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2015 Views

利 用 過 氧 化 鈣 改 進 水 稻 直 播 栽 培 之 研 究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2:27-33 (1986) -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2:27-33 (1986) -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臺 中 區 農 業 <strong>改</strong> 良 場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彙 報 12:27-33 (1986) 271<strong>利</strong> <strong>用</strong>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strong>改</strong> <strong>進</strong>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strong>之</strong>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2洪 梅 珠 侯 福 分摘要濕 田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 因 受 發 芽 率 不 良 及 生 育 後 期 倒 伏 兩 項 <strong>之</strong> 影 響 , 致 使 無 法 大 面 積 推 廣 。為 <strong>改</strong> <strong>進</strong> 這 些 缺 點 , 在 臺 中 區 農 業 <strong>改</strong> 良 場 溫 室 及 農 場 <strong>進</strong> 行 試 驗 , 探 討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單 獨 混 合 種子 與 配 合 浸 泡 植 物 生 長 調 節 劑 , 對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發 芽 率 及 抗 倒 伏 <strong>之</strong> <strong>改</strong> 善 效 果 , 以 供 <strong>改</strong> <strong>進</strong>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及 提 高 產 量 <strong>之</strong> 參 考 。溫 室 發 芽 試 驗 顯 示 , 在 濕 田 條 件 下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 以 種 子 <strong>播</strong> 於 土 表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最 佳 , 且 <strong>播</strong> 種 越 深發 芽 率 越 差 。 以 整 地 與 不 整 地 而 言 , 不 整 地 發 芽 率 優 於 整 地 。 種 子 混 合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均 有 提高 發 芽 率 <strong>之</strong> 效 果 , 而 以 混 合 比 率 1:1 最 佳 。 在 以 1:1 混 合 <strong>之</strong> 各 處 理 中 , 發 芽 率 越 差 的 處理 , 使 <strong>用</strong>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對 發 芽 率 的 增 <strong>進</strong> 效 果 越 顯 著 。 其 中 以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3 公 分 深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最 低 ,但 其 混 合 1:1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後 較 不 混 合 者 發 芽 率 指 數 則 可 增 加 73%, 而 發 芽 率 最 佳 <strong>之</strong> 不 整 地 表土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 混 合 1:1 <strong>之</strong>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後 發 芽 率 指 數 則 只 比 不 混 合 者 增 加 8%。田 間 試 驗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之</strong> 成 活 苗 數 , 以 1:1 混 合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深 2 公 分 者 為 高 (162 株 /m 2 ), 較 單純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表 土 <strong>之</strong> 140 株 /m 2 增 加 16%, 係 因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表 土 發 芽 後 , 易 於 倒 伏 而 影 響 成 活 率 與 產 量 。若 混 合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外 , 再 配 合 浸 泡 植 物 生 長 調 節 劑 又 可 提 高 成 活 率 , 植 物 生 長 調 節 劑 GA 3與 Kinetin 均 有 效 , 惟 Kinetin 稍 優 於 GA 3 。 以 種 子 浸 泡 Kinetin 再 混 合 1:1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二 分分 深 , 可 增 產 一 成 多 , 其 增 產 原 因 係 由 於 明 顯 增 加 穗 數 、 一 穗 粒 數 與 千 粒 重 。前言近 年 來 由 於 工 商 業 急 速 發 展 , 農 業 所 得 偏 低 , 致 使 大 量 農 村 勞 力 湧 向 都 市 或 工 廠 , 因 而農 村 勞 力 嚴 重 缺 乏 , 機 械 <strong>化</strong> 插 秧 雖 可 緩 和 農 村 勞 力 <strong>之</strong> 不 足 , 惟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育 苗 與 插 秧 工 作 所 需 <strong>之</strong> 勞力 支 出 仍 多 , 且 由 此 付 出 <strong>之</strong> 生 產 成 本 , 在 整 個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strong>過</strong> 程 中 仍 佔 相 當 大 的 比 例 , 因 此 如 何運 <strong>用</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有 效 地 節 省 勞 力 與 降 低 生 產 成 本 , 成 為 重 要 <strong>之</strong>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課 題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是 一 種 不 必 育 苗 、 插 秧 , 而 <strong>直</strong> 接 將 種 子 <strong>播</strong> 在 本 田 <strong>之</strong> 省 工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法 , 但 由 於 種子 裸 露 土 表 , 根 系 較 淺 , 常 出 現 浮 苗 及 倒 伏 現 象 , 若 將 種 子 深 植 土 中 , 又 造 成 發 芽 不 良 , 這些 因 素 使 得 本 省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面 積 一 <strong>直</strong> 無 法 擴 大 。