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2015 Views

中 部 地 區 菜 心 螟 生 活 習 性 與 生 活 史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51:41-48 (1996) -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51:41-48 (1996) -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臺 <strong>中</strong> <strong>區</strong> 農 業 改 良 場 研 究 彙 報 51:41-48 (1996) 411<strong>中</strong> <strong>部</strong>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史</strong>2林 金 樹 陳 慶 忠摘要<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Hellulla undalis Fab) 為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strong>生</strong> 育 初 期 之 重 要 害 蟲 。 在 室 內 飼 養 各 蟲期 發 育 所 需 之 時 間 , 隨 飼 養 溫 度 之 升 高 而 縮 短 :32℃ 時 , 卵 期 3.1 天 , 幼 蟲 期 10.8 天 , 蛹期 5.6 天 , 成 蟲 壽 命 平 均 4 天 , 完 成 一 世 代 需 時 24.1 天 。16℃ 時 , 卵 期 8.7 天 , 幼 蟲 期 39.6天 , 蛹 期 18.7 天 , 成 蟲 期 10.5 天 , 完 成 一 世 代 約 需 77.5 天 。12℃ 低 溫 下 , 幼 蟲 未 到 3 齡 即死 亡 。 在 室 溫 下 , 年 約 發 <strong>生</strong> 12 世 代 。7~8 月 間 之 幼 蟲 期 11~12 天 , 蛹 期 5~6 天 , 卵 期 3~4 天 ,成 蟲 期 4 天 , 完 成 一 世 代 僅 需 24.5 天 。 幼 蟲 通 常 脫 皮 四 次 , 但 高 溫 時 脫 皮 次 數 減 少 至 二 次 。成 蟲 之 雌 雄 比 約 為 2:1, 每 一 雌 蛾 平 均 產 卵 數 154 粒 。 在 25℃ 定 溫 下 , 以 蘿 蔔 、 芥 藍 及 白<strong>菜</strong> 等 飼 養 時 , 幼 蟲 發 育 所 需 時 間 以 白 <strong>菜</strong> 為 最 長 21.8 天 , 蘿 蔔 最 短 為 16.8 天 , 蛹 期 之 差 異 不明 顯 , 約 為 6~6.7 天 。 成 蟲 壽 命 以 蘿 蔔 為 最 長 7.2 天 , 白 <strong>菜</strong> 最 短 3.9 天 。關 鍵 字 :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 形 態 、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史</strong> 。前言<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Hellulla undalis Fab) 屬 於 鱗 翅 目 , <strong>螟</strong> 蛾 科 , 俗 稱 蛀 <strong>心</strong> 蟲 、 鑽 <strong>心</strong> 蟲 , 廣 泛 分 佈 於 <strong>中</strong>國 大 陸 、 日 本 、 印 度 、 埃 及 、 歐 洲 、 非 洲 及 大 <strong>部</strong> 份 亞 洲 等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19) , 為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之 重 要 害蟲 (3,4,8,12,15) 。 在 台 灣 有 記 錄 之 被 害 蔬 <strong>菜</strong> 包 括 甘 藍 、 花 椰 <strong>菜</strong> 、 白 <strong>菜</strong> 、 結 球 白 <strong>菜</strong> 、 蘿 蔔 、 芥 藍 及 芥<strong>菜</strong> 等 , 其 <strong>中</strong> 以 蘿 蔔 、 白 <strong>菜</strong> 之 被 害 最 為 嚴 重 (2,3,5,15) 。 本 蟲 幼 蟲 嚙 食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之 幼 苗 <strong>心</strong> 葉 或 成株 之 <strong>生</strong> 長 點 , 導 致 幼 苗 死 亡 或 無 <strong>心</strong> 苗 , 促 <strong>生</strong> 側 芽 , 致 無 法 結 球 , 喪 失 商 品 價 值 。 