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2014 Views

論文集 - 陸軍軍官學校

論文集 - 陸軍軍官學校

論文集 - 陸軍軍官學校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br />

物 理 教 學 與 示 範 研 討 會 、 物 理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 物 理 教 育 年 會<br />

論 文 集<br />

主 辦 單 位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合 辦 單 位 :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學 會 、 中 央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中 心<br />

協 辦 單 位 :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 、 高 雄 師<br />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 高 雄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系 、<br />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系 、 輔 仁 大 學 應 用 物 理<br />

系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 中 山 大 學 物 理 系<br />

指 導 單 位 ; 國 科 會 自 然 處 物 理 推 動 中 心 、 教 育 部 高 教 司 、 國<br />

防 部 陸 軍 司 令 部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序<br />

物 理 教 學 及 示 範 研 討 會 近 年 來 吸 引 三 、 四 百 位 大 、 中 、 小 學 對 物 理 教 學 及 示 範 有 興<br />

趣 的 學 者 專 家 、 教 師 、 學 生 與 同 好 參 與 , 堪 為 物 理 教 育 界 的 盛 事 之 一 。 本 校 承 蒙 多 位 物<br />

理 教 學 先 進 及 物 理 教 育 學 會 推 薦 引 領 下 , 由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首 次 以 聯 合 會 議 方 式 ,<br />

同 時 接 辦 第 十 五 屆 『2012 中 華 民 國 年 物 理 教 學 與 示 範 研 討 會 』 及 『2012 中 華 民 國 年 物<br />

理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及 年 會 』 三 個 會 議 。 本 校 期 望 能 為 國 內 科 學 探 究 教 學 教 育 改 革 盡 一 份<br />

心 力 , 使 科 學 學 習 回 歸 生 活 , 推 動 注 重 具 體 實 作 的 理 念 以 活 化 教 學 , 並 藉 此 提 供 科 學 教<br />

育 之 學 術 與 實 務 交 流 的 機 會 , 以 達 「 開 闊 教 師 視 野 、 活 化 科 學 教 育 」 之 目 的 。 本 次 會 議<br />

主 題 規 劃 乃 以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為 主 軸 , 從 生 活 中 學 物 理 出 發 , 藉 由 創 意 教 具 的 設 計 , 並 透<br />

過 適 當 的 指 導 與 經 營 , 將 科 學 教 育 推 廣 至 大 眾 , 以 提 升 國 人 科 學 素 養 , 最 後 達 到 創 新 教<br />

學 之 目 的 , 並 依 此 精 神 設 計 以 下 之 研 討 主 題 :1.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 激 發 獨 立 考 與 創 新 精 神 ( 創<br />

新 物 理 教 育 );2. 體 驗 生 活 物 理 、 發 展 演 示 實 驗 設 計 與 製 作 ( 生 的 活 物 理 );3. 創 新 物 理 教 材 教<br />

法 、 培 養 主 動 探 索 與 問 題 解 決 ( 創 意 教 具 );4. 落 實 專 題 研 究 指 導 、 經 營 優 質 研 究 團 隊 ( 指 導<br />

與 經 營 );5. 活 化 自 然 科 學 教 育 、 全 面 提 昇 大 眾 科 學 素 養 ( 物 理 與 科 普 );6. 實 踐 學 習 、 訓 練 和<br />

評 價 多 元 化 , 增 強 學 生 自 主 學 習 ( 創 新 教 學 )。 本 次 研 討 會 之 籌 備 委 員 , 計 有 28 個 學 術 單<br />

位 , 共 計 42 位 委 員 組 成 , 所 邀 請 之 委 員 均 為 國 內 各 大 學 、 中 學 長 期 投 入 物 理 或 科 學 教<br />

育 的 教 師 與 主 管 組 成 , 所 邀 請 之 講 者 皆 由 籌 備 委 員 推 薦 後 , 由 本 校 物 理 系 邀 請 擔 任 之 。<br />

完 成 之 活 動 規 劃 , 包 括 大 會 演 講 1 場 、 專 題 演 講 9 場 、 口 頭 論 文 發 表 27 篇 、 教 育 論 壇 2<br />

場 、 創 意 教 學 工 作 坊 4 場 、 動 態 演 示 觀 摩 4 場 、 壁 報 論 文 展 示 44 篇 與 競 賽 、 科 學 儀 器<br />

圖 書 展 、 校 園 特 色 導 覽 、 音 樂 饗 宴 - 歐 式 自 助 晚 宴 等 十 項 , 內 容 精 彩 多 元 , 不 但 融 入 三<br />

種 會 議 之 精 神 與 特 色 , 同 時 也 建 立 辦 理 聯 合 研 討 會 之 規 模 與 範 例 。 本 次 會 議 所 邀 請 之 講<br />

者 均 為 物 理 界 演 示 教 學 或 科 學 教 育 之 翹 楚 , 內 容 生 動 活 潑 且 能 有 效 激 發 科 學 教 育 的 創 新<br />

與 實 用 , 報 名 人 數 已 超 過 400 餘 人 , 以 達 往 年 之 水 準 , 本 校 期 能 為 國 內 科 學 教 育 的 創 新<br />

與 改 善 盡 一 份 心 力 以 回 饋 社 會 。<br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br />

系 主 任 洪 偉 清 謹 誌<br />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8 月 1 日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目 錄<br />

大 會 演 講 ................................................................................................................................................................ 1<br />

大 會 演 講 探 索 實 戰 學 物 理 ................................................................................................................................ 2<br />

專 題 講 演 ................................................................................................................................................................ 3<br />

主 題 一 A1 場 那 一 年 , 我 們 一 起 愛 上 的 物 理 課 ............................................................................................ 4<br />

主 題 一 B1 場 綠 色 能 源 教 具 之 研 發 ................................................................................................................ 5<br />

主 題 一 B3 場 演 示 實 驗 融 入 國 中 自 然 科 教 學 的 示 例 .................................................................................... 6<br />

主 題 二 場 生 活 DIY 創 意 學 物 理 ............................................................................................................... 7<br />

主 題 三 場 月 亮 下 的 新 鮮 事 ........................................................................................................................ 8<br />

主 題 一 C1 場 用 實 測 教 導 模 型 歸 納 與 分 析 - 訊 號 之 反 射 實 驗 為 例 ............................................................... 8<br />

主 題 一 D1 場 光 碟 玩 科 學 ............................................................................................................................... 9<br />

主 題 五 場 社 區 街 頭 物 理 需 求 的 開 發 與 經 營 ............................................................................................ 9<br />

主 題 六 場 「 你 的 想 法 是 什 麼 呢 ?」 - 打 破 課 堂 的 單 行 道 ................................................................... 10<br />

教 育 論 壇 ............................................................................................................................................................... 11<br />

E 場 落 實 專 題 研 究 指 導 、 經 營 優 質 研 究 團 隊 .............................................................................................. 12<br />

引 言 1 - 大 學 生 ( 有 練 過 的 ) 就 很 好 用 了 ! .......................................................................................... 12<br />

引 言 2 - 好 奇 與 興 趣 是 實 驗 室 動 力 的 來 源 .............................................................................................. 13<br />

引 言 3 - 大 學 教 師 是 伯 樂 還 是 千 里 馬 ...................................................................................................... 13<br />

創 意 教 學 工 作 坊 ................................................................................................................................................... 14<br />

A 場 蚱 蜢 式 史 特 林 引 擎 製 作 工 作 坊 ............................................................................................................. 15<br />

B 場 電 磁 學 創 意 教 具 實 作 ............................................................................................................................. 16<br />

C 場 生 活 物 理 - 光 柵 教 具 實 作 ....................................................................................................................... 16<br />

D 場 多 款 發 電 機 的 製 作 ................................................................................................................................ 17<br />

動 態 演 示 教 學 觀 摩 ............................................................................................................................................... 18<br />

A 場 " 聲 聲 " 不 息 的 創 意 教 學 演 示 ................................................................................................................ 19<br />

D 場 一 張 紙 的 飛 行 世 界 ................................................................................................................................ 20<br />

口 頭 發 表 論 文 摘 要 ............................................................................................................................................... 23<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A2 場 ...................................................................................................................................... 24<br />

A2-1 牛 頓 馬 戲 團 - 演 示 教 學 開 放 課 程 ...................................................................................................... 24<br />

A2-2 主 動 學 熱 忱 的 培 養 與 創 意 之 具 體 化 ................................................................................................ 25<br />

A2-3 自 然 科 學 測 驗 中 表 現 標 準 與 決 斷 分 數 的 設 定 方 法 與 應 用 ............................................................ 29<br />

A2-4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專 題 研 究 課 程 介 紹 與 檢 討 ............................................................................ 33<br />

A2-5 一 個 新 的 也 是 舊 的 方 法 : 學 生 自 編 筆 記 學 習 法 ............................................................................ 37<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B2 場 ....................................................................................................................................... 41<br />

B2-1 落 實 實 作 評 量 於 中 學 的 物 理 教 學 活 動 ............................................................................................ 41<br />

I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B2-2 一 些 日 常 生 活 所 見 到 的 生 活 物 理 .................................................................................................... 42<br />

B2-3 台 東 地 區 偏 遠 國 小 能 源 科 學 動 手 做 教 學 設 計 與 實 施 .................................................................... 51<br />

B2-4 能 源 推 廣 教 育 : 愛 迪 生 出 發 ............................................................................................................ 52<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C2 場 ....................................................................................................................................... 53<br />

C2-1 投 影 日 晷 之 電 腦 模 擬 ....................................................................................................................... 53<br />

C2-2 利 用 微 電 腦 為 本 實 驗 室 (MBL) 探 究 大 學 生 對 速 度 與 時 間 關 係 圖 之 認 知 研 究 ............................. 57<br />

C2-3 教 科 書 中 發 現 熵 的 推 論 值 得 商 榷 ................................................................................................... 60<br />

C2-4 高 中 物 理 與 大 學 普 物 之 間 的 學 習 鴻 溝 ........................................................................................... 64<br />

C2-5 利 用 創 新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協 助 開 發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項 目 .................................................................... 68<br />

C2-6 振 盪 與 傅 立 葉 分 析 ........................................................................................................................... 69<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C3 場 ....................................................................................................................................... 70<br />

C3-1 物 理 系 學 生 於 「 一 維 無 限 位 能 井 」 解 題 表 現 之 探 究 .................................................................... 70<br />

C3-2 看 見 「 大 氣 壓 力 」- 點 膠 針 筒 千 斤 掛 ........................................................................................... 74<br />

C3-3 計 算 機 在 數 值 模 擬 與 儀 器 控 制 之 教 學 應 用 成 效 ............................................................................ 77<br />

C3-4 雲 霄 飛 車 能 量 轉 換 之 研 究 ............................................................................................................... 77<br />

C3-5 黎 開 管 之 熱 致 發 聲 的 震 撼 演 示 與 其 對 航 太 及 能 源 工 業 探 討 的 重 要 影 響 .................................... 78<br />

C3-6 概 念 構 圖 法 輔 助 大 學 普 通 物 理 教 學 心 得 ....................................................................................... 79<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D2 場 ....................................................................................................................................... 80<br />

D2-1 博 物 館 展 品 微 小 化 ........................................................................................................................... 80<br />

D2-2 因 應 12 年 國 教 高 一 基 礎 物 理 教 學 的 建 議 ..................................................................................... 81<br />

D2-3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探 究 教 學 增 進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之 課 程 設 計 ............................................................... 85<br />

D2-4 單 眼 相 機 微 距 器 材 融 入 國 中 自 然 光 學 教 學 的 設 計 ....................................................................... 96<br />

D2-5 溝 通 能 力 融 入 5E 探 究 式 教 學 對 九 年 級 學 生 學 習 成 效 影 響 - 以 電 路 單 元 為 例 .......................... 100<br />

D2-6 運 用 論 證 教 學 策 略 發 展 國 小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之 研 究 ..................................................................... 101<br />

壁 報 論 文 摘 要 ..................................................................................................................................................... 105<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專 題 研 究 課 程 介 紹 與 檢 討 ........................................................................................ 106<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以 奈 米 碳 管 為 基 材 之 生 物 感 測 器 ................................................... 107<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生 長 一 維 氮 化 鎵 奈 米 線 ................................................................... 108<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研 究 磁 性 材 料 特 性 ........................................................................... 109<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靜 電 紡 絲 製 程 一 維 氮 化 鋁 奈 米 線 .................................................... 110<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探 討 氮 化 鋁 奈 米 陶 瓷 的 介 電 性 質 .................................................... 110<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探 討 ALN 奈 米 線 的 製 程 .................................................................. 111<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用 EASY JAVA SIMULATIONS 模 擬 蛋 白 質 立 體 模 型 ......................... 111<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利 用 細 胞 自 動 機 模 型 研 究 開 放 道 路 中 的 路 隊 長 現 象 .................... 112<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全 像 光 學 元 件 - 同 軸 及 離 軸 式 波 帶 板 的 製 作 ................................... 113<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為 什 麼 又 斷 線 了 ?!............................................................................. 114<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都 市 街 道 標 度 性 質 ............................................................................ 115<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改 善 全 像 光 柵 繞 射 效 率 的 定 性 測 試 ................................................ 116<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重 複 曝 光 產 生 多 重 影 像 的 穿 透 式 全 像 片 ........................................ 117<br />

II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激 子 - 極 子 的 玻 色 - 愛 因 斯 坦 凝 聚 ...................................................... 118<br />

PVM 及 MPI 影 像 平 行 處 理 ......................................................................................................................... 118<br />

十 二 年 一 貫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實 驗 課 程 之 設 計 與 實 施 ......................................................................... 119<br />

利 用 X 光 繞 射 探 討 人 蔘 皂 苷 在 脂 膜 中 的 狀 態 ............................................................................................ 119<br />

薑 黃 素 在 脂 膜 中 對 抗 菌 小 蛋 白 狀 態 之 作 用 ................................................................................................ 120<br />

太 陽 能 爐 具 .................................................................................................................................................... 121<br />

風 帆 物 理 與 六 分 儀 ........................................................................................................................................ 125<br />

用 低 價 DVM 精 確 測 量 低 溫 ........................................................................................................................ 129<br />

利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摻 雜 三 價 鉺 離 子 之 鋯 酸 鍶 螢 光 體 (SRZRO 3 :ER 3+ ) 及 其 光 放 射 行 為 研 究 .............. 133<br />

利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摻 雜 三 價 鈧 離 子 之 鋯 酸 鋇 螢 光 體 (BAZRO 3 :SC 3+ ) 及 其 光 放 射 行 為 研 究 .............. 133<br />

利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摻 雜 三 價 鉕 離 子 之 鋯 酸 鈣 螢 光 體 (CAZRO 3 :PM 3+ ) 及 其 光 放 射 行 為 研 究 ............. 134<br />

利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摻 雜 三 價 釔 離 子 之 Γ 相 鋁 酸 鋰 螢 光 體 (Γ-LIALO 2 :Y 3+ ) 及 其 光 放 射 行 為 研 究 ..... 134<br />

研 究 流 體 在 十 字 型 生 醫 晶 片 微 管 道 中 流 動 的 濃 度 分 佈 情 況 .................................................................... 135<br />

研 究 流 體 在 雙 T 型 生 醫 晶 片 微 管 道 中 流 動 的 濃 度 分 佈 情 況 .................................................................... 135<br />

天 外 飛 來 的 輻 射 ............................................................................................................................................ 136<br />

簡 便 型 太 陽 爐 ................................................................................................................................................ 136<br />

因 應 12 年 國 教 高 一 基 礎 物 理 教 學 的 建 議 .................................................................................................. 137<br />

吸 管 排 笛 製 作 與 國 小 聲 音 與 空 氣 柱 關 係 概 念 的 探 究 ................................................................................ 138<br />

與 民 間 基 金 會 合 作 之 國 小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 營 管 理 個 案 研 究 ................................................................ 142<br />

國 高 中 力 學 實 驗 之 新 設 計 ............................................................................................................................ 146<br />

「 史 萊 姆 與 彈 力 球 」 之 製 作 與 教 學 ............................................................................................................ 147<br />

電 吉 他 科 學 營 活 動 ........................................................................................................................................ 151<br />

導 電 麵 糰 的 設 計 與 教 學 ................................................................................................................................ 152<br />

雙 平 面 鏡 成 像 現 象 融 入 國 中 幾 何 正 多 邊 形 課 程 設 計 ................................................................................ 156<br />

大 學 部 光 學 實 驗 之 設 計 與 發 展 .................................................................................................................... 160<br />

以 協 同 教 學 理 念 發 展 高 中 物 理 流 體 力 學 主 題 式 課 程 ................................................................................ 161<br />

以 分 立 式 電 子 元 件 設 計 的 鎖 相 環 教 學 實 驗 ................................................................................................ 162<br />

我 的 子 彈 會 轉 彎 PACINKO ........................................................................................................................... 169<br />

泰 雅 陀 螺 王 KONGMAH ................................................................................................................................. 170<br />

遠 端 遙 控 掃 描 式 電 子 顯 微 鏡 對 於 學 生 奈 米 科 技 學 習 動 機 與 興 趣 之 影 響 初 探 ......................................... 171<br />

附 錄 ................................................................................................................................................................ 175<br />

附 錄 一 會 議 內 容 規 劃 .................................................................................................................................. 176<br />

附 錄 二 研 討 會 議 程 表 .................................................................................................................................. 180<br />

附 錄 三 與 會 人 員 名 冊 .................................................................................................................................. 186<br />

附 錄 四 研 討 會 議 紀 實 .................................................................................................................................. 198<br />

III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IV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大 會 演 講<br />

~~MEMO~~<br />

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大 會 演 講 探 索 實 戰 學 物 理<br />

探 索 實 戰 學 物 理<br />

伊 林<br />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br />

lin@phy.ncu.edu.tw<br />

摘 要<br />

如 何 使 學 生 有 效 學 習 物 理 , 日 後 投 身 物 理 專 業 , 或 其 他 相 關 應 用 , 長 久 以 來 為 困 擾<br />

學 生 與 教 師 的 問 題 。 受 到 千 年 專 制 與 科 舉 文 化 的 影 響 , 我 國 的 傳 統 物 理 教 育 , 多 以 強<br />

化 教 師 課 堂 口 述 、 數 學 推 演 , 學 生 課 後 讀 書 、 解 題 為 努 力 方 向 , 事 倍 功 半 , 成 效 不 佳 。<br />

難 有 效 培 養 物 理 專 業 人 才 與 自 由 公 民 。 本 報 告 中 將 分 享 本 人 近 年 來 所 研 發 之 物 理 教 學<br />

方 式 , 由 教 師 利 用 議 題 設 定 , 誘 導 學 生 以 教 室 或 實 驗 室 為 探 索 實 戰 的 道 場 , 進 行 科 研<br />

基 礎 方 法 學 訓 練 , 如 自 我 或 團 隊 自 主 學 習 、 系 統 思 考 與 辯 證 、 研 究 工 具 掌 控 、 團 隊 經<br />

營 與 計 畫 執 行 、 口 頭 與 文 字 論 述 等 基 礎 能 力 ; 對 身 、 心 、 道 、 術 , 進 行 全 方 位 鍛 鍊 ,<br />

開 啟 物 理 自 我 學 習 、 自 我 成 長 超 越 之 門 。<br />

關 鍵 詞 : 探 索 式 物 理 學 習<br />

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專 題 講 演<br />

~~MEMO~~<br />

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主 題 一 A1 場 那 一 年 , 我 們 一 起 愛 上 的 物 理 課<br />

那 一 年 , 我 們 一 起 愛 上 的 物 理 課<br />

朱 慶 琪<br />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cchu.ncu@gmail.com<br />

摘 要<br />

無 論 是 要 學 生 愛 「 上 」 物 理 課 、 或 是 要 學 生 「 愛 上 」 物 理 課 , 幾 乎 都 是 不 可 能 的<br />

任 務 。 但 是 仔 細 想 想 , 我 們 每 個 人 小 時 候 總 是 對 生 活 周 遭 事 物 具 備 源 源 不 絕 的 好 奇<br />

心 , 急 切 地 想 探 究 這 個 世 界 , 卻 隨 著 書 愈 念 愈 多 , 對 科 學 的 態 度 反 而 落 得 調 查 結 果 所<br />

呈 現 的 :「 高 成 就 、 低 興 趣 、 低 信 心 」 [1] 。 打 個 比 方 , 頂 級 冰 淇 淋 好 吃 的 程 度 總 是 令 人<br />

幸 福 感 動 ( 發 現 事 物 運 作 的 道 理 時 總 是 令 人 興 奮 不 已 ), 但 如 果 要 你 在 幾 年 內 每 天 吞<br />

下 一 桶 冰 淇 淋 、 不 能 選 擇 何 時 吃 ? 吃 多 少 ? 什 麼 口 味 ? 怎 麼 吃 ?( 固 定 的 教 材 內 容 及<br />

進 度 、 每 天 必 須 練 習 不 同 題 型 的 考 試 題 目 ) 而 且 必 須 訓 練 出 迅 速 辨 識 品 牌 、 口 味 、 成<br />

分 、 配 方 等 的 能 力 ( 要 在 很 短 的 時 間 內 解 題 完 畢 ), 相 信 很 多 人 一 定 會 說 我 再 也 不 想<br />

吃 冰 淇 淋 了 !( 我 再 也 不 想 學 物 理 了 !)。 本 來 是 一 件 愉 悅 的 事 , 卻 因 為 胃 口 壞 了 、<br />

變 得 再 也 不 想 碰 。 我 常 常 開 玩 笑 說 , 要 讓 學 生 討 厭 哪 個 科 目 , 最 簡 單 的 方 法 就 是 把 它<br />

變 成 必 修 課 。 人 們 對 於 不 能 選 擇 的 東 西 , 總 是 抗 拒 的 多 。<br />

面 臨 胃 口 被 養 壞 的 這 群 學 生 , 我 應 該 怎 麼 教 大 一 物 理 ? 面 對 這 輩 子 再 也 不 想 碰 物<br />

理 的 文 科 學 生 , 有 機 會 重 啟 他 們 的 興 趣 嗎 ? 回 到 人 們 的 初 衷 : 對 這 個 世 界 的 好 奇 。 是<br />

不 是 可 以 藉 由 激 發 學 生 原 始 的 好 奇 心 , 慢 慢 帶 領 他 們 找 回 對 知 識 的 感 動 ? 在 這 些 想 法<br />

下 、 中 央 大 學 開 始 一 步 步 推 動 演 示 教 學 的 發 展 。 演 講 中 我 將 介 紹 這 段 歷 程 , 以 及 如 何<br />

利 用 物 理 演 示 為 核 心 、 推 動 各 式 各 樣 的 科 普 活 動 , 同 時 也 會 分 享 將 此 方 法 應 用 於 開 發<br />

針 對 文 科 學 生 的 通 識 課 程 經 驗 。 最 終 的 目 的 , 當 然 希 望 學 生 們 多 年 後 對 這 些 物 理 課 的<br />

印 象 是 :「 那 一 年 , 我 們 一 起 愛 上 的 物 理 課 。」<br />

註 1、2010 年 11 月 , 天 下 雜 誌 教 育 特 刊 《 科 學 教 育 》<br />

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主 題 一 B1 場 綠 色 能 源 教 具 之 研 發<br />

綠 色 能 源 教 具 之 研 發<br />

周 鑑 恒<br />

萬 能 科 技 大 學 光 電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hou0717@gmail.com<br />

摘 要<br />

為 了 開 發 綠 色 能 源 , 科 學 家 研 發 了 許 多 能 量 轉 換 器 , 例 如 各 種 熱 機 ( 即 各 種 引 擎 )、<br />

太 陽 能 煙 囪 、 核 能 反 應 器 等 , 其 中 涉 及 許 多 簡 單 卻 十 分 有 趣 的 物 理 , 略 加 巧 思 , 很 容 易<br />

成 為 課 堂 上 令 學 生 驚 奇 與 震 憾 的 教 具 。 本 次 演 講 在 熱 機 方 面 ; 將 演 示 : 太 白 粉 噴 火 、 大<br />

型 通 體 透 明 蒸 汽 機 、1200cc 透 明 保 特 瓶 爆 燃 火 箭 、 輕 鬆 組 裝 的 透 明 史 特 林 引 擎 、 透 明 熱<br />

聲 效 應 史 特 林 引 擎 。 此 外 還 有 演 示 太 陽 能 煙 囪 原 理 的 火 樹 銀 花 , 演 示 連 鎖 反 應 原 理 的 彈<br />

跳 骨 牌 。 希 望 能 為 臺 灣 各 級 學 校 物 理 教 學 帶 來 歡 樂 與 驚 奇 。<br />

關 鍵 詞 : 教 具 、 綠 色 能 源 。<br />

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主 題 一 B3 場 演 示 實 驗 融 入 國 中 自 然 科 教 學 的 示 例<br />

演 示 實 驗 融 入 國 中 自 然 科 教 學 的 示 例<br />

1<br />

林 宣 安<br />

台 中 市 立 長 億 高 中<br />

2<br />

台 中 市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輔 導 團<br />

聯 絡 人 E-mail:l0930984547@yahoo.com.tw<br />

摘 要<br />

近 幾 年 來 國 內 外 教 育 學 者 普 遍 性 重 視 科 學 實 驗 的 重 要 性 ( 張 惠 博 ,1993), 九 年 一<br />

貫 課 程 綱 要 中 更 進 一 步 強 調 「 主 動 探 索 與 研 究 」, 希 望 可 以 激 發 學 生 好 奇 心 及 觀 察 力 ,<br />

主 動 探 索 和 發 現 問 題 , 並 積 極 運 用 所 學 的 知 能 於 生 活 中 , 若 可 以 讓 實 驗 教 學 生 活 化 ,<br />

藉 由 這 些 實 驗 與 活 動 , 培 養 學 生 的 科 學 興 趣 、 熟 練 實 驗 方 法 。 因 此 國 內 外 諸 多 教 育 工<br />

作 者 積 極 研 發 許 多 演 示 實 驗 教 具 , 其 中 美 國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br />

Technology, MIT) 的 Walter H. G. Lewin 教 授 的 演 示 實 驗 課 程 , 以 及 國 內 由 林 泰 生 與 周<br />

建 和 等 人 發 起 的 物 理 教 學 與 示 範 研 討 會 (1997~)、 中 央 大 學 的 物 理 演 示 實 驗 與 中 正 大 學<br />

由 MIT 引 進 的 TEAL(Technology-Enabled Active Learning) 教 室 等 , 都 強 調 了 演 示 實 驗<br />

在 中 學 甚 至 大 學 教 育 可 以 實 際 應 用 的 例 子 。<br />

有 鑑 於 此 , 筆 者 與 台 中 市 自 然 科 輔 導 團 的 夥 伴 們 多 年 來 研 發 超 過 200 種 適 合 中 學<br />

老 師 在 課 堂 上 方 便 使 用 的 演 示 教 具 與 實 驗 , 希 望 在 有 限 的 時 間 與 空 間 裡 提 供 老 師 另 一<br />

種 不 同 的 教 學 選 擇 , 不 但 可 以 活 化 學 生 的 探 究 精 神 也 更 增 進 了 課 堂 的 師 生 互 動 , 相 關<br />

資 料 可 參 閱 http://98.to/ 林 宣 安 。<br />

現 場 演 示 的 項 目 有 :<br />

一 、 電 學<br />

1. 簡 易 直 交 流 電 供 應 器 ─ 自 製 教 具 。 利 用 可 變 電 壓 的 整 流 變 壓 器 改 良 可 方 便 產 生 不 同<br />

電 壓 的 直 交 流 電<br />

2. 筆 心 燈 炮 ─ 示 範 實 驗 。 利 用 6V 的 鉛 電 池 在 筆 心 通 電 使 其 因 熱 效 應 發 光 , 如 同 燈 泡<br />

發 光 的 原 理 , 產 生 的 高 溫 足 以 點 燃 紙 張 。<br />

3. 搧 風 點 燈 ─ 自 製 教 具 。 將 110V100W 的 燈 泡 和 2.5V 小 燈 泡 串 聯 , 當 100W 燈 泡 的<br />

燈 絲 溫 度 升 降 時 , 可 觀 察 到 小 燈 泡 的 亮 度 亦 跟 著 改 變 , 證 明 溫 度 和 電 阻 的 關 係<br />

4. 燈 泡 的 串 聯 與 並 聯 ─ 自 製 教 具 。 將 不 同 電 壓 的 小 燈 泡 串 聯 或 並 聯 , 觀 察 燈 泡 何 者 較<br />

亮<br />

5. 鉛 筆 可 變 電 阻 ─ 自 製 教 具 。 利 用 筆 心 當 作 電 阻 , 串 聯 小 燈 泡 可 觀 察 長 度 和 電 阻 大 小<br />

關 係<br />

6. 粗 電 線 與 細 電 線 ─ 自 製 教 具 。 觀 察 電 線 租 線 和 電 阻 大 小 的 關 係<br />

7. 開 燈 關 燈 誰 危 險 ( 千 人 震 )─ 示 範 實 驗 。 關 燈 時 因 電 流 急 速 下 降 , 造 成 極 大 電 感 產 生<br />

火 花 , 不 但 可 感 覺 到 觸 電 , 還 可 點 燃 打 火 機<br />

8. 電 的 傳 輸 ─ 自 製 教 具 。 利 用 變 壓 器 模 擬 高 壓 傳 輸 與 低 壓 傳 輸 所 消 耗 的 電 能<br />

二 、 電 磁 學<br />

1. 長 直 導 線 的 磁 場 形 狀 ─ 自 製 教 具 。 可 方 便 展 示 長 直 導 線 的 磁 場 形 狀<br />

2. 螺 旋 線 圈 的 磁 場 形 狀 ─ 自 製 教 具 。 可 方 便 展 示 螺 旋 線 圈 的 磁 場 形 狀<br />

3. 長 直 導 線 的 磁 場 分 布 ─ 自 製 教 具 。 可 方 便 展 示 長 直 導 線 的 磁 場 方 向<br />

4. 安 培 定 律 實 驗 板 ─ 自 製 教 具 。 可 展 示 安 培 定 律 〔 電 流 大 小 、 距 離 、 線 圈 數 〕 對 磁 針<br />

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偏 轉 角 度 的 影 響<br />

5. 鋁 圈 的 吸 引 與 排 斥 ─ 自 製 教 具 。 利 用 鋁 圈 及 強 力 磁 鐵 的 交 互 作 用 觀 察 鋁 圈 的 吸 引 及<br />

排 斥 現 象<br />

6. 各 式 發 電 機 ─ 自 製 教 具 。 物 理 發 電 的 原 理<br />

7. 喇 叭 對 講 機 ─ 自 製 教 具 。 連 接 兩 個 喇 叭 即 可 變 成 免 插 電 對 講 機<br />

8. 簡 易 喇 叭 ─ 自 製 教 具 。 利 用 線 圈 、 磁 鐵 、 紙 杯 做 成 簡 易 喇 叭<br />

9. 右 手 開 掌 定 則 ─ 自 製 教 具 。 方 便 展 示 載 流 導 線 在 磁 場 中 的 作 用 力<br />

10. 電 磁 感 應 無 線 接 收 發 射 器 ─ 自 製 教 具 。 利 用 電 磁 感 應 無 線 傳 輸<br />

11. 自 製 電 磁 鐵 打 氣 機 ─ 自 製 教 具 。 利 用 交 流 電 產 生 交 換 磁 場 與 場 磁 鐵 產 生 震 動 來 打<br />

氣<br />

12. 交 流 馬 達 ─ 自 製 教 具 。 將 線 圈 通 以 交 流 電 , 不 斷 交 換 的 磁 場 會 和 上 方 的 磁 鐵 產 生<br />

交 互 作 用 , 使 磁 鐵 旋 轉<br />

13. 電 子 流 轉 彎 ─ 自 製 教 具 。 利 用 高 壓 在 閃 光 燈 中 產 生 電 子 流 , 再 以 強 力 磁 鐵 接 近 , 可<br />

發 現 電 子 流 轉 彎 了 。<br />

主 題 二 場<br />

生 活 DIY 創 意 學 物 理<br />

生 活 DIY 創 意 學 物 理<br />

1<br />

陳 秋 民<br />

東 吳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物 理 是 各 類 自 然 科 學 中 , 和 生 活 最 緊 密 結 合 的 科 學 。 物 理 的 教 學 和 學 習 有 許 多 的<br />

方 式 , 從 傳 統 嚴 謹 的 板 書 , 到 絢 麗 的 多 媒 體 , 生 動 的 演 示 等 , 各 有 其 教 學 效 益 。 物 理<br />

教 學 的 目 的 , 除 了 期 望 學 生 都 具 備 物 理 的 基 本 素 養 之 外 , 更 希 望 達 到 利 用 物 理 的 原<br />

理 , 普 及 應 用 於 生 活 當 中 。 反 之 , 利 用 生 活 的 經 驗 , 詮 釋 物 理 的 原 理 , 必 能 引 起 學 生<br />

極 大 的 興 趣 。 本 講 題 大 要 即 以 講 者 的 物 理 知 識 背 景 , 分 享 其 創 意 應 用 於 生 活 的 經 驗 。<br />

講 演 除 了 口 述 外 , 並 佐 實 物 演 示 , 期 以 經 驗 交 流 , 提 升 教 學 成 效 。<br />

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主 題 三 場<br />

月 亮 下 的 新 鮮 事<br />

1<br />

月 亮 下 的 新 鮮 事<br />

汪 治 平<br />

中 央 研 究 院 原 子 與 分 子 科 學 研 究 所<br />

8<br />

1<br />

2<br />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br />

3<br />

台 灣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jwang@LTL.iams.sinica.edu.tw<br />

摘 要<br />

傳 統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大 多 使 用 套 裝 的 教 具 , 學 生 只 能 按 照 講 義 的 指 示 操 作 , 實 驗<br />

的 結 果 也 已 經 有 標 準 答 案 , 缺 乏 自 行 探 索 甚 至 創 作 的 空 間 。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一 方 面 應 該<br />

啟 發 學 生 探 索 的 精 神 , 另 一 方 面 也 要 訓 練 學 生 探 索 的 技 術 , 也 就 是 設 計 實 驗 和 建 造 儀<br />

器 的 技 術 。 少 了 後 者 , 前 者 就 變 成 空 談 。 為 了 矯 治 目 前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缺 乏 技 術 訓<br />

練 這 個 問 題 , 我 在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 試 驗 一 種 新 的 教 學 方 式 , 帶 領 學 生 以 實 作 來 學 習 現<br />

代 實 驗 所 需 的 知 識 和 技 術 。 透 過 經 常 性 的 考 查 、 演 講 、 質 疑 、 解 說 、 答 辯 、 設 計 、 製<br />

作 來 培 養 學 生 『 無 師 自 通 , 同 儕 教 學 』 的 能 力 和 執 行 計 畫 的 自 信 。<br />

關 鍵 詞 :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 月 球 、 潮 汐 、 腳 踏 車 、 蒸 汽 機 、 指 南 車 。<br />

主 題 一 C1 場 用 實 測 教 導 模 型 歸 納 與 分 析 - 訊 號 之 反<br />

射 實 驗 為 例<br />

用 實 測 教 導 模 型 歸 納 與 分 析 -- 以 訊 號 之 反 射 實 驗 為 例<br />

1<br />

林 志 民<br />

1,2,3<br />

中 央 研 究 院 原 子 與 分 子 科 學 研 究 所<br />

2<br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化 學 系<br />

3<br />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應 用 化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jimlin@gate.sinica.edu.tw<br />

摘 要<br />

相 當 多 的 研 究 是 無 法 預 知 結 果 的 , 而 是 從 現 有 的 實 驗 結 果 , 做 分 析 與 歸 納 , 找 出 規<br />

律 , 進 而 建 立 物 理 模 型 , 再 而 能 預 測 類 似 實 驗 的 結 果 或 做 出 新 穎 的 設 計 。 個 人 發 現 ,<br />

學 生 普 遍 欠 缺 此 類 經 驗 。 學 生 的 物 理 模 型 , 多 由 書 本 或 教 師 告 知 而 來 ; 學 生 研 究 工 作<br />

中 的 預 測 或 設 計 , 常 由 老 師 代 勞 。 畢 竟 , 此 類 工 作 極 依 賴 經 驗 , 大 部 分 的 學 生 無 法 立<br />

即 進 行 上 述 完 整 的 研 究 流 程 。 為 此 , 本 人 設 計 了 一 套 題 目 , 要 求 學 生 在 一 週 內 , 由 自<br />

己 的 實 驗 結 果 建 立 模 型 , 並 互 相 驗 證 , 優 者 可 試 著 做 出 新 設 計 。 有 趣 的 是 , 在 此 練 習<br />

中 , 愈 年 輕 的 學 生 反 應 愈 好 。<br />

關 鍵 詞 : 實 測 、 分 析 、 歸 納 、 模 型 、 預 測 、 設 計 實 驗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主 題 一 D1 場 光 碟 玩 科 學<br />

光 碟 玩 科 學<br />

謝 迺 岳<br />

台 東 大 學<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台 灣 每 年 生 產 光 碟 片 數 以 億 計 , 佔 世 界 市 場 80% 以 上 。 光 碟 片 具 有 國 際 統 一 規<br />

格 , 回 收 率 高 , 取 得 成 本 低 , 因 此 可 以 作 為 物 理 教 學 與 科 學 玩 具 的 良 好 材 料 。 作 者 以<br />

行 動 研 究 的 方 式 , 用 光 碟 配 合 測 量 學 、 光 學 、 熱 學 與 力 學 等 主 題 , 設 計 系 列 實 驗 與<br />

DIY 活 動 , 在 中 小 學 實 際 教 學 成 效 良 好 。<br />

在 測 量 學 上 , 對 於 日 常 習 見 的 光 碟 , 很 多 人 並 知 覺 它 的 直 徑 、 孔 徑 、 厚 度 與 質 量 ;<br />

因 此 可 以 用 光 碟 幫 助 學 生 熟 練 基 本 測 量 方 法 。<br />

在 光 學 上 , 光 碟 片 的 奈 米 級 小 孔 與 柵 距 , 配 合 紅 與 綠 色 雷 射 光 束 , 可 以 成 為 繞 射<br />

與 干 涉 實 驗 的 工 具 。 若 使 用 平 面 光 源 ( 如 陽 光 )、 線 型 光 源 ( 如 日 光 燈 )、 與 點 光 源 ( 如<br />

小 燈 泡 或 LED), 可 產 生 輻 射 狀 、 水 滴 狀 與 同 心 圓 等 圖 樣 , 可 作 為 科 研 的 主 題 。 在 生<br />

活 應 用 方 面 , 用 光 碟 驅 趕 蒼 蠅 或 單 車 反 光 板 已 很 普 遍 , 並 已 在 桃 園 國 際 機 場 大 廳 作 為<br />

裝 置 藝 術 。<br />

在 熱 學 方 面 , 可 對 光 碟 加 熱 並 彎 曲 延 展 成 各 種 形 狀 ( 如 不 倒 翁 ), 以 討 論 熱 塑 性 。<br />

又 可 用 細 繩 將 光 碟 鋸 斷 , 以 討 論 散 熱 技 術 等 等 。<br />

主 題 五 場<br />

社 區 街 頭 物 理 需 求 的 開 發 與 經 營<br />

社 區 街 頭 物 理 需 求 的 開 發 與 經 營<br />

周 建 和<br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服 務 單 位<br />

聯 絡 人 E-mail:t1620@nknucc. nknu.edu.tw<br />

摘 要<br />

科 學 普 及 是 醞 釀 科 學 重 大 發 現 過 程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奠 基 工 作 , 科 學 普 及 工 作 不 僅 是 針<br />

對 一 般 的 民 眾 或 學 生 , 即 使 是 尖 端 科 學 不 同 研 究 領 域 之 間 也 需 要 藉 著 科 學 的 普 及 轉 化<br />

來 達 成 相 互 的 溝 通 與 交 流 , 因 此 使 科 學 普 及 工 作 展 現 許 多 不 同 的 形 式 與 面 貌 。 社 區 「 街<br />

頭 物 理 」 是 一 個 以 簡 單 器 材 設 計 動 手 做 實 驗 為 主 軸 的 科 學 普 及 推 廣 活 動 , 十 四 年 來 長<br />

期 的 開 發 與 經 營 , 在 非 制 式 科 學 學 習 上 , 成 功 地 紮 根 社 區 , 產 生 進 一 步 的 衍 生 推 廣 成<br />

果 , 本 文 以 幾 個 案 例 作 探 討 , 分 析 出 一 些 經 驗 , 期 望 能 作 為 社 區 科 學 普 及 工 作 的 參 考 。<br />

關 鍵 詞 : 科 學 普 及 、 科 學 動 手 做 、 非 制 式 科 學 學 習 。<br />

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主 題 六 場<br />

「 你 的 想 法 是 什 麼 呢 ?」 - 打 破 課 堂 的<br />

單 行 道<br />

「 你 的 想 法 是 什 麼 呢 ?」— 打 破 課 堂 的 單 行 道<br />

林 秀 豪<br />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hsiuhau@phys.nthu.edu.tw<br />

摘 要<br />

授 課 的 重 要 任 務 之 一 乃 在 於 知 識 的 傳 遞 。 由 於 專 業 素 養 的 不 對 等 , 往 往 造 成 老 師 在<br />

黑 板 上 拚 命 寫 , 學 生 在 下 面 死 命 抄 , 知 識 傳 遞 的 管 道 幾 乎 是 單 行 道 。 然 而 近 年 來 的 研<br />

究 顯 示 , 單 向 溝 通 無 法 持 續 , 往 往 造 成 課 堂 學 習 效 率 低 落 。 若 能 適 度 鼓 勵 學 生 發 言 或<br />

是 提 問 , 甚 至 藉 由 小 組 的 討 論 , 除 了 可 以 激 發 學 生 的 興 趣 和 參 與 感 , 也 可 以 強 化 知 識<br />

傳 遞 的 效 率 。 在 此 藉 由 過 去 幾 年 的 教 學 經 驗 , 我 希 望 可 以 推 廣 雙 向 交 流 的 教 學 方 式 ,<br />

也 分 享 其 局 限 性 與 可 能 面 對 的 困 境 。<br />

1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教 育 論 壇<br />

~~MEMO~~<br />

1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E 場 落 實 專 題 研 究 指 導 、 經 營 優 質 研 究 團 隊<br />

引 言 1 - 大 學 生 ( 有 練 過 的 ) 就 很 好 用 了 !<br />

溫 偉 源<br />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目 前 許 多 物 理 科 系 學 生 選 擇 在 畢 業 後 繼 續 升 學 , 進 入 研 究 所 攻 讀 碩 士 班 乃 是 基 於<br />

將 來 工 作 機 會 的 考 量 。 姑 且 不 論 其 動 機 與 目 的 , 這 些 研 究 生 確 實 提 供 了 龐 大 及 廉 價 的<br />

研 究 人 力 市 場 予 各 從 事 前 沿 研 究 的 教 師 及 研 究 人 員 們 。 然 而 很 不 幸 的 , 由 於 大 部 分 的<br />

碩 士 生 在 大 學 時 期 未 曾 參 與 真 正 的 物 理 研 究 , 因 此 不 在 少 數 的 學 生 在 面 對 研 究 上 的 困<br />

難 與 挫 折 時 往 往 退 縮 及 感 到 挫 敗 。 以 上 負 面 經 驗 往 往 造 成 他 們 在 碩 士 班 修 業 期 間 未 必<br />

能 夠 進 入 狀 況 並 對 所 參 與 的 研 究 產 生 實 質 貢 獻 。 如 果 這 些 學 生 在 大 學 時 期 曾 經 投 入 專<br />

題 研 究 , 瞭 解 研 究 方 法 並 建 立 專 業 自 信 , 對 於 上 述 情 形 是 不 是 可 以 有 幫 助 ?<br />

一 般 而 言 , 對 物 理 的 濃 厚 興 趣 、 專 注 力 、 穩 定 性 與 抗 壓 性 被 視 為 是 作 物 理 研 究 必<br />

需 的 條 件 。 然 而 現 在 的 大 學 生 常 常 被 形 容 為 如 同 草 莓 一 般 不 耐 壓 力 及 缺 乏 穩 定 性 的 族<br />

類 。 同 時 由 於 當 下 可 以 吸 引 年 輕 人 的 有 趣 事 物 太 多 , 學 術 研 究 因 此 變 得 很 難 成 為 一 種<br />

大 學 生 視 為 熱 血 或 值 得 投 注 其 青 春 及 犧 牲 其 他 有 趣 事 物 的 選 項 。 因 此 除 了 少 數 對 物 理<br />

還 抱 有 某 種 浪 漫 忡 憬 的 學 生 , 大 部 分 的 大 學 生 寧 可 選 擇 把 時 間 和 精 力 放 在 其 他 更 能 吸<br />

引 他 們 的 事 物 上 , 導 致 到 了 大 學 畢 業 時 , 對 時 下 物 理 研 究 的 進 展 與 研 究 方 法 所 知 甚 少<br />

且 懷 有 恐 懼 。 這 是 必 然 的 現 象 嗎 ? 當 我 們 在 嘆 息 學 生 好 逸 惡 勞 、 貪 玩 、 對 物 理 研 究 興<br />

趣 缺 缺 的 時 候 , 有 甚 麼 是 我 們 還 能 做 的 ?<br />

在 本 座 談 , 我 將 試 著 用 本 人 在 這 幾 年 來 帶 領 大 學 生 投 入 前 沿 物 理 研 究 工 作 的 實 際<br />

事 例 , 針 對 上 述 議 題 做 一 些 分 享 與 討 論 。 我 的 結 論 是 : 透 過 適 當 的 引 導 與 陪 伴 , 有 練 過<br />

的 大 學 生 比 沒 練 過 的 碩 博 士 生 更 能 夠 進 入 狀 況 並 對 所 參 與 的 研 究 產 生 實 質 貢 獻 。<br />

1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引 言 2 - 好 奇 與 興 趣 是 實 驗 室 動 力 的 來 源<br />

羅 光 耀<br />

成 功 大 學 物 理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kuanglo@mail.ncku.edu.tw<br />

摘 要<br />

會 進 入 物 理 系 的 學 生 , 除 了 喜 歡 物 理 , 更 比 一 般 的 大 學 生 更 好 奇 。 物 理 系 的 課 業<br />

是 相 當 重 的 , 尤 其 到 了 大 二 有 電 磁 , 理 力 , 物 數 等 份 量 相 當 大 的 科 目 , 還 加 上 實 驗 物<br />

理 等 實 驗 課 , 雖 然 辛 苦 , 物 理 的 基 礎 也 建 立 了 。 結 束 大 二 課 程 是 進 入 研 究 實 驗 是 最 佳<br />

時 機 , 兩 個 多 月 的 暑 假 , 是 最 適 合 物 理 系 的 學 生 培 育 興 趣 及 實 踐 好 奇 心 的 最 佳 時 間 。<br />

剛 進 入 我 實 驗 室 的 大 學 部 專 題 生 , 會 先 見 習 兩 個 月 並 參 與 討 論 。 了 解 實 驗 室 的 運<br />

作 , 儀 器 的 操 作 與 原 理 , 還 有 所 進 行 的 題 目 。 之 後 我 會 一 一 與 他 們 晤 談 , 詢 問 他 們 感<br />

興 趣 的 題 目 及 個 人 生 涯 規 劃 , 我 也 在 這 段 時 間 觀 察 他 的 態 度 與 能 力 , 才 分 派 他 研 究 方<br />

向 。<br />

為 提 升 他 們 的 好 奇 心 , 用 引 導 式 的 方 式 讓 他 們 思 索 ; 為 讓 他 們 體 驗 失 敗 , 明 知 他 們<br />

會 做 錯 也 不 要 是 先 制 止 他 們 , 當 然 是 在 儀 器 及 耗 材 損 耗 能 容 忍 的 範 圍 ; 為 了 他 們 能 夠 有<br />

興 趣 的 發 揮 , 不 會 以 發 表 文 章 為 目 的 的 情 況 下 來 引 導 他 們 方 向 。 不 約 束 他 們 的 時 間 及<br />

過 多 的 限 制 , 在 好 奇 心 及 強 烈 的 興 趣 驅 使 下 , 大 學 部 學 生 的 表 現 會 出 乎 你 所 想 像 的<br />

好 , 因 為 他 們 喜 歡 來 實 驗 室 揮 灑 他 們 的 青 春 。<br />

引 言 3 - 大 學 教 師 是 伯 樂 還 是 千 里 馬<br />

吳 仲 卿<br />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 教 授<br />

摘 要<br />

唐 朝 韓 愈 師 說 :「 師 者 , 所 以 傳 道 、 受 業 、 解 惑 也 。」 為 「 教 師 」 的 行 業 立 下 「 傳<br />

道 、 受 業 、 解 惑 」 的 職 責 。 基 於 此 , 一 般 的 教 師 儘 可 能 扮 演 「 伯 樂 」 的 角 色 , 期 望 培<br />

育 更 多 的 「 千 里 馬 」, 殊 不 知 , 在 現 實 面 上 , 千 里 馬 可 以 區 分 為 即 時 的 千 里 馬 及 未 來<br />

真 正 的 千 里 馬 , 伯 樂 不 可 不 察 。 然 而 , 在 大 學 任 教 的 教 師 同 仁 , 不 可 避 免 的 也 要 同 時<br />

扮 演 千 里 馬 的 角 色 , 因 為 教 育 英 才 及 發 掘 千 里 馬 , 固 然 是 為 人 師 者 的 人 生 一 大 樂 事 ,<br />

但 是 對 於 職 級 升 等 的 幫 助 不 大 ; 這 與 職 業 球 隊 教 練 角 色 不 同 , 只 要 訓 練 好 千 里 馬 , 他<br />

們 的 投 資 報 酬 率 就 大 大 的 提 升 。 影 響 所 及 , 伯 樂 與 千 里 馬 兩 種 角 色 之 間 的 拉 距 , 必 然<br />

造 成 大 學 教 師 的 困 擾 。 畢 竟 , 伯 樂 需 要 時 間 去 發 掘 與 養 成 千 里 馬 , 但 是 千 里 馬 也 需 要<br />

時 間 去 成 就 功 業 。 本 文 作 者 將 分 享 二 十 年 來 , 在 彰 化 師 大 物 理 系 教 學 、 培 育 學 生 與 從<br />

事 研 究 的 一 點 經 驗 與 心 得 , 提 供 不 同 屬 性 大 專 院 校 的 教 師 同 仁 , 扮 演 伯 樂 與 千 里 馬 之<br />

間 , 宜 有 不 同 的 自 我 訂 位 之 思 維 。<br />

1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創 意 教 學 工 作 坊<br />

~~MEMO~~<br />

1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A 場 蚱 蜢 式 史 特 林 引 擎 製 作 工 作 坊<br />

蚱 蜢 式 史 特 林 引 擎 製 作 工 作 坊<br />

蔡 振 明<br />

1<br />

台 東 縣 國 中 小 能 源 科 技 教 育 推 動 中 心<br />

1 t401201@yahoo.com.tw<br />

摘 要<br />

愛 因 斯 坦 :「 知 識 始 於 驚 奇 !」 蚱 蜢 式 史 特 林 引 擎 (Stirling Engine) 是 十 分 令 人<br />

驚 奇 的 教 具 , 由 於 其 運 動 方 式 十 分 特 殊 、 好 笑 ,「 一 見 難 忘 」, 令 人 印 象 深 刻 , 容 易<br />

造 成 學 生 的 「 高 峰 經 驗 」, 進 而 提 高 學 習 成 效 , 尤 其 在 國 小 與 國 中 階 段 。<br />

本 工 作 坊 內 容 包 括 : 原 理 講 解 、 引 擎 實 作 、 趣 味 競 賽 。 參 加 本 工 作 坊 , 將 可 獲 得<br />

一 項 吸 睛 的 教 具 ── 蚱 蜢 式 史 特 林 引 擎 , 它 將 永 遠 陪 伴 您 的 教 學 生 涯 , 除 帶 給 學 生 不<br />

斷 的 歡 笑 聲 以 外 , 還 能 引 發 學 生 無 窮 的 探 究 動 機 !<br />

史 特 林 引 擎 是 「 後 石 油 時 代 」 的 重 要 「 多 能 源 」 外 燃 機 之 一 , 它 以 空 氣 為 工 作 流<br />

體 , 利 用 空 氣 的 熱 脹 冷 縮 進 行 作 工 , 又 名 溫 差 引 擎 。 由 於 化 石 能 源 逐 漸 耗 竭 , 內 燃 機<br />

燃 料 ( 石 油 、 天 然 氣 ) 不 但 來 源 不 繼 , 而 且 是 排 放 溫 室 氣 體 的 元 兇 之 一 , 故 而 使 用 廢<br />

熱 、 太 陽 熱 能 、 木 材 、 垃 圾 等 皆 能 運 轉 的 史 特 林 引 擎 , 逐 漸 受 到 世 人 的 重 視 。 美 澳 等<br />

國 已 實 際 使 用 於 太 陽 熱 能 發 電 , 日 本 每 年 都 舉 辦 全 國 史 特 林 引 擎 大 賽 , 由 此 可 見 一 斑 。<br />

史 特 林 引 擎 是 1816 年 由 蘇 格 蘭 史 特 林 (Robert Stirling) 牧 師 發 明 , 其 原 始 動 機<br />

在 於 取 代 蒸 汽 機 , 因 為 當 年 蒸 汽 機 設 計 不 良 , 常 導 致 操 作 人 員 嚴 重 燙 傷 。 史 特 林 引 擎<br />

自 發 明 迄 今 , 已 有 100 餘 種 式 樣 , 但 其 基 本 工 作 原 理 皆 源 自 史 特 林 牧 師 。<br />

本 工 作 坊 製 作 之 「 蚱 蜢 式 史 特 林 引 擎 」, 主 要 特 點 是 使 用 胡 椒 罐 ( 氣 缸 )、 鋼 絲<br />

絨 ( 移 氣 器 )、 氣 球 ( 膨 脹 體 ), 此 設 計 源 自 日 本 高 工 理 科 教 師 小 林 義 行 於 2002 年<br />

研 發 之 「 擊 板 跳 躍 式 」 史 特 林 引 擎 , 此 類 型 引 擎 ( 照 片 下 , 左 ) 除 於 日 本 全 國 史 特 林<br />

引 擎 大 賽 獲 獎 外 , 並 廣 受 日 本 各 級 學 校 重 視 與 採 用 。 後 經 大 同 大 學 賴 光 哲 教 授 引 進 ,<br />

並 舉 辦 各 種 競 賽 加 以 推 廣 , 逐 漸 在 國 內 受 到 重 視 。 後 於 2011 年 廖 錫 坤 、 鍾 易 道 、 蔡<br />

正 立 、 葉 博 仁 等 研 發 「 新 式 樣 」 之 引 擎 驅 動 結 構 及 懸 掛 系 統 ( 照 片 下 , 中 ), 逐 成 為<br />

今 天 工 作 坊 製 作 之 「 蚱 蜢 式 史 特 林 引 擎 」。 對 學 生 , 它 是 十 分 吸 睛 的 教 具 , 必 定 帶 給<br />

學 生 無 限 的 歡 樂 與 「 高 峰 經 驗 」( 照 片 下 , 右 )。<br />

1<br />

關 鍵 詞 : 史 特 林 引 擎 (Stirling Engine)、 趣 味 科 學 教 具 、 高 峰 經 驗<br />

1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B 場 電 磁 學 創 意 教 具 實 作<br />

體 感 科 學<br />

Line 1 可 見 光 通 信<br />

綠 能 通 信 未 來 式<br />

Line 2 人 體 收 音 機 2.0<br />

免 電 池 攜 式 便 , 可 調 可 轉 可 運 動 。<br />

是 您 在 極 度 艱 難 環 境 下 的 好 幫 手 。<br />

教 學 娛 樂 兩 相 宜 。<br />

電 磁 學 創 意 教 具 實 作<br />

陳 坤 龍<br />

1<br />

台 南 縣 立 佳 興 國 中<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關 鍵 詞 :<br />

C 場 生 活 物 理 - 光 柵 教 具 實 作<br />

生 活 物 理 ~ 光 柵 教 具 實 作<br />

1<br />

謝 甫 宜<br />

1<br />

高 雄 市 陽 明 國 中 教 師<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 生 活 物 理 ~ 光 柵 教 具 實 作 工 作 坊 」 之 教 學 旨 趣 , 在 於 提 供 物 理 教 師 發 現 生 活 中 常 見<br />

的 光 柵 現 象 , 並 以 「 絹 網 」 為 主 要 的 素 材 進 行 「 光 柵 科 學 探 究 活 動 」, 並 進 一 步 設 計 與<br />

光 柵 相 關 的 科 學 魔 術 , 期 以 寓 教 於 樂 與 簡 化 材 料 的 方 式 讓 光 柵 教 學 變 得 生 動 有 趣 與 生 活<br />

化 。<br />

關 鍵 詞 : 光 柵 科 學 探 究 活 動 、 光 柵 科 學 魔 術 、 絹 網 。<br />

1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D 場 多 款 發 電 機 的 製 作<br />

多 款 發 電 機 的 製 作<br />

曾 秋 雲<br />

1<br />

彰 化 縣 南 鎮 國 小 教 學 組<br />

聯 絡 人 E-mail: 1 tel8227962@gmail.com<br />

摘 要<br />

本 課 程 以 實 作 為 主 , 製 作 搖 搖 發 電 、 轉 轉 發 電 、 風 力 發 電 等 數 款 發 電 機 , 本 課<br />

程 所 製 作 發 電 機 , 有 費 用 節 省 、 用 料 環 保 以 及 製 作 簡 單 等 優 點 。 藉 由 發 電 機 的 製<br />

作 , 讓 學 員 很 有 成 就 感 的 同 時 , 也 讓 學 員 思 考 : 還 可 以 用 什 麼 辦 法 讓 發 電 機 動 起 來<br />

發 電 呢 ? 在 能 源 危 機 迫 在 眉 睫 時 刻 , 我 們 需 要 新 的 、 乾 淨 的 、 省 錢 的 發 電 方 式 , 這<br />

不 光 是 科 學 家 的 責 任 , 也 是 全 民 必 須 了 解 的 課 題 !<br />

以 下 是 本 課 程 所 製 作 發 電 機 簡 介 :<br />

多 多 版 風 力 水 力 兩 電 機 : 利 用 多 多 罐 繞 線 圈 , 簡 單 的 氧 化 磁 鐵 與 寶 特 瓶 風 車 與 水 車 製<br />

成 。<br />

1<br />

關 鍵 詞 : 紙 飛 機 、 飛 行 原 理 、 科 學 教 具<br />

1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動 態 演 示 教 學 觀 摩<br />

~~MEMO~~<br />

1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A 場 " 聲 聲 " 不 息 的 創 意 教 學 演 示<br />

" 聲 聲 " 不 息 的 創 意 教 學 演 示<br />

1<br />

謝 甫 宜<br />

高 雄 市 陽 明 國 中 教 師<br />

1<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 聲 聲 不 息 動 態 演 示 教 學 觀 摩 」 旨 在 以 研 製 有 趣 的 聲 音 教 具 為 本 位 , 包 括 肯 特 管 、 回<br />

聲 筒 、 駐 波 觀 測 器 以 及 運 用 多 媒 體 與 網 路 資 源 , 期 能 提 供 物 理 教 師 更 廣 泛 使 用 教 具 與<br />

多 媒 體 豐 富 其 聲 音 單 元 的 教 學 , 因 而 協 助 學 生 建 構 適 切 的 聲 波 之 科 學 模 型 與 概 念 理 解 。<br />

關 鍵 詞 : 肯 特 管 、 回 聲 筒 、 駐 波 觀 測 器 。<br />

1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D 場 一 張 紙 的 飛 行 世 界<br />

一 張 紙 的 飛 行 世 界 - 紙 飛 機<br />

The world of flight for a piece of paper-paper wings<br />

蘇 正 男<br />

1<br />

飛 行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中 心<br />

聯 絡 人 E-mail: 1 cl.su2001@gmail.com<br />

摘 要<br />

1<br />

一 張 紙 幻 化 成 一 隻 飛 翔 於 藍 天 、 旋 舞 於 林 間 的 白 鳥 , 是 夢 幻 、 驚 奇 、 也 是 科<br />

學 。 一 張 紙 的 取 材 最 容 易 、 經 濟 , 且 兼 具 飛 行 安 全 與 教 育 功 能 , 在 短 短 的 3 公 尺 內<br />

完 整 演 繹 翼 型 變 動 、 飛 行 路 徑 與 飛 行 原 理 之 間 的 關 聯 , 本 動 態 演 示 教 學 以 系 統 化 的<br />

理 論 與 技 術 ( 最 新 紙 飛 機 飛 行 原 理 、 多 種 創 新 紙 飛 機 研 究 經 驗 及 飛 行 技 術 ), 讓 每 位<br />

學 員 親 手 摺 出 滯 空 時 間 10 秒 以 上 , 且 具 備 可 控 制 迴 旋 半 徑 之 紙 飛 機 , 打 破 擲 出 既 墜<br />

的 傳 統 印 象 , 體 驗 驚 喜 的 飛 行 快 感 及 體 會 飛 行 原 理 的 成 就 感 。 經 本 演 示 教 學 後 , 盼<br />

飛 行 科 學 教 育 之 推 廣 , 可 快 速 帶 動 國 內 紙 飛 機 育 樂 之 發 展 , 並 進 一 步 與 國 際 接 軌 。<br />

關 鍵 詞 : 紙 飛 機 、 飛 行 原 理 、 科 學 教 具<br />

壹 、 前 言<br />

由 於 紙 材 料 容 易 取 得 , 台 灣 數 十 年 來<br />

紙 摺 飛 機 被 定 位 為 童 玩 及 兒 時 童 趣 的 回<br />

味 , 至 於 如 何 讓 紙 飛 機 飛 得 更 久 、 更 遠 、<br />

更 完 美 有 趣 及 附 有 科 學 教 育 性 , 很 少 人 認<br />

真 的 去 看 待 這 個 問 題 。<br />

紙 飛 機 飛 行 的 原 理 和 動 力 飛 機 相 同 ,<br />

台 灣 開 辦 學 校 教 育 以 來 均 以 伯 努 力 運 動 定<br />

律 (Bernoulli Law) 說 明 飛 機 升 力 , 但 它<br />

是 否 可 完 整 的 解 釋 飛 行 的 升 力 ? 事 實 上 並<br />

不 然 , 如 加 以 引 用 康 達 效 應 (Coanda<br />

Effect)(Raskin, 1994) 解 釋 翼 形 及 攻 角<br />

的 設 計 , 更 能 完 整 說 明 飛 機 升 力 的 原 理 。<br />

印 象 中 的 紙 摺 飛 機 飛 不 出 五 步 就 墜<br />

地 , 這 樣 的 飛 行 很 難 點 燃 對 飛 行 的 熱 情 ,<br />

當 中 的 問 題 出 於 紙 飛 機 的 設 計 結 構 。30 餘<br />

年 的 研 究 成 果 , 將 以 紙 摺 飛 機 呈 現 傳 統 之<br />

懷 舊 紙 飛 機 、 以 卡 紙 飛 機 呈 現 擬 真 之 現 代<br />

飛 機 、 以 反 傳 統 飛 行 呈 現 進 化 之 紙 飛 機 ,<br />

期 具 良 好 滯 空 飛 行 能 力 的 紙 飛 機 , 可 以 打<br />

破 人 們 的 印 象 , 並 在 神 奇 、 美 妙 的 飛 行 體<br />

驗 中 , 喚 起 人 人 對 於 飛 行 科 學 的 興 趣 。<br />

貳 、 經 驗 與 成 果<br />

一 、 紙 飛 機 飛 行 研 究 經 驗<br />

( 一 ) 曲 解 機 翼 翼 形 升 力 曲 線<br />

經 由 電 腦 模 擬 運 算 或 風 洞 實 驗 的 結 果<br />

皆 顯 示 , 氣 流 經 翼 形 前 沿 分 流 後 , 頂 部 氣<br />

流 到 達 機 翼 後 沿 比 底 部 氣 流 快 很 多 , 而 不<br />

是 同 時 到 達 (Waltham, 1998;Eastlake,<br />

2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2002)。<br />

單 靠 伯 努 利 定 律 尚 不 足 以 解 釋 如 何 產<br />

生 足 夠 令 飛 機 升 空 之 升 力 的 原 理 (Raskin,<br />

1994;Anderson 和 Eberhardt, 2001)。<br />

紙 摺 飛 機 之 機 翼 是 平 面 的 , 並 沒 有 一<br />

般 飛 機 翼 形 的 曲 線 設 計 , 沒 有 上 下 流 速<br />

差 , 更 沒 有 伯 努 力 定 律 的 升 力 效 應 , 那 紙<br />

摺 飛 機 的 飛 行 原 理 依 據 又 是 什 麼 ?<br />

的 作 用 力 , 因 而 空 氣 對 舵 翼 產 生 反 作 用<br />

力 , 把 舵 翼 推 向 下 , 故 最 佳 的 舵 翼 角 , 造<br />

就 了 最 理 想 的 下 壓 力 , 經 重 心 為 支 點 的 作<br />

用 , 紙 飛 機 頭 部 適 當 揚 起 , 機 翼 得 以 最 大<br />

面 積 駕 馭 空 氣 浮 力 , 減 少 降 速 比 以 減 緩 下<br />

降 及 俯 衝 的 現 象 , 這 就 是 紙 飛 機 無 動 力 飛<br />

行 的 現 象 ( 請 參 考 圖 3)。<br />

( 二 ) 康 達 效 應 (Coanda Effect)<br />

流 動 中 的 物 質 有 黏 附 接 觸 面 的 傾 向 ,<br />

把 蛋 殼 的 曲 面 接 觸 水 龍 頭 流 出 的 水 柱 , 觀<br />

察 水 流 過 曲 面 後 的 情 況 , 發 現 水 流 的 方 向<br />

改 變 了 ( 如 圖 1 所 示 ), 同 時 發 現 蛋 殼 被<br />

拉 進 水 柱 。 依 牛 頓 第 三 定 律 : 因 蛋 殼 改 變<br />

水 流 的 方 向 ( 作 用 力 action), 蛋 殼 亦 同<br />

時 被 拉 向 水 柱 ( 反 作 用 力 reaction), 這 種<br />

現 象 被 稱 為 康 達 效 應 (Raskin, 1994)。<br />

圖 2 翼 型 、 攻 角 及 升 力 示 意 圖<br />

( 資 料 來 源 : 蘇 老 師 紙 飛 機 飛 行 研 究 中 心 )<br />

圖 3 紙 飛 機 飛 行 原 理<br />

( 資 料 來 源 : 蘇 老 師 紙 飛 機 飛 行 研 究 中 心 )<br />

圖 1 康 達 效 應 ( 資 料 來 源 : 蘇 老 師 紙 飛 機 飛 行 研<br />

究 中 心 )<br />

( 三 ) 紙 摺 飛 機 飛 行 原 理<br />

無 動 力 的 紙 摺 飛 機 其 翼 面 上 下 都 是 平<br />

面 ( 請 參 考 圖 3), 無 一 般 飛 機 翼 形 曲 線<br />

(A) 之 升 力 現 象 ( 請 參 考 圖 2), 在 滯 空 飛<br />

行 時 , 因 無 外 在 的 推 進 動 力 , 故 翼 弦 線 與<br />

水 平 線 所 構 成 的 衝 角 通 常 是 零 度 或 負 角 ,<br />

因 其 不 具 升 力 , 那 紙 飛 機 如 何 產 生 滯 空 的<br />

飛 行 能 力 呢 ?<br />

當 紙 飛 機 被 投 擲 於 空 中 且 平 衡 滑 翔 時 , 依<br />

康 達 效 應 水 平 運 動 的 氣 流 因 黏 度 而 依 附 機<br />

翼 的 表 面 , 則 流 經 紙 飛 機 機 翼 尾 部 的 舵 翼<br />

時 , 氣 流 流 動 的 方 向 被 舵 翼 生 一 推 向 上 方<br />

( 四 ) 兩 階 段 科 學 動 手 做<br />

飛 行 科 學 動 手 做 不 似 靜 態 及 兩 軸 性 動<br />

態 物 件 之 工 藝 動 手 做 , 分 為 兩 階 段 執 行 會<br />

優 於 單 一 階 段 。 第 一 階 段 須 先 有 完 美 設 計<br />

之 飛 行 體 , 引 導 學 習 者 製 作 後 , 可 易 於 觀<br />

察 紙 飛 機 飛 行 現 象 與 操 作 變 因 改 變 的 關 聯<br />

性 , 獲 取 動 手 做 「 飛 行 調 整 」 的 科 教 效 果 。<br />

有 了 調 整 技 巧 與 飛 行 能 力 後 , 可 進 行 第 二<br />

階 段 學 習 「 動 手 做 飛 機 與 設 計 」, 則 創 造<br />

新 飛 行 體 的 能 力 與 機 會 隨 之 而 來 。 故 〝 兩<br />

階 段 動 手 做 〞 可 完 整 呈 現 飛 行 科 學 動 手 做<br />

的 教 育 功 效 。<br />

二 、 紙 飛 機 飛 行 研 究 成 果 ( 參 閱<br />

http://blog.xuite.net/scarelett901/paperfly<br />

)<br />

1. 傳 統 紙 飛 機 , 以 紙 摺 飛 機 呈 現<br />

2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飛 行 條 件 與 功 能 : 合 於 國 際 競 賽 規 則<br />

(Paper Aircraft Association, 2012) 製 作 與<br />

擲 法<br />

a. 滯 空 飛 行 : 滯 空 12 秒 以 上<br />

b. 高 空 迴 旋 : 最 大 迴 旋 直 徑 10 公 尺 以<br />

上 , 滯 空 7 秒 以 上<br />

c. 水 平 迴 旋 : 迴 旋 直 徑 3~8 公 尺<br />

d. S 曲 線 障 礙 飛 行<br />

2. 現 代 紙 飛 機 , 以 卡 紙 及 珍 珠 板 複 合 材 料<br />

呈 現 擬 真 飛 機 飛 行 條 件 與 功 能 : 彈 射 或<br />

手 擲 , 戶 外 三 級 風 以 下<br />

a. 雲 端 飛 行 紙 飛 機 : 滯 空 30 秒 以 上<br />

b. 迴 旋 飛 機 : 迴 旋 直 徑 6~12 公 尺<br />

3. 進 化 紙 飛 機 , 以 反 傳 統 飛 行 技 法 呈 現 飛<br />

行 功 能 :<br />

a. 微 氣 流 飛 行 紙 飛 機 : 永 不 墜 落<br />

b. 滾 動 飛 行 紙 飛 機 : 永 不 墜 落<br />

c. 滿 天 飛 行 紙 飛 機 :20 架 以 上 的 紙 飛 機<br />

同 時 放 飛<br />

參 、 分 析 、 探 討 與 建 言<br />

1. 只 要 談 到 飛 行 都 會 說 明 翼 型 導 致 機 翼<br />

上 下 氣 流 速 率 的 差 別 , 因 機 翼 上 面 的 長<br />

度 比 下 面 的 要 長 , 上 下 氣 流 為 了 要 同 時<br />

在 機 翼 後 沿 會 合 , 上 面 氣 流 的 速 率 較<br />

快 、 壓 力 較 小 , 下 面 氣 流 的 速 率 較 慢 、<br />

壓 力 較 大 , 故 產 生 由 下 往 上 推 的 升 力 。<br />

伯 努 力 定 律 升 力 說 可 以 理 解 , 但 「 上 下<br />

氣 流 同 時 會 合 說 」 及 「 伯 努 力 升 力 讓 飛<br />

機 升 空 說 」 是 您 我 說 的 , 伯 努 力 沒 說 。<br />

上 下 氣 流 同 時 在 翼 形 後 面 會 合 及 伯 努<br />

利 定 律 是 否 為 飛 機 升 空 的 所 有 升 力 , 建<br />

請 相 關 教 育 單 位 , 應 速 為 學 子 正 解 。<br />

2. 沒 有 完 美 設 計 之 飛 行 體 , 多 次 的 動 手 做<br />

飛 機 就 會 有 多 次 飛 行 的 失 敗 , 科 學 動 手<br />

做 須 有 更 精 細 的 階 段 區 分 與 設 計 , 方 收<br />

科 學 動 手 做 之 教 育 功 效 。<br />

3. 紙 摺 飛 機 機 翼 是 平 的 , 無 一 般 飛 機 之 翼<br />

形 曲 線 , 與 氣 流 相 對 運 動 時 , 不 會 有 上<br />

下 流 速 差 所 產 生 的 升 力 , 故 紙 摺 飛 機 的<br />

飛 行 與 「 伯 努 利 升 力 說 」 無 關 。<br />

4. 紙 飛 機 只 要 重 心 理 想 與 結 構 完 整 , 就 能<br />

掌 控 三 軸 線 的 平 衡 , 創 造 各 種 紙 飛 機 ,<br />

讓 機 體 與 您 心 靈 合 一 , 任 意 飛 翔 。<br />

5. 以 飛 行 現 象 導 入 教 學 , 把 艱 澀 的 飛 行 原<br />

理 變 得 有 趣 , 基 礎 飛 行 科 學 唯 一 能 在<br />

1~3 公 尺 內 , 完 整 呈 現 飛 行 現 象 與 機 翼<br />

等 變 因 的 關 聯 性 , 目 前 只 有 紙 飛 機 。<br />

6. 徵 求 科 教 界 前 輩 指 導 與 合 作 , 提 交 2012<br />

國 科 會 科 普 計 畫 , 以 利 推 廣 及 培 育 2015<br />

第 四 屆 及 2018 年 第 五 界 紙 飛 機 世 界 錦<br />

標 賽 選 手 。 紙 飛 機 為 具 高 童 趣 之 科 教 玩<br />

具 , 是 兒 童 的 最 愛 、 是 長 青 長 輩 最 滿 足<br />

的 兒 時 回 憶 及 家 庭 最 理 想 的 親 子 運 動<br />

休 閒 活 動 , 適 宜 科 學 教 具 ( 玩 具 ) 設 計 案<br />

及 科 普 教 育 案 。<br />

肆 、 參 考 文 獻<br />

Anderson, D. F. & Eberhardt, S. (2001).<br />

Understanding Flight. New York: cGraw-Hill.<br />

Eastlake, C. N. (2002). An Aerodynamicist’s<br />

View of Lift, Bernoulli and Newton. The<br />

Physics Teacher, 40,166-173.<br />

Waltham, C. (1998). Flight without Bernoulli.<br />

The Physics Teacher, 36, 457-462.<br />

Raskin, J. (1994). Foiled by the Coanda Effect.<br />

Quantum, 5(1), 4-11.<br />

Paper Aircraft Association (2012). Red Bull<br />

Paper Wings International Qualiflyer Rules.<br />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12, form<br />

http://www.redbullpaperwings.com/en/infor<br />

mation/infopoint<br />

2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口 頭 發 表 論 文 摘 要<br />

~~MEMO~~<br />

2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A2 場<br />

A2-1 牛 頓 馬 戲 團 - 演 示 教 學 開 放 課 程<br />

牛 頓 馬 戲 團 - 演 示 教 學 開 放 課 程<br />

周 祥 順<br />

1<br />

國 立 台 灣 海 洋 大 學 光 電 科 學 研 究 所<br />

聯 絡 人 E-mail:hschou@mail.ntou.edu.tw<br />

摘 要<br />

我 們 在 國 立 台 灣 海 洋 大 學 學 習 e-Go 網 及 國 科 會 科 技 大 觀 園 網 站 建 立 了 演 示 教 學<br />

開 放 課 程 。 我 們 製 作 了 36 部 影 片 , 每 部 影 片 都 附 加 文 字 檔 詳 細 說 明 演 示 的 物 理 原<br />

理 。 觀 眾 進 入 海 洋 大 學 首 頁 (http://www.ntou.edu.tw/), 依 序 點 選 「 學 習 e-Go 網 」、「 播<br />

客 行 動 學 習 系 統 」( 或 「 非 同 步 遠 距 教 學 平 台 」)、「 牛 頓 馬 戲 團 」 即 可 觀 賞 。 觀 眾 也<br />

可 進 入 國 科 會 首 頁 (http://web1.nsc.gov.tw/), 依 序 點 選 「 科 技 大 觀 園 」、「 科 普 影 視 」、<br />

「 牛 頓 馬 戲 團 」。 未 來 我 們 將 繼 續 製 作 影 片 與 大 眾 分 享 。<br />

關 鍵 詞 :<br />

1<br />

2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A2-2 主 動 學 熱 忱 的 培 養 與 創 意 之 具 體 化<br />

主 動 學 習 熱 忱 的 培 養 與 創 意 之 具 體 化<br />

侯 宗 昆<br />

1<br />

1<br />

洪 在 明<br />

清 大 物 理 系 博 士 生<br />

2<br />

清 大 物 理 系 教 授<br />

聯 絡 人 E-mail:d947311@oz.nthu.edu.tw<br />

摘 要<br />

100 學 年 上 學 期 普 物 實 驗 課 程 中 , 安 排 讓 學 生 運 用 游 標 尺 的 精 神 與 推 廣 , 設 計<br />

出 一 個 精 密 偵 測 器 。 由 引 導 學 生 從 游 標 尺 的 主 尺 、 副 尺 單 位 刻 度 差 , 如 何 來 了<br />

解 、 體 會 出 其 間 的 放 大 精 神 , 進 而 推 廣 運 用 到 , 設 計 各 種 普 遍 性 精 密 偵 測 器 一<br />

般 性 的 過 程 。<br />

設 計 一 個 精 密 偵 測 器 過 程 中 , 學 習 將 創 意 具 體 化 。 例 如 引 導 學 生 了 解 偵<br />

測 器 的 靈 敏 度 與 精 密 度 要 如 何 具 體 來 實 現 , 讓 學 生 了 解 設 計 一 個 精 密 偵 測 器<br />

時 , 其 靈 敏 度 與 精 密 度 的 一 般 性 需 求 與 如 何 具 體 實 現 。<br />

藉 由 尊 重 與 耐 心 鼓 勵 的 引 導 , 學 生 從 嚐 試 中 , 慢 慢 建 構 出 自 己 的 創 意 過<br />

程 與 信 心 。 從 這 些 過 程 中 , 我 們 普 物 實 驗 的 學 生 , 主 動 學 習 、 探 討 的 熱 忱 不 斷 提<br />

升 , 甚 至 學 生 會 要 求 講 師 不 要 講 答 案 , 而 讓 他 們 先 嚐 試 說 看 看 !<br />

普 物 實 驗 學 習 的 過 程 的 引 導 很 重 要 , 其 間 培 養 的 普 遍 化 推 廣 的 訓 練 與 用 心 態<br />

度 , 對 大 一 新 生 是 很 珍 貴 的 學 習 體 驗 。<br />

關 鍵 詞 : 學 習 熱 忱 、 創 意 、 普 遍 化<br />

2<br />

壹 、 前 言<br />

在 物 理 觀 念 的 吸 收 過 程 中 , 按 部 就 班<br />

用 自 己 的 思 路 , 建 立 自 己 的 圖 象 語 言 , 較<br />

能 紮 實 地 將 所 面 對 問 題 的 物 理 觀 念 了 解<br />

清 楚 , 同 時 亦 較 能 推 演 出 其 背 後 更 一 般<br />

性 的 共 通 特 性 , 而 能 有 更 寬 廣 的 應 用 推<br />

廣 ( 創 意 靈 敏 度 的 培 養 ) 。 如 此 , 我 們 在<br />

普 物 實 驗 的 學 習 上 , 在 各 題 材 上 , 則 有 更<br />

寬 廣 的 空 間<br />

來 聯 結 推 廣 發 揮 。 創 意 靈 敏 度 因 之 能 具 體<br />

培 養 奠 基 , 感 受 創 意 的 成 效 、 影 響 與 衝 擊<br />

震 撼 , 自 信 與 歡 喜 時 時 充 滿 , 主 動 學 習 的<br />

熱 忱 隨 之 自 我 帶 動 出 來 。<br />

貳 、 例 子<br />

一 、 解 析 度 的 衝 擊 與 震 撼<br />

量 測 解 析 度 的 改 進 與 突 破 , 往 往 會 帶<br />

25<br />

動 出 新 的 發 現 與 發 明 !<br />

從 游 標 尺 的 原 理 的 用 心 學 習 過 程 與 啟<br />

發 說 起 :<br />

圖 1 游 標 尺 量 測 圖<br />

例 如 游 標 尺 主 尺 40 格 = 40mm<br />

副 尺 40 格 = 39mm,<br />

( 亦 即 副 尺 一 格 比 主 尺 少 1/40 mm ,<br />

累 積 40 格 後 , 累 積 總 差 =1mm)<br />

若 待 測 物 X = 整 數 倍 的 y mm + 微<br />

量 z 長 度<br />

若 z 長 度 = 1/40 mm 則 副 尺<br />

第 一 格 與 主 尺 1st 格 對 齊<br />

若 z 長 度 = 2/40 mm 則 副 尺<br />

第 二 格 與 主 尺 2 nd 格 對 齊<br />

若 z 長 度 = 3/40 mm 則 副 尺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第 三 格 與 主 尺 3rd 格 對 齊<br />

…<br />

( 亦 即 待 測 物 的 微 量 z 長 度 若<br />

剛 好 補 足 副 尺 少 於 主 尺 的 部 份<br />

則 副 尺 第 r 格 與 主 尺 第 r 格 對<br />

齊 )<br />

( 亦 即 待 測 物 的 ” 微 量 ” z 長 度<br />

的 “ 量 測 ” , 可 以 用 “ 巨 觀 觀<br />

察 “ 副 尺 / 主 尺 的 對 齊 動 作 來<br />

取 代 ) ( 善 用 此 放 大 觀 念 可<br />

推 廣 製 作 精 密 Sensor)<br />

精 密 Sensor:<br />

將 所 研 究 的 問 題 , 透 過 力 學 、 光<br />

學 、 電 磁 學 等 方 法 , 將 之 轉 變 成 線<br />

性 位 移 或 角 度 的 ” 放 大 ” 變 化 。<br />

從 游 標 尺 的 原 理 與 放 大 精 神 ,<br />

推 廣 出 精 密 Sensor 的 設 計 實 例<br />

(100 學 年 上 學 期 普 物 實 驗 補 充 作<br />

業 ):<br />

( 一 ) 精 密 Sensor 的 靈 敏 度 :<br />

_ 致 動 Source 端 :<br />

藉 由 optical arm ,OP amplifier,<br />

" 變 壓 器 原 理 ", 不 同 partitions'<br />

vol./pressure 的 大 小 之 不 同 的 放 大 效<br />

應 ...<br />

( 二 ) 精 密 Sensor 的 精 密 度 :<br />

_ 讀 取 移 動 端 :<br />

21 藉 由 線 性 / 角 度 位 移 主 副 尺 的 安<br />

排<br />

圖 2 普 物 實 驗 班 級 同 學 利 用 理 想 氣 體 方<br />

程 式 、 不 同 體 積 大 小 之 放 大 觀 念<br />

設 計 的 精 密 溫 度 計<br />

善 用 此 觀 念 可 發 展 其 他 各 式 各 樣 精 密<br />

Sensor: 例 如 線 性 位 移 精 密 量 測 _ 水 位 、 水<br />

氣 蒸 發 速 率 精 密 量 測 儀<br />

圖 3 水 位 精 密 量 測 儀<br />

圖 4 水 位 精 密 量 測 儀 _ 主 副 尺 卡 標 製 作<br />

2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10 陀 螺 儀 (Free Top) 與 Euler Disk (Confined<br />

圖 5 水 位 精 密 量 測 儀 _ 水 位 精 密 量 測 數 據<br />

to hard surface) 的 相 異 處<br />

6 _ 引 用 高 中 學 過 之 轉<br />

動 頻 率 與 觀 測 參 考 頻 率 之 差 ( 類 似 電 影 影 片 中 馬 車<br />

車 輪 會 倒 轉 ) 來 直 接 觀 測 。<br />

參 、 結 論<br />

圖 6 水 位 精 密 量 測 儀 _ 水 氣 蒸 發 速 率<br />

精 密 量 測 數 據<br />

又 如 角 度 改 變 精 密 量 測 _ 精 密 量 角 器<br />

圖 7 精 密 角 度 量 測 儀<br />

圖 8 精 密 角 度 量 測 儀 _ 主 副 尺 卡 標 製 作<br />

( 精 密 角 度 量 測 儀 需 搭 配 有 精 密 的 同 心 軸 承 技 術 )<br />

二 、 陀 螺 儀 與 Euler Disk 的 異 同<br />

1<br />

在 物 理 觀 念 的 吸 收 消 化 過 程 中 , 按<br />

部 就 班 用 自 己 的 思 路 , 建 立 自 己 的 圖 象 語<br />

言 , 將 所 面 對 的 問 題 的 來 龍 去 脈 了 解 清<br />

楚 , 則 能 推 演 出 其 背 後 更 一 般 性 的 共 通<br />

特 性 , 而 能 有 更 寬 廣 的 應 用 推 廣 。 如<br />

此 , 施 教 者 在 學 生 能 了 解 的 基 礎 體 裁 上 ,<br />

引 導 學 生 從 基 本 的 觀 念 出 發 , 考 慮 目 標<br />

與 功 能 的 特 性 需 求 , 嘗 試 來 聯 結 同 圖 像 、<br />

功 能 、 屬 性 的 觀 念 與 原 理 , 例 如 上 文 中 :”<br />

精 密 Sensor 的 靈 敏 度 : _ 致 動 Source<br />

端 ” 同 屬 可 以 達 到 放 大 功 能 的 機<br />

構 , 將 之 具 體 分 類 引 導 出 來 :<br />

” 藉 由 optical arm ,OP amplifier,<br />

變 壓 器 原 理 , 不 同 partitions'<br />

vol./pressure 的 大 小 之 不 同 的 放 大 效<br />

應 ”, 反 覆 練 習 同 圖 像 、 功 能 、 機 構 與<br />

屬 性 的 觀 念 與 原 理 , 自 然 同 步 聯 結 出 來 。<br />

創 意 靈 敏 度 能 經 常 培 養 奠 基 , 常 感 受<br />

到 創 意 的 成 效 、 影 響 與 衝 擊 震 撼 , 自 信 與<br />

歡 喜 自 然 時 時 充 滿 , 主 動 學 習 的 熱 忱 , 自<br />

然 自 我 培 養 出 來 。<br />

2-5<br />

圖 9 陀 螺 儀 與 Euler Disk 的 相 似 處<br />

藉 由 尊 重 與 耐 心 鼓 勵 的 引 導 , 學 生 從<br />

嚐 試 中 , 慢 慢 建 構 出 自 己 的 創 意 過 程<br />

與 信 心 。 從 這 些 過 程 中 , 學 生 主 動 學 習 、<br />

探 討 的 熱 忱 不 斷 提 升 。<br />

普 物 實 驗 學 習 的 過 程 的 引 導 很 重 要 , 其<br />

間 培 養 的 普 遍 化 推 廣 的 訓 練 與 用 心 態 度 ,<br />

對 大 一 新 生 , 是 很 珍 貴 的 學 習 體 驗 。 需<br />

2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要 我 們 把 握 大 一 新 生 可 塑 性 高 的 機 會 , 以<br />

身 教 用 心 付 出 與 耕 耘 啟 發 。<br />

3.Theoretical Mechanical , E. Neal<br />

Moore ,University of Nevada . U.S.A.<br />

4.Gyroscopic Theory, Design, and<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普 物 實 驗 輔 助 教 學 網 站 ( 主 副 尺 卡 標 製 作 )<br />

http://www.powercam.cc/slide/3740<br />

http://www.powercam.cc/slide/19549<br />

2.Classical Mechanical , Martin W. McCall ,<br />

John Wiley(2001)<br />

Instrumentation, Walter Wrigley,<br />

Walter M. Hollister, The MIT Press (1969)<br />

5.Spinning Tops and Gyroscopic motion ,<br />

Hardold Crabtree , Chelsea Publishing<br />

Company, NY(1967)<br />

6. 普 物 實 驗 輔 助 教 學 網 站 (Euler Disk Motion )<br />

http://powercam.cc/slide/14714<br />

2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A2-3 自 然 科 學 測 驗 中 表 現 標 準 與 決 斷 分 數 的 設 定 方 法 與 應 用<br />

自 然 科 學 測 驗 中 表 現 標 準 與 決 斷 分 數 的 設 定 方 法 與 應 用<br />

1<br />

蕭 儒 棠<br />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測 驗 及 評 量 研 究 中 心<br />

聯 絡 人 E-mail:jthsiao@mail.naer.edu.tw<br />

摘 要<br />

測 驗 反 映 考 生 的 知 識 程 度 或 技 能 表 現 , 一 般 測 驗 將 及 格 分 數 定 為 60 分 或 70 分 , 然<br />

而 , 這 個 「 決 斷 分 數 」 是 否 合 理 有 據 , 卻 常 被 忽 視 。 因 此 , 研 發 者 依 據 測 驗 的 特 性 與 目<br />

的 , 以 「 表 現 水 準 描 述 」 為 依 據 , 運 用 「 標 準 設 定 」 技 術 訂 定 適 合 的 「 決 斷 分 數 」, 以<br />

區 分 學 生 的 學 習 表 現 。 本 文 簡 介 近 年 來 標 準 設 定 方 法 與 議 題 的 演 進 , 期 望 能 提 供 參 與 測<br />

驗 的 大 眾 相 關 概 念 , 並 於 對 研 究 者 有 不 同 的 啟 發 與 思 考 。<br />

關 鍵 詞 : 標 準 設 定 、 精 熟 標 準 、 決 斷 分 數 、Yes/No Angoff 法 。<br />

1<br />

壹 、 簡 介<br />

優 劣 程 度 ; 而 「 標 準 參 照 」 則 著 重 於 瞭 解<br />

個 別 考 生 的 學 習 表 現 是 否 達 到 某 些 預 設 的<br />

一 、 測 驗 及 評 量<br />

標 準 (Linn & Miller, 2005)。<br />

「 評 量 」(assessment) 是 評 斷 學 生 「 學 常 模 參 照 適 用 於 篩 選 或 評 定 等 第 的<br />

習 進 展 」、「 學 習 成 效 」 和 「 學 習 需 求 」 的 測 驗 。 為 擴 大 測 驗 分 數 的 分 布 範 圍 , 以 有<br />

方 法 , 它 提 供 教 師 調 整 課 程 與 教 學 的 必 要 效 區 分 考 生 的 學 習 表 現 , 常 模 參 照 測 驗 通<br />

資 訊 。「 評 量 」 可 以 獲 得 學 生 的 學 習 表 現 訊 常 選 擇 難 度 中 等 的 試 題 , 捨 棄 所 有 考 生 都<br />

息 , 它 包 含 傳 統 的 紙 筆 測 驗 、 論 文 、 實 驗 可 能 答 對 的 試 題 。 標 準 參 照 的 目 的 是 描 述<br />

及 教 室 觀 察 等 。 而 「 測 驗 」(test) 則 是 「 評 學 生 對 特 定 知 識 或 技 能 的 學 習 程 度 。 標 準<br />

量 」 的 一 種 形 式 , 它 通 常 是 一 組 試 題 , 根 參 照 測 驗 則 應 包 含 與 預 計 測 量 的 學 習 結 果<br />

據 學 生 對 這 組 試 題 的 反 應 狀 況 推 論 學 生 的 直 接 相 關 的 試 題 , 不 需 考 慮 試 題 的 難 度 ,<br />

學 習 表 現 , 是 校 園 中 最 常 見 的 評 量 方 式 也 不 需 刪 除 簡 單 的 試 題 。<br />

(Linn & Miller, 2005)。 評 量 不 僅 可 查 驗 學 ( 一 )、 常 模 參 照 : 國 中 基 本 學 力 測 驗<br />

生 是 否 具 備 相 關 的 能 力 , 教 師 也 可 進 一 步 將 於 2013 年 舉 辦 最 後 一 次 的 「 國 中<br />

分 析 學 生 的 解 題 過 程 , 根 據 解 題 的 錯 誤 類 基 本 學 力 測 驗 」 屬 於 常 模 參 照 測 驗 。 國 中<br />

型 , 採 取 可 行 的 教 學 策 略 , 以 導 正 學 生 的 基 本 學 力 測 驗 比 較 個 別 考 生 的 分 數 和 全 體<br />

錯 誤 或 迷 思 概 念 。<br />

考 生 的 分 數 , 測 驗 結 果 採 用 「 量 尺 分 數 」,<br />

二 、 測 驗 的 種 類<br />

以 百 分 等 級 (PR 值 ) 呈 現 每 位 考 生 的 在 全<br />

無 論 測 驗 的 特 性 與 目 的 為 何 , 每 份 測 體 考 生 中 的 相 對 位 置 。 國 中 基 本 學 力 測 驗<br />

驗 最 終 將 得 到 「 分 數 」, 依 據 測 驗 對 「 分 數 」 注 重 考 生 與 考 生 之 間 的 比 較 , 以 「 相 對 比<br />

的 解 釋 方 式 , 測 驗 可 分 為 「 常 模 參 照 」 較 」 的 觀 點 呈 現 考 生 的 測 驗 結 果 , 多 年 來<br />

(norm-referenced) 與 「 標 準 參 照 」 始 終 是 高 中 、 職 及 五 專 的 入 學 依 據 。<br />

(criterion-referenced) 二 種 。「 常 模 參 照 」 2007 年 國 中 基 本 學 力 測 驗 首 度 加 考<br />

注 重 個 別 考 生 與 其 他 考 生 的 比 較 , 藉 由 與 的 「 國 文 作 文 」, 是 標 準 參 照 引 入 升 學 考 試<br />

其 他 考 生 比 較 , 瞭 解 個 別 考 生 學 習 表 現 的 的 嘗 試 。 依 照 預 先 設 定 的 「 寫 作 測 驗 評 分<br />

2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規 準 」, 將 學 生 寫 作 能 力 由 「 劣 」 至 「 優 」<br />