(4,6)國 外 學 者 指 出 : 種 子 如 經 CaO 2 處 理 或 配 合 激 勃 素 (GA 3 ) <strong>之</strong> 混 合 處 理 , 即 可 <strong>改</strong> 善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水</strong><strong>稻</strong> 幼 苗 的 萌 芽 與 植 株 生 育 , 並 維 持 生 育 後 期 <strong>稻</strong> 根 的 活 力 , 增 強 植 株 抗 倒 伏 性 。 惟 有 關 此 種 <strong>研</strong><strong>究</strong> <strong>之</strong> 本 省 試 驗 資 料 極 為 缺 乏 , 故 本 試 驗 主 要 目 的 , 即 在 探 討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CaO 2 )、 激 勃 素 (GA 3 ) 及Kinetin 等 <strong>化</strong> 學 藥 劑 對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發 芽 率 及 抗 倒 伏 性 <strong>之</strong> 影 響 , 以 供 為 本 省 <strong>改</strong> <strong>進</strong>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技 術<strong>之</strong> 參 考 。1臺 中 區 農 業 <strong>改</strong> 良 場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報 告 第 0102 號 。2分 別 為 臺 中 區 農 業 <strong>改</strong> 良 場 助 理 及 臺 東 區 農 業 <strong>改</strong> 良 場 副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員 兼 課 長 ( 前 臺 中 場 助 理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員 )。


28臺 中 區 農 業 <strong>改</strong> 良 場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彙 報 第 十 二 期材 料 與 方 法本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包 括 三 個 小 試 驗 , 均 以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臺 農 67 號 為 材 料 , 於 1984 年 一 期 作 在 臺 中 區 農 業 <strong>改</strong> 良場 <strong>之</strong> 溫 室 及 試 驗 田 <strong>進</strong> 行 試 驗 。試 驗 一 :供 試 種 子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長 42 公 分 寬 32 公 分 高 15 公 分 的 塑 膠 盆 , 每 盆 <strong>播</strong> 種 60 粒 (30 粒 ×2 行 ), 試 驗處 理 如 下 :1. 種 子 與 CaO 2 粉 末 混 合 比 例 分 三 個 變 級 (1) 1g CaO 2 /1g seed。(2) 2g CaO 2 /1g seed。(3) 不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2. 盆 中 土 壤 狀 況 分 二 個 變 級 (1) 未 經 搗 碎 土 塊 ( 代 表 不 整 地 )。(2) 經 搗 碎 <strong>之</strong> 泥 狀土 壤 ( 代 表 整 地 )。3.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分 四 個 變 級 (1) 0 公 分 ( 土 表 )。(2) 1 公 分 。(3) 2 公 分 。(4) 3 公 分 。完 全 組 合 成 為 24 個 處 理 , 試 驗 採 逢 機 完 全 區 集 設 計 , 四 重 複 ,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7 天 測 定 種 子 發 芽 率 。試 驗 二 :供 試 種 子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於 不 整 地 的 田 間 , <strong>播</strong> 種 前 田 間 先 行 灌 <strong>水</strong> 。 行 距 30 公 分 , <strong>播</strong> 種 量 45 kg/ha,試 驗 處 理 分 五 種 (1) 種 子 未 經 任 何 處 理 ,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2 公 分 深 。(2) 種 子 經 CaO 2 (1:1) 處 理 ,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2 公 分 。(3) 種 子 先 浸 泡 於 50 ppm GA 3 溶 液 中 24 小 時 , 再 <strong>用</strong> CaO 2 (1:1) 處 理 ,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2 公 分 。(4)種 子 經 CaO 2 (1:1) 處 理 ,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於 土 表 。(5) 種 子 未 經 任 何 處 理 ,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土 表 ( 對 照 )。 試 驗 採 逢 機 完全 區 集 設 計 , 小 區 面 積 10 m 2 , 四 重 複 ,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15 天 調 查 苗 高 及 成 活 苗 數 , 成 熟 時 調 查 倒 伏 性 、產 量 及 產 量 構 成 因 素 。試 驗 三 :供 試 種 子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於 經 整 地 <strong>之</strong> 試 驗 田 , 試 驗 採 裂 區 設 計 , 主 區 為 兩 種 灌 排 <strong>水</strong> 處 理 (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田 間浸 <strong>水</strong> 及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田 間 排 <strong>水</strong> 僅 保 持 濕 潤 ), 副 區 為 下 列 四 種 種 子 處 理 法 1. 