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6.2015 Views

EPA-92-U1U1-02-103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EPA-92-U1U1-02-103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EPA-92-U1U1-02-103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委 託 研 究<br />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br />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br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br />

<strong>EPA</strong>-<strong>92</strong>-<strong>U1U1</strong>-<strong>02</strong>-<strong>103</strong><br />

執 行 報 告<br />

計 畫 執 行 期 間 :<strong>92</strong> 年 3 月 24 日 起 至 <strong>92</strong> 年 12 月 31 日 止<br />

受 託 單 位 : 中 華 民 國 藻 類 學 會<br />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二 年 十 二 月 印 製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br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 期 末 報 告 基 本 資 料 表<br />

甲 、 委 辦 單 位 行 政 院 環 保 署<br />

乙 、 執 行 單 位 中 華 民 國 藻 類 學 會<br />

丙 、 年 度 九 十 二 計 畫 編 號 <strong>EPA</strong>-<strong>92</strong>-<strong>U1U1</strong>-<strong>02</strong>-<strong>103</strong><br />

丁 、 研 究 性 質 基 礎 研 究 □ √應 用 研 究 □ 技 術 發 展<br />

戊 、 研 究 領 域 海 洋 生 態 化 學 分 析<br />

己 、 計 畫 屬 性 □ √科<br />

技 類<br />

□ 非 科 技 類<br />

庚 、 全 程 期 間 ˍ<strong>92</strong> 年 ˍ3 月 〜ˍ<strong>92</strong> 年 ˍ12 月<br />

辛 、 本 期 期 間 ˍ<strong>92</strong> 年 ˍ3 月 〜ˍ<strong>92</strong> 年 ˍ12 月<br />

壬 、 本 期 經 費 ˍ0ˍ 億 ˍ1310ˍˍ 千 元<br />

資 本 支 出<br />

經 常 支 出<br />

土 地 建 築 ˍˍ0ˍˍ 千 元 人 事 費 ˍˍ543 千 元<br />

儀 器 設 備 ˍˍ0ˍˍ 千 元 管 理 費 ˍˍ 78ˍˍ 千 元<br />

其 他 ˍˍ0ˍˍ 千 元 材 料 費 ˍˍ215ˍˍ 千 元<br />

癸 、 摘 要 關 鍵 詞 ( 中 英 文 各 三 則 )<br />

有 害 藻 華 , 毒 藻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br />

Harmful Algal Bloom, Toxic Algae, APEC<br />

其 他 ˍˍ474ˍˍ 千 元<br />

參 與 計 畫 人 力 資 料 :( 如 僅 代 表 簽 約 而 未 參 與 實 際 研 究 計 畫 者 則 免 填 以 下 資 料 )<br />

參 與 計 畫<br />

人 員 姓 名<br />

工 作 要 項<br />

或 撰 稿 章 節<br />

現 職 與<br />

簡 要 學 經 歷<br />

參 與 時 間<br />

( 人 月 )<br />

聯 絡 電 話 及<br />

e-mail 帳 號<br />

周 宏 農 工 作 規 劃<br />

報 告 撰 寫<br />

教 授<br />

博 士<br />

9 (<strong>02</strong>)33662879<br />

unijohn@ntu.edu.tw<br />

陳 虹 君 環 境 採 樣 專 任 研 究 助 理 3 (<strong>02</strong>)33662878<br />

藻 相 分 析<br />

廖 家 敏 微 藻 分 離 專 任 研 究 助 理 2 (<strong>02</strong>)33662878<br />

藻 株 培 養<br />

李 承 禹 環 境 採 樣 專 任 研 究 助 理 2 (<strong>02</strong>)33662878<br />

藻 相 分 析<br />

陳 珮 瑜 環 境 採 樣 專 任 研 究 助 理 4 (<strong>02</strong>)33662878<br />

資 料 分 析<br />

莊 瓊 芳 微 藻 分 離 專 任 研 究 助 理 3 (<strong>02</strong>)33662878<br />

藻 株 培 養<br />

陳 怡 倩 微 藻 攝 影<br />

圖 鑑 編 撰<br />

研 究 生 兼<br />

臨 時 工<br />

3 (<strong>02</strong>)33662878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計 畫 成 果 中 英 文 摘 要 ( 簡 要 版 )<br />

一 、 中 文 計 畫 名 稱 :<br />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br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br />

二 、 英 文 計 畫 名 稱 :<br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iv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br />

Development Program: Asia Pacific Economy Cooperation Red Tide and<br />

Toxic Algae Management Research Project<br />

三 、 計 畫 編 號 :<br />

<strong>EPA</strong>-<strong>92</strong>-<strong>U1U1</strong>-<strong>02</strong>-<strong>103</strong><br />

四 、 執 行 單 位 :<br />

中 華 民 國 藻 類 學 會<br />

五 、 計 畫 主 持 人 ( 包 括 共 同 主 持 人 ):<br />

周 宏 農<br />

六 、 執 行 開 始 時 間 :<br />

<strong>92</strong>/03/24<br />

七 、 執 行 結 束 時 間 :<br />

<strong>92</strong>/12/31<br />

八 、 報 告 完 成 日 期 :<br />

<strong>92</strong>/12/26<br />

九 、 報 告 總 頁 數 :<br />

170<br />

十 、 使 用 語 文 :<br />

中 文 , 英 文<br />

十 一 、 報 告 電 子 檔 名 稱 :<br />

<strong>EPA</strong><strong>92</strong><strong>U1U1</strong><strong>02</strong><strong>103</strong>.DOC<br />

十 二 、 報 告 電 子 檔 格 式 :<br />

MS WORD 20<strong>02</strong><br />

十 三 、 中 文 摘 要 關 鍵 詞 :<br />

有 害 藻 華 , 毒 藻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 預 防 與 管 理<br />

十 四 、 英 文 摘 要 關 鍵 詞 :<br />

Harmful Algal Bloom, Toxic Algae, APEC,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br />

十 五 、 中 文 摘 要 ( 約 三 百 至 五 百 字 )<br />

本 專 案 研 究 計 畫 主 要 為 協 助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監 督 及 參 與 亞 太 經 濟<br />

i


合 作 會 議 組 織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br />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 計 畫 於 出 席 計 畫 程 序 委 員 會 會 議 、 出 席 第 十 六 屆 亞 太<br />

經 濟 合 作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及 計 畫 成 果 彙 報 、 出 席 有 害 藻 華<br />

技 術 研 習 會 提 出 論 文 。 另 對 我 國 沿 海 水 域 環 境 優 養 化 現 象 進 行 文 獻 蒐<br />

集 回 顧 及 水 樣 採 集 分 析 , 根 據 浮 游 藻 豐 度 與 歧 異 度 評 估 臺 灣 地 區 發 生<br />

紅 潮 有 害 藻 華 之 可 能 性 與 地 點 。 初 步 結 果 認 定 西 南 海 岸 從 彰 化 麥 寮 以<br />

南 至 東 港 大 鵬 灣 以 北 的 河 川 出 海 口 、 碼 頭 內 及 魚 塭 養 殖 地 區 普 遍 優 養<br />

化 且 存 在 麻 痺 性 貝 毒 藻 種 , 過 去 曾 造 成 西 施 貝 含 毒 及 引 發 中 毒 事 件 。<br />

另 得 子 口 溪 溪 口 亦 屬 優 養 化 , 東 北 角 九 孔 養 殖 與 保 育 區 之 附 著 性 原 甲<br />

藻 含 下 痢 性 貝 毒 毒 素 , 但 未 檢 出 貝 類 含 毒 。 臺 灣 沿 近 海 因 缺 半 封 閉 性<br />

之 滯 流 型 海 灣 及 終 年 潮 汐 落 差 與 洋 流 , 可 能 是 臺 灣 開 放 海 域 不 曾 發 生<br />

紅 潮 的 原 因 。 但 是 潟 湖 與 養 殖 池 水 域 , 仍 有 生 成 有 害 藻 華 造 成 水 生 生<br />

物 或 水 棲 哺 乳 類 與 鳥 類 暴 斃 的 可 能 。 本 計 畫 另 完 成 「 臺 灣 沿 近 海 常 見<br />

微 細 藻 與 有 害 藻 類 圖 鑑 」 一 冊 , 包 含 約 200 種 不 同 微 細 藻 類 型 態 照 片 。<br />

十 六 、 英 文 摘 要 :<br />

The main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to assist OSTA, <strong>EPA</strong> in overseeing and<br />

managing the APEC TILF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br />

Analytical Methods,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eafood<br />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Safety’. The workload includes participating the<br />

Project Steering Committee meeting and compiling the progress report,<br />

participating the 16 th APEC MRC Working group meeting and giving<br />

report of the project and reports of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br />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 APEC Region’ and<br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br />

in the area of/nearby South China Sea’ projects, and attending the project<br />

workshop, HABTech2003 and giving research reports. In addition,<br />

through the paper reviews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ports and<br />

observations of the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coastal areas, we are


able to identify certain areas, from Mailiao, Changhua to the south of<br />

Daipeng Bay, Pingtung, are eutrophicated by the effluents of city sewage<br />

and aquaculture wast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were<br />

applied for this assessment. Lagoons, pond areas of marine aquaculture<br />

and semi-enclosed harbors were found rich in phytoplankton or in bloom.<br />

Mass mortality or sudden death of marine mammals, migrating birds and<br />

other marine lives living in the neighborhood were thought to be related<br />

to the water blooms.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related toxic species<br />

were found common along the southwestern coast. They were culprit of<br />

several intoxication incidents from ingestion of purple clams in the past<br />

and should be taken into routine monitoring. The estuary of Dertzskouhsi,<br />

northeastern coast of Taiwan was also found eutrophicated by the<br />

aquaculture waste. In the nearby area where the small abalone were<br />

cultured or hatched and released for resource conservation, species of<br />

benthic Prorocentrum were found to contain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s.<br />

However, no toxic shellfish was identified. The lack of retarded water<br />

exchange due to the year-round strong currents and huge drop between<br />

the high-low tides along the coastal line of Taiwan in addition to the lack<br />

of big semi-enclosed bays may be the reason why we have never<br />

experienced red tides in open waters of Taiwan.<br />

備 註 :1、 本 文 字 檔 ABSTRACT.TXT 以 Ms Word 格 式 交 付 。<br />

2、 一 至 十 六 項 之 項 目 名 稱 皆 為 中 文 全 形 字 (BIG-5 碼 )。<br />

3、 執 行 單 位 、 計 畫 主 持 人 、 使 用 語 文 、 中 文 摘 要 關 鍵 詞 之 項 目 內<br />

容 含 二 個 以 上 者 , 以 全 形 逗 (“, ”) 間 隔 。<br />

4、 英 文 摘 要 關 鍵 詞 之 項 目 內 容 含 二 個 以 上 者 , 以 半 形 逗 號 (“,”)<br />

間 隔 。<br />

5、 各 項 目 內 容 一 列 以 60 Bytes( 30 個 中 文 字 ,60 個 英 文 字 ) 為<br />

限 。<br />

iii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委 託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摘 要 ( 詳 細 版 )<br />

計 畫 名 稱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br />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br />

計 畫 編 號 :<strong>EPA</strong>-<strong>92</strong>-<strong>U1U1</strong>-<strong>02</strong>-<strong>103</strong><br />

計 畫 執 行 單 位 : 中 華 民 國 藻 類 學 會<br />

計 畫 主 持 人 : 周 宏 農<br />

計 畫 期 程 : <strong>92</strong> 年 3 月 24 日 起 至 <strong>92</strong> 年 12 月 31 日 止<br />

計 畫 經 費 : 一 百 三 十 一 萬 元 整<br />

摘 要 :<br />

本 專 案 研 究 計 畫 主 要 為 協 助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監 督 及 參 與 亞 太 經 濟 合<br />

作 會 議 組 織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br />

開 發 與 驗 證 」 計 畫 於 出 席 計 畫 程 序 委 員 會 會 議 、 出 席 第 十 六 屆 亞 太 經<br />

濟 合 作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及 計 畫 成 果 彙 報 、 出 席 有 害 藻 華 技<br />

術 研 習 會 提 出 論 文 。 另 對 我 國 沿 海 水 域 環 境 優 養 化 現 象 進 行 文 獻 蒐 集<br />

回 顧 及 水 樣 採 集 分 析 , 根 據 浮 游 藻 豐 度 與 歧 異 度 評 估 臺 灣 地 區 發 生 紅<br />

潮 有 害 藻 華 之 可 能 性 與 地 點 。 初 步 結 果 認 定 西 南 海 岸 從 彰 化 麥 寮 以 南<br />

至 東 港 大 鵬 灣 以 北 的 河 川 出 海 口 、 碼 頭 內 及 魚 塭 養 殖 地 區 普 遍 優 養 化<br />

且 存 在 麻 痺 性 貝 毒 藻 種 , 過 去 曾 造 成 西 施 貝 含 毒 及 引 發 中 毒 事 件 。 另<br />

得 子 口 溪 溪 口 亦 屬 優 養 化 , 東 北 角 九 孔 養 殖 與 保 育 區 之 附 著 性 原 甲 藻<br />

含 下 痢 性 貝 毒 毒 素 , 但 未 檢 出 貝 類 含 毒 。 臺 灣 沿 近 海 因 缺 半 封 閉 性 之<br />

滯 流 型 海 灣 及 終 年 潮 汐 落 差 與 洋 流 , 可 能 是 臺 灣 開 放 海 域 不 曾 發 生 紅<br />

潮 的 原 因 。 但 是 潟 湖 與 養 殖 池 水 域 , 仍 有 生 成 有 害 藻 華 造 成 水 生 生 物<br />

或 水 棲 哺 乳 類 與 鳥 類 暴 斃 的 可 能 。 本 計 畫 另 完 成 「 臺 灣 沿 近 海 常 見 微<br />

細 藻 與 有 害 藻 類 圖 鑑 」 一 冊 , 包 含 約 200 種 不 同 微 細 藻 類 型 態 照 片 。<br />

The main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to assist OSTA, <strong>EPA</strong> in overseeing and


managing the APEC TILF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br />

Analytical Methods,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eafood<br />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Safety’. The workload includes participating the<br />

Project Steering Committee meeting and compiling the progress report,<br />

participating the 16 th APEC MRC Working group meeting and giving report<br />

of the project and reports of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br />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 APEC Region’ and ‘International<br />

Symposium on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 area<br />

of/nearby South China Sea’ projects, and attending the project workshop,<br />

HABTech2003 and giving research reports.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paper<br />

reviews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ports and observations of the<br />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coastal areas, we are able to identify<br />

certain areas, from Mailiao, Changhua to the south of Daipeng Bay,<br />

Pingtung, are eutrophicated by the effluents of city sewage and aquaculture<br />

wast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were applied for this<br />

assessment. Lagoons, pond areas of marine aquaculture and semi-enclosed<br />

harbors were found rich in phytoplankton or in bloom. Mass mortality or<br />

sudden death of marine mammals, migrating birds and other marine lives<br />

living in the neighborhood were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the water blooms.<br />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related toxic species were found common<br />

along the southwestern coast. They were culprit of several intoxication<br />

incidents from ingestion of purple clams in the past and should be taken<br />

into routine monitoring. The estuary of Dertzskouhsi, northeastern coast of<br />

Taiwan was also found eutrophicated by the aquaculture waste. In the<br />

nearby area where the small abalone were cultured or hatched and released<br />

for resource conservation, species of benthic Prorocentrum were found to<br />

contain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s. However, no toxic shellfish was


identified. The lack of retarded water exchange due to the year-round strong<br />

currents and huge drop between the high-low tides along the coastal line of<br />

Taiwan in addition to the lack of big semi-enclosed bays may be the reason<br />

why we have never experienced red tides in open waters of Taiwan. This<br />

report also includes a compiling of a picture handbook regarding the<br />

common microalgae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aiwan.<br />

前 言<br />

由 於 人 類 對 周 遭 水 體 的 忽 視 , 資 源 過 度 開 發 與 污 染 已 然 造 成 包 括 內 地<br />

與 沿 海 水 域 水 質 的 優 養 化 , 而 容 易 造 就 藻 類 大 量 繁 生 形 成 紅 潮 。 而 毒 藻 或<br />

有 害 藻 華 的 存 在 , 輕 則 造 成 水 體 中 生 物 的 暴 斃 , 影 響 自 然 環 境 的 平 衡 ; 重<br />

則 藉 食 物 鏈 的 傳 遞 與 蓄 積 , 造 成 水 產 食 品 的 含 毒 而 威 脅 至 大 眾 生 命 的 安 全 ,<br />

甚 而 影 響 經 濟 發 展 。 全 球 海 域 一 體 , 世 界 各 國 同 受 紅 潮 毒 藻 的 威 脅 , 目 前<br />

許 多 國 際 組 織 以 及 我 政 府 積 極 參 與 的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會 議 (APEC) 都 成 立 了 各<br />

項 相 關 的 工 作 計 畫 , 積 極 提 升 相 關 之 科 技 研 究 、 推 展 人 力 資 源 與 訊 息 交 流<br />

項 目 及 建 立 各 項 預 防 與 管 理 的 措 施 。 特 別 是 在 有 害 藻 華 之 生 態 學 與 海 洋 學<br />

方 面 ,IOC/SCOR 更 在 1998 年 推 動 有 GEOHAB, Global Ecology and<br />

Oceanography of Harmful Algal Bloom 的 全 球 性 計 畫 , 而 美 國 於 更 早 期 的<br />

1995 就 已 投 資 鉅 額 經 費 於 ECOHAB( 有 害 藻 華 生 態 ) 全 國 研 究 工 作 計 畫 , 歐 盟<br />

各 國 也 建 立 有 EUROHAB 的 計 畫 , 日 本 、 加 拿 大 、 法 國 、 挪 威 及 瑞 典 也 都 設<br />

立 了 全 國 性 的 有 害 藻 華 研 究 規 劃 , 而 中 國 大 陸 也 在 2001 年 成 立 了 CEOHAB<br />

( 中 國 有 害 紅 潮 的 生 態 學 和 海 洋 學 ) 的 全 國 性 研 究 計 劃 , 企 圖 對 紅 潮 發 生 的 海<br />

洋 學 與 生 態 學 中 尋 求 發 生 機 制 、 預 警 系 統 與 建 立 預 防 管 理 的 模 式 。<br />

我 政 府 正 式 自 1991 年 加 入 亞 太 經 合 會 組 織 後 , 積 極 參 與 並 擔 負 紅 潮 與<br />

有 害 藻 華 相 關 工 作 計 畫 下 的 各 項 任 務 工 作 , 並 自 1998 起 至 2001 年 接 任 海<br />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小 組 之 主 事 國 , 曾 肩 負 比 會 員 國 更 大 責 任 , 表 現 我 政 府 在<br />

這 經 濟 會 員 體 制 下 之 獨 立 自 主 及 對 全 球 共 同 事 物 的 關 切 。 本 計 畫 相 關 工<br />

作 、 在 過 去 曾 在 1994 年 於 屏 東 墾 丁 主 辦 第 二 屆 紅 潮 / 毒 藻 計 畫 各 任 務 組 聯 席


會 , 完 成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小 組 紅 潮 / 毒 藻 計 畫 報 告 書 及 後 續 紅 潮 / 有 害 藻 華 管 理<br />

計 畫 之 規 劃 。 隨 後 於 1995 年 於 第 七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中 通 過 亞<br />

太 經 濟 合 作 區 域 內 紅 潮 /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MRT/HAB) 計 畫 後 , 參 與 其 中 藻 毒 分<br />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任 務 組 之 執 行 與 整 體 工 作 之 程 序 規 劃 。 該 工 作 計 畫 已 於<br />

2000 年 結 束 執 行 , 但 仍 列 入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歷 年 來 之 會 議 檢 討 與 成<br />

效 評 估 , 而 在 2000 年 又 開 始 了 兩 項 後 續 工 作 的 推 動 , 包 括 :「 藻 毒 分 析 方<br />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Development and<br />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br />

Seafood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Safety, 2000-2003)」 計 畫 與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br />

地 區 水 產 品 海 洋 藻 毒 管 理 計 畫 (Management of Marine Algal Toxins in<br />

Seafood Products in the APEC Region, 2001-20<strong>02</strong>)」 計 畫 。 其 中 的 「 藻 毒 分 析<br />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 將 繼 續 執<br />

行 至 今 年 年 底 , 該 計 畫 由 我 環 保 署 科 技 顧 問 室 阮 國 棟 主 任 延 續 前 楊 之 遠 主<br />

任 擔 任 計 畫 總 監 , 而 相 關 工 作 擬 藉 本 計 畫 來 執 行 其 專 業 工 作 項 目 。<br />

臺 灣 西 海 岸 河 川 多 流 經 人 口 密 集 之 都 市 區 域 而 出 海 , 過 去 文 獻 上 也 諸<br />

多 污 染 的 調 查 報 告 , 而 過 去 有 些 在 河 床 臨 出 海 口 的 水 產 養 殖 , 營 養 污 水 的<br />

排 放 入 海 , 所 造 成 優 養 化 效 應 顯 然 不 亞 於 對 岸 同 緯 度 之 福 建 沿 海 。 然 可 能<br />

因 為 較 缺 平 靜 大 面 積 之 海 灣 , 河 川 不 是 缺 水 就 是 湍 急 , 加 以 近 岸 洋 流 的 急<br />

速 與 海 岸 平 滑 , 相 較 於 福 建 沿 海 , 反 而 較 少 相 關 紅 潮 水 華 之 發 現 報 告 , 其<br />

真 正 生 態 學 或 海 洋 學 上 的 研 究 討 論 則 仍 缺 乏 。 雖 然 這 些 西 岸 沿 近 海 水 產 養<br />

殖 高 密 度 區 與 人 口 密 集 區 污 染 排 放 之 營 養 鹽 與 水 文 資 料 , 過 去 仍 有 些 調 查<br />

報 告 與 記 載 , 但 是 否 存 在 有 有 毒 藻 類 ? 或 可 能 在 局 部 區 域 的 局 部 時 間 內 形<br />

成 有 害 的 藻 華 , 造 成 水 生 生 物 的 暴 斃 , 甚 至 水 鳥 類 的 離 奇 群 體 死 亡 , 或 引<br />

起 經 濟 貝 類 的 含 毒 類 等 , 也 都 缺 乏 實 質 之 評 估 。<br />

方 法<br />

一 、 協 助 環 保 署 監 督 及 參 與 APEC「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br />

1. 辦 理 該 計 畫 之 程 序 委 員 會 議 , 並 出 席 協 助 監 督 或 協 調 完 成 該 計 畫 之 年<br />

度 報 告 。<br />

2. 出 席 APEC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Marine Resource Conservation<br />

Working Group) 會 議 , 並 於 會 中 報 告 加 拿 大 執 行 之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APEC)<br />

貿 易 投 資 自 由 化 與 促 進 (TILF)「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br />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 及 「 有 害 藻 類 預 防 與 管 理 策 略 與 執<br />

行 計 畫 」( 內 含 於 九 十 一 年 度 在 我 國 主 辦 之 「 南 中 國 海 及 其 鄰 近 區 域 有<br />

害 藻 類 預 防 與 管 理 研 討 會 」 及 其 附 帶 之 「 毒 藻 鑑 識 與 環 境 監 測 」 和 「 藻<br />

毒 分 析 與 水 產 品 監 測 」 兩 研 習 班 ) 成 果 報 告 。<br />

3. 出 席 在 TILF 計 畫 下 與 紐 西 蘭 Cawthron Institute 共 同 辦 理 之 HABTech<br />

2003 國 際 研 討 會 (http://www.cawthron.org.nz/habtech03.htm), 報 告 我<br />

國 相 關 執 行 成 果<br />

二 、 台 灣 地 區 發 生 紅 潮 現 象 進 行 初 步 評 估<br />

1. 文 獻 回 顧 及 資 料 蒐 集 : 針 對 過 去 所 執 行 臺 灣 西 海 岸 河 川 出 海 口 流 量 耇<br />

營 養 鹽 監 測 資 料 、 對 西 岸 沿 近 海 水 產 養 殖 高 密 度 區 與 人 口 密 集 區 營 養<br />

鹽 與 水 文 資 料 , 以 及 近 岸 可 能 之 湧 昇 流 地 點 資 料 進 行 蒐 集 分 析 。<br />

2. 在 上 述 區 域 內 尋 找 定 點 , 按 月 雇 用 塑 膠 筏 於 相 關 水 域 內 收 集 浮 游 植 物<br />

標 本 , 現 場 進 行 溶 氧 、 濁 度 分 析 , 並 於 實 驗 室 內 進 行 顯 微 鏡 下 觀 察 鑑<br />

定 種 類 , 記 量 各 浮 游 藻 相 對 密 度 , 攝 取 浮 游 藻 影 像 , 建 立 與 出 版 沿 近<br />

海 海 洋 常 見 浮 游 藻 與 可 能 有 害 藻 類 之 圖 鑑 , 以 浮 游 藻 種 類 為 依 據 評 估<br />

可 能 之 有 害 程 度 。<br />

3. 針 對 存 在 單 一 優 勢 族 群 , 萃 取 細 胞 內 涵 , 分 析 動 物 毒 性 , 並 分 離 可 培<br />

養 之 浮 游 藻 藻 株 , 以 動 物 毒 性 試 驗 及 化 學 分 析 , 建 立 培 養 以 分 析 藻 株<br />

產 毒 之 可 能 。<br />

結 果


一 、 協 助 環 保 署 監 督 及 參 與 APEC「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br />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br />

1. 於 2003 年 10 月 11 日 至 10 月 15 日 參 加 在 越 南 河 內 召 開 的 第 十 六 屆 海<br />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組 會 議 與 第 十 四 屆 漁 業 工 作 組 之 聯 席 會 議 。 在 這 次 會<br />

議 中 報 告 下 列 兩 項 主 題 計 畫 工 作 之 進 度 與 回 顧 :1.「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br />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Development and<br />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br />

Seafood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Safety)」 計 畫 ,2.「 有 害 藻 類 預 防 與 管<br />

理 策 略 與 執 行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 Algae<br />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 APEC Region)」 計 畫 。<br />

2. 出 席 於 2003 年 11 月 25 日 在 紐 西 蘭 納 爾 遜 召 開 之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br />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 計 畫 程 序 委 員 會 。<br />

及 隨 後 11 月 26 日 至 11 月 30 日 之 國 際 有 害 藻 華 技 術 研 討 會 , 發 表 論<br />

文 「 微 囊 藻 毒 之 蛋 白 質 磷 酸 酵 素 抑 制 活 性 與 動 物 毒 性 分 析 比 較 (Protein<br />

phosphat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nd Animal Toxicities of Microcystins)」。<br />

二 、 台 灣 地 區 發 生 紅 潮 現 象 進 行 初 步 評 估<br />

1. 收 集 本 省 歷 年 已 執 行 過 之 各 項 河 川 、 出 海 口 與 鄰 近 海 之 環 境 調 查 或 研<br />

究 報 告 , 摘 出 其 中 相 關 紅 潮 發 生 之 所 有 既 存 之 水 文 與 地 理 條 件 資 料 ,<br />

加 以 分 析 , 並 藉 以 篩 選 出 23 個 主 要 採 樣 點 進 行 浮 游 藻 類 採 樣 與 鑑 種 工<br />

作 , 並 就 各 站 浮 游 藻 的 族 群 豐 度 與 歧 異 度 評 估 其 優 養 化 程 度 。<br />

2. 針 對 沿 近 海 常 見 浮 游 藻 類 的 鑑 種 建 立 圖 檔 與 說 明 完 成 200 種 不 同 藻 種<br />

之 圖 鑑 。<br />

3. 建 立 與 紅 潮 相 關 的 渦 鞭 毛 藻 藻 株 的 實 驗 室 培 養 包 括 :Alexandrium<br />

minutum, A. tamarense, Amphidinium carterae, Coolia monotis,<br />

Gambierdiscus toxicus, Gymnodinium catenatum, Ostreopsis lenticularis,


Prorocentrum mexicanum, P. lima 等 9 種 96 株 。<br />

4. 在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年 會 與 臺 灣 水 產 學 會 年 會 中 發 表 在 本 計 畫 下 完 成 之 研<br />

究 成 果 論 文 , 包 括 :1. Prorocentrolide and its congeners from<br />

Prorocentrum spp. of Taiwan( 臺 灣 產 原 甲 藻 的 大 環 內 酯 系 列 化 合 物 ), 2.<br />

Ultra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Prorocentrum from Taiwan( 臺 灣 地 區 原 甲<br />

藻 之 超 微 型 態 特 徵 分 類 研 究 ), 3. Toxin profile analyses of Alexandrium<br />

tamarense Atan-1( 塔 瑪 亞 歷 山 大 藻 ATan-1 的 麻 痺 性 貝 毒 組 成 分 析 )。<br />

結 論<br />

根 據 審 查 委 員 的 建 議 , 在 本 計 畫 中 增 添 多 項 工 作 內 容 , 包 括 各 項 彙 整<br />

過 去 在 APEC 相 關 計 畫 下 召 開 之 會 議 與 工 作 內 容 , 以 及 國 際 間 研 究 現 況 與<br />

方 向 及 對 本 國 之 建 議 。 惟 在 未 來 國 家 應 執 行 工 作 項 目 之 整 體 規 劃 , 事 涉 多<br />

方 單 位 現 行 制 度 , 以 及 在 年 度 執 行 時 效 上 , 無 法 一 一 納 入 , 只 能 在 建 議 事<br />

項 中 含 括 。<br />

在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會 議 組 織 的 紅 潮 相 關 議 題 已 進 行 了 十 年 的 論 壇 , 其 中<br />

各 國 包 括 我 國 也 多 能 藉 由 論 壇 的 發 展 而 在 各 國 國 內 的 相 關 管 理 與 預 防 工 作<br />

有 所 提 升 與 改 善 。 而 在 這 部 份 相 較 起 來 , 國 內 因 問 題 的 輕 微 , 所 投 入 的 經<br />

費 與 努 力 較 諸 其 他 會 員 體 , 仍 屬 較 少 的 , 但 是 我 政 府 為 積 極 參 與 APEC 活<br />

動 , 使 我 國 的 研 究 重 點 與 技 術 隨 時 能 和 國 際 現 狀 接 軌 , 而 不 致 脫 節 , 是 值<br />

得 稱 善 之 處 , 特 別 是 在 領 導 的 幾 個 議 題 上 , 除 帶 頭 服 務 APEC 會 員 體 輿 論<br />

談 主 題 上 的 發 揮 外 , 也 讓 國 際 對 我 有 所 瞭 解 , 雖 然 我 國 並 無 紅 潮 問 題 的 威<br />

脅 與 經 驗 , 但 所 投 入 的 時 間 、 經 費 與 研 究 經 驗 的 獲 得 , 仍 具 各 國 參 考 價 值 ,<br />

而 在 服 務 會 員 體 上 , 更 是 不 虞 餘 地 的 付 出 。 在 「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的 毒 素 分<br />

析 方 法 、 標 準 品 與 參 考 品 發 展 與 確 效 計 畫 」 及 「 有 害 藻 類 預 防 與 管 理 策 略<br />

與 執 行 」 兩 計 畫 工 作 的 推 動 , 國 內 學 者 與 農 政 、 衛 生 官 員 均 積 極 支 持 與 參<br />

與 , 特 別 是 在 毒 素 標 準 品 的 與 分 析 方 法 認 證 , 藉 著 實 驗 室 間 的 合 作 與 交 互<br />

校 正 , 我 國 在 水 產 品 毒 素 分 析 水 準 已 達 世 界 水 平 , 藻 毒 標 準 品 的 生 產 在 未


來 很 可 能 亦 存 在 一 些 商 機 , 這 可 從 加 拿 大 的 積 極 投 入 於 全 球 領 先 地 位 , 與<br />

帶 頭 推 動 藻 毒 法 規 與 分 析 法 的 一 致 性 , 可 看 出 其 企 圖 心 與 未 來 潛 力 。 筆 者<br />

個 人 亦 以 為 本 國 應 完 全 融 入 計 畫 中 與 各 國 菁 英 研 究 室 , 共 同 開 發 來 完 成 這<br />

樣 一 個 使 命 。<br />

隨 著 經 濟 體 系 全 球 化 的 趨 勢 , 以 及 對 岸 大 陸 紅 潮 問 題 的 日 趨 嚴 重 , 加<br />

以 對 岸 在 檢 驗 技 術 與 執 法 嚴 謹 度 上 仍 有 改 善 空 間 下 , 國 內 來 自 大 陸 水 產 品<br />

之 衛 生 安 全 顧 慮 , 應 是 日 趨 嚴 重 。 一 個 個 人 的 淺 見 , 即 是 在 市 場 把 關 上 ,<br />

政 府 仍 應 立 法 加 強 管 理 , 同 時 對 本 國 水 產 品 亦 予 以 高 標 之 要 求 , 方 能 在 貿<br />

易 上 要 求 進 口 國 做 同 等 的 水 準 , 以 保 障 消 費 者 的 安 全 ; 另 外 就 是 藉 著 同 文<br />

同 語 之 便 與 技 術 高 於 對 岸 之 優 勢 , 藉 學 術 研 習 之 交 流 , 加 強 技 術 上 之 指 導<br />

與 協 助 , 期 能 提 升 對 岸 對 水 產 品 藻 毒 安 全 之 要 求 , 除 能 保 障 本 國 消 費 者 之<br />

安 全 外 , 亦 能 維 護 對 岸 同 胞 之 衛 生 安 全 , 免 於 受 藻 毒 之 威 脅 。<br />

臺 灣 至 目 前 尚 無 紅 潮 事 件 之 損 失 與 威 脅 , 又 從 相 關 水 產 品 的 生 產 規 模<br />

與 環 境 , 可 能 受 到 的 影 響 似 乎 很 少 , 縱 使 存 在 毒 藻 的 分 佈 , 但 可 能 造 成 的<br />

危 機 情 況 , 仍 是 有 限 。 然 為 了 尊 重 生 命 與 生 態 , 我 們 仍 須 注 意 水 體 的 優 養<br />

化 趨 勢 , 雖 然 得 自 然 地 利 之 便 , 不 易 形 成 有 害 水 華 , 但 在 寸 土 之 地 上 , 水<br />

產 養 殖 四 處 可 見 , 加 以 與 國 際 交 通 頻 繁 , 難 免 輸 入 些 越 境 而 來 的 不 好 藻 種 ,<br />

在 局 部 小 面 積 之 養 殖 環 境 或 小 港 灣 之 內 , 仍 有 可 能 造 成 有 害 事 件 , 唯 範 圍<br />

與 受 害 層 面 較 小 而 被 忽 略 。<br />

建 議 事 項<br />

我 國 目 前 雖 無 紅 潮 之 顧 忌 , 但 從 毒 藻 的 存 在 及 曾 經 引 起 養 殖 貝 類 之 含<br />

毒 , 造 成 消 費 者 之 中 毒 情 事 , 與 造 成 養 殖 魚 蝦 的 暴 斃 , 不 可 不 防 範 於 未 然 ,<br />

就 如 在 國 際 會 議 上 與 相 關 人 士 談 起 , 均 稱 還 未 發 生 或 還 未 發 現 而 已 , 且 從<br />

許 多 國 家 地 區 發 生 的 歷 史 看 來 , 臺 灣 目 前 的 未 發 生 , 並 不 能 保 證 絕 對 的 沒<br />

有 , 故 仍 應 未 雨 綢 繆 。 特 別 是 在 航 運 發 達 的 現 在 , 毒 藻 藉 由 壓 艙 水 或 活 魚<br />

運 輸 的 引 入 , 在 水 域 中 造 成 生 態 相 的 改 變 , 引 起 天 然 與 養 殖 物 種 的 死 亡 ;


以 及 在 加 入 WTO 後 , 水 產 食 品 的 大 量 引 入 , 難 保 世 界 各 處 包 括 水 華 高 發 區<br />

的 毒 貝 的 進 口 , 可 能 影 響 到 消 費 者 的 食 用 安 全 , 在 毒 藻 鑑 識 與 藻 毒 檢 測 技<br />

術 與 研 究 上 都 需 提 升 認 知 , 而 在 例 行 性 之 抽 樣 監 測 應 儘 早 實 施 , 以 免 出 口<br />

產 品 受 制 於 進 口 國 的 刁 難 與 要 求 , 而 進 口 產 品 因 自 己 技 術 與 制 度 的 不 完 全 ,<br />

無 法 同 樣 要 求 於 出 口 國 。 這 在 現 行 的 一 些 雙 邊 貿 易 上 , 特 別 是 水 產 食 品 處<br />

處 可 見 , 所 以 在 水 產 品 藻 類 生 物 毒 的 檢 驗 技 術 與 毒 藻 鑑 識 , 隨 時 要 與 全 球<br />

同 步 提 升 。 而 在 監 測 方 面 , 則 因 國 情 的 特 殊 , 我 們 更 可 以 有 效 率 的 執 行 管<br />

理 , 惟 視 政 府 各 單 位 有 無 執 行 能 力 於 加 速 法 規 與 管 理 的 與 世 界 接 軌 。 世 界<br />

上 許 多 已 開 發 國 家 都 已 有 很 好 制 度 與 執 行 面 , 聯 合 國 各 組 織 也 都 有 所 規 範<br />

上 的 建 議 , 然 因 我 政 府 未 能 積 極 參 與 聯 合 國 , 而 在 此 步 調 上 也 就 緩 慢 許 多 。<br />

建 議 環 境 保 護 單 位 在 於 貫 徹 斷 絕 陸 源 污 染 的 進 入 水 系 統 而 排 放 入 海 ,<br />

工 業 污 染 會 造 成 種 的 篩 選 , 而 都 市 、 畜 牧 與 沿 岸 養 殖 的 廢 水 , 容 易 造 成 鄰<br />

近 海 域 的 優 養 化 從 而 造 成 水 華 的 發 生 。 另 外 水 質 保 護 單 位 應 依 海 洋 保 護 法 ,<br />

密 集 監 測 與 監 控 鄰 近 海 水 的 污 染 程 度 , 並 依 污 染 程 度 劃 分 不 同 性 質 之 使 用<br />

範 圍 , 並 與 漁 業 單 位 之 近 海 養 殖 部 門 合 作 , 依 污 染 情 況 擬 出 可 以 水 產 養 殖<br />

之 區 域 , 並 嚴 加 控 管 。 在 解 決 可 能 因 藻 毒 而 引 起 水 產 品 中 毒 事 件 , 養 殖 用<br />

水 輔 導 部 門 與 環 境 檢 驗 單 位 應 對 鄰 近 水 域 之 毒 藻 有 所 認 知 , 並 在 例 行 性 之<br />

監 測 工 作 上 , 注 意 毒 藻 之 存 在 水 域 以 極 可 能 造 成 水 華 之 區 域 , 鑑 定 出 可 能<br />

發 生 有 害 水 華 之 環 境 特 色 。 在 水 產 食 品 可 能 含 毒 之 檢 驗 , 應 由 衛 生 署 儘 速<br />

根 據 國 外 普 遍 採 用 的 標 準 , 建 立 本 國 之 毒 素 含 量 標 準 以 及 檢 測 法 , 以 作 為<br />

養 殖 水 產 品 與 進 口 水 產 品 檢 測 之 依 據 , 並 由 食 品 及 藥 品 管 理 局 建 立 參 考 實<br />

驗 室 , 進 行 水 產 食 品 藻 毒 之 例 行 性 監 測 工 作 , 方 能 確 保 水 產 食 品 免 於 受 藻<br />

毒 之 威 脅 。 為 有 效 而 經 濟 的 執 行 藻 毒 監 測 , 在 國 內 應 持 續 執 行 養 殖 區 之 毒<br />

藻 監 測 , 並 積 極 訓 練 養 殖 戶 或 志 願 者 ( 國 中 、 小 教 師 於 鄉 土 科 學 教 育 ) 於<br />

毒 藻 鑑 識 、 則 較 能 掌 握 環 境 之 水 質 變 化 與 毒 藻 分 布 。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科 技 計 畫 重 要 成 果 效 益 報 告<br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編 印<br />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二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科 技 計 畫 重 要 成 果 效 益 報 告<br />

壹 、 部 門 計 畫 名 稱 :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br />

貳 、 執 行 機 構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br />

參 、 重 要 成 果 效 益 摘 要 :<br />

一 、 計 畫 項 數 、 經 費 、 人 力 分 析<br />

本 年 度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共 執 行 一 項 研 究 發 展 計 畫 , 經 費 共 計 1,310<br />

千 元 , 共 投 入 人 力 24 人 月 , 詳 如 下 表 :<br />

經 費 人 力<br />

研 究 計 畫<br />

計 畫 參 與 人 力<br />

研 究 性 質 項 數 經 費 ( 千 元 ) 合 計 博 士 碩 士 學 士 專 科 其 他<br />

基 礎 研 究<br />

1 1,310 2 2<br />

應 用 研 究<br />

技 術 發 展<br />

二 、 重 要 成 果 效 益<br />

( 一 ) 前 言 ( 綜 合 敘 述 以 下 ( 二 )、( 三 )、( 四 ) 項 之 成 果 及 效 益<br />

( 二 ) 計 畫 成 果 及 效 益<br />

肆 、 執 行 機 構 各 計 畫 成 果 效 益 事 實 報 告 暨 自 評 :<br />

一 、 全 程 結 束 之 科 技 計 畫 成 果 效 益 事 實 報 告 表 ( 表 1-1)<br />

二 、 年 度 科 技 計 畫 成 果 效 益 事 實 報 告 表 ( 表 1-2)<br />

三 、 科 技 計 畫 成 果 效 益 自 評 表 ( 表 1-3)<br />

伍 、 執 行 機 構 公 務 統 計 資 料<br />

一 、 年 度 科 技 研 究 發 展 計 畫 一 覽 表 ( 表 1-4)<br />

二 、 年 度 在 職 進 修 、 研 習 及 訓 練 統 計 表 ( 表 1-5)<br />

三 、 科 技 計 畫 年 度 重 要 研 究 成 果 產 出 統 計 表 ( 表 1-6)<br />

陸 、 問 題 與 建 議<br />

一 、 上 年 度 「 建 議 改 進 意 見 」 執 行 情 形 ( 表 1-7)<br />

二 、 本 年 度 之 問 題 與 建 議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科 技 計 畫 成 果 效 益 事 實 報 告 表<br />

表 1-1 領 域 別 :<br />

計 畫 主 持 人 周 宏 農<br />

計 畫 名 稱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br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br />

審 議 編 號<br />

計 畫 期 程 <strong>92</strong> 年 3 月 至 <strong>92</strong> 年 12 月<br />

全 程 經 費 億 1,3100 千 元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經 費 億 1,3100 千 元<br />

執 行 機 構 中 華 民 國 藻 類 學 會<br />

壹 、 緣 起 與 研 究 任 務 目 標<br />

我 國 積 極 參 與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之 論 壇 組 織 , 而 紅 潮 問 題 一 直 是 聯 合 國 十 多 年 關<br />

心 的 環 境 、 衛 生 問 題 , 自 是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環 境 保 育 小 組 長 期 以 來 之 議 題 , 我<br />

國 雖 無 嚴 重 之 紅 潮 問 題 , 但 因 研 究 能 力 參 與 能 力 深 入 , 負 責 了 環 保 署 擔 當 之<br />

計 畫 總 監 之 責 , 藉 本 計 畫 以 分 攤 責 任 義 務 , 同 時 進 而 進 一 步 瞭 解 我 國 沿 海 環<br />

境 形 成 有 害 紅 潮 可 能 之 評 估 。<br />

貳 、 研 究 內 容 組 織 架 構 及 預 期 成 果 效 益<br />

內 容 主 要 為 兩 點 :<br />

一 、 協 助 環 保 署 監 督 及 參 與 APEC「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br />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br />

二 、 台 灣 地 區 發 生 紅 潮 現 象 進 行 初 步 評 估 。<br />

預 期 效 益 :<br />

一 、 藉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與 計 畫 的 參 與 , 促 進 國 際 交 流 交 流 ; 掌 握<br />

國 際 相 關 藻 毒 毒 藻 及 紅 潮 相 關 研 究 的 第 一 手 資 訊 , 得 以 在 制 定 區 域 性 或<br />

雙 邊 認 證 機 制 上 , 掌 握 技 術 先 導 之 地 位 , 提 昇 我 研 究 分 析 技 術 層 面 。<br />

二 、 蒐 集 國 內 可 能 發 生 紅 潮 水 域 之 相 關 資 訊 , 得 以 評 估 國 內 最 可 能 發 生 紅 潮<br />

之 水 域 , 與 可 能 造 成 毒 藻 危 害 之 潛 在 危 險 , 同 時 藉 資 料 收 集 與 比 較 , 分<br />

析 同 緯 度 之 海 峽 兩 岸 紅 潮 發 生 機 制 上 之 差 別 , 同 時 了 解 對 岸 可 能 在 水 產<br />

品 上 存 在 毒 藻 危 害 之 可 能 , 提 供 對 彼 岸 水 產 品 管 制 之 有 效 證 據 。<br />

參 、 研 究 人 力 結 構 ( 請 依 學 歷 、 職 級 、 專 長 、 年 資 結 構 ( 學 歷 、 職 級 ) 圖 示 )<br />

主 持 人 , 博 士 畢 、 教 授 、 海 洋 生 物 毒 、 一 人 。<br />

專 任 研 究 助 理 、 學 、 碩 士 畢 、 藻 類 生 物 生 態 、 二 人 。<br />

肆 、 主 要 技 術 能 力 在 國 際 上 之 地 位 評 估<br />

藻 毒 分 析 研 究 能 力 居 國 際 一 流 同 等 地 位 , 毒 藻 分 析 人 力 尚 缺 。


伍 、 歷 年 經 費 利 用 情 形 ( 包 括 資 本 支 出 : 土 地 建 物 、 儀 器 設 備 、 其 他 , 經 費 支 出 :<br />

人 事 、 材 料 、 其 他 ; 儀 器 設 備 超 過 100 萬 元 以 上 者 , 請 另<br />

列 表 說 明 名 稱 、 功 能 及 使 用 績 效 )<br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經 費 收 入 支 出 均 有 限 。<br />

陸 、 歷 年 成 果 及 運 用 情 形<br />

一 、 論 文 ( 發 表 論 文 之 名 稱 、 時 間 、 地 點 ( 國 內 、 外 )、 刊 物 名 稱<br />

S. H. Ho, Y. C. Chao, H. W. Tsao, M. Sakai, H. N. Chou and Y. L. Song*. 2004. Molecular cloning<br />

and recombinant expression of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penaeidin. Fish Pathology, 39(1), in<br />

press. SCI<br />

H.-N. Chou, Y.-C. Chung, W.-C. Cho, C.-Y. Chen, 2003, Evidence of paralytic shellfish<br />

poisoning toxin in milkfish in South Taiwan, Food Addit Contam. 20 (6): 560-565. SCI<br />

J.-J. Guo*, M.-C. Tung, T.-I. Chen, H.-N. Chou and I. C. Liao, 2003, In Vitro and in Vivo<br />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Furazolidone, J. Fish. Soc., Taiwan, 30 (2): 121-129.<br />

J.-J. Guo, H.-N. Chou,* and I C. Liao, 2003, Disposition of 3-(4-cyano-2-oxobutylidene<br />

amino)-2-oxazolidone, a cyano-metabolite of furazolidone, in furazolidone-treated grouper, Food<br />

Add. Contam. 20(3): 229-236. SCI,<br />

C. K. Lu, and H. N. Chou*, 20<strong>02</strong>, Research of marine dinoflagellate bioactive compounds in<br />

Taiwan, Proc. Int. Commem. Sym. 70 th Ann. Jap. Soc. Fish. Sci., Fish. Sci. 68 (Suppl. II):<br />

1593-1596. SCI,<br />

C. Y. Chen* and H. N. Chou, 20<strong>02</strong>, Fate of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 in purple clam<br />

Hiatula rostrata, in outdoor culture and laboratory culture, Mar. Pollu. Bull. 44 (8): 733-738.<br />

C. Y. Chen* and H. N. Chou, 20<strong>02</strong>, A modifie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br />

method for analysis of PSP toxins in dinoflagellate, Alexandrium minutum, and shellfish from<br />

Taiwan, Food Res. Intern. 35 (8): 715-720.<br />

F.-Y. Yu*, B.-H. Liu, H.-N. Chou, and F. S. Chu, 20<strong>02</strong>, Development of a senitive ELISA for<br />

the determination of microcystins in algae, J. Agric. Food Chem., 50 (15): 4176-4182. SCI,<br />

C. Y. Chen* and H. N. Chou, 20<strong>02</strong>, Screening of red algae filaments a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br />

source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Marine Biotechnol., 4 (2): 189-1<strong>92</strong>. SCI,<br />

二 、 技 術 移 轉 ( 成 果 或 技 術 名 稱 、 移 轉 對 象 及 概 略 情 形 )<br />

「 紅 藻 絲 狀 體 產 製 螢 光 天 然 紅 色 素 」 透 過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授 權 「 遠 東<br />

藍 藻 工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995 至 2007 年 。<br />

「 頭 髮 菜 及 長 葉 紫 菜 絲 狀 體 產 製 螢 光 天 然 紅 色 素 的 方 法 」 透 過 行 政 院 國 家 科<br />

學 委 員 會 與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授 權 「 人 宇 生 物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strong>02</strong> 至 2007。<br />

三 、 技 術 推 廣 ( 成 果 或 技 術 名 稱 、 推 廣 對 象 及 概 略 情 形 )<br />

四 、 專 利 ( 成 果 或 技 術 名 稱 、 核 准 國 籍 及 應 用 績 效 )<br />

由 頭 髮 菜 及 長 葉 紫 菜 絲 狀 體 產 製 藻 紅 素 的 方 法 , 美 國 、 日 本 、 中 華 民 國 專 利 ,<br />

已 透 過 國 科 會 與 學 校 技 轉 我 國 兩 家 公 司 , 進 行 商 業 生 產 , 朝 醫 療 檢 驗 試 劑 及<br />

食 品 色 素 開 發 產 品 。<br />

五 、 業 界 合 作 成 效 ( 成 果 或 技 術 名 稱 、 合 作 對 象 及 概 略 情 形 )<br />

產 品 均 已 上 市 , 並 已 有 衍 生 利 益 金 回 饋 技 轉 單 位 。 市 場 看 好 , 未 來 成 長 空 間<br />

極 大 。


六 、 技 術 提 昇 程 度 ( 成 果 或 技 術 名 稱 及 說 明 計 畫 執 行 前 、 後 技 術 能 力 之 差 異 )<br />

毒 素 分 離 分 析 能 力 提 升 、 毒 素 種 類 增 加 , 可 資 篩 選 之 種 類 與 藻 株 培 養 逐 漸 增 加<br />

中 , 具 有 競 爭 優 勢 。<br />

七 、 人 才 培 訓<br />

目 前 培 訓 博 士 班 學 生 兩 人 、 碩 士 班 學 生 五 人 。<br />

柒 、 成 效 評 估 ( 技 術 麵 、 經 濟 面 、 社 會 面 、 整 合 績 效 )<br />

技 術 提 昇 , 投 入 高 科 技 之 經 濟 生 產 , 改 善 生 活 品 質 , 減 少 食 品 衛 生 安 全 威 脅 。<br />

捌 、 檢 討 與 建 議<br />

由 於 本 計 畫 是 國 內 同 類 型 工 作 的 第 一 次 執 行 , 國 內 又 缺 少 相 關 的 教 育 訓 練 與 人<br />

力 栽 培 , 在 不 到 九 個 月 的 執 行 採 樣 分 析 , 尚 須 包 括 人 力 的 訓 練 與 教 育 。 人 力 資<br />

源 上 的 極 度 缺 乏 , 是 為 本 研 究 工 作 在 執 行 上 , 遭 受 最 大 的 困 難 。 若 能 夠 規 劃 有<br />

長 時 間 多 年 的 工 作 執 行 , 就 能 含 括 人 員 的 訓 練 與 穩 定 學 習 人 力 的 信 心 , 方 能 對<br />

研 究 工 作 的 目 標 有 所 預 期 。 同 時 也 能 夠 落 實 國 內 應 該 存 在 的 例 行 性 環 境 藻 相 採<br />

檢 的 監 測 工 作 , 有 助 於 瞭 解 國 內 水 質 環 境 , 保 障 國 民 之 衛 生 安 全 。<br />

填 表 人 : 周 宏 農 聯 絡 電 話 : <strong>02</strong>-33662879 Fax No: <strong>02</strong>-23629919


表 1-2<br />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科 技 計 畫 成 果 效 益 事 實 報 告 表<br />

壹 、 計 畫 基 本 資 料 領 域 別 :<br />

計 畫 主 持 人 周 宏 農<br />

計 畫 名 稱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br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br />

審 議 編 號<br />

計 畫 期 程 <strong>92</strong> 年 3 月 至 <strong>92</strong> 年 12 月<br />

全 程 經 費 億 1,3100 千 元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經 費 億 1,3100 千 元<br />

執 行 機 構 中 華 藻 類 學 會<br />

貳 、 計 畫 目 的 主 要 內 容<br />

一 、 協 助 環 保 署 監 督 及 參 與 APEC「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耇 標 準 品 、 參 考<br />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br />

二 、 台 灣 地 區 發 生 紅 潮 現 象 進 行 初 步 評 估<br />

參 、 計 畫 經 費 與 人 力<br />

在 有 限 經 費 下 充 分 利 用 人 力 。 然 而 國 內 可 資 運 用 之 人 力 資 源 極 度 有<br />

限 , 難 以 充 分 發 揮 , 以 達 目 標 之 最 高 期 待 。<br />

肆 、 計 畫 以 獲 得 之 主 要 成 就 與 成 果 (output)( 如 論 文 篇 數 、 技 術 移 轉<br />

經 費 / 項 數 、 技 術 項 數 、 技 術 創 新 項 數 、 技 術 服 務 項 數 、 專 利 權 項<br />

數 、 著 作 權 項 數 等 )<br />

本 計 畫 完 成 並 參 加 國 際 學 術 會 議 報 告 1 篇 、 國 內 學 術 會 議 報 告 3<br />

篇 。 國 際 組 織 工 作 彙 報 2 篇 。<br />

伍 、 評 估 計 畫 主 要 成 就 及 成 果 之 價 值 與 貢 獻 (out come)<br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擔 任 計 畫 程 序 委 員 與 之 計 畫 工 作 圓 滿 達 成 , 在 亞 太 經<br />

濟 合 作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中 成 果 報 告 , 表 達 技 術 專 業 , 爭<br />

取 國 家 的 被 認 同 , 促 進 外 交 關 係 與 國 際 學 術 合 作 。 完 成 臺 灣 沿 、 近


海 常 見 微 細 藻 圖 鑑 的 照 相 、 文 字 編 撰 與 排 版 , 為 國 內 第 一 本 海 洋 微<br />

細 藻 圖 鑑 的 完 成 , 極 具 參 考 價 值 , 方 便 未 來 調 查 工 作 的 進 行 。<br />

陸 、 與 相 關 計 畫 之 配 合<br />

國 內 並 無 相 關 深 入 研 究 , 雖 本 研 究 為 第 一 年 工 作 之 初 探 , 但 對 紅 潮<br />

發 生 有 進 一 步 之 評 估 , 並 能 與 過 去 其 他 污 染 調 查 , 有 所 交 互 驗 證 ,<br />

釐 清 部 分 之 錯 解<br />

柒 、 後 續 工 作 構 想 及 重 點<br />

後 續 工 作 期 能 就 毒 藻 種 原 庫 進 一 步 維 持 及 分 析 其 毒 性 的 本 質 , 以 為<br />

國 內 之 基 礎 知 識 累 積 與 研 究 能 力 的 提 升 , 並 教 育 足 夠 執 行 生 態 藻 相<br />

分 析 之 研 究 調 查 人 力 。 這 些 都 是 國 家 未 來 之 迫 切 需 求 。<br />

捌 、 檢 討 與 建 議<br />

由 於 本 計 畫 是 國 內 同 類 型 工 作 的 第 一 次 執 行 , 國 內 又 缺 少 相 關 的 教<br />

育 訓 練 與 人 力 栽 培 , 在 不 到 九 個 月 的 執 行 採 樣 分 析 , 尚 須 包 括 人 力<br />

的 訓 練 與 教 育 。 人 力 資 源 上 的 極 度 缺 乏 , 是 為 本 研 究 工 作 在 執 行<br />

上 , 遭 受 最 大 的 困 難 。 若 能 夠 規 劃 有 長 時 間 多 年 的 工 作 執 行 , 就 能<br />

含 括 人 員 的 訓 練 與 穩 定 學 習 人 力 的 信 心 , 方 能 對 研 究 工 作 的 目 標 有<br />

所 預 期 。 同 時 也 能 夠 落 實 國 內 應 該 存 在 的 例 行 性 環 境 藻 相 採 檢 的 監<br />

測 工 作 , 有 助 於 瞭 解 國 內 水 質 環 境 , 保 障 國 民 之 衛 生 安 全 。<br />

填 表 人 : 周 宏 農 聯 絡 電 話 : <strong>02</strong>-33662879 FaxNo: <strong>02</strong>-23629919


表 1-3<br />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科 技 計 畫 成 果 效 益 自 評 表<br />

壹 、 計 畫 基 本 資 料 領 域 別 :<br />

計 畫 主 持 人 周 宏 農<br />

計 畫 名 稱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br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br />

審 議 編 號<br />

計 畫 期 程 <strong>92</strong> 年 3 月 至 <strong>92</strong> 年 12 月<br />

全 程 經 費 億 1,3100 千 元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經 費 億 1,3100 千 元<br />

執 行 機 構 中 華 藻 類 學 會<br />

貳 、 計 畫 目 標 與 執 行 內 容 是 否 符 合 ( 如 有 差 異 , 請 說 明 )<br />

計 畫 目 標 與 執 行 內 容 符 合 , 唯 經 費 額 度 、 人 力 資 源 、 時 間 需 求 與 審<br />

查 委 員 對 整 體 工 作 目 標 之 期 待 都 有 所 不 迨 。<br />

參 、 計 畫 已 獲 得 之 主 要 成 就 與 成 果<br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擔 任 計 畫 程 序 委 員 與 之 計 畫 工 作 圓 滿 達 成 , 完 成 臺 灣<br />

延 、 近 海 常 見 微 細 藻 圖 鑑 的 照 相 、 文 字 編 撰 與 排 版 。<br />

肆 、 計 畫 主 要 成 就 及 成 果 之 價 值 與 貢 獻 度<br />

在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中 成 果 報 告 , 表 達 技 術<br />

專 業 , 爭 取 國 家 的 被 認 同 , 促 進 外 交 關 係 與 國 際 學 術 合 作 。 國 內 第<br />

一 本 海 洋 微 細 藻 圖 鑑 的 完 成 , 極 具 參 考 價 值 , 方 便 未 來 調 查 工 作 的<br />

進 行 。<br />

伍 、 與 相 關 計 畫 之 配 合 程 度<br />

國 內 並 無 相 關 深 入 研 究 , 雖 本 研 究 為 第 一 年 工 作 之 初 探 , 但 對 紅 潮<br />

發 生 有 進 一 步 之 評 估 , 並 能 與 過 去 其 他 污 染 調 查 , 有 所 交 互 驗 證 ,<br />

釐 清 部 分 之 錯 解 。


陸 、 計 畫 經 費 的 適 足 性 與 人 力 運 用 的 適 善 性<br />

礙 於 經 費 、 人 力 資 源 及 時 間 因 素 , 未 能 作 通 盤 性 的 實 地 調 查 驗 證 ,<br />

但 在 本 計 畫 中 已 充 分 發 揮 可 運 用 之 經 費 與 人 力 。<br />

柒 、 後 續 工 作 構 想 及 重 點 之 妥 適 性<br />

後 續 工 作 期 能 就 毒 藻 種 原 庫 進 一 步 維 持 及 分 析 其 毒 性 的 本 質 , 以 為<br />

國 內 之 基 礎 知 識 累 積 與 研 究 能 力 的 提 升 , 並 教 育 足 夠 執 行 生 態 藻 相<br />

分 析 之 研 究 調 查 人 力 。 這 些 都 是 國 家 未 來 之 迫 切 需 求 。<br />

捌 、 檢 討 與 建 議<br />

由 於 本 計 畫 是 國 內 同 類 型 工 作 的 第 一 次 執 行 , 國 內 又 缺 少 相 關 的 教<br />

育 訓 練 與 人 力 栽 培 , 在 不 到 九 個 月 的 執 行 採 樣 分 析 , 尚 須 包 括 人 力<br />

的 訓 練 與 教 育 。 人 力 資 源 上 的 極 度 缺 乏 , 是 為 本 研 究 工 作 在 執 行<br />

上 , 遭 受 最 大 的 困 難 。 若 能 夠 規 劃 有 長 時 間 多 年 的 工 作 執 行 , 就 能<br />

含 括 人 員 的 訓 練 與 穩 定 學 習 人 力 的 信 心 , 方 能 對 研 究 工 作 的 目 標 有<br />

所 預 期 。 同 時 也 能 夠 落 實 國 內 應 該 存 在 的 例 行 性 環 境 藻 相 採 檢 的 監<br />

測 工 作 , 有 助 於 瞭 解 國 內 水 質 環 境 , 保 障 國 民 之 衛 生 安 全 。<br />

計 畫 主 持 人 簽 名 :<br />

填 表 人 : 周 宏 農 聯 絡 電 話 : <strong>02</strong>-33662879<br />

主 管 部 會 評 估 意 見 :<br />

主 管 簽 名 :


表 1-4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科 技 研 究 發 展 計 畫 一 覽 表<br />

序 原 計 畫<br />

號 編 號<br />

1 <strong>EPA</strong>-<strong>92</strong>-U1<br />

U1-<strong>02</strong>-<strong>103</strong><br />

計 畫 名 稱 (n/N)<br />

n: 第 n 年 計 畫<br />

N: 全 程 年 數<br />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br />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br />

畫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br />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 專<br />

案 研 究 計 畫<br />

1/1<br />

計 畫<br />

領 域<br />

環 境<br />

保 護<br />

計 畫<br />

性 質<br />

研 究<br />

層 次<br />

N: 新 增<br />

O: 延 續<br />

中 程 計 畫 編<br />

號<br />

國 建 計 畫 編<br />

號<br />

計 畫 人<br />

力 人 年<br />

計 畫 核 定 金 額<br />

( 千 元 )<br />

執 行<br />

機 關<br />

N 2.5 1,310 中 華 藻<br />

類 學 會<br />

主 持 人<br />

周 宏 農


表 1-5<br />

<strong>92</strong> 年 度 在 職 進 修 、 研 習 及 訓 練 統 計 表<br />

部 門 計 畫 名 稱 :<br />

人 員 ( 人 ) 補 助 經 費<br />

( 千 元 )<br />

國 內 0 0 0 0 0 0<br />

在 職 進 修 國 外 0 0 0 0 0 0<br />

合 計 0 0 0 0 0 0<br />

國 內 0 0 0 0 0 0<br />

在 職 研 習 國 外 0 0 0 0 0 0<br />

合 計 0 0 0 0 0 0<br />

國 內 0 0 0 0 0 0<br />

在 職 訓 練 國 外 0 0 0 0 0 0<br />

合 計 0 0 0 0 0 0<br />

填 表 單 位 : 中 華 民 國 藻 類 學 會<br />

填 表 人 : 周 宏 農<br />

主 管 : 陳 伯 中 理 事 長 聯 絡 電 話 : <strong>02</strong>-33662879


表 1-6<br />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科 技 計 畫 重 要 研 究 成 果 產 出 統 計 表<br />

