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2013 Views

尼采与话语主体的伦理性识别及其生成

尼采与话语主体的伦理性识别及其生成

尼采与话语主体的伦理性识别及其生成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尼 采 与 话 语 主 体 的 伦 理 性 识 别 及 其 生 成<br />

Nietzsche and the Ethical Identification and Generation of<br />

Discourse Subject<br />

王 鸿 生<br />

( 同 济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 中 国 上 海 , 200092)<br />

Hongsheng Wang<br />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Tongji University, 200092 Shanghai)<br />

摘 要 : 针 对 尼 采 超 人 哲 学 的 伦 理 缺 失 和 主 体 性 困 扰 问 题 , 本 文 从 态 度 伦 理 入 手 , 抓 住 当 代 话 语<br />

主 体 的 伦 理 识 别 和 生 成 问 题 , 探 讨 在 后 现 代 语 境 中 重 建 伦 理 主 体 的 必 要 性 与 可 能 性 。 论 文 在 改 造<br />

传 统 主 体 哲 学 和 拒 绝 “ 主 体 取 消 论 ” 的 同 时 , 提 出 了 伦 理 性 主 体 的 六 点 概 念 识 别 系 统 , 并 侧 重 讨 论 了<br />

作 为 生 成 性 开 端 的 主 体 间 交 互 “ 介 入 ” 行 动 的 多 重 伦 理 意 涵 , 从 而 敞 开 了 叙 事 艺 术 以 及 批 评 活 动 重 新<br />

“ 为 时 间 塑 形 ” 的 语 言 建 构 价 值 。<br />

Abstract: With ethical deficiency and subjective perplex in Nietzsche’s philosophy of<br />

Superman in view,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br />

re-establishing the subject of ethics in postmodern context, approaching the ethical<br />

identification and generation of contemporary discourse su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br />

of attitude ethics. It transfigures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subject and refutes the<br />

idea of ‘abrogating the subject’,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poses a conceptual<br />

identification systems of the subject of ethics with six aspects, and discusses<br />

emphatically the multiple ethical connotations of engagement action as the starting<br />

point of generation, thus lays open the values of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whose function<br />

is ‘re-configuration of time’ in narrative art and criticism.<br />

关 键 词 : 尼 采 态 度 伦 理 主 体 识 别 生 成<br />

Key words: Nietzsche, attitude ethics, identification of subject, generation<br />

1


今 天 , 一 种 批 评 要 想 获 得 真 实 的 表 达 可 能 及 其 正 当 效 果 , 不 仅 需 要 诚 实 和 耐 心 ,<br />

需 要 勇 气 和 敏 锐 的 思 想 触 角 , 而 且 更 需 要 在 言 说 态 度 上 做 出 自 己 的 道 德 承 诺 。 对 于 文<br />

学 艺 术 以 及 各 类 思 想 、 学 术 话 语 来 讲 , 如 何 恢 复 质 朴 、 明 朗 的 情 感 能 力 , 如 何 抗 拒 话<br />

语 的 权 力 诱 惑 , 如 何 在 批 判 激 情 中 融 入 民 主 、 宽 容 精 神 , 如 何 建 立 多 重 视 野 , 并 在 不<br />

模 糊 立 场 、 轮 廓 和 焦 点 的 前 提 下 形 成 精 神 生 活 的 复 调 性 , 以 及 如 何 使 批 评 主 体 非 中 心<br />

化 地 、 恰 如 其 分 地 到 场 , 以 便 在 诸 多 知 识 交 流 关 系 中 培 养 一 种 有 机 的 群 体 感 , 已 构 成<br />

了 一 系 列 可 称 之 为 伦 理 批 评 的 “ 入 门 ” 问 题 , 即 态 度 伦 理 问 题 。<br />

Nowadays, if a kind of criticism wants to find a possibility and a justified effect of<br />

true expression, it requires not only honesty and patience, courage and keen antenna of<br />

thought, but also moral commitment to their own attitude in speech. As far as literature,<br />

art, and all kinds of thoughts and academic discourses are concerned, how to recover a<br />

pristine and bright affective ability, how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power in discourse,<br />

how to integrate democratic and tolerant spirit into criticism passion , how to establish<br />

a multi-perspective, to form a polyphony of spiritual life under the premise which<br />

unblurs the position, outline and focus, and how to make the subject of criticism<br />

uncentralize and be present appropriately in order to cultivate a organic sense of a<br />

community in various relationships of knowledge exchange, all these have constituted<br />

a series of basic problems of ethical criticism, namely, the problems of attitude ethics.<br />

1. 态 度 伦 理 与 批 评 语 式<br />

Attitude Ethics and Critical Mode<br />

态 度 伦 理 是 批 评 者 伦 理 地 存 在 的 象 征 。 浪 漫 主 义 美 学 一 向 认 为 “ 象 征 ” 有 以 下 特 点 :<br />

直 觉 的 , 直 接 示 义 的 , 可 直 观 感 知 的 , 能 产 的 , 在 它 内 部 一 切 行 动 好 像 已 经 完 成 的 ,<br />

以 个 别 显 示 一 般 的 , 以 可 见 来 表 达 不 可 见 的 等 等 。 1 我 们 发 现 , 这 些 象 征 性 特 点 几 乎 完<br />

全 可 移 用 于 对 “ 态 度 ” 之 特 性 的 描 述 , 这 表 明 , 态 度 本 身 即 具 有 语 言 性 质 , 态 度 已 经 是 言<br />

说 、 是 评 价 , 是 直 接 的 、 直 观 的 表 意 、 表 情 , 也 是 不 可 见 的 价 值 伦 理 的 可 见 形 式 。 作<br />

为 来 自 身 体 语 言 的 “ 象 征 ” 行 为 ,“ 态 度 ” 同 样 依 靠 了 语 言 的 “ 自 然 ” 本 质 和 文 化 道 德 力 量 ,<br />

即 批 评 语 言 自 身 所 蓄 积 着 的 表 态 功 能 和 创 化 功 能 , 从 而 生 产 性 地 支 配 着 现 实 的 交 往 行<br />

为 , 并 将 我 们 引 向 一 个 超 现 实 的 具 有 价 值 指 示 作 用 的 世 界 。<br />

Attitude ethics is the symbol of the ethical existence of critics. The aesthetics of<br />

Romanticism always regards ‘symbol’ as intuitive, implicit, immediately perceptible,<br />

productive, with all action having seemingly been completed in its interior, indicating<br />

the general by the particular, and expressing the invisible by the visible, etc. And we<br />

2


find that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above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ttitude’ as well, i.e.,<br />

attitude contains similar linguistic characters as symbol. Attitude is itself already a<br />

speech and evaluation, an intuitive and direct sign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d a visible<br />

form of the invisible value ethics. As an action of symbolization out of the language of<br />

our body, attitude relies as well on the nature and moral power of language—the<br />

function of assertion and creation, and accordingly maneuvers the actual<br />

communication in the sense of production and brings us into a surreal value-indicating<br />

world.<br />

态 度 是 唯 一 可 以 由 我 们 自 己 作 主 的 事 情 。 它 具 有 瞬 间 的 确 定 性 , 它 标 示 了 批 评 主<br />

体 的 伦 理 位 向 。 这 个 位 向 , 既 不 是 宿 命 地 被 给 定 的 , 也 不 是 随 心 所 欲 的 自 我 选 择 , 作<br />

为 领 会 了 文 学 或 社 会 交 流 情 境 后 所 做 的 伦 理 决 断 , 态 度 和 位 向 乃 是 交 互 主 体 间 ( 例 如 文<br />

本 、 世 界 、 作 者 、 读 者 之 间 ) 关 系 的 产 物 , 它 起 始 于 不 同 意 向 的 伦 理 交 织 作 用 。 态 度 伦<br />

理 不 仅 使 批 评 者 获 得 了 当 下 的 位 置 感 ( 主 体 到 位 ), 而 且 也 超 越 性 地 开 放 了 批 评 活 动 的 价<br />

值 向 度 , 它 表 明 批 评 致 力 于 理 解 并 创 造 自 己 的 交 往 对 象 及 其 衍 生 物 , 并 意 欲 由 此 而 达<br />

到 “ 文 明 的 互 惠 ”。 诚 如 伊 曼 纽 尔 · 列 维 纳 斯 所 说 :“ 不 对 称 的 主 体 间 性 是 超 越 的 所 在 地 。<br />

在 主 体 维 护 其 主 体 性 的 时 候 , 主 体 有 着 并 非 一 定 要 返 回 自 身 的 可 能 性 , 有 着 多 产 的 可<br />

能 性 和 生 一 个 儿 子 的 可 能 性 ”。 2 这 也 是 说 , 交 互 关 系 是 否 属 于 积 极 的 、 良 性 的 、 增 值 的 ,<br />

将 取 决 于 批 评 主 体 对 自 我 与 批 评 对 象 之 真 实 关 系 的 认 知 , 以 及 话 语 主 体 的 自 我 再 生 产<br />

要 求 。<br />

Attitude is the only thing we can determine on our own. It has instantaneous<br />

certainty and marks out the ethical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critical subject. This<br />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is an ethical resolution due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br />

of literary or societal communication. It is neither given by fate nor chosen by ourselves<br />

at will. Attitude, together with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is the product of<br />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s (such as those between texts, worlds, authors, and<br />

readers) and it arises from the ethical interweaving of varied intentions. Attitude ethics<br />

not only helps critics recognize their present position (subjective position), but also<br />

transcendentally opens up a value dimension for critical activity. It shows that criticism<br />

always tries to understand and create its own communicative targets and its<br />

derivatives, and thereby achieves ‘beneficial reciprocity of inter-civilizations’. As<br />

Emmanuel Levinas put it, transcendence dwells in asymmetric inter-subjectivity; when<br />

subject tries to maintain its subjectivity, it has the possibility of not having to return to<br />

itself, of being prolific, and of bearing a son. That is to say, whether an<br />

inter-relationship is positive, benign and reproductive, is dependent on the critical<br />

subject’s recognition of the real relation between its self and its critical targets, and on<br />

the demand for self-reproduction by discourse subject.<br />

3


就 批 评 语 式 而 言 , 态 度 伦 理 动 态 地 体 现 了 现 象 学 意 义 上 的 批 评 意 识 的 “ 被 给 予 性 ”、<br />

“ 权 能 性 ” 和 “ 构 造 性 ”。 某 些 由 形 容 词 - 名 词 或 由 形 容 词 ( 副 词 )- 动 词 构 成 的 短 语 ,——<br />

例 如 ,“ 去 面 具 性 ”、“ 诚 实 的 表 达 ”、“ 耐 心 的 倾 听 ”、“ 开 放 的 心 态 ”、“ 善 于 发 现 ”、“ 勇 于<br />