區 分 為 1 級 至 6 級 分 。 閱 卷 時 依 據 考 生 的<br />

「 整 體 寫 作 能 力 表 現 」 直 接 給 予 整 體 評<br />

分 , 不 單 獨 分 項 給 分 及 加 總 。 離 題 、 只 抄<br />

題 目 或 缺 考 的 考 生 , 因 無 法 判 斷 其 寫 作 能<br />

力 , 給 予 0 級 分 。 此 外 , 為 使 閱 卷 教 師 更<br />

能 掌 握 各 級 分 之 間 的 差 異 , 增 加 評 分 者 信<br />

度 , 評 分 教 師 閱 卷 前 必 須 完 成 「 寫 作 測 驗<br />

評 分 規 準 」 與 「 樣 卷 」 對 照 的 專 業 訓 練 。<br />

( 二 )、 標 準 參 照 : 國 中 教 育 會 考<br />

若 測 驗 結 果 根 據 測 驗 的 特 性 與 目<br />

的 , 針 對 學 生 在 某 個 學 科 中 某 些 重 要 能 力<br />

表 現 的 程 度 , 以 「 通 過 」、「 未 通 過 」 或 「 待<br />

加 強 」、「 基 礎 」、「 精 熟 」、「 進 階 」、「 進 階<br />

以 上 」 等 「 標 籤 」 表 示 時 , 這 種 測 驗 分 數<br />

的 解 釋 方 式 稱 為 「 標 準 參 照 」。「 標 準 參 照 」<br />

以 「 絕 對 比 較 」 的 觀 點 看 待 個 別 學 生 的 測<br />

驗 結 果 。 常 見 的 標 準 參 照 測 驗 有 醫 師 、 會<br />

計 師 、 建 築 師 、 律 師 等 證 照 考 試 , 不 需 排<br />

名 或 與 其 他 考 生 比 較 分 數 , 只 與 某 個 預 設<br />

的 特 定 標 準 比 較 , 若 考 生 的 分 數 高 於 此 特<br />

定 標 準 , 即 可 獲 得 證 書 。<br />

預 計 於 2014 年 首 次 舉 辦 的 「 國 中 教<br />

育 會 考 」 屬 於 標 準 參 照 測 驗 。「 國 中 教 育 會<br />

考 」 的 目 的 是 評 估 與 監 控 國 中 生 離 校 前 的<br />

學 習 程 度 , 因 此 , 必 須 對 「 能 力 」 有 更 清<br />

楚 的 描 述 。「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 除 寫 作 測 驗<br />

外 , 每 一 科 目 分 為 「 待 加 強 」、「 基 礎 」 和<br />

「 精 熟 」 三 個 「 表 現 水 準 」 等 級 , 並 透 過<br />

嚴 謹 的 程 序 擬 定 完 成 各 科 、 各 等 級 的 「 表<br />

現 水 準 描 述 」(Performance level description,<br />

PLD)。 其 中 自 然 科 的 「 表 現 水 準 描 述 」 描<br />

述 如 下 :<br />

精 熟 : 能 融 會 貫 通 學 習 內 容 , 並 能 運 用 所<br />

培 養 的 能 力 來 解 決 需 要 多 層 次 思 考<br />

的 問 題 。<br />

基 礎 : 能 知 道 及 理 解 學 習 內 容 , 並 能 運 用<br />

所 培 養 的 能 力 來 解 決 基 本 的 問 題 。<br />

待 加 強 : 能 部 分 知 道 及 理 解 學 習 內 容 。 透<br />

過 「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 教 育 決 策 者 可 由 學 生<br />

在 各 「 表 現 水 準 」 的 比 例 瞭 解 學 生 的 學 習<br />

程 度 , 學 生 則 可 透 過 「 表 現 水 準 描 述 」 瞭<br />

解 「 自 身 」 的 學 習 程 度 。<br />

貳 、 標 準 設 定 與 決 斷 分 數<br />

一 、 標 準 設 定 的 意 義<br />

參 考 「 表 現 水 準 描 述 」 將 「 表 現 標 準 」<br />

轉 化 為 「 決 斷 分 數 」 的 方 法 或 程 序 則 稱 為<br />

「 標 準 設 定 」(standard setting)。 而 進 行 轉<br />

化 之 前 , 必 須 於 「 政 策 性 定 義 」(policy<br />

definition) 中 清 楚 描 述 考 生 的 「 能 力 」。「 政<br />

策 性 定 義 」 是 決 策 者 跳 脫 年 級 與 學 科 的 侷<br />

限 , 根 據 測 驗 的 特 性 與 目 的 , 針 對 不 同 的<br />

「 表 現 水 準 」 所 陳 述 的 一 段 概 括 性 的 描<br />

述 , 用 以 說 明 不 同 學 習 成 就 的 考 生 應 具 備<br />

的 表 現 內 涵 , 它 說 明 決 策 者 對 各 「 表 現 水<br />

準 」 的 期 望 。 政 策 性 定 義 完 成 之 後 , 決 策<br />

者 可 進 一 步 擬 定 各 科 、 各 層 次 的 「 表 現 水<br />

準 描 述 」, 依 據 學 科 的 內 容 標 準 , 用 幾 段 ( 概<br />

括 性 或 具 體 特 定 ) 文 字 , 描 述 各 「 表 現 水 準 」<br />

中 , 考 生 應 具 備 的 知 識 、 技 巧 或 能 力 等 。<br />

根 據 測 驗 的 特 性 與 目 的 所 定 義 的 「 表<br />

現 標 準 」(performance standard) 是 某 個 「 表<br />

現 水 準 」 的 「 最 低 能 力 」。「 表 現 標 準 」 是<br />

考 生 通 過 測 驗 的 「 門 檻 」,「 表 現 標 準 」 轉<br />

換 為 「 分 數 量 尺 」 上 的 數 , 則 稱 為 「 通 過<br />

分 數 」(passing score) 或 「 決 斷 分 數 」(cutting<br />

score) (Cizek & Bunch, 2007)。 若 僅 區 分<br />

「 通 過 」、「 未 通 過 」, 則 該 測 驗 必 須 設 定 一<br />

個 「 表 現 標 準 」; 若 考 生 的 「 表 現 水 準 」 將<br />

區 分 為 「 待 加 強 」、「 基 礎 」、「 精 熟 」, 則 應<br />

有 二 個 「 表 現 標 準 」。「 分 數 量 尺 」 上 的 二<br />

個 「 決 斷 分 數 」 各 自 對 應 二 個 「 表 現 標 準 」,<br />

將 考 生 區 分 為 「 待 加 強 」、「 基 礎 」、「 精 熟 」<br />

三 大 「 表 現 水 準 」。<br />

美 國 「 國 家 教 育 進 展 評 量 」(National<br />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br />

定 期 對 各 個 學 科 領 域 進 行 評 量 , 以 監 控 全<br />

美 教 育 品 質 。NAEP 設 定 三 個 「 表 現 標 準 」<br />

與 對 應 的 「 決 斷 分 數 」, 將 學 生 的 「 表 現 水<br />

3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準 」 分 為 「 基 礎 以 下 」(below basic)、「 基<br />

礎 」(basic)、「 精 熟 」(proficient) 和 「 進 階 」<br />

(advanced) 四 類 。 若 學 生 的 分 數 低 於 第 一 個<br />

「 決 斷 分 數 」, 則 該 名 學 生 的 「 表 現 水 準 」<br />

屬 於 「 基 礎 以 下 」; 若 學 生 的 分 數 介 於 第 一<br />

個 和 第 二 個 「 決 斷 分 數 」 之 間 , 則 該 名 學<br />

生 的 「 表 現 水 準 」 屬 於 「 基 礎 」, 依 此 類 推 。<br />

二 、 標 準 設 定 的 方 法<br />

「 表 現 水 準 描 述 」 是 執 行 標 準 設 定 的<br />

重 要 依 據 , 它 反 映 決 策 者 對 各 層 次 能 力 表<br />

現 的 期 望 。「 標 準 設 定 」 小 組 的 成 員 包 含 學<br />

科 專 家 、 測 驗 專 業 人 士 以 及 相 關 決 策 者 ,<br />

依 循 預 先 規 定 的 規 則 及 程 序 , 設 定 一 個 或<br />

一 組 數 字 以 區 分 二 種 或 二 種 以 上 的 「 表 現<br />

水 準 」(Cizek, 2006)。<br />

標 準 設 定 的 方 法 眾 多 , 有 Angoff 法 、<br />

Nedelsky 法 、Bookmark 法 、Ebel 法 等 。<br />

其 中 NAEP 所 採 用 的 Angoff 法 是 最 普 遍 的<br />

標 準 設 定 方 法 。Angoff 法 (Angoff, 1971) 自<br />

提 出 之 後 , 至 今 已 衍 生 許 多 相 關 的 方 法 ,<br />

通 常 將 這 類 衍 生 的 方 法 稱 為 Angoff 家 族<br />

(Cizek, 2006)。 標 準 設 定 中 , 最 低 能 力 考 生<br />

是 重 要 的 參 照 對 象 ,Angoff 法 要 求 每 位 成<br />

員 審 視 測 驗 中 的 每 一 道 試 題 , 判 定 最 低 能<br />

力 考 生 對 每 一 道 試 題 的 「 答 對 率 」, 以 每 位<br />

成 員 對 於 每 一 道 試 題 判 定 的 答 對 率 的 平 均<br />

值 作 為 「 表 現 標 準 」。 判 定 「 答 對 率 」 時 ,<br />

參 與 成 員 必 須 確 實 審 視 每 一 道 試 題 , 經 過<br />

二 輪 甚 至 更 多 輪 的 反 覆 判 定 , 而 新 的 一 輪<br />

開 始 前 , 參 與 成 員 將 檢 視 前 一 輪 判 定 的 數<br />

值 資 料 。 反 覆 判 定 是 為 了 讓 參 與 成 員 參 考<br />

前 一 輪 得 到 的 數 值 資 料 , 相 互 討 論 , 交 換<br />

意 見 , 以 降 低 判 定 結 果 的 團 體 變 異 (Cizek,<br />

2006; 謝 進 昌 ,2006)。<br />

由 於 Angoff 法 中 每 位 參 與 成 員 必 須<br />

逐 題 判 定 「 最 低 能 力 」 考 生 對 每 一 道 試 題<br />

的 「 答 對 率 」, 若 試 題 數 量 較 多 , 或 需 判 定<br />

的 「 表 現 標 準 」 增 加 時 , 將 大 幅 增 加 參 與<br />

成 員 的 負 擔 。 因 此 , 學 界 開 始 思 考 相 關 的<br />

衍 生 方 法 , 例 如 「 改 良 式 選 擇 型 Angoff<br />

法 」(modified multiple choice Angoff<br />

method) (Berk, 1986) 及 「Yes/No Angoff 法 」<br />

(Angoff, 1971; Impara & Plake, 1997) 等 。<br />

「 改 良 式 選 擇 型 Angoff 法 」, 直 接 提<br />

供 5%、20%、40%、60%、75%、90%、<br />

95% 等 七 個 答 對 率 選 項 , 要 求 參 與 成 員 選<br />

擇 最 接 近 自 我 主 觀 判 斷 的 標 準 , 若 參 與 成<br />

員 認 為 上 述 七 個 答 對 率 選 項 仍 不 具 代 表<br />

性 , 則 選 擇 「 不 知 道 」(Do not know)。 同<br />

樣 地 , 每 位 參 與 成 員 對 每 一 道 試 題 判 定 的<br />

答 對 率 的 平 均 值 , 即 為 測 驗 的 「 表 現 標<br />

準 」。 此 一 方 法 提 供 參 與 成 員 答 對 率 的 選<br />

項 , 減 輕 判 定 的 負 擔 , 也 能 有 效 凝 聚 參 與<br />

成 員 的 判 定 結 果 。「Yes/No Angoff 法 」 雖<br />

然 仍 須 逐 題 判 定 , 但 不 要 求 參 與 成 員 估 計<br />

最 低 能 力 考 生 答 對 該 題 的 比 率 , 只 須 根 據<br />

各 層 級 的 「 表 現 水 準 描 述 」, 判 斷 各 層 級 最<br />

低 能 力 學 生 「 能 」、「 否 」 答 對 該 題 , 若 能<br />

答 對 則 寫 「Yes」、 不 能 答 對 則 寫 「No」。<br />

「Yes/No Angoff 法 」 同 樣 以 參 與 成 員 判 定<br />

結 果 的 平 均 值 作 為 測 驗 的 決 斷 分 數 , 這 個<br />

方 法 的 判 斷 較 為 直 觀 , 降 低 了 原 始 Angoff<br />

法 執 行 上 的 困 難 。<br />

參 、 討 論<br />

標 準 設 定 最 終 得 到 「 表 現 標 準 」 的 「 決 斷<br />

分 數 」 是 由 參 與 設 定 成 員 共 同 討 論 得 到<br />

的 , 屬 於 過 程 與 經 驗 導 向 。 因 此 , 標 準 設<br />

定 程 序 必 須 嚴 格 進 行 品 質 控 管 , 每 一 個 程<br />

序 的 執 行 過 程 都 必 須 有 完 整 的 紀 錄 , 作 為<br />

標 準 設 定 在 信 度 與 效 度 方 面 的 證 據 。 此<br />

外 , 成 員 資 格 、 成 員 挑 選 、 成 員 數 量 、 訓<br />

練 內 容 、 設 定 程 序 、 回 饋 訊 息 以 及 成 員 間<br />

的 互 動 與 影 響 等 , 都 是 攸 關 標 準 設 定 結 果<br />

的 重 要 的 因 素 , 詳 細 的 內 容 可 參 考 《 教 育<br />

與 心 理 測 驗 標 準 》(Standards for<br />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br />

(AERA, APA, NCME, 1999)。<br />

此 外 , 標 準 設 定 過 程 中 , 參 與 成 員 以<br />

各 學 科 領 域 的 「 表 現 水 準 描 述 」 為 依 據 ,<br />

3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逐 題 判 定 最 低 能 力 考 生 對 每 一 道 試 題 的<br />

「 答 對 率 」 或 能 否 正 確 作 答 。 這 個 過 程 通<br />

常 假 設 「 試 題 」 的 「 信 度 」 與 「 效 度 」 符<br />

合 要 求 , 同 時 「 表 現 水 準 描 述 」 也 針 對 測<br />

驗 的 需 求 完 成 。 因 此 , 除 了 測 驗 專 業 , 設<br />

定 程 序 同 時 必 須 與 學 科 內 容 緊 密 結 合 。 它<br />

與 「 評 量 目 的 」、「 評 量 架 構 」、「 試 題 編 製 」<br />

甚 至 「 試 題 評 分 」 等 , 每 個 步 驟 均 息 息 相<br />

關 。 這 也 是 評 量 由 早 期 的 「 計 畫 」 開 始 ,<br />

接 著 「 命 題 」 與 「 施 測 」, 直 到 後 期 的 「 評<br />

分 」, 每 個 階 段 都 必 須 有 學 科 與 測 驗 相 關 領<br />

域 專 業 人 士 的 共 同 參 與 。 因 此 , 無 論 是 「 常<br />

模 參 照 」 或 「 標 準 參 照 」, 評 量 不 只 是 出 題 、<br />

施 測 、 閱 卷 、 統 計 和 分 析 , 必 須 結 合 不 同<br />

領 域 的 專 業 才 能 真 正 達 到 評 量 的 預 期 效<br />

果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謝 進 昌 (2006)。 精 熟 標 準 設 定 方 法 的 歷 史 演 進<br />

與 詮 釋 的 新 概 念 。 嘉 義 大 學 國 民 教 育 研 究 學<br />

報 ,16,157-193。<br />

2.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br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National<br />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1999).<br />

3. Angoff, W. H. (1971). Scales, norms, and<br />

equivalent scores. In R. L. Thorndike (Ed.),<br />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pp. 508-600).<br />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ouncil on<br />

Education.<br />

4. Berk, R. A. (1996). Standard setting: The next<br />

generation (where few psychometricians have<br />

gone before!). Applied Measurement in<br />

Education, 9(3), 215-235.<br />

5. Cizek, G. J. (2006). Standard setting. In S. M.<br />

Downing, & T. M. Haladyna (Eds.), Handbook<br />

of test development (pp.225-258). Mahwah, NJ:<br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br />

6. Cizek, G. J., & Bunch, M.B. (2007). Standard<br />

Setting: A guide to establishing and evaluating<br />

performance standards on tests. Thousand Oaks,<br />

CA: Sage.<br />

7. Impara, J.C., & Plake, B.S. (1997).<br />

Standard-setting: An alternative approach.<br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4,<br />

353-366.<br />

8. Linn, R. L., & Miller, M. D. (2005).<br />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in teaching (9th<br />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br />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br />

Testing.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br />

Research Association.<br />

3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A2-4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專 題 研 究 課 程 介 紹 與 檢 討<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專 題 研 究 課 程 介 紹 與 檢 討<br />

*<br />

王 建 亞 江 文 中 江 丕 智 吳 慧 敏 周 玉 蟇 黃 信 健 程 思 誠 鄒 忠 毅 蔣 幼 齡<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ichou@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為 了 因 應 不 同 時 代 學 生 的 特 質 , 本 系 自 2004 年 開 始 對 專 題 研 究 課 程 進 行 了 一 系 列<br />

的 改 革 並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成 果 。 本 系 的 專 題 系 列 課 程 有 幾 個 特 色 : 長 時 間 實 施 , 所 有 同<br />

學 參 與 , 所 有 老 師 參 與 , 師 徒 制 的 教 育 方 式 , 多 樣 的 選 擇 性 , 多 元 評 量 方 式 。 本 課 程<br />

幾 年 的 實 施 結 果 顯 示 , 的 確 可 以 提 高 同 學 的 學 習 意 願 、 態 度 與 專 業 能 力 。 我 們 想 藉 本<br />

次 物 理 教 學 會 議 , 介 紹 這 套 課 程 的 理 念 與 實 施 方 式 給 與 會 同 行 參 考 。<br />

關 鍵 詞 : 大 學 物 理 教 育 、 專 題 研 究 課 程 、 師 徒 制 。<br />

壹 、 動 機<br />

傳 統 物 理 系 教 育 採 用 的 是 , 大 班 的 課<br />

堂 理 論 學 習 與 實 驗 習 作 方 式 進 行 教 學 , 並<br />

以 刪 除 法 逐 漸 篩 選 出 適 合 從 事 進 階 物 理 研<br />

究 工 作 的 人 員 。<br />

但 是 近 十 年 來 , 在 廣 設 大 學 政 策 與 少<br />

子 化 趨 勢 下 我 們 觀 察 到 , 除 了 頂 尖 的 大 學<br />

外 , 傳 統 物 理 教 育 方 式 並 不 能 符 合 一 般 大<br />

學 物 理 系 學 生 的 需 要 。 除 了 提 高 同 學 的 程<br />

度 外 , 我 們 必 須 使 用 一 套 方 法 幫 助 同 學 尋<br />

找 他 們 的 興 趣 , 激 發 他 們 的 熱 情 , 協 助 他<br />

們 完 成 大 學 階 段 的 代 表 作 品 , 讓 他 們 在 畢<br />

業 時 有 信 心 與 有 能 力 邁 向 下 一 個 階 段 。 基<br />

於 以 上 考 慮 , 我 們 逐 漸 發 展 出 了 一 套 專 題<br />

課 程 。<br />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於 2004 年 即 在 三 年<br />

級 下 學 期 及 四 年 級 上 學 期 開 設 書 報 討 論 及<br />

專 題 討 論 課 程 , 前 者 每 週 邀 請 凝 態 物 理 、<br />

計 算 物 理 、 天 文 物 理 及 應 用 光 學 等 領 域 的<br />

教 授 和 研 究 者 作 專 題 演 講 , 為 同 學 介 紹 各<br />

領 域 之 概 況 及 展 望 ; 後 者 則 進 一 步 依 系 上<br />

老 師 之 專 長 , 指 導 同 學 分 組 進 行 專 題 討 論<br />

研 究 , 使 學 生 對 特 定 問 題 能 更 深 入 探 討 ,<br />

做 為 未 來 深 造 或 就 業 的 基 礎 。2006 年 大 學<br />

評 鑑 之 後 , 我 們 依 評 鑑 委 員 建 議 , 提 前 於<br />

二 年 級 上 學 期 開 「 書 報 討 論 」、 二 年 級 下 學<br />

期 開 「 專 題 討 論 ( 一 ) 」, 並 於 三 年 級 上 學<br />

期 及 三 年 級 下 學 期 加 開 「 專 題 討 論 ( 二 ) 」<br />

及 「 專 題 討 論 ( 三 ) 」, 最 後 在 四 年 級 上 學<br />

期 開 設 「 專 題 研 究 」 課 程 。 我 們 希 望 為 學<br />

生 打 造 一 個 師 徒 制 、 學 長 制 、 分 組 學 習 、<br />

客 制 化 學 習 的 跨 領 域 學 習 環 境 [1]。<br />

貳 、 實 施 方 式 與 特 色<br />

這 個 課 程 的 實 施 方 式 有 幾 個 特 色 :<br />

一 、 長 時 間 實 施<br />

本 系 在 大 二 上 開 設 「 書 報 討 論 」 課<br />

程 , 同 學 在 此 觀 摩 與 欣 賞 物 理 學 的 新 進<br />

展 , 作 為 選 擇 方 向 的 參 考 。 大 二 下 至 大 四<br />

開 設 「 專 題 討 論 一 、 二 、 三 」 及 「 專 題 研<br />

究 」 課 程 , 同 學 在 此 進 行 他 所 選 定 主 題 的<br />

研 究 。 由 於 時 間 長 , 同 學 可 以 選 擇 對 一 個<br />

主 題 , 進 行 持 續 數 年 的 較 深 入 研 究 。 或 者<br />

他 也 可 以 選 擇 數 個 不 同 主 題 , 分 別 進 行 體<br />

驗 。<br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由 於 組 內 同 時 有 新 修<br />

3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習 課 程 的 學 生 與 已 經 修 過 數 個 專 題 課 程 的<br />

學 長 姐 。 我 們 從 他 們 的 報 告 中 , 可 以 很 明<br />

顯 看 出 經 過 一 年 訓 練 的 成 果 差 異 。<br />

入 業 界 的 同 學 , 可 以 挑 選 實 作 練 習 。 對 於<br />

想 要 準 備 研 究 所 考 試 或 出 國 的 同 學 , 他 可<br />

以 針 對 一 個 主 題 研 讀 相 關 文 獻 並 報 告 。<br />

二 、 所 有 同 學 參 與<br />

本 系 所 有 同 學 必 須 修 一 個 「 書 報 討<br />

論 」, 及 至 少 兩 個 「 專 題 」 課 程 。 這 有 兩 個<br />

好 處 , 一 是 對 於 較 不 主 動 學 習 的 同 學 , 這<br />

種 方 式 可 以 導 引 他 們 思 考 他 們 的 興 趣 與 方<br />

向 , 進 而 開 發 他 們 的 潛 力 。 第 二 個 好 處 是<br />

使 高 年 級 的 專 題 課 程 一 定 開 得 成 。 理 由 是<br />

同 學 有 時 可 能 因 為 某 些 原 因 必 須 離 開 原 來<br />

的 專 題 組 。 這 些 原 因 包 含 , 對 原 來 題 目 沒<br />

興 趣 、 想 學 的 都 學 到 了 、 想 嘗 試 別 的 題 目 、<br />

達 不 到 指 導 教 師 要 求 所 以 不 能 進 行 進 階 研<br />

究 等 等 。 這 些 同 學 在 這 個 規 定 下 仍 必 須 轉<br />

換 專 題 組 完 成 課 程 要 求 。<br />

六 、 多 元 評 量 方 式<br />

同 學 在 「 專 題 」 課 程 的 學 期 中 , 必 須<br />

進 行 期 中 開 題 報 告 ( 圖 1) 與 期 末 成 果 報<br />

告 。 這 些 報 告 以 發 表 會 ( 圖 2、[2] ) 方 式 進<br />

行 , 評 審 包 含 本 系 老 師 及 校 友 ( 圖 3 )。 同<br />

學 在 這 些 發 表 會 上 不 僅 可 以 練 習 口 頭 報 告<br />

技 巧 ( 圖 4 ), 也 可 以 聽 到 不 同 師 長 的 意<br />

見 。 最 後 同 學 必 須 在 學 期 末 繳 交 一 份 統 一<br />

格 式 ( 包 含 題 目 、 中 英 文 摘 要 、 內 文 、 參<br />

考 資 料 與 工 作 日 誌 ) 的 書 面 報 告 , 並 進 而<br />

練 習 寫 作 技 巧 ( 圖 5)。<br />

三 、 本 系 所 有 老 師 參 與<br />

本 系 共 有 九 位 專 任 老 師 ( 就 是 本 文 的<br />

九 位 作 者 ), 全 部 投 入 專 題 課 程 的 指 導 工<br />

作 。 這 非 常 重 要 , 可 以 產 生 接 下 來 的 兩 個<br />

好 處 與 特 色 。<br />

圖 1 99 學 年 第 2 學 期 專 題 討 論 二 期 中 報 告 B 組<br />

四 、 師 徒 制 的 教 育 方 式<br />

由 於 每 個 老 師 的 學 生 不 會 太 多 ( 約 五<br />

到 十 人 ), 可 以 進 行 師 徒 制 的 教 育 方 式 。 學<br />

生 學 習 到 的 不 只 是 科 學 方 法 與 知 識 , 也 受<br />

到 老 師 的 身 教 。 再 加 上 同 一 個 專 題 組 中 可<br />

能 有 不 同 年 級 的 學 生 , 有 些 專 題 組 中 也 形<br />

成 了 學 長 姐 協 助 老 師 指 導 學 弟 妹 的 學 長<br />

制 。 有 趣 的 是 , 各 專 題 組 也 培 養 出 了 各 自<br />

的 風 格 與 小 組 的 榮 譽 感 。<br />

圖 2<br />

本 系 黃 信 健 主 任 主 持 (99 學 年 第 2 學 期 ) 專 題<br />

討 論 期 末 報 告 發 表 會 開 幕 式<br />

五 、 多 樣 的 選 擇 性<br />

由 於 所 有 老 師 參 與 , 同 學 可 選 擇 以 不<br />

同 主 題 與 方 式 進 行 專 題 。 在 主 題 方 面 , 他<br />

可 以 選 擇 理 論 、 實 驗 與 計 算 等 方 面 。 在 進<br />

行 方 式 上 , 對 於 想 投 身 物 理 研 究 的 同 學 ,<br />

可 以 參 加 老 師 目 前 的 研 究 工 作 。 對 於 想 進<br />

圖 3 本 系 老 師 及 受 邀 校 友 參 加 專 題 討 論 期 末 報<br />

告 發 表 會 預 備 會 議 , 分 配 各 分 組 評 審 人 選 及 討 論 評<br />

分 標 準 。<br />

3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4 同 學 在 各 分 組 教 室 進 行 期 末 報 告 。<br />

圖 6 本 系 舉 辦 的 瑞 澄 杯 壁 報 論 文 比 賽<br />

參 、 成 果<br />

經 過 幾 年 的 實 施 之 後 , 可 以 歸 納 出 幾<br />

個 成 效 。 首 先 是 , 提 高 了 同 學 的 學 習 意 願 。<br />

我 們 常 看 到 一 些 原 本 不 怎 麼 用 功 的 同 學 ,<br />

願 意 用 很 多 的 時 間 來 完 成 他 有 興 趣 的 專<br />

題 , 並 且 也 較 願 意 花 時 間 在 其 他 課 上 。 其<br />

次 , 提 高 了 同 學 的 自 信 心 。 當 同 學 的 專 題<br />

完 成 後 , 他 不 僅 經 歷 過 校 內 的 幾 次 測 試 ,<br />

有 些 成 果 好 的 同 學 還 將 成 果 發 表 在 校 內 壁<br />

報 論 文 比 賽 ( 圖 6) 或 校 外 學 術 研 討 會 ( 圖 7,8)<br />

上 。 最 重 要 的 是 , 同 學 也 在 各 老 師 的 身 教<br />

之 下 , 逐 漸 學 到 了 一 個 科 學 工 作 者 的 態 度 。<br />

肆 、 感 想<br />

在 執 行 這 些 年 的 專 題 系 列 課 程 之 後 ,<br />

我 們 有 一 些 感 想 。 近 年 來 很 多 系 的 學 生 退<br />

學 率 都 提 高 , 但 向 來 穩 居 三 大 當 鋪 前 一 、<br />

二 位 的 物 理 系 卻 不 升 反 降 , 退 出 三 大 當 鋪<br />

之 外 。 究 其 原 因 , 實 不 能 不 歸 功 於 專 題 研<br />

究 拉 近 了 師 生 的 距 離 , 更 讓 學 生 體 認 到 學<br />

習 是 無 可 逃 避 的 責 任 。 老 師 並 沒 有 放 寬 要<br />

求 , 而 是 學 生 的 潛 力 逐 步 被 激 發 出 來 。 當<br />

然 老 師 們 投 入 的 心 力 相 當 可 觀 , 因 此 我 們<br />

也 盡 力 透 過 教 育 部 跨 領 域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及<br />

學 校 的 教 學 卓 越 計 畫 來 推 動 配 套 措 施 , 包<br />

括 進 行 跨 校 系 合 作 與 觀 摩 、 舉 辦 期 中 期 末<br />

成 果 發 表 會 、 出 版 專 書 、 舉 辦 暑 期 環 島 旅<br />

遊 學 習 之 旅 等 , 以 提 振 師 生 參 與 。<br />

圖 5<br />

各 年 的 同 學 於 學 期 末 繳 交 的 書 面 報 告<br />

( 不 同 顏 色 代 表 不 同 年 度 與 學 期 )。<br />

圖 7 本 系 師 生 參 加 全 球 華 人 物 理 大 會 。<br />

3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8 本 系 同 學 在 全 球 華 人 物 理 大 會 上 發 表 的 部<br />

參 考 資 料<br />

分 論 文 。<br />

1. 請 參 考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網 頁 , 在 這 裡 有 詳<br />

細 的 課 程 說 明 與 活 動 資 料 。<br />

http://140.137.34.128/physics/<br />

2. 我 們 以 101 年 5 月 26 日 ( 六 ) 舉 辦 的 100 學 年 度<br />

第 2 學 期 專 題 討 論 ( 一 )、( 三 ) 期 末 發 表 會 為 例 。<br />

共 有 46 位 同 學 依 照 抽 籤 分 為 八 組 報 告 。 下 表<br />

是 同 學 們 的 報 告 題 目 :<br />

姓 名 題 目<br />

郭 泰 男 重 複 曝 光 產 生 多 重 影 像 彩 虹 式 全 像 片<br />

梁 原 肇 檢 測 乳 癌 生 物 感 測 器 之 電 性 變 化<br />

洪 聖 傑 利 用 細 胞 自 動 機 模 型 研 究 道 路 上 的 路 隊 長 現<br />

象<br />

許 郁 婕 用 Easy Java Simulations 模 擬 立 體 蛋 白 質 結 構<br />

李 孟 霖 表 面 電 漿 子 的 激 發 模 型<br />

林 家 賢 非 線 性 彈 簧<br />

陳 潮 輝 傅 立 葉 轉 換 在 組 合 振 動 系 統 上 的 應 用<br />

謝 宗 庭 將 希 爾 伯 特 - 黃 轉 換 應 用 於 自 選 的 時 間 序 列<br />

陳 柏 勳 藉 由 氨 化 氧 化 鎵 薄 膜 合 成 氮 化 鎵 奈 米 線<br />

詹 自 在 非 線 性 阻 尼 單 擺 分 析<br />

王 柏 欽 台 灣 都 市 街 道 網 路 的 標 度 性 質<br />

呂 松 霖 多 重 影 像 彩 虹 式 全 像 片 的 製 作<br />

范 姜 建 名 表 面 電 漿 的 銀 元 子 厚 度<br />

張 晉 瑋 Graphene 在 導 體 方 面 的 發 展 與 應 用<br />

郭 力 云 模 擬 城 市 道 路 的 演 化<br />

周 冠 任 利 用 波 長 671 nm 的 雷 射 光 製 作 全 像 光 柵 --- 溫<br />

度 的 影 響<br />

簡 嘉 億 由 實 例 分 析 認 識 電 子 自 旋 共 振<br />

黃 郁 桂 Visual Fortran 影 像 處 理 系 統 的 應 用 及 擴 充<br />

陳 宜 慶 探 討 XPS 的 原 理 與 應 用<br />

李 季 霖 螺 旋 軌 道 模 型<br />

段 文 逸 由 實 例 分 析 認 識 X 光 電 子 能 譜<br />

蘇 莊 恆 氮 化 鎵 奈 米 線 的 製 程<br />

藍 建 智 有 機 溶 液 的 極 性 對 單 壁 奈 米 碳 管 的 影 響<br />

陳 俊 杰 溫 度 對 全 像 底 片 (PFG-01) 在 顯 影 過 程 的 影 響<br />

古 家 豪 對 數 螺 旋 軌 道 模 型<br />

林 志 勇 退 火 效 應 對 氮 化 鋁 的 影 響<br />

石 育 豪 利 用 跳 耀 式 光 鉗 探 討 氧 化 壓 力 對 人 類 紅 血 球<br />

之 彈 性 與 黏 滯 性 之 影 響<br />

劉 韋 廷 麥 克 斯 威 爾 速 率 分 佈<br />

楊 志 勇 生 長 一 維 氮 化 鋁 奈 米 線<br />

邱 顯 勝 利 用 量 子 力 學 的 超 對 稱 理 論 討 論 一 維 諧 振 子<br />

吳 宗 翰 ALN 燒 結 添 加 MgO 和 Y2O3 的 影 響<br />

楊 任 凱 MPI Windows 分 散 式 平 行 運 算 系 統 的 建 立 與<br />

測 試<br />

林 傑 敏 利 用 波 長 671 nm 的 雷 射 光 製 作 全 像 光 柵 --- 曝<br />

光 時 間 的 選 擇<br />

吳 睿 洋 利 用 波 長 671 nm 的 雷 射 光 製 作 全 像 光 柵 一 曝<br />

光 方 式 的 影 響<br />

許 元 睿 同 軸 及 離 軸 式 波 帶 板 (Zone Plate) 的 製 作<br />

陳 經 瑞 探 討 奈 米 氮 化 鋁 陶 瓷 的 特 性<br />

蕭 弘 倫 利 用 波 長 671 nm 的 雷 射 光 製 作 全 像 光 柵 --- 定<br />

影 時 間 的 選 擇<br />

藍 永 智 針 對 乳 癌 標 誌 物 的 奈 米 碳 管 生 物 感 測 器<br />

彭 冠 翔 由 實 例 分 析 認 識 X 光 繞 射<br />

詹 雯 玲 探 討 XRD 的 原 理 與 應 用<br />

林 思 瑩 激 子 - 極 子 的 愛 因 斯 坦 波 色 凝 聚<br />

范 仕 遠 探 討 ESR 的 原 理 與 應 用<br />

劉 詠 仁 利 用 一 維 無 限 方 位 井 範 例 學 習 量 子 力 學 的 超<br />

對 稱 理 論<br />

陳 稚 存 利 用 表 面 電 漿 子 提 升 半 導 體 之 發 光 與 吸 收 效<br />

率<br />

劉 冠 男 Temperature-controlled growth and<br />

photoluminescence of AlN nanowires<br />

3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A2-5 一 個 新 的 也 是 舊 的 方 法 : 學 生 自 編 筆 記 學 習 法<br />

一 個 新 的 也 是 舊 的 方 法 : 學 生 自 編 筆 記 學 習 法<br />

金 自 強<br />

1<br />

蔡 桂 芳<br />

2<br />

陳 振 明<br />

3 * 蔡 源 福<br />

1<br />

1<br />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系<br />

2<br />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br />

3<br />

嘉 義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tomson2@ms18.hinet.net<br />

摘 要<br />

* 為 通 訊 作 者<br />

物 理 系 課 程 艱 澀 難 懂 , 學 生 讀 了 多 少 , 懂 了 什 麼 , 自 己 不 清 楚 , 別 人 無 法 知 曉 ,<br />

老 師 也 無 從 幫 忙 。 作 者 基 於 自 身 經 驗 歸 納 出 「 吸 收 新 知 的 本 質 」, 再 據 此 提 出 「 學 生 自<br />

編 筆 記 學 習 法 」。 此 法 要 求 學 生 將 所 學 自 行 編 寫 成 筆 記 , 學 生 若 能 寫 出 , 顯 示 其 對 學 習<br />

內 容 有 正 確 了 解 。 若 無 法 做 到 , 就 他 們 已 撰 寫 的 部 份 可 了 解 其 程 度 與 遭 受 的 困 難 , 給<br />

予 適 時 的 協 助 。 寫 出 來 的 筆 記 亦 是 學 生 知 識 的 一 部 份 , 只 要 復 習 自 編 的 筆 記 , 很 快 就<br />

能 鞏 固 所 學 , 非 常 熟 悉 。 而 且 再 次 閱 讀 自 編 筆 記 , 程 度 將 會 更 加 精 進 。 因 此 作 者 認 為<br />

學 生 若 能 善 用 自 編 筆 記 之 策 略 , 將 能 更 有 效 率 的 吸 收 新 知 , 精 進 學 習 。<br />

關 鍵 詞 : 大 學 物 理 、 物 理 課 程 、 筆 記 、 學 習 法 。<br />

壹 、 源 起<br />

或 許 是 因 為 每 年 底 碩 士 班 推 甄 入 學<br />

幾 乎 都 要 求 申 請 者 要 有 專 題 , 作 者 所 任 教<br />

的 物 理 系 逐 漸 形 成 一 種 風 氣 , 想 參 與 推 甄<br />

的 學 生 在 二 、 三 年 級 時 都 會 加 入 老 師 的 實<br />

驗 室 。 雖 然 專 題 課 程 是 開 在 大 四 , 但 因 為<br />

推 甄 是 在 四 上 , 實 際 上 進 行 專 題 的 時 間 約<br />

在 三 下 。 這 種 老 師 帶 領 , 由 不 同 年 級 學 生<br />

組 成 的 緊 密 團 隊 , 對 本 系 的 教 育 有 著 深 遠<br />

影 響 。 學 生 在 實 驗 室 團 隊 中 學 到 的 不 只 是<br />

專 業 知 識 、 實 驗 技 巧 , 還 有 做 事 的 態 度 與<br />

方 法 。 此 外 , 學 生 都 是 主 動 加 入 的 , 其 學<br />

習 動 機 強 , 聽 話 , 再 加 上 有 學 長 姊 在 , 學<br />

習 效 果 都 比 較 好 。 作 者 之 一 也 有 實 驗 室 團<br />

隊 , 學 生 們 普 遍 成 績 較 好 、 士 氣 也 高 。 如<br />

何 讓 這 些 有 為 青 年 有 更 好 的 未 來 ? 怎 樣 妥<br />

適 安 排 學 習 教 材 與 活 動 去 滿 足 他 們 ? 怎 樣<br />

讓 他 們 有 成 就 感 與 適 度 面 對 小 挫 折 維 持 衝<br />

勁 與 鬥 志 , 是 個 挑 戰 。 經 營 實 驗 室 團 隊 是<br />

件 複 雜 的 工 作 , 本 文 將 只 關 注 其 中 的 一 個<br />

項 目 , 這 些 學 生 是 如 何 吸 收 知 識 ? 怎 樣 的<br />

學 習 策 略 能 夠 幫 助 他 們 真 正 理 解 學 習 內<br />

容 , 並 終 身 受 用 。<br />

物 理 系 的 核 心 目 標 是 傳 授 學 生 物 理<br />

專 業 知 識 , 學 生 們 除 修 課 時 按 部 就 班 的 學<br />

習 外 , 實 驗 室 裡 也 有 很 多 專 業 知 識 要 學<br />

習 , 還 有 日 常 生 活 中 遇 到 的 各 類 知 識 。 對<br />

物 理 系 學 生 而 言 , 課 堂 外 知 識 吸 收 的 重 要<br />

性 不 亞 於 課 堂 內 的 學 習 。 如 果 吸 收 新 知 的<br />

策 略 不 佳 , 不 僅 影 響 課 堂 上 的 學 習 , 更 妨<br />

礙 課 堂 外 的 學 習 。 要 想 改 善 物 理 系 學 生 吸<br />

收 新 知 的 能 力 , 首 先 要 釐 清 吸 收 新 知 的 本<br />

質 , 再 據 以 發 展 出 適 當 的 教 學 策 略 與 方<br />

法 。 本 文 中 作 者 先 根 據 本 身 讀 書 教 學 多 年<br />

的 經 驗 , 歸 納 出 吸 收 新 知 的 本 質 , 然 後 推<br />

薦 「 自 編 筆 記 學 習 法 」, 希 望 能 改 善 學 生 學<br />

習 的 成 效 。<br />

3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貳 、 吸 收 新 知 的 本 質<br />

知 識 吸 收 是 以 個 人 已 具 備 的 知 識 基<br />

礎 為 根 本 , 興 趣 、 習 慣 、 自 我 期 許 、 環 境<br />

等 四 個 因 素 為 擴 大 知 識 基 礎 的 原 動 力 , 簡<br />

化 為 圖 1, 分 述 如 下 。<br />

圖 1 吸 收 新 知 的 本 質<br />

一 、 知 識 基 礎<br />

1. 個 人 心 中 的 知 識 基 礎 是 個 複 雜 又 持 續 變<br />

化 的 整 體 , 此 整 體 可 被 分 成 幾 個 領 域 ( 自<br />

然 科 學 、 社 會 科 學 、 文 學 等 )。 每 個 領 域<br />

又 可 再 分 為 一 些 學 門 ( 自 然 科 學 領 域 可 再<br />

分 為 物 理 、 化 學 、 生 物 等 )。 每 個 學 門 又<br />

可 再 分 為 科 目 ( 例 如 物 理 學 門 可 分 為 牛 頓<br />

力 學 、 電 磁 學 、 熱 力 學 等 科 目 )。 每 個 科<br />

目 又 可 再 分 為 單 元 。 各 領 域 、 學 門 、 科<br />

目 、 單 元 之 間 或 多 或 少 都 會 有 一 些 關<br />

聯 , 無 法 明 確 區 分 。<br />

2. 過 去 我 們 曾 經 嘗 試 用 一 個 簡 單 的 模 型 進<br />

行 闡 釋 ( 金 自 強 、 蔡 桂 芳 ,2009), 每 單 元<br />

的 知 識 可 視 為 一 些 觀 念 及 觀 念 間 的 關 聯<br />

所 建 構 出 的 一 個 架 構 , 學 生 對 於 一 個 單<br />

元 的 學 習 均 可 視 為 在 心 中 建 構 這 樣 的 架<br />

構 。 初 學 者 剛 開 始 先 模 糊 的 將 一 個 接 一<br />

個 的 物 理 觀 念 放 入 心 中 , 然 後 建 立 一 個<br />

初 步 架 構 。 接 著 用 這 個 尚 未 完 善 的 初 步<br />

整 體 架 構 去 加 深 對 個 別 物 理 觀 念 的 了<br />

解 , 再 建 立 一 個 更 正 確 的 整 體 架 構 。 如<br />

此 反 覆 幾 次 後 , 學 生 應 該 對 個 別 物 理 觀<br />

念 及 物 理 學 科 的 整 體 架 構 都 能 有 更 正 確<br />

深 入 的 了 解 。<br />

3. 知 識 架 構 的 建 構 過 程 是 一 輩 子 持 續 進 行<br />

的 , 例 如 牛 頓 力 學 就 分 別 在 國 高 中 、 大<br />

一 普 物 、 大 二 牛 頓 力 學 、 大 四 分 析 力 學<br />

等 階 段 以 不 同 程 度 學 習 。 每 當 進 入 更 高<br />

階 段 學 習 時 , 知 識 架 構 都 會 被 大 幅 擴 充<br />

重 整 , 除 了 注 入 新 的 觀 念 外 , 舊 有 的 觀<br />

念 也 會 被 更 深 化 了 解 。 如 果 學 生 在 最 初<br />

或 某 一 階 段 沒 學 好 , 沒 能 建 立 起 該 階 段<br />

應 有 的 知 識 架 構 , 不 具 備 下 一 階 段 學 習<br />

該 有 的 起 點 行 為 , 下 一 階 段 學 習 通 常 得<br />

到 只 是 挫 折 。 另 外 學 生 自 學 、 復 習 、 準<br />

備 考 試 、 教 導 他 人 、 在 心 中 反 思 或 隨 時<br />

聽 聞 到 相 關 訊 息 時 , 這 個 知 識 架 構 都 會<br />

被 加 強 、 更 新 、 修 補 與 改 善 。 這 些 行 動<br />

幫 助 學 生 成 為 主 動 的 參 與 者 , 不 但 可 以<br />

反 省 所 學 , 而 且 認 知 得 以 成 長 ( 王 雅 玄 ,<br />

1997)。<br />

4. 每 個 人 心 中 的 知 識 架 構 通 常 有 錯 漏 、 有<br />

問 題 且 不 完 整 , 嚴 重 程 度 因 人 而 異 。 在<br />

心 中 的 知 識 也 不 可 能 長 久 保 留 , 若 不 反<br />

思 、 溫 習 , 它 會 衰 減 , 了 解 較 透 徹 的 知<br />

識 可 保 留 較 久 。 若 最 初 就 沒 學 清 楚 , 沒<br />

能 自 圓 其 說 的 將 觀 念 組 合 成 知 識 架 構 ,<br />

很 快 就 會 遺 忘 。 因 而 對 於 心 中 的 知 識 基<br />

礎 , 除 了 要 擴 充 增 加 新 知 外 , 還 需 要 重<br />

視 維 護 既 有 的 舊 知 識 。<br />

5. 建 構 論 的 重 要 內 涵 強 調 知 識 的 成 長 是 透<br />

過 同 化 、 調 適 及 反 思 性 抽 取 等 歷 程 逐 漸<br />

發 展 而 成 ( 詹 志 禹 ,1996), 後 續 知 識 必 須<br />

植 基 於 先 備 知 識 且 受 限 於 先 備 知 識 。 因<br />

此 心 中 的 知 識 基 礎 會 影 響 其 吸 收 新 知 的<br />

能 力 。 若 遇 到 的 新 知 層 次 太 高 , 學 習 者<br />

不 具 起 點 行 為 , 就 無 法 吸 收 。 若 遇 到 的<br />

新 知 剛 好 可 以 擴 充 、 改 善 、 澄 清 或 復 習<br />

學 生 心 中 的 知 識 架 構 , 學 生 就 可 輕 易 吸<br />

收 進 來 。<br />

6. 語 文 與 數 學 是 用 來 表 達 知 識 的 工 具 , 若<br />

學 生 語 文 與 數 學 程 度 不 足 , 致 使 無 法 看<br />

清 知 識 本 身 , 當 然 就 會 妨 礙 知 識 的 吸 收 。<br />

二 、 吸 收 新 知 的 四 個 因 素<br />

影 響 每 個 人 擴 充 、 改 善 、 澄 清 與 復 習<br />

3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其 心 中 知 識 基 礎 的 因 素 除 了 心 中 知 識 基 礎<br />

之 外 還 有 以 下 四 點 。<br />

1. 興 趣 : 遇 到 新 知 產 生 好 奇 就 是 興 趣 , 就<br />

會 有 衝 動 去 尋 找 有 關 的 事 物 。 興 趣 通 常<br />

有 偏 好 , 衝 動 常 常 針 對 某 些 特 定 領 域 。<br />

2. 習 慣 : 學 生 若 能 有 下 列 習 慣 一 定 不 同 凡<br />

響 : 對 遇 到 的 知 識 會 多 看 一 眼 、 多 想 一<br />

下 ; 能 反 覆 思 索 心 中 的 知 識 、 發 現 疑 問 ;<br />

對 疑 惑 一 定 要 弄 明 白 才 罷 休 ; 能 將 知 識<br />

自 圓 其 說 、 整 理 出 框 架 來 ; 能 將 知 識 寫<br />

成 心 得 筆 記 等 。<br />

3. 自 我 期 許 : 對 未 來 有 夢 想 , 有 不 服 輸 的<br />

心 , 習 慣 於 高 成 就 都 是 很 多 學 生 上 進 的<br />

動 機 。<br />

4. 環 境 : 學 校 是 獲 取 知 識 的 主 要 環 境 。 平<br />

時 與 同 學 討 論 也 是 獲 得 新 知 的 環 境 。 書<br />

報 、 網 路 、 電 視 等 也 都 是 獲 取 新 知 的 管<br />

道 。 家 庭 背 景 、 生 活 習 慣 對 每 個 人 的 知<br />

識 程 度 有 絕 對 的 影 響 。 檢 視 每 週 的 生 活<br />

作 息 , 就 可 窺 知 其 吸 收 新 知 ( 課 內 、 課 外 )<br />

的 真 實 狀 況 。<br />

洪 寶 蓮 (2001) 曾 對 大 學 生 進 行 影 響 學<br />

習 因 素 的 調 查 , 發 現 大 學 生 學 習 三 大 問<br />

題 , 一 是 對 所 學 不 感 興 趣 ; 二 是 學 習 方 法<br />

僵 化 ; 三 是 時 間 規 劃 不 當 。 此 說 法 與 作 者<br />

對 吸 收 知 識 的 四 個 因 素 也 能 相 互 呼 應 。 因<br />

此 幫 助 學 生 找 出 合 宜 的 學 習 策 略 , 從 上 述<br />

幾 方 面 著 手 改 善 , 乃 解 決 學 習 成 效 低 落 的<br />

當 務 之 急 。<br />

參 、 自 編 筆 記 學 習 法<br />

隨 著 心 理 學 的 發 展 , 許 多 學 者 嘗 試 由<br />

訊 息 處 理 學 習 論 與 建 構 論 等 觀 點 , 來 強 化<br />

對 學 習 行 為 與 歷 程 的 了 解 , 強 調 學 習 者 依<br />

據 自 我 經 驗 、 文 化 背 景 與 目 標 等 個 別 因<br />

素 , 對 感 官 所 接 收 的 訊 息 , 進 行 選 擇 、 複<br />

誦 、 組 織 與 精 緻 化 , 以 便 將 知 識 用 不 同 表<br />

徵 方 式 儲 存 於 長 期 記 憶 , 內 化 成 統 整 知 識<br />

結 構 的 歷 程 ( 于 富 雲 、 陳 玉 欣 ,2006), 此<br />

種 論 述 的 發 展 , 運 用 在 物 理 系 課 程 上 亦 有<br />

其 深 刻 意 義 。<br />

物 理 系 課 程 內 容 前 後 連 貫 性 極 強 , 每<br />

個 單 元 都 是 一 個 嚴 謹 複 雜 的 推 導 過 程 , 學<br />

生 學 習 時 就 像 爬 樓 梯 , 完 成 一 階 才 能 進 行<br />

下 一 階 。 另 外 , 物 理 系 課 程 內 容 艱 澀 難 懂 ,<br />

學 生 在 推 導 過 程 中 會 遇 到 很 多 問 題 , 推 導<br />

完 後 還 得 反 覆 思 索 才 可 能 逐 漸 了 解 。 學 生<br />

在 學 習 中 , 讀 到 多 少 、 懂 了 什 麼 自 己 都 不<br />

清 楚 , 別 人 更 無 從 知 曉 。 學 生 覺 得 自 己 不<br />

懂 , 常 說 不 出 那 裡 不 懂 , 老 師 也 不 知 如 何<br />

幫 忙 。 即 使 自 認 為 懂 , 也 是 漏 東 漏 西 , 而<br />

且 自 己 看 不 見 。 一 般 教 師 除 測 驗 之 外 , 常<br />

沒 有 客 觀 的 方 法 可 檢 視 學 生 的 程 度 。<br />

基 於 「 吸 收 新 知 的 本 質 」 及 作 者 所 任<br />

教 物 理 系 學 生 ( 包 括 教 室 裡 的 授 課 學 生 與<br />

實 驗 室 專 題 生 ) 的 特 性 , 我 們 推 薦 一 種 「 自<br />

編 筆 記 學 習 法 」, 以 幫 助 學 生 學 習 。 此 方 法<br />

非 常 簡 單 , 就 是 要 求 學 生 自 行 將 所 學 編 寫<br />

成 讀 書 筆 記 。 學 生 若 能 寫 得 出 來 , 表 示 他<br />

們 對 於 從 前 提 到 結 果 的 每 個 環 節 以 及 知 識<br />

框 架 已 有 相 當 的 了 解 ; 若 寫 不 出 來 , 可 就<br />

已 寫 出 的 部 份 了 解 他 們 的 程 度 與 所 遭 受 到<br />

的 困 難 , 給 予 所 需 要 的 幫 助 。 這 個 做 筆 記<br />

的 過 程 與 學 習 策 略 中 的 摘 要 非 常 類 似 , 強<br />

調 學 習 者 將 學 習 內 容 中 的 重 要 觀 念 , 重 新<br />

組 織 、 整 合 與 再 建 構 , 使 它 成 為 更 精 鍊 的<br />

概 念 , 這 樣 可 以 讓 學 習 者 對 學 習 主 題 產 生<br />

全 盤 與 巨 觀 的 結 構 ( 張 雅 萍 , 2000), 由 於 作<br />

筆 記 的 過 程 , 學 習 者 必 需 從 教 材 中 粹 取 出<br />

重 要 觀 念 , 並 利 用 刪 除 、 概 括 、 改 寫 等 寫<br />

作 技 巧 , 用 自 己 的 話 將 學 習 教 材 中 較 瑣<br />

碎 、 繁 雜 的 概 念 單 位 概 括 成 一 個 較 大 的 概<br />

念 單 位 。 為 了 達 成 此 目 的 , 學 生 也 會 重 覆<br />

瀏 覽 教 材 內 容 , 以 抽 離 重 要 觀 念 , 組 織 教<br />

材 單 元 的 學 習 行 為 頻 率 也 會 增 加 ( 于 富<br />

雲 、 陳 玉 欣 ,2006)。<br />

3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2 自 編 筆 記 法 加 強 後 的 吸 收 新 知 本 質<br />

張 新 仁 (2006) 認 為 , 學 業 成 績 好 的 學<br />

生 較 知 道 有 哪 些 有 效 的 學 習 策 略 , 也 較 知<br />

道 如 何 有 效 使 用 學 習 策 略 ; 成 績 差 者 則 相<br />

反 。 所 幸 西 方 一 些 研 究 者 (Gagne’, 1985;<br />

Levin, 1986) 認 為 學 生 經 由 學 習 策 略 訓 練<br />

後 , 是 可 以 有 效 提 高 學 業 成 績 , 甚 至 彌 補<br />

認 知 能 力 不 足 所 造 成 的 影 響 。<br />

研 究 者 在 本 文 中 提 出 來 的 自 編 筆 記<br />

嘗 試 著 將 物 理 知 識 結 構 運 用 精 緻 化<br />

(elaboration) 和 自 我 解 釋 (self- explanation)<br />

兩 部 分 來 著 手 。 此 法 若 用 在 第 一 次 學 習 的<br />

內 容 上 , 會 感 到 徬 徨 失 措 、 舉 步 維 艱 , 常<br />

需 要 重 寫 兩 三 次 , 不 過 這 確 實 會 是 非 常 好<br />

的 自 我 訓 練 。 若 用 在 整 理 曾 經 學 過 的 知 識<br />

時 , 感 覺 就 會 更 精 熟 。 學 生 最 初 的 自 編 筆<br />

記 常 有 一 些 缺 點 : 贅 述 太 多 、 沒 注 意 到 重<br />

點 、 邏 輯 性 不 夠 、 數 學 錯 誤 、 有 些 奇 怪 的<br />

想 法 , 或 觀 念 繆 誤 , 所 以 都 需 要 與 老 師 討<br />

論 與 訂 正 。 另 外 , 這 些 自 編 筆 記 確 也 是 非<br />

常 好 的 教 材 。 學 長 姊 使 用 自 己 的 筆 記 去 教<br />

導 學 弟 妹 , 若 能 形 成 風 氣 , 對 整 個 物 理 教<br />

學 成 效 會 有 莫 大 的 助 益 。<br />

完 成 的 自 編 筆 記 也 可 視 為 已 具 備 知<br />

識 的 擴 充 , 如 圖 2 所 示 。 只 要 再 次 閱 讀 自<br />

編 講 義 , 不 但 可 以 鞏 固 所 學 , 甚 至 可 以 發<br />

現 之 前 的 疏 漏 與 不 足 , 程 度 自 會 更 加 精<br />

進 。 多 年 之 後 即 使 已 經 淡 忘 , 只 要 復 習 自<br />

編 的 講 義 , 很 快 就 能 非 常 熟 悉 。 作 者 本 身<br />

及 認 識 的 很 多 學 者 也 都 有 自 編 讀 書 筆 記 的<br />

習 慣 。<br />

自 編 筆 記 是 值 得 推 薦 的 學 習 策 略 , 學<br />

生 可 據 以 向 前 步 步 推 進 , 也 可 回 顧 舊 成 品<br />

增 加 了 解 , 在 詢 問 老 師 學 長 姊 時 還 可 幫 助<br />

討 論 。 完 成 的 講 義 也 可 算 是 成 功 的 知 識 表<br />

徵 , 教 師 可 就 學 生 編 寫 講 義 的 內 容 即 時 了<br />

解 學 生 學 習 的 情 況 。 總 之 , 學 習 者 只 要 運<br />

用 正 確 的 策 略 , 將 能 更 有 效 率 的 吸 收 新<br />

知 , 精 進 學 習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于 富 雲 、 陳 玉 欣 (2006)。 不 同 知 識 表 徵<br />

建 構 的 學 習 策 略 對 自 然 科 學 習 成 效 之<br />

影 響 , 科 學 教 育 學 刊 ,15(1),99-118。<br />

2. 王 雅 玄 (1997)。 教 室 對 話 在 知 識 建 構 中<br />

的 角 色 , 國 教 月 刊 ,44,1-2,12-18。<br />

3. 金 自 強 、 蔡 桂 芳 (2009)。 以 物 理 專 家 的<br />

學 習 經 驗 協 助 物 理 資 優 生 學 習 , 資 優 教<br />

育 季 刊 ,110,1-7。<br />

4. 洪 寶 蓮 (2001)。 影 響 大 學 生 學 業 學 習 之<br />

因 素 探 討 , 通 識 教 育 年 刊 ,3,7-27。<br />

5. 張 新 仁 (2006)。 學 習 策 略 的 知 識 管 理 ,<br />

教 育 研 究 與 發 展 ,2(2),19-42。<br />

6. 張 雅 萍 (2000)。 摘 要 策 略 對 網 路 化 學 習<br />

成 效 之 研 究 。 台 北 市 :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br />

學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br />

7. 詹 志 禹 ( 1996)。 認 識 與 知 識 : 建 構 論<br />

VS. 接 受 觀 , 教 育 研 究 ,49,25-38。<br />

8. Gagne’, E. D.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br />

school learning.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br />

9. Levin, J. R. (1986). Four cognitive<br />

principles of learning-strategy<br />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br />

21, 3-18.<br />

4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B2 場<br />

B2-1 落 實 實 作 評 量 於 中 學 的 物 理 教 學 活 動<br />

落 實 實 作 評 量 於 中 學 的 物 理 教 學 活 動<br />

1<br />

傅 祖 怡<br />

1<br />

台 師 大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phtifu@phy.ntnu.edu.tw<br />

摘 要<br />

在 近 幾 年 協 助 台 北 市 及 新 北 市 的 資 優 鑑 定 實 作 評 量 的 工 作 經 驗 中 , 促 使 筆 者 思 考<br />

如 何 融 合 評 量 與 教 學 活 動 , 使 更 多 學 生 的 科 學 潛 能 得 以 開 發 , 並 營 造 更 好 的 教 學 氣 氛<br />

及 培 養 正 確 的 科 學 態 度 。 由 於 特 殊 教 育 中 學 術 性 向 資 賦 優 異 學 生 鑑 定 的 需 求 , 目 前 各<br />

縣 市 展 開 「 實 作 評 量 編 製 實 務 工 作 坊 」 供 教 師 研 習 , 筆 者 認 為 老 師 們 的 努 力 不 應 僅 限<br />

於 資 優 生 鑑 定 , 其 編 製 的 實 作 評 量 亦 為 供 一 般 生 教 學 活 動 的 良 好 教 案 。<br />

實 作 評 量 一 向 為 重 要 之 評 量 方 式 , 然 而 在 升 學 主 義 國 中 基 測 僅 為 紙 筆 測 驗 的 壓 縮<br />

下 , 甚 少 具 體 落 實 於 教 學 活 動 中 , 當 物 理 只 剩 下 讀 書 、 背 公 式 與 算 題 目 , 孩 子 們 失 去<br />

的 不 只 是 解 決 問 題 的 實 作 能 力 , 還 有 對 自 然 與 生 活 的 好 奇 與 熱 情 。 在 此 12 年 國 教 即<br />

將 施 行 的 當 下 , 筆 者 樂 觀 的 認 為 是 落 實 實 作 評 量 於 教 學 活 動 的 大 好 機 會 。<br />

在 此 報 告 中 , 筆 者 除 了 闡 述 不 同 教 學 評 量 方 式 對 發 掘 培 養 不 同 才 能 學 生 的 重 要 性 ,<br />

也 將 舉 幾 個 物 理 上 實 作 評 量 的 範 例 , 討 論 其 應 用 於 教 學 上 可 能 造 成 之 效 益 。<br />

關 鍵 詞 : 實 作 評 量 、 中 學 物 理 教 學 活 動<br />

4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B2-2 一 些 日 常 生 活 所 見 到 的 生 活 物 理<br />

一 些 日 常 生 活 所 見 到 的 生 活 物 理<br />

陳 義 勳<br />

1*<br />

吳 鴻 欣<br />

1<br />

1,2<br />

劉 美 惠<br />

42<br />

1,3<br />

戴 香 梅<br />

1,4<br />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暨 化 學 系<br />

2<br />

新 北 市 板 橋 區 板 橋 國 小<br />

3<br />

新 北 市 永 和 區 育 才 國 小<br />

4<br />

台 北 市 萬 華 區 福 星 國 小<br />

5<br />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新 湖 國 小<br />

聯 絡 人 E-mail:shin@tmue.edu.tw<br />

摘 要<br />

張 耿 福<br />

生 活 處 處 均 是 科 學 , 從 廚 房 煮 開 水 到 國 際 航 線 飛 機 之 飛 行 均 是 物 理 科 學 , 有 力<br />

學 、 表 面 張 力 、 光 學 、 熱 學 、 摩 擦 力 外 力 矩 造 成 倒 立 陀 螺 等 等 。 本 論 文 將 介 紹 一 些 日<br />

常 生 活 中 接 觸 到 的 物 理 科 學 , 一 一 介 紹 給 物 理 教 育 的 先 進 及 國 中 小 學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br />

教 師 上 課 之 參 考 。<br />

擬 以 一 、 力 學 的 大 氣 壓 力 ; 二 、 柏 努 利 公 式 之 應 用 氣 球 直 昇 機 ; 三 、 相 親 相 愛 的 乒<br />

乓 球 ; 四 、 表 面 張 力 的 紙 片 船 競 航 ; 五 、 光 學 的 肥 皂 泡 泡 為 何 會 有 七 彩 ; 六 、 熱 學 的<br />

尿 尿 小 童 ; 七 、 摩 擦 力 外 力 矩 造 成 的 倒 立 陀 螺<br />

關 鍵 詞 : 物 理 科 學 、 表 面 張 力 、 柏 努 利 公 式 。<br />

文 獻 探 討<br />

生 活 當 中 到 處 都 是 科 學 , 科 學 可 以 啟<br />

迪 人 類 的 智 慧 , 事 實 上 許 多 科 學 的 孕 育 也<br />

是 受 到 生 活 的 啟 發 , 每 天 的 日 升 日 落 , 一<br />

年 四 季 的 變 化 , 花 開 花 謝 、 煮 開 水 為 何 白<br />

色 水 氣 往 上 升 , 等 等 均 是 科 學 。<br />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UNESCO; United<br />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br />

Cultural Organization ) 在 2005 年 在 泰<br />

國 Pattaya 開 會 提 出 了 動 手 操 作 活 動<br />

(Hands-on activities) 及 以 日 常 生 活 周<br />

遭 來 做 科 學 、 學 習 科 學 , 諸 如 : 透 過 生 活<br />

中 的 玩 具 等 等 , 研 討 會 有 一 學 者 提 出 貼 近<br />

生 活 的 廚 房 科 學 , 可 見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br />

也 注 意 到 科 學 的 學 習 由 生 活 下 手 的 觀 點 。<br />

牛 頓 若 非 留 意 成 熟 的 蘋 果 為 何 會 往<br />

下 掉 就 不 會 發 明 萬 有 引 力 定 律 , 從 蘋 果 受<br />

地 心 引 力 的 拉 力 , 推 展 到 宇 宙 星 體 間 的 引<br />

力 , 引 發 出 探 測 宇 宙 奧 妙 的 太 空 科 學 , 造<br />

就 人 類 太 空 時 代 的 來 臨 。 如 無 伽 利 略 留 意<br />

到 教 堂 吊 燈 來 回 一 次 具 等 時 性 的 周 遭 小 現<br />

象 就 沒 有 鐘 的 發 明 , 也 就 無 法 讓 吾 人 有 方<br />

1,5<br />

便 、 正 確 計 時 工 具 , 如 果 沒 有 Redi<br />

Fransciso 的 仔 細 觀 察 腐 肉 生 蛆 之 現 象<br />

(Wolfinger,1984), 進 而 以 實 徵 性 研 究 ,<br />

以 紗 布 、 羊 皮 紙 , 不 蓋 蓋 子 來 驗 證 腐 敗 之<br />

肉 之 所 以 生 蛆 之 原 因 , 就 不 會 推 翻 亞 里 斯<br />

多 德 腐 肉 生 蛆 的 自 然 發 生 說 , 為 人 類 科 學<br />

往 前 邁 進 了 一 大 步 , 故 生 活 週 遭 的 小 現 象<br />

就 是 科 學 大 發 現 的 好 機 會 , 生 活 物 理 其 實<br />

就 是 科 學 之 發 端 。<br />

在 2011 年 11 月 份 天 下 雜 誌 ( 呂 錦<br />

珍 ,2010) 提 到 科 學 教 育 決 定 一 切 中 , 科<br />

學 教 育 學 者 如 何 以 人 的 生 活 中 探 索 科 學 、<br />

發 掘 科 學 , 這 種 紮 根 於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科 學<br />

最 容 易 引 起 興 趣 , 也 與 學 習 者 最 貼 切 , 符<br />

合 科 學 教 育 學 者 Piaget 提 出 心 智 發 展 第<br />

三 階 段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br />

period 的 具 體 操 作 , 符 合 生 活 科 學 揭 櫫 的<br />

目 標 。 郭 重 吉 (2012) 在 科 學 研 習 的 刊 物 提<br />

到 裝 熱 咖 啡 的 杯 子 會 在 玻 璃 板 上 不 自 主 的<br />

滑 動 , 又 拿 起 海 螺 靠 近 耳 邊 會 聽 到 遠 處 海<br />

潮 的 聲 音 , 在 在 都 強 調 生 活 物 理 , 也 就 是<br />

生 活 處 處 是 科 學 ,Holstermann 等 人<br />

(Holstermann,2010) 提 到 日 常 生 活 中 所 遭<br />

遇 的 科 學 , 以 141 個 11 年 級 的 學 生 在 日 常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生 活 中 的 經 驗 品 質 發 現 會 使 科 學 概 念 建<br />

立 、 科 學 興 趣 大 大 的 提 升 , 故 生 活 科 學 是<br />

莘 莘 學 子 要 留 意 也 是 要 研 究 的 , 是 生 活 物<br />

理 的 精 髓 。<br />

研 究 方 法<br />

本 研 究 採 用 質 性 研 究 之 定 性 方 式 詮<br />

釋 也 兼 具 量 的 研 究 方 式 來 詮 釋 , 其 中 在 原<br />

理 、 器 材 、 步 驟 與 說 明 , 以 Hands-on<br />

activities 來 敘 述 , 荀 子 儒 效 篇 中 提 到<br />

「 不 聞 不 若 聞 之 , 聞 之 不 若 見 之 , 見 之 不<br />

若 知 之 , 知 之 不 若 行 之 」(Chen, 2005,<br />

2008), 在 西 方 科 學 教 育 學 者 也 提 到 ”I<br />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br />

I do and I understand. ” (Gregorio,<br />

2005)<br />

人 類 生 活 在 充 滿 大 氣 的 地 球 上 , 時 時<br />

刻 刻 置 身 於 大 氣 中 , 人 們 已 習 以 為 常 , 不<br />

覺 得 周 遭 的 大 氣 是 具 有 壓 力 存 在 , 若 人 們<br />

以 簡 單 的 器 材 和 過 程 便 可 以 證 明 大 氣 壓 力<br />

的 存 在 。<br />

大 氣 壓 力<br />

的 本 生 燈 上 , 加 熱 二 分 鐘 , 並 以 大 鐵 夾<br />

將 加 熱 後 的 空 罐 倒 蓋 到 小 水 槽 中 。<br />

5. 並 一 半 騰 空 , 一 半 沒 入 水 槽 中 , 啪 ! 一<br />

聲 , 空 罐 便 會 凹 陷 ( 如 下 圖 )。<br />

說 明 :<br />

因 為 水 被 加 熱 變 成 水 蒸 氣 , 水 蒸 氣 一<br />

碰 到 冷 水 , 水 蒸 氣 又 凝 結 成 水 滴 , 空 罐 內<br />

形 成 接 近 真 空 狀 態 , 而 罐 外 是 充 滿 具 有 平<br />

均 一 大 氣 壓 的 大 氣 , 故 大 氣 壓 力 會 將 空 罐<br />

壓 扁 了 ( 盛 承 堯 與 陳 義 勳 ,2005)。<br />

原 理 :<br />

大 氣 存 在 於 我 們 地 球 的 外 圍 , 具 有 壓<br />

力 , 正 常 的 大 氣 為 1 大 氣 壓 , 本 活 動 將 使<br />

黑 松 汽 水 罐 內 的 水 加 熱 , 形 成 水 蒸 氣 , 又<br />

罐 子 浸 入 水 中 驟 然 降 溫 , 形 成 罐 內 接 近 真<br />

空 , 而 罐 外 為 一 大 氣 壓 , 造 成 罐 外 壓 力 大<br />

於 罐 內 壓 力 , 故 黑 松 汽 水 的 罐 子 會 受 擠 壓<br />

而 變 形 。<br />

器 材 :<br />

實 驗 器 材 為 黑 松 汽 水 罐 子 一 個 、 本 生<br />

燈 、 小 水 槽 ( 可 以 讓 黑 松 汽 水 罐 倒 蓋 )、 大<br />

鐵 夾 。<br />

步 驟 :<br />

柏 努 利 公 式 之 應 用<br />

氣 球 直 昇 機<br />

原 理 :<br />

(1) 利 用 氣 球 噴 出<br />

的 空 氣 沿 著 羽 翼 往<br />

尾 端 噴 嘴 噴 出 , 在<br />

尾 翼 邊 緣 的 A、B、C<br />

三 氣 孔 噴 出 後 產 生<br />

反 作 用 力 。<br />

1. 將 黑 松 汽 水 的 空 罐 從 小 口 倒 入 約 15c.c<br />

的 水 。<br />

2. 置 小 水 槽 於 一 旁 。<br />

3. 點 燃 本 生 燈 。<br />

4. 以 大 鐵 夾 將 黑 松 汽 水 的 空 罐 置 放 於 點 燃<br />

由 上 往 下 看 的 逆 時 針 方 向 旋 轉<br />

4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到 地 面 。<br />

(2) 由 於 AO 線 段 、BO 線 段 與 CO 線 段 的<br />

葉 片 並 非 水 平 , 而 是 有 一 個 θ=10 度 的 傾<br />

斜 角 度 。<br />

相 親 相 愛 的 乒 乓 球<br />

兩 個 乒 乓 球 垂 吊 在 一 橫 桿 上 , 有 一 小 距<br />

離 但 不 遠 , 只 要 對 他 們 吹 口 氣 , 他 們 便 會<br />

互 相 靠 近 。 這 個 動 手 操 作 活 動 主 要 目 的 :<br />

原 理 :<br />

由 於 旋 轉 時 , 反 方 向 相 對 有 個 氣 流 , 通<br />

過 葉 片 上 緣 的 流 體 是 受 較 少 阻 力 , 依 流 體<br />

力 學 公 式 : 流 速 快 、 壓 力 小 , 故 平 行 於 葉<br />

片 之 流 速 相 對 較 快 , 而 葉 片 下 緣 的 流 體 受<br />

葉 片 阻 力 較 多 , 平 行 葉 片 之 流 速 相 對 較<br />

慢 , 壓 力 也 較 大 。<br />

(3) 力 的 簡 圖<br />

乒 乓 球 會 相 互 靠 近 是 因 為 空 氣 流 經 兩<br />

顆 球 中 間 , 中 間 流 速 快 , 乒 乓 球 外 緣 流 速<br />

慢 ( 接 近 0), 故 造 成 中 間 的 壓 力 較 小 , 而<br />

受 乒 乓 球 外 緣 較 大 壓 力 擠 壓 而 互 相 靠 近 ,<br />

這 就 是 柏 努 利 定 律 。<br />

器 材 :<br />

乒 乓 球 2 個 、 棉 線 2 小 段 、 膠 帶 1 捲 、 吹<br />

風 機 1 支<br />

步 驟 :<br />

1. 將 棉 線 的 一 端 黏 在 乒 乓 球 上 , 另 一 端 黏<br />

在 橫 桿 懸 掛 起 來 。 另 一 顆 依 相 同 方 式 懸<br />

掛 於 另 一 顆 的 旁 邊 相 距 一 些 距 離 。<br />

2. 在 適 當 距 離 處 以 吹 風 機 對 兩 顆 乒 乓 球 中<br />

間 吹 氣 , 兩 顆 乒 乓 球 即 會 相 互 靠 近 。<br />

(4) 依 Bernoulli’s equation<br />

故 葉 片 上 緣 壓 力 小 , 下 緣 壓 力 大 。 上 下 壓<br />

力 差<br />

挺 升 力 F= (A 為 葉 面 投 影 到 水 平 面 之<br />

有 效 面 積 。) 故 氣 球 一 面 旋 轉 一 面 上 升 ,<br />

直 至 氣 球 內 氣 噴 完 為 止 , 重 力 又 使 其 掉 落<br />

說 明 :<br />

葉 片<br />

讓 學 生 瞭 解 氣 流 速 度 與 壓 力 的<br />

關 係 , 進 而 認 識 柏 努 利 定 律 , 探 究<br />

可 能 影 響 氣 流 速 度 及 乒 乓 球 相 互<br />

靠 近 效 果 的 因 素 , 這 些 生 活 上 的 科 學 , 例<br />

如 : 飛 機 的 起 飛 及 棒 球 投 手 投 出 的 變 化 球<br />

即 是 此 原 理 , 可 以 讓 學 生 親 身 體 驗 科 學 ,<br />

進 而 瞭 解 科 學 。<br />

4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肥 皂 泡 為 何 會 有 七 彩<br />

當 小 朋 友 在 太 陽 光 底 下 吹 肥 皂 泡 , 而 肥<br />

皂 泡 總 會 顯 出 繽 紛 的 七 彩 , 為 什 麼 會 如 此<br />

呢 ?<br />

紙 片 船 競 航 ( 利 用 表 面 張 力 之<br />

破 壞 而 航 行 )<br />

原 理 :<br />

將 甘 油 或 肥 皂 塗 到 船 型 的 後 舷 之 紙 片<br />

上 , 放 在 純 水 中 , 因 為 甘 油 或 肥 皂 會 破 壞<br />

水 之 表 面 張 力 , 故 使 水 面 無 表 面 張 力 拉 住<br />

船 之 後 舷 , 而 船 之 前 緣 並 沒 有 這 樣 塗 上 甘<br />

油 或 肥 皂 , 故 水 的 表 面 張 力 將 船 往 前 拉 ,<br />

故 形 成 往 前 行 的 前 進 力 量 。<br />

器 材 :<br />

步 驟 :<br />

1. 甘 油 或 肥 皂<br />

2. 瓦 楞 紙<br />

3. 剪 刀<br />

4. 水 槽<br />

先 以 剪 刀 將 瓦 楞 紙 剪 成 船 型 的 形 狀 , 在<br />

船 之 後 側 之 船 舷 兩 側 , 均 勻 塗 以 甘 油 或 肥<br />

皂 , 然 後 將 此 船 型 紙 片 放 入 水 中 , 則 船 之<br />

後 舷 因 塗 有 甘 油 或 肥 皂 , 甘 油 或 肥 皂 破 壞<br />

了 水 之 表 面 張 力 , 而 船 之 前 側 船 舷 並 無 塗<br />

甘 油 或 肥 皂 , 未 被 破 壞 , 故 可 拉 此 紙 片 船 ,<br />

故 可 以 以 此 來 進 行 各 類 型 紙 片 船 之 競 航 。<br />

說 明 :<br />

此 動 手 操 作 的 生 活 科 學 可 以 訓 練 學 生<br />

對 於 表 面 張 力 現 象 的 瞭 解 , 進 而 設 計 有 力<br />

快 速 向 前 航 行 的 幾 何 造 型 的 紙 片 船 , 更 符<br />

合 生 活 科 學 的 旨 趣 。<br />

原 理 :<br />

當 球 型 的 肥 皂 泡 , 因 為 厚 度 非 常 的 薄 ,<br />

只 有 光 波 長 的 1/4~1/2 倍 , 但 其 又 受 地 心<br />

引 力 之 影 響 , 球 狀 肥 皂 泡 的 上 緣 較 下 緣 來<br />

得 薄 , 在 陽 光 照 耀 下 , 由 於 光 在 肥 皂 泡 外<br />

緣 ( 即 肥 皂 泡 外 壁 ) 反 射 的 光 與 經 折 射 到 內<br />

緣 ( 即 肥 皂 泡 內 壁 ) 又 反 射 再 由 外 壁 折 射 出<br />

兩 束 光 產 生 了 干 涉 , 有 建 設 性 干 涉<br />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與 破 壞 性<br />

干 涉 (des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形<br />

成 光 的 明 暗 條 紋<br />

-<br />

+<br />

+<br />

d<br />

如 2d=λ/2,3λ/2…d=λ/4,3λ/4… 就<br />

會 造 成 建 設 性 干 涉<br />

若 2d=λ,2λ…d=λ/2,λ… 就 會 造 成<br />

破 壞 性 干 涉<br />

因 球 型 肥 皂 泡 愈 靠 近 泡 泡 的 下 緣 就<br />

愈 厚 , 故 欲 達 到 建 設 性 干 涉 的 條 件 , 也 就<br />

是 愈 往 波 長 長 的 色 光 才 能 產 生 建 設 性 干<br />

涉 , 亦 即 由 泡 泡 的 上 緣 到 下 緣 愈 是 由 較 短<br />

波 長 紫 光 到 較 長 波 長 的 紅 光 變 化 , 故 會 有<br />

紫 、 靛 、 藍 、 綠 、 黃 、 橙 、 紅 的 繽 紛 七 彩 。<br />

器 材 :<br />

1. 肥 皂 泡 沫 或 洗 髮 精<br />

2. 吸 管<br />

+<br />

步 驟 :<br />

1. 將 肥 皂 泡 沫 或 洗 髮 精 調 製 到 適 當 的 濃<br />

度 。<br />

4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2. 以 吸 管 沾 肥 皂 泡 沫 或 洗 髮 精 。<br />

3. 以 嘴 均 勻 地 往 外 吹 出 肥 皂 泡 。<br />

4. 即 會 在 太 陽 光 底 下 發 出 紅 、 橙 、 黃 、 綠 、<br />

藍 、 靛 、 紫 七 彩 的 色 光 。<br />

說 明 :<br />

利 用 肥 皂 泡 在 陽 光 底 下 造 成 建 設 性 干 涉 的<br />

原 理 , 又 肥 皂 泡 泡 厚 薄 不 一 , 愈 往 下 肥 皂<br />

泡 下 緣 厚 度 愈 厚 , 要 形 成 建 設 性 干 涉 的 條<br />

件 , 就 必 須 長 波 長 ( 往 紅 光 方 面 ) 形 成 建<br />

設 性 干 涉 。<br />

1. 將 中 空 的 尿 尿 小 童 內 的 空 氣 擠 壓 出<br />

來 , 並 捏 著 不 放 , 浸 入 40℃ 左 右 的 溫<br />

水 中 。<br />

2. 然 後 將 緊 捏 的 手 放 鬆 , 尿 尿 小 童 因 而 會<br />

吸 入 溫 水 。<br />

3. 將 吸 足 溫 水 的 尿 尿 小 童 直 立 置 於 常 溫<br />

中 。<br />

4. 以 冷 水 澆 在 尿 尿 小 童 身 上 , 尿 尿 小 童 就<br />

會 由 進 水 孔 處 噴 出 水 來 , 煞 是 有 趣 。<br />

5. 此 利 用 冷 水 澆 著 尿 尿 小 童 身 上 , 由 於 冷<br />

縮 現 象 , 尿 尿 小 童 收 縮 , 體 積 因 而 縮<br />

小 , 內 部 的 水 就 被 擠 出 , 由 下 方 的 小 洞<br />

噴 出 。<br />

說 明 :<br />

尿 尿 小 童 雕 像 是 比 利 時 的 觀 光 景<br />

點 , 以 尿 尿 小 童 引 入 熱 漲 冷 縮 , 可 以 引 起<br />

生 活 科 學 的 各 項 活 動 均 來 自 週 遭 。 也 強 調<br />

動 手 操 作 的 身 臨 其 境 的 寶 貴 經 驗 , 就 也 是<br />

包 括 皮 亞 傑 在 內 的 科 教 所 強 調 concrete<br />

operation stage。<br />

尿 尿 小 童<br />

原 理 :<br />

因 為 尿 尿 小 童 吸 足 了 溫 水 ( 約 40℃ 左<br />

右 ) 橡 膠 受 熱 膨 脹 , 但 突 然 間 尿 尿 小 童 被 冷<br />

水 澆 淋 , 溫 度 迅 速 下 降 , 尿 尿 小 童 外 表 橡<br />

皮 快 速 收 縮 , 體 積 變 小 , 多 餘 的 水 便 由 孔<br />

洞 噴 出 , 形 成 尿 尿 小 童 的 有 趣 畫 面 。<br />

材 料 :<br />

1. 橡 膠 製 的 尿 尿 小 童 娃 娃 一 個 ( 下 半 身 有<br />

個 進 水 的 孔 )<br />

2. 冷 水 、 溫 水 ( 約 40℃~45℃ 不 可 太 熱 ,<br />

溫 度 高 會 燙 到 學 生 的 手 )<br />

倒 立 陀 螺 (Upside down Top)<br />

原 理 :<br />

1. 滿 足 角 動 量 守 恆<br />

陀 螺 旋 轉<br />

2. 滿 足 能 量 守 恆<br />

步 驟 :<br />

4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又 尖 端 頂 立 的 陀 螺 會 較 單 純 , 當 然 尖 端 頂<br />

立 的 陀 螺 若 旋 轉 軸 並 非 垂 直 地 面 , 則 必 須<br />

考 慮 到 外 力 矩 的 效 應 問 題 ( 陳 義 勳 ,2008)。<br />

O 與 地 面 接 觸 點<br />

向 相 同 之 旋 轉 , 但 以 當 初 旋 轉 的 陀 螺 相 比<br />

較 , 陀 螺 旋 轉 是 倒 立 了 。<br />

外 力 矩<br />

( 為 陀 螺 角 速 度 )<br />

為 與<br />

構 成 平 面 垂 直 方 向<br />

進 動 :<br />

假 設<br />

T 週 期 為 陀 螺 進 動 週 期<br />

假 設 倒 立 陀 螺 原 先 是 以 垂 直 於 地 面 且 朝 上<br />

的 速 度<br />

旋 轉 , 亦 即 原 先 以 由 上 往 下 看 逆<br />

時 針 方 向 旋 轉 陀 螺 的 原 先 角 動 量<br />

也 是 朝 上 ,I 為 轉 動 慣 量 ,I=<br />

, 但 由 於 此 陀 螺 並 非 有 尖 端 抵 住 地 面 的 旋<br />

轉 軸 ,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半 球 面 的 圓 弧 狀 , 此<br />

種 陀 螺 經 一 段 期 間 , 由 於 弧 面 與 地 面 有 一<br />

摩 擦 力 , 接 觸 點 Q 其 相 對 於 重 心 O。<br />

倒 立 陀 螺 並 沒 有 尖 端 頂 立 之 軸 , 取 而 代 之<br />

的 是 半 球 面 狀 。 當 底 面 為 半 球 面 狀 之 陀<br />

螺 旋 轉 時 , 由 於 半 球 面 上 與 地 面 接 觸 點<br />

Q, 假 若 陀 螺 是 逆 時 針 方 向 , 又 已 非 垂 直<br />

地 面 , 故 就 會 產 生 進 動 (procession) 與 章<br />

動 (notation), 但 由 於 半 球 面 與 地 面 接 觸<br />

點 受 順 時 針 方 面 ( 由 上 面 往 下 看 是 順 時 針<br />

方 向 ), 有 一 摩 擦 力 ,( 是 切 線 方 向 , 與 其<br />

運 動 方 向 相 反 ), , 垂 直 於<br />

與 構 成 平 面 , 由 於 陀 螺 軸 受 有 向 外 之 力<br />

矩 , 旋 轉 軸 一 直 向 外 偏 , 直 至 倒 立 陀 螺 之<br />

一 端 頂 住 地 面 , 站 立 起 來 。 只 要 能 量 仍 足<br />

夠 , 必 然 陀 螺 會 以 由 上 往 下 看 為 當 初 旋 轉<br />

47<br />

有 一 位 置 向 量 , 由 於 受 摩 擦 力 ,<br />

故 會 產 生 一 摩 擦 力 矩<br />

方 向 朝 向 與 所 構 成 平 面 之 垂 直 方<br />

向 , 又<br />

亦 即 在<br />

角 速 度 並 非 原<br />

先 的 方 向 了 , 也 就 是 說 陀 螺 之 稍 後 旋 轉 軸<br />

有 稍 微 傾 斜 , 又 陀 螺 在 重 心 處 受 地 心 引 力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造 成 外 力 矩<br />

,<br />

亦 即 在<br />

矩 產 生 之 而 是<br />

並 非 受 磨 擦 力<br />

此 種 陀 螺 會 以 當 初 假 設 之<br />

逆 時 針 方 向 旋 轉 時 , 其 旋 轉 軸 會 愈 來 愈 向<br />

地 面 傾 斜 , 其 旋 轉 軸 有 類 似 進 動 的 型 態 ,<br />

由 如 下 圖 中 Type I 演 化 到 Type Ⅱ, Ⅲ,<br />

Ⅳ, 最 後 直 到 此 種 陀 螺 之 另 外 一 端 碰 到 地<br />

面 , 頂 住 地 面 , 由 於 頂 住 地 面 之 軸 與 地 面<br />

摩 擦 力 減 少 , 且<br />

已 接 近 原 先 之 角 速 度<br />

旋 轉 , 由 於 雖 與 不 太 一 樣 , 但 為 滿 足<br />

又 , 終 究<br />

垂 直 於 地 面 而 形 成 陀 螺 會 以 原 先 顛 倒 的 方<br />

式 旋 轉 , 形 式 看 起 來 是 倒 立 的 現 象 。<br />

器 材 :<br />

倒 立 陀 螺 一 個<br />

步 驟 :<br />

1. 以 軸 柄 朝 上 , 球 面 與 桌 面 接 觸 順 時 針 ( 由<br />

上 朝 下 看 ) 大 力 旋 轉 。<br />

2. 陀 螺 會 快 速 旋 轉 而 無 法 維 持 軸 柄 朝 上 。<br />

3. 漸 漸 地 軸 柄 會 頂 住 桌 面 , 由 上 往 下 看 仍<br />

維 持 順 時 針 的 旋 轉 。<br />

說 明 :<br />

此 倒 立 陀 螺 從 造 型 來 看 就 是 與 傳 統<br />

陀 螺 相 異 。 首 先 倒 立 陀 螺 下 方 是 球 面 狀 ,<br />

剛 開 始 旋 轉 時 軸 柄 朝 上 , 在 未 達 到 軸 柄 朝<br />

下 時 , 需 快 速 旋 轉 , 必 須 符 合 角 動 量 守 恆<br />

與 角 動 能 守 恆 , 造 成 軸 柄 朝 下 , 在 人 的 視<br />

覺 好 像 是 倒 立 現 象 , 但 實 際 上 仍 是 滿 足 角<br />

動 量 與 角 動 能 守 恆 。<br />

終 究 垂 直 於 地 面 而 形 成<br />

( 即 滿 足 角 動 量 守 恆 , 機 械 能 守 恆 )<br />

但 對 於 陀 螺 而 言 , 原 先 朝 上 之 軸 柄 ,<br />

目 前 是 頂 住 地 面 之 支 軸 了 , 對 於 觀 察 者 而<br />

言 , 陀 螺 的 旋 轉 原 先 球 面 接 觸 地 面 軸 桿 朝<br />

上 , 最 終 是 軸 柄 接 觸 地 面 , 而 球 面 朝 上 看<br />

似 乎 倒 立 了 , 實 際 上 由 上 往 下 看 , 旋 轉 方<br />

面 並 未 改 變 。<br />

48<br />

結 論<br />

生 活 物 理 存 在 於 我 們 的 生 活 周 遭 , 本<br />

文 列 舉 了 大 氣 壓 力 會 讓 鋁 罐 壓 扁 的 現 象 、<br />

氣 球 直 升 機 挺 升 現 象 , 透 過 流 經 兩 垂 吊 乒<br />

乓 球 間 氣 團 流 動 ( 或 對 其 間 吹 氣 ) 或 以 吹 風<br />

機 使 兩 乒 乓 球 相 互 靠 近 情 形 , 甘 油 破 壞 水<br />

的 表 面 張 力 造 成 紙 片 船 的 航 行 之 現 象 , 光<br />

的 干 涉 現 象 , 會 使 肥 皂 泡 產 生 絢 麗 七 彩 現<br />

象 , 熱 漲 冷 縮 使 吸 足 40℃ 左 右 的 水 之 尿 尿<br />

小 童 , 會 因 冷 水 澆 淋 使 其 急 遽 收 縮 , 而 由<br />

孔 洞 處 噴 水 出 來 的 現 象 。 另 外 最 後 一 個 活<br />

動 是 因 外 力 摩 擦 陀 螺 半 球 面 而 遵 守 角 動 量<br />

守 恆 、 (Conservation of Angular<br />

Momentum)、 機 械 能 守 恆 (Conservation of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Mechanics Energy), 產 生 視 覺 上 的 陀 螺 倒<br />

立 現 象 。 這 些 生 活 上 的 力 學 、 表 面 張 力 、<br />

光 學 、 熱 學 、 摩 擦 力 外 力 矩 造 成 視 覺 上 陀<br />

螺 倒 立 現 象 , 煞 是 有 趣 , 也 因 此 引 起 人 們<br />

的 好 奇 , 進 而 引 入 科 學 原 理 。 生 活 物 理 是<br />

人 們 唾 手 可 得 , 只 要 稍 稍 留 意 周 遭 發 生 的<br />

現 象 , 生 活 週 遭 處 處 都 是 科 學 , 其 他 只 要<br />

學 生 是 對 週 遭 現 象 隨 時 保 持 好 奇 , 並 且 要<br />

追 根 究 底 , 沒 有 無 法 解 釋 的 現 象 , 只 要 持<br />

之 以 恆 , 科 學 就 產 生 了 , 寄 望 本 人 能 拋 磚<br />

引 玉 , 拋 出 日 常 生 活 的 小 現 象 , 引 發 出 科<br />

學 的 大 原 理 , 小 則 培 養 學 生 對 科 學 的 興 趣<br />

與 熱 忱 , 大 則 冀 望 培 養 出 建 立 科 學 理 論 的<br />

諾 貝 爾 獎 的 科 學 家 。<br />

這 些 動 手 操 作 的 活 動 , 符 合 Piaget<br />

具 體 操 作 期 (Concrete operation stage<br />

period) 心 智 發 展 階 段 及 Gange 科 學<br />

SAPA(Science-A Process Approach) 科 學<br />

過 程 技 能 的 理 念 ,2010 年 Holstermann 等<br />

及 Sabine 等 也 有 量 化 研 究 證 明 生 活 物 理<br />

活 動 對 科 學 概 念 建 立 有 正 面 效 應 , 又 可 引<br />

起 學 生 興 趣 及 科 學 概 念 的 建 立<br />

(Holstermann, et.al, 2010, Sabine,<br />

et.al, 2010), 此 文 可 提 供 科 學 教 育 學 者<br />

參 考 並 加 深 生 活 物 理 在 科 學 教 育 之 正 面 效<br />

應 。<br />

參 考 文 獻<br />

中 文 部 分<br />

呂 錦 珍 (2010)。 歐 巴 馬 要 用 科 學 教 育 就<br />

經 濟 。 天 下 雜 誌 ,460。<br />

郭 重 吉 (2011)。 幾 個 有 趣 的 物 理 現 象 。<br />

科 學 研 習 ,50(11),2-6。<br />

盛 承 堯 與 陳 義 勳 (2005)。 趣 味 科 學 , 五 南<br />

圖 書 出 版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臺 北 市 。<br />

陳 義 勳 (2008)。 探 討 國 小 五 年 級 自 然 與<br />

生 活 科 技 以 Hands-on 教 學 之 研 究 。 中 華<br />

民 國 第 二 十 四 屆 科 學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12<br />

月 18-20 日 ,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br />

49<br />

英 文 部 分<br />

Chen, I-Shin. (2005). Science Toys in<br />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s. The<br />

ICASE International Workshop<br />

o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br />

Technological<br />

Literacy<br />

Through Science Toys and<br />

Out-of-School Science Activities.<br />

April 4-7,2005, Pattaya,<br />

Thailand.<br />

Chen, I-Shin. (2008). The study of<br />

integrating hands-on activities<br />

into science courses for fifth<br />

graders. School Science and<br />

Mathematics Association<br />

Annual Convention. Nov.<br />

13-19,2008 Raleigh-Durham, North<br />

Carolina.<br />

Gregorio, L. C. (2005). Bringing<br />

science to everyone: Achieving<br />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br />

literacy for all. The ICASE<br />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br />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br />

Technological Literacy Through<br />

Science Toys and Out-of-School<br />

Science Activities.April<br />

4-7,2005, Pattaya, Thailand.<br />

Holstermann, N., Grube, D., &<br />

Bogeholz,S. (2010). Hands-on<br />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br />

students ’ interest. Research<br />

Science Education,743-757.<br />

Sabine, G., & Franz, X. B. (2010).<br />

Cognitive achievement and<br />

motivation in hands-on and<br />

teacher-centered science classes:<br />

Does an additional hands-on<br />

consolidation phase (concept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mapping) optimize cognitive<br />

learning at work stations?<b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br />

Education. 32(7), 849-870.<br />

Wolfinger, D. M. (1984). Teaching<br />

scie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content,<br />

process, and attitude. Little, Brown<br />

and Company, Boston, U.S.A.<br />

5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B2-3 台 東 地 區 偏 遠 國 小 能 源 科 學 動 手 做 教 學 設 計 與 實 施<br />

台 東 地 區 偏 遠 國 小 能 源 科 學 動 手 做 教 學 設 計 與 實 施<br />

1<br />

李 偉 俊<br />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leew@nttu.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課 程 實 施 採 取 美 塔 學 之 三 明 治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 整 體 課 程 設 計 以 本 人 新 創<br />

理 論 - 美 塔 學 (Metalogy) 為 基 礎 , 並 採 取 三 階 段 的 教 學 活 動 實 施 。 第 一 階 段 以 生 活 中 節<br />

能 減 碳 的 基 本 概 念 與 再 生 能 源 介 紹 , 以 教 師 直 接 教 導 和 再 生 能 源 影 片 解 說 為 主 ; 第 二<br />

階 段 為 能 源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 以 學 生 親 自 動 手 做 能 源 科 學 玩 具 ; 第 三 階 段 為 能 源 科 學<br />

的 美 塔 思 考 (meta-thinking) 教 學 , 從 酒 精 槍 競 賽 中 引 導 導 學 生 思 考 生 質 能 源 ( 如 酒 精 ) 的<br />

未 來 性 與 創 新 發 展 可 能 , 並 總 結 節 能 減 碳 生 活 對 人 類 未 來 的 影 響 與 趨 勢 藉 以 深 化 學 生<br />

對 節 能 減 碳 的 認 知 與 態 度 。<br />

本 研 究 教 學 活 動 實 施 的 學 校 計 有 台 東 縣 離 島 偏 遠 地 區 ( 綠 島 、 蘭 嶼 ) 的 國 小 、 以 及<br />

相 對 偏 遠 地 區 ( 長 濱 鄉 、 大 武 鄉 和 海 端 鄉 、 池 上 鄉 等 ) 國 小 , 實 施 的 學 生 人 數 達 389 人<br />

次 , 實 施 的 學 校 數 為 12 所 , 每 次 教 學 結 束 後 便 實 施 「 能 源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問 卷 」, 以<br />

五 點 評 定 量 表 方 式 , 蒐 集 學 生 學 習 後 對 再 生 能 源 的 感 受 與 態 度 , 以 做 為 未 來 賡 續 能 源<br />

教 育 的 科 普 教 學 活 動 改 進 之 依 據 。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不 論 學 生 的 性 別 和 年 級 , 對 再 生 能 源<br />

知 識 的 瞭 解 與 接 受 態 度 有 正 面 感 受 , 對 再 生 能 源 的 教 學 設 計 感 到 有 興 趣 和 有 趣 、 好 玩<br />

居 多 數 , 對 教 師 的 課 程 教 學 方 式 也 給 予 正 面 的 肯 定 與 評 價 。 因 此 , 未 來 能 源 教 育 的 科<br />

普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可 思 考 採 行 此 教 學 法 進 行 。<br />

1<br />

關 鍵 詞 : 科 普 教 育 、 能 源 科 學 動 手 做 、 美 塔 學 、 偏 遠 地 區 。<br />

5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B2-4 能 源 推 廣 教 育 : 愛 迪 生 出 發<br />

能 源 推 廣 教 育 : 愛 迪 生 出 發<br />

張 祐 維<br />

1<br />

1<br />

黃 明 輝<br />

1<br />

薛 康 琳<br />

國 立 聯 合 大 學 能 源 工 程 系<br />

1<br />

楊 希 文<br />

2<br />

國 立 聯 合 大 學 理 工 學 院 暨 材 料 科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mahuang@nuu.edu.tw<br />

摘 要<br />

聯 合 大 學 理 工 學 院 及 能 源 工 程 系 參 與 台 灣 科 學 教 育 館 的 《『 愛 』 迪 生 出 發 — 到 校 服 務<br />

學 習 公 益 活 動 》, 藉 這 活 動 推 廣 綠 色 能 源 教 育 到 偏 鄉 地 區 國 民 小 學 , 並 且 培 養 大 學 生 科<br />

學 推 廣 能 力 、 提 升 服 務 與 社 區 關 懷 之 情 操 。 每 個 學 校 的 活 動 分 成 兩 梯 次 進 行 。 每 次 活 動<br />

分 為 教 學 示 範 、 操 作 體 驗 、 機 智 問 答 等 三 部 份 。 每 梯 次 時 間 約 為 6 小 時 。 第 一 梯 次 教 學<br />

課 程 為 水 力 發 電 及 分 組 教 學 , 第 二 梯 次 教 學 課 程 為 太 陽 爐 、 腳 踏 車 發 電 、 以 及 分 組 教 學 。<br />

分 組 教 學 為 六 站 的 闖 關 活 動 分 成 兩 梯 次 舉 辦 , 共 有 燃 料 電 池 、 手 搖 發 電 機 、 風 力 發 電 、<br />

