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2015 Views

to download the PDF file.

to download the PDF file.

to download the PDF file.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數 學 傳 播 33 卷 1 期 , pp. 49-56<br />

一 個 困 擾 牛 頓 的 積 分 問 題<br />

張 海 潮<br />

2006 年 9 月 , 項 武 義 先 生 在 臺 大 數 學 系 演 講 「 三 體 問 題 」。 演 講 開 始 時 , 項 先 生 先 提 到 密 度<br />

均 勻 的 球 體 對 球 體 外 一 點 P 的 ( 萬 有 ) 引 力 可 以 看 成 是 質 量 全 部 集 中 在 球 心 後 , 球 心 對 P 點<br />

的 引 力 。 眾 所 周 知 , 這 是 一 個 有 相 當 難 度 的 積 分 問 題 , 並 且 是 一 個 當 年 困 擾 牛 頓 的 問 題 。 許 多<br />

文 獻 都 談 到 這 是 牛 頓 遲 遲 不 願 發 表 萬 有 引 力 原 理 的 原 因 之 一 。 舉 例 言 之 , 1962 年 出 版 , 由 D.<br />

Halliday 和 R. Resnick 合 著 的 物 理 教 科 書 在 319 頁 有 這 樣 一 段 評 論 :<br />

His results were not published until 1687, however, when his Principia Ma<strong>the</strong>matica(<br />

註 一 )appeared. The reason is thought <strong>to</strong> be that he was not satistied at first<br />

that he could prove his basic assumption about <strong>the</strong> earth’s acting as a mass particle<br />

for objects outside it. Before he could solve this problem exactly, New<strong>to</strong>n had <strong>to</strong><br />

invent calculus.<br />

這 一 段 話 除 了 說 明 牛 頓 延 遲 出 版 Principia 的 原 因 , 更 明 言 牛 頓 必 須 發 明 微 積 分 才 能 精 準<br />

解 決 這 個 微 量 求 和 的 積 分 問 題 。<br />

Halliday 和 Resnick 緊 接 著 在 同 書 331 頁 處 理 這 個 積 分 問 題 , 處 理 的 方 式 與 曹 亮 吉 教 授<br />

在 所 著 的 微 積 分 教 科 書 ( 台 北 歐 亞 出 版 社 1990) 中 呈 現 的 一 樣 , 有 興 趣 的 讀 者 請 參 考 ( 註 二 )。<br />

1. 項 武 義 提 出 的 證 明<br />

項 先 生 在 演 講 當 天 對 牛 頓 的 結 論 給 了 一 個 有 別 於 曹 先 生 書 中 的 證 明 。 但 是 由 於 項 先 生 的 目<br />

的 只 是 先 行 ? 明 為 什 麼 在 討 論 二 體 、 三 體 或 多 體 問 題 時 可 以 把 星 球 看 成 一 點 , 所 以 證 明 有 些 簡<br />

略 。 項 先 生 所 言 大 抵 如 下 :<br />

49


50 數 學 傳 播 33 卷 1 期 民 98 年 3 月<br />

圖 一<br />

如 圖 , 不 妨 假 設 只 積 一 個 半 徑 為 1 的 球 面 ( 或 球 殼 ), 剖 面 是 一 個 圓 OP = p, 另 取 p ′ 點 , 使<br />

OP ′ = 1 p , 不 難 看 出 △OPQ 和 △OQP ′ 相 似 , 因 此 ∠OQP ′ = ∠OPQ = α。<br />

現 考 慮 在 Q 點 的 面 積 元 素 dA, dA 對 P 的 引 力 是 ( 差 一 個 常 數 ) dA/r 2 , 又 因 球 對 稱 ,<br />

只 需 考 慮 沿 OP 的 向 心 方 向 , 所 以 是 dA cosα/r 2 。<br />

由 於 ∠OQP ′ = α, 由 ( 微 觀 的 ) 投 影 關 係 dA cosα 可 以 看 成 是 以 P ′ 為 心 , 沿 P ′ Q 方<br />

