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2015 Views

白 話 註 釋 大 乘 金 剛 經

Untitled

Untitled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1


林 立 仁 <strong>註</strong> <strong>釋</strong><br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strong>註</strong> <strong>釋</strong>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br />

仁 化 出 版 社 印 行<br />

佛 言 :<br />

若 有 誠 信 , 善 男 信 女 , 智 慧 高 明 , 力<br />

求 明 師 , 時 時 親 近 , 久 久 供 養 , 下 心<br />

參 求 , 體 性 相 知 ; 方 得 以 心 印 心 , 以<br />

道 傳 道 ; 心 心 相 印 , 祖 祖 聯 芳 , 流 傳<br />

不 絕 , 是 名 :[ 天 機 口 訣 ]; 有 緣 遇<br />

者 , 根 無 <strong>大</strong> 小 , 皆 成 佛 道 !<br />

2


師 尊 序<br />

佛 說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係 為 便 利 初 機 而 說 。 道 本 無 名 , <strong>經</strong> 非 可 言 。 然 世<br />

人 拘 於 形 相 , 重 於 文 字 , 非 假 文 字 , 道 不 可 明 ; 非 假 文 字 , <strong>經</strong> 無 以 解 。<br />

總 之 , 佛 說 方 便 法 , 循 循 善 誘 , 指 明 覺 路 , 導 出 迷 津 ; 能 悟 之 者 , 見 性<br />

明 心 。<br />

今 逢 三 期 , 運 應 一 實 , 三 教 心 法 , 溯 流 同 源 。 振 <strong>剛</strong> 賢 契 , 因 鑒 於 修 道<br />

者 , 多 重 儒 <strong>經</strong> , 而 於 <strong>釋</strong> 、 道 、 <strong>經</strong> 典 , 鮮 能 解 悟 。 遂 發 起 重 印 此 <strong>經</strong> 之 舉 , 復 以<br />

《 清 靜 <strong>經</strong> 》 附 之 。<br />

亦 係 為 初 學 , 藉 <strong>經</strong> 悟 道 , 印 證 三 教 , 總 歸 一 理 。 佛 與 眾 生 , 性 原 無 異 。<br />

人 之 為 道 , 而 自 遠 之 。 悟 則 為 佛 , 迷 即 眾 生 。 萬 法 由 心 , 心 滅 法 滅 。<br />

應 知 <strong>大</strong> 道 , 重 在 心 法 。 直 指 真 性 , 頓 悟 上 <strong>乘</strong> 。 今 時 真 道 普 渡 , 細 閱 此<br />

<strong>經</strong> , 當 知 真 傳 非 虛 也 。<br />

<strong>經</strong> 如 暗 衢 之 燈 , 明 則 此 燈 何 用 ; <strong>經</strong> 如 深 水 之 筏 , 渡 則 此 筏 亦 無 用 矣 ! 惟<br />

行 當 暗 衢 , 非 燈 不 明 ; 身 臨 廣 河 , 非 筏 莫 渡 。 喻 此 義 , 則 知 佛 所 說 之 意 也 。<br />

法 本 非 法 , 非 法 亦 非 。 悟 明 真 法 , 方 成 <strong>大</strong> 道 。 深 望 閱 此 <strong>經</strong> 者 , 洞 明 真<br />

諦 , 廣 行 功 德 , 渡 己 渡 人 , 共 成 正 覺 , 方 不 負 佛 說 此 <strong>經</strong> 之 苦 心 也 。<br />

時 值 辛 巳 季 春 , 為 印 此 <strong>經</strong> , 請 序 於 余 。 爰 贅 數 語 於 卷 首 , 俾 明 印 <strong>經</strong> 之 所<br />

由 。<br />

吾 望 眾 閱 之 者 , 常 明 般 若 妙 心 , 勤 持 智 慧 利 劍 , 了 悟 真 法 , 明 澈 假 景 ,<br />

廣 種 福 田 , 勤 行 宣 化 , 則 未 來 菩 提 佛 果 , 與 日 俱 長 矣 !<br />

倘 閱 此 <strong>經</strong> , 仍 若 未 看 , 是 無 佛 緣 , 何 能 見 性 明 心 , 而 成 正 覺 也 ? 望 各 勉<br />

之 。<br />

時 在<br />

中 華 民 國 三 十 年 歲 次 辛 巳 春 三 月 南 屏 道 濟 序 於 青 州 仁 德 壇<br />

3


目 錄<br />

前 言 ……………………………5<br />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與 當 今<br />

『 真 道 普 渡 』 有 何 關 連 ?……5<br />

本 <strong>經</strong> 的 總 綱 、 宗 旨 、 <strong>大</strong> 義 ……7<br />

【 附 言 】………………………9<br />

開 示 初 機 第 一 …………… 12<br />

何 名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第 二 ………… 15<br />

何 名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第 三 ………… 17<br />

云 何 四 句 偈 第 四 ………… 19<br />

十 種 功 德 第 五 …………… 22<br />

參 求 明 師 第 六 …………… 24<br />

云 何 四 生 第 七 …………… 25<br />

何 名 五 眼 第 八 …………… 27<br />

清 淨 法 身 第 九 …………… 28<br />

無 餘 湼 槃 第 十 …………… 29<br />

證 聖 道 果 第 十 一 ………… 29<br />

有 無 四 相 第 十 二 ………… 31<br />

五 根 五 佛 第 十 三 ………… 33<br />

六 波 羅 密 第 十 四 ………… 34<br />

<strong>大</strong> 善 知 識 第 十 五 ………… 36<br />

得 生 天 堂 第 十 六 ………… 37<br />

邪 師 外 道 第 十 七 ………… 38<br />

外 道 六 師 第 十 八 ………… 40<br />

根 性 遲 鈍 第 十 九 ………… 43<br />

謗 善 信 邪 第 二 十 ………… 43<br />

受 持 五 戒 第 二 十 一 ……… 44<br />

受 餓 鬼 報 第 二 十 二 ……… 46<br />

墮 畜 牲 報 第 二 十 三 ……… 47<br />

一 體 三 寶 第 二 十 四 ……… 48<br />

三 種 淨 戒 第 二 十 五 ……… 48<br />

長 得 男 身 第 二 十 六 ……… 49<br />

男 子 七 寶 第 二 十 七 ……… 50<br />

女 人 五 漏 第 二 十 八 ……… 51<br />

到 老 修 行 第 二 十 九 ……… 52<br />

破 齋 犯 戒 第 三 十 ………… 53<br />

薦 拔 亡 親 第 三 十 一 ……… 57<br />

明 師 口 訣 第 三 十 二 ……… 58<br />

輕 師 慢 法 第 三 十 三 ……… 59<br />

七 寶 布 施 第 三 十 四 ……… 60<br />

王 舍 城 論 第 三 十 五 ……… 62<br />

自 己 佛 法 第 三 十 六 ……… 63<br />

千 眼 千 手 第 三 十 七 ……… 64<br />

何 謂 三 毒 第 三 十 八 ……… 65<br />

何 謂 四 <strong>大</strong> 第 三 十 九 ……… 66<br />

云 何 孝 順 第 四 十 ………… 67<br />

何 謂 方 便 第 四 十 一 ……… 68<br />

何 謂 好 心 第 四 十 二 ……… 69<br />

智 愚 迷 悟 第 四 十 三 ……… 70<br />

佛 道 正 果 第 四 十 四 ……… 75<br />

不 持 五 戒 第 四 十 五 ……… 76<br />

太 上 清 靜 <strong>經</strong> ………………… 79<br />

4


前 言<br />

本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又 名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陀 羅 尼 <strong>經</strong> 》, 是 在 我 國 後 趙 時 代 ( 距<br />

今 一 千 七 百 多 年 前 ) 由 天 竺 僧 佛 圖 澄 <strong>大</strong> 師 所 翻 譯 的 。<br />

綜 觀 此 <strong>經</strong> , 乃 是 佛 陀 為 四 眾 初 學 , 由 淺 入 深 , 進 趣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 悟 佛 知 見 ,<br />

所 說 的 方 便 ; 亦 為 開 示 三 根 , 乃 於 末 世 , 初 求 道 者 , 修 行 的 正 路 。<br />

全 <strong>經</strong> 是 佛 陀 與 文 殊 菩 薩 , 在 一 問 一 答 中 , 流 露 出 圓 頓 的 心 法 ; 雖 然 譯<br />

自 後 趙 時 期 , 但 在 文 字 上 卻 十 分 淺 顯 , 並 不 深 澀 , 易 讀 易 懂 , 可 以 作 天 道<br />

弟 子 , 初 學 圓 頓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佛 法 的 最 佳 <strong>經</strong> 典 。<br />

讀 <strong>經</strong> 當 明 佛 旨 , 世 尊 在 此 <strong>經</strong> 一 開 始 便 說 :[ 若 人 明 自 心 , 達 自 性 , 依<br />

佛 修 行 , 決 定 成 佛 。] 世 尊 之 佛 意 , 是 要 人 悟 見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自 性 而 成 佛 , 閱 讀 此<br />

<strong>經</strong> 時 , 應 當 明 <strong>白</strong> 這 個 宗 旨 。<br />

最 上 根 人 , 明 師 一 指 , 當 下 見 性 , 頓 成 佛 道 。 上 根 人 必 依 於 法 , 如 讀<br />

<strong>經</strong> 看 教 , 或 參 禪 或 修 密 , 因 而 見 性 成 佛 。 中 根 人 執 此 於 法 , 不 敢 直 下 承<br />

當 , 但 植 善 根 於 今 生 , 冀 得 成 就 於 來 世 , 然 而 , 總 是 不 離 心 地 法 門 , 終 有<br />

出 頭 之 日 。<br />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與 當 今 『 真 道 普 渡 』 有 何 關 連 ?<br />

現 今 正 值 <strong>白</strong> 陽 , <strong>大</strong> 道 普 傳 之 時 , 明 師 ( 師 尊 、 師 母 ) 奉 天 運 , 親 奉<br />

無 皇 聖 之 天 命 , 傳 授 無 上 甚 深 微 妙 之 道 , 此 道 , 實 是 明 心 見 性 之 正 法 , 超<br />

生 了 死 之 捷 徑 。 對 於 [ 明 師 口 訣 ], 凡 屬 千 門 萬 教 , 有 隻 言 之 <strong>經</strong> 典 者 , 無<br />

不 證 明 。<br />

即 本 <strong>經</strong> , 乃 佛 陀 <strong>金</strong> 口 所 宣 , <strong>經</strong> 中 亦 一 再 印 證 [ 明 師 口 訣 ] 的 重 要 與 尊<br />

貴 。 民 國 三 十 年 , 重 印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時 師 尊 於 序 中 慈 示 我 們 說 :[ 應<br />

5


知 <strong>大</strong> 道 , 重 在 心 法 。 直 指 真 性 , 頓 悟 上 <strong>乘</strong> 。 今 時 真 道 普 渡 , 細 閱 此 <strong>經</strong> , 當<br />

知 真 傳 非 虛 也 。]<br />

在 師 尊 的 這 段 慈 示 , 讓 我 們 懂 得 藉 此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為 今 日 尚 在 三<br />

曹 普 渡 的 [ 性 理 真 傳 ] 作 印 證 。 本 <strong>經</strong> 可 為 [ 性 理 心 法 ] 印 證 的 地 方 , 實 在<br />

太 多 了 !<br />

按 照 仙 <strong>經</strong> 道 典 所 言 , 得 道 關 鍵 , 要 在 明 師 親 傳 , 如<br />

[ 任 君 聰 慧 過 顏 閔 不 遇 明 師 莫 強 猜 ]<br />

又 如<br />

[ 任 讀 千 <strong>經</strong> 萬 典 不 如 明 師 一 點 ]<br />

以 是 , 知 必 得 明 師 指 點 , 並 親 傳 口 訣 , 始 謂 為 [ 得 道 ]。 故 昔 修 道<br />

者 , 必 須 [ 千 里 訪 明 師 , 萬 里 求 口 訣 ] 也 。 雖 是 機 緣 未 至 , 且 以 驗 人 心<br />

志 , 亦 見 <strong>大</strong> 道 之 至 尊 至 貴 耳 。<br />

然 而 在 本 <strong>經</strong> 中 提 到 [ 明 師 口 訣 ] 的 地 方 很 多 , 例 如 在 十 種 功 德 第 五<br />

說 :[ 有 求 佛 者 …… 投 明 師 , 指 示 功 程 。] 參 求 明 師 第 六 說 :[ 參 求 明<br />

師 , 真 正 訣 法 。]<br />

五 根 五 佛 第 十 三 說 :[ 明 心 見 性 之 人 , 投 師 口 訣 , 得 正 見 者 , 眼 是 佛<br />

見 ……。]<br />

外 道 六 師 第 十 八 說 :[ 未 證 言 證 , 未 悟 言 悟 …… 不 用 看 <strong>經</strong> 念 佛 …… 不<br />

用 投 禮 明 師 ,……]<br />

到 老 修 行 第 二 十 九 說 :[ 參 投 明 師 , 得 正 見 者 , 不 拘 老 少 , 皆 成 佛<br />

道 。]<br />

破 齋 犯 戒 第 三 十 說 :[ 此 等 眾 生 , 雖 有 善 根 , 無 <strong>大</strong> 願 力 , 無 正 知 見 ,<br />

遠 離 明 師 , 漏 失 前 功 , 六 賊 返 轉 , 劫 自 功 德 , 心 生 顛 倒 , 不 成 佛 道 。]<br />

又 說 :[ 佛 從 下 心 參 求 明 師 得 。]<br />

6


明 師 口 訣 第 三 十 二 說 :[ 若 有 誠 信 , 善 男 信 女 , 智 慧 高 明 , 力 求 明<br />

師 , 時 時 親 近 , 久 久 供 養 , 下 心 參 求 , 體 性 相 知 ; 方 得 以 心 印 心 , 以 道 傳<br />

道 , 心 心 相 印 , 祖 祖 聯 芳 , 流 傳 不 絕 , 是 名 :『 天 機 口 訣 』; 有 緣 遇 者 ,<br />

根 無 <strong>大</strong> 小 , 皆 成 佛 道 !]<br />

智 愚 迷 悟 第 四 十 三 說 :[ 智 者 , 知 也 。 智 人 知 有 佛 道 可 修 , 知 有 聖 教<br />

可 學 , 知 有 明 師 可 求 。]<br />

又 說 :[ 得 佛 秘 密 真 正 口 訣 ]。<br />

又 說 :[ 得 其 正 法 , 即 成 佛 道 。]<br />

又 爾 時 世 尊 而 說 偈 曰 :<br />

[ 若 有 男 女 等 , 得 見 真 明 師 ;<br />

修 行 得 正 法 , 無 一 不 成 佛 。]<br />

不 持 五 戒 第 四 十 五 說 :<br />

[ 人 身 難 得 今 已 得 , 中 華 難 生 今 已 生 ;<br />

正 法 難 遇 今 已 遇 , 明 師 難 逢 今 已 逢 。]<br />

以 上 所 列 , 在 三 千 年 前 , <strong>釋</strong> 迦 牟 尼 佛 就 開 示 所 有 的 修 行 者 , 必 須 得 到<br />

[ 明 師 正 法 , 天 機 口 訣 ] 才 能 成 佛 正 果 , 所 以 本 <strong>經</strong> 可 以 作 [ 真 道 普 渡 , 性<br />

理 真 傳 ] 真 傳 真 授 的 最 佳 證 明 。<br />

本 <strong>經</strong> 的 總 綱 、 宗 旨 、 <strong>大</strong> 義<br />

[ 明 自 心 , 見 自 性 ] 這 二 句 是 全 <strong>經</strong> 的 <strong>大</strong> 義 。 一 切 諸 佛 , 及 諸 佛 無 上 正<br />

等 正 覺 之 法 , 皆 從 自 心 流 出 。 包 括 《 三 藏 十 二 部 <strong>經</strong> 》, 世 尊 說 法 四 十 九<br />

年 , 開 無 量 法 門 , 不 離 [ 明 自 心 , 見 自 性 ] 這 六 個 字 。 所 以 本 <strong>經</strong> 的 宗 旨 在<br />

7


[ 直 指 眾 生 , 本 等 之 心 , 見 性 成 佛 ]。 三 世 一 切 佛 , 一 切 祖 , 無 不 同 見 此<br />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 同 悟 此 心 , 同 用 此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 同 成 佛 道 。<br />

<strong>經</strong> 中 提 到 [ 明 心 見 性 ] 的 地 方 很 多 , 例 如<br />

開 示 初 機 第 一 說 :[ 直 指 眾 生 , 見 性 成 佛 。]<br />

何 名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第 二 說 :[ 若 人 明 自 心 , 達 自 性 , 依 佛 修 行 , 決 定 成<br />

佛 。]<br />

何 名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第 三 說 :[ 若 是 明 心 見 性 之 人 , 常 聞 自 己 心 佛 , 時 時 說<br />

法 , 時 時 渡 眾 生 , 時 時 現 神 通 , 時 時 作 佛 事 。]<br />

又 說 :[ 若 人 明 自 心 、 見 自 性 , 是 人 自 己 身 中 有 <strong>經</strong> 。]<br />

十 種 功 德 第 五 說 :[ 前 佛 後 佛 一 體 , 皆 在 各 人 自 己 , 明 心 見 性 , 修 而<br />

成 之 。]<br />

何 名 五 眼 第 八 說 :[ 見 性 修 行 , 人 人 有 分 。]<br />

五 根 五 佛 第 十 三 說 :[ 明 心 見 性 之 人 , 投 師 口 訣 , 得 正 見 者 , 眼 是 佛<br />

見 ……。]<br />

根 性 遲 鈍 第 十 九 說 :[ 障 消 願 滿 , 慧 性 現 前 , 便 得 開 悟 , 見 性 成<br />

佛 。]<br />

千 手 千 眼 第 三 十 七 說 :[ 若 人 徹 悟 , 明 心 見 性 , 亦 同 千 佛 見 性 一<br />

般 。]<br />

不 持 五 戒 第 四 十 五 說 :[ 欲 成 佛 道 , 先 用 明 心 。 心 明 則 因 果 不 昧 , 見<br />

性 則 成 佛 無 疑 。]<br />

本 <strong>經</strong> 最 重 要 的 宗 旨 , 在 於 明 示 一 切 萬 法 , 皆 從 自 性 而 生 , 自 性 即 是 自<br />

心 , 自 心 即 是 真 佛 , 故 不 必 捨 自 佛 而 求 他 佛 , 但 覓 自 心 佛 、 見 自 性 佛 就 可<br />

以 了 。<br />

8


任 何 一 位 修 道 人 , 都 深 信 唯 有 明 心 見 性 , 方 能 成 道 ; 沒 有 明 心 見 性 ,<br />

無 論 你 如 何 精 進 , 都 是 尚 需 繼 續 努 力 的 。 整 部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就 是 教 我<br />

們 如 何 來 明 <strong>白</strong> 自 己 的 本 來 真 心 , 見 到 具 足 萬 法 的 真 如 自 性 。<br />

天 道 性 理 心 法 的 真 傳 真 授 , 是 希 望 藉 著 一 點 禪 機 ( 天 命 明 師 一 指 ),<br />

和 [ 天 機 口 訣 ], 讓 每 一 位 求 道 人 , 都 能 當 下 頓 悟 直 超 , 明 自 本 心 , 見 自<br />

本 性 。<br />

本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乃 是 為 末 世 求 道 者 欲 [ 得 佛 秘 密 真 正 口 訣 ] 打 開 正<br />

法 普 傳 的 序 幕 , 更 為 現 今 三 期 末 劫 [ 真 道 普 傳 ] 與 及 得 道 必 需 [ 明 師 口<br />

訣 ] 做 最 真 實 的 印 證 。<br />

這 便 是 本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與 [ 真 道 普 渡 ] 的 密 切 關 連 。<br />

【 附 言 】<br />

本 <strong>經</strong> 的 <strong>經</strong> 文 與 及 章 節 編 次 , 悉 按 [ 後 趙 天 竺 僧 佛 圖 澄 所 譯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陀<br />

羅 尼 <strong>經</strong> 》] 為 主 , 並 與 民 國 三 十 年 重 印 之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相 互 校 對 而 。<br />

9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strong>註</strong> <strong>釋</strong>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br />

後 趙 天 竺 僧 佛 圖 澄 譯<br />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陀 羅 尼 <strong>經</strong> 》 這 部 <strong>經</strong> 是 在 我 國 後 趙 時 代 , 由 天 竺 國 ( 印 度 ) 的 出<br />

家 僧 人 , 佛 圖 澄 <strong>大</strong> 師 翻 譯 的 。<br />

佛 圖 澄 <strong>大</strong> 師 , 西 域 人 , 本 姓 帛 氏 。 生 於 西 元 二 三 二 年 , 從 小 出 家 , 誦 <strong>經</strong><br />

數 百 萬 言 , 洞 解 文 義 , 雖 然 未 曾 讀 過 中 土 的 聖 <strong>經</strong> 、 賢 傳 , 但 和 諸 學 士 論 辯 疑<br />

滯 , 都 誾 若 符 契 , 無 人 能 夠 使 他 屈 就 者 。<br />

幼 年 曾 至 罽 賓 親 近 高 僧 , 印 度 緇 素 人 士 , 都 說 他 已 <strong>經</strong> 開 悟 了 。 在 他 生 長<br />

的 時 代 裏 , 正 是 中 土 極 端 混 亂 的 時 代 ; 有 西 晉 八 王 的 骨 肉 相 殘 及 五 胡 亂 華 、<br />

十 六 國 分 崩 離 析 , 兵 連 禍 結 之 局 , 一 次 接 一 次 的 <strong>大</strong> 屠 殺 , 更 引 起 一 連 串 的 饑<br />

荒 與 瘟 疫 , 在 這 種 惡 性 循 環 下 , 生 民 塗 炭 , 叫 苦 連 天 。<br />

遠 在 西 域 的 佛 圖 澄 在 他 七 十 餘 歲 的 高 齡 時 , 聽 說 中 土 為 戰 亂 所 困 , 民 不<br />

聊 生 , 便 決 定 不 惜 年 邁 , 奮 其 餘 年 , 帶 著 門 徒 , 步 行 至 中 土 來 弘 揚 佛 法 , 拯<br />

救 水 深 火 熱 的 生 靈 。<br />

晉 懷 帝 永 嘉 四 年 , 他 抵 達 洛 陽 , 住 在 <strong>白</strong> 馬 寺 宏 揚 佛 法 。 這 時 正 值 『 永 嘉<br />

之 亂 』, 匈 奴 石 勒 到 處 燒 殺 虜 掠 , 佛 圖 澄 看 到 石 勒 這 種 瘋 狂 的 屠 殺 , 如 不 加<br />

以 阻 止 , 人 們 必 遭 受 一 次 空 前 的 <strong>大</strong> 浩 劫 , 因 此 決 心 冒 險 前 往 葛 陂 去 勸 阻 石<br />

勒 。 他 對 石 勒 上 諫 道 :[ 夫 王 者 化 洽 於 宇 內 , 則 四 靈 表 瑞 ; 政 弊 道 消 , 則 彗<br />

孛 見 於 上 ; 恒 象 著 見 , 休 咎 隨 行 。 斯 迺 古 今 之 常 徵 , 天 人 之 明 誡 。] 石 勒 聽<br />

了 這 一 番 <strong>話</strong> 之 後 , 非 常 的 喜 悅 , 本 來 有 應 誅 之 餘 殘 , 這 時 統 統 地 恢 復 生 命 的<br />

自 由 , 從 那 個 時 候 起 , 中 州 一 帶 的 人 士 , 都 信 奉 佛 教 了 。<br />

東 晉 成 帝 咸 和 五 年 , 石 勒 僭 稱 趙 天 王 , 行 皇 帝 事 , 改 元 建 平 , 尊 稱 佛 圖<br />

澄 為 <strong>大</strong> 和 上 , 對 他 恭 敬 的 心 理 , 已 <strong>經</strong> 達 到 頂 點 。<br />

10


石 勒 死 了 , 兒 子 石 虎 繼 位 , 對 佛 圖 澄 的 恭 敬 , 尤 甚 於 石 勒 ; 並 下 書 詔 告<br />

軍 民 人 等 :[ 和 上 乃 國 之 <strong>大</strong> 寶 , 榮 爵 不 加 , 高 祿 不 受 。 榮 祿 匪 及 , 何 以 崇<br />

德 ? 從 此 已 往 , 宜 衣 以 綾 錦 , <strong>乘</strong> 以 雕 輩 ; 朝 會 之 日 , 和 上 昇 殿 , 常 侍 以 下 ,<br />

悉 助 舉 輿 , 太 子 諸 公 扶 翼 而 上 , 主 者 唱 『 <strong>大</strong> 和 上 至 』 以 彰 其 尊 ]。 同 時 又 敕<br />

偽 司 空 李 農 , 旦 趨 前 親 問 起 居 安 好 , 太 子 諸 公 , 五 日 一 朝 , 以 表 敬 意 。<br />

在 佛 圖 澄 一 百 一 十 七 歲 那 年 , 派 弟 子 去 告 訴 石 虎 :[ 自 古 以 來 , 物 理 必<br />

遷 , 身 命 也 無 法 常 存 , 貧 僧 老 化 之 軀 , <strong>大</strong> 化 之 期 已 至 , 盼 吾 死 後 , 仍 能 本 著<br />

為 師 在 世 之 囑 , 勿 再 濫 殺 無 辜 , 切 記 為 要 。]<br />

石 虎 聞 言 , 竟 <strong>大</strong> 哭 起 來 , 對 報 信 的 僧 人 說 :[ 從 沒 聽 說 <strong>大</strong> 師 有 病 , 怎 麼<br />

忽 然 告 終 呢 ?] 顧 不 得 吃 飯 , 便 親 自 出 宮 , 入 寺 慰 問 澄 師 。 佛 圖 澄 便 借 此 機<br />

緣 , 對 石 虎 做 此 生 最 後 一 次 說 法 與 開 示 ,[ 出 生 入 死 , 道 之 常 理 啊 ! 壽 殀 窮<br />

通 的 命 運 , 早 已 有 定 數 , 是 無 法 延 宕 的 。 要 知 道 : 道 重 行 全 , 德 貴 無 怠 , 如<br />

果 一 生 能 積 力 於 進 德 修 業 , 即 使 死 了 , 也 如 同 活 著 一 樣 ; 如 若 違 背 天 理 , 不<br />

知 行 德 , 就 是 苟 延 性 命 , 也 是 枉 然 的 !<br />

今 日 我 所 不 能 放 心 的 , 即 是 今 後 皇 上 能 否 以 國 家 百 姓 為 重 , 心 存 佛 理 ,<br />

奉 法 無 吝 ; 常 佈 施 , 多 設 道 場 , 這 些 德 行 , 都 是 增 加 皇 上 福 祉 的 。 如 果 是 濫<br />

殺 生 靈 , 不 知 愛 民 , 則 是 國 之 <strong>大</strong> 災 啊 ! 願 皇 上 降 心 易 慮 , 惠 施 下 民 , 則 國 怍<br />

必 能 延 長 ; 國 中 之 修 行 者 與 眾 百 姓 , 亦 必 蒙 恩 而 慶 。 這 一 來 我 死 而 無 憾<br />

矣 !]<br />

石 虎 聞 言 至 此 , 已 悲 慟 嗚 咽 不 已 , 知 其 必 逝 , 即 為 他 鑿 壙 營 墳 , 至 十 二<br />

月 八 日 , 佛 圖 澄 便 安 然 在 鄴 宮 寺 圓 寂 了 。 關 於 佛 圖 澄 <strong>大</strong> 師 , 一 生 的 事 蹟 , 實<br />

難 道 盡 , 總 說 一 句 , 凡 是 人 類 生 靈 將 有 災 難 時 , 他 便 挺 身 而 出 , 使 危 險 的 局<br />

面 , 立 刻 扭 轉 過 來 , 他 的 慈 悲 功 行 , 委 實 令 人 敬 佩 。<br />

平 心 而 論 , 佛 圖 澄 <strong>大</strong> 師 以 他 七 十 歲 的 高 齡 , 本 著 捨 己 救 人 的 精 神 , 周 旋<br />

於 兇 殘 成 性 的 石 勒 、 石 虎 之 間 , 慈 心 慈 行 , 使 他 們 信 服 , 也 拯 救 了 世 間 多 少<br />

無 辜 的 生 命 。<br />

11


佛 圖 澄 <strong>大</strong> 師 由 印 度 到 中 土 宏 揚 佛 法 , 濟 世 救 人 , 所 歷 三 十 郡 , 共 興 建 了<br />

八 百 九 十 三 所 的 佛 寺 , 受 業 追 隨 的 高 僧 有 數 百 人 , 其 弟 子 中 著 名 的 有 道 安 、<br />

慧 遠 等 諸 <strong>大</strong> 高 僧 ; 也 是 他 宏 揚 佛 法 最 得 力 的 助 手 。 在 幾 十 年 間 , 前 後 虔 誠 的<br />

信 徒 , 數 以 萬 計 , 弘 法 之 盛 , 空 前 未 有 , 為 早 期 中 土 的 佛 教 奠 定 了 良 好 的 基<br />

礎 , 對 整 個 佛 教 而 言 可 說 是 [ 厥 功 甚 偉 ]。<br />

開 示 初 機 第 一<br />

如 是 我 聞 1, 一 時 2, 佛 3 在 靈 鷲 山 4 中 、 清 淨 臺 上 , 與 諸 菩 薩 5、 聲 聞<br />

6, 天 龍 八 部 7, 圍 繞 聽 佛 說 法 。<br />

時 有 無 量 初 發 心 - 比 丘 8、 比 丘 尼 9, 優 婆 塞 10、 優 婆 夷 11, 各 作 是 念 :<br />

「 佛 說 <strong>大</strong> 法 , 我 意 不 通 。 願 佛 方 便 , 淺 處 開 示 ; 令 我 等 輩 , 悟 佛 知 見 , 皆 得<br />

道 果 。 若 欲 請 問 , 不 得 近 前 。 」<br />

爾 時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12, 知 諸 四 眾 13, 心 之 所 念 , 即 作 方 便 , 從 座 而<br />

起 , 前 <strong>白</strong> 佛 言 :「 世 尊 <strong>大</strong> 慈 , 願 設 方 便 , 開 示 初 機 , 直 指 眾 生 , 見 性 成 佛 。<br />

及 為 末 世 14, 初 進 佛 門 , 求 道 眾 生 , 得 正 知 見 , 不 遭 邪 惑 , 不 假 多 功 , 皆 得<br />

道 果 15。 」<br />

佛 言 :「 善 哉 ! 善 哉 ! 文 殊 師 利 , 有 <strong>大</strong> 方 便 , 請 問 如 來 , 開 示 三 根 16。<br />

及 於 末 世 , 初 入 門 者 , 修 行 正 路 。 從 汝 所 問 , 當 為 汝 說 。 」<br />

時 諸 <strong>大</strong> 眾 , 默 然 而 聽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這 真 實 如 理 的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陀 羅 尼 <strong>經</strong> ), 是 我 阿 難 親 自 聽 佛<br />

說 的 。 佛 說 這 本 <strong>經</strong> 的 時 候 , 是 在 中 印 度 、 摩 伽 陀 國 、 王 舍 城 外 靈 鷲 山 中 的 清<br />

淨 臺 上 , 與 眾 菩 薩 、 聲 聞 , 天 龍 八 部 等 聚 集 在 一 起 , <strong>大</strong> 眾 恭 恭 敬 敬 地 圍 繞 在<br />

佛 的 身 邊 , 聆 聽 佛 的 說 法 。<br />

那 時 , 有 無 數 初 發 心 的 比 丘 、 比 丘 尼 、 男 居 士 、 女 居 士 , 各 自 心 裏 都 在<br />

想 著 :[ 以 往 佛 陀 所 說 的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之 法 , 太 深 了 , 我 們 的 意 境 還 不 能 通 達 。 希 望<br />

12


我 佛 <strong>大</strong> 開 方 便 之 門 , 從 淺 顯 的 地 方 開 示 , 使 我 們 這 些 初 發 心 的 人 , 能 夠 徹 悟<br />

佛 的 知 見 , 都 得 以 成 道 證 果 。 <strong>大</strong> 眾 心 中 雖 是 這 麼 想 , 若 是 想 進 一 步 的 請 問 佛<br />

陀 , 卻 又 不 敢 近 前 。]<br />

當 時 的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 知 道 四 眾 心 裏 所 想 的 , 就 想 為 四 眾 作 一 方 便 利<br />

益 , 於 是 從 自 己 的 座 位 上 站 了 起 來 , 到 了 佛 座 前 , 向 佛 請 問 說 :[ 世 尊 ! 您<br />

<strong>大</strong> 慈 <strong>大</strong> 悲 , 但 願 你 廣 設 方 便 法 門 , 開 示 初 機 ( 初 發 心 ) 的 學 者 , 直 指 眾 生 的<br />

本 心 , 當 下 見 性 成 佛 , 以 及 為 末 法 時 代 , 初 進 佛 門 求 道 的 眾 生 , 得 到 正 知 正<br />

見 , 不 會 遭 受 邪 法 的 迷 惑 , 不 必 下 很 多 的 功 夫 , 都 得 以 成 道 證 果 。]<br />

佛 說 :[ 很 好 , 很 好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你 具 有 <strong>大</strong> 方 便 的 智 慧 , 請 問 如 來 直<br />