橡 皮 筋 動 力 車 、 太 陽 能 動 力 車 、 電 動 車 。 本 年 度 共 服 務 苗 栗 縣 三 灣 國 小 、 城 中 國 小 、 同<br />

光 國 小 、 與 建 功 國 小 四 所 小 學 , 合 計 186 位 學 童 參 與 活 動 。<br />

2<br />

關 鍵 詞 : 科 學 推 廣 教 育 、 科 學 教 育 館 、 水 力 發 電 、 腳 踏 車 發 電 、 太 陽 爐 、 燃 料 電 池 。<br />

表 1、 愛 迪 生 出 發 — 到 校 服 務 學 習 公 益 活 動<br />

學 校 日 期 學 生 人 數<br />

通 霄 鎮 城 中 國 小 4/3, 5/24 40<br />

三 灣 鄉 三 灣 國 小 4/28, 4/29 42<br />

後 龍 鎮 同 光 國 小 6/25, 6/26 40<br />

苗 栗 市 建 功 國 小 * 5/29 64<br />

* : 不 在 本 計 畫 申 請 學 校 名 單 , 受 邀 增 加 的 場 次 。<br />

圖 2 張 祐 維 老 師 與 建 功 國 小 學 童 一 講 解 水 力 發 電<br />

系 統 原 理 、 同 時 讓 學 童 體 驗 發 電 過 程 與 如 何 提 供 電<br />

力 設 備 使 用 。<br />

圖 1 張 祐 維 老 師 與 建 功 國 小 學 童 一 講 解 三 人 腳 踏<br />

車 發 電 系 統 原 理 、 同 時 讓 學 童 體 驗 發 電 過 程 與 如 何<br />

提 供 影 音 設 備 使 用 。<br />

5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C2 場<br />

C2-1 投 影 日 晷 之 電 腦 模 擬<br />

投 影 日 晷 之 電 腦 模 擬<br />

蘇 偉 昭<br />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wjsu@mail.npue.edu.tw<br />

摘 要<br />

投 影 日 晷 是 起 源 於 赤 道 日 晷 , 由 不 同 投 影 方 向 將 赤 道 日 晷 上 的 晷 針 與 平 均 分 佈 在<br />

圓 周 的 24 個 小 時 點 投 影 到 不 同 傾 斜 角 的 平 面 所 構 成 的 日 晷 。 投 影 日 晷 的 晷 針 可 以 任 意<br />

形 狀 , 但 其 周 圍 需 要 有 一 直 線 ( 稱 為 投 影 線 晷 針 ) 表 投 影 方 向 , 並 以 此 直 線 所 產 生 的 影<br />

子 當 作 晷 針 影 用 來 指 示 日 晷 時 。 相 對 於 赤 道 日 晷 的 晷 針 固 定 不 動 , 投 影 線 晷 針 需 隨 著<br />

日 期 在 晷 面 上 的 赤 緯 尺 做 南 北 移 動 , 其 移 動 速 率 和 太 陽 赤 經 、 晷 面 傾 角 、 投 影 方 向 與<br />

緯 度 有 關 。 也 因 為 投 影 線 晷 針 需 要 隨 日 期 移 動 , 所 以 投 影 日 晷 晷 面 上 沒 有 固 定 的 小 時<br />

線 , 讀 取 日 晷 時 是 以 固 定 的 小 時 點 為 參 考 來 判 斷 。 由 於 投 影 日 晷 起 源 於 赤 道 日 晷 , 因<br />

此 也 會 有 時 差 問 題 , 即 不 同 日 期 其 日 晷 時 與 平 均 太 陽 時 並 不 一 樣 , 在 做 投 影 日 晷 觀 測 時<br />

需 要 做 時 差 校 正 。<br />

本 研 究 主 要 目 的 是 設 計 模 擬 投 影 日 晷 , 讓 使 用 者 可 以 改 變 緯 度 、 晷 面 傾 角 與 投 影 方<br />

向 等 參 數 , 並 從 不 同 視 角 觀 看 投 影 日 晷 , 觀 察 不 同 日 期 時 間 與 經 度 其 晷 針 影 在 晷 面 變 化<br />

情 形 , 期 盼 使 用 者 能 透 過 此 一 模 擬 軟 體 學 習 不 同 投 影 日 晷 , 建 構 與 深 化 空 間 與 時 間 概 念 。<br />

關 鍵 詞 : 日 晷 模 擬 、 投 影 日 晷 、 時 間<br />

壹 、 研 究 動 機<br />

到 台 中 科 博 館 可 以 在 其 周 圍 地 面 上 看<br />

到 一 個 沒 有 固 定 晷 針 的 橢 圓 日 晷 , 當 要 讀<br />

取 日 晷 時 , 自 己 需 要 依 照 日 期 站 在 指 定 的<br />

位 置 , 利 用 自 己 的 身 影 為 晷 針 影 來 讀 取 時<br />

間 , 所 以 有 稱 此 日 晷 為 人 影 日 晷 或 變 心 日<br />

晷 , 英 文 稱 為 analemmatic sundial。 因 為 此<br />

日 晷 起 源 於 赤 道 日 晷 , 也 就 是 將 赤 道 日 晷<br />

依 某 一 方 向 投 影 到 某 一 平 面 而 得 的 日 晷 ,<br />

所 以 又 稱 為 投 影 日 晷 ( 邱 紀 良 ,2008)。<br />

此 類 日 晷 多 為 橢 圓 形 , 有 別 於 常 見 的 圓 形<br />

赤 道 日 晷 , 且 晷 針 需 隨 日 期 移 動 , 讓 人 懷<br />

疑 此 日 晷 是 否 準 確 可 靠 ? 或 者 怎 樣 才 能 正<br />

確 地 使 用 此 類 型 日 晷 ? 本 研 究 目 的 就 是 利<br />

用 程 式 模 擬 不 同 緯 度 、 投 影 方 向 與 投 影 面<br />

的 投 影 日 晷 樣 態 , 同 時 模 擬 不 同 經 度 與 時<br />

間 日 期 , 晷 針 移 動 的 情 形 與 如 何 利 用 晷 針<br />

影 讀 取 日 晷 時 , 讓 使 用 者 透 過 模 擬 學 習 、<br />

瞭 解 投 影 日 晷 概 念 及 其 變 化 情 形 。<br />

貳 、 投 影 日 晷 原 理<br />

所 謂 投 影 日 晷 是 指 將 一 個 假 想 赤 道 日 晷 依<br />

某 個 方 向 投 影 到 某 一 平 面 上 所 構 成 的 日<br />

晷 , 因 為 投 影 方 向 與 平 面 ( 即 晷 面 法 線 )<br />

方 向 可 以 任 意 選 擇 , 所 以 一 般 以 這 兩 方 向<br />

配 對 來 對 投 影 日 晷 做 分 類 。<br />

其 中 方 向 多 以 當 地 水 平 面 做 參 考 , 分<br />

成 垂 直 水 平 方 向 、 平 行 水 平 方 向 與 斜 交 水<br />

平 方 向 ( 傾 斜 ), 所 以 投 影 日 晷 分 成 垂 直<br />

投 影 水 平 日 晷 、 傾 斜 投 影 垂 直 日 晷 、 垂 直<br />

5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投 影 傾 斜 日 晷 、 傾 斜 投 影 傾 斜 日 晷 、 水 平<br />

投 影 傾 斜 日 晷 、 傾 斜 投 影 垂 直 日 晷 、 水 平<br />

投 影 垂 直 日 晷 共 七 種 , 而 水 平 投 影 水 平 日<br />

晷 與 垂 直 投 影 垂 直 日 晷 並 不 存 在 , 因 為 無<br />

法 將 假 想 赤 道 日 晷 投 影 在 晷 面 上 。<br />

原 點 ( 圖 2)。 圖 1 中 en 為 赤 道 日 晷 側 面<br />

圖 、 中 心 點 為 m、 軸 線 晷 針 為 dj ( 與 地 軸<br />

平 行 ), 為 天 赤 道<br />

與 黃 道 夾 角 ,n 為 中 午 12 時 小 時 點 ,e 為<br />

深 夜 0 時 小 時 點 。 如 果 選 mj mntan<br />

,<br />

則 在 夏 至 正 午 時 , 點 j 的 影 子 會 落 在 n 點 ,<br />

同 樣 的 如 果 選 md mntan<br />

, 則 在 冬 至 正<br />

午 時 , 點 d 影 子 也 會 落 在 n 點 。 如 果 將 赤<br />

道 日 晷 各 點 (e、m、n、j、d) 垂 直 投 影 到 地<br />

平 面 (E、M、N、J、D), 則 成 為 投 影 日 晷 。<br />

其 中 DJ 為 投 影 日 晷 的 赤 緯 尺 ,AB 為 投 影<br />

線 晷 針 位 置 則 需 隨 著 日 期 在 赤 緯 尺 上 移<br />

動 , 如 在 夏 至 、 冬 至 時 , 點 B 需 分 別 移 至<br />

J 點 與 D 點 , 在 春 分 與 秋 分 時 , 點 B 需 移<br />

一 般 為 了 說 明 投 影 日 晷 原 理 , 其 說 明<br />

圖 都 將 假 想 赤 道 日 晷 與 投 影 面 分 開 , 再 以<br />

投 影 方 向 連 接 線 聯 繫 兩 者 的 關 係 ( 圖 1),<br />

不 過 為 了 電 腦 模 擬 上 的 方 便 , 我 們 將 假 想<br />

赤 道 日 晷 晷 心 與 投 影 面 上 的 投 影 日 晷 晷 心<br />

放 置 在 一 起 , 並 重 疊 到 所 設 定 儀 螢 幕 座 標<br />

至 M 點 。 AB 長 度 並 沒 有 限 定 , 不 過 不 能<br />

太 短 , 否 則 其 晷 針 影 無 法 到 達 小 時 點 , 不<br />

易 閱 讀 日 晷 時 。<br />

圖 2 為 所 模 擬 北 緯 22° 的 3D 投 影 日<br />

晷 , 由 於 投 影 方 向 的 關 係 , 小 時 點 呈 現 橢<br />

圓 形 的 分 佈 。 其 中 晷 針 為 三 角 片 , AB 為<br />

5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其 一 邊 , 並 符 合 平 行 投 影 方 向 的 要 求 ,<br />

AB 所 產 生 的 晷 針 影 就 是 用 來 讀 取 日 晷 時<br />

的 。 圖 中 點 B 至 各 小 時 點 的 線 為 當 時 小 時<br />

線 , 因 為 點 B 會 隨 日 期 在 赤 緯 尺 移 動 , 造<br />

成 小 時 線 並 不 固 定 , 因 此 在 實 體 的 投 影 日<br />

晷 並 不 會 畫 出 小 時 線 , 以 免 重 疊 不 易 分 辨 。<br />

參 、 投 影 日 晷 模 擬<br />

一 、 時 差 :<br />

時 差 是 來 自 於 地 球 繞 太 陽 並 不 是 等 速<br />

圓 周 運 動 , 且 太 陽 在 天 空 的 軌 跡 是 黃 道 而<br />

不 是 天 赤 道 , 造 成 不 同 日 期 太 陽 每 天 在 某<br />

地 中 天 的 時 間 並 不 一 樣 。 再 者 , 我 們 每 天<br />

用 的 時 間 是 地 方 標 準 時 ,15° 經 度 範 圍 共 用<br />

一 時 區 , 也 就 是 同 一 時 區 太 陽 到 達 不 同 經<br />

度 的 中 天 也 會 不 一 樣 。 因 此 , 赤 道 日 晷 所<br />

標 示 的 日 晷 時 每 天 需 要 做 不 同 的 時 差 校 正<br />

才 能 獲 得 地 方 標 準 時 , 而 投 影 日 晷 起 源 於<br />

赤 道 日 晷 , 因 此 觀 測 時 也 必 須 做 時 差 修<br />

正 , 例 如 圖 2 中 , 模 擬 的 日 晷 時 為 16 點 ,<br />

而 觀 測 者 參 數 時 分 秒 為 15:39:00。<br />

二 、 地 球 日 晷 小 圖 示 :<br />

圖 2 中 地 球 日 晷 小 圖 示 主 要 是 標 示 從<br />

地 球 外 看 日 晷 與 地 球 的 相 對 位 置 , 以 更 宏<br />

觀 的 角 度 來 理 解 投 影 日 晷 基 本 原 理 。 小 圖<br />

示 中 假 設 日 晷 固 定 在 某 一 條 經 線 上 , 此 經<br />

線 正 好 落 在 投 影 面 ( 螢 幕 ) 上 , 也 就 是 從<br />

側 面 觀 看 投 影 日 晷 面 ( 如 圖 1), 投 影 日 晷<br />

位 置 會 隨 著 緯 度 調 整 而 改 變 。 模 擬 程 式 中<br />

的 晷 面 傾 角 調 整 捲 軸 可 以 讓 晷 面 做 南 北 各<br />

90° 傾 斜 , 當 晷 面 傾 角 為 0° 時 , 晷 面 平 行<br />

於 水 平 面 ( 如 圖 2)。 而 投 影 角 度 調 整 紐 的<br />

角 度 表 示 投 影 方 向 與 晷 面 法 線 的 夾 角 , 當<br />

投 影 方 向 垂 直 於 晷 面 時 , 投 影 角 度 為 0°。<br />

三 、 圓 形 小 時 點 分 佈 投 影 日 晷<br />

投 影 日 晷 一 般 為 橢 圓 , 不 過 當 其 短 軸<br />

半 徑 與 長 軸 變 徑 比 變 小 時 , 晷 針 影 至 某 些<br />

相 鄰 兩 小 時 點 的 夾 角 也 會 跟 著 變 小 以 致 不<br />

容 易 區 別 。 相 同 傾 角 投 影 日 晷 , 較 佳 的 晷<br />

面 為 小 時 點 圓 形 平 均 分 佈 , 此 時 , 不 同 日<br />

期 晷 針 影 至 某 些 相 鄰 兩 小 時 點 的 夾 角 也 較<br />

為 均 勻 , 容 易 區 分 。 當 晷 面 傾 角 固 定 時 ,<br />

只 要 選 擇 適 當 的 投 影 方 向 , 即 可 得 圓 形 小<br />

時 點 分 佈 投 影 日 晷 , 如 圖 3 為 圓 形 小 時 點<br />

分 佈 投 影 日 晷 方 式 :OW 為 eOE 的 角 平<br />

分 線 , 如 果 選 擇 投 影 方 向 垂 直 OW , 則<br />

EN en , 晷 面 南 北 方 向 長 度 與 赤 道 日 晷<br />

直 徑 一 樣 , 不 像 圖 1 中 的 EN 被 縮 小 , 因<br />

此 投 影 日 晷 為 圓 形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投 影 晷<br />

針 線 AB 仍 與 投 影 方 向 平 行 , 且 DJ 長 度 也<br />

和 圖 1 不 一 樣 。 此 類 投 影 可 藉 由 本 模 擬 程<br />

式 做 進 一 步 確 認 。<br />

四 、 不 同 緯 度 人 影 日 晷<br />

人 影 日 晷 是 一 種 以 人 為 晷 針 的 投 影 日<br />

晷 , 因 為 人 垂 直 站 立 在 水 平 面 上 較 為 容 易<br />

且 自 然 , 所 以 要 用 垂 直 投 影 在 水 平 面 上 的<br />

投 影 日 晷 , 當 緯 度 漸 小 時 , 橢 圓 形 的 投 影<br />

日 晷 其 短 半 徑 與 長 半 徑 比 也 逐 漸 變 小 , 在<br />

赤 道 上 短 半 徑 將 為 0, 而 晷 針 影 至 某 些 相<br />

鄰 兩 小 時 點 的 夾 角 也 會 太 小 或 為 0° 以 致<br />

不 能 區 別 , 也 就 是 說 在 緯 度 較 低 的 地 方 或<br />

赤 道 上 是 不 能 使 用 人 影 日 晷 。 相 反 地 , 人<br />

影 日 晷 較 適 合 在 中 高 緯 度 , 因 為 垂 直 投 影<br />

在 地 平 面 的 橢 圓 其 短 半 徑 與 長 半 徑 比 較<br />

大 , 容 易 閱 讀 日 晷 時 。 到 了 北 極 , 人 影 日<br />

晷 中 的 小 時 點 將 成 圓 形 分 佈 。 不 同 緯 度 投<br />

影 日 晷 形 狀 變 化 也 可 藉 由 本 模 擬 程 式 做 進<br />

5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一 步 瞭 解 。<br />

肆 、 結 論<br />

國 人 從 小 學 就 知 道 可 以 用 日 晷 來 測<br />

量 時 間 , 但 從 國 中 至 大 學 , 因 為 教 科 書 多<br />

不 再 談 及 日 晷 , 所 以 絕 大 多 數 人 對 日 晷 的<br />

概 念 也 僅 只 於 小 學 階 段 , 不 但 不 瞭 解 日 晷<br />

觀 測 原 理 , 也 不 瞭 解 古 人 如 何 測 量 、 定 義<br />

時 間 的 演 進 過 程 , 相 當 可 惜 ! 在 國 內 , 公<br />

共 場 域 多 設 置 水 平 日 晷 和 赤 道 日 晷 , 造 成<br />

一 般 民 眾 誤 認 為 日 晷 僅 有 這 兩 種 。 台 中 自<br />

然 科 學 博 物 館 是 國 內 少 數 設 置 人 影 日 晷 的<br />

地 方 , 不 過 相 信 多 數 去 看 過 的 人 都 不 知 道<br />

它 是 投 影 日 晷 的 一 種 , 當 然 更 不 會 知 道 其<br />

原 理 , 再 者 , 使 用 人 影 當 作 晷 針 影 看 起 來<br />

相 當 粗 糙 , 很 難 令 人 相 信 其 可 以 準 確 測 量<br />

時 間 。<br />

直 接 用 幾 何 數 學 去 瞭 解 投 影 日 晷 原<br />

理 , 對 多 數 人 有 其 難 處 。 其 次 , 投 影 日 晷<br />

形 狀 和 緯 度 、 晷 面 傾 角 與 投 影 方 向 有 關 ,<br />

觀 測 時 , 晷 針 除 了 需 平 行 投 影 方 向 外 , 也<br />

需 要 隨 日 期 在 赤 緯 尺 上 移 動 到 正 確 位 置 ,<br />

再 加 上 需 要 考 慮 時 差 問 題 才 能 正 確 量 測 日<br />

晷 時 , 對 一 般 民 眾 來 說 有 一 定 的 難 度 。<br />

本 投 影 日 晷 模 擬 軟 體 是 針 對 對 此 類 日 晷<br />

有 興 趣 但 不 瞭 解 投 影 日 晷 原 理 的 人 設 計<br />

的 , 透 過 程 式 不 但 可 以 立 即 模 擬 不 同 緯<br />

度 、 不 同 南 北 傾 斜 晷 面 和 不 同 投 影 方 向 的<br />

投 影 日 晷 , 也 可 以 模 擬 如 何 利 用 投 影 線 晷<br />

針 影 讀 取 日 晷 時 , 即 日 晷 時 與 地 方 標 準 時<br />

的 關 係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Mayall, R.N., & Mayall ,M.W.(2000). Sundials:<br />

Their Construction and Use. New York, Dover<br />

Publications.<br />

2. Rohr, R.J.(1996). Sundials: History, Theory, and<br />

Practice.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1965<br />

1st ED).<br />

3. 邱 紀 良 (2008)。 日 晷 百 變 。 新 竹 市 : 國 立 清 華<br />

大 學 出 版 社 。<br />

4. 蘇 偉 昭 (2008)。 平 面 日 晷 之 電 腦 模 擬 。 台 灣 教<br />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 台 北 市 。<br />

5. 蘇 偉 昭 (2010)。 平 面 日 晷 模 擬 、 製 作 與 觀 測 。<br />

數 位 內 容 與 虛 擬 學 習 研 討 會 , 屏 東 市 。<br />

6. 蘇 偉 昭 (2011)。 球 面 日 晷 之 電 腦 模 擬 。 第 27<br />

屆 科 學 教 育 研 討 會 , 高 雄 市 。<br />

5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C2-2 利 用 微 電 腦 為 本 實 驗 室 (MBL) 探 究 大 學 生 對 速 度 與 時 間 關 係 圖 之 認 知 研 究<br />

利 用 微 電 腦 為 本 實 驗 室 (MBL) 探 究 大 學 生 對 速 度 與 時 間<br />

關 係 圖 之 認 知 研 究<br />

1<br />

全 中 平<br />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自 然 科 學 教 育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michael@tea.ntue.edu.tw<br />

摘 要<br />

在 普 通 物 理 學 中 , 有 關 位 置 、 速 度 與 加 速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圖 表 , 常 常 困 擾 大 學 生<br />

對 這 半 抽 象 關 係 的 學 習 , 尤 其 對 解 釋 這 樣 的 圖 表 需 要 什 麼 樣 的 技 能 , 以 及 什 麼 方 法 可<br />

以 幫 助 學 生 對 解 釋 圖 表 技 能 的 提 升 , 這 都 是 格 外 重 要 的 探 究 議 題 。 針 對 實 驗 車 經 過 施<br />

與 定 力 後 爬 上 斜 坡 再 倒 退 回 來 , 有 許 多 的 大 學 生 會 將 該 車 的 速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呈 現 直<br />

線 上 坡 與 下 坡 的 三 角 形 圖 表 , 亦 即 所 謂 圖 表 如 照 片 (graph-as-picture) 的 呈 現 方 式 。 由 於<br />

圖 表 在 科 學 社 群 中 是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符 號 系 統 , 因 而 利 用 微 電 腦 為 本 實 驗 室<br />

(Microcomputer-Based Labs, MBL) 很 可 能 幫 助 學 生 對 圖 表 解 釋 會 有 很 大 的 助 益 。 因 此 ,<br />

本 研 究 有 51 名 修 習 普 通 物 理 學 的 學 生 , 進 行 加 速 度 實 驗 之 前 , 對 於 速 度 與 時 間 的 系 列<br />

問 題 中 , 有 近 一 半 學 生 (N=23) 以 圖 表 如 照 片 方 式 表 現 速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 接 著 利 用<br />

MBL 特 性 進 行 細 緻 的 物 理 實 驗 之 後 , 大 多 數 學 生 能 正 確 表 達 速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圖 表 ,<br />

經 由 重 複 量 數 χ 2 考 驗 (χ 2 =4.26) 達 顯 著 差 異 。 仔 細 分 析 學 生 對 圖 表 的 解 釋 , 發 現 學 生 能<br />

根 據 實 驗 弧 形 圖 形 的 結 果 , 進 行 觀 察 與 思 考 或 計 算 , 並 確 定 速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 因 此 ,<br />

MBL 能 呈 現 物 理 現 象 變 化 的 圖 表 , 並 將 速 度 變 化 的 即 時 真 實 事 件 與 其 圖 表 表 徵 相 結<br />

合 , 使 得 學 生 能 夠 確 實 學 習 物 理 概 念 的 真 實 意 義 。<br />

關 鍵 詞 : 微 電 腦 為 本 實 驗 室 MBL、 速 度 對 時 間 關 係 圖 、 圖 表 表 徵<br />

1<br />

研 究 背 景 與 研 究 目 的<br />

所 有 的 學 習 可 以 分 為 記 憶 與 有 意 義<br />

的 面 向 (rote-meaningful dimension) 及 接 受<br />

與 發 現 的 面 向 (reception-discovery<br />

dimension), 如 果 學 生 能 處 於 一 個 有 意 義 的<br />

學 習 狀 態 , 而 且 學 習 教 材 本 身 也 是 潛 在 的<br />

有 意 義 , 那 麼 接 受 式 與 發 現 式 的 學 習 皆 可<br />

稱 為 有 意 義 的 學 習 (meaningful<br />

learning)。 甚 麼 是 有 意 義 的 學 習 呢 ?<br />

Ausubel, Novak, & Hanesian (1978) 說 明 當<br />

新 的 所 要 學 習 的 資 訊 與 學 習 者 認 知 架 構 中<br />

已 經 存 在 的 相 關 概 念 做 一 結 合 , 這 就 是 有<br />

意 義 的 學 習 行 為 , 也 就 是 有 意 義 的 學 習 是<br />

將 新 的 知 識 與 我 們 認 知 架 構 做 非 任 意 且 穩<br />

定 的 結 合 。<br />

在 進 行 大 學 物 理 學 教 學 前 , 許 多 大 學<br />

生 都 有 自 己 解 釋 真 實 世 界 有 關 運 動 的 初 始<br />

概 念 (protoconcepts)。McCloskey (1983) 就<br />

表 示 這 種 對 運 動 學 的 初 始 概 念 是 在 學 生 認<br />

知 架 構 中 深 耕 不 變 且 直 覺 地 存 在 著 , 而 且<br />

這 些 運 動 概 念 與 牛 頓 力 學 是 不 一 致 的 ; 同<br />

時 Halloun 與 Hestenes (1985) 也 說 明 這 種<br />

有 關 錯 誤 迷 思 的 信 念 與 直 覺 , 普 遍 存 在 每<br />

一 所 大 學 中 學 習 普 通 物 理 學 的 學 生 身 上 ,<br />

這 種 迷 思 概 念 還 被 大 學 生 學 習 物 理 課 程 中<br />

做 為 物 理 現 象 的 解 釋 與 應 用 。<br />

針 對 在 普 通 物 理 學 中 , 有 關 位 置 、 速<br />

度 與 加 速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圖 表 , 常 常 困 擾<br />

5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大 學 生 對 這 半 抽 象 關 係 的 學 習 , 尤 其 對 解 計 量 、 統 計 處 理 等 等 , 數 位 資 料 傳 達 則 有<br />

釋 這 樣 的 圖 表 需 要 什 麼 樣 的 科 學 過 程 技 數 字 顯 示 、 圖 形 顯 示 、 曲 線 顯 示 、 類 比 顯<br />

能 , 以 及 什 麼 方 法 可 以 幫 助 學 生 對 解 釋 圖 示 、 表 格 顯 示 、 聲 音 表 現 、 色 彩 顯 示 等 等 。<br />

表 技 能 的 提 升 , 這 都 是 格 外 重 要 的 探 究 議 不 僅 如 此 , 動 手 做 的 實 驗 活 動 往 往 都 是 科<br />

題 。 針 對 如 表 一 的 問 題 敘 述 ,<br />

學 家 及 教 育 學 者 視 為 重 要 且 成 功 的 科 學 教<br />

學 核 心 , 但 是 實 驗 過 程 中 收 集 、 分 析 及 處<br />

表 一 實 驗 車 經 過 施 與 定 力 後 爬 上 斜 坡 再 理 資 料 是 冗 長 且 繁 瑣 的 歷 程 ,MBL 則 可 以<br />

倒 退 回 來 的 問 題 敘 述<br />

解 決 許 多 教 學 上 的 困 擾 。<br />

1. 有 一 滑 車 被 用 力 一 推 之 後 , 它 自 己 沿 無 進 一 步 來 看 ,MBL 還 有 許 多 學 習 物 理<br />

摩 擦 斜 面 直 線 軌 道 往 上 爬 升 , 到 了 差 不 的 優 點 。 首 先 MBL 是 真 實 世 界 的 實 驗 過<br />

多 距 離 後 , 停 止 , 它 自 己 又 自 動 後 退 折 程 經 驗 , 學 生 所 用 的 科 學 感 應 器 等 可 說 是<br />

回 , 沿 無 摩 擦 斜 面 直 線 軌 道 下 滑 ; 請 你 科 學 家 所 用 的 利 器 , 也 是 重 要 的 科 學 探 索<br />

說 明 並 比 較 該 滑 車 沿 軌 道 爬 升 與 下 滑 的 與 學 習 的 工 具 。 其 次 ,MBL 可 以 協 助 學 生<br />

加 速 度 為 何 ( 自 訂 加 速 度 值 )?<br />

收 集 大 量 的 資 料 , 同 時 可 協 助 學 生 依 照 探<br />

究 的 目 的 , 進 行 快 速 的 資 料 探 測 及 收 集 ,<br />

或 是 慢 則 以 秒 、 分 、 時 、 日 等 來 進 行 長 時<br />

間 的 資 料 收 集 , 同 時 資 料 能 夠 迅 速 的 轉 換<br />

成 曲 線 、 長 條 、 類 比 等 圖 形 表 徵 ,Brasell<br />

(1987) 發 現 如 果 收 集 數 據 到 分 析 圖 形 顯 示<br />

2. 請 將 第 1. 題 的 滑 車 運 動 情 形 , 畫 在 下 面 結 果 延 遲 二 十 秒 以 上 , 就 會 減 低 學 生 對 科<br />

位 置 、 速 度 、 加 速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圖 之 中 。 學 學 習 的 興 趣 。 第 三 ,MBL 可 以 協 助 學 生<br />

對 科 學 做 更 深 入 的 理 解 , 尤 其 收 集 的 數 據<br />

即 一 輛 實 驗 車 經 過 施 與 定 力 後 爬 上 斜 坡 再 轉 換 成 圖 、 聲 、 光 等 有 意 義 的 傳 達 形 式 ,<br />

倒 退 回 來 , 有 許 多 的 大 學 生 會 將 該 車 的 速 學 生 可 以 利 用 來 建 構 更 正 確 的 自 然 科 學 概<br />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呈 現 直 線 上 坡 與 下 坡 的 三 念 , 因 為 MBL 正 好 能 配 合 人 類 對 學 習 上<br />

角 形 圖 表 , 亦 即 所 謂 圖 表 如 照 片<br />

短 期 記 憶 的 本 質 , 增 進 短 期 記 憶 的 訊 息 ,<br />

(graph-as-picture) 的 呈 現 方 式 (Mokros & 使 其 更 容 易 與 人 的 認 知 架 構 做 及 時 有 意 義<br />

Tinker, 1987)。<br />

的 統 整 調 和 。 因 此 ,MBL 可 以 協 助 學 生 將<br />

利 用 以 微 電 腦 為 基 礎 的 實 驗 室 或 稱 自 然 真 實 世 界 轉 成 量 化 、 抽 象 、 具 有 價 值<br />

以 微 電 腦 為 本 的 實 驗 室<br />

及 可 供 學 習 的 科 學 家 世 界 , 使 得 能 協 助 學<br />

(Microcomputer-Based Labo- ratory, 簡 稱 生 解 決 學 習 上 的 問 題 , 並 且 扭 轉 自 己 的 迷<br />

MBL) 可 以 做 為 學 習 並 理 解 物 理 的 有 力 工 思 概 念 。<br />

具 。MBL 是 結 合 各 種 感 應 器 (sensor) 與 微 因 此 ,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為 利 用 MBL 的<br />

處 理 器 、 微 處 理 系 統 、 微 電 腦 等 資 訊 設 備 , 實 驗 學 習 , 探 討 能 否 改 進 大 學 生 解 決 有 關<br />

對 特 定 目 標 或 環 境 等 進 行 溫 度 測 量 、 酸 檢 速 度 與 時 間 關 係 圖 的 迷 思 概 念 。<br />

測 量 、 力 的 測 量 、 光 度 的 測 量 等 等 , 使 得<br />

微 電 腦 等 能 進 行 數 位 資 料 收 集 、 分 析 、 及<br />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br />

傳 達 (MacKenzie, 1988)。 其 中 數 位 資 料 收<br />

集 包 括 溫 度 、 酸 鹼 、 力 大 小 、 速 度 、 風 量 本 研 究 有 51 名 修 習 普 通 物 理 學 的 學<br />

等 等 , 數 位 資 料 分 析 可 有 資 料 處 理 、 程 式 生 , 在 物 理 實 驗 室 進 行 速 度 實 驗 。 而 其 研<br />

5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究 過 程 如 下 :<br />

一 、 進 行 運 動 學 的 實 驗 前 , 先 給 予 學 生 如<br />

表 一 的 前 測 題 目 , 同 時 寫 下 自 己 根 據<br />

什 麼 原 因 ( 例 如 : 看 法 、 思 考 、 計 算 、<br />

直 覺 、 舊 經 驗 、 或 其 它 原 因 等 等 ), 而<br />

能 畫 出 速 度 與 時 間 的 關 係 圖 形 。<br />

二 、 指 導 並 進 行 MBL 實 驗 , 讓 學 生 以 實<br />

作 的 方 式 進 行 學 習 運 動 學 的 實 驗 活<br />

動 。<br />

三 、 再 次 給 予 學 生 同 樣 的 施 測 題 目 , 同 時<br />

寫 下 自 己 根 據 什 麼 原 因 而 能 畫 出 速<br />

度 與 時 間 的 關 係 圖 形 。<br />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br />

進 行 MBL 實 驗 之 前 , 對 於 速 度 與 時<br />

間 的 系 列 問 題 中 , 有 近 一 半 學 生 (N=23) 以<br />

圖 表 如 照 片 方 式 表 現 速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br />

接 著 利 用 MBL 特 性 進 行 細 緻 的 物 理 實 驗<br />

之 後 , 大 多 數 學 生 能 正 確 表 達 速 度 對 時 間<br />

的 關 係 圖 表 , 其 前 測 與 後 測 的 交 叉 表 如 表<br />

二 所 式 。<br />

表 二 利 用 MBL 進 行 物 理 實 驗 之<br />

前 測 與 後 測 的 交 叉 表<br />

後 測<br />

前 測 正 確 錯 誤<br />

正 確 27 1<br />

錯 誤 18 5<br />

經 由 重 複 量 數 χ 2 考 驗 (χ 2 =4.26) 達 顯 著<br />

差 異 ; 仔 細 分 析 學 生 對 圖 表 的 解 釋 , 發 現<br />

大 部 分 的 學 生 能 根 據 MBL 實 驗 弧 形 圖 形<br />

呈 現 的 結 果 , 進 行 觀 察 與 思 考 或 計 算 , 並<br />

確 定 速 度 對 時 間 的 關 係 , 不 再 是 呈 現 直 線<br />

上 坡 與 下 坡 的 三 角 形 圖 表 。 因 此 ,MBL 能<br />

呈 現 物 理 現 象 變 化 的 圖 表 , 並 將 速 度 變 化<br />

的 即 時 真 實 事 件 與 其 圖 表 表 徵 相 結 合 , 使<br />

得 學 生 能 夠 確 實 改 進 有 關 速 度 與 時 間 關 係<br />

圖 的 迷 思 概 念 , 並 能 確 實 學 習 物 理 概 念 的<br />

真 實 意 義 。<br />

參 考 文 獻 :<br />

Ausubel, David P., Joseph D. Novak, and<br />

Helen Hanesian. (1978). Educational<br />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2nd edition.<br />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br />

Brasell, H. (1987). The effect of real-time<br />

laboratory graphing on learning graphic<br />

representations of distance and velocity.<br />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br />

v(24), no. 4, pp 385-395.<br />

Halloun, I. and Hestenes, D. (1985). Common Sense<br />

Concepts about Motion, Am. J. Phys. 53,<br />

1056-1065.<br />

MacKenzie, S. (1988). Issue and methods in<br />

the microcomputer-based lab. Journal of<br />

Computers in Mathematids and Science<br />

Teaching, v(5), 12-18.<br />

McCloskey, M. (1983). Intuitive physics.<br />

Scientific american.<br />

Mokros, J. & Tinker, R. (1987). The impact<br />

of microcomputer-based labs on children’s<br />

ability to interpret graphs. Journal of<br />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V(24), no.(4).<br />

pp. 369-383.<br />

5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C2-3 教 科 書 中 發 現 熵 的 推 論 值 得 商 榷<br />

教 科 書 中 發 現 熵 的 推 論 值 得 商 榷<br />

周 鉴 恒<br />

1<br />

台 湾 万 能 科 技 大 学 光 电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hou0717@gmail.com<br />

摘 要<br />

理 想 氣 體 經 任 何 可 以 時 時 刻 刻 清 楚 定 義 狀 態 的 循 環 過 程 , 此 循 環 過 程 中 每 一 微<br />

小 變 化 時 理 想 氣 體 獲 得 的 熱 , 除 以 當 時 理 想 氣 體 得 溫 度 , 再 全 部 加 總 起 來 , 根 據 卡<br />

諾 循 環 的 結 論 , 其 總 和 為 零 。 所 有 教 科 書 為 了 定 義 熵 , 都 會 提 到 這 個 推 論 過 程 。 但<br />

大 部 分 教 科 書 的 推 論 都 太 粗 糙 , 甚 至 禁 不 起 推 敲 , 讓 真 正 認 真 的 學 生 反 而 難 以 理<br />

解 。 本 文 針 對 國 內 外 大 部 分 教 科 書 都 沒 說 清 楚 的 推 推 論 過 程 , 提 出 改 進 。<br />

1<br />

關 鍵 詞 : 熵 、 熱 力 學<br />

壹 、 引 言<br />

理 想 氣 體 經 過 任 何 可 以 時 時 刻 刻 清<br />

楚 定 義 狀 態 的 循 環 過 程 , 將 此 循 環 過 程 中<br />

每 一 微 小 變 化 時 理 想 氣 體 獲 得 的 熱 , 除 以<br />

當 時 理 想 氣 體 的 溫 度 , 再 全 部 加 總 起 來 ,<br />

其 總 和 為 零 。 亦 即 :<br />

T<br />

dQ 0<br />

……………………(1)<br />

基 於 此 重 要 結 果 , 繼 續 推 論 出 :<br />

dQ T dS , S 即 為 熵 , 為 狀 態 的 變 數 ,<br />

並 再 以 熵 的 變 化 情 形 , 陳 述 熱 力 學 第 二 定<br />

律 。<br />

國 內 、 外 許 多 教 科 書 , 在 展 開 這 部 分<br />

的 推 論 時 或 多 或 少 都 有 諸 如 :『 一 可 逆 循<br />

環 均 可 由 許 多 無 限 多 個 小 卡 諾 循 環 來 近<br />

似 』 1 、『 設 想 用 一 系 列 微 小 的 可 逆 卡 諾 循<br />

環 代 替 該 任 意 可 逆 循 環 過 程 , 兩 個 相 鄰 的<br />

卡 諾 循 環 共 用 一 條 絕 熱 線 , 對 不 同 的 卡 諾<br />

循 環 , 絕 熱 過 程 進 行 的 方 向 相 反 , 效 果 抵<br />

60<br />

銷 , 因 此 這 些 小 循 環 的 總 效 果 相 當 於 圖 中<br />

2<br />

鋸 齒 形 的 閉 合 曲 綫 。』、、『 對 於 一 個 任<br />

意 的 可 逆 循 環 , 我 們 總 可 以 將 其 畫 分 為 若<br />

3<br />

干 微 小 的 可 逆 卡 諾 循 環 。』 、 、『 對 於 任 意<br />

一 個 可 逆 循 環 , 可 用 PV 圖 中 的 光 滑 閉 合 曲<br />

線 表 示 。 現 用 一 系 列 微 小 的 卡 諾 循 環 代<br />

替 , 由 於 曲 線 內 的 絕 熱 綫 為 相 鄰 兩 個 可 逆<br />

卡 諾 循 環 所 共 有 , 過 程 在 正 反 方 自 各 進 行<br />

一 次 , 根 據 可 逆 過 程 的 定 義 , 效 果 應 該 相<br />

消 , 那 麼 , 這 些 小 循 環 的 總 效 果 , 相 當 於<br />

4<br />

鋸 齒 形 的 閉 合 曲 線 。』<br />

但 是 , 一 系 列 某 種 過 程 與 此 任 意 一 個<br />

循 環 過 程 等 效 的 論 述 , 在 大 一 熱 力 學 中 此<br />

處 首 度 突 兀 提 出 , 事 實 上 並 無 根 據 , 以 致<br />

於 各 教 科 書 的 說 法 不 一 , 使 學 生 誤 以 為 :<br />

任 一 循 環 過 程 與 一 系 列 卡 諾 循 環 等 效 , 是<br />

<br />

任 一 循 環 過 程 中 dQ T 0成 立 的 前 提 。<br />

即 便 著 名 的 美 國 普 物 教 科 書 也 有 同 樣<br />

的 問 題 , 例 如 :H.Beson 所 著 University<br />

Physics 中 的 相 關 敘 述 為 :『Consider an<br />

arbitrary reversible cycle, depicted<br />

as a closed curve in figure. We may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approximate it by a series of Carnot<br />

cycles. 5 』;D. Halliday, 等 人 所 著 的<br />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6 , 在 第 四 版 之<br />

前 也 採 取 同 樣 的 說 法 , 發 現 問 題 重 重 之<br />

後 , 第 八 版 和 最 新 的 第 九 版 就 揚 棄 了 『 疊<br />

加 一 系 列 卡 諾 循 環 逼 近 真 實 的 任 意 循 環 』<br />

的 說 法 , 但 卻 無 更 好 的 說 法 。<br />

貳 、 一 個 直 接 了 當 的 計 算 策 略<br />

其 實 , 發 現 dQ T dS 的 推 論 最 好 、<br />

也 最 有 說 服 力 的 說 法 是 , 不 要 提 出 用 什 麼<br />

過 程 代 替 此 任 一 循 環 過 程 , 直 接 計 算 出 此<br />

任 一 循 環 過 程 dQ T 總 和 等 於 零 。<br />

作 者 至 此 仍 然 不 主 張 : 循 環 過 程 中<br />

此 一 小 段 過 程 , 可 以 用 一 條 等 溫 過 程<br />

加 上 兩 絕 熱 過 程 替 代 ; 而 只 推 論 出 : 此 循<br />

環 過 程 中 此 一 小 段 過 程 的 dQ / T, 與 這<br />

樣 決 定 的 一 等 溫 過 程 ( 和 二 絕 熱 過 程 ) 的<br />

dQ / T 相 同 !<br />

( 甲 ) 此 原 本 的 一 小 段 過 程 兩 端 點 為<br />

, ; 而 一 段 等 溫 線 與 二 段 絕 熱 線 構 成 的<br />

變 化 之 兩 端 點 也 為 , 。 因 為 內 能 只 與 狀<br />

態 有 關 , 所 以 一 段 等 溫 線 與 二 段 絕 熱 線 的<br />

變 化 過 程 中 的 dE<br />

dE<br />

int<br />

一 樣 。 即<br />

int<br />

, 與 原 本 的 這 一 小 段 的<br />

首 先 , 利 用 一 系 列 絕 熱 線 , 將 圖 ( 一 )<br />

所 示 的 任 一 循 環 過 程 分 成 無 數 的 微 小 過<br />

程 , 其 中 任 一 微 小 段 過 程 , 兩 端 點 以 , <br />

標 示 。 注 意 : 此 時 絕 熱 線 只 是 用 來 將 此 循<br />

環 過 程 畫 分 成 無 數 的 微 小 過 程 , 完 全 不 存<br />

在 那 些 過 程 與 此 任 意 一 個 循 環 過 程 等 效 的<br />

問 題 。<br />

dE ……(2)<br />

dE<br />

int<br />

=<br />

兩 絕 熱 一 等 溫 int 原 始 詢 環 的 段<br />

( 乙 ) 圖 ( 二 ) 為 一 小 段 過 程 的 放<br />

大 圖 。 從 圖 中 可 看 出 : 二 條 絕 熱 線 和 一 條<br />

等 溫 線 的 過 程 中 理 想 氣 體 所 作 的 功 為 :<br />

dW <br />

<br />

<br />

<br />

a<br />

PdV<br />

b<br />

PdVPdV<br />

PdVPdV<br />

PdV<br />

<br />

a<br />

c<br />

b<br />

d<br />

c<br />

<br />

d<br />

c<br />

b<br />

PdV<br />

………(3)<br />

而 原 始 真 實 循 環 過 程 中 這 一 小 段 變 化<br />

中 理 想 氣 體 所 作 的 功 為 :<br />

圖 一 先 用 一 系 列 緊 密 的 絕 熱 線 , 分 割 任 意 一 個 循<br />

環 過 程 成 無 數 微 小 變 化 。<br />

求 出 以 , 標 示 兩 端 點 的 微 小 變 化<br />

時 氣 體 的 平 均 溫 度 T , 以 此 溫 度 T 的 等 溫<br />

過 程 連 接 兩 相 鄰 的 絕 熱 線 。 此 等 溫 線 與 原<br />

本 這 一 小 段 必 相 當 重 合 , 但 不 完 全 相<br />

同 , 仍 須 經 兩 相 鄰 絕 熱 線 的 一 小 部 份 才 能<br />

連 接 。<br />

<br />

dW PdV ……………(4)<br />

<br />

從 圖 ( 二 ) 中 斜 線 面 積 可 看 出 :<br />

dW<br />

兩 絕 熱 一 等 溫<br />

<br />

c<br />

PdV<br />

b<br />

PdV dW<br />

……(5)<br />

<br />

原 始 循 環 的 段<br />

6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dQ / T<br />

dQ T 。<br />

亦 即 : 原 始 這 一 小 段 過 程 之<br />

, 等 於 相 對 應 的 小 段 等 溫 過 程 的<br />

( 戊 ) 以 i 編 號 每 一 個 微 小 過 程 。<br />

這 一 小 段 過 程 之 dQ / T , 等 於 相 對 應<br />

的 小 段 等 溫 過 程 的 dQ T 。 因 此 ,<br />

i<br />

i<br />

i<br />

i<br />

圖 二 根 據 微 積 分 的 基 本 概 念 , 這 一 小 段 與<br />

d 相 等 。 的 體 積 變 化 為 dV。<br />

abcd 這 段 的 W<br />

( 丙 ) 根 據 第 一 定<br />

律 : dQ dEint dW , 再 根 據 (2) 式 與 (5)<br />

式 , 這 兩 條 絕 熱 線 和 一 條 等 溫 線 的 過 程 中<br />

所 吸 收 的 熱 dQ ( 因 絕 熱 過 程 沒 有 熱 交<br />

換 , 所 以 就 是 該 條 對 應 的 等 溫 過 程 中 所 吸<br />

收 的 熱 dQ ), 等 於 原 始 循 環 過 程 中 這<br />

小 段 所 吸 收 的 熱 dQ 。 即 :<br />

<br />

dQi<br />

T<br />

<br />

<br />

dQi<br />

T<br />

i, 小 段 i i, 對 應 小 段 的 等 溫 過 程 i<br />

……(8)<br />

參 見 圖 ( 一 )、 圖 ( 三 ), 因 為 循 環 過 程<br />

是 封 閉 曲 線 , 相 對 應 的 小 段 等 溫 過 程 必 成<br />

雙 出 現 , 求 總 和 時 將 成 雙 出 現 的 d Q i<br />

Ti<br />

先<br />

安 排 在 一 組 , 即 分 別 為 圖 ( 一 ) 中 某 兩 條<br />

絕 熱 線 之 間 的 高 溫 等 溫 時 的 dQ<br />

低 溫 等 溫 時 的 dQ<br />

Cj<br />

T C j<br />

環 的 高 溫 等 溫 時 的 dQ<br />

Hj<br />

T H j<br />

及<br />

, 恰 好 是 某 卡 諾 循<br />

Hj<br />

T H j<br />

及 低 溫 等 溫<br />

dQ<br />

兩 絕 熱 一 等 溫<br />

= dQ<br />

對 應 的 等 溫 線<br />

= dQ<br />

原 始 詢 環 的 段<br />

……………………(6)<br />

( 丁 ) 在 原 始 過 程 這 一 小 段 中 , 理<br />

想 氣 體 的 平 均 溫 度 是 T , 實 際 溫 度 T 。 因<br />

為 : 原 始 循 環 過 程 中 這 段 所 吸 收 的 熱<br />

dQ , 已 證 明 等 於 該 一 條 等 溫 線 過 程 中 所<br />

吸 收 的 熱 dQ; 原 始 循 環 過 程 中 這 段 的<br />

平 均 溫 度 T , 等 於 該 等 溫 過 程 中 選 定 的 溫<br />

度 T 。 所 以 , 根 據 微 積 分 原 理 :<br />

dQ<br />

T dT<br />

dQ<br />

<br />

T<br />

原 始 循 環 的 段<br />

原 始 循 環 的 段<br />

dQ dV<br />

1<br />

T V<br />

dQ<br />

<br />

T 該 等 溫 過 程<br />

<br />

dP <br />

<br />

P <br />

……(7)<br />

時 的 dQ , 利 用 卡 諾 循 環 的 計 算 結 果 :<br />

dQ<br />

T<br />

Hj<br />

Hj<br />

即 可 得 :<br />

dQ<br />

T<br />

<br />

Cj<br />

T C j<br />

dQ<br />

<br />

T<br />

<br />

Cj<br />

Cj<br />

dQi<br />

T<br />

0<br />

<br />

…………………(9)<br />

<br />

dQi<br />

T<br />

i, 小 段 i i, 對 應 小 段 的 等 溫 過 程 i<br />

dQHj<br />

dQCj<br />

( ) 0<br />

T T<br />

jcomot<br />

Hj<br />

Cj<br />

………(10)<br />

6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計 算 出 任 一 循 環 過 程 dQ T 總 和 等 於 零 ,<br />

而 避 免 了 『 疊 加 一 系 列 卡 諾 循 環 如 何 逼 近<br />

任 意 循 環 』 之 類 經 不 起 推 敲 的 說 法 。<br />

參 考 文 獻<br />

<br />

圖 三 計 算 dQ<br />

i<br />

T i<br />

( 上 ),” 數 值 上 ” 就 等 於<br />

計 算 i, 小 段<br />

dQ<br />

i<br />

T i<br />

( 下 ), 而 後 者 根 據 卡 諾 循 環 計<br />

算 的 結 i, 對 果 應 等 小 段 於 的 零 等 溫 。 過 程<br />

1. 陳 錫 桓 、 林 菲 ,『 物 理 』,209 頁 , 臺 灣 滄<br />

海 書 局 , 民 國 100 年 4 月 。<br />

2. 天 律 大 學 物 理 編 寫 組 ,『 大 與 物 理 』 上 柵 ,<br />

132 頁 , 天 津 大 學 出 版 社 ,2010 年 2 月 。<br />

3. 陸 培 民 等 , 大 學 物 理 學 , 下 冊 ,53 頁 , 清<br />

華 大 學 出 版 社 ,2011 年 8 月 。<br />

4. 王 紀 龍 等 , 大 學 物 理 學 ( 第 四 版 ), 上 冊 ,<br />

181 頁 , 科 學 出 版 社 ,2010 年 12 月 。<br />

5. H.Beson, University Physics rev. ed.,<br />

page 428, John Willey &Sons, Inc. 1995.<br />

6. D. Halliday, R. Resnick and J. Walker,<br />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4 th<br />

ed., page<br />

618, John Willey &Sons, Inc. 1993.<br />

參 、 結 論<br />

本 文 修 改 了 一 般 教 科 書 的 說 法 , 利 用<br />

學 生 熟 知 常 見 的 第 一 定 律 習 題 解 法 , 直 接<br />

6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C2-4 高 中 物 理 與 大 學 普 物 之 間 的 學 習 鴻 溝<br />

高 中 物 理 與 大 學 普 物 之 間 的 學 習 鴻 溝<br />

1<br />

邱 韻 如<br />

長 庚 大 學 通 識 中 心 物 理 科<br />

聯 絡 人 E-mail:yjchiu@mail.cgu.edu.tw<br />

http://memo.cgu.edu.tw/yun-ju/index.htm<br />

摘 要<br />

作 者 長 期 任 教 大 一 理 工 科 系 的 普 物 與 普 物 實 驗 課 程 , 常 戲 稱 自 己 教 的 是 高 中 物 理<br />

教 學 補 救 班 , 近 年 來 更 加 發 現 大 一 新 生 在 學 習 普 物 與 進 行 普 物 實 驗 時 , 相 關 的 背 景 知<br />

識 與 各 種 學 習 能 力 越 來 越 低 落 , 不 僅 學 生 學 習 的 挫 折 感 越 來 越 大 , 大 學 普 物 教 師 對 普<br />

物 教 學 也 越 來 越 使 不 上 力 。 本 文 從 大 一 學 生 的 學 習 問 題 與 困 難 出 發 , 一 方 面 探 究 與 瞭<br />

解 高 中 物 理 與 大 一 普 物 之 間 的 學 習 鴻 溝 為 何 會 越 來 越 大 , 一 方 面 期 能 促 進 高 中 物 理 教<br />

師 與 大 學 普 物 教 師 對 此 問 題 的 瞭 解 、 重 視 與 探 究 。<br />

關 鍵 詞 : 物 理 、 教 學 、 學 習 、 教 材 教 法 。<br />

在 這 個 幾 乎 人 人 可 以 考 上 大 學 的 時 代<br />

壹 、 前 言<br />

作 者 任 教 大 一 理 工 科 系 的 普 物 已 進 入<br />

第 十 五 年 , 一 直 以 來 研 究 的 關 注 重 點 在 於<br />

學 生 的 迷 思 概 念 與 學 習 困 難 , 本 文 從 大 一<br />

新 生 學 習 及 各 種 概 念 表 現 來 檢 視 高 中 物 理<br />

教 學 的 種 種 問 題 。<br />

近 年 來 , 在 教 學 上 陸 陸 續 續 發 現 許 多<br />

問 題 。 從 數 學 方 面 來 說 , 大 一 上 的 期 中 考<br />

前 , 講 到 積 分 時 , 看 到 學 生 一 臉 茫 然 ; 從<br />

某 年 起 , 發 現 學 生 不 認 識 e; 最 近 更 驚 覺<br />

很 多 學 生 聽 不 懂 『 徑 向 』 及 『 徑 度 』; 數 學<br />

推 導 的 能 力 更 是 越 來 越 低 落 。 就 物 理 概 念<br />

來 說 , 問 題 更 是 一 籮 筐 , 舉 例 來 說 , 講 到<br />

『 簡 諧 振 盪 』, 學 生 們 唯 一 的 反 應 就 是 『 那<br />

個 我 不 會 』, 對 於 高 中 沒 聽 過 或 學 過 的 概 念<br />

, 接 受 度 越 來 越 差 ; 還 有 , 學 生 們 問 出 來<br />

的 問 題 及 問 問 題 的 方 式 越 來 越 『 笨 』, 甚 至<br />

只 問 答 案 而 不 思 題 目 。<br />

劉 源 俊 教 授 指 出 , 我 國 的 科 學 教 育 只<br />

注 重 知 識 層 面 、 應 用 層 面 及 功 利 層 面 , 甚<br />

至 在 升 學 考 試 導 引 下 , 科 學 教 育 已 淪 為 『<br />

兩 出 三 不 』 的 畸 型 發 展 : 教 師 出 選 擇 題 、<br />

出 難 題 的 『 兩 出 』, 以 及 學 生 不 讀 書 、 不 做<br />

實 驗 及 不 思 考 的 『 三 不 』。<br />

1<br />

, 我 們 不 能 以 『 菁 英 』 思 維 來 思 考 評 斷 這<br />

些 學 生 , 更 不 能 只 怪 學 生 一 代 不 如 一 代 ,<br />

或 只 是 當 掉 他 們 罵 他 們 不 努 力 不 用 功 。 而<br />

是 , 要 瞭 解 這 些 問 題 的 根 源 是 什 麼 , 以 及<br />

檢 討 相 關 的 教 材 與 教 法 。<br />

貳 、 學 習 鴻 溝 其 來 有 自<br />

鴻 溝 是 中 國 的 古 運 河 名 。 戰 國 時 代 ( 約<br />

西 元 前 360 年 ) 連 結 黃 河 與 淮 河 的 運 河 。 楚<br />

漢 相 爭 時 ( 西 元 前 202 年 秋 ), 項 羽 、 劉 邦<br />

雙 方 進 入 相 持 階 段 , 商 定 劃 鴻 溝 為 界 , 即<br />

所 謂 的 『 楚 河 漢 界 』。<br />

高 中 物 理 與 大 學 普 物 之 間 , 是 有 一 道<br />

鴻 溝 , 要 跨 越 , 必 須 要 知 己 知 彼 、 要 運 用<br />

戰 術 , 並 且 創 造 雙 贏 的 局 面 。 作 者 認 為 ,<br />

這 道 鴻 溝 的 存 在 在 於 (1) 升 學 主 義 對 教 學<br />

的 嚴 重 影 響 、(2) 高 中 端 與 大 學 端 彼 此 互 不<br />

瞭 解 、(3) 教 師 未 能 真 正 體 察 學 生 的 學 習 困<br />

難 。<br />

一 、 升 學 主 義 嚴 重 影 響 教 學<br />

( 一 ) 四 十 年 來 高 中 物 理 課 程 的 變 革<br />

隨 著 歷 屆 課 綱 的 修 改 , 學 生 在 高 中 時<br />

所 學 的 物 理 課 本 名 稱 、 教 材 內 容 、 上 課 時<br />

數 與 教 學 的 安 排 迭 有 變 更 ( 邱 韻 如 ,2010)。<br />

6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不 變 的 是 , 升 學 考 試 的 桎 梏 依 然 牽 制 著 教<br />

學 、 歷 屆 考 古 題 仍 陰 魂 不 散 、 課 後 補 習 的<br />

學 生 不 減 反 增 、 學 生 的 學 習 被 動 態 度 已 成<br />

陳 痾 。<br />

( 二 ) 學 測 指 考 對 教 學 的 影 響<br />

學 測 與 指 考 的 準 備 方 向 相 當 不 同 , 對<br />

學 生 來 說 是 雙 重 的 負 擔 。 為 了 迎 戰 考 試 ,<br />

各 高 中 都 安 排 許 多 次 的 模 擬 考 , 模 擬 考 次<br />

數 頻 繁 , 對 高 中 教 學 的 影 響 不 可 小 覻 。 在<br />

考 完 學 測 , 推 甄 申 請 入 學 放 榜 之 後 , 許 多<br />

學 生 常 常 無 心 上 課 , 這 些 經 由 推 甄 入 學 管<br />

道 進 入 大 學 卻 沒 有 完 整 讀 完 高 三 課 程 的 學<br />

生 , 物 理 及 數 學 程 度 和 指 考 進 來 的 學 生 有<br />

很 大 落 差 。 以 作 者 100 學 年 度 任 教 的 大 一<br />

學 生 為 例 ,94 位 學 生 ( 不 包 含 重 修 生 ) 的<br />

普 物 下 學 期 的 成 績 與 其 入 學 方 式 的 關 係 如<br />

表 1。 由 此 表 可 以 看 到 , 高 分 群 (85 分 以 上<br />

) 的 學 生 幾 乎 都 是 以 指 考 分 發 入 學 的<br />

(92%,11/12), 而 以 學 測 成 績 入 學 的 ( 包 括 申<br />

請 、 推 甄 、 繁 星 等 管 道 ) 學 生 中 , 普 物 成 績<br />

屬 於 低 分 群 (65 分 以 下 ) 的 佔 了 56% (15/27)<br />

, 遠 高 於 以 指 考 分 發 入 學 的 30%(20/67)。<br />

表 1、 普 物 成 績 與 入 學 方 式 關 係<br />

(n=94 , 大 一 理 工 科 系 新 生 )<br />

大 一 下 學 期 入 學 方 式<br />

普 物 成 績 指 考 分 發 申 請 推 甄 等 小 計<br />

85 以 上 11 1 12<br />

65~85 36 11 47<br />

65 以 下 20 15 35<br />

小 計 67 27 94<br />

學 測 有 國 、 英 、 數 、 社 會 、 自 然 等 五<br />

科 , 只 考 高 一 和 高 二 的 內 容 , 自 然 科 是 五<br />

科 之 一 , 其 中 物 理 只 佔 自 然 科 的 四 分 之<br />

一 。 因 此 光 看 學 測 成 績 , 其 實 很 難 看 出 學<br />

生 的 物 理 程 度 如 何 。 不 少 以 學 測 成 績 入 學<br />

的 學 生 , 是 為 了 逃 避 指 考 , 他 們 忽 視 高 三<br />

的 物 理 數 學 等 課 程 , 甚 至 無 心 讀 高 三 下 學<br />

期 的 功 課 , 讓 許 多 高 三 教 師 在 教 學 上 有 很<br />

深 的 無 力 感 。<br />

大 一 普 物 成 績 不 佳 的 學 生 , 不 見 得 後<br />

65<br />

勢 不 看 好 , 但 這 些 提 早 達 到 『 升 學 』 目 標<br />

卻 荒 廢 高 三 物 理 導 致 物 理 背 景 知 識 嚴 重 缺<br />

乏 的 學 生 , 在 讀 大 一 普 物 時 所 面 臨 的 辛 苦<br />

與 挫 折 可 想 而 知 。 高 中 階 段 絕 非 只 為 升<br />

學 , 應 該 想 辦 法 引 導 鼓 勵 這 些 通 過 推 甄 入<br />

學 的 準 大 學 生 , 好 好 運 用 高 三 這 一 段 不 必<br />

為 考 試 讀 書 的 時 光 , 認 真 為 學 習 而 讀 書 。<br />

( 三 ) 技 職 體 系 的 物 理 教 學<br />

近 二 年 , 我 任 教 的 電 子 系 收 到 幾 位 以<br />

推 甄 入 學 的 高 職 生 , 這 些 原 本 在 高 職 很 優<br />

秀 的 學 生 的 表 現 , 讓 我 開 始 關 心 起 技 職 體<br />

系 的 教 學 問 題 。 一 位 高 職 電 子 科 的 學 生 ,<br />

英 文 數 學 不 好 , 物 理 連 F=ma 都 搞 不 清<br />

楚 。 另 一 位 從 高 職 資 訊 科 來 的 學 生 , 英 數<br />

還 可 以 , 但 他 說 他 高 職 時 幾 乎 可 以 說 沒 上<br />

過 物 理 。 這 二 位 學 生 都 還 算 是 高 職 裡 很 不<br />

錯 的 學 生 , 他 們 的 物 理 程 度 讓 我 深 切 懷<br />

疑 , 各 科 技 大 學 的 普 物 課 究 竟 該 怎 麼 上 ?<br />

是 不 是 要 將 程 度 降 到 國 中 程 度 來 教 學 ?<br />

( 四 ) 選 擇 題 對 教 學 的 殘 害<br />

學 測 與 指 考 的 題 型 以 選 擇 題 為 主 , 在<br />

升 學 領 導 教 學 的 桎 梏 下 , 學 校 的 各 種 小<br />

考 、 段 考 也 隨 著 以 選 擇 題 為 主 。 學 生 從 大<br />

量 選 擇 題 裡 所 學 到 的 , 只 是 破 碎 的 片 段 知<br />

識 及 考 完 就 忘 的 解 題 技 巧 。<br />

對 於 只 出 選 擇 題 或 者 從 題 庫 找 題 而 不<br />

出 題 的 教 師 , 要 他 們 從 學 生 填 選 的 選 項 得<br />

分 來 看 出 學 生 是 否 瞭 解 或 者 有 什 麼 物 理 概<br />

念 上 的 問 題 , 根 本 是 緣 木 求 魚 。 學 生 以 背<br />

誦 大 量 公 式 不 求 甚 解 的 策 略 在 題 海 中 求 生<br />

存 , 在 繁 重 的 課 業 壓 力 下 , 需 要 時 間 的 思<br />

考 與 探 索 成 為 極 端 奢 侈 的 動 作 , 在 選 擇 題<br />

的 題 海 浸 潤 下 , 學 生 的 表 達 能 力 更 是 付 諸<br />

闕 如 , 雖 然 大 考 有 少 數 的 非 選 題 , 但 學 生<br />

的 推 導 運 算 能 力 , 在 高 中 階 段 缺 乏 訓 練<br />

下 , 越 來 越 差 。<br />

二 、 高 中 端 與 大 學 端 彼 此 互 不 瞭 解<br />

( 一 ) 高 中 教 科 書 與 大 學 原 文 書<br />

大 學 物 理 和 高 中 物 理 最 大 的 不 同 是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課 本 。 絕 大 多 數 大 學 採 用 原 文 書 , 這 些 大<br />

學 新 鮮 人 卻 對 又 厚 又 重 又 都 是 英 文 的 課 本<br />

無 所 適 從 。 我 通 常 會 在 上 課 的 第 一 天 就 讓<br />

學 生 拿 到 課 本 , 教 他 們 怎 麼 讀 原 文 書 。 許<br />

多 學 生 並 不 知 道 也 從 沒 想 過 或 問 過 , 為 何<br />

速 度 是 v, 加 速 度 是 a, 力 是 F? 最 近 還 遇<br />

到 一 位 英 文 程 度 超 級 差 的 學 生 , 他 說 他 高<br />

中 三 年 的 英 文 從 來 沒 有 及 格 過 。 他 的 程 度<br />

差 到 不 認 識 force、mass、motion 等 等 字 !<br />

除 了 英 文 障 礙 之 外 , 讀 原 文 書 更 重 要<br />

且 需 要 的 是 足 夠 的 物 理 背 景 知 識 。 我 常 跟<br />

學 生 說 , 就 算 請 英 文 老 師 來 讀 原 文 書 , 也<br />

不 會 比 他 們 強 。 在 一 綱 多 本 開 放 之 後 , 幾<br />

乎 每 一 版 本 的 高 中 物 理 課 本 的 文 字 都 還 算<br />

流 暢 , 都 可 作 為 大 一 普 物 的 參 考 書 。 我 總<br />

在 新 生 訓 練 前 就 通 知 學 生 把 他 們 的 高 中 物<br />

理 課 本 找 出 來 , 哪 一 年 的 哪 一 版 本 都 行 。<br />

問 題 是 , 不 少 學 生 的 物 理 課 本 早 已 送 進 廢<br />

紙 回 收 廠 。 而 且 , 絕 大 多 數 的 新 鮮 人 不 曾<br />

讀 過 高 中 物 理 課 本 ( 邱 韻 如 ,2010), 他 們 在<br />

高 中 物 理 課 使 用 的 多 半 都 是 所 謂 的 講 義 。<br />

( 二 ) 輕 鬆 與 放 鬆<br />

我 的 學 生 絕 大 多 數 都 非 常 訝 異 , 理 工<br />

科 系 的 大 一 , 課 業 竟 如 此 繁 重 。 他 們 都 誤<br />

以 為 在 經 過 辛 苦 的 中 學 K 書 生 涯 之 後 , 可<br />

以 輕 鬆 快 樂 唸 大 學 。 每 年 我 在 大 一 新 生 的<br />

第 一 堂 課 , 都 會 讓 學 生 填 寫 資 料 , 其 中 有<br />

一 題 是 問 , 你 期 待 大 一 普 物 的 上 課 方 式 是<br />

什 麼 ? 絕 大 多 數 的 學 生 的 答 案 是 輕 鬆 、 活<br />

潑 、 快 樂 , 我 曾 很 懷 疑 的 問 學 生 , 難 道 你<br />

們 高 中 物 理 課 不 輕 鬆 不 活 潑 嗎 ?<br />

台 灣 的 高 中 生 不 僅 上 課 時 數 太 多 , 許<br />

多 學 生 課 後 還 補 習 。 學 生 花 費 絕 大 多 數 時<br />

間 重 複 在 做 題 目 、 聽 老 師 解 題 , 從 這 種 學<br />

習 中 , 是 否 能 體 會 到 追 求 學 問 的 樂 趣 ? 有<br />

多 少 學 生 能 從 這 樣 的 學 習 中 體 會 到 學 習 之<br />

樂 ? 在 如 此 升 學 的 陰 影 下 , 他 們 想 要 『 放<br />

鬆 』, 他 們 覺 得 不 要 學 習 就 是 『 快 樂 』。<br />

讀 高 中 物 理 , 所 為 何 來 ? 對 許 多 學 生<br />

來 說 , 讀 高 中 物 理 的 目 的 只 是 為 了 能 考 進<br />

好 的 大 學 或 者 是 高 中 能 畢 業 。 許 多 學 生 都<br />

很 怕 物 理 , 他 們 覺 得 物 理 是 很 難 的 科 目 ,<br />

除 了 解 題 還 是 解 題 。 他 們 認 為 物 理 有 許 多<br />

公 式 , 是 用 『 背 』 的 方 式 來 學 物 理 , 將 思<br />

考 與 理 解 棄 如 敝 屣 。<br />

( 三 ) 反 覆 演 練 考 古 題 型 與 修 練 基 本 功<br />

物 理 重 在 思 考 與 理 解 , 除 了 動 腦 之 外<br />

, 動 手 用 紙 筆 推 演 作 圖 等 基 本 訓 練 , 也 應<br />

該 在 中 學 時 候 就 要 紮 根 。 我 的 大 一 學 生 ,<br />

在 作 力 學 題 目 時 , 基 本 的 力 圖 都 畫 不 好 ,<br />

不 認 為 力 的 長 短 畫 正 確 是 很 重 要 的 。 作 實<br />

驗 時 , 發 現 有 不 少 學 生 從 來 沒 有 用 方 格 紙<br />

作 過 圖 。 校 內 的 考 試 不 應 只 配 合 大 考 的 題<br />

型 不 斷 演 練 而 忽 視 基 本 能 力 的 訓 練 。 但 是<br />

, 現 在 許 多 老 師 基 於 趕 課 等 理 由 , 很 少 會<br />

在 課 堂 上 要 求 學 生 正 確 畫 圖 、 推 導 , 所 出<br />

的 考 卷 也 很 少 會 有 作 圖 、 推 導 等 等 開 放 式<br />

題 目 。<br />

( 四 ) 修 大 學 課 , 要 能 自 主 管 理<br />

國 高 中 的 『 考 什 麼 讀 什 麼 』 的 教 學 模<br />

式 , 塑 造 了 學 生 不 考 試 就 不 讀 書 的 學 習 態<br />

度 。 理 想 的 大 學 讀 書 態 度 , 至 少 應 該 是 每<br />

上 一 小 時 的 課 之 後 , 學 生 至 少 要 花 3 小 時<br />

來 複 習 。 但 是 有 鑑 於 大 一 理 工 科 系 修 習 的<br />

科 目 眾 多 , 以 及 中 學 時 養 成 的 被 動 學 習 習<br />

慣 , 很 少 有 學 生 能 做 到 此 。<br />

三 、 教 師 未 能 真 正 體 察 學 生 的 學 習 困 難<br />

( 一 ) 診 斷 學 生 的 迷 思 概 念<br />

不 論 是 高 中 或 大 學 的 物 理 教 師 , 都 應<br />

該 要 有 診 斷 學 生 迷 思 概 念 的 能 力 。 就 像 醫<br />

生 看 診 一 樣 , 要 能 診 斷 出 問 題 , 才 能 對 症<br />

下 藥 。 教 師 可 以 透 過 學 生 課 後 問 問 題 、 課<br />

堂 上 的 互 動 、 評 量 考 試 等 等 方 式 來 診 斷 學<br />

生 的 迷 思 概 念 , 前 提 當 然 是 必 須 問 對 問 題<br />

且 靠 經 驗 累 積 。 如 果 上 課 只 是 單 向 傳 授 、<br />

考 試 只 是 考 選 擇 題 、 在 學 生 問 問 題 時 只 是<br />

給 詳 解 及 答 案 , 這 樣 永 遠 無 從 知 道 學 生 的<br />

問 題 在 哪 兒 。<br />

( 二 ) 因 材 而 施 教<br />

大 家 都 知 道 , 光 聽 不 練 是 沒 有 用 的 ,<br />

6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但 是 , 絕 大 多 數 的 教 學 還 是 停 留 在 老 師 說<br />

學 生 聽 的 單 向 傳 輸 模 式 。 與 學 生 互 動 、 教<br />

學 生 會 問 問 題 、 傾 聽 學 生 的 問 題 , 才 能 有<br />

效 掌 握 學 生 問 題 。 如 此 , 才 能 採 取 適 切 的<br />

教 材 及 教 法 , 帶 領 學 生 從 學 答 到 學 問 , 化<br />

被 動 為 主 動 。<br />

參 、 結 論 與 建 議<br />

一 、 培 養 紮 實 的 基 本 能 力<br />

以 作 者 個 人 所 見 , 大 一 理 工 科 系 的 學<br />

生 普 遍 的 問 題 有 : 不 會 閱 讀 、 不 會 讀 英 文<br />

版 教 科 書 、 不 會 問 問 題 、 不 會 做 筆 記 、 不<br />

會 推 導 、 不 願 動 腦 、 不 會 表 達 、 不 會 做 實<br />

驗 、 不 會 課 後 複 習 、 以 及 不 考 試 就 不 讀 等<br />

等 。 面 對 這 些 越 來 越 嚴 重 的 學 習 問 題 , 在<br />

中 學 階 段 就 要 積 極 培 養 正 確 的 學 習 方 法 與<br />

態 度 , 到 了 大 學 更 要 積 極 加 強 訓 練 , 才 能<br />

讓 學 生 有 足 夠 的 能 力 及 競 爭 力 。<br />

二 、 不 考 試 也 願 讀 書<br />

大 家 都 唾 棄 『 考 試 領 導 教 學 』, 卻 又<br />

試 圖 以 考 試 想 要 改 變 教 學 , 導 致 總 是 適 得<br />

其 反 。 身 為 教 師 的 我 們 , 如 何 引 導 學 生 能<br />

從 認 真 學 習 中 得 到 學 習 的 樂 趣 , 能 因 熱 愛<br />

而 真 正 投 入 學 習 , 才 是 教 學 的 根 本 目 的 。<br />

對 物 理 這 一 個 學 科 來 說 , 不 單 單 只 有<br />

『 升 學 』 這 一 個 目 標 , 學 生 的 基 本 能 力 如<br />

閱 讀 、 推 導 、 作 圖 、 問 問 題 及 課 後 自 學 複<br />

習 等 等 基 本 能 力 都 應 該 好 好 紮 根 , 培 養 學<br />

生 在 不 需 考 試 的 脅 迫 下 也 會 讀 書 的 態 度 。<br />

尤 其 在 十 二 年 國 教 鬆 綁 升 學 考 試 的 趨 勢 下<br />

, 教 學 方 式 要 多 元 、 教 學 環 境 要 開 放 及 支<br />

持 互 動 教 學 等 等 , 才 能 培 養 年 輕 人 面 對 新<br />

世 代 的 挑 戰 。<br />

三 、 協 助 學 生 跨 越 鴻 溝<br />

熟 練 快 速 解 題 技 巧 、 知 其 答 案 而 不 知<br />

其 所 以 然 , 或 許 可 以 讓 學 生 得 分 升 學 , 但<br />

卻 是 短 視 近 利 揠 苗 助 長 的 作 法 。 面 對 學 習<br />

鴻 溝 , 教 師 不 見 得 要 築 一 條 快 速 便 利 的 大<br />

橋 讓 學 生 輕 鬆 通 過 , 而 是 應 該 配 合 學 生 的<br />

程 度 , 一 個 一 個 給 墊 腳 石 , 甚 至 帶 著 學 生<br />

找 墊 腳 石 , 協 助 他 們 能 以 自 己 的 方 式 憑 自<br />

己 的 能 力 跨 越 鴻 溝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邱 韻 如 (2010): 高 中 物 理 課 程 、 教 科 書<br />

與 教 學 : 以 『 靜 力 平 衡 』 為 例 ,《 物 理<br />

教 育 學 刊 》, 第 11 卷 第 1 期 ,45-56<br />

頁 ,2010 年 春 季 刊 。<br />

2. 邱 韻 如 (2008): 從 座 中 學 到 做 中 學 - 談<br />

簡 單 實 驗 對 教 學 的 啟 發 ,《 華 東 理 工 大<br />

學 學 報 》, 第 34 卷 增 刊 ,152~157 頁 。<br />

3. 邱 韻 如 (2006): 大 一 普 物 教 學 的 迷 思 之<br />

我 見 我 思 ,《 物 理 雙 月 刊 》,28 卷 3 期 ,<br />

554~562 頁 。<br />

劉 源 俊 (2012): 十 二 年 國 教 中 的 科 學 教<br />

育 ,《 科 學 月 刊 》,43 卷 第 9 期 。<br />

6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C2-5 利 用 創 新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協 助 開 發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項 目<br />

利 用 創 新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協 助 開 發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項 目<br />

1<br />

齊 祖 康<br />

交 通 大 學 電 子 物 理 學 系 、 交 通 大 學 普 通 物 理 教 學 小 組<br />

聯 絡 人 E-mail:tkchyi@mail.nctu.edu.tw<br />

摘 要<br />

傳 統 上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要 引 入 新 的 實 驗 項 目 僅 能 依 靠 廠 商 提 供 測 試 儀 器 , 並 由 普<br />

物 實 驗 開 發 人 員 短 期 測 試 評 估 後 決 定 , 因 整 體 評 估 時 程 短 且 儀 器 需 要 量 大 , 在 相 關 經<br />

費 有 限 的 情 況 下 採 購 與 否 常 是 一 個 難 以 抉 擇 的 決 定 。<br />

交 通 大 學 於 95 學 年 度 開 始 開 設 了 創 新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 原 意 是 引 入 一 些 與 傳 統 普 物 實<br />

驗 不 同 的 項 目 讓 同 學 們 提 早 接 觸 並 了 解 自 己 的 興 趣 所 在 , 但 後 來 我 們 利 用 這 個 課 程 完<br />

成 了 掃 描 式 穿 隧 顯 微 鏡 實 驗 課 程 的 開 發 , 並 已 於 99 學 年 度 正 式 將 掃 描 式 穿 隧 顯 微 鏡<br />

列 入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 近 期 我 們 也 利 用 這 個 課 程 完 成 磁 學 實 驗 儀 器 的 測 試 以 及 實 驗<br />

講 義 之 編 寫 , 準 備 於 近 期 陸 續 購 買 相 關 設 備 , 等 到 設 備 採 購 足 以 應 付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課<br />

程 所 需 後 將 正 式 納 入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br />

1<br />

6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C2-6 振 盪 與 傅 立 葉 分 析<br />

振 盪 與 傅 立 葉 分 析<br />

1<br />

徐 建 興<br />

1<br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聯 絡 人 E-mail:shyu_david@yahoo.com.tw<br />

摘 要<br />

我 們 設 計 一 合 併 式 的 單 元 課 程 , 在 大 二 或 大 三 的 力 學 課 程 中 , 同 時 講 授 力 學 的 振 盪<br />

和 數 學 的 傅 立 葉 分 析 , 用 以 提 升 學 習 成 效 。 課 程 內 容 除 了 正 規 的 力 學 振 盪 與 簡 單 的 傅<br />

立 葉 分 析 課 程 講 授 之 外 , 著 重 於 幾 個 振 盪 實 驗 , 用 以 測 量 簡 諧 振 盪 、 不 含 阻 尼 的 驅 策<br />

振 盪 、 含 阻 尼 的 驅 策 振 盪 以 及 LRC 的 電 路 振 盪 。 學 生 藉 實 驗 的 過 程 , 熟 悉 各 種 不 同 的<br />

振 盪 系 統 , 同 時 配 合 課 程 講 授 、 小 組 討 論 和 數 據 分 析 , 學 習 複 數 、 傅 立 葉 分 析 的 數 學<br />

工 具 和 振 盪 力 學 之 間 的 連 結 。<br />

關 鍵 詞 : 振 盪 、 傅 立 葉 分 析 。<br />

Oscillations and Fourier Analysis<br />

The oscillations and Fourier analysis course unit explores the dynamics of oscillation and<br />

the methodology of Fourier analysis. We begin by studying the simple dynamic oscillation<br />

to learn the principles of periodic motion, both harmonic and anharmonic. We then<br />

introduce driven oscillator and Fourier series which give insight into the frequency response<br />

and resonance. Damping is introduced to model real systems, and Fourier integrals are<br />

introduced near the end of the course as a limiting case of Fourier series. The course is<br />

centered on three laboratory activities (a physical pendulum, a driven LRC circuit, and a<br />

pulsed LRC circuit), supported by lecture/discussion and guided data analysis activities. We<br />

use complex numbers throughout the analysis so that students learn this important tool.<br />

Key Words: oscillation and Fourier analysis.<br />

6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C3 場<br />

C3-1 物 理 系 學 生 於 「 一 維 無 限 位 能 井 」 解 題 表 現 之 探 究<br />

物 理 系 學 生 於 「 一 維 無 限 位 能 井 」 解 題 表 現 之 探 究<br />

金 自 強<br />

1<br />

2<br />

蔡 桂 芳 陳 振 明<br />

1<br />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系<br />

2<br />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br />

3<br />

嘉 義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tomson2@ms18.hinet.net<br />

摘 要<br />

「 一 維 無 限 位 能 井 」 是 大 學 生 修 習 量 子 物 理 課 程 入 門 的 第 一 個 例 題 , 此 例 題 包 含<br />

了 量 子 力 學 大 部 份 的 觀 念 。 本 研 究 運 用 S-P 表 (Student-problem chart analysis theory,<br />

S-P chart) 進 行 學 生 的 學 習 表 現 與 試 題 分 析 , 透 過 此 分 析 診 斷 , 可 瞭 解 學 生 學 習 狀 況 ,<br />

以 供 教 師 調 整 教 學 方 式 、 提 高 學 習 成 效 。<br />

關 鍵 詞 : 量 子 物 理 、SP 表 。<br />

3<br />

壹 、 緒 論<br />

在 台 灣 , 近 代 物 理 課 程 是 大 學 物 理 系<br />

三 年 級 學 生 最 主 要 的 課 程 之 一 , 其 他 很 多<br />

理 工 科 系 也 都 有 此 課 程 。 它 的 內 容 通 常 包<br />

括 量 子 力 學 的 發 展 、 初 等 的 量 子 力 學 、 狹<br />

義 相 對 論 、 分 子 物 理 、 基 本 固 態 物 理 、 原<br />

子 核 、 基 本 粒 子 、 量 子 統 計 等 等 內 容 。 近<br />

代 物 理 不 同 於 古 典 物 理 , 它 描 述 的 是 微 觀<br />

世 界 裡 的 現 象 , 其 觀 念 抽 象 難 懂 , 加 上 常<br />

用 到 很 複 雜 的 數 學 , 因 此 很 多 學 生 在 修 習<br />

此 科 目 時 倍 感 艱 困 。<br />

大 多 數 學 生 在 修 習 近 代 物 理 課 程 時 ,<br />

探 討 的 第 一 個 量 子 力 學 問 題 就 是 一 顆 粒 子<br />

在 一 維 無 限 位 能 井 中 的 情 況 , 此 例 題 是 個<br />

很 好 的 教 材 , 包 含 了 量 子 力 學 大 部 份 的 觀<br />

念 , 它 的 數 學 又 相 對 簡 單 , 學 生 們 應 能 輕<br />

易 解 出 , 學 生 們 若 能 充 份 了 解 此 問 題 各 環<br />

節 的 意 含 , 對 量 子 力 學 的 整 體 概 念 將 會 有<br />

透 徹 的 了 解 。 可 惜 大 多 數 的 授 課 教 師 並 未<br />

特 別 重 視 此 例 題 的 重 要 性 , 講 授 一 遍 就 立<br />

刻 進 行 後 續 的 課 程 內 容 。 就 作 者 教 授 近 代<br />

物 理 多 年 的 經 驗 , 認 為 有 必 要 引 導 學 生 以<br />

不 同 的 視 角 去 思 考 此 例 題 背 後 所 蘊 含 的 豐<br />

富 物 理 意 義 。 學 生 若 能 對 此 例 題 有 更 深 入<br />

的 了 解 , 建 立 概 念 與 概 念 間 的 正 確 連 結 ,<br />

其 後 續 的 學 習 只 是 反 覆 驗 證 此 一 概 念 架<br />

構 , 對 學 生 後 續 學 習 會 有 所 助 益 。<br />

基 於 上 述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 本 研 究 目<br />

的 與 問 題 為 :<br />

一 . 進 行 試 題 分 析 , 以 瞭 解 解 題 歷 程 步<br />

驟 分 類 之 合 宜 性 。<br />

二 . 探 討 物 理 系 學 生 於 「 一 維 無 限 位 能<br />

井 」 之 解 題 表 現 。<br />

以 期 深 入 瞭 解 學 生 在 此 題 的 學 習 狀 況 與 困<br />

難 。<br />

貳 、 研 究 方 法<br />

本 研 究 以 學 生 在 一 維 無 限 位 能 井 解 題<br />

表 現 為 分 析 資 料 , 原 始 資 料 為 紙 筆 測 驗 ,<br />

研 究 者 將 解 題 歷 程 進 行 分 析 , 轉 換 成 評 分<br />

準 則 , 依 據 準 則 將 學 生 解 題 的 資 料 轉 化 成<br />

數 據 , 以 進 行 後 續 之 分 析 。 以 下 針 對 研 究<br />

對 象 、 研 究 工 具 、 資 料 分 析 逐 一 敘 述 。<br />

7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 一 ) 研 究 對 象 與 場 域<br />

本 研 究 以 研 究 者 任 教 之 某 學 年 度 物 理<br />

系 三 年 級 修 習 近 代 物 理 課 程 學 生 為 研 究 對<br />

象 , 有 效 樣 本 為 79 人 , 該 系 近 幾 年 學 生 入<br />

學 成 績 約 為 PR 50, 學 習 意 願 普 遍 不 高 , 研<br />

究 者 調 查 學 生 每 日 學 習 時 數 , 分 配 在 課 業<br />

上 時 間 平 均 不 超 過 一 小 時 。<br />

( 二 ) 研 究 工 具<br />

本 研 究 工 具 有 二 , 一 為 研 究 者 依 據 解 題 內<br />

容 所 建 構 之 「 無 限 位 能 井 解 題 概 念 表 」。<br />

將 單 一 粒 子 在 無 限 位 能 井 例 題 中 所 應 具 備<br />

之 概 念 進 行 分 析 , 表 左 橫 列 由 上 而 下 顯 示<br />

例 題 中 解 題 的 五 個 階 段 , 每 個 階 段 由 左 而<br />

右 又 各 細 分 為 一 到 三 個 項 目 , 每 項 目 都 建<br />

有 操 作 型 定 義 以 作 為 評 分 依 據 , 符 合 者 就<br />

計 為 1 分 , 未 符 合 者 計 為 0 分 , 本 表 完 成 初<br />

稿 後 邀 請 兩 位 此 領 域 專 家 教 授 進 行 審 查 、<br />

討 論 、 修 正 , 定 稿 後 內 容 如 表 1, 利 用 此 工<br />

具 將 學 生 評 量 反 應 內 容 轉 換 成 得 分 , 以 進<br />

行 後 續 分 析 。 研 究 工 具 二 為 依 據 工 具 一 所<br />

編 製 之 評 量 試 題 , 題 型 為 問 答 與 計 算 , 施<br />

測 時 間 為 兩 小 時 。<br />

( 三 ) 資 料 分 析<br />

本 研 究 資 料 以 學 生 與 試 題 表<br />

(student-problem score table, 簡 稱 S-P 表 )<br />

(Sato,1980) 為 分 析 方 法 , 此 法 提 供 試 題 注<br />

意 係 數 (item caution index) 及 學 生 注 意 係<br />

數 (student caution index), 能 同 時 分 析 試 題<br />

與 個 別 學 生 之 答 題 得 分 組 型 , 有 效 地 診 斷<br />

學 生 學 習 困 難 。<br />

次 要 概 念<br />

主 要 概 念<br />

A: 瞭 解<br />

系 統 的<br />

物 理 原<br />

理<br />

B: 解 微<br />

分 方 程<br />

數 學 技<br />

巧<br />

C: 邊 界<br />

條 件<br />

D: 歸 一<br />

化 條 件<br />

E: 量 子<br />

力 學 趨<br />

向 古 典<br />

力 學<br />

表 1、 無 限 位 能 井 解 題 概 念 表<br />

A1 對 於 各 區 域 能<br />

正 確 寫 出 粒 子 的<br />

不 隨 時 變 的<br />

Schrodinger eqs<br />

B1 正 確 將 各 區 域<br />

Schrodinger eqs.<br />

轉 換 成 二 階 微 分<br />

方 程 。<br />

C1 正 確 寫 出 邊 界<br />

條 件<br />

D1 正 確 寫 出 歸 一<br />

化 條 件<br />

E1 能 用 Heisenberg<br />

Uncertainty<br />

Principle 解 釋 量 子<br />

數 極 大 時 , 量 子 力<br />

學 分 析 結 果 會 符<br />

合 古 典 力 學 分 析<br />

結 果 , 機 率 密 度 均<br />

勻 分 布<br />

參 、 結 果 與 討 論<br />

C2 引 用 邊 界 條<br />

件 算 出 能 階 並<br />

計 算 各 微 分 方<br />

程 解 的 係 數<br />

D2 能 算 出 各 能<br />

態 機 率 分 布 , 算<br />

出 各 位 置 上 各<br />

能 態 的 機 率<br />

值 」<br />

E2 能 用<br />

Heisenberg<br />

Uncertainty<br />

Principle 解 釋<br />

系 統 尺 寸 極 大<br />

時 , 能 階 不 可 區<br />

分 、 機 率 密 度 均<br />

勻<br />

C3 知 道<br />

邊 界 條<br />

件 的 來<br />

S-P 表 除 了 可 分 析 全 測 驗 的 差 異 係 數<br />

之 外 , 也 可 針 對 每 個 試 題 及 每 個 學 生 分 別<br />

計 算 其 注 意 係 數 (caution index)。 試 題 注 意<br />

係 數 簡 稱 為 CP, 學 生 注 意 係 數 簡 稱 為 CS。<br />

此 種 係 數 可 用 來 判 斷 學 生 與 試 題 之 得 分 組<br />

型 是 否 有 異 常 現 象 , 需 加 以 「 注 意 」。 這<br />

些 數 據 都 可 用 來 協 助 教 師 診 斷 學 生 表 現 、<br />

測 驗 品 質 , 即 教 學 成 果 的 有 效 工 具 , 以 作<br />

為 改 進 教 學 、 命 題 與 輔 導 學 生 之 參 考 ( 游 森<br />

期 、 余 民 寧 ,2006)。 以 下 針 對 試 題 品 質 、<br />

學 生 解 題 表 現 與 類 型 以 及 學 生 解 題 表 現 與<br />

學 習 成 績 之 相 關 分 析 逐 一 說 明 。<br />

( 一 ) 試 題 品 質 之 分 析<br />

本 研 究 試 題 品 質 分 析 指 標 試 採 用 答 對<br />

率 與 注 意 係 數 , 所 謂 的 注 意 係 數 是 指 S-P<br />

源<br />

7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表 資 料 中 的 實 際 反 應 組 型 與 完 美 反 應 組 型<br />

間 的 差 異 , 占 完 美 反 應 組 型 之 最 大 差 異 的<br />

比 值 。Sato(1980) 建 議 以 試 題 注 意 係 數 為 橫<br />

軸 ( 截 斷 點 為 .5), 以 答 對 試 題 的 學 生 人<br />

數 百 分 比 為 縱 軸 ( 截 斷 點 為 .5), 製 成 試<br />

題 診 斷 分 析 圖 , 整 個 試 題 診 斷 分 析 圖 將 試<br />

題 的 屬 性 分 成 四 類 。 分 析 結 果 如 圖 1, 本<br />

研 究 九 個 評 量 項 目 , 可 分 成 兩 大 類 , 第 一<br />

類 屬 於 「 試 題 相 當 適 當 , 可 以 用 來 區 別 低<br />

成 就 者 與 其 他 學 生 的 不 同 」, 屬 於 各 解 題<br />

階 段 較 基 本 的 項 目 , 第 二 類 屬 於 「 試 題 困<br />

難 度 高 , 適 合 用 來 區 別 高 成 就 者 的 好 試<br />

題 」, 試 題 編 製 品 質 良 好 , 顯 示 此 評 量 分<br />

類 方 式 具 有 良 好 的 建 構 效 度 。<br />

圖 1 試 題 品 質 分 析 圖<br />

圖 一 顯 示 前 三 階 段 (A, B, C) 中 , 除 了<br />

C3 外 , 答 對 率 都 高 ; 後 二 階 段 (D, E), 除<br />

了 D1 外 , 答 對 率 都 低 。 此 結 果 非 常 合 理 ,<br />

因 為 學 生 們 在 準 備 考 試 時 大 都 會 考 慮 先 行<br />

強 記 , 是 否 了 解 常 是 次 要 考 量 。 至 於 C1,<br />

D1 兩 項 純 粹 靠 記 憶 , 答 對 率 自 然 高 。C2<br />

雖 是 推 導 , 過 程 可 以 背 下 , 因 此 答 對 率 也<br />

不 低 。C3 詢 問 的 是 計 算 的 理 由 , 思 考 的<br />

層 次 已 經 提 升 到 理 解 , 學 生 們 若 不 透 徹 原<br />

因 , 答 對 率 相 形 就 低 。D2 是 將 最 後 結 果<br />

的 數 值 算 出 , 這 部 分 涉 及 學 生 們 的 計 算 能<br />

力 , 因 為 計 算 能 力 普 遍 不 高 , 答 對 率 也 就<br />

拉 下 。<br />

此 外 , 由 於 B1 是 簡 單 的 數 學 推 導 ,<br />

答 對 率 高 很 合 理 。A1 是 把 物 理 定 率 寫 出 ,<br />

這 應 該 最 簡 單 , 然 而 學 生 們 初 學 加 粗 心 ,<br />

答 對 率 沒 想 像 中 理 想 。 照 理 說 A1 的 答 對<br />

率 應 該 最 高 , 圖 一 中 卻 顯 示 好 幾 項 的 答 對<br />

率 比 A1 高 , 可 能 的 原 因 是 , 學 生 們 答 題<br />

時 多 依 賴 背 誦 , 並 不 是 一 步 一 步 推 導 , 因<br />

此 A1 中 的 小 錯 會 在 B1 中 更 正 回 來 。 其 他<br />

項 目 的 答 對 率 分 布 都 很 合 理 ,B1 高 於 C,<br />

D, E 所 有 項 目 ,C, D, E 各 項 目 答 對 率 照<br />

層 次 排 序 ,E 是 進 一 步 討 論 量 子 力 學 趨 於<br />

古 典 的 現 象 , 思 考 的 統 整 性 比 較 高 , 因 此<br />

答 對 率 自 然 最 低 。<br />

( 二 ) 學 生 解 題 表 現 與 類 型<br />

表 二 是 學 生 答 對 率 與 注 意 係 數 常 用 之<br />

雙 向 分 類 ( 余 民 寧 ,1996), 答 對 率 以 .75<br />

及 .50 為 準 分 成 3 級 , 注 意 係 數 以 .50 為 準<br />

分 成 2 級 , 交 叉 作 用 結 果 可 以 分 成 : 學 習<br />

良 好 穩 定 性 高 ; 學 習 尚 稱 穩 定 需 要 再 用 功<br />

一 點 ; 學 力 不 足 , 學 習 不 夠 充 份 , 需 要 更<br />

加 努 力 用 功 ; 粗 心 大 意 , 不 細 心 所 造 成 的<br />

錯 誤 ; 偶 爾 粗 心 , 準 備 不 充 份 , 需 要 再 努<br />

力 ; 學 習 極 不 穩 定 , 具 有 隨 興 的 讀 書 習 慣 ,<br />

對 考 試 內 容 沒 有 充 份 準 備 等 6 類 。 本 研 究<br />

學 生 的 表 現 六 類 皆 有 , 以 「 學 力 不 足 , 學<br />

習 不 夠 充 份 , 需 要 更 加 努 力 用 功 」 最 多 ,<br />

其 次 是 「 學 習 尚 稱 穩 定 , 需 要 再 用 功 一<br />

點 」。<br />

7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表 2 學 生 表 現 結 果 評 估 摘 要 表<br />

