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客、閩、華語三字熟語隱喻造詞類型表現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客、閩、華語三字熟語隱喻造詞類型表現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客、閩、華語三字熟語隱喻造詞類型表現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45( 二 ) 取 材 語 料 及 前 人 研 究 概 況有 關 本 文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研 究 的 取 材 : 客 家 話 以 何 石 松 、 劉 醇 鑫 (2006)《 客 語 詞 庫 》、 龔 萬 灶 (2003)《 客 語 實 用 手 冊 》 及 莊 萬 貴 (2006)《 客 家 老 古 人 言- 海 陸 詞 彙 篇 》 等 所 收 詞 語 為 主 要 觀 察 對 象 。 華 語 ( 現 代 漢 語 ) 方 面 參 考 王 彥 坤(2005)《 現 代 漢 語 三 音 詞 詞 典 》 及 溫 端 政 (2007)《 新 華 慣 用 語 詞 典 》 等 ; 閩 南語 則 以 陳 修 (1991)《 台 灣 話 大 辭 典 》、 董 忠 司 主 編 (2002)《 臺 灣 閩 南 語 辭 典 》 及楊 青 矗 (1997)《 台 灣 語 彙 詞 典 》 為 主 要 參 考 語 料 。至 於 「 三 字 熟 語 」 相 關 研 究 : 近 年 來 有 關 漢 語 三 字 詞 語 的 研 究 逐 漸 受 到 重 視 ,如 吳 漢 江 (2005) 有 《《 現 代 漢 語 詞 典 》 三 字 詞 語 研 究 》, 其 中 歷 述 呂 叔 湘 以 來 三字 詞 語 研 究 的 歷 史 概 況 , 然 而 其 中 所 謂 的 「 三 字 詞 語 」 有 些 屬 非 固 定 詞 語 ( 如 「 搭飛 機 」), 有 些 是 固 定 詞 語 ( 如 「 搞 飛 機 ( 瞎 搞 胡 鬧 」); 固 定 詞 語 中 又 有 些 屬 「 三字 詞 」( 如 「 長 短 腳 、 百 合 花 」), 有 些 才 屬 本 文 所 要 探 討 的 「 三 字 熟 語 」( 如 「 挖牆 腳 、 交 際 花 」)。「 三 字 詞 」( 如 「 馬 拉 松 」) 和 「 三 字 短 語 」( 如 「 馬 後 炮 」) 用 法不 盡 相 同 , 二 者 應 有 所 區 別 。就 筆 者 目 前 所 見 , 能 對 「 三 字 熟 語 」 進 行 專 門 研 究 的 文 章 並 不 多 , 其 中 重 要文 章 有 以 下 數 篇 :1. 周 荐 (1997)〈 論 四 字 語 和 三 字 語 〉,《 語 文 研 究 》4 期此 文 後 來 收 錄 於 作 者 (2004)《 詞 彙 學 詞 典 學 研 究 》 一 書 中 , 文 中 討 論 三 字 格和 四 字 格 短 語 在 語 體 、 語 義 及 語 法 結 構 上 的 特 徵 , 作 者 不 贊 成 四 字 語 皆 稱 作 「 成語 」 而 三 字 格 皆 稱 作 「 慣 用 語 」, 二 者 有 區 分 上 的 困 難 , 因 此 主 張 以 「 三 字 語 」 和「 四 字 語 」 為 區 別 類 型 以 避 免 其 中 的 一 些 糾 葛 。2. 池 挺 欽 (2004)〈 淺 析 三 字 格 慣 用 語 的 穩 固 性 〉,《 廣 西 社 會 科 學 》8 期文 中 指 出 : 在 漢 語 雙 音 化 的 趨 勢 下 , 絕 大 多 數 三 音 節 慣 用 語 都 能 夠 保 持 穩固 性 , 這 是 由 其 構 成 成 分 的 穩 固 性 所 決 定 的 。 本 文 旨 在 探 討 三 字 慣 用 語 穩固 性 之 所 由 。3. 吳 漢 江 (2005)《《 現 代 漢 語 詞 典 》 三 字 詞 語 研 究 》, 蘇 州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245 -


246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文 中 研 究 三 字 詞 語 , 包 括 「 三 音 詞 」 及 「 三 字 熟 語 」 兩 方 面 , 其 中 試 圖 釐 清三 字 詞 語 與 三 字 慣 用 語 之 間 究 竟 是 什 麼 關 係 。4. 錢 理 (2005)《 現 代 漢 語 慣 用 語 研 究 》, 蘇 州 大 學 博 士 論 文文 中 指 出 : 三 字 習 語 是 漢 語 詞 彙 的 重 要 組 成 部 分 , 而 隱 喻 性 習 語 又 在 三 字 習語 中 占 有 絕 對 的 優 勢 , 據 作 者 統 計 : 李 行 健 (2002)《 現 代 漢 語 慣 用 語 規 範 詞 典 》共 收 錄 2366 條 慣 用 語 , 其 中 三 音 節 的 慣 用 語 就 高 達 66.15%。 本 文 針 對 漢 語 三 字習 語 的 隱 喻 性 特 徵 進 行 了 詳 細 的 分 析 。5. 周 舜 儀 (2005)《 粵 普 三 字 格 慣 用 語 對 比 研 究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碩 士 論 文本 文 指 出 : 三 字 格 慣 用 語 具 有 通 俗 、 精 確 、 生 動 、 幽 默 等 特 色 , 它 由 不 同 的文 化 詞 彙 、 生 活 詞 彙 構 成 。 慣 用 語 中 三 字 格 的 固 定 結 構 數 量 最 多 。 本 文 以 粵 語 和普 通 話 三 字 格 慣 用 語 為 研 究 重 點 , 這 是 研 究 方 言 三 字 熟 語 的 先 趨 之 作 。 全 文 由 字詞 的 搭 配 組 合 、 詞 義 理 性 與 感 性 色 彩 、 語 法 結 構 、 修 辭 方 法 以 及 詞 彙 來 源 等 子 題切 入 , 從 多 角 度 分 析 中 可 見 三 字 格 慣 用 語 的 詞 形 、 詞 義 、 語 法 、 修 辭 及 語 源 等 環環 相 扣 , 互 相 依 存 , 而 粵 語 和 普 通 話 慣 用 語 使 用 上 異 大 於 同 , 如 能 掌 握 它 們 之 間的 差 異 將 有 助 於 學 習 普 通 話 。6. 宗 世 海 、 劉 曉 露 (2006)〈 漢 語 三 字 習 語 的 隱 喻 分 析 — 兼 評 《 現 代 漢 語 三 音詞 詞 典 》〉,《 湖 北 社 會 科 學 》6 期文 中 指 出 : 漢 語 存 在 大 量 的 三 字 習 ( 熟 ) 語 , 它 們 是 形 式 上 具 凝 固 性 而 意 義無 法 從 字 面 獲 得 的 短 語 , 其 中 尤 以 隱 喻 性 習 語 為 多 。 漢 語 非 字 面 義 的 三 字 習 語 中有 大 量 的 隱 喻 表 義 , 據 作 者 統 計 : 王 彥 坤 (2005)《 三 音 詞 詞 典 》 收 錄 5000 個 三字 詞 語 , 其 中 非 字 面 意 義 的 三 字 習 語 就 佔 了 63.9%, 這 之 中 隱 喻 性 習 語 又 在 三 字習 語 中 占 69.3%, 將 近 七 成 之 多 , 本 文 明 確 指 出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表 義 的 普 遍 性 。7. 邱 湘 雲 (2008)〈 隱 喻 和 轉 喻 在 華 語 及 客 家 話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表 現 〉, 發 表 於「 第 九 屆 漢 語 詞 彙 語 義 學 研 討 會 」,2008 年 7 月 , 新 加 坡 國 立 大 學- 246 -


250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隱 喻 類 型 客 家 話 閩 南 語 華 語賤 手 爪 ( 愛 亂 動 )胞 衣 跡 ( 出 生 地 )沒 心 肝 ( 心 不 在 焉 )胵 膽 肝 ( 心 肝 寶 貝 )三 角 肩 ( 自 以 為 了 不起 )耳 空 鬼 ( 打 小 報 告 )歹 喙 斗 ( 偏 食 )盤 喙 錦 ( 多 費 唇 舌 )江 湖 喙 ( 誇 大 其 辭 )搬 喙 舌 ( 搬 弄 是 非 )落 下 頦 ( 笑 話 解 頤 )豆 腐 肩 ( 不 能 負 重 任 ) 鬥 跤 手 ( 幫 忙 )無 骨 頭 ( 沒 膽 ) 歹 手 爪 ( 小 偷 )直 腸 子 ( 心 直 口 快 ) 無 後 爪 ( 不 知 收 拾 )對 頭 筋 ( 死 對 頭 ) 磨 跤 皮 ( 奔 波 )賭 膦 采 ( 隨 便 ) 摸 心 肝 ( 捫 心 自 問 )膦 棍 頭 ( 無 賴 ) 大 細 心 ( 偏 心 )無 核 卵 ( 沒 膽 ) 貧 憚 骨 ( 性 情 懶 散 )、屎 朏 嘴 ( 說 話 不 算 話 ) 大 肚 胿 ( 飯 量 大 )長 屎 朏 ( 長 坐 不 走 )賣 屎 朏 ( 無 所 事 事 )石 屎 朏 ( 小 氣 )放 臭 屁 ( 說 廢 話 )扶 膦 脬 ( 奉 承 )胸 坎 骨 ( 有 承 擔 能 力 )拭 尻 川 ( 善 後 處 理 )大 細 目 ( 偏 心 不 公 平 )死 心 眼 、 耳 根 軟 、咬 耳 朵 、 老 掉 牙 、閒 磕 牙 、 深 喉 嚨 、割 喉 戰 、 嚼 舌 根 、費 唇 舌 、 耍 嘴 皮 、拍 胸 脯 、 有 肩 膀 、大 嘴 巴 、 三 隻 手 、露 一 手 、 留 一 手 、二 手 貨 、 左 右 手 、大 手 筆 、 手 腳 快 、插 一 腳 、 抱 佛 腳 、挖 牆 腳 、 扯 後 腿 、飛 毛 腿 、 吊 胃 口 、耍 心 機 、 賤 骨 頭 、骨 子 裡 、 肚 量 大 、換 腸 肚 、 擦 屁 股 、打 屁 股 、 心 腸 軟 、黑 心 腸 、 直 腸 子 、好 脾 氣 、 懷 鬼 胎 、五 臟 廟 、 動 肝 火以 上 看 到 一 個 現 象 : 具 體 的 人 體 部 位 在 熟 語 裡 逐 步 向 抽 象 概 念 作 隱 喻 及 引伸 , 以 「 臉 」 部 為 喻 :「 臉 」 本 是 人 體 某 一 部 位 , 但 熟 語 中 另 有 「 新 面 孔 、 黃 臉 婆 」等 詞 語 用 以 指 代 人 物 ,「 真 面 目 」 用 以 借 指 真 實 的 情 形 。 