壹 、 計 畫 基 本 資 料 領 域 別 :<br />

計 畫 主 持 人 周 宏 農<br />

計 畫 名 稱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br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br />

審 議 編 號<br />

計 畫 期 程 <strong>92</strong> 年 三 月 至 <strong>92</strong> 年 十 二 月<br />

全 程 經 費 億 1,3100 千 元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經 費 億 1,3100 千 元<br />

執 行 機 構 中 華 藻 類 學 會<br />

國 際 學 術 會 議 報 告 : 1 篇<br />

國 內 學 術 會 議 報 告 : 3 篇<br />

國 際 學 術 期 刊 論 文 : 0 篇<br />

國 內 學 術 期 刊 論 文 : 0 篇<br />

表 1-7<br />

<strong>92</strong> 年 度 科 技 計 畫 檢 討 ( 會 )「 建 議 改 進 意 見 」 執 行 情 形 概 要 表<br />

建 議 改 進 意 見 執 行 情 形 備 註<br />

期 末 報 告 初 稿 錯 誤 雜<br />

陳 , 內 容 應 更 正 。<br />

確 已 更 正 , 並 有 系 統 的<br />

完 成 審 查 委 員 要 求 。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br />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br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br />

目<br />

次<br />

計 畫 成 果 摘 要 ( 簡 要 版 )-------------------------------------------------i<br />

計 畫 成 果 摘 要 ( 詳 細 版 )-----------------------------------------I<br />

報 告 本 文<br />

研 究 緣 起 -------------------------------------------------------------1<br />

目 的 -------------------------------------------------------------------3<br />

執 行 方 法 -------------------------------------------------------------4<br />

工 作 內 容 與 成 果 ----------------------------------------------------5<br />

結 論 ------------------------------------------------------------------21<br />

建 議 事 項 ------------------------------------------------------------23<br />

參 考 文 獻 ------------------------------------------------------------26<br />

附 件 一 --------------------------------------------------------------------29<br />

附 件 二 --------------------------------------------------------------------54<br />

附 件 三 --------------------------------------------------------------------67<br />

附 件 四 --------------------------------------------------------------------72<br />

附 件 五 ------------------------------------------------------------------161


附 件 目 次<br />

附 件 一 : 出 國 參 加 第 十 六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組 會 議 會 議 報 告 -----29<br />

附 件 二 : 參 加 計 畫 程 序 委 員 會 及 國 際 有 害 藻 華 技 術 研 討 會 會 議 報 告 --54<br />

附 件 三 : 參 加 學 術 會 議 論 文 發 表 摘 要 與 內 容 --------------------------------67<br />

附 件 四 : 臺 灣 沿 、 近 海 常 見 微 細 藻 與 可 能 有 害 藻 類 圖 鑑 ------------------72<br />

附 件 五 : 期 中 、 期 末 審 查 委 員 意 見 及 答 覆 -----------------------------------161<br />

表 目 次<br />

表 一 、 環 保 署 的 優 養 化 評 估 標 準 ------------------------------------------------8<br />

表 二 、 臺 灣 主 要 河 川 河 口 污 染 之 相 關 資 料 與 數 據 --------------------------11<br />

表 三 、 臺 灣 沿 海 地 區 港 灣 地 形 的 優 養 化 情 形 --------------------------------11<br />

表 四 、7-11 月 份 的 採 集 水 文 資 料 -----------------------------------------------14<br />

表 五 、7-11 月 份 藻 種 之 細 胞 密 度 、 種 類 豐 富 度 、 歧 異 度 及<br />

主 要 藻 種 與 比 例 ---------------------------------------------------------15<br />

表 六 、 臺 灣 常 見 可 能 發 生 紅 潮 之 微 細 藻 種 類 --------------------------------17<br />

表 七 、 中 華 台 北 在 台 主 辦 APEC 會 議 / 活 動 統 計 表 -------------------------18<br />

表 八 、 中 華 台 北 在 台 配 合 APEC 紅 潮 毒 藻 議 題 國 內 自 辦 活 動 /<br />

活 動 統 計 表 ---------------------------------------------------------------19<br />

表 九 、 目 前 執 行 水 產 品 藻 毒 管 理 權 責 單 位 -----------------------------------20<br />

表 十 、 實 驗 室 現 有 有 毒 、 有 害 藻 類 的 藻 株 ------------------------------------25<br />

圖 目 次<br />

圖 一 、 本 研 究 規 劃 之 採 樣 點 -----------------------------------------------------12


報 告 本 文<br />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br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 專 案 研 究 計 畫<br />

報 告 本 文<br />

壹 、 研 究 緣 起<br />

由 於 人 類 對 周 遭 水 體 的 忽 視 , 特 別 是 沿 海 地 區 過 度 開 發 以 及 陸 源 污 染 已 然 造 成 , 河<br />

川 出 口 區 域 與 沿 、 近 海 水 域 水 質 的 優 養 化 , 因 而 造 就 藻 類 大 量 繁 生 形 成 紅 潮 。 而 毒 藻 或<br />

有 害 藻 華 的 存 在 , 輕 則 造 成 水 體 中 生 物 的 暴 斃 , 影 響 自 然 生 態 的 平 衡 ; 重 則 藉 食 物 鏈 對<br />

其 生 物 毒 素 的 傳 遞 與 蓄 積 , 造 成 水 產 食 品 的 含 毒 而 威 脅 至 大 眾 生 命 的 安 全 , 甚 而 影 響 漁<br />

業 經 濟 發 展 。 全 球 海 域 一 體 , 有 害 藻 種 更 藉 著 日 益 繁 忙 的 海 上 運 輸 : 船 舶 壓 艙 水 與 海 生<br />

生 物 活 體 轉 運 用 水 的 四 處 交 換 , 成 為 全 球 共 同 的 問 題 , 世 界 各 國 同 受 紅 潮 、 毒 藻 的 威 脅 ,<br />

目 前 許 多 國 際 組 織 如 FAO( 糧 農 組 織 )、WHO(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 與 UNESCO( 聯 合 國 科 教 文<br />

組 織 ) 下 的 IOC( 政 府 間 海 洋 事 務 委 員 會 ) 隨 同 SCOR( 國 際 海 洋 研 究 委 員 會 ) 與 區 域 組 織<br />

WESTPAC、PICES 等 ; 歐 盟 (EU);ACEAN( 東 協 ); 以 及 我 政 府 積 極 參 與 的 亞 太 經 濟 合<br />

作 會 議 (APEC) 都 成 立 了 各 項 相 關 的 工 作 計 畫 , 呼 籲 各 國 積 極 推 展 其 中 之 研 究 、 技 術 交 流<br />

項 目 與 建 立 各 項 管 理 措 施 。 特 別 是 在 有 害 藻 華 之 生 態 學 與 海 洋 學 方 面 ,IOC/SCOR 更 在<br />

1998 年 推 動 有 GEOHAB, Global Ecology and Oceanography of Harmful Algal Bloom 的 全<br />

球 性 計 畫 , 而 美 國 於 更 早 期 的 1995 就 已 投 資 鉅 額 經 費 於 ECOHAB( 有 害 藻 華 生 態 ) 全 國 研<br />

究 工 作 計 畫 , 歐 盟 各 國 也 建 立 有 EUROHAB 的 計 畫 , 日 本 、 加 拿 大 、 法 國 、 挪 威 及 瑞 典<br />

也 都 設 立 了 全 國 性 的 有 害 藻 華 研 究 規 劃 , 企 圖 對 紅 潮 發 生 的 海 洋 學 與 生 態 學 中 尋 求 發 生<br />

機 制 、 預 警 系 統 與 建 立 預 防 管 理 的 模 式 。 海 峽 對 岸 的 中 國 也 因 改 革 開 放 及 在 沿 海 的 建 設 ,<br />

造 成 前 所 未 有 的 紅 潮 高 發 頻 率 , 與 廣 大 的 受 害 面 積 , 特 別 於 2000 年 , 在 幾 經 討 論 後 成 立<br />

了 CEOHAB( 中 國 有 害 赤 潮 的 生 態 學 和 海 洋 學 ) 的 全 國 性 研 究 計 劃 , 於 2001 開 始 執 行 , 以<br />

防 範 紅 潮 對 中 國 大 陸 沿 海 的 養 殖 業 , 漁 業 資 源 , 漁 産 品 質 量 , 生 態 環 境 以 及 人 類 健 康 構<br />

成 危 害 和 威 脅 , 避 免 影 響 沿 海 海 洋 經 濟 的 發 展 和 社 會 的 安 定 。<br />

我 政 府 正 式 於 1991 年 加 入 亞 太 經 合 會 組 織 後 , 積 極 參 與 並 擔 負 其 工 作 計 畫 項 下 的 各<br />

種 任 務 , 並 自 1998 起 至 2001 年 接 任 海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小 組 之 主 事 國 , 曾 肩 負 比 會 員 國 更<br />

大 責 任 , 表 現 我 政 府 在 這 經 濟 會 員 體 制 下 之 獨 立 自 主 及 對 全 球 共 同 事 物 的 關 切 。 本 計 畫<br />

執 行 人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周 宏 農 教 授 , 亦 是 本 學 會 前 兩 屆 理 事 長 , 現 擔 任 常 務 理 事 , 於 19<strong>92</strong><br />

年 起 就 代 表 國 家 出 席 第 四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組 會 議 並 發 表 紅 潮 / 毒 藻 之 國 情 報 告 後 , 並<br />

1


報 告 本 文<br />

於 隨 後 根 據 本 身 研 究 工 作 之 專 業 , 獲 會 員 體 代 表 提 名 為 技 術 任 務 組 成 員 , 亦 獲 行 政 院 環<br />

保 署 科 顧 室 的 支 持 與 鼓 勵 , 持 續 參 加 多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 並 在 1994 年 於 屏<br />

東 墾 丁 主 辦 第 二 屆 紅 潮 / 毒 藻 計 畫 任 務 組 聯 席 會 , 完 成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小 組 紅 潮 / 毒 藻 計 畫<br />

報 告 書 及 後 續 紅 潮 /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計 畫 之 規 劃 。 隨 後 於 1995 年 參 加 第 七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br />

作 小 組 會 議 並 參 與 該 會 議 所 通 過 多 年 來 在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主 要 議 題 之 一 的 亞 太<br />

經 濟 合 作 區 域 內 紅 潮 /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MRT/HAB) 計 畫 之 執 行 與 程 序 規 劃 , 同 時 兼 任 該 計<br />

畫 之 藻 毒 分 析 任 務 組 成 員 , 在 我 國 接 辦 了 兩 屆 之 藻 毒 分 析 任 務 組 會 議 與 一 屆 計 畫 程 序 委<br />

員 會 議 。 該 工 作 計 畫 已 於 2000 年 結 束 執 行 , 但 仍 列 入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歷 年 來 之 會<br />

議 檢 討 與 成 效 評 估 。 而 在 2000 年 又 開 始 了 兩 項 後 續 工 作 的 推 動 , 包 括 :Development and<br />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eafood Product<br />

Certification and Safety, 2000-2003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br />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 與 Management of Marine Algal Toxins in Seafood Products in the APEC<br />

Region, 2001-20<strong>02</strong>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地 區 水 產 品 海 洋 藻 毒 管 理 計 畫 )。 其 中 的 「 藻 毒 分 析 方<br />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 將 繼 續 執 行 至 今 年 年 底 ,<br />

該 計 畫 由 我 環 保 署 科 技 顧 問 室 阮 國 棟 主 任 延 續 前 楊 之 遠 主 任 擔 任 計 畫 總 監 , 而 相 關 工 作<br />

擬 藉 本 計 畫 的 部 份 專 業 工 作 內 容 , 委 託 得 標 單 位 完 成 。<br />

本 專 案 研 究 服 務 建 議 書 的 規 劃 單 位 及 執 行 人 多 年 來 即 參 與 環 保 署 在 亞 太 經 濟 合 作<br />

相 關 計 畫 工 作 , 並 被 推 薦 為 項 木 工 作 下 的 對 外 窗 口 , 執 行 多 項 國 內 資 料 的 彙 整 與 對 外 報<br />

告 , 同 時 亦 在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地 區 紅 潮 及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br />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the APEC Region, 1995-2000)」 計 畫 中 被 遴 選 為 其 計 畫 程 序 委 員<br />

會 (Program Steering Committee) 和 分 析 方 法 及 標 準 品 任 務 組 (Task Team on Analytical<br />

Methods and Standards for Marine Algal Toxins) 之 成 員 身 份 , 同 時 並 協 助 衛 生 署 在 生 物 毒<br />

法 規 任 務 組 (Task Team on Algal Biotoxin Regulation) 工 作 中 的 諮 詢 。 過 去 十 年 來 , 每 年 固<br />

定 參 加 其 計 畫 項 目 內 各 工 作 規 劃 與 檢 討 會 議 , 並 共 同 擔 負 著 該 計 畫 主 題 下 各 細 項 工 作 之<br />

執 行 責 任 , 前 曾 在 1997, 1998 在 臺 分 別 召 集 第 一 、 二 屆 分 析 方 法 及 標 準 品 任 務 組 會 議 、<br />

第 二 屆 生 物 毒 法 規 任 務 組 會 議 及 第 三 屆 計 畫 程 序 委 員 會 會 議 , 在 1999, 2001 年 協 助 籌 劃<br />

APEC-IOC 共 同 召 開 之 「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與 減 災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br />

國 際 研 討 會 」, 及 擔 任 其 中 「 海 洋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 的 小 組 討 論 主 持 人 。 而 為 配 合 APEC 整<br />

個 「 紅 潮 /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計 畫 」 推 動 的 落 實 , 在 國 內 , 主 持 人 亦 分 別 於 1999 與 2000 年 裡 ,<br />

在 環 保 署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 臺 灣 省 博 物 館 經 費 補 助 下 , 辦 理 「 紅 潮 毒 藻 危 害 與 管 理 」 國<br />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 有 害 微 藻 鑑 識 訓 練 班 」 與 「 藻 毒 分 析 技 術 研 習 會 」 來 提 升 我 相 關 研 究<br />

單 位 人 士 的 分 析 與 研 究 水 準 , 並 推 廣 相 關 紅 潮 毒 藻 之 科 普 教 育 。 這 些 國 內 工 作 成 果 , 也<br />

都 納 入 MRT/HAB 計 畫 之 最 後 報 告 , 並 獲 MRT/HAB 計 畫 總 監 兼 加 拿 大 在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br />

2


報 告 本 文<br />

作 小 組 之 代 表 Mr. Forbes 的 肯 定 , 對 我 政 府 代 表 在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工 作 議 題 上 得<br />

免 受 中 共 之 打 壓 , 有 大 助 益 , 並 相 對 的 也 激 勵 中 共 在 這 項 議 題 上 的 積 極 態 度 , 並 與 我 充<br />

分 合 作 。<br />

臺 灣 西 海 岸 河 川 多 流 經 人 口 密 集 之 都 市 區 域 而 出 海 , 過 去 文 獻 上 也 諸 多 污 染 的 調 查<br />

報 告 , 而 過 去 有 些 在 河 床 臨 出 海 口 的 水 產 養 殖 , 營 養 污 水 的 排 放 入 海 , 所 造 成 優 養 化 效<br />

應 顯 然 不 亞 於 對 岸 同 緯 度 之 福 建 沿 海 。 然 可 能 因 為 較 缺 平 靜 大 面 積 之 海 灣 , 河 川 不 是 缺<br />

水 就 是 湍 急 , 加 以 近 岸 洋 流 的 急 速 與 海 岸 平 滑 , 相 較 於 福 建 沿 海 , 反 而 較 少 相 關 紅 潮 水<br />

華 之 發 現 報 告 , 其 真 正 生 態 學 或 海 洋 學 上 的 研 究 討 論 則 仍 缺 乏 。 雖 然 這 些 西 岸 沿 近 海 水<br />

產 養 殖 高 密 度 區 與 人 口 密 集 區 污 染 排 放 之 營 養 鹽 與 水 文 資 料 , 過 去 仍 有 些 調 查 報 告 與 記<br />

載 , 但 是 否 存 在 有 有 毒 藻 類 ? 或 可 能 在 局 部 區 域 的 局 部 時 間 內 形 成 有 害 的 藻 華 , 造 成 水<br />

生 生 物 的 暴 斃 , 甚 至 水 鳥 類 的 離 奇 群 體 死 亡 , 或 引 起 經 濟 貝 類 的 含 毒 類 等 , 也 都 缺 乏 實<br />

質 之 評 估 。<br />

因 此 , 本 計 畫 擬 藉 建 議 書 規 劃 執 行 人 周 宏 農 教 授 過 去 在 紅 潮 毒 素 與 微 細 藻 活 性 然 物<br />

的 研 究 經 驗 , 針 對 國 內 西 海 岸 臨 上 述 高 污 染 區 域 內 相 關 水 域 的 定 點 , 現 場 進 行 溶 氧 、 濁<br />

度 分 析 , 並 收 集 浮 游 植 物 標 本 , 於 實 驗 室 內 進 行 顯 微 鏡 下 觀 察 與 種 類 鑑 定 , 記 量 各 浮 游<br />

藻 相 對 密 度 , 攝 取 浮 游 藻 影 像 , 建 立 與 出 版 沿 近 海 海 洋 常 見 浮 游 藻 與 可 能 有 害 藻 類 之 圖<br />

鑑 , 並 以 浮 游 藻 種 類 為 依 據 , 參 考 相 關 文 獻 藉 以 評 估 可 能 之 危 害 程 度 。 在 可 獲 大 量 優 勢<br />

族 群 細 胞 情 形 下 , 濾 取 藻 類 細 胞 生 質 量 , 或 分 離 細 胞 建 立 浮 游 藻 藻 株 培 養 , 萃 取 細 胞 內<br />

涵 , 佐 以 動 物 毒 性 試 驗 或 化 學 分 析 , 推 測 過 去 在 當 地 前 曾 發 生 貝 類 食 物 中 毒 、 養 殖 生 物<br />

的 暴 斃 、 野 生 生 物 的 異 常 死 亡 與 藻 毒 的 可 能 相 關 。 本 計 畫 為 國 內 類 似 研 究 之 新 啟 , 期 藉<br />

密 集 之 浮 游 生 物 調 查 , 配 合 水 文 資 料 之 分 析 , 建 立 相 關 之 基 本 資 料 , 累 積 相 關 知 識 , 盼<br />

能 在 本 計 畫 中 能 夠 發 掘 出 可 能 危 害 之 藻 種 , 並 於 隨 後 之 延 續 調 查 中 , 藉 以 評 估 海 峽 相 對<br />

應 兩 岸 之 地 形 、 水 文 、 藻 相 等 , 歸 納 出 紅 潮 發 生 之 機 制 上 的 差 異 。<br />

貳 、 目 的<br />

本 專 案 研 究 計 畫 的 年 度 工 作 目 標 與 項 目 如 下 :<br />

一 、 協 助 環 保 署 監 督 及 參 與 APEC「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br />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br />

1. 於 二 ○○ 三 年 五 月 前 撰 寫 完 成 加 拿 大 執 行 之 亞 太 經 合 作 (APEC) 貿 易 投 資 自 由<br />

化 與 促 進 (TILF)「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br />

與 驗 證 計 畫 」 及 「 有 害 藻 類 預 防 與 管 理 策 略 與 執 行 計 畫 」( 內 含 於 九 十 一 年 度<br />

3


報 告 本 文<br />

在 我 國 主 辦 之 「 南 中 國 海 及 其 鄰 近 區 域 有 害 藻 類 預 防 與 管 理 研 討 會 」 及 其 附<br />

帶 之 「 毒 藻 鑑 識 與 環 境 監 測 」 和 「 藻 毒 分 析 與 水 產 品 監 測 」 兩 研 習 班 ) 成 果<br />

報 告 , 並 評 估 研 提 二 ○○ 四 年 新 計 畫 提 案 。<br />

2. 派 員 出 席 APEC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Marine Resource Conservation Working<br />

Group) 會 議 , 並 於 會 中 報 告 第 一 項 相 關 資 料 。<br />

3. 協 助 環 保 署 請 加 方 於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年 度 會 議 舉 辦 前 , 辦 理 「 藻 毒 分<br />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 之 程 序 委<br />

員 會 議 , 並 出 席 協 助 監 督 。<br />

4. 出 席 加 方 與 紐 西 蘭 預 定 於 九 十 二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六 日 至 三 十 日 在 Cawthron<br />

Institute 共 同 辦 理 之 HABTech 2003 國 際 研 討 會<br />

(http://www.cawthron.org.nz/habtech03.htm), 報 告 我 國 相 關 執 行 成 果 。<br />

二 、 台 灣 地 區 發 生 紅 潮 現 象 進 行 初 步 評 估<br />

1. 文 獻 回 顧 及 資 料 蒐 集 : 針 對 過 去 所 執 行 臺 灣 西 海 岸 河 川 出 海 口 流 量 耇 營 養 鹽<br />

監 測 資 料 、 對 西 岸 沿 近 海 水 產 養 殖 高 密 度 區 與 人 口 密 集 區 營 養 鹽 與 水 文 資<br />

料 , 以 及 近 岸 可 能 之 湧 昇 流 地 點 資 料 進 行 蒐 集 分 析 。<br />

2. 在 上 述 區 域 內 尋 找 定 點 , 按 月 雇 用 塑 膠 筏 於 相 關 水 域 內 收 集 浮 游 植 物 標 本 ,<br />

現 場 進 行 溶 氧 、 濁 度 分 析 , 並 於 實 驗 室 內 進 行 顯 微 鏡 下 觀 察 鑑 定 種 類 , 記 量<br />

各 浮 游 藻 相 對 密 度 , 攝 取 浮 游 藻 影 像 , 建 立 與 出 版 沿 近 海 海 洋 常 見 浮 游 藻 與<br />

可 能 有 害 藻 類 之 圖 鑑 , 以 浮 游 藻 種 類 為 依 據 評 估 可 能 之 有 害 程 度 。<br />

3. 針 對 存 在 單 一 優 勢 族 群 , 萃 取 細 胞 內 涵 , 分 析 動 物 毒 性 , 並 分 離 可 培 養 之 浮<br />

游 藻 藻 株 , 以 動 物 毒 性 試 驗 及 化 學 分 析 , 建 立 培 養 以 分 析 藻 株 產 毒 之 可 能 。<br />

參 、 執 行 方 法<br />

1. 配 合 出 席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APEC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Marine Resource<br />

Conservation Working Group 會 議 ( 差 旅 費 費 尋 求 外 交 部 國 組 司 補 助 ), 由 計 畫 執 行 人<br />

代 表 參 加 會 議 , 並 於 行 前 完 成 撰 寫 加 拿 大 執 行 之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APEC) 貿 易 投 資 自 由 化 與<br />

促 進 (TILF)「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br />

及 「 有 害 藻 類 預 防 與 管 理 策 略 與 執 行 計 畫 」( 內 含 於 九 十 一 年 度 在 我 國 主 辦 之 「 南 中 國<br />

海 及 其 鄰 近 區 域 有 害 藻 類 預 防 與 管 理 研 討 會 」 及 其 附 帶 之 「 毒 藻 鑑 識 與 環 境 監 測 」 和 「 藻<br />

毒 分 析 與 水 產 品 監 測 」 兩 研 習 班 ) 成 果 報 告 提 於 第 十 六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中<br />

報 告 。<br />

4


報 告 本 文<br />

2. 並 於 本 九 十 二 年 五 月 二 十 六 日 至 二 十 九 日 參 加 香 港 南 中 國 海 赤 潮 管 理 協 會 主 辦<br />

之 「 南 中 國 海 赤 潮 管 理 研 討 會 」, 提 出 赤 潮 毒 素 研 究 相 關 論 文 報 告 , 並 與 與 會 人 士 研 商<br />

評 估 研 提 於 第 十 六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之 二 ○○ 四 年 新 計 畫 提 案 的 可 能 性 與<br />

內 容 , 而 後 與 香 港 、 大 陸 、 菲 律 賓 、 美 國 等 相 關 代 表 共 同 簽 署 計 畫 書 。<br />

3. 協 助 環 保 署 連 絡 加 拿 大 APEC TILF「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br />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 執 行 單 位 , 辦 理 該 計 畫 之 程 序 委 員 會 議 。 由 於 時 效 與 行 程<br />

上 的 安 排 與 經 費 , 在 加 方 恐 有 執 行 上 之 困 難 , 但 仍 盡 力 協 商 尋 求 於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br />

組 第 十 六 屆 年 度 會 議 舉 辦 前 , 得 以 辦 理 該 計 畫 之 程 序 委 員 會 議 , 並 出 席 協 助 監 督 。 或 協<br />

調 完 成 該 計 畫 之 年 度 報 告 , 及 擬 在 第 十 六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中 , 提 出 討 論 與<br />

決 議 之 事 項 。<br />

4. 出 席 加 方 與 紐 西 蘭 預 定 於 本 九 十 二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六 日 至 三 十 日 在 Cawthron<br />

Institute 共 同 辦 理 之 HABTech2003 國 際 研 討 會 , 報 告 我 國 這 一 向 所 參 與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br />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 執 行 之 相 關 成 果 。<br />

5. 臺 灣 地 區 發 生 紅 潮 現 象 之 文 獻 回 顧 及 資 料 蒐 集 : 針 對 過 去 各 主 管 與 研 究 單 位 所 執<br />

行 臺 灣 西 海 岸 河 川 出 海 水 流 量 與 營 養 鹽 監 測 資 料 , 西 海 岸 沿 、 近 海 水 產 養 殖 高 密 度 區 與<br />

人 口 密 集 區 營 養 鹽 排 放 與 水 文 資 料 , 以 及 近 岸 可 能 之 湧 昇 流 地 點 資 料 進 行 蒐 集 分 析 , 以<br />

確 定 因 營 養 鹽 引 起 水 華 的 可 能 發 生 地 點 作 一 評 估 。<br />

6. 在 上 述 區 域 內 尋 找 定 點 , 按 月 雇 用 塑 膠 筏 於 相 關 水 域 內 收 集 浮 游 植 物 標 本 , 現 場<br />

進 行 溫 度 、 溶 氧 、 濁 度 、 酸 鹼 度 分 析 , 並 於 實 驗 室 內 進 行 所 採 浮 游 植 物 樣 品 之 顯 微 鏡 下<br />

觀 察 , 鑑 定 種 類 , 記 量 各 浮 游 藻 相 對 密 度 , 攝 取 浮 游 藻 影 像 , 建 立 並 出 版 『 臺 灣 沿 、 近<br />

海 海 洋 常 見 浮 游 藻 與 可 能 有 害 藻 類 』 之 圖 鑑 , 以 浮 游 藻 之 種 類 為 依 據 , 參 考 已 知 有 害 藻<br />

華 種 類 , 評 估 可 能 之 危 害 程 度 。<br />

7. 針 對 於 特 殊 水 域 , 如 養 殖 池 、 內 灣 、 潟 湖 等 水 華 的 發 生 所 存 在 單 一 優 勢 族 群 , 藉<br />

浮 游 網 採 收 後 , 萃 取 其 細 胞 內 涵 , 分 析 可 能 之 動 物 毒 性 , 並 分 離 可 培 養 之 浮 游 藻 藻 株 或<br />

從 底 泥 所 分 離 出 之 休 眠 孢 子 , 建 立 培 養 並 收 集 培 養 後 之 細 胞 , 以 動 物 毒 性 試 驗 及 化 學 分<br />

析 , 以 分 析 海 域 所 存 在 藻 株 之 產 毒 可 能 , 與 可 能 造 成 之 危 害 , 如 水 生 生 物 之 暴 斃 、 水 鳥<br />

之 離 奇 病 變 、 貝 類 食 品 之 含 毒 等 。<br />

肆 、 工 作 內 容 與 成 果<br />

1. 配 合 出 席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APEC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Marine Resource Conservation<br />

5


報 告 本 文<br />

Working Group 會 議 與 執 行 相 關 會 議 報 告 :<br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組 織 第 十 六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組 會 議 與 第 十 四 屆 漁 業 工 作 組 會 議 的 聯<br />

席 會 議 於 2003 年 10 月 11 日 至 15 日 在 越 南 河 內 召 開 , 中 華 臺 北 由 環 保 署 科 技 顧 問 室 阮<br />

國 棟 主 任 領 導 , 出 席 會 議 的 有 顧 問 室 的 張 宣 武 研 究 員 、 海 岸 巡 防 署 海 洋 巡 防 總 局 王 正 信<br />

住 區 督 察 及 情 報 處 第 二 科 范 以 偉 科 長 , 專 案 計 畫 主 持 人 的 學 者 專 家 有 : 臺 大 海 洋 所 劉 倬<br />

騰 教 授 、 漁 科 所 周 宏 農 所 長 、 成 功 大 學 水 利 及 海 洋 工 程 學 系 高 家 俊 主 任 、 中 山 大 學 海 洋<br />

環 境 系 邱 文 彥 副 教 授 等 參 加 , 與 會 的 會 員 體 代 表 有 澳 大 利 亞 、 加 拿 大 、 智 利 、 中 國 、 香<br />

港 特 區 、 日 本 、 韓 國 、 墨 西 哥 、 中 華 臺 北 、 泰 國 、 美 國 、 越 南 等 。 在 會 內 並 針 對 所 負<br />

責 兩 項 APEC 計 畫 1.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br />

Mitigation in the APEC Region (SIHAB); 2.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Phycotoxin<br />

Analytical Methods,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eafood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br />

Safety。 提 出 報 告 , 詳 細 出 國 報 告 及 計 畫 執 行 年 度 報 告 如 【 附 件 一 】。<br />

2. 協 助 加 拿 大 APEC TILF「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br />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 執 行 單 位 , 辦 理 並 參 與 該 計 畫 之 程 序 委 員 會 議 。 該 程 序 委 員 會 議 提 前<br />

於 HABTech2003 國 際 研 討 會 之 前 一 天 的 十 一 月 二 十 五 日 上 午 召 開 , 主 席 為 Michael<br />

Quilliam ( 加 ), 委 員 尚 有 Yasukatsu Oshima ( 日 ),Penny Truman ( 紐 ), 及 本 人 , 另 一 委 員<br />

John Ramsdell ( 美 ) 因 個 人 事 故 , 無 法 出 席 。Michael 首 先 針 對 TILF 計 畫 執 行 項 目 內 容 一<br />

一 回 顧 , 檢 討 執 行 情 況 與 修 正 , 以 及 本 次 會 議 籌 辦 情 況 , 特 別 是 這 次 包 括 有 25 國 115<br />

名 學 者 與 政 府 官 員 報 名 參 加 的 研 習 會 , 算 是 一 切 就 緒 。 隨 後 討 論 到 預 算 US$50,000 的 標<br />

準 毒 素 予 參 考 品 的 免 費 發 放 問 題 , 最 後 決 議 希 望 能 夠 在 明 年 MRC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時 能 夠<br />

提 出 宣 告 發 放 機 制 , 主 要 還 是 需 透 過 MRC contact person 的 認 定 。 同 時 決 議 在 預 算 範 圍<br />

內 , 先 到 先 送 , 直 至 預 算 扣 減 完 畢 為 止 。 但 基 本 上 每 一 國 家 應 保 留 一 份 。 另 外 一 項 討 論<br />

議 題 為 本 研 究 的 期 末 報 告 , 希 望 能 夠 整 備 成 電 子 檔 濃 縮 於 光 碟 片 上 , 希 望 明 年 三 月 底 結<br />

案 後 , 能 夠 整 理 出 以 便 在 MRC 會 議 上 提 供 各 國 參 考 。 基 本 上 本 次 研 討 會 將 會 傳 遞 問 卷 ,<br />

以 獲 取 會 議 成 效 的 回 饋 意 見 。 而 會 議 報 告 的 內 容 摘 要 與 選 取 的 完 整 討 論 議 題 , 亦 將 集 結<br />

成 冊 , 編 撰 論 文 集 。 詳 見 【 附 件 二 】。<br />

同 一 出 國 時 間 於 九 十 二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六 日 至 三 十 日 出 席 加 方 與 紐 西 蘭 在 Cawthron<br />

Institute 共 同 辦 理 之 HABTech2003 國 際 研 討 會 , 報 告 我 國 這 一 向 所 參 與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br />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計 畫 」 執 行 之 相 關 成 果 。 會 中 我 提<br />

出 一 篇 學 術 論 文 題 目 為 Protein Phosphat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nd Ainmal Toxicities of<br />

Microcystins, 並 在 年 度 參 加 磷 酸 酵 素 抑 制 活 性 分 析 於 下 例 性 貝 毒 檢 測 的 實 驗 室 間 校 正 分<br />

析 工 作 。 該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主 辦 單 位 提 供 非 常 完 善 之 議 程 與 研 究 分 析 方 法 的 研 習 , 口 頭<br />

6


報 告 本 文<br />

報 告 內 容 主 要 為 各 國 現 行 法 規 中 相 關 藻 毒 與 毒 藻 管 理 上 的 經 驗 交 流 , 及 部 分 偵 測 新 技 術<br />

的 研 發 報 告 ; 而 每 天 下 午 的 研 習 會 則 分 成 六 組 , 分 別 前 往 鄰 近 的 女 子 學 院 及<br />

Cawthron Institute 觀 摩 儀 器 操 作 展 示 , 共 分 成 六 大 項 目 :LC-MS, FUNCTIONAL ASSAY,<br />

PROBES, HPLC (PSP), IMMUNO ASSAYS, CELLS, 有 利 用 DNA 晶 片 或 探 針 來 偵 檢 環 境<br />

中 可 能 的 毒 藻 , 利 用 毒 性 機 制 來 分 析 毒 素 的 存 在 或 細 胞 毒 性 分 析 法 , 免 疫 分 析 發 法 , 高<br />

效 液 相 層 析 , 甚 至 於 貴 重 的 液 相 層 析 質 譜 分 析 , 一 方 面 尋 求 方 便 快 速 的 現 場 分 析 , 另 一<br />

方 面 則 尋 求 開 發 靈 敏 多 功 能 性 的 化 學 儀 器 分 析 。 傍 晚 則 為 海 報 展 示 , 在 一 面 享 用 點 心 之<br />

際 , 一 方 面 參 與 展 示 者 的 說 明 , 由 於 會 議 大 小 與 人 數 適 切 , 會 場 動 線 與 節 目 的 方 便 熱 絡 ,<br />

參 會 者 都 能 獲 得 非 常 多 的 討 論 機 會 , 是 個 辦 理 相 當 成 功 的 會 議 。 詳 細 內 容 見 出 國 會 議 報<br />

告 【 附 件 二 】。<br />

3. 「 南 中 國 海 赤 潮 管 理 研 討 會 」 因 SARS 關 係 延 期 於 十 一 月 五 日 至 八 日 於 香 港 舉 行 ,<br />

因 時 間 因 素 不 克 參 加 , 改 將 相 關 報 告 提 出 於 臺 灣 水 產 學 會 年 會 中 報 告 , 時 間 為 十 二 月 二<br />

十 日 至 二 十 一 日 於 高 雄 海 洋 技 術 學 院 舉 行 , 報 告 共 有 三 篇 :1. 臺 灣 產 原 甲 藻 的 大 環 內 酯<br />

系 列 化 合 物 , 2. 塔 瑪 亞 歷 山 大 藻 ATan-1 的 麻 痺 性 貝 毒 組 成 分 析 , 3. 臺 灣 地 區 原 甲 藻 之<br />

超 微 型 態 特 徵 分 類 研 究 , 報 告 摘 要 及 內 容 見 【 附 件 三 】。<br />

4. 臺 灣 地 區 發 生 紅 潮 現 象 的 初 步 評 估 結 果 如 下 :<br />

優 養 化 (eutrophication) 是 指 因 過 量 營 養 鹽 的 排 入 , 造 成 水 體 初 級 生 產 力 , 尤 其 是 來<br />

自 微 細 藻 類 部 分 大 幅 增 加 的 現 象 ( 陳 等 ,1993); 其 所 引 起 微 細 藻 類 大 量 繁 生 的 現 象 稱 為<br />

藻 華 (bloom) 或 紅 潮 (red tide), 視 顏 色 及 水 域 而 定 (Philip, 1997)。 大 量 繁 生 的 微 細 藻 不 僅<br />

嚴 重 破 壞 水 質 , 造 成 民 生 、 娛 樂 用 水 及 水 產 養 殖 的 影 響 , 更 有 甚 者 , 一 旦 形 成 有 毒 藻 華 ,<br />

其 所 產 生 之 毒 素 還 可 能 經 由 民 生 供 水 或 食 物 鏈 的 傳 遞 , 造 成 人 類 的 中 毒 與 死 亡 ( 蘇 、 周 ,<br />

1993)。<br />

近 年 在 不 當 的 人 為 開 發 下 , 本 省 水 質 優 養 化 有 日 益 嚴 重 的 趨 勢 。 許 多 污 染 源 , 包 括<br />

家 庭 、 畜 牧 及 工 業 廢 水 , 往 往 在 未 經 適 當 處 理 的 情 況 下 直 接 排 入 水 體 。 根 據 環 保 署 (20<strong>02</strong>)<br />

的 調 查 資 料 , 在 河 川 部 分 , 本 省 西 部 主 要 河 川 及 宜 蘭 地 區 部 分 河 川 , 已 有 明 顯 污 染 或 優<br />

養 的 情 形 ; 本 省 各 主 要 水 庫 亦 然 ( 童 ,2001)。 沿 海 地 區 在 受 到 河 川 及 水 產 養 殖 區 污 水 排<br />

放 的 影 響 , 也 有 營 養 鹽 偏 高 的 情 況 ( 環 保 署 ,1997 & 20<strong>02</strong>), 然 受 到 本 省 周 遭 的 洋 流 較 強 ,<br />

同 時 缺 乏 大 型 港 灣 地 形 的 影 響 , 因 此 過 去 未 曾 發 生 過 大 規 模 的 紅 潮 現 象 ; 同 時 由 於 過 去<br />

對 於 沿 海 地 區 水 源 的 利 用 與 開 發 較 少 , 因 此 其 優 養 情 況 也 就 較 不 受 到 重 視 。<br />

近 年 來 西 部 及 宜 蘭 沿 海 地 區 沿 岸 較 緩 流 的 內 灣 、 河 口 一 帶 , 陸 續 開 發 成 養 殖 專 業<br />

區 、 工 業 區 及 人 工 港 灣 。 大 規 模 的 人 工 開 發 除 造 成 污 染 物 排 放 增 加 外 , 同 時 可 能 改 變 水<br />

文 條 件 , 造 成 沿 海 優 養 化 程 度 的 增 高 。 由 於 沿 海 地 區 是 許 多 仔 稚 魚 苗 的 繁 衍 場 地 , 同 時<br />

7


報 告 本 文<br />

魚 貝 類 養 殖 的 情 況 十 分 普 遍 , 沿 海 地 區 的 優 養 化 , 甚 至 毒 藻 藻 華 的 出 現 , 勢 必 對 此 造 成<br />

衝 擊 ( 柯 ,2001)。 過 去 在 沿 海 環 境 的 研 究 方 面 , 雖 有 針 對 開 發 個 案 執 行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br />

然 多 未 針 對 優 養 化 的 程 度 , 以 及 可 能 出 現 的 有 毒 或 有 害 藻 種 類 進 行 研 究 ( 洪 ,1974; 黃 ,<br />

1990; 蘇 ,1983 & 1987), 調 查 的 區 域 亦 不 夠 全 面 。 因 此 本 研 究 嘗 試 對 此 進 行 研 究 , 首<br />

先 針 對 過 去 已 知 沿 海 水 質 、 水 文 資 料 , 以 及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等 進 行 收 集 、 分 析 , 研 判 出 沿<br />

海 可 能 出 現 較 嚴 重 優 養 化 的 地 區 後 , 再 針 對 該 地 進 行 藻 類 相 及 優 養 化 程 度 的 調 查 , 同 時<br />

研 究 台 灣 現 存 有 毒 及 有 害 藻 的 種 類 。 在 研 究 方 法 上 包 括 :<br />

a. 採 樣 點 的 評 估<br />

因 受 制 於 研 究 人 力 與 經 費 , 無 法 針 對 台 灣 周 邊 海 域 作 一 完 整 而 詳 盡 的 調 查 , 因 此 先<br />

針 對 過 去 完 成 沿 海 部 分 之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 或 其 他 相 關 優 養 化 及 水 文 資 料 加 以 收 集 與 研<br />

讀 , 由 此 擬 定 出 可 能 產 生 優 養 化 的 區 域 , 作 為 採 樣 的 重 點 。 在 初 步 進 行 資 料 收 集 時 , 發<br />

現 一 般 的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 並 未 針 對 優 養 化 項 目 進 行 , 然 有 若 干 和 優 養 化 有 關 的 數 據 分<br />

析 , 包 括 葉 綠 素 含 量 、 總 磷 、 透 明 度 等 , 因 此 引 用 環 保 署 制 訂 的 標 準 ( 環 保 署 ,1997)【 表<br />

一 】, 依 表 中 的 相 對 測 項 臨 界 值 , 大 致 評 估 出 優 養 化 的 程 度 。<br />

表 一 、 環 保 署 的 優 養 化 評 估 標 準<br />

優 養 指 數 *<br />

優 養 狀 況<br />

相 對 測 項 臨 界 值<br />

葉 綠 素 (Chl-a) g/L 透 明 度 (SD) m 總 磷 (TP) g/L<br />

4.0 < 12<br />

40< 24<br />

* 卡 爾 森 水 體 優 養 等 級 指 數 (Carlson trophic state index, CTSI)<br />

b. 採 樣 方 法<br />

參 考 並 修 改 黃 (19<strong>92</strong>) 的 方 法 , 於 每 一 定 點 固 定 採 1 公 升 的 水 樣 。 將 樣 品 均 分 為 兩 瓶 ,<br />

一 瓶 加 入 1 % 的 Lugol´s solution 用 以 固 定 藻 細 胞 , 以 供 作 藻 細 胞 密 度 、 藻 種 及 組 成 比 例<br />

分 析 之 用 ; 不 加 固 定 液 者 , 則 用 於 細 胞 挑 取 及 拍 照 。 組 成 比 例 的 估 算 方 式 是 由 樣 品 內 隨<br />

機 選 取 400 個 藻 細 胞 , 由 其 中 計 算 各 藻 種 的 數 目 與 比 例 。 依 據 Cooper (1996) 與 Tomas<br />

(1997) 所 描 述 的 形 態 特 徵 作 為 藻 種 鑑 識 的 依 據 。<br />

c. 採 樣 結 果 分 析<br />

本 研 究 於 七 至 十 一 月 份 , 完 成 二 十 三 個 採 樣 點 【 圖 一 】 之 採 樣 結 果 【 表 四 】、【 表 五 】;<br />

另 於 鹿 港 養 殖 區 的 福 祿 溪 口 進 行 調 查 , 以 評 估 水 產 養 殖 區 對 於 當 地 海 域 造 成 的 影 響 , 分<br />

8


報 告 本 文<br />

析 結 果 如 表 三 所 示 。 所 有 採 樣 點 的 藻 細 胞 密 度 每 毫 升 均 高 於 10000 個 , 再 由 各 採 樣 點 中 ,<br />

均 有 優 勢 種 存 在 的 情 形 , 研 判 所 有 樣 點 均 呈 明 顯 的 優 養 化 。 優 勢 藻 種 以 矽 藻 為 主 , 綠 藻<br />

其 次 。 較 特 別 為 新 虎 尾 溪 口 及 朴 子 溪 採 樣 點 , 有 較 高 密 度 Alexandrium 的 發 現 。<br />

Alexandrium 是 一 種 有 毒 有 害 的 渦 鞭 毛 藻 , 在 台 灣 曾 引 起 貝 類 的 蓄 毒 以 及 養 殖 魚 類 的 大<br />

量 死 亡 。 過 去 已 知 Alexandrium 主 要 分 佈 於 彰 化 以 南 , 尤 其 是 屏 東 縣 的 沿 海 養 殖 區 內 ,<br />

然 細 胞 密 度 大 多 低 於 10 cells/ml (Su et al., 1995)。 本 次 調 查 七 月 的 結 果 中 發 現 新 虎 尾 溪<br />

口 的 Alexandrium 的 密 度 達 2000 cells/ml 左 右 , 已 成 為 當 地 次 要 的 優 勢 藻 種 ; 另 在 朴 子<br />

溪 出 海 口 的 Alexandrium 雖 非 優 勢 種 , 然 細 胞 密 度 亦 達 3000 cells/ml 之 譜 。 但 之 後 調 查<br />

(8-11 月 份 ),Alexandrium 細 胞 密 度 雖 然 不 高 , 但 仍 然 須 持 續 調 查 它 的 分 佈 情 形 : 由 結 果<br />

得 知 矽 藻 植 物 門 為 優 勢 種 , 且 有 些 種 類 為 可 發 生 赤 潮 之 種 類 【 表 四 】, 因 此 值 得 在 進 一<br />

步 調 查 。<br />

本 研 究 首 先 針 對 本 省 相 關 水 質 污 染 、 沿 海 地 形 及 水 文 等 相 關 資 料 加 以 收 集 。 在 水 質<br />

污 染 部 分 , 調 查 中 發 現 本 省 沿 海 的 污 染 源 主 要 來 自 於 河 川 , 而 河 川 的 污 染 主 要 又 來 自 於<br />

家 庭 、 畜 牧 或 養 殖 , 以 及 工 業 廢 水 等 ( 蔡 ,1991)。 畜 牧 及 養 殖 廢 水 營 養 鹽 的 含 量 較 高 ,<br />

所 引 起 優 養 的 程 度 會 最 高 , 家 庭 廢 水 則 其 次 ( 呂 ,2000); 此 外 土 地 的 開 發 所 引 起 無 機 營<br />

養 鹽 的 沖 刷 , 亦 可 能 造 成 優 養 化 的 發 生 ( 高 ,1995; 薛 ,1995)。 將 本 次 調 查 中 , 收 集 所<br />

得 本 省 河 口 污 染 的 相 關 資 料 整 理 於 【 表 二 】。 大 致 上 本 省 西 部 沿 海 的 主 要 河 川 , 以 及 宜<br />

蘭 的 蘭 陽 溪 河 口 處 均 呈 現 輕 度 以 上 的 污 染 , 同 時 由 調 查 所 得 之 總 磷 、 葉 綠 素 含 量 , 按 表<br />

一 之 標 準 , 判 定 所 有 河 口 均 呈 明 顯 的 優 養 【 表 三 】。 較 為 特 別 的 是 苗 栗 縣 的 後 龍 溪 河 口 ,<br />

環 保 署 (20<strong>02</strong>) 的 資 料 認 定 後 龍 溪 所 有 的 河 段 均 為 稍 受 或 未 受 污 染 , 然 根 據 環 保 署 水 體 資<br />

料 庫 網 站 (http://alphapc.epa.gov.tw) 所 刊 載 該 處 總 磷 含 量 577g L -1 , 實 已 能 造 成 明 顯 的 優<br />

養 , 因 此 將 就 該 處 進 行 調 查 。<br />

在 水 文 資 料 的 彙 整 , 主 要 是 由 台 灣 周 遭 海 域 的 洋 流 、 潮 汐 及 海 底 地 形 等 資 料 , 綜 合<br />

歸 納 出 何 處 水 流 較 小 , 或 水 體 間 污 染 物 的 交 換 較 不 易 , 容 易 造 成 污 染 源 的 累 積 , 進 而 造<br />

成 優 養 化 的 情 況 。 研 究 中 發 現 台 灣 東 部 因 受 沿 岸 黑 潮 經 年 性 強 勁 水 流 的 帶 動 , 及 海 底 地<br />

形 陡 峭 的 影 響 , 河 口 污 染 物 不 易 累 積 。 宜 蘭 灣 一 帶 的 情 況 則 較 特 別 , 受 到 沿 岸 反 潮 及 港<br />

灣 地 形 的 影 響 , 蘭 陽 溪 污 水 於 河 口 處 可 能 滯 留 2~3 天 時 間 ( 李 ,1996), 但 是 其 實 際 情 況<br />

需 現 場 觀 測 才 可 得 知 。 台 灣 西 部 雖 亦 有 海 流 流 經 , 然 流 速 不 如 東 部 的 黑 潮 ( 柯 ,2001),<br />

因 此 預 期 其 帶 走 污 染 物 的 能 力 較 差 ; 在 潮 汐 ( 漲 退 潮 ) 方 面 , 受 地 球 自 轉 以 及 月 球 引 力 作<br />

用 , 台 灣 海 峽 於 漲 潮 時 , 海 流 會 由 台 灣 南 北 端 注 入 , 退 潮 時 則 由 台 灣 南 北 端 反 向 流 出 ,<br />

如 此 造 成 沿 岸 潮 汐 流 南 北 向 的 週 期 性 改 變 , 河 川 排 放 之 污 染 物 因 此 易 於 河 口 的 南 北 岸 徘<br />

徊 滯 留 ( 盧 等 ,1983); 此 外 由 於 台 灣 南 北 端 的 潮 差 較 小 , 中 部 較 大 ( 柯 ,2001), 因 此 台<br />

9


報 告 本 文<br />

灣 南 、 北 端 河 川 污 染 物 滯 留 的 情 況 應 較 為 明 顯 。 此 外 在 基 隆 沿 海 一 帶 , 由 於 洋 流 及 潮 汐<br />

的 力 量 均 弱 , 若 遭 受 污 染 物 , 則 很 可 能 出 現 明 顯 的 優 養 化 。<br />

在 沿 海 地 形 及 水 文 資 份 部 分 , 人 工 海 港 、 天 然 海 灣 以 及 潟 湖 地 形 的 海 水 交 換 速 率 低<br />

( 鄭 ,20<strong>02</strong>; 鄭 ,1990), 在 遭 受 污 染 時 較 易 形 成 優 養 化 , 因 此 為 本 次 調 查 的 重 點 。 依 據<br />

環 保 署 的 水 體 資 料 庫 , 收 集 所 得 本 省 沿 岸 地 區 港 灣 的 污 染 情 況 整 理 於 表 二 , 結 果 發 現 本<br />

省 西 岸 及 東 部 宜 蘭 灣 一 帶 的 港 灣 , 均 呈 明 顯 優 養 的 情 形 。 其 中 蘇 澳 、 基 隆 、 布 袋 及 高 雄<br />

港 因 有 河 川 直 接 注 入 , 因 此 研 判 其 優 養 化 和 河 川 污 染 源 的 直 接 注 入 有 關 。 台 中 港 雖 無 河<br />

川 污 染 源 直 接 注 入 , 然 推 測 其 受 北 端 大 甲 溪 , 南 端 大 肚 溪 的 污 水 , 以 及 港 區 內 的 產 業 行<br />

為 的 污 染 而 引 起 優 養 化 ; 大 鵬 灣 的 情 形 亦 然 , 其 主 要 污 染 源 應 為 周 遭 的 養 殖 池 。 七 股 潟<br />

湖 部 分 雖 無 收 集 到 相 關 優 養 化 的 資 料 , 然 其 南 端 有 曾 文 溪 的 污 染 源 , 加 上 周 遭 均 為 養 殖<br />

池 , 因 此 研 判 其 應 和 大 鵬 灣 類 似 , 有 明 顯 優 養 化 的 情 形 。<br />

在 有 毒 有 害 藻 資 料 的 收 集 部 分 , 發 現 曾 於 南 崁 溪 口 發 現 Ceratium furca、Peridinium<br />

sp. 及 Prorocentrum micans ( 邱 ,20<strong>02</strong>), 於 蘇 澳 港 內 發 現 Ceratium spp、.Dinophysis sp.、<br />

Peridinium spp.、Prorocentrum micans、Prorocentrum spp. 以 及 Protoperidinium spp. ( 洪 等 ,<br />

1981) ( 蘇 等 ,1987); 基 隆 港 發 現 Phalacroma rotundum、Prorocentrum micans ( 蘇 等 ,<br />

1983); 大 鵬 灣 內 發 現 Peridinium sp. 及 Gymnodinium sp.( 鄭 等 ,1990) 等 , 然 細 胞 密 度 均<br />

很 低 (


報 告 本 文<br />

藻 種 類 為 Skeletonema, Cyclotella, Chartoceros, Rhizosolenia, Navicula, Thalassiosira, 偶 而<br />

出 現 的 渦 邊 毛 藻 為 頭 前 溪 的 Triceratium, 而 屬 淡 水 注 流 較 顯 著 地 區 , 如 後 龍 溪 、 大 甲 溪 、<br />

南 崁 膝 、 蘭 陽 溪 口 等 則 有 藍 綠 藻 , 如 Merismopedia 及 綠 藻 Pediatrum 和 Scendesmus 為<br />

顯 著 種 類 。<br />

表 二 、 臺 灣 主 要 河 川 河 口 污 染 之 相 關 資 料 與 數 據<br />

河 川<br />

名 稱<br />

河 口 位 置 污 染 程 度 * 主 要 污 染 源 **<br />

總 磷 **<br />

( g/L)<br />

葉 綠 素 **<br />

( g/L)<br />

透 明 度 **<br />

(m)<br />

優 養 化 程 度<br />

蘭 陽 溪 宜 蘭 縣 嚴 重 污 染 畜 牧 、 家 庭 200 725 - 優 養<br />

得 子 口 溪 宜 蘭 縣 中 度 污 染 - 480 670 - 優 養<br />

淡 水 河 台 北 縣 嚴 重 污 染 家 庭 廢 水 328 475 - 優 養<br />

南 崁 溪 桃 園 縣 嚴 重 污 染 家 庭 、 事 業 1427 1133 - 優 養<br />

社 子 溪 桃 園 縣 中 度 污 染 畜 牧 、 事 業 <strong>92</strong>5 - - 優 養<br />

頭 前 溪 新 竹 縣 輕 度 污 染 家 庭 、 事 業 241 567 - 優 養<br />

後 龍 溪 苗 栗 縣 稍 受 污 染 家 庭 、 事 業 577 - - 優 養<br />

大 甲 溪 台 中 縣 中 度 污 染 家 庭 、 事 業 133 - - 優 養<br />

大 肚 溪 彰 化 縣 中 度 污 染 家 庭 、 事 業 297 1967 - 優 養<br />

濁 水 溪 雲 林 縣 稍 受 污 染 家 庭 廢 水 142 1325 - 優 養<br />

新 虎 尾 溪 雲 林 縣 嚴 重 污 染 - 631 - - 優 養<br />

朴 子 溪 嘉 義 縣 嚴 重 污 染 家 庭 、 畜 牧 297 3075 - 優 養<br />

曾 文 溪 台 南 縣 中 度 污 染 家 庭 、 畜 牧 670 - - 優 養<br />

將 軍 溪 台 南 縣 - - 4155 - - 優 養<br />

二 仁 溪 台 南 縣 嚴 重 污 染 事 業 廢 水 785 12870 - 優 養<br />

高 屏 溪 屏 東 縣 中 度 污 染 畜 牧 廢 水 - 8300 - 優 養<br />

* 環 境 白 皮 書 (20<strong>02</strong>)<br />

** 環 保 署 水 體 資 料 庫 (20<strong>02</strong>)<br />

表 三 、 臺 灣 沿 海 地 區 港 灣 地 形 的 優 養 化 情 形<br />

人 工 港 注 入 河 川 總 磷 ** ( g/L) 葉 綠 素 **( g/L) 透 明 度 **(m) 優 養 化 程 度<br />

蘇 澳 港 圳 頭 坑 溪 - 1425 - 優 養<br />

基 隆 港 田 寮 河 - 525 - 優 養<br />

台 中 港 無 - 1200 - 優 養<br />

布 袋 港 龍 宮 溪 - 4275 - 優 養<br />

高 雄 港 愛 河 539 4725 - 優 養<br />

潟 湖<br />

七 股 潟 湖 無 - - - -<br />

大 鵬 灣 無 - 23830 - 優 養<br />

11


報 告 本 文<br />

圖 一 、 本 研 究 規 劃 之 採 樣 點<br />

編 號 地 點<br />

1 蘇 澳 港<br />

2 蘭 陽 溪 口<br />

3 得 子 溪 口<br />

4 基 隆 港<br />

5 淡 水 河 口<br />

6 南 崁 溪 口<br />

7 社 子 溪 口<br />

8 頭 前 溪 口<br />

9 後 龍 溪 口<br />

10 大 甲 溪 口<br />

11 台 中 港<br />

12 大 肚 溪 口<br />

13 濁 水 溪 口<br />

14 新 虎 尾 溪 口<br />

15 朴 子 溪 口<br />

16 布 袋 港<br />

17 七 股 潟 湖<br />

18 曾 文 溪 口<br />

19 將 軍 溪 口<br />

20 二 仁 溪 口<br />

21 高 雄 港<br />

22 高 屏 溪 口<br />

23 大 鵬 灣<br />

12


報 告 本 文<br />

蘇 澳 港 與 高 雄 港 因 屬 半 封 閉 型 地 區 , 藻 種 密 度 高 且 種 歧 異 度 低 , 顯 示 有 某 些 生 長 限<br />

制 因 子 妨 礙 了 大 部 分 藻 類 的 成 長 , 至 於 影 響 因 子 為 何 ? 在 本 計 畫 中 並 未 能 分 析 出 來 。<br />

除 東 港 、 東 石 水 域 發 現 有 麻 痺 性 貝 毒 生 產 種 類 之 Alexandrium, 及 普 遍 存 在 可 能 會<br />

產 師 憶 性 毒 素 的 Nitzschia 並 無 其 他 有 害 種 類 存 在 。 評 估 結 果 , 在 本 省 之 憂 養 化 河 口 水<br />

域 , 雖 有 造 成 高 密 度 之 微 細 藻 , 但 基 本 上 這 些 無 害 藻 種 為 提 供 水 域 基 礎 生 產 力 , 為 貝 類<br />

繁 殖 之 良 好 處 所 。 並 無 產 生 開 放 海 域 紅 潮 之 危 險 性 。 但 在 少 數 地 區 的 貝 類 養 殖 則 仍 須 注<br />

意 是 否 在 收 穫 期 , 存 在 有 有 毒 藻 類 的 水 華 而 導 致 上 市 貝 類 的 含 毒 , 例 行 性 之 水 產 品 生 物<br />

毒 性 檢 測 , 特 別 是 東 港 地 區 的 西 施 貝 應 持 續 進 行 。 由 於 Nitzschia 種 類 繁 多 , 會 產 毒 之 藻<br />

類 有 限 ( 現 已 歸 納 為 Pseudo-nitzschia), 除 非 能 夠 分 離 培 養 或 從 貝 類 中 檢 測 出 毒 性 , 否<br />

則 含 毒 之 藻 株 很 難 與 無 毒 藻 株 分 辨 。<br />

【 表 六 】 列 出 國 內 可 能 造 成 紅 潮 藻 華 之 微 細 藻 藻 種 , 除 Alexandrium minutum 證 實<br />

有 毒 外 , 其 他 藻 種 因 分 離 培 養 困 難 , 尚 未 能 證 實 是 否 含 毒 , 而 縣 場 亦 無 相 關 造 成 有 害 事<br />

件 。 大 部 分 水 華 種 類 仍 以 矽 藻 為 主 , 國 外 亦 鮮 有 毒 害 之 報 告 , 可 能 為 有 益 之 藻 種 , 能 夠<br />

帶 來 漁 業 與 天 然 資 源 的 茂 盛 , 然 而 水 域 面 積 仍 狹 隘 , 水 流 湍 急 , 都 不 致 帶 來 有 任 何 危 害<br />

的 水 華 , 也 許 在 養 魚 池 中 , 因 打 氣 供 氧 之 不 足 , 夜 間 因 藻 密 度 的 過 高 或 魚 池 水 質 老 化 ,<br />

造 成 缺 氧 , 引 起 養 殖 生 物 的 暴 斃 。<br />

d. 臺 灣 沿 近 海 常 見 微 細 藻 與 可 能 有 害 藻 類 圖 鑑<br />

將 近 年 來 以 及 今 年 所 採 水 樣 中 之 微 細 藻 , 利 用 最 近 購 得 之 微 分 干 涉 相 位 差 顯 微 鏡 及<br />

數 位 攝 像 機 , 或 光 學 掃 描 器 掃 瞄 舊 有 幻 燈 片 上 之 藻 種 , 製 作 數 位 照 片 檔 , 並 就 可 以 辨 別<br />

之 藻 種 參 考 文 獻 上 的 記 載 進 行 鑑 識 , 登 錄 相 關 描 述 資 料 。 完 成 有 一 百 三 十 八 種 之 描 述 及<br />

約 六 十 二 種 未 定 名 之 藻 種 照 片 。 完 成 圖 鑑 手 冊 之 編 輯 如 附 件 四 。<br />

e. 藻 株 分 離 培 養 與 種 原 庫 建 立<br />

在 本 計 畫 執 行 時 間 內 針 對 可 能 有 毒 之 藻 株 進 行 單 細 胞 分 離 , 並 放 置 試 管 培 養 基 中 培<br />

養 , 共 分 離 有 五 百 支 試 管 , 然 因 助 理 經 驗 不 足 , 育 成 者 僅 六 株 , 現 持 續 放 大 培 養 中 , 還<br />

未 能 就 其 毒 性 分 析 。 而 目 前 在 臺 灣 大 學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 實 驗 室 中 保 存 之 微 藻 細 胞 株 達<br />

250 株 以 上 , 經 分 析 有 毒 或 有 害 之 藻 株 共 九 十 六 株 列 於 【 表 十 】, 含 渦 鞭 毛 藻 八 十 二 株 共<br />

八 屬 十 六 種 以 上 , 藍 綠 藻 十 四 株 共 三 屬 三 種 。 部 分 經 測 試 老 鼠 毒 性 或 以 測 定 出 所 含 毒 素<br />