由 於 在 台 灣 ,<strong>中</strong> <strong>部</strong>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周 年 栽 植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 其 <strong>中</strong> 蘿 蔔 之 栽 培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較 為 集 <strong>中</strong> , 主 要 <strong>生</strong> 產 <strong>地</strong> 包 括 彰 化 縣 福興 、 芳 苑 、 二 林 等 鄉 鎮 , 分 春 、 夏 、 秋 作 栽 培 ; 於 台 <strong>中</strong> 縣 新 社 鄉 、 南 投 縣 埔 里 鎮 等 丘 陵 <strong>地</strong> 則僅 春 、 夏 季 種 植 。 在 蘿 蔔 栽 培 期 ,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之 危 害 以 幼 株 期 最 為 嚴 重 。 若 於 栽 培 後 期 加 害 , 其傷 口 容 易 導 發 軟 腐 病 , 此 種 情 形 以 夏 季 為 甚 。 本 試 驗 為 建 立 該 蟲 在 <strong>中</strong> <strong>部</strong>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之 防 治 體 系 為 最終 目 標 , 先 觀 察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之 形 態 及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史</strong> 。 在 此 整 理 所 得 結 果 , 期 供 以 後 工 作 之 參 考 。材 料 <strong>與</strong> 方 法一 般 飼 養 方 法 <strong>與</strong> 室 內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史</strong>利 用 田 間 採 得 之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幼 蟲 , 經 集 體 飼 養 至 化 蛹 , 任 取 50 個 調 查 雌 雄 比 例 、 體 重 及 體 長 ,將 羽 化 成 蟲 收 容 於 置 放 盆 栽 白 <strong>菜</strong> 之 玻 璃 筒 (10×20 cm), 供 其 產 卵 , 並 在 底 <strong>部</strong> 放 少 量 糖 水 供 其 舐食 , 每 一 玻 璃 筒 各 放 一 對 成 蟲 , 逐 日 調 查 產 卵 數 , 計 調 查 10 對 , 將 所 產 之 卵 以 毛 筆 蘸 取 放12台 <strong>中</strong> <strong>區</strong> 農 業 改 良 場 研 究 報 告 第 0395 號 。台 <strong>中</strong> <strong>區</strong> 農 業 改 良 場 助 理 研 究 員 及 研 究 員 兼 課 長 。


42臺 <strong>中</strong> <strong>區</strong> 農 業 改 良 場 研 究 彙 報 第 五 十 一 期在 培 養 皿 (5×1 cm) 內 之 濾 紙 上 。 該 瀘 紙 下 置 一 濕 潤 濾 紙 或 三 層 衛 <strong>生</strong> 紙 , 以 保 持 濕 度 。 並 於 16°、20°、24°、28° 及 32℃ 之 定 溫 ,12 hr 光 照 下 , 逐 日 觀 察 並 記 錄 卵 期 , 每 個 溫 階 均 供 試 100粒 卵 。 孵 化 後 , 將 幼 蟲 以 毛 筆 輕 輕 蘸 起 移 至 放 在 潮 濕 濾 紙 之 新 鮮 蘿 蔔 葉 上 , 如 此 單 隻 飼 養 ,每 一 溫 階 各 供 試 40 隻 幼 蟲 。 試 驗 期 間 培 養 皿 內 濾 紙 每 日 酌 量 補 充 水 分 , 供 飼 蘿 蔔 葉 視 被 取食 情 形 及 新 鮮 度 , 每 隔 1~2 日 更 換 一 次 , 並 定 時 觀 察 其 脫 皮 之 情 形 。 待 至 五 齡 幼 蟲 停 止 取 食時 , 停 止 喂 飼 , 惟 每 日 仍 補 充 水 分 。 五 齡 老 熟 幼 蟲 吐 絲 結 繭 於 濾 紙 內 層 或 皿 底 , 經 前 蛹 期 ,而 化 蛹 後 稱 量 蛹 重 。 此 後 分 別 雌 、 雄 , 在 各 定 溫 下 觀 察 蛹 期 。 化 蛹 後 每 二 日 補 充 水 分 一 次 。形 態 及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利 用 室 內 飼 養 <strong>中</strong> 所 得 之 各 蟲 期 觀 察 其 外 <strong>部</strong> 形 態 , 並 在 室 內 飼 養 及 田 間 <strong>生</strong> 態 調 查 時 同 時觀 察 有 關 之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 。周 年 發 <strong>生</strong> 世 代 調 查在 室 溫 下 以 蘿 蔔 幼 苗 周 年 累 代 飼 養 , 每 日 定 期 紀 錄 各 世 代 之 幼 蟲 期 、 蛹 期 、 卵 期 、 成蟲 壽 命 及 完 成 一 世 代 所 需 之 日 數 。寄 主 植 物 對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發 育 之 影 響將 甫 孵 化 之 幼 蟲 , 用 毛 筆 蘸 起 分 別 放 置 於 蘿 蔔 、 芥 藍 或 白 <strong>菜</strong> 之 幼 嫩 葉 上 , 以 定 溫 之 下飼 養 相 同 方 法 進 行 試 驗 , 每 日 定 時 紀 錄 幼 蟲 各 齡 期 、 蛹 期 及 成 蟲 期 之 發 育 日 數 。