種 子 經 CaO 2 (1:1) 處 理 。2.種 子 先 浸 泡 於 50 ppm GA 3 溶 液 中 24 小 時 , 再 <strong>用</strong> CaO 2 (1:1) 處 理 。3. 種 子 先 浸 泡 於 10 ppm Kinetin溶 液 中 24 小 時 , 再 <strong>用</strong> CaO 2 (1:1) 處 理 。4. 種 子 未 經 任 何 處 理 。 <strong>播</strong> 種 量 45 kg/ha, 副 區 面 積 10 m 2 ,四 重 複 。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15 天 調 查 苗 高 及 成 活 苗 數 , 成 熟 時 調 查 產 量 及 產 量 構 成 因 素 。結果試 驗 一 :從 表 一 發 現 , 在 溫 室 中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條 件 下 ,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土 表 <strong>之</strong> 種 子 , 先 以 1:1 比 例 與 CaO 2 混合 者 , 其 發 芽 率 比 未 經 CaO 2 處 理 者 增 加 8%, 但 以 2:1 (CaO 2 : seed) 比 例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與 未 <strong>用</strong>CaO 2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結 果 相 似 。 <strong>播</strong> 1 公 分 深 時 ,1:1 與 2:1 兩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效 果 相 近 , 分 別 比 未 <strong>用</strong> CaO 2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發芽 率 分 別 增 加 13% 與 18%。 <strong>播</strong> 種 2 公 分 深 時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與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1 公 分 者 相 近 ,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處 理者 比 未 使 <strong>用</strong> 者 , 分 別 增 加 17% 與 21%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為 3 公 分 時 , 以 1:1 混 合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提 高 47%<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 以 2:1 混 合 則 提 高 36%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 但 無 論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與 否 , 發 芽 率 均 以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土 表 者最 高 , 其 次 為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1 公 分 深 者 , 而 均 以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3 公 分 者 最 低 。溫 室 中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條 件 下 , 種 子 <strong>播</strong> 於 土 表 , 並 以 1:1 比 例 與 CaO 2 混 合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 提 高 18% <strong>之</strong> 發芽 率 , 而 以 2:1 比 例 混 合 <strong>之</strong> 效 果 則 不 顯 著 。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為 1 公 分 者 ,1:1 與 2:1 兩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效 果 相 似 ,分 別 提 高 發 芽 率 21% 及 19%。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為 2 公 分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與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為 1 公 分 者 無 顯 著 差 異 ,然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處 理 比 未 使 <strong>用</strong> 者 , 增 加 35~43%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為 3 公 分 者 , 以 1:1 與 CaO 2 混 合可 提 高 73%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 以 2:1 混 合 則 提 高 43%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 就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而 言 , 無 論 種 子 以 1:1 或 2:1與 CaO 2 混 合 , 甚 至 未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 其 發 芽 率 均 以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土 表 者 最 高 ,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為 3 公 分 者 最 低 。由 溫 室 內 的 發 芽 試 驗 ( 表 一 ) 同 時 發 現 , 無 論 種 子 有 無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處 理 , 在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條 件下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 遠 比 在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條 件 下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高 。 但 在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條 件 下 , 種 子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處 理所 提 高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 則 比 在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條 件 下 所 增 加 的 發 芽 率 多 。