化 學 種 類 , 及 其 採 集 地 點 同 列 於 【 表 十 】。<br />

13


報 告 本 文<br />

表 四 、7-11 月 份 的 採 集 水 文 資 料<br />

採 集 地 透 明 度 (m) 溫 度 (℃) 鹽 度 (‰) pH 值 DO(mg/l)<br />

蘇 澳 港 0.9 28.3 36 7.51 2.6<br />

蘭 陽 溪 口 0.3 32.5 20 7.73 2.5<br />

得 子 溪 口 0.5 32.6 20 7.6 0.6<br />

基 隆 港 0.3 29.5 33 7.1 2.3<br />

淡 水 河 0.8 27.5 31 8.2 2.1<br />

南 崁 溪 口 1.2 30.4 28 8.1 0.9<br />

社 子 溪 口 0.8 28.5 29 7.3 0.8<br />

頭 前 0.9 29.5 31 7.1 0.9<br />

後 龍 溪 * 0.5 29.5 10 7.48 3.2<br />

大 甲 溪 口 1.1 30 31 7.5 3.7<br />

台 中 港 1.2 30.8 35 7.66 3.1<br />

大 肚 溪 口 1.8 28.7 32 7.6 2.8<br />

濁 水 溪 口 1.6 27 27 8 1.6<br />

蚊 港 ( 新 虎 尾 溪 ) 0.4 29.7 35 7.8 4.2<br />

朴 子 溪 ** 2.5 32 15 8.27 0.7<br />

布 袋 港 0.7 29.6 32 7.67 3.1<br />

七 股 0.8 29.5 29 7.5 3.8<br />

曾 文 溪 1.2 31 27 8 0.9<br />

將 軍 溪 0.6 29.5 31 7.7 4.6<br />

二 仁 溪 1.5 30 30 7.3 2.1<br />

高 雄 港 0.67 29.4 30 7.55 0.7<br />

大 鵬 灣 養 殖 區 ** 0.8 30.6 24 7.67 7.3<br />

大 鵬 灣 *、** 0.35 31.4 18 8 2.1<br />

東 港 0.65 29.5 21 7.52 1.8<br />

南 寮 漁 港 1 30.1 33 7.82 1.4<br />

* 退 潮 時 採 集<br />

** 挑 藻 用<br />

14


報 告 本 文<br />

表 五 、7-11 月 份 藻 種 之 細 胞 密 度 、 種 類 豐 富 度 、 歧 異 度 及 主 要 藻 種 與 比 例<br />

採 集 地 細 胞 密 度 (cells/ml) 種 類 豐 富 度 歧 異 度 主 要 藻 種 與 比 例<br />

Skeletonema 96.74%<br />

蘇 澳 港 1.80×10 6 9 0.35 Chaetoceros 1.99%<br />

Cyclotella 0.58%<br />

Skeletonema 43.23%<br />

蘭 陽 溪 口 6.78×10 5 14 2. 58 Merismopedia 13.51%<br />

Scenedesmus 12.50%<br />

Skeletonema 74.33%<br />

得 子 口 溪 口 6.65×10 5 14 1.41 Chaetoceros 10.57%<br />

Nitzschia 4.68%<br />

Chaetoceros 22.06%<br />

基 隆 港 1.61×10 5 14 2.76 Merismopedia 20.88%<br />

Rhizosolenia 20.14%<br />

Rhizosolenia 40.85%<br />

淡 水 河 1.<strong>02</strong>×10 5 14 2.56 Cyclotella 20.42%<br />

Merismopedia 12.20%<br />

Merismopedia 53.37%<br />

南 崁 溪 口 3.51×10 4 12 2.42 Rhizosolenia 11.73%<br />

Skeletonema 8.07%<br />

Chaetoceros 50.87%<br />

社 子 溪 口 3.19×10 4 9 2.38 Cyclotella 10.25%<br />

Skeletonema 8.56%<br />

Thalassiosira 45.84%<br />

頭 前 7.16×10 4 8 1.91 Chaetoceros 30.48%<br />

Triceratium 15.54%<br />

Coelastrum 34.0%<br />

後 龍 溪 3.79×10 4 14 2.97 Navicula 11.0%<br />

Cyclotella 11.0%<br />

Pediastrum 50.35%<br />

大 甲 溪 口 2.35×10 4 8 2.25 Navicula 13.87%<br />

Skeletonema 11.85%<br />

Chaetoceros 34.95%<br />

台 中 港 9.25×10 4 9 2.38 Skeletonema 30.27%<br />

Navicula 11.35%<br />

Rhizosolenia 46.74%<br />

大 肚 溪 口 1.12×10 5 7 1.83 Skeletonema 27.96%<br />

Thalassiosira 19.56%<br />

15


報 告 本 文<br />

表 五 、7-11 月 份 藻 種 之 細 胞 密 度 、 種 類 豐 富 度 、 歧 異 度 及 主 要 藻 種 與 比 例 ( 續 )<br />

採 集 地 細 胞 密 度 (cells/ml) 種 類 豐 富 度 歧 異 度 主 要 藻 種 與 比 例<br />

Amphiphora 66.30%<br />

濁 水 溪 口 1.12×10 5 7 1.20 Rhizosolenia 29.34%<br />

Biddulphia 1.08%<br />

Rhizosolenia 46.55%<br />

蚊 港 1.82×10 5 13 2.13 Chaetoceros 22.80%<br />

Skeletonema 19.43%<br />

Skeletonema 47.72%<br />

朴 子 溪 5.<strong>92</strong>×10 4 9 2.38 Chaetoceros 18.98%<br />

Navicula 9.86 %<br />

Rhizosolenia 47.68%<br />

布 袋 港 9.18×10 4 13 2.38 Skeletonema 17.30%<br />

Nitzschia 12.53%<br />

Rhizosolenia 41.04%<br />

七 股 7.94×10 4 9 2.51 Pleurosigma 14.70%<br />

Merismopedia 14.15%<br />

Cyclotella 28.69%<br />

曾 文 溪 1.48×10 4 10 2.57 Nitzschia 27.97%<br />

Navicula 18.53%<br />

Skeletonema 44.07%<br />

將 軍 溪 1.95×10 5 15 2.83 Rhizosolenia 11.16%<br />

Merismopedia 9.85%<br />

Chaetoceros 28.76%<br />

二 仁 溪 2.05×10 5 29 2.72 Cyclotella 24.20%<br />

Rhizosolenia 24.20%<br />

Skeletonema 93.67%<br />

高 雄 港 7.<strong>92</strong>×10 5 9 0.48 Cyclotella 2.88%<br />

Rhizosolenia 1.43%<br />

Nitzschia 68.17%<br />

大 鵬 灣 1.21×10 6 16 1.81 Skeletonema 11.16%<br />

Navicula 5.26%<br />

Spirulina 50.35%<br />

東 港 8.17×10 5 18 2.23 Scenedesmus 10.11%<br />

Rhizosolenia 6.05%<br />

Skeletonema 47.60%<br />

南 寮 漁 港 2.05×10 5 13 1.88 Chaetoceros 32.57%<br />

Rhizosolenia 11.37%<br />

16


表 六 、 臺 灣 常 見 可 能 發 生 紅 潮 之 微 細 藻 種 類<br />

渦 鞭 毛 藻 類<br />

Alexandrium minutum 微 小 歷 山 大 藻<br />

Ceratium furca 紡 錘 角 甲 藻<br />

Dinophysis caudata 尾 鰭 藻<br />

Gonyaulax verior 膝 溝 藻<br />

Gymnodinium abbreviatum 短 紋 裸 甲 藻<br />

Gymnodinium catenatum 聯 營 裸 甲 藻<br />

Katodinium glaucum<br />

Peridinium quinquecorne 五 角 多 甲 藻<br />

Prorocentrum balticum 波 羅 的 海 原 甲 藻<br />

Prorocentrum micans 海 洋 原 甲 藻<br />

Protoperidinium leonis 獅 子 原 多 甲 藻<br />

Protoperidinium pellucidum 灰 甲 原 多 甲 藻<br />

矽 藻 類<br />

Asterionella glacialis 星 杆 藻<br />

Biddulphia mobiliensis 活 動 盒 形 藻<br />

Biddulphia sinensis 中 華 盒 形 藻<br />

Chaetoceros atlanticum 大 西 洋 角 毛 藻<br />

Chaetoceros curvisetus 旋 鏈 角 毛 藻<br />

Chaetoceros danicum 丹 麥 角 毛 藻<br />

Chaetoceros didymus 雙 突 角 毛 藻<br />

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m 擬 彎 角 毛 藻<br />

Chaetoceros sociale 聚 生 角 毛 藻<br />

Coscinodiscus jonesianus 瓊 氏 圓 篩 藻<br />

Coscinodiscus perforatus 孔 圓 篩 藻<br />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梅 尼 小 環 藻<br />

Ditylum brightwelli 布 氏 雙 尾 藻<br />

Guinardia flaccida 幾 內 亞 藻<br />

Nitzschia longissima 長 菱 形 藻<br />

Nitzschia pungens 尖 刺 多 列 菱 形 藻<br />

Rhizosolenia fragilissima 脆 根 管 藻<br />

Rhizosolenia hebetata 半 棘 鈍 根 管 藻<br />

Rhizosolenia indica 根 管 藻<br />

Rhizosolenia setigera 剛 毛 根 管 藻<br />

Skeletonema costatum 中 肋 骨 條 藻<br />

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菱 形 海 線 藻<br />

Thalassiosira minima 小 海 鏈 藻<br />

Thalassiosira rotula 圓 海 鏈<br />

報 告 本 文<br />

17


報 告 本 文<br />

表 七 、 中 華 台 北 在 台 主 辦 APEC 會 議 / 活 動 統 計 表<br />

次<br />

數<br />

會 議 / 活 動<br />

起 迄 日 期<br />

年 / 月 / 日 - 月 / 日<br />

所 屬 倡 議 /<br />

工 作 小 組 / 論 壇<br />

地 點<br />

( 城 市 )<br />

會 議 / 活 動 名 稱<br />

主 辦 單 位<br />

協 辦 單 位<br />

1 1995/2/8-2/10 Red Tide/Toxic Algae Project<br />

Kenting 2 nd Task Team Meeting of Red Tide/Toxic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主 )<br />

MRC<br />

Algae Project<br />

台 大 漁 科 所 ( 協 )<br />

2<br />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 Harmful Taipei 1 st Task Team Meeting of Task Team on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主 )<br />

1997/11/30-12/1 Algal Blooms (MRT/HAB)<br />

Analytical Methods and Standards 台 大 漁 科 所 ( 協 )<br />

MRC<br />

(MRT/HAB Project)<br />

3<br />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 Harmful Hsinchu 2 nd Task Team Meeting of Task Team on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主 )<br />

1998/5/11-5/12 Algal Blooms (MRT/HAB)<br />

Analytical Methods and Standards for 台 大 漁 科 所 ( 協 )<br />

MRC<br />

Marine Algal Toxins (MRT/HAB Project)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 協 )<br />

4<br />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 Harmful Hsinchu 2 nd Task Team Meeting of Task Team on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主 )<br />

1998/5/13-5/14 Algal Blooms (MRT/HAB)<br />

Algal Biotoxin Regulations (MRT/HAB 台 大 漁 科 所 ( 協 )<br />

MRC<br />

Project)<br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 協 )<br />

5<br />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 Harmful Hsinchu 3 rd Meeting of Program Steering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主 )<br />

1998/5/15-5/16 Algal Blooms (MRT/HAB)<br />

Committee (MRT/HAB Project) 台 大 漁 科 所 ( 協 )<br />

MRC<br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 協 )<br />

6 1999/5/10-5/14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 Harmful Subic 1 st IOC-APE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菲 律 賓 大 學 ( 主 )<br />

Algal Blooms (MRT/HAB)<br />

Bay, on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協 )<br />

MRC<br />

Philippine Mitigation<br />

( 因 IOC 的 杯 葛 不 得<br />

在 我 國 舉 辦 )<br />

7 20<strong>02</strong>/12/9-12/12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 Taipei International Symopsium on Harmful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主 )<br />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br />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 台 大 漁 科 所 ( 協 )<br />

APEC Region (SIHAB)<br />

area of/nearby South China Sea<br />

MRC<br />

出 席 會 員<br />

體 / 觀 察<br />

員 數<br />

備 註<br />

例 : 與 某 會<br />

員 體 合 辦<br />

11/10 加 拿 大<br />

6/2 加 拿 大<br />

7/7 加 拿 大<br />

14/1 加 拿 大<br />

9/3 加 拿 大<br />

75/13 美 國<br />

8/25 香 港<br />

南 中 國 海 赤<br />

潮 管 理 協 會<br />

報 告 本 文<br />

18


表 八 、 中 華 台 北 在 台 配 合 APEC 紅 潮 毒 藻 議 題 國 內 自 辦 活 動 / 活 動 統 計 表<br />

次<br />

數<br />

1<br />

.<br />

2<br />

.<br />

3<br />

.<br />

4<br />

.<br />

5<br />

.<br />

會 議 時 間 計 畫 名 稱 /<br />

補 助 單 位<br />

1999/4/5<br />

-4/6<br />

紅 潮 及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專 案 計 畫<br />

行 政 院 環 保 署<br />

1999/4/7 紅 潮 及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專 案 計 畫<br />

行 政 院 環 保 署<br />

2000/10/16<br />

-10/19<br />

紅 潮 及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專 案 計 畫<br />

行 政 院 環 保 署<br />

20<strong>02</strong>/12/11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 Algae<br />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br />

APEC Region (SIHAB) / MRC<br />

20<strong>02</strong>/12/12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br />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br />

Mitigation in the APEC Region<br />

(SIHAB) / MRC<br />

會 議 名 稱 主 辦 、 協 辦 單 位 國 外 講 師 /<br />

學 員 人 數<br />

有 害 微 藻 鑑 識 訓 練<br />

課 程<br />

紅 潮 毒 藻 危 害 與 管<br />

理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br />

藻 毒 分 析 技 術 研 習<br />

會<br />

毒 藻 監 視 與 環 境 監<br />

測 研 習 會<br />

藻 毒 檢 知 與 水 產 品<br />

監 測 研 習 會<br />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國 立 臺 灣 科 學 博 物 館 ( 主 ) 2/11<br />

台 大 漁 科 所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 協 )<br />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國 立 臺 灣 科 學 博 物 館 ( 主 ) 4/40<br />

台 大 漁 科 所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 協 )<br />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國 立 臺 灣 科 學 博 物 館 ( 主 ) 2/22<br />

台 大 漁 科 所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 協 )<br />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國 立 臺 灣 科 學 博 物 館 ( 主 ) 20<br />

台 大 漁 科 所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 協 )<br />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 國 立 臺 灣 科 學 博 物 館 ( 主 ) 20<br />

台 大 漁 科 所 、 中 華 藻 類 學 會 ( 協 )<br />

報 告 本 文<br />

19


報 告 本 文<br />

表 九 、 目 前 執 行 水 產 品 藻 毒 管 理 權 責 單 位<br />

項 目 現 況 執 行 單 位 連 絡 人 資 料 備 註<br />

水 產 品 中 藻 毒 可 容 許 標 根 據 食 品 衛 生 管 理 法 : 不 得 銷 售 有 衛 生 署 食 品 衛 生 處 處 長<br />

準 制 定<br />

礙 健 康 食 品<br />

尚 無 分 項 之 標 準 命 令<br />

養 殖 水 產 品 上 市 前 衛 生<br />

品 質 監 視 與 輔 導<br />

尚 執 行 中<br />

但 僅 止 於 屏 東 縣 之 西 施 貝<br />

農 委 會 漁 業 署 養 殖 漁 業 科<br />

進 口 水 產 品 檢 疫 尚 無 相 關 法 令 與 管 理 農 委 會 動 植 物 防 疫 檢 驗 局<br />

進 口 水 產 食 品 安 全 檢 測 尚 無 相 關 法 令 與 管 理 經 濟 部 標 準 檢 驗 局<br />

第 二 組 農 畜 水 產 科<br />

上 市 水 產 品 非 例 行 性 採<br />

樣 中 毒 樣 品 之 分 析<br />

藻 毒 相 關 研 究 與 藻 毒 標<br />

準 品 製 備<br />

藻 毒 分 析 與 檢 測<br />

引 起 中 毒 樣 品 之 分 析<br />

風 險 性 調 查 評 估<br />

PSP: GTX-1,-4 & GTX-2,-3<br />

DSP: okadaic acid, DTX-1 & their<br />

diolesters<br />

NSP: PbTx-1,-2,-3, -7<br />

Ciguatera: underdeveloping<br />

PSP, DSP mouse assay, Mist Alert<br />

Stick Test & HPLC & ASP HPLC<br />

衛 生 署 藥 物 食 品 檢 驗 局<br />

食 品 微 生 物 組<br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br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br />

科 長<br />

(<strong>02</strong>) 33436145<br />

科 長<br />

(<strong>02</strong>) 23431766<br />

傅 幼 敏 組 長<br />

(<strong>02</strong>)26531265<br />

周 宏 農 教 授<br />

(<strong>02</strong>) 33662879<br />

周 宏 農 教 授<br />

(<strong>02</strong>) 33662879<br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 周 宏 農 與 農<br />

委 會 台 灣 水 產 試 驗 所 東 港 分 所 蘇 惠 美 執 行<br />

應 實 施 檢 驗 項 目 : 生 鮮 或 冷 藏 ( 無 ), 其 他<br />

依 食 品 衛 生 管 理 法 。<br />

報 告 本 文<br />

PSP, DSP mouse assay & ASP<br />

HPLC<br />

PSP mouse assay & HPLC<br />

PSP HPLC<br />

衛 生 署 藥 物 食 品 檢 驗 局<br />

食 品 微 生 物 組<br />

國 立 台 灣 海 洋 大 學 食 品 科 學 系<br />

行 政 院 農 委 會 台 灣 水 產 試 驗 所 東 港 分 所<br />

傅 幼 敏 組 長<br />

(<strong>02</strong>) 26531265<br />

黃 登 福 教 授<br />

(<strong>02</strong>)46221<strong>92</strong><br />

蘇 惠 美 博 士<br />

(08) 8324121-283<br />

20


報 告 本 文<br />

伍 、 結 論<br />

根 據 審 查 委 員 的 建 議 , 在 本 計 畫 中 增 添 多 項 工 作 內 容 , 包 括 各 項 彙 整 過 去 在 APEC<br />

相 關 計 畫 下 之 工 作 內 容 , 以 及 國 際 現 行 藻 毒 檢 測 法 規 與 對 國 家 之 建 議 。 惟 在 未 來 國 家 應<br />

執 行 工 作 項 目 之 整 體 規 劃 , 事 涉 多 方 單 位 現 行 制 度 , 以 及 在 年 度 執 行 時 效 上 , 無 法 一 一<br />

納 入 , 只 能 在 建 議 事 項 中 含 括 。<br />

在 1995 年 規 劃 通 過 的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區 域 內 紅 潮 及 有 害 藻 華 的 管 理 計 畫 包 含 許 多 的<br />

教 育 訓 練 與 任 務 小 組 及 各 不 同 委 員 會 , 另 外 還 有 許 許 多 多 的 雙 邊 互 訪 , 技 術 交 流 與 移 轉<br />

等 , 但 是 受 限 於 APEC 本 身 架 構 上 經 費 有 限 , 很 多 項 任 務 只 能 依 賴 於 會 員 國 自 身 的 配 合<br />

與 預 算 。 在 過 去 近 十 年 來 參 與 APEC 工 作 計 畫 執 行 歷 程 上 , 雖 然 每 年 都 需 在 MRC 會 議 上 ,<br />

逐 年 接 受 檢 討 與 次 年 工 作 與 預 算 更 新 , 將 MRT/HAB 計 畫 縮 減 到 兩 個 任 務 小 組 與 一 個 程<br />

序 委 員 會 , 一 個 訓 練 營 與 一 個 世 界 性 管 理 與 減 災 研 討 會 , 但 每 年 之 討 論 , 從 不 知 如 何 談<br />

起 到 漸 漸 的 溝 通 而 有 共 識 , 議 題 逐 漸 明 朗 化 , 而 最 後 也 能 針 對 重 點 完 成 建 議 。<br />

雖 然 在 會 上 , 每 年 持 續 的 呼 籲 所 有 會 員 體 的 全 員 出 席 , 以 達 成 百 分 之 一 百 的 共 識 決 議 。<br />

但 五 年 下 來 , 仍 有 許 多 會 員 體 永 遠 的 缺 席 , 也 許 因 政 府 經 費 的 缺 乏 , 無 法 參 加 會 議 , 或<br />

因 各 國 國 內 問 題 情 節 的 輕 重 不 同 , 而 有 不 同 的 熱 中 程 度 。 但 是 仍 有 許 多 會 員 體 隨 著 APEC<br />

MRT/HAB 議 題 的 發 展 , 分 別 在 其 國 內 也 推 動 起 自 己 的 執 行 規 劃 (action plan)。 由 於 僅 約<br />

半 數 會 員 體 的 積 極 參 與 , 所 以 在 計 畫 工 作 推 動 上 或 議 題 討 論 屬 遲 滯 , 又 由 於 其 間 有 些 政<br />

治 上 之 較 勁 與 制 衡 , 並 未 能 完 全 在 學 術 與 專 業 上 做 有 效 率 的 推 動 。<br />

在 計 畫 目 標 的 配 合 上 , 國 內 同 時 分 別 舉 辦 有 毒 藻 鑒 識 與 藻 毒 分 析 技 術 研 習 會 , 分 別<br />

聘 請 日 籍 教 授 在 專 業 上 與 國 內 學 者 切 磋 或 協 助 教 學 以 達 國 際 技 術 水 準 與 認 知 , 在 經 費 耗<br />

費 與 成 果 上 仍 屬 非 常 具 備 成 本 效 率 的 研 習 會 。 研 習 會 教 師 本 就 在 聯 合 國 組 織 類 似 活 動 下<br />

擔 任 講 師 , 所 帶 來 講 義 材 料 都 是 非 常 豐 富 而 不 須 花 費 , 所 引 發 相 關 學 術 界 對 此 的 認 知 ,<br />

在 配 合 APEC MRT/HAB 期 待 於 各 會 員 體 內 之 目 的 已 達 。 另 外 在 這 期 間 藉 由 計 畫 顧 問 的<br />

推 介 與 委 員 間 之 認 知 , 多 次 前 往 大 陸 與 香 港 擔 任 研 習 會 講 師 , 並 在 衛 生 署 資 助 稿 費 的 預<br />

算 下 完 成 藻 毒 檢 測 手 冊 , 應 用 於 國 內 外 華 人 社 會 ( 亦 包 括 新 加 坡 , 馬 來 西 亞 ) 中 之 參 考 ,<br />

也 符 合 原 APEC MRT/HAB 預 期 之 目 標 。 當 然 除 主 持 人 本 人 之 經 驗 外 , 其 他 雙 邊 技 術 人<br />

員 在 此 期 間 的 互 訪 , 亦 不 勝 枚 舉 。 而 在 這 部 份 相 較 起 來 , 國 內 因 問 題 的 輕 微 , 所 投 入 的<br />

經 費 耇 努 力 較 諸 其 他 會 員 體 , 仍 屬 較 少 的 。 然 而 隨 即 而 來 即 將 加 入 WTO, 以 及 對 岸 大 陸<br />

紅 潮 問 題 的 日 趨 嚴 重 , 加 以 對 岸 在 檢 驗 技 術 與 執 法 嚴 謹 度 上 仍 有 改 善 空 間 下 , 國 內 來 自<br />

大 陸 水 產 品 之 衛 生 安 全 顧 慮 , 應 是 日 趨 嚴 重 。 一 個 個 人 的 淺 見 , 即 是 在 市 場 把 關 上 , 政<br />

府 仍 應 立 法 加 強 管 理 , 同 事 對 本 國 水 產 品 亦 予 以 高 標 之 要 求 , 方 能 在 貿 易 上 要 求 進 口 國<br />

做 同 等 的 水 準 , 以 保 障 消 費 者 的 安 全 ; 另 外 就 是 藉 著 同 文 同 語 之 便 與 技 術 高 於 對 岸 之 優<br />

21


報 告 本 文<br />

勢 , 藉 學 術 研 習 之 交 流 , 加 強 技 術 上 之 指 導 與 協 助 , 期 能 提 升 對 岸 對 水 產 品 藻 毒 安 全 之<br />

要 求 , 除 能 保 障 本 國 消 費 者 之 安 全 外 , 亦 能 維 護 對 岸 同 胞 之 衛 生 安 全 , 免 於 受 藻 毒 之 威<br />

脅 。<br />

未 來 後 續 之 『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的 毒 素 分 析 方 法 、 標 準 品 與 參 考 品 發 展 與 確 效 計 畫 』<br />

及 『 水 產 品 海 洋 藻 毒 管 理 計 畫 』 兩 計 畫 工 作 的 推 動 , 國 內 學 者 與 農 政 、 衛 生 官 員 均 積 極<br />

支 持 與 參 與 , 特 別 是 在 毒 素 標 準 品 的 與 分 析 方 法 認 證 , 藉 著 實 驗 室 間 的 合 作 與 交 互 校 正 ,<br />

我 國 在 水 產 品 毒 素 分 析 水 準 已 達 世 界 水 平 , 藻 毒 標 準 品 的 生 產 在 未 來 很 可 能 亦 存 在 一 些<br />

商 機 , 這 可 從 加 拿 大 的 積 極 投 入 於 全 球 領 先 地 位 , 與 帶 頭 推 動 藻 毒 法 規 與 分 析 法 的 一 致<br />

性 , 可 看 出 其 企 圖 心 與 未 來 潛 力 。 筆 者 個 人 亦 以 為 本 國 應 完 全 融 入 計 畫 中 與 各 國 菁 英 研<br />

究 室 , 共 同 開 發 來 完 成 這 樣 一 個 使 命 。<br />

在 APEC 海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小 組 中 這 樣 議 題 的 討 論 , 雖 然 在 主 要 議 題 上 仍 以 經 濟 掛<br />

帥 來 予 以 思 考 , 偏 重 在 水 產 品 的 檢 驗 與 衛 生 安 全 的 考 量 , 然 其 背 後 仍 存 在 著 因 陸 源 的 污<br />

染 , 沿 近 岸 海 域 的 過 度 開 發 , 才 導 致 近 岸 海 洋 生 態 的 惡 化 , 由 於 水 質 優 養 化 及 特 殊 污 染<br />

物 的 篩 選 , 有 毒 與 有 害 藻 華 發 生 頻 率 屢 增 , 有 似 於 大 自 然 對 人 類 破 壞 環 境 的 一 種 反 撲 。<br />

毒 藻 不 但 影 響 人 類 水 產 品 安 全 上 的 顧 慮 外 , 也 已 有 越 來 越 多 證 據 顯 示 , 海 洋 中 人 類 極 力<br />

保 育 中 的 諸 多 瀕 臨 絕 種 哺 乳 類 , 也 正 遭 受 越 來 越 多 毒 藻 的 食 物 鏈 轉 移 與 累 積 所 帶 來 生 命<br />

的 威 脅 。 雖 然 諸 多 水 華 現 象 仍 有 利 於 水 產 養 殖 或 魚 類 資 源 的 豐 富 , 但 若 環 境 的 篩 選 以 致<br />

於 毒 藻 或 有 害 藻 類 的 生 成 水 華 , 則 損 失 將 難 以 算 計 , 過 去 的 案 例 , 已 證 明 巨 大 財 經 、 生<br />

命 上 的 損 失 , 未 來 更 可 能 造 成 海 洋 生 態 的 大 變 , 而 無 法 容 納 其 他 生 命 的 延 續 。<br />

針 對 加 入 WTO 後 , 以 及 未 來 實 現 APEC 領 袖 會 議 宣 言 中 於 2<strong>02</strong>0 年 達 到 貿 易 無 國 界 之<br />

自 由 經 濟 局 面 , 對 於 防 範 藻 毒 藉 由 進 口 水 產 品 而 損 及 國 人 健 康 安 全 或 是 藻 毒 問 題 成 為 水<br />

產 品 自 由 貿 易 的 一 項 杯 葛 理 由 或 障 礙 , 國 人 應 投 入 了 解 整 個 世 界 局 勢 , 參 與 國 際 間 之 合<br />

作 計 畫 。 在 未 能 直 接 參 與 聯 合 國 各 組 織 在 此 方 面 工 作 之 發 展 , 仍 應 以 觀 察 員 身 份 加 入 了<br />

解 或 藉 由 APEC 組 織 的 論 壇 , 直 接 參 與 並 期 能 主 導 部 份 工 作 , 隨 而 能 在 聯 合 國 組 織 內 得<br />

到 他 國 的 認 知 我 們 國 家 在 世 界 問 題 的 關 心 與 奉 獻 。 隨 著 臺 灣 周 遭 水 域 鄰 近 大 陸 棚 沿 岸 ,<br />

我 代 表 之 在 南 中 國 海 赤 潮 管 理 學 會 的 重 要 指 導 地 位 , 希 望 能 在 來 年 籌 辦 兩 岸 三 地 之 南 中<br />

國 海 赤 潮 管 理 學 會 會 議 , 藉 此 為 南 中 國 海 海 域 的 海 洋 環 境 保 護 提 出 管 理 原 則 , 同 時 爭 取<br />

APEC 中 央 基 金 補 助 於 會 議 召 開 , 邀 請 太 平 洋 彼 岸 美 、 加 專 家 參 與 會 議 , 以 及 爭 取 越 南 、<br />

泰 國 、 菲 律 賓 、 新 加 坡 、 印 尼 、 韓 、 日 等 鄰 近 水 域 赤 潮 專 家 與 會 。<br />

相 關 審 查 委 員 所 欲 瞭 解 過 去 在 執 行 APEC 紅 潮 毒 藻 相 關 議 題 上 之 工 作 內 容 , 如 【 表<br />

七 】 所 示 為 我 國 ( 中 華 台 北 ) 在 台 主 辦 APEC MRC 計 畫 向 下 的 會 議 與 活 動 統 計 表 , 而 【 表<br />

八 】 所 示 為 我 國 配 合 APEC 紅 潮 毒 藻 議 題 國 內 自 辦 活 動 統 計 表 。 而 在 相 關 執 行 水 產 品 藻<br />

毒 管 理 權 責 單 位 , 如 【 表 九 】 所 示 。 目 前 在 水 產 品 藻 毒 檢 測 與 管 理 機 制 上 , 養 殖 貝 類 水<br />

22


報 告 本 文<br />

產 品 的 衛 生 安 全 檢 測 , 及 在 目 標 下 輔 導 養 殖 戶 在 養 殖 池 水 之 毒 藻 監 測 歸 農 委 會 漁 業 署 監<br />

督 管 理 , 目 前 採 委 託 臺 灣 大 學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 及 臺 灣 水 產 試 驗 所 生 技 組 分 別 就 水 產 品 生<br />

物 毒 與 池 水 藻 相 執 行 監 測 工 作 , 由 於 基 十 多 年 來 在 藻 毒 毒 藻 基 礎 資 料 的 收 集 , 目 前 僅 針<br />

對 號 發 性 區 域 之 東 港 與 號 發 性 種 類 之 西 施 貝 執 行 最 具 經 濟 效 益 (cost-effective) 之 監 測 管<br />

理 , 在 發 現 有 毒 害 危 機 或 超 出 國 際 認 定 之 可 容 許 含 量 標 準 時 , 均 以 密 件 傳 真 主 管 單 位 之<br />

漁 業 署 , 再 由 漁 業 署 知 會 衛 生 署 夥 同 地 方 政 府 相 關 部 門 與 漁 會 , 拜 訪 產 銷 班 及 養 殖 戶 ,<br />

就 水 產 品 採 取 禁 止 採 收 販 售 之 行 政 命 令 , 並 對 污 染 貝 類 執 行 密 集 之 監 測 , 即 至 貝 類 毒 性<br />

代 謝 至 標 準 以 下 或 池 中 藻 相 毒 藻 減 低 至 幾 無 時 , 方 解 除 禁 令 。 至 於 開 放 水 域 之 野 生 貝 類<br />

採 收 , 則 視 情 況 由 衛 生 署 食 品 藥 品 檢 驗 局 就 上 市 水 產 品 執 行 採 檢 , 依 據 過 去 經 驗 , 除 少<br />

數 地 區 因 被 種 及 養 殖 方 法 的 特 異 性 , 有 可 能 因 此 含 毒 外 , 開 放 水 域 之 毒 藻 密 度 低 , 尚 不<br />

至 於 導 致 貝 類 含 毒 , 故 無 危 險 之 餘 。 進 口 商 品 則 由 經 濟 部 商 品 檢 驗 局 就 產 地 評 估 檢 測 之<br />

必 要 性 再 委 託 藥 檢 局 執 行 監 測 。<br />

在 開 放 海 域 之 毒 藻 監 測 , 因 事 涉 沿 近 海 水 域 之 例 行 性 監 測 , 歸 環 保 署 水 保 處 委 由 環<br />

檢 局 監 測 , 在 執 行 面 上 , 多 就 河 川 源 自 於 工 業 污 染 的 調 查 工 作 , 在 毒 藻 或 藻 相 分 析 工 作<br />

幾 無 , 一 則 環 檢 局 相 關 人 力 不 足 , 二 則 學 術 單 位 對 此 役 提 之 重 視 度 仍 不 足 , 或 因 本 地 過<br />

去 並 無 水 華 紅 潮 甚 至 於 其 危 害 之 相 關 歷 史 紀 錄 , 故 失 去 其 重 要 性 。<br />

陸 、 建 議 事 項<br />

我 國 目 前 雖 無 紅 潮 之 顧 忌 , 但 從 毒 藻 的 存 在 及 曾 經 引 起 養 殖 貝 類 之 含 毒 , 造<br />

成 消 費 者 之 中 毒 情 事 , 與 造 成 養 殖 魚 蝦 的 暴 斃 , 不 可 不 防 範 於 未 然 , 就 如 在 國 際<br />

會 議 上 與 相 關 人 士 談 起 , 均 稱 還 未 發 生 或 還 未 發 現 而 已 , 且 從 許 多 國 家 地 區 發 生<br />

的 歷 史 看 來 , 臺 灣 目 前 的 未 發 生 , 並 不 能 保 證 絕 對 的 沒 有 , 故 仍 應 未 雨 綢 繆 。 特<br />

別 是 在 航 運 發 達 的 現 在 , 毒 藻 藉 由 壓 艙 水 或 活 魚 運 輸 的 引 入 , 在 水 域 中 造 成 生 態<br />

相 的 改 變 , 引 起 天 然 與 養 殖 物 種 的 死 亡 ; 以 及 在 加 入 WTO 後 , 水 產 食 品 的 大 量 引<br />

入 , 難 保 世 界 各 處 包 括 水 華 高 發 區 的 毒 貝 的 進 口 , 可 能 影 響 到 消 費 者 的 食 用 安 全 ,<br />

在 毒 藻 鑑 識 與 藻 毒 檢 測 技 術 與 研 究 上 都 需 提 升 認 知 , 而 在 例 行 性 之 抽 樣 監 測 應 儘<br />

早 實 施 , 以 免 出 口 產 品 受 制 於 進 口 國 的 刁 難 與 要 求 , 而 進 口 產 品 因 自 己 技 術 與 制<br />

度 的 不 完 全 , 無 法 同 樣 要 求 於 出 口 國 。 這 在 現 行 的 一 些 雙 邊 貿 易 上 , 特 別 是 水 產<br />

食 品 處 處 可 見 , 所 以 在 水 產 品 藻 類 生 物 毒 的 檢 驗 技 術 與 毒 藻 鑑 識 , 隨 時 要 與 全 球<br />

同 步 提 升 。 而 在 監 測 方 面 , 則 因 國 情 的 特 殊 , 我 們 更 可 以 有 效 率 的 執 行 管 理 , 惟<br />

視 政 府 各 單 位 有 無 執 行 能 力 於 加 速 法 規 與 管 理 的 與 世 界 接 軌 。 世 界 上 許 多 已 開 發<br />

國 家 都 已 有 很 好 制 度 與 執 行 面 , 聯 合 國 各 組 織 也 都 有 所 規 範 上 的 建 議 , 然 因 我 政<br />

23


報 告 本 文<br />

表 十 、 實 驗 室 現 有 有 毒 、 有 害 藻 類 的 藻 株<br />

Species No. Culture code Source Toxic to mouse Toxin composition<br />

一 、 渦 鞭 毛 藻<br />

Alexandrium 1 Amtk1 東 港 Yes PSPs (GTX1-4)<br />

2 Amtk2 東 港 Yes PSPs (GTX1-4)<br />

3 Amtk3 東 港 No<br />

4 Amtk4 東 港 Yes PSPs (GTX1-4)<br />

5 Amtk5 東 港 No<br />

6 Amtk6 東 港 No<br />

7 Amtk7 東 港 Yes PSPs (GTX1-4)<br />

8 Amtk-9 東 港 Yes PSPs (GTX1-4)<br />

9 Amks1 高 雄 Yes PSPs (GTX1-4)<br />

10 Amks2 高 雄 Yes PSPs (GTX1-4)<br />

11 Amks3 高 雄 Yes PSPs (GTX1-4)<br />

12 Amks4 高 雄 Yes PSPs (GTX1-4)<br />

13 Amks5 高 雄 Yes PSPs (GTX1-4)<br />

A tamarense<br />

14 Athk1 香 港 Yes PSPs<br />

15 Athk2 香 港 Yes PSPs<br />

16 ATAN-1 南 極 Yes PSPs (C1-2)<br />

Amphidinium 17 AC01 東 港 No<br />

18 AC<strong>02</strong> 東 港 No<br />

19 AC03 東 港 Yes<br />

20 AC04 東 港 Yes<br />

21 AC05 東 港 No<br />

22 AC06 東 港 Yes Amphidinols<br />

23 AC07 東 港 No<br />

24 AC08 東 港 No<br />

25 AC09 東 港 Yes Amphidinols<br />

A. klebsii 26 AC10 丹 麥 -<br />

A. spp. 27 AC11 東 港 -<br />

28 AS01 野 柳 -<br />

29 AS03 野 柳 -<br />

30 AS04 野 柳 -<br />

31 AS05 野 柳 -<br />

32 AS06 野 柳 -<br />

33 AS08 東 北 角 -<br />

34 AS09 東 北 角<br />

Coolia monotis<br />

35 CM01 野 柳 -<br />

36 CM<strong>02</strong> 野 柳 -<br />

37 CM03 野 柳 -<br />

38 CM04 野 柳 -<br />

39 CM05 野 柳 -<br />

40 CM06 野 柳 -<br />

41 CM08 野 柳 -<br />

42 CM09 野 柳 -<br />

43 CM10 野 柳 -<br />

44 CM11 東 北 角 -<br />

Gambierdiscus<br />

45 GT05 南 灣 -<br />

Gymnodinium catenatum 46 GCHK01 香 港 No<br />

G. sp. 47 YL01 雲 林 -<br />

24


報 告 本 文<br />

Species No. code Source Toxic to mouse Toxins<br />

一 、 渦 鞭 毛 藻 ( 續 )<br />

Gyrodinium instriatum 48 GI03 東 港 No<br />

49 GI08 東 港 -<br />

G. spp. 50 GY01 南 灣 -<br />

51 GY04 南 灣 -<br />

52 GY05 南 灣 -<br />

Ostreopsis lenticularis 53 OL01 野 柳 Yes<br />

O. spp. 54 OL<strong>02</strong> 東 北 角 -<br />

55 OL03 東 北 角 -<br />

56 OL04 東 北 角 -<br />

57 OS<strong>02</strong> 東 北 角 -<br />

Prorocentrum lima 58 PL01 野 柳 Yes Prorocentrolides, OA, DTXs<br />

59 PL<strong>02</strong> 野 柳 -<br />

60 PL03 野 柳 - Prorocentrolides<br />

61 PL04 野 柳 -<br />

62 PL05 野 柳 - Prorocentrolides<br />

P. maxicanum 63 PM03 台 南 -<br />

P. spp. 64 PL07 東 北 角 -<br />

65 PL08 蘭 嶼 - Prorocentrolides, OA<br />

66 PM01 台 南 No Prorocentrolides<br />

67 PM<strong>02</strong> 台 南 No<br />

68 PM04 東 港 No Prorocentrolides<br />

69 PM05 東 港 Yes<br />

70 PM06 東 港 -<br />

71 PM07 東 港 Yes<br />

72 PM08 東 港 Yes Prorocentrolides<br />

73 PM09 東 港 Yes<br />

74 PM10 東 港 Yes<br />

75 PM11 東 港 Yes<br />

76 PS01 東 北 角 - Prorocentrolides<br />

77 PS<strong>02</strong> 東 北 角 -<br />

78 PS03 東 北 角 - Prorocentrolides<br />

79 PS04 東 北 角 - Prorocentrolides<br />

80 PS06 蘭 嶼 -<br />

81 PS07 蘭 嶼 -<br />

82 PS08 東 港 -<br />

二 、 藍 綠 藻<br />

Coelosphaerium sp. 83 C.TN1 台 南 No<br />

Microcystis aeruginosa 84 M.TY1 桃 園 Yes microcystins<br />

85 M.TY2 桃 園 Yes microcystins<br />

86 M.YL1 雲 林 Yes microcystins<br />

87 M.CY1 嘉 義 Yes microcystins<br />

88 M.TN1 台 南 No<br />

89 M.TN2 台 南 Yes microcystins<br />

90 M.TN3 台 南 Yes microcystins<br />

91 M.TN4 台 南 Yes microcystins<br />

<strong>92</strong> M.TN5 台 南 Yes microcystins<br />

93 M.KS1 高 雄 No<br />

94 M.KS15 高 雄 Yes microcystins<br />

95 M.KS29 高 雄 Yes microcystins<br />

Oscillatoria sp. 96 O.TS1 台 南 No<br />

25


報 告 本 文<br />

府 未 能 積 極 參 與 聯 合 國 , 而 在 此 步 調 上 也 就 緩 慢 許 多 。<br />

建 議 環 境 保 護 單 位 在 於 貫 徹 斷 絕 陸 源 污 染 的 進 入 水 系 統 而 排 放 入 海 ,<br />

工 業 污 染 會 造 成 種 的 篩 選 , 而 都 市 、 畜 牧 與 沿 岸 養 殖 的 廢 水 , 容 易 造 成 鄰<br />

近 海 域 的 優 養 化 從 而 造 成 水 華 的 發 生 。 另 外 水 質 保 護 單 位 應 依 海 洋 保 護 法 ,<br />

密 集 監 測 與 監 控 鄰 近 海 水 的 污 染 程 度 , 並 依 污 染 程 度 劃 分 不 同 性 質 之 使 用<br />

範 圍 , 並 與 漁 業 單 位 之 近 海 養 殖 部 門 合 作 , 依 污 染 情 況 擬 出 可 以 水 產 養 殖<br />

之 區 域 , 並 嚴 加 控 管 。 在 解 決 可 能 因 藻 毒 而 引 起 水 產 品 中 毒 事 件 , 養 殖 用<br />

水 輔 導 部 門 與 環 境 檢 驗 單 位 應 對 鄰 近 水 域 之 毒 藻 有 所 認 知 , 並 在 例 行 性 之<br />

監 測 工 作 上 , 注 意 毒 藻 之 存 在 水 域 以 極 可 能 造 成 水 華 之 區 域 , 鑑 定 出 可 能<br />

發 生 有 害 水 華 之 環 境 特 色 。 在 水 產 食 品 可 能 含 毒 之 檢 驗 , 應 由 衛 生 署 儘 速<br />

根 據 國 外 普 遍 採 用 的 標 準 , 建 立 本 國 之 毒 素 含 量 標 準 以 及 檢 測 法 , 以 作 為<br />

養 殖 水 產 品 與 進 口 水 產 品 檢 測 之 依 據 , 並 由 食 品 及 藥 品 管 理 局 建 立 參 考 實<br />

驗 室 , 進 行 水 產 食 品 藻 毒 之 例 行 性 監 測 工 作 , 方 能 確 保 水 產 食 品 免 於 受 藻<br />

毒 之 威 脅 。 為 有 效 而 經 濟 的 執 行 藻 毒 監 測 , 在 國 內 應 持 續 執 行 養 殖 區 之 毒<br />

藻 監 測 , 並 積 極 訓 練 養 殖 戶 或 志 願 者 ( 國 中 、 小 教 師 於 鄉 土 科 學 教 育 ) 於<br />

毒 藻 鑑 識 、 則 較 能 掌 握 環 境 之 水 質 變 化 與 毒 藻 分 布 。<br />

柒 、 參 考 文 獻<br />

李 逸 環 ,1996。 蘭 陽 溪 口 南 北 海 域 海 洋 之 研 究 。 國 立 台 灣 海 洋 大 學 海 洋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br />

呂 成 國 ,2000。 池 塘 管 理 學 : 魚 池 生 態 管 理 實 務 技 術 。 復 文 出 版 社 。<br />

邱 伊 君 ,20<strong>02</strong>。 台 灣 西 北 竹 圍 沿 岸 海 域 浮 游 動 物 群 聚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海 洋 研 究 所 碩 士 論<br />

文 。<br />

洪 楚 璋 、 李 遠 輝 、 吳 大 成 、 江 永 棉 、 譚 天 錫 、 張 湘 電 、 祝 炳 琦 ,1974。 高 雄 港 灣 生 態 調<br />

查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海 洋 研 究 所 。<br />

洪 楚 璋 、 江 永 棉 、 譚 天 錫 ,1981。 蘇 澳 火 力 發 電 廠 附 近 海 域 之 生 態 調 查 報 告 。 國 立 台 灣<br />

大 學 海 洋 研 究 所 。<br />

柯 銘 澤 ,2001。 台 灣 周 圍 的 流 場 。 國 立 台 灣 海 洋 大 學 海 洋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br />

高 樹 基 ,1995。 高 剝 蝕 率 島 嶼 之 碳 的 生 物 地 球 化 : 以 蘭 陽 溪 流 域 為 例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海<br />

洋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br />

26


報 告 本 文<br />

陳 其 煥 、 陳 興 群 、 張 明 ,1993。 廈 門 港 赤 潮 發 生 葉 綠 素 的 分 布 變 化 特 徵 。 廈 門 港 赤 潮 調<br />

查 研 究 論 文 集 , 福 建 , 中 國 。<br />

童 翔 新 ,2001。 水 庫 集 水 區 污 染 源 之 調 查 。 經 濟 部 水 資 源 局 。<br />

黃 穰 ,19<strong>92</strong>。 改 善 二 仁 溪 附 近 海 域 生 態 環 境 之 研 究 : 植 物 性 浮 游 生 物 (1)。 國 立 台 灣 大 學<br />

海 洋 研 究 所 。<br />

鄭 新 鴻 、 謝 介 士 、 蘇 茂 幓 ,1990。 大 鵬 灣 之 生 態 調 查 -2 浮 游 生 物 之 分 布 。<br />

鄭 柏 欣 ,20<strong>02</strong>。 大 鵬 灣 潟 湖 之 潮 汐 交 換 作 用 。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海 洋 地 質 與 化 學 研 究 所 碩 士<br />

論 文 。<br />

蔡 妙 姍 ,1991。 台 灣 河 川 污 染 問 題 的 研 究 。 經 社 法 規 研 究 報 告 5010。<br />

薛 成 儒 ,1995。 海 水 硝 酸 鹽 氮 同 位 素 分 析 方 法 之 改 進 及 蘭 陽 溪 河 口 顆 粒 有 機 氮 之 初 探 。<br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海 洋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br />

盧 誌 銘 、 吳 啟 南 、 鄭 文 哲 、 溫 振 權 ,1983。 遙 測 技 術 應 用 於 台 灣 近 海 環 境 調 查 - 大 肚 溪<br />

口 流 況 研 究 。 工 業 技 術 研 究 院 能 源 與 礦 業 研 究 所 。<br />

黃 奇 瑜 、 范 光 龍 、 葉 顯 木 亞 ,1990。 台 灣 南 部 核 能 電 廠 附 近 海 域 之 生 態 研 究 第 9 年 執 行 報<br />

告 。 中 央 研 究 國 際 環 境 科 學 委 員 會 中 國 委 員 會 。<br />

環 保 署 ,1997。 環 境 白 皮 書 ,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br />

環 保 署 ,20<strong>02</strong>。 環 境 白 皮 書 ,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br />

蘇 仲 卿 、 洪 楚 璋 、 江 永 棉 、 譚 天 錫 、 張 崑 雄 、 李 信 撤 、 張 湘 電 ,1983。 台 灣 北 部 核 能 電<br />

廠 附 近 海 域 之 生 態 研 究 。 中 央 研 究 國 際 環 境 科 學 委 員 會 中 國 委 員 會 。<br />

蘇 仲 卿 、 洪 楚 璋 、 陳 汝 勤 、 江 永 棉 、 譚 天 錫 、 曾 萬 年 ,1987。 宜 蘭 縣 蘇 澳 附 近 海 域 生 態<br />

調 查 研 究 。 中 央 研 究 國 際 環 境 科 學 委 員 會 中 國 委 員 會 。<br />

蘇 惠 美 、 周 宏 農 ,1993。 有 害 微 細 藻 類 與 貝 毒 檢 驗 法 。 農 委 會 漁 業 特 刊 第 43 號 。<br />

Cooper V. C., 1996. Microalgae: Microscopic Marvels. Hamilton, N. Z.<br />

Philip S., 1997. A biology of the algae. McGraw-Hill, Boston.<br />

Su H. M., Wang S. S., Hsiao H. C., Chang I. L. and Su M. S., 1995. The occurrence of PSP<br />

contaminating dinoflagellate in west Taiwan aquaculture area and the pond water<br />

condition. J. Taiwan Fish Res., 3: 31-39.<br />

Tomas C. R., 1997. Identifying Marine Phytoplankton. Academic Press, London.<br />

27


報 告 本 文<br />

28


附 件 一<br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組 織<br />

第 十 六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組 會 議 與 第 十 四 屆 漁 業 工 作 組 會 議<br />

日 期 :2003 年 10 月 11 日 至 15 日<br />

出 國 參 加 第 十 六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組 會 議 會 議 報 告<br />

報 告 人 : 周 宏 農 教 授 兼 所 長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 )<br />

出 席 會 員 體 : 澳 大 利 亞 、 加 拿 大 、 智 利 、 中 國 、 香 港 特 區 、 日 本 、 韓 國 、 墨 西 哥 、<br />

臺 灣 、 泰 國 、 美 國 、 越 南 。<br />

列 席 : 聯 合 國 環 境 計 畫 組 織 UNEP。<br />

出 國 日 期 :2003 年 10 月 10 日 華 航 CI625 7:30 臺 北 直 飛 越 南 河 內 。 當 地 時 間 10:30 到<br />

達 , 越 南 漁 業 部 水 產 養 殖 處 資 深 專 家 ,Mr. Vu Dung Tien 前 來 接 機 , 並 於 午 後 到 達 下 榻<br />

之 大 宇 大 飯 店 (Daewoo Hotel)。 下 午 與 其 他 代 表 團 成 員 集 會 , 相 互 認 識 並 交 換 意 見 ,<br />

晚 上 參 加 外 交 部 駐 越 南 代 表 處 辦 理 之 國 慶 酒 會 , 與 河 內 當 地 臺 商 交 流 , 歡 度 國 慶 之 夜 。<br />

會 議 紀 實 :<br />

十 月 十 一 日 8:00-8:30 註 冊 領 取 資 料 。9:10 會 議 開 始 , 在 前 主 事 國 澳 大 利 亞 代 表 帶 頭 領<br />

導 所 有 代 表 輪 流 自 我 介 紹 後 , 我 代 表 團 團 長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阮 國 棟 主 任 提 議 地 主 國 越 南 水<br />

產 部 國 際 合 作 處 主 任 與 主 事 國 加 拿 大 代 表 團 團 長 共 同 主 持 此 次 會 議 。 主 席 宣 佈 開 會 後 ,<br />

確 認 既 定 之 議 程 , 並 修 正 每 天 休 會 的 時 間 提 前 後 , 開 始 議 程 的 討 論 。<br />

本 出 國 報 告 人 在 本 此 會 議 中 負 責 項 目 為 進 行 中 工 作 項 目 相 關 紅 潮 計 畫 的 回 顧 報 告 。 此 報<br />

告 包 括 兩 項 主 題 :1.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br />

Mitigation in the APEC Region (SIHAB); 2.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Phycotoxin<br />

Analytical Methods,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eafood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br />

Safety。 報 告 時 間 排 在 十 月 十 二 日 , 報 告 內 容 原 件 如 附 錄 一 、 二 , 內 容 主 要 之 摘 要 如 下 :<br />

1.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br />

APEC Region (SIHAB)<br />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區 域 內 有 害 藻 類 管 理 與 減 災 策 略 與 執 行 」 計 畫<br />

本 計 畫 在 去 年 所 提 出 通 過 並 在 去 年 十 二 月 九 日 至 十 二 日 在 臺 北 舉 辦 「 南 中 國 海 及<br />

其 鄰 近 區 域 紅 潮 預 防 與 管 理 國 際 研 討 會 」, 會 議 由 臺 灣 大 學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 、 中 華 藻 類<br />

29


附 件 一<br />

學 會 、 南 中 國 海 赤 潮 管 理 協 會 ( 香 港 ) 召 開 , 我 國 行 政 院 環 保 署 、 國 立 臺 灣 博 物 館 經<br />

費 補 助 , 邀 集 包 括 越 南 、 香 港 、 加 拿 大 、 臺 灣 、 馬 來 西 亞 、 菲 律 賓 等 二 十 位 演 講 者 約<br />

五 十 多 人 參 加 , 主 題 包 括 紅 潮 有 害 藻 華 的 危 害 、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 監 測 計 畫 )、 有 害 藻 華 管<br />

理 ( 處 理 方 法 )、 毒 藻 引 起 的 食 品 中 毒 、 海 洋 生 物 毒 檢 知 ( 檢 測 方 法 )、 海 洋 生 物 毒 檢 知 ( 監<br />

測 計 畫 ) 及 國 際 有 害 藻 華 計 畫 : 有 害 藻 華 預 防 與 管 理 策 略 與 執 行 ; 另 外 開 辦 有 1. 毒 藻 鑑<br />

識 與 環 境 監 測 及 2. 水 產 品 監 測 與 藻 毒 分 析 兩 個 研 習 會 針 對 當 地 學 員 提 供 訓 練 。<br />

本 計 畫 是 接 續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海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組 在 紅 潮 / 有 害 藻 華 一 系 列 之 工 作 項<br />

目 。 加 拿 大 於 1991 的 第 二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組 會 議 , 基 於 討 論 陸 源 污 染 議 題 受 到 會<br />

員 體 的 一 致 重 視 而 開 始 了 紅 潮 / 有 害 藻 華 的 論 壇 , 這 個 論 壇 一 路 下 來 的 發 展 可 分 成 三 個<br />

階 段 : 第 一 為 紅 潮 / 毒 藻 計 畫 , 於 第 四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組 會 議 中 提 案 , 包 括 人 力 資<br />

源 、 技 術 交 流 與 訊 息 交 換 三 個 任 務 組 , 於 1993 的 第 五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組 會 議 通 過 ,<br />

直 至 1995 年 完 成 成 果 報 告 「 亞 太 經 濟 區 域 內 的 紅 潮 與 有 害 藻 華 計 畫 」, 期 間 召 開 兩 次<br />

任 務 組 聯 席 會 及 執 行 問 卷 調 查 與 資 料 收 集 。 同 年 於 第 七 屆 海 洋 資 源 保 護 工 作 組 會 議 中<br />

通 過 「 亞 太 經 濟 區 域 內 的 紅 潮 與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計 畫 」, 組 成 計 畫 程 序 委 員 會 及 藻 類 生 物<br />

毒 法 規 與 分 析 方 法 和 海 洋 藻 毒 標 準 品 兩 個 任 務 組 , 從 1996 至 2000 年 執 行 了 五 年 的 工<br />

作 計 畫 , 期 間 召 開 第 一 屆 有 害 藻 類 管 理 與 減 災 HAMM 研 討 會 , 於 2003 完 成 「 亞 太 經<br />

濟 區 域 內 的 紅 潮 與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 報 告 , 並 開 始 分 送 。2000 年 後 的 第 三 期 包 含 了 貿 易<br />

投 資 自 由 化 與 促 進 (TILF) 基 金 補 助 的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br />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 計 畫 與 同 時 接 受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組 及 漁 業 工 作 組 工 作 基 金 補<br />

助 的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地 區 水 產 品 海 洋 藻 毒 管 理 」 計 畫 。 前 者 進 度 報 告 詳 後 續 內 容 , 後<br />

者 之 進 度 包 括 在 青 島 召 開 的 「 有 害 藻 類 管 理 與 減 災 」 第 二 屆 國 際 研 討 會 的 會 議 、 進 一<br />

步 整 合 「 有 害 藻 類 管 理 與 減 災 準 則 」 以 協 助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與 監 測 權 責 單 位 有 效 利 用<br />

現 有 資 源 於 紅 潮 問 題 的 管 理 、 建 立 一 個 屬 於 APEC 下 可 能 受 藻 毒 污 染 水 產 品 的 安 全 與<br />

貿 易 負 責 人 的 聯 誼 會 、 建 立 一 個 屬 於 APEC 下 海 洋 藻 毒 的 科 學 專 家 聯 絡 網 、 促 進 藻 毒<br />

中 毒 事 件 的 流 行 病 學 的 回 報 與 開 發 其 資 料 庫 的 建 立 , 以 為 計 畫 或 政 策 施 行 的 依 據 。 然<br />

而 多 項 工 作 尚 未 具 體 完 成 , 所 以 才 於 去 年 提 出 本 計 畫 , 期 有 更 進 一 步 之 討 論 與 檢 討 ,<br />

雖 然 本 計 畫 未 能 如 期 有 較 多 代 表 性 參 與 , 但 在 今 年 十 二 月 將 於 香 港 辦 理 的 「 南 中 國 海<br />

紅 潮 管 理 與 預 防 研 討 會 」, 雖 不 能 與 本 計 畫 有 直 接 相 關 , 但 也 算 是 區 域 工 作 的 一 個 延 續 。<br />

附 錄 一 : 報 告 內 容 之 幻 燈 片 說 明<br />

30


附 件 一<br />

1<br />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 Algae<br />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 APEC Region<br />

Symposium on the<br />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br />

in the area of/nearby South China Sea<br />

9-12 December 20<strong>02</strong>, Taipei, Chinese Taipei<br />

Organizers<br />

Chinese Phycological Society<br />

The Association on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br />

Institute of Fisheries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br />

Sponsors<br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br />

National Taiwan Museum<br />

APEC MRCWG<br />

2<br />

31


附 件 一<br />

3<br />

Reports: 20<br />

on Damages Caused by Harmful Algal Blooms<br />

on Monitoring - Harmful Algal Bloom Management<br />

on Treatment - Harmful Algal Bloom Management<br />

on Food-Borne Disease Caused by Toxic Algae<br />

on Methodology - Detection of Marine Biotoxins<br />

on Monitoring - Detection of Marine Biotoxins<br />

on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MM<br />

Workshops: 2<br />

1. Toxic Algae Iden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br />

2. Algal Toxin Detection and Seafood Monitoring<br />

4<br />

Major speakers:<br />

Dr. QUILLIAM, Michael A., IMB, NRC, Canada<br />

Dr. AZANZA, Rhodora V., MSI, UP, Philippines<br />

Dr. MARTINEZ-GOSS, Milagrosa R., UP, LB, Philippines<br />

Dr. NGUYEN, Lam Ngoc, IO, Vietnam<br />

Dr. CHOO, Poh Sze, FishWorld, Malaysia<br />

Dr. HODGKISS, John, DEB, HKU, Hong Kong<br />

Mr. CHAN, Lai, Leo, DEB, HKU, Hong Kong<br />

Dr. HSIEH, Dennis, DB, HKUST, Hong Kong<br />

Dr. KUEH, Cathie S.W., EPD, Hong Kong<br />

Dr. NI, I-Hsun, DEBFS, NTOU, Chinese Taipei<br />

Dr. HWANG, Den-Fu, DFS, NTOU, Chinese Taipei<br />

Dr. CHOU, Hong-Nong, IFS, NTU, Chinese Taipei<br />

Dr. LIU, Biing-Hui, DLS, CSMU, Chinese Taipei<br />

Dr. CHANG, Kuo-Wei, DBS, CHU, Chinese Taipei<br />

Dr. CHEN, Chi-Yu, CHW, Chinese Taipei<br />

Dr. LU, Chung-Kwang, TMU, Chinese Taipei<br />

Dr. HWANG, Rong, IO, NTU, Chinese Taipei<br />

Dr. SU, Hwei-Meei, TML, TFRI, Chinese Taipei<br />

32


附 件 一<br />

5<br />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 Algae<br />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 APEC Region<br />

a forum focusing on the regional experience, a follow-up program<br />

after<br />

• APEC Red Tide/Harmful Algal Bloom Programs<br />

initiated in 1991 by Canada<br />

in the 2 nd meeting of<br />

Marine Resource Conservation<br />

Working Group<br />

linked to the land-based pollution<br />

6<br />

Phase I:<br />

Red Tide/Toxic Algae project<br />

• proposed in the 4th meeting of MRC WG, 19<strong>92</strong><br />

to form Task Teams: Roderick Forbe (Canada)<br />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br />

Technical Exchange<br />

Information Exchange<br />

• Approved in the 5th MRC WG meeting, 1993<br />

• 12/1993 - 2/1995 Task Team meetings<br />

Final report: 1995<br />

Red Tides and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br />

33


附 件 一<br />

7<br />

Phase II<br />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 Harmful<br />

Algal Blooms in the APEC Region project<br />

• Proposed in the 7 th MRC WG meeting, 1995,<br />

Overseer: Roderick Forbes (Canada)<br />

Program Steering Committee<br />

Task Team on Algal Biotoxin Regulations<br />

Task Team on Analytical Methods and<br />

Standards for Marine Algal Toxins<br />

8<br />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 Harmful<br />

Algal Blooms in the APEC Region<br />

Elements:<br />

• Provision of a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the<br />

APEC Red Tide/HAB program<br />

• Development of consistent regulations<br />

• Monitoring programs for fish and shellfish<br />

• Detection of toxins of algal origin<br />

•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armful algae<br />

• Development of HAB research capability<br />

• Enhancement of capabilities to manage and<br />

mitigate HAB effects<br />

34


附 件 一<br />

9<br />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 Harmful<br />

Algal Blooms in the APEC Region<br />

• 5 Years (1996-2000)<br />

• 1 st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br />

(HAMM) Conference, May 10-14, 1999<br />

• 15 recommendations were forwarded to the 13 th<br />

MRC WG meeting, 2000, but they were deferred<br />

to the 14 th meeting.<br />

Final report: 2003<br />

been distributing by Roderick Forbes (Canada)<br />

Management of Red Tides and Harmful Algal Blooms<br />

10<br />

Phase III<br />

1.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br />

Methods, Standards, and Reference<br />

Materials for Seafood Product Certification<br />

and Safety. (2001-2003)<br />

A TILF Project contracted to NRC, Canada<br />

Overseer: Gwo-Dong Roam (Chinese Taipei)<br />

2. Management of Marine Algal Toxins in<br />

APEC Seafood Products. (2001)<br />

Sponsored by both MRC and FWG of APEC<br />

Overseer: Sherwood Hall (USA)<br />

35


附 件 一<br />

11<br />

Management of Marine Algal Toxins in<br />

Seafood Production in the APEC Region<br />

An APEC Project proposed in 2000 (<strong>02</strong>/2001-11/20<strong>02</strong>)<br />

This project takes the technical results<br />

of the MRT/HAB project to the<br />

implementation stage.<br />

12<br />

Management of Marine Algal Toxins in<br />

APEC Seafood Products (2001)<br />

1. Convene the 2 nd HAMM conference (2001), with emphasis on<br />

facilitating export of seafood products from APEC economies to<br />

Europe;<br />

2. develop the Guidelines on Harmful Algae Management and<br />

Mitigation;<br />

3. Establish an APEC Group of Regulatory Authorities on Safety<br />

and Trade in Seafood Products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br />

with Algal Toxins;<br />

4. Establish an APEC Network of Scientific Experts on Marine<br />

Biotoxins; and<br />

5. Facilitate epidemiological reporting and database development<br />

on marine biotoxin intoxications.<br />

36


附 件 一<br />

13<br />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mful Algae<br />

Management and Mitigation in the APEC Region<br />

2 nd Conference on<br />

Management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in<br />

the South China Sea<br />

Dec. 5-8, 2003, Hong Kong<br />

2.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Phycotoxin Analytical Methods, Standards and<br />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eafood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Safety<br />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 計 畫<br />

