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2013 Aufrufe

表面等离子极元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表面等离子极元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表面等离子极元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MEHR ANZEIGEN
WENIGER ANZEIGEN

Sie wollen auch ein ePaper? Erhöhen Sie die Reichweite Ihrer Titel.

YUMPU macht aus Druck-PDFs automatisch weboptimierte ePaper, die Google liebt.

2006年现代光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 微纳结构光电子器件 -<br />

<strong>表面等离子极元</strong><br />

黄 翊 东<br />

清 华 大 学 电 子 工 程 系<br />

Dep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br />

Tel: 62783389 Email: yidonghuang@tsinghua.edu.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传统的集成光电子技术寻求突破<br />

已经产品化的8阵列波长选择集成光源<br />

Δλ 16-20nm<br />

传统的集成光电子技术<br />

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限制<br />

了光电子器件的发展<br />

Window<br />

7deg.-tilted<br />

output WG<br />

SOA+EA SOA<br />

20 μm<br />

Window<br />

8 microarray<br />

λ/4-shifted DFB-LDs<br />

S-bent WGs<br />

(R= 400 μm)<br />

8x1 MMI<br />

Chip size:<br />

0.4x2.15 mm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纳结构-全新的光学<br />

纳结构 全新的光学<br />

物理特性<br />

使得经典结构中不可能实现<br />

的光电器件成为可能<br />

预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纳结构下新的光电子效应<br />

在纳尺度 (包括纳米,十纳米,百纳米)控制物质的光电结构<br />

及其与光场的相互作用<br />

光子能带效应<br />

?<br />

金属表面<br />

plasmon效应<br />

物质<br />

微腔效应 相<br />

互<br />

作<br />

用<br />

量子效应<br />

光场<br />

近场效应


超透明小孔<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λ λ<br />

a < 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98年Nature报道了“超透明小孔” 这一重大发现<br />

Nature, vol. 391, p. 641, 12 Feb. 1998


超透明小孔实验写真<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0.4 μm<br />

0.6 μm<br />

光栅周期<br />

0.8 μm<br />

实验条件<br />

Ag膜厚: 0.3微米<br />

小空直径是光栅周期的1/4<br />

从小空背面由白光源照射<br />

对应于相应的光栅周期的<br />

光密度被增益放大后通过了小孔<br />

小空与小空之间也有光?<br />

Data: Courtesy of J. Fujikata


超透明小孔测试结果<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通过了约15%的光能量<br />

小孔的面积为总面积的11%<br />

透过率为 130%?!<br />

光波不仅通过了比其波长小的小孔,<br />

而且光强还被放大了!


Ag膜<br />

超透明小孔测试结果<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一个或多个贯通小孔都可以<br />

同心圆沟槽<br />

Bull’s-eye<br />

目前超透明小孔效应最大的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Bull’s Eye型结构<br />

周期分布的沟形结构 只在中心设小孔<br />

◇ Preparation<br />

FIB etching and sputter deposition<br />

◇ Specifications<br />

Groove pitch 750 nm<br />

Groove depth 200 nm<br />

Aperture diameter 200 nm<br />

Ag film thickness 300 nm<br />

Data: Courtesy of T. Ish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89<br />

95<br />

96<br />

97<br />

98<br />

99<br />

00<br />

01<br />

发现及研究的经历回顾<br />

/ 确认了超微细周期小孔对透射光的放大作用 (89-93: Ebbesen NEC)<br />

/ 超微细周期小孔透射光放大作用的基础研究/理论探索 (94 NEC)<br />

/ Wolff 提出表面Plasmon共鸣机制<br />

/ 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Plasmon增益效应的论文<br />

/ 发表了单一小孔的增益效应<br />

/ NEC所属研究机构开始联合研究<br />

/ 开始应用方面的研究<br />

/ 研制Plasmon增益光存储器件<br />

/ 研制利用Plasmon效应的光回路


等离子体-物质的第四态<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物质有三种不同的聚集态:<br />

固态、液态、气态<br />

对于气态的物质,温度升高到几千度时,<br />

将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呢?<br />

由于物质分子的热运动的加剧,相互间的碰撞就会使<br />

气体的分子产生电离,这样的物质就变成由自由运动<br />

并相互作用的正离子和电子组成的混合物<br />

等离子体-物质的第四态


等离子体的定义<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因为电离过程中正离子和电子总是成对出现的,<br />

