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2013 Views

本期內容 - 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本期內容 - 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本期內容 - Monte J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 訊 (第 239 期) October 2009<br />

本期內容:<br />

施振榮先生的管理智慧<br />

故技重演新遊戲<br />

楊啟航組長佈建南、北加州科技交流平台<br />

葉力文擔綱美西玉山廿週年年會籌款大將<br />

美西玉山廿週年年會籌款開始<br />

漢鼎亞太大中華成長基金成功完成集資<br />

易時與易地─從看電視想到氣候變遷<br />

Aplus Flash 發展綠色 HiNOR 晶片<br />

身臨其境式的山寨體驗<br />

玉山活動預告:<br />

10/8 美西玉山 2009 年第五次田長霖講座:林富元先生<br />

“每天都是新機會”<br />

10/22 Four Tigers Event: “What’s Next for the Four Tigers?”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Singapore America Business <strong>Association</strong> Korea IT Network<br />

What’s Next for the Four Tigers?<br />

The Korean IT Network,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strong>and</strong> Singapore America Business <strong>Association</strong> cordially invite<br />

you to our joint evening event on Thursday, October 22, 6 PM. The tiger economies of Hong Kong,<br />

Singapore, South Korea, <strong>and</strong> Taiwan grabbed news headlines in the ‘80s <strong>and</strong> ‘90s, captivating the<br />

rest of the world with breakneck GDP growth rates <strong>and</strong> their rapid ascension to "industrialized<br />

economies” status.<br />

Fast forward to 2009 - China <strong>and</strong> India have risen in prominence <strong>and</strong> dominance, the economic<br />

crisis has spread across the globe. The originally export-reliant tigers are working on carving their<br />

competitive edges in this brave new world.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strong>and</strong> opportunities unique to<br />

these tigers? How are they innovating to stay competitive <strong>and</strong> relevant? What are the synergies<br />

<strong>and</strong> collaborations that are currently happening during these tough times? How wide <strong>and</strong> how deep<br />

are their bridges to the US? What’s next for the Asian tigers?<br />

Join our panel of distinguished speakers for an enlightening <strong>and</strong> exciting evening, as well as treat<br />

yourself to a rare networking opportunity at our first joint event!<br />

SPEAKERS<br />

Moderator: RICHARD DASHER, Consulting Professor, Stanford University<br />

Director, US-Asia <strong>Technology</strong> Management Center<br />

Panelist: BILL BYUN, Managing Director, Samsung Ventures<br />

WILLIAM CHANG, Chief <strong>Technology</strong> Officer, Stryker Endoscopy<br />

SEAN WANG, President, ITRI International Inc.<br />

M.K. WONG, Director of Reefer Trade, 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 (OOCL)<br />

SUPPORTING ORGANIZATIONS:<br />

Chinese Software Professionals <strong>Association</strong> (CSPA)<br />

Hong Kong <strong>Association</strong><br />

Korean American Professional Society (KAPS)<br />

SingaporeConnect<br />

Four Tigers Event<br />

Fenwick & West LLP<br />

Silicon Valley Center<br />

801 California Street<br />

Mountain View, CA 94041<br />

THURSDAY, OCTOBER 22, 2009 6:00 PM<br />

FEES<br />

$15 members<br />

$25 non-members<br />

$30 at the door<br />

VENUE SPONSOR:<br />

Fenwick & West LLP<br />

If you would lik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Blaine Junghan Kim at KoreaITNetwork@gmail.com.


The Fifth 2009 Chancellor Tien Forum<br />

Speaker:Mr. Bob Lin (林富元先生)<br />

Founder of Multi-Dimensional Venture Partners<br />

Chairman of Healhtlink Services<br />

Vice Chairman of SunPerfect Solar<br />

“Everyday brings new path to life”<br />

(每天都是新機會)<br />

Time: October 8 (Thursday), 2009, 6:30-8:30pm<br />

Place: ITRI International,<br />

2870 Zanker Road, Suite 140, San Jose, CA 95134<br />

Register: please visit www.montejade.org<br />

Please register in advance <strong>and</strong> pay on site;<br />

Fee: Member & Student $5, Non-Member $10, extra $5 for site<br />

registration<br />

Speech is delivered in Chinese; tea, coffee, water <strong>and</strong> snacks are<br />

provided<br />

林富元的激勵故事與著作很多,而且始終希望推陳出新,不落窠臼。10 月 8 日的田長霖講座,林富元要<br />

將他一生向成功者學習與對智者觀察的心得,用最貼心的方式重新整理一番來與大家分享。<br />

與大家一樣,林富元佩服近乎十全十美的成功人士,羨慕偉大不凡的智者能者,並且長期向他們學習請<br />

益。他認為自己改來改去,始終還是充滿缺點與不足。因此結論是他只能繼續扮演充滿缺陷的自己。就因為如<br />

此轉念,他從此得到了恒久的滿足,生活也盡興快樂。<br />

其實認識自己有所殘缺與不足,是更符合現代灑脫生活的方式。不是說你因此就有理由可以不努力,而<br />

是從此灑脫地更努力。不是因此就有藉口不拼命,而是從此可以在自己天地中安心拼命,樂此不疲。它更大的<br />

好處,是從此你不再需要偽裝自己必須也是偉大名流,從此不再需要想盡辦法企求眾人認可!每個人自己的小<br />

成就小貢獻,其實就是成功事業。每個人自己的小天地,其實媲美臺面人物的金碧輝煌。新世代要的是徹底的<br />

盡興快樂,當然少不了夙夜匪懈的事業工作,但骨子裏絕對要守住底線:底線就是嘻嘻哈哈的單純生活。不要<br />

“十全十美”,要接受“十缺更美”。<br />

林富元“每天都是新機會”演講內容將包括:<br />

• 世界與矽谷每天變化無窮,舊的觀念與舊的立志,有時候需要退一步用不同的角度審核一下。林富元用 20<br />

個他投資成功的例子作觀察:每個人都有可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機會的。在這些變化中,真是機會無窮啊!<br />

從首投 Avanti 到 Altigen, 從參與 Vertex Network 到首投 Light Logic, 從獅子城到興奇科技, 從 MPS 到 OPXT,<br />

都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決定投資呢?又是什麼原因當時把握了這些機會呢?<br />

• 每天都是新開始!有人經常看到機會,把握機會。但是更多人埋怨沒有機會,或機會都被別人拿走,或是<br />

為什麼輪到他的機會都不好。林富元提供心得思考邏輯,以及觀察成功人士的特點,提出一套新的邏輯與<br />

新的 approach?<br />

• 用新世代不同的 3Q 來抓住機會:平凡人也可以有多元機會。舊世代的詮釋: IQ 智力商數, EQ 情緒智商,<br />

AQ 逆境商數。陪伴了我們數十年。新世代的你我,除了這三樣指標以外,還要再加上另類新 3Q 來更輕鬆<br />

第創造屬于自己的天地:不同的 IQ, EQ, AQ<br />

Inspiration Quotient: 靈動商數; Enjoyment Quotient: 樂趣商數; Appreciation Quotient: 感恩商數<br />

• 斷念與轉念。幾個感動激勵一生的故事。人生可以不斷再開始,重新開始,揮別過去地瀟灑再來<br />

林富元先生是美國矽谷知名的科技投資家,勵志演說家,作家、漫畫家、搖滾樂家,也是多元投顧 (Multi-<br />

Dimensional Venture Parnters) 的董事長,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服務公司遠盟康健緊急救援公司董事長,美國矽<br />

谷富威能源副董事長,臺灣禦住建設(U-CI)副董事長,橡子園創投 (Acorn Campus venture) 的原始共同創辦<br />

人。林富元先生擁有三十年的矽谷實戰經驗,以及二十多年創業,國際行銷,市場開發與公司經營管理的經<br />

驗。他曾是上市或購購公司 Avanti、AltiGen、 LightLogic、Vertex Network、MPS、Pine Photonics (Opnext)、<br />

Axis Syste、Anda Netwrok, Fortinet 等的創始人或早期天使投資人。林富元也是數本暢銷書的作家。他的 2003<br />

暢銷書 “成功還不夠,快樂才是至寶“,2004“創造價值,脫穎而出”,以及 2005 “百戰百勝商職場”,2007“超<br />

快樂帶你突破逆境”都被視為創業、 勵志、與投資的寶典。 林先生並且曾經長期為經濟日報、工商時報撰寫<br />

專欄,廣受歡迎。 他也是非常受中美聽眾喜愛的激勵演說家, 早期是著名搖滾樂團 “南方血統”的創始吉他<br />

手及鋼琴手。


本期目錄 第 239 期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 October 2009<br />

活動預告 1 10月22日Four Tigers Event 期待您的參加! 秘書處<br />

活 動預告 2 10月8日「田長霖講座」林富元先生主講 秘書處<br />

活動預告 3 11月17日「玉山創投」論壇 秘書處<br />

理事長的話 4 施振榮先生的管理智慧 胡耀文<br />

玉山論壇 6 Green Tech/EICT Forum: “故技重演新遊戲” 孫新泰<br />

科技交流 9 楊啟航組長南、北加州奔波佈建科技交流平台 朱麗芝<br />

活動預告 10 全球玉山第二屆高峰會暨美西玉山第廿屆年會 秘書處<br />

人物專訪 11 葉力文擔綱美西玉山廿週年籌款大將 朱麗芝<br />

玉山籌款 13 美西玉山廿週年年會Sponsorship Package .籌備會<br />

放眼亞洲 14 漢鼎亞太大中華成長基金成功完成集資 李喬琚<br />

科技深思 16 易時與易地─從看電視想到氣候變遷 鄭志凱<br />

科技新猷 17 Aplus Flash 發展綠色HiNOR晶片 詠 立<br />

大陸觀察 18 身歷其境式的山寨體驗 林琦翔<br />

胡說中道 19 臺灣對速食貢獻最大 王 四<br />

社團活動 20 矽谷科技社團十月活動摘要 秘書處<br />

全球玉山 22 全球玉山及各地區會活動報導 秘書處<br />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November VC Forum<br />