此 外 華 語 的 「 撕 破 臉 」、閩 南 語 「 起 歹 面 、 繃 鐵 面 、 屎 面 話 」、 客 家 話 的 「 生 毛 面 」 可 表 示 感 情 , 而 華 語 的「 厚 臉 皮 、 愛 面 子 」, 閩 南 語 「 大 面 神 、 老 面 皮 」, 客 家 話 的 「 沒 面 子 、 面 刁 屎 」則 進 一 步 隱 喻 抽 象 的 「 尊 嚴 」。 身 體 部 位 的 隱 喻 使 語 言 表 達 的 形 象 更 為 具 體 。 這 其中 許 多 身 體 隱 喻 詞 因 今 人 太 常 使 用 而 成 為 人 們 未 意 識 到 有 隱 喻 意 味 的 「 死 喻 」, 如「 好 脾 氣 、 壞 心 眼 、 露 一 手 」 等 , 不 過 這 些 詞 語 當 初 以 「 隱 喻 」 方 式 來 造 詞 卻 是不 可 忽 略 的 事 實 。總 括 而 言 ,「 身 體 隱 喻 」 是 所 有 隱 喻 中 最 為 基 本 的 隱 喻 , 曹 逢 甫 等 (2001) 有《 身 體 與 譬 喻 》 一 書 , 文 中 指 出 :「 身 體 」 是 語 言 與 認 知 的 首 要 介 面 , 依 據 身 體 內外 部 位 的 形 狀 、 位 置 及 功 能 作 隱 喻 投 射 而 有 「 外 部 身 體 部 位 的 譬 喻 」、「 內 部 器 官- 250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51的 譬 喻 」 及 「 聯 覺 與 譬 喻 延 伸 」 等 隱 喻 性 詞 語 。 由 其 書 中 所 列 可 見 幾 乎 所 有 身 體部 位 都 可 運 用 到 人 們 對 外 界 事 物 的 隱 喻 認 知 上 , 觀 察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也 都運 用 身 體 各 部 位 的 器 官 作 譬 喻 。 而 據 耿 慧 蓉 (2005:62) 統 計 《 實 用 漢 英 習 詞 典 》(2004) 五 千 餘 條 漢 語 習 語 , 其 中 涉 及 26 個 身 體 部 位 ( 內 部 器 官 未 計 入 ), 各 部位 器 官 中 以 面 部 器 官 及 其 動 作 所 涉 及 的 習 語 為 最 多 , 而 器 官 部 位 中 又 以 涉 及 「 眼部 」 的 習 語 為 最 多 見 ,「 眼 睛 是 靈 魂 窗 」, 這 顯 示 漢 語 用 「 眼 睛 」 傳 達 情 感 的 多 樣性 。 本 文 觀 察 客 家 話 及 閩 南 語 三 字 熟 語 , 其 中 眼 部 熟 語 並 沒 有 特 別 多 , 這 或 許 表示 以 「 眼 」 為 喻 的 詞 語 在 客 、 閩 方 言 三 字 熟 語 中 未 有 特 殊 表 現 。 倒 是 客 家 話 喜 歡以 「 屎 朏 ( 屁 股 )」 為 喻 , 這 可 能 和 熟 語 多 具 貶 斥 意 味 有 關 。 此 外 , 閩 南 語 的 「 扶膦 脬 」, 客 家 話 的 「 賭 膦 采 、 無 核 卵 、 胵 膽 肝 」 等 都 直 言 不 諱 地 以 生 殖 器 作 隱 喻 ,這 是 華 語 所 沒 有 的 現 象 , 從 中 可 以 看 到 閩 、 客 語 熟 語 比 起 華 語 而 言 更 具 通 俗 性 及口 語 性 。李 壬 癸 (2007:713) 指 出 : 人 體 各 部 位 的 名 稱 常 擴 展 到 指 稱 有 生 命 或 無 生 命的 東 西 上 , 從 人 體 所 衍 生 的 知 識 體 系 確 實 不 少 。 上 表 可 見 客 、 閩 、 華 語 都 有 豐 富的 身 體 譬 喻 詞 , 然 而 現 今 有 關 華 語 身 體 隱 喻 詞 有 較 多 的 討 論 篇 章 , 但 有 關 閩 、 客語 身 體 譬 喻 詞 語 的 研 究 相 較 來 看 則 區 區 可 數 : 所 見 客 語 「 身 體 部 位 隱 喻 詞 」 的 專章 研 究 有 強 舒 媺 & 賴 惠 玲 (2007)〈「 背 」 後 玄 機 : 談 客 語 身 體 部 位 詞 「 背 」 之 語法 化 歷 程 與 空 間 認 知 架 構 〉(《 清 華 學 報 》1 期 ), 此 文 檢 視 客 語 身 體 部 位 詞 「 背 」的 用 法 , 由 此 看 到 「 無 生 命 物 件 為 有 生 命 個 體 」 隱 喻 、「 空 間 為 物 件 」 隱 喻 、「 空間 鄰 近 」 轉 喻 以 及 「 以 類 別 成 員 替 代 類 別 」 轉 喻 等 促 成 「 背 」 字 多 樣 性 的 語 意 發展 以 及 整 個 語 法 化 的 歷 程 。閩 南 語 「 身 體 部 位 隱 喻 詞 」 的 專 章 研 究 則 有 林 清 淵 (2002)〈 閩 南 語 的 身 體 譬喻 與 代 喻 〉(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語 言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此 文 探 討 閩 南 語 身 體 部 位 的譬 喻 用 法 , 閩 南 語 主 要 有 『 物 體 即 身 體 』 和 『 空 間 即 身 體 』 兩 種 譬 喻 , 在 『 物 體即 身 體 』 譬 喻 中 , 人 的 身 體 被 映 射 到 其 他 物 體 上 , 其 他 物 體 也 有 和 人 體 部 位 相 似的 特 點 ; 在 『 空 間 即 身 體 』 譬 喻 中 , 人 類 身 體 的 直 立 性 被 投 射 到 空 間 上 , 因 此 閩南 語 垂 直 的 上 與 下 關 係 會 用 『 頂 頭 』 跟 『 下 跤 ( 腳 )』 來 形 容 。 藉 由 此 文 可 以 看 到閩 南 方 言 裡 人 們 是 如 何 利 用 身 體 領 域 的 概 念 來 理 解 其 他 不 同 領 域 的 概 念 。古 希 臘 哲 人 普 羅 泰 戈 拉 :「 人 是 萬 物 的 尺 度 」, 東 方 哲 人 孔 子 :「 能 近 取 譬 , 可謂 仁 之 方 也 已 」(《 論 語 · 雍 也 》),《 大 學 》:「 君 子 有 絜 矩 之 道 」、《 易 經 . 說 卦 . 繫 辭 》- 251 -


252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也 有 :「 近 取 諸 身 , 遠 取 諸 物 」……, 早 在 兩 千 多 年 前 , 東 、 西 方 哲 人 就 已 不 約 而同 地 指 出 : 人 類 總 是 以 「 己 身 」 為 出 發 點 , 由 近 及 遠 , 由 己 及 人 、 及 物 , 由 具 體到 抽 象 來 認 識 外 界 事 物 , 這 也 再 度 告 訴 我 們 : 所 有 隱 喻 之 中 都 是 以 「 人 」 為 認 知世 界 的 基 準 點 : 因 「 人 體 」 是 實 體 之 一 , 據 此 而 形 成 其 他 的 「 實 體 」 或 「 容 器 」譬 喻 ; 因 人 立 於 空 間 之 中 , 因 此 而 形 成 下 文 的 「 空 間 」 或 「 方 位 」 隱 喻 ; 也 因 種種 的 譬 喻 並 非 零 散 存 在 , 它 們 之 間 是 有 系 統 的 組 織 結 構 , 可 歸 納 其 間 的 關 係 而 看到 「 結 構 隱 喻 」 的 表 現 , 整 個 世 界 似 乎 都 成 了 人 類 基 於 身 體 感 知 下 的 一 個 認 知 世界 , 因 此 可 以 說 :「 身 體 隱 喻 」 是 所 有 隱 喻 的 基 礎 所 在 , 身 體 隱 喻 是 語 言 認 知 的 「 首要 介 面 」( 曹 逢 甫 、 蔡 立 中 、 劉 秀 瑩 2001)。