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2015 Views

國內外術會議 - 漢學研究中心

國內外術會議 - 漢學研究中心

國內外術會議 - 漢學研究中心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A<br />

BIBLID 0253-2875(2006)25:4<br />

pp.59-94<br />

會 議 報 導<br />

國 內 外 ㈻ 術 會 議<br />

2006 年 7 月<br />

四 川 學 者 的 經 學 研 究 第 一 次 學 術 研 討 會<br />

海 峽 兩 岸 「 孫 中 山 與 社 會 和 諧 」 學 術 研 討 會<br />

第 五 屆 中 文 電 化 教 學 國 際 研 討 會<br />

中 國 詩 學 學 術 研 討 會<br />

重 寫 文 化 : 歐 洲 的 臺 灣 學 觀 點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2006 年 8 月<br />

「 周 邊 」 與 「 中 心 」: 殷 墟 時 期 安 陽 及 安 陽 以 外 地<br />

區 的 考 古 發 現 與 研 究 學 術 研 討 會<br />

─ 世 紀 中 國 北 方 社 會 ‧ 民 族 ‧ 邊 疆 國 際 學 術 研<br />

討 會<br />

經 典 傳 統 和 現 代 的 交 會 ── 現 代 生 活 中 經 典 運 用 國<br />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中 山 人 文 思 想 與 中 小 學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宋 代 文 化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首 屆 東 亞 經 典 詮 釋 中 的 語 文 分 析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第 四 屆 臺 灣 總 督 府 檔 案 學 術 研 討 會<br />

第 八 屆 兩 岸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西 學 與 清 代 文 化 國 際 研 討 會<br />

第 十 屆 海 洋 史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年 代 的 中 國 國 際 學 術 討 論 會<br />

第 屆 歐 洲 漢 學 學 會 雙 年 會<br />

2006 年 9 月<br />

唐 宋 社 會 變 遷 討 論 會<br />

轉 型 期 的 敦 煌 學 ── 繼 承 與 發 展 敦 煌 學 國 際 學 術 研<br />

討 會<br />

李 友 邦 先 生 與 國 民 革 命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藝 術 管 理 研 討 會<br />

( 第 三 屆 ) 臺 灣 羅 馬 字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日 臺 灣 文 學 研 究 者 交 流 會 議<br />

屈 萬 里 先 生 百 歲 誕 辰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第 屆 國 際 漢 藏 語 學 術 研 討 會 (<br />

)<br />

廣 東 道 觀 歷 史 研 討 會<br />

宗 教 、 文 學 與 人 生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圖 書 館 館 藏 資 源 建 設 研 討 會 ── 海 峽 兩 岸 圖 書 館 交<br />

流 研 討 會<br />

第 一 屆 古 文 字 與 古 代 史 學 術 討 論 會<br />

記 憶 與 書 寫 : 中 國 現 當 代 文 學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第 一 屆 巴 利 學 與 佛 教 學 術 研 討 會<br />

第 一 屆 白 沙 歷 史 地 理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舊 社 與 新 民 族 自 治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典 範 與 創 意 學 術 研 討 會<br />

高 雄 傳 統 藝 術 研 討 會<br />

大 河 小 說 家 作 品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女 性 文 學 學 術 研 討 會<br />

2006 年 10 月<br />

第 二 屆 「 客 家 祭 典 與 文 化 」 苗 栗 學 學 術 研 討 會<br />

曉 雲 法 師 思 想 行 誼 研 討 會 暨 第 屆 國 際 佛 教 教 育<br />

文 化 研 討 會<br />

年 臺 灣 密 宗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年 漢 學 研 究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說 故 事 : 敘 事 者 ‧ 序 列 ‧ 場 域 國 際 研 討 會<br />

全 國 聲 韻 學 教 師 教 學 研 討 會 暨 工 作 坊<br />

年 華 人 民 間 信 仰 國 際 學 術 會 議 ── 關 公 信 仰<br />

與 現 代 社 會<br />

年 臺 灣 華 語 文 教 學 年 會 暨 研 討 會<br />

第 一 屆 臺 灣 客 家 研 究 國 際 研 討 會<br />

2006 年 11 月<br />

第 一 屆 道 教 仙 道 文 化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苦 悶 與 蛻 變 : 、 年 代 臺 灣 文 學 與 思 潮 國 際 學<br />

術 研 討 會<br />

東 西 方 哲 學 之 概 念 比 較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年 臺 灣 ‧ 日 本 ‧ 韓 國 哲 學 國 際 學 術 會 議<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四 川 學 者 的 經 學 研 究 第 一 次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7.14<br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所 主 辦<br />

陳 致 晚 清 四 川 的 科 舉 世 家 與 經 學 傳 統<br />

許 振 興 經 學 與 世 變 ── 晚 清 四 川 尊 經 書 院 的 見 證<br />

盧 鳴 東 劉 沅 禮 學 中 的 儒 道 關 係<br />

曾 聖 益 以 理 明 禮 : 劉 沅 《 三 禮 恆 解 》 之 理 學 政 教 思 想<br />

( 鄭 秀 卿 )<br />

海 峽 兩 岸 「 孫 中 山 與 社 會 和 諧 」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廣 西 桂 林 ‧ 2006.7.15<br />

國 立 國 父 紀 念 館 、 民 革 廣 西 孫 中 山 研 究 會 主 辦<br />

陳 順 珍 文 化 參 與 分 享 ── 謝 康 教 授 的 歷 史 比 較 研 究<br />

觀 點<br />

壽 思 華 從 孫 中 山 振 興 實 業 到 基 本 實 現 工 業 化<br />

劉 阿 榮 「 和 諧 社 會 」 的 向 度 與 路 徑 :「 國 家 / 社<br />

會 」 的 觀 點<br />

譚 肇 毅 孫 中 山 北 伐 在 桂 林<br />

黃 城 孫 中 山 互 助 思 想 與 和 諧 安 定 社 會 體 系 的 營 造<br />

廖 有 為 做 好 公 僕 回 報 社 會<br />

李 酉 潭 孫 中 山 先 生 平 等 精 義 之 分 析<br />

周 群 弘 揚 孫 中 山 民 生 史 觀 精 華 ── 建 設 社 會 主 義<br />

和 諧 小 康 社 會<br />

唐 彥 博 從 中 山 先 生 和 諧 社 會 思 想 探 討 中 國 和 諧 社 會<br />

之 建 構<br />

莫 小 莎 孫 中 山 區 域 經 濟 協 調 發 展 思 想 對 北 部 灣 經 濟<br />

區 開 發 的 啟 迪<br />

張 月 娟 從 「 中 山 人 文 思 想 」 探 索 校 園 霸 凌 現 象 的 解<br />

決 之 道<br />

黎 琳 孫 文 學 說 的 當 代 意 義<br />

鍾 文 博 孫 中 山 民 族 思 想 與 社 會 和 諧 的 實 踐<br />

潘 小 玉 論 孫 中 山 法 治 思 想<br />

林 國 章 從 文 化 復 興 到 振 興 文 化 產 業 ── 孫 中 山 大 同<br />

思 想 在 臺 灣 的 實 踐 舉 例<br />

孫 俊 傑 孫 中 山 的 民 主 憲 政 思 想 與 「 訓 政 」 時 期 的 國<br />

民 黨 政 治<br />

劉 碧 蓉<br />

馬 銘 德<br />

日 據 時 代 的 臺 灣 政 商 關 係 研 究 ── 以 臺 灣 鴉<br />

片 為 例<br />

孫 中 山 、 張 作 霖 同 盟 與 莫 斯 科 的 關 係<br />

( 劉 碧 蓉 )<br />

第 五 屆 中 文 電 化 教 學 國 際 研 討 會<br />

香 港 ‧ 2006.7.19-22<br />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主 辦 ,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中 文 、 翻 譯 及 語<br />

言 學 系 承 辦<br />

呂 必 松 二 合 的 生 成 機 制 和 組 合 漢 語<br />

陳 珊 珊 日 本 明 治 時 代 中 國 語 教 科 書 和 常 用 詞 研 究<br />

Grace Wu 電 子 郵 件 在 中 文 教 學 的 應 用<br />

陳 姮 良 數 位 學 習 科 技 在 華 語 文 教 育 上 的 實 施 與 應 用<br />

Henry Rua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ies: Incorporating<br />

Different Approaches into the Teaching of<br />

Chinese Language<br />

甘 瑞 瑗 「 國 別 化 」 的 漢 語 教 材 編 撰 的 幾 點 思 考 : 以<br />

韓 國 為 例<br />

陳 菊 詠 多 媒 體 和 網 路 技 術 環 境 下 的 對 外 漢 語 課 堂 教<br />

學 ── 華 東 師 範 大 學 應 用 多 媒 體 和 網 路 技 術<br />

進 行 對 外 漢 語 課 堂 教 學 的 實 踐 和 體 驗<br />

甯 夷 淺 談 電 腦 在 漢 語 教 學 中 的 作 用<br />

傅 由 注 意 規 律 在 多 媒 體 視 聽 教 學 中 的 運 用<br />

沈 葒 教 學 初<br />

胡 京 坪 多 媒 體 技 術 在 華 文 教 學 中 的 應 用 與 反 思<br />

鄭 錦 全 從 數 位 典 藏 到 數 位 學 習<br />

張 猛 漢 語 現 代 遠 端 教 育 的 理 論 和 應 用<br />

賈 益 民 、 熊 玉 珍 中 文 多 媒 體 教 材 研 製 策 略 ──《 中<br />

文 》 多 媒 體 光 碟 和 《 網 上 學 中 文 》 的 設 計 、<br />

開 發 和 應 用 研 究<br />

趙 雪 梅 數 位 化 漢 語 教 學 模 式 淺 析<br />

蔣 以 亮 現 代 教 育 技 術 與 中 級 口 語 教 學 模 式 初 探<br />

李 白 堅 小 學 作 文 教 學 中 的 多 媒 體 應 用<br />

李 艾 多 媒 體 技 術 在 海 外 漢 語 教 學 中 的 實 踐 與 啟 示<br />

吳 惠 萍 數 位 化 遊 戲 評 量 融 入 兒 童 華 語 文 教 學<br />

劉 愛 菊 、 許 潔 萍 基 於 學 習 心 理 過 程 的 漢 語 單 字 音 聲 調<br />

數 位 化 教 學 設 計<br />

陳 群 秀 一 個 現 代 漢 語 語 義 知 識 庫 平 臺 的 建 造 和 應 用<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魯 洲 、 張 綺 翼 淺 談 高 級 漢 語 視 聽 說 課 程 的 教 學 模 式<br />

陳 淑 貞 、 謝 家 浩 縱 橫 輸 入 法 與 對 外 漢 語 教 學<br />

馬 春 林 淺 談 多 媒 體 技 術 在 文 化 知 識 課 中 的 應 用<br />

陳 衛 恒 、 曾 光 平 面 向 漢 語 文 教 學 現 代 化 的 形 音 輸 入 法<br />

宋 雲 多 媒 體 技 術 在 中 文 教 學 中 的 應 用<br />

靳 光 瑾 、 陳 曉 漢 字 屬 性 資 料 庫 建 設<br />

王 曉 淩 以 中 國 經 典 動 畫 片 為 教 學 資 源 的 中 級 視 聽 說<br />

課 程<br />

亢 世 勇 、 劉 海 潤 、 李 衍 妮 中 小 學 生 語 言 偏 誤 語 料 庫<br />

的 應 用<br />

肖 莉 全 球 化 背 景 下 對 外 漢 語 多 媒 體 強 化 教 學 模 式<br />

初 探<br />

劉 春 梅 關 於 建 設 用 於 CCAI 的 中 華 文 化 多 媒 體 素 材 庫<br />

的 構 想<br />

徐 品 香 多 媒 體 網 路 技 術 在 對 外 漢 語 閱 讀 教 學 中 的 應 用<br />

石 定 栩 、 張 小 衡 、 盛 玉 麒 、 王 棟 、 郝 俊 強 繁 體 版 中<br />

文 教 學 資 源 庫 的 理 論 與 實 踐<br />

許 宏 鑒 、 蘇 芸 多 媒 體 輔 助 對 外 漢 字 課 堂 教 學 研 究<br />

史 豔 嵐 基 於 主 流 報 紙 動 態 流 通 語 料 庫 的 對 外 漢 語 報<br />

刊 新 聞 資 源 庫 初 步 建 設<br />

Emile Kroeger, Sun Maosong A Chinese Character Lookup<br />

System Based on Morphological Similarity<br />

張 寶 林 「HSK 動 態 作 文 語 料 庫 」 的 標 注 問 題<br />

吳 文 超 、 吳 燕 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Criteria for<br />

Success in Implementing a Web-based Language<br />

Education Platform<br />

張 若 瑩 基 於 現 代 教 育 技 術 的 對 外 漢 語 教 學 QA 系 統 資<br />

源 庫 建 設<br />

張 小 衡 An Authoring Tool for Web-Based Multiple-<br />

Choice Ques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anguage<br />

Learning<br />

上<br />

Jing Wang A Study of the Use of Online Collaborative<br />

Critiquing Method in Improving Chinese Writing<br />

程 佳 網 漢 語 初 級 語 音 教 學 課 件 開 發 與 應 用 研 究<br />

梁 志 華 中 文 網 路 教 學 的 開 發 與 嘗 試<br />

馮 錫 煒 、 賈 傳 熒 、 楊 家 軒 Web 方 式 漢 語 教 學 資 源 的<br />

交 流 與 共 用<br />

唐 燕 兒 東 南 亞 漢 語 教 師 遠 端 教 育 教 與 學 模 式 及 媒 體<br />

選 擇 探 索<br />

李 斌 開 放 、 共 用 、 協 作 、 成 長 ── 利 用 P2P 技 術<br />

構 築 互 聯 網 漢 語 教 學 資 源 平 臺<br />

謝 天 蔚 博 客 、 維 基 、 網 播 與 中 文 教 學<br />

趙 冬 梅 網 路 輔 助 漢 語 課 堂 教 學 的 實 踐 與 評 價<br />

藺 蓀 綜 合 型 電 腦 輔 助 實 用 文 學 習 系 統<br />

周 曉 軍 對 外 漢 語 遠 端 教 學 場 景 設 計 與 VRML 實 現<br />

劉 長 征 ESP、CSP 與 面 向 大 企 業 的 對 外 漢 語 教 學<br />

Ping Ping Zhu Lincoln An Experiment in a Blended<br />

Model of L2 Chinese Reading Classes<br />

劉 松 、 砂 岡 和 子 、 浦 野 義 賴 具 備 誤 用 資 料 統 計 功 能<br />

的 WEB 中 文 作 文 批 改 支 援 系 統<br />

季 瑾 基 於 語 料 庫 的 商 務 漢 語 詞 語 表 及 等 級 大 綱 構<br />

建 的 嘗 試 與 思 考<br />

馬 姝 婷 、 宋 繼 華 國 內 外 對 外 漢 語 教 學 網 站 分 析<br />

劉 曉 海 數 位 化 對 外 漢 語 教 學 學 習 者 評 價 系 統 研 究<br />

汪 業 宏 、 徐 娟 遠 端 對 外 漢 語 教 學 學 習 支 援 服 務 評 價 系<br />

統 指 標 體 系<br />

呂 軍 基 於 語 音 識 別 的 漢 語 發 音 自 動 評 分 系 統 的 設<br />

計 與 實 現<br />

王 添 淼 語 言 教 學 中 網 路 協 作 學 習 評 價 研 究<br />

齊 忠 琪 論 網 路 環 境 下 漢 語 水 平 自 我 測 試 系 統 的 構 建<br />

徐 娟 、 劉 曉 海 對 外 漢 語 教 學 網 路 課 件 學 習 目 標 的 編 寫<br />

董 政 、 徐 娟 遠 端 對 外 漢 語 教 學 支 撐 平 臺 評 價 指 標 體 系<br />

楊 翼 基 於 課 件 的 中 級 漢 語 綜 合 課 的 教 學 結 構 設 計<br />

梁 源 中 華 大 典 的 構 建 和 字 形 檔<br />

姚 鴻 濱 《 漢 字 工 具 箱 》 與 識 字 寫 字 教 學<br />

Mark Huckvale 最 新 語 調 技 術 : 識 別 、 測 量 與 調 控<br />

張 普 面 向 國 際 大 型 企 業 職 工 的 漢 語 培 訓 模 式 與 網<br />

路 版 課 程 的 討 論<br />

許 德 寶 多 媒 體 教 學 : 理 由 與 方 法 , 歷 史 、 現 狀 、 未 來<br />

(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br />

中 國 詩 學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南 京 ‧ 2006.7.23-26<br />

南 京 大 學 中 國 詩 學 研 究 中 心 和 南 京 大 學 古 典 文 獻 研<br />

究 所 承 辦<br />

徐 興 無 釋 「 文 無 隱 言 」<br />

高 華 平 〈 天 問 〉 寫 作 年 代 和 地 點 推 測<br />

張 思 齊 從 〈 九 章 〉 看 《 楚 辭 》 的 哀 歌 性 質<br />

孫 克 強 王 鵬 運 詞 學 思 想 論 略<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卞 孝 萱 錢 ( 鍾 書 ) 冒 ( 效 魯 ) 詩 案 : 兼 論 〈 圍 城 〉<br />

董 斜 川<br />

俞 士 玲 李 清 照 生 平 的 考 訂<br />

金 程 宇 韓 琮 單 題 詩 的 考 辨<br />

劉 重 喜 杜 甫 「 綠 垂 風 折 筍 , 紅 綻 雨 肥 梅 」 的 解 讀<br />

路 成 文 唐 宋 牡 丹 詩 詞 主 題 嬗 變 的 研 究<br />

王 育 紅 中 國 古 宮 詞 含 義 的 考 辨<br />

郭 建 勳 漢 樂 府 古 辭 《 長 安 有 狹 斜 行 》 到 南 朝 《 三 婦<br />

豔 》 演 變 的 考 察<br />

陳 廣 宏 鮑 照 詩 風 及 其 文 學 史 意 義 的 重 新 解 讀<br />

於 浴 賢 從 擬 古 詩 的 繁 榮 看 六 朝 詩 學 精 神<br />

胡 可 先 唐 華 清 宮 與 華 清 宮 詩<br />

丁 放 、 袁 行 霈 楊 氏 兄 妹 與 盛 唐 詩 壇<br />

王 昊 雅 正 與 尊 情 ── 元 好 問 詞 學 思 想 的 內 在 張 力<br />

及 其 意 蘊<br />

胡 傳 志 宋 遼 金 文 學 關 係 論<br />

王 秀 春 論 北 宋 嘉 祐 詩 壇<br />

羅 時 進 明 清 之 際 江 南 幾 個 詩 歌 流 派 的 關 係<br />

胡 曉 明 自 主 精 神 、 生 活 世 界 與 多 元 傳 統<br />

張 伯 偉 中 國 文 學 批 評 的 抒 情 性 傳 統<br />

陳 尚 君 《 先 秦 漢 魏 晉 南 北 朝 詩 》 校 訂 釋 例<br />

辛 更 儒 楊 萬 里 《 誠 齋 詩 集 》 所 及 交 遊 人 物 考<br />

鞏 本 棟 論 明 人 整 理 宋 集 的 成 績<br />

莫 礪 鋒 紀 昀 評 點 本 《 蘇 文 忠 公 詩 文 集 》<br />

蔣 寅 湖 北 省 圖 書 館 藏 抄 本 《 九 誥 堂 全 集 》 為 依 據<br />

左 江 纂 注 杜 詩 澤 風 堂 批 解<br />

徐 雁 平 清 代 東 南 書 院 與 詩 壇<br />

許 結 祭 歌 與 樂 教 : 論 「 禮 」 對 西 元 前 詩 賦 文 學 的<br />

干 預 及 其 消 解<br />

張 強 樂 府 沿 革 與 采 詩 及 其 政 教 統 緒<br />

徐 寶 餘 中 古 音 樂 新 聲 與 文 學 新 變<br />

黃 志 浩 漢 魏 詩 歌 與 「 漢 音 」「 魏 響 」<br />

孫 尚 勇 建 安 詩 歌 與 樂 府 關 係 新 論<br />

徐 國 榮 「 高 言 」 考 釋 : 兼 論 清 談 與 漢 末 古 詩<br />

曹 虹 遺 民 詩 境 中 的 「 劉 遺 民 」<br />

董 乃 斌 重 讀 經 典 之 王 維 篇<br />

戴 偉 華 兩 漢 的 「 詩 歌 」 與 「 詩 」: 再 論 五 言 詩 的 起<br />

源<br />

敖 雪 剛 試 論 兩 漢 七 言 詩<br />

孫 立 堯 四 言 詩 虛 字 中 心 說<br />

童 強 論 嵇 康 的 四 言 詩<br />

鄔 國 平 梁 武 帝 與 鍾 嶸 《 詩 品 》<br />

郝 潤 華 、 馬 婧 宋 代 彙 編 體 詩 話 與 《 詩 林 廣 記 》 體 例 的<br />

形 成<br />

葛 雲 波 《 樂 府 群 玉 》 在 選 本 批 評 樣 式 上 的 突 破 與 創 新<br />

卞 東 波 謝 枋 得 《 注 解 章 泉 澗 泉 二 先 生 唐 詩 選 》 與 唐<br />

宋 詩 學<br />

鄭 利 華 李 東 陽 詩 學 旨 義 探 析 : 明 成 化 、 弘 治 之 際 文<br />

學 指 向 轉 換 的 一 個 側 面<br />

楊 連 民 錢 謙 益 與 袁 中 道 的 交 遊 考<br />

張 宏 生 關 於 《 今 詞 初 集 》 與 清 初 詞 壇 的 研 究<br />

張 寅 彭 試 論 清 代 詩 學 側 重 「 質 實 」 的 立 場<br />

徐 有 富 論 金 聖 歎 對 詩 的 解 析<br />

吳 正 嵐 金 聖 歎 的 詩 歌 不 「 無 故 寫 景 」 說 的 內 涵 和 淵 源<br />

沙 先 一 清 初 詞 人 鄒 祗 謨 生 平 與 著 述 考 論<br />

陳 水 雲 雲 間 派 接 受 唐 宋 詞 之 「 進 路 」: 以 陳 子 龍 、<br />

蔣 平 階 、 宋 征 輿 為 例<br />

( 南 京 大 學 )<br />

重 寫 文 化 : 歐 洲 的 臺 灣 學 觀 點 國 際 學 術 研 討<br />

會<br />

臺 北 ‧ 2006.7.30-8.1<br />

中 央 研 究 院 臺 灣 史 研 究 所 主 辦<br />

Edward Vickers 臺 灣 博 物 館 的 再 書 寫<br />

Mark Harrison 書 寫 臺 灣 的 國 家 狀 態 : 語 言 、 政 治 與 歷<br />

史<br />

Paul-Fran ois Tremlett 再 儀 式 死 亡 : 臺 北 的 世 俗 主 義<br />

與 死 亡 景 觀<br />

施 芳 瓏 重 寫 宗 教 : 臺 灣 宗 教 研 究 之 轉 譯 、 脈 絡 與 位<br />

置 的 問 題<br />

Henning Kl ter 再 寫 臺 語<br />

Ann Heylen 再 寫 臺 灣 史<br />

Scott Simon 在 臺 灣 書 寫 原 住 民 族<br />

Felix Schoeber 重 寫 臺 灣 當 代 藝 術 史 : 世 俗 性 、 普 世<br />

性 、 國 際 性<br />

( 簡 秀 靜 )<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 周 邊 」 與 「 中 心 」: 殷 墟 時 期 安 陽 及 安 陽<br />

以 外 地 區 的 考 古 發 現 與 研 究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8.2-5<br />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 主 辦<br />