等离子体中的正离子和电子的总数大致相等,总<br />

体看起来为电中性。<br />

定义:正离子和电子的密度大致相等的电离气体<br />

通常等离子体中存在电子、正离子和中性粒子<br />

电离度:<br />

β =<br />

n e n i n n<br />

n +<br />

e<br />

/( ne<br />

nn<br />

)<br />

β ≥1%<br />

强电离等离子体<br />

β ≤ 0.<br />

1%<br />

弱电离等离子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各种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br />

温度 [K]<br />

10 8<br />

10 6<br />

10 4<br />

10 2<br />

行星际<br />

恒星际<br />

日冕<br />

电离层<br />

辉光放电<br />

(低温等离子体)<br />

火焰<br />

核聚变<br />

1 10 6 10 10 10 14 10 18 10 22 10 26<br />

等离子体密度 [m -3 ]<br />

电弧放电<br />

(热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振荡频率<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近似认为离子不动<br />

电子相对于离子做往回运动<br />

等离子体内电子的集体振荡<br />

振荡频率:<br />

ω =<br />

p<br />

2 /<br />

4πne m<br />

电子浓度 电子质量<br />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ε 1<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br />

金属表面电子浓度的起伏形成表面等离子振荡<br />

(介质)<br />

---+ + + ---+ + + ---+ + + ---<br />

ε m (金属)<br />

Surface plasma oscillation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ε 2<br />

<strong>表面等离子极元</strong>的两个特征<br />

k z<br />

k x<br />

---+ + + ---+ + + ---+ + + ---<br />

ε 1 (金属)<br />

k = 2π<br />

/ λ<br />

Esp sp z<br />

Surface plasma oscillations<br />

sp<br />

表面等离子波<br />

的波长<br />

( x,<br />

z)<br />

= E exp( ik x − k | z<br />

0<br />

sp<br />

z<br />

|)<br />

E z ~e -|k z|z<br />

E z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strong>表面等离子极元</strong><br />

k<br />

( 1)<br />

=<br />

2<br />

z<br />

sp<br />

( k −ε<br />

( ω / c)<br />

k<br />

( m)<br />

=<br />

2<br />

z<br />

sp − ε m<br />

1<br />

( k ( ω)(<br />

ω / c)<br />

2<br />

)<br />

1/<br />

2<br />

2<br />

)<br />

1/<br />

2<br />

k z (1) 和kz (m) 的实部必须是正值,才能保证所<br />

描述的是表面波,即能量是集中在z=0附近


<strong>表面等离子极元</strong><br />

2<br />

/<br />

1<br />

1<br />

1<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ω<br />

ε<br />

ε<br />

ω<br />

ε<br />

ε<br />

ω<br />

m<br />

m<br />

sp<br />

c<br />

k<br />

2<br />

2<br />

1<br />

)<br />

(<br />

ω<br />

ω<br />

ω<br />

ε<br />

p<br />

m<br />

−<br />

=<br />

其中:<br />

振荡频率:<br />

0<br />

2 /<br />

4 m<br />

ne<br />

p<br />

π<br />

ω =<br />

电子浓度 电子质量<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


ω/ω p<br />

<strong>表面等离子极元</strong><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ω sp<br />

ω=ck/ε 1 1/2<br />

k<br />

sp<br />

=<br />

光场色散曲线<br />

kc/ω p<br />

ω ⎡ ε1ε<br />

( ) ⎤<br />

m ω<br />

c<br />

⎢<br />

1 ( )<br />

⎥<br />

⎣ε<br />

+ ε m ω ⎦<br />

ω=ω p /(1+ε 1 ) 1/2<br />

Surface Plasma Polariton<br />

1/<br />

2<br />

Surface Plasma


k<br />

k<br />

=<br />

ω ε iεm ( )<br />

c ε + ε<br />

2 2<br />

sp<br />

ε<br />

m<br />

ω<br />

= ( )<br />

c<br />

2 2<br />

sp<br />

<strong>表面等离子极元</strong><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br />

i m<br />

2<br />

p<br />

ω<br />

= 1−<br />

ω<br />

2<br />

ε ω ω<br />

ω<br />

2 2<br />

i(1 − p )<br />

ε + 1−ω<br />

ω<br />

ω<br />

2 2<br />

i p<br />

sp<br />

photon<br />

ω = ck / ε<br />

k<br />

ω<br />

sp<br />

=<br />

Surface Plasma<br />

Surface Plasma Polariton<br />

ω<br />

p<br />

1+<br />

ε<br />

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strong>表面等离子极元</strong>的两个特征<br />