指 眾 生 , 見 性 成 佛 的 頓 法 , 以 開 示 上 中 下 三 根 人 ; 以 及 為 末 法 時 代 , 初 入 佛<br />

門 求 道 的 人 , 直 指 一 條 修 行 的 正 路 , 就 按 照 你 所 問 的 , 我 當 為 你 們 宣 說 。]<br />

這 時 會 中 的 <strong>大</strong> 眾 , 都 虔 誠 安 靜 地 恭 聽 佛 陀 的 教 誨 。<br />

1。 如 是 我 聞 : 就 是 這 部 <strong>經</strong> 典 , 確 實 是 我 從 <strong>釋</strong> 迦 牟 尼 佛 那 裏 所 聽 來 的 。<br />

[ 如 是 ], 是 肯 定 詞 , 表 示 確 實 不 虛 。 僧 肇 注 《 維 摩 <strong>經</strong> 》:[ 如 是 , 信 順 辭 。 夫 信 則<br />

言 之 理 順 , 順 則 師 資 之 道 成 ; <strong>經</strong> 無 豐 約 , 非 信 不 傳 。]<br />

[ 我 聞 ], 就 是 我 親 自 聽 聞 。[ 我 ] 是 <strong>釋</strong> 迦 弟 子 阿 難 自 稱 。[ 聞 ] 是 聽 聞 。 當 <strong>釋</strong> 迦 佛<br />

陀 滅 後 , 第 一 次 佛 典 結 集 <strong>大</strong> 會 上 , 由 阿 難 誦 出 佛 陀 在 世 時 的 言 教 , 表 示 由 他 親 耳 所<br />

聞 。<br />

佛 <strong>經</strong> 的 開 卷 , 多 冠 以 [ 如 是 我 聞 ] 四 字 , 藉 表 此 <strong>經</strong> 由 阿 難 聽 自 佛 陀 之 口 。 阿 難 在 佛 陀<br />

座 下 , 眾 弟 子 中 [ 多 聞 第 一 ], 博 聞 強 記 , 又 為 佛 陀 侍 者 ,《 四 阿 含 <strong>經</strong> 》 由 他 誦 出 ,<br />

再 記 錄 成 典 。 以 後 再 結 集 的 <strong>經</strong> 典 , 皆 沿 此 例 。<br />

2。 一 時 : 指 說 <strong>經</strong> 的 時 間 。 意 為 [ 那 時 ]。 由 於 古 代 人 多 無 明 確 歷 史 觀 念 , 於 印 度 尤 然 。<br />

況 且 古 代 世 界 各 地 曆 法 未 曾 統 一 , 在 佛 <strong>經</strong> 的 翻 譯 上 , 為 了 文 字 格 式 的 統 一 起 見 , 歷 代<br />

譯 師 , 自 鳩 摩 羅 什 以 來 , 都 以 [ 一 時 ] 表 示 當 佛 陀 講 <strong>經</strong> 的 [ 時 態 ]。<br />

3。 佛 : 印 度 語 的 簡 譯 , 全 譯 為 佛 陀 耶 ; 簡 譯 為 佛 陀 、 浮 屠 、 浮 圖 ; 再 略 稱 為 [ 佛 ], 全<br />

是 音 譯 。 意 為 [ <strong>大</strong> 覺 <strong>大</strong> 悟 的 人 ], 簡 稱 [ 覺 者 ]。 此 <strong>經</strong> 中 所 說 之 佛 , 是 指 說 法 的 [ <strong>釋</strong><br />

迦 牟 尼 佛 ]。<br />

13


4。 靈 鷲 山 : 印 度 名 耆 崛 山 在 中 印 度 , 摩 揭 陀 國 王 舍 城 東 北 , 山 頂 似 鷲 頭 , 又 以 山 中 多<br />

鷲 , 故 名 [ 鷲 頭 、 鷲 峰 、 靈 鷲 山 ], 亦 簡 稱 [ 靈 山 ]。 <strong>釋</strong> 迦 佛 嘗 講 《 法 華 》 等 <strong>經</strong> , 於<br />

此 , 佛 家 以 此 為 勝 地 。<br />

5。 菩 薩 : 印 度 語 的 簡 譯 。 全 譯 為 [ 菩 提 薩 埵 ]。[ 菩 提 ] 是 [ 覺 ] 的 意 思 。[ 薩 埵 ] 是<br />

[ 有 情 ], 又 意 為 [ 眾 生 ] 合 義 為 [ 覺 有 情 ]、[ <strong>大</strong> 道 心 眾 生 ]、[ <strong>大</strong> 士 ]; 也 就 是<br />

[ 能 求 得 佛 道 , 施 <strong>大</strong> 慈 <strong>大</strong> 悲 於 眾 生 的 人 ] 謂 之 菩 薩 。<br />

6。 聲 聞 : 意 思 是 [ 聞 佛 聲 教 、 悟 四 諦 ( 苦 、 集 、 滅 、 道 ) 之 理 , 斷 除 『 見 、 思 』 二 惑 而<br />

入 於 偏 空 涅 槃 之 人 ]。<br />

7。 天 龍 八 部 : 天 、 龍 神 、 夜 叉 、 乾 闥 婆 、 阿 修 羅 、 迦 樓 羅 、 緊 那 羅 、 摩 睺 羅 伽 ; 這 八 類<br />

眾 生 , 稱 為 天 龍 八 部 。<br />

天 眾 : 是 欲 、 色 、 無 色 、 三 界 的 天 人 ( 神 )。<br />

龍 眾 : 是 鱗 蟲 之 長 , 能 上 於 天 , 有 神 力 變 化 。<br />

夜 叉 : 華 譯 勇 健 鬼 , 是 一 種 能 吃 人 、 吃 鬼 的 凶 鬼 。<br />

乾 闥 婆 : 是 [ 樂 神 ], 音 樂 之 神 。<br />

阿 修 羅 : 華 譯 非 人 , 多 瞋 好 戰 , 介 乎 天 人 之 間 。<br />

迦 樓 羅 : 是 一 種 以 龍 為 食 的 [ <strong>金</strong> 翅 鳥 ]。<br />

緊 那 羅 : 是 一 種 [ 人 非 人 ]( 馬 頭 人 身 )、 疑 神 、 歌 神 。<br />

摩 睺 羅 伽 : 是 一 種 <strong>大</strong> 蠎 神 、 人 身 蛇 頭 。<br />

這 [ 天 龍 八 部 ], 也 是 佛 教 的 [ 護 法 神 ],《 藏 <strong>經</strong> 》 中 有 圖 可 資 參 考 。<br />

8。 比 丘 : 即 出 家 受 具 足 戒 的 和 尚 。 譯 為 華 語 即 乞 士 , 上 乞 法 以 養 慧 命 , 下 乞 食 以 養 生<br />

命 。<br />

9。 比 丘 尼 : 即 出 家 已 受 具 足 戒 的 女 人 。 即 俗 稱 [ 尼 姑 ]。<br />

10。 優 婆 塞 : 華 譯 意 為 [ 信 士 、 清 信 士 、 近 事 男 ], 就 是 信 仰 佛 法 , 受 三 皈 五 戒 而 未 出<br />

家 的 男 人 。<br />

11。 優 婆 夷 : 華 譯 意 為 [ 清 淨 女 、 近 事 女 ], 就 是 信 仰 佛 法 , 受 三 皈 五 戒 而 未 出 家 的 女<br />

人 。<br />

14


12。 文 殊 師 利 : 菩 薩 名 。 以 <strong>大</strong> 智 著 稱 。 譯 為 妙 吉 祥 , 因 降 生 之 時 , 室 滿 祥 光 , 更 有 種 種<br />

瑞 相 。 又 譯 妙 德 , 謂 智 德 深 妙 。《 華 嚴 》 表 根 本 智 , 為 諸 菩 薩 之 上 首 。《 華 嚴 》<br />

云 :[ 了 了 見 佛 性 , 猶 如 妙 德 等 。] 此 菩 薩 深 本 難 思 , 為 七 佛 之 師 , 乃 古 佛 倒 駕 慈<br />

航 , 影 響 <strong>釋</strong> 迦 會 下 , 示 同 菩 薩 , 助 佛 揚 化 。 過 去 為 龍 種 尊 王 佛 , 現 在 北 方 , 號 摩 尼<br />

寶 積 佛 , 未 來 成 佛 , 名 曰 普 現 。 本 <strong>經</strong> 為 方 便 末 世 學 佛 而 啟 問 。 若 非 <strong>大</strong> 智 , 安 能 發 起<br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教 義 。<br />

13。 四 眾 : 即 和 尚 、 尼 姑 、 善 男 、 信 女 也 。<br />

14。 末 世 : 末 法 之 世 也 。<br />

15。 道 果 : 成 道 證 果 也 。<br />

16。 三 根 : 即 依 眾 生 所 具 善 根 力 有 強 弱 , 而 分 為 上 、 中 、 下 之 三 <strong>乘</strong> 根 人 也 。<br />

何 名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第 二<br />

佛 告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 有 陀 羅 尼 1, 名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2』, 能 令 眾 生 , 一 見<br />

一 聞 , 便 得 道 果 。<br />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 云 何 名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 日 : 此 『 心 』 人 人 本 有 , 個 個<br />

不 無 , 是 諸 眾 生 , 自 知 自 覺 , 本 等 之 心 。 何 以 故 ? 一 切 善 惡 , 皆 出 自 心 。<br />

自 心 修 善 , 令 身 安 樂 ; 自 心 造 惡 , 令 身 受 苦 ! 心 是 身 主 , 身 是 心 用 。 所<br />

以 者 何 ? 佛 由 心 作 ? 道 由 心 學 , 德 由 心 積 , 功 由 心 修 , 福 由 心 作 , 禍 由 心<br />

為 。<br />

心 能 作 天 堂 , 心 能 做 地 獄 ; 心 能 作 佛 , 心 能 作 眾 生 。 是 故 心 正 成 佛 , 心<br />

邪 成 魔 3; 心 慈 是 天 人 , 心 惡 是 羅 剎 4。 心 是 一 切 罪 福 之 種 子 也 。<br />

若 有 人 悟 自 心 , 把 得 定 , 作 得 主 ; 不 造 諸 惡 , 常 修 諸 善 ; 依 佛 行 持 , 立<br />

佛 行 願 , 佛 說 是 人 , 不 久 成 佛 。<br />

若 有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 求 佛 道 者 , 不 明 自 心 , 名 :『 未 成 佛 』。 若 人 明<br />

自 心 , 達 自 性 , 依 佛 修 行 , 決 定 成 佛 。 勝 如 讀 誦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5》 三 十 萬 遍 , 功<br />

德 無 比 !<br />

15


何 以 故 ? 一 切 諸 佛 , 及 諸 佛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法 6, 皆 從 自 心 流 出 。<br />

無 窮 無 盡 , 不 壞 不 雜 ; 故 名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 悟 此 心 者 , 名 :『 悟 佛 心 』。 是<br />

故 佛 與 眾 生 , 心 性 一 般 , 只 因 修 與 不 修 , 信 與 不 信 , 致 有 諸 佛 與 眾 生 之 異<br />

也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佛 陀 告 訴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說 :[ 有 至 <strong>大</strong> 無 外 , 包 羅 萬 象 的 <strong>大</strong> 總 持 法 門 , 名<br />

叫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 能 使 一 切 眾 生 , 無 論 是 一 見 到 或 者 一 聽 到 , 這 個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br />

心 』, 便 可 以 成 就 道 果 。<br />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 為 什 麼 叫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 說 到 這 個 心 ʘ, 是 人 人 本 來 就<br />

有 的 , 個 個 都 不 欠 缺 ; 這 個 心 ʘ, 是 所 有 眾 生 , 自 己 的 良 知 , 自 己 的 覺 性 ,<br />

本 來 的 心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所 有 一 切 的 善 善 惡 惡 , 都 是 出 自 本 心 的 流 露 。<br />

自 心 如 果 修 善 , 就 能 使 身 體 得 到 安 樂 ; 自 心 如 果 作 惡 , 就 會 讓 身 體 痛 苦<br />

受 罪 。 因 為 心 是 一 身 之 主 , 而 身 體 是 由 心 來 支 配 運 用 的 。 所 以 說 : 佛 是 由 心<br />

作 成 的 , 道 是 由 心 學 習 的 , 德 是 由 心 累 積 的 , 功 是 由 心 修 行 的 , 福 田 是 由 心<br />

耕 作 的 , 災 禍 是 由 心 妄 為 的 。<br />

心 能 夠 作 天 堂 , 心 也 能 夠 作 地 獄 ; 心 能 夠 作 佛 , 心 也 能 夠 作 眾 生 。 所 以<br />

說 心 正 才 能 成 佛 , 心 邪 便 會 成 魔 。 居 心 仁 慈 就 是 天 神 , 心 懷 凶 惡 就 是 羅 剎 。<br />

可 見 這 個 『 心 』 乃 是 一 切 眾 業 和 福 德 的 種 子 。<br />

如 果 有 人 , 能 夠 開 悟 自 心 , 將 心 把 持 得 定 , 讓 自 心 作 得 了 主 , 不 去 造 諸<br />

惡 業 , 且 能 夠 常 修 眾 善 , 依 照 佛 法 來 行 持 , 立 佛 的 <strong>大</strong> 願 , 行 佛 的 <strong>大</strong> 慈 , 佛 說<br />

這 個 人 , 不 需 多 久 便 可 成 佛 。<br />

若 是 有 善 男 子 , 或 是 善 女 人 , 想 求 佛 道 , 但 是 不 明 <strong>白</strong> 自 己 的 本 心 , 這 就<br />

叫 做 :『 未 成 佛 』。<br />

如 果 一 個 人 , 能 夠 明 <strong>白</strong> 自 己 的 本 心 , 通 達 自 己 的 本 性 , 依 照 佛 法 來 修<br />

行 , 這 個 人 決 定 能 夠 成 佛 。 勝 過 像 讀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三 十 萬 遍 一 樣 , 功 德 無 邊 ,<br />

無 法 比 擬 !<br />

16


為 什 麼 呢 ? 一 切 諸 佛 , 與 及 諸 佛 的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法 , 都 是 從 自 心 流 露 出<br />

來 的 。 這 個 心 ʘ, 無 窮 無 盡 , 廣 <strong>大</strong> 難 測 ; 不 壞 不 雜 , 永 生 常 在 , 所 以 名 叫<br />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 開 悟 這 個 心 , 名 叫 :『 悟 佛 心 』; 其 實 佛 與 眾 生 的 心 性 , 本 是<br />

一 樣 的 , 只 因 有 人 要 修 , 有 人 不 修 ; 有 人 相 信 , 有 人 不 信 ; 所 以 才 會 有 諸 佛<br />

與 眾 生 的 差 異 。]<br />

1。 陀 羅 尼 : 華 譯 為 總 持 , 因 總 一 切 法 , 持 無 量 義 , 故 名 總 持 。 有 四 種 之 分 :<br />

法 陀 羅 尼 : 於 佛 之 教 法 聞 持 而 不 忘 也 。<br />

義 陀 羅 尼 : 於 諸 法 之 義 總 持 而 不 忘 也 。<br />

咒 陀 羅 尼 : 依 禪 定 發 秘 語 , 有 不 測 之 神 驗 , 謂 之 咒 。 咒 陀 羅 尼 者 , 於 咒 總 持 而 不 失<br />

也 。<br />

忍 陀 羅 尼 : 於 法 之 實 相 安 住 , 謂 之 忍 。 持 忍 名 為 忍 陀 羅 尼 。<br />

2。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心 : 謂 菩 薩 之 <strong>大</strong> 心 , 堅 固 而 不 能 破 壞 , 如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也 。<br />

3。 魔 : 梵 語 [ 摩 羅 ] 的 簡 稱 。 華 譯 為 能 奪 命 、 障 礙 、 擾 亂 破 壞 等 , 即 能 害 人 性 命 和 障 礙<br />

擾 亂 人 們 修 道 的 魔 鬼 。<br />

4。 羅 剎 : 惡 鬼 的 總 名 。 男 的 叫 羅 剎 娑 , 女 的 叫 羅 剎 私 ; 或 飛 空 , 或 地 行 , 喜 歡 食 人 的 血<br />

肉 。<br />

5。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佛 <strong>經</strong> 名 。 詳 稱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般 若 波 羅 蜜 <strong>經</strong> 》。 姚 秦 鳩 摩 羅 什 譯 。 此 <strong>經</strong> 以 空 慧 為 體 ,<br />

專 說 一 切 法 無 我 之 理 ; 繁 簡 適 中 , 最 便 誦 持 。<br />

6。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法 : 佛 智 名 。 華 譯 為 [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 即 是 真 正 平 等 覺 知 , 一 切<br />

真 理 之 無 上 智 慧 。<br />

何 名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第 三<br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問 佛 :[ 世 尊 ! 云 何 名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br />

世 尊 曰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 喻 自 性 , <strong>經</strong> 者 、 喻 自 心 。 若 人 明 自 心 , 見 自 性 , 是 人<br />

自 己 身 中 有 <strong>經</strong> 。 六 根 1 門 頭 , 常 放 光 明 , 照 天 照 地 , 具 足 恆 沙 功 德 。<br />

出 生 四 果 2、 四 向 3, 十 聖 4、 三 賢 5; 乃 至 如 來 三 十 二 相 6, 八 十 種 好<br />

7; 一 切 功 德 , 皆 從 自 己 心 地 修 成 , 不 從 外 得 。<br />

17


何 以 故 ? 若 是 明 心 見 性 之 人 , 常 聞 自 己 心 佛 , 時 時 說 法 , 時 時 渡 眾 生 ;<br />

時 時 現 神 通 8, 時 時 作 佛 事 。 得 此 理 者 , 名 :『 持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名 :『 得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br />

不 壞 身 』 也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問 佛 說 :[ 世 尊 啊 ! 為 什 麼 名 叫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呢 ? ]<br />

世 尊 說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 是 比 喻 自 性 。 <strong>經</strong> , 是 比 喻 自 心 。 如 果 有 人 明 <strong>白</strong> 自 己 的<br />

本 心 , 見 到 自 己 的 本 性 , 這 個 人 自 己 的 身 上 就 有 一 部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於 眼 耳 鼻<br />

舌 身 意 , 六 根 之 門 頭 , 常 常 放 射 光 明 , 而 且 能 夠 照 天 照 地 , 還 具 足 一 切 恆 沙<br />

的 功 德 。<br />

這 部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能 生 出 須 陀 洹 、 斯 陀 含 、 阿 那 含 、 阿 羅 漢 的 聲 聞 四 果 ,<br />

四 向 來 。 也 能 生 出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初 地 以 上 及 至 十 地 十 聖 ( 地 上 菩 薩 ) 來 。 也 能 生 出 十<br />

住 、 十 行 、 十 迴 向 的 三 賢 來 。 乃 至 於 如 來 佛 的 三 十 二 相 , 八 十 種 好 , 一 切 的<br />

功 德 , 都 是 從 自 己 的 心 地 修 成 的 , 這 絕 對 不 是 從 外 面 得 來 的 。<br />

為 什 麼 呢 ? 如 果 是 明 心 見 性 的 人 , 常 常 聽 到 自 己 的 心 佛 , 時 時 在 說 法 ,<br />

時 時 在 渡 眾 生 , 時 時 展 現 出 神 通 來 , 時 時 在 做 佛 事 。 懂 得 這 個 道 理 的 人 , 才<br />

可 名 為 『 行 持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也 叫 『 得 到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不 壞 身 』 了 !]<br />

1。 六 根 :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 眼 是 視 根 , 耳 是 聽 根 , 鼻 是 嗅 根 , 舌 是 味 根 , 身 是<br />

觸 根 , 意 是 念 慮 之 根 。 根 者 能 生 之 義 , 如 草 木 有 根 能 生 枝 幹 ; 識 依 根 而 生 , 有 六 根<br />

則 能 生 六 識 , 亦 復 奴 是 。 其 中 何 根 ? 生 何 識 ? 各 有 其 界 限 , 不 相 混 。 例 如 眼 根 只 能<br />

生 眼 識 , 並 不 能 生 耳 鼻 等 識 , 餘 可 類 推 。<br />

2。 四 果 : 指 聲 聞 <strong>乘</strong> 的 四 種 果 位 : 即 須 陀 洹 果 、 斯 陀 含 果 、 阿 那 含 果 、 阿 羅 漢 果 。 初 果 須<br />

陀 洹 , 華 譯 為 入 流 , 意 即 初 入 聖 人 之 流 ; 二 果 斯 陀 含 , 華 譯 為 一 來 , 意 即 修 到 此 果<br />

位 者 , 死 後 生 到 天 上 去 做 一 世 天 人 , 再 生 到 我 們 此 世 界 來 一 次 , 便 不 再 來 欲 界 受 生<br />

死 了 ; 三 果 阿 那 含 , 華 譯 為 無 還 , 意 即 修 到 此 果 位 者 , 不 再 生 於 欲 界 ; 四 果 阿 羅<br />

漢 , 華 譯 為 無 生 , 意 即 修 到 此 果 位 者 , 解 脫 生 死 , 不 受 後 有 , 為 聲 聞 <strong>乘</strong> 的 最 高 果<br />

位 。<br />

3。 四 向 : 須 陀 洹 向 、 斯 陀 含 向 、 阿 那 含 向 、 阿 羅 漢 向 , 向 是 正 向 其 果 位 邁 進 的 意 思 。<br />

4。 十 聖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初 地 以 上 乃 至 十 地 的 菩 薩 , 叫 做 十 聖 , 或 地 上 菩 薩 。<br />

18


5。 三 賢 : 十 位 、 十 行 、 十 迴 向 諸 位 菩 薩 , 但 斷 見 思 惑 , 尚 有 塵 沙 無 明 惑 在 , 未 入 十 地 聖<br />

位 , 所 以 只 稱 為 三 賢 , 或 地 前 菩 薩 。<br />

6。 三 十 二 相 : 又 名 三 十 二 <strong>大</strong> 人 相 。 一 足 安 平 , 二 足 千 輪 , 三 手 指 纖 長 , 四 手 足 柔 軟 , 五<br />

手 足 縵 網 , 六 足 根 圓 滿 , 七 足 跌 高 好 , 八 腨 如 鹿 王 , 九 手 長 過 膝 , 十 馬 陰 藏 , 十 一<br />

身 縱 廣 , 十 二 毛 孔 青 色 , 十 三 身 毛 上 靡 , 十 四 身 <strong>金</strong> 光 , 十 五 常 光 一 丈 , 十 六 皮 膚 細<br />

滑 , 十 七 處 平 滿 , 十 八 兩 腋 滿 , 十 九 身 如 師 子 , 二 十 身 端 正 , 二 十 一 肩 圓 滿 , 二 十<br />

二 口 四 十 齒 , 二 十 三 齒 <strong>白</strong> 齊 密 , 二 十 四 四 牙 <strong>白</strong> 淨 , 二 十 五 頰 車 如 師 子 , 二 十 六 咽 中<br />

津 液 得 上 味 , 二 十 七 廣 長 舌 , 二 十 八 梵 音 清 遠 , 二 十 九 眼 色 紺 青 , 三 十 睫 如 牛 王 ,<br />

三 十 一 眉 間 <strong>白</strong> 毫 , 三 十 二 頂 成 肉 髻 。<br />

7。 八 十 種 好 : 又 名 八 十 隨 形 好 。 即 無 見 頂 相 、 鼻 高 不 現 孔 、 眉 如 初 月 、 耳 輪 垂 埵 、 身 堅<br />

實 如 那 羅 延 、 骨 際 如 鉤 鎖 、 身 一 時 迴 旋 如 象 王 、 行 時 足 去 地 四 寸 而 現 印 文 、 爪 如 赤<br />

銅 色 薄 而 潤 澤 、 膝 骨 堅 而 圓 好 、 身 清 潔 、 身 柔 軟 、 身 不 曲 、 指 圓 而 纖 細 、 指 文 藏<br />

覆 、 脈 深 不 現 、 踝 不 現 、 身 潤 澤 、 身 自 持 不 逶 迤 、 身 滿 足 、 容 儀 備 足 、 容 儀 滿 足 、<br />

住 處 安 無 能 動 者 、 威 振 一 切 、 一 切 眾 生 具 之 而 樂 、 面 不 長 <strong>大</strong> 、 正 容 貌 而 色 不 撓 、 面<br />

具 滿 足 、 唇 如 頻 婆 果 之 色 、 言 音 深 遠 、 臍 深 而 圓 好 、 毛 右 旋 、 手 足 滿 足 、 手 足 如<br />

意 、 手 文 明 直 、 手 文 長 、 手 文 不 斷 、 一 切 惡 心 之 眾 生 見 者 和 悅 、 面 廣 而 殊 好 、 面 淨<br />

滿 如 月 、 隨 眾 生 之 意 和 悅 與 語 、 自 毛 孔 出 香 氣 、 自 口 出 無 上 香 、 儀 容 如 獅 子 、 進 止<br />

如 象 王 、 行 相 如 鵝 王 、 頭 如 摩 陀 那 果 、 一 切 之 聲 分 具 足 、 四 牙 <strong>白</strong> 利 、 舌 色 赤 、 舌<br />

薄 、 毛 紅 色 、 毛 軟 淨 、 眼 廣 長 、 死 門 之 相 具 、 手 足 赤 <strong>白</strong> 如 蓮 花 之 色 、 臍 不 出 、 腹 不<br />

現 、 細 腹 、 身 不 傾 動 、 身 持 重 、 其 身 <strong>大</strong> 、 身 長 、 手 足 軟 淨 滑 澤 、 四 邊 之 光 長 一 丈 、<br />

光 照 身 而 行 、 等 視 眾 生 、 不 輕 眾 生 、 隨 眾 生 之 音 聲 不 增 不 減 、 說 法 不 著 、 隨 眾 生 之<br />

語 言 而 說 法 、 發 音 應 眾 聲 、 次 第 以 因 緣 說 法 、 一 切 眾 生 觀 相 不 能 盡 、 觀 不 厭 足 、 髮<br />

長 好 、 髮 不 亂 、 髮 旋 好 、 髮 色 如 青 珠 、 手 足 為 有 德 之 相 。<br />

8。 神 通 : 變 化 莫 測 謂 之 神 , 無 拘 無 礙 謂 之 通 ; 合 起 來 說 , 就 是 既 能 使 人 莫 測 他 之 所 以 ,<br />

又 能 為 所 欲 為 而 了 無 障 礙 。<br />

云 何 四 句 偈 第 四<br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問 佛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中 , 佛 常 讚 歎 受 持 四 句 偈 等 , 為 人 演<br />

說 ; 所 得 福 德 1, 勝 將 七 寶 2, 堆 滿 東 西 南 北 , 四 維 上 下 虛 空 布 施 之 福 。 又 勝<br />

初 日 分 , 中 日 分 , 後 日 分 , 乃 至 百 千 萬 劫 以 來 , 恆 河 沙 3 等 身 命 布 施 之 福 。<br />

未 審 云 何 是 四 句 偈 ? ]<br />

19


佛 言 :[ 一 切 眾 生 , 皆 有 佛 性 。 本 來 不 生 , 本 來 不 滅 , 只 因 迷 悟 , 而 致<br />

昇 沉 。 何 以 故 ? 眾 生 常 迷 不 覺 , 所 以 永 劫 墮 落 ; 諸 佛 常 覺 不 迷 , 所 以 永 成 佛<br />

道 。<br />

若 有 男 女 , 求 佛 道 者 , 進 道 功 程 , 權 分 四 級 。 號 :『 四 句 偈 』- 一 曰 :<br />

『 空 身 』, 二 曰 :『 空 心 』, 三 曰 ;『 空 性 』, 四 曰 :『 空 法 』。<br />

云 何 空 身 ? 身 是 父 母 所 生 , 亦 具 父 母 息 氣 , 九 孔 4 常 流 種 種 不 淨 , 四 <strong>大</strong> 5<br />

假 合 , 終 須 敗 壞 。 有 智 男 女 , 知 身 是 幻 , 未 死 之 前 , 當 死 一 般 。 借 此 幻 身 ,<br />

學 佛 修 行 , 名 :『 悟 身 空 』 一 句 偈 也 。<br />

復 觀 自 心 , 非 生 非 滅 , 最 聖 最 靈 , 遇 境 似 有 , 境 滅 還 無 ; 令 悟 真 心 , 常<br />

覺 不 昧 , 不 隨 妄 想 流 轉 , 但 依 真 性 主 行 , 名 :『 悟 心 空 』 二 句 偈 也 。<br />

復 觀 自 性 , 寂 然 不 動 , 感 而 遂 通 , 變 化 無 窮 , 威 靈 莫 測 , 明 明 了 了 , 自<br />

覺 自 知 , 靈 靈 寂 寂 , 無 為 常 為 , 名 :『 悟 性 空 』 三 句 偈 也 。<br />

復 觀 如 來 , 所 說 <strong>經</strong> 法 , 皆 是 方 便 , 引 導 法 門 , 如 水 洗 塵 , 似 病 與 藥 , 令<br />

證 心 空 法 了 , 病 退 藥 除 , 名 :『 悟 法 空 』 四 句 偈 也 。<br />

此 四 句 義 , 乃 是 超 凡 入 聖 , 進 道 門 路 ; 三 世 如 來 , 從 此 成 佛 ; 十 方 菩<br />

薩 , 依 此 進 功 。<br />

所 以 者 何 ? 悟 得 初 句 意 , 依 義 修 行 , 便 證 『 預 流 須 陀 洹 果 』。 悟 得 二<br />

句 意 , 依 義 修 行 , 便 證 『 一 來 斯 陀 含 果 』。 悟 得 三 句 意 , 依 義 修 行 , 便 證<br />

『 不 來 阿 那 含 果 』。 悟 得 四 句 意 , 依 義 修 行 , 便 證 『 無 諍 6 阿 羅 漢 果 』。<br />

此 四 句 偈 , <strong>大</strong> 開 諸 佛 道 門 , 受 持 讀 誦 , 為 人 演 說 , 能 令 聞 者 , 悟 佛 知<br />

見 , 成 佛 無 疑 。 是 故 得 福 、 勝 前 七 寶 、 身 命 布 施 , 所 得 福 德 , 百 千 萬 億 , 不<br />

及 其 一 。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問 佛 說 :[ 在 《 <strong>金</strong> <strong>剛</strong> <strong>經</strong> 》 裏 面 , 佛 陀 常 讚 歎 說 , 如 有 善 男<br />

信 女 , 發 廣 <strong>大</strong> 普 濟 之 心 , 受 持 此 <strong>經</strong> 的 四 句 偈 , 不 但 自 己 見 性 , 還 要 為 人 演<br />

說 , 使 人 見 性 , 他 所 得 的 福 德 ; 遠 勝 過 將 七 寶 堆 滿 了 東 西 南 北 四 維 上 下 的 虛<br />

空 裏 , 這 麼 多 的 七 寶 , 用 來 布 施 所 得 的 福 德 還 要 多 。<br />

受 持 四 句 偈 , 又 勝 過 , 一 日 之 間 , 早 晨 ( 初 日 分 ), 中 午 ( 中 日 分 ),<br />

晚 間 ( 後 日 分 ), 甚 至 <strong>經</strong> 過 百 千 萬 劫 以 來 , 這 麼 久 , 每 日 三 時 , 以 等 於 恆 河<br />

沙 數 的 身 命 用 來 布 施 , 所 得 的 福 德 還 要 多 。 不 曉 得 這 四 句 偈 是 什 麼 呢 ? ]<br />

20


佛 說 :[ 一 切 眾 生 , 都 有 佛 性 。 本 來 就 不 曾 生 , 也 本 來 就 不 曾 滅 。 只 因<br />

有 人 迷 失 , 也 有 人 開 悟 ; 而 導 致 有 人 上 昇 極 樂 , 也 有 人 沉 淪 苦 海 。 為 什 麼<br />

呢 ? 因 為 眾 生 常 迷 失 自 心 而 不 覺 悟 本 性 , 所 以 才 永 遠 墮 落 在 苦 海 中 。 諸 佛 則<br />

恆 常 覺 悟 自 心 , 不 會 使 本 性 迷 失 , 所 以 能 夠 永 遠 成 就 佛 道 。<br />

如 果 有 善 男 信 女 , 想 求 佛 道 時 , 其 進 道 的 功 程 , 可 分 為 四 個 等 級 , 就 叫<br />

做 『 四 句 偈 』。 第 一 偈 叫 :『 空 身 』, 第 二 偈 叫 :『 空 心 』, 第 三 句 偈 叫 :<br />

『 空 性 』, 第 四 偈 叫 :『 空 法 』。<br />

什 麼 是 空 身 ? 這 個 肉 身 是 父 母 所 生 的 , 當 然 也 具 有 父 母 所 遺 傳 的 氣 息 ,<br />

身 上 眼 、 耳 、 鼻 、 口 兩 便 道 , 這 九 孔 常 常 流 出 不 清 淨 的 液 體 ; 肉 身 也 是 地 、<br />

水 、 火 、 風 這 四 <strong>大</strong> 假 合 而 成 的 臭 皮 囊 , 終 就 還 是 會 壞 的 。 只 要 是 有 智 慧 的 善<br />

