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2013 Views

Adidas V.S. Nike 市場比較之淺析

Adidas V.S. Nike 市場比較之淺析

Adidas V.S. Nike 市場比較之淺析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篇名<br />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作者<br />

洪瑜萍。國立彰化高商。商業經營科三年4班<br />

陳孜宜。國立彰化高商。商業經營科三年4班<br />

蕭巧青。國立彰化高商。商業經營科三年4班<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壹●前言<br />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鞋子是被需要才存在的,現在,走在路上,只要稍微注意行人,不難發現有許多<br />

年輕人腳上穿的都是名牌的鞋子,而在眾多品牌中,又以 <strong>Nike</strong> 和 <strong>Adidas</strong> 這兩個<br />

品牌居多,在競爭激烈的鞋子市場裡,五花八門的品牌中,大家為了求生<br />

存,而彼此競爭,各有各的優點,各出各的奇招,都是為了要吸引消費者前來消<br />

費,然而 <strong>Nike</strong> 和 <strong>Adidas</strong> 為什麼能在這麼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進而攻佔年輕市<br />

場,這種種的問題引起了我們的興趣,也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從 <strong>Nike</strong> 和 <strong>Adidas</strong><br />

的品牌行銷手法中,本研究要找出吸引年輕族群真正的原因,而年輕族群未何願<br />

意花更多的錢去消費名牌鞋。<br />

聰明的消費者會因個人的需求不同,而選擇屬於自己的品牌與鞋款,而生產者為<br />

了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一再研發新的產品,改良行銷方式,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br />

環境下,廠商為了生存,所有運動鞋未來的趨勢和發展走向,都是值得在探討的<br />

議題,但可以確定的是,不論價錢的高低、個人的需求、品牌的喜好度等,都是<br />

消費者選擇產品重要的依據。<br />

全篇共分4個部份,分別論述 <strong>Nike</strong> 和 <strong>Adidas</strong> 的發展歷程、行銷手法、結論與建<br />

議。<br />

本研究利用內容分析法,並輔以問卷調查法,了解現在年輕人對 <strong>Nike</strong> 和 <strong>Adidas</strong><br />

的接受程度,也配合實地調查法,詢訪店員兩種品牌的銷售程度,以了解 <strong>Nike</strong><br />

和 <strong>Adidas</strong> 之間的差異。<br />

本研究期望在良性的競爭環境下,能讓消費者對產品更深入認識,最後根據本研<br />

究之結果分析這兩種品牌未來可能的發展並給予建議。<br />

貳●正文<br />

一、<strong>Adidas</strong><br />

1. 發展歷程<br />

A.歷史<br />

adidas 的創始者,AdiDassler 先生,是一位擁有運動員身分和鞋匠技術的德國人。<br />

因為他能充分了解運動員的需要,人有精巧的手藝和發明天才;所以在他的一生<br />

中,發明了七百多種與運動有關的專利產品,進而創造了 adidas 的運動用品王<br />

國。Dassler 先生在 1920 年開始手工製作運動鞋,之後,世界各國運動員每每穿<br />

著 Dassler 先生製造的運動鞋在奧運會中獲得殊榮;他的名氣因此漸漸地在國際<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br />

2


體壇響亮了起來。<br />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1948 年,DassIer 先生用他的名字 adi 和部分姓氏字母,合成"adidas"作為商品品<br />

牌並申請註冊;翌年,adidas 的三線商標問世。<br />

在 1972 年,adidas 再推出在服裝飾品上廣泛使用、眾所周知的三葉商標。adidas<br />

的成功主要歸功 Dassler 先生長子 HorstDassler 的行銷及大眾傳播天才。Horst 了<br />

解到促銷活動對建立運動品牌形象的重要性,親自出席 1956 年在澳洲墨爾本市<br />

舉行的奧運並促 adidas 品牌,他創新的點子使他成為現代運動行銷的鼻祖。隨著<br />

全球行銷網路持續地設立,adidas 在運動用品市場日漸舉足輕重、享有盛名。<br />

B.年代表<br />

1928 年 Dassler 兄弟成立第一家工廠<br />

1929 年 在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Dassler 製作的鞋第一次在奧林匹克場上出<br />

