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8.2015 Views

1 比 賽 通 則

2013-2014年度小學田徑裁判工作摘要Notes for ... -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

2013-2014年度小學田徑裁判工作摘要Notes for ... -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9. 跳 高 High Jump<br />

跳 高 裁 判 人 數 及 分 工 :( 如 人 手 不 足 , 可 兼 任 其 他 工 作 )<br />

裁 判 長 一 人 分 配 工 作 、 決 定 升 幅 、 丈 量 高 度 、 處 理 投 訴訴 、 判 決 試試 跳 是 否 成 功 、 出 示 紅 / 白 / 黃 旗 號 。<br />

起 跳 裁 判 員 二 至 三 人 管 理 運 動 員 、 丈 量 高 度 、 記 錄 成 績 、 呼 叫 運 動 員 試試 跳 及 計 算 「 時 限 」。<br />

如 有 可 能 , 最 少 由 兩 位 分 別 記 錄 成 績 , 每 輪 <strong>比</strong> <strong>賽</strong> 後 , 互 相 核 對 。<br />

服 務 員 最 少 二 人 將 橫 杆 放 回 橫 杆 托 。<br />

跳 高 規 <strong>則</strong> 摘 要 :<br />

1. <strong>比</strong> <strong>賽</strong> 開 始 前 , 裁 判 長 應 向 運 動 員 宣 佈 起 跳 高 度 和 每 輪 的 提 升 高 度 。<br />

2. 運 動 員 可 以 在 任 何 一 個 高 度 開 始 起 跳 , 也 可 在 以 後 任 何 一 個 高 度 決 定 是 否 試試 跳 ;<br />

3. 只 要 運 動 員 連 續 三 次 試試 跳 失 敗 , 不 論論 每 次 的 失 敗 發 生 在 那 一 個 高 度 或 多 個 高 度 上 , 即 失 去 繼 續 <strong>比</strong> <strong>賽</strong> 的 資 格 ;<br />

4. 允 許許 運 動 員 在 某 一 高 度 上 第 一 次 或 第 二 次 試試 跳 失 敗 後 , 在 其 第 二 次 或 第 三 次 試試 跳 時 請請 求 免 跳 , 並 在 後 繼 的<br />

高 度 上 繼 續 試試 跳 ;<br />

5. 運 動 員 在 某 一 高 度 上 請請 求 免 跳 後 , 不 准 在 該 高 度 上 恢 復 試試 跳 ;<br />

6. 即 使 其 他 運 動 員 均 已 失 敗 , 剩 下 的 一 名 運 動 員 仍 有 資 格 繼 續 試試 跳 ( 加 跳 時 例 外 ), 直 至 放 棄 繼 續 <strong>比</strong> <strong>賽</strong> 的 權 利 。<br />

7. 除 非 <strong>比</strong> <strong>賽</strong> 中 只 剩 下 一 名 運 動 員 , 並 且 他 已 獲 得 冠 軍 , 否 <strong>則</strong> 每 輪 的 橫 杆 升 幅 在 跳 高 項 目 不 得 少 於 2cm;( 如 <strong>比</strong><br />

<strong>賽</strong> 中 運 動 員 同 意 將 高 度 立 即 升 至 破 紀 錄 高 度 , <strong>則</strong> 不 在 此 限 )<br />

8. 如 有 下 列 情 況 發 生 , 判 一 次 試試 跳 失 敗 :<br />

a. 運 動 員 用 雙 腳 起 跳 ( 運 動 員 只 可 用 單 足 起 跳 )。<br />

b. 試試 跳 後 , 由 於 運 動 員 的 試試 跳 動 作 , 致 使 橫 杆 未 能 留 在 兩 個 橫 杆 托 上 。 如 運 動 員 在 沒 有 接 觸 到 橫 杆 的 情<br />

況 下 成 功 過 杆 , 後 來 橫 杆 才 跌 落 , 該 次 試試 跳 是 成 功 的 ; 如 橫 杆 的 跌 落 由 其 他 原 因 引 起 , 應 判 重 跳 。<br />

c. 在 越 過 橫 杆 前 , 運 動 員 身 體 的 任 何 部 位 觸 及 橫 杆 之 近 緣 垂 直 面 後 之 地 面 或 落 地 區 。 如 果 運 動 員 在 試試 跳<br />

中 一 只 腳 觸 及 落 地 區 , 而 裁 判 員 認 為 其 並 未 從 中 獲 得 利 益 , <strong>則</strong> 不 應 判 該 試試 跳 因 此 而 失 敗 。<br />

註 : 方 便 規 <strong>則</strong> 之 執 行 , 應 劃 上 一 條 5 厘 米 寬 的 白 線 ( <strong>通</strong> 常 使 用 黏 貼 帶 或 其 他 類類 似 物 ) 連 結 兩 立 柱 間 的 地<br />

面 , 並 向 兩 旁 伸 延 三 米 , 線 的 近 緣 與 橫 杆 之 近 緣 垂 直 面 齊 平 。<br />

d. 運 動 員 在 時 限 結 束 前 仍 未 開 始 試試 跳 。 時 限 為 1 分 鐘 , 如 只 剩 2 或 3 名 運 動 員 時 , 時 限 應 增 至 1.5 分 鐘 ,<br />

只 剩 1 名 運 動 員 時 , 此 時 限 應 增 至 3 分 鐘 。<br />

當 裁 判 員 將 橫 杆 放 在 正 確 高 度 上 , <strong>通</strong> 知 運 動 員 可 開 始 試試 跳 , 即 開 始 計 算 時 限 ,<br />

9. 丈 量 應 以 厘 米 為 單 位 , 從 橫 杆 最 低 的 頂 部 垂 直 丈 量 到 地 面 。 橫 杆 兩 端 與 立 柱 之 間 至 少 有 1 厘 米 的 空 隙 。<br />

越 過 橫 杆 前 , 身 體 的<br />

任 何 部 位 觸 及 橫 杆<br />

之 近 緣 垂 直 面 後 之<br />

地 面 或 落 地 區 , 被 判<br />

試 跳 失 敗 。( 即 左 圖<br />

灰 色 區 域 , 可 向 左 右<br />

延 伸 )<br />

14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