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2.2014 Views

爾有黃禍之先兆,爾有種族之勢力:「黃禍」 與近代中國國族共同體想像*

爾有黃禍之先兆,爾有種族之勢力:「黃禍」 與近代中國國族共同體想像*

爾有黃禍之先兆,爾有種族之勢力:「黃禍」 與近代中國國族共同體想像*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2006 年 11 月 , 頁 65-108<br />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br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br />

∗<br />

楊 瑞 松<br />

∗∗<br />

本 研 究 探 討 的 主 題 —— 黃 禍 論 述 和 形 象 乃 是 源 自 西 方 盛 行 於 19 世 紀 末<br />

和 20 世 紀 初 期 的 著 名 文 化 現 象 。 它 經 由 日 本 思 想 文 化 界 的 媒 介 , 進 入 中 國 思<br />

維 世 界 。 而 晚 清 的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界 , 可 說 是 充 滿 各 類 國 族 集 體 記 憶 和 認 同 論<br />

述 交 戰 的 激 烈 戰 場 。 面 對 西 方 列 強 所 主 導 之 新 的 世 界 秩 序 , 無 論 是 維 新 派 人<br />

士 , 或 是 革 命 派 人 士 , 均 企 圖 藉 由 打 造 新 的 集 體 認 同 意 識 , 來 建 構 新 共 同 體<br />

想 像 , 以 動 員 群 眾 達 到 其 訴 求 的 目 標 。 因 此 在 當 時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界 之 「 優 勝<br />

劣 敗 」、「 黃 白 種 戰 」 盛 行 的 思 維 架 構 下 , 黃 禍 的 意 涵 在 近 代 中 國 的 「 再 現 」<br />

過 程 , 尤 其 是 本 文 所 指 出 之 「 英 雄 化 」 黃 禍 意 象 的 誕 生 , 可 說 是 近 代 中 國 知<br />

∗<br />

∗∗<br />

本 文 為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劃 (94-2411-H-004-023) 的 成 果 。 本 文 撰 寫 期 間 在 資 料 收 集 方 面 , 好 友<br />

吳 仕 侃 先 生 和 研 究 助 理 蕭 淑 慧 小 姐 多 所 襄 助 , 在 此 我 要 特 別 向 他 們 致 謝 。 本 文 初 稿 發 表 於 輔 仁<br />

大 學 歷 史 系 主 辦 之 「 第 二 屆 文 化 交 流 史 : 跨 文 化 的 互 動 衝 突 與 融 合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 會 中 承<br />

蒙 講 評 人 中 國 廣 州 中 山 大 學 桑 兵 教 授 提 供 寶 貴 意 見 ; 此 外 , 兩 位 政 大 歷 史 學 報 的 匿 名 審 查 委 員<br />

也 針 對 本 文 若 干 缺 失 , 提 出 相 當 建 設 性 的 修 改 意 見 。 僅 在 此 一 併 向 諸 位 先 進 致 上 誠 摯 謝 意 。<br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專 任 助 理 教 授 。


.66.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識 分 子 , 在 「 自 我 東 方 化 」 的 過 程 中 , 如 何 挪 用 西 方 的 東 方 想 像 符 號 , 操 弄<br />

或 化 約 其 意 涵 , 進 而 將 其 轉 化 為 打 造 新 集 體 認 同 和 集 體 記 憶 的 重 要 因 素 的 特<br />

殊 歷 史 現 象 。 對 於 許 多 汲 汲 營 營 打 造 共 同 記 憶 和 集 體 認 同 者 而 言 , 他 們 所 看<br />

到 的 黃 禍 , 主 要 是 一 種 由 白 人 所 「 認 證 」 的 威 嚇 力 量 , 而 這 樣 能 令 西 方 人 生<br />

畏 的 力 量 , 正 是 近 代 中 國 知 識 分 子 夢 寐 以 求 之 物 ; 對 於 他 們 長 期 以 來 所 抱 持<br />

之 「 黃 白 對 抗 」 的 思 維 , 甚 至 於 可 謂 是 有 亡 國 滅 種 「 焦 慮 」 的 心 境 。 這 樣 的<br />

「 黃 禍 」 形 象 , 不 僅 是 在 晚 清 時 期 強 化 自 我 集 體 意 識 ; 即 使 在 當 代 , 依 然 持<br />

續 對 於 中 國 人 的 集 體 想 像 有 著 深 遠 的 影 響 。<br />

關 鍵 詞 : 黃 禍 、 魯 迅 、 自 我 東 方 化 、 黃 白 種 戰<br />

四 千 餘 歲 古 國 古 , 是 我 完 全 土 。 二 十 世 紀 誰 為 主 是 我 神 明 胄 。 君 看<br />

黃 龍 萬 旗 舞 , 鼓 鼓 鼓 !<br />

一 輪 紅 日 東 方 湧 , 約 我 黃 人 捧 。 感 生 帝 降 天 神 種 , 今 有 億 萬 眾 。 地 球<br />

蹴 踏 六 種 動 , 勇 勇 勇 !<br />

秦 肥 越 瘠 同 一 鄉 , 並 做 長 城 長 。 島 夷 索 虜 同 一 堂 , 並 做 強 軍 強 。 全 球<br />

看 我 黃 種 黃 , 張 張 張 !<br />

五 洲 大 同 一 統 大 , 於 今 時 未 可 。 黑 鬼 紅 番 遭 白 墮 , 白 也 憂 黃 禍 。 黃 禍<br />

者 誰 亞 洲 我 , 我 我 我 !<br />

黃 遵 憲 ,〈 出 軍 歌 〉、〈 旋 軍 歌 〉 1<br />

黃 土 、 黃 水 、 黃 皮 膚 種 族 , 這 難 道 僅 僅 是 一 種 巧 合 嗎 這 東 方 古 老 的<br />

1<br />

梁 啟 超 ,《 飲 冰 室 詩 話 》( 臺 北 : 中 華 書 局 ,1957), 頁 35-36。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67.<br />

黃 膚 色 , 曾 使 西 方 感 到 恐 懼 (《 黃 禍 論 》)。 拿 破 崙 早 就 說 過 : 不 要 喚<br />

醒 酣 睡 的 巨 人 。 然 而 , 東 方 醒 來 的 時 候 已 經 輸 給 了 西 方 了 。<br />

蘇 曉 康 ,《 河 殤 》 2<br />

一 、 問 題 : 認 同 與 「 鏡 我 」<br />

德 國 洪 堡 大 學 的 Hartmut Kaelble 教 授 指 出 , 近 代 歐 洲 人 的 自 我 認 知 意 識<br />

在 18 世 紀 時 產 生 了 根 本 的 變 化 : 歐 洲 為 世 界 文 明 中 心 的 意 識 成 為 歐 洲 人 自<br />

我 言 詮 的 特 色 , 歐 洲 人 廣 泛 地 認 為 歐 洲 文 明 為 文 明 化 和 現 代 的 標 竿 , 只 有 美<br />

國 是 歐 洲 以 外 可 以 被 視 為 是 相 提 並 論 的 社 會 。 3 然 而 , 這 種 以 歐 洲 中 心 主 義 的<br />

優 越 意 識 , 根 據 Kaelble 從 全 球 文 明 比 較 研 究 觀 點 分 析 , 有 著 令 人 驚 訝 的 一<br />

面 : 歐 洲 對 於 其 他 文 明 的 強 烈 興 趣 ; 對 比 之 下 , 其 他 文 明 常 是 受 到 歐 洲 文 明<br />

挑 戰 後 , 才 開 始 被 動 地 對 歐 洲 文 明 感 到 興 趣 。 4 當 然 , 歐 洲 人 對 於 異 文 明 的 高<br />

度 興 趣 , 尤 其 是 對 於 異 文 明 的 研 究 認 知 , 往 往 成 為 歐 人 強 化 其 優 越 意 識 的 重<br />

要 工 具 ; 但 更 值 得 的 注 意 的 是 , 歐 洲 人 對 於 其 他 文 明 的 態 度 , 也 出 現 和 「 優<br />

越 的 歐 洲 」 完 全 不 同 類 型 的 「 受 威 脅 的 歐 洲 」—— 另 一 類 型 的 自 我 認 識 。<br />

Kaelble 認 為 這 種 類 型 的 歐 洲 自 我 認 識 「 幾 乎 不 曾 致 力 於 認 識 , 或 耐 心 了 解 異<br />

文 明 和 自 己 的 不 同 之 處 , 也 不 會 向 其 他 文 明 學 習 , 而 主 要 在 於 凸 顯 據 稱 的 或<br />

真 實 的 威 脅 、 劣 勢 和 危 險 。 常 情 緒 化 地 以 不 同 方 式 處 理 歐 洲 自 身 和 陌 生 的 、<br />

敵 對 的 文 明 的 關 係 。 對 自 身 文 明 與 其 成 員 施 予 愛 和 團 結 、 同 情 和 興 奮 ; 對 其<br />

他 產 生 威 脅 的 文 明 和 其 成 員 則 施 予 恨 與 輕 視 , 有 時 也 自 視 理 所 當 然 地 不 須 以<br />

道 德 和 人 性 對 待 他 們 。」 5<br />

2<br />

3<br />

4<br />

5<br />

蘇 曉 康 ,〈 前 言 〉, 收 入 蘇 曉 康 、 王 魯 湘 ,《 河 殤 》( 臺 北 : 風 雲 時 代 出 版 社 ,1996), 頁 5。<br />

哈 爾 特 穆 特 ‧ 凱 爾 伯 樂 著 , 柯 燕 珠 譯 ,《 歐 洲 人 談 歐 洲 : 十 九 與 二 十 世 紀 歐 洲 自 我 認 識 的 形 成 》<br />

( 臺 北 : 左 岸 文 化 ,2005), 頁 10。<br />

哈 爾 特 穆 特 ‧ 凱 爾 伯 樂 著 , 柯 燕 珠 譯 ,《 歐 洲 人 談 歐 洲 : 十 九 與 二 十 世 紀 歐 洲 自 我 認 識 的 形 成 》,<br />

頁 31。<br />

哈 爾 特 穆 特 ‧ 凱 爾 伯 樂 著 , 柯 燕 珠 譯 ,《 歐 洲 人 談 歐 洲 : 十 九 與 二 十 世 紀 歐 洲 自 我 認 識 的 形 成 》,


.68.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在 諸 多 歐 洲 人 認 為 外 來 文 明 對 歐 洲 文 明 具 有 威 脅 力 量 ( 包 含 真 實 或 想 像 )<br />

的 例 子 中 , 從 19 世 紀 末 期 開 始 盛 行 的 「 黃 禍 」 論 述 , 無 疑 是 一 個 最 耳 熟 能<br />

詳 的 , 近 代 歐 洲 人 以 負 面 形 象 定 位 「 他 者 」(the Other) 的 重 要 歷 史 現 象 。 然<br />

而 在 西 方 公 共 論 述 的 歷 史 脈 絡 中 ,「 黃 禍 」 一 詞 所 指 涉 的 對 象 並 沒 有 固 定 的<br />

意 涵 , 大 致 上 可 以 從 各 類 型 的 論 述 裡 歸 類 出 五 種 意 涵 :(1) 泛 指 亞 洲 人 具 有 對<br />

西 方 文 明 的 威 脅 力 量 ,(2) 針 對 亞 洲 中 日 兩 國 的 可 能 形 成 的 聯 合 力 量 ( 日 本 為<br />

主 導 的 情 況 ) 對 西 方 霸 權 的 挑 戰 ,(3) 專 指 新 興 的 日 本 對 西 方 的 威 脅 ,(4) 指 數<br />

量 龐 大 的 中 國 人 口 對 於 西 方 文 明 的 可 能 危 害 之 潛 力 (5) 從 亞 洲 ( 主 要 是 中 國 ) 大<br />

量 移 民 進 入 西 方 ( 尤 其 是 美 澳 兩 國 ) 的 廉 價 勞 工 。 6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這 些 各 類 不<br />

同 的 定 義 並 不 能 被 視 為 是 所 謂 「 西 方 人 的 共 識 」, 而 應 被 理 解 為 公 共 論 述 中<br />

被 各 種 觀 點 所 討 論 的 議 題 。 因 為 歷 史 文 獻 清 楚 地 顯 示 , 西 方 的 輿 論 對 於 上 述<br />

各 類 「 黃 禍 」 定 義 , 事 實 上 有 各 種 正 反 不 同 的 意 見 。 尤 其 是 有 關 第 二 項 中 日<br />

兩 國 聯 合 產 生 威 脅 的 看 法 , 有 相 當 多 的 反 對 意 見 。 7<br />

6<br />

7<br />

頁 33。<br />

關 於 第 一 項 最 廣 義 的 定 義 , 參 閱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In modern use also transf. in yellow<br />

peril and similar phrases, denoting a supposed danger that the Asiatic peoples will overwhelm the<br />

white, or overrun the world.” i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 XX, p. 718; 關 於 第 二 項 定 義 , 詳<br />

見 以 下 對 德 皇 威 廉 二 世 的 所 謂 「 黃 禍 圖 」 的 討 論 ; 第 三 項 定 義 , 可 參 閱 Sepp Linhart, “Dainty<br />

Japanese” or Yellow Peril: Western War-Postcards 1900-1945(Wien: Lit Verlag, 2005); 第 四 項 定<br />

義 , 可 以 俄 國 思 想 家 巴 枯 寧 的 〈 來 自 東 方 的 危 險 〉 一 文 中 , 對 於 數 量 龐 大 的 中 國 人 口 若 得 到 現<br />

代 化 訓 練 後 , 所 具 有 的 威 脅 力 量 的 描 述 為 代 表 , 參 閱 呂 浦 等 編 譯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br />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1979), 頁 1-5; 第 五 項 定 義 , 可 參 閱 Philip P. Choy, Lorraine Dong,<br />

Marlon K. Hom, eds. The Coming Man: 19th Century American Perceptions of the Chinese(Hong<br />

Kong: Joint Publishing Co., 1994) 以 及 R. Valerie Lucas, “Yellow Peril in the Promised Land: The<br />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ental and the Question of American Identity,” in Francis Barker et al eds.<br />

Europe and Its Others(Colchester: University of Essex, 1985), Vol.1, pp. 41-58.<br />

例 如 ,20 世 紀 初 英 國 的 「 中 國 通 」 濮 蘭 德 (J. O. P. Bland) 即 認 為 當 時 西 方 輿 論 界 中 流 行 的 黃 禍<br />

論 , 尤 其 是 指 中 日 兩 國 的 軍 事 聯 盟 將 威 脅 歐 洲 的 講 法 , 根 本 是 沒 有 立 論 依 據 的 唬 人 噱 頭 , 主 要<br />

是 一 些 不 入 流 的 媒 體 (yellow journalist) 炒 作 的 題 材 。 濮 氏 從 中 國 的 政 治 現 況 和 中 國 人 的 和 平 生<br />

存 哲 學 等 角 度 分 析 , 斷 定 中 國 不 可 能 成 為 軍 事 上 的 強 權 , 他 認 為 所 謂 真 正 的 黃 禍 ( 會 對 歐 洲 人<br />

產 生 威 脅 而 言 ), 可 能 是 廣 大 的 中 國 人 都 能 吃 苦 耐 勞 , 適 應 艱 苦 環 境 的 能 力 。 他 覺 得 具 有 如 此<br />

性 質 的 中 國 勞 動 力 量 , 遲 旱 會 對 西 方 的 經 濟 勢 力 產 生 威 脅 。 參 閱 J. O. P. Bland, “The Yellow<br />

Peril” in Recent Events and Present Policies in China(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Company,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69.<br />

當 代 學 者 對 此 一 影 響 深 遠 的 公 共 論 述 之 歷 史 意 涵 , 有 各 種 不 同 的 看 法 。<br />

在 1979 年 出 版 的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 前 言 中 , 編 者 即 開 宗 明 義 地 定 位<br />

「 黃 禍 論 」 是 各 類 「 反 華 宣 傳 」 的 歷 史 幽 靈 ; 並 且 強 調 「 黃 禍 論 」 是 西 方 帝<br />

國 主 義 各 國 為 了 轉 移 內 部 階 級 鬥 爭 焦 點 , 和 鎮 壓 中 國 和 其 他 殖 民 地 而 創 造 出<br />

的 藉 口 。 8 另 一 位 當 代 中 國 學 者 周 寧 也 直 斥 :「『 黃 禍 論 』 是 西 方 對 中 國 最 喪 心<br />

病 狂 的 漫 駡 」、「『 黃 禍 論 』 是 西 方 民 族 文 化 的 一 種 病 態 恐 懼 症 與 虐 待 狂 的 表<br />

現 」。 9<br />

相 形 之 下 , 英 國 史 家 Kiernan 在 分 析 檢 討 歐 洲 人 , 於 帝 國 時 期 對 其 他 文<br />

化 的 態 度 時 , 針 對 「 黃 禍 」 觀 念 的 產 生 則 提 出 了 一 項 耐 人 尋 味 的 看 法 。 儘 管<br />

Kiernan 認 為 黃 禍 觀 念 的 形 成 , 可 謂 東 西 方 在 混 亂 交 會 認 知 下 的 後 果 。 然 而<br />

他 在 結 論 中 , 卻 將 此 種 心 理 恐 懼 的 根 源 , 追 溯 至 人 類 文 明 開 始 意 識 到 人 口 成<br />

長 , 將 會 導 致 禍 害 的 危 機 意 識 之 投 射 反 應 。 基 於 一 種 近 似 「 人 口 論 」 論 述 邏<br />

輯 的 危 機 意 識 , 而 產 生 的 「 同 情 的 了 解 」, 他 認 為 「 一 種 有 益 的 本 能 提 醒 人<br />

類 過 度 繁 殖 的 禍 害 。 中 國 人 太 多 了 , 英 格 蘭 也 將 人 口 過 剩 。 不 管 形 式 看 來 如<br />

何 荒 誕 ,『 黃 禍 』 觀 念 是 人 類 文 明 在 面 對 人 類 過 度 繁 殖 的 夢 魘 時 , 退 縮 表 現<br />

的 某 種 起 始 點 。 人 類 的 多 產 已 成 為 文 明 最 大 的 禍 害 , 不 僅 在 經 濟 面 上 而 且 更<br />

在 心 理 層 面 上 。」 10 Kiernan 也 特 別 提 醒 他 的 讀 者 :「 歐 洲 人 發 源 自 小 城 市 與<br />

8<br />

9<br />

1912), pp. 407-422.<br />

呂 浦 等 編 譯 ,〈 前 言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 頁 1-2。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本 書 編 者 雖 然<br />

提 到 日 本 在 甲 午 戰 爭 和 日 俄 戰 爭 之 後 , 在 國 際 角 力 的 舞 台 上 崛 起 的 現 象 , 也 是 「 黃 禍 論 」 盛 行<br />

的 歷 史 條 件 之 一 , 卻 沒 有 言 明 日 本 也 經 常 是 「 黃 禍 」 所 指 渉 的 對 象 。<br />

周 寧 ,《 永 遠 的 烏 托 邦 : 西 方 的 中 國 形 象 》( 武 漢 : 湖 北 教 育 出 版 社 ,2000), 頁 179、181。<br />

10 Victor G. Kiernan, The Lords of Human Kin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9), p. 172.<br />

引 文 的 原 文 為 “It is a wholesome instinct that warns man against the obliterating multiplication of<br />

mankind. There were too many Chinese, there were coming to be too many people in England. In<br />

however grotesque a form, the “Yellow Peril” was one of the starting-points of the recoil of<br />

civilization against the nightmare of human fecundity that has become its greatest peril, mentally<br />

even more than economically.” 本 文 中 的 翻 譯 參 酌 以 下 中 譯 本 但 略 有 不 同 。 柯 能 (Victor G.<br />

Kiernan) 著 , 陳 正 國 譯 ,《 人 類 的 主 人 : 歐 洲 帝 國 時 期 對 其 他 文 化 的 態 度 》( 臺 北 : 麥 田 出 版 ,<br />

2001), 頁 254。


.70.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民 族 國 家 , 對 令 人 暈 眩 的 數 量 特 別 敏 感 。 對 他 們 來 說 , 亞 洲 代 表 的 就 是 數 量<br />

驚 人 ; 歐 洲 只 能 以 較 優 勢 的 技 術 與 之 對 抗 。」 11 簡 言 之 , 儘 管 在 19 世 紀 的 世<br />

界 權 力 版 圖 中 , 歐 洲 人 是 佔 有 「 主 宰 世 界 」 的 霸 權 地 位 (Kiernan 對 此 一 歷 史<br />

事 實 有 詳 細 的 論 述 ) 12 。 然 而 在 歐 洲 人 想 像 中 , 卻 隱 含 對 來 自 東 方 「 黃 禍 」 的<br />

恐 懼 。 對 於 這 個 情 況 , 按 照 Kiernan 的 分 析 與 了 解 , 如 果 能 夠 從 歐 洲 史 的 發<br />

展 脈 絡 ( 小 國 寡 民 的 基 礎 ), 甚 至 是 人 類 文 明 史 的 發 展 脈 絡 ( 本 能 對 過 度 繁 殖 的<br />

恐 懼 ) 來 加 以 考 察 , 是 可 以 找 到 合 理 化 其 存 在 的 深 層 因 素 。<br />

Kiernan 在 解 釋 「 黃 禍 」 論 , 何 以 盛 行 於 19 世 紀 以 降 的 歐 洲 時 , 點 出 了<br />

「 黃 禍 」 論 的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面 向 : 雖 然 在 現 實 的 權 力 爭 鬥 中 , 歐 洲 人 擴 張 於<br />