(2) 人 物 隱 喻人 物 隱 喻 中 可 以 看 到 熟 語 裡 各 式 人 物 的 隱 喻 :( 表 二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人 物 隱 喻隱 喻 類 型 客 家 話 閩 南 語 華 語接 腳 嫲 ( 當 二 房 太 太 ) 孝 男 面 ( 哭 喪 著 臉 ) 大 丈 夫 、 夢 周 公 、草 頭 王 ( 當 地 惡 霸 ) 耳 空 鬼 ( 打 小 報 告 者 ) 小 媳 婦 、 長 舌 婦 、做 阿 僮 ( 當 傻 子 )花 娘 心 ( 善 變 )仙 拼 仙 ( 實 力 相 當 )王 見 王 ( 拼 生 死 )逐 客 令 、 東 道 主 、低 能 兒 、 王 老 五 、鬼 畫 符 ( 亂 畫 ) 扶 大 仙 ( 依 附 有 錢 人 ) 抱 佛 腳 、 活 菩 薩 、小 兒 科 ( 微 不 足 道 ) 小鬼 頭 ( 小 孩 )打 官 腔 ( 應 付 他 人 )飯 桶 仙 ( 肚 量 大 )公 騎 母 ( 動 物 交 配 )羅 漢 跤 ( 單 身 漢 )門 外 漢 、 過 河 卒 、冒 失 鬼 、 慢 郎 中 、仙 人 跳 、 鬼 畫 符 、人 物 喻攪 潭 精 ( 搬 弄 事 非 者 ) 十 一 哥 ( 單 身 漢 ) 二 郎 腿 、 二 愣 子 、逛 樂 仙 ( 遊 手 好 閑 者 ) 老 番 癲 ( 糊 塗 之 人 ) 土 皇 帝 、 大 小 姐 、半 路 師 ( 學 藝 不 精 )懶 屍 嬤 ( 懶 惰 女 人 )花 婆 喙 ( 油 腔 滑 調 )乞 食 相 ( 不 衞 生 )大 少 爺 、 主 力 軍 、娃 娃 兵 、 包 青 天 、打 鐵 老 ( 飯 量 大 的 人 ) 半 路 師 ( 學 藝 不 精 者 ) 父 母 官 、 冒 失 鬼 、財 神 爺 、 醜 八 怪 、處 女 作 、 吹 鼓 手 、吸 血 鬼 、 見 閻 王 、送 瘟 神 、 跳 加 官 、癮 君 子 、 疊 羅 漢- 252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53「 人 物 隱 喻 」 方 面 , 客 、 閩 、 華 三 語 的 「 人 物 隱 喻 」 所 擇 取 的 喻 體 包 含 了 :1. 以 「 特 定 人 物 」 為 喻 : 如 「 夢 周 公 、 包 青 天 、 羅 漢 腳 、 母 夜 叉 、 鬼 畫 符 、 活 菩薩 、 活 閻 王 、 送 瘟 神 、 財 神 爺 、 土 皇 帝 、 王 老 五 」 等 , 這 些 隱 喻 或 有 歷 史 典 故出 處 , 或 有 宗 教 故 事 色 彩 , 不 是 以 漢 語 為 母 語 的 學 習 者 往 往 無 法 從 字 面 上 理 解它 的 意 涵 , 其 中 也 展 現 了 漢 語 社 會 文 化 的 特 色 所 在 。2. 以 「 特 定 職 業 」 為 喻 : 如 「 慢 郎 中 」 本 指 醫 生 、「 教 書 匠 」 結 合 了 老 師 和 工 匠 ,「 王 牌 軍 、 生 力 軍 、 主 力 軍 、 娃 娃 兵 」 等 則 由 軍 事 名 詞 而 來 。3. 以 「 特 定 稱 謂 」 為 喻 : 如 「 小 媳 婦 、 大 少 爺 、 娘 娘 腔 」 等 是 以 特 定 人 稱 稱 謂 來隱 喻 具 有 某 類 特 質 的 人 物 。(3) 動 物 隱 喻 及 植 物 隱 喻熟 語 中 尚 見 以 動 物 或 植 物 隱 喻 人 物 特 性 者 :動 物 喻( 表 三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動 物 隱 喻 及 植 物 隱 喻隱 喻 類 型 客 家 話 閩 南 語 華 語狗 拖 犁 ( 不 稱 其 職 )茅 狗 仔 ( 無 用 之 人 )纏 背 狗 ( 小 孩 纏 人 )暮 痼 狗 ( 孤 僻 之 人 )狗 挷 犁 ( 力 道 不 均 )食 屎 狗 ( 不 明 事 理 者 )石 頭 狗 ( 隨 人 使 喚 )屎 肛 狗 ( 趨 炎 附 勢 )砧 枋 狗 ( 逐 利 之 人 )老 狗 屎 ( 老 調 重 彈 )毋 成 猴 ( 真 不 賴 )起 猴 面 ( 發 飆 )屎 肛 蟲 ( 小 孩 好 動 )粘 人 蟲 ( 纒 人 )畫 虎 膦 ( 吹 牛 )老 虎 嫲 ( 兇 的 女 人 )治 大 猪 ( 被 騙 )歹 狗 氣 ( 江 湖 氣 )著 狗 損 ( 小 孩 身 弱 )變 狗 弄 ( 耍 花 招 )狗 念 路 ( 多 話 )狗 相 帶 ( 一 塌 糊 塗 )赤 狗 目 ( 眼 紅 )狗 綴 屁 ( 附 和 之 人 )弄 狗 熊 ( 戲 弄 他 人 )黑 狗 兄 ( 帥 氣 大 哥 )狗 肉 數 ( 糊 塗 帳 )虎 豹 母 ( 兇 女 人 )牽 猴 仔 ( 仲 介 )猴 齊 天 ( 能 幹 )掠 著 猴 ( 抓 姦 )揪 牛 鼻 ( 抓 住 關 鍵 )青 暝 牛 ( 不 識 字 )軟 跤 蝦 ( 沒 本 事 )狗 吃 屎 、 狗 咬 狗 、狗 腿 子 、 落 水 狗 、哈 巴 狗 、 灑 狗 血 、看 門 狗 、 喪 家 犬 、紙 老 虎 、 笑 面 虎 、坐 地 虎 、 捋 虎 鬚 、母 老 虎 、 秋 老 虎變 色 龍 、 跑 龍 套 、落 湯 雞 、 鐵 公 雞 、露 馬 腳 、 拍 馬 屁 、下 馬 威 、 千 里 馬 、吹 牛 皮 、 牛 角 尖 、牛 脾 氣 、 執 牛 耳 、牛 皮 糖 、 牛 鼻 子 、癩 蛤 蟆 、 鵝 卵 石 、地 頭 蛇 、 水 蛇 腰 、夜 貓 子 、 三 腳 貓 、- 253 -


254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隱 喻 類 型 客 家 話 閩 南 語 華 語猪 接 杓 ( 插 嘴 )灶 下 雞 ( 膽 小 )雞 媽 啼 ( 異 常 之 兆 )鳥 仔 肚 ( 肚 量 小 )鳥 仔 膽 ( 膽 小 )暗 光 鳥 ( 夜 上 不 睡 之植 物 喻膨 雞 頦 ( 吹 牛 ) 人 )火 雞 嫲 ( 聒 噪 女 人 ) 磨 雞 膏 ( 糾 纒 不 清 )雞 嫲 型 ( 勤 勞 ) 歕 雞 頦 ( 吹 牛 )fe33( 歪 ) 嘴 雞 ( 挑 食 ) 斬 雞 頭 ( 發 誓 )雞 公 髻 ( 意 外 之 財 ) 假 雞 頭 ( 好 出 風 頭 )貓 徙 竇 ( 經 常 搬 家 ) 雞 屎 運 ( 意 外 的 好 運 )貓 舐 朘 ( 自 討 沒 趣 ) 雞 母 蟲 ( 小 孩 好 動 )千 家 貓 ( 到 處 串 門 子 ) 火 雞 母 ( 兇 女 人 )豺 羅 伯 ( 貪 吃 ) 鴨 母 喙 ( 隨 口 說 說 )惡 豺 豺 ( 很 凶 ) 頭 目 鳥 ( 機 靈 人 )青 面 鳥 ( 易 生 氣 ) 猪 哥 神 ( 好 女 色 )老 鳥 精 ( 老 奸 巨 滑 ) 報 馬 仔 ( 打 小 報 告 者 )鳥 仔 腳 ( 腿 細 ) 老 龜 精 ( 狡 猾 之 人 )無 耐 鳥 ( 沒 什 麼 作 用 ) 涵 空 龜 ( 未 見 過 世 面 )目 睡 鳥 ( 瞌 睡 蟲 ) 食 水 龜 ( 不 老 實 )老 鳥 精 ( 老 奸 巨 猾 ) 不 成 龜 ( 不 成 樣 子 )起 牛 面 ( 翻 臉 ) 膨 獅 獅 ( 膨 大 )無 牛 鼻 ( 無 法 管 束 ) 不 成 猴 ( 不 像 樣 )牛 摝 蜱 ( 知 入 不 知 出 ) 掠 兔 仔 ( 嘔 吐 )花 洽 貓 ( 花 俏 )籠 床 貓 ( 纒 得 緊 )鱸 鰻 頭 ( 流 氓 )軟 腳 蟹 ( 無 用 之 人 )帶 頭 羊 ( 領 導 者 )畜 蚊 仔 ( 空 間 閒 置 )烏 鰡 鯇 ( 難 纒 之 人 )揚 蠂 精 ( 挑 撥 是 非 之人 )大 蕃 薯 ( 傻 頭 傻 腦 )老 蒜 荄 ( 頑 固 老 女 人 )寒 毛 菇 ( 雞 皮 疙 瘩 )講 花 撩 ( 說 謊 )賣 嘴 花 ( 花 言 巧 語 )花 蘿 心 ( 善 變 )放 粉 鳥 ( 中 途 被 遺 棄 )漏 屎 馬 ( 無 用 )甕 內 蠓 ( 封 閉 未 見 世面 )犯 桃 花 ( 有 艷 遇 )使 嘴 花 ( 花 言 巧 語 )行 跤 花 ( 漫 步 )花 草 步 ( 花 招 )路 邊 花 ( 不 正 當 的 女人 ; 娼 妓 )寄 生 蟲 、 跟 屁 蟲 、應 聲 蟲 、 瞌 睡 蟲 、老 狐 狸 、 狐 狸 精 、吃 鴨 蛋 、 醜 小 鴨 、瘦 皮 猴 、 反 臉 猴 、烏 龜 車 、 金 龜 婿 、一 窩 蜂 、 豹 子 膽 、軟 腳 蝦 、 放 鴿 子 、烏 鴉 嘴 、 旱 鴨 子 、蠅 頭 利 、 鹹 猪 手交 際 花 、 耍 花 招 、桃 花 運 、 攀 高 枝 、芝 麻 官 、 萬 花 筒 、搖 錢 樹 、 蘿 蔔 頭 、牆 頭 草 、 回 頭 草 、芭 樂 票 、 悶 葫 蘆 、- 254 -


256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隱 喻 類 型 客 家 話 閩 南 語 華 語打 秋 風 ( 勒 索 財 務 )打 嘴 鼓 ( 聊 天 )鬥 話 榫 ( 彌 補 謊 言 ) 抬 轎 子 、 放 冷 箭 、拍 冷 銃 ( 趁 人 不 備 ) 亮 底 牌 、 保 護 傘 、送 背 銃 ( 事 後 批 評 )阿 不 倒 ( 癡 傻 之 人 )臭 奶 臊 ( 少 不 更 事 )答 喙 鼓 ( 聊 天 )摒 貨 底 ( 清 空 )半 桶 屎 ( 半 調 子 )活 字 典 、 背 黑 鍋 、烏 紗 帽 、 捲 舖 蓋 、拖 油 瓶 、 絆 腳 石 、褲 頭 鬆 ( 女 人 不 知 潔 身自 愛 )無 底 褲 ( 漏 洞 之 計 ) 揭 瘡 疤 、 開 夜 車 、百 百 孔 ( 很 多 問 題 ) 傳 聲 筒 、 煙 幕 彈 、落 褲 臍 ( 邋 遢 ) 軟 糊 糊 ( 軟 爛 ) 敲 竹 槓 、 緊 箍 咒 、扡 到 屎 ( 不 得 反 失 ) 落 翼 仔 ( 翹 家 女 孩 ) 滾 雪 球 、 踢 皮 球 、走 大 水 ( 雞 鴨 得 瘟 疫 ) 厚 話 屎 ( 話 多 ) 擋 箭 牌 、 擠 牙 膏 、貼 秤 頭 ( 多 餘 的 ) 掃 把 星 ( 引 不 幸 者 ) 爛 攤 子 、 翹 辮 子 、竹 篙 鬼 ( 高 個 兒 )火 灰 性 ( 脾 氣 暴 躁 )賣 屎 怠 ( 耍 賴 )屎 瀉 屎 ( 落 荒 而 逃 )觱 栗 屎 ( 最 後 一 名 )面 刁 屎 ( 無 臉 見 人 )烏 蠅 屎 ( 長 雀 斑 )牽 麵 線 ( 話 多 )死 泥 團 ( 笨 蛋 )搵 豆 油 ( 蜻 蜓 點 水 )尾 翹 翹 ( 高 興 )出 白 血 ( 為 人 所 騙 )胡 蠅 屎 ( 長 雀 斑 )夜 總 會 ( 填 墓 區 )金 包 銀 ( 實 質 不 如 外表 美 好 )後 壁 山 ( 支 持 者 )柱 仔 跤 ( 支 持 者 )風 火 頭 ( 氣 在 頭 上 )風 颱 尾 ( 受 波 及 )過 鹹 水 ( 到 過 國 外 )機 關 銃 ( 連 續 快 速 )樹 尾 風 ( 迅 速 消 失 )硩 厝 角 ( 年 紀 大 而 未護 身 符 、 三 寸 釘 、碰 釘 子 、 地 毯 式 、導 火 線 、 醋 罈 子 、汽 油 桶 、 電 燈 泡 、拉 皮 條 、 擺 架 子 、踢 皮 球打 宕 窿 ( 撲 空 未 相 遇 ) 嫁 )「 事 物 隱 喻 」 方 面 所 涉 及 的 事 物 琳 琅 滿 目 , 如 客 家 話 的 「 轆 屎 棍 、 貼 秤 頭 」,閩 南 語 的 「 半 桶 屎 、 刁 古 董 」, 華 語 的 「 抬 轎 子 、 放 冷 箭 、 背 黑 鍋 、 烏 紗 帽 、 敲 竹槓 」 等 , 各 類 事 物 隱 喻 也 側 面 反 映 出 該 語 族 早 期 生 活 中 常 見 的 事 物 以 及 其 庶 民 生活 的 各 種 樣 貌 。