质 疑 、 挑 战 ”、“ 有 理 由 的 反 驳 、 批 判 ”、“ 经 过 充 分 准 备 的 回 应 ”、“ 直 接 的 或 委 婉 的 提 示 ”、<br />

“ 具 体 地 、 有 条 理 地 陈 述 ”、“ 切 身 性 的 体 认 ”、“ 注 重 双 向 反 思 ”、“ 低 调 的 语 言 质 态 ”、“ 避<br />

免 以 势 压 人 ”、“ 保 持 交 流 性 往 返 ”、“ 恰 当 的 沉 默 ”、“ 毅 然 的 中 断 ”、“ 用 ‘ 可 能 ’ 取 代 ‘ 应 当 ’”、<br />

“ 必 要 的 妥 协 ”、“ 让 渡 性 地 礼 让 ( 咽 下 最 后 一 句 话 )” 等 等 ,—— 都 不 应 被 解 释 为 某 种 话 语<br />

策 略 , 而 应 被 理 解 为 态 度 伦 理 方 面 的 自 由 和 尊 重 , 既 是 批 评 活 动 的 自 由 , 也 是 意 义 之<br />

生 产 过 程 的 自 由 ; 既 是 对 真 理 之 无 限 性 的 尊 重 , 也 是 对 我 们 在 “ 真 理 ” 面 前 之 渺 小 性 的 尊<br />

重 。<br />

在 此 ,“ 态 度 的 承 诺 ” 被 卷 入 对 时 间 的 “ 托 付 ”, 标 上 了 某 种 精 神 刻 度 而 使 批 评 活 动 形<br />

成 其 特 有 的 伦 理 形 体 。 这 不 可 替 代 的 努 力 , 诞 生 了 一 个 又 一 个 批 评 伦 理 的 “ 瞬 间 ”, 在 这<br />

些 瞬 间 里 , 批 评 与 其 对 象 的 交 流 关 系 不 仅 是 道 德 的 , 同 时 也 是 美 学 的 、 政 治 的 。<br />

As for critical mode, attitude ethics reflects dynamically the ‘given-ness’,<br />

‘Vermöglichkeit’ (empowerment) and ‘constructivity’ of critical consciousness in<br />

phenomenological sense. Such phrases made up of adjective-noun or adverb-verb like<br />

‘de-mask’, ‘faithful expression’, ‘patient listening’, ‘open-minded’, ‘skilfully discovering’,<br />

‘brave to question and challenge’, ‘justifiable retorting and criticising’, ‘well-prepared<br />

response’, ‘direct or indirect hints’, ‘concrete and orderly statement’, ‘vicarious<br />

comprehension’, ‘bidirectional reflecting’, ‘low-profile language attitude’, ‘shy of<br />

powerful aggression’, ‘adherent to communicative reciprocity’, ‘appropriate silence’,<br />

‘determined suspension’, ‘substituting “should” for “may”’, ‘necessary compromise’, and<br />

‘transferring politeness’ etc., should not be interpreted as discourse strategies, but<br />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the freedom of and respect for attitude ethics. Freedom means<br />

the freedom of critical activi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while respect means the<br />

respect for the infinity of truth and our tininess in front of ‘truth’.<br />

Hereon, ‘promise of attitude’ is involved in ‘entrusting’ to time, and label a sort of<br />

spiritual scale thus make critical activity to form its own body of ethics. This<br />

irreplaceable endeavour gives birth to ‘moments’ of critical ethics one after another. In<br />

these moments, the communic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ism and its target is not<br />

only moral but also aesthetic and political.<br />

4


2. 话 语 主 体 的 伦 理 性 识 别<br />

Eth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Discourse Subject<br />

那 么 , 究 竟 何 谓 伦 理 批 评 的 主 体 , 它 和 一 般 的 话 语 主 体 有 着 什 么 样 的 区 别 ? 在 回<br />

应 这 一 问 题 时 , 我 们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方 法 论 要 求 方 面 的 特 殊 性 , 由 于 批 评 ( 叙 事 ) 伦 理<br />

不 同 于 社 会 规 范 伦 理 , 所 以 从 规 范 角 度 对 批 评 主 体 的 伦 理 质 性 给 出 综 合 的 概 念 性 定 义<br />

既 是 困 难 的 , 也 是 容 易 貌 似 客 观 而 流 于 空 疏 的 。 这 里 , 我 们 将 尝 试 着 从 若 干 个 方 面 对 “ 批<br />

评 伦 理 主 体 ” 的 性 质 、 特 征 作 出 理 论 性 描 述 , 以 达 到 反 思 性 感 知 的 可 靠 性 。<br />

Then, what on earth is subject of ethical criticism? In what way does it differ from<br />

a normal discourse subject?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br />

particularity of methodological requirement. The ethics of criticism (narration) is<br />

different from the ethics of social norms, thus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an over-all<br />

conceptual definition on the ethical nature of a critical su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br />

social norms. The definition might seem objective while is actually empty. Here, we are<br />

trying to furnish a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e and features of the ‘subject of<br />

critical ethics’, so as to achieve a reflective perceptual reliability.<br />

从 形 式 伦 理 的 角 度 说 , 任 何 言 说 者 只 要 通 过 材 料 的 取 舍 、 安 排 而 构 建 了 某 种 话 语<br />

序 列 , 给 出 了 相 对 完 整 和 连 续 的 信 息 传 递 , 他 就 已 经 是 一 个 广 义 的 伦 理 主 体 了 , 不 管<br />

他 构 建 的 序 列 和 给 出 的 信 息 在 接 受 者 眼 里 , 究 竟 是 趋 向 于 “ 善 ” 的 、“ 对 ” 的 还 是 趋 向 于 “ 恶 ”<br />

的 、“ 错 ” 的 。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 我 们 可 以 说 , 相 对 于 各 种 言 说 活 动 ,“ 伦 理 ” 乃 是 一 种 先 验<br />

性 存 在 , 任 何 话 语 行 为 的 发 生 学 前 提 必 须 是 “ 伦 理 ” 的 而 不 可 能 是 “ 去 伦 理 ” 的 。<br />

In formal ethics, anyone who has established a discourse order and finished a<br />

relatively complete and continuous message deliverance through the selection and<br />

rearrangement of materials can be considered broadly as an ethical subject, despite<br />

that the order and message may be either on the good, right side or on the bad, wrong<br />

side in the eyes of the recipients. In this sense, we can say ‘ethics’, comparing with<br />

other speech activities, is transcendental, i.e. the genetic condition of any discourse<br />

activity must be ‘ethical’ rather than ‘non-ethical’.<br />

比 如 , 我 们 无 法 想 象 一 种 “ 去 伦 理 ” 的 “ 叙 事 ”, 就 如 同 无 法 想 象 搭 积 木 、 盖 房 子 居 然<br />

可 以 不 遵 循 一 定 的 先 后 次 序 。 按 照 这 一 形 式 化 原 理 ,“ 批 评 伦 理 ” 显 然 不 可 以 简 单 地 被 识<br />

别 为 言 说 者 对 言 说 对 象 ( 如 人 物 、 事 件 ) 的 道 德 评 价 , 或 言 说 者 所 持 的 某 些 或 隐 或 显<br />

的 观 念 或 价 值 倾 向 。<br />

‘Non-ethical narration’ is as unimaginable as piling up building blocks or building a<br />

house without following certain order. According to this formalizing principle, it is<br />

evident that ‘critical ethics’ can never be simply identified as the speaker’s moral<br />

5


judgment on what is said, or any kind of notion or value orientation by the speaker,<br />

implicit or explicit.<br />

然 而 , 我 们 又 不 得 不 承 认 , 这 种 广 义 的 、 形 式 化 的 伦 理 主 体 不 免 是 过 于 泛 化 的 、<br />

受 符 号 学 控 制 的 、 单 性 的 和 缺 乏 蓬 勃 生 殖 力 的 , 它 缺 少 “ 活 人 ” 的 整 体 气 息 。 例 如 , 叙 事<br />

学 关 注 的 形 式 要 素 之 间 的 关 系 , 虽 然 “ 自 律 ” 地 构 成 了 特 定 的 形 式 伦 理 涵 义 , 也 能 够 从 无<br />

意 识 层 面 披 露 叙 述 者 的 部 分 “ 用 意 ”, 但 由 于 形 式 要 素 不 仅 不 能 完 全 说 明 话 语 主 体 的 伦 理<br />

质 性 , 而 且 还 可 能 因 修 辞 性 的 面 具 效 果 混 淆 人 们 对 话 语 主 体 的 真 实 感 知 , 如 果 要 在 叙<br />

述 伦 理 的 层 面 上 对 话 语 主 体 给 予 较 充 分 而 全 面 的 伦 理 性 识 别 , 我 们 就 不 能 忽 略 伦 理 性<br />

内 涵 的 分 层 理 解 和 复 合 性 质 , 更 不 能 不 顾 及 话 语 主 体 的 形 式 化 过 程 与 其 内 在 性 过 程 实<br />

际 上 存 在 着 的 粘 连 关 系 、 互 塑 关 系 甚 至 悖 反 关 系 。<br />

Nevertheless, we have to admit that, this broadly-defined and formalist ethical<br />

subject appears inevitably too generalized, too saturated with semiotics, too unisexual<br />

and sterile, lacking in the wholeness of a ‘live person’. For example, narratology focuses<br />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formal elements, which ‘automatically’ constitutes certain<br />

connotation of formal ethics and reveals partly the ‘intention’ of the narrator in terms<br />

of unconsciousness, yet we must not ignore the stratified understanding and the<br />

compound-ness of the ethical connotation, not to mention the adjoining, inter-figrating,<br />

and even contradicting relation actually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formalization and<br />

internalization of the discourse subject. This is because formal elements cannot fully<br />

demonstrate the ethical nature of discourse subject, but may on the contrary confound<br />

his actual perception due to the mask effect of their rhetoric.<br />

尽 管 批 评 话 语 所 出 示 的 伦 理 面 目 , 常 常 是 多 样 的 、 变 化 的 , 就 像 一 个 人 的 主 体 身<br />

份 往 往 有 自 我 设 定 的 诸 多 可 能 , 在 比 较 宽 泛 的 意 义 上 , 我 们 每 个 人 其 实 都 拥 有 多 种 “ 主<br />

体 ” 身 份 , 从 性 别 主 体 、 欲 望 主 体 、 情 感 主 体 、 阶 级 主 体 、 族 群 主 体 到 观 察 主 体 、 参 与<br />