現。<br />

1948 年 與後來創立 PUMA 的弟弟分道揚標後,Adi Dassler 獨自創立了<br />

<strong>Adidas</strong>。<br />

1961 年 <strong>Adidas</strong> 開始有了衣服及鞋類商品。<br />

1972 年 三片葉商標"Trefoil"出現。<br />

1988 年 革命性的 Torsion 系列研發上市。<br />

1998 年 <strong>Adidas</strong> 成為世界盃足球賽的大會用球指定贊助商。<br />

2000 年 在雪梨奧運會上它證明了它的專業-贊助了幾乎全部比賽的用球與<br />

2. 行銷手法<br />

服飾迄今 ~ 它的輝煌記錄持續進行中<br />

A.以世界盃足球賽作為重點宣傳的活動:<br />

3<br />

<br />

雖然世界杯足球賽每四年舉辦一次,但每次比賽全球皆估計有數十億民眾在觀<br />

看,可謂是各種運動節目中,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其中商機自然不容言喻,而愛<br />

迪達也抓住這個機會,在會場的布置與工作人員的制服,甚至是參賽球員的球<br />

衣、球鞋也是行銷重點,在觀眾目不轉睛的注目球員的一舉一動時,也注意到了<br />

他們身上的愛迪達標誌,對於自己喜愛的球員所使用的商品,便容易產生移情作<br />

用。<br />

B.對基層運動的深耕:<br />

愛迪達多年來在各個國家都大力推行運動活動,除了培養人民對運動的喜好,也<br />

藉此在基層中為自己的品牌作行銷,愛迪達公司與各國政府、人民建立良好的關<br />

係,並大力贊助各種運動活動的舉行,或是獨力出資舉辦,讓人們知道愛迪達對<br />

運動的熱忱,也建立了人們對愛迪達的信任與好感,從關係行銷面向來說,愛迪<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達的基層深耕計畫相當成功,透過基層活動與消費者建立良好互動關係,比起大<br />

量的廣告轟炸手法來說,將更為有效。<br />

C.愛迪達以明星做為廣告代言人:<br />

除了強調愛迪達本身在運動商品界的優質外,透過名人代言,也能使觀眾產生「名<br />

人皆用愛迪達商品」的感覺,除了明星排手法外,愛迪達在每一支運動廣告中,<br />

都強調自己對於運動的專注、熱情與努力,也使觀看者認為,運動=愛迪達,因<br />

此買運動商品就要指明愛迪達,愛迪達的名人代言廣告不僅為自己做了最好的品<br />

牌行銷,亦更進一步向大眾說明愛迪達公司對運動的關注熱情。<br />

D.注重服務行銷,重視市場趨勢:<br />

愛迪達公司不僅對於商品的品質要求甚嚴,對於從上到下的服務機制也十分重<br />

視,特別對第一線與顧客接觸的人員,愛迪達公司更是做到虛心接受、誠心改進、<br />

快速回應的服務機制,讓顧客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迪達所重視的,也能在服務之中<br />

感受到愛迪達的用心與細心,而愛迪達公司也能與顧客繼續維持良好的互動關<br />

係。此外,愛迪達在專注於品牌建立的同時,亦密切關心市場走向,消費者的需<br />

求與喜好,都是愛迪達無時無刻在注意的要點,愛迪達公司並未因建立起品牌名<br />

聲便獨樹一幟、不求改變,而是深入去瞭解消費者的喜好與消費行為,並且順應<br />

民意做出回應改變,從而擄獲消費者的心。<br />

E. Impossible is nothing:<br />

成功的流行新話題,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也使得愛迪達商品成為顧客<br />

心目中「沒有不可能」的完美運動商品。 <br />

二、<strong>Nike</strong><br />

1. 發展歷程<br />

A.歷史<br />

從一開始和 Onitsuku Tiger 的「藍帶體育用品公司」,在禮特及布維文的努力下,<br />

透過日本貿易公司協助,取得了出口信用狀。並於與 Tiger 結束合作後,在 1964<br />

年推出了 NIKE 牌,並在6年內,分別在台灣、韓國設廠,並於南美及歐洲地區<br />

開始銷售產品,在 1990 年在奧勒岡州比維頓市成立總部「<strong>Nike</strong> World Campus」,<br />

從 1978 到現在都屬於 <strong>Nike</strong> 的黃金時期。<br />

B.四大元老<br />

在 NIKE 的歷史中,有四位舉足輕重的重心人物,他們的努力與 NIKE 的成功不<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br />

4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無關係,不得不提!他們是 NIKE 兩位創始人:標‧布維文、費爾‧禮特和 NIKE<br />

