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1.2015 Views

林詠能老師赴日本評鑑出國報告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發處

林詠能老師赴日本評鑑出國報告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發處

林詠能老師赴日本評鑑出國報告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發處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行 政 院 及 所 屬 各 機 關 出 國 報 告<br />

( 出 國 類 別 : 學 術 交 流 )<br />

日 本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研 究<br />

服 務 機 關 : 國 立 台 北 教 育 大 學<br />

出 國 人<br />

職 稱 : 助 理 教 授<br />

姓 名 : 林 詠 能<br />

出 國 地 區 : 日 本<br />

出 國 期 間 :98 年 7 月 14 日 至 98 年 7 月 21 日<br />

報 告 日 期 :98 年 8 月 11 日<br />

1


摘 要<br />

為 借 鏡 日 本 之 文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與 博 物 館 管 理 經 驗 , 赴 日 本 水 戶 常 磐 大 學 、<br />

靜 岡 縣 富 士 市 及 東 京 , 與 博 物 館 評 鑑 有 關 進 行 參 訪 並 蒐 集 相 關 資 料 , 以 了 解 日 本<br />

的 博 物 館 評 鑑 模 式 及 成 果 , 供 策 劃 國 內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的 參 考 。<br />

日 本 博 物 館 管 理 學 會 與 日 本 文 部 科 學 省 長 期 合 作 擬 定 日 本 博 物 館 評 鑑 制<br />

度 , 今 年 特 前 往 日 本 與 該 學 會 進 行 博 物 館 評 鑑 會 議 , 加 強 與 日 本 相 關 單 位 聯 繫 與<br />

溝 通 , 了 解 日 本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規 劃 程 序 與 需 求 , 作 為 制 訂 國 內 博 物 館 評 鑑 相 關<br />

政 策 之 依 據 。<br />

2


目 次<br />

壹 、 前 言<br />

一 、 考 察 目 的 ⋯⋯⋯⋯⋯⋯⋯⋯⋯⋯⋯⋯⋯⋯⋯⋯⋯⋯⋯⋯⋯⋯⋯⋯⋯⋯⋯⋯⋯⋯⋯⋯⋯⋯⋯⋯⋯⋯⋯⋯⋯⋯⋯⋯⋯⋯⋯⋯⋯4<br />

二 、 實 施 期 程 ⋯⋯⋯⋯⋯⋯⋯⋯⋯⋯⋯⋯⋯⋯⋯⋯⋯⋯⋯⋯⋯⋯⋯⋯⋯⋯⋯⋯⋯⋯⋯⋯⋯⋯⋯⋯⋯⋯⋯⋯⋯⋯⋯⋯⋯⋯⋯⋯⋯4<br />

三 、 考 察 成 員 ⋯⋯⋯⋯⋯⋯⋯⋯⋯⋯⋯⋯⋯⋯⋯⋯⋯⋯⋯⋯⋯⋯⋯⋯⋯⋯⋯⋯⋯⋯⋯⋯⋯⋯⋯⋯⋯⋯⋯⋯⋯⋯⋯⋯⋯⋯⋯⋯⋯4<br />

貳 、 考 察 重 點 、 行 程 及 參 訪 館 舍 與 地 區<br />

一 、 考 察 重 點 ⋯⋯⋯⋯⋯⋯⋯⋯⋯⋯⋯⋯⋯⋯⋯⋯⋯⋯⋯⋯⋯⋯⋯⋯⋯⋯⋯⋯⋯⋯⋯⋯⋯⋯⋯⋯⋯⋯⋯⋯⋯⋯⋯⋯⋯⋯⋯⋯⋯5<br />

二 、 考 察 行 程 ⋯⋯⋯⋯⋯⋯⋯⋯⋯⋯⋯⋯⋯⋯⋯⋯⋯⋯⋯⋯⋯⋯⋯⋯⋯⋯⋯⋯⋯⋯⋯⋯⋯⋯⋯⋯⋯⋯⋯⋯⋯⋯⋯⋯⋯⋯⋯⋯⋯5<br />

三 、 參 訪 館 舍 與 地 區 ⋯⋯⋯⋯⋯⋯⋯⋯⋯⋯⋯⋯⋯⋯⋯⋯⋯⋯⋯⋯⋯⋯⋯⋯⋯⋯⋯⋯⋯⋯⋯⋯⋯⋯⋯⋯⋯⋯⋯⋯⋯⋯⋯5<br />

參 、 考 察 內 容<br />

一 、 第 一 天 (7/14) ⋯⋯⋯⋯⋯⋯⋯⋯⋯⋯⋯⋯⋯⋯⋯⋯⋯⋯⋯⋯⋯⋯⋯⋯⋯⋯⋯⋯⋯⋯⋯⋯⋯⋯⋯⋯⋯⋯⋯⋯⋯7<br />

二 、 第 二 天 (7/15) ⋯⋯⋯⋯⋯⋯⋯⋯⋯⋯⋯⋯⋯⋯⋯⋯⋯⋯⋯⋯⋯⋯⋯⋯⋯⋯⋯⋯⋯⋯⋯⋯⋯⋯⋯⋯⋯⋯⋯⋯⋯⋯7<br />

三 、 第 三 天 (7/16) ⋯⋯⋯⋯⋯⋯⋯⋯⋯⋯⋯⋯⋯⋯⋯⋯⋯⋯⋯⋯⋯⋯⋯⋯⋯⋯⋯⋯⋯⋯⋯⋯⋯⋯⋯⋯⋯⋯⋯⋯⋯⋯8<br />

四 、 第 四 天 (7/17) ⋯⋯⋯⋯⋯⋯⋯⋯⋯⋯⋯⋯⋯⋯⋯⋯⋯⋯⋯⋯⋯⋯⋯⋯⋯⋯⋯⋯⋯⋯⋯⋯⋯⋯⋯⋯⋯⋯⋯⋯⋯⋯8<br />

五 、 第 五 天 (7/18) ⋯⋯⋯⋯⋯⋯⋯⋯⋯⋯⋯⋯⋯⋯⋯⋯⋯⋯⋯⋯⋯⋯⋯⋯⋯⋯⋯⋯⋯⋯⋯⋯⋯⋯⋯⋯⋯⋯⋯⋯⋯⋯8<br />

六 、 第 六 天 (7/19) ⋯⋯⋯⋯⋯⋯⋯⋯⋯⋯⋯⋯⋯⋯⋯⋯⋯⋯⋯⋯⋯⋯⋯⋯⋯⋯⋯⋯⋯⋯⋯⋯⋯⋯⋯⋯⋯⋯⋯⋯⋯⋯8<br />

七 、 第 七 天 (7/20)⋯⋯⋯⋯⋯⋯⋯⋯⋯⋯⋯⋯⋯⋯⋯⋯⋯⋯⋯⋯⋯⋯⋯⋯⋯⋯⋯⋯⋯⋯⋯⋯⋯⋯⋯⋯⋯⋯⋯⋯⋯⋯⋯9<br />

八 、 第 八 天 (7/21)⋯⋯⋯⋯⋯⋯⋯⋯⋯⋯⋯⋯⋯⋯⋯⋯⋯⋯⋯⋯⋯⋯⋯⋯⋯⋯⋯⋯⋯⋯⋯⋯⋯⋯⋯⋯⋯⋯⋯⋯⋯⋯10<br />

肆 、 考 察 心 得 與 建 議 ⋯⋯⋯⋯⋯⋯⋯⋯⋯⋯⋯⋯⋯⋯⋯⋯⋯⋯⋯⋯⋯⋯⋯⋯⋯⋯⋯⋯⋯⋯⋯⋯⋯⋯⋯⋯⋯11<br />

伍 、 日 本 博 物 館 管 理 學 會 發 表 文 章 內 容 ⋯⋯⋯⋯⋯⋯⋯⋯⋯⋯⋯⋯⋯⋯⋯⋯⋯⋯⋯⋯16<br />

3


壹 、 前 言<br />

一 、 考 察 目 的 :<br />

( 一 ) 觀 摩 日 本 之 博 物 館 評 鑑 規 劃 與 執 行 經 驗<br />

赴 水 戶 常 磐 大 學 、 靜 岡 縣 富 士 市 及 東 京 及 等 相 關 研 究 機 構 與 重 要 特 色 博 物 館<br />

實 地 參 觀 , 以 定 點 資 料 蒐 集 與 訪 談 、 蒐 集 相 關 政 策 資 料 及 參 訪 重 要 文 化 設 施 , 以<br />

了 解 日 本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現 況 與 博 物 館 經 營 模 式 , 以 供 協 助 台 灣 制 訂 博 物 館 評 鑑<br />

