各國競相投資的<br />

最佳地點,自 2002 年以後,每年實際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資均在 500 億美<br />

元以上。<br />

種種數據均顯示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創下了世界歷史上的最<br />

高發展速度記錄。1978 年到 2004 年 26 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從 1,473 億<br />

美元增加到 16,494 億美元,年均增長達到 9.4%;進出口總額從 206 億美<br />

元增加到 11,548 億美元,年均增長超過 16%;國家外匯儲備從 1.67 億美<br />

元增加到 6,099 億美元;農村貧困人口由 2.5 億人減少到 2,600 萬人,綜<br />

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中國展現了令世界驚嘆的發展速<br />

度。<br />

然而,近年來中國大陸為了追求經濟快速增長,部分地區和部分行<br />

業盲目、重複、只看經濟效益不惜其他代價的投資,已經對生產、生活<br />

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意識到這一點後,中國大陸改變了過去相對較<br />

側重於提升經濟發展與累積國家財富的發展計畫,2006 年起的「十一五<br />

規劃」除了強調經濟成長之外,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在區域平衡、解決貧<br />

富差距、建立和諧社會。亦即,強調促進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調整產<br />

業結構、解決三農問題、健全城市化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施行重<br />

點,主要目標是要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 2010<br />

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 2000 年增加一倍的目標,其次在於資源利用效率<br />

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20%左右。


至此,中國大陸將由「求富」轉為「求均」,開始注重社會公平,目<br />

的在將中國建設為小康社會,並希望將經濟發展的重點轉移至所得的「分<br />

配面」,未來中國大陸亦將一步一步朝「均富」的發展方向前進,實現質<br />

量俱精的國家經濟發展,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大陸也將以其厚實的經<br />

濟實力,與鄰近國家進行區域經濟合作,有計劃的將其產品延伸至各地,<br />

全面擴展其經濟影響力。<br />

有鑑於中國大陸強勢的經濟發展,各機構也紛紛提出對中國大陸發<br />

展的預測。根據英國 EIU(Economist Intelligent Unit)2006 年出版的<br />

『Foresight 2020』預估,中國大陸未來十年每年平均 GDP 將以約 6.5%<br />

的幅度成長大幅超越全球平均 GDP 成長率,其佔全世界 GDP 的百分比<br />

(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也將超過 16.6%,至 2020 年更與美國及歐盟並<br />

駕齊驅,以 19.4%的佔比成為全世界 GDP 領先國家之一。<br />

Goldman Sachs 於 2003 年出版的『金磚四國未來發展(Dreaming with<br />

BRICs - The Path to 2050)』中,將金磚四國與 G6(美國、日本、英國、<br />

德國、法國、義大利)做比較,在假設金磚四國持續進行成長支援政策<br />

(growth-supportive policy)之下,金磚四國在未來 50 年將對世界經濟造成<br />

極大的影響力,其中,中國甚至會超越 G6 各國,成為全世界最強經濟<br />

體。至 <strong>2015</strong> 年,美國雖仍是超級經濟強國,且持續與第二大國日本相差<br />

三倍之多。但中國在金磚四國與 G6 之間,未來將是成長最快速的國家,<br />

至 <strong>2015</strong> 年已接近第二大國日本,預估自 2016 年之後,將超越日本成為<br />

第二大國。<br />

(二)對台灣產業的幾個重要影響<br />

近年來對台灣廠商全球投資佈局影響較深的因素主要有四,一是區<br />

域整合勢力的抬頭,像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CAFTA-DR)、東協自由貿易<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3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32<br />

區(ASEAN)與歐盟的持續擴張等,對台灣廠商海外投資產生重大的影<br />

響;二是金磚四國(BRICs)的崛起,讓全球消費市場產生極大的變遷;三<br />

是基礎建設及產業群聚效果對廠商的佈局影響日益深遠;四是中國與韓<br />

國等企業積極海外投資與併購的趨勢,將嚴重影響台灣的國際競爭優勢。<br />

以台灣廠商全球佈局的角度觀察,自 1990 年代開始,製造業為維持<br />

成本競爭優勢,多以移往大陸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生產為主,中國大陸更<br />

成為台灣廠商海外投資的重點區域,雖然有很大一部份為台商企業內部<br />

交易,但台灣對中國經貿依存度仍持續上升。<br />

在兩岸加入 WTO 後,台商海外佈局出現變化。由於加入 WTO 後中<br />

國大陸與許多國家引發的貿易磨擦,對以外銷為主的台商企業產生重要<br />

影響,被迫進行新的佈局調整。主要因應策略有四:一是向高附加價值<br />

產品轉移;二是轉移到成本更低、遭遇反傾銷較少的地區發展(如越南、<br />

柬埔寨);三是在中國內部區域投資進行重新佈局,譬如加強中國內銷市<br />

場的拓展,或是向服務業領域擴張。譬如裕元(製鞋)與台達電(電源供應<br />

器)等轉投資飯店與餐飲業,鴻海與藍天電腦等發展 3C 商場,以及台塑<br />

集團進入中國醫療市場等;四是回流返台投資,在 2005 年台商回台投資<br />

金額超過 200 億元新臺幣,主要為金屬加工、紡織等傳統產業,投資主<br />

要集中在優惠較多的工業區內。<br />

從中國大陸的角度來看,兩岸雙邊貿易總額佔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總<br />

額的比重約 6%左右,目前台灣是中國大陸的第五大貿易伙伴。但是,台<br />

灣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佔有率超過 11%,僅次於日本的 18%,居第二<br />

位。據經濟部統計,累計自 1991 年至 2005 年(含經核准之台商補辦案<br />

件),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的比率佔整體對外投資總額比重的 53.3%。2005<br />

年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為 608 億美元(成長 16%),佔同期對外貿易<br />

總額 16%,其中出口額為 408 億美元(成長 12.3%),佔出口總額 21%;<br />

進口額為 199 美元(成長 22.8%),佔進口總額 11%;貿易順差達 209 億美


元(成長 6.5%),顯示台灣對大陸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超過五分之一,若<br />

包括香港則超過四分之一;這些數字反映兩岸經貿相互依存關係仍舊持<br />

續加深,中國大陸成為台灣廠商最重要的投資地區。<br />

從吸引資金及人才進入的角度觀察,台灣與中國大陸係處於競爭的<br />

地位。近十多年來,中國大陸在吸引外人直接投資上具有顯著的成就,<br />

而其磁吸效應也造成台灣企業蜂湧而至。大體而言,台商對中國大陸投<br />

資可粗分為三期間:分別為 1980 年代晚期、1990 年代與 2000 年後。1987<br />

年解除戒嚴與隨後的開放返鄉探親,開啟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的契機。<br />

1991 年起赴中國大陸間接投資政策逐漸放寬以及中國大陸本身市場漸<br />

漸開放,面對中國大陸龐大的潛在內需市場、以及同文同種和工資相對<br />

東南亞國家便宜的前提下,台商更逐漸加重對中國大陸的投資。2000 年<br />

後,台灣電子廠商尤其是個人電腦製造商,大量地在中國大陸設置組裝<br />

廠,及至 2005 年,台灣的筆記型電腦廠商已完全將組裝線外移至中國大<br />

陸,電子電器業成為對中國大陸投資的第一大產業,其他高科技產業也<br />

陸續移往中國大陸發展,成為政府抵擋不住的趨勢。<br />

從高科技產業的角度來看,對於許多高科技產業外移至中國大陸,<br />

必然會影響台灣本地產業發展與工作機會。然而,根據資訊工業策進會<br />

針對台灣前五大筆記型電腦廠商對陸投資所做的調查顯示,若能善加利<br />

用台陸價值鏈分工,對中國大陸的佈局反有助於台灣產業競爭力之提升。<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3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34<br />

25,000<br />

20,000<br />

15,000<br />

10,000<br />

5,000<br />

0<br />

2001 2004<br />

非研發人員間接人力數目 9,137 8,806<br />

NB生產線勞工數 6,126 873<br />

非NB生產線勞工數 4,472 2,974<br />

非NB研發人員數目 1,595 4,268<br />

NB台灣籍研發人員數目 2,046 3,352<br />

資料來源: 資訊工業策進會 MIC 調查,2005.08<br />

圖 2-3 赴陸投資筆記型電腦台商人力分配<br />

由圖 2-3 觀之,以研發人力而言,從事筆記型電腦相關產品研發人<br />

員從 2001 至 2004 年的增加幅度為 64%,非筆記型電腦產品研發人員增<br />

加幅度更達 168%。主要改變在台灣業務及轉投資事業,例如朝上游針對<br />

關鍵零組件進行垂直整合,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並積極跨入品牌經營、<br />

以提高毛利;且策略性投資各項具潛力之新事業如 PDA、手機、LCD<br />

TV、伺服器、儲存設備、工業電腦等,希望透過多角化經營方式,提升<br />

企業獲利。<br />

此外,筆記型電腦大廠亦在台灣成立設計研發中心,投入新技術及<br />

產品之研發,以提高在台灣研發技術水準,發展其它新技術及 IP 智慧<br />

財,以強化自身研發強度、並持續發展次世代產品,如數位家庭、無線<br />

通訊、消費性電子等,希冀能掌握下一波資通訊產品之先機。<br />

由此可知,台商在進行海外投資之時,若能思考如何發展及運用台<br />

灣研發中心的規模及技術層次,做好產業及產品線佈局的規劃,以降低<br />

可能衍生的風險,以全球性的策略角度來進行佈局,不僅對企業全球化<br />

有所助益,對台灣整體經濟實力的延伸亦有很大的幫助。


(三)台、韓與中國的互動<br />

台、韓與中國大陸經貿互動關係的演進,其實可以視為台、韓個別<br />

與中國大陸實質經濟整合的發展。韓國近年來在中國大陸積極佈局,對<br />

中國大陸的進出口貿易的成長皆超越台灣,其十年規劃更以實質整合中<br />

國大陸市場做為刺激經濟發展的動力。表 2-2 為台、韓 2000 年至 2005<br />

年對中國大陸出口之表現,可看出近年來,台灣對中國大陸之出口佔其<br />

市場比重有輕微下滑趨勢,與韓國緩步上升趨勢有明顯差異。<br />

表 2-2 台韓在中國大陸市場表現<br />

年度 台灣金額(比重)<br />

單位:億美元;%<br />

韓國金額(比重)<br />

2000 254.9(11.32) 232.1(10.31)<br />

2001 273.4(11.22) 234.0(09.61)<br />

2002 380.6(12.88) 285.8(09.67)<br />

2003 493.6(11.96) 431.3(10.45)<br />

2004 647.6(11.53) 622.5(11.09)<br />

2005 747.0(11.31) 768.7(11.64)<br />

資料來源:World Trade Atlas<br />

台韓在中國大陸發展均有明顯在地化與朝服務發展的趨勢,原物<br />

料、零組件乃至於人才的供應,採之於生產當地的比例逐漸加重。但由<br />

於韓商對於智慧財產權與品牌的掌握較台商優勢,對長遠的發展較有<br />

利。且由於在區塊的發展上,台商由華南北上華中、華北市場,相應由<br />

環津渤海區域往華中、華南擴展的韓商而言,兩者在中國大陸供應鏈的<br />

產銷區隔將愈趨模糊,再加上品牌大廠逐漸回收零組件採購權,對垂直<br />

分工程度較高的台商較為不利,未來甚至可能迫使台商供應鏈上游部<br />

分,也偏向韓商。<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3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36<br />

由於地緣與歷史因素影響,對中國的興起,台韓兩地人士皆有機會<br />

論與威脅論雙元立場,但由於政治因素,台灣與大陸較偏向單向互動,<br />

不若韓國與中國有相當程度的雙向交流,並由國際優勢品牌廠商帶領,<br />

以開創新的附加價值為重。<br />

(四)台灣需思考新的競爭佈局<br />

自 1990 年代起,台灣經濟成長開始趨緩,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約<br />

4%~6%,許多產業也遇到發展瓶頸。值此同期,世界經濟走向全球化、<br />

開發中國家的崛起,讓台灣經濟同時面臨嚴峻的內外夾擊。中國大陸之<br />

經濟崛起造成全球市場板塊的變動,與區域競爭本質的改變,是台灣必<br />

須面對的現實,才能找出可能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的機會與風險。<br />

台灣目前面臨了國內外政經環境不穩定的挑戰,與亞洲四小龍比<br />

較,2000 年以後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已敬陪末座。以主計處估計 2006 年<br />

的經濟成長率約 4.3%,仍舊輸給韓國預估的 6%、新加坡的 5.2%,以及<br />

其他亞洲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印尼、香港、澳門等平均的 4.9%。<br />

今周刊在 2006 年所做的做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觀察兩岸三地企業,<br />

可以發現前十名中台灣企業只有一家,顯示台灣企業的相對規模和相對<br />

競爭力正在往後退。<br />

兩岸經貿發展有利有弊,台灣企業在兩岸進行產業分工,帶動中國<br />

大陸投資熱潮及兩岸貿易發展,對持續台灣經濟發展動能有一定的貢<br />

獻。但另一方面,兩岸經貿造成人員、資金、技術向中國大陸持續傾斜,<br />

同樣有不容忽視的衝擊。未來要如何降低相關的負面影響,是推動兩岸<br />

經貿發展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br />

為了能在全球分工價值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廠商多會向外尋求更佳<br />

的投資條件,其中兩岸擁有文化語言相通之優勢,使得中國大陸成為台<br />

商向外拓展的重要據點,但是產業大量外移的結果,卻使台灣產業面臨


空洞化的憂慮。許多就業機會因為產業的外移而消失,究竟台灣與大陸<br />

間的競合關係應如何拿捏,將是台灣未來產業發展之重要關鍵,若可善<br />

用台商與大陸的關係,掌握新興平價市場的商機,將可進一步使台灣產<br />

業獲得轉型與發展。<br />

然而,隨著高科技產業的迅速發展,中國也由過去以製造和市場換<br />

取技術的心態,轉變為以「技術創造技術」的自主思維。為了規避國際<br />

專利陷阱與障礙,中國更嘗試以廣大的人口為後盾,積極推動自主產業<br />

標準,尤其在具有躍進式(leapfrogging)世代演進特色的領域,如光碟之<br />

EVD、無線通訊加密標準之 WAPI、與通訊領域之 TD-SCDMA 等,更可<br />

能塑造出長期之優勢地位。<br />

在中國經濟實力今非昔比的同時,也積極展現對科技領域的野心,<br />

成為美國眼中深具潛力的區域經濟與技術強權,與台灣的競合關係也遠<br />

遠超過以往的生產製造層次。台灣更應重新檢討過去策略,改變「以不<br />

變應萬變」的態度,從全球創新網絡的多方角度,更為縝密的觀察國際<br />

情勢變遷,建立一個更為靈活彈性的兩岸投資貿易佈局。<br />

四、台灣產業優勢與問題<br />

過去台灣透過各項經濟建設,以國際化、自由化為主軸,有秩序、<br />

分階段地從以滿足內需為主的民生工業,推進至可大量出口之民生輕工<br />

業及重化工業,直至以資訊、半導體產業為主的高科技產業,讓台灣突<br />

破各種經濟先天條件的限制,於國際舞台創造獨特的定位與競爭優勢,<br />

也讓台灣在亞洲金融風暴中維持匯率穩定。<br />

然而近年來由於各項經濟與非經濟性因素,致使台灣成長陷入瓶<br />

頸,與亞洲鄰近國家相較更顯遜色。在探討 <strong>2015</strong> 年願景目標時,務須先<br />

就台灣產業環境優劣勢深入探討。<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3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38<br />

(一)台灣產業發展優勢<br />

台灣產業發展現況,可歸納以下三點優勢,若能善用之,將可做為<br />

未來產業發展之基礎。<br />

1. 社會自由開放,多元包容<br />

台灣自 1949 年遷台後,即結合了原有的原住民文化及大中華文化,<br />

呈現多元化的自由社會與思考方式,並且擁有豐富的生活,對於國際文<br />

化的接受能力強,易於接受新的事物及觀念。以台灣人力素質而言,過<br />

去因為教育普及,使目前市場的勞動力普遍具備高素質,尤其經歷過的<br />

經濟發展時期者,更具備刻苦勤儉的精神,此外,企業亦重視倫理、員<br />

工忠誠度高且敬業樂群。再者,台灣企業的創業精神旺盛,不論是規模<br />

較大的大企業,或是隨處可見的中小企業,其中白手起家者佔有極高的<br />

比例,而在產業到達一定規模後,也積極對外投資,拓展經營腳步與實<br />

力,故能在多變的環境中,隨時調整企業的狀態,以最佳備戰姿態迎接<br />

挑戰。台灣企業尤其尊重專業,故能隨時延攬各地人才。<br />

2. 經濟發展具備製造業長期累積之經驗與能力<br />

台灣製造業多年累積下來的最大競爭優勢在於,可以高效率低成本<br />

的製造技術進行彈性生產及快速量產。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在特有的<br />

OEM 及 ODM 模式之下,已可迅速製造出符合顧客需求之產品,進而有<br />

效降低成本,成為歐、美、日品牌企業最喜愛的設計代工(ODM)選擇對<br />

象。<br />

同時,台灣製造業長期累積下來的優勢亦在於產業具備完整的上中<br />

下游供應鏈,與深厚的技術和研發創新之人力與能力,其中,尤其以 ICT


產業之上中下游供應鏈最為完整,因為充分發揮完整的價值鏈優勢,在<br />

國際生產網絡上佔據關鍵地位,同時,亦具備良好素質的工程師與技術<br />

知識與經驗,至 2005 年已是全球第二大資訊硬體生產國,在全球 3C 產<br />

品供應鏈中扮演重要的一環。<br />

因此,台灣未來在研發創新能力的運用上,可奠基於多元發展基礎,<br />

在部份領域致力發展關鍵技術,並從事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等之價值開創。<br />

3. 環境位居亞洲樞紐<br />

台灣位處亞洲的核心位置,三小時之內可抵達亞洲七大城市,加上<br />

台灣腹地大於香港與新加坡、基礎經濟建設及一般生活水準優於中國沿<br />

海城市,比起周邊國家城市更適合做為營運的樞紐。<br />

此外,台灣亦具備文化語言優勢,相對其他語系國家,可以更容易<br />

與中國大陸進行貿易或商業往來,更可成為其他國家接觸中國大陸之媒<br />

介。<br />

(二)台灣產業發展瓶頸<br />

除了台灣現已具備之優勢外,亦檢討目前台灣產業發展面臨之瓶頸<br />

與劣勢,歸納為以下三點,做為未來產業發展改進參考,亦做為避免重<br />

蹈覆轍之殷鑑。<br />

1. 法規與現實的差距,不利台灣國際化與長期發展<br />

在台灣產業的發展上,因為歷史與法規的限制,經常影響國外機構<br />

對台灣的投資佈局,以兩岸問題為例,由於種種政治上的考量,付諸於<br />

法規上的限制,例如投資上限的規定,經常阻礙台灣企業的擴充與發展,<br />

亦降低對國際企業來台投資的意願,將影響對台灣的長期投資佈局。<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3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40<br />

此外,現今台灣缺乏強而有力的長期規劃及策略落實,無法即時趕<br />

上國際經濟情勢的變遷,更不利台灣經濟的國際化與長遠的發展,亦將<br />

影響國家整體成長的速度。<br />

2. 企業規模相對不足,難以取得品牌優勢、建立國際形象<br />

在台灣,由於企業的組成大多為中小企業,在規模上的不足,亦造<br />

成對產品概念與研發主導的不足,以及品牌行銷能力薄弱之劣勢。<br />

過去挾著製造的優勢與經驗,雖成就了經濟發展的奇蹟,以極短的<br />

時間從未開發國家邁入開發中國家之林,但是,由於大量製造只需符合<br />

業主要求之規格,不需將產品加以客製化,讓台灣無法意識到區別產品<br />

的必要性,加以台灣在研發上的投入與主導能力不足,無法以領先的研<br />

發結果搶佔市場先機,近年來已因為新興開發中國家挾其低成本優勢吸<br />

納全球製造能量,使台灣製造優勢逐漸喪失。<br />

3. 國際競爭力逐步下滑,產業結構面臨調整<br />

台灣目前面臨了國內外政經環境不穩定的挑戰,使得整體競爭力有<br />

下降趨勢。根據主計處統計資料顯示,2000 年以後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在<br />

亞洲四小龍中已相對較低,主計處對 2006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約<br />

4.3%,仍舊輸給韓國的 6%、新加坡的 5.2%,以及其他亞洲國家包括馬<br />

來西亞、泰國、印尼、香港、澳門等平均的 4.9%,今周刊在 2006 年所<br />

做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觀察兩岸三地企業,可以發現前十名中台灣<br />

企業只有一家,顯示台灣企業的相對規模和相對競爭力正在往後退。瑞<br />

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於 2006 年所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報告》觀察,<br />

台灣整體競爭力已由 2005 年的第 11 名下滑至 2006 年的第 18 名。世界<br />

經濟論壇(WEF)排名也由 2005 年的第 8 名降為 13 名,分析台灣競爭力<br />

下滑的原因,經濟表現與政府效能不佳是最主要原因。台灣是一出口導


向的經濟體,國際貿易相對競爭力下滑將間接影響外資及人才的流入,<br />

對整體經濟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br />

另以三級產業結構觀之,工業和製造業比重亦逐年下降,服務業的<br />

重要性則逐年增加,至 2005 年工業佔 24.6%(其中製造業佔 21.1%)、服<br />

務業佔 73.6%,顯示台灣經濟正逐漸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化<br />

時代」。但是,相較於英、美、澳日等國服務業,台灣服務業不僅附加價<br />

值不夠高,而且國際競爭力低,這讓台灣產業轉型壓力日益沈重。<br />

五、台灣願景角色定位<br />

台灣正面臨產業轉型的十字路口,如果繼續停留觀望,未來將難逃<br />

被邊緣化與空洞化的危機,若能積極尋求成長契機,並注重社會與環境<br />

永續發展,將有機會邁入先進國家之林,創造尊重多元價值的社會,成<br />

為活力富裕的亞洲中心。<br />

在解構全球於人口結構變遷、全球化經濟風潮、網路化世界發展、<br />

跨領域科技創新、環保與精敏製造、及資源效能提升等六大趨勢,及其<br />

對台灣的可能影響後,透過與社會、經濟、環境、政治與科技各界,近<br />

五十位專家進行深度訪談,發現所有受訪者均認知到提升台灣經濟與產<br />

業實力為追求台灣全民最高福祉當務之急,卻非唯一考量點。多數受訪<br />

者更提及台灣目前面臨較過去更複雜多變的挑戰,單一目標的設立已無<br />

法符合時代所趨。<br />

(一)多元目標的需求<br />

隨著人民智識開啟,台灣發展的願景,首重經濟成長與社會公義的<br />

均衡上,讓全民共享台灣經濟發展的成果,產業政策除在激發經濟成長<br />

動力外,還要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縮短貧富差距。其次為人文與科<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4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42<br />

技結合,由於創意的根源來自文化,唯有重新思考本土文化真正的傳承<br />

與價值,方能凸顯台灣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並且要能運用台灣優勢的<br />

科技研發能力,創造更符合人性的高科技社會,再以此做為創意源頭,<br />

進軍世界,構築一個美麗、人性化且充滿文化特色的居住空間,才是留<br />

住本土優質人才與國際高階人力的不二法門。此外,環境與產業相容為<br />

另一項準則,政府應更重視整體環境的評估,而非表面上的環保卻帶來<br />

生態更大的失衡,尤其是能源效率部分,更可將台灣缺乏天然資源的限<br />

制轉化為研發動力,成為國際能源效能化的重要標竿。<br />

總結專家訪談結果,得出 <strong>2015</strong> 年產業願景的訂定,需滿足經濟成<br />

長、社會公義、環境永續三大目標,以提升人民整體的生活品質與尊嚴,<br />

但需考量全球趨勢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在經濟效益、科技進步、社會效<br />

益與國家安全等四個面向上審慎考量。從專家意見中,綜整台灣可能適<br />

合發展之願景角色有四,分別如下:<br />

1. 全球資源整合者(Hub of International Network)<br />

全球資源整合者的主要意義,可以體現在不同價值活動的整合,與<br />

中間價值的創造上。最為大眾所熟悉的資源整合模式,乃藉由整合不同<br />

地區所生產的原物料以及零組件產品,在特定國家完成最終產品組裝與<br />

運銷工作。早期台灣主要對外出口的製造業,都帶有些許他國全球資源<br />

整合的意味存在,使台灣成為許多產品的生產王國。但未來台灣的全球<br />

資源整合型態,除擴大整合傳統生產價值鏈的活動資源之外,另外一層<br />

涵意則是經由資源整合機制的創建,提供全球企業整合性的全球服務,<br />

以產業資源管理與整合能力管理全球資源網路的運作,例如全球性的快<br />

遞與物流服務、智慧產權交易服務等產業。<br />

全球資源整合者透過對全球資源的掌握與控制,將各地的資源轉變<br />

成為一地產業發展的能量。在此概念下,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各項資源,


都可以來自四面八方。與傳統大量生產方式不同的是,產業與企業透過<br />

全球資源整合機制,發展出強大的精敏製造能力,可以少量多樣的生產<br />

方式提供全球市場的需求。除了製造資源整合之外,全球資源整合者的<br />

角色意味著對於產業網路的控制,將比現有的體系所能控制的部分來得<br />

強大,經由對設計以及通路的控制與掌握,產業將可以快速因應變化迅<br />

速的消費需求,建立產業先進者的競爭優勢。<br />

2. 產業技術領導者(Value Initiator and Champion)<br />

產業技術領導者是指在產業價值鏈的前端,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地<br />

位,能引領、甚至創造產業鏈的整體性創新。以日、韓產業發展模式為<br />

例,皆由民間大型企業主導研發方向、掌握自有品牌,從源頭標準的制<br />

定、IP 的掌握、關鍵零組件的開發、創新材料的研發、到外形內裝設計、<br />

品牌塑造等,帶領著供應商,鏈結成一串產業價值鏈。<br />

產業技術領導者對產業價值鏈的影響力,可能展現在幾個方面:第<br />

一,掌握規格標準以建立優勢。掌握國際標準即是掌握商機,除了取得<br />

多數的專利權,並從其中獲得可觀的專利權授權使用(License)收入,更<br />

能影響整個下游市場。如英特爾與微軟長期稱霸,對整個產業影響動見<br />

觀瞻。中國大陸更銳意凸顯建立本土產業標準的企圖,以突破後勁國家<br />

產業發展的專利陷阱。<br />

此外,創造出革命性的創新科技,如新技術、新材料、與新應用等。<br />

經濟成長快速崛起,多與革命性創新科技的崛起有著相當大的關連性。<br />

這類的關鍵創新科技具有如下的特性:帶動其他領域的技術發展、影響<br />

多項產業層面進而衝擊整個經濟體、具有引發科技革命的潛力,並對社<br />

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br />

擁有革命性創新科技,可謂擁有商機,如何了解需求甚至創造需求,<br />

將是未來產業技術領導者的主要挑戰。目前台灣的中小企業就像散落的<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4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44<br />

珍珠,在各別領域發光發熱,分工細,卻缺乏主導廠商指出一條屬於台<br />

灣的產業價值鏈。當前科技市場,已經有很多擁有成熟技術的競爭者,<br />

規格制定主導權也多為外國廠商所掌握,但台灣需要選擇並立足於某些<br />

相對具優勢的利基市場,形成有利於客戶利益的價值鏈,挑戰主流市場<br />

的領導地位。<br />

3. 軟性經濟創意者(Innovator of Soft Economy)<br />

進入 21 世紀後,「知識經濟」的強化已成為國家產業重要發展方針,<br />

企業亦著重以知識來創新或創造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強調如何將過去<br />

實務操作的經驗,轉化為未來獨有的知識,傳承延續下去。<br />

軟性經濟創意者,則是應運知識經濟的趨勢,強調藉由無形資產的<br />

突破或非實體製造的驅動,將現有產業進行質變,或帶動其他周邊產業<br />

與服務,成為經濟成長主要動力的概念。傳統產業定義被打破,單一產<br />

業也不再有獨大的機會,而是以某產業為主體,透過其他科技或技術的<br />

輔助,做進一步的延伸與應用,達到加值的作用。此一加乘效果將具備<br />

「重複性吸引力」與「可傳承性」,透過消費者願意不斷地嘗試或使用,<br />

源源不絕地帶動周邊輔助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地,在國內發展出一套規<br />

範後,可進一步出口國外,分享獨有的經驗及能力。<br />

以西班牙的畢爾包市為例,當其決定轉型服務業後,即全面啟動「城<br />

市投資」,推動一系列改造計畫,其中的指標建設就是聞名於世的古根漢<br />

美術館。同時,畢爾包市也積極進行都市、綠化的規劃,並邀請全世界<br />

最好的建築設計師,打造公共設施。自 1997 年落成,至今開館已經滿十<br />

週年的古根漢美術館,已經成為畢爾包的代名詞與新地標,每年皆吸引<br />

百萬名遊客慕名前來,短短十年,源自於紐約的當代美術館,以其名氣、<br />

收藏品,配合美國知名建築師法蘭克‧蓋瑞驚世的建築「雕塑品」,賦予<br />

了畢爾包經濟隨之活躍的新生命,畢爾包市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工業小<br />

鎮,躋身國際知名的文化之都。


在瑞典,經年舉辦「設計年」活動,它是屬於比較長期性的計畫,<br />

重點不在吸引觀光客,而是讓設計變成瑞典的全民運動,並且深入國民<br />

的生活之中。在設計年中,瑞典在全國進行各類型與設計相關的活動,<br />

設法讓設計能夠廣為所有瑞典人所「認知」、「感興趣」,進而被「運用」。<br />

瑞典政府想靠著設計促進經濟發展、改進整個社會與人民的生活。更重<br />

要的,是透過這個過程,建立瑞典的國家競爭力,走在斯德哥爾摩街頭,<br />

隨便抓個路人,詢問對方的行業,十個有九個會說他是顧問,或是設計<br />

師;現在,又多一個酷行業,叫廚師。這也說明了服務業,已經完全佔<br />

據了先進國家的經濟發展重心。他們賣的是腦力,不在乎時間地點,主<br />

要靠創意及知識。<br />

無論在西班牙畢爾包市具設計性的建設或瑞典的設計年風潮,都是<br />

藉由「設計」打造煥然一新的城市風貌及全民對設計的重視,進一步提<br />

升競爭力,塑造獨樹一格的國家發展驅動力。台灣欲再創經濟成長新動<br />

力,需擺脫舊有製造唯尊的概念,提升對非實體製造或服務的重視。而<br />

台灣多元文化的特性,在軟性經濟的發展上,將更具潛力及多元性,創<br />

造台灣獨有的經濟型態。<br />

4. 生活型態先驅者(Pioneer of New Life Style)<br />

「生活型態」是一種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的體現,同時也是對生活品<br />

質的要求與堅持。在全球化風潮席捲的現在,一個國家或區域通常有兩<br />

種方式「輸出」其生活型態理念:一是順應自然或人文環境需求,產生<br />

特殊的產品或服務,引起其他地區居民的興趣與共鳴,如日本因地狹人<br />

稠,創造出空間收納的魔法;另一種方式,則是「體驗經濟」的源頭,<br />

透過獨特生活風格與步調的營造,打動人心深處渴望,令其不遠千里前<br />

來,如現代藝術家蜂擁至格林威治村朝聖。不論何種方式,重點都在能<br />

夠突顯「做自己」的企圖,卻又不敝帚自珍,同時結合物質文明與人文<br />

涵養,並在其間取得微妙的平衡。<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4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46<br />

在世界不斷融合與同化的現在,能夠大聲地說出自己的主張,反而<br />

是另闢藍海的蹊徑。泰國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雖然仍被列為開發中國<br />

家,泰國正以它溫和、包容的東方佛教智慧,擁抱西方現代商業,展現<br />

出燦爛的創意,首都曼谷也被尊為「東方新夢想之都」。<br />

天下雜誌稱此為「來自逆境的創意」,強調就是文化中特有緩慢、溫<br />

和的思考方式,讓泰國人把一些看似平凡、別人看不上眼的事物,轉化<br />

為生存下去的方式。並對異質文化和次文化,展現其他地區少有的包容,<br />

吸引愈來愈多「創意階級」前往定居。因為在泰國,這些人獲得的不只<br />

是工作,還有生活。<br />

能夠展現這種開放與寬容,其根源在於泰國人對於自己的文化擁有<br />

難以言喻的信心與認同,他們瞭解到,要在國際市場建立自己的風格,<br />

需要有強大的力量在背後支持,而這份力量來自自己的根,為千百年智<br />

慧淬煉的結晶。也因此,他們並沒有在強大的西方文明中迷失自己。近<br />

年來,泰國設計師更躍上國際舞台,從家具、時裝、珠寶到生活商品,<br />

成為全球時尚界的新寵。《時代》雜誌更用「風格之境(Land of Styles)」<br />

形容泰國,這個過去被視為仿冒之地的國家,已經誕生自己的設計師,<br />

像全世界輸出其溫柔可親的熱帶南國生活美學。<br />

另一個例子則是以電影「魔戒」拍攝地聞名的紐西蘭,一般以觀光<br />

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城鎮,往往面臨了交通、廢棄物處理等對生態環境的<br />

衝擊,但紐西蘭卻維繫了人文與大自然環境一如以往的美麗與舒適。成<br />

功的秘密,就藏在紐西蘭人生活信仰中對「永續」(sustainability)的堅持。<br />

擁有得天獨厚自然景觀的紐西蘭,深刻體認到他們立國的根基,並<br />

因此堅守他們對環境的承諾。「對紐西蘭這個第一世界的國家來說,我們<br />

必需找出高價值的利基。」紐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在一次專訪中強調:<br />

「我們不想成為不值錢、工資低廉與環境惡劣的國家,而要成為最優秀、<br />

最有環保意識與最繁榮的國家。」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紐西蘭賞鯨小鎮凱庫拉更將嚴格的永續環境生<br />

態標準導入旅遊業,從服務、硬體、垃圾與污水管制,都必須是環境友<br />

善、可回收利用、與不污染環境。在不放棄觀光帶來的外匯收入,影響<br />

小鎮經濟繁榮的同時,凱庫拉也不讓人潮衝擊生態,步上許多觀光城鎮<br />

殺雞取卵的後塵。<br />

從泰國與紐西蘭的例子,我們不難發現與傳統製造業迥異的價值主<br />

張。若說廿世紀競爭力的代名詞是速度和效率,那創造一種「美麗」的<br />

生活型態,則是新世紀國家逐漸興起的潮流。日本新世紀戰略就是要建<br />

立一個「美麗的國家」,如日相安倍晉三所稱的:「一個值得世人欣羨、<br />

尊敬,讓子孫得以自足、驕傲的國家。」瑞典政府正嘗試讓設計融入全<br />

民生活,除了促進經濟發展,更是要透過這個過程,重建瑞典的國家競<br />

爭力。為了創造全民更大的福祉,台灣是否能為下一世代創造出一個更<br />

令人欣羨的生活型態,端賴社會現在的共識與自覺。<br />

(二)願景角色偏好<br />

為取得更大意見基礎,<strong>2015</strong> 計畫進一步針對 500 大製造業決策主<br />

管、500 大服務業與金融業專業經理人、1,025 位政府決策官員、民意代<br />

表、專業人士(醫師、律師等)、青年意見領袖、學術與研發單位資深研<br />

究人員、弱勢團體代表與其他非營利組織負責人等非產業界人士,以及<br />

75 位在台外籍主管發出問卷,瞭解社會各層面對四大願景的偏好狀況,<br />

並將量化結果進行兩階段德菲(Delphi)問卷,以獲得更精確的質性結果。<br />

整體而言,三成左右受訪者認為台灣產業在全球版圖中,應扮演產<br />

業技術領導者角色,超過兩成五認為應以全球資源整合者為優先,但軟<br />

性經濟創意者與生活型態先驅者各有兩成左右的支持者,顯現台灣社會<br />

對於未來發展並沒有「定於一尊」的願景。<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4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48<br />

進一步區分各族群的偏好,36 歲以上受訪者偏好產業技術領導者,<br />

但 35 歲以下受訪者則認為未來台灣應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產業界人士<br />

著重於產業技術領導者與全球資源整合者兩種角色,非產業界人士則相<br />

對較關心軟性經濟創意者,及生活型態先驅者兩種願景角色。外籍人士<br />

則認為台灣有做為全球資源整合者,與生活型態先驅者的契機。這個結<br />

果反映出不同專業人士或族群,對於本身所處環境或產業發展軌跡、潛<br />

能認知上的差異。<br />

總<br />

體<br />

依<br />

年<br />

齡<br />

35%<br />

30%<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0%<br />

40%<br />

35%<br />

30%<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0%<br />

19.9%<br />

願景角色偏好(選擇第一優先者)<br />

32.0%<br />

20.9%<br />

26.6%<br />

軟性經濟創意者 產業技術領導者 生活型態先驅者 全球資源整合者<br />

21.01%<br />

19.53%<br />

22.69%<br />

34.90%<br />

35以下 36以上<br />

31.09%<br />

25.21% 25.26%<br />

19.53%<br />

軟性經濟創意者 產業技術領導者 生活型態先驅者 全球資源整合者<br />

(三)多元成長模式的需求<br />

依<br />

行<br />

業<br />

外<br />

籍<br />

人<br />

士<br />

看<br />

法<br />

40%<br />

30%<br />

20%<br />

10%<br />

35%<br />

30%<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0%<br />

11.4%<br />

圖 2-4 願景角色偏好<br />

0%<br />

22.3%<br />

30.1%<br />

27.0% 27.0%<br />

16.7%<br />

製造業 服務/金融業 非產業<br />

38.0%<br />

願景偏好(外籍人士看法)<br />

20.8%<br />

23.7%<br />

20.7%<br />

18.7%<br />

29.2%<br />

29.9%<br />

28.9%<br />

22.4%<br />

軟性經濟創意者 產業技術領導者 生活型態先驅者 全球資源整合者<br />

33.3%<br />

軟性知識創意者 產業技術領導者 生活型態先趨者 全球資源整合者<br />

從願景大調查的結果,我們發現台灣在面對未來願景的取決上,沒<br />

有單一、威權式的定論,其實正顯現了台灣近年朝多元發展的趨勢,同<br />

時也凸顯人民對未來產業發展,期待一個更為開放與自由的空間。


隨著全球化趨勢從生產活動深化擴展到資金、技術、人才,乃至於<br />

市場區隔與服務,台灣過去以製造業為主體的經濟成長模式,已面臨經<br />

濟發展的瓶頸,全球化造成的新型態國際經濟網絡,更開始侵蝕台灣經<br />

濟過去賴以成長的基礎。<br />

最顯著的表徵顯現在價值鏈的國際移動,不僅速度加快,更有型態<br />

上的變化,改變雁行理論依層級遞延的方式。例如,印度以軟體、企業<br />

流程外包等新價值鏈分工型態聞名於世,進而取得「世界辦公室」的美<br />

譽,這不僅意味著企業價值鏈外包已由製造業擴展到服務業,也象徵著<br />

許多服務與知識型態價值鏈的進一步區隔,搭配著網路資訊通訊技術的<br />

跨國運用,形成新的國際分工網絡型態。<br />

服務業也突破傳統「不可分割」、「不可儲藏」、「不可運送」的限制,<br />

重新塑造全球的產業結構版圖。當此之際,各國必須重新檢視自己的「本<br />

地資產」(local assets),以便在全球服務及製造委外的新趨勢中,掌握或<br />

開創出新且經細分的產業價值鏈。否則,極有可能被摒棄於新的全球價<br />

值網鏈外。更重要的是,新國際分工型態已超越傳統「雁行理論」所隱<br />

含的面貌,不再以台灣及一些與我們發展階段相接近的中進國家(如韓<br />

國),做為從已開發國家部分價值鏈向外移動的「第一站」,使這些國家<br />

必須思考在全球新的價值鏈網絡形成過程中,是否可能會被「旁通」<br />

(bypassed)。<br />

這樣的分工型態,已逐漸侵蝕部分國家在國際價值鏈中原有的地<br />

位,引發全球化與本土經濟發展之間的潛在衝突。中、印…等新興市場<br />

國家的興起,在需求與供給面都潛藏著躍進式(leapfrogging)發展的可能<br />

性,台灣與先進國家在部分潛力領域的遞移關係可能斷裂。將重新挑戰<br />

過去所熟知的世界創新版圖。<br />

以 IT 產業為例,台灣的資訊電子業者原先受惠於品牌大廠的委外活<br />

動而順勢崛起,但主力產品仍多為技術成熟之產品及應用延伸,技術驅<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4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50<br />

動力較低,在全球化趨勢下,多項產品已難以抵擋價格快速滑落之勢。<br />

近年來台灣代工廠產能逐步外移到東南亞及中國大陸,使得台灣資訊業<br />

者在本土的製造活動日益縮小,台美間原先的 IT 產品雙邊貿易也轉變成<br />

為美國、台灣、與東亞各國之間的多邊貿易型態,增加許多複雜性。此<br />

外,中國大陸成為全球最大的 IT 產品生產國後,也使得台灣由最終產品<br />

與一般零組件生產國,轉為「重要零組件」(特別是半導體與 TFT LCD<br />

面板等),但不見得是「絕對關鍵零組件」的生產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已<br />

相對低落。<br />

另從供給面觀之,中、印等國未來的產業發展可能因為先進國家跨<br />

國企業的佈局而產生跨越部分世代的型態,尤其就研發而言,已有相當<br />

多的跨國企業在印度及中國大陸設立研究實驗室,使得中國大陸及印度<br />

在跨國企業的價值鏈地位快速提升,涵蓋營運總部、研發中心、設計中<br />

心。一些新的 IT 終端產品,如任天堂的 Wii、微軟的 Xbox 等,都直接<br />

以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做為生產的基地。<br />

以需求面而言,新興市場之中產階級的消費潛力廣受矚目,當地新<br />

興及特定需求,也可能帶來新的技術創新方向,形成金字塔底端市場<br />

(Bottom of the Pyramid,BOP)的創新概念。過去在已開發國家中不易成<br />

功的突破型技術(Disruptive Technologies),若先將之推向有數十億人口的<br />

BOP 市場,亦有可能慢慢滲透回已開發國家。例如巴西因為貧窮,無法<br />

負擔進口高價石油的沈重壓力,因此轉而利用科技將玉米與甘蔗轉化為<br />

酒精能源,帶動新的技術軌跡與創新。<br />

中國大陸在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企圖更為明顯,其主軸已由過去所強<br />

調的「製造換技術」、「市場換技術」,發展到「利用技術創造技術」的新<br />

階段。繼吸引跨國企業研發中心之後,中國大陸銳意凸顯建立本土產業<br />

標準,志在突破後進國產業發展受制於權利金的「專利陷阱」(patent<br />

trap)。雖然,中國大陸的產業標準不見得能為國際組織所認可,但仍不


能忽視其未來成為實質(defacto)產業標準的潛力。這些發展將使未來的<br />

兩岸經貿互動情勢出現結構性的變化,挑戰台灣長期以來用「我(台灣)<br />

主他(中國)從」角度所思考的兩岸經貿互動模式。<br />

此波從資金、價值鏈、到市場逐一捲進全球化的過程,正深遠地改<br />

變人才的國際供需結構。過去受惠於台灣與矽谷之間的「腦力(人才)循<br />

環」(brain circulation),可能因為全球化與國際人才流動趨勢而產生變<br />

化,為台灣的發展帶來隱憂。目前國際間的人才流動已逐漸由台灣矽谷<br />

間轉向中國大陸與矽谷間,相對於中國大陸、印度乃至於韓國與矽谷間<br />

的腦力(人才)循環亦持續增強,對台灣則出現相對弱化的情形,最後可<br />

能導致矽谷與大中華區間的互動頻繁、台灣地位旁落,以及本土人才西<br />

進(包括就學與就業)的情況。<br />

事實上,近年來台灣赴美留學人數減少,印度與中國大陸,乃至於<br />

韓國現為美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的情況已顯而易見,雖然台灣赴美留<br />

學人數的減少有結構性因素(如國內高教的擴張、少子化趨勢)與突發因<br />

素(如 SARS),不過,綜合美國國際學者之分布與美國外籍學生的主要來<br />

源兩方面來看,台灣相對於中國大陸、韓國與印度都出現減少的現象,<br />

反映我國人力資源對外之國際網絡關係正在弱化,這可能意味著台灣與<br />

矽谷的跨國社群關係逐漸萎縮,而國際高階人力網絡版圖劇烈改變,將<br />

深遠地影響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儘管台灣經濟發展的水準仍優於目前<br />

快速崛起的新興國家,但是隨著產業創新進展的變化,這些新興國家極<br />

有可能在短期內做大幅躍進,影響台灣的經貿地位。<br />

(三)小而美國家發展省思<br />

面對全球化強烈風暴,幾個與台灣條件相似的先進國家發展歷程足<br />

堪借鏡。包括愛爾蘭、荷蘭、芬蘭、瑞典、以及以色列等,皆與台灣一<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5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52<br />

樣屬於小型「大陸邊緣型國家」,也都面臨著國際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經<br />

濟壓力。但他們的經濟發展,卻善用了鄰近大陸所提供的優勢,且相當<br />

程度建立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國際化能力之上,或在政策上強調自由化與<br />

國際化(如香港與新加坡),或人民擅長多種語言(如荷蘭與瑞士),展現令<br />

人刮目相看的經濟成長動力。<br />

台灣地處亞太地區,緊鄰快速成長的中國大陸及其他東亞地區,這<br />

股鄰近的新興勢力不僅是經濟上的潛在強權,也可能在某些領域形成技<br />

術上的潛在強權,因此,地緣政治與兩岸經貿關係將是台灣未來經濟發<br />

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br />

過去我們常認為台灣是小國,應該聚焦發展,但是這些國家的經驗<br />

顯示「聚焦」是必要的,卻也可有多個成長引擎。例如,瑞士以金融、<br />

觀光聞名於世,但在部分精密機械等產業、科技與產業發展基礎優勢雄<br />

厚。新加坡只有彈丸之地,但是同時擁有金融、航運、觀光等可對外服<br />

務出口的產業及一些國際能見度高的科技(IT)部分領域及崛起中的生技<br />

業)產業。與台灣領土和人口條件相近的荷蘭,也同樣是以多元化的動力<br />

驅動經濟成長,同時在航運、觀光、農業、和部分重工業具有優勢。而<br />

且,這些國家的多元化發展動力中,往往包括一些可以對外出口的服務<br />

業,特別是觀光、金融、航運等。由於可以對外出口,這些國家的相關<br />

服務業,不再只是國內經濟活動或其他產業(特別是製造業)的「支援者」<br />

的角色,反而有自己本身的成長因子,甚至於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br />

發展,創造連動的就業機會。由這些國家的經驗可知,台灣未來在發展<br />

各種產業時,需要有不同於過去的方向,且可朝建立多元化發展動力的<br />

可能性思考。<br />

在談到技術創新時,台灣常自我限縮於本土市場太小,因此不足以<br />

培育具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品牌,或率世界之先的新興科技或應用。但小<br />

國寡民事實上也可以藉由本土市場發展的特性與相對領先優勢,於特定


領域建立高科技產業優勢,塑造國際品牌大廠與高價值創新。例如,芬<br />

蘭的 Nokia、瑞典的 Ericsson 均受惠於其政府,因境內地廣人稀,率世<br />

界之先發展無線通訊服務,趁歐洲 GSM 標準成立時,成為國際無線通<br />

訊主導大廠。另外,以色列因戰爭威脅,對通訊安全的需求相當強烈,<br />

而使其本土廠商在通訊領域占有相當重要的國際地位。因此,台灣本土<br />

需求對於本土國際品牌的開創和新興科技的發展、乃至於服務業的發<br />

展,仍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br />

然而,在看待本土內需與政府採購於科技創新的角色時,也必須超<br />

越從量的角度解讀的內需市場概念,改為強調以質為重之創新驅動的重<br />

要性,利用本土特色的需求,激發躍進式的產業創新,進一步尋求對外<br />

出口潛能。這種策略的改變意味政府與企業的創新策略都必須更加重視<br />

需求面、市場面與營運模式面,創新的標的更需要與直指人心和帶來新<br />

的願景息息相關。例如,台灣特別關心中國大陸的資訊戰威脅,而台灣<br />

本身又有像趨勢科技這樣的國際級企業,若能善用台灣本身對於資訊安<br />

全的需求,引發像趨勢科技等企業進一步開發新創產品,則不僅有助於<br />

台灣在資訊戰方面的防衛能力,而且也可能使這些企業未來將這些新技<br />

術或產品應用在「無所不在的網路」(Ubiquitious network)中。<br />

在有限的先天資源下,不以實體製造取勝,反以軟性經濟擅場的國<br />

家,荷蘭也提供了成功的典範。其服務產業結合了服務概念、顧客介面、<br />

提供系統與技術選擇等四個面向的創新調整,並因此帶動其他相關產業<br />

的發展,創造連動的就業機會,值得台灣效法。<br />

從產業組合與社會平衡發展的角度觀察,即使是小國亦難以安居於<br />

單軸成長的模式。任何經濟體必然會有各種產業形成組合,以單一角色<br />

願景做為所有產業的共同發展目標並不切實際。反之,多元佈局的發展<br />

模式,可以使不同的產業,依其發展階段、歷程與特色,尋求不同的發<br />

展模式與發展角色,進而豐富國家的產業組合,願景角色之間更可能具<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5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54<br />