(5) 食 物 隱 喻食 物 是 人 每 天 所 需 , 因 此 以 食 物 為 喻 者 也 不 少 :- 256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57( 表 五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食 物 隱 喻隱 喻 類 型 客 家 話 閩 南 語 華 語糍 粑 心 ( 心 太 軟 ) 搓 圓 仔 ( 金 錢 使 人 退 選 ) 大 雜 燴 、 大 鍋 飯 、豆 腐 肩 ( 柔 弱 不 堪 ) 貴 蔘 蔘 ( 很 貴 ) 交 杯 酒 、 炒 魷 魚 、鹽 蘸 味 ( 作 好 女 色 )無 賽 鹽 ( 無 力 )麵 線 話 ( 說 話 羅 嗦 )熥 凊 糜 ( 重 複 說 過 的 話 ) 炒 冷 飯 、 砸 飯 碗 、偷 食 步 ( 狡 猾 手 段 )食 膨 餅 ( 受 責 駡 )食 物 喻空 殼 餅 ( 子 虛 烏 有 之 食 頭 凊 ( 接 新 女 人 )事 )食 重 鹹 ( 好 色 )食 大 垤 ( 喪 家 之 食 ) 麵 線 親 ( 關 係 疏 遠食 軟 飯 ( 不 做 事 之 人 ) 親 戚 )摸 粿 乾 ( 乾 過 癮 )疊 菜 脯 ( 擁 擠 )漚 鹹 菜 ( 衣 服 皺 亂 )鐵 飯 碗 、 混 飯 吃 、家 常 飯 、 吃 白 飯 、吃 閑 飯 、 黃 粱 夢 、閉 門 羹 、 灌 迷 湯 、豆 腐 渣 、 吃 豆 腐 、吃 小 灶 、 吃 乾 醋 、吃 錯 藥 、 吃 鴨 蛋 、老 油 條 、 揩 油 水 、酸 葡 萄 、 小 辣 椒「 食 物 隱 喻 」 中 , 可 以 看 到 有 關 食 物 的 三 字 熟 語 以 「 飯 」 為 喻 者 為 最 多 , 如華 語 的 「 炒 冷 飯 、 混 飯 吃 、 家 常 飯 、 吃 白 飯 、 吃 閑 飯 、 大 鍋 飯 、 砸 飯 碗 、 鐵 飯 碗 」等 , 由 於 一 些 抽 象 事 物 與 日 常 所 食 的 食 物 有 某 部 分 的 相 似 性 , 因 此 而 取 以 為 喻 ,這 其 中 有 些 詞 語 為 其 他 語 言 所 無 , 如 華 語 的 「 黃 粱 夢 、 大 雜 燴 、 閉 門 羹 」, 閩 南 語的 「 熥 凊 糜 」 以 及 客 家 話 的 「 糍 粑 心 、 鹹 菜 形 」 等 , 這 也 反 映 三 者 有 各 自 獨 立 的飲 食 文 化 特 色 。「 食 物 隱 喻 」 還 與 下 文 「 吃 」 類 結 構 隱 喻 有 關 , 留 待 下 文 再 做 探 討 。2. 容 器 隱 喻客 、 閩 、 華 語 中 的 容 器 喻 也 不 少 :( 表 六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容 器 隱 喻隱 喻 類 別 客 家 話 閩 南 語 華 語半 桶 水 ( 所 學 不 精 )長 籮 槅 ( 大 麻 煩 )過 五 關 ( 打 通 關 )走 三 關 ( 逃 債 等 )安 樂 窩 、 大 熔 爐 、鬼 門 關 、 悶 葫 蘆 、容 器 喻囥 泥 空 ( 死 去 ) 無 門 路 ( 無 方 法 ) 象 牙 塔 、 無 底 洞 、窿 空 缺 ( 陷 阱 ) 在 室 女 ( 清 純 女 子 ) 煙 花 巷 、 死 胡 同空 殼 餅 ( 子 虛 烏 有 )爛 菜 籃 ( 壞 底 )拾 屎 桶 ( 自 大 ) 跳 火 坑 、 大 本 營 、大 染 缸 、 百 寶 箱 、- 257 -


258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百 籃 肚 ( 什 麼 都 能 吃 )飯 甑 肚 ( 肚 大 )聚 寶 盆 、 出 氣 筒 、傳 聲 筒 、 醋 罈 子 、一 言 堂 、 捅 簍 子 、破 天 荒「 容 器 」 隱 喻 由 某 個 角 度 來 看 也 是 由 「 身 體 空 間 」 隱 喻 而 來 , 一 如 Lakoff&Johnso(2006) 所 言 :「 空 間 方 位 出 自 以 下 的 事 實 : 我 們 有 身 體 , 而 身 體 在 我 們 所處 的 環 境 中 發 揮 其 功 能 ,『 空 間 方 位 隱 喻 』 賦 予 每 個 概 念 一 個 空 間 方 位 ,『 快 樂 是上 』。」 因 為 「 容 器 」 隱 喻 的 形 成 , 因 此 才 有 「 上 / 下 、 深 / 淺 、 中 / 邊 、 內 / 外 」等 相 關 空 間 方 位 概 念 的 衍 生 , 而 這 些 概 念 都 和 下 文 的 「 空 間 方 位 隱 喻 」 相 關 , 都傳 達 一 個 「 有 界 」 的 概 念 , 因 此 也 可 與 下 節 連 結 作 探 討 。( 二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空 間 方 位 隱 喻前 文 言 及 , 本 文 將 空 間 方 位 隱 喻 依 認 知 參 照 的 不 同 而 進 一 步 細 分 成 : 一 維 ( 直線 )、 二 維 ( 平 面 ) 及 三 維 ( 立 體 ) 隱 喻 這 三 類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這 方 面 的表 現 如 :( 表 七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方 位 隱 喻方 位 隱 喻 客 家 話 閩 南 語 華 語打 頭 陣 ( 居 前 頭 ) 打 頭 陣 ( 居 前 頭 ) 馬 前 卒 、 走 後 門 、吊 車 尾 ( 最 後 一 名 ) 無 頭 話 ( 沒 來 由 的 話 ) 扯 後 腿 、 馬 後 炮 、著 天 吊 ( 猝 死 ) 後 壁 話 ( 背 後 說 壞 話 )後 頭 厝 ( 娘 家 )踏 話 頭 ( 話 說 在 前 )靠 邊 站 、 半 邊 天 、敲 邊 鼓 、 指 南 針 、座 右 銘 、 左 右 手 、一 維 隱 喻尾 斗 寶 ( 最 後 手 段 ) 高 姿 態 、 唱 高 調 、後 尾 路 ( 賄 賂 ) 戴 高 帽 、 下 臺 階 、半 路 師 ( 學 藝 不 精 )好 利 路 ( 有 利 潤 )無 路 用 ( 沒 用 )拖 落 水 ( 牽 連 )下 三 爛 、 下 九 流 、拖 下 水 、 上 賊 船 、走 老 路 、 十 字 路 、黃 泉 路 、 開 倒 車 、爬 格 子二 維 隱 喻 裝 門 面 ( 擺 闊 ) 天 差 地 ( 差 別 大 ) 壁 上 觀 、 撐 場 面 、- 258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61前 文 提 及 , 在 結 構 隱 喻 系 統 中 , 各 個 隱 喻 並 非 一 一 造 出 , 不 少 隱 喻 是 由 認 知概 念 作 系 統 的 轉 移 , 因 此 一 隱 喻 可 以 同 時 衍 生 出 許 多 相 關 的 隱 喻 表 達 方 式 , 隱 喻之 間 的 系 統 性 包 括 「 相 同 本 體 的 隱 喻 之 間 的 系 統 性 」 和 「 相 同 喻 體 的 隱 喻 之 間 的系 統 性 」( 張 彬 2005:6), 其 間 可 能 存 在 著 「 同 體 多 喻 」 及 「 同 喻 多 體 」 的 多 義延 伸 隱 喻 現 象 ;「 同 體 多 喻 」 是 同 本 體 , 多 喻 體 , 是 對 同 一 本 體 多 項 思 維 的 結 果 ( 張麗 2006:102), 本 文 舉 「 吃 食 隱 喻 」 類 相 關 熟 語 為 例 ;「 同 喻 多 體 」 是 不 同 本 體而 使 用 了 相 同 的 喻 體 , 本 文 舉 「 食 物 隱 喻 」 為 例 來 加 以 說 明 :(1) 同 喻 多 體 :「 食 物 」 類 隱 喻「 同 喻 多 體 」 的 「 結 構 隱 喻 」 是 指 不 同 的 本 體 ( 目 標 域 ) 使 用 了 相 同 的 一 個喻 底 ( 源 域 ), 如 漢 語 中 有 關 「 食 物 」 的 各 種 隱 喻 便 屬 此 例 。 漢 語 裡 許 多 事 物 都 以食 物 為 喻 , 上 文 所 列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食 物 類 熟 語 就 隱 含 了 這 類 的 隱 喻方 式 :「 人 物 特 性 」 是 「 食 物 」: 如 華 語 的 「 老 油 條 , 小 辣 椒 」, 客 語 的 「 糍 粑 心 、 豆腐 肩 、 無 賽 鹽 」 等 。