玉山十一月推出精彩「創投論壇」<br />

出版者:美西玉山科技協會<br />

理事長:胡耀文 副理事長:鍾靜嫻<br />

理 事:陳遠台、陳一之、曲鎮宇、<br />

許中強、李家榮、梁見後、<br />

林仰孟、馬 玓、孟懷縈、<br />

臧加綸、蔡偉倫、曹 汀、<br />

吳宗澤、于東海<br />

法律顧問:章均寧 會計顧問:張延珍<br />

秘 書 長:王韶華<br />

編 輯:朱麗芝<br />

印 刷: E & T 印刷公司<br />

廣告價目表:<br />

內頁 首頁/末頁 封面裡/封底裡<br />

全頁 500 元 全頁 600 元 全頁 700 元<br />

半頁 350 元 半頁 400 元<br />

連續刊登三個月者九折、六個月者八折、<br />

十二個月者七折<br />

地址:2870 Zanker Road, Suite 140<br />

San Jose, CA 95134<br />

電話:(408) 428-0388<br />

電傳: (408) 428-0378<br />

本會網址: http://www.montejade.org<br />

亞美玉山網址: http://www.mjaa.net<br />

全球玉山網址: http://www.mjglobal.org<br />

“Alternative sources of capital in a financially challenged<br />

world – A closer look at Angel <strong>and</strong> Strategic Investors”<br />

Time: Nov. 17 (Tuesday), 6:30pm<br />

Place: China Stix Restaurant, 2110 El Camino Real, Santa Clara, CA 95050<br />

Tel: (408)244-1684<br />

請密切期待,更多詳情將陸續報導!<br />

Register: Please visit www.montejade.org<br />

Please register in advance <strong>and</strong> pay on site<br />

Fee: Member & Student $25, Non-member $30, extra $5 for<br />

site registration (Chinese dinner included)<br />

歡迎現場入會,入會即是永久會員!<br />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 【3】


理事長的話<br />

施振榮先生的管理智慧<br />

在上一期玉山通訊裡,筆者曾介紹<br />

了施振榮先生有關企業經營的一些理念,<br />

包括了“微笑曲線”的觀念;在這一期裡,<br />

筆者將談一些施先生有關管理上令人深<br />

思的智慧之語,這些都是從施先生所著<br />

的「宏碁的世紀變革」一書,及施先生<br />

薪傳網站 ( www.stanshares.com.tw ) 上得<br />

來的。本篇將談到創業、經營及變革三<br />

段的管理。<br />

成功的內部創業<br />

宏碁的內部創業模式,不是靠股權<br />

來掌控,而是靠人來掌握。這些由內部<br />

創業而獨立出來的公司,它們的領導階<br />

層多來自宏碁,受過宏碁的訓練,瞭解<br />

宏碁企業成功的運作模式,因此大大的<br />

提高了創業成功的機會。<br />

這個模式印證了一個看法:創業成<br />

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創業開始時原<br />

訂的企畫可能會改變,但是有了一個對<br />

的團隊,新企業的成功率才會高。而一<br />

般的創投是屬於“外部創業”,常常是一<br />

個新組成的團隊,雖然有創業精神,卻<br />

不一定有成功企業的經營經驗。數年來<br />

宏碁內部創業的投資報酬率遠高於宏碁<br />

“外部創業”的投資報酬率。<br />

施先生也提出了對錢重視度的問<br />

題,特別是在創業的階段。現在創投業<br />

提供資金規模不小 (特別在 2008 金融海<br />

嘯之前),容易疏忽了對錢的重視。施先<br />

生認為創業者只要把錢的份量看輕了一<br />

點點,對事業的發展就很不利。當年網<br />

路公司很快的泡沫化,這是原因之一。<br />

筆者也聽過創業時錢太多,反而容<br />

易失敗的說法。另外,如何對錢有效的<br />

掌握和應用,這些都需要一些經驗和做<br />

法,這也是創業者所要學習的功課。<br />

高科技與傳統產業不同的管理<br />

傳統產業變化不大,決策不多,因<br />

此,中央集權式的管理更有效率,但是<br />

高科技產業應採取”分散式”的管理,因<br />

為高科技產業的變化大,機會多;而高<br />

文:胡耀文<br />

【4】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br />

科技也需要不斷的創新和研發,專業人<br />

員的知識及教育水準都比傳統產業者<br />

高。授權給員工去做的決定可能比主管<br />

一人的決策還要好。而員工也因為得到<br />

授權而有更高的自主性,對工作的成就<br />

感高,向心力也強。<br />

筆者以為對待高科技員工要有不同<br />

的方法,員工須要有授權和參與,這包<br />

括管理上和技術上的問題。就像軍隊中<br />

將“將”(將軍) 和將“兵” 有不同的方法。<br />

“跟隨,並非我風格”<br />

“跟隨,並非我風格”( Me too is not<br />

my style),這是施先生的豪語,而且他<br />

當之無愧。施先生所做的事是其他人想<br />

做而不敢做的事。這個風格用在管理<br />

上,也就形成了分散式的管理。筆者認<br />

為施先生要他的經理人也形成非跟隨的<br />

風格,這甚至包括對施先生的”跟隨”。<br />

這個風格的成功需要一個有經驗及默契<br />

良好的經營團隊。<br />

施先生最大的目標是“龍騰國際,龍<br />

夢成真”,真是豪氣萬千。他希望龍的<br />

傳人能夠在國際上揚眉吐氣。施先生之<br />

後又提出“龍夢欲成真,群龍先無首”的<br />

口號。群龍無首之後,群龍才能各有一<br />

片天。施先生稱之為”享受大權旁落的<br />

滋味”。<br />

變革管理─突破成長的極限<br />

關於公司的成長,有兩個迷思,一<br />

個是認為目前的成長會一直持續下去,<br />

另一個是相信過去成功的老套會一直有<br />

效。施先生認為企業的成長是有極限<br />

的,要突破極限必須做兩件事:一個是<br />

長期投資,另一個是這裡要談的變革管<br />

理(Transformation Management)。<br />

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內、外部環<br />

境都在變化,有時造成整個工業界思維<br />

的改變,就是所謂的“ 典範轉<br />

移”(Paradigm Shift)。施先生提出的“微<br />

笑曲線”就是對外部變化的觀察,並用<br />

以思考因應之道。<br />

舉例說,過去經營典範是“垂直整<br />

合 ”(Vertical Integration) ,從研發、生<br />

產、銷售、服務,整合在一個公司裡。<br />

當產業成熟,規模變大後的趨勢是“垂<br />

直分工”及“水平整合”。“垂直分工”:像<br />

晶圓廠、半導體包裝、專業測試公司、<br />

系統組裝、“無工廠的半導體公司”和“不<br />

製造電腦的電腦公司” 等等,這些都是<br />

垂直分工的例子。「垂直分工」的優點<br />

就是形成專業公司的發展與精益求精,<br />

同時可以促進水平整合,(專業公司以其<br />

專有技術擴張類似的業務) ,以創造經<br />

濟規模,降低成本。<br />

另外一個典範的轉移是創新的方法<br />

不一樣,過去純粹用新技術來創新,現<br />

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整合,應用及<br />

創新,以提高附加價值。這就是施先生<br />

所謂的”知識經濟”的內涵。<br />

當外部環境變化時,就要進行“變革<br />

管理” 。首要決定的是新的核心事業及<br />

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核心競<br />

爭力可能因為外在環境而改變。同時要<br />

從過去的成功經驗裡找到很多不變的原<br />

則與基本精神來應對外來的變化。<br />

以新的核心事業為願景和策略,這<br />

是理念上的再造(Re-Engineering);同時<br />

需要組織再造和流程再造的配合。在執<br />

行面上最重要的是和員工溝通,以凝聚<br />

力量;並設計“過渡計劃”,從一些由簡


入難的方案來執行,由小成(果)而帶動<br />

大成(功)。<br />

再造的策略要優先考慮將舊有的事<br />

業,和原有的優勢,以新的模式來做並<br />

提升效率。有多出來的資源才投注在新<br />

的領域。進入新領域的風險高,需要的<br />

時間也長。施先生認為:要在”老套”還能<br />

賺錢的時候趕快想”新套” 。居安思危。<br />

換人或換腦袋<br />

變革管理一般都要換 CEO,如果不<br />

換人,就是要換腦袋,CEO 換了腦袋就<br />

等於換了一個人。<br />

IBM 的變革管理發生在 1993 年,<br />

換外人 (Louis Gerstner) 來接任執行長,<br />

在他的領導之下,IBM 從元件及硬體公<br />

司轉型為著重於軟體和服務事業。IBM<br />

也於 1995 年恢復了成長。<br />

Intel 的變革管理發生在 1980 年代中<br />

期,當時的執行長 Andy Grove 換了個腦<br />

袋,放棄了 DRAM 記憶體業務,轉而<br />

專注於微處理器 (Microprocessor) 的發<br />

展,徹底的改變了公司的經營模式,這<br />

個變革造就了 Intel 後來十多年的驚人成<br />

長。<br />

“變革”和“危機”,與“改<br />

善”的不同<br />

“ 變革管理”和“危機處理”有些不<br />

同,“危機處理”是突發事件,需要在短<br />

期內很快的處理;“變格管理”是處理內<br />

部的經營危機,屬於長期的危機,它的<br />

過程需要時間才能見到成果。<br />

“變革”與“改善”也不同;日本早期<br />

在製造及品質上的“改善”(Kaizen, 日文<br />

音)而獲得成功。“改善”是在原有方向上<br />

做改進,是漸進式的;而“變革管理”是<br />

跳躍式的。當典範轉移發生時,只進行<br />

改善而沒有大幅度的變革就不得要領。<br />

也因此日本公司在變革管理上並沒有突<br />

出的成果。<br />

認輸才會贏<br />

理事長的話<br />

施先生認為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就<br />

是認輸;每次在認輸之後捨棄一些東<br />

西,然後才能解決問題,開創新局。在<br />

變革管理成功的例子,IBM、Intel、宏<br />

碁都有認輸的勇氣。施先生又說,”勇<br />

於認輸的人,往往才是最後的贏家”。<br />

經營企業是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br />

此。”要從錯誤中學習,決策者必須先<br />

學會認輸”。<br />

只是”愛拼”,不見得會<br />

贏,還要學會”認輸”。<br />

這些施先生在管理上的智言慧語,<br />

很多都是施先生 30 年來 CEO 經歷所親<br />

身体驗出來的,希望能激起您的共鳴。<br />

最後以施先生的”享受人生三部曲”的管<br />

理方法: 第一想通, 第二溝通, 第三學習<br />

心安,與讀者共勉之。�<br />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 【5】


玉山論壇<br />

2009 年 9 月 15 日 玉山論壇<br />

故技重演新遊戲<br />

– 綠色能源與集成電路、電子、和軟件新興技術應用<br />

美西玉山於 9 月<br />

15 日推出「綠色科<br />

技 論 壇 」 (Green<br />

Tech/EICT Forum),<br />

題目是有趣的「故<br />

技重演新遊戲」,<br />

主要是探討集成電<br />

路、電子及軟體在<br />

綠色能源產業中的<br />

技術新應用。 (Good<br />

Old Tricks in New<br />

Games – emerging IC,<br />

electronics, <strong>and</strong><br />

software technologies<br />

with applications in<br />

green energy)。EICT<br />

代 表 的 是 環 境<br />

(Environment)、資訊(Information)、通訊<br />

(Communication)及科技(<strong>Technology</strong>)。<br />

綠色科技是當今經濟不景氣環境中<br />

的異軍突起,成為大眾矚目的熱門領<br />

域。這對電子工業及其相關領域產業的<br />

夥伴與顧客有什麼特殊的意義?綠色產<br />

業可以為電子工業帶來新的契機嗎?綠<br />

色產業可以帶動怎樣的電子產業呢?電<br />

子產業在改進能源效率時扮演怎樣的角<br />

色呢?<br />

矽谷以電子、半導體業為主,許多<br />

人在這個領域中工作許久。那麼,在綠<br />

色產業中有什麼 IT 可以發揮的呢?詳細<br />

探討,新興應用晶片、電子與軟體就是<br />

其中可以發揮的領域,特別是智慧電表<br />

(Smart Metering)。據估計,今後五年全<br />

球將有 210 兆美金要花在發展智慧電表<br />

的基礎工業,這個價值鏈包括零件、儀<br />

表的製造、相關軟體及服務等。所以玉<br />

山這次的「綠能科技/EICT 論壇」特別<br />

邀請到在綠能產業投資的 VC、能源公<br />

司的主管、從事智慧電表的專家來共同<br />

探討這個問題。<br />

【6】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br />