學 生 表 現<br />

學 力 不 足 , 學 習 不<br />

夠 充 份 , 需 要 更 加<br />

努 力 用 功<br />

學 習 尚 稱 穩 定 , 需<br />

要 再 用 功 一 點<br />

學 習 良 好 , 穩 定 性<br />

高<br />

學 習 極 不 穩 定 , 具<br />

有 隨 興 的 讀 書 習<br />

慣 , 對 考 試 內 容 沒<br />

有 充 份 準 備<br />

偶 爾 粗 心 , 準 備 不<br />

充 份 , 需 要 再 努 力<br />

粗 心 大 意 , 不 細 心<br />

所 造 成 的 錯 誤<br />

答 對 率<br />

範 圍<br />

學 生 注<br />

意 係 數<br />

範 圍<br />

人<br />

數<br />

百<br />

分<br />

比<br />

0-.50 0-.50 35 44.3<br />

.50-.75 0-.50 31 39.2<br />

.75-1.00 0-.50 3 3.8<br />

0-.50 .50-1 4 5.1<br />

.50-.75 .50-1 3 3.8<br />

.75-1.00 .50-1 3 3.8<br />

總 和 79 100<br />

四 、 結 論 與 建 議<br />

本 研 究 目 的 有 二 : 一 . 進 行 試 題 分 析 ,<br />

以 瞭 解 解 題 歷 程 步 驟 分 類 之 合 宜 性 。 二 .<br />

探 討 物 理 系 學 生 於 「 一 維 無 限 位 能 井 」 之<br />

解 題 表 現 , 深 入 瞭 解 學 生 在 此 題 的 學 習 狀<br />

況 與 困 難 , 結 論 與 建 議 分 述 於 下 :<br />

( 一 ) 結 論<br />

1. 題 目 SP 表 分 析 顯 示 , 試 題 品 質 良 好 , 沒<br />

有 不 良 試 題 。 概 念 層 次 基 本 者 , 分 析 結<br />

果 品 質 屬 於 試 題 相 當 適 當 , 可 以 用 來 區<br />

別 低 成 就 者 與 其 他 學 生 的 不 同 ; 而 概 念<br />

屬 性 層 次 較 高 的 項 目 屬 於 困 難 度 高 , 適<br />

合 用 來 區 別 高 成 就 者 的 好 試 題 。<br />

2. 透 過 SP 表 分 析 , 學 生 在 此 題 表 現 大 多 屬<br />

於 「 學 力 不 足 , 學 習 不 夠 充 份 , 需 要 更<br />

加 努 力 用 功 」, 其 次 「 學 習 尚 稱 穩 定 , 需<br />

要 再 用 功 一 點 」。<br />

( 二 ) 建 議 部 份<br />

1. 在 研 究 限 制 方 面 , 由 於 樣 本 來 源 只 有 一<br />

校 , 學 生 入 學 成 績 PR 值 約 50, 學 習 動<br />

機 不 高 , 推 論 範 圍 需 謹 慎 為 之 。<br />

2. 研 究 方 法 部 分 , 可 採 質 性 晤 談 方 式 針 對<br />

不 同 表 現 類 型 學 生 繼 續 深 入 瞭 解 影 響 其<br />

表 現 之 可 能 原 因 。<br />

3. 就 樣 本 素 質 或 範 圍 而 言 , 可 擴 大 研 究 對<br />

象 數 量 , 至 各 大 專 院 校 物 理 系 , 以 探 究<br />

各 校 學 生 於 此 題 表 現 之 異 同 , 可 作 為 教<br />

學 與 評 量 改 進 之 依 據 。<br />

參 考 文 獻<br />

Sato,T.(1980). The S-P chart and the caution<br />

index. NCE Educational<br />

Information Bulletin, 80-1.<br />

余 民 寧 (1996)。 成 就 測 驗 的 編 製 原 理 。 台<br />

北 : 心 理 出 版 社 。<br />

游 森 旗 、 余 民 寧 (2006)。 知 識 結 構 診 斷 評<br />

量 與 S-P 表 之 關 連 性 研 究 。 教 育 與 心 理 研<br />

究 ,29(1),183-208。<br />

7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C3-2 看 見 「 大 氣 壓 力 」- 點 膠 針 筒 千 斤 掛<br />

看 見 「 大 氣 壓 力 」- 點 膠 針 筒 千 斤 掛<br />

楊 美 姍<br />

1 、 唐 健 文 、 林 宗 正 、 蘇 育 彰 、 周 建 和<br />

1<br />

高 雄 師 大<br />

1<br />

聯 絡 人 E-mail:maysun5433@gmail.com<br />

摘 要<br />

本 文 旨 在 提 供 以 工 業 點 膠 針 筒 , 應 用 大 氣 壓 力 原 理 , 製 作 大 口 徑 含 推 柄 的 千 斤<br />

掛 , 做 為 吊 掛 的 主 要 裝 置 , 進 行 吊 掛 時 , 最 大 可 以 產 生 20 公 斤 重 的 拉 力 。 教 學 上 使<br />

用 點 膠 針 筒 千 斤 掛 較 醫 療 針 筒 更 具 演 示 效 果 , 利 用 大 氣 壓 力 來 達 成 提 升 或 支 撐 重 物 ,<br />

可 吊 掛 真 人 , 讓 學 生 印 象 深 刻 。 讓 學 生 體 會 到 「 大 氣 壓 力 」 是 很 大 , 並 估 算 大 氣 壓 力<br />

的 量 值 。<br />

前 言<br />

周 建 和 (2003) 使 用 醫 療 針 筒 設 計 示<br />

範 實 驗 , 學 生 有 此 可 以 看 見 大 氣 壓 力 的 量<br />

值 是 非 常 大 的 。 但 是 市 售 醫 療 塑 膠 針 筒 常<br />

見 的 最 大 規 格 是 50ml( 玻 璃 規 格 的 醫 療 針<br />

筒 不 列 入 考 慮 , 避 免 操 做 過 程 中 不 慎 破 裂<br />

產 生 危 險 。), 其 筒 身 截 面 積 約 為 6cm 2 。<br />

忽 略 活 塞 的 摩 擦 力 下 , 將 針 筒 的 出 液 孔 封<br />

閉 , 需 要 6 公 斤 重 的 外 力 方 使 將 活 塞 拉 離<br />

針 筒 。<br />

換 句 話 說 , 若 針 筒 筒 身 的 面 積 愈 大 ,<br />

則 需 更 大 的 力 量 方 能 對 抗 大 氣 壓 力 將 活 塞<br />

大 氣 壓 力 量 值 非 常 大<br />

器 材<br />

1. 工 業 用 點 膠 針 筒 (300c.c.) 2 隻<br />

2. 三 通 開 關 3 個<br />

3. 自 製 木 板 架 1 個<br />

4. 塑 膠 管 (PU、 內 徑 4mm、 長 20cm) 1 條<br />

5. 板 凳 1 個<br />

6. 童 軍 繩 1 條<br />

7. 木 梯 或 鋁 梯 (5 尺 或 6 尺 高 ) 1 座<br />

8. 螺 絲 ( 直 徑 8 mm, 長 12cm) 1 支<br />

9. 螺 帽 ( 配 合 螺 絲 ) 1 個<br />

10.S 勾 ( 直 徑 3cm、 耐 重 60Kg) 1 個<br />

11. 組 合 扣 ( 孔 徑 3cm、 耐 重 60Kg) 2 個<br />

12. 水 桶 1 個<br />

拉 離 針 筒 , 更 具 演 示 效 果 。 研 究 小 組 找 到<br />

工 業 用 300c.c. 點 膠 針 筒 , 其 筒 身 截 面 積 約<br />

為 20cm 2 , 製 做 成 千 斤 掛 , 期 待 能 成 為 中<br />

小 學 教 師 進 行 「 大 氣 壓 力 」 單 元 教 學 的 法<br />

寶 。<br />

圖 1: 工 業 用 點 膠 針 筒<br />

7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大 靜 摩 擦 力 約 為 10 公 斤 重 , 因 此 , 一 隻<br />

「 千 斤 掛 」 可 以 支 撐 約 30 公 斤 重 的 重 物 。<br />

你 猜 對 了 嗎 ?<br />

兩 隻 「 千 斤 掛 」 並 聯 後 的 最 大 靜 摩 擦<br />

圖 2: 自 製 木 板 架<br />

步 驟<br />

自 製 教 具 -「 千 斤 掛 」<br />

力 約 為 20 公 斤 重 , 每 隻 「 千 斤 掛 」 理 論 上<br />

可 支 撐 19 公 斤 重 的 重 物 , 實 際 實 驗 發 現 兩<br />

隻 並 聯 的 「 千 斤 掛 」 可 以 支 撐 57 1 公 斤<br />

重 的 重 物 。 你 猜 對 了 嗎 ?<br />

1. 將 工 業 用 點 膠 針 筒 的 活 塞 裝 上 推 柄 ,<br />

並 將 推 柄 末 端 鑽 孔 , 即 為 「 千 斤 掛 」。<br />

2. 用 推 柄 將 點 膠 針 筒 的 活 塞 推 至 出 液<br />

孔 。<br />

3. 用 三 通 開 關 將 點 膠 針 筒 的 出 液 孔 封<br />

閉 , 使 點 膠 針 筒 內 部 幾 乎 沒 有 空 氣 ,<br />

外 界 空 氣 無 法 進 入 點 膠 針 筒 內 部 。<br />

4. 推 柄 末 端 裝 上 組 合 扣 、S 勾 。<br />

5. S 勾 勾 住 水 桶 。<br />

6. 放 置 重 物 到 水 桶 內 , 可 先 請 學 生 猜 猜<br />

一 隻 「 千 斤 掛 」 可 以 支 撐 多 少 公 斤 重<br />

的 重 物 。( 裝 置 參 見 圖 3。)<br />

7. 將 兩 隻 「 千 斤 掛 」 放 入 自 製 木 板 架 中 ,<br />

將 它 們 並 聯 。<br />

圖 3: 掛 上 水 桶 , 承 裝 重 物 。<br />

8. 用 童 軍 繩 從 並 聯 後 的 兩 隻 「 千 斤 掛 」<br />

下 端 穿 出 後 , 綁 住 板 凳 。 請 學 生 猜 猜<br />

兩 隻 「 千 斤 掛 」 可 以 支 撐 多 少 公 斤 重<br />

的 人 。( 裝 置 如 圖 4。)<br />

原 理<br />

假 設 點 膠 針 筒 內 部 完 全 沒 有 空 氣 , 外<br />

界 為 一 大 氣 壓 。 已 知 點 膠 針 筒 筒 身 截 面 積<br />

約 為 20cm 2 , 則 可 支 撐 20 公 斤 重 的 重 物 ;<br />

然 而 , 點 膠 針 筒 的 活 塞 和 其 筒 身 之 間 的 最<br />

75<br />

圖 4: 雙 筒 千 斤 掛 能 承 重 52 公 斤 重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 千 斤 掛 」 向 上 提 升 重 物<br />

步 驟<br />

1. 用 推 柄 將 點 膠 針 筒 的 活 塞 從 出 液 孔 拉<br />

開 , 不 脫 離 筒 身 。<br />

2. 用 三 通 開 關 將 出 液 孔 封 閉 , 使 外 界 空<br />

壓 力 帶 動 活 塞 往 上 運 動 , 直 到 內 外 壓 力 平<br />

衡 。 因 此 , 實 際 實 驗 發 現 : 一 隻 「 千 斤 掛 」<br />

最 多 可 將 9 1 公 斤 重 的 重 物 往 上 提 升 ; 兩<br />

隻 並 聯 的 「 千 斤 掛 」 最 多 可 將 19 1 公 斤<br />

重 的 重 物 往 上 提 升 。( 如 圖 3、 圖 5。)<br />

氣 和 點 膠 針 筒 內 部 空 氣 無 法 相 互 流<br />

通 。<br />

3. 推 柄 末 端 裝 上 組 合 扣 、S 勾 ,S 勾 勾<br />

住 水 桶 。<br />

4. 用 抽 氣 裝 置 將 「 千 斤 掛 」 內 部 空 氣 抽<br />

出 , 觀 察 現 象 。<br />

5. 放 置 重 物 到 水 桶 內 , 請 學 生 猜 猜 一 隻<br />

「 千 斤 掛 」 可 以 將 多 少 公 斤 重 的 重 物<br />

往 上 提 升 , 若 將 兩 隻 「 千 斤 掛 」 並 聯<br />

又 會 是 多 少 。( 裝 置 如 圖 3、 圖 5。)<br />

原 理<br />

假 設 原 先 點 膠 針 筒 內 部 和 外 界 均 為 一<br />

大 氣 壓 。 已 知 點 膠 針 筒 筒 身 截 面 積 約 為<br />

20cm 2 , 一 隻 點 膠 針 筒 的 活 塞 和 其 筒 身 之<br />

間 的 最 大 靜 摩 擦 力 約 為 10 公 斤 重 。 當 抽 氣<br />

裝 置 將 「 千 斤 掛 」 內 部 空 氣 抽 出 , 則 「 千<br />

斤 掛 」 內 部 的 氣 壓 變 小 , 外 界 仍 為 一 大 氣<br />

壓 , 活 塞 內 外 的 壓 力 不 一 致 , 外 界 的 大 氣<br />

圖 5: 兩 隻 並 聯 的 「 千 斤 掛 」 將 21 公 斤 重<br />

的 書 本 往 上 提 升 。<br />

誌 謝<br />

本 研 究 承 蒙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之 研 究 計<br />

劃 經 費 補 助 , 本 研 究 小 組 的 投 入 與 付 出 ,<br />

特 此 致 謝 。<br />

參 考 文 獻<br />

周 建 和 (2003)。 動 手 . 做 . 科 學 大 師 — 幫 伽<br />

利 略 設 計 真 空 力 實 驗 。2003 物 理 教 學 及 示<br />

範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海 軍 官 校 。<br />

7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C3-3 計 算 機 在 數 值 模 擬 與 儀 器 控 制 之 教 學 應 用 成 效<br />

計 算 機 在 數 值 模 擬 與 儀 器 控 制 之 教 學 應 用 成 效<br />

1<br />

蘇 炯 武<br />

國 立 嘉 義 大 學 電 子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wsu@mail.ncyu.edu.tw<br />

摘 要<br />

儀 器 之 控 制 與 數 據 擷 取 方 法 為 各 大 學 近 年 來 實 驗 教 學 極 力 發 展 之 首 要 , 大 學 物 理 實 驗<br />

教 學 中 之 結 果 經 常 必 須 以 計 算 機 來 進 行 數 據 分 析 與 理 論 模 擬 吻 合 性 , 本 文 基 於 近 期 講 授<br />

計 算 機 在 物 理 之 應 用 課 程 , 提 出 部 份 個 人 之 教 學 經 驗 及 分 享 。 本 文 分 作 兩 個 部 份 , 第 一<br />

部 份 著 重 在 自 由 軟 體 之 執 行 成 效 , 使 用 Maxima 作 為 程 式 學 習 之 基 礎 。 第 二 部 份 著 重 在<br />

教 導 儀 器 控 制 程 式 之 邏 輯 基 礎 , 由 於 學 習 時 牽 涉 商 業 軟 體 之 版 權 , 執 行 方 法 為 利 用 每 本<br />

教 科 書 所 附 贈 光 碟 片 上 之 試 用 版 軟 體 搭 配 資 訊 教 室 還 原 電 腦 之 設 置 , 讓 每 一 位 學 生 可 於<br />

每 節 上 課 前 以 個 人 單 機 自 由 安 裝 使 用 , 在 教 學 上 十 分 便 利 。<br />

1<br />

C3-4 雲 霄 飛 車 能 量 轉 換 之 研 究<br />

雲 霄 飛 車 能 量 轉 換 之 研 究<br />

蔡 政 男<br />

1<br />

1<br />

謝 政 廷 何 尉 仲<br />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電 子 系<br />

1<br />

聯 絡 人 E-mail:chenan@csu.edu.tw<br />

摘 要<br />

運 動 學 是 物 理 力 學 的 基 礎 。 而 拋 體 是 運 動 學 的 平 面 運 動 。 我 們 藉 由 研 究 雲 霄 飛 車 運<br />

動 , 探 討 機 械 能 守 恆 與 能 量 守 恆 之 關 係 。<br />

我 們 成 功 分 析 雲 霄 飛 車 運 動 過 程 中 , 有 摩 擦 能 之 消 耗 , 由 研 究 可 知 摩 擦 力 消 耗 之 能 量<br />

達 到 0.3% 至 21% 左 右 。 由 實 驗 結 果 可 知 要 達 到 完 全 無 摩 擦 力 之 機 械 能 是 不 可 能 的 。<br />

因 儀 器 精 準 度 之 限 制 , 無 法 成 功 求 出 拋 體 初 速 , 我 們 成 功 利 用 球 體 軌 跡 與 運 動 影 片 合<br />

成 , 進 而 求 出 拋 體 運 動 初 速 與 角 度 , 並 進 而 驗 證 拋 體 之 軌 跡 方 程 式 。 克 服 儀 器 的 限 制 。<br />

關 鍵 詞 : 雲 霄 飛 車 、 拋 體 、 機 械 能 守 恆 、 能 量 守 恆 、 摩 擦 能<br />

7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C3-5 黎 開 管 之 熱 致 發 聲 的 震 撼 演 示 與 其 對 航 太 及 能 源 工 業 探 討 的 重 要 影 響<br />

黎 開 管 之 熱 致 發 聲 的 震 撼 演 示 與 其 對 航 太 及 能 源 工 業 探 討<br />

的 重 要 影 響<br />

邱 昶 幃 李 芳 瑜 王 國 至 戴 明 鳳<br />

1<br />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kevinkid.tw@gmail.com<br />

摘 要<br />

具 震 撼 且 有 趣 的 熱 致 發 聲 (Thermoacoustics) 與 黎 開 管 (Rijke tube) 物 理 現 象 早 在 18 世<br />

紀 就 由 玻 璃 工 人 發 現 ,19 世 紀 也 有 Lord Rayleigh 根 據 駐 波 共 振 模 型 提 出 了 扼 要 的 定 性<br />

解 釋 , 但 之 後 近 兩 百 年 此 議 題 並 沒 有 引 起 科 學 家 的 興 趣 , 及 做 更 深 入 的 探 討 , 也 因 此 使<br />

得 科 教 或 科 普 界 鮮 少 探 討 和 演 示 此 具 震 撼 之 「 熱 」 與 「 聲 」 結 合 的 物 理 演 示 。<br />

20 世 紀 航 太 和 能 源 工 業 的 高 度 發 展 , 使 得 煙 囪 內 、 燃 燒 腔 體 、 航 太 噴 射 系 統 中 的 燃<br />

燒 管 或 排 氣 管 中 , 因 溫 度 高 度 不 均 勻 的 分 佈 導 致 腔 體 內 的 壓 力 差 , 造 成 氣 流 快 速 流 動 ,<br />

進 而 在 管 內 / 腔 體 中 發 生 顯 著 的 共 振 駐 波 , 甚 而 使 腔 體 產 生 明 顯 的 震 動 。 但 工 業 界 常 需 要<br />

燃 燒 氣 體 和 排 放 廢 氣 , 或 航 運 界 大 型 輪 船 與 飛 機 需 燃 燒 化 石 燃 料 以 產 生 動 力 推 動 引 擎 ,<br />

其 排 放 廢 氣 之 腔 / 管 體 的 共 振 駐 波 及 腔 體 晃 動 , 將 導 致 腔 體 的 使 用 壽 命 大 幅 衰 減 , 甚 至 造<br />

成 嚴 重 損 傷 。 因 此 , 熱 致 發 聲 的 研 究 近 年 來 在 學 術 界 和 工 業 界 上 受 到 廣 泛 的 重 視 。<br />

如 圖 1 所 示 , 我 們 實 驗 室 簡 單 地 以 氣 體 噴 槍 加 熱 置 於 足 夠 長 之 鋁 管 或 Pyrex 管 內 的<br />

鐵 網 數 秒 鐘 後 , 移 去 噴 槍 加 熱 器 , 並 使 管 子 垂 立 於 半 空 中 , 經 短 暫 時 間 後 即 產 生 可 持 續<br />

十 多 秒 以 上 的 巨 大 聲 響 , 此 即 所 謂 的 黎 開 管 熱 致 發 聲 演 示 實 驗 。 在 科 普 教 學 上 , 此 實 驗<br />

所 需 器 材 取 得 容 易 、 成 本 低 廉 、 操 作 簡 易 、 又 與 工 業 及 科 技 應 用 有 密 切 關 連 性 , 但 卻 具<br />

相 當 震 撼 效 果 的 演 示 實 驗 , 總 能 受 到 觀 眾 極 大 的 迴 響 和 共 鳴 。 在 親 眼 見 識 、 耳 聞 及 感 受<br />

到 此 效 應 後 , 必 可 使 學 習 者 對 熱 致 發 聲 及 其 所 衍 伸 的 熱 致 共 振 的 物 理 原 理 與 在 工 業 上 的<br />

應 用 能 有 深 刻 的 體 驗 和 理 解 。 本 報 告 將 詳 細 介 紹 本 實 驗 原 理 、 操 作 方 式 、 各 種 實 驗 變 因<br />

與 其 在 科 學 與 工 業 上 的 應 用 價 值 與 展 望 。<br />

圖 1 黎 開 管 之 熱 致 發 聲 演 示 實 驗 器 材 和 操 作 情 形 。<br />

7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C3-6 概 念 構 圖 法 輔 助 大 學 普 通 物 理 教 學 心 得<br />

概 念 構 圖 法 輔 助 大 學 普 通 物 理 教 學 心 得<br />

12<br />

呂 維 理<br />

1<br />

楊 天 行<br />

海 軍 軍 官 學 校 應 用 科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概 念 構 圖 (Concept Mapping) 被 認 為 是 有 意 義 的 學 習 方 法 之 一 。 學 習 者 利 用 概 念 構 圖<br />

法 , 透 過 學 科 裡 重 要 概 念 的 掌 握 以 及 概 念 與 概 念 間 的 關 連 性 , 以 有 系 統 、 有 組 織 的 方 式<br />

掌 握 該 學 科 的 知 識 架 構 , 並 進 一 步 能 夠 促 成 學 科 知 識 的 應 用 。 概 念 構 圖 法 除 了 可 以 將 學<br />

科 的 內 容 與 以 層 級 及 關 聯 架 構 化 外 , 也 可 以 作 為 該 學 科 學 習 的 評 量 工 具 , 甚 至 可 以 作 為<br />

腦 力 激 盪 與 創 新 發 現 之 用 。<br />

本 教 學 研 究 目 的 , 擬 以 概 念 構 圖 法 作 為 大 一 學 生 學 習 普 通 物 理 知 輔 助 教 學 工 具 , 希<br />

望 使 學 生 自 行 製 作 概 念 圖 以 及 參 考 老 師 製 作 的 概 念 圖 , 進 一 步 能 夠 有 效 掌 握 重 要 物 理 概<br />

念 的 定 義 以 及 各 物 理 定 律 、 方 程 式 之 間 的 階 層 性 與 關 連 性 , 從 而 達 成 以 更 有 效 、 更 有 意<br />

義 的 方 式 學 習 物 理 知 識 。<br />

教 學 活 動 實 施 方 式 , 先 請 同 學 進 行 課 前 預 習 報 告 , 內 容 包 括 章 節 的 重 要 名 詞 、 定 義 、<br />

概 念 、 定 律 、 方 程 式 的 文 字 及 方 程 式 整 理 , 並 先 畫 出 一 張 學 生 版 本 的 概 念 圖 。 課 堂 教 學<br />

時 , 老 師 會 先 畫 出 一 張 教 師 版 本 的 概 念 圖 , 並 詳 細 說 明 概 念 與 概 念 的 關 連 性 , 然 後 再 以<br />

投 影 片 方 式 , 實 施 該 章 節 的 細 部 教 學 活 動 。<br />

經 過 一 年 的 教 學 活 動 後 , 以 自 行 設 計 的 封 閉 式 以 及 開 放 式 問 卷 , 了 解 學 生 對 於 此 項<br />

教 學 實 施 的 回 應 。 初 步 發 現 此 項 教 學 活 動 , 有 助 於 學 生 對 於 物 理 知 識 的 結 構 性 、 整 體 性<br />

以 及 關 聯 性 掌 握 , 也 可 以 幫 助 學 生 對 於 物 理 知 識 的 記 憶 與 運 用 。<br />

2<br />

7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D2 場<br />

D2-1 博 物 館 展 品 微 小 化<br />

博 物 館 展 品 微 小 化<br />

林 宣 安<br />

1<br />

1<br />

台 中 市 立 長 億 高 中<br />

聯 絡 人 E-mail:l0930984547@yahoo.com.tw<br />

摘 要<br />

台 灣 目 前 位 於 北 中 南 三 間 自 然 科 學 相 關 的 博 物 館 ( 台 北 科 教 館 、 台 中 科 博 館 、 高<br />

雄 科 工 館 ), 幾 乎 是 每 個 自 然 科 老 師 必 定 去 朝 聖 的 重 要 場 域 , 除 了 充 實 本 質 學 能 之 外 ,<br />

更 重 要 的 就 是 搜 集 教 學 資 源 , 但 博 物 館 的 展 品 主 要 以 現 場 操 作 為 主 , 因 此 體 積 與 造 價<br />

都 頗 具 規 模 , 除 非 直 接 帶 學 生 到 現 場 進 行 教 學 , 否 則 老 師 要 能 夠 將 這 些 展 品 應 用 在 課<br />

堂 教 學 , 還 是 需 要 許 多 轉 化 。 因 此 筆 者 開 始 有 將 博 物 館 的 展 品 微 小 化 的 計 畫 , 希 望 可<br />

以 透 過 一 些 改 良 與 材 料 的 精 簡 , 期 望 可 以 讓 這 些 展 品 進 入 到 一 般 教 室 , 甚 至 讓 學 生 可<br />

以 人 手 一 套 。<br />

目 前 已 微 小 化 的 展 品 有 :<br />

1. 龍 捲 風 模 型 ( 台 中 科 博 館 )<br />

2. 吉 他 弦 波 動 現 形 ( 台 中 科 博 館 )<br />

3. 白 努 利 吸 盤 ( 台 中 科 博 館 )<br />

4. 角 動 量 守 恆 ( 台 中 科 博 館 )<br />

5. 克 拉 尼 圖 形 ( 台 北 科 教 館 )<br />

6. 機 翼 的 形 狀 ( 台 北 科 教 館 )<br />

7. 光 的 三 原 色 ( 台 北 科 教 館 )<br />

1. 龍 捲 風 模 型<br />

2. 吉 他 弦 波 動 現 形 3. 白 努 利 吸 盤 4. 角 動 量 守 恆<br />

5. 克 拉 尼 圖 形 6. 機 翼 的 形 狀 7. 光 的 三 原 色<br />

關 鍵 詞 : 博 物 館 、 微 型 實 驗 、 自 製 教 具<br />

8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D2-2 因 應 12 年 國 教 高 一 基 礎 物 理 教 學 的 建 議<br />

因 應 12 年 國 教 高 一 基 礎 物 理 教 學 的 建 議<br />

1<br />

張 仁 壽<br />

國 立 基 隆 女 子 高 級 中 學<br />

1<br />

聯 絡 人 E-mail:manbeast@klgsh.kl.edu.tw<br />

摘 要<br />

近 年 來 , 本 校 因 入 學 方 式 的 改 變 , 班 內 學 生 的 學 習 能 力 落 差 漸 大 , 教 師 在 課 程 進<br />

度 壓 力 下 無 法 顧 及 學 習 落 後 的 學 生 , 導 致 其 學 習 成 就 低 落 。 在 教 師 社 群 的 討 論 下 , 利<br />

用 學 習 單 引 導 教 學 , 成 為 可 以 解 決 現 狀 的 教 學 方 式 。12 年 國 教 實 施 在 即 , 因 應 就 近 入<br />

學 等 理 念 , 可 預 見 將 使 班 內 學 生 的 學 習 能 力 落 差 更 為 加 大 。 在 此 提 出 以 本 校 學 生 為 對<br />

象 ( 入 學 PR 值 範 圍 40 - 90), 修 正 後 的 學 習 單 引 導 教 學 模 式 ( 尚 未 經 具 體 實 証 ) 供<br />

大 家 參 考 , 來 因 應 未 來 新 生 高 一 基 礎 物 理 的 教 學 。<br />

關 鍵 詞 : 教 師 社 群 、 學 習 單 、12 年 國 教 、 教 學 模 式<br />

前 言<br />

的 引 導 。<br />

12 年 國 教 實 施 在 即 , 因 應 就 近 入 學 等 安 置 性 評 量 以 國 中 基 測 高 通 過 率 試 題<br />

理 念 , 可 預 見 班 內 學 生 的 學 習 能 力 落 差 更 為 主 , 可 檢 驗 學 生 學 習 起 點 的 準 備 度 。 形<br />

為 加 大 。 如 何 實 施 原 班 級 學 習 輔 導 的 有 效 成 性 ( 或 診 斷 性 ) 評 量 以 高 中 學 測 高 通 過 率<br />

教 學 , 及 時 在 每 一 作 單 元 內 ( 困 難 概 念 ) 作 試 題 為 主 , 可 監 督 學 生 教 學 進 展 , 偵 測 學<br />

診 斷 與 補 救 , 將 成 為 未 來 教 學 的 重 點 。 習 錯 誤 。 以 PISA 評 量 閱 讀 素 養 的 特 徵 ( 文<br />

近 幾 年 來 , 本 校 因 入 學 方 式 的 改 變 , 本 、 歷 程 和 情 境 ) 來 提 升 對 科 學 的 認 識 。<br />

班 內 學 生 的 學 習 能 力 落 差 大 ( 入 學 PR 值<br />

範 圍 40 - 90), 教 師 在 課 程 進 度 壓 力 下 無<br />

法 顧 及 學 習 落 後 的 學 生 , 導 致 其 學 習 成 就<br />

低 落 。 在 教 師 社 群 的 討 論 下 , 利 用 學 習 單<br />

引 導 教 學 , 成 為 可 以 解 決 現 狀 的 教 學 方 式 。<br />

因 應 12 年 國 教 , 在 此 提 出 以 本 校 學<br />

生 為 對 象 , 修 正 後 的 學 習 單 引 導 教 學 模 式 圖 1 學 習 單 引 導 教 學 模 式 設 計 流 程 示 意 圖<br />

供 大 家 參 考 , 以 因 應 未 來 新 生 高 一 基 礎 物<br />

理 的 教 學 。<br />

學 習 單 設 計<br />

本 文 以 基 礎 物 理 第 一 章 序 論 與 基 本<br />

學 習 單 引 導 教 學 模 式<br />

測 量 , 第 二 節 物 理 量 的 單 位 為 內 容 , 依 據<br />

配 合 教 學 目 標 , 每 一 堂 課 的 設 計 流 程 上 述 模 式 與 流 程 來 設 計 本 節 課 程 的 學 習<br />

( 如 圖 1 所 示 ): 前 十 分 鐘 施 以 安 置 性 評 量 單 , 供 大 家 教 學 參 考 。<br />

作 為 學 習 的 起 點 , 三 十 分 鐘 引 導 式 閱 讀 講 -------------------------------------------------<br />

解 文 本 內 容 , 再 施 以 形 成 性 ( 或 診 斷 性 ) 評 【 學 習 單 】<br />

量 , 課 後 輔 助 增 加 深 度 的 延 伸 閱 讀 , 讓 班 基 隆 女 中 100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br />

級 內 的 高 成 就 高 意 願 學 習 群 , 能 得 到 適 度 高 一 基 礎 物 理 學 習 單 :<br />

8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第 一 章 序 論 與 基 本 測 量<br />

第 二 節 物 理 量 的 單 位<br />

安 置 性 評 量<br />

▋ 小 真 將 某 液 體 分 次 倒 入 量 筒 中 , 再 利 用<br />

天 平 依 次 測 量 液 體 和 量 筒 的 總 質 量 , 並 分<br />

別 記 錄 量 筒 中 液 體 的 體 積 , 其 實 驗 數 據 圖<br />

所 示 。 下 列 關 於 此 液 體 密 度 的 敘 述 何 者 正<br />

確 ?(94-1 基 測 )<br />

(A) 液 體 的 體 積 愈 大 , 密 度 愈 低<br />

(B) 液 體 的 體 積 愈 大 , 密 度 愈 高<br />

(C) 體 積 20 cm3 時 計 算 密 度 為 1.0 g/cm 3<br />

(D) 體 積 50 cm3 時 計 算 密 度 為 1.2 g/cm 3<br />

可 能 造 假 摻 了 「 銀 」 在 裡 面 , 但 是 又 不 能<br />

把 王 冠 毀 壞 來 鑑 定 。 要 怎 樣 才 能 檢 驗 王 冠<br />

是 不 是 純 金 的 呢 ? 阿 基 米 德 想 了 好 久 , 一<br />

直 沒 有 好 方 法 。 有 一 天 , 他 在 洗 澡 的 時 候<br />

發 現 , 當 他 坐 在 浴 盆 裡 時 水 位 上 升 了 , 這<br />

使 得 他 想 到 了 :「 只 要 拿 與 王 冠 等 重 量 的 金<br />

子 , 放 到 水 裡 , 測 出 它 的 體 積 , 看 看 它 的<br />

體 積 是 否 與 王 冠 的 體 積 相 同 , 如 果 王 冠 體<br />

積 更 大 , 這 就 表 示 其 中 造 了 假 , 摻 了 銀 。」<br />

▋ 如 圖 所 示 , 一 懸 吊 之 金 屬 球 緩 慢<br />

浸 沒 於 大 燒 杯 的 水 中 , 沉 到 底 部 , 則<br />

溢 出 後 流 入 小 燒 杯 中 的 水 和 此 金 屬 球 的 關<br />

係 為 何 ? ( 細 繩 之 效 果 不 計 )<br />

(A) 兩 者 體 積 不 相 等 , 重 量 也 不 相 等<br />

(B) 兩 者 體 積 相 等 , 但 小 燒 杯 中 的 水 較<br />

重<br />

(C) 兩 者 體 積 相 等 , 但 小 燒 杯 中 的 水<br />

較 輕<br />

(D) 兩 者 重 量 相 等 , 但 小 燒 杯 中 的 水<br />

體 積 較 大<br />

(E) 兩 者 重 量 相 等 , 但 小 燒 杯 中 的 水<br />

體 積 較 小<br />

(90 學 測 )<br />

▋ 已 知 1 光 年 為 以 光 速 行 進 1 年 的 距 離 ,<br />

且 光 速 為 3 × 10 5 公 里 / 秒 , 若 阿 信 觀 察<br />

到 一 顆 距 離 地 球 10 光 年 的 恆 星 , 則 下 列 何<br />

者 為 最 合 理 的 推 論 ?(99-1 基 測 )<br />

(A) 此 恆 星 可 能 是 天 王 星<br />

(B) 此 恆 星 的 半 徑 約 為 10 光 年<br />

(C) 阿 信 觀 察 到 的 是 此 恆 星 10 年 前 發 出 的<br />

光<br />

(D) 此 恆 星 距 離 地 球 10×365×3×10 5 公 里<br />

引 導 式 閱 讀 講 解 文 本 內 容<br />

阿 基 米 德 的 故 事 : 混 合 密 度<br />

國 王 請 金 匠 用 純 金 打 造 了 一 頂 純 金 王<br />

冠 , 做 好 了 以 後 , 國 王 懷 疑 金 匠 不 老 實 ,<br />

▋ 由 重 量 百 分 比 90% 的 金 與 10% 的<br />

銀 打 造 而 成 的 皇 冠 , 重 量 為 500 公 克 。<br />

將 它 全 部 浸 入 水 中 時 , 可 排 開 水 的<br />

體 積 為 多 少 立 方 公 分 ?<br />

(A)17.6 (B)22.6 (C)28.1 (D)30.0<br />

(96 學 測 )<br />

8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光 年 : 天 體 距 離 的 單 位<br />

「 天 狼 星 距 離 我 們 是 8.7 光 年 」, 光 年<br />

到 底 是 什 麼 呢 ? 光 年 是 天 文 上 用 來 表 示<br />

「 距 離 」 的 單 位 。 天 文 上 不 用 公 里 來 表 示<br />

距 離 , 主 要 是 因 為 在 宇 宙 中 , 天 體 和 天 體<br />

之 間 的 距 離 都 太 遙 遠 了 。 從 地 球 到 月 球 ,<br />

就 大 約 有 三 十 八 萬 公 里 ; 地 球 到 太 陽 , 那<br />

就 多 達 一 億 四 千 九 百 六 十 萬 公 里 。 所 以 ,<br />

我 們 必 須 有 更 大 的 單 位 來 計 算 天 文 上 的 距<br />

離 。<br />

為 什 麼 用 「 光 年 」 呢 ? 在 宇 宙 間 , 光<br />

的 速 度 最 快 的 , 每 秒 鐘 差 不 多 可 以 跑 三 十<br />

萬 公 里 , 光 年 就 是 光 連 續 跑 一 年 的 距 離 。<br />

計 算 如 下 :<br />

1 光 年 = 300000 公 里 ∕ 秒 × 60 秒 ∕ 分<br />

× 60 分 ∕ 小 時 × 24 小 時 ∕ 天 × 365 天 ∕<br />

年 , 光 一 年 可 以 跑 大 約 [ 九 兆 四 千 六 百 億 ]<br />

公 里 。<br />

▋ 光 走 一 年 的 距 離 為 9.46 × 10 12 公 里 , 天<br />

狼 星 距 地 球 約 8.7 光 年 , 由 此 可 知 光 從 天<br />

狼 星 到 地 球 需 時 多 少 年 ?(91-2 基 測 )<br />

(A) 8.7<br />

(B) 8.7 ×(9.46 × 10 12 )<br />

(C) 8.7/(9.46 × 10 12 )<br />

(D)(9.46 × 10 12 )/8.7<br />

形 成 性 ( 或 診 斷 性 ) 評 量<br />

▋ 在 熔 製 玻 璃 的 過 程 中 , 其 內 部 有 時 會 混<br />

入 一 些 小 氣 泡 , 今 測 得 某 種 玻 璃 成 品 的 密<br />

度 為 2.3 公 克 / 公 分<br />

3 。 已 知 該 種 玻 璃 不 含<br />

氣 泡 時 的 密 度 為 2.5 公 克 / 公 分<br />

3 , 試 計 算<br />

該 玻 璃 成 品 內 所 含 的 氣 泡 體 積 , 佔 全 部 體<br />

積 的 百 分 比 值 為 多 少 ?<br />

(A)4.0% (B)5.0% (C)6.0% (D)7.0%<br />

(E)8.0%。(94 學 測 )<br />

▋ 請 閱 讀 下 列 敘 述 後 , 回 答 問 題<br />

科 學 家 定 義 「 地 球 到 太 陽 的 平 均<br />

距 離 」 為 「1 天 文 單 位 」, 並 用 此 單 位<br />

來 表 示 太 陽 系 中 各 天 體 之 間 的 距 離 。<br />

例 如 , 木 星 與 太 陽 的 平 均 距 離 約 為 5<br />

天 文 單 位 ; 土 星 與 太 陽 的 平 均 距 離 約<br />

為 9.5 天 文 單 位 。 當 彗 星 運 行 到 太 陽<br />

附 近 , 尤 其 與 太 陽 的 距 離 小 於 1.5 天<br />

文 單 位 時 , 有 些 彗 星 會 發 展 出 很 明 顯<br />

的 掃 帚 狀 長 尾 巴 , 稱 為 「 彗 尾 」。<br />

判 斷 下 列 各 行 星 與 太 陽 的 平 均 距 離 , 何 者<br />

最 合 理 ?(99-1 基 測 )<br />

(A) 水 星 約 0.4 天 文 單 位<br />

(B) 火 星 約 0.7 天 文 單 位<br />

(C) 金 星 約 1.5 天 文 單 位<br />

(D) 海 王 星 約 8 天 文 單 位<br />

延 伸 閱 讀 1: 土 壤 液 化<br />

重 物 可 能 伴 隨 地 震 而 沉 陷 地 裡 , 如 果<br />

搖 動 造 成 地 面 液 化 , 即 土 壤 顆 粒 之 間 在 彼<br />

此 滑 動 經 過 時 , 會 受 到 小 量 的 摩 擦 力 。 此<br />

時 地 面 實 質 上 會 變 成 流 沙 。 砂 土<br />

地 面 液 化 的 潛 在 可 能 性 可 用 地 表 樣 本 的 孔<br />

隙 比 e 加 以 預 測 , 其 中 【e = 顆 粒 之 間 ( 孔<br />

隙 ) 的 總 體 積 / 樣 本 內 砂 土 顆 粒 的 總 體<br />

積 】。 如 果 e 超 過 臨 界 值 0.80 則 液 化 將 隨<br />

著 地 震 發 生 。 試 問 此 時 相 對 應 的 砂 土 密 度<br />

為 何 ? 二 氧 化 矽 ( 砂 的 主 要 成 份 ) 固 體 的 密<br />

度 為 2.600 x 10 3 kg/m 3<br />

延 伸 閱 讀 2: 秒 差 距<br />

秒 差 距 是 一 種 最 古 老 的 , 同 時 也 是 最<br />

標 準 的 測 量 恆 星 距 離 的 方 法 。 它 是 建 立 在<br />

三 角 視 差 的 基 礎 上 的 。 從 地 球 公 轉 軌 道 的<br />

平 均 半 徑 ( 一 個 天 文 單 位 ) 為 底 邊 所 對 應<br />

的 三 角 形 內 角 稱 為 視 差 。 當 這 個 角 的 大 小<br />

為 1 角 秒 時 , 這 個 三 角 形 ( 由 於 1 角 秒 所<br />

對 應 的 兩 條 邊 的 長 度 差 異 完 全 可 以 忽<br />

略 , 因 此 , 這 個 三 角 形 可 以 想 像 成 直 角 三<br />

角 形 , 也 可 以 想 像 成 等 腰 三 角 形 ) 的 一 條<br />

8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邊 的 長 度 即 地 球 到 這 個 恆 星 的 距 離 , 就 稱<br />

為 1 秒 差 距 。<br />

致 謝<br />

本 文 承 國 立 基 隆 女 中 「100 物 理 教 學 社 群 」<br />

討 論 , 經 廖 淑 芬 、 黃 小 芬 、 賴 美 娟 、 鄒 軒<br />

辰 等 老 師 大 力 斧 正 在 此 一 並 致 謝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楊 宗 哲 主 編 。 普 通 高 中 基 礎 物 理 ( 一 ), 全 華 出<br />

版 。pp.13-19<br />

2. David Halliday , Robert Resnick , Jearl<br />

Walker。 物 理 ( 上 ) 第 八 版 , 全 華 出 版 。pp.10-11<br />

3. 學 測 試 題 來 自 大 學 入 學 考 試 中 心 。[ 網 址<br />

http://www.ceec.edu.tw/AbilityExam/AbilityExamP<br />

aper.htm]<br />

試 問 :1pc = AU = 光 年 。<br />

-------------------------------------------------<br />

以 上 改 寫 99 課 綱 第 一 次 教 學 的 學 習<br />

單 , 希 望 能 更 貼 進 教 學 現 場 的 差 異 , 經 由<br />

差 異 化 教 學 引 導 能 夠 讓 學 生 更 有 效 學 習 。<br />

4. 基 測 試 題 來 自 基 本 學 力 測 驗 推 動 工 作<br />

委 員 會 。[ 網 址<br />

http://www.bctest.ntnu.edu.tw/]<br />

8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D2-3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探 究 教 學 增 進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之 課 程 設 計<br />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探 究 教 學 增 進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之 課 程 設 計<br />

謝 甫 宜<br />

1<br />

1<br />

宋 欣 蓉<br />

高 雄 市 立 陽 明 國 中<br />

2<br />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班<br />

1<br />

聯 絡 人 E-mail:lkksfe@ms47.hinet.net<br />

2<br />

2<br />

聯 絡 人 E-mail:good650416@yahoo.com.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旨 在 發 展 「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探 究 教 學 」 藉 以 增 進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 以 教 科 書<br />

中 「 熱 與 溫 度 」 單 元 設 計 科 學 探 究 課 程 。 研 究 樣 本 為 兩 班 各 28 位 八 年 級 學 生 作 為 實<br />

驗 組 與 對 照 組 , 分 別 以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的 探 究 教 學 與 教 科 書 本 位 的 教 學 。 本 研 究 自 行 編<br />

製 「 科 學 解 釋 測 驗 題 本 」 對 於 兩 組 學 生 進 行 前 後 測 , 並 採 用 共 變 數 分 析 (ANOVA)。 研<br />

究 結 果 發 現 , 實 驗 組 在 指 出 因 果 關 係 、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 對 於 科 學 解 釋<br />

的 評 價 等 四 項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的 成 份 , 皆 優 於 對 照 組 並 具 有 高 度 實 驗 效 果 量 , 顯 示 科 學<br />

模 型 為 本 位 的 探 究 教 學 增 進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 優 於 以 教 科 書 本 位 的 教 學 方 式 。 本 研<br />

究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主 張 , 發 展 適 切 的 科 學 模 型 探 究 教 學 , 有 助 於 學 生 學 習 與 運 用 概 念 ,<br />

並 以 概 念 的 理 解 進 行 科 學 解 釋 , 亦 對 於 未 來 探 討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探 究 教 學 如 何 增 進 學 生<br />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之 機 制 的 研 究 提 出 建 議 。<br />

關 鍵 詞 : 科 學 模 型 、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探 究 教 學 、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 建 模<br />

壹 、 緒 論<br />

一 、 研 究 動 機<br />

科 學 解 釋 之 核 心 能 力 包 括 指 出 因 果 關<br />

係 、 推 理 能 力 、 與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 謝 州 恩 與<br />

吳 心 楷 ,1995)。 而 過 去 的 文 獻 中 , 較 多 以<br />

指 導 學 生 如 何 理 解 與 建 立 模 型 , 反 而 較 缺<br />

乏 如 何 應 用 建 模 的 歷 程 進 行 解 題 的 研 究 。<br />

但 是 , 模 型 的 主 要 功 能 除 了 對 自 然 現 象 提<br />

出 解 釋 與 預 測 , 科 學 模 型 需 為 一 種 應 用 於<br />

問 題 解 決 之 工 具 (Schwarz, Reiser, Davis,<br />

Kenyon, Acher, Fortus, Swartz, Hug &<br />

Krajcik, 2009), 研 究 者 認 為 讓 學 生 學 習 如<br />

何 建 模 之 外 , 更 應 提 供 他 們 應 用 他 們 所 建<br />

立 的 科 學 模 型 進 行 解 釋 、 預 測 與 應 用 。<br />

此 外 , 建 模 的 歷 程 必 須 藉 由 科 學 探 究<br />

尋 得 自 然 現 象 中 主 要 的 變 因 以 及 變 因 之 間<br />

的 關 係 , 因 此 , 培 養 探 究 能 力 對 於 學 生 的<br />

建 模 有 著 重 要 的 影 響 ; 而 學 生 所 建 構 的 模<br />

型 也 必 須 以 科 學 概 念 或 科 學 原 理 為 基 礎 ,<br />

從 科 學 史 中 了 解 到 科 學 家 也 透 過 科 學 建 模<br />

的 歷 程 理 解 科 學 概 念 。 所 以 , 研 究 者 也 認<br />

為 建 模 的 教 學 應 包 括 指 導 學 生 進 行 科 學 探<br />

85<br />

究 與 概 念 引 介 等 成 分 。<br />

Schwarz 等 人 (2009) 提 供 的 建 模 教 學<br />

順 序 課 程 涉 及 以 下 教 學 歷 程 , 包 括 : 定 錨<br />

於 自 然 現 象 建 構 初 始 模 型 實 際 地<br />

測 試 模 型 評 估 模 型 測 試 模 型 反 駁<br />

其 他 想 法 修 正 模 型 使 用 模 型 進 行<br />

預 測 或 解 釋 , 這 些 建 模 的 教 學 歷 程 除 了 較<br />

其 他 文 獻 所 述 的 教 學 歷 程 完 整 外 , 也 較 為<br />

符 合 本 研 究 想 要 讓 學 生 達 成 的 學 習 目 標 。<br />

綜 合 上 述 觀 點 , 建 模 為 本 的 探 究 教 學<br />

能 培 養 學 生 透 過 建 模 的 學 習 途 徑 , 產 生 概<br />

念 改 變 、 建 構 與 理 解 概 念 和 理 論 、 瞭 解 與<br />

賞 識 知 識 的 產 出 和 應 用 、 判 斷 知 識 的 合 理<br />

性 、 以 及 能 運 用 知 識 培 養 學 生 的 探 究 能 力<br />

等 優 點 。 故 本 文 旨 在 探 討 建 模 為 本 的 探 究<br />

教 學 , 促 進 學 生 對 於 科 學 模 型 的 改 變 之 學<br />

習 途 徑 , 有 助 於 研 究 者 日 後 運 用 建 模 為 本<br />

的 探 究 教 學 培 養 學 生 建 模 的 能 力 , 並 促 進<br />

學 生 對 模 型 之 功 能 的 理 解 , 以 及 運 用 建 模<br />

歷 程 做 為 一 種 解 釋 、 預 測 與 問 題 解 決 的 思<br />

考 工 具 。<br />

研 究 者 曾 以 「 喝 水 鳥 」 科 學 教 具 進 行<br />

教 學 , 探 討 學 童 對 喝 水 鳥 建 模 歷 程 保 留 的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概 念 , 包 括 仍 存 在 的 迷 思 概 念 與 正 確 科 學<br />

概 念 、 遺 失 的 概 念 , 以 及 他 們 是 否 產 生 新<br />

的 迷 思 概 念 。 然 而 , 喝 水 鳥 建 模 歷 程 涉 及<br />

許 多 科 學 原 理 , 包 括 學 童 在 國 小 階 段 即 學<br />

習 過 的 科 學 概 念 , 包 括 : 槓 桿 原 理 、 水 蒸<br />

發 時 帶 走 熱 量 的 吸 熱 反 應 、 熱 量 是 從 溫 度<br />

高 的 地 方 向 溫 度 底 的 地 方 傳 遞 、 與 熱 脹 冷<br />

縮 原 理 等 較 為 簡 易 的 科 學 概 念 。 因 為 喝 水<br />

鳥 模 型 總 是 輕 易 的 就 吸 引 了 學 童 的 注 意 ,<br />

且 容 易 引 發 學 童 主 動 學 習 的 動 機 。 但 是 ,<br />

研 究 者 從 演 示 喝 水 鳥 的 教 學 中 發 現 , 喝 水<br />

鳥 模 型 涉 及 的 科 學 概 念 對 中 小 的 學 生 甚 為<br />

複 雜 與 難 懂 , 所 以 其 建 模 歷 程 必 須 以 探 究<br />

教 學 引 導 學 生 對 於 科 學 概 念 的 理 解 , 以 及<br />

增 進 學 生 的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br />

二 、 研 究 目 的 與 研 究 問 題<br />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索 「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的 探<br />

究 教 學 」, 對 於 增 進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之 能 力 是<br />

否 具 有 較 佳 的 學 習 成 效 , 而 科 學 解 釋 能 力<br />

包 括 指 出 因 果 關 係 能 力 、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br />

與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 以 及 評 價 科 學 解 釋 的 能<br />

力 等 。 因 此 , 本 研 究 採 取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探<br />

究 教 學 與 教 科 書 為 本 位 的 教 學 , 分 別 對 於<br />

實 驗 組 與 對 照 組 進 行 教 學 處 理 , 藉 以 了 解<br />

兩 組 學 生 在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是 否 達 顯 著 差<br />

異 。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問 題 羅 列 如 下 :<br />

1. 實 驗 處 理 後 , 兩 組 學 生 指 出 因 果 關<br />

係 能 力 之 差 異 是 否 達 顯 著 水 準 ?<br />

2. 實 驗 處 理 後 , 兩 組 學 生 科 學 推 理 能<br />

力 之 差 異 是 否 達 顯 著 水 準 ?<br />

3. 實 驗 處 理 後 , 兩 組 學 生 使 用 證 據 能<br />

力 之 差 異 是 否 達 顯 著 水 準 ?<br />

4. 實 驗 處 理 後 , 兩 組 學 生 評 價 科 學 解<br />

釋 能 力 之 差 異 是 否 達 顯 著 水 準 ?<br />

5. 綜 合 上 述 第 1 至 4 點 的 研 究 問 題 ,<br />

「 科 學 模 型 的 探 究 教 學 」 對 於 實 驗<br />

組 學 生 的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之 主 要 影 響<br />

為 何 ?<br />

貳 、 文 獻 探 討<br />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學 生 建 模 與 應 用 建 模<br />

之 能 力 , 發 展 建 模 為 本 位 的 探 究 教 學 課<br />

程 。 文 獻 探 討 包 括 科 學 模 型 與 建 模 的 本 質<br />

和 教 學 功 能 、 探 究 教 學 對 於 學 生 建 模 的 影<br />

86<br />

響 、 以 及 建 模 為 本 的 探 究 教 學 對 於 學 生 科<br />

學 概 念 之 影 響 與 相 關 研 究 等 三 部 份 。<br />

一 、 科 學 模 型 與 建 模 的 本 質 和 教 學<br />

功 能<br />

( 一 ) 科 學 模 型 與 建 模 的 意 涵 和 本 質<br />

科 學 家 最 重 要 目 標 就 是 理 解 自 然 現 象<br />

如 何 運 作 的 機 制 ? 而 這 個 理 解 通 常 是 透 過<br />

把 種 種 自 然 現 象 轉 化 為 模 型 而 完 成 , 但 是<br />

自 然 現 象 通 常 是 複 雜 、 隱 晦 、 變 因 眾 多 ,<br />

應 如 何 將 自 然 現 象 轉 換 成 簡 易 的 科 學 模 型<br />

呢 ? 而 科 學 教 學 的 過 程 又 如 何 教 導 學 生 進<br />

行 這 種 將 自 然 現 象 轉 換 成 科 學 模 型 , 以 增<br />

進 學 生 理 解 模 型 與 學 習 科 學 家 如 何 建 構 科<br />

學 模 型 呢 ?<br />

Hacking (1983) 指 出 , 科 學 家 以 理 論<br />

表 徵 世 界 , 以 實 驗 參 與 世 界 。 模 型 的 建 立<br />

使 科 學 家 建 構 出 實 驗 技 術 , 進 而 瞭 解 複 雜<br />

抽 象 的 大 自 然 現 象 。Lee (1999) 主 張 , 大<br />

自 然 的 現 象 通 常 是 多 變 因 、 複 雜 、 難 解 釋 ,<br />

模 型 所 表 徵 的 自 然 現 象 都 是 較 為 簡 化 以 方<br />

便 我 們 進 行 探 究 。 例 如 , 伽 俐 略 建 立 「 擺 」<br />

的 模 型 , 並 未 計 算 擺 繩 的 質 量 、 擺 長 粗 細 、<br />

擺 角 與 擺 幅 , 他 將 擺 錘 視 為 質 點 , 方 能 將<br />

複 雜 的 單 擺 運 動 簡 化 處 理 , 成 為 容 易 進 行<br />

探 究 的 科 學 模 型 。 所 以 , 模 型 具 有 簡 化 、<br />

理 想 化 的 本 質 , 只 用 了 其 所 要 表 徵 的 現 象<br />

最 明 顯 的 特 點 , 忽 略 其 他 次 要 的 變 因 。 封<br />

中 興 與 洪 振 方 (2011) 研 究 指 出 , 科 學 模 型<br />

具 有 理 想 化 、 多 元 性 、 暫 時 性 的 本 質 。<br />

科 學 家 研 究 自 然 現 象 如 何 運 作 而 提 出<br />

模 型 可 從 科 學 史 中 找 到 許 多 例 證 , 例 如 ,<br />

洪 振 方 (2000) 曾 指 出 , 物 理 運 動 學 領 域<br />

中 , 伽 俐 略 的 研 究 中 包 括 有 自 由 落 體 運 動<br />

模 型 、 斜 面 運 動 模 型 、 單 擺 的 等 時 性 模 型<br />

等 。 邱 美 虹 (2007) 指 出 , 模 型 (model) 和<br />

建 模 (modeling) 是 科 學 發 展 的 重 要 元<br />

素 , 也 是 科 學 學 習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認 知 與 能<br />

力 。 模 型 被 視 為 是 某 個 想 法 、 物 體 、 事 件 、<br />

過 程 或 現 象 的 表 徵 (Gilbert & Boulter,<br />

2000)。 文 獻 指 出 模 型 是 一 種 對 真 實 世 界 的<br />

抽 象 描 述 , 模 型 亦 為 科 學 家 對 複 雜 自 然 現<br />

象 所 提 出 合 理 而 簡 化 的 形 式 (Acher, Arca,<br />

& Sanmarti, 2007; Develaki, 2007; Magnani,<br />

2004)。<br />

綜 合 上 述 學 者 們 的 觀 點 , 將 模 型 視 為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一 種 為 理 解 自 然 現 象 所 形 成 的 表 徵 。<br />

( 二 ) 科 學 模 型 與 建 模 的 教 學 功 能<br />

Gilbert (1991) 主 張 , 科 學 就 是 建 模 的<br />

歷 程 , 而 科 學 學 習 則 為 學 習 建 模 的 歷 程 ,<br />

建 模 的 教 學 歷 程 即 教 導 學 生 學 習 科 學 概 念<br />

與 建 構 科 學 模 型 。Clement (2008) 也 指 出 ,<br />

科 學 即 建 模 的 事 業 , 理 解 建 模 與 模 型 的 意<br />

義 、 本 質 與 結 構 甚 為 重 要 。<br />

Justi 與 Driel (2005) 指 出 , 科 學 模 型<br />

與 建 模 對 於 科 學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主 要 基 於 三<br />

項 學 習 的 觀 點 , 首 先 為 「 學 習 科 學 」, 學<br />

生 應 瞭 解 主 要 的 科 學 與 歷 史 模 型 , 以 及 這<br />

些 模 型 的 範 圍 與 限 制 ; 第 二 點 為 「 學 習 動<br />

手 做 科 學 」(doing science), 應 提 供 學 生 機<br />

會 進 行 建 構 、 表 達 和 測 試 他 們 的 模 型 ; 第<br />

三 點 為 「 學 習 科 學 本 質 」, 學 生 應 學 習 和<br />

認 識 模 型 的 本 質 與 角 色 , 以 及 科 學 探 究 之<br />

產 物 即 模 型 的 建 構 與 傳 播 。 根 據 上 述 觀<br />

點 , 科 學 模 型 與 建 模 具 有 學 習 科 學 概 念 、<br />

學 習 動 手 做 科 學 、 學 習 科 學 本 質 等 教 學 功<br />

能 。<br />

雖 然 ,Kipnis (1998) 以 及 Justi 與<br />

Gilbert (2003) 皆 提 出 科 學 發 展 的 歷 史 本<br />

身 就 提 供 許 多 與 理 論 相 關 的 模 型 , 透 過 科<br />

學 史 中 科 學 家 所 建 構 的 模 型 教 導 科 學 理 論<br />

是 達 成 科 學 學 習 的 有 效 策 略 。 但 是 , 在 國<br />

中 或 國 小 的 教 學 若 介 紹 科 學 史 中 所 建 立 的<br />

科 學 模 型 , 可 能 僅 讓 學 生 覺 知 到 科 學 模 型<br />

的 意 義 、 演 進 歷 程 、 科 學 概 念 、 或 科 學 本<br />

質 的 意 涵 , 卻 無 法 提 供 學 生 透 過 探 究 的 歷<br />

程 以 建 構 與 修 正 模 型 進 行 建 模 。<br />

二 、 科 學 模 型 探 究 教 學 對 於 學 生 科<br />

學 概 念 理 解 的 影 響<br />

探 究 與 建 模 皆 為 科 學 的 基 本 面 向<br />

(Jonassen, 2008;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br />

【NRC】, 1996), 而 Gilbert (2004) 也 指<br />

出 , 探 究 扮 演 著 統 整 科 學 知 識 的 重 要 角<br />

色 , 建 模 則 以 模 型 作 為 基 本 工 具 進 行 科 學<br />

推 理 , 建 模 歷 程 包 括 模 型 的 建 構 、 評 斷 、<br />

修 正 與 表 現 , 而 這 些 歷 程 可 具 體 展 現 於 科<br />

學 探 究 的 過 程 中 。 因 此 , 建 模 過 程 中 必 須<br />

透 過 探 究 活 動 , 方 能 了 解 自 然 現 象 的 重 要<br />

變 因 以 及 變 因 之 間 的 因 果 關 係 ,<br />

科 學 概 念 的 學 習 與 建 構 , 必 需 具 備 探<br />

87<br />

討 變 因 關 係 、 產 生 解 釋 與 提 出 證 據 支 持 主<br />

張 等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Kuhn, 2005; Lawson,<br />

2003)。Passmore(2002) 主 張 , 設 計 科 學<br />

課 程 提 供 學 生 有 機 會 參 與 使 用 、 修 正 、 評<br />

估 與 課 程 內 容 相 關 的 多 種 模 型 的 建 模 歷<br />

程 , 將 有 助 於 學 生 對 科 學 概 念 的 理 解 。<br />

Lehrer 和 Schauble(2005) 也 指 出 , 兒 童<br />

會 建 構 事 物 的 屬 性 與 描 述 變 化 , 對 於 結 構<br />

與 功 能 進 行 猜 測 , 並 且 比 較 前 後 屬 性 改 變<br />

的 發 展 階 段 。Duschl 等 人 (2007) 也 主 張 ,<br />

科 學 概 念 的 理 解 需 要 個 人 統 整 許 多 複 雜 形<br />

式 的 知 識 , 包 括 對 科 學 的 想 法 、 想 法 之 間<br />

的 關 係 、 對 於 這 些 關 係 的 推 理 、 運 用 想 法<br />

解 釋 與 預 測 其 他 自 然 現 象 的 方 法 以 及 應 用<br />

概 念 到 許 多 事 物 上 。<br />

Kuhn (2005) 主 張 , 科 學 思 考 即 是 「 以<br />

新 證 據 對 於 心 智 模 型 的 協 調 」<br />

(Coordinating mental models with new<br />

evidence, p69.), 也 是 科 學 探 究 的 核 心 ; 她<br />

明 確 指 出 , 學 生 必 須 在 衝 突 的 主 張 之 間 ,<br />

以 證 據 為 本 作 出 適 當 的 選 擇 。 Clement<br />

(2008) 主 張 , 對 學 生 的 科 學 學 習 而 言 ,<br />

學 生 的 心 智 模 型 會 不 斷 地 隨 著 新 證 據 的 出<br />

現 而 演 化 , 科 學 思 考 亦 可 視 為 「 以 證 據 為<br />

本 的 心 智 模 型 演 化 歷 程 」。<br />

NRC (2000) 提 到 探 究 式 教 學 模 式 具<br />

有 共 同 的 特 徵 , 例 如 給 學 生 一 個 問 題 , 然<br />

後 用 動 手 做 實 驗 來 測 試 假 設 、 形 成 解 釋 、<br />

再 分 析 詮 釋 其 收 集 資 料 以 建 立 模 式 , 新 知<br />

識 形 成 , 最 終 是 回 顧 及 評 量 全 部 的 學 習 過<br />

程 。 李 松 濤 、 林 煥 祥 、 洪 振 方 (2010) 提<br />

出 , 個 案 教 師 使 用 探 究 教 學 「 問 題 - 討 論 -<br />

評 量 - 探 索 」 之 教 學 模 式 , 對 於 學 生 進 行 深<br />

度 思 考 是 有 幫 助 的 , 而 楊 明 坤 、 李 建 璋 、<br />

林 淑 惠 、 林 依 柔 (2010) 也 提 出 教 師 要 具<br />

有 探 究 學 習 的 能 力 才 能 在 探 究 教 學 活 動 中<br />

適 時 給 學 生 回 饋 , 以 期 學 生 主 動 探 究 知<br />

識 。 洪 振 方 (2010) 指 出 探 究 的 各 個 階 段 都<br />

有 主 要 相 應 的 科 學 思 考 策 略 。 強 調 透 過 探<br />

究 教 學 , 期 望 引 導 學 生 理 解 科 學 概 念 及 達<br />

到 更 高 層 次 的 科 學 思 考 。 表 1 思 考 導 向 的<br />

探 究 式 學 習 中 與 探 究 有 關 的 科 學 思 考 策 略<br />

( 洪 振 方 ,2010)<br />

探 究 的 各 個 階 段<br />

提 出 科 學 問 題<br />

主 要 相 應 的 科 學 思 考 策 略<br />

科 學 探 究 通 常 以 問 題 開 始 ,<br />

比 較 異 同 或 觀 察 不 一 致 的 結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形 成 研 究 假 設<br />

設 計 實 驗<br />

蒐 集 與 分 析 資 料<br />

科 學 解 釋<br />

得 出 結 論<br />

交 流<br />

果 , 而 提 出 科 學 問 題 。<br />

能 被 檢 驗 的 科 學 問 題 之 可 能<br />

答 案 , 說 明 操 縱 變 因 與 應 變<br />

變 因 之 間 的 關 係 。<br />

設 計 探 制 實 驗 , 一 次 只 變 一<br />

個 變 因 , 其 餘 變 因 均 不 變 ,<br />

以 確 定 假 說 是 否 正 確 。<br />

記 錄 每 項 變 因 數 據 繪 成 座 標<br />

圖 , 橫 軸 是 操 縱 變 因 且 縱 軸<br />

是 應 變 變 因 , 藉 著 操 縱 變 因<br />

與 應 變 變 因 的 變 化 , 而 作 出<br />

預 測 。<br />

使 用 科 學 概 念 解 釋 研 究 結 果<br />

中 的 關 聯 性 。<br />

作 出 結 論 時 , 是 否 資 料 分 析<br />

結 果 能 支 持 先 前 的 假 說 。<br />

交 流 時 , 詳 細 說 明 研 究 程 序<br />

和 實 驗 步 驟 , 使 他 人 均 可 檢<br />

驗 或 質 疑 。<br />

三 、 科 學 模 型 的 探 究 教 學 對 於 學 生<br />

科 學 解 釋 之 影 響<br />

謝 州 恩 與 吳 心 楷 (1995) 指 出 , 科 學<br />

解 釋 之 核 心 能 力 包 括 「 指 出 因 果 關 係 」、<br />

「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 與 「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br />

國 小 學 童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不 佳 , 而 探 究 教 學<br />

可 以 增 進 國 小 學 童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之 成 長 。<br />

其 研 究 發 現 ,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核 心 能 力 以 指<br />

出 因 果 關 係 成 長 最 多 , 其 次 是 運 用 推 理 能<br />

力 , 最 後 是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 而 且 以 學 生 解<br />

釋 提 出 主 張 成 長 最 快 。<br />

根 據 上 述 觀 點 ,「 評 價 科 學 解 釋 的 能<br />

力 」 涉 及 更 高 層 次 的 後 設 思 考 (Kuhn,<br />

2009), 此 即 學 生 在 整 體 的 科 學 解 釋 過 程<br />

中 , 對 於 自 己 本 身 以 及 他 人 所 提 出 的 科 學<br />

解 釋 , 是 否 具 有 評 價 優 劣 的 能 力 呢 ? 本 研<br />

究 主 張 , 對 於 「 評 價 科 學 解 釋 的 能 力 」 可<br />

提 供 教 師 理 解 學 生 , 能 否 進 一 步 判 斷 本 身<br />

以 及 他 人 所 提 出 的 科 學 解 釋 之 優 劣 的 能<br />

力 , 故 本 研 究 將 對 於 此 向 度 進 一 步 分 析 。<br />

張 志 康 與 邱 美 虹 (2009) 的 研 究 結 果<br />

亦 指 出 , 學 生 的 建 模 能 力 偏 低 , 並 與 在 校<br />

理 科 分 數 、 建 模 能 力 , 與 在 校 學 業 成 績 之<br />

間 的 相 關 性 均 達 顯 著 水 準 , 低 分 群 學 生 的<br />

建 模 能 力 與 在 校 理 科 分 數 之 相 關 性 亦 達 顯<br />

著 水 準 。 此 研 究 主 張 , 學 生 的 建 模 能 力 與<br />

科 學 學 習 有 關 , 了 解 學 生 的 建 模 能 力 , 將<br />

可 設 計 有 效 的 教 學 活 動 以 促 進 學 生 的 科 學<br />

學 習 。<br />

Stewart, Cartier 與 Passmore (2005) 主<br />

張 , 建 模 為 本 的 探 究 教 學 (Model based<br />

Inquiries, 簡 稱 為 MBI) 可 發 展 學 生 對 於<br />

科 學 之 理 解 , 包 括 熟 悉 概 念 、 理 論 與 模 型 ,<br />

以 及 能 賞 識 知 識 是 如 何 被 創 造 出 來 與 判 斷<br />

知 識 的 合 理 性 , 並 讓 學 生 具 有 使 用 這 些 知<br />

識 進 行 探 究 之 能 力 。Coll (2005) 指 出 , 培<br />

養 學 生 的 建 模 能 力 與 對 模 型 之 理 解 在 其 科<br />

學 學 習 中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Schwarz, Reiser,<br />

Davis, Kenyon, Acher, Fortus, Swartz, Hug<br />

與 Krajcik (2009) 即 指 出 , 必 須 將 模 型 作<br />

為 解 釋 與 預 測 之 具 有 生 產 力 的 工 具<br />

(Models as generative tools for explaining<br />

and prediciting), 建 模 之 目 的 即 在 於 發 展 與<br />

測 試 學 生 的 想 法 。<br />

Stewart, Passmore, Cartier, Rudolph<br />

與 Donovan (2005) , 以 及 Windschitl,<br />

Thompson 與 Braaten (2007) 亦 主 張 , 建<br />

模 為 本 的 探 究 教 學 是 一 種 新 的 科 學 方 法 與<br />

研 究 科 學 教 學 的 新 典 範 。Khan (2007) 以 建<br />

模 為 本 進 行 探 究 教 學 的 研 究 中 指 出 , 透 過<br />

師 生 之 間 的 互 動 , 對 於 學 生 之 假 說 的 產<br />

生 、 評 鑑 與 修 正 形 成 一 種 教 學 循 環 的 型 態<br />

(cyclical pattern), 讓 學 生 能 夠 參 與 探 究 和<br />

模 型 的 建 構 與 修 正 , 學 生 也 因 此 獲 得 過 程<br />

技 能 與 達 成 科 學 課 程 的 學 習 目 標 。 就 學 生<br />

在 不 同 學 科 之 學 習 上 的 差 異 而 言 ,Clement<br />

(2008) 指 出 , 生 物 常 常 從 觀 察 多 個 案 例<br />

的 關 係 中 , 運 用 推 理 能 力 而 非 進 行 實 驗 ;<br />

但 是 物 理 與 化 學 則 多 由 實 驗 、 思 維 實 驗 或<br />

心 智 模 擬 來 建 立 模 型 。<br />

Stewart 等 人 (2005) 指 出 , 建 模 為 本<br />

的 探 究 教 學 中 , 學 生 需 要 具 體 的 表 徵 工 具<br />

(concrete representational tools) 以 便 討 論<br />

抽 象 的 實 體 (abstract entities)。<br />

建 模 為 本 的 探 究 教 學 乃 藉 由 學 生 的 探<br />

究 過 程 以 獲 得 證 據 為 主 , 學 生 在 建 構 模 型<br />

之 後 所 達 成 的 共 識 可 能 為 誤 或 不 符 合 科 學<br />

模 型 , 也 可 能 不 是 建 構 在 正 確 的 科 學 概 念<br />

的 基 礎 上 , 必 須 以 科 學 概 念 為 本 方 能 建 構<br />

正 確 的 科 學 模 型 。<br />

此 外 , 通 常 學 生 無 法 從 探 究 自 然 現 象<br />

的 經 驗 中 , 即 自 行 提 出 正 確 無 誤 的 科 學 概<br />

念 , 必 須 藉 由 教 師 引 介 與 說 明 方 能 提 供 學<br />

生 理 解 科 學 概 念 (Lawson, 1995), 缺 乏 教<br />

8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師 的 概 念 引 介 這 項 重 要 的 教 學 成 分 , 欠 缺<br />

教 師 明 示 科 學 概 念 的 教 學 階 段 時 , 即 使 學<br />

生 從 探 究 中 獲 得 自 然 現 象 的 規 律 性 或 證 據<br />

並 達 成 共 識 , 也 無 法 以 科 學 概 念 為 本 而 建<br />

構 出 科 學 模 型 。 因 此 , 經 上 述 的 文 獻 探 討 ,<br />

以 建 模 為 本 的 探 究 教 學 成 分 中 , 除 了 應 包<br />

括 探 究 教 學 的 重 要 階 段 , 包 括 實 驗 設 計 、<br />

進 行 實 驗 、 與 收 集 和 分 析 資 料 等 指 導 學<br />

生 , 也 必 須 適 切 地 加 入 概 念 引 介 的 成 分 方<br />

屬 完 整 。<br />

叁 、 研 究 方 法<br />

根 據 研 究 目 的 、 研 究 問 題 與 上 述 的 文<br />

獻 探 討 ,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科 學 模 型 的 探 究<br />

教 學 對 於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的 影 響 , 本 研<br />

究 採 用 準 實 驗 研 究 法 , 設 計 「 喝 水 鳥 」 科<br />

學 模 型 提 供 實 驗 組 理 解 「 熱 與 溫 度 」 的 科<br />

學 概 念 與 增 進 其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 並 選 擇 一<br />

組 採 用 教 科 書 教 學 為 主 的 對 照 組 , 藉 以 比<br />

較 兩 組 學 生 在 教 學 處 理 前 後 , 其 科 學 解 釋<br />

所 包 括 各 項 能 力 之 差 異 是 否 達 顯 著 水 準 。<br />

本 研 究 以 國 小 自 然 科 學 課 本 的 內 容 ,<br />

經 個 案 教 師 提 供 科 學 模 型 的 探 究 教 學 活 動<br />

中 引 導 學 生 能 增 進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 研 究 者<br />

經 蒐 集 量 化 與 質 性 資 料 , 如 : 科 學 解 釋 前<br />

後 測 、 教 室 錄 影 、 問 卷 、 訪 談 、 學 生 成 品 、<br />

學 習 單 等 , 分 為 量 化 前 、 後 測 資 料 與 質 性<br />

的 方 法 分 析 。<br />

一 、 研 究 對 象 與 情 境<br />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對 象 為 高 雄 市 區 的 某 大<br />

型 國 民 中 學 , 全 校 班 級 數 81 班 , 創 校 21<br />

年 , 活 動 空 間 較 大 , 教 學 時 不 易 受 干 擾 。<br />

研 究 者 即 個 案 教 師 , 曾 任 國 中 各 年 級 自 然<br />

科 教 師 十 年 , 對 於 科 學 探 究 教 學 、 建 模 與<br />

科 學 模 型 相 當 熟 稔 , 長 期 實 作 而 研 製 許 多<br />

實 體 的 科 學 模 型 作 為 科 學 教 學 之 教 具 。<br />

採 用 方 便 取 樣 , 本 研 究 以 自 然 科 學 習<br />

成 就 相 近 的 兩 班 八 年 級 學 生 作 為 實 驗 組 與<br />

對 照 組 , 兩 班 各 有 28 位 學 生 , 每 班 男 女<br />

生 各 14 人 , 皆 分 成 人 數 不 等 距 的 異 質 分<br />

組 ( 各 5 組 ), 每 組 男 女 生 人 數 不 均 。<br />

二 、 活 動 設 計<br />

本 研 究 以 科 學 模 型 探 究 教 學 與 根 據 教<br />

科 書 為 本 的 教 學 方 式 , 分 別 對 實 驗 組 與 對<br />

照 組 進 行 教 學 , 科 學 模 型 探 究 教 學 主 要 採<br />

用 引 導 式 探 究 方 式 (guided-inquiry) 進 行<br />

教 學 模 組 課 程 設 計 。 改 編 八 年 級 上 學 期 某<br />

版 本 之 自 然 科 教 科 書 , 研 究 範 圍 為 4 個 子<br />

科 學 模 型 探 究 教 學 活 動 , 以 「 熱 與 溫 度 」<br />

單 元 所 涉 及 的 科 學 概 念 為 主 , 並 要 求 學 生<br />

儘 量 以 科 學 證 據 為 本 進 行 科 學 解 釋 。 茲 將<br />

本 研 究 之 課 程 設 計 詳 加 說 明 如 下 :<br />

( 一 )「 喝 水 鳥 」 科 學 模 型 探 究 教 學<br />

「 喝 水 鳥 科 學 模 型 」(drinking bird<br />

scientific model) 涉 及 許 多 科 學 概 念 , 例 如<br />

水 的 蒸 發 、 蒸 發 造 成 溫 度 降 低 、 相 對 溫 度 、<br />

熱 的 傳 導 等 概 念 , 如 圖 1 所 示 :<br />

吸 水 海 綿 包 覆 頭 部<br />

導 流 管<br />

裝 有 乙 醚 的 玻 璃<br />

圖 1 喝 水 鳥 模 型<br />

承 上 所 述 , 因 「 喝 水 鳥 科 學 模 型 」 涉<br />

及 許 多 科 學 概 念 , 故 可 再 分 解 為 各 項 子 模<br />

型 來 進 行 探 索 與 設 計 科 學 活 動 , 如 圖 2 所<br />

示 。<br />

圖 2. 喝 水 鳥 科 學 模 型 涉 及 的 科 學 概 念<br />

根 據 圖 2「 喝 水 鳥 科 學 模 型 的 各 項 子<br />

模 型 」 所 涉 及 的 科 學 概 念 與 其 相 關 的 探 究<br />

教 學 活 動 , 分 別 敘 述 如 下 :<br />

1. 蒸 發 與 溫 度 變 化 - 溫 度 計 模 型<br />

裝 水 高 腳 杯<br />

8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如 圖 3「 溫 度 計 模 型 」 所 示 , 沾 有 水<br />

的 濕 棉 花 置 於 密 閉 的 玻 璃 球 型 之 愛 情 溫 度<br />

計 上 頭 , 濕 棉 花 因 蒸 發 使 得 上 頭 溫 度 下<br />

降 , 使 得 內 部 液 體 上 升 , 此 實 驗 效 果 類 似<br />

在 愛 情 溫 度 計 或 溫 度 計 底 部 加 熱 。<br />

此 科 學 模 型 探 究 教 學 活 動 可 提 供 學 生<br />

類 比 為 「 喝 水 鳥 科 學 模 型 」, 因 喝 水 鳥 之 頭<br />

部 吸 水 與 蒸 發 , 使 得 溫 度 因 而 下 降 之 概 念<br />

理 解 。<br />

降 溫<br />

升 溫<br />

2. 溫 度 對 於 體 積 變 化 的 影 響 - 氣 球 縮 脹 模<br />

型 ( 如 圖 4 所 示 )<br />

「 氣 球 縮 脹 模 型 」 除 了 提 供 學 生 理 解 氣<br />

球 中 的 氣 體 受 熱 膨 脹 , 而 遇 冷 則 收 縮 , 本<br />

研 究 更 進 一 步 讓 學 生 預 測 「 當 氣 球 灌 滿 水<br />

時 , 是 否 同 樣 會 受 熱 膨 脹 , 而 遇 冷 收 縮<br />

呢 ?」 此 目 的 在 於 澄 清 「 喝 水 鳥 科 學 模 型 」<br />

的 永 動 機 制 , 主 要 是 「 密 閉 容 器 內 的 氣 體<br />

比 液 體 更 易 受 溫 度 影 響 而 產 生 體 積 的 變<br />

化 」 之 概 念 , 以 期 學 生 統 整 「 愛 情 溫 度 計<br />

與 溫 度 計 模 型 」 而 理 解 與 應 用 上 述 概 念 。<br />

浸 泡 冷 水 ( 冰 塊 )<br />

圖 3 溫 度 計 模 型<br />

圖 4 氣 球 縮 脹 模 型<br />

濕<br />

棉<br />

花<br />

溫<br />

水<br />

浸 泡 熱 水<br />

濕<br />

棉<br />

10<br />

90<br />

80 0<br />

70 ℃<br />

60<br />

50 ℃<br />

40 ℃<br />

30 ℃<br />

20 ℃<br />

10 ℃<br />

℃<br />

℃<br />

花<br />

10<br />

90<br />

80 0<br />

70 ℃<br />

60<br />

50 ℃<br />

40 ℃<br />

30 ℃<br />

20 ℃<br />

10 ℃<br />

℃<br />

℃<br />

90<br />

3. 溫 壓 定 律 - 液 氣 增 壓 模 型 ( 如 圖 5 所 示 )<br />

「 氣 體 受 熱 較 液 體 更 易 膨 脹 」 的 原 理 ,<br />

雖 然 已 於 上 述 第 1 項 「 溫 度 計 模 型 」 與 第<br />

2 項 「 氣 球 縮 脹 模 型 」 中 進 行 探 究 教 學 活<br />

動 , 提 供 學 生 有 初 步 的 概 念 理 解 , 本 研 究<br />

再 設 計 「 液 氣 增 壓 模 型 」 探 究 教 學 , 進 一<br />

步 澄 清 學 生 上 可 能 存 有 的 迷 思 概 念 。<br />

如 圖 5 所 示 , 以 兩 只 同 一 種 底 部 鑽 有<br />

小 洞 的 寶 特 瓶 , 分 別 裝 入 不 同 水 量 時 , 將<br />

高 溫 的 熱 水 淋 於 裝 水 較 少 、 空 氣 含 量 多 的<br />

寶 特 瓶 , 將 比 裝 水 較 多 、 空 氣 含 量 少 的 寶<br />

特 瓶 噴 水 較 遠 , 藉 此 科 學 模 型 的 探 究 教<br />

學 , 再 提 供 學 生 進 一 步 澄 清 與 應 用 第 1 項<br />

和 第 2 項 所 習 得 的 科 學 概 念 。<br />

圖 5 液 氣 增 壓 模 型<br />

4. 槓 桿 原 理 - 力 矩 模 型<br />

「 力 矩 模 型 」 則 旨 在 提 供 學 生 理 解 槓<br />

桿 兩 端 等 長 時 , 其 物 重 一 端 會 傾 斜 , 物 輕<br />

一 端 會 上 升 的 概 念 。<br />

提 供 上 述 本 研 究 所 設 計 的 四 項 科 學 模<br />

型 , 提 供 學 生 進 行 科 學 探 究 以 理 解 其 所 屬<br />

科 學 概 念 , 應 有 助 於 學 生 進 一 步 理 解 「 喝<br />

水 鳥 科 學 模 型 」 的 永 動 機 制 , 並 且 學 習 這<br />

些 「 熱 與 溫 度 」 的 相 關 概 念 。<br />

( 二 ) 運 用 模 型 對 於 其 他 現 象 進 行 預 測 與 解<br />

釋 的 挑 戰 問 題<br />

Schwarz 等 人 (2009) 主 張 , 必 須 將<br />

模 型 視 為 一 種 解 釋 與 預 測 現 象 之 具 有 生 產<br />

力 的 工 具 , 強 調 建 構 模 型 的 目 的 就 是 發 展<br />

想 法 與 測 試 想 法 。Stewart, Cartier, &<br />

Passmore(2005) 指 出 , 在 建 模 的 課 室 中 ,<br />

對 於 學 生 理 解 科 學 內 涵 就 是 他 們 能 作 出 合<br />

理 的 主 張 , 並 期 盼 學 生 能 設 身 處 地 思 考 他<br />

們 自 己 的 思 考 、 反 思 的 實 務 則 涉 及 學 生 對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於 模 型 之 解 釋 、 且 能 運 用 此 模 型 引 導 其 探<br />

究 能 力 、 以 及 理 解 與 參 與 評 價 科 學 模 型 的<br />

能 力 。<br />

因 此 , 在 學 生 建 構 出 正 確 的 喝 水 鳥 模<br />

型 後 , 進 一 步 了 解 學 生 能 否 將 建 模 的 歷 程<br />

與 習 得 的 科 學 概 念 應 用 於 解 決 新 的 問 題 ,<br />

再 以 「 愛 情 溫 度 計 」 與 「 尿 尿 小 童 」 兩 項<br />

和 「 熱 與 溫 度 」 相 關 的 科 學 教 具 , 作 為 檢<br />

視 學 生 運 用 喝 水 鳥 建 模 歷 程 對 於 新 問 題 情<br />

境 之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br />

三 、 資 料 蒐 集<br />

本 研 究 設 計 喝 水 鳥 科 學 模 型 為 本 位<br />

的 探 究 教 學 , 採 用 在 「 溫 度 與 熱 」 單 元 的<br />

教 學 期 間 , 故 本 研 究 所 自 行 編 製 之 測 驗 題<br />

本 , 以 「 熱 與 溫 度 」 單 元 涉 及 的 科 學 概 念<br />

為 主 , 並 包 括 能 評 量 學 生 「 指 出 因 果 關 係<br />

能 力 」、「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 使 用 證 據<br />

能 力 」 以 及 「 評 價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 每 一<br />

題 皆 包 括 能 測 驗 學 生 上 述 四 項 能 力 之 子<br />

題 , 全 對 給 5 分 , 漏 答 或 部 分 錯 誤 , 則 該 子<br />

題 給 0 分 。<br />

例 如 , 題 目 1. 試 根 據 表 1, 回 答 下 列<br />

各 問 題 。<br />

表 1 水 的 加 熱 實 驗<br />

變<br />

因<br />

實<br />

驗<br />

水 量<br />

(CC)<br />

加 入<br />

的 色<br />

素<br />

加 熱<br />

時 間<br />

( 分 鐘 )<br />

初 溫<br />

(℃)<br />

末 溫<br />

(℃)<br />

1 100 紅 色 10 20 40<br />

2 100 紅 色 20 30 70<br />

3 100 綠 色 10 30 50<br />

4 200 綠 色 20 30 50<br />

1. 指 出 因 果 關 係 能 力 測 驗<br />

請 你 從 上 述 各 實 驗 中 , 判 斷 加 熱 時 ,<br />

加 入 水 的 色 素 之 顏 色 是 否 影 響 水 溫 的 變<br />

化 ? 答 : 。 並 請 你 寫 出 你 的 理 由 :<br />

2.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測 驗<br />

請 你 從 上 述 各 實 驗 中 , 判 斷 加 熱 時 ,<br />

影 響 水 溫 變 化 的 主 要 因 素 有 哪 些 呢 ? 答 :<br />

3.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測 驗<br />

請 你 從 上 述 各 實 驗 中 , 你 根 據 哪 幾 個 實<br />

驗 來 判 斷 「 加 熱 時 間 愈 長 時 , 水 溫 變 化 愈<br />

大 或 愈 小 呢 ?」 答 :<br />

91<br />

並 請 你 寫 出 你 判 斷 的 理 由 :<br />

4. 評 價 科 學 解 釋 之 能 力 測 驗<br />

假 如 媽 媽 急 著 煮 開 水 , 泡 150cc 的 牛 奶<br />

餵 小 寶 寶 。 小 華 說 :「 以 較 少 而 溫 度 較 低<br />

的 水 來 煮 比 較 快 ! 因 為 水 量 愈 少 、 溫 度 愈<br />

低 , 水 溫 上 升 較 快 。」<br />

請 你 評 價 小 華 說 的 方 法 與 解 釋 是 否 合<br />

理 呢 ? 答 : 。<br />

你 認 為 合 理 或 不 合 理 的 理 由 是 什 麼 ?<br />

答 :<br />

。<br />

四 、 資 料 分 析<br />

根 據 各 項 資 料 的 性 質 , 發 展 了 不 同 的<br />

分 析 方 法 來 回 答 本 研 究 的 研 究 問 題 。「 科<br />

學 解 釋 能 力 前 後 測 」 的 題 目 , 分 析 各 科 學<br />

解 釋 能 力 的 成 長 , 並 以 質 性 方 法 分 析 , 分<br />

成 提 出 主 張 、 使 用 證 據 、 運 用 推 理 能 力 三<br />

項 作 分 析 , 比 較 前 、 後 測 學 生 的 成 長 。「 問<br />

卷 」 的 問 題 使 用 相 同 的 質 性 方 法 分 析 。「 教<br />

室 錄 影 」 的 資 料 作 為 檢 核 與 解 釋 量 化 資 料<br />

的 結 果 。<br />

另 外 , 就 本 研 究 的 設 計 有 關 信 、 效 度<br />

的 部 分 : 前 後 測 、 問 卷 與 訪 談 經 其 他 非 研<br />

究 班 級 學 生 試 測 , 進 行 修 改 , 並 委 請 一 位<br />

資 深 的 自 然 科 教 師 作 為 本 研 究 科 學 解 釋 前<br />

後 測 的 專 家 效 度 。 而 質 性 資 料 邀 請 4 位 研<br />

究 者 , 協 助 錄 影 資 料 編 碼 的 信 度 分 析 。 本<br />

研 究 根 據 不 同 來 源 的 資 料 所 得 結 果 , 再 進<br />

行 信 度 的 三 角 校 正 。<br />

肆 、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br />

一 、 兩 組 學 生 指 出 因 果 關 係 能 力 之<br />

差 異<br />

實 驗 組 與 對 照 組 在 實 驗 處 理 前 後 之 指<br />

出 因 果 關 係 測 驗 得 分 , 經 組 內 回 歸 係 數 同<br />

質 性 考 驗 後 ,F= 3.5,p= .07, 大 於 .05,<br />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 符 合 組 內 回 歸 係 數 同 質 性<br />

檢 定 。 兩 組 調 整 前 後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如<br />

表 2 所 示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表 2 指 出 因 果 關 係 測 驗 之 調 整 前 後 平 均 數 與<br />

標 準 差<br />

組 別<br />

實 驗<br />

組<br />

對 照<br />

組<br />

學<br />

生<br />

數<br />

28<br />

28<br />

調 整 前<br />

的 平 均<br />

數<br />

調 整 前<br />

的 標 準<br />

差<br />

3.9 1.9<br />

3.0 2.0<br />

調 整 後<br />

的 平 均<br />

數<br />

調 整 後<br />

的 標 準<br />

差<br />

3.9 .12<br />

2.9 .12<br />

由 表 2 得 知 , 兩 組 在 指 出 因 果 關 係 測 驗 得<br />

分 中 , 調 整 後 平 均 數 為 實 驗 組 (M= 3.9) 優<br />

於 對 照 組 (M= 2.9), 共 變 數 分 析 結 果 如 表<br />

3 所 示 :<br />

表 3 指 出 因 果 關 係 測 驗 之 共 變 數 分 析 摘 要 表<br />

變 異 來<br />

源<br />

SS df MS F Sig. Partial<br />

Eta<br />

Squared<br />

共 變 項<br />

( 前 測 189.5 1 189.5 504.6<br />

分 數 )<br />

組 間<br />

( 教 學 13.3 1 13.3 35.5 .000 .4<br />

模 式 )<br />

誤 差 19.9 53 .38<br />

***<br />

p< .001<br />

由 表 3 得 知 ,F= 35.5,p= .000 小<br />

於 .001), 達 顯 著 水 準 , 效 果 量 為 .4 大<br />

於 .14, 顯 示 在 教 學 處 理 後 , 實 驗 組 在 指<br />

出 因 果 關 係 測 驗 成 績 的 表 現 , 優 於 對 照<br />

組 , 且 具 有 「 高 度 的 效 果 量 」。<br />

二 、 兩 組 學 生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之 差 異<br />

兩 組 學 生 在 實 驗 處 理 前 後 之 科 學 推 理<br />

能 力 測 驗 得 分 , 經 組 內 回 歸 係 數 同 質 性 考<br />

驗 後 ,F= .88,p= .35 大 於 .05, 未 達 顯 著<br />

水 準 , 符 合 組 內 回 歸 係 數 同 質 性 檢 定 。 兩<br />

組 在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測 驗 得 分 之 調 整 前 後 的<br />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如 表 4 所 示 :<br />

表 4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之 調 整 前 後 平 均 數 與 標 準<br />

差<br />

組 別<br />

實 驗<br />

組<br />

對 照<br />

組<br />

學<br />

生<br />

數<br />

調 整 前<br />

的 平 均<br />

數<br />

調 整 前<br />

的 標 準<br />

差<br />

調 整 後<br />

的 平 均<br />

數<br />

調 整 後<br />

的 標 準<br />

差<br />

28 127.1 12.6 127.2 1.9<br />

28 117.1 14.8 117.1 1.9<br />

表 4 顯 示 , 兩 組 調 整 後 平 均 數 , 實 驗 組<br />

(M= 127.2) 優 於 對 照 組 (M= 117.1)。 共 變 數<br />

分 析 結 果 , 如 表 5 所 示 :<br />

表 5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測 驗 得 分 之 共 變 數 分<br />

析 摘 要 表<br />

變 異 來<br />

源<br />

SS df MS F Sig. Partial<br />

Eta<br />

Squared<br />

共 變 項<br />

( 前 測 分 4569.1 1 4569.1<br />

數 )<br />

組 間 ( 教<br />

學 模 式 )<br />

1405.9 1 1405.9 13.3 .001 .20<br />

誤 差 5625.7 53 106.2<br />

*<br />

* p< .01<br />

由 表 5 得 知 ,F= 13.3,p= .001 大<br />

於 .01, 達 顯 著 水 準 , 效 果 量 為 .20 大<br />

於 .14, 表 示 實 驗 組 在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的 表<br />

現 優 於 對 照 組 , 具 有 「 高 度 的 效 果 量 」。<br />

三 、 兩 組 學 生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之 差 異<br />

兩 組 學 生 在 實 驗 處 理 前 後 之 使 用 證 據<br />

能 力 測 驗 得 分 , 經 組 內 回 歸 係 數 同 質 性 考<br />

驗 後 ,F= 1.58,p= .21 大 於 .05, 未 達 顯<br />

著 水 準 , 符 合 組 內 回 歸 係 數 同 質 性 檢 定 。<br />

兩 組 調 整 前 後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如 表 6 所<br />

示 :<br />

表 6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測 驗 之 調 整 前 後 平 均 數 與<br />

標 準 差<br />

組 別<br />

實 驗<br />

組<br />

對 照<br />

組<br />

學<br />

生<br />

數<br />

28<br />

28<br />

調 整 前<br />

的 平 均<br />

數<br />

調 整 前<br />

的 標 準<br />

差<br />

調 整 後<br />

的 平 均<br />

數<br />

調 整 後<br />

的 標 準<br />

差<br />

6.8 2.9 6.7 .23<br />

5.0 2.9 5.1 .23<br />

表 6 顯 示 , 調 整 後 平 均 數 為 實 驗 組<br />

(M= 6.7) 大 於 對 照 組 (M= 5.1), 共 變 數 分 析<br />

結 果 如 表 7 所 示 :<br />

9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表 7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測 驗 之 共 變 數 分 析 摘<br />

要 表<br />

變 異<br />

來 源<br />

共 變<br />

項 ( 前<br />

測 分<br />

數 )<br />

組 間<br />

( 教 學<br />

模 式 )<br />

SS df MS F Sig. Partial<br />

Eta<br />

Squared<br />

386.3 1 386.3 262.7<br />

36.7 1 36.7 24.9 .000 .32<br />

誤 差 77.9 53 1.47<br />

***p< .001<br />

由 表 7 得 知 , 經 過 共 變 數 分 析 後 ,F=<br />

24.9,p= .000 (< .05), 達 顯 著 水 準 , 效 果<br />

量 為 .32 大 於 .14, 顯 示 實 驗 組 在 使 用 證<br />

據 能 力 的 表 現 優 於 對 照 組 , 具 有 高 度 效 果<br />

量 。<br />

四 、 兩 組 學 生 對 於 科 學 解 釋 的 評 價<br />

之 差 異<br />

兩 組 學 生 在 實 驗 處 理 前 後 之 「 對 於 科<br />

學 解 釋 的 評 價 」 測 驗 得 分 , 經 組 內 回 歸 係<br />

數 同 質 性 考 驗 ,F= 2.1,p= .15 大 於 .05,<br />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 符 合 組 內 回 歸 係 數 同 質 性<br />

檢 定 。 兩 組 對 於 科 學 解 釋 的 評 價 之 得 分 ,<br />

調 整 前 後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如 表 8 所 示 :<br />

表 8 對 於 科 學 解 釋 的 評 價 得 分 之 調 整 前<br />

後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br />

組 別<br />

實 驗<br />

組<br />

D1<br />

對 照<br />

組<br />

D2<br />

學<br />

生<br />

數<br />

28<br />

28<br />

調 整 前<br />

的 平 均<br />

數<br />

調 整 前<br />

的 標 準<br />

差<br />

調 整 後<br />

的 平 均<br />

數<br />

調 整 後<br />

的 標 準<br />

差<br />

59.6 16.4 59.4 1.29<br />

52.5 13.1 52.7 1.29<br />

由 表 8 顯 示 , 調 整 後 平 均 數 為 實 驗 組<br />

(M= 59.4) 大 於 對 照 組 (M= 52.7), 共 變 數<br />

分 析 結 果 如 表 9 所 示 :<br />

93<br />

表 9 對 於 科 學 解 釋 的 評 價 之 共 變 數 分 析<br />

摘 要 表<br />

變 異 來<br />

源<br />

共 變 項<br />

( 前 測 分<br />

數 )<br />

組 間 ( 教<br />

學 模 式 )<br />

SS df MS F Sig. Partial<br />

Eta<br />

Squared<br />

9475.2 1 9475.2<br />

615.9 1 615.9 13.2 .001 .20<br />

誤 差 2470.5 53 46.6<br />

**p< .01<br />

由 表 9 得 知 ,F= 13.2,p= .001 小<br />

於 .01, 達 顯 著 水 準 , 效 果 量 為 .200 大<br />

於 .14, 表 示 實 驗 組 在 科 學 解 釋 的 評 價 之<br />

表 現 優 於 對 照 組 , 具 有 高 度 的 效 果 量 。<br />

五 、 探 討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探 究 教 學 對<br />

於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之 影 響<br />

綜 合 上 述 一 至 四 點 , 實 驗 組 學 生 在 「 指<br />

出 因 果 關 係 」、「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 使 用 證<br />

據 能 力 」、「 對 於 科 學 解 釋 的 評 價 」 等 四 個<br />

層 面 , 皆 優 於 對 照 組 且 達 顯 著 水 準 , 而 上<br />

述 四 個 層 面 皆 為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的 主 要 成<br />

分 , 因 此 ,「 科 學 模 型 為 本 位 的 探 究 教 學 」<br />

對 於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 優 於 教 科 書 為 本<br />

位 的 教 學 成 效 。<br />

伍 、 結 論 與 建 議<br />

根 據 本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 , 實 驗 組 學 生<br />

在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優 於 對 照 組 , 且 達 顯 著 水<br />