結果外 <strong>部</strong> 形 態 及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幼 蟲 主 要 為 害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之 幼 苗 <strong>心</strong> 葉 或 成 株 之 <strong>生</strong> 長 點 , 導 致 幼 苗 死 亡 或 形 成 無<strong>心</strong> 苗 ( 圖 一 ,A), 四 齡 以 後 幼 蟲 蛀 入 葉 柄 而 危 害 ( 圖 一 ,B), 該 蟲 各 蟲 期 之 形 態 及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 如 下 :成 蟲 : 淡 灰 褐 色 , 體 長 約 0.8 cm, 前 翅 灰 褐 色 , 裝 三 條 灰 白 色 波 狀 橫 紋 , <strong>中</strong> 央 具 一 個 腎 形 斑 。後 翅 灰 白 色 , 外 緣 略 帶 褐 色 。 複 眼 黑 色 , 觸 角 絲 狀 ( 圖 一 ,C)。 成 蟲 晝 伏 夜 出 , 白 天隱 藏 在 葉 背 或 莖 基 <strong>部</strong> 等 隱 蔽 處 , 偶 見 飛 行 <strong>活</strong> 動 者 , 但 飛 翔 能 力 弱 , 多 在 離 <strong>地</strong> 約 1 m 低空 飛 行 , 稍 具 趨 光 <strong>性</strong> 。卵 : 呈 扁 平 、 橢 圓 形 , 長 約 0.4 mm, 初 產 時 呈 乳 白 色 , 漸 呈 黃 色 , 以 後 出 現 紅 色 斑 點 , 孵化 前 呈 橙 紅 色 。 多 產 於 幼 嫩 本 葉 或 <strong>心</strong> 葉 葉 背 , 偶 有 產 於 葉 面 或 葉 柄 上 。 卵 多 散 產 , 有時 3~5 粒 聚 成 一 塊 ( 圖 一 ,D)。幼 蟲 : 頭 <strong>部</strong> 黑 色 , 胸 、 腹 <strong>部</strong> 淡 黃 色 或 淺 黃 綠 色 , 背 面 裝 五 條 棕 褐 色 縱 線 。 前 胸 楯 具 數 塊 不 規則 褐 斑 , 剛 毛 褐 色 。 <strong>中</strong> 、 後 胸 各 有 12 個 毛 突 , 橫 排 成 一 行 。 腹 <strong>部</strong> 各 節 背 面 及 側 面 之 毛突 成 二 排 , 前 排 8 個 , 後 排 2 個 。 腹 足 趾 為 雙 序 , 列 外 側 具 長 的 剛 毛 3 根 ( 圖 一 ,E)。幼 蟲 孵 化 後 , 多 潛 入 葉 表 皮 , 嚙 食 葉 肉 , 殘 留 表 皮 , 宛 如 潛 蠅 之 為 害 狀 。2 齡 後 穿 出 表皮 <strong>活</strong> 動 ,3 齡 後 鑽 入 <strong>心</strong> 葉 , 吐 絲 捲 葉 , 窩 藏 其 <strong>中</strong> 取 食 , 造 成 幼 苗 <strong>生</strong> 長 之 停 滯 。4~5 齡 幼蟲 向 上 者 蛀 入 葉 柄 , 向 下 者 鑽 食 莖 髓 或 根 <strong>部</strong> , 形 成 短 粗 袋 狀 隧 道 。 離 <strong>心</strong> 葉 較 遠 處 的 幼蟲 , 吐 絲 下 垂 , 落 入 <strong>心</strong> 葉 或 鑽 入 葉 肉 組 織 取 食 。3 齡 後 才 侵 入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 破 壞 <strong>生</strong> 長 點 , 造 成


<strong>中</strong> <strong>部</strong>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史</strong> 43圖 一 、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之 危 害 狀 及 各 蟲 期 形 態 。Fig. 1. The damaged symptoms and growing stage of Hellulla undalis Fab.A.Heartoftheradishdamagedbyalarvae.B.Petioleofradishdamagedbyalarvae.C.Adult(female)D.Egg.E.Larvae.F.Pupae.幼 苗 之 死 亡 。 初 齡 幼 蟲 較 呈 群 棲 <strong>性</strong> , 通 常 在 寄 主 之 同 一 <strong>部</strong> 位 發 現 3~5 隻 。3 齡 後 之 幼 蟲移 動 <strong>性</strong> 大 分 散 至 寄 主 之 不 同 <strong>部</strong> 位 而 取 食 。 在 同 一 植 株 上 通 常 可 發 現 多 隻 不 同 齡 期 之 幼蟲 。 幼 蟲 為 害 一 植 株 後 , 尚 可 轉 移 至 他 株 , 一 隻 幼 蟲 化 蛹 前 可 為 害 4~5 株 幼 苗 。 老 熟幼 蟲 自 寄 主 基 <strong>部</strong> 遷 移 至 根 <strong>部</strong> 附 近 之 表 土 或 裂 縫 <strong>中</strong> , 吐 絲 綴 合 土 粒 , 結 繭 化 蛹 於 其 <strong>中</strong> ,<strong>部</strong> 份 幼 蟲 在 受 害 <strong>部</strong> 位 之 枯 葉 <strong>中</strong> 吐 絲 結 繭 化 蛹 。