<strong>利</strong> <strong>用</strong>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strong>改</strong> <strong>進</strong>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strong>之</strong>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29表 一 、 溫 室 內 臺 農 67 號 各 處 理 發 芽 率 <strong>之</strong> 平 均 值Table 1. The germination rates of Tainung 67 seeds at different rates of CaO 2 coating and depth ofseeding. (Taichung DAIS greenhous, 1984)Soil condition Depth of seedingRate of CaO 2 coated on seeds1:1 Index 2:1 Index None Indexsoil surface 84 a 108 79 b 101 78 b 1001 cm depth 71 c 118 68 cb 113 60 e 100Non-tillage 2 cm depth 70 c 121 68 cb 117 58 e 1003 cm depth 66 d 147 61 e 136 45 f 100mean 73 122 69 115 60 100soil surface 79 a 118 71 b 106 67 b 1001 cm depth 58 c 121 57 c 119 48 e 100Puddled soil 2 cm depth 57 c 143 54 cd 135 44 ef 1003 cm depth 52 d 173 43 f 143 30 g 100mean 62 132 56 120 47 100values within the column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5% level by Duncan’s multiplerange test.試 驗 二 :田 間 在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的 條 件 下 ( 表 二 ), 以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土 表 且 未 經 任 何 藥 劑 處 理 者 為 對 照 時 , 發現 種 子 經 CaO 2 (1:1) 處 理 並 <strong>播</strong> 於 土 表 <strong>之</strong> 成 活 苗 數 比 對 照 增 加 7%, 苗 高 則 與 對 照 無 顯 著 差 異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為 2 公 分 , 種 子 未 經 任 何 藥 劑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成 活 苗 數 比 對 照 降 低 19%, 苗 高 與 對 照 無 顯 著 差異 , 若 種 子 以 1:1 比 例 與 CaO 2 混 合 時 , 發 芽 率 比 對 照 增 加 16%, 苗 高 則 與 對 照 相 同 , 而 CaO 2與 GA 3 兼 <strong>用</strong>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 其 發 芽 率 比 對 照 增 加 20%, 苗 高 亦 顯 著 高 於 對 照 。表 二 、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下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15 天 <strong>之</strong> 苗 高 及 成 活 苗 數Table 2. Seedling number per m 2 of Tainung 67 at different seeding depths and chemical treatments undernon-tillage condition.Depth of seeding Chemicals appliedPant height No. of seedlings(cm) per m 2 IndexA. 2 cm depth none 18 c 114 d 81B. 2 cm depth CaO 2 (1:1) 19 bc 162 a 116C. 2 cm depth GA 3 +CaO 2 (1:1) 21 a 168 a 120D. soil surface CaO 2 (1:1) 20 ab 150 b 107E. soil surface (CK) none 19 bc 140 c 100Data were taken at 15 days after sowing.Values within the column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5% level by Duncan’s multiplerange test.從 表 三 發 現 不 同 處 理 間 <strong>之</strong> 產 量 有 顯 著 差 異 , 各 處 理 中 以 <strong>播</strong> 種 2 公 分 深 且 CaO 2 (1:1) 與 GA 3兼 <strong>用</strong> <strong>之</strong> <strong>稻</strong> 谷 產 量 最 高 , 每 公 頃 達 5.54 噸 , 比 對 照 增 加 13%, 其 增 產 原 因 為 穗 數 、 粒 數 與 千 粒 重<strong>之</strong> 增 加 。 其 次 為 <strong>播</strong> 種 2 公 分 深 而 只 <strong>用</strong> CaO 2 (1:1)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 其 產 量 (5.4 t/ha) 比 對 照 增 加 10%, 增 產原 因 仍 為 穗 數 、 粒 數 又 千 粒 重 <strong>之</strong> 增 加 。 再 其 次 為 <strong>播</strong> 種 2 公 分 深 , 但 無 使 <strong>用</strong> 任 何 藥 劑 處 理 者 , 其