準 , 並 具 有 高 度 實 驗 效 果 量 。 本 研 究 顯 示 ,<br />

科 學 模 型 為 本 位 的 探 究 教 學 增 進 學 生 科 學<br />

解 釋 能 力 , 優 於 以 教 科 書 本 位 的 教 學 方<br />

式 。 因 此 , 本 研 究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提 出 以 下<br />

科 學 教 學 與 研 究 上 的 建 議 :<br />

1. 科 學 教 學 增 進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 提 供<br />

學 生 適 當 的 科 學 模 型 進 行 探 究 教 學 , 將<br />

有 助 於 提 升 學 生 的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 包 括<br />

「 指 出 因 果 關 係 」、「 科 學 推 理 能 力 」、<br />

「 使 用 證 據 能 力 」、「 對 於 科 學 解 釋 的 評<br />

價 」 等 四 個 層 面 。 本 研 究 以 教 科 書 「 熱<br />

與 溫 度 單 元 」 為 例 , 設 計 與 喝 水 鳥 科 學<br />

模 型 相 關 的 各 個 子 模 型 , 提 供 學 生 對 於<br />

這 些 子 模 型 進 行 探 究 實 驗 , 未 來 將 可 進<br />

一 步 發 展 其 他 各 單 元 適 切 的 科 學 模<br />

型 , 有 助 於 學 生 建 構 與 這 些 單 元 相 關 的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科 學 概 念 並 提 升 其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br />

2. 探 討 科 學 模 型 為 本 位 的 探 究 教 學 增 進<br />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之 機 制 : 以 本 研 究 為<br />

例 , 可 進 一 步 探 討 喝 水 鳥 相 關 的 各 子 模<br />

型 , 對 於 學 生 學 習 科 學 概 念 以 及 學 生 對<br />

於 探 究 科 學 模 型 的 歷 程 , 學 生 何 時 產 生<br />

認 知 衝 突 、 發 生 概 念 改 變 、 何 時 讓 學 生<br />

重 新 建 構 或 澄 清 概 念 、 以 及 何 時 能 適 切<br />

地 運 用 習 得 的 科 學 概 念 進 行 適 切 的 科<br />

學 解 釋 。 了 解 此 機 制 將 有 助 於 教 師 與 研<br />

究 者 進 一 步 理 解 與 發 展 適 切 的 科 學 模<br />

型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李 松 濤 、 林 煥 祥 、 洪 振 方 (2010) : 探 究<br />

式 教 學 對 學 童 科 學 論 證 能 力 影 響 之 探<br />

究 。 科 學 教 育 學 刊 ,18(3),177-203。<br />

2. 邱 美 虹 (2007) : 模 型 與 建 模 能 力 之 理<br />

論 架 構 。 中 華 民 國 第 二 十 三 屆 科 學 教 育<br />

學 術 研 討 會 。 高 雄 :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br />

3. 封 中 興 、 洪 振 方 (2011) : 以 建 模 為 基 礎<br />

的 論 證 教 學 模 式 之 初 探 研 究 。 物 理 教 育<br />

學 刊 ,12(1),1-24。<br />

4. 張 志 康 與 邱 美 虹 (2009): 建 模 能 力 分 析<br />

指 標 的 發 展 與 應 用 - 以 電 化 學 為 例 ,<br />

17(4), 319-342。<br />

5. 洪 振 方 (2000) : 近 代 科 學 的 發 展 。 台<br />

北 : 台 灣 書 店 。<br />

6. 洪 振 方 (2010) : 思 考 導 向 的 探 究 式 學<br />

習 對 國 二 學 生 科 學 探 究 能 力 的 影 響 。 科<br />

學 教 育 學 刊 ,18(5),389-415。<br />

7. 楊 明 坤 、 李 建 璋 、 林 淑 惠 、 林 依 柔 (2010) :<br />

探 究 式 教 學 融 入 國 小 高 年 級 數 學 領 域<br />

學 習 之 行 動 研 究 --- 以 體 積 單 元 為 例 。 屏<br />

東 教 大 科 學 教 育 ,32,39-50。<br />

8. 謝 州 恩 、 吳 心 楷 (1995)。 探 究 情 境 中 國<br />

小 學 童 科 學 解 釋 能 力 成 長 之 研 究 。 師 大<br />

學 報 : 科 學 教 育 類 ,50(2),55-84。<br />

9. Acher, A., Arca,M., & Sanmarti, N.<br />

( 2007). Modeling as a teaching learning<br />

process for understanding materials: A<br />

case study in primary education. Science<br />

Education, 91(3), 398-418.<br />

10. Clement, J. J. (2008). Creative Model<br />

Construction in Scientists and Students:<br />

The Role of Imagery, Analogy, and<br />

Mental Simulation. Dordrecht: Springer.<br />

94<br />

11. Coll, R. K. (2005). The role of models<br />

and analogies in science education:<br />

implications from research. International<br />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2),<br />

83-198.<br />

12. Develaki, M. (2007). The model-based<br />

view of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the<br />

structuring of school science<br />

programmes. Science & Education,<br />

16(7), 725-749.<br />

13. Gilbert, S. W. (1991). Model building<br />

and definition of science. Journal of<br />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 73-79<br />

14. Gilbert, J. K., & Boulter, C. J. (eds.)<br />

( 2000). Developing Models in Science<br />

Education. Dordrecht: Kluwer.<br />

15. Gilbert, J. K. (2004). Models and<br />

modeling: routes to more authentic<br />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br />

of Science & Math Education, 2,<br />

115-130.<br />

16. Hacking, I. (1983). Representing and<br />

Intervening. Cambridge, UK: Cambridge<br />

University Press.<br />

17. Jonassen, D. (2008). Model Building for<br />

Conceptual Change. In S. Vosniadou<br />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br />

research on conceptual change (pp.<br />

676-693).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br />

Routledge.<br />

18. Justi, R., & Driel, J. (2005). A case study<br />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beginning<br />

chemistry teacher's knowledge about<br />

models and modeling. Science<br />

Education, 35(2), 197-219.<br />

19. Khan, S. (2007). Model-based inquiries<br />

in chemistry. Science Education, 91(6),<br />

877-905.<br />

20. Kipnis, N. (1998). The nature of science<br />

in inter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br />

standards documents. In W. F. McComas<br />

(Ed.).<br />

21. Kuhn, D. (2005). Education for thinking.<br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br />

Press.<br />

22. Lehrer, R., & Schauble, L. (2005).<br />

Developing modeling and argument in<br />

elementary grades. In Romberg, T. A.,<br />

Carpenter, T. P., & Dremock, F. (Eds.)<br />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br />

matters. (pp 29-53). Mahwah, NJ:<br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23. Lawson, A. E. (2003). The neurological<br />

basis of learning, development and<br />

discovery. Boston: Kluwer Academic<br />

Publishers.<br />

24. Lee, M. H. (1999). On models, modeling<br />

and the distinctive nature of<br />

model-basde reasoning. AI<br />

Communications, 12, 127-137.<br />

25. Magnani, L. (2004). Model-based and<br />

manipulative abduction in science.<br />

Foundations of Science , 9(3), 219-247.<br />

26.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The<br />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br />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Academy<br />

Press.<br />

27. Schwarz, C., Reiser, B., Davis, E.,<br />

Kenyon, L., Acher, A., Fortus, D.,<br />

Swartz, Y., Hug, B., & Krajcik, J. (2009).<br />

Developing a learning progression for<br />

scientific modeling: Making scientific<br />

modeling accessible and meaningful for<br />

learn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br />

Teaching, 46, 6, 632-654.<br />

28. Stewart, J., Cartier, J. L., & Passmore, C.<br />

M. (2005).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br />

through model-based inquiry. In<br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How<br />

students learn: History, mathematics,<br />

and science in the classroom. Committee<br />

on How People Learn, A Targeted<br />

Report for Teachers, M. S. Donovan and<br />

J. D. Bransford, Editors. Division of<br />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br />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The<br />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p.515-565.<br />

29. Stewart, J., Passmore, C., Cartier, J.,<br />

Rudolph, J., & Donovan, S. (2005).<br />

Modeling for understanding in science<br />

education. In T. A. Romberg, T. P.<br />

Stewart, J., Passmore, C., Cartier, J.,<br />

Rudolph, J., & Donovan, S. (2005).<br />

Modeling for understanding in science<br />

education. In T. A. Romberg, T. P.<br />

Carpenter, & F. Dremock (Eds.),<br />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br />

matters (pp. 159-184). Mahwah, NJ:<br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br />

30. Windschitl, M., Thompson, J., &<br />

Braaten, M. (2007). Beyond the<br />

scientific method: Model-based inquiry<br />

as a new paradigm of preference for<br />

school science investigations. Science<br />

Education, 92, 941-967<br />

9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D2-4 單 眼 相 機 微 距 器 材 融 入 國 中 自 然 光 學 教 學 的 設 計<br />

單 眼 相 機 微 距 器 材 融 入 國 中 自 然 光 學 教 學 的 設 計<br />

林 瑞 文<br />

高 雄 市 立 左 營 國 中<br />

聯 絡 人 E-mail: tyjh057@gmail.com<br />

摘 要<br />

數 位 單 眼 相 機 所 用 的 微 距 鏡 動 輒 萬 元 起 跳 , 所 以 有 些 新 手 會 使 用 「 窮 人 的 微 距 鏡 」--<br />

近 攝 環 與 倒 接 鏡 頭 的 方 式 達 到 近 攝 的 目 的 , 本 文 將 此 兩 種 近 攝 器 材 的 原 理 以 5E 學 習<br />

環 的 模 式 設 計 成 教 案 , 作 為 國 中 理 化 光 學 的 補 充 教 材 , 讓 學 生 以 課 本 所 學 的 透 鏡 成 像<br />

知 識 加 以 延 伸 思 考 , 進 而 探 究 此 兩 種 近 攝 器 材 的 原 理 , 教 案 設 計 藉 由 透 鏡 成 像 作 圖 引<br />

導 學 生 思 考 應 如 何 改 變 物 距 與 像 距 , 才 能 使 微 小 物 體 在 感 光 元 件 上 形 成 較 大 的 清 晰 成<br />

像 , 希 望 藉 由 本 教 材 讓 學 生 體 會 雖 然 相 機 鏡 頭 是 複 雜 的 鏡 片 組 , 但 其 成 像 原 理 仍 能 用<br />

單 一 透 鏡 的 成 像 加 以 理 解 , 故 學 習 貴 在 深 耕 基 礎 。<br />

關 鍵 詞 : 國 中 光 學 教 學 、 近 攝 、 微 距 鏡<br />

壹 、5E 學 習 環 教 學 模 式<br />

5E 學 習 環 教 學 法 (5E learning cycle<br />

teaching strategies) 是 富 含 建 構 主 義 精 神 的<br />

教 學 法 , 共 分 為 「 投 入 (Engagement)→ 探 索<br />

(Exploration)→ 解 釋 (Explanation)→ 精 緻 化<br />

(Elaboration)→ 評 鑑 (Evaluation)」 等 五 階 段<br />

教 學 流 程 。 分 述 如 下 ( 林 曉 雯 ,2001):<br />

1. 投 入 階 段 ( 簡 稱 E1)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引 導<br />

學 生 投 入 , 以 學 習 課 程 中 的 主 要 概 念 ; 激<br />

發 學 習 興 趣 與 好 奇 心 ; 並 探 知 學 生 先 存 知<br />

識 的 瞭 解 情 形 與 能 力 。<br />

2. 探 索 階 段 ( 簡 稱 E2) 的 目 的 是 提 供 機 會<br />

讓 學 生 調 查 、 探 討 某 一 觀 念 , 建 立 一 般 的<br />

經 驗 基 礎 , 分 享 先 存 知 識 ; 然 後 學 生 能 基<br />

於 先 存 知 識 與 新 的 經 驗 , 澄 清 並 且 提 出 解<br />

釋 。 教 師 促 成 此 一 過 程 需 要 專 注 問 題 、 評<br />

量 進 展 、 仲 裁 差 異 意 見 、 挑 戰 學 生 澄 清 他<br />

們 的 解 說 。 探 討 的 過 程 要 求 手 到 , 也 要 求<br />

心 到 。<br />

3. 解 釋 階 段 ( 簡 稱 E3) 是 要 鼓 勵 學 生 基 於<br />

先 存 知 識 與 探 討 經 驗 做 合 理 的 解 釋 , 協 助<br />

學 生 組 織 , 並 且 澄 清 說 明 , 使 其 接 近 科 學<br />

家 的 觀 點 ; 從 探 討 實 驗 中 使 用 操 作 型 定<br />

義 , 發 展 相 關 的 科 學 字 彙 , 提 供 經 驗 , 加<br />

強 學 生 對 的 知 識 的 瞭 解 。<br />

4. 精 緻 化 階 段 ( 簡 稱 E4) 的 目 的 是 讓 學 生 將<br />

他 們 所 領 悟 到 的 概 念 應 用 或 轉 移 到 不 同 的<br />

情 境 中 , 重 點 放 在 應 用 在 學 生 的 日 常 生 活<br />

與 事 件 上 , 可 以 將 類 似 的 過 程 和 概 念 與 其<br />

他 科 目 互 相 連 結 。<br />

5. 評 量 階 段 ( 簡 稱 E5)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鼓 勵 學<br />

生 評 量 他 們 學 到 的 概 念 或 能 力 , 並 提 供 教<br />

師 評 鑑 學 生 進 步 的 情 形 的 機 會 , 使 學 生 重<br />

複 學 習 環 的 不 同 階 段 , 以 促 進 其 概 念 與 技<br />

能 的 成 長 與 進 步 。<br />

貳 、 教 學 設 計<br />

單 眼 相 機 所 用 的 微 距 鏡 頭 可 使 物 體<br />

在 相 機 感 光 元 件 上 形 成 等 大 小 甚 至 更 大 的<br />

像 , 本 教 案 以 5E 學 習 環 模 式 , 藉 由 對 兩<br />

種 微 距 攝 影 方 法 -- 近 攝 環 與 倒 接 鏡 頭 的 探<br />

討 , 讓 學 生 運 用 所 學 的 透 鏡 成 像 知 識 , 解<br />

釋 器 材 原 理 。<br />

本 教 案 實 施 時 機 是 在 學 生 學 過 透 鏡 成<br />

像 作 圖 , 並 進 行 過 透 鏡 成 像 實 驗 後 , 教 學<br />

活 動 共 分 為 三 部 分 , 分 別 是 相 機 成 像 探<br />

9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討 、 如 何 形 成 微 距 鏡 效 果 與 近 攝 環 研 究 及<br />

倒 接 鏡 頭 形 成 微 距 鏡 效 果 的 研 究 。<br />

一 、 相 機 成 像 探 討 :E1→E2→E3→E4<br />

E1 階 段 : 教 師 提 供 一 小 段 沖 洗 好 的 底 片 ,<br />

請 同 學 觀 察 底 片 上 的 像 , 並 討 論 其 成 像 性<br />

質 。<br />

E2 階 段 : 進 行 燭 火 凸 透 鏡 成 像 實 驗 , 請 同<br />

學 記 錄 當 燭 火 透 過 凸 透 鏡 形 成 高 0.5cm 實<br />

像 時 的 物 距 及 像 距 , 模 擬 相 機 底 片 成 像 的<br />

形 情 。<br />

E3 階 段 : 請 各 組 討 論 當 照 相 時 的 成 像 條<br />

件 , 並 以 嘗 試 利 用 透 鏡 成 像 作 圖 法 加 以 解<br />

釋 。<br />

E4 階 段 : 請 各 組 參 考 圖 1, 以 相 似 形 原 理<br />

討 論 當 形 成 實 像 時 , 像 的 放 大 倍 率 ( 像 高 /<br />

物 高 ) 與 像 距 與 物 距 的 比 值 ( 像 距 / 物 距 ) 有<br />

何 關 係 。<br />

E4 階 段 : 學 生 運 用 透 鏡 成 像 作 圖 , 討 論 近<br />

攝 環 長 短 不 同 對 放 大 效 果 造 成 的 影 響 。<br />

圖 2 近 攝 還<br />

表 1、 近 攝 環 的 微 距 效 果<br />

圖 1 實 像 成 像 圖<br />

二 、 如 何 形 成 微 距 鏡 效 果 與 近 攝 環 研<br />

究 :E1→E2→E2→E3→E4<br />

E1 階 段 : 老 師 展 示 微 距 相 片 ( 表 1 右 下 角 的<br />

相 片 ), 並 解 釋 微 距 鏡 的 定 義 。<br />

E2 階 段 : 再 次 進 行 凸 透 鏡 成 像 實 驗 , 使<br />

用 與 上 次 相 同 的 燭 火 , 請 同 學 記 錄 當 像 高<br />

為 1.0cm 時 的 物 距 與 像 距 , 比 較 兩 次 實 驗 中<br />

像 距 與 物 距 比 值 的 大 小 。<br />

E2 階 段 : 學 生 歸 納 出 相 機 要 拍 出 微 距 效<br />

果 時 , 所 應 達 到 的 條 件 。<br />

E3 階 段 : 教 師 以 實 物 介 紹 近 攝 環 ( 圖 2),<br />

分 別 接 上 不 同 長 短 的 近 攝 環 , 比 較 像 距 與<br />

物 距 比 值 大 小 並 討 論 所 拍 出 相 片 的 差 別 。<br />

( 參 考 表 1)<br />

9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未 使 用 近 攝 環 套 接 1 號 近 攝 環 套 接 (1+2) 號 近 攝 環 套 接 (1+2+3) 號 近 攝 環<br />

表 2、 倒 接 鏡 頭 的 微 距 效 果<br />

定 焦 鏡 頭 正 接<br />

標 準 鏡 頭 正 接<br />

定 焦 鏡 頭 倒 接<br />

標 準 鏡 頭 倒 接<br />

三 、 倒 接 鏡 頭 形 成 微 距 鏡 效 果 的 研 究 :<br />

E1→E2→E3→E5<br />

E1 階 段 : 老 師 運 用 圖 3 解 釋 鏡 頭 上 標 示 最 短 對 焦<br />

距 離 的 意 義 , 並 展 示 兩 顆 鏡 頭 倒 接 鏡 頭 拍 出 微 距<br />

效 果 的 相 片 ( 表 2)。<br />

E2 階 段 : 老 師 讓 同 學 由 相 機 螢 幕 觀 看 倒 接 鏡 頭<br />

9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的 結 果 。<br />

E3 階 段 : 老 師 請 同 學 利 用 圖 4 解 釋 倒 接 鏡 頭 的 效<br />

果 。<br />

陳 裕 方 、 李 文 德 (2005)。5E 建 構 式 學 習 環 教 學 與<br />

一 般 教 學 法 探 究 「 生 鏽 」 概 念 改 變 成 效 之 研 究 。 台<br />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與 發 展 季 刊 39 期<br />

pp.16-38。。<br />

巨 眼 之 門 網 站 (2006 年 2 月 7 日 )。 基 礎 攝<br />

影 光 學 理 論 。 取 自<br />

http://www.bigeye.url.tw/big5/d_opticstru.ht<br />

m<br />

圖 3 最 短 對 焦 距 離<br />

圖 4 倒 接 鏡 頭 成 像 圖<br />

E5 階 段 : 教 師 請 學 生 判 斷 一 般 鏡 頭 可 伸 縮 的 自<br />

動 數 位 相 機 , 其 中 有 如 圖 5 的 轉 盤 , 如 果 要 拍 清<br />

楚 較 遠 的 物 體 , 需 把 轉 盤 向 甲 方 向 推 , 此 時 鏡 頭<br />

會 如 何 移 動 ? 其 原 因 為 何 ?<br />

圖 5 自 動 相 機 鏡 頭 伸 縮 轉 盤<br />

參 考 文 獻<br />

林 曉 雯 (2001)。 國 小 自 然 科 教 師 試 行 「 學 習 環 」<br />

之 合 作 行 動 研 究 。 屏 東 師 院 。 屏 東 師 院 學 報<br />

14 期 pp.953-986。<br />

9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D2-5 溝 通 能 力 融 入 5E 探 究 式 教 學 對 九 年 級 學 生 學 習 成 效 影 響 - 以 電 路 單 元 為 例<br />

溝 通 能 力 融 入 5E 探 究 式 教 學 對 九 年 級 學 生 學 習 成 效 影 響<br />

- 以 電 路 單 元 為 例<br />

1<br />

林 建 隆<br />

1<br />

黃 子 欣<br />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br />

2<br />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br />

聯 絡 人 E-mail:phljl@cc.ncue.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將 溝 通 能 力 融 入 5E 探 究 式 教 學 , 設 計 國 中 電 路 單 元 教 學 模 組 。 採 詮 釋 性<br />

研 究 , 探 討 教 學 模 組 , 對 學 生 溝 通 能 力 與 探 究 能 力 的 影 響 。<br />

本 研 究 對 象 為 中 部 一 所 大 型 國 中 常 態 班 的 九 年 級 一 個 班 學 生 32 人 , 教 學 設 計 依<br />

照 本 研 究 發 展 的 溝 通 能 力 融 入 5E 探 究 式 教 學 模 組 , 研 究 工 具 包 含 電 路 單 元 成 就 測 驗 、<br />

電 路 單 元 學 習 單 、3C 素 養 量 表 。 資 料 蒐 集 包 括 : 成 就 測 驗 前 、 後 測 , 學 習 單 , 課 室<br />

錄 影 錄 音 轉 錄 , 師 生 晤 談 資 料 。 主 要 以 質 性 資 料 為 主 , 量 化 資 料 為 輔 。<br />

本 研 究 發 現 : 在 探 究 能 力 方 面 , 研 究 班 級 在 學 習 成 就 有 顯 著 的 進 步 (t=-8.165) <br />

,<br />

科 學 探 究 能 力 教 學 後 有 顯 著 的 進 步 (t = -5.429), 並 發 現 :1. 學 生 會 開 始 提 問 、2. 回 答 由<br />

簡 單 到 複 雜 、3. 面 對 問 題 會 由 試 誤 法 轉 變 成 有 計 畫 的 嘗 試 、4. 學 生 能 運 用 圖 表 工 具 整<br />

理 出 實 驗 的 結 果 、5. 學 生 能 藉 由 實 驗 的 成 果 得 到 結 論 。 在 溝 通 能 力 方 面 研 究 班 級 的 溝<br />

通 能 力 也 有 顯 著 的 進 步 (t = -4.164) <br />

, 並 發 現 :1. 學 生 的 表 達 由 被 動 到 主 動 、2. 學 生 能<br />

利 用 口 語 或 文 字 圖 表 符 號 的 方 式 描 述 資 料 間 的 關 係 、3. 學 生 能 分 辨 同 儕 訊 息 , 提 出 不<br />

同 看 法 、4. 學 生 能 判 斷 同 儕 的 訊 息 、 提 出 自 己 的 看 法 、5. 能 根 據 同 儕 意 見 修 正 自 己 的<br />

意 見 。<br />

關 鍵 詞 : 溝 通 能 力 、 探 究 式 教 學 、 電 路 單 元 。<br />

2<br />

10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D2-6 運 用 論 證 教 學 策 略 發 展 國 小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之 研 究<br />

運 用 論 證 教 學 策 略 發 展 國 小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之 研 究<br />

陳 健 忠<br />

1,3<br />

林 煥 祥<br />

2<br />

王 志 賢<br />

101<br />

3<br />

1<br />

國 立 東 華 大 學<br />

2<br />

國 立 中 山 大 學<br />

3<br />

宜 蘭 縣 二 城 國 小<br />

蔡 宜 珍<br />

3<br />

張 耀 坤<br />

聯 絡 人 E-mail:95p4001@ems.ndhu.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利 用 一 年 的 時 間 , 透 由 參 與 觀 察 的 方 式 , 來 探 討 運 用 論 證 教 學 策 略 發 展 國<br />

小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之 可 行 性 , 進 而 建 立 國 小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的 實 施 流 程 。 本 研 究 的 教 師 團<br />

隊 皆 為 宜 蘭 縣 郊 區 某 國 小 教 師 , 每 位 教 師 皆 具 有 豐 富 的 科 展 指 導 經 驗 , 參 與 學 生 皆 為<br />

國 小 四 年 級 以 上 學 童 十 二 位 。 在 此 培 訓 課 程 中 , 研 究 者 發 現 :( 一 ) 以 論 證 教 學 為 基 礎<br />

的 培 訓 課 程 , 對 科 學 展 覽 作 品 的 完 整 性 似 乎 有 著 正 向 的 效 果 ;( 二 ) 科 學 展 覽 作 品 應 從<br />

尋 找 合 適 且 新 穎 的 研 究 主 題 與 研 究 目 的 著 手 ;( 三 ) 科 學 展 覽 活 動 雖 然 著 重 學 生 的 主<br />

動 學 習 , 但 科 學 展 覽 作 品 仍 需 要 由 指 導 老 師 進 行 掌 控 整 體 架 構 。<br />

關 鍵 詞 : 論 證 教 學 、 科 學 展 覽 、 非 制 式 學 習 。<br />

壹 、 研 究 背 景 與 重 要 性<br />

「 培 養 具 有 科 學 素 養 的 公 民 」 是 科<br />

學 教 育 的 核 心 , 目 的 在 於 讓 學 童 具 有<br />

「 獨 立 思 考 及 合 理 判 斷 」 能 力 ( 教 育<br />

部 ,2008;AAAS, 1990), 儘 管 科 學 探<br />

究 能 力 是 學 童 需 具 備 的 基 本 能 力 (NRC,<br />

1996; OECD, 2006), 但 礙 於 教 學 現 場 的<br />

限 制 , 教 學 者 無 法 逃 脫 教 師 主 導 的 教 學<br />

情 境 (Duschl & Osborne, 2002), 因 此 若<br />

能 在 課 餘 時 間 安 排 探 究 活 動 , 學 童 將 有<br />

更 多 自 我 探 究 的 空 間 (Abd-El-Khalick et<br />

al. 2004)。 受 到 此 潮 流 影 響 , 科 學 展 覽<br />

比 賽 逐 漸 強 調 「 思 考 與 判 斷 」 能 力 , 主<br />

題 也 聚 焦 在 日 常 生 活 的 問 題 , 期 待 提 昇<br />

「 問 題 解 決 」 能 力 ( 國 立 台 灣 科 學 教 育<br />

館 ,2011)。<br />

本 研 究 的 「 論 證 教 學 」 是 依 據<br />

Newton 等 人 (1999) 論 證 模 式 (Toulmin,<br />

1958) 為 基 礎 所 設 計 的 引 導 活 動 , 論 證 模<br />

式 包 含 資 料 (data)、 主 張 (claim)、 推<br />

論 (warrant)、 依 據 (backing) 及 反 證<br />

(rebuttal) 等 五 個 要 項 ( 如 圖 1)。<br />

資 料<br />

推 論<br />

依 據<br />

3<br />

主 張<br />

反 證<br />

圖 1 Toulmin 的 論 證 模 式 (Toulmin, 1958)<br />

完 整 的 科 學 展 覽 活 動 包 含 提 出 問<br />

題 、 設 計 實 驗 、 收 集 數 據 、 提 出 討 論 及<br />

形 成 結 論 等 五 個 階 段 ( 黃 嘉 郁 ,2003),<br />

儘 管 這 五 個 階 段 和 論 證 模 式 不 盡 相<br />

同 , 然 而 Chen 等 人 (2009) 提 到 :「 當<br />

數 據 和 結 論 不 一 致 時 , 牽 動 的 是 整 個 作<br />

品 , 甚 至 影 響 作 品 的 完 整 性 與 嚴 謹 性 ,<br />

故 未 來 的 活 動 中 , 若 能 把 論 證 活 動 當 作<br />

基 礎 課 程 , 將 有 助 於 學 童 建 立 整 體 性 與<br />

邏 輯 性 。」 因 此 , 研 究 者 將 論 證 模 式 發<br />

展 出 新 的 研 究 架 構 , 如 圖 2 所 示 。 總 的<br />

來 說 , 本 研 究 將 以 論 證 教 學 策 略 為 主<br />

軸 , 來 發 展 一 套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的 實 施 流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程 , 進 而 提 昇 學 童 從 事 科 學 展 覽 所 需 的 學 展 覽 探 究 活 動 : 十 二 名 學 生 分 別 找 出<br />

探 究 能 力 。<br />

六 個 研 究 主 題 , 學 生 根 據 實 驗 主 題 , 提<br />

資 料<br />

實 驗 數 據<br />

結 論<br />

主 張<br />

報 告 、 分 享<br />

理 論<br />

反 證<br />

依 據<br />

與 回 饋<br />

原 理<br />

論 證 模 式 要 素<br />

討 論<br />

論 證 教 學 活 動<br />

科 展 作 品 內 容<br />

推 論<br />

貳 、 研 究 方 法<br />

圖 2 研 究 架 構<br />

參 與 本 研 究 的 教 師 團 隊 皆 為 自 然<br />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教 師 , 其 中 , 二 位 具 有<br />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 其 餘 二 位 為<br />

數 理 教 育 學 系 畢 業 , 教 師 有 多 年 指 導 科<br />

學 展 覽 的 經 驗 。 參 與 本 研 究 的 學 生 為 四<br />

年 級 以 上 之 學 生 , 十 二 位 學 生 皆 自 願 參<br />

與 本 活 動 。<br />

本 研 究 採 用 參 與 觀 察 的 方 式 , 來 探 索<br />

學 校 在 經 營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中 可 行 之 實 施 策<br />

略 , 所 收 集 的 資 料 有 討 論 記 錄 、 錄 影 、 討<br />

論 大 綱 與 開 放 式 問 卷 、 學 生 筆 記 、 教 師 省<br />

思 札 記 、 錄 影 、 訪 談 、 上 課 教 材 與 科 展 成<br />

果 等 內 容 。<br />

參 、 結 果 與 討 論<br />

一 、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學 習 活 動 的 擬 訂 與 實 施<br />

( 一 )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的 學 習 活 動<br />

1. 培 養 基 礎 能 力 : 閱 讀 書 籍 與 探 索 生 活 環<br />

境 是 學 童 尋 找 科 學 展 覽 研 究 主 題 的 重 要<br />

來 源 , 像 「 會 過 濾 的 食 鹽 水 」 就 是 從 書<br />

籍 中 所 聯 想 到 的 研 究 主 題 ;「 建 築 物 上 的<br />

植 物 」 則 是 從 生 活 環 境 中 所 形 成 的 研 究<br />

主 題 。 本 研 究 以 科 學 實 驗 書 籍 為 題 材 ,<br />

讓 學 童 親 身 體 驗 一 連 串 的 科 學 探 究 活<br />

動 , 進 而 培 養 基 本 的 科 學 過 程 技 能 。 本<br />

研 究 於 暑 假 期 間 每 天 安 排 一 小 時 的 同 儕<br />

互 動 時 間 , 讓 學 童 能 介 紹 自 己 的 實 驗 活<br />

出 了 實 驗 目 的 , 訂 定 了 實 驗 流 程 , 進 行<br />

了 實 驗 ( 或 觀 察 ) 活 動 , 記 錄 與 分 析 了<br />

實 驗 結 果 。 然 而 , 所 訂 定 實 驗 流 程 只 是<br />

暫 時 性 , 它 必 須 經 過 一 再 地 嘗 試 與 修<br />

正 , 學 生 才 能 慢 慢 找 出 合 適 的 實 驗 流 程 。<br />

2. 師 生 互 動 : 當 學 生 參 與 探 究 活 動 後 , 許<br />

多 問 題 便 隨 之 而 來 , 像 架 構 完 整 性 、 器<br />

材 精 密 度 、 流 程 可 行 性 、 結 果 代 表 性 及<br />

結 論 可 靠 性 等 , 皆 超 出 學 生 能 力 可 以 處<br />

理 的 範 圍 , 為 了 解 決 這 一 連 串 的 問 題 ,<br />

每 週 乙 次 的 師 生 互 動 可 適 時 地 協 助 學 生<br />

所 面 臨 的 問 題 。<br />

3. 作 品 的 報 告 及 回 饋 : 報 告 與 回 饋 是 學 生<br />

修 正 科 學 展 覽 作 品 的 過 程 , 當 學 生 報 告<br />

自 己 的 作 品 時 , 不 但 可 以 加 深 對 作 品 的<br />

熟 悉 度 , 還 可 以 培 養 上 台 的 穩 定 度 。 當<br />

報 告 者 完 成 報 告 時 , 聆 聽 者 則 必 須 提 出<br />

回 饋 , 如 此 的 歷 程 , 不 但 有 助 於 報 告 者<br />

反 思 自 己 的 作 品 , 而 且 可 培 養 聆 聽 者 的<br />

回 饋 能 力 。<br />

4. 科 學 學 習 活 動 : 論 證 教 學 模 式 是 本 研 究<br />

發 展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課 程 的 核 心 概 念 , 透<br />

由 論 證 教 學 活 動 中 強 調 資 料 (data) 與<br />

主 張 (claim) 的 關 聯 性 , 來 引 導 學 生 思<br />

考 「 數 據 」 與 「 結 論 」 間 的 緊 密 性 , 進<br />

而 擴 展 到 整 件 作 品 的 完 整 性 , 即 帶 領 學<br />

生 檢 視 作 品 內 容 的 嚴 謹 程 度 。 科 學 應 用<br />

能 力 亦 成 為 本 研 究 所 重 視 的 教 學 目 標 之<br />

一 , 例 如 : 水 火 箭 活 動 及 投 石 車 製 作 ,<br />

期 待 培 養 學 生 具 備 科 學 應 用 的 能 力 。 觀<br />

察 是 所 有 實 驗 活 動 的 基 礎 , 唯 有 建 立 學<br />

生 敏 睿 的 觀 察 力 , 學 生 才 容 易 產 生 新 奇<br />

的 發 現 , 本 研 究 安 排 了 觀 察 教 學 活 動 ,<br />

期 待 學 生 能 從 細 心 的 觀 察 中 , 發 掘 出 更<br />

廣 、 更 深 入 的 觀 察 結 果 。<br />

( 二 ) 召 開 科 學 教 育 團 體 座 談 會<br />

動 , 同 時 針 對 別 人 的 報 告 提 供 回 饋 。 科<br />

透 由 第 一 次 座 談 會 規 劃 出 「 從 欣 賞<br />

10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大 自 然 之 美 到 體 驗 科 學 之 美 」 的 願 景 ,<br />

其 中 不 但 涵 蓋 了 科 學 教 育 的 意 涵 ( 即 科<br />

學 教 育 為 瞭 解 大 自 然 現 象 的 一 個 學<br />

科 ), 亦 符 合 了 科 學 展 覽 活 動 的 目 標 ( 科<br />

展 作 品 應 有 其 重 複 出 現 的 一 致 性 及 預<br />

測 性 )。 第 二 次 聚 焦 在 實 施 情 況 的 檢<br />

討 , 透 由 專 家 學 者 的 指 導 , 除 了 讓 學 生<br />

瞭 解 科 學 展 覽 作 品 的 問 題 , 也 讓 指 導 老<br />

師 思 考 如 何 修 正 科 學 展 覽 活 動 的 規<br />

劃 , 讓 課 程 內 容 更 符 合 學 生 的 需 求 。<br />

( 三 ) 演 講 活 動<br />

在 第 一 場 中 , 講 師 先 以 歷 年 科 展 指<br />

導 作 品 為 例 , 說 明 科 學 展 覽 活 動 的 指 導<br />

歷 程 , 從 問 題 的 尋 找 , 流 程 的 規 劃 , 到<br />

結 果 的 整 理 , 不 但 讓 學 生 瞭 解 到 科 學 展<br />

覽 作 品 的 製 作 過 程 , 而 且 也 讓 研 究 團 隊<br />

教 師 吸 收 到 不 同 的 帶 領 經 驗 。 在 第 二 場<br />

中 , 講 師 先 介 紹 青 少 年 發 明 展 活 動 , 透<br />

由 小 小 的 問 題 , 來 啟 發 學 生 思 考 問 題 的<br />

解 決 策 略 , 進 而 引 導 找 出 問 題 與 設 計 解<br />

決 的 方 式 , 接 著 說 明 引 導 學 生 進 行 科 學<br />

展 覽 活 動 的 歷 程 , 利 用 學 習 單 來 引 起 學<br />

生 的 思 考 , 再 透 由 討 論 來 尋 找 可 行 的 實<br />

驗 流 程 , 進 而 收 集 到 合 適 的 實 驗 結 果 ,<br />

提 出 精 湛 的 實 驗 結 論 。<br />

教 學 法 , 其 目 的 在 於 希 望 學 生 能 有 根 據 的<br />

提 出 自 己 的 想 法 , 經 過 這 一 年 來 的 嘗 試 ,<br />

研 究 者 發 現 到 論 證 模 式 的 要 項 可 以 來 引 導<br />

學 生 建 立 科 展 作 品 的 內 容 , 像 動 機 、 問 題 、<br />

實 驗 、 結 果 及 結 論 等 , 問 題 有 如 研 究 主 題 ,<br />

研 究 目 的 類 似 與 主 題 有 關 的 原 因 與 條 件 ,<br />

實 驗 過 程 則 是 針 對 每 個 原 因 或 條 件 所 設 計<br />

的 實 驗 流 程 , 結 果 則 是 實 驗 流 程 所 產 生 的<br />

數 據 , 從 數 據 中 所 試 著 去 找 出 想 法 來 回 答<br />

研 究 的 主 題 ( 即 當 時 所 產 生 的 原 因 ), 最 後<br />

要 去 看 看 想 法 與 主 題 之 間 的 關 聯 性 。<br />

四 、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的 實 施 流 程<br />

為 了 發 展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 本 校 以 黃 嘉<br />

郁 (2003) 所 提 出 的 五 個 科 學 展 覽 活 動 為<br />

基 礎 , 搭 配 科 展 作 品 成 果 的 八 個 要 項 ( 國<br />

立 台 灣 科 學 教 育 館 ,2011), 經 過 一 年 的 實<br />

施 與 檢 討 , 初 步 規 劃 出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的 實<br />

施 流 程 ( 如 圖 3)。<br />

形 成<br />

問 題<br />

設 計<br />

實 驗<br />

收 集<br />

數 據<br />

提 出<br />

討 論<br />

形 成<br />

結 論<br />

研 究<br />

主 題<br />

研 究<br />

動 機<br />

研 究<br />

目 的<br />

實 驗<br />

器 材<br />

實 驗<br />

過 程<br />

實 驗<br />

數 據<br />

研 究<br />

討 論<br />

研 究<br />

結 論<br />

尋 找<br />

主 題<br />

比 較 想 法<br />

來 源<br />

條 件<br />

原 因<br />

修 正<br />

實 驗<br />

流 程<br />

修 正<br />

實 驗<br />

數 據<br />

實 驗<br />

討 論<br />

反 思 實 驗<br />

結 論<br />

反 思<br />

圖 3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實 施 流 程 圖<br />

二 、 學 生 參 與 科 學 展 覽 活 動 的 學 習 成 果<br />

肆 、 省 思 與 建 議<br />

經 過 一 年 的 參 與 , 學 生 從 喜 愛 科 學 在 此 培 訓 課 程 架 構 中 , 研 究 者 發 現 學<br />

實 驗 , 慢 慢 轉 變 喜 歡 參 與 科 學 展 覽 活 生 的 科 展 作 品 架 構 似 乎 更 為 嚴 謹 , 尤 其 是<br />

動 , 甚 至 能 一 個 沒 有 什 麼 概 念 的 初 學 者 實 驗 流 程 、 實 驗 數 據 、 實 驗 討 論 與 實 驗 結<br />

轉 型 為 實 事 求 是 的 實 作 者 , 學 生 不 但 對 論 等 之 間 的 關 聯 性 更 為 密 切 , 因 此 , 研 究<br />

科 學 展 覽 有 著 約 略 的 認 識 , 甚 至 對 於 科 者 認 為 培 訓 課 程 對 學 生 在 完 成 科 展 作 品 的<br />

學 展 覽 活 動 的 內 涵 也 有 深 入 的 體 會 , 更 完 整 性 有 著 正 向 的 效 果 。<br />

重 要 的 是 學 生 不 再 害 怕 科 學 , 而 是 慢 慢 當 學 生 接 受 了 進 行 一 年 的 培 訓 課 程<br />

想 要 接 觸 科 學 。<br />

後 , 參 賽 作 品 卻 未 得 到 評 審 的 賞 識 , 我 們<br />

開 始 反 省 「 這 樣 的 科 展 作 品 到 底 有 什 麼 問<br />

三 、 參 與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的 教 師 專 業 成 長 題 呢 ? 難 道 是 我 們 忽 略 了 什 麼 關 鍵 之 處<br />

論 證 教 學 法 是 最 近 科 學 教 育 中 新 與 的 呢 ?」 經 過 研 究 小 組 的 討 論 後 , 我 們 推 測<br />

10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應 該 是 「 研 究 主 題 」 與 「 研 究 目 的 」 出 現<br />

了 問 題 , 儘 管 科 展 作 品 具 備 完 整 性 , 若 沒<br />

有 一 個 新 穎 的 主 題 , 仍 舊 無 法 獲 得 他 人 的<br />

青 睞 。<br />

在 培 訓 課 程 中 , 學 生 與 指 導 老 師 的 互<br />

動 來 產 生 了 暫 時 性 結 論 , 進 一 步 要 求 學 生<br />

能 從 實 驗 數 據 找 出 證 據 來 支 持 結 論 , 雖 然<br />

可 建 立 學 生 「 結 論 需 要 有 實 驗 數 據 來 支 持 」<br />

的 想 法 , 但 是 從 實 驗 數 據 進 行 討 論 , 甚 至<br />

形 成 研 究 結 論 , 需 要 未 來 更 多 的 努 力 才 行 。<br />

在 科 學 教 育 專 家 學 者 的 互 動 中 , 我 們<br />

得 到 一 個 新 穎 的 想 法 : 雖 然 科 學 展 覽 活 動<br />

著 重 學 生 的 主 動 學 習 , 然 而 科 學 展 覽 作 品<br />

的 整 體 架 構 仍 需 要 指 導 老 師 進 行 掌 控 , 即<br />

給 予 學 生 自 我 探 究 的 同 時 , 教 師 需 掌 握 好<br />

研 究 的 方 向 , 讓 學 生 能 朝 向 更 合 適 的 目 標<br />

進 行 , 而 非 全 然 由 學 生 來 進 行 整 體 研 究 。<br />

備 註 : 本 研 究 由 教 育 部 九 十 八 學 年 度 中 小<br />

學 科 學 教 育 專 案 計 畫 提 供 經 費 補<br />

助 , 特 別 感 謝 教 育 部 、 宜 蘭 縣 政 府<br />

教 育 處 及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科 學<br />

教 育 中 心 等 單 位 的 協 助 , 讓 本 研 究<br />

得 以 順 利 完 成 。<br />

伍 、 參 考 文 獻<br />

一 、 國 立 台 灣 科 學 教 育 館 (2011): 中 華<br />

民 國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實 施 要<br />

點 。 台 北 市 ; 國 立 台 灣 科 學 教 育 館 。<br />

二 、 黃 嘉 郁 (2003): 給 有 意 從 事 科 展<br />

的 青 年 學 子 ─ 如 何 完 成 一 件 的 優 秀<br />

作 品 。 科 學 教 育 月 刊 ,265,31-36。<br />

三 、Abd-El-Khalick, F., BouJaoude, S.,<br />

Duschl, R., Lederman, N. G.,<br />

Mamlock, R., Hofstein, A., Niaz, M.,<br />

Treagust, D., & Tuan, H. (2004).<br />

Inquiry in science education:<br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Science<br />

Education, 88, 397-419.<br />

四 、Chen, J. J., Lin, H. S., Hsu, Y. S. ,<br />

Lee, H. (2009). Data and claim: The<br />

refinement of science fair work<br />

through argumentation. Paper<br />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br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in<br />

Science Teaching (NARST 2009),<br />

Orange County, CA, April 17-21,<br />

2009.<br />

五 、Duschl, R. & Osborne, J. (2002).<br />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br />

Argumentation Discourse in Science<br />

Education. Journal of Studies in<br />

Science Education, 38, 39-72.<br />

六 、Newton, P., Driver, R., & Osborne, J.<br />

(1999). The place of argumentation<br />

in the pedagogy of school science.<b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br />

Education, 21, 553-576.<br />

七 、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br />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br />

(2006). Assessing scientific, reading,<br />

and mathematical literacy: A<br />

framework for PISA 2006. Paris:<br />

OECD.<br />

10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壁 報 論 文 摘 要<br />

~~MEMO~~<br />

10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專 題 研 究 課 程 介 紹 與 檢 討<br />

*<br />

王 建 亞 江 文 中 江 丕 智 吳 慧 敏 周 玉 蟇 黃 信 健 程 思 誠 鄒 忠 毅 蔣 幼 齡<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ichou@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系 自 2004 年 開 始 , 對 專 題 研 究 課 程 進 行 了 一 系 列 的 改 革 並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成 果 。<br />

我 們 想 藉 本 次 物 理 教 學 會 議 , 介 紹 這 套 課 程 的 理 念 與 實 施 方 式 給 與 會 同 行 參 考 。<br />

傳 統 物 理 系 教 育 採 用 的 是 , 大 班 的 課 堂 理 論 學 習 與 實 驗 習 作 方 式 進 行 教 學 , 並 以<br />

刪 除 法 逐 漸 篩 選 出 適 合 從 事 進 階 物 理 研 究 工 作 的 人 員 。 但 是 近 十 年 來 , 在 廣 設 大 學 政<br />

策 與 少 子 化 趨 勢 下 我 們 觀 察 到 , 除 了 頂 尖 的 大 學 外 , 傳 統 物 理 教 育 方 式 並 不 能 符 合 一<br />

般 大 學 物 理 系 學 生 的 需 要 。 除 了 提 高 同 學 的 程 度 外 , 我 們 必 須 使 用 一 套 方 法 幫 助 同 學<br />

尋 找 他 們 的 興 趣 , 激 發 他 們 的 熱 情 , 協 助 他 們 完 成 大 學 階 段 的 代 表 作 品 , 讓 他 們 在 畢<br />

業 時 有 信 心 與 有 能 力 邁 向 下 一 個 階 段 。 基 於 以 上 考 慮 , 我 們 逐 漸 發 展 出 了 一 套 專 題 課<br />

程 。<br />

這 個 課 程 的 實 施 方 式 有 幾 個 特 色 :<br />

第 一 : 長 時 間 實 施 。 大 二 上 開 設 「 書 報 討 論 」 課 程 , 同 學 在 此 觀 摩 與 欣 賞 物 理 學 的 新<br />

進 展 , 作 為 選 擇 方 向 的 參 考 。 大 二 下 至 大 四 開 設 「 專 題 討 論 一 、 二 、 三 」 及 「 專 題 研<br />

究 」 課 程 , 同 學 在 此 進 行 他 所 選 定 主 題 的 深 入 研 究 。<br />

第 二 : 所 有 同 學 參 與 。 同 學 必 須 修 一 個 「 書 報 討 論 」, 至 少 兩 個 「 專 題 」 課 程 。<br />

第 三 : 本 系 所 有 老 師 參 與 。 這 非 常 重 要 , 可 以 產 生 接 下 來 的 兩 個 好 處 與 特 色 。<br />

第 四 : 師 徒 制 的 教 育 方 式 。 由 於 每 個 老 師 的 學 生 不 會 太 多 , 可 以 進 行 師 徒 制 的 教 育 方<br />

式 。 學 生 學 習 到 的 不 只 是 科 學 方 法 與 知 識 , 也 受 到 老 師 的 身 教 。<br />

第 五 : 多 樣 的 選 擇 性 。 由 於 所 有 老 師 參 與 , 同 學 可 選 擇 以 不 同 主 題 與 方 式 進 行 專 題 。<br />

在 主 題 方 面 , 他 可 以 選 擇 理 論 、 實 驗 與 計 算 等 方 面 。 在 進 行 方 式 上 , 對 於 想 投 身 物 理<br />

研 究 的 同 學 , 可 以 參 加 老 師 目 前 的 研 究 工 作 。 對 於 想 進 入 業 界 的 同 學 , 可 以 挑 選 實 作<br />

練 習 。 對 於 想 要 準 備 研 究 所 考 試 或 出 國 的 同 學 , 他 可 以 針 對 一 個 主 題 研 讀 相 關 文 獻 並<br />

報 告 。<br />

第 六 : 多 元 評 量 方 式 。 同 學 在 「 專 題 」 課 程 的 學 期 中 , 必 須 進 行 期 中 開 題 報 告 與 期 末<br />

成 果 報 告 。 這 些 報 告 以 發 表 會 方 式 進 行 , 評 審 包 含 本 系 老 師 及 校 友 。 同 學 在 這 些 發 表<br />

會 上 不 僅 可 以 練 習 口 頭 報 告 技 巧 , 也 可 以 聽 到 不 同 師 長 的 意 見 。 最 後 同 學 必 須 在 學 期<br />

末 繳 交 一 份 統 一 格 式 ( 包 含 題 目 、 中 英 文 摘 要 、 內 文 、 參 考 資 料 與 工 作 日 誌 ) 的 書 面<br />

報 告 , 並 進 而 練 習 寫 作 技 巧 。<br />

經 過 幾 年 的 實 施 之 後 , 可 以 歸 納 出 幾 個 成 效 。 首 先 是 , 提 高 了 同 學 的 學 習 意 願 。<br />

我 們 常 看 到 一 些 原 本 不 怎 麼 用 功 的 同 學 , 願 意 用 很 多 的 時 間 來 完 成 他 有 興 趣 的 專 題 ,<br />

並 且 也 較 願 意 花 時 間 在 其 他 課 上 。 其 次 , 提 高 了 同 學 的 自 信 心 。 當 同 學 的 專 題 完 成 後 ,<br />

他 不 僅 經 歷 過 校 內 的 幾 次 測 試 , 有 些 成 果 好 的 同 學 還 將 成 果 發 表 在 校 內 壁 報 論 文 比 賽<br />

或 校 外 學 術 研 討 會 上 。 最 後 , 同 學 也 在 各 老 師 的 身 教 之 下 , 逐 漸 學 到 了 一 個 科 學 工 作<br />

者 的 態 度 。<br />

10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以 奈 米 碳 管 為 基 材 之<br />

生 物 感 測 器<br />

梁 原 肇 藍 建 智 藍 永 智 吳 慧 敏<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原 肇 的 話<br />

基 於 國 、 高 中 參 與 科 展 , 藉 由 觀 察 、 假 設 、 實 驗 … 等 訓 練 培 養 出 對 科 學 的 濃 厚 興 趣 ,<br />

也 屢 屢 得 到 不 錯 的 成 績 , 上 了 大 學 藉 著 這 一 股 熱 忱 , 積 極 尋 找 極 為 興 趣 的 實 驗 室 , 最<br />

後 選 擇 了 吳 慧 敏 老 師 的 實 驗 室 , 開 始 一 連 串 實 驗 生 活 。<br />

剛 開 始 都 是 著 手 於 閱 讀 文 獻 , 了 解 生 物 感 測 器 相 關 領 域 的 實 驗 原 理 及 技 術 , 不 避 諱 的<br />

是 閱 讀 第 一 篇 文 獻 真 的 困 難 重 重 !! 幸 好 實 驗 室 的 學 長 、 姐 皆 會 在 旁 協 助 、 引 導 , 這 種<br />

傳 習 風 氣 相 當 好 , 如 今 閱 讀 文 獻 已 是 基 本 能 力 。 有 了 基 礎 概 念 後 , 著 手 設 計 實 驗 , 這<br />

過 程 更 加 艱 辛 , 架 構 一 奈 米 碳 管 生 物 感 測 器 還 必 須 運 用 到 其 他 領 域 之 觀 念 , 如 : 物 理 、<br />

化 學 、 生 物 、 材 料 … 等 領 域 。 從 中 還 必 須 與 其 他 實 驗 室 合 作 , 在 這 一 來 一 往 慢 慢 累 積<br />

能 量 , 培 養 解 決 問 題 及 獨 立 思 考 之 能 力 。 當 然 紙 上 談 兵 不 如 實 際 操 作 , 失 敗 根 本 是 家<br />

常 便 飯 , 著 實 的 沮 喪 , 但 每 每 如 此 , 都 會 浮 出 老 師 給 予 我 們 的 一 個 觀 念 ,「 失 敗 的 實<br />

驗 不 見 得 不 好 唷 ! 在 材 料 領 域 裡 往 往 研 究 出 缺 陷 就 是 得 獎 的 契 機 」。 這 一 路 走 來 也 確 實<br />

如 此 , 就 是 有 了 這 些 失 敗 的 經 驗 , 作 為 我 專 題 研 究 的 墊 腳 石 , 且 往 往 為 了 解 決 問 題 還<br />

會 發 現 到 另 一 個 世 外 桃 源 呢 。<br />

建 智 的 話<br />

奈 米 碳 管 被 廣 泛 應 用 於 生 物 傳 感 器 的 製 作 上 , 分 散 奈 米 碳 管 為 製 作 上 重 要 的 一 部<br />

份 , 其 中 有 機 溶 劑 的 選 擇 , 決 定 了 單 壁 奈 米 碳 管 的 分 散 情 形 與 精 準 度 的 好 壞 。 有 機 溶<br />

劑 的 極 性 是 使 單 壁 奈 米 碳 管 分 散 的 主 要 因 素 , 由 於 奈 米 碳 管 的 糾 結 屬 於 靜 電 力 糾 結 ,<br />

故 在 有 機 溶 劑 的 選 用 為 極 性 溶 液 。 在 極 性 溶 劑 裡 , 選 擇 了 不 同 分 子 量 與 偶 極 距 的 差<br />

異 , 溶 劑 分 散 性 的 好 壞 也 扮 演 的 重 要 的 角 色 。 本 實 驗 採 用 甲 醇 、 乙 醇 、 異 丙 醇 三 種 不<br />

同 的 有 機 溶 劑 , 將 單 壁 奈 米 碳 管 放 入 甲 醇 、 乙 醇 、 異 丙 醇 三 種 不 同 溶 劑 中 , 溶 劑 溶 質<br />

之 間 利 用 Dipole-induced dipole 互 相 作 用 機 制 。 實 驗 中 利 用 光 學 顯 微 鏡 、 離 心 機 與<br />

UV/Vis 光 譜 儀 觀 察 奈 米 碳 管 的 分 散 情 形 、 結 構 性 、 吸 光 率 的 差 異 。 如 此 一 來 , 判 斷 此<br />

三 種 溶 液 的 分 散 情 形 , 並 比 較 時 間 與 超 音 波 震 盪 後 是 否 影 響 分 散 情 形 。<br />

永 智 的 話<br />

在 我 剛 入 學 時 , 首 次 接 觸 到 固 態 物 理 這 個 領 域 , 發 現 物 理 這 門 學 術 領 域 比 想 像<br />

中 的 還 要 更 為 廣 泛 , 於 是 並 嘗 試 在 本 學 期 進 入 固 態 物 理 這 門 領 域 進 行 研 究 。<br />

我 從 中 學 習 到 了 許 多 的 實 驗 知 識 和 技 巧 , 其 中 包 括 了 實 驗 儀 器 的 操 作 、 實 驗 時<br />

需 要 注 意 的 事 項 還 有 各 種 生 物 感 測 器 的 製 備 等 等 。 我 也 透 過 閱 讀 一 些 物 理 文 獻 , 學<br />

習 他 人 的 想 法 和 經 驗 , 這 些 文 獻 裡 往 往 也 包 含 了 一 些 自 己 所 無 法 理 解 的 地 方 , 藉 由<br />

詢 問 學 長 和 搜 尋 各 種 相 關 資 料 , 來 一 一 理 解 和 解 答 各 種 問 題 的 答 案 , 慢 慢 的 來 填 滿<br />

這 塊 心 中 未 知 的 物 理 領 域 。<br />

將 來 希 望 能 夠 藉 由 學 習 到 的 各 種 知 識 來 突 破 各 種 進 行 實 驗 時 所 遇 到 的 瓶 頸 , 如 果<br />

不 行 就 再 在 換 其 他 的 方 法 和 想 法 試 試 , 直 到 成 功 完 成 實 驗 , 並 得 到 理 想 的 實 驗 結 果 為<br />

止 。<br />

10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生 長 一 維 氮 化 鎵 奈 米<br />

線<br />

蘇 莊 恆 陳 柏 勳 吳 慧 敏 老 師<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蘇 莊 恆 的 話<br />

本 身 對 於 實 驗 還 蠻 有 興 趣 的 , 而 在 大 一 的 時 候 聽 了 學 長 姐 們 的 專 題 報 告 , 發 現 了<br />

自 己 對 奈 米 材 料 相 關 的 報 告 印 象 比 較 深 刻 , 因 為 能 夠 從 奈 米 等 級 的 材 料 再 經 過 許 多 不<br />

同 的 加 工 製 作 成 發 光 元 件 , 這 讓 我 產 生 了 不 少 的 興 趣 。<br />

在 大 二 的 時 候 我 就 決 定 進 入 了 固 態 物 理 實 驗 室 來 做 專 題 研 究 , 而 我 目 前 所 研 究 的<br />

題 目 是 氮 化 鎵 奈 米 線 的 穩 定 製 成 , 但 是 在 將 大 量 奈 米 線 製 成 發 光 元 件 的 過 程 中 還 有 許<br />

多 是 我 不 懂 的 未 知 的 , 於 是 我 就 先 以 能 夠 穩 定 大 量 的 製 成 氮 化 鎵 奈 米 線 還 有 閱 讀 文 獻<br />

資 料 , 為 了 是 能 夠 充 實 自 己 不 足 的 地 方 , 在 更 深 入 的 去 了 解 製 成 發 光 元 件 的 過 程 。<br />

陳 柏 勳 的 話<br />

基 於 對 科 學 的 興 趣 , 進 而 選 擇 了 理 工 組 , 並 輾 轉 來 到 物 理 系 這 個 大 家 庭 , 物 裡 就<br />

像 是 座 連 接 科 學 的 橋 梁 , 能 使 我 們 由 物 理 的 角 度 , 有 趣 的 看 待 人 、 事 、 物 。<br />

在 大 學 生 活 之 初 , 幸 運 的 加 入 了 固 態 物 理 的 專 題 研 究 , 也 因 此 對 於 奈 米 線 的 製 程<br />

有 了 更 多 的 了 解 , 起 初 , 藉 由 閱 讀 相 關 文 獻 , 了 解 儀 器 運 作 原 理 , 熟 悉 儀 器 操 作 , 使<br />

實 驗 更 加 流 暢 , 並 進 一 步 調 整 實 驗 參 數 , 穩 定 樣 品 製 程 , 由 此 觀 察 其 變 化 和 差 異 , 相<br />

信 藉 由 接 觸 這 些 訓 練 能 解 決 更 多 實 驗 中 所 遇 到 的 困 難 , 也 能 使 大 學 生 活 更 充 實 。<br />

10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研 究 磁 性 材 料 特 性<br />

林 志 勇 吳 宗 翰 吳 慧 敏 老 師<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吳 宗 翰 的 話<br />

磁 性 材 料 在 我 們 生 活 中 非 常 常 見 , 也 給 我 們 生 活 許 多 便 利 , 因 此 我 想 對 磁 性 材 料 有<br />

更 深 入 研 究 , 而 記 憶 磁 帶 給 我 們 更 多 的 便 利 。 對 磁 記 錄 介 質 材 料 的 磁 特 性 要 求 主 要 是 :<br />

(1) 適 當 高 的 矯 頑 力 Hc,(2) 高 的 飽 和 磁 化 強 度 Ms,(3) 高 的 剩 磁 比 ,(4) 高 的 穩 定 性 。<br />

目 前 應 用 的 磁 記 錄 介 質 材 料 主 要 有 :(1) 鐵 氧 體 磁 記 錄 材 料 , 如 γ 型 三 氧 化 二 鐵<br />

(γ-Fe2O3) 等 。(2) 金 屬 磁 膜 磁 記 錄 材 料 , 如 鐵 - 鈷 (Fe-Co) 合 金 膜 等 。(3) 鋇 鐵 氧 體<br />

(BaFe12O19) 係 垂 直 磁 記 錄 材 料 等 。 因 此 , 我 們 以 後 希 望 能 在 低 溫 下 找 到 有 關 記 憶 磁 方<br />

面 的 新 材 料 , 它 具 備 著 低 矯 頑 力 (Coercivity) 高 穩 定 , 高 頻 … 等 特 性 。<br />

林 志 勇 的 話<br />

磁 性 材 料 (magnetic materials) 你 我 周 遭 俯 拾 即 是 的 材 料 。 較 醒 目 的 , 如 白 板 上 的 磁<br />

鐵 、 磁 性 跳 棋 下 面 的 磁 石 、 指 南 針 、 錄 音 帶 、 磁 頭 、 軟 式 磁 碟 片 等 等 ; 另 外 有 更 大 量<br />

包 裝 在 某 些 裝 置 裏 面 的 磁 性 材 料 , 如 馬 達 、 電 視 機 、 變 壓 器 、 汽 車 等 等 內 部 , 不 一 而<br />

足 。 可 以 說 , 磁 性 材 料 已 與 現 代 人 的 生 活 息 息 相 關 。<br />

磁 性 材 料 分 為 三 種<br />

硬 磁 材 料 ---- 可 做 為 永 久 磁 鐵<br />

軟 磁 材 料 ---- 主 要 在 馬 達 和 發 電 機 及 變 壓 器 方 面<br />

半 硬 磁 材 料 — 可 用 來 儲 存 資 料 如 : 硬 碟<br />

因 此 我 要 測 量 多 種 材 料 的 磁 化 率 、 矯 頑 力 以 期 發 現 新 材 料 對 應 不 同 的 需 求 。<br />

近 期 目 標 及 未 來 期 許 為 下 面 兩 點 :<br />

1. 使 用 現 有 容 易 取 得 的 材 料 嘗 試 製 作 樣 品 進 行 測 量 如 氧 化 鐵 、 過 氧 化 鐵 、 氧 化 錳 等<br />

材 料 在 不 同 的 條 件 下 的 χac ( 磁 化 率 )。<br />

2. 找 尋 其 它 沒 人 做 過 的 未 知 材 料 進 行 製 作 、 檢 測 , 以 期 能 找 到 更 好 的 材 料 。<br />

10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靜 電 紡 絲 製 程 一 維 氮<br />

化 鋁 奈 米 線<br />

楊 志 勇 吳 慧 敏 老 師<br />

1<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當 初 會 接 觸 到 奈 米 材 料 領 域 是 因 為 在 高 中 有 參 加 許 多 物 理 領 域 的 報 告 會 議 , 內 容<br />

大 多 以 奈 米 為 主 題 去 延 伸 與 生 活 應 用 , 而 我 發 現 傳 統 的 塊 材 材 料 轉 變 成 奈 米 材 料 時 會<br />

產 生 許 多 不 同 的 材 料 特 性 。 因 此 對 奈 米 材 料 的 製 程 非 常 的 有 興 趣 , 希 望 可 以 藉 由 實 驗<br />

來 增 加 自 己 對 於 奈 米 領 域 的 認 識 , 所 以 我 加 入 吳 慧 敏 老 師 的 實 驗 室 。<br />

一 開 始 以 閱 讀 文 獻 為 主 , 第 一 次 閱 讀 真 的 是 非 常 困 難 , 在 實 驗 室 學 長 、 姐 的 幫 助 下 我<br />

漸 漸 克 服 閱 讀 的 問 題 , 開 始 朝 實 驗 著 手 。 藉 由 研 讀 奈 米 相 關 文 獻 , 結 合 「 靜 電 紡 絲 技<br />

術 」 可 以 使 針 頭 噴 出 的 聚 合 物 延 展 後 變 為 奈 米 級 纖 維 , 可 讓 表 面 活 性 增 加 , 有 助 於 提<br />

高 反 應 良 率 , 再 利 用 高 溫 反 應 製 備 出 一 維 氮 化 鋁 奈 米 線 。 然 而 在 實 驗 過 程 中 難 免 會 遇<br />

到 一 些 較 難 解 決 的 問 題 , 如 何 克 服 這 些 問 題 就 是 我 們 必 須 學 習 的 課 題 , 在 學 習 克 服 問<br />

題 的 過 程 中 , 藉 由 匯 整 問 題 、 搜 尋 資 料 、 整 理 結 論 而 得 到 問 題 的 答 案 , 在 這 樣 的 過 程<br />

中 雖 然 很 辛 苦 , 但 是 找 到 答 案 的 喜 悅 是 無 人 能 及 , 藉 由 這 樣 一 點 一 滴 的 累 積 能 奠 定 自<br />

己 解 決 問 題 能 力 的 基 礎 。<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探 討 氮 化 鋁 奈 米 陶 瓷<br />

的 介 電 性 質<br />

陳 經 瑞 吳 慧 敏 老 師<br />

1<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在 大 學 一 年 級 上 實 驗 課 時 頗 興 奮 地 , 或 許 因 為 比 起 其 他 人 , 我 在 高 中 的 實 驗 經 驗<br />

特 別 少 。 當 我 知 道 在 大 二 有 專 題 的 時 候 , 就 已 經 打 算 參 與 一 些 有 關 動 手 做 實 驗 的 專<br />

題 。 在 固 態 物 理 實 驗 室 , 看 到 奈 米 材 料 , 不 敢 想 像 奈 米 材 料 在 大 學 可 以 經 由 自 己 手 可<br />

以 做 出 , 燃 起 了 對 奈 米 材 料 的 興 趣 , 因 此 就 選 擇 了 固 態 物 理 實 驗 室 進 行 專 題 研 究 。<br />

一 開 始 先 以 閱 讀 文 獻 了 解 奈 米 世 界 為 主 , 國 際 期 刊 的 文 獻 閱 讀 起 來 真 是 困 難 重<br />

重 , 在 學 長 的 耐 心 指 導 下 , 漸 漸 克 服 閱 讀 的 問 題 。 閱 讀 過 幾 篇 文 獻 後 , 開 始 動 手 做 實<br />

驗 , 將 氮 化 鋁 奈 米 粉 末 研 磨 後 加 壓 成 錠 , 去 進 行 量 測 。 在 進 行 實 驗 難 免 會 遇 到 一 些 問<br />

題 , 克 服 這 些 問 題 也 就 成 為 了 必 修 課 習 , 從 彙 整 問 題 、 尋 找 資 料 整 理 出 問 題 的 答 案 。<br />

11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探 討 AlN 奈 米 線 的 製<br />

程<br />

劉 冠 男 吳 慧 敏<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大 一 時 參 觀 固 態 物 理 實 驗 室 , 對 製 程 AlN 奈 米 線 有 濃 厚 的 興 趣 , 到 了 大 二 開 始 學<br />

習 AlN 奈 米 線 的 製 程 ; 在 學 習 的 過 程 中 , 一 邊 閱 讀 文 獻 來 充 實 自 己 對 AlN 奈 米 線 的<br />

知 識 , 在 過 程 中 遇 到 不 能 解 決 的 問 題 就 詢 問 學 長 , 與 學 長 討 論 如 何 解 決 , 一 邊 思 考 可<br />

以 如 何 改 進 製 程 。<br />

本 實 驗 室 是 使 用 高 溫 爐 燒 結 製 程 AlN 奈 米 線 , 製 成 後 使 用 掃 描 式 電 子 顯 微 鏡<br />

(SEM) 檢 測 ; 我 目 前 對 於 AlN 奈 米 線 的 製 程 還 不 夠 穩 定 , 希 望 能 夠 製 成 大 量 AlN 奈 米<br />

線 。<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用 Easy Java<br />

Simulations 模 擬 蛋 白 質 立 體 模 型<br />

許 郁 婕 鄒 忠 毅 *<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ichou@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老 師 的 話 :<br />

許 郁 婕 同 學 是 本 系 大 三 學 生 , 這 篇 報 告 取 材 於 她 的 大 二 下 的 第 一 個 專 題 報 告 。<br />

許 同 學 這 學 期 專 題 的 主 要 目 的 , 是 挑 選 一 個 她 有 興 趣 的 生 物 物 理 題 目 來 練 習 程 式 寫<br />

作 , 所 以 我 們 討 論 出 了 這 個 題 目 。 由 於 Easy Java Simulations 是 一 個 自 由 的 適 用 於 動<br />

畫 模 擬 的 軟 體 。 同 學 不 必 花 太 多 時 間 在 程 式 寫 作 的 細 節 上 , 而 可 以 專 注 在 演 算 法 與 它<br />

背 後 的 原 理 上 。 由 此 , 就 算 是 非 資 訊 專 業 的 同 學 也 可 以 在 較 短 的 時 間 裡 完 成 較 複 雜 的<br />

程 式 。<br />

郁 婕 的 話 :<br />

這 學 期 的 專 題 目 標 首 先 是 先 學 習 蛋 白 質 的 相 關 知 識 , 希 望 了 解 蛋 白 質 的 組 成 和 成<br />

分 , 還 有 各 種 結 構 的 形 成 樣 式 。 再 來 就 是 學 習 如 何 使 用 EJS(Easy Java Simulations) 去<br />

模 擬 出 各 種 蛋 白 質 結 構 的 模 型 , 最 後 就 是 做 出 與 真 實 的 蛋 白 質 鏈 相 似 的 蛋 白 質 的 摺 疊<br />

和 螺 旋 結 構 。<br />

由 於 蛋 白 質 鏈 是 由 多 個 胺 基 酸 結 合 而 成 的 , 而 且 蛋 白 質 鏈 裡 面 有 兩 個 被 稱 為 二 面<br />

角 的 角 度 是 可 以 轉 動 的 , 所 以 我 們 的 目 標 就 是 建 立 一 個 依 二 面 角 變 化 而 改 變 立 體 結 構<br />

的 蛋 白 質 模 型 。 具 體 的 做 法 是 先 建 立 一 個 多 原 子 的 胺 基 酸 單 元 , 然 後 利 用 EJS 的 矩<br />

陣 與 自 訂 函 數 功 能 建 立 蛋 白 質 鏈 。 透 過 EJS 的 控 制 介 面 , 我 們 可 以 在 程 式 執 行 時 改<br />

變 蛋 白 質 結 構 。 也 可 以 藉 由 輸 入 真 實 的 蛋 白 質 二 面 角 數 據 , 產 生 對 應 的 結 構 。<br />

經 過 這 次 的 專 題 研 究 , 讓 我 學 習 到 了 很 多 有 關 於 蛋 白 質 的 基 本 知 識 。 同 時 也 學 習<br />

到 如 何 使 用 EJS 寫 程 式 , 並 用 它 寫 出 蛋 白 質 的 結 構 模 型 的 模 擬 程 式 。<br />

關 鍵 詞 :Easy Java Simulations; 蛋 白 質 結 構 。<br />

11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利 用 細 胞 自 動 機 模 型<br />

研 究 開 放 道 路 中 的 路 隊 長 現 象<br />

洪 聖 傑 鄒 忠 毅 *<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ichou@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老 師 的 話 :<br />

洪 聖 傑 同 學 是 本 系 大 四 學 生 , 這 篇 報 告 取 材 於 他 的 大 三 下 專 題 報 告 。<br />

這 個 題 目 屬 於 社 會 物 理 學 , 也 就 是 將 物 理 科 學 的 方 法 應 用 到 社 會 現 象 的 一 個 物 理<br />

學 分 支 。 在 這 個 題 目 上 , 研 究 者 將 道 路 上 的 車 輛 視 為 非 牛 頓 粒 子 單 元 。 透 過 研 究 單 元<br />

間 的 交 互 作 用 , 與 調 整 起 始 與 邊 界 條 件 , 可 以 得 到 許 多 與 真 實 世 界 現 象 相 符 的 結 果 。<br />

洪 同 學 在 這 個 題 目 上 已 完 成 了 三 個 專 題 課 程 。 除 了 專 題 一 、 二 的 基 本 訓 練 外 , 我<br />

們 在 最 近 的 工 作 裡 , 看 到 了 文 獻 中 所 未 討 論 的 現 象 , 也 即 將 整 理 發 表 。 我 覺 得 , 透 過<br />

這 些 專 題 課 程 的 訓 練 , 的 確 可 以 使 我 們 的 學 生 找 到 興 趣 、 激 發 熱 情 、 增 強 專 業 能 力 、<br />

並 完 成 好 的 研 究 成 果 。<br />

聖 傑 的 話 :<br />

在 這 兩 年 的 專 題 討 論 課 程 中 , 我 學 習 了 細 胞 自 動 機 模 型 , 並 將 模 型 運 用 在 模 擬 快<br />

速 道 路 上 的 路 隊 長 現 象 。 路 隊 長 是 我 們 開 車 時 有 時 會 遇 到 前 方 有 特 別 慢 的 車 子 , 這 些<br />

車 子 往 往 會 造 成 後 方 車 輛 的 堵 塞 。 在 這 兩 學 期 的 模 擬 中 我 們 觀 察 到 了 在 封 閉 道 路 的 條<br />

件 下 , 單 線 道 時 所 有 的 車 子 會 堵 在 路 隊 長 後 面 ; 但 是 高 密 度 時 , 會 出 現 壅 塞 現 象 , 此<br />

時 有 沒 有 路 隊 長 並 沒 有 明 顯 差 別 。 在 雙 線 道 下 低 密 度 時 所 有 的 車 子 會 順 利 的 超 車 ; 但<br />

是 在 密 度 到 達 一 個 臨 界 值 時 , 會 有 部 分 的 車 子 無 法 超 車 而 堵 在 路 隊 長 後 面 ; 但 是 在 高<br />

密 度 時 , 壅 塞 現 象 出 現 , 並 造 成 此 時 有 無 路 隊 長 也 無 明 顯 的 差 別 。 而 在 開 放 道 路 中 ,<br />

我 們 也 發 現 了 路 隊 長 所 帶 的 路 隊 長 度 呈 現 了 指 數 遞 減 的 分 佈 。<br />

在 這 次 的 專 題 討 論 課 程 我 學 到 了 基 本 的 JAVA 程 式 語 言 及 細 胞 自 動 機 的 使 用 , 也<br />

學 習 到 如 何 將 細 胞 自 動 機 運 用 在 道 路 交 通 問 題 上 , 在 課 程 中 我 們 也 參 加 了 很 多 的 研 討<br />

會 , 透 過 研 討 會 的 壁 報 論 文 也 提 昇 了 我 的 文 章 寫 作 能 力 , 以 及 口 頭 表 達 的 能 力 , 同 時<br />

也 讓 我 對 物 理 、 程 式 寫 作 以 及 社 會 科 學 交 叉 問 題 更 有 興 趣 。<br />

關 鍵 詞 : 細 胞 自 動 機 ; 車 輛 動 力 學 ; 壅 塞 現 象 。<br />

11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全 像 光 學 元 件 - 同 軸<br />

及 離 軸 式 波 帶 板 的 製 作<br />

許 元 睿<br />

1 , 王 建 亞<br />

1<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三 年 級<br />

2<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ywang@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波 帶 板 (Zone Plate) 是 一 種 光 學 元 件 , 製 作 基 本 原 理 與 全 像 光 柵 類 似 , 利 用 點 光 源 球<br />

面 波 ( 物 光 ) 與 平 面 波 ( 參 考 光 ) 的 干 涉 , 產 生 同 心 環 圈 狀 的 建 設 性 和 破 壞 性 干 涉 結 構 , 經<br />

過 化 學 反 應 在 感 光 底 片 上 保 存 這 些 環 圈 條 紋 。 本 報 告 首 先 呈 現 同 軸 式 與 離 軸 式 的 製 作<br />

方 式 與 效 果 , 藉 助 光 學 顯 微 鏡 放 大 效 果 , 可 以 清 楚 看 到 記 錄 在 底 片 上 的 環 圈 條 紋 結<br />

構 。 此 外 也 練 習 經 由 旋 轉 底 片 , 利 用 重 複 曝 光 方 法 , 製 作 產 生 多 個 聚 焦 點 的 波 帶 板 元<br />

件 。<br />

關 鍵 詞 : 波 帶 板 、 全 像 光 柵 、 物 光 、 參 考 光 。<br />

2<br />

11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為 什 麼 又 斷 線 了 ?!<br />

鄒 老 師 的 話 :<br />

詹 智 傑 黃 聖 崴 蔡 宜 展 葉 靖 華 鄒 忠 毅 *<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ichou@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這 篇 報 告 是 我 們 系 的 老 師 們 , 想 把 專 題 研 究 系 列 課 程 延 伸 到 大 一 的 一 個 新 嘗 試 的<br />

結 果 。 今 年 度 我 們 在 學 校 的 教 學 卓 越 計 畫 裡 , 規 劃 了 一 個 「 理 學 院 創 新 智 能 科 學 人 文<br />

跨 科 技 人 才 培 育 先 導 計 畫 」 的 子 計 畫 。 這 個 子 計 畫 配 合 原 有 的 大 一 物 理 系 與 化 學 系 的<br />

「 基 礎 科 學 概 論 」 課 程 實 施 , 希 望 由 此 提 高 同 學 的 熱 情 與 能 力 。 實 施 方 式 除 原 有 課 堂<br />

講 授 科 學 方 法 、 科 學 內 容 與 科 學 發 展 史 外 , 參 加 的 同 學 需 於 學 期 中 前 完 成 分 組 並 選 定<br />

題 目 , 然 後 老 師 在 學 期 後 半 依 同 學 題 目 方 向 , 安 排 專 家 講 演 與 參 訪 活 動 。 由 於 同 學 今<br />

年 選 定 的 題 目 多 與 能 源 議 題 有 關 , 所 以 我 們 便 安 排 了 台 電 龍 門 電 廠 的 參 訪 與 相 關 的 產<br />

學 界 專 家 演 講 。 最 後 在 學 期 末 , 同 學 便 依 照 課 程 講 授 的 收 集 與 分 析 資 料 方 法 , 完 成 期<br />

末 報 告 並 在 期 末 發 表 會 上 以 壁 報 及 口 頭 方 式 報 告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在 期 末 發 表 會 上 , 我<br />

們 邀 請 了 本 校 理 學 院 院 長 及 物 理 、 化 學 系 十 幾 位 老 師 來 做 為 評 審 並 給 予 同 學 意 見 。<br />

在 期 末 發 表 會 上 的 許 多 報 告 裡 , 詹 智 傑 、 黃 聖 崴 、 蔡 宜 展 、 葉 靖 華 這 組 的 工 作 得<br />

到 了 最 多 的 肯 定 , 所 以 我 希 望 將 他 們 的 成 果 帶 來 本 次 會 議 與 大 家 交 流 。<br />

四 位 同 學 的 話 :<br />

我 們 運 用 觀 察 與 分 析 校 園 中 的 Wifi 訊 號 在 空 間 中 的 分 布 情 形 , 來 學 習 與 驗 證 無 線<br />

電 波 相 關 之 物 理 概 念 , 例 如 : 電 磁 學 、 波 的 性 質 以 及 無 線 電 波 的 原 理 。 首 先 我 們 透 過 筆<br />

記 型 電 腦 和 簡 單 的 測 量 軟 體 對 於 校 園 中 的 Wifi 的 分 佈 範 圍 和 強 弱 作 測 量 。 我 們 做 的 動<br />

作 有 : 找 出 基 地 台 的 位 置 、 對 單 一 基 地 測 量 其 強 弱 與 距 離 之 關 係 以 及 測 出 校 園 中 基 地<br />

台 wifi 訊 號 分 佈 含 蓋 的 面 積 大 小 , 並 從 中 找 出 訊 號 較 差 的 死 角 與 有 良 好 訊 號 強 度 的 區<br />

域 。 然 後 根 據 測 量 結 果 去 分 析 基 地 台 的 位 置 要 如 何 擺 設 , 才 會 達 到 最 佳 效 率 的 應 用 。<br />

從 上 述 的 結 果 我 們 可 以 進 一 步 去 嘗 試 探 討 , 不 同 頻 率 間 的 基 地 台 是 否 有 互 相 影 響<br />

的 問 題 存 在 。 同 時 也 可 以 延 伸 到 建 築 物 的 材 質 不 同 , 對 於 訊 號 的 遮 蔽 或 吸 收 的 干 擾 程<br />

度 的 大 小 , 並 對 比 與 wifi 不 同 頻 率 的 無 線 網 路 訊 號 所 受 到 的 影 響 是 否 也 相 同 , 也 可 以<br />

在 wifi 的 傳 輸 方 面 與 物 理 的 波 的 性 質 上 做 些 探 討 與 教 學 的 研 究 。<br />

透 過 完 成 這 個 報 告 , 我 們 從 日 常 生 活 的 事 物 中 , 學 習 到 了 它 的 物 理 概 念 。<br />

關 鍵 詞 :Wifi; 訊 號 分 佈 。<br />

11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都 市 街 道 標 度 性 質<br />

王 柏 欽 郭 力 云 蔣 幼 齡 * 鄒 忠 毅<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yuling@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老 師 的 話 :<br />

柏 欽 和 力 云 都 是 第 一 次 修 專 題 討 論 課 程 的 物 理 系 二 年 級 學 生 。 柏 欽 利 用 地 理 資 訊<br />

系 統 GIS 討 論 台 灣 都 市 街 道 的 標 度 性 質 , 而 力 云 則 利 用 Easy Java Simulation(EJS) 模 擬<br />

都 市 的 形 成 。<br />

社 會 現 象 的 形 成 複 雜 又 有 趣 , 我 們 希 望 能 利 用 物 理 學 和 統 計 的 方 法 從 中 找 到 其 邏<br />

輯 或 普 適 性 , 這 樣 的 專 題 不 僅 學 生 很 容 易 入 手 , 藉 此 體 會 早 年 學 派 大 師 們 從 混 亂 的 數<br />

據 中 找 到 規 則 的 方 法 和 艱 辛 , 更 可 學 習 各 種 科 學 工 具 的 使 用 。 我 期 望 他 們 在 這 次 專 題<br />

中 能 學 會 找 資 料 、 閱 讀 論 文 、 學 習 使 用 科 學 工 具 、 完 成 簡 報 , 以 下 便 是 他 們 學 習 的 成<br />

果 。<br />

柏 欽 的 話 :<br />

本 學 期 是 我 第 一 次 接 觸 社 會 物 理 學 , 這 是 一 門 需 要 大 量 資 料 收 集 與 分 析 的 學 問 。<br />

老 師 讓 我 研 讀 了 相 關 書 籍 , 我 覺 得 很 有 趣 , 所 以 就 以 社 會 物 理 學 為 主 的 專 題 作 研 究 。<br />

正 好 之 前 學 長 有 類 似 的 專 題 可 以 承 接 , 讓 我 可 以 真 正 接 觸 社 會 物 理 學 的 領 域 並 延 續 學<br />

長 的 工 作 。<br />

藉 由 物 理 系 學 長 的 相 關 專 題 , 我 先 了 解 台 灣 都 市 街 道 標 度 性 質 的 物 理 意 義 與 現<br />

象 ; 接 著 請 本 校 地 研 所 學 長 教 導 GIS 的 使 用 和 整 理 分 析 街 道 數 據 ; 最 後 利 用 繪 圖 軟 體<br />

Gnuplot 來 繪 製 累 計 分 佈 圖 以 了 解 街 道 的 標 度 性 質 。<br />

力 云 的 話 :<br />

系 上 有 鄒 忠 毅 和 蔣 幼 齡 老 師 研 究 社 會 物 理 學 的 議 題 , 我 修 專 題 討 論 課 程 時 在 老 師<br />

的 指 導 下 , 開 始 使 用 EJS 來 模 擬 都 市 的 形 成 。<br />

我 開 始 構 想 一 個 都 市 的 建 築 和 道 路 形 成 的 規 則 , 並 學 習 如 何 將 自 訂 規 則 的 邏 輯 在<br />

EJS 上 用 指 令 實 現 。 為 使 模 擬 都 市 接 近 真 實 , 過 程 中 要 不 斷 修 改 自 訂 規 則 和 在 程 式 中<br />

除 錯 。 最 後 我 學 習 如 何 完 成 簡 報 和 書 面 報 告 。<br />

柏 欽 同 學 探 討 了 台 灣 都 市 街 道 的 標 度 性 質 , 我 則 可 以 探 討 我 所 模 擬 的 都 市 之 街 道<br />

標 度 , 如 此 可 以 將 真 實 與 模 擬 的 都 市 來 做 比 較 , 應 該 會 有 有 趣 的 結 論 。<br />

關 鍵 詞 : 社 會 物 理 學 ;GIS;Gnuplot;EJS<br />

11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改 善 全 像 光 柵 繞 射 效<br />

率 的 定 性 測 試<br />

陳 俊 杰<br />

1<br />

1<br />

郭 泰 男<br />

許 元 睿<br />

1<br />

周 冠 任<br />

2<br />

2<br />

2<br />

1<br />

3<br />

吳 睿 洋 蕭 弘 倫 林 傑 敏 王 建 亞<br />

1<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三 年 級<br />

2<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二 年 級<br />

3<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ywang@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本 實 驗 動 機 為 在 全 像 光 柵 的 製 作 經 驗 中 , 利 用 氦 氖 雷 射 ( 波 長 632.8nm) 或 半 導 體<br />

雷 射 ( 波 長 671nm), 所 拍 攝 的 光 柵 繞 射 效 果 一 直 不 佳 。 希 望 經 由 調 整 某 些 拍 攝 步 驟 ,<br />

達 到 改 善 繞 射 效 率 的 問 題 , 對 條 紋 密 度 的 估 算 , 也 希 望 有 準 確 方 便 且 不 同 於 傳 統 的 方<br />

法 。 對 相 同 的 感 光 底 片 , 分 析 可 能 影 響 繞 射 效 率 的 原 因 很 多 , 包 括 : 雷 射 光 能 量 的 穩<br />

定 度 、 底 片 曝 光 時 間 、 顯 影 時 間 、 顯 影 劑 的 溫 度 、 定 影 時 間 等 , 都 可 能 影 響 成 品 的 效<br />

果 。 本 報 告 由 七 位 同 學 分 別 只 針 對 其 中 一 個 變 因 ( 固 定 其 他 條 件 ), 所 做 的 定 性 測 試 結<br />

果 所 組 成 。 首 先 由 氦 氖 雷 射 的 測 試 , 找 到 利 用 兩 次 曝 光 方 式 及 提 高 顯 影 劑 溫 度 , 可 以<br />

明 顯 增 進 拍 攝 光 柵 效 果 。 其 後 將 類 似 方 法 , 應 用 到 波 長 671nm 的 半 導 體 雷 射 。 若 定 性<br />

的 只 從 繞 射 頻 譜 圖 的 亮 點 數 目 比 較 , 測 試 結 果 顯 示 對 於 半 導 體 雷 射 , 若 分 別 採 用 :(1)<br />

曝 光 方 式 為 兩 次 ,(2) 以 光 度 測 量 計 所 量 度 值 的 6~8 倍 曝 光 ,(3) 顯 影 劑 溫 度 40℃,(4)<br />

定 影 3~4 分 鐘 , 則 所 製 作 的 全 像 光 柵 會 有 較 好 的 繞 射 效 率 。<br />

關 鍵 詞 : 全 像 光 柵 、 氦 氖 雷 射 、 半 導 體 雷 射 。<br />

11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重 複 曝 光 產 生 多 重 影<br />

像 的 穿 透 式 全 像 片<br />

郭 泰 男<br />

1<br />

1<br />

2<br />

呂 松 霖 王 建 亞<br />

1<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三 年 級<br />

2<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ywang@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老 師 的 話 :<br />

本 報 告 的 原 始 概 念 由 郭 泰 男 所 提 出 , 經 測 試 後 與 呂 松 霖 共 同 完 成 , 這 套 方 法 的 建<br />

立 使 本 系 應 用 光 學 實 驗 室 製 作 全 像 技 術 , 向 前 推 進 一 大 步 。 一 般 穿 透 式 全 像 片 都 只 有<br />

重 建 參 考 光 方 向 的 立 體 影 像 , 本 報 告 將 呈 現 在 一 張 底 片 上 經 由 重 複 曝 光 , 記 錄 一 個 物<br />

體 不 同 角 度 的 多 重 立 體 影 像 。 拍 攝 方 法 只 是 分 別 旋 轉 物 體 和 底 片 , 由 於 物 體 與 底 片 旋<br />

轉 後 , 物 光 會 改 變 , 底 片 處 在 不 同 方 位 , 曝 光 時 散 射 在 底 片 上 面 的 物 光 和 參 考 光 進 行<br />

干 涉 , 記 錄 在 底 片 不 同 方 位 上 。 重 建 影 像 時 只 要 在 原 參 考 光 方 向 , 旋 轉 底 片 就 能 呈 現<br />

物 體 不 同 方 位 影 像 。<br />

同 學 的 話 :<br />

一 般 穿 透 式 全 像 片 由 於 固 定 的 參 考 光 , 只 能 在 原 參 考 光 的 方 向 重 建 拍 攝 方 位 的 影<br />

像 , 無 法 看 到 物 體 其 他 方 位 角 度 影 像 ; 或 觀 看 者 無 法 移 動 觀 察 點 , 在 同 一 底 片 看 見 物<br />

體 其 他 方 位 角 度 影 像 。 本 報 告 首 先 做 以 下 兩 個 實 驗 , 說 明 上 述 兩 點 可 經 由 重 複 曝 光 產<br />

生 ,(1) 將 物 體 與 全 像 底 片 分 別 同 軸 旋 轉 相 同 角 度 , 使 不 同 的 物 光 與 參 考 光 干 涉 , 拍 攝<br />

完 成 後 , 旋 轉 底 片 重 建 不 同 方 位 角 度 的 物 體 影 像 。(2) 轉 動 全 像 底 片 平 面 , 使 參 考 光 角<br />

度 改 變 和 不 同 的 物 光 做 干 涉 , 重 建 影 像 時 , 觀 察 者 移 動 看 見 不 同 的 影 像 。 本 報 告 也 將<br />

這 種 方 法 , 應 用 到 母 片 、 白 光 全 像 片 及 單 步 驟 彩 虹 全 像 片 , 做 連 續 12 次 重 複 曝 光 ,<br />

檢 視 重 建 影 像 並 不 會 有 重 疊 問 題 。 同 時 也 利 用 光 學 顯 微 鏡 , 放 大 漂 白 後 的 底 片 , 比 較<br />

不 同 全 像 片 紀 錄 訊 息 的 光 柵 結 構 。<br />

關 鍵 詞 : 穿 透 式 全 像 片 、 物 光 、 參 考 光 、 母 片 、 白 光 全 像 片 、 單 步 驟 彩 虹 全 像 片 。<br />

11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專 題 教 育 成 果 – 激 子 - 極 子 的 玻 色 - 愛<br />

因 斯 坦 凝 聚<br />

林 思 瑩 蔣 幼 齡 * 程 思 誠<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yuling@faculty.pccu.edu.tw<br />

摘 要<br />

老 師 的 話 :<br />

系 上 的 專 題 討 論 課 程 是 為 引 起 學 生 學 習 興 趣 及 驗 證 課 堂 理 論 所 設 計 , 在 二 年 級 下<br />

學 期 即 開 始 實 施 。 量 子 物 理 課 程 是 大 學 部 高 年 級 課 程 , 當 學 生 想 要 學 習 與 量 子 物 理 相<br />

關 的 專 題 時 會 有 一 些 困 難 , 往 往 只 能 靠 老 師 幫 忙 講 解 理 論 和 提 早 閱 讀 資 料 。<br />

我 期 望 思 瑩 在 這 次 專 題 中 能 學 會 找 資 料 、 閱 讀 論 文 、 細 心 推 導 理 論 並 學 習 看 懂 與<br />

修 改 Mathematica 程 式 的 參 數 , 以 下 便 是 她 學 習 的 成 果 。<br />

思 瑩 的 話 :<br />

在 上 學 期 聆 聽 程 思 誠 老 師 演 講 激 子 - 極 子 的 玻 色 - 愛 因 斯 坦 凝 聚 時 , 對 玻 色 - 愛 因 斯<br />

坦 凝 聚 產 生 了 興 趣 , 所 以 我 這 次 的 專 題 研 究 就 以 此 為 題 目 , 希 望 能 深 入 理 解 玻 色 - 愛 因<br />

斯 坦 凝 聚 。<br />

藉 由 研 讀 過 去 的 相 關 論 文 , 我 先 了 解 玻 色 - 愛 因 斯 坦 凝 聚 , 再 理 解 激 子 和 極 子 這 些<br />

玻 色 子 如 何 被 產 生 。 接 著 學 習 推 導 穩 態 凝 聚 的 極 子 的 波 函 數 和 極 子 分 布 的 函 數 。 最 後<br />

我 在 解 凝 聚 的 激 子 - 極 子 波 函 數 的 微 分 方 程 式 內 加 入 高 斯 分 布 的 位 能 項 , 觀 察 凝 聚 的 極<br />

子 分 布 產 生 何 種 變 化 。<br />

我 利 用 Mathematica 數 學 計 算 軟 體 求 解 凝 聚 態 極 子 的 波 函 數 , 並 畫 出 穩 態 的 凝 聚<br />

極 子 和 非 凝 聚 極 子 隨 空 間 的 分 布 。 最 後 討 論 加 入 高 斯 分 布 的 位 能 對 極 子 分 布 的 影 響 。<br />

關 鍵 詞 : 激 子 - 極 子 ; 玻 色 - 愛 因 斯 坦 凝 聚 ;Mathematica 軟 體 。<br />

PVM 及 MPI 影 像 平 行 處 理<br />

黃 郁 桂 黃 信 健<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heidi4982002@hotmail.com<br />

摘 要<br />

老 師 的 話<br />

本 報 告 是 關 於 一 系 列 以 Visual Fortran 處 理 數 位 影 像 的 研 究 , 我 們 在 上 一 階 段 已 完<br />

成 各 種 影 像 的 轉 換 與 偵 測 , 本 研 究 繼 續 探 討 數 位 影 像 , 包 含 碎 形 圖 像 的 放 大 與 縮 小 ,<br />

以 之 模 擬 碎 形 樹 的 生 長 、 茁 壯 與 枯 萎 的 過 程 。 此 外 也 以 先 前 利 用 PVM 與 MPI 解 Laplace<br />

equation 的 經 驗 , 進 一 步 擴 展 到 影 像 處 理 , 希 望 能 提 升 其 效 率 。<br />

郁 桂 的 話 :<br />

我 在 開 始 規 畫 專 題 學 習 時 , 就 想 探 討 生 醫 影 像 處 理 領 域 。 於 是 就 開 始 依 照 老 師 的<br />

指 導 , 學 習 各 種 影 像 擷 取 技 術 的 原 理 與 應 用 , 及 以 matlab 模 擬 X 光 影 像 重 建 。 也 了 解<br />

到 影 像 處 理 都 需 要 龐 大 的 運 算 與 資 料 存 取 , 所 以 繼 續 學 習 以 Visual Fortran 達 成 傅 立 葉<br />

轉 換 、Sobel、Laplace 及 Hough 線 偵 測 , 並 利 用 PVM 及 MPI 進 行 數 位 影 像 之 平 行 處<br />

理 。<br />

關 鍵 詞 : Visual Fortran、 影 像 處 理 、PVM、MPI、 碎 形 。<br />

11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十 二 年 一 貫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實 驗 課 程 之 設 計 與 實 施<br />

許 庭 嫚 陳 怡 妏 黃 郁 桂 劉 韋 廷 古 家 豪 江 丕 智 黃 信 健<br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a8324546@yahoo.com.tw<br />

摘 要<br />

老 師 的 話<br />

本 文 針 對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近 十 年 來 所 設 計 與 實 施 的 趣 味 科 學 實 驗 做 一 簡 要 的 報<br />

告 。 這 些 實 驗 是 為 了 引 發 學 生 對 物 理 的 興 趣 , 提 升 教 學 與 學 習 效 果 而 設 計 , 其 範 圍 涵<br />

蓋 流 體 力 學 、 結 構 力 學 、 光 學 、 電 磁 學 與 生 理 學 , 適 用 對 象 由 學 前 至 大 學 , 因 此 也 符<br />

合 當 前 十 二 年 一 貫 學 制 之 需 求 。<br />

庭 嫚 的 話 :<br />

今 年 暑 假 , 系 上 辦 理 了 好 幾 個 暑 期 科 學 營 隊 , 我 幸 運 獲 選 , 和 同 學 及 學 長 姐 組 成<br />

輔 導 團 , 在 老 師 的 教 導 以 及 學 姐 的 指 導 下 , 把 整 個 活 動 的 實 驗 都 做 過 了 幾 遍 , 並 互 相<br />

討 論 過 各 個 實 驗 所 用 到 的 理 論 。 藉 由 此 次 機 會 , 讓 我 跳 脫 以 往 只 從 課 本 學 習 的 模 式 ,<br />

必 須 透 過 網 路 及 其 他 書 刊 查 資 料 , 更 廣 泛 地 探 討 相 關 的 理 論 。<br />

關 鍵 詞 : 十 二 年 一 貫 、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 結 構 力 學 、 光 學 、 生 理 學<br />

利 用 X 光 繞 射 探 討 人 蔘 皂 苷 在 脂 膜 中 的 狀 態<br />

賴 瑋 婷 王 柏 閔 高 笙 耀 黎 晉 瑞 洪 偉 清<br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hung.wc0602@msa.hinet.net<br />

