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15 Views

【A 場】第一場論文集 - 佛光大學

【A 場】第一場論文集 - 佛光大學

【A 場】第一場論文集 - 佛光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民岙 國 九 十 八 年 九 月尦 二 十 六 日尤<strong>【A</strong> 場酏 】 第 一 場酏 論 文尠 集主尾 辦 單酀 位 : 佛 光峒 大 學 佛 教 研厼 修 學 院協 辦 單酀 位 : 香 光峒 尼屿 眾 佛 學 院 、 南勌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厼 究 所 、 中 華 慧 炬压 佛 學會 、 元 亨 佛 學 研厼 究 所 、 玄岠 奘 大 學 宗 教 學 研厼 究 所 、 華 梵 大 學東 方尣 人 文尠 思匠 想 研厼 究 所 、 佛 光峒 大 學 宗 教 學 系 所 、 福廓 嚴 佛 學院 、 法 光峒 佛 教 文尠 化 研厼 究 所 、 華 嚴 專 宗 研厼 究 所 、 圓 光峒 佛 學 研厼究 所 、 玄岠 奘 學 術 研厼 究 院 、 法 鼓 佛 教 學 院贊 助 單酀 位 : 公 益 信 託 星卋 雲 大 師 教 育 基 金 、 嘉 豐 出屒 版 社


目岰錄數 位 時 代 的 佛 學 研厼 究 — 以层 《 摩 訶 止尩 觀毢 》 為厉 例 ...................................................... 釋 峣 隆 1Prajna the Translator of the Tang Dynasty 唐 般 若 三 藏 ......................................... 釋 妙 哲 39四屶 通 行 —《 增 一 阿 含 》〈 引尙 增 上 品勜 ‧ 第 三 經 〉 之 探 討 ...................................... 釋 長 叡 49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之 研厼 究 — 以层 《 華 嚴 經 . 十 地峸 品勜 》 焰 慧 地峸 為厉 主尾 .................................. 釋 隆 運 69


Erkende opleidingen per zorginstellingSpoedeisende Hulp Verpleegkundige 26-10-2012Stichting De Ommelander Ziekenhuis Groep Wenckebach Instituut UMCG Anesthesiemedewerker 23-6-2016Intensive Care Verpleegkundige 24-2-2016Oncologie Verpleegkundige 29-6-2017Operatieassistent 23-6-2016Spoedeisende Hulp Verpleegkundige 29-6-2017Stichting Deventer Ziekenhuis CIVO Cardiac Care Verpleegkundige 30-9-2016Intensive Care Verpleegkundige 5-2-2015Kinderverpleegkundige 17-6-2015Obstetrie Verpleegkundige 18-3-2015Opleidinginstituut NKI Antoni van Leeuwenhoek Oncologie Verpleegkundige 31-1-2017ziekenhuisRadboud Zorgacademie Dialyse Verpleegkundige 12-2-2014ROC van Twente Anesthesiemedewerker 12-2-2015Operatieassistent 12-2-2015Wenckebach Instituut UMCG Dialyse Verpleegkundige 18-11-2014Ziekenhuishygienist 29-6-2017Stichting Diaconessenhuis Leiden Educatie Zorgsector LUMC Anesthesiemedewerker 24-2-2016Cardiac Care Verpleegkundige 31-8-2016Intensive Care Verpleegkundige 9-12-2015Operatieassistent 24-2-2016Integraal Kankercentrum West Oncologie Verpleegkundige 18-11-2014VUmc Amstel Academie Kinderverpleegkundige 30-3-2014Obstetrie Verpleegkundige 26-6-2014Stichting Diakonessenhuis Antonius Academie Cardiac Care Verpleegkundige 30-9-2016Erasmus MC Zorgacademie Gipsverbandmeester 6-10-2015Kinderverpleegkundige 18-3-2015Obstetrie Verpleegkundige 17-6-2015Opleidingscentrum UMC Utrecht Anesthesiemedewerker 12-2-2015Oncologie Verpleegkundige 20-4-2016Operatieassistent 12-2-2015Radiodiagnostisch Laborant 24-2-2016St. Antonius Academie Intensive Care Verpleegkundige 26-6-2014Laatste update | 21-08-2012 15:30Pagina | 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數 位 時 代 的 佛 學 研厼 究 -- 以层 《 摩 訶 止尩 觀毢 》 為厉 例釋 峣 隆法 鼓 佛 教 學 院 碩廐 士 班提醚 要佛 法 強 調 解 行 並 重 , 而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的 運跮 用 , 是 讓 我侷 們靽 能獢 較跨 精 確 與犕 有 效頒 地 理 解 佛 法 的義 理 , 以 正 知 正 見倝 實蹴 踐賳 修鞈 行 。 佛 學赩 研 究倏 就 像踽 其 他 的 學赩 科 一 樣 , 在 不 斷 地 變 化 與犕 發 展韙 的 過跸 程中 , 也 不 斷 的 發 現 新 問 題覹 和 新 方 法 。 由 於 數 位 時頗 代 中 的 全 球 網牺 際狽 網牺 路跡 已 成 為 新 的 研 究倏 環境蹜 , 相 關詉 的 新 工 具 與犕 新 研 究倏 方 式 , 逐 漸軌 開 拓 新 的 進 路跡 , 並 給 予 更俐 寬 廣 的 啟 發 空 間 。 傳 統 的研 究倏 方 法 與犕 數 位 時頗 代 新 工 具 的 結 合 , 豐覍 富 了 我侷 們靽 的 知 識訤 , 開 啟 更俐 多 面 向 的 寬 闊 視 野 , 促 進了 我侷 們靽 的 研 究倏 技侻 巧 , 相 信 在 數 位 時頗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中 , 佛 學赩 與犕 資 訊玕 的 結 合 , 將 佔 有 舉 足倦 輕狗 重的 重 要 地 位 。 本 文 題覹 目 為 〈 數 位 時頗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 主 要 是 針玸 對蹹 數 位 時頗 代 中 , 探 討玒 如 何 將資 訊玕 工 具 運跮 用 在 佛 學赩 研 究倏 上 , 並 簡 介 目 前 國 際狽 上 主 要 的 佛 學赩 數 位 研 究倏 之 歷趜 史 與犕 發 展韙 ; 再 以《 摩 訶 止 觀 》 作伿 為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實蹴 例 , 進 一 步俞 試 探 在 數 位 時頗 代 中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的 使 用 趨 向 與犕新 研 究倏 方 法 。在 數 位 時頗 代 中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 新 工 具 與犕 研 究倏 方 法 應 是 相 輔狕 相 成 的 提 升 ; 若 只 懂 得 運跮 用 傳統 工 具 , 則 無 法 體 會 現 代 人 的 需猀 求俠 , 在 獲 得 資 訊玕 上 也 會 變 得 緩 躌 而 影 響 研 究倏 品 質賭 ; 但伽 若 只會 使 用 資 訊玕 工 具 而 不 懂 得 研 究倏 方 式 , 也 可 能獢 導赫 致 沒俯 有 學赩 術 價猜 值靹 。 佛 教 的 研 究倏 是 一 個鞄 永 恆 的志侰 業 , 隨 著 時頗 代 的 變 化 , 工 具 也 會 不 斷 的 推 陳 出 新 , 不 變 的 是 眾 生 對蹹 於 「 法 」 的 需猀 要 , 也唯 有 透 過跸 對蹹 於 「 法 」 的 真猙 實蹴 理 解 , 眾 生 才 有 離覭 苦 得 樂 的 解 脫 因 緣 。 在 數 位 時頗 代 裡 , 佛 學赩 研究倏 必 須 具 有 時頗 代 感 , 以 符 合 現 代 人 的 生 活 及 思 考 方 式 , 以 引 起玠 共 鳴猒 與犕 解 決俩 「 心 」 的 問 題覹 。