30臺 中 區 農 業 <strong>改</strong> 良 場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彙 報 第 十 二 期產 量 為 5.16 t/ha, 比 對 照 增 產 5%, 增 產 原 因 可 能 是 千 粒 重 <strong>之</strong> 增 加 。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土 表 但 種 子 經 CaO 2(1:1) 處 理 , 其 產 量 為 5.01 t/ha, 比 對 照 增 加 2%。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土 表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D 與 E), 到 乳 熟 期 時 約 有80% <strong>之</strong> 植 株 倒 伏 , 但 <strong>播</strong> 種 於 2 公 分 深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A,B 與 C), 則 無 倒 伏 現 象 。試 驗 三 :田 間 在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條 件 下 ,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施 行 浸 <strong>水</strong>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15 天 單 位 面 積 <strong>之</strong> 成 活 苗 數 , 以Kinetin 及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最 高 為 124 支 /m 2 ,GA 3 及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效 果 與 單 獨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相同 , 單 位 面 積 成 活 苗 數 為 96 支 /m 2 , 對 照 ( 無 使 <strong>用</strong> 任 何 藥 劑 ) 則 只 有 78 支 /m 2 。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15 天 的 苗 高 ,以 GA 3 與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 及 Kinetin 與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 兩 處 理 較 高 為 15 公 分 , 單 獨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處 理 及 對 照 <strong>之</strong> 株高 均 為 13 公 分 。表 三 、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下 不 同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產 量 及 產 量 構 成 因 素 <strong>之</strong> 平 均 值Table 3.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Taichung 67 at different seeding depths and chemical treatmentsunder non-tillage condition.Depth of seedingChemicalsappliedNo. ofpaniclesper m 2No. ofseedlingsper m 2Sterility(%)Weight of1000grains(g)Yield(t/ha)Index(%)A. 2 cm depth none 320 b 109 b 11.3 a 24.78 a 5.16 b 105B. 2 cm depth CaO 2 (1:1) 334 a 119 a 11.0 a 24.80 a 5.40 a 110C. 2 cm depth GA 3 + CaO 2 (1:1) 345 a 113 a 10.4 a 25.09 a 5.54 a 113D. soil surface CaO 2 (1:1) 320 b 108 b 10.9 a 24.00 b 5.01 bc 102E. soil surface (CK) none 315 b 108 b 11.0 a 23.77 b 4.90 c 100Values within the column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5% level by Duncan’s multiplerange test.由 表 四 同 時 發 現 , 田 間 在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Non-flooding) 情 況 下 , 種 植 後 15 天 單 位 面 積 的 成 活 苗數 , 均 以 對 照 最 低 (148 支 /m 2 ), 無 論 單 獨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160 支 /m 2 )、 或 GA 3 與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 (160 支 /m 2 )、或 Kinetin 與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 (164 支 /m 2 ) <strong>之</strong> 效 果 均 優 於 對 照 。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15 天 的 苗 高 , 以 GA 3 與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及 Kinetin 與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 兩 處 理 較 高 為 22 公 分 , 單 獨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處 理 及 對 照 <strong>之</strong> 株 高 均 為 10 公 分 。 一般 而 言 , 無 論 是 早 期 的 苗 高 或 成 活 苗 數 ,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比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差 , 但 種 子 <strong>利</strong> <strong>用</strong> CaO 2 處 理 後 , 成活 苗 數 所 增 加 的 百 分 比 , 以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高 於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表 四 、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下 不 同 處 理 的 株 高 和 成 活 苗 數Table 4. Plant height and seedling No. at different treatments under puddled soil.TreatmentsPlant height (cm) Seedling No. /m 2F* NF F Index NF IndexCaO 2 (1:1) 13 b 20 b 96 b 123 160 a 108GA 3 + CaO 2 (1:1) 15 a 22 a 96 b 123 160 a 108Kinetin+CaO 2 (1:1) 15 a 22 a 124 a 159 164 a 111Control 13 b 20 b 78 c 100 148 b 100Mean 14 21 99 158*F: FloodingNF: Non-flooding(Data were taken at 15 days after sowing)** Values within the column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5% level by Duncan’smultiple range test.