華美半導體協會理事 孫新泰 整理撰寫<br />

夲會於 9 月 15 日舉行綠色能源論壇,左起為主持人 Ron Wilson,依次為共同主講人 Jim Diller、Bill<br />

Orner、Erfan Ibrahim、Sudhir Mallya、鄭志凱<br />

這次玉山論壇由玉山理事馬玓、陳<br />

遠台與秘書長王韶華三位所共同精心策<br />

畫,請到的講員陣容特別堅強。論壇主<br />

持人請到著名電子雜誌 EDN 的執行主<br />

編 Ron Wilson,由他帶動五位與談人來<br />

討論有關電子業在綠能產業中的發展問<br />

題。Ron Wilson 曾在 2008 年在美西玉<br />

山主持一個「半導體論壇」,非常叫<br />

座,他自己事後亦在 EDN 雜誌中發表<br />

相關文章,把華裔科技社團的活動帶進<br />

主流報導中。<br />

這次破記錄有五位講員,陣容精<br />

彩,均是一時之選的各方專家,包括從<br />

事綠色能源投資的兩位 VC ,一位是半<br />

導體業的老將,曾創辦 Altos 半導體公<br />

司的 Jim Diller ,後來該公司賣給<br />

Micrel,他目前在創投公司 VentureTech<br />

Alliance 從事投資;另一位 VC 就是美<br />

西玉山前理事長鄭志凱,他目前是<br />

Harbinger Venture 的創辦人及執行合夥<br />

人,也是經常發表科技哲思文章的專欄<br />

作家。第三位共同與談人是 LED 製造商<br />

Opto Electronix 的工程副總裁 Bill<br />

Orner;第四位是在電力研究中心(EPRI)<br />

擔任科研主管的 Erfan Ibrahim,他目前<br />

研究的主題正是最尖端智慧電表<br />

AMI/HAN 架構;第五位共同與談人是<br />

NEC 美國電子公司負責 SoC 策略的總監<br />

Sudhir Mallya ,他目前正從事 Smart<br />

Grid 的相關市場業務。<br />

Ron Wilson 個人簡歷: 電子設計新<br />

聞(EDN)雜誌執行編輯。曾作為一個泰<br />

克公司 (Tektronix, Inc)設計工程師,參<br />

加了處理器和圖形體系結構和設計,以<br />

及評估工程和軟件驅動程式的開發,其<br />

中他參與領導的最顯著項目 - 電腦工作<br />

站 (workstation)的原型機。 80 年代中期<br />

寫社論,首先是與電腦設計雜誌<br />

(Computer Design Magazine) 。 然後到<br />

CMP 媒體公司,在那裡他寫了電子工程<br />

專輯,並參與政府新聞處雜誌。Ron 的<br />

主要興趣是高度集成的集成電路的系統<br />

設計,交互的晶片和軟件工程,和未來<br />

的設計實踐中日益全球化的電子社區。<br />

Jim Diller 個人簡歷: 半導體行業<br />

20 年的高級管理經驗,目前在台積電旗


下的範積科技管理顧問公司<br />

(VentureTech Alliance) 做創業公司的<br />

風險投資管理。曾任 Altos 半導體公<br />

司首席執行官,後來公司成功賣給了<br />

Micrel。擁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br />

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br />

Bill Orner 個人簡歷: 擁有超過<br />

25 年的管理經驗,研究和開發工程,<br />

商業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公司,包括飛<br />

利浦、Transmeta 、 PortalPlayer ,和<br />

Diablo Research 公司。Bill 一直是“幕<br />

後” 技術工程的領袖,包括 ipod 的翻<br />

轉攝像機,網絡電視,TiVo 公司,和<br />

GE 太空網衛星收發器。東北大學電<br />

機工程學士學位和 Pepperdine 大學碩<br />

士。他目前是 IEEE 消費電子協會分會<br />

聖克拉拉的地區主席。<br />

Erfan Ibrahim 個人簡歷: 美國國家<br />

電力科學研究院技術長。他目前的研究<br />

集中在通信基礎設施,公用事業智慧電<br />

網,特別側重於家庭方面的網絡,先進<br />

的計量基礎設施,建築自動化網絡,以<br />

及能源管理系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br />

核工程博士。<br />

Sudhir Mallya 個人簡歷: 美國 NEC<br />

電子系統晶片(SoC)解決方案的業務部總<br />

監,他的職責包括智慧電網的應用定制<br />

晶片業務,確定和管理公司的營銷策<br />

略。他還負責制定公司的晶片設計工具<br />

(COT)和代工業務。自 1992 年加入<br />

NEC 以來,他曾擔任工程和管理職位等<br />

領域的專用集成電路設計,ASIC 戰略<br />

營銷和業務發展消費 ASIC 應用,包括<br />

管理部署該公司領先的嵌入式 DRAM<br />

技術,到微軟 Xbox 360 遊戲機。辛辛那<br />

提大學電機碩士。<br />

鄭志凱個人簡歷:英揚風險投資公<br />

司 (Harbinger Ventures) 創始人和合夥<br />

人,是一個泛太平洋風險投資公司,與<br />

神達和聯強集團戰略聯盟。於 2000 年<br />

成立英揚之前,鄭先生是聯強國際(紐<br />

約證券交易所:SNX)產品營銷高級副<br />

總裁。國立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清<br />

華大學物理學士。<br />

玉山理事馬玓博士首先介紹論壇主<br />

持人並揭開序幕。<br />

Ron (座談會主持人) 引言:你看到<br />

什麼電子行業的角色和商機?微電子是<br />

否真的會使未來更綠?難道我們只是抓<br />

住一根稻草?還是我們只是想天天綁定<br />

在本會馬玓理事(左)的邀請下,EDN 雜誌的<br />

執行主編 Ron Wilson (右)兩次欣然擔任玉山<br />

論壇的主持人<br />

這個問題,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如果電<br />

子行業的角色是真實的,它是什麼?<br />

Jim: 關於綠色能源和微電子,範<br />

積科技自 2001 年以來做風險投資,專<br />

注於半導體。 LED 和照明應用是一個價<br />

值 20 億美元的市場,但是這個行業從<br />

來不買半導體產品,問題是什麼時候?<br />

LED 和太陽能可能是一個大市場,所有<br />

綠色技術也是巨大的商機。我們想出售<br />

晶片,通過創造真正需要的解決方案。<br />

這些都是給半導體背景人們的巨大機<br />

會。<br />

Bill: 察看綠色能源下一級產業食<br />

物鏈,我們可以從半導體行業獲得大回<br />

報,例如 8-16 位控制半導體,成本是如<br />

此低廉。控制光輸出的變化、顏色,或<br />

更刺激。網絡控制系統,大型商業客戶<br />

的節能回扣,幫助太平洋瓦電(P&E)處<br />

理負載共用,分發。歐盟禁止銷售白熾<br />

燈球,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在建立電力系<br />

統。很有趣的在未來數年,讓半導體技<br />

術可以有機會應用於綠色技術,對世界<br />

的影響是很大的。<br />

Erfan:在我的經驗中,晶片和綠<br />

色能源基本上是不會一起在一個句子,<br />

只有真正的經濟能夠把它們結合起來。<br />

碳足跡可以衡量產品是怎樣的綠色。獲<br />

取碳足跡資訊有成本-在晶片,測量,計<br />

算機等等。從長期看未來,整合可再生<br />

能源資源,太陽能,混合動力汽車,對<br />

社會巨大的積極影響。<br />

Sudhir: 看從 NEC 的角度來看,<br />

機會在 3 大領域,半都集中在高性能技<br />

術領域。某些領域有大量的宣傳。1)降<br />

低功耗: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設計低功耗<br />

玉山論壇<br />

晶片。 2)用晶片開發來提高智慧設備<br />

的效率。 3)智慧電網帶來巨大的機<br />

會:在設備、通信網路內,大半導體公<br />

司有很多你的機會。傳統領域的新技<br />

術,例如交流電直流電電源的轉換模組<br />

等。不僅傳統的領域,智慧電網也像太<br />

陽能,可以在多個地方激發新思路。<br />

鄭志凱:看一個產品的生產從搖籃<br />

到墳墓,每一道工序都涉及能源。能源<br />

得到收購,經營,消耗。對於風險投資<br />

而言,機會是非常的巨大和普遍,但也<br />

分散,這是一個挑戰。無論一個晶片公<br />

司或軟件公司,我們都必須考慮到這個<br />

因素。為了作出明智的決定,知識資訊<br />

是非常重要。例如太陽能今天有 16%-<br />

17%的轉換效率,有 3 個主要太陽能技<br />

術改進方向: 1) 仍然是以矽為基礎;2)<br />

薄膜太陽能光伏片;3) 砷化鎵 (GaAs)的<br />

效率是 27%高於其他技術,但成本是一<br />

個問題。我們應如何降低成本?不能根<br />

據現行會計制度把單一貨幣符號放置在<br />

公式中。政府必須參與技術的發展,以<br />

決定最後可能會非常不同的結果。<br />

來賓問題提問:政府的決策是一個<br />

不確定的風險,投資回收期遙遠,電子<br />

工業傳統上,太多的新創公司追求同樣<br />

的機會,他們中似乎沒有一個獲得利<br />

潤?微電子產品成為無利潤商品。這麼<br />

多不確定性,是否有一個有效的解決方<br />

案?<br />

鄭志凱:我們可以從歐盟的制度學<br />

習,他們預計在未來 10 年,稅收收入<br />

會改變形式,從 1%來自個人和公司,<br />

以超過 15%來自能源消耗。這是唯一的<br />

激勵方式,即能源稅。也能投入在技<br />

術,修改人們使用能源的方式。目前歐<br />

盟人均的二氧化碳產出,是美國的<br />

1/3。制度是最有效的方式取勝,其他人<br />

只是簡單地看看金錢符號而失去這一<br />

仗。<br />

Sudhir:不同以往半導體繁榮的其<br />

中一個關鍵問題,在以往的消費者驅<br />

動,推動半導體產業解決了消費者的需<br />

要。但今天如智慧電網,政府的推動監<br />

管是非常重要。至於太多的新創公司,<br />

沒有健全商業模式的問題,為了有創<br />

新,我們必須冒這個險。雖然 99%將會<br />

失敗,但仍然是一個創新的可能。<br />

Erfan:我想你正在尋找雙贏的解<br />

決方案。魯米說:“超越錯與對的觀念<br />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 【7】


玉山論壇<br />

有一個地方,我將在那裡與你相會。”<br />

第一個理念:標準,標準,仍然是標<br />

準。許多封閉專有系統的智慧電網是目<br />

前被認為是重要的基礎設施。如果您檢<br />

查計算機通信協議棧,共有 7 層一定要<br />

在那裡缺一不可。像智能電網的互聯網<br />

協議,您的晶片必須在網格協議中工<br />

作。第二個理念:不首先設計一個晶片<br />

才找商機。看看政府資金交易,確定要<br />

求,然後設計晶片,最後你會發現市<br />

場。成功的智慧電網企業都需要利用政<br />

府資金。第三個理念:擺脫晶片為中心<br />

的思想,系統地去思考。Juniper 網絡收<br />

購的 Net Screen 防火牆的晶片,在巨大<br />

吞吐量的晶片。使用軟件處理多重防火<br />

牆,Net Screen 開始從思科搶得市場,<br />

這是系統思維的好例子。<br />

Bill:商機是起源於市場、標準和<br />

競爭。消費者受時尚經濟和流行趨勢,<br />

如混合動力汽車,有人年薪超過 1 億美<br />

元買混合動力汽車。電影明星買混合動<br />

力汽車。綠色技術的商業機會是更有效<br />

取代機制。機會就在那裡有很強的競爭<br />

地位。節能燈是 99 美分一個,白熾燈<br />

泡是 1.99 美元一組。人們希望今天購買<br />

的設備可用於在未來 5 年。在電子業新<br />

創企業<br />

去改的<br />

心 態<br />

上,改<br />

我們的<br />

工作環<br />

境,做<br />

到未雨<br />

綢繆,<br />

使晶片<br />

可用 5<br />

年 以<br />

上。<br />

�馬玓理事為 9 月 15 日綠色科技論壇引言<br />

�理事長胡耀文頒獎牌感謝講員,右為 Erfan Ibrahim<br />

【8】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br />

玉山理事與講員合影,左起秘書長王韶華、主持人 Ron Wilson、講員<br />

Jim Diller、Bill Orner、理事陳遠台、講員 Sudhir Mallya、鄭志凱、理<br />

事長胡耀文、理事馬玓<br />

Jim:我們沒有走得很遠,人均電<br />

力使用量基本持平。 2020 年所有新建<br />

住宅建築要能源中立,在 2030 年所有<br />

商業大廈已可節省能源。人們不只是尋<br />

找技術,他們尋找解決辦法。<br />

來賓問題提問:什麼是智慧電網以<br />

及為什麼它如此重要?<br />

Erfan:智慧電網是提高用電成效<br />

的一個橋樑,智慧電網可以拖延我們 20<br />

年去建立一個新的核電廠。當前電網很<br />

少瞭解該系統。問題是通訊的 AT&T 的<br />

公司不與公用事業公司合<br />

作。通訊成本是不是免費<br />

的。未來 3 年,1 億米的<br />

電網線路將要被取代,電<br />

能源從多種來源。智慧電<br />

網的主要組件是廣域狀況<br />

的認識,電功率存儲和傳<br />

輸。我們需要一個系統,<br />

可以每秒 60 次調整系<br />

統。<br />

Bill:太平洋瓦電更<br />

換電錶採用不同的小時計<br />

