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2015 Views

陰陽五行的思考方式及其認識途徑* - Mail

陰陽五行的思考方式及其認識途徑* - Mail

陰陽五行的思考方式及其認識途徑* - Mail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便 顯 得 束 手 無 策 , 理 不 出 頭 緒 來 。 除 了 指 稱 其 為 幼 稚 、 無 組 織 而 依 仗 傳<br />

統 的 行 為 , 非 人 類 文 明 之 發 展 主 力 , 因 而 不 值 得 認 真 研 究 以 外 , 4 便 稱 雖<br />

則 它 具 有 擬 似 科 學 (pseudo- science) 的 特 性 , 而 且 對 於 原 始 生 活 甚 至 文<br />

明 生 活 發 揮 十 分 重 要 的 彌 補 和 救 治 的 作 用 , 畢 竟 只 是 一 種 沒 走 上 理 性 正<br />

途 的 實 際 生 活 藝 術 。 5<br />

關 於 「 陰 陽 五 行 」 是 否 一 種 巫 術 這 個 問 題 , 此 處 暫 且 擱 置 不<br />

談 。 因 為 既 然 對 巫 術 的 認 識 是 以 科 學 為 出 發 點 的 , 6 這 樣 的 巫 術 認 識 本<br />

身 就 有 待 商 榷 了 ; 再 以 這 樣 的 巫 術 認 識 來 比 論 不 屬 於 西 方 學 術 傳 統 的<br />

「 陰 陽 五 行 」, 豈 不 就 更 「 張 飛 打 岳 飛 , 打 到 滿 天 飛 」 嗎 本 文 以 下 將<br />

盡 量 以 最 適 合 點 明 「 陰 陽 五 行 」 為 何 的 用 語 , 先 大 略 交 代 一 下 何 謂 「 陰<br />

陽 五 行 」 的 思 考 方 式 。 然 後 再 討 論 現 今 中 文 學 術 界 人 士 應 如 何 調 整 心 態<br />

與 方 向 , 以 便 認 識 此 種 思 考 方 式 的 本 來 面 目 。<br />

陰 陽 五 行 的 思 考 方 式<br />

一 談 到 「 陰 陽 五 行 」, 一 般 人 首 先 想 到 的 , 就 是 專 用 「 陰 陽 」<br />

和 「 金 木 水 火 土 」 這 些 字 眼 及 其 相 關 術 語 來 論 斷 事 情 的 一 套 說 法 , 以 為<br />

這 就 是 「 陰 陽 五 行 」 了 。 其 實 這 只 是 那 些 明 顯 以 「 陰 陽 五 行 」 作 為 文 章<br />

內 容 ( 尤 其 以 之 作 為 一 種 占 斷 或 診 斷 法 門 ) 的 文 獻 而 已 。 古 書 中 多 的 是<br />

那 些 雖 然 沒 有 明 顯 提 到 「 陰 陽 」 和 「 金 木 水 火 土 」 的 說 法 , 但 實 際 上 也<br />

是 以 「 陰 陽 五 行 」 來 思 考 的 文 章 。 7 幾 乎 可 以 說 , 古 書 裡 泰 半 以 上 都 有<br />

「 陰 陽 五 行 」。 問 題 不 在 那 裡 才 有 「 陰 陽 五 行 」, 而 在 有 那 一 種 「 陰 陽<br />

五 行 」。 這 其 中 就 有 各 種 不 同 的 分 合 分 際 在 。<br />

首 先 ,「 陰 陽 」 與 「 五 行 」 本 來 就 是 兩 套 不 同 的 術 數 。 前 者 來<br />

自 《 周 易 . 繫 辭 》 的 路 數 ; 後 者 則 來 自 《 尚 書 . 洪 範 》 的 路 數 。 前 者 冒<br />

4<br />

韋 伯 與 涂 爾 幹 的 宗 教 社 會 學 著 作 都 力 陳 各 種 理 由 , 將 巫 術 排 除 在 深 入 討 論 的 範 圍 之 外 。 他 們 主<br />

要 的 著 眼 點 在 於 : 宗 教 行 為 有 內 在 理 路 可 循 , 可 以 經 由 比 較 分 析 而 得 出 一 些 原 則 性 的 結 論 來 ,<br />

而 巫 術 則 無 , 只 能 就 個 別 案 例 或 一 些 接 連 發 生 而 外 形 相 像 的 案 例 群 來 猜 測 其 實 際 作 用 。 參 見<br />

Emile Durkheim,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trans. by Joseph W. Swain, Allen &<br />

Unwin, 1965, pp.42- 6; Max Weber,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trans. by Ephraim Fischoff, Beacon<br />

Press, 1963, pp.1- 31.<br />

5<br />

這 是 馬 林 諾 斯 基 繼 承 自 佛 瑞 哲 的 看 法 。 這 種 看 法 是 與 韋 伯 和 涂 爾 幹 大 異 其 趣 的 。 請 參 考<br />

Bronislaw Malinowski 原 著 , 朱 岑 樓 譯 《 巫 術 、 科 學 與 宗 教 》, 台 北 : 協 志 ,1978, 頁 48- 68;<br />

116- 25.<br />

6<br />

韋 伯 和 涂 爾 幹 顯 然 就 是 這 樣 做 的 。 只 有 馬 林 諾 斯 基 呼 籲 嘗 試 一 下 相 反 的 做 法 。 他 說 :「 人 類 學<br />

不 僅 應 該 本 著 我 們 的 心 理 狀 態 和 我 們 的 文 化 去 研 究 野 蠻 習 俗 , 而 且 要 採 借 處 於 遠 古 石 器 時 代 的<br />

原 始 人 觀 點 來 研 究 我 們 自 己 的 心 理 狀 態 。 如 果 我 們 能 在 心 理 上 和 我 們 之 外 過 著 簡 陋 文 化 生 活 的<br />

原 始 人 共 處 一 段 時 間 , 就 能 從 遠 距 離 來 觀 察 我 們 自 己 , 對 我 們 自 己 的 制 度 、 信 仰 和 習 慣 , 在 比<br />

例 配 合 上 , 會 獲 得 一 種 新 的 感 覺 。」( 同 上 書 , 頁 122, 譯 文 稍 經 潤 色 過 。)<br />

7<br />

比 如 《 老 子 》 的 「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萬 物 。 萬 物 負 陰 而 抱 陽 , 沖 氣 以 維 和 。」<br />

《 孟 子 . 告 子 篇 》 的 「 水 之 就 下 」。 王 充 的 《 論 衡 》 雖 然 反 對 天 人 感 應 的 「 陰 陽 五 行 」 說 , 但<br />

他 的 論 辯 根 本 就 是 後 來 子 平 四 柱 算 命 法 的 基 本 想 法 。 這 只 須 看 一 下 書 中 卷 一 內 那 幾 篇 談 命 祿 的<br />

文 章 便 知 。<br />

3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