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6.2013 Aufrufe

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菊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菊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菊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MEHR ANZEIGEN
WENIGER ANZEIGEN

Sie wollen auch ein ePaper? Erhöhen Sie die Reichweite Ihrer Titel.

YUMPU macht aus Druck-PDFs automatisch weboptimierte ePaper, die Google liebt.

2 期 赵金科、郑灼官:<strong>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菊石</strong> 247<br />

属种极相近似,同时与本属种产地只有一水之隔,相距一公里多,并位于同一构造带、<br />

同一层位,故该种可能归属于本属种。<br />

产地层位 浙江建德县西铜关;下二叠统丁家山组下部。登记号:44608—44610。<br />

副桐庐菊石(新属)Paratongluceras gen.nov.<br />

属型 Paratongluceras subglobosum gen. et sp.nov.<br />

定义 壳体內卷,由亚球状到球状。外缝合线具 4 对侧叶,侧叶后部膨胀,后端具<br />

4—5 个齿。<br />

讨论 此属和 Tongluceras 很相似,二者主要不同在于当前新属缝合线比它简单,<br />

外侧叶只有 4 对,腹支叶和侧叶上的齿都不及它发育,不单齿较少而且齿一般都只发育<br />

在叶的后部或后端。根据此属缝合线较简单,在地层中出现的层位反而相对较高,推测<br />

本属是 Tongluceras 退化的结果。<br />

分布时代 江西;早二叠世晚期。<br />

亚球形副桐庐菊石(新属、新种)Paratongluceras subglobosum gen.et sp.nov.<br />

(图版 IV,图 10—13;插图 19)<br />

描述 共有五个保存相当好的标本,大都是气壳部分,最大壳径达 75 毫米。<br />

壳体呈亚球形,内卷,外旋环几乎完全包围内一旋环。腹部及侧部呈穹圆形,旋环<br />

横断面呈新月形。壳面饰有非常细密的生长线,在脐缘外略向前方穹曲,在侧部几为直<br />

线状,在腹部微向后弯曲。偶有收缩沟,其方向与生长线大致相同。脐部很小,很深,<br />

脐壁陡,脐缘呈稜角状。住室长达一个多旋环。<br />

缝合线(插图19)的叶部很短,腹支叶很窄,除后端长尖外,内侧只具 2 个突起状的<br />

齿,每一外侧有 4 个掌状的叶部,第一及第二侧叶后端 3 个齿呈长指状,第三、第四侧<br />

叶为齿状,齿都不向前侵入鞍部,脐壁上的叶部不清楚,可能有 1—2 个简单的小叶。<br />

讨论 就侧叶数目而言,此属种与 Kufengoceras 颇相似,但其叶部分支远较后者简<br />

单,腹支叶及侧叶的齿明显地较少,而且这些齿都不向前侵入鞍部。<br />

产地层位 江西上饶四十八都煤矿区蔡家湾;下二叠统湖塘组彭家段上部及童家段<br />

底部。登记号:44611—44614。

Hurra! Ihre Datei wurde hochgeladen und ist bereit für die Veröffentlichung.

Erfolgreich gespeichert!

Leider ist etwas schief gelau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