費。非常簡單的應用可以<br />

節省很多錢。<br />

來賓問題提問:我們<br />

有沒有部署之前計算過<br />

呢?<br />

Erfan:一些公用事<br />

業公司採取的若干本地測<br />

試。你認為學校食堂供應<br />

商如何獲得合同?他們認<br />

識了一些學校董事會。同<br />

樣的遊戲與公用事業廠商<br />

誰得到了快速電梯。你應<br />

該從事該政策已獲得通過<br />

的領域,並在履行階段。如果從事將來<br />

的東西,你可以預期很長的投資週期。<br />

來賓問題提問:初始投資是一回<br />

事,請問政府做什麼?<br />

Erfan:政府用“國家技術標準局”的<br />

智能電網討論小組在未來兩年內建立共<br />

識。如美國 FDA 的的批准同樣複雜。<br />

方便用戶的標準,但並非是與眾不同,<br />

你做的更聰明,可以得到更高的接受<br />

度,例如智慧電錶面對鄰居的房子外<br />

面。法規第二十四,能源管理服務法,<br />

可以知道你的生活方式,什麼事情是重<br />

要的?選擇啟動重要的事。設置市場能<br />

源效率項目,需求響應系統需要通信基<br />

礎設施,挖掘收集數據。<br />

鄭志凱:太平洋瓦電來安裝小型控<br />

制裝置,使 1)自動發送資訊,2)顯示<br />

您的房子能源使用狀況,3)給最終用<br />

戶或 PG&E 公司控制。資訊知識非常關<br />

鍵,並且必須是透明化。<br />

Erfan:任何地方,你可以看到公<br />

用事業公司的報告卡。基本上是沒有專<br />

業的總資源報告。智能電錶是一個電網<br />

邊緣的傳感器。加利福尼亞州在州級作<br />

出政策決定,讓你可以以智慧測量來證<br />

明,並得到更好的能源分配方式。<br />

來賓問題提問:LED 普通照明,這<br />

個房間何時可以完全被取代?<br />

Jim :這取決於我們何時去實現<br />

它。創建 LED 的人不知道任何有關普通<br />

照明應用。作為一個行業,我們可以控<br />

制它。我們有豐厚的知識<br />

知道會是多少成本,和確<br />

立正確的期望,人們願意<br />

支付的成本。�


楊啟航組長擔任美西科技組組長<br />

南北加州奔波佈建科技交流平台<br />

楊啟航組長升任為美西科技組長後,<br />

希聯結南、北加州科技界,促進交流<br />

“楊組長於 7 月 14 日下午赴洛杉<br />

磯科技組。15 日上午第一次參加 LA<br />

經文處處務會議,並做工作簡報。晚<br />

間與華裔教授協會的十位教授餐敘,<br />

其中多位是南加大教授。16 日當天,<br />

楊組長於中午先到爾灣加州大學與八<br />

位華裔教授午餐,交換意見。接著趕<br />

到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拜會錢煦院士,<br />

並參觀錢煦院士實驗室。晚間錢院士<br />

協助 LA 科技組邀請十餘位聖地牙哥<br />

加州大學教授餐敘,其中有六位中央<br />

研究院院士,尤其難得的是高齡 90 歲<br />

的馮元楨院士夫婦親自出席,讓楊組<br />

長非常感動。馮院士夫婦過去幾年均<br />

深居簡出,但他開創生物動力學領域<br />

的故事流傳在學術界數十年,此次得<br />

以親炙大師風範,實是畢生難忘的經<br />

驗。”<br />

以上是楊啟航組長赴洛杉磯的一段<br />

行程報告,可謂風塵僕僕,分秒必爭,<br />

但能同時見到多位南加教育與科研界菁<br />

英,相互交流,可謂收穫豐碩。<br />

從今年 5 月 1 日開始,行政院國家<br />

科學委員會(簡稱「國科會」)把美國的<br />

服務地區重新劃分為美東、美中、美西<br />

三個區域。美東地區以華府科技組為中<br />

心,由張新雄組長坐鎮,美中地區以休<br />

士頓科技組為中心,由蕭灌修組長坐<br />

文:朱麗芝<br />

鎮,至於美西則包括駐舊金山科技組與<br />

駐洛杉磯科技組,由楊啟航組長全權負<br />

責。<br />

楊啟航組長同時負責舊金山科技組<br />

與洛杉磯科技組,等於負責整個美西十<br />

二個州的科技業務。南北加州兩個組均<br />

是一個秘書、一個雇員的配置。所以楊<br />

組長從今年五月開始,必須每個月南下<br />

洛杉磯科技組一至二次,每次停留幾<br />

天。<br />

南北奔波的生活已經五個月了,雖<br />

然工作量、業務量增加了,但楊組長認<br />

為辛苦是值得的,因為兼了洛杉磯科技<br />

組組長職,業務的接觸面更廣了,人生<br />

的眼界也更開闊了。他有一些有趣的觀<br />

察與大家分享:<br />

楊組長在舊金山科技組的工作重點<br />

區域,原是北加州一路上去到西雅圖,<br />

這個科技走廊平常接觸的人大多是高科<br />

技界專業人士,其中包括許多成功的創<br />

業家、創投家,譬如美西玉山科技協會<br />

就網羅許多創業、創投人士。至於科技<br />

專業社團也都是各方菁英,如台美產業<br />

科技協會,華美半導體協會、網路協<br />

會、光電協會、華人生物科技協會等。<br />

另外還有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北美臺<br />

灣工程師協會等等跨領域、橫向聯繫的<br />

社團組織。所以在這裡的活動,大部份<br />

是研討會、座談會、科技論壇等活動,<br />

均與科技趨勢、市場走向、新產品、新<br />

應用等有關。<br />

至於北加州在學校方面,UC 系統<br />

的有柏克萊加大、聖他庫茲加大、舊金<br />

山加大、戴維斯加大等,私立有名者如<br />

史丹福大學、聖塔克拉拉大學,還有州<br />

大系統如聖荷西州立大學、舊金山州立<br />

大學等校。在這些學校中,有一些在台<br />

灣受過教育出來美國留學,然後留下來<br />

教書的華裔教授,大部份均各別的與舊<br />

金山科技組聯繫,例如趙午教授、胡正<br />

明教授、龔行健教授、張福國教授、劉<br />

文泰教授、魏文憶教授、孟懷縈教授等<br />

科技交流<br />

等,個個表現傑出,但並未形成教授團<br />

體,而是各自參加社團活動。楊組長認<br />

為北加州的華人科技界同質性比較高。<br />

楊組長每月下去南加州,每次主要<br />

接觸的是以幾個主要大學的華裔教授與<br />

科技社團為主。在接觸南加的華人科技<br />

界生態後,觀察到幾個與北加不一樣的<br />

特殊情形。<br />

一、 大洛杉磯幅員遼闊,交通以公路為<br />

主,感覺永遠在塞車,所以楊組長<br />

在執行業務、拜訪時,要花許多時<br />

間在交通上。<br />

二、 大洛杉磯的科技社團與「洛杉磯科<br />

技組」聯繫的比北加州多,但產業<br />

別較多樣化,非常不同,大的組織<br />

有「美西華人學會」、「台美航太<br />

協會」、「南加玉山科技協會」,<br />

也有「美華航太協會」、「北美洲<br />

臺灣工程師協會」等全美性的協<br />

會。除此之外,還有教授協會,又<br />

分為「臺灣人教授協會」及一般性<br />

的教授協會等等。<br />

楊組長說他看見在南加的每一個學<br />

校,臺灣出來留學、又留下來教書擔任<br />

教授的人很多,數量比北加要多的多。<br />

他們分散在幾個大學,包括加州理工學<br />

院、洛杉磯加大、聖地牙哥加大、爾灣<br />

加大、聖塔芭芭拉加大、河濱加大、南<br />

加大(USC)等學校。此外,在加州州立<br />

大學方面,也有相當數量的華裔教授。<br />

楊組長印象很深的是南加這些教授彼此<br />

均有密切聯繫。他說:「顯然美西地區<br />

與臺灣的學術合作應還有相當大的發展<br />

空間。」<br />

還有令楊組長印象很深的是南加還<br />

有華裔會計師協會、律師協會等。另<br />

外,還有許多華人在地產界、運輸業、<br />

資源回收業、批發零售業、運輸倉儲業<br />

等,均有優秀人才,只是楊組長對這些<br />

領域就接觸不多了。<br />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期 / 2009年10月號 【9】


活動預告<br />

五個月的時間裡,楊組長快速的認<br />

識了許多洛杉磯科技界及學術界人士,<br />

對於未來在美西科技組的工作漸漸有些<br />

新的想法形成。<br />

第一:建制縱線美西科技平台<br />

他認為既然美西在一個科技組長負<br />

責之下,他希望能建立一個區域性的科<br />

技平台,能促使從西雅圖一路下來到洛<br />

杉磯、聖地牙哥這一條美國西部的科技<br />

走廊的華裔專業人士,可在此平台上交<br />

流,進行合作,交換意見。例如以生物<br />

科技領域來看,西雅圖有很好的研發聚<br />

落,下來至舊金山、南舊金山、矽谷,<br />

生技科研均很強,拉到南加的聖地牙<br />

哥,也是生技聚落地,在爾灣加大旁邊<br />

的橘郡也有一個相當大的生技器材聚<br />

落。楊組長認為,如果能把這條線佈建<br />

成功,聯在一起,透過這個平台,促進<br />

彼此交流合作,再把這條線與臺灣產業<br />

界連起來,對下一個階段台灣產業發展<br />

【10】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br />

金聲玉振 山高水長<br />

Global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2nd Summit<br />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strong>Science</strong> <strong>and</strong> <strong>Technology</strong> <strong>Association</strong> (West Coast)<br />

20th Annual Conference<br />

全球玉山第二屆高峰會暨美西玉山第廿屆年會<br />

March 27, 2010<br />

Santa Clara Convention Center<br />

5001 Great America Parkway, Santa Clara, CA 95054<br />

“Bridging Two Decades of <strong>Technology</strong> Innovation across the Pacific –<br />

celebrating the past; anticipating the future”<br />

“廿年來太平洋兩岸的科技創新─歡慶過去,迎接未來”<br />

Afternoon Program<br />

2 keynote speakers<br />

4 panels:<br />

Biotech Panel<br />

Info/Comm Panel<br />

Electornics Panel<br />

Green Tech Panel<br />

會有助益。生技之外,綠色能源也是重<br />

要一塊,在西岸也會有機會的。<br />

第二:善用華裔學術精英,厚植研<br />

發合作機制<br />

另外一個楊組長想做的就是學術交<br />

流。「我們把美西的主要大學與研究機<br />

構(包括西雅圖的 Fred Hutchinson,聖地<br />

牙哥的 Scripps,Salk 等)的華裔教授做<br />

個調查的話,將會發現,其中包括數十<br />

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有相當數量的美<br />

國國家科學院、工程學院院士,這股力<br />

量是提升臺灣的研究品質不可或缺的巨<br />

大的力量。」<br />

第三:以國科會重點計畫為主軸,<br />

加強推動國際學術研發合作<br />

國科會最新推出了幾個新計畫,如<br />

「攻頂計畫」、「龍門計畫」等等,國<br />

際合作愈來愈受到重視。他表示,為配<br />

合這些計畫的進行,「在國科會與全球<br />

Evening Program<br />

Dinner<br />

Transition of Officers<br />

Awards<br />

Keynote Speech<br />

Entertainment<br />

的國際合作的重點區域裡,美西絕對是<br />

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過去我們顯然在<br />

這個國際合作方面做的還不夠,目前正<br />

在加緊努力,已經稍有成效。」例如國<br />

科會與加州理工學院的幾項研究合作,<br />

由於有葉乃裳教授的鼎力襄助,進度非<br />

常快,楊組長相信其他研究機構及主要<br />

大學均能找到如葉教授般熱心教授,能<br />

從中協助的話,很多比較大型、全面性<br />

的學術合作就可以順利開展。<br />

他表示,「總之,美西科技組在服<br />

務區擴大,業務更繁忙的情況下,必須<br />

要能找出區域整合帶來的更大效益,才<br />

不枉費國科會重新佈局的初衷。」所<br />

以,他認為美西科技組就是要以整合區<br />

域的力量,提升臺灣產業競爭力及學術<br />

研發水準,做為未來的工作目標。�


人物專訪<br />

所以曾被政府借調派任駐韓國、南非的<br />

文化參事,擔任中日韓 ASPAC 會議的<br />

中華民國代表等。<br />

因為家庭的背景,所以葉力文感覺<br />

小時候,家中每三、四年就搬一次家。<br />

他的小學是在韓國漢城華僑小學讀的;<br />

小學四年級時,他的父親受前行政院長<br />

李煥應邀共同創建位於高雄的國立中山<br />

大學,並擔任總務長執行建校的工作,<br />

所以葉力文回到臺灣讀高雄師範附小及<br />

前金國中。在台北實踐國中畢業後,高<br />

中又回到韓國讀漢城國際學校 (Seoul<br />

International School)。大學來美國在喬<br />

治亞理工學院 (Georgia Tech)讀電腦,去<br />

研究所前他曾拿到青年會(YMCA)的訪<br />

問學生獎學金(World Student Fund)到德<br />

國工業大學(T. U. Berlin)遊學一年。 之<br />

後又赴俄亥俄州讀凱斯西儲大學(Case<br />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拿到醫學<br />