向 的 面 積 元 素 , 因 此 有<br />

dA cosα = dσ · P ′ Q 2<br />

式 中 dσ 代 表 半 徑 為 1 的 球 面 面 積 元 素 。 又 由 相 似 三 角 形 的 比 例 關 係 而 有<br />

或<br />

P ′ Q/r = 1<br />

OP<br />

P ′ Q 2 /r 2 = 1 p 2<br />

因 此<br />

dA cosα/r 2 = dσ · P ′ Q 2 /r 2 = dσ/p 2<br />

所 以<br />

∫<br />

∫<br />

dA cosα/r 2 =<br />

dσ/p 2 = 1 p 2 ∫<br />

dσ = 1 p 2 · 4π<br />

定 理 證 畢 。<br />

項 先 生 的 證 明 雖 然 簡 略 , 但 是 因 為 從 幾 何 入 手 , 直 觀 上 比 較 自 然 , 唯 一 需 要 多 所 著 墨 的 是<br />

從 微 觀 投 影 關 係 得 出 的 等 式<br />

dA cosα = dσ · P ′ Q 2


一 個 困 擾 牛 頓 的 積 分 問 題 51<br />

2. 嚴 格 的 證 明<br />

如 圖 ( 單 位 球 面 )<br />

圖 二<br />

要 計 算 的 積 分 是 (ϕ, θ 是 球 面 坐 標 0 ≤ ϕ ≤ π, θ 省 略 , 0 ≤ θ ≤ 2π, OP = p, OP ′ = 1 p ,<br />

PQ = r, OQ = 1)<br />

∫ 2π ∫ π<br />

θ=0<br />

ϕ=0<br />

cosα<br />

r 2<br />

∫ π<br />

cosα<br />

sin ϕ dϕ dθ = 2π sin ϕ dϕ<br />

ϕ=0 r 2<br />

因 為<br />

積 分 式 變 成<br />

r<br />

P ′ Q = OP<br />

1 = p<br />

∫<br />

2π π<br />

p 2<br />

ϕ=0<br />

cosα<br />

P ′ 2<br />

sin ϕ dϕ<br />

Q<br />

在 被 積 分 的 式 子 裡 , 不 難 看 出 sin ϕ = P ′ Q sin ω, 因 此 如 果 能 夠 證 明<br />

cosα dϕ = P ′ Qdω


52 數 學 傳 播 33 卷 1 期 民 98 年 3 月<br />

再 將 此 代 入 積 分 , 就 可 以 得 到<br />

∫<br />

2π π<br />

P ′ Q 2 sin ω dω<br />

p 2 ϕ=0 P ′ Q 2<br />

= 2π<br />

p 2 ∫ π<br />

ϕ=0<br />

sin ω dω = 4π<br />

p 2<br />

此 處 注 意 到 cosα dϕ = P ′ Qdω 其 實 是 說 明 以 P ′ Q 為 半 徑 對 應 的 弧 長 P ′ Qdω 和 dϕ 之 間 的<br />

微 觀 投 影 關 係 , 易 見 此 一 等 式 和 上 一 節 中 的 微 觀 面 積 投 影 關 係 dA cosα = dσP ′ Q 2 等 價 。( 註<br />

三 )<br />

上 述 一 維 的 微 觀 投 影 關 係 cosα dϕ = P ′ Qdω 如 果 要 嚴 格 的 證 明 , 必 須 利 用 極 限 求 出<br />

dω/dϕ = cos α<br />

P ′ Q 。<br />

現 在 , 在 圖 二 中 , 作 ∆ϕ 和 ∆ω 的 對 應 圖<br />

圖 三<br />

並 由 Q 向 P ′ Q ′ 作 垂 線 段 , 垂 足 為 A, 則<br />

當 Q ′ → Q 時 ,<br />

P ′ Q∆ω<br />

∆ϕ<br />

= P ′ Q∆ω<br />

QA<br />

QA QQ ′<br />

QQ ′ ∆ϕ<br />

(1) 注 意 到 OQ ′ 是 半 徑 , Q ′ → Q 時 , α ′ + ∠QQ ′ A → π 2 , α′ → α, 所 以 QA/QQ ′ =<br />

sin ∠QQ ′ A → cosα。<br />

(2) QQ ′ /∆ϕ → 1, 因 為 OQ ′ = OQ = 半 徑 = 1。<br />

(3) P ′ Q∆ω<br />

QA = P ′ Q∆ω<br />

P ′ Q sin ∆ω → 1。<br />

(1) (2) (3) 相 乘 得 到<br />

P ′ Q∆ω<br />

∆ϕ<br />

→ cosα, 亦 即 P ′ Qdω = cosα dϕ.