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和光波产生共振相互<br />

作用,决定了表面等离子波的独特特性<br />

SPP有两个明显的特征:<br />

(1)SPP在传播方向上具有比光波大的<br />

传播波矢(即更短的波长)<br />

(2)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是消逝场


内部损耗<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损耗<br />

2<br />

/<br />

1<br />

1<br />

1<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ω<br />

ε<br />

ε<br />

ω<br />

ε<br />

ε<br />

ω<br />

m<br />

m<br />

sp<br />

c<br />

k<br />

2<br />

'<br />

"<br />

2<br />

/<br />

3<br />

'<br />

1<br />

'<br />

1<br />

"<br />

)<br />

(<br />

2 m<br />

m<br />

m<br />

m<br />

sp<br />

c<br />

k<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ω<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2<br />

/<br />

1<br />

'<br />

1<br />

'<br />

1<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m<br />

m<br />

sp<br />

c<br />

k<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ω<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传播长度<br />

1<br />

" )<br />

2<br />

(<br />

−<br />

= sp<br />

i<br />

k<br />

L<br />

振荡强度减少到1/e时的长度:<br />

)<br />

(<br />

2<br />

)<br />

( "<br />

x<br />

P<br />

k<br />

dx<br />

x<br />

dP<br />

sp<br />

=<br />

−<br />

表面等离子体振荡产生电磁场的Poynting矢量<br />

2<br />

'<br />

"<br />

2<br />

/<br />

3<br />

'<br />

1<br />

'<br />

1<br />

"<br />

)<br />

(<br />

2 m<br />

m<br />

m<br />

m<br />

sp<br />

c<br />

k<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ω<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


SP传播距离的估算值<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 −1<br />

L 由左式得到的估算值(μm)<br />

i = ( 2ksp<br />

)<br />

波長 310nm 1.55μm 13μm<br />

Ag 2 4.7×103 2.7×104 Ag 2 4.7×103 2.7×104 Au 2 4.5×103 4.6×105 Au 2 4.5×103 4.6×105 Al 50 2.2×103 2.7×105 Al 50 2.2×103 2.7×105 紫外波段Al的<br />

传播距离最长<br />

红外波段可到mm量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br />

δ m<br />

δ d<br />

λ<br />

L i<br />

i<br />

= ( 2ksp<br />

SPP的三个特征长度<br />

" −1<br />

)<br />

δ d<br />

δ m<br />

Aluminium at 0.5 μm<br />

Silver at 1.5 μm<br />

z<br />

|E z|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局域表面等离子振荡<br />

如果在介质和金属的界面上存在微细结构<br />

(微粒或微小沟槽),那么,除了SPP之外,<br />

还会存在一种局域在微细表面结构上的所谓<br />

Local SP(LSP)<br />

局域表面等离子振荡<br />

LSP的频率除了金属和介质的材料以外,<br />

还与微细结构的尺度形状有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br />

♦<br />

LSP和SPP的不同<br />

两者的色散关系不同,SPP是一种表面的传播场,<br />

而LSP是依托于某种表面结构的局域电磁场振荡,<br />

具有一系列分立的、复数的频率,是由产生LSP<br />

的表面微结构的尺度形状决定的<br />

LSP振荡可以由合适的频率和偏振的光来激发,<br />

与激励光的波矢无关,而SPP的激发则要求激励<br />

光的频率和波矢都要和SPP匹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SP和SPP可以相互转换<br />

在粗糙的表面,LSP和SPP的频率接近<br />

LSP振荡可以激励SPP,SPP也可以激发LSP<br />

LSP<br />

能量转换<br />

SPP<br />

LSP和SPP之间能量的转换,对于SPP的<br />

激励起着重要作用。(因为LSP不要求波<br />

矢匹配,通过LSP来激发SPP效率更高)<br />

提高了表面结构对于SPP的散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场的散射<br />

界面的表面形态对SPP的散射是SPP特性的<br />

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了粗糙或是具有微结<br />

构金属表面的光学特性<br />

SPP和表面微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种:<br />

(1)SPP被散射形成另一个方向传播的SPP<br />

- SPP的反射<br />

(2)SPP通过微结构区域后继续按照原来的传播<br />

方向传播<br />

- SPP的透射<br />

(3)SPP被散射后转换成了光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场的散射<br />

far-field<br />

光波<br />

near-field<br />

SPP的反射 表面微结构 SPP的透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为了用p-polarized入射光在金属和介质的界面上激励<br />