Norman Yoffee Periphery and Center in Mesopotamia<br />

and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br />

李 伯 謙 晚 商 時 期 中 國 青 銅 文 化 的 分 布 格 局 及 其 相 互<br />

關 係<br />

陳 芳 妹 論 風 格 轉 變 的 社 會 動 力 與 域 外 交 流 ── 殷 都<br />

工 藝 風 格 的 形 成<br />

向 桃 初 湘 江 流 域 青 銅 文 明 的 歷 程<br />

周 廣 明 、 樊 昌 生 荒 服 之 地 的 考 古 學 觀 察 ── 以 吳 城<br />

文 化 為 例<br />

彭 明 瀚 江 西 新 干 大 洋 洲 陶 器 的 類 型 研 究 ── 兼 談 該<br />

遺 址 的 年 代<br />

張 敏 殷 商 時 期 的 長 江 下 游<br />

宮 希 成 淮 河 中 游 地 區 商 代 文 化 遺 存<br />

方 輝 從 考 古 發 現 談 商 王 朝 對 東 土 的 經 略<br />

袁 靖 、 荊 志 淳 河 南 安 陽 殷 墟 與 山 東 滕 州 前 掌 大 遺 址<br />

出 土 動 物 骨 骼 的 比 較 研 究<br />

宋 建 忠 論 晉 中 地 區 的 商 文 化<br />

徐 天 進 殷 墟 時 期 的 關 中 西 部 ── 近 年 寶 雞 地 區 考 古<br />

調 查 所 獲 的 幾 點 思 考<br />

張 天 恩 晚 商 時 期 陜 西 地 區 考 古 學 文 化 與 殷 墟 商 文 化<br />

的 關 係<br />

劉 緒 商 文 化 在 北 方 的 進 退<br />

許 傑 Southern Influence in the Northern Zone: Evidence<br />

from Bronze Vessels of the Anyang Period(<br />

北 方 地 區 出 土 商 代 晚 期 青 銅 器 所 見 南 方<br />

影 響 )<br />

黃 銘 崇 畜 牧 民 與 農 耕 民 之 間 ──「 清 澗 ── 石 樓 文<br />

化 」 與 商 文 明<br />

唐 際 根 、 荊 志 淳 陶 器 所 見 殷 都 安 陽 與 周 邊 的 交 流<br />

孫 華 關 於 殷 虛 布 局 的 新 認 識<br />

李 永 迪 解 構 「 周 邊 」 與 「 中 心 」: 世 界 體 系 理 論 、<br />

扭 角 羚 牛 、 原 始 瓷 、 大 理 石 與 殷 的 對 外 關 係<br />

陳 伯 禎 由 地 表 調 查 的 初 步 成 果 看 新 石 器 時 代 至 商 代<br />

成 都 平 原 的 社 會 發 展<br />

黃 翠 梅<br />

張 昌 平<br />

陳 光 祖<br />

吳 曉 筠<br />

「 中 心 」 歷 史 與 「 邊 緣 」 記 憶 ── 商 代 玉 器<br />

的 不 同 表 現 模 式 與 多 元 內 涵<br />

商 、 西 周 時 期 帶 鈴 青 銅 容 器 及 其 南 傳<br />

西 北 岡 1001 號 大 墓 玉 器 的 成 分 分 析 及 其 來 源<br />

問 題<br />

商 周 之 際 的 車 馬 埋 葬<br />

( 吳 政 上 )<br />

─ 世 紀 中 國 北 方 社 會 ‧ 民 族 ‧ 邊 疆 國 際<br />

學 術 研 討 會<br />

長 春 ‧ 2006.8.4-6<br />

吉 林 大 學 古 籍 研 究 所 、 吉 林 大 學 邊 疆 考 古 研 究 中 心<br />

主 辦<br />

三 崎 良 章 從 朝 鮮 出 土 的 4-5 世 紀 壁 畫 墓 室 畫 像 人 物 頭<br />

部 分 析 看 漢 與 非 漢<br />

王 子 今 、 劉 華 祝 漢 代 北 邊 的 「 關 市 」<br />

王 永 平 崔 浩 之 南 朝 情 結 及 其 與 南 士 之 交 往 考 析<br />

王 彥 輝 、 李 煥 青 匈 奴 「 甌 脫 」 問 題 研 究 與 北 方 少 數 民<br />

族 「 斡 魯 朵 」 習 俗 辨 析<br />

田 靜 、 史 黨 社 公 元 4-5 世 紀 的 鄂 爾 多 斯 游 牧 社 會<br />

朱 子 彥 論 漢 魏 之 際 羌 胡 化 的 涼 州 軍 事 集 團<br />

宋 超 兩 漢 之 際 漢 匈 關 係 考 略 ── 以 江 統 《 徙 戎<br />

論 》 為 中 心<br />

李 輝 試 論 北 朝 時 期 的 「 開 倉 賑 恤 」 措 施<br />

李 憑 于 什 門 事 件 與 魏 燕 之 爭<br />

李 俊 方 漢 晉 護 烏 桓 校 尉 職 官 性 質 演 變 探 析<br />

李 德 山 再 論 高 句 麗 民 族 的 起 源<br />

沈 剛 北 魏 鎮 將 問 題 探 討<br />

周 偉 洲 公 元 前 2 世 紀 至 公 元 6 世 紀 新 疆 地 區 的 民 族 及<br />

其 變 遷<br />

孟 聚 從 誡 子 書 看 魏 晉 士 人 之 心 態<br />

尚 永 琪 3-6 世 紀 的 佛 教 邑 義 與 北 方 村 落 及 地 方 政 權 之<br />

關 係<br />

邵 正 坤 論 北 朝 時 期 的 擬 制 親 屬 ── 以 繼 親 、 收 養 、<br />

結 義 為 中 心<br />

侯 旭 東 北 魏 申 洪 之 墓 志 考<br />

施 光 明 論 4-6 世 紀 北 方 社 會 的 發 展 軌 跡<br />

胡 寶 國 漢 晉 時 期 的 大 姓 、 名 士 及 其 地 域 分 布<br />

殷 憲 從 北 魏 《 王 禮 斑 妻 輿 》 磚 、《 王 斑 》 殘 磚 說<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太 和 遼 東 政 治 圈<br />

張 旭 華 前 燕 、 前 秦 、 南 燕 九 品 中 正 制 度 拾 零<br />

張 雲 華 北 朝 家 妓 考 述<br />

張 銘 洽 談 秦 代 對 上 郡 的 經 略<br />

張 鶴 泉 西 魏 、 北 周 軍 事 征 討 制 度 試 探<br />

陳 爽 略 論 北 朝 的 鄉 村 武 裝<br />

陳 文 豪 漢 代 的 漢 胡 通 婚<br />

景 蜀 慧 漢 末 鄴 下 文 士 游 宴 中 的 談 論 與 玄 學 清 談 之 發 展<br />

程 有 為 魏 晉 南 北 朝 胡 人 的 南 下 與 中 原 社 會 變 遷<br />

黃 留 珠 劉 秀 北 邊 防 務 政 策 析 評<br />

廖 伯 源 論 漢 代 徙 置 邊 疆 民 族 於 塞 內 之 政 策<br />

臧 知 非 「 偃 武 修 文 」 與 邊 防 的 萎 縮 : 東 漢 民 族 問 題<br />

的 政 治 分 析<br />

劉 軍 北 魏 宗 師 、 宗 正 考 述<br />

劉 國 石 中 國 古 代 中 原 王 朝 與 高 句 麗 、 百 濟 、 新 羅 關<br />

係 的 異 同 ── 兼 論 王 氏 高 句 麗 並 非 高 句 麗 的<br />

繼 承 者<br />

薛 海 波 試 論 公 元 4 世 紀 前 期 華 北 地 區 的 漢 族 流 民 塢 壁<br />

韓 雪 松 略 論 北 魏 與 後 燕 的 關 係 及 後 燕 對 北 魏 發 展 的<br />

影 響<br />

羅 新 論 拓 跋 鮮 卑 之 得 名<br />

嚴 耀 中 4 至 6 世 紀 中 國 北 方 「 滅 佛 」 與 僧 人 尚 武<br />

( 陳 文 豪 )<br />

經 典 傳 統 和 現 代 的 交 會 ── 現 代 生 活 中 經 典<br />

運 用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8.8-9<br />

人 間 衛 視 、 輔 仁 大 學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經 學 研 究 所 主<br />

辦<br />

慈 惠 法 師 佛 教 的 人 間 性 格<br />

謝 清 俊 文 化 、 經 典 與 數 位 化<br />

張 宗 月 媒 體 與 中 華 文 化 經 典 誦 讀 推 廣<br />

溫 金 海 香 港 中 華 文 化 經 典 誦 讀 推 廣 經 驗<br />

王 財 貴 改 革 世 界 語 文 教 育 重 鑄 當 代 人 類 文 明<br />

劉 孝 聽 大 陸 中 華 文 化 經 典 誦 讀 推 廣 經 驗<br />

鍾 積 成 馬 來 西 亞 中 華 文 化 經 典 誦 讀 推 廣 經 驗<br />

龐 琳 新 加 坡 中 華 文 化 經 典 誦 讀 推 廣 經 驗<br />

許 錟 輝 研 經 與 讀 經<br />

楊 晉 龍 兒 童 讀 經 法 效 益 研 究 : 誦 讀 與 聽 讀 的 初 步 分 析<br />

蔡 根 祥 樂 教 精 神 的 闡 釋 ── 樂 以 教 和 論<br />

彭 林 始 乎 誦 經 ‧ 終 乎 讀 禮 ── 談 經 典 誦 讀 與 禮 樂<br />

教 化<br />

張 錫 輝 經 典 詮 釋 與 技 藝 ── 論 「 游 於 藝 」 對 經 典 教<br />

育 之 啟 迪<br />

黎 斯 華 從 讀 經 到 兒 童 性 情 的 開 發 ── 以 《 論 語 》 為<br />

中 心<br />

曾 昭 旭 經 典 誦 讀 與 身 心 修 養 的 詮 釋 循 環<br />

陳 可 勇 論 性 情 教 育 與 經 典 誦 讀 的 配 合<br />

周 錫 《 易 經 》 之 釋 讀 及 其 現 代 意 義<br />

鄭 卜 五 孔 子 《 春 秋 》 之 教 的 社 會 意 義<br />

( 陳 明 城 )<br />

中 山 人 文 思 想 與 中 小 學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8.16<br />

國 立 國 父 紀 念 館 、 中 華 文 化 教 育 學 會 、 功 文 文 教 基<br />

金 會 主 辦<br />

蔡 雪 泥 提 升 中 小 學 人 文 教 育 的 策 略 與 方 法<br />

張 瑞 濱 從 服 務 的 人 生 觀 論 中 小 學 教 育 問 題<br />

隋 杜 卿 、 匡 秀 蘭 中 山 民 權 初 步 思 想 融 入 中 小 學 教 育 之<br />

研 究<br />

李 酉 潭 、 何 文 馨 從 中 山 民 主 與 人 權 思 想 探 究 中 小 學 民<br />

主 教 育<br />

林 國 章 大 同 社 會 理 想 融 入 臺 灣 新 移 民 及 其 子 女 教 育<br />

的 理 論 與 實 際<br />

陳 澄 波 論 泛 珠 三 角 經 濟 圈 崛 起 關 鍵 在 工 業 化 互 動 互 促<br />

郭 世 清 從 「 殘 碁 」 論 宋 遼 澶 淵 之 盟 外 交 對 奕 ── 兼<br />

論 中 山 民 族 思 想 融 入 中 小 學 教 育 之 可 行 性<br />

劉 孝 紋 從 六 十 四 卦 起 渙 圖 論 國 運 昌 盛 之 道<br />

闕 瀅 芬 從 中 山 道 統 思 想 論 現 代 生 命 教 育<br />

彭 立 忠 中 山 先 生 論 學 與 志 節 的 思 想 在 中 小 學 教 育 的<br />

應 用<br />

孫 劍 秋 、 何 淑 蘋 試 論 編 輯 「 二 十 世 紀 孫 中 山 研 究 論 著<br />

目 錄 」 之 價 值 與 方 法<br />

潘 小 玉 論 孫 中 山 法 治 思 想<br />

朱 浤 源 、 熊 美 惠 從 中 山 思 想 談 高 中 生 的 生 活 教 育<br />

王 浩 博 、 陳 景 美 高 職 「 三 民 主 義 」 與 「 公 民 與 社 會 」<br />

教 材 政 治 社 會 化 之 比 較<br />

張 月 娟 從 中 山 人 文 思 想 談 校 園 霸 凌 現 象 的 解 決 之 道<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孫 劍 秋 、 鄭 淳 恭 、 吳 怡 欣 中 山 人 文 思 想 實 施 現 況 ──<br />

以 中 小 學 教 育 為 主 的 調 查 結 果 評 析<br />

馬 曉 珍 孫 中 山 與 桂 林<br />

張 火 木 從 中 山 生 命 哲 學 探 討 現 階 段 中 小 學 推 動 生 命<br />

教 育 之 目 標 與 策 略<br />

宋 新 民 從 孫 中 山 人 文 思 想 論 中 小 學 的 人 格 教 育<br />

孫 劍 秋 、 卓 享 億 、 陳 音 秀 臺 北 市 多 媒 體 資 源 中 心 語<br />

文 領 域 教 材 資 源 探 究 ── 兼 論 編 寫 中 山 人 文<br />

思 想 數 位 教 材 的 觀 點 與 方 法<br />

白 中 琫 從 中 山 男 女 平 權 思 想 探 討 中 小 學 性 別 教 育<br />

莫 小 莎 孫 中 山 區 域 經 濟 協 調 發 展 思 想 對 北 部 灣 經 濟<br />

區 開 發 的 啟 迪<br />

壽 思 華 從 孫 中 山 振 興 實 業 到 基 本 實 現 工 業 化<br />

陳 海 雄 、 楊 百 川 海 事 職 校 教 育 何 去 何 從<br />

陳 蓉 蓉 從 孫 中 山 人 生 哲 學 論 中 小 學 全 人 教 育<br />

( 劉 碧 蓉 )<br />

宋 代 文 化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四 川 成 都 ‧ 2006.8.16-19<br />

四 川 大 學 古 籍 研 究 所 、 北 京 大 學 古 文 獻 研 究 中 心 、<br />

復 旦 大 學 古 代 文 學 研 究 中 心 聯 合 主 辦<br />

王 水 照 、 慈 波 宋 代 : 中 國 文 章 學 的 成 立<br />

曾 棗 莊 論 宋 啟<br />

龔 鵬 程 論 宋 文 化 的 定 位 與 爭 議<br />

謝 桃 坊 論 宋 詞 的 藝 術 特 徵<br />

嚴 傑 文 賦 在 宋 代 成 熟 之 原 因<br />

劉 成 國 「 荊 公 體 」 別 解<br />

朱 剛 「 太 學 體 」 及 其 周 邊 諸 問 題<br />

祝 尚 書 論 宋 代 的 經 義<br />

王 兆 鵬 談 宋 代 的 「 潤 筆 」<br />

吳 洪 澤 試 論 宋 人 的 年 譜 觀<br />

趙 義 山 論 宋 元 「 小 唱 」 之 名 同 實 異<br />

李 貴 天 聖 尊 韓 與 宋 調 成 型<br />

連 心 達 宋 代 士 大 夫 文 人 的 反 「 俗 」 心 結<br />

王 德 明 頌 揚 精 神 的 回 歸 ── 論 宋 代 文 學 批 評 家 對<br />

「 承 平 氣 象 」 的 推 崇<br />

王 永 試 論 金 室 南 渡 後 散 文 理 論 的 「 平 易 」 與 「 奇<br />

古 」 之 爭<br />

譚 新 紅 名 人 品 題 ── 宋 代 文 學 傳 播 方 式 研 究 之 一<br />

張 高 評 博 觀 約 取 與 宋 詩 之 學 唐 變 唐 ── 梅 迪 奇 效 應<br />

與 宋 刊 唐 詩 選 集<br />

王 友 勝 論 《 宋 詩 拾 遺 》 的 文 獻 價 值<br />

呂 肖 奐 硯 屏 始 作 考 兼 及 幾 首 硯 屏 詩<br />

唐 春 生 翰 林 學 士 與 宋 代 詩 歌 略 論<br />

伍 曉 蔓 北 宋 末 臨 川 詩 人 群 體 考 述<br />

林 湘 華 從 「 成 體 之 文 」 到 「 成 體 之 詩 」── 古 文 運<br />

動 對 江 西 詩 派 的 典 範 效 應<br />

許 紅 霞 從 南 宋 詩 僧 詩 文 集 的 刊 刻 流 傳 情 況 看 南 宋 詩<br />

僧 與 日 本 五 山 詩 僧 的 密 切 關 係<br />

李 曉 玨 宋 人 筆 記 《 永 康 倡 女 》 男 女 性 愛 的 文 化 分 析<br />

劉 衛 林 日 本 天 理 圖 書 館 所 藏 宋 刊 劉 夢 得 文 集 流 傳 概 略<br />

池 澤 滋 子 晁 迥 研 究<br />

劉 德 清 范 仲 淹 與 晏 殊<br />

段 莉 萍 將 飛 更 作 回 風 舞 , 已 落 猶 成 半 面 妝 ── 試 論<br />

宋 祁 的 詩 歌 創 作 及 其 影 響<br />

洪 本 健 略 論 《 歐 陽 文 忠 公 集 ‧ 居 士 集 》 作 品 繫 年 的<br />

成 就 與 不 足<br />

王 嵐 《〈 宋 詩 紀 事 〉 補 正 》 歐 陽 修 詩 分 析<br />

張 蜀 蕙 現 實 經 驗 與 文 本 經 驗 的 真 實 ── 由 歐 陽 修 、<br />

蘇 軾 作 品 探 究 北 宋 地 志 的 書 寫 與 閱 讀<br />

保 刈 佳 昭 蘇 軾 歌 詠 朝 雲 的 詩 和 詞<br />

楊 景 琦 蘇 軾 對 蘇 過 寫 作 的 啟 示 與 影 響 ── 以 詩 歌 寫<br />

作 為 例<br />

林 繼 中 蘇 軾 的 兩 難 選 擇<br />

孫 民 蘇 軾 的 士 大 夫 特 質<br />

詹 杭 倫 蘇 軾 文 藝 審 美 理 論 六 題<br />

周 裕 鍇 宋 僧 惠 洪 交 遊 人 物 考 舉 隅<br />

施 懿 超 汪 藻 及 其 四 六 文 研 究<br />

三 野 豐 浩 略 論 《 瀛 奎 律 髓 》 所 收 錄 的 陸 游 作 品<br />

陳 煒 舜 高 元 之 及 其 楚 辭 學 考 述<br />

李 更 《 全 宋 詩 》 劉 克 莊 補 正 及 相 關 問 題<br />

漆 永 祥 「 一 樣 心 事 的 為 誰 」── 宋 人 詠 王 昭 君 詩 論<br />

析<br />

劉 尚 榮 韻 文 何 必 入 詩 集<br />

胡 昭 曦 遂 州 希 晝 與 「 宋 初 九 僧 」 希 晝 ── 大 足 石 刻<br />

宋 碑 《 書 嚴 遜 記 》 辨 析<br />

李 裕 民 烏 臺 詩 案 新 探<br />

劉 琳 從 《 全 宋 文 》 的 「 全 」 看 其 學 術 價 值<br />

方 健 宋 文 淵 海 、 學 林 大 觀 ── 寫 在 《 全 宋 文 》 即<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將 刊 行 之 際<br />

張 邦 煒 、 盧 俊 勇 黃 庭 堅 梓 州 路 遺 跡 考 述<br />

潘 美 月 宋 代 藏 書 家 對 圖 書 文 獻 之 搜 集 、 整 理 與 利 用<br />

盧 仁 龍 四 庫 全 書 斷 代 文 獻 分 析 與 評 述 ── 以 宋 代 文<br />

獻 為 例<br />

連 心 豪 宋 代 儒 士 對 譜 牒 學 的 貢 獻<br />

程 民 生 宋 初 和 平 統 一 戰 略 及 實 踐<br />

黃 潔 瓊 試 論 北 宋 樞 密 使 權 勢 的 衰 退<br />

何 忠 禮 宋 代 作 為 責 授 官 的 團 練 副 使 及 其 俸 祿 考<br />

苗 書 梅 宋 代 的 「 使 院 」、「 州 院 」 試 析<br />

劉 復 生 宋 儒 的 井 田 議<br />

葛 金 芳 從 南 宋 義 役 看 江 南 鄉 村 治 理 秩 序 之 重 建<br />

陳 國 燦 論 南 宋 時 期 的 市 民 階 層<br />

陳 曉 蘭 南 宋 四 明 科 舉 略 考<br />

喻 學 忠 晚 宋 士 大 夫 奢 靡 之 風 述 論<br />

程 尼 娜 金 朝 西 北 部 契 丹 等 遊 牧 民 族 的 部 族 、 制 度<br />

研 究<br />

李 幼 平 見 存 大 晟 鐘 述 略<br />

馬 泓 波 宋 代 植 樹 護 林 的 法 律 規 定 及 其 社 會 意 義<br />

張 劍 家 族 與 地 域 風 習 之 關 係<br />

許 懷 林 筠 州 劉 氏 ── 冰 清 玉 剛 的 家 族<br />

鄭 芳 祥 李 綱 《 迂 論 》「 君 臣 關 係 」 議 題 探 析<br />

鄭 雅 文 從 理 學 盛 行 下 的 婦 女 地 位 ── 談 李 清 照 、 朱<br />

淑 真 婚 姻 生 活 中 的 女 權 意 識<br />

王 智 勇 從 吳 玠 死 因 之 爭 談 史 料 的 發 掘 與 解 讀<br />

游 彪 《 宋 史 ‧ 王 德 傳 》 辨 正<br />

蔡 東 洲 張 栻 後 代 辨 析<br />

王 瑞 來 《 朝 野 類 要 》 編 者 趙 升 考<br />

尹 波 江 萬 里 事 跡 輯 考<br />

李 華 瑞 文 天 祥 與 南 宋 末 年 宰 執 之 關 係 考<br />

何 德 山 馬 端 臨 生 卒 年 考 略<br />

湯 恩 佳 儒 教 是 宋 代 文 化 的 主 體<br />

鍾 肇 鵬 儒 學 精 神 鑄 就 民 族 英 雄 ── 文 天 祥<br />

吳 光 《 宋 元 學 案 》 成 書 經 過 、 編 著 人 員 與 版 本 存<br />

佚 考<br />

賈 大 泉 包 容 並 蓄 的 蘇 氏 蜀 學<br />

周 桂 鈿 評 蘇 東 坡 議 賈 誼<br />

董 洪 利 《 孟 子 註 疏 》 與 孫 奭 《 孟 子 》 學<br />

李 文 澤 傳 承 與 創 新 的 撞 擊 : 宋 代 小 學 的 多 元 化 發 展<br />

楊 世 文 範 式 轉 移 : 宋 儒 新 經 學 形 態 之 確 立<br />

吳 國 武 從 經 傳 文 本 的 選 擇 看 北 宋 時 期 的 經 學 新 變<br />

顧 永 新 北 宋 國 子 監 校 定 群 經 考<br />

舒 大 剛 試 論 「 蜀 石 經 」 的 鐫 刻 與 《 十 三 經 》 的 結 集<br />

劉 平 中 孟 蜀 石 經 雜 考<br />

郭 齊 《 全 宋 文 》 與 宋 代 思 想 家 研 究<br />

施 議 對 太 極 詞 學 ── 排 列 組 合 與 數 位 解 碼<br />

王 小 紅 宋 代 《 尚 書 》 學 文 獻 概 況 及 特 點<br />

張 尚 英 近 百 年 來 大 陸 地 區 宋 代 《 春 秋 》 學 研 究 述 評<br />

樂 愛 國 宋 儒 對 自 然 知 識 的 重 視 與 研 究<br />

劉 方 宋 代 人 格 美 學 思 想 興 盛 的 思 想 場 域 與 文 化 功 能<br />

朴 永 煥 歐 陽 修 與 禪 宗<br />

葛 煥 禮 劉 敞 的 《 春 秋 》 學<br />

金 生 楊 邵 雍 學 術 源 流 略 論<br />

朱 漢 民 周 敦 頤 《 易 》 學 的 宋 學 精 神<br />

粟 品 孝 四 川 學 者 與 周 敦 頤 「 理 學 開 山 」 地 位 的 建 構<br />

李 申 張 載 「 為 天 地 立 心 」 本 義<br />

李 冬 梅 簡 論 鄭 樵 對 《 詩 序 》 的 辨 駁 及 影 響<br />

蔡 方 鹿 當 代 中 國 的 朱 子 學 研 究 活 動 與 未 來 課 題<br />

陳 忻 論 南 宋 心 學 領 袖 陸 象 山 的 政 治 思 想 及 其 實 踐<br />

李 王 英 魏 了 翁 的 重 民 思 想<br />

黃 錦 君 宋 末 釋 道 璨 交 遊 略 述<br />

黃 開 國 宋 翔 鳳 經 學 微 言 的 核 心<br />

王 勇 宋 夏 宗 教 文 化 交 流 述 論<br />

( 四 川 大 學 古 籍 研 究 所 )<br />

首 屆 東 亞 經 典 詮 釋 中 的 語 文 分 析 國 際 學 術 研<br />

討 會<br />

北 海 道 ‧ 2006.8.23-25<br />

北 海 道 大 學 中 國 文 化 論 講 座 、 臺 灣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高<br />

等 研 究 院 、 國 科 會 經 典 詮 釋 中 的 語 文 分 析 研 究 計 畫 主 辦<br />

鄭 吉 雄 論 易 道 主 剛<br />

楊 秀 芳 從 詞 族 觀 點 論 「 天 行 健 」 的 意 義<br />

近 藤 浩 之 「 神 明 」 之 思 想 ── 以 《 易 》 傳 為 中 心<br />

沈 婉 霖 從 甲 骨 、 金 文 辭 例 重 看 《 易 經 》〈 屯 〉 卦 之<br />

意 象<br />

三 浦 秀 一 16 世 紀 陽 明 學 與 老 莊 思 想 的 邂 逅 ── 以 朱<br />

得 之 《 莊 子 通 義 》 為 線 索<br />

林 啟 屏 儒 家 思 想 中 的 知 行 觀 ── 以 孟 子 、 象 山 、 陽<br />

明 為 例<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佐 藤 鍊 太 郎 「 心 外 無 法 」 的 系 譜 ── 禪 學 、 心 學 、 陽<br />

明 學 和 武 道<br />

松 江 崇 略 談 《 六 度 集 經 》 語 言 的 口 語 性 ── 以 疑 問<br />

代 詞 系 統 為 例<br />

羅 因 漢 譯 說 一 切 有 部 兩 種 佛 傳 中 對 於 佛 陀 的 不 同<br />

詮 釋<br />

弓 巾 和 順 鄭 玄 和 《 論 語 鄭 氏 注 》<br />

水 上 雅 晴 明 經 博 士 家 的 《 論 語 》 詮 釋 ── 以 清 原 宣<br />

賢 為 例<br />

魏 培 泉 《 關 尹 子 》 非 先 秦 作 品 之 語 言 證 據<br />

佐 藤 將 之 荀 子 思 想 中 的 「 變 化 」 與 「 禮 樂 」 及 其 在<br />

「 非 語 言 」 統 治 中 的 角 色<br />

徐 富 昌 論 簡 帛 典 籍 中 的 異 文 問 題<br />

名 嘉 則 二 程 子 的 經 學<br />

劉 文 清 惠 棟 《 九 經 古 義 》 之 解 經 觀 念 ──「 經 之 義<br />

存 乎 訓 」 探 微<br />

王 家 泠 魏 晉 南 北 朝 「 神 明 」 觀 念 的 變 遷 ── 從 「 聖<br />

人 體 無 」 到 「 神 明 成 佛 」<br />

田 村 將 劉 逢 祿 經 世 思 想 之 再 研 究 ── 以 「 通 三 統 」<br />

說 為 中 心<br />

松 本 武 晃 《 春 秋 胡 傳 》 在 日 本 的 接 受<br />

( 蔡 明 順 )<br />

第 四 屆 臺 灣 總 督 府 檔 案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南 投 ‧ 2006.8.24-25<br />