工程碩士,及博士班研究。因著父親工<br />

作在南非,他在大學暑假又去了南非。<br />

所以亞洲、歐洲、非洲,他都生活過。<br />

在這樣的生長背景下,他笑說:「我很<br />

幸運的較有世界觀。」<br />

為何沒完成博士學業就暫停?他笑<br />

說,1998 年他剛考過 Ph.D. Qualifier,<br />

聽到 Internet 很 hot,矽谷充滿了吸引<br />

力,他又剛結婚,時機成熟就彷效當年<br />

美國人來西部淘金的精神,來到了人生<br />

地不熟的矽谷。<br />

自己創業<br />

葉力文於 2007 年與伍自立及一群年<br />

青人共同創立聖約翰金融集團(St. John’s<br />

Capital Group; www.stjohncapital.com),<br />

這是少數做與房地產相關項目的風險投<br />

資公司(Real-Estate Venture Capital)。<br />

一般經營房地產的相關公司是以仲介與<br />

營造為主,但他這個公司是專做法拍屋<br />

( Foreclosure )與不良帳權(Nonperforming<br />

Loan)投資為主,並計劃在適<br />

當時機創建或投資包括 REIT、銀行、<br />

資產管理公司等相關企業 (Real-Estate<br />

Eco-System)。<br />

之前葉力文做了幾年創投,發現風<br />

險很大,基金非得要非常雄厚才好,才<br />

能來支援初創前幾年的虧損。他就一直<br />

尋找另一個方法,要能如有 VC 的回<br />

收,但又不需如 VC 般要經歷大的風險<br />

可以在第一年就轉虧為盈。在研究了<br />

Warren Buffett 的投資模式以及 從<br />

【12】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br />

Cashflow 101 Game 學來的地產投資,<br />

幾經波折,在 2002 年在做 VC 時,決定<br />

在業餘專攻被人低估的房地產市場<br />

(undervalued real-estate) 及購買不良債<br />

券。用低價收購的投資,建立 Margin of<br />

Safety 以降低風險。這是葉力文的再一<br />

次轉型,因有投資夥伴的首肯,家人的<br />

諒解 (犧牲周末及傍晚的時間),創投的<br />

經驗與訓練,他現在能順利轉到理財<br />

界。<br />

他以低於市價 30-40%的價格大量買<br />

下不良債券及法拍屋,再以低於市場價<br />

格的 10%賣出,自己賺取其間的差價,<br />

「但這很難做,因為買到很難,門檻很<br />

高,但賣出較為容易。」他說。必須要<br />

與銀行建立關係,要有 Engineer 較不重<br />

視的 Sale Skill & People Skill。除了房地<br />

產知識,要懂美國及加州法律,還要隨<br />

時追蹤資料與市場。他通常並不直接銷<br />

售這些法拍屋與債券,乃是以 whole<br />

sale 的方式請房地產及債券的代理人<br />

(Agent)來賣出給客戶。<br />

他利用業餘時間,完成上百交易項<br />

目的 Track Record,也累積了許許多多<br />

成敗的實戰經驗及經歷了不為人知的辛<br />

苦與波折。2006 年中預見美國地產風暴<br />

的來臨,他開始積極籌備聖約翰金融集<br />

團。<br />

葉力文目前是聖約翰金融集團的<br />

CEO。他們當初創辦時資本額不多,才<br />

十四萬美元。但三年的戮力經營下來,<br />

他們現在已有$35M 的資金並計劃每年<br />

倍數的增加所管理的資金,公司連續七<br />

季都在賺錢。在美國金融危機最糟糕時<br />

的去年第四季與今年第一季,他們都保<br />

持賺錢,且是“record profit”,是該公司<br />

成立以來的最高淨收入。目前該公司有<br />

七位全職人員,五位兼職人員,包括柏<br />

克萊加大的 MBA 都加入他們的陣容。<br />

除了伍自立與葉力文外,聖約翰也吸引<br />

了銀行家 Dr. Allan Kramer 為其董事。<br />

Dr. Kramer 現任 Bridge Bank 之董事<br />

長,亦是 Silicon Valley Bank co-founder<br />

之一。<br />

聖約翰投資的領域除了南北加州,<br />

並擴展至北達科他州,均有他們法拍屋<br />

的合作夥伴或共同做商用辦公室、住宅<br />

等投資業務。葉力文說,他們過去九個<br />

月投資了二千萬的法拍屋,其中 70%已<br />

經回收。「所以經濟不好時,反而是我<br />

們的機會。我們不但投錢出去,且已賺<br />

錢回來。」葉力文說。<br />

為何會擴展至北達科他州?葉力文<br />

說,三年前,他們為避開加州房地產的<br />

風暴,他與美國同事 Jeremy 把他們的投<br />

資往那邊放。當時加州房價高到不合<br />

理,銀行又亂貸款,他們很是憂心,除<br />

了公司的投資外,連自己的房子賣掉,<br />

恰巧避開了過去三年房地產暴跌與不景<br />

氣。至今回想,他們做了一個正確的決<br />

定。在北達科他州所投資的,他們可取<br />

10%的收益回來,但在加州的投資只能<br />

取 2-3%的收益。在遵守 Buffett 講的基<br />

本面,他們公司以及自己躲過了風暴。<br />

聖約翰的團隊目前已做了超過 235<br />

棟的法拍屋,成立聖約翰之前的百棟花<br />

了四年時間裡,在過去九個月,房地產<br />

市場最不好時,他們買了 125 棟,也已<br />

70%賣掉。九個月做到過去四年的成<br />

績,未來的成長將更加快速。<br />

「法拍屋這個生意,不論房地產市<br />

場好或不好,均能做。也就是說,在市<br />

場景氣時,平均有 3-5%的人付不出房貸<br />

而遭法拍,但現在市場不好,就有 10%-<br />

15%的人付不出房貸而遭法拍。」葉力<br />

文等認為未來三至五年仍將是法拍屋的<br />

好市場。<br />

從事這行法拍屋生意,主要是與銀<br />

行打交道,向銀行買法拍屋,這個門檻<br />

比較高,不是一般人能接觸到的。「這<br />

些均是在玉山學到,而也是一般做房地<br />

產比較不會去想的」,葉力文再次表示<br />

他對玉山的感謝。因他在許多的玉山研<br />

討會中學到進而歸納出的創業的五項注<br />

意事項: (1) 就是必需有特別的(unique)<br />

經營模式或銷售產品。(2) 其次是要有好<br />

的團隊,要有人去做最卓越的執行。(3)<br />

第三就是要找一個有大的問題的市場。<br />

(4) 第四要能提供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br />

(5) 第五就是這個事業的門檻要高,若任<br />

何人都能做,你就沒有機會了。<br />

現在,葉力文的公司正謀合這五個<br />

因素。怎麼說呢?首先是特別(unique),<br />

一般人不知如何做 under value 的投資,<br />

股神巴菲特就是用這個投資方法,買公<br />

司必須低於市場價。葉力文一直在找這<br />

樣的機會,現在被他找到了。其次他以<br />

他的團隊為傲,他們都是有做事經驗的<br />

人,有很強的執行力,特別他的兩位董<br />

事,(下接第 15 頁)


20 th Anniversary MONTE JADE ANNUAL CONFERENCE<br />

3/27/2010 Santa Clara Convention Center<br />

Sponsorship Package<br />

Please Check One Below.<br />

A. Diamond Sponsorship ($15,000):<br />

Cover Page Logo: On the cover page of 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s<br />

Premium Color Ad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e full-page advertisement premium location<br />

(Center 1, 2, 3, 4, cover, back 1, back 2)<br />

B. <strong>Jade</strong> Sponsorship ($8,000):<br />

Color Ad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e full-page advertisement<br />

C. Exhibit Sponsorship ($5,000):<br />

Conference Day: One exhibit table<br />

Black & White Ad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e half-page advertisement (Optional)<br />

D. Gold Sponsorship ($3,000):<br />

Black & White Ad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e half-page advertisement<br />

All Sponsors Receive the Additional Benefits<br />

• The Night of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Tickets: ($1,000 Value) One table (10 complimentary dinner tickets)<br />

• Corporate Member: ($500 Value) Permanent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Corporate member<br />

• Conference Proceedings: Recognition in 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s<br />

• Web Page: Recognition on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s web page<br />

Sponsor Commitment Letter<br />

Company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

Company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

Contact Pers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

Pho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

Signature Date<b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

Print Name Title<br />

□ Bill Me or □ Check Enclosed (Please Make the Check Payable to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br />

