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2014 Views

積極推動數位學習設計影響學生採用數位教材課程之有效學習因素之 ...

積極推動數位學習設計影響學生採用數位教材課程之有效學習因素之 ...

積極推動數位學習設計影響學生採用數位教材課程之有效學習因素之 ...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99 年 度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發 展 學 校 重 點 特 色 計 畫 申 請 表<br />

編 號 :99-NTUE- 收 件 日 期 :09302010<br />

申 請 系 所 /<br />

單 位<br />

資 訊 科 學 系 所<br />

申 請 計 畫<br />

類 別<br />

補 助 類 別 ( 二 )<br />

辦 理 提 昇 整 體 教 學 品 質 活 動<br />

計 畫 主 持<br />

人<br />

趙 嘉 成 職 稱 助 理 教 授<br />

積 極 推 動 數 位 學 習 設 計 影 響 學 生 採 用<br />

計 畫 名 稱<br />

數 位 教 材 課 程 之 有 效 學 習 因 素 之 研 究<br />

提 昇 數 位 教 學 品 質<br />

計 畫 執 行<br />

期 限<br />

計 畫 申 請<br />

經 費<br />

總 額<br />

計 畫 聯 絡<br />

人<br />

自 民 國 99 年 12 月 1 日 起<br />

至 民 國 100 年 12 月 30 日 止<br />

100,000 元 整<br />

趙 嘉 成<br />

通 訊 地 址<br />

台 北 市 文 山 區 景 美 萬 慶 街 36 號 3 樓<br />

聯 絡 電 話 手 機 : 0919530048 校 內 分 機 : 2322<br />

e-mail<br />

victor@tea.ntue.edu.tw<br />

※ 表 格 若 有 不 足 處 , 請 自 行 增 加 。


召 集 人 與 成 員 之 個 人 資 料 表<br />

召 集<br />

人<br />

協 同<br />

主 持<br />

人<br />

協 同<br />

主 持<br />

人<br />

協 同<br />

主 持<br />

人<br />

姓 名 現 職 最 高 學 歷 專 長 備 註<br />

趙 嘉 成<br />

助 理 教<br />

授<br />

博 士<br />

劉 志 文 教 授 博 士 電 機<br />

陳 智 凱 副 教 授<br />

助 理 教<br />

授<br />

博 士<br />

博 士<br />

資 料 庫 , 程 式 設 計 , 作<br />

業 系 統 , 行 銷 策 略 資 訊 資 科 系<br />

系 統 及 醫 療 資 訊<br />

台 大 電 機 學 院<br />

電 力 所 所 長<br />

Distance Education<br />

Technologies ( 遠 距 教<br />

文 創 系<br />

學 科 技 )<br />

數 位 學 習<br />

數 資 系


本 校 發 展 學 校 重 點 特 色 計 畫 案 執 行 成 果 自 我 檢 核 表 範 例<br />

100 年 度<br />

依 據 : 本 校 「 發 展 學 校 重 點 特 色 補 助 要 點 」( 以 下 簡 稱 本 要 點 )<br />

計 畫 名 稱 :<br />

執 行 面<br />

成 果 面<br />

工 讀 費 是 否 按 月 核 銷<br />

並 檢 附 工 作 日 誌 。<br />

工 讀 費 是 有 先 行 代 墊<br />

情 形 。<br />

計 畫 案 所 衍 生 各 項 支<br />

出 所 取 得 之 發 票 , 是 否<br />

定 於 次 月 底 核 銷 完 畢 。<br />

計 畫 案 是 否 依 規 定 於<br />

執 行 期 限 內 , 舉 辦 至 少<br />

2 次 活 動 ( 含 小 組 討<br />

論 、 成 果 發 表 或 其<br />

他 )。( 第 7 點 第 3 項 )<br />

計 畫 案 是 否 依 規 定 建<br />

置 專 屬 網 站 。 該 網 站 內<br />

容 應 包 含 最 新 消 息 、 說<br />

明 、 活 動 花 絮 、 資 源 網<br />

站 及 討 論 區 或 留 言<br />

板 , 並 配 合 計 畫 內 容 ,<br />

將 活 動 時 程 與 相 關 資<br />

訊 適 時 上 網 公 告 , 以 便<br />

校 內 外 師 生 參 加 。<br />

本 要 點 第 7 點 第 2 項 )<br />

計 畫 案 是 否 依 規 定 於<br />

期 滿 後 3 個 月 內 繳 交 紙<br />

本 書 面 結 案 報 告 及 pdf<br />

□ 是<br />

□ 否 ( 理 由 : )<br />

V□ 無 此 項 經 費<br />

□ 是 ( 理 由 : )<br />

□ 否<br />

V□ 無 此 項 經 費<br />

V□ 是<br />

□ 否 ( 理 由 : )<br />

V□ 是 ( 請 檢 附 佐 證 資 料 )OHI conference,<br />

Please cehck OHI web site information<br />

http://www.ohimedia.com/)<br />

□ 否 ( 理 由 : )<br />

V□ 是<br />

( 註 明 網 址 :<br />

ttp://www.ohimedia.com/ )<br />

□ 否 ( 理 由 : )<br />

( 補 正 作 法 : )<br />

電 子 檔 各 1 份 , 送 研 發 ( 補 正 作 法 : )<br />

處 學 合 組 辦 理 結 案 。<br />

( 本 要 點 第 9 點 )<br />

計 畫 案 是 否 有 發 表 相<br />

關 學 術 論 文 。<br />

V□ 是<br />

□ 否 ( 理 由 : )<br />

V□ 是 ( 論 文 名 稱 :<br />

Exploration E-learning system of courses design to affect the students’<br />

learning performance factors research<br />

計 畫 主 持 人 : ( 簽 名 )<br />

)□ 否<br />

中 華 民 國 1 0 0 年 1 2 月 2 9 日


積 極 推 動 數 位 學 習 設 計 影 響 學 生 採 用 數 位 教 材 課 程 之 有 效 學 習 因 素<br />

之 研 究 提 昇 數 位 教 學 品 質<br />

Exploration E-learning system of courses design to affect the students’ learning<br />

performance factors research


Chinese Abstract<br />

近 幾 年 來 隨 著 數 位 學 習 的 蓬 勃 發 展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也 在 快 速 成 長 的 數 位 學 習<br />

環 境 中 , 扮 演 一 項 重 要 的 角 色 , 然 而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被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接 受 的 程 度 , 將 會<br />

影 響 到 能 否 被 廣 泛 使 用 , 但 是 目 前 在 SCI&SSCI 期 刊 尚 未 有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接 受 度<br />

的 學 術 研 究 , 因 此 本 研 究 目 的 是 找 出 有 哪 些 因 素 會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br />

研 究 對 象 為 臺 灣 各 地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透 過 問 卷 調 查 法 , 將 回 收 樣 本 使 用 Structural<br />

Equation Modeling(SEM) 進 行 分 析 , 針 對 各 個 假 說 進 行 驗 證 。 以 立 意 抽 樣 法 蒐 集<br />

到 123 份 有 效 問 卷 , 本 研 究 採 用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br />

Technology(UTAUT) 作 為 理 論 模 型 探 討 performance expectancy effort expectancy,、<br />

、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 與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這 五 個 構 面 是 否<br />

會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 與 use behavior, 同 時 也 探 討 不 同 年 齡 與 性 別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對 於 接 受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差 異 。<br />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1)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 social influence<br />

與 self-directed learning 均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有 正 向 顯 著 影 響 , 其 中 以<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 最 能 有 效 預 測 behavioral intention 。 (2)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 能 夠 顯 著 影 響 use behavior。(3)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 與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 不 會 受 到 性 別 與 年 齡 之 差 異 而 產 生 顯 著 影 響 。<br />

本 研 究 成 果 能 夠 提 供 數 位 教 材 製 造 商 與 學 術 單 位 進 一 步 瞭 解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br />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度 , 進 而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學 習 產 業 之 行 銷 推 廣 與 教 材 製 作 上 之 參<br />

考 。<br />

關 鍵 字 : 數 位 教 材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學 習 、 結 構 方 程 模 式 、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 整 合 性 科 技<br />

接 受 模 型<br />

i


Abstract<br />

With the popularity of e-learning over recent years, e-learning has also<br />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fast growing e-learning environment.Whether<br />

the e-learning courseware will be widely adopted hinges on students’<br />

acceptance level.Up to now, However, so far in SCI&SSCI journals, there has not<br />

been any academic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of e-learning courseware.<br />

Accordingl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br />

acceptance of e-learning courseware.<br />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survey the dentists from various places in Taiwan.In<br />

total,and recovery of all samples us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br />

analysis,aimed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12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using<br />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br />

(UTAUT) was adopted as theoretical model to explore the five construct: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 social influenc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Also explored was 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 acceptance of dental<br />

e-learning courseware by gender and age.<br />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ed: (1)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br />

social influence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all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Among them, performance expectancy can best predict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2) Both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can affect use behavior.(3)<br />

Moderating variables have no influence on performance expectancy, effort expectancy,<br />

social influenc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facilitating conditions.<br />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 manufacturers of<br />

e-learning courseware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br />

ii


students’ acceptance of e-learning courseware, and serve as reference for the<br />

promotion of dental e-learning and the manufacture of e-learning courseware.<br />

Keywords: Courseware、E-learning、SEM、Self-directed Learning、UTAUT<br />

iii


Table of Contents<br />

Chinese Abstract ...................................................................................................................................... i<br />

Abstract ................................................................................................................................................... ii<br />

Table of Contents ................................................................................................................................... iv<br />

List of Tables ..................................................................................................................................... ..... vi<br />

List of Figures ....................................................................................................................................... vii<br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br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br />

1.2 Research Motivation ...................................................................................................................... 2<br />

1.3 Research Purpose ........................................................................................................................... 4<br />

1.4 Research Question ......................................................................................................................... 4<br />

1.5 Research Scope ............................................................................................................... ............... 5<br />

1.6 Research Limitation ....................................................................................................................... 6<br />

1.7 Thesis Structure and Research Flow .............................................................................................. 7<br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9<br />

2.1 E-Learning .................................................................................................................... ................. 9<br />

2.1.1 E-learning Theory .................................................................................................................. 9<br />

2.1.2 E-learning Courseware ........................................................................................................... 9<br />

2.1.3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 10<br />

2.2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 13<br />

2.2.1 The Theory of UTAUT ........................................................................................................ 13<br />

2.2.2 The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on UTAUT .................................................................. 19<br />

2.3 Self-directed Learning ................................................................................................................. 21<br />

2.3.1 The Theory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 21<br />

2.3.2 The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 ............................................ 23<br />

2.4 Summary ................................................................................................................. ..................... 25<br />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 ................................................................................................................. 27<br />

3.1 E-learning Courseware System ........................................................................................ 27<br />

3.2 Research Model .............................................................................................................. ............. 30<br />

3.3 Research Hypothesis .................................................................................................................... 31<br />

3.3.1 Performance Expectancy(PE) .............................................................................................. 31<br />

3.3.2 Effort Expectancy(EE) ......................................................................................................... 32<br />

3.3.3 Social Influence(SI) ............................................................................................................. 33<br />

iv


3.3.4 Self-directed Learning(SL) .................................................................................................. 33<br />

3.3.5 Facilitating Conditions(FC) ................................................................................................. 34<br />

3.3.6 Behavioral Intention(BI) ...................................................................................................... 35<br />

3.4 Operational Definition .................................................................................................................. 36<br />

3.5 Scale Design ................................................................................................................................. 41<br />

3.6 Research Subjects and Sampling Method .................................................................................... 46<br />

3.7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of Pretest Questionnaire ................................................... 46<br />

3.7.1 Content Validity ................................................................................................................... 46<br />

3.7.2 Construct Validity ................................................................................................................ 47<br />

3.7.3 Reliability Analysis .............................................................................................................. 52<br />

3.8 The Method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 53<br />

Chapter 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55<br />

4.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55<br />

4.2 Model Verification ........................................................................................................................ 60<br />

4.2.1 Composite Reliability ........................................................................................................... 60<br />

4.2.2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 61<br />

4.2.3 Overall Model Fit ..................................................................................................... ............. 62<br />

4.3 Correlation Analysis ................................................................................................................... ... 63<br />

4.4 Path Analysis ............................................................................................................................... ..65<br />

4.5 The Influence of Moderators ......................................................................................................... 73<br />

4.6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75<br />

Chapter 5. Conclus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83<br />

5.1 Conclusions ................................................................................................................................... 83<br />

5.2 Research Contributes ..................................................................................................................... 85<br />

5.2.1 Academical Contribution ...................................................................................................... 85<br />

5.2.2 Practical Contribution ........................................................................................................... 85<br />

5.3 Future Research ........................................................................................................................... .86<br />

References ................................................................................................................................................ 87<br />

Appendix I : Expert Validity Questionnaire..........................................................................................95<br />

Appendix II : Pretest Questionnaire ....................................................................................................... 115<br />

Appendix III : Formal Questionnaire ..................................................................................................... 121<br />

v


List of Tables<br />

Table 2-1.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 10<br />

Table 2-2. The summary of UTAUT main and sub constructs ......................................................................... 15<br />

Table 2-3. The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on UTAUT ............................................................................. ….20<br />

Table 2-4. The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 .......................................................... 24<br />

Table 3-1. Th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this research ..................................................................................... 40<br />

Table 3-2. The scale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 .42<br />

Table 3-3. The scale on the use behavior of dental e-learning courseware ......................................................44<br />

Table 3-4. The scale on personal information................................................................................................... 45<br />

Table 3-5. The namelist of academic and expert ........................................................................................ ..…47<br />

Table 3-6.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48<br />

Table 3-7.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th varimax rotation ................................................................. ..…49<br />

Table 3-8. Six constructs factors analysis ......................................................................................................... 50<br />

Table 3-9. Reliability analysis ............................................................................................................................ 52<br />

Table 4-1.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Total=123) ................................................................................ ……55<br />

Table 4-2. Use behavior analysis....................................................................................................................... 57<br />

Table 4-3.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tems ....................................................................................................... 58<br />

Table 4-4. Composite reliability .................................................................................................................. …...60<br />

Table 4-5. Results of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 ….61<br />

Table 4-6. Overall model fit indices for the research model. ...................................................................... …..62<br />

Table 4-7.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adoption factor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 ………..63<br />

Table 4-8.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BI,FC and UB ................................................................... ……64<br />

Table 4-9. Factor loadings of items ............................................................................................................. ……66<br />

Table 4-10. Overall path coefficients and R square ......................................................................................... 69<br />

Table 4-11. The path relationship of gender moderator ............................................................................ …..73<br />

Table 4-12. The path relationship of age moderator .................................................................................. …..73<br />

Table 4-13.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ge moderator on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and use behavior ... …………..74<br />

Table 4-14. Results of hypothesis testing ................................................................................................... …...75<br />

vi


List of Figures<br />

Figure 1-1. Research flowchart .................................................................................................................... 8<br />

Figure 2-1. UTAUT model ............................................................................................................................14<br />

Figure 3-1. The picture of installation ....................................................................................................... 28<br />

Figure 3-2. Member login interface ........................................................................................................... 28<br />

Figure 3-3. Course search interface ......................................................................................................... ..28<br />

Figure 3-4. Course viewable now................................................................................................................ 29<br />

Figure 3-5. The picture of implantation teaching ................................................................................... ….29<br />

Figure 3-6. Research Model ...................................................................................................................... ..30<br />

Figure 4-1. Model by AMOS 18.0............................................................................................................... .65<br />

Figure 4-2. Structural model results(without moderating variable) ............................................................68<br />

Figure 4-3. Path coefficients for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72<br />

Figure 4-4. The final model with significant paths.................................................................................. ….81<br />

vii


Chapter 1. Introduction<br />

本 章 共 分 成 七 節 , 分 別 說 明 研 究 背 景 、 研 究 動 機 、 研 究 目 的 、 研 究 問 題 、 研<br />

究 範 圍 、 研 究 限 制 、 論 文 架 構 與 研 究 流 程 。<br />

1.1 Research Background<br />

根 據 (Zhang,Zhao,Zhou,&Nunamaker,2004) 的 研 究 指 出 , 接 受 E-learning 課 程 的 學<br />

習 者 , 學 習 成 績 會 比 一 般 傳 統 學 習 者 的 成 績 還 高 。 近 幾 年 來 學 術 單 位 與 企 業 界 積 極<br />

推 廣 數 位 學 習 , 使 得 各 領 域 的 數 位 教 材 快 速 成 長 , 範 圍 從 原 本 的 大 學 校 園 擴 展 到<br />

企 業 團 體 , 許 多 人 漸 漸 地 開 始 探 討 如 何 使 用 數 位 教 材 來 輔 助 實 體 教 學 , 但 是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數 位 教 材 僅 有 極 少 數 的 研 究 , 目 前 還 沒 有 跟 上 資 訊 科 技 快 速 發 展 的 腳 步 。<br />

Eaton,Reynolds,&Cox(2008) 首 次 嘗 詴 課 程 製 作 成<br />

DVD 教 學 光 碟 ,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教 育 而 言 , 這 是 一 種 全 新 的 教 學 方 式 。<br />

為 了 適 應 資 訊 科 技 改 變 所 帶 來 的 社 會 變 動 需 要 進 行 終 身 學 習 。 終 身 學 習 是 一<br />

個 積 極 的 過 程 , 強 調 self-directed learning(Barker,van Schaik,&Hudson,1998), 而 一<br />

個 人 必 頇 有 self-directed learning 特 質 與 能 力 , 才 能 應 付 未 來 需 求<br />

(Kerka,1999;Straka,1999)。<br />

由 於 資 訊 科 技 不 斷 的 進 步 , 人 們 的 學 習 方 式 也 跟 著 產 生 極 大 的 改 變 , 透 過 更<br />

強 大 的 多 媒 體 技 術 , 可 以 設 計 出 多 元 化 的 數 位 教 材 , 使 得 教 學 資 源 更 豐 富 。 而 數<br />

位 教 材 整 合 不 同 的 元 素 , 如 : 文 字 、 圖 片 、 聲 音 、 影 像 、 動 畫 等 , 數 位 教 材 不 但<br />

可 以 重 覆 學 習 , 並 且 能 夠 依 照 使 用 者 個 人 需 求 進 行 適 性 化 學 習 , 促 進 學 習 動 機<br />

Mayer(2001)。 然 而 , 帄 常 工 作 時 間 較 長 , 所 以 要 找 出 時 間 去 進 修 新<br />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 較 沒 辦 法 配 合 , 於 是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可 以 解 決 時 間 與 空 間 上 無 法 配 合<br />

1


的 問 題 , 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是 否 能 被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所 接 受 或 拒 絕 , 這 是 目 前 值 得 去 探 討 的<br />

議 題 。<br />

1.2 Research Motivation<br />

數 位 教 材 是 否 能 成 功 推 廣 , 除 了 課 程 內 容 是 否 有 教 到 重 點 , 更 需 要 使 用 者 願<br />

意 使 用 , 在 資 訊 科 技 的 研 究 領 域 中 , 使 用 者 對 於 新 興 科 技 的 接 受 度 , 一 直 是 推 廣<br />

新 興 科 技 時 受 到 重 視 的 研 究 議 題 。 在 使 用 者 接 受 新 科 技 之 行 為 的 研 究 領 域 , 已 經<br />

有 許 多 研 究 證 實 模 型 可 以 有 效 的 預 測 與 解 釋 使 用 者 採 用 新 科 技 的 原 因 (Davis,<br />

1989;Davis et al.,1989)。 根 據 SCI&SSCI 期 刊 , 從 2009 到 2010 年 有 很 多 研 究 在 探 討<br />

使 用 者 接 受 新 科 技 的 接 受 度 , 研 究 主 題 有 : Mobile Learning(Ho,<br />

Chou&O'Neill,2010)、Mobile Internet(Wang&Wang,2010)、Digital Television(Sapio<br />

et al.,2010),Mobile Shopping Services(Yang,2010)、E-file(Schaupp,Carter, &McBride,<br />

2010) 、 Social Media(Curtis et al.,2010)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br />

Technologies(Verhoeven,Heerwegh,&Wit,2010) 、 Information Kiosks(Wang&Shih,<br />

2009),Smartcard(Loo,Yeow,&Chong,2009)、Mobile Wallet(Shin,2009)、Internet Bank<br />

(Abu-Shanab&Pearson,2009) 、 Mobile Data Service(Lu,Yu,&Liu,2009) 與 Health<br />

Centers(Kijsanayotin,Pannarunothai,&Speedie,2009) 等 研 究 。 在 考 慮 是 否 要 採 用<br />

數 位 教 材 時 , 最 重 要 的 問 題 是 找 出 讓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接 受 數 位 教 材 的 原 因 ,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而<br />

言 , 如 果 不 能 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願 意 接 受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進 而 提 昇 學 習 效 果 , 則 網 路 數 位 學<br />

習 數 位 教 材 將 會 變 成 毫 無 學 習 價 值 。<br />

本 研 究 使 用 Venkatesh,Morris,Davis,&Davis(2003) 提 出 的 Unified Theory of<br />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來 預 測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否 被 接 受 。 根<br />

據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論 述 , 目 前 探 討 使 用 者 對 於 新 科 技 接 受 行 為 解 釋 力 (R2)<br />

最 高 的 模 型 為 UTAUT, 解 釋 力 高 達 70%, 遠 高 於 其 它 科 技 接 受 模 型 (R2 最 高 約<br />

40%), 因 此 本 研 究 採 用 UTAUT 為 理 論 架 構 。 對 於 學 生 而 言 ,E-learning<br />

2


提 供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與 個 人 化 的 學 習 環 境 (Harden & Hart,2002), 由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br />

採 取 個 人 化 的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 而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會 影 響 行 為 意 圖<br />

(Phillips,Abraham,&Bond,2003), 因 此 本 研 究 加 入 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 構 面 做<br />

為 影 響 採 用 因 素 之 一 做 探 討 。<br />

到 2010 年 6 月 30 日 為 止 , 綜 觀 目 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SCI&SSCI 期 刊 論 文 , 研 究<br />

主 題 大 部 份 是 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放 在 網 站 , 比 較 數 位 學 習 與 傳 統 教 育 有 何 差 異 或 是<br />

探 討 對 於 學 習 成 效 有 何 影 響 , 大 多 數 的 研 究 對 象 以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系 大 學 生 為 主 , 目 前 尚 未<br />

有 針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接 受 度 的 研 究 , 因 此 , 本 研 究 將 以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為<br />

研 究 對 象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或 拒 絕 , 將 會 影 響 到 往 後 能 否 廣 泛 使 用 。<br />

本 研 究 希 望 藉 由 UTAUT 模 型 , 找 出 有 哪 些 因 素 能 夠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接 受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 他 們 是 否 願 意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強 調 自 我 導 向 獲 得 專 業 知<br />

識 的 方 式 是 否 適 合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這 些 都 是 值 得 深 入 探 討 的 研 究 議 題 , 並 且 可 以 作 為 日<br />

後 推 廣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可 行 性 參 考 。<br />

3


1.3 Research Purpose<br />

基 於 前 述 的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 因 此 本 研 究 透 過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br />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進 行 評 估 , 找 出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接 受 度 的 關 鍵<br />

因 素 有 哪 些 ? 以 提 供 給 數 位 教 材 開 發 者 、 學 術 單 位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界 在 設 計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br />

時 的 一 些 建 議 。 研 究 目 的 總 共 有 以 下 四 點 :<br />

(1). 探 討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ehavioral intention 之 影 響 。<br />

(2). 探 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對 於 use behavior 之 影 響 。<br />

(3). 不 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gender 與 age, 對 於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差 異 。<br />

(4). 藉 由 找 出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接 受 因 素 , 建 構 出 一 個 有 效 的 關 聯 模 式 。<br />

1.4 Research Question<br />

根 據 研 究 目 的 , 歸 納 出 欲 探 討 的 研 究 問 題 如 下 :<br />

(1). 探 討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ehavioral intention 是 否 具 有 影<br />

響 ?<br />

(2). 探 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對 於 use behavior 是 否 具 有 影 響 ?<br />

(3). 不 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gender 與 age, 對 於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差 異 情 形 為 何 ?<br />

(4). 能 否 藉 由 找 出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接 受 因 素 , 建 構 出 一 個 有 效 的 關 聯 模 式 ?<br />

4


1.5 Research Scope<br />

1.5.1 研 究 對 象 而 言<br />

本 研 究 以 OHI 網 路 學 堂 購 買 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486 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作 為 施 測 對 象 。<br />

1.5.2 研 究 方 法 而 言<br />

本 研 究 採 用 問 卷 調 查 法 為 主 , 問 卷 採 用 郵 局 的 限 時 專 送 郵 寄 紙 本 問 卷 , 在 紙<br />

本 問 卷 加 註 網 路 問 卷 的 網 址 並 提 供 一 封 限 時 郵 票 的 回 函 信 封 的 給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讓 486,,<br />

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能 自 行 選 擇 回 寄 紙 本 問 卷 或 是 填 寫 網 路 問 卷 。<br />

5


1.6 Research Limitation<br />

1.6.1 研 究 對 象 的 限 制<br />

目 前 台 灣 只 有 一 間 數 位 教 材 公 司 有 製 作 多 種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本 研 究 的 樣 本 來<br />

源 皆 為 OHI 網 路 學 堂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可 能 會 造 成 樣 本 同 質 性 與 侷 限 性 的 問 題 , 研 究 結<br />

果 無 法 擴 大 解 釋 全 世 界 使 用 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實 際 使 用 的 行 為 。 另 外 , 雖<br />

然 研 究 者 是 郵 寄 問 卷 給 OHI 網 路 學 堂 的 全 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並 且 以 電 話 催 收 問 卷 , 但 是<br />

由 於 受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個 人 的 填 答 意 願 影 響 , 所 以 無 法 將 OHI 網 路 學 堂 的 486 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全 數 納 入 為 研 究 對 象 。<br />

1.6.2 研 究 方 法 的 限 制<br />

本 研 究 採 用 問 卷 調 查 法 為 主 , 調 查 結 果 可 能 因 為 不 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問 項 的 主 觀<br />

認 知 而 有 偏 誤 、 或 填 寫 問 卷 時 的 情 緒 狀 況 等 其 他 主 觀 因 素 影 響 其 作 答 , 而 使 得 最<br />

後 的 研 究 結 果 可 能 會 有 偏 誤 。<br />

6


1.7 Thesis Structure and Research Flow<br />

本 論 文 的 內 容 架 構 共 分 成 五 個 章 節 , 除 第 一 章 說 明 本 論 文 的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br />

以 及 研 究 目 的 與 問 題 、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之 外 , 各 章 節 內 容 簡 要 說 明 如 下 。 第 二 章<br />

文 獻 探 討 , 整 理 本 研 究 相 關 的 文 獻 , 作 為 往 後 三 、 四 章 的 基 礎 。 第 三 章 為 研 究 設<br />

計 , 說 明 本 研 究 提 出 的 模 型 、 研 究 假 說 的 推 導 與 建 立 、 變 數 之 操 作 化 定 義 與 量 表<br />

的 問 項 、 以 及 本 研 究 之 統 計 分 析 的 方 式 。 第 四 章 為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 , 透 過 各 種 統<br />

計 分 析 針 對 驗 證 結 果 進 行 進 一 步 的 說 , 明 , 第 五 說 明 本 研 究 的 研 究 發 現 與 結 論 章 ,<br />

最 後 附 上 相 關 的 參 考 文 獻 以 及 本 論 文 設 計 的 三 份 問 卷 。<br />

本 研 究 探 討 的 研 究 議 題 是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因 素 。 而 網 路 數 位 學<br />

習 數 位 教 材 屬 於 新 科 技 的 一 種 , 因 此 , 當 確 定 研 究 題 目 後 , 首 先 , 以 UTAUT 為 主 , 開<br />

始 進 行 相 關 領 域 的 文 獻 整 理 。 其 次 , 根 據 UTAUT 的 理 論 建 立 研 究 架 構 , 並 且 再<br />

從 教 育 理 論 文 獻 中 找 出 其 他 可 能 的 構 面 , 後 來 根 據 數 位 教 材 的 學 習 特 性 , 找 到 自<br />

我 導 向 學 習 此 構 面 。 接 著 從 UTAUT 與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文 獻 的 問 項 裡 面 , 針 對 每 一<br />