蛹 : 黃 褐 色 , 長 約 0.8 cm, 腹 <strong>部</strong> 背 面 具 五 條 不 明 顯 的 縱 線 , 腹 <strong>部</strong> 末 端 有 二 對 刺 , <strong>中</strong> 央 一 對 略短 , 末 端 稍 彎 曲 ( 圖 一 ,F)。 在 室 內 飼 養 時 常 出 現 白 色 絲 繭 , 然 在 田 間 繭 外 附 有 泥 土或 枯 葉 成 簑 。周 年 之 發 <strong>生</strong> 世 代 數在 室 溫 下 7 月 <strong>中</strong> 旬 ~8 月 上 旬 之 間 , 自 卵 至 成 蟲 死 亡 為 止 , 僅 需 24.4 天 。11 月 <strong>中</strong> 旬 ~2 月 上旬 之 間 即 需 為 45~48 天 。 在 室 內 一 年 可 完 成 約 十 二 個 世 代 ( 表 一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各 蟲 期 在 不 同 定 溫 下 之 發 育卵 : 在 28℃ 及 32℃ 之 定 溫 <strong>中</strong> 卵 期 較 短 , 分 別 只 需 3.4 及 3.1 天 , 隨 溫 度 之 降 低 , 卵 之 發 育 期 間亦 延 長 , 而 以 16℃ 時 延 長 為 8.7 天 ( 表 二 )。 在 12℃ 之 低 溫 下 則 不 孵 化 。 在 28℃、32℃ 下之 孵 化 率 各 為 47.5% <strong>與</strong> 55%。


44臺 <strong>中</strong> <strong>區</strong> 農 業 改 良 場 研 究 彙 報 第 五 十 一 期表 一 、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在 室 內 一 年 之 飼 養 之 經 過Table 1. Year round rearing of Hellulla undalis at the laboratoryDuration (days)Generation MonthEgg Larva PupaLongevity of Adult(days)Total duration(days)1 Dec.22 - Feb. 8 6.0 22.7 14.3 4.6 47.62 Feb. 4 - Mar. 9 5.0 18.8 6.8 3.5 34.13 Mar. 8 - Apr.13 5.6 17.7 6.7 4.7 34.74 Apr.12 - May 18 5.0 18.5 7.0 5.0 35.55 May 18 - June 21 5.0 16.5 6.5 5.0 33.06 June 21 - July 16 3.0 14.0 5.0 4.0 26.07 July 13 - Aug. 7 3.0 11.9 5.5 4.0 24.48 Aug. 4 - Aug.29 3.0 11.0 6.5 4.0 24.59 Aug.26 - Sep.23 4.0 15.0 5.1 4.6 28.710 Sep.20 - Oct.18 4.0 15.3 6.1 5.0 30.411 Oct.18 - Nov.19 5.0 14.5 8.1 5.2 32.812 Nov.16 - Dec.29 6.0 21.6 12.3 4.7 44.9表 二 、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各 蟲 期 在 不 同 定 溫 下 之 <strong>生</strong> 長 期 間Table 2. Duration of growing stage of Hellulla undalis under various constant temperatureTemp.Duration(days)(℃) Egg Larva Pupa Adult TotalPupation(%)Survival(%)16 8.7±0.5 39.6±5.9 18.7±4.4 10.5±3.50 77.5 55.0 77.320 7.1±0.3 21.0±3.8 12.8±0.9 2.2±0.31 43.1 27.5 36.424 5.0±0.2 17.4±3.0 7.4±1.6 4.0±1.42 33.5 22.5 66.728 3.4±0.5 13.6±2.5 6.3±0.6 6.3±1.45 39.0 47.5 100.032 3.1±0.7 10.8±1.6 5.6±0.7 4.0±0.90 24.1 55.0 56.0幼 蟲 : 幼 蟲 在 室 內 不 同 定 溫 下 脫 皮 次 數 有 3 至 5 齡 之 差 異 。 當 溫 度 升 高 時 幼 蟲 齡 數 少 而 較 整齊 , 溫 度 降 低 時 增 加 脫 皮 次 數 。 在 16℃ 多 數 幼 蟲 經 3 至 4 次 脫 皮 ;20 至 28℃ 時 都 經 2 至 4次 ;32℃ 時 91% 之 幼 蟲 至 3 齡 後 化 蛹 , 顯 示 幼 蟲 之 脫 皮 次 數 明 顯 受 環 境 因 素 之 影 響 ( 圖二 )。 老 熟 幼 蟲 化 蛹 前 吐 絲 作 繭 , 前 蛹 期 2~9 天 , 至 此 時 不 再 取 食 , 體 軀 縮 短 而 略 膨 脹 ,再 蛻 成 蛹 。 幼 蟲 期 間 隨 溫 度 之 昇 高 而 縮 短 , 在 24 及 28℃ 之 幼 蟲 期 間 , 分 別 為 13.6 及 17.4天 。16℃ 時 需 39.6 天 ( 表 二 )。 