Contact Person: Edwin Yeh Edwin.Yeh@stjohncapital.com<br />

Fax: 408-273-6536 Cell: 408-461-0715


放眼亞洲<br />

漢鼎亞太大中華成長基金<br />

成功完成四千萬美元集資<br />

九月上半月的台北政治經濟舞台引<br />

起不小的震撼,內閣改組,但也一如以<br />

往,朝野支持反對聲皆有之,事實上,<br />

台灣總有一些正面的能量來自民間企業<br />

和自由投資市場,也正在此時,台灣知<br />

名的創投和私募資金管理公司漢鼎亞太<br />

傳出好消息,正式宣佈募集完成約四千<br />

萬美元的大中華成長基金 (H&Q AP<br />

Greater China Growth Fund),募集過程也<br />

因金融風暴提高了難度,但是,或也正<br />

因如此,相信這項基金的成立會對刺激<br />

大中華區域的投資和台灣經濟起良性的<br />

作用。<br />

漢鼎亞太醞釀了一段時間,終於在<br />

九月十日以簡單低調的茶會方式,邀請<br />

漢鼎的老朋友和金融業界朋友分享這項<br />

好消息,無巧不巧,正在同一天,是新<br />

內閣正式宣布的日子。漢鼎亞太集團總<br />

裁徐大麟也從美國飛回台北與業界朋友<br />

會面,他有感而發地表示,這場全球金<br />

融風暴衝擊非常大,在全球化之下,亞<br />

洲受到的受挫不小,現又承受八八風災<br />

之苦,政治經濟上都不安頓,「我們很<br />

希望大中華成長基金的運作,對台灣經<br />

濟有所提升,進而振奮人心。」<br />

大中華成長基金的四千萬美元籌募<br />

來源也來自多方面,包括國內政府、金<br />

融業、傳統產業及科技事業等民間企業<br />

資金,包括有國發基金、兆豐、富邦金<br />

控、潤泰集團、聯電和日月光;也不容<br />

諱言,金融海嘯使許多專業投資機構受<br />

限於本身的資本適足率的問題,而不能<br />

參與基金,這使得漢鼎亞太在募資的過<br />

程中比太平盛世時,來得更加困難。<br />

「在當前全球金融風暴的情勢下,<br />

我們很高興,漢鼎仍能夠受到投資人的<br />

信任,順利完成集資。」漢鼎股份有限<br />

公司董事長林宗勇坦言,雖然不容易,<br />

但能夠完成這項任務仍足欣慰。林宗勇<br />

是台灣金融界的一號人物,有融資、重<br />

整和私募的豐富經驗,曾任證管會主<br />

委、財政部常務次長、大華證券董事<br />

【14】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br />

文:李喬琚<br />

長、富邦證券副董事長、華昇<br />

華成創投董事長、中國國際商<br />

銀董事長,以及兆豐金控總經<br />

理,擁有中興大學法學士、台<br />

大法律碩士,林宗勇有不少實<br />

戰經驗,幾項知名的案例,<br />

如,久陽鋼鐵重整案、<br />

Newbridge 私募投資台新商銀<br />

特別股 10 億美元專案融資,<br />

以及 KKR 私募投資國巨 5 億<br />

美元 ECB 專案融資等。<br />

去年五月加入漢鼎亞太也<br />

在金融界引起一陣討論,上任<br />

之後,他便積極運作大中華成<br />

長基金的募資事宜,協助漢鼎<br />

亞太整個大中華區的佈局,建<br />

立兩岸完整的投資平台,這一<br />

年多來,隨著大中華成長基金的募集完<br />

成,林宗勇也發揮了他在台灣的強力人<br />

脈和整合能力。<br />

漢鼎大中華成長基金的策略是抓住<br />

當前經濟產業型態的脈動,至於時機上<br />

的考量,漢鼎表示,兩岸氣氛已趨和<br />

緩,台灣資本市場價格偏低,加上台灣<br />

廠商已開始展現國際競爭力。這項成長<br />

基金仍會著重投資在企業擴充期、成熟<br />

期以及企業重整重建期為主,而非初創<br />

企業。<br />

大中華成長基金目前投資地區分為<br />

台灣、日本和其他地區三塊。台灣方<br />

面,除著重具有成長力和重整價值的企<br />

業外,也會利用國外技轉回台以協助企<br />

業發展,以及配合政府推動海外台商回<br />

台掛牌政策,希望能夠在台灣形成群聚<br />

效應,也可活絡資本市場。在日本地<br />

區,除投資日本高科技之外,也將關注<br />

技術移轉和經營模式的複製。此外,也<br />

會利用投資其他地區來分散風險,也有<br />

利於攫取產業趨勢與資訊。<br />

在投資策略方面也有三個方向,分<br />

別是:一、日本地區科技製造移轉,<br />

漢鼎亞太在台北的茶會,左起為漢鼎股份有限公司<br />

總經理蔣為峰、漢鼎亞太集團總裁徐大麟、漢鼎股<br />

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宗勇<br />

二、海外台商回台上市,三、企業重組<br />

重整。事實上,漢鼎的此三項策略皆其<br />

來有自。在日本做移轉的策略一,漢鼎<br />

在日本經營投資了許多年,包括微瀏覽<br />

器技術公司,全日本第一家海外投資公<br />

司在日本上市的 ACCESS、接著在 2008<br />

年初漢鼎亞太向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br />

司日本勝美達公司收購全球第二大筆記<br />

型電腦變頻器生產商台灣勝美達電子有<br />

限公司(「台灣勝美達」),也是一例。<br />

漢鼎表示,基於日本經濟多年停滯<br />

不前,許多大型企業須集中資源鞏固主<br />

要事業體,以維持競爭力,故被迫放棄<br />

非主要事業體之再投資或將處份出售這<br />

些仍具相當技術優勢之事業體。 此趨勢<br />

提供台灣企業絕佳機會,藉由接收或技<br />

術移轉以提升自身之科技製造技術水<br />

準,亦是具高投資報酬之投資機會。<br />

此外,海外台商之回台上市的策略<br />

二中,漢鼎亞太在矽谷投資的安瑞<br />

ARRAY,便是第一家在台灣上興櫃的外<br />

商公司,安瑞建立了一個很好在台籌資<br />

的模式,據悉,目前有興趣在台上櫃的<br />

海外公司並不少。馬政府也很希望能夠


建立台灣為亞太的資本市場中心,為配<br />

合政府開放大陸政策,未來將引導海外<br />

台商回流,設置企業總部及在台股票上<br />

市,同時亦邀請優秀之外國企業來台上<br />

市,並建立一亞洲以科技製造產業為基<br />

礎的資本市場,「這樣的趨勢也產生了<br />

具高獲利之投資機會。」漢鼎指出。<br />

企業重組重整為策略三,漢鼎在企<br />

業重組重整的海內外投資案皆有之,在<br />

韓國著名的「早安銀行」是一例;在國<br />

內,以設計、製造多功能印表機、藍<br />

芽、滑鼠為市場優勢的致伸科技是漢鼎<br />

亞太於十多年前投資的,2007 年漢鼎亞<br />

太與美林以及鴻傳以現金和借貸方式與<br />

管理團隊聯合收購,也是一重整的例<br />

子。目前,在台上市櫃公司已有千餘<br />

家,若干上市企業已是無效率經營或產<br />

生經營困境,自身無力改善,急需具經<br />

驗及技術引進能力的團隊。此趨勢也是<br />

漢鼎亞太展現其跨國境之重組重整能力<br />

或引進優異技術移轉能力的投資機會,<br />

經重組重整後,該企業將顯現快速成長<br />

潛力。<br />

漢鼎也透露,大中華成長基金目前<br />

已鎖定幾家台商回台的投資案,目前與<br />

這些公司積極洽商中,投資地區以台灣<br />

和日本為主,至於中國大陸這一塊,也<br />

仍以台商為主要投資對象,也期望藉著<br />

林宗勇在證券投資管理業務及銀行經營<br />

的經驗與聲望,拓展漢鼎亞太大中華區<br />

業務的佈局,利用兩岸優勢協助海外台<br />

商回台上市及主導大型投資個案。<br />

【跨區域投資、布局亞洲】<br />

一九八0年代,台灣科技產業正要<br />

起飛,缺少的就是創業投資這一塊,當<br />

時留美學人徐大麟受到李資政國鼎的感<br />

召,從IBM的研發主管跳到創投業,並<br />

把第一筆美式創投帶進了台灣,至今,<br />

廿多年,漢鼎亞太已從國外引進2億美<br />

元外資投資台灣的產業,信譽以及成績<br />

也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漢鼎亞太共管<br />

理25個基金,累計管理資金超過27億美<br />

元,其中四家 regional fund 總金額高達<br />

13億美元,主要投資太平洋兩岸地區具<br />

有成長潛力之公司,其餘21家屬 country<br />

fund,分屬中國、台灣、韓國、菲律<br />

賓、新加坡與泰國等,每一投資地區各<br />

有不錯的成績;例如漢茂基金:9年IRR<br />

達31%,1996年商業周刊評選前五百大<br />

服務業獲利力最高排名第6名;漢通基<br />

金:23年IRR超過25%,1996年商業周刊<br />

評選前五百大服務業獲利力最高排名第<br />

1名。<br />

漢鼎的優勢之一就是亞洲的佈局,<br />

在製造業、消費性品牌以及跨區域投資<br />

都曾有多個經典案例,也正因如此,徐<br />

大麟對於大中華成長基金能以更專注的<br />

方式,在特定區域和產業上做投資、重<br />

整和融資,抱有很高的期望。<br />

亞洲的「科技製造業」和「消費性<br />

產品」都將是漢鼎大中華成長基金的投<br />

資重點,前者包括有資訊電子、積體電<br />

路、通訊、網路、醫療器材以及替代性<br />

能源等成長快速的產業,當中有不少在<br />

歐美國家技術較為先進,漢鼎將扮演技<br />

術移轉的角色,讓適用的技術能夠在大<br />

中華區進行在地化;與此同時,也能夠<br />

把大中華地區的公司更加的國際化;此<br />

外,在大中華區市場中特有的特殊科技<br />

標準及應用也會是漢鼎這項基金的投資<br />

的重點。<br />

在消費性產品上,漢鼎亞太幾個知<br />

名的投資案像是北京星巴克、希爾頓<br />

花園旅店等,這筆基金也同樣會經營<br />

高成長潛力的消費產品以及服務零售<br />

業,如食品飲料和醫療健康等,也不<br />

排除再把全球性的品牌再帶入到大中<br />

華區,並做通路和服務,把全球領導<br />

性品牌模式帶入大中華地區。<br />

這也就是跨區域(cross-border)的整<br />

合投資優勢,漢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br />

蔣為峰表示,無論是製造業和品牌建<br />

立,漢鼎亞太都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br />

尤其當前大中華區消費市場成長非常快<br />

速,他強調,有成功的經驗,對掌握市<br />

場契機有很大的助益,再加上長期積累<br />

的人脈和經營渠道,對投資對象而言都<br />

很重要。<br />

大中華成長基金成立了,令這家老<br />

字號的創投私募公司也很興奮,當然,<br />

隨之而來的是繳出一張張好成績的壓<br />

力,不過,能在金融危機中,募得基<br />

金,也是好的轉機,相信在既有的基礎<br />

上,漢鼎亞太能夠在大中華區再創令人<br />

期待的佳績,也不啻使台灣經濟更為活<br />

絡。<br />

參加當天茶會的貴賓包括台灣證券<br />

交易所總經理許仁壽、永豐銀行董事長<br />

蔡友才、兆豐國際商銀總經理徐光曦、<br />

兆豐國際商銀董事長王榮周、國巨股份<br />

放眼亞洲<br />

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泰銘、證券櫃檯買賣<br />

中心董事長陳樹、全球策略投資基金董<br />

事長楊世緘、宇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br />

事長徐小波。<br />

-----------------------------------------------------<br />

(上接第 12 頁)<br />

伍自立有從零做到經營上市公司<br />

的經驗,Dr. Kramer 有銀行界的關<br />

係, Jeremy、Josh、<strong>and</strong> Hubert 是投<br />

資法拍屋的專家。第三,這個市場要<br />

大,問題要大,利潤要大。每個人均<br />

希望有棟房子,全美國有好幾兆的房<br />

子,若其中有 5%-10%的法拍屋就是<br />

不得了的市場。亞洲人都是喜歡買房<br />

的,有了房子才覺安定,所以銀行利<br />

息低,就希把錢投資在買房上。第<br />

四,每個人均想買低於市價的 30%-<br />

40%的房子,但多少人做的到?你能<br />

買一棟、兩棟、三棟,但買不了幾百<br />

棟、幾千棟。所以這個市場門檻是很<br />

高的。<br />

葉力文目前的希望是未來公司能<br />

加倍成長,有一天能如玉山前輩一<br />

樣,公司及旗下公司能上市,成為億<br />

元的公司。在美國站穩腳跟後,再到<br />

亞洲發展,放眼天下,向全球發展。<br />

他再次向玉山感謝,當初是玉山<br />

為他打開工作機會的路,後來又透過<br />

理事打開他人生的眼光更廣遠,找到<br />

了現在一起奮鬥的高手,他在此學到<br />

了玉山精神,更有勇氣走出去,開創<br />

公司,放手一搏。所以他以回饋的心<br />

情,擔下玉山廿週年年會籌款的重<br />

任,目標是廿萬元。他希好好發揮玉<br />

山精神,不單把這次籌款重任做好,<br />

也希在未來推動一些長期的募款活<br />

動,甚至成立目標是百萬元的玉山基<br />

金會,為玉山的未來做永續的長期規<br />

畫。玉山在他心中一直是第一。在現<br />

在經濟不景氣時能更給會員打氣充<br />

電,給要創業或轉業的一些 Mentor 或<br />

Role Model,給面臨困境的希望,給<br />

要重新開始的機會,把玉山精神發揮<br />

出來。他呼籲玉山的理事、會員及玉<br />

山之友們一起來協助籌款並推動玉山<br />

精神。�<br />

若欲捐款玉山或有其他建<br />

議,葉力文 的 E-mail 是<br />

Edwin.Yeh@StJohnCapital.com<br />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 【15】


「記憶體產業在 2008 年破產的不<br />

少,能活下來就有希望」,Aplus Flash<br />

<strong>Technology</strong> 的執行長李武開樂觀幽默的<br />

表示。他的公司簡報展示的是陽光照射<br />

在公司的 Logo“AF”兩個字上,表示公<br />

司已經經過黑夜,見到曙光了。該公司<br />

所發展的綠色節能晶片 HiNOR,集合了<br />

NAND、NOR、及 Embedded Flash 的優<br />

點,可以有高容量、低耗能、可快速化<br />

及價格便宜的優點。<br />

目前 Aplus Flash 所研發成功的<br />

HiNOR 已引起業界重視,記憶體大廠<br />

Spansion 前總裁 Bertr<strong>and</strong> Cambou 曾讚<br />

揚 HiNOR 是記憶體晶片有史以來偉大<br />

的發明。日本 Pachinko 遊戲機製造廠也<br />

表示對這晶片有興趣,願意投資。臺灣<br />

及美國幾家廠商也在洽談中。<br />

Aplus 於 1998 年成立,從事 NVM<br />

IP 與產品的研發及銷售。目前全公司有<br />

總部設在聖荷西,上海有一個管理生產<br />

與運送的分公司,台灣有銷售部門。公<br />

司雖小,五臟俱全。十年來,公司發展<br />

出專利一百多個,但最重要的專利發明<br />

就是 HiNOR,「這是 Green Flash Chip<br />

Solution ,在 Hybrid Code & Data<br />

Storages 領域中是一個非常有突破性、<br />

革命性的發明。」他說。能夠開發出這<br />

個晶片,他希望能對社會有貢獻、對股<br />

東及員工有交待。<br />

NVM 代 表 的 是 Non-Volatile-<br />

Memory ,中文譯為「非揮發性記憶<br />

體」,或「非消失性記憶體」,即當電<br />

源關掉時,資料仍然存在。這記憶體與<br />

人們日常生活習習相關,手機、數碼相<br />

機都少不了這種記憶體,這些記憶體的<br />

發展都是工程師們孜孜矻矻,埋頭努力<br />

所成就的,「但 Flash 每年成本降低<br />

50%,除了三星這家大廠外大家都很難<br />

存活。」李武開說。<br />

他指出現在做記憶體的公司,一種<br />

是賣零件,這是殺戮戰場,但有新發明<br />

就可以提高門檻,拋開眾人,遙遙領<br />

先;其次是賣 IP 智財權。現在他認為必<br />

文:詠立<br />

李武開認真說明 HiNOR 與其他產品<br />

的區隔<br />

需二者合一來營運才得以立足,Aplus<br />

Flash 目前就是這樣二合一的經營模式,<br />

可賣零件,也可做 IP 的授權或銷售。<br />

李武開分析世界性的非揮發性記憶<br />

體市場(NVM),到 2012 年約美金$510<br />

億,其中以 NAND Data flash 市佔率最<br />

大,佔 78%,約 400 億;其次是 NOR<br />

Code Flash,佔 20%,有$100 億市場;<br />

第三為嵌入式(Embedded)的 Flash,佔<br />

2%,約$10 億,市場較小。Aplus Flash<br />

公司所發展的 HiNOR 就是整合了 Code<br />

及 Data 的新產品。李武開解釋,人類的<br />

頭腦有快速記憶體,有慢速記憶體,<br />

Code 就代表快速記憶體,Data 就代表慢<br />

速記憶體。HiNOR 就是一種結合了快速<br />

記憶與慢速記憶兩種特質的記憶體。<br />

NAND 被使用在手機、數碼相機、<br />

MP3 及 USB 等消費性用品上,這種技<br />

術的記憶體,充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br />

中,但是讀資料慢,不太好用,可是因<br />

copy 快,價格低廉而廣受歡迎。原因是<br />

NAND 的發明打破每 1.5 年增長兩倍的<br />

摩爾定律,一年就達到兩倍的成長,造<br />

福人類很多,半導體的設計與應用均以<br />

這個為中心,價錢從 2005 年迄今,每<br />

年均降價。NOR 比 NAND 讀取速度快<br />

一百倍,但是容量少了 64 倍,讀速<br />

快,價錢貴,臺灣廠商以發展此種規格<br />

科技新猷<br />

為主。Aplus 公司所發展出來的 HiNOR<br />

綜合這二者的優點,以 NAND 的工藝做<br />

NOR,做出了高密度、便宜,又讀寫快<br />

速的產品。這是把三種原本不相容的<br />

Flash 變成一個 NVM 的設計。<br />

目前代表這三個不同非揮發性記憶<br />

體市場的廠商,NAND Flash 的廠商有<br />

Samsung 、 Toshiba 、 SanDisk 、 Hynx 、<br />

Micron,臺灣沒有;在 NOR 的廠商方<br />

面,最大的是 Spansion 、其次是<br />

Numanyx , 以 及 臺 灣 的 旺 宏<br />

(Macronix) ;在 Embedded Split-gate<br />

Flash 的廠商最大的就是迅捷(SST),以<br />

及臺灣的 E-Memory。<br />

李武開笑稱自己的產品是 3 S 的技<br />

術,HiNOR 有前三種市場產品的優點,<br />

三個市場的龍頭廠商分別是 Samsung(#1<br />

NAND Flash)、Spansion(#1 NOR Flash)<br />

及 SST(#1 Embedded Flash)。他的這個<br />

混合型具專利的 HiNOR 截取 NAND<br />

Data,加上 NOR Code,再加上 Splitgate<br />

的優點於一身,達到最低成本、最<br />

高容量、可快速讀寫的目標;更進一步<br />

打破 20 年來 NOR Flash 只能靠 Splitgate<br />

來解決過度擦洗的瓶頸。<br />

「HiNOR 的容量可以比傳統 NOR<br />

記憶晶片高出 50 倍,但卻比傳統晶片<br />

耗能低。」李武開表示,這個優點用在<br />

手機及「Data Center」方面,可大大節<br />

省能源。<br />

「Data Center」概分為兩大類:企<br />

業類及家用類。企業類包含 Google、<br />

Yahoo… 等搜尋引擎,Facebook 、<br />

Twitter…等社交網站,以及軍警情報等<br />

政府單位。DRAM 是目前被廣泛使用在<br />

Data Center 伺服器裡的記憶體,需要極<br />

大的容量空間,也耗費了極多的能源。<br />

HiNOR 的特質正好可以用來彌補<br />

DRAM 不能關機以及經常要充電的缺<br />

憾。企業類 Data Center 需要的是快速讀<br />

取、多讀少寫的功能,HiNOR 的超高速<br />

“Read-Intensive”功能正是成為代替品的<br />

條件。�<br />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期 / 2009年10月號 【17】