計 畫 目 的 :<br />

這 計 畫 是 APEC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努 力 於 促 進 APEC 會 員 體 間 水 產 食<br />

品 貿 易 及 保 障 大 眾 衛 生 安 全 計 畫 中 的 一 個 , 經 由 :<br />

1. 確 效 評 估 為 防 範 主 要 及 增 加 中 海 洋 藻 毒 感 染 之 例 行 性 水 產 品 監 測 所 採 的 合 適<br />

分 析 方 法 ;<br />

2. 為 主 要 及 增 加 中 的 海 洋 藻 毒 開 發 分 析 校 正 用 認 證 標 準 品 ;<br />

3. 為 海 洋 藻 毒 分 析 之 品 質 保 證 開 發 認 證 參 考 品 ;<br />

4. 藉 由 認 證 標 準 品 與 參 考 品 的 支 持 幫 助 , 促 進 經 確 效 評 估 之 分 析 方 法 為 APEC<br />

會 員 體 的 認 證 單 位 使 用 於 水 產 品 的 檢 測 。<br />

背 景 :<br />

APEC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組<br />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組 MRC 所 指 為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組 織 APEC 下 九 個 工 作 組 之<br />

一 , 在 多 樣 領 域 中 , 從 事 地 區 性 的 合 作 。 這 工 作 組 的 目 標 在 發 起 並 推 動 在 APEC<br />

區 域 內 的 一 些 關 於 保 護 海 洋 環 境 和 資 源 的 工 作 , 藉 由 維 持 海 洋 環 境 品 質 以 保 障<br />

社 會 經 濟 利 益 的 延 續 。<br />

現 況<br />

37


附 件 一<br />

現 行 規 定 的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對 貿 易 造 成 障 礙 , 這 是 APEC 成 員 所 關 心 的 基 礎<br />

問 題 , 而 在 公 共 衛 生 和 國 際 貿 易 上 的 考 量 , 有 必 要 發 展 著 基 於 性 能 表 現 的 測 試<br />

方 法 。 鼓 勵 會 員 國 於 開 發 並 接 受 既 經 濟 又 確 效 的 水 產 品 毒 素 分 析 方 法 , 並 成 為<br />

不 去 危 及 貿 易 的 監 測 管 理 原 則 , 具 有 迫 切 的 需 要 性 , 本 計 畫 直 接 掌 握 並 改 善 水<br />

產 食 品 安 全 與 貿 易 上 的 障 礙 。 計 畫 所 開 發 出 多 樣 性 具 確 效 驗 證 又 符 合 性 能 標 準<br />

的 分 析 方 法 , 使 用 於 水 產 食 品 在 藻 毒 的 檢 測 與 安 全 認 證 上 , 能 夠 在 保 護 公 共 衛<br />

生 和 海 洋 資 源 的 同 時 , 也 能 促 進 水 產 品 貿 易 的 種 類 、 數 量 與 金 額 , 同 時 也 將 提<br />

供 後 續 APEC 紅 潮 有 害 藻 華 管 理 計 畫 法 規 架 構 的 進 一 步 發 展 。 本 計 畫 藉 由 保 障<br />

水 產 品 出 口 的 安 全 而 強 化 水 產 品 貿 易 外 , 同 時 也 保 障 了 海 洋 資 源 的 永 續 發 展 。<br />

計 畫 的 成 果 也 將 協 助 APEC 成 員 於 其 國 內 相 關 於 水 產 品 安 全 法 規 架 構 的 建 立 ,<br />

使 水 產 品 安 全 之 考 量 具 備 透 明 性 與 法 源 , 同 時 符 合 APEC 所 要 求 以 性 能 標 準 來<br />

建 立 的 分 析 與 認 證 (Osaka Action Agenda Part 1, Section 10 – Deregulation)。<br />

依 據 認 證 標 準 品 與 參 考 品 所 發 展 和 確 效 驗 證 出 的 不 同 分 析 方 法 , 將 提 供 在<br />

APEC 食 品 相 互 承 認 協 定 下 之 水 產 品 區 域 協 定 建 立 所 需 技 術 訊 息 , 同 時 也 提 供<br />

APEC 會 員 體 間 進 出 口 水 產 品 針 對 藻 毒 設 限 的 一 個 穩 固 的 技 術 性 立 足 點 。 這 些 均<br />

將 提 供 信 心 於 避 免 建 立 一 些 有 礙 到 貿 易 的 不 合 理 措 施 (Action Agenda Part 1,<br />

Section 2 – Non-Tariff Measures).。<br />

方 法 :<br />

本 計 畫 工 作 建 立 於 現 今 APEC 會 員 體 中 專 家 研 究 室 進 行 中 之 藻 毒 分 析 新 方<br />

法 的 測 試 與 確 效 驗 證 研 究 , 並 對 這 些 工 作 採 取 快 速 追 蹤 與 交 流 的 模 式 , 製 備 提<br />

供 必 要 之 分 析 標 準 品 與 認 證 參 考 品 。 工 作 項 目 將 著 眼 於 分 析 方 法 的 開 發 及 提 供<br />

參 考 品 與 標 準 品 於 水 產 品 安 全 與 出 口 認 證 規 範 單 位 及 水 產 品 製 造 商 在 製 程 上 所<br />

執 行 的 管 理 工 作 。 對 於 這 些 計 畫 所 開 發 出 標 準 品 與 分 析 的 專 門 技 術 , 為 了 在<br />

APEC 下 能 廣 為 接 受 , 將 藉 由 多 所 不 同 國 家 實 驗 室 進 行 五 項 的 實 驗 室 間 交 互 比 較<br />

來 與 確 認 。 並 且 在 計 畫 執 行 的 第 三 年 , 將 舉 辦 研 討 會 並 提 供 分 析 方 法 新 技 術 的<br />

訓 練 , 以 為 整 個 工 作 蠈 畫 的 駐 筆 。<br />

工 作 內 容 ( 包 含 三 年 2001-2003 欲 完 成 之 工 作 項 目 , 大 部 分 皆 已 順 利 完 成 或 稍 作<br />

修 正 , 並 且 已 申 請 在 明 年 三 月 底 結 案 交 出 全 期 報 告 ):<br />

a. 麻 痺 性 貝 毒 毒 素 PSP Toxins:<br />

1. 完 成 毒 素 純 度 認 定 上 的 核 磁 共 振 光 譜 定 量 操 作 及 參 與 實 驗 室 間 執 行 程 序 上<br />

的 確 效 認 證 。<br />

2. 完 成 在 浮 游 生 物 與 貝 類 體 內 麻 痺 性 貝 毒 毒 素 測 定 的 液 相 層 析 質 譜 技 術 開<br />

發 。<br />

3. 評 估 現 有 麻 痺 性 貝 毒 毒 素 (STX, NEO, GTX2/3, GTX1/4) 標 準 品 的 準 確 性 。<br />

4. 生 產 其 他 毒 素 標 準 品 dcSTX, dcNEO, dcGTX2/3, dcGTX1/4, GTX5 及<br />

C1/2。<br />

5. 完 成 不 同 個 別 毒 素 在 不 同 鼠 株 之 毒 性 上 的 測 試 ( 腹 腔 注 射 的 完 整 劑 量 反 應<br />

曲 線 )。<br />

6. 規 劃 執 行 AOAC 國 際 實 驗 室 間 貝 類 麻 痺 性 毒 素 在 小 白 鼠 生 物 毒 素 操 作 上 的<br />

確 效 評 估 。<br />

38


附 件 一<br />

7. 生 產 麻 痺 性 貝 毒 毒 素 的 認 證 參 考 品 。<br />

8. 規 劃 執 行 新 開 發 之 免 疫 分 析 法 在 貝 類 水 產 品 耇 浮 游 生 物 中 麻 痺 性 貝 毒 毒 素<br />

快 速 篩 檢 的 實 驗 室 間 確 效 評 估 。<br />

9. 規 劃 執 行 細 胞 毒 素 分 析 法 在 麻 痺 性 貝 毒 毒 素 檢 測 上 的 實 驗 室 間 確 效 評 估 。<br />

b. 失 憶 性 貝 毒 毒 素 ASP Toxin:<br />

1. 規 劃 執 行 AOAC 國 際 實 驗 室 間 對 貝 類 中 多 摩 酸 液 相 層 析 的 確 效 評 估 。<br />

2. 規 劃 執 行 免 疫 分 析 法 在 貝 類 組 織 中 多 摩 酸 之 快 速 篩 檢 的 實 驗 室 間 確 效 評<br />

估 。<br />

c. 下 痢 性 貝 毒 毒 素 DSP Toxins:<br />

1. 規 劃 執 行 細 胞 毒 素 分 析 法 在 下 痢 性 貝 毒 毒 素 檢 測 上 的 實 驗 室 間 確 效 評 估 。<br />

2. 規 劃 執 行 蛋 白 磷 酯 酵 素 抑 制 性 分 析 法 在 貝 類 水 產 品 中 下 痢 性 貝 毒 毒 素 檢 測<br />

的 實 驗 室 間 確 效 評 估 。<br />

d. 快 速 作 用 型 毒 素 Fast Acting Toxins:<br />

1. 生 產 校 正 用 螺 接 環 內 酯 spirolides (1 or 2) 毒 素 標 準 品 。<br />

2. 生 產 校 正 用 裸 甲 藻 胺 gymnodimine 毒 素 標 準 品 。<br />

3. 測 試 不 同 螺 接 環 內 酯 spirolides 在 小 白 鼠 與 老 鼠 生 物 分 析 之 毒 性 值 ( 口 服 與<br />

腹 腔 注 射 的 完 整 劑 量 反 應 曲 線 )。<br />

4. 完 成 浮 游 生 物 與 貝 類 水 產 品 中 快 速 作 用 型 毒 素 的 液 相 層 析 質 譜 技 術 開 發 。<br />

e. 神 經 性 貝 毒 毒 素 NSP Toxins:<br />

1. 規 劃 執 行 細 胞 毒 素 分 析 法 在 神 經 性 貝 毒 毒 素 檢 測 上 的 實 驗 室 間 確 效 評 估 。<br />

2. 完 成 浮 游 生 物 與 貝 類 水 產 品 中 神 經 性 貝 毒 毒 素 的 液 相 層 析 質 譜 技 術 開 發 。<br />

f. 計 畫 結 束 前 舉 辦 毒 素 分 析 方 法 訓 練 研 習 會 。<br />

預 期 在 本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五 日 至 三 十 日 於 紐 西 蘭 尼 爾 森 市 召 開 有 害 藻 華 技<br />

術 HABTech2003 研 習 會 , 並 於 會 期 前 一 天 辦 理 本 計 畫 之 程 序 委 員 會 議 , 商 討<br />

結 案 報 告 事 宜 與 檢 討 工 作 成 果 。<br />

結 論 :<br />

由 於 紅 潮 現 象 至 今 尚 無 法 準 確 預 警 , 在 有 害 藻 華 發 生 時 所 帶 來 大 量 海 洋 魚<br />

蝦 貝 類 死 亡 、 污 染 水 產 品 威 脅 人 類 食 物 衛 生 安 全 以 及 影 響 水 產 貿 易 、 甚 而 造 成<br />

海 洋 保 育 中 哺 乳 類 的 大 量 死 亡 , 危 害 甚 為 嚴 重 , 仍 是 一 個 無 法 完 全 解 決 的 經 濟<br />

威 脅 與 問 題 , 相 關 科 學 研 究 與 管 理 討 論 仍 應 持 續 進 行 。<br />

附 錄 二 : 幻 燈 片 報 告 之 內 容 如 下 :<br />

39


附 件 一<br />

1<br />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br />

Analytical Methods,<br />

Standards, and<br />

Reference Materials<br />

for Seafood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Safety<br />

APEC TILF Project<br />

2001-2003<br />

2<br />

What are Harmful Algal Blooms?<br />

1. Term of naturally occurring phenomena : red tides<br />

2. Mass occurrence of micro algae<br />

3. Toxin-producing microalgae: ¼ of the 3 hundred<br />

blooming species<br />

massive fish kills<br />

contaminate seafood with toxins<br />

alter ecosystems<br />

40


附 件 一<br />

3<br />

Mass mortality of yellow tail, Seriola<br />

quinqueradiata,cultured in cages by<br />

A red tide of Chattonella antiqua.<br />

Seto Inland Sea, Aug. 1977<br />

WESTPAC-HAB<br />

4<br />

Hydrogen sulfide poisoning – March 1994, South Africa west coast<br />

Dinoflagellate bloom of Ceratium furca and Prorocentrum mican<br />

Similar cases happened in the Gulf of Mexico<br />

caused by brevetoxins of Karenia breve (Gymnodinium breve)<br />

http://www.whoi.edu<br />

/redtide/<br />

41


附 件 一<br />

5 http://www.whoi.edu<br />

/redtide/foodweb<br />

/habfoodweb.html<br />

Seafood<br />

Cotamination<br />

CFP - ciguatera fish<br />

poisoning<br />

ASP - amnesic<br />

shellfish poisoning<br />

DSP - diarrhetic<br />

shellfish poisoning<br />

NSP - neurotoxic<br />

shellfish poisoniing<br />

PSP - paralytic<br />

shellfish poisoning<br />

6<br />

42


附 件 一<br />

7<br />

humpback whale, one of 14 that died near Cape Cod, MA, 1997<br />

in a one-month period due to saxitoxin in mackerel<br />

http://www.whoi.edu/redtide/<br />

8<br />

More than 150 deaths of the Florida manatees occurred in 1996<br />

due to affects of algal toxins produced by Gymnodinium breve<br />

continued to 1997, 1998 (240), and 1999 (deaths include dolphin)<br />

60 deaths reported in 2003.<br />

http://www.whoi.edu/redtide/<br />

43


附 件 一<br />

9<br />

Biotoxin (domoic acid from Pseudo-nitzschia<br />

australis) in Harmful Algal Bloom responsible for<br />

the deaths of seizuring Sea Lions off Monterey<br />

Coast (1998)<br />

Mass mortalities of sea<br />

mammals caused by<br />

HAB<br />

400 mammal’s death<br />

70 Sea lion’s death<br />

http://www.whoi.edu/redtide/<br />

10<br />

Saxitoxins & Gonyautoxins,<br />

PSP<br />

Toxins from Alexandrium tamarense, A. minutum, A. spp. (Gonyaulax)<br />

Pyrodinium bahamense, Gymnodinium catenatum<br />

H 2 N<br />

O<br />

Specific Relative<br />

R1 R2 R3 R4: O<br />

toxicity response<br />

R 1<br />

+<br />

H 2 N<br />

N<br />

N<br />

R 4<br />

R 2<br />

+<br />

H H H STX 2483 1<br />

N<br />

N<br />

OH<br />

OH<br />

R 3<br />

NH 2<br />

OH H H neoSTX 2295 2.08<br />

OH H OSO 3 GTX-I 2468 2.96<br />

H H OSO 3 GTX-II 8<strong>92</strong> 0.76<br />

H OSO 3 - H GTX-III 1584 0.68<br />

OH OSO 3 - H GTX-IV 1803 3.80<br />

44


附 件 一<br />

11<br />

Brevetoxins<br />

NSP<br />

O<br />

45<br />

Me<br />

46<br />

Me<br />

47<br />

H 6 H<br />

HO<br />

7<br />

Me<br />

5 O<br />

H<br />

8<br />

O<br />

H H<br />

12<br />

H H<br />

4 9<br />

13<br />

23 24 48<br />

49<br />

14<br />

Me<br />

O<br />

O<br />

1 3 O 10<br />

25<br />

33<br />

39 40<br />

2 11 15<br />

22<br />

O<br />

38 41<br />

26<br />

H O<br />

34<br />

21<br />

32<br />

37<br />

H H 16<br />

27<br />

O 42<br />

H 17 O<br />

35<br />

20<br />

31 O 36 H<br />

H<br />

28 H<br />

H<br />

18 19<br />

30<br />

29 H<br />

R<br />

Toxins from<br />

Karenia breve<br />

(Gymnodinium breve)<br />

O<br />

PbTX-1 : R=CHO; (Brevetoxin A), (GB-1)<br />

PbTX-7 : R=CH2OH; (GB-7)<br />

2<br />

1<br />

43<br />

HO<br />

Me<br />

49<br />

H<br />

Me<br />

44<br />

38<br />

Me<br />

46<br />

37<br />

H<br />

H<br />

3<br />

H Me 47<br />

O<br />

39<br />

17 Me<br />

O<br />

16<br />

36<br />

4<br />

H H<br />

31<br />

8 9 O<br />

O 23<br />

35 O<br />

5<br />

32<br />

10<br />

18<br />

15<br />

22 O<br />

34<br />

6<br />

7<br />

30 33<br />

11<br />

19 21<br />

24<br />

H<br />

14<br />

H<br />

O<br />

12 13 O<br />

25 29 O<br />

H<br />

H<br />

20 O<br />

H<br />

28<br />

H H<br />

H<br />

H<br />

Me 26<br />

Me<br />

27<br />

45<br />

48<br />

R<br />

PbTX-2 : R=CH2C(=CH2)CHO; (Brevetoxin B), (GB-2)<br />

PbTX-3 : R=CH2C(=CH2)CH2OH; (GB-3)<br />

PbTX-5 : R=CH2C(=CH2)CHO, 37-OAc; (GB-5)<br />

PbTX-6 : R=CH2C(=CH2)CHO, 27, 28β-epoxide; (GB-6)<br />

PbTX-9 : R=CH2C(-CH3)CH2OH<br />

12<br />

TOXICITY CLASSES<br />

Class LD 50 (mg/Kg) Example<br />

I Super toxic 5 TCDD<br />

II Extremely toxic 5-50 Picrotoxin<br />

III Very toxic 50-500 Phenobarbital<br />

IV Moderately toxic 500-5,000 Morphine sulfate<br />

V Slightly toxic 5,000-15,000 Ethanol<br />

Dinoflagellate Toxins LD 50<br />

M aitotoxin (M TX) 0.05 ≅ g/kg<br />

Ciguatoxin (CTX) 0.35 ≅ g/kg<br />

Saxitoxin (STX) 10 ≅ g/kg<br />

Brevetoxin B (GB-2) 50 ≅ g/kg<br />

Dinophysistoxin-1 (DTX-1) 160 ≅ g/kg<br />

Okadaic acid (OA) 200 ≅ g/kg<br />

Dinophysistoxin-3 (DTX-3) 250 ≅ g/kg<br />

45


附 件 一<br />

13<br />

ACTION LIMIT OF TOXIN CONTENT<br />

in seafood<br />

EU, APEC, WTO<br />

PSP<br />

< 80≅ g STX eg./100g tissue<br />

(Mouse bioassay, AOAC)<br />

------<br />

DSP<br />

negative<br />

(Mouse bioassay, Japan)<br />

------<br />

ASP<br />

< 2mg D.A./100g vissera<br />

(HPLC, AOAC)<br />

Toxicity Acceptability<br />

14<br />

This is why we need<br />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br />

Analytical Methods,<br />

Standards, and<br />

Reference Materials<br />

for Seafood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Safety<br />

APEC TILF Project<br />

46


附 件 一<br />

15<br />

Project Purpose<br />

To facilitate trade of seafood products between APEC economies<br />

and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by:<br />

Validating appropriat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routine<br />

monitoring of seafood for contamination by principal and<br />

emerging marine algal toxins;<br />

Developing certified calibration standards for analysis of<br />

principal and emerging marine algal toxins;<br />

Developing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quality assurance of<br />

marine algal toxin analysis;<br />

Facilitating the introduction of validated analytical methods,<br />

supported by certified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into<br />

seafood product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agencies of APEC<br />

economies.<br />

16<br />

Description of project by component:<br />

A. PSP Toxins:<br />

1. Complete work on the validation of quantitative NMR procedures for determination of<br />

toxin purity and implement procedures in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br />

2. Complete development of LC-MS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ation of PSP toxins in<br />

plankton and shellfish.<br />

3. Validate existing standards for PSP toxins (STX, NEO, GTX2/3, GTX1/4) for accuracy.<br />

4. Produce additional calibration standards for dcSTX, dcNEO, dcGTX2/3, dcGTX1/4,<br />

GTX5 and C1/2.<br />

5. Measure mouse toxicity values (full dose response curves, intraperitoneal) for the<br />

individual toxin standards using different mouse strains.<br />

6. Complete conducting an AOAC International inter-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improved<br />

mouse bioassay procedures for determination of PSP toxins in shellfish<br />

7. Produce a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for PSP toxins<br />

8. Complete conducting an initial inter-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a new immunoassay<br />

method for rapid screening of PSP toxins in shellfish and possibly plankton.<br />

9. Conduct an inter-laboratory study of a cell bioassa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SP<br />

toxins in plankton<br />

47


附 件 一<br />

17<br />

Description of project by component:<br />

B. ASP Toxins:<br />

1. Complete conducting an AOAC International inter-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the LC<br />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omoic acid in shellfish.<br />

2. Conduct an inter-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an immunoassay method for rapid screening<br />

of shellfish tissues for domoic acid.<br />

C. DSP Toxins:<br />

1. Conduct an inter-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a cell bioassa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br />

DSP toxins in shellfish.<br />

2. Conduct an inter-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a phosphatase inhibition assay method for<br />

determination of DSP toxins in shellfish.<br />

18<br />

Description of project by component:<br />

D. Fast Acting Toxins:<br />

1. Produce calibration standards for spirolides (1 or 2).<br />

2. Produce a calibration standard for gymnodimine<br />

3. Test the mouse toxicity values (full dose response curves, both oral and intraperitoneal)<br />

of spirolides mice and rats<br />

4. Complete development of LC-MS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ation of fast-acting toxins<br />

in plankton and shellfish.<br />

E. NSP Toxins:<br />

1. Conduct an inter-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a cell bioassa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br />

brevetoxins in shellfish.<br />

2. Complete development of LC-MS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ation of brevetoxins in<br />

plankton and shellfish.<br />

48


附 件 一<br />

19<br />

Description of project by component:<br />

F. Workshop:<br />

HABTECH 2003<br />

http://www.cawthron.org.nz/habtech03<br />

26th-30th November 2003, Nelson, New Zealand<br />

Project Steering Committee Meeting<br />

(25th Nov. 2003)<br />

Date: September 12, 2003<br />

Circulation Document Ref.:09122003-0<strong>02</strong><br />

20<br />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br />

Methods,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br />

for Seafood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Safety<br />

APEC TILF Project<br />

2001-2003<br />

Progress is underway.<br />

Report is due on Mar. 2004<br />

49


附 件 一<br />

50


附 件 二<br />

國 際 有 害 藻 華 技 術 2003 研 討 會 HABTech 2003<br />

26 th -30 th November 2003, Nelson, New Zealand<br />

參 加 國 際 有 害 藻 華 技 術 2003 研 討 會 會 議 報 告<br />

事 由 :<br />

第 一 屆 國 際 有 害 藻 華 技 術 研 討 會 HABTech2000, 三 年 前 利 用 在 澳 洲 塔<br />

司 曼 尼 亞 舉 辦 的 國 際 有 害 藻 類 研 討 會 , 由 紐 西 蘭 Cawthron 研 究 所 ( 財 團 法<br />

人 ) 舉 辦 的 一 個 會 前 技 術 交 流 與 研 習 的 地 區 性 會 議 , 主 要 為 提 升 紐 西 蘭 在<br />

毒 藻 、 有 害 藻 華 上 的 預 防 減 災 能 力 。 因 紐 西 蘭 有 豐 富 的 水 產 品 , 特 別 是 貽<br />

貝 、 生 蠔 的 輸 出 佔 國 家 生 產 毛 額 的 重 大 比 例 , 加 上 自 1995 年 來 , 過 去 不 曾<br />

發 生 過 的 有 害 藻 華 , 屢 次 的 發 生 , 包 括 世 界 其 他 地 區 的 有 害 紅 潮 藻 種 在 此<br />

出 現 , 也 有 僅 存 於 當 地 的 藻 種 , 包 括 一 些 未 知 名 的 新 種 也 開 始 形 成 藻 華 ,<br />

對 貝 類 的 活 存 及 貝 類 水 產 品 食 用 安 全 產 生 威 脅 。 集 結 貝 類 生 產 工 會 的 經 費<br />

補 助 ,Cawthron Institute 強 化 了 在 毒 藻 監 測 與 貝 毒 監 測 能 力 , 購 置 貴 重 儀<br />

器 , 提 供 相 關 服 務 , 儼 然 成 為 紐 西 蘭 政 府 所 仰 賴 於 貝 毒 管 制 上 的 重 要 單 位 。<br />

本 屆 會 議 因 執 行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APEC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在 貿 易 投<br />

資 自 由 化 與 促 進 (TILF) 基 金 補 助 的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br />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 開 發 與 驗 證 」 計 畫 的 加 拿 大 國 家 研 究 委 員 會 海 洋 生 物 科 學<br />

研 究 所 , 利 用 在 該 計 畫 下 所 需 執 行 最 後 成 果 發 表 的 研 習 會 與 紐 西 蘭<br />

Cawthron Institute 合 作 辦 理 , 將 原 來 屬 地 區 性 的 會 議 擴 大 為 國 際 性 研 討 會 。<br />

參 會 報 告 :<br />

旅 程<br />

為 參 加 上 述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與 標 準 品 、 參 考 品 在 水 產 品 安 全 認 證 上 的<br />

開 發 與 驗 證 」 計 畫 的 程 序 委 員 會 會 議 , 特 別 選 在 研 討 會 之 前 一 天 於 同 一 飯<br />

店 辦 理 。 所 以 於 十 一 月 二 十 三 日 搭 乘 紐 西 蘭 航 空 , 經 一 夜 的 飛 行 , 次 日 於<br />

奧 克 蘭 轉 機 , 並 於 下 午 一 時 許 抵 達 會 議 所 在 之 飯 店 , 同 行 的 尚 有 行 政 院 環<br />

51


附 件 二<br />

保 署 科 顧 室 的 阮 國 棟 主 任 ( 本 計 畫 執 行 總 監 ) 與 秘 書 張 宣 武 研 究 員 , 以 及<br />

衛 生 署 藥 物 食 品 檢 驗 局 的 傅 幼 敏 科 長 與 林 蘭 砡 技 士 。 下 榻 之 處 為 納 爾 遜 市<br />

唯 一 的 十 層 樓 樓 房 Rutherford Hotel, 緊 鄰 市 中 心 。 入 夜 後 一 切 清 寂 。<br />

計 畫 程 序 委 員 會<br />

十 一 月 二 十 五 日 上 午 召 開 計 畫 的 程 序 委 員 會 會 議 , 首 先 簡 單 相 互 介<br />

紹 , 主 要 為 介 紹 計 畫 總 監 阮 國 棟 主 任 , 主 席 為 Michael Quilliam ( 加 ), 委 員<br />

尚 有 Yasukatsu Oshima ( 日 ),Penny Truman ( 紐 ), 及 本 人 , 另 一 委 員 John<br />

Ramsdell ( 美 ) 因 個 人 事 故 , 無 法 出 席 。Michael 首 先 針 對 TILF 計 畫 執 行 項 目<br />

內 容 一 一 回 顧 , 檢 討 執 行 情 況 與 修 正 , 以 及 本 次 會 議 籌 辦 情 況 , 特 別 是 這<br />

次 包 括 有 25 國 115 名 學 者 與 政 府 官 員 報 名 參 加 的 研 習 會 , 算 是 一 切 就 緒 。 隨<br />

後 討 論 到 預 算 US$50,000 的 標 準 毒 速 予 參 考 品 的 免 費 發 放 問 題 , 最 後 決 議 希<br />

望 能 夠 在 明 年 MRC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時 能 夠 提 出 宣 告 發 放 機 制 , 主 要 還 是 需 透<br />

過 MRC contact person 的 認 定 。 宣 告 訊 息 除 將 透 過 MRC 與 APEC 秘 書 處 轉 達<br />

逾 期 國 內 相 關 單 位 外 , 亦 將 透 過 電 子 媒 體 轉 達 至 APEC 會 員 體 的 各 個 相 關 單<br />

位 與 研 究 者 , 申 請 文 件 需 經 由 MRC contact person 的 轉 送 , 在 預 算 範 圍 內 ,<br />

先 到 先 送 , 直 至 預 算 扣 減 完 畢 為 止 。 但 基 本 上 每 一 國 家 應 保 留 一 份 。<br />

另 外 一 項 討 論 議 題 為 本 研 究 的 期 末 報 告 , 希 望 能 夠 整 備 成 電 子 檔 濃 縮<br />

於 光 碟 片 上 , 希 望 明 年 三 月 底 結 案 後 , 能 夠 整 理 出 以 便 在 MRC 會 議 上 提 供<br />

各 國 參 考 。 基 本 上 本 次 研 討 會 將 會 傳 遞 問 卷 , 以 獲 取 會 議 成 效 的 回 饋 意 見 。<br />

而 會 議 報 告 的 內 容 摘 要 與 選 取 的 完 整 討 論 議 題 , 亦 將 集 結 成 冊 , 編 撰 論 文<br />

集 。<br />

HABTech2003<br />

十 一 月 二 十 五 日 晚 上 , 由 當 地 毛 利 人 主 持 的 歡 迎 會 上 , 大 家 體 驗 到 特<br />

殊 的 毛 利 的 禮 節 與 習 俗 。 當 晚 酒 會 中 , 參 會 人 士 大 家 都 作 了 很 融 洽 的 相 互<br />

認 識 。 十 一 月 二 十 六 日 上 午 九 時 , 會 議 正 是 開 始 , 由 Cawthron 研 究 所 所 長<br />

Graeme Robertson 主 持 , 並 作 了 些 會 議 主 辦 單 位 的 安 排 說 明 , 隨 後 一 段 紐 西<br />

52


附 件 二<br />

蘭 科 技 研 究 部 部 長 的 錄 影 致 詞 , 及 主 任 秘 書 Andrew Kibblewhite 致 詞 , 而 後<br />

我 環 保 署 阮 國 棟 主 任 代 表 APEC 致 詞 , 簡 單 說 明 計 畫 緣 起 及 APEC 的 工 作 意<br />

義 。Michael Quilliam 報 告 計 畫 工 作 目 的 與 內 容 , 以 及 目 前 所 完 成 計 畫 工 作<br />

成 果 的 說 明 。 隨 後 就 開 始 了 每 天 早 上 緊 湊 的 議 題 討 論 。 口 頭 報 告 內 容 主 要<br />

為 各 國 現 行 法 規 中 相 關 藻 毒 與 毒 藻 管 理 上 的 經 驗 交 流 , 及 部 分 偵 測 新 技 術<br />

的 研 發 報 告 。<br />

下 午 的 研 習 會 則 分 成 六 組 , 分 別 前 往 鄰 近 的 女 子 學 院 及 Cawthron<br />

Institute 觀 摩 儀 器 操 作 展 示 , 共 分 成 六 大 項 目 :LC-MS, FUNCTIONAL<br />

ASSAY, PROBES, HPLC (PSP), IMMUNO ASSAYS, CELLS, 有 利 用 DNA 晶<br />

片 或 探 針 來 偵 檢 環 境 中 可 能 的 毒 藻 , 利 用 毒 性 機 制 來 分 析 毒 素 的 存 在 或 細<br />

胞 毒 性 分 析 法 , 免 疫 分 析 發 法 , 高 效 液 相 層 析 , 甚 至 於 貴 重 的 液 相 層 析 質<br />

譜 分 析 , 一 方 面 尋 求 方 便 快 速 的 現 場 分 析 , 另 一 方 面 則 尋 求 開 發 靈 敏 多 功<br />

能 性 的 化 學 儀 器 分 析 。 傍 晚 則 為 海 報 展 示 , 在 一 面 享 用 點 心 之 際 , 一 方 面<br />

參 與 展 示 者 的 說 明 , 由 於 會 議 大 小 與 人 數 適 切 , 會 場 動 線 與 節 目 的 方 便 熱<br />

絡 , 參 會 者 都 能 獲 得 非 常 多 的 討 論 機 會 , 是 個 辦 理 相 當 成 功 的 會 議 。<br />

會 後 參 訪 :<br />

大 會 安 排 在 會 議 最 後 一 天 參 觀 附 近 貝 類 養 殖 場 與 食 品 加 工 廠 , 由 於 本<br />

人 下 週 尚 有 其 他 會 議 主 持 , 就 沒 有 參 加 , 而 於 十 一 月 三 十 日 清 晨 踏 上 歸 途 ,<br />

約 在 晚 上 八 點 返 國 門 。<br />

論 文 發 表 : 摘 要 內 容 與 海 報<br />

53


附 件 二<br />

Protein Phosphat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nd<br />

Ainmal Toxicities of Microcystins<br />

Yi-Ming Chen 1,2 , Rang Huang 2 , Hsien-Bin Huang 3 , Tzong-Huei Lee 4 , and<br />

Hong-Nong Chou *1<br />

1 Institute of Fisheries Science and 2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National<br />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br />

3 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logy, National CKS University, Chiayi, Taiwan<br />

4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armacognosy Science,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br />

Taipei, Taiwan<br />

Strains of Microcystis have been cultured for their toxicity analysis, and<br />

their toxins isolated for their specific toxicities. Mouse and Artemia toxicity<br />

assays were applied for the various strains and their LD50 and LC50 were<br />

compared with the IC50 of protein phosphatase inhibition assay after converted<br />

to the toxin content of MCYST-LR equivalent. Strains that do not possess any<br />

PP1 inhibitory activity show no toxicity to either mice or brine shrimp larvae.<br />

Ranking of the animal toxicities or enzym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mong strains<br />

agreed very well from each other. A solid phase extraction procedure was<br />

developed for the removal of interfering agents in PP1 assay and proved to be<br />

very effective. This SPE pretreatment in conjugation with the following PP1<br />

assay can be applied for the MCYST screening in field cyanobacterial samples<br />

or in algal food supplements. MALDI-TOF and HPLC metabolomic analysis<br />

showed the SPE good in preserving the toxins and removing contaminants.<br />

Various purified microcystins were tested on the mouse toxicity and protein<br />

phosphatase inhibition activities of PP1 and PP2a from native or recombinant<br />

sources. 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 studies showed mouse toxicities of<br />

different microcystins were in better correlation with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ies<br />

against PP2Ac than PP1c. Different microcystins have different inhibitory<br />

activities on different enzyme sources, indicating the different interaction in<br />

molecular level. No trend can be concluded.<br />

54


附 件 二<br />

HABTech 2003 Programme<br />

Tuesday 25 November<br />

Registration, Welcome and Reception<br />

1.00-6.00pm Registration – Rutherford Hotel lobby<br />

6.30-7.30pm Powhiri – formal welcome from local Maori iwi – Ngati Koata<br />

Place: Rutherford Hotel - assemble in the lobby<br />

7.30-9.00pm Reception – Rutherford Hotel (drinks and light supper)<br />

Wednesday 26 November<br />

Plenary Sessions 1 and 2 – Matai Room, Rutherford Hotel<br />

9.00-10.35 Plenary Session 1 Chairman: Graeme Robertson<br />

9.00-9.15 Welcome and Housekeeping – Graeme Robertson (CEO, Cawthron)<br />

9.15-9.30 Official Opening – Andrew Kibblewhite, General Manager,<br />

Ministry of Research Science & Technology<br />

9.30-9.35 GwoDong Roam – APEC Perspective<br />

9.35-9-45 Michael Quilliam – Workshop Goals<br />

9.45-10.15 Michael Quilliam – APEC Toxins Project – achievements<br />

10.15-10.35 Takeshi Yasumoto; Sei Sato; Tomoji Igarashi; Reiji Sekiguchi; Masatoshi<br />

Watai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and rapid protein phosphatase 2a assay<br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kadaic acids”<br />

10.35-11.00 Morning Break<br />

11.00-12.35 Plenary Session 2 Chairman: Helen Smale<br />

11.00-11.20 Sherwood Hall – US-FDA Perspective<br />

11.20-11.40 Philipp Hess “Irish monitoring programme and LC-MS - situation in EC”<br />

11.40-12.00 Phil Busby – New Zealand Perspective<br />

12.00.12.20 Kim, HakGyoon; Kang, YoungShil; Kim, KuiYoung; Lee, ChangKyu; Lim,<br />

WolAe Kim, SookYang; Lee, TaeSeek; Kim, JiHoe. “Korean HABs programs<br />

for the detection of harmful algae and thed etermination of biotoxins in<br />

seafood.”;<br />

12.20-12.35 Panel Discussion Moderator: Helen Smale<br />

12.35-2.00 Lunch Break<br />

2.00-6.00 Practical sessions 1 & 2 – Laboratories, Nelson Girls College & Cawthron<br />

6.00-7.00 Poster session 1 and refreshments – Nelson Girls College<br />

55


附 件 二<br />

Thursday 27 November<br />

Plenary Sessions 3 & 4 – Matai Room Rutherford Hotel<br />

9.00-10.35 Plenary Session 3 Chairman: Alan Campbell<br />

9.00-9.20 John C. Wekell, Sylvester G. Spenser, Vera L. Trainer, Dan Ayres and<br />

Doug Simons “Variability of domoic acid levels in razor clams - impact on<br />

strategies for sampling and management of ASP”<br />

9.20-9.40 Toshiyuki Suzuki, Veronica Beuzenberg, Lincoln Mackenzie & Michael A.<br />

Quilliam“Novel okadaic acid and pectenotoxin analogues in Dinophysis<br />

acuta collected in New Zealand”<br />

9.40-10.00 Rex Munday “Toxicological studie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shellfish<br />

toxins”<br />

10.00-10.20 James F. Lawrence “Method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for algal toxins:<br />

Canadian situation”<br />

10.20-10.35 Panel Discussion – Moderator: Alan Campbell<br />

10.35-11.00 Morning Break<br />

11.00-12.35 Plenary Session 4 Chairman: Roger Belton<br />

11.00-11.20 Rhodora V. Azanza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s) in the<br />

Philippines and the Southeast Asian harmful algal bloom (HAB) situation”<br />

11.20-11.40 Benjamin A. Suárez-Isla "Need for new functional assays for marine<br />

toxins. The case of recent PSP outbreaks in Chile - Trends"<br />

11.40-12.00 Lyndon E. Llewellyn, Cedric Robillot, Daniel Kineavy, Jim Burnell, Julie<br />

Fletcher & Brett Kettle “Receptor assays for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 and<br />

their utility on biochips”<br />

12.00-12.20 Penelope Truman & Peter Northcote “Effect-based assays in biotoxin<br />

monitoring – the neuroblastoma assay for 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br />

toxins”<br />

12.20-12.40 Robert W. Dickey, Zhihong Wang, Steven M. Plakas, Kathleen R. El Said,<br />

Edward L.E. Jester & H. Ray Granade “Assessment of methods for<br />

determination of 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 (NSP) toxins in the<br />

Eastern oyster (Crassostrea virginica)”<br />

12.40-1.00 Panel Discussion – Moderator: Roger Belton<br />

1.00-2.30 Lunch Break<br />

2.30-6.30 Practical sessions 3 & 4 – Laboratories, Nelson Girls College & Cawthron<br />

6.30-7.30 Poster session 2 and mixer with refreshments – Nelson Girls College<br />

56


附 件 二<br />

Friday 28 November<br />

Plenary Sessions 5 & 6 – Matai Room, Rutherford Hotel<br />

9.00-10.35 Plenary Session 5 Chairman: Russell Mincher<br />

9.00-9.20 Patrick Holland, Paul McNabb, Andy Selwood & Tracey Neil “LC-MS<br />

methods for marine biotoxins and their introduction into New Zealand<br />

shellfish regulatory programmes”<br />

9.20-9.40 Geoffrey Eaglesham “Cyanobacterial Toxins - Applications of high<br />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LC-MS)”<br />

9.40-10.00 Allan Cembella, Michael Quilliam, Nancy Lewis, Diego Ibarra, Cheryl<br />

Rafuse, Joanne Jellett, Richard Davis, Stephane Kirchhoff & John Cullen<br />

“Strategies for in situ detection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and their toxins in<br />

coastal waters”<br />

10.00-10.20 Lincoln Mackenzie, Veronica Beuzenberg, Patrick Holland, Paul McNabb,<br />

Andy Selwood, Tracey Neil & Sandy Vale “Solid-phase adsorption toxin<br />

tracking (SPATT): a new and highly effective in situ biotoxin monitoring<br />

tool”<br />

10.20-10.35 Panel Discussion – Moderator: Russell Mincher<br />

10.35-11.00 Morning Break<br />

11.00-12.35 Plenary Session 6 Chairman: Jim Dollimore<br />

11.00-11.20 Lyn R. Briggs “Immunoassay development for shellfish toxins”<br />

11.20-11.40 Joanne F. Jellett “So you want to swim with the sharks? - Turning science<br />

into business with the Jellett Rapid test for PSP”<br />

11.40-12.00 Lesley Rhodes, Janet Adamson and Melissa Gladstone “DNA probes: the<br />

molecular answer for rapid detection of toxic micro-algae”<br />

12.00-12.20 Christopher Saint, Paul Monis, Steven Giglio, Rebecca Campbell & Kim<br />

Fergusson “Molecular detection of cylindrospermopsin-producing<br />

cyanobacteria”<br />

12.20-12.35 Panel Discussion Moderator: Jim Dollimore<br />

12.35-2.00 Lunch Break<br />

2.00-6.00 Practical sessions 5 & 6 – Laboratories, Nelson Girls College & Cawthron<br />

6.00-7.00 Poster session 3 and refreshments – Nelson Girls College<br />

57


附 件 二<br />

Saturday 29 November<br />

10.30-1.30 Plenary Session 7 – Matai Room, Rutherford Hotel<br />

10.30-11:30 Hot topics in HAB and biotoxin testing, and issues arising from the<br />

workshop.<br />

Each topic will be led by a moderator and a panel of 4-5 people.<br />

Hot Topic 1:<br />

What is the future of the mouse in monitoring and<br />

regulations?<br />

Moderator: Graeme Robertson<br />

11.30-12.00 Break<br />

12.00-1.00pm Hot Topic2:<br />

What are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shifting to new<br />

technologies for monitoring? How can we speed up<br />

regulatory acceptance of new methods?<br />

Moderator: Lyndon Llewellyn<br />

1.00-1.30 Closing Ceremony<br />

7.00-11.00 Workshop Dinner “The Boathouse”<br />

Sunday 30 November<br />

Field Trip<br />

9.00am<br />

Depart Rutherford Hotel<br />

Bus to Havelock<br />

Launch trip through scenic Marlborough Sounds.<br />

Inspect mussel growing areas.<br />

12.00-1.00pm Lunch at Portage<br />

1.00pm Return to Havelock by launch.<br />

3.00pm Inspect mussel harvester<br />

3.30-4.00pm Free time in Havelock township<br />

4.00pm Depart for Nelson<br />

Visit Pelorous scenic area<br />

5.30pm Arrive Rutherford Hotel<br />

58


附 件 二<br />

Demonstration Sessions - Tours<br />

‧ Location: Cawthron for LC-MS demonstrations<br />

Nelson College for Girls for all other demonstrations<br />

‧ Demonstrations are grouped into six topic areas<br />

‧ Six different tours are available<br />

‧ All tours cover all topic groupings<br />

‧ Please select one tour that best suits your schedule and interests<br />

LC-MS<br />

Topic Groupings<br />

FUNCTIONAL ASSAYS<br />

PROBES<br />

Sample extraction<br />

Analysis - Quattro Ultima TSQ<br />

Analysis - Quattro Micro TSQ<br />

Data handling – QuanLynx<br />

(held at Cawthron)<br />

HPLC (PSP)<br />

Extraction methods<br />

Post-column method<br />

Pre-column method<br />

Reference materials CRMP)<br />

(held in Lab S7)<br />

PP2A colorimetric 30 mins<br />

PP2A fluorometric 30 mins<br />

Receptor Binding 30 mins<br />

(<br />

held in Labs S6 then S7)<br />

IMMUNO ASSAYS<br />

Jellet Rapid Test 45 mins<br />

Biosense Labs 45 mins<br />

(held in Lab S6)<br />

SHA Probes 25 mins<br />

Whole cell probes 25 mins<br />

PCR<br />

40 mins<br />

bWednesday: Instrumentation<br />

Thursday: Cyanobacteria<br />

Friday :Dinoflagellates<br />

(held in Lab S3)<br />

CELLS<br />

Neurophysiology 30 mins<br />

Microscopy 30 mins<br />

DNA microchips 30 mins<br />

(held in Lab S3)<br />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br />

2.00-6.00pm 2.30-6.30pm 2.00-6.00pm<br />

TOUR 1<br />

1st Session LC-MS FUNCTIONAL ASSAYS CELLS<br />

2nd Session HPLC IMMUNO ASSAYS PROBES<br />

TOUR 2<br />

1st Session HPLC I MMUNO ASSAYS PROBES<br />

2nd Session LC-MS FUNCTIONAL ASSAYS CELLS<br />

TOUR 3<br />

1st Session CELLS LC-MS FUNCTIONAL ASSAYS<br />

2nd Session HPLC PROBES IMMUNO ASSAYS<br />

TOUR 4<br />

1st Session PROBES HPLC IMMUNO ASSAYS<br />

2nd Session CELLS LC-MS FUNCTIONAL ASSAYS<br />

TOUR 5<br />

1st Session FUNCTIONAL ASSAYS CELLS LC-MS<br />

2nd Session IMMUNO ASSAYS PROBES HPLC<br />

TOUR 6<br />

1st Session IMMUNO ASSAYS PROBES HPLC<br />

2nd Session FUNCTIONAL ASSAYS CELLS LC-MS<br />

59


附 件 二<br />

Demonstration Programme<br />

Held at the laboratories of Nelson College for Girls except for LC-MS<br />

Liquid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LC-MS)<br />

1. LC-MS part 1(demonstration at Cawthron Institute)<br />

Introduction to electrospray LC-MS using domoic acid as an example.<br />

Paul McNabb, Michael Quilliam, Andy Selwood<br />

2. LC-MS part 2 (demonstration at Cawthron Institute)<br />

DSP toxin quantitation using LC-MS/MS. Data acquisition, analysis and QA/QC.<br />

Paul McNabb, Michael Quilliam, Andy Selwood<br />

Micromass Micro LC-MS supplied courtesy of Waters Mass Technologies Pty Ltd<br />

HPLC columns supplied courtesy of Phenomenex NZ Ltd<br />

HPLC (PSP) AND REFERENCE MATERIALS<br />

1. Pre- and post-column derivatisation HPLC-FL determination of PSP toxins<br />

Jim Lawrence, Roel van Ginkel, Krista Thomas, Michael Quilliam, John Harvey<br />

Dionex HPLC system supplied courtesy of A.I. Scientific Ltd<br />

HPLC columns supplied courtesy of Phenomenex NZ Ltd<br />

2.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preparation and validation at IMB-NRC.<br />

Krista Thomas, Michael Quilliam<br />

Associated posters:<br />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 in shellfish using<br />

prechromatographic oxida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br />

collaborative study – Jim Lawrence (see Poster 20)<br />

Analysis of PSP toxin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ost-column oxidation and<br />

fluorescence detection - Krista Thomas (see Poster 45)<br />

Preparation of a mussel tissue reference material for PSP toxins - Krista Thomas (see Poster<br />

46)<br />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hellfish toxins - Krista Thomas (see Poster 47)<br />

FUNCTIONAL ASSAYS<br />

1. A simple and rapid colorimetric microplate assay method for okadaic acids using protein<br />

phosphatase 2a<br />

Takeshi Yasumoto, Sei Sato<br />

2. Fluorometric protein phosphatase assay for DSP toxins<br />

Douglas Mountfort, Lincoln Mackenzie<br />

3. Receptor binding assay (RBA) for domoic acid using a cloned glutamate receptor and<br />

microplate format<br />

Patrick Holland, Doug Mountfort, Lyndon Llewellyn, Benjamin Suarez<br />

Wallac Microbeta multiwell counter and Millipore filter plates supplied courtesy of PE<br />

Biosystems/Biolab Ltd<br />

Associated poster:<br />

60


附 件 二<br />

Removing the matrix effect in the protein phosphatase inhibition assay for DSP Toxin in<br />

Shellfish: a pre-requisite to acceptance of the assay – Doug Mountfort (see Poster 24)<br />

IMMUNO ASSAYS<br />

1. ASP Direct cELISA ki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omoic acid in shellfish and seawater<br />

Hans Kleivdal<br />

Microplate reader supplied courtesy of Bio-Rad<br />

2. Jellett Rapid Test Kits for ASP and PSP toxins<br />

Joanne Jellett, Maurice Laycock, Hywel Morgan<br />

PROBES SESSION<br />

1. An automated DNA probe-based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fish-killing micro-algae<br />

Lesley Rhodes, Janet Adamson, Melissa Gladstone, John Tyrrell<br />

Automated Processor supplied courtesy of Saigene.<br />

2. DNA probes for monitoring toxic micro-algae: a risk management tool for marine<br />

biotoxins<br />

Lesley Rhodes, Melissa Gladstone, Viliami Langi, Beryce Vincenzi<br />

3. New methods of molecular detection using quantitative PCR<br />

Wednesday Sessions: Instrumentation - Pratyush Misra, Tony Gregory,<br />

Thursday Sessions: Cyanobacteria - Paul Monis, Susie Wood<br />

Friday Sessions: Dinoflagellates, including Pfiesteria - Holly Bowers<br />

RotoGene3000 supplied courtesy of 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br />

Associated posters:<br />

Real-time PCR Assays for Harmful Algal Bloom Species - Holly Bowers (see Poster 6)<br />

Production of isodomoic acid C by Pseudo-nitzschia australis, as determined by DNA<br />

probe and LC-MS technologies – Lesley Rhodes (see Poster 33)<br />

CELLS SESSION<br />

1. The brain slice assay - a novel tissue recording system for neurophysiology and<br />

neuropharmacology research applications<br />

Steve Kerr<br />

2. Probes and DNA chip technology – macro and micro views<br />

Linda Medlin<br />

3. The Micro-Algae World: The phytoplankton monitoring programme of New Zealand…<br />

microscopy and more!<br />

Sherwood Hall, Melissa Gladstone, Viliami Langi, Beryce Vincenzi, Krystyna Ponikla<br />

Associated poster:<br />

Cawthron Culture Collection of Micro-algae - Krystyna Ponikla (see Poster 31)<br />

61


附 件 二<br />

Poster Programme<br />

Note 1: All posters are at Nelson College for Girls and will be displayed Wednesday to<br />

Friday.<br />

Note 2: “D” denotes poster in demonstration area.<br />

POSTER SESSION 1 Authors present: 5.30-6.30pm on Wednesday<br />

P1 Khuc Tuan Anh<br />

Shellfish monitoring programme in Vietnam<br />

P2 Tore Aune<br />

P3 Marcelo Barros<br />

P4 Frank Benoit<br />

P5 Carmelita<br />

Bigueras-Benitez<br />

P6 Holly Bowers (D)<br />

P7 Eri Carroll<br />

P8 Allan Cembella<br />

P9 Jens Dahlmann<br />

P10 Jens Dahlmann<br />

P11 Miguel de Salas<br />

P12 Julianne Dyble<br />

P13 Andrew Gordon<br />

Brown crabs (Cancer pagurus) induced DSP-symptoms<br />

in several hundred persons in Norway in summer 20<strong>02</strong><br />

Relationships between eutrophication, the occurrence of<br />

algal bloom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microalgae<br />

Anti-MCYST antibodies possessing broad specificity<br />

against microcystins: ELISA and immunoaffinity columns<br />

application<br />

Occurrence of ciguatoxic dinoflagellates in two provinces<br />

in the Philippines<br />

Real-time PCR assays for harmful algal bloom species<br />

Detection of toxins in shellfish from Queensland and<br />

Norther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br />

Application of rRNA-targeted molecular probes and<br />

chemical analytical methods to discriminate among<br />

toxigenic Alexandrium Species<br />

An ISO method protocol for determing microcystins in raw<br />

and treated waters<br />

An LC-MS base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br />

of Harmful Algal Bloom (HAB) toxins coupled with<br />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microcystins<br />

Taxonomy, morphology, and genetic affinities of three<br />

new species of small marine Australian gymnodinioid<br />

dinoflagellates<br />

Detecting the presence and activity of the cyanobacterial<br />

HAB species 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 using<br />

RTPCR based approaches<br />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oxin and micropredation to<br />

62


附 件 二<br />

icthyotoxicity of two strains of Pfiesteria shumwayae<br />

P14 Andrew Gordon<br />

P15 Patrick Holland<br />

P16 Michael Holmes<br />

Pfiesteria – associated toxin affects salinity tolerance of<br />

Tilapia (O. nilauticus)<br />

A multiresidue LC-MS method for algal toxins in shellfish:<br />

validation and interlaboratory studies<br />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LIC)-<br />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 analysis of paralytic<br />

shellfish toxins (PST) from Singapore isolates of<br />

Gymnodinium catenatum (Dinophyceae)<br />

POSTER SESSION 2 Authors present: 6.00-7.00pm on Thursday<br />

P17 Hitoshi Ishida<br />

Confirmation of brevetoxin B1 and PbTx-3 in neurotoxic<br />

shellfish poisoning in New Zealand by quantitative<br />

determination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br />

spectrometry<br />

P18 M. Rufus Kitto<br />

P19 Hans Kleivdal<br />

P20 James Lawrence (D)<br />

P21 Lincoln Mackenzie<br />

P22 Chris Miles<br />

P23 Steven Morris<br />

P24 Doug Mountfort (D)<br />

P25 Yasukatsu Oshima<br />

HAB Dynamics in Kuwait –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br />

aquaculture<br />

Interlaboratory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SP Direct cELISA<br />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omoic acid in shellfish and<br />

seawater<br />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br />

toxins in shellfish using prechromatographic oxidation<br />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br />

collaborative study<br />

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 (SPATT):<br />

proving the concept<br />

Ion-Trap LCMS as a tool for structural characterisation of<br />

marine algal toxins<br />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co-occurrence of pectenotoxins,<br />

okadaic acid and dinophysistoxin-2 in shellfish from<br />

England<br />

Removing the matrix effect in the protein phosphatase<br />

inhibition assay for DSP Toxin in Shellfish: a pre-requisite<br />

to acceptance of the assay<br />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SP in natural plankton<br />

sample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monitoring<br />

63


附 件 二<br />

P26 Yasukatsu Oshima<br />

P27 Ruth Pérez<br />

P28 Jesús Pérez-Linares<br />

P29 Jesús Pérez-Linares<br />

P30 Ernani Pinto<br />

P31 Krystyna Ponikla (D)<br />

P32 Lesley Rhodes<br />

P33 Lesley Rhodes (D)<br />

P34 Gian Paolo<br />

Quality control of PSP mouse bioassay using in-house<br />

reference material prepared from naturally contaminated<br />

scallops<br />

Calderon Determination of domoic acid (ASP Toxin) in<br />

bivalve mollusc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br />

chromatography (HPLC) in extraction areas (north and<br />

south coast of Peruvian ocean) by the influence of<br />

temperature variations<br />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16S ribosomal sequences (rDNA)<br />

in cyanobacterial isolates associated with toxicity events<br />

Evaluation of dinoflagellate toxicity implicated in recent<br />

HAB events in the Gulf of California, Mexico<br />

A method based on PCR analysis to detect Microcystis<br />

spp. in Brazilian reservoirs<br />

Cawthron culture collection of micro-algae<br />

Cryopreservation of micro-algae<br />

Production of isodomoic acid C by Pseudo-nitzschia<br />

australis, as determined by DNA probe and LC-MS<br />

technologies<br />

Rossini A functional assay for the measurement of<br />

yessotoxins in<br />

contaminated biological samples<br />

POSTER SESSION 3 Authors present: 5.30-6.30pm on Friday<br />

P35 Miriam Seguel<br />

Harmful algal blooms associated to mussels culture in<br />

southern Chile<br />

P36 Glen Shaw<br />

P37 Elizabeth Smith<br />

P38 Lesley Stobo<br />

P39 Benjamín A.<br />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pectenotoxin-2-seco acids:<br />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br />

Consumer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br />

requirement for rapid tests for marine biotoxins and<br />

phytoplankton identification<br />

Combating matrix effects in the LC-MS analysis of<br />

lipophilic shellfish toxins<br />

Need for new functional assays for marine toxins. The<br />

64


附 件 二<br />

Suárez-Isla<br />

P40 John Wekell<br />

case of a recent PSP outbreak in Chile: Trends<br />

Increased magnitude, frequency and geographical<br />

spread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Puget Sound,<br />

Washington State, USA<br />

P41 Wasa Wickramasinghe Evaluation of several commercial ELISA kits for the<br />

detection of microcystins in drinking water<br />

P42 Mingyuan Zhu<br />

P43 Mike Quilliam<br />

P44 Mike Quilliam<br />

P45 Krista Thomas (D)<br />

P46 Krista Thomas (D)<br />

P47 Krista Thomas (D)<br />

P48 Mike Quilliam<br />

P49 Mike Quilliam<br />

P50 Mike Quilliam<br />

P51 Hong-Nong Chou<br />

Monitoring of PSP and DSP toxins and toxic algae in<br />

Jiaozhou Bay over the last 3 years<br />

Quantitation of phycotoxins by proton nuclear magnetic<br />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NMR) for the production of<br />

certified standards<br />

Analysis of phycotoxins in hand-picked plankton cells by<br />

micro-column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br />

spectrometry<br />

Analysis of PSP toxin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br />

post-column oxidation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br />

Preparation of a mussel tissue reference material for PSP<br />

toxins<br />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hellfish toxins<br />

Analysis of natural toxin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br />

chemiluminescent nitrogen detection<br />

Analysis of spirolide toxins by liquid<br />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br />

Analysis of PSP toxin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br />

mass spectrometry<br />

Protein phosphat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nd animal<br />

toxicities of microcystins<br />

65


附 件 二<br />

66


附 件 三<br />

塔 瑪 亞 歷 山 大 藻 ATan-1 的 麻 痺 性 貝 毒 組 成 分 析<br />

李 承 禹<br />

1*<br />

陳 逸 民<br />

1<br />

陳 荔<br />

2<br />

何 建 宗<br />

3<br />

李 宗 徽<br />

4<br />

周 宏 農<br />

1<br />

1<br />

3<br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br />

香 港 公 開 大 學 科 技 學 院 環 境 學 系<br />

2<br />

4<br />

香 港 大 學 生 態 學 與 生 物 多 樣 性 學 系<br />

臺 北 醫 學 大 學 生 藥 研 究 所<br />

本 研 究 針 對 分 離 自 南 極 塔 瑪 亞 歷 山 大 藻 ATan-1 藻 株 的 麻 痺 性 貝 毒 組 成 , 以 高 效 液<br />

相 層 析 螢 光 檢 知 進 行 分 析 , 同 時 比 較 以 四 種 不 同 萃 取 溶 液 , 包 括 0.05N 醋 酸 、0.1N 鹽 酸 、<br />

純 水 及 pH 2 的 酸 酒 精 , 所 萃 出 之 毒 素 組 成 與 萃 出 量 上 的 差 異 。 結 果 顯 示 不 同 的 萃 取 溶<br />

液 , 除 在 酸 酒 精 中 C1/C2 的 含 量 明 顯 較 低 外 , 其 它 溶 液 所 萃 出 的 毒 素 組 成 與 含 量 並 無 顯<br />

著 差 異 。 除 了 主 要 的 C1/C2 毒 素 外 , 也 可 發 現 到 微 量 的 dcGTX2/3、GTX2/3 及 B1 毒 素 ,<br />

但 含 量 低 於 C 類 毒 素 的 百 分 之 一 。C1/C2 毒 素 曾 在 文 獻 中 被 記 載 在 0.1N 的 鹽 酸 溶 液 經<br />

熱 處 理 後 會 轉 換 成 GTX2/3。 然 在 本 研 究 中 亦 發 現 醋 酸 溶 液 的 萃 出 液 經 加 熱 處 理 可 產 生<br />

dcGTX2/3, 同 時 純 水 的 萃 出 液 經 相 同 處 理 中 亦 發 現 同 樣 的 結 果 , 此 為 目 前 文 獻 所 未 曾 提<br />

及 。 因 此 在 後 續 的 實 驗 中 以 純 水 溶 解 的 C1/C2, 在 90 o C 下 加 熱 4 小 時 後 可 得 到 超 過 50%<br />

以 上 dcGTX2/3 的 產 率 , 證 實 了 C1/C2 毒 素 可 經 由 化 學 反 應 來 生 產 dcGTX2/3。<br />

Toxin Profile Analyses of Alexandrium tamarense Atan-1<br />

Chen-Yu Lee 1 *, Yi-Ming Chen 1 , Leo-Li Chan 2 , Kin-Chung Ho 3 ,<br />

Tzong-Huei Lee 4 , and Hong-Nong Chou 1<br />

1<br />

Institute of Fisheries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br />

2<br />

Department of Ecology & Biod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br />

3<br />

Environmental Studies, S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br />

4<br />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armacognosy,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br />

Antarctic strain of Alexandrium tamarense, ATan-1 was analyzed for its toxin profile by high<br />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Various extraction solvents, such as, 0.05 N acetic acid, 0.1 N<br />

hydrochloric acid, de-ionized water, and acidified ethanol pH 2 have been compared for their<br />

performance on the extractability of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less<br />

yield of C1/C2 toxins using acidified ethanol than other solvent for extra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major<br />

C1/C2 toxins, there were trace amount of dcGTX2/3、GTX2/3 and B1 toxin in all of the extracts. It has<br />

been report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C toxins in extract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conversion of C toxins<br />

to the known gonyautoxins with heating in 0.1N HCl solution. However, in our study C1/C2 toxins<br />

converted to decarbamoylgonyautoxins, dcGTX2/3, rather than GTX2/3 in 0.05 N acetic acid and<br />

deionized water while heated at 90 o C. It was also found that a continuous heating at 90 o C for 4 hors<br />

heating could have a yield of more than 50% of the conversion from C1/C2 to dcGTX2/3 in<br />

de-ionized water. Detailed comparison of reaction parameters is under proceeding. It is expected that<br />

the standards of dcGTXs can be converted from C toxins.<br />

67


臺 灣 地 區 原 甲 藻 之 超 微 型 態 特 徵 分 類 研 究<br />

*1<br />

2<br />

1<br />

陳 怡 倩 盧 重 光 周 宏 農<br />

1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br />

2 臺 北 醫 學 大 學 天 然 藥 物 研 究 所<br />

本 研 究 針 對 1996 年 以 來 研 究 下 痢 性 貝 毒 產 毒 藻 種 而 分 離 自 臺 灣 海 域 的 原 甲 藻 屬 渦<br />

鞭 毛 藻 共 23 株 , 利 用 光 學 、 電 子 顯 微 鏡 的 型 態 分 析 , 包 括 細 胞 大 小 、 形 狀 及 殼 片 細 微<br />

結 構 如 孔 洞 形 狀 與 分 佈 、 鞭 毛 孔 複 合 體 、 殼 間 帶 的 比 較 , 將 現 有 藻 株 歸 納 成 四 個 種 類 :<br />

第 一 種 為 Prorocentrum lima (Ehrenberg) Dodge, 細 胞 卵 形 , 長 32-37µm、 寬 23-27µm,<br />