男 信 女 , 知 道 這 個 肉 身 是 幻 化 的 , 在 還 沒 有 死 以 前 , 就 當 它 已 <strong>經</strong> 死 了 一 樣 看<br />

待 , 不 會 貪 戀 。 還 能 借 這 幻 化 的 肉 身 , 來 學 佛 修 行 , 名 叫 『 悟 身 空 』, 這 是<br />

第 一 句 偈 也 。<br />

其 次 , 再 觀 照 自 己 的 本 心 , 它 是 不 生 不 滅 , 最 神 聖 也 最 靈 妙 的 。 遇 境<br />

時 , 了 了 分 明 , 似 有 物 在 ; 境 滅 時 , 清 淨 無 餘 , 依 舊 還 無 。 學 佛 的 人 , 要 使<br />

吾 人 的 真 心 , 時 常 覺 照 , 虛 靈 不 昧 , 不 要 隨 著 妄 想 而 流 轉 , 一 切 時 中 , 只 依<br />

真 性 作 主 行 持 , 名 叫 『 悟 心 空 』, 這 是 第 二 句 偈 。<br />

再 看 自 己 的 本 性 , 它 無 事 時 , 是 寂 然 不 動 的 , 應 化 時 , 則 感 而 遂 通 。 它<br />

的 妙 用 是 變 化 無 窮 , 威 靈 莫 測 的 。 對 於 內 在 自 己 的 身 心 和 外 在 的 一 切 境 界 及<br />

萬 法 , 都 是 明 明 了 了 , 自 覺 自 知 的 。 它 的 本 體 雖 然 寂 寂 無 為 , 可 是 它 的 妙 用<br />

則 靈 靈 常 為 , 能 夠 這 樣 來 觀 照 自 性 , 名 叫 『 悟 性 空 』, 這 是 第 三 句 偈 。<br />

再 看 如 來 佛 所 說 的 種 種 <strong>經</strong> 典 法 語 , 都 是 為 了 方 便 眾 生 的 一 種 引 導 法 門 ,<br />

好 比 用 水 洗 塵 , 就 像 治 病 施 藥 一 樣 , 使 學 者 證 悟 到 自 心 空 靈 , 萬 法 皆 了 的 境<br />

界 ; 至 此 , 病 已 退 , 藥 也 除 時 , 名 叫 『 悟 法 空 』, 這 是 第 四 句 偈 。<br />

這 四 句 偈 , 乃 是 超 凡 入 聖 , 進 道 的 門 路 , 無 論 過 去 、 現 在 、 末 來 , 這 三<br />

世 如 來 , 都 是 從 此 而 成 佛 。 還 有 十 方 一 切 菩 薩 , 莫 不 依 此 四 句 偈 而 進 修 成 功<br />

的 。<br />

所 以 說 , 只 要 能 夠 領 悟 到 第 一 句 偈 的 含 意 , 依 照 其 真 義 如 法 修 行 , 便 能<br />

證 到 『 預 流 須 陀 洹 果 』。 能 夠 領 悟 到 第 二 句 偈 的 含 意 , 依 照 其 真 義 如 法 修<br />

21


行 , 便 能 夠 證 到 『 一 來 斯 陀 含 果 』。 能 夠 領 悟 到 第 三 句 偈 的 含 意 , 依 照 其 真<br />

義 如 法 修 行 , 便 能 證 到 『 不 來 阿 那 含 果 』。 能 夠 領 悟 到 第 四 句 偈 的 含 意 , 依<br />

照 其 真 義 如 法 修 行 , 便 能 證 到 『 無 諍 阿 羅 漢 果 』。<br />

這 四 句 偈 , <strong>大</strong> 開 了 諸 佛 進 道 之 門 , 如 有 善 男 信 女 , 不 但 自 己 受 持 讀 誦 ,<br />

而 且 還 為 人 演 說 , 能 使 聽 到 的 人 , 開 悟 佛 的 知 見 , 這 樣 人 己 兩 益 , 必 然 成 佛<br />

無 疑 。 所 以 說 他 所 得 的 福 德 、 勝 過 前 面 說 的 『 堆 滿 十 方 虛 空 的 七 寶 , 和 用 百<br />

千 萬 , 一 日 三 時 以 等 恆 河 沙 的 身 命 , 用 來 布 施 』, 所 得 的 福 德 。 兩 者 相 較 起<br />

來 ; 受 持 四 句 偈 的 福 德 有 百 千 萬 億 , 而 七 寶 和 身 命 布 施 的 福 德 則 不 及 其<br />

一 。 ]<br />

1。 福 德 : 以 名 一 切 之 善 行 , 又 以 名 善 行 所 得 之 福 利 :《 無 量 壽 <strong>經</strong> 》 云 :[ 福 德 自 然 ]。<br />

2。 七 寶 : 即 <strong>金</strong> 、 銀 、 琉 璃 、 珊 瑚 、 琥 珀 、 硨 渠 、 瑪 瑙 。<br />

3。 恆 河 沙 : 恆 河 是 印 度 <strong>大</strong> 河 , 兩 岸 多 細 沙 , 佛 說 法 時 , 每 以 恆 河 之 細 沙 喻 最 多 之 數 。<br />

4。 九 孔 : 又 名 九 竅 , 即 人 的 兩 眼 、 兩 鼻 孔 、 兩 耳 、 一 口 、 兩 便 道 。 也 因 為 它 們 常 流 不 淨<br />

的 液 體 , 所 以 也 叫 做 九 瘡 。<br />

5。 四 <strong>大</strong> : 地 <strong>大</strong> 、 水 <strong>大</strong> 、 火 <strong>大</strong> 、 風 <strong>大</strong> 。 地 以 堅 硬 為 性 , 水 以 潮 濕 為 性 , 火 以 溫 暖 為 性 , 風<br />

以 流 動 為 性 。 世 間 的 一 切 有 形 物 質 , 都 是 由 四 <strong>大</strong> 所 造 , 如 人 體 的 毛 髮 爪 牙 、 皮 肉 筋 骨<br />

等 是 堅 硬 性 的 地 <strong>大</strong> ; 唾 涕 膿 血 痰 淚 便 利 等 是 潮 濕 性 的 水 <strong>大</strong> ; 溫 度 暖 氣 是 溫 暖 性 的 火<br />

<strong>大</strong> ; 一 呼 一 吸 是 流 動 性 的 風 <strong>大</strong> 。<br />

6。 無 諍 : 安 住 於 的 道 理 而 與 物 無 諍 。<br />

十 種 功 德 第 五<br />

佛 告 文 殊 師 利 :[ 前 佛 後 佛 一 體 , 皆 在 各 人 自 己 , 明 心 見 性 , 修 而 成<br />

之 。 然 則 佛 性 人 人 本 有 , 不 投 佛 修 , 終 不 成 佛 , 何 以 故 ? 為 無 佛 功 。<br />

有 求 佛 者 -<br />

一 、 用 齋 戒 1, 為 佛 基 址 。<br />

二 、 投 明 師 2, 指 示 功 程 。<br />

三 、 識 心 性 , 了 了 分 明 。<br />

四 、 用 作 福 , 助 發 根 苗 。<br />

22


五 、 用 結 緣 , 增 自 善 本 。<br />

六 、 明 因 果 , 不 妄 主 為 。<br />

七 、 破 邪 魔 3, 遠 離 外 道 4。<br />

八 、 用 通 理 , 不 著 有 為 。<br />

九 、 用 精 進 , 習 佛 行 持 。<br />

十 、 用 通 達 , 法 法 精 明 。<br />

若 人 具 此 十 種 功 德 , 速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佛 陀 告 訴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說 :[ 以 前 的 佛 和 後 來 的 佛 是 一 體 的 , 都 是 在 各<br />

人 自 己 明 心 見 性 而 修 成 的 。 雖 然 佛 性 是 人 人 本 來 就 有 的 , 但 是 如 果 不 投 拜 佛<br />

祖 修 行 的 <strong>話</strong> , 終 就 是 不 能 成 佛 的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沒 有 佛 祖 指 點 你 學 佛 的 功<br />

程 。<br />

有 心 求 道 學 佛 的 人 , 第 一 要 用 齋 戒 , 來 做 成 佛 的 基 礎 。 第 二 要 投 拜 明<br />

師 , 求 指 示 修 行 的 功 程 。 第 三 要 認 識 自 己 本 性 , 而 且 是 了 了 分 明 的 。 第 四 要<br />

用 心 做 福 田 , 助 發 菩 提 的 根 苗 。 第 五 要 用 廣 結 善 緣 , 來 增 加 自 己 善 德 的 根<br />

本 。 第 六 要 明 <strong>白</strong> 因 果 報 應 , 不 會 妄 作 非 為 。 第 七 要 闢 破 邪 魔 的 圍 繞 , 遠 離 外<br />

道 的 糾 纏 。 第 八 要 用 通 達 無 為 的 理 性 , 不 可 執 著 有 為 的 事 跡 。 第 九 要 用 不 斷<br />

的 精 進 , 來 學 習 佛 的 行 持 。 第 十 要 用 通 達 的 心 , 無 論 世 、 出 世 法 , 法 法 精<br />

明 , 以 普 渡 眾 生 。<br />

如 果 有 人 , 具 足 這 十 種 功 德 , 很 快 就 能 成 就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br />

1。 齋 戒 : 清 除 心 的 不 淨 叫 做 齋 , 禁 身 的 過 非 叫 做 戒 ; 齋 戒 就 是 守 戒 以 屏 絕 一 切 嗜 欲 的 意<br />

思 。<br />

2。 明 師 : 明 心 見 性 , 能 普 傳 諸 佛 心 印 <strong>大</strong> 法 之 祖 師 , 即 是 明 師 。 明 師 荷 擔 天 命 , 普 渡 三<br />

曹 , 化 導 群 機 , 直 指 當 前 , 皆 令 見 性 者 , 謂 之 明 師 。<br />

3。 邪 魔 : 邪 是 索 隱 行 怪 , 不 行 正 法 的 人 ; 魔 是 擾 亂 妨 害 正 法 的 人 。 凡 是 攻 乎 異 端 , 為 害<br />

道 場 , 損 人 慧 命 , 都 稱 為 邪 魔 。<br />

4。 外 道 : 於 真 理 以 外 立 道 , 或 道 外 之 道 , 稱 為 外 道 。<br />

23


參 求 明 師<br />

第 六<br />

[ 復 次 , 文 殊 師 利 ! 吾 滅 度 1 後 , 末 法 年 中 , 多 有 鈍 根 劣 智 眾 生 , 心 迷<br />

意 醉 , 智 暗 情 昏 , 雖 有 齋 戒 , 並 無 智 慧 , 愚 心 高 傲 , 邪 見 2 自 專 ; 不 肯 下<br />

心 , 參 求 明 師 , 正 真 訣 法 3。<br />

一 向 執 著 , 認 妄 為 真 ; 或 有 執 著 <strong>經</strong> 書 文 字 , 或 有 執 著 誦 持 名 數 4; 或 有<br />

學 得 一 言 一 句 , 便 為 究 竟 。 未 得 謂 得 , 未 證 謂 證 ; 修 少 善 根 , 生 <strong>大</strong> 果 望 。<br />

是 人 愚 迷 , 不 會 佛 意 , 自 誑 自 瞞 , 雖 是 善 因 , 難 逃 惡 果 ! 何 以 故 ? 種 子<br />

不 真 , 所 以 不 結 菩 提 正 果 ; 故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 再 次 , 文 殊 師 利 啊 ! 當 我 涅 槃 以 後 , 在 末 法 的 年 代 中 , 有 很 多 屬 於 鈍<br />

根 、 智 慧 低 劣 的 眾 生 , 心 迷 而 不 開 悟 , 意 醉 而 不 清 醒 ; 智 暗 而 不 光 明 , 情 昏<br />

而 不 明 理 ; 雖 然 也 有 齋 戒 茹 素 , 內 心 中 並 沒 有 智 慧 , 不 但 心 地 愚 蠢 , 又 高 傲<br />

自 <strong>大</strong> , 而 且 執 著 邪 見 , 自 作 自 專 , 不 肯 低 心 下 氣 , 參 訪 明 師 、 求 指 點 , 傳 授<br />

真 正 的 口 訣 心 法 。<br />

向 來 都 很 執 著 , 還 把 虛 妄 不 實 的 , 認 為 是 真 實 的 ; 或 者 在 讀 <strong>經</strong> 書 時 , 不<br />

能 通 達 <strong>經</strong> 書 中 的 真 義 , 反 而 執 著 <strong>經</strong> 書 裏 的 文 字 ; 或 是 有 誦 <strong>經</strong> 持 咒 唸 佛 號 時 ,<br />

不 是 為 了 修 行 , 要 達 到 一 心 不 亂 , 而 是 執 著 在 誦 持 多 少 <strong>經</strong> 典 佛 號 的 名 目 數 字<br />

上 。 或 只 有 學 得 佛 法 中 的 一 言 一 句 , 便 自 以 為 達 到 究 竟 了 。 其 實 尚 未 得 法 ,<br />

卻 說 自 己 已 <strong>經</strong> 得 法 了 ; 根 本 都 還 沒 有 證 悟 , 卻 說 自 己 已 <strong>經</strong> 證 悟 了 。 只 修 了 一<br />

點 點 善 根 , 就 希 望 獲 得 <strong>大</strong> 果 報 。<br />

這 種 人 最 為 愚 癡 迷 昧 , 無 法 領 會 佛 的 真 意 , 所 以 才 自 己 欺 騙 自 己 ; 有 齋<br />

戒 雖 是 善 因 , 可 是 愚 心 高 傲 , 邪 見 自 專 , 終 就 難 逃 墮 落 的 後 果 ! 為 什 麼 呢 ?<br />

因 為 所 不 的 種 子 ( 成 佛 的 正 因 ) 不 真 , 當 然 不 能 結 成 菩 提 ( 佛 ) 的 正 果 , 所<br />

以 一 失 人 身 之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無 法 復 得 人 身 !]<br />

1。 滅 度 : 又 叫 [ 入 滅 、 涅 槃 、 泥 洹 ] 等 , 修 道 的 聖 名 , 形 體 滅 盡 , 入 於 不 生 不 死 的 解 脫<br />

境 界 , 叫 做 滅 度 。<br />

2。 邪 見 : 不 明 因 果 , 違 反 正 理 的 一 切 見 解 。<br />

3。 真 正 訣 法 : 即 是 師 師 真 傳 的 真 正 口 訣 , 真 正 性 理 心 法 ( 正 法 眼 藏 )。<br />

4。 名 數 : 名 目 的 數 字 , 與 法 數 同 義 。<br />

24


云 何 四 生<br />

第 七<br />

文 殊 師 利 問 佛 :[ 云 何 四 生 , 造 何 等 業 , 受 形 稟 命 , 種 種 不 同 ? ]<br />

世 尊 曰 :[ 一 切 眾 生 , 無 始 劫 來 , 種 種 顛 倒 , 念 念 不 善 , 深 迷 自 性 , 久<br />

戀 塵 緣 , 從 貪 瞋 癡 , 行 殺 盜 淫 ; 造 諸 罪 業 , 無 量 無 邊 。 輪 迴 相 遇 , 受 形 非<br />

一 ; 略 說 四 生 , 顛 倒 業 本 :<br />

一 者 卵 生 - 是 人 先 世 , 貪 心 機 謀 , 計 較 為 活 ; 故 墮 卵 生 , 魚 鳥 之 類 。 貪<br />

高 為 鳥 , 見 人 高 飛 。 謀 深 為 魚 , 逢 人 潛 沉 。<br />

二 者 胎 生 - 是 人 先 世 , 貪 戀 淫 慾 , 故 墮 胎 生 , 人 與 畜 類 。 本 分 貪 淫 , 為<br />

人 豎 立 。 橫 心 貪 慾 , 作 畜 橫 行 。<br />

三 者 濕 生 - 是 人 先 世 , 貪 食 酒 肉 , 打 鬧 作 樂 , 故 墮 濕 生 , 爛 蛆 1 廁 蟲 ,<br />

蠛 蠓 2 之 類 。<br />

四 者 化 生 , 是 人 先 世 , 心 多 變 異 , 念 念 改 常 , 面 是 背 非 , 故 作 故 犯 ; 故<br />

墮 化 生 , 蛻 殼 飛 行 3, 蛾 蟲 之 類 。 ]<br />

佛 告 文 殊 師 利 :[ 六 道 四 生 , 惟 人 最 貴 , 惟 人 最 靈 。 佛 從 人 中 修 成 , 業<br />

從 人 中 造 就 ; 人 能 修 福 , 決 生 天 上 ; 人 能 造 惡 , 必 墮 地 獄 。 有 德 為 神 , 有 道<br />

成 聖 。 人 為 總 路 頭 4。 福 罪 不 由 近 定 , 臨 命 終 時 , 隨 業 受 報 。 人 道 不 修 , 餘<br />

道 不 及 ,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問 佛 陀 說 :[ 為 什 麼 會 有 四 生 , 造 的 是 怎 樣 的 業 , 使 牠 們<br />

所 接 受 的 形 體 , 和 得 到 的 生 命 , 有 著 種 種 的 差 別 , 而 且 各 自 不 同 呢 ? ]<br />

世 尊 說 :[ 一 切 眾 生 , 從 無 始 劫 以 來 , 無 論 在 種 種 的 思 想 和 行 動 上 , 都<br />

是 顛 倒 錯 亂 的 ; 凡 是 起 心 動 念 , 沒 有 一 個 念 頭 是 善 良 的 , 不 但 深 深 的 迷 昧 了<br />

自 己 的 本 性 , 而 且 長 久 的 留 戀 在 凡 塵 的 俗 緣 中 , 自 內 心 不 斷 湧 現 的 貪 瞋 癡 ,<br />

去 做 那 些 殺 盜 淫 的 罪 業 , 若 說 自 有 生 死 以 來 , 所 做 的 諸 般 罪 業 , 就 有 無 量 無<br />

邊 那 麼 多 ! 當 眾 生 的 罪 業 成 熟 , 進 入 輪 迴 , 因 緣 相 遇 時 , 每 個 眾 生 所 受 的 形<br />

體 都 不 一 樣 , 現 在 <strong>大</strong> 略 來 說 , 這 四 生 顛 倒 錯 亂 的 罪 業 根 本 所 在 :<br />

第 一 種 者 卵 生 - 這 種 人 前 世 , 最 為 貪 心 , 一 生 當 中 , 用 盡 機 謀 , 在 計 較<br />

上 討 生 活 , 所 以 會 墮 落 在 卵 生 中 , 成 為 魚 鳥 之 類 。 因 貪 高 而 變 為 鳥 類 , 見 到<br />

人 時 , 便 往 高 空 飛 翔 ; 機 謀 深 的 變 為 魚 , 遇 到 人 時 , 便 潛 沉 於 水 底 , 這 就 是<br />

卵 生 的 業 因 。<br />

25


第 二 種 者 胎 生 - 這 種 人 前 世 , 因 為 貪 戀 淫 慾 , 所 以 墮 落 在 胎 生 中 。 胎 生<br />

有 人 與 畜 類 兩 種 , 如 果 是 夫 妻 本 分 的 貪 淫 , 還 可 以 投 胎 為 人 ; 人 是 豎 立 的 頂<br />

天 立 地 )。 如 果 是 強 暴 橫 心 非 禮 的 貪 淫 , 就 會 變 成 畜 生 , 背 天 橫 行 。<br />

第 三 種 者 濕 生 - 這 種 人 前 世 , 貪 吃 酒 肉 , 不 務 正 業 , 以 打 鬧 為 樂 事 , 所<br />

以 會 墮 落 在 濕 生 中 , 成 為 爛 蛆 廁 蟲 , 與 及 蠛 蠓 之 類 。<br />

第 四 種 者 化 生 , 這 種 人 前 世 , 多 心 易 變 , 見 異 思 遷 , 念 頭 常 常 改 變 , 表<br />

面 上 講 的 頭 頭 是 道 , 背 地 裏 為 非 作 歹 , 知 道 是 壞 事 , 還 故 意 去 作 , 明 知 故<br />

犯 , 所 以 會 墮 落 在 化 生 之 中 , 由 蛹 化 為 蛾 , 蜣 螂 化 為 蟬 , 蛻 殼 飛 行 等 昆 蟲 之<br />

類 。]<br />

佛 陀 又 告 訴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說 :[ 在 六 道 四 生 之 中 , 只 有 人 最 寶 貴 , 只 有<br />

人 最 有 靈 性 。 佛 是 從 人 道 修 成 的 , 所 有 一 切 善 惡 諸 業 , 都 是 從 人 道 中 造 就 出<br />

來 的 。 做 人 能 夠 行 善 修 福 , 命 終 時 決 定 可 以 往 生 天 上 ; 做 人 時 , 也 可 能 造 惡<br />

造 罪 , 命 終 時 必 然 墮 入 地 獄 無 疑 。<br />

有 功 德 的 人 , 死 後 可 以 為 神 明 ; 有 得 道 的 人 , 成 道 後 可 以 成 聖 人 。 所 以<br />

說 , 四 生 六 道 的 輪 迴 , 人 為 總 路 頭 ; 也 就 是 說 人 是 最 <strong>大</strong> 的 關 鍵 所 在 。 在 眾 生<br />

的 果 報 中 , 不 論 是 受 罪 或 者 是 享 福 , 並 非 隨 作 隨 受 , 由 造 業 的 近 期 內 <strong>註</strong> 定 好<br />

的 ; 而 是 根 據 其 一 生 所 做 的 善 善 惡 惡 , 到 了 生 命 臨 終 時 , 才 隨 著 自 己 所 做 的<br />

業 因 , 去 接 受 各 種 不 同 的 果 報 。<br />

當 我 們 有 幸 得 到 人 身 , 出 生 在 人 道 中 時 , 不 懂 得 要 修 ; 等 待 淪 落 到 地<br />

獄 、 餓 鬼 、 畜 生 , 其 餘 各 道 時 , 才 想 修 , 恐 怕 悔 時 已 晚 , 已 <strong>經</strong> 來 不 及 了 , 因<br />

為 一 旦 失 去 人 身 之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無 法 復 得 人 身 的 ! ]<br />

1。 蛆 : 蠅 類 幼 蟲 也 。 長 二 三 分 , 色 <strong>白</strong> 微 黃 , 體 柔 軟 有 環 節 , 無 頭 , 每 有 長 尾 , 生 糞 中 及<br />

動 物 死 體 中 , 約 三 四 週 後 成 蠅 。<br />

2。 蠛 蠓 : 小 蟲 似 蚋 , 喜 亂 飛 , 單 呼 曰 [ 蠓 ], 累 呼 曰 [ 蠛 蠓 ]。<br />

3。 蛻 殼 飛 行 : 蛻 , 蛇 蟬 所 解 皮 也 。 故 凡 蟲 類 所 解 去 之 皮 , 皆 曰 [ 蛻 ] 也 。 故 諸 蟲 類 於 解<br />

皮 後 , 即 能 飛 行 於 空 中 , 故 曰 [ 蛻 殼 飛 行 ] 也 。<br />

4。 總 路 頭 : 在 六 道 輪 迴 中 , 或 修 善 昇 天 , 或 造 惡 受 報 地 獄 , 皆 人 自 造 , 故 云 六 道 輪 迴 ,<br />

人 為 總 路 頭 。<br />

26


五 眼 第 八<br />

文 殊 師 利 問 佛 :[ 以 何 知 見 , 名 為 五 眼 ?]<br />

世 尊 曰 : [<br />

肉 眼 者 - 光 見 暗 不 見 , 見 前 不 見 後 是 也 。<br />

天 眼 者 - 前 後 內 外 , 山 巖 石 壁 , 真 見 無 礙 是 也 。<br />

慧 眼 者 - 能 見 文 字 義 理 淺 深 , 前 生 後 世 , 善 惡 因 果 , 如 掌 明 是 也 。<br />

法 眼 者 - 能 見 三 世 佛 法 , 則 種 種 方 便 , 量 根 施 道 , 不 失 其 時 是 也 。<br />

佛 眼 者 - 圓 明 普 照 , 無 始 劫 前 , 無 終 劫 後 , 一 切 因 果 , 如 對 目 睹 , 毫 毛<br />

不 失 是 也 。<br />

此 五 眼 者 , 乃 從 一 切 諸 善 功 德 , 福 感 而 生 。 惟 佛 能 全 , 餘 人 不 及 。 眼 雖<br />

分 五 , 照 共 一 心 。 見 性 修 行 , 人 人 有 分 。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問 佛 說 :[ 以 什 麼 知 見 來 修 行 , 名 為 達 到 五 眼 具 全 ?]<br />

世 尊 說 :[ 肉 眼 是 光 明 的 地 方 看 得 見 , 黑 暗 的 地 方 便 看 不 見 ; 只 能 看 見<br />

前 面 的 , 卻 看 不 見 後 面 的 , 這 就 是 肉 眼 。<br />

天 眼 是 無 論 前 面 後 面 , 內 在 外 在 , 或 者 山 巖 石 壁 , 都 真 正 看 得 見 , 透 視<br />

無 礙 , 這 便 是 天 眼 。<br />

慧 眼 是 能 看 見 文 字 義 理 的 深 淺 , 與 及 眾 生 前 生 、 後 世 的 善 惡 因 果 , 就 好<br />

像 在 看 手 掌 一 樣 那 麼 明 瞭 , 這 便 是 慧 眼 。<br />

法 眼 是 能 知 見 三 世 的 佛 法 , 且 能 應 用 種 種 的 善 巧 方 便 , 衡 量 眾 生 的 根<br />

性 , 因 人 施 道 , 不 會 錯 失 了 引 渡 的 好 好 時 機 , 這 便 是 法 眼 。<br />

佛 眼 是 自 性 能 夠 圓 明 普 照 , 自 無 始 劫 以 前 , 到 無 終 劫 以 後 , 所 有 一 切 因<br />

緣 果 報 , 好 像 對 面 親 眼 看 到 , 絲 毫 都 不 會 漏 失 掉 , 這 便 是 佛 眼 。<br />

這 五 眼 , 是 從 奉 行 所 有 一 切 諸 善 功 德 , 所 得 的 福 報 感 應 而 生 的 。 只 有 佛<br />

陀 能 夠 具 全 , 其 餘 的 人 無 法 達 到 。<br />

眼 雖 然 分 為 五 種 , 用 功 修 行 , 這 五 眼 是 人 人 有 份 的 。<br />

27


清 淨 佛 身<br />

第 九<br />

文 殊 師 利 問 佛 :[ 云 何 是 清 淨 法 身 ?]<br />

世 尊 曰 :[ 自 性 清 淨 , 是 諸 眾 生 本 性 , 眾 生 但 見 肉 身 , 不 見 法 身 。 諸 佛<br />

悟 後 , 常 見 法 身 , 本 來 清 淨 , 不 生 不 滅 , 無 壞 無 成 。<br />

在 凡 夫 地 , 名 曰 『 心 性 』;<br />

在 聖 賢 地 , 名 曰 『 聖 性 』;<br />

在 乾 坤 地 , 名 曰 『 天 性 』;<br />

在 菩 薩 地 , 名 曰 『 佛 性 』;<br />

在 諸 佛 上 , 名 曰 『 清 淨 法 身 』。<br />

若 不 修 行 , 終 不 能 悟 『 本 來 面 目 』 也 。<br />

若 人 求 悟 , 不 求 師 證 , 認 妄 為 真 ; 日 久 必 成 邪 魔 外 道 , 成 妖 作 怪 , 惑 亂<br />

眾 生 ; 生 遭 王 難 1, 死 墮 惡 道 2,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難 復 。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請 問 佛 說 :[ 什 麼 是 清 淨 的 法 佛 身 ?]<br />

世 尊 回 答 說 :[ 清 淨 的 自 性 , 就 是 一 切 眾 生 的 本 性 。 不 過 眾 生 , 只 看 見<br />

肉 身 , 卻 看 不 見 清 淨 的 法 身 。 而 諸 佛 開 悟 後 , 則 時 常 看 見 法 身 , 本 來 就 是 清<br />

淨 無 染 的 ; 常 存 不 敝 , 不 生 不 滅 的 ; 萬 劫 不 變 , 無 壞 無 成 的 。<br />

這 個 法 身 , 在 凡 夫 的 境 界 裏 , 名 叫 :『 心 性 』。 在 聖 賢 的 境 界 裏 , 名 叫<br />

『 聖 性 』。 在 天 地 這 個 乾 坤 裏 , 名 叫 『 天 性 』。 在 菩 薩 的 境 界 裏 , 名 叫 『 佛<br />

性 』。 在 諸 佛 的 身 上 , 名 叫 『 清 淨 法 身 』。 如 果 是 不 修 行 的 <strong>話</strong> , 終 就 不 能 開<br />

悟 自 己 的 本 來 面 目 。<br />

如 果 有 人 想 求 證 悟 , 而 又 不 去 請 求 明 師 的 印 證 , 況 且 認 虛 妄 為 真 實 , 這<br />

樣 時 日 一 久 , 必 定 成 為 邪 魔 外 道 , 甚 至 成 妖 作 怪 , 興 風 作 浪 , 惑 亂 眾 生 ; 生<br />

前 遭 受 國 法 的 制 裁 , 死 後 墮 入 地 獄 、 餓 鬼 、 畜 生 的 三 惡 道 中 , 像 這 樣 一 失 人<br />

身 之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無 法 復 得 人 身 !]<br />

1。 王 難 : 王 法 所 處 罰 謂 之 王 難 。 即 今 所 謂 受 國 家 法 律 所 制 裁 也 。<br />

2。 惡 道 : 即 地 獄 、 餓 鬼 、 畜 生 三 惡 道 也 。<br />

28


無 餘 涅 槃<br />

第 十<br />

文 殊 師 利 問 佛 :[ 云 何 是 無 餘 涅 槃 1? ]<br />

佛 言 :[ 寂 然 不 動 心 是 也 。 三 世 2 諸 佛 , 共 一 路 頭 ; 同 到 不 動 心 中 , 齊<br />

受 無 樂 之 樂 , 更 無 有 樂 , 過 於 此 樂 ! 故 曰 :『 無 餘 涅 槃 』。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問 佛 說 :[ 什 麼 是 無 餘 涅 槃 呢 ?]<br />

佛 言 :[ 寂 然 不 動 的 心 就 是 。 這 是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三 世 諸 佛 , 共 同 修<br />

行 的 一 條 道 路 , 一 同 到 達 如 如 不 動 的 佛 心 中 , 一 同 享 受 那 無 以 倫 比 的 極 樂 之<br />

快 樂 , 世 界 上 更 沒 有 辦 法 找 到 有 一 種 快 樂 , 能 夠 勝 過 這 種 極 樂 的 , 所 以 叫 做<br />

『 無 餘 涅 槃 』。 ]<br />

1。 無 餘 涅 槃 : 息 幻 歸 真 , 從 化 返 本 , 謂 之 無 餘 涅 槃 。<br />

2。 三 世 : 即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也 。<br />

證 聖 道 果<br />

第 十 一<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以 何 工 夫 修 證 , 能 超 凡 夫 , 入 聖 道 果 ?]<br />

佛 言 :[ 若 有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 信 向 佛 道 , 便 捨 恩 愛 , 截 斷 塵 緣 , 堅 持<br />

齋 戒 ; 精 修 十 善 , 清 淨 三 業 ; 遠 離 六 塵 , 力 投 明 師 , 學 問 正 法 , 依 師 開 示 ,<br />

不 雜 用 心 流 轉 , 只 依 佛 法 修 行 , 有 此 功 者 , 得 『 須 陀 洹 果 』。<br />

復 有 善 人 , 習 佛 威 儀 1, 清 淨 戒 律 , 一 心 坐 靜 , 攝 心 不 散 , 身 口 意 業 ,<br />

皆 悉 調 伏 ; 於 世 間 心 , 動 少 靜 多 。 有 此 功 者 , 得 『 斯 陀 含 果 』。<br />

復 有 眾 生 , 三 業 不 萌 , 六 塵 不 生 , 靜 久 功 深 , 心 性 恆 一 , 於 世 間 心 , 寂<br />

然 不 動 , 得 心 自 在 , 有 此 功 者 , 得 『 阿 那 含 果 』。<br />

復 有 眾 生 , 以 自 在 心 , 習 成 定 力 , 定 性 現 前 , 悟 明 自 性 , 本 來 空 寂 , 心<br />

境 兩 忘 , 澄 心 不 動 , 有 此 功 者 , 得 『 阿 羅 漢 果 』。<br />

此 四 果 人 , 功 超 六 欲 2, 凡 夫 天 上 , 得 入 聖 賢 寂 滅 場 3 中 。 同 佛 出 世 ,<br />

助 佛 宣 化 ; 淨 佛 國 土 , 自 度 度 人 , 報 佛 恩 德 , 直 至 菩 提 , 永 無 顛 倒 , 故 名<br />

『 四 果 得 道 聖 人 』。<br />

復 次 , 文 殊 師 利 ! 是 四 果 人 , 有 真 信 心 , 依 師 教 誨 , 不 二 用 心 , 戒 律 精<br />

嚴 , 威 儀 具 足 , 於 世 財 、 色 、 恩 、 愛 、 名 、 利 , 一 斷 永 斷 , 一 了 永 了 , 從 始<br />

29


至 終 , 守 道 如 一 。 雖 則 不 能 <strong>大</strong> 通 <strong>大</strong> 達 , 而 心 性 堅 固 , 清 淨 解 脫 , 與 佛 無 異 。<br />