因 此 , 本 研 究倏 預踣 計 探 討玒 以 下 五 個鞄 問 題覹 :1. 國 際狽 主 要 佛 學赩 數 位 研 究倏 的 歷趜 史 與犕 發 展韙 與犕 學赩 術 資 源 。2.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與犕 傳 統 研 究倏 工 具 的 比 較跨 ( 佛 學赩 數 位 研 究倏 法 案頥 例 )。3. 《 摩 訶 止 觀 》 實蹴 例 探 討玒 -- 數 位 時頗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書頟 桌頮 。4. 佛 教 文 獻詿 數 位 化 與犕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的 影 響 與犕 發 展韙 。5. 數 位 時頗 代 中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的 使 用 趨 向 與犕 省 思 。關詉 鍵 字 : 佛 學赩 資 訊玕 學赩 ,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 摩 訶 止 觀Buddhist Informatics, Buddhist Studies, 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數 位 時 代 的 佛 學 研厼 究 -- 以层 《 摩 訶 止尩 觀毢 》 為厉 例一 、 緒廹 論( 一 ) 前 言對蹹 於 「 佛 學赩 研 究倏 」 的 名 稱牟 , 通 常 有 「 佛 學赩 」、「 佛 教 學赩 」、「 佛 學赩 研 究倏 」 等 說狄 法 。 所 謂 佛學赩 , 顢狹 義 通 常 指 義 理 方 面 , 重 視 哲鞦 學赩 研 究倏 面 向 , 英 文 為 Buddhism 或 Buddhist Philosophy;廣 義 則 包 含佳 了 「 佛 教 學赩 」、「 佛 學赩 研 究倏 」, 英 文 為 Buddhist Studies, 為 針玸 對蹹 佛 教 研 究倏 建 立 的知 識訤 論 體 系倐 。 日 本 方 面 則 喜 用 「 佛 教 學赩 」 1 , 英 文 為 Buddhist Studies 或 Buddhology, 內 容韕主 要 是 關詉 於 佛 教 的 學赩 問 , 主 要 是 指 研 究倏 某 一 與犕 佛 學赩 有 重 要 關詉 係 的 語犾 文 , 或 在 文 獻詿 方 面 研 究倏某 一 經 或 論 。 而 佛 學赩 研 究倏 的 內 容韕 猅 域 也 相 當 寬 廣 與犕 複 雜覮 2 。 有 關詉 的 研 究倏 方 法 在 日 本 、 歐 美 、藏 傳 佛 教 、 漢軇 傳 佛 教 , 從 學赩 術 界 以 至 於 宗 教 界 , 也 有 各 種牞 不 同 的 思 維犁 與犕 方 法 3 。 總 而 言借 之 ,任 何 有 關詉 佛 教 知 識訤 的 探 討玒 , 都 可 稱牟 為 佛 學赩 研 究倏 。 研 究倏 是 要 有 方 法 的 ,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是 指 對蹹於 佛 學赩 以 各 種牞 進 路跡 來 理 解 。 吳佣 汝 鈞 將 現 代 佛 學赩 研 究倏 的 方 法 , 歸 納獉 為 文 獻詿 學赩 、 考 據赼 學赩 、 思 想史 、 哲鞦 學赩 、 實蹴 踐賳 修鞈 行 及 其 他 方 法 4 。 而 佛 學赩 、 佛 學赩 研 究倏 、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論 三 者 的 關詉 係 為 何 ?吳佣 汝 鈞 提 出 「 生 命 問 題覹 佛 學赩 佛 學赩 研 究倏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論 」 的 一 個鞄 發 展韙 層 次 , 表 示 「 佛學赩 」 可 以 說狄 是 一 個鞄 「 生 命 」 的 學赩 問 , 而 對蹹 於 佛 學赩 進 行 研 究倏 , 是 希侣 望 對蹹 生 活 有 所 助 益 ; 這 種牞研 究倏 需猀 要 藉 著 有 效頒 的 方 法 來 進 行 , 這 便 是 「 研 究倏 方 法 」; 而 對蹹 於 這 些 研 究倏 方 法 的 「 研 究倏 」,便 成 為 「 方 法 論 」 5 。 朱 文 光 認狀 為 方 法 (method) 是 指 運跮 用 在 學赩 術 研 究倏 者 , 包 含佳 有 邏 輯 、 思維犁 、 理 解 、 詮 釋 、 批係 評 等 ;「 方 法 論 」(methodology) 為 用 以 評 估 各 種牞 研 究倏 知 識訤 之 方 法 的 功用 與犕 侷 限 6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的 運跮 用 , 即佘 會 決俩 定 研 究倏 的 方 向 、 影 響 研 究倏 的 成 果 , 也 隨 著 佛 學赩 研 究倏 的 發展韙 而 變 化 與犕 提 出 , 其 關詉 係 著 研 究倏 者 的 目 的 、 態躊 度 、 猅 域 範 圍 等 。 若 要 有 效頒 地 進 行 研 究倏 , 則必 須 有 效頒 地 運跮 用 研 究倏 方 法 ; 若 要 有 效頒 地 運跮 用 研 究倏 方 法 , 則 必 須 進 一 步俞 釐覝 清 其 相 關詉 的 方 法 論 。於 現 今 數 位 時頗 代 中 , 網牺 路跡 、 資 訊玕 科 技侻 、 數 位 媒 介 已 經 將 知 識訤 以 不 同 的 型 式 呈佤 現 。 豐覍 沛俧 的 研究倏 資 訊玕 、 方 便 迅倭 速 的 檢 索獃 工 具 與犕 各 式 各 樣 的 數 位 資 料頔 庫韧 等 , 讓 大 眾 對蹹 於 知 識訤 取 得 的 習 躍 跟著 改俌 變 , 也 改俌 變 了 研 究倏 者 的 研 究倏 方 法 與犕 速 度 , 要 如 何 善 用 於 現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上 , 將 是本 文 所 探 討玒 的 重 點 與犕 目 標 。123456參珰 : 吳佣 汝 均佾 ,《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論 》 之 〈 日 本 及 歐 美 之 佛 學赩 研 究倏 點 滴軀 〉, 上 冊 , 頁靧 5。如 哲鞦 學赩 、 宗 教 、 文 獻詿 、 語犾 文 、 史 料頔 、 地 理 、 教 理 思 想 、 教 團蹘 、 教 派 、 印 度 學赩 、 比 較跨 思 想 、 佛 教 文 學赩 、 佛教 藝訓 術 、 建 築跗 、 儀猙 軌 、 佛 教 現 代 化 等 研 究倏 均佾 屬 之 。參珰 : 朱 文 光 ,《 佛 學赩 研 究倏 導赫 論 》, 熊軜 序侤 。同 註 1, 頁靧 94。參珰 : 吳佣 汝 均佾 ,《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論 》 下 , 頁靧 809。同 註 3, 頁靧 3。2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 二 ) 研厼 究 目岰 的在 數 位 時頗 代 中 , 不 論 是 個鞄 人 或 組 織 , 都 愈 來 愈 仰 賴 資 訊玕 科 技侻 , 如 Rogerson and Bynum所 說狄 7 :「 線 上 行 為厉 逐 漸庢 成 為厉 人 們 生岥 活卺 的 構庂 成 面 。」 數 位 時頗 代 對蹹 於 人 類詑 及 社 會 的 影 響 , 遠狚 比過跸 去 思 想 家韑 所 能獢 想 像踽 的 還 要 更俐 為 寬 廣 , 也 是 一 種牞 科 際狽 整超 合 的 新 研 究倏 取 向 。 科 司 特顠 於 《 互 連網牺 銀狫 河 系倐 》 一 書頟 中 指 出 :「… 我 體殱 驗殯 到 一 個 學 術 研厼 究 全峖 新 領 域 的 產 生岥 …… 很匘 明 顯殫 地峸 有 一 個互 連 網廱 研厼 究 世尺 代 正岗 在峹 形 成 。 8 」 蘇 建 華 :「 我 們 需 要 新 的 理 論 與弌 新 的 方尣 向峭 來 研厼 究 資 訊 社 會 及其 運 作 原 則 。 9 」 由 於 數 位 時頗 代 中 的 運跮 作伿 原鞝 則 已 逐 漸軌 甚 至 於 大 幅 改俌 變 , 因 此 必 須 建 立 新 的 研究倏 方 式 , 來 面 對蹹 這 一 個鞄 新 時頗 代 。本 文 選 定 《 摩 訶 止 觀 》 為 探 討玒 案頥 例 , 鑒 於 該 書頟 是 佛 學赩 研 究倏 中 重 要 的 參珰 考 佛 典 , 並 受 國際狽 佛 學赩 研 究倏 重 視 , 且 相 關詉 研 究倏 參珰 考 書頟 籍 眾 多 , 包 含佳 科 判住 、 弘 決俩 、 述 記玐 、 引 用 總 覽 及 辭訶 典 等 ,若 能獢 整超 合 在 同 一 介 面 作伿 數 位 佛 學赩 研 究倏 工 具 , 也 是 一 個鞄 資 訊玕 技侻 術 的 挑 戰赶 與犕 創 新 , 並 符 合 本 研究倏 之 目 標 —「 數 位 時頗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書頟 桌頮 」。 李俒 志侰 夫 教 授 於 《 摩 訶 止 觀 之 研 究倏 》 自 序侤 中 說狄 :「 我 之 所 以层 要 作 這 幾酱 大 部 「 研厼 究 」 主尾 在峹 以层 「 工 具 性 」、「 指匸 引尙 性 」 提醚 供 學 者 們 方尣 便 作 更 深 入 、廣 泛 之 研厼 究 , 以层 節 省厲 他屆 們 的 時 間 、 精廨 力 。」 因 此 本 研 究倏 也 將 延 續 此 目 的 , 以 具 數 位 時頗 代 精神 與犕 特顠 性 的 新 工 具 , 提 供 現 代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便 利 的 使 用 方 式 , 並 探 討玒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的 影 響 與犕發 展韙 之 可 能獢 性 。