長 寬 比 接 近 1.4, 藻 株 來 自 野 柳 、 貢 寮 與 大 香 蘭 。 第 二 類 細 胞 大 小 類 似 P. lima, 長 寬 比<br />

1.3, 形 狀 明 顯 橢 圓 對 稱 , 細 胞 周 圍 孔 洞 形 狀 、 鞭 毛 孔 複 合 體 內 孔 洞 的 分 佈 與 相 對 位 置 與<br />

P. lima 有 明 顯 差 異 , 細 胞 來 自 蘭 嶼 與 大 香 蘭 , 應 為 一 新 種 。 第 三 類 與 第 四 類 細 胞 體 型 明<br />

顯 較 小 , 其 中 第 三 類 長 7.5-9µm、 寬 6-7µm, 長 寬 比 接 近 1.3, 外 觀 近 似 P. norrisanum,<br />

但 細 胞 大 小 明 顯 不 同 , 大 小 類 似 P. nux, 但 形 狀 及 鞭 毛 孔 複 合 體 與 殼 間 帶 細 微 構 造 明 顯<br />

相 異 , 亦 為 另 類 新 種 , 研 究 中 採 自 台 南 地 區 養 殖 池 的 三 株 , 型 態 一 致 。 第 四 類 細 胞 則 稍<br />

狹 長 ( 長 寬 比 1.4 以 上 ), 其 餘 型 態 特 徵 同 於 第 三 類 , 觀 察 中 的 八 株 樣 品 均 分 離 自 東 港 地<br />

區 養 殖 池 的 同 一 次 採 樣 , 都 具 備 相 同 特 徵 , 由 於 缺 乏 後 續 採 樣 的 驗 證 , 尚 無 法 歸 納 後 兩<br />

類 型 是 否 同 種 。<br />

Ultra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Prorocentrum from Taiwan<br />

I-Chien Chen *1 , Chung-Kung Lu 2 and Hong-Nong Chou 1<br />

1 Institute of Fisheries Scienc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br />

2 Institute of Pharmacognosy, School of Pharmacy,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br />

Twenty-three clones of Prorocentrum species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the laboratory since 1996 have been<br />

subject for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 analysis. Detaile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clones was carried out<br />

recently.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analyses of their ultra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br />

architecture of the periflagellar pore area, ornamentation of thecal plates and intercalary band, we were able to<br />

distinguish these clones into four groups. The first group including samples from Yaliu, Dahsianlan, and<br />

Kungliao was identified as Prorocentrum lima (Ehrenberg) Dodge, cell oval in valve view, 32-37µm long and<br />

23-27µm wide, with the length/width ratio of 1.4. Cells of the second group have the same size as P. lima, but<br />

ellipsoidal with the length/width ratio of less than 1.3.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P. lima by the ornamentation of<br />

thecal plates and arrangement of periflagellar pores, and identified as a new species ever been reported. The third<br />

and fourth groups are similar in size, 7.5-9µm long and 6-7µm wide, much smaller than P. lima. The third group<br />

composed of 3 clones isolated from aquaculture pond of Tainan and the fourth group, 8 clones from Tungkang<br />

aquaculture pond. They have the same cell ultra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he group but slightly different in<br />

the length/width ratio between groups. Both groups have similar thecal surface ornamentation and periflagellar<br />

pore arrangement that were not reported either. Without further comparisons from the new collections, the latter<br />

two groups can not be identified the same species.<br />

68


附 件 三<br />

臺 灣 產 原 甲 藻 的 大 環 內 酯 系 列 化 合 物<br />

*1<br />

2<br />

1<br />

1<br />

1<br />

1<br />

李 怡 慧 盧 重 光 陳 逸 民 余 昌 憲 譚 鎮 傑 周 宏 農<br />

1<br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生 命 科 學 院 漁 業 科 學 研 究 所 2<br />

臺 北 醫 學 大 學 要 學 院 生 藥 學 研 究 所<br />

自 1996 年 以 來 配 合 麻 痺 性 毒 藻 的 調 查 , 從 臺 灣 沿 海 各 處 所 採 樣 品 中 單 離 出 原 甲 藻<br />

藻 株 共 23 株 中 , 已 發 現 利 瑪 原 甲 藻 普 遍 含 有 okadaic acid 等 下 痢 性 毒 素 , 可 能 導 致 水 產<br />

食 品 衛 生 安 全 上 之 隱 憂 。 另 外 也 從 這 些 藻 株 中 分 離 有 prorocentrolide 類 的 大 環 內 酯 化 合<br />

物 , 具 備 癌 細 胞 之 毒 殺 活 性 。 本 研 究 分 析 比 較 採 自 南 北 各 六 個 不 同 地 點 的 19 株 原 甲 藻<br />

屬 渦 鞭 毛 藻 所 含 已 知 各 大 環 內 酯 的 組 成 , 以 作 為 後 續 化 合 物 提 純 與 生 合 成 研 究 的 基 礎 。<br />

分 析 採 逆 相 高 效 液 相 層 析 管 柱 及 光 偶 矩 陣 列 紫 外 光 吸 收 全 波 段 掃 描 檢 知 , 結 果 發 現 利 瑪<br />

原 甲 藻 藻 株 所 含 大 環 內 酯 以 prorocentrolide 及 4-hydroxyprorocentrolde 為 主 , 而 微 小 原 甲<br />

藻 藻 株 所 含 大 環 內 酯 則 僅 為 prorocentrolide, 且 含 量 較 低 。 另 外 發 現 到 的 14-O-acetyl<br />

4-hydroxyprorocentrolide 及 spiro-prorocentrimine 只 分 別 存 在 於 利 瑪 原 甲 藻 的 PL01 藻 株<br />

及 微 小 原 甲 藻 PM08 藻 株 , 而 在 利 瑪 原 甲 藻 的 PL08 藻 株 中 ,prorocentrolide 含 量 極 高 ,<br />

初 步 估 計 約 佔 乾 藻 細 胞 重 之 1% 以 上 , 目 前 正 應 用 於 生 合 成 的 研 究 中 , 其 在 藻 細 胞 中 的<br />

作 用 或 存 在 的 意 義 , 尚 不 得 而 知 。<br />

Prorocentrolide and its congeners from Prorocentrum spp. of Taiwan<br />

Y.-H. Li* 1 , C.-K. Lu 2 , Y.-M. Chen 1 , C.-H. Yu 1 , C.-C. Tan 1 , and H.-N. Chou 1<br />

1<br />

Institute of Fisheries Scienc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br />

2<br />

Institute of Pharmacognosy, School of Pharmacy,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br />

Twenty clones of Prorocentrum spec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since 1996, base on a screening survey of<br />

the causative agents of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s. We have identified okadaic acid, dinophysistoxin-1 and<br />

several dioester derivatives. In this research we identified prorocentrolide and its congeners,<br />

4-hydroxyprorocentrolide, 14-O-acety 4-hydroxyprorocentrolide and spiro-prorocentrimine. Nineteen clones of<br />

Prorocentrum was analyzed for their compositions of prorocentrolides. 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br />

column chromatography with a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was applied for such anaysis. It was found that most of<br />

P. lima contain prorocentrolide and 4-hydroxyprorocentrolide and clones of P. minimum contain prorocentrolide<br />

only and in rather trace amount. Interestingly, 4-O-acetyl 4-hydroxyprorocentrolde was only found in clone<br />

PL01 of P. lima and spiro-prorocentrimine, in clone PM08 of P. minimum only. From clone PL08 we found<br />

prorocentrolide in very high content. It was estimated higher than 1% (on dry base) yield could be reached.<br />

Currently this clone was applied as culture for biosynthetic studies. The reason for its existence in such a high<br />

concentration is still unknown.<br />

69


附 件 三<br />

71


附 件 四<br />

臺 灣 沿 、 近 海 常 見 微 細 藻<br />

與 可 能 有 害 藻 類 圖 鑑<br />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編 印<br />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二 年 十 二 月<br />

72


目 錄<br />

作 者 序 ………………………………………………………………...…1<br />

藻 類 概 論 ……………………………………………………………...…3<br />

微 細 藻 的 簡 介 ………………………………………………………...…5<br />

藻 種 描 述<br />

Ⅰ.Dinophyta 甲 藻 植 物 門 ………………………………….……………7<br />

Alexandrium 亞 歷 山 大 藻 屬 ……………………………….……11<br />

Amphidinium 前 溝 藻 屬 …………………………………...……13<br />

Ceratium 角 甲 藻 屬 ……………………………………………14<br />

Coolia……………………………………………………………16<br />

Dinophysis 鰭 藻 屬 …………………………………………….17<br />

Gambierdiscus 底 盤 甲 藻 屬 ……………………………………18<br />

Gonyaulax 膝 溝 藻 屬 ……………………………………………20<br />

Gymnodinium 裸 甲 藻 屬 …………………………………..……21<br />

Katodinium………………………………………………..………23<br />

Ostreopsis………………………………………………...………24<br />

Peridinium 多 甲 藻 屬 …………………………………….…….25<br />

Prorocentrum 原 甲 藻 屬 ………………………………….…….26<br />

Protoperidinium 原 多 甲 藻 屬 ……………………………...……32<br />

Ⅱ.Cyanophyta 藍 綠 藻 植 物 門 ……………………………….…………35<br />

Gloeocapsa 粘 球 藻 屬 …………………………………………36<br />

Merismopedia 平 裂 藻 屬 ………………………………………37<br />

Microcystis 微 囊 藻 屬 ………………………………….………38<br />

Oscillatoria 顫 藻 屬 ……………………………………………39<br />

Spirulina 螺 旋 藻 屬 …………………………………...………41<br />

Arthrospira 節 旋 藻 屬 …………………………………………44<br />

Nostoc 念 珠 藻 屬 …………………………………...…………46<br />

Ⅲ.Ctyptophyta 隱 藻 植 物 門 ……………………………………………47<br />

Cryptomonas 隱 藻 屬 ……………………..…………..…………48<br />

Ⅳ.Bacillariophyta 矽 藻 植 物 門 ……………………………...…………50<br />

Centricae 中 心 綱 …………………………………….………52<br />

Biddulphia 盒 形 藻 屬 ……………………………………………53<br />

Chaetoceros 角 毛 藻 屬 …………………………………………57<br />

Coscinodiscus 圓 篩 藻 屬 ……………………………………….71<br />

Cyclotella 小 環 藻 屬 …………………………………………...74<br />

Ditylum 雙 尾 藻 屬 ……………………………………………76<br />

Eucampia 彎 角 藻 ……………………………………………77<br />

Guinardia 幾 內 亞 藻 屬 ………………………………………78<br />

Melosira 直 鏈 藻 屬 ……………………………………………79<br />

Odontella ……………………………………………………83<br />

Rhizosolenia 根 管 藻 屬 ………………………………………84<br />

Skeletonema 骨 條 藻 屬 …………………………………………89<br />

Thalassiosira 海 鏈 藻 屬 ………………………………………91<br />

Triceratium 三 角 藻 屬 …………………………………………..93<br />

Pennatae 羽 紋 綱 ………………………………………………94<br />

Amphiprora 翼 繭 形 藻 屬 ………………………………………95<br />

Asterionella 星 杆 藻 屬 …………………………………………96<br />

Cymbella 橋 灣 藻 屬 …………………………………………97<br />

附 件 四<br />

i


Diploneis 雙 壁 藻 屬 ……………………………………………98<br />

Licmophora 楔 形 藻 …………………………………………100<br />

Navicula 舟 形 藻 屬 ………………………………...…………101<br />

Nitzschia 菱 形 藻 屬 ………………………………..…………105<br />

Pleurosigma 斜 紋 藻 屬 ……………………………..…………108<br />

Surirella 雙 菱 藻 屬 ………………………………...…………111<br />

Thalassionema 海 線 藻 屬 …………………………...…………112<br />

Tropidoneis 龍 骨 藻 屬 ……………………………...…………113<br />

附 件 四<br />

Ⅴ.Chlorophyta 綠 藻 植 物 門 ……………………..……………………114<br />

Chlorella 小 球 藻 屬 …………………………….……………116<br />

Coelastrum 空 星 藻 屬 …………………………...……………118<br />

Cosmarium 鼓 藻 屬 ……………………………..……………120<br />

Golenkinia 多 芒 藻 屬 ……………………………..…..………121<br />

Oocystis 卵 囊 藻 屬 ………………………………..….………123<br />

Pediastrum 盤 星 藻 屬 ……………………………..….………125<br />

Scenedesmus 柵 藻 屬 …………………………………………129<br />

Sphaerocystis 球 囊 藻 屬 ………………………………………134<br />

Tetraedron 四 角 藻 屬 …………………………….….………135<br />

參 考 文 獻 …………………………………………….…..……………136<br />

學 名 索 引 …………………………………………….…..……………145<br />

ii


出 版 者 序<br />

作 者 序<br />

臺 灣 四 周 環 海 , 有 來 自 有 黑 潮 溫 暖 海 水 從 東 南 方 的 注 入 , 有<br />

親 潮 與 大 陸 棚 沿 岸 流 的 從 東 北 與 西 北 方 流 入 , 帶 來 豐 富 的 藻 類 相 ,<br />

分 佈 於 四 周 的 海 域 。 而 臺 灣 的 地 質 、 地 形 與 人 口 密 集 區 域 及 對 土 地<br />

的 利 用 , 造 成 西 部 的 砂 岸 與 東 部 的 斷 層 崖 岸 , 以 及 東 北 與 南 端 的 珊<br />

瑚 礁 沿 岸 地 形 , 孕 育 不 同 的 藻 種 。 過 去 對 於 沿 岸 常 見 微 細 藻 的 研 究<br />

並 不 多 , 僅 有 少 數 矽 藻 與 渦 邊 毛 藻 的 型 態 研 究 , 部 分 針 對 各 項 沿 海<br />

開 發 案 的 環 境 調 查 分 析 , 但 對 於 族 群 分 佈 以 及 生 態 紀 錄 也 都 缺 乏 ,<br />

較 多 的 是 一 些 限 閱 的 生 態 評 估 報 告 , 然 對 於 種 別 之 鑑 定 , 仍 然 缺 少<br />

有 系 統 之 整 理 。 行 政 院 農 委 會 曾 經 針 對 養 殖 環 境 常 見 浮 游 動 物 出 版<br />

過 一 、 兩 本 圖 鑑 , 但 由 於 製 作 成 本 與 發 行 量 , 屬 於 黑 白 照 片 又 無 法<br />

普 及 , 或 資 料 不 夠 豐 富 , 主 要 提 供 水 產 養 殖 業 者 , 對 於 池 中 藻 相 或<br />

浮 游 動 物 執 行 池 塘 管 理 的 操 作 手 冊 。 鑑 於 臺 灣 水 域 中 存 在 近 十 多 年<br />

來 研 究 水 產 品 生 物 毒 所 發 現 的 毒 藻 , 以 及 在 行 政 院 環 保 署 委 託 「 永<br />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 專<br />

案 研 究 計 畫 的 執 行 , 配 合 過 去 在 環 境 採 樣 與 藻 株 種 原 庫 的 建 立 方 面<br />

所 收 集 、 觀 察 到 的 藻 種 , 經 由 電 子 照 相 的 收 集 , 編 排 本 小 冊 , 以 供<br />

有 興 趣 的 學 生 、 專 業 人 士 在 學 習 與 研 究 、 監 測 工 作 上 的 參 考 。 初 版<br />

的 倉 促 , 錯 誤 在 所 難 免 , 上 請 讀 者 海 含 並 提 出 修 正 意 見 。 最 後 感 謝<br />

行 政 院 環 保 署 的 經 費 補 助 方 能 使 這 本 圖 鑑 付 梓 。<br />

附 件 四<br />

iii


藻 類 概 論<br />

「 藻 類 」 是 一 群 相 當 原 始 生 物 的 通 稱 , 廣 泛 的 存 在 於 地 球 上 的<br />

每 個 角 落 , 特 別 是 在 有 水 的 環 境 中 , 除 在 湖 泊 、 海 洋 中 大 量 存 在 ,<br />

陸 地 上 也 處 處 存 在 , 高 山 凍 原 、 極 地 冰 帽 、 熱 泉 沙 漠 中 也 都 有 它 們<br />

的 蹤 跡 , 還 有 些 共 生 或 寄 生 在 動 ( 珊 瑚 )、 植 物 ( 浮 萍 ) 與 真 菌 ( 地<br />

衣 ) 身 上 。 有 的 是 單 細 胞 個 體 獨 立 生 長 、 有 的 是 多 細 胞 的 顯 微 個 體<br />

或 是 上 百 公 尺 的 大 型 海 藻 , 可 能 固 著 在 水 底 的 砂 石 、 珊 瑚 礁 上 生 長 、<br />

或 是 薄 薄 的 一 層 披 附 在 生 物 或 非 生 物 的 表 面 , 更 有 的 是 浮 游 在 水 體<br />

的 照 光 層 中 隨 波 逐 流 , 或 是 長 著 各 式 各 樣 的 鞭 毛 自 主 性 的 隨 處 游<br />

動 。 它 們 共 同 有 的 特 徵 是 含 有 葉 綠 素 a, 能 夠 像 植 物 般 的 行 光 合 作<br />

用 , 所 以 過 去 被 歸 屬 於 植 物 界 , 然 而 被 稱 為 藻 類 的 這 一 群 組 成 成 員<br />

複 雜 的 生 物 , 有 的 種 類 相 當 原 始 , 有 的 相 當 進 化 , 根 據 現 代 科 學 研<br />

究 其 演 化 關 係 的 親 緣 性 與 組 成 個 體 細 胞 分 化 程 度 與 繁 殖 方 式 , 將 缺<br />

了 細 胞 核 核 膜 的 一 群 藍 綠 藻 或 原 核 綠 藻 劃 屬 原 核 生 物 界 , 將 構 造 簡<br />

單 缺 少 組 織 結 構 但 都 有 胞 器 的 大 部 分 藻 類 劃 屬 原 生 生 物 界 , 取 其 介<br />

於 動 、 植 物 間 的 細 胞 結 構 與 功 能 , 能 行 光 合 作 用 又 具 備 會 游 動 的 孢<br />

子 , 只 有 原 屬 綠 藻 門 的 輪 藻 因 生 殖 構 造 的 複 雜 , 有 些 人 硬 將 它 拉 出<br />

綠 藻 類 而 劃 屬 於 植 物 界 中 較 低 等 的 一 群 。<br />

原 生 生 物 界 中 的 藻 類 包 括 有 紅 藻 、 綠 藻 、 褐 藻 、 渦 鞭 毛 藻 、 隱<br />

藻 、 金 黃 藻 、 黃 綠 藻 、 矽 藻 、 真 正 眼 點 藻 、 眼 蟲 藻 、 定 鞭 藻 等 , 大<br />

部 分 都 屬 單 細 胞 具 鞭 毛 的 游 動 細 胞 或 在 其 生 活 史 的 某 一 階 段 具 有 此<br />

特 徵 , 而 在 肉 眼 可 見 , 俗 稱 海 藻 的 固 著 性 的 藻 類 , 則 就 限 於 依 其 光<br />

合 色 素 差 異 所 區 隔 出 的 紅 藻 、 褐 藻 和 綠 藻 等 三 類 , 常 見 於 珊 瑚 礁 或<br />

岩 石 岸 , 個 體 以 附 著 器 牢 牢 固 著 於 砂 、 石 或 岩 礁 上 , 有 時 也 附 著 在<br />

其 他 海 藻 身 上 , 大 都 成 葉 片 狀 或 有 特 殊 之 立 體 結 構 , 通 稱 葉 狀 體 ,<br />

有 些 種 類 如 褐 藻 尚 有 假 根 、 假 莖 的 不 完 整 分 化 。<br />

藻 類 在 生 態 上 扮 演 著 分 場 重 要 的 角 色 , 那 就 是 食 物 鏈 中 的 初 級<br />

生 產 者 或 基 礎 生 產 者 同 時 也 供 應 生 命 所 需 氧 氣 , 藻 類 在 水 中 的 生 產<br />

量 遠 遠 高 過 陸 地 上 高 等 植 物 的 生 產 力 , 而 海 藻 更 提 供 了 許 多 海 洋 生<br />

命 幼 生 的 庇 蔭 與 孕 育 的 場 所 。 海 藻 所 含 的 藻 膠 , 包 括 紅 藻 膠 、 褐 藻<br />

膠 與 洋 菜 藻 膠 為 人 類 工 業 開 發 使 用 於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許 多 食 品 與 物 件<br />

中 , 新 興 的 生 物 技 術 更 是 深 入 探 討 它 們 所 含 的 一 些 特 殊 成 份 , 隨 同<br />

早 為 人 類 奉 為 健 康 食 品 的 一 些 微 藻 如 綠 藻 與 螺 旋 藻 等 , 均 為 熱 門 的<br />

研 究 課 題 , 企 圖 於 醫 藥 方 面 肯 定 它 們 的 用 途 。<br />

附 件 四<br />

1


微 細 藻 的 簡 介<br />

微 細 藻 (microalgae) 泛 指 能 在 水 體 中 自 由 漂 浮 、 成 長 的 自 營 性 生<br />

物 。 包 括 綠 藻 (green algae)、 矽 藻 (diatom)、 渦 鞭 毛 藻 (dinoflagellate)、<br />

隱 藻 (cryptomonad) 等 常 見 微 細 藻 類 為 主 要 成 員 ; 另 屬 於 原 核 生 物 的 藍<br />

綠 菌 (cyanobacteria) 在 分 類 上 雖 不 屬 於 藻 類 , 然 其 中 許 多 種 類 為 特 定<br />

水 域 中 重 要 的 生 產 力 來 源 , 和 其 他 浮 游 藻 類 的 角 色 近 似 , 因 此 常 被<br />

研 究 藻 類 的 學 者 稱 為 藍 綠 藻 (blue-green algae), 納 入 浮 游 藻 類 的 一 群<br />

進 行 研 究 。<br />

微 細 藻 的 光 合 作 用 除 能 提 供 水 域 中 其 他 生 物 源 源 不 絕 的 食 物 來<br />

源 外 , 同 時 尚 能 消 耗 大 量 二 氧 化 碳 , 降 低 地 球 的 溫 室 效 應 , 對 於 整<br />

個 地 球 生 態 的 維 持 、 平 衡 或 改 善 具 有 舉 足 輕 重 的 地 位 。 平 時 浮 游 植<br />

物 會 因 浮 游 動 物 的 攝 食 、 營 養 鹽 或 其 他 生 長 因 子 的 限 制 而 維 持 低 密<br />

度 、 高 歧 異 度 的 情 況 。 然 在 因 人 為 因 子 而 造 成 營 養 鹽 濃 度 異 常 提 增<br />

的 情 況 下 , 特 定 微 細 藻 往 往 會 大 量 繁 生 而 形 成 藻 華 。 藻 華 雖 為 周 遭<br />

環 境 提 供 高 量 的 生 產 力 , 同 時 能 消 耗 更 多 的 二 氧 化 碳 , 然 可 能 造 成<br />

夜 間 水 域 環 境 的 缺 氧 , 或 因 藻 體 含 毒 或 對 呼 吸 器 官 的 堵 塞 而 造 成 水<br />

域 中 其 他 動 物 死 亡 等 負 面 影 響 ; 更 有 甚 者 , 特 定 藻 類 的 毒 素 尚 能 藉<br />

此 經 由 食 物 鏈 的 傳 遞 與 累 積 , 而 造 成 許 多 高 層 次 消 費 者 – 人 類 的 中<br />

毒 。<br />

位 階 進 行 編 排 , 同 時 附 帶 說 明 其 採 樣 地 點 及 評 估 其 危 害 程 度 。<br />

Ⅰ. 甲 藻 植 物 門 (Dinophyta)<br />

Ⅱ. 藍 綠 藻 植 物 門 (Cyanophyta)<br />

Ⅲ. 隱 藻 植 物 門 (Cryptophyta)<br />

Ⅳ. 矽 藻 植 物 門 (Bacillariophyta)<br />

Ⅴ. 綠 藻 植 物 門 (Chlorophyta)<br />

台 灣 四 面 環 海 , 對 於 沿 岸 資 源 的 開 發 與 利 用 十 分 徹 底 。 許 多 沿<br />

岸 地 區 陸 續 被 開 發 成 海 埔 新 生 地 、 養 殖 專 區 或 工 業 區 , 除 持 續 為 台<br />

灣 創 造 經 濟 方 面 的 收 益 , 相 對 來 講 , 污 染 物 排 放 的 增 加 亦 造 就 台 灣<br />

沿 岸 及 河 口 地 區 明 顯 優 養 化 的 負 面 影 響 。 由 於 這 些 地 區 是 仔 稚 魚 、<br />

蝦 繁 衍 , 同 時 也 是 水 產 養 殖 進 行 的 地 區 , 因 此 優 養 化 的 影 響 將 直 接<br />

對 兩 方 面 造 成 衝 擊 。 本 計 畫 在 環 保 署 的 支 持 下 , 開 始 針 對 台 灣 沿 海<br />

的 微 細 藻 類 進 行 調 查 , 瞭 解 在 優 養 的 環 境 下 , 會 造 成 哪 些 藻 類 的 大<br />

量 繁 生 , 同 時 這 些 藻 中 , 是 否 有 潛 在 危 害 藻 類 的 存 在 , 將 這 些 藻 類<br />

的 相 關 資 料 與 圖 鑑 編 撰 成 冊 , 期 待 藉 由 本 圖 鑑 之 付 梓 、 編 印 , 除 了<br />

能 對 於 台 灣 藻 類 研 究 學 界 有 所 俾 益 , 亦 能 提 供 一 個 機 會 給 一 般 社 會<br />

大 眾 及 學 生 , 接 觸 認 識 這 美 麗 的 微 細 藻 世 界 。<br />

在 常 見 的 5000 種 海 洋 浮 游 植 物 中 , 已 知 有 300 種 左 右 會 形 成 藻<br />

華 , 其 中 有 30-40 種 能 產 生 毒 素 , 造 成 毒 害 。 渦 鞭 毛 藻 為 其 中 最 常 含<br />

毒 , 也 是 最 易 造 成 危 害 的 藻 類 , 在 世 界 各 地 所 引 起 的 危 害 引 起 廣 泛<br />

重 視 。<br />

2<br />

本 圖 鑑 的 編 輯 是 將 收 集 所 獲 的 藻 類 樣 品 進 行 分 類 後 , 按 分 類 的<br />

附 件 四


I. 甲 藻 植 物 門 Dinophyta<br />

甲 藻 為 具 有 鞭 毛 之 微 細 藻 類 。 體 外 多 被 有 纖 維 素 的 膜 殼 , 膜 殼<br />

上 有 花 紋 , 有 的 還 具 有 羽 狀 或 角 狀 之 突 起 , 形 狀 如 披 上 盔 甲 之 戰 士 ,<br />

故 有 「 甲 藻 」 之 名 ; 又 因 其 鞭 毛 運 動 時 , 藻 體 常 作 迴 旋 運 動 , 使 水<br />

呈 旋 渦 狀 , 故 有 「 渦 鞭 毛 藻 」 之 稱 。 細 胞 成 球 形 、 橢 圓 形 、 針 型 或<br />

分 枝 狀 等 。 有 背 腹 之 分 , 背 腹 扁 平 ( 如 Gambierdiscus、Ostreopsis) 或<br />

側 扁 ( 大 多 數 甲 藻 )。 有 些 具 有 角 狀 ( 如 角 藻 屬 ) 或 翅 狀 突 起 ( 如 翅 甲<br />

藻 ), 有 些 種 類 還 會 連 結 成 鏈 狀 群 體 ( 如 Gymnodinium catanutum), 外<br />

觀 十 分 的 多 樣 。<br />

甲 藻 多 屬 於 浮 游 性 , 兼 具 有 動 物 的 特 徵 , 如 有 眼 點 , 有 的 無 細<br />

胞 壁 成 裸 露 狀 。 具 有 鞭 毛 , 可 行 異 營 生 活 等 。 分 布 很 廣 , 在 淡 水 、<br />

河 口 及 海 洋 環 境 中 均 有 分 布 , 在 許 多 水 域 中 扮 演 重 要 的 生 產 者 角<br />

色 。 甲 藻 對 水 溫 的 要 求 較 其 他 藻 類 明 顯 , 常 發 現 其 分 布 和 等 溫 線 有<br />

關 ; 外 洋 和 沿 海 的 分 布 種 類 又 有 所 不 同 , 環 境 因 子 較 為 恆 定 的 外 洋<br />

區 多 為 不 具 殼 片 的 種 類 , 而 近 沿 海 區 則 以 具 有 殼 片 的 種 類 為 主 。<br />

在 環 境 因 子 適 切 的 條 件 下 , 甲 藻 能 夠 在 短 時 期 內 大 量 繁 殖 , 提<br />

供 其 他 浮 游 或 濾 食 性 生 物 豐 富 的 食 物 來 源 , 故 有 「 海 洋 牧 草 」 之 稱 ,<br />

其 產 量 常 可 作 為 海 洋 生 產 力 的 指 標 。 然 而 在 過 度 繁 殖 的 情 況 下 , 會<br />

形 成 赤 潮 (red tide) 的 現 象 。 由 於 許 多 甲 藻 具 有 毒 性 , 因 此 赤 潮 的 發 生<br />

可 能 造 成 嚴 重 的 危 害 。<br />

研 究 中 共 計 發 現 13 屬 21 種 的 甲 藻 , 特 徵 與 採 集 地 於 文 後 註 明 。<br />

甲 藻 的 毒 素<br />

目 前 已 知 約 有 二 、 三 十 種 的 渦 鞭 毛 藻 能 產 生 毒 素 。 許 多 毒 素 能<br />

藉 由 食 物 鏈 的 傳 遞 與 蓄 積 造 成 人 類 的 中 毒 。 中 毒 症 狀 隨 毒 素 種 類 之<br />

不 同 而 有 明 顯 差 異 。 不 同 甲 藻 的 產 毒 , 按 人 類 中 毒 後 的 症 狀 , 可 區<br />

分 為 下 列 三 大 類 :<br />

(1) 麻 痹 性 貝 毒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 PSP)<br />

(2) 下 痢 性 貝 毒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s, DSP)<br />

(3) 神 經 性 貝 毒 (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s, NSP)<br />

此 三 類 毒 素 多 半 經 由 濾 食 性 貝 類 的 蓄 積 而 造 成 誤 食 人 類 的 中<br />

毒 , 因 此 被 冠 上 「 貝 毒 」 的 稱 號 。 相 對 甲 藻 毒 素 , 來 自 矽 藻 的 失 憶<br />

性 貝 毒 (Amnesic Shellfish Poisons, ASP), 亦 是 以 類 似 的 途 徑 而 造 成 人<br />

類 的 中 毒 。<br />

除 了 這 三 大 類 毒 素 之 外 , 其 他 重 要 的 渦 鞭 毛 藻 毒 素 尚 包 括 蓄 積<br />

於 大 型 珊 瑚 礁 魚 類 體 內 的 熱 帶 珊 瑚 礁 魚 毒 (Ciguatera Fish Poisons,<br />

CFP), 常 造 成 食 用 珊 瑚 礁 魚 類 的 中 毒 , 以 及 能 造 成 魚 類 大 量 死 亡 的<br />

線 性 多 醚 、 高 度 不 飽 和 脂 肪 酸 以 及 醣 酯 化 合 物 , 此 類 毒 素 通 稱 為 魚<br />

毒 性 毒 素 (ichthyotoxins)。 將 上 述 毒 素 的 毒 源 生 物 , 列 於 下 列 表 格 。<br />

附 件 四<br />

3


常 見 具 有 毒 素 之 甲 藻<br />

毒 素 種 類 毒 源 生 物<br />

PSP<br />

Alexandrium minutum*<br />

A. tamarense<br />

A. catenella*<br />

A. ostenfeldii<br />

Gymnodinium catanutum*<br />

Pyridinium bahamense<br />

DSP<br />

Dinophysis acuminata<br />

D. acuta<br />

D. fortii<br />

D. norvegica<br />

Prorocentrum lima*<br />

NSP<br />

Gymnodinium breve<br />

Ciguatoxin<br />

Gambierdiscus toxicus*<br />

Ostreopsis lenticularis *<br />

Coolia monotis*<br />

Prorocentrum lima*<br />

ichthyotoxins<br />

Gymnodinium breve<br />

Prorocentrum lima*<br />

甲 藻 的 分 類<br />

甲 藻 的 分 類 主 要 以 細 胞 外 觀 特 徵 , 諸 如 整 體 外 觀 , 殼 片 的 有 無 及<br />

形 狀 , 表 面 孔 洞 的 有 無 、 大 小 、 形 狀 或 分 布 , 鞭 毛 位 置 ( 頂 生 或 腹 生 ),<br />

縱 溝 、 橫 溝 的 大 小 、 深 淺 及 位 置 , 以 及 特 殊 裝 飾 物 (ornaments), 諸 如<br />

突 刺 、 鰭 狀 物 之 有 無 等 。 將 後 續 描 述 種 類 時 所 常 使 用 到 的 詞 彙 定 義<br />

如 下 :<br />

* 臺 灣 常 見 具 有 毒 素 之 甲 藻<br />

附 件 四<br />

4


亞 歷 山 大 藻 屬 (Alexandrium)<br />

細 胞 呈 圓 錐 形 , 具 有 許 多 小 板 塊 狀 的 殼 片 ; 殼 片 上 通 常 觀 察 佈<br />

道 紋 路 或 孔 洞 。 橫 溝 和 縱 溝 各 一 , 前 者 位 在 前 後 端 的 中 間 位 置 , 以<br />

螺 旋 方 式 環 繞 藻 體 一 周 , 後 者 淺 短 , 僅 存 於 下 錐 部 的 腹 面 。 上 錐 部<br />

的 形 狀 呈 半 橢 圓 至 圓 錐 形 , 頂 端 寬 且 圓 , 一 般 較 下 錐 部 為 大 。 鞭 毛<br />

腹 生 , 橫 溝 鞭 毛 自 鞭 毛 孔 伸 出 後 , 向 左 經 過 背 面 到 達 右 方 , 環 繞 於<br />

橫 溝 內 。<br />

本 屬 種 間 的 外 觀 及 大 小 十 分 近 似 , 因 此 需 仰 賴 頂 孔 複 合 體 (apical<br />

pore complex)、 第 一 系 列 殼 片 (first apical plate) 以 及 後 部 縱 溝 殼 片<br />

(posterior sulcal plate) 等 殼 片 上 的 些 微 差 異 進 行 種 的 鑑 定 。 截 至 目 前<br />

為 止 有 超 過 二 十 個 種 的 發 表 。<br />

本 屬 大 多 分 佈 於 海 洋 環 境 中 , 為 麻 痺 性 貝 毒 的 主 要 毒 源 生 物 ,<br />

在 世 界 各 地 造 成 人 類 中 毒 及 養 殖 業 危 害 的 事 件 時 有 所 聞 , 為 重 要 的<br />

有 毒 有 害 藻 類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南 部 沿 岸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微 小 亞 歷 山 大 藻 (Alexandrium minutum Halim)<br />

細 胞 呈 球 形 或 圓 錐 形 , 體 側 扁<br />

平 。 高 15-30µm, 寬 13-24µm, 較<br />

其 他 亞 歷 山 大 藻 為 小 。 殼 壁 很 薄 ,<br />

其 上 有 深 淺 不 一 的 的 紋 路 , 還 有 一<br />

些 小 圓 孔 分 散 在 殼 壁 上 。 橫 溝 明<br />

顯 , 邊 緣 粗 如 唇 狀 。 在 螺 旋 藻 體 一<br />

周 後 前 後 相 連 , 左 右 高 度 差 約 一 個<br />

橫 溝 的 寬 度 。 位 在 中 央 的 澱 粉 核 ,<br />

以 及 下 錐 部 的 細 胞 核 清 晰 可 見 。<br />

採 集 地 點 : 彌 陀 石 斑 養 殖 場<br />

分 布 及 重 要 性 :<br />

本 種 常 見 於 本 省 西 南 部 沿 海 的 河 口 及 養 殖 池 , 為 目 前 本 省 西 施<br />

貝 麻 痺 性 貝 毒 的 毒 源 生 物 , 曾 在 本 省 引 起 數 起 人 類 中 毒 , 以 及 養 殖<br />

池 石 班 及 虱 目 魚 大 量 死 亡 的 事 件 。<br />

附 件 四<br />

5


前 溝 藻 屬 (Amphidinium)<br />

本 屬 的 體 型 小 , 細 胞 高 、 寬 均 小 於 20µm, 形 狀 為 寬 卵 形 或 腎 形<br />

而 側 扁 。 無 殼 片 覆 蓋 , 縱 、 橫 溝 萎 縮 至 頂 端 , 形 小 而 不 甚 明 顯 。 鞭<br />

毛 頂 生 , 頂 端 有 明 顯 新 月 狀 的 角 形 物 。 在 顯 微 鏡 下 觀 察 時 , 常 可 見<br />

其 行 進 時 常 伴 隨 細 胞 的 旋 轉 。 環 境 惡 劣 時 會 行 有 性 生 殖 , 產 生 囊 胞 。<br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南 部 沿 岸 、 漁 港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前 溝 藻 (Amphidinium carterae Hulburt)<br />

角 甲 藻 屬 (Ceratium)<br />

細 胞 具 有 數 條 中 空 且 細 長 的 角 狀 突 出 。 上 錐 部 呈 角 錐 形 , 向 上<br />

延 伸 成 細 長 的 頂 角 , 頂 角 端 有 頂 孔 的 存 在 。 下 錐 部 往 下 延 伸 出 2-3 條<br />

的 尾 角 , 長 短 及 偏 折 角 度 隨 種 類 差 異 而 有 不 同 。 橫 溝 清 晰 可 見 , 位<br />

在 細 胞 寬 度 最 大 的 地 方 , 縱 溝 則 短 而 不 明 顯 。 殼 片 厚 實 , 其 上 常 有<br />

精 細 的 紋 路 或 刺 形 突 出 。 細 胞 內 部 圓 盤 狀 偏 金 黃 色 澤 的 葉 綠 體 , 以<br />

及 位 於 細 胞 中 間 偏 下 錐 部 處 的 細 胞 核 清 晰 可 見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br />

全 省 漁 港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細 胞 高 10-17µm, 寬 7-11<br />

µm, 厚 6µm 左 右 , 背 或 腹 面<br />

觀 之 呈 橢 圓 形 。 在 以 光 學 顯 微<br />

鏡 觀 察 時 , 位 在 細 胞 中 央 的 澱<br />

粉 核 (pyrenoid), 以 及 位 在 尾<br />

端 , 長 凹 狀 的 細 胞 核 (nucleus)<br />

清 晰 可 見 。<br />

採 集 地 點 : 東 港<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全 省 的 沿 海 地 區 , 包 括 珊<br />

瑚 礁 、 礁 岩 、 河 口 及 養 殖 池 中<br />

均 有 發 現 。<br />

6<br />

紡 錘 角 甲 藻 (Ceratium furca Claparede et Lachmann)<br />

細 胞 高 100-200<br />

µm, 寬 30-50µm, 屬<br />

於 大 型 的 種 類 。 下 錐 部<br />

延 伸 出 兩 個 平 行 的 尾<br />

脊 , 右 脊 較 左 脊 長 一 倍<br />

左 右 。 殼 片 上 可 見 明 顯<br />

的 網 狀 紋 路 及 偶 見 的<br />

刺 形 突 起 。<br />

採 集 地 : 台 中 港<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熱 至 溫 帶 的 品 種 , 曾 於 日 本 沿 岸 發 生 赤 潮 。<br />

附 件 四


長 刺 角 甲 藻 (Ceratium horridum (Cleve) Gran)<br />

細 胞 高 、 寬 約 40-50<br />

µm , 屬 於 體 型 中 等 的 品<br />

種 。 上 錐 部 向 上 延 伸 , 突 刺<br />

偏 向 右 側 , 下 錐 部 扁 平 , 兩<br />

側 尾 端 延 伸 形 成 兩 條 向 前<br />

彎 曲 的 尾 刺 。<br />

採 集 地 : 蘇 澳 港<br />

分 佈 與 重 要 性 :<br />

此 種 主 要 分 布 於 溫 帶 地 區 , 在 台 灣 屬 於 偶 見 。<br />

Coolia<br />

細 胞 外 觀 接 近 球 形 。 上 錐 部 的 頂 端 稍 尖 , 下 錐 部 的 末 端 則 較 寬<br />

圓 。 具 有 許 多 小 板 塊 狀 的 殼 片 , 其 上 常 有 明 顯 的 紋 路 ; 部 分 種 類 的<br />

殼 片 具 有 孔 洞 。 橫 溝 位 於 細 胞 中 央 , 其 邊 緣 粗 , 縱 溝 則 小 且 短 , 不<br />

觀 察 得 到 。 細 胞 內 常 可 觀 察 到 明 顯 液 泡 的 存 在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br />

全 省 漁 港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Coolia monotis Meunier<br />

本 種 屬 底 棲 性 的 種 類 , 細 胞 高<br />

30-50µm, 寬 25-45µm , 微 呈 側 扁 。 殼<br />

片 上 常 有 大 形 圓 孔 的 分 布 。 橫 溝 的 邊 緣<br />

粗 , 如 唇 狀 。 上 錐 部 比 下 錐 部 稍 小 。 細<br />

胞 內 呈 輻 射 排 列 的 金 褐 色 葉 綠 體 清 晰 可<br />

見 。<br />

採 集 地 : 野 柳<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生 長 於 熱 帶 礁 岩 或 珊 瑚 礁 區 , 附<br />

著 於 大 型 藻 或 珊 瑚 礁 上 。 疑 似 熱 帶 珊 瑚<br />

礁 魚 毒 的 毒 源 生 物 。<br />

附 件 四<br />

7


鰭 藻 屬 (Dinophysis)<br />

殼 片 上 具 有 類 似 鰭 狀 的 飾 物 , 能 幫 助 細 胞 漂 浮 , 為 本 屬 名 稱 的<br />

由 來 。 橫 溝 偏 向 細 胞 一 端 , 上 錐 部 極 小 。 細 胞 形 狀 特 殊 , 厚 度 遠 大<br />

於 寬 度 , 因 此 拍 攝 所 得 照 片 以 側 面 角 度 居 多 , 由 側 面 觀 之 形 狀 、 大<br />

小 為 分 辨 種 之 重 要 依 據 。 種 類 繁 多 , 截 至 目 前 為 止 有 超 過 兩 百 個 以<br />

上 種 的 發 表 。 部 分 種 類 能 引 起 赤 潮 , 引 起 下 痢 性 貝 毒 及 魚 類 大 量 死<br />

亡 的 事 件 , 為 常 見 的 有 毒 有 害 藻 類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南 部 漁 港 及<br />

養 殖 池 等 。<br />

底 盤 甲 藻 屬 (Gambierdiscus)<br />

細 胞 形 狀 十 分 特 別 。 長 度 遠 較 寬 度 及 厚 度 為 小 , 而 寬 度 與 厚 度<br />

則 十 分 近 似 , 由 腹 或 背 面 觀 之 猶 如 凸 透 鏡 狀 , 和 其 他 腹 、 背 面 觀 之<br />

呈 圓 形 或 橢 圓 , 同 時 側 面 扁 平 的 渦 鞭 毛 藻 有 很 大 的 差 別 。 具 有 許 多<br />

小 板 塊 狀 的 殼 片 , 其 中 位 在 細 胞 頂 端 頂 孔 的 頂 孔 複 合 體 (apical pore<br />

complex, APC) 為 本 屬 分 類 之 重 要 依 據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南 部 之 漁<br />

港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尾 鰭 藻 (Dinophysis caudata Saville-kent)<br />

具 毒 底 盤 甲 藻 (Gambierdiscus toxicus Adachi and Fukuyo)<br />

細 胞 高 70-110µm, 厚 37-50 µm, 屬 於 大 型 的 種 類 。 細 胞 頂 端 處<br />

呈 明 顯 的 鋸 齒 狀 ; 下 錐 部 的 尾 端 有 明 顯 不 規 則 狀 的 突 出 。 縱 溝 鰭 基<br />

部 寬 廣 , 延 伸 將 近 細 胞 長 度 的 一 半 , 表<br />

面 呈 網 狀 , 三 根 明 顯 的 支 撐 物 清 晰 可<br />

見 , 橫 溝 鰭 則 呈 寬 深 的 漏 斗 形 。 殼 片 薄 ,<br />

其 上 有 許 多 小 孔 散 佈 。 細 胞 核 位 在 尾 端<br />

處 。<br />

採 集 地 : 南 灣<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 廣 泛 分 布 於 溫 至 熱 帶 海<br />

域 。 能 形 成 赤 潮 , 造 成 魚 類 的 大 量 死 亡 ,<br />

為 常 見 的 有 害 藻 類 。<br />

8<br />

細 胞 高 24-60µm , 寬<br />

42-140µm, 厚 45-150µm。 殼<br />

片 很 厚 , 表 面 無 突 起 物 , 有 許<br />

多 深 且 濃 密 的 小 圓 孔 分 散 在 殼<br />

片 上 。 橫 溝 深 細 , 頭 尾 並 無 完<br />

全 連 接 , 縱 溝 如 囊 袋 般 短 而 內<br />

凹 。 上 錐 部 大 小 一 致 。APC 呈<br />

魚 鉤 狀 及 下 錐 部 第 一 個 殼 片 為<br />

五 角 形 為 分 辨 本 種 最 重 要 的 依<br />

據 。<br />

採 集 地 : 南 灣<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 常 見 於 熱 帶 珊 瑚 礁 區 , 被 視 為 熱 帶 珊 瑚 礁 魚 毒 的 主<br />

要 毒 源 生 物 。<br />

附 件 四


膝 溝 藻 屬 (Gonyaulax)<br />

細 胞 形 狀 由 橢 圓 至 多 角 形 不 等 。 橫 溝 環 繞 藻 體 一 圈 而 頭 尾 相<br />

連 , 上 、 下 錐 部 的 大 小 近 似 。 細 胞 尾 端 處 有 兩 個 長 短 不 一 的 尾 形 突<br />

起 , 其 形 狀 為 本 屬 分 類 的 重 要 依 據 。 細 胞 具 有 十 分 明 顯 的 小 板 塊 狀<br />

的 殼 片 , 其 上 可 觀 察 到 清 晰 特 殊 的 紋 路 。 部 分 種 類 能 引 起 赤 潮 , 同<br />

時 造 成 魚 類 大 量 死 亡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全 省 沿 岸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裸 甲 藻 屬 (Gymnodinium)<br />

本 屬 細 胞 形 狀 多 變 , 由 卵 形 、 圓 形 到 橢 圓 形 的 個 體 皆 有 。 細 胞<br />

上 下 端 鈍 圓 , 或 頂 端 鈍 圓 、 末 端 較 尖 。 細 胞 無 殼 片 , 細 胞 壁 很 薄 ,<br />

表 面 平 滑 而 少 有 紋 路 。 橫 溝 明 顯 , 通 常 環 繞 藻 體 一 周 , 縱 溝 長 度 不<br />

等 , 多 數 僅 略 向 上 錐 部 延 伸 而 已 。 葉 綠 體 呈 盤 狀 或 棒 狀 , 周 生 或 放<br />

射 排 列 , 金 褐 色 、 綠 色 、 藍 綠 色 或 藍 色 不 等 。 部 分 種 類 能 形 成 赤 潮 ,<br />

造 成 嚴 重 的 危 害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南 部 漁 港 及 沿 岸 等 。<br />

附 件 四<br />

膝 溝 藻 (Gonyaulax verior Sournia)<br />

細 胞 高 30-40µm, 寬 26-32<br />

µm, 厚 15-20µm。 上 錐 部 呈 角 錐<br />

狀 , 下 錐 略 微 寬 圓 。 細 胞 的 頂 端<br />

有 一 方 形 突 起 , 位 在 其 中 的 頂 孔<br />

清 晰 可 見 。 末 端 突 起 短 而 較 不 明<br />

顯 。 繞 過 背 面 連 接 頂 端 與 末 端 的<br />

縱 溝 亦 清 晰 可 見 。<br />

採 集 地 : 萊 萊 磯 釣 場<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此 種 會 造 成 赤 潮 , 於 日 本 有<br />

出 現 案 例 。<br />

短 紋 裸 甲 藻 (Gymnodinium abbreviatum Kofoid et swezy)<br />

細 胞 呈 長 卵 形 , 高 88-118µm,<br />

寬 51-68µm, 上 錐 部 呈 圓 錐 狀 , 頂 端<br />

尖 , 有 時 會 有 小 小 的 突 起 。 下 錐 部 往<br />

末 端 漸 漸 變 小 , 末 端 成 圓 弧 狀 , 而 比<br />

上 錐 部 稍 長 。 橫 溝 的 位 置 偏 藻 體 上<br />

方 , 螺 旋 狀 螺 旋 藻 體 一 周 , 螺 旋 的 高<br />

度 差 由 藻 體 長 度 的 0.1-0.8 倍 不 等 。<br />

縱 溝 從 頂 端 延 伸 至 末 端 , 但 於 上 錐 部<br />

的 部 分 淺 而 不 明 顯 。 細 胞 表 面 多 線 條<br />

與 皺 折 , 而 且 邊 緣 厚 。 細 胞 核 很 大 ,<br />

位 於 下 錐 部 後 方 的 位 置 , 具 有 葉 綠 體 與 液 泡 。<br />

採 集 地 : 佳 洛 水<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 主 要 分 布 於 溫 帶 海 域 中 。<br />

9


聯 營 裸 甲 藻 (Gymnodinium catenatum Graham)<br />

細 胞 常 串 連 成 鏈 狀 , 最 多 可 達 64 隻 之 多 。 單 獨 細 胞 與 鏈 中 細 胞<br />

的 型 態 有 所 不 同 。 單 獨 細 胞 高 34-65µm, 寬 27-43µm, 形 狀 呈 長 卵 形 ;<br />

成 串 細 胞 長 23-60µm, 寬 27-43µm, 長 度 較 小 , 形 狀 呈 稍 微 方 的 卵 圓<br />

形 。 靠 近 鏈 中 間 的 細 胞 體 型 較 小 , 位 於 鏈 的 頭 尾 細 胞 , 體 積 則 較 大 。<br />

單 獨 的 細 胞 上 錐 部 呈 圓 , 比 下 錐<br />

部 小 , 下 錐 部 則 呈 現 半 球 形 。 橫<br />

溝 十 分 明 顯 , 向 左 螺 旋 藻 體 一<br />

周 , 前 後 相 連 , 縱 溝 較 不 明 顯 ,<br />

由 底 部 延 伸 至 細 胞 頂 部 。<br />

細 胞 內 多 黃 褐 色 的 葉 綠<br />

體 , 澱 粉 核 及 細 胞 核 清 晰 可 見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本 種 最 早 被 發 現 於 美 國 加<br />

州 海 域 , 後 來 快 速 散 播 於 世 界 各<br />

地 , 懷 疑 和 船 舶 壓 艙 水 的 吸 排 有<br />

關 , 在 本 省 為 首 次 發 現 。 為 目 前<br />

無 殼 片 的 渦 鞭 毛 藻 中 , 唯 一 產 生<br />

PSP 者 。<br />

Katodinium<br />

本 屬 體 型 中 等 , 形 狀 近 紡 鎚 形 , 游 動 十 分 快 速 。 橫 溝 及 縱 溝 皆<br />

偏 尾 端 , 橫 溝 很 深 , 成 螺 旋 狀 環 繞 藻 體 一 周 , 頭 尾 不 相 連 , 縱 溝 較<br />

短 , 通 常 僅 見 於 下 錐 部 。 本 屬 具 有 殼 片 , 同 時 殼 片 上 可 觀 察 到 許 多<br />

細 緻 的 紋 路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南 部 漁 港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Katodinium glaucum (Lebour) Loeblich<br />

細 胞 的 外 形 呈 紡 錘 形 , 兩 側 邊 緣 突 出 , 高 40-50µm, 寬 25-40µm,<br />

上 錐 部 比 下 錐 部 大 許 多 , 頂 端 與 末 端 都 很 尖 。 縱 、 橫 溝 皆 很 淺 , 橫<br />

溝 的 位 置 偏 尾 端 , 成 螺 旋 狀 螺<br />

旋 藻 體 一 周 。 縱 溝 短 , 位 於 尾<br />

端 。 而 橫 溝 鞭 毛 成 螺 旋 狀 藏 於<br />

橫 溝 中 , 縱 溝 鞭 毛 則 成 線 狀 從<br />

縱 溝 伸 出 , 約 比 藻 體 長 度 大 一<br />

倍 。 細 胞 核 位 於 中 央 , 通 常 在<br />

橫 溝 之 上 , 細 胞 內 有 少 數 的 葉<br />

綠 體 , 細 胞 表 面 多 線 條 。 此 種 亦 會<br />

造 成 赤 潮 。<br />

採 集 地 : 高 雄 港<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廣 泛 分 布 於 熱 帶 至 溫 帶 海 域 。<br />

10<br />

附 件 四


Ostreopsis<br />

細 胞 從 頂 端 及 側 看 均 為 卵 圓 形 , 寬 度 較 大 , 高 度 及 厚 度 近 似 。<br />

有 明 顯 橫 溝 , 前 後 相 連 , 縱 溝 則 短 而 不 明 顯 。 具 有 殼 片 , 其 上 常 可<br />

發 現 圓 形 孔 洞 的 分 布 。 可 經 由 腹 面 的 孔 洞 , 攝 食 有 機 質 顆 粒 , 行 兼<br />

營 (mixotrophic) 的 生 活 。 細 胞 頂 端 有 明 顯 細 長 形 的 孔 洞 , 其 形 狀 為 分<br />

類 本 屬 的 重 要 依 據 。 本 屬 常 見 台 灣 東 北 角 沿 岸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多 甲 藻 屬 (Peridinium)<br />

細 胞 呈 橢 圓 形 至 圓 形 , 頂 端 尖 細 。 大 小 不 一 , 高 度 由 10~100 µm<br />

之 間 。 細 胞 的 外 部 由 二 十 多 個 殼 片 所 組 成 , 其 上 常 有 突 出 物 存 在 。<br />

橫 溝 與 縱 溝 明 顯 , 橫 溝 呈 螺 旋 狀 環 繞 藻 體 一 周 , 頭 尾 相 連 , 縱 溝 則<br />

較 短 , 侷 限 於 下 錐 部 。 橫 溝 周 圍 cingular plates 的 數 目 為 5-6 個 , 以<br />

此 和 外 觀 近 似 的 部 分 Protoperidinium 種 類 區 隔 。 本 屬 常 見 台 灣 南 部<br />

漁 港 、 沿 岸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附 件 四<br />

Ostreopsis lenticularis Fukuyo<br />

五 角 多 甲 藻 (Peridinium quinquecorne Abé)<br />

細 胞 高 25-30µm, 寬 57-63 µm, 厚 度<br />

65-75µm。 從 頂 端 看 呈 淚 珠 形 , 從 腹 或 背<br />

面 觀 之 則 成 雙 凸 透 鏡 形 。 橫 溝 淺 且 狹 窄 。<br />

有 平 滑 的 邊 緣 包 圍 , 邊 緣 似 唇 狀 。 縱 溝 小<br />

不 易 見 。 上 、 下 錐 部 大 小 近 似 。 細 胞 內 葉<br />

綠 體 為 金 褐 色 , 呈 放 射 狀 排 列 。<br />

採 集 地 : 大 香 蘭<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熱 帶 珊 瑚 礁 與<br />

礁 岩 地 區 。 附 著 於 石 礫 或 大 型 藻 葉 狀 體 表 。 疑 似 為 熱 帶 珊 瑚 礁 魚 毒<br />

的 毒 源 生 物 。<br />

本 種 細 胞 的 高 20-42<br />

µm, 寬 17-35 µm, 側 扁 。 上<br />

錐 部 頂 端 有 一 細 長 頂 脊 , 上 有<br />

明 顯 頂 孔 ; 下 錐 部 末 端 則 有 四<br />

根 尾 脊 。 具 有 寬 而 明 顯 的 橫<br />

溝 。 在 橫 溝 鞭 毛 與 殼 片 連 接 處<br />

常 可 觀 察 到 近 似 眼 點 的 紅 棕<br />

色 液 泡 。<br />

採 集 地 : 仁 鵬 養 殖 池<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分 布 於 熱 帶 淺 海 。<br />

11


原 甲 藻 屬 (Prorocentrum)<br />

本 屬 的 細 胞 具 有 左 右 兩 大 殼 片 , 由 中 間 帶 所 連 接 。 由 於 無 縱 、<br />

橫 溝 的 存 在 , 因 此 沒 有 上 、 下 錐 部 的 區 分 。 具 有 兩 條 鞭 毛 , 由 一 端<br />

的 同 一 鞭 毛 孔 伸 出 。 在 量 取 大 小 時 , 便 以 具 有 鞭 毛 的 頂 端 , 另 一 邊<br />

為 底 端 ; 具 有 頂 端 凹 洞 的 稱 為 右 殼 片 , 沒 有 的 稱 之 為 左 殼 片 。 以 頂<br />

端 至 底 端 的 距 離 為 高 度 , 殼 片 的 最 寬 處 為 寬 度 , 左 、 右 殼 片 的 距 離<br />

為 厚 度 加 以 度 量 。 殼 片 表 面 孔 洞 的 形 狀 與 分 布 隨 種 類 的 不 同 而 有 所<br />

差 異 。 細 胞 內 可 見 兩 個 明 顯 呈 片 狀 或 粒 狀 的 葉 綠 體 及 位 在 底 端 的 細<br />

胞 核 , 以 及 位 於 中 央 的 澱 粉 核 。 部 分 浮 游 性 的 種 類 會 形 成 赤 潮 , 然<br />

大 多 不 造 成 危 害 , 真 正 有 害 的 反 而 是 底 棲 性 不 形 成 赤 潮 的 種 類 , 和<br />

下 痢 性 貝 毒 及 熱 帶 珊 瑚 礁 魚 毒 有 關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全 省 漁 港 及<br />

養 殖 池 等 。<br />

波 羅 的 海 原 甲 藻 (Prorocentrum balticum (Lo.) Loeblich)<br />

屬 於 小 型 的 原 甲 藻 種 類 , 高 、 寬 均 不<br />

超 過 20µm。 殼 片 正 面 的 形 狀 呈 卵 圓 形 至<br />

圓 形 , 頂 端 常 見 兩 個 小 而 明 顯 的 突 出 物 。<br />

殼 的 表 面 有 許 多 突 出 物 , 有 脊 狀 物 相 互 連<br />

接 。 中 間 帶 上 橫 向 條 紋 十 分 明 顯 。<br />

採 集 地 : 萊 萊 磯 釣 場<br />

利 馬 原 甲 藻 (Prorocentrum lima (Ehrenberg) Dodge)<br />

細 胞 高 32-50µm、 寬<br />

20-28µm。 殼 片 正 面 的 形<br />

狀 呈 橢 圓 或 卵 圓 形 , 中 間<br />

最 寬 , 頂 端 最 小 。 殼 壁 厚<br />

且 平 滑 無 突 起 , 然 有 許 多<br />

小 圓 孔 分 散 在 殼 壁 上 。 靠<br />

近 中 間 帶 (intercalary<br />

band) 的 邊 緣 有 50-80 個<br />

邊 緣 孔 , 靠 近 橢 圓 中 心 的<br />

部 分 則 無 孔 洞 。 中 間 帶 厚 且 平 滑 , 無 明 顯 帶 狀 條 紋 。 位 於 右 殼 片 上<br />

的 凹 陷 處 有 兩 個 明 顯 的 不 規 則 孔 洞 , 其 中 一 個 為 鞭 毛 孔 (flagellar<br />

pore), 即 鞭 毛 伸 出 處 , 另 一 為 輔 助 孔 (auxiliary)。 兩 者 的 形 狀 及 相 對<br />

位 置 為 近 似 種 類 的 分 類 依 據 。 細 胞 內 接 近 中 央 處 的 澱 粉 核 以 及 靠 近<br />

尾 端 處 的 細 胞 核 清 晰 可 見 。<br />

附 件 四<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 浮 游 性 藻 類 , 廣 範 分 布 於 全 球 各 大 洋 區 。<br />

12


採 集 點 : 野 柳<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熱 帶 至 溫 帶 的 珊 瑚 礁 、 礁 岩 與 河 口 處 的 底 棲 性 藻 類 。 為 下 痢 性<br />

貝 毒 與 熱 帶 珊 瑚 礁 魚 毒 的 毒 源 生 物 。<br />

海 洋 原 甲 藻 (Prorocentrum micans Ehrenberg)<br />

細 胞 高 35-70µm,<br />

寬 20-50µm, 高 / 寬 比 通<br />

常 小 於 2。 形 狀 為 心 形 或<br />

淚 珠 形 , 頂 端 圓 , 尾 端<br />

較 尖 , 左 殼 片 的 頂 端 有<br />

一 明 顯 突 出 物 。 細 胞 表<br />

面 多 皺 折 , 有 許 多 小 形<br />

凹 洞 及 突 出 物 的 存 在 ,<br />

有 時 會 排 列 成 行 。 頂 端<br />

的 凹 洞 很 淺 , 成 寬 三 角<br />

形 的 凹 陷 。 中 間 帶 寬 且<br />

平 滑 , 無 明 顯 橫 狀 條 紋<br />

存 在 。<br />

細 胞 核 (nucleus) 大 而 明 顯 , 呈 腎 形 , 位 於 尾 端 。 細 胞 前 端 有 明 顯<br />

的 液 泡 (pusule)。<br />

採 集 地 : 南 灣<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溫 至 熱 帶 的 浮 游 種 類 。 有 形 成 赤 潮 , 造 成 危 害 的 紀 錄 。<br />

附 件 四<br />

13


原 甲 藻 (Prorocentrum sp.1)<br />

原 甲 藻 (Prorocentrum sp.2)<br />

細 胞 高 34-38µm、 寬 26-30<br />

µm。 殼 片 正 面 的 形 狀 呈 橢 圓 ,<br />

此 種 於 形 狀 、 鞭 毛 複 合 體 、 周<br />

圍 孔 洞 , 明 顯 與 P. lima 均 不<br />

同 , 故 以 未 知 定 名 。 細 胞 內 接<br />

近 中 央 處 的 澱 粉 核 以 及 靠 近 尾<br />

端 處 的 細 胞 核 清 晰 可 見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細 胞 高 8-9µm、 寬 5-7 µm。<br />

殼 片 正 面 的 形 狀 呈 橢 圓 此 種 於 大<br />

小 明 顯 與 P. lima 均 不 同 , 且 與 目<br />

前 已 發 表 之 種 類 無 相 近 種 , 故 以<br />

未 知 定 名 。 細 胞 族 群 中 於 頂 端 可<br />

發 現 似 煙 囪 狀 凸 出 物 , 形 成 因 素<br />

未 知 。 細 胞 內 接 近 中 央 處 的 澱 粉<br />

核 以 及 靠 近 尾 端 處 的 細 胞 核 清 晰 可<br />

見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14<br />

附 件 四


原 多 甲 藻 屬 (Protoperidinium)<br />

本 屬 內 細 胞 形 態 的 差 異 極 大 , 形 狀 由 圓 錐 、 橢 圓 至 卵 圓 形 均 有 ,<br />

尺 寸 大 小 差 異 亦 十 分 懸 殊 。 本 屬 的 共 同 特 徵 在 於 寬 而 明 顯 的 橫 溝 、<br />

大 小 近 似 上 、 下 錐 部 的 、 三 個 cingular plates。 及 一 個 transitional plate,<br />

可 依 此 和 Peridinium 區 隔 。 多 數 種 類 具 有 刺 狀 突 起 , 可 依 此 作 為 鑑<br />

定 種 的 依 據 。 本 屬 以 異 營 種 類 居 多 , 細 胞 以 吞 食 有 機 顆 粒 、 細 菌 、<br />

原 生 動 物 甚 至 其 他 藻 類 維 生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中 南 部 漁 港 、 沿 岸<br />