故 得 超 凡 入 聖 位 也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說 :[ 用 什 麼 工 夫 來 修 證 , 能 夠 超 出 凡 夫 地 , 進 入 聖 道 的<br />

果 位 ?]<br />

佛 說 :[ 如 果 有 善 男 子 ! 或 善 女 人 ! 發 出 信 心 向 佛 求 道 , 便 能 捨 棄 世 間<br />

的 恩 愛 , 截 斷 了 凡 俗 的 塵 緣 , 堅 心 持 守 齋 戒 , 精 進 修 行 十 善 , 使 身 、 口 、 意<br />

三 業 清 淨 , 遠 離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法 六 塵 的 污 染 , 誠 心 竭 力 來 投 靠 明<br />

師 , 認 真 學 習 , 誠 懇 的 請 問 真 正 的 佛 法 , 然 後 依 照 明 師 的 開 示 , 不 會 雜 用<br />

心 , 也 不 會 隨 外 緣 的 流 轉 ; 一 心 一 意 的 , 只 依 靠 佛 法 修 行 , 有 這 種 功 行 的<br />

人 , 便 可 證 得 , 預 流 『 須 陀 洹 果 』。<br />

還 有 善 心 的 人 , 肯 學 習 佛 的 威 儀 , 並 且 遵 守 戒 律 , 清 淨 無 犯 ; 一 心 靜<br />

坐 , 整 攝 內 心 , 不 致 散 亂 , 使 身 口 意 , 都 能 調 和 降 伏 , 對 於 世 間 上 應 酬 的 心<br />

境 是 - 妄 動 的 較 少 , 平 靜 的 居 多 , 有 這 種 功 行 的 人 , 可 以 證 得 , 一 來 『 斯 陀<br />

含 果 』。<br />

還 有 , 在 學 佛 的 眾 生 中 , 有 人 能 夠 使 三 惡 業 不 會 萌 芽 , 在 六 塵 中 也 不 會<br />

生 心 動 念 ; 時 間 靜 得 久 , 功 夫 下 得 深 , 而 且 心 和 性 是 永 恆 一 致 的 , 對 於 世 間<br />

的 榮 辱 得 失 、 稱 譏 毀 譽 , 在 心 境 上 不 但 寂 不 動 , 又 能 得 到 內 心 的 自 在 , 無 罣<br />

無 礙 , 有 這 種 功 行 的 人 , 可 以 證 得 , 不 來 『 阿 那 含 果 』。<br />

還 有 , 這 些 學 佛 的 眾 生 , 能 夠 以 自 在 無 礙 的 心 , 修 習 成 寂 然 不 動 的 定<br />

力 , 到 了 定 性 現 前 時 , 便 可 以 開 悟 , 明 <strong>白</strong> 自 己 的 本 性 , 本 來 就 是 空 靈 寂 靜<br />

的 ; 修 行 至 此 , 內 心 與 外 境 , 都 能 渾 然 兩 忘 , 澄 澈 的 心 , 如 如 不 動 ; 有 這 種<br />

功 行 的 人 , 便 可 證 得 , 無 諍 『 阿 羅 漢 果 』。<br />

修 行 這 四 果 的 人 , 他 的 功 行 , 已 <strong>經</strong> 超 出 凡 夫 的 欲 界 六 天 之 上 , 得 以 進 入<br />

聖 賢 的 寂 滅 道 場 ( 佛 國 聖 域 ) 中 ; 當 佛 祖 應 運 普 渡 時 , 也 同 佛 祖 一 齊 出 生 在<br />

人 間 , 幫 助 佛 祖 宣 揚 正 法 , 渡 化 眾 生 , 淨 化 塵 世 , 成 為 佛 的 國 土 , 不 但 自 度<br />

而 且 度 人 , 以 報 答 佛 祖 的 <strong>大</strong> 恩 <strong>大</strong> 德 , 直 到 成 就 無 上 菩 提 為 止 , 永 無 顛 倒 , 所<br />

以 名 叫 :『 四 果 的 得 道 聖 人 』。<br />

30


再 說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啊 ! 初 學 四 果 的 人 , 有 真 正 的 信 心 , 依 照 明 師 的 教<br />

誨 , 不 二 用 心 , 惟 精 惟 一 的 修 持 , 不 但 戒 律 精 嚴 , 而 且 威 儀 具 足 , 對 於 人 世<br />

間 的 財 色 , 恩 愛 名 利 , 一 斷 永 斷 , 一 了 永 了 , 不 再 貪 戀 ; 從 始 至 終 , 守 道 如<br />

一 , 永 不 變 志 。 這 樣 修 持 , 雖 然 不 能 <strong>大</strong> 通 <strong>大</strong> 達 , 而 卻 可 以 使 心 性 堅 固 , 一 直<br />

到 清 淨 解 脫 , 與 佛 祖 同 無 異 。 所 以 說 這 四 等 修 行 人 , 已 得 到 超 凡 入 聖 的 果 位<br />

了 。]<br />

1。 威 儀 : 威 是 威 德 , 儀 是 儀 則 , 謂 行 、 住 、 坐 、 臥 要 有 威 德 與 儀 則 。<br />

2。 六 欲 :( 一 ) 色 欲 、( 二 ) 形 貌 欲 、( 三 ) 威 儀 姿 態 欲 、( 四 ) 語 言 聲 音 欲 、( 五 ) 細 滑 欲 、( 六 )<br />

人 相 欲 。<br />

3。 寂 滅 場 : 性 體 寂 靜 , 離 一 切 諸 相 , 謂 之 寂 滅 。 寂 滅 場 , 即 諸 佛 覺 性 寂 滅 之 道 場 也 。 亦<br />

即 佛 國 聖 域 也 。<br />

4。 清 淨 解 脫 : 學 佛 之 人 , 如 法 修 行 , 身 口 意 三 業 , 遠 惡 行 之 過 失 , 離 煩 惱 之 垢 染 , 故 曰<br />

清 淨 。 又 所 住 之 三 昧 , 無 垢 清 淨 , 離 一 切 繫 縛 , 而 得 自 在 , 故 曰 [ 清 淨 解 脫 ]。<br />

有 無 四 相<br />

第 十 二<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何 等 之 人 , 有 我 相 、 人 相 、 眾 生 相 、 壽 者 相 ?]<br />

世 尊 曰 :[ 凡 夫 之 人 , 認 自 四 <strong>大</strong> 色 身 是 我 , 貪 生 怕 死 , 名 :『 有 我<br />

相 』。 心 存 憎 愛 , 意 不 均 平 , 名 :『 有 人 相 』。 念 念 常 隨 世 心 流 轉 , 不 求<br />

解 脫 , 名 :『 有 眾 生 相 』。 心 識 1 不 忘 , 業 種 2 常 萌 ; 不 悟 無 生 真 空 實 性 3,<br />

常 隨 心 境 意 識 流 動 , 名 :『 有 壽 者 相 』。<br />

菩 薩 之 人 , 知 身 是 幻 , 悟 世 無 常 , 不 惜 身 命 , 何 況 資 財 ? 但 學 佛 之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br />

教 法 , 名 :『 無 我 相 』。 等 觀 眾 生 , 皆 如 赤 子 , 不 擇 冤 親 , 平 等 濟 度 , 名 :<br />

『 無 人 相 』。 於 世 間 心 , 一 了 永 了 , 更 不 相 續 , 名 :『 無 眾 生 相 』。 明 悟 自<br />

己 無 生 實 性 , 不 隨 心 境 意 識 流 動 , 但 依 方 便 願 力 行 持 , 名 :『 無 壽 者 相 』。<br />

有 此 四 相 , 即 名 凡 夫 。 無 此 四 相 , 是 名 菩 薩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那 一 種 人 , 有 我 相 、 人 相 、 眾 生 相 、 壽 者 相<br />

呢 ?]<br />

31


世 尊 說 :[ 凡 夫 俗 人 , 誤 認 自 己 那 地 水 火 風 四 <strong>大</strong> 假 合 的 色 身 是 真 我 , 所<br />

以 會 貪 生 怕 死 , 這 名 叫 『 有 我 相 』。 看 人 有 美 醜 , 心 中 存 著 憎 惡 與 偏 愛 的 分<br />

別 心 , 在 意 念 上 不 平 等 , 沒 有 一 視 同 仁 , 名 叫 『 有 人 相 』。<br />

在 每 一 心 念 中 , 時 常 隨 著 世 間 的 財 色 、 名 利 、 恩 愛 心 在 流 轉 , 也 不 肯 追<br />

求 解 脫 之 道 , 名 叫 『 有 眾 生 相 』。<br />

對 於 塵 境 所 產 生 的 心 識 , 不 能 忘 懷 ; 罪 業 種 子 則 時 常 萌 芽 , 不 去 開 悟 那<br />

無 生 無 滅 , 真 空 妙 有 的 真 實 佛 性 , 卻 時 常 隨 著 妄 心 和 塵 境 相 緣 所 生 的 意 識 而<br />

流 動 , 名 叫 『 有 壽 者 相 』。<br />

修 行 菩 薩 道 的 人 , 知 道 色 身 是 虛 幻 不 實 的 , 也 悟 透 世 間 的 無 常 , 絕 不 吝<br />

惜 有 限 的 身 命 , 何 況 身 外 的 資 財 ! 只 是 一 心 要 學 佛 的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教 法 , 名 叫 『 無 我<br />

相 』。<br />

以 平 等 心 來 觀 看 眾 生 , 都 如 同 赤 子 一 般 , 渡 人 時 , 沒 有 冤 家 與 親 人 的 分<br />

別 , 所 以 說 不 擇 冤 親 , 平 等 濟 度 , 名 叫 『 無 人 相 』。<br />

對 於 世 間 的 財 色 、 名 利 、 恩 愛 心 , 一 了 永 了 , 一 斷 永 斷 , 永 不 相 續 , 名<br />

叫 『 無 眾 生 相 』。 明 <strong>白</strong> 的 開 悟 自 己 那 無 生 的 實 性 , 並 且 不 隨 著 妄 心 和 塵 境 這<br />

些 心 意 識 的 流 動 , 唯 有 依 照 佛 陀 所 慈 示 的 方 便 法 門 , 堅 定 自 己 的 願 力 去 行<br />

持 , 名 叫 『 無 壽 者 相 』。<br />

有 這 四 相 的 人 , 就 名 叫 凡 夫 ; 沒 有 這 四 相 的 人 , 就 名 叫 菩 薩 。 ]<br />

1。 心 識 : 心 與 識 。[ 心 ] 梵 語 是 [ 質 多 ], 集 起 為 , 指 阿 賴 耶 識 所 含 藏 積 集 的 善 惡 種<br />

子 ;[ 識 ] 梵 語 是 [ 毗 若 南 ], 主 要 的 意 義 是 了 別 為 性 , 是 指 依 意 根 生 起 的 前 六 識 ,<br />

了 別 的 作 用 。<br />

2。 業 種 : 業 喻 種 子 。 善 業 種 , 生 樂 果 ; 惡 業 種 , 生 苦 果 。 因 其 能 生 苦 樂 果 , 故 稱 為 業<br />

種 。<br />

3。 實 性 : 真 如 的 別 名 。《 仁 王 <strong>經</strong> 》 說 :[ 諸 法 自 性 , 清 淨 平 等 , 非 有 非 無 。]<br />

32


五 根 五 佛<br />

第 十 三<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五 根 1 五 佛 2, 同 種 善 根 ? ]<br />

世 尊 曰 :[ 若 是 清 淨 齋 戒 , 明 心 見 性 3 之 人 , 投 師 口 訣 , 得 正 見 4 者 ,<br />

眼 是 佛 見 , 耳 是 佛 聞 , 鼻 是 佛 嗅 , 口 是 佛 說 , 心 是 佛 知 。 五 根 常 顯 , 五 佛 神<br />

通 , 同 種 善 根 , 成 佛 種 智 5。<br />

若 是 有 人 把 得 定 , 作 得 主 , 依 佛 修 行 , 佛 說 是 人 , 立 地 成 佛 。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五 根 五 佛 , 同 種 善 根 呢 ? ]<br />

世 尊 說 :[ 如 果 有 心 地 清 淨 , 嚴 守 齋 戒 , 明 心 見 性 的 人 , 能 夠 投 拜 明<br />

師 , 承 蒙 明 師 , 真 傳 真 授 、 那 諸 佛 的 心 印 口 訣 , 已 <strong>經</strong> 得 到 佛 的 正 知 正 見 者 ,<br />

他 的 眼 睛 能 看 的 是 佛 的 見 性 , 耳 朵 會 聽 的 是 佛 的 聞 性 , 鼻 子 能 嗅 的 是 佛 的 嗅<br />

性 , 口 是 佛 的 說 法 , 心 是 佛 的 知 見 。 這 眼 、 耳 、 鼻 、 口 、 心 五 根 , 不 受 蒙<br />

蔽 , <strong>經</strong> 常 顯 現 出 來 時 , 就 能 得 到 五 種 佛 的 神 通 , 可 以 一 同 種 下 菩 提 善 根 , 結<br />

成 了 『 能 生 出 佛 果 的 智 慧 種 子 』 來 。<br />

如 果 有 人 自 心 把 持 得 定 , 自 己 作 得 了 主 , 依 照 佛 法 修 行 , 佛 說 這 個 人 ,<br />

當 下 可 以 成 佛 。 ]<br />

1。 五 根 : 此 處 指 眼 、 耳 、 鼻 、 口 、 心 是 謂 五 根 。<br />

2。 五 佛 : 即 佛 見 、 佛 聞 、 佛 嗅 、 佛 說 、 佛 知 是 也 。<br />

3。 明 心 見 性 : 明 心 是 發 現 自 己 的 真 心 , 見 性 是 見 到 自 己 本 來 的 真 性 。<br />

4。 正 見 : 正 確 的 見 解 , 也 就 是 對 因 果 、 事 理 、 四 諦 與 三 法 印 等 , 信 受 理 解 , 並 以<br />

六 波 羅 蜜<br />

第 十 四<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修 證 , 得 六 波 羅 蜜 1? ]<br />

佛 言 :[ 若 有 慳 吝 眾 生 , 能 捨 酒 肉 不 食 , 能 捨 財 物 不 貪 , 能 捨 恩 愛 不<br />

戀 , 能 捨 諸 惡 不 作 , 能 捨 人 我 不 爭 , 名 :『 得 第 一 布 施 波 羅 蜜 』。<br />

33


復 有 邪 淫 眾 生 , 能 持 佛 戒 , 能 習 佛 儀 , 能 降 六 賊 2, 能 斷 邪 非 , 名 得 第<br />

二 持 戒 波 羅 蜜 。<br />

復 有 嗔 恨 眾 生 , 能 受 人 虧 , 能 忍 人 罵 , 非 來 正 對 , 逆 來 順 受 , 都 無 怨<br />

恨 , 反 加 度 脫 , 名 :『 得 第 三 忍 辱 波 羅 蜜 』。<br />

復 有 怠 慢 眾 生 , 能 學 如 來 十 二 部 <strong>經</strong> 3, 受 持 讀 誦 , 書 寫 講 說 , 未 通 務<br />

通 , 未 證 務 證 , 名 :『 得 第 四 精 進 波 羅 蜜 』。<br />

復 有 散 亂 眾 生 , 能 斷 殊 緣 , 能 止 妄 念 , 能 除 昏 散 , 能 習 禪 定 , 定 力 如<br />

山 , 魔 擾 不 亂 , 名 :『 得 第 五 禪 定 波 羅 蜜 』。<br />

復 有 愚 癡 眾 生 , 能 破 無 明 4, 能 空 諸 相 , 能 通 理 法 , 能 決 是 非 , 言 言 的<br />

當 , 字 字 無 差 , 名 :『 得 第 六 般 若 波 羅 蜜 』。<br />

若 人 能 具 六 波 羅 蜜 者 , 名 :『 出 生 死 』, 名 :『 到 彼 岸 』, 名 :『 超 三<br />

界 5』, 名 :『 登 十 地 6』, 成 佛 之 數 也 。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說 :[ 如 何 修 證 , 可 以 得 到 六 度 , 脫 離 生 死 苦 海 , 到 達<br />

安 樂 彼 岸 ? ]<br />

佛 說 :[ 如 果 有 貪 而 不 捨 的 眾 生 , 能 夠 捨 棄 酒 肉 不 吃 , 能 夠 施 捨 財 物 不<br />

會 貪 婪 , 能 夠 割 捨 恩 愛 不 會 迷 戀 , 能 夠 捨 斷 諸 惡 不 去 造 作 , 能 夠 捨 去 人 我 分<br />

別 計 較 不 起 爭 鬥 , 這 樣 名 為 得 到 第 一 布 施 度 , 出 苦 海 , 到 彼 岸 。<br />

還 有 貪 愛 邪 淫 的 眾 生 , 如 能 持 守 佛 的 戒 律 , 能 夠 學 習 佛 的 威 儀 , 能 夠 降<br />

伏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的 六 賊 , 能 夠 斷 絕 邪 淫 非 禮 , 名 為 得 到 第 二 持 戒 度 , 出 苦<br />

海 , 到 彼 岸 。<br />

還 有 內 心 充 滿 嗔 恨 的 眾 生 , 如 能 接 受 別 人 的 虧 損 , 能 夠 忍 受 別 人 的 辱<br />

罵 , 非 來 正 對 , 逆 來 順 受 , 絲 毫 都 沒 有 怨 恨 心 , 反 而 憐 憫 對 方 , 慈 悲 的 加 以<br />

度 脫 他 , 這 樣 名 為 得 到 第 三 忍 辱 度 , 出 苦 海 , 到 彼 岸 。<br />

還 有 懈 怠 傲 慢 的 眾 生 , 如 能 用 心 去 學 習 如 來 佛 的 十 二 部 <strong>經</strong> 典 , 並 且 信 受<br />

奉 持 , 閱 讀 課 誦 ; 也 會 抄 寫 送 人 , 為 人 講 解 說 明 , 尚 未 通 達 的 地 方 , 務 必 學<br />

到 通 達 , 還 沒 證 果 時 , 務 必 修 到 證 果 , 這 樣 名 為 得 到 第 四 精 進 度 , 出 苦 海 ,<br />

到 彼 岸 。<br />

34


還 有 心 智 散 亂 的 眾 生 , 如 能 斬 斷 種 種 的 攀 緣 , 能 夠 停 止 妄 念 的 產 生 , 能<br />

夠 消 除 昏 沉 散 亂 , 能 夠 修 習 禪 定 的 功 夫 , 達 到 定 力 如 山 , 屹 立 不 動 的 境 界 ,<br />

即 使 群 魔 來 擾 也 不 會 散 亂 , 這 樣 名 為 得 到 第 五 禪 定 度 , 出 苦 海 , 到 彼 岸 。<br />

還 有 愚 癡 沒 有 智 慧 的 眾 生 , 如 能 突 破 無 明 的 覆 蔽 , 能 看 空 諸 般 假 相 , 能<br />

夠 通 達 性 理 心 法 , 能 夠 決 斷 是 非 曲 直 ; 開 口 時 , 言 言 的 當 ; 說 法 時 , 字 字 無<br />

差 ; 這 樣 名 為 得 到 第 六 智 慧 度 , 出 苦 海 , 到 彼 岸 。<br />

如 果 修 行 人 , 能 夠 具 足 這 六 種 度 門 時 , 名 為 超 出 生 死 苦 海 了 , 名 為 到 達<br />

安 樂 的 彼 岸 了 ; 也 可 名 為 超 出 三 界 外 了 , 也 可 名 為 登 上 菩 薩 <strong>乘</strong> 之 十 地 , 已 <strong>經</strong><br />

達 到 成 佛 的 位 數 了 !<br />

1。 六 波 羅 密 : 即 布 施 、 持 戒 、 忍 辱 、 精 進 、 禪 定 、 智 慧 之 六 度 也 。 波 羅 密 是 梵 語 , 華 譯<br />

到 彼 岸 。 行 者 <strong>乘</strong> <strong>大</strong> 行 之 船 , 由 生 死 苦 惱 的 此 岸 , 度 到 涅 槃 安 樂 的 彼 岸 , 謂 之 到 彼<br />

岸 。<br />

2。 六 賊 :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六 塵 , 以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六 根 為 媒 , 自 劫 家 寶 , 故 喻 之 為 賊 。 學 佛<br />

之 人 , 眼 不 貪 色 , 耳 不 妄 聽 , 鼻 不 嗅 香 , 舌 不 耽 味 , 身 離 細 滑 , 意 不 妄 念 , 以 降 六<br />

賊 。<br />

3。 十 二 部 <strong>經</strong> : 把 一 切 佛 <strong>經</strong> 的 內 容 分 為 十 二 種 類 , 叫 做 十 二 部 <strong>經</strong> , 也 叫 做 十 二 分 教 :<br />

長 行 - 以 散 文 直 說 法 相 , 不 限 定 字 句 者 , 因 行 類 長 , 故 稱 長 行 。<br />

重 頌 - 既 宣 說 於 前 , 更 以 偈 頌 結 之 於 後 , 有 重 宣 之 意 , 故 名 重 頌 。<br />

孤 起 - 不 依 前 面 長 行 文 的 意 義 , 單 獨 發 起 的 偈 頌 。<br />

因 緣 - 述 說 見 佛 聞 法 , 或 佛 說 法 教 化 的 因 緣 。<br />

本 事 - 是 載 佛 說 各 弟 子 過 去 世 因 緣 的 <strong>經</strong> 文 。<br />

本 生 - 是 載 佛 說 其 自 身 過 去 世 因 緣 的 <strong>經</strong> 文 。<br />

未 曾 有 - 記 佛 現 種 種 神 力 不 思 議 的 <strong>經</strong> 文 。<br />

譬 喻 - 佛 說 種 種 譬 喻 以 令 眾 生 容 易 開 悟 的 <strong>經</strong> 文 。<br />

論 議 - 指 以 法 理 論 議 問 答 的 <strong>經</strong> 文 。<br />

無 問 自 說 - 如 《 阿 彌 陀 <strong>經</strong> 》 係 無 人 發 問 而 佛 自 說 的 。<br />

方 廣 - 謂 佛 說 方 正 廣 <strong>大</strong> 之 真 理 的 <strong>經</strong> 文 。<br />

記 別 或 授 記 - 是 記 佛 為 菩 薩 或 聲 聞 授 成 佛 時 名 號 的 記 別 。<br />

此 十 二 部 中 , 只 有 長 行 、 重 頌 、 與 孤 起 頌 , 是 <strong>經</strong> 文 的 格 式 , 其 餘 九 種 都 是 依 照 <strong>經</strong> 文<br />

中 所 記 的 別 事 而 立 名 。 又 小 <strong>乘</strong> <strong>經</strong> 中 無 自 說 、 方 等 、 授 記 三 類 , 故 僅 有 九 部 <strong>經</strong> 。<br />

4。 無 明 : 不 明 <strong>白</strong> 道 理 , 亦 即 愚 痴 的 別 名 。<br />

5。 三 界 : 即 欲 界 、 色 界 、 無 色 界 。<br />

35


6。 十 地 : 此 指 菩 薩 <strong>乘</strong> 十 地 : 即 歡 喜 地 、 離 垢 地 、 發 光 地 、 焰 慧 地 、 極 難 勝 地 、 現 前 地 、<br />

遠 行 地 、 不 動 地 、 善 慧 地 、 法 雲 地 。<br />

<strong>大</strong> 善 知 識<br />

第 十 五<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行 持 , 名 善 知 識 1? ]<br />

佛 言 :[ 善 知 識 者 , 心 性 柔 和 , 戒 行 精 專 ; 心 無 貪 妒 , 物 無 愛 戀 ; 心 行<br />

平 等 , 意 無 憎 愛 ; 有 <strong>大</strong> 方 便 , 自 度 度 人 ; 量 根 施 道 ; 具 <strong>大</strong> 總 持 2, 好 心 與<br />

人 , 不 求 果 報 ; 行 門 清 淨 , 無 諸 過 失 ; 說 法 論 議 , 皆 合 <strong>經</strong> 意 , 具 足 此 行 ,<br />

『 名 善 知 識 』。<br />

復 有 智 慧 出 眾 , 福 德 超 群 , 無 所 不 善 , 無 法 不 識 ; 為 人 天 眼 目 , 作 佛 法<br />

棟 樑 ; 掌 佛 祖 權 衡 3, 作 佛 門 領 袖 ; 開 正 道 門 , 塞 邪 魔 路 。 紹 隆 佛 種 , 續 慧<br />

聯 芳 ; 以 心 印 心 , 流 傳 不 絕 , <strong>大</strong> 機 <strong>大</strong> 用 , <strong>大</strong> 願 <strong>大</strong> 力 , 此 名 :『 真 正 <strong>大</strong> 善 知<br />

識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如 何 行 持 , 才 可 名 為 善 知 識 ? ]<br />

佛 說 :[ 有 善 知 識 的 人 , 他 的 心 性 柔 和 , 對 戒 律 的 遵 守 , 品 行 的 修 養 ,<br />

十 分 精 專 。 內 心 沒 有 貪 婪 和 嫉 妒 , 在 物 質 方 面 不 會 有 貪 愛 戀 棧 ; 待 人 接 物 心<br />

行 平 等 , 意 念 沒 有 憎 惡 和 偏 愛 ; 有 <strong>大</strong> 方 便 的 智 慧 , 可 以 自 度 度 人 , 也 能 衡 量<br />

眾 生 的 根 性 來 施 教 傳 道 , 還 具 有 菩 薩 的 <strong>大</strong> 總 持 之 德 。 常 用 好 心 來 與 人 利 益 ,<br />

卻 不 求 任 何 果 報 。 修 持 的 行 門 是 清 淨 無 染 的 , 所 以 沒 有 諸 般 的 過 失 。 在 說 法<br />

論 義 方 面 , 都 能 契 合 佛 <strong>經</strong> 的 宗 旨 本 意 。 能 具 足 這 些 行 持 的 人 , 名 為 『 善 知<br />

識 』。<br />

還 有 一 種 <strong>大</strong> 善 知 識 的 人 , 他 的 智 慧 出 越 <strong>大</strong> 眾 , 福 德 遠 超 群 倫 , 德 性 、 學<br />

問 無 所 不 善 ; 頓 、 漸 、 權 、 實 無 法 不 識 。 可 以 為 人 天 的 眼 目 , 作 佛 法 殿 堂 中<br />

的 棟 樑 , 掌 管 佛 祖 法 統 中 的 權 柄 , 作 佛 門 中 同 修 的 領 袖 ; 開 啓 正 法 道 義 之<br />

門 , 堵 塞 邪 魔 作 怪 之 路 。 不 斷 的 紹 隆 佛 種 , 永 遠 的 續 慧 聯 芳 ; 以 心 印 心 傳<br />

道 , 使 性 理 心 法 流 傳 不 絕 , <strong>大</strong> 僅 有 <strong>大</strong> 機 <strong>大</strong> 用 , 還 有 <strong>大</strong> 願 <strong>大</strong> 力 , 這 樣 的 行 持 ,<br />

名 為 『 真 正 的 <strong>大</strong> 善 知 識 』。]<br />

36


1。 善 知 識 : 信 解 佛 法 而 又 學 問 淵 博 的 人 。 知 識 者 - 知 其 心 , 識 其 形 之 義 。 善 者 , 於 我 有<br />

益 , 導 我 於 善 道 者 。《 法 華 文 句 》 四 日 :[ 聞 名 為 知 , 見 形 為 識 , 是 人 益 我 菩 提 之<br />

道 , 名 善 知 識 。] 略 有 三 種 :<br />

外 護 善 知 識 - 令 我 不 缺 乏 怖 畏 , 得 安 穩 修 道 者 。<br />

同 行 善 知 識 - 與 我 同 道 , 得 互 相 切 磋 策 發 者 。<br />

教 授 善 知 識 - 宣 傳 聖 言 , 訓 誡 我 令 去 惡 赴 善 者 。<br />

2。 <strong>大</strong> 總 持 : 持 善 不 失 , 持 惡 不 生 , 無 所 漏 忘 , 謂 之 持 。 菩 薩 總 持 之 德 無 量 , 略 舉 四 種 :<br />

法 總 持 - 又 名 [ 聞 總 持 ], 於 佛 之 教 法 , 聞 持 不 忘 也 。<br />

義 總 持 - 於 諸 法 之 義 理 , 總 持 不 失 也 。<br />

咒 總 持 - 菩 薩 依 定 起 咒 , 持 咒 神 驗 , 除 眾 生 之 災 患 也 。<br />

忍 總 持 - 菩 薩 之 實 智 , 忍 持 法 之 實 相 而 不 失 也 。<br />

3。 權 衡 : 稱 物 之 具 。《 莊 子 》 胠 篋 :[ 為 之 權 衡 以 稱 之 。] 按 權 衡 所 以 銓 輕 重 , 因 引 申<br />

為 評 量 之 義 。<br />

得 生 天 堂<br />

第 十 六<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修 何 福 業 , 得 生 天 堂 ?]<br />

世 尊 曰 :[ 若 有 眾 生 , 信 悟 因 果 , 受 三 皈 依 1, 淨 持 五 戒 2, 修 行 十 善<br />

3, 奉 事 二 親 4, 截 斷 邪 淫 , 常 行 正 道 , 齋 僧 供 佛 , 修 塔 造 庵 , 轉 誦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 莊<br />

嚴 佛 相 , 護 善 遮 惡 , 作 <strong>大</strong> 福 田 。<br />

是 人 捨 壽 , 必 生 上 界 , 三 十 三 天 5; 受 諸 天 福 , 五 欲 6 妙 樂 , 思 衣 衣<br />

來 , 思 食 食 至 , 皆 是 自 然 化 成 , 不 用 人 力 所 辦 ; 天 上 一 日 , 人 間 百 年 , 各 具<br />

五 種 神 通 7, 快 樂 逍 遙 自 在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修 什 麼 福 業 的 人 , 得 以 上 生 天 堂 ?]<br />

世 尊 說 :[ 如 果 有 善 心 的 眾 生 , 不 但 相 信 , 而 且 能 明 悟 因 果 的 真 相 , 也<br />

能 敬 受 佛 、 法 、 僧 的 三 皈 依 , 並 以 清 淨 心 來 持 守 五 戒 , 努 力 的 修 行 十 善 道 ,<br />

孝 敬 的 奉 事 父 母 雙 親 , 截 斷 了 萬 惡 的 邪 淫 , 常 常 行 持 如 來 的 正 道 ; 齋 請 僧<br />

37


眾 , 供 養 諸 佛 , 修 塔 造 庵 , 供 人 禮 拜 修 行 。 轉 誦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經</strong> 典 , 作 學 佛 的 準 繩 ;<br />

莊 嚴 佛 相 , 使 見 者 生 敬 。 護 持 善 法 , 遮 止 作 惡 , 耕 作 廣 <strong>大</strong> 的 福 田 。<br />

修 持 這 些 福 德 的 人 , 壽 終 捨 身 時 , 必 然 往 生 上 界 , 三 十 三 天 裏 , 享 受 著<br />

諸 天 的 福 報 , 與 及 天 上 的 五 欲 妙 樂 ; 想 穿 衣 服 , 衣 服 自 然 而 來 , 想 要 飲 食 ,<br />

飲 食 自 然 來 到 , 這 些 都 是 福 德 所 感 , 自 然 變 化 而 成 , 絕 對 不 是 用 人 力 所 辦 到<br />

的 。 天 上 只 有 一 日 , 人 間 已 <strong>經</strong> 百 年 , 在 這 天 上 的 天 人 , 都 各 具 有 五 種 神 通 ,<br />

享 受 著 快 樂 而 且 逍 遙 自 在 的 天 福 。<br />

1。 三 皈 依 : 皈 依 佛 、 皈 依 法 、 皈 依 僧 。<br />

2。 五 戒 : 不 殺 生 、 不 偷 盜 、 不 邪 淫 、 不 妄 語 、 不 飲 酒 。<br />

3。 十 善 : 十 種 的 善 業 , 即 不 殺 生 、 不 偷 盜 、 不 邪 淫 、 不 妄 語 、 不 兩 舌 、 不 惡 口 、 不 綺<br />

語 、 不 貪 、 不 瞋 、 不 癡 。<br />

4。 二 親 : 即 父 母 雙 親 。<br />

5。 三 十 三 天 : 梵 語 忉 利 天 , 譯 作 三 十 三 天 , 欲 界 之 第 二 天 也 。《 佛 地 <strong>經</strong> 論 》:[ 三 十 三<br />

天 , 謂 此 山 頂 罪 謂 須 彌 山 頂 ) 四 面 各 有 八 <strong>大</strong> 天 王 , 帝 <strong>釋</strong> 居 中 , 故 有 此 數 。]《 智 度<br />