「 職 業 」 是 「 食 物 」: 如 華 語 「 炒 魷 魚 、 砸 飯 碗 」 等 。「 話 語 」 是 「 食 物 」: 如 華 語 的 「 灌 迷 湯 」, 閩 南 語 的 「 熥 凊 糜 、 食 肨 餅 」 及 客語 的 「 麵 線 話 」 等 。「 婚 姻 」 是 「 食 物 」: 如 華 語 「 交 杯 酒 」 等 。「 女 色 」 是 「 食 物 」: 如 華 語 的 「 吃 豆 腐 」、 閩 南 語 的 「 食 重 鹹 」 等 。「 某 種 情 況 」 是 「 食 物 」: 如 華 語 的 「 家 常 飯 、 吃 白 飯 、 閉 門 羹 、 大 雜 燴 、 吃 小灶 、 吃 鴨 蛋 、 揩 油 水 」 及 閩 南 語 的 「 搓 圓 仔 」 等 。「 某 種 情 感 」 是 「 食 物 」: 如 華 語 「 吃 乾 醋 」 等 。「 某 種 心 理 感 受 」 是 「 食 物 」: 如 華 語 「 吃 苦 頭 、 吃 甜 頭 、 酸 葡 萄 」 等 。「 某 種 抽 象 思 想 」 是 「 食 物 」: 如 華 語 「 炒 冷 飯 、 豆 腐 渣 、 吃 錯 藥 」 等 。 其 他 客家 話 還 有 「 半 生 熟 」 一 詞 是 以 「 食 物 生 熟 」 隱 喻 「 思 想 」 的 不 成 熟 , 這 是 以 「 食物 」 隱 喻 「 思 想 」 的 又 一 旁 證 。《 漢 書 . 酈 食 其 傳 》:「 民 以 食 為 天 」, 人 類 日 常 生 活 離 不 開 吃 食 , 因 此 漢 語 中有 關 吃 飯 、 糧 食 以 及 飲 食 動 作 的 熟 語 不 少 , 因 食 物 某 一 特 點 與 事 件 之 間 具 有 相 似性 , 依 此 而 形 成 的 隱 喻 性 詞 語 不 但 貼 近 生 活 , 語 意 形 象 生 動 , 而 且 更 能 體 現 熟 語- 261 -


262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口 語 化 的 特 性 。 而 如 果 知 道 漢 語 古 語 中 「 食 、 色 , 性 也 」 及 「 秀 色 可 餐 」 等 語 句 ,將 「 女 色 」 比 喻 為 「 食 物 」 的 概 念 也 就 不 難 理 解 了 。基 於 上 文 探 討 , 可 以 將 客 、 閩 、 華 語 以 食 物 為 隱 喻 的 三 字 熟 語 歸 結 出 一 個 「 多體 同 喻 結 構 隱 喻 」 的 「 意 象 圖 式 」:人 物 特 性話 語 ↖ ↑ ↗ 某 種 情 況職 業 ← 食 物 → 某 種 情 感婚 姻 ↙ ↓ ↘ 心 理 感 受女 色 抽 象 思 想( 圖 一 ): 客 、 閩 、 華 語 「 食 物 」 類 三 字 熟 語 結 構 隱 喻 圖 式 - 同 喻 多 體由 於 事 物 或 事 件 與 食 物 的 某 一 特 性 具 有 相 似 性 , 為 凸 顯 此 特 點 而 將 食 物 的 特點 映 射 到 事 物 事 件 上 , 由 於 這 些 特 性 都 與 食 物 有 關 , 因 此 這 類 詞 語 可 以 說 是 以 「 可食 之 物 」 為 中 心 語 義 而 向 外 「 輻 射 」 發 展 , 進 而 形 成 的 一 個 結 構 隱 喻 系 統 。(2) 同 體 多 喻 :「 吃 食 」 類 隱 喻「 同 體 多 喻 」 的 「 結 構 隱 喻 」 類 是 指 具 有 一 相 同 的 本 體 ( 目 標 域 ), 但 可 形 成許 多 不 同 的 概 念 隱 喻 , 以 下 舉 客 、 閩 、 華 語 「 吃 食 」 類 動 詞 隱 喻 詞 語 為 例 :( 表 八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 吃 食 」 類 隱 喻客 家 話 閩 南 語 華 語食 生 腳 ( 欺 負 新 人 )食 頭 路 ( 工 作 )食 老 本 ( 支 用 存 款 )食 一 驚 ( 嚇 一 跳 )吃 敗 仗 、 吃 悶 棍 、 吃 螺 絲 、吃 悶 虧 、 吃 甜 頭 、 吃 苦 頭 、食 公 家 ( 公 家 薪 水 過 活 ) 食 二 清 ( 接 近 已 接 過 人 的 女 吃 公 家 、 吃 自 己 、 吃 不 消 、食 自 家 ( 靠 自 己 過 活 ) 色 )食 頭 清 ( 接 新 的 女 人 )食 重 鹹 ( 好 女 色 )吃 得 開- 262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63食 土 糞 ( 不 懂 人 情 義 理 )食 天 良 ( 憑 良 心 生 活 )食 水 龜 ( 不 老 實 )食 頭 路 ( 工 作 )食 薪 水 ( 生 計 )食 到 老 ( 年 歲 增 長 )食 未 乾 ( 負 責 不 了 )食 家 己 ( 靠 自 己 過 活 )食 未 消 ( 無 法 忍 受 )食 未 倒 ( 力 不 堪 任 )食 侎 食 ( 懶 惰 者 )食 膨 餅 ( 受 責 駡 )「 飲 食 」 的 動 作 -「 吃 」 是 人 們 每 天 必 需 經 歷 的 ,「 吃 」, 本 來 是 指 吃 有 形 的食 物 , 但 後 來 映 射 為 連 抽 象 的 事 物 似 也 能 吃 , 例 如 受 到 驚 嚇 叫 「 吃 驚 」, 耗 費 力 氣叫 「 吃 力 」, 蒙 受 損 失 叫 「 吃 虧 」、「 吃 癟 」, 手 頭 不 寬 鬆 叫 「 吃 緊 」 等 。 王 冬 梅 、趙 志 強 (2003) 有 〈 漢 語 飲 食 詞 語 中 的 隱 喻 轉 義 〉 一 文 , 文 中 提 到 : 飲 食 類 語 的詞 義 在 心 理 聯 想 作 用 下 會 從 表 示 飲 食 現 象 轉 移 至 相 對 抽 象 的 其 他 現 象 。 本 文 觀 察客 、 閩 、 華 語 中 有 不 少 「 吃 」 類 三 字 熟 語 , 經 由 比 較 可 見 : 閩 南 語 「 吃 ( 食 )」 類隱 喻 熟 語 特 別 多 , 這 儼 然 形 成 閩 南 語 三 字 隱 喻 熟 語 的 特 色 之 一 。而 「 吃 」 類 熟 語 當 中 , 有 些 「 吃 」 後 所 接 賓 語 確 為 可 食 之 物 , 有 些 則 為 不 可食 的 事 物 , 例 如 :「 吃 」+ 可 食 之 物 : 如 「 吃 錯 藥 、 吃 豆 腐 、 吃 乾 醋 、 吃 鴨 蛋 、 吃 白 飯 、 吃 軟 飯 、吃 閑 飯 」 等 。「 吃 」+ 不 可 食 之 物 : 如 「 吃 螺 絲 、 吃 老 本 、 吃 釘 子 、 吃 悶 棍 、 吃 老 本 」 等 。「 吃 」+ 地 方 處 所 詞 : 如 「 吃 飯 館 、 吃 公 家 、 吃 頭 路 」 等 。「 吃 」+ 抽 象 事 物 : 如 「 吃 苦 頭 、 吃 甜 頭 、 吃 官 司 、 吃 敗 仗 、 吃 悶 虧 」 等 。「 吃 」+ 補 語 : 如 「 吃 得 開 、 吃 不 消 」 等 。以 上 「 吃 」 類 熟 語 大 多 為 負 面 語 詞 。 可 以 看 到 「 吃 」 類 熟 語 逐 步 向 抽 象 事 物作 隱 喻 衍 生 的 情 形 。經 由 上 文 的 探 討 也 可 將 客 、 閩 、 華 語 「 吃 食 類 」 隱 喻 性 三 字 熟 語 歸 結 出 一 個「 同 體 多 喻 結 構 隱 喻 」 的 「 意 象 圖 式 」:- 263 -


264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 吃 」→ 口 部 動 作 : 吃 東 西 → 口 部 其 他 動 作 : 說 話 吃 螺 絲↓消 化 : 吃 不 消 → 接 受 : 吃 悶 棍 → 接 受 結 果 : 吃 敗 仗( 圖 二 ): 客 、 閩 、 華 語 「 吃 」 類 三 字 熟 語 結 構 隱 喻 圖 式 - 同 體 多 喻「 吃 」 由 原 來 口 部 的 吃 食 動 作 ( 如 「 吃 鴨 蛋 」), 因 此 隱 喻 為 口 部 的 說 話 動 作( 如 「 吃 螺 絲 」), 再 進 一 步 隱 喻 為 身 體 蒙 受 的 動 作 ( 如 「 吃 悶 棍 」), 或 表 示 「 以此 為 生 」( 如 閩 、 客 語 的 「 食 頭 路 、 食 自 己 」) 的 抽 象 意 涵 ; 同 時 又 因 為 「 吃 」 可以 把 東 西 吃 進 肚 子 裡 , 因 此 也 有 「 消 化 」( 如 「 吃 不 消 」) 或 「 接 受 結 果 」( 如 「 吃敗 仗 」) 的 意 思 衍 生 出 來 。 各 詞 語 之 間 因 為 特 性 的 相 關 性 而 形 成 隱 喻 關 係 , 從 這 裡面 可 以 看 到 「 同 體 多 喻 」 的 意 象 圖 式 是 一 「 鏈 接 」 連 鎖 的 過 程 , 它 和 「 多 體 同 喻 」的 「 輻 射 」 意 象 圖 式 有 所 不 同 。以 上 觀 察 種 種 「 食 物 」 及 「 吃 食 動 作 」 類 的 隱 喻 性 詞 語 , 可 以 發 現 其 中 展 現了 結 構 隱 喻 的 特 色 。「 結 構 隱 喻 」 藉 由 類 似 的 經 驗 而 使 隱 喻 由 具 體 概 念 映 射 到 抽 象的 概 念 , 由 認 知 遷 移 而 形 成 一 個 連 鎖 或 輻 射 的 語 意 鏈 結 , 或 衍 生 出 更 多 義 的 喻 性語 彙 , 從 中 可 以 照 見 隱 喻 創 造 新 詞 的 功 能 所 在 。( 四 ) 其 他 隱 喻 方 式除 以 上 三 種 類 型 的 隱 喻 , 漢 語 中 還 有 以 「 顏 色 」 為 喻 者 , 在 三 字 熟 語 中 也 頗為 常 見 , 然 而 Lakoff&Johnson 並 未 明 白 指 出 。 