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7.2013 Views

數位的繆思—試論《妙繆廟》 (Wonderfully Absurd Temple) - 義守大學

數位的繆思—試論《妙繆廟》 (Wonderfully Absurd Temple) - 義守大學

數位的繆思—試論《妙繆廟》 (Wonderfully Absurd Temple) - 義守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106 《人文與社會》學報第一卷第十期<br />

由此我們知道,姚大鈞所反的「體制」除了官方意識型態、藝術<br />

商業文化之外 12 ,還有傳統文學的規制、傳統美學的束縛,他在創作觀<br />

中表達了對固定形式的不滿,帶著童心創作,要創新再創新,這都是<br />

在姚大鈞的創作觀中可以看到的。<br />

首先,在創作表現上,他說「我的創作是『不擇手段』的」他說:<br />

從我的角度看,我的創作是「不擇手段」的,也就是說,我要<br />

表現的東西,或境界,可以用不同的媒介呈現出來,不管是用<br />

文字、聲音、圖像、詩、裝置藝術、電腦城市,其實都不重要。…<br />

藝術對於我,是內在精神無止盡的練功、追尋、超越、自覺、<br />

自省。(P.120)<br />

不受媒介限制,轉而突破常規運用各種媒介呈現要表現的東西與<br />

境界,這是任何藝術形式都可以互相融合成就一新作品,此與後現代<br />

徵象之「文類界線之泯滅」頗類似。藉由各種媒材運用的突破,他說:<br />

「我最花心血思考的,不是如何在某個現有文類藝類樂類之中作出一<br />

個新作品,而是如何去創一個新的藝種。」(P.122)且說的主要關注<br />

是美學上的徹底創新」(P.122)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突破規約的創作<br />

欲以及成就新美學風格的企圖心。<br />

再者,姚大鈞的創作是充滿童心的。他在李順興的訪問中,坦承<br />

自己的創作〈多聲部五言絕句〉是「除了這一大串討厭的大字眼外,<br />

我也是為了好玩」(P.125)。「為了好玩」,說明了姚大鈞在創作準<br />

備階段時,本著兒童的好奇心看待世界;而在創作表現階段時,也是<br />

不以傳統表現方式為滿足,而要像個看到積木的小孩子,歡喜自得地<br />

要將積木拼成一個自己想到的新形狀。他說:「我喜歡不知來自何處,<br />

不知其名何物,不知為何存在,不知表現何事,不知可作何用的藝術。」<br />

(P.122)甚至,「玩」也可以當作理想在追求,他說「實驗藝術的『可<br />

把玩性』的確是我追求的理想之一。」這不正是後現代的另一徵象,<br />

12 姚大鈞曾言:「網路發行對於我,主要是一種對官樣思想、藝術價值體系、藝術商<br />

業化、藝術企業極權體制的嘲笑。」引自李順興:〈當文字通了電—與姚大鈞談網<br />

路文學〉,P.12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