相 關 政 策 參 考 。<br />

( 二 ) 考 察 日 本 推 動 都 市 更 新 與 博 物 館 發 展 等 企 劃 機 制<br />

參 觀 東 京 北 之 丸 博 物 館 群 聚 區 以 及 六 本 木 地 區 都 市 更 新 與 藝 術 金 三 角 規 劃<br />

機 制 , 考 察 都 市 與 博 物 館 之 間 建 構 關 係 。 從 中 可 學 習 到 都 市 更 新 結 合 文 化 再 造 與<br />

博 物 館 經 營 形 式 。<br />

( 三 ) 日 本 博 物 館 管 理 學 會 會 議<br />

日 本 博 物 館 管 理 學 會 長 年 與 日 本 文 部 科 學 省 合 作 , 執 行 許 多 博 物 館 相 關 政 策<br />

制 定 與 研 究 關 。 此 次 獲 邀 與 前 往 與 該 會 進 行 日 台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的 會 議 , 藉 此 了<br />

解 雙 方 文 化 政 策 與 博 物 館 評 鑑 現 況 , 作 為 台 灣 制 訂 博 物 館 相 關 政 策 之 參 據 。<br />

二 、 實 施 期 程 :98/07/14-98/07/21, 為 期 8 日 。<br />

三 、 考 察 成 員 及 人 數 : 共 計 1 人 。<br />

台 北 教 育 大 學 文 化 產 業 學 系 暨 藝 文 產 業 設 計 與 經 營 研 究 所 林 詠 能 助 理 教 授 。<br />

4


貳 、 考 察 重 點 、 行 程 及 參 訪 館 舍 與 地 區<br />

一 、 考 察 重 點<br />

( 一 ) 日 本 地 區 之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 現 況 與 執 行 經 驗 。<br />

( 二 ) 日 本 都 市 與 博 物 館 文 化 發 展 趨 勢 。<br />

( 三 ) 學 習 博 物 館 經 營 規 劃 經 驗 及 推 廣 執 行 機 制 。<br />

( 四 ) 日 本 博 物 館 協 會 會 議<br />

二 、 考 察 行 程<br />

日 期 天 數 早 上 下 午 晚 上<br />

7/14 第 一 天 台 灣 出 發 13:15 抵 達 成 田 與 常 磐 大 學 水<br />

星 期 二<br />

16:00 成 田 ➔ 水 戶 嶋 教 授 晚 餐<br />

7/15<br />

星 期 三<br />

13:00- 15:00 水 戶 市 內<br />

博 物 館 參 觀<br />

7/16<br />

星 期 四<br />

7/17<br />

星 期 五<br />

7/18<br />

星 期 六<br />

7/19<br />

星 期 天<br />

7/20<br />

星 期 一<br />

7/21<br />

星 期 二<br />

第 二 天 9:30-11:20<br />

常 磐 大 學 研 究 會<br />

議<br />

11:20-12:00 午 餐<br />

第 三 天 9:30-11:20<br />

常 磐 大 學 研 究 會<br />

議<br />

11:20-12:00 午 餐<br />

第 四 天 9:30-11:20<br />

常 磐 大 學 研 究 會<br />

議<br />

11:20-12:00 午 餐<br />

第 五 天<br />

第 六 天<br />

早 上<br />

參 觀 富 士 市 立 博<br />

物 館<br />

早 上<br />

參 觀 北 之 丸 公 園<br />

內 博 物 館 群<br />

13:00- 15:00 常 磐 大 學<br />

研 究 會 議<br />

12:00- 茨 城 縣 近 代 美 術<br />

館<br />

1500- 水 戶 出 發 前 往 富<br />

士<br />

14:00-15:30 參 與 富 士<br />

市 立 博 物 館 義 工 座 談<br />

晚 上 從 富 士 前 往 東 京<br />

13:00<br />

在 科 學 技 術 館 參 與<br />

JMMA 會 議 、 演 講<br />

和 日 本 科 學 未<br />

來 館 的 秋 田 先<br />

生 晚 餐<br />

晚 餐<br />

晚 餐<br />

東 京 晚 餐<br />

與 日 本 博 物 館<br />

管 理 學 會 交 流<br />

第 七 天 參 觀 六 本 木 、 國 立 新 美 術 館 等 館 東 京 晚 餐<br />

第 八 天<br />

返 回 台 灣<br />

三 、 參 訪 館 舍 與 地 區<br />

( 一 ) 水 戶 常 磐 大 學 與 水 戶 市 藝 術 館 、 弘 道 館<br />

( 二 ) 富 士 市 立 博 物 館 。<br />

5


( 三 ) 東 京 北 之 丸 公 園 內 博 物 館 群 。<br />

( 四 ) 東 京 六 本 木 藝 術 金 三 角 。<br />

6


參 、 考 察 內 容<br />

一 、 第 一 天 (7/14)<br />

第 一 天 上 午 八 時 搭 乘 長 榮 航 空 客 機 飛 往 日 本 成 田 機 場 , 下 午 抵 達 後 先 前 往 水<br />

戶 住 宿 飯 店 安 置 行 李 , 並 與 常 磐 大 學 水 嶋 英 治 教 授 晚 餐 。<br />

二 、 第 二 天 (7/15)<br />

第 二 天 考 察 與 研 究 地 點 為 水 戶 常 磐 大 學 及 水 戶 市 內 博 物 館 , 考 察 內 容 分 述 如<br />

下 :<br />

( 一 ) 水 戶 常 磐 大 學<br />

7/15~7/17 早 上 皆 在 常 磐 大 學 與 水 嶋 英 治 教 授 進 行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研<br />

究 。<br />

( 二 ) 水 戶 市 藝 術 館<br />

為 紀 念 水 戶 市 成 立 一 百 週 年 , 建 造 了 高 100 公 尺 的 水 戶 藝 術 塔 , 也 是 水<br />

戶 藝 術 館 的 象 徵 。 以 創 新 藝 術 文 化 、 國 際 視 野 為 理 念 出 發 的 水 戶 藝 術 館 想 要<br />

打 造 的 是 一 個 提 供 市 民 藝 文 交 流 的 空 間 。<br />

藝 術 館 沒 有 設 置 特 定 出 入 口 , 而 是 藉 由 音 樂 廳 、 劇 場 、 美 術 藝 廊 、 會 議<br />

場 、 藝 術 塔 等 多 棟 建 築 圍 塑 出 一 個 綠 帶 廣 場 與 藝 術 館 的 敷 地 。 為 使 音 樂 、 戲<br />

劇 、 美 術 等 各 領 域 的 藝 術 都 能 夠 擁 有 獨 立 空 間 , 請 來 著 名 建 築 師 磯 崎 新 設<br />

計 , 使 每 個 空 間 獨 立 不 會 相 互 影 響 卻 又 同 時 緊 密 相 扣 , 可 一 次 串 聯 瀏 覽 。<br />

開 闊 的 廣 場 舖 上 如 茵 的 綠 色 草 坪 , 還 有 以 週 邊 笠 間 地 區 盛 產 的 御 影 石 作<br />

為 主 要 水 景 , 無 論 平 時 或 假 日 , 成 為 水 戶 市 民 最 親 近 的 藝 術 公 園 , 甚 至 會 不<br />

定 期 舉 辦 各 種 免 費 開 放 的 藝 文 活 動 , 可 容 納 數 千 人 共 同 参 與 。<br />

( 三 ) 弘 道 館<br />

弘 道 館 從 創 校 到 明 治 5 年 送 出 最 後 一 批 學 生 為 止 , 培 育 出 許 多 影 響 時 代<br />

的 人 才 。 歷 經 戰 亂 後 , 大 部 分 的 藩 校 建 築 已 經 被 燒 毀 , 如 今 所 見 僅 剩 正 門 、<br />

正 廳 至 善 堂 等 建 築 開 放 遊 客 參 觀 , 只 有 過 去 遺 留 下 的 文 物 書 簡 , 訴 說 舊 日 的<br />

光 景 。<br />

7


三 、 第 三 天 (7/16)<br />

7/16 早 上 下 午 皆 在 常 磐 大 學 與 水 嶋 英 治 教 授 進 行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研 究<br />