全 球 的 勢 力 , 可 謂 是 真 正 會 摧 毀 其 他 文 明 的 主 要 「 禍 源 」, 但 是 歐 洲 人 基 於<br />

自 身 的 歷 史 和 文 明 發 展 的 經 驗 , 卻 將 內 心 對 於 「 數 量 」 的 恐 懼 感 , 以 「 黃 禍 」<br />

的 意 像 投 射 在 東 方 的 亞 洲 人 身 上 。 在 這 樣 心 理 作 用 下 的 認 知 架 構 中 ,「 數 量 」<br />

不 啻 成 為 的 亞 洲 人 的 「 集 體 原 罪 」, 因 為 在 歐 洲 人 眼 中 , 他 們 多 數 存 在 的 事<br />

實 本 身 就 是 一 種 「 盲 動 式 威 脅 」(a blind menace)。 13 更 重 要 的 是 , 從 研 究 的 觀<br />

點 和 方 法 的 省 思 來 考 量 ,Kiernan 的 論 斷 正 足 以 顯 示 , 由 討 論 「 黃 禍 」 觀 念<br />

流 行 的 歷 史 現 象 , 所 引 申 出 的 研 究 反 省 , 無 異 是 檢 討 並 分 析 歐 洲 人 集 體 認 同<br />

(collective identity) 的 建 構 。 換 言 之 , 對 「 黃 禍 」 論 的 分 析 , 或 許 可 以 從 其 所<br />

針 對 的 論 述 對 象 ( 亞 洲 人 ) 作 討 論 , 以 反 駁 並 且 質 疑 這 樣 的 論 述 是 否 有 違 歷 史<br />

事 實 ; 但 是 另 一 更 具 啟 發 性 的 研 究 取 徑 , 則 是 以 分 析 「 黃 禍 」 論 述 / 想 像 的 發<br />

動 者 ( 歐 洲 人 ) 為 焦 點 , 來 探 討 歐 洲 人 複 雜 的 自 我 言 詮 之 歷 史 過 程 。<br />

相 較 於 Kiernan 以 同 情 了 解 的 方 式 , 解 釋 西 方 人 對 「 黃 禍 」 形 態 的 「 東<br />

方 想 像 」 之 歷 史 淵 源 , 著 名 學 者 Edward Said, 在 《 東 方 主 義 》(Orientalism)、<br />

《 遮 蔽 的 伊 斯 蘭 》(Covering Islam: 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br />

11<br />

柯 能 著 , 陳 正 國 譯 ,《 人 類 的 主 人 : 歐 洲 帝 國 時 期 對 其 他 文 化 的 態 度 》, 頁 254。<br />

12 Victor G. Kiernan, The Lords of Human Kind, pp. 22-29.<br />

13<br />

此 為 Kiernan 的 形 容 詞 , 可 參 見 圖 例 3“The Marching Chinese" 生 動 地 表 現 出 這 種 對 中 國 人 數 量<br />

的 恐 懼 。Victor G. Kiernan, The Lords of Human Kind, p. 172.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71.<br />

How We See the Rest of the World), 和 相 關 論 述 研 究 中 , 則 是 從 反 本 質 主 義<br />

(essentialism) 的 研 究 方 法 立 場 出 發 , 非 常 嚴 厲 地 批 判 近 代 歐 洲 人 在 看 待 異 文<br />

化 時 , 尤 其 是 對 東 方 文 明 認 知 的 建 構 過 程 當 中 , 長 期 以 來 一 再 顯 示 出 一 種 系<br />

統 性 的 化 約 和 醜 化 的 認 知 偏 見 。Said 指 出 , 相 對 於 歐 洲 人 在 從 事 歐 洲 文 明 研<br />

究 時 , 會 採 取 多 元 且 縝 密 的 研 究 視 角 來 「 認 知 」 歐 洲 , 對 於 所 謂 「 東 方 」 文<br />

明 的 認 知 , 卻 充 斥 著 本 質 主 義 論 述 模 式 的 謬 誤 。 這 種 論 述 流 通 於 歐 美 國 家 ,<br />

但 是 從 知 識 論 的 角 度 而 言 , 是 非 常 貧 乏 且 化 約 的 「 東 方 」 概 念 。「 它 在 很 大<br />

程 度 上 來 自 於 這 樣 一 種 衝 動 : 不 僅 對 東 方 進 行 描 述 , 而 且 對 其 加 以 控 制 並 且<br />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與 其 相 對 抗 。」 14<br />

Said 更 進 一 步 指 出 , 這 種 建 構 含 有 以 競 爭 性 質 的 「 他 者 」, 來 強 化 「 我<br />

群 」 的 自 我 認 同 , 凸 顯 「 他 者 」 的 差 異 , 並 採 用 對 立 性 的 手 法 , 事 實 上 在 每<br />

個 文 化 中 都 相 當 普 遍 。 這 種 建 構 的 知 識 產 物 , 往 往 是 經 驗 和 想 像 的 奇 怪 組 合<br />

(an odd combination of the empirical and imaginative), 而 且 其 中 包 含 了 知 識 建<br />

構 , 與 權 力 鬥 爭 之 間 的 複 雜 關 係 。 15 然 而 長 期 以 來 , 西 方 的 「 東 方 論 述 」 中 ,<br />

所 蘊 含 的 此 種 性 質 , 在 所 謂 「 科 學 」、「 客 觀 」 的 論 述 包 裝 下 , 沒 有 被 真 正 「 問<br />

14<br />

愛 德 華 ‧W‧ 薩 義 德 (Edward W. Said) 著 , 王 宇 根 譯 ,《 東 方 學 》(Orientalism)( 北 京 : 三 聯 書 店 ,<br />

2000), 頁 426。<br />

15 Said 這 樣 看 法 在 以 下 一 段 話 中 清 楚 地 表 達 :“Actually I go a great deal further when very early in<br />

the book I say that words like Orient and Occident correspond to no stable reality that exists as a<br />

natural fact. Moreover, all such geographical designations are an odd combination of the empirical<br />

and imaginative……. My way of doing this has been to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br />

of every culture requires the existence of a different and competing alter ego. The construction of<br />

identity -- for identity, whether of Orient or Occident, France or Britain, while obviously a<br />

repository of distinct collective experiences, is finally a construction-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of<br />

opposites and “others” whose actuality is always subject to the continuous interpretation and<br />

reinterpretation of what their differences from “us” consist in. Each age and society re-creates its<br />

Others. Far from a static thing then, identity of self or of other is a much worked-over historical,<br />

social,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process that takes place as a contest involving individuals and<br />

institutions in all societies. ……In short,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s bound up with the<br />

disposition of power and powerlessness in each society, and is therefore anything but mere academic<br />

woolgathering.”


.72.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題 化 」(problematized), 並 予 以 深 入 的 分 析 檢 視 。<br />

無 論 是 Kiernan 的 同 情 的 了 解 , 或 是 Said 式 的 嚴 厲 批 判 , 他 們 基 本 關 懷<br />

的 重 點 是 藉 由 對 近 代 西 方 「 東 方 想 像 」 的 檢 討 分 析 , 進 而 反 省 且 檢 討 西 方 的<br />

知 識 傳 統 和 價 值 體 系 的 缺 失 ; 至 於 源 自 於 西 方 的 「 東 方 想 像 」, 對 於 其 指 涉<br />

對 象 ( 東 方 社 會 ) 的 作 用 和 影 響 , 則 並 非 是 他 們 關 懷 的 重 點 。 然 而 , 誠 如 Arif<br />

Dirlik 指 出 , 近 代 西 方 對 於 東 方 形 象 的 各 種 想 像 和 建 構 , 並 非 只 是 單 向 式 的<br />

由 西 方 人 所 從 事 的 論 述 。 事 實 上 由 於 近 代 文 化 的 快 速 交 流 現 象 , 有 許 多 東 方<br />

的 知 識 分 子 本 身 , 也 投 入 對 於 「 東 方 想 像 」 的 論 述 工 程 , 而 形 成 一 種 「 自 我<br />

東 方 化 」(self-orientalization) 的 歷 史 現 象 。 甚 至 是 建 構 和 操 弄 (manipulate)、 挪<br />

用 (appropriate)、 具 有 非 常 「 本 質 主 義 」 模 式 的 西 方 「 東 方 形 象 」 論 述 , 用 以<br />

轉 化 或 凸 顯 特 定 意 涵 , 來 強 化 自 我 的 族 群 認 同 , 進 而 挑 戰 原 初 西 方 的 「 東 方<br />

想 像 」。 16<br />

若 仔 細 檢 視 「 黃 禍 」 論 述 , 在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界 的 歷 史 , 將 不 難 發 現<br />

上 述 Dirlik 所 謂 「 自 我 東 方 化 」 的 現 象 。 在 人 類 文 明 已 邁 入 後 殖 民 的 時 代 ,<br />

在 反 種 族 歧 視 的 普 世 價 值 主 導 之 下 , 而 同 聲 譴 責 諸 如 納 粹 種 族 大 屠 殺<br />

(Holocaust), 和 前 南 非 白 人 政 府 的 種 族 隔 離 政 策 (Apartheid)。 身 為 21 世 紀 的<br />

現 代 人 , 可 以 很 容 易 地 意 識 到 「 黃 禍 」 論 的 謬 誤 之 處 。 誠 如 周 寧 教 授 所 強 調<br />

的 :「 黃 禍 論 代 表 一 種 西 方 人 對 黃 種 中 國 人 的 鄙 視 、 對 於 中 國 廉 價 勞 工 的 競<br />

爭 力 的 恐 慌 、 和 對 於 受 屈 辱 的 中 國 一 旦 崛 起 時 的 報 復 行 動 的 焦 慮 。」 17 對 於<br />

歷 史 家 而 言 , 思 考 「 黃 禍 」 論 這 一 發 生 於 100 多 年 前 的 歷 史 現 象 時 , 關 注 的<br />

焦 點 , 除 了 是 現 代 人 對 此 歷 史 現 象 的 現 代 感 受 和 反 應 , 亦 留 意 此 歷 史 現 象 在<br />

西 方 歷 史 脈 絡 中 的 影 響 , 以 及 注 視 它 在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史 中 產 生 的 作 用 。<br />

尤 其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黃 禍 論 盛 行 的 19 世 紀 末 和 20 世 紀 初 期 , 正 是 晚 清 各 類<br />

國 族 論 述 的 發 展 和 論 辯 的 交 鋒 時 期 , 無 論 是 所 謂 的 改 革 派 或 革 命 派 , 均 受 到<br />

16<br />

17<br />

詳 細 的 討 論 , 參 閱 Arif Dirlik,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Question of Orientalism,” in History and<br />

Theory, 35:4 (Dec. 1996), pp. 96-118.<br />

周 寧 ,《 永 遠 的 烏 托 邦 : 西 方 的 中 國 形 象 》, 頁 179。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73.<br />

與 「 黃 禍 」 論 相 關 或 類 似 的 「 東 方 想 像 」 的 衝 擊 。 18 在 個 別 有 關 「 共 同 體 」<br />

的 論 述 中 , 如 何 運 用 此 一 來 自 西 方 的 「 鏡 我 」, 來 強 化 其 論 述 的 「 自 我 東 方<br />

化 現 象 」, 是 目 前 學 界 尚 末 深 入 探 討 的 課 題 。 因 此 本 研 究 將 以 「 歷 史 化 」<br />

(historicize) 的 研 究 取 徑 , 探 討 「 黃 禍 」 論 在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脈 絡 中 的 意 涵 ,<br />

尤 其 是 「 黃 禍 」 論 在 近 代 各 類 中 國 國 族 「 共 同 體 的 想 像 」 中 , 所 扮 演 的 角 色<br />

和 發 揮 的 作 用 。<br />

二 、 來 自 西 方 的 「 黃 禍 」<br />

西 方 諸 多 有 關 黃 禍 的 論 述 當 中 ,1895 年 在 德 皇 威 廉 二 世 授 意 下 , 所 繪 製<br />

的 「 黃 禍 圖 」, 可 謂 最 具 代 表 黃 禍 危 機 意 識 之 符 號 圖 像 。 19 此 幅 畫 作 的 中 央 主<br />

題 , 是 在 基 督 教 十 字 符 號 光 芒 當 中 , 由 象 徵 歐 洲 各 主 要 國 家 ( 德 法 英 俄 奧 等 國 )<br />

的 諸 位 女 武 神 , 在 天 使 的 指 引 下 , 戒 慎 恐 懼 地 注 視 即 將 到 來 的 禍 害 ; 所 謂 的<br />

遠 方 威 脅 , 是 在 遠 方 大 片 烏 雲 密 佈 當 中 , 浮 現 代 表 日 本 的 佛 陀 駕 馭 著 代 表 中<br />

國 的 龍 , 象 徵 著 從 東 方 即 將 入 侵 歐 洲 的 力 量 ; 在 英 美 報 報 刋 流 傳 的 畫 作 中 ,<br />

可 以 看 到 德 皇 在 圖 像 的 最 下 方 , 寫 著 以 下 的 警 語 “Nations of Europe! Join in<br />

Defense of Your Faith and Your Home”。<br />

該 圖 的 主 要 訴 求 , 無 疑 是 訴 諸 「 歐 洲 團 結 意 識 」 對 抗 來 自 東 方 的 威 脅 。<br />

18<br />

19<br />

有 關 於 源 自 於 西 方 公 共 論 述 的 「 東 亞 病 夫 」 意 像 , 如 何 在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界 展 現 出 曲 折 的 意<br />

涵 轉 變 過 程 , 參 閱 楊 瑞 松 ,〈 想 像 民 族 恥 辱 :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史 上 的 「 東 亞 病 夫 」〉,《 國<br />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23( 臺 北 ,2005.11), 頁 1-44。<br />

幾 乎 所 有 論 及 黃 禍 (Yellow Peril) 的 重 要 著 作 , 均 對 此 圖 多 所 著 墨 。 例 如 Richard Austin<br />

Thompson, The Yellow Peril 1890-1924(New York: Arno Press, 1978) 一 書 雖 是 以 探 討 「 黃 禍 」 論<br />

述 在 美 國 的 發 展 , 即 是 以 此 圖 作 為 議 題 探 討 的 起 點 ,Thompson 形 容 此 畫 作 為 “one of the most<br />

talk-about political illustrations of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p. 1. 此 外 , 德 國 史 家 Heinz<br />

Gollwitzer 在 其 對 歐 美 各 國 關 於 「 黃 禍 」 的 論 述 分 析 專 著 , 也 仔 細 分 析 了 此 圖 的 創 作 背 景 和 其<br />

歷 史 意 涵 , 詳 論 可 參 見 中 譯 本 :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著 , 譯 者 不 詳 ,《 黃 禍 論 》( 北 京 : 商 務<br />

印 書 館 ,1964)。 飯 倉 章 在 有 關 「 黃 禍 」 論 近 代 日 本 的 關 係 著 作 中 , 也 以 兩 章 節 分 析 此 圖 的 歷<br />

史 意 義 和 影 響 。 可 參 閱 飯 倉 章 ,《イエロー.ペリルの 神 話 : 帝 国 日 本 と「 黃 禍 」の 逆 說 》( 東<br />

京 : 彩 流 社 ,2004)。


.74.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但 在 19 世 紀 的 歐 洲 文 化 脈 絡 中 , 抵 禦 異 教 徒 入 侵 的 主 題 , 用 以 表 示 文 明 遭<br />

受 野 蠻 力 量 威 脅 的 寓 意 則 是 相 當 明 確 。 有 關 於 此 圖 在 歐 美 思 想 文 化 界 所 引 發<br />

的 各 種 反 應 , 並 非 本 文 探 討 的 重 點 。 20 然 而 此 圖 誕 生 的 歷 史 背 景 和 其 描 繪 的<br />

「 東 方 威 脅 」 的 意 涵 , 則 有 待 進 一 步 的 探 討 。 事 實 上 , 對 19 世 紀 末 期 的 歐 洲<br />

各 國 而 言 , 遠 在 東 方 的 黃 種 人 國 家 , 尤 其 是 中 日 兩 國 , 是 否 有 可 能 挑 戰 如 日<br />

中 天 的 歐 洲 列 強 勢 力 的 說 法 , 對 此 議 題 有 著 各 種 正 反 面 的 看 法 。 因 為 在 中 日<br />

甲 午 戰 爭 之 前 , 清 中 國 從 19 世 紀 中 期 以 來 , 接 二 連 三 地 敗 於 歐 洲 列 強 之 手 。<br />

在 歐 洲 各 國 眼 中 看 來 , 中 國 人 對 於 西 方 世 界 造 成 困 擾 或 威 脅 的 問 題 , 並 不 在<br />

國 際 爭 霸 的 舞 台 上 , 而 主 要 是 在 19 世 紀 下 半 期 , 越 演 越 烈 的 中 國 勞 工 移 民<br />

問 題 上 。 尤 其 是 表 現 在 美 國 和 澳 洲 等 「 白 人 國 度 」 中 , 種 種 對 於 “Chinaman”<br />

的 種 族 歧 視 現 象 。 雖 然 「 黃 禍 」 作 為 一 政 論 口 號 之 運 用 , 是 在 1895 年 後 的<br />

現 象 , 21 但 各 類 反 華 工 的 種 族 歧 視 論 述 , 無 疑 是 培 養 西 方 人 「 黃 禍 意 識 」 的<br />

温 床 。 22 在 這 樣 的 歷 史 發 展 脈 絡 之 下 , 歐 洲 人 對 於 黃 種 人 的 威 脅 有 各 種 不 同<br />

20<br />

德 皇 本 人 在 此 時 雖 未 以 黃 禍 ( 德 文 :Gelbe Gefahr) 來 命 名 此 圖 , 但 在 其 他 有 關 黃 禍 的 論 述 , 往<br />

往 以 “Yellow Peril” 一 詞 引 述 德 皇 的 畫 作 。 例 如 在 1899 年 出 版 的 英 國 評 論 著 作 Arthur Doisy, The<br />

New Far East(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1899), 其 中 引 用 德 皇 此 畫 作 作 為 有 關 黃 禍 的 章 節<br />

的 首 插 圖 , 畫 的 標 題 即 是 “The Yellow Peril”。 在 20 世 紀 初 當 黃 禍 一 詞 已 成 為 廣 泛 使 用 的 政 論 用<br />

語 時 , 此 名 詞 也 成 為 德 皇 本 身 論 述 國 際 關 係 時 的 重 要 口 號 , 而 其 主 要 指 渉 的 對 象 是 日 本 , 詳 細<br />

討 論 參 閱 Ute Mehnert, “German Weltpolitik and the American Two-front Dilemma: The “Japanese<br />

Peril” in German-American Relations, 1904-1917,”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82:4 (May<br />

1996), pp. 1452-1478. 以 及 其 德 文 專 著 Ute Mehnert, Deutschland, Amerika, und “Gelbe Gefahr”:<br />

Zur Karriere eines Schlagworts in der Größen politik, 1905-1917 (Germany, American, and the<br />

“Yellow Peril”: The Career of Sloga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05-1917)(Stuggart: Franz Steiner,<br />

1995).<br />

21<br />

這 是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的 研 究 結 論 , 參 見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著 , 譯 者 不 詳 ,《 黃 禍 論 》,<br />

頁 48。<br />

22<br />

有 關 美 國 對 於 華 人 勞 工 的 態 度 轉 變 , 參 閱 Stuart Creighton Miller, The Unwelcome Immigrant<br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19 世 紀 的 歐 洲 雖 然 沒 有 如 美 澳<br />

兩 國 有 大 量 華 工 移 民 的 現 象 , 但 是 歐 洲 人 對 於 華 工 所 引 發 的 社 會 文 化 衝 突 的 議 題 並 不 陌 生 ,<br />

因 為 公 共 輿 論 上 經 常 有 這 類 議 題 的 討 論 , 例 如 在 1890 年 到 1894 年 間 的 德 國 報 紙 上 , 訧 有 關 於<br />

是 否 應 允 許 華 工 進 入 德 國 殖 民 地 的 熱 烈 討 論 , 詳 細 討 論 見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著 , 譯 者 不 詳 ,<br />

《 黃 禍 論 》, 頁 176-182。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75.<br />