主 体 、 竞 争 主 体 、 法 权 主 体 、 消 费 主 体 、 娱 乐 主 体 等 等 ,“ 我 ” 的 主 体 性 事 实 上 一 直 是 偶<br />

然 的 、 随 机 的 、 混 杂 的 、 暧 昧 的 、 待 定 的 、 漂 移 的 , 因 此 , 对 “ 我 ” 的 伦 理 考 量 从 来 不 会<br />

也 无 法 凝 固 于 某 一 个 确 定 的 身 份 “ 点 ” 上 。<br />

Though critical discourse may often take on diverse and varied ethical<br />

appearances just like a subject identity which has normally several possibilities of<br />

self-definition, and in a broad sense, every one of us has factually more than one<br />

‘subject’ identities, namely subject of gender, desire, emotion, class, nation, observation,<br />

participation, competition,legal rights, consumption, and entertainment etc., the<br />

subjectivity of ‘I’ is virtually fortuitous, random, mixed, ambiguous, drifting,and<br />

awaiting definition. Therefore, the ethical contemplation on ‘I’ cannot and will not<br />

plunge into a certain identity ‘point’.<br />

6


然 而 , 正 是 由 于 这 一 不 确 定 性 , 通 过 言 述 , 通 过 找 到 自 我 之 所 以 成 为 “ 这 一 个 ” 自 我<br />

的 语 言 , 伦 理 性 的 话 语 主 体 才 能 够 被 建 立 起 来 , 才 能 证 明 这 个 “ 我 ” 不 是 一 个 随 便 什 么 其<br />

他 人 的 “ 复 制 品 ”。 在 此 , 话 语 主 体 的 伦 理 特 性 要 得 到 有 效 识 别 , 就 离 不 开 批 评 者 的 自 由<br />

“ 选 择 ” 和 价 值 “ 定 向 ”。 而 “ 选 择 ” 和 “ 定 向 ”, 则 又 意 味 着 一 种 限 制 , 一 种 主 体 运 用 其 自 由<br />

意 志 加 诸 于 自 身 的 限 制 ,—— 这 是 自 由 伦 理 主 体 所 遇 到 的 真 正 的 悖 论 。 但 这 一 悖 论 却<br />

是 我 们 识 别 话 语 主 体 的 积 极 的 指 标 , 企 图 人 为 地 摆 脱 这 个 悖 论 的 困 扰 , 反 而 会 使 自 我<br />

陷 于 分 裂 、 简 约 或 虚 假 之 中 , 因 为 伦 理 性 话 语 主 体 就 是 以 某 种 “ 选 择 ” 和 “ 定 向 ” 为 前 提 ,<br />

通 过 批 评 ( 叙 事 ) 过 程 对 观 察 、 阅 读 的 繁 复 经 验 及 其 内 在 矛 盾 的 整 饬 而 形 成 的 。<br />

However, it is on this uncertainty that the ethical discourse subject can be<br />

established through narration and by finding a language which makes ‘this’ I my self,<br />

and can certify that this ‘I’ is no replica of any other one person. Here, a valid<br />

identification of the ethical particularities of discourse subject cannot happen without<br />

free ‘choice’ and ‘orientation’ of value, while ‘choice’ and ‘orientation’ means<br />

confinement, a self-confinement imposed on the subject by himself. This is the real<br />

paradox a free ethical subject may encounter. Yet this paradox is a positive guide for<br />

identifying discourse subject. Any attempt to get rid of the perplex of this paradox may<br />

lead to a split, simplified and false self, for the ethical discourse subject presupposes<br />

certain ‘choice’ and ‘orientation’, and is formed by accumulating and tidying the<br />

complicated experience and inner conflicts of observation and reading in the process of<br />

criticism (narration).<br />

一 般 而 言 , 主 体 性 的 确 立 与 自 我 认 同 相 关 。 但 任 何 自 我 认 同 都 需 要 参 照 , 如 果 这<br />

一 参 照 滞 留 于 个 体 或 类 型 自 身 , 则 会 陷 入 那 喀 索 斯 式 的 自 恋 。 在 欧 洲 的 自 我 认 同 传 统<br />

里 , 按 汉 斯 · 罗 伯 特 · 姚 斯 的 研 究 , 这 一 参 照 原 先 一 直 属 于 上 帝 , 至 18 世 纪 的 启 蒙 时 代 ,<br />

是 卢 梭 把 本 应 面 向 上 帝 的 忏 悔 、 祈 祷 引 入 公 共 领 域 , 使 之 贬 值 为 公 开 的 对 话 , 由 此 ,<br />

个 体 期 待 获 得 的 认 可 从 纵 轴 ( 上 帝 ) 移 向 了 横 轴 ( 社 会 、 公 众 )。<br />

By and large, the establishment of subjectiv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self-identity.<br />

However, self-identity needs reference. If it lingers on an individual or type, it will fall<br />

into narcissism. According to Hans Robert Jauss, in the tradition of European<br />

self-identity, this reference belongs always to God. It was not until the time of<br />

Enlightenment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at Rousseau introduced confession and<br />

praying, which were formerly done toward God, into public sphere, and thus reduced<br />

them to public conversation. The self-identity an individual might expect has thereafter<br />

shifted from vertical axis (God) to horizontal axis (society, the public).<br />

姚 斯 这 一 带 有 贬 义 的 说 法 确 认 了 一 个 事 实 , 正 是 卢 梭 首 开 了 把 自 我 认 同 的 参 照 从<br />

上 帝 引 向 社 会 和 他 人 的 先 河 。 卢 梭 之 后 , 从 个 体 、 个 性 到 主 体 再 度 经 历 了 康 德 式 的 启<br />

蒙 转 换 ,“ 参 照 ” 被 追 溯 到 认 知 的 先 验 领 域 , 如 同 哈 贝 马 斯 所 作 的 分 析 ,“ 自 康 德 以 来 ,<br />

7


先 验 同 时 被 看 作 是 创 造 世 界 的 主 体 和 具 有 自 主 行 为 能 力 的 主 体 ”, 接 着 , 费 希 特 “ 用 独 立<br />

性 概 念 把 认 知 主 体 与 实 践 主 体 的 先 验 能 力 统 一 了 起 来 , 把 世 界 构 成 与 自 我 决 定 统 一 了<br />

起 来 , 并 把 它 们 推 向 极 端 , 使 之 成 为 自 我 设 定 的 原 始 行 为 ”。 3 但 我 们 知 道 , 费 希 特 式 的<br />

原 始 “ 唯 我 论 ” 根 本 经 不 起 各 种 现 代 系 统 性 思 考 的 掂 量 , 尤 其 当 “ 实 践 主 体 ” 这 一 概 念 释 放<br />

了 它 的 历 史 能 量 后 , 自 我 认 同 的 参 照 系 再 也 无 法 依 赖 某 些 单 一 的 、 恒 定 的 对 象 了 , 由<br />

此 ,“ 我 ” 只 能 在 自 身 的 历 史 实 践 中 不 断 地 接 受 多 维 参 照 , 这 使 主 体 的 自 我 认 同 方 式 日 渐<br />

变 得 复 杂 和 困 难 起 来 。<br />

These derogatory remarks by Jauss confirm the fact that it was Rousseau who<br />

initially shifted the reference of self-identity from God to society and the other. After<br />

Rousseau, there was again a Kantian enlightenment which transformed individual,<br />

personality and subject, meanwhile the ‘reference’ was traced back to transcendental<br />

domain. Habermas once said, since Kant, the transcendental was considered to be a<br />

subject which created its world and had its autonomy; and subsequently, Fichte united<br />

the transcendental ability of cognitive subject and practical subject with the concept<br />

‘independence’, uni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and self-resolution, thus carried<br />

them to the extreme to make this concept to be the primitive action of self-identity. But<br />

we all know that the primitive Fichtian ‘solipsism’ cannot endure the investigation of<br />

various modern philosophical systems. Particularly after the concept ‘practical subject’<br />

has freed its historical energy, the reference system of self-identity can no longer rely<br />

on any singular and constant object. Therefore, the ‘I’ can only take multi-dimensional<br />

references continuously in historical practice, and in turn it makes self-identity more<br />

and more complex and difficult.<br />

正 是 在 此 背 景 下 , 西 方 启 蒙 文 化 遭 遇 了 两 种 完 全 相 反 的 关 于 “ 主 体 ” 命 运 的 解 释 : 一<br />

种 可 谓 之 “ 主 体 性 ” 的 , 因 对 自 我 的 人 性 力 量 仍 抱 有 信 任 和 期 待 , 便 企 望 以 主 体 为 中 心 去<br />

缔 构 世 界 或 给 出 意 义 ; 另 一 种 则 可 谓 之 “ 去 主 体 化 ” 的 , 即 认 为 主 体 完 全 受 无 意 识 操 控 ,<br />

乃 一 空 洞 能 指 , 随 即 明 确 地 宣 布 “ 主 体 已 死 ”。 这 是 在 两 极 观 念 之 间 所 产 生 的 对 撞 , 我 们<br />

还 没 有 理 由 必 须 接 受 其 中 的 任 何 一 种 看 法 。<br />

It is based on this that Western enlightenment culture meets two totally opposite<br />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ate of ‘subject’. One of which is called “subjective”, for it still has<br />

trust and expectation on the strength of humanity of self and thus hopes to create or<br />

construct the world or give the world its meaning, taking subject as the center. The<br />

other is called “non-subjective”, which holds that subject is completely manipulated by<br />

unconsciousness and is an empty signifier, and consecutively proclaims the ‘death of<br />

subject’.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se two poles has no reason to makes us accept either<br />

one.<br />

8


在 我 看 来 , 如 同 理 论 上 的 相 互 报 复 , 出 现 这 种 极 端 的 “ 对 撞 ” 现 象 , 正 是 由 于 “ 主 体<br />

性 ” 问 题 尚 未 被 提 上 “ 伦 理 日 程 ” 而 造 成 的 结 果 , 只 有 将 “ 主 体 性 ” 提 到 伦 理 学 的 议 事 日 程<br />

上 来 , 这 种 “ 对 撞 ” 才 能 被 有 效 规 避 。 对 启 蒙 文 化 史 的 这 一 理 性 反 思 有 助 于 我 们 认 识 到 ,<br />

从 伦 理 性 角 度 重 新 料 理 主 体 的 性 质 、 位 向 , 某 种 通 过 叙 述 行 动 而 获 得 的 主 体 的 自 我 认<br />

同 并 非 是 一 件 不 可 以 想 象 的 事 情 。<br />

In my opinion, this kind of extreme collision, like retaliation between theories, is<br />

the very consequence of having not yet put the ‘subjective’ issue on the ‘ethical agenda’.<br />