論 》:[ 須 彌 山 高 八 萬 四 千 由 旬 , 上 有 三 十 三 天 城 。]<br />

6。 五 欲 : 色 聲 香 味 觸 。 色 是 美 麗 的 色 相 、 聲 是 悅 耳 的 聲 音 、 香 是 芬 芳 的 香 氣 、 味 是 可 口<br />

的 味 覺 、 觸 是 適 意 的 觸 樂 。<br />

7。 五 種 神 通 : 即 天 眼 通 、 天 耳 通 、 他 心 通 、 宿 命 通 、 如 意 通 。<br />

邪 師 外 道<br />

第 十 七<br />

[ 復 次 , 文 殊 師 利 ! 世 間 多 有 邪 師 外 道 , 不 知 善 惡 因 果 , 不 達 輪 迴 報<br />

應 , 一 向 狂 言 , 心 邪 倒 見 1, 尊 命 神 鬼 ; 行 鬼 教 法 , 誑 惑 2 世 人 , 廣 殺 豬 羊 牛<br />

馬 , 禽 獸 畜 生 身 命 ; 自 貪 食 肉 , 妄 稱 祭 天 、 祭 地 、 祭 神 、 祭 鬼 , 求 福 、 求<br />

壽 , 保 家 、 保 身 , 託 鬼 為 由 , 詐 人 財 食 。<br />

38


又 有 書 鬼 符 牘 3, 傳 授 世 人 ; 妄 稱 功 力 , 度 人 生 天 , 要 人 財 物 , 活 自 邪<br />

命 。 若 云 :『 殺 命 , 救 得 命 , 王 侯 常 在 世 』 若 云 :『 符 牘 , 能 度 人 , 邪 師 得<br />

上 天 !』<br />

世 上 迷 人 , 信 此 邪 見 , <strong>大</strong> 家 相 連 , 同 入 地 獄 ,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何 以 故 ?<br />

求 福 , 莫 過 齋 戒 布 施 ;<br />

求 壽 , 莫 過 不 殺 放 生 ;<br />

求 慧 , 莫 過 廣 學 多 聞 ;<br />

求 安 , 莫 過 省 禁 是 非 。<br />

是 故 :<br />

欲 求 正 道 , 莫 信 邪 師 。<br />

欲 出 輪 廻 , 莫 犯 因 果 。<br />

罪 福 報 應 , 如 影 隨 形 。<br />

邪 正 道 殊 , 苦 樂 各 異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 還 有 , 文 殊 師 利 啊 ! 這 世 間 裏 有 很 多 邪 師 外 道 , 他 們 不 知 道 什 麼 是 善<br />

惡 因 果 的 道 理 , 也 無 法 通 達 輪 迴 報 應 的 事 情 ; 一 向 都 是 狂 言 亂 語 , 而 且 心 中<br />

充 滿 了 邪 念 和 顛 倒 的 見 解 ; 不 但 尊 崇 與 聽 命 於 牛 鬼 蛇 神 , 還 專 門 推 行 邪 鬼 的<br />

教 法 , 用 來 欺 騙 世 人 ; 叫 人 多 殺 豬 羊 牛 馬 , 這 些 禽 獸 畜 生 的 身 命 , 只 是 為 了<br />

自 己 貪 愛 吃 肉 , 卻 謊 稱 是 要 祭 天 地 、 拜 鬼 神 , 為 人 們 求 福 求 壽 , 保 佑 人 的 身<br />

家 性 命 ; 其 實 全 部 都 是 假 託 祭 拜 鬼 神 為 理 由 , 來 詐 騙 人 家 的 錢 財 和 食 物 。<br />

還 有 一 種 專 門 畫 一 些 鬼 神 的 符 籙 , 傳 授 給 世 上 的 人 , 詐 稱 符 籙 的 功 力 ,<br />

可 以 渡 人 上 生 天 堂 , 無 非 是 要 騙 人 的 財 物 , 來 苟 活 自 己 的 邪 命 ( 邪 惡 的 性<br />

命 )。<br />

如 果 說 :『 殺 命 ( <strong>註</strong> 定 已 <strong>經</strong> 沒 命 的 人 ) 還 救 得 了 命 , 那 王 侯 們 豈 不 就 可<br />

以 常 久 的 活 人 世 間 裏 , 不 會 死 了 !』 如 果 說 :『 用 符 籙 , 能 救 渡 人 , 那 麼 這<br />

些 邪 師 們 , 豈 不 是 都 可 以 上 天 堂 了 嗎 ?』<br />

39


世 界 上 迷 昧 的 人 們 , 偏 偏 相 信 這 種 邪 見 , 以 邪 引 邪 , <strong>大</strong> 家 互 相 牽 連 , 一<br />

同 墮 入 地 獄 裏 去 ; 可 惜 ! 一 旦 失 去 人 身 之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無 法 復 得 人<br />

身 了 !<br />

為 什 麼 呢 ? 求 福 報 最 靈 驗 的 方 法 , 莫 過 於 精 嚴 的 齋 戒 和 多 行 布 施 ; 求 長<br />

壽 最 靈 驗 的 方 法 , 莫 過 於 不 殺 生 而 且 多 放 生 ; 求 增 長 智 慧 , 最 好 的 方 法 , 莫<br />

過 於 廣 學 多 聞 ; 求 平 安 最 好 的 方 法 , 莫 過 於 少 惹 是 非 , 息 事 寧 人 。 所 以 說 :<br />

想 求 真 正 的 <strong>大</strong> 道 , 不 要 聽 信 邪 師 的 <strong>話</strong> 。 想 要 跳 出 輪 廻 , 就 一 要 犯 錯 了 因 果 。<br />

罪 福 的 報 應 , 如 影 隨 形 , 是 寸 步 不 離 的 。 邪 與 正 是 分 道 揚 鑣 的 , 所 以 得 到 的<br />

痛 苦 與 快 樂 , 是 各 自 不 同 的 。]<br />

1。 倒 見 : 顛 倒 的 見 解 。( 有 四 種 : 即 無 常 為 常 , 以 苦 為 樂 , 無 我 為 我 , 不 淨 為 淨 。)<br />

2。 誑 惑 : 欺 騙 迷 惑 。<br />

3。 符 牘 : 符 籙 。<br />

外 道 六 師<br />

第 十 八<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是 外 道 六 師 ?]<br />

世 尊 曰 :[ 如 來 滅 後 , 多 有 波 旬 1, 入 我 法 中 , 住 我 寺 院 , 剃 頭 披 褐 ,<br />

稱 佛 弟 子 , 相 共 檀 那 2, 飲 酒 食 肉 , 污 漫 淨 地 , 第 一 外 道 。<br />

復 有 牽 妻 帶 子 , 住 佛 伽 藍 3, 偏 學 瑜 伽 4 教 相 , 自 稱 遺 法 弟 子 。 飲 酒 食<br />

肉 , 與 人 修 齋 , 不 僧 不 俗 , 第 二 外 道 。<br />

復 有 邪 人 , 上 無 師 得 , 下 無 師 證 ; 被 鬼 迷 制 , 邪 悟 聰 明 , 不 假 修 功 , 自<br />

言 成 道 , 外 託 佛 教 , 內 行 邪 法 , 惑 亂 世 人 , 同 入 邪 路 , 滅 佛 智 種 , 第 三 外<br />

道 。<br />

復 有 外 見 , 偏 學 有 為 , 行 符 咒 水 , 驅 鬼 遣 神 , 惑 亂 世 人 , 增 長 惡 見 , 滅<br />

佛 正 見 , 第 四 外 道 。<br />

復 有 眾 生 , 依 休 咎 學 問 , 吉 凶 占 卜 , 鑒 形 先 兆 禍 福 , 惑 亂 世 人 , 滅 佛 正<br />

眼 , 第 五 外 道 。<br />

40


復 有 裝 模 作 樣 , 空 腹 高 心 ; 未 證 言 證 , 未 悟 言 悟 ; 一 言 半 句 , 便 為 究<br />

竟 , 不 食 油 鹽 , 茶 果 醬 醋 , 執 持 亂 戒 , 惑 亂 無 智 。 不 用 看 <strong>經</strong> 念 佛 , 不 用 作 福<br />

參 禪 , 不 用 出 家 受 戒 , 不 用 投 禮 明 師 。 偏 指 色 身 , 與 佛 無 二 ; 誑 惑 無 知 , 同<br />

入 黑 暗 , 斷 善 根 苗 , 滅 智 慧 種 , 執 著 癡 頑 , 第 六 外 道 。<br />

此 等 六 師 , 波 旬 外 道 , 於 後 末 法 , 入 我 法 中 , 壞 佛 伽 藍 , 毀 佛 正 法 , 滅<br />

佛 教 相 ; 佛 敕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願 力 菩 薩 , 隨 方 應 現 , 或 為 人 王 帝 主 , 或 為 宰 官 長 者 , 具<br />

<strong>大</strong> 威 德 , 各 作 一 方 , 佛 之 檀 越 5; 措 滅 邪 道 , 守 護 正 法 , 無 令 外 魔 , 得 其 方<br />

便 。<br />

依 佛 說 者 , 是 佛 弟 子 ; 隨 順 邪 者 , 卽 是 波 旬 相 同 ; 毀 謗 <strong>大</strong> 法 , 入 阿 鼻 6<br />

如 箭 ; 一 失 人 身 , 無 有 出 期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外 道 六 師 呢 ?]<br />

世 尊 說 :[ 如 來 我 涅 槃 以 後 , 有 很 多 魔 眾 , 進 入 我 的 教 法 中 , 住 在 我 的<br />

寺 院 裏 ; 剃 光 頭 , 披 袈 裟 , 自 稱 是 佛 的 弟 子 , 跟 著 施 主 一 起 喝 酒 吃 肉 , 污 穢<br />

了 佛 門 淨 地 , 這 是 第 一 種 外 道 。<br />

還 有 一 種 帶 著 妻 子 兒 女 , 住 在 佛 的 寺 院 裏 , 偏 學 那 瑜 伽 的 教 相 , 卻 自 稱<br />

是 佛 的 傳 法 弟 子 ; 不 斷 飲 酒 吃 肉 , 也 來 給 人 修 齋 祈 福 , 這 樣 既 不 像 僧 , 也 不<br />

像 俗 人 , 就 是 第 二 種 外 道 。<br />

還 有 一 種 邪 心 的 人 , 上 沒 有 明 師 的 真 傳 , 下 沒 有 明 師 的 印 證 ; 被 魔 鬼 所<br />

迷 惑 和 控 制 , 缺 乏 正 知 正 見 , 只 是 邪 悟 聰 明 , 也 根 本 都 有 修 持 用 功 , 卻 說 自<br />

己 已 <strong>經</strong> 成 道 了 ; 在 外 假 託 佛 教 的 名 譽 , 骨 子 裏 行 的 則 是 魔 鬼 的 邪 法 , 並 且 惑<br />

亂 世 上 的 人 , 一 同 進 入 邪 法 的 門 路 , 徹 底 斷 滅 了 佛 的 種 智 慧 命 , 這 是 第 三 種<br />

外 道 。<br />

還 有 一 種 存 著 外 道 見 地 的 人 , 偏 學 一 些 有 為 法 , 專 門 畫 符 唸 咒 , 藉 以 差<br />

遣 鬼 神 , 呼 風 吳 雨 , 來 惑 亂 世 人 , 使 人 增 長 惡 見 , 斷 滅 佛 的 正 知 正 見 , 這 就<br />

41


是 第 四 種 外 道 。<br />

還 有 一 種 眾 生 , 依 賴 陰 陽 術 數 休 咎 的 學 問 , 為 人 占 卜 吉 凶 , 且 借 鑒 形 看<br />

相 而 先 知 禍 福 之 預 兆 , 來 惑 亂 世 人 , 毀 滅 了 佛 法 的 正 眼 正 見 , 這 就 是 第 五 種<br />

外 道 。<br />

還 有 一 種 裝 模 作 樣 的 人 , 空 空 虛 虛 的 沒 有 實 學 , 還 愩 高 居 心 自 <strong>大</strong> ; 根 本<br />

還 沒 有 證 道 , 卻 說 自 己 已 <strong>經</strong> 證 道 了 ; 還 沒 有 開 悟 , 卻 說 自 己 已 <strong>經</strong> 開 悟 了 ; 只<br />

學 得 佛 法 中 的 一 言 半 句 , 便 自 以 為 達 到 究 竟 了 。<br />

標 新 立 異 , 不 吃 世 間 的 油 鹽 , 茶 果 醬 醋 , 還 執 著 持 守 那 顛 倒 錯 亂 的 邪<br />

戒 , 來 惑 亂 沒 有 智 慧 的 人 。 並 且 聲 稱 行 不 用 看 <strong>經</strong> 念 佛 , 不 用 作 福 參 禪 , 不 用<br />

出 家 受 戒 , 也 不 用 投 禮 明 師 。 又 偏 差 的 指 認 自 己 那 凡 夫 的 色 身 , 與 佛 的 法 身<br />

有 二 樣 , 用 來 誑 惑 無 知 無 識 的 人 , 一 同 墮 入 黑 暗 之 鄉 , 斬 斷 了 善 心 的 根 苗 ,<br />

滅 絕 了 智 慧 的 種 子 , 像 這 樣 又 執 著 , 又 愚 癡 頑 固 的 人 , 就 是 第 六 種 外 道 。<br />

這 樣 的 六 種 邪 師 , 是 天 魔 外 道 , 在 如 來 佛 滅 度 後 的 末 法 時 期 , 進 入 我 的<br />

佛 法 中 , 破 壞 佛 的 寺 院 , 摧 毀 佛 的 正 法 , 消 滅 佛 的 教 相 ; 我 佛 特 別 敕 令 有 <strong>大</strong><br />

<strong>乘</strong> 願 力 的 菩 薩 , 隨 方 隨 處 , 應 身 顯 現 , 或 是 應 身 為 人 間 帝 王 君 主 , 或 是 應 現<br />

為 地 方 宰 官 , 或 是 長 者 身 ; 每 個 人 都 具 有 <strong>大</strong> 威 德 , 各 各 都 能 作 一 個 地 方 的 佛<br />

們 施 主 , 能 夠 摧 毀 這 些 邪 魔 外 道 , 守 護 佛 的 正 法 , 不 讓 這 些 外 道 邪 魔 得 到 方<br />

便 。<br />

依 照 佛 陀 所 說 的 : 如 果 是 佛 門 弟 子 , 不 學 佛 道 , 而 去 隨 順 這 些 邪 魔 外 道<br />

的 人 , 就 是 跟 邪 魔 相 相 同 , 毀 謗 佛 的 <strong>大</strong> 法 , 這 樣 的 人 會 墮 入 阿 鼻 地 獄 , 像 射<br />

箭 那 麼 快 ; 一 旦 失 去 了 人 身 , 就 沒 有 出 離 苦 淵 的 時 期 了 !<br />

1。 波 旨 : 天 魔 之 別 名 , 此 言 惡 者 。 謂 成 就 惡 法 , 懷 惡 意 故 。<br />

2。 檀 那 : 華 譯 布 施 。 此 指 施 主 而 言 。<br />

3。 伽 藍 : 僧 伽 藍 摩 的 簡 稱 , 華 譯 為 眾 園 , 即 僧 眾 所 住 的 園 庭 , 亦 即 寺 院 的 通 稱 。<br />

42


4。 瑜 珈 : 相 應 的 意 思 。 相 應 有 五 義 : 即 與 境 相 應 , 與 行 相 應 , 與 理 相 應 , 與 果 相 應 , 與<br />

機 相 應 。<br />

5。 檀 越 : 猶 言 施 主 也 。<br />

6。 阿 鼻 : 華 譯 無 間 , 即 無 間 地 獄 。<br />

根 性 遲 鈍<br />

第 十 九<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或 有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 根 性 遲 鈍 , 福 德 力 微 ; 雖 信 佛<br />

修 , 心 不 開 悟 , 工 夫 不 了 。 云 何 得 度 ?]<br />

佛 言 :[ 根 性 雖 鈍 , 但 有 堅 固 真 實 信 心 , 不 退 齋 戒 , 時 時 發 願 , 懺 悔 1<br />

夙 殃 , 障 消 願 滿 , 慧 性 現 前 , 便 得 開 悟 , 見 性 成 佛 也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或 是 有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 他 的 智 慧 根 性 比 較 遲<br />

鈍 , 福 德 的 力 量 微 弱 ; 雖 然 信 佛 修 行 , 但 是 心 地 不 能 開 悟 , 工 夫 還 沒 完 成 ,<br />

不 能 了 手 ; 像 這 樣 的 人 , 如 何 才 能 得 度 呢 ?]<br />

佛 說 :[ 有 些 善 男 信 女 , 智 慧 根 性 雖 然 遲 鈍 , 但 他 具 有 堅 固 真 實 的 信<br />

心 , 齋 戒 至 誠 不 退 , 時 時 發 <strong>大</strong> 弘 願 , 懺 悔 夙 世 的 罪 殃 , 直 到 業 障 消 清 , 行 願<br />

圓 滿 , 慧 性 自 然 現 前 , 便 可 得 到 開 悟 , 明 心 見 性 , 成 佛 證 果 。]<br />

1。 懺 悔 : 懺 是 發 露 過 去 所 作 的 舊 惡 , 悔 是 知 錯 以 後 不 會 再 作 。<br />

謗 善 信 邪<br />

第 二 十<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若 有 眾 生 , 見 佛 不 禮 , 聞 法 不 信 , 逢 僧 不 敬 ; 毀 謗 善<br />

人 , 破 人 齋 戒 , 不 信 因 果 , 輕 慢 聖 賢 , 卻 信 邪 鬼 , 步 步 造 業 , 不 修 寸 善 , 此<br />

等 眾 生 , 死 後 得 何 果 報 ?]<br />

43


佛 言 :[ 此 等 眾 生 , 具 足 邪 見 , 生 前 不 信 三 寶 1 教 化 , 死 後 決 墮 三 途 2,<br />

受 <strong>大</strong> 苦 惱 , 求 出 無 期 。 千 佛 出 世 , 不 能 救 度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如 果 有 一 種 眾 生 , 見 到 佛 像 不 肯 禮 拜 , 聞 到 佛<br />

法 也 不 相 信 , 遇 到 僧 人 也 不 禮 敬 , 時 常 毀 謗 學 佛 行 善 的 人 , 甚 至 還 破 壞 修 行<br />

人 的 齋 戒 , 也 不 相 信 因 果 報 應 , 輕 慢 聖 賢 的 教 法 , 卻 相 信 邪 鬼 的 見 解 和 作<br />

法 , 心 心 念 念 , 步 步 處 處 , 都 在 造 作 惡 業 , 連 絲 毫 的 寸 善 都 不 肯 修 行 , 像 這<br />

樣 的 眾 生 , 死 後 會 得 到 怎 樣 的 果 報 呢 ?]<br />

佛 陀 說 :[ 這 種 眾 生 , 具 足 一 切 邪 見 , 生 前 既 然 不 信 三 寶 的 教 化 , 死 後<br />

決 定 墮 落 在 三 途 的 惡 道 中 , 受 到 <strong>大</strong> 苦 惱 的 煎 熬 , 此 刻 , 才 想 求 出 離 苦 海 , 已<br />

<strong>經</strong> 遙 遙 無 期 了 , 這 時 縱 使 有 千 佛 出 世 , 也 無 法 救 度 他 !]<br />

1。 三 寶 : 佛 寶 、 法 寶 、 僧 寶 。 佛 是 真 理 的 發 現 者 , 法 是 宇 宙 的 真 理 , 僧 是 奉 行 真 理 的<br />

人 。 因 佛 法 僧 三 者 都 是 世 出 世 間 所 最 尊 重 和 最 難 得 的 , 所 以 叫 做 三 寶 。<br />

2。 三 途 : 亦 稱 為 三 塗 。 即 血 塗 、 刀 塗 、 火 塗 。 血 塗 是 畜 生 道 , 因 畜 生 常 在 被 殺 , 或 互 相<br />

吞 食 之 處 ; 刀 塗 是 餓 鬼 道 , 因 餓 鬼 道 常 在 飢 餓 , 或 刀 劍 扙 逼 迫 之 處 ; 火 塗 是 地 獄<br />

道 , 因 地 獄 常 在 寒 冰 , 或 猛 火 燒 煎 之 處 。 三 塗 即 三 惡 道 的 別 名 。<br />

受 持 五 戒<br />

第 二 十 一<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一 切 罪 業 , 何 業 最 重 ?]<br />

佛 言 :[ 一 切 罪 中 , 殺 生 食 肉 , 其 業 最 重 。 何 以 故 ? 一 刀 還 一 刀 , 一 命<br />

償 一 命 , 千 萬 生 中 , 相 噉 無 休 。 是 故 菩 薩 , 欲 出 輪 迴 , 先 學 慈 悲 , 不 食 不<br />

殺 。<br />

次 犯 偷 盜 , 破 人 富 貴 , 本 小 息 <strong>大</strong> ; 千 萬 生 中 , 酬 他 宿 債 。 何 以 故 ? 若 物<br />

屬 他 , 不 與 自 取 , 一 文 一 粒 , 皆 用 填 還 。 是 故 菩 薩 , 欲 求 富 貴 , 財 物 如 意 ,<br />

先 學 布 施 , 何 況 偷 瞞 !<br />

44


三 犯 淫 慾 , 恩 愛 相 纏 , 千 萬 生 中 , 不 得 解 脫 , 何 以 故 ? 生 死 根 本 , 淫 為<br />

種 子 。 是 故 菩 薩 , 欲 出 生 死 , 先 斷 愛 纏 。<br />

四 犯 妄 語 , 口 業 相 誣 , 千 萬 生 中 , 是 非 相 攻 , 何 以 故 ? 冤 冤 相 報 , 世 世<br />

相 吞 。 是 故 菩 薩 , 欲 求 入 道 , 先 學 誠 實 。<br />

五 犯 飲 酒 , 昏 迷 本 性 , 千 萬 性 中 , 智 暗 心 昏 。 何 以 故 ? 酒 力 迷 心 , 世 世<br />

暗 鈍 1, 身 體 臭 穢 , 悶 亂 顛 倒 。 是 故 菩 薩 , 欲 求 定 心 , 聰 明 智 慧 , 當 斷 酒<br />

業 。<br />

此 五 種 孽 , 最 <strong>大</strong> 最 重 ! 若 人 全 持 , 直 成 聖 道 ; 若 人 不 持 , 永 墮 沉 淪 , 一<br />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所 有 一 切 的 罪 業 當 中 , 有 那 些 罪 業 , 惡 報 最 為<br />

重 <strong>大</strong> ?]<br />

佛 說 :[ 所 有 一 切 的 罪 業 當 中 , 以 殺 生 吃 肉 的 罪 業 最 為 重 <strong>大</strong> 。 為 什 麼<br />

呢 ? 因 為 無 論 是 人 、 是 畜 , 殺 人 一 刀 , 也 要 還 一 刀 ; 害 人 一 命 , 也 得 償 還 一<br />

命 , 在 千 萬 劫 的 生 死 輪 迴 中 , 互 相 殺 食 , 沒 有 休 止 。 所 以 菩 薩 想 要 超 出 生 死<br />

輪 迴 , 先 學 慈 悲 側 隱 , 不 吃 肉 , 不 殺 生 。<br />

第 二 是 解 犯 了 竊 盜 罪 , 專 門 破 損 人 家 的 財 富 , 本 來 偷 竊 的 是 小 錢 , 可 是<br />

當 要 還 債 時 , 加 上 利 息 , 卻 是 一 筆 <strong>大</strong> 錢 , 所 以 在 千 萬 生 中 , 仍 然 不 斷 的 來 償<br />

還 過 去 的 債 務 , 依 舊 還 不 清 ! 為 什 麼 呢 ? 例 如 財 物 是 屬 於 他 人 的 , 不 是 要 給<br />

我 們 , 而 我 們 卻 自 行 取 用 , 像 這 樣 的 偷 竊 行 為 , 即 使 是 一 文 錢 , 一 粒 米 , 將<br />

來 都 要 償 還 的 。<br />

所 以 修 菩 薩 道 的 人 , 想 求 得 富 貴 名 利 , 財 物 如 意 , 就 得 先 學 布 施 財 物 給<br />

人 。 何 況 偷 盜 瞞 騙 是 有 罪 的 , 怎 麼 可 以 做 呢 ?<br />

第 三 種 罪 孽 , 是 犯 了 淫 慾 。 凡 是 念 戀 於 男 女 恩 愛 的 人 , 往 往 互 相 糾 纏 ,<br />

45


沈 淪 在 千 生 萬 劫 的 生 死 輪 迴 中 , 無 法 解 脫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一 切 眾 生 輪 迴 生<br />

死 的 根 本 , 就 是 以 淫 慾 為 種 子 。 所 以 修 行 菩 薩 道 的 人 , 想 要 出 離 生 死 輪 迴 ,<br />

就 要 先 斬 斷 恩 愛 淫 慾 的 糾 纏 。<br />

第 四 種 罪 業 , 是 犯 了 妄 語 。 造 作 口 業 , 互 相 的 誣 賴 污 衊 , 就 算 <strong>經</strong> 過 千 萬<br />

生 中 , 仍 然 會 是 非 不 斷 互 相 攻 訐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冤 冤 相 報 復 , 世 世 互 侵 吞<br />

的 緣 故 。 所 以 菩 薩 想 進 入 佛 道 , 就 要 先 學 習 誠 實 不 妄 語 。<br />

第 五 種 罪 業 , 是 犯 了 飲 酒 。 愛 喝 酒 的 人 , 會 昏 迷 自 己 的 本 性 。 雖 然 輪 迴<br />

在 千 萬 生 中 , 心 智 一 直 都 是 昏 暗 的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酒 精 的 力 量 , 會 迷 亂 明<br />

敏 的 心 智 , 使 喝 酒 的 人 , 生 生 世 世 都 是 昏 暗 遲 鈍 的 , 而 且 身 體 充 滿 著 臭 穢 ,<br />

神 識 悶 亂 , 舉 動 顛 倒 , 語 無 倫 次 。 所 以 修 行 菩 薩 道 的 人 , 要 求 定 心 靜 性 , 聰<br />

明 智 慧 , 應 當 斷 絕 酒 業 , 滴 酒 不 沾 。<br />

這 五 種 罪 孽 , 最 為 重 <strong>大</strong> 。 如 果 有 人 願 意 全 部 持 守 這 五 戒 , 便 可 直 接 成 就<br />

聖 道 。 如 果 修 行 人 反 而 不 肯 持 守 這 五 戒 , 便 會 永 遠 墮 落 , 沉 淪 於 生 死 苦 海<br />

中 , 一 旦 失 去 了 人 身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的 !]<br />

1。 暗 鈍 : 指 智 慧 昏 暗 愚 鈍 也 。<br />

受 餓 鬼 報<br />

第 二 十 二<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造 何 等 業 , 受 餓 鬼 報 ?]<br />

世 尊 曰 :[ 一 切 眾 生 , 慳 吝 財 物 , 貪 戀 衣 食 , 偷 瞞 公 眾 , 私 己 受 用 。 有<br />

人 乞 化 , 不 濟 一 文 , 反 加 瞋 罵 , 只 圖 自 己 飽 暖 , 不 惜 他 人 饑 凍 , 壽 終 決 墮 餓<br />

鬼 道 中 。<br />

長 受 饑 渴 , 咽 細 如 針 , 吞 食 不 下 , 肚 <strong>大</strong> 如 皷 , 頭 重 如 山 , 倘 逢 飲 食 , 自<br />

然 化 作 鎔 銅 熱 鐵 , 餓 得 口 吐 猛 火 , 鼻 出 青 烟 , 體 形 黑 瘦 , 業 滿 方 消 。]<br />

46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作 那 一 種 罪 業 , 會 受 餓 鬼 道 的 報 應 ?]<br />

世 尊 說 :[ 一 切 眾 生 , 慳 吝 財 物 , 貪 而 不 捨 ; 貪 戀 美 衣 美 食 , 偷 瞞 公 眾<br />

的 財 物 , 私 自 享 用 ; 有 人 乞 求 或 化 緣 , 連 一 文 錢 都 不 肯 救 濟 , 反 而 起 嗔 忿 心<br />

加 以 辱 罵 ; 只 顧 自 己 的 飽 暖 , 不 會 憐 惜 他 人 的 饑 寒 ; 這 種 人 到 了 壽 終 的 時<br />

候 , 決 定 墮 餓 鬼 道 中 。<br />

長 期 受 著 饑 渴 之 苦 , 他 的 咽 細 猶 如 針 孔 , 一 點 點 的 食 物 , 都 吞 食 不 下 ;<br />

肚 子 <strong>大</strong> 得 像 鼓 一 樣 , 頭 重 得 像 山 一 樣 , 偶 爾 有 飲 食 可 以 受 用 時 , 這 些 食 物 自<br />

然 化 成 燒 燙 的 鎔 銅 和 炙 熱 的 燒 鐵 , 骨 瘦 如 柴 ; 必 須 等 到 他 的 惡 報 已 <strong>經</strong> 滿 了 ,<br />

罪 業 方 能 消 除 , 免 去 餓 鬼 之 苦 。]<br />

墮 畜 牲 報<br />

第 二 十 三<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造 何 等 業 , 墮 畜 牲 1 中 ?]<br />

世 尊 曰 :[ 一 切 眾 生 , 貪 酒 食 肉 , 宰 殺 禽 獸 , 舖 設 筵 席 , 取 歡 作 樂 ; 果<br />

報 為 牲 , 酬 前 命 債 。<br />

又 有 借 人 財 物 , 未 足 償 還 ; 或 有 偷 騙 他 人 , 奪 人 受 用 , 果 報 為 畜 ; 還 人<br />

錢 債 , 直 至 業 盡 , 方 出 輪 廻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造 那 一 種 罪 業 , 會 墮 入 畜 牲 道 中 ?]<br />

世 尊 說 :[ 一 切 的 眾 生 , 貪 愛 喝 酒 吃 肉 , 宰 殺 禽 獸 的 生 命 , 舖 設 筵 席 ,<br />

用 以 取 歡 作 樂 ; 有 這 樣 殺 生 的 業 因 , 他 的 果 報 , 便 會 投 胎 為 畜 牲 , 來 償 還 以<br />

前 所 欠 下 的 命 債 。<br />

47


又 有 一 種 是 向 人 借 貸 財 物 , 沒 有 償 還 , 或 者 償 還 不 夠 , 或 是 偷 盜 、 詐 騙<br />

他 人 的 財 物 , 搶 奪 人 家 受 用 的 東 西 ; 所 以 才 會 得 到 畜 牲 的 果 報 , 來 償 還 欠 人<br />

的 錢 債 , 一 直 到 業 債 全 部 還 盡 為 止 , 方 能 脫 畜 出 道 的 輪 廻 。]<br />

1。 牲 : 家 畜 之 供 宴 饗 用 者 曰 牲 。《 周 禮 》 天 官 庖 人 注 :[ 始 養 之 曰 畜 , 將 用 之 曰 牲 。]<br />

一 體 三 寶<br />

第 二 十 四<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是 一 體 三 寶 ?]<br />

佛 言 :[ 性 是 佛 寶 , 如 如 不 動 是 也 。<br />

心 是 法 寶 , 明 決 公 正 是 也 。<br />

身 是 僧 寶 , 清 淨 齋 戒 是 也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一 體 三 寶 ?]<br />

佛 說 :[ 本 性 即 是 佛 寶 , 如 如 不 動 的 就 是 。 自 心 即 是 法 寶 , 明 智 果 決 ,<br />

公 正 無 私 的 就 是 。 身 體 即 是 僧 寶 , 有 清 淨 齋 戒 的 就 是 。]<br />

1。 齋 戒 : 清 除 心 中 的 不 淨 叫 做 齋 , 禁 身 的 過 非 叫 做 戒 。 齋 戒 就 是 守 戒 以 屏 絕 一 切 嗜 欲 的<br />

意 思 。<br />

三 種 淨 戒<br />

第 二 十 五<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如 何 是 三 淨 戒 ?]<br />

佛 言 :[ 第 一 、 惡 心 去 盡 ;<br />

第 二 、 善 心 學 滿 ;<br />

第 三 、 度 盡 眾 生 。<br />

是 名 :『 菩 薩 三 種 淨 戒 』。]<br />

48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三 淨 戒 ?]<br />

佛 說 :[ 第 一 是 把 一 切 所 有 的 罪 惡 之 心 去 除 乾 淨 ;<br />

第 二 是 行 善 的 心 要 學 得 圓 圓 滿 滿 ;<br />

第 三 是 度 盡 一 切 所 有 的 眾 生 。<br />

這 就 名 為 菩 薩 的 三 種 淨 戒 。]<br />

1。 學 滿 : 滿 即 具 足 圓 滿 之 意 。 學 滿 即 具 足 圓 滿 學 佛 之 善 心 。<br />

長 得 男 身<br />

第 二 十 六<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修 何 褔 業 , 長 得 男 身 ?]<br />

世 尊 曰 :[ 恭 敬 三 寶 , 孝 養 二 親 , 常 行 十 善 , 受 持 五 戒 , 心 行 公 道 1,<br />

志 慕 賢 良 , 修 此 善 根 , 常 得 男 身 。 三 劫 2 不 修 , 便 墮 女 身 。 五 百 年 中 , 為 人<br />

一 次 ; 或 有 轉 身 換 身 , 忘 卻 前 因 ; 遇 惡 因 緣 , 同 造 不 善 , 便 失 人 身 , 萬 刼 難<br />

轉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要 修 什 麼 褔 業 , 投 胎 轉 世 時 , 時 常 得 以 出 生 男<br />