個 構 面 選 出 符 合 本 研 究 的 問 項 , 整 理 出 問 卷 的 初 稿 。 然 後 , 透 過 學 者 專 家 進 行 內<br />

容 效 度 之 後 找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做 預 詴 , 再 進 行 建 構 效 度 與 信 度 分 析 , 找 出 要 修 改 的 問 項 ,<br />

最 後 得 到 了 正 式 問 卷 。 待 正 式 問 卷 完 成 後 , 針 對 OHI 網 路 學 堂 的 486 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發<br />

送 問 卷 , 並 且 打 電 話 催 收 回 卷 。 最 後 , 將 回 收 的 問 卷 進 行 統 計 分 析 , 並 探 討 這 些<br />

統 計 結 果 的 涵 義 。 而 本 研 究 流 程 架 構 見 Figure1-1。<br />

7


Phase 1<br />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 問 題<br />

文 獻 整 理 與 探 討<br />

Phase 2<br />

研 究 架 構<br />

假 說 推 導 與 操 作 性 定 義<br />

量 表 設 計<br />

Phase 3<br />

專 家 效 度 問 卷 、 預 詴 問 卷<br />

統 計 分 析<br />

Phase 4<br />

正 式 問 卷 調 查<br />

統 計 分 析<br />

Phase 5<br />

研 究 發 現 與 討 論<br />

歸 納 結 論 與 研 究 建 議<br />

Figure 1-1. Research flowchart<br />

8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br />

本 章 是 依 據 第 一 章 的 研 究 動 機 與 研 究 目 的 , 所 訂 出 的 研 究 主 題 , 根 據 研 究 主<br />

題 蒐 集 相 關 文 獻 , 並 進 行 文 獻 分 析 歸 納 。 本 章 共 分 為 四 節 , 首 先 在 第 一 節 探 討<br />

E-learning, 第 二 節 說 明 UTAUT 的 各 個 主 構 面 與 子 構 面 , 第 三 節 介 紹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最 後 的 第 四 節 是 Summary, 針 對 前 面 3 個 小 節 進 行 歸 納 。<br />

2.1 E-Learning<br />

2.1.1 E-learning Theory<br />

電 腦 及 網 路 科 技 的 發 展 提 供 了 個 人 化 、 彈 性 化 、 方 便 性 與 隨 選 式 的 方 式 , 以<br />

支 援 現 今 學 習 的 另 一 種 選 擇 方 法 。 在 學 習 需 求 與 科 技 上 的 根 本 改 變 , 激 起 一 個 在<br />

網 際 網 路 領 域 中 的 學 習 變 革 , 稱 為 E-learning(Zhang,Zhao,Zhou,&Nunamaker,<br />

2004)。<br />

E-learning 可 讓 學 習 者 享 有 上 課 地 點 和 時 間 的 學 習 彈 性 , 這 樣 的 彈 性 也 在 研<br />

究 中 被 指 出 是 影 響 學 習 者 滿 意 的 最 關 鍵 因 素 (Arbaugh,2000)。 也 因 此 學 習 者 必 頇<br />

更 善 於 控 制 自 己 的 學 習 時 間 、 參 考 必 要 的 書 籍 。 學 習 者 若 是 缺 少 時 間 管 理 的 技 巧<br />

可 能 會 感 到 挫 折 , 因 此 必 頇 適 應 新 型 態 的 溝 通 , 學 習 管 理 自 己 的 學 習 時 間 , 對 自<br />

己 負 責 (Sherry,1996)。 是 故 , 在 本 研 究 模 型 引 入 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 構 面 。<br />

2.1.2 E-learning Courseware<br />

近 幾 年 來 數 位 教 材 蓬 勃 發 展 , 根 據 Mayer(2001) 的 定 義 : 數 位 教 材 可 以 整 合<br />

不 同 的 媒 體 元 素 , 促 進 學 習 者 的 興 趣 與 動 機 。Keller 和 Litchfield (2002) 證 實 : 動<br />

機 是 影 響 人 類 在 學 習 科 技 的 關 鍵 因 素 , 而 且 數 位 教 材 可 以 促 進 動 機 的 產 生 。<br />

9


在 本 研 究 的 e-learning courseware 定 義 是 「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將 文 字 視 訊 、、 圖 形 、<br />

聲 音 等 多 媒 體 素 材 進 行 整 合 , 提 供 學 習 者 在 進 行 e-learning 時 使 用 的 數 位 課 程 」。<br />

而 本 研 究 使 用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是 將 課 程 內 容 製 作 成 影 像 檔 , 再 透 過 購 買 的 DVD<br />

光 碟 與 網 際 網 路 來 驗 證 帳 號 與 密 碼 , 即 可 選 擇 目 前 的 使 用 權 限 能 夠 觀 賞 的 課 程 ,<br />

可 以 進 行 反 覆 觀 看 強 化 學 習 效 果 , 更 加 熟 悉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br />

2.1.3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br />

從 SCI&SSCI 可 以 發 現 , 目 前 有 多 位 學 者 正 在 進 行 dental e-learning 的 研 究 ,<br />

見 Table2-1, 使 用 不 同 的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來 探 討 學 習 成 效 , 研 究 對 象 通 常 都 是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系 大 學 生 , 是 故 , 研 究 者 將 整 理 SCI&SSCI 期 刊 的 說 法 , 來 找 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數 位 教 材 的 影 響 因 素 , 希 望 能 從 各 家 的 論 述 中 找 出 適 合 本 研 究 主 題 的 研 究 方 法 。<br />

Table 2-1.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br />

Source<br />

Title<br />

Diniz,M.B. et al.(2010) Influence of the ICDAS e-learning<br />

program for occlusal caries detection<br />

Findings<br />

ICDAS 系 統 能 有 善 改 善 調 查 學 生<br />

學 習 技 能<br />

Thurzo,A. et al.(2010)<br />

on students<br />

The WEB 2.0 induced paradigm shift<br />

in the e-learning and the role of<br />

crowdsourcing in dental education<br />

分 成 12 個 月 與 24 個 月 的 對 照<br />

組 , 在 相 同 主 題 的 E-learning<br />

進 行 學 習 , 在 上 完 課 後 立 即 考 詴<br />

可 以 得 到 更 好 的 學 習 效 果<br />

10


Table2-1. Dental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continued)<br />

Source<br />

Title<br />

Peroz,Beuche&Peroz(2009)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br />

comparing lecture versus self<br />

studying by an online tool<br />

Lockhart&Smith(2009)<br />

An evaluation of a pilot study of a<br />

web-based educational initiative for<br />

educating and training undergraduate<br />

dental students in infection<br />

prevention<br />

Farah&Maybury(2009)<br />

Implement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br />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of pathology<br />

El Tantawi,M.M.A.(2008) Evaluation of a blog used in a dental<br />

terminology course for first-year<br />

dental students<br />

Eaton,Reynolds&Cox(2008) Top of the pops - CD-ROM and<br />

DVDs in dental education<br />

Carbonaro et al.(2008)<br />

Integration of e-learning technologies<br />

in an interprofessional health science<br />

course<br />

Findings<br />

這 項 研 究 在 比 較 網 路 自<br />

我 學 習 與 傳 統 講 座 授 課<br />

的 方 式 85 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br />

學 生 隨 機 分 成 兩 組 , 並 進<br />

行 兩 次 實 驗 , 結 果 是 獲 得<br />

知 識 的 方 式 最 好 是 用 傳<br />

統 口 頭 講 述 , 但 是 在 長 時<br />

間 並 不 存 在 此 差 異 。<br />

針 對 英 國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系 三 年<br />

級 學 生 發 放 匿 名 問 卷 , 調<br />

查 他 們 在 網 路 學 習 感 染<br />

預 防 與 控 制 的 課 程 是 否<br />

有 良 好 成 效 , 結 論 是 這 種<br />

學 習 方 式 可 能 成 為 一 個<br />

有 用 的 教 學 工 具 , 但 是 需<br />

要 再 做 修 改 。<br />

研 究 對 象 是 昆 士 蘭 大 學<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系 的 大 學 生 , 進 行 為<br />

期 兩 年 使 用 虛 擬 電 子 顯<br />

微 鏡 的 教 學 使 用 , 學 生 大<br />

多 贊 成 此 種 教 學 方 式 。<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系 一 年 級 學 生 有 使<br />

用 與 沒 有 使 用 Blog 者 ,<br />

可 以 從 統 計 證 明 , 在 考 詴<br />

成 績 之 間 存 在 顯 著 差 異 。<br />

這 是 首 次 將 牙 科 教 育 的<br />

頭 頸 部 解 剖 學 課 程 製 作<br />

成 DVD 教 學 光 碟 , 對 於 其<br />

他 醫 學 領 域 來 說 , 這 也 是<br />

一 種 新 的 教 學 方 式 。<br />

正 面 支 持 混 合 式 學 習 不<br />

會 影 響 教 學 , 這 種 形 式 能<br />

夠 提 高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學 生 認<br />

知 學 習 。<br />

11


Table2-1. Dental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continued)<br />

Source<br />

Title<br />

Reynolds,Rice&Uddin(2007) Online learning in dentistry: the<br />

changes in undergraduate<br />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ver a<br />

four year period<br />

Gupta,White&Walmsley(2004) The attitudes of undergraduate<br />

students and staff to the use of<br />

electronic learning<br />

Findings<br />

數 位 學 習 系 學 生 認 為 他 們 的 電 腦<br />

技 能 有 提 高 , 對 於 數 位 學 習<br />

的 方 式 十 分 讚 賞 , 開 始 偏 好<br />

使 用 混 合 傳 統 學 習 與 數 位 學<br />

習 。<br />

學 生 正 面 的 認 為 E-learning<br />

可 以 作 為 補 助 傳 統 數 位 學 習 系 學<br />

位 課 程 。 然 而 , 教 育 工 作 者<br />

對 於 E-learing 卻 表 示 負 面<br />

的 看 法 。<br />

12


2.2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br />

2.2.1 The Theory of UTAUT<br />

為 了 研 究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度 , 本 研 究 採 用 Unified Theory of<br />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作 為 主 要 的 方 法 論 。 在 探 討 科 技 接 受<br />

行 為 的 研 究 中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提 供 了 一 個 基 礎 , 以 解 釋 外<br />

部 變 數 對 行 為 意 圖 的 影 響 (Davis et al.,1989)。<br />

在 相 關 研 究 上 , 根 據 主 題 特 性 的 不 同 , 來 選 擇 適 當 相 關 的 外 部 變 數 , 並 探 討<br />

這 些 變 數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Venkatesh,2000;Venkatesh and Davis,2000)。 隨 著 外 部 變<br />

數 研 究 的 蓬 勃 發 展 , 針 對 不 同 領 域 提 出 來 的 變 數 愈 來 愈 多 。 在 過 去 的 研 究 中 也 發<br />

現 到 , 綜 合 理 論 模 型 的 預 測 解 釋 力 會 比 單 一 理 論 模 型 的 解 釋 力 更 好<br />

(Chau,1996;Davis,Baggozzi,&Warshaw,1989;Venkatesh et al.,2003)。<br />

Venkatesh et al.(2003) 針 對 歷 年 來 的 研 究 做 了 全 盤 性 的 探 討 發 現 過 去 經 過 證 ,<br />

實 的 模 型 各 具 特 色 也 在 個 別 領 域 範 疇 中 具 有 解 釋 力 , 於 是 他 整 合 過 去 文 獻 中 最 重<br />

要 的 八 個 使 用 者 接 受 科 技 模 型 , 包 含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Fishbein&<br />

Ajzen,1975)、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Davis,1989)、Motivational Model<br />

(MM;Davis,Bagozzi,&Warshaw,1992) 、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br />

Ajzen,1985)、Combined TAM and TPB(C-TAM-TPB;Taylor and Todd,1995a)、<br />

Model of PC Utilization(MPCU;Triandis,1977) 、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br />

(IDT;Rogers,1995)、Social Cognitive Theory(SCT;Compeau&Higgins,1995), 對 於<br />

解 釋 使 用 者 接 受 新 科 技 的 Behavioral Intention 與 Use Behavior 提 出 一 個 解 釋 力 更<br />

強 的 模 型 , 主 要 包 含 四 個 主 構 面 與 四 個 調 節 變 數 , 此 模 型 之 架 構 如 Figure2-1 所<br />

示 。<br />

13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br />

Effort<br />

Expectancy<br />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Use<br />

Behavior<br />

Social<br />

Influence<br />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br />

Gender Age Experience Voluntariness<br />

of Use<br />

Figure 2-1. UTAUT model<br />

Note. From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 by<br />

Venkatesh et al.,2003,MIS Quarterly,27(3), p. 447.Copyright 2003 by MIS Quarterly.<br />

14


Table 2-2. The summary of UTAUT main and sub constructs<br />

Construct<br />

Core Construct<br />

Models<br />

Definition<br />

Perceived<br />

TAM、TAM2<br />

使 用 者 相 信 使 用 系 統 可 以 改 善 工<br />

Usefulness<br />

C-TAM-TPB<br />

作 績 效 的 程 度<br />

Extrinsic<br />

Motivation<br />

MM<br />

使 用 者 因 為 一 些 事 件 如 工 作 績 效<br />

的 改 善 、 薪 資 與 升 遷 等 , 而 積 極 想<br />

要 表 現 行 動 的 感 受 。<br />

Performance<br />

Job-fit<br />

MPCU<br />

系 統 增 強 個 人 工 作 績 效 的 程 度 。<br />

Expectancy<br />

Relative Advantage<br />

IDT<br />

使 用 新 方 法 做 的 更 佳 的 程 度 。<br />

Outcome<br />

SCT<br />

與 行 為 的 結 果 有 關 可 分 為 績 效 預 ,<br />

Expectations<br />

期 與 個 人 預 期 。<br />

Perceived Ease of<br />

TAM、TAM2<br />

個 人 相 信 使 用 系 統 容 易 的 程 度 。<br />

Use<br />

Effort<br />

Expectancy<br />

Complexity<br />

Ease of Use<br />

MPCU<br />

IDT<br />

系 統 是 難 以 瞭 解 與 使 用 的 程 度 。<br />

使 用 的 新 系 統 使 人 感 覺 難 以 使 用 ,<br />

的 程 度 。<br />

Subjective Norm<br />

TRA、TAM2<br />

個 人 感 覺 到 其 他 人 覺 得 他 應 該 或<br />

TPB、<br />

不 應 該 有 哪 些 行 為 。<br />

Social<br />

C-TAM-TPB<br />

Influence<br />

Social Factors<br />

MPCU 個 人 對 團 隊 文 化 的 內 化 以 及 與 他 ,<br />

們 的 協 議 。<br />

Image IDT 使 用 新 系 統 可 以 增 強 別 人 對 他 的<br />

印 象 之 程 度 。<br />

15


Table 2-2. The summary of UTAUT main and sub constructs (continued)<br />

Construct<br />

Core Construct<br />

Models<br />

Definition<br />

Perceived<br />

Behavioral<br />

TPB<br />

個 人 所 感 受 到 內 外 部 對 自 己 行 為<br />

Control<br />

C-TAM-TPB<br />

的 限 制 。<br />

Facilitating<br />

Facilitating Conditions<br />

MPCU<br />

讓 人 認 為 在 某 種 環 境 中 是 容 易 行<br />

Conditions<br />

動 的 主 觀 因 素 。<br />

Compatibility<br />

IDT<br />

使 用 者 感 受 到 新 系 統 與 存 在 的 價<br />

值 、 需 求 、 經 驗 一 致 的 程 度 。<br />

Note. From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 by<br />

Venkatesh et al.,2003,MIS Quarterly,27(3), p. 425-478,448-449,451-452,454.<br />

Copyright 2003 by MIS Quarterly.<br />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把 相 關 文 獻 中 提 出 的 8 個<br />

models 、 32 個 core constructs 整 理 成 4 個 core determinant 。 除 上 述 四 個 Core<br />

Determinant 以 外 , 另 外 有 四 個 moderating variables, 分 別 有 :Gender、Age、<br />

Experience、Voluntariness of use。 根 據 Table2-2 的 主 構 面 與 子 構 面 整 理 , 以 下 針<br />

對 UTAUT 的 4 個 core determinant 及 moderating variables 做 介 紹 :<br />

1. Performance Expectancy<br />

Venkatesh et al.(2003) 對 performance expectancy 的 定 義 為 「 使 用 者 相 信 使 用 系<br />

統 將 會 幫 助 他 或 ( 她 ) 獲 得 工 作 績 效 的 程 度 」, 即 資 訊 科 技 的 使 用 行 為 會 受 到 個 人<br />

對 資 訊 系 統 的 期 望 影 響 。Venkatesh et al.(2003) 整 合 過 去 的 相 關 文 獻 , 最 後 歸 整 出<br />

五 個 構 面 :peceived usefulness、extrinsic motivation、Job-fit、relative advantage<br />

以 及 outcome expectations。 在 performance expectancy 的 調 節 變 數 會 因 為 gender、<br />

age 而 有 所 顯 著 差 異 , 男 性 及 年 輕 使 用 者 的 認 知 強 度 較 強 。 而<br />

Moore&Benbasat(1991) 說 明 relative advantage 是 若 有 兩 個 以 上 系 統 與 工 作 有 關 使 ,<br />

16


用 者 會 採 用 對 自 己 較 有 利 的 那 一 個 ,outcome expectations 是 指 當 使 用 者 認 為 該 系<br />

統 符 合 他 任 務 的 需 求 後 , 系 統 能 完 成 任 務 的 程 度 (Compeau&Higgins,1995)<br />

2. Effort Expectancy<br />

Venkatesh et al.(2003) 對 effort expectancy 的 定 義 為 「 使 用 者 認 為 使 用 系 統 的 容<br />

易 程 度 」, 即 資 訊 科 技 必 頇 要 有 良 好 且 人 性 化 的 互 動 介 面 以 及 簡 易 操 作 的 系 統 ,<br />

該 資 訊 科 技 才 容 易 被 接 受 與 使 用 。Venkatesh et al.(2003) 整 合 過 去 的 相 關 文 獻 , 最<br />

後 歸 整 出 三 個 構 面 :perceived ease of use、complexity 與 ease of use。 在 effort<br />

expectancy 的 調 節 變 數 會 因 為 gender、age 而 有 所 顯 著 差 異 , 女 性 及 年 長 者 的 認 知<br />

強 度 較 強 , 此 外 , 努 力 期 望 更 會 隨 著 experience 的 累 積 而 遞 減 。<br />

3. Social Influence<br />

Venkatesh et al.(2003) 對 social influence 的 定 義 為 「 使 用 者 感 受 到 對 於 其 重 要<br />

的 人 認 為 他 或 ( 她 ) 應 該 使 用 新 系 統 的 程 度 」, 即 個 人 對 於 科 技 的 接 受 與 使 用 , 通<br />

常 會 受 到 他 人 的 影 響 。Venkatesh et al.(2003) 整 合 過 去 的 相 關 文 獻 , 最 後 歸 整 出 三<br />

個 構 面 :subjective norm、social factors 與 image。 在 調 節 變 數 部 分 ,social influence<br />

會 因 為 gender、age、experience 與 voluntariness of use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差 異 。 主 觀 規<br />

範 是 指 使 用 者 被 周 遭 人 所 賦 予 的 某 種 形 象 (Taylor&Todd,1995a), 而 Fishbein and<br />

Ajzen 認 為 主 觀 規 範 會 促 使 當 事 人 產 生 行 為 意 願 (Fishbein and Ajzen,1975)。<br />

4. Facilitating Conditions<br />

Venkatesh et al.(2003) 對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的 定 義 為 「 使 用 者 感 受 到 組 織 對<br />

於 設 備 與 技 術 等 相 關 系 統 在 使 用 上 的 支 持 程 度 」 即 個 人 對 於 科 技 的 接 受 與 使 用 ,,<br />

通 常 會 受 到 他 人 的 影 響 。Venkatesh et al.(2003) 整 合 過 去 的 相 關 文 獻 , 最 後 歸 整 出<br />

三 個 構 面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facilitating conditions 與 compatibility。 在<br />

17


調 節 變 數 部 分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會 因 為 experience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差 異 。 而 性 別<br />

的 差 異 會 隨 著 computer self-efficacy 高 低 而 影 響 use behavior(Ong&Lai,2006)。<br />

5. Moderating Variables<br />

在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有 四 個 會 造<br />

成 影 響 顯 著 差 異 的 調 節 變 數 :gender、age、experience 與 voluntariness of use。<br />

Hubona&Geitz(1997) 的 研 究 證 實 , 使 用 者 不 同 的 性 別 、 年 齡 、 訓 練 及 教 育 程 度 ,<br />

會 影 響 使 用 者 是 否 決 定 使 用 新 資 訊 科 技 的 behavioral intention 過 去 的 相 關 研 究 關 。<br />

於 調 節 變 數 的 討 論 , 以 gender 為 例 , 許 多 研 究 指 出 不 同 的 構 面 對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的 影 響 與 gender 有 關 , 如 男 性 較 傾 向 較 高 挑 戰 的 任 務 , 所 以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 的 認 知 強 度 較 高 (Minton&Schneider,1980)。 由 於 女 性 比 男 性 更 在 乎 他<br />

人 的 看 法 , 因 此 social influence 較 明 顯 (Venkatesh & Morris,2000)。 另 外 , 女 性 的<br />

電 腦 焦 慮 度 比 男 性 高 , 所 以 女 性 對 於 effort expectancy 的 認 知 強 度 較 高 (Gilroy &<br />

Desai,1986)。 在 effort expectancy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影 響 方 面 , 女 性 則 比 男 性<br />

明 顯 , 特 別 是 缺 乏 電 腦 使 用 經 驗 的 年 輕 女 性 ; 而 在 social influence 對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的 影 響 方 面 , 女 性 也 比 男 性 明 顯 , 特 別 是 在 非 自 願 情 況 下 、 又 缺 乏 電 腦<br />

使 用 經 驗 的 年 長 的 女 性 ,social influence 對 年 齡 較 大 的 員 工 影 響 較 明 顯 , 而 這 種<br />

影 響 的 強 度 會 隨 使 用 經 驗 的 累 積 而 遞 減 。<br />

18


2.2.2 The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on UTAUT<br />

Wang Y.S.,Wu M.C.,&Wang H.Y.(2009) 調 查 在 臺 灣 數 個 不 同 組 織 的 330 個 樣<br />

本 , 使 用 驗 證 性 因 素 分 析 來 測 詴 與 分 析 提 出 的 研 究 模 式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perceived playfulness、<br />

self-management of learning 這 5 個 構 面 顯 著 影 響 使 用 者 採 用 mobile learning 的 意 願 ,<br />

另 外 , 年 齡 的 差 異 在 努 力 預 期 、 社 會 影 響 兩 個 因 子 對 行 動 學 習 使 用 意 願 的 影 響 上<br />

有 調 節 的 效 果 , 性 別 的 差 異 對 於 社 會 影 響 、 學 習 上 的 自 我 管 理 兩 個 因 子 對 行 動 學<br />

習 的 行 為 意 圖 影 響 上 有 顯 著 調 節 的 效 果 。<br />

Chiu,C.M.,&Wang,E.T.G.(2008) 探 討 Web-based learning 使 用 者 的 忠 誠 度 也 就 ,<br />

是 繼 續 使 用 的 程 度 。 調 查 286 位 在 台 灣 的 兼 職 學 生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computer self-efficacy、attainment value、<br />

utility value、intrinsic value、anxiety 能 夠 顯 著 的 預 測 個 人 的 意 願 , 也 就 是 願 意 繼 續<br />

使 用 Web-based learning。 而 anxiety 有 顯 著 的 負 面 影 響 。<br />

從 目 前 的 SCI&SSCI 期 刊 中 可 以 發 現 , 請 見 Table2-3, 目 前 已 經 有 3 位 學 者 使<br />

用 UTAUT 再 新 增 不 同 的 constructs 來 探 討 影 響 使 用 e-learning 的 意 願 。 因 此 , 研 究<br />

者 將 透 過 SCI&SSCI 期 刊 的 學 者 論 述 , 來 找 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影 響 因<br />

素 , 希 望 能 從 各 家 論 點 找 出 適 合 本 研 究 主 題 的 constructs。<br />

19


Table 2-3. The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on UTAUT<br />

Source Methodology Sample Findings<br />

Wang,Wu,<br />

Survey<br />

330 mobile learning<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br />

&Wang (2009)<br />

users from five<br />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br />

organizations in<br />

perceived playfulness、<br />

Taiwan.<br />

self-management of learning 這 5 個<br />

構 面 顯 著 影 響 使 用 者 採 用 mobile<br />

learning 的 意 願 。<br />

Chiu &Wang(2008) Survey 286 part-time<br />

students in Taiwan.<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br />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br />

computer self-efficacy、attainment<br />

value、utility value、intrinsic<br />

value、anxiety 這 8 個 構 面 顯 著 影<br />

響 繼 續 使 用 web-base learning 的<br />

意 願 。<br />

Lin&Anol(2008) Survey 317 undergraduate<br />

students in Taiwan.<br />

1.relationship commitment、<br />

perceived critical Mass 會 正 向 顯 著<br />

影 響 online support expectancy<br />

2. social influence 會 正 向 顯 著 影 響<br />

Online Social Support<br />

3.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負 向 不 顯<br />

著 影 響 Online Social Support<br />

20


2.3 Self-directed Learning<br />

2.3.1 The Theory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br />

Knowles(1975) 解 釋 self-directed learning 是 一 種 個 人 學 習 的 歷 程 , 也 就 是 個 人<br />

在 不 論 有 無 他 人 的 協 助 下 能 主 動 的 診 斷 自 己 的 學 習 需 求 , 確 定 地 說 明 學 習 目 標 ,<br />

辨 別 學 習 所 需 的 人 力 和 物 質 資 源 選 擇 及 執 行 適 當 的 學 習 策 略 並 評 鑑 學 習 成 效 ,,。<br />

Guglielmino(1977) 認 為 每 個 人 的 學 習 過 程 中 都 存 在 著 某 種 程 度 的 self-direction 情<br />

形 , 主 張 self-directed learning 是 種 人 格 特 質 , 即 學 習 者 的 態 度 、 價 值 觀 與 能 力 。<br />

很 多 學 者 認 為 self-directed learning 是 一 種 人 格 特 質 , 這 樣 的 人 格 特 質 對 學 習<br />

動 機 與 學 習 策 略 的 影 響 確 實 是 有 必 要 探 討 。 人 格 特 質 影 響 信 念 與 認 知 進 而 影 響 行<br />

為 意 圖 (Phillips,Abraham,& Bond,2003)。<br />

Guglielmino(1977) 將 self-directed learning 視 為 一 種 能 力 , 亦 即 個 人 能 由 自 己<br />

自 發 學 習 並 能 獨 立 而 持 續 地 進 行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SDLRS)<br />

最 早 是 由 Guglielmino 透 過 Delphi technique 發 展 , 用 來 測 量 學 習 者 進 行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的 能 力 。 採 用 Likert’s 五 等 量 表 , 發 展 出 總 共 有 五 十 八 題 的 量 表 , 信 度 係<br />

數 為 0.87, 再 經 因 素 分 析 建 構 出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的 八 個 因 素 層<br />

面 , 此 八 個 因 素 層 面 被 認 為 是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的 內 涵<br />

(Bonham,1989)。<br />

本 研 究 依 據 Guglielmino(1977) 所 歸 屬 的 八 個 因 素 以 及 參 照 Guglielmino 原 始<br />

的 問 卷 內 容 , 形 成 的 量 表 加 入 到 本 研 究 的 其 中 一 個 構 面 進 行 探 討 , 量 表 測 得 的 分<br />

數 就 是 傾 向 , 得 分 越 高 表 示 受 詴 者 能 有 效 進 行 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 程 度 越 高 。<br />

而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的 八 個 因 素 為 :<br />

21


1.Openness to learning opportunities<br />

相 較 其 他 人 , 察 覺 自 己 對 學 習 有 較 高 的 興 趣 ; 熱 愛 學 習 並 期 待 能 持 續 學 習 ,<br />

對 自 我 的 學 習 負 責 任 。<br />

2.Self concept as an effective learner<br />

有 能 力 分 配 調 節 自 己 的 學 習 時 間 , 瞭 解 學 習 需 要 及 所 需 資 源 。<br />

3.Initiative and independence in learning<br />

察 覺 對 學 習 的 渴 望 , 有 信 心 能 獨 立 完 成 工 作 , 並 瞭 解 學 習 內 容 。<br />

4.Acceptance of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own learning<br />