Only when subjectivity comes into the view of ethics, can the collision be avoided. This<br />

rational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enlightenment culture helps us realize that<br />

self-identity of subject gained through narration is not unimaginable if we cast a new<br />

light on the natur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subject.<br />

以 此 , 所 谓 话 语 伦 理 以 及 批 评 伦 理 的 主 体 如 何 安 身 的 问 题 , 将 在 以 下 一 些 非 尺 度<br />

的 尺 度 性 伦 理 时 空 中 得 到 揭 示 :(1) 主 体 移 心 。 这 就 是 说 , 主 体 必 须 从 世 界 之 “ 圆 ” 的<br />

圆 心 移 开 , 退 出 它 曾 自 以 为 可 占 据 的 中 心 位 置 , 不 再 以 自 我 意 志 为 核 心 去 结 构 世 界 、<br />

支 配 事 物 ;(2) 主 体 见 证 性 。 主 体 自 身 不 能 单 独 地 构 成 意 义 之 源 , 它 只 是 经 历 和 见 证<br />

着 世 界 , 它 自 身 实 践 活 动 的 意 义 也 需 要 得 到 历 史 的 验 证 , 所 以 , 各 种 话 语 主 体 总 是 处<br />

在 相 互 见 证 的 时 间 过 程 之 中 ;(3) 主 体 界 面 化 。 由 于 共 同 作 为 主 体 而 存 在 , 所 以 任 何<br />

主 体 都 无 权 把 其 他 主 体 当 成 对 象 化 的 客 体 来 对 待 , 这 样 , 主 体 间 关 系 本 质 上 只 能 构 成<br />

彼 此 的 界 面 性 连 结 , 存 在 于 一 种 差 异 性 的 共 处 状 态 里 ;(4) 主 体 侧 身 。 主 体 的 移 心 、<br />

见 证 性 、 界 面 化 , 都 意 味 着 主 体 也 是 一 种 “ 放 行 ” 的 通 道 , 它 不 应 也 不 可 能 固 定 地 堵 在 某<br />

个 地 方 , 阻 挡 其 他 事 物 、 意 义 的 涌 入 ;(5) 主 体 虚 位 。 鉴 于 主 体 自 身 可 意 识 到 的 限 度<br />

性 和 单 薄 性 , 主 体 始 终 期 待 着 被 拓 展 、 被 充 实 , 不 时 的 虚 位 以 待 显 示 了 必 要 的 开 放 性 ,<br />

这 恰 恰 是 主 体 自 觉 意 识 到 其 存 在 而 非 不 存 在 的 明 证 ;(6) 主 体 未 完 成 性 。 主 体 通 过 叙<br />

说 、 评 价 来 建 构 自 身 的 过 程 是 一 个 漫 长 的 历 程 , 知 识 经 验 的 变 化 , 异 质 性 因 素 的 导 入 ,<br />

实 践 过 程 的 循 环 。<br />

Therefore, the problem as to where to locate discourse ethics and subject of<br />

critical ethics will be uncovered in an ethical space-time, which serves as confinement<br />

yet is no confinement at all. 1) Subject as a non-center, i.e. subject must be moved from<br />

the central point of world circle which it assumes to be able to dominate, and tries no<br />

more to construct the world and manipulate things out of the will of the self. 2) Subject<br />

as a witness. Subject cannot constitute meaning on its own. It only experiences and<br />

witnesses the world, while the meaning of his own practice needs historical<br />

confirmation. Hence different discourse subjects always serve as witness for each other<br />

in temporal process. 3) Subject as an interface. No single subject has the right to treat<br />

other subjects as an object for every one of them is subject, thus, the inter-subjective<br />

relationship is in essence only an interface-like connection. They stick together in a<br />

differential co-existing state. 4) Subject leans to other side. Being a non-center, witness,<br />

9


and interface, subject also means leaning to other side to make a passage to ‘let other<br />

pass’. It should not and cannot stay in the way and prevent the influx of things and<br />

meaning. 5) Subject as a vacancy. Due to the limits and frailty subject itself may be<br />

aware of, subject always expects to be extended and fulfilled. Constant vacancy by<br />

subject shows an indispensable openness, which attests to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its<br />

existence rather than non-existence. 6) Subjective in uncompleteness. It is a long way<br />

for subject to construct itself through narr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br />

involves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e introduction of heterogenic<br />

elements, and the circulation of practice.<br />

以 上 六 点 , 旨 在 对 传 统 主 体 哲 学 作 出 决 定 性 改 造 , 同 时 也 拒 绝 了 后 现 代 主 义 的 “ 主<br />

体 取 消 论 ”, 它 们 从 主 体 的 质 性 、 位 向 等 方 面 , 向 我 们 提 供 了 批 评 主 体 之 伦 理 特 征 的 概<br />

念 识 别 系 统 。 这 一 识 别 系 统 的 有 效 性 不 仅 可 经 受 社 会 交 往 理 论 的 检 验 , 同 样 也 能 得 到<br />

来 自 语 言 符 号 学 的 支 持 , 例 如 朱 莉 娅 · 克 里 斯 蒂 瓦 就 认 为 :“ 如 果 事 实 上 从 意 指 系 列 存 在<br />

开 始 就 一 直 存 在 着 一 个 无 可 回 避 的 言 说 ‘ 主 体 ’ 的 话 , 那 么 , 这 一 主 体 显 然 为 了 与 其 异 质<br />

性 保 持 一 致 , 必 定 会 成 为 一 个 未 定 的 ‘ 处 于 生 成 中 的 主 体 ’”。 4 但 我 们 必 须 意 识 到 , 这 六<br />

点 概 念 识 别 系 统 所 提 示 的 伦 理 性 主 体 原 则 , 只 是 从 理 性 的 、 可 经 验 的 角 度 坚 持 了 批 评<br />

主 体 的 伦 理 面 向 , 尚 不 足 以 保 障 主 体 能 够 成 功 地 抵 御 来 自 现 实 世 界 的 非 伦 理 侵 袭 。<br />

These six aspects mentioned above are aimed at a determined transfiguration on<br />

conventional subject philosophy and a refutation of the ‘abolishment of subject’. They<br />

provide us a concept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ethical features of a critical subject<br />

in terms of the nature,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subject. The validity of this<br />

system can not only stand the test from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ut can also find<br />

support from semiotics. Just as Julia Kristeva said, if there has been as a matter of fact<br />

an unavoidable ‘subject’ of speech since the birth of signification series, this subject<br />

would necessarily be an uncertain ‘subject in process of generation’ so as to accord<br />

with its heterogeneity. But we should bear in mind that the principles of ethical subject<br />

elicited from these six points agree with the ethics of critical subject only from a<br />

rational and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and cannot yet safeguard subject against the<br />

non-ethical assailment from actual world.<br />

在 当 代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的 具 体 境 遇 中 , 对 话 语 主 体 的 主 要 伦 理 威 胁 将 来 自 各 种<br />

制 度 性 的 和 非 制 度 性 的 力 量 , 例 如 :(1) 对 专 制 的 权 威 符 号 或 者 霸 权 意 识 形 态 的 反 抗 ,<br />

一 方 面 可 能 导 致 话 语 主 体 被 人 为 地 “ 消 声 ”, 另 一 方 面 也 可 能 使 反 抗 者 在 其 反 抗 过 程 中 ,<br />

被 自 己 竭 力 反 对 的 东 西 所 同 化 ;(2) 话 语 主 体 的 孤 独 感 和 无 力 感 , 往 往 不 是 来 自 生 命<br />

存 在 的 脆 弱 性 , 而 是 缘 于 他 的 表 达 得 不 到 来 自 他 人 的 伦 理 性 回 应 , 有 作 家 曾 就 此 发 出<br />

感 慨 , 个 体 完 全 裸 露 在 历 史 的 视 野 里 , 显 得 非 常 渺 小 、 微 弱 , 有 一 点 思 想 、 声 音 , 马<br />

10


上 就 会 被 “ 沙 漠 ” 吸 收 、 蒸 发 ;(3) 当 主 体 价 值 被 定 位 在 “ 奋 求 者 ” 的 目 标 内 容 ,“ 竞 争 制<br />

度 就 成 为 这 一 社 会 的 灵 魂 ”, 从 而 形 成 一 体 两 面 的 非 伦 理 、 反 伦 理 状 况 , 一 是 话 语 主 体<br />

被 “ 工 业 主 义 的 主 遵 伦 理 的 价 值 观 …… 有 用 价 值 和 工 具 价 值 ” 所 绑 架 , 另 一 是 使 流 俗 的 或<br />

无 力 的 人 产 生 怨 恨 、 压 抑 ; 5 (4) 当 话 语 主 体 的 行 动 热 情 与 想 象 中 的 象 征 性 秩 序 发 生<br />

分 离 时 , 一 种 “ 拉 康 式 主 体 ” 的 精 神 分 裂 症 将 撕 裂 自 我 , 甚 至 可 能 在 瞬 间 形 成 齐 泽 克 所 谓<br />

的 神 秘 的 “ 无 头 主 体 ”(acephalous) 现 象 , 即 “ 我 甚 至 不 知 道 自 己 做 了 什 么 , 事 情 就 这 么<br />

发 生 了 ”; 6 (5) 在 一 个 以 市 场 逻 辑 和 消 费 文 化 为 主 导 的 历 史 时 期 , 劳 动 、 生 产 、 工 作<br />

逐 渐 成 为 匿 名 存 在 并 丧 失 着 自 己 的 基 础 性 价 值 , 主 体 的 话 语 处 境 开 始 与 现 代 化 及 其 扩<br />

张 形 式 全 球 化 的 分 工 、 游 戏 规 则 密 不 可 分 , 由 而 , 技 术 化 、 功 利 化 、 知 识 领 域 的 人 为<br />

分 割 、 情 感 的 伪 造 和 被 控 制 , 以 及 强 势 话 语 的 覆 盖 和 夷 平 趋 势 , 将 对 话 语 主 体 构 成 尖<br />

锐 的 伦 理 挑 战 ; 等 等 。<br />

In the concret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main<br />

threats for discourse subject come from various institutional and non-institutional<br />

powers such as 1)the rebellion against the symbol of despotic authority or hegemonic<br />

ideology, which may on the one hand leads to suppression of the subject’s voice, and on<br />

the other hand makes the rebels assimilated by what they rebel against; 2) the solitude<br />

and powerlessness of subject, which usually results not from the fragility of existence,<br />

but from the fact that his expression receives no ethical response from others. Some<br />

writer has moaned that individuals, being exposed in the historical horizon, appear tiny<br />

and weak, and every bit of thinking and voice would promptly be absorbed or<br />

evaporated by the ‘desert’. 3) When the subject is valued as the goal of ‘strugglers and<br />

competitors’, competitive system will become the soul of the society, and then a<br />

two-faced non-ethics or anti-ethics will appear, i.e. discourse subject being kidnapped<br />

by the dominant ethics of industrialism that are practical value and instrumental value,<br />

and lower or powerless people being made to feel repressed and resentful. 4) When the<br />

enthusiasm for action of discourse subject derails from the imaginary symbolic order, a<br />

schizophrenia of Lacanian subject will tear the ‘self’ apart, or a Zizek’s so called mystic<br />