國 史 館 臺 灣 文 獻 館 主 辦<br />

檜 山 幸 夫 臺 灣 總 督 府 檔 案 所 見 的 日 本 官 僚 制<br />

徐 國 章 談 「 臺 灣 總 督 府 警 察 沿 革 誌 」── 以 「 罰 金<br />

及 笞 刑 處 例 之 存 廢 」 一 章 為 例<br />

李 文 環 日 治 時 期 旗 山 街 ( 本 街 ) 之 發 展 及 其 動 力<br />

栗 原 純 日 本 統 治 下 臺 灣 同 化 政 策 ── 共 婚 法 的 成 立<br />

過 程<br />

芹 澤 良 子 日 治 時 期 癩 病 政 策 的 發 展 ── 以 公 、 私 立<br />

機 構 的 交 流 中 心 之 考 察<br />

蘇 睿 弼 建 構 臺 灣 近 代 產 業 建 築 研 究 的 基 礎 ── 以<br />

「 專 賣 局 松 山 煙 草 工 場 歷 史 建 築 圖 錄<br />

1937-1942」 為 例<br />

陳 信 安 臺 灣 日 治 時 期 官 舍 建 築 發 展 歷 程 之 研 究 ──<br />

以 「 臺 灣 總 督 府 公 文 類 纂 」 與 「 專 賣 局 公 文<br />

類 纂 」 為 例<br />

東 山 京 子 臺 灣 總 督 府 和 其 檔 案 群<br />

蕭 明 治 臺 灣 總 督 府 專 賣 局 檔 案 的 整 理 與 利 用<br />

溫 國 良 日 治 時 期 (1905-1917) 臺 灣 廟 產 處 分 之 探 究<br />

陳 文 添 八 田 與 一 的 在 臺 經 歷 與 興 建 嘉 南 大 圳 問 題<br />

張 怡 敏 日 治 時 代 臺 灣 租 佃 事 業 經 營 之 研 究 ── 以 大<br />

安 產 業 株 式 會 社 (1930-1945) 為 個 案<br />

高 淑 媛 日 本 統 治 臺 灣 初 期 之 米 價 騰 貴 問 題<br />

黃 武 達 「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都 市 發 展 地 圖 集 」 史 料 價 值<br />

之 考 察<br />

( 國 史 館 臺 灣 文 獻 館 )<br />

第 八 屆 兩 岸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廣 州 ‧ 2006.8.24-29<br />

臺 灣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 廣 州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br />

系 主 辦<br />

朱 崇 科 ( 被 )「 延 異 」 的 本 土 現 代 性 ── 論 陳 瑞 獻<br />

小 說 與 詩 歌 的 本 土 意 義<br />

莊 初 升 從 知 三 讀 如 端 組 看 粵 北 土 話 、 湘 南 土 話 、 桂<br />

北 平 話 與 早 期 贛 語 的 歷 史 關 係<br />

李 煒 、 盧 燕 麗 清 代 「 小 琉 球 」 、「 大 琉 球 」 考<br />

李 榮 明 傳 統 的 轉 義 : 五 四 現 代 性 論 述 中 的 語 境 置 換<br />

戚 世 雋 鄧 志 謨 「 爭 奇 」 系 列 作 品 的 文 體 研 究 ── 兼<br />

論 古 代 戲 劇 與 小 說 的 文 體 分 野<br />

郭 冰 茹 「 個 人 」 話 語 的 執 著 堅 守 者 ── 陳 翔 鶴 論<br />

董 上 德 司 馬 相 如 故 事 與 古 代 知 識 分 子 的 「 自 我 實 現 」<br />

問 題 ── 以 明 代 的 司 馬 相 如 故 事 為 例<br />

劉 街 生 漢 語 中 的 VO 得 C 式 動 補 結 構<br />

楊 澤 生 《 上 博 五 》 劄 記 三 則<br />

陳 希 中 國 新 詩 的 象 徵 主 義 期 待 視 野<br />

劉 衛 國 「 巴 爾 扎 克 難 題 」 與 中 國 左 翼 文 學 批 評 中 的<br />

世 界 觀 論 述<br />

田 煒 《 殷 周 金 文 集 成 釋 文 》 第 一 卷 讀 後 瑣 記<br />

白 建 忠 「 五 色 圈 點 」 考 論 ── 以 楊 慎 批 點 《 文 心 雕<br />

龍 》 中 的 「 五 色 圈 點 」 為 例<br />

谷 向 偉 河 南 林 州 方 言 的 「V 上 來 」 和 「V 上 來 了 」<br />

── 兼 論 現 代 漢 語 可 能 運 算 式 「VC 了 」 的 來<br />

源<br />

商 豔 濤 金 文 「 」 字 補 議<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麻 愛 民<br />

禤 健 聰<br />

孫 菊 芬<br />

蔡 振 念<br />

劉 文 強<br />

廖 宏 昌<br />

張 屏 生<br />

簡 宗 修<br />

楊 濟 襄<br />

王 國 安<br />

周 敏 華<br />

謝 明 輝<br />

蔡 翔 任<br />

周 美 華<br />

丁 孝 明<br />

洪 靖 婷<br />

林 育 璿<br />

劉 乙 樺<br />

《 尚 書 》、《 逸 周 書 》 新 證 九 則<br />

上 博 楚 簡 釋 字 三 則<br />

副 詞 「 難 道 」 的 形 成<br />

沈 從 文 小 說 中 寫 實 與 浪 漫 的 頡 頏<br />

論 《 左 傳 》 中 的 美 女<br />

清 代 唐 宋 詩 之 爭 的 另 一 種 類 型 : 西 崑 、 江 西<br />

之 爭 與 紀 昀 的 思 維<br />

教 育 部 《 臺 灣 閩 南 語 常 用 詞 詞 典 》 的 定 音 原 則<br />

唐 代 佛 教 宗 派 性 質 之 再 檢 討<br />

漢 代 古 學 在 晚 清 公 羊 學 的 復 甦 ── 論 孔 廣 森<br />

《 公 羊 通 義 》 的 治 經 路 線<br />

李 魁 賢 詩 歌 藝 術 特 徵<br />

〈 昔 者 君 老 〉、〈 內 豊 〉 與 〈 季 康 子 問 於 孔<br />

子 〉 簡 之 重 編<br />

儒 家 思 想 「 內 聖 外 王 」 之 現 代 新 詮<br />

儒 家 「 道 德 的 形 上 學 」 之 完 成 ── 現 象 與 物<br />

之 身 之 統 合<br />

皮 錫 瑞 《 經 學 歷 史 》 所 言 國 朝 經 師 紹 承 漢 學<br />

二 事 商 兌<br />

孔 子 君 子 儒 學 的 建 構 意 涵<br />

王 船 山 《 宋 論 ‧ 太 祖 卷 》 思 想 微 探<br />

方 東 樹 《 漢 學 商 兌 》 對 戴 震 之 批 評<br />

從 儒 家 踐 形 身 體 觀 論 孟 子 內 聖 外 王 的 價 值 意 涵<br />

( 李 素 琪 )<br />

西 學 與 清 代 文 化 國 際 研 討 會<br />

北 京 ‧ 2006.8.24-26<br />

中 國 人 民 大 學 清 史 研 究 院 、 國 家 清 史 編 纂 委 員 會 主<br />

辦<br />

安 允 兒 王 徵 與 丁 若 鏞 ──16 至 18 世 紀 中 韓 兩 位 實 學<br />

家 對 西 洋 奇 器 的 研 究 與 製 造<br />

曹 雯 清 代 早 期 中 俄 交 涉 裏 的 在 華 傳 教 士 的 影 響<br />

陳 瑋 乾 隆 朝 服 務 宮 廷 的 西 方 傳 教 士<br />

川 尻 文 彥 晚 清 的 西 學 與 明 治 日 本<br />

崔 維 孝 方 濟 會 石 鐸 祿 神 父 《 初 會 問 答 》 芻 議<br />

房 建 昌 鴉 片 戰 爭 後 西 方 秘 密 結 社 共 濟 會 的 傳 入 中 國<br />

及 組 織 的 發 展<br />

馮 錦 榮 The Royal Patronage and Astronomical Instrument<br />

Making in Qing Court (1644-1796)<br />

高 王 淩 劉 松 齡 , 最 後 的 耶 穌 會 士<br />

耿 昇 西 方 人 對 中 國 開 封 猶 太 人 的 調 查 始 末<br />

龔 纓 晏 康 熙 「1692 年 寬 容 赦 令 」 與 浙 江<br />

郭 蕾 清 代 十 三 行 藝 術<br />

郭 秋 萍 鐫 刻 在 哈 爾 濱 城 市 中 的 西 方 文 化<br />

郭 雙 林 晚 清 駐 外 使 領 與 中 國 現 代 知 識 體 系 的 建 構<br />

何 瑜 西 人 眼 中 的 康 乾 盛 世<br />

胡 志 宏 西 方 漢 學 家 對 清 史 感 興 趣 的 原 因<br />

華 林 甫 英 國 國 家 檔 案 館 庋 藏 近 代 中 文 輿 圖 敘 錄<br />

黃 愛 平 從 清 代 檔 案 看 雍 正 乾 隆 時 期 福 建 地 區 的 傳 教<br />

與 禁 教<br />

黃 興 濤 清 代 西 方 美 學 觀 念 和 知 識 在 華 傳 播 考 論<br />

賈 建 飛 19 世 紀 西 方 的 新 疆 研 究 及 其 與 清 代 西 北 史 地<br />

學 的 關 係<br />

江 曉 原 歐 洲 天 文 學 在 清 代 社 會 中 的 影 響<br />

姜 義 華 清 末 孫 中 山 革 命 思 想 的 西 學 淵 源<br />

闞 紅 柳 以 史 證 教 和 以 史 駁 教<br />

李 帆 西 學 視 角 下 的 戴 震 義 理 學 ── 以 章 太 炎 、 劉<br />

師 培 、 梁 啟 超 、 胡 適 對 戴 震 義 理 學 的 解 說 為<br />

核 心<br />

李 長 森 澳 門 土 生 葡 人 與 中 國 近 代 外 文 報 刊<br />

李 華 川 清 朝 中 前 期 國 人 對 法 國 的 認 知<br />

李 紀 祥 近 代 觀 與 西 學 觀 ── 魏 源 研 究 的 多 元 面 向 與<br />

反 思<br />

李 金 強 西 學 搖 籃 ── 清 季 香 港 雙 語 精 英 的 誕 生<br />

李 景 屏 傳 教 士 、 天 文 曆 法 與 清 前 期 欽 天 監<br />

李 天 綱 人 文 主 義 : 明 清 經 學 與 耶 穌 會 神 學<br />

李 志 軍 西 學 東 漸 的 策 略 選 擇 及 歷 史 進 程<br />

梁 景 和 西 方 文 化 與 19 世 紀 後 期 中 國 文 化 精 英 的 婚 姻<br />

觀<br />

劉 賢 陳 垣 清 末 醫 學 文 章 述 論<br />

劉 鳳 雲 從 《 耶 穌 會 士 中 國 書 簡 集 》 看 康 乾 時 期 的 對<br />

外 政 策<br />

劉 桂 生 「 列 傳 」 觀 念 的 歷 史 演 變 與 西 方 史 學 對 中 國<br />

史 學 的 影 響<br />

劉 仲 華 雷 學 淇 及 其 古 代 天 文 學 研 究<br />

羅 見 今 從 清 代 無 窮 級 數 發 展 的 歷 程 看 西 學 的 影 響<br />

馬 金 華 近 代 西 方 財 政 理 論 在 清 末 中 國 的 傳 播 及 影 響<br />

毛 瑞 方 陳 垣 對 清 代 西 學 的 研 究<br />

牛 貫 傑 清 初 的 「 曆 獄 」 與 「 排 教 」<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漆 永 祥 從 《 漢 學 師 承 記 》 看 西 學 對 乾 嘉 考 據 學 的 影 響<br />

沈 定 平 西 洋 銅 版 畫 在 清 宮 廷 的 流 傳 及 其 影 響<br />

孫 江 作 為 他 者 的 「 洋 教 」── 關 於 基 督 教 與 晚 清<br />

社 會 關 係 的 闡 釋<br />

孫 若 怡 精 緻 文 化 與 乾 隆 時 期<br />

湯 開 建 清 朝 前 期 西 洋 鐘 錶 的 仿 製 與 生 產<br />

汪 學 群 康 有 為 《 孟 子 微 》 發 微 ── 兼 論 以 西 學 補 充<br />

印 證<br />

王 棟 環 球 化 、 區 域 化 及 其 超 越 「 西 方 與 非 西 方 」<br />

模 式 : 從 嶺 南 檔 案 (1888-1952) 沈 思 中 美 文 化<br />

相 遇<br />

王 記 錄 錢 大 昕 的 西 學 觀 及 其 影 響<br />

王 俊 義 莊 存 與 復 興 今 文 經 學 起 因 於 「 與 和 珅 對 立 」<br />

說 辨 析 ── 兼 論 對 海 外 中 國 學 研 究 成 果 的 吸<br />

收 與 借 鑒<br />

王 日 根 西 學 與 清 代 中 國 形 象 的 變 遷 片 論<br />

王 天 根 嚴 復 與 近 代 學 科<br />

王 先 明 晚 清 「 中 體 西 用 」 論 的 再 思 考<br />

王 憲 明 兩 個 法 國 人 三 個 中 國 人 與 18 世 紀 法 國 兩 種 中<br />

國 觀 的 形 成<br />

王 曉 朝 從 明 清 天 主 教 文 獻 看 中 國 近 現 代 理 性 思 維 方<br />

式 的 生 成<br />

王 曉 秋 牆 內 開 花 牆 外 香 ── 晚 清 漢 譯 西 書 在 日 本 的<br />

影 響<br />

王 揚 宗 益 智 書 會 與 晚 清 的 科 學 教 育<br />

魏 白 蒂 初 探 清 末 民 初 美 國 基 督 會 在 南 京 活 動 與 金 陵<br />

大 學 的 創 起<br />

吳 伯 婭 從 新 出 版 的 清 宮 檔 案 看 乾 隆 年 間 的 西 學 東 漸<br />

吳 春 梅 西 學 東 漸 與 晚 清 女 學 的 興 起<br />

吳 莉 葦 17 世 紀 歐 洲 流 傳 的 與 耶 穌 會 士 相 關 之 中 國 地<br />

圖 敘 論<br />

吳 義 雄 謝 衛 樓 與 晚 清 西 學 輸 入<br />

吳 蘊 豪 曆 算 無 經 與 引 進 西 法<br />

夏 明 方 18 世 紀 中 國 的 現 代 性 建 構 ──「 中 國 中 心<br />

觀 」 主 導 下 的 清 史 研 究 反 思<br />

熊 月 之 理 解 的 困 難 與 表 達 的 偏 差 ── 晚 清 中 國 對 美<br />

國 總 統 制 的 解 讀<br />

許 紀 霖 政 治 美 德 與 國 民 共 同 體 ── 梁 啟 超 自 由 民 族<br />

主 義 思 想 研 究<br />

許 明 龍 關 於 馮 秉 正 的 《 中 國 通 史 》 中 的 清 史 部 分<br />

楊 雨 蕾<br />

於 建 勝<br />

余 新 忠<br />

俞 祖 華<br />

查 時 杰<br />

西 學 初 傳 朝 鮮 ── 在 華 西 方 傳 教 士 與 朝 鮮 燕<br />

行 使 臣 交 往 的 歷 史 考 察<br />

狄 考 文 與 登 州 文 會 館 述 論<br />

晚 清 「 衛 生 」 概 念 演 變 探 略<br />

晚 清 西 方 傳 教 士 對 儒 學 的 認 識<br />

從 再 造 到 沒 落 ── 開 封 猶 太 教 會 堂 在 明 清 兩<br />

朝 的 歷 史 (1644-1860)<br />

湛 曉 白 清 代 中 前 期 經 學 與 西 學 關 係 問 題 研 究 述 評<br />

張 大 慶 傳 教 士 與 近 代 西 方 外 科 學 的 傳 入 : 以 合 信 的<br />

〈 西 醫 略 論 〉 為 例<br />

張 西 平 〈 耶 穌 會 在 亞 洲 〉(Jesu itas na sia) 檔 案<br />

文 獻 與 清 史 研 究<br />

張 先 清 多 明 我 會 傳 教 士 與 清 初 華 南 地 方 史 書 寫<br />

張 昭 軍 「 先 入 之 見 」 與 「 自 以 為 是 」── 清 前 期 來<br />

華 傳 教 士 對 程 朱 理 學 的 跨 文 化 詮 釋<br />

章 清 「 西 學 門 徑 」 之 辨 與 中 國 現 代 學 科 的 形 成<br />

鄭 錦 揚 西 樂 與 清 樂 : 西 學 與 中 國 文 化 關 係 的 一 個 有<br />

機 組 成 部 分<br />

周 武 從 中 西 之 學 到 新 舊 之 學<br />

周 積 明 晚 清 續 經 世 文 編 與 晚 清 西 學<br />

鄒 振 環 《 泰 西 新 史 攬 要 》:「 世 紀 史 」 的 新 內 容 與<br />

新 形 式<br />

( 中 國 人 民 大 學 )<br />

第 十 屆 海 洋 史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8.25-26<br />

中 研 院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中 心 海 洋 史 研 究 專 題 中 心<br />

主 辦<br />

John Wills The South China Sea Is Not A Mediterranean:<br />

Implications for the History of Chinese<br />

Foreign Relations<br />

方 真 真 中 國 、 臺 灣 與 菲 律 賓 之 間 的 絲 綢 貿 易 (1657-<br />

1686)<br />

古 鴻 廷 華 族 海 外 移 民 及 其 商 業 活 動<br />

朱 德 蘭 日 本 特 種 行 業 在 臺 海 拓 展 兩 岸 市 場 的 個 案 研<br />

究 (1895-1945)<br />

吳 蕙 芳 飄 洋 過 海 : 中 國 雜 字 書 的 域 外 流 傳<br />

李 若 文 嘉 慶 年 間 海 盜 與 閩 臺 貿 易 之 關 聯<br />

張 彬 村 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時 代 的 華 人 商 業 勢 力 發 展<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陳 宗 仁 晚 明 福 建 船 引 制 度 的 興 廢<br />

陳 政 宏 一 脈 相 承 : 臺 灣 筏 技 術 之 創 新 與 特 性<br />

陳 國 棟 嘉 慶 年 間 的 廈 門 行 商<br />

陳 鴻 瑜 早 期 環 馬 來 半 島 週 鄰 港 市 國 家 及 其 文 明 之 緣 起<br />

湯 熙 勇 華 人 與 日 僑 在 夏 威 夷 (1850-1914)── 近 代<br />

東 亞 國 家 移 民 太 平 洋 島 嶼 方 式 的 比 較<br />

劉 序 楓 「 華 夷 變 態 」 的 世 界 : 清 初 東 亞 海 域 海 上 交<br />

通 史 研 究<br />

鄭 永 常 從 蕃 客 到 華 商 : 中 國 遠 程 海 貿 商 人 研 究<br />

Roderich Ptak( 普 塔 克 ) Around Hainan: Ports and<br />

Commodities (from Song to Early Ming)<br />

伍 躍 日 明 關 係 中 的 勘 合 問 題<br />

村 上 衛 閩 粵 沿 海 民 與 清 朝 : 以 鴉 片 戰 爭 前 的 鴉 片 貿<br />

易 為 中 心<br />

曲 金 良 元 初 海 運 與 膠 萊 運 河 ── 世 界 最 早 海 洋 運 河<br />

工 程 的 開 鑿 與 運 營 (1280-1285)<br />

李 金 明 明 中 葉 漳 州 月 港 的 興 起 與 福 建 的 海 外 移 民<br />

黃 純 豔 宋 朝 對 占 城 和 交 趾 的 政 策 ── 以 朝 貢 貿 易 為<br />

中 心<br />

戴 鞍 鋼 近 代 上 海 口 岸 貿 易 與 周 邊 地 區 交 通 郵 電 業 的<br />

架 構<br />

( 中 央 研 究 院 )<br />

年 代 的 中 國 國 際 學 術 討 論 會<br />

北 京 ‧ 2006.8.26-27<br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民 國 史 研 究 室 、 四 川<br />

師 範 大 學 歷 史 文 化 學 院 、《 近 代 史 研 究 》 編 輯 部 主 辦<br />

朱 宗 震 民 國 初 年 革 命 黨 人 教 條 主 義 的 思 維 模 式<br />

李 朝 津 民 初 有 關 共 和 制 度 的 爭 論 : 省 思 中 國 首 次 民<br />

主 實 驗<br />

楊 天 宏 政 黨 建 置 與 民 初 政 治 走 向 : 從 「 革 命 軍 起 、<br />

革 命 黨 消 」 口 號 的 提 出 論 起<br />

李 學 智 民 國 北 京 政 府 時 期 的 國 慶 活 動<br />

楊 天 石 蔣 介 石 日 記 與 蔣 介 石 研 究<br />

劉 敬 忠 、 潘 榮 馮 玉 祥 與 護 國 戰 爭 : 兼 析 其 在 《 我 的 生<br />

活 》 中 有 關 自 述<br />

劉 家 峰 從 助 手 到 領 袖 :1910 年 代 的 中 國 基 督 徒<br />

孫 江 土 匪 政 治 : 從 檔 案 史 料 看 民 國 初 期 華 北 的 土 匪<br />

張 華 騰 多 角 視 野 下 的 北 京 政 府 :1912-1915 年 北 京 政<br />

府 述 評<br />

汪 朝 光 北 京 政 治 的 常 態 和 異 態 : 有 關 黎 元 洪 與 段 祺<br />

瑞 府 院 之 爭 的 研 究<br />

朱 英 民 國 時 期 省 議 會 與 省 長 之 間 的 衝 突 : 以 江 蘇<br />

省 議 會 彈 劾 省 長 案 為 例<br />

森 時 彥 1910 年 代 的 中 國 市 場 與 日 本 棉 紡 織 工 業<br />

吳 景 平 、 鄒 曉 昇 上 海 銀 行 公 會 成 立 初 期 的 組 織 制 度 和<br />

運 作<br />

陳 謙 平 民 國 初 期 英 國 在 華 企 業 制 度 的 建 立 : 以 企 業<br />

註 冊 和 英 商 公 會 為 例<br />

廖 大 偉 辛 亥 革 命 爆 發 後 中 國 民 主 政 治 的 創 試<br />

臧 運 祜 辛 亥 獨 立 各 省 軍 政 府 的 約 法 之 研 析<br />

王 續 添 地 方 主 義 聯 邦 主 義 與 新 國 家 建 構 中 的 制 度 選 擇<br />

章 清 民 國 初 年 的 思 想 界<br />

吳 炳 守 民 國 初 期 梁 啟 超 中 堅 政 治 論 與 研 究 系 知 識 分<br />

子 之 形 成<br />

陳 廷 湘 清 政 府 處 理 辛 亥 鐵 路 事 件 的 失 誤 與 失 敗 : 以<br />

四 川 保 路 運 動 為 重 點 的 研 究<br />

王 奇 生 新 文 化 是 如 何 「 運 動 」 起 來 的 : 以 《 新 青 年 》<br />

為 視 點<br />

石 川 楨 浩 李 大 釗 早 期 思 想 中 的 日 本 因 素 : 以 茅 原 華<br />

山 為 例<br />

左 雙 文 朦 朧 的 不 確 定 的 救 國 理 念 : 二 十 一 條 交 涉 期<br />

間 新 式 知 識 精 英 的 初 步 反 應<br />

森 紀 子 從 牛 肉 市 場 看 1910 年 代 的 青 島<br />

王 川 民 初 西 藏 拉 薩 漢 人 社 會 生 活 研 究<br />

黃 天 華 國 家 建 構 與 邊 疆 政 治 : 基 於 1917-1918 年 康 藏<br />

糾 紛 的 考 察<br />

孫 承 會 1910 年 代 河 南 治 安 組 織 的 成 立 及 其 性 格<br />

左 玉 河 從 函 夏 苑 到 研 究 所 : 民 初 專 業 研 究 機 構 之 創 設<br />

王 東 傑 學 術 中 心 與 邊 緣 互 動 中 的 典 範 融 會 : 四 川 大<br />

學 歷 史 學 科 的 發 展<br />

蔡 朝 暉 《 申 報 》 廣 告 與 五 四 時 期 上 海 社 會 認 同 與 商<br />

人 心 態<br />

孫 彩 霞 護 法 軍 政 府 改 組 的 幾 個 問 題<br />

胡 成 合 作 中 的 反 抗 : 華 人 社 群 與 外 人 市 政 當 局<br />

許 冠 亭 國 民 外 交 協 會 與 巴 黎 和 會 、 五 四 運 動<br />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第 屆 歐 洲 漢 學 學 會 雙 年 會<br />

Slovenia ‧ 2006.8.31-9.3<br />

Sponso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African Studies<br />

Faculty of Arts, University of Ljubljana<br />

Peter Sandby-thomas The Legitimation of the Party:<br />

Analysing the CCP's Use of Stability<br />

Mario Esteb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Nationalism<br />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br />

Vladimir Portyakov China s Development Outlook<br />

Alexandre Lomanov Politics of Harmonious Society<br />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br />

Taru Salmenkari Village Elections and Community Politics<br />

Ond ej Ku era The Legal Amendments in PRC andROC<br />

(Implications to the Theory of Democratization)<br />

Elena Barabantseva From the Language of Class to the<br />

Rhetoric of Development: The Evolution of the<br />

Notion of Nationality Question in China sOfficial<br />

Discourse on Modernisation<br />

Alberto Camarena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China s<br />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br />

Marita Siika Emergence of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br />