一 個 困 擾 牛 頓 的 積 分 問 題 53<br />

3. 《 原 理 》 的 幾 何 證 明<br />

前 文 提 到 Halliday 和 Resnick 對 牛 頓 積 分 問 題 的 評 論 , 評 論 指 出 只 有 利 用 微 積 分 , 才 能<br />

嚴 格 證 明 「 密 度 均 勻 的 球 體 對 球 體 外 一 點 的 ( 萬 有 ) 引 力 可 以 看 成 是 質 量 全 部 集 中 在 球 心 」。<br />

回 到 1687 年 出 版 的 《 自 然 哲 學 之 數 學 原 理 》, 在 第 十 二 章 的 命 題 71, 牛 頓 談 到 :<br />

《 在 相 同 的 條 件 下 , 球 面 外 的 小 球 受 到 指 向 球 面 中 心 的 吸 引 力 反 比 於 小 球 到 該 中 心 距<br />

離 的 平 方 》( 中 譯 本 182 頁 )。<br />

本 命 題 只 論 球 面 , 因 為 球 面 的 情 形 比 球 體 的 情 形 更 為 基 本 ; 奇 妙 的 是 , 牛 頓 在 證 明 本 命 題 的 時 候 ,<br />

大 部 分 的 想 法 均 源 自 幾 何 , 只 有 在 討 論 某 些 微 量 之 間 的 比 例 時 , 才 隱 約 用 到 求 極 限 的 方 法 ; 想 來<br />

牛 頓 之 所 以 避 免 使 用 微 積 分 可 能 是 因 為 在 《 原 理 》 出 版 的 時 代 , 微 積 分 並 非 顯 學 。 身 為 微 積 分 發<br />

明 人 之 一 的 牛 頓 , 為 了 提 高 《 原 理 》 一 書 的 可 讀 性 , 採 取 了 當 時 科 學 家 共 通 的 語 言 — 歐 氏 幾 何 。<br />

本 文 在 此 不 擬 複 製 《 原 理 》 命 題 71 的 證 明 , 但 是 願 意 以 微 積 分 的 語 言 重 現 牛 頓 的 幾 何 想 法 ,<br />

請 看 圖 四 ( 圖 中 , PQ = r, OQ = 1, OR⊥QS, OR = l, OP = p, ∠QOR = β)。<br />

圖 四<br />

積 分 的 式 子 如 前 :<br />

∫ cosα sin ϕ dϕ<br />

牛 頓 的 想 法 是 將 α, ϕ, r 以 l 表 達 , 並 找 出 相 關 的 微 量 關 係 , 因 此 必 須 先 將 l 變 化 到 l + ∆l,<br />

如 圖 五 。( 圖 中 OR ′ ⊥Q ′ S ′ , OR ′ = l + ∆l, OR ′ 和 QS 交 於 F)<br />

r 2


54 數 學 傳 播 33 卷 1 期 民 98 年 3 月<br />

圖 五<br />

作 QT ′ 垂 直 PQ ′ , 垂 足 為 T ′ 。 以 下 的 論 證 多 從 比 例 入 手 ; 論 證 中 涉 及 取 極 限 Q ′ → Q 之 後 方<br />

能 成 立 的 等 式 皆 以 近 似 等 號 ≈ 表 示 ; 論 證 分 為 五 個 步 驟 。<br />

( 一 ) ∠QQ ′ T ′ 在 近 似 之 下 是 一 個 弦 切 角 , 因 此 ∠QQ ′ T ′ = π − ∠QQ ′ O − ∠OQ ′ R ′ ≈<br />