認 為 自 己 具 備 足 夠 的 智 力 並 主 動 克 服 困 難 的 課 業 , 自 動 自 發 地 對 學 習 負 責 。<br />

5.Love of Learning<br />

對 學 習 有 強 烈 的 渴 望 , 享 受 探 索 的 過 程 。<br />

6.Creativity<br />

具 有 冒 險 的 精 神 , 能 提 出 與 眾 不 同 的 解 決 辦 法 , 針 對 一 個 主 題 能 想 出 多 種 的<br />

方 法 策 略 ; 喜 愛 開 放 的 學 習 情 境 並 具 備 好 奇 心 。<br />

7.Positive orientation to the future<br />

礙 。<br />

認 為 自 己 秉 持 終 身 學 習 的 態 度 , 會 思 索 未 來 , 看 待 問 題 是 一 種 挑 戰 , 而 非 障<br />

8.Ability to use basic study skills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br />

有 運 用 基 本 研 讀 技 巧 和 解 決 問 題 的 能 力 。<br />

而 Guglielmino(1977) 的 研 究 發 現 女 性 的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傾 向 顯 著 高 於 男 性 , 但<br />

是 Jones(1990) 的 研 究 則 發 現 性 別 在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傾 向 上 沒 有 顯 著 差 異 。<br />

Williamson,Swapna,&Naskar(2007) 的 研 究 發 現 年 齡 越 高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傾 向 越<br />

高 , 不 過 在 Durr(1992) 的 研 究 發 現 年 齡 在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傾 向 上 沒 有 顯 著 差 異 。 因 此 ,<br />

22


性 別 、 年 齡 對 於 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 影 響 , 在 不 同 的 研 究 對 象 中 將 得 到 不 同 的<br />

研 究 結 果 , 本 研 究 將 此 變 項 列 入 , 探 究 性 別 、 年 齡 對 於 使 用 self-directed learning<br />

方 式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是 否 會 有 顯 著 差 異 。<br />

2.3.2 The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br />

self-directed learning 為 一 種 個 人 由 本 身 引 發 學 習 的 能 力 , 而 且 這 種 能 力 能 獨<br />

立 地 持 續 進 行 、 自 我 訓 練 。 若 是 在 數 位 學 習 的 環 境 中 個 體 能 自 我 導 向 的 學 習 , 稱<br />

為 自 我 導 向 式 的 數 位 學 習 (Kim,2006) Self-Directed E-Learning(SDEL) 是 以 網 路 為 。<br />

基 礎 的 教 學 形 式 , 利 用 網 路 為 媒 介 傳 遞 教 學 及 學 習 資 源 , 而 此 學 習 環 境 中 的 教 學<br />

者 及 學 習 者 的 互 動 幾 乎 沒 有 也 就 是 沒 有 學 習 者 與 教 學 者 互 動 的 規 則 基 礎 上 完 成 ,<br />

自 我 導 向 的 數 位 學 習 課 程 , 而 當 學 習 者 需 要 幫 忙 時 , 他 們 才 會 與 教 學 者 互 動 。 根<br />

據 Kim(2006) 指 出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為 重 要 的 學 習 方 式 。 學 習 者 可 依 自 己 的 學 習 步 調 與 學<br />

習 速 度 進 行 學 習 , 也 可 依 照 自 我 程 度 、 能 力 、 學 習 狀 況 與 先 備 知 識 自 定 課 程 表 , 並<br />

隨 時 做 調 整 與 更 改 , 以 符 合 最 適 自 我 的 學 習 方 式 學 習 。<br />

有 別 於 接 受 正 規 教 育 一 樣 , 在 多 樣 化 的 教 學 情 境 中 學 習 者 可 參 與 教 育 與 訓 練<br />

以 滿 足 其 學 習 需 求 。 就 其 本 身 而 論 ,Kim(2006) 認 為 工 作 中 的 成 人 參 與 自 我 導 向<br />

的 數 位 學 習 做 為 其 工 作 場 所 中 的 學 習 有 多 種 的 目 的 , 如 : 再 次 認 證 、 職 位 晉 升 、<br />

個 人 發 展 等 。 同 樣 地 , 在 正 規 教 育 環 境 中 的 成 人 學 習 者 也 可 參 與 自 我 導 向 的 數 位<br />

學 習 , 做 為 其 職 業 發 展 或 個 人 充 實 之 用 。 自 我 導 向 的 數 位 學 習 方 法 可 使 用 在 不 同<br />

的 教 學 編 排 中 ,Hannum(2001) 認 為 當 教 學 者 沒 有 空 時 ,self-directed e-learning 可<br />

使 用 在 獨 立 自 主 的 學 習 ; 而 它 也 可 以 結 合 在 混 合 的 教 學 形 式 中 , 也 就 是 在 以 教 學<br />

者 為 主 的 教 室 中 , 提 供 學 習 活 動 的 補 充 媒 介 , 以 複 合 的 傳 遞 模 式 用 於 教 學 過 程 ,<br />

進 而 提 升 效 率 與 成 效 (Bonk&Graham,2005)。Self-directed e-learning 在 SCI&SSCI<br />

期 刊 的 文 獻 整 理 , 請 見 Table2-4。<br />

23


Table 2-4. The e-learning related researches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br />

Source<br />

Bloomfield,<br />

Roberts,&While<br />

(2010)<br />

Title<br />

The effect of computer-assisted<br />

learning versus conventional teaching<br />

methods on the acquisition and<br />

retention of handwashing theory and<br />

skills in pre-qualification nursing<br />

student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br />

trial<br />

Findings<br />

以 護 理 系 學 生 在 此 研 究 的 發 現 , 與 傳 統 面 對 面<br />

的 教 學 方 法 相 比 ,computer-assisted<br />

learning 是 一 種 有 效 的 教 學 策 略 之 理 論 與 實 踐<br />

Park,Lee,&<br />

Bae(2010)<br />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ing<br />

Achieve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in<br />

E-learning<br />

為 了 提 供 優 質 高 效 率 的 網 路 課 程 , 以 提 高 護 理<br />

系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績 和 學 習 滿 意 度 , 教 育 工 作 者<br />

應 該 考 慮 學 習 者 的 特 點 , 從 最 初 階 段 的 授 課 計<br />

劃 進 行 著 手 改 善 。<br />

Hsieh,T.C.(2010)<br />

A mining-based approach on<br />

discovering courses pattern for<br />

constructing suitable learning path<br />

這 套 e-learning 支 持 服 務 系 統 可 以 嵌 入 到 任<br />

何 資 訊 檢 索 系 統 , 為 更 多 的 網 友 提 升 internet<br />

的 學 習 效 率 。<br />

Chen,Shih,<br />

&Hu(2010)<br />

Augmenting a web-based learning<br />

environment through blending<br />

formative assessment services<br />

一 個 開 放 框 架 的 Web services 裡 具 備 豐 富 教 學<br />

環 境 , 高 價 值 的 E-learning 資 源 可 以 很 容 易 地<br />

共 享 和 彈 性 的 安 排 , 以 滿 足 不 同 的 教 育 目 標 。<br />

Parker(2010)<br />

Levine et al.<br />

(2009)<br />

Nephrology Training in the 21st<br />

Century: Toward Outcomes-Based<br />

Education<br />

Self-directed e-learning to enhance<br />

palliative care education for medical<br />

students<br />

研 究 以 self-directed learning 進 行 腎 臟 科 的<br />

教 育 , 為 了 跟 上 現 代 醫 學 教 育 , 腎 臟 科 的 教 育<br />

在 社 會 上 面 臨 挑 戰 是 找 出 更 適 合 21 世 紀 的 技<br />

術 訓 練 方 式 。<br />

網 頁 式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 模 組 可 能 是<br />

一 個 有 價 值 的 方 法 添 加 相 關 教 材 到 課 程 。,<br />

Desikan,DeLong,<br />

Beemanapalli,<br />

Bose,&Srivastava<br />

(2006)<br />

Web Mining for Self-Directed<br />

E-learning<br />

使 用 web mining 技 術 找 出 在 self-directed<br />

e-learning 環 境 下 如 何 改 善 學 習 行 為 與 方 法 。<br />

24


2.4 Summary<br />

使 用 者 對 科 技 接 受 模 型 從 最 初 發 展 迄 今 , 已 經 有 21 年 的 歷 史 , 最 早 由<br />

Davis(1989) 提 出 後 , 其 理 論 架 構 歷 經 多 位 學 者 不 斷 的 探 討 並 且 做 修 正 , 加 上 資 訊<br />

科 技 的 快 速 進 步 , 科 技 接 受 模 式 不 斷 的 加 入 不 同 的 外 部 變 數 進 行 修 改 , 增 加 在 不<br />

同 領 域 理 論 的 完 整 性 , 同 時 對 於 不 同 科 技 領 域 的 行 為 意 圖 與 實 際 使 用 行 為 給 予 更<br />

大 的 解 釋 能 。 力<br />

而 本 研 究 使 用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br />

Technology(UTAUT) 為 理 論 架 構 , 希 望 找 出 有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接 受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因<br />

素 有 哪 些 ?<br />

從 SCI&SSCI 文 獻 中 可 以 發 現 , 目 前 尚 未 有 期 刊 論 文 是 以 Unified Theory of<br />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來 探 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度 , 近 年<br />

來 才 逐 漸 有 兩 位 臺 灣 學 者 將 UTAUT 嘗 詴 運 用 在 E-learning 上 。 因 此 , 讓 研 究 者 更<br />

加 確 立 採 用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來 探 討<br />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進 行 數 位 學 習 之 因 素 。<br />

在 調 節 變 數 的 部 分 , 研 究 者 在 文 獻 探 討 的 結 果 發 現 gender、age 分 別 獲 得 了<br />

較 多 位 學 者 的 支 持 , 而 UTAUT 模 型 的 原 始 調 節 變 數 則 為 gender、age、experience<br />

與 voluntariness of use。 是 故 , 研 究 者 將 以 UTAUT 模 型 之 調 節 變 數 為 研 究 架 構 的<br />

基 礎 , 由 於 考 量 到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對 象 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參 與 者 本 身 都 是 自 願 參 與 , 而 牙<br />

醫 數 位 教 材 目 前 在 台 灣 只 有 一 間 數 位 教 材 公 司 有 製 作 , 所 以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以 前 都 沒 有 使<br />

用 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經 驗 , 所 以 摒 除 experience 與 voluntariness of use 的 調 節 變 數 ,<br />

僅 留 下 gender 與 age 之 調 節 變 數 。<br />

25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br />

綜 合 第 一 章 與 第 二 章 提 到 的 研 究 動 機 、 研 究 目 的 與 文 獻 探 討 等 內 容 , 本 研 究<br />

透 過 問 卷 調 查 取 得 樣 本 資 料 , 預 詴 問 卷 經 過 內 容 、 建 構 效 度 與 信 度 分 析 後 , 依 據<br />

結 果 刪 除 問 項 , 最 後 得 到 正 式 問 卷 , 再 發 放 正 式 問 卷 做 立 意 抽 樣 調 查 , 將 資 料 以<br />

敘 述 統 計 、 模 式 驗 證 、 相 關 性 分 析 、 路 徑 分 析 進 行 統 計 驗 證 , 以 瞭 解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接 受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關 鍵 因 素 以 及 驗 證 研 究 假 說 之 解 釋 力 。 本 章 詳 述 研 究 的 設 計<br />

過 程 , 分 為 八 小 節 來 進 行 。 第 一 節 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簡 介 ; 第 二 節 為 研 究 架 構 , 根<br />

據 文 獻 探 討 繪 出 研 究 架 構 圖 ; 第 三 節 為 研 究 假 說 ; 第 四 節 為 探 討 操 作 性 變 數 的 定<br />

義 與 問 項 之 衡 量 ; 第 五 節 為 量 表 設 計 ; 第 六 節 為 預 詴 問 卷 的 效 度 與 信 度 分 析 ; 第<br />

七 節 為 研 究 對 象 與 抽 樣 方 法 , 最 後 的 第 八 節 為 統 計 分 析 方 法 。<br />

3.1 Dental E-learning Courseware System<br />

本 研 究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課 程 定 義 為 OHI 網 路 學 堂 製 作 的 經 營 管 理 等 課 程 的 DVD 光 碟 , 網<br />

址 是 在 http://www.ohimedia.com.tw。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只 要 放 入 購 買 的 DVD 光 碟 , 安 裝 XshareOHI Player 課 程 撥 放 軟 體 , 就 會 出 現<br />

Figure3-1 的 畫 面 。 安 裝 完 畢 再 連 上 網 路 輸 入 帳 號 與 密 碼 通 過 認 証 , 見 Figure3-2。<br />

課 程 也 可 以 透 過 系 統 界 面 輸 入 關 鍵 字 進 行 尋 找 , 見 Figure3-3。 也 可 以 檢 視 目 前 已<br />

經 購 買 的 課 程 , 見 Figure3-4。 點 選 已 購 買 的 課 程 後 就 可 以 觀 賞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課 程 ,<br />

如 Figure3-5。<br />

27


Figure 3-1. The picture of installation<br />

Figure 3-2. Member login interface<br />

Figure 3-3. Course search interface<br />

28


Figure 3-4. Course viewable now<br />

Figure 3-5. The picture of implantation teaching<br />

29


3.2 Research Model<br />

本 研 究 欲 探 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因 素 , 以 Unified Theory of<br />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與 Self-directed Learning 為 主 要 架 構 , 綜 合 研 究<br />

問 題 與 文 獻 探 討 整 理 後 , 得 到 本 研 究 模 型 , 請 見 Figure3-6。<br />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br />

(PE)<br />

H1<br />

Effort<br />

Expectancy<br />

H2<br />

(EE)<br />

Social<br />

Influence<br />

(SI)<br />

H3<br />

H4<br />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BI)<br />

H6<br />

Use<br />

Behavior<br />

(UB)<br />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br />

H5<br />

(SL)<br />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br />

(FC)<br />

Gender<br />

(GEN)<br />

Age<br />

(AGE)<br />

Figure 3-6. Research Model<br />

30


本 研 究 主 要 以 Venkatesh et al.(2003) 在 MIS Quarterly(MISQ) 發 表 的 Unified<br />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為 基 礎 , 探 討 不 同 gender、age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師 對 於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br />

learning、facilitating conditions 可 能 會 是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關 鍵 因 素 ; 另 外<br />

探 討 不 同 調 節 變 數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 可 能<br />

會 是 影 響 use behavior 的 關 鍵 因 素 。<br />

在 調 節 變 數 上 , 由 於 本 研 究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全 部 是 自 願 購 買 教 材 進 行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所 以 未 納 入 原 始 UTAUT 調 節 變 數 中 的 voluntariness of use。 另 外 , 由 於<br />

這 是 台 灣 目 前 市 面 上 唯 一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以 往 台 灣 的 數 位 教 材 製 造 商 都 沒 有 製<br />

作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都 是 第 一 次 使 用 , 所 以 未 納 入 原 始 UTAUT 調 節 變 數 中<br />

的 experience。<br />

3.3 Research Hypothesis<br />

根 據 研 究 問 題 、 文 獻 探 討 與 研 究 架 構 ,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是 否 接 受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提 出 以 下 六 個 研 究 假 說 :<br />

3.3.1 Performance Expectancy(PE)<br />

相 關 研 究 顯 示 , 當 使 用 者 相 信 採 用 新 的 資 訊 系 統 將 有 助 於 增 進 工 作 績 效 時 ,<br />

則 採 用 系 統 的 態 度 越 正 向 (Davis,1989)。 根 據 Kakoli&Katherine(2007) 的 研 究 , 年<br />

齡 較 大 且 所 得 較 少 的 男 性 有 達 到 顯 著 。Venkatesh et al(2003) 提 到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有 正 向 顯 著 的 影 響 。 在 網 路 學 習 工 具 使 用 的 研 究<br />

發 現 , 學 習 者 會 因 為 學 習 工 具 有 助 於 學 習 , 而 強 化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Keller,2005;Selim,2003) 。 根 據 過 去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Schaupp et<br />

al.,2010;Wang&Wang,2010;Zhou et al.,2010;Wang et al.,2009;Wang& Shih,2009;<br />

31


Kijsanayotin et al.,2009),performance expectancy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具 有 正 向 顯<br />

著 影 響 ; 另 外 根 據 (Wang&Shih,2009) 的 研 究 ,performance expectancy 對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男 性 有 達 到 調 節 效 果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一 :<br />

H1:Performance expectanc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H1a:Performance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br />

strongly for men than for women.<br />

H1b:Performance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br />

strongly for younger than for older people.<br />

3.3.2 Effort Expectancy(EE)<br />

相 關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當 使 用 者 知 覺 到 系 統 愈 容 易 學 習 , 使 用 該 系 統 愈 不 需 要<br />

付 出 努 力 , 則 採 用 系 統 的 態 度 愈 正 向 (Davis,1989)。 根 據 UTAUT, 當 使 用 者 認 為<br />

新 系 統 的 操 作 越 容 易 , 則 較 願 意 使 用 新 系 統 (Venkatesh et al.,2003) 。<br />

Ngai,Poon&Chan(2007) 認 為 當 學 習 者 發 現 學 習 工 具 容 易 使 用 , 會 增 強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而 Venkatesh&Morris(2000) 認 為 性 別 不 同 會 造 成 effort expectancy 的 差 異 。<br />

根 據 過 去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Wang&Wang,2010;Zhou et al.,2010;Wang et<br />

al.,2009;Wang&Shih,2009;Kijsanayotin et al.,2009),effort expectancy 對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具 有 正 向 顯 著 影 響 ; 另 外 根 據 (Wang&Shih,2009) 的 研 究 ,social influence<br />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年 齡 會 產 生 調 節 效 果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二 :<br />

H2:Effort expectanc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H2a:Effort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women than for men.<br />

H2b:Effort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older than for younger people.<br />

32


3.3.3 Social Influence(SI)<br />

Venkatesh et al.(2003) 認 為 social influence 會 顯 著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 並<br />

且 因 為 不 同 性 別 、 年 齡 、 經 驗 與 自 願 性 等 調 節 變 數 而 產 生 影 響 (Venkatesh et<br />

al.,2003)。 而 Venkatesh&Morris(2000) 認 為 , 女 性 在 使 用 新 科 技 時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容 易 受 到 social influence, 隨 著 使 用 經 驗 增 加 ,social influence 的 效 果 會<br />

漸 漸 降 低 。 根 據 過 去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Schaupp et al.,2010;Wang&<br />

Wang,2010;Zhou et al.,2010;Yang,2010;Wang et al.,2009;Wang&Shih,2009;Wang&<br />

Shih,2009;Kijsanayotin et al.,2009),social influence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具 有 正 向<br />

顯 著 影 響 , 另 外 根 據 (Wang&Shih,2009) 的 研 究 , social influence 對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女 性 有 達 到 調 節 效 果 , 另 外 根 據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研 究 , 年 齡 有<br />

達 到 調 節 效 果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三 :<br />

H3:Social influenc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H3a:Social influence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women than for men.<br />

H3b:Social influence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older than for younger people.<br />

3.3.4 Self-directed Learning(SL)<br />

Straka, Gerald A.(1995) 提 出 在 採 用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時<br />

應 注 意 不 同 樣 本 對 象 , 尤 其 是 不 同 文 化 族 群 時 , 應 該 要 做 調 整 , 而 且 量 表 的 結 構<br />

模 式 應 該 要 修 改 。 本 研 究 製 作 的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傾 向 量 表 」, 主 要 是 參 考<br />

Guglielmino 於 1977 年 所 編 製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SDLRS)<br />

及 Fisher& King 於 2010 年 發 表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for<br />

Nursing Education(SDLRSNE), 並 加 以 修 改 為 適 合 本 研 究 的 量 表 。 在 Durr(1992)<br />

的 研 究 發 現 年 齡 在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沒 有 顯 著 差 異 。 根 據 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br />

self-dirceted learning 的 子 構 面 self-management 對 於 behavioral intention 有 正 向 顯<br />

33


著 的 影 響 , 另 外 在 性 別 與 年 齡 沒 有 顯 著 影 響 (Wang et al.,2009)。 而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的 人 格 特 質 影 響 信 念 與 認 知 進 而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Phillips,<br />

Abraham,&Bond,2003)。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四 :<br />

H4:Self-directed learning has a effect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H4a Gender will no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br />

to use courseware.<br />

H4b:Age will no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br />

use courseware.<br />

3.3.5 Facilitating Conditions(FC)<br />

Venkatesh et al.(2003) 認 為 在 使 用 行 為 上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會 受 到 年 齡 、<br />

經 驗 所 影 響 , 隨 著 使 用 者 經 驗 增 加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也 會 增 加 。 根 據 過 去<br />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Zhou et al.,2010;Yang,2010;Wang&Shih,2009;<br />

Kijsanayotin et al.,2009),facilitating conditions 對 use behavior 具 有 正 向 顯 著 影 響 ;<br />

另 外 根 據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研 究 , 性 別 沒 有 調 節 效 果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br />

五 :<br />

H5:Facilitating condition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use behavior to use courseware.<br />

H5a:Gender will no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on use behavior to use<br />

courseware.<br />

H5b:Facilitating conditions influences use behavior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older than for younger people.<br />

34


3.3.6 Behavioral Intention(BI)<br />

相 關 研 究 顯 示 , 當 使 用 者 對 於 使 用 新 系 統 的 意 圖 愈 高 , 則 真 正 使 用 該 系 統 的<br />

次 數 或 頻 率 也 會 愈 高 (Davis,1989)。 在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指 出 個 人 的<br />

使 用 行 為 是 由 其 behavioral intention 所 決 定 (Fishbein and Ajzen,1975), 而 且 在<br />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研 究 顯 示 也 支 持 這 個 假 說 。 在 Ajzen(1991) 的 Theory of<br />

Planned Behavior(TPB) 也 認 為 behavioral intention 會 影 響 use behavior。 根 據 過 去<br />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Wang&Shih,2009;Shih,2009;Kijsanayotin et al.,2009),<br />

behavioral intention 對 use behavior 具 有 正 向 顯 著 影 響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六 :<br />

H6..Behavioral intention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courseware use behavior.<br />

35


3.4 Operational Definition<br />

以 模 型 的 整 體 來 看 , 本 研 究 總 共 有 5 個 independent variable, 分 別 是<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br />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以 及 intervening variable:behavioral intention, 最 後 有 1<br />

個 dependent variable:use behavior。 以 及 2 個 moderating variables, 包 含 gender、<br />

age。 本 節 以 下 將 會 說 明 變 數 定 義 與 量 表 的 衡 量 尺 度 。 關 於 7 個 構 面 的 operational<br />

definition 之 整 理 , 請 見 Table3-1。<br />

3.4.1 Independent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Scale<br />

3.4.1.1 Performance Expectancy(PE)<br />

根 據 Venkatesh,Morris,Davis,G.B. and Davis,F.D.(2003) 提 出 的 Unified Theory<br />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performance expectancy 的 定 義 是<br />

「 使 用 者 相 信 使 用 系 統 能 夠 幫 助 他 或 她 獲 得 工 作 績 效 的 程 度 」, 本 研 究 對 象 為 牙<br />

醫 師 , 與 UTAUT 的 研 究 對 象 是 企 業 系 統 使 用 者 有 所 差 異 , 因 此 本 研 究<br />

將<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 定 義 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相 信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幫 助 他 提 昇 學<br />

習 效 果 的 程 度 」。 簡 單 來 說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學 習 將<br />

有 所 提<br />

昇 。<br />

本 研 究 參 考 Venkatesh et al.(2003) 期 刊 的 量 表 , 加 以 修 改 出 適 合 本 研 究 的 題 項 ,<br />

採 用 Likert’s 五 點 量 表 (Likert,1932) 受 者 根 據 問 項 回 答 同 意 程 度 從 非 常 同 意 、, 測 ,<br />

同 意 、 普 通 、 不 同 意 、 非 常 不 同 意 依 序 分 別 代 表 5、4、3、2、1 分 , 編 碼 從 PE1<br />

到 PE5, 總 共 有 5 題 , 以 interval scale 作 為 本 研 究 的 衡 量 尺 度 。<br />

3.4.1.2 Effort Expectancy(EE)<br />

依 據 Venkatesh et al.(2003) 提 出 的 UTAUT,effort expectancy 的 定 義 是 「 使 用 者<br />

認 為 使 用 系 統 的 容 易 程 度 」, 本 研 究 將 effort expectancy 定 義 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認 為 使 用 牙<br />

36


醫 數 位 教 材 的 容 易 程 度 」。 簡 單 來 說 , 學 會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不 需 要 花 太 多 的 時<br />

間 。<br />

本 研 究 參 考 Venkatesh et al.(2003) 期 刊 的 量 表 , 加 以 修 改 出 適 合 本 研 究 的 題<br />

項 , 採 用 Likert’s 五 點 量 表 , 受 測 者 根 據 問 項 回 答 同 意 程 度 , 從 非 常 同 意 、 同 意 、<br />

普 通 、 不 同 意 、 非 常 不 同 意 依 序 分 別 代 表 5、4、3、2、1 分 , 編 碼 從 EE1 到 EE4,<br />

總 共 有 4 題 , 以 interval scale 作 為 本 研 究 的 衡 量 尺 度 。<br />

3.4.1.3 Social Influence(SI)<br />

依 據 Venkatesh et al.(2003) 提 出 的 UTAUT,social influence 的 定 義 是 「 使 用<br />

者 感 受 到 對 於 其 重 要 的 人 認 為 他 或 ( 她 ) 應 該 使 用 新 系 統 的 程 度 」, 本 研 究 將 social<br />

influence 定 義 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感 覺 周 遭 重 要 的 人 認 為 他 應 該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程<br />

度 。」。 簡 單 來 說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受 他 人 影 響 而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程 度 。<br />

本 研 究 參 考 Venkatesh et al.(2003) 期 刊 的 量 表 , 加 以 修 改 出 適 合 本 研 究 的 題 項 ,<br />

採 用 Likert’s 五 點 量 表 , 受 測 者 根 據 問 項 回 答 同 意 程 度 , 從 非 常 同 意 、 同 意 、 普<br />

通 、 不 同 意 、 非 常 不 同 意 依 序 分 別 代 表 5、4、3、2、1 分 , 編 碼 從 SI1 到 SI4, 總<br />

共 有 4 題 , 以 interval scale 作 為 本 研 究 的 衡 量 尺 度 。<br />

3.4.1.4 Facilitating Conditions(FC)<br />

依 據 Venkatesh et al.(2003) 提 出 的 UTAUT,facilitating conditions 的 定 義 是 「 使<br />

用 者 感 受 到 組 織 對 於 設 備 與 技 術 相 關 系 統 使 用 上 的 支 持 程 度 」 本 研 究 將 ,<br />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定 義 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感 覺 現 有 的 相 關 設 備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上<br />

的 支 持 程 度 。」 簡 單 來 說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可 以 得 到 的 協 助 資 源 。<br />

本 研 究 參 考 Venkatesh et al.(2003) 期 刊 的 量 表 , 加 以 修 改 出 適 合 本 研 究 的 題 項 ,<br />

採 用 Likert’s 五 點 量 表 , 受 測 者 根 據 問 項 回 答 同 意 程 度 , 從 非 常 同 意 、 同 意 、 普<br />

通 、 不 同 意 、 非 常 不 同 意 依 序 分 別 代 表 5、4、3、2、1 分 , 編 碼 從 FC1 到 FC4, 總<br />

共 有 4 題 , 以 interval scale 作 為 本 研 究 的 衡 量 尺 度 。<br />

37


3.4.1.5 Self-directed Learning(SL)<br />

依 據 Guglielmino(1977) 的 博 士 論 文 ,self-directed learning 定 義 為 「 學 習 者 是<br />

進 取 、 獨 立 與 有 耐 心 的 學 習 , 對 自 己 學 習 有 責 任 感 、 不 怕 阻 礙 , 具 備 自 我 訓 練 的<br />

能 力 , 有 強 烈 學 習 慾 望 、 信 心 及 好 奇 心 , 能 運 用 基 本 學 習 技 巧 , 會 控 制 時 間 , 安<br />

排 學 習 進 度 以 完 成 自 己 的 學 習 計 劃 」, 本 研 究 將 self-directed learning 定 義 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師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來 學 習 , 並 且 獨 立 而 持 續 地 進 行 , 安 排 學 習 計 劃 並 利 用 時 間<br />

來 完 成 課 程 」。<br />

本 研 究 參 考 Guglielmino(1977) 博 士 論 文 中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br />

Scale(SDLRS) 與 Murray J. Fisher & Jennie King(2010) 期 刊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br />