第一位全職員工積夫‧莊臣及 NIKE 第一位代言人彼方亭。<br />

C.年代表<br />

BRS 與 Tiger 合作(1962-1971)<br />

1962 年 禮特在其市場研究報告中斷言,價格低廉、技術優良、善於促銷的日<br />

本品牌運動鞋,將會取代德國品牌,壟斷美國市場。畢業之後,禮特<br />

到了日本,並與運動鞋製造商 Onitsuku Tiger 公司接洽,當被問及代表<br />

何許時,禮特自稱是「藍帶體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的代表。<br />

1964 年 布維文與禮特各出資 500 美元成立藍帶公司,禮特在田徑場上推銷鞋<br />

子,布維文仍繼續設計運動鞋。當年藍帶公司賣出 1300 對運動鞋,<br />

營業額 8000 美金。<br />

1969 年 透過日本貿易公司 Nissho Iwai 協助,藍帶公司取得出口信用狀。一名<br />

學生 Carolyn Davidson 以 35 美金設計了「一剔」(Swoosh)的標誌。<br />

從 BRS 轉到 <strong>Nike</strong> (1972-1978)<br />

1972 年 結束與 Tiger 的合作後,藍帶公司在美國奧運選拔賽中正式推出 NIKE<br />

牌;加拿大成為 <strong>Nike</strong> 最大的海外市場。<br />

1977 年 藍帶公司成立西部田徑協會(Athletics West),成為美國的第一個田徑訓<br />

練俱樂部。開始在亞洲銷售運動鞋,同時分別在台灣及韓國設廠,擴<br />

大生產。<br />

1978 年 藍帶公司正式改名為 <strong>Nike</strong> 公司;與網球巨星 John McEnore 簽訂贊助<br />

合約。開始在南美及歐洲地區銷售 <strong>Nike</strong> 的產品。<br />

<strong>Nike</strong> 的黃金時期(1978-現在)<br />

1980 年 萬股 <strong>Nike</strong> 股票公開上市,<strong>Nike</strong> 運動研發實驗室在新罕普夏州的艾克<br />

斯特市成立。該年員工人數增至 2700 人,營收 2 億 6 千 9 百萬美金。<br />

1986 年 營業額達到 10 億 7 千萬美元。<br />

1987 年 收入降到 8 億 7 干 7 百萬美金。但先進的 <strong>Nike</strong>-Air 專利避震鞋墊,重<br />

新豎立 <strong>Nike</strong> 在業界的科技領先地位;Air Max 可見式氣墊運動鞋,使<br />

世人首次看見 <strong>Nike</strong>-Air 專利避震氣墊的優異性。此外,第四代 Air<br />

Pegasus 賣出 500 萬雙,多功能運動鞋正好趕上有氧運動熱潮。<br />

1988 年 開發 Footbridge 腳橋穩定器的設計。<strong>Nike</strong> 併購 Cole Hap 皮鞋公司。<br />

1990 年 成長中的海外市場促使 <strong>Nike</strong> 全球總收入突破 20 億美金,員工超過<br />

5300 名。<strong>Nike</strong> 總部「<strong>Nike</strong> World Campus」在奧勒岡州比維頓市成立。<br />

同時第一座 <strong>Nike</strong> Town 在波特蘭市開幕。<br />

1991 年 <strong>Nike</strong> 成員全球第一家營收突破 30 億美金的運動用品公司。由革命性<br />

的 Air Huarache 跑鞋引介 Huarache Fit 技術。多功能運動結合 Air<br />

Mowabb 隊鞋與 F.I.T.運動服走向戶外。Michael Jordan 帶領芝加哥公牛<br />

隊勇奪隊史上第一座 NBA 冠軍。<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br />

5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strong>Nike</strong> 海外營業額成長 80%,達到 8 億 6 千萬美金。<br />