不 過 顏 色 屬 視 覺 所 能 感 知 的 事 物 外貌 , 一 如 味 覺 能 感 知 食 物 的 味 道 , 依 此 擴 大 來 看 也 可 說 是 實 體 隱 喻 的 一 種 。 以 下是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可 見 的 例 子 :1. 以 「 白 」 為 喻 : 如 華 語 的 「 白 日 夢 、 交 白 卷 、 白 皮 書 、 小 白 臉 、 開 場 白 、 翻 白眼 、 穿 白 袍 」, 閩 南 語 的 「 白 身 人 、 反 白 目 、 講 白 賊 」, 客 家 話 的 「 出 白 血 、 痾白 屎 、 打 白 行 」 等 。2. 以 「 黑 」 為 喻 : 如 華 語 的 「 扮 黑 臉 、 黑 名 單 、 黑 吃 黑 、 黑 心 腸 、 背 黑 鍋 、 挨 黑- 264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65槍 」, 客 、 閩 語 的 「 烏 心 肝 」 等 。3. 以 「 紅 」 為 喻 : 如 華 語 的 「 滿 江 紅 、 紅 不 讓 、 紅 燈 戶 、 紅 白 帖 、 紅 唇 族 、 紅 眼病 、 亮 紅 燈 」 等 。4. 以 「 綠 」 為 喻 : 如 華 語 的 「 戴 綠 帽 、 綠 燈 戶 、 開 綠 燈 」, 閩 南 語 的 「 青 仔 欉 」及 客 家 話 的 「 半 頭 青 」 等 。5. 以 「 黃 」 為 喻 : 如 華 語 的 「 黃 臉 婆 、 開 黃 腔 、 黃 粱 夢 、 黃 昏 戀 、 黃 泉 路 」 等 。以 上 可 見 漢 語 「 顏 色 隱 喻 」 中 多 以 「 青 、 黃 、 紅 、 白 、 黑 」 這 五 種 基 本 顏 色為 喻 , 漢 語 傳 統 中 認 為 「 五 色 」 是 基 本 色 , 在 此 也 見 到 這 五 種 顏 色 常 作 為 隱 喻 的中 心 成 員 , 其 他 如 橙 色 、 紫 色 、 藍 色 、 褐 色 等 非 基 本 色 的 隱 喻 則 較 少 見 。四 、 客 、 閩 、 華 語 隱 喻 性 三 字 熟 語 的 文 化 特 色熟 語 的 語 義 通 常 不 在 字 面 義 上 而 是 另 有 特 定 的 喻 義 , 這 些 喻 義 不 少 是 與 該 族群 的 文 化 經 驗 有 關 , 劉 學 豐 (2006:34) 指 出 :隱 喻 的 使 用 反 映 了 深 藏 其 下 的 文 化 概 念 。 雖 然 隱 喻 根 植 於 我 們 的 身 體 經驗 , 可 身 體 經 驗 只 能 告 訴 我 們 有 可 能 產 生 哪 些 隱 喻 , 而 這 些 待 選 隱 喻 是 否真 的 為 某 個 文 化 所 選 擇 , 則 只 能 取 決 於 該 文 化 的 各 類 模 式 。 以 這 個 角 度 來講 , 文 化 模 式 的 確 限 制 著 隱 喻 的 選 擇 。概 念 隱 喻 中 喻 源 的 擇 取 往 往 來 自 人 們 自 身 的 經 驗 及 文 化 傳 統 , 不 同 的 文 化 經會 形 成 不 同 的 隱 喻 思 維 。 歸 納 以 上 客 、 閩 、 華 語 隱 喻 性 三 字 熟 語 , 其 中 可 以 概 括觀 察 到 的 文 化 特 色 , 大 略 來 看 有 以 下 幾 項 :( 一 ) 喻 體 的 語 素 擇 取 具 有 文 化 特 色如 前 所 述 , 以 「 狗 」 為 喻 的 熟 語 就 顯 現 出 中 西 文 化 的 差 異 。 唐 未 平 、 梁 歡 (2006:148) 有 〈 漢 語 熟 語 中 「 狗 」 的 文 化 闡 釋 〉 一 文 , 文 中 也 指 出 漢 語 熟 語 中 「 狗 」 的意 涵 以 貶 意 居 多 。 反 觀 西 方 英 語 諺 語 當 中 ,「 狗 」 的 文 化 色 彩 卻 是 以 褒 義 居 多 ( 如- 265 -


266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luck dog」), 足 見 語 言 與 文 化 背 景 關 係 非 常 密 切 , 不 同 民 族 的 不 同 文 化 對 熟 語的 理 解 會 有 不 同 的 影 響 ( 高 兵 2006)。 語 言 是 民 族 心 理 的 產 物 , 是 民 族 文 化 的 載體 , 東 西 文 化 的 異 同 由 此 可 見 一 端 。( 二 ) 喻 體 的 情 感 色 彩 具 文 化 特 色不 少 熟 語 還 隱 含 對 事 物 或 褒 或 貶 的 評 斷 意 味 , 而 同 一 語 素 可 能 在 不 同 語 句 中具 有 不 同 的 褒 貶 意 味 , 如 同 取 自 宗 教 文 化 ,「 佛 菩 薩 」 是 褒 義 ,「 抱 佛 腳 」 卻 是 貶義 ; 同 取 自 動 物 ,「 千 里 馬 」 具 褒 義 ,「 拍 馬 屁 」 卻 是 貶 義 。 人 物 典 故 中 「 包 青 天 」具 褒 義 ,「 夢 周 公 」 卻 具 貶 義 。 又 如 容 器 喻 中 的 「 大 熔 爐 」 具 中 性 義 ,「 大 染 缸 」及 食 物 喻 的 「 大 雜 膾 」 卻 具 貶 義 。 而 同 為 顏 色 喻 ,「 紅 不 讓 」 具 褒 義 ,「 滿 江 紅 」卻 具 貶 義 。 再 如 方 位 隱 喻 中 一 般 以 「 上 」 為 好 ( 如 「 上 台 面 」), 但 「 上 賊 船 、 壁上 觀 」 卻 又 表 示 貶 意 。( 三 ) 方 言 的 特 殊 熟 語 具 有 獨 特 的 文 化 特 色上 文 歸 納 可 見 : 客 、 閩 、 華 語 雖 然 都 屬 台 灣 語 言 的 一 種 , 但 其 中 有 相 同 隱 喻 ,更 有 不 少 不 同 的 隱 喻 模 式 , 如 人 體 器 官 隱 喻 中 , 華 語 是 以 眼 部 隱 喻 為 多 , 但 客 家話 和 閩 南 語 以 「 眼 」 為 喻 的 詞 語 則 未 有 特 殊 表 現 。 倒 是 閩 南 話 和 客 家 話 都 喜 歡 以身 體 下 部 器 官 為 喻 , 如 客 家 話 的 「 長 屎 朏 ( 屁 股 )、 賭 膦 采 、 無 核 卵 、 胵 膽 肝 」」,閩 南 語 「 扶 膦 脬 、 拭 尻 川 」 等 , 直 言 不 諱 地 以 生 殖 器 作 隱 喻 , 這 是 華 語 所 少 見 的現 象 , 從 中 可 以 看 到 閩 、 客 語 熟 語 比 起 華 語 而 言 更 具 通 俗 性 及 口 語 性 。 此 外 客 、閩 語 中 也 有 一 些 獨 具 特 殊 褒 貶 義 涵 的 熟 語 , 如 閩 南 語 的 「 黑 狗 兄 」 本 為 貶 義 , 今日 卻 暗 含 誇 讚 意 味 ; 客 家 話 「 帶 頭 羊 」 一 詞 本 是 中 性 義 , 可 指 「 群 眾 領 導 者 」, 如今 卻 多 用 作 貶 義 , 用 以 指 「 帶 頭 作 亂 者 」。 再 如 客 、 閩 語 中 都 有 「 毋 成 猴 」 一 語 ,此 語 本 具 貶 義 , 但 漫 漫 時 空 下 , 不 知 何 時 「 毋 成 猴 」 在 客 、 閩 語 中 已 逐 漸 染 上 「 真不 賴 」 的 褒 揚 意 味 , 然 而 同 樣 以 「 猴 」 為 喻 的 「 起 猴 面 」 則 仍 保 留 貶 義 。 貶 義 熟語 在 使 用 時 要 謹 慎 , 若 不 小 心 誤 用 很 可 能 會 鬧 出 笑 話 , 然 而 這 些 都 是 非 母 語 人 士學 習 另 一 語 言 的 難 點 所 在 , 教 學 或 教 材 編 寫 時 更 應 著 意 於 此 , 才 能 使 學 習 者 從 熟語 的 概 念 隱 喻 中 觀 察 到 族 群 認 知 模 式 異 同 所 在 , 進 而 瞭 解 不 同 族 群 的 不 同 文 化 以- 266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67及 知 識 內 涵 , 因 為 如 果 能 先 了 解 該 語 族 的 文 化 內 涵 , 對 熟 語 的 理 解 會 更 有 助 益 。孫 鳳 波 (2006:394) 曾 說 :「 慣 用 ( 熟 ) 語 是 了 解 中 國 社 會 與 文 化 的 重 要 語言 知 識 」, 同 樣 的 , 由 台 灣 客 、 閩 、 華 語 熟 語 表 現 也 可 一 窺 台 灣 語 言 文 化 的 獨 特 樣貌 。 劉 世 理 、 郭 二 敏 (2007:77):「 文 化 是 產 生 習 ( 熟 ) 語 的 溫 床 , 了 解 習 語 的文 化 背 景 是 透 徹 理 解 習 語 的 關 鍵 , 最 能 代 表 文 化 影 響 和 體 現 的 便 是 習 語 」, 語 言 是文 化 的 載 體 , 熟 語 承 載 極 為 豐 富 的 文 化 內 涵 , 是 歷 代 人 民 經 千 錘 百 鍊 而 造 就 出 來的 一 種 較 為 固 定 的 語 言 結 晶 , 透 過 熟 語 我 們 更 能 瞭 解 某 一 族 的 思 維 模 式 及 文 化 特色 , 可 以 說 : 文 化 中 處 處 可 以 發 現 隱 喻 的 影 子 , 隱 喻 中 也 處 處 暗 含 文 化 色 彩 。