四 、 第 四 天 (7/17)<br />

茨 城 縣 近 代 美 術 館<br />

自 昭 和 63 年 開 館 以 來 , 該 館 主 要 展 示 日 本 和 西 洋 近 代 美 術 作 品 為 主 , 收<br />

藏 對 象 是 以 茨 城 縣 有 關 的 作 家 作 品 、 日 本 近 代 到 現 代 的 優 質 作 品 , 以 及 影 響<br />

日 本 近 代 美 術 的 海 外 作 家 的 作 品 。 網 站 中 除 了 美 術 館 的 展 覽 介 紹 外 , 另 有 藏<br />

品 及 其 作 家 生 平 介 紹 ( 書 畫 )。<br />

五 、 第 五 天 (7/18)<br />

富 士 市 立 博 物 館<br />

富 士 市 立 博 物 館 分 為 歷 史 名 俗 資 料 館 分 館 與 是 富 士 市 立 博 物 館 本 館 。<br />

富 士 市 立 博 物 館 本 館 常 設 展 介 紹 的 是 復 市 是 當 地 紙 業 的 歷 史 , 與 富 士 山<br />

相 關 資 料 。<br />

歷 史 民 俗 資 料 館 則 介 紹 富 士 市 的 常 民 文 化 。<br />

另 外 館 外 還 有 歷 史 建 物 保 存 公 園 , 可 以 見 到 日 本 當 地 的 古 蹟 與 歷 史 建<br />

物 。<br />

六 、 第 六 天 (7/19)<br />

( 一 ) 北 之 丸 博 物 館 群<br />

1969 年 為 紀 念 天 皇 60 壽 辰 而 對 外 開 放 的 森 林 公 園 。 園 內 有 科 學 技 術 館 和<br />

東 京 國 立 近 代 美 術 館 以 及 日 本 武 道 館 。<br />

科 學 技 術 館 位 於 北 之 丸 公 園 的 東 南 部 , 一 進 清 水 門 的 左 手 邊 。 在 陳 列 著<br />

各 種 關 於 視 覺 的 科 學 、 光 學 現 象 的 展 示 廳 裡 , 可 以 在 遊 玩 中 體 會 學 習 不 可 思<br />

議 的 科 學 現 象 。 在 染 色 體 組 的 專 區 , 利 用 漫 畫 等 進 行 演 示 , 使 講 解 淺 顯 易 懂 。<br />

東 京 國 立 近 代 美 術 館 創 立 於 1952 年 , 是 日 本 最 早 的 國 立 美 術 館 。 收 藏<br />

品 包 括 明 治 時 期 到 現 代 約 100 年 間 的 美 術 品 , 日 本 畫 、 西 洋 畫 、 雕 刻 、 素<br />

描 、 照 片 等 超 過 9000 件 作 品 。 代 表 作 品 有 土 田 麥 僊 「 舞 妓 林 泉 」、 村 上 華<br />

岳 「 日 高 河 清 姬 圖 」、 岸 田 劉 生 「 麗 子 肖 像 」。<br />

8


東 京 都 國 立 近 代 美 術 館 工 藝 館 工 藝 館 (Kogeikn, Crafts Gallery), 附 近<br />

於 鄰 近 的 東 京 國 立 近 代 美 術 館 。 這 是 一 棟 建 造 於 1910 年 , 外 觀 十 分 吸 引 人<br />

的 明 治 時 代 磚 造 建 築 。 藝 廊 , 是 個 貼 近 與 日 本 文 化 最 佳 的 選 擇 , 而 工 藝 館 則<br />

展 示 的 是 國 內 外 陶 器 , 染 織 、 玻 璃 、 漆 工 木 竹 工 及 金 工 等 工 藝 品 。<br />

( 二 ) 日 本 博 物 館 管 理 學 會 會 議<br />

進 行 台 日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會 議 , 演 講 。<br />

七 、 第 七 天 (7/20)<br />

( 一 ) 森 美 術 館<br />

森 美 術 館 坐 落 六 本 木 hills 森 大 廈 第 52 及 53 層 , 結 合 了 現 代 藝 術 展 覽 廳 、<br />

觀 景 台 與 都 市 研 究 所 展 示 廳 。 並 利 用 動 線 設 計 把 收 入 依 附 在 展 望 台 觀 光 客 的<br />

票 源 收 入 。 讓 只 是 想 到 展 望 台 的 觀 眾 也 可 以 走 進 美 術 館 , 把 非 觀 眾 群 開 發 成<br />

觀 眾 群 。<br />

森 美 術 館 將 國 際 性 與 現 代 感 做 為 創 館 重 要 理 念 , 在 這 裡 率 先 向 全 世 界 介<br />

紹 最 新 創 造 思 維 , 以 森 美 術 館 本 身 為 中 心 點 , 以 周 圍 亞 洲 圈 為 展 覽 對 象 , 向<br />

外 圍 的 歐 美 紐 澳 擴 展 , 去 刺 激 參 展 者 與 觀 展 人 的 好 奇 心 與 思 考 力 。<br />

除 了 展 覽 當 代 藝 術 名 家 作 品 外 , 也 積 極 支 援 、 發 掘 亞 洲 年 輕 新 銳 設 計 師<br />

與 藝 術 家 。 另 外 森 美 術 館 的 放 時 間 也 比 一 般 美 術 館 長 , 一 周 有 六 天 開 放 到<br />

晚 上 十 點 。<br />

( 二 ) 三 多 利 美 術 館<br />

三 多 利 美 術 館 於 1961 年 由 三 多 利 集 團 創 建 。 受 東 京 Midtown( 東 京 中 城 )<br />

新 地 標 吸 引 而 遷 移 至 此 。 三 多 利 美 術 館 是 一 座 以 日 本 古 代 與 歐 洲 中 古 世 紀 美<br />

術 品 為 展 覽 主 題 的 美 術 館 , 透 過 這 些 古 時 代 日 常 用 品 的 展 覽 , 表 達 「 生 活 中<br />

的 美 」 這 樣 的 概 念 。 新 館 建 築 請 名 建 築 師 隈 研 吾 設 計 , 展 覽 主 軸 是 日 本 傳 統<br />

設 計 , 與 新 城 提 倡 的 和 風 重 新 相 符 合 。<br />

三 多 利 美 術 館 收 藏 古 代 繪 畫 、 陶 瓷 漆 器 、 木 雕 金 琢 工 藝 等 等 古 美 術 品 共<br />

三 千 多 件 , 其 中 包 含 日 本 國 寶 與 重 要 文 化 財 。 除 了 本 身 館 藏 外 , 也 會 與 歐 洲<br />

美 術 館 定 期 交 換 展 品 。<br />

9


( 三 ) 國 立 新 美 術 館<br />

新 美 術 館 建 築 是 由 國 際 建 築 大 師 黑 川 紀 章 所 設 計 , 國 立 新 美 術 館 自 2007<br />

年 開 館 以 來 , 入 館 人 數 衝 破 3 百 萬 人 , 計 已 有 70 多 個 團 體 及 個 人 選 擇 在 這 裡<br />

策 展 。 展 覽 主 題 多 元 。 新 美 術 館 本 身 並 無 館 藏 , 是 日 本 最 大 的 展 覽 空 間 (14,000<br />

平 方 公 尺 )。 展 示 空 間 寬 敞 高 挑 , 讓 各 種 藝 術 品 不 受 限 制 盡 情 延 展 。 收 集 美<br />

術 的 訊 息 並 把 資 料 公 開 , 提 供 給 大 眾 , 中 心 的 作 用 便 是 使 美 術 教 育 普 及 。 是<br />

一 個 全 新 類 型 的 美 術 館 。<br />

新 美 術 館 並 附 設 有 米 其 林 三 星 級 餐 廳 , 配 合 展 覽 不 定 期 推 出 創 意 十 足 的<br />

限 定 套 餐 , 完 美 結 合 料 理 與 藝 術 。<br />

八 、 第 八 天 (7/21)<br />

返 台<br />

10


肆 、 考 察 心 得 與 建 議<br />

日 本 博 物 館 評 鑑 指 標 發 展<br />

亞 洲 國 家 中 , 以 日 本 博 物 館 的 發 展 最 為 蓬 勃 。 在 日 本 全 國 47 個 一 級 行 政 區<br />

( 都 、 道 、 府 、 縣 ) 中 , 每 個 行 政 區 多 設 有 美 術 館 、 歷 史 博 物 館 與 科 學 博 物 館 ;<br />

至 2005 年 為 止 , 全 國 博 物 館 與 博 物 館 類 似 設 施 計 共 有 5614 座 1。<br />

日 本 政 府 對 於 博 物 館 績 效 評 量 非 常 重 視 , 在 其 博 物 館 法 中 有 二 條 相 關 條 文<br />

規 範 了 博 物 館 須 進 行 自 我 評 量 、 同 時 必 須 公 開 這 些 資 訊 給 社 會 大 眾 。 其 中 第 八 條<br />

指 出 「 為 促 進 博 物 館 之 健 全 成 長 , 文 部 科 學 大 臣 應 制 定 博 物 館 設 置 及 營 運 基 準 ,<br />

並 向 教 育 委 員 會 及 一 般 大 眾 公 佈 。」; 第 九 條 接 著 闡 述 「 博 物 館 於 施 行 該 館 營 運<br />

評 鑑 之 同 時 , 應 基 於 評 鑑 結 果 , 致 力 於 必 要 措 施 以 圖 改 善 。」; 第 九 條 之 二 則 說<br />

明 「 博 物 館 在 增 進 與 該 館 業 務 有 關 地 方 居 民 及 其 他 相 關 者 理 解 之 同 時 , 應 致 力 積<br />

極 提 供 該 館 營 運 相 關 資 訊 , 以 資 推 動 與 其 之 連 結 與 合 作 。」2。<br />

日 本 的 博 物 館 評 量 的 策 略 方 向 為 機 構 自 我 評 量 為 主 , 由 各 館 自 行 設 計 其 評<br />

量 體 系 與 執 行 方 式 , 呼 應 了 新 公 共 管 理 的 去 中 心 化 原 則 。 依 據 日 本 博 物 館 協 會 於<br />

2008 年 10 間 所 進 行 為 的 調 查 為 例 , 超 過 五 成 以 上 (53.4%) 的 博 物 館 有 進 行 其 館<br />

舍 的 績 效 評 量 。 其 中 國 立 博 物 館 實 施 評 量 的 比 例 最 高 、 達 70%; 其 次 為 其 他 公 立<br />

館 舍 為 60%; 而 私 立 博 物 館 的 實 施 情 況 最 低 、 僅 達 38.3%。 其 評 量 種 類 可 分 為 3<br />

類 : 第 一 類 為 「 自 己 評 價 」 由 博 物 館 內 部 職 員 所 進 行 的 評 量 、 第 二 類 為 「 外 部 評<br />

價 」 係 由 博 物 館 邀 請 外 部 人 士 前 來 進 行 評 量 ; 第 三 類 則 為 「 第 三 者 評 價 」 由 獨 立<br />

的 外 部 人 士 所 進 行 。 以 埼 玉 縣 立 近 代 美 術 館 為 例 , 其 2007 年 的 評 量 構 面 分 為 展 示<br />

水 準 、 資 料 運 用 、 博 物 館 利 用 情 形 、 宣 傳 、 學 校 支 援 、 支 援 縣 內 其 他 單 位 、 合 作<br />

與 交 流 、 調 查 研 究 與 其 他 等 9 項 構 面 、26 項 量 化 指 標 分 別 註 明 目 標 值 與 達 成 值 等 ,<br />

並 採 「 第 三 者 評 價 」 方 式 進 行 績 效 評 量 作 業 ( 日 本 博 物 館 協 會 ,2009)。<br />

除 了 博 物 館 本 身 的 評 量 機 制 外 , 亦 有 許 多 學 者 提 出 評 量 方 法 , 如 加 藤 哲 弘<br />

等 人 (2001) 曾 針 對 東 京 的 美 術 館 的 評 量 進 行 指 標 的 建 構 工 作 ( 表 1), 這 些 學 者<br />

1<br />

2<br />

見 日 本 文 部 科 學 省 社 會 教 育 調 查 報 告 書 , 平 成 17 年 (2005)。<br />

見 日 本 最 新 修 訂 的 博 物 館 法 , 平 成 20 年 (2008)6 月 11 日 法 律 第 59 號 。<br />

11


建 議 , 評 量 內 容 可 以 投 入 指 標 、 產 出 指 標 、 影 響 指 標 等 分 別 建 構 , 以 提 供 博 物 館<br />

參 考 運 用 。<br />

表 1 日 本 美 術 館 績 效 評 量 指 標<br />

項 目 指 標<br />

產 出 指 標 (Output)<br />

1 展 覽 的 策 展 數<br />

2 入 館 人 數<br />

3 第 一 次 到 訪 美 術 館 人 數<br />

4 高 齡 者 、 身 心 障 礙 、 低 收 入 者 等 社 會 弱 勢 者 的 使 用 率<br />