<strong>利</strong> <strong>用</strong>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strong>改</strong> <strong>進</strong>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strong>之</strong>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31田 間 在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條 件 下 各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產 量 列 於 表 五 ,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中 對 照 <strong>之</strong> 產 量 為 4.57 t/ha, 各 處理 中 產 量 最 高 者 為 Kinetin 與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 其 產 量 為 5.32 t/ha, 比 對 照 增 加 16%。 其 次 為GA 3 與 CaO 2 配 合 使 <strong>用</strong>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5.17 t/ha), 比 對 照 增 加 13%, 再 其 次 為 單 獨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4.99t/ha), 比 對 照 增 加 9%。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中 對 照 <strong>之</strong> 產 量 為 5.5 t/ha, 各 處 理 中 產 量 最 高 者 為 Kinetin 與 CaO 2並 <strong>用</strong>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 其 產 量 為 6.04 t/ha, 比 對 照 增 加 10%。 其 次 為 GA 3 與 CaO 2 並 <strong>用</strong>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5.92 t/ha),比 對 照 增 加 8%, 再 其 次 為 單 獨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strong>之</strong> 處 理 (5.85 t/ha), 比 對 照 增 加 6%。 但 整 個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的平 均 產 量 為 5.01 t/ha, 比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5.83 t/ha) 低 。表 五 、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下 各 處 理 產 量 <strong>之</strong> 平 均 值Table 5. Grains yield at different treatments uner puddled soil.TreatmentGrain yield (t/ha)Flooding Index Non-flooding IndexCaO 2 (1:1) 4.99 b 109 5.85 a 106GA 3 + CaO 2 (1:1) 5.17 ab 113 5.92 a 108Kinetin+CaO 2 (1:1) 5.32 a 116 6.04 a 110Control 4.57 c 100 5.50 b 100Mean 5.01 5.83Values within the column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5% level by Duncan’s multiplerange test.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條 件 下 各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產 量 構 成 因 素 列 於 表 六 , 發 現 無 論 是 在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或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 除了 不 稔 率 在 藥 劑 處 理 間 無 顯 著 差 異 外 , 單 位 面 積 的 穗 數 、 每 穗 粒 數 及 千 粒 重 , 均 以 經 <strong>過</strong> CaO 2處 理 ( 包 括 單 獨 使 <strong>用</strong> CaO 2 及 與 GA 3 或 Kinetin 混 合 使 <strong>用</strong> ) 者 為 高 。 若 以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與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相 比 較 ,則 穗 數 及 千 粒 重 以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為 高 , 不 稔 率 以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較 高 。表 六 、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下 各 處 理 <strong>之</strong> 產 量 構 成 因 素Table 6. Yield components Tainung 67 at different treatments under puddled soil.TreatmentsNo. of paniclesper m 2No. of spikeletsper panicleSterility(%)Weight of1000-grains(g)F* NF F NF F NF F NFCaO 2 (1:1) 336 a 440 a 110 a 110 a 19.1 a 11.3 a 24.00 a 26.10 aGA 3 + CaO 2 (1:1) 351 a 433 a 117 a 115 a 18.7 a 11.4 a 24.29 a 25.17 aKinetin+CaO 2 (1:1) 348 a 444 a 116 a 117 a 18.3 a 11.7 a 24.41 a 25.20 aControl 314 b 418 b 102 b 103 b 19.0 a 11.6 a 23.02 b 24.00 bMean 337 434 111 111 18.8 11.5 23.93 24.87*F: FloodingNF: Non-flooding** Values within the column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5% level by Duncan’smultiple range test.