在 12℃ 低 溫 下 , 僅 19.2% 供 試 蟲 能 存 <strong>活</strong> 至 3 齡 , 隨 後 亦 相繼 死 亡 。蛹 : 老 熟 幼 蟲 吐 絲 作 繭 後 於 繭 內 化 蛹 , 然 亦 有 直 接 形 成 裸 蛹 者 。 在 32℃ 下 之 蛹 期 為 最 短 5.6天 。16℃ 時 最 長 為 18.7 天 ( 表 二 )。 雌 蛹 略 比 雄 蛹 長 且 重 , 雌 蛹 蛹 期 亦 較 雄 蛹 長 ( 表 三 )。成 蟲 : 成 蟲 多 在 夜 間 羽 化 , 雌 、 雄 比 約 為 2:1, 羽 化 當 天 即 行 交 尾 , 交 尾 時 間 多 集 <strong>中</strong> 於 夜間 , 交 尾 時 雌 雄 呈 一 直 線 狀 。 每 一 雌 蛾 可 產 卵 約 83~227 粒 。 成 蟲 壽 命 2~15 天 , 以 16℃ 時 最 長 , 平 均 10.5 天 。20℃ 最 短 為 2.2 天 ( 表 二 )。 在 20℃~28℃ 之 間 , 雄 成 蟲 平 均 壽命 比 雌 成 蟲 長 , 然 於 32℃ 則 無 明 顯 差 異 ( 表 四 )。


<strong>中</strong> <strong>部</strong>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史</strong> 45圖 二 、 不 同 溫 度 對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幼 蟲 齡 期 之 分 配Fig. 2. Distribution of Hellulla undalis Fab. stadia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表 三 、 蛹 之 調 查Table 3. Length, weight and duration of pupal stage of Hellulla undalisSex Length (cm) Weigh (g) Duration (days)♀ 0.81±0.08 0.2128±0.0043 5.6±1.01♂ 0.79±0.07 0.2069±0.0022 5.2±0.75表 四 、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成 蟲 在 不 同 溫 度 下 之 壽 命Table 4. The adult longevity of Hellulla undalis under various temperatureNo. of estimatedLongevity (days)Temp (℃)Female Male Female Male16 10 7 12.5±3.47 8.4±3.6420 5 5 2.0±0.00 2.4±0.4524 10 6 2.7±1.15 5.3±1.5328 15 8 4.8±1.38 7.7±1.5332 13 10 4.0±0.94 4.0±0.82<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在 三 種 寄 主 植 物 上 之 發 育以 蘿 蔔 、 芥 藍 、 白 <strong>菜</strong> 三 種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幼 苗 置 於 25℃ 恒 溫 下 飼 養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結 果 , 在 三 種蔬 <strong>菜</strong> 上 飼 養 幼 蟲 之 齡 期 均 為 5 齡 , 幼 蟲 發 育 所 需 時 間 以 白 <strong>菜</strong> 最 長 為 21.8 天 , 其 次 為 芥 藍 17.5天 , 蘿 蔔 最 短 為 16.8 天 。 蛹 期 介 於 6.0~6.7 天 差 異 不 顯 著 。 成 蟲 壽 命 以 蘿 蔔 最 長 為 7.2 天 , 芥藍 5.3 天 次 之 , 白 <strong>菜</strong> 最 短 為 3.9 天 。 自 幼 蟲 至 成 蟲 之 存 <strong>活</strong> 率 以 白 <strong>菜</strong> 最 高 為 50%, 蘿 蔔 45%, 芥藍 最 低 為 35%( 表 五 )。


46臺 <strong>中</strong> <strong>區</strong> 農 業 改 良 場 研 究 彙 報 第 五 十 一 期表 五 、 以 三 種 寄 主 植 物 飼 養 時 對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之 發 育 (25℃)Table 5. Effect of host pla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llulla undalis reared with 3 kind of host plantHost plantInstar (days)1st 2nd 3rd 4th 5th TotalPupa(days)Adult(days)Percent survival(%)Radish 3.8 2.0 2.3 4.0 4.7 16.8 6.2 7.2 45Kale 4.7 2.2 2.6 3.7 4.3 17.5 6.7 5.3 35Pei-tsai 4.8 2.5 3.8 4.5 6.2 21.8 6.0 3.9 50討論<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H. undalis) 為 本 省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重 要 害 蟲 。