Readiness Scale for Nursing Education (SDLRSNE) 加 以 修 改 出 適 合 本 研 究 的 題 項 ,,<br />

採 用 Likert’s 五 點 量 表 , 受 測 者 根 據 問 項 回 答 同 意 程 度 , 從 非 常 同 意 、 同 意 、 普 通 、<br />

不 同 意 、 非 常 不 同 意 依 序 分 別 代 表 5、4、3、2、1 分 , 編 碼 從 SL1 到 SL6, 總 共 有 6<br />

題 , 以 interval scale 作 為 本 研 究 的 測 量 尺 度 。<br />

3.4.2 Intervening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Scale<br />

3.4.2.1 Behavioral Intention(BI)<br />

Fishbein&Ajzen (1975) 根 據 社 會 心 理 學 的 概 念 , 提 出 Theory of Reasoned<br />

Action(TRA), 而 behavioral intention 是 指 「 個 人 依 據 主 觀 機 率 來 判 斷 某 項 行 為 的<br />

利 弊 得 失 , 來 決 定 對 某 特 定 事 物 的 意 願 」, 本 研 究 將 behavioral intention 定 義 為 「 牙<br />

醫 師 願 意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主 觀 意 願 」。<br />

本 研 究 參 考 Venkatesh et al.(2003) 期 刊 的 量 表 , 加 以 修 改 出 適 合 本 研 究 的 題 項 ,<br />

採 用 Likert’s 五 點 量 表 , 受 測 者 根 據 問 項 回 答 同 意 程 度 , 從 非 常 同 意 、 同 意 、 普<br />

通 、 不 同 意 、 非 常 不 同 意 依 序 分 別 代 表 5、4、3、2、1 分 , 編 碼 從 BI1 到 BI3, 總<br />

共 有 3 題 , 以 interval scale 作 為 本 研 究 的 衡 量 尺 度 。<br />

38


3.4.3 Dependent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Scale<br />

3.4.3.1 Use Behavior(UB)<br />

根 據 Fishbein&Ajzen(1975) 提 出 的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而 use<br />

behavior 是 指 「 個 人 的 某 些 特 定 行 為 表 現 是 由 其 使 用 意 願 所 決 定 」。 而 Davis et<br />

al.(1989) 提 出 的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指 出 behavioral intention 可 以<br />

預 測 個 人 使 用 科 技 的 use behavior。 因 此 , 在 本 研 究 將 use behavior 定 義 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師 實 際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時 間 與 次 數 」。<br />

本 研 究 參 考 Wang & Shih(2009) 期 刊 的 量 表 加 以 修 改 出 適 合 本 研 究 的 問 項 ,,<br />

編 碼 從 UB1 到 UB3, 總 共 有 3 題 , 前 2 題 以 ordinal scale 作 為 本 研 究 的 測 量 尺 度 , 第 3<br />

題 是 以 interval scale 為 測 量 尺 度 。<br />

3.4.4 Moderating Variables<br />

這 是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個 人 特 質 , 包 含 gender、age、work experience、education 這 四<br />

項 。 其 中 gender、age、work experience 是 參 考 Gupta,White,&Walmsley(2008) 的 items,<br />

而 education 是 參 考 Wang&Shih(2009) 的 items。<br />

(1).Gender: 以 「 男 性 」、「 女 性 」 為 選 項 , 使 用 nominal scale 來 測 量 。<br />

(2).Age: 以 「29 歲 以 下 」、「30~39 歲 」、「40~49 歲 」、「50~59 歲 」、「60 歲<br />

以 上 」 這 五 種 年 齡 層 做 選 項 , 使 用 ordinal scale 來 測 量 。<br />

(3).Work Experience: 以 「 未 滿 1 年 」 「1 到 5 年 」 「6 到 10 年 、、」、「11 到 15 年 」、<br />

「16 到 20 年 」、「21 年 以 上 」 為 選 項 , 使 用 ordinal scale 來 測 量 。<br />

(4).Education: 以 「 大 學 」、「 碩 士 」、「 博 士 」 為 選 項 , 使 用 ordinal scale<br />

來 測 量 。<br />

39


Table 3-1. Th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this research<br />

Construct<br />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br />

Operational Definition<br />

數 位 學 習 相 信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教 材 能<br />

幫 助 他 提 昇 學 習 效 果 的 程 度 。<br />

References<br />

Schaupp et al.(2010)<br />

Yang(2010)<br />

Venkatesh et al.(2003)<br />

Effort Expectancy<br />

數 位 學 習 認 為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教 材 的<br />

容 易 程 度 。<br />

Schaupp et al.(2010)<br />

Yang(2010)<br />

Venkatesh et al.(2003)<br />

Social Influence<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感 覺 周 遭 重 要 的 人 認 為 他 Schaupp et al.(2010)<br />

應 該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程 度 。 Yang(2010)<br />

Venkatesh et al.(2003)<br />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教 材 來 學<br />

習 , 並 且 獨 立 而 持 續 地 進 行 , 安<br />

排 學 習 計 劃 並 利 用 時 間 來 完 成 課<br />

程 。<br />

Hung et al.(2010)<br />

Embo et al.(2010)<br />

Klunklin et al.(2010)<br />

Guglielmino(1977)<br />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br />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Use Behavior<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感 覺 現 有 的 相 關 設 備 對 牙<br />

醫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的 支 持 程 度 。<br />

數 位 學 習 願 意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br />

主 觀 意 願 。<br />

數 位 學 習 實 際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教 材 的<br />

時 間 與 次 數 。<br />

Schaupp et al.(2010)<br />

Yang(2010)<br />

Venkatesh et al.(2003)<br />

Shin(2009)<br />

Venkatesh et al.(2003)<br />

Fishbein&Ajzen(1975)<br />

Teo et al.(1999)<br />

Davis et al.(1989)<br />

Fishbein&Ajzen(1975)<br />

40


3.5 Scale Design<br />

在 確 定 研 究 假 說 後 , 依 據 操 作 性 定 義 來 設 計 本 量 表 , 量 表 包 含 三 個 部 份 : 牙<br />

醫 數 位 教 材 接 受 度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行 為 、 個 人 基 本 資 料 , 請 分 別 見 Table3-2、<br />

Table3-3、Table3-4。 本 研 究 總 共 參 考 六 份 量 表 , 分 別 有 Venkatesh et al.(2003) 在<br />

期 刊 發 表 的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量 表 , 與<br />

Guglielmino(1977) 博 士 論 文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SDLRS) 與<br />

Fisher & King(2010) 期 刊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for Nursing<br />

Education(SDLRSNE), 以 及 Wang&Shih(2009) 的 使 用 行 為 量 表 , 調 節 變 數 參 考<br />

Gupta et al.(2008) 與 Wang&Shih(2009) 的 個 人 資 料 量 表 。 量 表 是 從 英 文 翻 譯 為 中 文 ,<br />

針 對 本 研 究 的 情 形 微 幅 調 整 , 來 擬 定 出 本 研 究 問 卷 問 項 , 該 表 包 含 七 個 量<br />

Constructs 總 共 有 33 題 , 其 中 EE2 為 反 向 題 。 採 用 Likert’s 五 點 量 表 (Likert,1932),<br />

受 測 者 根 據 題 項 回 答 同 意 程 度 , 從 非 常 同 意 、 同 意 、 普 通 、 不 同 意 、 非 常 不 同 意<br />

依 序 分 別 代 表 5、4、3、2、1 分 。<br />

41


Table 3-2. The scale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br />

Construct Sub Constructs item<br />

PE 1<br />

Original items<br />

Using the system in my<br />

job would enable me to<br />

accomplish tasks more<br />

Perceived<br />

quickly.<br />

Usefulness PE 2 Using the system would<br />

Performance<br />

enhance my effectiveness<br />

Expectancy<br />

on the job.<br />

PE 3 I would find the system<br />

useful in my job.<br />

Relative PE 4 Using the system makes it<br />

Advantage<br />

easier to do my job.<br />

Outcome PE 5 I will increase the quality<br />

Expectations<br />

of output of my job.<br />

EE 1 It would be easy for me to<br />

Perceived Ease<br />

become skillful at using<br />

of Use<br />

the system.<br />

Complexity EE 2 Using the system takes<br />

Effort<br />

[reversed]<br />

too much time from my<br />

Expectancy<br />

normal duties.<br />

EE 3 My interaction with the<br />

system is clear and<br />

Ease of Use<br />

understandable.<br />

EE 4 Learning to operate the<br />

system is easy for me.<br />

People who influence my<br />

Subjective SI 1 behavior think that I<br />

Norm<br />

should use the system.<br />

Social<br />

Influence<br />

1 use the system because<br />

Social Factors SI 2 of the proportion of<br />

coworkers who use the<br />

system.<br />

Items of this research<br />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讓<br />

我 更 快 速 的 完 成 學 習<br />

任 務 。<br />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br />

增 加 我 的 學 習 效 果 。<br />

我 認 為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br />

教 材 對 我 的 學 習 有 幫<br />

助 。<br />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br />

讓 我 的 學 習 更 容 易 。<br />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br />

夠 增 加 我 的 學 習 品 質 。<br />

能 夠 熟 練 的 使 用 數 位 學 習<br />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而 言 是<br />

容 易 的 。<br />

學 習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需 要 花 費 很 多 時 間 。<br />

我 清 楚 且 瞭 解 如 何 使<br />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對 我 而 言 , 學 會 操 作 牙<br />

醫 數 位 教 材 很 容 易 。<br />

對 我 的 行 為 有 影 響 力<br />

的 人 ( 例 如 : 同 儕 、 老<br />

師 、 主 管 、 學 長 姐 等 )<br />

認 為 我 應 該 使 用 數 位 學 習<br />

數 位 教 材 。<br />

因 為 其 他 同 事 使 用 牙<br />

醫 數 位 教 材 , 所 以 我 也<br />

跟 著 使 用 這 份 教 材 。<br />

42


Table 3-2.The scale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continued)<br />

Construct Sub Constructs<br />

Social Factors<br />

item<br />

SI 3<br />

Original items<br />

In general, the organization<br />

Social<br />

Influence Image SI 4<br />

FC 1<br />

has supported the use of the<br />

system.<br />

Having the system is a status<br />

symbol in my organization.<br />

I have the resources<br />

Perceived<br />

Behavioral<br />

Control FC 2<br />

necessary to use the system.<br />

I have the knowledge<br />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br />

FC 3<br />

necessary to use the system.<br />

A specific person (or group)<br />

is available for assistance<br />

with system difficulties.<br />

Compatibility FC 4 The system is not compatible<br />

with other systems I use.<br />

Self Concept<br />

as an Effective<br />

Learner<br />

Initiative and<br />

Independence<br />

in Learning<br />

SL 1<br />

SL 2<br />

I'm better than most people<br />

are at trying to find out the<br />

things I need to know.<br />

If there is something I have<br />

decided to learn, I can find<br />

time for it, no matter how<br />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Creativity SL 3<br />

busy I am.<br />

I like to think about the<br />

future.<br />

Self-management SL 4 I am methodical.<br />

Desire for SL 5 I enjoy learning new<br />

Learning<br />

information.<br />

Self-control SL 6 I am aware of my own<br />

limitations.<br />

BI 1 I intend to use the system in<br />

the next months<br />

Behavioral<br />

BI 2 I predict I would use the<br />

Intention<br />

system in the next <br />

months.<br />

BI 3 I plan to use the system in<br />

the next months.<br />

Items of this research<br />

一 般 而 言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支 持<br />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數 位 學 習 教<br />

材 。<br />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使 用 數 位 學 習<br />

教 材 是 一 種 流 行 趨 勢 。<br />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必 要 的 設 備 ( 例 如 : 電<br />

腦 、DVD 播 放 器 )。<br />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所 需 的 知 識 。<br />

遇 到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br />

上 的 困 難 時 , 有 人 能 夠 提<br />

供 協 助 。<br />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內 容 符<br />

合 我 的 學 習 需 求 。<br />

我 比 多 數 人 更 能 認 知 需<br />

要 學 習 的 東 西 。<br />

只 要 我 決 定 學 習 , 無 論 有<br />

多 忙 , 仍 然 會 抽 空 去 學 。<br />

我 喜 歡 思 考 未 來 。<br />

我 做 事 很 有 條 理 。<br />

我 喜 愛 學 習 新 的 數 位 學 習 技<br />

術 。<br />

我 知 道 自 己 的 極 限 。<br />

我 打 算 在 最 近 使 用 數 位 學 習<br />

數 位 教 材 。<br />

我 預 估 未 來 有 機 會 使 用<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我 計 畫 在 未 來 繼 續 使 用<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43


Table 3-3. The scale on the use behavior of dental e-learning courseware<br />

Construct item Original items<br />

How many times do you use<br />

information kiosks during a<br />

week?<br />

(1). Not at all<br />

Items of this research<br />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br />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br />

的 時 間 ?<br />

UB 1 (2). Less than once a week<br />

(3). About once a week<br />

(4). 2 or 3 times a week<br />

(5). 4 or 5 times a week<br />

(6). 6 or 7 times a week<br />

(7). More than 7 times a week<br />

How many minutes do you use<br />

information kiosks every<br />

(1). 未 滿 12 小 時<br />

(2). 12 至 24 小 時<br />

(3). 25 至 37 小 時<br />

(4). 38 至 50 小 時<br />

(5). 51 小 時 以 上<br />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br />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br />

Use<br />

Behavior UB 2<br />

week?<br />

(1) 25 m<br />

How frequently do you use<br />

information kiosks?<br />

(1) Extremely infrequent<br />

的 次 數 ?<br />

(1). 少 於 1 次<br />

(2). 1 至 2 次<br />

(3). 3 至 4 次<br />

(4). 5 至 6 次<br />

(5). 7 次 以 上<br />

請 問 您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br />

位 教 材 的 頻 率 ?<br />

UB 3 (2) Quite<br />

(3) Slightly<br />

(4) Neither<br />

(5) Slightly<br />

(6) Quite<br />

(7) Extremely frequent<br />

(1). 幾 乎 不 使 用<br />

(2). 偶 爾 使 用<br />

(3). 還 好<br />

(4). 較 常 使 用<br />

(5). 經 常 使 用<br />

Reference<br />

Wang&Shih<br />

(2009)<br />

44


Table 3-4. The scale on personal information<br />

Moderator<br />

GEN<br />

Original items<br />

Gender<br />

(1).Male<br />

(2).Female<br />

Items of this research<br />

性 別<br />

(1). 男 性<br />

(2). 女 性<br />

Reference<br />

Gupta et al.(2008)<br />

Age<br />

年 齡<br />

(1).18–29 years<br />

(1).29 歲 以 下<br />

AGE<br />

(2).30–39 years<br />

(2).30~39 歲<br />

Gupta et al.(2008)<br />

(3).40–49 years<br />

(3).40~49 歲<br />

(4).50 years and above<br />

(4).50~59 歲<br />

(5).60 歲 以 上<br />

Work Experience<br />

工 作 年 資<br />

(1).Less than 1 year<br />

(1). 未 滿 1 年<br />

WE<br />

(2).1–5 years<br />

(2).1 年 到 5 年<br />

Gupta et al.(2008)<br />

(3).6–10 years<br />

(3).6 年 到 10 年<br />

(4).More than 10 years<br />

(4).11 到 15 年<br />

(5).16 到 20 年<br />

(6).21 年 以 上<br />

Education<br />

教 育 程 度<br />

(1).Elementary school<br />

(1). 大 學<br />

EDU<br />

(2).Junior high school<br />

(2). 碩 士<br />

Wang&Shih(2009)<br />

(3).Senior high school<br />

(3). 博 士<br />

(4).Junior college<br />

(5).Bachelor<br />

(6).Master<br />

45


3.6 Research Subjects and Sampling Method<br />

本 研 究 對 象 都 是 在 OHI 網 路 學 堂 購 買 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母 體 數 總 共<br />

有 486 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遍 及 台 灣 各 地 , 透 過 問 卷 調 查 以 立 意 抽 樣 法 蒐 集 有 效<br />

問 卷 。 郵 寄 紙 本 正 式 問 卷 總 共 486 份 , 每 封 信 件 內 附 一 封 限 時 回 郵 信 封 , 透 過 郵<br />

寄 紙 本 問 卷 與 網 路 問 卷 來 蒐 集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填 答 資 料 , 並 親 自 逐 一 以 手 機 電 話 通 知 牙<br />

醫 師 , 回 收 樣 本 總 共 有 132 份 , 將 9 份 無 效 樣 本 刪 除 後 , 得 到 有 效 樣 本 為 123 份 ,<br />

問 卷 回 收 率 為 27.2%, 而 樣 本 收 集 時 間 從 2010 年 5 月 20 日 至 2010 年 5 月 31 日 , 為 期<br />

12 天 。<br />

3.7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of Pretest Questionnaire<br />

本 問 卷 根 據 研 究 架 構 , 在 預 詴 問 卷 階 段 , 使 用 convenience sampling 先 對 30<br />

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進 行 前 測 , 發 佈 E-mail 給 OHI 網 路 學 堂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填 寫 網 路 問 卷 , 並 以 手<br />

機 電 話 通 知 , 共 回 收 有 效 問 卷 30 份 , 以 SPSS Statistics 18.0 進 行 exploratory factor<br />

analysis 與 reliability analysis。<br />

3.7.1 Content Validity<br />

根 據 上 一 節 所 介 紹 的 , 本 量 表 由 六 種 量 表 所 建 構 出 來 , 為 了 確 保 能 夠 正 確 呈<br />

現 原 有 量 表 的 意 義 , 所 以 製 作 專 家 效 度 問 卷 , 請 見 Appendix I:Expert Validity<br />

Questionnaire。 首 先 給 予 指 導 教 授 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製 作 好 的 專 家 效 度 問 卷 , 依 其 相 關 意<br />

見 予 以 修 正 , 使 得 本 問 卷 具 有 content validity。 而 學 者 與 專 家 的 名 單 如 Table3-5。<br />

46


Table 3-5. The namelist of academic and expert<br />

Name<br />

Profession<br />

Academic<br />

Expert<br />

趙 嘉 成<br />

曾 明 清<br />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資 訊 科 學 系 助 理 教 授<br />

台 灣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學 習 學 會 顧 問<br />

台 灣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學 習 學 會 理 事 長<br />

明 清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診 所 院 長<br />

而 完 成 content validity 的 預 詴 問 卷 請 見 Appendix II : Pretest Questionnaire。<br />

3.7.2 Construct Validity<br />

本 問 卷 初 稿 共 有 33 個 items, 進 行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縮 減 變 數 , 採 用<br />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再 以 varimax 進 行 正 交 轉 軸 , 共 取 出 6 個 factors。 在<br />

樣 本 適 度 檢 驗 上 , 合<br />

根 據 Kaiser(1974) 定 義 的 判 斷 方 法 , 若<br />

Kaiser-Meyer-Olkin(KMO) 值 小 於 0.5, 不 宜 進 行 因 素 分 析 , 而 本 問 卷 KMO 值 為<br />

0.824 且 Barlett’s 球 型 考 驗 之 卡 方 值 達 顯 著 性 (p


Table 3-6.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br />

Initial Eigenvalues<br />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br />

Loadings<br />

Rotation<br />

Component<br />

%of<br />

%of<br />

%of<br />

Total Variance Cumulative% Total<br />

Variance Cumulative%<br />

Total<br />

Variance<br />

Cumulative%<br />

1<br />

7.829<br />

30.113<br />

30.113 7.829<br />

30.113<br />

30.113 4.179<br />

16.072<br />

16.072<br />

2<br />

3.411<br />

13.118<br />

43.230 3.411<br />

13.118<br />

43.230 3.319<br />

12.766<br />

28.838<br />

3<br />

2.394<br />

9.206<br />

52.436 2.394<br />

9.206<br />

52.436 3.002<br />

11.545<br />

40.383<br />

4<br />

2.006<br />

7.714<br />

60.150 2.006<br />

7.714<br />

60.150 2.700<br />

10.383<br />

50.767<br />

5<br />

1.318<br />

5.069<br />

65.219 1.318<br />

5.069<br />

65.219 2.640<br />

10.153<br />

60.919<br />

6<br />

1.133<br />

4.358<br />

69.577 1.133<br />

4.358<br />

69.577 2.251<br />

8.657<br />

69.577<br />

7<br />

.943<br />

3.627<br />

73.203<br />

8<br />

.800<br />

3.076<br />

76.279<br />

9<br />

.660<br />

2.539<br />

78.818<br />

10<br />

.610<br />

2.345<br />

81.163<br />

11<br />

.536<br />

2.062<br />

83.225<br />

12<br />

.486<br />

1.869<br />

85.094<br />

13<br />

.466<br />

1.792<br />

86.886<br />

14<br />

.416<br />

1.600<br />

88.487<br />

15<br />

.413<br />

1.587<br />

90.073<br />

16<br />

.390<br />

1.499<br />

91.573<br />

17<br />

.333<br />

1.280<br />

92.852<br />

18<br />

.311<br />

1.195<br />

94.048<br />

19<br />

.292<br />

1.123<br />

95.171<br />

20<br />

.235<br />

.905<br />

96.076<br />

21<br />

.232<br />

.893<br />

96.969<br />

22<br />

.217<br />

.834<br />

97.803<br />

23<br />

.185<br />

.711<br />

98.514<br />

24<br />

.171<br />

.657<br />

99.172<br />

25<br />

.136<br />

.522<br />

99.693<br />

26<br />

.080<br />

.307<br />

100.000<br />

透 過 varimax 進 行 正 交 轉 軸 後 , 轉 軸 後 的 成 份 矩 陣 見 Table3-7, 可 以 發 現 因 素<br />

負 荷 量 大 於 0.5 的 全 部 問 項 皆 有 對 應 到 UTAUT 的 6 個 constructs, 所 以 萃 取 出 來 的 6<br />

個 factors 相 當 穩 定 。<br />

48


Table 3-7.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th varimax rotation<br />

Item<br />

PE4<br />

PE5<br />

PE2<br />

PE1<br />

PE3<br />

Factor1<br />

0.853<br />

0.827<br />

0.827<br />

0.796<br />

0.796<br />

Factor2<br />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br />

.011<br />

-.003<br />

.086<br />

-.003<br />

.075<br />

Factor3<br />

.168<br />

.215<br />

.074<br />

.069<br />

.136<br />

Factor4<br />

.109<br />

.014<br />

.081<br />

.127<br />

.098<br />

Factor5<br />

.179<br />

.209<br />

.067<br />

.148<br />

-.005<br />

Factor6<br />

.098<br />

.139<br />

.134<br />

.208<br />

.149<br />

SL2<br />

SL3<br />

SL4<br />

SL5<br />

SL1<br />

SL6<br />

-.013<br />

-.011<br />

-.108<br />

-.066<br />

.225<br />

.311<br />

0.761<br />

0.740<br />

0.727<br />

0.725<br />

0.697<br />

0.609<br />

.098<br />

.229<br />

.072<br />

.036<br />

.212<br />

-.041<br />

.159<br />

.148<br />

-.057<br />

.101<br />

-.010<br />

.090<br />

.076<br />

.065<br />

.057<br />

-.012<br />

.067<br />

-.228<br />

.058<br />

.042<br />

.266<br />

.325<br />

-.066<br />

-.107<br />

EE4<br />

EE3<br />

EE1<br />

EE2<br />

.143<br />

.078<br />

.202<br />

.220<br />

.130<br />

.172<br />

.213<br />

.104<br />

0.860<br />

0.798<br />

0.751<br />

0.742<br />

.233<br />

.284<br />

.323<br />

.032<br />

-.039<br />

-.018<br />

-.082<br />

.001<br />

.065<br />

.170<br />

.103<br />

.114<br />

FC1<br />

FC2<br />

FC3<br />

FC4<br />

.159<br />

-.011<br />

.071<br />

.348<br />

.119<br />

.228<br />

.013<br />

.012<br />

.130<br />

.244<br />

.219<br />

.185<br />

0.853<br />

0.780<br />

0.724<br />

0.572<br />

-.025<br />

.003<br />

.095<br />

.248<br />

.080<br />

.084<br />

.200<br />

.214<br />

SI3<br />

SI1<br />

SI2<br />

SI4<br />

.040<br />

.147<br />

.075<br />

.230<br />

.063<br />

-.079<br />

.025<br />

.083<br />

.065<br />

-.106<br />

-.140<br />

.093<br />

.089<br />

.096<br />

-.058<br />

.054<br />

0.827<br />

0.782<br />

0.748<br />

0.670<br />

-.030<br />

.116<br />

.099<br />

.200<br />

BI2<br />

BI3<br />

BI1<br />

.297<br />

.389<br />

.252<br />

.157<br />

.142<br />

.191<br />

.149<br />

.126<br />

.231<br />

.266<br />

.192<br />

.168<br />

.186<br />

.168<br />

.153<br />

0.783<br />

0.780<br />

0.707<br />

將 轉 軸 後 的 累 積 變 異 數 百 分 比 與 成 份 矩 陣 經 過 整 理 , 可 以 得 到 Table3-8。 萃<br />

取 出 的 六 個 factors, 與 本 研 究 最 初 六 個 constructs 是 相 同 的 , 所 以 因 素 命 名 依 舊 使<br />

用 原 先 因 素 的 名 稱 分 別 有 Factor 1 Performance Expectancy Factor 2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Factor 3:Effort Expectancy、Factor 4:Facilitating Conditions、Factor 5:<br />

Social Influence、Factor 6:Behavioral Intention。<br />

49


Table 3-8. Six constructs factors analysis<br />

Factor Item<br />

Measure<br />

Factor<br />

Loading<br />

PE 1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教 材 讓 我<br />

更 快 速 的 完 成 學 習 任<br />

務 。<br />

0.796<br />

PE 2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0.827 增<br />

Factor1 PE 3<br />

加 我 的 學 習 效 果 。<br />

我 認 為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0.796 教<br />

材 對 我 的 學 習 有 幫 助 。<br />

PE 4<br />

PE 5<br />

SL 1<br />

SL 2<br />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讓<br />

我 的 學 習 更 容 易 。<br />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夠<br />

增 加 我 的 學 習 品 質 。<br />

我 比 多 數 人 更 能 認 知 需<br />

要 學 習 的 東 西 。<br />

只 要 我 決 定 學 習 , 無 論<br />

有 多 忙 , 仍 然 會 抽 空 去<br />

0.853<br />

0.827<br />

0.697<br />

0.761<br />

Factor2 學 。<br />

SL 3<br />

SL 4<br />

SL 5<br />

SL 6<br />

EE 1<br />

我 喜 歡 思 考 未 來 。<br />

我 做 事 很 有 條 理 。<br />

我 喜 愛 學 習 新 的 植 牙 技<br />

術 。<br />

我 知 道 自 己 的 極 限 。<br />

能 夠 熟 練 的 使 用 數 位 學 習<br />

教 材 對 我 而 言 是 容 易<br />

的 。<br />

0.740<br />

0.727<br />

0.725<br />

0.609<br />

0.751<br />

EE 2 學 習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0.742<br />

Factor3 需 要 花 費 很 多 時 間 。<br />

EE 3<br />

EE 4<br />

我 清 楚 且 瞭 解 如 何 使 用<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對 我 而 言 , 學 會 操 作 牙<br />

醫 數 位 教 材 很 容 易 。<br />

0.798<br />

0860<br />

Cumulative% Factor<br />

Naming<br />

16.072%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br />

Self-directed<br />

28.838% Learning<br />

40.383%<br />

Effort<br />

Expectancy<br />

50


Table 3-8. Six constructs factors analysis (continued)<br />

Factor Item<br />

Measure<br />

Factor<br />

Loading<br />

Cumulative% Factor<br />

Naming<br />

FC 1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br />

必 要 的 設 備 ( 例 如 : 電 腦 、<br />

DVD 播 放 器 )。<br />

0.853<br />

FC 2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0.780 50.767% Facilitating<br />

Factor4<br />

FC 3<br />

所 需 的 知 識 。<br />

遇 到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上<br />

的 困 難 時 , 有 人 能 夠 提 供 協<br />

助 。<br />

0.724<br />

Conditions<br />

FC4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內 容 , 符 合 0.572<br />

SI 1<br />

我 的 學 習 需 求 。<br />

對 我 的 行 為 有 影 響 力 的 人<br />

( 例 如 : 同 儕 、 老 師 、 主 管 、<br />

學 長 姐 等 ) 認 為 我 應 該 使 用<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0.782<br />

Factor5 SI 2 因 為 其 他 同 事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br />