有相互增益的關係。例如,芬蘭政府自 2002 年起開始推動 CUBE<br />

Program,結合基礎研究、跨領域技術創新,以重新打造適合未來需求的<br />

居住與辦公空間,並強化芬蘭建築服務業和相關設備產業的國際競爭<br />

力。其實,就已經是產業技術領導、軟性經濟創意與生活型態先驅緊密<br />

結合的具體展現。<br />

(四)多元願景進程<br />

台灣在四種願景角色上,各有其發展優勢與需要突破的瓶頸:在全<br />

球資源整合者上,台灣在資通訊產業上其實已經做到全球佈局,有一定<br />

的產業經驗和基礎。以全球資源整合做為制高點,輔以創意和一些關鍵<br />

性產業之掌握,台灣便可以較少資源與時間,創造出槓桿成果,達成經<br />

濟效益,是十年內最有可能達到的目標,並藉機累積 IP 與服務資源。只<br />

是台灣過去十年並沒有卡到一個關鍵位置,在未來十年只有愈困難。而<br />

且兩岸對峙的政治現實也不能不考量,三通和法規議題不解決,台灣很<br />

難有機會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br />

在產業技術領導者方面,不可諱言的,台灣在產業技術發展上已有<br />

一定基礎,尤其是製程部分的優勢。在全球市場大者恆大強者恆強,應<br />

在擁有競爭優勢的特定領域上持續強化,方能做為全球資源整合的後<br />

盾,同時才有保有往軟性經濟和生活型態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只是台灣<br />

的基礎科學與設備市場,在十年內較難有突破式的發展,而這些在過去<br />

的經驗裡,都是發展尖端技術的基礎。因此台灣應更審慎的選擇,重點<br />

式的發展。<br />

於軟性經濟創意者方面,台灣在生活型態和創意上擁有較大的彈性<br />

與空間。而美學與創意都是開創高附加價值的來源,也是台灣脫離低價<br />

競爭的關鍵。並可抓住世界對「新應用」重視的潮流,加強與硬體服務


結合的能力。但不可忽視的,台灣美學與抽象創意人才極度缺乏,而且<br />

狹窄的腹地更難以負擔創意初期所需的市場規模,同時台灣很難在十年<br />

內擺脫中國的影子,在國際上凸顯本土文化的特色。<br />

至於生活型態先驅者,養生與休閒等是人類共通的需求,台灣民眾<br />

一向重視養生議題,也仍保有一些好山好水,搭配本土醫療和網路、交<br />

通等資源,確實有能力發展休閒養生觀光業,化環保與社會福利需求為<br />

經濟成長的助力而非阻力,並可藉此實驗新的營運模式,以生活型態的<br />

整合做為軟性創意與全球整合的基礎。然而,要成為生活型態先驅者卻<br />

不可忽略台灣先天上地狹人稠的限制,整體環境要塑造成優質觀光休閒<br />

點還有一段長遠的路,難以於十年內達成。其他服務業方面,也是西方<br />

長期把持,東亞連日本都未能取得領導地位。<br />

有鑑於此,復以考量台灣資源限制,「聚焦發展」成為「多元佈局」<br />

得以成功的關鍵要素,除了篩選特定產業投入資源外,以時間先後區分<br />

願景發展的順序,亦有其必要性。並需要與時俱進,與其他願景搭配鏈<br />

結,以維繫台灣持久競爭優勢。<br />

以全球資源整合者而言,台灣目前在 ICT 產業的基礎,以及與供應<br />

鏈的緊密結合,可以讓台灣以較少的資源與時間創造出槓桿效果,達成<br />

相當經濟效益,為最可能首先達成的願景。而需以製程優勢搭配關鍵技<br />

術研發的產業技術領導者,則需較長時間在基礎科學研發與適當人才的<br />

進駐後,才可逐一展現。軟性經濟創意者與生活型態先驅者則需要更長<br />

時間做人文與環境的培養與塑造。<br />

然而以長期觀之,資源整合者若沒有關鍵的技術、以及軟性創意智<br />

財,終將會喪失驅動「整合」的核心能力。而生活型態的整合,更有助<br />

於實驗新的營運或服務模式,成為軟性創意與全球整合的基礎。故四者<br />

之發展雖有時間的先後順序,彼此間仍息息相關,後者仰賴前者奠定基<br />

礎,前者扮演後者能否發展的契機。<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55


056<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strong>2015</strong><br />

產業技術領導者<br />

全球資源整合者<br />

軟性經濟創意者<br />

生活型態先驅者<br />

enrich<br />

enable<br />

活<br />

力<br />

富<br />

裕<br />

的<br />

亞<br />

洲<br />

中<br />

心<br />

活<br />

力<br />

富<br />

裕<br />

的<br />

亞<br />

洲<br />

中<br />

心<br />

人口結<br />

構轉變<br />

全球化<br />

風潮<br />

網路化<br />

世界<br />

跨領域<br />

整合<br />

環保精<br />

敏製造<br />

資源效<br />

能提升<br />

2005<br />

核心價值主張 效率製造<br />

效率製造<br />

整合創新<br />

知識服務<br />

整合創新<br />

知識服務<br />

2025<br />

<strong>2015</strong><br />

優質生活<br />

多元價值<br />

優質生活<br />

多元價值<br />

圖 2-5 多元願景進程<br />

總體而言,從今天到 <strong>2015</strong>,台灣要的不只是如慧星一瞬的產值暴<br />

增,而是持續競爭優勢的維繫。雖然單一願景能提升資源使用的效率,<br />

但對多元社會傾向的台灣,唯有四個願景彼此相互搭配,方能帶來更大<br />

規模的價值與長久效益。以台灣目前在資通訊產業上的基礎,以及與供<br />

應鏈緊密結合的優勢,若衝刺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能以較少的資源與<br />

時間創造出槓桿效果,達成相當高的經濟效益。再以製程優勢搭配關鍵<br />

技術研發,配合較長時間在基礎科學研發與適當人才的進駐後,有逐步<br />

發展成為產業技術領導者的實力。<br />

然而,不論是全球資源整合者或產業技術領導者,最主要的關鍵,<br />

還是在「人」,如何讓人才願意留在這塊土地上,不斷提供出更有創意的<br />

產品與服務,就要仰賴對軟性經濟創意者與生活型態先驅者的重視與經<br />

營。而後兩者,需要更長時間做人文與環境的培養與塑造。<br />

以長期觀之,資源整合者若沒有關鍵的技術、以及軟性創意智財,<br />

終將會喪失驅動「整合」的核心能力。而生活型態主張的提出,更有助


於實驗新的營運或服務模式,成為軟性創意與全球整合的基礎。因此,<br />

到 <strong>2015</strong> 年甚至更遠的未來,台灣可以改變過去單軸發展模式的思維,以<br />

多元複合的角度重新思考產業願景,化先天的限制為動力,創造一塊令<br />

人們願意在此生活與工作的樂土。<br />

第<br />

二<br />

章<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優<br />

勢<br />

與<br />

定<br />

位<br />

057


第三章 結構性目標建立與策略概念<br />

<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需要以滿足經濟成長、社會公義與環境<br />

永續三大準則為基礎,根據台灣現況與未來發展潛力,滿足人民對多元<br />

願景的想望。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先從環境建設面著手,厚實台<br />

灣產業發展所需之基礎建設,推動核心能力的強化與產業規模的擴增,<br />

建構新型態的產業發展機會。<br />

然而考量國家生存需求與台灣多元特性,為發展國家永續競爭力,<br />

環境永續與社會公義不適宜列為無限上綱,應將經濟永續與社會公義列<br />

為限制條件,各設定指標與基本要求。當未達到基本條件時,要犧牲部<br />

分經濟成長可能,以達到永續與公義之目的,反之,若此限制條件達到<br />

所訂定之基本要求時,台灣應致力發展經濟,以持續強化國際競爭力。<br />

一、多元目標準則<br />

在環境永續方面,需以對內執行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對外與國際環<br />

境議題接軌為努力目標。近一、二十年來,為遏止地球環境的破壞,國<br />

際上制訂的環保公約或協定已高達 200 多個,其中有 20 多個環保協定也<br />

納入貿易條款,如蒙特婁議定書、華盛頓公約、巴塞爾公約及生物多樣<br />

性公約等皆是,這些納入貿易條款的環境公約或協定,不僅直接限制了<br />

各種破壞環境的行為,也直接或間接限制了貿易行為,因此對各國經濟<br />

發展有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br />

台灣為與全球環境接軌,多年來亦著手進行永續發展的推展,「2002<br />

年聯合國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後,行政院永續會即著手研擬台灣永續<br />

發展行動計畫,內容包括永續願景、國土資源、資源與產業、生物多樣<br />

性、生活與生產、國際環保、健康風險及永續教育等八個工作分組。為<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5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60<br />

落實執行,每項計畫均規劃包括任務、理念、工作項目、具體工作內容、<br />

主協辦機關及完成期限等項目;行動計畫於 91 年 12 月通過實施,執行<br />

期間至民國 100 年 12 月,做為 21 世紀初期我國以行動實踐永續發展的<br />

依據。<br />

此外,為維護生活環境之寧適和諧、互利共生與資源永續利用,落<br />

實環境保護工作,環保署特制定我國長程環境保護計畫(國家環境保護計<br />

畫),期盼能消弭公害,加強前瞻性預防措施,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以確<br />

保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敏感地區及資源永續利用,並配合國際環保趨<br />

勢,因應各項國際環保公約,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針對各項環境品質<br />

或污染改善目標,未來之環境品質,不應低於目前所訂定之目標。<br />

表 3-1 環境品質/污染改善目標<br />

分類 指 標<br />

90 年<br />

目 標 值<br />

95 年 100/104 年 註一<br />

空 氣<br />

環境品質分項目標<br />

PSI5 註二 >100 之日數累計百分比


在社會公義方面,應致力於縮小貧富差距,建立以人為本的公平正<br />

義社會。一國經濟增長能否持續,不僅取決於技術性經濟增長,也取決<br />

於社會收入分配之公平性,若收入分配懸殊,將導致儲蓄率過高且內需<br />

不足,總體經濟將因投資增長過快、國內居民消費不足而過份依賴出口<br />

貿易,最終可能遭遇外國貿易制裁,導致經濟衰退,所以,社會公義的<br />

概念也漸為各國所重視,並積極追求縮小每一位人民間的差距,亦即致<br />

力於國民福利缺口的彌平及貧富差距的縮小。<br />

在貧富差距縮小部分,一般認為衡量一國所得分配是否平均最常見<br />

的是 5 等分位高低所得差距及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cy)二項指標。其<br />

中,高低所得差距部分,其擴大現象被證明是經濟成長後的普遍趨向,<br />

以經建會 2005 年發佈之數據顯示,台灣 1990 年代之後,由 5.18 倍開始<br />

升至 2000 年之 5.55 倍,2001 年則升為 6.39 倍,最近 3 年在政府推動一<br />

系列政策措施下逐年下降,2005 年續降為 6.04 倍,比較其他以開發國<br />

家,雖然台灣尚屬所得分配較平均的國家之一,仍宜審慎因應,以防止<br />

其持續擴大。<br />

吉尼係數係指戶數累積百分比及所得累積百分比相較,係數愈大代<br />

表所得分配愈惡化,一般數值以 0.4 為警戒值,愈小表示社會收入分配<br />

愈公平。以經建會 2005 年所發佈之吉尼係數值為 0.340,較日本(0.243)、<br />

南韓(0.313)等國家高,但較新加坡(0.342)、香港(0.44)等國家低,亦顯示<br />

台灣所得差距尚屬適中。<br />

其他衡量社會公義的指標,可包含失業率,至 <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應維持<br />

之社會公義指標如表 3-2 所示,預期當時的表現應優於表中的數字。<br />

表 3-2 社會公義指標<br />

2005 年 <strong>2015</strong> 年<br />

吉尼係數 0.340 0.4<br />

失業率 4.13% 4%<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6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62<br />

上述環境永續及社會公義發展指標,為邁向 <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發展目<br />

標之基本達成前提,經濟發展之目標不應與上述兩項指標之目標相抵<br />

觸,若有抵觸之時,應暫緩經濟成長的推動,採三項指標並進發展模式,<br />

以達成永續台灣的目標。若前兩項指標已獲得基本滿足,則應衝刺經濟<br />

成長目標,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實力。<br />

二、產業發展策略概念<br />

因應行政院的決意,台灣應在 <strong>2015</strong> 年達成平均每人 GDP 30,000 美<br />

元的目標。依據經濟部工業局對 2005 年及 <strong>2015</strong> 年製造業及服務業佔 GDP<br />

之比例,以及台灣製造業及服務業的特性,試算產業成長可能來源與附<br />

加價值如下表:<br />

表 3-3 2005/<strong>2015</strong> 製造業與服務業附加價值成長試算<br />

2005 <strong>2015</strong><br />

GDP per capita 15,000 30,000<br />

製造業比例 21.13% 19.06%<br />

服務業比例 73.56% 76.50%<br />

製造業 GDP 貢獻(百萬美元)<br />

15,000*21.13%*22.8 註一<br />

= 72,264.6<br />

30,000*19.06%*23.2 註一<br />

= 132,657.6<br />

服務業 GDP 貢獻(百萬美元)<br />

15,000*0.7356*22.8<br />

= 251,575.2<br />

30,000*0.765*23.2<br />

= 532,440<br />

製造業 GDP 貢獻(百萬新台幣 註二 ) 2,324,672 4,245,043<br />

服務業 GDP 貢獻(百萬台幣) 8,050,406.4 17,038,080<br />

2005 / <strong>2015</strong> 製造業附加價值應增加 1.93 兆新台幣<br />

(4,245,043 – 2,324,672 = 1,932,576)<br />

2005/<strong>2015</strong> 服務業附加價值增加 8.9 兆新台幣<br />

(17,038,080 – 8,050,406.4 = 8,987,674.6)<br />

註一:為台灣 2005 及 <strong>2015</strong> 年人數(經建會中推估)<br />

註二:以美元對台幣 1:32 計算


其中,2005-<strong>2015</strong> 年製造業產值需增加 1.93 兆新台幣。可能來源有<br />

二:一為既有產業之擴充成長,二為全新產業之創造。針對既有產業擴<br />

充成長又以「相同產業擴大規模投資」、「開拓新興市場」,以及「以設計、<br />

創新提高附加價值」三大類為主要來源,以不同比例作分配,其結果如<br />

表 3-4 所示。若既有產業成長佔八成(方案一),至 <strong>2015</strong> 年製造業產值需<br />

達到 8.1 兆新台幣;若強調全新產業之貢獻,以後者產值佔四成(方案二)<br />

而言,至 <strong>2015</strong> 年製造業產值亦需達到 7.7 兆新台幣之譜,其中,相同產<br />

業擴充成長為 4.5 兆新台幣,全新產業需創造 3.2 兆新台幣的產值。<br />

表 3-4 <strong>2015</strong> 年製造業應達成產值試算<br />

方案一(8:2)<br />

單位:台幣兆元<br />

方案二(6:4)<br />

附加價值 產 值 附加價值 產 值<br />

既有產業擴充成長 註一 1.5 6.5 1.1 4.5<br />

相同產業擴大規模投資 1.0 5.0 0.3 1.5<br />

開拓新興市場 ex 金字塔底端市場 0.3 1.5 0.6 3.0<br />

以設計、創新提高附加價值 0.2 n/a 0.2 n/a<br />

創造出全新之產業 註二 0.4 1.6 0.8 3.2<br />

合 計 1.9 8.1 1.9 7.7<br />

註一:假設三類既有產業之附加價值率為 20%。<br />

註二:假設全新產業之附加價值率為 25%。<br />

以相同的概念試算服務業至 <strong>2015</strong> 年所需增加之產值,假設 <strong>2015</strong> 年<br />

服務業之附加價值率為 69%(2005 年為 69.1%),預估至 <strong>2015</strong> 年服務業需<br />

增加 13 兆產值,此 13 兆產值可能來源有以下六類,分別為「既有商業<br />

服務業擴大規模投資」、「使用科技創新產生新營運模式」、「創造出全新<br />

之產業」、「服務外銷」、「觀光增值」、以及「教育、醫療、金融、電訊」<br />

等類之成長,各類產業產值之分配如表 3-5 所示,總計至 <strong>2015</strong> 年服務業<br />

產值需達到 12.4 兆新台幣。<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6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64<br />

表 3-5 <strong>2015</strong> 年服務業應達成產值試算<br />

附加價值 產值<br />

既有商業服務業擴大規模投資 1.8 2.6<br />

使用科技創新產生新經營模式 1.0 1.4<br />

創造出全新之產業 0.8 1.0<br />

服務外銷 1.0 1.3<br />

觀光增值 1.6 2.1<br />

教育、醫療、金融、電訊 2.8 4.0<br />

合 計 9.0 12.4<br />

單位:台幣兆元<br />

由 <strong>2015</strong> 年每人 30,000 美元之人均產值目標可能來源推估,可發現<br />

所需成長目標無法自然發生,需要更積極性的策略作為,否則在全球化<br />

與區域競爭的殘酷現實下將會不進則退,面臨產業邊緣化與空洞化的危<br />

機。因此,在滿足人民多元願景角色需求,及經濟、社會與環境等目標<br />

設定下,台灣需從環境大建設著手,厚實台灣產業發展所需之基礎建設;<br />

另一方面,則藉由產業規模的擴大與核心競爭力強化,建構新型態的台<br />

灣產業發展機會。<br />

圖 3-1 台灣產業發展策略概念


三、厚實產業基礎建設<br />

在厚實基礎建設部分,目的在塑造並強化產業發展所需之要素,包<br />

括完善國際營運環境、引進與開發高質人力、建立台商全球化網路鏈結<br />

等三點,分述如下:<br />

(一)完善國際化營運環境<br />

完善國際化營運環境主要目標在打造與全球同步之國際化生活環<br />

境,透過法規修正使台灣與國際規範接軌,朝向金融環境國際化、資金<br />

全面自由流通等方向前進,拓展全球能見度使國際人士樂意在台投資營<br />

運。<br />

在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產業的發展已不能全靠國內市場,而 <strong>2015</strong><br />

年四個產業願景角色,不論是要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產業技術領導者、<br />

軟性經濟創意者、或者生活型態先驅者,都需要與國際機構、活動或人<br />

士大量接觸。台灣除了掌握先機伺機在國外取得市場佔有率之外,也應<br />

極思如何吸引外國機構或外籍人才來台投資或工作,造就出國際化的營<br />

運環境。在此策略思維下,台灣有幾個可能的策略作為:<br />

1. 基礎建設國際化,打造與全球同步之國際化生活環境<br />

過去政府針對台灣基礎環境的建設,曾經提出「M 台灣計畫」、「e<br />

台灣計畫」、以及「U 台灣計畫」,其目的均是希望透過寬頻網路、數位<br />

化以及無所不在的技術,讓台灣成為更便利、先進、資訊傳播更普及、<br />

多元的寶島。除持續推動全台網際網路環境之建構,以縮小城鄉數位差<br />

距之外,更應在各項軟硬體建設上,具備國際化水準:<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6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66<br />

在軟體方面,首先需改善的就是台灣境內的語言環境,不僅提供國<br />

內民眾生活化的語言學習環境,更要提供外籍人士在台隨時隨地都可暢<br />

通無阻的語言無障礙生活環境。例如讓國內大型網站做到雙語化,使外<br />

籍人士無論在台灣國內外都可容易取得台灣相關資訊。此外,在講究服<br />

務至上的時代中,任何一項服務都應符合國際水準且具有效率。<br />

在硬體方面,需做先將各縣市間的交通網絡進行全面的連結與修<br />

整,以使外籍人士來台時,可以方便且順利的抵達目的地。任何各縣市<br />

間的交通網絡各縣市間的交通網絡公共標示的文字都應有雙語對照,並<br />

應由中央政府主導,並將英文符碼國際化,避免不同縣市間中英對照語<br />

法不同的情況產生。<br />

2. 法規合理化,使台灣與國際規範接軌<br />

國外許多國家也開始研擬相關移民法規,例如法國於 2006 年 3 月提<br />

出新移民法,吸引高級人才移民法國;美國國會在微軟比爾蓋茲及企業<br />

建言之下,考慮取消對外籍技術勞工永久簽証的名額限制,科技先進大<br />

國都採激勵、開放態度,故台灣更應積極進行搶人才大作戰,才能促進<br />

產業升級。因此,針對法規合理化部分,首要修正外國人來台就業制度,<br />

提供外籍工作者相同的工作及居住環境保障。<br />

台灣欲吸引外籍(包含大陸)白領人才來台服務,不僅應降低消極的<br />

限制規範,更應積極提供各種誘因,如賦稅優惠、簡化申請及簽證流程、<br />

給予居留或移民機會、建構多語系生活環境,以及方便外籍人士生活相<br />

關設施等,同時放寬對外國人工作權之限制,增加對申請永久居留身分<br />

權之便利,以增加高科技人才來台工作誘因;另一方面,亦需制定保護<br />

國內勞工的配套措施,例如規定聘僱外籍人士需同時增僱本國人,或是<br />

用加徵「就業安定金」的方式來保障國內勞工,都是可能的方式。


在全盤考量上,外籍人力的開放政策或是人才移民政策,政府需有<br />

更細緻的研究與規劃,例如在引進外籍人力之前,應進行人力的分析,<br />

盤點我國人才之優勢與缺口,據以規劃哪種人才可於地方培育、哪些人<br />

才需由外地引進、哪些是要優先吸引的,以及如何利用外籍人力來扶植<br />

國內人才,人才取得方式有直接引用國外人才或事先培訓青年學子,未<br />

來台灣的硬體可與印度的軟體相互搭配,不限於台灣從頭培養,而可借<br />

助外來人才,如:東南亞、中國等。<br />

除修訂人才移民政策外,台灣亦應推動其他法規與國際接軌,並修<br />

正與國外相抵觸之法規,以符合國際規範。此方面需政府即時覺知產業<br />

之需求,擬定有助產業發展之政策,並對各產業的發展提供適當的績效<br />

評估機制,獎勵發展優異之企業,並設立淘汰機制,適時將面臨絕境之<br />

企業輔導轉型;此外,由於環境永續的概念已逐漸受到全球各國的重視,<br />

故國際法規的變動不可忽視,尤其針對可能直接影響台灣產品出口之規<br />

定,政府更應密切注意各項規定之變化,適時提供法規之內容與產品改<br />

進方向之建議,以降低產業對外之虧損,並提升產業面對國際環境風險<br />

之能力。<br />

3. 金融健全化,朝向國際化金融環境目標邁進<br />

在物質流通快速發達的時代,金融機構的角色不斷加以演變,但始<br />

終扮演重要角色,一國金融制度的健全與否,不但會影響企業的盛衰,<br />

小至個體人民,大至總體國家都會受到牽連,故在朝向全球化國家發展<br />

的同時,金融機構的角色亦應隨著時代做變化,不但角色應更加多重,<br />

提供的服務亦要能與國際環境接軌,讓金融環境也能跟得上世界的腳步。<br />

近年來政府不斷進行金融體制的改革,在 2006 年台灣經濟永續發展<br />

會議財金組中,特別針對「金融整併」、「銀行業退場機制」及「保險業<br />

退場機制」等三個重要議題進行多方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方案,未來<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6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68<br />

仍須朝向開放銀行分行及金控的新設、研擬退場前輔導改善計畫的合理<br />

性等方向持續改革金融制度,以加速金融整併、落實退場機制政策。<br />

此外,為使金融機構提供之服務更加健全,應強化外資投資我國金<br />

融機構或進行策略聯盟,借重外國銀行之經驗,強化台灣銀行內部體制,<br />

並鼓勵鼓勵金融服務研發與創新,以「能為全球公民提供國際級滿意服<br />

務」為目標,拓展金融業務,除學習國際級銀行的服務模式外,更應針<br />

對國內外產業之特性,提供客製化服務與金融商品,並為銀行服務提供<br />

評比與鼓勵,全面提升台灣金融業之服務品質與內涵。<br />

4. 資本市場自由化,放眼全球市場,讓資金流動自如<br />

各項產業欲在國際建立競爭力,資金能否即時到位是重要因素,在<br />

全球化與網路發達的現今,基本要素的流通幾乎都已不受國界的限制,<br />

故若單純採取限制的手段,並不能完全做到防堵的作用,相反的,在企<br />

業及產業亟欲求生存的階段,必定會透過其他管道,獲取資金或在其他<br />

更可獲利的地方進行投資。台灣因為地理環境特殊、本島範圍狹小,能<br />

提供的資金畢竟有限,加以台灣內需市場狹小,政府在規劃基本要素的<br />

限制或開放政策時,應放眼全球市場,採取自由開放的政策,讓資金在<br />

全球流通自如,更能成為吸引外資進入的誘因。<br />

首先,對內不僅要鼓勵金融機構建立產業或企業評估機制,對於具<br />

潛力、尚在發展中之企業給予資金上的輔助,對外更應開放並鼓勵外資<br />

來台投資,以讓台灣企業或產業更容易獲得資金。<br />

其次,對於台灣企業對外投資的限制應以全球的角度來思考,若認<br />

為對外投資就會削減台灣內部產業的發展機會,將會失去台灣產業在國<br />

外的競爭機會,故對於台灣產業或企業對外的投資,應採取更宏觀的角<br />

度去評估,並需取消對投資金額的限制,重質不重量,應衡量的是台灣<br />

企業對外投資之後,對台灣內部發展的機會,而非僅在總投資金額的限<br />

制上。


第三,針對國外資金的流入或流出,也應該審慎評估及考量,基於<br />

台灣與中國大陸具有共通的文化及語言,又位居各地進入中國之門戶要<br />

塞,應極思吸引國外資金透過台灣進入中國大陸之可能性,故政府應提<br />

出誘因,讓國外資金得以透過台灣進入中國大陸,或者藉由在台尋求合<br />

作投資中國大陸之機會,加深台灣在國際地位的重要性,亦藉機強化台<br />

灣資本市場的多元性。<br />

(二)積極引進與開發高質人才<br />

<strong>2015</strong> 年產業發展需要新的模式,也需要不同於現有發展軌跡的人力<br />

資源。應重建人才發展思維與模式,廣納全球優質人才,而不僅止於進<br />

口勞動人力。另一方面,除提升國內人才素質外,也需培育國內頂尖藍<br />

領,提升整體價值。<br />

● 短中期知識創新缺口<br />

● <strong>2015</strong> 產業發展願景之<br />

經濟產業發展型態轉<br />

型<br />

建立吸引華裔及外籍<br />

人士的誘因<br />

台灣人力資源<br />

供需結構缺口<br />

台灣人力資源<br />

訓用策略的調整<br />

國際創新版圖變遷與<br />

國際人才供需變化<br />

聚焦特定國際合作網絡 強化本土人力之訓用<br />

圖 3-2 知識創新人才訓用思考架構<br />

如圖 3-2 所示,台灣應更積極思考如何引進與開發高質人力。就短<br />

中期來看,從台灣產業發展及政府政策脈絡可觀察到一些較特定的知識<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6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70<br />

創新之結構性缺口,主要包括:品牌創新、前瞻創新與次世代產業發展、<br />

基礎技術深耕和設計與創意四個方向。然而,台灣人力資源的國際網絡,<br />

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下,極有可能出現不利的結構性變化。亦即,過去台<br />

美間的腦力循環(brain circulation)可能變成腦力轉向(brain diversion),由<br />

美國矽谷直接流向中國大陸,不再經過台灣。<br />

此外,目前亞太諸國正在競逐以中印為主的技術人才,除了引進之<br />

外,愈來愈多跨國企業採取當地訓用的模式,如日本在印度培訓印度科<br />

技人才,並提供日語訓練,以便將這些人力最終引入日本,而台灣在這<br />

方面的吸引力有逐漸減弱的趨勢。<br />

為建立吸引華裔及外籍人士的誘因、聚焦特定國際合作網絡、與強<br />

化本土人力之訓用,需創見台灣知識創新人才訓用之藍海策略(如圖 3-3)<br />

建立吸引華裔及外籍<br />

人士的誘因<br />

■結合國家型(次世代產業)<br />

■結合國家型(次世代產業)<br />

計畫、創投、研究機構建立<br />

華裔回台創業育成機制<br />

■海外華裔回台學士後進修制<br />

■海外華裔回台學士後進修制<br />

度(調整兵役制度)<br />

■特定語系專業人士,調整移<br />

■特定語系專業人士,調整移<br />

民誘因,並建立適當的生活<br />

圈<br />

台灣<br />

◆ 活絡的經濟<br />

◆ 對外籍人才友善的生<br />

活、工作環境<br />

◆ 順暢的國際知識網絡<br />

強化本土人力之訓用<br />

◆大學能量的強化與發揮:建立專業研究人員<br />

◆大學能量的強化與發揮:建立專業研究人員<br />

體系、大學評鑑標準多元化、勞健保接軌、<br />

提升產學合作技轉能量、引進國際著名大學<br />

能量、強化產學研間的知識顯性化與流動<br />

◆勞健保接軌,以利產學人才相互流動<br />

◆勞健保接軌,以利產學人才相互流動<br />

◆全面改革技職教育體系,培育頂尖藍領<br />

◆全面改革技職教育體系,培育頂尖藍領<br />

圖 3-3 知識創新人才訓用之藍海策略<br />

聚焦特定國際合作網絡<br />

◆利用 ◆利用 NIIT等中介機構在印度<br />

NIIT等中介機構在印度<br />

(及其他國家)培訓可引進<br />

台灣之印度人才<br />

◆強化科專計畫、國家型計畫<br />

◆強化科專計畫、國家型計畫<br />

在國外研究機構( lab-to-lab<br />

間)或研究園區(如 YRP )<br />

的合作關係<br />

◆鼓勵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br />

◆鼓勵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br />

心,借用海外能量提升母公<br />

司研發總部跨國整合能力


1. 調整移民、移工政策,並積極大量吸收外籍優秀學生<br />

A.結合國家型計畫、創投、研究機構建立華裔回台創業育成機制<br />

B.建立海外華裔回台學士後進修制度,並大量吸收外籍優秀學生<br />

C.特定語系專業人士,調整移民誘因,並建立適當的生活圈<br />

2. 強化本土人力之訓用<br />

A.重新調整產學制度,釋放大學高級研發能量至產業界<br />

B.技職教育體系應與大學教育體系分流,培育頂尖藍領<br />

3. 聚焦特定國際合作網絡<br />

A.利用中介機構在印度及其他國家,培訓可引進台灣之人才<br />

B.強化科專、國家型計畫在國外研究機構或研究園區的合作關係<br />

C.鼓勵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心<br />

整體而言,我國未來在知識創新人才國際網絡方面必須要有不同於<br />

傳統作法。長期以來,除了與矽谷之間的交流之外,我國在人力資源方<br />

面主要著重於本土的教育訓練、海外人才(特別是美籍華裔)的延攬、加<br />

強留學等政策。但這些政策未來也可能會面臨國內外因素所產生的瓶頸。<br />

加強留學政策,會面臨台灣本身的結構性因素,如國內高教的擴張、<br />

少子化趨勢,以致於可能很難會有大的突破。同樣地,加強延攬海外人<br />

才(特別是美籍華裔)只是一途,但也會面臨亞太諸國(如中國、日本)的激<br />

烈競爭。事實上,國際間人力資源流動不均,亞太諸國競逐以中印為主<br />

之技術人力,各國所採取的作法不只是引進來,也有到當地網羅人力。<br />

因此,我國未來在知識創新人才的訓用策略上,必須超越過去單純只是<br />

「引進來」的策略,更需要有「走出去」的新方向。<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7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72<br />

就引進來而言,我國必須建立超越延攬團之海外人才引進平台,如<br />

結合國家型(次世代產業)計畫、創投、研究機構建立華裔回台創業育成<br />

與回台就業(獎學金)機制,和建立海外華裔回台學士後進修制度(搭配調<br />

整兵役制度)。在「走出去」方面,我國也必須要有不同於過去只是加強<br />

海外留學的模式,因為台灣赴美留學人數減少有台灣本身的結構性因素<br />

(如國內高教的擴張、少子化趨勢),可能並不容易有大幅度的改變。<br />

未來的走出去策略可能是要聚焦特定國際合作網絡,如強化科專計<br />

畫、國家型計畫在國外研究機構(lab-to-lab)或研究園區的合作關係,鼓<br />

勵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借用海外能量提升母公司研發能量,但台灣<br />

總部需具備跨國整合能力。甚至於,台灣也要善用軟體、研發外包(onsite<br />

與 offsite)機制,但是台印間在這方面的合作需要台商改變思考模式,尤<br />

其台灣廠商的研發不能只是在解決代工客戶所提的問題,而要能自己提<br />

出新的問題、界定解決方案的方向,乃至於設定新的規格等。<br />

此外,現有人才政令常有各部會各行其是狀況,白領外籍人才因產<br />

業特性,有不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各機關又分別訂定不同行政命令,<br />

使人無法適從。需在現有基礎下成立跨部會統籌機構,整合經濟、外交、<br />

教育和勞資各層面問題,避免一國多本的狀況。<br />

(三)建立台商全球化網路鏈結<br />

建立台商全球化網路鏈結目的在協助台商佈局全球,提升國際市場<br />

競爭力,採用所謂的風箏策略,維繫台商海外佈局與台灣本土經濟之關<br />

係,並積極協助廠商進入當地市場。<br />

近年來,伴隨全球經濟進入無國界時代,產業之競合態勢也朝全球<br />

化方向發展,加以區域經濟整合之局勢轉變與金磚四國等新興經濟體的<br />

陸續崛起,全球經貿版圖與產業勢力無不為之重整。就在世界各國處心


積慮,積極為下世紀的全球產業競爭力而積極展開國際化佈局的同時,<br />

台商的全球佈局態勢,卻正在複雜的國際情勢與兩岸政治僵局的牽制<br />

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br />

就政府角度而言,主要擔心在製造據點外移所招致之產業空洞化,<br />

以及伴隨製造外移所連帶引發之研發活動外移,招致整體競爭力下滑等<br />

威脅。因此雖有許多令產學各界詬病之赴陸限制,卻礙於兩岸政經環境<br />

未能突破僵局。<br />

然而,數據顯示台商具有全球化的優勢與實力。根據主計處的國富<br />

調查,台灣的國外淨資產已突破 10 兆新台幣之水準。金管會統計台灣人<br />

在北美、香港與新加坡的資產總額已具備 5 千億美元之實力。而兩岸政<br />

府機構更推估,台商在大陸投資金額,亦有數百至千億美元以上之規模。<br />

表 3-6 全球化競爭態勢下之台商 SWOT 分析<br />

優 勢 劣 勢<br />

快速的商品化實力<br />

企業規模相對不足<br />

彈性的生產管理<br />

產品概念與規格研發主導性不足<br />

具備規模之全球運籌體系<br />

品牌與行銷實力薄弱<br />

積極的創業精神<br />

資本市場等國內法規環境侷限<br />

機 會 威 脅<br />

新興市場陸續崛起,中國大陸以外之市場商 國際大廠技術釋出趨於保守<br />

機逐步浮現<br />

台商自主之技術升級與國際化意願高<br />

後進競爭對手積極追趕<br />

基於上述 SWOT 之架構,由當前之劣勢出發可演繹出建構台商全球<br />

化網絡連結之主要策略思維‥其一、透過政府協助,以群體力量抗衡競<br />

爭國之角逐,以改善諸如「企業規模相對不足」、「產品概念與規格之研<br />

發主導性不足」與「品牌與行銷實力薄弱」等劣勢,由政府積極協助中<br />

小企業體質的台商進入當地市場。一方面分散企業投資風險,另一方面<br />

可收匯集資源,集中談判籌碼之效。<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7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74<br />

其二、建構「風箏策略」共識,以有限之關鍵資源,如知識、供應<br />

鏈或產業聚落等,來維繫台商海外佈局與本土經濟間之關係。所謂風箏<br />

策略,係指廠商如風箏,藉由外力(如海外之人才、資金與土地等)扶搖<br />

而上,政府則扮演風箏線的角色,以強韌有力的後援,與風箏之間維繫<br />

緊密並不失彈性的互動關係。<br />

關於建構台商全球化網路連結可能之行動方案如下:<br />

1. 建立全球台商連結總會與世界分會<br />

主要任務有四:(a)參考日本商社模式,由政府資助進行全球投資變<br />

化趨勢大調查,指引台商在全球作最有效的投資;(b)匯集全球台商智<br />

慧,討論訂定台商全球投資大戰略,組成旗艦模式共同進軍目標市場;<br />

(c)參考 America Club 運作模式,作為全球台商經營交流樞紐,協助解決<br />

即時性經營難題;(d)成立全球台商精英學院,作為全球台商優質人才進<br />

修加油站。<br />

2. 協助台商與當地政府或廠商在資源互補考量下進行策略聯盟<br />

在台商全球網絡的佈局過程中,成功關鍵便在於發揮台灣廠商在產<br />

品研發、生產管理等優勢,使能結合當地之影響力、應用當地資源,以<br />

開拓海外市場之新契機。政府宜結合經貿與外交資源,針對「企業規模<br />

相對不足」以及「品牌與行銷實力薄弱」等台商之弱點,積極協助台商<br />

在合理的風險管理與充分之市場分析等基礎上,利用合資方式融入當地<br />

市場與產業。<br />

除了合資之外,政府亦可考慮建構「台商全球網絡系統」,使全球台<br />

商之網路與價值鏈,能構成虛擬之網路連結。藉由此一網絡系統的建立,<br />

政府宜鼓勵海外台商,在資源互補的考量下,展開「海外台商與當地業<br />

者」或「海外台商與當地政府」、乃至「海外台商與本國企業」之間的種


種策略聯盟,進而支持海外廠商克服當地經營環境之相關問題,迅速達<br />

成拓張全球市場之目的。<br />

3. 設立或鼓勵企業成立產業知識學院,讓台商的全球員工來台受訓<br />

荷蘭 Philips 的全球幹部都需定期前往荷蘭參與重要會議並接受相關<br />

訓練之模式,伴隨規模的提升,台灣企業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企業<br />

總部的功能除了財務與策略操作外,企業文化的塑造與跨國人才的交流<br />

與培訓需求,亦逐步上升。由「風箏策略」的觀點出發,政府應以積極<br />

的手法,或建立「全球產業知識學院」,讓台灣成為跨國台商之全球員工<br />

培訓總部;或協助台商將世界各地的經營 know how,轉化成產業知識,<br />

並藉由與學、研各界的互動,建立台灣成為全球台商所一致倚重的在職<br />

訓練與經驗傳承的知識基地。<br />

4. 積極發展中、上游關鍵零組件產業,與下游組裝業者構成產業聚落,<br />

進而維繫台商與國內經濟之緊密互動<br />

「風箏策略」的另一種具體實現,除了藉由前述企業內的知識管理<br />

與傳承外,亦可透過中、上游的設備、材料與關鍵零組件產業,以跨國<br />

產業聚落的形式,來支援海外台商的下游組裝事業。並與後續其他策略,<br />

如開創新興產業、新興平價市場產品、促進成熟產業價值創造與擴張等<br />

互為表裏。<br />

四、促進產業躍升<br />

在產業躍升方面,主要在擴大現有主力產業、新興產業、以及全球<br />

優質平價市場之規模,並強化台灣產業核心能力,如建構智慧資本概念、<br />

提高產業附加價值、推動本土需求型實驗計畫等,作為產業展契機。茲<br />

說明如下:<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7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76<br />

(一)兆元產業倍增發展<br />

台灣現有兆元產業仍有進一步擴張潛力,欲達到 <strong>2015</strong> 年人均 GDP 3<br />

萬美元目標,應以現有兆元產業規劃倍數成長目標,作為經濟擴張主力。<br />

此一目標乃考量台灣當前產業結構,製造業對實質經濟成長的貢獻<br />

實遠超其佔 GDP 的比重,所能帶動之經濟成長潛力仍不可忽視。過去政<br />

府推動之兩兆雙星計畫,在半導體與平面顯示器產業上,成功達成兆元<br />

規模,亦進一步提升台灣為高科技重鎮之定位。<br />

然而兆元產業在國際競爭上仍無法達到領導者的地位。若要成為全<br />

球產業,至少要達到 3.5 兆產值(也就是 1 千億美元),以國外產業為例,<br />

豐田汽車(Toyota)的產值就達兩兆台幣,迪士尼(Disney)的產值逾兆台<br />

幣、英特爾(Intel)也近兆,如果將上下游產值加總起來,就會更須達好幾<br />

兆規模,因此台灣現有兆元產業,仍具有進一步擴張發展的潛力。且以<br />

瑞典、丹麥、瑞士等國家為例,其主要政策就是聚焦在幾個產業,穩定<br />

發展,才帶動國家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故欲達到 <strong>2015</strong> 年每人 GDP 3<br />

萬美元的目標,需以現有兆元產業做倍數的擴張,可能挑選之現有兆元<br />

產業,例如:半導體、平面顯示器、石化原料、鋼鐵及基本金屬、金融<br />

服務等,做為 2007-<strong>2015</strong> 產業發展擴張主力來源。<br />

略:<br />

為促使這些產業在 <strong>2015</strong> 年產值突破兩兆,台灣需採取更積極的策<br />

1. 成立超大型投資計畫<br />

為了達成產業倍數的發展,每一個產業需各投資 1 兆新台幣規模。<br />

在大者恆大的產業趨勢下,以台灣現有資本和技術先進優勢加速擴張,<br />

構築更高的進入障礙。


2. 進行各產業全球性佈局<br />

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市場比例在全世界建置新的投資大計畫,目標<br />

讓兆元產業內的龍頭廠商躍居成為世界排名第一或第二之廠商,讓台灣<br />

在世界的領先地位更向上竄升,對世界產業的影響力更加擴大。<br />

3. 整合全球資源<br />

充分應用國際資源整合優勢與國際合作聯盟,進行超大的國際化資<br />

源整併,組成兆元產業的旗艦計畫,將全球資源納入產業鏈的體系中,<br />

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br />

兆元產業倍增發展為台灣達到經濟成長目標,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br />

要策略。將於後章「產業發展策略思維」做更進一步的闡述。<br />

(二)發展突破式創新科技與整合應用,開創下世代兆元產業<br />

突破性創新科技具有發掘新市場區隔,立基於堅實的科技基礎、改<br />

變產品功能組合等特性。產業長期發展需仰賴突破性創新以扭轉相對競<br />

爭劣勢,創造新的遊戲規則,並開創新的產業,為 2025 年發展至兆元規<br />

模之下世代產業發展奠基。<br />

著名經濟學者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定義「創新係在創造<br />

一種不連續的過程」,而這個不連續的過程,其目的便在以全新的產品來<br />

破壞既有的產業典範與均勢,讓先入者的優勢無法延續,進而為創新者<br />

導引出獲得超額利潤的契機(圖 3-4)。<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7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78<br />

累積營收 / 產品性能<br />

ParadigmⅡ ParadigmⅡ<br />

引介<br />

ParadigmⅠ ParadigmⅠ<br />

成長 成熟 衰退<br />

引介 成長 成熟 衰退<br />

製程創新<br />

製程創新<br />

服務創新<br />

服務創新<br />

產品創新<br />

產品創新<br />

圖 3-4 創新的過程與不連續性<br />

時間.投入<br />

時間.投入<br />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在熊彼得的概<br />

念下,提出破壞性創新理論,來解釋企業如何利用不同市場區隔,以「低<br />

成本」或「新市場」之形式,來進行破壞性創新(圖 3-5)。<br />

不<br />

同<br />

的<br />

性<br />

能<br />

考<br />

量<br />

性<br />

能<br />

維持性創新─提供更高性能之產品<br />

維持性創新─提供更高性能之產品<br />

維持性創新─提供更高性能之產品<br />

維持性創新─提供更高性能之產品<br />

低階市場的破壞性創新─ 低階市場的破壞性創新─ 低階市場的破壞性創新─ 低階市場的破壞性創新─ 爭取被過度服務的市場<br />

爭取被過度服務的市場<br />

爭取被過度服務的市場<br />

爭取被過度服務的市場<br />

創造新市場的破壞性創新─爭取尚未消費之市場<br />

創造新市場的破壞性創新─爭取尚未消費之市場<br />

創造新市場的破壞性創新─爭取尚未消費之市場<br />

創造新市場的破壞性創新─爭取尚未消費之市場<br />

資料來源:"Seeing what's next", Clayton M. Christensen<br />

圖 3-5 發展破壞性創新之兩種形式<br />

時間<br />

時間


克里斯汀生指出,企業改良產品的速度往往高於客戶所能接納之程<br />

度,若企業能掌握低價市場之需求空缺,以更低廉之成本,來取得或瓜<br />

分核心市場的成長機會,即所謂「低階市場的破壞性創新-爭取被過度<br />

服務的市場」之部份。除此之外,創新者的另一目標亦在滿足為了特性<br />

或便利等理由,而尚未被既有產品所滿足的消費者群,柯達相機、貝爾<br />

電話、新力隨身聽等,都是此種源自創新市場需求的破壞性創新案例,<br />

亦即上圖所謂「創造新市場的破壞性創新-爭取尚未消費之市場」之部<br />

份。<br />

以此一思維來檢視台灣產業發展,可以發現過去產業多著墨於維持<br />

型創新,而逐漸淪於紅海廝殺。從現在到 <strong>2015</strong> 年,若能成功發展突破性<br />

創新,將可為台灣奠立持續領先之地位,生產包括改變遊戲規則、持續<br />

領先優勢並創造更高獲利能力,以及改變國際價值鏈定位等可能的產品<br />

與服務。並以此突破相對競爭劣勢,開創新的格局。可能採取的策略作<br />

為如下:<br />

1. 資源有限,破壞性創新科技的項目應篩選並集中資源,以做為未來<br />

發展兆元新興產業之依據<br />

為及早因應 <strong>2015</strong> 年一日千里的科技進化速度與環境變因,包含美、<br />

日、韓、中、瑞典、芬蘭等國,均已提出各種新興科技之規劃與創新構<br />

想,然各國基於國情、資源、技術實力、策略目標與研究方法等差異,<br />

在科技項目的篩選方面,亦呈現出「寧缺勿濫」或「大小通吃」等各種<br />

不同的篩選基調與結果。<br />

台灣雖有豐富的製造業經驗與優秀的科技人才,但在資源的豐沛度<br />

上,終究不如上述先進國家,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各類科技選項,我國<br />

新興產業的育成,有必要在更強調「選擇與集中」的精神下,研議產業<br />

科技的規劃,進而謀求發展破壞性創新的契機。因此,政府需篩選能滿<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7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80<br />

足趨勢引發之需求,在未來十年有一定市場規模,且對台灣整體發展策<br />

略目標相符合技術項目,做為優先標的,以達集中資源之功效。<br />

2. R&D 在破壞性創新科技內為重要活動,建議透過國家型實驗計畫<br />

發展,並做整合性應用<br />

若欲藉由破壞性創新之方式在全球市場中取得領先之地位,勢必需<br />

要在整體產業的垂直整合與水平分工之上,取得相當之佈局與地位。觀<br />

諸世界各國的領導性企業集團,以我國各大產業當前之實力,實非特定<br />

一、兩家國內大型企業集團所能輕易達成。<br />

因此,應以國家型實驗計畫之規模,協助相關下世代兆元新興產業<br />

提升研發實力,並在通盤發展之考量下,納入周邊相關之各業種,共同<br />

發展整合性應用之可能性,俾使上述投入能建構有效之進入障礙,確保<br />

國內業者之長期競爭優勢。<br />

3. 建構以全 IP 化驅動最高效率的跨國無縫式(Seamless)獨步全球 IP<br />

化超優值供應鏈<br />

為讓台灣毫無品牌知名度的百萬中小企業大軍在網路 IP 架構下,發<br />

揮螞蟻雄兵巨大威力,各產業從發想、研發、設計、製造、國際運籌、<br />

行銷到服務與維修,整條產業鏈每一環節都要運用超寬頻網路通訊,以<br />

全 IP 化驅動最高效率的跨國無縫式(Seamless)獨步全球 IP 化超優質供應<br />

鏈。<br />

因此,台灣應即刻規劃建置適用 <strong>2015</strong> 年以後的面向全球市場的 IP<br />

化電子商務系統架構(Context),採用台灣 IP 長尾戰略,除了百萬企業軍<br />

團與個人工作族 SOHO 千萬大軍的獨特產品與服務之外,更要在生產面<br />

參考台積電或鴻海模式,以百億到千億的巨額投資,建設成立一家全球<br />

第一大長尾小量多樣的產品生產代工、加值、測試等集中化大平台。在


全球行銷與服務面,可參考 iTune、eBay 與 Amazon 模式,將台灣長尾、<br />

微小產品建設一個超大型集散平台,以國際級專業網路行銷團隊,幫中<br />

小企業產品代言並向全球行銷。<br />

(三)建設台灣成為新興平價市場優質產品營運樞紐<br />

結合產品改良、結構重組與大量製造等優勢,台灣有機會發展新興<br />

平價市場優質產品,成為「重新定義產品」的營運樞紐,並可為成熟產<br />

業找到新的定位,在產品概念設計與關鍵零組件生產,槓桿台商全球運<br />

籌能力。<br />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預測顯示,展望 <strong>2015</strong> 年,新興市場的經濟增<br />