摘 要<br />

人 參 皂 苷 萃 取 自 人 蔘 中 且 大 多 數 的 人 認 為 他 對 健 康 是 有 益 的 。 在 臨 床 實 驗 發 現 部<br />

分 的 帶 糖 的 人 蔘 皂 苷 具 有 抗 癌 、 抑 制 腫 瘤 轉 移 及 提 高 人 體 免 疫 力 的 功 能 , 但 對 於 運 作<br />

的 機 制 並 未 清 楚 地 瞭 解 。 本 文 將 利 用 X 光 多 片 層 繞 射 技 術 有 系 列 地 探 討 三 種 不 同 的 人<br />

蔘 皂 苷 Rg3、Rh2 及 M1 與 脂 膜 的 交 互 作 用 , 同 時 也 與 膽 固 醇 的 作 用 作 比 較 , 藉 以 瞭<br />

解 這 三 種 人 蔘 皂 苷 對 脂 膜 結 構 之 影 響 。 實 驗 發 現 這 三 種 人 蔘 皂 苷 均 會 導 致 脂 膜 變 薄 ,<br />

這 顯 示 人 蔘 皂 苷 僅 會 在 脂 膜 的 親 水 與 厭 水 介 面 上 而 形 成 表 面 吸 附 狀 態 , 而 不 同 於 膽 固<br />

醇 插 入 脂 膜 的 增 厚 作 用 , 這 結 果 顯 示 人 蔘 皂 苷 的 糖 基 位 置 與 數 量 為 影 響 脂 膜 變 薄 程 度<br />

的 控 制 主 因 。<br />

關 鍵 詞 :X 光 多 片 層 繞 射 、 人 蔘 皂 苷 、 脂 膜<br />

11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薑 黃 素 在 脂 膜 中 對 抗 菌 小 蛋 白 狀 態 之 作 用<br />

賴 亭 緯 蕭 至 洋 刁 仁 豪 吳 東 岳 洪 偉 清<br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hung.wc0602@msa.hinet.net<br />

摘 要<br />

薑 黃 素 萃 取 自 薑 黃 , 長 久 以 來 薑 黃 素 常 用 於 香 料 與 食 物 上 , 一 般 認 為 薑 黃 素 具 有 抗<br />

發 炎 及 抗 癌 等 功 用 , 在 以 往 的 研 究 中 發 現 薑 黃 素 與 脂 膜 有 很 強 的 作 用 , 將 會 導 致 脂 膜<br />

明 顯 的 變 薄 效 應 , 而 抗 菌 小 蛋 白 在 脂 膜 中 也 產 生 變 薄 效 應 , 但 對 於 薑 黃 素 在 脂 膜 中 將<br />

如 何 影 響 抗 菌 小 蛋 白 的 狀 態 卻 沒 有 相 關 的 研 究 可 以 瞭 解 。 因 此 本 文 將 利 用 X 光 多 片 層<br />

繞 射 技 術 及 指 向 性 雙 光 譜 儀 (OCD) 及 GUV 實 驗 , 一 系 列 地 探 討 薑 黃 素 如 何 調 控 抗<br />

菌 小 蛋 白 的 貫 穿 機 制 。 由 OCD 實 驗 發 現 薑 黃 素 會 導 致 抗 菌 小 蛋 白 更 容 易 形 成 貫 穿 脂<br />

膜 的 狀 態 , 由 LXD 實 驗 發 現 抗 菌 小 蛋 白 的 變 薄 效 應 明 顯 減 弱 , 由 GUV 實 驗 也 證 明 ,<br />

在 水 中 薑 黃 素 會 使 抗 菌 小 蛋 白 更 容 易 形 成 孔 洞 。 這 顯 示 薑 黃 素 會 先 吸 附 到 脂 膜 並 產 生<br />

明 顯 的 變 薄 效 應 以 取 代 抗 菌 小 蛋 白 的 變 薄 效 應 , 因 此 大 量 減 少 頭 部 區 的 空 間 , 因 此 導<br />

致 抗 菌 小 蛋 白 再 吸 附 到 脂 膜 時 產 生 更 大 的 形 變 能 , 因 此 更 容 易 由 吸 附 表 面 的 狀 態 相 變<br />

成 為 貫 穿 脂 膜 的 狀 態 。<br />

關 鍵 詞 :X 光 多 片 層 繞 射 、 指 向 性 雙 光 譜 儀 、 脂 膜 、GUV<br />

12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太 陽 能 爐 具<br />

洪 俊 中 吳 紘 丞 金 培 豪 許 玉 晶 吳 雨 衡 嚴 祖 強<br />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b992030054@student.nsysu.edu.tw<br />

摘 要<br />

本 實 驗 目 的 在 以 促 使 太 陽 能 熱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更 為 普 及 與 便 於 實 踐 。 主 要 利 用 的 原<br />

理 為 反 射 定 律 、 物 質 的 熱 傳 導 特 性 、 光 學 性 質 與 杜 爾 瓶 等 。 本 實 驗 討 論 的 重 點 以 箱 型<br />

爐 具 為 主 , 除 了 改 善 器 材 的 設 計 , 我 們 亦 從 保 存 熱 能 著 手 , 並 選 擇 不 同 材 料 , 另 一 方<br />

面 , 實 驗 中 亦 對 不 同 透 光 材 料 作 選 擇 , 比 較 在 相 同 情 形 之 下 的 加 熱 效 果 , 希 望 找 出 最<br />

合 適 的 工 作 組 合 。 一 般 而 言 細 菌 的 生 存 溫 度 為 4~60℃ 為 食 品 危 險 溫 度 區 間 , 而 澳 門 民<br />

政 總 署 食 品 安 全 資 訊 網 更 指 出 食 物 內 部 溫 度 至 少 應 達 到 攝 氏 75℃ 方 為 安 全 , 大 多 數 細<br />

菌 並 無 法 在 此 溫 度 以 上 生 存 生 長 , 將 此 器 材 運 用 在 實 際 的 烹 調 中 具 有 重 要 意 義 。<br />

關 鍵 詞 : 太 陽 能 熱 、 熱 物 理 、 太 陽 能 爐 具 、 綠 能 、 箱 型 爐 具 。<br />

壹 、 簡 介<br />

生 熟 食 是 人 類 社 會 發 展 的 重 要 指<br />

標 , 今 日 食 用 熟 食 是 我 們 所 習 以 為 常 的 ,<br />

不 但 熱 的 來 源 卻 有 許 多 選 擇 , 從 最 原 始 的<br />

燒 柴 到 後 來 有 了 石 油 和 各 式 電 磁 加 熱 器<br />

食 物 的 取 得 也 更 加 多 元 , 除 了 要 求 吃 飽 更<br />

要 求 品 質 與 環 保 。 在 部 分 較 為 貧 窮 的 地<br />

區 , 環 境 衛 生 的 提 升 是 相 當 急 迫 的 , 飲 用<br />

水 的 安 全 更 式 重 要 , 如 何 在 盡 力 避 免 環 境<br />

破 壞 的 前 提 之 下 , 將 有 限 的 資 源 做 有 效 的<br />

運 用 是 當 前 的 課 題 , 太 陽 能 爐 具 便 是 在 這<br />

樣 的 背 景 中 誕 生 的 。<br />

過 去 太 陽 能 的 重 要 性 之 所 以 一 直 未<br />

受 到 應 有 的 重 視 , 除 了 在 於 技 術 與 知 識 上<br />

的 缺 乏 , 還 有 對 其 的 不 可 操 縱 性 , 受 到 天<br />

氣 與 地 點 影 響 , 相 較 於 更 廉 價 的 能 源 取 得<br />

( 如 : 石 油 ) 並 沒 有 優 勢 , 但 在 今 天 環 保 與<br />

節 能 的 主 流 意 識 下 , 太 陽 等 永 續 能 源 日 益<br />

重 要 , 在 日 照 充 足 地 區 尤 為 如 此 。 太 陽 能<br />

爐 具 具 有 廉 價 與 便 利 的 特 徵 , 利 用 的 原 理<br />

也 相 當 簡 單 , 各 式 各 樣 的 設 計 有 不 同 的 特<br />

色 與 優 缺 點 , 但 皆 是 利 用 「 太 陽 能 」。 本<br />

實 驗 主 要 針 對 箱 型 爐 具 在 結 構 上 的 改 良<br />

與 效 率 提 升 多 所 討 論 。 在 後 面 的 篇 章 中 比<br />

較 了 不 同 導 熱 物 質 與 不 同 光 介 質 的 效<br />

果 , 最 後 以 所 採 行 的 實 驗 方 法 提 出 結 論 。<br />

貳 、 工 作 原 理<br />

一 、<br />

太 陽 輻 射<br />

可 見 光 位 於 太 陽 光 譜 中 光 強 度 最 強 的 位<br />

置 。 我 們 主 要 運 用 的 光 譜 區 間 以 波 長 小 於<br />

2500 奈 米 為 主 。 紫 外 線 依 據 波 長 不 同 又<br />

分 為 近 (UVA , 400 ~315 nm)、 中 (UVB ,<br />

315 – 280 nm)、 遠 (UVC, 280 – 100 nm)<br />

紫 外 線 , 其 中 、 遠 紫 外 線 對 生 物 較 為 有<br />

害 , 大 多 在 臭 氧 層 被 吸 收 , 而 近 紫 外 線 則<br />

可 以 穿 透 雲 層 及 玻 璃 , 是 利 用 的 重 點 。 紅<br />

外 線 也 可 分 為 紅 外 線 - A(IR-A ,730~<br />

3000 nm )、 紅 外 線 - B ( IR-B , 3×10 3 ~ 5<br />

×10 4 nm)、 紅 外 線 - C(IR-C, 5×10 4 ~ 10 6<br />

nm) 三 種 , 由 於 我 們 希 望 利 用 光 譜 能 量<br />

較 高 的 部 分 , 所 以 近 紅 外 線 ( 紅 外 線 -A) 是<br />

我 們 關 注 的 焦 點 。 能 利 用 的 光 譜 的 範 圍 越<br />

大 、 能 量 越 強 越 多 , 加 熱 的 的 效 果 越 好 。<br />

12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2: (A) 反 射 定 律 (B) 拋 物 形 爐 具 [4]<br />

圖 1: 太 陽 輻 射 光 譜 波 長 對 幅 射 照 度 [3]<br />

二 、 熱 接 收 與 保 存<br />

對 於 太 陽 輻 射 接 收 最 為 直 接 的 方 式<br />

便 是 對 陽 光 直 接 反 射 至 待 加 熱 物 上 , 反 射<br />

定 律 更 是 大 多 太 陽 能 爐 具 所 運 用 的 原<br />

理 。 為 加 強 陽 光 的 強 度 , 也 可 以 使 反 光 面<br />

符 合 特 定 曲 率 ( 如 : 拋 物 面 等 ) 使 陽 光 更 加<br />

集 中 。<br />

表 1[2]<br />

壓 克 力 玻 璃<br />

透 可 見 光 92% 86%<br />

光<br />

率<br />

特<br />

性<br />

紫 外 線 73% 0.6%<br />

紅 外 線<br />

(μm)<br />

λ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表 2 [1][2]<br />

物<br />

質<br />

比 熱<br />

(cal/g/k)<br />

密 度<br />

(kg/m 3 )<br />

熱 導 率<br />

(Wm -1 K -1 )<br />

紙 0.311 900 0.006<br />

空 0.246 1.1~0.9 26.14~36.13<br />

氣<br />

沙 0.181 1400~1500 0.6<br />

土<br />

四 、 有 效 溫 度<br />

澳 門 民 政 總 署 食 品 安 全 中 心 < 處 理 食<br />

物 衞 生 守 則 > 指 出 當 食 物 處 於 4~60∘C 時<br />

會 讓 細 菌 大 量 孳 生 造 成 食 物 中 毒 , 而 60∘<br />

C 以 上 則 可 抑 制 細 菌 孳 生 , 而 澳 門 民 政 總<br />

署 食 品 安 全 資 訊 網 更 直 接 建 議 食 物 中 心 溫<br />

度 至 少 應 該 保 持 在 75∘C 上 , 不 同 的 食 材<br />

有 不 同 的 溫 度 安 全 標 準 , 澱 粉 類 食 物<br />

比 蛋 肉 類 來 得 更 加 安 全 。<br />

必 要 的 熱 損 失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課 題 , 熱 容 越<br />

大 升 溫 就 越 困 難 , 降 低 熱 容 並 增 加 熱 導 率<br />

變 成 了 我 們 討 論 的 另 一 個 重 點 。 對 此 我 們<br />

分 別 比 較 了 金 屬 容 器 、 空 氣 、 沙 土 、 紙 對<br />

於 溫 度 變 化 的 影 響 。<br />

肆 、 實 驗 結 果<br />

一 、 蓋 板 物 質 對 溫 度 的 影 響<br />

參 、 實 驗 方 法 與 步 驟<br />

一 、 實 驗 方 法<br />

本 實 驗 使 用 的 「 直 接 曝 曬 法 」, 將 太<br />

陽 的 光 能 直 接 的 利 用 , 使 陽 光 直 接 照 射 爐<br />

具 待 加 熱 處 量 測 並 記 錄 其 溫 度 隨 時 刻 的<br />

變 化 , 由 於 日 照 強 度 、 角 度 和 時 刻 息 息 相<br />

關 , 故 時 刻 的 選 擇 比 加 熱 時 間 的 長 短 來 的<br />

重 要 許 多 。<br />

簡 單 、 直 接 、 實 際 是 本 法 的 優 點 而 缺<br />

點 是 天 氣 系 統 的 不 確 定 性 無 法 控 制 以 及<br />

其 他 不 可 控 制 因 素 , 為 本 實 驗 在 量 測 上 與<br />

分 析 帶 來 相 當 程 度 的 挑 戰 。<br />

二 、 實 驗 步 驟<br />

1. 比 較 蓋 板 物 質<br />

理 想 的 蓋 板 物 質 要 有 較 高 的 透 光 率<br />

並 對 熱 有 良 好 的 隔 熱 效 果 。 為 了 解 不 同 蓋<br />

板 物 質 對 於 箱 型 爐 具 的 影 響 , 先 製 做 幾 個<br />

不 同 的 箱 型 爐 具 , 分 別 採 用 壓 克 力 、 玻<br />

璃 、 保 鮮 膜 所 製 成 的 蓋 板 , 對 相 同 熱 容 的<br />

材 料 進 行 溫 度 測 量 。<br />

2. 熱 效 率<br />

使 用 良 好 的 導 熱 物 質 , 降 低 實 驗 中 不<br />

圖 4: 蓋 板 物 質 討 論<br />

圖 4 中 的 大 、 中 、 小 分 別 代 表 壓 可 力 、<br />

保 鮮 膜 、 玻 璃 , 從 圖 中 可 以 很 清 楚 的 發 現<br />

壓 克 力 在 溫 度 上 升 過 程 中 的 貢 獻 , 符 合 我<br />

們 對 壓 克 力 和 玻 璃 對 不 同 光 波 段 透 光 率 的<br />

認 識 。( 另 一 方 面 , 玻 璃 雖 然 略 遜 於 壓 克 力<br />

的 升 溫 效 果 但 其 保 溫 效 果 卻 勝 過 保 鮮 膜 與<br />

壓 克 力 , 超 出 原 本 壓 克 力 較 玻 璃 有 較 小 的<br />

熱 導 率 所 以 應 該 要 有 較 好 的 保 熱 性 的 實 驗<br />

預 期 。)<br />

二 、 比 較 熱 介 質 的 影 響<br />

圖 5: 對 沙 與 水 的 加 熱 比 較<br />

12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針 對 不 同 物 質 熱 傳 導 與 吸 收 的 影<br />

響 , 本 實 驗 分 別 做 了 加 熱 沙 與 水 的 比 較 、<br />

水 的 加 熱 與 水 被 沙 包 覆 加 熱 兩 個 部 分 的<br />

實 驗 , 其 進 行 日 期 如 下 :<br />

6 月 16 日 : 鐵 杯 、 水 150cc<br />

7 月 17 日 : 沙 600cc<br />

7 月 19 日 : 沙 600cc、 鐵 杯 、 水 150cc<br />

從 圖 5 中 可 以 發 現 沙 對 於 熱 的 吸 收<br />

顯 著 , 在 短 時 間 內 可 以 有 很 高 的 溫 度 效<br />

果 , 其 乃 是 因 為 有 比 熱 小 的 緣 故 , 另 一 方<br />

面 沙 中 富 含 孔 縫 能 夾 藏 空 氣 , 使 其 有 更 佳<br />

的 保 熱 性 , 另 外 也 能 使 待 加 熱 物 更 均 勻 的<br />

加 熱 。<br />

圖 7: 烤 番 薯<br />

針 對 烤 番 薯 , 本 實 驗 做 了 實 地 烹 煮 兩<br />

天 , 使 用 鋁 箔 紙 包 復 並 以 沙 覆 蓋 , 從 圖 7<br />

中 可 以 發 現 加 溫 效 果 出 奇 的 好 , 約 兩 個 小<br />

時 可 以 到 達 溫 度 峰 值 ; 另 外 , 在 高 溫 區 間<br />

能 有 效 持 續 , 符 合 先 前 提 到 的 有 效 溫 度 的<br />

要 求 , 達 安 全 食 用 與 有 效 烹 煮 的 目 的 。<br />

圖 6: 不 同 物 質 對 水 的 間 接 加 熱 比 較<br />

另 一 方 面 , 如 果 我 們 將 沙 土 拿 來 當 作<br />

是 太 陽 與 待 加 熱 物 之 間 的 媒 介 , 在 圖 6 中<br />

不 難 發 現 , 沙 土 確 實 發 揮 其 絕 佳 的 保 熱<br />

性 , 也 使 先 前 陽 光 未 直 接 照 射 到 鐵 杯 的 部<br />

分 , 可 以 透 過 沙 土 的 熱 傳 導 增 加 熱 效 率 ,<br />

故 得 到 熱 容 溫 度 其 颺 的 結 果 。<br />

三 、 烤 番 薯<br />

圖 8:(a) 烹 調 前<br />

伍 、 參 考 資 料<br />

(b) 烹 調 後<br />

一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br />

工 程 地 质 学 报 粉 土 热 导 率 与 含 水<br />

二 、<br />

量 关 系 的 实 验 研 究<br />

株 式 会 社 センスビー Sensbey<br />

Co. 各 種 物 質 性 質 表<br />

三 、 澳 門 民 政 總 署 食 品 安 全 資 訊 網 -<br />

食 物 安 全 中 心 < 處 理 食 物 衞 生 守 則 ><br />

中 山 大 學 物 理 演 示 實 驗 太 陽 能 熱 專 頁<br />

12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風 帆 物 理 與 六 分 儀<br />

麥 克<br />

1<br />

袁 振 凱<br />

2<br />

3<br />

陳 育 鋒 Shaham Quadir 4 許 玉 晶<br />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物 理 系<br />

5<br />

吳 雨 衡<br />

6<br />

嚴 祖 強<br />

7<br />

聯 絡 人 E-mail:immichaelhaha@gmail.com<br />

superyama01@hotmail.com<br />

摘 要<br />

此 論 文 是 探 討 風 浪 板 以 及 帆 船 的 航 行 原 理 與 設 計 理 念 , 關 於 白 努 力 方 程 式 和 分 力<br />

的 向 量 分 析 , 以 及 海 上 定 位 的 儀 器 製 作 原 理 及 背 景 , 測 經 緯 度 的 六 分 儀 和 經 線 儀 囊 括<br />

兩 次 反 射 原 理 、 幾 何 、 天 體 運 行 。 古 代 的 橫 帆 隨 季 風 航 行 , 無 法 逆 風 行 駛 , 現 今 的 縱<br />

帆 可 調 整 受 風 面 以 逆 風 而 行 , 海 上 大 船 不 易 見 , 所 以 我 們 利 用 模 型 , 模 擬 行 駛 受 風 與<br />

構 造 功 能 。 六 分 儀 也 是 遠 洋 漁 船 上 的 儀 器 , 我 們 利 用 唾 手 可 得 的 物 件 製 作 , 並 實 際 操<br />

作 了 解 其 原 理 的 應 用 。 對 經 線 儀 有 所 知 曉 能 更 清 楚 航 海 的 演 變 。 當 看 到 帆 船 逆 風 而 行<br />

時 的 情 緒 說 是 驚 奇 , 更 好 的 說 法 是 一 種 物 理 貼 近 生 活 的 親 切 感 。<br />

關 鍵 詞 : 帆 船 、 風 浪 板 、 六 分 儀 、 經 線 儀 、 流 體 力 學 、 兩 次 反 射 。<br />

壹 、 風 帆 靜 力 平 衡<br />

一 、 研 究 目 的<br />

帆 船 的 動 力 主 要 來 自 於 風 力 , 然 而 風<br />

可 能 來 自 四 面 八 方 。 此 時 作 用 於 帆 上 會 有<br />

多 個 分 力 。 本 實 驗 利 用 向 量 分 析 解 釋 風 力<br />

與 帆 之 間 的 關 係 , 並 運 用 風 力 驅 使 帆 船 前<br />

進 。<br />

迎 風 帶 , 必 須 依 照 圖 2 所 示 的 「 之 」 字 形<br />

航 行 , 才 能 到 達 目 的 地 。<br />

二 、 原 理<br />

帆 船 行 進 時 一 共 分 為 迎 風 航 行 、 側 風<br />

航 行 、 側 順 風 航 行 以 及 順 風 航 行 , 分 成 這<br />

四 部 分 來 做 個 別 討 論<br />

圖 1 固 定 風 向 - 各 航 段 示 意 圖<br />

( 一 )、 迎 風 航 行 :<br />

在 迎 風 帶 左 右 各 45 度 角 , 一 共 90 度<br />

的 範 圍 是 無 法 行 駛 的 , 如 圖 1 表 示 。 因 帆<br />

面 未 受 到 風 力 的 作 用 所 以 無 法 前 進 , 除 了<br />

迎 風 帶 以 外 的 帆 面 才 會 受 到 足 夠 的 風 力 來<br />

推 動 帆 船 前 進 。[2]<br />

故 欲 迎 風 前 進 時 , 即 圖 1 中 的 左 右 舷<br />

圖 2 迎 風 之 字 形 行<br />

12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將 風 作 用 在 帆 面 上 的 淨 力 F Total 分 成<br />

為 使 船 往 前 的 力 F R , 以 及 往 側 邊 的 力 F H ,<br />

如 圖 3 所 分 析 。 而 F H 會 使 帆 船 在 迎 風 段<br />

航 行 時 發 生 " 側 移 " 的 現 象 。[1]<br />

在 水 面 下 的 情 況 , 如 圖 6a 中 。 中 央 板 能 在<br />

抵 銷 橫 向 的 力 上 發 揮 最 大 效 用 。 若 是 壓 艙<br />

之 力 矩 不 足 , 將 導 致 船 身 是 以 傾 斜 的 方 式<br />

行 進 , 此 時 中 央 板 上 的 阻 力 變 小 , 如 圖 6b。<br />

圖 3 帆 面 上 的 力 作 用 示 意 圖<br />

為 抵 銷 往 側 邊 的 分 力 F H 產 生 的 側<br />

移 , 需 在 船 上 加 裝 一 塊 名 為 「 中 央 板 」 的<br />

板 子 , 如 圖 4 所 示 。 中 央 板 的 位 置 是 架 設<br />

在 船 的 中 央 , 同 時 也 是 重 心 的 位 置 。<br />

圖 6 靜 止 時 、b 傾 斜 時 中 央 板 示 意 圖<br />

傾 斜 的 船 體 與 正 常 航 行 的 船 體 , 如 圖<br />

6 所 示 , 中 央 板 吃 水 的 深 度 差 了 一 截 , 這<br />

樣 二 者 抵 銷 的 力 就 相 差 許 多 , 傾 斜 的 船 隻<br />

側 移 的 力 量 較 大 , 導 致 不 容 易 準 確 向 目 標<br />

前 進 。<br />

圖 4 中 央 板 示 意 圖<br />

當 作 用 在 帆 面 上 的 力 大 於 中 央 板 可 抵<br />

消 的 力 時 , 船 隻 會 開 始 傾 斜 。 為 保 持 船 體<br />

平 衡 , 需 運 用 身 體 的 重 量 將 船 身 壓 回 平 衡<br />

狀 態 , 稱 作 「 壓 艙 」, 如 圖 5。[1]<br />

圖 7 中 央 板 傾 斜 靜 止 比 對 圖<br />

( 二 )、 側 風 航 行<br />

側 風 航 行 時 , 風 向 與 行 進 方 向 夾 90<br />

度 , 此 時 需 要 抵 銷 之 分 力 較 迎 風 航 行 時<br />

小 , 所 以 通 常 會 將 中 央 板 抽 起 一 些 , 以 減<br />

少 水 所 產 生 的 阻 力 , 如 圖 8a。<br />

圖 5 壓 艙 時 力 作 用 示 意 圖 (O 為 支 點 )<br />

中 央 板 的 功 能 是 抵 銷 橫 向 的 力 以 防 止<br />

側 移 。 當 船 身 與 水 面 保 持 平 行 時 , 中 央 板<br />

圖 8 中 央 板 位 置 示 意 圖<br />

12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 三 )、 側 順 風 航 行<br />

側 順 風 航 行 是 風 向 與 前 進 的 方 向 夾 約<br />

為 135 度 的 方 向 , 如 圖 1, 此 範 圍 是 所 有<br />

航 段 之 中 , 速 度 最 快 的 一 段 。 此 時 風 完 整<br />

的 作 用 在 帆 面 上 , 由 於 順 風 , 因 此 需 要 的<br />

抵 銷 的 力 很 少 , 所 以 可 將 中 央 板 大 部 分 往<br />

上 抽 起 , 如 上 圖 8b 中 。<br />

( 四 )、 順 風 航 行<br />

順 風 航 行 指 的 是 風 向 與 行 進 方 向 夾<br />

180 度 , 即 圖 1 所 示 , 即 風 為 從 船 尾 吹 到<br />

船 頭 , 與 側 順 風 航 行 一 樣 不 需 要 運 用 中 央<br />

板 來 抵 銷 側 移 的 力 , 帆 面 是 完 整 的 受 風 力<br />

影 響 而 前 進 。 此 時 將 船 體 視 為 支 點 , 如 圖<br />

9 中 , 作 用 在 帆 上 的 風 力 產 生 順 時 針 力<br />

矩 , 造 成 船 身 傾 前 而 減 速 。 這 就 是 順 風 航<br />

行 的 條 件 雖 與 側 順 風 航 行 一 樣 , 但 是 速 度<br />

比 較 慢 的 原 因 。<br />

圖 10 順 風 力 延 切 線 方 向 示 意 圖<br />

圖 11 傾 斜 船 使 力 作 用 於 中 心 示 意 圖<br />

三 、 結 論<br />

風 帆 , 是 結 合 力 與 美 的 運 動 。 我 們 從<br />

上 述 的 觀 點 中 , 以 力 方 式 來 分 析 風 帆 是 如<br />

何 前 進 , 以 及 為 何 不 同 的 風 段 , 會 有 快 慢 ,<br />

操 作 難 度 不 同 的 差 別 。<br />

從 此 次 的 研 究 中 , 我 們 可 以 將 得 到 的<br />

結 果 , 運 用 在 實 務 上 , 使 我 們 操 作 更 順 利 ,<br />

悠 遊 的 徜 徉 在 大 海 中 。<br />

貳 、 六 分 儀<br />

圖 9 順 風 時 力 將 船 下 壓 示 意 圖 (O 為 支 點 )<br />

然 而 在 順 風 航 行 時 , 以 上 方 觀 察 帆 面<br />

所 受 之 力 , 如 圖 10 所 示 。 將 船 體 視 為 圓<br />

心 , 風 作 用 在 帆 面 產 生 一 沿 切 線 的 力 , 使<br />

船 身 有 順 時 針 旋 轉 之 力 矩 , 將 無 法 筆 直 的<br />

向 前 前 進 。 為 解 決 這 個 難 題 , 會 將 船 從 水<br />

平 的 樣 子 刻 意 壓 成 傾 斜 的 , 如 圖 11。 使 得<br />

風 力 產 生 之 力 矩 為 零 , 這 樣 就 可 以 解 決 轉<br />

彎 的 問 題 。<br />

一 、 研 究 目 的<br />

在 茫 茫 大 海 上 的 航 行 , 海 上 定 位 是 最<br />

重 要 的 課 題 , 因 此 有 個 可 以 測 量 緯 度 的 儀<br />

器 產 生 , 稱 之 為 六 分 儀 。 儘 管 現 在 擁 有 許<br />

多 高 科 技 儀 器 , 但 六 分 儀 依 然 不 可 或 缺<br />

的 。 六 分 儀 的 物 理 原 理 探 討 及 太 陽 、 地 球<br />

與 觀 察 者 之 間 的 關 係 與 幾 何 分 析 都 是 一 門<br />

有 趣 的 學 問 。<br />

二 、 原 理<br />

( 一 )、 兩 次 反 射 原 理<br />

在 同 一 個 平 面 上 , 經 過 兩 次 反 射 之 光<br />

線 , 其 最 初 方 向 和 最 後 方 向 之 夾 角 為 兩 反<br />

射 面 夾 角 的 兩 倍 。<br />

12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12 兩 次 反 射 原 理 示 意 圖<br />

( 二 )、 緯 度 計 算 方 式<br />

1、 計 算 方 式<br />

當 地 緯 度 =90°+ 太 陽 赤 緯 - 太 陽 上 中 天<br />

時 的 水 平 高 度<br />

圖 13 緯 度 計 算 方 法 :S 為 太 陽 ,E 為 地 球 ,<br />

P 為 觀 測 點 ,1 趨 近 於 零 度 ,2 為 太 陽 赤 緯 ,3<br />

為 緯 度 ,4 為 緯 度 與 太 陽 赤 緯 差 值 ,5 為 六 分<br />

儀 觀 測 之 太 陽 中 天 角<br />

緯 度 3 為 待 求 角 , 利 用 太 陽 上 中 天 時<br />

的 角 度 5 求 之 , 因 為 太 陽 位 在 無 窮 遠 處 ,1<br />

可 視 為 零 度 ( 平 行 光 ), 根 據 三 角 形 內 角 和<br />

為 一 百 八 十 度 , 太 陽 中 天 角 5 和 緯 度 與<br />

太 陽 赤 緯 差 值 4 相 加 為 九 十 度<br />

太 陽 中 天 角 + ( 緯 度 - 太 陽 赤 緯 ) = 九 十 度<br />

移 項 得 知<br />

緯 度 = 九 十 度 + 太 陽 赤 緯 - 太 陽 中 天 角<br />

2、 關 於 太 陽 赤 緯<br />

關 於 太 陽 赤 緯 ( 太 陽 與 天 球 赤 道 的 夾<br />

角 ) 黃 道 是 個 圓 , 將 它 分 成 360 等 分 來 表 示<br />

太 陽 所 處 的 位 置 , 這 個 數 值 稱 黃 經 。 把 黃<br />

道 座 標 轉 換 成 赤 道 座 標 , 就 能 得 知 太 陽 赤<br />

緯 。 若 L < 0 則 加 上 360∘<br />

太 陽 某 一 天 的 黃 經<br />

L= ( ( D - 80 ) ÷ 365 ) × 360∘<br />

太 陽 赤 緯 = sin -1 (sinε× sin L)<br />

ε=23.4393∘ 為 黃 道 面 與 赤 道 面 的 夾 角<br />

( 此 角 度 有 周 期 變 化 , 此 值 為 近 似 值 )[3]<br />

3、 關 於 太 陽 上 中 天 時 的 高 度<br />

太 陽 中 天 角 會 是 一 天 之 中 太 陽 的 最 高 點<br />

利 用 98 年 的 數 據 觀 察 到 中 天 範 圍 , 得 知 太<br />

陽 最 高 角 度 出 現 在 11:40-12:15 之 間 , 取 這<br />

段 時 間 為 觀 察 範 圍 , 找 到 太 陽 最 高 點 即 為<br />

太 陽 上 中 天 時 的 水 平 高 度<br />

三 、 實 驗 結 果<br />

( 一 )、 求 11 月 5 日 的 太 陽 赤 緯<br />

D = 309 (D 就 是 一 年 來 的 天 數 31+28<br />

+31+30+31+30+31+31+30+31+5=309)<br />

L = (309-80) ÷ 365 × 360 °≒ 226°<br />

太 陽 赤 緯 = sin-1(sin 23.4393°× sin 226°)<br />

≒-17°<br />

( 二 )、11/5 的 測 量<br />

測 量 所 在 地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海 堤<br />

太 陽 水 平 高 度 51°<br />

理 論 緯 度 22.638095( 高 雄 市 )<br />

當 地 緯 度 =90°+(-17°)-51°=22°<br />

四 、 結 論<br />

在 擁 有 六 分 儀 之 後 , 人 類 在 海 上 的 定<br />

位 變 得 更 加 精 準 , 六 分 儀 測 量 緯 度 , 經 線<br />

儀 測 量 經 度 , 擁 有 經 緯 度 的 準 確 測 量 使 得<br />

航 海 不 再 是 冒 險 。 進 而 更 有 效 率 的 到 達 目<br />

的 地 , 繪 製 的 世 界 地 圖 及 航 海 圖 也 更 加 準<br />

確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Halliday,David. (2010) ,Fundamentals of<br />

Physics,(9 edition).Ch.5、6、9、10。<br />

[2] 中 華 民 國 帆 船 協 會 , www.ct-sailing.org.tw<br />

[3] 香 港 太 空 館 , hk.space.muse<br />

12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用 低 價 DVM 精 確 測 量 低 溫<br />

劉 祖 嚴 周 雨 吳 徐 玉 許 玉 晶 吳 雨 衡 嚴 祖 強<br />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物 理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luix81627@hotmail.com.tw<br />

missing1214@hotmail.com<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討 論 利 用 低 價 三 用 電 表 進 行 低 溫 測 量 及 原 理 。 市 面 上 的 三 用 電 表 在 約 攝 氏<br />

-40 度 以 下 量 測 會 有 嚴 重 誤 差 , 而 K 型 熱 電 偶 的 溫 度 測 量 範 圍 卻 可 以 達 攝 氏 -200 度 。<br />

本 實 驗 改 變 境 溫 度 並 紀 錄 K 型 熱 電 偶 之 溫 度 變 化 , 進 而 找 出 其 變 化 公 式 的 解 讀 方 法 ,<br />

並 使 用 各 種 規 格 的 三 用 電 表 , 測 量 低 溫 環 境 造 成 的 溫 度 誤 差 值 , 對 溫 度 電 表 內 部 公 式<br />

進 行 校 正 。 實 驗 結 果 證 明 低 價 DVM 可 以 精 確 測 量 攝 氏 -200 度 的 低 溫 。<br />

關 鍵 字 : DVM、K 型 熱 電 偶 、 低 溫 、 三 用 電 表 。<br />

壹 、 簡 介<br />

溫 度 測 量 有 各 種 方 法 , 從 一 般 的 水 銀<br />

溫 度 計 到 專 業 用 的 熱 敏 電 阻 溫 度 計 。 一 般<br />

市 售 的 三 用 電 表 多 數 有 測 量 溫 度 的 功 能 ,<br />

通 常 使 用 K 型 熱 電 偶 來 測 量 溫 度 。<br />

K 型 熱 電 偶 本 身 測 量 溫 度 範 圍 可 達 到<br />

攝 氏 -200 度 , 但 一 般 三 用 電 表 卻 只 能 準 確<br />

測 量 到 攝 氏 -40 度 。K 型 熱 電 偶 測 量 溫 度 時<br />

產 生 之 端 電 壓 , 在 低 於 攝 氏 -40 度 時 其 值 為<br />

非 線 姓 的 變 化 。 本 實 驗 將 對 三 用 電 表 內 的<br />

換 算 公 式 進 行 校 正 , 使 低 於 攝 氏 -40 度 的 量<br />

測 可 以 藉 由 代 入 校 正 多 項 式 , 以 求 得 正 確<br />

的 溫 度 。<br />

本 實 驗 所 推 導 出 的 校 正 公 式 將 可 以 讓<br />

大 眾 使 用 一 般 的 三 用 電 表 進 行 低 溫 測 量 ,<br />

不 需 要 額 外 購 買 低 溫 溫 度 計 。<br />

熱 電 偶 能 夠 被 用 來 測 量 溫 度 , 主 要 是<br />

利 用 兩 種 不 同 金 屬 接 觸 後 , 會 產 生 的 電 熱<br />

效 應 。 就 是 說 當 兩 種 不 同 的 金 屬 導 體 相 互<br />

接 觸 時 , 在 接 觸 面 上 的 電 子 就 會 以 擴 散 的<br />

方 式 來 消 除 電 子 密 度 的 差 異 , 而 此 時 電 子<br />

散 逸 的 速 度 正 好 與 溫 度 成 正 比 如 下 圖<br />

2-1。<br />

圖 2-1: 熱 電 偶 示 意 圖 , 當 兩 不 同 金 屬 接 觸 時 產 生<br />

的 電 壓 正 比 於 溫 度 差 如 V f T T<br />

) [1]<br />

out<br />

(<br />

JUNC COLD<br />

大 多 數 的 熱 電 偶 在 做 溫 度 對 輸 出 電 壓<br />

做 函 數 圖 時 , 呈 現 的 圖 形 卻 不 是 很 完 美 的<br />

線 性 關 係 , 而 是 彎 曲 的 非 線 性 關 係 , 如 下<br />

圖 2-2。 若 是 使 用 的 電 表 或 溫 度 計 無 法 正<br />

確 的 給 予 補 償 電 壓 , 那 得 出 的 溫 度 自 然 會<br />

有 很 大 的 偏 差 。<br />

貳 、 校 正 原 理<br />

一 、 熱 電 偶 測 量 原 理<br />

12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2-2: 輸 出 電 壓 對 溫 度 的 函 數 圖 ,Y 軸 為 輸 出 電<br />

壓 ,X 軸 是 溫 度 , 由 圖 可 見 完 全 的 非 線 性 [2]<br />

二 、 三 用 電 表 測 量 溫 度 原 理<br />

三 用 電 表 用 熱 電 偶 測 量 溫 度 時 , 讀 取<br />

的 電 動 勢 是 跟 熱 端 與 冷 端 的 溫 度 差 成 正<br />

比 , 所 以 我 們 要 先 知 道 冷 端 的 溫 度 , 才 能<br />

知 道 兩 者 間 的 溫 度 差 。<br />

用 ( 圖 2-3) 解 釋 ,AB 分 別 是 熱 電 偶 的<br />

兩 種 不 同 金 屬 , 而 兩 金 屬 的 接 點 a, 就 是<br />

時 , 溫 差 帶 來 的 電 壓 差 , 我 們 要 進 行 冷 端<br />

補 償 , 將 非 零 時 溫 度 帶 來 的 電 壓 差 給 消 除<br />

掉 , 這 樣 才 能 得 到 正 確 的 熱 端 溫 度 值 , 而<br />

測 量 出 冷 端 溫 度 值 要 補 償 多 少 電 壓 給 熱<br />

端 , 可 以 藉 由 查 表 來 得 知 。 而 要 知 道 冷 端<br />

當 時 的 溫 度 , 普 通 的 三 用 電 表 應 該 是 用 熱<br />

敏 電 阻 , 或 是 矽 溫 度 傳 感 器 IC 來 得 知 , 才<br />

能 有 較 好 的 性 價 比 。<br />

一 般 來 說 , 三 用 電 表 測 量 溫 度 時 的 步<br />

驟 就 是 :<br />

1. 先 確 定 冷 端 溫 度 。<br />

2. 透 過 K 型 熱 電 偶 查 找 表 , 將 冷 端 溫 度 轉<br />

換 成 對 應 的 熱 電 電 壓 對 熱 端 進 行 彌 補 。<br />

3. 將 步 驟 2 得 到 的 彌 補 電 壓 與 熱 電 偶 產 生<br />

的 電 動 勢 讀 數 相 加 得 到 一 個 值 。<br />

4. 在 透 過 查 找 表 將 步 驟 3 得 到 的 電 壓 值 轉<br />

換 回 溫 度 , 此 溫 度 即 是 我 們 要 求 的 溫 度 ( 熱<br />

端 溫 度 )。<br />

參 、 實 驗 方 法 與 步 驟<br />

一 、 校 正 公 式 的 推 導<br />

K 型 熱 電 偶 是 利 用 端 電 壓 的 變 化 來 測<br />

量 溫 度 , 但 在 低 於 攝 氏 -40 度 之 後 其 端 電<br />

壓 變 化 就 不 如 同 攝 氏 -40 度 以 上 那 麼 準 確<br />

了 。 大 多 的 三 用 電 表 用 線 性 公 式 來 轉 換 K<br />

型 熱 電 偶 的 電 壓 差 , 所 以 使 用 一 般 電 表 測<br />

量 低 溫 時 就 會 產 生 誤 差 , 而 此 時 我 們 就 必<br />

需 校 正 電 表 所 測 量 出 來 的 溫 度 。 利 用 統 計<br />

資 料<br />

T d<br />

2<br />

N<br />

0<br />

d1E<br />

d2E<br />

...d<br />

NE<br />

(1) 上<br />

熱 端 , 也 就 是 待 測 溫 度 所 在 的 地 方 。 而 bc<br />

兩 端 則 是 三 用 電 表 與 熱 電 偶 的 連 接 處 , 我<br />

們 把 它 叫 做 冷 端 。<br />

圖 2-3: 熱 電 偶 測 溫 度 示 意 圖 [3]<br />

在 熱 電 偶 應 用 的 初 期 , 訂 定 冰 點 ( 攝 氏<br />

零 度 ) 為 標 準 點 , 但 是 冷 端 在 測 量 時 並 不 會<br />

永 遠 都 在 零 度 。 為 了 彌 補 冷 端 在 非 零 度<br />

130<br />

式 , 將 電 壓 差 用 多 項 式 整 合 起 來 就 可 以 將<br />

誤 差 溫 度 做 修 正 。 而 我 們 用 三 用 電 表 的 溫<br />

度 測 量 範 圍 得 知 其 測 量 溫 度 是 由<br />

Tabs (E Ecj)/k (2) 攝 氏 -40 度<br />

~1000 度 的 線 性 部 分 來 將 電 壓 差 轉 換 為 溫<br />

度 。 所 以 我 們 將 此 段 斜 率 k 求 出 0.044762<br />

及 可 利 用 電 表 測 出 來 的 溫 度 T 和 式 (2) 求<br />

出 原 電 壓 差 , 在 將 原 電 壓 差 待 入 多 項 式 (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及 d 係 數 表 , 及 可 求 得 正 確 的 溫 度 。<br />

圖 4-1: 快 速 升 溫 的 溫 度 數 據<br />

二 、 校 正 公 式 的 驗 證<br />

為 了 驗 證 此 校 正 公 式 , 我 們 使 用 液<br />

態 氮 並 利 用 其 沸 點 攝 氏 -196 度 的 特 性 ,<br />

將 待 測 的 三 用 電 表 與 TES-1307 溫 度 計 ,<br />

接 在 支 架 上 , 放 入 杜 爾 瓶 中 , 接 著 倒 入<br />

液 態 氮 。 因 為 在 常 溫 下 , 液 態 氮 的 沸 點<br />

為 攝 氏 -196 度 , 所 以 會 直 沸 騰 , 而 此 時<br />

瓶 中 溫 度 因 液 氣 共 存 的 現 象 , 溫 度 會 保<br />

持 在 攝 氏 -196 度 , 紀 錄 此 時 各 電 表 、 溫<br />

度 計 的 溫 度 。 待 瓶 中 液 態 氮 氣 化 完 畢 ,<br />

溫 度 會 上 升 , 此 時 將 每 個 變 化 的 溫 度 計<br />

錄 下 來 , 直 至 溫 度 回 升 至 室 溫 。 紀 錄 完<br />

畢 後 , 將 所 得 溫 度 數 據 輸 入 電 腦 , 把 待<br />

測 三 用 電 表 的 數 據 用 公 式 校 正 後 與<br />

TES-1307 溫 度 計 的 溫 度 數 據 做 比 較 、 做<br />

圖 、 並 計 算 誤 差 值 。<br />

圖 4-2: 緩 慢 取 出 的 溫 度 數 據<br />

根 據 上 述 方 法 得 到 的 結 果 , 又 推 論 或<br />

許 溫 度 變 化 較 小 , 能 得 到 更 準 確 的 實 驗 數<br />

據 , 因 此 將 支 架 置 於 沸 騰 的 液 態 氮 降 溫<br />

後 , 靜 置 於 杜 爾 瓶 內 , 蓋 上 蓋 子 自 然 升 溫 。<br />

過 程 雖 然 緩 慢 , 但 得 到 的 誤 差 較 小 , 結 果<br />

如 圖 4-3。<br />

肆 、 實 驗 結 果<br />

一 、 校 正 結 果<br />

將 支 架 置 於 沸 騰 中 的 液 態 氮 降 溫 後 ,<br />

再 藉 由 快 速 抽 起 的 動 作 , 使 溫 度 上 升 回 室<br />

溫 , 但 此 動 作 的 升 溫 速 度 過 快 , 紀 錄 的 溫<br />

度 數 據 所 校 正 後 的 誤 差 值 較 大 , 其 原 因 是<br />

TES-1307 溫 度 變 化 的 速 度 不 及 待 測 電 表 如<br />

圖 4-1。<br />

於 是 改 為 緩 慢 取 出 k 型 熱 電 偶 , 讓<br />

TES-1307 趕 的 上 溫 度 變 化 , 結 果 如 圖 4-2<br />

可 以 發 現 這 種 方 法 的 誤 差 值 明 顯 降 低 。<br />

圖 4-3: 自 然 升 溫 的 結 果<br />

但 比 較 結 果 卻 發 現 , 圖 4-3 的 誤 差 值 ,<br />

雖 然 比 圖 4-1 的 結 果 要 小 , 卻 是 比 圖 4-2 的<br />

誤 差 值 要 大 。 所 以 只 要 環 境 溫 度 的 變 化 不<br />

要 過 渡 劇 烈 , 所 記 錄 的 數 據 誤 差 值 都 不 大 。<br />

依 據 不 同 的 三 用 電 表 也 會 有 不 同 誤 差<br />

值 , 利 用 圖 4-3 較 穩 定 的 結 果 來 比 較 不 同<br />

規 格 三 用 電 表 的 結 果 。<br />

13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4-4:GDM-350A 升 溫 結 果<br />

圖 4-6:GDM350A、GDM356 校 正 結 果 比 較<br />

圖 4-5:DT700C 升 溫 結 果<br />

由 上 圖 4-4、4-5 可 知 , 不 同 規 格 的 三<br />

用 電 表 在 校 正 後 , 溫 度 誤 差 均 較 小 , 同 時<br />

驗 證 靜 置 升 溫 的 結 果 誤 差 值 較 小 。 把 圖 形<br />

放 大 比 較 後 如 下 圖 4-6、4-7, 較 低 價 的<br />

DT700C 在 誤 差 值 上 較 大 , 但 整 體 校 正 後 的<br />

誤 差 值 都 降 低 許 多 。<br />

在 升 溫 過 程 中 , 使 用 迅 速 升 溫 , 但 會<br />

影 響 溫 度 的 精 準 度 , 故 在 測 量 時 需 要 使 用<br />

緩 慢 升 溫 的 方 法 , 以 免 造 成 誤 差 。<br />

圖 4-7:GDM350A、DT700C 校 正 結 果 比 較<br />

伍 、 結 論<br />

本 實 驗 使 用 最 便 宜 的 三 用 電 表<br />

DT700C 市 售 價 一 個 75 元 , 利 用 以 上 的 方<br />

法 可 以 將 誤 差 減 少 至 ±5 度 以 內 , 證 明 我 們<br />

的 方 法 是 成 功 的 。 因 此 校 正 公 式 運 用 在 一<br />

般 的 三 用 電 表 測 量 低 溫 是 可 行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1] [2] 台 灣 師 大 物 理 系 物 理 教 學 示 範 實 驗 教 室<br />

2.[3]http://china.maxim-ic.com/app-notes/ind<br />

ex.mvp/id/5032<br />

13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利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摻 雜 三 價 鉺 離 子 之 鋯 酸 鍶 螢 光 體<br />

(SrZrO 3 :Er 3+ ) 及 其 光 放 射 行 為 研 究<br />

王 柏 彬<br />

1<br />

1<br />

李 燕 如<br />

1<br />

宋 怡 葶<br />

1<br />

楊 文 都<br />

國 立 高 雄 應 用 科 技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與 材 料 工 程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1098403108@cc.kuas.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成 功 地 使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了 鋯 酸 鍶 摻 雜 三 價 鉺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 , 分 析 結<br />

果 表 明 :( 一 ) 由 X 光 繞 射 儀 (XRD) 的 分 析 可 得 知 鋯 酸 鍶 摻 雜 三 價 鉺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br />

的 晶 體 結 構 屬 於 正 交 晶 系 鈣 鈦 礦 結 構 , 具 有 空 間 群 Pnma{62}, 且 晶 格 參 數 分 別 為<br />

a=5.818Å ,b=8.204Å ,c=5.797Å ,c/a=0.996,Volume=276.7Å 3。( 二 ) 由 光 致 發 光 光 譜<br />

儀 (PL) 的 分 析 中 可 以 發 現 鋯 酸 鍶 摻 雜 三 價 鉺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 的 放 射 光 譜 中 放 射 峰 值<br />

波 長 位 於 540.6nm, 且 屬 於 綠 光 放 射 。<br />

1<br />

關 鍵 詞 : 鋯 酸 鍶 、 三 價 鉺 離 子 、 綠 光 放 射 。<br />

利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摻 雜 三 價 鈧 離 子 之 鋯 酸 鋇 螢 光 體<br />

(BaZrO 3 :Sc 3+ ) 及 其 光 放 射 行 為 研 究<br />

王 柏 彬<br />

1<br />

1<br />

李 燕 如<br />

1<br />

宋 怡 葶<br />

1<br />

楊 文 都<br />

國 立 高 雄 應 用 科 技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與 材 料 工 程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1098403108@cc.kuas.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成 功 地 使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了 鋯 酸 鋇 摻 雜 三 價 鈧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 , 分 析 結<br />

果 表 明 :( 一 ) 由 X 光 繞 射 儀 (XRD) 的 分 析 可 得 知 鋯 酸 鋇 摻 雜 三 價 鈧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br />

的 晶 體 結 構 屬 於 立 方 晶 系 鈣 鈦 礦 結 構 , 具 有 空 間 群 Pm3m{221}, 且 晶 格 參 數 分 別 為<br />

a=4.193Å ,b=4.193Å ,c=4.193Å ,c/a=1,Volume=73.7Å 3。( 二 ) 由 光 致 發 光 光 譜 儀 (PL)<br />

的 分 析 中 可 以 發 現 鋯 酸 鋇 摻 雜 三 價 鈧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 的 放 射 光 譜 中 放 射 峰 值 波 長<br />

位 於 640.6nm, 且 屬 於 紅 光 放 射 。<br />

關 鍵 詞 : 鋯 酸 鋇 、 三 價 鈧 離 子 、 紅 光 放 射 。<br />

1<br />

13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利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摻 雜 三 價 鉕 離 子 之 鋯 酸 鈣 螢 光 體<br />

(CaZrO 3 :Pm 3+ ) 及 其 光 放 射 行 為 研 究<br />

王 柏 彬<br />

1<br />

1<br />

李 燕 如<br />

1<br />

宋 怡 葶<br />

1<br />

楊 文 都<br />

國 立 高 雄 應 用 科 技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與 材 料 工 程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1098403108@cc.kuas.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成 功 地 使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了 鋯 酸 鈣 摻 雜 三 價 鉕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 , 分 析 結<br />

果 表 明 :( 一 ) 由 X 光 繞 射 儀 (XRD) 的 分 析 可 得 知 鋯 酸 鈣 摻 雜 三 價 鉕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br />

的 晶 體 結 構 屬 於 正 交 晶 系 鈣 鈦 礦 結 構 , 具 有 空 間 群 Pnma{62}, 且 晶 格 參 數 分 別 為<br />

a=5.762Å ,b=8.017Å ,c=5.591Å ,c/a=0.97,Volume=258.3Å 3。( 二 ) 由 光 致 發 光 光 譜 儀<br />

(PL) 的 分 析 中 可 以 發 現 鋯 酸 鈣 摻 雜 三 價 鉕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 的 放 射 光 譜 中 放 射 峰 值 波<br />

長 位 於 440.6nm, 且 屬 於 藍 光 放 射 。<br />

1<br />

關 鍵 詞 : 鋯 酸 鈣 、 三 價 鉕 離 子 、 藍 光 放 射 。<br />

利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摻 雜 三 價 釔 離 子 之 γ 相 鋁 酸 鋰 螢 光<br />

體 (γ-LiAlO 2 :Y 3+ ) 及 其 光 放 射 行 為 研 究<br />

王 柏 彬<br />

1<br />

1<br />

李 燕 如<br />

1<br />

宋 怡 葶<br />

1<br />

楊 文 都<br />

國 立 高 雄 應 用 科 技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與 材 料 工 程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1098403108@cc.kuas.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成 功 地 使 用 溶 膠 - 凝 膠 法 合 成 了 γ 相 鋁 酸 鋰 摻 雜 三 價 釔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 , 分<br />

析 結 果 表 明 :( 一 ) 由 X 光 繞 射 儀 (XRD) 的 分 析 可 得 知 γ 相 鋁 酸 鋰 摻 雜 三 價 釔 離 子 之 螢<br />

光 體 材 料 的 晶 體 結 構 屬 於 正 方 晶 系 結 構 , 具 有 空 間 群 P42I2{90}, 且 晶 格 參 數 分 別 為<br />

a=5.172Å ,b=5.172Å ,c=6.284Å ,c/a=1.215,Volume=168.09Å 3。( 二 ) 由 光 致 發 光 光 譜<br />

儀 (PL) 的 分 析 中 可 以 發 現 γ 相 鋁 酸 鋰 摻 雜 三 價 釔 離 子 之 螢 光 體 材 料 的 放 射 光 譜 的 放 射<br />

峰 值 波 長 位 於 456.6nm, 且 屬 於 藍 光 放 射 。<br />

關 鍵 詞 :γ 相 鋁 酸 鋰 、 三 價 釔 離 子 、 藍 光 放 射 。<br />

1<br />

13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研 究 流 體 在 十 字 型 生 醫 晶 片 微 管 道 中 流 動 的 濃 度 分 佈 情<br />

況<br />

1<br />

王 柏 彬<br />

1<br />

傅 龍 明<br />

國 立 高 雄 應 用 科 技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與 材 料 工 程 系<br />

2<br />

國 立 屏 東 科 技 大 學 材 料 工 程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1098403108@cc.kuas.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是 利 用 數 值 模 擬 的 方 式 來 分 析 應 用 於 微 流 體 生 醫 晶 片 之 微 管 道 , 設 計 不 同 幾<br />

何 形 狀 的 十 字 型 微 管 道 進 行 模 擬 分 析 , 研 究 流 體 在 微 管 道 中 濃 度 分 佈 的 情 況 , 其 研 究<br />

結 果 與 實 驗 結 果 進 行 對 照 , 顯 示 就 不 同 管 徑 比 例 和 漸 擴 管 長 度 來 觀 察 其 流 體 濃 度 變<br />

化 , 發 現 隨 著 漸 擴 管 長 度 的 增 加 , 可 以 很 明 顯 的 看 出 , 在 出 口 端 流 體 濃 度 的 輪 廓 會 由<br />

半 月 形 逐 漸 轉 為 越 來 越 平 坦 。<br />

2<br />

關 鍵 詞 : 十 字 型 微 管 道 、 數 值 模 擬 、 漸 擴 管 。<br />

研 究 流 體 在 雙 T 型 生 醫 晶 片 微 管 道 中 流 動 的 濃 度 分 佈 情<br />

況<br />

1<br />

王 柏 彬<br />

1<br />

傅 龍 明<br />

國 立 高 雄 應 用 科 技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與 材 料 工 程 系<br />

2<br />

國 立 屏 東 科 技 大 學 材 料 工 程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1098403108@cc.kuas.edu.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中 利 用 數 值 模 擬 的 方 式 來 分 析 應 用 於 微 流 體 生 醫 晶 片 之 微 管 道 , 設 計 不 同 幾<br />

何 形 狀 的 雙 T 型 微 管 道 進 行 模 擬 分 析 , 並 研 究 流 體 在 微 管 道 中 濃 度 分 佈 的 情 況 , 由 雙<br />

T 型 微 管 道 模 擬 結 果 與 實 驗 結 果 來 看 , 針 對 不 同 管 徑 比 例 和 漸 擴 管 長 度 來 觀 察 其 流 體<br />

濃 度 變 化 , 皆 發 現 隨 著 漸 擴 管 長 度 的 增 加 , 可 以 很 明 顯 的 看 出 , 在 出 口 端 流 體 濃 度 的<br />

輪 廓 會 由 半 月 形 逐 漸 轉 為 越 來 越 平 坦 。<br />

關 鍵 詞 : 雙 T 型 微 管 道 、 數 值 模 擬 、 漸 擴 管 。<br />

2<br />

13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天 外 飛 來 的 輻 射<br />

黃 明 輝<br />

1 , 歐 喜 強<br />

2 , 陳 毓 凱<br />

3 , 許 珀 瑋<br />

1<br />

國 立 聯 合 大 學 能 源 工 程 系<br />

2<br />

國 立 聯 合 大 學 華 語 文 學 系<br />

3<br />

國 立 聯 合 大 學 資 訊 管 理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mahuang@nuu.edu.tw<br />

摘 要<br />

1912 年 , 海 斯 (Victor Hess) 在 幾 次 氣 球 飛 行 實 驗 後 證 實 , 在 高 空 的 游 離 輻 射 量 比<br />

地 面 更 強 , 後 來 稱 這 種 來 自 地 球 以 外 的 輻 射 源 為 宇 宙 線 , 海 斯 並 因 此 發 現 宇 宙 線 獲 得<br />

1936 年 諾 貝 爾 獎 。2012 年 正 是 宇 宙 線 發 現 100 週 年 , 本 計 畫 以 一 系 列 活 動 慶 祝 這 項<br />

發 現 , 包 含 2011 年 6 月 份 ( 第 33 卷 ) 的 物 理 雙 月 刊 為 《 宇 宙 線 發 現 百 年 專 輯 》 及 辦 理<br />

八 場 巡 迴 演 講 。<br />

近 年 盛 傳 各 種 2012 年 世 界 末 日 的 流 言 , 其 中 許 多 牽 涉 天 文 、 宇 宙 線 、 太 陽 風 等<br />

課 題 。 這 些 科 幻 情 節 大 量 引 用 民 眾 不 熟 悉 的 科 學 術 語 , 將 科 學 內 容 移 花 接 木 到 八 卦 謠<br />

言 , 或 者 過 度 誇 大 效 果 , 誤 導 大 眾 誤 信 駭 人 聽 聞 的 情 節 。 為 此 , 在 台 北 星 空 發 表 四 篇<br />

序 列 文 章 , 介 紹 許 多 末 日 預 言 及 其 背 後 的 真 相 。 本 科 普 活 動 透 過 此 序 列 文 章 及 演 講 ,<br />

教 導 大 眾 認 識 自 然 輻 射 、 太 空 天 氣 、 天 文 , 降 低 由 2012 末 日 謠 言 引 起 的 誤 解 與 憂 慮 。<br />

本 計 畫 所 有 活 動 及 刊 印 資 料 都 刊 登 在 網 站 cosmicrays.tw 或 宇 宙 線 .tw。<br />

關 鍵 詞 : 科 學 推 廣 教 育 、 宇 宙 線 、 太 空 天 氣 、 自 然 輻 射 、 末 日 預 言 。<br />

王 儀 生<br />

1<br />

簡 便 型 太 陽 爐<br />

1<br />

黃 欣 毅<br />

1<br />

黃 明 輝<br />

國 立 聯 合 大 學 能 源 工 程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mahuang@nuu.edu.tw<br />

摘 要<br />

太 陽 熱 能 佔 太 陽 光 譜 約 54% 的 能 量 , 是 最 方 便 使 用 的 能 量 。 為 推 廣 能 源 教 育 至 國 小<br />

學 童 , 本 系 參 與 台 灣 科 學 教 育 館 的 『 愛 』 迪 生 出 發 — 到 校 服 務 學 習 公 益 活 動 , 前 往 苗<br />

栗 縣 三 所 國 小 服 務 。 本 實 驗 室 推 出 簡 便 型 太 陽 爐 , 讓 學 生 動 手 做 出 太 陽 爐 , 參 與 太 陽<br />

爐 烤 雞 蛋 , 與 最 後 享 用 烤 雞 蛋 。 此 太 陽 爐 由 僅 由 五 個 零 件 組 成 , 且 都 可 在 一 般 商 店 買<br />

到 , 很 容 易 製 作 。 首 先 將 廚 房 避 免 油 煙 沾 黏 的 鋁 箔 貼 紙 , 黏 貼 在 西 卡 紙 上 , 做 成 圓 錐<br />

體 。 接 著 以 呼 拉 圈 做 外 框 , 套 住 圓 錐 體 開 口 處 。 集 熱 的 食 物 是 用 墨 汁 塗 黑 雞 蛋 , 吸 熱<br />

效 率 好 。 雞 蛋 再 放 入 透 明 玻 璃 罐 的 溫 室 , 以 留 住 熱 空 氣 與 紅 外 線 。 最 後 將 圓 錐 體 放 入<br />

固 定 用 的 紙 箱 , 調 整 適 當 方 向 讓 陽 光 能 射 入 錐 體 , 再 將 裝 雞 蛋 的 罐 子 倒 置 在 錐 體 尖<br />

端 , 就 可 以 開 始 烤 雞 蛋 了 ! 完 成 品 的 截 面 積 約 0.8m2。 在 實 地 測 試 時 , 晴 朗 的 天 氣 時 ,<br />

蛋 殼 的 溫 度 可 達 90C, 約 1.5 小 時 即 可 烤 熟 6 顆 雞 蛋 。 即 使 在 有 雲 無 直 射 陽 光 時 , 也<br />

能 維 持 在 60C 附 近 。 實 測 結 果 證 實 本 教 具 容 易 製 做 , 且 是 有 效 的 太 陽 爐 。<br />

關 鍵 詞 : 太 陽 能 、 太 陽 熱 能 、 太 陽 爐 、 科 學 推 廣 教 育 、 科 學 教 育 館 。<br />

1<br />

2<br />

13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因 應 12 年 國 教 高 一 基 礎 物 理 教 學 的 建 議<br />

張 仁 壽<br />

國 立 基 隆 女 子 高 級 中 學<br />

聯 絡 人 E-mail:manbeast@klgsh.kl.edu.tw<br />

摘 要<br />

近 年 來 , 本 校 因 入 學 方 式 的 改 變 , 班 內 學 生 的 學 習 能 力 落 差 漸 大 , 教 師 在 課 程 進 度<br />

壓 力 下 無 法 顧 及 學 習 落 後 的 學 生 , 導 致 其 學 習 成 就 低 落 。 在 教 師 社 群 的 討 論 下 , 利 用<br />

學 習 單 引 導 教 學 , 成 為 可 以 解 決 現 狀 的 教 學 方 式 。12 年 國 教 實 施 在 即 , 因 應 就 近 入 學<br />

等 理 念 , 可 預 見 將 使 班 內 學 生 的 學 習 能 力 落 差 更 為 加 大 。 在 此 提 出 以 本 校 學 生 為 對<br />

象 , 修 正 後 的 學 習 單 引 導 教 學 模 式 ( 尚 未 經 具 體 實 証 ) 供 大 家 參 考 , 來 因 應 未 來 新 生<br />

高 一 基 礎 物 理 的 教 學 。<br />

關 鍵 詞 : 教 師 社 群 、 學 習 單 、12 年 國 教 、 教 學 模 式 。<br />

13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吸 管 排 笛 製 作 與 國 小 聲 音 與 空 氣 柱 關 係 概 念 的 探 究<br />

葉 麗 如<br />

1<br />

葉 聰 文<br />

2<br />

1 彰 化 國 聖 國 小<br />

2<br />

台 中 教 育 大 學<br />

聯 絡 人 E-mail:osc099117@gmail.com<br />

摘 要<br />

利 用 珍 奶 吸 管 製 作 吸 管 排 笛 , 探 究 排 笛 發 音 音 頻 高 低 和 空 氣 柱 長 短 間 的 關 聯<br />

性 。 透 過 音 頻 分 析 器 測 定 吸 管 排 笛 各 音 管 音 階 高 低 以 製 作 出 具 有 十 二 音 律 音 階 的 吸 管<br />

排 笛 。 上 述 對 吸 管 排 笛 所 發 出 的 音 階 高 低 與 其 音 管 長 度 間 關 係 的 分 析 結 果 與 由 聲 波 速<br />

度 公 式 及 聲 音 共 振 原 理 所 獲 得 的 結 論 一 致 。 根 據 吸 管 排 笛 的 科 學 探 究 結 果 設 計 趣 味 性<br />

教 學 活 動 , 探 究 國 小 學 生 對 聲 音 高 低 現 象 與 空 氣 柱 長 度 間 關 聯 性 的 概 念 學 習 情 形 。<br />

關 鍵 詞 : 簡 易 樂 器 、 聲 波 、 共 振 原 理 。<br />

壹 、 緒 論<br />

聲 音 是 我 們 日 常 生 活 中 接 觸 最 多 、 體<br />

驗 最 多 的 一 種 物 理 現 象 :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對<br />

話 、 下 雨 聲 、 樂 器 演 奏 等 都 是 聲 音 的 傳 遞 ,<br />

但 聲 音 既 看 不 到 又 摸 不 到 , 學 生 在 學 習 聲<br />

音 單 元 時 , 常 會 有 一 些 似 是 而 非 的 觀 念 ,<br />

依 據 張 靜 儀 、 余 世 裕 (2002) 的 研 究 果 發 現 學<br />

童 普 遍 對 聲 音 有 本 質 的 迷 思 概 念 、 傳 播 的<br />

迷 思 概 念 、 特 性 的 迷 思 概 念 。 根 據 邱 郁 雯 、<br />

熊 同 鑫 (2009) 研 究 指 出 以 樂 器 玩 具 進 行 「 聲<br />

音 概 念 」 探 討 教 學 , 可 減 少 學 生 的 迷 思 概<br />

念 。<br />

我 國 教 育 (2003) 部 公 佈 的 「 國 民 中 小 學<br />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綱 要 」 的 基 本 理 念 中 強 調 「 自<br />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之 學 習 應 以 探 究 和 實 作 的 方<br />

式 來 進 行 , 強 調 手 腦 並 用 、 活 動 導 向 、 設<br />

計 與 製 作 兼 顧 及 知 能 與 態 度 並 重 」。 依<br />

Russell TYTLER(2002) 指 出 具 有 科 學 原 理<br />

的 玩 具 應 用 於 課 堂 上 會 形 成 有 趣 的 討 論 話<br />

題 , 兒 童 透 過 科 學 玩 具 加 強 學 習 動 力 。<br />

Mikko Korhonen(2010) 亦 認 為 使 用 科 學 玩<br />

具 能 激 勵 孩 子 的 學 習 動 機 , 容 易 闡 明 某 些<br />

138<br />

現 象 且 不 易 造 成 觀 念 混 淆 。 科 學 玩 具 能 引<br />

起 學 生 注 意 、 提 高 學 生 學 習 興 趣 且 科 學 玩<br />

具 易 於 觀 察 , 有 助 於 啟 發 其 認 知 、 推 理 、<br />

思 考 等 能 力 讓 學 生 的 概 念 更 清 楚 ( 邱 郁<br />

雯 , 熊 同 鑫 ,2009)。 依 據 賴 慶 三 、 王 錦 銘<br />

(2010) 的 研 究 顯 示 科 學 玩 具 教 學 對 國 小 學<br />

生 科 學 學 習 成 效 、 科 學 過 程 技 能 、 科 學 態<br />

度 , 實 驗 組 學 生 皆 顯 著 優 於 對 照 組 。<br />

因 此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依 據 九 年 一 貫 課 程<br />

基 本 能 力 指 標 針 對 「 聲 音 與 吸 管 樂 器 」 教<br />

學 設 計 實 驗 , 探 索 各 音 階 頻 率 高 低 與 空 氣<br />

柱 長 度 間 關 聯 性 , 並 根 據 十 二 平 均 律 設 計<br />

製 作 吸 管 排 笛 樂 器 玩 具 , 依 據 所 得 結 果 對<br />

照 V= f × λ 做 標 準 差 分 析 。 將 此 科 學 探 究<br />

結 果 設 計 趣 味 性 教 學 活 動 , 幫 助 國 小 學 生<br />

對 聲 音 概 念 的 學 習 。<br />

貳 、 研 究 方 法<br />

一 、 研 究 對 象<br />

本 研 究 採 用 行 動 研 究 法 , 針 對 國 小 「 自<br />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 六 年 級 上 學 期 「 聲 音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與 樂 器 」 單 元 , 透 過 自 編 教 材 及 設 計 教 案<br />

進 行 教 學 , 使 學 習 者 經 由 自 製 「 吸 管 排 笛 」<br />

的 過 程 中 探 討 各 音 階 頻 率 與 閉 管 吸 管 長 度<br />

的 關 係 。 研 究 對 象 為 國 小 六 年 級 的 一 個 班<br />

32 個 學 生 ( 分 為 6 組 ) 及 研 究 所 13 個 同 學 。<br />

三 、 研 究 流 程<br />

研 究 流 程 如 下 圖 1:<br />

學 習 者 分 析<br />

教 學 內 容 分 析<br />

二 、 研 究 工 具<br />

( 一 )、 研 究 設 備 及 器 材<br />

1、 耗 材<br />

珍 珠 奶 茶 吸 管 13 支 、 竹 筷 子 、 棉 花 、 熱 融<br />

膠 、 彩 色 PP 板 、 標 籤 。<br />

2、 使 用 工 具 :<br />

剪 刀 、 頻 率 分 析 器 ( 調 音 器 )、 尖 嘴 鉗 、 打<br />

火 機 ( 或 熱 烘 機 )。<br />

( 二 )、C5~C6 音 階 - 頻 率 對 照 表<br />

受 限 於 吸 管 的 長 度 及 吸 管 吹 口 直 徑 大<br />

小 , 本 實 驗 中 的 吸 管 笛 音 階 採 用 1939 年 在<br />

英 國 倫 敦 所 舉 行 的 國 際 會 議 「 國 際 標 準 音<br />

調 」C5 到 C6 的 頻 率 , 如 下 表 1:<br />

文 獻 探 討<br />

編 寫 教 學 目 標 及 研 發 設 計 相 關 教 材<br />

實 際 課 程 教 學 活 動<br />

國 小 學 生 組 研 究 生 組<br />

蒐 集 教 學 活 動 資 料 並 分 析 結 果<br />

圖 1、 研 究 流 程 圖<br />

表 1、C5~C6 各 音 階 - 頻 率 對 照 表<br />

叁 、 研 究 結 果<br />

音 階 ( 音 名 ) 頻 率 (Hz)<br />

C5 523.3<br />

C5# 554.4<br />

D5 587.4<br />

D5# 622.2<br />

E5 659.2<br />

F5 698.4<br />

F5# 740.0<br />

G5 784.0<br />

G5# 830.6<br />

A5 880.0<br />

A5# 932.4<br />

B5 987.8<br />

C6 1046.6<br />

資 料 來 源 : 劉 客 養 (2003), 梁 鈺 昕 (2009)。<br />

139<br />

國 小 學 生 組 實 驗 教 學 活 動 時 間 在 2011<br />

年 6 月 初 無 冷 氣 的 教 室 中 , 而 研 究 生 組 則 在<br />

7 月 中 有 冷 氣 的 實 驗 室 中 進 行 實 驗 教 學 活<br />

動 。<br />

一 、6 組 學 生 實 作 所 得 到 吸 管 長 度 之 平 均<br />

值 與 標 準 差 摘 要 表 , 如 表 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表 2、 學 生 組 C5~C6 各 音 階 吸 管 笛 長 度 之 平 均 值 與<br />

標 準 差 摘 要 表<br />

表 3、13 位 研 究 生 C5~C6 各 音 階 吸 管 笛 長 度 之 平 均<br />

值 與 標 準 差 摘 要 表<br />

閉 管 吸 管<br />

6 組 學 生 實 作 結 果<br />

理 想 吸 管<br />

分 析<br />

音 階<br />

推 算 音 速 長 度<br />

實 作 平<br />

(cm/s) L1’= V/<br />

均 長 度 標 準 差<br />

4 f(cm)<br />

L1 (cm)<br />

C5 15.8 0.42 33072.56 15.62<br />

C5# 15.1 0.20 33485.76 14.75<br />

D5 14.2 0.32 33364.32 13.92<br />

D5# 13.6 0.13 33847.68 13.14<br />

E5 12.6 0.20 33223.68 12.40<br />

F5 12.0 0.08 33523.20 11.71<br />

F5# 11.2 0.26 33152.00 11.05<br />

G5 10.2 0.48 31987.20 10.43<br />

G5# 9.5 0.33 31562.80 9.84<br />

A5 9.1 0.23 32032.00 9.29<br />

A5# 8.6 0.20 32074.56 8.77<br />

B5 8.1 0.15 32004.72 8.28<br />

C6 7.6 0.16 31816.64 7.81<br />

平 均 音 速 32703.62<br />

依 據 聲 音 在 閉 管 空 氣 柱 產 生<br />

共 振 形 成 駐 波 , 駐 波 的 頻 率 為<br />

f = nv /4L1 ,(3.1)<br />

13 位 研 究 生 實 作<br />

結 果 分 析<br />

音 階<br />

實 作 平<br />

均 長 度 標 準 差<br />

L2(cm)<br />

閉 管 吸 管<br />

推 算 音 速<br />

(cm/s)<br />

理 想 吸 管<br />

長 度<br />

L2’= V/<br />

4 f(cm)<br />

C5 15.5 0.28 32444.6 15.10<br />

C5# 14.6 0.25 32376.96 14.26<br />

D5 13.8 0.40 32424.48 13.45<br />

D5# 12.9 0.33 32105.52 12.70<br />

E5 12.1 0.36 31905.28 11.99<br />

F5 11.4 0.32 31847.04 11.32<br />

F5# 10.6 0.45 31376.00 10.68<br />

G5 10.1 0.34 31673.60 10.08<br />

G5# 9.5 0.48 31562.80 9.51<br />

A5 8.9 0.38 31328.00 8.98<br />

A5# 8.3 0.33 30955.68 8.48<br />

B5 7.8 0.45 30819.36 8.00<br />

C6 7.2 0.39 30142.08 7.55<br />

平 均 音 速 31612.42<br />

表 3 中 之 理 想 吸 管 長 度 L2’ 推 算 方 式<br />

與 表 2 一 致 。<br />

當 n=1 時 的 聲 音 稱 為 基 頻 , 則 波 長 為 4<br />

倍 吸 管 長 , 據 此 推 算 各 音 階 音 速 V= f ×<br />

4L1, 再 由 平 均 音 速 算 出 各 音 階 理 想 吸 管<br />

長 度 L1’= V/ 4 f , 如 表 2。<br />

二 、 13 位 研 究 生 實 作 所 得 到 吸 管 長 度 之<br />

平 均 值 與 標 準 差 摘 要 表 , 如 表 3<br />

三 、 結 論 :<br />

( 一 )、 由 國 小 學 生 組 與 研 究 生 組 所 得 的 數<br />

據 顯 示 , 各 音 階 長 度 之 標 準 差 值 均 不 大 ,<br />

代 表 平 均 而 言 , 各 組 所 得 音 階 長 度 差 異 不<br />

大 , 其 值 是 可 供 參 考 的 。<br />

( 二 )、 因 實 驗 活 動 教 學 時 的 溫 度 不 同 會 影<br />

響 各 組 音 階 長 度 。<br />

14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肆 、 討 論 與 建 議<br />

一 、 討 論 :<br />

( 一 )、 因 溫 度 對 聲 速 的 影 響 , 在 不 同 季<br />

所 製 得 的 吸 管 排 笛 長 度 會 產 生 些 微<br />

差 異 。<br />

( 二 )、 各 人 吹 奏 技 巧 的 差 異 性 會 影 響 響 度<br />

及 些 微 頻 率 差 。<br />

( 三 )、 由 各 組 實 作 之 音 階 平 均 長 度 以 V= f<br />

× 4L 推 算 出 平 均 音 速 皆 小 於 攝 氏 15<br />

度 時 的 音 速 (34000cm/s), 因 此 需 做<br />

管 口 修 正 , 但 不 在 此 次 研 究 範 圍 。<br />

( 四 )、 從 低 音 階 開 始 製 作 , 以 C5 音 階 為 例<br />

找 到 長 度 之 後 , 下 一 個 C5# 音 階 長<br />

度 比 C5 音 階 稍 短 , 依 此 類 推 , 能 快<br />

速 找 到 各 音 階 的 大 概 長 度 , 再 以 頻<br />

率 分 析 器 調 出 準 確 音 高 。<br />

( 五 )、 封 管 時 因 空 氣 柱 變 窄 會 產 生 頻 率 誤<br />

差 , 因 此 需 預 留 0.2~0.5 公 分 的 長<br />

度 , 封 管 後 再 試 吹 一 次 , 若 音 頻 太<br />

低 將 吸 管 長 度 做 微 調 即 可 。<br />

二 、 建 議 :<br />

( 一 )、pp 板 長 寬 比 以 6cm*28cm 為 宜 , 每<br />

間 隔 1.5cm 置 放 一 根 吸 管 音 階 , 左<br />

右 各 預 留 4~5cm 並 可 加 上 簡 易 握 把<br />

以 方 使 吹 奏 。<br />

( 二 )、 吸 管 音 階 置 放 於 pp 板 時 , 建 議 吹 口<br />

端 凸 出 PP 板 1.5cm 以 方 便 吹 奏 。<br />

( 三 )、 吸 管 排 笛 製 作 應 用 在 國 小 教 學 時 ,<br />

可 給 予 各 音 階 吸 管 長 度 對 照 表 ( 如<br />

表 2 或 表 3 之 理 想 吸 管 長 度 ), 學 童<br />

只 要 能 模 仿 並 完 成 吸 笛 排 笛 且 能 說<br />

明 頻 率 高 低 與 空 氣 柱 長 短 的 關 係 即<br />

可 , 以 免 難 度 過 高 , 扼 殺 了 學 童 的<br />

學 習 興 趣 。<br />

( 四 )、 可 再 進 一 步 探 討 不 同 溫 度 對 各 音 階<br />

吸 管 長 度 的 影 響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Mikko Korhonen(2010). Capstone<br />

Project Physics Toys.<br />

Distinguished Fulbright Awards in<br />

Teaching Program 2010.<br />

2. Russell TYTLER (2002). Using toys<br />

and surprise events to teach about<br />

air and flight in the primary school.<br />

Asia-Pacific Forum on Science<br />

Learning and Teaching, Volume 3,<br />

Issue2, Article 3, p.1 (Dec., 2002)<br />

3. 邱 郁 雯 、 熊 同 鑫 (2009)。「 玩 樂 器 ,<br />

學 聲 音 」- 樂 器 玩 具 在 聲 音 教 學 的 應<br />

用 。 中 華 民 國 第 25 屆 科 學 教 育 學 術 研<br />

討 會 論 文 彙 編 - 口 頭 發 表 - 短 篇 論 文 p<br />

372-378。<br />

4. 張 靜 儀 、 余 世 裕 (2002)。 國 小 學 童 對<br />

迷 失 聲 音 概 念 之 研 究 。 屏 東 師 院 學 報<br />

第 16 期 頁 395-434。<br />

5. 梁 鈺 昕 (2009)。 搖 籃 曲 音 樂 特 性 分<br />

析 。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工 程 科 學 學 系 碩 士<br />

論 文 。<br />

6. 教 育 部 (2003)。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br />

貫 課 程 綱 要 。 台 北 : 教 育 部 。<br />

7. 劉 客 養 (2003)。 初 探 鋼 琴 十 二 平 均 律<br />

調 音 。 國 立 臺 灣 藝 術 教 育 館 美 育 雙 月<br />

刊 第 131 期 ,89-96 頁 。<br />

8. 賴 慶 三 、 王 錦 銘 (2010)。 科 學 玩 具 遊<br />

戲 教 學 對 國 小 五 年 級 學 生 學 習 成 效 之<br />

研 究 。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與 發 展 季 刊 , 第<br />

五 十 六 期 ,29-52 頁 。<br />

14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與 民 間 基 金 會 合 作 之 國 小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 營 管 理 個 案<br />

研 究<br />

12<br />

林 素 華<br />

1<br />

陳 玲<br />

2<br />

楊 正 澤<br />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科 學 應 用 與 推 廣 學 系<br />

3<br />

國 立 中 興 大 學 昆 蟲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w6605@yahoo.com.tw<br />

摘 要<br />

本 研 究 以 台 中 市 一 所 由 民 間 基 金 會 贊 助 興 建 蝴 蝶 教 材 園 的 國 小 為 對 象 , 調 查 研 究<br />

負 責 人 員 經 營 管 理 模 式 以 及 蝴 蝶 教 材 園 環 境 資 源 。 本 研 究 以 環 境 資 源 調 查 法 蒐 集 教 材<br />

園 內 物 種 資 料 , 以 問 卷 及 訪 談 法 蒐 集 學 校 經 營 管 理 人 員 相 關 的 想 法 與 意 見 , 最 後 進 行<br />

質 性 詮 釋 分 析 。<br />

此 研 究 成 果 可 作 為 其 他 國 小 校 園 經 營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的 參 考 , 並 提 供 未 來 校 園 整<br />

體 環 境 規 劃 設 計 時 對 生 物 棲 地 的 保 留 與 管 理 模 式 之 借 鏡 , 讓 未 來 的 校 園 能 擁 有 豐 富 多<br />

樣 的 生 態 環 境 , 使 校 園 真 正 成 為 自 然 與 環 境 教 育 最 佳 的 場 域 。<br />

3<br />

關 鍵 詞 : 蝴 蝶 園 、 生 態 教 材 園 、 經 營 管 理 。<br />

第 一 章 緒 論<br />

在 國 小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課 程<br />

中 ,「 蝴 蝶 」 常 被 視 為 極 佳 的 教 材 之 一 , 因<br />

為 其 完 全 變 態 的 生 活 史 , 體 型 大 , 色 彩 多<br />

樣 鮮 豔 , 日 常 容 易 發 現 , 因 此 在 教 材 中 應<br />

用 極 為 普 遍 。 學 校 若 能 利 用 校 園 空 間 與 資<br />

源 營 造 適 合 蝴 蝶 繁 衍 生 長 的 棲 息 空 間 , 除<br />

了 可 提 供 一 定 種 類 的 蝴 蝶 作 為 課 程 觀 察 或<br />

是 學 生 飼 養 小 生 命 的 教 材 外 , 另 一 方 面 更<br />

可 藉 由 棲 地 環 境 的 營 造 , 改 善 校 園 環 境 ,<br />

讓 學 生 深 刻 體 會 到 蝴 蝶 與 植 物 及 棲 息 空 間<br />

等 彼 此 賴 以 維 生 的 生 態 關 係 , 更 能 激 發 學<br />

生 在 校 園 與 蝴 蝶 相 遇 後 引 起 關 注 與 探 索 的<br />

興 趣 。<br />

一 、 背 景 與 動 機<br />

2009 年 台 中 有 十 所 國 小 獲 得 民 間 基<br />

金 會 「 校 園 蝴 蝶 生 態 教 育 」 計 畫 贊 助 , 計<br />

畫 內 容 包 含 「 為 學 校 興 建 蝴 蝶 生 態 教 材<br />

園 」、「 種 植 蜜 源 植 物 」、「 培 訓 種 子 教<br />

生 飼 養 」。 因 為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本 為 封 閉<br />

之 網 室 空 間 , 要 發 揮 教 材 園 的 功 能 , 使 其<br />

擁 有 蝴 蝶 生 態 資 源 , 使 園 區 永 續 發 展 , 就<br />

必 須 致 力 於 營 造 類 似 蝴 蝶 生 息 的 棲 地 環<br />

境 , 改 善 人 造 環 境 的 生 態 條 件 , 因 此 校 園<br />

教 材 園 的 目 標 , 必 須 配 合 適 當 的 經 營 管 理<br />

策 略 , 否 則 , 最 終 可 能 會 面 臨 昆 蟲 材 料 無<br />

法 利 用 或 網 室 荒 廢 的 局 面 。<br />

本 研 究 為 了 解 校 園 如 何 因 應 此 一 課<br />

題 , 採 立 意 取 樣 以 台 中 一 所 國 小 為 個 案 研<br />

究 對 象 , 欲 調 查 其 校 內 設 置 蝴 蝶 教 材 園 之<br />

後 , 經 營 管 理 運 作 的 真 實 情 況 , 以 及 所 面<br />

臨 的 問 題 與 該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環 境 品 質 的<br />

變 化 。 期 望 研 究 能 探 討 學 校 體 系 在 推 廣 蝴<br />

蝶 生 態 教 育 的 同 時 , 如 何 運 用 校 內 既 有 的<br />

資 源 來 確 保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的 永 續 發 展 。<br />

二 、 研 究 目 的<br />

( 一 ) 了 解 個 案 學 校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環 境 資<br />

源 現 況 。<br />

( 二 ) 了 解 個 案 學 校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 營<br />

師 」 與 「 提 供 教 材 、 食 草 和 蝴 蝶 幼 蟲 給 學 管 理 模 式 與 特 色 。<br />

14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 三 ) 探 討 個 案 學 校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 營 管<br />

理 人 員 之 經 營 理 念 與 態 度 。<br />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br />

一 、 校 園 生 物 棲 地<br />

動 物 的 「 棲 息 地 」(habitat), 最 簡 單 的<br />

定 義 , 就 是 此 生 物 生 存 的 地 方 。 當 一 個 地<br />

區 的 資 源 和 環 境 條 件 , 可 以 提 供 動 物 生 存<br />

與 繁 殖 的 需 求 時 , 便 可 成 為 此 物 種 的 棲 息<br />

地 , 而 棲 息 地 所 提 供 的 要 素 就 是 遮 蔽 、 食<br />

物 和 水 (Morrison, Marcot,&<br />

Mannan .2006)。<br />

因 為 不 同 的 生 物 其 生 活 習 性 與 生 理 構<br />

造 的 不 同 , 其 自 然 棲 息 繁 衍 的 環 境 也 差 距<br />

甚 大 , 在 人 為 環 境 中 若 要 營 造 出 適 合 生 物<br />

的 棲 所 , 就 必 須 針 對 該 生 物 的 生 活 習 性 與<br />

生 理 需 求 提 供 適 切 的 環 境 條 件 , 才 能 達 成<br />

棲 地 營 造 的 可 能 , 讓 該 生 物 自 在 生 存 其 間 。<br />

在 林 明 瑞 、 劉 惠 元 及 巫 麗 雯 2006 年 的<br />

研 究 中 也 指 出 , 有 自 然 生 物 棲 地 的 校 園 ,<br />

可 以 提 供 生 物 多 樣 性 之 生 態 教 材 讓 學 生 在<br />

自 然 環 境 中 學 習 , 可 以 使 其 養 成 愛 護 動 植<br />

物 、 尊 重 大 自 然 的 態 度 與 習 慣 。 因 此 校 園<br />

生 物 棲 地 對 生 物 物 種 , 對 環 境 生 態 、 對 教<br />

育 學 習 都 有 正 向 助 益 。<br />

一 個 校 園 的 生 物 豐 富 度 除 了 受 校 園 本<br />

身 的 條 件 ( 校 園 大 小 、 位 置 、 學 生 人 數 、<br />

建 築 物 密 度 ) 影 響 外 , 學 校 周 邊 環 境 與 設<br />

施 的 材 質 型 式 也 有 影 響 , 而 校 園 裡 如 果 能<br />

夠 多 種 生 物 的 食 草 , 不 要 過 度 干 預 生 物 生<br />

存 , 就 能 增 加 生 物 的 棲 地 。<br />

植 物 多 樣 性 不 僅 軟 化 人 工 化 的 工 程 、<br />

也 能 創 造 生 物 棲 地 、 生 物 群 落 、 生 態 歷 程<br />

等 多 樣 性 生 態 因 子 , 使 其 維 持 生 態 環 境 的<br />

平 衡 與 資 源 永 續 利 用 ( 林 信 輝 、 簡 伃 貞 、<br />

黃 俊 仁 ,2004)。 校 園 中 植 物 雖 然 不 如 大 自<br />

然 種 類 的 豐 富 多 樣 , 但 校 園 的 綠 地 是 城 鄉<br />

生 態 環 境 系 統 中 重 要 的 一 環 , 具 有 綠 化 、<br />

透 水 及 生 物 棲 息 的 重 要 功 能 ( 林 憲 德 ,<br />

2004), 透 過 植 栽 規 劃 與 設 計 就 可 創 造 更 理<br />

想 的 生 態 環 境 , 在 校 園 提 供 更 佳 的 生 物 棲<br />

息 空 間 。<br />

二 、 校 園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管 理<br />

台 灣 因 為 多 樣 性 的 地 形 與 複 雜 的 氣 候<br />

因 素 , 使 台 灣 昆 蟲 中 的 蝴 蝶 種 類 數 量 繁 多<br />

( 李 俊 延 、 王 效 岳 ,2002), 是 台 灣 極 重 要<br />

的 生 物 資 源 。 雖 然 限 於 學 校 所 在 的 位 置 與<br />

面 積 , 一 般 人 為 管 理 的 校 園 比 野 外 自 然 環<br />

境 的 物 種 單 調 , 但 校 園 內 還 是 可 透 過 適 當<br />

的 管 理 設 計 來 增 加 生 物 多 樣 性 。 校 園 的 管<br />

理 除 了 考 慮 學 生 的 使 用 方 便 與 美 觀 , 為 了<br />

讓 校 園 的 生 態 更 加 豐 富 , 低 頻 度 與 低 強 度<br />

的 管 理 措 施 有 其 必 要 ( 吳 勝 斌 、 劉 惠 元 、<br />

林 明 瑞 ,2004)。<br />

在 人 為 經 營 管 理 的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br />

中 , 必 須 將 蝴 蝶 之 生 產 達 到 永 續 利 用 之 狀<br />

態 , 以 達 經 濟 與 保 育 兩 大 功 能 ( 黃 龍 椿 、 陳<br />

建 志 ,2006)。 透 過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的 經 營<br />

可 對 基 因 庫 的 保 留 、 蝴 蝶 物 種 保 育 、 棲 地<br />

的 營 造 增 加 許 多 助 益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的<br />

經 營 方 式 , 須 以 恢 復 當 地 原 來 蝶 種 及 植 栽<br />

為 主 。 因 此 校 園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的 經 營 需<br />

以 棲 地 營 造 的 方 式 考 量 , 並 以 校 園 當 地 原<br />

生 的 蝶 種 與 植 栽 為 主 , 才 能 達 成 有 效 正 確<br />

的 管 理 模 式 。<br />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br />

本 研 究 採 調 查 研 究 法 , 以 台 中 市 2009<br />

年 接 受 民 間 基 金 會 贊 助 設 置 之 校 園 蝴 蝶 生<br />

態 教 材 園 為 研 究 對 象 , 對 基 地 進 行 現 場 踏<br />

勘 , 實 施 蝴 蝶 與 植 栽 種 類 田 野 調 查 , 針 對<br />

該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 營 管 理 人 員 進 行 管 理<br />

策 略 之 問 卷 與 深 度 訪 談 蒐 集 資 料 , 最 後 進<br />

行 綜 合 分 析 。<br />

一 、 環 境 資 源 調 查<br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環 境 資 源 調 查 包 含 基<br />

地 大 小 、 坐 落 方 位 、 園 內 蝴 蝶 種 類 、 植 物<br />

種 類 數 量 與 配 置 。 首 先 進 行 蝴 蝶 生 態 教 材<br />

14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園 環 境 初 勘 , 再 據 以 設 計 為 基 地 踏 勘 調 查<br />

表 以 記 錄 調 查 資 料 。<br />

調 查 先 以 皮 尺 工 具 測 量 蝴 蝶 生 態 教 材<br />

園 網 室 硬 體 設 施 長 度 、 寬 度 、 高 度 , 以 指<br />

北 針 測 定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入 口 與 網 室 座 落<br />

方 位 。 蝴 蝶 種 類 則 是 在 網 室 內 以 定 點 目 視<br />

法 與 掃 網 捕 捉 法 記 錄 , 並 參 考 蝴 蝶 圖 鑑 -<br />

福 爾 摩 沙 彩 蝶 鑑 賞 ( 李 俊 延 、 王 效 岳 ,<br />

2000), 作 為 辨 識 參 考 用 書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br />

園 內 植 栽 種 類 與 栽 種 配 置 位 置 均 以 拍 照 、<br />

攝 影 方 式 記 錄 影 像 , 佐 以 手 繪 圖 面 及 現 場<br />

筆 記 方 式 記 錄 。 基 地 踏 勘 結 果 中 植 栽 配 置<br />

最 後 以 電 腦 繪 圖 建 檔 , 植 栽 種 類 則 以<br />

Excel 軟 體 將 植 栽 名 與 功 用 建 檔 作 為 後 續<br />

分 析 基 礎 。<br />

二 、 訪 談 調 查 法<br />

個 案 學 校 配 合 合 作 之 基 金 會 之 要 求 ,<br />

設 有 執 行 長 一 職 , 其 為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br />

營 管 理 主 要 執 行 與 負 責 人 , 故 本 研 究 立 意<br />

取 樣 選 擇 執 行 長 為 訪 談 對 象 , 期 望 獲 得 其<br />

關 於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 營 管 理 之 事 實 與 想<br />

法 等 質 性 開 放 性 內 容 。 研 究 首 先 經 由 文 獻<br />

回 顧 與 整 理 , 並 配 合 研 究 目 的 列 出 訪 談 大<br />

綱 , 訪 談 大 綱 經 由 環 境 教 育 專 家 與 昆 蟲 分<br />

類 學 兩 位 專 家 進 行 審 查 , 最 後 修 正 為 27<br />

題 正 式 大 綱 。<br />

訪 談 工 作 前 以 電 子 郵 件 、 電 話 接 洽 受<br />

訪 者 訪 談 時 間 , 並 提 供 訪 談 大 綱 供 其 閱 讀<br />

了 解 , 另 準 備 受 訪 者 小 禮 物 , 再 進 行 訪 談<br />

工 作 。 訪 談 時 間 約 一 小 時 , 由 研 究 者 擔 任<br />

訪 談 員 , 經 徵 得 受 訪 者 同 意 採 全 程 錄 音 ,<br />

訪 談 完 成 後 根 據 語 義 整 理 為 文 字 稿 , 再 進<br />

行 資 料 分 析 。<br />

三 、 問 卷 調 查<br />

依 據 研 究 目 的 並 參 考 相 關 研 究 , 研 究<br />

者 自 擬 「 國 小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 營 管 理 研<br />

究 調 查 問 卷 」, 問 卷 內 容 為 「 填 答 者 資 本 資<br />

料 」、「 學 校 背 景 環 境 」、「 蝶 園 管 理 團 隊 結<br />

構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資 源 現 況 」 以 及 「 蝴<br />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應 用 推 廣 」 共 五 個 面 向 。 問<br />

卷 設 計 過 程 經 過 環 境 教 育 專 家 與 昆 蟲 分 類<br />

學 專 家 共 兩 位 審 查 並 提 供 修 正 意 見 , 問 卷<br />

修 訂 後 進 行 預 試 , 分 析 結 果 刪 改 不 適 的 題<br />

目 字 句 , 最 後 編 成 共 47 題 之 正 式 問 卷 。<br />

本 研 究 針 對 個 案 學 校 實 際 參 與 蝴 蝶 生<br />

態 教 材 園 經 營 管 理 人 員 3-5 人 發 出 問 卷 ,<br />

並 提 供 填 答 問 卷 之 小 禮 物 , 最 後 回 收 問 卷<br />

進 行 質 性 詮 釋 分 析 。<br />

四 、 綜 合 分 析<br />

調 查 後 進 行 三 角 檢 核 法 , 透 過 蝴 蝶 生<br />

態 教 材 園 環 境 調 查 資 料 、 參 與 人 員 問 卷 、<br />

執 行 長 訪 談 等 不 同 調 查 方 法 所 得 個 案 學 校<br />

資 料 相 互 檢 視 , 確 認 其 結 果 之 真 實 性 與 完<br />

整 性 , 以 達 資 料 信 度 與 效 度 的 功 能 。<br />

第 四 章 結 果 與 討 論<br />

一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硬 體 環 境 資 源<br />

民 間 基 金 會 原 始 合 作 學 校 預 定 設 置 三<br />

十 坪 左 右 的 空 間 , 經 調 查 個 案 學 校 蝴 蝶 生<br />

態 教 材 園 實 際 占 地 範 圍 長 14.5 公 尺 ; 寬<br />

4.56 公 尺 ; 高 2.85 公 尺 , 容 積 :188.44 立<br />

方 公 尺 , 面 積 約 為 20 坪 大 小 空 間 。 蝴 蝶 生<br />

態 教 材 園 位 於 學 校 校 舍 東 北 側 , 緊 鄰 建 築<br />

物 , 方 位 座 西 南 朝 東 北 。<br />

二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植 物 資 源 概 況<br />

依 據 調 查 記 錄 , 個 案 學 校 蝴 蝶 教 材 園<br />

中 喬 木 有 4 種 , 灌 木 11 種 , 草 本 7 種 , 藤<br />

本 3 種 , 共 計 25 種 。 其 中 具 蜜 源 功 能 者 有<br />

13 種 , 佔 全 部 種 類 的 52%, 具 有 食 草 功 能<br />

者 有 11 種 , 佔 全 部 種 類 的 44%, 其 餘 1<br />

種 為 低 矮 地 被 植 物 。<br />

三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蝴 蝶 資 源<br />

調 查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內 有 蝴 蝶 種 類 共<br />

計 6 種 : 分 別 是 鳳 蝶 科 的 無 尾 鳳 蝶 、 玉 帶<br />

鳳 蝶 、 紅 紋 鳳 蝶 與 蛺 蝶 科 的 大 白 斑 蝶 、 樺<br />

14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斑 蝶 , 粉 蝶 科 的 水 青 粉 蝶 。<br />