1945~1975 年 之 間 本 蟲 發 <strong>生</strong> 不 普 遍 ,但 自 1976 年 , 發 <strong>生</strong> 趨 於 嚴 重 且 已 造 成 經 濟 損 失 水 準 (6) 。 推 測 此 可 能 <strong>與</strong> 育 種 及 栽 培 技 術 的 改 變有 關 , 近 年 來 多 種 耐 熱 <strong>性</strong> 十 字 花 科 品 種 尤 其 結 球 白 <strong>菜</strong> 及 蘿 蔔 之 類 可 於 夏 季 種 植 , 如 此 卻 誘發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為 夏 季 之 重 要 害 蟲 。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之 寄 主 植 物 除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外 , 尚 有 甜 椒 、 甜 <strong>菜</strong> 、 菠<strong>菜</strong> 、 茄 子 等 (2,5,16) 。 在 <strong>中</strong> <strong>部</strong>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 新 社 鄉 為 重 要 的 夏 季 蔬 <strong>菜</strong> 栽 培 <strong>區</strong> , 一 年 可 以 栽 種 春 、 夏 、秋 三 作 之 蘿 蔔 , 但 以 春 、 夏 作 為 主 。 平 <strong>地</strong> 則 週 年 均 有 蘿 蔔 之 栽 種 。 一 般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對 夏 、 秋 作蘿 蔔 之 危 害 較 為 嚴 重 , 若 在 本 葉 2~3 枚 之 時 期 被 害 時 , 導 致 幼 苗 之 死 亡 或 成 無 <strong>心</strong> 苗 。 成 株 期之 被 害 , 導 致 側 芽 之 叢 <strong>生</strong> , 且 <strong>生</strong> 長 受 阻 , 降 低 商 品 價 值 。在 25℃ 恒 溫 <strong>中</strong> 以 蘿 蔔 、 芥 藍 、 白 <strong>菜</strong> 等 飼 養 結 果 , 多 數 脫 皮 4 次 共 5 齡 , 而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上 已 有相 似 報 告 (2,16,17,19) 。 本 試 驗 在 25℃ 以 蘿 蔔 、 芥 藍 及 白 <strong>菜</strong> 飼 養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 其 幼 蟲 期 發 育 所 需 時 間分 別 為 16.8 日 、17.5 日 及 21.8 日 , 顯 然 以 取 食 蘿 蔔 者 為 最 短 , 而 以 取 食 芥 藍 者 為 最 長 。Youssefet al. (1973) 亦 指 出 以 甘 藍 飼 養 之 幼 蟲 發 育 期 為 16~19 日 , 而 以 花 椰 <strong>菜</strong> 飼 養 之 幼 蟲 發 育 期 僅 需11~13 日 (17) 。 前 述 結 果 顯 示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幼 蟲 發 育 期 之 長 短 除 受 溫 度 之 影 響 外 , 取 食 之 寄 主 植 物 種類 亦 為 影 響 其 發 育 期 長 短 之 重 要 因 素 。 在 台 灣 , 陳 等 (1990) 以 蘿 蔔 、 小 白 <strong>菜</strong> 、 芥 <strong>菜</strong> 、 甘 藍 、青 江 白 <strong>菜</strong> 及 油 <strong>菜</strong> 等 苗 期 葉 片 於 25±1℃ 飼 養 黃 條 葉 蚤 (Phyllotreta striolata) 結 果 以 油 <strong>菜</strong> 飼 養 之雌 <strong>性</strong> 幼 蟲 期 約 12 日 , 取 食 其 餘 種 類 者 約 14 日 (9) 。 另 以 <strong>菜</strong> 豆 、 豇 豆 、 茄 子 、 胡 瓜 、 蘿 蔔 及 白 <strong>菜</strong>等 葉 片 飼 養 綠 椿 象 (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其 若 蟲 期 發 育 所 需 時 間 以 白 <strong>菜</strong> 30.9 日 為 最 短 ,<strong>菜</strong> 豆 最 長 38.5 日 ( 張 德 前 未 發 表 資 料 )。參 考 文 獻1. <strong>中</strong> 國 農 作 物 病 蟲 害 1981 蔬 <strong>菜</strong> 病 蟲 害 (XⅡ) pp.1480~1482 <strong>中</strong> 國 農 作 物 病 蟲 害 編 輯 委 員會 。2. 