5 外 國 人 觀 光 客 數<br />

6 居 民 使 用 率<br />

7 館 內 滯 留 時 間<br />

8 對 於 教 育 、 普 級 活 動 參 加 的 人 數<br />

9 自 願 義 工 人 數<br />

10 會 員 入 會 數<br />

11 美 術 館 網 頁 的 造 訪 人 數 等<br />

成 效 指 標 (Outcome)<br />

1 入 館 者 滿 意 度<br />

2 未 利 用 美 術 館 的 居 民 的 滿 意 度<br />

3 義 工 的 滿 意 度<br />

4 教 育 等 普 級 活 動 參 加 者 的 意 識 或 行 動 的 變 化<br />

5 對 於 現 代 美 術 抱 持 關 心 的 居 民 比 率<br />

資 料 來 源 : 加 藤 哲 弘 等 ,2001<br />

此 外 , 日 本 博 物 館 協 會 在 博 物 館 評 量 的 建 置 工 作 上 亦 有 十 分 豐 碩 的 成 果 。<br />

博 物 館 協 會 曾 接 受 文 部 科 學 省 的 委 託 於 2002 與 2003 年 分 別 派 員 前 來 美 英 二 國 進<br />

行 考 察 , 針 對 二 國 的 評 量 方 式 進 行 調 查 ( 日 本 博 物 館 協 會 ,2003)。 協 會 於 2004<br />

年 出 版 博 物 館 自 我 評 量 的 手 冊 , 提 供 博 物 館 自 我 評 量 的 參 考 。 手 冊 中 將 博 物 館 評<br />

量 構 面 分 為 9 項 分 別 為 使 命 與 計 畫 、 資 料 蒐 集 、 保 管 與 運 用 、 調 查 研 究 、 展 示 與<br />

教 育 活 動 、 施 設 的 整 備 與 管 理 、 宣 傳 、 市 民 參 與 、 組 織 與 人 員 、 財 務 與 社 會 支 援<br />

等 、 計 49 項 指 標 ( 日 本 博 物 館 協 會 ,2004)。 而 後 經 過 多 年 的 討 論 , 將 9 項 構 面 減<br />

為 8 項 , 但 指 標 由 49 增 加 為 110 項 ( 表 2)( 日 本 博 物 館 協 會 ,2008)。 協 會 於 2009<br />

年 進 一 步 提 出 線 上 版 供 博 物 館 進 行 自 我 評 量 , 並 提 供 博 物 館 間 的 相 互 比 較 基 準 。<br />

透 過 個 別 博 物 館 與 整 體 表 現 水 準 中 相 對 位 置 或 不 同 構 面 進 行 比 較 , 個 別 館 舍 可 進<br />

一 步 了 解 自 我 績 效 的 相 對 位 置 與 優 缺 點 3。<br />

3<br />

見 http://www.j-muse.or.jp/jikotenken/index.html<br />

12


館 長 、 館 舍 經 營<br />

A01 館 方 和 設 置 單 位 有 定 期 的 經 常 聯 絡 。<br />

A02 博 物 館 使 命 ( 基 本 理 念 和 設 置 目 的 ) 簡<br />

單 明 瞭 。<br />

A03 博 物 館 使 命 ( 基 本 理 念 和 設 置 目 的 ) 有<br />

在 參 觀 者 的 宣 傳 單 、 網 站 、 宣 傳 文 本 上<br />

公 告 。<br />

A04 館 長 的 職 務 為 全 職 。<br />

A05 館 長 有 人 事 ( 包 括 升 職 的 情 況 下 )、 財<br />

務 、 業 務 等 全 部 經 營 的 權 限 。<br />

A06 有 關 館 的 業 務 和 運 作 , 會 為 了 決 策 而 定<br />

期 招 開 會 議 。<br />

A07 訂 立 館 的 中 長 期 經 營 管 理 目 標 ( 設 置 者<br />

有 認 知 、 了 解 )。<br />

A08 訂 定 年 度 管 理 計 劃 , 以 達 成 經 營 目 標 。<br />

A09 業 務 及 管 理 運 作 方 面 等 , 全 面 實 施 自 我<br />

評 鑑 。<br />

A10 業 務 及 管 理 運 作 方 面 等 , 全 面 實 施 外 部<br />

評 鑑 。<br />

A11 制 定 了 中 長 期 財 務 計 劃 。<br />

A12 自 我 收 入 , 自 我 收 入 的 比 例 , 至 少 已 有<br />

設 定 一 個 目 標 。<br />

A13 館 具 備 活 動 有 關 的 快 速 參 考 條 約 、 法 、<br />

倫 理 規 則 。<br />

A14 透 過 網 路 和 年 度 報 告 目 錄 , 公 開 經 營 業<br />

績 和 實 現 目 標 程 度 , 財 務 等 館 的 運 作 狀<br />

況 。<br />

A15 為 了 提 高 工 作 人 員 士 氣 , 有 設 置 目 標 管<br />

理 、 提 案 制 度 、 獎 勵 制 度 等 自 我 認 證 制<br />

度 。<br />

展 示<br />

C01 制 定 展 示 政 策 和 以 及 展 覽 計 劃 。<br />

C02 定 期 更 新 常 設 展 。<br />

C03 進 行 問 卷 調 查 , 了 解 觀 眾 滿 意 度 。<br />

C04 根 據 展 覽 , 設 立 目 標 觀 眾 人 數 。<br />

C05 有 製 作 、 發 放 ( 銷 售 ) 展 覽 目 錄 及 導 覽 手<br />

冊 指 南 。<br />

C06 已 有 固 定 時 間 由 博 物 館 的 專 業 工 作 人 員<br />

( 學 藝 員 等 ) 做 展 覽 導 覽 解 說 。<br />

C07: 已 有 固 定 時 間 進 行 由 博 物 館 的 義 工 做 展<br />

覽 導 覽 解 說 。<br />

C08: 館 內 介 紹 有 外 國 語 言 標 示 或 針 對 外 國 人<br />

作 詢 問 處 、 導 覽 指 南 。<br />

C09: 發 行 企 劃 展 和 特 展 的 圖 錄 。<br />

C10: 導 入 參 加 體 驗 型 的 展 示 方 式 。<br />

C11: 展 覽 室 有 安 裝 監 視 錄 影 機 與 配 置 監 看 人<br />

員 。<br />

C12: 定 期 檢 查 盤 點 展 品 。<br />

C13: 展 品 的 展 示 環 境 有 做 光 線 、 溫 度 和 濕 度<br />

的 控 制 。<br />

C14: 隨 著 展 示 機 器 的 定 期 檢 查 , 能 夠 針 對 故<br />

障 情 況 迅 速 作 出 適 當 反 應 的 系 統 體 制 。<br />

表 2 日 本 美 術 館 績 效 評 量 指 標<br />

< B> 博 物 館 觀 眾 、 市 民 和 社 區 關 係<br />

B01 博 物 館 設 有 公 共 關 係 計 劃 。<br />

B02 博 物 館 設 有 網 站 , 並 有 適 當 更 新 內 容 的 體<br />

制 。<br />

B03 博 物 館 有 發 行 宣 傳 刊 物 ( 快 訊 等 )。<br />

B04 有 為 了 記 錄 來 館 者 的 狀 態 與 實 際 數 量 實 施<br />

觀 眾 調 查 。<br />

B05 有 設 定 目 標 參 觀 人 數 。<br />

B06 為 了 瞭 解 館 的 利 用 現 狀 和 趨 勢 及 觀 眾 需<br />

求 , 實 施 問 卷 調 查 和 錄 影 裝 置 。<br />

B07 針 對 老 年 人 , 實 施 門 票 價 格 折 扣 ( 包 括 免<br />

費 )。<br />

B08 針 對 身 心 障 礙 者 , 實 施 門 票 價 格 折 扣 ( 包<br />

括 免 費 )。<br />

B09 已 經 成 立 “ 博 物 館 之 友 ”。<br />

B10 已 經 引 入 “ 義 工 制 度 ”。<br />

B11 社 群 、 非 營 利 組 織 等 , 讓 市 民 有 機 會 參 與<br />

館 事 業 的 機 會 。<br />

B12 透 過 “ 博 物 館 協 同 會 議 ” 讓 公 民 參 與 規 劃 博<br />

物 館 的 運 作 。<br />

B13 博 物 館 制 定 與 地 區 合 作 的 計 劃 、 政 策 等 。<br />

B14 和 當 地 的 企 業 和 組 織 ( 企 業 協 會 和 工 商 會<br />

等 ) 合 作 或 贊 助 , 執 行 業 務 。<br />

教 育 推 廣<br />

D01: 教 育 推 廣 活 動 根 據 制 定 的 方 針 政 策 有 計 畫<br />

的 執 行 。<br />

D02: 實 施 問 卷 調 查 , 了 解 教 育 推 廣 活 動 的 參 與<br />

者 滿 意 度 。<br />

D03: 根 據 教 育 推 廣 活 動 , 設 定 目 標 參 與 者 人 數 。<br />

D04: 清 楚 地 設 置 問 題 、 聯 絡 、 協 商 的 窗 口 。<br />

D05: 有 不 用 提 供 到 館 也 可 以 進 行 問 題 協 商 的 系<br />

統 ( 傳 真 、 電 話 、 信 箱 , 網 路 等 )。<br />

D06: 實 施 博 物 館 利 用 方 法 講 座 、 學 藝 員 工 作 體<br />

驗 講 座 、 背 景 導 覽 等 支 援 教 育 推 廣 活 動 。<br />

D07: 設 置 來 館 者 可 使 用 的 圖 書 室 、 訊 息 室 。<br />

D08: 有 聯 外 的 訪 問 活 動 ( 宣 傳 活 動 )。<br />

D09: 有 編 寫 給 學 校 的 計 畫 與 籌 備 的 工 作 人 員 。<br />

D10: 有 提 供 給 學 生 團 體 的 教 育 指 導 計 畫 。<br />

D11: 有 針 對 學 校 教 師 舉 辦 博 物 館 利 用 辦 法 的 研<br />

討 會 和 研 修 會 。<br />

D12: 博 物 館 接 受 實 習 制 度 。<br />

D13: 有 接 受 學 生 實 習 。<br />

D14: 關 於 教 育 推 廣 活 動 有 製 作 紀 錄 。<br />

13


C15: 特 展 與 企 劃 展 等 的 紀 錄 , 有 做 成 報 告 書 。<br />

學 藝 員 、 一 般 職 員<br />

E01: 有 配 置 全 職 學 藝 員 。<br />

E02: 有 採 用 學 藝 員 這 個 專 門 職 位 。<br />

E03: 關 於 學 藝 員 等 有 關 職 員 有 資 格 上 的 要 求 。<br />

E04: 學 藝 員 有 人 員 交 流 和 人 事 變 動 。<br />

E05: 學 藝 員 可 任 命 為 幹 部 ( 館 長 , 副 館 長 ,<br />

部 課 長 )。<br />

E06: 其 他 機 構 舉 辦 的 培 訓 活 動 , 會 派 學 藝 員<br />

前 往 參 加 。<br />

E07: 其 他 協 會 、 機 構 主 辦 的 研 究 會 議 , 鼓 勵<br />

認 同 學 藝 員 參 加 。<br />

E08: 展 覽 和 教 育 推 廣 活 動 , 調 查 研 究 和 保 存<br />

等 學 藝 員 活 動 的 成 果 , 博 物 館 會 發 行 版 物 公<br />

開 。<br />

E09: 除 了 學 藝 系 統 的 職 員 , 也 有 其 他 的 全 職<br />

人 員 。<br />

E10: 也 有 針 對 不 是 學 藝 系 統 的 工 作 人 員 , 實<br />

行 研 修 培 訓 。<br />

資 料 ・ 典 藏<br />

G01: 制 定 典 藏 資 料 收 集 的 方 針 。<br />

G02: 為 了 典 藏 資 料 收 集 遵 守 法 律 , 條 約 規 章<br />

和 道 德 標 準 等 , 策 訂 標 準 。<br />

G03: 典 藏 資 料 的 出 處 來 源 的 正 當 性 與 真 假 ,<br />

執 行 討 論 研 究 會 議 ( 包 含 外 部 專 家 ), 接 受 建 議<br />

來 決 定 購 買 。<br />

G04: 典 藏 資 料 收 集 有 七 成 以 上 有 登 錄 手 冊 。<br />

G05: 收 集 數 據 有 進 行 記 錄 與 其 材 質 。<br />