Coexistence into the Chinese Foreign Policy<br />

Practise<br />

Britta Gruenig, Li-Choy Chong The People's Republic<br />

of China, Multilateralism and the United Nations<br />

- Taking Stock of Thirty-Five Years of<br />

Participation<br />

Chun-Yi Le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ross-Strait<br />

Relationship: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Interaction<br />

with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s, 1987-2004<br />

Natalia Davydova Implications of Membership in the<br />

WTO for China<br />

Valeria Zanier The Opinion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 on<br />

WTO<br />

Tuuli Koivu The Challenge of Choosing an Optimal Exchange<br />

Rate Regime for China<br />

Ursula Eysin China s New Left in Search of Identity in<br />

aGlobalModernity<br />

Olga Borokh Chinese Economic Discussions in the Era<br />

of Hu Jintao<br />

H. Tulio C. Rubio-rodr guez China: Back to the Past<br />

KIM Byung-cheol Social Capital and the Coping Strategy<br />

of Unemployed Households in Urban China<br />

Liu Kai The Social Context of China's Rural Industrialisation:<br />

ACaseStudy<br />

Elena Bazhenova Population Development Changes in<br />

theCourseofEconomicReform in the PRC<br />

Tim Wright State Capac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br />

Closing the Pits and Reducing Coal Production<br />

Genia Kostka, Boya Shen Rural Fiscal Reforms in<br />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Debt -<br />

ACaseStudyofHenan<br />

Li Minghuan Life in a State-owned Farm When State's<br />

Support System Is Fragmented<br />

Andrey Ostrovskiy Housing Problems in China in the<br />

Period of 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 (by<br />

Materials of the 2000 Population Census of the<br />

PRC)<br />

Outi Luova Managing International Labour Migration of<br />

China's Korean Minority Local Policies and<br />

Practices in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br />

Hsu Jui-ying Traditional Method and New Technology:<br />

Migrants Job-Searching Channels in Kunshan,<br />

Jiangsu<br />

Martina Bofulin Qingtian Online: The Role of Internet<br />

in the Process of Migration<br />

Wolfgang Schwabe Going Through Emotions-Emotional<br />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iye( 內 業 )Chapter<br />

of the ( 管 子 )<br />

Tiziana Lippiello Self-cultivation and Longevity Techniques:<br />

Towards the Xian Cult of Qin and Han<br />

Times<br />

Albert Galvany Against the Rule of Rectitude: Deformed<br />

Bodies in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Yvonne Schulz Zinda Two ModernApproachestoLi: Jin<br />

Yuelin's LunDao and Feng Youlan s Xin lixue<br />

Rune Svarverud Autonomy of the Chinese Individual<br />

Jana S. Ro ker Zhang Dongsun's( 張 東 蓀 1886 -1973)<br />

Pluralistic Epistemology( 多 元 認 識 論 )<br />

Tom De Rauw Liang Wudi( 梁 武 帝 ), Chinese A oka<br />

or Shrewd Politician?<br />

Jana Benicka Chan Buddhism and Huayan: Five Positions<br />

(wu wei) Theory of Dongshan Liangjie<br />

Bart Dessein Jizang, Sanlun, and Vaibhasika Philosophy<br />

Christian Soffel Discussions on Daotong and Daoxue in<br />

the Late 13th Century<br />

Leslie De Vries The Diagram of the Supreme Ultimate<br />

and Wenbu Medicine<br />

Marc Winter The Struggle for Confucian Discourse Before<br />

the Opium War: Fang Dongshu and His<br />

Criticism of Dai Zhen<br />

Ann Heirman Where Is the Probationer in the Chinese<br />

Buddhist Nunneries?<br />

Silke Geffcken Why Another Collection of Biographies of<br />

Eminent Monks?<br />

Wim De Reu Pottery Wheels and Related Artisan Tool<br />

Metaphors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br />

Barbara Hendrischke Divination and Prognostics in the<br />

Taiping Jing<br />

Chi Chi-chang( 紀 志 昌 )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br />

Ning Fo 佞 佛 (Ingratiating Oneself with<br />

Buddha)<br />

Xiaobing Wang-riese Ancestral Rites of the Shang and<br />

Zhou Rulers<br />

Roel Sterckx The Economics of Religion in Warring<br />

States and Han China<br />

Du an V vra The Action of Invisible Sage: Making Order<br />

in Wang Bi's andGuoXiang s Thought<br />

Radoslav Pu i ( 拉 多 薩 夫 普 西 奇 ) 玄 女 與 老 子 宇 宙<br />

模 型<br />

Chloe Starr Reading Scripture as Text in Nineteenth-<br />

Century China<br />

Fredrik F llman Hermeneutical Conflict? Reading the<br />

Bible in Contemporary China<br />

Thor Stranden s<br />

The Bible in China, 1900-2000: Literature<br />

for Religious, Ethical, Everyday or Literary<br />

Purposes?<br />

Lars Peter Laamann<br />

Mirjana Pavlovi<br />

Lena Henningsen<br />

Roman Shapiro<br />

Kamila Hladikova<br />

Barbara Leonesi<br />

Chanting the Scriptures, Expelling<br />

the Ghosts : Sacred Texts in Popular Christian<br />

Ritual, 1770-1890<br />

Confrontation of Passive and Active<br />

Principl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 Lao She's<br />

Fiction<br />

Heirs of the Dragon or Heirs of the<br />

Wolf? Imitative Creativity in Contemporary<br />

Chinese Novels<br />

Yu Huas Novels: ATrilogyofFate<br />

The Power of Language in Han Shaogong<br />

sMaqiaoDictionary<br />

Translating Drama: the Chinese Version<br />

of the Enrico IV by Luigi Pirandello<br />

(1867-1936)<br />

Magdalena Rytinov Xu Zhimo - The Poet between<br />

Nicolai Volland<br />

Two Worlds: Western and Chinese Aspects of<br />

His Poetry and Various Problems of Their<br />

Translation (into Czech Language)<br />

Beyond Cultures: Translation, Language,<br />

andtheStateintheEarlyPRC<br />

Anna Maria Paoluzzi<br />

Quah Sy Ren<br />

Bashing Intellectuals or Intellectual<br />

Bashing? Satire and Its Purpose in Three Short<br />

Stories from Taiwan<br />

Performing Chineseness in Gao Xingjian's<br />

Theatre: A Transcultural Response to Contemporary<br />

Chinese Nationalism<br />

Connie Ho-yee Kwong Approaching Modernism: Reflections<br />

on the Criticism on the Shanghai New<br />

Sensationism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1985-<br />

2005)<br />

Michael Schimmelpfennig Blunt or Hidden: The Problem<br />

of Defining Different Ways of Remonstrance in<br />

Traditional China<br />

V ronique Alexandre Journeau Sounds, Images and Rhymes<br />

in Sikong Tu sPoeticalArt<br />

Marie Bizais Collapsing Western Distinctions in Literary<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Style: An Investigation Into Liu Xie s Concepts<br />

in the<br />

Ulrike Middendorf Reading Emotions in the Odes: Exegesis<br />

of the Kongzi ShiLunandtheMao/Zheng<br />

Commentaries in Comparison<br />

Matthias Richter Textual Fluidity vs. Textual Identity:<br />

The Case of Laozi 8 and Its Manuscript<br />

Counterparts<br />

Ho Che Wah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the Expression<br />

Chengbi Tongbian ( 承 敝 通 變 )Found in the<br />

Preface to the Shiji<br />

Li Yun-Chung The Southern Tang Poet Li Jianxun and<br />

His Obsession with Flowers<br />

Antje Richter Early Medieval Notions of Epistolarity<br />

林 明 昌 (Eric Lin) 孔 子 鼓 瑟 不 彈 琴 考 ── 由 琴 瑟 興<br />

替 論 儒 道 音 樂 美 學<br />

Roland Altenburger Moral and the City: the World of<br />

Shi Chengjin s (1660) Vernacular Stories<br />

Barbara Bisetto Fictionalization and Vernacularization in<br />

the Late Ming: A Perspective from the Work<br />

Lien Zhuan Yanyi<br />

Alison Hardie Individual Identity in Ruan Dacheng s<br />

Spring Lantern Riddles<br />

Miriam Castorina Guo Liancheng and His Journey to<br />

Italy<br />

Alexander C. Y. Huang Locating China and the West :<br />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Late-Qing Travelogue<br />

and Translation<br />

LI Jinjia Tcheng-Ki-Tong, A Cultural Mediator Between<br />

China and France<br />

Eyup Saritas, Hasan Bilgin The Chile Tribe According<br />

to Chinese Sources<br />

Piero Corradini Sinicized Foreign Rulers in Medieval<br />

China<br />

Cynthia Brokaw Popular Publishing and the Book Cultures<br />

of Late Imperial China<br />

Glen Dudbridge Collaboration and Its Apologists in Tenth-Century<br />

China<br />

Mathieu Torck Chinese Sailors' Food Supplies and the<br />

Occurrence of Scurvy in Premodern China:<br />

Elisabeth Kaske<br />

Ulrich Theobald<br />

Nanny Kim<br />

Thomas Hirzel<br />

Round-up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2002<br />

- 2006)<br />

The Sale of Official Titles and War Finance<br />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br />

War Financing in 18th Century China<br />

- An Enterprise Without Controlling Department<br />

The Art of Circumventing Regulations: How<br />

the Management of Underfunded Copper Transports<br />

to the Metropolitan Mints Yet Remained<br />

an Avenue of Official Promotion<br />

Mint Metal Procurement for Jiangsu and<br />

Zhejiang: An Inquiry in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br />

sExpectations and the Provinces' Strategies<br />

of Implementation<br />

Federica Ferlanti Revolution and Administration: The<br />

Beverley Hooper<br />

Thomas Kampen<br />

Wang Juan<br />

Karin Betz<br />

Federica Casalin<br />

Genesis of the Communist State, 1931-1934<br />

An Uphill Task : China and the Soviet<br />

Specialists in the 1950s<br />

Party History<br />

Mike Shi-chi Lan<br />

Bryna Goodman<br />

The CCP and Its Two Resolutions on<br />

Cultur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the Shanghai<br />

Tabloid Press, 1897-1911<br />

The Dirty Chinese: Hygiene as an Issue of<br />

Acculturation for Chinese in Meiji Japan<br />

Early Economic Writings in XIX Century<br />

China: the Maoyi Tongzhi and the Zhifu<br />

Xinshu<br />

Chinese Memories of War, Japanese<br />

Colonial Legacy, and the Problematic Taiwanese<br />

Identity in Chinese Nation-formation, 1945-1947<br />

Appealing to the Public: Newspapers<br />

and the Politics of Emotion in 1920s China<br />

Toby Alexander Lincoln<br />

Everyday Practice of Everyday<br />

People: Subalter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Events<br />

in Republican Shanghai<br />

Xavier Paules Making Distinction: High-Class Opium<br />

Houses in Guangzhou during the 1930s<br />

Marjorie Dryburgh Life Histories and National Narratives:<br />

Remembering Occupied Manchuria in<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Post-war China<br />

Ksenia Markina Lettered-words in Modern Chinese:<br />

Foreigners or Fellow Citizens?<br />

Mateja Petrovi Context andMeaning: Different Functions<br />

of Discourse Particle Le in Chinese<br />

Marita Ljungqvist Arin A Relevance-Theoretic Analysis<br />

of the Particle Ba in Mandarin Chinese<br />

Lihi Yariv-laor Chinese as a Subjective-Prominent Language<br />

Jennifer Gross The Lifecycle of Quotes<br />

Kazuyuki Inoue The Reflexivisation System in Archaic<br />

Chinese<br />

Daniel Zoltan Kadar Writing Chinese (Im)politeness:<br />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 of Politeness and Impoliteness<br />

from Orthographic/Semiotic Perspectives<br />

Wolfgang Behr How to Keep a Secret Secret in Classical<br />

Chinese<br />

Henrieta Hatalova Chinese and Slovak Process of Creation<br />

of Popular Phraseology - Demostrated on<br />

Examples of Paremias with Motifs of Six Domestic<br />

Animals<br />

Mette Thun 1000 Characters, 2000 Words and No More<br />

Cute Dialogues: the EU-sponsored Kaimen-projectattheUniversityofCopenhagen<br />

Sun Lam Learn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 a Cultural<br />

Context<br />

Hu Xiaoling, Liu Chuanping A Study of Acquisition of<br />

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 in L2 Chinese by<br />

English and Korean-speaking Learners<br />

Lucie Olivova Ignaz Sichelbarth, A Jesuit Painter of<br />

Qianlong<br />

Helen Persson Early Textiles from Central Asia: Stein<br />

Collection at the V&A<br />

Nata a Vampelj Suhadolnik Reinterpretation of the<br />

Mural Painting on the Ceiling of the Buqianqiu<br />

Tomb from Luoyang<br />

Gy rgyi Fajcs k Garden of Pleasures Chinese Lacquers<br />

in Hungary During the Reign of Qianlong<br />

1736-1796 (Lacquer Cabinet in Esterhazy Palace<br />

at Fert d)<br />

Walburga Maria Wiesheu<br />

Isabella Falaschi<br />

Chang Bi-yu<br />

Nora Frisch<br />

Wars and Walls in Urban Development<br />

in Early China<br />

Tragedy Without Guilt? The Question<br />

of Beiju intheYuan Theatre<br />

Tradition and Identity: The Nationalisation<br />

of Xiqu in Taiwan<br />

Advertising and China s Modern View of<br />

Tradition<br />

Sarah Dauncey<br />

Mitja Podreka<br />

Jeroen De Kloet<br />

Julian Ward<br />

Louise Williams<br />

Song Hwee Lim<br />

Andy Chiu<br />

Disabled But Not Useless : Representing<br />

Disabi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br />

HacktivisminChina<br />

Chinese Cinematic Pollutions<br />

Revisiting Little Soldier Zhang Ga: A New<br />

Look at Chinese Films about the Anti-Japanese<br />

War<br />

Is This the Modern World? (Post)Modernism<br />

and Contemporary Taiwanese Urban<br />

Cinema<br />

Fear Eats the Soul: Of Ghosts and<br />

Other Queer Sightings in Tsai Ming-liang s<br />

Cinema<br />

Sexing Hong Kong Legal Culture: Engagement<br />

of Han-Chinese Confucian / Buddhist /<br />

Daoist Legal Theory and Gender Politics<br />

Helena Pik-wan Wong, Wan-chaw Shae<br />

Marianne Hester<br />

Yi Jo-Lan<br />

Dusica Ristivojevi<br />

Derek Hird<br />

Negotiating Gender<br />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br />

Transnational and Global Impacts on<br />

Domestic Violence Policy Development<br />

From Ordinary Martyrs to Worthy Mothers:<br />

The Expanding Paradigm of Female Virtue in<br />

Ming-Qing Dynastic Histories<br />

They are Just Like the Generations<br />

Past : Imag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br />

Missionary Periodical Woman s Work in China<br />

(1884-86)<br />

Men and Masculin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br />

Nicola Spakowski Political Women s Autobiographies<br />

Between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and Subjective<br />

Experience<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Rui Shen Gender and Genre: The Politics of Style in<br />

Chinese Women's AutobiographicalFiction<br />

Maria Jaschok, Shui Jingjun Alternative Transformative<br />

Space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br />

Women sHistory: ACatholicConvent,American<br />

Women Religious, Chinese Catechists and<br />

Shouzhen Guniang (Celibate Women) in Kaifeng<br />

City<br />

Julia Ston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Hong Kong: The<br />

Berlin Foundling Home for Girls (Mid-19th<br />

Century to 1921)<br />

Cecilia Milwertz, WangFengxian Foreign Development<br />

NGOs and Their Natural Partners in China -<br />

Creating a Broad-based Transformative Coalition?<br />

Anna Boermel No Wasting and Empty Nesters : Old<br />

Age in Beijing<br />

Serena Zuccheri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nd the<br />

Rise of a New Youth Culture, Xin Xin Renlei<br />

(New Humanity) and Neo-tribalism in Urban<br />

China<br />

Anna Lora-wainwright Social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br />

of Oesophagus and Stomach Cancer in Rural<br />

Sichuan<br />

Lauri Paltemaa, Juha A. Vuori How Cheap Is Talk?-<br />

Soft-Repression and Counter-Strategies Against<br />

It in the Chinese Democracy Movements of the<br />

80s<br />

Maja Veseli Negotiating Ethnic Identity on the Campus:<br />

The Impact of Minority Educational Policies<br />

on Students Lives<br />

Unn M lfrid H. Rolandsen Developing a Responsible Individual<br />

Through Spare Time Activities<br />

Mette Thun The Transn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br />

Lineage and Temple Institutions in Fujian<br />

Province<br />

Lena Springer The Chinese Identity of Immigrated<br />

TCM-Doctors in Austria and the Unsolved Professional<br />

Statu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Modern<br />

China<br />

Maggi W. H. Leung From Bamboo Networks to Transnational<br />

Hi-tech Linkages: Overseas Chinese<br />

as Agent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br />

PRC<br />

Valentina Pedone As a Rice Plant in a Wheat Field :<br />

Elaborating the Chinese Youth Identity Overseas<br />

James St. Andre The Concept of Chineseness and<br />

Identity Formation in the Writing of Southeast<br />

Asian Chinese<br />

Paris Chi-chuen Lau Between Sex and Death: Zhang<br />

Xianliang sTraumaandMemory<br />

Lin Pei-yin Memory, History, and Identity: Representations<br />

of the February 28th Incident in Contemporary<br />

Taiwanese Literature<br />

Mike Shi-chi Lan Re-creating Memories of Taiwan in<br />

China, 1942-1945<br />

Agnes Schick-chen Chinese Legal Culture, the Rule of<br />

Law and a Harmonious Society<br />

Nicolae Cristian Statu Walk in the Forest of Scholars:<br />

A Structural Reading of Chapters 88 and 30<br />

from the Hanshu<br />

Dagmar Borchard On the Road to Modernity: A Short<br />

HistoryofMarriageLaw in the PRC<br />

Flora Sapio Network-based Forms of Law Violation: the<br />

Case of Xiamen<br />

Rebecca Parry The Challenges of Corporate Rescue,<br />

Lessons from Europe<br />

Jonas Grimheden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Judicial<br />

Reform<br />

Eva Sternfel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Sector in<br />

China and the Impacts for the Environment<br />

Eduard B. Vermeer The Rise and Fall of a Man-made<br />

Lake: Lianhu 300-2000 A.D.<br />

Oliver Hensengerth China s Foreign Relations and<br />

Transboundary Water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br />

and Southeast Asia: the Cases of the Tumen<br />

and the Mekong<br />

Dong Wang Canton Christian College (Lingnan University,<br />

1888-1951): Globalization and Beyond the<br />

Paradigm of The West vs. the Others<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Selena Pjevi The Image of China in Serbian Culture<br />

Anna Busquets China in Spain in XVIIth Century: the<br />

Tratados of Friar Domingo Fern ndez de Navarrete<br />

Kim Kwok Enterprising Culture: New Economic Activities<br />

of the Chinese Immigrants in Austria<br />

Marta Persiani The Names Shangdi, Tian and Tianzhu<br />

in Some Early Chinese Convert sTexts<br />

Nicolas Standaert Interweaving of Rituals: Chinese and<br />

Christian Funeral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br />

Helena Motoh The Naturalness of the Other - Philosophical<br />

Construction of China in the Eighteenth<br />

Century Europe<br />

Paolo De Troia Notes on Africa: European Sources of<br />

17th Century Aleni's Description of African<br />

Countries<br />

李 海 亮 (Li Hailiang) 儒 學 儒 教 的 「 孝 」 與 基 督 教 倫<br />

理 的 「 孝 」 之 比 較<br />

張 鳳 麟 (William Cheung) 從 「 父 親 三 部 曲 」──<br />

《 推 手 》、《 囍 宴 》、《 飲 食 男 女 》 分 析 李<br />

安 電 影 中 「 父 權 」 和 「 家 庭 」 的 觀 念<br />

王 婷 (Wang Ting) 名 人 文 化 興 起 : 中 國 面 臨 又 一 次<br />

文 化 革 命 ?<br />

( 漢 學 研 究 中 心 )<br />

唐 宋 社 會 變 遷 討 論 會<br />

臺 北 ‧ 2006.9.4-5<br />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 、 中 研 院 唐 宋 社 會 變 遷<br />

主 題 計 畫 主 辦<br />

近 藤 一 成 從 地 域 文 化 看 唐 宋 變 革 ── 浙 西 湖 州 的 個<br />

案<br />

妹 尾 達 彥 韓 愈 與 長 安 ── 九 世 紀 的 轉 型<br />

陳 尚 君 《 舊 五 代 史 》 重 輯 的 回 顧 與 思 考<br />

張 勞 芳 唐 代 京 兆 秩 序 的 管 理 與 破 壞<br />

劉 淑 芬 唐 宋 時 期 的 功 德 墳 寺 ── 以 懺 悔 儀 式 為 中 心<br />

的 討 論<br />

黃 清 連 唐 末 五 代 淮 南 地 方 武 力 試 論<br />

林 煌 達 唐 宋 州 府 孔 目 官 職 位 之 演 變<br />

黃 寬 重 創 制 與 轉 型 ── 五 代 巡 檢 初 探<br />

梁 庚 堯<br />

劉 靜 貞<br />

方 震 華<br />

從 坊 市 到 鄉 村 ── 唐 宋 牙 人 活 動 空 間 的 擴 大<br />

北 宋 前 期 墓 誌 書 寫 中 歷 史 形 象 的 借 用 與 形 塑<br />

堯 舜 三 代 與 貞 觀 故 事 ── 君 臣 典 範 在 唐 宋 時<br />

期 的 轉 變<br />

( 吳 政 上 )<br />

轉 型 期 的 敦 煌 學 ── 繼 承 與 發 展 敦 煌 學 國 際<br />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南 京 ‧ 2006.9.7-11<br />

南 京 師 範 大 學 、 日 本 京 都 大 學 人 文 科 學 研 究 所 、 臺<br />

灣 南 華 大 學 敦 煌 學 研 究 中 心 、 敦 煌 學 國 際 聯 絡 委 員 會 、<br />

中 國 敦 煌 吐 魯 番 學 會 聯 合 主 辦<br />

趙 和 平 武 則 天 為 已 逝 父 母 寫 經 發 願 文 及 相 關 敦 煌 寫<br />

卷 綜 合 研 究<br />

洛 合 俊 典 敦 煌 寫 本 和 日 本 古 寫 經 中 的 玄 應 撰 《 一 切<br />

經 音 義 》<br />

梁 麗 玲 敦 煌 寫 本 《 十 夢 經 》 初 探<br />

玄 幸 子 關 於 兩 種 《 佛 說 八 陽 神 咒 經 》<br />

衣 川 賢 次 以 敦 煌 寫 經 校 訂 《 大 正 藏 》 芻 議<br />

汪 娟 敦 煌 寫 本 《 法 華 七 禮 文 》 殘 本 考 釋<br />

竺 沙 雅 章 莫 高 窟 北 區 石 窟 出 土 的 版 刻 漢 文 大 藏 經 本<br />

朱 雷 敦 煌 寫 本 《 廬 山 遠 公 話 》 中 之 惠 遠 緣 起 及 《 涅<br />

磐 經 》 之 信 仰<br />

赤 尾 榮 慶 京 都 國 立 博 物 館 藏 大 穀 探 險 隊 帶 來 寫 本 介 紹<br />

劉 曼 春 繼 續 研 究 敦 煌 莫 高 窟 《 寶 雨 經 變 》<br />

榮 新 江 追 尋 最 後 的 寶 藏 ── 李 盛 鐸 舊 藏 敦 煌 文 獻 調<br />

查 記<br />

波 波 娃 唐 高 宗 天 訓 與 中 國 政 治 傳 統<br />

許 建 平 敦 煌 寫 經 籍 卷 的 學 術 價 值<br />

束 錫 紅 英 法 藏 敦 煌 古 藏 文 文 獻 與 吐 蕃 早 期 文 化<br />

馬 德 敦 煌 吐 蕃 文 獻 的 新 論<br />

李 正 宇 重 新 認 識 8 至 11 世 紀 的 敦 煌 佛 教<br />

依 空 敦 煌 佛 教 願 文 探 微<br />

郝 春 文 再 論 北 朝 至 隋 唐 五 代 宋 初 的 女 人 結 社<br />

鄭 阿 財 傳 播 、 詮 釋 與 接 受 ── 敦 煌 文 獻 與 石 窟 《 觀<br />

音 經 》 之 考 察<br />

方 廣 錩 英 國 圖 書 館 藏 敦 煌 遺 書 中 新 發 現 四 件 中 國 早<br />

期 印 刷 品<br />

張 湧 泉 俄 藏 敦 18974 號 等 十 餘 件 字 書 碎 片 綴 合 研 究<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克 拉 拉 哈 薩 克 斯 坦 的 佛 教 ── 現 代 和 當 代<br />