長,將會使更多家庭的年收入超過 5,000 美元,這是人們可以消費各種<br />

非必需品的臨界點,換言之,未來 10 年內將有近 10 億新消費者進入全<br />

球消費市場。從現在到 <strong>2015</strong> 年,新興市場上消費者的購買力將從 4 萬億<br />

美元上升到 9 萬億美元,幾乎是西歐國家現有的購買力。<br />

另外一項有關新興市場的研究也值得矚目:根據密西根大學商學院<br />

教授普哈拉(C. K. Prahalad)之研究顯示,當前金字塔底層市場相當於全<br />

球人口的 80%,這 40 億的市場人口,正積極圖謀生活的改善,若如願獲<br />

得妥善的開發,則不但當前「上尖下廣」的金字塔型所得結構可能隨之<br />

轉變為「中段獨大」的鑽石型模式,且其中所蘊藏的商機,更將顛覆當<br />

前的市場生態與商業模式。<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8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82<br />

$20,000 美元<br />

$5,000 美元<br />

$1,500 美元<br />

TOP<br />

目前台灣<br />

主要市場<br />

新興平價市場<br />

落後貧窮之市場<br />

2005 人口數<br />

(百萬)<br />

200<br />

600<br />

1,200<br />

1,200<br />

4,000<br />

<strong>2015</strong> 人口數<br />

(百萬)<br />

300<br />

700<br />

2,200<br />

2,200<br />

3,800<br />

資料來源:IEK/MIC<br />

圖 3-6 未來十年全球新興平價產品市場之爆發力<br />

成長率<br />

50% 50% 50% 50%<br />

17% 17% 17% 17%<br />

83% 83% 83% 83% 83<br />

-5% -5% -5% -5%<br />

為確保我國產業的永續成長,確實掌握「新興平價市場」的龐大商<br />

機實有必要,預料也將是未來引導企業創新的重要依據,不僅是產品和<br />

服務的創新源頭,同時也是商業模式的靈感泉源。面對全球新興平價市<br />

場產品的蓬勃發展,台商在既有條件下,如欲掌握此一市場的成長性,<br />

使新興平價市場成為支持我國經濟持續成長火車頭,並於其中扮演產品<br />

營運樞紐之角色。可能之策略作為如下:<br />

1. 成立國家型計畫,並於科技專案內設定相當之經費比例,以新興<br />

平價市場為標的,集中資源聚焦發展<br />

新興平價市場的發展,雖然充滿想像空間,但礙於空間、經驗與外<br />

交之侷限,往往容易造成業者因欠缺優質經貿關係,加以不諳市場生態,<br />

以致廠商卻步不前,坐失商機。為及早釐清相關市場之商機,從而協助<br />

業者深入理解各地的風土民情與消費需求型態,進而成功研發具競爭力<br />

之商品與服務,政府應及早成立國家型計畫,並於科技專案內設定相當<br />

之經費比例,以新興平價市場為標的,積極展開相關研究,以收集中資<br />

源、聚焦發展之具體成效。


2. 整合台灣中南部重點大學、科技大學、育成中心及研究機構能量,<br />

成立新興平價市場及產品研究院,開發符合新興平價市場需求之<br />

產品與服務<br />

相對於國家型計畫的積極導引,為更進一步讓中南部成熟產業之發<br />

展,並能順利掌握新興平價市場的成長力道,一方面需支援相關產業海<br />

外生產據點所需之產業聚落的建構與價值鏈之完善,另一方面亦能達成<br />

促進產學交流、催化成熟產業轉型與再造。因此,政府應整合台灣中南<br />

部重點大學、科技大學、育成中心與研究機構能量,成立新興平價市場<br />

及產品研究院,以就近支援國內成熟產業與高科技產業之業者,期能以<br />

更具專業之經營觀點與生產技術,順利開發出符合新興平價市場需求之<br />

產品與服務。並可結合台灣原具備之產品改良、結構重組與大量製造優<br />

勢,重新定義產品和服務,提供新興市場所需。<br />

3. 槓桿台商全球運籌能量,創造台灣設計與關鍵零組件供應、新興<br />

市場當地組裝製造之分工模式<br />

新興市場榮景令人期待,來自全球競爭亦愈形白熱化。當地政府為<br />

擴大就業與活化本國經濟,就地進行優質平價產品之製造組裝成為趨<br />

勢。台灣應將重心放在相關生產設備與上游材料、關鍵零組件的供應體<br />

系建構上,同時即早擘劃產品概念與創意,以及市場品牌、行銷之開拓<br />

上。<br />

新興市場優質平價商品的開發,是台灣朝微笑曲線兩端發展的重要<br />

契機,相關議題將於後章產業機會探索中,進行更為詳細的論述。<br />

(四)提高智慧資本與深耕關鍵研發技術<br />

健全智慧資本發展與深耕關鍵研發技術目的在強化核心能耐,提升<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8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84<br />

產業整體價值。台灣需要選擇聚焦適當關鍵技術深耕,廣植頂級技術人<br />

力資源,以利立足全球市場。<br />

過去台灣在高科技產業國際分工中獲取重要地位,主要是採取所謂<br />

「後起者優勢」(second-mover advantage)的策略,透過切入生命週期即<br />

將大幅成長的產品領域,快速引進及學習產品技術,然後予以量產而在<br />

全球市場中獲利。但對於「差異化創新」模式所需具備的關鍵能耐,如<br />

最終顧客與營運伙伴的瞭解與掌握、關鍵技術的掌握及新產品商業化的<br />

守門能力等卻未能有效累積。在無形資產在企業整體價值比重逐漸提升<br />

的現在,如何盤點、管理並提升智慧資本,為台灣不可輕忽的議題。<br />

除了企業層次的考量,政策方面應一改過往重視短期效益的狀況,<br />

改為較中長期的思維角度。深耕關鍵技術與智慧資本支持聚焦與多元發<br />

展,除了必須依循長期的產業發展策略方向,訂定關鍵技術及智慧資本<br />

深耕的方向,並進行投資外,對於過去產業發展策略思維底下的管制環<br />

境,也必須從誘因提供及績效評估條件的重新檢視,例如階段性檢視能<br />

耐累積情形,才能轉換成為長期發展的思維。<br />

從政策角度而言,政府有下列幾點可能策略作為:<br />

1. 發展並推動智慧資本成熟度模式(ICM),進行產業智慧資本盤點,並推<br />

廣企業建立智慧資本發展概念,建立智慧資本做為企業重要發展指<br />

標,以鼓勵企業進行創新活動,提升企業整體價值<br />

2. 致力將智慧資本評價成為企業財務報表的一部份,以完整詳實揭露、<br />

呈現及評價企業真實價值,建構完善的無形資產發展環境<br />

3. 透過如國家型計畫,賦予計畫發展產業關鍵技術之相關指標與任務,<br />

以有效發揮產學研技術合作機制<br />

4. 檢視並排除阻礙深耕的管制條件(績效評估要求)<br />

5. 產學研合作深耕,以發揮產學研深耕關鍵技術機制,並深化產學互動,


廣植頂級技術人力資源。此外,需調整大學研發補助資源配置比重,<br />

加強應用研究比重,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為誘因,提升區域產學中心<br />

功能<br />

6. 推廣智慧資本發展策略概念,加強營運模式研究與成功案例推廣,改<br />

善管制環境,誘導企業長期累積人力資本的作為,並配合區域產業發<br />

展需求,形成相關資深專業人力群聚,以分享其智慧資本<br />

(五)促進成熟產業價值創造與擴張<br />

台灣應運用科技強化價值鏈深度,強化跨領域合作與如何,以加速<br />

成熟產業升級,並為中小企業取得重新發展的機會,降低創新與轉型過<br />

程中,所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而成為創造新生的契機。<br />

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成長,除了政府導引外,外資企業的委外訂單、<br />

甚至是材料、技術與設備之支援,也都產生過相當之催化作用,但若無<br />

成熟產業所發揮之周邊支援效果,終究難竟全功。特別是近年來,高科<br />

技產業成長趨緩,技術領先的美、日等國在欠缺新興成長標的的前提下,<br />

又紛紛祭出防止技術外流之黑箱(Black Box)措施以維持旗下高科技產業<br />

能確保領先之優勢。在此局勢下,對以「整合組裝」、「製程創新」為主<br />

要競爭優勢的我國高科技產業而言,藉由與由化工、金屬、機械與民生<br />

等領域所構成之成熟產業間,展開密切合作,以找尋產業再生之道的做<br />

法,反而可為成熟產業帶來振興繁榮的新希望,另一方面亦可藉由跨業<br />

的交流,為苦無成長助力的高科技產業覓得成長的契機。<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8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86<br />

新興產業<br />

成熟產業<br />

成熟技術+ 成熟技術+ 新興產業<br />

Ex: 陀螺儀 + 微機電<br />

= 防手震相機<br />

成熟技術<br />

以新興產業發展經驗<br />

降低成熟產業的創新風險<br />

Ex: 創投基金、新事業輔導等<br />

成熟產業+ 成熟產業+ 新興技術<br />

Ex: 陶瓷產業 + 感測技術<br />

= DNA Chip<br />

新興技術<br />

圖 3-7 強化跨領域合作與融合之構想<br />

如上圖所示,「成熟技術」與「新興產業」及「成熟產業」與「新興<br />

技術」都有很大的組合可能。對產業與技術創新具備有利條件與豐富資<br />

訊的新興高科技產業以及其投資機構(如創投業者),亦可針對成熟產<br />

業,扮演提供資金、技術、創新商業模式與提供顧問服務之角色,輔助<br />

台灣多數屬成熟產業之中小企業取得重新發展的機會,以降低創新與轉<br />

型過程中所可能發生之種種風險,進而為創造新生的契機。<br />

可能採取的策略作為包括:<br />

1. 地方政府提出『地方特色產業頂級化行動計畫』,並組成專家輔導團<br />

隊,加速達成地方產業升級,與地方特色產業的推動結合,由中央政<br />

府提供誘因,讓地方政府願意主動爭取『地方特色產業頂級化行動計<br />

畫』的提出,並由中央政府召集各計畫相關專家團隊進行督導,除進<br />

一步促進地方特色產業之發展外,亦可促使傳統產業與地方特色產業<br />

結合,創造新的價值。<br />

2. 規劃並建立技術需求平台,整合跨部會的技術需求,鼓勵及推動跨領<br />

域提案與合作。成熟產業的創新雖然具備各種跨業融合的可能性,但


對於相對缺乏人力與資源的中小企業而言,如能仿效美國國防部(U.S.<br />

Department of Defense)與國家健康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br />

之做法,由政府率先提出各種跨業種融合與跨部會之技術需求,並在<br />

政府平台化的彙整與協助下,讓有意參與跨領域合作的業者,都能獲<br />

得明確的需求規格與跨業合作之構想,進而避免摸索的時間與風險,<br />

將能提升效益與成熟產業跨業合作之成功率。<br />

3. 發展科技化服務業,推動新科技與新技術的應用,協助成熟產業創新<br />

營運模式,全面提升價值鏈的競爭力。在知識經濟時代,產業界除了<br />

藉由提升研發投入以達到產品差異化等提升收益之手段外,藉由服務<br />

之科技化,改變商業模式、進而創新產品內容,也是常見的發展策略<br />

之一。此種強調深化製造活動與服務活動之間的聯繫關係,或「以服<br />

務加值傳統製造」,或「以製造強化傳統服務」,對促進成熟產業價值<br />

創造與擴張,是目前亟需積極導入的創新手段。政府應在當前諸多成<br />

功案例(如全球供應鏈外包服務系統、全溫層保鮮服務系統與遠距居家<br />

照護服務等)陸續完成後,持續針對成熟產業之部門,導入科技管理,<br />

啟發成熟產業新價值。<br />

4. 面對新興平價市場之龐大商機,政府應積極獎勵產學合作,藉由研發<br />

專案之發包與管理,促進重點科技大學協助成熟產業之業者提升國際<br />

競爭力,藉由海外平價產品市場的擴張,提升與發展我國成熟產業之<br />

國際競爭力與差異化策略。<br />

(六)擴大設計價值鏈提高附加價值<br />

政府與企業應推動設計概念,全面帶動設計能力。透過設計加值,<br />

創造差異化競爭力,提高附加價值率與利潤率,進而提升台灣產業與企<br />

業之競爭力。<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8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88<br />

長期以來,台灣透過優越的工程能力、高度彈性化的生產技術及高<br />

效率的運籌後勤能力,以委託生產代工(OEM)、委託設計代工(ODM)方<br />

式,服務全世界具有品牌及相容的電腦公司,而在電子資訊業占有一席<br />

之地。但是,隨著電腦的差異性降低,以及中國大陸經濟迅速崛起並成<br />

為全球製造重鎮後,電腦產業進入微利時代,台灣以電子資訊業為主的<br />

高科技產業附加價值率也節節下滑。加上缺乏新的殺手級應用,致使台<br />

灣許多產業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若競爭力持續薄弱,將進一步影響利<br />

潤、無法掌握主導權,產業價值鏈也將面臨萎縮。<br />

因此,欲提高台灣產業及企業的競爭力,必須推廣設計概念,以創<br />

造差異化競爭力,並依此提高附加價值率和利潤率。設計概念的加入並<br />

非僅是未來欲朝向軟性知識創意者需具備基礎的條件,對於發展生活型<br />

態先驅者,亦或全球資源整合者,將較他國更具備差異化的能力,有助<br />

強化台灣產業在國際價值鏈上的重要性。<br />

創造差異化競爭力<br />

創造差異化競爭力<br />

提高附加價值率、利潤率<br />

提高附加價值率、利潤率<br />

提高附加價值率、利潤率<br />

未來生活脈<br />

絡的理解與<br />

需求的掌握<br />

與其他價值<br />

元素的結合<br />

經驗工藝的<br />

設 計 意 涵<br />

未來生活脈<br />

絡的理解與<br />

需求的掌握<br />

與其他價值<br />

元素的結合 累積<br />

價值功能的<br />

解構與重組<br />

經驗工藝的<br />

設 計 意 涵<br />

累積<br />

價值功能的<br />

解構與重組<br />

重新推動設計的上<br />

層概念,全面性帶<br />

層概念,全面性帶<br />

動設計能力<br />

培育頂級工匠,將<br />

培育頂級工匠,將<br />

商品轉成精緻工藝<br />

圖 3-8 設計概念的意涵<br />

透過知識管理系統<br />

作設計經驗的累積<br />

與擴散


設計價值主要來自以下四點:首先,為對於生活脈絡與社會需求的<br />

理解,注入產業成功與更新的關鍵因素。以 IEKA 家具為例,在家具設<br />

計上加入北歐傳統的簡約設計風格,因應二次戰後民生物資大量短缺的<br />

情形,同時也解決製造家具所需的木料短缺的問題,更以情境式銷售該<br />

公司整體設計概念,並以自行搬運組合取代傳統工廠組裝模式,創造家<br />

具產業的革命風潮。<br />

其次,為產品功能或產業價值鏈的解構重組,透過新科技的協助,<br />

為產品重新定義功能,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以個人電腦而言,具備多<br />

媒體影音功能已成為主要需求,在以往的作法是加裝不同的音效顯示介<br />

面卡以及相關的周邊設備,但藉由新一代晶片設計工具與製造能力的提<br />

升,現今的消費者可以一次購足多媒體電腦所需的功能,不必擔心之後<br />

的整合問題。<br />

其三,為經驗工藝價值。設計的價值也與產業內的長期累積的經驗<br />

工藝相關。瑞士鐘錶產業在面臨日本廉價電子表的挑戰所採取的策略,<br />

便是發揮該產業在當地長期累積的經驗工藝,使瑞士鐘錶以豐富的人文<br />

經驗與工藝技術重新設計鐘錶產品的外觀與材質,轉向以高品質與高價<br />

位的鐘錶市場為主要目標。產業技術經驗的長期深化與累積是產品設計<br />

可以提高附加加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經由技術持續不斷改進,使產品在<br />

品質與功能設計上都能夠朝向完美的境界邁進,成為當地產業獨步全球<br />

的驅動力。<br />

最後,是透過其他價值元素相互結合,以提升產品價值。如 Swatch<br />

手錶將原本只為計時的理性功能訴求,轉變成時髦的產品,給消費者的<br />

印象是有格調且具時尚感,且與相對低價趨勢結合,成功開創鐘錶產業<br />

與時尚產業的結合經驗。<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8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90<br />

依據上述設計概念及內涵,歸結推動設計概念可朝以下方向進行:<br />

1. 設立國際級優質創意與工業設計中心,由政府主導成立,全年展示全<br />

球最新設計精品與理念,與國際 IDEO 等機構合作,每年推出十大優<br />

質設計大獎,並培育優質工業設計精英。<br />

2. 推動設計的上層概念,全面帶動設計能力。將設計加值概念,如品質<br />

及行銷般植入企業基本功能,提升企業的設計能力,並考量給予獎勵<br />

與優惠。設計加值就像品質、行銷加值,設計跟行銷和品質都屬於企<br />

業成功的核心能耐,應被全面性的植入在企業的基本功能之內。並成<br />

立設計中心,著重推廣設計概念而非專案做設計。推動的對象為企業<br />

而非設計產業,設計產業可做為人才集中培訓或經驗交流的場所,但<br />

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全面性的帶動、提升主要公司的設計能力,才<br />

是提倡設計加值最主要的關鍵。<br />

3. 培育頂級工匠(頂尖藍領),訴求精緻工藝,加入可改變大量製造降低<br />

成本的觀念,選擇部分產品追求極緻品質的提升,進軍金字塔頂端(Top<br />

of pyramid, TOP)市場。目前台灣對設計的概念,多在學校設立學院或<br />

是針對美學造型的設計或推動設計產業,且偏重較狹義性或造型設計<br />

的概念,但除造型設計外,生活脈絡、經驗工藝、功能重組都是設計<br />

加值的範疇,應重新推動各地對設計的上層概念。<br />

4. 透過知識管理系統,累積並擴散設計經驗。將設計知識的內隱性特質<br />

外顯化,以利累積。可透過最佳案例研究,找出設計的載具或知識,<br />

再透過知識管理制度的建構,進一步再擴散變成更多人的內隱能力。<br />

主要可涵蓋在國家創新系統中,在既有的科技專案、產業輔導措施或<br />

學術研究機制中,提升成為推動重點,將 Made in Taiwan 變成 made in<br />

Switzerland 或 Denmark 的概念,並在國家創新系統中加以著力,進行<br />

需求理解及生活情境與脈絡之研究。


091<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七)推動本土需求型實驗計畫,發展地方特色產業<br />

台灣可以內需市場驅動產品與服務創新,以情境模擬激發對未來生<br />

活之想像,並用本土實驗型計畫來建立整合能力,並作為發展示範,進<br />

而帶動產業(如圖 3-9)。<br />

跨部會、跨研究機構、<br />

跨廠商的整合機制<br />

善用現有平台、<br />

搭配廠商角色<br />

與營運模式轉換<br />

管制規範的調整<br />

促成建立國際推廣能力<br />

本土需求型大型實驗計畫<br />

Demanding與有特色的需求情境<br />

<strong>2015</strong>年產業發展願景中之產<br />

業發展新型態<br />

◆產業技術領導者<br />

◆生活形態先驅者<br />

建立新的經濟動能<br />

◆創造新的服務業附加價值<br />

來源與帶動相關製造業<br />

◆強化國際化台商與台灣之<br />

間的連結<br />

系統性服務創新之發展<br />

◆軟、硬體,新舊經濟整合<br />

◆以 testbed的概念驅動total<br />

solution的創新<br />

跨部會、跨研究機構、<br />

跨廠商的整合機制<br />

善用現有平台、<br />

搭配廠商角色<br />

與營運模式轉換<br />

管制規範的調整<br />

促成建立國際推廣能力<br />

本土需求型大型實驗計畫<br />

Demanding與有特色的需求情境<br />

<strong>2015</strong>年產業發展願景中之產<br />

業發展新型態<br />

◆產業技術領導者<br />

◆生活形態先驅者<br />

建立新的經濟動能<br />

◆創造新的服務業附加價值<br />

來源與帶動相關製造業<br />

◆強化國際化台商與台灣之<br />

間的連結<br />

系統性服務創新之發展<br />

◆軟、硬體,新舊經濟整合<br />

◆以 testbed的概念驅動total<br />

solution的創新<br />

圖 3-9 本土需求型之大型實驗計畫之思考架構<br />

推動本土型需求計畫,可以促使台灣在某些領域上取得產業技術領<br />

先者,或作為生活型態先驅者的契機。並可進一步驅動新的跨業整合性<br />

創新,使服務與製造創新產生連動效果,進而開拓國際市場。推動本土<br />

需求型實驗計畫需要透過機會發掘、機制建立、環境建構、媒合促成等<br />

方式,以形成國內在跨領域(跨高科技與傳統產業、跨製造與服務業、跨<br />

不同研究部門、跨技術領域、跨技術與商業模式發展)的合作與技術交<br />

流,並推動前瞻性和單一領域、部門無法單獨完成之產業創新。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92<br />

因此,本土需求型之大型實驗計畫牽涉到「技術系統」(technical<br />

system)的概念,包括核心系統與網絡連結兩大部分。其中,網絡聯結可<br />

以透過多種方式促成,包括以科技促成網絡聯結(如使手機與收銀機溝<br />

通);跨廠關係促成網絡聯結(如便利商店代為收費);法令規章之突破(如<br />

WLAN 與固網相互聯結),甚至服務的系統性創新往往會產生質變,需要<br />

營運模式的創新。<br />

因此,推動本土需求型實驗計畫之政策架構至少需要有下列三大主軸:<br />

1. 鎖定地方特色產業,規劃全國性整合型地方特色產業實驗計畫<br />

跳脫以單一縣市或城鎮為劃分之傳統思維來規劃地方特色產業發<br />

展,轉以區域概念做為推動的核心,並由政府做政策整合,與地方特色<br />

產業間密切合作,推動全國性地方特色產業實驗計畫,透過政府的支援<br />

與協助,由各區域之專業型大學結合研發機構及領導企業出面主導地方<br />

特色產業的發展。同時,考量資源聚焦與規模經濟,運用地方財政收入<br />

的重新劃分或納入促產條例之修正,以提高地方推動產業發展之動機,<br />

並善用各種評估系統以及國際評估檢驗標竿,提升地方特色產業的經營<br />

管理,並幫助政府動態地修正相關的政策措施。<br />

2. 善用國內現有平台或基礎建設的優勢推動本土需求型實驗計畫<br />

如 M Taiwan 等規劃,需有跨業、跨技術、跨部門的整合窗口與機制,<br />

主管機關需由管制者角色轉換為產業發展促成者,並建立跨部會的推動<br />

模式,並與產學研合作,發展容易與國際接軌的介面、規格與平台標準,<br />

以促成系統整合能力與全方位解決方案能耐的建立。新興系統化服務的<br />

增生,亦會牽涉到廠商角色與營運模式轉換,提供具有獲利可能性的價<br />

值定位。


3. 本土需求型實驗計畫可能會牽涉到跨業的融合與聚合,管制規範應<br />

即時調整與鬆綁,以發揮因勢利導的功能<br />

透過介面、規格與平台標準的發展,建立國內聚合與國際接軌的機<br />

制,再配合管制規範的適時調整,充分發揮功效。<br />

4. 以未來城、博物館或主題樂園方式,建立 <strong>2015</strong>/2020 台灣優質情境<br />

體驗展示館,激發國人想像未來的能力與創意<br />

以展覽館展示未來世界博物館,開放觀眾親身體驗並受感動,把<br />

<strong>2015</strong>/2020 的未來世界、生態、與產業精闢擺在眼前,讓每一位台灣國民<br />

親身體驗或模擬,館內以劇場或電影影片的方式做展示,實體為主,虛<br />

擬為輔,全面資訊化運作,使用高科技服務,例如電子式購票、RFID 辨<br />

識系統、導覽等全面科技化,做為產業發展標竿。<br />

第<br />

三<br />

章<br />

結<br />

構<br />

性<br />

目<br />

標<br />

建<br />

立<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概<br />

念<br />

093


第四章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br />

Philip Kotler 等人(1997)在國家行銷(The Marketing of Nations)一書<br />

中,強調國家發展策略應具備「組合(portfolio)」思維。就政策的角度而<br />

言,產業發展一大考量在實踐國家經濟穩健(robust)發展的目標,而非孤<br />

注一擲於新興產業上。綜觀台灣產業發展現況,欲突破瓶頸,首先需發<br />

展多元化產業定位,透過國家整體產業發展組合的概念,突破過去依據<br />

產業結構或產業領域區分的思維,兼顧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發展,讓現有<br />

主力、中堅產業與未來潛力領域都能獲得足夠發展空間,型塑更為健全<br />

的產業佈局。<br />

一、國家產業佈局思維<br />

除了透過組合策略以達到經濟穩健發展的目標,從現在到 <strong>2015</strong> 年,<br />

重點產業組合亦需滿足經濟成長、社會公義與環境永續三大準則,並根<br />

據台灣的現況與未來可能的發展潛力,以聚焦的多元發展模式來作規<br />

劃。因此,依據產值大小、產業發展階段以及未來發展潛力等三點考量,<br />

可將台灣產業畫分為「主力產業」、「中堅產業」,及「潛力產業」三種類<br />

型,並從各類型中篩選重點產業,以組合發展概念,運用台灣既有的優<br />

勢,形成具有綜效的產業組合。<br />

二、產業發展組合概念<br />

產業發展依其規模有不同的階段,從潛力產業的興起,逐步成長為<br />

中堅產業,而邁向成熟市場後發展成為主力產業。並在具備一定規模後,<br />

在全球策略性佈局的同時,還可以帶動上下游價值鏈的需求,刺激國內<br />

另一波潛力產業的興起。<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09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96<br />

就產業的三種類型而言,主力產業主要扮演支撐與帶動經濟成長角<br />

色;中堅產業主要在策略性調整產業結構,均衡製造業與服務業發展;<br />

潛力產業的發展則為挖掘新經濟成長動力的機會,並協助均衡經濟、環<br />

境與社會發展。透過主力、中堅及潛力產業彼此相輔相成,並依循產業<br />

發展階段模式形成良性的循環,逐步往更高層次的的產業角色遞移,在<br />

國家發展規劃上,需根據不同產業發展階段,擬定策略促使潛力產業成<br />

長、中堅產業破兆、主力產業倍增,國家發展因而更加穩健茁壯。<br />

目前3,000-5,000<br />

億,目標在<strong>2015</strong><br />

年突破兆元規模<br />

目前產值在兆元<br />

以上,目標在<br />

<strong>2015</strong>年成為兩<br />

兆規模<br />

中堅產業<br />

破兆<br />

中堅產業 新興產業<br />

主力產業<br />

新興產業<br />

成長<br />

主力產業<br />

倍增<br />

全球佈局<br />

上下游與周邊<br />

產業連動<br />

圖 4-1 產業組合策略促使經濟穩健發展<br />

預期<strong>2015</strong>年<br />

興起,具未<br />

來成長潛力<br />

進行全球策略<br />

性投資佈局,<br />

強化國際競爭<br />

力<br />

其中主力產業,係指產值規模已達兆元台幣,且未來仍具成長動能,<br />

至 <strong>2015</strong> 年可持續擴大規模至 2 兆台幣以上之產業,包含半導體產業、平<br />

面顯示器產業、石化工業、鋼鐵及基本金屬業、流通服務業、以及金融<br />

服務業等六項;中堅產業,係指產值介於 3,000 億至 5,000 億元新台幣,<br />

至 <strong>2015</strong> 年有機會發展成為兆元產業,包含精密機械產業、寬頻服務產<br />

業、醫療保健產業、數位內容產業、觀光休閒產業與教育服務產業等六<br />

項。潛力產業,係指預期在 <strong>2015</strong> 年興起,深具未來成長潛力之產業,主<br />

要依據其重要性、風險性、趨勢性、支援性作為篩選準則,包含數位新<br />

都、國土安全、新綠能源、跨界服務、未來醫療服務、先進材料、奈米<br />

應用、以及智慧型住宅等八項。


三、重點產業發展重要性<br />

(一)產業組合的策略意涵<br />

在主力產業方面,其重要性主要在(a)與中堅產業共同扮演促成人均<br />

GDP 3 萬美元之主要動力;(b)主力產業風險控管佳並可高築進入障礙;<br />

(c)仍需資源持續挹注,對抗被國際競爭者取代之危機。<br />

表 4-1 主力與中堅產業對 <strong>2015</strong> 人均 GDP 貢獻試算<br />

單位:億台幣<br />

主力產業 中堅產業 主力產業 中堅產業 <strong>2015</strong> 年 <strong>2015</strong> 年<br />

製造業 製造業 服務業 服務業 製造業 服務業<br />

增加產值 增加產值 增加產值 增加產值 新增目標 新增目標<br />

半導體 16,067<br />

平面顯示器 12,155<br />

石 化 6,357<br />

鋼鐵及基本金屬 5,520<br />

金融服務業 8,113<br />

流通服務業 8,623<br />

精密機械 3,674<br />

寬頻服務(製造/服務:2/1) 4,034 2,017<br />

醫療保健(製造/服務:1/2) 2,792 4,059<br />

數位內容 6,088<br />

觀光休閒 7,275<br />

教育服務 3,239<br />

小 計 40,099 10,500 16,736 22,678<br />

既有產業擴充成長 74,000 106,000<br />

創造出全新之產業 20,000 10,000<br />

合 計 50,599 39,414 94,000 116,000<br />

首先,就支撐人均 GDP 目標之達成上,主力及中堅產業有相當機會<br />

可達成 40%以上之成長動力,對台灣整體產業的成長有極大的重要性;<br />

其次,就國際領先之大規模產業觀察,憑藉其規模與經驗,具有較高的<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09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098<br />

風險控制與容忍度,能迅速反應環境變遷,而在國際市場因為保有穩定<br />

的競爭地位,使這類產業多形成寡占市場競爭態勢,能夠高築進入障礙<br />

杜絕競爭;第三、根據 Philip Kotler 等人(1997)提出之「國家的產業組合<br />

分析」架構,以國家的競爭能力及產業吸引力分析,在半導體、平面顯<br />

示器產業均需要持續挹注資源以構築更高的產業進入障礙,鋼鐵及石化<br />

產業則需要持續擴張規模,以避免在全球併購風潮下遭到淘汰,金融與<br />

流通服務業,則屬產業發展之支援角色,居透過支援的挹注,協助提升<br />

競爭力,以協助其他產業順利發展。<br />

在中堅產業方面,其成長的重要性主要在策略性調整產業結構,除<br />

累積台灣產業規模擴張及升級的能力外,亦透過相關服務業的成長,在<br />

經濟價值創造之外,提升生活水平及創造社會價值。<br />

潛力產業之重要性,在於可藉由跨領域的技術及服務組合,孕育出<br />

新興的產業型態,並進一步支援主力產業、中堅產業與傳統產業的升級;<br />

而潛力產業藉由建構完善的評估、監控、退出等風險管理機制過程,提<br />

供產業投資與創新的環境,更進一步使經濟成長、環境永續、社會公義<br />

目標之間能取得平衡。<br />

表 4-2 潛力產業支援主力、中堅與傳產升級<br />

註:分析潛力領域發展範疇項目與主力/中堅/策略傳產項目,有關連 1 分,無關連 0 分,每點<br />

代表 1 分


(二)產業發展與環境爭議的另類思考<br />

對於主力、中堅、潛力產業均衡發展之產業組合思維,亦引發各界<br />

提出相關議題觀點,主要爭議點在環保與資源耗用的取捨,以下略做闡<br />

釋,作為產業發展重要性與策略擬定之參考。<br />

首先,關於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爭議,應以「最佳平衡」取代「非<br />

零即一」的概念,在全球對於石化鋼鐵等民生需求不減反增的情況下,<br />

限制開發中國家的成長只會造成異地建廠,不能減少全球 CO2 排放總<br />

量,且在開發中國家製造,在生產效率及污染製造上,將較已開發國家<br />

更差,此外,從事環境污染預防之工作產生的成本亦需納入考量,因此,<br />

抑制與改善全球奢侈性消費才是較佳解決之道。<br />

此外,台灣的高科技業,支撐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但亦產<br />

生對於水、電等資源損耗過大、對其他傳統產業的資金與人才過度吸引<br />

的爭議,但以經濟學觀點視之,資金與人才的流動係依據個人或團體基<br />

於最大化其利益之下的自然選擇,不應強制加以干預。況且,若將高科<br />

技產業的資源移轉至其他產業,不一定能作迅速做更有效率的運用,在<br />

磨合的過程中也會消耗更多的資源,因此,應交由市場機制決定資源的<br />

投注。<br />

另一議題則為國家經濟發展衡量指標,目前大多以 GDP 做為經濟發<br />

展或國力強弱的主要衡量指標,但在全球化趨勢之下,各項經濟活動均<br />

已超脫國境範疇,且為達到成本最適化,單一產品之生產活動,大多運<br />

用全球各地資源,若純以 GDP 做為衡量標準,對單一國家或產業在國際<br />

間的經濟行為及影響力,將無法如實衡量,因此,應發展平衡經濟成長、<br />

環境永續及社會公義之多元化衡量指標。<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09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00<br />

四、重點產業發展概況<br />

(一)主力產業<br />

主力產業的定義為產值以突破兆元,期待於 <strong>2015</strong> 年突破兩兆以上規<br />

模的產業。下表為台灣主力產業相關數據:<br />

表 4-3 主力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br />

半導體 平面顯示 石 化<br />

鋼鐵及<br />

基本金屬<br />

金融服務<br />

單位:億台幣<br />

流通服務<br />

2006 產值 13,933 12,845 12,643 18,859 11,887 23,377<br />

2001-2006<br />

年複合成長率<br />

21.47% 59.77% 16.47% 20.20% 3.28% 7.97%<br />

<strong>2015</strong> 目標 30,000 25,000 19,000 17,000 20,000 32,000<br />

成長產值 16,067 12,155 6,357 5,520 8,113 8,623<br />

2006-<strong>2015</strong> 所需<br />

年複合成長率<br />

8.9% 7.7% 4.6% 4.5% 5.9% 3.6%<br />

產業範疇<br />

1. 半導體產業<br />

設計<br />

製造<br />

封裝<br />

測試<br />

LCD<br />

LED<br />

微型顯示<br />

新興顯示<br />

器<br />

石化中間<br />

體 ( 石油<br />

化學原料<br />

製造業)<br />

合成樹脂<br />

及塑膠<br />

合成橡膠<br />

鋼鐵業<br />

其他非鐵<br />

金屬產業<br />

金融及其<br />

輔助業<br />

保險業<br />

證券及期<br />

貨業<br />

批發業<br />

零售業<br />

物流業<br />

以往半導體產業集中在美國、日本、西歐等地,未來台灣、韓國、<br />

新加坡,中國及印度則是半導體業的新星;在產品市場方面,邏輯元件<br />

IC 為半導體中最主要的領域,微元件產品之市場競爭最為激烈。<br />

台灣半導體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 21.47%,目前<br />

位居全球第四位的 IC 生產大國,就晶圓代工的部分自 2002 年以來市占


率均為全球第一,此與台灣從 IC 設計下至 IC 封裝測試業建立專業分工<br />

模式有關。<br />

未來,新興消費性為滿足產品輕薄短小且多省廉快需求,全球半導<br />

體廠朝向製程微縮、成本降低方向推展,由於 2005 年半導體技術發展節<br />

點已至 65 奈米,未來將更積極往 45 奈米以下的製程研發,且在電源使<br />

用效率與環保的考量下,採用無鹵素技術,屆時必須建設更多 12 吋晶圓<br />

廠予以支應,另重複使用「矽智慧財產權」亦可提高生產力。<br />

2. 平面顯示器產業<br />

全球製造技術發展主要在日本、韓國、台灣等地區,幾乎填滿全球<br />

市占率。自 2004 年以來此三國面板廠相繼投入次世代產線設置後,面板<br />

業產能競賽擴大的結果,造成供過於求,現在彼此已有默契藉由控制供<br />

給量來獲取商機。<br />

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約<br />

59.77%,短短近五年內發展突飛猛進、迅速突破兆元產值,2006 年大尺<br />

吋的 TFT LCD、TN/STN LCD 全球市占率,台灣排名全球第一,OLED<br />

排名全球第二,其他 PDP、小尺吋的 TFT LCD、Microdisplay 排名第三。<br />

由於台灣已建構強大的面板生產基地,促使相關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完<br />

整,上游材料廠商也相繼來台設廠。<br />

未來,各項顯示器技術仍然呈現成長,只是規模大小有所差異,其<br />

中以 TFT LCD 成長率居冠,日後電視機、手機、數位相機應用市場,將<br />

持續將帶動大小尺寸面板的成長率,而隨著面板尺寸大型化及液晶電視<br />

市場成長,背光模組佔材料成本的比例將日益提高,此外 3D 立體顯示<br />

器是創新顯示技術的主軸之一,不少世界大廠已應用該技術開發新產品。<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0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02<br />

3. 石化產業<br />

目前全球乙烯產能與需求皆微幅上升,且乙烯產能分布以北美及亞<br />

洲為最主要的二大分布地區,另外全球製造重心移往中國大陸或亞洲發<br />

展,中國大陸原料自給率逐年提高;中東地區原油占全球儲量六成以上,<br />

面臨原油價格持續飆高,對全球石化產業具有相當影響力。<br />

台灣石化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 16.47%,近年隨<br />

著六輕各期輕油裂解廠陸續完工,台灣乙烯自給率更為提升,石化產品<br />

部分則呈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因此產品發展主要以外銷為主,另外在個<br />

別產品的部分,ABS、PTA、TPE 產能與產量在全球名列前茅。<br />

未來,因應環保意識而生的永續發展概念,天然氣製程可能成為主<br />

流,而受到高價原油壓力及全球化影響,全球石化大廠紛紛尋求整併或<br />

重組,也愈來愈多著名的大型石化公司利用垂直整合來發揮企業經營綜<br />

效,在許多國際石化大廠走向全球化布局之際,將朝向亞洲與中東兩個<br />

區域發展。<br />

4. 鋼鐵及基本金屬產業<br />

粗鋼產量歐、美等地區呈現暢旺,亞洲地區則以中國成長率最高,<br />

已對亞洲其他主要鋼鐵產國,如日、韓造成排擠效應;除了整體產業需<br />

求旺盛外,產量亦急遽成長,造成產能過剩且市場集中度提高之現象,<br />

然而,環保及元材料供給不足等因素,則是產業將面臨的挑戰。<br />

台灣鋼鐵及基本金屬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br />

20.20%,總煉鋼量約占全球產量的 2%左右,由於全球鋼鐵產業景氣持<br />

續熱絡,2007 年 1~8 月本產業產、銷值的年成長率呈現大幅成長,而在<br />

國際鋼材需求強勁及不鏽鋼材報價大漲下,2007 年 1~8 月鋼鐵產業進、<br />

出口值均較 2006 年同期呈現大幅成長態勢,但仍呈現逆差;由於我國金<br />

屬礦蘊藏量低,我國的非鐵金屬產業業者多以自國外進口原料,進行半<br />

加工及製成相關製品為主,貿易方面近年來多呈逆差狀態。


未來,全球粗鋼產量成長幅度可望趨緩,推估 2008 年全球粗鋼產量<br />

約為 13.50 億公噸。然而,若歐、美、日等主要鋼材消費國的需求呈現<br />

疲弱,而亞洲等國鋼鐵產能又持續擴增,2008 年鋼鐵市場恐將供過於<br />

求。2008 年台灣鋼鐵業的景氣應為持平的態勢,因應中國業產能增加、<br />

鋼鐵原物料價格維持高檔,此產業必須特別注意成本控制。非鐵金屬產<br />

業部分,在中國等新興國家的經濟可望持續穩健成長下,需求亦隨之提<br />

高,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蓄電池行業異軍突起,將帶動全球鉛<br />

及鋅金屬的需求。<br />

5. 金融服務業<br />

在全球主要國家之金融市場中,美國市場動盪,國際美元走弱;歐<br />

元區則呈現穩健成長;亞洲方面,日本經濟雖受制於內需疲弱以及通貨<br />

緊縮問題,但經濟仍為好轉,中國大陸在對外貿易以及外人投資帶動下<br />

維持強勁成長,亞洲四小龍在金融市場重要指標之表現則各有所長。<br />

台灣金融服務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 3.28%,占<br />

服務業比重逐年小幅成長,目前為台灣第二大服務業,根據 2005 年國際<br />

貨幣基金的「金融健全指標」,台灣金融服務業市場規模為亞洲第 4 大、<br />

全球第 13 大市場。<br />

未來,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金融服務業亦朝向國際化、大型化之趨<br />

勢調整,台灣金融服務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國內金融體系也積極<br />

推動一系列的金融體制變革,其中金融控股公司法之實施,使金融控股<br />

公司旗下子公司透過共同行銷之機制,將可同時辦理銀行、保險或證券<br />

等相關金融業務,未來將朝落實金融自由化及強化風險管理等方向修<br />

正,持續尋求提昇國際競爭力與規模。<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0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04<br />

6. 流通服務業<br />

全球流通服務業主要就日本、美國及新加坡之發展探討。日本流通<br />

服務業以批發業的產值最大,但有逐漸萎縮的情況,零售業市場則朝向<br />

專門化、大型化與連鎖化發展,然因日本景氣持續低靡,物流業運輸噸<br />

數持續下滑;美國批發業面臨零售業向上整合而朝向專業配銷服務發<br />

展,其中,零售業占美國流通服務業比重最大且競爭激烈,物流業的運<br />

輸朝向國際化、全球化之技術發展;新加坡批發與物流業者比重較大,<br />

以國際轉運為主體而朝向海空港與第三方物流發展,零售業與觀光事業<br />

連動性高,朝向國際化、大型化發展。<br />

台灣流通服務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 7.97%,目<br />

前為台灣第一大服務業,從其結構組成來看,批發業居冠,零售業次之,<br />

再者是物流業。其中,零售業者走向連鎖化以擴大商店數量,享有經濟<br />

規模效益,批發業有向後整合物流作業和參與製造業的趨勢,此外,國<br />

內物流業者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並追求多樣少量的配送要求。<br />

未來,估計台灣 <strong>2015</strong> 年流通業對 GDP 貢獻將要成長 1.4 倍以上,<br />

此外,貨運與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將增加,並隨著五座新的自由貿易區啟<br />

用及港口自由化措施,未來台灣將走向成為世界級的流通服務提供者。<br />

(二)中堅產業<br />

中堅產業為台灣產值已達到 3-5 千億以上,經分析篩選,有望於 <strong>2015</strong><br />

年倍數成長,成為兆元產業的項目。列舉如下表:


表 4-4 中堅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br />

單位:億台幣<br />

精密機械 寬頻服務 醫療保健 數位內容 觀光休閒 教育服務<br />

2006 產值 5,926 4,949 5,625 3,412 3,725 6,836*<br />

2006 年成長率 5.11% 25.13% 9.67% 17.37% 4.63% 1.10%<br />

<strong>2015</strong> 目標 9,600 11,000 14,000 9,500 11,000 10,000<br />

2006-<strong>2015</strong> 所需<br />

年複合成長率<br />

產業範疇<br />

5.5% 9.3% 10.7% 12.0% 12.8% 4.4%<br />

金屬加工<br />

機械<br />

產業機械<br />

專用生產<br />

機械<br />

電子生產<br />

設備<br />

通用機械<br />

輸送與自<br />

動化設備<br />

金屬模具<br />

其他機械<br />

與零組件<br />

有線寬頻<br />

網路<br />

無線通訊<br />

設備<br />

通訊零組<br />

件以及網<br />

際網路<br />

3G 行動<br />

通訊等寬<br />

頻相關服<br />

務<br />

新興生技<br />

產業<br />

製藥產業<br />

醫療器材<br />

產業<br />

保健食品<br />

產業<br />

健康照護<br />

相關服務<br />

業,包括<br />

醫療院所<br />

之服務<br />

內容軟體<br />

網路服務<br />

數位影音<br />

數位遊戲<br />

電腦動畫<br />

行動應用<br />

服務<br />

數位出版<br />

與典藏<br />

數位學習<br />

住宿服務<br />

業<br />

餐飲業<br />

旅行業<br />

藝文及休<br />

閒服務業<br />

*以教育部之教育經費支出概算,未列入產學研發服務、遠距線上教學等收入面產值<br />

1. 精密機械產業<br />

公私立各<br />

級學校、<br />

特殊教育<br />

事業及其<br />

他教育服<br />

務之經費<br />

支出<br />

美國、日本、德國是全球機械工業最主要的銷售國家,亦是機械設<br />

備最大的供應國家,尤以美國的市場規模持續蟬聯首位。在亞洲國家中,<br />

中國因經濟持續成長而帶動對機械業的龐大需求,也促使日本、德國以<br />

及義大利等先進國家產業機械業的出口成長;日本過去在精密機械上已<br />

建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仍往高附加價值的機械設備邁進;韓國以發展<br />

鋼鐵、汽車、綜合機械及建設機械等重工產業結構,而帶動整體機械工<br />

業發展。<br />

台灣精密機械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5.11%,以出口為導向,此產業<br />

最主要的產品有工具機、橡塑膠機械、木工機械及紡織成衣機械,目前<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0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06<br />

台灣以中部地區為生產的大本營,並已在中南部地區形成獨特的群聚產<br />

業鏈。其中,精密工具機產業是台灣少數以自有品牌行銷國際的重要產<br />

業;產業機械業、金屬加工用機械製造業,則以外銷為主;塑膠橡膠機<br />

械製造業、模具市場仍持續成長。<br />

未來,台灣的精密機械產業正積極朝高速、高精密、高附加價值領<br />

域發展,除半導體製程設備、影像顯示器製程設備外,也朝向微機電與<br />

奈米加工機械、高速線性馬達工具機等高科技領域開發,並運用群聚效<br />

應供應生產所需機械零組件。<br />

2. 寬頻服務產業<br />

全球寬頻用戶數目不斷成長,並以亞洲寬頻用戶數位居全球之最,<br />

若就寬頻人口普及率來看,則以韓國居冠,其次依序為香港、丹麥、加<br />

拿大。在寬頻接取網路的方式中以 DSL 最為普遍,隨著全球對於行動生<br />

活的應用需求日益強烈,寬頻無線接取技術逐漸盛行,各國政府將紛紛<br />

建置無線寬頻上網服務,如南韓最早實現無線寬頻網路商業化服務。<br />

台灣寬頻服務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25.13%,用戶普及率至 2006 年<br />

底高達 78.72%,其中 DSL 用戶排名為全球第十名,並擁有世界頂尖的<br />

電信、寬頻網路與廣播基礎建設,目前以行動網路服務及無線寬頻網路<br />

為發展重點,如:M 台灣計畫即著重無線寬頻應用環境的建立。隨著<br />

2.5G、3G、4G 技術的發展演進,在 3G 的開台、WiMAX 執照發放下,<br />

網路與行動通訊兩大產業界線漸趨模糊,產生新的競爭考驗及創新經營<br />

模式,帶領台灣建構世界級的通信環境,為家庭、辦公室、學校提供高<br />

品質的社區與行動 e 化服務。<br />

未來,全球寬頻服務業者將走向整合數據、語音與視訊之服務,使<br />

三重業務(Triple Play)服務成為時勢所趨,此整合性的服務系統有一部分<br />

為有線與無線網路的整合,為電信市場發展的重點,另外,網路電話與


隨選視訊將是日後寬頻應用的重點新興服務,至 2012 年全球三分之一的<br />

手機用戶,將可使用行動寬頻技術連接網際網路,而 Wi-Fi 和 WiMAX<br />

將會挑戰目前的 3G 通訊技術。<br />

3. 醫療保健產業<br />

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的高齡化,驅動醫療保健產業持續成長,已成為<br />

全球最大的服務項目且相關支出極高,以美國的醫療保健支出占 GDP 比<br />

重高達 15%居冠。其中的新興生技產業以生技製藥、藥物傳輸、診斷等<br />

為發展重點,而北美洲是全球藥品銷售額最高的地區,另外保健食品及<br />

居家照護市場均呈現成長,並結合資訊與個人化醫療器材發展。<br />

台灣醫療保健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9.67%,醫療保健機構數及醫療<br />

器材的發展蒸蒸日上,而人口結構的老化也創造許多商機,包含慢性病<br />

治療、老人安養、居家照護等,此外預防醫學重要性大為提升。<br />

未來,健康照護、醫療器材及藥物開發等領域之消費市場,將明顯<br />

增長且具發展潛力,然而在保健食品的開發、醫護人員不足、小型醫療<br />

體系經營瓶頸,則是待解決的問題。<br />

4. 數位內容產業<br />

全球數位內容市場具強大的成長潛力,許多國家包含英、美、日、<br />

韓等,無不大力推動其相關產業發展,以目前數位化程度最高的影音產<br />

業來說,美國 Apple 電腦公司的線上音樂、北美電視系統商提供之高畫<br />

質數位節目與歐洲的數位廣播最為成熟,而不同國家在各分項領域亦各<br />

有所長,另全球娛樂與多媒體產業市場,以網際網路、數位電視、數位<br />

遊戲的成長較快。<br />

台灣數位內容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17.37%,近年政府大力推動數<br />