1992 年 海外營收首度突破 10 億美金,佔 <strong>Nike</strong> 營收總額 33%。<br />

1995 年 <strong>Nike</strong> 年收入達到 48 億美元。<br />

<strong>Nike</strong> Air 氯墊科技推出,配備嶄新的輕薄精緻 Zoom Air 運動鞋。<br />

1997 年 <strong>Nike</strong> 亞洲地區的營收由 96 會計年度 3 億美金,成長至 97 年度 8 億美<br />

2..行銷手法<br />

金;兩大客戶服務中心分別於韓國漢城及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大陸成<br />

為採購國家之一,同時也是極重要的市場。<br />

A.滿足目標族群心靈的渴望<br />

6<br />

<br />

每個族群都有其關心的事物,因此有興趣的議題就一定不一樣,在進行產品宣傳<br />

時,要以不同的宣傳手法來滿足消費者內心的渴望,要設計出可打動人心的行銷<br />

活動,企業要以真心來關心各族群,透過對族群的了解,找出他們習慣的議題及<br />

語言,以創造出好的宣傳。<br />

B.利用運動員來創造口碑,引領流行<br />

<strong>Nike</strong> 對於代言運動員下了相當大的苦心,不斷在市場上尋找明日之星,所以球<br />

星的世代交換也相當留意,所以當像喬丹這樣的巨星退休後,對 <strong>Nike</strong> 來說也不<br />

會造成代言人斷層的問題。<br />

C.行銷活動的一貫性<br />

無論今天宣傳的重點族群是哪組群,訊息及活動的一貫性是相當重要的,絕對不<br />

能天馬行空,不管要表達的事什麼,一定要有重點,舉例來說,耐吉與顧客溝通<br />

的邏輯並不是一直強調球鞋,而是告訴顧客,「運動是件快樂的事」。所以在不同<br />

的 <strong>Nike</strong> 產品的廣告或宣傳當中,很少看到 <strong>Nike</strong> 對於產品的特寫或是強調,<strong>Nike</strong><br />

總是強調運動員的精神或對運動的渴望,以及在運動中得到的成就感。<br />

D. Just do it!<br />

以此口號做為廣告,讓人印象深刻!而此口號所代表的意思為「勇敢直前,好好<br />

地幹他一場!」<br />

三、<strong>Adidas</strong> & <strong>Nike</strong> 的 SWOT.4P 比較表<br />

1. SWOT 分析表<br />

<strong>Adidas</strong> <strong>Nike</strong><br />

Strengths 優勢 A.品牌品質 A.居運動鞋品牌領導地位<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Weaknesses 劣勢<br />

Opportunities 機會<br />

Threats 威脅<br />

2. 4P 分析表<br />

Product 產品<br />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B.品牌的知名度<br />

C.市場有一定的佔有率<br />

A.類型變化較少<br />

B.成本較高<br />

C.價格昂貴<br />

A.有機會向更多國家發<br />

展、設廠<br />

B.多增加廣告效果<br />

C.多開發一些其他相關<br />

的運動產品<br />

A.競爭者眾多<br />

B.競爭市場激烈<br />

C.替代品增加<br />

7<br />

B.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及品牌忠<br />

誠度高<br />

C.在台市場佔有率遠超過其他<br />

品牌<br />

D.品牌形象良好(透過廣告及<br />

贊助等有效宣傳 NIKE 理念)<br />

E.研發設計/品牌行銷魅力,通<br />

路配 送,採購能力<br />

A.產品價位較高<br />

B.廣告代言人支出較其他品牌<br />

高<br />

C.社會物價壓力,對於中高齡<br />

消費者不具強烈吸引力。<br />

A.近年來市場運動休閒風興<br />

起,運動人士之消費者增多。<br />

B.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運動生活<br />

與品質<br />

C.消費者對運動傷害保健的觀<br />

念強化<br />

D.生活科技(如 ipod)應用,生物<br />

科技開發應用。<br />

A.市場仿冒品氾濫<br />

B.其他知名運動品牌的挑戰<br />

C.新產品生產週期縮短<br />

D.球星行銷的不可預測性<br />

E.低價品牌的取代<br />

<strong>Adidas</strong> <strong>Nike</strong><br />

核心產品:足球鞋、慢<br />

跑鞋、桌球鞋、籃球鞋、<br />

休閒鞋等。<br />

<br />

核心產品:籃球鞋、網球鞋、<br />

慢跑鞋、有氧運動鞋、高爾夫<br />

鞋、戶外登山鞋等;以及其他<br />

非核心的田徑鞋、多功能孩童<br />

鞋等<br />

Price 價格 基本款價格大約在 2250 價位大都在 2500 以上,而<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Promotion 促銷<br />

Place 通路<br />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 2650 元。專櫃的價格,<br />