( 三 ) 研厼 究 方尣 法1. 數 位 佛 學赩 資 源 文 獻詿 資 料頔 研 究倏透 過跸 文 獻詿 資 料頔 整超 理 與犕 觀 察蹸 , 將 目 前 國 際狽 上 主 要 的 佛 學赩 數 位 研 究倏 與犕 佛 學赩 資 訊玕 發 展韙 的 歷趜 史 ,以 及 現 今 數 位 佛 學赩 資 源 的 主 要 運跮 作伿 狀 況 作伿 一 簡 介 。2. 佛 學赩 數 位 研 究倏 法 案頥 例 探 討玒舉 出 相 關詉 的 數 位 佛 學赩 研 究倏 工 具 , 以 實蹴 例 探 討玒 如 何 將 資 訊玕 工 具 運跮 用 在 現 代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3. 《 摩 訶 止 觀 》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範 例 設 計以 《 摩 訶 止 觀 》 作伿 為 佛 學赩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範 例 , 進 一 步俞 試 論 在 數 位 時頗 代 中 , 佛 教 文 獻詿 數 位化 與犕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的 影 響 與犕 發 展韙 , 以 及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的 使 用 趨 向 與犕 省 思 。7 Rogerson and Bynum(1996): 資 訊 科 技 的 革 命 , 正岗 漸庢 漸庢 改 變殤 我 們 工 作 的 處 所 和 工 作 方尣 式 , 學 習 的 場酏 所 和 學 習方尣 式 , 改 變殤 我 們 購 物 、 休峈 閒 、 飲 食 、 選 舉 、 接 受 醫 療 服 務 、 戰 爭 、 交岾 朋 友 的 方尣 式 。 資 訊 革 命 的 浪 潮 , 對 人 類價 值 觀毢 有 巨岀 幅酭 的 潛 在峹 影 響 力 。8 M.Castells, The Internet Galaxy, 2001, Oxford, 轉視 引 自 蘇 建 華 ,《 科 技侻 未 來 與犕 人 類詑 社 會 》, 頁靧 7。9蘇 建 華 。《 科 技侻 未 來 與犕 人 類詑 社 會 》, 頁靧 9。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二 、 世尺 界厢 數 位 佛 學 研厼 究 的 發 展 簡 介( 一 ) 國 際 佛 典 電 子 化 的 發 展 現 況1. 梵 文 電踝 子 佛 典(1) 尼 泊 軟爾 - 德 國 手 稿 保 存 計 畫 (The Nepal-German Manuscript Preservation Project(NGMPP)) 10此 計 劃蹄 在 1970 年 推 出 ,2002 年 完侖 成 , 使 用 縮 影 膠 片 作伿 為 保 存 方 式 , 將 超 過跸 18 萬 份 梵文 和 藏 文 的 手 稿 製犸 作伿 成 縮 影 膠 片 , 內 容韕 共 計 將 近 五 百 萬 頁靧 , 並 且 包 含佳 了 不 少 佛 典 , 是 未 來數 位 化 的 資 料頔 絕 佳 來 源 。 11(2) 蘭 卡 斯 特顠 教 授 (Professor Lewis Lancaster) 12蘭 卡 斯 特顠 教 授 接 受 佛 光 山 文 教 基 金 會 的 基 金 資 助 , 進 行 大 乘靭 佛 教 梵 文 出 版 物 和 怛 特顠 羅訌 手稿 的 數 位 化 工 作伿 。 這 些 數 位 化 資 料頔 , 目 前 由 西 來 大 學赩 放 置 在 網牺 路跡 上 提 供 大 眾 使 用 。 132. 巴 利 文 電踝 子 佛 典(1) 暹趈 羅訌 版 的 巴 利 大 藏 經 (The Siam edition of the Pali Tipitaka) 14於 1994 年 數 位 化 共 115 卷 的 經 文 ;1997 年 增猹 加 了 泰顃 文 翻 譯 及 新 的 搜 尋 引 擎 , 可 以 顯示 多 語犾 文 的 檢 索獃 結 果 。 此 外 還 可 以 從 羅訌 馬珇 文 和 泰顃 文 翻 譯 成 印 度 的 天 城 文 、 錫 蘭 文 、 緬 甸 文 、柬 埔鞸 寨蹵 文 。2002 年 已 可 直 接 在 線 上 搜 尋 。 一 直 到 2004 年 都 持 續 不 斷 的 加 入 新 功 能獢 , 現 在已 可 使 用 印 度 天 城 文 和 錫 蘭 文 來 作伿 檢 索獃 。 15(2) 巴 利 藏 經 (The Pali Tipitaka) 16印 度 的 內 觀 研 究倏 所 (The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VRI)) 選 擇赾 在 1956 年 時頗 於 第 六 次佛 典 結 集 裡 所 結 集 出 的 Chattha Sangayana 版 本 , 來 進 行 巴 利 藏 經 的 數 位 化 工 作伿 。 在 1997年 已 經 發 行 了 天 城 版 的 光 碟牖 , 並 附 帶 有 可 以 將 天 城 文 轉視 成 羅訌 馬珇 文 字 和 緬 甸 文 的 軟 體 , 並 將內 容韕 擴 充 至 216 卷 。 17(3) 斯 里倷 蘭 卡 大 藏 經 計 劃蹄 (The Sri Lanka Tipitaka Project (SLTP)) 181991 年 開 始 著 手 巴 利 藏 經 的 數 位 化 , 該 版 本 採 用 1960-1970 年 代 在 政 府 的 支 持 下 , 集結 並 出 版 的 58 卷 錫 蘭 版 巴 利 大 藏 經 為 基 礎 。 數 位 化 的 工 作伿 於 1994 年 完侖 成 ,1999 年 並 在 《 佛教 倫鞌 理 數 位 雜覮 誌犽 》 中 設 置 了 對蹹 映 網牺 站猺 。 19(4) 牛 津 大 學赩 巴 利 文 佛 典 (The Pali Text Society of Oxford (PTS)) 20學赩 者 最 常 使 用 的 巴 利 文 佛 典 是 牛 津 大 學赩 巴 利 文 協 會 所 出 版 的 , 該 會 在 1881 年 創 立 ,10 http://www.uni-hamburg.de/ngmcp/about_ngmpp_e.html。11參珰 :Lancaster, DIGITAL INPUT OF BUDDHIST TEXTS。12 http://www.uwest.edu/site。13同 註 11。14 http://www.budsir.org/program/。。15同 註 11。16 http://www.tipitaka.org/。17同 註 11( 註 : 目 前 已 出 版 至 CST4, 除珂 了 可 以 線 上 下 載跩 外 , 也 提 供 線 上 檢 索獃 的 功 能獢 )。18 http://www.buddhistethics.org/palicanon.html。19同 註 11,( 註 : 目 前 已 可 以 從 線 上 直 接 下 載跩 , 也 提 供 線 上 檢 索獃 的 功 能獢 )。20 http://www.dhammakaya.or.th/news/481102_PaliText.php。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旨 在 翻 譯 、 出 版 巴 利 文 佛 教 典 籍 , 因 為 學赩 者 們靽 認狀 為 有 必 要 將 佛 典 數 位 化 , 因 此 在 1988 年開 始 進 行 。 於 1996 年 6 月 發 行 EPaliText 1.0 版 光 碟牖 , 內 容韕 是 巴 利 文 協 會 出 版 的 巴 利 文 書頟 籍 ,包 含佳 搜 尋 引 擎 。 213. 中 亞 語犾 言借法 蘭 克佉 福 大 學赩 的 Jost Gippert 博 士 教 授 成 立 了 TITUS(The Thesaurus IndogermanischerText-und-Sprachmaterialien 22 ) 計 畫 , 目 的 是 建 立 一 個鞄 專 門 搜 集 用 中 亞 印 歐 語犾 寫 成 的 佛 典 之資 料頔 庫韧 。 第 一 階 段 的 工 作伿 是 將 這 些 手 稿 製犸 作伿 成 幻 燈趰 片 , 並 掃 描 成 圖蹙 檔 儲 存 起玠 來 。 第 二 階 段則 是 將 文 字 資 料頔 輸 入 成 Unicode 格頴 式 , 好 讓 不 同 的 程 式 語犾 言借 都 可 以 顯 示 。 234. 藏 文 電踝 子 佛 典 與犕 相 關詉 典 籍(1) 亞 洲 經 典 輸 入 計 畫 (Asian Classics Input Project (ACIP)) 24這 項 計 畫 除珂 了 保 存 藏 文 經 典 外 , 還 提 供 了 西 藏 青 年 電踝 腦 科 技侻 的 訓玗 練 。ACIP 也 正 在 編輯 俄 國 收 藏 的 西 藏 版 畫 的 數 位 目 錄 , 包 括 俄 國 科 學赩 玽 位 在 聖 彼 德 堡 的 東 方 研 究倏 玽 所 收 藏 的2 萬 5 千 冊 、 近 20 萬 種牞 標 題覹 的 版 畫 , 以 及 聖 彼 得 斯 堡 大 學赩 的 東 方 圖蹙 書頟 館 中 3,300 件 木 刻 版畫 作伿 品 。 到 2005 年 , 從 這 兩 處 搜 集 編 纂 的 目 錄 內 容韕 已 達跲 5 萬 件 。ACIP 繼 而 又 將 注 意 力 轉視向 位 在 蒙犝 古 烏類 蘭 巴 托 的 西 藏 資 料頔 , 那倴 裡 收 藏 了 約 一 百 四 十 萬 件 , 其 中 包 含佳 許 多 複 製犸 品 , 以及 蒙犝 古 寺 玽 Gangdan Tekchen Ling 裡 收 藏 的 大 量 文 字 資 料頔 。 