位內容產業發展,並積極將傳統內容產業轉化成數位內容,細項產業中<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0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08<br />

以內容軟體規模最大,在數位內容應用市場,又以電視廣播相關業者產<br />

值最大,涵蓋電視製作、廣告、動畫、卡通、音樂、網路、娛樂、休閒<br />

等產業,產生龐大衍生效益,另外動畫廠商、遊戲軟體廠商、網路服務<br />

業者等,都是備受重視的產業。<br />

未來,數位內容產業仍以娛樂與影音內容發展較完整,全球行動娛<br />

樂市場也將大幅成長,目前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行動娛樂服務市場,<br />

預估 2011 年以前亞太地區仍維持市場主導地位。台灣的數位內容服務,<br />

在數位遊戲方面將以免費遊戲為主流,而數位影音方面未來唱片業者與<br />

線上音樂業者會有更多的合作,因應數位匯流趨勢新的商業模式將誕<br />

生,促使內容、網路與科技廠商建立三贏的合作機制。<br />

5. 觀光休閒產業<br />

全球觀光休閒產業無論從旅遊支出、對 GDP 貢獻度、就業人數來看<br />

均日趨成長,顯然全球旅遊已蔚為風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動,而<br />

此活動外溢效果極高,可帶動相關產業成長。近三年國際觀光客收益最<br />

高的國家分別為美國、西班牙與法國,至於中國則是亞洲地區唯一進入<br />

全球國際觀光收益前十名的國家。<br />

台灣觀光休閒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4.63%,就觀光旅遊經濟產值而<br />

言,約為觀光旅遊產業的 3 倍,顯示其帶動相關產業力量高,2007 年台<br />

灣觀光旅遊競爭力指數上排名亞洲第四,然旅遊收支呈逆差現象,顯示<br />

國內旅遊市場仍待持續開發。<br />

未來,全球觀光休閒產業將持續穩定成長,觀光休閒活動也將成為<br />

全球普遍的生活型態,台灣將努力打造觀光品牌形象,穩固主要客源市<br />

場日本、港澳等,並積極拓展開發新興市場如中國大陸、韓國、星馬,<br />

甚至是長程的潛在市場歐洲、紐澳等。


6. 教育服務產業<br />

因應知識世紀來臨,全球對於教育極為重視,因此教育開支占一國<br />

GDP 頗高比例,並以高等院校教育為主要支出對象,然而,教育開支與<br />

學生成績表現不一定有正向相關,此外,人們現在開始受教育的年齡更<br />

小、受教育時期更長、考慮出國遊學者更多、終生教育更受重視,由於<br />

學術研究逐漸從基礎研究走向應用研究,大學教育產生綜合與技職的分<br />

流,同時也造成高等教育類型同質化的現象。<br />

台灣教育服務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1.10%,根據 2006 年全球知識<br />

經濟指數評比,在接受評比的 128 個國家中排名第 21 位,近十年來台灣<br />

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逐年下降,以大學及獨立學院之支出占最<br />

高比重,至於高等教育學生占總人口比率,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則為偏<br />

高,且外國在台留學 生人數逐年成長,顯示台灣實有優質的高等教育環<br />

境,亟待開發以提升競爭力。<br />

未來,各國極力投資於教育建設,高中與大學教育急速擴張,高等<br />

教育朝邁向與全球性的大學交流與合作。台灣提出「邁向頂尖大學計<br />

畫」,盼進入世界前一百大大學的數目能提升,至於專科學校則逐漸改制<br />

為獨立學院、獨立學院漸升級為大學,高教經費的成長則趕不上大學增<br />

設的速度,也使民營化可能成為全球及台灣高等教育趨勢,另外隨著台<br />

灣碩博士學生人數持續增加,影響研究發展工作人力素質更為菁英導向。<br />

(三)潛力產業<br />

表 4-5 潛力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br />

產業 數位都心 國土安全 跨界服務 未來醫療服務<br />

<strong>2015</strong> 市場規模<br />

(億美元)<br />

3,879 1,814 6,337 2,188<br />

<strong>2015</strong> 台灣產值<br />

(億元新台幣)<br />

2,483<br />

(全球 2%)<br />

2,902<br />

(全球 5%)<br />

2,000<br />

(全球 1%)<br />

1,220<br />

(全球 1.7%)<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0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10<br />

表 4-5 潛力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續)<br />

產業 數位都心 國土安全 跨界服務 未來醫療服務<br />

產業範疇<br />

基礎建設<br />

共用運算平台<br />

應用系統<br />

終端服務<br />

安全監控<br />

安全檢測<br />

緊急應變<br />

維生系統<br />

即時運算平台<br />

跨國通用服務<br />

虛擬世界服務<br />

個人化醫療<br />

抗老醫療<br />

再生醫療<br />

產業 新綠能源 先進材料 奈米應用 智慧型住宅<br />

<strong>2015</strong> 市場規模<br />

(億美元)<br />

<strong>2015</strong> 台灣產值<br />

(億元新台幣)<br />

產業範疇<br />

1. 數位都心<br />

1,700 2,104 1,731 2,560<br />

3,210<br />

(全球 5%)<br />

太陽光電<br />

水力/風力發電<br />

再生能源<br />

能源技術服務<br />

2,370<br />

(全球 3.5%)<br />

資訊材料<br />

能源材料<br />

綠色材料<br />

1,150<br />

(全球 2%)<br />

奈米材料<br />

奈米設備<br />

奈米終端產品<br />

3,331<br />

(全球 4%)<br />

智慧建築/設施<br />

智慧控制系統<br />

智慧終端服務<br />

數位都心產業起源於 1970 年以來,來自「產業」與「居民」的兩股<br />

遷徙趨勢,帶動都市更新、設施智慧化、居民數位能力提升,都市需建<br />

構數位基礎建設、共用運算平台,發展高速、即時、無所不在之運算能<br />

力,以承載未來整合性服務之應用需求,藉以提高資訊、交通與人口等<br />

承載能力,建構一個以都市居民服務為導向的數位化都市中心商業區。<br />

現階段各國的數位化進程多以「無線網路城市」的方向來構思未來<br />

城市的數位化發展,均將無線城市計畫視為發展城市本身資訊能力及提<br />

升競爭力的重要措施,目前以北美地區的無線城市佈建狀況最為熱絡,<br />

而亞洲的日本、南韓與新加坡對資訊國家或城市的發展,均擬定階段性<br />

的發展計畫與策略。<br />

台灣自 2001 年就已經積極推動建設台北成為網路新都(Cyber<br />

City),然而在相關次產業中,無線感測網路及地理資訊系統尚未商業化<br />

普及,而智慧運輸系統則有待研發。預估台灣數位都心所帶動的產值於<br />

<strong>2015</strong> 年可達新台幣 2,483 億元,佔全球比例為 2%。


在未來,數位都心的發展將面臨(a)城市居民對隱私權與個人資料機<br />

密性上的疑慮、(b)市場進入誘因的提供、(c)示範區域與實驗項目的選擇<br />

等課題。<br />

2. 國土安全<br />

國土安全係因應恐怖攻擊、天然災害、地緣政治之需求,為保護人<br />

身、系統、資產與實體設施安全,所應用之監控、檢測、應變與維生等<br />

相關產品或服務。無論從國家本身防護需求,抑或建立相關產業掌握潛<br />

在商機,安全產業皆扮演重要角色。<br />

2005 年全球國土安全市場規模為 464 億美元,美國占有超過五成的<br />

比例,預期至 <strong>2015</strong> 年,全球國土安全市場規模可達 1,783 億美元,英國、<br />

德國、澳洲、以色列、日本與新加坡等國家均積極強化國土安全,各國<br />

之發展優勢、利基產品與發展策略各有不同,如以色列以國防需求來驅<br />

動國土安全產業發展,每年約花 90 億美元(占 GDP 9%)在國防、安全與<br />

反恐相關領域。<br />

台灣於 2001 年成立「國家資通安全會報」,並進行「第一期資通安<br />

全機制計畫」,展開國內國土安全相關推動計畫與作為,並於 2004 年「產<br />

業科技策略會議」中,首度將安全產業訂定為政府未來發展的重點產業。<br />

現階段在經濟部工業局「我國安全產業推動計畫」下,主要推動之次產<br />

業包括四大領域:「安全監控」、「資訊安全」、「工安消防」與「系統整合」。<br />

預估國土安全所帶動的產值在初期內需市場與後續外銷產值的貢獻下,<br />

可望於 <strong>2015</strong> 年到達新台幣 2,902 億元,可佔全球比例約 5%。<br />

在未來,國土安全的發展將面臨(a)欠缺統籌單位與完善法規環境、<br />

(b)安全產品認驗證制度並未健全、(c)業者研發人力及資金等資源有限、<br />

(d)國民反恐與安全認知不足等課題。<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1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12<br />

3. 跨界服務產業<br />

跨界服務產業係因應全球化、科技化與虛擬化趨勢,造成工作、生<br />

活與休閒型態的改變,所衍生之新興服務事業,主要包含即時運算平台<br />

服務、 跨國通用服務及虛擬世界服務等。<br />

在全球即時運算平台方面,未來將發展以橫跨虛擬與實體空間之商<br />

業模式為基礎,Workplace 與 eMarketplace 概念將透過 web-based 之即時<br />

運算平台服務,即時管理與追蹤分散在不同市場的各項活動。透過資訊<br />

軟體技術與應用,鼓勵個人發揮創意(Originality)與創造力(Creativity),<br />

並可藉由科技的協助,增加企畫力、執行力與行銷力,將新價值與新概<br />

念傳達到全世界,因此,跨國通用服務包含跨國學習服務、自動翻譯服<br />

務、科技管家服務與自動貨幣服務等。虛擬世界服務包含 3D 情境體驗<br />

服務、虛擬企業空間服務與心靈療傷服務等,透過網路與載具的協助,<br />

創新的商業模式將源源不斷的興起,挑戰現有產業的價值鏈。<br />

台灣在運算平台方面,SOA 的推動仍處相當初期,在跨國通用及虛<br />

擬世界服務方面,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包含線上購物、線上<br />

拍賣、線上遊戲等,及個人掌上型裝置例如手機、掌上型遊戲機等的發<br />

展潛力更是不容小覷,然而台灣的內需市場規模小,加上數位落差仍需<br />

消弭。<br />

在未來,跨界服務產業的發展將面臨(a)缺乏主導機構與跨部會整合<br />

組織、(b)吸引生活型態先驅者的環境營造、(c)產業創新機制的營造、(d)<br />

產業鏈解構與進化、(e)虛擬世界可能衍生之社會價值問題的防範等課<br />

題。<br />

4. 未來醫療服務產業<br />

為因應人口結構變化與社會變遷,未來醫療照護服務將在地區性、<br />

人口特性之前提下,以預防、預期、與個人化科技,照護與強健國人健<br />

康,主要包含個人化醫療服務與抗老再生醫療服務等。


目前全球個人化醫療服務方面,世界各大藥廠對於藥物基因資訊的<br />

研發不遺餘力,然而個人化藥物核准上市的例子並不多,此外 2005 年全<br />

球生物晶片市場高達 25.7 億美元,生物資訊則主要集中在藥物基因體<br />

學、蛋白質體學、基因體學以及藥物開發這四大領域;抗老與再生醫療<br />

服務方面,幹細胞治療產品仍處於研發與臨床階段,組織工程與再生醫<br />

材,在傷口療護、整形外科與人造器官等方面均開始萌芽發展。<br />

台灣近五年來在生技/醫學相關產業的投資金額約為新台幣 200 億元<br />

左右,擁有優秀的生醫、生技人才,醫療水準冠亞洲,且醫療相關法規<br />

及服務具相當水準,目前國內亦有許多生技、生化公司展開對於藥物、<br />

疫苗等研發,產學合作亦為普遍,預估 <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可佔全球未來醫療服<br />

務產業 1.7%。<br />

在未來,醫療服務產業之發展將解決(a)缺乏長期資源的挹注、(b)<br />

跨領域生技人才整合不足、(c)缺乏產業聚落、(d)法規制度僵化與落後等<br />

課題。<br />

5. 新綠能源<br />

新綠能源產業係因應全球能源資源逐漸耗竭與京都議定書對碳排放<br />

減量的環保趨勢,新綠能源是指應用新及再生及節約能源技術,以有效<br />

減少污染排放,增加能源安全,其範疇包含水力、風力、太陽光電、能<br />

源技術服務業等產業。目前全球再生能源之利用,仍然是以第一代的技<br />

術—水力和生質能為大宗,第二代的風力發電和太陽光電以新興發展國<br />

家為主,而第三代的海洋能目前商業化情況並不多。<br />

台灣再生能源目前發電裝置容量以水力和生質能發電為主,第二代<br />

再生能源中,風力發電裝置容量已逐漸增加中,太陽光電仍處於示範推<br />

廣階段,台灣有機會藉由資訊、半導體及精密機械產業鏈完整之優勢加<br />

以發展。<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1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14<br />

在未來,新綠能源產業的發展將面臨(a)能源法規立法進度緩慢、(b)<br />

能源(電力)市場自由化不足、(c)能源科技研究經費過於分散、(d)產業整<br />

合機制待建立、(e)人才與社會基礎環境待加強等亟待解決之課題。<br />

6. 先進材料產業<br />

為持續維持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競爭優勢及提升產業之附加價值,增<br />

強產業鏈對上游原物料的掌握能力,並實現環境永續與綠色概念,需發<br />

展先進材料產業,其中主要包含資訊材料、新能源材料及綠色材料等。<br />

全球資訊材料方面,半導體封裝材料主要由德國、日本、中國、韓<br />

國廠商從事相關材料的開發,發光二極體(LED)材料具有低耗能、高功率<br />

的特點,因此備受國際廠商看好,而燃料電池現階段上游關鍵材料及元<br />

件的技術,均掌握在少數國際大廠手中。全球綠色材料產業,現階段已<br />

可藉由產品改良、再設計等方式,來降低原物料的使用及對環境的破壞。<br />

台灣在資訊電子產業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但尚未大量投入次世代資<br />

訊材料開發,新能源材料中二次電池在全球不具主導能力,燃料電池在<br />

全球均尚未有大量商品化之產品,然而受到國際規範影響,經濟部實施<br />

相關輔導措施,利於我國發展綠色材料供應鏈。<br />

在未來,先進材料產業之發展將面臨(a)關鍵技術與商品化技術的及<br />

時掌握、(b)法規即時與主動的反應國際趨勢、(c)培養消費者積極採納使<br />

用綠色產品之概念、(d)基礎科技研究人才的培育及雇用環境之整備、(e)<br />

中長期發展策略的規劃與持續進行等課題。<br />

7. 奈米運用產業<br />

奈米運用產業係為突破資訊電子、醫療等產業在技術發展時面臨之<br />

瓶頸,以及滿足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優勢之需求,所需發展之產業,主要<br />

包含奈米元件與材料、奈米應用設備及奈米終端產品等。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 60 個國家,由政府推動或提供資金進行奈米科技<br />

相關研究,尤以美國的投資為最,就市場規模而言,奈米輔助資訊電子<br />

電機方面的應用仍是近期內的主力,而於日常生活用品的應用市場亦將<br />

會大幅成長,隨著各界投入奈米科技發展的資源持續增加,相關工具市<br />

場將可望持續成長。<br />

台灣的奈米科技係由國家型科技計畫負責規劃推動,現今在此產業<br />

的成就大多來自學術界或是研究單位,雖然產業界也有相當程度的涉<br />

入,但台灣廠商在研發資源上的投入,尚難以與國際大廠達到相同位階,<br />

然而主力產業中的平面顯示器產業,需要奈米運用產業的支援,其他包<br />

含資訊電子及生醫檢測,亦均需要奈米科技之輔助。<br />

在未來,奈米運用產業之發展將面臨(a)有效選擇主力發展項目、(b)<br />

產學研各界資源的集中運用問題、(c)是否能即時掌握關鍵技術與相關智<br />

權、(d)跨學科人才不足、(e)可能帶來的環境安全與人身健康顧慮、(f)<br />

奈米應用與產品的規範等課題。<br />

8. 智慧型住宅產業<br />

為迎接少子高齡化與無所不在網路社會之來臨,兼顧節能、永續、<br />

便利、舒適的建築功能已為時勢所趨,因此,智慧型住宅係指藉由自動<br />

控制、光纖寬頻網路及行動通訊之整合,提供兼顧安全、健康、便利、<br />

舒適、節能、永續之生活環境,相關產品包括行動監控系統、空調自動<br />

化系統等。<br />

全球智慧型住宅之發展,大致朝安全防護、醫療照護、娛樂、便利<br />

舒適、環保節能等方向邁進,雖然各國政府部門、學術界乃至於產業界<br />

均有投入,但無論是以建築改造或資通訊應用為主軸,邁入商業化者甚<br />

至走進海外市場者仍屬少數,韓國政府及三星集團為其中個案。<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1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16<br />

台灣具有良好的資通訊產業基礎與建築領域豐碩的研究成果,是發<br />

展此產業之有利籌碼,政府亦積極規劃與建置智慧化系統之住宅戶數,<br />

目標於 2010 年達使用寬頻戶數之 30%。<br />

在未來,智慧型住宅產業之發展將面臨(a)民眾的智慧化視野有待擴<br />

展、(b)營建業在海外市場的能見度漸低、(c)智慧化內容莫衷一是、(d)<br />

參與者多為小型廠商而電子大廠興趣缺缺、(e)部分關鍵系統設備為獨佔<br />

事業而阻礙發展可能性等亟待解決之課題。<br />

五、重點產業發展策略<br />

(一)主力產業<br />

針對主力產業之發展策略,主要依據其產業性質,可區分三群,以<br />

依據產業特性擬定發展策略。半導體及平面顯示器主要為高科技產業,<br />

且為台灣最具競爭力之產業;石化、鋼鐵產業則為傳統產業,且同是引<br />

起環保爭議之產業;金融及流通服務業則為主力產業中唯二之服務業,<br />

與其他製造業發展策略應有所不同。<br />

1. 半導體、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策略<br />

半導體與平面顯示器產業之特色,包含直接面對國際市場,較不受<br />

國內市場景氣影響;生產價值鏈已全球跨國分工,單段產業鏈已形成群<br />

聚;技術與產品的生命週期短,需要不斷研發創新;扮演電子零件之大<br />

腦與手腳角色,兩產業在未來需求仍高;台灣擠身全球前四名,具備深<br />

厚發展基礎等特性。<br />

此二產業發展之關鍵成功因素,在於掌握技術與規模門檻,且透過<br />

長期合作關係建立緊密的上下游連結,此外亦應關注消費者端趨勢,從<br />

應用需求端主導市場。


由此擬定之半導體產業策略思維方向,可透過合宜的法規鬆綁提升<br />

國際競爭力;發展高階製程,爭取外商在台投資;研發消費性產品晶片<br />

主導規格,配合上下游整合建立進入障礙。若分成晶圓代工、記憶體、<br />

IC 設計、IC 封測四大領域探討,個別策略如下:<br />

(1) 晶圓代工,國內應全面加速 12 吋晶圓廠的擴建,並積極且計畫性地<br />

將 8 吋廠到移至大陸特定地點,形成上下游聚落;<br />

(2) 記憶體,維持 12 吋晶圓廠高密度集中台灣,有利 DRAM 發展,並從<br />

研發著手,掌握關鍵技術,或以聯日制韓的方式,預防未來 Flash 取<br />

代 DRAM 所帶來的威脅;<br />

(3) IC 設計,應善加運用台灣在個人電腦及手機的系統製造經驗,深度發<br />

展個人電腦及手持式電子裝置 IC 設計,並持續監測中國 IC 人才發<br />

展,以即時因應海歸派在中國累積設計能量之發展;<br />

(4) IC 封測,持續投入資源,維持高階封裝測試技術,並運用台灣所擁有<br />

的特殊 IC 封測技術,維持獨立封裝廠領先地位。<br />

平面顯示器產業之策略思維方向,應從供給面著手,阻卻最具威脅<br />

的潛在競爭者-中國,發展策略如下:<br />

(1) 透過尋求與中國電視機品牌廠商專屬合作關係,阻斷中國大陸與他國<br />

策略聯盟機會;<br />

(2) 促成與世界最大玻璃熔爐供應商康寧的合作,掌握生產原料來源;<br />

(3) 可結合研發投入及國內物流優勢,解決基板大尺寸化運送及生產的難題;<br />

(4) 加強品牌/通路及關鍵零組件自製率,維持全球競爭地位。<br />

2. 石化、鋼鐵及基本金屬產業發展策略<br />

石化、鋼鐵及基本金屬產業之特色包含:身為工業之母級的產業,<br />

用於工業及民生相關用品十分廣泛;具連續性製程特性且廠房使用年限<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1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18<br />

長,未來新興國家為追求發展,對此二產業之產品需求將持續增加等特<br />

性。<br />

此二產業之關鍵成功因素,在於尋求持續擴廠以擴大規模,同時,<br />

需仰賴穩定而優質化的原料來源以提升產品品質。<br />

由此擬定之策略思維方向,關鍵在於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之取捨,<br />

應以「最佳平衡」取代「非零即一」之概念,若環境成本低於經濟效益,<br />

則可在二者間取得平衡,而非僅因環保因素全盤推翻蓋廠擴充之重要<br />

性,才能因應激烈的國際競爭。取得最佳平衡的方式,除透過抑制奢侈<br />

性消費需求減低對石化、鋼鐵產品之需求外,可有以下產業發展策略:<br />

(1) 廠房境外擴建,可考慮靠近原料產地中東、巴西,或顧客端中國沿海、<br />

印度蓋廠,而越南則是無政治干擾又距離近之產油國,可列為中國福<br />

建、廣州外的第二選擇。<br />

(2) 強化資源的使用效能,加強國際技術合作,進行高階技術的開發,或<br />

發展替代能源,以解決所面臨的環保爭議及資源耗用問題。<br />

3. 金融流通服務產業發展策略<br />

金融、流通服務產業之特色在於:主要以內需市場為主,且均有<br />

B2B、B2C 市場,而未來 B2C 市場需求不會有重大改變。<br />

此二產業之關鍵成功因素,在於運用網路科技提供跨境金融及流通服<br />

務之能量,並且致力開拓 B2B 市場業務,對於亞洲與全球企業提供服務。<br />

由此擬定之策略思維方向如下:<br />

(1)以引導金融及流通產業提供跨國性/區域性服務為首要發展方向,透過<br />

與世界領先廠商/品牌合作,利用台灣與東南亞或中國具有相同文化及<br />

種族之背景,加上地理優勢,誘導歐美與台灣合作,進攻東南亞或中<br />

國市場。<br />

(2)法規鬆綁,尤其針對大陸地區較不對等之規範,應突破政治迷思來作


考量,目前我國的銀行業赴大陸投資及大陸外籍商務人士來台均受限<br />

制,對於我國發展服務外銷頗為不利,應加以解除。<br />

(二)中堅產業<br />

中堅產業的共同特色,為具有一定發展規模(產值約在 3,000~5,000<br />

億之間)。除了精密機械外,其餘產業發展階段均處於成長初期或後期,<br />

且未進入成熟期,因此,未來發展空間大。此外,中堅產業的發展除了<br />

對經濟發展有貢獻,也具有提昇國民生活品質之社會意義。<br />

中堅產業發展之關鍵成功因素在於,要能持續擴大成為破兆的主力<br />

產業,單靠國內市場力道將顯不足,必須仰賴鄰近國家市場力量,在全<br />

球佈局上應以中國大陸為第一選擇、東南亞為第二選擇,促使其成為世<br />

界級主力產業的育成市場。<br />

在策略方向上,應尋找準確的產業定位、厚植基礎競爭元素,將有<br />

利於中堅產業規模呈倍數成長而破兆,並提升國際化的可能性。以下分<br />

別對個別中堅產業之特性、發展關鍵與策略,說明如下:<br />

1. 精密機械產業<br />

精密機械與觀光休閒產業同樣為對產業上下游的帶動性極高之產<br />

業。但是,精密機械產業中,內隱知識性質的技術傳承為其競爭力來源,<br />

因此必須掌握老師傅等技藝人才,並以群聚效果創造長期投資誘因。其<br />

主要發展策略,包含:<br />

(1) 建立技職教育體系專業能力,培育頂尖藍領傳承 know-how;<br />

(2) 以材料自主、機械自製為目標,往更精密的層次昇級;<br />

(3) 活用中部地區的機械產業群聚共同研發,創造完整的供應鏈體系,發<br />

展外銷型產業防止被取代。<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1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20<br />

2. 觀光休閒產業<br />

觀光休閒產業由於與其他產業關聯性很強,主要發展策略與其他產<br />

業息息相關,主要發展策略如下:<br />

(1) 提升觀光休閒產業發展策略位階,成為跨部會國家型的發展產業;<br />

(2) 突顯台灣人文特色,結合主題發展觀光,如醫療保健、養生美容;<br />

(3) 透過國際化行銷策略,形塑台灣印象以發展觀光外銷。<br />

3. 寬頻服務<br />

寬頻服務與數位內容產業均為政府積極扶植的產業,在政策引導下<br />

台灣擁有高寬頻服務覆蓋率、良好的數位技術優勢,未來寬頻服務產業<br />

將尋求環境建構及法規鬆綁,數位內容產業應改變以往對於數位內容技<br />

術部分的偏重。在發展策略上,主要目標在突破國內寬頻用戶瀕臨飽和<br />

之困境,主要如下:<br />

(1) 進行實驗計畫模擬未來市場需求;<br />

(2) 拓展服務貿易;<br />

(3) 與目標市場之大型營運商或世界級設備廠商策略結盟,切入主流市<br />

場。<br />

4. 數位內容產業<br />

數位內容產業以「內容」作為發展重心,為創造具有全球性基礎的<br />

內容,本土文化特色不宜過於強調,主要策略如下:<br />

(1) 進行全球性的消費者行為調查,加強宣傳及發行的準確度;<br />

(2) 加強培養數位內容研發人才或延攬國際高階專業人才;<br />

(3) 鼓勵國際聯盟,以彌補研發與創新能力的不足;<br />

(4) 由政府建構有效的資源鏈結平台,綜整上中下游能量以發展服務外銷。<br />

(5) 醫療保健、教育服務產業


醫療保健、教育服務產業,吸納眾多我國的高優質人力能量(醫師、<br />

教授等),應思考將此高優質人力釋出,轉化成產業成長動力。在發展的<br />

策略上,主要如下:<br />

(1) 在共同發展策略上,從供給面看,應重新調整高階人力的激勵制度,<br />

以釋放人力幫助產業創新研發,且需由主管機關支持與帶動;<br />

(2) 在共同發展策略上,從需求面看,除擴大吸引外人來台就醫、求學外,<br />

亦可積極至境外設置分支,建立外國人對台灣醫療或教育服務之印象<br />

及認同,使其進一步來台接受醫療或教育服務。<br />

(3) 醫療保健產業,應善用台灣良好的醫療品質,結合觀光發展,且應慎<br />

選耗用社會成本較低的項目發展;<br />

(4) 教育服務業之高素質人才的培育仍是重要方向,應鼓勵海外優秀學生<br />

來台就學與就業,成為國家產業發展的創新基礎,並建議大學教育與<br />

技職體系分流,使人才更能各適其所而多元發展。<br />

(三)潛力產業<br />

「潛力產業」的共同特色,在於:(a)各產業之形成源自跨領域整合<br />

或符合未來生活型態;(b)內涵高科技、環保或智慧化等元素;(c)需要政<br />

府大力投資軟性的基礎建設;(d)衍生智慧財產權及產品或服務之創新應<br />

用。<br />

由於潛力產業處於萌芽期,風險高於中堅產業與主力產業,加上主流<br />

技術與標準都尚未成形,需要投資較多的資源長期觀測標準或技術的發<br />

展,以及對應產品的研發。因此,發展之重要關鍵在於建構一個完善的產<br />

業風險管理機制,定期、有系統的評估、監測新興產業的發展動態,適時<br />

提出進入與退出策略。此外,應振興創新與創業環境,鼓勵年輕創業家投<br />

入潛力產業,政府也應推動建構從潛力產業到中堅產業的接棒機制。<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2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22<br />

圖 4-2 新興潛力領域發展循環<br />

潛力產業的發展需要經歷觀測、篩選、孕育與推動等四個階段,觀<br />

測、篩選、推動均為發展主軸,但此產業相較主力、中堅產業更加強調<br />

「孕育」的功能,因此,潛力產業之整體發展方向,包括:(a)建立整合<br />

的潛力產業發展策略組織、(b)促進跨領域的融合及價值鏈再造、(c)建置<br />

先進的未來生活型態實驗基地,藉此孕育創業與創新的環境,建構新產<br />

業網絡,並能成功銜接潛力產業發展成為中堅產業。<br />

就各潛力產業的分項產業策略建議如下:<br />

數位都心產業著重於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帶動民間企業投入發展應<br />

用系統與終端服務;訂定配套措施與獎勵誘因,並選定實驗性城市發展<br />

示範應用。<br />

國土安全產業建議提高國土安全決策層次,建立國土安全統籌單位;<br />

推動國際相互認證機制與協定,健全安全產品認驗證體系;定期修訂相關<br />

安全規範,優先採用通過安全驗證產品;建立模擬與演練中心,提升民眾<br />

反恐與安全認知;重視國土安全服務產業,根植永續經營服務概念。


跨界服務產業,政府應積極引導與協調發展、建構生活型態先導的<br />

實驗基地、強化跨領域人力的培育或引進、建立跨產業整合或創新的鼓<br />

勵機制、建立無線安全與道德教育機制。<br />

未來醫療服務產業,亟需政府投資促進與育成、發展與培育跨生技<br />

與醫學領域人才、鼓勵生技與生醫跨業整合與技術研發、建立健全法規<br />

與國際認證機制。<br />

新綠能源產業著重法規及政策之整體規劃、健全市場結構、強化國<br />

際企業合作、加強產業系統整合、培養相關產業技術人力、加強關鍵技<br />

術之研發與取得。<br />

先進材料產業,藉由規範提升產品使用率並促進環境永續,例如紐<br />

約市政府規範計程車需在五年內更新為油電混合動力車;培育基礎材料<br />

科技研究人才,並提升既有人才核心競爭力;引進國外技術與人才,提<br />

升產業技術能力;制定獎勵措施,引導產業掌握上游原物料核心技術,<br />

例如光電產業用特用化學品;鼓勵廠商發展綠色供應鏈與製造綠色產品。<br />

奈米應用產業,應整合產學研各界資源,提升產業技術能力;培育<br />

跨學科人才,並加強如奈米電子與奈米化材等關鍵領域的綜合研究;強<br />

化智慧財產管理能力,例如鼓勵建設奈米技術資料庫,與建立奈米技術<br />

專利管理系統等;政府規範採用可提高國民生活品質之優良奈米功能性<br />

產品,例如規範醫療院所採用奈米抗菌、殺菌產品;提升傳統產業國際<br />

行銷能力,例如協助推廣抗菌紡織品等優良奈米產品。<br />

智慧型住宅產業除了應透過研發合作與行銷推廣,維持既有優勢,<br />

同時應藉由法規制度與人力佈局提升產業競爭力。重點策略方向包括:<br />

培養跨領域規劃人才、設計擴大內需市場的機制、拓展海外市場、建立<br />

標準化平台、均衡產業發展。<br />

第<br />

四<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策<br />

略<br />

思<br />

維<br />

12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24<br />

六、結論與建議<br />

台灣產業發展正面臨重要關卡,在產業結構方面也面臨轉型壓力,<br />

因此,台灣必須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經濟成長的壓力,若積極尋求產<br />

業發展的契機,將有機會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創造尊重多元價值的社<br />

會。<br />

欲建構穩健發展的台灣,應以中長期眼光規劃國家發展,將「主力<br />

產業」、「中堅產業」及「潛力產業」,採組合式(portfolio)發展概念,形<br />

成具有綜效的產業組合並均衡發展,不可偏廢其一。因此,台灣必須運<br />

用國家既有優勢,並以經濟成長、社會公義與環境永續均衡發展為前提,<br />

研擬出適合的產業策略,將台灣推向國際。在所提出的產業策略思維中,<br />

諸如提升研發技術水準、法規鬆綁、推動服務業外銷、積極培養人才、<br />

加強與國外大廠合作等,政府均可提供支援,促使重點發展產業能夠依<br />

循「潛力產業-中堅產業-主力產業」的發展軌跡,而逐步走向全球性產<br />

業,亦讓台灣成為活力富裕的亞洲中心。


第五章 關鍵產業科技藍圖<br />

一、產業科技前瞻規劃<br />

在台灣的產業升級過程中,政府的前瞻規劃與資源配置,始終都扮<br />

演著關鍵的角色。以今日在全球電子產業動見觀瞻的兩兆產業(半導體與<br />

平面顯示器)為例,皆屬產官學研通力合作之成果。<br />

然而,歷經了 80 與 90 年代的積極成長,面對當前「知識密集.融<br />

合導向」的產業風潮,台灣要如何繼往開來,突破當前「代工者.跟隨<br />

者」的成長模式,更進一步地在產業技術精進與軟性經濟催生之上,實<br />

現永續、富庶、並能貢獻國際,引領未來世代生活型態的新願景?<br />

爰此,<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的重點之一即在集結國內外<br />

產官學研之智慧,為臺灣下一波產業篩選重點科技,並研擬新世代產業<br />

資源配置與發展路徑規劃,開創新時代成長動能。<br />

為使產業聚焦發展,首先必需篩選重點科技。企業為了提升研發與<br />

投資之合理性,往往必須謹慎執行資源聚焦;政府為了有效達成經濟發<br />

展政策目標,亦不能忽略資源配置與政策因應。在台灣資源不足、人力<br />

有限的土地上,當局者更應亟思有限資源的最佳活用,在兼顧政策目標、<br />

潮流世局與角色定位基調上,慎選重點產業科技,避免失焦之佈局,早<br />

日實現產業發展願景。<br />

除了篩選重點科技,更重要的是研擬資源配置與發展藍圖。在「全<br />

球化」、「網路化」、「人口結構變化」、「跨領域技術整合」、「資源效能提<br />

升」與「環保與彈性製造」等六大趨勢下,當前的產業環境已遠比過往<br />

更為複雜險峻。對於企業總數 97.77%(約 124 萬家)均為中小企業的台灣<br />

而言,當局者除慎選重點產業科技之外,尚有必要在此類產業科技之上,<br />

提供一套明確易解、具前瞻觀點、且能符合國際潮流的產業科技發展藍<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2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26<br />

圖,作為產、政、學、研與社會大眾均能共同參考、閱讀,進而增進「跨<br />

領域」、「跨業種」、特別是傳統與新興技術間,能交互融合的溝通平台。<br />

政府資源的運用與規劃,除傳統由上而下的菁英領導之外,尚須佐<br />

以一套宏觀、前瞻、科學而穩健的觀測與評估機制,由下而上地凝聚各<br />

方意見,以獲得無悔策略共識,進而提升整體決策品質。因此,無論是<br />

篩選重點科技,或是研擬資源配置與發展藍圖,次世代產業規劃方法與<br />

機制的建構十分重要。此外,由於環境的變遷與時俱進,因此次世代產<br />

業規劃 方法與機制的建構必需是一個 滚 動的流程,引領台灣產業發展策<br />

略隨著時間的進程而更新。<br />

二、重點科技評估與定位<br />

為使產業聚焦發展,首先必需篩選重點科技。科技評估準則包括重<br />

要性(Importance)與風險性(Risk)分析。<br />

重要性包括市場規模與社會價值兩項評估要素。市場規模方面,主<br />

要針對未來全球市值與可能商機之預測,選擇有助於促進經濟成長之重<br />

點科技;社會價值部分,則以社會公義(如就業與福利服務等)及環境永<br />

續均衡發展願景之契合度與貢獻度為準。<br />

在促進經濟成長部分,多數為應用潛力高、具備能力發展相關應用<br />

者。此類技術多半在未來的產業技術發展上具有關鍵重要性,如高度整<br />

合晶片、網路多媒體相關技術、數位家庭、無線通訊技術等技術群組。<br />

此類技術對於維持現有產業競爭力與增加產業國際競爭力有顯著影響<br />

性,若未來不持續投資相關技術發展,將會對於經濟發展產生較為負面<br />

的影響。


在提升環境永續經營面,如太陽能源技術、綠色車輛、永續建築等<br />

技術,除了在未來具有經濟發展上的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對環境永<br />

續經營能力的提升,可以使環境在未來發展歷程中獲得更為妥善的保護<br />

以及運用。環境資源已經成未來國家發展的重要要素,如何利用有限環<br />

境資源,創造出合適的居住生活環境是國家發展必須正視面對的問題,<br />

在規劃產業發展未來時,亦特別針對此一方向進行關鍵技術群組的研究<br />

與分析工作,企圖找出未來可以協助促進環境永續經營之技術應用。<br />

於維持社會公義發展目標上,以改善社會情形為標的。例如針對高<br />

齡化社會對於社會結構與發展產生重大的變化,以及可能產生的照護需<br />

求等。此類技術的運用預期將以社會公義目的為主要優先應用,之後在<br />

使用者增加與使用成本獲得控制之後,可望成為一個具有市場發展價值<br />

的技術。<br />

風險性分析則包括產業地位與技術風險兩項評估要素。產業地位方<br />

面,主要分析全球將該技術群組商業化之利基與機會,即產業立足國際<br />

舞台的競爭空間如何;技術風險部分,則分析該群組發展成熟度與獲得<br />

(自製或外購)該技術群組之難易度。風險性主要在評估產業界目前所具<br />

備的技術經驗或研發實力,是否具備足夠的國際競爭優勢,若不具備,<br />

在政策資源挹注方面,須具備相對風險意識,若存在有利我國業者立足<br />

國際舞台的競爭空間,政策資源的風險相對則較低。<br />

為達成 <strong>2015</strong> 年產業發展願景,從六大領域「生物科技」、「前瞻材<br />

料」、「新興能源」、「半導體」、「新興資通訊」與「綜合領域」中列出各<br />

領域之具潛力技術群組,並依未來的重要性與風險性評估,篩選出 29<br />

個具關鍵性影響力的技術群組,列於表 5-1 中。圖 5-1 所示的九宮格則<br />

為 29 個技術群組的重要性與風險性定位。<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2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28<br />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br />

生物科技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B1<br />

B2<br />

B3<br />

支援預防醫學及<br />

個人化醫療之分<br />

子層級診斷方法<br />

新興感染症之管<br />

控<br />

老化疾病相關的<br />

診斷及治療<br />

此群組以生物標記研發應用為基礎,進行疾病相關的檢測與<br />

應用技術之開發。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例如:生物資訊<br />

(Bioinformatics)、醫學資訊(medical informatics)、細胞與分子影像<br />

(Cell and Molecular imaging) 與生物標記驗證相關的技術<br />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iomarker verification)、細胞與分子生物技<br />

術(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ies)等;產品則有生物晶片<br />

Biochip(microarray, microfluidic chip),生化檢測儀器(Bioassay<br />

instrument)等。<br />

生物標記的開發與驗證為分子診斷、分子影像與藥物開發的<br />

基礎,為未來個人化精緻醫療發展的關鍵。分子診斷可能的應用<br />

例如:用藥安全檢測,傳染性疾病或非傳染性疾病之檢測,現場<br />

即時照護(Point of care, POC),及未來個人健康維護計劃、產品開<br />

發等。<br />

此群組因應傳染性疾病防治需求,進行預防、管控、診斷、<br />

藥物、疫苗及免疫調節的技術與產品開發。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br />

項目,例如:系統生物學(System biology)、細胞/分子生物及微生<br />

物學(cell/molecular Biology and microbiology)、病毒學(Virology<br />

technology)、產品則有生物晶片(Biochips)、傳染性疾病的藥物開<br />

發(例如登革熱、腸病毒、新型抗菌藥物及抗生素等)、疫苗生產(例<br />

如新型流感疫苗)、中草藥用於抗病毒、免疫調節及養生等。<br />

傳染性疾病防疫的需求包括:(a)例行醫療及防疫,如愛滋病<br />

及結核病;(b)特殊地區疫情的需求,如登革熱;(c)疾病爆發時的<br />

緊急需求,如 SARS 及禽流感。<br />

與傳染病防治相關的產業雖不一定有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傳<br />

染性疾病的管控對於社會安定與國家經濟發展有立即而深切的影<br />

響。研究發展的困難是在’新興’的傳染疾病,因為沒有人知道下<br />

一個疾病會是什麼。<br />

此群組因應人口老化趨勢,著重於老化及相關疾病之預防、<br />

診斷與治療,以提昇銀髮族生活品質。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br />

例如:生物材料開發、幹細胞技術、再生醫學、最小侵入式手術<br />

及器材(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ology and devices)、醫學<br />

影像系統(Medical image system)、醫學資訊系統、臨床實驗等;<br />

產品則有老化相關疾病之保健食品與藥物、組織工程產品、醫療<br />

器材等。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生物科技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B3<br />

老化疾病相關的<br />

診斷及治療<br />

B4 農業生物科技<br />

老化相關疾病,例如阿茲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骨質疏鬆<br />

症、退化性關節炎、尿失禁、眼睛、牙齒退化與其他組織、器官<br />

或生理系統之退化等。平時保健預防、早期診斷與治療,可以提<br />

升銀髮族生活品質,節省國家醫療支出。治療方式例如藥物治療、<br />

以醫藥或功能性食品延緩退化、功能補助、自理能力改善、組織<br />

或器官之修補、人工器官之替代、幹細胞或再生醫學進行疾病治<br />

療等。<br />

此群組著重於動、植物及海洋資源相關的生物科技及其應<br />

用。技術內容包含以基因改造等生物科技和傳統育種方法,進行<br />

經濟動物與農作物培育,開發特定功能目標之新品系;保護獨特<br />

生物多樣性,發展永續農業;合理開發及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br />

洋生態與環境。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例如:基因改造技術、<br />

植物工廠、生物能源技術、海洋資源與永續利用等;產品則有基<br />

改農產品、生物農藥、生物能源等。<br />

生物科技可以為農業帶來經濟價值,例如基因改造農產品可<br />

以抗病蟲害,增進作物品質和產量; 轉殖植物可以吸收土壤污染<br />

物質; 植物工廠可以利用植物細胞生產新藥; 生物農藥對農作物<br />

病蟲害具有抑制作用; 生物能源科技可以將植物轉換為酒精替代<br />

石油成為能源等。<br />

除了經濟價值,農業的重要性更在於其社會價值。農業具有<br />

多功能性(Agriculture Multi-functionality),對於確保糧食供應來源<br />

穩定、食品安全、生態資源環境的保護與保育、以及農村活力化<br />

都相當重要。<br />

前瞻材料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此群組包含將物質予以奈米構造化(nanostructuring)操控以獲<br />

取傑出性能(novel performance)的技術。奈米構造化的操控產物包<br />

括奈米級(nanoscale) 材料、奈米構造材料(nanostructured<br />

materials)、以及奈米元件(nanodevice)。<br />

M1 奈米材料與應用 與此群組相關的近期發展應用,例如:紡織品(抗紫外線、抗<br />

菌、電磁遮蔽、遠紅外線、透氣性等);塗料(抗紫外線、抗菌、<br />

抗汙除臭,耐久性、自潔、耐磨、難燃等);塑膠製品(耐磨、難<br />

燃、抗菌、導電、高介電常數等);建材(自潔、抗菌、除霧等);<br />

造紙(保鮮、導電等);金屬(高效觸媒、磁流體等)。<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2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30<br />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前瞻材料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M1 奈米材料與應用<br />

M2 智慧材料與應用<br />

M4<br />

先進電子材料與<br />

元件<br />

中期發展應用,例如:更快速非揮發性記憶體、奈米儲存光<br />

碟、奈米碳管顯示器、固態光源、可攜帶式能源(微型燃料電池)、<br />

家庭與工業用電力(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奈米感測器、環境<br />

監控與改善等。<br />

長期發展應用,例如:先進邏輯元件(微小化晶片、分子電子<br />

學)、自動化/智慧機件、生醫診斷、再生醫學等。<br />

此群組包含具備感知、驅動和控制三基本要素的材料及其所<br />

構築的系統,能因光、熱、磁、聲、力、化學(酸鹼)、生物等作<br />

用而反應。<br />

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壓電材料<br />

(piezoelectrics materials) 、高性能熱電材料(thermoelectric<br />

materials)、形狀記憶材料(shape-memory materials)、自修補材料<br />

(self-repairing material)、自癒合材料(self-healing materials)等。<br />

此群組可應用於智慧化生活環境,例如:晶片化壓電感測與<br />

自動可應用於人與環境互動之產品;軟質薄化元件可以植入穿著<br />

用品中,發揮智慧衣著的功效;主動式制振與雜音消除,可營造<br />

舒適的工作與居住環境;自修補材料可應用於結構修補、汽車烤<br />

漆修補等。此外,醫療植入、特殊微積體電路(航太、軍事用)等,<br />

也是智慧材料可能的應用範疇。<br />

先進電子材料及元件可應用於半導體、資通訊、顯示器、能<br />

源等領域,以提昇電子產品之附加價值,達到智慧化、環保化、<br />

多功能整合、製程簡化、輕薄短小及節省能源等目標。<br />

先進電子材料及元件相關的技術項目包含:(1)平面顯示材<br />

料、(2)電子構裝及功能基板材料、(3)高/寬頻通訊材料及散熱材<br />

料、(4)攜帶型能源(鋰離子電池、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材料、(5)<br />

可印刷式半導體及導電油墨材料、(6)感測及電聲材料及元件、(7)<br />

綠色電子材料、(8)高密度儲存媒體及材料等。<br />

我國電子產業隨著規模擴大及全球佈局的進展,已逐漸具有<br />

世界領先的能力,同時也為先進電子材料及元件產業的發展創造<br />

了絕佳的機會。電子產品未來在可靠性、品質認證、追溯鑑定、<br />

綠色環保及低耗能等議題,必需符合產業日趨嚴格之標準法規,<br />

因此開發新的電子材料和元件技術極為重要。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新興能源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E1<br />

化石能源之潔淨<br />

轉換與污染防治<br />

E2 次世代太陽能源<br />

E3 綠色車輛<br />

此群組著重於化石能源之高效率使用、潔淨轉換及污染防<br />

治。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例如:超臨界粉煤燃燒(supercricitcal<br />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超超臨界粉煤燃燒(Ultral<br />

supercricitcal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二氧化碳捕獲封存(CO2 Capture and Storage)、淨煤轉換(Clean Coal Conversion)、氣化複<br />

循環(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廢熱回收系統、空氣<br />

污染物控制(包括:集塵、脫硝(NOx emission control)、除硫(SOx<br />

emission control)、去除重金屬)等。<br />

隨著環保法規日趨嚴格,發電廠與動力廠對污染防治設備有<br />

持續的需求。化石燃料發電持續努力的方向是對既有技術提昇環<br />

保性能及降低發電成本,同時也發展其他競爭性的發電技術。例<br />

如以煤為主之氣化技術將為未來重要之潔淨能源關鍵技術。淨煤<br />

轉換系統除可提供高效率之電力、優質潔淨燃料,同時可將 90%<br />

之 CO2 捕獲並予封存,可大幅減少我國 CO2 排放量,將對我國<br />

CO2 減量貢獻極大。<br />

此群組著重於具有成本競爭力的太陽能源技術。與此群組相<br />

關的技術,例如:太陽能電池技術(矽基材、非矽基材、薄膜型、<br />

軟板基材、有機材質等)、電池模組與系統技術(電池組裝、電力<br />

調節(Power conditioner)、市電併聯式(Grid-Connected)發電等)。<br />

在確保自主能源安全供應與 CO2 減量之強大環保壓力,各國<br />

社會將要求發展綠色能源。目前太陽光電不是廉價的電力,但隨<br />

著技術進步發電成本不斷下降下,低污染的太陽光電必將在電力<br />

網路系統中,成為未來都會區中設置的重要電力供應來源之一。<br />

未來太陽光電將進入日常生活中,與建築物、室內應用、交通應<br />

用及 3C 電子產品結合,成為方便、低污染、分散式之電源。其<br />

中偏遠地區與開發中國家太陽能運用將大幅增加。除太陽光電<br />

外,運用太陽能製造氫氣或其他可用燃料亦是次世代太陽能源重<br />

要且具潛力之應用,可在非尖峰時段將太陽電力轉成可貯存之能<br />

源。<br />

以省能、潔淨、限用有害物質為主要考量的汽車設計,包含:<br />

動力系統效率及排放改善、替代燃料或動力系統、汽車輕量化、<br />

及使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汽車材料(不含汞(Hg)、鉛(Pb)、六價鉻<br />

(Cr+6)、鎘(Cd))等。<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3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32<br />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新興能源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E3 綠色車輛<br />