‘acephalous’ phenomenon,meaning‘I don’t even know what I have done,it just so<br />

happened’, will come into being instantaneously. 5) In a historical period dominated by<br />

market logic and consumer culture, labor, production, and work gradually become<br />

anonymous and lose their own basic values. The discourse context of subject begins to<br />

intertwine with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the labor division and game rules of its<br />

globalized expansion. Therefore, technicalization, utilitarianism, the artificial division<br />

of knowledge, the counterfeiting and manipulation of affection, and the overshadowing<br />

5<br />

6<br />

11


and leveling by discourses more powerful, will become bitter ethical challenges to the<br />

discourse subject.<br />

3. 介 入 : 伦 理 批 评 主 体 的 生 成<br />

Engagement: the Generation of Subject of Ethical Criticism<br />

现 在 可 以 这 么 说 , 我 们 已 深 入 到 当 代 批 评 主 体 所 面 临 的 实 质 性 困 境 中 去 了 。 这 一<br />

困 境 如 此 客 观 , 如 此 真 实 , 那 个 制 造 了 这 一 困 境 的 匿 名 的 “‘ 大 他 者 ’( 被 启 蒙 公 众 舆 论 人<br />

格 化 )” 7 , 看 起 来 不 可 思 议 地 强 大 , 它 正 在 击 碎 所 有 对 道 德 和 美 学 的 顽 固 依 恋 , 让 一 切<br />

经 验 领 域 的 价 值 形 态 发 生 畸 变 , 它 还 随 心 所 欲 地 榨 取 主 体 的 精 髓 , 迫 使 所 有 主 体 “ 表 象<br />

化 ”、“ 空 洞 化 ”,…… 面 对 这 一 起 源 于 “ 现 代 性 ” 的 美 学 — 伦 理 — 政 治 僵 局 , 任 何 尼 采 式 的<br />

“ 超 人 ” 期 待 或 “ 个 人 自 治 ”、“ 自 我 隐 身 ” 都 无 法 解 脱 我 们 , 除 了 在 伦 理 决 断 及 政 治 承 担 中<br />

成 就 自 己 , 任 何 患 上 了 单 一 审 美 相 思 症 的 批 评 家 实 际 上 已 无 处 可 遁 。<br />

It can be said that we have deeply plunged into the substantial dilemma that the<br />

subject of contemporary criticism is facing. The dilemma is so objective and real, the<br />

anonymous ‘the Other’ (being personified by the public opinion of enlightenment)<br />

which made the dilemma looks so incredibly powerful, that it has shattered all<br />

obstinate attachment to moral and aesthetics, deformed the values in all experience<br />

fields. Meanwhile it exploits at will the essence of subject, forcing subject into being<br />

‘superficial’, ‘empty’, etc. Confronting with this aesthetic-ethical-political deadlock<br />

which stems from ‘modernity’, there is no hope for us to be liberated by any<br />

expectation from Nietzschean ‘Superman’ or ‘individual autonomy’ or ‘self hiding’.<br />

Except fulfilling oneself in ethical resolution and political undertakings, any critic<br />

suffering from one-fold aesthetic lovesickness has actually nowhere to escape.<br />

我 们 知 道 , 世 界 是 以 时 间 的 方 式 存 在 的 。 通 常 , 人 们 沿 用 一 种 古 典 的 时 间 观 念 ,<br />

把 时 间 分 为 三 维 , 即 过 去 、 现 在 和 将 来 , 与 此 相 应 , 时 间 也 获 得 了 它 的 心 理 形 式 :“ 过<br />

去 ” 对 应 的 是 回 忆 ;“ 现 在 ” 对 应 的 是 感 知 ;“ 将 来 ” 对 应 的 则 是 想 象 。 假 如 在 这 样 一 个 形<br />

而 上 学 的 时 间 框 架 里 去 寻 找 介 入 行 动 的 可 能 性 , 那 么 我 们 根 本 就 无 法 确 认 “ 介 入 ” 究 竟 位<br />

于 时 间 的 哪 一 个 维 度 。 通 常 , 由 于 “ 现 在 ” 正 处 于 被 质 疑 或 被 否 决 的 状 态 , 我 们 很 可 能 会<br />

根 据 这 样 一 个 时 间 框 架 , 把 “ 介 入 ” 的 理 由 系 于 “ 过 去 ” 和 “ 将 来 ” 其 中 的 一 维 , 或 者 一 味 地<br />

怀 念 被 经 典 化 的 过 去 , 或 者 主 观 地 想 象 着 虚 妄 的 将 来 。<br />

As we all know, the world exists in a temporal way. People usually observe a<br />

classical concept of time which divides time into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the past, the<br />

present and the future, and accordingly, time also gained its psychological form, i.e. the<br />

7<br />

12


past corresponds to memory, the present to perception, and the future to imagination.<br />

If we look for the possibilities to engage in such a system of metaphysical time, we<br />

could not confirm which time dimension exactly the engagement lies in. More often not<br />

we would link the reason for engagement to one of the two dimensions: the past and<br />

the future, either stubbornly missing the canonized past or imagining subjectively the<br />

vain and intangible future, because ‘the present’ is being questioned or negated.<br />

这 样 的 “ 介 入 ” 当 然 是 缺 乏 现 实 感 和 有 效 性 的 , 自 我 并 非 不 能 意 识 到 这 一 点 , 所 以 ,<br />

批 评 者 总 是 会 感 到 犹 豫 , 感 到 自 己 什 么 也 没 有 准 备 好 。 当 然 ,“ 没 有 准 备 好 ” 并 不 一 定 是<br />

托 辞 , 就 历 史 条 件 或 机 缘 来 讲 , 它 也 可 能 是 事 实 , 由 于 历 史 变 化 的 未 知 性 , 我 们 往 往<br />

难 以 确 认 何 谓 “ 准 备 好 了 ” 的 那 个 时 间 节 点 , 所 以 只 能 “ 时 刻 准 备 着 ”。 仅 此 而 言 , 我 们 可<br />

以 认 为 , 只 有 在 放 弃 了 “ 时 刻 准 备 着 ” 的 情 况 下 ,“ 没 有 准 备 好 ” 才 是 搪 塞 和 托 辞 , 这 里 的<br />

区 分 , 有 没 有 生 成 主 体 的 能 动 性 努 力 是 真 正 的 关 键 。 但 我 们 知 道 , 所 谓 的 能 动 性 努 力<br />

是 离 不 开 理 想 和 激 情 的 , 而 问 题 恰 恰 在 于 , 作 为 一 种 集 体 无 意 识 ,“ 没 有 准 备 好 ” 常 常 把<br />

“ 介 入 ” 的 一 切 可 能 性 都 交 给 了 理 性 的 算 计 。 这 正 是 资 本 主 义 会 计 性 格 的 典 型 特 征 , 被 工<br />

具 化 了 的 知 识 精 英 很 容 易 青 睐 这 种 理 性 , 不 仅 在 经 济 领 域 , 甚 至 在 文 化 政 治 领 域 也 力<br />

图 贯 彻 这 种 数 理 式 的 依 赖 于 专 业 知 识 、 等 级 和 分 层 所 带 来 的 效 率 。<br />

Such engagement lacks naturally a sense of reality and validity, which the self may<br />

be conscious of. This is why critics are always hesitant, feeling not ready yet. Of course,<br />

‘not ready yet’ is not necessarily an excuse, it may also be the fact in terms of historical<br />

conditions or opportunities. Due to the uncertainty of historical changes, it is difficult<br />

for us to identify the time spot where we are so-called ‘ready’. Therefore the only thing<br />

we can do is to ‘be ready’ intentionally or psychologically. This is the case, we may<br />

consider ‘not ready yet’ to be an excuse only when one gives up ‘being ready’<br />

intentionally or psychologically. This distinction lies essentially in whether there is<br />

initiative effort of a generative subject. Meanwhile, we all know that, what is called<br />

initiative effort cannot do without ideal and passion.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as a kind<br />

of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not ready yet’ often hands the possibilities of<br />

engagement over to rational calculation. This i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capitalist<br />

accounting. Instrumentalized intellectual elites are quite inclined to favor this<br />

rationality. Thus people are trying very hard to put into effect the mathematical<br />

efficiency which relies on expertise, grading and stratification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br />

economy but also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and politics.<br />

过 去 , 我 们 一 直 误 以 为 , 只 有 社 会 主 义 才 搞 计 划 经 济 , 而 资 本 主 义 因 为 依 赖 自 由<br />

市 场 则 必 然 是 反 计 划 的 , 但 也 许 我 们 忽 略 了 , 其 实 在 更 高 的 层 面 上 , 资 本 主 义 也 有 自<br />

己 的 计 划 。 例 如 , 它 现 在 已 经 企 望 通 过 高 度 的 科 学 理 性 和 技 术 主 义 宰 制 , 通 过 全 球 化<br />

的 路 径 , 对 整 个 世 界 作 出 它 所 意 欲 的 帝 国 式 规 划 、 安 排 和 分 工 , 那 个 “ 大 他 者 ”, 那 个 将<br />

“ 权 力 运 用 于 自 身 再 生 产 ”( 福 柯 语 ) 的 全 球 性 规 训 机 制 , 正 在 实 行 的 其 实 是 某 种 “ 计 划<br />

13


政 治 ”。 顺 从 还 是 抵 制 这 个 “ 大 他 者 ”, 拥 抱 还 是 质 疑 诸 如 此 类 的 “ 政 治 计 划 ”, 不 仅 取 决<br />

于 各 民 族 国 家 基 于 自 身 长 远 利 益 的 权 衡 , 对 我 们 每 一 个 关 心 世 界 命 运 , 并 想 讲 述 和 评<br />

论 这 个 世 界 的 故 事 的 人 来 讲 , 也 不 能 不 加 以 仔 细 掂 量 。<br />

In the past, we incorrectly believed that, only socialism practices planned economy,<br />

while capitalism is necessarily anti-planned because it relies on free market. Yet we<br />

might have overlooked that, capitalism has factually its own plans at a higher level. For<br />

example, it is now expecting to implement its well-intended imperial planning,<br />

arrangement and labor-division of the whole world through a highly scientific<br />

rationality and technological domination and in the way of globalization. The Other, the<br />

global discipline mechanism which ‘applies its power to self-reproduction’ (Foucault),<br />

is actually carrying out a ‘politics of planning’. Whether to submit to or to resist ‘the<br />

