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3 Views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 上海理工大学课程中心展示系统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 上海理工大学课程中心展示系统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 上海理工大学课程中心展示系统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strong>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strong><br />

图 3.2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br />

共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如图 3.2 所示。由图可见:与发射极连接的两个电抗<br />

元件为同性质的容抗元件 C1 和 C2;与基极连接的为两个异性质的电抗元件 C2 和 L,根据<br />

前面所述的判别准则,该电路满足相位条件。该振荡器的工作角频率ω g<br />

反馈系数 F<br />

C B<br />

0.033 F<br />

<br />

若要它产生正弦波,还必须满足振幅,起振条件,即:<br />

AO²F>1<br />

式中 AO 为电路刚起振时,振荡管工作状态为小信号时的电压增益。只要求出 AO 和 F 值,<br />

便可知道电路有关参数与它的关系。通过对起振条件分析可知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电流 I EQ<br />

越大,g m、AO 越大(r e 越小),振荡器越容易起振;R L 越大、R eo 越大、R E 越大越容易起振;<br />

而 F 应有一个适当的数值,太小不容易起振,太大也不容易起振。<br />

一个实际的振荡电路,在 F 确定之后,其振幅的增加主要是靠提高振荡管的静态电流<br />

值。但是如静态电流取得太大,振荡管工作范围容易进入饱和区,输出阻抗降低使振荡波形<br />

失真,严重时,甚至使振荡器停振。所以在实用中,静态电流值一般 ICO=0.5mA-5mA。<br />

频率稳定度是振荡器的一项十分重要技术指标,这表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或一定的温<br />

度、湿度、电压、电源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程度,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越小,<br />

则表明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越高。<br />

g<br />

0<br />

C<br />

1 F <br />

C1C2 1<br />

CC<br />

* R L<br />

B1<br />

R B2<br />

2 k<br />

1 2 L<br />

C1C2 1.3 H<br />

0.033 F<br />

改善振荡频率稳定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力求减小振荡频率受温度、负载、电源等外界<br />

因素影响的程度,振荡回路是决定振荡频率的主要部件。因此改善振荡频率稳定度的最重要<br />

措施是提高振荡回路在外界因素变化时保持频率不变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提高振荡回路的<br />

(a)<br />

C C<br />

1000 pF<br />

R E<br />

700 <br />

E C (+15 V)<br />

C 1<br />

C 2<br />

2000 pF<br />

R L<br />

12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