E4 高效率能源裝置<br />

E5 先端燃料電池<br />

與此群組相關的產品例如:高效率內燃機引擎、複合動力車<br />

(Hybrid Power train Vehicle)、生質柴油(Biodiesel)引擎、生質酒精<br />

燃料(Ethanol Fuel)、酒精/汽油雙燃料車、燃料電池((Fuel Cell)、<br />

氫動力車(Hydrogen power)、電池動力車(Electric power)、輕型電<br />

動車(Light Electric Vehicle)、輕量化車身及底盤、高效率傳動系<br />

統、不含有害物質的汽車材料等。<br />

全球汽車銷售量每年持續成長,而亞洲為主要成長地區。由<br />

於石油蘊藏量正快速減少中,30-40 年後可能消耗殆盡,使得汽車<br />

節能愈來愈重要。更由於法規要求(歐洲汽車製造協會 ACEA 要求<br />

2008 年車輛平均 CO2 排放需達到 140g/km 以下,<strong>2015</strong> 年平均需<br />

達到 90g/km 以下),<strong>2015</strong> 年生產的車輛,將至少有 80%可符合目<br />

前綠色車輛(Green Vehicle)的標準,而 2025 年以後,半數以上車<br />

輛更可能由替代能源來驅動,綠色車輛擁有驚人的潛在市場需求。<br />

此群組著重於能源使用端之效率改善,藉由提高各項設備之<br />

能源效率,以達成能源之有效利用。<br />

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冷凍空調技術、LED<br />

照明技術(LED Lighting)、燃燒與廢熱回收利用、汽電共生系統、<br />

高效率變壓器、馬達相關技術等。<br />

就居家環境的節能而言,未來將透過智慧化家電創造節能、<br />

舒適、優質之生活空間。就產業節能而言,由於國內工業部門能<br />

源消費比例目前仍超過 50%,以及「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後,<br />

溫室氣體管制與減量之相關需求,國內產業必須更加注重能源使<br />

用效率,以期達到節約能源,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br />

燃料電池是一種直接把燃料的化學能轉換成電能與熱能的電<br />

化學能量轉換裝置,具有效率高、低污染的優點。與此群組相關<br />

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產氫技術,儲氫材料與裝置,蒸氣/自熱<br />

重組器(Steam/ Auto- thermal reformer), 質子傳導膜(Proton<br />

conducting membrane)、膜電極組(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br />

氣體擴散層/電極(Gas diffusion layer/ electrode)、複合/金屬雙極板<br />

(Composite /metallic bi-polar plate)、電池組設計/ 組裝(Stack<br />

design/assembly)等。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新興能源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E5 先端燃料電池<br />

未來燃料電池可用於汽車、家用發電系统及 3C 產品。燃料<br />

電池汽車可進入大規模商業營運,成為另外一種汽車動力型態的<br />

來源與應用。家庭使用者也可建構家用發電系統,透過家用燃料<br />

電池站的設立與整合,家戶單位可以降低對於市電系統的依賴,<br />

減少對發電廠的需求。行動 3C 使用者可利用燃料電池以增加使<br />

用時間,方便性大為提昇。<br />

半導體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此群組是指高度整合各種硬體或軟體元件於單一晶片,以執<br />

行系統層級應用(System level applications)的相關技術。與此群組<br />

相關的技術例如:系統晶片(System-on-a-Chip, SoC)及系統級封裝<br />

(System-in-Package, SiP)。<br />

高度整合晶片具有輕、薄、短、小及省電的特性,可應用於<br />

PC、資訊家電、手持式電子裝置、車用市場、消費性電子產品、<br />

S1 高度整合晶片 工業控制用的內嵌式系统(Embedded system)等。例如智慧型手持<br />

裝置,比 Smart Phone 功能更強大,體積更輕薄,可收看數位電<br />

視,具投影功能,結合影音辯識、VOIP、GPS、PDA、MP3、無<br />

線上網、Bluetooth 及攝錄影等。例如智慧卡,可整合個人信用卡、<br />

健保卡、銀行帳戶、及身份識別於一卡,有安全辯識(指紋辯識或<br />

瞳孔辯識)功能,出門只需一張卡,錢包成為歷史名詞,紙鈔使用<br />

率大幅降低。<br />

S2<br />

次世代半導體製<br />

程相關技術<br />

此群組包含次世代半導體製程、模擬、封裝,以及利用半導<br />

體製程製作元件的相關技術。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br />

例如:光學微影技術(Lithography)、高介電常數材料開發(High K<br />

material)、絕緣層覆矽(SOI, Silicon on Insulator)、製程模擬(Process<br />

Modeling -- Design for Manufacturing)、石墨線路製作(Circuitry<br />

based on graphite)、光阻材料開發(Photoresist material)、3D 封裝<br />

技術、微機電技術(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MEMS)等。<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3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34<br />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半導體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S2<br />

次世代半導體製<br />

程相關技術<br />

S3 軟電技術<br />

S4 次世代運算元件<br />

當積體電路進入 22nm 以下的製程,半導體前段製程將面臨<br />

轉印微影之精確度(pattern transfer fidelity)、製程模擬、降低電源<br />

消耗,減少電流的流失,加快 IC 的處理速度等挑戰,極需具有成<br />

本效益的解決方法,才能有所突被。半導體後段製程隨著電子元<br />

件在電性、散熱、可靠度的要求提高,封裝技術必需隨之演進。<br />

3D 封裝技術將大量使用在各類型的科技產品上,技術進程將影響<br />

IC、光電產品的發展。<br />

半導體製程除了用於製作積體電路以外,也衍生應用於微機<br />

電產品製造。由於生產成本低、微小化、耗能低、功能/可靠度提<br />

升,以及生物介面相容性提高等因素,微機電產品可用於汽車(安<br />

全氣囊感應器、胎壓感應器)、資訊(印表機的噴墨式印表機頭)、<br />

通訊、生物醫藥(醫療用血壓測量裝置等領域)、顯示器(投影機)<br />

等,應用面十分廣泛。<br />

軟性電子是將電子迴路製造在軟性基板上的技術,產品具有<br />

柔軟可彎曲的性質。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軟<br />

性基板(Flexible Substrate)、大面積製程(Large area processing)、<br />

有機電子材料(Organic electronics)、有機電致發光(Organic Light<br />

Emitting Diode)、高分子半導體(Polymer semiconductor)等。<br />

由於軟性電子使用噴墨(Inkjet printing)、印刷、捲軸式塗佈<br />

(Roll to roll)等技術,可快速、大規模進行生產,成本將可較現有<br />

以矽晶圓與玻璃基板所製作的產品大幅降低。軟性電子產品的出<br />

現將帶領出以往所沒有的創新應用市場,如:曲面顯示、折疊式<br />

螢幕、與衣服整合的軟性電子元件等,開創充滿顛覆性想像的未<br />

來生活空間。<br />

為硬體、軟體協調搭配的高效能計算平台,具有速度快、計<br />

算容量大、電能消耗量低等特色、以及强大的多媒體、安全及通<br />

訊功能。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多核心<br />

CPU(Multi-Core CPU)、次世代記憶體(Next generation memory)、<br />

微核心程式(Micro kernel)、虛擬軟體工作系統(Virtualization)、軟<br />

體發展工具(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s)、普及性連結(Pervasive<br />

connecting)、主動性計算(Proactive computing)等。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新興資通訊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I1 辨識與翻譯技術<br />

I2 智慧型企業運算<br />

此群組為針對文字、圖像、語言等人類常用之書寫文字符號<br />

與口語交流表達等內容,進行辨識、編譯處理或虛擬實境等轉換<br />

應用,以協助人與人,人與機器溝通的介面技術。與此群組相關<br />

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語音辨識及成音軟體(Speech<br />

Recognition Software)、文字辨識及圖像辨識軟體(Character and<br />

Pattern Recognition Software) 、自然語言處理軟體(Natural<br />

Language Processing Software)、先進電腦人機介面(Hands-free<br />

Computer Interface)、影像分析及機器視覺(Image Analysis and<br />

Machine Vision)、虛擬實境(Seamless Virtual Reality / Simulation<br />

System)、語意網路(Semantic Web)等。<br />

辨識與翻譯相關技術為未來各種自動化設備或裝置,以及智<br />

慧型應用或加值服務的人機介面基礎科技之一。資訊電子產品持<br />

續朝多元化、個人化發展,友善簡便的使用介面成為產品差異化<br />

之關鍵;廠商為取得產品競爭優勢,將積極投入相關研發,可望<br />

帶動辨識與翻譯技術之發展。<br />

此群組為包含數據網路、資訊平台、流程管理、應用軟體與<br />

資訊安全等企業運算所需之資訊軟硬體技術開發與系統整合。與<br />

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效用/網格計算(Utility / Grid<br />

Computing)、服務導向架構(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ture)、<br />

商業程序平台(Business Process Platforms) 、自由軟體(Open<br />

Source)、資訊安全軟體(Information Security Software)、電子貨幣<br />

系統(IC Card System)、遠距教學軟體(Distance Education Software)<br />

等。<br />

在資通訊技術持續演進下,能夠迅速回應市場變遷的資訊運<br />

算系統成為企業競爭必要的工具,而智慧化功能將是重要的發展<br />

方向。其除在系統管理上具備偵測、回報問題乃至建議解決方案<br />

等智慧型運作機制外,應用面亦導入智慧化服務功能,以達到將<br />

人工作業降至最低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並創造友善的工作環境、<br />

提高客戶滿意度的目標。<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3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36<br />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新興資通訊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I3 網路多媒體<br />

I4 寬頻通訊<br />

此群組為包括文字、語音、音樂、圖形、影像、影片、動畫<br />

等多樣格式之數位內容的創作編輯、編碼串流、解碼播放、傳遞<br />

儲存等軟硬體產品、技術與服務。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br />

品,例如:公眾多功能資訊終端設備(Kiosk)、綜合服務型互動電<br />

視(Interactive TV)、隨選視訊服務(VoD;Video on Demand)、無線<br />

家庭影像服務(Wireless Home Video) 、地面數位廣播服務<br />

(Terrestrial Digital Broadcasting Services)、數位內容製作(Digital<br />

Content Producing)、數位內容供應(Digital Content Providing)、隨<br />

需印刷(Print-to-Order Books)等。<br />

隨著網路普及化與家庭網路之成形,網路應用朝影音多媒體<br />

發展已是必然趨勢。在資訊產業之雄厚基礎下,台灣將可在相關<br />

產品設計與製造上扮演重要角色。然擁有內容的大廠在技術發展<br />

上具關鍵地位,其對於智財權保護、收費機制、使用權利、播放<br />

裝置等出現意見分歧時,將影響新技術開發與應用之進展。<br />

此群組為利用網路之壓縮及數位技術,將網路傳輸效能及資<br />

料傳送速率提升之通訊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br />

項目或產品,例如:電力線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微<br />

米.奈米級衛星(Micro and Nanosatellites)、光纖到戶(FTTx)、IP<br />

多媒體通訊系統(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次世代同步數<br />

位階層(NG-SDH) 、次世代軟交換(NG-Softswitch) 、無線光纖<br />

(Wireless Fiber)等。<br />

寬頻網路的普及改變了企業運作方式以及一般民眾的生活型<br />

態,在各種網際網路的應用服務當中,因為頻寬的增加將促使應<br />

用服務朝「多樣化」、「人性化」與「互動性」等特性發展,可<br />

望帶動全球寬頻用戶持續成長,相關寬頻通訊設備市場商機龐大。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新興資通訊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I5 智慧運輸系統<br />

I6 數位家庭<br />

此群組係運用先進之資訊、電子、通訊與感測等科技,整合<br />

人、車輛、道路等資訊,並即時提供用路人,以提高運輸過程之<br />

安全、效率,減少對環境衝擊之運輸系統與相關設備。與此群組<br />

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車輛控制系統(AVCSS ; Advanced<br />

Vehicle Control and Safety Systems) 、地理資訊系統(GIS ;<br />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電子收費系統(ETC;Electronic<br />

Toll Collection)、智慧運輸系統基礎建設(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br />

System Infrastructure) 、智慧運輸系統周邊設備(Intelligent<br />

Transport System Related Peripheral)等。<br />

智慧運輸系統之導入可避免交通擁擠,提昇道路服務品質,<br />

增進交通安全、降低空氣污染及噪音等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以<br />

達到安全、快速、環保等效益。歐、美、日等國皆已展開相關規<br />

劃與系統建置;未來商機龐大,吸引全球的設備、系統整合業者<br />

競相投入。<br />

此群組為透過有線或無線網路,連接家庭內之資訊、消費性<br />

電子、通訊等產品,形成一無縫隙應用環境之相關技術、產品與<br />

應用。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無線感測器網路<br />

(Wireless Sensor Network)、智慧型住宅(Intelligent Building)、隨<br />

選視訊服務(VoD;Video on Demand)、無線家庭影像服務(Wireless<br />

Home Video)、地面數位廣播服務(Terrestrial Digital Broadcasting<br />

Services)、電力線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家用娛樂機<br />

器人/ 寵物(Entertainment Robot Pet) 、無所不在之連結/ 運算<br />

(Universal Connectivity / Ubiquitous Computing)等。<br />

數位家庭為廣泛綜合型的數位生活整合應用,其主要應用內<br />

涵有影音娛樂、醫療照護、居家工作、教育學習、保全控制、電<br />

子商務等。在此整合趨勢下,不管設備、系統產品或關鍵零組件,<br />

都會隨著數位家庭應用需求的發展而有所改變,也將為台灣資訊<br />

電子相關產業帶來龐大商機與發展空間。<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3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38<br />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綜合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Me1 無線技術<br />

Me2<br />

分散式醫療保健<br />

系统<br />

此群組指以無線方式為基礎,提供無所不在網路連接功能之<br />

通訊技術開發與應用。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br />

無線都會區域網路(WiMAX / WiBro /etc)、後 3G 行動通訊(B3G)、<br />

4G 行動通訊服(4G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超寬頻<br />

(UWB;Ultra Wide Band)、軟體無線電(Software-Defined Radio)、<br />

正 交 分 頻 多 工 (OFDM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br />

Multiplexing)等。<br />

未來通訊市場的主流為提供客戶便捷之全球資訊擷取(Global<br />

Information Access)服務,而其應具備寬頻(Broadband)、全球性<br />

(Globalization)、即時性(Immediacy)與移動性(Mobility)之特性。<br />

實現此服務需依賴寬頻網路與無線通訊技術之結合,其中各種無<br />

線技術之發展更是重要關鍵。目前歐洲、日本、韓國業者皆積極<br />

投入相關技術開發,以爭取市場先機。<br />

此群組包含遠距醫療及居家照護相關技術。遠距醫療是將分<br />

散的醫療器材、設備或服務,利用資訊系統進行醫療資訊的結合<br />

與交換,以達到遠距醫療照護的功能。居家照護包含開發適合居<br />

家使用的醫療器材、自動化機械、無障礙環境等,以提昇居家照<br />

護者的生活品質。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例如:醫學<br />

影像傳輸系統、電腦專家診斷系統、電子病歷、具資訊傳輸功能<br />

的生理監視器、家用照護設備、無障礙環境、家庭搬運設備等。<br />

由於台灣已慢慢成為老年化社會,高品質醫療與預防醫學(早<br />

期診斷)相對重要。例如居家使用的健康監測與預警系统,可將生<br />

理訊號或生化檢測結果分析過濾,視情況將資訊經網路傳輸到醫<br />

院,由電腦的專家系統做進一步分析,並知會醫事人員,必要時<br />

主動通知病患至醫院進行近一步檢測與治療。例如電子病歷系<br />

统,可將醫療資訊透過網路傳送,避免重複檢查浪費醫療資源。<br />

遠距醫療的應用,亦可減少城鄉醫療資源的差距。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綜合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Me3 先進顯示系統<br />

Me4 永續建築<br />

此群組為考量畫質、體積重量、彈性、方便性、智慧化以及<br />

節能等功能提升之顯示技術與產品。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br />

產品,例如: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Organic Light Emmiting<br />

Diode)、電子紙(E-Paper)、場發射顯示器(FED; Field Emission<br />

Display)、先進電腦人機介面(Hands- free Computer Interface)、公<br />

眾設施用超大型顯示器(Ultra Large Size Public Display)、卡片式<br />

可攜電視(Card Type Portable TV) 、立體影像接收設備<br />

(Stereoscopic Devices) 、小型高功能投影機(Compact High<br />

Performance Projector)等。<br />

顯示系統為重要之人機介面裝置,幾乎所有電子產品都需<br />

要,應用領域不只消費電子及資通訊產業,亦涵蓋醫療產業、軍<br />

事用途等;因此除市場需求將持續成長外,與人類生活亦將更為<br />

密切且重要。目前除日台韓積極發展外,中國大陸亦積極引進相<br />

關技術,企圖建立顯示產業基礎。<br />

此群組著重於發展及推廣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br />

以綠化、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建<br />

築節水、污水垃圾處理、生物多樣性之改善、以及室內環境品質<br />

等項目作為建築物的評估指標。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br />

品,例如:綠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建築節約能源技術<br />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室內環境品質控制技術(Indoor<br />

environment control)、廢棄物減量與建築資源利用(Construction<br />

waste reduction and building resources conservation)、建築節水技<br />

術(Water resource conservation)、建築物污染防治技術(Pollution<br />

prevention)、建築物再生能源利用(Renewable energy in building)<br />

等。<br />

由於建築的生命週期中,從建造到裝修、使用與拆除廢棄階<br />

段皆消耗大量能源、水及資源,同時 CO2 的排放量亦極為可觀,<br />

因此推動綠建築已經是 21 世紀全球性的永續發展的重要趨勢。推<br />

動永續建築除了在環保上發揮功能,還可以提供健康、舒適的居<br />

住空間。建築產業更可整合跨領域的技術,帶動許多相關產業的<br />

發展。<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3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40<br />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綜合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Me5 機器人<br />

Me6 環境與資源管理<br />

Me7<br />

精密機械技術及<br />

設備<br />

此群組為結合機械、資通訊、光電、量測、人工智慧、自動<br />

化等技術,所研發設計之具有感知、通訊、判斷、溝通、自我偵<br />

測等功能的各種用途機器人。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br />

例如:資訊機器人軟體(Robotic Software) 、泛用機器人<br />

(General-purpose Robot)、製造業機器人(Industrial Manufacturing<br />

Robot)、軍用機器人(Military Robotics)、保全機器人(Security<br />

Robot)、娛樂機器人寵物(Entertainment Robot Pet)、網際網絡軟體<br />

機器人(Internet Software Robot)、網路連結與溝通用服務機器人<br />

(Connected Robot)等。<br />

在全球高齡及少子化的趨勢下,機器人之應用備受關注,並<br />

由製造逐漸跨入保全、娛樂等領域,日韓等國皆將其列入發展重<br />

點項目。未來機器人將結合自走移動(Autonomous Mobile<br />

Robots)、靈巧四肢(Dexterous Robot Limbs)、協調(Coordinate)等<br />

技術之研發,在行動力、靈巧性、功能性、適應性等方面快速發<br />

展,進一步普遍應用,並逐漸形成人與機器人共生的社會。<br />

此群組包含環境與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保育、及再生<br />

回收,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或產品,<br />

例如:高效能淨水技術(High efficiency water purification<br />

technology)、區域性低耗能廢/污水處理及回收技術(Decentralized<br />

and low energy consuming sewag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br />

reclamation technology)、海洋資源管理與應用(Marine Resources<br />

and Sustainable Application)、空氣淨化與污染控制(Air Purification<br />

and Pollution Control) 、生質高分子與應用(Biopolymer and<br />

Application) 、資源循環之綠色材料(Resources Recycle Green<br />

Materials) 、綠色電子與化學品管理(Green Electronics and<br />

Chemicals)等。<br />

此群組包含製造精密元件及系統所需的製程技術或設備,包<br />

括精密加工技術、機電整合技術、工具機、半導體及平面顯示製<br />

程設備、光機電構裝設備等。


表 5-1 六大領域 29 個技術群組(續)<br />

綜合領域<br />

編號 群組名稱 說 明<br />

與此群組相關的技術項目例如:超精密加工、精密機械振動<br />

及噪音防制、精密定位、精密線上量測、液靜壓軸承、奈米壓電<br />

進給、雷射加工、自動化系統、機械視覺、E-diagnosis、智慧控<br />

制、光機電構裝、視覺自動化檢測等。<br />

Me7<br />

重要性<br />

高<br />

中<br />

低<br />

精密機械技術及<br />

設備<br />

重要性 :市場規模及社會價值<br />

風險性 :技術風險及台灣競爭優勢<br />

低<br />

I6<br />

i3<br />

i4<br />

精密機械是國家工業發展最重要之基礎。精密機械產業是製<br />

造產業發展的關鍵,對精密機械的需求無所不在。台灣需要建立<br />

自主精密機械能力,才能發展出附加價值高的工業產品。目前我<br />

國為全球工具機重要生產國,但產品等級與附加價值較先進國家<br />

仍有一段差距,而電腦、電子、通訊、光學、醫療等相關產品對<br />

加工精度的要求已由微米(1µm)升級至次微米(0.1µm)等級,且製<br />

程範圍廣泛,需要各種專業製造機械。因此,未來精密機械相關<br />

的技術及設備不但將隨著這些產品的演進而持續提昇加工精度需<br />

求,在功能整合及創新方面,亦需積極投入,才能創造整體產業<br />

之競爭力。<br />

Me3<br />

Me2<br />

S1<br />

M1 E4<br />

Me4<br />

Me7 E3<br />

M4 S2<br />

E2<br />

B3<br />

B2<br />

Me1<br />

B4<br />

Me6 E1 S4<br />

E5<br />

i2 B1<br />

i5<br />

中<br />

風險性<br />

S3 Me5 i1<br />

M2<br />

高<br />

29 Clusters:<br />

圖 5-1 29 個技術群組的重要性與風險性定位<br />

B1 支援預防醫學及個人化醫療之分子層級診斷方法<br />

B2 新興感染症之管控<br />

B3 老化疾病相關的診斷及治療<br />

B4 農業生物科技<br />

M1 奈米材料與應用<br />

M2 智慧材料與應用<br />

M4 先進電子材料與元件<br />

E1 化石能源之潔淨轉換與污染防治<br />

E2 次世代太陽能源<br />

E3 綠色車輛<br />

E4 高效率能源裝置<br />

E5 先端燃料電池<br />

S1 高度整合晶片<br />

S2 次世代半導體製程相關技術<br />

S3 軟電技術<br />

S4 次世代運算元件<br />

I1 辨識與翻譯技術<br />

I2 智慧型企業運算<br />

I3 網路多媒體<br />

I4 寬頻通訊<br />

I5 智慧運輸系統<br />

I6 數位家庭<br />

Me1 無線技術<br />

Me2 分散式醫療保健系统<br />

Me3 先進顯示系統<br />

Me4 永續建築<br />

Me5 機器人<br />

Me6 環境與資源管理<br />

Me7 精密機械技術及設備<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4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42<br />

三、產業技術組合發展<br />

未來政府資源投入產業發展,並需具備投資組合的概念,才能達到<br />

整體最高效益的比例配置。因此,針對於不同重要性及風險性的技術群<br />

組,政府可採行以下的投資策略(如圖 5-2):<br />

政府在投資配置中,重要性高的技術群組為優先投資對象。<br />

對於重要性相同的技術群組,以風險程度為中等者優先。風險性較高<br />

者,政府應做選擇性投資,因此投資比例不宜太高。<br />

低風險的技術群組可鼓勵業界自行研發,政府不必投入太多資源,與<br />

民爭利。<br />

為減少策略複雜性以利於策略之執行,九宮格中不同定位的技術群<br />

組可歸納為特性相近的四個區塊,再各自配置有效的策略群組。如圖 5-2<br />

所示,九宮格中除了最下排合併成為「低重要性」的策略群組以外,其<br />

餘重要性中/高的幾個欄位將依據其風險性高低進一步合併,形成三個策<br />

略群組:「低風險策略群組」、「中風險策略群組」以及「高風險策略群組」。<br />

對應於這四個策略群組,政府可以採取以下的具體措施:<br />

1. 「低風險策略群組」:政府的任務是創造公平無障礙的環境與條件,以<br />

促成技術的商業化使用。因此政府所應採取的策略包括:<br />

(1) 加強基礎建設:提供完善的資通訊環境,便利的交通運輸,穩定的<br />

電力及水資源。有完善的基礎建設,才能有效提昇產業競爭能力。<br />

(2) 法規之制訂與鬆綁:檢討過時及窒礙難行的法規,配合產業實際發<br />

展腳步。移除多項金融貿易法規限制,如赴大陸投資等,追求稅制<br />

之合理化。<br />

(3) 知識擴散及公眾教育推廣:政府可以設置網站,並透過各種管道推


廣公眾科普知識。例如奈米科技的推動,可透過中小學課程、教師<br />

進修、擴散科普知識至中小學生。<br />

2. 「中風險策略群組」:政府的任務是強化產業競爭優勢,所應採取的策<br />

略包括:<br />

(1) 獎助企業的研發投入及技術移轉:以稅率優惠等實質方案獎助企業<br />

提高研發投入,並鼓勵及協助自國外業界或國內學界技術移轉,以<br />

爭取時效,提昇競爭力。<br />

(2) 積極輔導創業:廣設育成中心,並擴大育成中心的積極角色,提供<br />

新創事業更廣泛的協助。<br />

(3) 提供稅率優惠措施,鼓勵業界投入技術密集產業。<br />

(4) 政府協助策略聯盟,並鼓勵業界共同研發,降低企業風險:倡導業<br />

界結盟,共同制訂技術標準,形成高科技產業聚落。<br />

(5) 縮小產學鴻溝,並建立產學人才交換制度:學校具有強大的研發能<br />

量,但這些能量如何有效轉移至業界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在策略<br />

面,鼓勵企業與大學形成產業聚落,使大學成為企業的技術母體,<br />

縮小產學鴻溝。在制度面,目前政府及各大學的相關規定並未考慮<br />

現實環境,導致學界與業界的人才移動管道並不通暢,也影響教授<br />

投入業界的意願。未來政府宜設計產學人才交換制度,落實研發成<br />

果。<br />

(6) 鼓勵並協助成立小型新創公司,建構有利於新創公司生存的環境。<br />

研發成果要落實,新創公司是一個主要管道,現有制度不利新創公<br />

司產生,例如現有技術股稅制令新創公司員工負擔沈重,風險提<br />

高,導致研究單位的人力對於成立新創公司裹足不前,嚴重影響新<br />

技術實現商品化的管道。<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4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44<br />

(7) 強化人才培養:加強基礎教育,並提升高等教育素質。可行方案包<br />

括:建立大學科系的領域方向調整機制,以有效調整各領域之大學<br />

畢業人才供需。強化技職體系,訓練優質技術人員。建立多層次在<br />

職進修管道,提供不同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接觸吸收新技術及工作<br />

流程的機會。重視高級工匠的經驗累積與技藝傳承,扭轉升學掛帥<br />

的觀念,提高人員素質而非提高人員學歷,促成社會觀念的改變。<br />

(8) 注重基礎產業生根:例如精密機械是一種能幫助其他產業推向巔峰<br />

境界的基礎產業。發展精密機械產業與其他產業不同,其他產業都<br />

要向前看,而精密機械的發展卻是要先向後看。看看過去在發展此<br />

種產業有沒有任何缺失或是遺漏的地方,先行補足與修正,再向前<br />

看繼續發展,因為任何過去的不足或缺失都會對將來產業的發展有<br />

重大影響。從學校及研究機構的角度來看,由於研發經費的引導,<br />

投入研發的題目偏重生物科技、奈米科技、光電科技等顯性的熱門<br />

科技,卻看不到隱性的,支撐這些熱門科技所應建立的高難度精密<br />

機械技術。因此,要促成基礎產業生根,可以藉由學校及研究機構<br />

的研發經費調整,改變體質。從產業推動的角度來看,由於產業界<br />

注重眼前利益,對於基礎產業政府可提供資金及稅率優惠措施,鼓<br />

勵基礎產業進行長遠規劃及投資。<br />

3. 「高風險策略群組」:對於風險性高的技術群組,應由政府主導,並以<br />

具體方式設法降低其風險性。因此政府所應採取的策略包括:<br />

(1) 借重國外先進技術,降低研發風險:對於國外已大幅領先的科技,<br />

政府可以輔助加強國內研究機構進行國際合作共同研發;或策略性<br />

收購海外企業;或由政府協助爭取國外大廠在臺設立研發中心等,<br />

援引國外先進技術,突破技術障礙,降低研發風險。<br />

(2) 政府資助大型研發:由於一般業者對於風險性高、投資額高的技術


群組意願及財力相對不足,但從國家產業長期發展的考量而言,必<br />

需前瞻以免喪失先機。因此政府可以透過成立國家型研發中心,支<br />

援大型研發計畫,提供研發獎助金,建立大型測試平臺等方式,由<br />

政府主導風險性高的技術群組,帶動未來產業的形成。<br />

(3) 延攬國外(包括大陸)優秀人才參與研發工作,並務實修訂人才留用<br />

的相關規定。現行法規對大陸身份居留台灣有極多限制條件,導致<br />

大陸人才難以長期留用。對於國外高級人才的長期居留相關規定,<br />

亦欠缺實務之考量,難以吸引人才為我所用。<br />

(4) 投入科技及市場前瞻預測,引領產業方向:協助政府研發單位及業<br />

界進行市場研究、觀察趨勢的改變、研究產業動向、監測新興科技,<br />

並成立常設機構持續進行科技前瞻預測,引領產業方向。<br />

(5) 推動智財規劃:智財權的開發、規劃、檢視與保護,影響產業後續<br />

發展甚鉅。因此,對於長期科技規劃,應就可能成型的未來產業結<br />

構事先佈局,推動智財規劃。<br />

(6) 協助商業模式之研發、建立及支援:例如與台灣高科技產業相關的<br />

服務業,需要有合適的商業模式,才有機會形成產業。<br />

4. 「低重要性策略群組」:對目前重要性較低的技術群組,政府應定期監<br />

測並分析可能的外卡技術,伺機而動。當具有潛力的新興技術之重要<br />

性增加或突破技術瓶頸時,應適時提升定位並輔以適當措施以免喪失<br />

先機。<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4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46<br />

重要性<br />

高<br />

中<br />

低<br />

公平無障礙<br />

產業環境<br />

低<br />

(Commercial<br />

Development)<br />

政府角色<br />

加速商品化進程 主導高風險研發<br />

強化產業<br />

競爭優勢<br />

中<br />

(Risk Reduction)<br />

持續定期監測技術與應用發展<br />

尋求外卡候選名單<br />

風險性<br />

降低風險<br />

圖 5-2 依據不同組合,發展不同投資策略<br />

四、產業技術發展藍圖架構<br />

為強化產業競爭優勢,政府必需針對所建構的技術群組擇其重要<br />

者,作深入規劃。基於投資組合的概念,政府應以重要性高的技術群組<br />

為優先投資對象。29 個技術群組中,高重要性、中風險象限的十四項技<br />

術群組(如圖 5-3 虛線方框處),存在著有利我國業者立足國際舞台的競爭<br />

空間,在政策資源的挹注方面,屬於值得政府全力支援的族群。如圖 5-3<br />

虛線框中所示,這十四項技術群組包括‥<br />

(1) 農業生物科技(B4, Agriculture Biotechnology)<br />

(2) 奈米材料與應用(M1, Nano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br />

(3) 先進電子材料與元件(M4,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br />

(4) 次世代太陽能源(E2, Next Generation Solar Energy)<br />

(5) 高度整合晶片(S1, High Integrated ICs)<br />


(6) 次世代半導體製程(S2, Next Generatio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br />

(7) 網路多媒體(I3, Networked Multi-Media)<br />

(8) 寬頻通訊(I4,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br />

(9) 數位家庭(I6, Digital Home)<br />

(10) 先進顯示系統(Me3, Advanced Optical Display Systems)<br />

(11) 無線技術(Me1, Wireless Technologies)<br />

(12) 永續建築(Me4, Sustainable Buildings)<br />

(13) 環境與資源管理(Me6,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br />

(14) 精密機械技術及設備(Me7, Precision Machinery)<br />

重要性<br />

高<br />

中<br />

低<br />

重要性 :市場規模及社會價值<br />

風險性 :技術風險及台灣競爭優勢<br />

低<br />

政府優先推動 (14個)<br />

I6<br />

i3<br />

i4<br />

Me3<br />

S1<br />

M1<br />

Me4<br />

Me7<br />

M4 S2<br />

E2<br />

Me1<br />

B4<br />

Me6<br />

中<br />

風險性<br />

圖 5-3 14 個優先投入的技術群組<br />

高<br />

14 Clusters:<br />

B4 農業生物科技<br />

M1 奈米材料與應用<br />

M4 先進電子材料與元件<br />

E2 次世代太陽能源<br />

S1 高度整合晶片<br />

S2 次世代半導體製程相關技術<br />

I3 網路多媒體<br />

I4 寬頻通訊<br />

I6 數位家庭<br />

Me1 無線技術<br />

Me3 先進顯示系統<br />

Me4 永續建築<br />

Me6 環境與資源管理<br />

Me7 精密機械技術及設備<br />

囿於人力及資源限制,上述十四項技術群組將以分批執行的方式,<br />

進行深入規劃。這十四項當中,定位於虛線範圍內,最中間的方框所列<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4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48<br />

的高重要性、中風險性的六個項目,列為首批探討的技術群組。這六個<br />

技術群組分別為:<br />

Me3 先進顯示系統<br />

S1 高度整合晶片<br />

Me4 永續建築<br />

M4 先進電子材料與元件<br />

E2 次世代太陽能源<br />

Me7 精密機械技術及設備。<br />

執行各個技術群組之中長期前瞻規劃時,必需考量產業外部環境及<br />

台灣現有資源,決定技術群組之願景與發展目標,檢視技術落差,找出<br />

未來關鍵技術,進行評估與定位,以及研擬技術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如<br />

圖 5-4)。<br />

圖 5-4 關鍵科技藍圖研究架構


五、技術群組發展藍圖實例<br />

如前節所述,首批探討的六個技術群組分別為:先進顯示系統、高<br />

度整合晶片、永續建築、先進電子材料與元件、次世代太陽能源、以及<br />

精密機械技術及設備。以下章節摘要 敍 述這六個重點技術群組的發展藍<br />

圖及策略規劃。<br />

(一)先進電子材料與元件<br />

先進電子材料及元件可應用於半導體、資通訊、顯示器、能源、醫<br />

療電子等產業,以提昇電子產品之附加價值,達到智慧化、環保、多功<br />

能整合、製程簡化、輕薄短小及節省能源等目標。其範圍包含顯示器材<br />

料與元件、半導体材料與元件、電子構裝材料與元件、能源材料與元件<br />

及感測器材料與元件等五大類。<br />

以 2006 年全球電子材料產業市場規模估算,雖僅達 792 億美元,但<br />

其供需與材料之性質,卻影響半導體、構裝、顯示器、印刷電路板與太<br />

陽光電等電子產業共達 6,000 億美元市場,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因其需<br />

與下游電子產業配合,技術複雜程度高;材料實際上線測試機會成本高;<br />

同時各單項材料市場規模小,且品項多樣化;材料問題顯現具時間遞延<br />

等特性,造成國內產業技術研發能量落後、有經驗人才供應不足等問題,<br />

國內廠商取得生產技術不易,無法帶動國內材料產業的發展,使得國內<br />

電子產業仍須倚靠國外廠商進口材料。<br />

在電子廠商朝向上游垂直整合,電子材料的價格持續下滑,同時原<br />

物料的價格持續攀升,使得電子材料的競爭越形激烈,以往高利潤的型<br />

態將面臨挑戰;而環保意識興起帶動新電子產品與材料的發展,電子材<br />

料廠商生存關鍵在於符合環保法規與突破專利限制,並以材料減量/再使<br />

用/回收(3R)以提高收益。<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4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50<br />

我國的電子材料產業具有掌握價值鏈最有附加價值的行銷、優越製<br />

程控制與降低成本能力、政府政策支持相關研發計畫的優勢,但卻有研<br />

發技術與國際先進技術差距稍大、廠商規模較小無法達到有效規模經濟<br />

以及基礎研究弱的弱勢;未來我國電子材料的機會在於下游應用市場逐<br />

年急速擴大、新技術應用帶動新材料開發,以及大陸市場興起帶來的商<br />

機;但同時也面臨韓國材料廠商採低價格策略競爭、新技術之替代威脅,<br />

造成上游材料供應變動,以及日韓廠商與大陸廠商結合,使得國內廠商<br />

在大陸市場備受競爭。<br />

在國內電子產業缺乏強而有力的電子材料支援,同時電子材料產業<br />

面臨競爭越形激烈的情形之下,如何加強電子產業與材料產業合作,以<br />

落實本土材料產業的發展,同時以自主材料產業之支持,提升我國資訊<br />

電子產業的競爭力作為我國發展電子材料技術的願景。<br />

1. 半導體材料<br />

目前半導體線徑持續降低,目前 65nm 已是量產技術,45nm 製程也<br />

逐步往量產邁進,預計 2010 年以前技術可望成熟,緊接著面臨的挑戰就<br />

是 32nm 以及 22nm,矽的材料作到 32nm 有其困難性,需尋找新的材料<br />

取代。<br />

隨著微小化時代來臨,許多材料也須跟著變更,技術難度也相對的<br />

提升,連接導電金屬現階段是以銅為主流,未來線路可能需要仰賴奈米<br />

碳管,但技術難度高,仍待突破。High K 方面 Intel 已成功研發成功新的<br />

材料 HfO2 來因應微小化的時代,期待 <strong>2015</strong> 年時能有新的材料出現,光<br />

阻材料需與微影技術相輔相成,通常由微影技術先做提升,再來更改光<br />

阻的材料,光阻材料一直有開發瓶頸,只能從厚度變薄的方向作製程改<br />

善,另外也試著使用不同的微影技術作顯影的動作,現在是以水為介質<br />

浸潤式微影技術方式,<strong>2015</strong> 年何者會勝出,尚無明朗的定論。


2. 構裝材料<br />

封裝材料因半導體微縮化而各有不同的技術需求,如 EMC 需求高<br />

純度、低應力、低熱澎脹性,而 Underfil 則要求流變性,滿足細線化後<br />

覆蓋率。另一方面在 IC Substrate 應用上,BGA 改為 Flip Chip,甚至是<br />

Wafer package 或 3D IC Package 後,亦是對構裝材料的挑戰,目前以埋<br />

入式被動元件技術及光波導技術發展力最大。埋入式被動元件技術,目<br />

的為將目前 PCB 基板表面的被動元件埋入或嵌在基板內部,也就是將傳<br />

統的表面黏著技術 SMT 的被動元件整合到印刷電路板中,將表面元件移<br />

到 PCB 內部的內埋化技術正加速發展中,在未來幾年內將會有重大的成<br />

果出現。<br />

另一項內埋光波導傳輸線材料與技術,則因材料及製程技術發展得<br />

較慢而尚未看到明顯的突破。如果能將被動元件與光波導傳輸完全內埋<br />

於基板,同時搭配 3D 方式的主動元件構裝技術,那整合性基板技術才<br />

算完整,才能逐步實現 SiP 的構裝理想。<br />

3. 顯示器材料<br />

目前主流的液晶顯示器(LCD),相關材料與技術發展已經相當成<br />

熟,LED 背光源、噴墨法製造彩色濾光片、光學膜整合等主要改變均會<br />

在 2010 年前陸續開發完成並商品化,並未有重大的技術突破。目前顯示<br />

器業者主要著重在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與可撓式顯示器的開發。<br />

OLED 面板方面,因具自發光、廣視角、快速反應時間、高發光效<br />

率…等特色,符合市場對顯示器產品的期望,為世人矚目的顯示器明日<br />

之星。從應用、顯示效能、省電性以及製造成本…等因素考量,未來若<br />

OLED 可朝自發光、超薄、可撓式面板…等特色發展,OLED 技術未來<br />

仍然可期。從 OLED 的材料來看,化學發光材料對於元件品質扮演極為<br />

重要的角色,為了能夠提升亮度與降低驅動電壓,開發更有效率的材料<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5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52<br />

為目前業者普遍發展方向,雖然目前的白光效率僅 4 lm/W,未來若要與<br />

其他顯示器技術競爭則須提升到 20 lm/W,若要使用於照明則須要有 100<br />

lm/W,解決方案則是將目前的螢光發光轉而開發磷光材料與新的元件結<br />

構設計,透過這兩種方式希望能有機會達到 20 lm/W 目標。現今量產的<br />

OLED 產品壽命約為 10,000 小時,與 LCD 產品相比有極為明顯的差距,<br />

未來產品若要有競爭力,產品壽命勢必將是一個重要關鍵。產品彩色化<br />

將是必然的趨勢,但是目前在有機發光材料方面,部分材料一直壽命尚<br />

未達到標準,將導致元件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色偏情況,目前 OLED 彩<br />

色化方式為 R、G、B 三種色彩個別控制發光,也有利用白色發光材料直<br />

接發出白光,可加上彩色濾光片來達成彩色化目的。而從應用面看,利<br />

用白光 OLED 作為照明光源或作為 LCD 顯示器的背光光源,將是另一項<br />

新興應用方向。<br />

可撓式顯示器材料主要的問題在於基板的選擇,玻璃、不鏽鋼與塑<br />

膠均有機會,但考量須配合低成本的 Roll to Roll 製程,塑膠基板的可行<br />

性較高。未來塑膠基板之發展機會有三,(1)PET 系列材料將是最大贏家,<br />

透明與非透明之 PET 以及萘二甲酸二甲酯(PEN)占有率估計超過 70%,<br />

可廣泛應用於各領域,惟目前 PET 僅能用於單色被動式的顯示器;(2)<br />

添加無機顆粒之塑膠薄膜,具有高耐熱性及低收縮之塑膠薄膜,可應用<br />

高階產品以及現有製程上,如 PI-SiO2 混成基材;(3)開發降低水氣及氧<br />

氣穿透之阻隔層,技術發展以有機-無機多層薄膜結構以及有機/無機混<br />

成薄膜為主。塑膠基材之市場包含基材本身以及硬化層以及阻隔層,發<br />

展業界各有不同,基材雖然不可或缺,但硬化層及阻隔層之加工更具附<br />

加價值,值得國內業者投入。<br />

4. 太陽光電材料<br />

由於太陽光電材料種類很多,<strong>2015</strong> 年前可以商業化的以矽晶圓型電<br />

池模組與矽薄膜電池模組為主。


矽晶圓型太陽能模組是目前最為成熟的項目,提升光電轉換效率以<br />

使得製造成本為主要努力方向。材料方面,開發低成本的多晶矽料,可<br />

迅速擴大產能的冶金純化法便受到矚目;目前使用的碳化矽線鋸切晶,<br />

但線寬不夠細而導致損耗過大,未來如電漿放電切晶法等新製程會逐漸<br />

發展以改善這些問題;目前長晶時所用使用的石英坩鍋只能用來長晶一<br />

次,但未來若發展出 SiNx 等新材質坩鍋,可以重複使用,將可大大降低<br />

生產耗材成本;主流的填充材料 EVA 材質要 15 分鐘的 curing,生產時<br />

的能源成本高且容易使電池本身受損,因此低溫短時間的 curing 成為此<br />

材料的趨勢,如 TPU 或 Ionomer 等可使製程簡化的材料將會陸續出現。<br />

傳統的背板材料組合為 Tedlar-PET-Tedlar,但 Tedlar 價格昂貴且內含氟<br />

成份,因此減少 Tedlar 的用量,如內層的 Tedlar 改用其他材料,甚至三<br />

層都使用 PET 的產品。<br />

矽薄膜型太陽電池模組在材料的需求上與傳統的矽晶圓模組不盡相<br />

同。矽吸收層將由目前最主流的單層非晶矽薄膜因吸收光譜有限,因此<br />

開始有新的 Tandem 型式薄膜出現,甚至有三層結構出現(Triple<br />

Junction),利用各層不同的吸光領域,來提高光電轉換效率。為因應薄<br />

膜型太陽能模組常用來做建築一體的應用,通常會要求使用可透光模<br />

式,玻璃的貼合效果反而變得很重要,因此對於貼合效果較佳的 PVB 便<br />

成為未來薄膜型電池模組可能的主流。TCO(Transparent Conductive<br />

Oxide)材料目前以 ITO 為主,且主要是以 TFT-LCD 產業為主要供給對<br />

象,且 ITO 價格會受到稀有金屬銦的價格影響。而太陽能用的 TCO 為<br />

了減少 ITO 的高成本,轉而使用氧化錫,未來將朝導電性更佳的氧化鋅<br />

發展。<br />

策略上,電子材料的發展建議利用下游兩兆產業優勢,發展兩兆產<br />

業相關的半導體材料、構裝材料以及顯示器材料;同時建議以長期發展<br />

的眼光與視野,投入高風險但具未來之產業,如發展能源材料、可撓式<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5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54<br />

顯示器材料,以確保未來新興電子產業之競爭優勢。建議政府採取下列<br />

之行動方案:<br />

獎勵材料前瞻研究,培養跨領域整合人才。<br />

建構測試服務平台:結合產業上中下游,以及設備、材料廠商的合作,<br />

除減少材料的測試成本外,方有機會開發量產機台。<br />

建立國內技術能量:協助透過購併國際化工材料公司或技術合作累積<br />

能量,延攬國際技術優秀人才。<br />

推動建立產業標準:結合國內相關業者、機構、產業協會擬定產業標準。<br />

配合國際環保法規發展:評估環保法規管制對產業衝擊影響及因應策略。<br />

(二)次世代太陽能源<br />

由於環境壓力與日俱增,傳統石化能源儲量日漸稀少,以及環保意<br />

識的興起,自 2003 年起全球太陽能市場即以每年 40%左右的速度快速成<br />

長。台灣的太陽能相關產業受惠於這股風潮,近三年來新公司成立如雨<br />

後春筍,而全球相關廠商和研究單位對於太陽能產業未來的發展亦保持<br />

高度正向的看法,太陽能市場未來的發展令人期待。有別於第一代太陽<br />

能電池技術,次世代太陽能源技術的模組成本及發電成本皆可大幅降<br />

低,凡是 <strong>2015</strong> 能達到模組成本為每瓦 1.5 美元或是發電成本為每度 15<br />

分美元的太陽能源技術就屬於次世代太陽能源技術的領域,目前全球主<br />

要太陽能產業發展國家皆將次世代太陽能源技術列為主要發展的重點。<br />

台灣在發展次世代太陽能源技術的最大利基,一方面為利用台灣在<br />

半導體、平面顯示、和 LED 產業的既有基礎,以基礎技術共通的特性,<br />

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台灣在第一代太陽能電池領域已初步站穩腳步,<br />

在市場和資金面累積相當的資源。藉著這兩項優勢,未來臺灣的太陽能<br />

產業可朝向以下兩個方向發展:掌握關鍵技術建立次世代太陽能源技術<br />

自主的能力,以及提升設備和材料的自製率。


由於臺灣資源有限,發展太陽能產業必需篩選關鍵技術,以求進一<br />

步聚焦。篩選的主要考量為技術的重要性(包括市場規模、台灣相對於全<br />

球的佔有率和成長性)及風險性(包括技術風險與非技術風險)。重要性高<br />

且風險程度為中或低的技術為優先考慮的對象。以 <strong>2015</strong> 年為目標,臺灣<br />

的太陽能產業應考慮的次世代太陽能源技術包括:薄膜太陽能電池、聚<br />

光型太陽能電池、以及有機太陽能電池等三類。 兹 將關鍵技術以及促成<br />

臺灣的太陽能產業發展所必需的策略,概述如下:<br />

1.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br />

薄膜太陽能電池涵蓋矽薄膜(包括非晶矽、非晶矽與微晶矽的堆疊結<br />

構)、碲化鎘、銅銦鎵硒等不同技術。由於台灣在平面顯示產業的發展已<br />

到達一定的規模,在技術上已具備相當不錯的基礎,而矽薄膜太陽能電<br />

池製程中的部分技術與平面顯示產業具有共通性,使得台灣在發展矽薄<br />

膜太陽能電池已具有初步的優勢。考量技術的市場未來成長性與規模,<br />

以及台灣相對於全球的競爭力,矽薄膜的發展潛力優於其它技術,使得<br />

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成為首選。然而台灣目前在矽薄膜材料和設備的<br />

自給率仍然偏低,因此在產業鏈的發展上,應利用現有製程技術的能量,<br />

從電池與模組切入,提升量產能力與市佔率,再進一步朝設備與材料發<br />

展,和下游系統組裝進行整合。<br />

2. 聚光型太陽能電池技術<br />

台灣在 LED 產業發展完善,擁有最大的 MOCVD 機台數目和產能,<br />

以及 LED 優異的製程能力。由於聚光型太陽能電池的製程技術與 LED<br />

產業雷同,受惠於台灣在 LED 產業完善的發展,使得台灣在聚光型太陽<br />

能電池技術極具發展潛力。在 <strong>2015</strong> 年之前,台灣應可克服在聚光型太陽<br />

能電池技術發展所面臨的瓶頸,特別是在轉換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方<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5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56<br />

面,將可與國際大廠並駕齊驅。另一方面,雖然聚光型太陽能電池技術<br />

非常成熟,但目前投入量產的廠商相對於其它技術而言仍然偏低。因此<br />

在產業鏈的發展上,應從上游切入,進而朝向產業鏈中、下游進行整合,<br />

最後再將最上游的材料及設備納入整體產業鏈的發展。<br />

3. 有機太陽能電池技術<br />

相較於上述的太陽能電池領域,有機太陽能電池具有製程簡單,成<br />

本低廉的相對優勢,使得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未來發展受到重視,但在製<br />