Other’, to embrace or to question such a ‘political project’, not only depends on the<br />

weighing of each nation based on long-term interest, but also on the contemplation we<br />

have to make out of the concern for the future of our world and for the story of the<br />

world we are going to narrate and comment on.<br />

在 这 样 的 时 刻 , 批 评 者 将 无 可 选 择 , 他 只 能 听 从 在 具 体 的 生 存 境 遇 和 交 往 关 系 中<br />

产 生 的 内 心 良 知 的 召 唤 , 从 而 作 出 属 于 自 己 的 价 值 伦 理 决 断 。 对 个 体 而 言 , 作 出 某 个<br />

伦 理 决 断 具 有 “ 事 件 ” 的 性 质 , 因 为 这 正 是 一 个 批 评 伦 理 主 体 的 生 成 性 开 端 。“ 决 断 ” 不 仅<br />

来 自 审 美 欲 望 、 道 德 情 感 冲 动 和 历 史 责 任 意 识 的 瞬 间 爆 发 , 而 且 意 味 着 一 个 无 奈 的 “ 自<br />

我 ” 终 于 获 得 了 断 裂 这 一 “ 无 奈 ” 的 语 言 ——“ 介 入 ” 世 界 的 语 言 。“ 介 入 ” 结 束 了 犹 疑 、 观 望 、<br />

彷 徨 , 在 停 顿 的 或 已 被 虚 化 的 时 间 中 突 然 隆 起 了 一 个 醒 目 的 空 间 坐 标 , 也 许 ,“ 路 ” 会 重<br />

新 出 现 。<br />

At such moments, critics will have no choice but to listen to the inner call of their<br />

conscience which is shaped in specific living conditions and communicative<br />

relationships, and to thereby make their own resolution of ethics and values. For the<br />

individual, making an ethical resolution has the nature of an event, because this is<br />

rightly the genetic starting point of the subject of critical ethics. Resolution derives not<br />

only from the instantaneous outbreak of aesthetic desire, moral passion and<br />

consciousness of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means a helpless self finally getting a<br />

language that breaks this helplessness---a language that engages the world.<br />

Engagement terminates hesitation, wait-and-see, and oscillation. A remarkable spatial<br />

coordinate emerges in this halted or nullified time; a path might as well reappear.<br />

14


4. 筹 划 、 游 牧 与 “ 为 时 间 塑 形 ”<br />

Project, Nomadic and ‘Configuration of Time’<br />

介 入 具 有 批 评 行 动 的 当 下 性 ,“ 当 下 ” 彻 底 打 破 了 线 性 时 间 的 匀 速 流 程 。 所 谓 线 性 时<br />

间 , 强 调 的 是 进 化 , 是 事 物 发 展 的 连 续 性 ; 如 果 反 过 来 , 进 化 改 成 退 化 也 一 样 , 退 化<br />

也 是 线 性 的 连 续 过 程 。“ 当 下 ” 彻 底 结 束 了 这 类 关 于 时 间 连 续 性 的 幻 象 , 中 止 了 线 性 时 间<br />

又 开 启 了 另 一 种 时 间 。 被 开 启 的 时 间 当 然 是 非 线 性 的 , 但 并 不 是 人 们 可 能 误 以 为 是 的<br />

那 种 “ 非 线 性 ”。 为 了 深 刻 地 了 解 “ 介 入 ” 作 为 一 个 行 动 范 畴 的 时 间 伦 理 意 义 , 这 里 有 两 个<br />

参 照 性 概 念 值 得 一 提 : 一 个 是 海 德 格 尔 一 般 生 存 论 意 义 上 的 “ 筹 划 ”, 另 一 个 是 德 勒 兹 建<br />

立 于 根 茎 理 论 之 上 的 “ 游 牧 ”。<br />

Engagement enjoys the present-ness of critical activity, and ‘the present’ breaks up<br />

completely the uniform flow of linear time. The so-called linear time emphasizes on<br />

evolution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Degeneration is also a linear succession. The<br />

Present, in this way, has eliminated those illusions about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br />

opens up simultaneously a new dimension of time. The non-linearity of this new time is<br />

different from what we used to think of ‘non-linearity’ as.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br />

of the temporal ethical meaning of engagement as a category of action, two referential<br />

concepts are worth mentioning, one of which is Martin Heidegger’s Project (Entwurf)<br />

in general ontological sense, the other is Gilles Deleuze’s Nomadic based on his rhizome<br />

theory.<br />

我 们 知 道 , 在 《 存 在 与 时 间 》 中 , 海 德 格 尔 还 原 了 “ 此 在 ” 的 生 存 论 结 构 , 这 一 结 构<br />

包 括 三 大 环 节 : 被 抛 、 筹 划 、 沉 沦 。“ 被 抛 ” 显 示 此 在 无 来 由 地 被 抛 入 这 个 世 界 的 被 动 性 ;<br />

“ 筹 划 ” 则 意 味 着 此 在 的 主 动 性 , 因 为 人 总 是 “ 先 行 于 世 ”, 总 是 能 够 把 自 己 抛 向 将 来 , 按<br />

照 将 来 的 期 待 来 规 划 自 己 ; 但 此 在 在 世 界 中 又 不 能 完 全 按 照 自 己 的 意 向 来 筹 划 , 会 被<br />

卷 入 种 种 复 杂 关 系 , 从 而 一 心 一 意 地 注 意 当 前 , 所 谓 “ 沉 沦 ”, 指 的 就 是 这 样 一 种 依 附 性<br />

的 生 存 状 态 。 在 海 德 格 尔 看 来 , 这 一 生 存 论 结 构 也 是 一 种 时 间 性 结 构 , 被 抛 对 应 于 “ 时<br />

间 过 去 ”, 筹 划 对 应 于 “ 时 间 将 来 ”, 沉 沦 则 对 应 于 “ 时 间 现 在 ”。 8 而 伦 理 决 断 所 导 致 的 “ 介<br />

入 ” 行 动 不 同 于 “ 筹 划 ”, 它 要 打 破 的 就 是 海 德 格 尔 所 谓 的 “ 沉 沦 ” 状 态 ,“ 介 入 ” 虽 然 也 对 应<br />

于 “ 时 间 现 在 ”, 却 已 把 汲 取 “ 过 去 ” 和 开 辟 “ 将 来 ” 同 时 纳 入 了 “ 当 下 ”, 不 仅 如 此 ,“ 介 入 ”<br />

的 行 动 性 连 结 了 他 人 , 也 需 要 他 人 , 它 不 会 把 他 人 当 作 一 种 干 扰 性 存 在 。<br />

In Being and Time, Heidegger restores the existential structure of Dasein, which<br />

includes three moments: thrownness (Geworfenheit), projecting (Entwurf), and<br />

fallenness (Verfallenheit). Thrownness shows the passivity of Dasein’s coming into this<br />

world groundlessly. Projecting means the initiative of Dasein to always ‘live ahead of<br />

one’s time’, to always project oneself into future, and to plan itself in accordance with<br />

their anticipations. But Dasein cannot project itself in the world solely by its own<br />

15


intention. It would instead be involved in various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and its<br />

attention would thus totally occupied by the present. This state is named fallenness, a<br />

dependent state of existence. In the view of Heidegger, this existential structure is also<br />

a temporal structure---thrownness corresponds to the past, projecting to the future<br />

and fallenness to the present. Engagement following ethical resolution is different from<br />

Heideggerian projecting and is meant to break the fallen state. Though engagement<br />

corresponds to the present too, it also takes in the present while extracting the past<br />

and opening up the future. Besides, engagement connects and needs the other, and will<br />

not treat the other as an interfering existence.<br />

对 海 德 格 尔 沉 思 式 的 此 在 , 汉 娜 · 阿 伦 特 有 一 系 列 深 刻 批 评 。 她 很 早 就 意 识 到 ,“ 海<br />

德 格 尔 认 为 , 人 类 伙 伴 关 系 只 是 存 在 的 必 要 结 构 因 素 , 但 却 阻 碍 ( 每 个 人 实 现 ) 自 我<br />

存 在 。 他 的 这 一 看 法 并 不 正 确 。 只 有 在 共 同 世 界 的 人 类 共 同 生 活 中 , 才 会 有 ( 真 正 的 )<br />

存 在 。” 9 在 《 人 的 境 况 》 一 书 里 , 阿 伦 特 更 具 体 地 进 行 了 她 的 阐 述 :“ 我 们 以 言 说 和 行<br />

动 让 自 己 切 入 人 类 世 界 , 这 种 切 入 就 像 人 的 第 二 次 诞 生 , 在 其 中 我 们 亲 自 确 认 和 承 担<br />

起 了 我 们 最 初 的 身 体 显 现 这 一 赤 裸 裸 的 事 实 。 这 个 切 入 不 像 劳 动 那 样 是 必 然 性 强 加 于<br />

我 们 的 , 也 不 像 工 作 那 样 是 被 有 用 性 所 促 迫 的 , 而 是 被 他 人 的 在 场 所 激 发 的 , 因 为 我<br />

们 想 要 加 入 他 们 , 获 得 他 们 的 陪 伴 。 但 它 又 不 完 全 被 他 人 所 左 右 , 因 为 它 的 动 力 来 自<br />

我 们 诞 生 时 带 给 这 个 世 界 的 开 端 , 我 们 以 自 身 的 主 动 性 开 创 了 某 个 新 的 东 西 , 来 回 应<br />

这 个 开 端 。 去 行 动 , 在 最 一 般 的 意 义 上 , 意 味 着 去 创 新 、 去 开 始 , 发 动 某 件 事 。” 她 紧<br />

接 着 又 说 :“ 言 说 和 行 动 的 彰 显 性 质 出 现 在 人 们 和 其 他 人 在 一 起 的 地 方 , 既 不 是 为 他 人<br />

而 活 , 也 不 是 与 他 人 为 敌 , 即 出 现 在 纯 粹 的 人 类 归 属 感 当 中 …… 由 于 行 动 内 在 地 彰 显 行<br />

动 者 的 倾 向 , 它 的 充 分 显 现 就 有 赖 于 我 们 曾 经 称 为 荣 耀 的 光 芒 , 而 这 只 有 在 公 共 领 域<br />

中 才 是 可 能 的 。” 10<br />

About this Heideggerian contemplative Dasein, Hannah Arendt has a series of<br />

criticism. She realized quite early that, for Heidegger, human fellowship is nothing<br />

more than a necessary structural element of existence yet blocks (the fulfillment of)<br />

human existence, and that his view is not right, for only in living together in a common<br />

world lies the real existence. In The Human Condition, Arendt continues her discussion<br />

in more details: ‘With word and deed we insert ourselves into the human world, and<br />

this insertion is like a second birth, in which we confirm and take upon ourselves the<br />

naked fact of our original physical appearance. This insertion is not forced upon us by<br />

necessity, like labor, and it is not prompted by utility, like work. It may be stimulated by<br />

the presence of others whose company we may wish to join, but it is never conditioned<br />

by them; its impulse springs from the beginning which came into the world when we<br />

were born and to which we respond by beginning something new on our own initiative.<br />