人 之 身 ?]<br />

世 尊 說 :[ 一 個 人 , 能 夠 恭 敬 佛 、 法 、 僧 三 寶 , 盡 孝 奉 養 父 母 , 常 常 修<br />

行 十 善 道 , 接 受 五 戒 並 嚴 格 的 加 以 持 守 。 居 心 正 直 無 私 , 常 行 公 道 ; 一 生 的<br />

志 向 在 於 仰 慕 賢 良 的 人 , 能 夠 修 持 這 種 善 根 的 人 , 投 胎 轉 世 時 , 常 常 得 以 出<br />

生 為 男 人 。<br />

49


如 果 三 世 不 修 的 <strong>話</strong> , 便 會 墮 落 , 轉 世 為 女 人 。 五 百 年 中 , 轉 世 為 人 一<br />

次 , 這 其 間 , 或 者 有 男 身 轉 世 為 女 身 , 女 身 投 胎 換 為 男 身 ; 可 惜 <strong>大</strong> 多 數 已 忘<br />

記 前 生 的 因 果 , 所 以 偶 爾 不 幸 遇 到 惡 因 緣 時 , 互 相 牽 纏 , 一 同 造 作 不 善 之<br />

業 , 便 會 失 去 寶 貴 的 人 身 , 一 旦 失 去 人 身 之 後 , 雖 然 <strong>經</strong> 過 千 生 萬 刼 , 也 難 以<br />

轉 世 為 人 !]<br />

1。 公 道 : <strong>大</strong> 公 至 正 之 道 也 。《 漢 書 》 蕭 望 之 傳 :[ 能 如 是 , 則 庶 事 理 , 公 道 立 , 姦 邪<br />

塞 , 私 權 廢 矣 !] 俗 稱 商 貨 平 價 亦 曰 『 公 道 』。]<br />

2。 三 劫 : 此 指 輪 迴 三 次 為 人 而 言 也 。<br />

男 子 七 寶<br />

第 二 十 七<br />

[ 復 次 , 文 殊 師 利 ! 男 身 具 七 寶 , 女 身 有 五 漏 。 何 名 七 寶 ?<br />

一 有 志 氣 之 寶 , 到 處 遊 行 無 畏 。<br />

二 有 主 為 之 寶 , 行 事 善 掌 權 衡 。<br />

三 有 成 家 之 寶 , 善 能 生 財 立 業 。<br />

四 有 安 身 之 寶 , 善 能 輔 君 養 親 。<br />

五 有 聖 智 之 寶 , 善 能 決 斷 是 非 。<br />

六 有 安 邦 之 寶 , 舉 理 上 下 皆 從 。<br />

七 有 定 性 之 寶 , 善 能 親 賢 襲 聖 1。<br />

是 名 :『 男 子 七 寶 之 身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其 次 ,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 男 人 之 身 , 具 足 七 寶 ; 女 人 之 身 , 卻 有 五 漏 。<br />

什 麼 是 七 寶 之 身 ?<br />

一 、 有 志 氣 之 寶 , 可 以 到 處 遊 學 行 走 而 不 怕 。<br />

50


二 、 有 主 張 作 為 之 寶 , 行 事 很 會 掌 權 作 主 。<br />

三 、 有 成 家 之 寶 , 很 會 賺 錢 創 業 。<br />

四 、 有 安 身 之 寶 , 很 會 輔 君 澤 民 , 撫 養 親 屬 。<br />

五 、 有 聖 智 之 寶 , 很 會 決 斷 是 非 , 不 受 蒙 蔽 。<br />

六 、 有 安 邦 治 國 之 寶 , 提 出 的 政 策 , 有 條 有 理 , 全 國 上 下 都 能 遵 從 。<br />

七 、 有 堅 心 定 性 之 寶 , 很 會 親 近 賢 哲 襲 學 聖 道 。<br />

這 樣 名 為 男 人 七 寶 之 身 。<br />

1。 襲 聖 : 親 近 襲 學 聖 道 也 。<br />

女 人 五 漏<br />

第 二 十 八<br />

[ 女 身 何 名 五 漏 1?<br />

一 漏 不 能 為 身 主 ;<br />

二 漏 不 能 為 家 主 ;<br />

三 漏 不 能 為 人 主 ;<br />

四 漏 不 能 為 物 主 ;<br />

五 漏 不 能 為 聖 主 。<br />

是 名 『 女 人 五 漏 之 體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女 人 的 身 體 有 那 五 漏 呢 ?<br />

一 漏 , 不 能 為 自 身 作 主 。<br />

二 漏 , 不 能 作 一 家 之 主 。<br />

51


三 漏 , 不 能 為 別 人 作 主 。<br />

四 漏 , 不 能 為 產 物 作 主 。<br />

五 漏 , 不 能 為 一 國 之 聖 主 。<br />

這 個 就 叫 做 , 女 人 的 五 漏 之 體 。<br />

1。 漏 : 煩 惱 的 別 名 , 含 有 漏 泄 和 漏 落 二 義 ; 貪 瞋 等 煩 惱 , 日 夜 由 六 根 門 頭 漏 泄 流 注 而 不<br />

止 , 叫 做 漏 ; 又 煩 惱 能 使 人 漏 落 於 三 惡 道 , 亦 叫 做 漏 。<br />

到 老 修 行<br />

第 二 十 九<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少 年 造 業 , 到 老 修 行 , 得 成 佛 否 ?]<br />

佛 言 :[ 苦 海 1 無 邊 , 回 頭 是 岸 。 若 人 回 心 , 發 願 修 行 ; 捨 非 從 是 , 改 惡<br />

向 善 , 長 齋 戒 酒 , 參 投 明 師 , 得 正 見 者 , 不 拘 老 少 , 皆 成 佛 道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少 年 造 作 惡 業 , 到 老 來 回 心 修 行 , 這 樣 可 以 成<br />

佛 嗎 ?]<br />

佛 說 :[ 苦 海 雖 然 無 邊 , 回 頭 就 是 道 岸 。 如 果 有 一 種 人 , 先 前 雖 然 造 罪<br />

造 業 , 後 來 回 心 轉 意 , 懺 悔 改 過 , 發 願 修 行 , 捨 棄 非 禮 , 唯 道 是 從 ; 改 變 宿<br />

惡 , 一 心 向 善 ; 長 久 的 持 齋 戒 酒 , 又 能 參 拜 明 師 , 得 到 佛 的 正 法 正 見 , 像 這<br />

樣 的 人 , 無 論 男 女 老 少 , 都 能 成 就 佛 道 。]<br />

1。 苦 海 : 喻 眾 生 在 六 道 之 中 生 死 輪 迴 , 備 受 種 種 的 苦 痛 , 好 像 沉 溺 於 無 邊 無 際 的 <strong>大</strong> 海 之<br />

中 一 樣 。<br />

52


破 齋 犯 戒<br />

第 三 十<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或 有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 一 生 齋 戒 , 種 諸 善 根 ; 老 來 顛<br />

倒 , 破 齋 1 犯 戒 , 得 何 福 報 ?]<br />

世 尊 曰 :[ 此 等 眾 生 , 雖 有 善 根 , 無 <strong>大</strong> 願 力 , 無 正 知 見 , 遠 離 明 師 , 漏<br />

失 前 功 ; 六 賊 返 轉 , 劫 自 功 德 , 心 生 顛 倒 , 不 成 佛 道 。<br />

其 中 或 有 單 犯 食 肉 , 必 落 神 道 。 上 品 鬼 王 , 中 品 夜 叉 2, 下 品 羅 剎 ; 受<br />

人 祭 拜 , 福 盡 氣 消 , 隨 業 輪 廻 。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其 中 或 有 單 犯 飲 酒 , 必 落 鬼 道 , 上 品 有 財 鬼 , 中 品 風 月 鬼 , 下 品 消 散<br />

鬼 ; 福 盡 氣 消 , 隨 業 輪 廻 ,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其 中 或 有 單 犯 淫 慾 , 必 落 魔 道 。 上 品 魔 王 , 中 品 魔 民 , 下 品 魔 女 ; 福 盡<br />

氣 消 , 隨 業 輪 迴 ,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其 中 或 有 單 犯 偷 盜 , 必 落 邪 道 。 上 品 精 靈 , 中 品 妖 怪 , 下 品 邪 人 ; 邪 氣<br />

消 散 , 隨 業 輪 迴 ,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其 中 或 有 單 犯 妄 語 , 未 得 謂 得 , 未 證 謂 證 , 空 腹 高 心 , 必 成 妖 類 ; 上 品<br />

魑 魅 , 中 品 魍 魎 4, 下 品 倚 草 附 木 ; 妖 氣 散 盡 ; 隨 業 輪 廻 ,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br />

復 。<br />

其 中 或 有 多 嗔 怒 者 , 雖 有 福 德 , 必 落 修 羅 惡 道 。 上 品 阿 修 羅 王 , 中 品 阿<br />

修 羅 眾 , 下 品 阿 修 羅 女 。 常 好 爭 鬥 , 受 勞 不 息 , 福 氣 消 盡 , 隨 業 輪 迴 , 一 失<br />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所 以 者 何 ? 食 肉 修 行 , 欲 圖 成 道 , 如 認 怨 家 , 當 己 子 想 , 欲 求 相 親 , 無<br />

有 是 處 。 飲 酒 修 行 , 欲 圖 成 道 , 如 飲 毒 藥 , 欲 求 長 生 , 無 有 是 處 。<br />

偷 盜 修 行 , 欲 圖 成 道 , 如 灌 漏 卮 5, 欲 求 平 滿 , 無 有 是 處 。 淫 慾 修 行 ,<br />

欲 圖 成 道 , 如 蒸 砂 石 , 欲 求 成 飯 , 無 有 是 處 。<br />

不 斷 妄 語 , 以 虛 言 實 , 欲 圖 成 道 , 如 彼 凡 夫 , 自 稱 國 王 , 欲 求 富 貴 , 無<br />

有 是 處 。 心 多 瞋 怒 , 性 好 爭 勝 , 缺 平 等 慈 , 欲 圖 成 道 ; 如 渡 漏 船 , 欲 過 <strong>大</strong><br />

海 , 終 須 沉 溺 。 是 人 自 墜 , 非 佛 不 渡 。<br />

若 欲 成 就 菩 提 妙 果 , 當 持 如 來 清 淨 齋 戒 , 寧 捨 身 命 , 終 不 毀 犯 , 佛 許 此<br />

53


人 , 立 地 成 佛 !]<br />

佛 告 文 殊 師 利 :[<br />

佛 從 發 心 齋 戒 清 淨 得 ;<br />

佛 從 久 久 不 退 真 實 得 ;<br />

佛 從 發 廣 <strong>大</strong> 願 、 願 出 世 間 得 ;<br />

佛 從 平 等 不 擇 冤 親 得 ;<br />

佛 從 下 心 參 求 明 師 得 ;<br />

佛 從 慈 悲 忍 辱 得 ;<br />

佛 從 精 進 解 脫 得 ;<br />

佛 從 難 行 能 行 , 難 捨 能 捨 , 難 學 能 學 得 。<br />

乃 至 佛 從 一 切 種 , 一 切 智 6 得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如 果 有 善 男 子 , 或 善 女 人 一 生 都 能 持 齋 守 戒 ,<br />

種 諸 善 根 , 可 惜 到 老 來 , 便 顛 倒 錯 亂 , 破 齋 犯 戒 , 像 這 樣 的 人 , 可 以 得 到 什<br />

麼 福 報 呢 ?]<br />

世 尊 說 :[ 這 種 眾 生 , 雖 然 有 點 善 根 , 卻 無 宏 <strong>大</strong> 的 願 力 , 又 沒 有 正 知 正<br />

見 , 且 遠 離 明 師 的 教 導 , 漏 失 以 前 的 功 行 , 又 讓 已 退 的 六 賊 , 返 轉 回 來 , 劫<br />

奪 自 家 的 功 德 , 像 這 樣 心 生 顛 倒 的 眾 生 , 是 不 能 成 就 佛 道 的 。<br />

其 中 或 是 單 犯 食 肉 戒 的 , 必 然 落 入 神 道 中 。 上 品 的 當 鬼 王 , 中 品 的 變 夜<br />

叉 , 下 品 的 成 羅 剎 ; 進 入 神 道 後 , 便 可 受 人 祭 拜 , 等 到 福 盡 氣 消 時 , 就 得 隨<br />

業 輪 廻 , 一 旦 失 去 人 身 之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生 萬 劫 , 也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br />

其 中 或 是 單 犯 飲 酒 的 , 必 然 墮 落 鬼 道 中 , 上 品 的 為 有 財 鬼 , 中 品 的 是 風<br />

月 鬼 , 下 品 的 變 成 消 散 鬼 , 等 到 福 盡 氣 消 時 , 便 隨 業 輪 廻 , 一 旦 失 去 人 身 之<br />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br />

54


其 中 或 是 單 犯 淫 慾 的 , 必 然 墮 落 魔 道 中 , 上 品 的 當 魔 王 , 中 品 的 為 魔<br />

民 , 下 品 的 成 魔 女 , 等 到 福 消 氣 散 後 , 也 是 隨 業 輪 迴 , 一 旦 失 去 人 身 之 後 ,<br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br />

其 中 只 有 單 犯 偷 盜 的 , 必 然 墮 落 邪 道 中 , 上 品 的 是 精 靈 , 中 品 的 變 妖<br />

怪 , 下 品 的 為 邪 人 ; 等 到 邪 氣 消 散 之 後 , 就 隨 業 輪 迴 , 一 旦 失 去 人 身 之 後 ,<br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br />

其 中 或 是 單 犯 妄 語 的 , 還 沒 有 得 法 , 卻 說 自 己 已 <strong>經</strong> 得 法 了 ; 還 沒 有 證<br />

道 , 卻 說 自 己 已 證 道 了 。 肚 子 裏 空 空 虛 虛 的 一 點 實 學 都 沒 有 , 還 愩 高 居 心 自<br />

<strong>大</strong> ; 這 樣 必 成 為 妖 類 , 上 品 的 是 魑 魅 , 中 品 的 為 魍 魎 , 下 品 的 只 能 倚 草 附<br />

木 , 等 到 妖 氣 散 盡 之 後 , 就 隨 業 輪 廻 ; 只 要 一 失 人 身 之 後 , 千 生 萬 劫 , 再 也<br />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br />

其 中 或 有 多 嗔 易 怒 的 , 雖 然 有 福 德 , 可 是 畢 竟 會 墮 落 在 阿 修 羅 的 惡 道<br />

中 , 上 品 的 當 阿 修 羅 王 , 中 品 的 為 阿 修 羅 眾 , 下 品 的 成 阿 修 羅 女 。 這 些 阿 修<br />

羅 <strong>經</strong> 常 喜 好 鬥 爭 , 雖 是 戰 爭 受 勞 也 不 停 息 。 等 到 福 氣 消 盡 之 後 , 仍 然 隨 業 輪<br />

迴 , 一 旦 失 去 人 身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br />

這 些 破 齋 犯 戒 的 , 為 什 麼 不 能 成 就 佛 道 ? 有 些 人 不 斷 吃 肉 , 又 要 修 行 ,<br />

企 圖 能 夠 成 道 證 果 。 這 樣 , 就 像 想 認 怨 家 的 人 , 把 他 當 作 自 己 的 兒 子 , 要 求<br />

冤 家 跟 我 們 相 親 相 愛 , 這 是 不 可 能 的 。<br />

有 些 人 不 戒 飲 酒 , 又 要 修 行 , 企 圖 能 夠 成 道 證 果 。 這 樣 , 就 像 喝 毒 藥 ,<br />

想 求 長 生 不 死 , 這 是 不 可 能 的 。<br />

邊 偷 盜 邊 修 行 的 人 , 企 圖 能 夠 成 道 證 果 , 這 種 人 就 像 拿 水 灌 入 會 漏 的 容<br />

器 裏 , 想 把 容 器 灌 滿 , 這 是 不 可 能 的 。<br />

有 人 貪 愛 淫 慾 , 也 想 修 道 , 企 圖 能 夠 成 道 證 果 。 這 樣 , 就 像 蒸 砂 石 , 想<br />

著 成 米 飯 吃 , 這 是 不 可 能 的 。。<br />

55


有 人 不 斷 的 說 妄 語 , 把 虛 假 的 , 說 成 是 真 實 的 。 這 種 人 也 企 圖 能 夠 成 道<br />

證 果 , 就 像 那 凡 夫 平 民 , 自 稱 是 國 王 , 想 要 得 到 富 貴 , 這 是 不 可 能 的 。<br />

有 些 人 內 心 充 滿 瞋 怒 , 個 性 又 好 強 爭 勝 , 缺 乏 平 等 的 慈 心 , 也 企 圖 成 道<br />

證 果 。 就 像 <strong>乘</strong> 坐 漏 洞 的 船 , 想 過 <strong>大</strong> 海 , 不 但 不 能 達 到 目 的 , 最 終 還 是 會 沉 溺<br />

的 。 這 是 破 齊 犯 戒 的 人 自 甘 墮 落 , 並 不 是 佛 祖 不 肯 渡 脫 他 們 。<br />

若 想 成 就 無 上 的 菩 提 妙 果 , 應 當 遵 守 如 來 所 制 定 的 清 淨 齋 戒 , 寧 願 捨 棄<br />

身 命 , 由 始 至 終 都 不 會 去 毀 犯 佛 的 戒 律 , 佛 允 許 這 種 人 , 可 以 立 地 成 佛 !]<br />

佛 告 又 告 訴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說 :[ 佛 果 是 從 發 心 齋 戒 清 淨 不 毀 犯 而 得 到<br />

的 , 佛 果 是 從 久 久 不 退 轉 真 功 實 德 而 得 到 的 。 佛 果 是 從 發 廣 <strong>大</strong> 誓 願 , 願 意 出<br />

離 世 間 而 得 到 的 。 佛 果 是 從 平 等 行 慈 , 不 擇 冤 親 一 體 普 化 而 得 到 的 。 佛 果 是<br />

從 低 心 下 氣 , 訪 求 明 師 , 真 傳 真 授 而 得 到 的 。 佛 果 是 從 凡 人 難 行 我 能 行 , 凡<br />

人 難 捨 我 能 捨 , 凡 人 難 學 我 能 學 而 得 到 的 。 乃 至 佛 果 是 從 一 切 種 智 而 得 到<br />

的 。]<br />

1。 破 齋 : 破 壞 八 關 齋 戒 。<br />

2。 夜 叉 : 華 譯 捷 疾 鬼 , 這 種 鬼 能 夠 在 空 中 飛 行 。<br />

3。 魑 魅 : 山 林 中 怪 物 能 害 人 者 。<br />

4。 魍 魎 : 山 川 之 精 怪 也 。<br />

5。 卮 : 圓 形 的 容 器 。<br />

6。 一 切 種 、 一 切 智 : 佛 有 三 智 , 一 切 智 、 道 種 智 、 一 切 種 智 。 一 切 智 , 是 聲 聞 緣 覺 知 一<br />

切 法 種 相 的 智 。 道 種 智 , 是 菩 薩 知 一 切 道 法 差 別 相 的 智 。 一 切 種 智 , 是 佛 通 達 種 相<br />

別 相 , 化 道 斷 惑 的 智 , 合 一 切 智 及 道 種 二 者 , 故 名 一 切 種 智 。<br />

56


薦 拔 亡 親<br />

第 三 十 一<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凡 人 在 生 , 不 能 齋 戒 , 修 諸 佛 慧 , 死 後 有 孝 順 子<br />

女 , 請 僧 轉 誦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 修 設 水 陸 1, 無 遮 <strong>大</strong> 齋 2, 資 度 亡 靈 , 未 審 亡 者 , 實 得 度<br />

否 ?]<br />

佛 言 :[ 凡 人 在 生 , 自 無 善 功 , 死 後 , 子 孫 修 功 報 薦 , 十 分 功 德 , 只 得<br />

其 三 。 何 以 故 ? 修 功 作 福 , 無 過 財 力 ; 是 故 生 人 , 出 己 財 力 , 眾 同 分 中 , 得<br />

福 勝 前 , 過 於 亡 者 。<br />

其 中 或 有 飲 酒 食 肉 , 不 淨 人 等 , 誦 <strong>經</strong> 修 薦 , 善 神 不 降 , 聖 賢 不 赴 , 反 累<br />

亡 魂 , 加 增 罪 業 。<br />

若 有 真 正 孝 順 男 女 , 父 母 亡 歿 , 七 七 之 內 , 三 年 之 中 , 合 家 齋 戒 , 出 清<br />

淨 財 ; 請 有 德 者 , 誦 讀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 修 設 水 陸 無 礙 <strong>大</strong> 齋 ; 燒 香 散 花 , 鋪 設 莊 嚴 , 如<br />

法 供 養 , 一 心 虔 誠 , 代 為 亡 者 , <strong>釋</strong> 罪 請 福 。 如 此 拔 薦 3, 亡 者 生 天 , 生 人 有<br />

福 , 存 亡 兩 泰 , 人 喜 神 歡 , 方 為 人 子 之 孝 順 者 也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為 什 麼 凡 間 人 在 生 時 , 不 能 持 齋 守 戒 , 修 持 種<br />

種 的 佛 法 慧 根 ; 當 他 死 後 , 有 孝 順 的 子 女 , 禮 請 僧 尼 代 誦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經</strong> 懺 , 修 設 那<br />

水 陸 齋 與 無 遮 <strong>大</strong> 會 , 用 以 超 度 亡 靈 , 不 曉 得 這 些 亡 者 之 靈 , 實 在 能 得 到 超 度<br />

嗎 ?]<br />

佛 說 :[ 凡 人 在 生 前 , 自 己 沒 有 修 行 善 功 , 死 後 ; 子 孫 賢 孝 , 修 設 功<br />

德 , 藉 以 報 答 親 恩 , 拔 薦 先 靈 。 這 之 間 , 子 孫 所 修 設 的 功 德 有 十 分 , 亡 靈 只<br />

得 其 中 三 分 。 為 什 麼 呢 ? 一 般 子 孫 為 先 靈 修 功 作 福 , 無 外 乎 發 費 一 些 財 力 ,<br />

所 以 在 世 的 生 人 , 出 自 己 的 錢 財 修 功 造 福 , 其 所 得 , 在 眾 人 ( 生 者 、 亡 者 與<br />

僧 眾 ) 共 同 分 配 中 , 事 實 上 生 人 所 得 到 的 福 德 , 勝 過 於 亡 者 。<br />

在 請 來 的 僧 眾 , 其 中 或 者 有 飲 酒 吃 肉 的 或 者 有 不 清 淨 的 人 等 , 雖 然 在 誦<br />

<strong>經</strong> 修 薦 , 這 樣 , 縱 使 是 善 神 都 不 願 降 臨 , 何 況 是 聖 賢 更 不 肯 前 來 赴 齋 , 修 薦<br />

57


不 但 沒 有 功 德 , 反 而 連 累 亡 靈 , 增 加 他 的 罪 業 。<br />

如 果 真 正 有 孝 順 的 男 女 , 在 父 母 亡 歿 的 七 七 四 十 九 天 之 內 , 三 年 之 中 ,<br />

闔 家 <strong>大</strong> 小 持 齋 守 戒 , 拿 出 清 淨 的 錢 財 , 恭 請 有 德 的 行 者 , 誦 讀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strong>經</strong> 懺 , 修<br />

設 水 陸 無 礙 <strong>大</strong> 齋 , 燒 香 散 花 , 舖 設 莊 嚴 的 道 場 , 依 法 供 養 十 方 聖 賢 , 一 心 一<br />

意 , 虔 誠 的 代 為 亡 靈 , 求 佛 開 <strong>釋</strong> 罪 愆 , 請 賜 冥 福 。 這 樣 的 拔 薦 , 亡 者 可 以 生<br />

天 , 生 人 也 有 福 報 , 存 亡 兩 者 , 皆 可 安 泰 , 人 神 皆 <strong>大</strong> 歡 喜 , 這 樣 方 是 為 人 子<br />

女 應 盡 的 孝 順 之 道 啊 !]<br />

1。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 菩 薩 所 修 的 法 門 , 以 救 世 利 他 為 宗 旨 。<br />

2。 無 遮 <strong>大</strong> 齋 : 無 遮 即 無 遮 止 限 的 意 思 。 這 種 法 會 , 普 同 供 養 , 如 現 在 人 打 千 僧 齋 , 結 萬<br />

人 緣 , 誰 都 可 以 參 加 無 遮 止 限 制 。<br />

3。 拔 薦 : 即 拔 出 地 獄 , 薦 上 天 堂 也 。<br />

明 師 口 訣<br />

第 三 十 二<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是 明 師 口 訣 ?]<br />

佛 言 :[ 如 來 滅 後 , 敕 諸 菩 薩 , 傳 佛 心 印 1, 續 佛 慧 命 , 各 化 一 方 , 開<br />

示 未 悟 有 緣 眾 生 , 正 因 正 果 , 正 見 正 修 , 降 伏 外 魔 , 破 除 邪 見 , 修 正 功 行 ,<br />

始 終 清 淨 。 非 根 不 度 , 非 器 不 傳 。<br />

若 有 誠 信 , 善 男 信 女 , 智 慧 高 明 , 力 求 明 師 , 時 時 親 近 , 久 久 供 養 , 下<br />

心 參 求 , 體 性 相 知 ; 方 得 以 心 印 心 , 以 道 傳 道 ; 心 心 相 印 , 祖 祖 聯 芳 , 流 傳<br />

不 絕 , 是 名 :『 天 機 口 訣 2』; 有 緣 遇 者 , 根 無 <strong>大</strong> 小 , 皆 成 佛 道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明 師 所 傳 的 天 機 口 訣 ?]<br />

佛 陀 說 :[ 當 如 來 我 滅 度 以 後 , 會 敕 令 諸 <strong>大</strong> 菩 薩 , 傳 承 佛 的 心 印 <strong>大</strong> 法 ,<br />

58


延 續 佛 的 慧 命 , 還 要 各 化 一 方 , 開 示 那 些 尚 未 開 悟 的 有 緣 眾 生 , 告 訴 他 們 什<br />

麼 是 正 因 正 果 , 正 見 正 修 , 並 且 降 伏 外 魔 的 擾 亂 , 破 除 眾 生 內 在 的 邪 見 , 修<br />

持 佛 的 真 正 功 行 , 乃 至 始 終 清 淨 , 不 受 污 染 。<br />

這 種 佛 的 心 印 <strong>大</strong> 法 , 如 果 不 是 有 根 基 的 人 是 得 不 到 引 度 的 。 不 是 上 根 利<br />

器 的 人 , 也 不 會 傳 授 給 他 。<br />

如 果 對 佛 法 有 誠 信 的 善 男 信 女 , 他 的 智 慧 高 明 , 又 肯 努 力 的 訪 求 明 師 。<br />

遇 到 真 正 的 明 師 , 還 能 時 時 的 親 近 , 久 久 的 供 養 , 而 且 低 心 下 氣 , 參 求 不<br />

怠 , 對 於 本 體 自 性 有 相 同 的 正 知 正 見 , 方 能 得 到 『 以 心 印 心 , 以 道 傳 道 』 的<br />

真 傳 真 授 。 不 但 可 以 心 心 相 印 , 而 且 還 能 祖 祖 聯 芳 , 使 正 法 流 傳 不 絕 , 這 才<br />

是 名 為 明 師 的 『 天 機 口 訣 』; 所 有 善 男 信 女 只 要 有 緣 遇 到 明 師 傳 授 這 個 『 天<br />

機 口 訣 』, 根 基 沒 有 <strong>大</strong> 小 的 差 別 , 都 能 成 就 佛 道 !]<br />

1。 心 印 : 心 者 佛 心 , 印 者 印 可 。 即 不 立 文 字 , 不 依 言 語 , 直 指 真 心 , 見 性 成 佛 , 之 心 印<br />

<strong>大</strong> 法 。<br />

2。 天 機 口 訣 : 即 明 師 真 傳 真 授 , 上 天 所 機 密 之 心 法 口 訣 。<br />

輕 師 慢 法<br />

第 三 十 三<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或 有 男 女 , 親 師 聞 法 , 帶 信 不 信 , 似 皈 不 皈 , 身 雖 禮<br />

拜 , 心 多 疑 悔 ; 自 心 不 悟 , 反 言 責 師 不 肯 開 度 , 此 等 男 女 , 如 何 度 脫 1?<br />

世 尊 曰 :[ 此 等 薄 福 少 慧 眾 生 , 不 悟 無 為 2, 取 相 執 著 , 邪 見 自 慢 , 障<br />

礙 真 性 , 不 得 正 見 。 何 以 故 ? 重 師 者 , 便 重 其 法 。 輕 師 者 , 便 輕 其 法 。<br />

重 師 者 , 法 便 行 。 輕 師 者 , 法 不 行 。 輕 師 慢 法 , 是 增 上 慢 人 , 雖 然 與 師<br />

同 行 , 如 隔 千 由 旬 3 外 ; 身 命 終 時 , 入 <strong>大</strong> 阿 鼻 ; 千 佛 出 世 , 莫 能 救 度 ; 一 失<br />

人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59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或 許 有 一 種 男 女 , 雖 是 親 近 師 傳 聽 聞 佛 法 , 卻<br />

帶 著 半 信 半 疑 的 態 度 , 好 像 要 皈 依 又 不 願 真 心 的 皈 依 , 身 體 雖 然 在 禮 拜 , 其<br />

實 滿 心 的 疑 慮 , 自 心 不 肯 參 悟 , 反 而 責 怪 師 傳 不 肯 開 示 度 脫 ! 像 這 種 男 女 ,<br />

要 如 何 來 度 脫 他 們 呢 ?]<br />

世 尊 說 :[ 這 種 福 緣 淺 薄 又 缺 少 智 慧 的 眾 生 , 不 去 領 悟 無 為 心 法 , 專 門<br />

向 外 取 相 , 執 著 有 為 之 法 ; 內 心 充 滿 了 邪 見 , 還 愩 高 自 慢 , 障 礙 了 自 己 的 真<br />

如 佛 性 , 不 能 得 到 真 知 正 見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尊 重 師 傳 的 人 , 便 會 尊 重 師 傳<br />

所 傳 之 法 , 輕 慢 師 傳 的 人 , 便 會 藐 視 師 傳 之 法 。<br />

尊 重 師 傳 的 , 所 傳 之 法 便 可 行 ; 輕 慢 師 傳 的 , 所 傳 之 法 便 不 可 行 。 輕 視<br />

師 傳 , 怠 慢 佛 法 , 就 是 犯 增 上 慢 罪 的 人 , 這 種 人 , 身 體 雖 然 與 師 同 行 同 坐 ,<br />

心 性 卻 如 隔 千 里 之 外 , 到 了 生 命 臨 終 時 , 必 然 會 墮 入 <strong>大</strong> 阿 鼻 地 獄 受 苦 ; 這<br />

時 , 縱 使 有 千 佛 出 世 , 也 無 法 救 度 , 像 這 樣 一 失 人 身 之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br />

也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的 !]<br />

1。 度 脫 : 濟 度 眾 生 , 脫 離 生 死 之 意 。 如 舟 子 渡 人 過 海 的 意 思 。<br />

2。 無 為 : 無 因 緣 的 造 作 , 即 真 理 的 別 名 。<br />

3。 由 旬 : 印 度 計 里 程 的 數 目 。<br />

七 寶 布 施<br />

第 三 十 四<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是 一 身 七 寶 布 施 1?]<br />

佛 言 :[ 不 貪 是 布 施 。 所 謂<br />

眼 不 貪 好 色 奇 物 , 是 色 寶 布 施 。<br />

耳 不 貪 好 樂 音 聲 , 是 聲 寶 布 施 。<br />

鼻 不 貪 好 上 妙 香 , 是 香 寶 布 施 。<br />

60


舌 不 貪 好 上 美 味 , 是 味 寶 布 施 。<br />

身 不 貪 好 妙 衣 服 , 是 觸 寶 布 施 。<br />

意 不 貪 名 利 恩 愛 , 是 法 寶 布 施 。<br />

性 不 貪 世 間 欲 樂 , 是 佛 寶 布 施 。<br />

若 有 人 能 悟 自 身 中 七 寶 布 施 , 所 得 福 德 , 勝 如 世 間 <strong>金</strong> 、 銀 、 琉 璃 、 珍<br />

珠 、 瑪 瑙 、 珊 瑚 、 琥 珀 , 七 寶 布 施 之 福 , 百 千 萬 分 , 不 及 其 一 , 乃 至 譬 喻 所<br />

不 能 及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自 己 一 身 的 七 寶 布 施 ?]<br />