的 看 法 。 例 如 英 國 牛 津 大 學 的 史 學 家 Pearson, 在 其 1894 年 出 版 的 National<br />

Life and Character. A Forecast 一 書 中 , 悲 觀 地 預 測 有 色 人 種 將 在 中 國 人 種 的<br />

主 導 下 , 以 其 數 量 上 的 優 勢 取 代 歐 洲 人 的 世 界 霸 權 地 位 ; 相 對 地 , 同 時 期 的<br />

另 一 位 政 治 家 Curzon, 同 年 出 版 的 The Problem of the Far East 卻 表 示 , 雖 然<br />

也 相 信 黃 種 人 的 力 量 將 會 增 強 , 尤 其 是 日 本 會 成 為 亞 洲 的 領 導 者 , 成 為 歐 洲<br />

各 國 的 強 烈 競 爭 對 手 ; 但 是 其 樂 觀 地 認 為 歐 洲 人 , 尤 其 是 大 英 帝 國 的 優 勢 ,<br />

並 未 受 到 真 正 的 威 脅 。 23<br />

上 述 德 皇 畫 作 的 誕 生 時 期 , 正 值 中 日 甲 午 戰 爭 結 束 之 際 , 戰 爭 的 結 果 也<br />

証 明 日 本 作 為 新 興 勢 力 的 潛 力 。 因 此 , 雖 然 畫 中 並 沒 有 文 字 明 確 界 定 佛 陀 像<br />

的 代 表 意 義 , 但 是 當 時 許 多 人 都 指 稱 佛 陀 ( 也 就 是 畫 中 代 表 東 方 威 脅 的 主 角 )<br />

代 表 的 正 是 新 興 東 亞 勢 力 —— 日 本 。 事 實 上 , 歐 洲 國 家 對 於 日 本 新 勢 力 的 焦<br />

慮 , 除 了 展 現 在 三 國 ( 德 法 俄 ) 干 涉 還 遼 的 實 際 行 動 上 , 在 外 交 言 談 中 , 也 有<br />

相 當 明 確 的 表 達 。 例 如 德 國 外 交 大 臣 馬 夏 爾 ‧ 馮 ‧ 比 貝 斯 坦 男 爵 在 1895 年 3<br />

月 底 和 俄 國 外 交 官 , 商 談 共 同 和 日 本 交 涉 時 , 即 宣 稱 「 黃 種 人 的 聯 合 會 構 成<br />

一 種 危 險 」、「 日 本 人 和 中 國 人 同 屬 黃 種 人 。 在 中 國 人 眼 裏 看 來 , 日 本 人 已 經<br />

取 得 了 很 大 的 聲 望 。 如 果 他 們 能 對 中 國 人 建 立 一 種 保 護 關 係 , 那 就 有 可 能 產<br />

生 一 種 利 害 的 融 合 , 這 種 利 益 對 全 體 黃 種 人 來 說 都 是 共 同 的 , 而 與 歐 洲 列 強<br />

的 利 益 則 背 道 而 馳 。」 24 很 明 顯 地 , 這 段 話 和 德 皇 的 「 黃 禍 圖 」 的 寓 意 是 相<br />

當 一 致 的 。 另 一 位 在 當 時 負 責 將 德 皇 的 畫 作 , 呈 送 給 俄 國 沙 皇 的 德 皇 待 從 武<br />

官 長 ( 後 來 在 第 一 次 大 戰 時 , 成 為 德 國 三 軍 參 謀 長 ) 毛 奇 (H. M. Moltke), 也 有<br />

類 似 的 看 法 :「 在 中 日 達 成 了 暫 時 性 的 和 平 之 後 , 產 生 了 一 種 危 機 : 中 華 帝<br />

國 為 數 驚 人 的 民 眾 — 日 本 力 圖 決 定 性 影 響 它 的 發 展 — 有 可 能 通 過 這 個 積 極<br />

活 動 的 、 力 求 擴 張 發 展 的 國 家 而 組 織 起 來 和 騷 動 起 來 , 那 時 黃 種 人 的 巨 浪 將<br />

泛 稱 濫 歐 洲 , 給 我 們 帶 來 毁 滅 。 就 是 在 產 生 這 種 危 險 的 時 候 , 陛 下 出 現 了 作<br />

23<br />

24<br />

詳 細 的 相 關 論 參 見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著 , 譯 者 不 詳 ,《 黃 禍 論 》, 頁 52-60。<br />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著 , 譯 者 不 詳 ,《 黃 禍 論 》, 頁 45。


.76.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這 張 畫 的 思 想 。」 25<br />

另 外 一 項 加 深 歐 洲 關 於 人 種 問 題 的 危 機 意 識 的 歷 史 因 素 , 則 是 歐 洲 在 19<br />

世 紀 末 , 隨 著 社 會 發 展 而 來 的 一 些 新 現 象 , 包 括 普 遍 生 育 力 的 降 低 , 新 興 的<br />

女 性 自 主 意 識 和 社 會 地 位 提 昇 , 避 孕 節 育 方 法 的 流 行 等 發 展 。 26 這 些 因 素 加<br />

上 長 期 以 來 有 關 種 族 衝 突 的 公 共 議 題 刺 激 , 以 及 有 如 前 述 Kiernan 所 分 析<br />

的 , 歐 洲 人 對 亞 洲 巨 大 人 口 的 潛 在 心 理 焦 慮 等 因 素 , 蘊 釀 了 歐 洲 人 的 「 黃 禍<br />

意 識 」。 德 皇 在 1895 年 發 表 的 畫 作 , 可 說 是 將 此 危 機 意 識 所 具 有 的 「 敵 我 意<br />

識 」 具 體 化 , 並 將 此 危 機 提 昇 至 以 歐 亞 人 種 相 互 對 峙 衝 突 的 二 元 對 抗 格 局 。<br />

而 「 黃 禍 」 一 詞 , 成 為 歐 美 公 共 論 述 中 被 廣 泛 使 用 的 語 彙 , 則 是 在 20 世 紀<br />

初 期 的 前 十 年 間 產 生 的 現 象 , 主 要 是 因 為 義 和 團 事 件 和 日 俄 戰 爭 的 影 響 。 27 然<br />

而 如 果 從 而 認 定 「 黃 禍 」 的 危 機 意 識 , 是 德 皇 本 人 和 其 大 臣 , 或 其 廣 泛 的 西<br />

方 讀 者 誇 大 不 實 的 想 像 , 亦 即 是 一 種 如 前 述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 的 編<br />

者 , 所 指 稱 「 黃 禍 」 不 過 是 用 來 掩 蓋 帝 國 主 義 者 野 心 的 藉 口 , 這 樣 的 詮 釋 不<br />

免 流 於 化 約 , 忽 略 了 當 時 被 指 為 「 黃 禍 者 」 的 東 方 人 , 是 如 何 看 待 當 時 東 西<br />

關 係 的 面 向 。 尤 其 是 身 為 在 歐 洲 人 所 主 導 的 世 界 秩 序 中 , 長 期 以 來 處 於 軍 事<br />

外 交 上 弱 勢 角 色 的 中 國 , 突 然 轉 變 為 當 時 居 霸 權 地 位 的 西 方 , 所 指 稱 之 具 有<br />

嚴 重 威 脅 性 的 「 他 者 」 的 要 角 之 一 。 針 對 這 樣 戲 劇 性 的 變 化 , 我 們 必 須 調 整<br />

我 們 的 研 究 視 角 , 觀 照 「 黃 禍 」 論 述 在 近 代 中 國 發 展 歷 程 的 來 龍 去 脈 , 進 而<br />

深 入 了 解 跨 文 化 思 想 影 響 的 多 元 面 向 。 28<br />

25<br />

26<br />

27<br />

28<br />

語 見 毛 奇 的 《 回 憶 錄 , 書 信 集 》, 轉 引 自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著 , 譯 者 不 詳 ,《 黃 禍 論 》, 頁<br />

221。<br />

有 關 歐 洲 人 口 問 題 在 19 世 紀 末 到 20 世 紀 期 間 發 展 的 討 論 , 參 閱 Sheila Faith Weiss, Race Hygiene<br />

and National Efficiency: The Eugenics of Wilhelm Schallmayer(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r />

Press, 1987), pp. 126-134.<br />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著 , 譯 者 不 詳 ,《 黃 禍 論 》, 頁 48。 對 於 歐 洲 知 識 份 子 在 二 十 世 紀 初 期 的<br />

人 種 觀 , 史 學 家 Geoffrey Barraclough 以 “an almost neurotic awareness of the precariousness of their<br />

position in the face of an expansive Asia” 形 容 其 集 體 焦 慮 感 , 見 Geoffrey Barraclough, An<br />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New York: Penguin, 1981), p. 80.<br />

作 為 一 跨 文 化 的 比 較 研 究 課 題 , 關 於 黃 禍 論 在 亞 洲 的 發 展 , 除 了 應 該 要 探 討 它 在 近 代 中 國 的 歷<br />

史 發 展 , 對 此 課 題 在 近 代 日 本 歷 史 的 發 展 研 究 並 進 而 從 事 比 較 研 究 , 無 疑 是 另 一 非 常 重 要 的 研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77.<br />

三 、「 種 戰 」 與 近 代 中 國 的 世 界 觀<br />

現 在 的 所 謂 “ 黃 禍 ”, 我 們 自 己 是 在 指 黃 河 決 口 了 , 但 三 十 年 之 前 , 並<br />

不 如 此 。 那 時 是 解 作 黃 色 人 種 將 要 席 捲 歐 洲 的 意 思 的 , 有 些 英 雄 聽 到<br />

了 這 句 話 , 恰 如 聽 得 被 白 人 恭 維 為 “ 睡 獅 ” 一 樣 , 得 意 了 好 幾 年 , 準 備<br />

著 去 做 歐 洲 的 主 子 。 不 過 “ 黃 禍 ” 這 故 事 的 來 源 , 卻 又 和 我 們 所 幻 想 的<br />

不 同 , 是 出 於 德 皇 威 廉 的 。 他 還 畫 了 一 幅 圖 , 是 一 個 羅 馬 裝 束 的 武 士 ,<br />

在 抵 禦 著 由 東 方 西 來 的 一 個 人 , 但 那 人 並 不 是 孔 子 , 倒 是 佛 陀 , 中 國<br />

人 實 在 是 空 歡 喜 。 所 以 我 們 一 面 在 做 “ 黃 禍 ” 的 夢 , 而 有 一 個 人 在 德 國<br />

治 下 的 青 島 所 見 的 現 實 , 卻 是 一 個 苦 孩 子 弄 髒 了 電 柱 , 就 被 白 色 巡 捕<br />

提 著 腳 , 像 中 國 人 的 對 付 鴨 子 一 樣 , 倒 提 而 去 了 。 29<br />

這 是 魯 迅 在 1933 年 , 發 表 一 篇 標 題 為 〈 黃 禍 〉 的 短 文 之 開 場 白 。 作 為<br />

近 代 中 國 知 名 的 文 化 批 評 者 , 魯 迅 敏 銳 的 觀 察 和 感 想 , 一 方 面 陳 述 他 自 己 對<br />

此 現 象 的 分 析 ; 另 方 面 也 提 供 了 我 們 對 20 世 紀 初 期 , 所 謂 「 黃 禍 」 之 說 ,<br />

在 中 國 所 引 發 的 某 些 效 應 的 研 究 線 索 : 首 先 , 魯 迅 觀 察 到 在 中 國 流 行 的 「 黃<br />

禍 」 說 , 主 要 是 被 「 有 些 英 雄 」 理 解 , 並 且 宣 揚 成 為 是 歐 人 害 怕 中 國 , 藉 此<br />

肯 定 中 國 潛 力 ( 黃 色 人 種 將 要 席 捲 歐 洲 , 準 備 要 去 作 歐 洲 人 的 主 子 ) 的 證 據 ;<br />

其 次 , 魯 迅 指 出 ,「 黃 禍 」 在 中 國 的 意 涵 , 事 實 上 和 在 歐 洲 以 德 皇 「 黃 禍 圖 」<br />

為 代 表 的 原 始 黃 禍 意 涵 , 有 明 顯 的 落 差 —— 黃 禍 的 主 角 並 非 中 國 人 。 最 後 ,<br />

對 魯 迅 而 言 , 所 謂 中 國 人 的 「 黃 禍 夢 」, 無 異 是 一 種 無 視 於 現 實 的 挫 敗 , 而<br />

自 我 陶 醉 的 幻 境 , 可 說 是 另 一 種 阿 Q 精 神 的 呈 現 。 同 時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這 樣<br />

的 「 黃 禍 夢 」 現 象 , 和 前 引 現 代 學 者 如 周 寧 所 評 斷 「『 黃 禍 論 』 是 西 方 對 中<br />

29<br />

究 議 題 , 這 也 將 是 本 研 究 的 後 續 探 討 的 重 點 。 有 關 黃 禍 論 在 日 本 的 發 展 的 日 文 著 作 , 參 閱 飯 倉<br />

章 ,《イエロー.ペリルの 神 話 : 帝 国 日 本 と「 黃 禍 」の 逆 說 》; 橋 川 文 三 ,《 黃 禍 物 語 》( 東<br />

京 : 岩 波 書 店 ,2001)。 而 關 於 西 方 人 對 於 日 本 人 「 黃 禍 」 形 象 的 歷 史 發 展 , 參 閱 Sepp Linhart,<br />

“Dainty Japanese” or Yellow Peril: Western War-Postcards 1900-1945(Wien: Lit Verlag, 2005).<br />

魯 迅 ,〈 黃 禍 〉, 收 入 魯 迅 著 , 張 健 校 訂 ,《 魯 迅 全 集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 ,1981) 第 5<br />

集 , 頁 343。


.78.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國 最 喪 心 病 狂 的 漫 駡 」 的 反 應 , 顯 然 是 大 異 其 趣 。<br />

針 對 魯 迅 的 陳 述 , 我 們 所 感 到 好 奇 的 是 , 究 竟 是 哪 些 歷 史 文 化 因 素 , 促<br />

成 了 「 黃 禍 」 在 中 國 的 新 面 貌 , 迥 異 於 其 在 歐 洲 的 複 雜 面 相 而 魯 迅 所 謂 的<br />

「 有 些 英 雄 」, 究 竟 是 哪 些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人 物 為 什 麼 為 現 代 國 學 者 所 直 斥 的<br />

「 喪 心 病 狂 的 漫 駡 」, 卻 是 近 代 中 國 人 的 「 黃 禍 夢 」 易 言 之 , 是 哪 些 特 定 思<br />

想 文 化 的 價 值 取 向 , 主 導 了 近 代 中 國 知 識 分 子 , 以 特 定 的 觀 點 去 理 解 詮 釋 來<br />

自 歐 洲 的 「 黃 禍 」 以 下 將 從 晚 清 的 新 世 界 觀 入 手 以 釐 清 上 述 諸 項 疑 問 。<br />

當 歐 洲 的 思 想 和 政 治 論 述 , 在 19 世 紀 末 期 呈 現 出 上 述 訴 諸 於 「 黃 禍 」<br />

意 識 , 藉 此 討 論 東 西 方 的 關 係 , 用 以 探 討 黃 禍 論 在 近 代 中 國 的 角 色 之 時 ,19<br />

世 紀 末 期 中 國 知 識 界 對 世 界 觀 的 轉 變 , 是 必 需 先 釐 清 的 課 題 。 在 西 方 的 知 識<br />

發 展 史 上 ,Carl Linnaeus 被 認 為 是 率 先 提 出 , 以 生 物 學 上 界 定 的 外 貌 差 異 ( 例<br />

如 膚 色 、 身 高 、 髪 色 等 ) 為 標 準 , 區 分 人 類 的 思 維 方 式 。 在 18、19 世 紀 的 西<br />

方 思 想 文 化 界 中 , 各 家 各 派 以 此 生 物 科 學 為 基 礎 的 人 種 分 類 法 , 盛 行 於 當<br />

世 , 而 以 所 謂 Aryan race 為 主 體 的 白 人 種 族 , 更 是 成 為 多 位 西 方 科 學 家 , 在<br />

19 世 紀 極 力 宣 揚 和 「 証 明 」 的 最 優 秀 人 種 。 30 而 以 “Yellow race”( 黃 色 人 種 )<br />

來 界 定 亞 洲 主 要 人 群 的 說 法 , 也 在 19 世 紀 的 西 方 思 想 文 化 中 流 傳 開 來 。 31 當<br />

代 學 界 已 有 相 當 豐 富 的 討 論 指 出 , 人 種 分 類 法 , 尤 其 是 以 膚 色 差 異 來 界 定 特<br />

定 人 種 的 本 質 和 性 格 , 不 僅 充 滿 歧 視 偏 見 , 而 且 缺 乏 明 確 的 學 理 根 據 。 32 但<br />

是 在 18 和 19 世 紀 的 西 方 , 尤 其 是 在 19 世 紀 歐 洲 於 全 球 擴 張 勢 如 日 中 天 時 ,<br />

30<br />

有 關 這 種 以 「 本 質 主 義 方 式 」(essentialist) 定 位 種 族 的 論 述 發 展 史 的 知 識 論 上 的 種 種 謬 誤 的 檢<br />

討 , 參 閱 Rachel Caspari, “From Types to Populations: A century of Race, Physical Anthropology,<br />

and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i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5:1 (Mar 2003),<br />

pp. 65-76. 關 於 近 代 人 種 論 和 白 種 優 越 意 識 關 係 的 討 論 , 參 閱 Frederick L. Schuman,<br />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1958), pp. 342-343. Nicholas F. Gier, “The<br />

Color of Sin/The Color of Skin: Ancient Color Blindness and the Philosophical Origins of Modern<br />

Racism” Journal of Religious Thought, 46:1 (Summer/Fall, 1989), pp. 42-52.<br />

31 Frank Dikö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br />

p. 55.<br />

32 Gianfranco Biodi, Olga Richards, “The Scientific Fallacy of the Human Biological Concept of<br />

Race,” Mankind Quarterly, 42:4 (Summer 2002), pp. 355-388.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79.<br />

各 類 以 膚 色 作 為 基 本 分 類 架 構 的 人 種 論 說 卻 大 行 其 道 。 例 如 ,19 世 紀 法 國 知<br />

名 學 者 Arthur de Gobineau 即 主 張 , 世 界 的 人 種 主 要 分 為 白 黑 黃 3 種 : 黑 色<br />

人 種 的 特 質 為 體 力 強 健 、 慾 望 強 烈 但 缺 乏 思 維 能 力 ; 黃 色 人 種 則 是 缺 乏 體<br />

力 , 感 情 冷 漠 但 容 易 滿 足 於 低 度 的 物 質 需 求 ; 相 對 地 , 白 色 人 種 則 沒 有 任 何<br />

上 述 黃 黑 人 種 的 缺 點 , 但 兼 具 兩 者 的 優 點 。 簡 言 之 , 白 人 是 最 優 越 的 人 種 :<br />

身 強 體 壯 、 聰 明 勇 敢 、 充 滿 耐 力 和 遠 見 。 33<br />

根 據 Frank Dikötter 的 研 究 指 出 , 近 代 西 方 的 人 種 分 類 法 , 及 以 「 黃 皮<br />

膚 」 來 界 定 中 國 人 的 方 式 , 約 是 19 世 紀 末 的 90 年 代 , 經 由 中 國 教 會 學 校 的<br />

教 導 宣 揚 , 在 近 代 中 國 的 思 想 文 化 界 中 流 佈 。 34 而 由 J. F. Blumenbach 在 18<br />

世 紀 後 半 所 倡 導 的 五 色 人 種 之 說 , 根 據 日 本 學 者 坂 元 ひろ 子 和 石 川 禎 浩 的 研<br />

究 , 則 是 經 由 日 本 漢 學 家 岡 本 監 輔 所 著 的 《 萬 國 史 記 》 為 媒 介 , 流 傳 在 當 時<br />

清 中 國 思 想 界 ; 此 外 由 傳 教 士 所 主 編 的 科 學 雜 誌 《 格 致 彙 編 》 也 以 「 人 分 五<br />

類 說 」 的 圖 解 , 引 介 此 種 五 色 人 種 觀 。 35 值 得 注 意 的 現 象 是 , 上 述 從 現 代 觀<br />

點 而 言 充 滿 種 族 歧 視 且 粗 糙 的 人 種 分 類 法 , 尤 其 是 以 膚 色 界 定 人 種 的 方 式 ,<br />

也 成 為 晚 清 知 識 分 子 思 維 論 述 的 重 要 依 據 , 特 別 是 在 甲 午 戰 後 的 改 革 思 潮<br />

中 , 扮 演 重 要 的 角 色 。 例 如 在 嚴 復 著 名 的 〈 原 強 〉( 最 初 發 表 於 1894 年 3 月<br />

的 《 天 津 直 報 》) 的 論 述 , 為 了 強 調 所 謂 「 亡 種 」 的 危 機 意 識 , 嚴 復 以 「 蓋 天<br />

下 之 大 種 四 : 黃 、 白 、 赭 、 黑 是 也 」 為 前 提 , 敘 述 人 種 之 間 激 烈 的 生 存 競 爭 。<br />

嚴 復 在 此 雖 未 對 人 種 之 優 劣 性 區 分 多 所 著 墨 , 卻 也 斷 言 「 黑 種 最 下 , 所 謂 黑<br />

奴 是 矣 。」 36 此 種 將 當 時 國 際 角 力 的 局 面 , 理 解 為 人 種 之 間 鬥 爭 的 想 法 , 得<br />

33<br />

參 閱 Gregory Blue, “Gobineau on China: Race Theory, the “Yellow Peril,” and the Critique of<br />

Modernity,”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10:1 (Spring 1999), pp. 93-139.<br />

34 Frank Dikö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br />

pp. 55-57.<br />

35<br />

坂 元 ひろ 子 ,《 中 国 民 族 主 義 の 神 話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2004), 頁 59。 坂 元 ひろ 子 ,〈 中 国<br />

史 上 の 人 種 概 念 をめぐって〉, 收 入 於 竹 沢 泰 子 編 ,《 人 種 概 念 の 普 遍 性 を 問 う》( 京 都 , 人<br />

文 書 院 ,2005), 頁 192; 石 川 禎 浩 ,〈 辛 亥 革 命 時 期 的 種 族 主 義 與 中 國 人 類 學 的 興 起 〉, 收 入<br />

中 國 史 學 會 編 ,《 辛 亥 革 命 與 20 世 紀 的 中 國 》 ( 北 京 , 中 央 文 獻 出 版 社 ,2002) 中 冊 , 頁 998-1020。<br />

36<br />

嚴 復 著 、 王 栻 編 ,《 嚴 復 集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6) 第 1 冊 , 頁 10。


.80.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到 了 廣 大 改 革 派 思 維 人 士 的 迴 響 。 唐 才 常 的 論 述 更 是 將 「 種 戰 」 觀 念 作 進 一<br />