25(2) 竹 巴 噶赡 舉 傳 承 計 畫 (The Drukpa Kagyu Heritage Project (DKHP)) 26尼 泊 軟爾 和 印 度 也 在 從 事 藏 傳 佛 教 中 主 要 派 別低 的 佛 典 數 位 化 , 這 些 計 畫 著 重 在 西 藏 歷趜 史上 的 重 要 人 物 典 籍 。DKHP 和 上 述 的 計 畫 有 著 密 切 的 關詉 聯 , 已 經 開 發 了 藏 文 的 文 書頟 處 理 軟體 , 並 將 成 果 與犕 其 他 計 畫 執 行 單 位 共 享 。DKHP 最 新 的 輸 入 計 畫 是 : 頂 果 欽 哲鞦 仁 波 切 的 全部 作伿 品 、 南 卓 林 僧踶 玽 的 吉 美 林 巴 尊 者 的 作伿 品 全 集 、 達跲 隆 噶赡 舉 作伿 品 集 輸 入 計 畫 。 275. 綜牴 合 性 國 際狽 電踝 子 佛 典國 際狽 佛 典 電踝 子 化 現 況 可 以 「 電踝 子 佛 典 推 進 協 議 會 」(Electronic Buddhist Text Initiative(EBTI)) 28 為 代 表 , 該 會 由 世 界 各 國 從 事 佛 學赩 電踝 子 化 的 學赩 術 單 位 與犕 佛 教 單 位 所 組 成 , 是 一個鞄 不 附 屬 於 任 何 團蹘 體 的 開 放 性 組 織 。 該 會 的 起玠 源 是 由 於 在 學赩 者 和 各 個鞄 機趙 構躬 開 始 使 用 數 位 資訊玕 後 , 資 料頔 的 遺 失 及 數 位 資 料頔 的 移 轉視 將 產 生 許 多 新 問 題覹 , 比 如 : 不 相 容韕 的 作伿 業 平 台 、 字 碼 、分 類詑 系倐 統 、 重 複 的 工 作伿 , 必 須 有 良候 好 的 解 決俩 方 案頥 才 能獢 克佉 服 。 為 了 解 決俩 這 些 問 題覹 ,EBTI 在1992 年 召 開 了 第 一 個鞄 非 正 式 的 會 議 , 此 後 幾 乎 每俟 年 都 召 開 一 個鞄 會 議 , 並 且 在 這 個鞄 議 題覹 上 獲得 顯 著 的 進 展韙 29 。EBTI 希侣 望 藉 此 機趙 會 將 電踝 子 科 技侻 引 進 人 文 學赩 科 猅 域 中 , 以 助 益 於 佛 典 電踝 子化 的 工 作伿 者 。 各 國 與犕 會 代 表 的 相 同 目 標 , 就 是 運跮 用 數 位 化 的 媒 介 作伿 為 經 文 分 類詑 、 搜 尋 、 檢索獃 的 工 具 , 以 作伿 為 學赩 者 的 研 究倏 及 宗 教 團蹘 體 傳 播 與犕 保 存 經 典 之 用 。 目 前 EBTI 的 會 員鞬 中 , 有很 多 是 以 保 存 文 獻詿 與犕 佛 學赩 資 料頔 建 構躬 為 主 的 計 畫 , 可 分 為 : 一 、 檔 案頥 資 料頔 庫韧 , 二 、 漢軇 文 佛 典 ,三 、 梵 文 、 巴 利 文 佛 典 , 四 、 藏 文 佛 典 , 五 、 韓 文 佛 典 , 六 、 電踝 子 字 辭訶 典 , 七 、 各 國 電踝 子21同 註 11( 註 : 目 前 已 發 展韙 到 2.0 版 , 也 提 供 線 上 泰顃 文 版 巴 利 大 藏 經 :http://www.dmc.tv/dhamma.php)。22 http://titus.uni-frankfurt.de/indexe.htm。23同 註 11。24 http://www.asianclassics.org/。25同 註 11。26 http://tibet.dk/dkhp/page2.htm。27同 註 11。28 http://www.buddhism-dict.net/ebti。29同 註 11。5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佛 典 計 畫 , 八 、 其 他 共 八 大 項 。 30( 二 ) 漢庝 文尠 佛 典 電 子 化 現 況以 漢軇 文 佛 典 電踝 子 化 為 例 , 則 有 美 國 、 歐 洲 、 日 本 、 韓 國 、 大 陸 、 香靬 港 及 台 灣 等 地 在 進行 各 項 佛 典 電踝 子 化 的 作伿 業 。 漢軇 文 佛 典 電踝 子 化 的 作伿 業 , 早 期 以 韓 國 的 「 高珉 麗詤 藏 計 畫 」 及 日 本「 大 正 新 修鞈 大 藏 經 原鞝 典 資 料頔 庫韧 」 的 作伿 業 為 主 , 其 他 則 多 為 美 洲 與犕 歐 洲 學赩 者 進 行 的 個鞄 別低 子 計畫 , 以 下 分 別低 介 紹 之 。1. 日 本(1) Samganikikritam Taisho Tripitakarn (SAT) 31SAT 又 稱牟 為 「 佛 典 電踝 子 化 協 會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ization of Buddhist Texts,簡 稱牟 ACBUT), 為 台 灣 的 中 華 電踝 子 佛 典 協 會 協 調 取 得 《 大 正 藏 》 的 使 用 權 , 因 而 讓 《 大 正藏 》 電踝 子 版 得 以 公 諸 於 世 。 而 SAT 則 沒俯 有 將 活 動珩 限 制 在 數 位 化 而 已 , 他 們靽 開 始 研 究倏 如 何利 用 數 位 佛 典 , 開 發 出 更俐 多 的 用 途 。(2) 花 園 大 學赩 的 禪 學赩 佛 典 計 劃蹄 (The Zen texts project of Hanazono University) 32位 在 京 都 的 花 園 大 學赩 的 國 際狽 禪 學赩 研 究倏 所 (IRIZ), 是 研 究倏 佛 典 數 位 化 工 作伿 最 早 也 最 具 影響 力 的 中 心 之 一 。 在 Urs App 博 士 的 帶 猅 下 ,IRIZ 對蹹 電踝 腦 輸 入 的 難詋 題覹 進 行 研 究倏 , 包 含佳 現 有字 型 裡 缺獌 乏 某 些 古 字 的 問 題覹 。Urs App 博 士 還 具 有 一 個鞄 重 要 身倧 分 , 那倴 就 是 讓 整超 個鞄 學赩 術 圈 了解 數 位 科 技侻 的 潛 能獢 。1991 年 他 發 表 了 《 電踝 子 菩 提 達跲 摩 》 的 首靫 刊 , 可 說狄 是 宣 告佨 了 佛 學赩 科 技侻 化研 究倏 的 來 臨 。 接 著 是 1995 年 發 行 ZenBase CD1, 這 是 關詉 於 研 究倏 禪 宗 典 籍 的 數 位 資 料頔 。 他 們靽的 何 力 對蹹 後 來 二 十 年 間 逐 漸軌 開 花 結 果 的 研 究倏 有 著 重 要 的 玟 獻詿 , 這 些 學赩 者 為 電踝 腦 在 人 文 猅 域的 角倞 色 下 了 定 義 , 也 影 響 了 往 後 電踝 腦 工 程 師韦 在 開 發 工 具 與犕 標 準 的 道跰 路跡 。 332. 韓 國(1) 高珉 麗詤 藏 (Tripitaka Koreana) 34《 高珉 麗詤 藏 》 為 目 前 中 國 佛 經 刻 本 最 完侖 整超 而 最 古 老 的 一 套 , 現 收 藏 在 南 韓 曹 溪 宗 的 海顊 印寺 。 這 套 被 稱牟 為 高珉 麗詤 版 的 刻 本 , 共 包 含佳 八 萬 三 千 塊 刻 板 , 刻 版 時頗 間 在 十 三 世 紀 , 是 仿 刻 自北 宋侗 的 開 寶話 版 。1993 年 , 蘭 卡 斯 特顠 教 授 得 到 了 韓 國 佛 教 居 士 團蹘 體 的 支 持 , 進 行 海顊 印 寺 高珉 麗詤藏 的 數 位 化 ; 同 時頗 間 海顊 印 寺 的 兩 位 長 老 Vens Cheongnim 和 Hyemuk 進 行 高珉 麗詤 版 的 數 位 化實蹴 驗 , 這 二 個鞄 計 畫 於 1994 年 合 併 , 工 作伿 在 1996 年 1 月 完侖 成 並 產 生 了 第 一 片 光 碟牖 。 大 約 同時頗 間 ,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將 海顊 印 寺 編 列 為 世 界 文 化 遺 產 之 一 , 承 認狀 了 《 高珉 麗詤 藏 》 的 重 要 性和 藝訓 術 性 。 為 了 要 使 數 位 版 本 看 起玠 來 像踽 雕 刻 本 一 樣 , 仿 照 十 三 世 紀 字 型 的 新 電踝 腦 字 體 被 開發 出 來 , 新 造 超 過跸 30,000 個鞄 字 體 。 此 計 畫 名 為 ”Tripitaka Koreana”, 目 前 仍 在 Cheongnim 長老 的 帶 猅 下 進 行 著 。 353. 中 國 大 陸於 1997 EBTI 的 國 際狽 會 議 , 方 廣 錩 教 授 在 會 議 上 針玸 對蹹 大 陸 佛 教 文 獻詿 電踝 子 化 的 現 況 做珔 報告佨 ; 雖 然 大 陸 從 1986 年 就 開 始 成 立 「 漢軇 文 佛 教 藏 經 」 的 單 位 , 但伽 是 在 早 期 的 工 作伿 中 遇跶 到30參珰 : 杜俖 正 民 ,〈 從 佛 典 電踝 子 化 探 討玒 兩 岸 佛 學赩 資 訊玕 的 異 同 ── 網牺 路跡 「 真猙 實蹴 虛 擬 」 的 宗 教 文 化 觀 初 探 〉, 頁靧 34。31 http://21dzk.l.u-tokyo.ac.jp/SAT。32 http://iriz.hanazono.ac.jp。33同 註 11。34 http://80000.or.kr/main/index.html。35同 註 11。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很 嚴詫 重 的 技侻 術 問 題覹 與犕 缺獌 字 問 題覹 , 因 此 進 度 較跨 躌 。 