32臺 中 區 農 業 <strong>改</strong> 良 場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彙 報 第 十 二 期討<strong>氧</strong> 氣 供 給 的 充 足 與 否 , 對 作 物 種 子 萌 芽 有 決 定 性 的 影 響 , 尤 其 <strong>播</strong> 種 後 若 處 於 浸 <strong>水</strong> 或 排 <strong>水</strong>不 良 狀 態 , 常 導 致 種 子 發 芽 不 良 及 根 系 發 育 受 阻 。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CaO 2 ) 為 白 色 粉 末 , 在 潮 濕 土 壤中 , 會 緩 慢 分 解 並 釋 放 <strong>氧</strong> 氣 , 供 為 種 子 萌 芽 <strong>之</strong> <strong>用</strong> 。[2CaO 2 +H 2 O→2Ca(OH) 2 +O 2 ↑], 平 均 1 公 斤CaO 2 可 釋 放 56 升 <strong>氧</strong> 氣 (3) , 故 種 子 經 CaO 2 裹 覆 後 再 予 <strong>播</strong> 種 , 對 種 子 萌 芽 及 幼 苗 發 育 均 有 促 <strong>進</strong> 作<strong>用</strong>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是 一 種 不 必 經 <strong>過</strong> 育 苗 插 秧 的 省 工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 但 由 於 種 子 裸 露 土 表 , 根 系 較 淺 ,常 造 成 浮 苗 及 倒 伏 現 象 ; 若 將 種 子 深 植 土 中 , 又 因 通 氣 不 良 , 導 致 發 芽 率 低 落 , 致 使 本 省 <strong>直</strong><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無 法 大 面 積 推 廣 。 溫 室 發 芽 試 驗 中 , 即 發 現 種 子 發 芽 率 隨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strong>之</strong> 增 加 而 遞 減 ; 種子 <strong>利</strong> <strong>用</strong> CaO 2 裹 覆 後 , 發 芽 率 有 顯 著 提 高 <strong>之</strong> 趨 向 , 且 <strong>播</strong> 種 愈 深 效 果 愈 佳 , 但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達 3 公 分時 , 其 實 際 發 芽 率 偏 低 , 無 採 <strong>用</strong> 價 值 ; 而 CaO 2 覆 蓋 量 以 1 g 種 子 裹 覆 1 g CaO 2 較 為 適 當 , 裹 覆 2g CaO 2 時 , 可 能 由 於 石 灰 <strong>過</strong> 多 , 產 生 碱 性 障 害 , 效 果 反 而 不 佳 (1) 。 實 際 田 間 試 驗 , 發 現 種 子<strong>播</strong> 於 土 表 <strong>之</strong> 發 芽 率 並 非 最 高 , 此 可 能 種 子 裸 露 土 表 , 濕 度 不 易 保 持 , 同 時 較 易 遭 受 其 他 生 物危 害 , 且 其 至 生 育 後 期 又 有 80% 以 上 植 株 倒 伏 , 但 <strong>播</strong> 種 深 度 為 2 公 分 者 , 則 無 倒 伏 現 象 , 尤 其是 種 子 經 CaO 2 處 理 者 , 其 幼 苗 成 活 率 顯 著 提 高 。 故 由 溫 室 與 田 間 試 驗 綜 合 觀 <strong>之</strong> , 種 子 <strong>播</strong> 入 土中 1~2 公 分 及 配 合 CaO 2 <strong>之</strong> 使 <strong>用</strong> , 可 解 決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發 芽 不 良 及 倒 伏 <strong>之</strong> 困 擾 。省 工 降 低 生 產 成 本 是 農 業 發 展 的 一 個 重 要 方 針 ,CaO 2 對 發 芽 率 的 提 高 , 在 整 地 濕 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strong>之</strong> 效 果 雖 高 於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 但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之</strong> 實 際 發 芽 值 高 於 整 地 濕 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 產 量 亦 與 整 地 濕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相 差 不 遠 , 故 在 勞 工 不 足 的 情 形 下 , 省 工 的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 頗 具 推 廣 價 值 。本 試 驗 現 發 CaO 2 配 合 GA 3 或 Kinetin <strong>之</strong> 使 <strong>用</strong> , 不 但 <strong>改</strong> 善 種 子 發 芽 並 可 促 <strong>進</strong> 幼 苗 生 長 , 尤 其在 浸 <strong>水</strong> 狀 態 下 <strong>之</strong> 效 果 比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顯 著 , 此 結 果 與 前 人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相 似(4,5,6) 。IRRI (2,3) 的 報 告 曾 指 出 , 田間 在 浸 <strong>水</strong> 的 情 況 下 , 種 子 若 經 CaO 2 處 理 , 可 增 加 產 量 。 本 試 驗 則 發 現 CaO 2 可 同 時 提 高 浸 <strong>水</strong> 區及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strong>之</strong> 產 量 , 惟 在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增 產 的 比 例 大 於 無 浸 <strong>水</strong> 區 , 而 增 產 的 原 因 , 主 要 為 千 粒 重 及每 穗 粒 數 增 加 的 結 果 。綜 合 上 述 , 我 們 瞭 解 種 子 經 CaO 2 處 理 , 或 配 合 GA 3 及 Kinetin 等 藥 劑 <strong>之</strong> 使 <strong>用</strong> , 不 但 提 高 種子 發 芽 率 、 增 強 植 株 抗 倒 伏 性 , 同 時 提 高 產 量 , 惟 Kinetin 略 優 於 GA 3 。 