步 的 發 揮 。 唐 才 常 在 其 〈 各 國 種 類 考 自 敍 〉 開 宗 明 義 表 明 :「 余 曩 者 得 見 侯<br />

官 嚴 復 『 原 強 篇 』, 掩 卷 而 痛 曰 『 今 之 卹 然 可 憂 者 。 其 種 類 乎 ! 其 種 類 乎 !』」,<br />

「 民 物 之 于 世 也 , 樊 然 並 生 於 同 享 天 地 之 利 。 其 始 也 , 種 與 種 爭 , 及 其 成 群<br />

成 國 , 則 群 與 群 爭 、 國 與 國 爭 , 而 弱 者 強 肉 、 智 者 愚 役 焉 。」 37 他 也 與 嚴 復<br />

的 看 法 相 似 , 主 張 天 下 有 四 大 種 ( 黃 白 紅 黑 )。 但 不 同 於 西 方 的 白 種 人 優 越 論 ,<br />

唐 才 常 強 調 「 黃 白 智 、 紅 黑 愚 ; 黃 白 主 、 紅 黑 奴 ; 黃 白 萃 、 紅 黑 散 」。 這 種<br />

以 化 約 且 本 質 論 說 的 方 式 ( 以 膚 色 為 區 分 界 線 , 無 視 性 別 、 階 級 、 教 育 等 文 化<br />

因 素 ), 來 論 斷 人 種 的 論 述 , 和 當 時 流 行 於 歐 洲 的 看 法 , 在 認 知 模 式 上 並 無 太<br />

大 差 異 , 但 在 人 種 的 階 級 區 分 上 , 唐 才 常 將 黃 白 種 視 為 同 一 位 階 。 因 此 他 以<br />

「 上 古 之 世 , 人 種 與 禽 種 爭 , 人 種 勝 , 人 群 而 禽 離 也 ; 中 古 之 世 , 漢 種 與 番<br />

種 爭 , 漢 智 而 番 愚 也 …… 今 則 駸 駸 有 歐 種 與 亞 種 爭 之 勢 , 亞 種 少 不 振 , 幾 輾<br />

轉 羇 , 馽 於 銜 勒 莫 之 抗 」 的 「 種 戰 發 展 史 」 的 前 提 , 論 述 中 國 如 何 藉 「 強 種 」<br />

之 變 革 , 以 扭 轉 歐 亞 ( 白 黃 ) 二 種 相 爭 之 劣 勢 。 38<br />

唐 才 常 有 關 人 種 區 分 的 論 述 模 式 , 代 表 了 晚 清 改 革 思 想 中 企 圖 以 人 種 的<br />

本 質 論 述 , 來 合 理 化 改 革 變 法 的 必 要 性 及 可 行 性 的 論 述 策 略 。 對 晚 清 改 革 者<br />

而 言 , 他 們 一 方 面 接 受 了 社 會 達 爾 文 主 義 的 「 弱 肉 強 食 、 優 勝 劣 败 」 的 「 自<br />

然 法 則 」, 強 調 生 存 危 機 ( 亡 國 滅 種 ) 的 迫 切 性 , 以 激 勵 人 心 來 喚 起 改 革 的 決 心<br />

和 意 識 ; 另 一 方 面 , 卻 也 要 強 調 改 革 必 定 有 成 功 的 希 望 , 因 而 往 往 以 明 確 的<br />

人 種 本 質 論 述 ( 黃 種 為 良 種 ), 來 保 証 改 革 絕 對 不 會 徒 勞 無 功 。<br />

為 強 化 黃 種 是 優 良 位 階 的 說 法 , 上 述 論 述 模 式 , 一 方 面 在 相 當 大 的 程 度<br />

上 繼 承 了 歐 洲 對 有 色 人 種 ( 黑 、 紅 、 棕 等 ) 的 高 度 歧 視 觀 念 , 以 建 構 劣 等 的 他<br />

者 (the inferior other) 來 凸 顯 自 我 認 同 的 優 越 性 ; 另 方 面 , 卻 不 同 於 歐 洲 的 白<br />

人 至 上 論 , 晚 清 的 種 族 論 述 一 再 地 強 調 黃 、 白 種 之 間 對 等 關 係 。 唐 才 常 更 以<br />

所 謂 「 昔 者 黃 帝 暮 年 巡 狩 崑 崙 , 弓 劍 橋 山 留 此 神 明 之 胄 , 即 《 山 海 經 》 之 白<br />

37<br />

38<br />

唐 才 常 ,《 覺 顛 冥 齋 內 言 》( 臺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 ,1958), 頁 467。<br />

唐 才 常 ,《 覺 顛 冥 齋 內 言 》, 頁 470-471。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81.<br />

民 是 已 , 婆 羅 門 種 者 , 白 民 之 轉 音 , 則 知 黃 種 白 種 中 西 同 出 一 源 。」 的 說 法<br />

論 斷 「 黃 白 同 種 」 來 証 明 黃 種 和 白 種 的 位 階 無 分 軒 輊 。 39 這 種 論 述 策 略 也 出<br />

現 在 梁 啟 超 的 改 革 論 述 當 中 , 其 一 再 強 調 「 種 戰 」 的 自 然 法 則 :「 自 大 地 初<br />

有 生 物 , 以 至 丁 今 日 , 凡 數 萬 年 , 相 爭 相 奪 , 相 搏 相 噬 , 递 為 強 弱 , 递 為 起<br />

滅 , 一 言 以 蔽 之 曰 『 爭 種 族 而 已 』。 始 焉 物 與 物 爭 , 繼 而 人 與 物 爭 , 終 焉 人<br />

與 人 爭 。 始 焉 蠻 野 之 人 與 蠻 野 之 人 爭 , 繼 焉 文 明 之 人 與 蠻 野 之 人 爭 , 終 焉 文<br />

明 之 人 與 文 明 之 人 爭 , 茫 茫 後 頤 , 未 始 有 極 。 嗚 呼 ! 此 生 存 相 競 之 公 例 , 雖<br />

聖 人 無 如 之 何 者 也 !」 40 同 樣 地 , 在 這 種 確 認 「 種 族 之 爭 為 生 存 相 競 之 公 例 」<br />

的 前 提 之 下 , 梁 啟 超 也 訴 諸 各 人 種 的 優 劣 本 質 論 斷 , 以 解 釋 和 預 言 各 個 人 種<br />

的 生 存 命 運 。 在 1896 年 所 發 表 的 〈 論 中 國 之 將 強 〉 中 , 對 於 未 來 世 界 的 發<br />

展 , 梁 啟 超 即 預 言 「 十 年 之 後 , 吾 恐 黃 白 兩 種 之 交 涉 , 必 有 因 此 而 生 非 常 之<br />

變 者 。」 41 相 對 於 黃 白 對 抗 的 預 言 , 梁 啟 超 對 於 其 他 有 色 人 種 的 論 斷 , 也 充<br />

滿 貶 抑 之 語 , 同 時 再 度 凸 顯 黃 白 之 間 的 同 質 性 :「 彼 夫 印 度 之 不 昌 , 限 於 種<br />

也 , 凡 黑 色 紅 色 棕 色 之 種 人 , 其 血 管 中 之 微 生 物 , 與 其 腦 之 角 度 , 皆 視 白 人<br />

相 去 懸 絕 , 惟 黃 之 與 白 , 殆 不 甚 遠 , 故 白 人 所 能 為 之 事 , 黃 人 無 不 能 者 。 日<br />

本 之 規 肖 西 法 , 其 明 效 也 。 日 本 之 種 , 本 出 於 我 國 , 而 謂 彼 之 長 , 必 我 之 所<br />

短 , 無 是 道 也 。」 42<br />

這 種 向 白 人 看 齊 , 同 時 高 度 鄙 視 其 他 有 色 人 種 的 論 述 方 式 , 不 僅 反 映 出<br />

晚 清 改 革 者 想 要 強 化 黃 種 人 自 信 心 的 企 圖 , 也 透 露 出 一 種 深 懼 「 優 勝 劣 敗 」<br />

的 「 自 然 法 則 」 下 , 黃 種 人 終 將 步 入 其 他 有 色 人 種 的 後 塵 , 淪 為 白 種 人 宰 制<br />

39<br />

40<br />

41<br />

42<br />

唐 才 常 ,《 覺 顛 冥 齋 內 言 》, 頁 513。<br />

梁 啟 超 ,〈 論 變 法 必 自 平 滿 漢 之 界 始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發<br />

行 ,1999) 第 1 冊 , 頁 51。<br />

梁 啟 超 ,〈 論 變 法 必 自 平 滿 漢 之 界 始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 第 1 冊 , 頁 100。<br />

梁 啟 超 ,〈 論 變 法 必 自 平 滿 漢 之 界 始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 第 1 冊 , 頁 100。 值 得<br />

注 意 的 是 , 唐 才 常 也 以 所 謂 「 生 物 演 化 」 特 徵 來 論 斷 人 種 優 劣 , 尤 其 是 黑 人 的 「 劣 根 性 」。 唐<br />

才 常 認 為 「 古 者 人 首 之 角 度 扁 , 今 之 角 度 撱 。 惟 黑 種 人 角 度 尚 與 獮 猴 之 微 生 物 同 , 蓋 由 猴 而 人<br />

之 精 元 未 改 , 故 其 智 慧 亦 獨 劣 。」 參 見 唐 才 常 ,〈 強 種 說 〉, 收 入 唐 才 常 ,《 覺 顛 冥 齋 內 言 》,<br />

頁 574。


.82.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下 的 犠 牲 品 , 而 終 歸 於 所 謂 「 滅 種 」 命 運 的 心 態 。 易 言 之 , 對 其 他 有 色 人 種<br />

( 黑 色 紅 色 棕 色 之 種 人 ) 的 描 述 , 在 這 樣 的 論 述 策 略 下 , 形 塑 為 和 白 種 人 極 端<br />

對 比 的 「 他 者 」, 成 為 居 於 其 中 間 位 置 的 黃 人 , 所 應 極 力 避 免 的 負 面 典 範 。<br />

誠 如 Said 所 指 出 , 西 方 建 構 出 許 多 負 面 價 值 的 「 東 方 形 象 」, 其 中 一 項 重 要<br />

的 功 用 , 即 是 將 此 所 建 構 的 「 東 方 」, 用 以 成 為 凸 顯 西 方 優 越 性 的 “alter ego”。<br />

上 述 晚 清 對 於 有 色 人 種 的 論 述 , 不 啻 是 此 「 東 方 想 像 」 的 另 類 翻 版 : 是 一 種<br />

黃 種 人 用 來 凸 顯 黃 色 人 種 優 越 性 ( 在 和 白 種 人 的 對 抗 潛 力 上 ) 的 「 他 者 想 像 」。<br />

從 這 種 角 度 來 看 , 唐 才 常 在 評 論 紅 人 為 白 人 欺 凌 並 取 代 的 歷 史 時 , 所 言 之 :<br />

「 今 者 徧 美 洲 皆 白 種 , 其 土 種 直 視 肉 , 然 而 天 不 哀 之 , 汫 澼 子 ( 唐 才 常 自 號 )<br />

且 無 暇 哀 美 種 」, 43 其 中 所 流 露 的 冷 漠 之 情 也 就 不 足 為 奇 了 。<br />

誠 如 Dikötter 所 指 出 :Chinese reformers in the 1890s were active agents<br />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invention of their identities. They were not the passive<br />

recipients of a “derivative discourse,” but creative individuals who selectively<br />

appropriated elements of foreign thought systems in a process of cultural<br />

interaction. 44 晚 清 改 革 思 想 對 於 西 方 種 族 思 維 的 「 再 詮 釋 」 和 挪 用<br />

(appropriate), 一 再 顯 示 出 將 黃 種 人 和 其 他 有 色 人 種 嚴 格 區 分 的 手 法 , 以 佐 證<br />

在 「 種 戰 」 的 「 自 然 法 則 」 下 , 唯 有 黃 種 人 有 對 抗 白 種 人 的 實 力 此 一 論 點 ;<br />

同 時 也 以 其 他 有 色 人 種 「 被 淘 汰 出 局 」 的 歷 史 命 運 描 述 , 激 勵 當 時 中 國 從 事<br />

改 革 的 決 心 意 志 。 譚 嗣 同 在 論 及 改 革 的 迫 切 性 時 指 出 :<br />

中 國 不 自 變 法 , 以 求 列 於 公 法 , 使 外 人 代 為 變 之 , 則 養 生 送 死 之 利 權<br />

一 操 之 外 人 , 可 使 四 百 兆 黃 種 之 民 胥 為 白 種 之 奴 役 , 即 胥 化 為 日 本 之<br />

蝦 夷 , 美 利 堅 之 紅 皮 土 番 , 印 度 , 阿 非 利 加 之 黑 奴 ! 此 數 者 , 皆 由 不<br />

自 振 作 , 迨 他 人 入 室 , 悉 驅 之 海 隅 及 窮 谷 寒 瘠 之 區 , 任 其 凍 餓 。 黑 奴<br />

43<br />

唐 才 常 ,《 覺 顛 冥 齋 內 言 》, 頁 558。<br />

44 Frank Dikötter, “Racial Discourse in China: Continuities and Permutations,” in Frank Dikötter, eds.<br />

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br />

1997), p. 13.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83.<br />

生 計 日 蹙 , 止 堪 為 奴 。 紅 皮 土 番 , 初 亦 不 下 千 白 萬 , 今 則 種 類 頓 少 至<br />

十 數 倍 。 蝦 夷 則 澌 滅 殆 盡 。 45<br />

總 而 言 之 , 從 19 世 紀 末 開 始 , 尤 在 甲 午 戰 爭 之 後 , 晚 清 改 革 思 想 中 ,<br />

關 於 種 族 的 論 述 , 充 斥 著 以 白 種 人 為 優 秀 人 種 的 標 竿 , 但 同 時 又 強 調 唯 有 黃<br />

種 人 能 和 白 種 人 並 駕 其 驅 的 論 述 。 傳 統 中 國 華 夷 之 分 的 天 朝 中 心 觀 , 逐 漸 地<br />

為 優 勝 劣 敗 的 人 種 生 存 競 爭 世 界 觀 所 取 代 。 46 在 這 樣 的 新 世 界 觀 主 導 之 下 ,<br />

晚 清 的 新 思 維 , 主 要 關 注 在 如 何 証 明 黃 種 人 的 優 越 性 , 而 非 正 式 檢 討 西 方 以<br />

膚 色 為 區 別 標 準 之 種 族 論 述 中 , 存 有 本 質 論 性 質 的 謬 誤 , 或 是 駁 斥 其 所 包 含<br />

對 有 色 人 種 的 歧 視 偏 見 。 這 樣 的 心 態 , 在 康 有 為 對 「 大 同 之 世 」 的 理 想 世 界<br />

描 述 中 , 可 謂 表 露 無 疑 :「 故 至 大 同 之 世 , 只 有 白 種 , 黃 種 之 存 , 其 黑 人 、<br />

棕 種 殆 皆 掃 地 盡 矣 。 惟 印 度 人 略 有 存 者 , 亦 多 遷 之 四 方 , 而 稍 變 其 種 色 」;「 白<br />

人 黃 人 才 能 、 形 狀 相 去 不 遠 , 可 以 平 等 。 其 黑 人 之 形 狀 也 , 鐵 面 銀 牙 , 斜 頷<br />

若 豬 , 直 視 若 牛 , 滿 胸 長 毛 , 手 足 深 黑 , 蠢 若 羊 豕 , 望 之 生 畏 。」 47 如 此 直<br />

截 了 當 地 將 黑 人 「 非 人 化 」 式 ( 不 管 是 外 貌 或 是 智 性 ) 的 描 述 , 和 西 方 白 人 優<br />

越 論 者 , 將 有 色 人 種 「 野 蠻 化 」 的 論 述 相 比 照 , 可 謂 有 過 之 而 無 不 及 。 對 於<br />

晚 清 的 改 革 思 想 而 言 , 上 述 世 界 觀 的 重 要 功 能 , 無 非 是 要 強 化 唯 有 黃 人 能 和<br />

白 人 平 分 秋 色 的 論 斷 。 但 是 , 如 此 「 色 彩 鮮 明 」 的 黃 種 意 識 和 黃 白 對 抗 的 觀<br />

念 框 架 , 能 夠 在 晚 清 迅 速 成 為 改 革 思 維 之 重 要 支 柱 的 原 因 , 除 了 上 述 西 方 思<br />

想 中 , 受 到 種 族 觀 念 和 社 會 達 爾 主 義 影 響 的 「 外 來 因 素 」 之 外 , 晚 清 的 國 族<br />

想 像 中 , 所 謂 「 黃 帝 為 共 同 始 祖 」 的 建 構 想 像 , 也 具 有 推 波 助 瀾 和 相 輔 相 成<br />

45<br />

46<br />

47<br />

譚 嗣 同 著 , 蔡 尚 思 、 方 行 編 ,《 譚 嗣 同 全 集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1990), 頁 225。<br />

雖 然 黃 白 種 戰 的 世 界 觀 從 晚 清 以 降 已 廣 為 思 想 文 化 的 共 識 , 但 是 有 一 共 同 假 想 敵 ( 白 種 人 ), 並<br />

不 意 味 所 謂 的 「 黃 種 人 」 均 能 無 分 彼 此 , 團 結 一 致 對 抗 外 敵 。 早 在 1896 年 時 , 梁 啟 超 即 已 意 識<br />

到 , 縱 使 黃 白 種 戰 的 對 抗 世 界 觀 , 能 夠 激 發 「 滅 種 」 危 機 意 識 以 提 振 改 革 的 決 心 , 但 清 中 國 境<br />

內 的 「 滿 漢 」 隔 閡 意 識 若 不 消 弭 , 則 改 革 終 將 無 法 成 功 , 因 此 梁 氏 大 力 主 張 滿 漢 合 種 以 達 成 團<br />

結 的 黃 種 之 目 標 。 梁 啟 超 ,〈 論 變 法 必 自 平 滿 漢 之 界 始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 第<br />

1 冊 , 頁 51-54。<br />

康 有 為 著 , 朱 維 錚 編 校 ,《 康 有 為 大 同 論 二 種 》( 香 港 : 三 聯 書 店 ,1998), 頁 170。


.84.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的 作 用 。 48 簡 言 之 , 在 「 黃 種 人 」 認 同 意 識 的 框 架 下 , 晚 清 以 降 思 想 界 競 逐<br />

詮 釋 「 想 像 的 共 同 體 」 的 種 種 特 徵 , 成 為 一 種 「 種 族 化 」 的 國 族 論 述 。 質 是<br />

之 故 , 來 自 西 方 的 「 黃 禍 」, 正 是 在 晚 清 強 烈 的 「 黃 種 人 」 意 識 , 所 逐 漸 滋<br />

長 的 文 化 環 境 中 ,「 侵 入 」 了 近 代 中 國 的 思 想 界 , 在 此 異 於 歐 洲 思 想 文 化 脈<br />

絡 的 思 維 環 境 中 獲 得 了 它 的 另 一 種 “identity”, 成 為 了 魯 迅 筆 下 「 黃 禍 夢 」 的<br />

思 想 資 源 。<br />

四 、 從 日 本 來 的 「 黃 禍 」 與 「 黃 禍 英 雄 」 在 近 代 中 國 的 誕 生<br />

依 據 現 有 的 文 獻 資 料 ,「 黃 禍 」 論 開 始 在 近 代 中 國 公 共 論 述 中 嶄 露 頭 角 ,<br />

《 清 議 報 》 應 是 扮 演 了 相 當 重 要 的 角 色 。 這 一 份 主 要 由 梁 啟 超 主 導 , 和 數 位<br />

強 學 會 成 員 如 麥 孟 華 等 所 主 編 的 刊 物 , 在 19、20 世 紀 之 交 , 為 期 3 年 的 發<br />

行 期 之 間 , 是 具 有 相 當 影 響 力 的 公 共 媒 體 。 其 內 容 不 僅 對 時 事 多 所 針 砭 , 更<br />

廣 泛 地 引 介 當 時 西 方 的 思 想 ( 尤 其 是 日 本 的 媒 介 所 傳 播 討 論 的 西 方 思 想 )。 當<br />

時 的 日 本 思 想 界 , 對 於 「 黃 禍 」 論 已 經 有 相 當 多 的 討 論 , 這 個 現 象 也 反 映 在<br />

《 清 議 報 》 上 , 轉 載 多 篇 日 本 人 評 論 國 際 局 勢 的 文 章 , 其 中 對 於 「 黃 禍 」 一<br />

詞 的 討 論 也 多 所 著 墨 。 例 如 , 在 其 中 一 篇 原 先 刋 於 《 日 本 報 》, 其 標 題 為 〈 歐<br />

洲 列 國 與 人 道 〉 的 文 章 , 作 者 強 力 抨 擊 , 歐 洲 列 國 軍 隊 在 義 和 團 事 件 後 的 燒<br />

殺 虜 掠 行 為 , 尤 其 是 縱 容 俄 國 軍 隊 的 殘 酷 暴 行 , 充 分 顯 示 了 所 謂 文 明 國 家<br />

中 , 所 謂 人 道 文 明 論 的 種 族 偏 見 :「 文 明 者 , 豈 偏 飾 白 人 蠻 行 之 具 歟 道 義<br />

云 乎 哉 種 界 已 矣 ! 文 明 云 乎 哉 鐵 炮 已 矣 !」 該 篇 作 者 強 烈 質 疑 歐 洲 文 明<br />

的 正 當 性 , 並 總 結 其 文 :<br />

48<br />

參 閱 沈 松 僑 ,〈 我 以 我 血 薦 軒 轅 —— 黃 帝 神 話 與 晚 清 的 國 族 建 構 〉,《 台 灣 社 會 研 究 季 刊 》,<br />

28( 臺 北 ,1997.12), 頁 1-77。 孫 隆 基 ,〈 清 季 民 族 主 義 與 黃 帝 崇 拜 之 發 明 〉, 收 入 孫 隆 基 ,《 歷<br />

史 學 家 的 經 緯 》( 桂 林 : 廣 西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2004), 頁 1-22。Barry Sautman, “Myths of Descent,<br />

Racial Nationalism and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Frank Dikötter, ed.<br />