劉 屹 道 教 仙 人 「 子 明 」 論 考<br />

萬 毅 敦 煌 本 《 昇 玄 內 教 經 》 與 南 朝 末 期 道 教 的 「 三<br />

一 」 新 論<br />

黃 正 建 試 論 唐 人 的 喪 葬 擇 日 ── 以 敦 煌 文 書 為 中 心<br />

周 西 波 敦 煌 文 獻 中 之 逐 盜 求 失 物 方 術 略 考<br />

馮 培 紅 關 於 歸 義 軍 節 度 觀 察 使 官 印 問 題 的 一 些 補 充<br />

吳 麗 娛 試 論 敦 煌 書 儀 中 的 官 場 起 居 儀<br />

楊 寶 玉 張 議 潮 束 身 歸 闕 後 與 沙 州 人 士 的 往 來<br />

楊 秀 清 P.3518〈 張 保 山 邈 真 贊 〉 劄 記<br />

孫 繼 民 、 陳 瑞 青 分 藏 異 國 的 宋 代 鄜 延 經 略 安 撫 司 檔 案<br />

劉 進 寶 x.2419 號 〈 欠 柴 人 名 目 〉 中 的 徭 役 與 賦 役 蠲<br />

免<br />

鄧 文 寬 跋 敦 煌 文 獻 中 的 兩 次 日 食 記 錄<br />

金 瀅 坤 論 唐 五 代 宋 元 的 社 條 與 鄉 約<br />

鄭 炳 林 晚 唐 五 代 敦 煌 社 會 風 氣 之 胡 風 胡 化<br />

柴 劍 虹 轉 型 期 敦 煌 文 學 研 究 的 新 課 題<br />

張 鴻 勳 、 張 榛 移 植 與 變 異 : 日 本 《 酒 茶 論 》 與 敦 煌<br />

《 茶 酒 論 》 的 比 較 研 究<br />

梅 維 恒 歐 亞 鳥 類 對 話 作 品 的 比 較<br />

朱 鳳 玉 敦 煌 蒙 書 《 古 賢 集 》 與 中 晚 唐 代 詠 史 詩<br />

董 志 翹 輯 注 本 《 啟 顏 錄 》 商 補<br />

張 先 堂 淨 土 教 宗 師 法 照 的 文 學 創 作 及 其 對 唐 代 文 學<br />

的 貢 獻<br />

林 仁 昱 論 敦 煌 聯 章 歌 曲 列 舉 事 項 的 方 法<br />

荒 見 泰 史 、 桂 弘 轉 型 期 的 變 文 研 究 ── 以 日 本 變 文<br />

研 究 的 特 徵 為 中 心 探 討<br />

蔡 忠 霖 敦 煌 俗 字 中 的 繁 華 現 象 試 析<br />

王 三 慶 《 解 釋 歌 義 壹 備 》 新 探<br />

陳 國 燦 略 論 敦 煌 吐 魯 番 文 獻 研 究 中 的 史 學 斷 代 問 題<br />

正 博 英 藏 S.9478《 地 志 殘 片 》 淺 析<br />

黃 征 江 蘇 與 敦 煌 學 ── 人 物 篇 (1908-2006)<br />

陳 明 「 好 熱 細 藥 」: 于 闐 醫 藥 文 化 沈<br />

( 南 華 大 學 敦 煌 學 研 究 中 心 )<br />

李 友 邦 先 生 與 國 民 革 命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9.9<br />

國 立 國 父 紀 念 館 、 財 團 法 人 蘆 洲 李 宅 古 蹟 維 護 文 教<br />

基 金 會 主 辦<br />

王 曉 波 李 友 邦 在 抗 戰 期 間 的 遠 識 和 預 見<br />

高 純 淑 、 張 瑞 成 李 友 邦 與 臺 灣 光 復 運 動<br />

卞 鳳 奎 從 外 交 史 料 館 所 藏 史 料 看 李 友 邦 的 抗 日 活 動<br />

李 功 勤 不 能 被 歷 史 遺 忘 的 人 物 ── 李 友 邦 將 軍<br />

( 劉 碧 蓉 )<br />

藝 術 管 理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9.9<br />

臺 北 市 藝 術 管 理 學 會 主 辦<br />

柯 基 良 藝 術 管 理 與 行 銷 的 作 為<br />

方 芷 絮 國 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功 能 角 色 之 探 討<br />

陳 啟 昕 表 演 藝 術 產 業 之 通 路 策 略 研 究<br />

黃 俊 閎 博 物 館 的 藝 術 授 權 策 略 : 資 源 基 礎 觀 點 的 分 析<br />

吳 振 岳 論 紀 念 功 能 之 公 共 藝 術 與 場 所 精 神 之 和 諧 與<br />

衝 突 ── 以 埔 里 愛 蘭 橋 之 228 紀 念 碑 「 圓 而 不<br />

圓 」 為 例<br />

賴 鼎 陞 論 博 物 館 數 位 化 展 示 設 計 與 管 理 之 新 趨 勢 :<br />

以 故 宮 「 宋 徽 宗 的 御 花 園 」 巡 迴 展 覽 為 例<br />

陳 建 勳 從 產 學 合 作 觀 點 探 討 博 物 館 商 品 開 發 組 織 之<br />

溝 通 研 究 ── 以 樹 火 紀 念 紙 博 物 館 為 例<br />

莊 奇 洛 、 陳 尚 盈 以 參 考 點 引 導 訊 息 處 理 檢 視 Yahoo 拍<br />

賣 近 五 年 玉 器 ── 明 清 件 賣 家 之 商 品 呈 現<br />

呂 弘 暉 藝 術 管 理 研 究 所 實 習 制 度 之 建 構<br />

徐 水 仙 視 覺 藝 術 領 域 的 國 際 規 範<br />

( 臺 北 市 藝 術 管 理 學 會 )<br />

( 第 三 屆 ) 臺 灣 羅 馬 字 國 際 學 術 研 討<br />

會<br />

臺 北 ‧ 2006.9-10<br />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臺 灣 文 化 及 語 言 文 學 研 究 所 、 國 家 臺<br />

灣 文 學 館 主 辦<br />

鄭 良 偉 母 語 文 學 t 母 語 教 育 中 所 扮 演 的 角 色<br />

徐 煥 昇 母 語 文 學 在 母 語 教 材 中 的 運 用 以 〈 苗 栗 縣 客<br />

語 教 材 〉 為 例<br />

張 學 謙 、 鄭 良 偉 雙 語 讀 寫 kah 語 文 教 育 : 母 語 kah 第<br />

二 語 言 互 相 幫 贊 sa -th n 方 法<br />

吳 國 禎 臺 語 教 育 當 中 「 歌 謠 」 一 詞 的 誤 用 與 檢 討<br />

李 勤 岸 平 埔 族 主 體 性 論 述 重 建 : 論 陳 雷 長 篇 小 說<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 鄉 史 補 記 》<br />

Hiro Justin Ota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Hawaii, Japan<br />

and Taiwan<br />

多 田 惠 日 本 的 語 文 教 育 模 式<br />

賴 麗 品 、 涂 淑 琪 、 張 學 謙 、 戴 煜 德 運 用 批 判 讀 寫 方<br />

法 進 行 母 語 教 育<br />

林 怡 禎 十 年 漫 步 永 遠 的 故 鄉 ── 論 陳 雷 臺 語 小 說 的<br />

養 分 與 蛻 變<br />

蔣 為 文 20 世 紀 初 臺 灣 h m 越 南 羅 馬 字 運 動 比 較<br />

丁 鳳 珍 臺 文 雜 誌 《T i- an-j 》( 臺 灣 字 ) 臺 灣 母 語<br />

教 育 主 張 探 討<br />

潘 科 元 蔡 培 火 《 十 項 管 見 》(Ch p-h ng ko nkin)<br />

語 詞 運 用 對 現 時 臺 語 文 啟 示<br />

Henning Kl ter Politics of Multilingualism: Is Europe<br />

Comparable to Taiwan<br />

Ann Heylen 蔡 培 火 與 殖 民 地 臺 灣 的 羅 馬 字 運 動<br />

L Siok-h ng 臺 語 烹 調 動 詞 義 素 分 析<br />

楊 允 言 、 劉 杰 岳 、 陳 鄭 弘 堯 、 陳 柏 中 附 加 詞 類 訊 息<br />

臺 語 語 詞 搭 配 t 教 學 上 應 用<br />

T n Nga- T i L ng kap Thi ng-b t H -t ng l i<br />

Th m-th T i-o n-L ng G -gi nTh- a kap<br />

G -gi nThi-t<br />

施 淑 惠 n 日 語 連 語 觀 點 來 探 討 臺 灣 閩 南 語 語 法<br />

研 究 ──「 述 賓 構 造 」& 動 詞 間 移 行 關 係<br />

何 信 翰 「 主 導 」 觀 念 kap 伊 t 臺 語 詩 研 究 頂 ko n<br />

運 用<br />

張 屏 生 六 堆 地 區 客 家 方 言 島 的 語 言 使 用 調 查 ── 以<br />

武 洛 地 區 為 例<br />

梁 瓊 芳 i 大 眾 傳 播 角 度 探 討 《 臺 文 通 訊 》 雜 誌 90<br />

年 代 以 來 對 臺 語 文 學 重 要 性<br />

蔡 瑋 芬 戰 後 臺 語 文 學 運 動 論 述 開 展<br />

陳 金 泉 母 語 教 育 如 何 結 合 家 庭 和 整 個 社 會 層 面 , 最<br />

後 形 成 全 民 運 動 之 思 考<br />

蔡 慶 川 國 小 母 語 教 學 之 現 況 報 告<br />

廖 淑 鳳 臺 語 教 學 方 法 之 探 討<br />

鄭 文 海 從 九 年 一 貫 之 觀 點 , 看 國 中 母 語 必 修 之 迫 切 性<br />

莊 霈 涵 母 語 教 育 應 提 前 從 幼 稚 園 開 始 ( 兼 論 課 程 之<br />

設 計 )<br />

(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臺 文 所 )<br />

臺 日 臺 灣 文 學 研 究 者 交 流 會 議<br />

臺 南 ‧ 2006.9.10-12<br />

成 功 大 學 臺 灣 文 學 系 主 辦<br />

橋 本 恭 子 試 論 南 方 外 地 文 學 的 樹 立 ── 以 在 臺 日 本<br />

人 的 「 鄉 土 主 義 」 為 中 心<br />

林 巾 力 自 我 、 他 者 、 共 同 體 : 論 洪 耀 勳 〈 風 土 文 化<br />

觀 〉<br />

魏 偉 莉 美 學 的 起 源 : 知 識 、 權 力 與 象 徵 暴 力 ── 論<br />

50 年 代 末 以 「 臺 大 外 文 系 」 為 中 心 的 現 代 主<br />

義 美 學 再 生 產<br />

中 村 元 哉 戰 後 臺 灣 的 文 化 論 戰 與 殷 海 光 ── 從 和 南<br />

京 國 民 政 府 時 期 (1930-40 年 代 ) 的 文 化 論 戰<br />

相 較 來 看<br />

廖 淑 芳 全 球 化 文 化 生 產 中 的 故 事 、 地 方 感 及 其 傳 播<br />

模 式 試 析<br />

和 泉 司 錯 綜 複 雜 的 「 內 」 與 「 外 」: 以 40 年 代 的 臺<br />

灣 文 壇 中 的 「 蓮 霧 之 庭 」 與 龍 瑛 宗 為 中 心<br />

李 育 霖 變 向 他 者 : 臺 灣 日 本 語 文 學 中 的 翻 譯 書 寫 及<br />

其 主 體 歷 史<br />

陳 永 鑫 一 個 臺 灣 小 鎮 的 日 本 時 代 ── 彰 化 縣 溪 湖 鎮<br />

的 日 本 經 驗<br />

許 菁 娟 統 戰 之 中 的 文 學 現 象 ── 對 柏 楊 事 件 的 考 察<br />

高 橋 一 聰 關 於 「 中 國 文 藝 協 會 」 的 一 個 考 察 ── 以<br />

國 民 政 府 遷 臺 初 期 為 中 心<br />

趙 慶 華 相 聚 、 離 開 、 沉 默 、 流 浪 ── 從 「 空 間 視<br />

域 」 的 衍 變 閱 讀 蘇 偉 貞 的 「 眷 村 四 部 曲 」<br />

( 鄭 淑 真 )<br />

屈 萬 里 先 生 百 歲 誕 辰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9.15-16<br />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 國 家 圖 書 館 、 中 央 研 究 院 歷<br />

史 語 言 研 究 所 主 辦<br />

程 元 敏 兩 漢 《 洪 範 五 行 傳 》 作 者 索 隱<br />

李 偉 泰 《 史 》、《 漢 》 論 贊 比 較 八 則<br />

周 鳳 五 試 說 《 季 康 子 問 於 孔 子 》 的 榮 駕 鵝<br />

夏 含 夷 A New Reading of the Shi Jing Poem Da Wu<br />

on the Basis of Bronze Inscriptions<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盧 錦 堂<br />

林 慶 彰<br />

楊 晉 龍<br />

齊 益 壽<br />

潘 美 月<br />

朱 曉 海<br />

王 國 良<br />

張 光 裕<br />

顧 史 考<br />

林 素 清<br />

邱 德 修<br />

黃 沛 榮<br />

何 澤 恆<br />

蔡 哲 茂<br />

葉 國 良<br />

陳 鴻 森<br />

張 蓓 蓓<br />

朱 鴻 林<br />

柯 慶 明<br />

劉 文 強<br />

蔣 秋 華<br />

屈 故 館 長 翼 鵬 先 生 與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在 抗 戰<br />

時 期 所 蒐 購 我 國 東 南 淪 陷 區 之 古 籍 最 精 品<br />

屈 萬 里 先 生 考 辨 偽 書 的 貢 獻<br />

屈 翼 鵬 先 生 與 臺 灣 的 《 詩 經 》 研 究<br />

從 析 疑 賦 詩 到 語 默 殊 勢 ── 試 論 陶 淵 明 移 居<br />

南 村 後 的 交 游 及 交 游 詩<br />

宋 刻 唐 人 文 集 的 流 傳 及 其 價 值<br />

先 秦 兩 漢 六 朝 用 扇 考 拾 零<br />

《 新 唐 書 ‧ 藝 文 志 》 考 論<br />

新 見 〈 秦 子 戈 〉 二 器 跋<br />

上 博 竹 書 〈 三 德 〉 篇 新 解<br />

楚 簡 文 字 叢 釋<br />

《 上 博 ( 五 )‧ 三 德 》「 弦 望 齊 」 釋 考<br />

韓 國 漢 文 《 易 》 著 的 文 獻 價 值<br />

《 易 ‧ 坤 ‧ 六 二 》 爻 義 重 探<br />

殷 卜 辭 「 肩 凡 有 疾 」 解<br />

論 《 儀 禮 》 非 孔 子 手 定 之 完 書<br />

清 代 學 者 疑 年 考 ── 姜 亮 夫 《 歷 代 人 物 年 里<br />

碑 傳 綜 表 》 訂 訛<br />

從 《 史 通 》 看 中 古 史 學<br />

申 時 行 的 經 筵 講 章<br />

「 書 」、「 箋 」 作 為 文 學 類 型 之 美 感 特 質 的<br />

研 究<br />

鄭 莊 公 三 論<br />

吳 汝 綸 的 尚 書 研 究<br />

第 屆 國 際 漢 藏 語 學 術 研 討 會 (<br />

( 林 倉 盟 )<br />

)<br />

美 國 西 雅 圖 ‧ 2006.9.15-17<br />

Sponsored b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br />

Yang, Liujin A Diachronic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imal<br />

Name Pronunciations among the Nisu Yi<br />

of China<br />

Aldridge, Edith The Emergence of Wh-indefinites in<br />

Chinese<br />

Gaca, Maciej Amazing Story of Wo Renbo - Written<br />

Scripts of Southern China and Ethnic Indentity<br />

Yue, Kun Attention and Mandarin Syntax<br />

Dai, Zhaoming The Typ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br />

Chinese Modality Particles<br />

Evans, Jonathan How Do You Analyze A Two Tone<br />

System - When Both Tones Are High?<br />

Shirai, Satoko Functions of the Modality Suffix -a Inn<br />

Drapa<br />

Huang, Chenglong Relative Clauses in the Puxi Variety<br />

of Qiang<br />

Yeh, Jui-chuan On the Excessive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br />

Chinese<br />

Yu, Dominic Relative Clauses and the Noun Phrase in<br />

Cantonese<br />

Dede, Keith The Reported Speech Particle in the Xining<br />

Dialect<br />

Lin, You-Jing From Directional to Past Imperfect: A<br />

Case from rGyalrong<br />

Sung, Kai-lin Tonal Harmony in Chinese Raps<br />

Ikeda, Takumi Some Historical Records on the Lyuzu<br />

Language in Southwest China<br />

Hsiao, Yuchau E. and Sung, Kai-lin A Corpus Study<br />

of Classic Chinese Poetry<br />

Hansson, Inga-Lill Evidentiality in Akha<br />

Gong, Hwangcherng A Hypothesis of the Influences of<br />

Pre-initial Consonants upon the Development of<br />

rhymes from Old Chinese to Middle Chinese<br />

Pelkey, Jamin Muji Uncorked: A First Tasting of the<br />

Dialects, Distinctives, and Distribution<br />

Dempsey, Jakob Intra-/ Inter-divisional Doublets and<br />

Their Implications for OC<br />

Hayashi, Norihiko Youle Jino Adjectives<br />

Ferlus, Michel What Were the Four Divisions of the<br />

Middle Chinese<br />

Lama, Ziwo Where Did the Dog Go : A Continuing<br />

Chew Over the Labiovelars of Northern Yi<br />

Phua, Chiew Pheng Alternations of Voiced and Voiceless<br />

Initials in Old Chinese: A Cognitive Approach<br />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br />

Lidz, Liberty A Synopsis of Yongning Na (Mosuo)<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Jeon, Kwang Jin Phonological Change of Old Chinese<br />

(LFK System): Dissimilation<br />

Hu, Suhua The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in Nuosu Yi<br />

Language<br />

Jeon, Kwang Jin Phonological Change of Old Chinese<br />

(LFKSystem): Dissimilation<br />

DeLancey, Scott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he Kurtoep<br />

Verb<br />

Brewer, Warren Mapping Taiwanese Goose<br />

Doty, Christopher RelativizationinKurtoep: Preliminary<br />

Notes<br />

Branner, David Prager A Sound Change in Progress in<br />

Some F ji nMnn n Dialects<br />

Mazaudon, Martine Tone and Voice Quality in TGTM<br />

(Tamangan) Languages<br />

Jiang, Ping Consonant Alternation in Fuzhou Chinese<br />

Michailovsky, Boyd Sources of Vowel Alternation in<br />

Kiranti Verbs<br />

Chang, Jung-Im Development of the -m Coda and the<br />

Closed-Mouth Final in the Yong an Dialect<br />

Spoken in Fujian Province<br />

Plaisier, Heleen Lepcha and Its Next ofKin<br />

Chan, Marjorie K. M. Liu Yi Chuan Shu ( 柳 毅 傳 書 ):<br />

A Cantonese Opera, Its Language, Script Versions,<br />

and Stage Performances<br />

Taguchi, Yoshihisa *r and the Cluster Initials in Proto-<br />

Hmong-Mien<br />

Chen, Yi-Hsiu The Pragmatics and Grammaticalization<br />

of Taiwan Southern Min「 死 」<br />

Lowes, Gwendolyn Comparative Notes on Tibeto-Burman<br />

Copulas<br />

Lin, I Chen Processing of TaiwaneseToneSandhi: The<br />

Gating Paradigm<br />

Matisoff, James A. Stable Roots in Sino-Tibetan/Tibeto-Burman<br />

Chen, Yawen A Study on the Use of Taiwanese Classifiers<br />

by Different Generations<br />

Sun, Hongkai PronominalizationinTibeto-Burman<br />

Cheng, Ying and Chen, Yawen A Study on the Semantics<br />

and Compounding of Southern Min Ch ng 前<br />

Caplow, Nancy<br />

Tibetan<br />

Chiang, Min-hua<br />

Hartmann, John<br />

Sung, Kuo-ming<br />

The Reconstruction of Stress in Proto-<br />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Hai 咍 /Tan<br />

覃 /Han 寒 and Tai 泰 /Tan 談 /Huan 桓 Rhymes<br />

in Gan and Hakka<br />

Tai Toponyms<br />

A Reg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br />

A Four-Tone Autosegmental Analysis<br />

on Tone Sandhi in Lhasa Tibetan<br />

Cheng, Hsiaofeng On the Dangshe Hekou Division 3<br />

Luo, Yongxian<br />

Willis, Christina<br />

Yeh, Chiou-shing<br />

words in Hakka and Min<br />

Some Sino-Tai Correspondences in Old<br />

Chinese *-a-( 魚 )Finals<br />

Who is Doing What to Whom?- A<br />

CaseStudyofCodingStrategiesinDarma<br />

An Optimality Theoretical Approach to<br />

Reduplication Tone Sandhi in Hai-lu Hakka<br />

Khanittanan, Wilaiwan<br />

Huziwara, Keisuke<br />

Tung, chung-szu<br />

Feng, Ying<br />

Wu, Chinwei<br />

Liu, Hsiao-Chien<br />

Tao Te Ching Influence in Tai<br />

Languages: Evidence for a Taoist Legacy<br />

Come and Go in Cak<br />

The Relationship among Yao,She,and<br />

Hakka through Phonetic Analyses<br />

漢 語 借 詞 對 水 語 構 詞 方 式 的 影 響 (Borrowing<br />

Words from 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Word<br />

Formation of Shui Language)<br />

The Morphophological Structures of Four-<br />

Syllabic Reduplicants in Jingpo (Kachin) Dialect:<br />

An Optimality-Theoretical Approach<br />

The Euphemism of Death in Hakka,<br />

Mandarin, and English<br />

Tumtavitikul, Apiluck Thai Intonation in Four Emotions<br />

Dai, Qingxia The Negative Category of Jingpo Language<br />

Wu, Anqi Historical Strata of Colloquial and Literary<br />

Words in Wenzhou Speech<br />

Sawada, Hideo -prefixation on Verbs and Auxiliaries<br />

in Lhaovo (Maru) Language: Non-derivational<br />

Use<br />

Hasnain, Muhammad Balti Proverbs - Compiled by G.<br />

H. Hasni<br />

Watkins, Justin The SOAS Wa Dictionary Project: Lexi-<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cography for a Divided Language<br />

Malla, Kamal Prakash A Tale of the Tail: Classical<br />

Newari and Proto-Tibeto-Burman<br />

Solnit, David Notes on Pa-O Phonology<br />

Kato, Atsuhiko Valence-changing Particles in Pwo Karen<br />

Sarmah, Priyankoo An Acoustic Study of Mizo Tones<br />

and Morpho-tonology<br />

Deng, Lin Stratified Tonal Changes in Shaoguan Dialect<br />

of Northern Guangdong<br />

Peterson, David A. Aspects of Mru Phonetics and Phonology<br />

Shen, Hong Chongqing Yanzi<br />

Coupe, Alec Diachronic Sources of Converb Morphology<br />

in Ao<br />

Hsu, Fu-mei Predicate Ellipsis in Old Chinese<br />

Dockum, Rikker Convergences in Khumi and Marma<br />

Morphosyntax<br />

Zhang, linsheng On the Topic Marker Zhe in the Old<br />

Chinese<br />

Hsiao, Suying Language Contact and Lexical Competition:<br />

Chinese Impact on Mongolian Negations<br />

Fu, Jingqi The Word Orders of the Bai Language I<br />

Xing, Janet Semantic Extension of Color Terms<br />

in Chinese<br />

Xu, Shixuan The Tujia Lexicon and Language Contact<br />

I Lu, Mingchang An OT and Corpus-Based Analysis of<br />

English Loanwords in Mandarin: Cases of Coda<br />

Adaptation<br />

Kiryu, Kazuyuki An Analysis of A Verbal Suffix Ch i<br />

in Meche<br />

I Tang, Chihsia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Metaphorical<br />

Explorations of English Slang with Food Names<br />

and Comparisions with Chinese Semanticallycorresponding<br />

Counterparts<br />

Alves, Mark A Report on the Loanword Situation in Vietnamese<br />

Luo, Jiapeng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the Corresponding<br />

Patterns of the Sound System Among<br />

Chinese Varieties<br />

Gage, William<br />

廣 東 道 觀 歷 史 研 討 會<br />

香 港 ‧ 2006.9.16<br />

Residual Chinese Loans in Vietnamese<br />

( 張 櫻 馨 )<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道 教 文 化 研 究 中 心 主 辦<br />

王 承 文 九 龍 城 侯 王 廟 之 研 究<br />

黎 志 添 廣 州 三 元 宮 的 歷 史 ── 清 代 廣 東 全 真 道 的 發<br />

展 與 地 方 官 員 的 關 係<br />

志 賀 市 子 「 仙 館 」 與 近 代 嶺 南 道 教<br />

夏 志 前 雲 泉 仙 館 與 近 代 嶺 南 的 呂 祖 信 仰<br />

游 子 安 善 業 弘 開 的 梅 州 贊 化 宮 ── 從 廣 東 到 泰 國 道<br />

堂 研 究<br />

吳 真 廣 代 內 道 場 道 士 與 廣 東 道 教<br />

馬 健 行 南 中 國 道 觀 與 廟 宇 ── 香 港 蓬 瀛 仙 館 與 九 龍<br />

城 侯 王 廟 之 研 究<br />

鍾 東 從 碑 刻 資 料 看 廣 東 道 觀 歷 史 的 研 究<br />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br />

臺 北 ‧ 2006.9.16-17<br />

中 央 研 究 院 民 族 學 研 究 所 主 辦<br />

George Ritzer Outsourcing: Globalization and Beyond<br />

George Marcus Collaborative Imaginaries in Globalizing<br />

Systems<br />

AllenChun OntheGeopoliticsofIdentity<br />

Paul James Cultures of Time and Space: Constituting<br />

Social Being<br />

Chua Beng Huat Public Housing and the Making of a<br />

State<br />

Stephen Chan The Pragmatic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br />