G06: 收 集 的 資 料 , 能 夠 清 楚 地 看 到 記 錄 的 材<br />

料 。<br />

G07: 有 組 織 計 劃 未 處 理 材 料 。<br />

G08: 典 藏 的 溫 濕 度 及 光 線 等 必 要 資 料 , 有 一<br />

半 以 上 已 經 執 行 管 理 。<br />

G09: 基 於 綜 合 蟲 害 管 理 防 治 ( IPM ) 的 想<br />

法 , 日 常 有 採 取 有 害 細 菌 與 蟲 害 的 預 防 措 施 。<br />

G10: 至 少 對 主 要 的 典 藏 資 料 進 行 定 期 檢 查 典<br />

藏 狀 態 。<br />

G11: 有 執 行 典 藏 資 料 修 復 計 劃 。<br />

G12: 典 藏 資 料 有 七 成 以 上 都 有 整 理 在 典 藏 目<br />

錄 裡 。<br />

G13: 有 公 開 典 藏 目 錄 。<br />

G14: 典 藏 目 錄 七 成 以 上 有 電 腦 數 據 化 。<br />

G15: 有 定 期 適 當 的 更 新 、 追 加 典 藏 資 料 相 關<br />

資 訊 。<br />

G16: 有 借 出 典 藏 資 料 的 認 可 制 度 及 相 關 規 章<br />

手 續 。<br />

4<br />

資 料 來 源 : 日 本 博 物 館 協 會<br />

調 査 研 究<br />

F01: 建 立 研 究 計 劃 等 政 策 方 針 。<br />

F02: 有 調 查 研 究 專 門 的 預 算 。<br />

F03: 有 購 買 設 備 、 設 施 和 專 門 知 識 的 書 籍 雜 誌 ,<br />

準 備 增 進 調 查 研 究 的 環 境 。<br />

F04: 有 根 據 學 藝 系 職 員 的 執 勤 時 間 和 職 務 內 容<br />

說 明 , 努 力 進 行 研 究 。<br />

F05: 關 於 資 料 收 集 以 及 相 關 領 域 學 術 , 正 在 著<br />

手 研 究 。<br />

F06: 著 手 進 行 資 料 的 管 理 、 修 復 、 保 存 、 展 示 ,<br />

教 育 推 廣 的 理 論 和 方 法 , 以 及 博 物 館 的 管 理 等 ,<br />

博 物 館 學 領 域 的 研 究 。<br />

F07: 著 手 進 行 以 促 進 地 方 區 域 的 貢 獻 , 找 出 博<br />

物 館 當 地 的 資 源 、 資 料 的 研 究 。<br />

F08: 調 查 研 究 的 過 程 與 研 究 成 果 , 公 開 報 告 。<br />

F09: 和 其 他 館 與 其 他 研 究 機 構 進 行 共 同 研 究 。<br />

< H> 設 施<br />

H01: 設 施 的 維 修 和 改 善 有 制 定 中 長 期 計 劃 。<br />

H02: 主 要 建 築 有 實 行 最 低 限 度 的 抗 震 措 施 。<br />

H03: 展 覽 室 和 典 藏 庫 有 抗 震 對 策 。<br />

H04: 有 製 作 危 機 管 理 手 冊 。<br />

H05: 執 行 定 期 防 災 安 全 緊 急 救 命 災 害 訓 練 。<br />

H06: 對 於 緊 急 事 故 有 作 保 險 。<br />

H07: 對 於 無 障 礙 設 施 有 作 自 我 評 鑑 確 定 需 要 改<br />

進 的 地 方 。<br />

H08: 有 針 對 導 覽 標 示 等 進 行 改 進 規 劃 。<br />

H09: 有 了 解 來 館 者 動 線 及 注 意 力 情 況 做 調 查 和<br />

改 進 。<br />

H10: 停 車 場 有 對 一 般 遊 客 、 身 心 障 礙 人 士 , 分<br />

別 規 劃 。<br />

H11: 有 設 置 休 息 區 。<br />

H12: 有 設 置 餐 廳 或 是 咖 啡 廳 。<br />

H13: 展 覽 圖 錄 和 導 覽 指 南 、 教 材 等 , 有 直 接 介<br />

紹 、 販 售 。<br />

H14: 館 有 開 發 原 創 商 品 販 售 銷 售 。<br />

H15: 有 根 據 利 用 的 實 際 狀 態 延 長 開 館 時 間 , 或<br />

是 夜 間 開 放 。<br />

H16: 視 必 要 定 期 執 行 接 待 方 面 的 工 作 人 員 培 訓<br />

( 包 括 委 託 業 者 培 訓 )。<br />

H17: 針 對 參 觀 者 的 要 求 與 希 望 作 出 投 訴 程 序 。<br />

心 得<br />

4<br />

見 http://www.j-muse.or.jp/jikotenken/index.html<br />

14


赴 日 研 究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 大 有 斬 獲 。 關 於 日 本 博 物 館 的 評 鑑 制 度 擬 定 、 推<br />

廣 、 執 行 等 各 層 面 , 皆 蒐 集 到 不 少 資 料 可 供 台 灣 建 立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參 考 。 為 求<br />

國 內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順 利 建 立 與 專 業 素 質 , 充 分 提 昇 台 灣 博 物 館 的 國 際 競 爭 實<br />

力 。 博 物 館 評 鑑 人 員 之 專 業 培 訓 及 實 務 訓 練 , 是 目 前 評 鑑 政 策 中 最 為 重 要 的 發 展<br />

方 向 。<br />

但 由 於 我 國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仍 在 發 展 中 , 建 議 多 以 國 家 政 策 主 導 的 公 立 博 物<br />

館 為 發 展 主 軸 , 並 加 強 在 大 學 課 程 內 容 及 培 訓 方 式 導 入 博 物 館 評 鑑 觀 念 , 以 免 造<br />

成 博 物 館 相 關 從 業 人 員 於 日 後 對 博 物 館 制 度 適 應 不 良 等 現 象 。<br />

藉 由 本 次 赴 日 考 察 , 實 地 瞭 解 日 本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與 博 物 館 政 策 發 展 的 特 殊<br />

性 及 營 運 模 式 , 期 待 發 展 規 劃 出 更 為 完 善 、 更 符 合 時 代 需 求 的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br />

並 為 求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之 順 利 推 行 , 亦 與 日 本 博 物 館 協 會 及 相 關 及 專 業 研 究 之 機<br />

構 , 洽 談 未 來 課 程 合 作 之 計 畫 及 相 關 機 制 , 以 求 博 物 館 評 鑑 制 度 順 利 擬 定 及 確 實<br />

推 廣 。<br />

15


Develop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Museums<br />

Yung-Neng Lin<br />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br />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br />

Abstract<br />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public agencies, including national museums, has been<br />

greatly influenced by 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 philosophy. As the NPM<br />

approach has taken hold, many museums have been forced to shift from the traditional<br />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aradigm to an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paradigm,<br />

and to set up appropriat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Ra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br />

on accountability for process, emphasis is now being placed on accountability for<br />

results. Central to this is the requirement to identify desired outcomes. It is the aim of<br />

this study to propose appropriat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adoption by Taiwan`s<br />

national museums. The study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New Public<br />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reviewing the us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museums<br />

in two western countries. It goes on to suggest a rang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at<br />

might be used by DoE and CCA sponsored museums.<br />

Keywords: New Public Management, national museum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br />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aiwan<br />

16


What gets measured gets done.<br />

Osborne & Gaebler, 1992: 146<br />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using objective indicators is a way of defining and monitoring<br />

the performance of an organisation on a regular basis. It is very common in profit-making<br />

sectors and some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where it is seen as a way of identifying<br />

potential problem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has not yet been adopted by the museum<br />

sector in Taiwan, though it has been debated for the last decade.<br />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reviews the<br />