當季的一般是沒有折扣<br />

的,過了季或是斷碼的<br />

才會有 6-9 折的折扣。<br />

『透過適量的公關宣傳<br />

活動,贊助一些活動,<br />

不斷地引導消費者(特<br />

別是年輕人),去追求<br />

一種運動、積極向上的<br />

健康生活方式,這無疑<br />

對台灣市場的運動休閒<br />

產業地增長起到催化作<br />

用。多利用運動雜誌上<br />

做廣告,亦或提供拍<br />

攝;另外也設有網站,<br />

結合網路行銷管道。』<br />

選擇生活水準 高、對潮<br />

流敏感的地區,對每一<br />

零售通路進行分析,加<br />

強和補充售點弱的地區<br />

開店量,使每一重點地<br />

區集點達到佈局合理。<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br />

8<br />

NIKE 公司常利用明星代言或<br />

限量鞋款的方式來因應較高價<br />

位的鞋款,使較高價位的運動<br />

鞋避免有滯銷的狀況發生。<br />

NIKE 還有提供 1000~1500 左<br />

右的商品提供消費者選擇,區<br />

隔市場以提高市場的佔有率。<br />

認為消費者所期望的是一種信<br />

賴及親近的關係,要建立這種<br />

關係需要一個有個性的品牌及<br />

廣告,而 NIKE 正符合這個條<br />

件;NIKE 會在廣告結束前,<br />

打上 NIKE 的 slogan:『JustDo<br />

It!』,或者單純打上 NIKE 的<br />

『v』勾勾商標,讓閱聽人對<br />

「Just Do It!」能琅琅上口、<br />

對勾勾商標印象深刻。此外,<br />

NIKE 還會透過一些贊助活<br />

動,提高產品的形象與知名度<br />

與廣大的經銷商合作,擴大市<br />

場,擴充自己在此業界的勢<br />

力。並且因同時擁有多方供應<br />

商、經銷商,而提升了自己的<br />

議價能力。<br />


四、問卷調查結果分析<br />

1. <strong>Adidas</strong> & <strong>Nike</strong> 消費者喜好度:<br />

<strong>Nike</strong><br />

42%<br />

2.影響消費者選擇產品的因素<br />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由圖一可知,受訪者中,有 58%消費者的<br />

喜好度已經偏向 <strong>Adidas</strong>,而 <strong>Nike</strong> 只占 42%<br />

9<br />

<strong>Adidas</strong><br />

58%<br />

<strong>Adidas</strong><br />

<strong>Nike</strong><br />

(圖一)<br />

由圖二可知,消費者選擇產品的因素中,最重要的<br />

是產品樣式,占 30%;其次是個人喜好,占 28%<br />

其他<br />

18%<br />

個人喜好<br />

28%<br />

價格<br />

8%<br />

產品品質<br />

16%<br />

3.消費者第一次是從何種管道得知兩大品牌<br />

產品樣式<br />

30%<br />

價格<br />

產品樣式<br />

產品品質<br />

個人喜好<br />

其他<br />

由圖三可知,消費者大多藉由電視廣告得知兩<br />

大品牌,占 47%,其次為報章雜誌,占 25%<br />

報章雜誌<br />

25%<br />

其他<br />

6%<br />

店家<br />

22%<br />

電視廣告<br />

47%<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br />

店家<br />

電視廣告<br />

報章雜誌<br />

其他<br />

(圖二)<br />

(圖三)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4.消費者購買這兩大品牌之商品的評估重點<br />

由圖四可知,消費者選擇兩大品牌評估重點,最重要的<br />

是商品的實用性,占 34%;其次為商品的品質,占 30%<br />

品質<br />

30%<br />

其他<br />

2%<br />

實用性<br />

34%<br />

5.消費者對兩大品牌之球鞋可接受的範圍<br />

知名度<br />

10% 流行度<br />

10<br />

24%<br />

由圖五可知,消費者對於球鞋可接受<br />

的範圍在 1000~3000 元之間,占 79%<br />

3001~5000 5001以上<br />

7% 3%<br />

1000~3000<br />

79%<br />

6.消費者認為 <strong>Adidas</strong> 需要改善的地方<br />

折扣<br />

19%<br />

產品品質<br />

12%<br />

1000以下<br />

11%<br />

知名度<br />

流行度<br />

實用性<br />

品質<br />

其他<br />

1000以下<br />

1000~3000<br />

3001~5000<br />

5001以上<br />

由圖六可知,消費者認為 <strong>Adidas</strong> 最需要改<br />

善的地方為產品樣式和價格,各占 29%<br />

其他<br />

11%<br />

產品樣式<br />

29%<br />

價格<br />

29%<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br />

價格<br />

產品樣式<br />

產品品質<br />

折扣<br />

其他<br />

(圖四)<br />

(圖五)<br />

(圖六)