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br />

1997), pp. 75-95.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85.<br />

吾 人 不 及 今 主 張 黃 人 同 盟 。 豈 不 愚 哉 歐 洲 列 國 早 已 造 成 白 人 同 盟 ,<br />

以 掃 蕩 黃 人 。 其 主 意 已 公 言 不 憚 。 吾 人 曾 有 譯 有 英 人 所 著 之 《 危 險 之<br />

日 本 》 及 《 英 人 排 日 論 》。 讀 者 幸 反 讀 之 , 則 思 過 半 矣 。 白 人 披 鴉 純 ( 應<br />

是 前 文 所 論 及 之 英 國 牛 津 大 學 的 史 學 家 Pearson) 曾 高 唱 「 黃 色 患 」 之<br />

說 。 如 白 人 意 向 。 日 以 掃 蕩 黃 人 為 最 重 要 之 事 。 遼 東 還 附 之 後 。 德 皇<br />

維 廉 二 世 贈 書 ( 應 為 「 畫 」 字 之 誤 印 ) 於 俄 帝 尼 可 拉 斯 。 以 表 示 白 人 同<br />

盟 掃 蕩 黃 人 之 意 。 吾 人 豈 忘 之 歟 。 今 若 不 主 張 黃 人 同 盟 。 將 恐 有 叩 首<br />

於 白 人 之 前 。 任 其 蹂 躪 而 不 能 抗 拒 之 也 。 49<br />

這 一 段 論 述 , 除 了 反 映 當 時 在 日 本 有 所 謂 中 日 結 盟 的 呼 聲 , 更 值 得 注 意<br />

的 是 , 它 簡 短 介 紹 歐 洲 近 年 來 , 本 文 前 述 德 皇 的 「 黃 禍 圖 」, 其 所 代 表 的 訴<br />

求 : 白 人 歐 洲 聯 盟 以 對 抗 「 黃 色 患 」(Yellow Peril)。 易 言 之 , 它 簡 明 地 敍 述<br />

黃 禍 論 如 何 從 德 皇 的 「 黃 禍 圖 」 發 端 , 演 變 成 針 對 日 本 新 勢 力 , 為 主 要 攻 擊<br />

目 標 之 西 方 輿 論 的 熱 門 話 題 。 該 篇 譯 者 顯 然 意 識 到 中 文 讀 者 對 於 「 黃 色 患 」<br />

並 不 熟 悉 , 因 此 特 別 在 此 名 詞 下 , 以 「 言 黃 人 為 白 人 之 患 」 字 句 加 以 註 釋 。<br />

當 然 , 從 文 章 中 引 用 《 危 險 之 日 本 》、《 英 人 排 日 論 》 的 例 子 可 以 看 出 , 作 者<br />

明 顯 地 認 為 , 日 本 是 白 人 所 敵 視 的 黃 人 聯 盟 中 的 主 角 。 另 一 篇 主 題 類 似 的 日<br />

人 評 論 〈 西 洋 人 與 人 道 〉, 也 認 為 西 洋 人 在 義 和 團 事 後 的 殘 暴 行 為 , 也 可 能<br />

加 諸 在 日 本 人 身 上 ,「 吾 人 ( 指 日 本 人 ) 雖 以 文 明 自 任 , 對 等 自 信 。 然 自 彼 西 洋<br />

人 之 眼 觀 之 , 則 異 教 徒 、 異 人 種 也 。 且 彼 非 以 黃 色 危 險 為 最 注 意 之 問 題 耶 」 50<br />

在 此 處 , 作 者 以 「 黃 色 危 險 」( 較 接 近 德 文 Gelbe Gefahr 語 意 ), 來 表 達 在 歐 洲<br />

流 傳 的 「 黃 禍 」 意 識 。<br />

除 了 這 些 日 本 的 譯 文 之 外 ,《 清 議 報 》 主 編 也 意 識 到 「 黃 禍 」 論 在 歐 洲<br />

沸 沸 揚 揚 的 情 況 。《 清 議 報 》 主 編 麥 孟 華 在 1901 年 的 〈 本 館 論 說 〉 專 文 中 ,<br />

分 析 庚 子 事 變 後 , 歐 洲 輿 情 對 中 國 的 態 度 時 , 指 出 「 去 年 以 來 , 沸 騰 於 歐 人<br />

之 報 , 叫 囂 於 歐 人 之 口 者 。 不 曰 『 黃 人 禍 害 』, 即 曰 『 支 那 侵 略 病 』。 夫 曰 『 黃<br />

49 〈 歐 洲 列 國 與 人 道 〉, 收 入 《 清 議 報 全 編 》( 臺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 ,1986), 卷 19, 頁 100。<br />

50 〈 西 洋 人 與 人 道 〉, 收 入 《 清 議 報 全 編 》, 卷 19, 頁 101-102。


.86.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人 禍 害 』, 則 固 謂 其 種 英 秀 , 非 若 印 度 之 甘 為 奴 隸 ; 今 日 不 制 其 死 命 , 則 他<br />

日 必 貽 後 患 也 。」 51 此 敍 述 本 身 顯 示 出 ,《 清 議 報 》 主 筆 已 注 意 到 「 黃 禍 」 論<br />

在 歐 洲 盛 行 的 現 象 。<br />

有 趣 的 是 , 此 處 作 者 對 於 歐 人 「 黃 禍 意 識 」 的 理 解 , 著 重 在 歐 人 心 目 中 ,<br />

其 事 實 上 是 認 為 中 國 人 種 具 有 優 良 本 質 ( 其 種 英 秀 ), 所 以 必 須 先 除 之 以 免 其<br />

後 患 。 這 種 「 黃 禍 」 論 的 認 知 , 雖 然 不 能 稱 之 為 全 然 謬 誤 ( 明 顯 地 未 考 慮 到 歐<br />

人 是 因 為 對 黃 種 人 之 數 量 , 而 非 黃 種 人 的 素 質 而 起 的 恐 懼 感 ), 但 較 之 先 前 日<br />

本 人 的 論 述 , 則 凸 顯 出 一 種 傾 向 於 「 中 國 本 位 」 的 對 黃 禍 論 的 片 面 理 解 。 舉<br />

凡 有 關 日 本 在 西 方 「 黃 禍 」 論 中 的 重 要 角 色 , 或 是 所 謂 中 日 聯 盟 所 引 起 的 恐<br />

慌 , 以 及 從 1895 年 以 來 , 黃 禍 論 在 歐 洲 發 展 等 議 題 , 均 不 是 麥 孟 華 對 於 「 黃<br />

禍 」 論 理 解 當 中 , 所 關 注 的 焦 點 。 這 種 「 中 國 本 位 」 的 理 解 傾 向 , 正 印 證 了<br />

魯 迅 所 指 出 近 代 中 國 人 對 於 「 黃 禍 」 論 理 解 的 偏 失 之 現 象 。 這 樣 的 傾 向 將 在<br />

下 文 中 有 更 進 一 步 的 討 論 。<br />

作 為 《 清 議 報 》 的 主 導 者 , 梁 啟 超 也 在 此 時 , 開 始 意 識 到 「 黃 禍 」 此 一<br />

名 詞 在 西 方 的 流 傳 。 52 他 在 戊 戌 政 變 之 後 , 於 日 本 主 持 《 清 議 報 》 的 期 間 ,<br />

和 日 本 的 學 術 政 治 菁 英 建 立 相 當 良 好 的 情 誼 。 日 本 友 人 中 的 大 隈 重 信 , 更 是<br />

經 常 發 表 對 「 黃 禍 」 論 的 看 法 。 梁 啟 超 在 1901 年 所 發 表 的 〈 滅 國 新 法 論 〉<br />

中 , 為 了 証 明 白 人 有 瓜 分 中 國 的 企 圖 , 梁 啟 超 特 別 節 譯 了 英 國 人 赫 德 (Robert<br />

Hart) 有 關 中 國 國 情 的 一 段 評 論 , 其 中 以 西 人 畏 懼 日 後 當 中 國 強 大 , 將 會 有 大<br />

規 模 報 復 行 動 為 由 , 因 而 「 故 為 今 之 計 , 列 國 當 以 瓜 分 為 最 後 之 一 定 目 的 ,<br />

而 現 時 當 一 面 設 法 , 順 中 國 人 之 感 情 , 使 之 漸 忘 其 軍 事 思 想 , 而 傾 服 於 我 歐<br />

51 〈 論 議 和 後 之 中 國 〉, 收 入 《 清 議 報 全 編 》( 臺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 ,1986), 卷 4, 頁 31。<br />

52<br />

當 梁 啟 超 在 其 1899 年 〈 論 中 國 人 種 之 將 來 〉 一 文 中 , 他 樂 觀 地 預 言 中 國 人 種 ( 作 為 黃 種 人 之 最<br />

大 宗 ), 終 將 會 在 世 界 人 種 的 角 力 舞 台 上 , 取 得 最 後 優 勢 。 雖 然 他 在 文 中 提 到 了 華 人 在 美 國 受<br />

到 排 擠 的 情 況 , 但 他 並 沒 有 以 任 何 在 當 時 歐 美 已 方 興 未 艾 的 「 黃 禍 」 論 述 來 探 討 此 現 象 的 意 涵 。<br />

他 也 沒 有 深 入 討 論 此 種 現 象 代 表 的 複 雜 種 族 歧 視 意 義 。 對 梁 而 言 , 華 人 之 所 以 受 到 排 擠 適 足 以<br />

証 明 黃 種 人 的 優 勢 競 爭 力 。 梁 啟 超 ,〈 論 中 國 人 種 之 將 來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br />

第 1 冊 , 頁 259-262。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87.<br />

人 。 如 是 則 將 來 所 謂 『 黃 禍 』 可 以 烟 消 燼 滅 云 云 。」 53 梁 啟 超 因 之 而 論 斷 「 嗚<br />

乎 ! 此 雖 赫 德 一 人 之 私 言 , 而 實 不 啻 歐 洲 各 國 之 公 言 矣 。」 54 值 得 特 別 注 意<br />

的 是 , 梁 啟 超 特 別 為 此 譯 文 中 的 「 黃 禍 」, 加 了 一 小 註 解 :「 西 人 深 畏 中 國 人 ,<br />

向 有 黃 禍 之 語 互 相 警 勵 者 。」 55 這 可 以 說 是 他 對 此 一 名 詞 的 基 本 理 解 。 同 樣<br />

地 , 和 上 述 麥 孟 華 對 「 黃 禍 」 的 理 解 類 似 。 梁 啟 超 並 未 詳 究 上 述 自 德 皇 畫 作<br />

之 後 , 西 方 對 新 國 際 局 勢 , 有 關 於 「 黃 禍 」 討 論 的 方 興 未 艾 , 也 沒 有 提 及 中<br />

日 聯 盟 和 日 本 的 角 色 。 對 梁 啟 超 而 言 , 這 種 所 謂 能 「 讓 西 人 產 生 敬 畏 之 情 的<br />

黃 禍 」, 成 為 他 理 解 「 黃 禍 意 象 」, 進 而 宣 揚 之 的 主 要 意 義 。 這 樣 的 理 解 認 知 ,<br />

充 分 表 露 在 梁 啟 超 於 1903 年 所 寫 的 〈 愛 國 歌 四 章 〉。 誠 如 前 文 所 分 析 , 晚 清<br />

國 族 論 述 具 有 強 烈 的 「 種 族 化 」 色 彩 , 其 中 所 謂 「 黃 白 對 抗 」 的 根 本 框 架 ,<br />

更 是 其 特 色 。 梁 啟 超 尤 其 不 遺 餘 力 地 鼓 吹 , 所 謂 的 「 自 此 以 往 , 百 年 之 中 ,<br />

實 黃 種 與 白 種 人 之 玄 黃 血 戰 之 時 也 」, 56 為 了 喚 醒 黃 種 人 在 面 對 「 黃 白 種 戰 」<br />

同 仇 敵 愾 的 決 心 , 梁 啟 超 甚 至 訴 諸 廣 義 的 「 黃 種 英 雄 」 以 為 模 範 。 57 然 而 ,「 黃<br />

禍 」 似 乎 成 為 另 外 一 種 梁 啟 超 可 以 訴 求 的 「 黃 種 英 雄 」 符 號 , 在 〈 愛 國 歌 四<br />

章 〉 中 , 梁 啟 超 除 了 引 用 當 時 已 廣 為 流 行 的 「 我 種 族 , 黃 帝 之 胄 盡 神 明 」 之<br />

字 眼 外 , 更 在 讚 揚 開 疆 拓 土 的 「 民 族 英 雄 」 時 , 運 用 了 令 人 生 畏 的 「 黃 禍 」<br />

意 象 :<br />

53<br />

54<br />

55<br />

56<br />

57<br />

梁 啟 超 ,〈 滅 國 新 法 論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 第 1 冊 , 頁 473。<br />

事 實 上 , 赫 德 的 原 文 脈 絡 , 是 在 檢 討 歐 洲 各 國 在 義 和 團 事 件 後 , 如 何 妥 善 處 理 中 國 的 排 外 情 緒 ,<br />

以 免 日 後 完 成 軍 事 裝 備 現 代 化 的 中 國 , 成 為 敵 視 西 方 的 具 有 真 正 威 脅 力 量 的 黃 禍 。 其 中 所 謂 瓜<br />

分 之 說 , 實 為 一 不 可 能 實 現 的 假 設 情 境 。 梁 氏 可 能 是 誤 讀 或 是 被 譯 文 所 誤 導 , 但 也 因 此 誤 解 強<br />

化 其 讀 者 之 危 機 意 識 。 參 閱 赫 德 原 文 :Robert Hart, “These from the Land of Sinim”: Essays on the<br />

Chinese Question(London: Chapman & Hall, 1901), pp. 51-54.<br />

梁 啟 超 ,〈 滅 國 新 法 論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 第 1 冊 , 頁 473。<br />

梁 啟 超 ,〈 論 變 法 必 自 平 滿 漢 之 界 始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 第 1 冊 , 頁 54。<br />

在 他 1902 年 所 作 的 〈 匈 加 利 愛 國 者 噶 蘇 士 傳 〉 的 序 言 中 , 他 明 白 指 出 「 吾 欲 為 近 今 人 作 傳 , 則<br />

歐 美 近 世 豪 傑 , 使 我 傾 倒 者 愈 不 乏 焉 。 雖 然 , 吾 儕 黃 人 也 ; 故 吾 愛 黃 種 之 豪 傑 , 過 於 白 種 之 豪<br />

傑 。…… 吾 乃 冥 求 之 於 近 世 史 中 , 有 身 為 黃 種 , 而 託 國 於 白 種 之 地 , 事 起 白 種 , 而 能 為 黃 種 之<br />

光 者 , 一 豪 傑 焉 , 曰 : 喀 蘇 士 也 。…… 要 之 , 其 理 想 , 其 氣 概 , 其 言 論 行 事 , 可 以 為 黃 種 人 法 。」<br />

梁 啟 超 ,〈 匈 加 利 愛 國 者 噶 蘇 士 傳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br />

1999) 第 2 冊 , 頁 813。


.88.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轟 轟 哉 , 我 英 雄 ! 漢 唐 鑿 孔 縣 西 域 , 歐 亞 摶 陸 天 地 通 。 每 談 黃 禍 我 且<br />

慄 , 百 年 噩 夢 駭 西 戎 。 君 不 見 博 望 、 定 遠 芳 蹤 已 千 古 , 時 哉 後 起 我 英<br />

雄 。 結 我 團 體 , 振 我 精 神 , 二 十 世 紀 新 世 界 , 雄 飛 宇 內 疇 與 倫 可 愛<br />

哉 , 我 國 民 ! 可 愛 哉 , 我 國 民 ! 58<br />

梁 啟 超 對 於 「 黃 禍 」 一 詞 的 理 解 和 「 英 雄 化 」 論 述 的 運 用 , 也 極 有 可 能<br />

是 和 他 好 友 黃 遵 憲 相 互 影 響 結 果 所 致 。 黃 遵 憲 也 是 晚 清 思 想 家 中 , 大 力 鼓 吹<br />

「 黃 白 對 抗 意 識 」 者 。 其 詩 作 〈 逐 客 篇 〉, 即 是 在 有 感 於 華 工 在 美 國 受 歧 視 的<br />

沈 痛 心 情 下 而 作 。 59 在 其 著 名 的 〈 鍚 蘭 島 臥 彿 〉 詩 作 , 有 出 現 在 黃 帝 登 大 位<br />

之 後 ,「 人 人 仰 震 旦 , 誰 悔 黃 種 黃 」 的 結 語 。 60 這 種 不 甘 於 黃 種 人 受 屈 辱 的 情<br />

結 , 更 是 在 詩 作 〈 出 軍 歌 四 章 〉 中 表 露 無 遺 ( 梁 啟 超 為 此 詩 所 作 的 序 中 , 特 別<br />

大 力 推 崇 他 們 具 有 高 度 「 尚 武 」 的 精 神 )。 其 中 「 一 輪 紅 日 東 方 湧 , 約 我 黃 人<br />

捧 。 感 生 帝 降 天 神 種 。」、「 全 球 看 我 黃 種 黃 , 張 張 張 !」、「 黑 鬼 紅 番 遭 白 墮 ,<br />

白 也 憂 黃 禍 。 黃 禍 者 誰 亞 洲 我 , 我 我 我 !」 等 詩 句 , 不 僅 十 足 表 達 了 前 述 分<br />

析 中 , 以 「 黃 白 種 二 元 對 抗 」 的 世 界 觀 , 也 援 引 了 「 黃 禍 」 作 為 相 當 正 面 的<br />

表 述 符 號 。 在 「 白 也 憂 黃 禍 」 的 前 提 下 ,「 黃 禍 」 成 為 「 我 我 我 」 的 強 烈 自<br />

我 認 同 的 符 號 。 這 樣 的 論 述 模 式 , 可 說 是 前 述 Dirlik 所 指 出 的 ,「 自 我 東 方 化<br />

現 象 」 的 一 種 例 証 。 在 這 種 模 式 的 論 述 策 略 下 , 來 自 西 方 的 「 黃 禍 」 思 想 ,<br />

其 虛 實 真 假 的 探 討 追 究 , 並 不 是 論 述 者 的 關 懷 重 點 , 它 在 西 方 文 化 中 的 複 雜<br />

歷 史 , 並 不 重 要 , 甚 至 是 不 相 干 的 。 因 為 它 「 白 也 憂 」、「 西 人 深 畏 之 」 的 單<br />

純 且 具 有 神 話 性 格 的 意 象 , 正 能 充 分 發 揮 它 在 「 黃 白 對 抗 」 的 敵 我 分 明 意 識<br />

中 , 成 為 令 敵 手 心 驚 膽 破 的 號 召 作 用 。 簡 言 之 , 在 「 黃 種 與 白 種 人 之 玄 黃 血<br />

戰 」 的 鬥 爭 中 , 能 被 白 種 人 視 為 具 有 強 大 威 脅 性 的 「 禍 害 」 形 象 , 不 啻 是 一<br />

種 最 高 榮 耀 的 象 徵 。<br />

然 而 , 將 「 黃 禍 」 作 為 我 族 認 同 的 高 度 正 面 性 符 號 , 並 使 之 廣 為 流 傳 的<br />

58<br />

59<br />

60<br />

梁 啟 超 ,〈 愛 國 歌 四 章 〉, 收 入 梁 啟 超 著 ,《 梁 啟 超 全 集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 第 9 冊 , 頁 5429。<br />

魏 仲 佑 ,《 黃 遵 憲 與 清 末 「 詩 界 革 命 」》( 臺 北 : 國 立 編 譯 館 ,1994), 頁 233。<br />

梁 啟 超 ,《 飲 冰 室 詩 話 》, 頁 7。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89.<br />

的 動 力 , 恐 怕 是 源 自 在 晚 清 被 公 認 為 最 具 影 響 力 的 革 命 文 宣 ,《 革 命 軍 》 和<br />

《 警 世 鐘 》 之 作 者 鄒 容 和 陳 天 華 。 61 首 先 , 我 們 可 以 看 出 , 在 鄒 容 和 陳 天 華 以<br />

排 滿 和 鼓 吹 革 命 為 主 要 訴 求 的 著 作 中 , 兩 位 作 者 仍 以 「 黃 白 種 戰 」 的 世 界 觀 ,<br />

作 為 他 們 論 述 的 思 維 基 礎 。 如 鄒 容 即 以 「 地 球 之 有 黃 、 白 二 種 , 乃 天 予 之 以<br />

聰 明 才 武 , 兩 不 相 下 之 本 質 , 使 之 發 揚 蹈 厲 , 交 戰 於 天 演 界 中 , 為 亘 古 角 力<br />

較 智 之 大 市 場 , 即 為 終 古 物 競 進 化 之 大 舞 台 。」 作 為 開 宗 明 義 之 大 前 提 。 62 而<br />

陳 天 華 在 《 猛 回 頭 》 和 《 警 世 鐘 》 當 中 , 也 一 再 以 「 黃 白 種 戰 」 為 前 提 , 激<br />

發 讀 者 的 敵 我 族 群 意 識 :「 對 於 自 己 種 族 的 人 , 一 定 是 相 親 相 愛 , 對 於 以 外<br />

種 族 的 人 , 一 定 是 相 殘 相 殺 。」 63 對 陳 天 華 而 言 , 以 「 黃 白 種 戰 」 為 基 礎 的<br />

敵 我 意 識 , 必 須 進 一 步 培 養 成 黃 種 人 內 部 的 區 隔 意 識 ; 64 鄒 容 和 陳 天 華 以 為 ,<br />

漢 族 的 種 族 意 識 , 不 僅 須 建 基 在 黃 白 對 抗 的 世 界 觀 , 也 要 根 植 於 「 漢 族 中 心<br />

主 義 」 的 黃 種 人 意 識 之 上 。 易 言 之 , 漢 民 族 不 僅 要 外 抗 白 種 人 的 挑 戰 , 也 要<br />

重 新 奪 取 在 黃 種 內 部 的 主 導 權 。 陳 天 華 在 論 及 日 俄 戰 爭 的 情 況 時 , 特 別 以 「 黃<br />

禍 」 論 的 流 行 , 強 化 中 國 將 被 歐 洲 人 瓜 分 的 危 機 意 識 , 他 如 此 論 述 :<br />

俄 國 戰 日 本 不 贏 , 遂 想 從 中 國 出 氣 , 向 各 國 說 道 :「 日 本 一 個 小 小 的<br />

國 , 學 我 們 的 樣 子 , 僅 僅 三 十 年 就 這 樣 了 不 得 ; 中 國 偌 大 的 地 方 , 倘<br />

不 在 此 時 切 實 瓜 分 了 他 , 等 他 日 後 也 變 起 法 來 , 還 了 得 嗎 那 時 我 們<br />

白 人 ( 歐 美 各 國 皆 白 色 , 稱 白 人 ) 一 定 要 吃 黃 人 ( 中 國 同 日 本 皆 黃 色 種 ,<br />

稱 黃 人 ) 的 虧 ( 元 太 祖 滅 國 六 十 , 俄 羅 斯 等 國 也 被 元 所 滅 , 歐 洲 常 常 有<br />

黃 人 禍 之 語 , 義 和 團 起 事 之 後 , 越 發 講 得 很 , 皆 說 此 時 若 不 滅 盡 黃 人 ,<br />

61<br />

62<br />

63<br />

64<br />

李 孝 悌 ,《 清 末 的 下 層 社 會 啟 蒙 運 動 (1901-1911)》(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1992),<br />