experience of museums in two western countries wher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has<br />

been enacted in the museum sector. The ultimate aim is to identify performance<br />

indicators suitable for use in Taiwan’s national museums.<br />

1. The influence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br />

The measurement of performance in public agencies has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New<br />

Public Management (NPM) philosophy. NPM is an umbrella term covering the wave of<br />

public sector reforms which have been instituted since the late 1970s. It is a new<br />

paradigm for public management, aimed at fostering a more market- and<br />

performance-oriented approach in a less centralised public sector. Under NPM, agencies<br />

have been encouraged to shift from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aradigm<br />

to an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paradigm (Osborne and Gaebler, 1992); and it has<br />

been widely used by governments to reduce unnecessary bureaucracy and to modernise<br />

the public sector. Some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NPM in terms of performance<br />

measurement are:<br />

the introduction of quasi market mechanisms;<br />

emphasis on the provision of high-quality services;<br />

the introduction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br />

the advocating of managerial autonomy, particularly by reducing central<br />

agency control (Borins, 2002; Pollitt, 1995)<br />

Governments in a number of countries have used NPM to reform public management and<br />

introduce new legislation. These include the US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br />

Results Act (GPRA) of 1993), Canada (the Expenditure Management System), the UK<br />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itiative), New Zealand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br />

Australia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ct, 1994) and Sweden (the Three-year Guidelines).<br />

The NPM has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museum sector; many national museums, such<br />

as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in the US, all national museums in the UK, the Louvre<br />

Museum in France, New Zealand`s Te Papa Tongarewa Museum and the Australian<br />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have been forced to introduc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br />

systems and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Taiwan, however, although performance<br />

measurement in museums has been under discussion for the last decade, it has never been<br />

17


put into action.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NPM-led management reforms and their<br />

influence on the museum sectors in the US and UK as the first step to developing<br />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aiwan’s national museums.<br />

The case in the US<br />

The US Congress enacted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GPRA) in 1993.<br />

The act underpinned the most significant reform of US federal agencies in decades 5 .<br />

The legislation was launched in response to the view within the US Congress that waste<br />

and inefficiency in federal agencies was undermining the confidence of the public; that<br />

federal agencies had failed to improve programm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and that<br />

policymaking and spending oversight committees were handicapped by having<br />

inadequate information about programme performance and results.<br />

Under GPRA, federal agencies have been mandated to become results-oriented. They are<br />

now required to develop long-term strategic plans, annual performance plans and to<br />

publish an annual performance report. Strategic plans should define the agency`s goals<br />

and objectives for their various programmes, they should cover a period of not less than 5<br />

years from the current fiscal year, and they should be updated at least every 3 years.<br />

Federal agencies are also required to prepare an annual performance plan covering each<br />

programme activity set forth in the budget. The annual performance plan should establish<br />

performance goals to define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to be achieved. Such goals should<br />

be objective, quantifiable, and measurable. Moreover,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hould be<br />

developed in order to assess the outputs, service levels, and outcomes of each programme<br />

activity.<br />

All federal agencies must submit an annual performance report summarising programme<br />

performance for the previous fiscal year. This report must set out the performance<br />

indicators established in the annual performance plan and describe the level of<br />

performance achieved compared with the performance goals.<br />

Under GPRA, the focus has shifted from accountability for process to accountability for<br />

results. There is therefore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need to identify desired outcomes, and<br />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outputs (what a programme actually does) and outcomes (the<br />

results it produces).<br />

For museums, only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SI) is required to produce such reports.<br />