Research: Critical Pedagogy and Cultural Planning<br />

as Complex Processes in Post-colonial<br />

Hong Kong<br />

Nick Stanley Out-door Ethnographic Museums, Tourism<br />

and Nation Building in Southeast Asia and Taiwan<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Ned Rossiter Organised Networks, New Institutions and<br />

the Legacy of Form<br />

Samuel Weber Networks, Netwar and Narratives<br />

Michael M.J. Fischer Emergent Forms of (Un)Natural<br />

Life<br />

( 司 黛 蕊 )<br />

印 尼 雅 加 達 ‧ 2006.9.19-22<br />

Sponsored by Atma Jaya University, Jakarta, Indonesia<br />

Paul Jen-kuei Li Some Problems in the Kavalan Phonology<br />

Chalermchai Chaichompoo Phonological Description of<br />

Nor Lae Palaung<br />

Uri Tadmor Are there Clusters and Diphthongs in Malay?<br />

Zaharani Ahmad The Phonology of Nasal Final Prefix<br />

men-in Malay<br />

Li-May Sung and Cheng-chuen Kuo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s<br />

in Amis and Kavalan<br />

Sung Kai-lin The Language Choice Behavior of Paiwan<br />

People in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br />

Sumittra Suraratdecha Thai-English Codeswitching: A<br />

Hawai'i CaseStudy<br />

Theraphan L-Thongkum & Chommanad Intajamornrak<br />

Tonal Evolution Caused by Language Contact:<br />

A Case Study of the T'in Language of Nan<br />

Province, Northern Thailand<br />

Ajid Che Kob Variations in Melanau: Phonology and<br />

Lexical<br />

Paul Sidwell Creaky Voice Systems among the Mon-<br />

Khmer Languages: Towards Historical Explanation<br />

Djatmika Pragmatic Intricacy of Javanese Figurative<br />

Speech: Too Hard to Understand?<br />

Vincent Taohsun Chang Sentence Topic, Discourse Topic,<br />

or Cognitive Topic? Topic Revisited from<br />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br />

Svetlana F. Chlenova A First Look at Grammatical<br />

Structure of West Damar or Damar Batumerah,<br />

A Language of Eastern Indonesia<br />

David Gil Distinctly Mesolectal Properties in Malay /<br />

Indonesian Dialects<br />

Rochayah Machali Arabic Loanwords in Present-Day Javanese:<br />

Linguistic Syncretism as Evidence of<br />

Cultural Syncretism<br />

Mark T. Miller West Coast Bajau: Syntactically Ergative<br />

or Symmetrical Voice?<br />

Ky iGhng Maang and George Bedell Relative Clauses<br />

in K'cho<br />

Jan Wohlgemuth Loan Verbs in Southeast Asia<br />

Madhumita Barbora The Mising Verb Phrase<br />

Michael C. Ewing Distributed Cognition in the Context<br />

of Language Shift in Eastern Indonesia<br />

Yeshayahu Shen, David Gil Language, Thought and the<br />

Hybrid Animacy;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Hybrids<br />

in Hebrew, Indonesian and Minangkabau<br />

Richard McGinn Lexical Licensing at the Interface of<br />

Syntax and Semantics in Rejang<br />

Francisco Perlas Dumanig, Rodney C. Jubilado A Descriptive<br />

Analysis of Surigaonon Language<br />

Rungpat Roengpitya, Kimiko Tsukada, and Yukari Hirata<br />

The Effects of Vowel Length and Place of Articulation<br />

of the Following Stop on Formant<br />

Frequencies in Thai Vowels<br />

Tanmoy Bhattacharya, Nguyen Chi Duy Khuong Relative<br />

Clause in Vietnamese as a Nominal Dependency<br />

Relation<br />

Thomas J. Conners Morphosyntactic Simplification in<br />

Tengger Javanese Morphosyntax<br />

Nelleke Goudswaard Demonstratives in Begak (Ida'an)<br />

Kiyoko Takahashi Grammaticalization Paths of the Thai<br />

Verb day 3: ACorpus-Based Study<br />

Bahren Umar Siregar Epistemic Modality and Evidentiality<br />

Khazriyati Salehuddin, Heather Winskel Malay Numeral<br />

Classifiers: Sketching its Conceptual Represen-<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tation from a Native Speaker's Perspective<br />

Hien Pham Constructions of Spatial Situations in Vietnamese<br />

Wolfram Schaffar Grammaticalisation in Burmese:<br />

Nominalisation, Focus and Case Particles in<br />

Historical and Typological Perspective<br />

Antonia Soriente Is Penan Benalui a Kenyah Language?<br />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Languages of Some<br />

Hunter-Gatherer Populations in Borneo<br />

Betty Litamahuputty The Use of Pa in Ternate Malay<br />

(Indonesia)<br />

Catharina Williams-van Klinken Lexicalisation of Emotion<br />

and Character in Tetun Dili<br />

Ruben Stoel Fataluku as a Tone Language<br />

Yusrita Yanti The Major Pronouns of the Minangkabau<br />

Language<br />

Jufrizal, I Wayan Arka Voice in Mentawai: A Note on<br />

Its Typological Position in the Austronesian<br />

Languages of Indonesia<br />

Natchanan Yaowapat, Amara Prasithrathsint Reduced Relative<br />

Clauses in Thai and Vietnamese<br />

Katubi Different Language, Different Greeting: A<br />

StudyoftheRelationship between Four Ethnic<br />

Groups in Alor, East Nusa Tenggara<br />

Heather Winskel The Expression of Temporal Relations<br />

by Thai and English Children and Adults<br />

Yusrita Yanti, Bambang Kaswanti Purwo Emotive Negative<br />

Particles in Minangkabau<br />

( 張 櫻 馨 )<br />

宗 教 、 文 學 與 人 生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中 壢 ‧ 2006.9.22<br />

元 智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主 辦<br />

Bawa Jian The Office of United Nations Secretary-General<br />

to Organize the Millennium World Peace<br />

Summit of Religious and Spiritual<br />

王 潤 華 王 維 與 敦 煌 經 變 畫 中 的 山 水 意 象<br />

蘇 慶 華<br />

兒 童 讀 經 運 動 在 馬 來 西 亞 : 以 「 馬 來 西 亞 兒<br />

童 導 讀 推 廣 中 心 」、 馬 來 西 亞 淨 宗 學 會 及 馬<br />

來 西 亞 孔 學 研 究 會 為 例<br />

李 焯 然 文 學 、 宗 教 與 終 極 關 懷 : 明 代 傳 奇 《 五 倫 全<br />

備 記 》 的 宗 教 主 題<br />

Sze-Kar Wan( 溫 司 卡 ) Andover Newton Theological<br />

school Covenant and Civil Society: A Biblical<br />

Perspective<br />

陳 啟 文 宗 教 的 象 徵 : 以 《 佛 說 阿 彌 陀 經 》 之 與 會 聖<br />

眾 為 例<br />

蔡 源 林 馬 來 西 亞 華 人 對 伊 斯 蘭 國 教 化 的 抗 拒 與 調 適 ,<br />

1980s-1990s<br />

Philip Clart The Image of Jesus in Modern Chinese Religious<br />

Movements: Tao-Yuan and I-Kuan Tao<br />

賴 賢 宗 禪 與 意 境 美 學<br />

胡 順 萍 佛 法 之 「 出 世 」 與 「 入 世 」 的 相 融 性 ── 以<br />

《 阿 含 經 》 為 主 要 探 討 資 料<br />

丁 敏 佛 教 大 小 乘 經 典 中 「 神 通 與 幻 術 」 的 敘 事 特 色<br />

梁 秉 賦 瑞 獸 、 聖 人 、 王 者 : 經 傳 與 讖 緯 中 的 神 話<br />

鍾 雲 鶯 一 貫 道 對 「 格 物 致 知 」 之 詮 釋 及 其 所 呈 現 的<br />

宗 教 意 義<br />

( 元 智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br />

圖 書 館 館 藏 資 源 建 設 研 討 會 ── 海 峽 兩 岸 圖<br />

書 館 交 流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9.21<br />

第 二 屆 海 峽 兩 岸 圖 書 交 易 會 組 委 會 主 辦 , 臺 北 市 立<br />

圖 書 館 總 館 、 聯 經 出 版 事 業 公 司 、 廈 門 對 外 圖 書 交 流 中<br />

心 承 辦<br />

柯 皓 仁 圖 書 館 館 藏 資 源 建 設 ── 電 子 館 藏 建 置<br />

陳 遠 煥 圖 書 館 館 藏 資 源 建 設<br />

吳 哲 夫 臺 灣 古 籍 的 保 存 與 利 用 現 況<br />

林 慶 彰 古 籍 保 存 與 中 國 文 化 研 究<br />

彭 慰 臺 北 國 家 圖 書 館 「 古 籍 文 獻 典 藏 數 位 化 計 畫 」<br />

楊 時 榮 書 磚 另 種 揭 法 研 究 ── 燥 揭 法<br />

( 漢 學 研 究 中 心 )<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第 一 屆 古 文 字 與 古 代 史 學 術 討 論 會<br />

臺 北 ‧ 2006.9.22-24<br />

中 央 研 究 院 歷 史 語 言 研 究 所 主 辦<br />

林 澐 花 東 子 卜 辭 所 見 人 物 研 究<br />

黃 天 樹 殷 墟 甲 骨 文 驗 辭 中 的 氣 象 紀 錄<br />

李 宗 焜 殷 商 史 人 物 誌 ── 卜 辭 中 的 「 望 乘 」<br />

小 南 一 郎 酒 尊 儀 禮<br />

蔡 哲 茂 釋 殷 卜 辭 中 的 「 」 字<br />

黃 銘 崇 商 人 祭 祀 用 的 親 屬 稱 謂 及 其 意 義<br />

黃 錫 全 古 文 字 與 貨 幣 史 ── 新 見 古 文 字 材 料 與 古 代<br />

貨 幣 研 究 中 之 疑 難 問 題 舉 要<br />

季 旭 昇 《 交 交 鳴 鳥 》 新 詮<br />

沈 寶 春 論 先 秦 「 匕 」 的 發 展 與 「 匕 」 銘<br />

朱 鳳 瀚 西 周 金 文 中 的 「 取 」 與 相 關 諸 問 題<br />

李 學 勤 伯 青 銅 器 與 西 周 典 祀<br />

張 光 裕 西 周 士 百 父 銘 所 見 史 事 試 釋<br />

李 家 浩 攻 敔 王 姑 義 劍 銘 文 及 其 所 反 映 的 歷 史<br />

吳 振 武 新 見 十 八 年 塚 子 韓 矰 戈 研 究<br />

陳 昭 容 從 青 銅 銘 文 看 兩 周 王 室 婚 姻 關 係<br />

劉 彬 徽 楚 國 曆 法 的 建 正 問 題 辨 證<br />

陳 偉 楚 公 族 的 祖 先 系 統 ── 以 禱 祠 簡 冊 為 線 索<br />

林 素 清 說 憖<br />

沈 培 從 戰 國 簡 看 古 人 占 卜 的 「 蔽 志 」── 兼 論<br />

「 移 祟 」 說<br />

劉 樂 賢 從 出 土 文 獻 看 「 史 記 ‧ 日 者 列 傳 」<br />

李 建 民 先 秦 兩 漢 病 因 觀 及 其 變 遷 ── 以 新 出 土 文 物<br />

為 中 心<br />

周 鳳 五 上 博 五 〈 姑 成 家 父 〉 重 探<br />

袁 國 華 楚 簡 聲 化 現 象 探 究 舉 隅<br />

顏 世 鉉 從 「 形 訛 」、「 通 假 」 看 古 代 史 料 的 校 讀<br />

( 吳 政 上 )<br />

記 憶 與 書 寫 : 中 國 現 當 代 文 學 國 際 學 術 研 討<br />

會<br />

馬 來 西 亞 加 影 市 (Kajang)‧ 2006.9.23-24<br />

馬 來 西 亞 新 紀 元 學 院 中 國 語 言 文 學 系 主 辦<br />

徐 岱 從 紀 實 到 虛 構 ── 當 代 中 國 小 說 個 案 批 評<br />

陳 思 和 從 魯 迅 到 巴 金 ── 新 文 學 精 神 的 傳 承 與 介 面<br />

賴 芳 伶 儒 而 近 墨 : 新 論 周 作 人<br />

陳 強 胡 適 的 語 文 觀 與 30 年 代 的 反 動<br />

陳 器 文 比 歷 史 更 真 實 ── 臺 灣 原 住 民 文 學 的 「 我<br />

說 」 書 寫<br />

黃 琦 旺 晦 義 和 顯 義 : 論 李 金 髮 的 詩 語 言<br />

張 惠 思 人 生 況 味 與 蒼 涼 心 境 : 試 論 楊 絳 的 散 文 〈 我<br />

們 仨 〉<br />

王 曉 明 「 大 時 代 」 裏 的 「 現 代 文 學 」<br />

伍 燕 翎 論 汪 曾 祺 的 「 筆 記 體 」 敘 事<br />

梁 靖 芬 〈 聖 經 〉 對 沈 從 文 作 品 的 敘 事 手 法 與 抒 情 性<br />

的 影 響<br />

梅 家 玲 孩 童 , 還 是 青 年 ?── 教 育 小 說 與 20 年 代 青<br />

春 / 啟 蒙 論 述 的 折 變<br />

陳 湘 琳 一 代 人 的 青 春 : 記 憶 的 建 構 與 消 解<br />

林 春 美 1930 年 代 上 海 : 穆 時 英 的 迷 惑 與 游 離<br />

林 姵 吟 記 憶 「 中 國 」: 李 永 平 作 品 中 的 文 化 想 象 與<br />

中 國 性<br />

黃 妃 王 安 憶 小 說 〈 上 種 紅 菱 下 種 藕 〉 的 自 然 時 間<br />

迴 圈<br />

蘇 燕 婷 不 復 存 在 的 城 市 / 記 憶 : 論 董 啟 章 的 〈 永 盛<br />

街 興 衰 史 〉<br />

吳 美 韻 關 於 嚴 歌 苓 小 說 〈 扶 桑 〉 的 探 討<br />

( 新 紀 元 學 院 )<br />

第 一 屆 巴 利 學 與 佛 教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嘉 義 ‧ 2006.9.29<br />

南 華 大 學 人 文 學 院 巴 利 學 研 究 中 心 、 南 華 大 學 宗 教<br />

學 研 究 所 主 辦<br />

楊 郁 文 人 間 佛 陀 最 早 期 教 導<br />

黃 國 清 南 傳 《 論 事 》 大 眾 部 派 與 《 法 華 經 》 義 理 的<br />

關 連<br />

歐 崇 敬 起 信 論 哲 學 的 創 造 轉 化 呈 現<br />

呂 凱 文 從 兩 類 《 薩 遮 尼 乾 子 經 》 論 兩 種 佛 教 典 範 理<br />

解 「 他 者 宗 教 」 的 詮 釋 學 問 題<br />

關 則 富 所 言 念 身 即 非 念 身 是 名 念 身<br />

越 建 東 早 期 佛 教 四 禪 公 式 之 再 審 視<br />

溫 宗 從 巴 利 經 文 檢 視 對 應 的 《 雜 阿 含 經 》 經 文<br />

賀 厚 格 (Holger Hoke) Considerations for Compiling a<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DictionaryofaDead Language<br />

Ven. Analayo 巴 利 經 典 的 口 耳 相 傳 的 背 誦 傳 統<br />

黃 柏 棋 Jainism and Buddhism in Interaction<br />

劉 宇 光 經 院 佛 學 的 辯 證 : 其 內 在 動 力 及 張 力<br />

蔡 奇 林 雜 阿 含 「 無 我 相 經 」 勘 正 ── 兼 評 水 野 弘 元<br />

的 「 無 我 二 諦 說 」<br />

蕭 貞 貞 漢 譯 《 阿 含 經 》 有 關 「 平 等 」 的 闡 述<br />

( 南 華 大 學 )<br />

楊 南 郡<br />

詹 宗 祐<br />

廖 幼 華<br />

廖 伯 源<br />

蔡 泰 彬<br />

賴 福 順<br />

薛 雅 惠<br />

從 古 道 看 臺 灣 的 歷 史 文 化<br />

試 論 中 國 中 古 時 期 的 伐 木 與 伐 木 工 人<br />

漢 唐 間 黔 西 北 交 通 與 行 政 建 置 之 關 係<br />

東 漢 西 北 邊 界 之 內 移<br />

論 證 〈 明 代 御 製 黃 河 萬 里 圖 〉 繪 製 於 清 聖 祖<br />

時 期<br />

臺 灣 歷 史 地 理 學 的 過 去 、 現 在 與 未 來<br />

日 治 時 代 臺 灣 牛 墟 之 分 布 與 區 位 分 析<br />

( 陳 文 豪 )<br />

第 一 屆 白 沙 歷 史 地 理 學 術 研 討 會<br />

彰 化 ‧ 2006.9.29-30<br />

彰 化 師 大 學 歷 史 學 研 究 所 主 辦<br />

丁 崑 健 日 治 時 期 虎 尾 街 的 興 起<br />

王 子 今 秦 漢 帝 國 執 政 集 團 的 海 洋 意 識 與 沿 海 控 制<br />

王 志 文 以 歷 史 地 理 學 的 觀 點 來 分 析 平 埔 族 的 屬 地 ──<br />

以 臺 北 淡 水 河 畔 社 子 沙 洲 為 例<br />

白 璧 玲 清 代 四 川 城 鎮 體 系 之 建 立<br />

吳 育 臻 國 家 機 器 與 臺 中 地 區 的 「 米 糖 相 剋 」 問 題<br />

(1895-1954)<br />

吳 昌 廉 漢 居 延 縣 所 轄 「 里 」 初 探<br />

李 文 環 漁 塭 變 軍 港 ── 萬 丹 港 之 歷 史 地 理 研 究<br />

李 炫 逸 歷 史 時 期 臺 北 盆 地 交 通 型 態 變 遷 與 聚 落 發 展<br />

過 程 之 研 究<br />

辛 德 勇 《 周 禮 》 地 域 職 官 訓 釋 ── 附 論 上 古 時 期 王<br />

官 之 學 中 的 地 理 學 體 系<br />

周 振 鶴 中 國 歷 史 政 治 地 理 研 究 的 回 顧 與 展 望<br />

林 聖 欽 日 治 時 代 臺 南 鹽 分 地 帶 的 糖 業 發 展 與 貧 窮 問<br />

題 的 分 析<br />

侯 甬 堅 歷 史 地 理 學 的 學 科 特 性 及 其 若 干 研 究 動 向 評 述<br />

范 毅 軍 走 進 時 光 隧 道 :GIS 與 時 空 資 訊 之 整 合<br />

張 火 木 金 門 僑 鄉 歷 史 地 理 特 質 之 研 究 (1912-2006)<br />

許 淑 娟 日 治 時 代 旗 山 地 區 的 行 政 區 演 變 與 區 域 整 合<br />

郭 維 雄 明 清 時 期 華 北 移 民 城 鎮 興 起 的 初 步 考 察<br />

陳 文 豪 試 論 中 國 陪 都 史 研 究 的 幾 個 問 題<br />

陳 識 仁 統 萬 城 研 究 概 況 及 城 名 來 源 試 釋<br />

曾 坤 木 走 大 水 與 輪 水 番 ── 以 屏 東 高 樹 水 利 灌 溉 與<br />

聚 落 消 長 之 關 係 為 研 究 對 象<br />

黃 雯 娟 國 家 、 環 境 與 邊 區 社 會 的 建 構 ── 宜 蘭 三 星<br />

地 區 的 個 案 研 究<br />

舊 社 與 新 民 族 自 治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9.29-30<br />

政 治 大 學 原 住 民 族 研 究 中 心 主 辦<br />

劉 益 昌 舊 社 研 究 的 意 義<br />

郭 素 秋 史 前 時 代 的 日 月 潭 Lalu 島<br />

詹 素 娟 社 群 與 文 化 ── 誰 是 小 雞 籠 社<br />

伊 萬 ‧ 納 威 臺 灣 原 住 民 族 部 落 考<br />

Utux Lbak( 沈 孝 英 ) 「 泰 雅 爾 族 民 族 議 會 」 之 成 立<br />

及 發 展 過 程 與 其 最 終 目 標<br />

趙 一 先 通 往 自 治 之 路 : 從 部 落 會 議 到 賽 夏 族 民 族 議 會<br />

帖 喇 ‧ 尤 道 太 魯 閣 族 自 治 的 緣 起 與 發 展<br />

海 樹 兒 ‧ 犮 剌 拉 菲 布 農 民 族 議 會 推 動 的 回 顧 與 展 望<br />

石 明 雄 鄒 族 民 族 議 會 之 沿 革<br />

石 慶 龍 追 逐 另 一 隻 白 鹿 ── 邵 族 民 族 議 會<br />

謝 永 泉 達 悟 族 對 民 族 議 會 的 組 織 運 作 與 發 展 ── 從<br />

Iraarly 部 落 會 議 成 立 談 起<br />

戴 小 明 民 族 區 域 自 治 法 制 建 設 的 發 展 ──《 國 務 院<br />

實 施 〈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民 族 區 域 自 治 法 〉 若<br />

干 規 定 》 解 讀<br />

周 勇 薩 米 議 會 : 民 族 自 治 的 機 構 、 程 式 與 功 能 的<br />

制 度 研 究<br />

Maria Lundberg Human Rights and Language Law in<br />

the Autonomy Framework of PRC<br />

常 本 照 樹 Autonomy of Ainu People under Japanese<br />

Constitution<br />

Peter Kulchyski Three Models of Indigenous Governance<br />

in Northern Canada<br />

浦 忠 勝 原 住 民 族 自 治 之 法 建 構 ── 原 住 民 族 自 治 法<br />

案 版 本 比 較<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張 培 倫<br />

陳 其 南<br />

金 惠 雯<br />

鄭 晃 二<br />

民 族 自 治 與 社 會 統 合<br />

民 族 自 治 與 社 區 營 造<br />

學 習 型 部 落 的 組 織 營 造 與 部 落 發 展 : 從 社 會<br />

資 本 的 觀 點 看 南 投 縣 原 住 民 部 落 社 區 大 學 的<br />

發 展 歷 程<br />

霧 社 事 件 論 對 賽 德 克 自 治 之 衝 擊 ── 霧 社 紀<br />

念 碑 空 間 解 構<br />

洪 國 治 都 會 區 原 住 民 組 織 的 運 作 與 傳 統 祭 典 的 舉 辦<br />

宋 賢 明 部 落 營 造 幾 顆 星 ?── 從 部 落 營 造 工 作 談 部<br />

落 需 求 的 詮 釋<br />

伊 凡 ‧ 諾 幹 部 落 領 域 、 主 權 與 治 理 ── 評 「 原 住 民 族<br />

自 治 制 度 研 究 規 劃 委 託 研 究 報 告 」 泰 雅 族 自<br />

治 研 究 部 分<br />

陳 俊 男 從 部 落 到 民 族 ── 阿 美 族 自 治 研 究 報 告 之 評<br />

論<br />

汪 明 輝 鄒 族 的 自 治 規 劃<br />

孔 岳 中 從 「 南 鄒 族 kanakanavu」 的 現 實 情 況 評 析 「 泛<br />

鄒 族 」 邁 向 自 治 的 可 能 性<br />

鍾 興 華 排 灣 族 的 自 治 規 劃 ── 從 Qinalang( 部 落 ) 說<br />

起<br />

杜 傳 談 魯 凱 族 自 治<br />

陳 勝 魯 凱 族 自 治 體 制 之 研 究 與 規 劃<br />

瑪 拉 歐 斯 雅 美 族 的 自 治 規 劃<br />

顏 國 昌 評 「 原 住 民 族 ( 布 農 族 ) 自 治 制 度 之 研 究 與<br />

規 劃 」 文<br />

張 清 龍 賽 夏 族 自 治 的 構 想 與 規 劃<br />

巴 努 ‧ 佳 巴 暮 暮 邵 族 邁 向 自 治 之 路 的 背 景 與 理 想 ──<br />

兼 評 論 張 興 傑 等 著 《 原 住 民 自 治 制 度 之 研 究<br />

與 規 劃 》 之 邵 族 部 分<br />

何 明 輝 政 府 裏 的 原 住 民 族 自 治 樣 貌<br />

( 政 治 大 學 原 住 民 族 研 究 中 心 )<br />

典 範 與 創 意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南 ‧ 2006.9.30<br />

成 功 大 學 文 學 院 主 辦<br />

仇 小 屏 論 譬 喻 表 出 的 形 態<br />

王 偉 勇 兩 宋 豪 放 詞 之 典 範 與 突 破 ── 以 蘇 辛 雜 體 詞<br />

為 例<br />

林 伯 欣 創 意 造 言 與 典 範 轉 移 : 東 亞 現 代 水 墨 的 視 線<br />

林 幸 慧<br />

林 湘 華<br />

交 錯<br />

京 劇 的 典 範 與 變 異 : 上 海 京 劇 與 北 京 原 生 京<br />

劇 的 抗 衡 ── 以 1867 至 1899 年 代 為 例<br />

「 程 嬰 杵 臼 立 孤 難 , 伯 夷 叔 齊 採 薇 瘦 」──<br />

黃 庭 堅 建 立 「 多 重 用 典 」 的 江 西 典 範<br />

張 高 評 〈 明 妃 曲 〉 之 唱 和 與 宋 詩 之 遺 妍 開 發 ── 典<br />

範 挑 戰 與 創 意 研 發<br />

張 清 榮 白 蛇 故 事 的 原 型 與 「 蛻 變 」<br />

許 東 海 山 嶽 潛 移 與 君 國 向 背 ── 唐 賦 山 嶽 書 寫 的 典<br />

範 融 鑄 及 其 創 意 取 向<br />

陳 昌 明 以 現 代 散 文 創 變 明 代 「 小 品 文 」 為 例<br />

黃 忠 天 《 周 易 》 美 學 與 創 意 啟 發<br />

廖 宏 昌 二 馮 尊 杜 變 杜 的 理 論 思 維<br />

劉 昭 明 引 物 連 列 、 直 斥 昏 君 佞 臣 ── 蘇 軾 〈 荔 支<br />

歎 〉 的 典 範 與 創 意<br />

蔡 榮 婷 從 《 景 德 傳 燈 錄 》 的 流 傳 看 宋 元 禪 宗 文 學 的<br />

創 意 與 超 越<br />

蕭 瓊 瑞 臺 灣 雕 塑 的 兩 次 典 範 轉 移 ── 以 黃 土 水 和 楊<br />

英 風 為 例<br />

賴 俊 雄 論 典 範 的 不 可 共 量 性 : 孔 恩 與 卡 維 爾<br />

應 鳳 凰 大 陸 導 演 對 臺 灣 文 學 經 典 的 「 改 」 與 「 編 」<br />

── 比 較 林 海 音 《 城 南 舊 事 》 的 小 說 與 電 影<br />

( 史 欣 儀 )<br />

高 雄 傳 統 藝 術 研 討 會<br />

高 雄 ‧ 2006.9.30-10.1<br />

國 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主 辦 , 財 團 法 人 中 華 民 俗 藝 術 基<br />