頁 125。<br />

鄒 容 ,〈 革 命 軍 〉, 收 入 張 玉 法 編 ,《 晚 清 革 命 文 學 》( 臺 北 : 經 世 書 局 ,1981), 頁 128-129。<br />

陳 天 華 ,〈 警 世 鐘 〉, 收 入 陳 天 華 著 , 劉 晴 波 等 編 ,《 陳 天 華 集 》( 長 沙 : 湖 南 人 民 出 版 社 ,<br />

1982), 頁 81。<br />

在 承 認 滿 洲 、 蒙 古 、 西 藏 、 新 疆 的 人 都 是 黃 種 人 的 同 時 , 陳 天 華 更 強 調 這 些 人 「 從 前 都 是 漢 種<br />

的 對 頭 , 無 一 刻 不 提 防 他 。 其 人 皆 是 野 蠻 , 凶 如 虎 狼 , 不 知 禮 儀 , 中 國 稱 他 們 為 犬 羊 , 受 他 們<br />

之 害 不 少 。 自 滿 洲 入 主 中 國 , 號 稱 中 外 一 家 , 於 是 向 之 稱 他 為 犬 羊 者 , 今 皆 俯 首 為 犬 羊 的 奴 隸<br />

了 。」 陳 天 華 ,〈 猛 回 頭 〉, 收 入 陳 天 華 著 , 劉 晴 波 等 編 ,《 陳 天 華 集 》, 頁 28。


.90.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異 日 必 為 他 白 人 之 禍 )。」 各 國 聽 了 俄 國 的 話 , 遂 想 即 日 下 手 了 。 65<br />

在 此 , 陳 天 華 採 取 了 和 梁 啟 超 在 〈 滅 國 新 法 〉 中 一 樣 的 論 述 策 略 , 強 調 西 方<br />

「 黃 禍 」 論 的 真 正 用 意 , 主 要 是 為 了 合 理 化 列 強 要 瓜 分 中 國 的 圖 謀 ; 同 時 也<br />

以 黃 白 對 抗 恩 怨 歷 史 淵 源 , 強 調 歐 洲 人 對 於 中 國 人 潛 力 的 恐 懼 感 , 正 是 歐 人<br />

急 欲 「 先 下 手 為 強 」 瓜 分 中 國 的 真 正 原 因 。<br />

對 於 陳 天 華 和 鄒 容 而 言 , 要 達 成 其 所 鼓 吹 的 革 命 行 動 , 心 須 強 化 漢 人 的<br />

集 體 意 識 。 在 建 構 這 樣 共 同 體 的 論 述 時 , 除 了 上 述 「 亡 國 滅 種 」 危 機 意 識 的<br />

灌 輸 外 , 他 們 也 一 再 強 調 「 漢 種 」 在 本 質 上 的 優 越 性 。 在 〈 革 命 軍 〉 的 結 語<br />

中 , 鄒 容 以 熱 情 的 語 氣 , 向 所 謂 的 「 我 皇 漢 民 族 四 萬 萬 男 女 同 胞 」, 作 信 心<br />

喊 話 。 和 梁 啟 超 、 黃 遵 憲 一 樣 , 其 藉 由 將 「 黃 禍 」 英 雄 化 —— 以 「 黃 禍 」 令<br />

「 他 者 」(the Other) 生 畏 的 意 象 , 來 強 調 漢 種 之 優 越 性 :<br />

爾 勿 自 暴 、 爾 勿 自 棄 。 爾 之 土 地 , 占 亞 洲 三 分 之 二 ; 爾 之 同 胞 , 有 地<br />

球 五 分 之 一 ;……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擲 爾 頭 顱 ,<br />

暴 爾 肝 腦 , 與 爾 之 世 仇 滿 洲 人 , 與 爾 之 公 敵 愛 新 覺 羅 氏 , 相 馳 於 槍 林<br />

彈 雨 中 。 然 後 再 掃 蕩 干 涉 爾 主 權 外 來 之 惡 魔 。 則 爾 之 歷 史 之 汚 點 可<br />

洗 , 爾 祖 國 之 名 譽 飛 揚 。 66<br />

誠 如 上 述 分 析 所 指 出 的 , 黃 種 人 意 識 的 框 架 , 乃 是 晚 清 國 族 論 述 的 共 同<br />

特 徵 , 鄒 容 的 論 述 亦 然 。 不 過 , 特 別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在 鄒 容 對 於 革 命 的 熱 切<br />

號 召 文 宣 中 ,「 黃 禍 之 先 兆 」 儼 然 成 為 「 種 族 之 勢 力 」 強 力 訴 諸 的 歷 史 証 據 。<br />

雖 然 鄒 容 和 梁 啟 超 / 黃 遵 憲 , 對 於 「 我 族 共 同 體 的 想 像 」 不 同 ( 梁 啟 超 和 黃 遵<br />

憲 並 不 排 滿 )。 但 這 並 無 礙 他 們 ( 革 命 派 和 維 新 派 ) 援 引 「 黃 禍 」 符 號 , 以 強 化<br />

他 們 各 自 心 目 中 的 我 族 認 同 。 其 中 的 奧 妙 正 在 於 , 這 種 「 黃 禍 」 意 象 , 代 表<br />

了 一 種 能 夠 令 「 他 者 」 生 畏 的 力 量 的 說 法 , 之 所 以 具 有 的 權 威 性 和 強 大 的 說<br />

服 力 , 也 正 在 於 它 是 來 自 於 「 他 者 」── 西 方 , 來 自 於 在 現 實 的 黃 白 鬥 爭 中<br />

高 居 優 勢 的 白 種 西 方 。 當 然 , 在 此 處 , 鄒 容 所 訴 諸 的 黃 禍 力 量 , 所 要 對 抗 的<br />

65<br />

66<br />

陳 天 華 ,〈 警 世 鐘 〉, 收 入 陳 天 華 著 , 劉 晴 波 等 編 ,《 陳 天 華 集 》, 頁 67。<br />

鄒 容 ,〈 革 命 軍 〉, 收 入 張 玉 法 編 ,《 晚 清 革 命 文 學 》, 頁 140。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91.<br />

「 他 者 」, 不 再 只 是 外 來 之 惡 魔 ( 白 種 人 ), 還 有 漢 族 的 世 仇 ( 滿 洲 人 )。<br />

若 上 述 這 些 英 雄 化 的 「 黃 禍 」 形 象 , 還 不 夠 具 體 , 那 麼 在 1903 年 間 出<br />

版 發 行 的 , 宣 揚 革 命 的 小 說 《 自 由 結 婚 》, 可 謂 是 西 方 來 的 「 黃 禍 」, 在 近 代<br />

中 國 變 身 為 「 英 雄 」 最 具 戲 劇 性 之 呈 現 。 這 部 小 說 以 回 顧 一 個 名 為 「 愛 國 」<br />

的 強 國 的 歷 史 為 主 軸 ( 事 實 上 ,「 愛 國 」 即 是 作 者 心 目 中 百 年 之 後 的 中 國 ), 作<br />

者 以 一 則 小 故 事 作 為 開 場 白 :<br />

俄 國 海 參 崴 地 方 有 個 小 兒 , 一 天 到 晚 哭 個 不 休 。 他 的 母 親 十 分 怨 恨 ,<br />

想 了 許 多 止 哭 的 法 子 , 騙 他 嚇 他 , 總 是 不 能 靈 驗 。 恰 好 有 一 天 ,「 愛<br />

國 」 的 兵 來 攻 打 海 參 崴 , 聲 勢 汹 湧 , 他 的 母 親 怒 道 :「『 愛 國 』 的 兵 已<br />

到 了 海 參 崴 了 , 你 還 要 哭 , 你 真 要 討 死 呢 !」 小 兒 聽 了 , 立 刻 寂 然 無<br />

聲 。 他 的 母 親 心 中 大 奇 : 「 為 什 麼 說 到 『 愛 國 』 的 兵 他 就 止 了 哭 ,<br />

難 道 『 愛 國 』 真 個 有 魔 力 不 成 」 豈 知 揭 起 被 來 一 看 , 那 小 兒 已 經 嚇<br />

得 面 無 人 色 , 霎 時 間 一 命 鳴 呼 了 ! 67<br />

為 什 麼 「 愛 國 」 有 如 此 令 人 聞 之 喪 膽 、 驚 嚇 而 亡 的 魔 力 呢 更 何 況 此 故 事 的<br />

主 角 還 只 是 一 個 不 懂 事 俄 國 小 孩 , 何 以 「 愛 國 」 的 國 威 能 如 此 聲 名 遠 播 、 震<br />

攝 四 方 呢 原 因 無 他 , 作 者 告 訴 我 們 , 正 是 因 為 「 愛 國 」 的 歷 史 中 , 出 現 了<br />

一 位 革 命 英 雄 其 名 為 黃 禍 。 黃 禍 , 這 一 位 愛 國 將 軍 之 子 , 從 小 立 志 要 為 父 報<br />

仇 並 洗 刷 國 恥 , 他 母 親 訓 示 他 :「 現 在 要 雪 國 恥 , 報 公 仇 , 有 三 大 仇 人 , 是<br />

用 得 著 吃 刀 的 。 第 一 仇 人 是 異 族 政 府 ; 第 二 仇 人 是 外 國 人 ; 第 三 仇 人 是 同 族<br />

奴 隸 。」 68 這 篇 小 說 正 是 以 黃 禍 , 這 位 充 滿 愛 國 熱 情 的 革 命 志 士 , 如 何 冒 險<br />

犯 難 , 以 斬 除 上 述 三 類 邪 惡 的 「 他 者 」( 實 際 上 的 指 涉 為 : 滿 清 政 權 、 外 國 勢<br />

力 、 同 清 政 府 合 作 之 漢 人 ) 為 己 志 , 而 展 開 的 故 事 。 如 果 鄒 容 所 宣 揚 的 「 爾 有<br />

黃 禍 之 先 兆 」, 還 只 是 一 種 略 帶 模 糊 , 具 有 神 話 意 味 的 感 性 訴 求 , 在 《 自 由<br />

結 婚 》 中 時 空 倒 敘 的 敍 述 架 構 下 , 黃 禍 已 成 為 有 血 有 肉 , 具 體 形 象 的 革 命 英<br />

67<br />

68<br />

張 肇 桐 ,《 自 由 結 婚 》, 收 入 董 文 成 等 編 《 中 國 近 代 珍 稀 版 小 說 》( 瀋 陽 : 春 風 文 藝 ,1997) 第 6<br />

冊 , 頁 302。<br />

張 肇 桐 ,《 自 由 結 婚 》, 收 入 董 文 成 等 編 《 中 國 近 代 珍 稀 版 小 說 》 第 6 冊 , 頁 316。


.92.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雄 人 物 。<br />

在 20 世 紀 初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界 , 產 生 對 「 黃 禍 」 意 象 的 英 雄 轉 化 論 述 ,<br />

從 異 文 化 思 想 傳 播 和 比 較 研 究 的 觀 點 而 言 , 無 疑 是 相 當 戲 劇 性 的 發 展 。 69 從<br />

19 世 紀 末 期 以 降 , 根 深 蒂 固 之 黃 白 種 戰 對 抗 意 識 , 在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的 環<br />

境 中 發 酵 , 使 得 從 西 方 經 日 本 而 來 的 「 黃 禍 」, 居 然 搖 身 一 變 , 成 為 是 近 代<br />

中 國 國 族 想 像 中 英 雄 人 物 的 符 號 象 徵 。 將 醉 心 於 強 大 中 國 誕 生 的 期 待 , 和 被<br />

英 雄 化 的 「 黃 禍 」 相 連 結 的 思 維 模 式 , 在 20 世 紀 初 的 中 國 , 可 謂 方 興 未 艾 。<br />

除 了 上 述 的 《 自 由 結 婚 》 中 , 將 一 百 年 後 的 未 來 中 國 , 描 繪 成 「 黃 禍 」 威 嚇<br />

力 量 的 具 體 實 踐 外 , 另 一 部 在 1908 年 刋 行 的 《 新 紀 元 》 小 說 , 也 是 以 未 來<br />

「 黃 白 大 戰 」 為 主 題 的 小 說 。 不 同 於 現 實 中 的 中 國 , 故 事 中 的 未 來 中 國 , 已<br />

儼 然 是 一 等 一 的 強 國 , 為 黃 種 諸 國 的 盟 主 , 人 口 1000 兆 , 常 備 兵 250 萬 ,<br />

加 上 後 備 兵 則 有 600 萬 , 國 家 收 入 2300 到 2400 兆 左 右 , 其 中 軍 費 佔 了 三 分<br />

之 一 ,「 所 以 各 國 都 個 個 懼 懼 中 國 的 強 盛 , 都 說 是 黃 禍 必 然 不 遠 。」 70 果 不 期<br />

然 , 一 場 「 黃 白 大 戰 」 就 在 20 回 的 小 說 敍 述 中 激 烈 開 展 , 結 果 不 消 說 , 當<br />

然 是 中 國 取 得 大 勝 , 白 種 各 國 必 須 簽 下 包 含 千 百 兆 的 賠 款 , 給 予 中 國 政 府 在<br />

其 國 境 內 有 租 界 地 , 和 治 外 法 權 等 種 種 不 平 等 條 款 之 合 議 。 71<br />

持 平 而 論 , 像 這 樣 和 20 世 紀 初 期 中 國 現 實 情 況 相 比 , 可 謂 天 壤 之 別 的<br />

「 黃 禍 」 夢 想 , 並 非 當 時 中 國 境 內 唯 一 對 「 黃 禍 」 論 的 反 應 。 從 現 有 的 文 獻<br />

69<br />

70<br />

71<br />

對 照 於 「 黃 禍 」 在 近 代 中 國 的 小 說 中 所 呈 現 的 革 命 愛 國 的 英 雄 形 象 , 從 20 世 紀 初 期 以 Fu-Manchu<br />

為 名 的 英 國 小 說 主 角 , 可 謂 是 「 黃 禍 」 負 面 形 象 在 歐 美 文 化 界 的 代 表 人 物 。 在 一 系 列 有 關<br />

Fu-Manchu 的 小 說 和 改 編 電 影 中 ,Fu-Manchu 代 表 著 集 智 慧 和 陰 險 於 一 身 的 「 黃 色 威 脅 」。 他<br />

雖 源 自 東 方 , 但 郤 潛 藏 於 西 方 社 會 且 幾 乎 無 所 不 在 , 企 圖 摧 毀 西 方 現 有 勢 力 而 建 立 一 個 新 的 「 黃<br />

色 帝 國 」。 這 種 大 陰 謀 家 的 形 象 , 可 謂 是 西 方 現 代 文 明 對 於 「 他 者 」 威 脅 的 心 理 恐 懼 的 具 體 化<br />

之 最 佳 寫 照 。 有 關 Fu-Manchu 角 色 在 現 代 西 方 的 文 化 意 義 的 詳 細 討 論 , 參 閱 Urmila Seshagiri,<br />

“Modernity’s (Yellow) Peril: Dr. Fu-Manchu and English Race Paranoia,"Cultural Critique, 62<br />

(Winter 2006), pp. 162-194; James L. Hevia,“The Archive State and the Fear of Pollution: From<br />

the Opium Wars to Fu-Manchu,” Cultural Studies, 12:2 (1998), pp. 234-264.<br />

碧 荷 館 主 人 著 ,《 新 紀 元 》, 收 入 董 文 成 等 編 ,《 中 國 近 代 孤 本 小 說 精 品 大 系 》( 呼 和 浩 特 :<br />

內 蒙 古 人 民 出 版 社 ,1998) 第 3 冊 , 頁 450。<br />

碧 荷 館 主 人 著 ,《 新 紀 元 》, 收 入 董 文 成 等 編 ,《 中 國 近 代 孤 本 小 說 精 品 大 系 》 第 3 冊 , 頁 599-602。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93.<br />

資 料 來 看 , 在 日 俄 戰 爭 前 後 期 間 , 大 約 從 1904 年 之 後 , 為 數 在 20 篇 左 右 的<br />

西 方 和 日 本 有 關 「 黃 禍 」 的 各 類 型 評 論 的 譯 作 , 開 始 散 見 於 《 外 交 報 》、《 中<br />

外 日 報 》 等 公 共 媒 體 。 這 些 翻 譯 評 論 , 較 清 楚 地 描 述 了 近 代 西 方 「 黃 禍 」 論<br />

的 起 源 , 大 多 將 「 黃 禍 」 論 的 現 象 , 視 為 歐 洲 列 強 外 交 宣 傳 戰 上 的 一 種 策 略<br />

運 用 。 尤 其 是 英 國 的 評 論 , 大 多 認 為 所 謂 「 黃 禍 」 之 說 , 根 本 就 是 德 、 俄 兩<br />

國 基 於 自 身 國 家 的 利 益 , 而 發 動 的 外 交 宣 傳 戰 。 例 如 1904 年 的 英 報 評 論 ,<br />

即 直 言 :<br />

此 次 戰 局 ( 指 日 俄 之 役 ), 俄 之 榮 辱 系 焉 。 如 其 榮 也 , 則 俄 國 可 為 一 至<br />

強 至 大 之 國 , 如 其 失 利 , 則 法 人 必 議 之 曰 『 日 本 尚 不 能 勝 , 而 況 德 乎 』<br />

俄 人 鰓 鰓 慮 之 , 故 特 創 黃 禍 之 說 , 示 非 求 人 助 其 反 對 日 本 , 乃 欲 人 合<br />

拒 黃 禍 , 以 保 歐 洲 在 華 之 利 益 。 72<br />

此 評 論 者 不 僅 將 「 黃 禍 」 說 , 視 為 是 外 交 宣 傳 的 技 倆 , 更 進 一 步 評 斷 「 抑 操<br />

黃 禍 之 說 者 , 又 謂 中 國 有 400 兆 人 眾 , 日 後 必 臻 強 盛 。 要 知 中 國 近 日 實 無 進<br />

步 , 實 未 嘗 留 意 武 備 , 能 使 軍 事 日 上 , 雖 頻 頻 購 置 軍 械 , 以 期 克 成 勁 旅 , 然<br />

自 我 觀 之 , 殆 與 用 弓 矢 時 無 甚 差 別 也 。 試 就 中 國 實 事 考 之 , 當 知 黃 禍 之 不 足<br />

慮 矣 。」 73 這 種 對 當 時 中 國 軍 事 實 力 極 端 的 負 面 評 價 , 事 實 上 在 西 方 具 有 相<br />

當 大 的 代 表 性 , 和 前 引 濮 蘭 德 (Bland) 的 看 法 是 一 致 的 。 另 一 則 英 報 評 論 , 也<br />

認 為 俄 國 因 為 戰 事 失 利 「 驚 惶 失 措 , 欲 以 煽 誘 白 種 各 國 , 使 動 眾 怒 , 而 曰 西<br />

方 之 國 , 將 漸 為 黃 人 所 蚕 食 , 又 言 日 本 乃 黃 種 之 代 表 , 他 日 不 獨 為 禍 歐 洲 ,<br />

且 將 為 禍 於 美 洲 云 云 。 信 斯 言 也 , 則 世 人 孰 不 望 俄 人 之 獲 勝 哉 」 74 這 其 中<br />

雖 和 上 述 陳 天 華 一 樣 提 到 俄 國 鼓 動 黃 禍 之 說 , 但 評 論 的 重 點 , 是 以 「 日 本 乃<br />

黃 種 之 代 表 」 的 說 法 為 依 據 , 和 陳 天 華 將 之 導 入 「 列 強 瓜 分 中 國 」 的 論 述 取<br />

向 , 並 不 相 同 。<br />

大 抵 上 , 這 些 評 論 並 不 認 為 「 黃 禍 之 說 」 有 其 堅 強 的 立 論 依 據 , 而 對 於<br />

72 〈 論 黃 禍 〉, 收 入 呂 浦 等 編 譯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 頁 300。<br />

73 〈 論 黃 禍 〉, 收 入 呂 浦 等 編 譯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 頁 301。<br />

74 〈 論 黃 禍 〉, 收 入 呂 浦 等 編 譯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 頁 308。


.94.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所 謂 中 日 聯 盟 之 說 , 亦 認 為 並 無 實 踐 之 可 能 性 。《 泰 晤 士 報 》(The Times) 上 一<br />

