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8.2013 Views

特别策划 - Ericsson

特别策划 - Ericsson

特别策划 - Ericsson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60<br />

OUTLOOK<br />

1. 无线网络侧用户数据处理的流程<br />

图1-1是3GPP LTE网络的用户面协议栈 [1]。左边蓝色<br />

框内是无线网络侧的用户面协议栈。下行数据从核心网传<br />

输到基站侧后,经过PDCP层、RLC层和MAC层的封装映射<br />

到物理层上,再通过空口传输到UE侧。UE侧经过相应层的<br />

解封装后,得到下行的数据包。<br />

PDCP层从上层接收数据,对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br />

然后再转发到RLC层。RLC层根据底层传输块大小对上层<br />

PDU进行分段,然后通过确认模式、非确认模式或者透明<br />

模式传输到MAC层,并通过ARQ机制进行错误修正。MAC<br />

层实现了UE间的动态调度,能通过HARQ进行错误纠正以<br />

及实现传输块格式的选择等功能。物理层为MAC层和高层<br />

提供信息传输的服务。在TD-LTE系统中,MAC层和物理层<br />

的配置和功能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下行流量。<br />

图1-2传输信道DL-SCH在MAC层的处理流程<br />

下行用户数据在MAC层是承载在传输信道DL-SCH上<br />

的。当基站发射数据的天线多于一根时,MAC层会将接收<br />

到的上层数据分成两个比特流。图1-2是传输信道DL-SCH<br />

在MAC层的一个比特流的处理流程 [2]。每一个比特流需要<br />

被附加24比特的CRC校验位,然后再进行比特加扰。如果<br />

比特流的大小大于传输信道的最大长度,比特流就会被分<br />

割成多个码块,每一码块都要加24比特的CRC校验位。经<br />

过码块分割后,每一个码块都要进行信道编码。DL-SCH<br />

传输信道使用的是Turbo 1/3 编码方式。编码后的数据进入<br />

HARQ软比特缓冲器后,进行HARQ的功能处理。从HARQ<br />

软比特缓冲器输出的比特流进行二次交织后,与控制信息<br />

复用,然后再映射到物理信道上。<br />

图1-3是物理信道PDSCH上两个码字的处理流程 [3]。首先,将传输信道DL-SCH上的码字进行加扰,然后再进行调<br />

制。PDSCH的调制方式可以是QPSK、16QAM或64QAM。经过调制后的码字是复值的调制符号,这些符号又会映射在<br />

一个或者多个的空间层上。在LTE系统中,空间复用可以有1、2、3或4层。每一层的复值信号经过预编码后映射在为这个<br />

PDSCH分配的资源单元上,然后再经过OFDM调制,被发送到天线端口上。<br />

code words<br />

UE<br />

IP<br />

PDCP<br />

RLC<br />

MAC<br />

PHY<br />

PDCP<br />

RLC<br />

MAC<br />

PHY<br />

eNodeB<br />

GTP-U<br />

UDP<br />

IP<br />

L1/L2<br />

Uu S1-U<br />

DL data<br />

SGW<br />

IP<br />

GTP-U<br />

UDP<br />

IP<br />

L1/L2<br />

CODE BLOCK<br />

CRC Attachment BIT SCRAMBLING channel coding<br />

SEGMENTATION<br />

physical channel<br />

mapping<br />

Scrambling<br />

Scrambling<br />

Modulation<br />

mapper<br />

Modulation<br />

mapper<br />

图1-1 3GPP LTE网络的用户面协议栈<br />

coding control<br />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br />

Layer<br />

mapper<br />

图1-3 PDSCH物理层处理流程<br />

interleaving<br />

harq<br />

functionality<br />

layers antenna ports<br />

Precoding<br />

Resource element<br />

mapper<br />

Resource element<br />