位 教 材 , 所 以 我 也 跟 著 使 用<br />

這 份 教 材 。<br />

0.748 60.919% Social<br />

Influence<br />

SI 3<br />

SI 4<br />

BI 1<br />

一 般 而 言 ,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支 持 牙 0.827<br />

醫 師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在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0.670<br />

教 材 是 一 種 流 行 趨 勢 。<br />

我 打 算 在 最 近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0.707<br />

位 教 材 。<br />

Factor6<br />

BI 2<br />

我 預 估 未 來 有 機 會 使 用 牙<br />

0.783 69.577% Behavioral<br />

醫 數 位 教 材 。<br />

Intention<br />

BI 3<br />

我 計 畫 在 未 來 繼 續 使 用 牙<br />

0.780<br />

醫 數 位 教 材 。<br />

經 過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結 果 顯 示 , 所 萃 取 的 六 個 factors 與 本 研 究 架 構<br />

之 六 個 構 面 完 全 符 合 , 因 此 , 各 因 素 採 用 原 本 的 名 稱 , 由 於 因 素 分 析 結 果 與<br />

UTAUT 的 構 面 相 同 , 顯 示 出 本 研 究 量 表 具 有 良 好 的 效 度 。<br />

51


3.7.3 Reliability Analysis<br />

經 過 上 一 節 的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 後 , 再 使 用 Cronbach’s α 係 數<br />

作 為 六 個 構 面 度 衡 量 的 指 標 , 用 以 衡 量 一 致 性 。 根 據 Cooper&Schindler(2003) 提<br />

出 的 理 論 , 若 Cronbach’s α 在 0.9 以 上 為 高 信 度 , 而 0.8


3.8 The Method of Statistical Analysis<br />

本 研 究 運 用 SPSS 公 司 的 PASW Statistics 18.0 與 AMOS18.0 統 計 套 裝 軟 體 針<br />

對 回 收 的 問 卷 進 行 分 析 採 用 的 統 計 方 法 有 Validity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br />

Descriptive Statistics、Model Verification、Correlation Analysis 與 Path Analysis。<br />

3.8.1 Validity Analysis<br />

Validity 指 的 是 量 表 所 能 正 確 測 量 的 特 質 程 度 , 本 研 究 之 量 表 都 是 從 原 始 量<br />

表 中 的 問 項 由 英 文 翻 譯 成 中 文 , 再 針 對 研 究 主 題 進 行 適 當 字 句 上 的 修 改 , 問 卷 前<br />

測 階 段 則 是 先 由 指 導 教 授 針 對 問 卷 提 出 建 議 , 最 後 再 請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審 視 , 因 此 本 問 卷<br />

應 具 有 content validity。 因 為 本 研 究 使 用 研 究 者 自 行 製 作 的 量 表 , 所 以 使 用<br />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來 找 出 因 素 結 構 的 個 數 。<br />

3.8.2 Reliability Analysis<br />

Reliability 指 的 是 量 表 測 驗 結 果 的 consistency 或 stability, 最 常 用 的 信 度 檢 驗<br />

方 法 為 Cronbach’s α 係 數 , 根 據 學 者 Cooper&Schindler(2003) 提 出 0.7 以 上 是 可 接 受<br />

的 最 小 信 度 。<br />

3.8.3 Descriptive Statistics<br />

為 了 解 本 研 究 的 研 究 對 象 的 結 構 , 首 先 統 計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樣 本 個 數 , 並 以 百 分 比<br />

顯 示 樣 本 分 布 的 概 況 , 其 次 了 解 33 個 問 項 之 樣 本 帄 均 數 、 樣 本 標 準 差 , 以 期 對 研<br />

究 樣 本 有 概 況 性 的 了 解 。<br />

53


3.8.4 Model Verification<br />

使 用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來 檢 驗 樣 本 資 料 與 UTAUT model 的 適 配 程 度 。<br />

接 著 再 檢 驗 本 研 究 之 discriminant validity 與 convergent validity 確 立 多 重 指 標 的 測 ,<br />

量 情 況 , 最 後 以 composite reliability 驗 證 內 部 一 致 性 信 度 , 一 般 而 言 ,<br />

Nunnally(1978) 提 出 CR 超 過 0.7 是 建 議 的 門 檻 值 。<br />

3.8.5 Correlation Analysis<br />

本 研 究 利 用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來 了 解 兩 個 構 面 間 的 線 性 關<br />

係 , 透 過 建 立 相 關 係 數 來 表 示 兩 構 面 間 的 關 聯 程 度 , 也 就 是 觀 察 出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 與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behavioral intention 與 use behavior 的 相 關 程 度 與 方 向 。 而 相 關 係 數 的<br />

值 介 於 -1 到 1 之 間 , 當 相 關 係 數 越 高 , 代 表 兩 構 面 間 的 相 關 程 度 越 高 , 當 相 關 係<br />

數 等 於 0, 則 表 示 兩 構 面 間 沒 有 關 係 存 在 。<br />

3.8.6 Path Analysis<br />

主 要 目 的 在 了 解 多 個 自 變 數 對 1 個 依 變 數 之 間 的 路 徑 關 係 , 本 研 究 以 七 個 構<br />

面 來 建 立 出 16 條 Path, 使 用 Amos 18.0 建 立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藉<br />

由 這 路 徑 關 係 來 找 出 16 條 Path 的 標 準 化 路 徑 係 數 與 顯 著 性 , 目 的 在 找 出 能 夠 影 響<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關 鍵 因<br />

素 。<br />

54


Chapter 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br />

本 章 節 將 討 論 有 效 樣 本 回 收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 並 驗 證 本 研 究 架 構 的 因 果 關 係 ,<br />

本 章 分 為 六 節 , 包 含 : 第 一 節 是 descriptive statistics; 第 二 節 是 model verification;<br />

第 三 節 是 correlation analysis; 第 四 節 是 Path Analysis; 第 五 節 是 The Influence of<br />

moderating variable; 最 後 一 節 為 results and discussion。<br />

4.1 Descriptive Statistics<br />

4.1.1 樣 本 資 料 描 述<br />

正 式 問 卷 回 收 的 有 效 樣 本 為 123 份 , 樣 本 資 料 分 佈 情 形 請 見 Table4-1, 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師 的 個 人 特 徵 上 , 描 述 的 內 容 包 含 性 別 、 年 齡 、 工 作 年 資 、 教 育 程 度 。<br />

Table 4-1.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Total=123)<br />

MeasurementOption<br />

性 別 男<br />

年 齡<br />

工 作 年 資<br />

教 育 程 度<br />

女<br />

29 歲 以 下<br />

30~39 歲<br />

40~49 歲<br />

50~59 歲<br />

60 歲 以 上<br />

未 滿 1 年<br />

1 到 5 年<br />

6 到 10 年<br />

11 到 15 年<br />

16 到 20 年<br />

21 年 以 上<br />

大 學<br />

碩 士<br />

博 士<br />

Number<br />

108<br />

15<br />

6<br />

30<br />

51<br />

32<br />

4<br />

1<br />

11<br />

16<br />

25<br />

38<br />

32<br />

100<br />

18<br />

5<br />

Percent<br />

87.8%<br />

12.2%<br />

4.9%<br />

24.4%<br />

41.5%<br />

26.0%<br />

3.3%<br />

0.8%<br />

8.9%<br />

13.0%<br />

20.3%<br />

30.9%<br />

26.0%<br />

81.3%<br />

14.6%<br />

4.1%<br />

55


4.1.1.1 性 別<br />

在 總 樣 本 數 123 份 中 男 性 為 108 人 女 為 15 人 比 例 分 別 為 87.8% 與 12.2%,,, 性 ,<br />

見 Table4-1。<br />

4.1.1.2 年 齡<br />

在 年 齡 層 的 分 佈 上 ,40 到 49 歲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有 51 人 , 佔 總 人 數 之 41.5%, 是 比 例<br />

最 高 的 年 齡 層 , 年 齡 層 分 佈 請 見 Table4-1。<br />

4.1.1.3 工 作 年 資<br />

若 以 工 作 年 資 來 區 分 , 未 滿 1 年 者 只 有 1 位 , 本 研 究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工 作 年 資 以 16<br />

到 20 年 最 多 , 佔 了 38 位 , 比 例 為 30.9%, 而 21 年 以 上 也 佔 了 32 人 , 比 例 為 26.0%,<br />

所 以 大 部 份 都 是 具 有 多 年 工 作 經 驗 的 資 深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工 作 年 資 的 分 佈 請 見<br />

Table4-1。<br />

4.1.1.4 教 育 程 度<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中 擁 有 學 士 學 位 的 人 數 所 佔 人 數 為 100 人 , 比 例 為 81.3%, 遠 高 於 碩 士 畢<br />

業 的 18 人 與 博 士 畢 業 的 5 人 , 教 育 程 度 的 分 佈 請 見 Table4-1。<br />

4.1.1.5 使 用 經 驗<br />

以 每 個 月 為 單 位 來 計 算 使 用 時 間 、 次 數 、 頻 率 , 本 研 究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每 個 月 使 用<br />

時 間 為 未 滿 12 小 時 的 為 最 多 數 , 達 63 人 ( 佔 了 51.2%)。 每 個 月 最 多 使 用 次 數 為 3 至<br />

4 次 , 人 數 有 40 人 ( 佔 了 32.5%)。 而 使 用 頻 率 偶 爾 使 用 所 佔 的 人 數 最 多 , 佔 了 38 人<br />

( 佔 30.9%), 分 佈 情 形 見 Table4-2。<br />

56


Table 4-2. Use behavior analysis<br />

Measurement<br />

使 用 時 間<br />

使 用 次 數<br />

使 用 頻 率<br />

Option<br />

未 滿 12 小 時<br />

12 至 24 小 時<br />

25 至 37 小 時<br />

38 至 50 小 時<br />

51 小 時 以 上<br />

少 於 1 次<br />

1 至 2 次<br />

3 至 4 次<br />

5 至 6 次<br />

7 次 以 上<br />

幾 乎 不 使 用<br />

偶 爾 使 用<br />

還 好<br />

較 常 使 用<br />

經 常 使 用<br />

Number<br />

63<br />

35<br />

18<br />

6<br />

1<br />

15<br />

33<br />

40<br />

27<br />

8<br />

10<br />

38<br />

37<br />

24<br />

14<br />

Percent<br />

51.2%<br />

28.5%<br />

14.6%<br />

4.9%<br />

0.8%<br />

12.2%<br />

26.8%<br />

32.5%<br />

22.0%<br />

6.5%<br />

8.1%<br />

30.9%<br />

30.1%<br />

19.5%<br />

11.4%<br />

4.1.2 問 項 資 料 之 統 計<br />

本 研 究 問 卷 測 量 尺 度 使 用 Likert’s 五 點 尺 度 量 表 , 各 問 項 的 樣 本 帄 均 數 與 標<br />

準 差 , 見 Table4-3。 其 中 以 performance expectancy 的 帄 均 數 最 高 , 達 4.06, 表 示<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普 遍 認 為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幫 助 他 提 昇 學 習 效 果 ; 而 social influence 的<br />

帄 均 數 最 低 , 為 3.43, 表 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普 遍 不 容 易 受 到 他 人 的 影 響 而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 深 入 探 究 原 因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通 常 會 依 照 課 程 內 容 來 決 定 是 否 要 購 買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br />

從 衡 量 相 對 分 散 趨 勢 的 角 度 來 看 ,social influence 的 標 準 差 帄 均 為 0.757, 在<br />

所 有 的 標 準 差 中 最 高 , 表 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周 遭 重 要 的 人 認 為 他 應 該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br />

教 材 的 程 度 」 存 在 較 大 的 認 知 差 距 。 而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標 準 差 帄 均 最 低 ,<br />

為 0.670, 顯 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behavioral intention 有 近 似 的 想 法 。<br />

57


Table 4-3.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tems<br />

Construct<br />

Item<br />

PE 1<br />

Measure<br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讓 我 更 快 速 的 完 成<br />

學 習 任 務 。<br />

Mean<br />

4.01<br />

SD<br />

0.671<br />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br />

PE 2<br />

PE 3<br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增 加 我 的 學 習 效<br />

果 。<br />

我 認 為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的 學 習<br />

有 幫 助 。<br />

4.06<br />

4.11<br />

0.657<br />

0.643<br />

PE 4<br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讓 我 的 學 習 更 容<br />

易 。<br />

4.11<br />

0.668<br />

PE 5<br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夠 增 加 我 的 學 習<br />

品 質 。<br />

4.02<br />

0.741<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Mean)<br />

EE 1 能 夠 熟 練 的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而<br />

Effort<br />

Expectancy<br />

EE 2<br />

言 是 容 易 的 。<br />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需 要 花 費 很 多<br />

時 間 。<br />

4.06<br />

3.92<br />

3.39<br />

0.676<br />

0.673<br />

0.826<br />

EE 3<br />

EE 4<br />

我 清 楚 且 瞭 解 如 何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3.71<br />

對 我 而 言 , 學 會 操 作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很 容 3.80<br />

易 。<br />

0.710<br />

0.732<br />

Effort Expectancy(Mean)<br />

SI 1 對 我 的 行 為 有 影 響 力 的 人 ( 例 如 : 同<br />

儕 、 老 師 、 主 管 、 學 長 姐 等 ) 認 為 我 應<br />

該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3.71<br />

3.27<br />

0.735<br />

0.758<br />

Social<br />

Influence<br />

SI 2<br />

SI 3<br />

SI 4<br />

Social Influence(Mean)<br />

因 為 其 他 同 事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所 以 3.07<br />

我 也 跟 著 使 用 這 份 教 材 。<br />

一 般 而 言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支 持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3.56 採 用<br />

牙<br />

醫 數 位 教 材<br />

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3.80 材 是<br />

一 種<br />

流 行 趨 勢 。<br />

3.43<br />

0.797<br />

0.715<br />

0.757<br />

0.757<br />

58


Table 4-3.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tems (continued)<br />

Construct<br />

Item<br />

FC 1<br />

Measure<br />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必 要 的 設 備<br />

( 例 如 : 電 腦 、DVD 播 放 器 )。<br />

Mean<br />

SD<br />

4.28 0.634<br />

Facilitating<br />

Conditons<br />

FC 2<br />

FC 3<br />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所 需 的 知 識 。 3.83<br />

遇 到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上 的 困 難 時 , 有<br />

人 能 夠 提 供 協 助 。<br />

3.66<br />

0.776<br />

0.766<br />

FC 4<br />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內 容 , 符 合 我 的 學 習 需<br />

求 。<br />

3.80<br />

0.768<br />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Mean)<br />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br />

SL 1<br />

SL 2<br />

SL 3<br />

SL 4<br />

SL 5<br />

SL 6<br />

我 比 多 數 人 更 能 認 知 需 要 學 習 的 東 西 。 3.96<br />

只 要 我 決 定 學 習 , 無 論 有 多 忙 , 仍 然 會<br />

抽 空 去 學 。<br />

我 喜 歡 思 考 未 來 。<br />

我 做 事 很 有 條 理 。<br />

我 喜 愛 學 習 新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br />

我 知 道 自 己 的 極 限 。<br />

Self-directed Learning (Mean)<br />

BI 1 我 打 算 在 最 近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BI 2<br />

BI 3<br />

Behavioral Intention (Mean)<br />

3.89<br />

3.82<br />

3.88<br />

3.76<br />

3.86<br />

3.87<br />

3.86<br />

3.67<br />

我 預 估 未 來 有 機 會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3.98<br />

我 計 畫 在 未 來 繼 續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3.94<br />

3.86<br />

0.736<br />

0.645<br />

0.641<br />

0.660<br />

0.657<br />

0.669<br />

0.586<br />

0.643<br />

0.752<br />

0.614<br />

0.644<br />

0.670<br />

59


4.2 Model Verification<br />

根 據 Tabachnick&Fidell(2001) 的 看 法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是 根 據 驗<br />

證 model, 自 變 數 與 依 變 數 之 間 所 設 定 的 關 係 所 構 成 之 理 論 模 式 , 與 實 際 觀 察 資<br />

料 所 得 之 共 變 異 數 矩 陣 做 比 較 , 驗 證 之 間 有 無 差 異 , 以 及 建 立 模 型 與 path analysis,<br />

藉 此 判 斷 研 究 模 式 是 否 成 立 。<br />

4.2.1 Composite Reliability<br />

本 研 究 量 表 為 了 驗 證 內 部 一 致 性 信 度 , 首 先 使 用 Cronbach’sα 係 數 作 為 各 個<br />

問 項 信 度 衡 量 的 指 標 , 用 以 衡 量 一 致 性 。 根 據 Cooper&Schindler(2003) 所 提 出 的 ,<br />

若 Cronbach’s α 在 0.9 以 上 為 高 信 度 , 而 0.8


4.2.2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br />

本 研 究 的 驗 證 discriminant validity 的 準 則 有 3 項 , 根 據 Gaski & Nevin(1985)<br />

提 出 檢 定 discriminant validity 的 兩 個 準 則 判 斷 :(1). 兩 構 面 間 的 相 關 係 數 小 於 1;<br />

(2) 兩 構 面 間 的 相 關 係 數 小 於 個 別 的 Cronbach’s α 信 度 係 數 。 另 外 , 依 據 Fornell &<br />

Larcker(1981) 理 論 , 提 出 第 三 項 準 則 :(3) 兩 兩 構 面 之 間 的 相 關 係 數 小 於 AVE 之<br />

帄 方 根 , 符 合 以 上 3 項 則 表 示 這 兩 個 構 面 具 有 discriminant validity。 而 且 本 研 究<br />

的 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 皆 大 於 0.5。 分 析 後 的 結 果 整 理 於 Table4-5,<br />

均 符 合 上 述 檢 定 標 準 , 可 以 得 知 具 有 良 好 的 convergent validity。<br />

Table 4-5. Results of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br />

Construct<br />

PE<br />

EE<br />

SI<br />

SL<br />

FC<br />

BI<br />

UB<br />

AVE<br />

PE<br />

0.743<br />

0.378<br />

0.362<br />

0.145<br />

0.349<br />

0.574<br />

0.288<br />

0.553<br />

EE<br />

0.365**<br />

0.742<br />

0.021<br />

0.410<br />

0.609<br />

0.432<br />

0.344<br />

0.551<br />

SI<br />

0.302**<br />

0.011<br />

0.714<br />

0.068<br />

0.184<br />

0.402<br />

0.369<br />

0.511<br />

SL<br />

0.155<br />

0.355**<br />

0.065<br />

0.714<br />

0.350<br />

0.377<br />

0.113<br />

0.511<br />

FC<br />

0.344**<br />

0.518**<br />

0.191*<br />

0.277**<br />

0.723<br />

0.527<br />

0.104<br />

0.524<br />

BI<br />

0.536**<br />

0.422**<br />

0.349**<br />

0.352**<br />

0.500**<br />

0.752<br />

0.537<br />

0.566<br />

UB<br />

Cronbach’s α<br />

0.249**<br />

0.915<br />

0.321**<br />

0.879<br />

0.319**<br />

0.786<br />

0.096<br />

0.825<br />

0.086**<br />

0.807<br />

0.536**<br />

0.885<br />

0.760<br />

0.930<br />

0.578<br />

Notes:<br />

1. The diagonal elements are square roots of the AVE.<br />

2. The upper-right triangle elements ar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latent variables.<br />

3. The lower-left triangle elements ar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composite measures.<br />

4. *p < 0.05 , **p < 0.01.<br />

5. Construct identifiers : PE=Performance Expectancy,EE=Effort Expectancy, SI=Social<br />

Influence,SL=Self-directed Learning,FC=Facilitating Conditions,<br />

BI= Behavioral Intention,UB=Use Behavior.<br />

61


4.2.3 Overall Model Fit<br />

若 模 型 的 配 適 度 能 夠 達 到 標 準 , 則 表 示 UTAUT model 與 實 際 資 料 越 能 夠 搭<br />

配 , 而 本 研 究 採 用 AMOS18.0 檢 定 整 體 模 型 之 配 適 度 。 由 Table4-6 各 模 式 適 配 指<br />

標 驗 證 的 分 析 結 果 可 以 得 知 , 本 研 究 模 式 之 適 配 指 標 均 達 到 文 獻 建 議 的 標 準 , 顯<br />

示 本 研 究 模 式 之 適 配 程 度 十 分 良 好 。<br />

Table 4-6. Overall model fit indices for the research model.<br />

Model goodness-of-fit<br />

indices<br />

Normed chi-square<br />

p-value<br />

Tucker-Lewis Index(TLI)<br />

Goodness-of-fit index(GFI)<br />

Adjusted goodness-of-fit<br />

index(AGFI)<br />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br />

Approximation(RMSEA)<br />

Results obtained<br />

from this study<br />

1.403<br />

0.000<br />

0.923<br />

0.914<br />

0.870<br />

0.057<br />

Recommended<br />

value<br />

0.80<br />

> 0.05<br />

Reference<br />

Bagozzi&Yi(1988)<br />

Bentler(1990)<br />

Byrne(2001)<br />

Bagozzi&Yi(1988)<br />

Etezadi-Amoli&<br />

Farhoomand(1996)<br />

Byrne(2001)<br />

62


4.3 Correlation Analysis<br />

在 了 解 自 變 項 對 於 依 變 項 的 預 測 關 係 之 前 , 本 小 節 以 Pearson<br />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檢 驗 兩 兩 構 面 之 間 的 線 性 關 係 作 為 後 續 Path Analysis,<br />

的 考 。 performance expectancy 參 而 、effort expectancy social influence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這 四 個 constructs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 之 間 的 相 關 分 析 請 見 Table4-7。,<br />

從 Table4-7 可 以 判 斷 出 , 以 performance expectancy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br />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最 高 , 達 0.536 的 正 向 中 度 相 關 。 可 以 看 出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 對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都 具 有 相 關 性 顯 著 。<br />

Table 4-7.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adoption factors and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Pearson γ<br />

PE<br />

EE<br />

SI<br />

SL<br />

BI<br />

Notes:<br />

PE<br />

1.000<br />

0.365**<br />

0.302**<br />

0.155<br />

0.536**<br />

EE SI SL BI<br />

1.000<br />

0. 011<br />

0.355**<br />

0.422**<br />

1.000<br />

0.065<br />

0.349**<br />

1.000<br />

0.352** 1.000<br />

1.Construct identifiers: PE=Performance Expectancy , EE=Effort Expectancy,<br />

SI=Social Influence , SL=Self-directed Learning , BI=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2. ** p < 0.01<br />

63


從 Table4-8 得 知 ,facilitating conditions、behavioral intention 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br />

的 use behavior. 這 三 個 constructs 間 的 相 關 性 為 正 向 相 關 , 其 中 以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與 use behavior. 的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最 高 。 可 以 判 斷 出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 對 use behavior. 的 相 關 性 顯 著 。<br />

Table 4-8.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BI,FC and UB<br />

Pearson γ<br />

FC<br />

BI<br />

UB<br />

Notes:<br />

FC<br />

1.000<br />

0.500**<br />

0.342**<br />

BI<br />

1.000<br />

0.536**<br />

UB<br />

1.000<br />

1. Construct identifiers: FC=Facilitating Conditions , BI=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UB=Use Behavior.<br />

2. ** p < 0.01<br />

根 據 Hair(1998), 當 兩 構 面 之 間 的 相 關 係 數 高 於 0.8 時 , 則 表 示 可 能 存 在 線 性<br />

重 合 的 問 題 。 在 本 研 究 檢 驗 結 果 , 在 任 何 兩 個 構 面 之 間 的 相 關 係 數 , 並 沒 有 大 於<br />

0.8, 故 本 研 究 之 自 變 數 不 存 在 共 線 性 之 問 題 。<br />

64


4.4 Path Analysis<br />

Correlation analysis 只 能 測 量 兩 個 構 面 之 間 的 相 關 性 方 向 與 程 度 無 法 解 釋 因 ,<br />

果 關 係 , 因 此 本 節 使 用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進 行 path analysis, 研 究 者 將 驗<br />

證 所 提 的 假 說 模 型 是 否 可 以 獲 得 支 持 , 了 解 各 構 面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與 use<br />

behavior 之 間 的 路 徑 係 數 是 否 達 到 顯 著 。 根 據 本 研 究 模 型 認 為 能 夠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br />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behavioral intention 有 四 個 自 變 數 :performance expectancy、<br />

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 與 self-directed learning, 其 中 這 四 個 因 素 對 於<br />

behavioral intention 均 有 直 接 影 響 效 果 , 而 這 四 個 constructs 會 透 過 中 介 變 數<br />

behavioral intention 與 自 變 數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對 於 use behavior 分 別 產 生 間 接 與<br />

直 接 的 影 響 效 果 。 使 用 AMOS 18.0 找 出 標 準 化 路 徑 係 數 ,model 請 見 Figure4-1。<br />

Figure 4-1. Model by AMOS 18.0<br />

65


Table 4-9. Factor loadings of items<br />

Latent<br />

Construct<br />

Item Measure Factor<br />

Loadings<br />

Rank<br />

PE 1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讓 我 更 快 速 的 完 成<br />

學 習 任 務 。<br />

0.820<br />

3<br />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br />

PE 2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增 加 我 的 學 習 效<br />

果 。<br />

PE 3 我 認 為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的 學 習<br />

有 幫 助 。<br />

0.806<br />

0.747<br />

4<br />

5<br />

PE 4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讓 我 的 學 習 更 容<br />

易 。<br />

0.886<br />

1<br />

PE 5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夠 增 加 我 的 學 習<br />

品 質 。<br />

0.873<br />

2<br />

EE 1 能 夠 熟 練 的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而<br />

言 是 容 易 的 。<br />

0.841<br />

3<br />

Effort<br />

Expectancy<br />

EE 2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需 要 花 費 很 多<br />

時 間 。<br />

0.663<br />

4<br />

EE 3 我 清 楚 且 瞭 解 如 何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EE 4 對 我 而 言 , 學 會 操 作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很 容 易 。<br />

0.856<br />

0.884<br />

2<br />

1<br />

SI 1<br />

對 我 的 行 為 有 影 響 力 的 人 ( 例 如 : 同<br />

儕 、 老 師 、 主 管 、 學 長 姐 等 ) 認 為 我 應<br />

該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0.797<br />

1<br />

Social<br />

Influence<br />

SI 2<br />

SI 3<br />

因 為 其 他 同 事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所 以 我 也 跟 著 使 用 這 份 教 材 。<br />

一 般 而 言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支 持 網 路 數 位<br />

學 習 採 用 牙 醫 數 位 教 材<br />

0.690<br />

0.650<br />

2<br />

3<br />

SI 4<br />

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數 位 教 材 是 一 種 流 行 趨 勢 。<br />

0.631<br />

4<br />

66


Table 4-9. Factor loadings of items (continued)<br />

Latent<br />

Construct<br />

Item<br />

FC 1<br />

Measure<br />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必 要 的 設<br />

備 ( 例 如 : 電 腦 、DVD 播 放 器 )。<br />

Factor<br />

Loadings<br />

0.823<br />

Rank<br />

1<br />

Facilitating<br />

Conditons<br />

FC 2<br />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所 需 的 知<br />

識 。<br />

0.775<br />

2<br />

FC 3<br />

遇 到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上 的 困 難<br />

時 , 有 人 能 夠 提 供 協 助 。<br />

0.696<br />

3<br />

FC 4<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內 容 , 符 合 我 的<br />

學 習 需 求 。<br />

0.611<br />

4<br />

SL 1<br />

我 比 多 數 人 更 能 認 知 需 要 學 習 的 東<br />

西 。<br />

0.622<br />

6<br />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br />

SL 2<br />

只 要 我 決 定 學 習 , 無 論 有 多 忙 , 仍 然<br />

會 抽 空 去 學 。<br />

0.722<br />

2<br />

SL 3<br />

我 喜 歡 思 考 未 來 。<br />

0.743<br />

1<br />

SL 4<br />

我 做 事 很 有 條 理 。<br />

0.687<br />

4<br />

SL 5<br />

我 喜 愛 學 習 新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br />

0.719<br />

3<br />

SL 6<br />

我 知 道 自 己 的 極 限 。<br />

0.673<br />

5<br />

BI 1<br />

我 打 算 在 最 近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0.740<br />

3<br />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BI 2<br />

我 預 估 未 來 有 機 會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br />

0.925<br />

2<br />

BI 3<br />

我 計 畫 在 未 來 繼 續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br />

0.927<br />

1<br />

Use<br />

Behavior<br />

UB 1<br />

UB 2<br />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的 時 間 ?<br />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的 次 數 ?<br />