7.消費者認為 <strong>Nike</strong> 需要改善的地方<br />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由圖七可知,消費者認為 <strong>Nike</strong> 最需要改善的地<br />

方為產品樣式,占 35%,其次為價格,占 28%<br />

折扣<br />

17%<br />

產品品<br />

質<br />

11%<br />

其他<br />

9%<br />

8.兩大品牌,,誰的產品品質較好<br />

產品樣<br />

式<br />

35%<br />

11<br />

價格<br />

28%<br />

價格<br />

產品樣式<br />

產品品質<br />

折扣<br />

其他<br />

由圖八可知,在消費者心中,<strong>Adidas</strong> 的產品品<br />

質是比較好的,占 54%,而 <strong>Nike</strong> 則占 46%<br />

<strong>Nike</strong><br />

46%<br />

9.兩大品牌,誰的樣式比較創新<br />

<strong>Adidas</strong><br />

54%<br />

<strong>Adidas</strong><br />

<strong>Nike</strong><br />

由圖九可知,在消費者的心目中,<strong>Adidas</strong> 的產<br />

品樣式比較創新,占 52%,而 <strong>Nike</strong> 只占 48%<br />

<strong>Nike</strong><br />

48%<br />

<strong>Adidas</strong><br />

52%<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br />

<strong>Adidas</strong><br />

<strong>Nike</strong><br />

(圖七)<br />

(圖八)<br />

(圖九)


10.兩大品牌的廣告誰比較吸引消費者<br />

參●結論<br />

<strong>Nike</strong><br />

64%<br />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由圖十可知,<strong>Nike</strong> 的廣告比較吸引消費<br />

者注目,占 64%,而 <strong>Adidas</strong> 則占 36%<br />

12<br />

<strong>Adidas</strong><br />

36%<br />

<strong>Adidas</strong><br />

<strong>Nike</strong><br />

(圖十)<br />

<strong>Nike</strong>和<strong>Adidas</strong>從競爭激烈的鞋子市場中脫穎而出,靠著創新的行銷策略,一一走<br />

進消費者的心目中。<strong>Adidas</strong>過去曾經有一段沒落的時期,但在1993年<strong>Adidas</strong>更換<br />

舵主,計畫將<strong>Adidas</strong>轉型成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徹底調整行銷手法,就是為<br />

了使<strong>Adidas</strong>東山再起,<strong>Adidas</strong>把心思放在電視廣告上,並延續過去贊助活動的方<br />

法,策辦活動以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而 <strong>Nike</strong>曾有一段時間銷售量下滑,才開始<br />

意識到策略必須調整。轉型後的<strong>Nike</strong>結合運動與時尚,使傳統的<strong>Nike</strong>脫胎換骨,<br />

成為一種運動與流行的指標。<br />

由這份資料讓我們了解,要吸引消費者,就必須不斷的創新與改變行銷手法,給<br />

消費者最好的選擇,<strong>Nike</strong>和<strong>Adidas</strong>不只是用電視廣告來促銷,更是要讓消費者了<br />

解,運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br />

肆●資料來源<br />

註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uon?qid=1206102000681<br />

註二 <strong>Adidas</strong> 的歷史 http://s93.tku.edu.tw/~493502347/no4.htm<br />

註三 <strong>Adidas</strong> 行銷理念分析<br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112501267<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strong>Adidas</strong> V.S. <strong>Nike</strong> <strong>市場比較之淺析</strong><br />

註四 <strong>Nike</strong> 的歷史 http://www.geocities.com/nike_project/history.html<br />

註五 葉雪甄、吳逡昌、謝坤霖、許慧穎。耐吉企業之行銷策略分析-以運動<br />

鞋為例。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第 27 頁<br />

註六 Donald Katz (麥慧芬 譯)。耐吉王國。(台北市:智庫,民 93)。頁 173~174<br />

註七 奇摩知識 (<strong>Adidas</strong> 的 SWOT 分析)<br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2500528<br />

註八 奇摩知識 (<strong>Nike</strong> 的 SWOT 分析)<br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122601077<br />

註九 尤敦正。NIKE 行銷案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行銷研究<br />

所。第7~8 頁<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br />

13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