To act, in its most general sense, means to take an initiative, to begin, to set something<br />

into motion.’ And then she continues, ‘this revelatory quality of speech and action<br />

16


comes to the fore where people are with others and neither for nor against them—that<br />

is, in sheer human togetherness……Because of its inherent tendency to disclose the<br />

agent together with the act, action needs for its full appearance the shining brightness<br />

we once called glory, and which is possible only in the public realm.’<br />

法 国 后 现 代 哲 学 家 德 勒 兹 、 加 塔 利 倒 不 存 在 阿 伦 特 所 批 评 的 问 题 , 甚 至 与 海 德 格<br />

尔 完 全 相 反 , 他 们 以 四 处 “ 游 牧 ” 替 代 了 此 在 只 能 在 此 的 “ 筹 划 ”。 在 游 牧 者 眼 里 , 游 牧 是<br />

最 自 由 的 , 它 任 意 地 逃 逸 或 进 入 , 没 有 边 界 , 也 不 受 任 何 限 制 , 哪 里 合 适 就 去 哪 里 。<br />

游 牧 政 治 之 所 以 可 能 , 在 德 勒 兹 看 来 , 是 因 为 世 界 、 思 维 、 文 本 、 知 识 都 呈 全 方 位 开<br />

放 的 根 茎 状 态 ,“ 根 茎 ”(“ 块 茎 ”) 就 是 各 种 各 样 的 枝 条 , 互 相 纠 缠 、 盘 绕 , 无 中 心 、 无 等<br />

级 、 无 标 准 、 无 秩 序 , 在 地 表 平 面 生 成 、 繁 殖 、 蔓 延 , 它 没 有 固 定 的 根 部 位 置 , 也 没<br />

有 开 始 和 终 结 , 可 以 随 机 流 变 , 通 向 四 面 八 方 。 11 著 名 的 “ 游 牧 思 想 ” 和 “ 根 茎 理 论 ”, 严<br />

厉 ( 也 是 部 分 正 确 地 ) 批 判 了 用 “ 树 形 ” 来 描 写 时 间 、 历 史 和 人 类 精 神 图 像 的 模 式 。 很 显 然 ,<br />

“ 根 茎 ” 所 具 有 的 联 系 性 、 异 质 性 、 多 元 性 、 反 意 指 裂 变 、 制 图 学 、 贴 花 等 原 则 性 特 征 ,<br />

由 于 体 现 了 欲 望 机 器 的 无 限 生 产 力 , 对 互 联 网 时 代 的 赛 博 空 间 、 数 字 文 化 艺 术 有 高 度<br />

解 释 效 力 。<br />

The problems Arendt has pointed out do not exist in French postmodern<br />

philosophers Deleuze and Guattari’s thought. Opposite to Heidegger, they have<br />

replaced Dasein’s ‘projecting’ from Here with ‘nomading’ everywhere. In the eyes of<br />

nomads, nomading is most free. There is no boundary, no limitation; one can enter any<br />

suitable place and flee from any unsuitable one. For Deleuze, nomadic politics is<br />

possible because the world, thinking, text, and knowledge are all in an all-round open<br />

state of rhizome. Rhizome (or tuber) means various branches and twigs intertwine and<br />

interweave with each other without any center, grades, criteria, and order. It becomes,<br />

reproduces and thrives on a level ground, and has no fixed roots, without beginning<br />

and ending. It extends randomly to all directions. This well-known ‘nomadic’ and<br />

‘rhizome’ theory is a tough (and partly correct) criticism on the mode of describing<br />

time, history, and human spiritual image with ‘tree form’. It is evident that the theory<br />

has very high interpretative validity over cyber space and digital culture and arts in the<br />

internet era, because ‘rhizome’ embodies the infinite productivity of the desire machine<br />

for its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like connectivity, heterogeneity, plurality,<br />

anti-signification fission, cartography, and appliqué.<br />

但 与 德 勒 兹 相 交 多 年 的 巴 迪 欧 , 却 从 中 看 到 了 一 个 高 度 信 赖 自 身 “ 直 觉 ” 的 贵 族 精 英<br />

知 识 分 子 , 一 个 “ 简 装 的 柏 拉 图 主 义 者 ”。 巴 迪 欧 的 意 思 是 , 德 勒 兹 的 思 想 不 断 地 冲 破 边<br />

界 , 不 断 地 打 破 辖 域 的 藩 篱 , 看 起 来 很 多 元 、 很 民 主 、 很 革 命 , 但 这 一 切 只 是 追 求 表<br />

面 上 的 形 式 流 变 , 去 辖 域 化 最 终 有 一 个 本 体 上 的 参 照 系 , 即 那 个 原 生 性 的 独 一 无 二 的<br />

存 在 。 这 样 , 德 勒 兹 的 存 在 物 在 生 成 过 程 之 中 经 历 的 是 一 个 双 重 过 程 , 一 方 面 , 它 不<br />

17


断 地 去 打 破 既 有 的 形 式 上 的 边 界 , 这 是 一 种 断 裂 和 拆 分 , 另 一 方 面 , 存 在 物 在 指 向 本<br />

体 上 的 存 在 时 被 综 合 起 来 。<br />

However,Badiou,who has close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Deleuze for years,<br />

sees Deleuze as a noble intellectual elite which trust totally their own ‘intuition’, and a<br />

‘simple-packaged Platonist’. What Badiou wants to say may be that, though Deleuze’s<br />

thinking constantly breaks the boundaries and the fences of territory, and is<br />

seemingly pluralistic, democratic and revolutionary, yet all this is only a pursuit of<br />

superficial alteration of forms. Deterritorialization has ultimately ontological<br />

reference system---the unique protogenetic existence. So the becoming of Deleuze’s<br />

existent undergoes a double process: on the one hand, it breaks continuously the<br />

existing formal boundaries, which is a kind of fracture and disjunction; on the other<br />

hand, all the existents are synthesized when referring to ontological existence.<br />

德 勒 兹 称 这 个 过 程 为 断 裂 性 综 合 ( systhèse disjonctive), 对 此 , 巴 迪 欧 的 看 法 一 语<br />

中 的 ,“ 德 勒 兹 在 本 体 上 坚 持 独 一 无 二 的 存 在 , 与 他 在 形 式 和 现 象 层 面 去 号 召 打 破 那<br />

些 固 有 的 藩 篱 , 去 辖 域 化 并 没 有 什 么 矛 盾 …… 因 为 只 有 打 破 那 些 藩 篱 和 边 界 , 做 到 去<br />

辖 域 化 , 才 能 真 正 地 通 向 那 个 本 体 上 的 独 一 无 二 的 存 在 。” 12 由 而 可 知 , 对 线 性 时 间 观<br />

的 解 构 , 如 果 仅 导 向 平 面 上 的 多 样 性 形 式 繁 衍 , 并 不 会 带 来 世 界 的 实 质 性 改 变 , 反 而<br />

会 加 固 形 而 上 学 的 根 基 并 泛 化 其 秩 序 。 游 牧 者 的 结 局 也 相 当 不 妙 , 巴 迪 欧 在 《 世 界 的<br />

逻 辑 》 开 篇 就 指 出 , 他 们 将 面 临 着 一 个 新 的 尴 尬 , 即 “ 除 了 身 体 和 语 言 之 外 , 一 无 所<br />

有 ”。 由 此 可 见 ,“ 游 牧 ” 伦 理 与 “ 介 入 ” 伦 理 虽 然 都 具 有 行 动 性 、 生 成 性 , 但 两 者 的 区 别<br />

绝 不 是 姿 态 上 的 或 路 径 、 方 法 上 的 区 别 , 而 是 忠 实 于 真 理 还 是 屈 服 于 实 用 主 义 之 间 的<br />

区 别 。<br />

Deleuze names this process as systhèse disjonctive. Badiou has pertinent<br />

comments on this by saying that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between his insistence in<br />

unique existence and his call for breaking those existing confinements at the level of<br />

form and phenomenon or deterritorialization…because it is after the confinements<br />

and boundaries are broken and deterritorialization is achieved that the ontologically<br />

unique existence can be truly approached. Hence the deconstruct of the notion of<br />

linear time will not result in an essential change of the world but consolidate the<br />

foundation of metaphysics and popularize its order, if it only leads to reproducing<br />

multiple forms on a plane. In the meantime, the future of the nomads is not so<br />

optimistic, as is pointed out by Badiou at the beginning of Logics of Worlds,for they<br />

are facing a new embarrassment that is having nothing except body and language.<br />

From this we can see that, although both Nomadic ethics and Engagement ethics have<br />

the traits of action and generation, they differ not in attitude or in a methodological<br />

way, but in whether to be loyal to the truth or yielding to Pragmatism.<br />

18


“ 介 入 ” 是 一 个 重 新 为 时 间 塑 形 的 时 刻 。 这 一 介 入 行 动 的 “ 当 下 ” 性 , 对 于 文 学 艺 术 及 其 批 评<br />

来 讲 , 有 着 更 为 深 刻 的 意 义 , 因 为 文 学 艺 术 “ 叙 事 ” 的 一 大 努 力 便 在 于 , 为 时 间 寻 找 某 种 可 经 验<br />

的 形 式 。 文 学 艺 术 并 不 满 足 于 在 “ 过 去 —— 现 在 —— 将 来 ” 这 样 一 个 线 性 的 、 单 向 度 的 时 间 框 架<br />

内 来 理 解 时 间 , 也 不 会 持 久 地 迷 恋 于 “ 去 时 间 ”、“ 去 深 度 ” 的 形 式 化 平 面 延 展 , 文 学 艺 术 本 身 要<br />

创 造 各 种 时 间 , 并 通 过 创 造 时 间 来 创 造 生 活 这 是 一 种 更 为 积 极 的 非 德 勒 兹 的 、 后 海 德 格 尔 主 义<br />