四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其 他 動 物 資 源<br />

根 據 問 卷 與 現 地 調 查 結 果 得 知 , 蝴 蝶<br />

生 態 教 材 園 中 除 了 蝴 蝶 之 外 , 還 會 出 現 其<br />

他 動 物 , 種 類 包 含 鳥 類 、 蜘 蛛 、 螳 螂 、 螞<br />

蟻 、 蝸 牛 、 蚊 子 、 蚯 蚓 、 瓢 蟲 、 芽 蟲 、 蛾<br />

類 , 其 中 除 了 鳥 類 會 被 人 為 移 出 之 外 , 其<br />

他 類 動 物 該 校 則 維 持 原 來 狀 態 , 未 加 以 干<br />

涉 。<br />

五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 營 管 理 模 式<br />

根 據 訪 談 與 問 卷 分 析 , 個 案 學 校 主 要<br />

由 教 務 處 與 教 師 共 同 負 責 基 金 會 合 作 計<br />

畫 , 團 隊 人 數 共 6 人 , 其 中 行 政 人 員 2 人 ,<br />

教 師 有 4 人 。 此 團 隊 以 職 務 平 行 且 獨 立 運<br />

作 模 式 為 主 , 最 主 要 投 入 蝴 蝶 園 經 營 管 理<br />

者 是 執 行 長 , 而 其 環 境 管 理 原 則 以 生 態 考<br />

量 為 主 , 約 一 週 維 護 一 次 。<br />

六 、 蝴 蝶 生 態 教 材 園 經 營 管 理 困 境<br />

根 據 問 卷 、 訪 談 資 料 整 體 分 析 , 個 案<br />

學 校 管 理 工 作 面 臨 的 困 境 包 括 人 力 、 物<br />

力 、 資 金 與 時 間 不 足 , 另 外 還 有 管 理 人 員<br />

欠 缺 專 業 能 力 與 參 與 人 員 意 願 不 高 。<br />

七 、 管 理 者 對 蝴 蝶 教 材 園 的 期 許<br />

經 問 卷 與 訪 談 分 析 , 管 理 人 員 期 望 獲<br />

得 更 多 人 力 資 源 投 入 蝴 蝶 園 的 管 理 , 該 校<br />

也 希 望 校 園 引 來 更 多 的 蝶 種 、 增 加 喜 愛 蝴<br />

蝶 的 人 數 以 及 蝴 蝶 園 永 續 經 營 。<br />

一 、 結 論<br />

( 一 ) 個 案 蝴 蝶 教 材 園 運 作 三 年 期 間 , 能 穩<br />

定 維 持 網 室 內 蜜 源 與 食 草 植 物 共 計 25<br />

種 , 蝴 蝶 6 種 , 校 園 生 物 資 源 種 類 確 實 有<br />

所 增 加 。<br />

( 二 ) 蝴 蝶 園 雖 設 有 名 義 上 的 管 理 組 織 團<br />

隊 , 但 介 入 環 境 實 質 管 理 者 僅 1-2 人 , 管<br />

理 人 力 不 足 , 對 蝴 蝶 園 的 永 續 運 作 產 生 不<br />

利 因 素 。<br />

( 三 ) 經 營 管 理 團 隊 人 員 期 望 蝴 蝶 園 能 永 續<br />

運 作 並 增 加 喜 愛 蝴 蝶 的 人 數 , 顯 見 其 對 蝴<br />

蝶 園 的 設 置 皆 持 正 面 肯 定 看 法 。<br />

二 、 建 議<br />

( 一 ) 學 校 應 善 用 綠 美 化 的 資 源 與 機 會 , 多<br />

栽 種 有 利 於 生 物 生 長 繁 衍 的 原 生 植 栽 , 如<br />

蝴 蝶 的 食 草 與 蜜 源 , 以 生 態 的 角 度 進 行 管<br />

理 , 創 造 校 園 更 豐 富 珍 貴 的 環 境 資 源 。<br />

( 二 ) 學 校 應 明 確 組 織 校 園 生 態 資 源 的 管 理<br />

團 隊 , 落 實 權 責 分 工 , 引 入 學 生 與 志 工 等<br />

人 力 資 源 , 整 合 校 內 具 專 長 、 興 趣 的 人 員<br />

投 入 , 共 同 探 索 經 營 校 內 的 生 態 資 源 。<br />

( 三 ) 學 校 應 推 廣 師 生 建 立 對 校 園 環 境 品 質<br />

的 共 同 遠 景 , 營 造 關 注 環 境 的 組 織 氣 氛 ,<br />

讓 校 園 環 境 成 為 更 受 重 視 的 一 環 , 使 環 境<br />

教 育 的 理 念 真 正 落 實 。<br />

※ 參 考 文 獻 請 逕 洽 作 者<br />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br />

14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國 高 中 力 學 實 驗 之 新 設 計<br />

陳 翰 諄<br />

1<br />

1<br />

溫 育 斌<br />

2<br />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林 踐<br />

聯 絡 人 E-mail:chiohunpp@hotmail.com<br />

摘 要<br />

現 今 的 國 高 中 物 理 課 本 內 , 力 學 的 部 分 一 直 是 學 生 學 習 路 程 上 的 一 到 高 牆 , 因 此 讓 學<br />

生 最 好 理 解 力 學 這 個 區 塊 的 方 法 , 就 是 直 接 讓 學 生 進 行 力 學 實 驗 , 給 學 生 自 己 觀 察 物<br />

體 受 到 力 的 影 響 後 , 是 怎 麼 樣 運 動 的 , 本 設 計 將 讓 學 生 自 行 組 裝 實 驗 教 材 , 並 以 攝 影<br />

的 方 式 , 配 合 公 眾 授 權 的 免 費 影 像 分 析 軟 體 , 讓 學 生 或 校 方 不 需 花 費 大 量 的 經 費 與 心<br />

力 , 即 可 觀 察 到 清 楚 又 明 顯 的 力 學 運 動 過 程 。<br />

關 鍵 詞 : 力 學 實 驗 、Tracker、 攝 影 。<br />

3<br />

14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 史 萊 姆 與 彈 力 球 」 之 製 作 與 教 學<br />

孔 繼 緯 1 邱 文 弘 2 葉 聰 文 3 宋 晏 卿<br />

1234 國 立 台 中 教 育 大 學 科 學 應 用 與 推 廣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cone0629@yahoo.com.tw<br />

摘 要<br />

現 行 國 中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教 材 之 聚 合 物 單 元 , 尚 缺 乏 能 夠 讓 學 生 實 際 體 驗 的 「 科 學<br />

動 手 做 活 動 」, 本 研 究 擬 利 用 生 活 上 容 易 取 得 的 材 料 , 藉 由 膠 水 ( 含 聚 乙 烯 醇 ) 與 硼 砂 ( 硼<br />

酸 鈉 ) 反 應 而 設 計 成 的 「 史 萊 姆 與 彈 力 球 」 科 學 動 手 作 活 動 , 讓 學 生 認 識 聚 合 物 的 性 質<br />

並 體 驗 交 聯 反 應 。<br />

經 過 教 學 實 施 後 , 對 學 生 實 施 「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問 卷 調 查 」, 統 計 結 果 顯 示 學 生 經 過<br />

本 活 動 後 , 在 對 科 學 的 「 興 趣 」、 實 驗 「 容 易 完 成 及 操 作 」 及 對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學<br />

習 有 「 實 際 幫 助 」 面 向 均 持 正 向 肯 定 的 態 度 。<br />

4<br />

關 鍵 詞 :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 聚 合 物 、 交 聯 反 應 、 彈 力 球 。<br />

壹 、 緒 論<br />

教 育 學 家 盧 梭 (Rousseau) 認 為 學 童 應<br />

直 接 從 體 驗 中 學 習 , 而 非 間 接 的 書 本 。 杜<br />

威 (John Dewey) 也 主 張 教 育 活 動 是 「 做 中<br />

學 」。 近 代 科 學 教 育 已 由 教 師 為 主 的 傳 授 式<br />

教 學 演 變 為 以 學 生 動 手 操 作 為 主 的 活 動 式<br />

教 學 , 因 此 本 研 究 擬 透 過 學 生 有 興 趣 的 「 科<br />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 著 手 , 以 親 自 動 手 操 作 科<br />

學 活 動 的 方 式 來 提 昇 學 生 學 習 的 興 趣 , 引<br />

發 學 生 的 好 奇 與 學 習 , 以 生 活 經 驗 為 素<br />

材 , 動 手 操 作 簡 便 的 科 學 活 動 。 現 行 國 中<br />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教 材 之 聚 合 物 單 元 , 尚 缺<br />

乏 能 夠 讓 學 生 實 際 體 驗 的 「 科 學 動 手 做 活<br />

料 , 藉 由 膠 水 ( 含 聚 乙 烯 醇 ) 與 硼 砂 ( 硼 酸 鈉 )<br />

反 應 而 設 計 成 的 「 史 萊 姆 與 彈 力 球 」 科 學<br />

動 手 作 活 動 , 讓 學 生 認 識 聚 合 物 的 性 質 並<br />

體 驗 交 聯 反 應 。<br />

貳 、 相 關 文 獻 探 討<br />

一 、 聚 合 物<br />

原 子 數 大 於 1000 的 物 質 , 稱 為 聚 合<br />

物 或 高 分 子 化 合 物 , 是 由 許 多 小 單 元 連 接<br />

而 成 的 巨 大 分 子 。 常 見 的 聚 合 物 如 澱 粉 、<br />

纖 維 素 、 蛋 白 質 、 橡 膠 、 塑 膠 和 布 料 等 物<br />

質 。<br />

二 、 聚 乙 烯 醇 (PVA)<br />

動 」, 本 研 究 擬 利 用 生 活 上 容 易 取 得 的 材 外 觀 一 般 為 透 明 無 色 之 膠 狀 物 。 是 一<br />

14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種 鏈 狀 聚 合 物 , 具 有 黏 性 , 緩 慢 的 流 動 性 ,<br />

是 一 種 水 溶 性 的 合 成 黏 合 劑 。 其 構 造 式 如<br />

下 :<br />

入 的 硼 酸 鈉 ( 硼 砂 ) 越 多 , 則 聚 乙 烯 醇<br />

(PVA) 膠 水 與 硼 砂 結 合 力 變 大 , 會 形 成<br />

具 有 彈 性 的 物 體 。<br />

( 三 ) 聚 乙 烯 醇 與 硼 酸 鈉 水 溶 液 的 交 聯 反 應<br />

式 如 下 :<br />

圖 1 聚 乙 烯 醇 構 造 式<br />

(2.2)<br />

一 般 市 售 膠 水 含 12% 的 聚 乙 烯 醇 及 88% 的<br />

水 。 能 溶 解 於 水 , 亦 能 溶 解 於 含 有 羥 基 的<br />

極 性 溶 液 ( 如 甘 油 、 乙 二 醇 、 醋 酸 、 乙 醛 、<br />

苯 酚 ) 中 , 但 易 於 凝 膠 ; 而 不 溶 於 一 般 非<br />

極 性 有 機 溶 劑 , 亦 不 溶 解 於 無 機 酸 中 , 如<br />

硫 酸 、 鹽 酸 等 溶 液 ; 當 將 硫 酸 鈉 、 硫 酸 鉀 、<br />

硫 酸 銨 等 無 機 鹽 類 加 入 後 皆 會 產 生 凝 膠 。<br />

加 入 硼 酸 鈉 ( 硼 砂 ) 則 會 形 成 “ 硼 化 聚 乙 烯<br />

醇 “, 過 量 的 上 述 無 機 鹽 類 會 導 致 聚 乙 烯<br />

醇 析 出 。<br />

三 、 硼 酸 鈉 ( 硼 砂 )<br />

硼 酸 鈉 (sodium borate) 俗 稱 硼 砂 , 為 無 色 半<br />

透 明 的 結 晶 或 白 色 結 晶 性 的 粉 末 , 無 臭 ,<br />

味 鹹 。 主 要 是 在 食 品 品 質 改 良 的 應 用 。 我<br />

國 自 古 就 習 慣 使 用 硼 砂 ( 臺 灣 話 叫 做 冰 西 )<br />

於 食 品 , 舉 凡 年 糕 、 油 麵 、 燒 餅 、 油 條 、<br />

魚 丸 等 , 多 用 硼 砂 做 為 增 加 彈 性 、 韌 性 、<br />

脆 度 以 及 改 善 食 品 保 水 性 、 保 存 性 的 添 加<br />

物 。 硼 酸 鈉 (Na2B4O7)(borax) 於 水 溶 液 中<br />

解 離 成 硼 酸 根 離 子 (B(OH)4 — )(borate)。<br />

Na2B4O7+7H2O<br />

(borax)<br />

—<br />

2B(OH)4 +2Na + +2B(OH)3 (2.1)<br />

(borate)<br />

四 、 聚 乙 烯 醇 與 硼 酸 鈉 水 溶 液 的 交 聯 作<br />

用<br />

( 一 ) 交 聯 作 用 : 是 指 具 有 一 定 聚 合 度 的 鏈<br />

狀 聚 合 物 , 在 交 聯 劑 的 作 用 下 形 成 新 的<br />

鍵 結 , 使 得 聚 合 物 相 互 連 接 形 成 具 有 一<br />

定 交 聯 密 度 的 網 狀 結 構 。<br />

( 二 ) 硼 酸 鈉 ( 硼 砂 ) 當 作 交 聯 劑 , 將 聚 乙 烯 醇<br />

(PVA) 膠 水 的 醇 基 反 應 脫 去 水 分 子 , 由<br />

液 體 狀 變 成 固 體 狀 , 而 具 有 彈 性 。 若 加<br />

(PVA)<br />

(borate)<br />

(PVA)<br />

(2.3)<br />

其 中 K1、K2 為 平 衡 常 數 。 而 此 B(OH)4 —<br />

離 子 於 PVA 溶 液 中 則 易 與 其 相 鄰 兩 個<br />

碳 原 子 上 之 - OH 基 反 應 , 結 合 而 成 帶<br />

電 荷 之 錯 離 子 化 合 物 如 (2.2) 式 。 因 PVA<br />

為 一 多 元 醇 之 聚 合 體 , 故 如 其 濃 度 高 於<br />

C * 重 疊 濃 度 (overlap concentration)( 約<br />

—<br />

15g/L), 則 PVA 與 B(OH)4 離 子 則 可<br />

能 經 由 反 應 (2.2) 式 及 (2.3) 式 , 產 生 分 子<br />

間 (inter-molecular) 的 交 聯 而 形 成 一 個 網<br />

狀 結 構 , 凝 聚 成 大 分 子 而 沈 澱 。 但 如 果<br />

濃 度 低 於 重 疊 濃 度 C * , 則 PVA 與<br />

B(OH)4 — 反 應 可 能 多 為 單 獨 分 子 之 分 子<br />

內 (intra-molecular) 交 聯 反 應 。<br />

參 、 教 學 活 動 設 計<br />

一 、 鼻 涕 蟲 史 萊 姆<br />

( 一 ) 實 驗 器 材<br />

每 組 準 備 含 12% 聚 乙 烯 醇 (PVA) 膠 水<br />

1 罐 、 硼 酸 鈉 ( 硼 砂 )1 罐 、25mL 量 筒 1 個 、<br />

150mL 燒 杯 2 個 、 玻 棒 2 支 、 滴 管 1 支 、<br />

刮 勺 1 支 、 電 子 秤 1 台 、 秤 量 紙 2 張 、 夾<br />

鏈 袋 數 個 。<br />

( 二 ) 鼻 涕 蟲 史 萊 姆 製 作 方 法<br />

1. 用 電 子 秤 量 取 12% 聚 乙 烯 醇 (PVA) 膠<br />

14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水 40g 置 於 150mL 燒 杯 中 , 記 為 燒 杯 甲 。<br />

2. 取 另 一 個 150mL 燒 杯 內 裝 50g 水 , 用<br />

電 子 秤 量 取 硼 酸 鈉 ( 硼 砂 )0.5g 加 入 其 中 , 並<br />

攪 拌 使 硼 酸 鈉 完 全 溶 解 , 記 為 燒 乙 。<br />

3. 用 25mL 量 筒 量 取 燒 杯 乙 中 的 硼 酸<br />

鈉 ( 硼 砂 ) 水 溶 液 10mL, 加 入 燒 杯 甲 中 , 用<br />

玻 棒 攪 拌 即 可 得 到 鼻 涕 蟲 史 萊 姆 。<br />

肆 、 問 卷 設 計<br />

二 、 彈 力 球<br />

( 一 ) 實 驗 器 材<br />

每 組 準 備 含 12% 聚 乙 烯 醇 (PVA) 膠 水 1<br />

罐 、 硼 酸 鈉 ( 硼 砂 )1 罐 、25mL 量 筒 1 個 、<br />

150mL 燒 杯 2 個 、 玻 棒 2 支 、 滴 管 1 支 、 刮 勺<br />

1 支 、 電 子 秤 1 台 、 秤 量 紙 張 、 夾 鏈 袋 數 個 、<br />

不 同 顏 色 食 用 色 素 各 1 瓶 。<br />

( 二 ) 彈 力 球 製 作 方 法<br />

1. 用 電 子 秤 量 取 12% 聚 乙 烯 醇 (PVA) 膠<br />

水 40g 置 於 150mL 燒 杯 中 , 並 添 加 食 用 色 素<br />

1 滴 , 用 玻 棒 攪 拌 均 勻 , 記 為 燒 杯 甲 。<br />

2. 取 另 一 個 150mL 燒 杯 內 裝 50g 水 , 用<br />

電 子 秤 量 取 硼 酸 鈉 ( 硼 砂 )0.5g 加 入 其 中 , 並<br />

攪 拌 使 硼 酸 鈉 完 全 溶 解 , 記 為 燒 乙 。<br />

3. 用 25mL 量 筒 量 取 燒 杯 乙 中 的 硼 酸<br />

鈉 ( 硼 砂 ) 水 溶 液 , 每 次 加 2mL 硼 酸 鈉 ( 硼 砂 )<br />

水 溶 液 到 燒 杯 甲 中 , 用 玻 棒 攪 拌 後 , 將 彈<br />

力 球 拿 出 來 用 手 搓 圓 並 測 試 彈 跳 力 , 測 試<br />

到 最 佳 彈 跳 力 為 止 。<br />

在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設 計 完 成 後 , 對<br />

學 生 實 施 教 學 , 並 針 對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的<br />

內 容 作 問 卷 調 查 。 為 符 合 研 究 的 目 的 , 設<br />

計 生 活 化 、 安 全 、 有 趣 、 操 作 簡 單 且 有 意<br />

義 的 科 學 動 手 作 活 動 , 研 究 者 發 展 了 「 鼻<br />

涕 蟲 史 萊 姆 與 彈 力 球 科 學 動 手 作 活 動 問 卷<br />

調 查 表 」, 以 作 為 本 研 究 活 動 設 計 的 優 缺<br />

點 與 改 進 建 議 之 參 考 。<br />

一 、 問 卷 內 容 如 下 :<br />

( 一 ) 第 一 題 , 探 討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 是<br />

否 能 引 起 參 與 者 對 科 學 的 「 興 趣 」。<br />

( 二 ) 第 二 題 、 第 三 題 及 第 四 題 , 探 討 科<br />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 是 否 具 有 實 驗 「 安 全<br />

性 」、 器 材 「 容 易 取 得 」 且 實 驗 「 容<br />

易 完 成 及 操 作 」。<br />

( 三 ) 第 五 題 , 探 討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 能<br />

讓 參 與 者 對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學<br />

習 有 「 實 際 幫 助 」。<br />

14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二 、 問 卷 對 象 如 下 表 1:<br />

表 1、 問 卷 調 查 對 象 背 景 資 料<br />

參 與 科 學 動 手<br />

做 活 動 對 象<br />

男 生<br />

人 數<br />

女 生<br />

人 數<br />

全 班<br />

人 數<br />

國 中 二 年 級<br />

甲 班 學 生<br />

17 人 14 人 31 人<br />

圖 1<br />

伍 、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br />

經 過 教 學 實 施 後 , 對 學 生 實 施 「 科 學<br />

動 手 做 活 動 問 卷 調 查 」, 統 計 結 果 顯 示 學<br />

生 經 過 本 活 動 後 , 在 對 科 學 的 「 興 趣 」、<br />

實 驗 「 容 易 完 成 及 操 作 」 及 對 自 然 與 生 活<br />

科 技 領 域 學 習 有 「 實 際 幫 助 」 面 向 均 持 正<br />

向 肯 定 的 態 度 。<br />

陸 、 應 用 發 展<br />

鼻 涕 蟲 史 萊 姆 由 於 具 有 黏 性 及 吸 附<br />

性 , 所 以 可 以 作 為 一 種 去 除 髒 汙 的 清 潔 軟<br />

膠 , 例 如 用 在 鍵 盤 、 手 機 的 清 潔 , 和 市 面<br />

販 賣 的 產 品 很 類 似 , 如 下 圖 1; 鼻 涕 蟲 史 萊<br />

姆 雖 然 是 固 態 物 質 但 又 具 有 液 態 物 質 的 流<br />

動 性 , 而 且 具 有 保 溫 效 果 , 所 以 可 以 拿 來<br />

用 做 為 熱 敷 或 冰 敷 之 用 , 和 市 面 販 賣 的 產<br />

品 很 類 似 , 如 下 圖 2。<br />

柒 、 結 論 與 建 議<br />

圖 2<br />

學 生 做 完 「 史 萊 姆 與 彈 力 球 」 科 學 動<br />

手 作 活 動 後 , 除 了 可 以 玩 之 外 , 還 可 以 認<br />

識 聚 合 物 的 性 質 並 體 驗 交 聯 反 應 背 後 的 科<br />

學 原 理 , 並 且 還 知 道 如 何 應 用 到 日 常 生 活<br />

用 品 上 , 是 個 值 得 推 廣 的 寓 教 於 樂 的 科 學<br />

活 動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Cheng, A. T. Y.,&Rodriguez, F.(1981).<br />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rate crosslinked<br />

poly(vinyl alcohol) gels, Journal of Applied<br />

Polymer Science, 26.<br />

2. 劉 遠 鋒 (2001)。 聚 乙 烯 醇 - 硼 酸 鈉 錯 離 子 稀 釋 及<br />

半 稀 釋 水 溶 液 之 動 態 光 散 射 及 黏 彈 性 研 究 。 私<br />

立 元 智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與 材 料 科 學 學 系 碩 士 論<br />

文 , 未 出 版 , 桃 園 縣 。<br />

15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電 吉 他 科 學 營 活 動<br />

吳 明 德<br />

1 、 金 佳 龍<br />

1<br />

臺 北 市 立 麗 山 高 級 中 學<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電 吉 他 科 學 營 隊 課 程 包 含 物 理 學 與 生 活 科 技 , 除 了 學 習 波 動 , 還 有 電 磁 學 等 物 理<br />

學 概 念 , 還 能 動 手 學 會 木 工 和 電 子 電 路 製 作 , 對 學 生 而 言 是 個 能 將 學 理 與 實 務 結 合 的<br />

好 課 程 。 在 多 年 前 , 我 曾 在 士 林 科 學 教 育 館 進 行 此 課 程 , 今 年 (2012) 的 七 、 八 月 在<br />

科 學 教 育 館 要 再 次 進 行 電 吉 他 營 隊 , 特 別 將 此 活 動 分 享 給 物 理 先 進 們 。<br />

吉 他 是 弦 樂 器 , 撥 動 琴 弦 會 發 出 聲 響 。 你 可 以 隨 手 拿 一 個 直 尺 作 實 驗 , 將 一 端 固<br />

定 於 桌 緣 並 撥 動 尺 的 另 一 端 , 可 以 聽 到 直 尺 振 動 發 聲 , 如 果 逐 漸 縮 短 直 尺 振 動 的 長<br />

度 , 會 聽 到 直 尺 振 動 頻 率 會 增 加 。 如 果 在 此 直 尺 表 面 黏 上 物 體 , 會 發 現 物 體 越 重 , 振<br />

動 的 頻 率 越 低 。 所 以 知 道 物 體 越 長 或 是 越 重 , 振 動 的 頻 率 會 越 低 , 除 此 外 材 質 間 緊 密<br />

程 度 也 會 有 影 響 。<br />

吉 他 一 般 有 六 條 粗 細 不 同 的 弦 , 越 重 ( 越 粗 ) 的 弦 彈 奏 的 聲 音 越 低 沈 , 越 輕 ( 越<br />

細 ) 的 弦 彈 奏 的 聲 音 越 高 亢 。 吉 他 弦 如 果 用 手 指 按 著 部 分 長 度 , 讓 振 動 的 弦 長 縮 短 ,<br />

音 調 會 變 高 。 弦 的 此 外 一 端 是 可 以 調 整 弦 的 鬆 緊 , 如 果 扭 的 越 緊 , 弦 張 力 越 大 會 發 出<br />

頻 率 較 高 的 聲 音 。<br />

傳 統 吉 他 除 了 弦 以 外 , 剩 下 的 是 個 空 箱 子 , 空 箱 子 的 功 能 是 將 弦 振 動 的 聲 音 共 鳴<br />

放 大 , 但 是 電 吉 他 沒 有 共 鳴 箱 , 如 何 將 弦 振 動 的 聲 音 變 得 更 大 聲 ? 這 個 答 案 很 複 雜 ,<br />

首 先 電 吉 他 的 弦 必 須 是 由 鐵 磁 材 料 所 製 , 而 弦 的 下 端 附 有 拾 音 器 , 拾 音 器 包 含 強 力 磁<br />

鐵 及 線 圈 , 強 力 磁 鐵 能 將 鐵 磁 材 料 的 鋼 弦 磁 化 , 振 動 磁 化 後 的 弦 , 會 使 線 圈 發 生 電 磁<br />

感 應 產 生 電 訊 號 , 電 訊 號 經 由 擴 大 機 放 大 後 , 其 電 流 就 足 以 推 動 喇 叭 發 出 聲 響 。<br />

本 營 隊 有 四 個 目 標 :<br />

第 一 目 標 : 是 能 使 用 線 鋸 、 電 鑽 、 砂 紙 與 噴 漆 完 成 電 吉 他 的 木 工 部 份 。<br />

第 二 目 標 : 瞭 解 鐵 磁 材 料 的 磁 化 , 和 以 強 力 磁 鐵 與 線 圈 相 對 運 動 感 應 生 電 。<br />

第 三 目 標 : 在 電 路 板 上 鑽 孔 並 銲 上 電 子 元 件 , 製 作 放 大 電 路<br />

第 四 目 標 : 以 電 腦 音 效 卡 測 試 放 大 訊 號 , 並 調 整 電 吉 他 音 頻 。<br />

1<br />

致 謝 : 感 謝 士 林 科 學 教 育 館 實 驗 組 同 仁 協 助 課 程 。<br />

15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導 電 麵 糰 的 設 計 與 教 學<br />

邱 文 弘<br />

123<br />

1<br />

孔 繼 緯<br />

2<br />

葉 聰 文<br />

3<br />

郭 婉 容<br />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科 學 應 用 與 推 廣 學 系<br />

聯 絡 人 E-mail:243155@cd.org.tw<br />

摘 要<br />

科 學 教 育 特 別 強 調 生 活 化 的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 活 動 設 計 的 題 材 與 生 活 密 切 結 合 並<br />

融 入 相 關 的 科 學 概 念 。 黏 土 是 一 種 深 受 兒 童 喜 愛 的 手 工 藝 術 , 一 般 市 售 的 黏 土 有 些 含<br />

有 化 學 成 份 , 操 作 把 玩 可 能 有 安 全 上 的 顧 慮 。 本 研 究 利 用 生 活 中 容 易 取 得 的 麵 粉 為 主<br />

要 材 料 , 製 作 成 麵 粉 黏 土 , 可 替 代 市 售 黏 土 , 另 外 具 有 導 電 功 能 , 可 當 作 國 小 電 學 教<br />

學 的 輔 助 材 料 , 及 發 展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br />

實 施 教 學 後 , 對 學 生 實 施 「 科 學 動 手 做 回 饋 單 」, 結 果 顯 示 大 部 份 學 生 對 這 次 活<br />

動 在 「 新 奇 趣 味 性 」、「 對 科 學 的 興 趣 」、「 動 手 操 作 」、「 獲 得 科 學 知 識 」 等 方 面 , 持 正<br />

向 肯 定 的 態 度 。<br />

4<br />

關 鍵 詞 : 導 電 麵 糰 、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br />

壹 、 背 景 與 動 機<br />

愛 因 斯 坦 曾 說 過 :「 興 趣 是 最 好 的 老<br />

師 。」 杜 威 在 教 育 心 理 學 上 的 主 張 之<br />

一 :「 學 校 課 程 必 須 符 合 學 生 的 興 趣 和 能<br />

力 , 教 學 活 動 以 學 生 為 中 心 , 而 非 以 教 師<br />

為 中 心 。」( 張 春 興 ,2000), 由 上 述 可 知<br />

「 學 習 興 趣 」 是 一 種 學 習 驅 力 。<br />

目 前 我 國 中 小 學 教 育 受 到 杜 威 教 育 思<br />

想 正 面 的 啟 發 與 影 響 , 九 年 一 貫 的 自 然 與<br />

生 活 科 技 課 程 , 考 慮 了 學 生 的 興 趣 , 設 計<br />

以 學 生 為 本 位 的 課 程 , 強 調 學 生 主 動 探 索<br />

與 操 作 參 與 的 歷 程 , 啟 發 學 生 的 思 考 與 創<br />

造 力 , 培 養 科 技 素 養 ( 林 佩 蔘 ,2001)。 我<br />

們 更 深 信 : 動 手 做 活 動 對 中 小 學 的 教 育 影<br />

響 特 別 大 。<br />

科 學 教 學 特 別 著 重 課 程 內 容 與 日 常 生<br />

活 密 切 結 合 , 更 強 調 以 生 活 化 的 實 驗 與 動<br />

手 操 作 活 動 來 培 養 學 生 的 科 學 興 趣 , 並 且<br />

建 立 正 確 科 學 知 識 與 概 念 。<br />

黏 土 是 一 種 深 受 兒 童 喜 愛 的 手 工 藝<br />

術 , 用 麵 粉 做 黏 土 是 一 項 新 奇 有 趣 的 活<br />

動 , 如 果 麵 粉 黏 土 還 具 有 導 電 功 能 那 就 更<br />

152<br />

特 別 驚 奇 了 , 一 般 市 售 的 黏 土 有 些 含 有 化<br />

學 成 份 , 操 作 把 玩 會 擔 心 學 童 摸 到 含 化 學<br />

成 份 的 黏 土 , 可 能 會 對 人 體 造 成 影 嚮 。 研<br />

究 者 希 望 利 用 生 活 中 容 易 取 得 的 麵 粉 為 主<br />

要 材 料 , 製 作 成 麵 粉 黏 土 , 此 麵 粉 黏 土 具<br />

有 天 然 、 安 全 、 有 趣 、 可 操 作 把 玩 的 特 性 ,<br />

重 要 的 是 具 有 導 電 功 能 。<br />

所 以 ,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為 探 討 導 電 麵 糰<br />

的 製 作 方 式 、 基 本 導 電 性 質 及 其 科 學 動 手<br />

做 活 動 。<br />

貳 、 文 獻 探 討<br />

一 、 科 學 動 手 做<br />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是 由 實 驗 教 學 發 展<br />

而 來 , Dewey 於 1938 年 提 出 「 做 中 學<br />

(learning by doing)」 的 實 用 主 義 學 習<br />

理 念 , 認 為 學 生 學 習 科 學 不 只 是 學 習 知 識<br />

而 已 , 同 時 應 該 也 要 學 習 過 程 與 方 法 , 所<br />

以 當 時 以 學 生 活 動 為 中 心 的 實 驗 教 學 、 探<br />

究 教 學 在 美 國 即 非 常 盛 行 ( 林 琬 縈 ,<br />

2009)。 動 手 操 作 除 了 能 幫 助 學 生 學 習 及 體<br />

驗 科 學 知 識 的 應 用 , 也 能 夠 引 導 學 生 建 構<br />

科 學 概 念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在 幫 助 學 生 學 習 、 增 加 學 習 意 願 、 提 升 學<br />

習 興 趣 、 提 升 學 習 態 度 、 使 活 動 趣 味 化 、<br />

培 養 科 學 創 造 力 、 提 高 專 注 力 等 方 面 均 有<br />

正 向 的 幫 助 。<br />

二 、 電 解 質<br />

一 物 質 的 熔 融 狀 態 或 溶 液 , 如 能 夠 導<br />

電 時 , 這 化 合 物 叫 做 電 解 質<br />

(electrolytes), 不 能 導 電 時 , 則 叫 做 非 電 解<br />

質 (nonelectrolytes)。 例 如 氯 化 鈉 晶 體 在 固<br />

態 時 為 電 的 不 良 導 體 , 但 將 氯 化 鈉 加 熱 到<br />

熔 點 以 上 或 溶 解 於 水 時 , 均 可 導 電 。 酸 、<br />

鹼 、 鹽 等 均 為 電 解 質 ( 王 澄 霞 、 魏 明 通 ,<br />

1991)。<br />

電 解 質 溶 液 的 導 電 能 力 稱 為 電 解 質 導<br />

電 性 (electrolytic conductivity), 或 簡 稱 電 導<br />

(conductance)。 電 解 質 溶 液 與 金 屬 的 導 電<br />

情 形 有 所 不 同 。 金 屬 的 導 電 主 要 是 藉 電 子<br />

的 移 動 。 在 電 解 質 水 溶 液 中 , 主 要 的 電 流<br />

擔 體 (carriers) 為 能 移 動 的 離 子 。 金 屬 的<br />

導 電 性 隨 溫 度 之 增 加 而 降 低 。 然 而 在 電 解<br />

質 溶 液 的 場 合 , 由 於 溫 度 之 增 加 使 溶 液 的<br />

黏 度 以 及 離 子 的 水 合 (hydration) 程 度 減<br />

小 , 因 而 使 離 子 較 容 易 在 溶 液 中 移 動 。 因<br />

此 , 溫 度 愈 高 電 解 質 溶 液 的 導 電 性 愈 大 ( 杜<br />

逸 虹 ,1983)。<br />

我 們 可 以 歸 納 下 列 兩 項 影 響 電 解 質 導<br />

電 的 結 論 :( 一 ) 電 解 水 溶 液 的 濃 度 越 大 ,<br />

則 導 電 度 變 大 , 但 濃 度 增 加 到 某 一 程 度<br />

時 , 濃 度 再 增 加 時 , 解 離 度 反 而 變 小 , 因<br />

此 導 電 度 的 增 加 量 卻 減 少 了 。( 二 ) 溫 度 升<br />

高 , 解 離 度 變 大 , 離 子 數 目 增 加 , 而 且 離<br />

子 具 有 較 多 的 動 能 , 移 動 的 速 度 變 快 , 因<br />

此 電 流 變 大 , 導 電 度 增 加 。<br />

本 研 究 是 以 麵 粉 為 主 要 材 料 , 加 入 食<br />

鹽 水 等 添 加 物 做 成 麵 糰 , 因 為 可 以 當 作 黏<br />

土 操 作 把 玩 及 具 有 導 電 性 , 故 稱 為 導 電 麵<br />

糰 。 導 電 麵 糰 因 含 有 食 鹽 水 , 食 鹽 水 為 電<br />

解 質 , 當 施 以 某 個 電 壓 後 即 可 導 電 , 主 要<br />

是 因 為 食 鹽 水 中 解 離 出 自 由 離 子 (Na+,<br />

Cl-) 來 形 成 電 流 , 因 而 有 導 電 的 特 性 。<br />

參 、 教 學 活 動 設 計<br />

一 、 導 電 麵 糰 的 製 作<br />

( 一 ) 實 驗 器 材<br />

加 熱 器 1 台 , 不 鏽 鋼 鍋 1 個 , 不 鏽 鋼 盤 1<br />

個 , 不 鏽 鋼 湯 匙 1 支 ,100ml 塑 膠 燒 杯 5<br />

個 , 塑 膠 湯 匙 3 支 , 塑 膠 滴 管 2 支 , 電 子<br />

磅 砰 1 台 。<br />

( 二 ) 第 一 代 導 電 麵 糰 的 製 作 方 法<br />

1、 在 不 鏽 鋼 鍋 加 入 60 克 水 。<br />

2、 量 取 食 鹽 16 克 、 塔 塔 粉 6 克 、 沙 拉<br />

油 2 克 分 別 加 入 不 鏽 鋼 鍋 內 , 並 攪 拌<br />

之 , 務 必 使 食 鹽 完 全 溶 解 。<br />

3、 將 40 克 麵 粉 加 入 不 鏽 鋼 鍋 內 , 以 小 火<br />

加 熱 , 並 不 斷 攪 拌 避 免 燒 焦 。<br />

4、 待 麵 糰 水 份 減 少 並 呈 現 稠 狀 , 停 止 加<br />

熱 , 讓 麵 糰 冷 卻 。<br />

5、 在 不 銹 鋼 盤 撒 一 些 麵 粉 , 將 麵 糰 放 入<br />

盤 中 與 麵 粉 混 合 並 揉 捻 之 。<br />

6、 如 此 即 完 成 麵 粉 黏 土 。<br />

( 三 ) 第 二 代 導 電 麵 糰 的 製 作 方 法<br />

1、 將 食 鹽 8 克 倒 入 28 克 水 中 , 攪 拌 之 ,<br />

此 即 是 食 鹽 水 。<br />

2、 將 食 鹽 水 倒 入 40 克 麵 粉 中 , 攪 拌 之 。<br />

若 太 乾 , 則 緩 慢 加 入 少 許 水<br />

若 太 溼 , 則 緩 慢 加 入 少 許 麵 粉<br />

3、 如 此 即 完 成 麵 粉 黏 土 。<br />

( 四 ) 第 一 、 二 代 導 電 麵 糰 的 比 較<br />

1、 第 一 代 可 溶 解 較 多 的 食 鹽 , 製 作 完 成 的<br />

導 電 麵 糰 , 以 4.5V 的 電 壓 即 可 使 2.5V<br />

燈 泡 發 亮 , 並 可 使 LED 燈 發 亮 及 小 馬<br />

達 旋 轉 。 缺 點 是 製 作 較 費 時 , 必 須 使 用<br />

加 熱 器 , 有 添 加 物 。<br />

2、 第 二 代 可 溶 解 較 少 的 食 鹽 , 製 作 完 成 的<br />

導 電 麵 糰 , 以 6V 的 電 壓 才 可 使 2.5V<br />

燈 泡 發 亮 , 並 可 使 LED 燈 發 亮 及 小 馬<br />

達 旋 轉 。 優 點 是 製 作 較 簡 單 , 不 須 使 用<br />

加 熱 器 , 不 加 添 加 物 。<br />

( 五 ) 導 電 麵 糰 成 品<br />

153


I(mA)<br />

R<br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將 電 流 值 換 算 成 電 阻 值 , 將 電 阻 與 時 間 之<br />

關 係 做 成 圖 3<br />

圖 1 導 電 麵 糰<br />

圖 1 左 邊 為 原 色 , 右 邊 加 了 食 用 色 素 , 經<br />

學 生 操 作 把 玩 測 試 , 學 生 普 遍 較 喜 歡 有 顏<br />

色 的 導 電 麵 糰 。<br />

二 、 導 電 麵 糰 的 導 電 性 質<br />

( 一 ) 實 驗 器 材<br />

電 源 供 應 器 , 安 培 計 , 伏 特 特 , 塑 膠 盒 ,<br />

三 號 四 入 電 池 盒 1 個 , 三 號 電 池 4 顆 , 鱷<br />

魚 夾 數 條 , 燈 泡 座 ,2.5V 燈 泡 , 燈 泡 座 ,<br />

LED 燈 , 小 馬 達 , 碳 棒 。<br />

( 二 ) 探 討 第 一 代 導 電 麵 糰 「 電 流 」 與 「 電<br />

壓 」 的 關 係 。<br />

固 定 : 導 電 麵 糰 的 食 鹽 水 濃 度 、 時 間<br />

改 變 : 電 壓 ( 保 持 伏 特 計 讀 取 的 數 據 )<br />

測 量 : 電 流<br />

分 析 : 做 成 圖 表 , 探 討 導 電 麵 糰 「 電 流 」<br />

500<br />

400<br />

300<br />

200<br />

100<br />

0<br />

與 「 電 壓 」 的 關 係 , 如 圖 2。<br />

高 筋 麵 粉 40g, 水 60g, 鹽 16g, 塔 塔 粉 6g, 沙 拉 油 2g<br />

I-V 圖<br />

1 2 3 4 5 6 7 8 9 10<br />

V(V)<br />

圖 2 導 電 麵 糰 I-V<br />

10min<br />

20min<br />

30min<br />

40min<br />

50min<br />

60min<br />

由 圖 2 可 知 , 電 壓 於 4~10 伏 特 時 ,「 電 流 」<br />

與 「 電 壓 」 成 正 比 的 關 係 , 符 合 歐 姆 定 律 。<br />

( 三 ) 探 討 第 一 代 導 電 麵 糰 「 電 阻 」 與 「 時<br />

間 」 的 關 係 。<br />

2hr<br />

154<br />

140.0<br />

120.0<br />

100.0<br />

80.0<br />

60.0<br />

40.0<br />

20.0<br />

0.0<br />

鹽 16g,V=4~10,R-T 圖<br />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2hr 3hr<br />

T<br />

圖 3 導 電 麵 糰 R-T<br />

V=4<br />

V=5<br />

V=6<br />

V=7<br />

V=8<br />

V=9<br />

V=10<br />

由 圖 3 可 知 , 電 壓 於 6~10 伏 特 時 , 固 定<br />

電 壓 下 , 其 電 阻 呈 現 穩 定 的 狀 態 。<br />

肆 、 問 卷 設 計<br />

本 研 究 在 探 討 導 電 麵 糰 的 製 作 方 式 及<br />

導 電 性 質 後 , 設 計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 並 於<br />

教 學 活 動 後 , 針 對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做 問 卷<br />

調 查 , 問 卷 目 的 是 想 了 解 學 生 對 導 電 麵 糰<br />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的 感 想 與 看 法 , 以 作 為 改<br />

進 活 動 設 計 之 參 考 , 期 使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br />

更 符 合 學 生 的 需 求 。<br />

研 究 問 卷 以 意 見 勾 選 及 感 受 的 方 式 為<br />

主 。 第 1~15 大 題 為 意 見 勾 選 題 , 利 用 李 克<br />

特 量 表 (Likert scale), 採 用 五 等 級 的 態<br />

度 類 別 量 表 , 即 「 非 常 同 意 」、「 同 意 」、「 無<br />

意 見 」、「 不 同 意 」、「 非 常 不 同 意 」, 主 要 探<br />

討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是 否 能 引 起 學 生 對 科 學<br />

的 學 習 興 趣 、 新 奇 特 別 、 情 意 上 的 感 受 、、、<br />

等 等 。 第 16~17 題 為 開 放 性 填 答 , 沒 有 標<br />

準 答 案 , 也 採 無 記 名 方 式 作 答 , 希 望 學 童<br />

可 以 把 心 裡 真 實 的 想 法 表 達 出 來 , 包 含 其<br />

他 的 感 想 、 收 穫 、 需 改 進 之 處 , 以 利 研 究<br />

者 了 解 科 學 動 手 做 活 動 的 教 學 方 式 , 對 學<br />

生 的 的 心 理 感 受 與 學 習 狀 況 。 問 卷 設 計 成<br />

適 合 研 究 目 的 的 問 卷 , 並 徵 詢 過 專 家 意 見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伍 、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br />

一 、 問 卷 分 析 與 討 論<br />

實 施 教 學 後 , 對 學 生 實 施 「 科 學 動 手 做 回<br />

饋 單 」, 回 饋 單 分 成 四 大 部 份 , 第 一 部 份 為<br />

學 生 對 於 活 動 的 情 意 感 受 ; 第 二 部 份 為 學<br />

生 對 課 程 的 想 法 感 受 ; 第 三 部 份 為 動 手 操<br />

作 及 小 組 合 作 。 第 四 部 份 為 開 放 性 問 答 。<br />

結 果 顯 示 大 部 份 學 生 對 這 次 活 動 在 「 新 奇<br />

趣 味 性 」、「 對 科 學 的 興 趣 」、「 動 手 操 作 」、<br />

「 獲 得 科 學 知 識 」 等 方 面 , 持 正 向 肯 定 的<br />

態 度 。<br />

二 、 導 電 麵 糰 的 應 用<br />

1、 替 代 市 售 黏 土 : 第 二 代 導 電 麵 糰 經 改 良<br />

後 製 作 方 式 簡 單 , 學 生 學 過 後 可 自 行<br />

DIY, 操 作 把 玩 具 趣 味 性 , 麵 糰 無 化 學<br />

成 份 較 安 全 , 另 外 , 製 作 成 本 也 比 市 售<br />

黏 土 便 宜 。<br />

2、 電 學 教 學 輔 助 材 料 :<br />

國 小 部 份 : 一 般 電 學 課 程 內 容 只 把 電<br />

池 、 電 線 、 燈 泡 接 成 電 路 裝 置 , 測 試 是 否<br />

形 成 通 路 , 若 加 入 導 電 麵 糰 可 增 加 不 同 電<br />

路 組 合 及 操 作 趣 味 性 。<br />

國 中 部 份 : 由 於 目 前 的 國 中 理 化 電 解<br />

質 水 溶 液 導 電 的 性 質 之 研 究 大 都 著 重 於 電<br />

解 槽 中 的 電 解 反 應 , 而 鮮 少 有 針 對 電 解 質<br />

加 入 麵 糰 的 導 電 性 質 作 研 究 , 因 此 , 可 藉<br />

由 設 計 一 系 列 的 實 驗 , 探 討 導 電 麵 糰 的 基<br />

本 導 電 性 質 , 驗 證 歐 姆 定 律 及 電 解 質 導 電<br />

性 質 , 以 提 供 相 關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及 輔 助 教<br />

學 之 參 考 。<br />

3、 科 學 知 識 :<br />

學 生 認 知 只 有 金 屬 是 導 體 能 導 電 , 打<br />

破 只 有 金 屬 能 導 電 的 迷 思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王 澄 霞 、 魏 明 通 (1991)。 普 通 化 學 。 臺 北 市 :<br />

三 民 。<br />

2. 杜 逸 虹 (1973、1983)。 物 理 化 學 。 臺 北 市 : 三<br />

民 。<br />

3. 林 佩 蔘 (2001)。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自 然 與 生 活 科<br />

技 領 域 教 師 創 意 微 型 教 學 實 驗 之 設 計 研 究 - 微<br />

型 木 材 乾 餾 有 機 化 學 實 驗 。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br />

化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br />

4. 林 琬 縈 (2009)。 以 5E 學 習 環 教 學 模 式 融 入 高<br />

職 進 修 學 校 物 理 教 學 之 行 動 研 究 - 以 摩 擦 力 單<br />

元 為 例 。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學 系 碩 士 論<br />

文 。<br />

5. 張 春 興 (2000)。 教 育 心 理 學 。 台 北 : 東 華 。<br />

15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雙 平 面 鏡 成 像 現 象 融 入 國 中 幾 何 正 多 邊 形 課 程 設 計<br />

陳 嘉 宏<br />

1<br />

1<br />

葉 聰 文<br />

台 中 市 立 大 業 國 民 中 學<br />

2<br />

國 立 台 中 教 育 大 學<br />

聯 絡 人 E-mail:fbi0913@hotmail.com<br />

摘 要<br />

在 國 中 數 學 幾 何 裡 , 正 七 邊 形 因 內 角 度 數 不 能 整 除 精 算 , 故 目 前 尚 無 法 利 用 尺 規 作<br />

圖 將 其 準 確 繪 製 出 來 。 因 此 本 研 究 利 用 光 的 直 進 與 反 射 定 律 , 搭 配 雙 平 面 鏡 多 重 反 射<br />

之 現 象 , 將 雙 平 面 鏡 壓 放 在 白 紙 邊 緣 上 , 以 不 同 的 開 合 角 度 觀 察 雙 平 面 鏡 所 呈 現 之 虛<br />

像 , 發 現 於 特 定 開 合 角 度 時 會 產 生 出 相 對 應 的 正 多 邊 形 虛 像 。 同 時 研 究 者 以 所 呈 現 出<br />

的 正 多 邊 形 虛 像 為 教 材 , 並 以 數 學 幾 何 學 中 的 線 對 稱 圖 形 為 基 礎 , 利 用 對 稱 點 、 對 稱<br />

角 、 對 稱 邊 、 對 稱 軸 的 概 念 來 解 釋 成 像 過 程 , 進 而 討 論 雙 平 面 鏡 的 開 合 角 度 與 所 呈 現<br />

之 正 多 邊 形 邊 數 對 應 的 關 聯 , 並 探 討 開 合 角 度 與 正 多 邊 形 內 角 和 外 角 之 間 的 關 係 。<br />

關 鍵 詞 : 光 的 直 進 與 反 射 定 律 、 多 重 平 面 鏡 、 線 對 稱 圖 形 、 正 多 邊 形 。<br />

2<br />

壹 、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br />

從 小 到 大 我 們 的 數 學 幾 何 學 習 過 程<br />

中 , 一 些 簡 單 的 正 多 邊 形 , 如 正 三 角 形 、<br />

正 方 形 、 正 五 邊 形 等 形 狀 , 時 常 出 現 在 課<br />

程 或 生 活 中 。 然 而 某 些 正 多 邊 形 卻 不 常<br />

見 , 如 正 七 邊 形 、 正 十 一 邊 形 等 等 。 當 然<br />

這 些 正 多 邊 形 是 因 其 內 角 度 數 不 能 整 除 精<br />

算 , 故 無 法 用 尺 規 作 圖 將 其 準 確 的 繪 製 出<br />

來 。<br />

在 目 前 強 大 的 升 學 壓 力 下 , 國 中 數 學<br />

教 師 對 於 課 程 教 學 時 常 只 能 利 用 傳 統 講 述<br />

法 來 呈 現 , 加 上 教 科 書 內 容 為 了 顧 及 數 學<br />

結 構 上 的 嚴 謹 性 , 所 以 編 排 方 式 很 少 考 量<br />

到 學 習 者 立 場 , 其 結 果 就 是 教 材 刻 板 生<br />

硬 、 較 不 生 動 活 潑 ( 莊 麗 嬌 ,2002)。 Russell<br />

TYTLER(2002) 指 出 具 有 科 學 原 理 的 玩 具<br />

應 用 於 課 堂 上 會 形 成 有 趣 的 討 論 話 題 , 孩<br />

童 藉 此 能 加 強 學 習 動 力 。Mikko<br />

Korhonen(2010) 亦 認 為 使 用 科 學 玩 具 能 激<br />

勵 孩 童 的 學 習 , 容 易 闡 明 某 些 現 象 且 不 易<br />

造 成 觀 念 混 淆 。 基 於 此 促 使 了 研 究 者 對 於<br />

正 多 邊 形 的 教 材 與 玩 具 設 計 產 生 興 趣 。<br />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目 的 為 探 討 如 何 利 用<br />

雙 平 面 鏡 成 像 原 理 融 入 國 中 幾 何 正 多 邊 形<br />

課 程 , 並 設 計 適 當 之 教 材 與 玩 具 , 以 符 合<br />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數 學 學 習 領 域 課 程 綱<br />

要 。<br />

貳 、 文 獻 探 討<br />

本 研 究 之 文 獻 探 討 主 要 分 為 兩 部<br />

份 , 第 一 部 份 為 線 對 稱 的 幾 何 意 義 ; 第 二<br />

部 份 為 平 面 鏡 成 像 。<br />

一 、 線 對 稱 的 幾 何 意 義<br />

自 然 界 中 各 種 物 體 的 形 狀 , 絕 大 部 分<br />

都 具 有 對 稱 的 特 性 , 而 對 稱 又 包 含 了 線 對<br />

稱 及 點 對 稱 。 所 謂 線 對 稱 圖 形 , 是 以 「 一<br />

條 線 」 為 基 準 , 在 線 的 兩 側 以 「 等 距 離 延<br />

展 開 」, 兩 側 所 形 成 的 圖 形 須 形 狀 與 顏 色 相<br />

同 , 稱 為 「 線 對 稱 圖 形 」 或 「 軸 對 稱 圖 形 」;<br />

此 基 準 線 可 以 是 鉛 直 、 水 平 或 傾 任 一 角 度<br />

( 傅 銘 傳 、 林 品 章 ,2002)。 換 言 之 , 將 圖<br />

形 沿 基 準 線 對 摺 , 基 準 線 兩 側 圖 形 可 以 彼<br />

15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此 全 等 疊 合 , 此 種 圖 形 稱 為 「 線 對 稱 圖<br />

面 垂 直 的 距 離 ( 像 距 ) 與 物 到 鏡<br />

形 」, 基 準 線 則 稱 為 「 對 稱 軸 」( 王 世 鑫 ,<br />

面 的 垂 直 距 離 ( 物 距 ) 相 等 , 即<br />

2007)。<br />

物 距 等 於 像 距 。<br />

而 在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中 , 國 中 階 段 關 於 (2) 平 面 鏡 成 像 大 小 與 物 體 的 大 小 相<br />

線 對 稱 的 概 念 有 ( 陳 義 隆 ,2000):<br />

等 , 但 左 右 相 反 。<br />

( 一 )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 能 利 用 形 體 的 性 質 (3) 平 面 鏡 成 像 為 正 立 虛 像 。<br />

解 決 幾 何 問 題 。<br />

2. 原 理 :<br />

( 二 ) 分 年 細 目 : 能 理 解 平 面 圖 形 線 對 稱 鏡 前 物 體 發 出 ( 或 反 射 ) 的 光 線 ,<br />

的 意 義 。<br />

經 平 面 鏡 反 射 後 進 入 我 們 的 眼 睛 , 由 於<br />

( 三 ) 分 年 細 目 詮 釋 :<br />

我 們 認 為 光 線 是 直 線 前 進 的 , 因 此 我 們<br />

1. 以 生 活 中 的 平 面 圖 形 為 例 , 來 理 解 單 會 以 為 又 有 一 個 物 體 在 鏡 子 後 面 , 其 實<br />

一 圖 形 透 過 格 子 點 作 出 線 對 稱 的 鏡 射 那 是 物 體 的 像 ( 國 立 編 譯 館 ,2001)。<br />

圖 形 。<br />

( 二 ) 兩 平 面 鏡 夾 θ 角 之 成 像 :<br />

2. 認 識 對 稱 點 、 對 稱 邊 、 對 稱 角 、 對 稱 若 按 照 一 般 高 中 物 理 對 於 平 面 鏡 成<br />

軸 。<br />

像 的 敘 述 :<br />

3. 兩 對 稱 點 連 線 被 對 稱 軸 垂 直 平 分 。 1. 只 要 「 物 」 或 「 像 」 在 平 面 鏡 「 之 前 」,<br />

因 此 從 線 對 稱 圖 形 的 概 念 中 , 我 們 可 就 會 成 像 , 所 謂 「 之 前 」 是 包 括 鏡 面<br />

以 發 現 一 些 的 性 質 :<br />

的 延 長 線 ( 面 )「 之 前 」, 但 不 包 括 該<br />

( 一 ) 對 稱 邊 等 長 , 對 稱 角 相 等 。<br />

延 長 線 。<br />

( 二 ) 對 於 一 組 對 稱 點 , 其 兩 點 到 對 稱 軸 2. 上 述 規 則 是 遞 迴 定 義 , 一 直 畫 到 所 成<br />

之 垂 直 距 離 會 相 等 。<br />

的 像 落 於 在 鏡 後 , 則 停 止 作 圖 。<br />

若 以 平 面 鏡 成 像 的 物 理 現 象 來 說 , 就 3. 如 果 是 成 像 正 好 在 平 面 鏡 的 延 長 線<br />

如 同 將 鏡 子 放 置 在 對 稱 軸 上 , 圖 形 上 的 每 上 , 視 為 在 鏡 後 ( 成 像 在 鏡 後 , 停 止 作<br />

一 點 都 可 在 鏡 子 所 呈 現 的 鏡 像 中 找 到 相 對 圖 )。<br />

應 的 點 。 因 此 我 們 可 以 用 翻 轉 的 動 作 及 平 因 此 , 若 將 物 體 放 在 夾 θ 角 的 兩 平 面<br />

面 鏡 成 像 的 物 理 加 以 說 明 並 表 示 線 對 稱 圖 鏡 間 觀 察 所 成 之 像 ( 物 體 放 置 在 鏡 面 夾 θ<br />

形 的 關 係 ( 陳 莉 萍 ,2002)。<br />

角 之 分 角 線 上 , 且 夾 角 θ 可 整 除 360° 時 ),<br />

360<br />

則 其 成 像 數 為 N n 1, 其 中 n 。<br />

二 、 平 面 鏡 成 像<br />

<br />

從 眾 多 研 究 學 生 概 念 的 文 獻 中 可 以 而 成 像 數 另 一 個 意 義 是 光 線 在 兩 平 面 鏡 之<br />

看 到 , 雖 然 每 個 人 幾 乎 每 天 都 有 看 到 平 面 間 會 產 生 幾 次 反 射 。 如 圖 1, 成 三 個 像 , 兩<br />

鏡 成 像 的 經 驗 , 但 是 對 於 平 面 鏡 成 像 的 原 個 一 次 反 射 的 像 , 一 個 二 次 反 射 的 像 , 表<br />

理 性 質 常 常 無 法 正 確 說 明 , 即 使 是 大 學 示 光 線 最 多 只 能 有 二 次 反 射 。 因 此 計 算 出<br />

生 、 甚 至 連 中 學 自 然 科 教 師 也 存 有 不 少 迷 成 像 數 , 也 就 可 以 回 答 光 線 在 兩 平 面 鏡 之<br />

思 概 念 ( 黃 鴻 達 ,2002)。 故 以 下 將 先 針 對 間 最 多 會 有 幾 次 反 射 ( 邱 博 文 ,2010)。<br />

「 單 一 平 面 鏡 成 像 」 與 「 兩 平 面 鏡 夾 θ 角<br />

成 像 」 作 說 明 :<br />

一 次 反 射<br />

物 體<br />

( 一 ) 單 一 平 面 鏡 成 像 :<br />

1. 性 質 :<br />

(1) 成 像 在 鏡 後 的 對 稱 位 置 。 像 到 鏡<br />

二 次 反 射<br />

一 次 反 射<br />

15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参 、 研 究 工 具<br />

圖 1<br />

一 、 器 材<br />

兩 個 平 面 鏡 、 量 角 器 。<br />

二 、 操 作 方 法<br />

( 一 ) 利 用 膠 帶 將 兩 個 平 面 鏡 接 合 , 且 可<br />

任 意 開 合 ( 如 圖 2)。<br />

形 狀 正 五 邊 形 形 狀 正 六 邊 形<br />

鏡 面 夾 角 72 鏡 面 夾 角 60<br />

成 像 數 4 成 像 數 5<br />

膠<br />

帶<br />

黏<br />

貼<br />

圖 2 接 合 方 法<br />

( 二 ) 將 兩 平 面 鏡 壓 在 紙 張 的 邊 緣 上 , 且<br />

可 任 意 開 合 ( 如 圖 3)。<br />

圖 3 平 面 鏡 壓 在 紙 張 邊 緣<br />

( 三 ) 將 兩 平 面 鏡 任 意 開 合 , 並 從 鏡 面 中 觀<br />

察 有 哪 些 正 多 邊 形 , 同 時 用 量 角 器<br />

量 取 兩 鏡 面 夾 角 度 數 ( 如 圖 4)。<br />

形 狀 正 七 邊 形 形 狀 正 八 邊 形<br />

鏡 面 夾 角 ? 鏡 面 夾 角 45<br />

成 像 數 6 成 像 數 7<br />

二 、 分 析 討 論<br />

( 一 ) 研 究 者 透 過 肉 眼 目 前 最 多 能 清 楚 看<br />

到 正 十 八 邊 形 。<br />

( 二 ) 透 過 數 字 稠 密 性 可 在 鏡 面 開 合 連 續<br />

過 程 中 看 到 正 n 邊 形 (n 為 質 數 ),<br />

但 鏡 面 夾 角 無 法 準 確 量 取 。<br />

360<br />

( 三 ) 若 為 鏡 面 夾 角 , 則 n 所 算<br />

<br />

出 的 n 值 , 即 為 正 多 邊 形 的 邊 數 。<br />

( 四 ) 研 究 者 以 鏡 面 夾 90 為 例 畫 出 成 像<br />

過 程 , 如 圖 5。<br />

B’ A’<br />

O<br />

圖 4 量 取 鏡 面 夾 角 度 數<br />

肆 、 初 步 結 果 與 討 論<br />

一 、 初 步 觀 察<br />

經 初 步 觀 察 , 觀 察 結 果 記 錄 於 表 1。<br />

表 1、 觀 察 記 錄 表<br />

對 稱 軸 ( 鏡 面 )<br />

A B<br />

對 稱 軸 ( 鏡 面 )<br />

圖 5 正 四 邊 形 成 像 過 程<br />

1. 以 線 對 稱 概 念 分 析 :<br />

(1) AA ' '<br />

與 BB 均 為 對 稱 軸 。AA’<br />

'<br />

(2) AB 、 BA 分 別 以 AA 、 BB ' 為 對 稱<br />

'<br />

軸 之 對 應 邊 為 AB 、 BA ' 。<br />

形 狀 正 三 角 形 形 狀 正 方 形<br />

鏡 面 夾 角 120 鏡 面 夾 角 90<br />

成 像 數 2 成 像 數 3<br />

(3) AB ' 、<br />

'<br />

'<br />

BA 分 別 再 以 BB 、 AA ' 為 對<br />

' '<br />

稱 軸 之 對 應 邊 均 為 AB 。<br />

15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4) A 、 A ' 為 一 組 對 稱 點 , B 、 B ' 為 另<br />

一 組 對 稱 點 。<br />

2. 以 平 面 鏡 反 射 分 析 :<br />

'<br />

'<br />

(1) BO B O 、 AO AO 。<br />

'<br />

(2) AB 、 BA 分 別 以 AA 、 BB ' 為 鏡 面<br />

'<br />

做 第 一 次 反 射 成 像 為 AB 、 BA ' 。<br />

(3) ' 、 '<br />

'<br />

分 別 再 以 、 ' 鏡<br />

三 、 小 結<br />

' '<br />

面 做 第 二 次 反 射 成 像 為 。<br />

在 成 像 過 程 中 , 發 現 線 對 稱 圖 形 與 平<br />

面 鏡 成 像 彼 此 間 有 關 聯 , 且 正 多 邊 形 內<br />

角 、 外 角 和 鏡 面 夾 角 亦 有 關 係 。<br />

( 一 ) 對 稱 軸 就 是 鏡 面 。<br />

( 二 ) 線 對 稱 的 「 垂 直 平 分 」 就 是 平 面 鏡<br />

「 物 距 等 於 像 距 」 的 性 質 。<br />

( 三 ) 將 物 體 根 據 對 稱 軸 以 180 翻 轉 做<br />

出 鏡 射 圖 形 , 造 成 兩 者 左 右 相 反 。<br />

( 四 ) 對 於 觀 察 到 的 正 多 邊 形 內 角 度 數 為<br />

參 考 文 獻<br />

中 文 部 分 :<br />

180 , 外 角 度 數 為 。<br />

1. 王 世 鑫 (2007)。 線 對 稱 概 念 結 構 分 析 研 究 - 以<br />

國 小 五 年 級 學 童 為 例 -。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教<br />

育 測 驗 統 計 研 究 所 教 學 碩 士 論 文 。<br />

2. 邱 博 文 (2010)。 物 體 在 任 意 夾 角 θ 的 兩 平 面<br />

鏡 之 間 會 成 幾 個 像 。 科 學 教 育 月 刊 ,335,<br />

2-20。<br />

3. 陳 義 隆 (2000)。 國 小 六 年 級 學 童 線 對 稱 概 念<br />

類 型 之 研 究 。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數 學 資 訊 教 育<br />

教 學 碩 士 學 位 班 。<br />

4. 陳 莉 萍 (2002)。 一 位 國 小 五 年 級 兒 童 的 平 面<br />

線 對 稱 前 置 概 念 - 實 際 與 GSP 情 境 中 的 意 義 。<br />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數 理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br />

文 , 未 出 版 , 臺 北 。<br />

5. 莊 麗 嬌 (2002)。 應 用 問 題 中 心 教 學 與 合 作 學 習<br />

理 論 於 高 職 數 學 教 室 支 行 動 研 究 。 國 立 彰 化 師<br />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在 職 進 修 專 班 碩 士 論<br />

文 。<br />

6. 黃 鴻 達 (2002)。 國 中 學 生 平 面 鏡 成 像 概 念 之<br />

研 究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在 職<br />

進 修 碩 士 班 。<br />

7. 傅 銘 傳 、 林 品 章 (2002)。 幾 何 圖 形 對 稱 性 之 喜<br />

好 調 查 。 設 計 學 報 ,7(2),P47-60。<br />

英 文 部 分 :<br />

1. Mikko,K. (2010). Capstone Project Physics Toys.<br />

Distinguished Fulbright Awards in Teaching<br />

Program 2010.<br />

2. Russell, T. (2002). Using toys and surprise<br />

events to teach about air and flight in the primary<br />

school. Asia-Pacific Forum on Science Learning<br />

and Teaching, Volume 3, Issue2, Article 3, p.1<br />

(Dec., 2002)<br />

15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大 學 部 光 學 實 驗 之 設 計 與 發 展<br />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Optics Teaching Laboratory<br />

Hsin-Ta Lin( 林 欣 達 ) Jow-Tsong Shy( 施 宙 聰 )<br />

1<br />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物 理 系<br />

1<br />

Department of Physics,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Hsinchu, Taiwan, 30013<br />

聯 絡 人 E-mail:xup6vup286@gmail.com<br />

摘 要<br />

現 行 實 驗 課 的 課 程 主 體 一 般 以 流 水 式 的 實 驗 進 度 為 主 , 實 驗 講 義 則 以 食 譜 式 按 部<br />

就 班 的 形 式 呈 現 , 這 種 設 計 的 好 處 是 教 學 者 對 於 課 程 掌 控 度 比 較 高 、 實 驗 室 管 理 員 對<br />

於 器 材 管 理 比 較 方 便 , 但 是 這 樣 的 實 驗 設 計 並 不 利 於 學 生 對 於 光 學 知 識 的 建 構 及 發<br />

展 , 同 時 也 比 較 無 法 透 過 實 驗 培 養 學 生 的 探 究 能 力 。 在 現 今 的 教 學 現 場 逐 漸 從 以 教 師<br />

為 中 心 轉 換 成 以 學 生 為 中 心 的 潮 流 下 , 我 們 嘗 試 以 探 究 式 教 學 理 念 , 透 過 「 預 測 - 實<br />

驗 - 修 正 (Predict-Test-Reconcile)」 的 模 式 來 設 計 發 展 大 學 部 一 學 期 的 光 學 實 驗 課 程 。<br />

我 們 實 驗 課 程 的 主 體 是 採 兩 階 段 主 題 式 實 驗 進 行 , 每 一 主 題 包 含 1 週 的 基 礎 訓<br />

練 、4 週 的 一 般 實 驗 、 與 1 週 的 增 能 課 程 , 並 且 在 每 一 主 題 之 前 搭 配 1 至 2 週 的 講 解<br />

課 程 。 實 驗 講 義 則 以 P-T-R 的 模 式 設 計 , 增 加 講 義 與 學 生 之 間 問 答 的 互 動 , 同 時 教 學<br />

者 也 視 不 同 學 生 的 個 別 差 異 給 予 補 充 的 問 答 , 引 導 學 生 建 構 出 解 決 問 題 的 方 法 。 評 量<br />

的 部 分 以 實 驗 記 錄 簿 及 實 驗 結 報 的 評 量 作 為 階 段 性 形 成 性 評 量 , 給 予 學 生 及 時 回 饋 ,<br />

提 供 修 正 與 改 進 的 機 會 ; 另 外 於 期 末 時 以 筆 試 、 操 作 考 、 與 海 報 製 做 作 為 學 生 學 習 成<br />

效 的 總 結 性 評 量 。<br />

對 於 實 驗 課 程 本 身 的 評 鑑 我 們 針 對 課 程 安 排 、 講 義 設 計 、 實 驗 器 材 、 與 報 告 撰 寫 為 主 ,<br />

透 過 教 學 者 與 助 教 的 自 評 、 學 生 問 卷 調 查 的 回 饋 與 學 生 學 習 成 效 的 評 量 等 指 標 , 做 為<br />

實 驗 課 程 的 修 正 與 調 整 的 依 據 。 期 望 以 這 種 模 式 提 升 大 學 部 光 學 實 驗 課 程 的 品 質 並 且<br />

能 夠 穩 定 且 永 續 的 發 展 。<br />

16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以 協 同 教 學 理 念 發 展 高 中 物 理 流 體 力 學 主 題 式 課 程<br />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Optics Teaching Laboratory<br />

林 欣 達<br />

1 *、 黃 頌 喬<br />

1 、 趙 振 良<br />

2 、 劉 揚 安<br />

2 、 王 建 揚<br />

1<br />

國 立 竹 北 高 中 實 習 老 師<br />

2<br />

新 竹 市 立 建 功 高 中 實 習 老 師<br />

3<br />

國 立 苑 裡 高 中 專 任 老 師<br />

聯 絡 人 E-mail:*xup6vup286@gmail.com<br />

摘 要<br />

這 個 主 題 式 課 程 是 開 設 於 學 校 寒 假 輔 導 期 間 , 為 高 中 二 年 級 的 學 生 所 設 計 。 為 了<br />

符 合 學 校 對 課 程 內 容 的 需 求 、 以 及 考 慮 學 生 的 先 備 知 識 與 學 習 需 求 後 , 我 們 決 定 以 流<br />

體 力 學 為 主 題 發 展 課 程 。<br />

我 們 以 國 中 理 化 的 浮 力 、 壓 力 、 帕 斯 卡 原 理 為 基 礎 , 加 入 高 中 物 理 95 課 綱 中 的<br />

表 面 張 力 與 白 努 利 原 理 的 概 念 。 嘗 試 透 過 實 驗 、 討 論 、 講 述 , 讓 學 生 建 立 流 體 力 學 概<br />

念 的 輪 廓 。 我 們 以 協 同 教 學 的 理 念 出 發 , 以 單 一 科 目 多 位 老 師 的 模 式 , 發 展 高 中 流 體<br />

力 學 課 程 ( 如 圖 1 所 示 )。 在 互 動 、 觀 摩 、 回 饋 、 成 長 的 循 環 中 , 將 課 程 內 容 、 實 驗 操<br />

作 建 立 得 更 加 完 整 。<br />

透 過 這 次 協 同 教 學 的 經 驗 , 我 們 發 現 發 展 協 同 教 學 確 實 會 面 臨 許 多 行 政 上 的 困<br />

難 、 備 課 上 的 挑 戰 , 但 是 我 們 著 實 從 過 程 中 體 會 到 夥 伴 合 作 的 優 點 與 重 要 性 , 無 論 是<br />

課 前 的 準 備 或 是 教 學 過 程 中 的 協 助 與 觀 摩 以 及 課 程 結 束 後 的 評 鑑 , 都 是 有 達 到 相 當 程<br />

度 的 自 我 提 升 。<br />

我 們 也 期 待 透 過 協 同 教 學 的 歷 程 , 夥 伴 教 師 們 能 將 課 程 不 斷 精 緻 化 , 當 課 程 進 行<br />

一 個 段 落 後 , 所 有 的 夥 伴 教 師 都 能 夠 掌 握 課 程 中 每 個 主 題 的 所 有 教 學 活 動 , 未 來 每 個<br />

教 師 都 有 獨 立 教 授 這 個 課 程 的 能 力 。<br />

3<br />

圖 1 課 程 發 展 架 構 圖<br />

16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以 分 立 式 電 子 元 件 設 計 的 鎖 相 環 教 學 實 驗<br />

羅 道 正<br />

逢 甲 大 學 光 電 學 系 暨 物 理 教 學 研 究 中 心<br />

聯 絡 人 E-mail:djlwo@fcu.edu.tw<br />

摘 要<br />

本 文 介 紹 以 基 本 電 子 零 件 設 計 的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實 驗 電 路 、 相 位 偵 測 器 、 及 低 通<br />

濾 波 器 的 實 驗 電 路 , 可 以 用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組 成 基 本 的 鎖 相 環 迴 路 , 適 合 控 制 系 統 之<br />

捕 取 及 鎖 定 的 演 示 教 學 , 與 其 相 關 聯 的 基 礎 物 理 概 念 搭 配 亦 為 講 授 相 關 學 系 之 物 理 課<br />

時 良 好 的 應 用 實 例 。<br />

關 鍵 詞 :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VCO)、 相 位 偵 測 器 (PD)、 相 位 頻 率 比 較 器 (PFD)、 低 通 濾 波<br />

器 (LPF)、 鎖 相 環 迴 路 (PLL)<br />

壹 、 緒 論<br />

一 、 研 究 動 機<br />

自 動 控 制 是 日 常 生 活 中 經 常 要 操 作 的<br />

系 統 , 而 鎖 相 環 迴 路 是 控 制 系 統 中 十 分 常<br />

見 的 重 要 技 術 , 可 視 為 是 藉 由 頻 率 變 化 的<br />

負 回 授 以 達 成 穩 定 控 制 的 系 統 , 該 迴 路 內<br />

部 的 主 要 模 組 包 含 :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 相<br />

位 偵 測 器 、 低 通 濾 波 器 。<br />

因 為 電 子 電 路 的 基 礎 教 學 實 驗 設 計 通<br />

常 會 受 限 於 初 學 者 的 熟 練 程 度 不 足 , 在 有<br />

限 的 實 驗 時 數 內 只 能 針 對 最 重 要 的 一 些 單<br />

一 模 組 做 實 驗 分 析 , 所 以 有 需 要 設 計 一 些<br />

包 含 多 重 模 組 的 小 專 題 , 銜 接 基 礎 電 子 電<br />

路 的 教 學 實 驗 課 程 和 大 學 部 終 端 課 程 學 生<br />

的 專 題 研 究 。<br />

研 究 的 動 機 是 希 望 藉 由 電 腦 的 電 路 模<br />

擬 分 析 、 電 子 實 驗 室 的 實 作 測 量 、 及 演 示<br />

教 具 的 實 務 觀 摩 提 升 學 生 的 學 習 效 果 , 達<br />

成 銜 接 基 礎 電 子 電 路 的 教 學 實 驗 課 程 和 大<br />

學 部 終 端 課 程 學 生 專 題 研 究 的 效 果 。<br />

二 、 研 究 目 的<br />

162<br />

鎖 相 環 迴 路 的 廣 泛 應 用 使 得 它 被 製 作<br />

成 積 體 電 路 (IC) 大 量 銷 售 , 例 如 最 常 見 到<br />

的 CD4046B, IC 的 體 積 小 巧 且 性 能 較 人<br />

工 組 裝 的 系 統 穩 定 可 靠 , 是 商 品 的 必 然 趨<br />

勢 , 但 是 IC 應 用 時 只 能 在 已 經 限 定 的 範 圍<br />

內 工 作 , 對 實 驗 教 學 而 言 缺 乏 彈 性 , 而 以<br />

分 立 式 基 本 電 子 零 件 組 裝 的 電 子 電 路 可 以<br />

保 有 應 用 時 的 修 改 彈 性 , 比 較 適 合 電 子 電<br />

路 的 教 學 實 驗 量 測 操 作 和 演 示 教 具 的 實 物<br />

觀 摩 討 論 。<br />

本 文 介 紹 以 分 立 式 電 子 零 件 設 計 的 鎖 相 環<br />

迴 路 實 驗 模 組 教 具 , 適 合 自 動 控 制 系 統 的<br />

捕 取 範 圍 、 保 持 範 圍 及 鎖 定 範 圍 演 示 教<br />

學 , 可 以 作 為 應 用 電 子 學 和 線 性 控 制 系 統<br />

的 專 題 實 驗 教 材 或 是 演 示 教 具 。<br />

貳 、 相 關 文 獻 探 討<br />

一 、 鎖 相 環<br />

基 本 的 鎖 相 環 迴 路 介 紹 可 以 由 網 路 查<br />

閱 參 考 文 獻 [1] 之 項 目 14, 以 及 參 考 文 獻<br />

[2]、[3]、[4], 是 1930 年 代 就 已 經 確 立 的<br />

重 要 工 程 技 術 , 迴 路 的 訊 號 流 程 如 圖 一 ,<br />

輸 入 參 考 訊 號 的 相 位 為 Φ 1 , 相 位 偵 測 器 產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生 誤 差 訊 號 V 1 , 迴 路 濾 波 器 產 生 致 動 訊 號<br />

V 2 ,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輸 出 訊 號 的 相 位 為<br />

Φ 2 。<br />

圖 一 : 基 本 的 鎖 相 環 迴 路<br />

如 果 鎖 相 環 迴 路 處 於 鎖 定 的 狀 態 , 則<br />

輸 入 參 考 訊 號 x(t) 和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輸 出<br />

訊 號 y(t) 如 圖 二 。<br />

率 比 較 器 可 以 調 變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 使 輸<br />

出 的 頻 率 修 正 到 與 輸 入 參 考 訊 號 的 頻 率 相<br />

同 , 進 而 控 制 2 個 訊 號 之 相 位 差 到 達 適 當<br />

的 固 定 值 。<br />

類 比 式 的 相 位 偵 測 器 可 以 參 考<br />

Motorola 的 MC1496 [2], 數 位 式 的 相 位 頻<br />

率 比 較 器 可 以 參 考 MC4044 [5], 以 上 2 款<br />

IC 只 要 照 著 製 造 廠 商 提 供 之 內 部 線 路 圖<br />

即 可 用 分 立 式 元 件 在 麵 包 板 上 實 驗 製 作 ,<br />

是 很 適 合 教 學 使 用 的 資 料 ,MC4044 的 數<br />

位 邏 輯 電 路 如 圖 四 , CD4046B 或 是<br />

HEF4046B 之 PC2[6] 的 基 本 工 作 原 理 與 其<br />

相 同 。<br />

圖 二 : 鎖 相 環 迴 路 鎖 定 的 狀 態<br />

如 果 鎖 相 環 迴 路 於 t=0 時 受 到 擾 動 進<br />

入 非 鎖 定 的 狀 態 , 則 輸 入 參 考 訊 號 x(t) 和<br />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輸 出 訊 號 y(t) 如 圖 三 。<br />

圖 三 : 於 t=0 時 受 到 擾 動 進 入 非 鎖 定 的 狀 態<br />

圖 四 :MC4044 的 寬 頻 帶 相 位 頻 率 比 較 器<br />

眾 多 資 料 內 的 數 位 式 低 雜 訊 相 位 偵<br />

測 器 可 以 參 考 圖 五 , 以 互 斥 或 邏 輯 閘 產 生<br />

出 脈 波 寬 度 依 相 位 差 調 變 的 誤 差 訊 號<br />

V 1 , 例 如 HEF4046B 內 的 相 位 比 較 器 PC1<br />

即 為 此 一 電 路 , 在 數 位 邏 輯 設 計 中 [7], 互<br />

斥 或 邏 輯 閘 是 布 林 代 數 內 的 奇 函 數 ,Φ 1 和<br />

Φ 2 的 電 位 相 同 時 輸 出 邏 輯 低 態 ,Φ 1 和 Φ 2<br />

的 電 位 不 同 時 輸 出 邏 輯 高 態 , 是 設 計 相 位<br />

比 較 器 的 基 本 作 法 。<br />

以 低 通 濾 波 器 對 V 1 積 分 即 可 產 生 致<br />

動 訊 號 V 2 , 對 相 位 差 △Φ=0~ 的 2 個 訊<br />

號 輸 入 , 可 輸 出 連 續 掃 瞄 0~V DD 的 電 壓 範<br />

圍 , 達 到 控 制 VCO 的 效 果 。<br />

二 、 相 位 偵 測 器<br />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輸 入 的 參 考 訊 號 和 電<br />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輸 出 訊 號 的 初 始 狀 態 可 以 是<br />

頻 率 不 同 的 2 個 獨 立 訊 號 , 寬 頻 帶 相 位 頻<br />

16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五 : 互 斥 或 邏 輯 閘 的 0~ 低 雜 訊 相 位 偵 測<br />

可 以 選 擇 74HC00 或 是 4011 製 作 互 斥<br />

或 邏 輯 閘 , 它 們 內 部 的 4 個 萬 用 基 礎 邏 輯<br />

閘 (NAND gate) 剛 好 可 以 組 成 1 個 互 斥 或<br />

邏 輯 閘 [8], 4011 的 工 作 電 壓 為 3V~18V,<br />

應 用 時 的 設 計 彈 性 大 很 多 , 其 Multisim 模<br />

擬 分 析 如 圖 六 。<br />

號 的 頻 率 做 電 壓 及 相 位 角 變 化 的 轉 換 控<br />

制 , 即 可 產 生 適 當 的 致 動 訊 號 V 2 , 達 到 使<br />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輸 出 特 定 頻 率 和 特 定 相 位<br />

角 變 化 量 之 訊 號 的 目 標 。<br />

迴 路 濾 波 器 可 分 為 被 動 式 和 主 動 式<br />

的 , 圖 七 為 被 動 式 落 後 - 前 進 濾 波 器 的<br />

Multisim 電 路 模 擬 圖 , 落 後 - 前 進 的 意 思 是<br />

低 通 濾 波 器 會 隨 輸 入 訊 號 頻 率 的 開 始 增 加<br />

而 輸 出 相 位 開 始 落 後 的 訊 號 , 但 是 輸 入 訊<br />

號 的 頻 率 增 加 到 某 一 大 小 之 後 , 輸 出 訊 號<br />

的 相 位 會 停 止 繼 續 增 加 落 後 量 , 然 後 反 而<br />

會 隨 輸 入 訊 號 的 頻 率 增 加 而 減 少 落 後 量 ,<br />

其 Bode 圖 的 衰 減 分 析 如 圖 八 a, 相 位 分 析<br />

如 圖 八 b。<br />

圖 六 a:4 個 NAND 閘 組 成 1 個 互 斥 或 邏 輯 閘<br />

圖 七 : 被 動 式 落 後 - 前 進 濾 波 器 電 路 圖<br />

圖 六 b: 互 斥 或 邏 輯 閘 的 相 位 比 較 波 形 模 擬<br />

使 用 互 斥 或 邏 輯 閘 工 作 的 低 雜 訊 相 位<br />

比 較 器 會 有 無 法 分 辨 是 否 鎖 住 高 次 諧 波 的<br />

問 題 , 因 此 通 常 是 先 使 用 雜 訊 比 較 大 但 是<br />

同 時 具 備 頻 率 比 較 功 能 的 寬 頻 帶 相 位 頻 率<br />

比 較 器 , 例 如 使 用 HEF4046B 時 , 在 PC2<br />

鎖 住 之 後 才 視 工 作 狀 況 考 慮 是 否 需 要 切 換<br />

到 低 雜 訊 相 位 比 較 器 PC1。<br />

三 、 迴 路 濾 波 器<br />

四 、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br />

迴 路 濾 波 器 為 低 通 濾 波 器 , 依 誤 差 訊<br />

164<br />

圖 八 a: 圖 七 的 Bode 圖 衰 減 分 析<br />

圖 八 b: 圖 七 的 Bode 圖 相 位 分 析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以 分 立 式 電 子 零 件 組 裝 的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br />

可 以 參 考 文 獻 [9], 實 驗 電 路 如 圖 九 , 其 基<br />

本 架 構 為 電 晶 體 組 成 的 無 穩 態 多 諧 振 盪<br />

器 , 是 電 子 學 實 驗 的 重 要 基 本 電 路 [10],<br />

搭 配 以 可 變 電 阻 器 R6 調 整 電 流 的 電 流 鏡<br />

恆 流 源 即 可 控 制 振 盪 器 的 工 作 頻 率 ,<br />

XSC1 示 波 器 的 模 擬 結 果 如 圖 十 , 其 中 準<br />

位 調 整 電 晶 體 Q6 是 模 擬 輸 出 負 載 而 加 上<br />

的 , 亦 可 將 電 晶 體 Q6 改 為 運 算 放 大 器 的<br />

比 較 器 ,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的 頻 率 可 調 變 範<br />

圍 即 為 鎖 相 環 的 最 大 工 作 範 圍 。<br />

圖 十 : 上 :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的 輸 出 訊 號<br />

下 : 準 位 調 整 電 晶 體 的 輸 出 訊 號<br />

參 、 研 究 工 具 與 方 法<br />

一 、 研 究 工 具 :<br />

電 路 模 擬 軟 體 及 基 礎 電 子 教 學 實 驗 室<br />

圖 九 : 電 流 模 式 射 極 結 合 型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br />

165<br />

的 實 驗 設 備 為 本 研 究 的 工 具 ( 普 通 物 理 實<br />

驗 室 通 常 就 有 這 些 基 礎 配 備 ), 本 文 所 使 用<br />

電 路 模 擬 軟 體 為 NI LabVIEW 之 Multisim<br />

及 Altera 公 司 的 MaxPlusII, 基 礎 電 子 教 學<br />

實 驗 設 備 為 示 波 器 、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 限<br />

流 穩 壓 電 源 供 應 器 , 耗 材 部 份 只 取 用 學 生<br />

基 礎 電 子 教 學 實 驗 室 的 常 備 電 子 零 件 。<br />

二 、 研 究 方 法<br />

將 複 雜 的 系 統 分 離 為 個 別 單 一 模 組 ,<br />

用 電 路 模 擬 軟 體 設 計 及 模 擬 各 部 分 模 組 ,<br />

找 出 適 當 的 理 論 值 , 然 後 研 究 如 何 組 合 各<br />

部 分 模 組 , 並 以 電 路 模 擬 軟 體 設 計 及 模 擬<br />

完 整 系 統 的 工 作 是 否 適 當 , 確 定 開 發 此 專<br />

案 的 可 行 性 。<br />

再 以 麵 包 板 實 作 系 統 的 各 部 分 模 組 ,<br />

驗 證 理 論 值 和 實 驗 值 是 否 相 同 , 然 後 組 合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各 部 分 模 組 , 並 實 際 測 試 完 整 系 統 的 工 作<br />

表 現 是 否 適 當 , 反 覆 修 正 以 達 到 最 佳 組 合 。<br />

修 正 成 功 之 後 可 以 找 適 當 困 難 程 度 的<br />

其 它 控 制 系 統 做 為 練 習 , 研 究 控 制 系 統 工<br />

程 實 務 的 設 計 和 物 理 理 論 模 型 的 正 確 配<br />

合 。<br />

肆 、 教 學 實 驗 的 設 計<br />

一 、 基 本 鎖 相 環 的 組 合<br />

以 分 立 式 電 子 零 件 設 計 的 鎖 相 環 實 驗<br />

電 路 即 為 圖 六 、 圖 七 及 圖 九 的 組 合 , 要 搭<br />

配 的 實 驗 設 備 為 限 流 穩 壓 電 源 供 應 器 、 雙<br />

軌 示 波 器 及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 請 參 考 附 件<br />

照 片 1 和 照 片 2)。<br />

先 移 除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的 可 變 電 阻 器<br />

R6 及 準 位 調 整 用 電 晶 體 Q6, 改 用 Op-Amp<br />

LF356 組 成 的 電 壓 比 較 器 取 代 , 將 電 壓 控<br />

制 振 盪 器 的 Q1 和 Q2 集 極 輸 出 端 接 到 電 壓<br />

比 較 器 的 輸 入 端 , 電 壓 比 較 器 的 輸 出 端 接<br />

到 相 位 比 較 器 的 受 控 制 訊 號 輸 入 端 , 以 達<br />

成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模 組 到 相 位 比 較 器 模 組<br />

之 間 的 訊 號 匹 配 。<br />

基 本 鎖 相 環 實 驗 電 路 使 用 之 低 雜 訊 相<br />

位 偵 測 器 可 以 是 74HC00 或 是 4011 內 部 4<br />

個 NAND gate 組 成 的 1 個 互 斥 或 邏 輯 閘 來<br />

達 成 , 如 果 實 驗 室 TTL 零 件 盒 內 還 有 早 期<br />

的 74LS00, 其 工 作 電 壓 及 腳 位 可 以 和<br />

74HC00 互 通 , 也 可 以 替 換 作 比 較 。<br />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輸 出 的 參 考 用 控 制 脈<br />

波 接 到 相 位 比 較 器 的 另 外 一 個 訊 號 輸 入<br />

端 , 以 互 斥 或 邏 輯 閘 工 作 的 數 位 式 低 雜 訊<br />

相 位 偵 測 器 , 其 參 考 用 控 制 脈 波 的 正 半 週<br />

期 和 負 週 期 必 須 相 同 , 因 此 模 擬 時 函 數 訊<br />

號 產 生 器 之 設 定 如 圖 十 一 。<br />

再 將 數 位 式 低 雜 訊 相 位 比 較 器 的 輸 出<br />

訊 號 接 到 被 動 式 落 後 - 前 進 低 通 濾 波 器 的<br />

輸 入 , 最 後 再 將 被 動 式 落 後 - 前 進 低 通 濾 波<br />

器 的 輸 出 接 入 電 壓 控 制 振 盪 器 的 電 阻 R7<br />

輸 入 端 , 形 成 完 整 的 迴 路 ( 圖 十 二 )。<br />

以 5V 的 電 壓 操 作 時 ,74HC00 可 以 在<br />

4kHz~400kHz 的 範 圍 工 作 良 好 。 以 5.5V<br />

或 更 高 的 電 壓 操 作 時 ,4011 亦 可 以 在<br />

4kHz~400kHz 的 範 圍 工 作 , 示 波 器 之 模 擬<br />

波 形 如 圖 十 三 。<br />

圖 十 一 :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之 設 定<br />

16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圖 十 二 : 鎖 相 環 電 路 圖<br />

圖 十 三 : 波 形 由 上 向 下 1.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的 輸 出 2.LF356 電 壓 比 較 器 的 輸 出 3. 相 位 比 較 器 的 輸 出 4. 低 通 濾<br />

波 器 的 輸 出<br />

二 、 基 本 鎖 相 環 的 實 驗<br />

當 系 統 處 於 鎖 定 的 狀 態 時 , 以 快 速 的<br />

變 化 率 改 變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的 輸 出 訊 號 頻<br />

率 , 觀 察 鎖 相 環 能 保 持 鎖 定 工 作 的 最 大 頻<br />

率 偏 差 量 , 此 一 單 位 時 間 內 頻 率 偏 差 量 的<br />

上 限 值 即 為 鎖 相 環 的 鎖 定 範 圍 (lock<br />

range)。<br />

若 是 系 統 已 經 處 於 鎖 定 的 狀 態 , 以 緩<br />

慢 的 速 度 改 變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的 訊 號 頻<br />

作 的 頻 率 上 限 及 下 限 , 此 頻 率 上 限 及 下 限<br />

之 間 的 範 圍 即 為 鎖 相 環 的 保 持 範 圍 (hold<br />

in range), 保 持 範 圍 與 VCO 的 工 作 範 圍 有<br />

關 。<br />

若 是 系 統 已 經 進 入 脫 離 鎖 定 的 狀 態 ,<br />

亦 可 以 緩 慢 改 變 函 數 訊 號 產 生 器 的 訊 號 頻<br />

率 , 找 出 可 以 重 新 進 入 鎖 定 狀 態 的 上 限 及<br />

下 限 頻 率 範 圍 , 此 範 圍 即 為 鎖 相 環 的 訊 號<br />

捕 取 範 圍 (pull in range), 因 為 捕 取 範 圍 越<br />

大 時 雜 訊 頻 帶 寬 度 就 會 越 大 , 所 以 迴 路 濾<br />

率 , 觀 察 VCO 能 以 相 同 訊 號 頻 率 同 步 工 波 器 LPF 的 設 計 要 兼 顧 捕 取 範 圍 和 雜 訊 對<br />

16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鎖 定 狀 態 品 質 的 影 響 。<br />

由 圖 十 三 的 示 波 器 模 擬 結 果 , 可 以 預<br />

估 到 達 鎖 定 需 要 多 少 的 時 間 , 稱 為 鎖 定 時<br />

間 (lock up time)。<br />

伍 、 結 果 與 討 論<br />

一 、 研 究 結 果<br />

本 文 將 基 本 鎖 相 環 的 一 些 麵 包 板 實 驗<br />

照 片 作 為 附 件 , 請 大 家 參 考 。<br />

二 、 應 用 討 論<br />

以 基 礎 物 理 學 的 簡 諧 運 動 系 統 來 比 較<br />

負 回 授 的 控 制 系 統 , 兩 者 可 以 找 到 對 應 的<br />

關 係 , 簡 諧 運 動 系 統 必 須 要 有 的 線 性 回 復<br />

力 , 即 為 負 回 授 的 控 制 機 制 , 可 以 使 簡 諧<br />

運 動 系 統 達 到 穩 定 的 振 動 頻 率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http://mysite.du.edu/~etuttle/electron/el<br />

ecindx.htm , Composed by J. B.<br />

Calvert,Created 24 July 2001,Last<br />

revised 10 September 2007。<br />

〔2〕 陳 連 春 編 譯 ,PLL 相 位 鎖 定 迴 路 應<br />

用 技 術 ,P.19, 建 興 出 版 社 ,1998。<br />

〔3〕 H. de Bellescize : “La Reception<br />

Synchrone”,Onde<br />

Electr.,Vol.11,pp.230~240,June<br />

1932.。<br />

〔4〕 何 中 庸 編 譯 ,PLL 頻 率 合 成 與 鎖<br />

相 電 路 設 計 , 全 華 科 技 圖 書 公 司 ,<br />

2001。<br />

〔5〕 同 [2],P.70。<br />

〔6〕 遠 坂 俊 昭 原 著 , 宋 國 明 譯 ,PLL<br />

電 路 設 計 及 應 用 ,P4-15, 全 華 科 技<br />

圖 書 公 司 ,2006。<br />

〔7〕 M.MORRIS MANO,MICHAEL D.<br />

CILETTI,DIGITAL DESIGN,4th<br />

EDITION , P.161 , PEARSON<br />

EDUCATION,2007。<br />

〔8〕 同 [7],P.118。<br />

〔9〕 陳 連 春 譯 , 振 盪 電 路 設 計 應 用 鐵<br />

則 ,P.239, 建 興 出 版 社 , 民 88。<br />

蕭 敏 學 編 著 , 大 學 電 子 學 實 習 (I),P.284,<br />

台 科 大 圖 書 公 司 ,2008。<br />

16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我 的 子 彈 會 轉 彎 pacinko<br />

陳 佳 妏<br />

1<br />

高 峰 國 小<br />

1<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最 近 風 靡 的 憤 怒 鳥 , 讓 我 們 想 到 古 老 的 童 玩 --- 彈 弓 。 於 是 我 們 邀 請 原 民 臺 科 學 小<br />

原 子 的 主 持 人 道 武 司 來 學 校 , 教 我 們 利 用 九 芎 樹 的 eida( 樹 型 為 ㄚ 的 樹 幹 ) 做 成 巨 無 霸<br />