π − π 2 − ∠OQF = π 2 − (α + ϕ) = β( 圖 四 )<br />

所 以 有 QT ′ = QQ ′ sin ∠QQ ′ T ′ ≈ QQ ′ sin β ≈ ∆ϕ sin β( 圖 五 ), 或 ∆ϕ ≈ QT ′ / sin β。<br />

( 二 ) QT ′ /FR ′ = PQ/PF, 但 是 因 為 FR ′ ≈ ∆l, PF ≈ PR<br />

所 以 有 QT ′ = FR ′ (PQ/PF) ≈ PQ ∆l = PR<br />

( 三 ) sin ϕ = r sin α = rl/p( 圖 四 )。<br />

( 四 ) sin β = √ 1 − l 2 ( 圖 四 )。<br />

( 五 ) 將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的 結 果 代 入 積 分 式 , 得 到<br />

cosα sin ϕ dϕ<br />

r 2<br />

≈ l cosα<br />

rp<br />

≈ l cosα<br />

rp<br />

從 ( 一 ) 至 ( 五 ) 的 討 論 可 知<br />

分 與 p 2 成 反 比 ( 註 四 )。<br />

≈<br />

最 後 補 充 一 點 , 上 式 的 右 邊<br />

∫<br />

2 1<br />

二 對 一 的 緣 故 ; 計 算<br />

p 2 0<br />

可 以 看 成 「 質 量 全 部 集 中 在 球 心 」。( 註 五 )<br />

cos α ∆ϕ rl<br />

r 2 p ( 根 據 ( 三 ) )<br />

r<br />

pcos α ∆l( 圖 五 )。<br />

QT ′<br />

sin β ( 根 據 ( 一 ))<br />

r ∆l<br />

p cosα sin β ( 根 據 ( 二 )) = 1 l∆l<br />

p 2 sin β = 1 p 2<br />

∫ cos α sinϕ dϕ<br />

∫<br />

= 1 l dl<br />

r 2 p 2 √<br />

1−l 2<br />

易 見<br />

∫<br />

√ l dl<br />

∫ 1<br />

1−l 2<br />

應 該 解 釋 為<br />

0<br />

√l dl 2<br />

1−l 2, 得 值 , 所 以 2π ∫ cos α sinϕ dϕ<br />

p 2 r 2<br />

l∆l<br />

√<br />

1 − l<br />

2 ( 根 據 ( 四 ))。<br />

∫ l dl √<br />

1−l 2<br />

是 一 個 定 值 , 所 以 積<br />

√l dl<br />

1−l 2<br />

的 兩 倍 , 這 是 因 為 ϕ 對 到 l 是<br />

= 4π<br />

p 2 , 表 示 球 面 的 引 力 確


一 個 困 擾 牛 頓 的 積 分 問 題 55<br />

註 一 . 牛 頓 在 1687 年 出 版 《 自 然 哲 學 之 數 學 原 理 》(The Ma<strong>the</strong>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br />

Philosophy 或 Principia)。 出 版 時 的 標 題 為 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br />

ma<strong>the</strong>matica.<br />

中 譯 本 於 2005 年 2 月 由 台 北 大 塊 文 化 出 版 , 譯 者 是 王 克 迪 先 生 。 有 關 本 文 談 到 的 問 題 請<br />

見 中 譯 本 第 十 二 章 《 球 體 的 吸 引 力 》。<br />

註 二 . 曹 亮 吉 在 所 著 微 積 分 15.24 ∼ 15.25 呈 現 的 計 算 如 下 ( 圖 中 ρ, ϕ, θ 是 球 坐 標 0 ≤ ϕ ≤<br />

π ,0 ≤ θ ≤ 2π, OP = p, PQ = r, OQ = ρ):<br />

半 徑 為 R, 密 度 為 1, 總 質 量 為 M 的 球 體 對 球 外 一 點 P ( 質 量 m) 的 萬 有 引 力 是 ( 差 上<br />

一 個 萬 有 引 力 常 數 )<br />

∫ R ∫ π ∫ 2π<br />

0<br />

0<br />

0<br />

cos α m r 2ρ2 sin ϕ dθ dϕ dρ = 2πm<br />

∫ R ∫ π<br />

0<br />

0<br />

cosα<br />

ρ 2 sin ϕ dϕ dρ<br />

r 2<br />

由 於 α, r 和 ϕ, ρ 有 關 , 無 法 直 接 積 分 。 利 用 餘 弦 定 律 , 並 且 暫 時 把 ρ 看 成 常 數 ( 也 就<br />