金 會 承 辦<br />

顧 超 光 探 討 傳 統 眷 村 的 藝 文 活 動 ── 以 消 失 的 眷 村<br />

地 景 為 範 圍<br />

吳 秀 媛 桃 竹 苗 客 家 人 遷 徙 之 研 究 ── 以 高 雄 市 為 例<br />

李 乾 朗 高 雄 幾 座 古 建 築 的 建 築 分 析<br />

侯 淑 姿 高 雄 縣 傳 統 工 藝 保 存 現 況 初 探<br />

林 永 昌 光 復 初 期 (1945-1949) 高 雄 地 區 內 臺 歌 仔 戲 演<br />

出 風 貌 ── 以 《 中 華 日 報 》 戲 院 廣 告 為 觀 察<br />

對 象<br />

吳 騰 達 高 雄 縣 的 金 獅 陣<br />

呂 弘 暉 高 雄 市 民 俗 傳 統 表 演 團 體 與 歌 劇 團 的 營 運 分 析<br />

謝 宜 文 六 堆 地 區 客 家 八 音 與 鍾 雲 輝 客 家 八 音 團 之 研 究<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林 清 財<br />

邱 一 峰<br />

石 光 生<br />

吳 明 德<br />

頭 社 歌 與 頭 社 系 歌 謠 ── 淺 井 惠 倫 紀 錄 的 平<br />

埔 歌 謠<br />

高 雄 皮 影 戲 之 現 況 調 查 及 探 討<br />

南 臺 灣 傀 儡 戲 劇 場 藝 術 的 蛻 變 ── 以 錦 飛 鳳<br />

為 例<br />

高 雄 永 安 劉 清 田 「 天 然 木 偶 劇 團 」 的 演 藝 生 涯<br />

( 國 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br />

大 河 小 說 家 作 品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南 ‧ 2006.9.30-10.1<br />

國 家 臺 灣 文 學 館 主 辦 , 財 團 法 人 文 學 臺 灣 基 金 會 承<br />

辦<br />

林 鎮 山 我 所 知 道 的 東 方 白 和 《 浪 淘 沙 》<br />

余 昭 玟 論 鍾 肇 政 《 臺 灣 人 三 部 曲 》 中 的 山 林 意 象<br />

藍 建 春 在 臺 灣 土 地 上 書 寫 臺 灣 人 歷 史 ── 論 鍾 肇 政<br />

《 臺 灣 人 三 部 曲 》 的 典 律 化 過 程<br />

謝 慧 賢 From Taiwan toCanada: Negotiating Diaspora<br />

Space and IdentityinTungfang Po s Writings<br />

史 峻 後 殖 民 反 思 ── 東 方 白 《 尾 巴 》 及 《 古 早 》<br />

的 主 題 , 形 式 和 功 能<br />

申 惠 豐 說 故 事 ── 論 《 浪 淘 沙 》 的 敘 事 型 態 及 其 意<br />

義<br />

歐 宗 智 《 浪 淘 沙 》 主 要 人 物 結 構 及 其 身 分 認 同<br />

三 木 直 大 試 論 《 孤 燈 》── 李 喬 小 說 的 歷 史 敘 述 與<br />

文 學 虛 構<br />

許 素 蘭 臺 灣 , 我 的 母 親 ── 李 喬 《 寒 夜 三 部 曲 》 裡<br />

孤 兒 意 識 的 消 解 與 故 鄉 意 象 的 浮 現<br />

( 國 家 臺 灣 文 學 館 )<br />

女 性 文 學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中 ‧ 2006.9.30-10.2<br />

國 家 臺 灣 文 學 館 、 靜 宜 大 學 臺 灣 文 學 系 主 辦<br />

季 季 入 厝<br />

藍 建 春 女 性 當 自 強 : 從 《 澀 果 》 論 季 季 小 說 中 不 幸<br />

的 女 性 命 運<br />

賴 香 吟 參 差 錯 落 的 景 致 : 季 季 早 期 創 作 週 邊<br />

李 昂 春 膳<br />

彭 瑞 金 走 過 暗 夜 , 走 到 天 光 ?── 李 昂 的 女 性 書 寫<br />

行 跡 圖<br />

王 鈺 婷 歷 史 的 細 語 ── 論 《 自 傳 小 說 》、《 看 得<br />

見 的 鬼 》 中 庶 民 文 化 與 鄉 野 傳 奇 的 運 用<br />

陳 燁 《 封 印 赤 城 》── 終 生 的 創 作 志 業<br />

楊 翠 泥 沼 之 河 ── 陳 燁 作 品 中 的 歷 史 意 識<br />

張 靜 茹 重 繪 心 靈 地 圖 : 陳 燁 《 半 臉 女 兒 》 的 生 命 史<br />

書 寫<br />

陳 雪 小 說 的 城 堡<br />

張 瑛 姿 解 構 男 聲 / 重 構 女 生 ── 試 論 陳 雪 《 橋 上 的<br />

孩 子 》、《 陳 春 天 》 再 現 女 性 生 命 文 本 的 書<br />

寫 策 略<br />

謝 肇 禎 瘋 狂 切 片 ── 論 《 陳 春 天 》 的 傷 痛 經 驗<br />

鍾 文 音 重 返 凝 凍 的 光 陰 ── 長 篇 小 說 的 馬 拉 松 賽 跑<br />

王 惠 珍 逆 流 而 下 , 逆 流 而 上 : 試 論 鍾 文 音 的 飄 流 意 象<br />

林 宛 青 再 造 自 身 : 論 鍾 文 音 作 品 中 的 母 女 關 係<br />

陳 玉 慧 我 為 何 寫 作 ?<br />

陳 明 柔 遠 走 到 他 方 ──《 海 神 家 族 》 中 的 離 散 語 境<br />

沈 芳 序 愛 的 探 問 ‧ 靈 魂 的 對 話 : 試 論 陳 玉 慧 散 文 作<br />

品 之 演 變 (1987-2006)<br />

廖 玉 蕙 文 學 創 作 的 理 由<br />

侯 作 珍 從 消 費 社 會 看 女 性 生 活 散 文 的 價 值 : 以 廖 玉<br />

蕙 散 文 為 例<br />

申 惠 豐 生 活 的 絮 語 , 靈 韻 的 追 尋 : 論 廖 玉 蕙 散 文 美 學<br />

周 芬 伶 用 肉 身 , 孤 獨 高 歌<br />

李 欣 倫 「 真 實 女 人 , 小 說 人 生 」 讀 周 芬 伶 散 文 《 汝<br />

色 》<br />

陳 佳 琦 跨 越 散 文 , 編 織 小 說 ── 試 以 周 芬 伶 的 《 妹<br />

妹 向 左 轉 》 為 起 點<br />

利 格 拉 樂 ‧ 阿 飛 舞 的 羽 毛<br />

黃 心 雅 原 鄉 / 土 地 / 身 體 / 記 憶 當 代 原 住 民 女 性 之<br />

遊 徙 詩 學 與 認 同 政 治 ── 以 安 莎 杜 娃 與 阿<br />

為 例<br />

趙 慶 華 「 抵 抗 」, 力 量 的 根 源 ── 利 格 拉 樂 ‧ 阿<br />

的 認 同 書 寫<br />

蓉 子 詩 中 的 感 情 世 界<br />

潘 麗 珠 蓉 子 詩 歌 聲 情 析 論 ── 以 《 眾 樹 歌 唱 ── 蓉<br />

子 山 水 人 文 詩 粹 》 為 例<br />

陳 沛 淇 智 慧 的 觀 照 ── 論 蓉 子 詩 作 中 女 性 主 體 的 建<br />

構<br />

杜 潘 芳 格 杜 潘 芳 格 紅 嬰 仔 的 詩<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洪 淑 苓 杜 潘 芳 格 詩 中 的 小 宇 宙<br />

劉 維 瑛 母 親 的 舌 頭 ── 論 杜 潘 芳 格 的 身 分 辯 證<br />

利 玉 芳 乾 杯 ! 臺 灣<br />

莫 渝 砌 牆 或 卸 磚 ── 重 讀 利 玉 芳 的 幾 首 詩<br />

劉 志 宏 由 女 性 「 荒 野 地 帶 」 的 經 驗 書 寫 看 利 玉 芳 詩<br />

創 作<br />

朵 思 詩 與 精 神 醫 學<br />

鄭 慧 如 論 朵 思 《 曦 日 》 的 時 間 意 象<br />

蔣 美 華 靜 展 翅 翼 ‧ 黎 明 回 航 ── 朵 思 《 曦 日 》 長 詩<br />

的 「 女 性 書 寫 」<br />

江 文 瑜 女 教 授 / 教 獸 隨 手 記<br />

林 于 弘 江 文 瑜 詩 作 的 主 題 意 涵 與 書 寫 策 略<br />

魏 偉 莉 歷 史 雄 辯 ‧ 庶 民 女 聲 ── 論 江 文 瑜 「 阿 媽 的<br />

料 理 」 系 列 詩 作<br />

( 靜 宜 大 學 臺 灣 文 學 系 )<br />

第 二 屆 「 客 家 祭 典 與 文 化 」 苗 栗 學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苗 栗 ‧ 2006.10.13<br />

聯 合 大 學 、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學 院 客 家 社 會 文 化 研 究<br />

所 、 客 家 語 文 研 究 所 、 客 家 政 治 經 濟 研 究 所 、 道 卡 斯 文<br />

史 工 作 室 主 辦 , 聯 合 大 學 苗 栗 學 研 究 中 心 、 客 家 學 院 、<br />

創 新 育 成 中 心 承 辦<br />

高 小 倩 、 吳 桂 陽 神 聖 空 間 的 現 代 性 意 涵 的 探 討 ──<br />

以 貓 裏 庄 廟 為 例<br />

劉 煥 雲 、 張 民 光 客 家 「 公 廳 」 與 「 阿 公 婆 牌 」 之 研 究<br />

黃 有 志 、 鄧 文 龍 從 頭 份 斗 燈 文 化 節 成 年 禮 析 論 客 家 成<br />

年 禮 的 創 新 發 展<br />

邱 德 修 客 家 牢 禮 探 源<br />

劉 美 容 從 客 家 祭 儀 展 演 論 客 家 文 化 之 保 存 ── 以 苗<br />

栗 通 霄 李 氏 公 廳 「 客 家 祭 儀 展 演 」 為 例<br />

吳 靜 宜 從 姓 名 註 記 方 式 論 客 家 婦 女 生 前 死 後 的 社 會<br />

地 位 ── 以 苗 栗 縣 通 宵 鎮 李 氏 族 譜 為 例<br />

劉 芳 佑 從 李 氏 公 廳 客 家 祭 典 論 臺 灣 客 家 文 化 保 存 之 道<br />

陳 水 木 族 群 定 位 與 概 念 迷 失 ── 以 通 霄 宗 教 、 語 言<br />

為 例<br />

徐 翠 真 末 代 秀 才 的 書 房 ── 以 詞 宗 李 祥 甫 為 研 究<br />

徐 雨 薇 從 客 家 諺 語 看 客 家 祭 儀 禮 俗 精 神<br />

李 易 書 從 祭 祖 儀 式 分 析 客 家 祭 祀 中 的 遠 古 類 詞<br />

劉 相 宜<br />

客 家 守 護 神 與 地 方 神 明 信 仰 之 探 究 ── 以 苗<br />

栗 市 三 山 國 王 廟 為 例<br />

( 聯 合 大 學 苗 栗 學 研 究 中 心 )<br />

曉 雲 法 師 思 想 行 誼 研 討 會 暨 第 屆 國 際 佛<br />

教 教 育 文 化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10.13-15<br />

華 梵 大 學 、 華 梵 佛 學 研 究 所 、 華 梵 文 教 基 金 會 主<br />

辦 , 華 梵 大 學 東 方 人 文 思 想 研 究 所 承 辦<br />

張 弓 儒 佛 互 化 華 梵 相 彰 ── 試 析 曉 雲 法 師 教 育 思<br />

想 之 CHINDIA 式 建 構<br />

蔡 明 田 曉 雲 法 師 之 教 育 思 想<br />

劉 宇 光 一 行 禪 師 對 越 南 佛 教 的 影 響<br />

黎 孟 達 (Le Manh That) 中 越 佛 教 的 過 去 、 現 在 與<br />

未 來<br />

釋 心 德 (Rev. Thich Tam Duc) 法 華 經 的 哲 學<br />

Werner Knobl 梵 之 美 與 真 理 之 形 塑 ── 梵 語 裡 brhman<br />

字 被 忽 略 掉 的 一 個 意 義 層 面<br />

A. W. Barber Yuan-lin Thought and Buddhist Studies<br />

郭 靜 云 初 探 禪 宗 思 想 對 蘇 菲 哲 學 的 影 響<br />

釋 仁 隱 參 研 曉 公 恩 師 的 「 禪 畫 與 園 林 思 想 」<br />

陳 清 香 從 華 岡 到 永 明 寺 時 期 的 曉 雲 法 師<br />

賴 賢 宗 天 台 止 觀 通 明 禪 之 研 究<br />

陳 仁 眷 華 梵 人 文 教 育 的 時 代 意 義 ── 以 曉 雲 法 師 文<br />

化 、 藝 術 之 貢 獻 為 中 心<br />

胡 健 財 虛 雲 和 尚 立 足 於 《 楞 嚴 經 》 對 禪 法 之 開 示<br />

王 惠 雯 佛 教 語 言 文 化 與 佛 學 研 究<br />

張 家 禎 天 台 思 想 與 中 國 文 化 的 會 通 ── 智 顗 對 儒 家<br />

思 想 的 批 判 與 融 會<br />

戴 愛 蓮 太 虛 大 師 對 越 南 佛 教 的 影 響<br />

李 玉 珍 雲 水 不 住 : 曉 雲 法 師 建 立 的 比 丘 尼 典 範<br />

曹 志 成 寂 護 對 外 道 宗 的 批 判 ── 以 「 中 觀 莊 嚴 論 」<br />

為 線 索<br />

黃 柏 棋 佛 陀 對 婆 羅 門 祭 祀 思 想 之 批 判<br />

張 玉 玲 Beyond Words, Accents, and Rhetoric: Ven.<br />

Hiu-Wan sWaysofCommunicating<br />

曹 郁 美 法 雨 潤 人 華 ── 從 「 蓮 華 」 之 譬 喻 體 解 曉 雲<br />

導 師 的 創 校 精 神<br />

( 李 宗 明 )<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年 臺 灣 密 宗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10.22<br />

中 國 真 佛 宗 密 教 總 會 、 輔 仁 大 學 宗 教 交 流 中 心 主 辦<br />

鄭 志 明 「 佛 說 長 壽 滅 罪 護 諸 童 子 陀 羅 尼 經 」 的 生 命<br />

護 持<br />

蕭 登 福 六 朝 道 教 上 清 派 修 持 法 門 試 論<br />

余 永 湧 北 斗 星 君 崇 拜 的 生 命 修 持 觀<br />

劉 易 齋 襌 淨 不 二 契 入 「 活 在 當 下 」 的 修 持 意 涵<br />

釋 聖 玄 法 師 論 臺 灣 當 前 觀 音 信 仰 的 宗 教 性 別 象 徵<br />

譚 偉 倫 密 宗 道 的 師 長 瑜 伽 與 真 佛 宗 的 研 究<br />

蓮 旺 金 剛 上 師 真 佛 密 法 修 持 上 的 道 顯 密 會 通 初 論<br />

( 輔 仁 大 學 )<br />

年 漢 學 研 究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雲 林 ‧ 2006.10.27-28<br />

雲 林 科 技 大 學 漢 學 資 料 整 理 研 究 所 主 辦<br />

勞 思 光 文 化 之 獨 白 、 旁 白 與 對 白 ── 漢 學 研 究 之 回<br />

顧 與 前 膽<br />

李 勇 利 用 海 峽 兩 岸 高 校 圖 書 館 館 藏 優 勢 與 技 術 優<br />

勢 建 立 古 典 詩 詞 格 律 資 源 庫 的 構 想<br />

何 志 華 中 國 古 籍 索 引 編 纂 之 源 起 與 發 展 ── 論 《 先<br />

秦 兩 漢 古 籍 逐 字 索 引 》 在 檢 索 以 外 的 另 類 功<br />

能<br />

蔡 輝 振 工 具 書 數 位 應 用 之 研 究<br />

王 三 慶 敦 煌 文 獻 中 的 行 城 文 及 其 相 關 問 題<br />

朱 鳳 玉 敦 煌 白 話 詩 中 的 學 郎 詩 與 打 油 詩 析 論<br />

齋 藤 智 寬 伯 希 和 2462 《 玄 言 新 記 明 老 部 》 初 探 ──<br />

《 老 子 》 的 義 疏 學<br />

程 毅 中 敦 煌 俗 文 學 與 古 代 小 說<br />

淺 野 裕 一 上 海 楚 簡 《 君 子 為 禮 》 與 孔 子 素 王 說<br />

末 永 高 康 孟 子 性 善 說 試 探 ── 以 《 孟 子 ‧ 盡 心 下 》<br />

第 二 十 五 章 為 線 索<br />

佐 野 大 介 儒 家 相 關 文 獻 中 「 孝 」 與 「 諫 爭 」 之 間 的<br />

關 係<br />

藤 井 倫 明 理 學 工 夫 論 之 本 質 ── 從 凡 夫 到 聖 人<br />

林 安 梧 中 西 哲 學 會 通 之 「 格 義 」 與 「 逆 格 義 」 方 法<br />

王 霄 冰<br />

吳 進 安<br />

李 哲 賢<br />

Robson<br />

施 維 禮<br />

王 晴 薇<br />

劉 寧 慧<br />

林 葉 蓮<br />

柯 萬 成<br />

王 美 秀<br />

翁 聖 峰<br />

陳 慶 元<br />

劉 煥 雲<br />

徐 秀 慧<br />

論 的 探 討 ── 以 牟 宗 三 先 生 的 康 德 學 與 中 國<br />

哲 學 研 究 為 例<br />

「 永 」 字 古 義 與 中 國 早 期 的 直 線 式 時 間 觀 念<br />

儒 墨 相 非 之 本 質 問 題 探 討<br />

荀 子 之 人 性 論 研 究 在 美 國<br />

The Magic Word: Did Chinese Buddhists Believe<br />

in Their Spells?<br />

大 道 不 稱 ── 由 工 具 比 喻 論 《 莊 子 》 中<br />

「 道 」、「 物 」 之 際<br />

天 台 智 顗 的 四 念 處 觀<br />

臺 灣 公 藏 古 籍 叢 書 現 存 情 況 與 聯 合 總 目 之 編 製<br />

〈 豳 風 ‧ 東 山 〉 之 「 伊 威 在 室 」、「 熠 燿 宵<br />

行 」<br />

試 從 唐 代 律 令 文 獻 探 討 韓 愈 諫 迎 佛 骨 事 件<br />

顏 之 推 的 宗 教 信 仰 與 身 分 建 構 之 關 聯<br />

賴 和 的 儒 學 與 儒 教 析 論<br />

陳 衍 《 石 遺 室 書 錄 》 研 究<br />

儒 家 倫 理 思 想 之 特 色 與 現 代 社 會 公 平 正 義 之<br />

實 踐<br />

跨 國 界 與 跨 語 際 的 魯 迅 翻 譯 (1925-1949)──<br />

中 、 日 、 臺 反 法 西 斯 的 「 地 下 火 」 與 臺 灣 光<br />

復 初 期 「 魯 迅 戰 鬥 精 神 」 的 再 現<br />

( 林 韋 伶 )<br />

說 故 事 : 敘 事 者 ‧ 序 列 ‧ 場 域 國 際 研 討 會<br />

臺 中 ‧ 2006.10.27-28<br />

臺 灣 敘 事 學 學 會 、 中 興 大 學 歷 史 系 主 辦<br />

陳 其 南 「 臺 灣 身 分 」 的 追 尋<br />

翁 嘉 聲 古 代 希 臘 小 說 與 旁 經 使 徒 行 傳<br />

簡 政 珍 現 代 詩 意 象 敘 述 的 語 調<br />

林 志 明 多 元 敘 事 線 索 的 必 要 : 攝 影 史 之 敘 事 方 式 初 探<br />

余 文 堂 元 、 明 兩 朝 漢 文 典 籍 與 圖 籍 中 對 「 德 國 」 的<br />

敘 述<br />

宋 德 熹 狎 妓 敘 事 的 先 驅 : 孫 棨 《 北 里 志 》 所 見 晚 唐<br />

社 會<br />

張 嘉 驊 看 不 見 的 在 場 : 解 讀 《 瞬 間 收 藏 家 》 中 的 一<br />

場 畫 展<br />

林 佳 珍 聖 瓊 貝 爾 思 (St. John Perse) 的 「 詩 之 啟 悟 」<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與 中 國 意 象<br />

白 永 瑞 中 國 的 天 下 觀 與 東 亞 論 述<br />

薛 燕 玲 日 本 殖 民 地 臺 灣 美 術 的 地 域 觀 點<br />

向 陽 臺 灣 報 導 文 學 的 虛 構 敘 事 規 約<br />

大 木 康 嚴 嵩 ‧ 王 世 貞 ‧《 金 瓶 梅 》: 圍 繞 作 者 的 敘 事<br />

林 淑 媛 宗 教 敘 事 與 瘋 狂 論 述 :《 濟 公 傳 》 的 分 析<br />

阮 忠 仁 佛 教 的 無 記 形 上 學 問 題 之 話 語 : 以 箭 喻 經 的<br />

獨 白 為 例<br />

林 正 珍 旱 溪 媽 祖 「 遶 境 」 儀 式 「 展 演 」 的 跨 文 化 視 野<br />

謝 明 勳 六 朝 志 怪 小 說 敘 事 的 特 性 : 以 干 寶 《 搜 神 記 》<br />

為 例<br />

盧 建 榮 黎 東 方 的 敘 述 史 學<br />

王 俊 三 國 族 想 像 與 戀 物 癖 : 康 拉 德 《 諾 思 多 謀 》 中<br />

的 政 經 論 述<br />

江 政 寬 敘 事 史 學 的 再 思 考<br />

( 黃 純 怡 )<br />

全 國 聲 韻 學 教 師 教 學 研 討 會 暨 工 作 坊 ( 第<br />

屆 全 國 聲 韻 學 學 術 研 討 會 )<br />

高 雄 ‧ 2006.10.27-28<br />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主 辦<br />

陳 新 雄 聲 韻 學 的 功 效<br />

李 正 芬 試 從 《 經 典 釋 文 》 諸 家 反 切 論 脣 音 聲 母 的 時<br />

空 差 異<br />

張 淑 萍 章 系 字 在 方 言 中 的 舌 根 讀 音 ── 演 變 途 徑 的<br />

探 究<br />

陳 秀 琪 從 客 家 話 看 古 漢 語 的 元 音 系 統<br />

洪 惟 仁 中 古 入 聲 在 北 京 話 的 衍 化<br />

徐 貴 榮 卓 蘭 饒 平 客 話 語 音 特 點 ── 兼 談 客 話 ian 和 ien<br />

韻 的 標 音 爭 議<br />

耿 志 堅 聲 韻 學 教 學 活 動 設 計<br />

蔡 根 祥 聲 韻 學 在 國 文 教 學 上 之 應 用 研 究<br />

林 慶 勳 等 韻 圖 教 學 經 驗 談<br />

林 蕙 珊 長 汀 客 家 話 的 連 讀 變 調 現 象<br />

歐 淑 珍 聲 韻 學 理 論 與 中 介 語 研 究 : 以 英 語 字 重 音 習<br />

得 為 例<br />

賴 文 英 客 語 聲 調 演 變 的 層 次 問 題 初 探 ── 古 次 濁 聲<br />

母 與 全 濁 上 聲 母<br />

王 松 木 金 針 如 何 度 與 人 ?── 論 聲 韻 學 之 課 程 設 計<br />

宋 韻 珊<br />

與 教 材 教 法<br />

試 論 聲 韻 學 理 論 與 實 務 教 學 之 結 合<br />

(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br />

年 華 人 民 間 信 仰 國 際 學 術 會 議 ── 關<br />

公 信 仰 與 現 代 社 會<br />

臺 北 ‧ 2006.10.28-29<br />

臺 灣 宗 教 學 會 主 辦<br />

胡 小 偉 關 公 信 仰 : 民 間 托 經 與 全 民 道 德 神<br />

張 志 江 關 公 信 仰 的 宗 教 形 態 分 析<br />

朱 浤 源 「 關 公 」 在 政 治 思 想 上 的 地 位<br />

高 致 華 日 本 關 帝 信 仰<br />

王 見 川 清 代 皇 帝 與 關 帝 信 仰 的 「 儒 家 化 」: 兼 談<br />

「 文 衡 聖 帝 」 的 由 來<br />

游 子 安 善 書 中 的 關 公<br />

林 榮 澤 現 代 一 貫 道 的 關 公 信 仰<br />

張 家 麟 宗 教 儀 式 變 遷 認 同 與 宗 教 發 展 ── 以 扶 鸞 儀<br />

式 為 焦 點<br />

孟 繁 仁 「 關 公 文 化 」 與 現 代 文 明 社 會<br />

Barend J. ter Haar The Rise of the Guan Yu Cult:<br />

The Daoist Connection<br />

Jonathan H. X. Lee Guangong Temple in America—<br />

From Celestial Stranger to Common Culture<br />

(1850-2006)<br />

張 崑 振 從 清 代 官 祀 體 系 看 關 帝 廟 的 人 格 神 特 徵<br />

洪 淑 苓 關 公 民 間 造 型 研 究<br />

( 臺 灣 宗 教 學 會 )<br />

年 臺 灣 華 語 文 教 學 年 會 暨 研 討 會<br />

高 雄 ‧ 2006.10.28-29<br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華 語 文 教 學 研 究 所 、 臺 灣 華 語 文 教 學<br />