程上仍有許多瓶頸需要克服,在量產時程的預期上較為保守。由於有機<br />

太陽能電池與 LCD 面板產業和 OLED 產業在基礎技術上具有共通性,而<br />

台灣在 LCD 面板產業與 OLED 產業的發展具已有相當不錯的基礎,再加<br />

上台灣已有學界和研究機構投入有機太陽能電池相關技術的研發,已具<br />

有一定的技術自主能力。另一方面,有機太陽能電池技術發展仍在萌芽<br />

階段,各種技術的發展仍方興未艾。對此,專家及學者認為對台灣業者<br />

而言,有機太陽能電池是值得投入的技術領域,並且有機會在 <strong>2015</strong> 年擁<br />

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因此在產業鏈的佈局上,可從最上游的材料切入,<br />

厚植材料方面的基礎研發能力,再進一步向中游的電池與模組與下游的<br />

系統進行整合,最後再朝向異業結合(例如紡織業)發展。<br />

為提高臺灣在次世代太陽能源產業 <strong>2015</strong> 年的市場佔有率,除了關鍵<br />

技術的投入,在策略上政府更應從創新研發、產銷中心、與全球佈局等<br />

三個方向著手,訂定相對應的行動方案。在創新研發能力的提升方面,<br />

必需結合產、官、學、研的力量,全力推動相關產業技術研發,並且透<br />

過各項優惠措施,吸引國內外相關業者來台投資。最重要的是研發人才<br />

的培養,除了國內人才的訓練,同時更需引進太陽能源技術人材,才能<br />

加速提升台灣在太陽能產業領域的競爭實力。此外,政府在相關的基礎<br />

建設、國際規格的制定,以及技術交流與合作上應積極參與,才能創造<br />

台灣次世代太陽能源技術領域發展的有利環境。


(三)高度整合晶片技術<br />

在全球電子產品功能整合與隨身攜帶的風潮帶動下,輕、薄、短、<br />

小、美成為未來產品的發展的趨勢,也帶動高度整合晶片技術的蓬勃發<br />

展。高度整合晶片的定義是指透過高度的功能整合或封裝技術,涵蓋使<br />

用 SoC 或 SiP 相關技術,將原本需透過電路板連結的晶片整合於單一構<br />

裝元件中。<br />

由於台灣在 IC 設計、晶圓代工、記憶體生產及封裝測試的成就,台<br />

灣半導體產業以位居世界領先的地位,而應用創新與系統整合則扮演帶<br />

領台灣半導體產業升級,進而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責大任。本 硏 究深入解<br />

析高度整合晶片未來市場需求與技術供給,構思出其對 <strong>2015</strong> 台灣半導體<br />

產業發展上的願景與實踐策略及行動方案如下。<br />

1. 成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應用創新的大本營<br />

台灣在半導體在晶片設計與生產製造已居全球重要地位,未來應更<br />

貼近市場應用,進而領導潮流。策略首先藉由援引外力來掌握創意,進<br />

而營造創新環境,培養創意人才,深植創新能量。而具體行動方案包括:<br />

舉行國際級設計比賽,收集創意,並營造創新氛圍。<br />

透過入股、併購外國公司,掌握國外創新能量。<br />

學、業界科專,長期鼓勵創新應用開發專案,培養創意人才。<br />

2. 具備世界級系統整合設計的能力<br />

未來整合性系統在軟、硬體的搭配方面重要性增加,台灣應該從掌<br />

握國際標準制訂,建立系統設計平台相關的基礎建設,並培養系統整合<br />

設計人才等方面著手。在掌握國際標準方面,建議以組織聯盟,聯合產<br />

業力量,參與產品應用規格、系統晶片介面標準與系統級封裝產品標準<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5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58<br />

之制訂;如 Common Bus、Interface Standard、3D IC 與 PCB 嵌入式被動<br />

元件技術在無線通訊晶片組或記憶模組的標準。同時利用入股、併購外<br />

國 EDA 公司,參與國際設計平台標準定義,掌握 System Level Design<br />

Tools(design, verification, synthesis)資源。另一方面則推廣、成立 IP<br />

Bank,投資關鍵 IP,建構完整系統設計基礎建設,並強化專利掌握力。<br />

而系統設計人才的培養,則需要學、業界及政府更密切的合作,長期支<br />

持相關計畫以累積人才能量。以成就具備整合軟體硬體的系統設計能<br />

力、掌握產品應用國際標準制訂的能力及具備處理器自主技術的目標。<br />

3. 實現半導體生產製造的領先地位<br />

過去台灣在半導體生產製造的成就,提供了晶片設計產業一個成長<br />

茁壯的溫床。唯有持續加強台灣既有優勢,一方面獎勵製程技術 硏 發自<br />

主,率先實現 22nm/450mm 製程技術量產、具備次世代記憶體技術自主<br />

能力及整合 3DIC 及 PCB 嵌入式被動元件封裝等技術;另一方面援引外<br />

力,加速掌握關鍵技術自主能力,實現技術領先,才能實踐台灣在高度<br />

整合晶片及電子系統產品的領先地位。重要行動建議歸納如下:<br />

成立國際先進製程硏發聯盟,以次世代記憶體及 22nm/450mm 製程試<br />

產線,作為研發載具,整合國際資源,創造技術領先,實現世界半導<br />

體生產製造龍頭地位。<br />

透過入股、購併國際公司或 IP 授權,掌握次 193nm 微影製程及多核心<br />

處理器等關鍵技術。<br />

業、學界科專,長期支持晶片及系統節能設計、無線通訊(RF)製程技<br />

術及 RF CMOS 元件開發、3D IC 與嵌入式被動元件技術開發專案,建<br />

立技術領先。<br />

IC 功能整合的關鍵技術可歸納成三大類:平台設計技術、製程微縮<br />

與整合、多晶片封裝技術。經過研究團隊與專家多次討論後,辨識出七


項重要關鍵技術,依其重要性排序為:低耗能晶片技術、RF 無線通訊技<br />

術、SoC 設計技術、製程微縮技術、晶片堆疊封裝技術、異質整合封裝<br />

技術及多核心處理技術。除了多核心處理技術外,其餘六項屬於中風險<br />

技術,建議台灣投入之策略思維以強化產業競爭優勢為優先,而多核心<br />

處理器的重要技術,目前皆掌握在國際大廠如 Intel、ARM 之手上,台灣<br />

跨入障礙極高,風險性相對而言最高,故策略思維以降低投入風險為主<br />

軸。<br />

由於晶片趨勢走向整合,高度整合晶片即將對多項單一功能晶片造<br />

成全面性的取代,預估未來高度整合晶片將出現殺手級應用,如 SSD 固<br />

態儲存裝置、無線通訊整合晶片(手機、數位相機)及 PC on Chip 等,均<br />

有可能在 2012-2016 年時實現,將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 <strong>2015</strong> 年跨越參兆<br />

元鴻溝的機會。有鑒於台灣半導體產業鏈高度垂直分工的現象,未來發<br />

展系統整合的各項關鍵技術,必須整合上中下游資源才能達成,也因此<br />

系統廠商、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及 EMS 的相互合作、資源共享,是成功<br />

的關鍵。<br />

半導體產業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主導市場的趨勢下,產品應用創新與<br />

功能整合是致勝之道,台灣未來除了持續拉開技術進入障礙外,也要開<br />

發服務型態及內容的創新,以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br />

由以上建議來看,台灣要成功發展高度整合晶片,廠商及政府都將<br />

扮演重要的角色,國內廠商應擺脫傳統發展成熟產品的方式,要大膽投<br />

入前瞻產品的開發,政府應提供足夠的誘因及良好的研發環境,讓廠商<br />

在研發過程無後顧之憂,兩者如相輔相成,必將帶領台灣走向研發創新<br />

的新時代。<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5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60<br />

(四)先進顯示系統技術<br />

顯示元件為重要之人機介面裝置,廣泛應用在所有電子產品,市場<br />

規模龐大,加上對環保、輕薄等需求日益提高下,廠商持續投入各種低<br />

耗電、更輕薄的新興顯示技術開發,預期 <strong>2015</strong> 年以前市場規模將持續快<br />

速成長。2006 年台灣顯示系統產業產值達台幣 1 兆 2 千億元,與半導體<br />

並列為台灣兩兆產業,顯示技術的相關應用產業橫跨面板、半導體、塑<br />

化、材料、鋼鐵、印刷電路板等多項產業,因此先進顯示技術相關產業,<br />

除了扮演台灣顯示產業持續保持目前競爭的優勢外,更具有帶領如塑<br />

化、鋼鐵、印刷等基礎產業提升附加價值的功能,將可成為帶動台灣經<br />

濟及產業升級的火車頭角色。<br />

台灣發展相關先進顯示技術的最大利基,就是利用台灣在半導體和<br />

LCD 面板產業所奠定的基礎上持續發展,以達到:(1)擁有自主生產『先<br />

進顯示系統』的能力;(2)掌握關鍵技術專利;(3)價值鏈在地深化。<br />

需求是創造產業起飛的原動力,本 硏 究依循影響未來生活的發展趨<br />

勢下,根據 <strong>2015</strong> 年的應用情境及其需求,優先展開大型 3D 平面顯示器、<br />

電子紙、3D 立體投影設備及小尺寸個人手持資訊設備等四項應用中的關<br />

鍵技術,並依據該技術未來在持續增強性能(Performance UP)、降低成本<br />

(Cost Down)及對台灣價值鏈發展(Value Chain)的評估,描繪出台灣未來<br />

在這四項關鍵技術上發展的藍圖及策略。重要發現摘錄如下:<br />

1. Flexible AMOLED<br />

由於過往台灣在 Flexible AMOLED 技術已有相當不錯的基礎,除了<br />

專利的課題之外,專家及學者都認為台灣有機會在 <strong>2015</strong> 年之前將相關的<br />

技術課題實現。Flexible AMOLED 在發光材料、基板材料、製程仍有許<br />

多瓶頸待克服,導致業者在量產化的時程較為保守。由於台灣過往已有


相當不錯的 OLED 發展基礎,再加上 Flexible 技術目前仍方興未艾,處<br />

於萌芽期,因此對台灣業者而言,仍有機會在 Flexible AMOLED 的技術<br />

上佔有一席之地。故在產業價值鏈的切入點上,建議可從最上游切入,<br />

厚植材料及設備等基礎研發能量,再進一步向中游的顯示技術及下游的<br />

系統組裝進行整合。<br />

2. 電子紙<br />

專家及學者都認為台灣有機會可在 <strong>2015</strong> 年之前實現電子紙的各種<br />

技術。尤其在靜態對比提升、可收捲、成本競爭力等三項規格,更有機<br />

會在技術實現時程上領先國際廠商。台灣目前雖有業者與研發機構已具<br />

備生產電子紙顯示技術的能力,但其技術來源均為國際廠商授權。且電<br />

子紙目前雖然技術仍相當多元,主流的技術仍未浮現,但各類別的關鍵<br />

的技術均為少數廠商所掌握,想要迴避這些專利進行自主的研發困難度<br />

相當高。不過,儘管技術端已相對成熟,但就量產端而言,實際投入量<br />

產的國際廠商相當有限。故我們建議在產業價值鏈的切入點上,台灣產<br />

業應該充分利用現已掌握的技術能量,直接由系統整合端切入,率先投<br />

入系統量產,藉此擴大整體電子紙產業的規模,再進一步向上整合中游<br />

的顯示技術,最後再將材料及設備納入產業價值鏈中。<br />

3. 3D 平面顯示器<br />

台灣目前 LCD 生產技術足以與日韓等國家並駕齊驅,且具有全球最<br />

多的 LCD 面板產能的優勢,此外,部分企業透過專利授權等方式,已掌<br />

握部分 3D 平面顯示技術,故在發展 3D 平面顯示的技術上,具有一定的<br />

優勢,建議在產業價值鏈的切入點上,台灣產業應該持續發揮既有的 LCD<br />

生產優勢及已掌握的技術能量,由中游的顯示技術端切入,再進一步向<br />

下延伸到系統整合端,最後再將材料及設備納入產業價值鏈中。<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6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62<br />

4. 3D 立體投影顯示器<br />

3D 立體投影顯示器,在較低階的產品上,台灣有機會在 2012 年前<br />

量產,但高階的產品,則在 <strong>2015</strong> 年之前都不太可能實現。在我國 3D 立<br />

體顯示技術開發上,除工研院有投入 3D 投影顯示的研究之外,台灣幾<br />

乎不具備 3D 立體顯示的相關研發能力。再加上目前 3D 立體顯示主流技<br />

術規格仍未確立,僅有少數廠商掌握其中的專利,故應有很高機會迴避<br />

這些既有專利,進行自主專利的研發與掌握,但因台灣在 3D 立體顯示<br />

領域所累積的能量實在有限,欲直接投入 3D 立體顯示技術的研發其困<br />

難度相對還是不低,建議在產業價值鏈的切入點上,台灣產業應直接由<br />

系統整合端切入,率先投入系統量產,再進一步向上整合中游的顯示技<br />

術,最後再將材料及設備納入產業價值鏈中。<br />

為達成『台灣擁有自主生產先進顯示系統能力』的願景,必順透過<br />

強化顯示技術 硏 發能量、掌握關鍵專利及價值鏈在地深化等目標的達<br />

成。具體行動中,最重要的仍是相關人才的培育,特別是在 R&D 人才<br />

這一方面。又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各國先進顯示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br />

故如何在此時建構適合先進顯示技術發展的產業環境及相關載具平台,<br />

將是未來台灣在先進顯示技術上能否脫穎而出,並與國際大廠分庭抗禮<br />

的關鍵。相對應的具體措施則包括推動產官學研跨領域合作、充實研究<br />

與發展之相關基礎建設、擴充研究開發基金之補助、推動應用所需之基<br />

礎建設及補貼新技術採用者。<br />

台灣政府對於科技產業的發展不遺餘力,例如先前為了推動顯示器<br />

產業的發展,政府對業者積極提供服務及協助,除了包括以促產條例優<br />

惠措施推動產業投資、結合產學研機構培育人才,並擴大引進海外高科<br />

技人才外,還針對製造所需的水、電與土地協助排除投資障礙以促進民<br />

間投資。此外,影像顯示產品多受到相關法令及基礎建設的影像,如數<br />

位電視的開放時程及無線基礎網路的佈建是影響液晶電視及個人手持設


備成長的關鍵。為了在先進顯示系統上能獲得具有國際級競爭的地位,<br />

台灣政府在相關基礎建設、國際規格的制訂及參與上,必須更加積極,<br />

以創造台灣的商務發展基礎。<br />

由於台灣本身內需市場有限,加上並無夠大的國際品牌做支撐,因<br />

此,目前台灣業者多以專業代工者自居,而較少來自需求端功能的創新。<br />

而這樣的結果,也導致台灣業者在先進技術的發展上,落後歐美日等大<br />

廠,無法先一步看到市場的需求,進而開發出具有市場性的產品或技術。<br />

台灣雖然市場規模不大,研發基礎也相對較小,但如能鎖定影像顯示產<br />

業中的特定領域形成產業基礎。再加上,台灣金融市場活絡尤勝日本等<br />

國家,對正計畫擴大業務的國際設備及原物料大廠而言,可能在台灣進<br />

行策略性投資,讓上游關鍵元件深耕台灣。<br />

(五)永續建築技術<br />

基於聯合國以「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為人類共同<br />

未來之期許,也順應前期研究-「<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對<br />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生活型態先驅者」的目標設定。「永續建築」技術<br />

群組的發展策略,不但在「環境永續」的命題上,被賦予提升國人生活<br />

品質、乃至確保後世子孫環境資產的使命,同時在「經濟成長」與「社<br />

會公義」方面,也必須亟思兼容並蓄的可能性。<br />

相較於半導體或光電顯示等高科技產業強調技術優先的線性發展模<br />

式,欠缺量產規模但內涵卻又包羅萬象的建築產業-特別是對講究生態<br />

平衡、反璞歸真的永續建築而言-更是難以單純藉由技術藍圖的評價或<br />

分析,來獲取完善的發展策略。<br />

藉由各方賢達與專家的指導與討論,我們嘗試以跳脫既有科技產業<br />

思惟之方式,藉由跨國個案與評鑑指標之分析,逐步歸納當前永續建築<br />

的發展潮流與關鍵技術。<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6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64<br />

1. 關鍵技術效益評估<br />

在迴避能源短缺威脅並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前提下,針對節能與減<br />

廢兩項目分別進行效益評估後發現‥對強調生活實踐的永續發展前提而<br />

言,與其一味促進「新建」、「回收」,其效益尚不如施以局部的建築採光<br />

或通風的改善;此外,在「利用先端科技來達成開源」的構想,也遠不<br />

如「日常生活節能」來得具備經濟與效益性。<br />

2. 關鍵技術定位分析<br />

在技術項目與群組之分類方面,根據我國綠建築指標所論及之技術<br />

項目,加以各國指標、先進國實例與當前永續節能等相關技術藍圖之應<br />

用技術與概念,共計彙整六十種主要技術類別及十七類群組關係。<br />

至於在相關技術藍圖之分析中,我們也歸納出下列三項主要發現;<br />

(1) 建材技術與設計手法的改良與普及-當前永續建築相關建材技術與<br />

設計手法,研判將在 <strong>2015</strong> 年高度成熟化,其後則由更高層次之智慧<br />

型熱電最佳化控制與平準供應技術,再造下一波的創新發展。<br />

(2) 建物技術的跨領域與整合-在 Ubiquitous 與 Sensor Network 的網通技<br />

術與建材技術的漸次整合下,建築智慧化的發展將提升至資源效能的<br />

整合化與最佳化管理層次,佐以住宅性能評估等管制措施,將可顯著<br />

改善各式老舊建物的耗能效果。<br />

(3) City Energy Network 的重整與創新-伴隨次世代交通運輸系統所需之<br />

氫能與新式家用燃料電池的陸續面市,現行由電力公司集中供電與家<br />

戶自設再生能源之分散供電體系,勢將朝向全盤納入包括瓦斯(熱<br />

能)、工業廢熱與家用燃料電池等多元能源體系發展。<br />

藉由上述分析與歸納,施政部門可以視各地的需求狀況(陽光、空<br />

氣…)、施政內容(新案開發、舊案改建)、建築類型(廠辦、住宅)與技術


取得(英國、德國、日本等)等條件之差異,施以不同的技術手段。此外,<br />

在施政的順位上,也可利用四大面向的順時針循環(私部門主導/日本零<br />

光熱住宅模式)或是逆時針循環(公部門主導/北歐永續城市模式)之概<br />

念,來設定永續目標之達成路徑。<br />

3. 技術發展與策略建議<br />

盱衡當前的海內外環境局勢與科技創新之走勢,我們試做了一套具<br />

備廿四種狀況的情境體系,並與微笑曲線的價值環節進行對照設定。並<br />

基於無悔策略之發展,針對「一刻千金」之情境,提出了下列技術發展<br />

之藍圖與策略建議;<br />

所謂「一刻千金」之情境係指;在外在環境極度嚴峻,且科技進展<br />

快速,競爭對手林立的局勢下,溫室氣體管制成效平平,人均排放量卻<br />

名列前茅而備受關注的台灣,極可能遭受歐盟與日本等地業者,以不符<br />

永續發展之名義而施以非關稅貿易壁壘之封鎖。在技術優勢相對不足,<br />

關鍵材料又受制於人的處境下,施政部門必須在內外交迫的窘境中,考<br />

慮依循日本模式,以「設備導向」與「整合創新」等應急措施-包括制<br />

震系統所需之 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與壓電感應元件(SB5)、設<br />

備導向之 LED 照明模組與所需之照明元件(SB12)、開發再生能源之集中<br />

式發電廠(SB14)、BIPV 模組與太陽能面板(SB13)、維護水資源之防水材<br />

料與節水設備、符合永續概念之建材與其預鑄模組(SB1~4)、以及跨領域<br />

整合應用之 ESCO、xEMS 與綠景建置等手段,以求緊急抑制國內工業與<br />

住商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br />

至於配套措施方面,鑑於海外局勢不利出口擴張,且國內經濟的成<br />

長又備受貿易封鎖之影響而難有突破,施政部門宜考慮各種積極的獎助<br />

措施,導引材料、光電、資訊與營建產業,進行跨領域合作,共商各種<br />

產品整合與創新服務的可能性並擴大內需。另一方面,則須同步利用法<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6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66<br />

規、電價、乃至鼓勵再生能源使用等措施,刺激消費者主動消費相關產<br />

品與技術服務,俾收藉助民間力量來過渡嚴峻國際局勢之效益。<br />

在技術發展藍圖方面,「一刻千金」的情境,本就意味著一個時空條<br />

件不利於台灣深耕相關技術的景況。在此景況下,循序實現 Sustainable<br />

Building、Sustainable Community 與 Sustainable City 的時空壓力將十分<br />

緊迫,是以在技術策略的發展藍圖上,建議政府應考慮扮演優先促進產<br />

業發展之角色,藉由「催生產品導向之相關技術」與「獎勵異業合作之<br />

整合與創新」等手段,協助業界開發各式低碳技術與節能商品,並以家<br />

戶與社區之永續化,構成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之主要力量。<br />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大業徐圖」之情境,此種模式固然也可能<br />

在應急的手段下達成危機處理的目標,甚或可能因為產政學研的積極動<br />

員與國內經驗的累積,讓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獲致前述低碳產業所創造<br />

的龐大商機。但相對地,對於「永續台灣」等長期目標的發展,則可能<br />

因為欠缺全盤與前瞻的規劃,以致增添跨社區整合乃至永續城市規劃的<br />

困難度。是以在後續技術的觀測(Signpost)方面,建議應及早佈局如家用<br />

燃料電池、次世代 xEMS 與 City Energy Network 等次世代多元能源網路<br />

之整合技術,以減少日後整合永續城市時所產生之事倍功半之風險。<br />

最後,基於「無悔策略」(no-regret policy)之觀點可知,「一刻千金」<br />

之情境,雖然在所有 24 種可能的發展中,是對台灣最為不利且深具挑戰<br />

之景況,但相對地,若能及早因應,則也將是最有機會讓台灣在經濟發<br />

展、環境永續與社會公義之間,取得較高綜效的契機,值得當局及早因<br />

應並展開技術研發、產業推動與法規整備等相關規劃。<br />

(六)精密機械技術及設備技術<br />

精密機械係一高度科技整合技術,主要針對精密製造設備及系統進


行設計、分析、模擬與製造,期望提高對精密製造設備的生產製造品級、<br />

效能與生產力。其範疇包括精密工具機、各式物理、化學或綜合形式的<br />

製程設備,特別是半導體、平面顯示器、新興能源與環保、生技醫藥及<br />

其他新興高科技產品製造所需高精密製程設備、模具、精密量測設備及<br />

關鍵零組件等。<br />

台灣面臨產業外移的困境,失業率攀升。精密機械技術的產業關聯<br />

性大,若要使產業根留台灣,必須深耕精密機械技術,再思考如何與高<br />

科技產業結合,尋找具創新突破之技術與產品。<br />

以精微化、智慧化、系統化來提昇競爭力是臺灣精密機械產業的發展<br />

願景。<strong>2015</strong> 年的發展目標則是以規劃深化機械共通性核心與製造技術,使<br />

台灣機械產業能成為國際先進製造設備之技術先驅者,並提高國內新興高<br />

科技產業所需之製程設備自製率,使國內高科技產業取得國際領先地位。<br />

因機械產業範疇廣泛,於研發資源有限的前提下,為了達到產業發<br />

展的願景與目標,必需篩選重點產業,找出值得優先投入的關鍵技術。<br />

為了促進精密機械的本業發展,並帶動其他關聯產業之同步躍升,台灣<br />

應聚焦於工具機、微奈米製程、平面顯示製程設備及太陽能光電設備等<br />

四個重點產業。台灣值得優先投入之技術項目有 20 項,包括:<br />

先進工具機相關技術:包括高精度高穩定工具機技術、複合化技術、<br />

智慧回饋補償與效能監控調整技術、微型(Meso scale)工具機技術。<br />

微奈米製程與設備相關技術:包括奈米定位及對準技術、精密鍍膜技<br />

術、R2R 轉印成型技術、MEMS 技術、奈米光學檢測技術。<br />

平面顯示製程設備相關技術:包括電漿鍍膜技術、自動光學檢測技術、<br />

Roll to Roll 運動平台技術、雷射電極圖案成型技術、連續真空鍍膜技術。<br />

能源機械設備相關技術:包括微晶矽薄膜鍍膜技術、高效率 LED 製造<br />

技術、大面積電漿鍍膜技術、燃料電池技術、連續真空 R2R 鍍膜技術、<br />

量子點太陽電池鍍膜技術。<br />

第<br />

五<br />

章<br />

關<br />

鍵<br />

產<br />

業<br />

科<br />

技<br />

藍<br />

圖<br />

16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68<br />

上述 20 項優先投入技術中,有 5 項關鍵技術預估於 <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有<br />

機會能趕上國際技術水準,包括:Roll to Roll 轉印成型技術、電漿鍍膜<br />

技術、奈米光學檢測技術、高效率 LED 製造技術、控制系統技術等五個<br />

重點技術項目。<br />

除了重點應用產業的選擇與關鍵技術的研發,下列發展策略與行動<br />

方案更是達成 <strong>2015</strong> 年精密機械發展之願景與目標所不可或缺:<br />

1. 工具機以深化機械準確性技術為基礎,關鍵零組件為輔,發展高精度、<br />

高信賴性加工設備,以提升產業附加價值<br />

重點方向為發展高階控制系統技術,及結合控制與 IT 技術,發展智<br />

慧製造加工系統<br />

2. 以精密工具機技術為基礎,結合奈米製程技術,研發如平面顯示、太<br />

陽能光電領域所需之製程設備<br />

重點方向為發展薄膜鍍膜製程設備技術、R2R 製程設備技術<br />

3. 針對半導體產業技術之發展,以國內晶圓代工實力,應以吸引國際領<br />

導廠商來台設置研發中心,共同研發次世代奈米製程及線上光學檢測<br />

技術,其中深化之封裝技術,未來可應用於大面積高亮度 LED 照明設<br />

備之開發<br />

4. 擴大產學研聯合研究,籌組產品研發聯盟,推動一機一聯盟開發高階產品<br />

5. 結合上中下游體系,建立產業供應鏈<br />

建立整機廠與零組件廠交流平台,協助零組件廠發展整機廠所需之<br />

高階零組件;建構特有設備實驗生產線,發展驗證設備及關鍵零組<br />

件研製技術<br />

6. 規劃大型產學研之前瞻研究計畫,以吸引教授及學生投入機械領域進<br />

行研究及人才的交流;及推動精密機械產業技術學院,培育高階機械<br />

研發人才


第六章 產業機會探索:服務業中長期發展思維<br />

一、台灣服務業需尋求突破性成長<br />

隨著台灣經濟發展,服務業占 GDP 比例逐年升高,至 2003 年已突<br />

破 70%,成為台灣經濟之重要結構。然而,仔細觀察台灣 GDP 內涵,在<br />

服務業項下除了一般所認知的各項服務產業外,尚包括「政府服務生產<br />

者」、「住宅服務」、「其他生產者」、「進口稅」、「加值型營業稅」五類(以<br />

下簡稱「稅/政府服務等」),此五類在經濟發展的角色扮演上較為被動,<br />

以政府服務生產者為例,主要組成為公務人員薪資,而住宅服務則以房<br />

屋租金為評估標的,因此,此五類視經濟景氣決定大小,故將此五類與<br />

服務產業進行區別。於 2006 年此五類約佔 GDP 之 21.86%,扣除此五類<br />

占比,實際上各項服務產業於 2006 年僅占 GDP 之 49.80%,顯示台灣服<br />

務產業的發展仍有許多成長空間。<br />

在此前提之下,若為配合經建會 <strong>2015</strong> 年達成人均 GDP 3 萬美元之<br />

目標,假設農業、工業以及「稅/政府服務等」於 <strong>2015</strong> 年均可達成目標<br />

GDP 占比,則服務產業於 <strong>2015</strong> 年占 3 萬美元 GDP 之目標比例,需有 58%<br />

之占比。<br />

第<br />

六<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中<br />

長<br />

期<br />

發<br />

展<br />

思<br />

維<br />

16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70<br />

服務業樂觀成長下<br />

仍差距1.7 仍差距 1.7兆<br />

服務業<br />

49.8% 服務產業5.9兆<br />

71.65%<br />

21.86% 稅/政府服務等2.6兆<br />

26.81%<br />

1.53%<br />

工業3.1兆<br />

農業0.18兆<br />

2006年<br />

GDP 11.8兆<br />

7.34%成長率<br />

<strong>2015</strong>服務產業<br />

目標12.9兆<br />

<strong>2015</strong>服務產業<br />

58%<br />

目標12.9兆<br />

服務產業11.2兆<br />

(CAGR 9%)<br />

(50.14%)<br />

稅/政府服務等4兆** 18.1%<br />

工業5.1兆**<br />

農業0.26兆**<br />

<strong>2015</strong>年<br />

GDP目標22.3兆<br />

服務產業需有<br />

突破性成長!<br />

22.7%<br />

1.2%<br />

服務業<br />

76.1%<br />

(依過去成長預估) 服務產業需有<br />

*依據政府預估<strong>2015</strong>年服務業佔總GDP之76.1%為基,『稅/政府服務等』五類每年以<br />

5.04%成長,至<strong>2015</strong>年比重為18.1%,預估<strong>2015</strong>年服務產業佔比應為54%<br />

* 假設 <strong>2015</strong> 年附加價值率與 2006 年相同,考量「服務產業」與「稅/政府服務等」之比重,服<br />

務產業之附加價值率約 57.57%<br />

圖 6-1 台灣服務產業自然成長動能不足以支撐 3 萬美元目標<br />

然而,若以過去 15 年台灣服務產業之年複合成長率 7.34%預估,至<br />

<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服務產業附加價值僅能達到 3 萬美元 GDP 之 50.14%,亦即<br />

依循過去 15 年之自然成長動能,與目標將有 1.7 兆 GDP 之差距,以附<br />

加價值率 57.57%計算,產值將有約 3 兆台幣之不足。因此,台灣服務業<br />

若依循過去的成長軌跡,將難以達成 3 萬美元發展目標,台灣服務業應<br />

尋求突破性成長!<br />

依照上述假設推估,台灣服務產業在扮演支撐台灣經濟成長主要動<br />

能的角色下,已無法維持過去成長軌跡與模式,勢必要尋求突破性成長。<br />

因此,對於台灣服務業的發展,若期望以過去發展軌跡產生瞬間的產值<br />

增長,將無法改變服務業近年來成長力道不足的情況,應以服務業中長<br />

期發展的角度加以規劃,思索如何讓服務業產生質變與量變,並對服務<br />

業以外的其他產業引發帶動的效果。


全球服務業<br />

現況與需求<br />

台灣服務業發展<br />

現狀與困境分析<br />

台灣<br />

服務業發展<br />

關鍵方向<br />

台灣服務業發展<br />

優劣勢分析<br />

各國服務業<br />

發展策略<br />

中長期服務業<br />

發展策略思維<br />

與建議<br />

圖 6-2 服務業中長期發展關鍵與策略研究架構<br />

在台灣服務業亟需突破性成長的之下,主要從描述世界各國服務業<br />

之發展現況與趨勢,接著分析台灣服務業發展現況與目前遭遇困境,以<br />

釐清台灣服務業發展關鍵方向。此外,為能達成服務業發展關鍵方向,<br />

特別分析台灣服務業發展環境之優劣勢,以及特定國家之服務業發展策<br />

略,做為策略擬定之參考因素,最後提出四項台灣服務業中長期發展策<br />

略,期望協助彌平台灣服務業發展目標差距。<br />

二、全球服務業發展現況與趨勢<br />

(一)世界已向服務經濟轉型<br />

根據 WTO(2006)統計,目前服務業產值占全球生產毛額(Gross<br />

Domestic Product, GDP)已超過 2/3,近年來服務經濟更被視為是全球新<br />

經濟發展的主要焦點。尤其以先進國家的產業結構觀察,自 1970 年起服<br />

務業占 GDP 比重有逐年上升之趨勢,已開發國家自 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br />

陸續進入服務經濟時代,顯示其產業結構發生了革命性變化。<br />

第<br />

六<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中<br />

長<br />

期<br />

發<br />

展<br />

思<br />

維<br />

17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72<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G<br />

D<br />

P<br />

占<br />

比<br />

%<br />

80<br />

75<br />

70<br />

65<br />

60<br />

55<br />

50<br />

(<br />

45<br />

)<br />

40<br />

美國 英國 荷蘭 德國 日本<br />

芬蘭 韓國 愛爾蘭 台灣<br />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br />

資料來源:OECD Factbook 2006-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tistics;經建會整理<br />

(2006/07)<br />

圖 6-3 各國服務業 GDP 占比<br />

美國在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率先向服務型經濟轉型(服務業在經濟中<br />

的比重超過 60%即為服務型經濟),此後英國在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德<br />

國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日本在 90 年代初相繼實現向服務型經濟的轉<br />

型,由此帶動了世界經濟結構向服務業為主的轉變。與此同時,開發中<br />

國家亦緊跟時代潮流,普遍進入服務業發展和比重迅速提升時期,服務<br />

業增加值佔 GDP 的比重從 1990 年的 45%提高到 2004 年的 52%,其中<br />

一些國家也已實現或接近服務經濟的轉型,台灣則自 1995 年服務業占<br />

GDP 超過 60%後,邁入服務型經濟。<br />

(二)全球服務貿易高度成長<br />

隨著全球市場的開放程度漸高,服務業出口對總貿易量逐漸具關鍵<br />

性影響。根據 WTO 統計,全球商業服務(commercial services)的出口總


值,自 1980 年開始每年平均成長 7.6%,其成長的速度甚至高於商品貿<br />

易(平均 6.6%),直至 2006 年全球商業服務的出口總計達 2.7 兆美元,並<br />

占全球(服務及商品)貿易近 20%。就各國服務貿易現況而言,美國服務<br />

貿易居世界之冠,共占世界服務貿易的 26.7%,另外,美國、英國、法<br />

國、義大利等國的服務貿易收支呈現順差,而眾所注目的中國大陸,其<br />

服務貿易亦在成長中。<br />

目前各國正積極思考如何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在未來,服務貿易之<br />

質與量將更受重視並持續擴張,假以時日,對於服務貿易推動,若能達<br />

成不同發展程度國家之間的共識,對服務貿易的成長將更具推動力量。<br />

(三)各國服務業發展策略<br />

為瞭解各國服務業發展現況,分析包括美、英、日、愛爾蘭、荷蘭、<br />

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對於服務業及服務貿易之推動措施,做為台<br />

灣服務業發展策略之參考。<br />

綜觀各國服務業發展歷程與策略,主要可歸結幾個共同點如下:<br />

1. 有鑑於全球化造成國際貿易(含服務貿易)的蓬勃發展,各國服務業為<br />

能與國際接軌,多積極推動服務貿易或各項開放措施。<br />

2. 為能順利發展服務產業,背後之基礎營運環境與法規制訂需跟進修<br />

正,並能符合國內外需求。<br />

3. 服務業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支援及執行,因此各國對於服務業人才的培<br />

訓與引進多採取積極手段,期望提昇國內人力素質外,亦擴大鼓勵國<br />

外服務業人才進入國內就業。<br />

4. 為有效發展服務業,各國政府單位亦積極配合國家發展政策,在教育、<br />

金融、貿易外交等單位,均全力輔助服務業的發展。<br />

5. 部分國家依據其市場條件與經濟成長需求,選定特殊服務產業做為主<br />

要推動方向。<br />

第<br />

六<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中<br />

長<br />

期<br />

發<br />

展<br />

思<br />

維<br />

17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74<br />

三、台灣服務業發展現況與困境<br />

以台灣服務業的發展現況與困境觀之,大體呈現低實質成長、低勞<br />

動投入、低國際競爭力、服務業法規跟不上發展腳步,但卻擁有高 GDP<br />

占比的情況。<br />

(一)台灣服務業占 GDP 比例及成長率<br />

就服務業成長狀況觀之,回顧過去(1981-2006 年)台灣產業結構,發<br />

現農業占我國 GDP 比重逐年下降,至 2006 年只占整體產業之 1.53%;<br />

工業亦逐年下降,至 2006 年降至 26.81%;服務業占台灣 GDP 比重則逐<br />

年上升,至 2006 年已達到 71.65%,以各服務業細項占 GDP 比重觀察,<br />

前三大產業分別為批發及零售業、金融及保險業、以及運輸、倉儲及通<br />

信業,此三大產業約佔服務產業之七成。<br />

以各級產業對經濟成長率之貢獻觀察,自 1996 至 2006 年間,農業<br />

與工業對我國經濟成長率貢獻頗低,分別為 1%及 1%~2.5%之間,服務<br />

業對我國經濟成長率貢獻度(除了 2001 年以外)約在 2.3%~5.1%之間,但<br />

自 1996 年以來有逐年下降的趨勢。<br />

10.00%<br />

5.00%<br />

0.00%<br />

-5.00%<br />

-10.00%<br />

GDP實質成長率 製造業實質成長率 服務業實質成長率<br />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br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國內各業生產毛額(93SNA),2007.08.23,ITRI/IEK 整理(2007.11)<br />

圖 6-4 我國服務業、製造業實質成長率及經濟成長率比較


就服務業實質成長率觀察,亦顯示服務業近年來成長力道日漸薄<br />

弱,在 2006 年時服務業成長率(3.61%)甚至低於農業成長率(5.38%)。在<br />

服務業各業實質成長率方面,近幾年來承擔服務業實質成長率前三名之<br />

產業分別為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以及不動產及租賃業,在服<br />

務業佔比最大的前三大產業中,僅批發及零售業對服務產業的成長貢獻<br />

最大,其他規模較小的產業,即使成長率高,對整體服務業之貢獻亦有<br />

限,因此,不利整體服務產業之成長。<br />

無論是從貢獻度及成長率來觀察,均發現近年來占我國 GDP 比重逐<br />

漸增加的服務業,並未相對提升對經濟的貢獻度,且其實質成長率比 GDP<br />

成長率還低,這樣的情形與美、英、荷蘭等以服務業為主的先進國家,<br />

其服務業的實質成長大都在整體 GDP 經濟成長率之上完全不同,除了反<br />

映台灣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度尚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之外,更發出一大警<br />

訊-在面對我國產業轉型之際,若只是單靠工業支撐經濟成長率,而服<br />

務業無法獲得成長,恐將拖垮我國經濟發展。<br />

(二)台灣服務業對就業貢獻較低<br />

比較台灣服務業與其他各國服務業就業狀況,2006 年服務業占 GDP<br />

達 71.65%,與其他國家相近。但服務業就業人數占整體就業人數比重僅<br />

58.0%,無論就絕對比例或服務業占 GDP 相對值比較,其比例均低於其<br />

他先進國家,2006 年美國服務業就業人口占整體就業人數比重為<br />

76.4%(服務業占 GDP 比例 78.2%)、德國 67.9%(服務業占 GDP 比例<br />

72.1%)、日本 66.4%(2005 年服務業占 GDP 比例 68.7%),各國均高於台<br />

灣;若與亞洲四小龍相比,台灣的服務業就業人口占整體就業人數比重,<br />

在四個國家中排名亦落後。<br />

第<br />

六<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中<br />

長<br />

期<br />

發<br />

展<br />

思<br />

維<br />

17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76<br />

目前台灣服務業吸納的就業人口能力僅比中國佳,與其他先進國家<br />

相比則為弱,顯示我國服務業創造就業效果較低,在未來,若服務業發<br />

展需負擔就業人數的分配,宜思考如何發展可帶動就業機會之服務產業。<br />

(三)台灣服務貿易背離國際趨勢<br />

就台灣服務貿易現況觀察,歷年台灣服務業進口均大於出口,1995<br />

年至 2005 年間出口值從 149 億美元上升至 256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br />

5%,與全球服務業貿易相比較,低於全球服務業出口的 6.7%。同時,<br />

以近年來台灣服務進出口相對台灣本身貿易總額,以及世界服務進出口<br />

比例觀察,均具有逐年衰退的現象,以 RCA 指數進行各國服務業出口競<br />

爭力比較,台灣之服務業貿易出口競爭力亦明顯低於其他國家,顯示台<br />

灣競爭力亦不及世界平均水準。<br />

台灣服務出口占出口總貿易額 台灣服務進口占進口總貿易比<br />

台灣服務出口佔世界服務輸出比 台灣服務進口佔世界服務進口比<br />

20.00%<br />

18.00%<br />

16.00%<br />

14.00%<br />

12.00%<br />

10.00%<br />

8.00%<br />

6.00%<br />

4.00%<br />

2.00%<br />

0.00%<br />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br />

圖 6-5 台灣服務進出口相對貿易總額與世界進出口比例<br />

2.50%<br />

2.00%<br />

1.50%<br />

1.00%<br />

0.50%<br />

0.00%


針對各服務業歷年入超變化觀察,主要發現除其他商業服務均維持<br />

出口大於進口外,其餘服務業大致是進口大於出口,顯示台灣服務業主<br />

要仍需以進口滿足內需。<br />

表 6-1 台灣歷年服務業貿易結構<br />

2001 2002 2003 2004<br />

單位:10 億美元<br />

2005<br />

出 進 入 出 進 入 出 進 入 出 進 入 出 進 入<br />

口 口 超 口 口 超 口 口 超 口 口 超 口 口 超<br />

運輸服務 3.5 5.5 2 3.7 6.4 2.7 4.4 6.7 2.3 5.3 8.1 2.8 5.9 8.4 2.5<br />

旅遊服務 4 7.3 3.3 4.2 7 2.8 2.9 6.5 3.6 4 8.2 4.2 5 8.7 3.7<br />

通訊服務<br />

營造及相<br />

0.3 0.4 0.1 0.3 0.5 0.2 0.3 0.5 0.2 0.3 0.5 0.2 0.3 0.5 0.2<br />

關工程服<br />

務<br />

0.1 0.4 0.3 0.1 0.5 0.4 0.1 0.5 0.4 0.2 0.6 0.4 0.1 0.4 0.3<br />

保險服務 0.4 0.7 0.3 0.6 1 0.4 0.5 1.2 0.7 0.4 1.2 0.8 0.4 1 0.6<br />

金融服務 0.5 0.7 0.2 0.8 0.9 0.1 0.9 1.1 0.2 1.1 0.9 -0.2 1.5 1.4 -0.1<br />

電腦及資<br />

訊服務<br />

0.2 0.3 0.1 0.1 0.3 0.2 0.1 0.2 0.1 0.1 0.2 0.1 0.1 0.3 0.2<br />

專利權與<br />

商標服務<br />

個 人、文 化<br />

0.3 1.5 1.2 0.3 1.7 1.4 0.2 1.7 1.5 0.3 1.7 1.4 0.2 1.8 1.6<br />

與休閒服<br />

務<br />

0 0.2 0.2 0 0.2 0.2 0 0.2 0.2 0 0.2 0.2 0.1 0.3 0.2<br />

其他商業<br />

服務<br />

11 6.6 -4.4 11 5.9 -5.1 13.5 6.2 -7.3 13.7 8.3 -5.4 12 8.7 -3.3<br />

總額 20.3 23.7 3.4 21.1 24.3 3.2 23 24.8 1.8 25.5 29.9 4.4 25.6 31.4 5.8<br />

資料來源: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br />

進一步與他國相較,2005 年的服務業出口僅較 2004 年增加 1 億美<br />

元,成長率幾乎為「零」,而台灣服務業出口排名,自 2000 年已經連續<br />

六年下滑,從 2002 年的第 18 名逐年滑落至 2006 年的第 26 名,突顯出<br />

台灣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有愈來愈差的情況。由台灣服務貿易現象觀察,<br />

在現今世界服務貿易逐漸擴張之際,台灣服務貿易發展似乎與國際發展<br />

趨勢相背離。<br />

第<br />

六<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中<br />

長<br />

期<br />

發<br />

展<br />

思<br />

維<br />

17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78<br />

(四)台灣服務業法規與發展腳步不一致<br />

就服務業法規跟不上發展腳步觀察,台灣服務業法規制定、整合與<br />

修正經常無法配合業者的需求。歐洲商會就曾於 2005 年提出之年度建議<br />

書中,呼籲台灣勿因過度法規管制,以及兩岸經貿不正常等問題,影響<br />

台灣服務業之區域與全球競爭力。歐洲商會認為台灣是個做生意的好地<br />

方,但若不儘快改善當前的問題,跨國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恐將捨<br />

台灣而改選其他國家。<br />

以個別服務業規定為例,在金融服務業上,仍有不合理且「台灣獨<br />

有」的管制規定,若有投資中國大陸與香港相關之境外基金,需配合台<br />

灣規定,超過一定投資比例,就需退出台灣市場,導致境外基金無法長<br />

期自台灣取得資金,亦不利台灣金融服務業之發展;再以通訊服務業觀<br />

察,目前政府管制機構缺乏中長期發展的概念,讓國內電信、有線電視<br />

業者,以及相關的用戶沒有發展新興應用與服務模式的動機。<br />

此外,台灣服務業專業人才亦需法規的修正加以釋放,以大學院校<br />

的教授觀察,囿於升等制度問題,需專注在學術領域上,無法撥出太多<br />

時間參與產業界之實際應用與發展;台灣醫療服務業擁有全台最優秀的<br />

人才,卻少有人願意進行專業或基礎醫學研究,對於台灣醫療服務業的<br />

突破性發展也有部分影響。<br />

再者,相較於新加坡及韓國積極延攬人才的做法,我國政府對於延<br />

攬海外人才則較為被動。主要除提供外籍人才來台工作單一服務窗口,<br />

國外人才在台薪資、差旅費補助等辦法外,對於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規<br />

定相當嚴格,相對降低國外人才來台就業意願。在吸引海外學生方面,<br />

除吸引留學生至台灣留學外,對於畢業僑生在台工作亦有諸多限制,也<br />

降低優秀僑生在台就業機會。


四、台灣服務業發展與優劣勢分析<br />

為釐清台灣發展服務業之背景環境,進一步從國際級競爭力排名觀<br />

察發現,國際上對台灣的評比,在產業與企業層面上,主要認為台灣具<br />

備高度產業群聚現象、企業成熟度高、技術準備度強、專利權數足夠、<br />

創新能力強、產學研合作普遍等優勢,對於服務業之發展與服務模式之<br />

應用有所幫助;在劣勢方面,主要認為台灣在金融市場成熟度不足、企<br />

業行銷能力不足等方面,不利台灣服務業對外發展。<br />

在國家經濟發展基礎建設上,大多認為台灣在寬頻設施與使用上密<br />

度高、教育品質高、積極培育高級菁英人才等優勢;弱勢則在於財政赤<br />

字及政府債務高、就業市場僵固、政治情勢不穩、投資誘因較低、法規<br />

修正不足等方面。<br />

綜合國際競爭力評價,分析台灣服務業發展之優劣勢如下。<br />

在優勢(發展優勢)部分,主要包括:<br />

(1) 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基礎雄厚、網路設備與使用密度高;<br />

(2) 台灣產業群聚蓬勃發展、上中下游體系完整且已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br />

(3) 我國位居亞太樞紐地位,鄰近廣大市場;<br />

(4) 台灣積極朝向創新經濟體系發展;<br />

(5) 台灣高等教育與訓練品質優良,累積優秀專業人才;<br />

(6) 累積豐厚的營建產業經驗與能量等優勢,將更有利於服務業善用人<br />

才、技術等基本要素,進行服務之應用與發展,並可前進新興市場。<br />

在劣勢(面臨問題)方面,主要由於:<br />

(1) 政府對服務業大多採管制心態;<br />

(2) 政府機關間相互協調不足,發展策略缺乏系統性的思考;<br />

第<br />

六<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中<br />

長<br />

期<br />

發<br />

展<br />

思<br />

維<br />

17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80<br />

(3) 服務業缺乏創意與行銷人才;<br />

(4) 國內對智慧財產權保護認知不足,以及智慧財產權的鑑價機制相關規<br />

範尚未完全建立;<br />

(5) 其他如對於服務他人的觀念較為缺乏;部分服務業在資金籌措方面較<br />

為困難;因產業化努力不足,部分服務業市場狹小或尚未形成等劣<br />

勢,對於服務業的推進產生阻礙。<br />

在威脅部分,主要來自:<br />

(1) 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及香港在服務業發展上均較台灣佳,對新創事<br />