篇 評 論 的 結 語 :「 吾 儕 生 於 今 日 , 固 不 能 逆 料 百 年 以 後 之 事 , 然 使 中 國 力 自<br />

整 頓 , 效 法 日 本 , 自 必 能 與 之 爭 雄 。 至 謂 黃 人 聯 合 以 攻 白 人 , 此 實 過 慮 。 蓋<br />

黃 人 互 相 傾 軋 , 無 異 白 人 , 安 能 聯 合 為 禍 至 俄 之 果 為 白 人 與 否 , 論 之 者 多 ,<br />

今 可 不 贅 , 俄 人 實 為 亞 人 , 非 黃 種 而 何 耶 」 75 可 說 是 對 「 黃 禍 」 論 背 後 「 俄<br />

國 陰 謀 」 的 當 頭 棒 喝 , 此 外 , 雖 然 它 凸 顯 了 英 國 主 流 媒 體 對 於 白 種 歐 洲 勢 力<br />

的 自 信 之 見 解 , 但 也 相 當 冷 靜 地 陳 述 各 國 利 害 相 爭 , 黃 白 皆 然 , 所 謂 聯 盟 之<br />

說 談 何 容 易 。 76<br />

相 對 而 言 , 數 篇 中 國 人 自 己 的 評 論 , 也 都 集 中 在 中 國 應 如 何 反 省 改 革 ,<br />

並 未 沾 沾 自 喜 於 「 黃 禍 之 說 」; 有 些 評 論 也 強 調 此 說 不 過 是 歐 洲 列 強 , 強 化<br />

其 主 宰 亞 洲 事 務 的 藉 口 , 並 非 真 是 對 中 國 有 恐 懼 之 心 。 例 如 發 表 在 《 外 交 報 》<br />

的 一 篇 〈 讀 西 人 黃 禍 說 感 言 〉, 即 直 言 「 吾 讀 歐 人 黃 禍 之 說 , 而 不 禁 怦 怦 然<br />

萬 感 之 乘 於 心 也 。 是 說 也 。 創 之 者 德 皇 。 欲 使 其 人 民 騁 域 之 外 之 觀 。 而 不 致<br />

自 封 其 故 步 耳 。 未 必 真 有 見 於 吾 種 之 果 能 縱 橫 宙 合 也 。」 77 從 作 者 的 討 論 中 ,<br />

很 明 顯 地 表 露 出 他 對 於 當 時 中 國 改 革 無 力 , 卻 又 茫 然 不 思 的 失 望 之 情 。 另 一<br />

篇 發 表 於 《 中 外 日 報 》 的 評 論 , 則 強 調 「 既 有 亞 洲 聯 盟 之 說 , 必 將 有 歐 美 聯<br />

盟 之 說 以 為 對 待 , 今 雖 托 諸 空 言 , 異 日 安 知 不 見 諸 實 事 」 78 認 為 所 謂 黃 種<br />

人 結 盟 威 脅 之 論 , 終 將 成 歐 洲 勢 力 聯 合 進 一 步 宰 制 亞 洲 的 前 奏 曲 。<br />

總 而 言 之 , 無 論 是 外 電 譯 文 , 或 是 中 國 媒 體 上 的 反 應 , 對 於 「 黃 禍 」 的<br />

探 討 , 均 顯 示 出 大 部 分 評 論 者 , 是 從 衡 量 現 實 的 國 際 局 勢 為 基 礎 出 發 , 進 而<br />

分 析 檢 討 黃 禍 之 說 的 虛 實 , 和 其 在 國 際 外 交 上 的 實 際 效 應 。 可 是 這 些 較 多 元<br />

且 務 實 的 中 外 評 論 , 雖 然 出 現 在 20 世 紀 初 期 的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界 , 卻 顯 然 對<br />

75 〈 論 黃 禍 〉, 收 入 呂 浦 等 編 譯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 頁 327-328。<br />

76<br />

根 據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的 研 究 分 析 ,20 世 紀 初 期 英 國 的 輿 論 主 要 的 關 懷 是 西 方 列 強 在 亞 洲 勢<br />

力 的 衝 突 競 爭 , 而 不 是 中 日 兩 國 或 兩 國 中 任 何 一 國 的 所 謂 「 黃 禍 」 威 脅 。 參 見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br />

策 爾 著 , 譯 者 不 詳 ,《 黃 禍 論 》, 頁 73。<br />

77 《 外 交 報 》,5.204(1908),2。 今 收 錄 於 《 外 交 報 彙 編 》( 臺 北 : 廣 文 書 局 ,1964) 第 2 冊 。<br />

78 《 中 外 日 報 》,1903 年 11 月 19 日 , 轉 引 自 呂 浦 等 編 譯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 頁 372。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95.<br />

於 公 共 意 識 中 , 前 述 英 雄 化 的 「 黃 禍 」 形 象 , 並 沒 有 發 揮 太 多 的 修 正 力 量 。<br />

不 少 人 仍 是 醉 心 於 「 當 歐 洲 主 人 」 的 黃 禍 夢 想 。 事 實 上 , 早 在 1908 年 , 年<br />

輕 的 魯 迅 已 對 這 種 奇 異 現 象 作 出 批 評 。 在 其 〈 破 惡 聲 論 〉 一 文 中 , 他 對 於 當<br />

時 將 「 黃 禍 」 英 雄 化 , 而 美 化 暴 力 侵 略 的 想 法 , 深 不 已 為 然 :「 吾 嘗 一 二 見<br />

於 詩 歌 , 其 大 旨 在 援 引 德 皇 威 廉 二 世 黃 禍 之 說 以 自 豪 , 厲 聲 而 嘷 , 欲 毁 倫 敦<br />

而 覆 羅 馬 ; 巴 黎 一 地 , 則 以 供 淫 游 焉 。」 79 對 魯 迅 這 位 人 道 主 義 者 而 言 , 將<br />

「 黃 禍 」 形 塑 為 中 國 人 共 同 體 想 像 中 的 英 雄 典 範 的 作 法 , 終 將 是 一 場 歌 頌 暴<br />

力 摧 毁 文 明 的 危 險 夢 想 。 時 隔 20 餘 年 , 當 魯 迅 再 度 反 省 此 近 代 中 國 的 「 黃<br />

禍 夢 」 時 , 顯 然 有 更 進 一 步 的 感 觸 , 其 言 :<br />

德 皇 的 所 謂 “ 黃 禍 ”, 我 們 現 在 是 不 再 夢 見 了 , 連 “ 睡 獅 ” 也 不 再 提 起 ,“ 地<br />

大 物 博 , 人 口 眾 多 ” 文 章 上 也 不 很 看 見 。 倘 是 獅 子 , 自 誇 怎 樣 肥 大 是<br />

不 妨 事 的 , 但 如 果 是 一 口 猪 或 一 匹 羊 , 肥 大 倒 不 是 好 兆 頭 。 我 不 知 道<br />

我 們 自 己 覺 得 現 在 好 像 是 什 麼 了 80<br />

在 如 此 感 嘆 近 代 中 國 「 想 像 共 同 體 」 論 述 的 描 述 中 , 魯 迅 不 啻 道 出 了 近 代 中<br />

國 國 族 想 像 的 曲 折 過 程 。 對 於 一 位 觀 察 敏 銳 的 文 化 人 而 言 , 魯 迅 感 到 疑 惑 的<br />

是 , 在 20 世 紀 的 世 界 中 , 身 為 一 位 中 國 人 到 底 要 如 何 定 位 自 己 呢 在 文 末 ,<br />

總 結 以 :<br />

“ 黃 禍 ” 可 以 一 轉 而 為 “ 福 ”, 醒 了 的 獅 子 也 會 作 戲 的 。 當 歐 洲 大 戰 時 ,<br />

我 們 有 替 人 拚 命 的 工 人 , 青 島 被 佔 了 , 我 們 有 可 以 倒 提 的 孩 子 。 但 倘<br />

說 , 二 十 世 紀 的 舞 台 上 沒 有 我 們 的 份 , 是 不 合 理 。 81<br />

79<br />

80<br />

81<br />

魯 迅 ,〈 破 惡 聲 論 〉, 收 入 魯 迅 著 , 張 健 校 訂 ,《 魯 迅 全 集 ‧ 集 外 集 拾 遺 補 編 》( 北 京 : 人 民<br />

文 學 出 版 社 ,1981) , 頁 32。<br />

魯 迅 ,〈 黃 禍 〉, 收 入 魯 迅 著 , 張 健 校 訂 ,《 魯 迅 全 集 》 第 5 集 , 頁 343-344。<br />

魯 迅 ,〈 黃 禍 〉, 收 入 魯 迅 著 , 張 健 校 訂 ,《 魯 迅 全 集 》 第 5 集 , 頁 343-344。 此 處 , 魯 迅 應 是<br />

挪 用 ( 孫 中 山 所 謂 appropriate)「 黃 禍 畢 竟 可 以 變 成 黃 福 」 之 說 , 而 賦 予 不 同 意 涵 。 孫 中 山 在 1904<br />

年 的 對 華 僑 演 講 〈 中 國 問 題 的 真 解 決 〉 中 , 強 調 一 旦 中 國 覺 醒 並 採 用 西 方 方 式 和 思 維 , 不 但 不<br />

會 威 脅 世 界 , 反 而 會 對 全 世 界 有 利 , 因 為 中 國 將 如 同 一 個 富 裕 聰 明 的 鄰 居 , 會 是 一 個 最 愛 好 和<br />

平 的 民 族 , 因 此 會 對 世 界 的 繁 榮 發 展 有 正 面 的 貢 獻 , 相 關 資 料 參 閱 呂 浦 等 編 譯 ,《“ 黃 禍 論 ” 歷<br />

史 資 料 選 輯 》, 頁 369。 魯 迅 顯 然 用 反 諷 的 表 述 , 顛 覆 孫 中 山 的 樂 觀 看 法 。


.96.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雖 然 只 有 短 短 幾 句 話 , 其 中 沒 有 激 昂 的 字 眼 , 也 沒 有 熱 情 的 呼 喚 , 相 較<br />

於 30 年 前 梁 啟 超 在 描 繪 中 國 人 種 終 將 「 稱 霸 」 世 界 的 樂 觀 語 調 , 這 可 謂 是<br />

魯 迅 版 的 〈 中 國 人 種 之 將 來 〉 之 悲 觀 論 述 。 如 果 再 將 魯 迅 所 言 和 上 述 各 類 充<br />

滿 激 情 的 國 族 共 同 體 的 意 象 相 對 照 , 我 們 不 再 看 到 輝 煌 「 黃 白 大 戰 」 的 場 景 ,<br />

也 沒 有 令 人 聞 之 喪 膽 之 「 英 雄 化 」 的 黃 禍 ; 有 的 只 是 面 對 現 實 的 冷 靜 ( 或 者 說<br />

是 冷 酷 ) 的 陳 述 。 然 而 , 這 樣 一 篇 帶 有 自 嘲 和 失 落 的 語 調 , 但 又 未 完 全 退 縮 絕<br />

望 的 表 述 中 所 流 露 的 深 刻 反 省 , 或 許 正 是 任 何 嚴 肅 面 對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論 述 議<br />

題 者 , 所 值 得 再 三 思 索 玩 味 的 微 言 大 義 。<br />

五 、 結 語 :「 黃 禍 」 情 結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想 像<br />

美 國 史 學 家 Peter Novick, 在 檢 討 當 代 美 國 集 體 認 同 意 識 的 建 構 過 程 中 ,<br />

為 何 Holocaust 會 成 為 其 中 的 一 個 重 要 環 節 時 , 對 於 「 歷 史 性 」、「 集 體 記 憶 」、<br />

「 族 群 認 同 」 之 間 的 對 比 和 複 雜 關 係 , 提 出 一 些 相 當 深 刻 的 觀 察 和 分 析 。<br />

Novick 尖 銳 地 指 出 , 當 一 項 事 物 ( 例 如 納 粹 屠 殺 猶 太 人 之 歷 史 ) 一 旦 被 建 構 成<br />

某 一 個 族 群 的 重 要 的 集 體 記 憶 時 , 它 往 往 成 為 定 義 該 群 體 的 重 要 本 質 和 集 體<br />

認 同 的 重 要 因 素 。 然 而 也 正 因 為 如 此 , 這 種 集 體 記 憶 所 牽 涉 到 的 事 物 , 其 「 歷<br />

史 性 」 也 往 往 被 視 而 不 見 了 ; 易 言 之 , 集 體 記 憶 化 的 結 果 , 抹 去 它 原 先 的 複<br />

雜 性 , 和 其 產 生 背 景 的 特 殊 性 。 82<br />

晚 清 的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界 , 可 說 是 充 滿 各 類 國 族 集 體 記 憶 和 認 同 論 述 交 戰<br />

的 激 烈 戰 場 。 面 對 西 方 列 強 所 主 導 之 新 的 世 界 秩 序 , 無 論 是 維 新 派 人 士 , 或<br />

82 Novick 的 原 文 如 下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by its nature, focuses on the historicity of events-that<br />

they took place then and not now, that they grew out of circumstances different from those that now<br />

obtain. Memory, by contrast, has no sense of the passage of time; it denies the “pastness” of its<br />

objects and insists on their continuing presence. Typically a collective memory, at least a significant<br />

collective memory, is understood to express some eternal or essential truth about the group-usually<br />

tragic. A memory, once established, comes to define that eternal truth, and along with it, and eternal<br />

identity, for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 Peter Novick, The Holocaust in American Life(Boston:<br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 p. 4.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97.<br />

是 革 命 派 人 士 , 均 企 圖 藉 由 打 造 新 的 集 體 認 同 意 識 , 來 建 構 新 共 同 體 想 像 ,<br />

以 動 員 群 眾 達 到 其 訴 求 的 目 標 。 職 是 之 故 , 所 謂 共 同 始 祖 ( 黃 帝 ) 的 新 記 憶 於<br />

焉 誕 生 , 各 類 所 謂 的 民 族 英 雄 論 述 也 應 運 而 生 。 83 本 研 究 探 討 的 主 題 ── 源<br />

自 西 方 的 黃 禍 論 述 , 正 是 在 此 思 想 文 化 氛 圍 中 , 經 由 日 本 文 化 界 的 媒 介 , 進<br />

入 中 國 思 維 世 界 。 在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界 之 「 優 勝 劣 敗 」、「 黃 白 種 戰 」 盛 行 的 思<br />

維 架 構 下 , 黃 禍 在 近 代 中 國 的 「 再 現 」, 尤 其 是 本 文 所 指 出 之 「 英 雄 化 」 黃<br />

禍 意 象 的 誕 生 ( 無 論 他 是 廣 義 的 黃 種 英 雄 , 或 是 漢 種 英 雄 , 或 是 中 國 人 種 英<br />

雄 ), 可 說 是 近 代 中 國 知 識 分 子 , 在 「 自 我 東 方 化 」 的 過 程 中 , 如 何 挪 用 西 方<br />

的 東 方 想 像 符 號 , 操 弄 或 化 約 其 意 涵 , 進 而 將 其 轉 化 為 打 造 新 集 體 認 同 和 集<br />

體 記 憶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特 殊 現 象 。 在 高 漲 的 「 黃 種 」 意 識 , 連 同 方 興 未 艾 的 「 黃<br />

帝 」 共 同 始 祖 說 的 推 波 助 瀾 下 ,「 黃 禍 」 成 為 近 代 中 國 以 「 黃 色 」 為 基 底 的<br />

一 系 列 的 國 族 認 同 符 號 的 成 員 之 一 (「 黃 河 」 則 是 日 後 興 起 的 另 一 成 員 )。 84<br />

黃 禍 論 作 為 一 歷 史 現 象 , 儘 管 在 西 方 或 日 本 的 思 想 文 化 脈 絡 當 中 , 關 於<br />

「 黃 禍 」 論 有 各 種 複 雜 的 討 論 和 爭 辯 , 其 產 生 的 背 景 更 是 和 西 方 的 歷 史 文 化<br />

價 值 , 和 現 實 的 國 際 外 交 宣 傳 戰 等 種 種 複 雜 因 素 有 關 。 然 而 , 誠 如 上 述 Novick<br />

的 分 析 所 言 , 對 於 汲 汲 營 營 打 造 共 同 記 憶 和 集 體 認 同 者 而 言 , 理 解 複 雜 的 歷<br />

史 並 非 其 關 懷 所 在 。 無 論 是 梁 啟 超 或 是 鄒 容 , 他 們 所 看 到 的 黃 禍 , 主 要 是 一<br />

種 由 白 人 所 「 認 證 」 的 威 嚇 力 量 (Yellow Peril=Yellow Power), 而 這 樣 能 令 西<br />

方 人 生 畏 的 力 量 , 正 是 近 代 中 國 知 識 分 子 夢 寐 以 求 之 物 ; 對 於 他 們 長 期 以 來<br />

所 抱 持 之 「 黃 白 對 抗 」 的 思 維 , 甚 至 於 可 謂 是 有 亡 國 滅 種 「 焦 慮 」 的 心 境 。<br />

83<br />

84<br />

參 閱 沈 松 僑 ,〈 振 大 漢 之 天 聲 ── 民 族 英 雄 系 譜 與 晚 清 的 國 族 想 像 〉,《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br />

究 所 集 刊 》,33( 臺 北 ,2000.06), 頁 77-158。<br />

坂 元 ひろ 子 在 《 中 国 民 族 主 義 の 神 話 》 一 書 中 , 對 於 黃 種 意 識 和 黃 帝 崇 拜 之 間 的 關 連 性 有 相 當<br />

篇 幅 的 討 論 , 然 而 對 於 晚 清 思 想 界 對 於 「 黃 禍 」 的 反 應 , 她 的 分 析 集 中 於 日 俄 戰 爭 的 結 果 , 鼓<br />

舞 了 部 分 清 中 國 知 識 份 子 的 黃 種 意 識 的 現 象 , 對 於 本 文 所 提 到 的 以 「 黃 禍 」 英 雄 化 形 象 建 構 中<br />

國 國 族 的 現 象 , 她 的 討 論 則 並 未 涉 及 。 可 參 閱 : 坂 元 ひろ 子 ,《 中 国 民 族 主 義 の 神 話 》, 頁 59-68;<br />

飯 倉 章 則 認 為 因 為 黃 色 在 傳 統 中 國 文 化 有 神 聖 力 量 的 象 徵 意 涵 ( 黃 帝 、 黃 龍 、 黃 袍 等 ), 使 得 「 黃<br />

禍 」 對 近 代 中 國 民 族 尊 嚴 反 而 有 強 烈 刺 激 作 用 , 見 《イエロー.ペリルの 神 話 : 帝 国 日 本 と「 黃<br />

禍 」の 逆 說 》, 頁 116-117。


.98.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這 樣 的 「 黃 禍 」 形 象 , 不 啻 是 強 化 自 我 集 體 意 識 的 「 強 心 劑 」。 職 是 之 故 ,<br />

西 方 來 的 黃 禍 , 在 近 代 中 國 的 思 想 文 化 界 的 特 殊 因 素 滋 養 下 , 轉 而 為 另 一 種<br />

「 民 族 英 雄 」, 而 且 還 是 由 西 方 認 可 的 「 英 雄 」。<br />

然 而 , 這 種 對 於 英 雄 化 「 黃 禍 」 意 象 的 迷 戀 , 並 非 只 是 20 世 紀 初 期 的<br />

現 象 , 黃 禍 作 為 一 種 象 徵 中 國 人 集 體 力 量 的 代 表 符 號 , 在 當 代 顯 然 依 舊 有 其<br />

持 續 的 影 響 力 。 當 80 年 代 ,《 河 殤 》 的 作 者 , 以 充 滿 感 性 的 語 調 反 省 傳 統 文<br />

化 的 缺 失 時 , 那 種 所 謂 「 曾 使 西 方 感 到 恐 懼 」 的 黃 禍 意 象 , 仍 然 是 作 者 的 共<br />

同 體 想 像 中 , 視 為 理 所 當 然 的 共 同 記 憶 。 事 實 上 , 在 這 本 以 「 黃 河 」 為 主 題<br />

的 文 化 反 省 著 作 , 當 作 者 訴 諸 於 「 黃 禍 」 符 號 的 文 化 意 義 , 以 挑 動 讀 者 的 集<br />

體 記 憶 時 , 很 諷 刺 地 , 對 《 河 殤 》 作 者 而 言 , 他 完 全 沒 有 意 識 到 魯 迅 所 言 「 現<br />

在 的 所 謂 「 黃 禍 」, 我 們 自 己 是 在 指 黃 河 決 口 了 」 的 歷 史 記 憶 。 易 言 之 , 在<br />

當 代 中 國 思 維 意 識 裡 , 不 管 是 「 黃 禍 」 原 先 在 西 方 歷 史 的 複 雜 意 涵 , 或 是 30<br />

年 代 中 , 當 時 中 國 人 因 為 現 實 生 活 中 所 面 對 的 具 體 災 難 ( 黃 河 決 口 ), 而 對 於<br />

「 黃 禍 」 符 號 所 產 生 的 「 本 土 意 涵 」, 都 被 20 世 紀 初 期 由 國 族 認 同 所 主 導 ( 但<br />

是 也 高 度 化 約 ) 的 黃 禍 意 象 所 排 除 在 外 了 。<br />

黃 禍 的 形 象 , 從 西 方 到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上 的 曲 折 轉 變 , 可 以 說 是 近 代<br />