起SPP波,需要满足频率匹配、波数匹配两个条件<br />

入射光在金属平面上的分量要等于SPP的波数:<br />

ε ( ω / c)<br />

sinθ<br />

( ω)<br />

+ ε )]<br />

1<br />

= ( ω / c)[<br />

ε1ε<br />

m ( ω)<br />

/( ε m<br />

对于同一频率ω,等离子振荡的波矢大于光波矢<br />

所以,对于能量 hω的入射光子,它的波矢必须增加Δk,<br />

才能将入射光子能量“转成”表面等离子振荡<br />

1<br />

1/<br />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kx<br />

ω<br />

c<br />

k<br />

c<br />

ω<br />

=<br />

sinθ<br />

θ 0<br />

0<br />

±<br />

Δk<br />

Δk x<br />

x<br />

k sp<br />

=<br />

k<br />

s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excitation by evanescent field<br />

Kretschmann结构<br />

入射光<br />

SPP<br />

棱镜<br />

金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在折射率较大的物质中,波数会增大。在某一个角<br />

度,棱镜中光波的水平方向分量和空气-金属界面<br />

上SPP的波矢相同时,光场和SPP场通过隧穿效应<br />

发生共振,产生能量的转换<br />

ω<br />

k sp = ε prism sinθ<br />

(3-33)<br />

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ω<br />

k sp = ε prism sinθ<br />

(3-33)<br />

c<br />

满足这一条件时,可以观察到在金属和棱镜的界<br />

面的反射率有一个极小值,这时光场和SPP之间的<br />

耦合效率可接近100%。由于SPP的能量集中在表<br />

面,比起入射光的能量密度可以高2-3个数量级。<br />

耦合效率会随着金属膜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存<br />

在最佳的金属膜的厚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excitation by evanescent field<br />

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excitation by evanescent fiel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对于很厚的金属膜,或者就是金属块状体,<br />

Kretschmann结构不能在其表面上激励起SPP模<br />

Otto结构:<br />

在金属上方放置一块棱镜,和金属表面之间留有缝隙,<br />

光场的隧穿效应在棱镜和金属之间的缝隙中发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周期结构中光子与SP的耦合<br />

ε 2=1<br />

k<br />

x<br />

ω<br />

c<br />

ε<br />

a<br />

θ<br />

sin 0<br />

υ: 正整数<br />

±<br />

ν<br />

g<br />

=<br />

ω<br />

c<br />

ε<br />

g=2π /a<br />

ε<br />

+ 1<br />

=<br />

ks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周期结构中SP与光子的耦合<br />

入射光<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周期结构中光子与SP的耦合<br />

ε ε2=1 2=1<br />

ω<br />

sinθ<br />

0<br />

c<br />

ε<br />

a<br />

θ 0<br />

±νg<br />

=<br />

k<br />

sp<br />

反射光强度<br />

计算值<br />

实验值<br />

入射角θ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SEM images<br />

Nanostructure<br />

Electron-Beam<br />

Lithography and<br />

Vacuum<br />

Deposition Fabricate with AFM<br />

AFM imag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光激发<br />

在粗糙的表面,可以不通过任何特别的结构就能实现<br />

SPP的激励,这是由于光场通过表面微结构的折射、<br />

散射会产生很多的波矢分量,同时,微结构产生的<br />

LSP介入SPP的激励过程也可以大大增加激励效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扫描近场显微镜<br />

• Scan at a fixed distance<br />

above the local sample<br />

surface (a few tens of<br />

nanometers).<br />

• Provide simultaneous<br />

topographical and optical<br />

imaging.<br />

SP 场的探测


Surface plasmon propagation in microscale metal stripe<br />

B. Lamprecht et al: Appl. Phys. Lett. 79(2001)51.<br />

SP传播距离的测定<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


SP传播实验平台<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


SP传播实验示意图<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金属波导(Ag 50nm)<br />