目 前 已 經 完侖 成 有 106 卷 , 同 時頗 也 進 行 下 列四 大 計 畫 , 但伽 這 些 資 料頔 都 尚 未 成 為 數 位 電踝 子 檔 作伿 為 流 通 36 :(1) 建 立 一 個鞄 與犕 「 觀 音靦 」 有 關詉 的 多 媒 體 的 文 字 、 文 物 、 圖蹙 像踽 等 資 料頔 庫韧 , 並 且 計 畫 在 完侖 成這 個鞄 資 料頔 庫韧 之 後 做珔 成 光 碟牖 。(2) 建 置 一 個鞄 佛 教 文 化 的 資 料頔 庫韧 , 包 含佳 有 訋 畫 、 手 稿 與犕 儀猙 軌 等 。 這 個鞄 計 畫 已 經 進 入 輸 入的 階 段 , 而 且 目 前 已 完侖 成 有 十 二 萬 張 的 圖蹙 片 。(3) 把便 上 面 的 計 畫 完侖 成 後 置 於 網牺 路跡 上 。(4) 輸 入 明 版 的 大 藏 經 , 包 含佳 圖蹙 表 與犕 索獃 引 等 。 同 時頗 並 開 始 根頨 據赼 不 同 朝 代 輸 入 不 同 的 佛 教文 獻詿 , 並 建 立 詞 彙 等 工 作伿 37 。4. 台 灣(1) 佛 光 山 電踝 子 大 藏 經 38紙獊 本 的 《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於 民 國 77 年 出 版 後 , 即佘 得 到 各 界 的 好 評 與犕 迴玫 響 。1995 年 2 月開 始 從 事 光 碟牖 製犸 作伿 ,1997 年 正 式 對蹹 外 發 行 , 使 《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成 為 全 世 界 第 一 片 中 文 現 代佛 學赩 辭訶 典 光 碟牖 片 。 另 外 ,《 佛 光 大 藏 經 》 中 的 《 阿 含佳 藏 》、《 禪 藏 》、《 淨 土 藏 》 已 製犸 成 光 碟牖版 , 並 結 合 《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一 起玠 應 用 , 具 多 元 的 搜 尋 功 能獢 。 在 佛 光 山 的 全 球 資 訊玕 網牺 站猺 中 設有 電踝 子 大 藏 經 的 網牺 站猺 , 可 作伿 簡 易 版 的 線 上 查 尋 。 39(2) 中 華 電踝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40雖 然 北 宋侗 印 行 的 大 正 藏 是 目 前 最 普 遍跹 流 通 的 中 文 佛 經 , 但伽 是 著 作伿 權 的 難詋 題覹 延 緩 了 數 位化 的 進 行 。 日 本 大 藏 出 版 株頶 式 會 社 具 有 版 權 , 後 來 CBETA 與犕 該 會 社 達跲 成 協 議 , 讓 CBETA以 網牺 路跡 和 光 碟牖 免佊 費 流 通 其 內 容韕 , 而 著 作伿 權 仍 歸 屬 該 會 社 。 這 項 協 議 是 智 慧 財 產 權 發 展韙 的 一個鞄 里倷 程 碑 , 因 為 網牺 路跡 上 的 資 訊玕 也 適贅 用 智 慧 財 產 權 。CBETA 於 1998 年 開 始 編 輯 《 大 正 藏 》的 電踝 子 版 ,1999 年 發 表 《 大 正 藏 》 第 五 冊 至 第 十 冊 ,1999 年 及 2000 年 發 表 《 大 正 藏 》 第一 冊 至 第 三 十 二 冊 ,2001 年 發 表 《 大 正 藏 》 第 一 冊 至 第 五 十 五 冊 暨躤 第 八 十 五 冊 ,2004 年增猹 加 了 《 續 藏 》 的 資 料頔 ,2009 年 更俐 增猹 加 了 《 嘉蹏 興 藏 》 及 藏 外 文 獻詿 , 還 包 括 了 免佊 費 的 佛 學赩 辭訶典 。CBETA 的 收 錄 經 文 目 標 有 四 : 一 、 完侖 成 《 大 正 藏 》 與犕 《 卍 續 藏 》 漢軇 傳 佛 教 典 籍 ── 作伿為 基 礎 。 二 、 補 足倦 現 存 歷趜 代 藏 經 經 文 ── 完侖 整超 呈佤 現 歷趜 代 藏 經 。 三 、 進 行 當 代 補 編 及 藏 外 文 獻詿── 超 越 古 德 的 整超 理 。 四 、 未 來 若 有 餘 力 再 進 行 寫 本 及 其 他 形侫 式 經 文 之 數 位 化 。 41(3) 謝 清 俊 教 授台 灣 中 央 研 究倏 玽 的 謝 清 俊 教 授 , 在 許 多 數 位 輸 入 計 畫 裡 都 扮俇 演躽 了 關詉 鍵 性 的 角倞 色 。 在1980 年 代 , 他 主 持 了 第 一 個鞄 將 中 國 歷趜 史 數 位 化 的 重 要 計 畫 , 內 容韕 包 含佳 了 二 十 五 個鞄 中 國 的朝 代 42 , 這 項 計 畫 啟 發 了 其 他 佛 教 學赩 者 進 行 佛 典 數 位 化 的 工 作伿 。 中 國 歷趜 史 朝 代 的 史 料頔 包 含佳四 千 萬 字 , 這 證訥 明 了 將 大 量 的 中 文 資 料頔 做珔 成 數 位 資 料頔 存 取 是 可 行 的 。36同 註 11。37本 段 摘躔 錄 自 杜俖 正 民 ,〈 當 代 國 際狽 佛 典 電踝 子 化 現 況 : 電踝 子 佛 典 推 進 協 議 會 (EBTI) 簡 介 〉, 頁靧 28-39。38 http://www.hsilai.org/etext。39參珰 : 佛 光 山 文 教 基 金 會 電踝 腦 大 藏 經 ,〈 電踝 子 佛 典 萬 「 碼 」 奔 騰 :《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光 碟牖 片 介 紹 〉、 釋 永 本 ,〈 資訊玕 出 紀 的 佛 法 寶話 藏 電踝 子 佛 典 深 入 經 藏 〉。40 http://www.cbeta.org。41本 段 參珰 考 :Lancaster, DIGITAL INPUT OF BUDDHIST TEXTS、 杜俖 正 民 ,〈 當 代 國 際狽 佛 典 電踝 子 化 現 況 : 電踝 子佛 典 推 進 協 議 會 (EBTI) 簡 介 〉, 頁靧 28-39、CBETA 網牺 站猺 。42二 十 五 史 :http://www.sinica.edu.tw/~tibe/2-volume/25-history/。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三 、 數 位 時 代 佛 學 研厼 究 的 學 術 資 訊 資 源( 一 ) 學 術 的 定 義 與弌 標 準所 謂 「 工 欲 善 其 事 , 必 先 利 其 器赛 」, 若 無 法 適贅 當 的 掌 握 學赩 術 工 具 , 則 無 法 養 成 基 礎 的學赩 術 能獢 力 , 訓玗 練 不 出 學赩 術 論 述 之 涵 養 , 故 需猀 重 視 學赩 術 工 具 的 運跮 用 。 至 於 從 事 佛 學赩 研 究倏 的 學赩術 工 具 , 主 要 有 學赩 術 語犾 文 類詑 、 經 典 語犾 文 類詑 、 研 究倏 方 法 與犕 佛 學赩 基 本 課 題覹 等 43 。 而 從 事 佛 學赩 研究倏 也 必 備 種牞 種牞 的 學赩 術 資 訊玕 , 至 少 要 能獢 夠 掌 握 與犕 了 解 從 傳 統 到 當 今 的 佛 教 與犕 佛 學赩 研 究倏 的 資料頔 , 才 不 會 與犕 佛 教 傳 統 或 當 代 的 學赩 術 界 脫 節 。 另 外 , 現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都 強 調 「 學赩 術 性 」,何 謂 「 學赩 術 性 」? 於 吳佣 汝 鈞 的 《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論 》 一 書頟 中 有 二 個鞄 論 點 可 以 參珰 考 44 :一 、 原 典 的 研厼 究 。 一 切 研厼 究 , 必岊 須 最鄦 後匝 訴 諸 原 典 ; 翻 譯 被 視 為厉 是半 不 必岊 可屣 靠 的 。二 、 參 考 資 料 的 重 視 。 即 是半 說弻 , 要 對 所 研厼 究 的 主尾 題 的 有 關 研厼 究 資 料 , 特 別 是半 同峧 行 的 學者 所 作 的 , 能 能 涵 括匼 …… 現 代 的 學 術 研厼 究 , 有 一 個 共峗 同峧 的 意 向峭 , 即 是半 , 要 避 免 重複 已 有 的 論 點 , 要 有 自 己 的 創鄪 意 。 一 篇 論 文尠 , 必岊 須 要 對 所 討 論 的 主尾 題 表 現 一 些 新的 理 解 (new understanding), 發 前 人 所 未岔 發 , 才 有 學 術 價 值 。…… 倘 若 要 做 到 有新 的 理 解 的 地峸 步 , 勢 必岊 要 先峕 對 有 關 的 主尾 要 研厼 究 資 料 , 不 管廛 是半 用岦 什 麼 語張 言 寫 的 , 都加展 以层 留 意 。吳佣 汝 鈞 提 出 , 此 兩 點 也 是 學赩 術 刊 物 、 學赩 報 等 , 在 審 查 論 文 是 否佞 可 以 刊 登 的 標 準 。 由 於具 有 嚴詫 格頴 的 學赩 術 標 準 與犕 審 查 制 度 , 刊 物 及 學赩 報 等 方 能獢 維犁 持 一 定 的 學赩 術 價猜 值靹 。 針玸 對蹹 第 一 點 的「 原鞝 典 」 研 究倏 , 所 牽 涉顎 的 主 要 是 語犾 文 問 題覹 。 基 本 上 必 須 照 顧 到 佛 教 原鞝 典 的 梵 文 、 巴 利 文 、翻 譯 的 漢軇 文 ( 特顠 指 繁 體 文 )、 藏 文 , 研 究倏 用 的 英 、 日 、 德 、 法 、 俄 文 等 語犾 文 。 在 原鞝 典 部 份 ,目 前 不 論 是 網牺 路跡 上 或 是 電踝 子 出 版 品 , 已 提 供 相 關詉 的 電踝 子 佛 典 , 方 便 學赩 者 對蹹 照 研 究倏 。 而 第 二點 的 「 參珰 考 資 料頔 」, 網牺 路跡 上 也 提 供 相 當 豐覍 富 的 學赩 會 、 期 刊 等 資 訊玕 , 透 過跸 主 動珩 瀏 覽 或 訂 閱贠 電踝子 報 等 , 都 可 以 快侳 速 且 即佘 時頗 的 獲 得 最 新 資 訊玕 , 實蹴 是 數 位 時頗 代 研 究倏 者 之 福 。