及 養 殖 池 等 。<br />

二 角 原 多 甲 藻 (Protoperidinium bipes (Paulsen) Balech)<br />

附 件 四<br />

獅 子 原 多 甲 藻 (Protoperidinium leonis (Paulsen) Balech)<br />

細 胞 高 50-70µm, 寬 和 高 相 等 或 略 小 。 上 錐 部 呈 圓 錐 狀 , 下 錐 部<br />

尾 端 兩 根 小 形 刺 狀 突 出 , 由 腹 面 觀 之 , 細 胞 形 狀 就 如 同 五 角 大 廈 般<br />

的 角 錐 體 。 殼 片 上 有 網 狀 紋 路 , 偶 有 突 起 物 的 出 現 。<br />

採 集 地 : 台 中 港<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於 日 本 沿 海 有 分 布 。<br />

附 件 四<br />

細 胞 無 色 或 褐 色 , 長<br />

20-35µm, 寬 15-22µm, 屬 於 小 型<br />

品 種 。 上 錐 部 為 角 錐 形 , 下 錐 部<br />

較 短 , 尾 端 扁 平 , 有 兩 根 突 刺 。<br />

突 刺 大 小 不 等 , 右 脊 比 左 脊 短 。<br />

位 在 頂 端 及 橫 溝 邊 緣 的 殼 片 有 邊<br />

緣 平 滑 的 小 孔 散 布 , 為 鑑 定 本 種<br />

的 重 要 依 據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 養 殖 池<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 廣 泛 分 布 於 世 界 各 地 。<br />

15


灰 甲 原 多 甲 藻 (Protoperidinium pellucidum (Ost.) Balech)<br />

細 胞 呈 球 形 , 長 30-50µm, 寬 約 等 於 長 。 上 錐 部 呈 三 角 錐 狀 , 高<br />

度 略 大 於 下 錐 部 大 , 下 錐 部 的 末 端 則 成 半 圓 形 。 上 錐 部 頂 端 具 有 一<br />

個 很 短 的 突 出 , 下 錐 部 的 末 端 的 突 出 物 有 兩 根 , 形 狀 較 為 細 長 。 橫<br />

溝 寬 淺 , 位 於 細 胞 中 央 周 圍 有 明 顯 橫 狀 條 紋 , 橫 溝 則 較 淺 而 狹 窄 ,<br />

同 時 無 此 類 之 條 紋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分 布 與 重 要 性 :<br />

較 偏 溫 帶 海 域 的 品 種 , 為 日 本 沿 海 地 區 重 要 的 赤 潮 生 物 。<br />

Ⅱ. 藍 綠 藻 植 物 門 Cyanophyta<br />

在 所 有 浮 游 植 物 中 , 藍 綠 藻 是 最 原 始 、 最 簡 單 的 一 群 。 不 具 細<br />

胞 核 、 葉 綠 體 、 粒 線 體 , 也 沒 有 其 他 胞 器 。 染 色 體 與 色 素 均 分 散 在<br />

細 胞 質 中 , 與 細 菌 同 屬 原 核 生 物 。 目 前 已 知 的 藍 綠 藻 約 有 150 屬 ,<br />

1500 種 , 大 多 為 淡 水 種 。 依 據 外 觀 可 分 成 三 群 :<br />

(1) 非 絲 狀 群 聚 者 : 如 微 囊 藻 (Microcystis)、 粘 球 藻 (Gloeocapsa)、<br />

平 裂 藻 (Merismopedia)。<br />

(2) 絲 狀 群 聚 無 特 殊 分 化 細 胞 者 : 如 顫 藻 (Oscillatoria)、 螺 旋 藻<br />

(Spirulina)、 節 旋 藻 (Arthrospira)。<br />

(3) 絲 狀 群 聚 具 特 殊 分 化 細 胞 者 : 如 念 珠 藻 (Nostoc)、 魚 腥 藻<br />

(Anabaena)。<br />

藍 綠 藻 常 會 在 水 溫 較 高 時 , 於 本 省 優 養 化 較 為 嚴 重 的 河 口 或 沿<br />

海 養 殖 池 內 形 成 藻 華 。 包 括 微 囊 藻 、 念 珠 藻 、 顫 藻 與 魚 腥 藻 中 的 部<br />

分 種 類 具 有 毒 性 , 對 於 水 產 養 殖 及 飲 水 安 全 具 有 危 害 。<br />

研 究 中 共 計 發 現 7 屬 13 種 的 藍 綠 藻 , 特 徵 與 採 集 地 於 文 後 註 明 。<br />

16<br />

附 件 四


粘 球 藻 屬 (Gloeocapsa)<br />

本 屬 細 胞 呈 現 圓 形 或 橢 圓 形 , 常 形 成 球 狀 群 聚 。 群 聚 外 有 明 顯<br />

的 膠 質 鞘 (sheath) 圍 繞 。 有 些 種 類 因 膠 質 鞘 較 薄 而 被 獨 立 歸 類 為<br />

Gloeocapsis 屬 。 常 見 於 南 部 之 養 殖 池 。<br />

平 裂 藻 屬 (Merismopedia)<br />

群 體 中 的 細 胞 常 以 2 個 成 雙 , 兩 雙 成 一 組 , 排 列 成 平 板 狀 之 群<br />

體 。 通 常 由 16、32、64、128 或 更 多 細 胞 組 成 。 細 胞 呈 球 形 或 半 球<br />

形 , 直 徑 3-6µm, 外 圍 有 胞 質 鞘 (common envelope) 的 存 在 。 廣 泛 分 布<br />

台 灣 全 省 之 沿 岸 、 漁 港 、 河 口 等 , 以 南 部 較 為 常 見 。<br />

附 件 四<br />

點 形 粘 球 藻 (Gloeocapsa punctata Nag.)<br />

銀 灰 平 裂 藻 (Merismopedia glauca (Ehrenberg) Naeheli)<br />

細 胞 呈 橢 圓 狀 , 直 徑<br />

2-3µm, 不 規 則 散 布 於 一 個 球 形<br />

的 透 明 膠 質 被 中 。 群 體 內 的 細<br />

胞 間 距 較 大 。<br />

採 集 地 : 仁 鵬 養 殖 池<br />

細 胞 多 呈 球 形 , 細 胞 直<br />

徑 為 3-6µm, 通 常 以 4 個 細<br />

胞 為 一 串 ,8 串 為 一 個 群<br />

體 , 整 齊 而 緊 密 的 排 列 成 方<br />

陣 。<br />

採 集 地 : 蘭 陽 溪 口<br />

17


微 囊 藻 屬 (Microcystis)<br />

細 胞 球 形 或 近 球 形 , 直 徑 3-7µm, 一 般 具 偽 空 胞 (pseudovacuole)。<br />

小 型 群 聚 為 球 形 或 長 圓 形 的 實 心 群 體 , 後 逐 漸 成 長 擴 充 為 網 絡 狀 的<br />

中 空 囊 狀 體 , 隨 後 由 於 不 斷 擴 展 , 囊 體 破 裂 而 形 成 網 狀 不 規 則 形 的<br />

群 體 。 具 有 透 明 無 色 群 體 膠 被 。 本 屬 分 布 於 台 灣 全 省 之 湖 泊 、 水 庫 、<br />

河 口 及 養 殖 池 。<br />

顫 藻 屬 (Oscillatoria)<br />

細 胞 成 圓 柱 形 , 由 近 似 相 同 大 小 的 細 胞 串 接 成 不 分 支 的 絲 狀 群<br />

體 。 特 定 種 類 群 體 末 端 的 細 胞 會 演 變 分 化 成 圓 形 、 平 頭 形 、 圓 錐 形<br />

等 形 狀 。 細 胞 列 常 呈 筆 直 或 微 彎 , 外 圍 無 明 顯 膠 鞘 的 存 在 。 細 胞 列<br />

常 會 顫 動 , 當 細 胞 列 滑 動 時 可 能 留 下 透 明 的 粘 液 性 拖 尾 。 本 屬 多 棲<br />

息 於 熱 帶 至 亞 熱 帶 的 海 域 , 為 固 氮 的 重 要 種 類 。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之 沿<br />

岸 、 漁 港 、 河 口 。<br />

銅 綠 微 囊 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tz)<br />

沼 澤 顫 藻 (Oscillatoria limnetica Lemmermann)<br />

球 形 細 胞 , 具 偽 空 胞 , 直 徑<br />

4-6µm。 群 體 呈 體 球 形 、 狹 長 形 或<br />

不 規 則 形 狀 。 具 有 明 顯 可 見 的 群 體<br />

膠 膜 。<br />

採 集 地 : 七 股 黑 鯛 養 殖 池<br />

藻 絲 直 或 略 彎 , 端 圓 寬<br />

1.5µm、 長 4-12µm, 橫 壁 處<br />

有 明 顯 的 收 縊 , 至 末 端 不 尖<br />

細 。 末 端 細 胞 圓 頂 , 非 頭<br />

狀 。 細 胞 呈 長 圓 柱 形 。<br />

採 集 地 : 新 虎 尾 溪<br />

18<br />

附 件 四


泥 生 顫 藻 (Oscillatoria limosa Agarh )<br />

絲 狀 體 筆 直 , 本 種 的 特 徵 在 於 細<br />

胞 末 端 呈 平 頭 形 且 細 胞 壁 較 厚 , 同 時<br />

細 胞 連 接 處 的 寬 度 並 無 改 變 。 一 般 細<br />

胞 寬 15-20µm, 長 為 3-5µm, 長 寬 比 例<br />

約 為 1/6-1/3。<br />

採 集 地 : 仁 鵬 養 殖 池<br />

螺 旋 藻 屬 (Spirulina)<br />

藻 細 胞 呈 圓 柱 狀 , 前 後 串 連 成 具 有 規 則 螺 旋 狀 彎 曲 的 群 體 。 群<br />

體 外 無 鞘 膠 存 在 。 群 體 末 端 細 胞 圓 而 不 尖 細 , 同 時 外 壁 通 常 無 增 厚<br />

情 形 。 細 胞 間 的 隔 壁 很 薄 , 在 光 學 顯 微 鏡 下 不 易 觀 察 得 到 , 然 可 看<br />

出 其 上 的 孔 洞 (pores)。 本 屬 在 台 灣 各 處 淡 、 海 水 分 布 極 廣 。 常 見 於 西<br />

部 之 沿 岸 、 漁 港 、 河 口 等 。<br />

附 件 四<br />

黑 綠 色 顫 藻 (Oscillatoria nigro-viridis Thwaites)<br />

橢 圓 螺 旋 藻 (Spirulina fusiformis Woron. Jeejibai & seshadri)<br />

細 胞 寬 約 7-11µm、 長 約<br />

3-5µm, 靠 近 群 體 末 端 的 細 胞 稍<br />

微 彎 曲 且 漸 細 , 頂 端 的 細 胞 呈<br />

現 圓 錐 狀 , 細 胞 大 小 較 不 一<br />

致 。 體 色 較 泥 生 顫 藻 淡 , 為 淡<br />

綠 色 。<br />

採 集 地 : 仁 鵬 養 殖 池<br />

細 胞 長 為 寬 的<br />

1/3-1/2, 橫 壁 兩 側 具 顆 粒<br />

狀 物 質 。 群 體 外 形 呈 橢 圓<br />

形 捲 曲 , 螺 旋 寬 30-66µm,<br />

兩 端 寬 16-39µm , 螺 距<br />

16-66µm。 呈 藍 綠 色 者 居<br />

多 。 具 廣 溫 與 廣 鹽 性 , 全<br />

台 各 處 的 淡 、 海 水 域 中 均<br />

有 分 布 。<br />

採 集 地 : 蘇 澳 港<br />

19


巨 形 螺 旋 藻 (Spirulina major Setch.)<br />

鈍 頂 螺 旋 藻 (Spirulina platensis (Nordst.) Geitl.)<br />

群 體 呈 緊 密 而 有 規<br />

則 的 螺 旋 形 , 末 端 微<br />

尖 。 藻 體 寬 1.2-1.7µm,<br />

螺 旋 寬 2.5-4µm, 螺 旋 間<br />

距 2.7-5µm, 細 胞 由 頭 端<br />

至 尾 端 具 有 一 致 的 螺 旋<br />

直 徑 , 有 時 細 胞 會 以 左<br />

右 旋 轉 快 速 移 動 。 藻 體<br />

呈 鮮 綠 色 或 黃 色 。<br />

採 集 地 : 頭 前 溪 口 。<br />

藻 絲 由 多 細 胞 組<br />

成 , 寬 6-8µm, 末 端 不 尖<br />

細 或 略 尖 細 , 疏 鬆 的 螺 旋<br />

彎 曲 , 螺 旋 寬 26-36µm,<br />

螺 距 離 43-57µm。 細 胞 近<br />

方 形 , 長 大 於 寬 , 長<br />

2-6µm , 末 端 細 胞 寬 圓<br />

形 。<br />

採 集 地 : 新 虎 尾 溪<br />

極 大 螺 旋 藻 (Spirulina maxima Sech. et Gardner Geite.)<br />

群 體 寬 7-9µm , 長 5-7<br />

µm , 螺 旋 寬 40-60µm, 螺 距<br />

70-80µm, 螺 距 及 外 型 均 較 一 般<br />

螺 旋 藻 為 大 。 末 端 微 尖 , 靠 近 末<br />

端 的 細 胞 直 立 且 與 螺 軸 垂 直 。 廣<br />

泛 分 布 於 台 灣 沿 岸 及 各 港 口 。<br />

採 集 地 : 布 袋 港<br />

20<br />

附 件 四


節 旋 藻 屬 (Arthrospira)<br />

單 細 胞 長 2-6µm、 寬 6-8µm, 聚 集 成 絲 狀 螺 旋 形 的 群 體 。 細 胞 間<br />

隙 有 圓 型 多 排 的 孔 洞 相 連 。 以 裂 片 法 為 主 要 生 殖 方 式 , 成 熟 細 胞 會<br />

在 裂 解 細 胞 (necridia, lysing cell) 處 分 開 , 形 成 4-6 個 段 殖 體 (homogonia)<br />

時 每 個 段 殖 體 再 逐 漸 增 長 , 回 復 至 原 來 的 長 度 。 和 螺 旋 藻 相 比 在 於<br />

其 細 胞 較 大 、 群 體 長 度 較 短 , 細 胞 間 距 與 螺 旋 距 離 較 螺 旋 藻 大 。 常<br />

見 於 台 灣 中 部 之 沿 岸 及 河 口 等 。<br />

鈍 頂 節 旋 藻 (Arthrospira platensis (Nordstedt) Gomont )<br />

絲 狀 體 呈 藍 綠 色 , 有 規 則 的 螺 旋<br />

彎 曲 。 細 胞 間 的 隔 壁 較 薄 , 形 狀 略 有<br />

凹 陷 , 無 明 顯 顆 粒 存 在 。 螺 旋 寬<br />

26-36µm, 螺 距 43-57µm, 兩 端 細 胞 呈<br />

鈍 圓 形 。<br />

採 集 地 : 大 肚 溪 口<br />

附 件 四<br />

鄭 氏 節 旋 藻 (Arthrospira jenneri (Kutz) Stizenb)<br />

群 體 常 呈 現 暗 紅<br />

色 , 不 有 規 則 的 螺 旋 彎<br />

曲 。 螺 旋 寬 26-36µm 螺<br />

旋 間 距 離 47-75µm, 較<br />

A. platensis 大 , 螺 旋 狀 較<br />

為 鬆 散 。<br />

採 集 地 : 布 袋 港<br />

21


念 珠 藻 屬 (Nostoc)<br />

細 胞 呈 球 形 或 圓 柱 形 。 細 胞 內 具 名 的 顆 粒 狀 物 質 , 分 布 均 勻 。<br />

異 細 胞 間 生 或 頂 生 , 孢 子 則 單 獨 存 在 或 成 串 。 群 體 為 單 一 絲 狀 不 分<br />

支 , 外 圍 具 明 顯 透 明 或 有 色 的 膠 鞘 。 群 體 間 另 有 魚 腥 藻 所 沒 有 的 明<br />

顯 膠 狀 物 包 圍 。 常 見 於 台 灣 南 部 之 養 殖 池 及 沿 岸 等 。<br />

橢 孢 念 珠 藻 (Nostoc ellipsosporum Univ.)<br />

Ⅲ. 隱 藻 植 物 門 Cryptophyta<br />

隱 藻 為 單 細 胞 。 大 多 數 種 類 具 有 鞭 毛 ; 具 有 鞭 毛 的 種 類 為 長 橢<br />

圓 形 或 卵 形 , 前 端 較 寬 , 鈍 圓 或 斜 向 平 截 , 顯 著 縱 扁 , 背 側 略 凸 ,<br />

腹 側 平 直 或 略 凹 入 ; 腹 側 前 端 偏 於 一 側 具 向 後 延 伸 的 縱 溝 。 有 的 種<br />

類 具 一 條 口 溝 自 前 端 向 後 延 伸 ; 縱 溝 或 口 溝 兩 側 常 具 多 個 棒 狀 的 刺<br />

絲 胞 。 鞭 毛 二 條 , 略 等 長 , 自 腹 側 前 端 伸 出 , 或 生 於 側 面 。 具 一 個<br />

或 二 個 大 型 片 狀 的 葉 綠 體 , 含 有 葉 綠 素 a、c 及 藻 膽 素 光 等 光 合 作 用<br />

色 素 , 細 胞 外 觀 黃 綠 色 或 黃 褐 色 , 也 有 為 藍 綠 色 、 綠 色 或 紅 色 。 澱<br />

粉 核 有 或 無 , 內 含 澱 粉 和 油 滴 等 儲 存 物 質 。 細 胞 單 核 , 伸 縮 泡 位 於<br />

細 胞 前 端 。<br />

研 究 中 共 計 發 現 1 屬 2 種 的 隱 藻 , 特 徵 與 採 集 地 於 文 後 註 明 。<br />

同 一 群 體 內 細 胞 大 小 、 形 狀 均<br />

不 一 。 具 有 營 養 細 胞 膨 大 而 形 成 的<br />

異 形 細 胞 , 群 體 外 有 質 地 十 分 堅 韌<br />

的 膠 鞘 存 在 。<br />

採 集 地 : 七 股<br />

22<br />

附 件 四


隱 藻 屬 (Cryptomonas)<br />

細 胞 為 橢 圓 形 、 豆 形 、 卵 形 、 圓 錐 形 、 紡 錘 形 、「S」 型 。 背 部<br />

隆 起 , 腹 部 平 坦 或 凹 入 。 多 數 種 類 橫 斷 面 呈 橢 圓 形 , 少 數 種 類 呈 圓<br />

形 或 有 明 顯 的 扁 平 細 胞 , 前 端 鈍 圓 或 為 斜 截 形 , 後 端 為 寬 或 狹 的 鈍<br />

圓 形 。 具 明 顯 的 口 溝 , 位 於 腹 側 。 鞭 毛 兩 根 由 腹 部 前 端 伸 出 , 鞭 毛<br />

通 常 比 細 胞 長 度 短 。 具 刺 絲 胞 或 無 , 液 泡 一 個 , 位 於 細 胞 前 端 。 葉<br />

綠 體 1 或 2 個 , 黃 綠 色 、 黃 褐 色 或 紅 色 , 位 於 背 、 腹 側 或 細 胞 的 兩<br />

側 面 。 澱 粉 核 由 0-4 個 不 一 。 細 胞 後 端 有 單 一 細 胞 核 。 以 東 北 部 沿 岸<br />

較 為 常 見<br />

卵 隱 藻 (Cryptomonas ovata Ehr.)<br />

細 胞 長 16-20µm, 寬 8-10µm, 呈 長<br />

卵 形 近 米 粒 型 。 前 端 明 顯 的 斜 截 形 , 頂 端<br />

呈 角 狀 , 大 多 數 為 斜 的 凸 狀 , 腹 部 平 坦 ,<br />

前 端 有 明 顯 的 縱 溝 。 鞭 毛 兩 根 , 由 腹 部 前<br />

端 伸 出 , 鞭 毛 長 度 較 細 胞 短 且 等 長 。 葉 綠<br />

體 1 或 2 個 , 側 面 週 生 , 顏 色 藍 綠 、 綠 色<br />

或 褐 色 不 一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附 件 四<br />

嚙 蝕 隱 藻 (Cryptomonas erosa Ehr.)<br />

5µm<br />

細 胞 長 8-20µm, 寬 5-10µm, 卵 形<br />

到 橢 圓 形 。 前 端 背 角 突 出 略 呈 圓 錐 形 ,<br />

後 端 鈍 圓 , 腹 側 略 近 平 直 , 縱 溝 並 不 明<br />

顯 。 鞭 毛 兩 根 由 腹 部 前 端 伸 出 。<br />

採 集 地 : 東 北 角<br />

5µm<br />

23


Ⅳ. 矽 藻 植 物 門 Bacillariophyta<br />

矽 藻 植 物 門 是 所 有 已 知 藻 類 中 種 類 最 多 的 一 門 。 在 各 式 各 樣 的<br />

水 域 環 境 中 , 幾 乎 均 可 發 現 其 蹤 跡 , 是 各 種 水 域 中 的 重 要 生 產 者 。<br />

本 門 所 有 種 類 均 為 單 細 胞 , 許 多 種 類 的 細 胞 會 相 互 聚 集 , 形 成 各 式<br />

各 樣 的 群 體 。 細 胞 外 具 矽 質 外 殼 (frustule), 殼 片 本 身 或 接 縫 處 常 可 觀<br />

察 到 各 種 的 孔 洞 與 紋 路 。 矽 藻 的 分 類 , 主 要 便 依 據 矽 質 外 殼 的 紋 路<br />

特 徵 , 搭 配 細 胞 形 狀 、 葉 綠 體 形 狀 與 數 目 排 列 , 以 及 群 體 的 外 觀 來<br />

進 行 。<br />

矽 藻 矽 質 外 殼 的 結 構 類 似 肥 皂 盒 , 由 兩 個 大 小 微 有 差 異 的 殼<br />

(valve) 嵌 合 而 成 , 其 中 較 大 的 稱 為 上 殼 (epitheca), 較 小 的 稱 為 下 殼<br />

(hypotheca)。 整 個 盒 體 的 底 或 頂 面 稱 為 殼 面 (valve face), 側 面 稱 為 環<br />

殼 面 , 介 於 兩 者 間 具 有 弧 度 的 區 域 稱 為 殼 套 (valve mantle)。 殼 面 上 通<br />

過 中 心 距 離 最 長 的 軸 線 稱 為 縱 軸 (apical axis), 與 其 垂 直 者 為 橫 軸<br />

(transapical axis), 而 上 、 下 殼 心 的 連 結 為 殼 環 軸 (pervalvar axis); 依<br />

據 三 者 所 分 別 度 量 出 之 細 胞 尺 寸 分 別 稱 為 長 、 寬 及 高 。 拍 照 時 , 面<br />

對 縱 、 橫 軸 的 一 面 稱 為 環 殼 面 觀 (girdle view), 面 對 環 殼 軸 的 則 稱 為<br />

殼 面 觀 (valve view)。<br />

矽 殼 上 紋 路 有 兩 種 , 一 種 是 帶 狀 物 (band), 一 種 是 由 小 孔 連 接 而<br />

成 的 輻 條 狀 物 。 在 接 近 上 下 殼 嵌 合 處 所 看 見 與 殼 環 軸 平 行 的 帶 狀 紋<br />

路 稱 為 連 結 帶 (connecting band), 上 、 下 殼 的 連 結 帶 統 稱 為 腰 帶 (girdle<br />

band)。 較 高 的 種 類 在 殼 面 與 連 結 帶 間 常 出 現 稱 為 節 間 帶 (intercalary<br />

band) 的 帶 狀 條 紋 , 具 有 加 強 細 胞 壁 的 功 能 。<br />

在 殼 面 上 常 可 看 到 許 多 孔 狀 物 稱 為 網 孔 (areola)。 由 網 孔 串 連 組<br />

成 的 輻 條 狀 紋 路 稱 為 輻 線 (striae)。 輻 線 的 排 列 有 兩 種 , 一 種 面 向 殼 面<br />

中 心 者 , 為 中 心 綱 (centricae) 矽 藻 的 特 徵 ; 另 一 種 為 面 向 縱 軸 者 , 為<br />

羽 紋 綱 (pennatae) 矽 藻 的 特 徵 。<br />

本 調 查 中 共 計 發 現 13 屬 65 種 的 中 心 綱 矽 藻 , 以 及 11 屬 24 種 的<br />

羽 紋 綱 矽 藻 , 其 特 徵 及 採 集 地 簡 介 於 後 。<br />

橫<br />

軸<br />

殼<br />

環<br />

軸<br />

縱 軸<br />

上 殼<br />

下 殼<br />

殼 面<br />

殼 套<br />

24<br />

附 件 四


一 、 中 心 綱 (centricae)<br />

殼 面 呈 輻 射 對 稱 , 殼 面 觀 圓 形 、 橢 圓 形 、 三 角 至 多 角 形 不 等 。<br />

以 單 細 胞 個 體 為 主 , 少 數 由 殼 面 相 連 結 形 成 鏈 狀 群 聚 。 細 胞 外 常 有<br />

特 殊 矽 質 或 膠 狀 突 出 物 , 連 同 細 胞 大 小 、 形 狀 及 群 體 形 態 為 本 綱 分<br />

類 之 重 要 依 據 。 大 部 分 種 類 為 海 洋 底 棲 性 , 能 分 泌 粘 膠 附 著 在 海 藻 、<br />

底 棲 動 物 或 其 他 物 體 上 , 偶 而 因 波 浪 作 用 而 被 帶 入 水 體 中 而 行 短 暫<br />

的 浮 游 生 活 。<br />

盒 形 藻 屬 (Biddulphia)<br />

殼 面 觀 橢 圓 或 圓 形 , 環 殼 觀 長 方 形 。 殼 面 平 滑 , 網 孔 不 明 顯 。<br />

節 間 帶 多 且 明 顯 。 葉 綠 體 呈 盤 狀 或 片 狀 , 體 型 小 而 數 量 多 。 在 兩 端<br />

殼 面 上 有 明 顯 的 棘 狀 或 絲 狀 突 起 , 前 者 的 末 端 有 小 型 的 孔 , 能 分 泌<br />

膠 質 使 細 胞 連 接 , 形 成 疏 鬆 的 群 體 , 然 大 多 情 況 仍 以 單 細 胞 形 式 為<br />

主 。<br />

本 屬 以 海 洋 底 棲 的 種 類 居 多 , 浮 游 種 類 的 絲 狀 突 起 會 較 明 顯 ,<br />

具 有 增 加 浮 力 的 效 果 。 本 次 調 查 中 發 現 有 5 種 ,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全 省<br />

之 沿 岸 、 漁 港 、 河 口 等 。<br />

附 件 四<br />

長 耳 盒 形 藻 (Biddulphia aurita (Lyngbye) Brebisson et)<br />

殼 面 觀 橢 圓 形 , 殼 環 面 觀 方 形 。 殼<br />

面 平 坦 而 不 突 出 , 靠 近 中 央 處 有 2 根 毛 狀<br />

突 出 , 邊 緣 有 兩 根 較 短 , 鈍 端 之 棘 狀 突<br />

起 。 為 沿 岸 和 潮 間 帶 的 底 棲 種 類 , 常 附<br />

著 於 大 型 藻 上 而 不 常 出 現 在 水 體 。<br />

採 集 地 : 布 袋 港<br />

25


活 動 盒 形 藻 (Biddulphia mobiliensis (Bailey) Grunow)<br />

菱 狀 盒 形 藻 (Biddulphia rhombus (Ehr.) w. Sm)<br />

殼 面 橢 圓 形 而 微 凸 。 和 前<br />

者 相 比 , 位 在 邊 緣 的 棘 狀 突 起<br />

較 細 , 和 環 殼 軸 偏 折 的 角 度 也<br />

較 大 。<br />

採 集 地 : 蘭 陽 溪 口<br />

殼 壁 厚 實 , 殼 面 上 可 觀 察<br />

到 許 多 短 的 脊 刺 , 伴 隨 一 到 兩<br />

個 較 大 的 脊 刺 出 現 在 中 央 。 於<br />

水 溫 較 低 的 季 節 較 為 常 見<br />

採 集 地 : 得 子 溪 口<br />

高 盒 形 藻 (Biddulphia regia (M.Schultze) Ostenfeld)<br />

殼 面 較 小 ( 白 色 箭 頭 處 ), 殼<br />

套 發 達 ( 黑 色 箭 頭 處 ), 環 殼 面 觀<br />

呈 枕 頭 狀 。 常 以 長 刺 相 連 成 串 ,<br />

形 成 肉 眼 可 見 的 細 絲 或 顆 粒 。 常<br />

出 現 於 蝦 池 , 大 量 繁 殖 時 會 造 成<br />

蝦 類 鰓 部 的 阻 塞 而 造 成 危 害 。<br />

採 集 地 : 後 頭 溪 口<br />

26<br />

附 件 四


中 華 盒 形 藻 (Biddulphia sinensis Greville)<br />

殼 面 橢 圓 , 中 央 平<br />

坦 或 微 凸 。 寬 殼 環 面 為<br />

長 方 形 或 近 方 形 , 狹 殼<br />

環 面 為 長 橢 圓 形 。 能 以<br />

刺 毛 相 連 形 成 短 鏈 狀 群<br />

體 , 然 仍 以 單 細 胞 形 式<br />

存 活 者 居 多 。 本 種 為 偏<br />

暖 水 近 近 海 的 浮 游 性 品<br />

種 。<br />

角 毛 藻 屬 (Chaetoceros)<br />

殼 面 觀 圓 至 橢 圓 形 ; 殼 面 平 坦 、 凸 起 或 凹 入 , 有 微 細 網 眼 與 棘<br />

狀 突 起 的 分 布 。 邊 緣 具 兩 條 長 角 毛 。 角 毛 常 為 中 空 , 內 部 偶 有 葉 綠<br />

體 的 分 布 , 其 粗 細 、 長 度 、 表 面 及 延 伸 向 外 的 角 度 隨 種 類 之 不 同 而<br />

有 明 顯 差 異 。 葉 綠 體 隨 種 類 的 不 同 , 無 論 在 數 目 、 形 狀 、 大 小 及 位<br />

置 上 均 有 差 異 。 通 常 靠 近 沿 岸 的 種 類 , 其 葉 綠 體 小 且 多 , 在 胞 內 和<br />

粗 大 中 空 的 角 毛 基 部 均 有 。 腰 帶 交 錯 連 接 , 節 間 帶 為 線 狀 的 淺 紋 溝 ,<br />

偶 有 數 條 明 顯 的 深 紋 出 現 。<br />

本 屬 大 多 以 鏈 狀 群 體 的 方 式 存 在 。 群 體 的 形 狀 及 鏈 中 細 胞 的 間<br />

距 為 分 類 重 要 的 依 據 。 屬 於 浮 游 種 類 , 廣 泛 分 布 本 省 的 沿 岸 、 漁 港 、<br />

河 口 處 。<br />

附 件 四<br />

採 集 地 : 將 軍 溪 口<br />

窄 隙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affinis Iadu.)<br />

本 種 的 特 徵 為 細 胞 間 隙 狹<br />

窄 , 角 毛 細 , 與 殼 環 軸 約 略 平 行 。<br />

同 側 成 雙 的 角 毛 以 約 45 度 角 交 錯<br />

伸 出 。 靠 近 細 胞 中 央 處 可 觀 察 到 十<br />

個 左 右 的 葉 綠 體 顆 粒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27


橋 聯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anastomosans Grunow)<br />

縮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constrictus Cran)<br />

殼 面 圓 或 橢 圓 而 微 凸 , 殼<br />

環 面 觀 為 方 形 。 群 體 細 胞 間 隙<br />

狹 窄 。 角 毛 細 長 , 由 殼 面 往 外<br />

延 伸 時 向 同 一 方 向 彎 曲 。<br />

採 集 地 : 頭 前 溪 口<br />

殼 面 微 凹 。 群 體 的<br />

細 胞 間 隙 小 , 呈 凸 透 鏡<br />

型 。 角 毛 由 基 部 寬 至 末<br />

端 逐 漸 變 細 , 與 殼 環 軸<br />

垂 直 。 為 沿 岸 常 見 品 種 。<br />

採 集 地 : 頭 前 溪 口<br />

大 西 洋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atlanticum Cleve.)<br />

旋 鏈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curvisetus Cleve.)<br />

群 體 長 而 略 呈 彎 曲 , 細 胞 排 列 緊 密 。 角<br />

毛 細 長 , 向 外 側 延 伸 時 常 與 相 鄰 角 毛 交 錯 。<br />

為 本 省 沿 岸 常 見 的 種 類 。<br />

採 集 地 : 蘇 澳 港<br />

以 螺 旋 鏈 狀 的 群 體 得 名 。 細 胞 殼 面<br />

橢 圓 , 環 殼 觀 近 正 方 形 。 殼 面 靠 近 邊 緣<br />

處 有 明 顯 凹 陷 。 群 體 的 細 胞 間 距 大 。 角<br />

毛 細 而 平 滑 , 長 度 達 細 胞 高 度 的 4-6 倍 。<br />

採 集 地 : 基 隆 港<br />

28<br />

附 件 四


丹 麥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danicum Cleve.)<br />

並 基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decipiens Cleve.)<br />

附 件 四<br />

群 體 直 而 不 彎 曲 , 細 胞 間<br />

隙 狹 窄 但 十 分 明 顯 。 角 毛 細<br />

長 , 向 兩 側 與 殼 環 軸 垂 直 。 細<br />

胞 內 僅 有 一 個 明 顯 的 葉 綠 體<br />

存 在 。 為 沿 岸 常 見 的 廣 溫 性 種<br />

類 。<br />

採 集 地 : 後 龍 溪 口<br />

細 胞 的 高 度 與 長 度 的 比<br />

例 明 顯 較 小 。 群 體 內 的 細 胞 間<br />

隙 很 大 , 呈 橢 圓 形 。 群 體 兩 側<br />

角 毛 長 約 為 細 胞 長 度 的 2-3<br />

倍 , 兩 端 的 角 毛 稍 短 , 與 殼 環<br />

軸 接 近 平 行 。<br />

採 集 地 : 基 隆 港<br />

柔 弱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debilis Cleve.)<br />

群 體 直 鏈 型 , 偶 而 會 有 螺 旋<br />

彎 曲 。 細 胞 間 隙 明 顯 , 呈 凸 透 鏡<br />

形 。 群 體 兩 側 角 毛 的 長 短 、 粗 細<br />

及 角 度 均 和 群 體 內 的 角 毛 有 所<br />

差 別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矽 質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diatoms Cleve.)<br />

細 胞 環 殼 面 觀 近 方 形 , 群 體 細 胞 間 隙 小 , 細 胞 排 列 十 分 緊 密 。<br />

採 集 地 : 朴 子 溪 口<br />

29


雙 禿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didymus Ehrenberg)<br />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furcellatus Bailey)<br />

細 胞 的 高 為 長 的 三 倍 左<br />

右 , 環 殼 面 觀 呈 長 方 形 。 細 胞 內<br />

有 明 顯 的 空 隙 存 在 ( 箭 頭 處 )。 群<br />

體 細 胞 間 隙 橢 圓 , 十 分 明 顯 。 群<br />

體 兩 側 的 角 毛 較 長 , 與 殼 環 軸 垂<br />

直 , 兩 端 的 角 毛 較 短 , 與 殼 環 軸<br />

平 行 。 細 胞 內 可 見 到 許 多 小 型 、<br />

聚 集 成 團 的 葉 綠 素 。<br />

採 集 地 : 蘇 澳 港<br />

殼 面 橢 圓 , 環 殼 觀 為 方<br />

形 。 群 體 微 彎 , 細 胞 間 隙 小 。<br />

角 毛 細 短 , 分 別 向 群 體 兩 端 延<br />

伸 。 細 胞 內 可 觀 察 到 一 到 兩 個<br />

大 型 的 葉 綠 體 。 為 沿 岸 常 見 的<br />

種 類 。<br />

採 集 地 : 蘭 陽 溪 口<br />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difficilis Cleve)<br />

殼 面 內 凹 , 環 殼 面 觀 呈 正 方 形 。 群 體 直 而 無 彎 曲 。 群 體 的 細 胞<br />

間 距 小 , 細 胞 排 列 緊 密 。 群 體 兩 側 的<br />

角 毛 短 而 細 , 與 殼 面 軸 垂 直 , 群 體 兩<br />

側 的 角 毛 較 粗 大 , 與 群 體 內 角 毛 長 度<br />

相 若 。 為 溫 帶 沿 岸 常 見 的 品 種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垂 緣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laciniosus Schutt)<br />

環 殼 面 正 方 形 。 群 體 的 細<br />

胞 間 隙 很 大 , 與 細 胞 高 度 略<br />

同 。 角 毛 長 度 約 為 藻 高 的 兩<br />

倍 , 分 別 向 群 體 兩 端 延 伸 。 為<br />

本 省 沿 岸 常 見 的 種 類 。<br />

採 集 地 : 蘇 澳 港<br />

30<br />

附 件 四


羅 氏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lauderi Ralfs)<br />

擬 彎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m Mangin)<br />

附 件 四<br />

細 胞 高 為 長 的 二 至 三 倍 , 環 殼 面 觀 呈 長 方 柱 。 群 體 呈 直 線 或 螺<br />

旋 鏈 狀 , 細 胞 間 隙 狹 窄 。 角 毛 長 度 與 細 胞 高 度 略 同 , 與 環 殼 軸 垂 直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環 殼 面 觀 為 長 方 形 。 群 體 長<br />

而 彎 曲 , 角 毛 彎 向 群 體 的 外 側 ,<br />

和 殼 環 面 垂 直 。<br />

採 集 地 : 基 隆 港<br />

相 似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similis Cleve)<br />

海 洋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pelagicus Cleve)<br />

細 胞 高 度 約 為 長 度 的 二 至<br />

三 倍 , 環 殼 面 觀 呈 長 方 形 。 群 體<br />

的 細 胞 間 隙 大 。 角 毛 細 長 , 達 細<br />

胞 高 度 的 兩 倍 以 上 , 與 環 殼 軸 垂<br />

直 。 細 胞 內 可 見 到 數 個 大 型 的 葉<br />

綠 體 。 為 沿 岸 常 見 的 品 種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細 胞 長 11-15µm 、 寬 約<br />

7µm、 高 5-17µm。 環 殼 面 觀 長 方<br />

形 。 群 體 的 細 胞 間 隙 小 。 角 毛 細<br />

長 , 分 別 向 群 體 兩 側 伸 長 。 細 胞<br />

內 可 見 到 大 而 明 顯 的 葉 綠 體 顆<br />

粒 。 為 沿 岸 常 見 的 廣 溫 性 品 種 。<br />

採 集 地 : 新 虎 尾 溪 口<br />

31


聚 生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sociale Lauder)<br />

范 氏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vanheurcki Gran)<br />

細 胞 長 6-12µm, 高 度 約 為 長 度<br />

四 倍 , 環 殼 面 觀 長 方 形 。 細 胞 群 體<br />

短 , 常 呈 現 不 規 則 的 彎 曲 。 大 量 繁<br />

衍 時 細 胞 常 聚 集 成 球 塊 或 不 規 則<br />

形 , 由 此 而 得 名 。 相 鄰 細 胞 的 刺 毛<br />

會 相 交 重 疊 , 位 在 群 體 兩 端 的 角 毛<br />

短 , 與 環 殼 軸 平 行 。 細 胞 內 可 見 一<br />

大 而 明 顯 的 葉 綠 體 。<br />

環 殼 面 觀 方 形 。 群 體 的 細 胞<br />

間 隙 很 小 。 葉 綠 體 顆 粒 小 , 集 中<br />

於 細 胞 兩 端 。<br />

採 集 地 : 大 甲 溪 口<br />

採 集 地 : 蘭 陽 溪 口<br />

圓 柱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teses Cleve)<br />

錐 胞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wighamii Brightw)<br />

細 胞 內 具 有 兩 個 半 球 形 的 葉 綠<br />

體 。 群 體 的 細 胞 間 隙 小 , 細 胞 排 列 緊<br />

密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環 殼 面 觀 橢 圓 。 群 體 的 細<br />

胞 間 隙 極 小 。 角 毛 長 達 細 胞 高<br />

度 的 十 至 十 五 倍 。 每 個 細 胞 只<br />

有 一 個 葉 綠 體 , 位 在 細 胞 的 中<br />

央 。 為 常 見 於 沿 岸 的 廣 溫 性 品<br />

種 。<br />

採 集 地 : 大 甲 溪 口<br />

32<br />

附 件 四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sp.1)<br />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sp.3)<br />

附 件 四<br />

環 殼 面 觀 方 形 。 具 明 顯 且<br />

呈 橢 圓 的 細 胞 間 隙 。 群 體 內 角<br />

毛 交 叉 成 約 45 度 , 群 體 兩 端 的<br />

角 毛 較 短 , 與 環 殼 軸 平 行 。 葉<br />

綠 素 一 個 , 位 在 細 胞 中 央 。<br />

採 集 溪 : 新 虎 尾 溪 口<br />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sp.2)<br />

環 殼 面 觀 方 形 。 群 體 的<br />

細 胞 間 隙 寬 大 , 成 紡 錘 形 。<br />

群 體 內 角 毛 交 叉 成 60 度 。 兩<br />

端 細 胞 的 角 毛 與 群 體 兩 側 角<br />

毛 約 略 等 長 , 與 環 殼 軸 亦 平<br />

行 。 細 胞 內 可 見 單 一 球 形 的<br />

葉 綠 體 。<br />

採 集 地 : 布 袋 港<br />

細 胞 高 度 約 為 長 度 的<br />

1/2。 群 體 細 胞 的 間 隙 大 , 呈 長<br />

橢 圓 形 。 兩 相 鄰 細 胞 的 角 毛 交<br />

叉 成 45 度 角 , 長 度 達 細 胞 高 度<br />

的 10 倍 以 上 。 群 體 兩 端 角 毛 成<br />

v 型 生 長 , 不 與 環 殼 軸 平 行 。<br />

細 胞 具 有 一 個 葉 綠 體 , 同 時 角<br />

毛 上 有 較 小 葉 綠 體 的 分 布 。<br />

採 集 地 : 布 袋 港<br />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sp. 4)<br />

環 殼 面 觀 為 方 形 。 群 體 的 細<br />

胞 間 隙 小 。 群 體 兩 側 角 毛 較 短 ,<br />

約 略 與 細 胞 高 度 相 同 , 交 叉 成 90<br />

度 。 兩 端 細 胞 的 角 毛 較 長 , 向 外<br />

彎 曲 , 與 環 殼 軸 呈 45 度 角 。 細<br />

胞 內 可 見 單 一 球 形 的 葉 綠 體 。<br />

採 集 地 : 新 虎 尾 溪 口<br />

33


角 毛 藻 (Chaetoceros sp.5)<br />

環 殼 面 觀 方 形 。 群 體 的 細<br />

胞 間 隙 小 。 群 體 兩 側 角 毛 交 叉<br />

成 90 度 , 角 毛 細 短 , 略 長 細<br />

胞 高 度 , 群 體 兩 端 的 角 毛 較<br />

短 , 與 環 殼 軸 呈 45 度 角 。 細<br />

胞 內 可 見 單 一 球 形 的 葉 綠 體 。<br />

採 集 地 : 布 袋 港<br />

圓 篩 藻 屬 (Coscinodiscus)<br />

不 會 形 成 群 體 的 種 類 。 殼 面 圓 形 , 高 度 遠 小 於 長 寬 , 細 胞 外 觀<br />

成 扁 圓 柱 體 。 整 個 殼 面 密 佈 大 小 近 似 的 六 角 形 的 孔 紋 , 由 中 心 向 外<br />

呈 輻 射 狀 排 列 。 有 時 在 殼 面 中 心 的 孔 紋 較 為 粗 大 , 形 成 所 謂 「 中 央<br />

玫 瑰 區 」; 或 是 沒 有 孔 紋 , 形 成 所 謂 的 「 中 央 無 紋 區 」。 殼 面 邊 緣 常 有<br />

小 型 棘 狀 突 起 , 其 上 常 有 孔 洞 , 能 分 泌 膠 質 使 細 胞 暫 時 附 著 於 其 他<br />

物 體 表 面 。 細 胞 內 的 葉 綠 體 數 目 很 多 , 呈 盤 狀 或 片 狀 。 本 屬 主 要 為<br />

海 洋 浮 游 種 類 , 於 本 省 沿 岸 及 半 淡 半 鹹 水 水 域 中 均 有 分 布 。 本 屬 的<br />

部 分 種 類 曾 在 歐 洲 的 北 海 一 帶 形 成 赤 潮 , 造 成 水 體 類 似 原 油 污 染 的<br />

外 觀 。 許 多 海 鳥 的 翅 膀 因 此 被 沾 污 , 同 時 有 大 量 死 亡 的 情 形 出 現 ,<br />

然 至 今 原 因 仍 不 明 。<br />

中 心 圓 篩 藻 (Coscinodiscus biangulatus A. Schmidt)<br />

細 胞 殼 面 凸 出 。 網 孔 六 角 形 呈 輻<br />

射 狀 或 螺 旋 狀 排 列 , 且 自 中 央 向 殼 緣<br />

逐 漸 變 小 ; 有 明 顯 的 中 央 玫 瑰 紋 區 。<br />

殼 面 邊 緣 有 許 多 小 型 棘 狀 突 起 。<br />

採 集 地 : 七 股<br />

34<br />

附 件 四


瓊 氏 圓 篩 藻 (Coscinodiscus jonesianus (Gre.) Ostenfeld)<br />

孔 圓 篩 藻 (Coscinodiscus perforatus Ehrenberg)<br />

附 件 四<br />

殼 面 微 凸 。 網 孔 六 角 形 呈 輻<br />

射 狀 或 螺 旋 狀 排 列 , 自 中 央 向 殼<br />

緣 逐 漸 變 小 , 靠 近 中 央 的 網 孔 分<br />

布 較 疏 , 邊 緣 較 密 ; 有 明 顯 的 中<br />

央 玫 瑰 紋 區 。 殼 面 邊 緣 有 小 型 棘<br />

狀 突 起 。<br />

採 集 地 : 社 子 溪 口<br />

蓋 面 平 坦 , 直 徑 90-200µm。 有<br />

明 顯 的 中 央 玫 瑰 區 。 接 近 中 央 孔 洞<br />

的 直 徑 2-3µm, 孔 徑 逐 漸 向 外 遞 減 。<br />

採 集 地 : 大 肚 溪 口<br />

具 邊 線 形 圓 篩 藻 (Coscinodiscus marginato-lineatus A.)<br />

網 孔 呈 輻 射 狀 或 螺 旋 狀 排 列 , 大 小 均 一 。 靠 近 中 央 的 網 孔 分 布<br />

較 疏 , 邊 緣 較 密 , 最 接 近 殼 緣 孔 紋 呈<br />

長 方 形 。<br />

採 集 地 : 朴 子 溪 口<br />

輻 射 圓 篩 藻 (Coscinodiscus radiatus Ehrenberg)<br />

殼 面 扁 平 。 孔 紋 粗 糙 近 圓 形 同 列 中 孔 紋 的 大 小 不 一 , 殼 緣 的 孔<br />

明 顯 較 小 ; 不 具 中 心 玫 瑰 區 。 為 本 省 沿 岸 常 見 的 種 類 。<br />

採 集 地 : 台 中 港<br />

35


小 環 藻 屬 (Cyclotella)<br />

殼 面 圓 形 , 高 度 遠 小 於 長 寬 , 細 胞 整 體 成 扁 圓 柱 體 。 殼 面 外 圍<br />

的 有 明 顯 向 心 形 的 肋 紋 , 和 接 近 中 心 的 紋 路 明 顯 不 同 。 多 半 以 單 細<br />

胞 的 方 式 存 在 , 少 數 個 體 會 由 2~3 個 細 胞 連 結 成 短 鏈 , 或 包 埋 於 自<br />

已 分 泌 的 膠 質 塊 內 。 大 多 數 為 淡 水 種 類 , 海 產 的 不 多 。<br />

梅 尼 小 環 藻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uetzing)<br />

殼 面 直 徑 5-25µm。 中 心 部 位<br />

平 滑 , 有 時 會 出 現 1-5 個 明 顯 的 點<br />

狀 紋 路 。 殼 周 緣 肋 條 的 長 度 為 半<br />

徑 的 1/2。<br />

採 集 地 : 得 子 口 溪<br />

極 微 小 環 藻 屬 (Cyclotella atomus Hustedt.)<br />

小 環 藻 (Cyclotella sp.)<br />

殼 面 直 徑 2.8-5.8µm, 殼 緣 有 肋<br />

狀 條 紋 的 區 域 約 為 直 徑 的 1/3-1/4,<br />

相 隔 2-4 條 肋 紋 有 一 突 出 物 。 靠 中 央<br />

的 地 區 平 滑 , 有 1 個 明 顯 棘 狀 突 起 。<br />

採 集 地 : 高 雄 港<br />

殼 面 直 徑 17.3 -25.2µm。 中<br />

心 部 位 具 凹 凸 不 平 的 波 紋 , 殼 緣<br />

區 很 窄 , 肋 紋 長 度 僅 及 半 徑 的<br />

1/10。 常 見 於 本 省 的 沿 海 及 河 口<br />

處 。<br />

採 集 地 : 得 子 口 溪<br />

36<br />

附 件 四


雙 尾 藻 屬 (Ditylum)<br />

本 屬 不 形 成 群 體 。 殼 面 觀 圓 、 三 角 或 方 形 。 中 央 有 1 條 粗 而 中<br />

空 , 和 殼 環 軸 平 行 的 長 刺 。 有 的 種 類 在 殼 面 邊 緣 有 許 多 小 型 棘 狀 突<br />

起 。 壁 薄 、 花 紋 不 明 顯 。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全 省 之 沿 岸 、 漁 港 、 河 口 等 。<br />

彎 角 藻 屬 (Eucampia)<br />

細 胞 長 25-60µm, 殼 面 內 凹 , 殼 緣 向 外 伸 展 , 形 成 短 而 鈍 的 突 起 。<br />

殼 軸 面 觀 呈 明 顯 曲 線 型 。 能 以 突 起 處 和 其 他 細 胞 相 接 形 成 鏈 狀 群 體 。<br />

附 件 四<br />

布 氏 雙 尾 藻 (Ditylum brightwelli (West) Grun.)<br />

長 角 彎 角 藻 (Eucampia cornuta Cleve)<br />

殼 面 三 角 形 , 無 明 顯 突 出 或 凹 陷 。 中 央 1 大 角 刺 , 長 度 約 細 胞<br />

高 的 一 半 。 在 殼 面 邊 緣 有 許 多 小 行 棘 狀 突 起 。 為 本 省 沿 岸 十 分 常 見<br />

的 品 種 。<br />

細 胞 長 29-40µm, 高 100-160µm, 殼 環 面 呈 工 字 形 , 兩 端 有 長 而<br />

鈍 的 突 起 。 群 體 的 細 胞 間 隙 很 寬 。 屬 沿 岸 熱 帶 及 亞 熱 帶 種 。<br />

採 集 地 : 蘇 澳 港<br />

採 集 地 : 曾 文 溪 口<br />

37


幾 內 亞 藻 屬 (Guinardia)<br />

殼 面 觀 圓 或 橢 圓 , 殼 面 平 坦 , 殼 套 的 部 位 很 短 。 細 胞 高 度 明 顯<br />

大 於 長 度 , 環 殼 面 觀 長 方 形 。 與 殼 環 軸 垂 直 的 環 狀 節 間 帶 十 分 明 顯 。<br />

以 單 一 細 胞 或 短 鏈 群 體 的 方 式 存 在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西 部 之 沿<br />

岸 、 漁 港 、 河 口 等 地 。<br />

直 鏈 藻 屬 (Melosira)<br />

殼 面 圓 而 平 坦 , 偶 有 小 型 棘 狀 物 。 高 度 大 於 長 度 , 環 殼 面 觀 為<br />

長 方 形 。 常 以 殼 面 互 相 連 接 成 鏈 狀 。 有 的 種 類 在 環 殼 面 可 觀 察 到 明<br />

顯 刻 環 , 稱 為 「 環 溝 」。 在 有 2 條 環 溝 時 , 兩 溝 中 間 的 部 分 稱 為 「 頸<br />

部 」。 頸 部 的 殼 面 平 滑 , 其 餘 殼 片 平 滑 或 稍 具 紋 路 。 群 體 的 細 胞 間 隙<br />

類 似 頸 部 , 因 此 稱 為 「 假 環 溝 」。 色 素 體 很 多 , 為 小 型 盤 狀 。 本 屬 為<br />

浮 游 性 , 棲 息 地 以 淡 水 域 為 主 , 偶 見 於 河 口 一 帶 。<br />

幾 內 亞 藻 (Guinardia flaccida (Castragane) Peragalle)<br />

顆 粒 直 鏈 藻 (Melosira granulata (Ehrenberg) Ralf var.)<br />

細 胞 為 典 型 的 圓 筒 形 , 長 25-90µm, 高 度 是 長 度 的 5-6 倍 , 常 呈<br />

鏈 狀 群 體 。 細 胞 內 可 見 圓 形 的 葉 綠 體 顆 粒 。<br />

採 集 地 : 布 袋 港<br />

細 胞 長 5-21µm, 高 5-18µm, 環 殼 面 觀 呈 方 形 。 群 體 鏈 狀 , 兩 端<br />

細 胞 的 殼 面 有 棘 狀 或 皺 褶 突 起 。 殼 面 邊 緣 則 具 排 列 鬆 散 的 孔 紋 , 環<br />

殼 面 可 看 到 許 多 排 列 成 直 線 的 孔 紋 。 頸 部 較 長 , 假 環 溝 及 環 溝 均 狹<br />

窄 。<br />

採 集 地 : 蘇 澳 港<br />

38<br />

附 件 四


冰 島 直 鏈 藻 (Melosira islandica Müill)<br />

變 異 直 鏈 藻 (Melosira varians Ag.)<br />

附 件 四<br />

細 胞 長 7-27µm, 高 4-21µm, 高 度<br />

與 長 度 同 或 略 小 。 細 胞 壁 厚 , 殼 面 具 鬆<br />

散 孔 紋 , 靠 近 邊 緣 的 孔 紋 較 粗 ; 環 殼 面<br />

的 孔 紋 排 列 成 行 , 每 行 12-18 個 孔 , 行<br />

距 1µm 左 右 。 假 環 溝 明 顯 , 溝 邊 緣 具<br />

短 鋸 齒 狀 的 小 棘 。 頸 部 短 , 有 很 深 的 環<br />

溝 。<br />

採 集 地 : 高 雄 港<br />

細 胞 長 8-35µm, 高 9-13µm。 殼 平<br />

滑 無 花 紋 。 無 頸 部 , 假 環 溝 狹 窄 , 環<br />

溝 亦 不 明 顯 。 細 胞 間 距 短 , 群 體 兩 端<br />

不 具 棘 狀 物 。<br />

採 集 地 : 台 中 港<br />

義 大 利 直 鏈 藻 (Melosira italica (Ehrenberg) Kuetzing var)<br />

具 槽 直 鏈 藻 (Melosira sulcata (Ehrenberg) Kützing)<br />

.<br />

細 胞 長 5-13µm, 高 4-19µm。 殼 面 平 坦 , 殼 壁 略 厚 。 殼 套 明 顯 而<br />

發 達 。 頸 部 短 , 假 環 溝 不 明 顯 。 分 布 於 海 域 沿 岸 、 河 川 、 湖 泊 的 廣<br />

鹽 性 品 種 , 以 底 棲 為 主 , 偶 而 會 行 暫 時 性 的 浮 游 。<br />

採 集 地 : 基 隆 港<br />

細 胞 長 8-80µm, 高 3-10µm, 高<br />

/ 寬 比 較 小 。 殼 面 細 胞 壁 如 凸 透 鏡<br />

般 , 中 心 較 厚 而 兩 側 略 薄 , 有 許 多 明<br />

顯 的 條 狀 紋 路 ( 箭 頭 處 ) 的 存 在 。 群 體<br />

細 胞 排 列 緊 密 。 細 胞 內 可 見 許 多 小 型<br />

葉 綠 體 的 散 布 。<br />

採 集 地 : 七 股<br />

39


直 鏈 藻 (Melosira sp.)<br />

細 胞 高 度 遠 大 於 長 度 , 環 殼<br />

面 觀 呈 長 方 型 。 殼 面 無 花 紋 ; 環<br />

殼 面 除 有 1 條 明 顯 的 環 溝 外 , 亦<br />

無 其 他 紋 路 存 在 。 細 胞 內 可 見 許<br />

多 小 型 葉 綠 體 的 散 佈 。<br />

Odonetella 長 刺 藻 屬<br />

細 胞 殼 面 橢 圓 , 平 坦 或 微 凸 。 環 殼 面 觀 接 近 正 方 形 。 殼 面 上 有 4<br />

個 明 顯 的 棘 狀 物 , 細 胞 可 以 藉 此 互 相 串 接 成 鏈 狀 群 體 。 葉 綠 體 型 小<br />

且 多 。 為 沿 岸 偏 溫 帶 的 品 種 。<br />

採 集 地 : 朴 子 溪 口<br />

Odontella regia Schulze 長 刺 藻<br />

細 胞 長 130µm、 寬 60µm。<br />

殼 面 橢 圓 而 中 央 微 凸 。 有 4 個<br />

突 起 物 分 別 在 細 胞 4 角 突 出 ,<br />

在 兩 突 出 物 間 有 細 長 之 刺 毛 向<br />

外 延 伸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40<br />

附 件 四


根 管 藻 屬 (Rhizosolenia)<br />

殼 面 觀 橢 圓 , 少 數 為 圓 形 。 細 胞 高 度 遠 大 於 長 度 , 環 殼 面 觀 如<br />

吸 管 。 間 生 帶 環 形 、 半 環 形 和 鱗 片 狀 等 。 殼 面 扁 平 、 微 凸 , 或 突 起<br />

呈 半 球 形 、 錐 形 、 斜 錐 形 或 鴨 嘴 形 不 一 。 殼 面 中 央 常 有 棘 狀 物 , 可<br />

伸 入 鄰 近 細 胞 串 連 , 形 成 鏈 狀 群 體 。 群 體 直 線 、 彎 曲 , 或 略 呈 螺 旋<br />

狀 。 細 胞 內 的 葉 綠 體 數 目 多 而 小 , 或 數 目 少 而 大 , 隨 種 類 的 不 同 而<br />

有 差 異 。 普 遍 存 在 於 熱 帶 與 亞 熱 帶 的 優 養 化 水 域 。<br />

脆 根 管 藻 (Rhizosolenia fragilissima Bergon)<br />

細 胞 長 8-70µm, 高 40-80µm。 殼 面 平 坦 , 近 中 央 處 有 微 小 鳥 嘴<br />

狀 的 突 出 物 及 小 凹 孔 , 可 藉 此 和 鄰 近 細 胞 相 連 。 群 體 成 直 鏈 狀 。 細<br />

胞 內 可 見 許 多 小 而 多 的 葉 綠 體 的 分 布 。<br />

採 集 地 : 布 袋 港<br />

半 棘 鈍 根 管 藻 (Rhizosolenia hebetata)<br />

細 胞 長 5-15µm, 高 25-64µm。<br />

殼 面 具 錐 狀 微 斜 的 突 起 , 末 端 棘 狀 突<br />

起 基 部 膨 大 中 空 , 末 端 逐 漸 細 長 而 稍<br />

微 彎 曲 。 具 有 鱗 片 狀 的 節 間 帶 。 細 胞<br />

內 可 見 許 多 橢 圓 形 的 色 素 體 。 細 胞 單<br />

獨 存 在 為 主 , 偶 而 形 成 短 鏈 群 體 。 多<br />

出 現 於 較 為 溫 暖 的 季 節 , 分 布 較 偏 向<br />

外 洋 性 。<br />

採 集 地 : 淡 水 河 口<br />

長 刺 根 管 藻 (Rhizosolenia longiseta Zach.)<br />

細 胞 長 4-10µm, 高 70-200<br />

µm。 殼 面 具 錐 狀 突 起 , 末 端 具<br />

一 條 細 長 棘 狀 突 起 , 長 度 與 細 胞<br />

高 度 近 似 。 具 明 顯 環 狀 的 間 生<br />

帶 。 葉 綠 體 多 , 呈 小 型 盤 狀 。 常<br />

見 於 優 養 化 的 水 域 。<br />

採 集 地 : 濁 水 溪<br />

附 件 四<br />

41


覆 瓦 根 管 藻 (Rhizosolenia imbricata Brightwell)<br />

粗 根 管 藻 (Rhizosolenia robusta Norman)<br />

細 胞 長 12-30µm, 高 550-600µm。 殼 面 具 錐 狀 傾 斜 的 突 起 , 末 端<br />

棘 狀 突 起 的 基 部 中 空 。 殼 環 帶 的 紋 路 細 小 而 不 明 顯 。<br />

採 集 地 : 新 虎 尾 溪<br />

長 48-100µm, 高 可 達 1mm, 肉 眼 清 晰 可 見 。 環 殼 面 觀 呈 象 牙 形 。<br />

通 常 以 單 細 胞 的 形 式 存 在 , 偶 爾 會 連 結 形 成 短 鏈 。<br />

採 集 地 : 基 隆 港<br />

根 管 藻 (Rhizosolenia indica Peragallo)<br />

剛 毛 根 管 藻 (Rhizosolenia setigera Brightwell)<br />

細 胞 長 20-60µm, 長 度 明 顯 較 一 般 根 管 藻<br />

為 大 。 殼 面 延 長 成 微 斜 的 圓 錐 形 , 頂 端 棘 狀 突<br />

起 較 短 , 基 部 中 空 , 末 端 逐 漸 細 長 而 微 彎 。<br />

採 集 地 : 大 肚 溪<br />

細 胞 長 3-87µm, 高 50-750µm。 殼 面<br />

延 長 成 微 斜 的 圓 錐 體 , 末 端 生 有 長 直 的 棘<br />

狀 物 。 棘 狀 物 基 部 澎 大 中 空 , 末 端 逐 漸 細<br />

長 。<br />

採 集 地 : 將 軍 溪<br />

42


斯 托 根 管 藻 (Rhizosolenia stolterfothii Peragallo)<br />

細 胞 長 6-45µm, 高 250µm。 環 殼 面 觀 呈 弧 形 。 群 體 常 彎 曲 成 螺<br />

旋 形 。 殼 面 平 坦 , 棘 狀 突 起 小 而 不 明 顯 。 細 胞 內 葉 綠 體 長 圓 形 , 體<br />

型 小 且 數 量 多 。<br />

採 集 地 : 七 股 、 大 肚 溪 口<br />

骨 條 藻 屬 (Skeletonema)<br />

細 胞 殼 面 微 凸 , 殼 緣 著 生 許 多 與 殼 環 軸 平 行 的 棘 狀 突 起 , 其 內<br />

部 中 空 , 以 此 與 鄰 近 胞 相 連 而 形 成 直 鏈 狀 的 群 體 。 環 殼 面 方 圓 。 有<br />

與 殼 環 軸 平 行 的 節 間 帶 。 色 素 體 1-10 個 。 廣 泛 分 布 在 本 省 沿 岸 , 為<br />

重 要 的 餌 料 生 物 種 類 。<br />

附 件 四<br />

中 肋 骨 條 藻 (Skeletonema costatum (Greville) Cleve)<br />

根 管 藻 (Rhizosolenia sp.)<br />

細 胞 殼 面 圓 形 , 表 面<br />

具 圓 錐 狀 突 起 。 突 起 頂 端<br />

的 小 型 棘 狀 較 短 , 約 僅 細<br />

胞 高 度 的 1/5。 常 由 數 個<br />

細 胞 串 接 為 彎 曲 的 鏈 狀<br />

群 體 。 細 胞 內 具 許 多 小 顆<br />

粒 狀 的 色 素 體 。<br />

採 集 地 : 濁 水 溪 口<br />

細 胞 長 度 6-22µm, 高 與 長 略<br />

同 。 殼 面 圓 而 微 凸 , 邊 緣 有 8-30<br />

條 細 長 的 棘 狀 突 起 ( 黑 色 箭 頭 處 )。<br />

細 胞 間 隙 寬 度 和 細 胞 高 度 近 似 。 細<br />

胞 內 通 常 可 觀 察 2 個 接 近 殼 面 的 葉<br />

綠 體 ( 白 色 箭 頭 處 )。<br />

採 集 地 : 大 肚 溪<br />

43


骨 條 藻 (Skeletonema sp.1)<br />

海 鏈 藻 屬 (Thalassiosira)<br />

環 殼 面 觀 圓 形 。 群 體 內 的 細 胞 間 隙 很 小 。<br />

採 集 地 : 大 肚 溪<br />

殼 面 觀 圓 形 , 殼 面 平 或 微 凸 , 少 數 種 類 微 凹 , 邊 緣 有 許 多 小 型<br />

棘 狀 物 。 細 胞 長 度 與 高 度 近 似 , 環 殼 面 觀 近 似 鼓 狀 。 殼 套 發 達 , 環<br />

狀 的 節 間 帶 明 顯 。 靠 近 殼 面 邊 緣 及 中 央 處 , 可 觀 察 到 許 多 特 殊 的 膠<br />

質 絲 (process)。 一 般 營 群 體 生 活 , 由 殼 面 中 央 的 膠 質 絲 將 細 胞 相 互 串<br />

連 形 成 鏈 狀 群 體 , 或 由 膠 質 塊 所 包 圍 形 成 塊 狀 群 體 。 細 胞 內 常 見 許<br />

多 板 狀 的 小 型 葉 綠 體 , 為 近 海 常 見 的 種 類 。<br />

本 屬 在 大 量 繁 生 時 所 產 生 的 大 量 膠 質 可 能 堵 塞 雙 枚 貝 的 鰓 部 ,<br />

造 成 養 殖 業 的 嚴 重 損 失 。<br />

骨 條 藻 (Skeletonema sp.2)<br />

細 胞 長 7-28µm、 高 5-22µm。 環 殼 面 觀 長 方 形 。 殼 面 突 出 明 顯 。<br />

細 胞 內 可 觀 察 到 兩 個 明 顯 的 球 形 葉 綠 體 , 位 在 細 胞 的 兩 端 。<br />

採 集 地 : 將 軍 溪<br />

44<br />

海 鏈 藻 (Thalassiosira constricta Gaarder)<br />

細 胞 直 徑 12-32µm。 殼 面<br />

中 央 具 唇 狀 溝 , 能 連 接 上 下 細<br />

胞 , 形 成 鏈 狀 群 體 ; 或 藉 由 殼<br />

面 中 央 的 膠 質 絲 串 連 細 胞 。 殼<br />

面 周 圍 有 很 長 的 膠 質 絲 突 起<br />

( 箭 頭 處 )。<br />

採 集 地 : 大 肚 溪<br />

附 件 四


小 海 鏈 藻 (Thalassiosira minima Gaarder)<br />

細 胞 直 徑 6-12.5µm, 屬 於<br />

小 型 的 品 種 。 以 膠 質 絲 相 連 接 其<br />

他 細 胞 形 成 鏈 狀 群 體 。<br />

採 集 地 : 頭 前 溪<br />

三 角 藻 屬 (Triceratium)<br />

細 胞 單 生 或 連 成 短 鏈 狀 群 體 。 殼 面 觀 呈 三 角 形 、 四 角 形 至 多 角<br />

形 ; 在 各 個 角 中 常 有 小 棘 、 乳 頭 狀 突 起 或 明 顯 的 網 孔 。 殼 面 網 孔 呈<br />

六 角 形 , 排 列 整 齊 。 環 殼 面 觀 成 盒 形 , 殼 壁 厚 。 環 殼 帶 附 近 有 小 孔<br />

排 列 成 行 , 與 殼 環 軸 平 行 。 色 素 體 多 , 小 顆 粒 狀 。 本 屬 多 數 為 海 洋<br />

沿 岸 帶 種 類 , 偶 而 出 現 在 半 淡 鹹 水 水 域 。<br />

附 件 四<br />

圓 海 鏈 藻 (Thalassiosira rotula Meunier)<br />

黃 埔 三 角 藻 (Triceratium whampoensis (Schwarz) Deby)<br />

殼 面 直 徑 20-60µm, 細 胞 高<br />

度 約 為 直 徑 之 1/3。 殼 面 略 凸<br />

起 。 環 殼 面 觀 近 似 橢 圓 形 。<br />

採 集 地 : 新 虎 尾 溪 口<br />

殼 面 觀 成 六 邊 形 , 邊 長 52-91µm, 不 在 同 一 平 面 上 。 三 角 形 基 部<br />

具 可 觀 察 到 假 隔 膜 的 存 在 。<br />

採 集 地 : 頭 前 溪 口<br />

10 µm<br />

45


二 、 羽 紋 綱 (Pennatae)<br />

殼 面 屬 於 左 右 對 稱 型 , 基 本 形 態 為 長 形 及 橢 圓 形 , 少 數 變 形 為<br />

針 形 、 卵 形 、 菱 形 、 舟 形 、 新 月 形 、 弓 形 、S 形 或 棒 形 。 殼 面 上 具 有<br />

明 顯 的 殼 縫 (raphe), 能 供 細 胞 內 原 生 質 的 流 出 , 以 帶 動 細 胞 於 附 著 物<br />

表 面 進 行 滑 動 。 大 多 數 的 殼 縫 位 在 殼 面 的 縱 軸 上 , 於 接 近 中 心 與 兩<br />

端 有 明 顯 矽 殼 增 厚 的 結 構 , 稱 為 中 節 (central nodule) 與 端 節 (polar<br />

nodule), 具 有 增 強 殼 縫 處 細 胞 壁 強 度 的 功 能 。 少 數 種 類 的 殼 縫 不 在<br />

縱 軸 , 而 是 在 與 縱 軸 平 行 , 位 在 殼 面 邊 緣 的 矽 質 增 厚 突 起 「 龍 骨 」(keel<br />

or carina) 之 內 , 其 殼 縫 成 管 狀 , 故 稱 為 管 殼 縫 (canal raphe), 沒 有 中<br />

節 與 端 節 的 部 分 。 以 淡 水 底 棲 性 的 種 類 居 多 , 海 洋 及 浮 游 的 種 類 較<br />

少 。<br />

翼 繭 形 藻 屬 (Amphiprora)<br />

細 胞 長 64-120µm。 狹 環 殼 面 呈 8 字 型 。 殼 面 上 的 龍 骨 結 構 明 顯 ,<br />

其 邊 緣 透 明 。 殼 面 的 輻 線 彎 曲 ; 腰 帶 的 點 紋 亦 排 列 成 行 , 行 列 間 距<br />

約 0.5µm。 本 屬 常 見 於 溫 暖 的 海 域 ,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全 省 之 河 口 、 沿 岸 、<br />