Si Si2O衬底 2O衬底<br />

光纤探针(芯径4微米)<br />

光栅耦合器<br />

波导幅宽:0.3-5μm 波导长:5-50μm


SP传播距离的测定结果<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


超透明小孔实验写真<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0.4 μm<br />

0.6 μm<br />

光栅周期<br />

0.8 μm<br />

实验条件<br />

Ag膜厚: 0.3微米<br />

小空直径是光栅周期的1/4<br />

从小空背面由白光源照射<br />

对应于相应的光栅周期的<br />

光密度被增益放大后通过了小孔<br />

小空与小空之间也有光?<br />

Data: Courtesy of J. Fujikat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超透明小孔产生的机理<br />

-光照射到金属薄膜的小孔阵列上,被周期结构折射、<br />

散射的结果将产生消逝场,该消逝场通过隧道效应<br />

穿过小孔,在金属薄膜的另一个表面可以观测到透<br />

过小孔的光<br />

-光照到金属表面上激励起的表面等离子体,参与了<br />

小孔之间的金属表面上的能量“搬运”,增强了小孔<br />

的光隧道效应<br />

-当金属薄膜足够薄,金属两个表面上的等离子波的<br />

耦合使得小孔的隧道效应发展成共振模式,透过率<br />

将在某一个波长被强烈增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Bull’s Eye型结构<br />

周期分布的沟形结构 只在中心设小孔<br />

◇ Preparation<br />

FIB etching and sputter deposition<br />

◇ Specifications<br />

Groove pitch 750 nm<br />

Groove depth 200 nm<br />

Aperture diameter 200 nm<br />

Ag film thickness 300 nm<br />

Data: Courtesy of T. Ishi


SPP在传播方向上的损耗<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损耗<br />

2<br />

/<br />

1<br />

2<br />

1<br />

2<br />

1<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ω<br />

c<br />

k sp<br />

2<br />

'<br />

1<br />

"<br />

1<br />

2<br />

/<br />

3<br />

2<br />

'<br />

1<br />

2<br />

'<br />

1<br />

"<br />

)<br />

(<br />

2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ω<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 c<br />

k sp<br />

2<br />

/<br />

1<br />

2<br />

'<br />

1<br />

2<br />

'<br />

1<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ε<br />

ε<br />

ε<br />

ε<br />

ω<br />

c<br />

k sp<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传播损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上下表面SP 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上下表面SP 场 耦合<br />

厚金属膜:SPP分别在上下表面传播<br />

0<br />

x<br />

z<br />

h<br />

ε3<br />

εm<br />

ε1<br />

金<br />

属<br />

膜<br />

减<br />

薄<br />

薄金属膜:上下表面SPP发生耦合<br />

对称模式 反对称模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金属薄膜中的SPP传播<br />

- 对称金属薄膜结构-<br />

ε 1<br />

h ε εm Au<br />

ε 1<br />

z<br />

ε 1 = 4.0<br />

x


对称金属薄膜结构<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Z(nm)<br />

h=15nm<br />

Hy<br />

- 对称模式 -<br />

H y<br />

Z(nm)<br />

h=70nm<br />

Hy<br />

H 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Z(nm)<br />

对称金属薄膜结构<br />

- 非对称模式 -<br />

h=15nm h=70nm<br />

Hy<br />

H y H y<br />

Z(nm)<br />

H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模式传播常数随膜厚变化<br />

β 的实部<br />

H<br />

=<br />

f(z)C<br />

×<br />

非对称模式<br />

对称模式<br />

金属膜厚 h<br />

e<br />

i(ω( −βx)<br />

y


模式传播常数随膜厚变化<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β 的虚部 (损耗)<br />

H<br />

=<br />

f(z)C<br />

×<br />

非对称模式<br />

金属膜厚 h<br />

e<br />

i(ω( −βx)<br />

y<br />

对称模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长程(Long-Range) SPP<br />

β 的虚部 (损耗)<br />

损耗可以急剧减小!<br />

两类耦合模式:• 对称模sb<br />

• 反对称模ab<br />

非对称模式<br />

金属膜厚 h<br />

对称模式<br />

-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波(LRSPP)<br />

-短程表面等离子体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P损耗特性<br />

Gold<br />

d<br />

d<br />

6-8dB/cm<br />

(约1.4mm for 1dB loss)<br />

BCB (n=1.535)<br />

BCB (n=1.535)<br />

Si-Substrate (n=3.47)<br />

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振荡的传播损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P损耗特性<br />

12μm<br />

12μm<br />

BCB (n= n 0 +Δn)<br />

BCB (n 0 =1.535)<br />

Au<br />

Si-Substrate (n=3.47)<br />

金属膜厚度不同,产生的SPP损耗对上下折射率<br />

不对称性的容差不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P波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P波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P波导传输损耗<br />