mapper<br />

OFDM signal<br />

generation<br />

OFDM signal<br />

generation<br />

2. 下行流量的潜在影响因素<br />

用户面数据的处理流程描述了物理层和MAC层对用<br />

户数据的处理过程。物理层的配置决定了系统最终能够为<br />

用户提供的物理承载能力,而这些物理承载中映射的用户<br />

信息比特数是由MAC层所采用的编码率、调制方式以及是<br />

否有数据重传等因素决定的。所以,下面分别从物理层和<br />

MAC层分析影响下行流量的因素。<br />

2.1 TD-LTE系统物理层的用户传输能力<br />

图2-1是TD-LTE的帧结构 [3]。一个无线帧的长度是<br />

10ms,由两个结构一样的半帧组成,每个半帧中有五个子<br />

帧。子帧1是特殊时隙,用来传输DwPTS、GP和UpPTS。<br />

子帧0和子帧 2分别固定用作下行和上行。子帧 3和子帧4可<br />

以用作上行或者下行。<br />

One slot,<br />

Tslot=15360Ts<br />

One radio frame, Tf= 307200Ts= 10 ms<br />

One half-frame, 153600Ts= 5 ms<br />

DwPTS<br />

30720Ts<br />

GP UpPTS<br />

物理信道PDSCH可用的资源单元的数量直接<br />

影响了用户的下行流量。所以,物理层对下行流量<br />

的影响是在于不同的系统配置。这些配置因素包括<br />

带宽、多天线技术、上下行时隙比、下行控制信道<br />

的OFDM符号数(CFI)和特殊时隙的配置。表2-2是<br />

这些影响因素的常用配置。<br />

图2-1 TD-LTE帧结构<br />

下行物理信道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br />

物 理 广 播 信 道 ( P B C H ) , 物 理 控 制 格 式 指 示 信 道<br />

(PCFI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br />

HARQ指示信道(PHICH)。每一个下行物理信道都是一<br />

系列的资源粒子RE的集合。除此之外,物理层上还有一些<br />

资源单元不对应物理信道,只是传输下行物理信号,其中<br />

包括参考信号和同步信号。在这些所有的物理资源上,只<br />

有PDSCH是用来传输用户数据的。表2-1举例说明了物理<br />

信道PDSCH在特定系统配置下能够提供的最大资源单元<br />

(RE)。<br />

Subframe #0 Subframe #2 Subframe #3 Subframe #4 Subframe #5 Subframe #7 S ubframe #8 Subframe #9<br />

One subframe<br />

30720Ts<br />

下行参考信号<br />

系统配置:10M带宽,2根发射天线,上下时隙比2:2,特殊时隙配置 10:2:2<br />

每帧下行RE总数:50(RB)*12(sub-carrier)*[14(OFDM0)*4(DLsub-frame)+10(OFDM)*2(special-slot)]=45600 RE<br />

50(RB)*[16(OFDM)*4(DLsub-frame)+12(OFDM)*2(special-slot)]=4400 RE<br />

主同步信号 6(RB)*12(sub-carrier)*2(OFDM)=144 RE<br />

辅同步信号 6(RB)*12(sub-carrier)*2(OFDM)=144 RE<br />

物理广播信道 6(RB)*[12(sub-carrier)*4(OFDM)-8(OFDM)]*2(DLsub-frame)=480 RE<br />

下行控制信道 CFI=1 CFI=2 CFI=3<br />

下行共享信道 4600-4400-144*2-480-280=37632 RE 45600-4400-144*2-480-6400=34032 RE 45600-4400-144*2-480-8800=31632 RE<br />

DwPTS<br />

GP UpPTS<br />

表2-1 物理信道PDSCH基于特定系统配置下可用的资源单元<br />

因素 带宽 上下行时隙比 特殊时隙配置 CFI 多天线技术<br />

配置 5M 2:2 10:2:2 1 闭环空间复用<br />

10M 1:3 ~ 2 开环空间复用<br />

15M 3:1 ~ 3 发射分集<br />

20M ~ ~ ~ ~<br />

表2-2 物理层对下行流量的影响因素及常用配置<br />

61<br />

OUTLOOK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