養 殖 池 。<br />

翼 繭 形 藻 (Amphiprora alata Kütz)<br />

細 胞 長 70µm, 寬 40µm, 殼 面 觀 長 方 形 而 兩 端 略 圓 。 常 見 於 本<br />

省 沿 岸 的 水 域 。<br />

採 集 地 : 濁 水 溪 口<br />

46<br />

附 件 四


星 杆 藻 屬 (Asterionella)<br />

群 體 細 胞 排 列 如 星 形 而 得 名 。 殼 面 觀 近 似 棉 花 棒 , 其 中 一 端 鈍<br />

圓 或 平 底 , 一 端 延 長 如 呈 棒 狀 。 細 胞 鈍 圓 的 一 邊 會 互 相 串 接 , 形 成<br />

星 形 的 群 體 。 色 素 體 呈 塊 狀 或 小 顆 粒 狀 , 數 量 很 多 。 本 屬 為 浮 游 性<br />

種 類 , 在 本 次 調 查 中 發 現 有 1 種 , 廣 泛 分 布 於 本 省 沿 海 的 漁 港 及 河<br />

口 內 。<br />

橋 彎 藻 屬 (Cymbella)<br />

殼 面 的 兩 側 不 對 稱 , 明 顯 突 起 的 一 面 稱 為 背 側 , 平 直 或 略 凸 的<br />

一 面 稱 為 腹 側 。 殼 縫 亦 略 微 彎 曲 , 中 節 (central nodule) 和 極 節 (polar<br />

nodule) 明 顯 。 殼 面 觀 由 新 月 形 、 線 形 、 半 圓 形 、 舟 形 或 菱 形 不 等 ,<br />

其 上 的 輻 線 略 呈 放 射 狀 的 向 心 排 列 。 環 殼 面 觀 為 長 方 形 , 無 節 間 帶<br />

的 存 在 。 於 細 胞 壁 的 邊 緣 可 觀 察 到 一 個 片 狀 的 葉 綠 體 。 屬 於 本 省 沿<br />

岸 的 常 見 品 種 。<br />

附 件 四<br />

星 杆 藻 (Asterionella glacialis Castracane)<br />

膨 脹 橋 彎 藻 (Cymbella tumida (Greg.) Cl.)<br />

細 胞 長 30-150µm, 寬 10-33µm, 黃 綠 色 或 褐 色 。 殼 面 觀 一 端 呈<br />

三 角 形 , 另 一 端 細 長 如 棒 而 末 端 截 平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細 胞 長 40-105µm、 寬 15-23<br />

µm。 殼 面 背 側 邊 緣 突 出 , 腹 側 邊<br />

緣 平 直 。 殼 縫 明 顯 而 狹 窄 。<br />

採 集 地 : 高 雄 港<br />

47


雙 壁 藻 屬 (Diploneis)<br />

大 多 數 種 類 的 殼 面 為 橢 圓 形 , 少 數 為 八 字 形 或 線 形 。 殼 縫 很 直 ,<br />

中 節 兩 側 具 有 明 顯 的 角 狀 凸 起 ; 角 狀 凸 起 與 輻 線 間 具 明 顯 的 無 紋<br />

區 , 稱 為 中 軸 。 環 殼 面 觀 長 方 形 。 色 素 體 兩 個 。 海 洋 種 類 較 多 , 為<br />

本 省 西 部 沿 岸 常 見 的 品 種 。<br />

橢 圓 雙 壁 藻 (Diploeis elliptica (Kuetz) Cleve)<br />

史 密 斯 雙 壁 藻 (Diploeis smithii (Breb.) Cleve)<br />

細 胞 長 32µm, 寬 17µm, 殼 面<br />

橢 圓 而 對 稱 。 縱 溝 直 而 狹 , 中 節 圓<br />

型 , 十 分 明 顯 ; 兩 側 的 角 狀 突 出 物<br />

亦 顯 而 易 見 。 殼 面 的 肋 狀 輻 線 明<br />

顯 , 數 目 24-36 條 。 一 般 行 底 棲 生<br />

活 , 偶 因 浪 潮 拍 打 帶 入 水 體 而 被 發<br />

現 。 常 見 於 本 省 沿 岸 的 半 淡 鹹 水 水<br />

域 。<br />

採 集 地 : 朴 子 溪 口<br />

細 胞 長 20-130µm,<br />

寬 10-60µm, 殼 面 觀 寬 橢<br />

圓 至 菱 形 , 末 端 鈍 圓 。 靠<br />

近 殼 面 中 央 的 殼 縫 明 顯 較<br />

兩 側 為 寬 , 中 節 略 大 呈 圓<br />

形 。 肋 狀 輻 線 較 粗 , 略 呈<br />

放 射 狀 排 列 。 分 布 在 半 淡<br />

鹹 水 水 域 。<br />

10µm<br />

採 集 地 : 後 龍 溪 口<br />

48<br />

附 件 四


楔 形 藻 屬 (Licmophora)<br />

環 殼 面 觀 呈 楔 形 , 較 細 的 一 端 能 產 生 膠 質 形 成 膠 質 柄 , 與 其 他<br />

細 胞 相 互 連 結 形 成 扇 形 群 體 , 同 時 藉 此 附 著 於 其 他 物 體 的 表 面 。 細<br />

胞 有 明 顯 和 殼 環 軸 垂 直 的 間 生 帶 , 稱 為 隔 片 或 假 隔 片 。 色 素 體 成 細<br />

微 顆 粒 狀 , 少 數 成 塊 狀 。 本 屬 的 種 類 超 過 50 種 以 上 , 然 常 見 的 浮 游<br />

種 僅 有 1 種 。<br />

舟 形 藻 屬 (Navicula)<br />

殼 面 兩 側 對 稱 , 呈 線 形 、 橢 圓 形 或 菱 形 , 末 端 鈍 圓 或 呈 喙 。 殼<br />

縫 發 達 , 然 大 部 分 種 類 的 中 節 不 大 , 呈 圓 或 菱 形 ; 部 分 種 類 具 極 節<br />

扁 圓 的 特 徵 。 中 軸 區 通 常 較 為 狹 窄 。 環 殼 面 觀 長 方 形 , 表 面 平 滑 而<br />

無 間 生 帶 。 色 素 體 片 狀 或 帶 狀 , 一 般 2 塊 , 少 數 種 類 4-8 塊 。 此 屬 均<br />

為 單 細 胞 浮 游 性 的 品 種 , 種 類 極 多 , 在 內 陸 水 體 及 海 域 中 均 有 分 布 ,<br />

以 淡 水 的 種 類 居 多 。<br />

附 件 四<br />

短 楔 形 藻 (Licmophora abbreviata Ag.)<br />

瞳 孔 舟 形 藻 (Navicula pupula Kütz)<br />

細 胞 呈 三 角 形 或 扇 形 , 常 借 助 尖<br />

端 附 著 於 膠 質 柄 上 組 成 群 體 。 大 致 上<br />

本 種 在 沿 岸 水 域 行 底 棲 生 活 , 偶 而 在<br />

浮 游 生 物 相 中 發 現 。<br />

採 集 地 : 後 龍 溪 口<br />

細 胞 長 22µm, 寬 7µm, 殼 面 觀 橢<br />

圓 。 中 節 與 極 節 皆 不 明 顯 。 本 種 的 殼 形<br />

變 化 很 多 , 有 許 多 變 種 的 發 表 。<br />

採 集 地 : 大 鵬 灣<br />

49


舟 形 藻 (Navicula transitans Cleve)<br />

舟 形 藻 (Navicula sp.2)<br />

細 胞 長 32-49µm 寬 7-9<br />

µm, 殼 面 觀 呈 舟 型 。 常 見<br />

於 沿 岸 優 養 化 嚴 重 的 水 域<br />

中 。<br />

採 集 地 : 基 隆 港 、 台 中 港<br />

細 胞 長 23µm,<br />

寬 4µm。 殼 面 觀 梭<br />

形 。 中 節 明 顯 , 極 節<br />

則 不 明 顯 。<br />

採 集 地 : 二 仁 溪 口<br />

舟 形 藻 (Navicula sp.1)<br />

細 胞 長 11-19µm、 寬 2-5µm, 殼 面 觀 舟 形 , 兩 端 延 長 略 呈 鳥 嘴 狀 。<br />

中 節 與 極 節 明 顯 。 體 色 偏 橙 紅 色 。 於 本 省 沿 岸 的 半 淡 鹹 水 及 沿 海 中<br />

均 有 分 布 。<br />

採 集 地 : 台 中 港<br />

舟 形 藻 (Navicula sp.3)<br />

細 胞 長 13µm、 寬 4µm, 殼 面 觀 舟 形 。 中 軸 區 狹 小 。 本 種 分 布 於<br />

海 水 。<br />

採 集 地 : 朴 子 溪 口<br />

附 件 四<br />

50


舟 形 藻 (Navicula sp.4)<br />

細 胞 長 18-21µm、 寬 2-4µm, 殼 面 觀 呈 舟 形 。 中 軸 區 狹 窄 而 殼 縫<br />

發 達 。 本 種 分 布 較 偏 外 洋 性 , 沿 岸 地 區 較 為 少 見 。<br />

採 集 地 : 朴 子 溪 口<br />

菱 形 藻 屬 (Nitzschia)<br />

殼 面 觀 呈 梭 形 、 舟 形 或 線 形 。 具 有 明 顯 的 龍 骨 與 管 縱 溝 , 無 中<br />

節 與 端 節 的 構 造 。 兩 個 帶 狀 葉 綠 體 沿 縱 軸 方 向 前 後 排 列 。 種 類 很 多 ,<br />

淡 水 、 半 鹹 水 和 海 水 中 均 有 。 常 為 單 細 胞 , 少 數 種 類 形 成 群 體 。 行<br />

浮 游 生 活 或 附 著 在 其 它 物 體 上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於 本 省 沿 海 。<br />

在 美 加 及 紐 澳 地 區 的 部 分 種 類 已 知 能 產 生 氨 基 酸 類 的 毒 素 而 毒<br />

化 雙 枚 貝 , 造 成 失 憶 性 貝 毒 (ASP) 的 中 毒 事 件 , 為 目 前 已 知 能 唯 一 產<br />

毒 的 矽 藻 。 本 省 的 菱 形 藻 是 否 能 產 毒 仍 屬 未 知 , 有 待 進 一 步 的 研 究<br />

確 認 。<br />

附 件 四<br />

梭 形 菱 形 藻 (Nitzschia closterium (Her.) W. Smith)<br />

細 胞 長 80-200µm, 寬<br />

3-5 µm。 兩 端 尖 細 而 微 彎 。<br />

採 集 地 : 七 股<br />

51


雅 致 菱 形 藻 (Nitzschia elegantula Grunow)<br />

多 列 菱 形 藻 (Nitzschia pungens Grunow ex Cleve)<br />

細 胞 長 10-29µm、 寬 3-5µm, 殼<br />

面 觀 舟 形 , 靠 近 中 間 部 份 略 微 內 凹 ,<br />

兩 端 延 長 成 鳥 嘴 狀 。 常 見 於 本 省 半 淡<br />

鹹 水 河 口 及 養 殖 池 。<br />

採 集 地 : 得 子 溪 口<br />

細 胞 長 74-124µm, 寬 3-4.5<br />

µm, 殼 面 觀 呈 棒 狀 。 色 素 體 呈<br />

長 條 形 , 位 於 細 胞 核 的 兩 側 。 本<br />

種 是 廣 溫 性 的 近 海 種 類 , 遍 存 於<br />

本 省 的 沿 岸 海 域 。<br />

採 集 地 : 蘭 陽 溪 口<br />

尖 刺 多 列 菱 形 藻 (Nitzschia pungens (Grun.) Hasle)<br />

長 菱 形 藻 (Nitzschia longissima (Breb.) Ralfs)<br />

細 胞 長 125-250µm, 寬 5-8µm 殼 面 觀 和 環 殼 面 觀 近 似 。 中 央 類<br />

似 紡 錘 形 , 在 兩 端 有 細 長 的 棒 狀 延 伸 , 有 時 候 略 微 彎 曲 。<br />

採 集 地 : 七 股<br />

細 胞 長 70-140µm, 寬 3-6µm, 環 殼 面 呈 紡 錘 形 。 細 胞 尖 端 常 相<br />

連 成 鏈 狀 , 細 胞 重 疊 的 部 位 達 長 度 之 1/4-1/3。 最 多 由 38 個 細 胞 串 連<br />

成 一 個 群 體 。<br />

本 種 的 部 分 品 系 具 有 產<br />

生 失 憶 性 貝 毒 的 能 力 , 至 於 本<br />

省 的 品 系 是 否 含 毒 仍 屬 未 知 。<br />

採 集 地 : 大 甲 溪 口<br />

52<br />

斜 紋 藻 屬<br />

附 件 四


(Pleurosigma)<br />

由 殼 面 上 具 有 兩 種 不 同 排 列 方 向 的 輻 線 而 得 名 。 殼 面 柳 葉 或 紡<br />

綞 形 , 略 微 彎 曲 呈 S 形 ; 縱 溝 亦 呈 S 形 , 幾 乎 貫 穿 整 個 殼 面 , 具 有<br />

小 而 圓 的 中 節 。 具 有 2 個 帶 狀 的 色 素 體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全 省 之<br />

漁 港 、 河 口 等 。<br />

斜 紋 藻 (Pleurosigma finmarchicum Grunow)<br />

細 胞 長 130-320µm, 寬 50-128。<br />

細 胞 殼 面 長 且 有 點 像 舟 形 , 且 會 略 呈<br />

S 形 , 寬 與 長 比 為 1:3。 細 胞 兩 端 呈<br />

圓 弧 形 。<br />

採 集 地 : 台 中 港<br />

附 件 四<br />

長 斜 紋 藻 (Pleurosigma elongatum W. Smith)<br />

細 胞 長 130-380µm, 寬 8-15µm。 屬<br />

於 大 型 矽 藻 。<br />

採 集 地 : 七 股<br />

較 長 斜 紋 藻 (Pleurosigma longum Cleve)<br />

細 胞 長 約 140-440µm。 細 胞 殼 面 長 且<br />

有 點 像 柳 葉 形 , 且 會 略 呈 S 形 。 細 胞 兩 端<br />

呈 尖 圓 形 , 細 胞 中 央 的 縱 溝 明 顯 , 呈 S<br />

形 , 中 央 縱 溝 由 兩 端 貫 穿 中 央 。<br />

採 集 地 : 台 中 港<br />

53


斜 紋 藻 (Pleurosigma normanii Ralfs)<br />

細 胞 的 蓋 殼 面 成 紡 錘 形 ,<br />

少 部 分 會 呈 S 形 扭 曲 , 兩 端 有<br />

近 似 尖 銳 的 圓 弧 狀 , 細 胞 核 位<br />

於 中 央 , 細 胞 長 度 約 130-300<br />

µm。<br />

雙 菱 藻 屬 (Surirella)<br />

殼 面 觀 線 形 、 橢 圓 形 、 卵 形 或 略 呈 螺 旋 狀 扭 曲 , 面 觀 長 方 形 、<br />

翼 形 或 楔 形 。 殼 面 兩 側 邊 緣 具 龍 骨 , 龍 骨 上 的 管 殼 縫 內 壁 具 有 明 顯<br />

的 斑 紋 。 橫 肋 狀 的 輻 線 深 而 明 顯 , 輻 線 間 還 可 觀 察 到 許 多 細 微 的 橫<br />

條 紋 。 有 一 個 帶 狀 或 片 狀 的 葉 綠 體 。 本 屬 種 類 很 多 , 均 為 單 細 胞 浮<br />

游 性 的 品 種 , 以 熱 帶 、 亞 熱 帶 的 淡 水 、 半 鹹 水 和 海 水 較 為 常 見 。<br />

採 集 地 : 南 崁 溪 口<br />

端 毛 雙 菱 藻 (Surirella capronii Breb.)<br />

細 胞 長 120-350µm, 寬 60-125µm。 殼 面 觀 卵 形 , 上 端 末 端 鈍 圓 形 ,<br />

下 端 末 端 近 圓 形 ; 環 殼 面 呈 不 等 寬 的 翼 形 。<br />

採 集 地 : 南 寮 漁 港<br />

54<br />

附 件 四


海 線 藻 屬 (Thalassionema)<br />

寬 殼 面 觀 及 環 殼 面 均 為 長 方 形 , 狹 殼 面 觀 接 近 圓 形 。 細 胞 常 相<br />

連 成 鋸 齒 鏈 狀 群 體 。 在 溫 帶 常 大 量 出 現 , 形 成 藻 華 。 本 屬 在 本 次 採<br />

集 中 只 發 現 1 種 ,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全 省 之 漁 港 、 河 口 等 。<br />

龍 骨 藻 屬 (Tropidoneis)<br />

細 胞 的 殼 面 呈 長 橢 圓 形 或 線 形 , 靠 近 縱 軸 處 明<br />

顯 內 凹 。 邊 緣 形 成 明 顯 的 龍 骨 。 殼 縫 筆 直 且 構 造 簡<br />

單 , 延 伸 至 脊 的 邊 緣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於 台 灣 全 省 之<br />

河 口 。<br />

附 件 四<br />

菱 形 海 線 藻 (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Grunow)<br />

龍 骨 藻 (Tropidoneis lepidoptera (Greg.) Cleve)<br />

細 胞 長 30-116µm, 寬<br />

5-6µm, 殼 面 狹 棒 狀 , 直 或<br />

略 為 彎 曲 。 常 以 膠 質 相 連 成<br />

星 形 或 鋸 齒 狀 群 體 , 前 後 串<br />

連 可 達 數 百 個 細 胞 之 多 。<br />

採 集 地 : 蘭 陽 溪 口<br />

細 胞 長 120-200µm, 寬 30-40<br />

µm, 央 部 13-18µm, 殼 面 呈 柳 葉<br />

形 。 常 見 於 較 溫 暖 的 季 節 。<br />

採 集 地 : 濁 水 溪 口<br />

55


Ⅴ. 綠 藻 植 物 門 Chlorophyta<br />

綠 藻 以 其 鮮 綠 色 的 外 觀 而 得 名 。 其 主 要 特 徵 具 有 葉 綠 素 a 及 b,<br />

光 合 產 物 為 澱 粉 , 以 及 細 胞 壁 為 纖 維 素 等 。 其 外 觀 的 差 異 很 大 , 由<br />

單 細 胞 至 各 種 多 細 胞 群 體 型 均 有 ; 分 佈 範 圍 亦 廣 , 由 淡 水 、 海 水 、<br />

土 壤 、 空 中 均 可 發 現 。 綠 藻 的 分 類 大 致 可 依 形 態 區 分 為 下 列 四 群 :<br />

4. 絲 狀 或 膜 狀 群 體 型 :<br />

綠 藻 中 較 高 等 的 族 群 , 呈 絲 狀 或 膜 狀 。 如 鞘 藻 (Oedogonium)、 石<br />

蓴 等 。<br />

綠 藻 的 分 布 雖 廣 , 然 海 洋 種 類 僅 佔 所 有 種 類 不 到 一 成 , 其 中 的<br />

浮 游 種 類 更 少 。 然 其 中 許 多 為 重 要 生 產 者 , 可 充 當 餌 料 生 物 , 或 是<br />

用 於 生 產 特 殊 的 成 分 , 具 有 經 濟 價 值 。<br />

研 究 中 共 計 發 現 9 屬 25 種 的 綠 藻 , 特 徵 與 採 集 地 於 文 後 註 明 。<br />

1. 單 細 胞 型 :<br />

為 綠 藻 類 中 最 低 等 的 族 群 , 可 區 分 為 運 動 跟 不 運 動 者 。 前 者 包<br />

括 單 胞 藻 (Chlamydomonas) 在 內 的 鞭 毛 藻 , 後 者 無 鞭 毛 、 伸 縮 泡 及 眼<br />

點 , 以 原 球 藻 (Protococcus) 為 代 表 。<br />

2. 不 定 數 群 體 型 :<br />

具 有 膠 質 不 定 型 的 群 體 。 群 體 內 的 細 胞 數 量 不 一 , 細 胞 的 排 列<br />

較 為 鬆 散 。 如 四 子 藻 (Tetraspora) 與 膠 團 藻 (Palmella)。<br />

3. 球 狀 定 數 群 體 型 :<br />

以 實 球 藻 (Pandorina) 為 例 , 平 時 群 體 呈 扁 球 形 , 由 4、8、16 或<br />

32 個 具 二 條 鞭 毛 的 細 胞 排 列 在 群 體 表 面 ; 群 體 外 常 披 有 一 層 薄 膜 ,<br />

為 富 含 水 份 之 膠 質 , 具 有 保 護 細 胞 的 功 能 。 少 數 種 類 則 是 在 細 胞 分<br />

裂 後 , 或 因 環 境 不 良 而 暫 時 聚 集 形 成 球 狀 群 體 。<br />

56<br />

附 件 四


小 球 藻 屬 (Chlorella)<br />

小 球 藻 是 小 球 藻 科 中 的 一 個 重 要 的 屬 , 包 括 大 約 10 個 種 。 細 胞<br />

很 小 , 直 徑 2-12µm, 形 態 圓 形 或 橢 圓 。 細 胞 內 含 一 個 周 生 , 杯 狀 或<br />

片 狀 的 葉 綠 體 , 以 及 一 個 1 個 澱 粉 核 。 細 胞 壁 薄 或 厚 ; 除 纖 維 素 外 ,<br />

還 含 有 特 殊 的 類 胡 蘿 蔔 素 衍 生 物 孢 囊 素 (Sporopollein)。 一 般 分 布 在 土<br />

壤 和 淡 水 水 域 中 , 有 的 能 以 內 共 生 方 式 出 現 在 無 脊 椎 動 物 體 內 。 廣<br />

泛 分 布 於 台 灣 全 省 之 鹹 、 淡 水 養 殖 池 及 沿 岸 。<br />

小 球 藻 (Chlorella vulgaris Beij)<br />

細 胞 球 形 , 壁 很 薄 , 直 徑<br />

5-10µm。 體 型 比 蛋 白 核 小 球 藻<br />

(C. pyrenoidosa) 大 , 分 布 極<br />

廣 , 在 海 洋 、 湖 泊 、 池 塘 等 環<br />

境 中 都 可 以 生 長 繁 殖 , 以 淡 水<br />

種 類 居 多 。<br />

採 集 地 : 仁 鵬 養 殖 池<br />

附 件 四<br />

澱 粉 核 小 球 藻 (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br />

細 胞 呈 球 形 , 壁 薄 ,<br />

直 徑 3-5µm 。 色 素 體 杯<br />

狀 , 幾 乎 充 滿 整 個 細 胞 ;<br />

具 有 明 顯 的 澱 粉 核 。 廣 泛<br />

分 布 於 本 省 的 水 域 。<br />

採 集 地 : 布 袋 港<br />

57


空 星 藻 屬 (Coelastrum)<br />

細 胞 直 徑 6-25µm, 卵 形 或 圓 錐 形 , 末 端 截 平 且 細 胞 壁 厚 。 在 細<br />

胞 基 部 有 短 突 起 與 鄰 近 細 胞 相 連 , 形 成 群 體 。 由 4、8、16、32、64<br />

或 128 個 細 胞 , 組 成 球 形 或 多 角 形 的 群 體 。 平 時 細 胞 間 的 排 列 緊 密 ,<br />

不 易 分 散 , 然 在 鹽 度 較 高 , 溶 氧 較 少 的 不 良 水 質 中 , 群 體 細 胞 易 解<br />

離 成 游 離 的 單 細 胞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於 台 灣 全 省 之 河 口 。<br />

球 狀 空 星 藻 (Coelastrum sphericum Nägeli var.)<br />

細 胞 直 徑 6-25µm, 細 胞 卵 形 至<br />

圓 錐 形 , 細 胞 壁 增 厚 。 在 細 胞 基 部<br />

有 端 突 出 與 鄰 近 細 胞 相 連 。 群 體 由<br />

4-32 個 細 胞 所 構 成 。 常 見 於 優 養 化<br />

的 水 域 。<br />

採 集 地 : 仁 鵬 養 殖 池<br />

多 索 空 星 藻 (Coelastrum polychordum (Korc.) Hindak)<br />

細 胞 直 徑 10-18µm, 細 胞 呈<br />

群 體 球 狀 , 由 16-64 個 球 狀 細 胞<br />

所 構 成 。 常 見 於 優 養 化 淡 水 和 半<br />

淡 鹹 水 水 域 。<br />

採 集 地 : 後 龍 溪 口<br />

58<br />

附 件 四


鼓 藻 屬 (Cosmarium)<br />

單 細 胞 不 形 成 群 體 。 細 胞 大 小 與 形 狀 變 化 很 大 , 由 圓 形 、 半 圓<br />

形 、 橢 圓 形 、 卵 形 不 等 。 頂 緣 圓 , 平 直 或 平 直 圓 形 ; 垂 直 面 呈 橢 圓<br />

形 , 長 方 形 。 細 胞 壁 平 滑 , 具 點 紋 圓 孔 紋 , 或 具 一 定 方 式 排 列 的 顆<br />

粒 , 乳 狀 突 起 , 細 胞 中 央 部 有 或 無 拱 形 隆 起 。 細 胞 內 有 1 個 、2 個 或<br />

4 個 軸 生 葉 綠 體 , 每 個 葉 綠 體 具 1 個 或 數 個 澱 粉 核 , 少 數 種 類 具 6-8<br />

條 帶 狀 葉 綠 體 , 每 條 色 素 體 具 數 個 澱 粉 核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於 台 灣 南<br />

部 之 河 口 、 養 殖 池 。<br />

多 芒 藻 屬 (Golenkinia)<br />

藻 體 呈 球 狀 , 大 多 以 單 細 胞 形 式 存 在 , 偶 而 亦 會 形 成 群 體 。 細<br />

胞 表 面 布 滿 許 多 細 長 的 剛 毛 狀 突 起 , 內 部 具 單 一 杯 狀 葉 綠 體 及 一 個<br />

澱 粉 核 。 僅 以 無 性 生 殖 法 繁 殖 。 本 屬 常 見 於 台 灣 之 河 口 及 養 殖 場 ,<br />

以 南 部 地 區 較 為 常 見 。<br />

附 件 四<br />

扁 鼓 藻 (Cosmarium depressum (Nageli) Lundell var.)<br />

細 胞 外 形 似 2 個 腰 果 組 成 , 細<br />

胞 長 30-55µm, 寬 32-60µm, 厚<br />

16-24µm , 長 與 寬 與 厚 之 比 例 為<br />

0.85:1:0.45。 長 略 小 於 寬 , 中 間<br />

向 內 深 凹 , 半 細 胞 正 面 近 橢 圓 形 ,<br />

細 胞 頂 端 微 凹 或 無 。 細 胞 外 包 有 一<br />

層 膠 質 鞘 。 細 胞 壁 上 具 有 小 顆 粒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疏 刺 芒 藻 (Golenkinia paucispina W. & G.S.West var.)<br />

細 胞 球 狀 , 直 徑 15-20µm。 細 胞 壁 上 有 許 多 細 而 短 的 剛 毛 , 長 度<br />

10-20µm。<br />

採 集 地 : 七 股<br />

59


放 射 多 芒 藻 (Golenkinia radiata Chodat)<br />

細 胞 不 含 剛 毛 直 徑 為 5-17<br />

µm, 針 狀 突 起 物 長 20-45µm。<br />

剛 毛 基 部 粗 , 呈 放 射 狀 射 出 ,<br />

布 滿 整 個 細 胞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卵 囊 藻 屬 (Oocystis)<br />

單 細 胞 或 形 成 群 體 。 群 體 由 2、4、6、8 或 16 個 細 胞 所 組 成 。<br />

細 胞 球 形 或 圓 柱 形 。 細 胞 壁 平 滑 , 常 在 細 胞 兩 端 中 央 增 厚 成 為 短 而<br />

粗 的 圓 錐 形 突 起 。 為 廣 泛 分 布 於 本 省 西 部 沿 岸 、 河 口 一 帶 的 浮 游 性<br />

種 類 。<br />

波 吉 卵 囊 藻 (Oocystis borgei Snow)<br />

細 胞 長 10-19µm、 寬 9-13µm, 圓<br />

形 或 略 呈 卵 形 。 由 2-4 個 成 熟 細 胞 組<br />

成 橢 圓 形 群 體 。 常 見 於 優 養 化 的 水 域 。<br />

採 集 地 : 七 股 養 殖 池<br />

60<br />

附 件 四


橢 圓 卵 囊 藻 (Oocystis elliptica W. West)<br />

細 胞 長 6-16µm、 寬 11-18µm,<br />

外 觀 呈 長 橢 圓 形 , 兩 端 鈍 圓 。 群 體 由<br />

4-8 個 單 細 胞 所 組 成 。 常 見 於 優 養 化<br />

的 水 域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 養 殖 池<br />

盤 星 藻 屬 (Pediastrum)<br />

細 胞 盤 狀 或 星 狀 , 由 2-128 個 細 胞 組 成 定 形 群 體 , 行 浮 游 生 活 。<br />

群 體 完 整 無 孔 或 具 顆 粒 或 網 紋 ; 邊 緣 細 胞 具 1、2、4 或 8 個 突 起 ;<br />

有 時 突 起 上 具 有 長 的 膠 質 突 起 , 群 體 內 部 細 胞 則 多 角 而 無 突 起 , 整<br />

個 群 體 外 觀 大 致 成 輻 射 狀 。 幼 生 細 胞 葉 綠 體 周 生 , 呈 圓 盤 狀 , 澱 粉<br />

核 及 細 胞 核 僅 有 一 個 , 但 隨 細 胞 的 老 化 而 開 始 有 其 他 澱 粉 核 及 細 胞<br />

核 出 現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於 本 省 的 之 漁 港 、 河 口 等 。<br />

附 件 四<br />

短 棘 盤 星 藻 (Pediastrum boryanum (Turpin) Ralts var.)<br />

外 緣 細 胞 長 6-5µm, 寬<br />

5-30µm , 內 部 細 胞 長<br />

5-25µm, 寬 4-27µm。 藻 體 群<br />

體 型 , 藻 體 由 8、16、32、 或<br />

64 細 胞 , 排 列 成 扁 平 圓 形 或 橢<br />

圓 形 群 體 , 細 胞 間 緊 密 排 列 無<br />

間 隙 , 但 有 時 可 見 小 間 隙 。 外<br />

緣 細 胞 的 基 部 呈 「 倒 梯 形 」,<br />

細 胞 以 基 部 各 邊 與 相 鄰 細 胞 緊 密 相 連 , 外 側 有 2 支 向 外 延 伸 的 角 狀<br />

突 起 , 兩 角 狀 突 起 間 有 一 U 形 或 V 形 缺 口 。<br />

採 集 地 : 得 子 溪 口<br />

61


二 角 盤 星 藻 (Pediastrum duplex Meyen)<br />

單 角 盤 星 藻 (Pediastrum simplex Meryen var.)<br />

細 胞 含 突 起 長 6-30µm, 寬<br />

約 6-21µm。 群 體 多 數 為 16-32<br />

個 細 胞 組 成 , 群 體 中 間 有 穿<br />

孔 , 邊 緣 細 胞 2 個 突 起 。<br />

採 集 地 : 蘭 陽 溪 口<br />

細 胞 直 徑 7-13µm, 外 側 細 胞<br />

含 角 狀 凸 起 長 約 19-30µm。 由 4、8<br />

或 更 多 個 細 胞 , 排 列 成 扁 平 圓 型 的<br />

群 體 ; 細 胞 間 隙 大 , 外 緣 細 胞 的 排<br />

列 成 環 狀 , 細 胞 藉 由 基 部 與 相 鄰 細<br />

胞 相 連 , 外 緣 細 胞 的 外 側 有 一 支 細<br />

長 向 外 緣 延 伸 的 長 角 狀 凸 起 , 內 部<br />

細 胞 三 角 形 。<br />

採 集 地 : 仁 鵬 養 殖 場<br />

二 角 盤 星 藻 纖 細 變 種 (Pediastrum duplex Meryen var.)<br />

單 角 盤 星 藻 斯 特 氏 變 種 (Pediastrum simplex Meyen var.)<br />

和 上 述 種 類 的 最 大 差 異<br />

在 於 細 胞 的 角 狀 突 起 較 細 。<br />

採 集 地 : 大 甲 溪<br />

和 上 述 種 類 相 比 細 胞 基 部 的<br />

比 例 較 大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62<br />

附 件 四


Pediastrum sp.<br />

外 側 細 胞 寬 7-28µm、 內 側 細 胞 4-26µm、 長 6-30µm。 群 體 近 乎<br />

圓 形 , 直 徑 212µm, 由 8-64 個 細 胞 構 成 , 細 胞 間 隙 大 , 呈 三 角 形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柵 藻 屬 (Scenedesmus)<br />

細 胞 紡 錘 形 , 卵 形 , 長 圓 形 , 橢 圓 形 等 。 細 胞 壁 平 滑 或 具 顆 粒 、<br />

刺 、 齒 狀 凸 起 等 特 殊 構 造 。 每 個 細 胞 具 1 個 周 生 的 葉 綠 體 和 1 個 澱<br />

粉 核 。 一 般 由 4-8 個 細 胞 , 少 數 由 2 個 或 16-32 個 細 胞 組 成 的 群 體 ,<br />

極 少 以 單 細 胞 的 形 式 存 在 。 群 體 中 各 個 細 胞 以 其 長 軸 互 相 平 行 , 排<br />

列 在 一 個 平 面 上 , 互 相 平 齊 或 交 錯 , 也 有 排 成 上 下 2 列 或 多 列 , 極<br />

少 數 種 類 的 群 體 僅 以 其 末 端 相 接 。 此 屬 為 淡 水 中 極 為 常 見 的 浮 游 性<br />

綠 藻 。 通 常 棲 息 於 靜 止 水 域 之 內 。 於 沿 岸 地 區 分 布 的 種 類 較 少 。<br />

附 件 四<br />

尖 細 柵 藻 (Scenedesmus acuminatus (Lemme.) Chodat)<br />

細 胞 長 12-40µm, 寬 2-7µm,<br />

細 胞 呈 弓 形 、 紡 錘 形 或 新 月 形 , 兩<br />

端 逐 漸 尖 細 , 末 端 尖 銳 , 群 體 由 4、<br />

8 個 細 胞 組 成 。 群 體 為 4 個 細 胞<br />

時 , 各 細 胞 排 列 在 一 直 線 上 , 排 列<br />

並 不 整 齊 ,8 個 細 胞 時 則 交 錯 掛 列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63


被 甲 柵 藻 (Scenedesmus armatus var. armatus )<br />

共 生 柵 藻 (Scenedesmus communis Hegewald var.)<br />

細 胞 長 10-20µm、 寬 4-8µm,<br />

卵 圓 形 或 長 橢 圓 形 。 群 體 一 般 由 4<br />

個 細 胞 組 成 , 偶 見 有 2 或 8 個 細<br />

胞 的 個 體 ; 外 側 細 胞 兩 端 各 有 一<br />

長 刺 。<br />

採 集 地 : 蘇 澳 港<br />

細 胞 寬 2.3-6.6µm 、 長<br />

7.8-20.4µm, 呈 紡 錘 形 。 定 形<br />

群 體 由 4、8 或 16 個 細 胞 構<br />

成 , 排 列 略 為 彎 曲 不 整 齊 。 群<br />

體 兩 端 的 細 胞 具 有 明 顯 棘 狀<br />

突 起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 、 台 西 沿 海<br />

龍 骨 柵 藻 (Scenedesmus carinatus (Lemme.) Chodat var.)<br />

美 麗 柵 藻 (Scenedesmus decorus var. decorus)<br />

細 胞 長 約 10-24µm , 直 徑<br />

3-7µm, 細 胞 長 紡 錘 形 , 兩 端 喙 狀 ;<br />

外 側 細 胞 對 角 端 各 有 1 支 長 且 彎 的<br />

長 刺 。 細 胞 內 含 1 個 明 顯 而 大 的 澱 粉<br />

核 , 位 於 細 胞 的 中 央 部 位 。 藻 體 呈 定<br />

數 群 體 , 由 4 個 細 胞 組 成 , 細 胞 藉 由<br />

側 面 連 接 , 在 同 一 平 面 排 成 一 排 。<br />

採 集 地 : 將 軍 溪<br />

細 胞 長 10-17µm 、 寬<br />

3-8µm, 長 橢 圓 形 至 圓 柱 形 。<br />

定 形 群 體 由 2、4、8 個 細 胞 組<br />

成 , 細 胞 直 線 排 列 。 外 側 細 胞<br />

由 對 角 線 的 各 一 端 長 出 一 棘<br />

狀 突 起 。<br />

採 集 地 : 台 西 沿 海<br />

64<br />

附 件 四


中 間 柵 藻 雙 尾 變 種 (Scenedesmus intermedicus Cho. var)<br />

細 胞 長 4-9µm 、 寬 2-4<br />

µm, 形 狀 橢 圓 形 到 卵 形 。 定 形<br />

群 體 由 4 個 細 胞 構 成 , 呈 不 規<br />

則 之 交 互 排 列 。 外 側 細 胞 之 一<br />

端 有 一 支 棘 狀 突 出 物 , 長 度<br />

4-9µm。<br />

採 集 地 : 蘭 陽 溪 口<br />

柵 藻 Scenedesmus sp.<br />

細 胞 長 12-48µm, 寬 約 2-7µm。<br />

群 體 由 4-8 個 細 胞 組 成 , 交 錯 排 列 ,<br />

前 端 尖 銳 ; 位 於 外 側 細 胞 通 常 為 彎 的<br />

半 月 形 。<br />

採 集 地 : 蘭 陽 溪 口<br />

附 件 四<br />

四 尾 柵 藻 (Scenedesmus quadricauda (Turpin) Breb. var)<br />

細 胞 長 11.7-19µm, 寬 3.5-7.5<br />

µm, 外 觀 呈 紡 錘 形 。 群 體 由 4-8 個 細<br />

胞 組 成 , 體 長 10-24µm 呈 平 面 整 齊 排<br />

列 。 群 體 兩 端 各 有 兩 隻 棘 突 起 , 其 中<br />

一 端 呈 馬 蹄 形 , 另 一 端 則 向 外 伸 長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65


球 囊 藻 屬 (Sphaerocystis)<br />

細 胞 球 形 , 細 胞 壁 明 顯 。 杯 狀 葉 綠 體 與 澱 粉 核 各 一 。 常 由 4、8、<br />

16 或 64 個 細 胞 組 成 中 空 球 形 群 體 ; 各 細 胞 以 相 等 的 距 離 分 散 在 無<br />

色 、 透 明 的 球 形 膠 被 四 周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本 省 的 河 口 水 域 。<br />

具 尾 四 角 藻 (Tetraedron caudatum (Corda) Hansgirg)<br />

細 胞 直 徑 6-23µm, 呈 扁 平 多 邊 形 。 具 短 刺 , 刺 長 2-4µm。<br />

採 集 地 : 後 龍 溪 口<br />

球 囊 藻 (Sphaerocystis schroeteri Chodat)<br />

細 胞 直 徑 4-23µm, 外 觀 呈 球<br />

形 。 群 體 由 4-64 個 細 胞 組 成 , 以<br />

非 常 短 而 不 易 見 的 膠 質 突 起 相 互<br />

連 接 , 不 規 則 散 布 於 一 個 球 形 的<br />

透 明 膠 質 被 中 。<br />

採 集 地 : 東 港<br />

四 角 藻 屬 (Tetraedron)<br />

為 浮 游 型 的 單 細 胞 種 類 。 細 胞 扁 平 或 角 錐 形 , 具 3-5 個 分 叉 或 不<br />

分 叉 的 角 , 末 端 延 長 成 突 起 。 角 或 突 起 頂 端 的 細 胞 壁 常 有 突 出 的 棘<br />

狀 物 。 葉 綠 體 單 或 多 數 , 盤 狀 或 多 角 形 片 狀 , 單 一 葉 綠 體 上 各 具 1<br />

個 澱 粉 核 。 本 屬 廣 泛 分 布 台 灣 全 省 之 河 口 、 養 殖 池 等 。<br />

66<br />

附 件 四


參 考 文 獻 :<br />

* 丁 雲 源 、 李 武 忠 ,1988。 台 灣 地 區 養 殖 池 常 見 之 浮 游 生 物 圖 鑑 , 行 政 院 農 業 委<br />

員 會 。<br />

* 千 原 光 雄 ,1997。 藻 類 多 樣 性 の 生 物 學 , 內 田 老 鶴 圃 株 式 會 社 。<br />

* 元 田 茂 ,1966。 日 本 海 洋 プランクトン 圖 鑑 第 一 卷 矽 藻 類 その 他 , 蒼 洋 社 。<br />

* 江 永 棉 、 王 瑋 龍 、 黃 淑 芳 ,1990。 臺 灣 海 藻 簡 介 , 臺 灣 省 立 博 物 館 出 版 部 。<br />

* 朱 浩 然 ,1991。 中 國 淡 水 藻 志 第 二 卷 色 球 藻 門 , 科 學 出 版 社 。<br />

* 李 炎 ,20<strong>02</strong>。Cyanobacteriology( 藍 菌 學 ), 藝 軒 圖 書 出 版 社 。<br />

* 金 鶴 均 、 朴 周 鍚 、 李 三 根 、 安 京 鎬 ,1993。 韓 國 沿 岸 的 赤 潮 生 物 , 國 立 水 產 振<br />

興 院 。<br />

* 胡 鴻 鈞 、 李 堯 英 、 魏 印 心 、 朱 蕙 忠 、 陳 嘉 佑 、 施 之 新 ,1979。 中 國 淡 水 藻 類 ,<br />

中 國 科 學 院 水 生 生 物 研 究 所 。<br />

* 岡 市 友 利 ,1997。 赤 潮 の 科 學 第 二 版 , 恒 星 社 厚 生 閣 。<br />

* 徐 明 光 ,1999。 台 灣 的 淡 水 浮 游 藻 (1)- 通 論 及 綠 藻 (1), 國 立 台 灣 博 物 館 。<br />

* 陳 是 瑩 、 曾 怡 禎 ,1986。 澄 清 湖 藻 類 圖 鑑 ,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生 物 系 。<br />

* 陳 峰 、 姜 悅 ,1999。 微 藻 生 物 技 術 , 中 國 輕 工 業 出 版 社 。<br />

* 梁 象 秋 、 方 紀 祖 、 楊 和 荃 ,1998。 水 生 生 物 學 ( 型 態 & 分 類 ), 水 產 出 版 社 。 *<br />

程 兆 第 、 高 並 輝 、Mike Dickman ,1996。 矽 藻 彩 色 圖 集 , 海 洋 出 版 社 。<br />

* 黃 淑 芳 ,1999。 認 識 藻 類 , 臺 灣 省 立 博 物 館 。<br />

* 福 代 康 夫 , 高 野 秀 昌 , 千 原 光 雄 , 松 岡 數 充 ,1990。 日 本 の 赤 潮 生 物 〜 寫 真<br />

と 與 圖 說 〜 內 田 老 鶴 圃 株 式 會 社 。<br />

* 鄭 重 、 李 少 菁 、 許 振 祖 ,19<strong>92</strong>。 海 洋 浮 游 生 物 學 , 水 產 出 版 社 。<br />

* 齊 雨 藻 ,1995。 中 國 淡 水 藻 志 第 四 卷 矽 藻 門 中 心 綱 , 科 學 出 版 社 。<br />

* 蘇 惠 美 、 周 宏 農 ,1993。 有 害 微 細 藻 類 與 貝 毒 檢 驗 法 , 行 政 院 農 業 委 員 會 。<br />

*Abbott, B.C. & D. Ballantine 1957. The toxin from Gymnodinium veneficum<br />

Ballantine. J. Mar. Biol. Ass. U.K. 36: 169-189.<br />

*Abè, T.H. 1967a. The armoured Dinoflagellata: II. Prorocentridae and Dinophysidae<br />

(A). Publ. Seto Mar. Biol. Lab. 14: 369-389.<br />

*Abè, T.H. 1967b. The armoured Dinoflagellata: II. Prorocentridae and Dinophysidae<br />

(B) - Dinophysis and its allied genera. Publ. Seto Mar. Biol. Lab. 15: 37-78.<br />

*Adachi, R. & Y. Fukuyo 1979. The thecal structure of a marine toxic dinoflagellate<br />

Gambierdiscus toxicus gen. et sp. nov. collected in a ciguatera endemic area. Bull.<br />

Jpn. Soc. Sci. Fish 45: 67-71.<br />

*Aiyar, R.G. 1936. Mortality of fish of the Madras coast in June 1935. Current Sci. 4:<br />

488-489.<br />

*Allen, W.E. 1<strong>92</strong>1. Preliminary statistical studies of marine phytoplannkton of the<br />

San Diego region, California. Proc. First Pan.-Pac. Sci. Conf. 1: 537-554.<br />

*Abè, T.H. 1967a. The armoured Dinoflagellata: II. Prorocentridae and Dinophysidae<br />

(A). Publ. Seto Mar. Biol. Lab. 14: 369-389.<br />

*Abè, T.H. 1967b. The armoured Dinoflagellata: II. Prorocentridae and Dinophysidae<br />

(B)-Dinophysis and its allied genera. Publ. Seto Mar. Biol. Lab. 15: 37-78.<br />

*Adachi, R. & Y. Fukuyo 1979. The thecal structure of a marine toxic dinoflagellate<br />

Gambierdiscus toxicus gen. et sp. nov. collected in a ciguatera endemic area. Bull.<br />

Jpn. Soc. Sci. Fish 45: 67-71.<br />

*Aiyar, R.G. 1936. Mortality of fish of the Madras coast in June 1935. Current Sci. 4:<br />

488-489.<br />

*Allen, W.E. 1<strong>92</strong>1. Preliminary statistical studies of marine phytoplannkton of the<br />

San Diego region, California. Proc. First Pan.-Pac. Sci. Conf. 1: 537-554.<br />

*Bjornland, T. & K. Tangen 1979. Pigmentation and morphology of a marine<br />

Gyrodinium (Dinophyceae) with a major carotenoid different from peridinin and<br />

fucoxanthin. J. Phycol. 15: 457-463.<br />

*Blackburn, S.I., G.M. Hallegraeff & C.J. Bolch 1989. Vegetative reproduction and<br />

sexual life cycle of the toxic dinoflagellate Gymnodinium catenatum from Tasmania,<br />

Australia. J. Phycol. 25: 577-590.<br />

*Bolch, C.J. & G.M. Hallegraeff 1990. Dinoflagellate cysts in Recent marine<br />

sediments from Tasmania, Australia. Bot. Mar. 33: 173-1<strong>92</strong>.<br />

*Bolch, C.J., S.I. Blackburn, J.A. Cannon & G.M. Hallegraeff 1991. The resting cyst<br />

of the red-tide dinoflagellate Alexandrium minutum (Dinophyceae). Phycologia 30:<br />

215-219.<br />

*Braarud, T. 1951. Salinity as an ecological factor in marine phytoplankton. Physiol.<br />

Plant. 4: 28-34.<br />

*Bruno, M., P.M.B. Gucci, E. Pierdominici, A. Ioppolo & L. Volterra 1990. Presence<br />

of saxitoxin in toxic extracts from Gonyaulax polyedra. Toxicon: 28: 1113-1116.<br />

*Buchanan, R.J. 1968. Studies at Oyster Bay in Jamaica, West Indies. IV.<br />

Observa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asexual cycle of Pyrodinium bahamense Plate. J.<br />

Phycol. 4: 272-277.<br />

*Burkholder, J.M., H.B. Glasgow, Jr., & C.W. Hobbs 1995. Fish kills linked to a<br />

toxic ambush-predator dinoflagellate: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Mar.<br />

Ecol. Prog. Ser. 124: 43-61.<br />

*Bursa, A. 1959. The genus Prorocentrum Ehrenberg. Morphodynamics,<br />

protoplasmic structures and taxonomy. Can. J. Bot. 37: 1-31.<br />

*Carrada, G.C., R. Casotti, M. Modigh & V. Saggiomo 1991. Presence of<br />

Gymnodinium catenatum (Dinophyceae) in a coastal Mediterranean lagoon. J. Plank.<br />

Res. 13: 229-238.<br />

*Cembella, A.D., N.I. Lewis & M.A. Quilliam 2000. The marine dinoflagellate<br />

Alexandrium ostenfeldii (Dinophyceae) as the causative organism of spirolide<br />

附 件 四<br />

67


shellfish toxins. Phycologia 39: 67-74.<br />

*Cembella, A.D. 1989. Occurrence of okadaic acid, a major diarrheic shellfish toxin,<br />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Dinophysis spp. from the eastern coast of North America. J.<br />

Appl. Phycol. 1: 307-310.<br />

*Clemons, G.P., J.P. Pinion, E. Bass, D.V. Pham, M. Sharif & J.G. Wutoh 1980. A<br />

hemolytic principle associated with the red-tide dinoflagellate Gonyaulax monilata.<br />

Toxicon 18: 323.<br />

*Croome, R.L. & P.A. Tyler 1987. Prorocentrum playfairi and Prorocentrum<br />

foveolata, two new dinoflagellates from Australian freshwaters. Br. Phycol. J. 22:<br />

67-75.<br />

*Croome, R.L., G.M. Hallegraeff & P.A. Tylor 1987. Thecadioniopsis tasmanica gen.<br />

sp. nov. (Dinophyta: Thecadiniaceae) from Tasmanian freshwaters. Brit. Phycol. J. 22:<br />

221-230.<br />

*Dickey, R.W., S.C. Bobzin, D.J. Faulkner, F.A. Benchath & D. Andrzejwski 1990.<br />

Identification of okadaic acid from a Caribbean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br />

concavum. Toxicon 28: 371-377.<br />

*Dodge, J.D. & B.T. Bibby 1973. The Prorocentrales (Dinophyceae) I. A comparative<br />

account of fine structure in the genera Prorocentrum and Exuviaella. Bot. J. Lin. Soc.<br />

67: 175-187.<br />

*Dodge, J.D. 1975. The Prorocentrales (Dinophyceae). II. Revision of the taxonomy<br />

within the genus Prorocentrum. Bot. J. Linn. Soc. 71: <strong>103</strong>-125.<br />

*Dodge, J.D. 1977. The early summer bloom of dinoflagellates in the North Sea<br />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1971. Mar. Biol. 40: 327-336.<br />

*Dodge, J.D. 1981. Three new generic names in the Dinophyceae: Heteraulacus,<br />

Sclerodinium, and Triadinium to replace Heteraulacus and Goniodoma. Brit. Phycol.<br />

J. 16: 273-280.<br />

*Edwards, L. 1987. Dinoflagellates. In: T.W. Broadhead (ed.), Short Course on<br />

Fossil Prokaryotes and Protists, U. Tennessee, Dept. Geol. Sci. 18: 34-61.<br />

*Faust, M.A. 1974. Micromorphology of a small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br />

mariae-lebouriae (Parke & Ballantine) comb. nov. J. Phycol. 10: 315-322.<br />

*Faust, M.A. 1990b. Morphologic details of six benthic species of Prorocentrum<br />

(Pyrrophyta) from a mangrove island, Twin Cays, Belize, including two new species.<br />

J. Phycol. 26: 548-558.<br />

*Faust, M.A. 1991. Morphology of ciguatera-causing Prorocentrum lima<br />

(Pyrrophyta) from widely differing sites. J. Phycol. 27: 642-648.<br />

*Faust, M.A. 19<strong>92</strong>. Observa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of<br />

Coolia monotis (Dinophyceae). J. Phycol. 28: 94-104.<br />

*Faust, M.A. 1993a. Prorocentrum belizeanum, Prorocentrum elegans and<br />

Prorocentrum caribbaeum, three new benthic species (Dinophyceae) from a<br />

68<br />

mangrove island Twin Cays, Belize. J. Phycol. 29: 100-107.<br />

*Faust, M.A. 1993b. Three new benthic species of Prorocentrum (Dinophyceae) from<br />

Twin Cays, Belize: P. maculosum sp. nov., P. foraminosum sp. nov. and P. formosum<br />

sp. nov. Phycologia 32: 410-418.<br />

*Faust, M.A. 1994. Three new benthic species of Prorocentrum (Dinophyceae) from<br />

Carrie Bow Cay, Belize: P. sabulosum sp. nov., P. sculptile sp. nov., and P. arenarium<br />

sp. nov. J. Phycol. 30: 755-763.<br />

*Faust, M.A. 1995. Observation of sand-dwelling toxic dinoflagellates<br />

(Dinophyceae) from widely differing sites, including two new species. J. Phycol. 31:<br />

996-1003.<br />

*Fay P, 19<strong>92</strong>. Oxygen Relation of Nitrogen Fixaton in Cyanobacteria. Microbiol.<br />

Rev.56(2): 340-373.<br />

*Fields, S.D. & R.G. Rhodes 1991. Ingestion and retention of Chroomonas spp.<br />

(Cryptophyceae) by Gymnodinium acidotum (Dinophyceae), J. Phycol. 27: 525-529.<br />

*Fraga, S., I. Bravo, M. Delgado, J.M. Franco & M. Zapata 1995. Gyrodinium<br />

impudicum sp. nov. (Dinophyceae), a non toxic, chain-forming, red tide<br />

dinoflagellate. Phycologia 34: 514-521.<br />

*Fukuyo, Y., P. Pholpunthin & K. Yoshida 1988. Protogonyaulax (Dinophyceae) in the<br />

Gulf of Thailand. Bull. Plank. Soc. Jpn. 35: 9-20.<br />

*Fukuyo, Y. 1981. Taxonomical study on benthic dinoflagellates collected in coral<br />

reefs. Bull. Jpn. Soc. Sci. Fish. 47: 967-978.<br />

*Fukuyo, Y. 1985. Morphology of Protogonyaulax tamarensis (Lebour) and<br />

Protogonyaulax catenella (Whedon & Kofoid) Taylor from Japanese coastal waters.<br />

Bull. Mar. Sci. 37: 533-534.<br />

*Giacobbe, M.G. & E. Gangemi 1997. Vegetative and sexual aspects of Dinphysis<br />

pavillardi (Dinophyceae). J. Phycol. 33: 73-80.<br />

*Graham, H.W. 1943. Gymnodinium catenatum, a new dinoflagellate from the Gulf<br />

of California. Tans. Am. Micr. Soc. 62: 259-261.<br />

*Hallegraeff, G.M. & I.A.N. Lucas 1988. The marine dinoflagellate genus<br />

Dinophysis (Dinophyceae): photosynthetic, neritic and non-photosynthetic, oceanic<br />

species. Phycologia 27: 25-42.<br />

*Hallegraeff, G.M., D.A. Steffensen & R. Wetherbee 1988. Three estuarine Australian<br />

dinoflagellates that can produce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 J. Plank. Res. 10:<br />

533-541.<br />

*Hallegraeff, G.M. 1993. A review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and their apparent<br />

global increase. Phycologia 32: 79-99.<br />

*Hansen, P.J., A.D. Cembella & O. Moestrup 19<strong>92</strong>. The marine dinoflagellate<br />