( 二 ) 語張 文尠 與弌 經 典在 學赩 術 語犾 文 類詑 , 大 致 以 中 、 英 、 日 、 德 及 法 文 為 主 ; 在 經 典 語犾 文 類詑 , 則 為 漢軇 、 梵 、 巴 、藏 。 而 文 獻詿 學赩 研 究倏 以 佛 學赩 原鞝 典 語犾 文 為 主 , 而 旁頕 通 其 他 , 其 中 又 以 原鞝 典 的 梵 、 巴 特顠 別低 受 到 重視 。 所 以 具 備 可 作伿 研 究倏 的 語犾 文 能獢 力 , 是 從 事 佛 教 學赩 術 研 究倏 之 不 可 或 缺獌 的 。 巴 利 文 是 古 典 梵文 (Prakrit) 的 一 種牞 , 若 將 梵 文 看 作伿 是 標 準 語犾 言借 , 則 古 典 梵 文 的 Prakrit 可 說狄 是 方 言借 45 。 印度 用 來 記玐 載跩 經 論 的 語犾 文 一 般獭 分 為 梵 、 巴 二 種牞 , 但伽 實蹴 有 古 典 梵 語犾 、 佛 教 混 合 梵 語犾 、 巴 利 語犾 三種牞 , 都 是 古 代 印 度 語犾 46 。 目 前 網牺 路跡 上 已 有 相 當 豐覍 沛俧 的 語犾 文 資 訊玕 網牺 站猺 , 不 論 是 學赩 習 、 參珰 考 、研 究倏 , 都 有 許 多 資 料頔 可 作伿 為 參珰 考 。梵 文(1) 梵 文 與犕 梵 文 典 籍 入 口 網牺 站猺透 過跸 搜 尋 引 擎 所 搜 尋 出 來 的 資 料頔 , 往 往 需猀 要 花 費 相 當 功 夫 整超 理 , 若 有 適贅 當 的 入 口 網牺站猺 , 則 可 幫 助 研 究倏 做珔 事 半 功 倍靰 之 效頒 。 良候 好 的 入 口 網牺 站猺 除珂 了 是 匯 聚犊 相 關詉 資 源 外 , 也 必 須 持 續43444546參珰 : 蔡 耀 明 ,《 佛 教 的 研 究倏 方 法 與犕 學赩 術 資 訊玕 》, 頁靧 33-34。同 註 1, 頁靧 209-210。參珰 : 關詉 世 謙 譯 ,《 佛 教 學赩 研 究倏 指 南 》, 頁靧 3。同 註 1, 頁靧 514-15。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維犁 護 與犕 更俐 新 , 如 Sanskrit Documents Site 47 內 容韕 相 當 豐覍 富 , 包 括 梵 文 辭訶 典 、 典 籍 、 相 關詉 語犾 言借 、學赩 習 工 具 , 以 及 電踝 腦 上 處 理 梵 文 的 軟 體 與犕 字 型 。 還 有 Sanskrit Library 48 , 強 調 本 身倧 純獄 粹牯 就 是梵 文 圖蹙 書頟 館 的 閱贠 覽 室 , 內 容韕 不 僅 豐覍 富 , 還 有 很 多 的 設 計 可 做珔 互 動珩 式 學赩 習49。(2) 梵 文 研 究倏若 對蹹 梵 文 欲 作伿 進 一 步俞 的 研 究倏 ,IASS 國 際狽 梵 文 研 究倏 學赩 會 的 網牺 站猺 可 作伿 參珰 考 。,IASS 成 立於 1972 年 , 為 世 界 有 關詉 梵 文 研 究倏 的 重 要 學赩 術 團蹘 體 , 約 每俟 三 年 舉 辦 一 次 世 界 梵 文 研 討玒 會 ,可 瞭 解 目 前 對蹹 於 梵 文 研 究倏 的 熱 門 議 題覹 50 。 另 外 ,Sanskrit Knowledge-Systems on the Eve ofColonialism 51 提 供 在 「 亞 洲 研 究倏 學赩 會 」 從 2001 至 2004 連 續 四 年 的 小 組 討玒 論 會 的 議 程 、 文章 、 論 文 , 透 過跸 這 個鞄 網牺 頁靧 可 以 了 解 當 代 在 梵 文 的 教 學赩 或 研 究倏 的 學赩 者 之 所 在 單 位 、 聯 絡 方 式 、52共 同 關詉 切 的 梵 文 議 題覹 , 以 及 討玒 論 或 處 理 議 題覹 的 觀 點 。巴 利 文被 稱牟 為 原鞝 始 佛 教 經 典 的 Nikaya( 漢軇 譯 為 「 部 」), 是 以 巴 利 文 所 寫 成 的 經 典 , 盛 行 於 南傳 佛 教 區珮 域 。 巴 利 文 藏 經 以 巴 利 聖 典 協 會 (PTS) 所 發 行 羅訌 馬珇 字 版 本 最 為 普 遍跹 , 也 有 人 使用 泰顃 國 皇 室 版 本 , 認狀 為 錯 誤狃 較跨 少 。 另 外 日 本 也 將 巴 利 文 藏 經 日 譯 , 以 《 南 傳 大 藏 經 》 的 名義 發 行 。 網牺 路跡 上 有 一 個鞄 巴 利 文 的 綜牴 合 資 料頔 庫韧 --GRETIL -- Göttingen Register of ElectronicTexts in Indian Languages 53 , 是 德 國 Göttingen 大 學赩 印 度 學赩 系倐 的 古 印 度 典 籍 全 文 網牺 站猺 , 除珂 佛教 典 籍 外 , 也 有 奧 義 書頟 、 吠佯 陀 經 等 , 每俟 一 典 籍 均佾 有 三 種牞 不 同 方 式 的 羅訌 馬珇 轉視 寫 , 可 以 特顠 別低 注54意 梵 文 佛 教 典 籍 及 巴 利 文 藏 經 藏 外 文 獻詿55 。 56藏 文西 藏 文 件 的 藏 文 文 字 處 理 程 式 (TibetDoc) 由 Tony Duff 與犕 加 德 滿軈 都 的 一 組 學赩 者 團蹘 隊 所研 發 , 設 計 來 使 用 於 線 上 辭訶 典 , 是 一 群 願詒 意 開 發 研 究倏 計 畫 所 需猀 程 式 的 學赩 者 設 計 出 產 品 的 例子 , 因 為 Duff 博 士 體 認狀 到 藏 文 資 料頔 的 數 位 研 究倏 需猀 要 寫 程 式 , 以 讓 學赩 者 有 可 能獢 簡 單 地 編 寫 與犕傳 遞狟 文 件 57 。Nitartha International 為 西 藏 學赩 的 綜牴 合 資 料頔 庫韧 , 由 美 國 紐獅 約 藝訓 亞 塔 國 際狽 協 會 所進 行 , 目 的 是 保 存 古 代 智 慧 、 研 發 先 進 的 藏 文 數 位 工 具 與犕 電踝 子 辭訶 典 。 包 含佳 開 發 藏 語犾 處 理 字型 , 以 及 藏 文 文 本 的 數 位 典 藏 計 劃蹄 58 。 另 外 雪 域 數 碼 圖蹙 書頟 館 (Tibetan Himalayun DigitalLibrary (THDL)) 也 是 一 個鞄 資 源 充 沛俧 的 網牺 路跡 資 料頔 庫韧 , 由 維犁 吉 尼 亞 大 學赩 的 David F. Germane教 授 與犕 其 團蹘 隊 、 多 位 國 際狽 專 家韑 ( 包 括 大 陸 西 藏 大 學赩 ) 共 同 合 作伿 的 龐觚 大 數 位 圖蹙 書頟 館 專 案頥 計 畫 ,提 供 百 科 全 書頟 與犕 字 彙 資 訊玕 的 持 續 資 源 , 包 括 藏 經 、 經 目 、 古 籍 等 。 彙 編 拉 薩 的 字 根頨 字 彙 、具 西 藏 地 名 資 料頔 的 地 名 詞 典 及 西 藏 密 宗 修鞈 行 的 專 門 用 語犾 , 網牺 站猺 並 提 供 英 文 、 中 文 、 尼 泊 軟爾47 http://sanskrit.gde.to。48 http://sanskritlibrary.org。49更俐 詳 細 的 資 料頔 可 參珰 考 : 梵 文 與犕 梵 文 佛 典 網牺 路跡 資 源 的 整超 合 與犕 建 構躬 ,http://homepage.ntu.edu.tw/~tsaiyt/htm/95NSC-1.htm。50 http://www.ucl.ac.uk/~ucgadkw/iass/。51 http://www.columbia.edu/itc/mealac/pollock/sks/index.html。52同 註 49。53 http://www.sub.uni-goettingen.de/ebene_1/fiindolo/gretil.htm。54 http://www.sub.uni-goettingen.de/ebene_1/fiindolo/gretil.htm#BauddhDa。55 http://www.sub.uni-goettingen.de/ebene_1/fiindolo/gretil.htm#Pali。56同 註 49。57 http://www.tibet.dk/tcc/page1.htm。58 http://www.nitartha.org/。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文 及 二 種牞 藏 文 之 介 面 , 全 文 呈佤 現 方 式 包 括 經 文 圖蹙 像踽 、 藏 文 Unicode 及 藏 文 羅訌 馬珇 轉視 寫 59 。( 三 ) 佛 教 傳 統 文尠 獻 與弌 與弌 相厴 關 典 籍 數 位 資 源「 佛 教 文 獻詿 學赩 」 或 「 佛 教 史 料頔 學赩 」 的 研 究倏 目 標 , 不 只 是 在 於 介 紹 佛 教 傳 統 的 文 獻詿 或 史料頔 , 而 是 在 於 有 條 理 、 系倐 統 的 處 理 這 些 文 獻詿 史 料頔 的 成 立 、 結 集 ( 編 纂 )、 口 誦犼 、 書頟 寫 、 印刷 、 流 傳 、 演躽 變 、 翻 譯 、 版 本 、 真猙 偽珏 、 宗 教 價猜 值靹 高珉 低佂 、 不 同 語犾 文 或 不 同 譯 文 之 間 的 判住 定 、以 及 不 同 資 料頔 使 用 在 佛 教 研 究倏 所 應 遵 循 的 準 則 60 , 包 含佳 : 一 、 佛 教 大 藏 經 ; 二 、 佛 典 目 錄 ;三 、 佛 教 史 傳 ; 四 、 語犾 文 資 料頔 ( 諸 如 經 、 論 、 注 疏 、 碑 銘狭 、 題覹 記玐 、 寺 誌犽 、 變 文 等 ); 五 、文 物 ( 造 像踽 、 訋 畫 、 建 築跗 等 ); 六 、 史 料頔 ( 包 括 佛 教 建 立 和 傳 播 的 區珮 域 與犕 歷趜 史 發 展韙 , 例 如 :大 印 度 圈 、 中 亞 、 漢軇 地 、 西 藏 、 蒙犝 古 、 東 亞 、 東 南 亞 等 )。