0.801<br />

0.939<br />

3<br />

2<br />

UB 3<br />

請 問 您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頻 率 ?<br />

0.982<br />

1<br />

67


PE1 PE2 PE3 PE4 PE5<br />

0.806***<br />

0.747***<br />

0.886***<br />

0.820***<br />

Performance<br />

0.873***<br />

EE1<br />

0.841***<br />

Expectancy<br />

EE2<br />

EE3<br />

EE4<br />

0.663***<br />

0.856***<br />

0.884***<br />

Effort<br />

Expectancy<br />

0.357***<br />

BI1<br />

BI2<br />

SI1<br />

SI2<br />

SI3<br />

0.797***<br />

0.690***<br />

0.650***<br />

0.631***<br />

Social<br />

Influence<br />

0.243** 0.740***<br />

0.925***<br />

0.283**<br />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2<br />

R = 0.433<br />

0.927***<br />

0.657***<br />

BI3<br />

Use<br />

Behavior<br />

2<br />

R = 0.331<br />

SI4<br />

0.939***<br />

SL1<br />

0.622***<br />

0.210**<br />

0.801***<br />

0.982***<br />

SL 2<br />

0.722***<br />

UB1<br />

UB2<br />

UB3<br />

SL 3<br />

SL 4<br />

0.743***<br />

0.687***<br />

0.719***<br />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br />

0.242**<br />

SL 5<br />

0.673*** Note:<br />

SL 6<br />

1. Path Coefficients:<br />

** Significant at p < 0.01<br />

Facilitating<br />

*** Significant at p < 0.001<br />

Conditons<br />

0.823***<br />

0.775***<br />

0.696***<br />

0.611***<br />

2. Construct(Latent Variables)<br />

FC1<br />

FC2<br />

FC3<br />

FC4<br />

3. Measure(Manifest Variables)<br />

Figure 4-2. Structural model results(without moderating variable)<br />

68


Table 4-10. Overall path coefficients and R square<br />

Construct<br />

PE BI<br />

β<br />

t p<br />

EE<br />

SI<br />

SL<br />

FC<br />

BI<br />

BI<br />

BI<br />

BI<br />

UB<br />

UB<br />

0.357***<br />

0.243**<br />

0.283**<br />

0.210**<br />

0.242**<br />

0.657***<br />

4.542<br />

2.722<br />

3.067<br />

2.761<br />

2.810<br />

7.618<br />

0.000<br />

0.007<br />

0.003<br />

0.007<br />

0.006<br />

0.000<br />

R2<br />

0.433<br />

0.331<br />

Notes:<br />

1.Construct identifiers: PE=Performance Expectancy, EE=Effort Expectancy,<br />

SI=Social Influence,SL=Self-directed Learning,FC=Facilitating Conditions,<br />

BI= Behavioral Intention,UB=Use Behavior.<br />

2. ** p < 0.01 ; *** p < 0.001<br />

4.4.1 採 用 因 素 對 行 為 意 圖 之 預 測 效 果<br />

依 照 本 研 究 模 型 , 首 先 以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br />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 作 為 四 個 自 變 數 , 針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進 行 路 徑<br />

分 析 , 在 四 個 預 測 變 項 中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br />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有 顯 著 的 預 測 效 果 ,β 係 數 分 別<br />

為 0.357(p < 0.001)、0.243(p < 0.01)、0.283(p < 0.01)、0.210(p


提 高 ; 反 之 , 若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認 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自 己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沒 有 幫 助 , 則<br />

使 用 的<br />

意 圖 就 會 降 低 。<br />

4.4.1.2 努 力 期 望 對 行 為 意 圖 之 預 測 效 果<br />

從 Table 4-10 可 以 得 知 ,effort expectancy 可 以 顯 著 預 測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β =0.243,p


變 異 量 , 而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的 β=0.242(p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br />

Effort<br />

0.357***<br />

Expectancy<br />

Social<br />

Influence<br />

0.243**<br />

0.283**<br />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0.657***<br />

Use<br />

Behavior<br />

0.210**<br />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br />

0.242**<br />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br />

Figure 4-3. Path coefficients for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br />

** p < 0.01 ; *** p < 0.001<br />

從 路 徑 圖 的 標 準 化 路 徑 係 數 看 出 直 接 與 間 接 效 果 的 數 值 。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 對 於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的 直 接 效 果 值 分 別 為 0.357、0.216、0.225、0.205, 而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對 use behavior 的 直 接 效 果 值 為 0.657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對 use behavior 的 直 接 效 ,<br />

果 值 為 0.242 所 performance expectancy effort expectancy self-directed learning, 以 、、<br />

對 use behavior 的 間 接 效 果 值 為 UB = (0.357+0.216+0.225+0.205) x 0.657 = 0.659,<br />

因 此 可 以 計 算 出 use behavior 的 總 效 果 值 是 UB = 0.242 + 0.659 = 0.901。 所 以 可 以<br />

得 知 performance expectancy 是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最 主 要 關 鍵 影 響<br />

因 素 。<br />

72


4.5 The Influence of Moderators<br />

4.5.1 採 用 因 素 對 行 為 意 圖 之 影 響 , 受 到 性 別 的 調 節 效 果<br />

從 Table4-11 可 以 發 現 , 加 入 gender 這 個 調 節 變 數 , 對 於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 等 四 個 採 用<br />

因 素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程 度 , 沒 有 顯 著 的 調 節 效 果 。<br />

Table 4-11. The path relationship of gender moderator<br />

Hypothesis<br />

Path Moderators<br />

β<br />

t<br />

p<br />

Number<br />

H1a<br />

H2a<br />

H3a<br />

H4a<br />

PE<br />

EE<br />

SI<br />

SL<br />

BI<br />

BI<br />

BI<br />

BI<br />

Gender<br />

Gender<br />

Gender<br />

Gender<br />

-0.100<br />

-0.119<br />

-0.117<br />

-0.089<br />

-1.203<br />

-1.275<br />

-1.201<br />

-0.997<br />

0.231<br />

0.205<br />

0.232<br />

0.321<br />

Note. Construct identifiers: PE=Performance Expectancy, EE=Effort Expectancy, SI=Social<br />

Influence,SL=Self-directed Learning,BI=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4.5.2 採 用 因 素 對 行 為 意 圖 之 影 響 , 受 到 年 齡 的 調 節 效 果<br />

由 Table4-12 顯 示 , 加 入 age 這 個 調 節 變 數 , 對 於 performance expectancy、<br />

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 learning 等 四 個 採 用 因 素 影 響<br />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程 度 , 也 沒 有 顯 著 的 調 節 效 果 。<br />

Table 4-12. The path relationship of age moderator<br />

Hypothesis Path Moderators<br />

β<br />

t<br />

p<br />

Number<br />

H1b<br />

H2b<br />

H3b<br />

H4b<br />

PE<br />

EE<br />

SI<br />

SL<br />

BI<br />

BI<br />

BI<br />

BI<br />

Age<br />

Age<br />

Age<br />

Age<br />

-0.040<br />

0.006<br />

-0.046<br />

-0.048<br />

-0.456<br />

0.066<br />

-0.455<br />

-0.506<br />

0.649<br />

0.948<br />

0.650<br />

0.614<br />

Note. Construct identifiers: PE=Performance Expectancy, EE=Effort Expectancy, SI=Social<br />

Influence,SL=Self-directed Learning,BI=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73


4.5.3 促 成 環 境 對 使 用 行 為 之 影 響 , 受 到 年 齡 的 調 節 效 果<br />

由 Table4-13 顯 示 , 加 入 age 這 個 調 節 變 數 , 對 於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影 響 use<br />

behavior 的 程 度 , 亦 無 顯 著 的 調 節 效 果 。<br />

Table 4-13.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ge moderator on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and use<br />

behavior<br />

Hypothesis<br />

Path<br />

Moderators<br />

β<br />

t<br />

p<br />

Number<br />

H5a<br />

H5b<br />

FC<br />

FC<br />

UB<br />

UB<br />

Gender<br />

Age<br />

-0.115<br />

0.018<br />

-1.305<br />

0.216<br />

0.194<br />

0.830<br />

Note. Construct identifiers: FC=Facilitating Conditions,UB=Use Behavior.<br />

74


4.6 Results and Discussion<br />

根 據 前 面 的 統 計 分 析 , 進 行 本 研 究 假 說 之 檢 定 , 茲 彙 總 假 說 驗 證 的 結 果 如<br />

Table4-16, 並 與 過 去 的 SCI&SSCI 文 獻 做 討 論 。<br />

Table 4-14. Results of hypothesis testing<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br />

Hypothesis<br />

Relationship β Results<br />

Number<br />

H1<br />

H1a<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br />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Performance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br />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 men<br />

than for women.<br />

0.357***<br />

-0.100<br />

Support<br />

Not support<br />

H1b Performance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br />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younger than for older people.<br />

-0.040 Not support<br />

Effort Expectancy<br />

Hypothesis<br />

Number<br />

H2<br />

H2a<br />

Relationship<br />

Effort expectanc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br />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Effort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br />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 women than for<br />

men.<br />

β<br />

0.243**<br />

-0.119<br />

Results<br />

Support<br />

Not support<br />

H2b Effort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br />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 older than for<br />

younger people.<br />

0.006 Not support<br />

75


Table 4-14. Results of hypothesis testing (continued)<br />

Social Influence<br />

Hypothesis<br />

Relationship<br />

β<br />

Results<br />

Number<br />

H3<br />

H3a<br />

Social influenc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ehavioural<br />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Social influence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br />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 women than for<br />

men.<br />

0.283**<br />

-0.117<br />

Support<br />

Not support<br />

H3b Social influence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br />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 older than for<br />

younger people.<br />

-0.046 Not support<br />

Self-directed Learning<br />

Hypothesis<br />

Number<br />

H4<br />

H4a<br />

Relationship<br />

Self-directed learn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br />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Gender will no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br />

self-directed learning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br />

use courseware.<br />

β<br />

0.210**<br />

-0.089<br />

Results<br />

Support<br />

Support<br />

H4b Age will no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0.048 Support<br />

76


Table 4-14. Results of hypothesis testing (continued)<br />

Facilitating Conditions<br />

Hypothesis<br />

Relationship<br />

β<br />

Results<br />

Number<br />

H5<br />

H5a<br />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has a effect on use behavior<br />

to use courseware.<br />

Gender will no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br />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on use behavior to use<br />

courseware.<br />

0.242**<br />

-0.115<br />

Support<br />

Support<br />

H5b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influences use behavior to<br />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 older than for<br />

younger people.<br />

0.018 Not support<br />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Hypothesis<br />

Relationship β Result<br />

Number<br />

H6 Behavioral intention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br />

courseware use behavior.<br />

0.657*** Support<br />

** p < 0.01 ; *** p < 0.001<br />

4.6.1 績 效 期 望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行 為 意 圖 的 影<br />

響<br />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performance expectancy 程<br />

度 , 會 正 向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 。 也 就 是 說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br />

behavioral intention, 會 受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功 能 性 所 影 響 。 而 功 能 性 包 含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br />

位 教 材 是 否 能 提 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工 作 效 率 、 品 質 , 以 及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感 覺 透 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br />

教 材<br />

能 充 實 與 工 作 相 關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 使 其 獲 得 加 薪 的 機 會 。<br />

本 研 究 結 果 與 Duyck et al.(2010)、Schaupp et al.(2010)、Zhou et al.(2010)、<br />

Wang et al.(2009)、Wang&Shih(2009)、Kakoli&Katherine(2007)、Venkatesh et<br />

al.(2003)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同 , 也 就 是 使 用 者 對 於 新 科 技 的 performance expectancy 會<br />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產 生 正 向 影 響 , 惟 本 研 究 並 未 支 持 性 別 、 年 齡 之 調 節 效 果 ,<br />

與 Wang et al.(2009)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同 。<br />

77


4.6.2 努 力 期 望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行 為 意 圖 的 影<br />

響<br />

從 研 究 結 果 可 以 看 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effort expectancy 程 度 ,<br />

會 正 向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 。 顯 示 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會 受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易 用 性 所 影 響 。 而 易 用 性 包 含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容<br />

易 操 作 的 程 度 , 以 及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學 會 操 作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所 付 出 的 努 力 時 間 。<br />

而 本 研 究 結 果 與 Wang et al.(2009)、Wang&Shih(2009)、Chiu&Wang(2008)、<br />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同 , 也 就 是 使 用 者 對 於 新 科 技 的 effort<br />

expectancy 會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產 生 正 向 影 響 本 研 究 未 支 持 性 別 的 調 節 效 果 ,。<br />

與 Wang&Shih et al.(2009)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同 , 而 本 研 究 未 支 持 年 齡 的 調 節 效 果 。<br />

4.6.3 社 會 影 響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行 為 意 圖 的 影<br />

響<br />

social influence 的 內 涵 是 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會 受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同 事 、 老 師 、 學 長 姐 、 同 學 所 影 響 。 而 本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br />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social influence 程 度 , 將 會 影 響 到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而 本 研 究 結 果 與 Schaupp et al.(2010)、Zhou et al.(2010)、Wang et al.(2009)、<br />

Wang&Shih(2009)、Chiu&Wang(2008)、Venkatesh et al.(2003)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同 ,<br />

也 就 是 使 用 者 對 於 新 科 技 的 social influence 會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產 生 正 向 影 響 。<br />

本 研 究 未 支 持 性 別 的 調 節 效 果 , 與 Wang et al.(2009)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同 , 而 本 研 究<br />

未 支 持 年 齡 的 調 節 效 果 , 與 Wang&Shih et al.(2009)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同 。<br />

78


4.6.4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行 為 意 圖 的 影<br />

響<br />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 程 度 ,,<br />

會 正 向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 也 就 是 說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會 受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個 人 的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傾 向 影 響 , 會 主 動 引 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學<br />

習 動 機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較 容 易 產 生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意 願 。<br />

而 本 研 究 支 持 Wang et al.(2009) 提 出 的 假 說 驗 證 也 就 是 self-directed learning,<br />

的 子 構 面 self-management 會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產 生 正 向 影 響 , 而 且 也 和<br />

Phillips,Abraham&Bond(2003) 的 結 果 一 樣 ,self-directed learning 會 正 向 影 響 行 為<br />

意 圖 。 而 本 研 究 的 調 節 蠻 數 與 Wang et al.(2009) 得 到 相 同 的 結 果 , 也 就 是<br />

self-management 不 支 持 性 別 、 年 齡 之 調 節 效 果 。<br />

4.6.5 促 成 環 境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使 用 行 為 的 影<br />

響<br />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程 度 ,,<br />

會 正 向 影 響 use behavior。 也 就 是 說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use behavior,<br />

會 受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本 身 是 否 具 有 電 腦 設 備 與 客 服 人 員 的 協 助 所 影 響 。<br />

而 本 研 究 結 果 與 Duyck et al.(2010)、Zhou et al.(2010)、Wang&Shih(2009)、<br />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同 , 也 就 是 使 用 者 對 於 新 科 技 的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 會 對 use behavior 產 生 正 向 影 響 。 本 研 究 未 支 持 性 別 的 調 節 效 果 , 而 本<br />

研 究 未 支 持 年 齡 的 調 節 效 果 , 與 Wang&Shih et al.(2009)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同 。<br />

79


4.6.6 行 為 意 圖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使 用 行 為 的 影<br />

響<br />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behavioral intention 程 度 , 會<br />

正 向 影 響 use behavior。 也 就 是 說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use behavior, 會 受<br />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願 意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所 影<br />

響 。<br />

本 研 究 支 持 Wang&Shih(2009)、Venkatesh et al.(2003)、Fishbein&Ajzen(1975)<br />

的 研 究 結 果 , 也 就 是 新 科 技 的 behavioral intention 會 對 use behavior 產 生 正 向 影 響 。<br />

80


本 研 究 根 據 上 述 的 假 說 驗 證 , 茲 繪 製 修 正 後 的 假 說 驗 證 模 型 圖 , 也 就 是 本 研<br />

究 的 最 後 模 型 , 此 模 型 可 以 有 效 找 出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因 素 , 如<br />

Figure4-3。<br />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br />

(PE)<br />

H1<br />

Effort<br />

Expectancy<br />

H2<br />

(EE)<br />

Social<br />

Influence<br />

(SI)<br />

H3<br />

H4<br />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BI)<br />

H6<br />

Use<br />

Behavior<br />

(UB)<br />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br />

H5<br />

(SL)<br />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br />

(FC)<br />

Gender<br />

(GEN)<br />

Age<br />

(AGE)<br />

Figure 4-4. The final model with significant paths<br />

註 : 實 線 為 顯 著 , 虛 線 為 不 顯 著<br />

81


Chapter 5. Conclusions and Future Research<br />

本 研 究 旨 探 討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構 面 , 進 而 能 夠 建 立 出 一 個 明<br />

確 能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關 聯 模 式 。 本 研 究 經 由 第 四 章 透 過 統 計 分 析<br />

資 料 與 假 說 驗 證 , 本 章 第 一 節 主 要 在 歸 納 研 究 結 果 , 找 出 研 究 過 程 中 的 發 現 , 並<br />

且 藉 由 研 究 結 論 的 推 導 在 第 二 節 提 出 本 研 究 在 學 術 研 究 與 實 務 應 用 上 的 貢 獻 ,,<br />

接 著 在 第 三 節 則 提 出 未 來 的 研 究 建 議 , 以 供 後 續 研 究 者 之 參 考 依 據 。<br />

5.1 Conclusions<br />

根 據 第 四 章 的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performance expectancy effort expectancy Social、、<br />

Influence 、 self-directed learning 、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皆 會 正 向 影 響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而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 也 會 正 向 影 響 use behavior。 另<br />

外 , 本 研 究 結 果 與 UTAUT 模 型 的 差 異 在 於 本 研 究 的 調 節 變 數 大 多 沒 有 達 到 調 節<br />

效 果 。<br />

5.1.1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意 願 的 主 要 因 素<br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performance expectancy、 effort expectancy、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皆 能 預 測 學 生 的 behavioral intention, 其 中 以 performance expectancy 最 為 顯<br />

著 , 其 影 響 力 遠 高 於 其 它 構 面 , 與 過 去 部 份 的 SCI&SSCI 期 刊 之 研 究 結 果 相 同<br />

(Wang&Shih,2009;Chang et al.,2007;Neufeld et al.,2007), 由 此 可 見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br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是 否 能 夠 提 升 學 習 成 效 最 為 重 視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希 望 透 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br />

教 材 獲<br />

得 專 業 知 識 , 使 得 能 充 份 運 用 所 學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 往 後 能 夠 獲 得 加 薪 等 實 質 報 酬 。<br />

而 effort expectancy 是 影 響 力 第 二 高 的 構 面 , 意 味 著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注 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易<br />

用 性 與 操 作 介 面 的 友 善 程 度 。 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受 到 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 影 響 力 是 最 低<br />

的 。 而 不 同 性 別 、 年 齡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並 不 會 影 響 到 使 用 意 圖 。<br />

83


綜 觀 而 言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期 望 較 傾 向 於 務 實 面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br />

位 教 材<br />

的 教 學 品 質 與 學 習 效 率 對 他 是 否 有 助 益 , 為 影 響 採 用 數 位 教 材 之 最 主 要 關 鍵 因 素 ,<br />

其 次 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操 作 介 面 。 換 言 之 , 若 要 提 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使 用 意 願 , 必 頇 要<br />

針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課 程 內 容 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工 作 上 的 配 適 度 著 手 , 以 及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介 面 的 友 善<br />

程 度 , 也 是 值 得 注 意 的 部 份 。<br />

5.1.2 影 響 使 用 行 為 之 主 要 因 素<br />

就 持 續 使 用 的 behavioral intention 而 言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在 此 量 表 的 帄 均 數 為 3.92( 見<br />

Table4-3), 顯 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本 身 具 備 相 當 高 的 自 發 學 習 意 願 。 由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工 作 時 間<br />

較 長 , 每 週 只 有 一 天 休 假 , 想 要 進 修 新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 卻 礙 於 時 間 與 空 間 因 素 無 法<br />

配 合 , 即 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本 身 有 主 動 學 習 的 意 願 , 亦 力 不 從 心 , 而 透 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進<br />

行 個 人 工 作 技 能 的 提 升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職 涯 發 展 具 有 相 當 大 的 助 益 而 不 同 性 別 、,,。<br />

年 齡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實 際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沒 有 差 異 。<br />

在 研 究 中 可 以 發 現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對 於 use behavior 的 影 響 力 遠 低 於<br />

behavioral intention, 依 據 本 研 究 之 促 成 環 境 構 面 的 統 計 ( 見 Table4-3 的 FC1), 大 部<br />

份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都 擁 有 電 腦 , 表 示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是 否 會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應 該 與 本 身<br />

的 學<br />

習 意 願 有 較 大 的 關 係 。 研 究 者 推 估 造 成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之 影 響 力 較 低 的 原 因 ,<br />

是 因 為 目 前 台 灣 電 腦 設 備 十 分 普 遍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都 具 有 基 本 的 電 腦 知 識 , 不 太 需 要 透<br />

過 客 服 人 員 的 協 助 就 具 有 自 行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能 力 。<br />

84


5.2 Research Contributes<br />

5.2.1 Academical Contribution<br />

綜 觀 目 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學 習 的 SCI&SSCI 期 刊 論 文 , 研 究 主 題 大 部 份 是 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br />

位 教 材 放 在 網 站 , 比 較 數 位 學 習 與 傳 統 教 育 有 何 差 異 或 是 探 討 對 於 學 習 成 效 有 何<br />

影 響 , 絕 大 多 數 的 研 究 對 象 都 是 以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系 大 學 生 為 主 , 目 前 尚 未 有 研 究 者 針 對 牙<br />

醫 師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接 受 度 的 研 究 , 因 此 本 研 究 可 以 提 供 給 後 續 研 究 者 運 用<br />

UTAUT 模 型 來 探 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接 受 度 之 參 考 依 據 。<br />

5.2.2 Practical Contribution<br />

一 般 而 言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建 置 費 用 頗 為 可 觀 , 因 此 , 數 位 教 材 製 作 公 司 除<br />

了 在 教 材 製 作 前 必 頇 審 慎 評 估 以 外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學 習 後 的 追 蹤 更 是 重 要 ; 而 本 研 究 根<br />

據 研 究 成 果 , 對 於 OHI 網 路 學 堂 提 出 相 關 建 議 , 以 提 升 數 位 教 材 的 使 用 率 , 同 時<br />

也 對 於 其 他 擬 製 作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公 司 , 亦 提 供 數 位 教 材 規 劃 的 參 考 依 據 。<br />

85


5.3 Future Research<br />

為 了 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更 加 普 及 , 後 續 學 者 可 依 據 本 研 究 結 果 , 更 進 一 步 深 入<br />

研 究 , 對 於 未 來 研 究 可 以 延 伸 的 範 圍 , 本 研 究 提 出 三 點 建 議 。<br />

5.3.1 應 用 於 其 他 課 程<br />

本 研 究 僅 針 對 OHI 網 路 學 堂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以 及 特 定 數 位 教 材 ( 植 牙 、 矯 正 、 牙<br />

周 病 、 經 營 管 理 ) 進 行 研 究 , 研 究 結 果 不 一 定 能 夠 適 用 於 其 他 課 程 , 因 此 建 議 後<br />

續 研 究 者 可 嘗 詴 導 入 其 他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課 程 , 以 深 入 了 解 不 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度 。<br />

5.3.2 應 用 到 其 他 數 位 學 習 領 域<br />

除 了 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 方 式 , 另 外 也 可 以 運 用 其 他 教 學 模 式 進 行 研 究 。<br />

目 前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只 能 在 電 腦 上 觀 賞 , 而 沒 有 支 援 其 他 硬 體 帄 台 , 因 此 研 究 者<br />

建 議 可 以 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相 容 於 掌 上 型 電 腦 , 例 如 :PDA, 提 供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能 夠 隨 時<br />

隨 地 進 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學 習 , 讓 學 習 更 能 夠 不 受 時 間 與 空 間 的 限 制 , 此 種 學 習 方 式 稱<br />

為 mobile learning。<br />

5.3.3 採 用 量 化 與 質 性 並 重 之 研 究 方 法<br />

對 於 量 化 研 究 而 言 ,SCI&SSCI 期 刊 經 常 採 取 新 增 構 面 的 作 法 , 另 外 研 究 者<br />

建 議 對 於 以 問 卷 調 查 法 為 主 的 研 究 , 在 研 究 結 果 的 推 論 上 , 可 能 因 為 只 有 量 化 數<br />

據 而 產 生 研 究 上 的 限 制 因 此 建 議 後 續 研 究 者 同 時 使 用 量 化 與 質 性 之 研 究 方 法 ,,,<br />

從 訪 談 多 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文 字 記 錄 深 入 瞭 解 使 用 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實 際 使 用 狀 況 、,<br />

使 用 後 的 感 想 、 以 及 所 遭 遇 的 困 難 等 , 期 盼 未 來 能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度 有 更<br />

進 一 步 的 瞭 解 。<br />

86


References<br />

Abu-Shanab,E.,&Pearson,M.(2009).Internet bank in jordan:an arabic instrument<br />

validation process.The International Ara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br />

6(3),235-242.<br />

Ajzen,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Human<br />

Decision Processes,50,179-211.<br />

Arbaugh,J.B.(2000).Virtual classroom characteristics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br />

internet-based MBA courses.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4(1),32-54.<br />

Babita G.,Subhasish D.,&Atul G.(2008).Adoption of ICT in a government<br />

organiza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n empirical study.Journal of Strategic<br />

Information Systems,17,140–154.<br />

Barker, P.,Van Schaik, P. & Hudson, S.(1998).Mental models and lifelong learning.<br />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35(4),310-318.<br />

Bloomfield, J.,Roberts,J.,&While,A.(2010).The effect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br />

versus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br />

handwashing theory and skills in pre-qualification nursing students: A<br />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47(3),<br />

287-294.<br />

Bonham, L. A.(1989).Self-directed learning:Emerging theory&practice In H. Long<br />

(Eds.),Self-directed orientation toward learning: A learning style,55-68,Norman,<br />

OK:Oklahoma Re-search Center fo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and Higher<br />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br />

Bonk,C.J.,&Graham,C.R.(2005).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Global<br />

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 San Francisco, CA: Pfeiffer Publishing.<br />

Carbonaro,M.,King,S.,Taylor,E.,Satzinger,F.,Snart,F.,&Drummond,J.(2008).Integratio<br />

n of e-learning technologies in an interprofessional health science course.<br />

Medical Teacher,30(1),25-33.<br />

Chau,P.Y.K.(1996).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 modified technology acceptance<br />

model.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3(2),185-204.<br />

87


Chen,I.C.,Shih,D.H.,&Hu,S.C.(2010).Augmenting a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br />

through blend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services.Journal of Web Engineering,<br />

9(1),48-65.<br />

Chiu,C.M.,&Wang E.T.G.(2008).Understanding web-based learning continuance<br />

intention:The role of subjective task value.Information&Management,45,<br />

194-201.<br />

Compeau,D.R.,&Higgins,C.A.(1995).Computer self-efficacy:Development<br />

measure and initial test.MIS Quarterly,19(2),189-211.<br />

of<br />

a<br />

Cooper,D.R.,&Schindler,P.S.(2003).Business Research Method(8thed.).New York:<br />

McGraw Hill.<br />

Curtis,L.,Edwards C., Fraser,K.L., Gudelsky,S.,Holmquist,J.,Thornton,K.,<br />

&Sweetser,K.D.(2010).Adoption of social media for public relations by<br />

nonprofit organizations.Public Relations Review,36,90-92.<br />

Davis, F. D.(1989).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 MIS<br />

Quarterly,13(3), 319-340.<br />

Davis, F. D.,Bagozzi,R. P.,& Warshaw, P. R.(1992).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br />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br />

22(14),1111-1132.<br />

Davis,F.D.,R.P. Baggozzi,&P. R. Warshaw(1989).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br />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Management Science,<br />

35(8),982.<br />

Desikan,P.,DeLong,C.,Beemanapalli,K.,Bose,A.,&Srivastava,J.(2006).Web mining<br />

for Self-directed e-learning.Data Mining in E-Learning,4,21-39.<br />

Diniz,M.B.,Lima,L.M.,Santos-Pinto,L.,Eckert,G.J.,Zandona,A.G.F.,&Cordeiro,R.D.L.<br />

(2010).Influence of the ICDAS e-learning program for occlusal caries detection<br />

on dental students.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74(8),862-868.<br />