The SI’s strategic and annual performance plans are based on 4 strategic goals:<br />

increased public engagement, strengthened research, enhanced management excellence,<br />

and financial strength; a further 9 programme goals have been set out within these<br />

strategic goals. This framework has enabled the SI to establish 46 key performance<br />

indicators relating dollars budgeted and results achieved (Table 1). According to the SI<br />

5 Government Performance Results Act of 1993, see<br />

http://www.whitehouse.gov/omb/mgmt-gpra/gplaw2m.html<br />

18


annual performance plan, i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integrating performance<br />

indicators throughout the institution to track program results and incorporating linked<br />

performance metrics in individual performance plans’ 6 .<br />

Table 1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USA<br />

Dimensions<br />

Increased<br />

Public<br />

Engagement:<br />

Diffusion of<br />

Knowledge<br />

Strengthened<br />

Research:<br />

Increase of<br />

Knowledge<br />

Enhanced<br />

Management<br />

Excellence<br />

1.1 Education<br />

1.2 Other Public<br />

Programmes<br />

2.1 Exhibitions<br />

3.1 Collections<br />

4.1 Smithsonian<br />

Science Research<br />

4.2 Art, History,<br />

and Cultural<br />

Studies Research<br />

5.1 Facilities<br />

Capital<br />

Performance Indicators<br />

Number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vailable on Smithsonian<br />

Education.org<br />

Number of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Smithsonian education<br />

programmes<br />

Number of physical visits to SI museums and the National Zoo<br />

Number of visitors to Smithsonian (SITES) travelling<br />

exhibitions<br />

Number of SI website visitor sessions<br />

Number of Smithsonian Affiliates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br />

Number of Smithsonian (SITES) travelling exhibitions and<br />

geographic distribution<br />

Average percentage of surveyed audiences rating their<br />

experience in SIexhibitions as “superior” or“excelent” on a<br />

scale of poor-fair-good-excellent-superior<br />

Number of collecting units meeting goals for current<br />

policies/plans of four types: collections management policy;<br />

collections plan; cyclical inventory plan; and digitization plan<br />

Number of collection objects/specimensdocumented in units’<br />

electronic collections information systems (CIS)<br />

Total number of collection objects/specimens available in<br />

electronic form to the public<br />

Dollar amount of external grants and contract awards<br />

Number of awards for Smithsonian- and Unit-funded science<br />

fellowships<br />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high impact journals resulting from<br />

science research<br />

Number of scholarly research outputs: (1) print publications and<br />

(2) electronic publications<br />

Percentage of available capital funds obligated compared to<br />

funds available<br />

Number of major capital projects meeting milestones<br />

Percentage of revitalization projects designed to 35% prior to<br />

request for construction funding<br />

Percentage of major projects completed within budget compared<br />

to initial government estimate at construction start<br />

Progress in improving average Facility Condition Index (FCI) of<br />

SI facilities<br />

Number of major projects whose change from the 35% design<br />

cost estimate to final project completion cost is within ±15%<br />

per industry standards<br />

6 See http://www.si.edu/about/documents/2010PerfPlan_to_OMB.pdf<br />

19


Financial<br />

Strength<br />

5.2 Facilities<br />

Maintenance<br />

5.3 Facilities<br />

Operations<br />

6.1 Security<br />

6.2 Safety<br />

7.1 Information<br />

Technology<br />

8.1 Performance<br />

Management<br />

8.2 Human<br />

Resources<br />

Management and<br />

Diversity<br />

8.3 Financial<br />

Management<br />

8.4 Public and<br />

Government<br />

Affairs<br />

8.5 Procurement<br />

and Contracting<br />

9.1 Development<br />

9.2 Smithsonian<br />

Enterprises and<br />

Unit Business<br />

Activities<br />

9.3 Investment<br />

Management<br />

Sourc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2008<br />

Planned maintenance costs as percentage of total annual<br />

maintenance costs<br />

Systems meet reliability targets<br />

Improve level of cleanliness from Moderate Dinginess (level 4)<br />

to Orderly Tidiness (level 2) on APPA scale<br />

Percentage of customer work orders that are completed within<br />

120 days<br />

Security system upgrade and anti-terrorism protection projects<br />

meeting milestones<br />

Crime rate (per million visitors) and intentional loss/damage to<br />

collections<br />

Percentage of incoming background checks completed:<br />

employees, interns, volunteers, and contractors.<br />

Achieve a Zero Injurygoal by reducing the SI’s totalrecordable<br />

injury rate (TRIR) as part of the Presidential<br />

SHARE Initiative<br />

Network Availability<br />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quality and timeliness of IT services<br />

Cost reduction for voice services -- VoIP Telephony<br />

Percentage of SI senior level (SL) and non-senior level<br />

employees whose performance plans link to SI strategic plan<br />

goals/objectives<br />

Completion rate for senior-level (SL) and non-senior level<br />

performance appraisals<br />

Workdays to complete recruitment action against OPM 45 Day<br />

Hiring Model<br />

Percentage of employees who are satisfied with working at the<br />

Smithsonian on annual employee survey<br />

Percentage of minorities in the Smithsonian workforce<br />

Percentage of minorities in the Smithsonian workforce in grades<br />

13 to 15<br />

Percentage of women andminorities in the Institution’s<br />

executive ranks<br />

Business days after month-end to close out activities<br />

Business days to process unit service requests<br />

Enhance the reputation of the Smithsonian by maintaining good<br />

relations with the news media and with federal, state, and local<br />

governments.<br />

Modernize and streamline the Institution’s acquisitions<br />

management operations.<br />

Total dollar amount of (1) voluntary support (gifts) and (2)<br />

non-government grants and contracts to Smithsonian<br />

Dollar amount of SE net gain<br />

Dollar value of the Endowment portfolio<br />

The case in the UK<br />

20


The NPM philosophy actually grew out of public sector reform in the UK. The<br />

development of this public sector reform can be separated into two phases: 1979 to 1988,<br />

and 1988 to date.<br />

When Margaret Thatcher came to power in 1979, she pointed Sir Derek Rayner as her<br />

adviser. Rayner launched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itiative (FMI) in 1982 with the<br />

aim of promoting better manag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 At this stage, the core targets<br />

were to cut costs and achieve greater transparenc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rder to<br />

improve efficiency.<br />

The Next Steps programme was announced in 1988, in Thatcher`s second term. It aimed<br />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ing, value-for-money and managerial trends which began with the<br />

FMI. The Next Steps programme introduced quasi-market-type mechanisms, increasing<br />

the emphasis on service quality and the decentralisation of management authority (Greer,<br />

1994).<br />

In 1997 the National Audit Office (NAO) set up the Value for Money framework, which<br />

presented a series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which might be used to measure economy,<br />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The NAO continues to encourage public sector agencies to<br />

use its indicators as part of their value for money improvement programmes, and to<br />

incorporate the indicators in tools for benchmarking corporate service performance and<br />

sharing best practice.<br />

Currently, all national museums are requi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br />

Sport (DCMS) to report annually on their performance in regard to 23 performance<br />

indicators as a condition of funding. These indicators cover categories including visit<br />

numbers, educational programmes, website visits, loan venues, collection care, access to<br />

collections, income and sick absence. It can be seen from Table 2 that the performance<br />

indicators are skewed to the audience dimension.<br />

There are 6 core targets: 5 involve promoting access to collections and 1 is geared<br />

towards income generation.<br />

Total number of visits to the museum<br />

Number of visits by children aged 15 and under<br />

Number of visits by adults aged 16 and over from lower socio-economic groups<br />

Number of children aged 15 and under in organised educational programmes<br />

Number of visits to the museum website<br />

Net income from trading (including corporate hire)<br />

In principle, 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use some of the DCM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br />

generate benchmarks to enable the comparison of data, although this was not the<br />

DCMS`s original intention.<br />

Table 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Museums in the UK<br />

Dimensions<br />

Performance Indicators<br />

21


Visit Numbers<br />

Educational<br />

Programmes<br />

Website Visits<br />

Loan Venues<br />

Collection Care<br />

Access to<br />

Collections<br />

Income<br />

Sick Absence<br />

Source: Cowell, 2007<br />

Total number of visits to the Museum (excluding virtual visits)<br />

Number of adult visits<br />

Number of visits by children aged 15 and under<br />

Number of visits by over 60s<br />

Number of overseas visits<br />

Number of repeat visits<br />

Percentage of UK visitors from ethnic minorities<br />

Percentage of UK adult visitors aged 16 or over from NS-SEC groups 5–8<br />

Number of visits by UK adults aged 16 and over from lower socio-economic groups<br />

