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014 Views

周策縱教授著述目錄 - 中國文哲研究所

周策縱教授著述目錄 - 中國文哲研究所

周策縱教授著述目錄 - 中國文哲研究所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通 訊 第 十 七 卷 ‧ 第 三 期<br />

周 策 縱 教 授 紀 念 專 輯<br />

〈 與 杜 維 明 教 授 論 王 陽 明 筆 跡 書 〉, 見 杜 著 :〈 王 陽 明 答 周 通 書 五 封 〉, 載 《 大 陸 雜 誌 》 第<br />

47 卷 第 1 期 (1973 年 8 月 15 日 )。<br />

―Yu Du Weiming jiaoshou lun Wang Yangming biji shu‖ (A Letter to Professor Tu Wei-ming Discussing a<br />

Manuscript of Wang Yangming), appended in Professor Tu‘s article, ―Wang Yangming da Zhou Tong shu<br />

wu feng,‖ Dalu zazhi, vol. 47, no. 1 (August 15, 1973).<br />

〈 論 詩 小 札 —— 與 葉 嘉 瑩 教 授 論 杜 甫 〈 秋 興 八 首 〉 書 〉, 載 《 大 陸 雜 誌 》 第 50 卷 第 6 期<br />

(1975 年 6 月 15 日 ), 頁 32-34。<br />

―Lunshi xiaozha—yu Ye Jiaying jiaoshou lun Du Fu ‗Qiuxing ba shou‘‖ (Letters on Poetry [4]: A Letter<br />

to Professor Chia-ying Yeh Discussing Du Fu‘s ―Autumn Thoughts, Eight Poems‖), Dalu zazhi, vol. 50,<br />

no. 6 (June 15, 1975): 32-34.<br />

〈 論 「 意 在 言 外 」 與 漢 詩 及 詩 論 中 的 模 棱 〉(1975 年 8 月 15 日 在 國 際 比 較 文 學 會 議 上 講<br />

辭 ), 訪 問 記 載 《 聯 合 報 》1975 年 8 月 25 日 。<br />

―Lun ‗yi zai yanwai‘ yu Hanshi ji shilun zhong de moling‖ (On ―Meaning Beyond Words‖ and Ambiguity<br />

in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 Theory) (a paper deliver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br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aipei, August 15, 1975); an interview on the same subject was published in<br />

Lianhe bao (United Daily News) (Taiwan), August 25, 1975.<br />

〈 關 于 中 國 文 學 和 現 代 詩 的 談 話 〉( 訪 問 記 ), 載 《 幼 獅 月 刊 》 第 42 卷 第 5 期 ( 總 第 275<br />

號 )(1975 年 11 月 1 日 ), 頁 16-20。<br />

―Guanyu Zhongguo wenxue he xiandaishi de tanhua‖ (My Views o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odern<br />

Poetry) (an interview), Youshi yuekan (Youth Monthly) (Taiwan), vol. 42, no. 5 (Serial no. 275)<br />

(November 1, 1975): 16-20.<br />

〈 論 詞 體 的 通 名 與 個 性 —— 金 雲 鵬 著 《 唐 宋 詞 評 論 書 目 》 小 序 〉(〔 美 〕 威 州 陌 地 生 : 威<br />

斯 康 辛 大 學 ,1975 年 ); 又 載 于 瘂 弦 、 梅 新 主 編 :《 詩 學 》 第 1 輯 ( 1976 年 10 月 ), 頁 187-90。<br />

―Lun citi de tongming yu gexing—Jin Yunpeng zhu Tang Song ci pinglun shumu xiaoxu (On Ci as a<br />

Poetic Genre, a Foreword to Stanley M. Ginsberg, A Bibliography of Criticism on T’ang and Sung Tz’u<br />

Poetr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hina Series, no. 3, December 1975); reprinted in Ya Xian & Mei Xin,<br />

eds., Shixue (Poetics), vol. 1 (October 1976), pp. 187-90.<br />

〈 紅 樓 夢 「 汪 恰 洋 煙 」 考 〉( 附 照 片 六 張 ), 載 《 明 報 月 刊 》 第 11 卷 第 4 期 ( 總 第 124 號 )<br />

(1976 年 4 月 ), 頁 51-56; 轉 載 于 《 中 國 時 報 》1976 年 6 月 3 日 18 版 ;《 時 報 週 刊 》( 海<br />

外 版 ) 第 249 期 (1976 年 6 月 6 日 ); 及 《 海 外 紅 學 論 集 》 等 ; 後 改 題 〈《 紅 樓 夢 》「 汪 恰<br />

洋 煙 」 考 ——《 紅 樓 夢 》 考 之 二 〉, 收 入 《 紅 樓 夢 案 : 棄 園 紅 學 論 文 集 》, 頁 157-67; 亦<br />

收 入 余 英 時 、 周 策 縱 、 周 汝 昌 等 著 :《 四 海 紅 樓 》( 北 京 : 作 家 出 版 社 ,2006 年 ), 頁 633-39。<br />

―Honglou meng ‗Wangqia yangyan‘ kao‖ (Identifying the ―Wangqia Foreign Snuff‖ in The Dream of the<br />

Red Chamber‖ (with six pictures), Ming bao yuekan (Ming pao Monthly), vol. 11, no. 4 (serial no. 124)<br />

(April 1976): 51-56; reprinted in Zhongguo shi bao, June 3, 1976, p. 18; Shi bao zhoukan (China Times<br />

Weekly) (overseas edition), no. 249 (June 6, 1976), and in Haiwai Hongxue lunji, etc. The article, under a<br />

modified title, was later included in Honglou meng an: Qiyuan hongxue lunwenji, pp. 157-67; and in Yu<br />

Yingshi, Zhou Cezong, Zhou Ruchang et al., Sihai Honglou (Beijing: Zuojia chubanshe, 2006), pp.<br />

633-39.<br />

〈 五 四 運 動 的 主 流 與 點 滴 〉( 訪 問 記 ), 載 《 中 華 文 化 復 興 月 刊 》 第 9 卷 第 5 期 ( 總 第 98<br />

號 )(1976 年 5 月 1 日 ), 頁 63-67。<br />

―Wusiyundong de zhuliu yu diandi‖ (Main Currents and Bubble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br />

interview), Zhonghua wenhua fuxing yuekan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Monthly), vol. 9, no. 5 (serial<br />

no. 98) (May 1, 1976): 63-67.<br />

82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