王 雪 香 、 簡 秀 惠 、 張 進 益 1985 台 灣 北 <strong>部</strong>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 之 研 究 桃 園 <strong>區</strong> 農 業 改 良場 研 究 報 告 3:63~74。3. 王 雪 香 、 簡 秀 惠 1985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之 繁 殖 <strong>與</strong> 成 蟲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 觀 察 國 科 會 昆 蟲 <strong>性</strong> 費 洛 蒙 科 系 整 合 計畫 第 二 年 彙 刊 pp.10~16。4. 朱 耀 沂 1981 台 灣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相 之 變 遷 及 其 原 因 之 探 討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strong>生</strong> 產<strong>與</strong> 害 蟲 防 治 研 討 會 專 刊 pp.1~15。


<strong>中</strong> <strong>部</strong> <strong>地</strong> <strong>區</strong>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史</strong> 475. 林 幼 華 Talekar, N. S. 1979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之 化 學 防 治 <strong>中</strong> 華 植 物 保 護 學 會 會 刊 21:464( 摘 要 )。6. 貢 穀 紳 1984 台 灣 主 要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之 經 濟 重 要 <strong>性</strong> 變 遷 <strong>與</strong> 防 治 展 望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研 討 會 專 刊pp.3~30。7. 浙 江 大 學 1987 農 業 昆 蟲 學 下 冊 ( 第 二 版 )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pp.308~310。8. 陳 秋 男 、 蕭 文 鳳 1982 結 球 白 <strong>菜</strong> 昆 蟲 相 及 其 豐 量 <strong>中</strong> 華 植 物 保 護 學 會 會 刊 24:288( 摘 要 )。9. 陳 慶 忠 、 柯 文 華 、 李 建 霖 1990 黃 條 葉 蚤 (Phyllotreta striolata F.) 之 <strong>生</strong> 態 及 防 治 研 究 (Ⅰ)外 <strong>部</strong> 形 態 、 飼 養 方 法 、 <strong>生</strong> <strong>活</strong> <strong>習</strong> <strong>性</strong> 及 寄 主 植 物 調 查 台 <strong>中</strong> <strong>區</strong> 農 業 改 良 場 研 究 彙 報 27:37~48。10. 陶 家 駒 1973 台 灣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七 年 來 研 究 成 果 彙 報 及 檢 討 科 學 農 業 21:230~240。11. 陶 家 駒 1976 台 灣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相 及 其 防 治 法 之 演 變 科 學 農 業 24:400~402。12. 陶 家 駒 、 李 錫 山 1981 台 灣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之 發 <strong>生</strong> <strong>與</strong> 防 治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strong>生</strong> 產 <strong>與</strong> 害 蟲防 治 研 討 會 專 刊 pp.16~31。13. 張 良 傳 1970 主 要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strong>生</strong> 態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學 術 討 論 會 pp.15~24。14. 張 良 傳 1972 蘇 力 菌 <strong>與</strong> 數 種 殺 蟲 劑 對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之 防 治 試 驗 台 灣 農 業 8:164~169。15. 張 良 傳 1972 十 字 花 科 蔬 <strong>菜</strong> 害 蟲 綜 合 防 治 農 友 23(12):26~27。16. 蕭 文 鳳 Talekar, N. S. 1979 十 字 花 科 害 蟲 - <strong>菜</strong> <strong>心</strong> <strong>螟</strong> 之 <strong>生</strong> 物 學 基 礎 <strong>中</strong> 華 植 物 保 護 學 會 會刊 21:463( 摘 要 )。