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2012 Views

2006流感报告 - Influenza Report

2006流感报告 - Influenza Report

2006流感报告 - Influenza Report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死亡。大于65岁、小于两岁以及那些健康状况不好的人(健康状况不好的人更容<br />

易产生流感并发症)是可能发生严重病情和死亡的高危人群(CDC 2005)。<br />

甲型流感病毒颗粒上有两个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br />

由于这两个糖蛋白上不断出现选择性的点突变,每隔一到两年就会产生新的地方<br />

性流行病毒株。新的变异毒株能够躲避人体的防御体系,所以我们无论是自然感<br />

染过还是接种过疫苗,机体都不会具有持续抵抗新病毒的免疫力,这一点有别于<br />

天花、黄热、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甲型流感病毒这种持续的、通常是很小的抗原<br />

性改变被称为“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是流感频发的基础(图1-1)。<br />

此外,现在已有证据表明相同病毒亚型的不同进化系病毒株可以共同循环存在,<br />

并且能产生具有显著流行病学意义的重组体(Holmes 2005)。<br />

表1-1:抗原转变和流感大流行*<br />

命名<br />

- 3 -<br />

导致的大<br />

流行<br />

死亡总数<br />

1889 H3N2 中等程度 ?<br />

1918 H1N1(“西班牙”) 毁灭性 5 千万-1 亿<br />

1957 H2N2(“亚洲”) 中等程度 100 万<br />

1968 H3N2(“香港”) 轻 100 万<br />

? ? ? ?<br />

* H = 血凝素;N = 神经氨酸酶<br />

与地方性流行不同,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很少发生,大概每10到50年一次。从<br />

16世纪有文献记载以来(WHO 2005b),在过去400年里,共有至少31次世界性大流<br />

行(Lazzari 2004)。在20世纪,发生过三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表1-1),其影<br />

响程度从毁灭性的、中等程度到较轻的不等(Simonson 2004)。1918年世界性流<br />

感大流行明显是禽源性的H1N1病毒引起的(Reid 1999),而接下来的世界性流感<br />

大流行病毒株——1957年的H2N2和1968年的H3N2是含禽源病毒基因的重组病毒:<br />

1957年的病毒株有三个禽源基因片段(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和RNA多聚酶<br />

PB1),1968年的病毒株有两个禽源基因片段(血凝素和PB1)(Kawaoka 1989)。<br />

这种流感病毒抗原性较大的变化被称为“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图<br />

1-2)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