Durr, R. E. (1992).An examination of readiness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selected<br />

personnel variables at a large midwestern electronics development and<br />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Doctoral dissertation,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br />

1992).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3, 1825.<br />

Duyck, P.,Pynoo, B.,&Devolder, P. et al.(2010).Monitoring the PACS implementation<br />

process in a large university hospital—Discrepancies between radiologists and<br />

physicians. Journal of Digital Imaging,23(1),73-80.<br />

88


Eaton, K.A.,Reynolds,P.A.&Cox, M.J.(2008).Top of the pops - CD-ROM and DVDs<br />

in dental education.British Dental Journal,204(4),203-207.<br />

El Tantawi, M.M.A.(2008).Evaluation of a blog used in a dental terminology course<br />

for first-year dental students.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72(6),725-735.<br />

Embo,M.P.C.,Driessen,E.W.,Valcke,M.,&Van der Vleuten,C.P.M.(2010).Assessment<br />

and feedback to facilitate self-directed learn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of Midwifery<br />

students.Medical Teacher,32(7),E263-E269.<br />

Farah, C.S.&Maybury,T.(2009).Implement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enhance student<br />

learning of path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13(3),172-178.<br />

Fishbein,M. and Ajzen,B.I.(1975),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br />

to Theory and Research,Addison-Wesley.<br />

Fornell, C., & Larcker, V.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br />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br />

Research,18, 39–50.<br />

Gaski, J. F. & J. R. Nevin(1985).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xercised and unexercised<br />

power sources in a marketing channel.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2(May),<br />

130-142.<br />

Gilroy, F. D., & Desai, H. B. (1986). Computer anxiety: Sex, race and age.<b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25(6),711-719.<br />

Guglielmino, L. M. (1977). Development of 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br />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Georgia.<br />

Gupta,B.,White,D.A.,&Walmsley,A.D.(2004).The attitude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br />

and staff to the use of electronic learning.British Dental Journal,196(8),487-492.<br />

Hair,J.F.,Anderson,R.E.,Tatham,R.L.,&Black,W.C.(1998).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br />

(5th ed.) .New Jersey,USA:Prentice Hall.<br />

Hannum, W. (2001).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ssues in web-based training. In B. H.<br />

Khan (Ed.), Web-based training.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br />

Publications.155-164.<br />

Harden,R.M.,&Hart,I.R.(2002).An international virtual medical school(IVIMEDS):<br />

The future for medical education?.Medical Teacher,24(3),261-267.<br />

Ho,C.T.B., Chou,Y.T.,&O'Neill,P.(2010).Technology adoption of mobile learning: A<br />

study of podcas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8(4),<br />

468-485.<br />

89


Hsieh,T.C.(2010).A mining-based approach on discovering courses pattern for<br />

constructing suitable learning path.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37(6),<br />

4156-4167.<br />

Hubona, G. S.,& Geitz,S.(1997).External Variables,Beliefs,Attitudes and Information<br />

Technology Usage Behavior.Proceedings of the Thirtieth Hwaii International<br />

Conference,3,21-28.<br />

Hung,M.-L.,Chou,C.,Chen,C.-H.,&Own,Z.-Y.(2010).Learner readiness for online<br />

learning:Scale development and student perceptions.Computers&Education,55,<br />

1080-1090.<br />

Jones,C.J.(1989).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to<br />

observabl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an adult basic education program.<br />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1989). Dissertation Abstracts<br />

International,50,3446A.<br />

Joseph,F.(1987).Mulitivariate Data and Analysis with Reading,Mac Millan Publishing<br />

Company.<br />

Kaiser,H.F.(1974).An Index of factor simplicity.Psychometrika,39,31-36.<br />

Kakoli Bandyopadhyay,&Katherine,A.F.(2007).The effect of CuRure on user<br />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br />

Information System,19,27.<br />

Keller, J. M.,& Litchfield, B. C. (2002).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Boston,MA:<br />

Prentice Hall.<br />

Keller,C.(2005).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Three implementation perspectives.<br />

Learning,Media and Technology,30(3),299.<br />

Kerka,S.(1999).Self-directed learning. Myths and realities.Columbus ,OH:ERIC<br />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ERIC Document<br />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35 834).<br />

Kijsanayotin,B.,Pannarunothai,S.,&Speedie S.M.(2009).Factors influencing health<b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in Thailand’s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br />

Applying the UTAUT mod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78,<br />

404-416.<br />

Kim, K. J. (2006). Adult learners’ motivation in self-directed e-Learning. Unpublished<br />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India.<br />

90


Klunklin,A.,Viseskul,N.,Sripusanapan,A.,&Turale,S.(2010).Readiness for<br />

self-directed learning among nursing students in Thailand.Nursing & Health<br />

Sciences,12(2),177-181.<br />

Knowles, M. S. (1975). Self-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 New<br />

York: Cambridge.<br />

Levine,S.K.,Limaye,S.,Baron,A.,Bial,A.,Patel,B.,Williams,S.,&Smith,S.(2009).Self-d<br />

irected e-learning to enhance palliative care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br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57,181-182.<br />

Likert,Rensis(1932).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Archives of<br />

Psychology,140,1-55.<br />

Lin,C.-P.,&Anol,B.(2008).Learning online social support:An investigation of network<b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UTAUT.CyberPsychology&Behavior,11(3),<br />

268-272.<br />

Lockhart,D.E.A.&Smith, A.J. (2009).An evaluation of a pilot study of a web-based<br />

educational initiative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undergraduate dental students in<br />

infection prevention.British Dental Journal,207(5),223-226.<br />

Loo,W.H., Yeow,P.H.P., & Chong,S.C.(2009).User acceptance of Malaysian<br />

government multipurpose smartcard applications. Government Information<br />

Quarterly ,26,358-367.<br />

Lu,J.,Yu, C.-S., & Liu C. (2009). Mobile data service demographics in urban China.<br />

Journa of Computer Inoformation Systems,50(2),117-126.<br />

Mayer, R. E. (2001). Multimedia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r />

Minton,H.L.,&Schneider,F.W.(1980).Differential psychology.Prospect Heights,IL:<br />

Wave-land Press.<br />

Moore,G.C.,&Benbasat,I.(1991).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br />

perceptions of adop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Information<br />

Systems Research,2(3),192-222.<br />

Murray,J.F.,&Jennie,K.(2010).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for nursing<br />

education revisited: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Nurse Education Today,30,<br />

44-48.<br />

Neufeld,D.J.,Dong,L.,&Higgins,C.(2007).Charismatic leadership and user acceptance<br />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16,494-510.<br />

91


Ngai,E.W.T.,Poon,J.K.L.,&Chan,Y.H.C.(2007).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doption of WebCT<br />

using TAM. Computers&Education,48(2),250-267.<br />

the<br />

Nunnally, J.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br />

Ong,C.,&Lai,J.(2006).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and relationships among<br />

dominants of e-learning acceptanc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2(5),<br />

816-829.<br />

Park, J.H.,Lee,E.,&Bae,S.H.(2010).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ing achievement of<br />

nursing students in E-learning.Journal of Korean Academy of Nursing,40(2),<br />

182-190.<br />

Parker, M.G.(2010).Nephrology training in the 21st century:Toward outcomes-based<br />

edu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56(1),132-142.<br />

Peroz, I.,Beuche, A.,&Peroz,N.(2009).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lecture<br />

versus self studying by an online tool. Medical Teacher,31(6),508-512.<br />

Phillips,P.,Abraham,C.,&Bond,R.(2003).Personality,cognition,and university students’<br />

examination performance.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7,435-448.<br />

Rogers, E.(1995).Diffusion of Innovations.Free Press,New York.<br />

Sapio B.,Turk,T.,Cornacchia,M.,Papa,F.,Nicolo,E.,&Livi,S.(2010).Building scenarios<br />

of digital television adoption:A pilot study.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br />

Management,22(1),46-63.<br />

Schaupp,L.C.,Carter,L.,&McBride,M.E.(2010). E-file adoption:A study of U.S.<br />

taxpayers’ intention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6,636-644.<br />

Selim,H.M.(2003).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 acceptance of course<br />

websites.Computers&Education,40(4),343-360.<br />

Sherry, L.(1996).Issues in Distance Lear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br />

Telecommunications,1(4),337-365.<br />

Shin,D.H.(2009).Toward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umer acceptance of mobile<br />

wall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5,1343-1354.<br />

92


Straka,G.A.(1995).Problems of measur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Paper<br />

presented at the Asia-Pacific Seminar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Korean<br />

Associ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Convention.<br />

Straka,G. A.(1999).Conditions promot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Paper presented at<br />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br />

(Montreal,Quebec,April 19-23,1999).(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br />

ED 431 915).<br />

Tabachnick,B.G.,&Fidell,L.S.(2001).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New York:Harper<br />

and Row.<br />

Taylor,S.,&Todd,P.A.(1995a).Decompostion and cross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br />

behavior:A study o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br />

Research in Marking,12,137-155.<br />

Taylor,S.,&Todd,P.A.(1995b).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A test of<br />

competing models.International System Research,6(2),137-155.<br />

Taylor,S.,&Todd,P.A.(1995c).Assesing IT usage:The role of prior experience.MIS<br />

Quaterly,19(4),561-571.<br />

Teo,T.S.H.,Lim,V.K.G.,&Lai,R.Y.C.(1999).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br />

Internet usage,Omega,27(1),25.<br />

Thompson,R.L.,Higgins,C.A.,&Howell,J.M.(1991).Personal computing:Toward<br />

conceptual model of utilization.MIS Quarterly,15(1),124-143.<br />

a<br />

Thurzo,A.,Stanko,P.,Urbanova,W.,Lysy,J.,Suchancova,B.,Makovnik,M.,&Javorka,V.<br />

(2010).The WEB 2.0 induced paradigm shift in the e-learning and the role of<br />

crowdsourcing in dental education.Bratislava Medical Journal-Bratislavske<br />

Lekarske Listy,111(3),168-175.<br />

Triandis, H. C. (1977).Interpersonal Behavior.Monterey,CA:Brooks Cole.<br />

Venkatesh, V., Morris, M.G., Davis, G.B.,& Davis, F.D(2003) .User acceptance of<b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27(3),425-478.<br />

Venkatesh,V. ,& Morris , M. G.(2000).Why don't men ever stop to ask for directions?<br />

Gender,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ir role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user<br />

behavior.MIS Quarterly,24(1), 115−139.<br />

93


Verhoeven J.C.,Heerwegh D.,&Wit D.K.,(2010).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br />

technologies in the life of university freshmen:an analysis of change.<br />

Computers& Education,55,53-66.<br />

Wang, H.Y.,&Wang,S.H.(2010).User acceptance of mobile internet based on the<br />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Investigating the<br />

determinants and gender difference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38(3),<br />

415-426.<br />

Wang,Y.-S.,&Shih,Y.-W.(2009).Why do people use information kiosks? A validation<br />

of the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Government<br />

information Quarterly,26,158-165.<br />

Wang,Y.S.,Wu,M.C.,&Wang H.Y.(2009).Investigating the determinants and age and<br />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acceptance of mobile learning.British Journal of<br />

Educational Technology,40(1),92-118.<br />

Williamson & Swapna Naskar(2007).Development of a self-rating scale of<br />

self-directed learning.Nurse Researcher,14(2),66-83.<br />

Yang,K.(2010).Determinants of US consumer mobile shopping services adoption:<br />

implications for designing mobile shopping services.Journal of Consumer<br />

Marketing,27(3),262-270.<br />

Zaltman,G.,&Burger,P.G.(1975).Marketing research:Fundamentals and dynamics.<br />

Taipei:Hwa Tay,500-509.<br />

Zhang,D., Zhao,J.L., Zhou,L., & Nunamaker,J.F. (2004). Can e-learning replace<br />

classroom learning?.Communication of the ACM,27(5),75-79.<br />

94


Appendix I : Expert Validity Questionnaire<br />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因 素 研<br />

究 問 卷<br />

親 愛 的 曾 理 事 長 、 院 長 、 醫 師 , 您 好 :<br />

後 學 目 前 在 進 行 的 研 究 是 找 出 影 響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使 用 意 願<br />

與 實 際 使 用 行 為 的 關 鍵 因 素 , 其 中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定 義 為 OHI 網 路 學 堂 製 作 的 DVD<br />

教 學 光 碟 , 特 編 製 「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因 素 」 問 卷 。<br />

素 仰 台 端 學 有 專 精 , 故 懇 請 惠 賜 您 對 於 這 份 問 卷 的 意 見 , 俾 提 供 給 後 學 修<br />

改 這 份 問 卷 的 依 據 , 使 得 問 卷 製 作 能 更 完 善 地 建 構 專 家 內 容 效 度 。 最 後 由 衷 的<br />

感 謝 您 願 意 在 百 忙 中 撥 冗 指 導 , 給 予 彌 足 珍 貴 的 專 業 意 見 !<br />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資 訊 科 學 研 究 所<br />

老 師 : 趙 嘉 成 助 理 教 授<br />

1. 研 究 背 景<br />

根 據 (Zhang,Zhao,Zhou,&Nunamaker,2004) 的 研 究 指 出 , 接 受 E-learning 課 程 的<br />

學 習 者 , 學 習 成 績 會 比 一 般 傳 統 學 習 者 的 成 績 還 高 。 近 幾 年 來 學 術 單 位 與 企 業 界 積<br />

極 推 廣 數 位 學 習 , 使 得 各 領 域 的 數 位 教 材 快 速 成 長 , 範 圍 從 原 本 的 大 學 校 園 擴 展<br />

到 企 業 團 體 , 許 多 人 漸 漸 地 開 始 探 討 如 何 使 用 數 位 教 材 來 輔 助 實 體 教 學 , 但 是 牙<br />

醫 數 位 教 材 僅 有 極 少 數 的 研 究 , 目 前 還 沒 有 跟 上 資 訊 科 技 快 速 發 展 的 腳 步 。<br />

Eaton,Reynolds&Cox(2008) 首 次 嘗 詴 將 牙 科 教 育 的 頭 頸 部 解 剖 學 課 程 製 作 成<br />

DVD 教 學 光 碟 ,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教 育 而 言 , 這 是 一 種 全 新 的 教 學 方 式 。<br />

為 了 適 應 資 訊 科 技 改 變 所 帶 來 的 社 會 變 動 需 要 進 行 終 身 學 習 。 終 身 學 習 是 一<br />

95


個 積 極 的 過 程 , 強 調 self-directed learning(Barker,van Schaik,&Hudson,1998), 而<br />

一 個 人 必 頇 有 self-directed learning 特 質 與 能 力 , 才 能 應 付 未 來 需 求<br />

(Kerka,1999;Straka,1999)。<br />

由 於 資 訊 科 技 不 斷 的 進 步 , 人 們 的 學 習 方 式 也 跟 著 產 生 極 大 的 改 變 , 透 過 更<br />

強 大 的 多 媒 體 技 術 , 可 以 設 計 出 多 元 化 的 數 位 教 材 , 使 得 教 學 資 源 更 豐 富 。 而 數<br />

位 教 材 整 合 不 同 的 元 素 , 如 : 文 字 、 圖 片 、 聲 音 、 影 像 、 動 畫 等 , 數 位 教 材 不 但<br />

可 以 重 覆 學 習 , 並 且 能 夠 依 照 使 用 者 個 人 需 求 進 行 適 性 化 學 習 , 促 進 學 習 動 機<br />

Mayer(2001)。 然 而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由 於 帄 常 工 作 時 間 較 長 , 所 以 要 找 出 時 間 去 進 修 新<br />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技 術 , 較 沒 辦 法 配 合 , 於 是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可 以 解 決 時 間 與 空 間 上 無 法 配 合<br />

的 問 題 , 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是 否 能 被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所 接 受 或 拒 絕 , 這 是 目 前 值 得 去 探 討 的<br />

議 題 。<br />

2. 研 究 動 機<br />

數 位 教 材 是 否 能 成 功 推 廣 , 除 了 課 程 內 容 是 否 有 教 到 重 點 , 更 需 要 使 用 者 願<br />

意 使 用 , 在 資 訊 科 技 的 研 究 領 域 中 , 使 用 者 對 於 新 興 科 技 的 接 受 度 , 一 直 是 推 廣<br />

新 興 科 技 時 受 到 重 視 的 研 究 議 題 。 在 使 用 者 接 受 新 科 技 之 行 為 的 研 究 領 域 , 已 經<br />

有 許 多 研 究 證 實 模 型 可 以 有 效 的 預 測 與 解 釋 使 用 者 採 用 新 科 技 的 原 因 (Davis,<br />

1989;Davis et al.,1989)。 根 據 SCI&SSCI 期 刊 , 從 2009 到 2010 年 有 很 多 研 究 在 探 討<br />

使 用 者 接 受 新 科 技 的 接 受 度 , 研 究 主 題 有 : Mobile Learning(Ho,<br />

Chou&O'Neill,2010)、Mobile Internet(Wang&Wang,2010)、Digital Television(Sapio<br />

et al.,2010),Mobile Shopping Services(Yang,2010)、E-file(Schaupp,Carter, &McBride,<br />

2010) 、 Social Media(Curtis et al.,2010)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br />

Technologies(Verhoeven,Heerwegh,&Wit,2010) 、 Information Kiosks(Wang&Shih,<br />

2009),Smartcard(Loo,Yeow,&Chong,2009)、Mobile Wallet(Shin,2009)、Internet Bank<br />

(Abu-Shanab&Pearson,2009) 、 Mobile Data Service(Lu,Yu,&Liu,2009) 與 Health<br />

Centers(Kijsanayotin,Pannarunothai,&Speedie,2009) 等 研 究 。 在 考 慮 是 否 要 採 用 牙<br />

96


醫 數 位 教 材 時 , 最 重 要 的 問 題 是 找 出 讓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接 受 數 位 教 材 的 原 因 ,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而<br />

言 , 如 果 不 能 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願 意 接 受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進 而 提 昇 學 習 效 果 , 則 網 路 數 位 學<br />

習 數 位<br />

教 材 將 會 變 成 毫 無 學 習 價 值 。<br />

本 研 究 使 用 Venkatesh,Morris,Davis,&Davis(2003) 提 出 的 Unified Theory of<br />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來 預 測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否 被 接 受 。 根<br />

據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論 述 , 目 前 探 討 使 用 者 對 於 新 科 技 接 受 行 為 解 釋 力 (R2)<br />

最 高 的 模 型 為 UTAUT, 解 釋 力 高 達 70%, 遠 高 於 其 它 科 技 接 受 模 型 (R2 最 高 約<br />

40%), 因 此 本 研 究 採 用 UTAUT 為 理 論 架 構 。 對 於 醫 學 系 學 生 而 言 ,E-learning<br />

提 供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與 個 人 化 的 學 習 環 境 (Harden & Hart,2002), 由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br />

採 取 個 人 化 的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 而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會 影 響 行 為 意 圖<br />

(Phillips,Abraham,&Bond,2003), 因 此 本 研 究 加 入 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 構 面 做<br />

為 影 響 採 用 因 素 之 一 做 探 討 。<br />

到 2010 年 6 月 30 日 為 止 , 綜 觀 目 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學 習 的 SCI&SSCI 期 刊 論 文 , 研 究<br />

主 題 大 部 份 是 將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放 在 網 站 , 比 較 數 位 學 習 與 傳 統 教 育 有 何 差 異 或 是<br />

探 討 對 於 學 習 成 效 有 何 影 響 , 大 多 數 的 研 究 對 象 以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系 大 學 生 為 主 , 目 前 尚 未<br />

有 針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接 受 度 的 研 究 , 因 此 , 本 研 究 將 以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為<br />

研 究<br />

對 象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或 拒 絕 , 將 會 影 響 到 往 後 能 否 廣 泛 使 用 。<br />

本 研 究 希 望 藉 由 UTAUT 模 型 , 找 出 有 哪 些 因 素 能 夠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接 受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材 ? 他 們 是 否 願 意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強 調 自 我 導 向 獲 得 專 業 知<br />

識 的 方 式 是 否 適 合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這 些 都 是 值 得 深 入 探 討 的 研 究 議 題 , 並 且 可 以 作 為 日<br />

後 推 廣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可 行 性 參 考 。<br />

3. 研 究 目 的<br />

基 於 前 述 的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 因 此 本 研 究 透 過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br />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進 行 評 估 , 找 出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接 受 度 的 關 鍵<br />

97


因 素 有 哪 些 ? 以 提 供 給 數 位 教 材 開 發 者 、 學 術 單 位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界 在 設 計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br />

時 的 一 些 建 議 。 研 究 目 的 總 共 有 以 下 四 點 :<br />

(1). 探 討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ehavioral intention 之 影 響 。<br />

(2). 探 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對 於 use behavior 之 影 響 。<br />

(3). 不 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gender 與 age, 對 於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差 異 。<br />

(4). 藉 由 找 出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接 受 因 素 , 建 構 出 一 個 有 效 的 關 聯 模 式 。<br />

4. 研 究 問 題<br />

根 據 研 究 目 的 , 歸 納 出 欲 探 討 的 研 究 問 題 如 下 :<br />

(1). 探 討 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ehavioral intention 是 否 具 有 影 響 ?<br />

(2). 探 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與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對 於 use behavior 是 否 具 有 影 響 ?<br />

(3). 不 同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gender 與 age, 對 於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差 異 情 形 為 何 ?<br />

(4). 能 否 藉 由 找 出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接 受 因 素 , 建 構 出 一 個 有 效 的 關 聯 模 式 ?<br />

5. 研 究 範 圍<br />

5.1 研 究 對 象 而 言<br />

象 。<br />

本 研 究 以 OHI 網 路 學 堂 購 買 過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486 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作 為 施 測 對<br />

98


5.2 研 究 方 法 而 言<br />

本 研 究 採 用 問 卷 調 查 法 為 主 , 問 卷 採 用 郵 局 的 限 時 專 送 郵 寄 紙 本 問 卷 , 在 紙<br />

本 問 卷 加 註 網 路 問 卷 的 網 址 , 並 提 供 一 封 限 時 郵 票 的 回 函 信 封 的 給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 讓<br />

486 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能 自 行 選 擇 回 寄 紙 本 問 卷 或 是 填 寫 網 路 問 卷 。<br />

6. 研 究 架 構<br />

本 研 究 主 要 以 Venkatesh et al.(2003) 在 MIS Quarterly(MISQ) 發 表 的 整 合 性 科<br />

技 接 受 模 型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 為 基 礎 ,<br />

探 討 不 同 調 節 變 數 ( 性 別 、 年 齡 、 工 作 年 資 、 教 育 程 度 )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績 效 期 望 、<br />

努 力 期 望 、 社 會 影 響 、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 促 成 環 境 可 能 是 影 響 行 為 意 圖 的 因 素 ; 而<br />

不 同 調 節 變 數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對 於 促 成 環 境 與 行 為 意 圖 可 能 是 影 響 實 際 使 用 的 因 素 。 問<br />

卷 內 容 主 要 包 含 三 大 部 份 。 第 一 部 份 區 分 為 五 大 構 面 來 進 行 , 包 括 績 效 期 望 、 努<br />

力 期 望 、 社 會 影 響 、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與 促 成 環 境 、 行 為 意 圖 等 六 個 構 面 。 而 第 二 部<br />

份 主 要 在 測 量 實 際 使 用 行 為 , 最 後 第 三 部 份 為 個 人 基 本 資 料 , 問 卷 題 項 共 有 33<br />

題 。<br />

由 於 本 文 目 的 是 建 構 專 家 內 容 效 度 , 所 以 Likert’s 五 點 量 表 在 本 文 就 不 寫 在<br />

問 項 旁 邊 。 另 一 方 面 , 問 項 陳 述 主 要 根 據 文 獻 原 文 問 卷 , 然 後 根 據 本 研 究 各 構 面<br />

的 操 作 型 定 義 來 進 行 小 幅 度 調 整 , 以 其 符 合 本 研 究 情 形 。 本 研 究 架 構 請 見<br />

Figure1。<br />

99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br />

(PE)<br />

H1<br />

Effort<br />

Expectancy<br />

H2<br />

(EE)<br />

Social<br />

Influence<br />

(SI)<br />

H3<br />

H4<br />

Behavioral<br />

Intention<br />

(BI)<br />

H6<br />

Use<br />

Behavior<br />

(UB)<br />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br />

H5<br />

(SL)<br />

Facilitating<br />

Conditions<br />

(FC)<br />

Gender<br />

(GEN)<br />

Age<br />

(AGE)<br />

Figure1.Research Model<br />

100


7. 研 究 假 說<br />

本 研 究 總 共 有 五 個 自 變 數 (independent variable) , 分 別 是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facilitating conditions、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與 一 個 behavioral intention 的 中 介 變 數 (intervening variable), 以 及 一 個 use<br />

behavior 的 依 變 數 (dependent variable)。 以 及 兩 個 調 節 變 數 (moderating variables),<br />

分 別 有 gender、age。 本 節 以 下 將 會 說 明 變 數 定 義 、 參 考 文 獻 與 量 表 的 衡 量 尺 度 。<br />

而 各 操 作 性 定 義 的 整 理 。<br />

7.2 Independent Variable<br />

7.1.1 Performance Expectancy(PE)<br />

相 關 研 究 顯 示 , 當 使 用 者 相 信 採 用 新 的 資 訊 系 統 將 有 助 於 增 進 工 作 績 效 時 ,<br />

則 採 用 系 統 的 態 度 越 正 向 (Davis,1989)。 根 據 Kakoli&Katherine(2007) 的 研 究 , 年<br />

齡 較 大 且 所 得 較 少 的 男 性 有 達 到 顯 著 。Venkatesh et al(2003) 提 到 performance<br />

expectancy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有 正 向 顯 著 的 影 響 。 在 網 路 學 習 工 具 使 用 的 研 究<br />

發 現 , 學 習 者 會 因 為 學 習 工 具 有 助 於 學 習 , 而 強 化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Keller,2005;Selim,2003) 。 根 據 過 去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Schaupp et<br />

al.,2010;Wang&Wang,2010;Zhou et al.,2010;Wang et al.,2009;Wang& Shih,2009;<br />

Kijsanayotin et al.,2009),performance expectancy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具 有 正 向 顯<br />

著 影 響 ; 另 外 根 據 (Wang&Shih,2009) 的 研 究 ,performance expectancy 對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男 性 有 達 到 調 節 效 果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一 :<br />

H1:Performance expectanc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H1a:Performance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br />

strongly for men than for women.<br />

H1b:Performance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br />

strongly for younger than for older people.<br />

101


7.1.2 Effort Expectancy(EE)<br />

相 關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當 使 用 者 知 覺 到 系 統 愈 容 易 學 習 , 使 用 該 系 統 愈 不 需 要<br />

付 出 努 力 , 則 採 用 系 統 的 態 度 愈 正 向 (Davis,1989)。 根 據 UTAUT, 當 使 用 者 認 為<br />

新 系 統 的 操 作 越 容 易 , 則 較 願 意 使 用 新 系 統 (Venkatesh et al.,2003) 。<br />

Ngai,Poon&Chan(2007) 認 為 當 學 習 者 發 現 學 習 工 具 容 易 使 用 , 會 增 強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而 Venkatesh&Morris(2000) 認 為 性 別 不 同 會 造 成 effort expectancy 的 差 異 。<br />

根 據 過 去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Wang&Wang,2010;Zhou et al.,2010;Wang et<br />

al.,2009;Wang&Shih,2009;Kijsanayotin et al.,2009),effort expectancy 對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具 有 正 向 顯 著 影 響 ; 另 外 根 據 (Wang&Shih,2009) 的 研 究 ,social influence<br />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年 齡 會 產 生 調 節 效 果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二 :<br />

H2:Effort expectanc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H2a:Effort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women than for men.<br />

H2b:Effort expectanc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older than for younger people.<br />

7.1.3 Social Influence(SI)<br />

Venkatesh et al.(2003) 認 為 social influence 會 顯 著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 並<br />

且 因 為 不 同 性 別 、 年 齡 、 經 驗 與 自 願 性 等 調 節 變 數 而 產 生 影 響 (Venkatesh et<br />

al.,2003)。 而 Venkatesh&Morris(2000) 認 為 , 女 性 在 使 用 新 科 技 時 ,behavioral<br />

intention 容 易 受 到 social influence, 隨 著 使 用 經 驗 增 加 ,social influence 的 效 果 會<br />

漸 漸 降 低 。 根 據 過 去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Schaupp et al.,2010;Wang&Wang,<br />