TM 00 TM 01<br />

TM 02<br />

TM 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P波导传输损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SPP的探测方法<br />

的探测方法<br />

LR-SPP LR<br />

实验观察输出光斑大小的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P的器件应用<br />

Stripe Width W<br />

定向耦合器<br />

Interaction Length L<br />

Seperation 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 定向耦合器<br />

Interaction Length (m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 定向耦合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入射光<br />

棱镜<br />

金属膜<br />

分析物<br />

在传感方面的应用<br />

SPP 在传感方面的应用<br />

光电探测器<br />

反<br />

射<br />

光<br />

强<br />

分析物<br />

折射率<br />

变化前后<br />

角度(波长)


在传感方面的应用<br />

SPP 在传感方面的应用<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SCIENCE VOL 295 15 MARCH 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Range SPP损耗特性<br />

12μm<br />

12μm<br />

BCB (n= n 0 +Δn)<br />

BCB (n 0 =1.535)<br />

Au<br />

Si-Substrate (n=3.47)<br />

金属膜厚度不同,产生的SPP损耗对上下折射率<br />

不对称性的容差不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SPP在传感方面的应用<br />

在传感方面的应用<br />

LR-SPP LR<br />

Change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Long Range SPP传输损耗变化<br />

SPP<br />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loss Loss<br />

10 1<br />

10 0<br />

10 -1<br />

10 -2<br />

10 -3<br />

10 -4<br />

10 -5<br />

refraction of the substrate=1.5<br />

1 1.5<br />

传输损耗变化<br />

可用来做折射率测试<br />

refraction of the superstrate<br />

Refraction of Superstrate<br />

2<br />

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激励区 敏感区 检测区<br />

光纤<br />

可能的集成化 LRSPP 传感器结构<br />

被检测物<br />

衬底<br />

金属膜<br />

光纤<br />

衬底<br />

量子阱<br />

量子阱<br />

n型半导体材料 电极 金属膜<br />

优点:可集成化、较高灵敏度、大可探测范围、高可靠性、可多通道、低成本<br />

电极<br />

P型<br />

被检测物<br />

电极<br />

P型


周期金属表面SPP波<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波矢一样,频率(能量)<br />

不同,ω + 和ω- 之间的频率<br />

不能传播<br />

当周期等于1/2 SPP波长时,<br />

存在两个SPP的驻波解<br />

带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体带隙材料<br />

−π/λ g<br />

ω<br />

Wavevector k x<br />

π/λ g<br />

Light lint<br />

SPP在平坦表面<br />

SPP在周期结构<br />

的表面


周期金属表面SPP波<br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带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周期金属表面SPP波<br />

- 金属表面在两个方向上具有周期结构,则可在平<br />

面内形成全带隙<br />

- 在带隙内,SPP场的模式密度为零,即不存在SPP<br />

模式。在带端处出现带平缓段,这时SP的模式密度<br />

非常大,对应在金属表面场的增强。这种模式可以<br />

被很大角度范围的入射光所激励<br />

- SPP带隙的出现决定于周期、充满系数等。引入缺<br />

陷可以导引SP缺陷模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表面等离子体带隙材料<br />

周期400nm<br />

45nm厚金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纳结构光电子学<br />

SPP 量子阱 微腔 近场光学 光子晶体<br />

传感<br />

生物传感<br />

SPP-纳结构光子学新领域<br />

近场<br />

存储<br />

例如:<br />

SARS病毒检测<br />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br />

药物筛选, 临床诊断<br />

细胞膜模拟 ……<br />

LED效<br />

率增强<br />

红外<br />

技术<br />

物理量探测<br />

非线性<br />

光学<br />

集成<br />

光路<br />

化学量探测<br />

优点:<br />

实时检测、无需标记、<br />

耗样最少、对被检测物<br />

无损害、探测方法简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br />

参考文献:<br />

“Nano-optics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br />

参考书:<br />

Physics Reports 408 (2005) 131-314<br />

Surface Plasmons<br />

- on Smooth and Rough Surface and on Gratings<br />

Heinz Raether ISBN 3-540-428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br />

数理学部实验物理讲习班

Hurra! Ihre Datei wurde hochgeladen und ist bereit für die Veröffentlichung.

Erfolgreich gespeichert!

Leider ist etwas schief gelau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