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8.2013 Views

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行腳與視角》第十三屆全國人類學與民族學相關系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議程<br />

最新議程(2013/05/22修正)<br />

5月31日(星期五) 地點:東華大學 原住民民族學院A137階梯教室<br />

時間/場次<br />

主持人/<br />

08:30~9:00<br />

09:00~09:15<br />

評論人<br />

發表人<br />

報 到<br />

開 幕 式<br />

論文題目<br />

第一場<br />

09:15~10:55<br />

第二場<br />

10:55~12:05<br />

田野記憶與社會的框架<br />

吳天泰<br />

教授<br />

(東華原住民<br />

族學院院長)<br />

陳生元<br />

(東華族文)<br />

黃意嵐<br />

(東華族文)<br />

內文社群安朔村排灣族人文化生態<br />

知識之變遷與日常實踐<br />

另一種生活方式:當代台灣登山者的<br />

身體實踐與經驗<br />

吳慧馨<br />

(東華族文) 女性知識的社會框架<br />

朱怡樺<br />

(東華族文)<br />

彭麗芬<br />

(東華族文)<br />

當代原住民族知識權力與傳統文化的想像<br />

王蘭君<br />

博士生<br />

(東華族文)<br />

飲食、族群與記憶:以拉勞蘭部落小<br />

米文化為例<br />

宜蘭縣大同鄉不同世代泰雅族女性<br />

日常生活中的織布記憶:「家戶空間」<br />

的身體實踐<br />

莊日昇 從原住民族運動過程看實質平等的追<br />

(東大南島) 尋與困境<br />

陳怡萱<br />

(政大民族) 書寫民族地景─以尖石鄉梅花村為例<br />

江妤<br />

(政大民族)<br />

12:05~13:05 午 餐 休 息<br />

第三場<br />

13:05~14:30<br />

民族誌書寫的詩學與政治學<br />

李招瑩<br />

教授<br />

(東華族文)<br />

蕭立妤<br />

(暨大人類)<br />

由殺豬分食看當代太魯閣族之文化呈<br />

現與再造<br />

博物館作為賦權: 彰化縣二水鄉製硯<br />

產業的研究<br />

陳妍彣<br />

(東大南島) 台東反核事件觀察與省思<br />

伊婉貝林<br />

(政大民族)<br />

斯乃泱<br />

(東大南島)<br />

當代原住民部落文化復振的省思---以<br />

眉溪部落的年祭與播種祭為例<br />

從當代卑南族婦女小米換工團體的<br />

恢復看異同與持續的可能<br />

第四場 走在遷徙與流動之後,當代東台灣的田野新視界


14:30~15:55<br />

林素珍<br />

教授<br />

(東華族文)<br />

楊珮琪<br />

(政大民族) Sasalah部落遷徙史─由一個家族史談起<br />

蔡維庭<br />

(政大民族)<br />

謝博剛<br />

(臺大人類)<br />

簡圭彣<br />

(政大民族)<br />

15:55~16:25 茶 敘 休 息<br />

第五場<br />

田野實作、虛擬世界與社群界限<br />

余淑釩<br />

(交大族文)<br />

從高寮部落看當代阿美族家戶(luma)<br />

中性別關係的重新定義<br />

輕輕地,我為文化「摸著」了:我與兩<br />

個Pangcah/Amis村莊的人類學經驗<br />

「田野」中的多重角色與關係─以參與<br />

「重返內本鹿」行動的經驗為例<br />

「Ma samu」:當代布農人的婚姻困境<br />

楊超智 唐霓 蒙古人對蒙古英雄史詩的認識-田<br />

16:25~17:50<br />

博士生<br />

(東華族文)<br />

(政大民族)<br />

陳誼誠<br />

(政大民族)<br />

調經驗與分析<br />

阿美族語言之活力與振興—以教會<br />

推動族語紮根計畫歷程之分析<br />

張柏東<br />

(東華族文) 花蓮安座部落終身學習的城鄉落差<br />