學 會 主 辦<br />

李 明 懿 現 代 漢 語 定 式 語 的 定 義 與 分 類 研 究<br />

曹 逢 甫 、 陳 菘 霖 漢 語 動 詞 「 生 」 的 基 本 語 義 概 念 及 語<br />

義 發 展<br />

李 永 貞 華 語 近 義 名 詞 詞 義 辨 析 與 教 學 ── 以 「 看<br />

法 」 類 詞 群 為 例<br />

范 美 媛 對 外 華 語 近 義 詞 教 學 法 研 究 ── 以 幾 本 常 見<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教 材 為 例<br />

蔡 美 智 華 語 近 義 詞 學 習 難 點 與 教 學 策 略 初 探<br />

朱 勇 漢 日 同 形 詞 對 比 研 究 二 十 年<br />

吳 佩 晏 、 鄭 縈 從 「 依 」、「 據 」 與 「 依 據 」 談 華 語<br />

近 義 詞 教 學<br />

辛 晃 全 、 余 智 娟 淺 談 漢 語 委 婉 語 在 華 語 教 學 中 的 呈<br />

現 ── 詞 彙 分 級 表 為 討 論 依 據<br />

許 長 謨 華 語 語 彙 詞 義 成 分 在 TCSL 的 分 析 與 應 用 ──<br />

從 「 我 們 去 吃 麥 當 勞 」 談 起<br />

魏 廷 冀 漢 語 的 動 詞 刪 略 句 : 焦 點 及 句 式 分 析<br />

巫 宜 靜 「 覺 得 」 與 feel 的 對 比 分 析<br />

周 靜 琬 正 體 字 與 簡 化 字 轉 換 之 學 習 策 略<br />

張 瑞 香 華 語 文 寓 教 於 樂 學 作 文 教 材 教 法 研 究 ── 以<br />

印 尼 泗 水 Petra 大 學 中 文 系 為 例<br />

李 嘉 真 對 外 華 語 新 聞 閱 讀 教 材 教 法 研 究 ── 以 社 會<br />

新 聞 導 語 為 例<br />

方 虹 婷 、 郭 芳 君 、 洪 芸 琳 短 期 華 裔 班 課 程 的 發 展 要<br />

項 與 實 施 ── 以 淡 江 大 學 華 裔 青 年 語 文 研 習<br />

營 為 例<br />

王 俊 仁 十 個 月 的 驚 奇 : 一 個 中 文 閱 讀 學 習 者 成 功 大<br />

躍 進 的 歷 程 與 啟 示<br />

邱 湘 雲 華 語 、 閩 南 語 和 客 家 話 語 序 倒 置 現 象 探 討<br />

柯 俞 從 漢 語 「 好 」、「 是 」、「 對 」 探 討 會 話 中<br />

的 言 語 反 饋 現 象<br />

姚 蘭 後 教 學 法 時 代 之 聽 力 教 學 理 論 與 施 行<br />

張 群 、 蕭 景 峻 華 語 特 列 結 構 的 探 索 ── 以 「V+ 來 +V+<br />

去 」 格 式 為 例<br />

陳 雅 琳 「 上 下 / 前 後 / 左 右 」 在 概 數 使 用 上 的 對 外<br />

教 學 語 法 設 計<br />

陳 蓓 婷 淺 析 「 請 」、「 拜 託 」、「 麻 煩 」、「 勞 駕 」<br />

之 言 談 使 用 差 異<br />

陳 蓓 婷 、 馬 玉 鳳 同 中 有 異 ‧ 異 中 有 同 ── 淺 談 漢 泰<br />

生 肖 文 化 及 其 相 關 詞 語<br />

陳 燕 秋 隱 喻 性 認 知 在 華 語 教 學 上 的 應 用<br />

杜 明 德 語 言 與 文 化 之 間 ── 亞 瑟 ‧ 史 密 斯 (Arthur<br />

H. Smith)《 中 國 人 的 性 格 》(<br />

) 中 語 言 現 象 探 討<br />

黃 琡 華 淺 談 新 聞 教 學 與 教 材 設 計<br />

許 志 榮 、 方 瑾 有 「 禮 」 可 以 走 遍 天 下 嗎 ?── 由 禮<br />

貌 原 則 分 析 BBS 的 批 評 言 論<br />

吳 曉 枚 「 還 好 」 的 語 法 意 義 及 言 談 功 能 研 究<br />

鄭 君 、 郭 雅 婷 淺 談 漢 語 慣 用 語 中 顏 色 詞 的 文 化 象 徵<br />

及 教 學 策 略<br />

廖 埻 棓 、 王 楚 蓁 Blog 於 華 語 教 學 上 之 應 用<br />

陳 懷 萱 華 語 中 高 級 聽 力 教 學 之 教 材 設 計 及 課 程 規 劃<br />

陳 品 密 集 式 海 外 兒 童 華 語 課 程 之 教 材 編 寫 與 教 學<br />

設 計 ── 以 多 元 智 能 為 核 心 的 兒 童 華 語 文 繪<br />

本 教 學<br />

陳 立 元 華 語 師 資 培 訓 班 語 音 正 音 的 行 動 研 究<br />

李 利 津 目 標 導 向 的 華 語 師 訓 推 廣 課 程 模 式<br />

黃 苕 冠 大 學 附 設 語 言 中 心 華 語 教 師 對 課 程 設 置 之 看<br />

法 研 究<br />

李 希 奇 逢 甲 大 學 華 語 文 師 資 培 育 班 的 源 起 與 發 展<br />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華 語 文 教 學 研 究 所 )<br />

第 一 屆 臺 灣 客 家 研 究 國 際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10.29-30<br />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學 院 主 辦<br />

科 大 衛 Kindred Relations, Ethnicity and the Chinese<br />

Diaspora: I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br />

徐 正 光 臺 灣 客 家 的 地 方 社 會 與 族 群 認 同<br />

蕭 新 煌 、 林 開 忠 東 南 亞 客 家 認 同 的 侷 限<br />

劉 宏 、 張 慧 梅 原 生 性 認 同 、 祖 籍 地 聯 繫 與 跨 國 網 的 建<br />

構 : 二 戰 後 新 馬 客 家 人 與 潮 州 人 社 群 之 比 較<br />

研 究<br />

黃 子 堅 巴 色 教 會 與 沙 巴 客 家 特 質 的 認 同<br />

廖 赤 陽 有 關 日 本 的 客 家 問 題 的 著 述 : 中 國 觀 、 漢 族<br />

觀 與 華 僑 觀 交 錯 的 譜 系<br />

邱 彥 貴 臺 灣 客 家 人 口 : 一 世 紀 (1905-2004) 調 查 統 計<br />

的 初 步 檢 討<br />

古 學 斌 否 見 政 府 / 再 現 ( 重 建 ) 村 落 : 中 國 大 陸 梅<br />

縣 客 家 地 區 一 個 社 區 自 發 組 織 形 成 的 例 子<br />

Sharon A. Carstens The Spiritual World of a Hakka<br />

Village<br />

湯 錦 台 美 國 大 紐 約 地 區 的 臺 灣 客 家 人<br />

蘇 慶 華 「 河 婆 雙 寶 」: 劉 伯 奎 與 張 肯 堂 ── 馬 來 西<br />

亞 客 家 研 究 的 先 驅 人 物<br />

黃 賢 強 張 煜 南 的 南 洋 社 會 圖 像 歷 史 書 寫 與 文 化 記<br />

劉 勁 峰 從 對 抗 到 寬 容 : 江 西 銅 鼓 縣 族 群 互 動 的 田 野<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考 察<br />

莊 雅 仲 客 家 發 聲 : 從 隱 形 人 策 略 到 承 認 的 政 治<br />

簡 美 玲 、 盧 彥 杰 、 莊 英 章 親 屬 稱 謂 比 較 觀 點 下 北 臺<br />

灣 客 家 的 移 民 與 地 方 化<br />

羅 肇 錦 客 家 話 hu→f 的 深 層 解 讀<br />

范 文 芳 客 話 書 寫 之 歷 史 回 顧<br />

洪 馨 蘭 當 「 客 家 」 作 為 終 身 學 習 教 育 的 課 題 : 美 濃<br />

新 學 習 運 動 中 客 家 地 方 知 識 的 再 現<br />

吳 中 杰 、 范 鳴 珠 國 姓 鄉 的 語 言 接 觸 現 象 試 析<br />

施 正 鋒 客 家 研 究 的 反 思<br />

張 維 安 臺 灣 客 家 企 業 : 族 群 經 濟 觀 點 的 分 析<br />

丘 昌 泰 、 周 錦 宏 臺 灣 客 家 非 營 利 組 織 產 業 化 與 社 會 經<br />

濟 ── 以 苗 栗 縣 社 區 博 物 館 發 展 協 會 與 頭 屋<br />

鳴 鳳 社 區 發 展 協 會 為 例<br />

羅 烈 師 在 歷 史 街 區 崛 起 : 一 間 客 家 社 區 咖 啡 廳 的 故 事<br />

曾 純 純 從 「 孺 人 」 到 「 女 子 入 譜 」: 客 家 女 性 在 族<br />

譜 中 角 色 的 歷 史 變 遷<br />

連 瑞 枝 客 家 婦 女 口 述 歷 史 初 探<br />

施 雅 軒 臺 灣 客 家 區 域 的 生 態 分 析 ── 以 竹 苗 地 區 為<br />

例<br />

廖 軍 贛 臺 客 家 採 茶 戲 之 社 會 文 化 比 較<br />

房 學 嘉 比 較 視 野 下 的 客 家 文 化 : 以 粵 臺 客 家 建 築 文<br />

化 為 重 點 分 析<br />

高 怡 萍 從 民 間 信 仰 與 傳 說 看 粵 東 客 家 的 地 方 化 過 程<br />

黃 儀 冠 臺 灣 電 影 中 的 客 家 族 群 與 文 化 意 象<br />

林 秀 幸 界 線 、 認 同 和 真 實 性 : 進 香 , 一 個 客 家 地 方<br />

社 群 理 解 和 認 知 他 者 的 社 會 過 程<br />

(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學 院 )<br />

第 一 屆 道 教 仙 道 文 化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高 雄 ‧ 2006.11.10-12<br />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主 辦<br />

李 剛 道 教 的 身 體 觀<br />

唐 大 潮 試 析 《 性 命 圭 旨 》 的 「 三 教 觀 」<br />

徐 希 平 略 論 道 教 對 李 白 杜 甫 思 想 創 作 影 響 的 積 極 意 義<br />

李 麗 涼 黃 元 吉 的 仙 道 超 越 思 想 : 以 《 樂 育 堂 語 錄 》<br />

為 主 的 研 究<br />

劉 國 梁 道 符 中 蘊 涵 的 丹 道 原 理 及 思 維 方 式 舉 要<br />

華 軍 即 超 越 而 流 行 的 的 生 命 觀 ── 傅 金 銓 仙 道 思<br />

想 研 究<br />

劉 文 剛 蘇 軾 的 道 教 修 煉<br />

劉 屹 從 「 九 仙 」 到 「 十 仙 」── 六 世 紀 北 方 道 教<br />

仙 道 理 論 的 建 構 與 特 色<br />

劉 昭 瑞 早 期 道 教 文 獻 中 的 「 牽 三 詩 」 與 王 嘉<br />

吳 光 正 20 世 紀 大 陸 地 區 「 道 教 與 古 代 文 學 」 研 究 述 評<br />

劉 紅 儀 式 環 境 中 的 道 教 音 樂<br />

詹 杭 倫 唐 人 仙 道 賦 論 析<br />

郭 武 隋 唐 「 孝 道 」 九 論<br />

倪 彩 霞 梅 山 教 與 道 教 關 係 論 略<br />

丁 孝 明 道 教 「 一 氣 化 三 清 」 說 淵 源 考 辨<br />

王 更 生 劉 勰 《 文 心 雕 龍 》 養 氣 論 與 道 教 的 胎 息 工 夫<br />

李 志 明 、 白 以 文 從 身 心 學 的 觀 點 看 內 丹 學 小 周 天 的 身<br />

心 現 象<br />

蔡 振 念 李 白 求 仙 學 道 的 心 路 歷 程<br />

鄭 燦 山 鍾 呂 丹 法 對 於 陰 陽 觀 念 的 實 踐 及 其 意 義<br />

蕭 登 福 試 論 道 佛 兩 教 的 地 獄 教 主 ── 道 教 太 乙 救 苦<br />

天 尊 與 地 藏 菩 薩<br />

龔 顯 宗 從 道 教 三 品 看 宋 濂 學 劉 基<br />

橫 手 裕 明 初 道 士 何 道 全 的 思 想<br />

陳 耀 庭 關 於 道 教 科 儀 的 當 代 化 問 題<br />

李 遠 國 論 道 教 的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 信 仰<br />

吳 永 猛 法 教 請 壇 儀 式 的 丹 道 修 煉 之 探 討<br />

林 其 錟 中 國 道 教 與 和 諧 世 界<br />

沈 武 義 超 度 祖 靈 薦 拔 親 魂 科 儀<br />

鄭 志 明 易 經 六 十 四 卦 的 生 死 關 懷<br />

張 繼 禹 道 在 人 中 生 道 合 一<br />

松 本 浩 一 宋 代 的 水 陸 齋 與 黃 籙 齋<br />

出 祥 伸 道 教 養 生 法 在 日 本 的 流 傳<br />

林 中 明 道 教 文 化 對 科 技 、 創 新 與 管 理 、 藝 術 的 影 響<br />

何 婉 麗 The First Women Renunciants Community in<br />

Taiwanese Daoism—A CaseStudyofGaoxiong<br />

Daode Yuan<br />

虞 萬 里 正 統 道 藏 編 纂 刊 刻 年 代 新 考<br />

張 興 發 千 峰 派 丹 法 的 主 要 內 容 、 特 點 及 其 社 會 價 值<br />

黃 崇 法 全 真 科 儀 道 樂 如 何 傳 入 臺 灣 及 其 發 展 過 程<br />

呂 宜 珍 道 教 建 醮 文 化 在 視 覺 藝 術 上 之 應 用 ── 以 玄<br />

天 上 帝 廟 建 醮 活 動 為 例<br />

劉 玉 才 齊 地 早 期 方 僊 信 仰 的 文 化 考 察<br />

張 超 然 東 晉 時 期 上 清 經 派 的 司 命 系 統 ── 以 《 茅 君<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內 傳 》 為 中 心<br />

林 安 梧 《 醇 言 》、《 道 德 經 》 與 「 儒 道 同 源 互 補 」<br />

── 以 《 醇 言 》 前 五 章 為 核 心 展 開 的 一 些 思<br />

考<br />

周 西 波 從 無 名 氏 《 清 靜 經 註 》 看 道 教 徒 對 唐 宋 小 說<br />

的 繼 承 與 改 造<br />

Terry Kleeman( 祁 泰 履 ) 早 期 道 教 的 授 籙 儀 式 及 其<br />

演 變<br />

楊 莉 「 女 官 之 家 」: 唐 代 女 道 士 的 宮 觀 生 活<br />

黃 海 德 唐 代 道 教 哲 學 之 思 想 淵 源 探 論<br />

王 崗 作 為 聖 傳 的 小 說 , 以 刊 刻 藝 文 傳 道<br />

李 豐 楙 丹 道 、 科 儀 與 道 教 文 化<br />

張 智 雄 張 天 師 符 籙 與 臺 灣 道 壇 的 受 籙<br />

李 金 鴦 臺 灣 道 教 喪 葬 科 儀 探 析<br />

Esposito Monica( 莫 尼 卡 ) 道 藏 輯 要 及 其 編 纂 的 歷 史<br />

丸 山 宏 陸 修 靜 「 太 上 同 玄 靈 寶 授 度 儀 」 初 探<br />

吳 彰 裕 二 十 八 星 宿 的 信 仰 體 系<br />

( 李 素 琪 )<br />

林 鎮 山 魂 兮 歸 來 ── 從 〈 貓 牠 們 的 祖 母 〉 到 〈 夜 行<br />

貨 車 〉 論 陳 映 真 的 「 苦 悶 與 蛻 變 」<br />

阮 桃 園 仰 角 ── 從 《 人 間 》 雜 誌 第 37 期 析 論 : 報 導<br />

的 角 度 與 結 果<br />

洪 銘 水 60 年 代 臺 灣 原 住 民 微 弱 的 聲 音 及 其 文 化 意 涵<br />

── 以 陳 英 雄 《 旋 風 酋 長 》 為 例<br />

朱 雙 一 從 個 人 叛 逆 到 集 體 反 抗 :60、70 年 代 臺 灣 文 學<br />

主 潮 的 更 疊 ── 當 代 臺 灣 多 元 文 化 思 潮 的 視<br />

角<br />

廖 振 富 論 葉 榮 鐘 60 年 代 散 文 在 臺 灣 文 學 史 上 的 意 義<br />

岡 崎 郁 子 從 劉 大 任 《 浮 游 群 落 》 來 探 討 60 年 代 臺 灣<br />

青 年 之 思 想 與 行 動<br />

黎 湘 萍 60 年 代 文 學 場 域 與 「 現 代 」 之 迷 戀 ── 以<br />

《 現 代 文 學 》 和 《 笠 》 為 討 論 中 心<br />

陳 潔 儀 「 邊 緣 」 內 外 : 探 討 60 年 代 港 臺 形 塑 「 本<br />

土 」 文 學 經 驗 的 異 同 ── 從 殖 民 地 文 化 空 間<br />

看 香 港 小 說<br />

( 黃 淑 滿 )<br />

苦 悶 與 蛻 變 : 、 年 代 臺 灣 文 學 與 思 潮<br />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中 ‧ 2006.11.11-12<br />

東 海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主 辦<br />

許 達 然 60、70 年 代 臺 灣 社 會 和 文 學<br />

應 鳳 凰 文 藝 雜 誌 、 作 家 群 落 與 60 年 代 臺 灣 文 學 生 產<br />

場 域<br />

須 文 蔚 60、70 年 代 文 學 評 論 、 傳 播 與 社 會<br />

葉 雅 玲 60 年 代 《 皇 冠 》 與 臺 灣 文 壇 及 社 會 ── 以 張<br />

愛 玲 及 瓊 瑤 為 考 察 中 心<br />

阮 美 慧 詩 的 力 學 :70 年 代 《 笠 》 的 詩 作 精 神 及 其 語<br />

言 表 現<br />

楊 宗 翰 李 英 豪 與 臺 灣 新 詩 評 論 的 首 度 轉 型<br />

許 建 崑 孤 絕 與 再 生 ── 從 白 先 勇 筆 下 到 曹 瑞 原 鏡 頭<br />

下 的 《 孽 子 》<br />

蔡 明 諺 新 詩 論 戰 之 後 : 論 60 年 代 初 期 的 現 代 詩<br />

李 友 煌 從 空 框 中 逃 走 的 裸 像 : 現 代 主 義 的 雙 重 耽 溺<br />

── 以 朱 沈 冬 的 詩 與 畫 為 例<br />

張 瑞 芬 顏 元 叔 與 吳 魯 芹 散 文 在 70 年 代 的 意 義<br />

許 達 然 70 年 代 臺 灣 短 篇 小 說 裡 主 體 性 的 尋 求<br />

東 西 方 哲 學 之 概 念 比 較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臺 北 ‧ 2006.11.17-19<br />

臺 灣 大 學 哲 學 系 主 辦<br />

傅 佩 榮 人 性 與 善 的 關 係<br />

劉 笑 敢 再 論 反 向 格 義 與 中 國 哲 學 研 究 的 方 法 問 題<br />

Brook Ziporyn Alternatives to Two-tiered Metaphysics:<br />

Zhuangzi, Xunzi, Tiantai<br />

陳 榮 灼 《 不 增 不 減 經 》 之 「 如 來 藏 」 與 懷 德 海 之 「 上<br />

帝 」 的 對 比<br />

陳 榮 華 從 海 德 格 的 「 在 世 界 的 存 有 」 論 儒 家 的 天 人<br />

合 一<br />

李 瑞 全 道 德 規 範 根 源 之 證 成 : 析 論 儒 家 , 休 謨 , 康<br />

德 與 西 方 當 代 倫 理 學 家 之 理 論<br />

林 維 杰 西 方 倫 理 學 與 宋 明 解 經 傳 統 的 概 念 對 話<br />

俞 懿 嫻 東 、 西 方 哲 學 形 上 學 概 念 之 互 動 ──《 易<br />

經 》 與 懷 德 海 的 感 通 形 上 學<br />

林 永 強 東 西 形 而 上 學 的 結 合 與 創 造 的 可 能 性 : 西 田<br />

幾 多 郎 的 純 粹 經 驗 論<br />

陳 榮 波 易 經 與 海 德 格 美 學 比 較<br />

黃 俊 傑 Four Bodies in East Asian Confucianism:<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A<br />

會 議 報 導<br />

Types and Issues<br />

Rolf Elberfeld How to Do Transformations with Words?<br />

Comparing Philosophical Textual Pragmatics<br />

in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br />

Hans-Georg Moeller Unorthodox Ethics: Zhuangzi and<br />

Postmodernism<br />

Philip J. Ivanhoe Feelings, Reasons, Families, and Friends:<br />

Kongzi andAristotleasVirtue Ethicists<br />

魏 家 豪 in Terms of Relativism and Absolutism:<br />

An Exercise in Comparing Conceptual<br />

Frameworks<br />

施 維 禮 由 變 形 (Deformation) 論 《 莊 子 》「 天 」、<br />

「 人 」 之 分 與 Adorno「 自 然 」、「 文 明 」 之<br />

分<br />

蔡 偉 鼎 一 種 開 放 的 經 典 承 傳 模 式 ── 以 20 世 紀 華 語<br />

界 之 老 子 研 究 作 為 詮 釋 學 案 例<br />

冀 劍 制 中 國 哲 學 自 我 知 識 與 西 方 認 知 科 學 的 互 動 :<br />

以 良 知 為 例<br />

潘 玉 愛 中 晚 明 儒 學 與 當 代 西 方 的 公 、 私 觀<br />

林 遠 澤 論 儒 家 人 格 倫 理 學 與 道 德 發 展 理 論 的 責 任 倫<br />

理 學 奠 基<br />

Kuno Lorenz The Changing Role of Emptiness from<br />

Madhyamika to Yogacara in Terms of Western<br />

Philosophy of Language<br />

何 建 興 Consciousness and Self-awareness: A Buddhist<br />

Epistemological Perspective 心 識 與 自 證 知<br />

林 鎮 國 Truth and Method in the Samdhinirmocana Sutra<br />

Tom J. F. Tillemans Reason, Irrationality and Weakness<br />

of the Will (akrasia) in Buddhism<br />

顏 永 春 不 即 不 離 ── 高 達 美 與 佛 教 思 想 初 探<br />

何 乏 筆 從 基 督 工 夫 的 批 判 到 哲 學 工 夫 的 重 建 ── 論<br />

傅 柯 的 主 體 系 譜 學<br />

杜 保 瑞 當 代 中 國 哲 學 界 對 傳 統 西 方 形 上 學 問 題 的 新<br />

發 展 與 再 檢 討<br />

蔣 海 怒 「 本 體 」 觀 念 的 誤 讀 與 重 建<br />

( 賴 盈 滿 )<br />

年 臺 灣 ‧ 日 本 ‧ 韓 國 哲 學 國 際 學 術 會 議<br />

臺 北 ‧ 2006.11.20-21<br />

淡 江 大 學 中 文 系 、 長 崎 大 學 環 境 科 學 部 、 環 中 國 海<br />

學 會 主 辦<br />

牧 野 英 二 日 本 近 代 化 〈 蒙 〉 意 義<br />

課 題 ── 「 蒙 」 定 義 手<br />

要 旨<br />

韓 瑞 錫 韓 近 代 化 西 洋 哲 學 受 容<br />

意 義<br />

李 明 輝 Kants Philosophie in Modernen China( 康 德 哲<br />

學 在 現 代 中 國 )<br />

李 瑞 全 On Kant's Formulation of the Autonomy and<br />

Kingdom of Ends<br />

袁 保 新 海 德 格 與 中 國 哲 學 的 現 代 詮 釋<br />

井 上 義 彥 西 田 幾 多 郎 哲 特 質<br />

佐 佐 木 健 三 木 清 哲 現 代 的 意 義 ── 西 哲<br />

出 格 中 心<br />

町 田 三 郎 木 下 韋 痷 問<br />

楊 祖 漢 論 羅 整 菴 的 「 理 一 分 殊 」 說 及 其 對 韓 儒 的 影 響<br />

藤 井 倫 明 朱 子 學 的 諸 相 ──「 理 」 之 解 釋 為 考 察 中<br />

心<br />

菅 原 潤 環 境 問 題 受 日 本 哲 研 究<br />

課 題<br />

針 生 清 人 近 代 日 本 果 哲 者 役 割 ──<br />

井 上 了 場 合<br />

連 清 吉 中 古 代 的 環 境 哲<br />

佐 久 間 正 日 本 環 境 思 想 史 再 構 築<br />

高 柏 園 論 牟 宗 三 先 生 判 教 模 式<br />

佐 藤 將 之 從 漢 學 到 哲 學 , 文 獻 到 思 想 史 : 近 一 百 年<br />

日 本 學 者 的 〈 中 庸 〉 研 究<br />

陳 德 和 先 秦 道 家 哲 學 的 詮 釋 與 發 展 ── 以 20 世 紀 的<br />

臺 灣 為 例<br />

蔡 仁 厚 牟 宗 三 先 生 對 西 方 哲 學 的 消 化 與 創 新<br />

( 駱 慈 愛 )<br />

漢 學 研 究 通 訊 : ( 總 期 ) 民 國 年 月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