而 不 整 地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可 節 省 勞 力 , 降 低 生 產 成 本 , 若 配 合 CaO 2 等 藥 劑 <strong>之</strong> 施 <strong>用</strong> , 則 更 具 推 廣 價 值 。 惟 應 注 意 <strong>播</strong> 種 深度 應 以 1~2 公 分 為 最 適 宜 。論參 考 文 獻1. 蔡 養 正 、 嵇 偉 康 1986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處 理 對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幼 苗 生 育 <strong>之</strong> 影 響 科 學 農 業 34(7~8): 164~168。2. IRRI. 1979. Chemical control of seedling emergence from flooded soil. IRRI annual report for 1978,p. 338-339.3. IRRI. 1980. Chemical control of seedling emergence from flooded soil. IRRI annual report for 1979,p. 195-302.4. Ishimoto, N. 1982. The agent based on calcium peroxide. An Improved method of water-seeded ricecultivation by use of rice coated with calper dust. Japan ppesticide information 41: 25-28.5. Ogawa, M. and Y. Ota. 1973. Plant growth-regulating activities of 3-hydroxy-5-methyl isoxazole I.Effects of 3-hydroxy-5-methyl isoxazole and metabolites in plants on growth of rice seedings. Proc.Crop Sci. Soc. Japan 42(4): 499-505.6. Tanaka, A. 1977. Stable Technic of direct-seeding of paddy rice. Framing Mechanization 2: 20-22.


<strong>利</strong> <strong>用</strong> <strong>過</strong> <strong>氧</strong> <strong>化</strong> <strong>鈣</strong> <strong>改</strong> <strong>進</strong> <strong>水</strong> <strong>稻</strong> <strong>直</strong> <strong>播</strong> <strong>栽</strong> <strong>培</strong> <strong>之</strong> <strong>研</strong> <strong>究</strong> 33Studies on Calcium Peroxide Seed Coating forthe Improvement of Direct-seeding in Rice 1Mei-Chu Hong and Fwu-Fenn Hou 2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alcium peroxide and growth regulators on theseed germination rate and the lodging resistance of direct-seeded rice, three experimentswere conducted either at the greenhouse or at the experimental farm of Taichung DistrictAgricultrual Improvement St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non-tillage and the puddled soil condition in thegreenhouse,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is lower when the seeding depth is deeper. Calciumperoxide helped increase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and the best result was obtained fromthe treatment with 1g CaO 2 coating on 1g seeds. But poor germination at the seedingdepth of 3 cm in the soil suggested that it was too deep.When the calcium peroxide coated rice seeds were seeded at the depth of 2cm in thefield,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was considerable increased and no lodging occurred in thelater stage of growth.Grain yield was 14% lower in the flooded field as compared with the drained field.Under the flooded condition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s theresult of calcium peroxide seed coating. The results were much better when the seedswere soaked with growth regulators solution (such as GA 3 and kinetin) before coatingCaO 2 , and yield increased by 10% due to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anicles, number ofgrains and weight of 1000-grains.1 Contribution No. 0102 from Taichung DAIS.2 Assistant of Taichung DAIS and Head of Crop Improvement Division of Taitang DAIS (Former AssistantAgronomist of Taichung DAIS), respectively.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