業的管理亦較我國具彈性及即時性;<br />

(2) 中國大陸正快速發展其金融服務業及引進其他服務業;<br />

(3) 目前服務業相關標準之制訂仍由國際大廠主導;<br />

(4) 歐美國家致力發展資訊科技,逐漸成為台灣發展資訊科技之競爭者等<br />

因素,對於台灣服務業邁向國際產生不利因素。<br />

在機會部分,主要有以下幾點:<br />

(1) 我國目前正歷經產業結構轉型期,可積極發展服務業並導入創新機<br />

制,有助促進產業升級及創造就業機會;<br />

(2) 長久以來我國已與國外跨國企業保持良好的關係,台商全球佈局與企<br />

業經營國際化,已構築廣大服務業市場網絡;<br />

(3) 中國大陸目前仍處於製造業的發展階段,台灣產業則已轉型為服務經<br />

濟,有機會及早拉大領先差距,同時,對台灣前進中國大陸市場,具<br />

有極佳的機會。<br />

若可善用台灣服務業發展優勢、掌握機會,並藉由策略的改善消除<br />

劣勢、提升競爭力以與其他國家相互競爭,對於服務業邁向突破性成長<br />

之目標,將有極大助益。


五、台灣服務業發展方向與策略思維<br />

目前全球大多數已開發國家已成為服務經濟體,即使在開發中國<br />

家,亦對服務業多所重視,就世界趨勢觀察,各國開始重視、思考如何<br />

發展服務業,服務業亦已超脫國境內活動,大舉進軍國際。然而,就台<br />

灣服務業發展現況分析,卻背離全球趨勢,台灣服務業主要呈現實質成<br />

長不足,無法成為經濟成長主力,使得經濟成長力道薄弱;服務貿易發<br />

展緩慢、與國際的比較利益相對較弱,無法跟進世界趨勢發展,搶佔國<br />

際市場大餅;法規制度發展對服務產業造成阻礙,不利對內累積服務業<br />

能量,對外與國際接軌等困境。<br />

因此,以中長期發展的角度規劃台灣服務業之發展方向,主要需朝<br />

向「擴大台灣服務產業規模」以及「提升台灣服務產業國際競爭力」兩<br />

項目標前進,未來服務業之發展策略,亦將以實現此兩項目標為主要目<br />

的。<br />

透過服務業發展背景與優劣勢分析,再參考前述各國推動服務業發<br />

展之策略與行動,主要擬定如下四項台灣服務業中長期發展策略,如下<br />

圖所示:<br />

第<br />

六<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中<br />

長<br />

期<br />

發<br />

展<br />

思<br />

維<br />

181


182<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strong>2015</strong><br />

建設營運環境<br />

建設營運環境<br />

成立跨部會<br />

機制<br />

提供服務<br />

出口資訊 法規鬆綁 服務人才<br />

能量累積<br />

建立統計與<br />

監控機制<br />

以現有競爭優勢<br />

供加值服務<br />

提升觀光<br />

服務業位階<br />

靈活運用<br />

服務貿易模式<br />

引進國外頂尖機構<br />

在台灣設點<br />

異業整合,<br />

創造新型態服務業<br />

成立新需求與趨勢<br />

研究中心/計畫<br />

開放政府服務<br />

創造新型態<br />

創造新型態<br />

服務產業<br />

服務產業<br />

創造新型態<br />

創造新型態<br />

服務產業<br />

服務產業<br />

拓展<br />

拓展<br />

服務貿易<br />

服務貿易<br />

拓展<br />

拓展<br />

服務貿易<br />

服務貿易<br />

加值<br />

加值<br />

現有服務業<br />

現有服務業<br />

加值<br />

加值<br />

現有服務業<br />

現有服務業<br />

跨國服務<br />

行銷推廣<br />

圖 6-6 台灣服務業中長期發展策略架構<br />

主要期望透過加值現有服務業、創造新型態服務產業、拓展服務貿<br />

易,解決台灣服務業對經濟成長貢獻不足、缺乏國際競爭力的窘境,此<br />

三大策略並非互相獨立,彼此間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透過三者相輔相<br />

成,將有機會改變服務業的質與變,進一步推動服務業發展成為經濟成<br />

長主力;服務業營運環境的建立,則在暢通服務業發展之環境面因素。<br />

其中,加值現有服務業可能來自於業者間的競爭與顧客的對品質要<br />

求;新型態服務產業的發展,主要還是來自於跨業的多元互動與相互刺<br />

激;發展服務出口除了自己的能耐優勢外,還得有市場機會;服務業營<br />

運環境的建立,需滿足服務業發展所需之人才、建立跨部會發展機制與<br />

服務統計機制的建立。<br />

針對加值現有服務業、創造全新服務產業、拓展服務貿易,以及建<br />

設服務業發展營運環境三大策略,主要策略內涵如下:


(一)加值現有服務業<br />

1. 以台灣現有競爭優勢出發,提供加值服務<br />

利用製造業優勢衍伸國際化服務。以電子產業為例,發展 Taiwan<br />

inside 模式,成為設計或關鍵零組件的提供者,向上下游整合發展服<br />

務化模式。<br />

台灣具備建廠經驗,可組成團隊,至國外進行諮詢服務,協助新興<br />

國家進行城市或基礎公共建設。<br />

以品牌為載具,在新興市場拓展台灣品牌概念。<br />

以地方特色、文化融合成服務加值元素。<br />

2. 全面提升觀光服務業位階<br />

全球化的發展與經濟的進步,使觀光旅遊服務業被評為未來將持<br />

續擴大之產業。觀光休閒產業亦是帶動外銷市場服務最有效、外溢性<br />

最高的產業。<br />

成立跨部會整合機制,共商觀光服務業發展策略。<br />

結合台灣特色及議題,透過國家行銷手法讓台灣觀光國際化。<br />

(二)創造新型態服務產業<br />

1. 透過異業整合,產生新型態服務業<br />

觀光服務業與醫療、整型美容、養生結合,打造全新複合式觀光服<br />

務業。<br />

電子產業與醫療服務業結合,打造醫療照護產業。<br />

2. 成立新需求與趨勢研究中心,尋找新型態服務模式及產業<br />

進行未來需求與生活型態探索,提供供給面與需求面的可能服務需<br />

求研究與未來發展評估。<br />

第<br />

六<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中<br />

長<br />

期<br />

發<br />

展<br />

思<br />

維<br />

18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84<br />

建立未來館展示,透過未來想像具像化引導科技發展。<br />

針對可能發展之新興服務產業,提供發展模式與應用研究補助,並<br />

提供產研/學研共同發展平台。<br />

3. 開放政府服務<br />

擴大政府採購機會,全面思考政府部門知識庫或知識管理平台、政<br />

府網站建置,提供資訊服務業者新發展空間。<br />

政府服務轉由民間接辦,可能例子包含:專利審查、簽證辦理、監<br />

獄管理等,創造全新服務業。<br />

(三)拓展服務貿易<br />

1. 靈活運用服務貿易模式<br />

以台灣現有優勢為出發,針對特定服務業擬定中長期服務貿易推展<br />

路徑。<br />

以醫療服務業為例,為能拓展台灣醫療服務之國際能見度與能量,<br />

可先派出台灣優良醫師至國外服務,取得與國外機構進行合作之機<br />

會,未來將有機會在國外設立分院,並進一步提升海外病患來台接<br />

受治療之意願,在可見的未來,更可發展遠距醫療服務。<br />

2. 引進國外頂尖機構在台灣設點<br />

主動招攬知名跨國服務業者來台設立據點,以引進先進專業技能,<br />

進而提升國內相關服務專業能量,如知名醫院、通訊研發中心。<br />

3. 跨國服務行銷推廣<br />

針對特定服務業與國家,擬定完整跨國行銷策略,拓展台灣服務貿<br />

易機會。


(四)建立服務業營運環境<br />

主要期望透過服務業發展所需之人才釋放及引入、跨部會發展機制<br />

與統計系統建立,塑造更有利於台灣服務業發展之環境。<br />

1. 成立跨部會整合機制,提升服務業發展位階<br />

2. 提供產業發展服務出口資訊,提高服務出口機會<br />

在特定發展區域設立育成公司與市場發展推廣中心,就地吸取先進<br />

國家的發展模式與經驗。<br />

針對新興市場成立貿易商機觀察單位,搜集國際市場的最新服務貿<br />

易資訊。<br />

3. 法規鬆綁與取消投資限制<br />

廢除與修改過時法令,由興利觀點取代防弊訂定新法。<br />

開放國際企業來台設點,發展新型態服務模式。<br />

4. 服務人才能量累積<br />

釋放稀少性服務業資源,鼓勵醫生、教授投入服務業應用研究。<br />

吸引研發、專業顧問、醫療、創意及行銷人才等專業人士來台,協<br />

助厚植台灣服務業能量。<br />

5. 建立服務統計系統與競爭力監控機制<br />

擴大數據採集面,並增加輔助性指標,監測服務業發展進程。<br />

連結產學研,推動台灣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理論研究。<br />

第<br />

六<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服<br />

務<br />

業<br />

中<br />

長<br />

期<br />

發<br />

展<br />

思<br />

維<br />

185


第七章 產業機會探索:平價優質市場策略<br />

隨著全球經濟邁向高度國際化、自由化與整合性之趨勢,產業的興<br />

起與永續發展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伴隨全球化無國界經濟之發展<br />

與資通訊科技的進步,如金磚四國及新鑽十一國等新興經濟體的興起,<br />

成為維繫未來十年全球經濟發展主要動能之一。在這波新興經濟勢力<br />

中,預計全球將新增 22 億新興中產消費族群,約等於 6 兆美元商機,此<br />

成長力道將讓新興國家消費力在 <strong>2015</strong> 年趨近美國。因此未來台灣要維持<br />

經濟成長,勢必要及時掌握新興市場所帶來的新商機。<br />

如果以 <strong>2015</strong> 年為未來目標分析,這股新興市場商機,以新興國家中<br />

產階級消費市場成長潛力最大。新興中產人口數量龐大且正急劇成長<br />

中,雖然各國中產階級的定義不一定相同,但消費能力都必需有一定水<br />

準,因此這一族群的總消費力十分驚人。以新興國家代表-中國觀之,<br />

<strong>2015</strong> 年城市新興中產階級消費力將占總消費力 66.2%,其所帶動消費成<br />

長,進而帶動經濟成長,將使得過去全球矚目的「Made in China」即將<br />

轉變為「Sold in China」。<br />

一、新興中產階級消費潛力<br />

觀察新興中產人口的消費特性,如圖 7-1,由於初具消費能力,對價<br />

格雖仍有一定的敏感度,但由於教育水準提高,加上全球化的趨勢,讓<br />

他們對全球的資訊掌握度很高,對先進國家中產階級享受的優質生活極<br />

為嚮往。以台灣產業目前經驗與優勢來說,此價位的市場較容易掌握,<br />

然而,目前已開發國家的眾多大型跨國企業、甚至中小企業,莫不虎視<br />

眈眈於新興市場的廣大商機,因此台灣產業應發揮自身的經驗與優勢,<br />

以「優質平價產品與服務策略」進軍新興市場,才能掌握成功契機。<br />

第<br />

七<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平<br />

價<br />

優<br />

質<br />

市<br />

場<br />

策<br />

略<br />

187


188<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strong>2015</strong><br />

新<br />

興<br />

國<br />

家<br />

已<br />

開<br />

發<br />

國<br />

家<br />

先<br />

進<br />

工<br />

業<br />

國<br />

家<br />

發展進程<br />

生活品質<br />

新興中產階級追求<br />

優質但平價的生活<br />

型態,如跳躍式消<br />

費、感性消費、時<br />

尚消費、精明消費..<br />

新<br />

興<br />

國<br />

家<br />

已<br />

開<br />

發<br />

國<br />

家<br />

先<br />

進<br />

工<br />

業<br />

國<br />

家<br />

發展進程<br />

生活品質<br />

新興中產階級追求<br />

優質但平價的生活<br />

型態,如跳躍式消<br />

費、感性消費、時<br />

尚消費、精明消費..<br />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7/08<br />

圖 7-1 新興中產消費人口追求優質平價生活型態<br />

更進一步來看,以「優質平價策略」進軍新興市場對台灣產業發展<br />

意義重大。首先,由於台灣在未開發邁入已開發國家之經歷猶新,在新<br />

興市場產品供給與消費需求面,都可移轉經驗;此外,台灣從傳統產業<br />

到科技業的企業,都有與跨國大廠合作密切的人脈與經驗,許多台商更<br />

具備全球運籌、供應鏈整合等在新興市場發展所需基礎,以及如「BOP<br />

創新」經營能力,因此可說是具備以優質平價策略進軍新興市場的優勢。<br />

另一方面來看,新興市場是提昇台商產業並國際化的絕佳機會,甚至「去<br />

外頭」更能「活絡裡頭」,如圖 7-2 的味丹企業,在越南找到第二春發展<br />

成國際品牌,並擴展事業版圖至新興產業生技、生質能;還有,新興市<br />

場由於是品牌處女地,將提供台商從製造、設計到自有品牌的商機,如<br />

頂新的康師傅食品、永恩的達芙妮女鞋;最重要的是,競爭國家如日、<br />

韓、新加坡等,從政府到企業,無不積極佈局新興市場,台灣不進則退。


去 外 頭<br />

Before:台灣第三<br />

After:全球第二<br />

活 裡 頭<br />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7/11<br />

以新興市場為基礎<br />

全方位發展<br />

生質能源<br />

回台設立營運總部 (味精原料:樹薯)<br />

• 統籌經營策略、全球營運和市場<br />

生物科技<br />

布局<br />

• 掌管國際採購、研發、智財<br />

• 擴展事業版圖至生技、生質能<br />

食品加工 汽電共生廠<br />

二、優質平價商品商機<br />

專用港<br />

圖 7-2 去外頭活裡頭-味丹公司實例<br />

何謂「優質平價產品與服務策略」?由於新興市場龐大的跳躍需求<br />

造就平價奢華消費特性,廠商以創新策略創造優質平價產品,讓消費者<br />

得以平價買到媲美中價產品的優質感,例如以品牌贏取顧客信任感,以<br />

感性訴求或文化內涵提升產品質感,同時運用精緻小包裝來降低單價,<br />

或以全球運籌供應鏈及有效管理降低成本及售價。<br />

第<br />

七<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平<br />

價<br />

優<br />

質<br />

市<br />

場<br />

策<br />

略<br />

18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90<br />

Quality<br />

100<br />

80<br />

60<br />

40<br />

20<br />

•優質平價生活<br />

用品<br />

•低/平價奢侈品<br />

0<br />

低價 平價 中價 高價<br />

Price Positioning<br />

單位:除標明外為新台幣, 人民幣滙率以4.3換算<br />

產品領域<br />

價位<br />

低價<br />

平價<br />

中價 高價<br />

食- 瓶裝水(中) 雜牌( 3↓/瓶) 康師傅、娃哈哈( 3~ 7 ) 農夫山泉( 7~15)<br />

衣- 女鞋(中) 雜牌(800↓) 達芙妮(800~ 2,000 ) Adidas( 2000~ 5000 )<br />

汽車(全球)<br />

US$<br />

Maruti Alto /奇瑞<br />

QQ (6,500↓)<br />

Hyundai Santro, Tata Indica<br />

( 6,500-12,000 )<br />

Hyundai Accent, Tata<br />

Indigo ( 12,000-20,000 )<br />

電腦(全球)<br />

US$<br />

廣達 OLPC (199↓) ASUS eee PC (199-600 ) ASUS 台灣主流商務機種<br />

( 600-1,800 )<br />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7/11<br />

圖 7-3 優質平價產品定義與範例<br />

Evian( 45↑)<br />

Gucci( 8,000↑)<br />

Hyundai<br />

Sonata(20,000↑)<br />

ASUS皮革 /藍寶堅<br />

尼(1,800↑)<br />

初步推估台商 <strong>2015</strong> 在新興平價市場具有潛力的領域與可能商機規<br />

模,如表 7-1,台灣擅長的資通訊關鍵零組件商機最大,應用全球運籌策<br />

略及結合新興國家低廉人力,初步預估在 IC 方面,2008~<strong>2015</strong> 累計可獲<br />

取新興市場商機 20%,規模約 2,079 億美元,面板則為整體商機 40%,<br />

約 3,968 億美元,而且以零組件供應鏈完整、代工經驗充足,在佈局電<br />

腦、手機產品方面,不論 OEM 或自有品牌,台商都絕對有機會。<br />

在食、衣等基本需求方面,由於餅大,即使保守估計台商取得 2~3%<br />

的市場商機,也都有千億左右規模,同樣地,水、電等基礎建設以 5~10%<br />

來估計,台商也能分食到 2、3 百億美元,前者為台灣成熟產業基礎的延<br />

伸,後者以台商的創新創業精神,商機可期。


表 7-1 台商在新興平價市場之商機<br />

單位:美元<br />

領域 預估商機 商機領域或策略 台商範例<br />

ICT 關鍵<br />

零組件<br />

IC:2,079 億 以新興市場包圍國際市場,提供 Total Solution 聯發科<br />

面板:<br />

3,968 億<br />

全球運籌策略-先進製程、完整供應鏈,結合中<br />

國人力優勢,在新興國家擴展版圖<br />

電 腦 4,818 億 因應當地需求與環境特性,設計開發不同產品組<br />

合,代工與品牌都有機會<br />

食品飲料 1,160 億 食品加工-設備、製造、品牌有機會<br />

食品飲料-在地化品牌、多樣化產品策略<br />

台商擅長中價品牌,民族品牌→國際品牌<br />

衣 鞋 900 億<br />

利用加盟佈建通路及品牌知名度<br />

利基市場如台商擅長不織布,在印度可取代牛皮<br />

製鞋<br />

汽車零<br />

組件<br />

640 億<br />

零組件生產與設計並行,生產附加價值高之結構<br />

鈑件,與知名車廠共營新興市場<br />

兩大附加價值重點--研發和品牌,擴大「正新」<br />

和「MAXXIS」兩大品牌優勢<br />

友達、奇美<br />

華碩、廣達、威盛<br />

頂新、統一、味全、<br />

龍鳳、旺旺<br />

Tony Wear(服飾)、<br />

麗嬰房(童裝)、達 芙<br />

妮 ( 鞋 ) 自然美( 美<br />

容)<br />

敏實集團<br />

正新輪胎<br />

手 機 622 億 選擇台灣擅長的零組件、OEM/EMS、智慧型手機 聯發科、華寶、富<br />

士康、宏達電<br />

住 宅 500 億 與當地建設公司合資,由國內及當地銀行共同融<br />

資,國內金融法規有待放寬<br />

遠雄、新東陽集團<br />

電(替代<br />

能源)<br />

300 億 新世代太陽能與生質能源整體產業佈局<br />

水(飲水) 220 億 家用濾水器和瓶裝水需求大,台商有成熟經驗與<br />

市場基礎<br />

註:按預估商機大小排序<br />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7/08<br />

三、台商進軍策略<br />

茂迪、益通、旺能、<br />

昱晶<br />

頂新集團( 康師<br />

傅)、統一集團<br />

新興市場大餅爭食者眾,台商以中小企業居多,要如何在激烈的競<br />

爭中突圍而出?在基本需求方面,新興市場對替代能源、清潔用水等方<br />

面有強力需求,對食、衣、住、行等民生用品需求也穩健成長,台灣的<br />

傳統產業如食品、紡織等發展則已十分成熟。在科技產品方面,台灣在<br />

第<br />

七<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平<br />

價<br />

優<br />

質<br />

市<br />

場<br />

策<br />

略<br />

19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92<br />

PC、手機製造經驗的嫻熟程度,不論 OEM、ODM、OBM 模式都可提供,<br />

尤其新興國家同時是世界製造工廠,在 IC、面板和汽車零組件等方面,<br />

台灣都可對應其殷切需求。<br />

因此,我們應以成為新興平價市場營運樞紐的角度來思考,如圖<br />

7-4,供給與需求的對應、中小企業的活力與彈性、全球合縱連橫的人脈<br />

與經驗,再加以深入了解在地市場,擬出自身擅長之優質平價創新策略,<br />

必可在此區隔市場成功立足。<br />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7/09<br />

圖 7-4 建設台灣成為新興平價市場營運樞紐<br />

思維。<br />

以這樣的分析,對有意進軍新興市場的企業,我們提出以下的策略<br />

台商傳產對應食衣住行等民生需求<br />

ICT 產業優勢向國際再延伸


應用台商原有製造優勢+在地化產品策略<br />

發掘適合自身之優質平價創新組合模式<br />

由此思維,台商可從 OEM、ODM 發展到 OBM(自有品牌),或考量<br />

自身優勢在三方面都有發展機會,並緊跟國際大廠腳步,緊繫合作關係<br />

以在新興市場建立堅實基礎。而以領域來看,在基礎建設或公共工程方<br />

面,國營或中大型企業以母雞帶小雞方式進入,並與國內銀行合作共同<br />

去投標,另外民生及可攜式基礎建設(如加水站、瓶裝水)商機大,宜多<br />

發展在地創新產品與服務;資通訊 ICT 方面,具產業鏈完整、成本控制<br />

能力,加以在地設計、時尚年輕化等推出平價精緻產品,關鍵零組件發<br />

展當地組裝或其他創新模式。<br />

思維。<br />

如果是針對政府擬定輔導策略與相關作法方面,我們提出如下策略<br />

(一)資源有限,進軍新興市場應聚焦發展<br />

應著重中國、印度、越南..等擅長的區域,並在成熟產業以再造新市<br />

場定位去思考,而在科技製造業則以現有優勢重新定義產品,槓桿台商<br />

全球運籌、產業聚落完整之優勢,著重發展關鍵零組件。<br />

(二)官領民隨,策略布局新興平價市場<br />

我國政府應開放國外設廠、投資等法規限制,並主導新興平價市場<br />

開發方向,引導產官學研各界資源整合,尤其是官民營企業合作,以及<br />

輔導企業經營。<br />

第<br />

七<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平<br />

價<br />

優<br />

質<br />

市<br />

場<br />

策<br />

略<br />

19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94<br />

(三)以優質平價創新經營模式進軍新興市場<br />

據我們研究分析,台商在優質平價產品及市場策略是擅長且具競爭<br />

力的,因此,台商應專注發掘各自擅長的優質平價創新組合模式。如表<br />

7-2 的範例,達芙妮女鞋的「高貴不貴、物超所值」,利用 OEM 起家的<br />

低成本、大量製造及在地化生產經營,加上設計訴求時尚華麗。華碩則<br />

利用台灣科技產業的全球運籌等優勢塑造「華碩品質堅若磐石」的品牌<br />

形象,甚至為開發新的消費族群及新興市場需求,特別打造「eeePC」,<br />

而非只是推出原有低價或低階產品。<br />

組合模式<br />

範例<br />

表 7-2 台商優質平價創新模式<br />

永恩-達芙妮<br />

(女鞋)<br />

高貴不貴,<br />

物超所值<br />

頂新-康師傅<br />

(食品)<br />

好吃、好看<br />

、健康<br />

瀚穎-<br />

(加水站服務)<br />

遊 戯 機台環保<br />

模式賣優質水<br />

在地創新 ★ ★<br />

華碩- ASUS<br />

(PC/NB)<br />

平價但高品質<br />

(堅若磐石)<br />

品牌 ★ ★ ★<br />

優<br />

品質 ★ ★<br />

流行時尚<br />

質<br />

奢侈感<br />

★<br />

★<br />

★<br />

★<br />

健康、環保 ★ ★<br />

企業規模大 ★<br />

低成本資源<br />

平<br />

大量製造<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經營管理有效率<br />

價<br />

在地化生產經營 ★<br />

★<br />

★ ★<br />

★<br />

★<br />

其他創新 ★ ★<br />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7/10


四、有效政策工具<br />

下:<br />

基於這樣的策略思考,我們建議的政策工具及政府可考慮的作法如<br />

(一)成立專責拓銷中心,集中資源聚焦發展新興平價市場<br />

新興平價市場將帶給台商千載難逢的機會,但礙於空間、經驗與外<br />

交之侷限,往往容易造成業者因不諳市場生態以致卻步不前,錯失商機。<br />

建議政府應在國內成立專責拓銷單位,藉政府之力協助廠商進軍新興平<br />

價市場所需之市場研究、推廣及協助解決當地問題等工作。<br />

(二)整合產官學研究能量,成立優質平價產品研究院<br />

為更進一步引導成熟產業轉型與再造,可整合重點大學、科技大學、<br />

育成中心與研究機構能量,成立優質平價產品研究院,特別針對培養台<br />

灣企業發展優質平價產品定位的研發、設計、採購、服務等能力,以就<br />

近支援國內成熟產業與高科技產業之業者,順利設計、開發符合優質平<br />

價市場需求之產品與服務。<br />

在產品研發、設計方面,台灣在全球優質平價產品設計亦可扮演樞<br />

紐角色。過去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習於製造質精價昂奢侈品,而新興國家<br />

輸出的多是廉價的次級產品,如以台灣的產品設計研發暨採購中心角<br />

色,投入重新定義產品的思維與能量,必可截長補短,讓新興市場、甚<br />

至已開發市場的消費者都能享有優質平價的產品。<br />

第<br />

七<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平<br />

價<br />

優<br />

質<br />

市<br />

場<br />

策<br />

略<br />

19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196<br />

(三)以國企帶領於新興市場多角化開發、經營<br />

由於台商以中小企業居多,在規模和專業方面較弱勢,我們可以借<br />

鏡新加坡在新興市場布局之作法,以國營企業之力,帶領企業赴新興市<br />

場多角化開發、投資、經營。<br />

建議以國營(含國營轉民營)企業介入當地營運,以起帶頭及引領作<br />

用,在當地基礎建設方面,可考慮以國營企業策略性入股當地企業,至<br />

於規模較大的營建工程專案,可由國內如大陸、中鼎等曾參與國內大型<br />

公共工程標案經驗的公司帶領,與其他相關中小企業組成團隊去進行。<br />

此外,由政府與民間基金成立控股集團,投資規劃台商專用的經濟特區<br />

或工業園區,及投資興建廠、辦、住宅等,還有,還需要投資成立金融<br />

機構支應台商發展,提供台商當地發展所需之財會等專業服務。<br />

(四)建構產業聚落,供應新興平價產品所需關鍵零組件<br />

由於新興平價產品製造多在當地組裝,因此台灣應以發展關鍵零組<br />

件為主,政府在進行產業聚落規劃及產業輔導時,應針對零組件廠商發<br />

展新興平價市場的需求納入產業政策規劃中,園區產業聚落相關的輔<br />

導、獎勵、推廣、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工具也應一併配合。<br />

(五)金融服務創新,提升國際競爭力與支應台商一舉兩得<br />

目前國內金融服務國際化及專業度不足,如要長期佈局新興市場,<br />

政府應協助金融業提昇服務的能力與配合度。<br />

首先,應推動金融業赴新興市場設立分支機構,或收購當地機構股<br />

權,擴張市場影響力。其次,金融業應配合台商發展所需之經營、投資、<br />

融資、購併、投標(公共工程)等業務。同時,政府應該有計畫地協助金


融業提昇國際水準,與金融創新還可相輔相成,在進行跨國性套利或避<br />

險時,創新的商品或服務將使跨國交易增加,促進了市場國際化。最重<br />

要的是,要設計推出創新金融服務,新興市場創新服務模式常需多元、<br />

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支應,例如專為金字塔底層的消費者量身打造的微<br />

型信貸,還有因應網路創新創業的小額付款(micro-payment)、網路交易,<br />

以及新興市場跳躍性成長的行動金融(mobile finance)等。<br />

因此,新興平價市場就積極的意義來看,也是國內金融服務業的新<br />

興商機,而反過來看,國內金融業如不努力提昇國際競爭力,同樣也會<br />

面臨不進則退的壓力。<br />

第<br />

七<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機<br />

會<br />

探<br />

索<br />

:<br />

平<br />

價<br />

優<br />

質<br />

市<br />

場<br />

策<br />

略<br />

197


第八章 產業基盤建置:兩岸競合與區域優勢<br />

多年來台灣各界對於台商在對岸投資所產生的兩岸經貿互動議題,<br />

主要圍繞在製造的兩岸分工方面,包括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這樣的概<br />

念隱含著我(台灣)主他(中國)從的思維模式。從經濟發展的進程來看,台<br />

灣經濟發展的階段在許多方面優於中國,但是這並不一定能夠同樣適用<br />

於產業創新的進展。<br />

事實上,儘管中國目前每年經濟成長的速度遠高於台灣,但是到了<br />

<strong>2015</strong> 年,以人均 GDP 而言,中國仍將只是中低所得國家,但台灣未來<br />

對兩岸產業創新競合,能否持續緊抱著我主他從的思維模式?我們認為<br />

台灣未來不能緊抱著我主他從的思維模式,反而應從全球創新網絡的多<br />

方角度,更精準與細緻地看待兩岸關係。<br />

因此,台灣前瞻 <strong>2015</strong> 年,需要探討中國崛起與東亞科技產業版圖變<br />

遷,也必須正視中國未來發展軌跡的特色。台灣應該要進一步思考一些<br />

關鍵議題,包括:當兩岸的相對主從關係產生變化,兩岸現有的投資貿<br />

易架構、產業互動型態未來能否持續?過去循著東亞「雁行理論」國際<br />

經濟秩序架構,台灣經濟發展多年以來為先進國家價值鏈移動的東亞「第<br />

一站」地位能否維持?台灣目前的經濟成長相當程度受惠於出口順差,<br />

且以兩岸間的貿易順差最大,但未來台灣目前享有的兩岸貿易順差能否<br />

持續?面對當前世界各國所關注的中國崛起成為大國的可能性,台灣未<br />

來之兩岸互動模式,可能必須要思考「環陸國家」如何因勢利導側身「大<br />

國之鄰」。<br />

一、區域經濟發展預測與看法<br />

全球化初期的國際經濟秩序是以「雁行理論」為特色,將產業價值<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19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00<br />

鏈(以製造為主)由極少數節點,透過技術移轉、對外投資、訂單國際轉<br />

移等方式,循序漸進地移轉到第二層、第三層的國際產業聚落。從技術<br />

與產業價值鏈國際移動的角度來看,此時亞太地區是以台灣及一些與我<br />

國發展階段相接近的中進國家(如韓國)作為從已開發國家部分價值鏈向<br />

外移動的「第一站」。<br />

從 1980 年代中期之後,「雁行理論」的型態逐漸向「竹節資本主義」<br />

(Bamboo Capitalism)的模式發展。「竹節資本主義」,顧名思義,通過相<br />

互銜接,使各經濟體之間“一節一節地長高”,形成具有直接投資拉動特<br />

徵的供給鏈與多層級的國際產業群鏈,而且是以旗艦企業為中心之供應<br />

鏈區位重組(decomposition)。<br />

對於亞太地區分工未來的可能轉變型態,Samsung Economic<br />

Research Institute(2006)提出「浮動的睡蓮葉型態」(Lily-Pad pattern)的觀<br />

點,強調亞太地區因改革開放而群雄並起,將在未來出現產業聚落的有<br />

機消長、遷徙與蔓生,如同睡蓮葉在一個池塘中蔓生。事實上,隨著中<br />

國沿海因高速成長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和部分鄰近國家/地區(如印度、<br />

越南)的銳意急起直追,一些原本在中國的產業價值鏈,也開始出現跨國<br />

移動或複製的情形,未來可能會持續改變東亞地區的產業聚落面貌與國<br />

際分工型態。<br />

二、幾個中國的突出進展<br />

(一)本土研發<br />

1.中國研發支出大幅擴張與科技起飛<br />

中國的研發支出在 2005 年高達 324 億美金,從 1995 年開始,幾乎<br />

每年都有將近 20%以上的成長率。2001-04 年間,中國的 R&D 支出成長


近 90%,美日分別為 12%與 1.5%。中國研發支出擴張尤以企業的支出成<br />

長最為快速,在 2000 年超越研究與開發機構,成為中國 R&D 支出的主<br />

要構成。以 2004 年為例,企業的研發支出比重達 66%,此比例已與同時<br />

期的一些 OECD 國家不相上下。<br />

在中國研發支出大幅擴張之際,其研發強度(R&D/GDP)亦有跳躍成<br />

長的現象。1996 年,中國的研發強度為 0.6%,2000 年歷史性地達到 1<br />

%,2005 年更擴張為 1.4%。中國的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預定要將全國<br />

的研發密度在 2020 年提升到 2.5%以上。這顯示中國出現科技起飛的現<br />

象,目前正已經進入科技起飛階段。<br />

若以購買力平價折算(PPP),根據 OECD 的資料,中國 2004 年的<br />

GERD 達 950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名;不過 OECD 推估中國 2006 年<br />

的 GERD 可達 1,363 億美元,將可超越日本的 1,300 億美元,躍居世界<br />

第二(但名目值則位居世界第五)。<br />

然而,雖然基礎研究佔中國 GDP 的比重仍偏低,2004 年只有 0.07%,<br />

遠低於美國的 0.5%、日本的 0.37%,以及台灣的 0.29%,但是中國的基<br />

礎研究產出卻表現相當優異。最近幾年,中國的科技論文產出大幅度成<br />

長:在 2005 年,SCI、EI、ISTP 收錄中國的論文逾 15 萬篇,占世界論<br />

文總數的 6.9%。按照國際論文數量排序,中國首度超越德國,居世界第<br />

4 位。未來的觀察重點應該是這些科技論文的質與轉化成產業創新的效<br />

率和可能性。<br />

(二)外商研發投資<br />

中國在產業創新的躍進式潛力已經在急遽地改變兩岸產業競合的格<br />

局。就吸引跨國企業研發中心而言,中國的進展相當驚人,目前已有 750<br />

家的跨國企業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資料,2000 年美<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0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02<br />

籍企業在中國的研發投資金額達 5.06 億美元,在日本除外的亞太地區<br />

中,僅次於新加坡;而在台灣的金額則只有 1.43 億美元。根據聯合國的<br />

調查,在主要跨國企業在 2004 年之海外研發據點之國際排名上,中國已<br />

躍居第三名,僅次於美國與英國。印度的排名也提升到第六名。同時,<br />

聯合國的調查也顯示,未來在 2005-2009 年間最有吸引力的跨國企業海<br />

外研發據點中,中國將成為首選,而印度與日本分居第三、四名;台灣<br />

與新加坡並列全球第 11 名。甚至部分基於人力資源因素,印度的主要軟<br />

體業者,如 Infosys、Tata(TCS),Satyam 和 Wipro 目前都已經在中國設<br />

立相關的營運據點。整體而言,成本考量是目前印度軟體業者前往中國<br />

投資的關鍵因素,將印度軟體業者所獲得的國際委外工作,進一步轉委<br />

外到中國。但是,他們在中國的據點,未來也可能形成印、中兩國在軟、<br />

硬體互利合作的重要媒介。<br />

更重要的是,一些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跨國企業在中國設立研究實驗<br />

室 (research lab) ,而在台灣則為產品開發中心(product development<br />

center)。從研發流程的角度來看,研究屬於上游,而產品開發則處於下<br />

游,但他們的影響有各自不同層面。產品開發中心以現有的發展為主,<br />

其對地主國的成效可能較立即而明顯,但是研究實驗室所得的成果不見<br />

得會有立即的商品化成果,但卻可能在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若<br />

與地主國的產業價值鏈有效結合的話。因此,跨國企業研發中心在兩岸<br />

的發展有可能會影響未來兩岸在國際價值鏈的相對地位。<br />

這些調查結果顯示,面對研發國際化且開始移向東亞的趨勢,台灣<br />

固然不需要妄自菲薄,但也必須正視中國、印度等國在跨國企業國際佈<br />

局重要性日益提升的現象,而這可能在未來影響到各國在東亞地區的科<br />

技版圖相對位置。<br />

中國也對跨國企業在當地的研發活動進行評估,最新的一份報告結<br />

果顯示,就研發活動的目的而言,以重要性的排序來論,主要是「為中


國市場開發新產品」、「為中國市場修正產品」和「為國際市場開發新產<br />

品」。這可能意味著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研發活動已經相當程度超越技術移<br />

轉的範圍。外商在中國研發活動的主要內涵是以「應用研究」、「開發新<br />

產品和技術」和「基礎研究」為主。反倒是「技術服務和產品測試」和<br />

「改進產品、設備或技術」兩者的比重最低。這顯示部分跨國企業在中<br />

國已經涉入高階研發活動。<br />

(三)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br />

近年來,中國開始強調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而且是以國際併購為<br />

重要的手段;中國企業對外發動的跨國併購案件,如今更是全球的關注<br />

焦點。分析中國企業對外跨國併購案例,以併購金額規模最為龐大的石<br />

油、礦產及金屬等原材料領域而言,對外併購的目標地區多在開發中國<br />

家,如西班牙、哈薩克、厄瓜多爾或其他南美洲地區,而發動併購的主<br />

要動機在於確保資源供應。對於併購案件重要集中的產業領域,如工程<br />

機械、電訊設備和家電等產業而言,開拓海外市場、確保資源供應、以<br />

及獲取先進技術和相關品牌資產等,均為其發動跨國併購的動力,但會<br />

因目標公司所在國家之技術先進程度,而有不同比例的偏重。而在中國<br />

企業積極征戰海外併購活動的背後,中國政府部門給予的支持協助,是<br />

一項極為重要的支柱。<br />

三、中國自主創新策略與中長期科技發展重點<br />

中國在“十一五”規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br />

提出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就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br />

若干重要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br />

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0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04<br />

特別就「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而言,中國強調,要深入實施科<br />

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br />

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br />

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尤其,作為“十一五”<br />

發展目標之一,期末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20%<br />

左右,從產業創新之角度來看,中國對能源與環境技術的需求,可能在<br />

部分領域成為具有誘發創新效果的「領導市場」(lead market)。<br />

中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戰略定位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br />

對科學技術發展做出前瞻性、戰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目的要加速實現<br />

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的根本轉變,使得科技創新成<br />

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最終依靠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br />

會持續協調發展。<br />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進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6-2010 年),<br />

調整科技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落實科技發展戰略部署,為建<br />

設創新型國家奠定基礎。第二階段(2011-2020 年),加速科技發展,提<br />

高自主創新能力,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第三階段(2021-2050 年),科<br />

技持續發展,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成為世界一流科技強國。簡言之,<br />

中國從 2006 年到 2020 年的科技發展原則為:(一)實施一批重大戰略產<br />

品和工程專項,務求取得關鍵技術突破,帶動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以<br />

強化重大戰略產品和工程事關國家長遠和戰略利益。(二)確定重點領<br />

域,發展一批重大技術,提高國家整體競爭能力。(三)把握科學基礎和<br />

技術前沿,提高持續創新能力,應對未來發展挑戰。穩定發展基礎學科,<br />

高度關注和重點發展交叉學科。重視科學的長遠價值,實現基礎研究和<br />

應用研究協調發展。(四)深化改革,構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科技自身<br />

發展規律的新型國家創新體系。


四、幾個進階觀察<br />

(一)產業標準<br />

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發展主軸已由「製造換技術」、「市場換技術」,發<br />

展到「利用技術創造技術」的新階段。自 2000 年起發展自主的產業標準<br />

已成為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主軸之一。中國現正積極推動的產業標準<br />

包括第三代行動電話(3G)的 TD-SCDMA、無線區域網路(WLAN)的加密<br />

標準 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繼 DVD 之<br />

後的下世代標準 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軟體領域以 Linux 為基<br />

礎的軟體。甚至於,中、日、韓三國正合力發展第四代行動電話相關技<br />

術。<br />

中國在產業標準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與前述之躍進式發展的前提條件<br />

有關,另一方面,最終仍然必須取決於市場的接受程度,由國內市場,<br />

進而擴及到國際市場。不過,中國在產業標準方面的努力已經相當程度<br />

改變其國內的產業生態。例如,透過 TD-SCDMA 標準的推動,3G 相關<br />

價值鏈已在中國逐漸成形;尤其是在整個通訊硬體領域。另外,<br />

TD-SCDMA 本身還擁有一個利基,即行動通訊目前存在著一個技術遷徙<br />

的軌跡,由 3G,移 向 B3G,進而邁向 4G 的可能性。因此,即便 TD-SCDMA<br />

最終無法跨出中國市場,但是最後可能成為中國及早切入 4G 的一個重<br />

要基礎。而且事實上,中、日、韓目前的確已經在探討合作研發 4G 技<br />

術的可能性。換句話說,中國在產業標準上的努力,其影響可能在長期<br />

會呈現出來,尤其是在技術具有「世代演進」特色的領域。尤其,3G 可<br />

能造成中國整體通訊產業及高科技產業產生分工模式上的重整,使得未<br />

來 4G 中國可能會有先占優勢。<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0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06<br />

(二)中國的「引智計畫」<br />

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快速擴張,也使部分領域面臨人力資源短缺問<br />

題。因此,由中國全國外國專家局主導、以吸收外國先進管理經驗和實<br />

用技術為目的之「引智計畫」,已實施多年,之前已累計吸引了約 250<br />

萬人次,每年平均約有 25 萬人次外國專家到大陸工作,年成長率約 25<br />

%。而且,「十一五規畫」自 2006 年開始實施後,中國的全國外國專家<br />

局將持續推動「引智計畫」,而且領域和方向將進一步擴大,未來五年期<br />

間預計平均每年將引進四十萬外國智才;範圍涵蓋資訊、生物、海洋、<br />

太空、奈米、新材料等戰略領域為吸引外國專家進駐大陸,中國官方與<br />

民間部門都已經提出各種優惠條件。<br />

綜合來看,中國未來發展軌跡的特色,可歸納如下:<br />

1. 從中國「製造」轉而強調中國「智造」。這個方向以發展自主創新與自<br />

主產業標準為代表,而且可能尋求在不同的技術軌跡上有所突破。例<br />

如,中國中科院的研究指出,中國應以「電腦技術要拐彎」為最高戰<br />

略指導原則。<br />

2. 利用自主創新與外商研發,以 BOP 市場創新需求和新的技術軌跡,拉<br />

拔本土廠商和定錨(anchor)跨國企業,使其在中國的研發活動超越「孤<br />

島」(enclave)的層次,並拉高其企業的組織地位(corporate mandates)。<br />

因此,未來值得關注的是,外商與中國本土產業價值鏈結合的趨勢。<br />

3. 國際化戰略超越製造價值鏈的海外延伸,走向品牌與掌握技術和資<br />

源,不同於台商追求海外生產基地的防禦型對外投資。<br />

甚至於,從國際價值鏈的國際移動而言,中國已經開始強調從由先<br />

進國家「遞次移轉」(過去以台灣、韓國等為中介),轉而強調直接移轉,<br />

而且移轉的標的主要鎖定核心技術、新世代技術、上游原材料等。


五、轉變中的現況與可能發展方向<br />

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經濟網絡建構也意味著舊有的國際經濟網絡正<br />

在瓦解,這可能侵蝕台灣經濟過去賴以成長的基礎。<br />

第一、價值鏈的國際移動不僅速度加速,而且移動的型態也產生變<br />

化,不同於雁行理論所隱含的國際生產網絡依層級遞延的方式。新國際<br />

分工型態已超越傳統「雁行理論」所隱含的面貌,不再以台灣及一些與<br />

我國發展階段相接近的中進國家(如韓國)作為從已開發國家部分價值鏈<br />

向外移動的「第一站」,使這些國家必須思考在全球新的價值鏈網絡形成<br />

過程中,是否可能會被「旁通」(bypassed)。<br />

第二、全球化在部分製造業所產生的新型態「全球生產網絡」(global<br />

production network),或「全球創新網絡」(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也改<br />

變了國際分工的型態,侵蝕部分國家在國際價值鏈中原有的地位,也引<br />

發全球化與本土經濟發展之間的潛在衝突;並以 IT 產業最具代表性。因<br />

此,中國順勢而起,現在中國不僅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 IT 產品生產國,<br />

而且台灣在 IT 產業全球生產網絡角色的轉變;由最終產品與一般零組件<br />

生產國,轉為「重要零組件」(特別是半導體與 TFT LCD 面板等),但不<br />

見得是「絕對關鍵零組件」的生產國。因此,新興的 IT 終端產品固然隱<br />

含台商的商機,但是很多台商可能只是掌握訂單,最終生產地不見得是<br />

台灣。具體而言,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不見得“走向式微”,而是越來越國<br />

際化,甚至於有些企業越來越茁壯,但是,由於全球化的趨勢與台灣高<br />

科技產業發展模式的結構性因素,使其國際化營運成效無法充分反映在<br />

台灣的 GDP 上。<br />

第三、綜合上兩點,當全球化已延伸到技術、人才,乃至於市場區<br />

隔與服務等領域,造就新興勢力的崛起,也使得像台灣等中進國面臨部<br />

分經濟活動或網絡關係「被脫鉤」(de-linked)的疑慮。就製造價值鏈來看,<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0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08<br />

台灣過去所倚仗的國際生產網絡層級遞移「產業升級」模式,一方面正<br />

因跨國企業部分產業價值鏈「旁通」台灣,而直接移動到中國等新興市<br />

場,而產生遞移關係斷裂的可能性,或直接使得中國等新興市場與台灣<br />

在爭取成為已開發國家部分價值鏈向外移動的「第一站」的過程中產生<br />

正面衝突。<br />

而且,中、印…等新興市場國家的興起,在需求與供給面都潛藏著<br />

躍進式(leapfrogging)發展的可能性,這可能重新挑戰我們所熟知的世界<br />

創新版圖,使台灣與先進國家在部分新興領域產生遞移關係斷裂的可能<br />

性。甚至於,中國及印度在跨國企業高階企業價值鏈的地位快速提升:<br />

已逐漸涵蓋營運總部、研發中心、設計中心。<br />

就需求面而言,中、印等新興市場國家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潛力廣<br />

受矚目,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地的一些新興及特定需求,也可能帶來新<br />

的技術創新方向,形成 BOP 市場的創新概念(Bottom of the Pyramid)。例<br />

如,企業策略學者 C. K. Prahalad,在《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br />

Pyramid》中指出,企業在新興市場更需要創新。同樣地,哈佛大學的<br />

Clayton Christensen 教授指出,全球化真正的市場機會在於第一次有數十<br />

億窮人參與市場經濟(如中國與印度),策略上對於新的突破型技術<br />

(Disruptive Technologies)或許在已開發國家中不易成功,但若先將之推向<br />

有數十億人口的窮人市場,將來慢慢可能會滲透回已開發國家的高階市<br />

場。這些發展將挑戰台灣長期以來用「我(台灣)主他(中國)從」角度所思<br />

考的兩岸經貿互動模式。<br />

再者,全球化與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的崛起,正深遠地改變人<br />

才的國際供需結構。特別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長期受惠於台灣<br />

與矽谷之間的「腦力(人才)循環」(brain circulation),而這個因素可能因<br />

為全球化與隨之產生的國際人才流動趨勢而產生變化,可能為台灣的發<br />

展帶來隱憂。考慮國內外的發展趨勢,台灣未來在知識創新人才存在著


一個隱憂:即由腦力(人才)循環(brain circulation)轉成為「腦力(人才)轉<br />

向」(brain“diversion”);由台灣矽谷間,轉向中國與矽谷間,甚至於相當<br />

程度趨向於中國。一方面,中國、印度乃至於韓國與矽谷間的腦力(人才)<br />

循環持續增強,而台灣則相對出現弱化的情形。這可能會導致矽谷與大<br />

中華區間的互動,台灣的地位旁落,和本土人才西進(包括就學與就業)。<br />

這些發展是台灣必須重新思考我們與中國的經貿互動,和一些發展<br />

對台灣本土經濟的意涵。我們認為台灣現行兩岸貿易投資的基本架構將<br />

會受到轉變中的趨勢之各種挑戰。例如,當我們循著過去的「我(台灣)<br />

主他(中國)從」的思維模式,來考慮是否應讓一些高科技產業赴中國投<br />

資,然而現已有相當多的跨國企業積極進取中國市場,而直接移轉技術<br />

和價值鏈,開發新技術,而且移轉的標的往往包括核心技術、新世代技<br />

術、上游原材料等,這將使台灣陷於進退兩難的局面。<br />

六、台灣未來經濟(GDP)發展的幾個隱憂<br />

除了中國崛起與亞太地區分工體系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之外,我們<br />

認為台灣未來經濟(GDP)的發展存在幾個隱憂,分述如下:<br />

(一)台灣之兩岸貿易順差動能長期縮減<br />

從台商對中國投資的歷史趨勢來看,兩岸之間的貿易關係也可能會<br />

產生轉變。首先,我們嘗試歸納台商中國投資之演進趨勢。台灣與中國<br />

的經貿互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的演進。第一階段,從 1980 年代中期到<br />

1990 年代中期,以傳統產業到中國投資為特色,主要是由於政府開始開<br />

放台商赴中國投資,和台灣本身的投資與產業環境有關。這段時間,有<br />

相當比例的傳統產業廠商,以中小企業為主,赴中國投資是以連根拔起<br />

的方式為之。<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0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10<br />