1. 數 位 梵 文 佛 典 與犕 相 關詉 典 籍 數 位 資 源數 位 梵 文 佛 典 有 專 門 的 入 口 網牺 站猺 、 梵 文 佛 典 專 門 的 大 型 資 料頔 庫韧 , 或 是 梵 文 佛 典 附 掛 在範 圍 廣 泛 的 大 型 資 料頔 庫韧 內 、 梵 文 佛 典 附 掛 在 學赩 術 機趙 構躬 的 相 關詉 計 畫 或 出 版 品 內 , 以 及 梵 文 佛典 零踟 星 掛 在 四 散 的 網牺 站猺 等 , 可 參珰 考 蔡 耀 明 的 《 佛 教 的 研 究倏 方 法 與犕 學赩 術 資 訊玕 》 一 書頟 , 有 整超 理出 非 常 詳 細 的 資 料頔 。2. 數 位 巴 利 文 佛 典 與犕 相 關詉 典 籍 數 位 資 源如 上 一 章 節 所 介 紹 , 巴 利 藏 經 有 數 種牞 , 如 The Siam edition of the Pali Tipitaka 共 45 卷 ,可 以 顯 示 多 語犾 文 的 檢 索獃 結 果 , 目 前 已 提 供 線 上 查 閱贠 61 。The Pali Tipitaka 是 由 印 度 的 內 觀 研究倏 所 進 行 數 位 化 , 除珂 了 可 以 從 線 上 直 接 下 載跩 外 , 也 提 供 線 上 檢 索獃 的 功 能獢 62 。The Sri LankaTipitaka Project (SLTP) 也 是 可 以 從 線 上 直 接 下 載跩 , 與犕 線 上 檢 索獃 63 。 另 外 Pali Canon OnlineDatabase (DCD) 是 一 個鞄 線 上 資 源 豐覍 富 的 資 料頔 庫韧 64 。Access to Insight: Readings in TheravadaBuddhism 網牺 站猺 內 容韕 時頗 常 更俐 新 , 有 超 過跸 1,000 重 要 的 巴 利 經 典 現 代 翻 譯 , 全 部 依 經 題覹 、 專有 名 詞 、 主 題覹 等 編 入 索獃 引 65 。 佛 學赩 數 位 圖蹙 書頟 館 暨躤 (BDLM) 博 物 館 整超 理 印 度 內 觀 研 究倏 所 的 巴 利原鞝 文 經 典 , 以 PDF 檔 呈佤 現 , 更俐 方 便 閱贠 讀 , 這 裡 的 巴 利 原鞝 典 採 用 羅訌 馬珇 拼 音靦 66 。 若 要 查 找俁 巴 利文 原鞝 典 , 可 以 參珰 考 Sanskrit, Pali and South East Asian languages Tripitaka download; 除珂 以 巴利 文 為 主 外 , 也 包 括 梵 文 天 城 體 、 羅訌 馬珇 化 梵 文 、 各 南 傳 佛 教 國 家韑 語犾 文 、 蒙犝 古 文 , 提 供 網牺 路跡下 載跩 67 。3. 數 位 藏 文 佛 典 與犕 相 關詉 典 籍 數 位 資 源數 位 藏 文 佛 典 的 資 源 , 可 至 Asian Classics Input Project (ACIP) 查 找俁 。ACIP 為 亞 洲 經 典輸 入 計 畫 , 可 能獢 是 最 完侖 全 的 藏 文 大 藏 經 網牺 站猺 , 丹 珠猁 軟爾 、 諸 宗 著 作伿 集 、 甘 珠猁 軟爾 均佾 齊猗 備 。 網牺 站猺提 供 不 同 更俐 新 版 本 的 藏 文 藏 經 下 載跩 , 可 以 按 經 書頟 題覹 名 或 作伿 者 名 瀏 覽 , 除珂 藏 經 全 文 外 , 也 可59 http://www.thdl.org。60同 註 43, 頁靧 35。61 http://www.budsir.org/program/。62 http://www.tipitaka.org/。63 http://www.buddhistethics.org/palicanon.html。64 http://www.chaf.lib.latrobe.edu.au/dcd/pali.htm。65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index.html。66 http://ccbs.ntu.edu.tw/BDLM/sutra/pali/pali.jsp。67 http://www.buddhist-canon.com/PALI/index.html。1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以 從 ACIP 網牺 站猺 下 載跩 美 國 國 會 圖蹙 書頟 館 、 聖 彼 得 堡 俄 羅訌 斯 科 學赩 玽 等 國 際狽 重 要 典 藏 機趙 關詉 的 藏 文文 獻詿 目 錄 68 。1. 數 位 日 文 佛 典 與犕 相 關詉 典 籍 數 位 資 源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Zen Buddhism (IRIZ) 提 供 研 究倏 禪 宗 典 籍 的 數 位 資料頔 來 源 , 內 容韕 有 電踝 子 菩 提 達跲 摩 、 禪 宗 史 、〈 花 園 大 学 国 際狽 禅 学 研 究倏 所 論 叢 〉 等 論 文 出 版 刊物 等 , 資 訊玕 相 當 豐覍 富 , 也 有 提 供 英 文 版 本 69 。Samganikikritam Taisho Tripitakarn (SAT) 可 以在 線 上 直 接 搜 尋 查 閱贠 大 藏 經 , 介 面 有 日 文 及 英 文 兩 種牞 70 。2. 數 位 韓 文 佛 典 與犕 相 關詉 典 籍 數 位 資 源Tripitaka Koreana 與犕 其 他 漢軇 文 或 其 他 語犾 文 藏 經 全 文 網牺 站猺 不 大 一 樣 , 經 文 以 原鞝 始 經 版 圖蹙像踽 檔 方 式 呈佤 現 , 使 用 者 可 以 看 到 經 版 上 的 異 體 字 和 古 代 小 字 註 釋 等 雕 版 上 的 細 節 , 其 製犸 作伿了 主 題覹 、 經 文 年 代 、 經 文 體 裁 、 著 / 譯 / 編 者 、 原鞝 始 聽 經 者 、 經 名 等 瀏 覽 條 目 , 方 便 使 用 者尋 找俁 經 文 , 也 可 以 直 接 按 經 名 瀏 覽 71 。3. 數 位 中 文 佛 典 與犕 相 關詉 典 籍 數 位 資 源佛 光 山 出 版 的 《 佛 光 大 藏 經 》 光 碟牖 版 , 結 合 《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一 起玠 應 用 , 具 多 元 的 搜 尋功 能獢 72 。 中 華 電踝 子 佛 典 協 會 的 《CBETA 電踝 子 佛 典 集 成 》, 已 是 全 世 界 公 認狀 符 合 學赩 術 規 格頴 的電踝 子 藏 經 , 除珂 了 以 光 碟牖 流 通 外 , 也 提 供 線 上 查 詢 73 。《 乾珍 隆 大 藏 經 》 是 中 國 最 後 一 次 編 集 的藏 經 , 中 國 目 前 僅 存 的 大 藏 經 經 版 即佘 為 《 乾珍 隆 大 藏 經 》, 網牺 站猺 全 文 檔 為 pdf 格頴 式 , 網牺 站猺 內 有使 用 指 南 74 。4. 數 位 現 代 西 方 語犾 言借 佛 典 與犕 相 關詉 典 籍 數 位 資 源Access to Insight: Tipitaka 是 一 個鞄 容韕 易 使 用 英 語犾 語犾 言借 作伿 為 閱贠 讀 巴 利 文 藏 經 的 數 位 文 獻詿 ,按 經 名 的 英 文 拼 音靦 字 母 。 從 A 到 Z 次 序侤 瀏 覽 75 。Tipitaka, der Palikanon, die Lehre desTheravada Buddhismus 為 德 語犾 巴 利 文 藏 經 的 數 位 文 獻詿 , 有 些 經 卷 尚 未 全 部 翻 譯 76 。 中 華 佛 典寶話 庫韧 提 供 部 份 英 文 佛 典 , 網牺 站猺 詳 細 選 擇赾 了 各 種牞 原鞝 典 各 式 來 源 的 英 文 藏 經 , 部 份 為 英 漢軇 或 英語犾 與犕 原鞝 文 對蹹 照 , 亦 有 早 晚 課 經 文 英 文 版 77 。LinksPitaka Jôdo-Shinshû Textes et Documents enLigne On-line Texts and Documents 為 一 位 瑞 士 日 本 佛 教 研 究倏 者 的 網牺 站猺 , 收 錄 很 多 如 《 阿 彌陀 經 》 等 淨 土 藏 經 的 西 方 語犾 文 翻 譯 , 也 有 很 多 日 本 、 中 國 的 古 代 淨 宗 著 論 之 西 方 語犾 文 翻 譯 ,與犕 現 代 研 究倏 的 全 文 , 雖 然 網牺 站猺 目 前 錯 誤狃 連 結 甚 多 , 但伽 是 仍 有 很 多 有 用 資 料頔 78 。5. 數 位 現 代 其 他 亞 洲 語犾 文 藏 經泰顃 文 Tipitaka Online 提 供 泰顃 文 巴 利 藏 經 , 各 卷 均佾 有 htm 檔 、 文 字 檔 及 壓 縮 檔 可 選 擇赾 79 。68 http://www.asianclassics.org/。69 http://iriz.hanazono.ac.jp。70 http://21dzk.l.u-tokyo.ac.jp/SAT。71 http://80000.or.kr/main/index.html。72 http://www.hsilai.org/etext/。73 http://www.cbeta.org。74 http://enlight.lib.ntu.edu.tw/dragon/html/index.htm。75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index-sutta.html。76 http://www.palikanon.com/。