2010;Zhou et al.,2010;Yang,2010;Wang et al.,2009;Wang&Shih,2009;Wang&Shih,<br />

2009;Kijsanayotin et al.,2009),social influence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 具 有 正 向 顯 著<br />

影 響 , 另 外 根 據 (Wang&Shih,2009) 的 研 究 ,social influence 對 behavioral intention,<br />

女 性 有 達 到 調 節 效 果 , 另 外 根 據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研 究 , 年 齡 有 達 到 調 節 效<br />

果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三 :<br />

102


H3:Social influenc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H3a:Social influence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women than for men.<br />

H3b:Social influence influences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older than for younger people.<br />

7.1.4 Self-directed Learning(SL)<br />

Straka, Gerald A.(1995) 提 出 在 採 用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時<br />

應 注 意 不 同 樣 本 對 象 , 尤 其 是 不 同 文 化 族 群 時 , 應 該 要 做 調 整 , 而 且 量 表 的 結 構<br />

模 式 應 該 要 修 改 。 本 研 究 製 作 的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傾 向 量 表 」, 主 要 是 參 考<br />

Guglielmino 於 1977 年 所 編 製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SDLRS)<br />

及 Fisher& King 於 2010 年 發 表 的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for<br />

Nursing Education(SDLRSNE), 並 加 以 修 改 為 適 合 本 研 究 的 量 表 。 在 Durr(1992)<br />

的 研 究 發 現 年 齡 在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沒 有 顯 著 差 異 。 根 據 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br />

self-dirceted learning 的 子 構 面 self-management 對 於 behavioral intention 有 正 向 顯<br />

著 的 影 響 , 另 外 在 性 別 與 年 齡 沒 有 顯 著 影 響 (Wang et al.,2009)。 而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的 人 格 特 質 影 響 信 念 與 認 知 進 而 影 響 behavioral intention(Phillips,<br />

Abraham,&Bond,2003)。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四 :<br />

H4:Self-directed learning has a effect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 use courseware.<br />

H4a Gender will no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br />

to use courseware.<br />

H4b:Age will no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to<br />

use courseware.<br />

7.1.5 Facilitating Conditions(FC)<br />

Venkatesh et al.(2003) 認 為 在 使 用 行 為 上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會 受 到 年 齡 、<br />

經 驗 所 影 響 , 隨 著 使 用 者 經 驗 增 加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也 會 增 加 。 根 據 過 去<br />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Zhou et al.,2010;Yang,2010;Wang&Shih,2009;<br />

Kijsanayotin et al.,2009),facilitating conditions 對 use behavior 具 有 正 向 顯 著 影 響 ;<br />

103


另 外 根 據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研 究 , 性 別 沒 有 調 節 效 果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br />

五 :<br />

H5:Facilitating condition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use behavior to use courseware.<br />

H5a:Gender will not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on use behavior to use<br />

courseware.<br />

H5b:Facilitating conditions influences use behavior to use courseware more strongly for<br />

older than for younger people.<br />

7.2 Intervening Variable<br />

7.2.1 Behavioral Intention(BI)<br />

相 關 研 究 顯 示 , 當 使 用 者 對 於 使 用 新 系 統 的 意 圖 愈 高 , 則 真 正 使 用 該 系 統 的<br />

次 數 或 頻 率 也 會 愈 高 (Davis,1989)。 在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指 出 個 人 的<br />

使 用 行 為 是 由 其 behavioral intention 所 決 定 (Fishbein and Ajzen,1975), 而 且 在<br />

Venkatesh et al.(2003) 的 研 究 顯 示 也 支 持 這 個 假 說 。 在 Ajzen(1991) 的 Theory of<br />

Planned Behavior(TPB) 也 認 為 behavioral intention 會 影 響 use behavior。 根 據 過 去<br />

SCI&SSCI 期 刊 的 研 究 顯 示 (Wang&Shih,2009;Shih,2009;Kijsanayotin et al.,2009),<br />

behavioral intention 對 use behavior 具 有 正 向 顯 著 影 響 。 因 此 本 研 究 提 出 假 說 六 :<br />

H6..Behavioral intention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courseware use behavior.<br />

7.3 dependent variable<br />

7.3.1 Use Behavior(UB)<br />

根 據 Fishbein&Ajzen (1975) 提 出 的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br />

TRA), 而 use behavior 是 指 「 個 人 的 某 些 特 定 行 為 表 現 是 由 其 使 用 意 願 所 決 定 」。<br />

而 Davis et al.(1989) 提 出 的 科 技 接 受 模 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指<br />

出 行 為 意 圖 可 以 預 測 個 人 使 用 科 技 的 實 際 行 為 。 因 此 , 在 本 研 究 將 use behavior<br />

定 義 為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實 際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時 間 與 次 數 」。<br />

104


7.4 Moderating Variables<br />

這 是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個 人 特 質 , 包 含 性 別 、 年 齡 、 工 作 年 資 、 教 育 程 度 這 四 項 。 其<br />

中 , 性 別 、 年 齡 、 工 作 年 資 的 問 項 是 參 考 Gupta et al.(2008), 而 教 育 程 度 是 參 考<br />

Wang&Shih(2009) 的 問 項 。<br />

(1). 性 別 : 以 「 男 性 」 「 女 性 」 為 選 項 , 以 、 名 義 尺 度 (nominal scale) 來 測 量 。<br />

(2). 年 齡 : 以 「29 歲 以 下 」、「30~39 歲 」, 「40~49 歲 」, 「50~59 歲 」,<br />

「60 歲 以 上 」 這 五 種 年 齡 層 做 選 項 , 以 順 序 尺 度 (ordinal scale) 來 測 量 。<br />

(3). 工 作 年 資 : 「 未 滿 1 年 」、「1 到 5 年 」、「6 到 10 年 」、「11 到 15 年 」、「16<br />

到 20 年 」、「21 年 以 上 」 為 選 項 , 以 順 序 尺 度 (ordinal scale) 來 測 量 。<br />

(4). 教 育 程 度 : 以 「 大 學 」、「 碩 士 」、「 博 士 」 為 選 項 , 以 順 序 尺 度 (ordinal<br />

scale) 來 測 量 。<br />

105


8. 問 卷<br />

8.1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行 為<br />

構 面 1: 績 效 期 望 ( 總 共 5 題 )<br />

參 考 文 獻 :Venkatesh et al.(2003)<br />

說 明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於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學 習 將 有<br />

所 提 昇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Using the system in my job would enable<br />

me to accomplish tasks more quickly.<br />

1.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讓 我 更 快 速 的 完<br />

成 學 習 任 務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Using the system would enhance my<br />

effectiveness on the job.<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2.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增 加 我 的 學 習<br />

效 率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I would find the system useful in my job.<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有 幫 助 。<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3. 我 認 為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的 學 習<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Using the system makes it easier to do my job.<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易 。<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4.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讓 我 的 學 習 更 容<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I will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output of my job.<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品 質 。<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5.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夠 增 加 我 的 學 習<br />

106


構 面 2: 努 力 期 望 ( 總 共 4 題 )<br />

參 考 文 獻 :Venkatesh et al.(2003)<br />

說 明 : 學 會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不 需 要 花 太 多 的 時 間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It would be easy for me to become skillful at<br />

using the system.<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6. 能 夠 熟 練 的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而<br />

言 是 容 易 的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Using the system takes too much time from my<br />

normal duties. 時 間 。<br />

7.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需 要 花 費 很 多<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My interaction with the system is clear and<br />

understandable.<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8. 我 清 楚 且 瞭 解 如 何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Learning to operate the system is easy for me.<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易 。<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9. 對 我 而 言 , 學 會 操 作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很 容<br />

107


構 面 3: 社 會 影 響 ( 總 共 4 題 )<br />

參 考 文 獻 :Venkatesh et al.(2003)<br />

說 明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受 他 人 影 響 而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程 度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People who influence my behavior think that I<br />

should use the system.<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10. 對 我 的 行 為 有 影 響 力 的 人 ( 例 如 : 同 儕 、<br />

老 師 、 主 管 、 學 長 姐 等 ) 認 為 我 應 該 使 用 牙<br />

醫 數 位 教 材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1 use the system because of the proportion of<br />

coworkers who use the system.<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11. 因 為 其 他 同 事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所 以<br />

我 也 跟 著 使 用 這 份 教 材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In general, the organization has supported the<br />

use of the system.<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12. 一 般 而 言 ,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支 持 網 路 採 用<br />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Having the system is a status symbol in my<br />

organization.<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13. 在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教 材 是 一<br />

種 流 行 趨 勢 。<br />

108


構 面 4: 自 我 導 向 學 習 ( 總 共 6 題 )<br />

參 考 文 獻 :Fisher & King(2010)、<br />

Guglielmino(1977)<br />

說 明 :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來 學 習 , 並 且 獨 立 而 持 續 地 進 行 , 安 排 學 習 計<br />

劃 並 利 用 時 間 來 完 成 課 程 。<br />

SDLRS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I'm better than most people are at trying to find<br />

out the things I need to know. 西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14. 我 比 多 數 人 更 能 認 知 需 要 學 習 的 東<br />

SDLRS 問 卷 原 文<br />

If there is something I have decided to learn, I<br />

can find time for it, no matter how busy I am.<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15. 只 要 我 決 定 學 習 , 無 論 有 多 忙 , 仍 然<br />

會 抽 空 去 學 。<br />

SDLRS 問 卷 原 文<br />

I like to think about the future.<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16. 我 喜 歡 思 考 未 來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I am methodical.<br />

SDLRSNE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17. 我 做 事 很 有 條 理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SDLRSNE 問 卷 原 文<br />

I enjoy learning new information.<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18. 我 喜 愛 學 習 新 的 植 牙 技 術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SDLRSNE 問 卷 原 文<br />

I am aware of my own limitations.<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19. 我 知 道 自 己 的 極 限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109


構 面 5: 促 成 環 境 ( 總 共 4 題 )<br />

參 考 文 獻 :Venkatesh et al.(2003)<br />

說 明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可 以 得 到 的 協 助 資 源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I have the resources necessary to use the<br />

system.<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20.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必 要 的 設 備<br />

( 例 如 : 電 腦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I have the knowledge necessary to use the<br />

system. 識 。<br />

21. 我 擁 有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所 需 的 知<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A specific person (or group) is available for<br />

assistance with system difficulties.<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22. 遇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上 的 困 難 時 ,<br />

有 人 能 夠 提 供 協 助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The system is not compatible with<br />

other systems I use.<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 刪 除<br />

需 求 。<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23.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內 容 , 符 合 我 的 學 習<br />

110


構 面 6: 行 為 意 圖 ( 總 共 3 題 )<br />

參 考 文 獻 :Venkatesh et al.(2003)<br />

說 明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願 意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主 觀 意 願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I intend to use the system in the next <br />

months.<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24. 我 打 算 在 最 近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I predict I would use the system in the next 25. 我 預 估 未 來 有 機 會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months. 材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UTAUT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I plan to use the system in the next <br />

months. 材 。<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26. 我 計 畫 在 未 來 繼 續 使 用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br />

111


8.2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使 用 行 為<br />

構 面 7: 使 用 行 為 ( 總 共 3 題 )<br />

參 考 文 獻 :Wang & Shih(2008)<br />

說 明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實 際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時 間 與 次 數 。<br />

問 卷 原 文<br />

How many minutes do you use information<br />

kiosks every week?<br />

(1) 25 m<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27.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br />

教 材 的 時 間 ?<br />

(1). 未 滿 12 小 時<br />

(2). 12 至 24 小 時<br />

(3). 25 至 37 小 時<br />

(4). 38 至 50 小 時<br />

(5). 51 小 時 以 上<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問 卷 原 文<br />

How many times do you use information<br />

kiosks during a week?<br />

(1). Not at all<br />

(2). Less than once a week<br />

(3). About once aweek<br />

(4). 2 or 3 times a week<br />

(5). 4 or 5 times a week<br />

(6). 6 or 7 times aweek<br />

(7). More than 7 times a week<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28.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br />

教 材 的 次 數 ?<br />

(1). 少 於 1 次<br />

(2). 1 至 2 次<br />

(3). 3 至 4 次<br />

(4). 5 至 6 次<br />

(5). 7 次 以 上<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問 卷 原 文<br />

How frequently do you use information<br />

kiosks?<br />

(1) Extremely infrequent<br />

(2) Quite<br />

(3) Slightly (4) Neither (5) Slightly<br />

(6) Quite (7) Extremely frequent<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29. 請 問 您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頻 率 ?<br />

(1). 幾 乎 不 使 用<br />

(2). 偶 爾 使 用<br />

(3). 還 好<br />

(4). 較 常 使 用<br />

(5). 經 常 使 用<br />

112


8.3 個 人 資 料<br />

個 人 資 料 ( 總 共 4 題 )<br />

參 考 文 獻 :Wang&Shih(2009)、<br />

Gupta et al.(2008)<br />

說 明 : 這 是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的 個 人 特 質 。<br />

Gupta et al.(2008)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Gender<br />

(1).Male (2).Female<br />

30. 性 別<br />

(1). 男 (2). 女<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Gupta et al.(2008)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Age<br />

(1).18–29 years (2).30–39 years<br />

(3).40–49 years (4).50 years and above<br />

31. 年 齡<br />

(1). 29 歲 以 下<br />

(3). 40~49 歲<br />

(5). 60 歲 以 上<br />

(2). 30~39 歲<br />

(4). 50~59 歲<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Gupta et al.(2008)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Work experience<br />

(1).Less than 1 year<br />

(2).1–5 years<br />

(3).6–10 years<br />

(4).More than 10 years<br />

32. 執 業 年 資<br />

(1). 未 滿 1 年<br />

(3). 6 到 10 年<br />

(5). 16 到 20 年<br />

(2). 1 到 5 年<br />

(4). 11 到 15 年<br />

(6). 21 年 以 上<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Wang&Shih(2009) 問 卷 原 文<br />

本 研 究 的 問 項<br />

Education<br />

(1).Elementary school<br />

(2).Junior high school<br />

(3).Senior high school<br />

(4).Junior college<br />

(5).Bachelor<br />

(6).Master<br />

33. 教 育 程 度<br />

(1). 大 學<br />

(2). 碩 士<br />

(3). 博 士<br />

□ 適 合 □ 修 正<br />

修 改 意 見 :<br />

113


114


Appendix II : Pretest Questionnaire<br />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因 素 研<br />

究 問 卷<br />

親 愛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您 好 :<br />

本 份 學 術 研 究 問 卷 目 的 是 找 出<br />

素 , 想 了 解 您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實 際 使 用 情 形 , 其 中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定 義 為<br />

OHI 網 路 學 堂 製 作 的 植 牙 、 矯 正 、 牙 周 病 、 經 營 管 理 等 課 程 的 DVD 光 碟 。<br />

本 問 卷 所 蒐 集 到 的 資 料 僅 供 學 術 探 討 , 不 會 做 個 人 資 料 的 揭 露 , 請 您 安 心<br />

填 寫 , 您 填 寫 的 任 何 答 案 沒 有 對 或 錯 , 懇 請 您 依 照 實 際 使 用 經 驗 填 寫 。 希 望 您<br />

能 撥 出 幾 分 鐘 的 時 間 填 寫 這 份 問 卷 , 再 次 感 謝 您 願 意 在 百 忙 之 中 提 供 寶 貴 經<br />

驗 , 研 究 者 在 此 致 上 最 高 的 謝 意 !<br />

問 卷 網 站 :http://0rz.tw/ejb9J<br />

台 灣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學 習 學 會<br />

指 導 老 師 : 曾 明 清 理 事 長<br />

老 師 : 趙 嘉 成 助 理 教 授<br />

115


第 一 部 份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行 為<br />

績 效 期 望<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對 您<br />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編 碼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 4 3 2 1<br />

PE 11.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讓 我 更 快 速 的 完 成 學 習 任 □ □ □ □ □<br />

務 。<br />

PE 2<br />

PE 3<br />

PE 4<br />

PE 5<br />

2.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增 加 我 的 學 習 效 率 。<br />

3. 我 認 為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的 學 習 有 幫 助 。<br />

4.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讓 我 的 學 習 更 容 易 。<br />

5.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夠 增 加 我 的 學 習 品 質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努 力 期 望<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對 您 的 容 易 使 用 程 度 , 請 依 照 您 的<br />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編 碼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 4 3 2 1<br />

EE 16. 能 夠 熟 練 的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而 言 是 容 易 的 。 □ □ □ □ □<br />

EE 2<br />

EE 3<br />

EE 4<br />

7.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需 要 花 費 很 多 時 間 。<br />

8. 我 清 楚 且 瞭 解 如 何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9. 對 我 而 言 , 學 會 操 作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很 容 易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116


社 會 影 響<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別 人 的 想 法 是 否 會 影 響 您 使 用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的 意<br />

願 , 請 依 照 您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編 碼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 4 3 2 1<br />

SI 110. 對 我 的 行 為 有 影 響 力 的 人 ( 例 如 : 同 儕 、 老 師 、 □ □ □ □ □<br />

主 管 、 學 長 姐 等 ) 認 為 我 應 該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SI 2<br />

11. 因 為 其 他 同 事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所 以 我 也 跟<br />

著 使 用 這 份 教 材 。<br />

□ □ □ □ □<br />

SI 3<br />

SI 4<br />

12. 一 般 而 言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支 持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 □ □ □ □<br />

教 材 。<br />

13. 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是 一 種 流 行 趨 □ □ □ □ □<br />

勢 。<br />

自 我 導 向 學 習<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您 個 人 學 習 的 特 質 , 請 依 照 您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br />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編 碼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 4 3 2 1<br />

SL 114. 我 比 多 數 人 更 能 認 知 需 要 學 習 的 東 西 。□ □ □ □ □<br />

SL 2<br />

15. 只 要 我 決 定 學 習 , 無 論 有 多 忙 , 仍 然 會 抽 空 去 □ □ □ □ □<br />

學 。<br />

SL 3<br />

SL 4<br />

SL 5<br />

SL 6<br />

16. 我 喜 歡 思 考 未 來 。<br />

17. 我 做 事 很 有 條 理 。<br />

18. 我 喜 愛 學 習 新 的 植 牙 技 術 。<br />

19. 我 知 道 自 己 的 極 限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117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您 使 用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是 否 獲 得 請 依<br />

照 您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編 碼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 4 3 2 1<br />

FC 120. 我 擁 有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必 要 的 設 備 ( 例 如 : 電 □ □ □ □ □<br />

腦 )。<br />

FC 2<br />

FC 3<br />

21. 我 擁 有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所 需 的 知 識 。 □ □ □ □ □<br />

22. 遇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上 的 困 難 時 , 有 人 能 夠 □ □ □ □ □<br />

提 供 協 助 。<br />

FC 4<br />

23.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與 其 它 正 在 使 用 的 系 統 不 會 產<br />

生 干 擾 。<br />

□ □ □ □ □<br />

行 為 意 圖<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您 使 用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的 意 願 , 請 依 照 您 的 實 際 情<br />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編 碼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 4 3 2 1<br />

BI 124. 我 打 算 在 最 近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 □ □ □<br />

BI 2<br />

BI 3<br />

25. 我 預 估 未 來 有 機 會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26. 我 計 畫 在 未 來 繼 續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 □ □ □ □<br />

□ □ □ □ □<br />

118


第 二 部 份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使 用 行 為<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您 使 用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編 碼 問 項 內 容<br />

UB 1<br />

27.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時 間 ?<br />

□ 未 滿 12 小 時 □12 至 24 小 時 □25 至 37 小 時<br />

□38 至 50 小 時 □51 小 時 以 上<br />

UB 2<br />

28.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次 數 ?<br />

□ 少 於 1 次 □1 至 2 次 □3 至 4 次<br />

□5 至 6 次 □7 次 以 上<br />

UB 3<br />

29. 請 問 您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頻 率 ?<br />

□ 幾 乎 不 使 用 □ 偶 爾 使 用<br />

□ 還 好<br />

□ 較 常 使 用 □ 經 常 使 用<br />

第 三 部 份 : 個 人 基 本 資 料<br />

說 明 : 請 依 照 您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30. 請 問 您 的 性 別 ?<br />

□ 男 □ 女<br />

31. 請 問 您 的 年 齡 ?<br />

□29 歲 以 下 □30-39 歲<br />

□40-49 歲 □50-59 歲 □60 歲 以 上<br />

32. 請 問 您 的 執 業 年 資 ?<br />

□ 未 滿 1 年 □1 到 5 年<br />

□6 到 10 年<br />

□11 到 15 年<br />

□16 到 20 年<br />

□21 年 以 上<br />

33. 請 問 您 的 教 育 程 度 ?<br />

□ 大 學 □ 碩 士<br />

□ 博 士<br />

問 卷 到 此 已 全 部 填 答 完 畢 , 再 次 謝 謝 您 的 協 助 !<br />

119


120


Appendix III : Formal Questionnaire<br />

影 響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採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之 因 素 研<br />

究 問 卷<br />

會 員 編 號 :<br />

親 愛 的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您 好 :<br />

本 份 學 術 研 究 問 卷 目 的 是 找 出<br />

素 , 想 了 解 您 對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實 際 使 用 情 形 , 其 中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定 義 為<br />

OHI 網 路 學 堂 製 作 的 植 牙 、 矯 正 、 牙 周 病 、 經 營 管 理 等 課 程 的 DVD 光 碟 。<br />

本 問 卷 所 蒐 集 到 的 資 料 僅 供 學 術 探 討 , 不 會 做 個 人 資 料 的 揭 露 , 請 您 安 心<br />

填 寫 , 您 填 寫 的 任 何 答 案 沒 有 對 或 錯 , 懇 請 您 依 照 實 際 使 用 經 驗 填 寫 。 希 望 您<br />

能 撥 出 幾 分 鐘 的 時 間 填 寫 這 份 問 卷 , 再 次 感 謝 您 願 意 在 百 忙 之 中 提 供 寶 貴 經<br />

驗 , 研 究 者 在 此 致 上 最 高 的 謝 意 !<br />

填 寫 方 式 可 以 使 用 紙 本 問 卷 寄 回 或 上 網 填 問 卷 其 中 一 種 , 建 議 使 用 問<br />

卷 網 站 填 寫 。 為 了 答 謝 您 填 寫 問 卷 , 於 2011/10/31 前 寄 回 , 免 費 贈 送 一 套 價 值<br />

5000 「 」DVD 光 碟 課 程 。<br />

100 套 , 其 中 最 前 面 80 名 填 寫 者 可 以 優 先 領 取 , 另 外 20 名 則 不 依 照 寄 回 日 期 先<br />

後 順 序 , 採 取 隨 機 抽 獎 , 將 在 2011 年 12 月 1 日 以 E-mail 通 知 中 獎 者 領 獎 方 式 ,<br />

所 以 請 務 必 填 寫 您 的 E-mail, 謝 謝 配 合 !<br />

問 卷 網 站 :http://0rz.tw/ejb9J<br />

台 灣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學 習 學 會<br />

指 導 老 師 : 曾 明 清 理 事 長<br />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資 訊 科 學 研 究 所<br />

指 導 老 師 : 趙 嘉 成 助 理 教 授<br />

121


第 一 部 份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接 受 行 為<br />

績 效 期 望<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對 您 的 有 用 程 度 , 請 依 照 您 的 實 際<br />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4 3 21<br />

1.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讓 我 更 快 速 的 完 成 學 習 任 務 。□ □ □ □ □<br />

2.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增 加 我 的 學 習 效 率 。<br />

3. 我 認 為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的 學 習 有 幫 助 。<br />

4.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讓 我 的 學 習 更 容 易 。<br />

5.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能 夠 增 加 我 的 學 習 品 質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努 力 期 望<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對 您 的 容 易 使 用 程 度 , 請 依 照 您 的<br />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4 3 21<br />

6. 能 夠 熟 練 的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對 我 而 言 是 容 易 的 。□ □ □ □ □<br />

7. 學 習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需 要 花 費 很 多 時 間 。<br />

8. 我 清 楚 且 瞭 解 如 何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9. 對 我 而 言 , 學 會 操 作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很 容 易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122


社 會 影 響<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別 人 的 想 法 是 否 會 影 響 您 使 用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的 意<br />

願 , 請 依 照 您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4 3 21<br />

10. 對 我 的 行 為 有 影 響 力 的 人 ( 例 如 : 同 儕 、 老 師 、 主 管 、 □ □ □ □ □<br />

學 長 姐 等 ) 認 為 我 應 該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11. 因 為 其 他 同 事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所 以 我 也 跟 著 使 用 這 □ □ □ □ □,<br />

份 教 材 。<br />

12. 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團 體 ,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是 一 種 流 行 趨 □ □ □ □ □<br />

勢 。<br />

自 我 導 向 學 習<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您 個 人 學 習 的 特 質 , 請 依 照 您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br />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4 3 21<br />

13. 我 比 多 數 人 更 能 認 知 需 要 學 習 的 東 西 。□ □ □ □ □<br />

14. 只 要 我 決 定 學 習 , 無 論 有 多 忙 , 仍 然 會 抽 空 去 學 。<br />

15. 我 喜 歡 思 考 未 來 。<br />

16. 我 做 事 很 有 條 理 。<br />

17. 我 喜 愛 學 習 新 的 植 牙 技 術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123


促 成 環 境<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您 使 用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是 否 獲 得 足 夠 的 支 援 , 請 依<br />

照 您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非<br />

非 常<br />

問 項 內 容 常 不 不<br />

同 同 普 同 同<br />

意 意 通 意 意<br />

54 3 21<br />

18. 我 擁 有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必 要 的 設 備 ( 例 如 : 電 腦 )。 □ □ □ □ □<br />

19. 我 擁 有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所 需 的 知 識 。 □ □ □ □ □<br />

20. 遇 到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使 用 上 的 困 難 時 , 有 客 服 人 員 能 夠 □ □ □ □ □<br />

提 供 協 助 。<br />

行 為 意 圖<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您 對 於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的 使 用<br />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 請 依 照 您 的 實<br />

問 項 內 容<br />

21. 我 打 算 在 最 近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22. 我 預 估 未 來 有 機 會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23. 我 計 畫 在 未 來 繼 續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br />

非<br />

常 不<br />

同 同 普 同<br />

意 意 通 意<br />

54 3 2<br />

□ □ □ □<br />

□ □ □ □ □<br />

□ □ □ □ □<br />

非<br />

常<br />

不<br />

同<br />

意<br />

1<br />

□<br />

124


第 二 部 份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使 用 行 為<br />

說 明 : 這 部 份 主 要 是 想 了 解 您 使 用 「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 的 實 際 使 用 情 形 , 請 依 照<br />

您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br />

24.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時 間 ?<br />

□ 未 滿 12 小 時 □12 至 24 小 時 □25 至 37 小 時<br />

□38 至 50 小 時 □51 小 時 以 上<br />

25. 請 問 您 帄 均 每 個 月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次 數 ?<br />

□ 少 於 1 次 □1 至 2 次 □3 至 4 次<br />

□5 至 6 次 □7 次 以 上<br />

26. 請 問 您 使 用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數 位 教 材 的 頻 率 ?<br />

□ 幾 乎 不 用 □ 偶 爾 使 用 □ 還 好<br />

□ 較 常 使 用 □ 經 常 使 用<br />

第 三 部 份 : 個 人 基 本 資 料<br />

說 明 : 請 依 照 您 的 實 際 情 形 在 各 選 項 的 空 格 □ 裡 打 勾 與 填 寫 。<br />

27. 請 問 您 的 性 別 ?<br />

□ 男<br />

□ 女<br />

28. 請 問 您 的 年 齡 ?<br />

□29 歲 以 下 □30-39 歲<br />

□40-49 歲 □50-59 歲 □60 歲 以 上<br />

29. 請 問 您 的 工 作 年 資 ?<br />

□ 未 滿 1 年 □1 到 5 年<br />

□11 到 15 年 □16 到 20 年<br />

□6 到 10 年<br />

□21 年 以 上<br />

30. 請 問 您 的 教 育 程 度 ?<br />

□ 大 學 □ 碩 士<br />

□ 博 士<br />

31. 請 問 你 的 E-mail?<br />

問 卷 到 此 已 全 部 填 答 完 畢 , 為 了 答 謝 您 填 寫 問 卷 , 於 2010/5/31 前 寄 回 者 , 免 費<br />

贈 送 一 套 價 值 5000 元 「 優 質 網 路 數 位 學 習 診 所 的 五 大 架 構 與 四 大 指 標 」DVD 光 碟 課 程 。<br />

125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