的 彈 弓 pacinko。 我 們 發 現 在 準 備 發 射 時 , 必 須 要 對 彈 弓 橡 皮 筋 做 出 最 大 的 功 , 以 及<br />

選 出 最 適 合 的 子 彈 , 才 能 做 出 射 最 遠 的 彈 弓 。 所 以 製 作 彈 弓 時 , 利 用 並 聯 和 串 聯 橡 皮<br />

筋 得 到 最 佳 組 合 , 而 做 出 適 合 自 己 能 力 並 產 生 最 大 位 移 的 功 , 並 挑 重 量 適 中 、 選 體 積<br />

小 、 密 度 大 的 子 彈 , 才 能 發 射 最 遠 。<br />

我 們 用 桌 子 自 製 了 彈 弓 發 射 器 , 研 究 彈 弓 與 子 彈 的 條 件 對 彈 弓 射 程 的 影 響 。 結 果<br />

發 現 : 在 相 同 的 橡 皮 筋 位 移 下 , 串 聯 的 橡 皮 筋 數 目 越 少 、 並 聯 的 數 目 越 多 , 就 能 射 得<br />

越 遠 ; 而 子 彈 截 面 積 越 小 ( 所 受 到 的 空 氣 阻 力 越 小 )、 重 量 適 中 , 就 能 射 的 越 遠 。<br />

最 特 別 的 是 : 我 們 發 現 如 果 彈 弓 兩 邊 橡 皮 筋 拉 力 不 同 , 使 球 旋 轉 前 進 時 , 球 的 一<br />

側 氣 流 較 快 、 氣 壓 較 小 ; 另 一 側 的 氣 流 氣 流 較 慢 、 氣 壓 較 大 ; 就 像 「 刺 客 聯 盟 」 的 電<br />

影 一 樣 , 子 彈 會 轉 彎 唷 !<br />

16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泰 雅 陀 螺 王 kongmah<br />

陳 佳 妏<br />

1<br />

高 峰 國 小<br />

1<br />

聯 絡 人 E-mail:<br />

摘 要<br />

們 學 校 有 一 間 原 住 民 科 學 展 覽 館 , 展 示 的 原 住 民 陀 螺 種 類 繁 多 、 打 法 也 不 同 。 我<br />

們 請 了 一 位 達 人 來 學 校 , 教 我 們 利 用 青 剛 櫟 木 削 成 橄 欖 形 狀 的 泰 雅 陀 螺 。 我 們 發 現 打<br />

這 種 陀 螺 時 , 必 須 將 陀 螺 底 部 朝 上 往 前 甩 出 , 並 使 陀 螺 落 在 指 定 的 盤 子 中 。 所 以 打 陀<br />

螺 的 繩 子 必 須 同 時 具 有 使 陀 螺 減 緩 移 動 速 度 、 反 轉 陀 螺 、 以 及 使 陀 螺 轉 動 等 三 個 作 用 。<br />

我 們 又 利 用 多 多 罐 模 擬 泰 雅 陀 螺 , 研 究 重 量 分 佈 與 外 在 因 素 對 陀 螺 轉 動 的 影 響 。<br />

結 果 發 現 : 陀 螺 越 重 、 重 心 越 高 , 則 轉 動 時 間 越 久 ; 而 繞 繩 圈 數 越 多 、 繞 繩 順 序 為 先<br />

細 後 粗 , 也 可 讓 陀 螺 轉 的 更 久 。<br />

最 特 別 的 是 : 我 們 發 現 用 較 大 的 力 量 打 陀 螺 , 陀 螺 不 見 得 轉 得 越 久 ; 每 個 陀 螺 都<br />

有 最 合 適 它 的 拉 力 。 愈 重 的 陀 螺 , 最 合 適 的 拉 力 反 而 會 愈 小 !<br />

關 鍵 詞 :<br />

17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遠 端 遙 控 掃 描 式 電 子 顯 微 鏡 對 於 學 生 奈 米 科 技 學 習 動 機<br />

與 興 趣 之 影 響 初 探<br />

葉 孟 考<br />

1<br />

1<br />

開 執 中<br />

2<br />

蔡 碩 承<br />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動 力 機 械 工 程 學 系<br />

2<br />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工 程 與 系 統 科 學 系<br />

2<br />

楊 惠 婷<br />

聯 絡 人 E-mail:htyang@mx.nthu.tw<br />

摘 要<br />

近 年 來 , 奈 米 科 技 已 成 為 新 興 科 技 議 題 之 一 , 隨 著 奈 米 科 技 相 關 理 論 與 應 用 之 發<br />

展 , 培 育 奈 米 科 技 相 關 人 才 亦 成 為 重 要 的 課 題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科 學 教 育 發 展 處<br />

自 2007 年 起 , 推 動 「 奈 米 國 家 型 科 技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旨 在 於 培 育 奈 米 科 技 相 關 人 才 ,<br />

自 小 學 、 中 學 、 大 學 皆 為 培 育 對 象 , 以 讓 奈 米 科 技 相 關 知 識 向 下 紮 根 , 為 未 來 之 產 業<br />

發 展 做 準 備 。<br />

奈 米 科 技 與 日 常 生 活 息 息 相 關 , 在 實 行 奈 米 科 技 教 學 時 , 學 生 對 於 從 未 接 觸 過 之<br />

科 學 名 詞 會 有 所 恐 懼 , 因 此 引 起 學 生 之 學 習 動 機 與 學 習 興 趣 是 很 重 要 的 。 如 何 透 過 簡<br />

單 有 趣 的 方 法 , 讓 學 生 對 於 物 質 之 奈 米 結 構 有 所 認 識 與 理 解 , 並 引 起 學 生 學 習 奈 米 科<br />

技 之 動 機 與 興 趣 ? 本 研 究 旨 在 討 論 遠 端 遙 控 掃 描 式 電 子 顯 微 鏡 對 於 學 生 在 學 習 奈 米<br />

科 技 之 動 機 與 興 趣 之 影 響 。 遠 端 遙 控 掃 描 式 電 子 顯 微 鏡 由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電 子 顯 微 鏡 中<br />

心 所 發 展 , 其 目 的 在 於 , 讓 中 小 學 生 於 課 堂 教 室 中 直 接 觀 察 物 質 結 構 , 以 了 解 不 同 尺<br />

度 下 的 物 質 所 有 具 有 的 相 關 性 質 , 進 而 影 響 學 生 之 學 習 動 機 與 興 趣 。<br />

關 鍵 詞 : 奈 米 科 技 教 育 、 學 習 動 機 、 學 習 興 趣<br />

1<br />

壹 、 研 究 背 景 與 目 的<br />

近 年 來 , 奈 米 科 技 已 成 為 新 興 科 技 議<br />

題 之 一 , 日 常 生 活 中 許 多 現 象 或 事 物 與 奈<br />

米 息 息 相 關 。 奈 米 科 技 已 逐 漸 廣 泛 應 用 於<br />

材 料 、 化 學 、 電 子 、 資 訊 、 紡 織 等 不 同 產<br />

業 與 領 域 中 (S.Y. Stevens, & Sutherland et<br />

al.,2009) 。 透 過 奈 米 科 技 相 關 之 產 品 與<br />

產 業 開 發 , 將 使 得 人 類 的 日 常 生 活 更 加 便<br />

利 。 隨 著 奈 米 科 技 相 關 理 論 與 應 用 之 發<br />

展 , 培 育 奈 米 科 技 相 關 人 才 亦 成 為 重 要 的<br />

課 題 。 盧 秀 琴 、 宋 家 驥 (2010) 指 出 , 培 育<br />

奈 米 科 技 領 域 之 相 關 人 才 為 當 務 之 急 。 除<br />

此 之 外 , 將 奈 米 科 技 等 相 關 知 識 推 廣 至 大<br />

眾 是 必 要 的 , 如 此 將 可 避 免 一 般 大 眾 對 於<br />

奈 米 科 技 有 錯 誤 的 迷 思 或 認 知 ( 邱 文 正 ,<br />

2008)。 兒 童 是 國 家 的 未 來 主 人 翁 , 將 一 個<br />

新 興 科 技 議 題 融 入 學 童 所 學 之 相 關 科 目<br />

中 , 將 能 夠 使 學 童 了 解 與 學 習 科 學 新 知 ,<br />

並 進 而 發 展 相 關 職 涯 規 畫 , 以 提 升 國 家 產<br />

業 競 爭 力 ( 李 世 光 等 ,2003)。 為 培 育 奈 米<br />

科 技 人 才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科 學 教 育<br />

發 展 處 自 2007 年 起 , 推 動 「 奈 米 國 家 型 科<br />

技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旨 在 於 培 育 奈 米 科 技 相<br />

關 人 才 , 自 小 學 、 中 學 、 大 學 等 各 階 段 學<br />

制 之 學 生 為 培 育 對 象 , 以 讓 奈 米 科 技 相 關<br />

知 識 向 下 紮 根 , 為 未 來 之 產 業 發 展 做 準<br />

備 , 同 時 , 亦 將 奈 米 科 技 等 概 念 推 廣 至 社<br />

會 大 眾 。 透 過 「 奈 米 國 家 型 科 技 人 才 培 育<br />

計 畫 之 執 行 」, 將 能 夠 增 進 科 學 教 育 之 品<br />

質 , 培 養 國 民 具 有 奈 米 科 技 素 養 , 提 升 國<br />

民 之 科 學 素 養 ( 奈 米 科 技 教 育 學 院 ,2009)。<br />

17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在 推 廣 奈 米 科 技 教 育 之 時 , 如 何 引 起<br />

學 生 學 習 奈 米 科 技 之 動 機 與 興 趣 為 一 重 要<br />

的 課 題 。 學 習 動 機 與 興 趣 是 引 導 一 個 學 習<br />

者 進 行 學 習 活 動 的 重 要 因 素 。 在 科 學 教 育<br />

相 關 研 究 調 查 顯 示 , 許 多 亞 洲 地 區 學 生 ( 例<br />

如 : 台 灣 、 香 港 、 日 本 等 地 區 ) 對 於 科 學 相<br />

關 科 目 之 學 習 具 有 優 秀 之 學 習 表 現 , 然<br />

而 , 卻 缺 乏 對 於 科 學 之 學 習 興 趣 與 動 機 ( 余<br />

民 寧 、 韓 珮 華 ,2009)。 若 一 個 學 生 對 於 科<br />

學 學 習 之 動 機 與 興 趣 低 落 , 將 會 影 響 其 日<br />

後 之 學 習 與 生 涯 發 展 , 因 此 , 引 發 學 生 學<br />

習 科 學 之 動 機 及 促 進 學 生 之 情 境 興 趣 便 顯<br />

得 重 要 。 教 師 在 制 式 教 育 課 堂 中 , 可 利 用<br />

各 種 不 同 方 式 , 以 引 發 與 刺 激 學 生 之 學 習<br />

興 趣 , 以 增 進 學 生 之 學 習 興 趣 與 專 注 力 ,<br />

同 時 可 減 少 學 習 焦 慮 ( 鄭 瑞 洲 、 洪 振 方 、 黃<br />

台 珠 ,2011)。 在 學 習 動 機 方 面 , 教 育 部 於<br />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綱 要 中 提 出 , 自 然 與<br />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課 程 注 重 培 養 學 生 主 動 探 索<br />

科 學 與 獨 立 思 考 之 精 神 。 在 自 然 科 學 之 學<br />

習 中 , 若 能 運 用 實 體 、 日 常 生 活 案 例 、 實<br />

際 實 驗 等 方 式 , 將 能 夠 引 起 中 小 學 生 之 學<br />

習 動 機 , 並 培 養 學 生 問 題 解 決 與 獨 立 思 考<br />

之 能 力 ( 邱 文 正 ,2004)。<br />

本 研 究 與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工 程 與 系 統<br />

科 學 系 之 電 子 顯 微 鏡 中 心 合 作 , 利 用 遠 端<br />

遙 控 掃 描 式 電 子 顯 微 鏡 (SEM) 的 技 術 , 讓<br />

學 生 直 接 於 課 堂 教 師 中 觀 察 物 質 之 結 構 。<br />

透 過 遠 端 遙 控 SEM 之 教 學 目 的 在 於 讓 中<br />

小 學 教 師 與 學 生 , 在 不 需 進 實 驗 室 的 情 況<br />

下 , 便 可 直 接 觀 察 到 電 子 顯 微 鏡 中 的 物 質<br />

結 構 , 並 能 夠 比 較 在 肉 眼 、 一 般 顯 微 鏡 或<br />

電 子 顯 微 鏡 的 不 同 變 化 。 本 研 究 將 透 過 文<br />

獻 分 析 之 方 式 , 討 論 在 遠 端 遙 控 顯 微 鏡 的<br />

教 學 過 程 中 , 學 生 對 於 學 習 奈 米 科 技 之 動<br />

機 與 興 趣 是 否 被 激 發 , 以 及 透 過 遠 端 遙 控<br />

顯 微 鏡 之 教 學 , 能 否 使 學 生 持 續 對 於 奈 米<br />

科 技 之 學 習 , 並 將 之 應 用 於 日 常 生 活 中 。<br />

貳 、 文 獻 探 討<br />

一 、 奈 米 科 技 教 育<br />

1959 年 , 美 國 物 理 學 家 費 曼 揭 開 了 奈<br />

米 科 技 的 新 一 頁 , 為 科 技 發 展 邁 向 新 的 里<br />

程 碑 ( 費 曼 ,2001)。「 奈 米 」, 為 一 尺 度 單<br />

位 , 當 物 質 在 奈 米 尺 度 下 時 , 其 性 質 與 巨<br />

觀 尺 度 下 可 能 有 所 改 變 。 因 此 , 利 用 此 種<br />

特 性 , 在 不 同 領 域 中 可 做 不 同 之 應 用 與 發<br />

展 。 近 年 來 , 許 多 國 家 紛 紛 投 入 奈 米 科 技<br />

之 研 究 , 奈 米 科 技 為 21 世 紀 以 來 之 新 興 科<br />

技 議 題 , 不 同 領 域 之 專 家 、 產 業 皆 重 視 奈<br />

米 科 技 之 發 展 。 學 者 莫 雷 ( 洪 國 展 ,2010)<br />

曾 經 指 出 , 奈 米 科 技 對 於 人 類 有 莫 大 的 貢<br />

獻 , 包 含 人 類 的 健 康 、 生 活 等 。<br />

當 一 個 新 科 技 正 在 起 步 發 展 時 , 由 於<br />

影 響 一 個 國 家 之 發 展 與 進 步 , 因 此 培 育 相<br />

關 之 科 技 人 才 是 必 要 的 。 奈 米 科 技 之 出<br />

現 , 也 代 表 著 培 育 相 關 人 才 是 必 須 的 , 唯<br />

有 將 奈 米 科 技 概 念 向 下 紮 根 , 才 能 夠 帶 領<br />

國 家 科 技 之 進 步 ( 李 世 光 ,2003)。 在 培 育<br />

奈 米 科 技 相 關 人 才 之 時 , 將 奈 米 科 技 推 廣<br />

至 一 般 大 眾 能 夠 使 更 多 人 了 解 奈 米 科 技 之<br />

基 本 概 念 , 同 時 , 能 夠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尋 找<br />

到 相 關 之 概 念 , 如 此 , 將 增 進 國 民 之 科 學<br />

素 養 ( 溫 明 正 ,2005; 黃 佳 媛 ,2007)。<br />

在 進 行 奈 米 科 技 教 學 或 是 科 學 教 育<br />

時 , 若 使 學 生 經 由 實 作 實 驗 或 探 究 式 學 習<br />

等 方 式 學 習 時 , 將 能 夠 培 養 學 生 具 有 觀<br />

察 、 獨 立 思 考 之 精 神 , 同 時 , 學 習 如 何 推<br />

理 、 歸 納 與 應 用 科 學 概 念 , 並 從 日 常 生 活<br />

中 了 解 科 學 概 念 與 解 決 問 題 亦 為 重 要 的 課<br />

題 。 奈 米 科 技 人 才 培 育 為 近 年 來 國 家 科 學<br />

教 育 發 展 重 點 之 一 , 因 此 , 奈 米 科 技 教 育<br />

已 行 之 有 年 , 擁 有 豐 碩 之 成 果 。 中 小 學 教<br />

師 們 相 繼 開 發 奈 米 科 技 教 材 教 案 , 並 將 奈<br />

米 科 技 核 心 概 念 融 入 各 教 學 科 目 中 。 教 師<br />

們 利 用 淺 顯 易 懂 的 方 式 , 例 如 : 圖 像 化 、<br />

遊 戲 、 實 驗 、 參 觀 等 教 學 活 動 , 以 協 助 對<br />

於 中 小 學 生 而 言 , 較 困 難 理 解 的 奈 米 科 技<br />

17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概 念 之 學 習 ( 王 宗 坤 ,2001)。 中 小 學 生 若<br />

能 透 過 具 體 的 圖 像 觀 察 或 有 趣 的 遊 戲 從 中<br />

學 習 , 將 能 有 助 於 學 習 抽 象 之 奈 米 概 念 ,<br />

並 擴 展 學 生 之 視 野 ( 吳 政 忠 ,2004)。<br />

二 、 學 習 動 機<br />

學 習 動 機 指 的 是 教 師 依 據 設 定 之 學<br />

習 目 標 , 帶 領 學 生 進 行 學 習 活 動 時 , 一 種<br />

驅 使 學 生 學 習 , 並 能 夠 讓 學 生 持 續 學 習 的<br />

力 量 , 其 為 一 種 內 在 之 心 理 歷 程 ( 張 春 興 ,<br />

1997)。 在 學 習 過 程 中 , 如 何 激 勵 學 習 者 願<br />

意 參 與 學 習 活 動 , 並 且 提 高 其 學 習 動 機 與<br />

調 整 教 學 策 略 , 為 教 師 所 需 關 注 的 部 分 。<br />

在 中 小 學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之 教 學 中 ,<br />

必 須 更 加 注 重 學 生 是 否 能 夠 自 主 性 學 習 ,<br />

因 此 刺 激 並 提 升 學 生 之 學 習 動 機 是 必 要 的<br />

( 洪 國 展 ,2010)。 在 社 會 認 知 理 論 中 提 到 ,<br />

個 人 (person)、 環 境 (environment)、 行 為<br />

(behavior) 三 者 之 交 互 作 用 會 影 響 學 習 行<br />

為 (Bandura, 1997)。 在 學 習 活 動 中 , 個 人<br />

因 素 包 含 學 習 者 的 自 我 效 能 、 情 緒 、 焦 慮<br />

等 ; 行 為 指 的 是 學 習 者 外 在 表 現 , 如 學 習<br />

成 效 、 自 我 控 制 等 ; 而 外 在 環 境 將 會 對 於<br />

個 人 、 行 為 有 莫 大 的 影 響 , 例 如 : 教 師 教<br />

學 方 式 、 學 習 硬 體 設 施 、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教<br />

學 環 境 等 , 皆 會 影 響 到 學 習 者 之 學 習 動 機 。<br />

在 學 習 活 動 中 , 需 考 量 學 生 之 需 求 與<br />

個 人 特 質 , 以 發 展 適 合 激 發 學 習 動 機 之 教<br />

學 策 略 , 並 且 隨 時 進 行 修 正 與 評 估 (Keller<br />

& Koop, 1987)。 在 學 習 動 機 論 中 ,Keller<br />

提 出 ARCS 模 式 , 在 學 習 過 程 中 , 有 四 個<br />

提 升 學 習 動 機 的 要 素 , 分 別 為 注 意<br />

(Attention) 、 相 關 (Relevance) 、 信 心<br />

(Confidence)、 滿 足 (Satisfaction)。 在 學 習<br />

活 動 之 初 , 必 須 引 起 學 習 者 之 注 意 力 , 以<br />

吸 引 學 生 之 專 注 , 之 後 必 須 使 學 習 活 動 與<br />

學 習 者 之 生 活 經 驗 或 切 身 經 歷 有 相 關 性 ,<br />

以 增 加 學 習 者 之 信 心 , 當 學 習 者 完 成 學 習<br />

活 動 後 , 便 會 使 得 學 習 者 獲 得 滿 足 感 或 成<br />

就 感 ( 陳 李 綢 、 郭 妙 雪 ,1998)。<br />

三 、 學 習 興 趣<br />

興 趣 為 一 個 人 對 於 一 個 事 件 、 科 目 、<br />

任 務 的 心 理 想 法 , 興 趣 會 經 由 個 人 與 環<br />

境 、 情 境 互 動 所 產 生 (Krapp, 2005;<br />

Schiefele, 1991)。 興 趣 可 分 為 情 境 興 趣 與<br />

個 人 興 趣 兩 種 。 情 境 興 趣 較 為 短 暫 , 是 經<br />

由 外 在 環 境 刺 激 所 產 生 , 較 不 穩 定 , 會 隨<br />

著 外 界 情 境 而 有 所 變 化 。 個 人 興 趣 則 是 一<br />

個 人 固 有 之 特 質 , 不 易 改 變 , 較 為 穩 定 。<br />

在 興 趣 發 展 的 歷 程 中 , 一 開 始 為 觸 發 情 境<br />

興 趣 , 喚 起 興 趣 ; 之 後 將 維 持 情 境 興 趣 ,<br />

將 情 境 興 趣 與 個 人 經 驗 做 連 結 ; 而 後 喚 起<br />

個 人 興 趣 , 最 後 再 成 為 個 人 興 趣 , 對 於 一<br />

項 任 務 將 會 主 動 積 極 並 有 正 面 之 態 度 與 情<br />

緒 (Hidi, 1990)。 學 習 興 趣 則 是 指 一 位 學 習<br />

者 對 於 某 學 習 任 務 有 所 偏 好 , 有 正 向 之 學<br />

習 動 機 於 學 習 上 。<br />

参 、 研 究 方 法<br />

本 研 究 與 桃 、 竹 、 苗 三 地 區 之 中 小 學<br />

合 作 , 透 過 遠 端 遙 控 清 華 大 學 電 子 顯 微 鏡<br />

中 心 之 掃 瞄 式 電 子 顯 微 鏡 , 讓 中 小 學 師 生<br />

在 課 堂 教 室 中 進 行 奈 米 科 技 之 教 學 。 透 過<br />

質 性 訪 談 與 觀 察 法 , 在 教 學 過 程 中 , 中 小<br />

學 學 生 認 為 電 子 顯 微 鏡 是 新 奇 有 趣 的 , 尤<br />

其 透 過 遠 端 系 統 觀 看 電 子 顯 微 鏡 下 物 質 的<br />

小 尺 度 結 構 , 對 於 奈 米 概 念 的 學 習 是 有 幫<br />

助 的 。 而 中 小 學 教 師 認 為 透 過 遠 端 遙 控 電<br />

子 顯 微 鏡 進 行 教 學 , 能 夠 引 起 學 生 之 學 習<br />

動 機 與 學 習 興 趣 , 進 而 蒐 集 相 關 資 料 , 並<br />

學 會 解 決 問 題 與 獨 立 思 考 。<br />

肆 、 結 論 與 建 議<br />

由 以 上 之 文 獻 探 討 與 實 際 教 學 之 進<br />

行 可 知 , 奈 米 科 技 為 現 今 重 要 之 新 興 科 技<br />

議 題 之 一 , 而 培 育 奈 米 科 技 人 才 是 必 要<br />

的 。 由 於 中 小 學 學 生 心 智 發 展 尚 未 成 熟 ,<br />

17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抽 象 之 奈 米 概 念 較 為 不 易 理 解 , 善 用 具 體<br />

之 圖 像 較 為 容 易 協 助 中 小 學 學 生 理 解 抽 象<br />

概 念 。 本 研 究 採 用 遠 端 遙 控 電 子 顯 微 鏡 進<br />

行 奈 米 科 技 教 學 , 其 目 的 在 於 引 起 學 生 學<br />

習 奈 米 科 技 之 學 習 動 機 與 學 習 興 趣 。 未<br />

來 , 將 實 際 進 行 量 表 施 測 , 以 了 解 學 生 在<br />

遠 端 遙 控 電 子 顯 微 鏡 課 程 學 習 前 、 後 之 學<br />

習 表 現 與 學 習 動 機 、 興 趣 之 差 異 性 , 並 依<br />

此 發 展 更 加 完 善 之 教 學 活 動 與 學 習 教 材 。<br />

致 謝<br />

本 研 究 感 謝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br />

科 學 教 育 處 經 費 補 助 ( 計 畫 編 號 :NSC<br />

101-2120-S-007-001-) , 也 一 併 感 謝 參 與<br />

本 計 畫 研 究 的 所 有 同 仁 與 標 竿 學 校 教 師 的<br />

投 入 與 付 出 ,。<br />

參 考 文 獻<br />

1.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br />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br />

2. Hidi, S. (1990). Interest and its contribution as a<br />

mental resource for learing. Review of<br />

Educational Research, 60, 549-571.<br />

3. Keller, J.M. (1987). Stratagies for stimulating the<br />

motivation to learn. Performance & Instruction,<br />

26(9), 1-8.<br />

4. Krapp, A. (2005). Basic needs and the<br />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and intrinsic<br />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Learning and<br />

Instruction, 15, 381–395.<br />

5. Krapp, A., Hidi, S., & Renninger, K. A. (1992).<br />

Interes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he role of<br />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p. 3-25):<br />

Hillsdale, NJ: Erlbaum.<br />

6. Schiefele, U. (1991). Interest, learning, and<br />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br />

299–323.<br />

7. Stevens S.Y., Sutherland L.A.M., and Krajcik<br />

J.S., The Big Ideas of Nanoscale, Science &<br />

Engineering—A Guidebook for Secondary<br />

Teachers,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br />

Press, America, 2009.<br />

8. 王 宗 坤 (2001)。 從 「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 領 域 課 程<br />

的 目 標 談 科 普 教 育 的 做 法 。 研 習 資 訊 ,18(1),<br />

79-85。<br />

9. 吳 政 忠 (2004)。 往 下 紮 根 的 奈 米 教 育 。2004 年<br />

6 月 24 日 , 取 自 台 北 市 雜 誌 商 業 同 業 工 會 -<br />

電 子 報 http://www.magazine.org.tw/<br />

enews/ 2004 Enews/208_0624.htm<br />

10. 李 世 光 、 林 宜 靜 、 吳 政 忠 、 黃 圓 婷 、 蔡 雅 雯<br />

(2003)。 奈 米 科 技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之 推 動 規 劃 與<br />

展 望 : 從 K-12 奈 米 人 才 培 育 試 行 計 劃 談 起 。<br />

物 理 雙 月 刊 ,25(3),435-461。<br />

11. 奈 米 科 技 教 育 學 院 (2009)。http://nano.narl.<br />

org.tw/index.aspx。<br />

12. 邱 文 正 (2008)。 動 機 模 式 融 入 國 小 奈 米 科 技 教 學<br />

之 研 究 。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應 用 化 學 暨 生 命 科<br />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br />

13. 余 民 寧 、 韓 珮 華 (2009)。 教 學 方 式 對 數 學 學 習 興<br />

趣 與 數 學 成 就 之 影 響 : 以 TIMSS 2003 台 灣 資<br />

料 為 例 。 測 驗 學 刊 ,56(1),19-48。<br />

14. 陳 李 綢 、 郭 妙 雪 (1998)。 教 育 心 理 學 。 台 北 : 五<br />

南 。<br />

15. 洪 國 展 (2010)。 資 訊 科 技 對 國 小 六 年 級 學 童 奈 米<br />

科 技 學 習 成 效 之 研 究 。 國 立 台 南 大 學 材 料 科 學<br />

系 自 然 科 學 教 學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 為 出 版 , 台<br />

南 市 。<br />

16. 張 春 興 (1997)。 教 育 心 理 學 。 台 北 : 東 華 書 局 。<br />

17. 黃 佳 媛 (2010)。 小 學 奈 米 科 技 核 心 概 念 之 研 究 。<br />

國 立 台 中 教 育 大 學 科 學 應 用 與 推 廣 系 碩 士 論<br />

文 , 未 出 版 , 台 中 市 。<br />

18. 溫 明 正 (2005)。 奈 米 科 技 融 入 教 學 之 應 用 。 師 友<br />

月 刊 ,451,8-15。<br />

19. 鄭 瑞 州 , 洪 振 方 , 黃 台 珠 (2011)。 情 境 興 趣 --<br />

制 式 與 非 正 式 課 程 科 學 學 習 的 交 會 點 。 科 學 教<br />

育 月 刊 ,340,2-9。<br />

20. 盧 秀 琴 , 宋 家 驥 ,2010。 高 中 奈 米 科 技 課 程 的<br />

專 家 概 念 與 情 境 式 問 卷 之 建 構 。 教 育 實 踐 與 研<br />

究 ,23(1),85-114。<br />

8. 費 曼 (2001)。 費 曼 的 主 張 ( 吳 程 遠 、 師 尹 睿 、 尹<br />

平 、 王 碧 譯 )。 台 北 市 : 天 下 遠 見 出 版 。( 原 著<br />

出 版 年 :1959 年 )<br />

17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附<br />

錄<br />

~~MEMO~~<br />

17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附 錄 一 會 議 內 容 規 劃<br />

一 、 會 議 主 題 :<br />

本 次 會 議 主 題 規 劃 乃 以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為 主 軸 , 從 生 活 中 學 物 理 出 發 ,<br />

藉 由 創 意 教 具 的 設 計 , 並 透 過 適 當 的 指 導 與 經 營 , 將 科 學 教 育 推 廣 至 大<br />

眾 , 以 提 升 國 人 科 學 素 養 , 最 後 達 到 創 新 教 學 之 目 的 , 並 依 此 精 神 設 計 以<br />

下 研 討 之 主 題 :<br />

1.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 激 發 獨 立 考 與 創 新 精 神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br />

2. 體 驗 生 活 物 理 、 發 展 演 示 實 驗 設 計 與 製 作 ( 生 活 物 理 )<br />

3. 創 新 物 理 教 材 教 法 、 培 養 主 動 探 索 與 問 題 解 決 ( 創 意 教 具 )<br />

4. 落 實 專 題 研 究 指 導 、 經 營 優 質 研 究 團 隊 ( 指 導 與 經 營 )<br />

5. 活 化 自 然 科 學 教 育 、 全 面 提 昇 大 眾 科 學 素 養 ( 物 理 與 科 普 )<br />

6. 實 踐 學 習 、 訓 練 和 評 價 多 元 化 , 增 強 學 生 自 主 學 習 ( 創 新 教 學 )<br />

二 、 內 容 規 劃 :<br />

本 次 研 討 會 之 籌 備 委 員 , 計 有 28 個 學 術 單 位 , 共 計 42 位 委 員 組 成 ,<br />

所 邀 請 之 委 員 均 為 國 內 各 大 學 、 中 、 小 學 中 , 長 期 投 入 物 理 或 科 學 教 育 的<br />

教 師 與 主 管 所 組 成 , 所 邀 請 之 講 者 皆 由 籌 備 委 員 推 薦 後 , 由 本 校 物 理 系 邀<br />

請 擔 任 之 。 完 成 之 活 動 規 劃 , 包 括 大 會 演 講 1 場 、 專 題 演 講 9 場 、 口 頭 論<br />

文 發 表 27 篇 、 教 育 論 壇 2 場 、 創 意 教 學 工 作 坊 4 場 、 動 態 演 示 觀 摩 4 場 、<br />

壁 報 論 文 發 表 43 篇 、 科 學 儀 器 圖 書 展 、 校 園 特 色 導 覽 、 音 樂 饗 宴 - 歐 式 自<br />

助 晚 宴 等 十 項 , 內 容 精 彩 豐 富 , 不 但 融 入 三 種 會 議 之 精 神 與 特 色 , 同 時 也<br />

建 立 辦 理 聯 合 研 討 會 之 規 模 與 範 例 , 更 積 極 融 入 學 校 特 色 之 介 紹 , 讓 與 會<br />

者 能 同 時 走 一 趟 軍 校 深 度 之 旅 。<br />

三 、 籌 備 委 員<br />

籌 備 委 員 名 單 ( 依 主 辦 、 合 辦 、 協 辦 、 其 他 由 單 位 北 至 南 排 序 )<br />

單 位<br />

陸 軍 官 校 物 理 系 ( 主 辦 )<br />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學 會 ( 合 辦 )<br />

中 央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中 心 ( 合 辦 )<br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理 學 院 ( 協 辦 )<br />

176<br />

洪 偉 清 主 任<br />

賈 至 達 教 授<br />

易 台 生 主 任<br />

何 明 宗 院 長<br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 協 辦 ) 劉 嘉 茹 所 長<br />

高 雄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學 系 ( 協 辦 )<br />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系 ( 協 辦 )<br />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 協 辦 )<br />

輔 仁 大 學 物 理 系 ( 協 辦 )<br />

中 山 大 學 物 理 系 ( 協 辦 )<br />

孫 士 傑 主 任<br />

李 建 興 主 任<br />

姓 名<br />

黃 信 健 主 任 、 鄒 忠 毅 教 授<br />

林 更 青 教 授<br />

郭 啟 東 主 任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自 然 科 學 教 育 系<br />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br />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br />

台 灣 大 學 物 理 系<br />

東 吳 大 學 物 理 系<br />

淡 江 大 學 物 理 系<br />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br />

長 庚 大 學 通 識 中 心<br />

清 華 大 學 物 理 系<br />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br />

中 正 大 學 物 理 系<br />

中 興 大 學 物 理 系<br />

逢 甲 大 學 物 理 教 學 研 究 中 心<br />

台 中 第 一 高 級 中 學<br />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br />

成 功 大 學 物 理 系<br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br />

東 華 大 學 物 理 系<br />

台 東 大 學 應 用 科 學 系<br />

吳 月 娥 教 授<br />

高 賢 忠 主 任 、 傅 祖 怡 教 授<br />

楊 文 金 教 授<br />

傅 昭 銘 教 授<br />

任 慶 運 主 任 、 劉 源 俊 教 授 、 陳 秋 民 教 授<br />

曾 文 哲 主 任<br />

蕭 儒 棠 研 究 員<br />

邱 韻 如 教 授<br />

戴 明 鳳 教 授<br />

朱 慶 琪 教 授<br />

包 建 華 系 主 任<br />

林 中 一 主 任<br />

林 泰 生 教 授<br />

王 昭 富 老 師 、 張 宇 靖 老 師<br />

洪 連 輝 教 授 、 吳 仲 卿 教 授<br />

盧 炎 田 主 任<br />

周 建 和 教 授<br />

葉 旺 奇 教 授<br />

林 自 奮 教 授<br />

四 、 經 費 籌 劃<br />

項 次 補 助 單 位 補 助 經 費 合 計<br />

1 國 科 會 自 然 處 物 推 中 心 16.0 萬<br />

2 教 育 部 高 教 司 3.5 萬<br />

3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3.5 萬<br />

4 中 央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中 心 5.0 萬 60.0 萬<br />

5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2.0 萬<br />

6<br />

自 籌 款 項<br />

( 報 名 費 、 晚 宴 費 及 廠 商 參 展 費 )<br />

30.0 萬<br />

五 、 執 行 人 員<br />

( 一 ) 指 導 委 員<br />

劉 得 金 校 長 張 勉 主 任 黃 興 祿 部 主 任<br />

洪 偉 清 系 主 任 藺 凱 莉 副 處 長 林 憲 慶 副 處 長<br />

張 國 斌 處 長 郭 峻 德 指 揮 官 毛 世 威 主 任<br />

17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 二 ) 行 政 工 作 人 員<br />

徐 建 興 教 授 徐 鳳 麟 教 授 廖 志 雄 副 教 授<br />

陳 谷 良 助 理 教 授 黃 仁 偉 助 理 教 授 林 建 宏 助 理 教 授<br />

劉 永 道 助 理 教 授 徐 明 生 講 師 鄭 祥 熙<br />

祁 任 理 郭 峻 源 田 家 琳<br />

蘇 琮 耀<br />

黃 鐙 平<br />

( 三 ) 會 場 接 待 人 員<br />

柯 明 斌 康 瑋 庭 鄧 錦 龍 張 榮 文<br />

李 威 廷 王 柏 閔 黎 晉 瑞 陳 俞 如<br />

褚 克 彥 吳 東 岳 羅 文 佑 張 家 瑋<br />

沈 冠 宇 刁 仁 豪 曾 吉 祥 蘇 怡 寧<br />

蘇 敬 中 高 笙 耀 余 國 禎 黃 億 豐<br />

洪 大 佳 關 量 允 盧 彥 霖 呂 育 嘉<br />

蔡 庭 毅 賴 亭 緯 賴 暐 婷 王 鏡 瑋<br />

陳 佾 琦 蕭 至 洋 吳 承 翰 徐 煒 翔<br />

保 瑞 軍<br />

許 小 凡<br />

( 四 ) 勤 務 支 援<br />

陳 聖 嶽 郭 適 偉 陳 怡 學 石 博 億<br />

17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六 、 著 作 權 聲 明<br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著 作 權 聲 明<br />

一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 以 下 簡 稱 「 本 研<br />

討 會 」) 之 內 容 及 產 出 均 受 到 中 華 民 國 著 作 權 法 及 國 際 著<br />

作 權 法 律 的 保 障 。<br />

二 、 除 有 特 別 聲 明 , 本 研 討 會 所 刊 載 之 內 容 ( 包 括 文 字 、 插 圖<br />

、 影 像 、 動 畫 、 影 音 、 軟 體 及 程 式 ) 的 著 作 權 均 屬 各 相 關<br />

作 者 所 有 。<br />

三 、 作 者 所 提 供 、 建 置 相 關 連 結 , 或 該 等 連 結 指 向 之 網 頁 、 資<br />

料 , 均 為 被 連 結 網 站 所 提 供 , 相 關 權 利 為 該 等 網 站 或 合 法<br />

權 利 人 所 有 , 本 研 討 會 不 擔 保 其 正 確 性 、 即 時 性 或 完 整 性<br />

。<br />

四 、 在 未 獲 得 著 作 權 所 有 人 書 面 同 意 之 前 , 任 何 人 不 得 以 任 何<br />

形 式 抄 襲 、 變 更 、 發 行 、 編 輯 、 播 送 、 轉 賣 、 重 製 、 改 作<br />

、 或 散 佈 本 研 討 會 的 內 容 以 取 得 商 業 上 的 利 益 。<br />

五 、 個 人 得 使 用 本 研 討 會 提 供 之 內 容 與 服 務 從 事 非 商 業 用 途 ,<br />

包 括 資 料 蒐 集 、 研 究 參 考 、 教 學 示 範 或 臨 時 性 教 材 編 製 ,<br />

但 必 須 遵 守 著 作 權 法 的 所 有 相 關 規 定 , 且 須 註 明 文 章 出 處<br />

為 本 研 討 會 以 及 作 者 姓 名 及 其 隸 屬 單 位 。<br />

六 、 如 欲 將 本 研 討 會 內 容 轉 載 於 其 他 媒 體 或 印 製 成 教 材 時 , 必<br />

須 徵 得 本 研 討 會 及 著 作 權 所 有 人 的 書 面 同 意 。<br />

七 、 本 研 討 會 之 內 容 , 除 有 關 著 作 權 之 聲 明 外 , 本 研 討 會 不 負<br />

任 何 保 證 、 合 用 或 無 侵 害 第 三 人 智 慧 財 產 權 之 責 任 。<br />

179


(<br />

)<br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附 錄 二 研 討 會 議 程 表<br />

第 一 天 8 月 20 日 ( 一 )<br />

時 間 活 動 內 容 地 點<br />

10:00-13:00 報 到 ( 理 監 事 改 選 )<br />

11:00-12:30 午 餐<br />

12:30-12:50<br />

會 員 大 會<br />

主 持 人 : 物 理 教 育 學 會 理 事 長 賈 至 達 教 授<br />

12:50-13:30 開 幕 ( 貴 賓 致 詞 、 頒 獎 )<br />

13:30-14:40<br />

14:40-14:55 大 會 合 影<br />

大 會 演 講 (70 分 鐘 )<br />

題 目 : 探 索 實 戰 學 物 理<br />

演 講 者 : 中 央 研 究 院 伊 林 院 士<br />

主 持 人 : 中 山 大 學 理 學 院 院 長 羅 奕 凱 教 授<br />

14:55-15:20 開 幕 茶 會 暨 分 場 時 間 ( 理 監 事 改 選 開 票 )<br />

15:20-16:10<br />

主 題 一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 激 發 獨 立 思 考 與 創 新 精 神<br />

創<br />

新<br />

物<br />

理<br />

教<br />

育<br />

A<br />

場<br />

大<br />

學<br />

物<br />

理<br />

教<br />

育<br />

A1<br />

場<br />

16:10-16:15 中 場 休 息<br />

16:15-17:30 A2<br />

場<br />

A1 專 題 講 演 (50 分 鐘 )<br />

題 目 : 那 一 年 , 我 們 一 起 愛 上 的 物 理 課<br />

演 講 者 :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 朱 慶 琪 教 授<br />

主 持 人 :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物 理 系 主 任 曾 耀 霆 教 授<br />

A2-1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牛 頓 馬 戲 團 - 演 示 教 學 開 放 課 程<br />

演 講 者 : 台 灣 海 洋 大 學 光 電 科 學 研 究 所 周 祥 順 教 授<br />

A2-2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主 動 學 習 熱 忱 的 培 養 與 創 意 之 具 體 化<br />

演 講 者 : 清 華 大 學 物 理 系 侯 宗 昆 博 士 生<br />

A2-3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自 然 科 學 測 驗 中 表 現 標 準 與 決 斷 分 數<br />

的 設 定 方 法 與 應 用<br />

演 講 者 :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測 驗 及 評 量 研 究 中 心<br />

蕭 儒 棠 研 究 員<br />

A2-4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專 題 研 究 課 程 介<br />

紹 與 檢 討<br />

演 講 者 :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物 理 系 鄒 忠 毅 教 授<br />

中 正 堂 1F<br />

大 廳<br />

中 正 堂 1F<br />

禮 堂<br />

中 正 堂 1F<br />

禮 堂<br />

中 正 堂<br />

正 門 廣 場<br />

中 正 堂 1F<br />

大 廳<br />

中 正 堂 3F<br />

演 講 廳<br />

180


(<br />

)<br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A2-5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一 個 新 的 也 是 舊 的 方 法 : 學 生 自 編 筆<br />

記 學 習 法<br />

演 講 者 : 嘉 義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陳 振 明 教 授<br />

A2 場 主 持 人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黃 仁 偉 教 授<br />

時 間<br />

15:20-16:10<br />

活 動 內 容<br />

主 題 一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 激 發 獨 立 思 考 與 創 新 精 神<br />

創<br />

新<br />

物<br />

理<br />

教<br />

育<br />

B<br />

場<br />

中<br />

、<br />

小<br />

學<br />

自<br />

然<br />

科<br />

學<br />

教<br />

育<br />

B1<br />

場<br />

B1 專 題 講 演 (50 分 鐘 )<br />

題 目 : 綠 色 能 源 教 具 之 研 發<br />

演 講 者 : 萬 能 科 大 光 電 系 周 鑑 恒 教 授<br />

主 持 人 : 長 庚 大 學 通 識 中 心 邱 韻 如 教 授<br />

16:10-16:30 中 場 休 息 暨 分 場 時 間<br />

16:30-17:30<br />

16:30-17:30<br />

B2<br />

場<br />

B3<br />

場<br />

B2-1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落 實 實 作 評 量 於 中 學 的 物 理 教 學 活 動<br />

演 講 者 :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 傅 祖 怡 教 授<br />

B2-2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一 些 日 常 生 活 所 見 到 的 生 活 物 理<br />

演 講 者 :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科 學 碩 士 教 育 學 位<br />

學 程 陳 義 勳 教 授<br />

B2-3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br />

目 : 台 東 地 區 偏 遠 國 小 能 源 科 學 動 手 做 教<br />

學 設 計 與 實 施<br />

演 講 者 : 台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李 偉 俊 教 授<br />

B2-4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能 源 推 廣 教 育 : 愛 迪 生 出 發<br />

演 講 者 : 聯 合 大 學 能 源 工 程 系 黃 明 輝 教 授<br />

B2 場 主 持 人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林 建 宏 教 授<br />

B3 專 題 講 演 :(60 分 鐘 )<br />

題 目 : 演 示 實 驗 融 入 國 中 自 然 科 教 學 的 示 例<br />

演 講 者 : 台 中 市 國 民 教 育 輔 導 團 ( 自 然 與 生 活 科<br />

技 領 域 - 國 中 組 )<br />

主 持 人 : 長 億 高 中 林 宣 安 老 師<br />

181<br />

地 點<br />

中 正 堂 1F<br />

禮<br />

堂<br />

志 清 樓 2F<br />

階 梯 教 室<br />

15:20-17:30 科 儀 、 圖 書 展 及 海 報 展 中 正 堂 1F<br />

17:30-18:30 晚 餐 中 正 堂 1F<br />

18:30-20:30 壁 報 論 文 競 賽<br />

中 正 堂 1F<br />

環<br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時 間<br />

18:30-20:30<br />

18:30-20:30<br />

18:30-20:30<br />

18:30-20:30<br />

A<br />

場<br />

B<br />

場<br />

C<br />

場<br />

D<br />

場<br />

活 動 內 容<br />

創 意 教 學 工 作 坊<br />

題 目 : 蚱 蜢 式 史 特 林 引 擎 製 作<br />

演 講 者 : 蔡 振 明 老 師<br />

主 持 人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廖 志 雄 副 教 授<br />

題 目 : 電 磁 學 創 意 教 具 實 作<br />

演 講 者 : 陳 坤 龍 老 師<br />

主 持 人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黃 仁 偉 助 理 教 授<br />

題 目 : 生 活 物 理 - 光 柵 教 具 實 作<br />

演 講 者 : 謝 甫 宜 老 師<br />

主 持 人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陳 谷 良 助 理 教 授<br />

題 目 : 製 作 一 系 列 發 電 機<br />

演 講 者 : 曾 秋 雲 老 師<br />

主 持 人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林 建 宏 助 理 教 授<br />

地 點<br />

智 遠 樓 2F<br />

普 通 物 理<br />

實 驗 室<br />

智 遠 樓 2F<br />

近 代 物 理<br />

實 驗 室<br />

智 遠 樓 3F<br />

階 梯 教 室<br />

智 遠 樓 2F<br />

實 驗 物 理<br />

教 室<br />

第 二 天 8 月 21 日 ( 二 )<br />

時 間 活 動 內 容 地 點<br />

08:00-09:00 報 到<br />

09:00-10:10<br />

主 題 二 、 體 驗 生 活 物 理 、 發 展 演 示 實 驗 設 計 與 製 作<br />

專 題 講 演 (70 分 鐘 )<br />

題 目 : 生 活 DIY 創 意 學 物 理<br />

演 講 者 : 東 吳 大 學 物 理 系 陳 秋 民 教 授<br />

主 持 人 : 輔 仁 大 學 物 理 系 林 更 青 教 授<br />

10:10-10:20 中 場 休 息<br />

10:20-11:30<br />

主 題 三 、 創 新 物 理 教 材 教 法 、 培 養 主 動 探 索 與 問 題 解 決<br />

專 題 講 演 (70 分 鐘 )<br />

題 目 : 月 亮 下 的 新 鮮 事<br />

演 講 者 : 中 央 研 究 院 及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 合 聘 汪 治 平 教 授<br />

主 持 人 : 高 雄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系 主 任 馮 世 維 教 授<br />

11:30-12:30 午 餐<br />

中 正 堂 1F<br />

大 廳<br />

中 正 堂 1F<br />

禮 堂<br />

182


(<br />

)<br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時 間 活 動 內 容 地 點<br />

主 題 一 、 創 新 物 理 教 育 、 激 發 獨 立 思 考 與 創 新 精 神<br />

12:30-13:20<br />

創<br />

新<br />

物<br />

理<br />

教<br />

育<br />

C<br />

場<br />

大<br />

學<br />

物<br />

理<br />

教<br />

育<br />

C1<br />

場<br />

13:20-13:40 茶 敘 交 流 暨 分 場 時 間<br />

13:40-15:10<br />

13:40-15:10<br />

C2<br />

場<br />

C3<br />

場<br />

C1 專 題 講 演 (50 分 鐘 )<br />

題 目 : 用 實 測 教 導 模 型 歸 納 與 分 析 - 以 訊 號 之 反<br />

射 實 驗 為 例<br />

演 講 者 : 中 央 研 究 院 原 分 所 林 志 民 研 究 員<br />

主 持 人 : 中 正 大 學 物 理 系 主 任 包 建 華 教 授<br />

C2-1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投 影 日 晷 之 電 腦 模 擬<br />

演 講 者 :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系 蘇 偉 昭 教 授<br />

C2-2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利 用 微 電 腦 為 本 實 驗 室 MBL 探 究 大 學<br />

生 對 速 度 與 時 間 關 係 圖 之 認 知 研 究<br />

演 講 者 :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自 然 科 學 教 育 系 全 中 平 教 授<br />

C2-3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教 科 書 中 發 現 熵 的 推 論 值 得 商 榷<br />

演 講 者 : 萬 能 科 大 光 電 系 周 鑑 恆 教 授<br />

C2-4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高 中 物 理 與 大 學 普 物 之 間 的 學 習 鴻 溝<br />

演 講 者 : 長 庚 大 學 通 識 中 心 物 理 科 邱 韻 如 教 授<br />

C2-5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利 用 創 新 物 理 實 驗 課 程 協 助 開 發 普 通 物 理 實 驗 項 目<br />

演 講 者 : 交 通 大 學 電 子 物 理 學 系 齊 祖 康 教 授<br />

C2-6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振 盪 與 傅 立 葉 分 析<br />

演 講 者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徐 建 興 教 授<br />

C2 場 主 持 人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徐 建 興 教 授<br />

C3-1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物 理 系 學 生 於 「 一 維 無 限 位 能 井 」 解 題 表 現 之 探 究<br />

演 講 者 : 嘉 義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陳 振 明 教 授<br />

C3-2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看 見 「 大 氣 壓 力 」- 點 膠 針 筒 千 斤 掛<br />

演 講 者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 楊 美 姍 博 士 生<br />

C3-3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計 算 機 在 數 值 模 擬 與 儀 器 控 制 之 教 學 應 用 成 效<br />

演 講 者 : 嘉 義 大 學 電 子 物 理 系 蘇 炯 武 教 授<br />

C3-4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雲 霄 飛 車 能 量 轉 換 之 研 究<br />

演 講 者 :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電 子 工 程 所 謝 政 廷 碩 士 生<br />

C3-5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熱 致 發 聲 物 理 演 示 教 學 暨 科 學 應 用 探 討<br />

演 講 者 : 清 華 大 學 物 理 系 邱 昶 幃 研 究 助 理<br />

C3-6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概 念 構 圖 法 輔 助 大 學 普 通 物 理 教 學 心 得<br />

演 講 者 : 海 軍 軍 官 學 校 應 用 科 學 系 呂 維 理 教 授<br />

C3 場 主 持 人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陳 谷 良 教 授<br />

中 正 堂 3F<br />

演 講 廳<br />

中 正 堂 3F<br />

走 廊<br />

中 正 堂 3F<br />

演 講 廳<br />

志 清 樓 2F<br />

演 講 廳<br />

183


(<br />

)<br />

(<br />

)<br />

(<br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時 間 活 動 內 容 地 點<br />

12:30-13:20<br />

創<br />

新<br />

物<br />

理<br />

教<br />

育<br />

D<br />

場<br />

中<br />

、<br />

小<br />

學<br />

自<br />

然<br />

科<br />

學<br />

教<br />

育<br />

D1<br />

場<br />

13:20-13:40 茶 敘 交 流 暨 分 場 時 間<br />

13:40-15:10<br />

15:20-16:20<br />

15:20-16:20<br />

D2<br />

場<br />

D1 專 題 講 演 (50 分 鐘 )<br />

題 目 : 光 碟 玩 科 學<br />

演 講 者 : 謝 迺 岳 老 師<br />

主 持 人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所 長 劉 嘉 茹 教 授<br />

D2-1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博 物 館 展 品 微 小 化<br />

演 講 者 : 長 億 高 中 林 宣 安 教 師<br />

D2-2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因 應 12 年 國 教 高 一 基 礎 物 理 教 學 的 建 議<br />

演 講 者 : 基 隆 女 中 張 仁 壽 教 師<br />

D2-3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科 學 模 型 本 位 的 探 究 教 學 增 進 學 生 科 學 解 釋 能 力<br />

演 講 者 : 陽 明 國 中 謝 甫 宜 教 師<br />

D2-4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單 眼 相 機 微 距 器 材 融 入 國 中 自 然 光 學 教 學 的 設 計<br />

演 講 者 : 左 營 國 中 自 然 科 林 瑞 文 教 師<br />

D2-5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溝 通 能 力 融 入 5E 探 究 式 教 學 對 九 年 級 學<br />

生 學 習 成 效 影 響 - 以 電 路 單 元 為 例<br />

演 講 者 :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黃 子 欣 碩 士 生<br />

D2-6 論 文 發 表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運 用 論 證 教 學 策 略 發 展 國 小 科 學 展 覽 社 團 之 研 究<br />

演 講 者 : 東 華 大 學 課 程 設 計 與 潛 能 開 發 學 系 陳 健 忠 博 士 生<br />

D2 場 主 持 人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 物 理 系 廖 志 雄 教 授<br />

主 題 四 、 落 實 專 題 研 究 指 導 、 經 營 優 質 研 究 團 隊<br />

指<br />

導 大<br />

與 學<br />

經 物<br />

營 理<br />

教<br />

育<br />

場<br />

E<br />

E1 分 享 與 座 談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大 學 生 ( 有 練 過 的 ) 就 很 好 用 了 !<br />

引 言 人 :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 溫 偉 源 教 授<br />

E2 分 享 與 座 談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好 奇 與 興 趣 是 實 驗 室 動 力 的 來 源<br />

引 言 人 : 成 功 大 學 應 物 系 羅 光 耀 教 授<br />

E3 分 享 與 座 談 (15 分 鐘 )<br />

題 目 : 大 學 教 師 是 伯 樂 還 是 千 里 馬<br />

引 言 人 :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 吳 仲 卿 教 授<br />

綜 合 座 談 (15 分 鐘 )<br />

主 持 人 : 高 雄 大 學 應 用 物 理 孫 士 傑 教 授<br />

物 理 教 學 在 十 二 年 國 教 中 應 有 之 調 整 與 作 為<br />

物<br />

理<br />

教<br />

育<br />

論<br />

壇<br />

F<br />

場<br />

中<br />

)<br />

、<br />

小<br />

學<br />

自<br />

然<br />

科<br />

學<br />

教<br />

育<br />

F1 分 享 與 座 談 (15 分 鐘 )<br />

引 言 人 : 林 宣 安 老 師<br />

F2 分 享 與 座 談 (15 分 鐘 )<br />

引 言 人 : 曾 博 淵 老 師 與 團 隊<br />

綜 合 座 談 (30 分 鐘 )<br />

主 持 人 : 物 理 教 育 學 會 理 事 長 賈 至 達 教 授<br />

中 正 堂 1F<br />

禮 堂<br />

中 正 堂 3F<br />

演 講 廳<br />

中 正 堂 1F<br />

禮 堂<br />

18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16:20-17:50<br />

16:20-17:50<br />

16:20-17:50<br />

16:20-17:50<br />

16:20-17:50<br />

A<br />

場<br />

B<br />

場<br />

C<br />

場<br />

D<br />

場<br />

E<br />

場<br />

動 態 演 示 觀 摩<br />

題 目 :" 聲 聲 " 不 息 的 創 意 教 學 演 示<br />

演 講 者 : 謝 甫 宜 及 王 德 麟 老 師<br />

主 持 人 : 陸 軍 官 校 物 理 系 劉 永 道 教 授<br />

主 辦 : 錫 昌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題 目 : 超 越 傳 統 . 大 開 眼 界 一 場 來 自 PASCO 全 新<br />

850 的 物 理 科 學 實 驗 秀<br />

演 講 者 :Mr. Andrew Spoone<br />

主 持 人 : 陸 軍 官 校 物 理 系 徐 明 生 講 師<br />

主 辦 : 遠 流 出 版 公 司 科 學 人 雜 誌<br />

題 目 : 燃 燒 物 理 魂 - 把 彩 虹 捧 在 手 心<br />

演 講 者 : 逢 甲 大 學 理 學 院 光 電 學 系 林 泰 生 教 授<br />

主 持 人 :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 朱 慶 琪 教 授<br />

題 目 : 一 張 紙 的 飛 行 世 界<br />

演 講 者 : 飛 行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創 辦 人 蘇 正 男 老 師<br />

主 持 人 : 陸 軍 官 校 物 理 系 林 建 宏 教 授<br />

題 目 :LabQuest2 無 線 實 驗 室 以 LoggerPro 科 學 解<br />

析 您 所 不 知 道 的 林 書 豪<br />

演 講 者 : 廣 天 國 際 有 限 公 司 產 品 技 術 經 理 楊 天 鐸<br />

主 持 人 : 東 吳 大 學 物 理 系 陳 秋 民 教 授<br />

智 遠 樓 3F<br />

物 理 系<br />

階 梯 教 室<br />

中 正 堂 3F<br />

演 講 廳<br />

智 遠 樓 3F<br />

外 文 系<br />

階 梯 教 室<br />

中 正 堂 1F<br />

禮 堂<br />

志 清 樓 2F<br />

演 講 聽<br />

18:00-20:30 音 樂 饗 宴 - 歐 式 自 助 晚 宴 黃 埔 賓 館<br />

第 三 天 8 月 22 日 ( 三 )<br />

時 間 活 動 內 容 地 點<br />

08:00-09:00 報 到<br />

主 題 五 、 活 化 自 然 科 學 教 育 、 全 面 提 升 大 眾 科 學 素 養<br />

專 題 講 演 (70 分 鐘 )<br />

09:00-10:10 題 目 : 社 區 『 街 頭 物 理 』 需 求 的 開 發 與 經 營<br />

演 講 者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周 建 和 教 授<br />

主 持 人 : 成 功 大 學 物 理 系 主 任 盧 炎 田 教 授<br />

10:10-10:20 中 場 休 息<br />

10:20-11:30<br />

主 題 六 、 實 踐 學 習 、 訓 練 和 評 價 多 元 化 , 增 強 學 生 自 主 學 習<br />

專 題 講 演 (70 分 鐘 )<br />

題 目 :「 你 的 想 法 是 什 麼 呢 ?」-- 打 破 課 堂 的 單 行 道<br />

演 講 者 : 清 華 大 學 物 理 系 林 秀 豪 教 授<br />

主 持 人 :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 主 任 李 孟 恩 教 授<br />

10:20-11:30 科 儀 圖 書 展 及 海 報 展<br />

11:30-13:00 閉 幕 茶 會<br />

13:00-14:30<br />

校 園 導 覽<br />

參 觀 教 育 展 示 館 、 校 史 館 (90 分 鐘 )<br />

中 正 堂 1F<br />

大 廳<br />

中 正 堂 1F<br />

禮 堂<br />

中 正 堂 1F<br />

環 廊<br />

中 正 堂 1F<br />

大 廳<br />

教 展 館<br />

校 史 館<br />

15:00-16:30 鳳 凰 山 健 行 (90 分 鐘 ) 鳳 凰 山<br />

1630 珍 重 再 見<br />

18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附 錄 三 與 會 人 員 名 冊<br />

一 、 演 講 者 名 冊 ( 依 場 次 排 序 )<br />

報 名 編 號 類 別 姓 名 級 職 單 位<br />

177 大 會 演 講 伊 林 教 授 中 央 大 學<br />

157<br />

88<br />

63<br />

94<br />

189<br />

52<br />

73<br />

28<br />

57<br />

178<br />

161<br />

197<br />

63<br />

140<br />

1<br />

主 題 一<br />

A1 專 題 講 演<br />

主 題 一<br />

B1 專 題 講 演<br />

主 題 一<br />

B3 專 題 講 演<br />

主 題 一<br />

C1 專 題 講 演<br />

主 題 一<br />

D1 專 題 講 演<br />

主 題 二<br />

專 題 講 演<br />

主 題 三<br />

專 題 講 演<br />

主 題 四<br />

E 場 引 言 人<br />

主 題 四<br />

E 場 引 言 人<br />

主 題 四<br />

E 場 引 言 人<br />

主 題 五<br />

專 題 講 演<br />

主 題 六<br />

專 題 講 演<br />

教 育 論 壇<br />

F 場 引 言 人<br />

教 育 論 壇<br />

F 場 引 言 人<br />

工 作 坊 A<br />

演 示 觀 摩 A<br />

朱 慶 琪 助 理 教 授 中 央 大 學<br />

周 鑑 恆 助 理 教 授 萬 能 科 技 大 學<br />

林 宣 安 教 師 長 億 高 中<br />

林 志 民 研 究 員 中 央 研 究 院 原 分 所<br />

謝 迺 岳 講 師 台 東 大 學<br />

陳 秋 民 副 教 授 東 吳 大 學<br />

汪 治 平 教 授 中 央 研 究 院 分 所 及 中 央 大 學<br />

吳 仲 卿 教 授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羅 光 耀 教 授 成 功 大 學<br />

溫 偉 源 助 理 教 授 中 央 大 學<br />

周 建 和 副 教 授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br />

林 秀 豪 教 授 清 華 大 學 物 理 系<br />

林 宣 安 教 師 長 億 高 中<br />

曾 博 淵 教 師 三 重 高 中<br />

蔡 振 明 教 師 初 鹿 國 中<br />

36 工 作 坊 B 陳 坤 龍 教 師 佳 興 國 中<br />

18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12 工 作 坊 C 謝 甫 宜 教 師 陽 明 國 中<br />

46 工 作 坊 D 曾 秋 雲 資 訊 組 長 南 鎮 國 小<br />

74 演 示 觀 摩 A 王 德 麟 教 師 大 橋 國 中<br />

114 演 示 觀 摩 C 林 泰 生 教 授 逢 甲 大 學<br />

190 演 示 觀 摩 D 蘇 正 男 教 師 飛 行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中 心<br />

二 、 主 持 人 名 冊 ( 依 報 名 編 號 排 序 )<br />

報 名 編 號 類 別 姓 名 級 職 單 位<br />

14 主 持 人 徐 建 興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6 主 持 人 廖 志 雄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7 主 持 人 徐 明 生 講 師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8 主 持 人 陳 谷 良 助 理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9 主 持 人 黃 仁 偉 助 理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0 主 持 人 劉 永 道 助 理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2 主 持 人 林 建 宏 助 理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7 主 持 人 邱 韻 如 助 理 教 授 長 庚 大 學<br />

47 主 持 人 羅 奕 凱 教 授 國 立 中 山 大 學<br />

48 主 持 人 盧 炎 田 教 授 成 功 大 學<br />

49 主 持 人 林 更 青 副 教 授 輔 仁 大 學<br />

75 主 持 人 賈 至 達 教 授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br />

82 主 持 人 包 建 華 教 授 中 正 大 學<br />

99 主 持 人 李 孟 恩 副 教 授 高 雄 師 範 大 學<br />

144 主 持 人 孫 士 傑 教 授 高 雄 大 學 應 用<br />

169 主 持 人 馮 世 維 副 教 授 高 雄 應 用 大 學<br />

179 主 持 人 曾 耀 霆 副 教 授 屏 東 教 育 大 學<br />

260 主 持 人 劉 嘉 茹 所 長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br />

三 、 與 會 人 員 名 冊 ( 依 報 名 編 號 排 序 )<br />

報 名 編 號 類 別 姓 名 級 職 單 位<br />

2 與 會 人 員 柯 明 斌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 與 會 人 員 李 威 廷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4 與 會 人 員 褚 克 彥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5 與 會 人 員 沈 冠 宇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6 與 會 人 員 蘇 敬 中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7 與 會 人 員 洪 大 佳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8 與 會 人 員 蔡 庭 毅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9 與 會 人 員 陳 佾 琦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0 與 會 人 員 保 瑞 軍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1 與 會 人 員 黃 億 豐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8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13 與 會 人 員 洪 偉 清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5 與 會 人 員 徐 鳳 麟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1 與 會 人 員 孫 培 明 組 長 安 順 國 中<br />

23 與 會 人 員 高 茂 誠 教 師 正 興 國 中<br />

24 與 會 人 員 蘇 怡 寧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5 與 會 人 員 康 瑋 庭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6 與 會 人 員 李 偉 俊 副 教 授 台 東 大 學<br />

29 與 會 人 員 翁 世 勇 主 任 文 林 國 小<br />

30 與 會 人 員 王 柏 閔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1 與 會 人 員 吳 東 岳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 與 會 人 員 刁 仁 豪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3 與 會 人 員 高 笙 耀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4 與 會 人 員 關 量 允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5 與 會 人 員 許 景 喬 教 師 三 民 國 中<br />

37 與 會 人 員 賴 亭 緯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8 與 會 人 員 蕭 至 洋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9 與 會 人 員 王 克 文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40 與 會 人 員 許 小 凡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41 與 會 人 員 呂 育 嘉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42 與 會 人 員 段 清 文 教 師 瑞 祥 高 中<br />

43 與 會 人 員 邱 彥 文 教 師 至 正 國 中<br />

44 與 會 人 員 蕭 百 修 教 師 前 峰 國 中<br />

45 與 會 人 員 鄧 錦 龍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50 與 會 人 員 凃 博 維 教 師 義 仁 國 小<br />

53 與 會 人 員 吳 韻 麗 編 審 東 吳 大 學<br />

56 與 會 人 員 吳 麥 生 教 師 光 復 國 小<br />

58 與 會 人 員 林 志 隆 教 師 中 崙 國 中<br />

59 與 會 人 員 楊 雅 玲 教 師 三 民 家 商<br />

60 與 會 人 員 陳 順 豐 主 任 港 東 國 民 小 學<br />

61 與 會 人 員 董 又 誠 教 師 忠 孝 國 小<br />

62 與 會 人 員 林 作 賢 主 任 香 港 新 亞 研 究 所 哲 學 組 博 士 班<br />

64 與 會 人 員 黎 晉 瑞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65 與 會 人 員 周 祥 順 教 授 海 洋 大 學<br />

66 與 會 人 員 羅 文 佑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67 與 會 人 員 李 通 全 教 師 勝 利 國 小<br />

68 與 會 人 員 焦 恒 永 教 師 民 族 國 小<br />

69 與 會 人 員 張 詠 慈 教 師 中 興 國 中<br />

70 與 會 人 員 蔡 志 申 教 授 臺 灣 師 範 大 學<br />

71 與 會 人 員 吳 重 寬 教 師 橋 頭 國 中<br />

18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72 與 會 人 員 楊 宜 樺 教 師 民 德 國 中<br />

76 與 會 人 員 許 惠 妙 教 師 板 橋 國 小<br />

77 與 會 人 員 劉 晏 企 教 師 民 族 國 小<br />

78 與 會 人 員 葛 建 志 教 師 民 族 國 小<br />

79 與 會 人 員 林 鴻 旭 教 師 文 林 國 小<br />

80 與 會 人 員 許 泰 記 教 師 大 仁 國 中<br />

81 與 會 人 員 柯 人 彰 教 師 正 義 高 中<br />

83 與 會 人 員 曾 吉 祥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84 與 會 人 員 余 國 禎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85 與 會 人 員 盧 彥 霖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86 與 會 人 員 趙 臨 軒 教 師 臺 東 高 中<br />

87 與 會 人 員 莊 婷 媜 教 師 文 府 國 小<br />

89 與 會 人 員 吳 秀 錦 教 師 民 生 國 小<br />

90 與 會 人 員 賴 暐 婷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91 與 會 人 員 羅 道 正 講 師 逢 甲 大 學<br />

92 與 會 人 員 羅 伊 君 教 師 台 南 女 中<br />

93 與 會 人 員 張 金 龍 教 師 大 業 國 中<br />

95 與 會 人 員 宋 欣 蓉 碩 士 生 高 雄 師 範 大 學<br />

96 與 會 人 員 黃 明 輝 副 教 授 聯 合 大 學<br />

97 與 會 人 員 陳 珮 文 教 師 高 雄 女 中<br />

98 與 會 人 員 江 淞 承 教 師 嘉 義 女 中<br />

100 與 會 人 員 趙 大 偉 教 師 清 水 國 中<br />

101 與 會 人 員 張 一 州 教 師 新 上 國 小<br />

102 與 會 人 員 黃 冠 華 教 師 五 甲 國 中<br />

103 與 會 人 員 吳 承 翰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04 與 會 人 員 陳 倫 佳 教 師 大 溪 高 中<br />

105 與 會 人 員 黃 郁 桂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106 與 會 人 員 沈 長 憲 教 師 大 林 國 中<br />

107 與 會 人 員 莊 豐 謙 教 師 高 樹 國 小<br />

108 與 會 人 員 徐 煒 翔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09 與 會 人 員 胡 修 慎 教 師 五 權 國 中<br />

110 與 會 人 員 邱 玉 明 教 師 台 南 大 學 附 屬 中 學<br />

111 與 會 人 員 林 真 彥 教 師 漢 口 國 中<br />

112 與 會 人 員 曾 耀 寰 研 究 副 技 師 中 央 研 究 院<br />

113 與 會 人 員 朱 元 隆 教 師 鼓 山 高 中<br />

115 與 會 人 員 馮 志 國 教 師 北 興 國 中<br />

116 與 會 人 員 侯 宗 昆 博 士 生 清 華 大 學<br />

117 與 會 人 員 王 柏 彬 博 士 生 高 雄 應 用 科 技 大 學<br />

118 與 會 人 員 凌 美 璦 教 師 台 中 一 中<br />

18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119 與 會 人 員 廖 信 雄 教 師 實 踐 國 中<br />

120 與 會 人 員 林 欣 達 教 師 竹 北 高 中<br />

121 與 會 人 員 王 鏡 瑋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22 與 會 人 員 徐 莉 涵 教 師 東 山 高 中<br />

123 與 會 人 員 蘇 琮 耀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24 與 會 人 員 田 家 琳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25 與 會 人 員 郭 峻 源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26 與 會 人 員 嚴 文 宏 教 師 惇 敘 工 商<br />

127 與 會 人 員 謝 隆 欽 教 師 來 義 高 中<br />

128 與 會 人 員 謝 福 財 教 師 餐 旅 國 民 中 學<br />

129 與 會 人 員 林 美 菊 教 師 忠 孝 國 中<br />

130 與 會 人 員 侯 美 玲 教 師 新 港 國 中<br />

131 與 會 人 員 謝 文 山 教 師 五 甲 國 小<br />

132 與 會 人 員 蔣 淳 斌 助 教 東 海 大 學<br />

133 與 會 人 員 石 豫 臺 副 教 授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134 與 會 人 員 林 映 序 教 師 竹 東 國 小<br />

135 與 會 人 員 楊 美 姍 博 士 生 高 雄 師 範 大 學<br />

136 與 會 人 員 孔 繼 緯 碩 士 生 台 中 教 育 大 學<br />

137 與 會 人 員 林 宗 正 教 師 建 國 國 小<br />

138 與 會 人 員 許 詩 涵 教 師 淡 水 正 德 國 中<br />

139 與 會 人 員 江 筱 筠 教 師 屏 東 高 工<br />

141 與 會 人 員 李 冠 瑩 教 師 大 同 高 中<br />

142 與 會 人 員 張 仁 壽 教 師 基 隆 女 中<br />

154 與 會 人 員 高 賢 忠 教 授 台 灣 師 範 大 學<br />

163 與 會 人 員 許 時 嘉 教 師 左 營 高 中<br />

164 與 會 人 員 楊 博 凱 教 師 鹿 寮 國 中<br />

165 與 會 人 員 詹 佳 霖 組 長 埤 頭 國 中<br />

166 與 會 人 員 沈 新 富 副 教 授 吳 鳳 科 技 大 學<br />

167 與 會 人 員 邱 文 弘 碩 士 生 臺 中 教 育 大 學<br />

168 與 會 人 員 陳 家 騏 教 師 陽 明 國 中<br />

170 與 會 人 員 謝 振 豪 助 理 教 授 高 雄 應 用 大 學<br />

171 與 會 人 員 李 宛 真 助 教 高 雄 應 用 大 學<br />

172 與 會 人 員 余 青 展 教 師 北 斗 家 商<br />

173 與 會 人 員 林 麗 華 教 師 後 甲 國 中<br />

174 與 會 人 員 祁 任 理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175 與 會 人 員 賴 奕 豪 教 師 臺 中 一 中<br />

176 與 會 人 員 施 昆 易 博 士 生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180 與 會 人 員 許 華 書 助 理 教 授 屏 東 教 育 大 學<br />

181 與 會 人 員 蘇 偉 昭 副 教 授 屏 東 教 育 大 學<br />

19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182 與 會 人 員 金 自 強 副 教 授 屏 東 教 育 大 學<br />

183 與 會 人 員 蕭 博 仁 教 師 西 苑 高 中<br />

184 與 會 人 員 王 俊 乃 教 師 臺 南 一 中<br />

185 與 會 人 員 蔡 馨 嬅 教 師 北 政 國 中<br />

186 與 會 人 員 丁 群 權 碩 士 生 屏 東 教 育 大 學<br />

187 與 會 人 員 李 敏 淑 教 師 私 立 技 術 學 院 退 職<br />

188 與 會 人 員 周 子 聰 教 授 淡 江 大 學<br />

191 與 會 人 員 蔡 雪 花 教 師 光 武 國 中<br />

192 與 會 人 員 柯 閔 耀 教 師 豐 原 高 中<br />

193 與 會 人 員 賴 彥 良 教 師 嘉 義 高 工<br />

194 與 會 人 員 黃 春 菊 教 師 賢 北 國 小<br />

195 與 會 人 員 蘇 育 彰 大 學 生 高 雄 師 範 大 學<br />

196 與 會 人 員 蘇 炯 武 副 教 授 嘉 義 大 學<br />

198 與 會 人 員 劉 安 治 教 師 福 山 國 小<br />

199 與 會 人 員 謝 政 廷 碩 士 生 正 修 科 技 大 學<br />

200 與 會 人 員 白 東 益 教 師 二 崙 國 中<br />

201 與 會 人 員 伍 瀀 肇 教 師<br />

202 與 會 人 員 許 郁 婕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03 與 會 人 員 洪 聖 傑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04 與 會 人 員 郭 力 云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05 與 會 人 員 王 柏 欽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06 與 會 人 員 簡 志 娟 教 師 稻 江 科 技 暨 管 理 學 院<br />

207 與 會 人 員 楊 宗 泰 教 師 九 如 國 中<br />

208 與 會 人 員 郭 泰 男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09 與 會 人 員 吳 睿 洋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10 與 會 人 員 施 雅 分 教 師 前 峰 國 中<br />

211 與 會 人 員 張 嫈 嫈 教 師 萬 華 國 中<br />

212 與 會 人 員 林 春 煌 教 師 大 理 高 中<br />

213 與 會 人 員 蔡 政 男 教 師 正 修 科 技 大 學<br />

214 與 會 人 員 許 元 睿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15 與 會 人 員 呂 松 霖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16 與 會 人 員 陳 怡 學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17 與 會 人 員 吳 昭 蓉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18 與 會 人 員 張 仲 志 助 理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19 與 會 人 員 石 博 億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20 與 會 人 員 蔣 幼 齡 副 教 授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21 與 會 人 員 周 冠 任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22 與 會 人 員 林 思 瑩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23 與 會 人 員 蘇 莊 恆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19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224 與 會 人 員 陳 柏 勳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25 與 會 人 員 楊 志 勇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26 與 會 人 員 梁 原 肇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27 與 會 人 員 王 建 亞 副 教 授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28 與 會 人 員 蕭 弘 倫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29 與 會 人 員 陳 俊 杰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30 與 會 人 員 王 欣 蕾 博 士 生 成 功 大 學<br />

231 與 會 人 員 詹 智 傑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32 與 會 人 員 蔣 信 萮 教 師 永 清 國 小<br />

233 與 會 人 員 施 嶸 旭 教 師 湖 口 高 中<br />

234 與 會 人 員 林 志 勇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35 與 會 人 員 吳 宗 翰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36 與 會 人 員 范 素 梅 課 長 桃 園 縣 蘆 竹 鄉 公 所<br />

237 與 會 人 員 鄭 秉 忠 教 師 輔 仁 大 學<br />

238 與 會 人 員 劉 冠 男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39 與 會 人 員 徐 玉 碩 士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40 與 會 人 員 陳 經 瑞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41 與 會 人 員 蔡 智 恆 教 師 大 成 國 中<br />

242 與 會 人 員 陳 育 鋒 大 學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43 與 會 人 員 袁 振 凱 大 學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44 與 會 人 員 劉 祖 嚴 大 學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45 與 會 人 員 葉 靖 華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46 與 會 人 員 陳 玲 教 師 樹 義 國 小<br />

247 與 會 人 員 吳 雨 衡 博 士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48 與 會 人 員 洪 俊 中 大 學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49 與 會 人 員 陳 澤 瑩 大 學 生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250 與 會 人 員 趙 曉 薇 教 師 香 山 高 級 中 學<br />

251 與 會 人 員 周 雨 吳 大 學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52 與 會 人 員 許 庭 嫚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53 與 會 人 員 楊 任 凱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54 與 會 人 員 麥 克 大 學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55 與 會 人 員 藍 永 智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56 與 會 人 員 林 方 庭 教 師 中 平 國 中<br />

257 與 會 人 員 陳 建 成 教 師 安 定 國 中<br />

258 與 會 人 員 蔡 雅 惠 助 教 輔 仁 大 學<br />

259 與 會 人 員 藍 建 智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62 與 會 人 員 蘇 裕 年 教 師 虎 尾 高 中<br />

263 與 會 人 員 陳 義 勳 教 授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br />

264 與 會 人 員 張 慧 貞 教 授 逢 甲 大 學<br />

192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265 與 會 人 員 張 惠 博 校 長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267 與 會 人 員 劉 美 惠 碩 士 生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br />

268 與 會 人 員 吳 鴻 欣 碩 士 生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br />

269 與 會 人 員 張 耿 福 碩 士 生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br />

270 與 會 人 員 戴 香 梅 碩 士 生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br />

271 與 會 人 員 鄭 建 宗 副 教 授 中 興 大 學<br />

272 與 會 人 員 金 培 豪 大 學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73 與 會 人 員 劉 芝 辰 助 理 中 央 大 學<br />

274 與 會 人 員 李 中 傑 助 理 教 授 真 理 大 學<br />

275 與 會 人 員 陳 怡 妏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76 與 會 人 員 黃 聖 崴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77 與 會 人 員 蔡 宜 展 大 學 生 中 國 文 化 大 學<br />

278 與 會 人 員 鄭 祥 熙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79 與 會 人 員 黃 鐙 平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280 與 會 人 員 張 國 志 教 師 彰 化 女 中<br />

281 與 會 人 員 林 瑞 文 教 師 左 營 國 中<br />

282 與 會 人 員 張 祐 維 講 師 聯 合 大 學<br />

283 與 會 人 員 黃 子 欣 碩 士 生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284 與 會 人 員 全 中 平 教 授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br />

285 與 會 人 員 吳 隆 枝 教 師 台 南 二 中<br />

286 與 會 人 員 郭 霞 翰 碩 士 生 中 山 大 學<br />

287 與 會 人 員 林 建 隆 助 理 教 授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288 與 會 人 員 楊 和 學 碩 士 生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289 與 會 人 員 齊 祖 康 助 理 教 授 交 通 大 學<br />

290 與 會 人 員 金 佳 龍 教 師 麗 山 高 中<br />

291 與 會 人 員 方 文 宗 教 師 北 港 高 中<br />

292 與 會 人 員 李 建 邦 碩 士 生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293 與 會 人 員 張 婍 慧 教 師 燕 巢 國 中<br />

294 與 會 人 員 林 財 庫 教 授 高 雄 師 範 大 學<br />

295 與 會 人 員 鄭 瑋 凌 教 師 旗 美 高 中<br />

296 與 會 人 員 陳 勇 志 上 尉 連 勤 第 四 支 部<br />

297 與 會 人 員 陳 曉 萱 教 師<br />

298 與 會 人 員 黃 明 豐 教 師 山 上 國 小<br />

299 與 會 人 員 陳 麗 惠 教 師 福 原 國 小<br />

300 與 會 人 員 廖 坤 烽 教 師 福 原 國 小<br />

301 與 會 人 員 鄭 志 鵬 教 師 龍 山 國 中<br />

302 與 會 人 員 吳 筱 芸 教 師 潮 東 國 小<br />

303 與 會 人 員 陳 培 凱 教 師 彌 陀 國 中<br />

304 與 會 人 員 鄧 昌 萍 教 師 光 武 國 中<br />

193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305 與 會 人 員 郭 毓 文 教 師 大 社 國 中<br />

306 與 會 人 員 潘 宜 欣 教 師 旗 山 國 中<br />

307 與 會 人 員 林 淑 真 教 師 維 多 利 亞 實 驗 高 中<br />

308 與 會 人 員 蔡 境 益 教 師 雅 加 達 臺 灣 學 校<br />

309 與 會 人 員 劉 佳 雲 教 師 實 踐 國 民 中 學<br />

310 與 會 人 員 賴 妙 宣 教 師 新 明 國 中<br />

311 與 會 人 員 羅 焜 哲 教 師 臺 南 一 中<br />

312 與 會 人 員 蘇 育 誠 教 師 左 營 國 中<br />

313 與 會 人 員 陳 玲 君 主 任 桃 源 國 中<br />

314 與 會 人 員 陳 至 曄 教 師 中 正 國 中<br />

315 與 會 人 員 黃 冠 華 教 師 五 甲 國 中<br />

316 與 會 人 員 劉 淑 惠 教 師 六 嘉 國 中<br />

317 與 會 人 員 謝 麗 娥 主 任 瑞 祥 高 中<br />

318 與 會 人 員 李 璧 如 教 師 五 福 國 中<br />

319 與 會 人 員 馬 榮 華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0 與 會 人 員 黃 興 祿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1 與 會 人 員 湯 家 智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2 與 會 人 員 鍾 瑞 卿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3 與 會 人 員 洪 淑 玲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4 與 會 人 員 理 筱 龍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5 與 會 人 員 江 文 川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6 與 會 人 員 柯 世 勇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7 與 會 人 員 林 國 棟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28 與 會 人 員 陳 璧 輝 教 師 正 義 高 中<br />

329 與 會 人 員 陳 振 明 助 理 教 授 國 立 嘉 義 大 學<br />

330 與 會 人 員 邱 昶 幃 研 究 助 理 國 立 清 華 大 學<br />

331 與 會 人 員 劉 得 金 校 長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32 與 會 人 員 張 勉 政 戰 主 任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33 與 會 人 員 藺 凱 莉 副 處 長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34 與 會 人 員 吳 祖 洋 處 長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35 與 會 人 員 楊 建 基 處 長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36 與 會 人 員 蘇 志 成 主 任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37 與 會 人 員 毛 世 威 主 任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38 與 會 人 員 郭 峻 德 指 揮 官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39 與 會 人 員 張 國 欽 組 長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40 與 會 人 員 何 尉 仲 碩 士 生 正 修 科 技 大 學<br />

341 與 會 人 員 蔡 沛 霖 助 理 臺 中 第 一 高 級 中 學<br />

342 與 會 人 員 陳 健 忠 博 士 生 東 華 大 學<br />

343 與 會 人 員 許 芳 文 副 教 授 嘉 義 大 學<br />

194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344 與 會 人 員 林 淡 宜 助 教 臺 灣 師 範 大 學<br />

345 與 會 人 員 陳 嘉 宏 教 師 大 業 國 中<br />

346 與 會 人 員 莊 雅 如 教 師 金 沙 國 中<br />

347 與 會 人 員 葉 麗 如 教 師 國 聖 國 小<br />

348 與 會 人 員 劉 芝 葳 助 理 東 華 大 學<br />

349 與 會 人 員 簡 伶 鈺 技 術 師 東 華 大 學<br />

350 與 會 人 員 陳 翰 諄 碩 士 生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351 與 會 人 員 溫 育 斌 碩 士 生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352 與 會 人 員 呂 維 理 副 教 授 海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53 與 會 人 員 陳 佑 成 教 師 三 重 高 中<br />

354 與 會 人 員 王 基 根 教 師 三 重 高 中<br />

355 與 會 人 員 潘 鈺 婷 教 師 三 重 高 中<br />

356 與 會 人 員 邱 麟 雅 教 師 三 重 高 中<br />

357 與 會 人 員 陳 聖 嶽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58 與 會 人 員 郭 適 偉 助 教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59 與 會 人 員 楊 蕭 銘 講 師 大 同 大 學<br />

360 與 會 人 員 廖 彥 霖 大 學 生 中 央 大 學<br />

361 與 會 人 員 陸 健 榮 教 授 台 灣 師 範 大 學<br />

362 與 會 人 員 解 宗 翰 教 師 淡 江 大 學<br />

363 與 會 人 員 蕭 先 雄 副 教 授 東 吳 大 學<br />

364 與 會 人 員 林 孝 柏 教 師 中 山 工 商<br />

365 與 會 人 員 楊 立 群 教 師 前 金 國 中<br />

366 與 會 人 員 葉 尚 祐 大 學 生 中 央 大 學<br />

367 與 會 人 員 施 堡 仁 大 學 生 中 央 大 學<br />

368 與 會 人 員 周 美 娟 教 師 義 學 國 小<br />

369 與 會 人 員 凌 佩 瑜 教 師 楠 梓 國 中<br />

370 與 會 人 員 邱 瑋 國 大 學 生 中 央 大 學<br />

371 與 會 人 員 彭 大 立 教 師 程 峰 高 中 物 理 補 習 班<br />

372 與 會 人 員 戴 鑑 廷 副 教 授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73 與 會 人 員 黃 鴻 達 教 師 旗 津 國 中<br />

374 與 會 人 員 張 仁 聰 教 師 大 葉 大 學<br />

375 與 會 人 員 梁 立 國 教 師 輔 英 科 技 大 學<br />

376 與 會 人 員 陳 淑 滿 教 師 輔 英 科 技 大 學<br />

377 與 會 人 員 洪 國 勝 教 師 海 青 工 商<br />

378 與 會 人 員 陳 佳 妏 教 師 高 峰 國 小<br />

379 與 會 人 員 張 榮 文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80 與 會 人 員 陳 俞 如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81 與 會 人 員 張 家 瑋 大 學 生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82 與 會 人 員 楊 惠 婷 助 理 清 華 大 學<br />

195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383 與 會 人 員 蕭 宏 蘭 教 師 潮 州 高 中<br />

384 與 會 人 員 陳 正 治 教 師 國 立 科 學 工 藝 博 物 館<br />

385 與 會 人 員 陳 怡 真 教 師 國 立 科 學 工 藝 博 物 館<br />

386 與 會 人 員 陳 培 亮 教 授 中 央 大 學<br />

387 與 會 人 員 房 漢 彬 教 授 台 北 科 技 大 學<br />

388 與 會 人 員 簡 麗 賢 教 師 北 一 女 中<br />

389 與 會 人 員 鍾 博 霖 教 師 屏 東 縣 高 樹 國 小<br />

390 與 會 人 員 張 捷 教 育 長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391 與 會 人 員 江 政 諳 學 生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392 與 會 人 員 胡 宇 光 助 教 中 央 大 學<br />

393 與 會 人 員 陳 怡 惠 職 員 費 因 曼 科 技<br />

394 與 會 人 員 沈 奕 樟 學 生 彰 化 師 範 大 學<br />

395 與 會 人 員 楊 偉 杰 學 生 中 山 大 學<br />

396 與 會 人 員 林 世 閔 學 生 中 央 大 學<br />

397 與 會 人 員 溫 智 元 學 生 逢 甲 大 學<br />

398 與 會 人 員 戴 伯 誠 學 生 中 央 大 學<br />

399 與 會 人 員 簡 順 永 教 師 武 陵 高 中<br />

400 與 會 人 員 王 藤 億 教 師 台 中 一 中<br />

401 與 會 人 員 黃 建 彰 教 師 岡 山 高 中<br />

402 與 會 人 員 黃 鈺 心 教 師 後 甲 國 中<br />

403 與 會 人 員 賴 季 如 教 師 太 平 國 中<br />

404 與 會 人 員 王 國 至 助 理 清 華 大 學<br />

405 與 會 人 員 沈 識 鶴 教 師 新 生 國 小<br />

四 、 眷 屬 人 員 名 冊 ( 依 報 名 編 號 排 序 )<br />

報 名 編 號 類 別 姓 名 報 名 編 號 類 別 姓 名<br />

49( 眷 ) 眷 屬 白 知 方 196( 眷 1) 眷 屬 郭 錦 治<br />

52( 眷 ) 眷 屬 陳 佳 妤 196( 眷 2) 眷 屬 蘇 詠 愛<br />

52( 眷 ) 眷 屬 陳 亮 竹 207( 眷 1) 眷 屬 黃 品 函<br />

62( 眷 ) 眷 屬 林 薇 207( 眷 2) 眷 屬 阮 羿 寧<br />

63( 眷 1) 眷 屬 劉 明 真 212( 眷 1) 眷 屬 林 世 帆<br />

63( 眷 2) 眷 屬 林 忻 嬡 212( 眷 2) 眷 屬 林 世 芸<br />

75( 眷 1) 眷 屬 張 雅 鈴 348( 眷 ) 眷 屬 黃 翰 韋<br />

75( 眷 2) 眷 屬 賈 以 竹 363( 眷 ) 眷 屬 郭 宗 儀<br />

75( 眷 3) 眷 屬 賈 以 芊 371( 眷 1) 眷 屬 倪 玫 娟<br />

75( 眷 4) 眷 屬 賈 以 祁 371( 眷 2) 眷 屬 蔡 凱 竹<br />

116( 眷 ) 眷 屬 林 惠 珠 371( 眷 3) 眷 屬 蕭 文 婷<br />

161( 眷 ) 眷 屬 王 毅 勤 374( 眷 1) 眷 屬 張 海 諾<br />

196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162( 眷 ) 眷 屬 陳 彥 洋 374( 眷 2) 眷 屬 張 白 寧<br />

191( 眷 ) 眷 屬 林 雋 雅 374( 眷 3) 眷 屬 張 景 浩<br />

五 、 科 儀 陳 展 人 員 名 冊 ( 依 報 名 編 號 排 序 )<br />

報 名 編 號 類 別 姓 名 單 位<br />

c1-1 廠 商 全 治 國 錫 昌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2 廠 商 陳 一 男 錫 昌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3 廠 商 鍾 承 勳 錫 昌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4 廠 商 劉 益 宏 錫 昌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5 廠 商 張 雁 茹 錫 昌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6 廠 商 Andrew Spoone 錫 昌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7 廠 商 Laurie Chiu-Mar 錫 昌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2-1 廠 商 黃 新 龍 宏 惠 光 電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2-2 廠 商 楊 于 慶 宏 惠 光 電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2-3 廠 商 謝 馨 瑩 宏 惠 光 電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3-1 廠 商 陳 漢 忠 實 密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3-2 廠 商 游 智 偉 實 密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3-3 廠 商 陳 依 希 實 密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4-1 廠 商 邱 銘 義 遠 流 出 版 事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4-2 廠 商 金 多 誠 遠 流 出 版 事 業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5-1 廠 商 黃 廣 福 廣 天 國 際 有 限 公 司<br />

c5-2 廠 商 楊 天 鐸 廣 天 國 際 有 限 公 司<br />

c5-3 廠 商 董 舒 清 廣 天 國 際 有 限 公 司<br />

c5-4 廠 商 李 睿 紘 廣 天 國 際 有 限 公 司<br />

c6 廠 商 陳 景 嵐 全 華 圖 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8-1 廠 商 王 國 山 元 利 儀 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8-2 廠 商 吳 宗 嚴 元 利 儀 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8-3 廠 商 王 振 宏 元 利 儀 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0-1 廠 商 洪 少 華 尚 偉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0-2 廠 商 陳 勇 先 尚 偉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0-3 廠 商 江 致 平 尚 偉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0-4 廠 商 張 涵 筠 尚 偉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1-1 廠 商 康 俊 卿 康 樺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1-2 廠 商 周 濬 耆 康 樺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3-1 廠 商 黃 立 峰 博 揚 儀 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3-2 廠 商 林 仙 玉 博 揚 儀 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C13-3 廠 商 江 惟 倫 博 揚 儀 器 股 份 有 限 公 司<br />

197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附 錄 四 研 討 會 議 紀 實<br />

第 一 天<br />

頒 發 物 理 教 育 特 別 貢 獻 獎 林 明 瑞 教 授<br />

( 由 傅 祖 怡 教 授 代 理 受 獎 )<br />

頒 發 大 學 組 物 理 教 育 推 廣 獎 房 漢 彬 教 授<br />

頒 發 中 小 學 物 理 教 育 推 廣 獎 蔡 振 明 教 師 頒 發 大 學 組 物 理 教 育 教 學 獎 劉 源 俊 教 授<br />

頒 發 中 小 組 學 物 理 教 育 教 學 獎 謝 甫 宜 教 師<br />

頒 發 中 小 組 學 物 理 教 育 教 學 獎<br />

簡 麗 賢 教 師<br />

198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合 影<br />

大 會 演 講 : 探 索 實 戰 學 物 理 伊 林 院 士<br />

A1 場 專 題 講 : 演 那 一 年 , 我 們 一 起 愛 上<br />

的 物 理 課 朱 慶 琪 教 授<br />

B1 場 專 題 講 : 綠 色 能 源 教 具 之 研 發<br />

周 鑑 恆 教 授<br />

工 作 坊 A: 蚱 蜢 式 史 特 林 引 擎 製 作<br />

蔡 振 明 老 師<br />

工 作 坊 B: 電 磁 學 創 意 教 具 實 作<br />

陳 坤 龍 老 師<br />

工 作 坊 C: 生 活 物 理 ~ 光 柵 教 具 實 作<br />

謝 甫 宜 老 師<br />

工 作 坊 D: 製 作 一 系 列 發 電 機 曾 秋 雲 老 師<br />

199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第 二 天<br />

主 題 二 場 : 生 活 DIY 創 意 學 物 理<br />

陳 秋 民 教 授<br />

主 題 三 場 : 月 亮 下 的 新 鮮 事 汪 治 平 教 授<br />

C1 場 : 用 實 測 教 導 模 型 歸 納 與 分 析 -- 以 訊 D1 場 : 光 碟 玩 科 學 謝 迺 岳 老 師<br />

號 之 反 射 實 驗 為 例 林 志 民 研 究 員<br />

指 導 與 經 營 E 場 : 主 持 人 孫 士 傑 教 授<br />

指 導 與 經 營 E 場 : 引 言 人 溫 偉 源 助 理 教 授<br />

指 導 與 經 營 E 場 : 主 持 人 羅 光 耀 教 授<br />

指 導 與 經 營 E 場 : 主 持 人 吳 仲 卿 教 授<br />

200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教 育 論 壇 F 場 : 主 持 人 賈 至 達 理 事 長<br />

教 育 論 壇 F 場 : 引 言 人 林 宣 安 教 師<br />

教 育 論 壇 F 場 : 引 言 人 曾 博 淵 教 師<br />

動 態 演 示 觀 摩 B 場 : 超 越 傳 統 . 大 開 眼 界<br />

一 場 來 自 PASCO 全 新 850 的 物 理 科 學 實<br />

驗 秀 Mr. Andrew Spoone<br />

動 態 演 示 觀 摩 D 場 : 一 張 紙 的 飛 行 世 界<br />

蘇 正 男 教 師<br />

動 態 演 示 觀 摩 E 場 :LabQuest2 無 線 實 驗<br />

室 以 LoggerPro 科 學 解 析 您 所 不 知 道 的 林<br />

書 豪 楊 天 鐸<br />

歐 式 自 助 晚 宴<br />

歐 式 自 助 晚 宴<br />

201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參 加 壁 報 論 文 競 賽 獲 獎 人 員<br />

第 三 天<br />

主 題 五 場 : 社 區 『 街 頭 物 理 』 需 求 的 開 發<br />

與 經 營 周 建 和 教 授<br />

主 題 六 場 :「 你 的 想 法 是 什 麼 呢 ?」 打 破<br />

課 堂 的 單 行 道 林 秀 豪 教 授<br />

校 園 導 覽 : 教 展 館<br />

202<br />

校 園 導 覽 : 校 史 館


國 家 圖 書 館 出 版 品 預 行 編 目 (CIP) 資 料<br />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 . 2012 / 洪 偉 清<br />

主 編 . - - 出 版 . - - 高 雄 市 : 陸 軍 官 校 , 民<br />

101.08<br />

面 ; 公 分 21×29.5<br />

ISBN 978-986-03-3361-9( 平 裝 )<br />

1. 物 理 學 2. 文 集<br />

330.7 101015865<br />

2012 中 華 民 國 物 理 教 育 聯 合 會 議 論 文 集<br />

發 行 人 : 劉 得 金<br />

主<br />

編 : 洪 偉 清<br />

出 版 機 關 : 陸 軍 軍 官 學 校<br />

出 版 機 關 地 址 : 高 雄 縣 鳳 山 市 維 武 路 一 號<br />

出 版 機 關 網 址 :http://www.cma.edu.tw<br />

出 版 機 關 電 話 :(07)07-7462151<br />

排 版 印 刷 : 陸 軍 官 校 印 製 中 心<br />

排 版 印 刷 電 話 :(07)07-7462151#742225<br />

版 ( 刷 ) 次 : 初 版<br />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八 月 三 十 日<br />

著 作 版 權 所 有 ( 非 賣 品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