第二階段,從 1990 年代中期迄今,以高科技資訊電子業的西進投資<br />

為代表(由 PC 到 NB、手機、數位相機等相關資訊電子產品)。這些高科<br />

技資訊電子業的台商,大多是將總部留在台灣,但是產業價值鏈逐步遷<br />

往中國,而且因為整個產業結構以垂直分工為特色,產生上下游西進投<br />

資連鎖效果,而使得整個高科技資訊電子業原本在台灣的產業聚落,快<br />

速地在中國複製。值得注意的是高科技資訊電子業的西進,在一些台灣<br />

相對新興的高科技領域,也因為與資訊電腦業具有同樣特色,故甫在台<br />

灣興起,不久之後即面臨西進抉擇。<br />

就今後的台商中國投資趨勢來看,未來,可能成為積極前往中國投<br />

資的台商,可能會包括一些高科技上游(如 IC、TFT LCD 業)、中科技製<br />

造業(機械、石化、鋼鐵)、及服務業。這些產業有些主要針對中國本土<br />

內需市場(如 IC、TFT LCD 業、機械、石化、鋼鐵),有些可能因為台灣<br />

無法掌握更進一步的上游原材料或關鍵設備(如 IC、TFT LCD 業、石化、<br />

鋼鐵),可能會除機械之外,很難產生投資帶動貿易效果。同樣地,服務<br />

業已逐漸成為台灣對中國投資的重要產業,但是服務業的對外投資很多<br />

是以利用當地市場、人力、原材料為主,故服務業赴中國投資,所能夠<br />

創造出來的投資帶動貿易效果會比較有限。如此一來,可能導致台灣對<br />

中國出口與貿易順差動能縮減的現象。這可能是兩岸未來貿易投資互動<br />

中,台灣必須正視的重要結構性因素。<br />

值得注意的是,兩岸之間的貿易統計,已開始出現一些數字分歧的<br />

現象。例如,根據上海海關統計,2007 年 1-7 月對台貿易逆差比去年同<br />

期減少 14.9%;但是我國國貿局的統計卻顯示 2007 年 1-7 月中國對台貿<br />

易逆差比去年同期增加 14.3%,而且電機設備、光學產品(以 IC、LCD<br />

為主)兩大類占七月比重約 57.4%。背後可能的原因包括:台灣出口中國<br />

地點的分散化?還是離岸貿易增加?而這些因素都可能隱含著不容忽視<br />

的兩岸投資貿易結構的變化趨勢。


再者,前面分析也顯示亞太地區的發展型態已從「雁行理論」的型<br />

態逐漸向「竹節資本主義」(Bamboo Capitalism)的模式發展,甚至於可<br />

能朝 Samsung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2006)所提出「浮動的睡蓮葉型<br />

態」(Lily-Pad pattern)的方向發展;強調亞太地區因改革開放而群雄並<br />

起,將在未來出現產業聚落的有機消長、遷徙與蔓生,如同睡蓮葉在一<br />

個池塘中蔓生。事實上,隨著中國沿海因高速成長導致生產成本增加,<br />

和部分鄰近國家/地區(如印度、越南)的銳意急起直追,一些原本在中國<br />

的產業價值鏈,也開始出現跨國移動或複製的情形。代表性的案例,包<br />

括印度、以及中國和東協各國協力發展的一軸兩翼、兩廊一圈和北部灣<br />

等地。這些發展表面上或許有助於降低台灣對中國的投資比重,但是這<br />

個發展對於台灣的國際貿易有多大的助益?<br />

整體而言,目前已有台商轉進印度或東南亞,但是可能是由中國前<br />

往投資,對台灣而言,這可能削弱投資帶動貿易效果。例如,由於台灣<br />

資訊電子業相當比重的製造產能集中在中國,因此,未來資訊電子業台<br />

商前往印度投資,所產生的投資帶動貿易效果,將會出現在中印兩國之<br />

間,而非台印之間。擴大來看,台商防禦型對外投資和國際生產網絡的<br />

影響是,不論前往印度、中南美,其結果可能都是以海外生產取代國內<br />

生產或部分現有區位的生產。<br />

(二)貿易條件(出口價格/進口價格)惡化<br />

整體而言,不同於過去,目前國際市場上存在著製造商品價格走低,<br />

而原物料商品價格走高的趨勢,對於台灣這種依賴進口原物料商品而出<br />

口製造商品的國家,容易形成貿易條件(出口價格/進口價格)惡化的影<br />

響。歸納近七年台灣實質 GNP 與實質 GNI 的成長趨勢,明確呈現貿易<br />

條件惡化對台灣經濟成長的影響,而且呈現兩個重要的訊息。第一、台<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1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12<br />

灣實質 GDP 與 GNP 的成長速度差距有限。由於部分台灣企業日益國際<br />

化,因此國內目前有些呼聲倡議,應以 GNP 的成長率,而非 GDP,作<br />

為經濟成長的重要指標。就本質上,GDP 代表著台灣境內景氣的起伏,<br />

而 GNP 則代表著所有台灣人在全球所創造出來的經濟活動。更重要的<br />

是,在近七年間,台灣實質 GNP 的成長速度固然多高於 GDP 的成長速<br />

度,但是兩者的差距都在 1%之內。第二、台灣實質 GNP 與實質 GNI 間<br />

的差距反映出我國貿易條件惡化對於經濟福利的負面影響。GNP 與 GNI<br />

之間一個重要的變項是「對外貿易條件變動損益」。很明顯地,以 2001<br />

年為基期,我國的「對外貿易條件變動損益」走向惡化,到 2006 年的「對<br />

外貿易條件變動損益」已經達 8,924 億新台幣,因此使得我國的實質 GNI<br />

成長率偏低,尤其是 2005 年與 2006 年分別只有 1.57%與 2.89%。<br />

(三)國際創新網絡導致研發與製造在地點上的脫鉤<br />

另外,研發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也呈現一些值得台灣注意的發展現<br />

象。對台灣而言,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國際創新網絡的形成,由跨國<br />

企業所主導的內外國際研發網絡,已經開始出現研發與製造在地點上的<br />

脫鉤的趨勢(Decoupling of R&D and manufacturing in terms of location)。<br />

這個趨勢,不同於傳統的技術移轉與適應性研發(adaptive R&D)多伴隨著<br />

在地主國出現新製造價值鏈的傳統模式,因此從地主國效益的角度來<br />

看,將會出現政府支持研發原本期待研發成果在本土產業化的程度受到<br />

限制。典型的案例包括,一些 ICT 產品(如筆記型電腦)的研發重心固然<br />

仍以台灣為主,而台灣也因此吸引到一些跨國企業在台灣設立研發中<br />

心,但是從研發成果產業化的製造價值鏈來看,兩岸之間已經趨向於試、<br />

量產的分工,而使得在台 ICT 廠商以及跨國企業在台灣所共同執行的研<br />

發與後續製造活動在地點上產生脫鉤的情形。


七、台灣未來方向思考<br />

綜合前面的分析來看,整個國際及亞太地區在未來將會出現一些影<br />

響深遠的經濟結構變化,特別是,台灣必須正視中國崛起成為大國的可<br />

能性。面對這些趨勢的改變,台灣未來之兩岸互動模式,可能必須要思<br />

考「環陸國家」如何因勢利導側身「大國之鄰」。要思考台灣未來的發展<br />

方向,我們可以先從小而美「大陸邊緣型國家」發展經驗中萃取值得參<br />

考的元素。<br />

(一)小而美「大陸邊緣型國家」發展經驗的省思<br />

台灣為小型「大陸邊緣型國家」,面臨一個可能快速崛起的新興勢<br />

力,而且這個新興勢力可能不僅是經濟上的潛在強權,甚至可能在某些<br />

領域形成技術上的潛在強權。這在世界各國中,不乏與我國條件和處境<br />

相似的國家,包括愛爾蘭、荷蘭、芬蘭、瑞典,乃至於以色列等。初步<br />

來看,愛爾蘭成功的成為跨國企業(特別是美商)進軍歐陸市場的跳板,<br />

並在軟體領域與吸引跨國企業研發中心方面表現突出。荷蘭則是成為歐<br />

洲商品出口的門戶並在農業、觀光、產業國際化等方面有相當突出的表<br />

現。芬蘭與瑞典兩國同時面對歐陸及東歐諸國的互動問題,但是在特定<br />

領域(特別是無線通訊)成為國際的佼佼者。另外,以色列則是在強敵環<br />

伺的情況之下,成為特殊領域(如資訊安全、通訊)的國際先驅。這些國<br />

家與台灣的條件類似,也都面臨著國際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經濟壓力,<br />

他們如何處理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並在其中理出一些獨特的發展策<br />

略,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應有值得借鏡之處。<br />

一些小型「大陸邊緣型國家」的特色是,這些國家都是在地理上緊<br />

鄰著周邊的大陸,或處於大陸的邊緣。重要的是,他們的經濟發展或多<br />

或少都善用了鄰近大陸所提供的優勢。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產業發展<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1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14<br />

都相當程度建立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國際化能力之上,或在政策上強調自<br />

由化與國際化(如香港與新加坡),或人民擅長多種語言(如荷蘭與瑞士)。<br />

(二)小國可成為技術領導者<br />

另外,這些國家中,芬蘭(及瑞典)、瑞士都具有特定領域的高科技<br />

產業優勢,並借用本土市場發展的特性與相對領先優勢,去塑造具有國<br />

際影響力的品牌大廠,或為其奠下國際化發展基礎。反觀國內在面對本<br />

土市場對於技術創新的角色時,常習以台灣本土市場太小,不足以培育<br />

具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品牌或率世界之先之新興科技或應用。但是,小國<br />

寡民事實上也可以有國際品牌與高價值創新,典型的代表包括瑞典、芬<br />

蘭、以色列、韓國。但是,我國在看待本土內需與政府採購在科技創新<br />

的角色時,也必須超越從量的角度解讀的 home market 概念,強調以質<br />

為重之 innovation trigger 的重要性;利用本土一些 demanding 或有特色<br />

的需求,激發產業創新,進一步尋求對外出口的潛能。<br />

借鏡他山之石,像芬蘭的 Nokia 和瑞典的 Ericsson 都是從小國寡民<br />

的國家所發展出來的國際品牌,他們現在的成功有一部份是因為這兩國<br />

政府在行動通信自由化比全球各國早走了一步。甚至於,因為芬蘭位居<br />

苦寒之地,又鑑於能源效率、環境保護與 ICT 應用的重要性,芬蘭政府<br />

自 2002 年起開始推動 CUBE Program - The Building Services Technology<br />

Program,結合基礎研究、跨領域技術創新,以重新打造適合未來需求的<br />

居住與辦公空間,並強化芬蘭建築服務業和相關設備產業的國際競爭力<br />

(可視為科技化服務業的代表性案例)。所以,台灣開發自己的「躍進式<br />

潛力」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br />

而這種策略的改變意味著,政府與廠商的創新策略都必須更加重視<br />

需求面、市場面與營運模式面,創新的標的更需要與直指人心和帶來新<br />

的願景息息相關。因此,台灣本土需求對於本土國際品牌的開創和新興


科技的發展,乃至於服務業的創新發展,仍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但是,<br />

我們在看待本土內需與政府採購在科技創新的角色時,也必須超越 home<br />

market 的概念,強調 innovation trigger 的重要性。<br />

(三)小國可有多元化的發展動力<br />

另外,這些國家也展現了小國可有多元化發展動力的可能性。過去<br />

我們常認為台灣是小國,應該聚焦發展,但是這些國家的經驗顯示「聚<br />

焦」是必要的,卻也可有多個成長引擎。例如,瑞士以金融、觀光聞名<br />

於世,但在部分精密機械等產業、科技與產業發展基礎優勢雄厚。新加<br />

坡只有彈丸之地,但是同時擁有金融、航運、觀光等可對外服務出口的<br />

產業及一些國際能見度高的科技(IT 部分領域及崛起中的生技業)產業。<br />

與台灣領土和人口條件相近的荷蘭,也同樣是以多元化的動力驅動經濟<br />

成長,同時在航運、觀光、農業、和部分重工業具有優勢。<br />

而且,這些國家的多元化發展動力中,往往包括一些可以對外出口<br />

的服務業,特別是觀光、金融、航運等。由於可以對外出口,這些國家<br />

的相關服務業,不再只是國內經濟活動或其他產業(特別是製造業)的「 支<br />

援者」的角色,反之,有自己本身的成長因子,甚至於可以帶動其他相<br />

關產業的發展,創造連動的就業機會。<br />

參考這些國家的經驗,我們認為台灣未來在發展各種產業時,需要<br />

有不同於過去的一些思考方向,特別應該要去挑戰一些我們過去常認為<br />

的高難度目標,例如,成為技術領導者、成為生活型態的先驅者、甚至<br />

於建立多元化的發展動力。<br />

以香港為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啟動香港與中國的<br />

雙向互動,但香港經濟的再成長並非完全取決於中國政府的政治善意,<br />

而是立基於香港本身在區位與制度上的優勢;但台、港情況仍有不同。<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1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16<br />

香港回歸十年來的經濟轉折,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有幾點啟示。第一、<br />

中、印等國的崛起,不必然意味著鄰近的國家在經濟發展上都會向下沈<br />

淪;而取決於與中、印等國的互動型態。基本上,香港的經濟再成長相<br />

當程度受惠於服務業的發展與來自中國外需的挹注。CEPA 啟動香港與<br />

中國的雙向互動,但香港經濟的再成長並非完全取決於中國政府的政治<br />

善意,而是立基於香港本身在區位與制度上的優勢,一方面使得中國人<br />

可以就近觀光與消費,另一方面則因本身軟硬體基礎建設及區位上的優<br />

勢,使得人流、物流、金流會假道香港,或以香港為樞紐獲取相關資源<br />

與服務。<br />

(四)台灣突破現況的策略思考方向<br />

綜合來看,長期以來,我國是以我主他從的角度來看待或處理兩岸<br />

經濟與產業關係,因此,就目前台灣對中國的兩岸互動關係來看,主要<br />

特質為:1.「多進少取」,主要反映在絕大多數的台商只取中國之生產基<br />

地之利,而少能夠進占當地市場及善用中國的市場潛力。2.「多去少回」,<br />

相當多的台商資金技術流向對岸,利潤卻少見到回流投資台灣。更重要<br />

的是,政府對於台商在中國的投資特別期許資金回流,但是資金回流的<br />

概念不能只從將資金匯回台灣,當作最終的目標;而是就算這些資金匯<br />

回台灣,要如何能夠成為台商母公司及台灣經濟持續發展的資源。3.「多<br />

依他而少他依我」:大多數的台商,或由於受制於品牌大廠,或因為上下<br />

游的連動西進投資,最終趨向於對當地生產資源的依賴,再加上很多台<br />

商較少建立獨特技術優勢,以致於台灣對於兩岸經貿互動的掌控權呈現<br />

轉弱的現象。<br />

因此,台灣突破現況的策略思考戰略(彙整如圖 8-1 所示),應該是:<br />

1. 化單向為雙向。例如,某種程度開放中國人進台灣消費(觀光、醫療、<br />

訓練)、加強雙邊技術合作或技術引進(化中國技術為台灣產業創新來


源),並以活絡的本土經濟和創新機會引發台商回流投資。<br />

2. 化雙邊為多邊:由台灣移動變為中、台、跨國企業多方合作,例如在<br />

產業標準方面。中國在技術與市場消費上都存在著躍進式發展的潛<br />

能,而且隨著一些跨國企業在中國成立研究實驗室,從事一些較先進<br />

技術或產品的開發,中國未來對一些產品規格與產業標準的影響力將<br />

不容忽視,台灣將很難置身事外。政府應積極促成本土企業及相關研<br />

究機構與中國對應機構在重要產品規格與產業標準方面的合作。尤<br />

其,現在一些台商仍然掌握住以資訊產業為主的中段價值鏈,並在相<br />

關次系統上擁有產品開發與商業化的能力,台灣應以此為基礎,爭取<br />

成為跨國企業或中國本土旗艦級企業在中國開發新興產品與技術的重<br />

要伙伴。<br />

3. 化被動為主動:參與中國發展,但以國際化實力與競爭優勢發展力求<br />

將中國企業限縮在本土(如 LCD),並與跨國企業合力在優勢領域推展<br />

技術前沿(如 IC、 LCD 等領域)。尤其,我們認為台灣也應開發自己<br />

本身可能有的躍進式潛能。每一個經濟體都可能發揮躍進式潛能,尤<br />

其當技術的進展是非漸進式的則廠商或國家可能跳過技術軌跡中的一<br />

些階段,甚至於直接躍進到技術的前沿,台灣儘管在這市場與科學基<br />

礎兩方面先天不足,但是仍有相當的機會,尤其是在以無形資產為競<br />

爭核心的產業部門。事實上,有些領域的創新成本結構是初始投入成<br />

本高,但邊際生產(或複製)成本低時,只要一個廠商或國家所能接取<br />

到的市場規模足夠大到能使初始投入成本可以回收,再進而建立國際<br />

影響力,則躍進式發展便可能發生。例如,韓國最近在線上遊戲業的<br />

優異表現便是善用這樣的創新成本結構而產生的躍進式發展。所以,<br />

當我們跳脫以製造生產為重心的產業發展模式時,台灣事實上是有可<br />

能以本土內需市場為基礎,並善用中國市場為後續發展腹地,而在產<br />

業發展上有所躍進。<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1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18<br />

4. 化競爭為區隔:例如,以精密製造、製造品質、特殊原材料供應為訴<br />

求(如機械、汽車製造),另外,便捷兩岸交通、以貿易代替投資(如 IC<br />

設計)。<br />

八、幾個重要議題<br />

台灣<br />

圖 8-1 台灣突破現況的策略思考方向<br />

此外,我們認為台灣因應中國崛起,要維持區域競爭優勢,必須要<br />

正視幾個重要議題,分述如下:<br />

1. 因應中國的自主創新與「直接移轉」策略,台灣在部分研發領域應更<br />

重視與先進國家技術的網絡連結。我國的研發中心計畫應不只是研發<br />

而已,而應有開創新產業價值鏈的效益,例如,促成技術成果在台灣<br />

產業化(製造、應用)的可能性,尋求供應鏈的強化與延展、技術與新<br />

興領域的挺進。另外,我國對於加強國際的技術創新連結和技術引進


應有「雙向和多元」的作法。任何形式的「走出去」終極目標是要「為<br />

我所用」,而且還可利用我國的重點科技計畫,如國家型計畫、旗艦級<br />

科技創新計畫等,形成跨國的合作團隊,以促成具代表性的跨國企業<br />

在台灣的研發與製造投資,終能配合我國的重要發展目標。<br />

2. 「兆元倍增計畫」與產業聚落發展政策。IC 產業,特別是 IC 設計與<br />

製造,可能仍是台灣未來科技產業生態體系的核心,維繫和強化它們<br />

與台灣的黏著關係可能是未來的政策重點,使得台灣 IC(LCD)產業在<br />

東亞產業聚落的有機消長、遷徙與蔓生過程中,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br />

位。而政府及各界在此的努力方向可能包括:在技術研發方面,強化<br />

IC 設計的核心能耐,跨出資訊領域,並形成多邊的合作關係。另一方<br />

面,政府也應特別加強產學關係,從地方創新體系的角度著手,以強<br />

化 IC 設計和製造業者與台灣具有實質產業聚落內涵的黏著關係,同時<br />

強化國際合作。<br />

3. 傳統產業的轉型。傳統產業具有訂單來源多元化,並具差異化與區隔<br />

競爭的特色。事實上,台灣部分傳統產業的出口背離率,反而是低於<br />

高科技產業,另外,相對於高科技產業的出口單價指數持平的趨勢,<br />

我國一些傳統產業部門反而有較大幅度的出口單價指數增加趨勢,甚<br />

至於出現貿易條件改善的現象。因此,台灣也應有改造傳統產業製造<br />

系統的努力,不只產品開發與技術移轉而已。就此而言,傳統產業與<br />

研究機構間的技術連結,應超越「一次性的」(once-and-for-all)技術移<br />

轉,建立長期技術深化關係,著重於產業聚落政策與區域創新系統政<br />

策的結合。政府面對台商回流趨勢,不能僅止於吸引台商回台投資,<br />

而需要伴隨著改善回流台商的體質,甚至於促成回流台商與台灣現有<br />

產業聚落的整合等方面的政策。這個方向也可視為在「促產條例」落<br />

日後,經濟部相關單位可推動的新增直接補助措施之一。但是,參考<br />

日本的經驗以及德國 Fraunhofers 研究機構在 Lean Production 方面之在<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1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20<br />

地化研發創新體系,顯然經濟部的政策應不只是過去的研發補助工具<br />

而已,而應搭配促成產業聚落整合的水平政策工具。<br />

4. 台灣服務業的發展與出口。台灣服務業發展的問題可能在於服務業比<br />

較偏向於「經濟活動的支持者」;而較少作為「經濟擴張的新來源」。<br />

另外,台灣整體服務業附加價值率高於很多先進國家,可能是問題的<br />

癥結,而非優點;反映的是台灣服務業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可能意味<br />

我國大多是「單獨存在」的服務業,較少具有科技應用與跨產業部門<br />

的系統連結創新特色的「網絡化服務系統」,可與其他產業、科技相互<br />

提攜發展。<br />

我國科技服務化策略與措施都需要形成利用社會變遷和生活與營<br />

運型態的轉變、科技的融入、政府管制規範與企業或產業營運模式的<br />

調整、和外需的挹注等因素的共同組合。因此,政府在推動這些計畫<br />

時,必須特別加強跨部會在策略規劃與政府管制規範(包括管制鬆綁與<br />

再管制)調整兩方面的協力合作,才有可能形成有科技融入的「網絡化<br />

服務系統」,進而開拓不同形式的服務出口效益。本研究針對台灣推動<br />

系統性服務創新提出下列政策建議:(1)檢討我國商業相關的外人投資<br />

政策,並致力促成外人在相關領域的投資,藉外國先進技術與營運模<br />

式的引進,促進市場競爭與提升國內服務相關部門的發展。(2)推動國<br />

內商業相關部門與其他部門的系統性連結,藉著科技導入、廠商聯盟、<br />

管制規範調整等方式,考慮處理人、物、訊號、時間、地點等因素,<br />

促成新型態商業服務與營運模式的發展。(3)考慮社會變遷與生活與營<br />

運型態轉變的趨勢,善用台灣已建置或發展中的基礎建設或平台計<br />

畫,推動新型態系統化服務與營運模式的發展。(4)針對發展中的新型<br />

態商業服務(與研發創新推動計畫),甚至非經濟部主管的服務業(如電<br />

信服務、醫療服務),系統性地檢討我國的相關管制規範,促成跨部會<br />

合作、相關服務業網絡連結與系統性發展。


5. 檢討我國 <strong>2015</strong> 年製造業佔 GDP 的比重規劃。工業局「<strong>2015</strong> 台灣製造<br />

業發展願景與規劃」設定,我國製造業佔 GDP 比重將由 2005 年的<br />

23.1%,調整為 2009 年的 20.8%與 <strong>2015</strong> 年的 20.0%。其中,這個比重<br />

要由 2005 年的 23.1%調整為 2009 年的 20.8%,這麼短的時間製造業<br />

佔 GDP 比重大幅調整約 2.3 百分點,幅度相當大。而且服務業需要大<br />

幅度擴張,2006-<strong>2015</strong> 年平均成長率需要維持 5.5%的高水準,不僅包<br />

括服務業本身在 1995-2005 年間 4.87%的平均實質成長率,而且也要<br />

高於製造業 2006-<strong>2015</strong> 年間 4.3%的平均實質成長率。以目前服務業成<br />

長的力道來看,這將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而且也會牽涉到服務業能<br />

否有效出口創造貿易順差的問題。<br />

另一方面,「<strong>2015</strong> 台灣製造業發展願景與規劃」隱含著台灣目前主<br />

流之製造業升級思考架構,即模組型產品微笑曲線上價值鏈的提升與延<br />

伸模式,但是日本近年來的發展經驗卻提供了不同於「微笑曲線」的新<br />

模式,甚至於出現日本製造業佔 GDP 比重回升的現象。在日本製造業大<br />

幅對外投資的趨勢中,日本國內製造據點仍肩負五項重要角色:(1)高附<br />

加價值製品的生產;(2)製造流程上游工程的開發;(3)中核工廠的角色;<br />

(4)產品生命週期縮減的因應;(5)生產系統革新與人才培育。但更重要的<br />

是,下游工程移轉海外未必造成國內據點的損失;相反地,可能因為海<br />

外下游工程據點與國內據點間,形成國內外公司之間相互輸運的貿易關<br />

係,反而使國內據點獲益。這些發展搭配日本製造業佔 GDP 比重出現回<br />

升的現象,可以提供台灣一個不同於現有「<strong>2015</strong> 台灣製造業發展願景與<br />

規劃」發展軌跡的方向;換言之,在邁向人均 GDP 達到 3 萬美元目標的<br />

過程中,台灣產業發展的模式不必然要以製造業與服務業佔 GDP 比重的<br />

快速和大幅消長為前提。<br />

第<br />

八<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兩<br />

岸<br />

競<br />

合<br />

與<br />

區<br />

域<br />

優<br />

勢<br />

221


第九章 產業基盤建置:建設國際營運環境<br />

一、主要國際競爭力評比分析<br />

綜合性國際競爭力評比主要以世界經濟論壇以及瑞士洛桑管理學院<br />

每年所公布的各國經理人調查報告為主。台灣近年來在評比中的排名迭<br />

有變化,世界經濟論壇 2007 年最新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台灣的全球排名<br />

為全球第 14,亞洲第 5。在排名上,整體全球排名比 2006 年略退 1 名,<br />

也首度被主要競爭對手韓國超越。<br />

表 9-1 台灣與主要競爭國家 WEF 競爭力排名<br />

國 名 台 灣 中 國 韓 國 香 港 新加坡<br />

2006 排名 13 35 23 10 8<br />

2007 排名 14 34 11 12 7<br />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2007<br />

WEF 的報告顯示,台灣最大的競爭力量來自教育與創新,台灣屬於<br />

全球入學註冊率最高的國家,基礎教育及深造教育註冊率分居全球第 3<br />

及第 5。台灣教育制度品質,特別是數學及科學教育表現卓越,強化了<br />

創新基礎,並且具體展現在極高的平均個人專利權之上,實用專利權高<br />

居全球第 3 位。台灣的商業成熟度表現也不錯,排名第 14,其中群聚發<br />

展狀況領先全球。<br />

洛桑管理學院在 2007 年 5 月發佈的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台灣排名第<br />

18,在亞洲領先日本及南韓的第 24 及 29 名,落後於新加坡、香港及中<br />

國。<br />

第<br />

九<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建<br />

設<br />

國<br />

際<br />

營<br />

運<br />

環<br />

境<br />

22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24<br />

國 家<br />

表 9-2 亞洲主要國家在 IMD 調查排行<br />

年度排名<br />

2007 2006<br />

台 灣 18 17<br />

中 國 15 18<br />

韓 國 29 32<br />

新加坡 2 3<br />

香 港 3 2<br />

日 本 24 16<br />

資料來源: http://www.imd.ch/wcy<br />

台灣在 2007 調查年的四大類指標表現不一,「經濟表現」與「政府<br />

效能」排名進步,「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排名退步。企業效能較弱<br />

的項目包含:產學知識移轉、語言技能教育符企業所需、企業稽核與會<br />

計、金融機構透明度等;基礎建設較弱的部分為:行動電話成本、中等<br />

教育師生比、總醫療衛生支出佔 GDP 比率,以及語言技能教育符合企業<br />

所需等項目。<br />

其他研究機構對於中長期台灣國家競爭力也提出研究成果。以 EIU<br />

為例,該機構分析台灣在 2005-2009 年全球商業環境評比位居 19,台灣<br />

本地的經商環境優於韓國與日本,在亞洲地區的排名僅次於新加坡及香<br />

港。經商環境展望之 10 項指標中,台灣表現最佳者為總體經濟環境,其<br />

他指標調結果多數呈現上升情形,如勞動市場為全球第 7 名;外貿及外<br />

匯管制居全球第 10 名。<br />

二、台灣國際貿易環境分析<br />

2006 年台灣的貿易額排名為全球第 17 位,貿易總額為 4,267 億美<br />

金,全球排名較 2005 年成長 1 名。


表 9-3 台灣 2005 年國際貿易全球排名<br />

2005 貿易總量<br />

單位:10 億美元<br />

國 家 貿易總值 佔全球比重 全球排名<br />

美 國 2637.0 12.4 1<br />

德 國 1744.8 8.2 2<br />

中 國 1422.1 6.7 3<br />

日 本 1111.9 5.2 4<br />

法 國 955.0 4.5 5<br />

英 國 879.1 4.1 6<br />

荷 蘭 759.2 3.6 7<br />

義 大 利 746.5 3.5 8<br />

加 拿 大 679.7 3.2 9<br />

比 利 時 650.0 3.1 10<br />

香 港 592.9 2.8 11<br />

韓 國 545.7 2.6 12<br />

西 班 牙 463.7 2.2 13<br />

墨 西 哥 445.4 2.1 14<br />

新 加 坡 429.6 2.0 15<br />

台 灣 382.5 1.8 16<br />

俄 羅 斯 370.4 1.7 17<br />

馬來西亞 255.5 1.2 18<br />

澳 洲 248.0 1.2 19<br />

瑞 士 247.1 1.2 20<br />

資料來源: 經濟部國貿局,2007/03<br />

從全球貿易總量與進出口情形而言,台灣在全球的貿易排行屬於領<br />

先集團國家,主要輸出的物品以電子產品為大宗。約佔整體貿易比例的<br />

30%左右。進口產品以電子零組件產品為主要進口物品,顯示我國主要<br />

還是以進口零組件產品生產組裝成系統產品出口為主。<br />

未來影響台灣國際貿易環境的重要因素包含:產業轉型與聚落活動<br />

的移轉、區域市場整合與多邊貿易協定等因素。廠商將生產基地移往中<br />

國、東南亞等海外據點外,外商公司在台灣的基地逐漸轉型成為研發中<br />

第<br />

九<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建<br />

設<br />

國<br />

際<br />

營<br />

運<br />

環<br />

境<br />

225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26<br />

心,大幅降低台灣基地的生產功能。未來台灣所輸出的將會是以高附加<br />

價值的零組件產品、高精密性的設備與器材為主力外,高品質的專業服<br />

務與科技知識也將成為台灣對外貿易的主力產品。<br />

區域市場整合與多邊貿易協定的簽署是影響未來國際貿易活動的重<br />

要因素。台灣目前透過與我有邦交的國家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取得進入<br />

南美洲市場的優惠,但是其他主要的區域性市場如東南亞國協、歐盟、<br />

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地區,目前尚無法以台灣名義加入多邊貿易協商談<br />

判。台灣在未來國際貿易環境的國際化程度主要受限於兩岸關係政策的<br />

影響。隨著中國大陸商業經濟的興起,歐美廠商正積極將製造活動移往<br />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將傳統上為我國輸出大宗之產品,轉由以中國大陸<br />

為主要輸出國,台灣的出口貿易活動改以供應中國組裝工廠所需的零組<br />

件為主;加上台灣對於中國產製的產品仍有管制行為存在,所以未來台<br />

灣在國際貿易方面的國際化程度是否能有提升的情形,部分因素將有賴<br />

於兩岸政策是否能夠對經貿活動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與作為。<br />

三、資本市場國際化分析<br />

2006 年台灣核准外人投資達 1,846 件,較 2005 年成長 63.2%;金額<br />

將近 140 億美元,大幅成長 230.4%。成長的主要原因為台灣公開發行公<br />

司發行海外有價證券達 43.7 億美元(含 ADR、GDR 及海外公司債),總計<br />

2006 年外資投入股市金額達 213.8 億美元。<br />

在金融環境日益自由化、國際化及多元化的趨勢下,未來,臺灣企<br />

業籌資將逐漸降低對間接金融之依賴,而轉向直接金融的方式來籌措所<br />

需的營業資金,直接金融比重將會逐漸上升,若以目前的發展趨勢預測,<br />

估計未來約十年內我國直接金融所佔比重將可達 40%,與現在日本經濟<br />

體相當,未來二十年內可達現在美國經濟的狀態(約 50%),故未來將與


美日等已開發國家的金融市場之直接金融比重接近,進而與全球主要資<br />

本市場接軌,讓國內企業的籌資空間更寬廣,並促進我國整體經濟發展。<br />

Milken Institute 所發佈的全球資本市場進入指數排行(CAI)顯示,台<br />

灣資本市場的全球排名從 2004 年的 23 名一路下降至 2006 年的 34 名。<br />

2007 年美國傳統基金會發佈全球經濟自由度調查報告中顯示台灣在資<br />

本市場的自由度僅有 50%,與香港、新加坡相比,台灣在資本市場方面<br />

的國際化程度相顯現巨幅落後,而與南韓同為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較低<br />

的國家。<br />

在商業會計法規國際化方面,歐盟已經在 2005 起要求境內公司開始<br />

使用 IAS(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IAS)編制企業的合併財務報<br />

表。由於歐盟執行委員會的強力背書,義大利、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br />

也開始承認採用 IAS 原則所編制的企業合併報表。亞洲國家部分,香港、<br />

新加坡、中國、南韓等國家也開始檢討本國所採行的會計系統標準,並<br />

且準備在 2010 前左右完成國內會計制度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準備。除<br />

了部分已修訂的條文外,台灣現有的會計法規中仍有需要修正之處,如<br />

期後事項、部門別財務資訊揭露、關係人交易之揭露、期中財務報表、<br />

存貨等多項準則與規範與國際法規所定義或要求者有所不同,仍待相關<br />

單位研擬修正辦法,以符合國際法規的要求。<br />

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問題主要在於金融服務業國際化程度與能力<br />

的不足以及企業相關的法規未能與國際標準接軌。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存<br />

有以下現象:(1)重股市交易輕債券市場交易、(2)債券附條件買賣交易金<br />

額遠大於買賣斷交易金額、(3)相關債券商品種類較少。隨著債券市場對<br />

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股債市平衡發展是一趨勢,未來,我國債<br />

券市場應可朝向市場國際化、建構具有市場代表性的殖利率曲線以及產<br />

品多元化 例如:增加信用衍生性商品及推動本息分割債券等方向持續改<br />

進,以邁向世界級的債券市場規模。<br />

第<br />

九<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建<br />

設<br />

國<br />

際<br />

營<br />

運<br />

環<br />

境<br />

227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28<br />

四、國際化人力資源環境<br />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進入微利時代之後,產生一些值得重視的發展瓶<br />

頸,包括附加價值成長遲緩、附加價值率走低、與產業關聯效果走低。<br />

在未來的競爭環境中,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元性,且本地所培養的人才在<br />

數量上可能無法滿足企業需求,人才國際化為台灣產業未來必須面對的<br />

重要課題。<br />

經建會對於未來各產業人才的需求調查與評估顯示,在電機資訊領<br />

域,進階(學士)與高階(碩士)人力供需一鬆一緊,這可能反映出國內現行<br />

產業結構的調整(製造的價值鏈活動相對萎縮,而研發設計價值鏈活動相<br />

對成長)。因此,國內未來在電機資訊領域人力需求強調理論基礎的深<br />

化,主要可能需透過國內外體系強化人才素質。在工業設計領域,進階(學<br />

士)與高階(碩士)人力均供不應求,而進階人力失衡更嚴重,國內未來人<br />

力需求重視實際運作經驗。未來在工業設計領域,主要可能需強化產學<br />

在人力培訓方面的互動。其他領域(如機械工程、環境科學、土木工程、<br />

農林畜牧)人力資源充裕,但也可能潛藏供過於求問題。因此,未來可能<br />

需要考慮我國知識創新之結構性缺口,加強這些領域之人力資源之發展<br />

方向調整與跨業培訓。<br />

除了積極吸引外國人才前往台灣長住外,台灣也積極鼓勵透過學術<br />

合作、人才留學等方式,發展國際人才交流的工作。其目標對象可以分<br />

為兩大方向,一為鼓勵我國人才出國留學,吸取外國最新技術與發展經<br />

驗;另一則是吸引外國學生來台留學,並吸引國際研發人才來台就職。<br />

最近幾年,外籍白領人員在台人數持續增加。但是,目前在台工作外國<br />

專業人員對於強化台灣未來產業創新所需的能力仍然有相大的差距,主<br />

要的問題在於:屬於「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者仍然有限、高學歷<br />

者偏低。


亞洲其他主要競爭國家在人才競爭上顯得相當積極。以日本為例,<br />

日本政府對於國際化環境的認知與建構方式不僅是加強英文環境的建<br />

設,更文化融合的概念,將日本文化透過政策溝通、媒體推廣方式讓全<br />

球國家瞭解到日本在文化上與生活環境的優點,使外籍人士願意以日本<br />

為亞洲發展得的據點。在政府政策推動上,日本採取整合性的作法,由<br />

中央部會統合成立「國際化推進聯合協議會」,針對國際化政策相關事項<br />

進行討論,並透過成立財團法人自治團體國際化協會負責相關事項的主<br />

要執行與細節規劃。與國際化環境建構的部會包含:總務省、文部科學<br />

省、外務省。國際化政策的總體規劃由總務省負責。地方政府對於外國<br />

人在當地居住事務也採取積極輔導的作為。例如在大阪與神戶地區,地<br />

方政府提供外國人生活諮詢窗口,可以提供 4-9 種外國語文的生活協助。<br />

同時,部分地方政府也組成外國人市民議會,以居住在當地的外國人觀<br />

點提供當地政府施政的意見。另外在外國人子女教育、不同社群交流機<br />

制上,日本也透過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協助,讓外國人能夠融入日本<br />

當地的社會中。<br />

至於在科學技術相關的人才培育計畫方面,日本吸引人才的方法主<br />

要有(1)設立專門引進海外優秀研究人才的制度,設立 STA Fellowship(科<br />

學技術振興事業團(~2001)、日本學術振興會(2002~)。日本科學技術廳於<br />

1988 年於科學技術部門設立 STA Fellowship 制度,由國立試驗研究機關<br />

等聘請優秀的外國研究人才,提供研究活動的機會。另外經由日本學術<br />

振興會設立外國人特別研究員制度,特別針對各國的新進研究人才,提<br />

供在日本大學與日本的研究員共同從事有關的研究,並為促進研究的進<br />

展,給予外國研究員研究費的補助。<br />

韓國則是以「為在韓國居住的外國人營造友好的環境,樹立國際化<br />

標準,將韓國國內的意識與制度轉換成世界普遍水準,提出韓國國內容<br />

納能力及對應態度與國際水準相符的課題,並予以實現」,作為吸引國際<br />

第<br />

九<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建<br />

設<br />

國<br />

際<br />

營<br />

運<br />

環<br />

境<br />

229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30<br />

人才的方向。所以韓國政府針對韓國民眾本身、以及外籍人士等,制定<br />

相關政策措施,藉以塑造外籍人士親善的生活及就業環境,逐步邁向國<br />

際化的社會。韓國政府推動的國際化政策措施歸納為「語言環境」、「人<br />

才流通」、「社會融合」及「公共資訊」等四個範疇。<br />

與亞太地區國家相比較,台灣對於外籍人才的政策開放性與積極性<br />

不如新加坡與香港,因為這兩地的政策對於國際人才採取移工與移民兼<br />

具的作法。台灣目前的外籍人才政策比較偏向於日、韓的情況,但是整<br />

體而言,台灣的政策積極性似乎也不如日、韓。<br />

五、標竿國家研究:香港、新加坡<br />

香港國際化環境的成形在港英時代即為既定政策。由於發案腹地較<br />

小,且缺乏重工業支持經濟發展,香港政府很早便遵從各項國際法規與<br />

慣例為香港的運作基礎,例如在美國恩隆公司爆發弊案之後,香港有關<br />

當局隨即發佈公司治理規範,要求設籍香港的公司加強公司治理議題的<br />

管理。2004 年香港公司法檢討委員會對香港當局提出增進香港公司治理<br />

之方案,涵蓋建議上市公司強制設立審計委員會、公司應揭露個別董事<br />

之酬勞及會計師應每五年更換一次,並建議以上規定均應訂於成文法<br />

中,並對違反之公司處以罰金。又如國際法規與標準的採行接受度上,<br />

香港也是先期的參與者。以國際會計準則的應用而言,香港與新加坡為<br />

最早接受國際會計準則的亞洲國家之一,充分顯示香港在國際貿易環<br />

境、國際資本市場的積極參與以及敏感度。<br />

香港本身為一國際性自由貿易港,早期發展以負擔亞洲航運轉口貿<br />

易為主,此一政策延續至今並未改變。回歸中國大陸之後此一轉口貿易<br />

的功能並未消失,反因台灣與中國關係未有改善,使得香港成為台灣企<br />

業前進中國市場的灘頭堡,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興能量。2003 年起,


中國與香港實施 CEPA(Close Economic Partner Agreement),開放中國人<br />

士進入港澳地區旅遊觀光,並且允許中國企業前往香港交易所掛牌募<br />

資;同時鼓勵中國大陸企業通過香港與世界經濟接軌。相關協議容許香<br />

港貨物輸入中國大陸可享有零關稅優惠、香港服務業可享有優惠待遇進<br />

入中國大陸市場、兩地專業資格互認安排,以及便利跨境貿易投資等安<br />

排。<br />

新加坡是眾多跨國公司在東南亞投資的首選地,得益於該國穩定的<br />

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以及較低的成本。但是隨著人力成本的提高,以<br />

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的相繼發展,新加坡的這些優勢逐漸喪失,許多工業、<br />

製造業紛紛外遷。但是由於英語的普及以及高素質的人才,新加坡依然<br />

是區內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目前該國政府開始鼓勵私人創業以及依靠中<br />

國及印度的崛起調整經濟結構,鼓勵企業到新興工業國家進行投資,但<br />

還未見成效<br />

六、結論與建議<br />

在國際貿易環境自由化方面,為了增加台灣經濟長期的整體競爭力<br />

(包括擴大市場腹地、整合生產要素、與吸引更多外商到台灣投資),台<br />

灣確實需要思考與適當國家或區域建立自由貿易區,包含多邊協商、單<br />

邊管制、雙邊協商等機制與工具都是未來台灣應妥善規劃應用的工具。<br />

在人力政策國際化方面,未來應在現有的基礎下成立跨部會的統籌<br />

機構整合經濟、教育、外交、勞資各層面議題。由於招攬國際人才的層<br />

面牽涉範圍廣大,實有必要整合涉及該議題的政府機構進行交流與討<br />

論,加以該議題的許多面向具有利益相互衝突部份,例如引入外籍專業<br />

工作者是否會造成本國失業率提升,如何兼顧簽證發放與社會安全?市<br />

場人才缺口與教育體系間整合等,必須透過跨部會的運作協調以找出最<br />

適解決方案。<br />

第<br />

九<br />

章<br />

產<br />

業<br />

基<br />

盤<br />

建<br />

置<br />

:<br />

建<br />

設<br />

國<br />

際<br />

營<br />

運<br />

環<br />

境<br />

231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32<br />

在商業法規與租稅優惠上,台灣應思考國際化整合的問題,不只協<br />

助企業界可以順利前往海外募集資本,更應藉由會計法規與金融管理機<br />

制的國際化,使台灣成為亞洲主要的資本募集基地,讓其他國際性企業<br />

願意到台灣金融市場尋求資金,改變現有台灣企業大規模前往海外募資<br />

的情形在稅務方面,台灣應建構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租稅環境,使本國與<br />

跨國企業願意持續不斷投資台灣,並且透過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租稅稅率<br />

與系統,與其他亞洲國家一同競爭。


第十章 結 語<br />

台灣的國家建設計畫,在二次大戰後陸續以四年計畫展開,初期以<br />

經濟成長與穩定為主要任務,到 60-70 年代逐漸加入社會福利的概念;<br />

進入 80 年代後,開始納入公義與永續的理念。然而近年來,台灣產業發<br />

展以面臨重要關卡,對外遭逢全球化引發的經濟無國界與資源重整,網<br />

路化導致新行為與商業模式的轉變,由需求端開始思考跨領域整合創<br />

新,以永續觀點規劃資源運用,以及以環保和彈性提昇製造競爭力等趨<br />

勢的衝擊;對內亦面臨人口結構變化與產業轉型的壓力,台灣需要以更<br />

積極的態度,來尋求產業發展契機,否則極可能面臨邊緣化與空洞化的<br />

危機,連維持現狀的機會都很渺茫。<br />

面對環境趨勢、民之所欲與科技發展的眾多可能,台灣無法再以過<br />

去單一目標、集中發展為考量,而是要以「多元佈局、聚焦發展」思維,<br />

容許多重願景角色可能,並依據產業特性,選擇利基點進行突破,循序<br />

漸進達成人民心之所向。在策略概念上,則是以完善國際化營運環境、<br />

積極引進與開發高質人力、和建立台商全球化鏈結來強化基礎環境建<br />

設;並展開兆元產業倍增發展策略、發展突破性創新科技與整合應用、<br />

爭取成為優質平價市場營運樞紐、促成成熟產業價值創造與擴張,作為<br />

擴大產業規模的關鍵;進一步藉由提高智慧資本與深耕關鍵技術、擴大<br />

設計價值鏈提高附加價值、及推動本土需求型實驗計畫,發展地方特色<br />

產業,來強化核心競爭力,作為激發產業突破瓶頸的動能。<br />

在《<strong>2015</strong> 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2008 版》中,特別強調的是<br />

「組合」(portfolio)的概念。在國家整體產業的規劃上,一味求新不如追<br />

求穩健(robust)成長,一步一腳印地邁向不可知的未來。本書於重要議題<br />

論述中,以主力、中堅與潛力領域作為發展區隔,提出產業組合發展思<br />

維,主張在不同階段和規模中,產業應有不同的發展策略。在技術選擇<br />

第<br />

十<br />

章<br />

結<br />

語<br />

233


<strong>2015</strong><br />

台<br />

灣<br />

產<br />

業<br />

發<br />

展<br />

願<br />

景<br />

與<br />

策<br />

略<br />

234<br />

上,我們也引入了「組合」的概念,依據風險的高低來區隔政府角色,<br />

促使政府研發資源做最適化運用。<br />

此外,本書也針對服務業中長期發展思維、新興市場優質平價商品<br />

開發策略、兩岸競合與區域優勢,以及建設台灣為國際化營運環境等幾<br />

個重要議題,提出另一種維度的思考可能,希望能跳脫傳統認為是限制<br />

與瓶頸的危機,成為另類發展可能的轉機。<br />

一如前言所強調的,本書的目的不在引經據典、論證台灣產業發展<br />

應遵循的軌跡,而是希望反應各界專家與意見領袖,對未來的看法與期<br />

待,並啟動未來更多跨領域對話的開端。在多元社會的台灣,唯有透過<br />

不斷的討論與交流,充分發掘各層面的關切與偏好,方有可能逐步取得<br />

社會認同,取得對未來發展的基本共識。<br />

本書的結語,其實就是在誘發另一種可能,與下一波的對話開端,<br />

創造台灣社會理性互動、不斷創新進步的滾動式前瞻歷程。


主要參與人員<br />

本書之完成需感謝部內各單位與技術處同仁,給予研究團隊寶貴建<br />

議與支援,以及近千名未能一一具名羅列之產官學研專家。茲將曾多次<br />

參與共通性議題探討的專家顧問,與主要研究成員依姓氏筆畫順序(敬稱<br />

略)整理如后,掛一漏萬之處,尚請海涵。<br />

指 導 委 員:<br />

專 家 顧 問:<br />

研究執行委員:<br />

主要研究成員:<br />

施顏祥、黃重球、杜紫軍、史欽泰、吳思華、李鍾熙、陳添枝<br />

尹啟銘、王 弓、王 瑋、朱學恆、何美玥、李家同、汪雅康、<br />

林欣吾、林美雪、柯志昇、柯承恩、洪德生、胡仲英、夏鑄九、<br />

徐爵民、殷允芃、張順教、梁啟源、許士軍、陳定國、單 驥、<br />

曾巨威、曾志朗、曾繁城、游汝謙、楊永斌、楊秉禾、葛之剛、<br />

詹宏志、蔡宏明、蔡清彥、蕭新煌、龍偉業、薛 琦、蘇宗粲、<br />

龔明鑫<br />

杜紫宸、詹文男、陳信宏、陳清文<br />

王人謙、何致穎、吳碧珠、洪立瑜、張哲瑜、張超群、郭怡君、<br />

郭欣瑜、黃楹鈞、楊致行、楊國璽、戴俞萱、羅一中<br />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br />

王義智、周士雄、周文卿、周樹林、高幸玉、陳文棠、曾家宏、<br />

黃釋緯、謝子樵、謝佩芬<br />

(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br />

林婉琪、胥嘉政、張純嫻、楊勝帆<br />

(拓墣產業研究所)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br />

臺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strong>2015</strong> 年 / 工業技術<br />

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資訊工業策<br />

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撰稿. -- 初版. --[<br />

新竹縣竹東鎮] : 工研院產經中心 ; [臺北市<br />

] : 資策會市場中心出版 ; [臺北市] : 經濟<br />

部技術處發行, 民 97.04<br />

面 ; 公分 -- (經濟部 <strong>2015</strong> 年臺灣產業<br />

與科技整合研究計畫)<br />

ISBN 978-957-774-909-3(平裝)<br />

1. 產業發展 2. 產業政策 3. 臺灣<br />

555.933 97007930<br />

書 名 :<strong>2015</strong>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2008版<br />

發 行 人 :經濟部技術處<br />

出 版 單 位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br />

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br />

主 編 :杜紫宸、詹文男<br />

作 者 :<strong>2015</strong>年台灣產業與科技整合研究計畫小組<br />

連 絡 人 :郭欣瑜<br />

電 話 :(03)591-2730<br />

傳 真 :(03)591-0230<br />

初 版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br />

定 價 :新台幣 1,500 元<br />

GPN:1009701145<br />

ISBN:978-957-774-909-3<br />

經濟部<strong>2015</strong>年台灣產業與科技整合研究計畫,版權所有,請勿擅自翻印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