中 國 國 族 想 像 論 述 , 對 於 異 文 化 思 想 傳 播 產 生 重 大 影 響 的 一 項 例 證 , 其 中 充<br />

斥 著 許 多 情 緒 性 的 因 素 和 政 治 動 員 的 考 慮 。 或 許 對 於 國 族 的 集 體 認 同 的 訴 求<br />

目 的 而 言 , 這 樣 的 「 自 我 東 方 化 」 策 略 發 揮 了 相 當 程 度 的 效 用 ; 然 而 也 正 如<br />

魯 迅 的 批 評 所 指 出 , 其 智 性 上 的 代 價 , 恐 怕 正 是 一 種 沾 沾 自 喜 , 無 法 以 理 性<br />

分 析 面 對 現 實 的 阿 Q 精 神 的 強 化 。 此 外 , 若 從 比 較 文 化 的 角 度 分 析 來 看 , 當<br />

梁 啟 超 等 人 在 1902 和 1903 年 間 , 醉 心 於 將 「 黃 禍 」 轉 化 為 中 國 人 的 英 雄 符<br />

號 時 , 也 正 是 日 本 著 名 知 識 份 子 森 鷗 外 發 表 了 日 後 極 為 知 名 的 〈 黃 禍 論 梗 槪 〉<br />

的 同 時 。 森 鷗 外 本 身 有 留 學 德 國 的 背 景 , 對 於 歐 洲 人 的 種 族 觀 有 相 當 程 度 的<br />

接 觸 和 理 解 。 在 〈 黃 禍 論 梗 槪 〉 一 文 中 , 他 大 力 評 擊 某 些 歐 洲 論 調 過 度 誇 大<br />

中 國 且 貶 抑 日 本 ; 他 認 為 歐 洲 的 黃 禍 論 者 真 正 害 怕 的 對 象 是 新 興 的 日 本 , 而<br />

非 他 們 經 常 掛 在 嘴 邊 的 中 國 ; 他 更 進 一 步 地 批 評 , 西 方 以 「 禍 」 來 形 容 東 方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99.<br />

新 起 的 勢 力 的 說 法 , 是 相 當 不 恰 當 的 論 述 模 式 。 85 在 另 一 個 歷 史 場 景 , 此 時<br />

也 正 是 日 本 政 府 在 苦 心 籌 謀 , 如 何 因 應 極 為 可 能 爆 發 的 日 俄 衝 突 之 關 鍵 時<br />

刻 。1903 年 12 月 30 日 , 也 就 是 日 俄 戰 爭 的 前 夕 , 日 本 政 府 舉 行 一 場 高 層 內<br />

閣 會 議 , 密 切 討 論 應 採 取 何 種 外 交 戰 略 , 以 因 應 即 將 爆 發 的 日 俄 衝 突 。 會 中<br />

主 要 的 討 論 決 議 , 特 別 針 對 了 「 黃 禍 」 論 的 議 題 並 作 出 決 議 : 日 本 政 府 認 為 ,<br />

儘 管 當 時 白 種 人 並 未 關 注 所 謂 「 黃 禍 」 的 議 題 ( 日 文 原 文 以 「 恐 黃 熱 」 形 容 ),<br />

但 為 了 使 戰 爭 單 純 化 為 日 俄 兩 國 之 間 的 衝 突 , 不 要 有 任 何 藉 口 ( 例 如 中 日 兩 國<br />

結 盟 對 抗 俄 國 的 局 面 ) 讓 其 他 列 強 有 理 由 干 預 。 因 此 , 日 本 政 府 將 強 力 要 求 中<br />

國 , 一 旦 日 俄 兩 國 開 戰 的 時 候 , 請 保 持 中 立 的 立 場 。 86 或 許 是 歷 史 的 巧 合 ,<br />

在 這 場 攸 關 日 本 近 代 命 運 走 向 的 日 本 外 交 政 策 會 議 上 , 黃 禍 居 然 也 成 為 要 角<br />

之 一 。 只 不 過 在 此 歷 史 場 景 中 , 它 不 是 一 位 英 雄 人 物 , 也 不 是 黃 白 大 戰 的 先<br />

兆 , 而 是 被 放 置 於 複 雜 的 國 際 宣 傳 戰 中 的 場 景 中 , 所 必 須 提 防 且 處 理 的 問<br />

題 ; 易 言 之 , 它 是 在 慎 思 熟 慮 的 國 際 外 交 決 策 中 , 成 為 當 下 所 必 需 面 對 且 理<br />

性 分 析 的 課 題 。<br />

從 歷 史 研 究 的 「 後 見 之 明 」 觀 之 ,「 黃 禍 」 在 20 世 紀 初 期 中 日 兩 國 的 不<br />

同 情 境 中 , 扮 演 著 如 此 不 同 角 色 的 現 象 , 或 許 也 正 標 示 著 中 日 兩 國 邁 入 近 代<br />

世 界 的 不 同 步 伐 : 對 於 晚 清 的 思 想 界 而 言 , 如 何 援 引 挪 用 各 種 思 想 文 化 資 源<br />

( 例 如 源 自 傳 統 的 黃 帝 符 號 , 或 是 來 自 西 方 的 黃 禍 形 象 ), 賦 予 這 些 符 碼 新 意<br />

涵 , 用 以 建 構 一 個 新 的 國 族 意 識 , 乃 是 當 時 許 多 知 識 份 子 的 關 懷 所 在 ; 而 對<br />

85<br />

86<br />

森 鷗 外 在 日 俄 戰 爭 時 的 詩 作 〈 黃 禍 〉 有 「 勝 則 被 稱 為 黃 禍 , 敗 則 被 稱 為 野 蠻 」 的 詩 句 , 以 嘲 諷<br />

白 色 人 種 所 抱 持 的 西 方 中 心 的 文 明 觀 , 無 法 持 平 地 看 待 新 興 日 本 挑 戰 西 方 的 局 面 。 全 文 見 〈 黃<br />

禍 〉, 收 入 於 《 鷗 外 全 集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1973), 卷 19, 頁 161-162。 有 關 森 鷗 外 對 於 黃 禍<br />

和 黃 白 種 族 的 看 法 , 可 參 閱 飯 倉 章 ,《イエロー.ペリルの 神 話 : 帝 国 日 本 と「 黃 禍 」の 逆 說 》,<br />

頁 104-111 ; Richard John Bowring, Mori Ogai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Japanese Culture<br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110-121.<br />

參 見 內 閣 決 議 文 , 收 錄 於 《 日 本 外 交 文 書 》( 東 京 : 巖 南 堂 書 店 ,1992) 第 1 冊 , 卷 36, 頁 41-45。<br />

當 代 英 國 史 學 家 Ian Nish, 在 分 析 此 決 議 文 時 讚 揚 其 “which is thoughtful and shows how<br />

international Meiji Japan was in her thinking”, 參 見 Ian Nish, The Origins of the Russo-Japanese<br />

War (London: Longman, 1996), p. 201.


.100.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於 已 經 在 東 亞 稱 雄 , 且 日 益 擴 張 勢 力 的 日 本 而 言 , 當 務 之 急 則 是 如 何 挑 戰 歐<br />

洲 文 明 長 久 以 來 所 建 立 的 霸 權 地 位 , 包 括 對 歐 洲 國 際 政 治 勢 力 和 文 化 思 維 ( 例<br />

如 人 種 觀 ) 的 挑 戰 。 從 另 一 個 角 度 而 言 , 處 於 東 方 兩 個 不 同 文 明 的 智 識 菁 英 ,<br />

以 不 同 的 方 式 回 應 了 來 自 西 方 「 對 東 方 的 想 像 」 的 歷 史 事 實 , 也 可 謂 証 明 了<br />

Said 的 論 點 : 如 果 一 味 以 「 東 方 主 義 」 主 控 下 的 一 元 、 單 調 且 化 約 的 「 東 方<br />

意 象 」, 來 定 位 以 及 理 解 西 方 的 他 者 ── 東 方 ( 實 際 上 是 相 當 複 雜 的 不 同 歷 史<br />

文 化 叢 結 ), 那 麼 所 謂 的 「 東 方 」, 終 究 不 脫 為 貧 乏 的 化 約 和 本 質 主 義 認 知 模<br />

式 的 產 物 。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101.<br />

附 錄 : 西 方 從 19 世 紀 末 到 20 世 紀 初 有 關 黃 禍 的 一 些 圖 像 表 述<br />

(B,C,G 針 對 中 國 ;D,E,F 針 對 日 本 )<br />

圖 1 德 皇 威 廉 二 世 之 「 黃 禍 圖 」。<br />

圖 3 “The Marching Chinese”


.102.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圖 4 The Japanese<br />

圖 6 “The Yellow Victory”<br />

圖 5 黃 白 大 戰<br />

圖 7 黃 禍 (1904 法 國 漫 畫 )<br />

圖 2 “The Chinese Invasion” from Punk newspaper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103.<br />

出 處 :<br />

圖 1: Arthur Diósy, “The Yellow Peril (The German Version),” illustration, The New Far East(New<br />

York: G. P. Putnam’s Sons, 1899) Frontispiece, p. 327.<br />

圖 2: Philip P Choy, Lorraine Dong, Marlon K. Hom, eds. The Coming Man: 19th Century American<br />

Perceptions of the Chinese(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Co. , 1994), p. 123.<br />

圖 3: Harold R. Isaacs, 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Westport:<br />

Greenwood Press, 1958), p. 100.<br />

圖 4: Sepp Linhart, “Dainty Japanese” or Yellow Peril: Western War-Postcards 1900-1945(Wien: Lit<br />

Verlag, 2005), p. 108.<br />

圖 5: Sepp Linhart, “Dainty Japanese” or Yellow Peril: Western War-Postcards 1900-1945(Wien: Lit<br />

Verlag, 2005), p. 56.<br />

圖 6: Sepp Linhart, “Dainty Japanese” or Yellow Peril: Western War-Postcards 1900-1945(Wien: Lit<br />

Verlag, 2005), p. 112.<br />

圖 7: Heinz Gollwitzer, Europe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1880-1914(New York: Norton, 1969), p. 175.


.104.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徵 引 書 目<br />

( 一 ) 史 料<br />

1. 《 日 本 外 交 文 書 》 第 1 冊 , 卷 36, 東 京 : 巖 南 堂 書 店 ,1992。<br />

2. 《 外 交 報 彙 編 》 第 2 冊 , 臺 北 : 廣 文 書 局 ,1964。<br />

3. 《 清 議 報 全 編 》, 卷 19, 臺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 ,1986。<br />

4. 《 清 議 報 全 編 》, 卷 4, 臺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 ,1986。<br />

5. 呂 浦 等 編 譯 ,《“ 黃 禍 論 ” 歷 史 資 料 選 輯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1979。<br />

6. 唐 才 常 ,《 覺 顛 冥 齋 內 言 》, 臺 北 : 文 海 出 版 社 ,1958。<br />

7. 康 有 為 著 , 朱 維 錚 編 校 ,《 康 有 為 大 同 論 二 種 》, 香 港 : 三 聯 書 店 ,1998。<br />

8. 張 玉 法 編 ,《 晚 清 革 命 文 學 》, 臺 北 : 經 世 書 局 ,1981。<br />

9. 梁 啟 超 ,《 梁 啟 超 全 集 》 第 1 冊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1999。<br />

10. 梁 啟 超 ,《 梁 啟 超 全 集 》 第 9 冊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1999。<br />

11. 梁 啟 超 ,《 梁 啟 超 全 集 》 第 2 冊 ,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1999。<br />

12. 梁 啟 超 ,《 飲 冰 室 詩 話 》, 臺 北 : 中 華 書 局 ,1957。<br />

13. 陳 天 華 著 , 劉 晴 波 等 編 ,《 陳 天 華 集 》, 長 沙 : 湖 南 人 民 出 版 社 ,1982。<br />

14. 森 鷗 外 ,《 鷗 外 全 集 》, 卷 19,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1973。<br />

15. 董 文 成 等 編 ,《 中 國 近 代 孤 本 小 說 精 品 大 系 》 第 3 冊 , 呼 和 浩 特 : 內 蒙 古 人 民 出 版 社 ,1998。<br />

16. 董 文 成 等 編 ,《 中 國 近 代 珍 稀 版 小 說 》 第 6 冊 , 瀋 陽 : 春 風 文 藝 ,1997。<br />

17. 魯 迅 著 , 張 健 校 訂 ,《 魯 迅 全 集 》 第 5 集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 ,1981。<br />

18. 魯 迅 著 , 張 健 校 訂 ,《 魯 迅 全 集 ‧ 集 外 集 拾 遺 補 編 》, 北 京 : 人 民 文 學 出 版 社 ,1981。<br />

19. 譚 嗣 同 著 , 蔡 尚 思 、 方 行 編 ,《 譚 嗣 同 全 集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1990。<br />

20. 嚴 復 著 , 王 栻 編 ,《 嚴 復 集 》 第 1 冊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6。<br />

( 二 ) 專 書<br />

1. 中 日 文 部 分<br />

1. 愛 德 華 ‧ W‧ 薩 義 德 (Said, Edward W.), 王 宇 根 譯 ,《 東 方 學 》, 北 京 : 三 聯 書 店 ,2000。<br />

2. 海 因 茨 ‧ 哥 爾 維 策 爾 , 譯 者 不 詳 ,《 黃 禍 論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1964。<br />

3. 橋 川 文 三 ,《 黃 禍 物 語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2001。<br />

4. 坂 元 ひろ 子 ,《 中 国 民 族 主 義 の 神 話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2004。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105.<br />

5. 石 川 禎 浩 ,〈 辛 亥 革 命 時 期 的 種 族 主 義 與 中 國 人 類 學 的 興 起 〉, 收 入 於 中 國 史 學 會 編 ,<br />

《 辛 亥 革 命 與 20 世 紀 的 中 國 》 中 冊 , 北 京 , 中 央 文 獻 出 版 社 ,2002。<br />

6. 周 寧 ,《 永 遠 的 烏 托 邦 : 西 方 的 中 國 形 象 》, 武 漢 : 湖 北 教 育 出 版 社 ,2000。<br />

7. 蘇 曉 康 、 王 魯 湘 ,《 河 殤 》, 臺 北 : 風 雲 時 代 出 版 社 ,1996。<br />

8. 孫 隆 基 ,《 歷 史 學 家 的 經 緯 》, 桂 林 : 廣 西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2004。<br />

9. 竹 沢 泰 子 編 ,《 人 種 概 念 の 普 遍 性 を 問 う》, 京 都 , 人 文 書 院 ,2005。<br />

10. 飯 倉 章 ,《イエロー.ペリルの 神 話 : 帝 国 日 本 と「 黃 禍 」の 逆 說 》, 東 京 : 彩 流 社 ,<br />

2004。<br />

11. 李 孝 悌 ,《 清 末 的 下 層 社 會 啟 蒙 運 動 (1901-1911)》, 臺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br />

1992。<br />

12. 哈 爾 特 穆 特 ‧ 凱 爾 伯 樂 著 , 柯 燕 珠 譯 ,《 歐 洲 人 談 歐 洲 : 十 九 與 二 十 世 紀 歐 洲 自 我 認 識<br />

的 形 成 》, 臺 北 : 左 岸 文 化 ,2005。<br />

13. 柯 能 (Victor G. Kiernan), 陳 正 國 譯 ,《 人 類 的 主 人 : 歐 洲 帝 國 時 期 對 其 他 文 化 的 態 度 》,<br />

臺 北 : 麥 田 出 版 ,2001。<br />

14. 魏 仲 佑 ,《 黃 遵 憲 與 清 末 「 詩 界 革 命 」》, 臺 北 : 國 立 編 譯 館 ,1994。<br />

2. 西 文 部 分<br />

1. Barraclough, Geoffre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 New York: Penguin, 1981.<br />

2. Bland, J. O. P. “The Yellow Peril” in Recent Events and Present Policies in China,<br />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Company, 1912.<br />

3. Bowring, Richard John. Mori Ogai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Cambridge:<b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br />

4. Choy, Philip P.; Dong, Lorraine; Hom, Marlon K. eds. The Coming Man: 19th Century<br />

American Perceptions of the Chinese, 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Co., 1994.<br />

5. Dikötter, Frank. “Racial Discourse in China: Continuities and Permutations,” in Frank<br />

Dikötter, ed. 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br />

of Hawaii Press, 1997.<br />

6. Dikö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br />

1992.<br />

7. Doisy, Arthur. The New Far East,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899.<br />

8. Hart, Robert. “These from the Land of Sinim.”: Essays on the Chinese Question, London:<br />

Chapman & Hall, 1901.<br />

9. Kiernan, Victor G. The Lords of Human Kin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9.<br />

10. Linhart, Sepp. “Dainty Japanese” or Yellow Peril: Western War-Postcards 1900-1945,<br />

Wien: Lit Verlag, 2005.<br />

11. Lucas, R. Valerie. “Yellow Peril in the Promised L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ental and


.106.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the Question of American Identity,” in Francis Barker et al eds. Europe and Its Others,<br />

Colchester: University of Essex, 1985, Vol.1.<br />

12. Mehnert, Ute. Deutschland, Amerika, und “Gelbe Gefahr”: Zur Karriere eines Schlagworts in<br />

der Größen politik, 1905-1917, Stuggart: Franz Steiner, 1995.<br />

13. Miller, Stuart Creighton. The Unwelcome Immigra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r />

1974.<br />

14. Nish, Ian. The Origins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London: Longman, 1996.<br />

15. Novick, Peter. The Holocaust in American Lif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br />

16. Sautman, Barry. “Myths of Descent, Racial Nationalism and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People’s<br />

Republic of China”, in Frank Dikötter, ed. 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br />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br />

17. Schuman, Frederick L.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1958.<br />

18. Thompson, Richard Austin. The Yellow Peril 1890-1924, New York: Arno Press, 1978.<br />

19. Weiss, Sheila Faith. Race Hygiene and National Efficiency: The Eugenics of Wilhelm<br />

Schallmay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br />

( 三 ) 論 文<br />

1. 中 日 文 部 分<br />

1. 沈 松 僑 ,〈 我 以 我 血 薦 軒 轅 ── 黃 帝 神 話 與 晚 清 的 國 族 建 構 〉,《 台 灣 社 會 研 究 季 刊 》,<br />

28( 臺 北 ,1997.12), 頁 1-77。<br />

2. 沈 松 僑 ,〈 振 大 漢 之 天 聲 ── 民 族 英 雄 系 譜 與 晚 清 的 國 族 想 像 〉,《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br />

研 究 所 集 刊 》,33( 臺 北 ,2000.06), 頁 77-158。<br />

3. 楊 瑞 松 ,〈 想 像 民 族 恥 辱 : 近 代 中 國 思 想 文 化 史 上 的 「 東 亞 病 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br />

歷 史 學 報 》23( 臺 北 ,2005.11), 頁 1-44。<br />

4. 坂 元 ひろ 子 ,〈 中 国 史 上 の 人 種 概 念 をめぐって〉, 收 入 於 竹 沢 泰 子 編 ,《 人 種 概 念 の<br />

普 遍 性 を 問 う》, 京 都 , 人 文 書 院 ,2005。<br />

2. 西 文 部 分<br />

1. Biodi, Gianfranco、Richards, Olga. “The Scientific Fallacy of the Human Biological Concept<br />

of Race,” Mankind Quarterly, 42:4 (Summer 2002), pp. 355-388.<br />

2. Blue, Gregory. “Gobineau on China: Race Theory, the “Yellow Peril,” and the Critique of<br />

Modernity,”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10:1 (Spring 1999), pp. 93-139.<br />

3. Caspari, Rachel. “From Types to Populations: A century of Race, Physical Anthropology, and


爾 有 黃 禍 之 先 兆 , 爾 有 種 族 之 勢 力 :「 黃 禍 」 與 近 代 中 國 國 族 共 同 體 想 像 .107.<br />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i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5:1 (Mar 2003),<br />

pp. 65-76.<br />

4. Dirlik, Arif.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Question of Orientalism,” in History and Theory, 35:4<br />

(Dec. 1996), pp. 96-118.<br />

5. Gier, Nicholas F. “The Color of Sin/The Color of Skin: Ancient Color Blindness and the<br />

Philosophical Origins of Modern Racism,” Journal of Religious Thought, 46:1 (Summer/Fall<br />

1989), pp. 42-52.<br />

6. Hevia, James L. “The Archive State and the Fear of Pollution: From the Opium Wars to<br />

Fu-Manchu,” Cultural Studies, 12:2 (1998), pp. 234-264.<br />

7. Mehnert, Ute. “German Welopolitik and the American Two-front Dilemma: The “Japanese<br />

Peril” in German-American Relations, 1904-1917,”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82:4<br />

(May 1996), pp. 1452-1478.<br />

8. Seshagiri, Urmila. “ Modernity’s (Yellow) Peril: Dr. Fu-Manchu and English Race<br />

Paranoia,"Cultural Critique, 62 (Winter 2006), pp. 162-194.


.108.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第 26 期<br />

“Thou Have Yellow Peril as an Omen, Thou Have the Racial<br />

Power”: “Yellow Peril” and the Imaged Community of the<br />

Modern Chinese Nation<br />

Yang, Jui-sung<br />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br />

Yellow Peril discourse figured prominently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the late<br />

19 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20 th century in the Western discourse of the Other. By<br />

way of Japan,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t that time, Qing China was full of a<br />

variety of discourses aiming to construct new collectiv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br />

Chinese people. Either reformers or revolutionaries were eager to appeal to new<br />

collective identity in order to mobilize people to support their causes. Under such<br />

circumstances, Yellow Peril was reinterpreted as a terrifying racial power of the<br />

Chinese people, a power now recognized by the West. In other words, in order to<br />

boost the national confidence of the Chinese people. a “heroic” image of Yellow<br />

Peril was invented in China as an “evidence” of the Westerners’ recognition of<br />

China’s potential power. Moreover, this dramatic development of cross cultural<br />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of Yellow Peril discourse still has lasting impact on the<br />

modern Chinese consciousness in ter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national<br />

identity.<br />

Keywords: Yellow Peril, Lu Xun, Self-orientalization, Yellow-White racial<br />

wars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