(NS-SEC groups 5–8)<br />

Percentage of visitors who thought the museum overall was good/very good<br />

Number of learners in on- and off-site organised educational sessions<br />

Number of children in on- and off-site organised educational sessions<br />

Number of unique website visits<br />

Number of UK and overseas loan venues<br />

Percentage of collection stored in correc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br />

Percentage of collection internet accessible<br />

Percentage of time open<br />

Grant-in-aid per visit<br />

Grant-in-aid per user<br />

Revenue generated from sponsorship and donations per visitor (average)<br />

Non grant income per visitor (average)<br />

Net income from trading (including corporate hire)<br />

Average days lost sick per employee excluding long term sickness (average)<br />

2. Develop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museums<br />

Develop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museums is never easy: several issues<br />

need to be considered.<br />

Micro and macro performance indicators<br />

When develop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distinction needs to be made between micro<br />

and macro performance indicators. Micro indicators are generally designed to measure<br />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museums, and need to reflect every aspect of museum<br />

management if they are to provide adequate information for managers. Micro indicators<br />

are widely used for planning and control purposes.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uses these<br />

kinds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br />

On the other hand, macro indicators refer to the entire museum sector. This kind of<br />

information allows professionals to see trends across the sector and to compare individual<br />

museums.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he UK national museums are good examples<br />

of macro-level indicators. However, the NPM philosophy supports decentralisation and<br />

increased managerial autonomy, particularly by reducing central agency control. As<br />

greater managerial autonomy is given to individual museums to meet their own goals,<br />

macro-level indicators will be of most interest to those at the policy-making level. Thus,<br />

it needs to be focused on few key indicators only (Borins, 2002; Poister, 2003; Pollitt,<br />

22


1995). When develop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professionals need to ask two vital<br />

questions: what do they want to measure, and which methodology is most appropriate<br />

What to measure<br />

The National Audit Office in the UK proposes measurement of the three Es: economy,<br />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NAO, 1997). Gilhespy (1999) suggests another E–equity–<br />

should also be evaluated.<br />

Economy is solely concerned with minimising the cost of resources used and is achieved<br />

when inputs are acquired at minimum expense. However, if output is not also taken into<br />

account, this minimum outlay may turn out to be a false economy. A better way to<br />

measure economy is the degree to which input cost is minimised for a given output.<br />

However, this is very close to the definition of efficiency (Gratton and Taylor, 1992).<br />

Effectiveness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nded and actual results<br />

of public spending. It is the extent to which objectives have been achieved and the<br />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nded impacts and actual impacts of an activity.<br />

Efficiency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tputs, in terms of goods, services or other results,<br />

and the resources used to produce them. An efficient activity maximises output for a<br />

given input, or minimises input for a given output and, in so doing, pays due regard to<br />

appropriate quality.<br />

Equity refers to the accessibility of museums. It has two dimensions: social and regional.<br />

The social dimension refer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accessibility among different<br />

socio-economic groups; and the regional dimension describes the museum`s accessibility<br />

within the region in which it is located.<br />

Which methodology is to be utilised<br />

Performance indicators give empirical data represen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museum,<br />

which can be compared over time or with other museums. They are financial and<br />

non-financial measures utilised to help museums define and evaluate how successful they<br />

ar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s a means to measure, monitor, evaluate and improve<br />

performance, provide an indication of how well museums are doing in achieving their<br />

desired outcomes or objectives.<br />

The most meaningfu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derived from the museum’s mission,<br />

goals and objectives (Poister, 2003). Typicall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expressed as<br />

ratios, expressing the relation of one figure to another figure or to some resource of the<br />

museum. Thes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performance and may be helpful to management<br />

23


in decision-making and policy-forming. A ratio (for example subsidy per visit or visits<br />

per square metre of exhibition space) provides a quick and simple means of comparing<br />

the performance of museums whose scale of operations may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br />

such cases, direct comparisons may be misleading; for example, comparing absolute<br />

levels of subsidy is less useful than comparing subsidy per visit, and the latter<br />

standardises the comparison. Thus, ratios are often us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point for<br />

comparisons.<br />

Although ratios can be used to examine different aspects of performance and are widely<br />

used for planning and control purposes in profit making organisations, this is still<br />

uncommon inTaiwan’s museum sector.<br />

3. Develop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museums in Taiwan<br />

In Taiwan, national museums are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br />

(DoE) and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CCA). The only performance measurement<br />

system to have been put forward so far is that developed by the DoE.<br />

The DoE has now recognised the importance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started to<br />

develop a system for the national museums under its control. The first draft was<br />

completed in 2005. In thi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3 core dimensions cover<br />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core and basic functions, and innovation. There are 10<br />

programme goals within the core dimensions (Table 3) and 69 qualitative performance<br />

indicators. Because th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to rank national<br />

museums from the best to the worst, it has been criticised fiercely by museum<br />

professionals and researchers, and it has not yet been put into practice. The following<br />

objections have been raised:<br />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not well designed;<br />

it misuses micro indicators as macro ones, thus violating the principle of the<br />

decentralisation of management authority;<br />

there is no provision for an independent review panel to monitor assessment;<br />

it lacks objectivity because performance is decided by only a few reviewers; and<br />

thi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is limited to the DoE’s national museums<br />

only. It does not apply to the CCA’s national museums.<br />

Table 3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Museums in Taiwan (DoE)<br />

Dimensions<br />

Programme Goals<br />

Efficiency of administration<br />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and facilities management<br />

and Customer service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br />

Management Use of social resources<br />

Core and<br />

Basic Function<br />

Organisation reform<br />

Collection management<br />

Exhibitions<br />

24


Innovation<br />

Educational programmes<br />

Research<br />

Innovation<br />

Proposed new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museums<br />

Having examine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used by national museums in the US and UK,<br />

and those drawn up by the DoE in Taiwan, the follow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br />

proposed for use in Taiwan`s national museums. The macro performance indicators may<br />

apply to both DoE and CCA sponsored museums.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proposed<br />

in this paper fall into six dimensions: audience, website visits, educational programmes,<br />

access to collections, international projects, and financial. There are indicators<br />

representing economy,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equity dimensions (Table 4). More<br />

generally, they may be used to reveal trends and meet the obligation of public<br />

accountability.<br />

Table 4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Museums in Taiwan (proposed)<br />

Dimensions<br />

Performance Indicators<br />

Number of visits to the museum<br />

Number of visits per square metre (exhibition space only)<br />

Percentage of repeat visits<br />

Percentage of visits by local residents<br />

Percentage of overseas visits<br />

Audience<br />

Percentage of visits by children aged 14 and under<br />

Percentage of visits by adults aged 15 and over from the lowest of the five personal<br />

income levels<br />

Percentage of visits from ethnic groups (indigenous people)<br />

Percentage of visitors who thought the museum overall was good/very good<br />

Website<br />

Number of website visits<br />

Visits<br />

Educational Number of children in on- and off-site organised educational sessions<br />

Programmes Percentage of education staff in total staff<br />

Access to<br />

Percentage of collection internet accessible<br />

Collections<br />

International<br />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xhibitions<br />

Projects<br />

Subsidy per visit<br />

Financial<br />

Percentage of subsidy in total revenue<br />

4. Limitations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br />

Although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fer a quick and useful way of analysing the<br />

performance and relative position of museums, they do have limitations.<br />

Firstl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require a basis for comparison in order to be useful.<br />

However, no two museums are exactly the same, and the great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br />

the museums being compared, the more limited is the effectiveness of performance<br />

indicator analysis.<br />

25


Secondly, it should be remembered that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largely based on<br />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s conducted in museums. The resultant analysis is<br />

therefore dependent on the quality of these survey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will inherit<br />

the limitation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on which they are based.<br />

Finally, it is vital not to rely exclusively on performance indicators. When comparing two<br />

museum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may be used to evaluate their relative performance and<br />

position, but this will only tell part of the story.<br />

26


References<br />

Borins, S. (2002) New Public Management, North American style. In McLaughlin, K.,<br />

Osborne, S.P. and Ferlie, E. (eds.)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Current Trends and<br />

Future Prospects. New York: Routledge.<br />

Gilhespy, I. (1999)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cultural organizations: A model.<b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2(1), 38-52.<br />

Gratton, C. and Taylor, P. (1992) Economics of Leisure Services Management. 2nd ed.<br />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br />

Greer, P. (1994) Transforming Central Government: The Next Steps Initiative.<br />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br />

National Audit Office (1997) Value for Money Handbook: A guide for building quality<br />

into VFM examinations. London: National Audit Office.<br />

Osborne, D. and Gaebler, T. (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br />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MA: Addison-Wesley.<br />

Poister, T.H. (2003) Measuring Performance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an<br />

Francisco: Jossey-Bass.<br />

Pollitt, C. (1995) Justification by works or by faith: Evaluating the New Public<br />

Management. Evaluation, 1(2), 133-154.<br />

27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