17. Youssef, K. H., S. M. Hammad and A. R. Donia. 1973. Studies on biology of the cabbagewebworm, Hellula undalis (Lepidoptera: Pyraustidae). Z. Angew. Entomol. 74(1):1-6.18. Chen, J. H. 1983. Insecticide screening for the control of cabbage webworm Hellula undalisFabricius (Lepidoptera:Pyralidae) on Chinese cabbage, Summer Student Report 8p AVRDCShanhua, Tainan 741, Taiwan R. O. C.19. Mcavoy, T. J. and L. T. Kok. 1992. Development, oviposition, and feeding of the cabbagewebworn (Lepidoptera:Pyralidae) Environ. Entomol. 21:527-533.


48臺 <strong>中</strong> <strong>區</strong> 農 業 改 良 場 研 究 彙 報 第 五 十 一 期Studies on the Life History of Hellula undalis Fabin Central Taiwan 1Ching-Shu Lin and Ching-Chung Chen 2ABSTRACTHellula undalis Fab. is a rather destructive insect pest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during the early planting stage in Taiwan.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time required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growth stage of this insect shortened with increasing rearingtemperature. At 32℃the egg, larval and pupal stages lasted 3.1, 10.8 and 5.6 days,respectively. With an adult longevity of 4 days, it took 24.1 days to complete onegeneration. At 16℃77.5 days were needed to complete one generation: 8.7 days for eggs,39.6 days for larvae, 18.7 days for pupae and 10.5 days for adults. At 12℃the larvaeusually died before they reached the 3rd instar. Under room temperature there could be12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each year. In July to August, egg, larval, pupal and adultstages lasted 3-4, 11-12, 5-6 and 4 days, respectively, and the entire life cycle took only24.5 days to complete. Larvae usually went through four moults. Yet, high temperaturewould reduce the moults to two. Sex ratio (female:male) for adults was 2:1 and eachfemale on average laid 154 eggs. Host plant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rate of larvae. At25℃, larvae reared on pak-choi required 21.8 days to pupate, while those fed with radishpupated after 16.8 days. Host plant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upal stage whichwas 6-6.7 days. The logevity of adults fed with pak-choi and radish was 3.9 and 7.2 days,respectively.Key words: Hellula undalis, morphology, life cycle.1 Contribution No. 0395 from Taichung DAIS.2 Assistant Entomlogist and Head of Crop Enviromental Division of Taichung DAIS.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