大陸觀察<br />

「山寨經濟大革命」這本書關注的<br />

是大陸山寨手機產業,但促成這個產業<br />

蓬勃發展的,卻是兩岸產業專業分工優<br />

勢互補下共同合作的產物。<br />

改革開放以後,大陸許多的產業呈<br />

現跳耀式的發展,就通信產業來看,在<br />

固定電話並未完全普及,行動電話就已<br />

經成為市場的主流,省略臺灣通信發展<br />

的步驟,一般消費大眾使用無線的終端<br />

產品基本上就是直接一步到位。<br />

在內需市場旺盛及政策鼓勵的雙重<br />

引導下,通信產業逐漸建構出完善的產<br />

業供應鏈,然而整體經濟發展的情況,<br />

確實也存在有兩級化的收入與消費。山<br />

寨手機就是在中低消費內需市場旺盛,<br />

與行動通信市場產業鏈完整的雙重背景<br />

下誕生的,大陸廠商 2003 年開始了製造<br />

生產有別於“品牌手機”的另一種“白<br />

牌手機”。2007 年國務院宣佈取消手機<br />

生產核准制後,少數的山寨機還開始有<br />

自己的品牌,像極了我們早期自己買來<br />

的組裝電腦。在深圳有好幾個比台北光<br />

華商場規模還大的手機市場,每天有數<br />

以萬計來採買的手機個體戶、批發商,<br />

再轉運到第三世界與各省去銷售,形成<br />

很強大的市場。<br />

山寨機普遍具有價格低,功能齊<br />

全,外觀極具創新等特點,一些山寨機<br />

還以模仿最新款名牌手機見長。因此山<br />

寨機很受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及收入偏低<br />

人群的愛好,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其<br />

銷量超過 1.5 億部,對正規品牌手機造<br />

成不少衝擊。<br />

山寨消費產品的誕生,確實能夠滿<br />

足收入較低的人群,但為何會發生在深<br />

圳?深圳還是很有作為山寨手機生存的<br />

土壤和空間的。從產業鏈的角度來分析<br />

這個現象,八、九十年代港台企業隨著<br />

產業轉移,來到深圳投資,群聚效應與<br />

生產製造的代工實力,讓深圳有一個很<br />

好山寨環境的雛型。就手機而言,在深<br />

圳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形成一個<br />

產業鏈。更嚴格來說,整個深圳電子經<br />

濟就是山寨經濟,港臺企業在深圳的投<br />

【18】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br />

林琦翔 /深圳世貿中心會顧問<br />

資,讓深圳有一個以代工為主的山寨產<br />

業集群基礎。 04 年後我離開台灣玉山<br />

協會來到大陸發展,大部份的時間就是<br />

在深圳,更能親身體會到這個移民城市<br />

的經濟爆發力,也能深刻體會到山寨產<br />

業及其精神在深圳蓬勃發展的根本原<br />

因。<br />

初次在深圳見面的人都會用這樣一<br />

句寒暄語:“你是哪里人啊”?接著的<br />

另一個問題是:“哪年到深圳的?”在<br />

不同鄉音的普通話下辨識著彼此的區<br />

別,也在確認著大家共同的身份—移<br />

民,包括臺灣人。<br />

大陸各地,特別是在農村與中小城<br />

鎮還是有著一種很緊密的人際關係,在<br />

家鄉受到一定束縛的社會壓力。然而在<br />

深圳土壤裏,全部都是移民,不僅離開<br />

親友的壓力,遠離商業的權威,並且政<br />

府較少干預市場等因素,造就了深圳人<br />

處處標新立異的商業行為與生活模式。<br />

在深圳有一獨特的社會與商業生活,市<br />

場與經濟才是趨動深圳人的動力。中低<br />

端與價格破壞,亦不斷打壟斷者的遊戲<br />

規則。大多數人來深圳發展所掙第一桶<br />

金時,都是從小資本起家,以模仿或抄<br />

襲進入市場。這些為數不少教育程度不<br />

高的企業家,常被戲稱是農民企業家,<br />

以遊擊隊的模式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br />

地。在深圳,許多人的起步存在一些的<br />

不規範,但也因為較低的門檻,讓深圳<br />

成為一個創業與淘金的天堂。<br />

但是山寨市場變成紅海,卻也是一<br />

種註定的悲劇宿命。因為山寨機本來就<br />

是靠破壞市場價格、超低成本起家,以<br />

及在價格越來越低、加強功能卻更多的<br />

狀況下生存著,甚至可以說,山寨市<br />

場,其實就是紅海市場。另一方面,據<br />

統計,2008 年山寨機的生產量已超 2 億<br />

台,僅增值稅一項,大陸國家就損失數<br />

百億元的稅收。而山寨機的低廉價格正<br />

是建立在逃避入網檢測費用、增值稅等<br />

費用基礎上,這是導致大陸國產品牌手<br />

機市場份額不斷縮小的重要原因。但是<br />

不合法的山寨機已經越做越大,產業鏈<br />

越來越成熟,同時潛在的用戶也越來越<br />

多,一味的打壓已經不太現實。在今年<br />

的深圳政府“兩會”上,首次出現引導<br />

山寨機走入品牌經營的議題,但如何引<br />

導其山寨機,一如水滸傳的英雄好漢,<br />

接受「招安」或「從良」,仍然需要執<br />

事者的智慧、與市場的殘酷選擇來決<br />

定。<br />

2009 年 6 月,號稱山寨大本營的深<br />

圳華強北市場依然熱火,但是 20 公里<br />

之外的寶安區,也就是山寨手機的生產<br />

製造基地,卻是另一幅蕭瑟之景,緊閉<br />

的廠區大門、破損的門窗、零星散落在<br />

外的設備……繞著寶安走上一圈,這樣<br />

倒閉的山寨機工廠不甚枚舉。山寨手機<br />

火爆銷售的另一頭,山寨廠商卻在寒冷<br />

無比的冬天裏煎熬。“僅去年末到現<br />

在,就有上百家工廠關門,沒有辦法,<br />

這就是山寨的江湖。”在深圳手機業浸<br />

淫多年的一位山寨老闆說。<br />

無獨有偶,隨著迷你筆記型電腦<br />

(Netbook)熱賣,多家深圳山寨廠轉型<br />

生產山寨版 Netbook。但熱潮持續不到<br />

半年,山寨 Netbook 就陷入生存危機,<br />

無法延續山寨手機的市場盛況。據網易<br />

科技報導,深圳山寨市場裡的電子產品<br />

製造商近來爆發倒閉潮與出走潮。據業<br />

界非正式統計,過去 1 個月內有數十家<br />

山寨廠倒閉。<br />

至於山寨廠倒閉原因,由於 Netbook<br />

零件價格快速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br />

升;英特爾嚴控凌動(Atom)處理器出<br />

貨;加上品牌商廉價 Netbook 推出,從<br />

5 月份起,不少山寨廠商已撤出市場。<br />

業界人士表示,山寨 Netbook 剛推出<br />

時,每台利潤約人民幣 200 多元。但由<br />

於硬碟、記憶體、液晶面板等零件供應<br />

自 4 月起吃緊,價格因此急升,每台成<br />

本至少增加幾十元。同時,英特爾嚴控<br />

凌動處理器出貨,對山寨廠商更是嚴重<br />

打擊。由於凌動處理器短缺,山寨廠商<br />

不得不降低出貨量,甚至停止生產線。<br />

業界人士估計,至今已有上百家山寨廠<br />

關門大吉,不時傳出山寨廠老闆出走消<br />

息。


其實,以山寨機為例,出貨價一跌<br />

再跌,相應的需求量卻趨於飽和,還要<br />

承受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再這樣下<br />

去,微利變成無利甚至虧損已經是必然<br />

趨勢,是堅守陣地還是另謀出路,這個<br />

問題一直困擾深圳諸多的山寨廠商。<br />

早在 2003 年,大陸國內的手機產業<br />

正在起步階段,到處充斥著暴利,那<br />

時,一款國產手機的廠商利潤可達上千<br />

元,大廠商一年下來能獲得 10 多億元<br />

的淨利潤,收入上億元的經銷商比比皆<br />

是,整個市場為之瘋狂。在暴利的誘惑<br />

下,“山寨機最瘋狂的時代”開始了。<br />

山西的煤老闆、江浙的服裝商、各地的<br />

房產大亨,這群積攢了大把熱錢的人都<br />

把目光轉向手機製造,讓深圳及周邊的<br />

手機廠商從 2005 年的 300 家陡然升至<br />

2006 年的上千家,逐漸形成了以深圳為<br />

核心的山寨機產業集群。<br />

深圳調查公司山脊諮詢的資料顯<br />

示,2006 年底至 2007 年上半年,山寨<br />

機出貨量每月高達 1200 萬部。雖然單機<br />

利潤已降至百元以下,但憑藉急速增長<br />

的出貨量,廠商仍可以維持自己的暴利<br />

神話。不過,瘋狂之後便是痛苦的回<br />

歸。2007 年末,沿襲多年的手機“牌照<br />

制”正式取消,越來越多的山寨機廠商<br />

取得了合法身份,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對<br />

山寨利潤的追逐,“白天生產品牌機,<br />

晚上大幹山寨機”的現象屢見不鮮。加<br />

上盲目入市者不減,市場需求趨於飽<br />

和,山寨機的暴利時代終於走到盡頭。<br />

據不完全統計,2007 年,山寨機產<br />

量約 1 億~1.5 億部之間。而調查公司易<br />

觀國際發佈的資料顯示,2007 年大陸國<br />

奧運手機:無授權卻賺錢<br />

高翔鳥巢手機<br />

邦華巢流 2008<br />

內手機的總銷量就約為 1.49 億部,不難<br />

看出,山寨機的產量,已大大超過了市<br />

場承載的極限。<br />

於是,名噪一時的“山寨機王”中<br />

天通訊幾近停產,曾經助推山寨機發展<br />

的集群和協同效應轉眼變成殘酷的惡性<br />

競爭,一切都延續著中國製造業的宿<br />

命。自 2008 年開始的價格戰,最後把單<br />

機利潤拉低到個位數。大家已經意識<br />

到,這個行業已難再有利可圖。於是,<br />

每天都有人退出這片紅海,另謀生路。<br />

而且手機即將進入 3G 時代,對於山寨<br />

機未來前途是福是禍?還有爭議。<br />

到底山寨現象對於臺灣的產業和讀<br />

者有甚麼機會或啟示?<br />

大陸觀察<br />

兩岸經貿的合作早在 1987 年臺灣開<br />

放民眾赴大陸探親,讓急於為傳統產業<br />

轉型尋找出路的臺灣廠商有了新的出<br />

口。1988 年 7 月大陸發佈“鼓勵台灣同<br />

胞投資規定二十二條,明確規定對台商<br />

之優惠措施比照外商,對台商之資產不<br />

實行國有化,以及可適用涉外經濟法規<br />

等。次年承認台資在沿海地區的土地開<br />

發經營權,以及公司股票、債券、不動<br />

產之購買權,全面開始了台商投資大陸<br />

的序幕。<br />

一般認為,臺灣相對於大陸而言,<br />

在提供產品和服務方面,其研發、品<br />

質、成本、價格與服務普遍具有優勢;<br />

大陸在市場、人才基數、原物料、土<br />

地、勞動力與投資政策。臺灣企業若能<br />

結合大陸在市場規模、原物料的豐富與<br />

其他優勢,並進一步結合臺灣企業在品<br />

質、成本、價格、服務的優勢一起走向<br />

世界,才是兩岸雙向經貿最大的好處。<br />

但是如果臺灣的企業也流於模仿與抄<br />

襲,還不知提升,在沒有地緣與通路的<br />

大陸,競爭力肯定不如大陸企業。<br />

大陸市場太大,面積為臺灣的二百<br />

六十七倍,人口是臺灣的六十倍,大陸<br />

這幾年經濟的崛起,也很清楚向全世界<br />

的展示:只要成為中國第一,就會成為<br />

世界第一。但風險與機會是一體兩面,<br />

希望讀者再進入大陸市場,能掌握更多<br />

市場的特色,並找到合適的資源與通<br />

路,在兩岸互通的經貿架構下,獲取更<br />

大的市場機會。�<br />

作者 林琦翔的 blog<br />

http://blog.sina.com.cn/u/1639326482 <strong>and</strong><br />

e-mail:bosiad@hotmail.com<br />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年10月號 【19】


【20】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 年10月號<br />

矽谷科技社團活動簡訊 (2009 年 10 月)<br />

主辦單位 活動名稱與內容 日期、時間、地點 報名或連絡資訊<br />

中國工程師協會灣區分會<br />

(CIE/USA-SF)<br />

聖荷西州立大學(SJSU)<br />

www.cie-sf.org<br />

www.sjsu.edu<br />

華源科學技術協會<br />

(HYSTA)<br />

www.hysta.org<br />

BioCenter<br />

www.sjbiocenter.com<br />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br />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br />

www.montejade.org<br />

北美中國半導體協會<br />

(NACSA)<br />

www.nacsa.com<br />

IEEE SF Bay Area<br />

Nanotechnology Council<br />

www.ieee.org/nano<br />

CIE/USA-SF <strong>and</strong> SJSU 2009 Fall Short Courses<br />

EECS3: 10/3/2009 – 9AM<br />

Image Processing Using FPGAs (Jose’ Alvarez)<br />

EECS4: 10/3/2009– 2PM<br />

OpenSPARC Introduction (Jhy-Chun Wang)<br />

EPMC1: 10/10/2009 – 9AM<br />

How to Design FPGA <strong>and</strong> ASIC Devices to Meeting System Performance (Hong Shi)<br />

EPMC2: 10/10/2009 – 2PM<br />

Clean Energy <strong>Technology</strong> <strong>and</strong> Several Case Studies in Market Place (Jerry Jin)<br />

EPMC3: 10/17/2009 – 9AM<br />

Solid State Lighting: Technologies, Status <strong>and</strong> Challenges (Stephen Sun Chiao)<br />

EPMC4: 10/17/2009 – 2PM<br />

Circuits & Systems Requirements, Technologies <strong>and</strong> Trend in Solid State Lighting<br />

(Muzahid Huda)<br />

HYSTA Annual Conference: “Survive <strong>and</strong> Thrive Amidst A Global Economic Crisis”<br />

Keynote Speaker: Steve Ballmer, CEO of Microsoft<br />

Fang Fang, Managing Director <strong>and</strong> CEO, JP Morgan China; Steve Westly, Former<br />

Controller of CA; YiBing Wu, Managing Director, Legend Holding; Jeff Xiong,<br />

Co-CTO, Tencent; Stephanie Tilenius, Senior VP <strong>and</strong> General Manager, eBay;<br />

Clarence Kwan, National Managing Partner, Deloitte; ShuHua Zhou, Partner, Northern<br />

Light; David Chen, President, VanceInfo; Walter Fang, President, Neusoft America;<br />

Marc Porat, Chairman/Founder, Calstar, Serious Materials; Zheng Xu, CEO, Sierra<br />

Power; Jonathan Hsu, CEO, 24/7 Real Media<br />

BioCenter Open House Tours<br />

Cost: Free<br />

The Fifth 2009 Chancellor Tien Forum: “Everyday brings new path to life”<br />

Speaker: Mr. Bob Lin, Founder of Multi-dimensional Venture Partners, Chairman of<br />

Healthlink Services: Vice Chairman of SunPerfect Solar<br />

NACSA China Trip<br />

10/11-13, Beijing, Tianjin<br />

10/14-17, Sichuan (Chengdu, Chongqing)<br />

10/18-25, Shanghai <strong>and</strong> Yangtze Delta(Suzhou, Wuxi, Zhengjiang, Hangzhou,<br />

Jiangying, etc.)<br />

Seminar: “Opportunities <strong>and</strong> Challenges with Graphene Production <strong>and</strong> Application”<br />

Speaker: Xiaogan Liang, Ph.D, Nanofabrication Facility,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br />

Laboratory<br />

9/26(Saturday), 10/3(Saturday), 10/10(Saturday),<br />

10/17 (Saturday)<br />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Engineering Building<br />