五 、 結 語漢 語 熟 語 是 歷 時 語 言 在 共 時 語 言 中 的 沉 積 和 體 現 , 本 文 指 出 台 灣 客 家 話 、 閩南 語 及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中 隱 喻 性 詞 語 的 實 際 表 現 及 其 理 論 依 據 , 由 大 量 的 詞 例 中 可以 看 到 客 、 閩 、 華 語 隱 喻 性 三 字 熟 語 的 表 現 紛 雜 且 多 樣 , 雖 然 紛 雜 , 但 仍 可 應 用「 原 型 理 論 」 找 出 它 們 之 間 或 遠 或 近 的 隱 喻 關 係 , 並 以 「 意 象 圖 式 」 提 綱 挈 領 的呈 現 其 隱 喻 衍 生 面 貌 , 以 「 結 構 主 義 」 的 概 念 分 析 詞 語 隱 喻 系 統 中 深 層 喻 義 及 文化 意 義 是 如 何 被 表 達 出 來 。熟 語 在 原 型 意 義 的 基 礎 上 衍 生 出 新 義 , 眾 多 喻 義 彼 此 之 間 相 互 關 連 , 最 終 形成 該 語 言 單 位 的 意 義 網 絡 和 鏈 條 , 由 此 構 成 該 詞 彙 的 語 意 範 疇 ( 蔣 向 勇 、 邵 娟 萍219), 而 這 一 詞 彙 類 聚 整 體 框 架 出 人 們 的 知 識 體 系 。人 類 語 言 符 號 有 限 而 概 念 意 涵 無 限 , 這 時 「 概 念 隱 喻 」 便 是 將 抽 象 化 為 具 體 ,將 無 限 濃 縮 為 有 限 的 得 力 工 具 ,「 隱 喻 」 生 動 的 勾 勒 出 事 物 的 物 象 與 物 色 , 它 不 只延 伸 語 義 , 也 創 造 出 許 多 新 的 語 彙 , 如 此 豐 富 了 漢 語 的 詞 彙 語 料 庫 。 漢 語 三 字 熟語 擁 有 頗 大 的 經 濟 性 及 語 言 信 息 量 , 尤 其 其 中 存 在 著 大 量 的 隱 喻 , 這 使 三 字 熟 語形 式 更 加 精 煉 化 , 表 意 更 加 精 密 化 , 且 從 中 可 以 看 到 詞 語 的 語 義 衍 生 發 展 的 脈 絡 。趙 紅 梅 (2006:1):「 方 言 比 較 是 認 識 方 言 規 律 的 重 要 方 法 之 一 , 它 能 讓 我 們了 解 方 言 之 間 的 差 異 與 共 性 , 其 詞 彙 比 較 可 以 豐 富 完 善 詞 彙 語 義 學 的 理 論 」, 熟 語是 語 言 的 精 華 , 是 概 念 體 系 的 鏡 像 , 同 時 也 是 文 化 的 積 澱 所 , 然 而 漢 語 方 言 ( 如客 家 話 和 閩 南 語 ) 口 語 中 尚 有 不 少 的 三 字 熟 語 尚 未 被 整 理 出 來 , 我 們 應 該 對 漢 語- 267 -


268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方 言 口 頭 可 聞 的 熟 語 多 加 蒐 集 並 作 深 入 的 研 究 , 由 此 才 能 找 出 漢 語 語 彙 的 細 部 特色 所 在 , 進 而 照 見 不 同 語 群 熟 語 中 所 反 映 的 思 維 樣 貌 及 文 化 異 彩 。參 考 文 獻1. 專 書王 彥 坤 :《 現 代 漢 語 三 音 詞 詞 典 》( 北 京 : 語 文 出 版 社 ,2005 年 )。何 石 松 、 劉 醇 鑫 :《 客 語 詞 庫 》( 台 北 : 台 北 市 市 政 府 客 家 事 務 委 員 會 ,2006 年 )。李 行 健 :《 現 代 漢 語 慣 用 語 規 範 詞 典 》( 吉 林 : 長 春 出 版 社 ,2002 年 )。李 福 印 :《 語 義 學 概 論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2007 年 )。束 定 芳 :《 隱 喻 學 研 究 》( 上 海 : 上 海 外 語 教 育 出 版 社 ,2000 年 )。胡 壯 麟 :《 認 知 隱 喻 學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2004)。。周 荐 :《 詞 彙 學 詞 典 學 研 究 》( 北 京 : 商 務 書 局 ,2006 年 )。徐 兆 泉 :《 台 灣 客 語 辭 典 》( 台 北 : 南 天 書 局 ,2002 年 )。徐 烈 炯 :《 語 意 學 》( 台 北 : 五 南 書 局 ,1996 年 )。曹 煒 :《 現 代 漢 語 詞 義 學 》( 北 京 : 學 林 出 版 社 ,2001 年 )。曹 煒 :《 現 代 漢 語 詞 彙 研 究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2004 年 )。曹 逢 甫 、 蔡 立 中 、 劉 秀 瑩 :《 身 體 與 譬 喻 - 語 言 與 認 知 的 首 要 介 面 》( 台 北 : 文 鶴書 局 ,2001 年 )。符 淮 青 :《 詞 典 學 詞 匯 學 語 義 學 文 集 》( 北 京 : 商 務 書 局 ,2004 年 )。莊 萬 貴 :《 客 家 老 古 人 言 - 海 陸 詞 彙 篇 》( 台 北 :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2006 年 )。陳 修 :《 台 灣 話 大 辭 典 》( 台 北 : 遠 流 出 版 社 ,1991 年 )。楊 青 矗 :《 台 語 語 彙 辭 典 》( 高 雄 : 敦 理 出 版 社 ,1997 年 )。溫 端 政 :《 新 華 慣 用 語 詞 典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2007 年 )。董 忠 司 總 編 纂 :《 臺 灣 閩 南 語 辭 典 》( 台 北 : 五 南 圖 書 出 版 ,2002 年 )。錢 玉 蓮 :《 現 代 漢 語 詞 彙 講 義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2006 年 )。葛 本 儀 :《 現 代 漢 語 詞 彙 學 》( 山 東 : 山 東 人 民 出 版 社 ,2001 年 )。- 268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69賈 彥 德 :《 漢 語 語 義 學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1999 年 )。雷 可 夫 (GeorgeLakoff)、 詹 森 (MarkJohnson) 著 , 周 世 箴 譯 注 :《 我 們 賴 以 生 存的 比 喻 》( 台 北 : 聯 經 出 版 社 ,2006 年 )。龔 萬 灶 :《 客 語 實 用 手 冊 》( 苗 栗 : 龔 萬 灶 自 印 ,2003 年 )。2. 論 文(1) 期 刊 論 文王 冬 梅 、 趙 志 強 :〈 漢 語 飲 食 詞 語 中 的 隱 喻 轉 義 〉,《 內 蒙 古 社 會 科 學 》 第 5 期 (2003年 ), 頁 93-95。王 立 杰 、 榮 虹 :〈 漢 語 辭 彙 中 的 隱 喻 形 式 〉,《 天 津 商 學 院 學 報 》 第 5 期 (2005年 ), 頁 66-70。任 志 鵬 、 殷 曉 芳 :〈 結 構 隱 喻 的 理 論 基 源 及 系 統 性 語 用 特 徵 〉,《 天 津 大 學 學 報 ( 社會 科 學 版 )》 第 3 期 (2003 年 ), 頁 275-280。曲 占 祥 :〈 隱 喻 和 轉 喻 在 詞 義 延 伸 中 的 作 用 〉,《 廣 東 外 語 外 貿 大 學 學 報 》 第 6 期(2007 年 ), 頁 30-37。池 挺 欽 :《 淺 析 三 字 格 慣 用 語 的 穩 固 性 》,《 廣 西 社 會 科 學 》 第 8 期 (2004 年 ), 頁177-179。李 壬 癸 :〈 人 體 各 部 位 名 稱 在 語 言 學 上 的 應 用 〉,《 語 言 暨 語 言 學 》 第 3 期 (2007年 ), 頁 711-722。束 定 芳 :〈 隱 喻 和 換 喻 的 差 別 與 聯 繫 〉,《 外 國 語 》 第 3 期 (2004), 頁 30-33。宗 世 海 、 劉 曉 露 :〈 漢 語 三 字 習 語 的 隱 喻 分 析 — 兼 評 《 現 代 漢 語 三 音 三 音 詞 詞 典 》〉,《 湖 北 社 會 科 學 》 第 6 期 (2006 年 ), 頁 107-109。段 世 齊 、 楊 彬 :〈 隱 喻 與 一 詞 多 義 的 關 係 〉,《 天 水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 第 3 期 (2006年 ), 頁 111-113。唐 未 平 、 梁 歡 :〈 漢 語 熟 語 中 「 狗 」 的 文 化 闡 釋 〉,《 語 文 學 刊 》 第 4 期 (2006年 ), 頁 146-149。孫 鳳 波 :〈 漢 語 慣 用 語 系 統 的 分 析 與 運 用 舉 隅 〉,《 山 西 農 業 大 學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 )》第 4 期 (2006), 頁 393-395。- 269 -