17: 50 散 會<br />

【主持/講評人 15 分鐘,發表人宣讀論文 15 分鐘,綜合討論 10 分鐘】<br />

------------------------------------------------------<br />

6 月 1 日(星期六) 地點:東華大學 原住民民族學院 A137 階梯教室<br />

時間/場次<br />

主持人/<br />

評論人<br />

08:30~09:00 報 到<br />

第六場<br />

09:00~10:25<br />

夾縫中的研究者:立場和眼光<br />

李宜澤<br />

教授<br />

(東華族文)<br />

發表人 論文題目<br />

蕭褘涵 都市邊緣的自然想像:以都市新農業<br />

(清大人類) 為例<br />

賴冠全<br />

(清大人類) 海潮之律:諾魯鄰海社會的即興節奏<br />

高瑋毅<br />

Pangcah 人在南非: 遷移、適變與發展<br />

(清大人類)<br />

Eveline<br />

Bingaman<br />

(清大人類)<br />

10:25~10:55 茶 敘 休 息<br />

第七場<br />

10:55~12:20<br />

田野動靜‥觀察、傾聽與對話<br />

劉孝宏<br />

博士生<br />

劉正英<br />

Power, Prestige and Gender among the<br />

Naxi<br />

一個地方庄頭的團練歷程:台灣南部<br />

(高師大客家) 美濃中壇地區客家武師社群之研究


(東華族文)<br />

邵 磊<br />

(政大民族所<br />

/韓國延世大<br />

學國語所)<br />

胡滌生<br />

(東華族文)<br />

林頌恩<br />

(東華族文)<br />

12:20~13:00 午 餐 休 息<br />

第八場<br />

13:00~14:25<br />

淺析大漢民族主義及其危害<br />

在花蓮縣拔仔庄社區藝術營造的田野<br />

研究中學到什麼?<br />

資本、國家與地方社會-發展中的新地方圖像<br />

范麗娟<br />

教授<br />

(東華族文)<br />

石頤珊<br />

(清大人類)<br />

吳沛憶<br />

(清大社會)<br />

楊穎婷<br />

(臺大人類)<br />

錢乃瑜<br />

(清大人類)<br />

14:25~14:55 茶 敘 休 息<br />

第九場<br />

14:55~16:20<br />

第十場<br />

16:20~17:45<br />

看得見的田野與看不見的立場<br />

巴奈.母路<br />

教授<br />

(東華族文)<br />

劉家銘<br />

(暨大人類)<br />

洪湘雲<br />

(東大南島)<br />

界線內外:法律、禮俗與認同<br />

林頌恩<br />

博士生<br />

(東華族文)<br />

誰是作者?誰是他者?─以白鷺部落文<br />

史書出版為例<br />

以發展之名─布農山村有機農業與社<br />

會<br />

「發展」霸權下的順服與抵抗:彰化<br />

濱海農漁村研究<br />

銀耳之鄉與新農村 : 從閩東食用菌產<br />

業看中國地方經濟的轉型與變遷<br />

尖石鄉的前山與後山:地域資本化下<br />

的「族群」發展<br />

在地知識的形塑與實踐—以埔里茭白<br />

筍產業為例<br />

從莫拉克風災後看在地排灣族人心靈<br />

療「遇」<br />

許瑛玳 國聖公過爐—超越宗族的在地民間信<br />

(政大民族) 仰祭祀活動<br />

陳美螢<br />

(政大民族) 眾生眼裡的形象,道長心中的志向<br />

廖志軒 局內人與局外人:以新竹的平埔研究<br />

(政大民族) 者為例<br />

蔣朱美姬 「曖昧與掙扎中的自我」:原漢雙族<br />

(暨大人類) 裔的族群認同之路<br />

陳美齡 我走過我自己的田野-南王卑南族人<br />

(東大南島) 的死亡禮俗<br />

鍾興華<br />

(政大民族) 繼嗣法則與家屋名制<br />

17:45~18:00 閉 幕 式(林徐達系主任)<br />

18:00 賦 歸<br />

※ 主辦單位保有異動議程之權利。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