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3 Views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 上海理工大学课程中心展示系统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 上海理工大学课程中心展示系统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 上海理工大学课程中心展示系统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strong>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strong><br />

直流分量 IEO 在发射极偏置电阻 Re 上产生所需要的 VBB,其中直流反馈电阻为 30Ω ,交直流<br />

反馈电阻为 10Ω ,集电极谐振回路电容为 120P ,负载为 50Ω 输出由变压器耦合输出,采<br />

用中间抽头,以利于阻抗匹配。它们的匝数分别为<br />

五、实验内容<br />

N3=6 匝 N1=9 匝 N2=23 匝<br />

1、按下开关 KE1,调节 WE1,使 QE1 的发射极电压 VE=2.2V(即使 ICQ=7mA,通过<br />

测量 RE3 处焊盘与地的电压)<br />

2、连接 JE2、JE3、JE4、JE5。<br />

3、使用 BT-3 型频率特性测试仪,调整 TE1、TE2,TE1 初级与 CCE1,TE2 初级与 CCE2<br />

谐振在 10.7MHz,同时测试整个功放单元的幅频特性曲线,使峰值在 10.7MHz 处(如果没<br />

有 BT-3 型频率特性测试仪,则这一步不作要求)<br />

4、从 TPIE1 处输入 10.7MHz 的载波信号(此信号由高频信号源提供,参考高频信号源<br />

的使用),信号大小为 Vp-p=250mV 左右。用示波器探头在 TPE1 处观察输出波形,调节<br />

TE1、TE2 和 CCE1、CCE2,使输出波形不失真且最大。<br />

5、从 TPIE1 处输入 10.7MHz 的载波信号,信号大小从 Vp-p=0mV 开始增加,用示波<br />

器探头在 TPE2 上观察电流波形,直至观察到有下凹的电流波形为止(此时如果下凹的电流<br />

波形左右不对称,则微调 TE1 即可)。如果再继续增加输入信号,则可以观测到下凹的电流<br />

波形的下凹深度增加。(20Mhz 示波器探头,如果用³1 档看下凹不明显,则用³10 档看。)<br />

6、观察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br />

输入信号为 Vp-p=250mV 左右(由高频信号源提供 10.7MHz 的载波)。调中周 TE1、<br />

TE2(此时负载应为 51Ω ,JE3、JE4、JE5 均连上),使电路谐振在 10.7MHz 上(此时从 TPE1<br />

处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应不失真,且最大)。微调输入信号大小,在 TPE2 处观察,使放大<br />

器处于临界工作状态。改变负载(组合 JE3、JE4、JE5 的连接)使负载电阻依次变为 51Ω<br />

→75Ω →168Ω →240Ω →560Ω 。用示波器在 TPE2 处能观察到不同负载时的电流波形(由<br />

临界至过压)。在改变负载时,应保证输入信号大小不变(即在最小负载 51Ω 时处于临界状<br />

态)。同时在不同负载下,电路应处于最佳谐振(即在 TPE1 处观察到的波形应最大且不失<br />

真。20Mhz 示波器探头,如果用³1 档看下凹不明显,则用³10 档看。)<br />

7、改变激励电压的幅度,观察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br />

使 RL=51Ω (连 JE3、JE4、JE5),用示波器观察 QE2 发射极上的电流波形(测试点为<br />

TPE2),改变输入信号大小,观察放大器三种状态的电流波形。<br />

六、实验报告内容<br />

1、 画出放大器三种工作状态的电流波形。<br />

2、 绘出负载特性曲线。<br />

1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