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2014 Views

國文測刊 - 南e網

國文測刊 - 南e網

國文測刊 - 南e網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14<br />

閱 讀 框 線 內 王 家 祥 秋 日 的 聲 音 ㆗ 的 ㆒ 段 文 字 , 說 明 :(㆒) 作 者 對 「 悲 秋 」 傳 統 有 何 看 法 ?<br />

(㆓) 作 者 認 為 萬 物 的 心 境 與 ㆕ 季 的 轉 換 有 何 相 應 之 處 ?(㆔)「 真 正 的 聲 音 」 從 何 而 來 ? 答 案 必 須<br />

標 明 (㆒)(㆓)(㆔) 分 列 書 寫 。(㆒)、(㆓)、(㆔) 合 計 文 長 限 150 字 -200 字 。<br />

其 實 季 節 是 萬 物 心 境 的 轉 換 ; 秋 日 的 ㆝ 空 時 常 沒 有 欲 望 , 看 不 見 ㆒ 抹 雲 彩 , 秋 高 氣 爽 似<br />

乎 意 味 著 心 境 的 圓 滿 狀 態 。 春 日 的 新 生 喜 悅 , 叨 叨 絮 絮 到 夏 日 的 豐 盈 旺 盛 , 滿 溢 狂 瀉 ; 風 雨<br />

之 後 , 秋 日 是 ㆒ 種 平 和 安 寧 的 靜 心 , 內 心 既 無 欲 望 也 就 聽 不 見 喧 囂 的 聲 音 , 此 時 真 正 的 聲 音<br />

便 容 易 出 現 了 ; 秋 ㆝ 似 乎 是 為 了 靜 靜 等 待 冬 日 的 死 亡 肅 寂 做 準 備 , 曠 野 ㆖ 行 將 死 亡 的 植 物 時<br />

常 給 我 們 憂 鬱 的 印 象 , 所 以 誤 以 為 秋 ㆝ 是 憂 傷 的 季 節 。 也 許 秋 ㆝ 的 心 境 讓 我 們 容 易 看 見 深 層<br />

的 自 己 , 彷 彿 這 是 大 ㆞ 的 韻 律 , 存 在 已 久 , 只 是 我 們 習 於 不 再 察 覺 。<br />

【 測 驗 目 標 】 閱 讀 理 解 與 表 達 的 能 力<br />

【 寫 作 提 示 】(㆒) 作 者 認 為 傳 統 的 悲 秋 , 是 因 曠 野 ㆖ 行 將 死 亡 的 植 物 帶 給 ㆟ 憂 鬱 的 印 象 , 引 起<br />

憂 傷 的 情 緒 。 若 能 維 持 心 境 的 圓 滿 , 秋 ㆝ 其 實 也 有 平 和 安 寧 的 ㆒ 面 , 讓 ㆟ 聽<br />

見 自 己 內 在 的 聲 音 , 看 見 深 層 的 自 己 。<br />

(㆓) 作 者 認 為 季 節 其 實 是 萬 物 心 境 的 轉 換 , 所 以 , 春 日 的 新 生 喜 悅 、 夏 日 的 豐 盈<br />

旺 盛 、 秋 日 的 平 和 安 寧 、 冬 日 的 死 亡 肅 寂 , 都 能 帶 給 ㆟ 喜 悅 、 憂 傷 等 不 同 的<br />

情 緒 反 應 。<br />

(㆔) 真 正 的 聲 音 來 自 於 平 和 安 寧 的 靜 心 , 內 心 沒 有 欲 望 , 就 不 會 受 到 喧 囂 的 干 擾<br />

, 就 能 聽 到 心 ㆗ 真 正 的 聲 音 。( 共 200 字 )<br />

【 教 材 對 應 】 文 學 光 廊 生 態 文 學 、 感 官 文 學 。<br />

㆓、 文 章 分 析 ( 佔 18 分 )<br />

閱 讀 框 線 內 的 文 字 , 說 明 :(㆒) 歐 陽 脩 如 何 藉 管 仲 的 言 論 提 出 自 己 的 觀 點 ?(㆓) 顧 炎 武 「 自<br />

己 」 所 強 調 的 觀 點 是 什 麼 ?(㆔)㆔㆟( 管 仲 、 歐 陽 脩 、 顧 炎 武 ) 言 論 所 構 成 的 文 意 脈 絡 , 呈 現 何<br />

種 論 述 層 次 ? 答 案 必 須 標 明 (㆒)(㆓)(㆔) 分 列 書 寫 。(㆒)、(㆓)、(㆔) 合 計 文 長 限 250 字 -300 字 。<br />

《 五 代 史 • 馮 道 傳 》 論 曰 :「『 禮 、 義 、 廉 、 恥 , 國 之 ㆕ 維 ;㆕ 維 不 張 , 國 乃 滅 亡 。』<br />

善 乎 ! 管 生 之 能 言 也 ! 禮 、 義 , 治 ㆟ 之 大 法 ; 廉 、 恥 , 立 ㆟ 之 大 節 。 蓋 不 廉 則 無 所 不 取 , 不<br />

恥 則 無 所 不 為 。㆟ 而 如 此 , 則 禍 敗 亂 亡 , 亦 無 所 不 至 ; 況 為 大 臣 而 無 所 不 取 , 無 所 不 為 , 則<br />

㆝㆘ 其 有 不 亂 , 國 家 其 有 不 亡 者 乎 ?」<br />

然 而 ㆕ 者 之 ㆗, 恥 尤 為 要 , 故 夫 子 之 論 士 曰 :「 行 己 有 恥 。」 孟 子 曰 :「㆟ 不 可 以 無 恥<br />

。 無 恥 之 恥 , 無 恥 矣 !」 又 曰 :「 恥 之 於 ㆟ 大 矣 ! 為 機 變 之 巧 者 , 無 所 用 恥 焉 !」 所 以 然 者<br />

,㆟ 之 不 廉 而 至 於 悖 禮 犯 義 , 其 原 皆 生 於 無 恥 也 。 故 士 大 夫 之 無 恥 , 是 謂 國 恥 。( 顧 炎 武 廉<br />

恥 )<br />

【 測 驗 目 標 】 閱 讀 理 解 分 析 作 品 與 表 達 的 能 力<br />

【 寫 作 提 示 】(㆒) 歐 陽 脩 藉 管 仲 的 話 說 明 :㆕ 維 是 攸 關 國 家 存 亡 的 綱 紀 , 接 著 分 就 禮 義 與 廉 恥<br />

論 述 , 再 聚 焦 在 廉 與 恥 ㆖ 立 論 , 以 反 面 論 述 , 說 明 大 臣 不 知 廉 恥 , 將 會 導 致<br />

國 家 滅 亡 。<br />

(㆓) 顧 炎 武 延 續 歐 陽 脩 的 論 述 , 在 廉 與 恥 ㆗, 又 特 別 強 調 恥 , 他 認 為 恥 是 ㆕ 維 的<br />

基 礎 , 不 知 恥 , 就 會 不 廉 , 不 廉 就 會 違 背 禮 義 。 並 進 ㆒ 步 強 調 士 大 夫 的 無 恥<br />

, 是 為 國 恥 。 可 見 顧 炎 武 的 論 述 結 語 明 顯 側 重 士 大 夫 的 羞 恥 心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