佛 說 :[ 布 施 是 為 了 要 度 貪 慳 , 所 以 不 貪 便 是 布 施 。 所 謂 眼 睛 不 貪 看 美<br />

色 奇 珍 寶 物 , 便 是 色 寶 布 施 。 耳 朵 不 貪 聽 美 好 的 音 樂 歌 聲 , 便 是 聲 寶 布 施 。<br />

鼻 子 不 貪 嗅 芬 芳 上 等 美 妙 的 香 味 , 便 是 香 寶 布 施 。 舌 頭 不 貪 嚐 上 等 , 好 的 美<br />

味 食 品 , 便 是 味 寶 布 施 。 身 體 不 貪 穿 上 等 好 質 料 , 觸 感 美 妙 的 衣 裳 , 便 是 觸<br />

寶 布 施 。 意 念 不 貪 圖 世 間 的 名 利 富 貴 , 恩 惠 愛 情 , 便 是 法 寶 布 施 。 本 性 不 貪<br />

戀 人 世 間 的 舒 適 娛 樂 , 便 是 佛 寶 布 施 。<br />

若 是 有 人 能 領 悟 這 個 自 己 身 中 的 七 寶 布 施 , 他 所 得 的 福 德 , 勝 過 如 人 世<br />

間 以 <strong>金</strong> 、 銀 、 琉 璃 、 珍 珠 、 瑪 瑙 、 珊 瑚 、 琥 珀 等 七 寶 布 施 的 福 報 。<br />

自 身 中 七 寶 布 施 , 所 得 的 福 德 , 有 百 千 萬 分 , 而 身 外 之 世 間 七 寶 ( <strong>金</strong> 、<br />

銀 、 琉 璃 等 ) 布 施 , 所 得 的 福 報 , 卻 萬 不 及 其 一 , 甚 至 是 用 譬 喻 所 不 能 達 到<br />

的 。]<br />

1。 布 施 : 以 自 己 之 所 有 施 捨 於 人 。 布 施 有 三 類 : 是 財 施 , 就 是 用 財 物 去 救 濟 疾 病 貧 苦 的<br />

人 。 是 法 施 , 就 是 用 正 法 去 勸 人 修 善 斷 惡 。 是 無 畏 施 , 就 是 不 顧 自 己 的 安 危 解 除 別<br />

人 的 怖 畏 。<br />

61


王 舍 城 論<br />

第 三 十 五<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是 王 舍 城 :]<br />

世 尊 曰 :[ 心 喻 舍 , 性 喻 王 , 清 淨 齋 戒 喻 城 牆 。 六 根 喻 六 部 宰 輔 1, 六<br />

塵 2 喻 六 賊 强 梁 3, 六 識 4 喻 六 門 出 入 。 五 欲 5 喻 五 道 阱 坑 。 見 聞 覺 知 , 喻 住<br />

國 四 相 ; 同 佐 性 王 一 體 。 性 王 一 出 , 坐 於 心 舍 , 常 共 六 臣 、 四 相 , 同 理 國<br />

政 。<br />

若 性 王 有 道 , 不 順 私 情 , 有 功 則 賞 , 有 過 則 罰 ; 體 天 行 道 , 死 者 無 怨 。<br />

如 此 刑 政 , 能 令 在 外 , 戒 牆 堅 固 , 六 門 警 慎 , 六 賊 不 起 。 在 內 六 臣 清 政 , 四<br />

相 體 公 , 不 敢 作 弊 , 內 外 如 一 , 性 王 太 平 。<br />

若 性 王 無 道 , 聽 讒 納 佞 , 背 公 向 私 , 賞 罰 不 平 , 上 下 相 乖 ; 在 內 六 臣 相<br />

背 , 四 相 作 弊 ; 在 外 六 門 不 關 , 六 賊 亂 起 , 攻 破 戒 牆 ; 入 自 家 邦 , 劫 自 功<br />

德 , 福 盡 法 無 , 身 心 落 泊 , 便 受 沉 淪 !<br />

是 故 治 世 有 法 , 治 心 有 理 。 不 公 不 行 , 不 正 不 立 , 直 交 內 外 如 一 , 上 下<br />

無 失 , 君 臣 道 合 , 心 性 圓 明 , 體 用 一 致 , 性 王 臣 民 , 同 樂 太 平 , 故 名 :『 王<br />

舍 城 』 也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王 舍 城 ?]<br />

世 尊 說 :[ 心 比 喻 殿 舍 , 性 比 喻 國 王 , 清 淨 齋 戒 比 喻 京 都 的 城 牆 。 眼 、<br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六 根 , 比 喻 吏 、 戶 、 禮 、 兵 、 刑 、 工 , 六 部 的 宰 輔 。<br />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法 , 比 喻 在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之 六 門 出 入 。<br />

財 、 色 、 飲 食 、 名 、 睡 眠 , 比 喻 五 條 陷 阱 。 見 、 聞 、 覺 、 知 , 比 喻 住 在 國 內<br />

的 四 位 宰 相 。 他 們 共 同 輔 佐 性 王 , 可 以 算 是 一 體 的 。 性 王 一 出 來 , 就 坐 在 心<br />

的 殿 舍 上 , 常 和 六 部 輔 佐 性 王 , 四 個 宰 相 , 一 同 治 理 國 政 。<br />

性 王 若 是 有 道 , 不 順 私 情 ; 有 功 勞 的 則 加 以 奬 賞 , 有 罪 過 的 加 以 懲 罰 。<br />

一 切 都 體 念 天 心 而 行 正 道 , 縱 使 有 犯 死 罪 而 受 殛 刑 者 , 也 是 死 而 無 怨 。 像 這<br />

62


樣 的 刑 政 , 能 使 在 外 的 戒 牆 堅 固 , 沒 有 外 患 的 侵 擾 。 六 個 城 門 也 警 戒 慎 嚴 ,<br />

自 然 六 賊 就 不 會 興 起 。 在 內 的 六 部 宰 輔 清 廉 勤 政 , 四 位 宰 相 體 公 為 國 , 不 敢<br />

作 弊 ; 內 外 一 體 , 則 性 王 可 致 太 平 。<br />

若 是 性 王 無 道 , 聽 信 讒 言 , 採 納 奸 佞 , 違 背 公 理 , 循 向 私 情 , 賞 罰 不 公<br />

平 合 法 , 上 下 乖 舛 不 和 , 在 內 的 六 位 輔 臣 互 別 描 頭 , 四 位 宰 相 一 起 作 弊 ; 在<br />

外 的 六 門 不 設 關 防 , 致 使 六 賊 猖 獗 亂 起 , 攻 破 戒 牆 , 進 入 自 家 邦 國 , 劫 掠 自<br />

家 的 功 德 , 等 到 福 氣 消 盡 , 法 力 全 無 之 時 , 身 心 落 魄 , 神 竭 智 衰 , 便 受 到 沉<br />

淪 之 苦 。<br />

所 以 說 治 理 世 間 有 治 理 世 間 的 方 法 , 治 理 身 心 有 治 理 身 心 的 道 理 。 心 不<br />

公 則 政 令 不 能 推 行 , 行 不 正 則 身 體 無 立 足 之 地 。 要 直 到 內 外 如 一 不 二 心 , 上<br />

下 相 顧 而 無 失 ; 君 臣 志 同 道 合 , 心 性 圓 陀 光 明 , 體 用 一 致 , 相 輔 相 成 , 使 性<br />

王 臣 民 一 身 <strong>大</strong> 治 , 共 享 安 康 , 同 樂 太 平 , 這 纔 是 名 為 『 王 舍 城 』 啊 !]<br />

1。 宰 輔 : 宰 輔 猶 言 宰 相 也 。《 後 漢 書 》 二 十 八 將 傳 論 :[ 宰 輔 五 世 , 莫 非 公 侯 。]<br />

2。 六 塵 : 色 塵 、 聲 塵 、 香 塵 、 味 塵 、 觸 塵 、 法 塵 。 塵 有 染 污 之 義 , 謂 能 染 污 人 們 的 心<br />

靈 , 使 真 性 不 能 顯 發 。<br />

3。 強 梁 : <strong>剛</strong> 暴 也 。 老 子 :[ 強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br />

4。 六 識 : 眼 識 、 耳 識 、 鼻 識 、 舌 識 、 身 識 、 意 識 。 言 六 根 對 六 塵 而 生 見 聞 嗅 味 覺 思 的 了<br />

別 作 用 。 因 為 是 八 識 中 的 前 六 識 , 故 常 被 稱 為 前 六 識 。<br />

5。 五 欲 : 財 欲 、 色 欲 、 飲 食 欲 、 名 欲 、 睡 眠 欲 。<br />

自 己 佛 法<br />

第 三 十 六<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是 自 己 佛 法 ?]<br />

世 尊 曰 :[ 悟 明 自 己 本 來 真 性 , 卽 自 己 佛 也 。 於 世 間 法 , 及 出 世 間 法 ,<br />

通 達 無 礙 , 卽 自 己 法 也 。<br />

63


佛 道 。]<br />

心 要 理 養 , 佛 要 法 扶 。 是 故 財 食 養 身 命 , 道 理 養 慧 命 , 悟 道 兼 通 , 卽 成<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自 己 的 佛 法 ?]<br />

世 尊 說 :[ 開 悟 明 <strong>白</strong> 了 自 己 本 來 的 真 性 , 就 是 自 己 的 真 佛 。 對 於 人 世 間<br />

的 綱 常 倫 理 , 修 身 、 齊 家 、 治 國 、 平 天 下 之 法 , 與 及 斷 惑 證 真 , 超 生 了 死 ,<br />

出 離 世 間 之 法 ; 都 能 通 達 無 礙 , 就 是 自 己 的 真 法 。<br />

心 要 道 理 來 培 養 , 佛 要 正 法 來 扶 持 ; 所 以 說 要 以 錢 財 食 物 來 滋 養 肉 身 的<br />

生 命 , 以 真 道 至 理 來 長 養 智 慧 的 生 命 , 開 悟 人 道 與 佛 法 兼 通 , 就 能 成 就 佛<br />

道 。]<br />

千 眼 千 手<br />

第 三 十 七<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觀 世 音 菩 薩 , 如 何 具 千 手 千 眼 ?]<br />

世 尊 曰 :[ 眼 表 見 性 , 手 表 妙 用 。 若 人 徹 悟 , 明 心 見 性 , 亦 同 千 佛 見 性<br />

一 般 , 故 名 :『 千 眼 同 放 光 明 』。<br />

又 體 自 性 , 發 生 妙 用 , 亦 同 千 佛 妙 用 無 二 , 故 名 :『 千 手 同 作 用 也 』。<br />

方 成 體 用 兩 顯 , 圓 通 教 主 , 觀 世 音 菩 薩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觀 世 音 菩 薩 , 怎 麼 能 夠 具 足 千 手 千 眼 呢 ?]<br />

世 尊 說 :[ 眼 是 表 示 他 的 見 性 , 圓 明 普 照 , 真 見 無 礙 。 手 是 表 示 萬 能<br />

的 , 具 足 無 邊 妙 用 。 如 果 學 佛 的 人 , 已 <strong>經</strong> <strong>大</strong> 徹 <strong>大</strong> 悟 明 心 見 性 了 , 就 像 一 千 位<br />

佛 祖 的 見 性 ( 眼 力 ) 一 樣 , 無 所 不 見 , 所 以 名 叫 『 千 眼 同 放 光 明 』。<br />

64


還 有 本 體 自 性 , 萬 理 具 足 , 由 性 體 發 生 的 無 邊 妙 用 , 就 像 一 千 位 佛 祖 一<br />

同 施 展 妙 用 沒 有 兩 樣 , 所 以 名 叫 『 千 手 同 作 用 也 』。<br />

如 果 能 夠 像 一 千 位 佛 祖 的 見 性 ( 眼 力 ) 一 樣 , 圓 明 普 照 , 真 見 無 礙 ; 像<br />

一 千 位 佛 祖 一 同 施 展 妙 用 一 樣 , 方 能 成 為 一 位 體 用 兩 全 的 圓 通 教 主 , 觀 世 音<br />

菩 薩 。]<br />

何 謂 三 毒<br />

第 三 十 八<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如 何 是 三 毒 ?]<br />

世 尊 曰 :[<br />

愚 癡 邪 見 , 是 一 毒 。<br />

貪 心 不 足 , 是 二 毒 。<br />

瞋 怒 嫉 妬 , 是 三 毒 。<br />

此 三 毒 , 是 三 惡 道 之 種 子 ; 若 人 具 足 , 決 墮 三 途 , 一 失 人 身 , 萬 劫 不<br />

復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三 種 毒 害 ?]<br />

世 尊 說 :[ 愚 癡 邪 見 , 是 第 一 種 毒 害 。 貪 心 不 足 , 是 第 二 種 毒 害 。 瞋 怒<br />

嫉 妬 , 是 第 三 種 毒 害 。<br />

這 三 種 毒 害 , 是 三 惡 道 的 種 子 ; 如 果 有 人 具 足 這 三 種 毒 害 , 決 定 會 墮 入<br />

地 獄 、 餓 鬼 、 畜 生 , 這 三 途 中 , 一 旦 失 去 了 人 身 之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無<br />

法 復 得 人 身 的 !]<br />

65


何 謂 四 <strong>大</strong><br />

第 三 十 九<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是 四 <strong>大</strong> ?]<br />

世 尊 曰 :[ 地 有 堅 性 , 水 有 通 性 , 火 有 燄 性 , 風 有 動 性 ; 在 人 身 上 , 四<br />

<strong>大</strong> 和 合 , 方 成 一 體 。<br />

所 有<br />

皮 肉 筋 骨 , 膠 成 一 身 , 名 『 地 <strong>大</strong> 』。<br />

津 涎 尿 血 , 滋 潤 一 身 , 名 『 水 <strong>大</strong> 』。<br />

煖 氣 均 融 , 温 和 一 身 。 名 『 火 <strong>大</strong> 』。<br />

動 轉 施 為 , 運 用 一 身 , 名 『 風 <strong>大</strong> 』。<br />

四 <strong>大</strong> 調 和 , 一 身 安 樂 ; 四 <strong>大</strong> 不 調 , 便 生 病 苦 。 故 曰 :『 四 <strong>大</strong>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四 <strong>大</strong> ?]<br />

世 尊 說 :[ 地 有 堅 固 的 性 質 , 水 有 流 通 的 性 , 火 有 燄 熱 的 性 質 , 風 有 活<br />

動 的 性 質 ; 有 這 四 <strong>大</strong> 地 水 火 風 , 在 人 身 上 , 和 合 在 一 起 , 方 能 成 為 一 個 人 的<br />

身 體 。<br />

所 有 的 皮 肉 筋 骨 , 膠 粘 成 一 身 , 名 叫 『 地 <strong>大</strong> 』; 體 內 的 津 涎 尿 血 , 滋 潤<br />

全 身 , 名 叫 『 水 <strong>大</strong> 』; 暖 氣 均 融 , 温 和 全 身 , 名 叫 『 火 <strong>大</strong> 』; 活 動 旋 轉 , 所<br />

有 施 為 , 應 用 於 一 身 , 名 叫 『 風 <strong>大</strong> 』。<br />

地 水 火 風 , 這 四 <strong>大</strong> 如 果 能 夠 調 和 , 這 個 身 體 就 能 平 安 快 樂 ; 如 果 這 四 <strong>大</strong><br />

沒 有 調 和 , 就 會 產 生 諸 多 疾 病 的 痛 苦 來 。 所 以 說 :『 這 地 水 火 風 , 是 構 造 身<br />

體 的 四 <strong>大</strong> 要 素 。』]<br />

66


云 何 孝 順<br />

第 四 十<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是 孝 順 ?]<br />

世 尊 曰 :[ 孝 者 、 慈 也 。 順 者 , 不 逆 正 理 也 。 有 孝 慈 , 不 傷 生 而 自 活 ,<br />

不 取 私 而 背 公 。 尊 重 三 寶 , 敬 順 二 親 。 不 醉 不 亂 , 無 愛 無 憎 ; 勸 令 合 家 , 同<br />

修 福 慧 。 內 和 外 睦 , 上 恭 下 敬 ; 現 在 父 母 , 心 安 體 樂 ; 過 去 父 母 , 離 苦 昇<br />

天 。 是 名 :『 世 間 孝 順 男 女 』。<br />

若 是 日 殺 三 牲 1, 奉 親 祀 祖 , 皆 與 父 母 加 增 罪 業 , 是 <strong>大</strong> 不 孝 。 生 前 同<br />

造 , 死 後 同 墮 , 父 母 冤 親 , 相 牽 相 連 ; 成 羣 作 隊 , 同 入 輪 廻 ; 一 失 人 身 萬 劫<br />

不 復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孝 順 之 道 ?]<br />

世 尊 說 :[ 孝 是 發 揮 仁 慈 敬 愛 的 心 , 順 是 不 忤 逆 人 倫 的 正 理 。 有 孝 慈 的<br />

人 , 不 會 只 顧 自 己 活 命 而 傷 害 生 靈 , 不 敢 圖 謀 私 利 而 違 背 公 道 。 能 夠 尊 重<br />

佛 、 法 、 僧 , 並 且 孝 順 父 母 , 敬 愛 雙 親 ; 不 會 迷 醉 , 不 會 昏 亂 ; 沒 有 偏 愛 ,<br />

沒 有 憎 惡 , 不 但 自 己 勤 修 , 還 能 勸 令 閤 家 <strong>大</strong> 小 , 同 修 福 慧 。 無 論 是 內 親 外<br />

戚 , 都 能 和 睦 相 處 ; 上 下 一 心 , 恭 敬 不 怠 。 今 生 今 世 的 父 母 , 心 意 安 寧 , 身<br />

體 康 樂 ; 過 去 世 , 前 生 的 父 母 , 都 能 脫 離 苦 海 , 上 昇 天 堂 。 這 才 可 以 名 為<br />

『 世 間 的 孝 順 兒 女 』。<br />

如 果 是 日 日 宰 殺 三 牲 , 用 來 奉 敬 雙 親 , 祭 祀 祖 先 ; 這 些 都 是 給 父 母 增 加<br />

罪 業 的 , 實 在 是 <strong>大</strong> 不 孝 。 生 前 共 同 造 罪 , 死 後 一 同 墮 落 , 自 己 和 父 母 , 冤 親<br />

與 親 眷 , 互 相 牽 連 著 , 成 羣 結 隊 的 , 一 同 墮 入 生 死 輪 廻 的 苦 海 中 , 一 旦 失 去<br />

人 身 之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無 法 復 得 人 身 !]<br />

1。 三 牲 : 牛 、 羊 、 豬 , 謂 之 三 牲 。<br />

67


何 謂 方 便<br />

第 四 十 一<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名 方 便 ?]<br />

世 尊 曰 :[『 方 便 』 二 字 , 略 說 有 一 十 五 種 :<br />

第 一 方 便 , 不 養 不 殺 。<br />

第 二 方 便 , 不 食 酒 肉 。<br />

第 三 方 便 , 不 造 酒 漿 。<br />

第 四 方 便 , 不 相 侵 害 。<br />

第 五 方 便 , 莫 錯 指 路 。<br />

第 六 方 便 , 不 可 燒 山 。<br />

第 七 方 便 , 莫 怨 天 地 。<br />

第 八 方 便 , 莫 慢 神 明 。<br />

第 九 方 便 , 莫 出 濁 言 。<br />

第 十 方 便 , 積 仁 布 德 。<br />

第 十 一 方 便 , 勤 儉 知 足 。<br />

第 十 二 方 便 , 敬 老 憐 貧 。<br />

第 十 三 方 便 , 急 難 相 救 。<br />

第 十 四 方 便 , 修 因 種 果 。<br />

第 十 五 方 便 , 冤 親 平 等 , 相 濟 度 也 。<br />

若 人 行 得 十 五 方 便 , 便 得 十 五 種 清 淨 福 報 , 常 生 人 天 , 受 諸 快 樂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怎 樣 修 才 算 是 行 方 便 法 ?]<br />

世 尊 說 :[ 要 行 『 方 便 』 這 兩 個 字 , <strong>大</strong> 概 說 起 來 有 十 五 種 可 行 的 : 第 一<br />

種 方 便 , 不 養 畜 牲 也 不 殺 生 。 第 二 種 方 便 , 不 喝 酒 吃 肉 。 第 三 種 方 便 , 不 釀<br />

造 酒 漿 。 第 四 種 方 便 , 互 相 照 顧 , 不 互 相 侵 害 。 第 五 種 方 便 , 不 要 給 人 指 錯<br />

路 途 , 尤 其 是 修 行 的 道 路 。 第 六 種 方 便 , 不 可 放 火 燒 山 , 傷 害 生 靈 。 第 七 種<br />

68


方 便 , 不 要 呵 風 罵 雨 , 怨 天 怨 地 。 第 八 種 方 便 , 不 要 怠 慢 神 明 , 褻 瀆 仙 佛 。<br />

第 九 種 方 便 , 不 要 講 髒 <strong>話</strong> 。 第 十 種 方 便 , 要 累 積 仁 心 , 廣 布 恩 德 。 第 十 一 種<br />

方 便 , 要 克 勤 克 儉 , 知 足 常 樂 。 第 十 二 種 方 便 , 要 敬 老 憐 貧 , 矜 孤 恤 寡 。 第<br />

十 三 種 方 便 , 要 急 難 相 救 , 不 計 利 害 。 第 十 四 種 方 便 , 要 修 善 因 種 善 果 。 第<br />

十 五 種 方 便 , 無 論 冤 家 或 親 戚 , 都 平 等 相 待 , 互 相 濟 渡 脫 。<br />

如 果 有 人 能 夠 行 得 這 十 五 種 方 便 法 , 便 可 得 到 十 五 種 清 淨 的 <strong>大</strong> 福 報 , 常<br />

常 可 以 出 生 在 富 貴 人 中 , 或 上 生 天 堂 , 享 受 著 種 種 的 快 樂 !]<br />

何 謂 好 心<br />

第 四 十 二<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云 何 是 好 心 ?]<br />

佛 言 :[『 好 心 』 二 字 , 無 人 行 得 。 若 是 好 心 , 給 事 他 人 , 不 求 果 報 。<br />

供 養 他 人 , 不 求 果 報 。 利 益 他 人 , 不 求 恩 報 。 乃 至 下 心 , 滿 人 心 願 。<br />

難 捨 能 捨 , 難 忍 能 忍 , 難 行 能 行 , 難 救 能 救 。 不 擇 冤 親 , 平 等 濟 度 ; 真<br />

實 能 行 , 非 但 口 說 。<br />

愚 人 口 說 好 心 , 心 無 慈 善 。<br />

賢 人 常 行 好 心 , 口 不 自 言 。<br />

但 念 利 濟 他 人 , 不 求 自 己 名 望 , 是 名 :『 好 心 』! 若 是 捨 寸 而 求 尺 , 種<br />

少 而 望 多 者 , 是 不 好 心 也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怎 樣 才 算 是 好 心 的 人 ?]<br />

佛 陀 說 :[『 好 心 ] 這 兩 個 字 , 沒 有 幾 個 人 能 夠 行 得 圓 滿 的 。 若 是 真 正<br />

好 心 的 人 , 給 人 財 物 , 幫 他 人 辦 事 , 不 會 要 求 果 報 。 供 養 僧 道 , 讓 他 尊 心 修<br />

行 , 不 是 為 了 要 求 福 報 。 好 心 利 益 他 人 , 也 不 會 要 求 他 人 來 感 恩 圖 報 。 乃 至<br />

低 心 下 氣 , 盡 量 滿 足 他 人 的 心 願 為 止 。<br />

69


難 以 割 捨 的 , 能 夠 割 捨 ; 難 以 忍 辱 的 , 能 夠 忍 辱 ; 難 做 的 善 行 , 也 能 夠<br />

行 善 ; 難 以 救 濟 的 , 也 能 夠 想 辦 法 救 濟 他 。 甚 至 沒 有 冤 仇 與 親 愛 的 分 別 , 都<br />

一 律 平 等 的 濟 度 ; 真 正 實 在 能 行 好 心 的 人 , 不 會 只 是 用 口 說 說 而 已 。<br />

愚 昧 的 人 , 只 有 口 中 說 的 是 好 心 , 心 中 卻 沒 有 慈 悲 善 念 。 賢 德 的 人 雖 然<br />

常 行 好 心 , 好 事 , 口 中 卻 不 曾 自 己 說 是 好 心 ; 只 是 念 念 在 利 益 救 濟 他 人 , 不<br />

是 為 了 追 求 自 己 的 聲 譽 名 望 , 這 樣 才 是 名 符 其 實 的 『 好 心 』。 如 果 只 是 施 捨<br />

一 寸 , 而 卻 要 人 回 報 一 尺 ; 耕 種 的 少 , 而 希 望 收 穫 的 多 , 像 這 種 便 是 不 好 心<br />

的 人 啊 !]<br />

智 愚 迷 悟<br />

第 四 十 三<br />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 如 何 是 智 ? 如 何 是 愚 ? 如 何 是 迷 ? 如 何 是 悟 ? 願 佛 慈<br />

悲 , 廣 為 我 說 。]<br />

佛 言 :[ 智 者 , 知 也 。 智 人 、 知 有 佛 道 可 修 , 知 有 聖 教 可 學 , 知 有 明 師<br />

可 求 ; 知 有 福 可 作 , 知 有 罪 可 懺 。 乃 至 知 有 世 出 、 世 間 , 輪 廻 因 果 。<br />

如 天 有 日 , 如 夜 有 燈 , 能 知 能 見 。 善 惡 報 應 , 一 知 見 後 , 便 能 捨 惡 從<br />

善 , 改 邪 就 正 。 非 理 不 說 , 非 事 不 為 , 非 道 不 行 , 非 物 不 取 ; 念 念 中 正 , 步<br />

步 真 實 , 積 德 成 名 , 流 傳 後 世 , 是 名 :『 智 人 』。<br />

愚 者 , 暗 也 。 愚 人 心 暗 , 不 識 高 低 ; 不 知 有 天 堂 地 獄 , 不 信 有 罪 福 輪<br />

廻 。 一 向 貪 花 戀 酒 , 殺 生 害 命 , 而 供 口 腹 ; 一 生 之 中 , 殺 害 百 千 萬 億 眾 生<br />

身 , 借 下 百 千 萬 億 性 命 債 ; 輪 廻 相 遇 , 遞 相 食 噉 , 無 有 了 期 !<br />

何 以 故 ? 一 切 牛 馬 豬 羊 畜 生 之 類 , 皆 是 累 世 冤 親 , 善 惡 眷 屬 , 墮 入 輪<br />

廻 , 改 頭 換 面 , 來 作 畜 生 ; 愚 人 殺 食 , 卽 殺 自 己 眷 屬 身 , 卽 食 自 己 眷 屬 肉 ,<br />

此 遭 彼 殺 , 彼 遭 此 殺 ; 輪 廻 路 上 , 親 疏 不 知 , 相 殺 相 食 , 無 有 休 息 , 一 失 人<br />

身 , 萬 劫 不 復 !<br />

迷 人 , 惑 亂 也 。 迷 人 不 明 事 理 , 胸 無 所 主 , 易 為 外 物 所 誘 , 甚 至 積 惑 難<br />

反 ; 貪 酒 戀 色 , 縱 六 根 , 染 六 塵 , 奇 技 淫 巧 , 邪 偽 多 端 , 顛 倒 無 數 ; 但 念 目<br />

70


前 受 用 , 不 顧 身 後 招 殃 。 迷 真 逐 妄 , 背 覺 合 塵 , 縱 遇 聖 賢 , 不 能 救 度 , 長 沉<br />

苦 海 , 永 失 真 性 , 一 入 輪 廻 , 萬 劫 不 復 。<br />

悟 者 , 覺 也 。 悟 人 覺 知 自 心 是 佛 , 慕 道 修 行 , 三 業 無 虧 , 六 根 清 淨 , 有<br />

方 有 便 , 無 我 無 人 , 自 度 度 他 , 同 成 佛 道 !<br />

雖 住 世 間 , 世 法 不 染 , 坐 塵 勞 1 內 , 轉 <strong>大</strong> 法 輪 , 化 娑 婆 2 界 , 為 極 樂<br />

邦 。 變 地 獄 為 天 堂 , 指 迷 徒 見 佛 性 , 作 諸 佛 事 , 度 脫 有 情 , 不 捨 慈 悲 , 誓 相<br />

救 拔 。<br />

若 有 眾 生 , 得 供 養 者 , 所 得 福 德 , 如 供 養 三 世 諸 佛 ; 功 德 正 等 無 二 。 何<br />

以 故 ? 自 覺 覺 他 , 名 為 『 正 覺 』。 說 法 利 生 , 妙 用 神 通 , 與 佛 無 二 。<br />

能 示 眾 生 , 開 佛 知 見 。 能 指 眾 生 , 悟 佛 知 見 。 能 引 眾 生 , 入 佛 知 見 。 能<br />

究 眾 生 , 成 佛 知 見 。<br />

所 以 者 何 ? <strong>大</strong> 悟 之 人 , 得 名 :『 菩 薩 』。 得 佛 秘 密 真 正 口 訣 3。 若 有 男<br />

女 , 得 見 得 聞 , 信 他 法 化 , 皆 是 正 因 , 皆 得 正 果 。<br />

是 故 :<br />

少 年 修 行 , 得 其 正 法 4, 卽 成 佛 道 。<br />

二 十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三 十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四 十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五 十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六 十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七 十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八 十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男 子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女 人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富 貴 人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貧 賤 人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帝 王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宰 官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71


乃 至 , 人 與 非 人 修 行 , 得 正 法 , 亦 成 佛 道 。<br />

爾 世 , 世 尊 而 說 偈 曰 :<br />

『 若 有 男 女 等 , 得 見 真 明 師 ;<br />

修 行 得 正 法 , 無 一 不 成 佛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文 殊 菩 薩 請 問 佛 陀 說 :[ 什 麼 是 有 智 慧 的 人 ? 什 麼 是 愚 蠢 的 人 ? 什 麼 是<br />

迷 昧 的 人 ? 什 麼 是 開 悟 的 人 ? 但 願 佛 陀 慈 悲 , 廣 泛 的 為 我 們 解 說 開 示 。]<br />

佛 陀 說 :[ 所 謂 的 智 者 , 就 是 『 知 道 』 的 意 思 。 有 智 慧 的 人 , 知 道 有 佛<br />

道 可 以 修 持 , 知 道 有 聖 教 可 以 學 習 , 知 道 有 明 師 可 以 訪 求 , 知 道 有 福 田 可 以<br />

耕 作 , 知 道 有 罪 過 可 要 懺 悔 , 甚 至 知 道 有 世 出 法 與 及 世 間 因 果 輪 廻 的 道 理 。<br />

有 智 慧 的 人 , 猶 如 天 上 有 日 光 , 又 如 夜 間 有 燈 光 , 能 知 道 , 能 看 見 ; 對<br />

於 善 惡 因 果 的 報 應 , 一 旦 有 了 正 知 正 見 之 後 , 便 能 捨 棄 諸 惡 , 從 善 如 流 , 改<br />

邪 歸 正 ; 沒 有 道 理 的 <strong>話</strong> 不 說 , 不 是 正 當 的 事 不 會 去 作 , 沒 有 道 德 的 路 不 走 ,<br />

不 是 應 得 的 財 物 不 會 妄 取 ; 每 一 個 心 念 , 都 是 中 正 無 偏 的 , 行 起 道 來 , 步 步<br />

都 是 腳 踏 實 地 , 而 且 能 夠 積 德 成 名 , 流 傳 後 世 , 這 才 是 叫 做 『 有 智 慧 的<br />

人 』。<br />

所 謂 的 愚 者 , 就 是 昏 暗 不 明 的 意 思 。 愚 蠢 的 人 , 心 地 昏 暗 , 不 明 是 非 ,<br />

不 識 高 低 , 不 知 道 有 天 堂 和 地 獄 , 也 不 相 信 有 罪 福 因 果 輪 廻 的 事 情 。 一 向 只<br />

知 道 貪 花 戀 酒 , 殺 害 畜 牲 的 生 命 , 來 供 養 自 己 的 口 腹 ; 在 短 短 的 一 生 之 中 ,<br />

就 殺 害 了 百 千 萬 億 , 無 數 眾 生 的 身 命 , 欠 下 了 百 千 萬 億 的 性 命 債 ,, 一 旦 輪<br />

廻 相 遇 , 互 相 食 噉 , 沒 有 了 結 的 時 期 !<br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一 切 牛 、 馬 、 豬 、 羊 、 之 類 的 畜 生 , 都 是 我 們 累 世 以 來<br />

所 結 下 的 冤 親 , 與 及 以 前 由 種 種 善 惡 因 緣 , 所 結 下 的 恩 怨 眷 屬 , 當 這 些 冤 親<br />

眷 屬 , 墮 入 輪 廻 之 後 , 改 頭 換 面 , 來 作 畜 生 ; 愚 蠢 的 人 , 殺 畜 牲 來 吃 , 其 實<br />

72


就 是 殺 害 自 己 眷 屬 的 身 體 , 就 是 吃 自 己 眷 屬 的 肉 ; 這 裏 的 親 戚 , 遭 受 那 裡 的<br />

親 戚 殺 害 ; 那 裏 的 親 戚 , 遭 受 這 裏 的 親 戚 殺 害 , 在 輪 廻 的 路 上 , 是 親 是 疏 都<br />

不 知 情 ; 無 量 劫 來 , 自 己 的 親 眷 相 殺 相 食 , 沒 有 休 息 過 , 一 旦 失 去 人 身 之<br />

後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 劫 , 也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br />