Alexandrium ostenfeldii: 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 concentration, composition, and<br />

toxicity to a tintinnid ciliate. J. Phycol. 28: 597-603.<br />

附 件 四


*Hansen, G. 1993. Dimorphic individuals of Dinophysis acuta and D. norvegica<br />

(Dinophyceae) from Danish waters. Phycologia 32: 73-75.<br />

*Hayashi, T., Y. Shimizu & A.W. White 1982. Toxin profile of herbivorous<br />

zooplankton during a Gonyaulax bloom in the Bay of Fundy. Bull. Japan. Soc. Sci.<br />

Fish. 48: 1673.<br />

*Heimdal, B. R. 1971. Vegetative cells and resting spores of Thalassiosira constricta<br />

Gaarder (Bacillariophyceae). Norw. J. Bot. 18: 153-159.<br />

*Heimdal, B. R. 1974. Further observations on the resting spores of Thalassiosira<br />

constricta Gaarder (Bacillariophyceae). Norw. J. Bot. 21: 303-307.<br />

*Hoshiai, G.-i., T. Shuzuki, T. Onodera, M. Yamasaki & S. Taguchi 1997. A case of<br />

non-toxic mussels under the presence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oxic dinoflagellate<br />

Dinophysis acuminata that occurred in Kesennuma Bay, northern Japan. Fish. Sci. 63:<br />

317-318.<br />

*Huang, C. & H. Qi. 1997. The abundance cycle and influence factors on red tide<br />

phenomena of Noctiluca scintillans (Dinophyceae) in Dapeng Bay, the South China<br />

Sea. J. Plank. Res. 19: 303-318.<br />

*Jacobson, D.M. & D.M. Anderson 1986. Thecate heterotrophic dinoflagellates:<br />

feeding behavior and mechanism. J. Phycol. 22: 249-258.<br />

*Jensen, M. & O. Moestrup 1997. Autecology of the toxic dinoflagellate<br />

Alexandrium ostenfeldii: life history and growth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br />

salinities. Eur. J. Phycol. 32: 9-18.<br />

*Johnsen, G. & E. Sakshaug 1993. Bio-op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otoadaptive<br />

responses in the toxic and bloom-forming dinoflagellates Gyrodinium aureolum,<br />

Gymnodinium galatheanum, and two strains of Prorocentrum minimum. J. Phycol. 29:<br />

627-642.<br />

*Kita, T. & Y. Fukuyo 1988. Description of the gonyaulacoid dinoflagellate<br />

Alexandrium hiranoi sp. nov. inhabiting tidepools on Japanese Pacific coast. Bull.<br />

Plank. Soc. Jpn. 35: 1-7.<br />

*Kodama, M., T. Ogata, Y. Fukuyo, T. Ishimaru, P. Pholpunthin, S. Wisessang, K.<br />

Saitanu, V. Panickyakarn & T. Pitankarnchana 1988. Protogonyaulax cohorticula, a<br />

toxic dinoflagellate found in the Gulf of Thailand. Toxicon 26: 709-712.<br />

*Lewis, J. & P. Burton 1988. A study of newly excysted cells of Gonyaulax polyedra<br />

(Dinophyceae) by electron microscopy. Br. Phycol. J. 23: 49-60.<br />

*Lewitus, A.J., H.B. Glasgow, Jr. & J.M. Burkholder 1999. Kleptoplastidy in the<br />

toxic dinoflagellate Pfiesteria piscicida (Dinophyceae). J. Phycol. 35: 303-312.*Li,<br />

A., D.K. Stoecker & D.W. Coats 2000. Mixotrophy in Gyrodinium galatheanum<br />

(Dinophyceae): grazing responses to light intensity and inorganic nutrients. J. Phycol.<br />

36: 33-45.<br />

*Mackenzie, L., D. White, Y. Ohima & J. Kapa 1996. The resting cyst and toxicity of<br />

Alexandrium ostenfeldii (Dinophyceae) in New Zealand. Phycologia: 35: 148-155.<br />

*Marr, J.C., A.E. Jackson & J.L. McLachlan 19<strong>92</strong>. Occurrence of Prorocentrum<br />

lima, a DSP toxin-producing species from the Atlantic coast of Canada. J. Appl.<br />

Phycol. 4: 17-24.<br />

*Masselin, P., P. Lassus & M. Bardouil 19<strong>92</stro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br />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diarrhetic toxins in Dinophysis spp. from the French<br />

coast. J. Appl. Phycol. 4: 385-389.<br />

*McLachlan, J.L., G.T. Boalch & R. Jahn 1997. Reinstatement of the genus<br />

Exuviaella (Dinophyceae, Prorocentrophycidae) and an assessment of Prorocentrum<br />

lima. Phycologia 36: 38-46.<br />

*Meksumpun, S., S. Montani & M. Uematsu 1994. Elemental components of cyst<br />

walls of three marine phytoflagellates, Chattonella antiqua (Raphidophyceae),<br />

Alexandrium catenella and Scrippsiella trochoidea (Dinophyceae). Phycologia 33:<br />

275-280.<br />

*Morton, S.L., P.D.R. Moeller, K.A. Young & B. Lanoue 1998. Okadaic acid<br />

production from the marine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 belizeanum isolated from<br />

the Belizean coral reef ecosystems. Toxicon 36: 201-206.<br />

*Murakami, Y., Y. Oshima & T. Yasumoto 1982. Identification of okadaic acid as a<br />

toxic component of a marine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 lima. Bull. Jpn. Soc. Sci.<br />

Fish. 48: 69-72.<br />

*Murata, M., M. Shimatini, H. Sugitani, Y. Oshima & T. Yasumoto 1982. Isolation and<br />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the causative toxin of the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Bull.<br />

Jap. Soc. Sci. Fish. 48: 549-552.<br />

*Nakajima, I., Y. Oshima & T. Yasumoto 1981. Toxicity of benthic dinoflagellates in<br />

Okinawa. Bull. Jpn. Soc. Sci. Fish. 47: 1<strong>02</strong>9-<strong>103</strong>3.<br />

*Nakazima, M. 1965. Studies on the source of shellfish poison in Lake Hamana. I.<br />

Relation of the abundance of a species of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 sp. to shellfish<br />

toxicity. Bull. Jap. Soc. Sci. Fish. 31: 198-203.<br />

*Nakazima, M. 1968. Studies on the source of shellfish poison in Lake Hamana-IV.<br />

Identification and collection of the noxious dinoflagellate. Bull. Jap. Soc. Sci. Fish.<br />

34: 130-132.<br />

*Nielsen, M.V. & T. Stromgren 1991. Shell growth response of mussels (Mytilus<br />

edulis) exposed to toxic microalgae. Mar. Biol. 108: 263-267.<br />

*Ogata, T. & M. Kodama 1986. Ichthyotoxicity found in cultured media of<br />

Protogonyaulax spp. Mar. Biol. <strong>92</strong>: 31-34.<br />

*Onoue, Y., T. Noguchi & K. Hashimoto 1980. Studies on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br />

from the oyster cultured in Senzaki Bay, Yamaguchi Prefecture. Bull. Japan. Soc. Sci.<br />

Fish. 46: <strong>103</strong>1-<strong>103</strong>4.<br />

*Onoue, Y., T. Noguchi, J. Maruyama, Y. Uneda, K. Hashimoto & T. Ikeda 1981a.<br />

附 件 四<br />

69


Comparison of PSP compositions between toxic oysters and Protogonyaulax<br />

catenella from Senzaki Bay, Yamaguchi Prefecture. Bull. Japan. Soc. Sci. Fish. 47:<br />

1347-1350.<br />

*Onoue, Y., T. Noguchi, J. Maruyama, K. Hasimoto & T. Ikeda 1981b. New toxins<br />

separated from oysters and Protogonyaulax catenella from Senzaki Bay, Yamaguchi<br />

Prefecture. Bull. Japan. Soc. Sci. Fish. 47: 1643.<br />

*Oshima, Y., T. Yasumoto, M. Kodama, T. Ogata, Y. Fukuyo & F. Matsuura 1982.<br />

Features of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 occurring in Tohoku District. Bull. Jap. Soc. Sci.<br />

Fish. 48: 525-530.<br />

*Partensky, F., D. Baulot, A. Coutè & A. Sournia 1988. Morphological and nuclear<br />

analysis of the bloom-forming dinoflagellates Gyrodinium cf. aureolum and<br />

Gymnodinium nagasakiense. J. Phycol. 24: 403-415.<br />

*Pinto, J.S. & E.S. Silva 1956. The toxicity of Cardium edule L. and its possible<br />

relation to the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 micans Ehr. Notas Est. Inst. Biol. Mar. 12:<br />

1-20.<br />

*Quod, J.P. 1994. Ostreopsis mascarenensis sp. nov. (Dinophyceae), dinoflagelles<br />

toxiques associes a la ciguatera dans l'Ocean Indien. Rev. Cryptogamie, Algol. 15:<br />

243-251.<br />

*Schnepf, E. & M. Elbrächter 19<strong>92</strong>. Nutritional strategies in dinoflagellates. A<br />

review with emphasis on cell biological aspects. Eur. J. Protistol. 28: 3-24.<br />

*Shimizu, Y., H. Shimizu, P.J. Scheuer, Y. Hokama, M. Oyama & J.T. Miyahara<br />

1982. Gambierdiscus toxicus, a ciguatera-causing dinoflagellate from Hawaii. Bull.<br />

Jap. Soc. Sci. Fish. 48: 811-813.<br />

*Silva, E.S. 1956. 'Red water' por Exuviaella baltica Lohm. com simultanea<br />

mortandade de peixes nas aguas litorais de Angola. Trab. Missao Biol. Mar. (Lisboa)<br />

4: 73-84.<br />

*Silva, E.S. 1962. Some observations on marine dinoflagellate cultures. Not. E.<br />

Estud. Instit. Biol. Marit. 26: 1-26.<br />

*Silva, E.S. 1963. Les 'Red waters' a la lagune d'Obidos. Ses causes probables et ses<br />

rapports avec la toxicite des bivalves. Notas Est. Inst. Biol. Mar. (Lisboa) 27:<br />

265-275.<br />

*Silva, E.S. 1967. Cochlodinium heterolabatum n.sp.: Structure and some<br />

cytophysiological aspects. J. Protozool. 14: 745-754.<br />

*Steidinger, K.A., E.W. Truby & C.J. Dawes 1978. Ultrastructure of the red tide<br />

dinoflagellate Gymnodinium breve. I. General description. J. Phycol. 14: 72-79.*<br />

Steidinger, K.A., J.M. Burkholder, H.B. Glasgow, Jr., C.W. Hobbs, J.K. Garrett,<br />

E.W. Truby, E.J. Noga & S.A. Smith 1996. Pfiesteria piscicida gen. et sp. nov.<br />

(Pfiesteriaceae fam. nov.), a new toxic dinoflagellate with a complex life cycle and<br />

behavior. J. Phycol. 32: 157-164.<br />

70<br />

*Steidinger, K.A., J.H. Landsberg, E.W. Truby & B.S. Roberts 1998. First report of<br />

Gymnodinium pulchellum (Dinophyceae) in North America and associated fish kills<br />

in the Indian River, Florida. J. Phycol. 34: 431-437.<br />

*Sweeney, B.M. 1978. Ultrastructure of Noctiluca miliaris (Pyrrophyta) with green<br />

symbionts. J. Phycol. 14: 116-120.<br />

*Tafall, B.F.O. 1942. Notas sobre algunos dinoflagelados planctonicos marions de<br />

Mexico, con descripcion de nuevas especies. Anales de la E.N. de Ciencias<br />

Biologicas 2: 435-447.<br />

*Takayama, H., K. Matsuoka & Y. Fukuyo 1998. A taxonomic study on Gyrodinium<br />

aureolum Hulburt (Dinophyceae) from the morphological viewpoint based on<br />

material collected in Japanese coastal waters. Bull. Plank. Soc. Jpn. 45: 9-19.<br />

*Takayama and Adachi 1984. Gymnodinium nagasakiense sp. nov., a red-tide<br />

forming dinophyte in the adjacent waters of Japan. Bull. Plank. Soc. Jpn. 31: 7-14.<br />

*Takayama, H. 1985. Apical grooves of unarmored dinoflagellates. Bull. Plank. Soc.<br />

Jpn. 32: 129-137.<br />

*Ten-Hage, L., N. Delaunay, V. Pichon, A. Coute, S. Puiseux-Dao & J. Turquet 2000.<br />

Okadaic acid production from the marine benthic dinoflagellate Prorocentrum<br />

arenarium Faust (Dinophyceae) isolated from Europa Island coral reef ecosystem<br />

(SW Indian Ocean). Toxicon 38: 1043-1054.<br />

*Terao, K., E. Ito, M. Murakami & K. Yamaguchi 1989. Histopathological studies on<br />

experimental marine toxin poisoning-III.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and<br />

thymus of male ICR mice induced by goniodomin A, isolated from the dinoflagellate<br />

Goniodoma pseudogoniaulax. Toxicon 27: 269-271.<br />

*Tindall, D.R., D.M. Miller & J.W. Bomber 1989. Culture and toxicity of<br />

dinoflagellates from ciguatera endemic regions of the world. Toxicon 27: 83<br />

*Tognetto, L., S. Bellato, I. Moro & C. Andreoli. 1995. Occurrence of Ostreopsis<br />

ovata (Dinophyceae) in the Tyrrhenian Sea during summer 1994. Bot. Mar. 38:<br />

291-295.<br />

*Turpin, D.H., P.E.R. Dobell & F.J.R. Taylor 1978. Sexuality and cyst formation in<br />

Pacific strains of the toxic dinoflagellate Gonyaulax tamarensis. J. Phycol. 14:<br />

235-238.<br />

*Usami, M., M. Satake, S. Ishida, A. Inoue, Y. Kan & T. Yasumoto 1995. Palytoxin<br />

analogs from the dinoflagellate Ostreopsis siamensis. J. Am. Chem. Soc. 117:<br />

5389-5390.<br />

*Voltolina, D. 1993. The origin of recurrent blooms of Gymnodinium sanguineum<br />

Hirasaka in a shallow coastal lagoon. J. Exp. Mar. Biol. Ecol. 168: 217-222.<br />

*Walker, L.M. & K.A. Steidinger 1979. Sexual reproduction in the toxic<br />

dinoflagellate Gonyaulax monilata. J. Phycol. 15: 312-315.<br />

*Wall, D. & B. Dale 1968. Modern dinoflagellate cysts and evolution of the<br />

附 件 四


Peridiniales. Micropaleontology 14: 265-304.<br />

*Wall, D. & B. Dale 1969. The 'hystrichosphaerid' resting spore of the dinoflagellate<br />

Pyrodinium bahamense, Plate, 1906. J. Phycol. 5: 140-149.<br />

*Whedon, W.F. & C.A. Kofoid 1936. Dinoflagellata of the San Diego region. I. On<br />

the skeletal morphology of two new species, Gonyaulax catenella and G. acatenella.<br />

Univ. Calf. Publ. Zool. 41: 25-31.<br />

*Yasumoto, T., I. Nakijama, R. Bagnis & R. Adachi 1977. Finding of a dinoflagellate<br />

as a likely culprit of ciguatera. Bull. Jap. Soc. Fish. 43: 1<strong>02</strong>1-1<strong>02</strong>6.<br />

*Yasumoto, T., Y. Oshima, Y. Murakami, I. Nakajima, R. Bagnis & Y. Fukuyo 1980a.<br />

Toxicity of benthic dinoflagellates in a coral reef. Bull. Jap. Soc. Sci. Fish. 46:<br />

327-331.<br />

*Yasumoto, T., Y. Oshima, W. Sugawara, Y. Fukuyo, H. Oguri, T. Igarashi & H. Fujita<br />

1980b. Identification of Dinophysis fortii as the causative organism of diarrhetic<br />

shellfish poisoning. Bull. Jpn. Soc. Sci. Fish. 46: 1405-1411.<br />

*Yentsch, C.M., B. Dale & J.W. Hurst 1978. Coexistence of toxic and nontoxic<br />

dinoflagellates resembling Gonyaulax tamarensis in New England coastal waters<br />

(NW Atlantic). J. Phycol. 14: 330.<br />

*Yoshimatsu, S. 1981. Sexual reproduction of Protogonyaulax catenella in culture I.<br />

Heterothallism. Bull. Plank. Soc. Jpn. 28: 131-139.<br />

*Yuki, K. & Y. Fukuyo 19<strong>92</strong>. Alexandrium satoanum sp. nov. (Dinophyceae) from<br />

Matoya Bay, Central Japan. J. Phycol. 28: 395-399.<br />

*Yuki, K. & S. Yoshimatsu 1987. Morphology of the athecate dinoflagellate<br />

Gymnodinium catenatum in culture. Bull. Plank. Soc. Jpn. 34: 109-117.<br />

*Zingmark, R.G. 1970. Sexual reproduction in the dinoflagellate Noctiluca miliaris<br />

Suriray. J. Phycol. 6: 122-126.<br />

*Zingone, A., M. Montresor & D. Marino 1998.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of the<br />

potentially toxic dinoflagellate Dinophysis sacculus (Dinophyceae) and its taxonomic<br />

relationships with D. pavillardii and D. acuminata. Eur. J. Phycol. 33: 259-273.<br />

學 名 索 引<br />

A<br />

Alexandrium minutum 微 小 歷 山 大 藻 …………..…………………12<br />

Amphidinium carterae 前 溝 藻 ……………………..……...…………13<br />

Amphiprora alata 翼 繭 形 藻 ……………………..……………...…95<br />

Arthrospira jenneri 鄭 氏 節 旋 藻 ………………….……………….44<br />

Arthropira platensis 鈍 頂 節 旋 藻 ………………….………………45<br />

Asterionella glacialis 星 杆 藻 ……………………….………….….96<br />

B<br />

Biddulphia aurita 長 耳 合 形 藻 ……………………….……………53<br />

Biddulphia mobiliensis 活 動 盒 形 藻 ………………….……………54<br />

Biddulphia regia 高 盒 形 藻 ………………………………………..54<br />

Biddulphia rhombus 菱 狀 高 盒 形 藻 ……………………………….55<br />

Biddulphia sinensis 中 華 盒 形 藻 …………………………………..56<br />

C<br />

Ceratium furca 紡 錘 角 甲 藻 ……………………………………….14<br />

Ceratium horridum 長 刺 角 甲 藻 …………………………………..15<br />

Chaetoceros affinis 窄 隙 角 毛 藻 ……………………….…………..57<br />

Chaetoceros anastomosans 橋 聯 角 毛 藻 ……………….………….58<br />

Chaetoceros atlanticum 大 西 洋 角 毛 藻 …………………………...58<br />

Chaetoceros constrictus 縮 角 毛 藻 ………………………………...59<br />

Chaetoceros curvisetus 旋 鏈 角 毛 藻 ………………………………59<br />

Chaetoceros danicum 丹 麥 角 毛 藻 ……………………….………..60<br />

Chaetoceros debilis 柔 弱 角 毛 藻 …………………………………. 60<br />

Chaetoceros decipiens 並 基 角 毛 藻 ……………………………….61<br />

附 件 四<br />

71


Chaetoceros diatoms 矽 質 角 毛 藻 …………………………………61<br />

Chaetoceros didymus 雙 突 角 毛 藻 ……………...…………………62<br />

Chaetoceros difficilis……………………………...…………………62<br />

Chaetoceros furcellatus…………………………...…………………63<br />

Chaetoceros laciniosus 垂 緣 角 毛 藻 ………………………………63<br />

Chaetoceros lauderi 羅 氏 角 毛 藻 ……………….…………………64<br />

Chaetoceros pelagicus 海 洋 角 毛 藻 …………….…………………64<br />

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m 擬 彎 角 毛 藻 ………………………65<br />

Chaetoceros similis 相 似 角 毛 藻 ………………..…………………65<br />

Chaetoceros sociale 聚 生 角 毛 藻 ……………….…………………66<br />

Chaetoceros teses 圓 柱 角 毛 藻 …………………………….………66<br />

Chaetoceros vanheurcki 范 氏 角 毛 藻 ……………………...………67<br />

Chaetoceros wighamii 錐 胞 角 毛 藻 ………………………..………67<br />

Chlorella pyrenoidosa 澱 粉 核 小 球 藻 ……………………………116<br />

Chlorella vulgaris 小 球 藻 ………………………………..………117<br />

Coelastrum polychordum 多 索 空 星 藻 …………………...………118<br />

Coelastrum sphericum 球 狀 空 星 藻 ……………………...………119<br />

Coolia monotis……………………………………………….………16<br />

Coscinodiscus biangulatus 中 心 圓 篩 藻 …………………..………71<br />

Coscinodiscus jonesianus 瓊 氏 圓 篩 藻 ……………………………72<br />

Coscinodiscus marginato-lineatu 具 邊 線 形 圓 篩 藻 ………………72<br />

Coscinodiscus perforatus 孔 圓 篩 藻 ………………….……………73<br />

Coscinodiscus radiatus 輻 射 圓 篩 藻 ………………………………73<br />

Cosmarium depressum 扁 鼓 藻 ……………………...……………120<br />

Cryptomonas nordstedtii 嚙 蝕 隱 藻 ………………..………………48<br />

Cryptomonas ovata 卵 隱 藻 ………………………..………………49<br />

72<br />

Cyclotella atomus 極 微 小 環 藻 …………………………...……..…74<br />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梅 尼 小 環 藻 …………………..…….…..75<br />

Cymbella tumida 膨 漲 橋 彎 藻 …………………………...….……..97<br />

D<br />

Dinophysis caudata 尾 鰭 藻 ……………………………...….…..…17<br />

Diploneis elliptica 橢 圓 雙 藻 屬 …………………………...……….98<br />

Diploneis smithii 史 密 斯 雙 藻 屬 …………………………..………99<br />

Ditylum brightwelli 布 氏 雙 尾 藻 …………………………..………76<br />

E<br />

Eucampia cornuta 長 角 彎 角 藻 ……………………………………77<br />

G<br />

Gambierdiscus toxicus 具 毒 底 盤 甲 藻 ………………..…...………18<br />

Gloeocapsa punctata 點 形 粘 球 …………………………...………36<br />

Golenkinia paucispina 疏 刺 多 芒 藻 ………………………...……121<br />

Golenkinia radiata 放 射 多 芒 藻 ……………………..……...……122<br />

Gonyaulax verior 膝 溝 藻 …………………………………....….…20<br />

Guinardia flaccida 幾 內 亞 藻 ………………………………...……78<br />

Gymnodinium abbreviatum 短 紋 裸 甲 藻 ……………………....…..21<br />

Gymnodinium catenatum 聯 營 裸 甲 藻 ………………….……....…22<br />

K<br />

Katodinium glaucum………………………………………….…...…23<br />

L<br />

Licmophora abbreviata 短 楔 形 藻 ……………………………..…100<br />

M<br />

Melosira granulata 顆 粒 直 鏈 藻 …………………….……….……79<br />

Melosira islandica 冰 島 直 鏈 藻 ……………………...……………80<br />

附 件 四


Melosira italica 義 大 利 直 鏈 藻 ……………...……….……………80<br />

Melosira varians 變 異 直 鏈 藻 ………………..……………………81<br />

Melosira sulcata 具 槽 直 鏈 藻 ………………...……………………81<br />

Merismopedia glauca 銀 灰 平 裂 藻 …………...…….……….……37<br />

Microcystis aeruginaosa 銅 綠 微 囊 藻 ………...……..………….…38<br />

N<br />

Navicula pupula 瞳 孔 舟 形 藻 ………………………..…………101<br />

Navicula transitans…………………………………….…………1<strong>02</strong><br />

Nitzschia closterium 梭 形 菱 形 藻 ………………………………105<br />

Nitzschia elegantula 雅 致 菱 形 藻 ………………………………106<br />

Nitzschia longissima 長 菱 形 藻 …………………………………106<br />

Nitzschia pungens 尖 刺 多 列 菱 形 藻 ……………………………107<br />

Nostoc ellipsosporum 橢 孢 念 珠 藻 ………………………………46<br />

O<br />

Odontella regia 長 刺 藻 ..…………………………………..………83<br />

Oocystis borgei 波 吉 卵 囊 藻 …..…………………………………123<br />

Oocystis ellipticai 橢 圓 卵 囊 藻 ...…………………………………124<br />

Oscillatoria limnetica 沼 澤 顫 藻 ..…………………………………39<br />

Oscillatoria limosa 泥 生 顫 藻 …..…………………………………40<br />

Oscillatoria nigro-viridis 黑 綠 色 顫 藻 …...………………..………40<br />

Ostreopsis lenticularis……………………..…….……...…………24<br />

P<br />

Pediastrum boryanum 短 棘 盤 星 藻 ………………………………125<br />

Pediastrum duplex 二 角 盤 星 藻 ………………...…….….………126<br />

Pediastrum simplex 單 角 盤 星 藻 …………………………………127<br />

Peridinium quinquecorne 五 角 多 甲 藻 ………………….…………25<br />

Pleurosigma elongatum 長 斜 紋 藻 …………...………..…………108<br />

Pleurosigma finmarchicum……………………...……….…………109<br />

Pleurosigma longumi 較 長 斜 紋 藻 …………...………..…………109<br />

Pleurosigma normaniii 斜 紋 藻 ………………...…………………110<br />

Prorocentrum balticum 波 羅 的 海 原 甲 藻 …………………………26<br />

Prorocentrum lima 利 馬 原 甲 藻 ………………...…………………27<br />

Prorocentrum micans 海 洋 原 甲 藻 ……………...…………………29<br />

Protoperidinium bipes 二 角 原 多 甲 藻 ……………….….…………32<br />

Protoperidinium leonis 獅 子 原 多 甲 藻 ……………………………33<br />

Protoperidinium pellucidum 灰 甲 原 多 甲 藻 ………………………34<br />

R<br />

Rhizosolenia fragilissima 脆 根 管 藻 ………………..……………84<br />

Rhizosolenia hebetata 半 棘 鈍 根 管 藻 ………………..……………85<br />

Rhizosolenia longiseta 長 刺 根 管 藻 …………………..…………85<br />

Rhizosolenia imbricata 覆 瓦 根 管 藻 ………………..…..…………86<br />

Rhizosolenia indica ………………………………..………………86<br />

Rhizosolenia robusta 粗 根 管 藻 ……………….………...…………87<br />

Rhizosolenia setigera 剛 毛 根 管 藻 ……………………...…………87<br />

Rhizosolenia stolterfothii 斯 托 根 管 …………..………...…………88<br />

S<br />

Scenedesmus acuminatus 尖 細 柵 藻 ……………………...………129<br />

Scenedesmus armatus 被 甲 柵 藻 ……………..…………..………130<br />

Scenedesmus carinatus 龍 骨 柵 藻 ………………………..………130<br />

Scenedesmus communis 共 生 柵 藻 ……………………….....……131<br />

Scenedesmus decorus 美 麗 柵 藻 ………………………….....……131<br />

Scenedesmus intermedicus 中 間 柵 藻 雙 尾 變 種 ……………...……132<br />

附 件 四<br />

73


Scenedesmus quadricauda 四 尾 柵 藻 ………………………….…132<br />

Skeletonema costatum 中 肋 骨 條 藻 ……………………...…...……89<br />

Sphaerocystis schroeteri 球 囊 藻 ………………………….…...……134<br />

Spirulina fusiformis 橢 圓 螺 旋 藻 ………………………...…...……41<br />

Spirulina major 巨 形 螺 旋 藻 ………………………………………42<br />

Spirulina maxima 極 大 螺 旋 藻 …………………………..…...……42<br />

Spirulina platensis 鈍 頂 螺 旋 藻 ………………………….…..……43<br />

Surirella capronii 端 毛 雙 菱 藻 …………………………………111<br />

T<br />

Tetraedron caudatum 具 尾 四 角 藻 ……………………...…..……135<br />

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菱 形 海 線 藻 ………………......……112<br />

Thalassiosira constricta 海 鏈 藻 ……………………………...……91<br />

Thalassiosira minima 小 海 鏈 藻 ……………………………...……<strong>92</strong><br />

Thalassiosira rotula 圓 海 鏈 ………………………………….……<strong>92</strong><br />

Triceratium whampoesis 黃 埔 三 角 藻 …………………...…...……93<br />

Tropidoneis lepidopter 龍 骨 藻 ………………………………...…113<br />

74<br />

附 件 四


附 件 五<br />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br />

毒 藻 管 理 」 專 案 計 畫 期 中 審 查 會 議 委 員 意 見 表<br />

審 查 會 議 日 期 : 九 十 二 年 三 月 十 四 日 ( 星 期 五 )<br />

樊 國 恕 審 查 委 員 審 查 意 見 :<br />

一 、 本 計 畫 除 了 參 與 APEC 相 關 會 議 外 , 另 推 動 赤 潮 管 理 的 規 劃 , 並 促 成 衛 生 管 理 主<br />

管 單 位 的 重 視 及 推 動 , 主 持 人 歷 年 來 的 績 效 是 值 得 肯 定 。<br />

二 、 在 APEC 機 制 下 , 建 議 持 續 加 強 兩 岸 三 地 之 赤 潮 共 同 研 究 之 推 動 。<br />

需 要 有 更 大 型 之 生 態 與 海 洋 學 計 畫 的 支 撐 , 並 透 過 海 基 會 之 作 用 機 制 於 研 究<br />

計 畫 的 補 助 , 或 藉 由 兩 岸 三 第 研 討 會 的 辦 理 達 到 此 目 的 , 但 非 今 年 計 畫 項 目 下 可<br />

執 行 。<br />

邵 廣 昭 審 查 委 員 審 查 意 見 :<br />

一 、 希 望 未 來 之 監 測 資 料 、 分 析 技 術 及 毒 藻 或 浮 游 藻 之 圖 鑑 等 可 以 數 位 化 上 網 、 並 透<br />

過 網 站 或 網 路 公 開 供 國 內 外 分 享 及 交 流 合 作 。<br />

期 末 報 告 之 各 項 資 料 將 上 環 保 署 之 資 訊 網 供 查 詢 , 並 與 生 物 多 樣 性 之 藻 類 資<br />

料 庫 連 結 。<br />

二 、 在 進 行 毒 藻 監 測 時 , 其 方 法 應 注 意 與 環 保 署 目 前 或 未 來 將 訂 定 之 「 海 洋 生 態 環 境<br />

影 響 評 估 技 術 規 範 」 互 相 搭 配 。<br />

將 參 照 現 有 「 海 洋 生 態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技 術 規 範 」 行 之 , 為 在 微 藻 採 樣 尚 無 確<br />

定 之 內 容 , 且 本 計 畫 礙 於 經 費 , 恐 無 法 持 續 多 年 執 行 , 而 失 其 意 義 。<br />

梁 世 雄 審 查 委 員 審 查 意 見 :<br />

一 、 經 驗 或 能 力 均 可 勝 任 。<br />

二 、 建 議 將 可 能 發 生 紅 潮 或 毒 藻 危 害 之 可 能 區 域 予 以 排 序 , 同 時 規 劃 回 報 與 緊 急 處 理<br />

機 制 。<br />

過 去 執 行 國 內 APEC 相 關 紅 潮 毒 藻 計 畫 中 已 報 告 過 。<br />

161


黃 將 修 審 查 委 員 審 查 意 見 :<br />

一 、 本 計 畫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若 為 延 續 性 計 畫 應 針 對 過 去 或 未 來 實 施 的 重 點 及 相 關 貢 獻 列<br />

表 說 明 , 若 能 針 對 計 畫 成 果 對 本 署 相 關 處 室 的 貢 獻 將 更 具 價 值 性 ( 如 水 保 處 對 國 內<br />

13 條 河 川 整 治 管 理 、 海 洋 油 污 管 理 、P8〜12 引 用 水 保 處 資 料 , 本 計 畫 對 水 保 處 基<br />

於 計 畫 之 關 連 性 或 區 域 性 另 對 毒 管 處 自 來 水 管 理 部 分 , 本 計 畫 是 否 與 飲 用 水 中 微<br />

藻 類 有 相 關 性 )。<br />

關 於 過 去 或 未 來 實 施 的 重 點 及 相 關 貢 獻 列 表 說 明 , 在 過 去 年 度 執 行 國 內<br />

APEC 相 關 紅 潮 毒 藻 計 畫 中 已 列 表 報 告 過 。 對 於 水 保 處 對 國 內 13 條 河 川 整 治 管<br />

理 、 海 洋 油 污 管 理 等 資 料 將 蒐 集 詳 查 , 針 對 飲 用 水 部 分 , 雖 淡 水 毒 藻 方 面 已 未 雨<br />

綢 繆 作 了 些 毒 藻 與 藻 毒 的 相 關 研 究 , 但 因 水 庫 水 域 均 有 適 切 管 理 , 還 不 致 構 成 問<br />

題 , 微 囊 藻 曾 在 高 雄 澄 清 湖 造 成 困 擾 , 但 因 研 究 出 來 當 地 為 無 毒 性 且 水 源 現 已 經<br />

整 治 , 當 不 致 發 生 問 題 , 翡 翠 與 石 門 水 庫 , 雖 有 毒 藻 存 在 , 但 尚 無 構 成 大 規 模 水<br />

華 之 現 象 , 德 基 水 庫 在 過 去 曾 有 二 甲 藻 水 華 問 題 ( 醬 油 水 ) 之 困 擾 , 但 在 十 多 年<br />

前 , 台 電 補 助 之 研 究 中 並 未 發 現 有 毒 性 , 故 無 嚴 重 問 題 存 在 , 且 隨 時 空 變 遷 , 植<br />

物 消 長 , 水 華 現 象 並 非 長 存 。<br />

162


附 件 五<br />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br />

毒 藻 管 理 」 專 案 計 畫 期 中 審 查 會 議 委 員 意 見 表<br />

審 查 會 議 日 期 : 九 十 二 年 八 月 二 十 五 日 ( 星 期 一 )<br />

史 健 軍 審 查 委 員 審 查 意 見 :<br />

一 、 文 獻 回 顧 部 分 建 議 能 針 對 過 去 台 灣 實 際 發 生 紅 潮 毒 藻 之 環 境 條 件 與 水 質 污 染 優 養<br />

化 相 關 性 等 進 行 分 析 , 並 研 究 是 否 可 建 立 紅 潮 毒 藻 發 生 之 預 測 模 式 。<br />

將 會 針 對 審 查 意 見 納 入 考 量 , 於 文 獻 回 顧 部 分 分 析 臺 灣 發 生 紅 潮 水 華 之 環 境<br />

條 件 與 環 境 優 養 化 間 的 相 關 性 , 研 擬 可 否 建 立 紅 潮 毒 藻 發 生 之 預 測 模 式 。<br />

二 、 海 岸 、 海 洋 開 發 行 為 或 利 用 方 式 對 紅 潮 毒 藻 發 生 頻 率 之 影 響 如 何 ? 如 在 人 力 、 經<br />

費 許 可 下 , 是 否 可 考 慮 進 行 初 步 評 估 。<br />

根 據 國 外 文 獻 , 無 疑 的 海 岸 與 海 洋 開 發 行 為 或 利 用 方 式 對 紅 潮 毒 藻 發 生 有 增<br />

強 頻 率 之 影 響 , 但 在 臺 灣 根 據 以 往 海 岸 、 海 洋 開 發 經 驗 , 並 無 大 環 境 下 形 成 紅 潮<br />

之 條 件 , 乃 因 獨 特 之 地 理 環 境 使 然 。 唯 進 一 步 文 獻 回 顧 , 確 認 臺 灣 本 土 有 無 大 環<br />

境 發 生 紅 潮 之 歷 史 , 加 以 比 較 國 外 發 生 紅 潮 之 條 件 , 分 析 評 估 有 無 國 內 發 生 紅 潮<br />

之 可 能 或 相 關 地 點 與 季 節 。<br />

陳 秀 男 審 查 委 員 審 查 意 見 :<br />

一 、 本 計 畫 執 行 至 目 前 對 台 灣 海 域 的 藻 相 已 做 了 相 當 程 度 的 了 解 也 有 其 價 值 性 , 本 計<br />

畫 執 行 結 果 與 亞 太 地 區 能 夠 集 結 的 資 料 作 一 比 較 會 使 結 果 更 具 參 考 價 值 , 以 做 未<br />

來 環 境 監 控 之 資 料 。<br />

將 儘 量 收 集 日 本 、 韓 國 、 中 國 、 菲 律 賓 等 鄰 近 地 區 紅 潮 毒 藻 相 關 資 料 納 入 整<br />

體 分 析 , 但 此 非 四 個 月 內 可 完 成 之 額 外 項 目 。<br />

二 、 對 毒 藻 之 變 化 請 能 再 做 深 入 的 了 解 , 以 免 發 生 毒 藻 而 引 起 經 濟 的 損 害 。 同 等 請 能<br />

針 對 毒 藻 的 預 防 方 法 有 所 著 墨 則 本 計 畫 之 貢 獻 會 更 大 。<br />

毒 藻 種 類 以 及 在 臺 灣 之 發 生 可 能 區 域 已 有 相 當 之 瞭 解 , 但 要 能 避 免 經 濟 上 之<br />

損 害 , 需 要 擬 定 長 期 之 環 境 監 測 計 畫 , 然 這 項 工 作 是 相 當 耗 錢 之 工 作 , 唯 有 政 府<br />

有 心 防 範 與 關 注 , 方 有 擴 大 執 行 之 可 能 。 毒 藻 之 存 在 與 紅 潮 的 發 生 是 大 自 然 的 一<br />

種 現 象 , 不 可 能 完 全 摒 除 , 只 能 從 管 理 層 面 上 的 強 化 去 減 輕 災 害 , 如 在 最 可 能 發<br />

生 優 養 化 情 形 的 水 產 養 殖 池 內 、 池 外 環 境 蓄 水 區 域 ( 因 漲 退 潮 而 排 放 不 良 之 水<br />

渠 )、 潟 湖 、 都 市 相 鄰 出 海 河 川 碼 頭 之 防 波 堤 內 區 域 , 執 行 環 境 藻 相 監 測 ; 在 養 殖<br />

163


水 產 品 上 執 行 品 質 與 藻 毒 監 測 控 管 與 產 品 責 任 制 , 進 口 水 產 品 要 制 訂 相 關 法 規 與<br />

檢 驗 制 度 等 等 , 就 能 排 除 毒 藻 藻 毒 的 危 害 。<br />

三 、 本 計 畫 執 行 情 形 順 利 , 成 果 顯 著 。 擬 建 議 繼 續 本 計 畫 之 執 行 。<br />

樊 國 恕 審 查 委 員 審 查 意 見 :<br />

一 、 SARS 所 造 成 之 會 議 延 誤 在 後 期 應 可 補 齊 。<br />

二 、 目 前 已 建 立 近 40 種 浮 游 藻 類 之 資 料 庫 本 計 畫 預 計 目 標 為 多 少 ?<br />

約 一 百 六 十 種 , 並 且 會 對 水 華 藻 種 、 有 害 藻 種 與 毒 藻 特 別 說 明 。<br />

三 、 建 議 在 不 增 加 工 作 量 下 收 集 或 另 行 採 樣 , 以 分 析 養 殖 池 內 毒 藻 之 消 長 。<br />

特 定 養 殖 池 內 藻 相 消 長 有 其 各 個 池 子 的 特 性 , 很 難 針 對 各 不 同 池 子 實 施 操<br />

作 , 而 對 特 異 性 池 子 的 操 作 又 失 意 義 。 雖 曾 發 現 毒 藻 於 某 些 水 域 地 區 , 但 從 中 挑<br />

選 含 毒 藻 池 子 以 做 消 長 研 究 , 需 要 先 期 評 估 並 獲 養 殖 戶 同 意 , 這 些 動 作 很 難 在 本<br />

年 度 剩 餘 時 間 內 執 行 , 同 時 也 失 其 意 義 。<br />

四 、 紅 潮 ( 赤 潮 ) 毒 藻 問 題 為 加 拿 大 等 國 際 重 視 , 然 我 國 之 重 點 應 是 探 討 養 殖 池 之 毒 藻<br />

問 題 。 我 國 宜 建 立 此 方 面 之 特 色 。<br />

同 意 , 但 須 國 科 會 與 漁 業 署 同 意 補 助 進 行 深 入 研 究 。 過 去 臺 灣 的 發 生 與 管 理<br />

經 驗 是 個 非 常 獨 特 的 案 例 , 也 曾 在 APEC 國 際 會 議 中 報 告 交 換 經 驗 。<br />

謝 子 陽 審 查 委 員 審 查 意 見 :<br />

一 、 本 計 畫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若 為 延 續 性 計 畫 應 針 對 過 去 或 未 來 實 施 的 重 點 及 相 關 貢 獻 列<br />

表 說 明 , 若 能 針 對 計 畫 成 果 對 本 署 相 關 處 室 的 貢 獻 將 更 具 價 值 性 ( 如 水 保 處 對 國 內<br />

13 條 河 川 整 治 管 理 、 海 洋 油 污 管 理 P8〜12 引 用 水 保 處 資 料 , 本 計 畫 對 水 保 處 基<br />

於 計 畫 之 關 連 性 或 區 域 性 另 對 毒 管 處 自 來 水 管 理 部 分 , 本 計 畫 是 否 與 飲 用 水 中 微<br />

藻 類 有 相 關 性 )。<br />

本 計 畫 與 飲 用 水 微 細 藻 類 的 藻 毒 無 關 , 但 本 實 驗 室 仍 持 續 保 有 藻 株 進 行 毒 理<br />

與 毒 素 檢 測 分 析 技 術 的 相 關 研 究 。 執 行 APEC 紅 潮 毒 藻 計 畫 以 來 , 所 召 集 會 議 或<br />

研 習 訓 練 班 如 報 告 中 表 列 , 過 去 相 關 貢 獻 最 主 要 在 於 提 升 政 府 與 研 究 單 位 的 警<br />

覺 , 衛 生 署 藥 物 食 品 檢 驗 局 過 去 幾 次 參 加 計 畫 下 研 習 班 的 訓 練 , 也 已 於 今 年 編 列<br />

預 算 執 行 貝 類 藻 毒 的 例 行 性 監 測 。 由 於 過 去 在 環 保 署 計 畫 項 下 執 行 此 序 列 計 畫 乃<br />

為 因 應 , 環 保 署 科 顧 室 對 業 務 工 作 的 指 派 及 政 府 政 策 考 量 爭 取 國 家 在 APE 下 活 動<br />

空 間 與 展 現 實 力 , 主 要 經 費 均 在 出 席 APEC 會 議 並 在 相 關 議 題 上 , 配 合 執 行 APEC<br />

164


附 件 五<br />

的 任 務 與 論 壇 , 國 內 基 本 上 並 無 紅 潮 危 害 之 重 大 事 件 , 但 在 水 產 食 品 上 藻 毒 威 脅<br />

確 切 存 在 隱 憂 。 本 計 畫 可 視 政 策 需 求 性 於 全 球 重 視 的 相 關 議 題 上 , 仍 然 參 與 全 球<br />

性 有 害 藻 華 之 生 態 與 海 洋 學 的 基 礎 與 比 較 研 究 工 作 , 或 是 在 藻 毒 化 學 、 毒 理 學 與<br />

食 品 分 析 等 無 國 界 且 全 球 重 視 之 議 題 上 , 依 據 既 有 成 果 繼 續 學 術 研 究 開 發 , 解 決<br />

相 關 紅 潮 藻 毒 危 害 問 題 於 管 理 與 減 災 。<br />

二 、 為 協 助 環 保 署 未 來 APEC 方 向 規 劃 是 否 於 期 末 報 告 中 增 列 「 紅 潮 毒 藻 管 理 」, 其 餘<br />

國 家 ( 如 加 拿 大 、 日 本 ) 發 展 趨 勢 及 議 題 未 來 可 能 走 向 。<br />

全 球 現 象 隨 著 氣 候 變 遷 而 有 許 多 不 可 預 期 , 在 研 究 方 面 仍 停 留 在 基 礎 知 識 上<br />

的 累 積 , 而 各 地 區 也 都 有 其 不 同 的 藻 種 、 背 景 與 不 同 的 問 題 。 臺 灣 本 土 之 基 礎 研<br />

究 尚 不 夠 充 分 , 加 以 問 題 並 非 存 在 有 迫 切 解 決 之 需 求 , 導 致 人 力 物 力 投 入 在 過 往<br />

就 有 所 缺 陷 。 目 前 在 紅 潮 發 生 機 制 、 預 警 的 海 洋 生 態 學 方 面 , 有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br />

織 下 的 政 府 間 海 洋 委 員 會 (IOC) 與 國 際 海 洋 研 究 委 員 會 (SCOR,Scientific<br />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 於 1998 推 動 的 全 球 研 究 計 畫 與 資 料 庫<br />

GEOHAB, Global Ecology and Oceanography of Harmful Algal Bloom, 據 此 美 國<br />

1995 推 動 有 ECOHAB 全 國 赤 潮 生 態 學 計 畫 , 歐 洲 各 國 建 立 了 歐 洲 赤 潮 研 究 規 劃<br />

稱 爲 EUROHAB。 而 日 本 早 於 1970 年 代 開 始 龐 大 的 赤 潮 研 究 與 監 測 工 作 , 並 取<br />

得 了 一 定 的 效 果 ( 特 別 是 在 瀨 戶 內 海 的 赤 潮 方 面 )。 加 拿 大 、 法 國 、 愛 爾 蘭 、 丹 麥 、<br />

西 班 牙 、 挪 威 及 瑞 典 在 90 年 代 都 設 立 了 全 國 性 協 調 的 國 家 赤 潮 研 究 規 劃 。<br />

IOC/SCOR 在 聯 合 國 經 費 下 , 自 19<strong>92</strong> 年 以 後 成 立 了 赤 潮 專 家 委 員 會 及 赤 潮<br />

生 理 生 態 工 作 組 , 開 展 了 一 系 列 赤 潮 研 究 的 國 際 協 調 工 作 , 並 舉 辦 了 多 起 微 藻 分<br />

類 及 毒 素 講 習 班 。 歐 盟 一 成 立 後 , 歐 洲 議 會 也 針 對 水 產 品 藻 毒 檢 測 分 析 進 行 規 範<br />

的 統 一 。APEC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海 洋 資 源 保 育 工 作 小 組 自 19<strong>92</strong> 年 以 來 , 就 開 始 了<br />

紅 潮 論 壇 , 並 於 1995 組 成 了 赤 潮 監 測 與 管 理 的 委 員 會 與 任 務 小 組 , 並 制 定 相 關 的<br />

地 區 規 劃 。 北 太 平 洋 海 洋 科 學 組 織 (PICES) 於 1999 年 起 組 成 專 門 的 有 害 赤 潮 研<br />

究 工 作 小 組 (WG 15) 以 協 調 各 成 員 國 的 研 究 活 動 。<br />

所 有 的 議 題 、 研 究 方 向 、 發 展 趨 勢 不 外 乎 在 管 理 與 減 災 方 面 : 包 括 藉 基 礎 生<br />

態 學 與 海 洋 學 及 紅 潮 藻 類 生 長 、 生 理 研 究 紅 潮 發 生 的 機 理 , 尋 找 可 預 警 的 相 關 環<br />

境 參 數 , 水 質 藻 相 監 測 、 衛 星 或 航 空 器 遙 感 監 測 是 並 行 的 方 式 。 另 外 則 為 基 礎 生<br />

物 學 的 研 究 : 包 括 藻 類 的 產 毒 、 毒 素 化 學 與 毒 素 標 準 品 、 毒 理 機 制 、 水 產 食 品 中<br />

藻 毒 分 析 方 法 、 認 證 參 考 品 開 發 , 醫 療 資 訊 與 方 法 與 水 產 食 品 監 測 計 畫 等 。<br />

三 、 針 對 藻 類 ( 有 害 毒 藻 ) 可 能 對 生 態 危 害 評 估 資 料 , 以 提 醒 相 關 單 位 重 視 。<br />

過 去 已 完 成 相 關 訊 息 報 導 , 研 究 報 告 , 提 送 國 科 會 、 環 保 署 、 衛 生 署 、 漁 業<br />

署 參 考 。<br />

165


梁 世 雄 審 查 委 員 審 查 意 見 :<br />

一 、 本 計 畫 對 沿 海 環 境 品 質 之 維 護 、 保 育 和 養 殖 環 境 之 監 測 , 有 重 要 且 正 面 之 意 義 。<br />

二 、 計 畫 中 如 會 議 延 期 至 執 行 期 限 後 , 預 算 如 何 調 整 , 應 先 加 注 意 。<br />

會 議 延 期 並 未 跨 越 年 度 , 故 預 算 並 無 調 整 必 要 。<br />

三 、 現 場 調 查 之 藻 類 物 種 與 環 保 署 河 川 下 游 長 期 水 質 測 驗 之 關 聯 可 在 期 末 報 告 時 進 行<br />

探 討 。<br />

環 保 署 河 川 下 游 長 期 水 質 測 驗 並 未 能 針 對 藻 相 有 所 詳 細 分 析 , 而 本 計 畫 礙 於<br />

經 費 與 時 間 並 未 規 劃 針 對 哪 些 已 在 水 質 監 測 中 之 地 點 做 重 複 同 步 之 監 測 之 比 較 ,<br />

故 關 連 性 之 探 討 可 能 沒 有 意 義 。<br />

四 、 請 計 畫 承 辦 人 通 知 綜 計 處 目 前 執 行 之 制 定 「 海 洋 環 境 影 響 評 估 總 序 」 之 相 關 計 畫 ,<br />

以 考 慮 將 此 項 目 列 入 未 來 海 洋 環 境 評 估 之 項 目 內 也 可 通 知 水 保 處 , 以 增 加 處 室 業<br />

務 間 之 橫 向 協 調 。<br />

期 待 科 顧 室 根 據 期 末 報 告 , 評 估 其 必 要 性 與 妥 切 性 再 做 決 定 。<br />

五 、 未 來 可 針 對 漁 塭 藻 毒 及 藻 毒 與 台 灣 養 殖 業 之 關 係 , 進 行 瞭 解 與 探 討 。 相 關 圖 鑑 與<br />

緊 急 處 理 程 序 之 制 定 亦 建 議 應 預 先 辦 理 。<br />

本 計 畫 為 初 次 投 入 本 土 區 域 之 生 態 資 料 的 收 集 , 圖 鑑 工 作 已 初 步 完 成 , 出 版<br />

本 數 與 流 通 尚 待 本 審 查 會 與 環 保 署 決 定 。 至 於 與 魚 塭 或 養 殖 業 者 間 之 關 係 , 過 去<br />

藻 毒 毒 藻 監 測 在 確 保 養 殖 水 產 品 衛 生 安 全 方 面 已 訂 有 一 套 機 制 , 但 因 十 餘 年 來 未<br />

曾 有 查 獲 任 何 危 機 事 件 , 故 十 二 年 來 只 有 例 行 檢 測 按 月 或 雙 月 繳 交 「 未 檢 出 」 之<br />

分 析 報 告 。<br />

166


附 件 五<br />

「 永 續 發 展 與 前 瞻 環 境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紅 潮<br />

毒 藻 管 理 」 專 案 計 畫 期 末 審 查 會 議 委 員 意 見 表<br />

審 查 會 議 日 期 : 九 十 二 年 十 二 月 十 九 日 ( 星 期 五 )<br />

邵 廣 昭 審 查 委 員 意 見 :<br />

一 、 採 藻 樣 時 之 水 文 水 質 資 料 是 否 有 同 時 收 集 ? 如 有 則 可 與 藻 種 之 組 成 作 相 關 分 析 。<br />

又 除 定 性 外 能 否 作 時 空 分 佈 變 化 的 定 量 分 析 。<br />

採 藻 樣 時 之 水 文 水 質 資 料 有 同 時 收 集 , 但 因 本 研 究 目 的 含 括 面 甚 廣 , 目 的 在<br />

評 估 毒 藻 之 存 在 與 水 華 之 可 能 , 無 法 針 對 特 定 區 域 之 密 集 採 樣 進 行 時 空 分 佈 之 定<br />

性 定 量 分 析 。 僅 能 就 過 去 文 獻 發 表 之 相 關 優 養 化 區 域 , 進 行 有 害 藻 種 之 分 析 , 本<br />

身 不 涉 及 採 樣 頻 度 。<br />

二 、 藻 類 圖 鑑 資 料 非 常 寶 貴 實 用 是 否 會 出 版 ? 不 論 出 版 與 否 , 均 建 議 能 數 位 化 置 於 網<br />

路 上 供 外 界 公 開 查 詢 使 用 。 又 圖 鑑 之 Algaebase 是 否 有 包 括 這 些 毒 藻 , 如 果 有 則<br />

可 以 再 超 連 結 過 去 查 到 國 外 該 物 種 之 資 料 。 如 環 保 署 或 主 持 人 ( 台 大 ) 自 己 有 建<br />

網 路 , 則 希 望 可 以 與 「 台 灣 生 物 多 樣 性 資 訊 網 」 合 作 相 互 整 合 。<br />

藻 類 圖 鑑 將 在 詳 細 校 稿 審 定 後 出 版 紙 本 與 電 子 本 , 並 與 「 台 灣 生 物 多 樣 性 資<br />

訊 網 」 合 作 整 合 , 國 內 圖 鑑 中 發 現 的 毒 藻 , 有 其 特 殊 之 處 , 與 國 外 相 關 毒 藻 有 所<br />

不 同 , 但 也 有 相 同 之 處 , 將 持 續 分 析 見 種 並 上 網 超 連 結 國 外 資 料 。<br />

三 、 「 毒 潮 」 或 「 紅 潮 」 之 名 稱 是 否 應 予 以 統 一 。<br />

將 在 修 正 本 與 定 稿 本 中 修 正 。<br />

四 、 圖 鑑 中 之 各 類 描 述 不 知 道 是 否 可 以 多 提 供 一 些 其 他 訊 息 如 有 毒 或 有 害 等 。<br />

將 在 完 稿 時 補 入 委 員 建 議 之 資 料 。<br />

蔡 嘉 一 審 查 委 員 意 見 :<br />

一 、 請 就 期 中 報 告 意 見 回 覆 ( 附 件 七 ), 說 出 處 理 的 頁 碼 。<br />

完 稿 內 文 中 將 補 入 。<br />

二 、 附 件 三 ( 服 務 建 議 書 ) 與 附 件 四 ( 期 中 報 告 ) 不 必 放 置 期 末 報 告 內 。<br />

因 繳 交 審 查 文 件 時 , 正 逢 出 國 參 加 HABTech2003 會 議 , 助 理 所 匯 入 資 料 有 所<br />

絮 亂 與 不 當 之 處 , 還 請 委 員 原 諒 。<br />

167


三 、 應 在 報 告 內 列 出 合 約 之 工 作 項 目 。<br />

將 在 修 正 稿 中 補 登 。<br />

四 、 請 將 各 次 會 議 報 告 置 入 附 件 內 。<br />

將 在 修 正 稿 中 補 登 。<br />

五 、 期 末 審 查 通 過<br />

粱 世 雄 審 查 委 員 意 見 :<br />

一 、 本 計 畫 對 海 洋 紅 潮 毒 藻 具 有 先 期 瞭 解 與 建 立 台 灣 沿 海 相 關 藻 種 之 績 效 。<br />

二 、 本 計 畫 可 配 合 APEC MRC 計 畫 執 行 重 點 。<br />

三 、 期 末 報 告 中 有 少 數 打 字 錯 誤 , 請 修 正 。<br />

四 、 藻 種 豐 富 度 以 二 仁 溪 最 多 且 歧 異 度 最 高 , 但 二 仁 溪 之 污 染 度 甚 為 嚴 重 , 此 與 一 般 生 態<br />

學 理 之 污 染 狀 況 下 物 種 數 量 可 能 減 少 , 並 不 相 符 請 解 釋 。<br />

由 於 採 集 之 時 空 有 所 差 異 , 加 以 本 計 畫 乃 針 對 舊 有 文 獻 中 之 優 養 化 地 區 , 作<br />

局 部 採 樣 , 因 採 樣 頻 度 有 限 , 特 針 對 本 研 究 目 的 在 各 採 樣 點 係 針 對 鄰 近 水 域 有 水<br />

華 現 象 之 排 水 溝 或 養 殖 魚 塭 採 水 , 而 非 開 放 空 間 之 採 樣 , 故 與 期 待 值 有 所 差 異 。<br />

五 、 未 來 計 畫 重 點 建 議 包 含 建 立 回 報 流 程 、 預 警 系 統 、 與 制 訂 藻 毒 發 生 之 緊 急 處 理 原 則 與 程<br />

序 等 為 重 點 。<br />

過 去 執 行 相 關 計 畫 時 已 作 了 部 分 報 告 , 但 因 法 規 制 度 的 尚 未 齊 全 , 與 國 內 事<br />

件 的 並 非 重 要 , 實 不 必 大 費 周 章 , 若 有 經 費 補 助 當 從 這 方 面 著 手 改 善 。<br />

史 健 軍 審 查 委 員 意 見 :<br />

一 、 藻 種 調 查 結 果 建 議 可 嘗 試 與 水 質 分 析 成 果 之 關 聯 性 進 行 分 析 , 俾 建 立 海 洋 污 染 之<br />

生 態 指 標 , 提 供 海 洋 污 染 管 制 參 考 。<br />

本 計 畫 並 未 能 針 對 單 點 的 的 族 群 消 長 與 水 質 資 料 進 行 關 連 性 分 析 , 也 許 其 他<br />

單 位 補 助 之 研 究 計 畫 曾 已 執 行 或 進 行 中 , 若 有 足 夠 人 力 與 經 費 補 助 , 將 可 能 朝 這<br />

樣 的 議 題 設 計 研 究 題 材 , 但 因 現 在 學 生 學 習 興 趣 多 轉 向 基 因 等 生 物 科 技 , 對 本 土<br />

性 傳 統 研 究 與 基 礎 性 生 物 生 態 研 究 缺 乏 興 趣 , 若 執 行 相 關 工 作 , 將 面 臨 無 學 生 之<br />

窘 境 , 或 缺 專 業 助 理 來 執 行 。<br />

二 、 可 能 引 起 台 灣 之 赤 潮 藻 種 與 中 國 大 陸 及 香 港 之 種 類 相 似 性 , 建 議 能 進 行 分 析 以 明<br />

瞭 區 域 分 佈 差 異 , 畢 竟 台 灣 地 區 水 產 品 頗 多 來 自 中 國 大 陸 , 未 來 如 有 水 產 品 中 毒<br />

168


附 件 五<br />

事 件 發 生 , 可 以 做 為 受 污 染 水 產 品 來 源 之 判 定 參 考 。<br />

大 陸 、 香 港 紅 潮 有 害 藻 種 雖 有 些 相 似 性 , 但 仍 然 存 在 差 異 , 對 於 水 產 品 來 源 ,<br />

國 內 相 關 業 界 與 學 者 多 能 區 分 , 產 地 來 源 。 而 過 去 十 多 年 來 毒 藻 基 礎 研 究 已 有 足<br />

夠 資 訊 以 因 應 污 染 水 產 品 來 源 之 判 定 。 大 陸 本 身 尚 無 檢 測 能 力 與 可 靠 之 機 制 。 歐<br />

洲 已 對 其 採 取 禁 運 措 施 。<br />

三 、 報 告 內 容 建 議 能 加 頁 碼 , 內 容 順 序 再 做 安 排 , 以 明 白 報 告 內 容 之 來 龍 去 脈 。<br />

將 於 完 稿 中 加 以 修 正 。<br />

范 致 豪 審 查 委 員 意 見 :<br />

一 、 本 計 畫 對 於 台 灣 沿 海 紅 潮 毒 藻 進 行 研 究 且 參 與 世 界 性 之 會 議 , 與 其 他 國 家 進 行 交<br />

流 立 意 相 當 良 好 , 持 續 推 動 相 關 後 續 計 畫 有 其 必 要 性 , 建 議 承 辦 單 位 應 繼 續 支 持<br />

推 動 。<br />

二 、 報 告 撰 寫 略 嫌 簡 略 , 建 議 應 將 採 樣 、 分 析 等 部 分 再 加 強 。<br />

因 繳 交 審 查 文 件 時 , 正 逢 出 國 參 加 HABTech2003 會 議 , 助 理 所 匯 入 資 料 有 所<br />

絮 亂 與 不 當 之 處 , 還 請 委 員 原 諒 。 將 於 完 稿 中 加 以 修 正 。<br />

三 、 此 研 究 計 畫 之 成 果 , 除 協 助 參 與 國 際 合 作 相 關 活 動 , 沿 海 周 遭 藻 類 資 料 庫 建 立 。<br />

該 些 計 畫 成 果 是 否 能 產 出 些 許 對 行 政 管 制 上 有 具 體 之 建 議 ? 如 海 洋 監 測 之 項 目 、<br />

頻 率 是 否 需 調 整 ? 沿 海 各 項 之 開 發 或 海 洋 水 體 之 環 境 品 質 維 護 針 對 藻 類 生 態 是 否<br />

有 需 特 別 注 意 之 處 ? 藻 類 生 長 與 環 境 品 質 之 關 聯 性 為 何 ?<br />

詳 見 報 告 中 內 文 之 建 議 事 項 , 審 查 委 員 所 提 議 見 是 個 非 常 大 的 議 題 , 對 於 個<br />

單 項 藻 種 與 特 定 區 域 均 有 其 特 異 的 生 態 現 象 , 非 有 足 夠 人 力 與 長 時 期 的 監 測 資 訊<br />

難 以 克 竟 其 功 。 以 美 國 為 例 , 主 要 兩 個 區 域 如 墨 西 哥 灣 毒 藻 之 致 海 洋 生 物 大 量 死<br />

亡 , 有 紀 錄 以 來 (1953 至 今 ) 的 研 究 報 告 不 下 千 篇 , 但 仍 然 無 解 。 小 地 點 的 如 最 近<br />

馬 里 蘭 州 的 Pfiesteria 問 題 , 在 投 入 了 千 萬 美 元 , 歷 時 五 年 的 研 究 成 果 , 連 其 致<br />

毒 機 理 仍 是 無 知 。 許 多 累 積 相 關 藻 華 與 優 養 化 條 件 多 已 為 常 識 , 但 面 臨 開 發 取 捨<br />

仍 是 開 發 為 重 。 日 本 瀨 戶 內 海 亦 有 許 多 經 驗 , 在 歷 經 毒 藻 、 有 害 藻 華 威 脅 之 後 ,<br />

近 代 水 質 排 放 經 過 改 善 , 水 華 生 成 已 有 了 改 善 , 但 能 詳 細 證 據 證 實 , 還 須 待 一 些<br />

時 日 之 後 。<br />

國 外 已 有 需 多 經 驗 可 知 , 但 國 內 之 基 本 資 料 仍 從 缺 , 特 別 是 生 態 資 料 是 隨 著<br />

時 空 在 改 變 , 而 任 何 改 變 都 已 是 不 能 回 頭 之 事 實 。 消 極 的 水 產 品 藻 毒 分 析 是 未 來<br />

必 經 之 路 , 應 加 以 看 重 , 不 只 是 本 土 產 的 檢 驗 , 進 口 的 查 驗 與 對 出 口 國 的 信 賴 與<br />

要 求 , 更 應 透 過 全 球 化 之 經 貿 政 策 與 機 制 加 以 管 理 。<br />

169


17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