270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秦 曉 菲 、 李 瑛 :〈 原 型 範 疇 理 論 與 一 詞 多 義 詞 彙 教 學 〉,《 四 川 教 育 學 院 學 報 》第 1 期 (2008 年 ), 頁 83-85。秦 耀 詠 :〈2005 意 象 圖 式 — 隱 喻 的 構 建 與 識 解 〉,《 玉 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 第 1 期 ,頁 74-77張 麗 :〈「 淺 談 同 本 體 多 喻 體 」 的 隱 喻 現 象 〉,《 大 慶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 第 6 期 (2006年 ), 頁 102-103。張 華 敏 、 張 發 強 :〈 從 意 義 角 度 分 析 隱 喻 系 統 性 的 形 成 機 制 〉,《 重 慶 交 通 大 學 學 報 》第 4 期 (2007 年 ), 頁 125-144。張 麗 輝 :〈 時 間 的 空 間 隱 喻 的 跨 文 化 研 究 〉,《 河 北 師 範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版 )》, 第 1 期 (2007 年 ), 頁 69-71。強 舒 媺 、 賴 惠 玲 :〈「 背 」 後 玄 機 : 談 客 語 身 體 部 位 詞 「 背 」 之 語 法 化 歷 程 與 空 間認 知 架 構 〉,《 清 華 學 報 》 第 1 期 (2007 年 ), 頁 275-304。耿 慧 蓉 :〈 淺 析 漢 語 習 語 中 涉 及 的 身 體 部 位 和 身 體 部 位 動 作 的 非 語 言 交 際 行 為 〉,《Sino-Us EnglishTeaching》 第 8 期 (2005 年 ), 頁 61-63。許 之 所 、 黃 廣 芳 :〈 從 原 型 理 論 看 多 義 詞 的 形 成 及 其 教 學 方 法 〉,《 西 華 大 學 學 報 》第 4 期 (2006 年 ), 頁 100-102。陳 明 芳 :〈 慣 用 語 認 知 機 制 及 其 詞 彙 語 義 特 徵 〉,《 外 語 教 學 》 第 1 期 (2006 年 ),頁 30-33。陳 明 芳 、 彭 寒 珂 :〈 一 詞 多 義 的 轉 喻 解 析 〉,《 雲 夢 學 刊 》 第 2 期 (2007 年 ), 頁152-154。程 東 岳 :〈「 臉 」 的 隱 喻 和 轉 喻 〉,《 華 東 交 通 大 學 學 報 》 第 3 期 (2007 年 ), 頁 151-153。覃 勝 勇 :〈 隱 喻 與 文 化 - 以 漢 語 婚 姻 和 思 維 為 例 〉,《 廣 東 外 語 外 貿 大 學 學 報 》 第 6期 (2007 年 ), 頁 45-47。劉 世 理 、 郭 二 敏 :〈 慣 用 語 理 據 分 析 研 究 〉,《 信 陽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 哲 學 社 會 科 學 版 )》第 6 期 (2007 年 ), 頁 76-79。劉 學 豐 :〈 概 念 隱 喻 與 文 化 意 象 〉,《 山 東 教 育 學 院 學 報 》, 第 6 期 (2006),頁 34。蔣 向 勇 、 邵 娟 萍 :〈 語 義 範 疇 的 原 型 理 論 詮 釋 〉,《 江 西 社 會 科 學 》 第 6 期 (2007年 ), 頁 216-219。鄭 友 奇 、 楊 春 紅 、 袁 紅 梅 :〈 慣 用 語 隱 喻 意 義 識 別 的 實 證 研 究 〉,《 聊 城 大 學 學 報 ( 社- 270 -


客 、 閩 、 華 語 三 字 熟 語 隱 喻 造 詞 類 型 表 現 271會 科 學 版 )》 第 3 期 (2007 年 6 月 ), 頁 94-97。鄧 向 福 :〈 隱 喻 的 類 型 、 特 徵 及 翻 譯 〉,《 湖 北 經 濟 學 院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版 )》第 1 期 (2007 年 1 月 ), 頁 149-151。蘭 智 高 : 張 夢 捷 〈 關 於 空 間 和 時 間 的 思 考 與 探 討 〉,《 黃 岡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 第 6期 ,(2009), 頁 56-58。Rosch,E.H.&Mervis,C.B.1975. Family resemblances:studies in theinternal structureof categories .Conitive psychology 7:573-605.(2) 研 討 會 論 文邱 湘 雲 :〈 隱 喻 和 轉 喻 在 華 語 及 客 家 話 三 字 熟 語 中 的 表 現 〉,「 第 九 屆 漢 語 詞 彙 語 義學 研 討 會 」( 新 加 坡 : 新 加 坡 國 立 大 學 ,2008 年 7 月 ), 頁 14-17。(3) 學 位 論 文吳 漢 江 :《《 現 代 漢 語 詞 典 》 三 字 詞 語 研 究 》( 江 蘇 : 蘇 州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2005 年 )。周 舜 儀 :《 粵 普 三 字 格 慣 用 語 對 比 研 究 》( 香 港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2005 年 )。林 清 淵 :《 閩 南 語 的 身 體 譬 喻 與 代 喻 》( 嘉 義 :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語 言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文 ,2002 年 )。張 彬 :《 習 語 的 隱 喻 特 徵 》( 南 京 : 南 京 師 範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2005 年 )。趙 紅 梅 :《 漢 語 方 言 詞 彙 比 較 研 究 》( 山 東 : 山 東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2006 年 )。錢 理 :《 現 代 漢 語 慣 用 語 研 究 》( 江 蘇 : 蘇 州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2005 年 )。- 271 -


272 彰 化 師 大 國 文 學 誌 第 二 十 二 期Three-syllable idioms metaphorperformance types of Hakka,Taiwanese and MandarinChiu, Hsiang-Yun( 邱 湘 雲 )"Metaphor" is a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ocabulary.Many of the idioms formed by the way of metaphor.Different languages use differentmethods to create new words.Cognitive linguists Lakoff & Johnson(1980, 2006)haspointed out: most of the concepts in people's lives are essentially expressed bymetaphor. Metaphor can be divided into: orientation metaphor, ontological metaphorsand structural metaphors, take different metaphor reflects the ethnic differences onthinking and cultural.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Hakka, Taiwanese and Mandarinthree-syllable idioms, from a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metaphor, metaphor typ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exhibited in vocabulary. This articlepoints out: We can combine the "structuralism", "cognitive linguistics"and"prototypetheory"and other semantic theory to explore the metaphorical context of the formationof idioms.Metaphorical idioms also reflect the ethnic way of thinking.In the concept ofmetaphor in idioms, we can observe the different linguistic groups cognitive model andto further learn about the knowledge content and cultural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ethnic groups.Keywords: Three-syllable idioms;metaphor;Hakka;Taiwanese;Mandarin- 272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