是 說 先 對 一 層 球 殼 積 分 )<br />

由 後 一 式 得<br />

代 入 原 積 分 式 得<br />

cosα = p2 + r 2 − ρ 2<br />

, 及 2pρ cosϕ = p 2 + ρ 2 − r 2<br />

2pr<br />

2pρ sin ϕ dϕ = 2rdr 或 sin ϕ dϕ = r<br />

pρ dr<br />

∫ R ∫ p+ρ<br />

2πm ρ 2 dρ<br />

0 p−ρ<br />

= πm ∫ R<br />

ρ dρ<br />

p 2<br />

0<br />

∫ p+ρ<br />

p 2 + r 2 − ρ 2<br />

p−ρ<br />

2pr<br />

1 r<br />

r 2 pρ dr<br />

p 2 + r 2 − ρ 2<br />

dr<br />

r 2


56 數 學 傳 播 33 卷 1 期 民 98 年 3 月<br />

= πm<br />

p 2 ∫ R<br />

0<br />

= πm<br />

p 2 ∫ R<br />

註 三 . 如 果 cosα dϕ = P ′ Qdω, 則<br />

0<br />

)<br />

ρ dρ<br />

(r − p2 − ρ 2 ∣∣∣ r=p+ρ<br />

r r=p−ρ<br />

4ρ 2 dρ<br />

= πm<br />

p · 4<br />

2 3 R3 = Mm<br />

p 2<br />

式 中 sin ω dω dθ 就 是 第 二 節 中 的 dσ。<br />

cos α dA = cosαsin ϕ dϕ dθ<br />

= P ′ Q sin ϕ dω dθ<br />

= P ′ Q P ′ Q sin ω dω dθ<br />

= P ′ Q 2 sin ω dω dθ<br />

註 四 . 《 原 理 》 證 明 的 關 鍵 在 於 由 ( 一 )、( 二 ) 兩 個 步 驟 得 出 的 結 論<br />

∆ϕ sin β ≈<br />

r<br />

p cosα ∆l<br />

此 式 相 當 於 微 分 關 係 式 dϕ sinβ =<br />

r dl, 以 下 是 嚴 格 的 證 明 ( 圖 四 )<br />

p cos α<br />

由 l = cosβ = p sin α, 得 dl = − sin β dβ = p cosα dα, 但 因 (α +ϕ) +β = π, 所<br />

2<br />

以 sin β(dϕ+dα) = − sin β dβ = p cosα dα 或 sin β dϕ = (p cosα−sin β)dα =<br />

r dα, 又 因 為<br />

係 式 得 證<br />

r<br />

dl = pcos α<br />

r p cosα dα = r dα, 可 得 sin β dϕ =<br />

pcos α<br />

歡 迎 讀 者 比 較 “ 幾 何 的 ” 證 明 ( 如 ( 一 ) 、( 二 )) 和 “ 微 分 的 ” 證 明 ( 如 本 註 四 )。<br />

註 五 . 積 分 的 目 的 是 要 求 總 量 I, 方 法 是 以 微 量 dI 求 和 而 寫 下 積 分 式<br />

∫<br />

dI<br />

若 要 計 算 上 式 , 必 須 選 擇 適 當 的 參 數 t, 再 將 積 分 式 表 為<br />

∫ dI<br />

dt dt<br />

r dl, 微 分 關<br />

pcos α<br />

dI<br />

亦 即 從 得 回 I, 此 一 過 程 稱 為 微 積 分 基 本 定 理 。 本 文 的 註 二 選 擇 r 為 積 分 參 數 , 但 在<br />

dt<br />

本 文 第 三 節 中 重 現 《 原 理 》 的 計 算 過 程 則 是 選 擇 l 為 積 分 參 數 , 兩 者 各 擅 勝 場 。<br />

— 本 文 作 者 為 台 大 數 學 系 退 休 教 授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