的 时 间 意 识 , 由 于 “ 当 下 ” 凸 出 了 时 间 维 度 在 聚 合 过 程 中 所 产 生 的 偶 性 张 力 , 必 然 会 以 改 变 空 间<br />

形 态 的 方 式 改 变 此 在 的 生 存 论 结 构 和 语 言 方 式 , 从 而 把 孤 独 的 、 沉 思 的 个 体 以 及 四 处 流 荡 的 游<br />

牧 者 , 投 放 到 与 他 人 相 关 的 行 动 领 域 之 中 ,—— 此 在 的 “ 在 世 ” 变 成 了 主 体 间 交 往 性 的 “ 共 同 在<br />

世 ”, 而 不 是 无 意 识 地 相 互 缠 绕 。<br />

Engagement is the moment where we re-configurate time. For art and literature<br />

and their criticism, the ‘present-ness’ of engagement has far more profound<br />

significance. Because to find a form that can be experienced for time is one of the<br />

endeavors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narration. Literature and art are not content to<br />

understand time in this linear and one-Dimensional ‘past-present-future’ frame of time.<br />

Neither will it be obsessed with the formalistic planar extension of ‘de-temporalization’<br />

and ‘de-profundity’. It must create various kinds of time and thereby create new life.<br />

This non-Deleuzean, post-Heideggerian time consciousness is way more positive. ‘The<br />

present’ highlights the sporadic tension produced in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of time<br />

dimension. This will inevitably change the existential structure and the language form<br />

of Dasein by way of transforming its spatial form and consequently put the lonely<br />

contemplative individual and wandering nomad into an action realm related to other<br />

people. ‘In-the-world’ of Dasein becomes a communicative ‘in-the-world-together’<br />

between subjects rather than unconscious entanglement.<br />

当 代 批 评 有 必 要 充 分 地 意 识 到 这 一 切 。 事 实 上 , 互 动 的 主 体 间 性 十 分 依 赖 作 为 媒<br />

介 的 语 言 , 而 历 史 和 现 实 已 经 给 我 们 准 备 了 大 量 可 供 选 择 、 挪 用 、 改 造 和 创 发 的 语 言 ,<br />

我 们 从 来 也 不 是 “ 无 话 可 说 ”。“ 语 言 既 不 是 基 础 , 也 不 是 个 客 体 ; 语 言 是 媒 介 ; 语 言 是<br />

中 介 、 中 间 , 正 是 在 它 当 中 并 且 通 过 它 , 主 体 才 为 自 己 定 位 , 世 界 才 彰 显 自 己 。” 13 语<br />

用 学 转 向 促 成 了 主 体 哲 学 的 决 定 性 变 革 , 正 如 哈 贝 马 斯 所 认 同 的 米 德 的 看 法 ,“ 个 体 化<br />

不 是 一 个 独 立 的 行 为 主 体 …… 的 自 我 实 现 , 而 是 一 个 以 语 言 为 中 介 的 社 会 化 过 程 和 自 觉<br />

的 生 活 历 史 建 构 过 程 ” 14 。 当 我 们 通 过 非 客 观 化 的 方 式 在 他 人 身 上 , 尤 其 是 在 历 史 上 可<br />

资 学 习 、 批 判 的 先 贤 们 的 语 言 形 体 上 再 度 认 识 自 己 时 , 一 个 “ 介 入 ” 行 动 必 然 携 带 着 的 主<br />

体 为 自 己 命 名 的 时 刻 就 来 到 了 。<br />

Contemporary criticism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is. Actually, interactive<br />

inter-subjectivity depends thoroughly on language as media, while history and reality<br />

have supplied to us voluminous languages to be chosen,appropriated,transformed<br />

and multiplied. So we never meet the trouble of ‘having nothing to say’. Language is<br />

neither a foundation nor an object, but a medium and an in-between; it is only within it<br />

19


and by it that subject locates itself, and the world reveals itself. The turn of pragmatics<br />

has promoted the decis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subject. Habermas<br />

cannot agree more with Mead by saying that, individualization is not the self-fulfillment<br />

of an autonomous agent but a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mediated by language and<br />

conscious construction of life history. When we recognize ourselves non-objectively on<br />

other people, especially on the language forms of our forerunners who are open to<br />

study and criticism,a moment for a subject to name itself comes. This moment is<br />

necessarily carried in an engaging action.<br />

“ 介 入 ” 行 动 就 是 “ 以 言 行 事 ”, 就 是 通 过 “ 切 入 世 界 ” 来 “ 诞 生 自 我 ”, 在 公 共 领 域 中 获<br />

得 纯 粹 的 “ 人 类 归 属 感 ”, 并 重 新 “ 为 时 间 塑 形 ”,—— 在 此 “ 当 下 ” 时 刻 , 他 人 、 时 间 、 语<br />

言 与 自 我 被 “ 介 入 ” 行 动 情 境 性 地 联 结 起 来 , 生 成 了 批 评 伦 理 主 体 特 有 的 不 可 或 缺 的 时 间<br />

维 面 和 他 者 维 面 , 以 及 他 与 诸 多 不 同 声 音 的 持 续 的 对 话 关 系 。<br />

在 批 评 伦 理 的 视 野 里 , 马 拉 美 的 “ 改 变 语 言 ” 和 马 克 思 的 “ 改 变 世 界 ” 一 点 也 不 矛 盾 , 两 者<br />

完 全 可 以 变 成 一 回 事 儿 , 它 们 本 来 也 应 该 是 一 回 事 儿 。<br />

Engagement is an illocutionary act which aims to ‘create a new self’, to obtain a<br />

pure sense of belonging in the public sphere and to re-configuration time through<br />

‘inserting into the world’---at this moment of the present, the other、time、language and<br />

self are interconnected by the situational action of engagement, hence the<br />

indispensable dimension of Time and Other in the critical subject of ethics is generated,<br />

together with the continuous interlocu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other voices.<br />

In the view of critical ethics, Stephane Mallarme’s ‘changing the language’ and Karl<br />

Marx’s ‘changing the world’ do not contradict, for they can mean the same thing. They<br />

should have been the same.<br />

当 下 的 介 入 是 一 个 非 常 时 刻 , 无 论 是 庶 民 、 底 层 、 受 压 迫 者 , 还 是 各 种 极 权 主 义<br />

或 霸 权 主 义 ( 政 治 的 、 资 本 的 、 意 识 形 态 的 ) 对 手 , 要 获 得 自 己 的 历 史 主 体 性 , 正 需<br />

要 这 样 的 时 刻 , 如 果 没 有 这 一 时 刻 的 “ 解 放 ” 和 “ 聚 焦 ”, 人 们 根 本 就 无 法 呈 现 出 自 己 的 或<br />

他 人 的 焕 然 一 新 的 面 目 。 反 之 , 如 果 人 们 无 力 承 受 当 下 、 此 刻 那 种 具 有 爆 炸 力 的 甚 至<br />

可 能 对 “ 自 我 ” 构 成 毁 灭 性 的 挑 战 , 那 么 , 一 切 事 情 都 不 会 发 生 , 所 有 的 可 能 —— 从 真 实<br />

的 洞 察 力 到 参 与 性 真 理 , 从 主 体 性 匮 乏 的 克 服 到 道 德 政 治 的 救 赎 —— 就 会 夭 折 在 十 分<br />

盲 目 的 脆 弱 、 怯 懦 和 短 视 里 。<br />

Engagement at the present is an extraordinary moment which is necessary for<br />

both the plebs,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and the suppressed and various<br />

rivals of totalitarianism and hegemony (be it political, capital, or ideological) to obtain<br />

their historical subjectivity. Without this emancipating and concentrating moment,<br />

people would not be able to present their own completely new countenance or that of<br />

others. Contrariwise, if people do not have the strength to confront the challenge of the<br />

20


present, of this moment, the challenge which has the explosive power and is even<br />

destructive to ‘the self’, then nothing will happen. Every possibility—from real<br />

insightfulness to participatory truth, from the overcoming of subject deficiency to the<br />

salvation of moral politics—will die prematurely in blind susceptibility, cowardice and<br />

short-sightedness.<br />

注 释 :<br />

1、 参 见 茨 维 坦 · 托 多 罗 夫 :《 象 征 理 论 》 第 六 章 , 北 京 : 商 务 印 书 馆 ,2010 年 版 。<br />

2、 利 维 纳 斯 :《 生 存 及 生 存 者 》, 杭 州 : 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 ,1987 年 版 , 第 101 页 。<br />

3、 哈 贝 马 斯 :《 后 形 而 上 学 思 想 》, 南 京 : 译 林 出 版 社 ,2001 年 版 , 第 179 页 。<br />

4、 转 引 自 阎 嘉 主 编 :《 文 学 理 论 精 粹 读 本 》, 北 京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2006 年 版 , 第 336<br />

页 。<br />

5、 马 克 斯 · 舍 勒 :《 价 值 的 颠 覆 》, 北 京 : 三 联 书 店 ,1997 年 版 , 第 20、149 页 。<br />

6、 斯 拉 沃 热 · 齐 泽 克 :《 敏 感 的 主 体 》, 南 京 : 江 苏 人 民 出 版 社 ,2006 年 版 , 第 436-437 页 。<br />

7、 马 克 斯 · 舍 勒 :《 价 值 的 颠 覆 》, 北 京 : 三 联 书 店 ,1997 年 版 , 第 160 页 。<br />

8、 参 见 海 德 格 尔 :《 存 在 与 时 间 》 第 一 篇 第 五 章 , 第 二 篇 第 二 章 , 北 京 : 生 活 • 读 书 • 新 知 三 联 书 店 ,<br />

1987 年 版 。<br />

9、Hannah Arendt:Essays in Understanding: 1930-1954,Harcourt Brace,1954, 第 186 页 。<br />

10、 汉 娜 · 阿 伦 特 :《 人 的 境 况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2009 年 版 , 第 139 页 。<br />

11、 参 见 德 勒 兹 、 加 塔 利 :《 千 高 原 》 导 论 部 分 相 关 内 容 , 上 海 : 上 海 书 店 出 版 社 ,2010 年 版 。<br />

12、 均 转 引 自 蓝 江 :《 德 勒 兹 的 本 体 论 与 永 久 轮 回 —— 浅 析 巴 迪 欧 对 德 勒 兹 的 批 判 》, 载 于 《 现 代<br />

哲 学 》2011 年 第 5 期 。<br />

13、 保 罗 · 利 科 :《 解 释 的 冲 突 》, 北 京 : 商 务 印 书 馆 ,2008 年 版 , 第 314-315 页 。<br />

14、 哈 贝 马 斯 :《 后 形 而 上 学 思 想 》, 南 京 : 译 林 出 版 社 ,2001 年 版 , 第 173 页 。<br />

21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