所 謂 迷 者 , 就 是 迷 惑 錯 亂 的 意 思 。 迷 惑 的 人 , 不 明 <strong>白</strong> 事 理 , 胸 中 沒 有 主<br />

張 , 容 易 被 外 面 的 物 慾 所 引 誘 , 甚 至 執 迷 不 悟 , 積 惑 難 反 , 而 且 還 貪 戀 酒<br />

色 , 放 縱 六 根 , 耽 染 六 塵 , 愛 好 奇 技 淫 巧 , 做 人 則 邪 偽 多 端 , 毫 無 誠 意 ; 顛<br />

倒 錯 亂 之 事 , 難 以 計 數 , 只 貪 圖 眼 前 的 享 受 , 全 不 顧 慮 死 後 會 不 會 遭 受 災<br />

殃 。 像 這 樣 迷 真 逐 妄 , 背 覺 合 塵 的 人 , 縱 使 遇 到 聖 賢 在 世 , 也 不 能 救 度 ; 所<br />

以 會 長 久 沉 淪 苦 海 之 中 , 永 遠 失 去 本 來 的 真 性 。 一 旦 墮 入 輪 廻 , 雖 <strong>經</strong> 千 生 萬<br />

劫 , 也 不 能 復 得 人 身 。<br />

所 謂 悟 者 , 就 是 覺 悟 的 意 思 。 覺 悟 的 人 , 覺 知 自 己 的 本 心 就 是 佛 。 一 心<br />

一 意 , 慕 道 修 行 , 不 但 三 業 ( 身 口 意 ) 沒 有 虧 失 , 六 根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 更<br />

是 清 淨 無 染 。 度 人 時 有 方 有 便 。 宏 法 則 心 存 平 等 , 無 我 無 人 ; 能 夠 自 度 也 能<br />

度 他 , 一 同 成 就 佛 道 !<br />

雖 然 住 在 人 世 間 裏 , 也 不 會 受 世 間 法 污 染 。 坐 在 塵 勞 苦 惱 中 , 還 能 轉 <strong>大</strong><br />

法 輪 , 化 這 娑 婆 世 界 ( 堪 忍 世 界 ) 為 極 樂 蓮 邦 , 將 地 獄 變 為 天 堂 。 能 夠 指 點<br />

迷 途 的 眾 生 , 頓 見 真 如 佛 性 。 常 作 諸 佛 事 , 度 脫 三 界 有 情 , 不 但 不 會 捨 棄 慈<br />

悲 佛 心 , 而 且 誓 相 救 拔 。<br />

如 果 有 眾 生 , 得 以 供 養 這 種 『 悟 者 』, 所 得 到 的 福 德 , 好 比 供 養 三 世 諸<br />

佛 一 樣 , 功 德 相 等 沒 有 差 別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一 位 自 覺 覺 他 的 人 , 才 可 名 為<br />

『 正 覺 』, 他 的 說 法 利 生 , 還 有 神 通 妙 用 , 都 與 三 世 諸 佛 無 二 無 別 。<br />

悟 者 能 啓 示 眾 生 , 開 啓 佛 的 知 見 、 能 指 點 眾 生 , 領 悟 佛 的 知 見 。 能 引 導<br />

眾 生 , 進 入 佛 的 知 見 。 能 究 竟 眾 生 , 成 就 佛 的 知 見 。<br />

覺 悟 之 人 , 之 所 以 能 這 樣 是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strong>大</strong> 悟 之 人 , 便 可 以 名 為 『 菩<br />

73


薩 』, 他 得 到 諸 佛 的 秘 密 心 法 , 真 正 的 天 機 口 訣 。 如 果 有 善 男 信 女 , 得 以 見<br />

此 <strong>大</strong> 悟 之 人 , 得 以 聽 聞 他 的 開 示 , 並 且 相 信 他 的 傳 法 度 化 , 這 些 都 是 成 佛 的<br />

正 因 , 都 能 成 彿 正 果 。<br />

所 以 說 少 年 人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就 能 成 就 佛 道 。 二 十 歲 的<br />

青 年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訣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三 十 歲 的 中 年 人 肯 修 行 ,<br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同 樣 能 成 就 佛 道 。 四 十 歲 的 壯 年 人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br />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五 十 歲 的 人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br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六 十 歲 的 人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br />

七 十 歲 的 人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八 十 歲 的 老 年 人<br />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同 樣 能 夠 成 就 佛 道 的 。<br />

男 子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女 人 肯 修 行 , 得 到<br />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富 貴 的 人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br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貧 賤 的 人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帝<br />

王 家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為 宰 官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br />

師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能 成 就 佛 道 。 甚 至 是 人 和 非 人 ( 鬼 神 ) 肯 修 行 , 得 到 明 師<br />

的 正 法 口 訣 , 也 同 樣 能 成 就 佛 道 的 !<br />

說 到 此 時 , 世 尊 因 而 說 了 一 首 偈 :<br />

『 若 有 善 男 信 女 等 , 得 以 見 到 真 明 師 ;<br />

真 心 修 行 得 正 法 , 無 一 不 成 佛 道 者 。』]<br />

1。 塵 勞 : 心 勞 塵 境 , 為 煩 惱 的 別 名 。<br />

2。 娑 婆 : 華 譯 堪 忍 , 謂 此 士 眾 生 安 於 十 惡 , 忍 受 三 毒 及 諸 煩 惱 而 不 肯 出 離 , 故 名 堪 忍 世<br />

界 。 或 簡 稱 忍 士 。<br />

3。 得 佛 秘 密 真 正 口 訣 : 秘 密 者 , 即 教 外 別 傳 , 不 立 文 字 , 以 心 傳 心 , 見 性 成 佛 之 真 正 口<br />

訣 密 法 也 。 此 法 乃 六 祖 惠 能 得 五 祖 [ 三 更 受 法 , 人 盡 不 知 ] 之 秘 法 也 。 古 人 [ 千 里<br />

訪 明 師 , 萬 里 求 口 訣 ] 者 , 即 為 [ 得 佛 秘 密 真 正 口 訣 ] 也 。<br />

74


4。 正 法 : 真 正 之 道 法 也 。 即 《 壇 <strong>經</strong> 》 中 五 祖 所 說 [ 自 古 佛 佛 惟 傳 本 體 , 師 師 密 付 本 心 ]<br />

的 百 千 萬 劫 難 遭 遇 之 無 上 甚 深 微 妙 法 。 亦 即 世 尊 咐 囑 摩 訶 迦 葉 之 [ 正 法 眼 藏 涅 槃 妙<br />

心 , 實 相 無 相 , 微 妙 法 門 。] 此 正 法 實 明 心 見 性 之 真 宗 , 超 生 了 死 之 捷 徑 。 得 者 成<br />

仙 , 見 者 成 佛 , 修 者 成 聖 , 故 云 無 論 男 女 老 幼 、 富 貴 貧 賤 , 人 與 非 人 , 得 其 正 法 ,<br />

即 成 佛 道 。<br />

佛 道 正 果<br />

第 四 十 四<br />

於 是 文 殊 菩 薩 <strong>白</strong> 佛 言 :[ 一 切 眾 生 , 皆 有 佛 性 , 因 何 不 修 , 不 得 成<br />

佛 ?]<br />

世 尊 曰 :[ 非 是 不 得 成 佛 , 只 是 業 債 1 廣 多 。 何 以 故 ? 一 切 眾 生 , 迷 頑<br />

顛 倒 , 從 無 始 來 , 不 種 善 根 , 只 造 惡 業 , 冤 冤 相 繫 , 業 業 相 纏 ; 你 不 放 他 ,<br />

他 不 放 你 , 結 成 業 網 , 彌 滿 世 界 。 是 故 出 入 三 途 , 往 來 六 道 2, 相 逢 相 遇 ,<br />

相 害 相 吞 , 遞 相 報 應 , 無 有 了 期 。<br />

假 如 債 滿 , 生 人 道 中 , 又 無 慧 根 , 不 逢 正 法 , 假 若 得 逢 , 諸 根 暗 鈍 , 重<br />

重 魔 障 , 不 能 進 功 , 所 以 不 成 佛 道 正 果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於 是 文 殊 菩 薩 問 佛 說 :[ 天 地 間 所 有 一 切 的 眾 生 , 都 有 佛 的 本 性 , 為 何<br />

不 去 修 道 , 就 不 能 成 佛 呢 ?]<br />

世 尊 說 :[ 不 是 不 能 成 佛 , 只 是 眾 生 所 造 的 冤 業 罪 債 既 廣 又 多 的 緣 故 。<br />

為 什 麼 呢 ? 一 切 的 眾 生 , 都 是 癡 迷 頑 固 , 顛 倒 錯 亂 , 從 無 始 劫 以 來 , 不 肯 種<br />

植 善 根 道 苗 , 只 會 造 作 諸 般 惡 業 , 以 致 冤 冤 互 相 連 繫 、 脫 不 了 , 業 業 相 互 糾<br />

纏 、 解 不 開 , 人 虧 欠 你 的 , 你 不 放 過 他 ; 你 損 傷 人 的 , 他 不 放 過 你 ; 結 成 了<br />

一 張 廣 <strong>大</strong> 的 業 網 , 彌 滿 整 個 世 界 , 所 以 出 入 於 地 獄 、 餓 鬼 、 畜 生 的 三 途 ; 往<br />

來 於 胎 、 卵 、 濕 、 化 的 六 道 輪 迴 中 , 一 旦 相 逢 相 遇 便 又 開 始 相 害 相 吞 , 互 相<br />

索 討 報 應 , 沒 有 了 結 的 時 候 。<br />

75


假 如 業 債 償 還 圓 滿 以 後 , 慶 幸 得 以 生 在 人 道 中 , 可 惜 前 生 少 種 善 苗 , 今<br />

世 又 無 慧 根 , 也 沒 有 逢 到 正 法 普 傳 ; 假 如 湊 巧 得 逢 <strong>大</strong> 開 普 渡 , 可 惜 自 己 的 諸<br />

根 暗 鈍 , 又 有 重 重 的 魔 障 , 阻 礙 <strong>大</strong> 道 , 致 使 不 能 夠 進 功 加 德 , 所 以 才 無 法 成<br />

佛 道 、 得 正 果 。]<br />

1。 業 債 : 由 前 生 所 作 的 種 種 罪 惡 , 而 造 成 今 生 的 業 債 , 如 所 作 所 為 皆 不 如 意 , 或 遺 亡 器<br />

物 , 無 非 償 還 昔 時 之 業 債 也 。<br />

2。 六 道 : 六 道 是 天 、 人 、 阿 修 羅 、 畜 生 、 餓 鬼 、 地 獄 , 因 此 六 道 是 一 切 眾 生 <strong>乘</strong> 業 而 趣 向<br />

之 處 , 故 又 名 六 趣 。<br />

不 持 五 戒<br />

第 四 十 五<br />

佛 告 文 殊 師 利 :[ 不 持 殺 生 食 肉 戒 , 斷 絕 慈 悲 種 子 。 不 持 不 與 不 取 戒 ,<br />

斷 絕 富 貴 種 子 。 不 持 邪 非 淫 慾 戒 , 斷 絕 清 淨 種 子 。 不 持 妄 言 綺 語 1 戒 , 斷 絕<br />

誠 實 種 子 。 不 持 醉 酒 昏 迷 戒 , 斷 絕 聰 明 智 慧 種 子 。<br />

是 故 : 五 戒 不 持 , 人 天 路 絕 。 五 戒 堅 持 , 三 惡 道 絕 。 善 惡 由 人 , 自 造 自<br />

受 。<br />

所 以 者 何 ?<br />

公 修 公 得 , 婆 修 婆 得 ;<br />

多 修 多 得 , 少 修 少 得 ;<br />

同 修 同 得 , 不 修 不 得 。<br />

你 若 修 得 功 , 別 人 分 不 得 。<br />

你 若 造 得 罪 , 別 人 替 不 得 。<br />

是 故 :<br />

欲 免 地 獄 , 當 除 惡 心 。<br />

欲 免 餓 鬼 , 先 斷 慳 貪 2。<br />

欲 免 畜 生 , 莫 吃 他 肉 。<br />

欲 得 人 身 , 先 學 孝 慈 。<br />

76


欲 生 天 上 , 當 持 五 戒 。<br />

欲 成 佛 道 , 先 用 明 心 。<br />

心 明 則 因 果 不 昧 , 見 性 則 成 佛 無 疑 。]<br />

文 殊 菩 薩 歎 曰 :[ 善 哉 ! 善 哉 !<br />

人 身 難 得 ;<br />

中 土 難 生 ;<br />

正 法 難 遇 ;<br />

知 識 難 逢 。<br />

人 身 難 得 今 已 得 ;<br />

中 土 難 生 今 已 生 ;<br />

正 法 難 遇 今 已 遇 ;<br />

明 師 難 逢 今 已 逢 ;<br />

頭 頭 具 足 , 種 種 現 成 。 若 不 發 心 , 佛 也 難 救 !]<br />

爾 時 會 中 , 初 發 心 比 丘 , 比 丘 尼 , 優 婆 塞 , 優 婆 夷 , 無 量 天 龍 八 部 , 皆<br />

悟 自 己 本 來 佛 性 :<br />

一 切 功 德 , 不 出 自 心 ;<br />

成 就 慧 命 , 不 由 他 悟 。<br />

聞 佛 所 說 , 皆 <strong>大</strong> 歡 喜 , 信 受 奉 行 , 作 禮 而 退 。<br />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最 後 , 佛 陀 告 訴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說 :[<br />

如 果 不 持 守 殺 生 食 肉 的 戒 律 , 就 會 斷 絕 慈 悲 的 種 子 。<br />

如 果 不 持 守 不 給 與 就 不 私 取 的 戒 律 , 就 會 斷 絕 富 貴 的 種 子 。<br />

如 果 不 持 守 邪 非 淫 慾 的 戒 律 , 就 會 斷 絕 清 淨 的 種 子 。<br />

如 果 不 持 守 妄 言 綺 語 的 戒 律 , 就 會 斷 絕 誠 實 的 種 子 。<br />

如 果 不 持 守 醉 酒 昏 迷 的 戒 律 , 就 會 斷 絕 聰 明 智 慧 的 種 子 。<br />

所 以 說 不 持 守 五 戒 的 人 , 往 生 人 道 、 天 道 的 路 便 斷 絕 了 。 如 果 堅 持 五 戒<br />

77


不 犯 , 地 獄 、 餓 鬼 、 畜 生 的 三 惡 道 , 就 可 斷 絕 。 善 惡 的 因 果 都 是 由 人 們 自 作<br />

自 受 的 ; 所 以 說 公 公 修 的 , 當 然 公 公 得 到 ; 婆 婆 修 的 , 當 然 仍 屬 婆 婆 自 得 。<br />

多 修 自 然 多 得 , 少 修 當 然 也 就 少 得 , 同 修 自 然 同 得 共 享 , 不 去 修 當 然 得 不<br />

到 。 你 所 修 的 功 德 , 別 人 是 分 不 到 的 。 你 如 果 造 惡 , 所 得 的 罪 刑 , 別 人 縱 使<br />

是 至 親 , 也 代 替 不 得 。<br />

所 以 說 想 免 除 地 獄 之 苦 , 應 當 革 除 作 惡 的 心 , 想 免 除 餓 鬼 的 痛 苦 , 就 得<br />

先 斷 絕 慳 貪 的 意 念 。 想 要 免 去 畜 生 道 的 輪 廻 , 就 不 要 吃 畜 生 牠 們 的 肉 。<br />

想 要 得 到 人 的 身 體 , 就 要 先 學 孝 敬 與 慈 愛 。 想 要 往 生 天 上 , 就 應 當 持 守<br />

五 戒 。 想 要 成 就 佛 道 , 就 先 要 明 心 見 性 。 心 體 圓 明 覺 照 , 則 對 因 果 定 律 了 了<br />

分 明 , 絕 不 迷 昧 。 開 悟 見 性 , 則 自 然 成 佛 無 疑 !]<br />

文 殊 菩 薩 聽 了 佛 陀 的 開 示 後 , 讚 嘆 的 說 :[ 善 哉 ! 善 哉 ! 人 身 非 常 寶 貴<br />

難 得 , 要 出 生 在 中 土 ( 正 在 傳 道 中 的 國 土 ) 很 難 , 頓 悟 成 佛 的 正 法 很 難 遇<br />

到 , 應 運 普 渡 的 明 師 , 很 難 相 逢 。 雖 然 人 身 難 得 , 很 慶 幸 的 , 我 們 今 世 已 得<br />

到 人 身 了 。 中 土 難 生 , 我 們 今 世 已 生 在 中 土 了 。 正 法 難 遇 , 我 們 今 生 已 遇 到<br />

正 法 了 。 明 師 難 逢 , 我 們 今 時 已 <strong>經</strong> 相 逢 了 。 這 些 得 道 成 佛 的 條 件 , 皆 是 現 現<br />

成 成 的 , 我 們 都 已 具 足 了 , 若 再 不 好 好 的 發 心 來 修 道 、 辦 道 , 時 運 一 旦 錯<br />

失 , 就 是 佛 祖 也 難 以 救 拔 !]<br />

這 時 在 法 會 中 有 初 發 心 的 比 丘 ( 和 尚 ) 比 丘 尼 ( 女 僧 )、 善 男 、 信 女 ,<br />

與 及 無 量 的 天 龍 八 部 等 , 都 已 開 悟 自 己 本 來 的 佛 性 , 認 識 一 切 功 德 , 都 不 會<br />

出 自 本 心 之 外 ; 要 成 就 慧 命 , 也 是 自 身 成 就 的 , 絕 對 不 是 由 他 人 代 為 開 悟<br />

的 。 會 中 四 眾 、 天 龍 八 部 等 , 聽 完 佛 陀 所 說 的 教 誨 , <strong>大</strong> 家 都 非 常 歡 喜 , 信 受<br />

其 言 , 奉 行 其 教 ; 然 後 恭 恭 敬 敬 的 向 佛 禮 謝 , 而 退 離 會 場 。<br />

1。 綺 語 : 佛 家 語 。 謂 一 切 雜 穢 不 正 之 言 詞 也 : 十 惡 之 一 。 <strong>大</strong> <strong>乘</strong> 義 章 七 :[ 邪 言 不 正 , 其<br />

猶 綺 也 , 從 喻 立 稱 , 故 名 綺 語 。] 按 凡 文 人 詩 詞 之 香 豔 者 , 皆 屬 綺 語 。 蕭 貢 詩 :[<br />

自 倚 廣 平 腸 似 石 , 不 妨 綺 語 賦 梅 花 。]<br />

2。 慳 貪 : 貪 而 不 捨 之 謂 。 原 化 記 :[ 賀 知 章 謁 賣 藥 老 問 :『 黃 <strong>白</strong> 術 』? 遺 一 <strong>大</strong> 珠 , 老 人<br />

78


以 珠 易 餅 與 賀 , 賀 心 念 寶 珠 何 以 易 餅 。 老 人 曰 :[ 慳 貪 未 除 , 術 何 由 成 ?]<br />

太 上 清 靜 <strong>經</strong><br />

老 君 1 曰 : <strong>大</strong> 道 無 形 , 生 育 天 地 ; <strong>大</strong> 道 無 情 , 運 行 日 月 ; <strong>大</strong> 道 無 名 ,<br />

長 養 萬 物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名 曰 道 2。<br />

夫 道 者 , 有 清 有 濁 , 有 動 有 靜 。 天 清 地 濁 , 天 動 地 靜 ; 男 清 女 濁 , 男 動<br />

女 靜 。 降 本 流 末 , 而 生 萬 物 。 清 者 濁 之 源 , 動 者 靜 之 基 。 人 能 常 清 靜 , 天 地<br />

悉 皆 歸 。<br />

夫 人 神 3 好 清 , 而 心 擾 之 ; 人 心 好 靜 4, 而 慾 牽 之 。 常 能 遣 其 慾 , 而 心<br />

自 靜 ; 澄 5 其 心 , 而 神 自 清 。 自 然 六 慾 6 不 生 , 三 毒 7 消 滅 。 所 以 不 能 者 , 為<br />

心 未 澄 , 慾 未 遣 也 。<br />

能 遣 之 者 , 內 觀 其 心 , 心 無 其 心 ; 外 觀 其 形 , 形 無 其 形 ; 遠 觀 其 物 , 物<br />

無 其 物 ; 三 者 既 無 , 唯 見 於 空 。 觀 空 亦 空 , 空 無 所 空 。 所 空 既 無 , 無 無 亦<br />

無 。 無 無 既 無 。 湛 然 8 常 寂 9。 寂 無 所 寂 , 慾 豈 能 生 ; 慾 既 不 生 , 即 是 真 靜 。<br />

真 常 10 應 物 , 真 常 得 性 11。 常 應 常 靜 , 常 清 靜 矣 。<br />

如 此 清 靜 , 漸 入 真 道 。 既 入 真 道 , 名 為 得 道 。 雖 名 得 道 , 實 無 所 得 。 為<br />

化 眾 生 12, 名 為 得 道 。 能 悟 之 者 , 可 傳 聖 道 13。<br />

太 上 14 老 君 曰 : 上 士 無 爭 , 下 士 好 爭 ; 上 德 15 不 德 , 下 德 執 德 。 執 著<br />

之 者 , 不 明 道 德 。<br />

眾 生 所 以 不 能 得 真 道 者 , 為 有 妄 心 16。 既 有 妄 心 , 即 驚 其 神 。 既 驚 其<br />

神 , 即 着 萬 物 。 既 着 萬 物 , 即 生 貪 求 。 既 生 貪 求 , 即 是 煩 惱 17。 煩 惱 妄<br />

想 , 憂 苦 18 身 心 , 便 遭 濁 辱 , 流 浪 生 死 , 常 沉 苦 海 19, 永 失 真 道 。<br />

真 常 之 道 , 悟 者 自 得 。 得 悟 道 者 , 常 清 靜 矣 。]<br />

79


【 <strong>白</strong> <strong>話</strong> 文 】<br />

老 君 說 : <strong>大</strong> 道 雖 然 沒 有 形 象 , 卻 能 生 育 天 地 ; <strong>大</strong> 道 雖 然 沒 有 私 情 , 卻 能<br />

使 日 月 運 行 ; <strong>大</strong> 道 雖 然 沒 有 名 稱 , 卻 能 燮 理 陰 陽 , 長 養 天 地 間 的 萬 物 。 我 不<br />

知 它 的 名 字 叫 甚 麼 ? 只 能 勉 強 稱 之 為 『 道 』。<br />

這 無 極 的 <strong>大</strong> 道 , 無 所 不 包 , 無 所 不 含 , 其 中 有 輕 清 的 , 也 有 重 濁 的 ; 有<br />

流 動 的 , 也 有 靜 止 的 。 天 之 氣 是 輕 清 的 , 地 之 質 是 重 濁 的 ; 天 主 動 、 能 運 行<br />

不 息 , 地 本 靜 , 能 載 物 不 辭 。 男 子 屬 清 , 所 以 十 六 歲 時 清 陽 足 ; 女 子 屬 濁 ,<br />

所 以 十 四 歲 時 濁 陰 降 。 男 子 效 法 氣 天 所 以 屬 動 , 女 子 學 習 象 地 所 以 屬 靜 。 天<br />

氣 下 降 ( 降 本 ), 地 氣 上 升 ( 流 末 ); 天 地 絪 縕 , 清 濁 交 流 而 生 出 萬 物 來 。<br />

地 球 是 得 到 太 極 的 氣 , 然 後 融 結 成 形 , 所 以 說 天 清 是 地 濁 的 根 源 。 地 球<br />

處 在 氣 天 的 中 間 , 由 <strong>大</strong> 氣 支 撐 整 個 地 球 、 所 以 說 天 動 是 地 靜 的 基 本 。 身 為 修<br />

道 的 人 , 如 果 能 夠 至 誠 無 息 常 清 常 靜 , 自 然 連 天 地 都 要 歸 納 在 自 己 的 本 性<br />

中 。<br />

人 的 元 神 , 本 體 最 為 靈 明 , 是 喜 好 清 虛 的 , 然 而 妄 心 卻 時 常 加 以 擾 亂 ,<br />

致 使 元 神 無 法 清 瑩 。 人 的 道 心 , 本 是 寂 然 不 動 , 喜 好 安 靜 的 ; 然 而 六 慾 卻 時<br />

常 牽 動 著 , 致 使 道 心 不 能 寂 靜 。 所 以 修 道 的 人 , 如 果 能 夠 時 常 的 來 遣 除 六<br />

慾 , 則 道 心 自 然 恢 復 寂 靜 。 若 能 澄 清 內 在 的 妄 心 妄 念 , 則 元 神 自 然 恢 復 其 清<br />

虛 靈 明 。 元 神 已 清 , 道 心 復 靜 ; 這 樣 自 然 六 慾 不 再 萌 生 , 三 毒 也 都 消 滅 無 餘<br />

了 。<br />

世 人 的 元 神 之 所 以 不 能 常 清 , 道 心 之 所 以 不 能 常 靜 , 就 是 因 為 妄 心 妄 念<br />

尚 未 澄 清 , 六 慾 尚 未 遣 除 的 緣 故 。 能 夠 澄 心 遣 慾 的 人 , 迴 光 返 照 , 內 觀 自<br />

心 , 已 沒 有 妄 心 了 ; 外 觀 其 身 形 , 已 沒 有 虛 幻 的 身 形 了 , 遠 觀 天 下 的 萬 物 ,<br />

已 沒 有 虛 假 之 物 了 。 心 、 形 、 物 , 三 者 既 然 都 沒 有 了 , 最 後 所 能 見 到 的 只 有<br />

真 空 的 道 心 、 元 神 。( 三 者 既 無 , 唯 見 於 空 )<br />

做 工 夫 , 不 是 『 唯 見 於 空 』 就 夠 了 。 連 最 後 唯 一 見 到 的 『 道 心 、 元 神 』<br />

是 真 空 的 『 空 』, 也 要 空 , 所 以 說 是 『 觀 空 亦 空 』。 這 個 『 空 』, 是 要 空 到<br />

80


無 一 所 有 , 空 到 極 點 , 無 所 在 空 了 , 所 以 說 是 『 空 無 所 空 』, 空 既 然 沒 有<br />

了 , 到 這 裏 只 剩 下 一 個 『 無 』 字 ( 所 空 既 無 ), 然 而 這 個 『 無 』 字 , 也 不 應<br />

該 存 在 , 到 這 種 境 界 , 所 空 之 跡 既 無 , 則 連 無 跡 無 著 之 心 也 沒 有 了 ( 無 無 亦<br />

無 ), 無 跡 無 著 之 心 , 既 然 都 沒 有 了 ( 無 無 既 無 ), 則 心 神 便 可 安 然 自 在 ,<br />

常 靜 常 寂 了 。 但 是 寂 靜 到 了 極 點 , 也 不 知 其 所 寂 了 , 這 時 的 道 心 、 元 神 、 已<br />

<strong>經</strong> 離 開 塵 俗 的 境 界 , 私 慾 雜 念 怎 能 夠 再 生 起 來 呢 ! 私 慾 雜 念 既 然 不 會 再 生 ,<br />

這 才 是 真 正 的 寂 靜 。<br />

用 那 真 常 不 變 的 道 心 、 元 神 來 應 事 接 物 , 便 能 於 這 真 常 之 中 , 得 到 萬 物<br />

的 性 理 。 不 但 平 常 時 是 這 樣 , 即 使 遇 到 造 次 顛 沛 的 逆 境 時 , 也 是 事 來 則 應 ,<br />

事 去 則 靜 , 常 應 常 靜 的 。 能 夠 常 常 應 事 接 物 , 也 常 常 不 失 其 寂 靜 , 這 樣 才 能<br />

真 正 永 遠 常 久 的 清 靜 。<br />

已 <strong>經</strong> 達 到 這 樣 清 靜 的 境 界 , 就 可 以 漸 漸 步 入 真 道 的 階 梯 ; 既 然 已 進 入 真<br />

道 的 門 路 , 便 可 說 是 得 道 了 。 雖 然 名 叫 『 得 道 』, 其 實 並 沒 有 得 到 什 麼 ; 只<br />

有 為 度 化 眾 生 而 努 力 , 才 可 名 為 得 道 。 能 夠 徹 悟 這 個 道 理 的 人 , 方 可 奉 領<br />

天 命 來 普 傳 聖 道 。<br />

太 上 老 君 說 : 上 智 之 士 , 心 與 道 合 , 故 而 無 所 爭 貪 。 下 智 之 士 , 心 高 氣<br />

傲 , 固 執 己 意 , 總 是 好 起 爭 端 。 上 等 <strong>大</strong> 德 的 人 , 功 參 造 化 , 德 被 群 生 , 仍 然<br />

不 自 誇 其 德 。 下 等 薄 德 的 人 , 有 心 種 德 , 稍 有 微 善 , 便 會 執 著 自 己 的 功 德 ,<br />

像 這 種 執 著 微 功 末 德 的 人 , 他 們 不 明 <strong>白</strong> 什 麼 才 是 真 正 的 『 道 德 』。<br />

世 間 的 一 切 眾 生 之 所 以 不 能 得 到 真 常 之 道 , 推 其 原 因 , 就 是 因 為 身 上 有<br />

了 一 顆 『 妄 心 』 的 緣 故 。 既 然 有 了 貪 妄 之 心 , 就 會 驚 那 好 動 而 不 喜 靜 的 『 識<br />

神 』, 識 神 被 驚 , 心 意 外 馳 , 就 會 執 著 在 萬 物 裏 , 既 然 執 著 在 萬 物 裏 , 便 會<br />

生 起 貪 婪 奢 求 之 心 ; 既 然 生 出 貪 求 無 厭 的 心 , 而 又 求 之 不 得 , 不 能 如 願 時 ,<br />

那 當 下 即 是 有 著 無 窮 的 煩 惱 。<br />

81


有 了 這 些 煩 惱 和 妄 想 , 來 憂 慮 苦 惱 人 的 身 心 ; 原 本 清 靜 的 心 神 ( 道 心 、<br />

元 神 ) 卻 被 慾 念 所 牽 擾 著 , 因 而 遭 受 到 許 多 污 濁 的 恥 辱 ; 甚 至 流 浪 在 六 道 的<br />

生 死 輪 廻 中 , 也 常 常 沉 淪 於 無 邊 的 苦 海 裏 , 永 遠 失 去 了 這 個 真 常 不 變 的 道 。<br />

這 個 真 實 不 虛 , 常 久 不 變 的 聖 道 , 是 在 於 開 悟 者 自 己 得 到 的 , 能 夠 得<br />

道 、 悟 道 的 人 , 才 能 永 遠 保 持 自 身 中 之 元 神 、 道 心 , 常 清 常 靜 , 常 常 清 靜 。<br />

1。 老 君 : 姓 李 名 耳 , 字 伯 陽 。 為 道 教 之 始 祖 。<br />

2。 道 : 萬 事 萬 物 所 必 循 由 之 至 理 。<br />

3。 人 神 : 謂 人 之 元 神 。 此 元 神 稟 受 於 無 極 理 天 者 。<br />

4。 人 心 : 謂 人 之 道 心 。 即 維 皇 之 降 衷 , 固 有 之 良 心 。<br />

5。 澄 : 是 由 濁 入 清 的 意 思 。<br />

6。 六 慾 : 是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法 。<br />

7。 三 毒 : 貪 、 嗔 、 癡 。<br />

8。 湛 然 : 是 形 容 安 然 自 在 的 義 思 。<br />

9。 寂 : 安 靜 無 聲 的 意 思 。<br />

10。 真 常 : 真 是 不 假 , 常 是 不 變 。 此 處 是 指 道 心 , 元 神 而 言 。<br />

11。 性 : 天 之 所 命 與 人 , 人 之 所 得 乎 天 的 叫 做 性 。<br />

12。 眾 生 : 有 三 義 : 眾 人 所 共 生 之 義 。 眾 多 之 法 假 合 而 生 , 故 名 眾 生 。 <strong>經</strong> 眾 多 之 生 死 ,<br />

亦 名 眾 生 。<br />

13。 聖 道 : <strong>大</strong> 而 化 之 謂 之 聖 。 必 由 之 路 謂 之 道 。 簡 而 言 之 , 即 是 聖 人 的 心 法 , 成 聖 之<br />

道 。<br />

14。 太 上 : 是 最 上 之 稱 , 此 處 及 尊 敬 老 子 的 意 思 。<br />

15。 德 : 有 功 於 世 , 有 恩 於 人 者 謂 之 德 。 也 就 是 率 性 而 行 , 發 於 事 的 叫 做 德 。<br />

16。 妄 心 : 是 虛 妄 不 實 , 危 殆 不 安 之 人 心 。 也 是 妄 分 別 之 心 。<br />

82


17。 煩 惱 : 是 一 切 貪 、 慾 、 嗔 、 恚 、 愚 、 癡 等 , 能 使 心 煩 惱 怒 , 身 心 不 得 安 寧 的 謂 之 煩<br />

惱 。<br />

18。 憂 苦 : 是 憂 愁 苦 惱 的 意 思 。<br />

19。 苦 海 : 是 比 喻 無 窮 的 苦 境 。 指 紅 塵 世 界 , 有 生 死 轉 變 而 言 。<br />

83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