Auditorium, (Engineering Building is located on<br />

San Fern<strong>and</strong>o St., between 7th <strong>and</strong> 8th street).<br />

Please see map in this link:<br />

http://www.sjsu.edu/about_sjsu/docs/SJSU_campu<br />

s_map.pdf<br />

10 月 3 日(Saturday)<br />

Santa Clara Convention Center<br />

5001 Great America Pkwy., Santa Clara, CA<br />

95054<br />

10 月 7 日(Wednesday) 2:30-3:30pm<br />

San Jose BioCenter, 5941 Optical Court,<br />

San Jose, CA 95138<br />

10 月 8 日(Thursdayay) 6:30-8:30pm<br />

ITRI International, 2870 Zanker Road, Suite 140,<br />

San Jose, CA 95134<br />

10 月 11 日--10 月 25 日<br />

10 月 20 日(Tuesday), 2009, 11:30am-1:00pm<br />

National Semicondutor Bldg E-1 CMA Room,<br />

2900 Semiconductor Drive, Santa Clara, CA<br />

Pre-registration on-line is<br />

required:<br />

Please visit CIE-SF<br />

website:<br />

http://www.cie-sf.org/ to<br />

register <strong>and</strong> for more<br />

detailed information of<br />

classes.<br />

Please visit<br />

http://cieshortcourse.event<br />

bee.com/event?eventid=62<br />

296 to register.<br />

Registration:<br />

http://www.hyata.org/ac20<br />

09/registration/<br />

www.acteva.com/booking.<br />

cfm?bevaid=187640<br />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Office<br />

(408)428-0388<br />

Chinatrip2009@nacsca.co<br />

m<br />

RSVP<br />

www.ieee.org/nano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S & T Asso.<br />

Korea IT Network<br />

The Hong Kong <strong>Association</strong><br />

Singapore America Business<br />

<strong>Association</strong>(SABA)<br />

美中綠色能源促進會<br />

(UCGEC)<br />

www.ucgef.org<br />

BioCenter<br />

www.sjbiocenter.com<br />

華美半導體協會<br />

(CASPA)<br />

www.caspa.com<br />

華美半導體協會(CASPA)<br />

www.caspa.com<br />

美洲中工會灣區分會(CIE)<br />

國科會贊助/Organized by<br />

CIE, TECO, CBA, NATEA,<br />

CASPA, TAITA<br />

www.cie-sf.org<br />

台灣工程師協會矽谷分會<br />

(NATEA-SV)<br />

舊金山科技組(S & T<br />

Div./TECO in SF)<br />

www.natea.org/sv/<br />

經濟部/國科會/舊金山科技<br />

組/外貿協會/舊金山台貿中<br />

心/灣區科技社團<br />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br />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br />

www.montejade.org<br />

Four Tigers Event:”What’s Next for The Four Tigers?”<br />

Moderator: Richard Dasher, Consulting professor, Stanford University; Director,<br />

US-Asia technology Management Center<br />

Billy Byun, Managing Director, Samsung Ventures<br />

William Chang, CTO, Stryker Endoscopy<br />

Sean Wang, President, ITRI International Inc.<br />

M.K. Wong, Director of Reefer Trade, 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 (OOCL)<br />

The Second US-China Green Energy Forum: 4 Panels<br />

Energy Sources: “Sure-Win Investments Along the Holistic Smart Grid Value Chain”<br />

Eco-Cities: “Transforming to an Eco-City in China”<br />

Buildings Consume:”Create Sustainable Prosperity”<br />

Transportation <strong>Technology</strong> : “Fleet Electrification, If Not Now…When?”<br />

Meet with Genentech, Inc.<br />

Speaker: Anna Williamson, Senior Manager, Business Development, Genentech Inc.<br />

Peter Condon, Senior Manager, Business Development, Genentech Inc.<br />

CASPA 2009 Annual conference & dinner Banquet:<br />

“The Gadgets, the Fashion, <strong>and</strong> the Smart Applications- The Way We’ll Work <strong>and</strong> Play”<br />

Stanley Yang, CEO, NeuroSky<br />

Dilip S, CTO & VP of Engineering, mSilica Incorporated<br />

Jason Hsia, President & GM of Astak/Team Research Inc.<br />

Sudhir Mallya, Director of Marketing, SoC Solutions Unit, NEC Electronics America<br />

Jason Yao, Sr. Manager, Product Management & Business Development, ASUS<br />

Computer International<br />

Keynote Speaker:Mr. Jen-Hsun Huang, Co-Founder, President & CEO, nVIDIA Corp.<br />

CASPA 2009 BIMS Business Delegation<br />

台美生醫科技論壇系列之三:<br />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br />

2009 US-Taiwan High <strong>Technology</strong> Forum UTHF: “Clean Energy: Transformation from<br />

High-Tech to Clean-Tech”<br />

台美高科技論壇:”清淨能源:轉化高科技產業為清淨科技產業”<br />

2009 Taiwan Oversea High-Tech Talent Recruiting Mission<br />

20-25 companies will recruit talents<br />

<strong>Monte</strong> <strong>Jade</strong> November VC Forum: “Alternative sources of capital in a financially<br />

challenged world – A closer look at Angel <strong>and</strong> Strategic Investors”<br />

【21】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 239 期 / 2009 年10月號<br />

10 月 22 日(Thursday) 6:00pm<br />

Fenwick & West LLP, Silicon Valley Center<br />

801 California Street, Mountain View, CA 94041<br />

10 月 22 日 evening <strong>and</strong> 10 月 23 日<br />

Crown Plaza Cabana Hotel & Resorts, Palo Alto,<br />

CA<br />

10 月 22 日(Thursday) 9:00am-4:00pm<br />

San Jose BioCenter, 5941 Optical Court,<br />

San Jose, CA 95138<br />

10 月 24 日(Saturday) 12:30-5:00pm<br />

Dinner: 6:00-9:00pm<br />

Biltmore Hotel, 2151 Laurelwood Road,<br />

Santa Cara, CA 95054<br />

(408)988-8411<br />

10 月 25 日--10 月 31 日<br />

Beijing, China<br />

10 月 31 日(Saturday) 1:00-5:00pm<br />

Silicon Valley Room, Techmart Building, 5201<br />

Great America Parkway, Santa Clara, CA 95054<br />

11 月 7 日(Saturday) 8:30am-5:30pm<br />

Santa Clara Convention Center, Santa Clara, CA<br />

Room 203 <strong>and</strong> 204<br />

11 月 13, 14 日(Friday & Saturday)<br />

Hyatt Santa Clara<br />

11 月 17 日(Tuesday) 6:30pm<br />

China Stix Restaurant, 2110 El Camino Real,<br />

Santa Clara, CA 95050 (408)244-1684<br />

https://www.123signu<br />

p.com/register?id=jch<br />

yz<br />

www.sjbiocenter.com/even<br />

t/ev_2009Q4-meetwithgen<br />

entech.html<br />

RSVP: office@caspa.com<br />

Tel: (408)940-4600<br />

office@caspa.com<br />

(408)940-4600<br />

RSVP<br />

www.cie-sf.org<br />

RSVPwww.uthf.org<br />

Gilbert (408)246-5410<br />

Jody /(650)967-3812<br />

www.montejade.org


全球玉山<br />

本會贈花籃劉兆玄榮譽理事長<br />

行政院長劉兆玄於 9 月 7 日宣佈辭職,由國民黨秘書長<br />

吳敦義組閣,並於 9 月 11 日進行交接。劉前行政院長亦為全<br />

球玉山榮譽理事長,全球玉山理事長吳國增特請臺灣玉山代<br />

訂花籃於 9 月 11 日送到劉榮譽理事長行政院辦公室,花籃上<br />

並特書:”一肩扛全責,留漂亮身影”,表示全球玉山關懷之<br />

意。台灣玉山理事長史欽泰表示,劉院長的決定是一個聰明<br />

的決定,讓輿論更能正視他過去的努力與成果。<br />

第二屆全球玉山高峰會將與美西玉山廿週年年<br />

會聯合於 2010 年 3 月 27 日舉行<br />

第二屆全球玉山高峰會訂於明年 3 月 27 日與美西玉山廿<br />

週年同時在矽谷 Santa Clara Convention Center 舉行。全球玉<br />

山吳國增理事長希各地區會能共襄盛舉,屆時組團來矽谷參<br />

加這次盛會。目前年會活動 3 月 27 日下午有兩場演講、四場<br />

座談,晚上有演講、頒獎與娛樂。3 月 28 日活動將著重於各<br />

區會間的交流,全球玉山活動籌備委員會由全球玉山副理事<br />

長孫崇瑾來領導,詳細內容正在策畫中。<br />

新英格蘭玉山 9 月 26 日舉行年會<br />

新英格蘭玉山已於 9 月 26 日在 MIT<br />

Faculty Club 舉行 2009 年會。會中選出新<br />

任理事長莊政琦(Cheng Chi Chuang)。莊<br />

政琦(見圖)畢業於臺灣中山大學,獲有美<br />

國賓州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曾在哈佛<br />

大學化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並在麻薩諸<br />

塞州劍橋的一家初創生技公司<br />

NeoGenesis 服務,後來該公司被<br />

Schering-Plough 所併購,目前莊政琦在 Schering-Plough 擔任<br />

研究。他的主要研究主題是 Mass Spectrometry to the<br />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tein-lig<strong>and</strong> interaction。<br />

美東南玉山 10 月 24 日年會<br />

美東南山科技協會將在 10 月 24 日下午六點半舉辦第十<br />

七屆年會,今年年會的主題是「不景氣時代中的科技商<br />

機」。該會邀請到了孫崇謹女士為大會講員,孫女士現任<br />

Suns 集團副總裁,全球玉山科技協會副理事長,加拿大玉山<br />

科技協會前會長,同時也是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中心副秘書<br />

長及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孫崇謹女士將爲大家講解<br />

生技醫藥及生技農業方面的研究發展,以及在商業上的應用<br />

和未來的趨勢走向等。在專題演講後, 玉山科技協會將在<br />

年會上頒獎給今年的青年獎得獎人以及進行新舊理事交接<br />

典禮。美東南玉山科技協會第十七屆年會的地點在「喜萬<br />

年」海鮮餐廳。<br />

四川玉山將於 10 月 15 日籌備成立<br />

全球玉山及各地區會活動報導 �<br />

四川玉山區會籌備成立大會將於 10 月 15-16 日在成都舉<br />

行。全球玉山正、副理事長吳國增、孫崇謹,及大陸玉山推<br />

動者曾憲章、美西前理事長邰中和均將分別從美國、加拿<br />

大、臺灣,前往參加及祝賀。<br />

【22】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239期 / 2009年10月號<br />

李鍾熙與李紀珠當選臺灣玉山正、副理事長<br />

臺灣玉山<br />

於 9 月 7 日改<br />

選,由工研院<br />

李鍾熙院長與<br />

行政院金融監<br />

督管理委員會<br />

李紀珠副委員<br />

長,當選為新<br />

任正、副理事長(上圖)。秘書長仍為何小台,其他理監事變<br />

動不大。全球玉山特致電祝賀,盼能與全球海外所有玉山區<br />

會更團結同心,為全球華人知識經濟體再造新貢獻。臺灣玉<br />

山前理事長史欽泰仍將是常務理事。<br />

�臺灣玉山將於 10 月 28 日下午在台北市協辦「創新與合<br />

作」產業發展研討會。該活動主辦單位為蘇台經貿交流協<br />

會、臺灣工商總會,承辦單位包括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臺<br />

灣時代基金會、臺灣玉山科技協會、臺灣文化創業產業協<br />

會。目前研討會細節正在籌備中。<br />

華府玉山將舉行討論會<br />

華府玉山與 Maryl<strong>and</strong>-Asia Environmental Partnership 將聯合<br />

於 10 月 27 日晚七點半起,在 Bethesda 的 FAES Mansion 舉行<br />

領袖系列討論會。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加。�


何謂伯樂計畫<br />

延攬領域<br />

延攬對象<br />

補助內容<br />

為建立主動積極的海外人才延攬機制,國科會補助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成立伯樂<br />

計畫專案辦公室,並透過國科會駐外科技組之協助,每年延攬 20-25 名海外資深台裔<br />

人才返國進行短期服務貢獻所學,以協助國內提升研發能量與創新能力。<br />

包括「基礎科學」、「生醫科技」、「影像顯示」、「數位內容」、「資通科技」、「半導體」、<br />

「能源科技」、「環境、海洋與天然災害」、「奈米與尖端材料科技」、「重點服務業」、「國<br />

際法政」、「人文藝術」等十二項重點領域。<br />

具本國籍或曾在台灣設籍者,並同時符合下述條件:(一)具重點延攬領域之碩士(含)<br />

以上學歷,並具備十五年(含)以上相關經驗;(二)在學術、應用科學或技術上有特殊<br />

成就,且為國內產學界少有者(註:延攬對象不包括中國地區或由中國地區前往第三地區之人士)。<br />

� 補助期限:1 至 3 個月<br />

� 補助每日生活津貼新台幣 5,000 元、補助在台保險費 65%<br />

� 個人來回機票乙次<br />

Your Passion <strong>and</strong> Experience Make Taiwan Perfect!<br />

有興趣及意願返國執行伯樂計畫者請洽:<br />

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 楊啟航組長<br />

TEL:1-408-986-8686<br />

FAX:1-408-986-8066<br />

Email:sdsf@sciencesf.org<br />

http://sf.nsc.gov.tw/welcome.htm<br />

主辦單位: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執行單位: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