77 http://www.fodian.net/English/index.htm。78 http://www.pitaka.ch/shindocu.htm。79 http://www.tipitaka.com。1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的 數 位 工 具83 。 843. 巴 利 文 類詑巴 利 聖 典 學赩 會 出 版 的 「 線 上 檢 索獃 版 巴 英 辭訶 典 」, 是 編 撰 佛 學赩 辭訶 典 的 重 要 發 展韙 , 不 但伽 包含佳 16 萬 個鞄 引 用 章 節 , 而 且 還 有 主 要 詞 條 的 字 源 說狄 明 85 。《 巴 利 佛 教 名 相 教 理 辭訶 典 》 涵 蓋犡 的詞 彙 某 種牞 程 度 上 定 義 可 於 《 巴 利 聖 典 論 藏 》(Abhidhamma) 上 找俁 到 的 詞 彙 , 且 內 容韕 著 重 於描 述 教 理 而 非 語犾 言借 或 詞 典 技侻 巧 86 。4. 藏 文 類詑線 上 藏 文 佛 教 辭訶 典 發 展韙 較跨 早 , 一 開 始 主 要 是 學赩 者 們靽 個鞄 別低 的 成 果 , 後 來 整超 合 成 數 位 版 。其 中 一 個鞄 最 早 具 備 英 文 同 義 字 的 線 上 藏 文 編 輯 辭訶 典 , 由 James Valby 博 士 在 1970 到 1980年 代 期 間 開 始 進 行 , 該 辭訶 典 命 名 為 「James Valby 的 MS-DOS 系倐 統 藏 英 辭訶 典 」, 包 括 約 五 萬三 千 組 詞 條 87 。Rangjung Yeshe Tibetan-English Dharrna Dictionary (RYD) 則 是 由 Eric Schmidt教 授 與犕 研 究倏 成 員鞬 擴 充 Valby 博 士 的 成 果 , 編 彙 成 《Rangjung Yeshe 藏 英 法 則 辭訶 典 》, 又 名《Rangjung Yeshe 藏 英 佛 教 文 化 辭訶 典 》— 彙 整超 自 其 他 計 畫 與犕 本 身倧 的 資 料頔 88 。 另 外 , 線 上 新 提供 了 一 個鞄 藏 英 辭訶 典 、 常 用 字 彙 和 資 源 , 是 以 Wiki 的 方 式 共 同 編 輯 而 成 。 除珂 了 Valby 博 士64,477 個鞄 詞 條 外 ,RYD 成 員鞬 彙 整超 Richard Barren 的 4,869 個鞄 詞 條 的 詞 彙 表 , 來 自 大 圓 滿軈 、大 手 印 與犕 其 他 文 獻詿 的 83,000 字 與犕 同 義 字 、Ives Waldo 的 122,000 字 的 辭訶 典 , 及 Jeffrey Hopkins的 《 藏 梵 英 辭訶 典 》 裡 的 18,440 個鞄 詞 條 , 囊 括 近 180,000 個鞄 單 獨趸 名 詞 與犕 片 語犾89 。 90Duff 博 士 與犕 「Padma Karpo 翻 譯 協 會 」(PKTC) 彙 編 《 千 禧 藏 英 字 典 》(Illuminator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ITED)), 涵 蓋犡 用 語犾 義 猅 域 及 詞 類詑 編 輯 而 成 的 25,000 組 詞 條 91 。《 數位 Das 辭訶 典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Das)) 為 PKTC 與犕 Duff 博 士 所 開 發的 , 與犕 原鞝 印 刷 版 內 容韕 相 對蹹 , 可 以 做珔 線 上 查 詢 。《 藏 文 對蹹 照 辭訶 典 》(Geshe Chodrak'sTibetan-Tibetan Dictionary) 是 Geshe Chodrak 於 1940 年 彙 編 重 要 的 字 彙 參珰 考 資 料頔 , 這 保 留猈了 最 後 曾 出 版 過跸 的 藏 文 辭訶 典 , 此 不 但伽 有 助 西 藏 讀 者 , 而 且 也 是 學赩 術 研 究倏 極 為 重 要 的 工 具 ,有 MAC 及 PC 二 種牞 版 本 92 。《 梵 藏 漢軇 和 四 譯 對蹹 校頣 ‧ 翻 譯 名 義 集 》(MahdvyutpattiSanskrit-Tibetan-Enlish Glossary) 是 十 九 世 紀 時頗 出 版 , 為 最 早 有 梵 藏 同 義 字 詞 彙 表 的 辭訶 典 ,目 前 仍 居 重 要 地 位 。PKTC 與犕 Duff 博 士 將 的 《 翻 譯 名 義 集 》 開 發 成 與犕 原鞝 印 刷 版 內 容韕 一 模 一樣 的 數 位 版 , 提 供 線 上 下 載跩 93 。5. 日 文 類詑SGI Dictionary 為 日 本 創 價猜 學赩 會 於 2002 年 發 行 的 《 佛 學赩 詞 典 》, 包 括 印 刷 與犕 數 位 版 。 此版 本 不 但伽 包 含佳 超 過跸 2700 個鞄 教 義 名 詞 的 名 詞 與犕 對蹹 照 , 而 且 有 佛 教 歷趜 史 事 件 、 釋 義 以 及 著 重83 http://webapps.uni-koeln.de/tamil/。84還 有 許 多 的 線 上 梵 文 辭訶 典 , 有 梵 文 辭訶 典 的 入 口 網牺 站猺 、 個鞄 別低 網牺 站猺 等 , 可 參珰 考 蔡 耀 明 的 《 佛 教 的 研 究倏 方 法 與犕 學赩術 資 訊玕 》, 有 整超 理 出 非 常 詳 細 的 資 料頔 。85 http://dsal.uchicago.edu/dictionaries/pali/。86 http://www.palikanon.com/english/wtb/dic_idx.html。87 http://cgi.sse-ag.ch/tib/tibform.pl。88 http://www.rangjung.com/ry-dictionary2003/welcome.htm。89參珰 :Lancaster, DIGITAL RESEARCH RESOURCES。90 www.dharmadictionary.net。91 http://www.tibet.dk/pktc/tdiction.htm。92 http://www.snowlionpub.com/search.html?isbn=TITIDI。93 http://the-mahavyutpatti-sanskrit-tibetan-engli.software.informer.com/。1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日 蓮 系倐 諸 宗 派 與犕 《 妙例 法 蓮 華 經 》 的 傳 統 , 並 提 供 線 上 檢 索獃 之 功 能獢 94 。6. 中 文 類詑由 佛 光 山 文 教 基 金 會 所 出 版 的 《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光 碟牖 版 , 共 收 錄 兩 萬 七 千 多 條 名 相 、 七百 萬 字 的 釋 文 , 及 三 千 多 張 圖蹙 片 , 且 包 含佳 七 千 七 百 多 條 名 相 完侖 整超 的 中 英 文 佛 學赩 辭訶 典 內 容韕 ,網牺 路跡 上 有 提 供 簡 易 搜 尋 版 95 。 佛 學赩 大 辭訶 典 則 是 提 供 《 佛 學赩 大 詞 典 》、《 中 華 佛 教 百 科 全 書頟 》、《 三 藏 法 數 》、《 陳 義 孝侒 佛 學赩 常 見倝 辭訶 彙 》、《 丁 福 保 佛 學赩 大 辭訶 典 》、《 中 國 大 百 科 全 書頟 ( 佛 教 篇 )》及 《 英 漢軇 對蹹 照 佛 學赩 詞 彙 》 做珔 線 上 查 詢 96 ; 其 中 的 丁 福 保 《 佛 學赩 大 辭訶 典 》, 原鞝 本 的 紙獊 本 為 四 冊 ,由 丁 福 譯 自 日 本 人 織 田 德 能獢 的 《 佛 學赩 大 辭訶 典 》, 是 佑 除珂 了 日 本 佛 教 相 關詉 資 料頔 及 文 獻詿 出 處 之後 所 成 的 節 譯 本 , 於 1922 年 正 式 出 版 , 共 收 錄 佛 學赩 名 相 條 目 三 萬 多 條 目 。 由 於 年 限 的 關詉係 , 該 辭訶 典 版 權 已 經 處 於 公 有 , 許 多 地 方 都 可 以 免佊 費 下 載跩 , 在 CBETA 電踝 子 佛 典 中 也 有 收錄 。 另 外 《 普 及 佛 學赩 辭訶 彙 》 目 前 總 共 收 錄 有 101,556 條 目 , 並 持 續 增猹 加 中 , 輸 入 欲 查 詢 之辭訶 彙 後 , 會 一 次 出 現 所 有 搜 尋 結 果 , 如 :《 佛 光 電踝 子 大 辭訶 典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Terms, William Edward Soothill and Lewis Hodous、《 佛 學赩 常 見倝 辭訶 彙 》 等 , 網牺 站猺 上 並 有 每俟 日 字彙 、 熱 門 查 詢 字 彙 、 最 新 字 彙 項 目 97 。7. 其 他 : 集 大 成 之 辭訶 典 資 源 指 引Buddhism – Dictionaries 提 供 各 式 各 樣 的 佛 教 辭訶 典 資 源 , 可 作伿 線 上 查 詢 , 也 有 辭訶 典 下 載跩的 網牺 頁靧 98 。 電踝 子 佛 教 辭訶 典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DDB)) 由 Charles Muller 於 1995年 7 月 建 立 , 提 供 多 項 內 容韕 : 搜 尋 、 索獃 引 、 序侤 文 、 辭訶 典 、 文 獻詿 等 連 結 99 。 另 外 還 有 「 電踝 子佛 學赩 辭訶 典 集 成 與犕 藏 經 閣狸 」, 由 美 國 佛 教 會 佛 教 電踝 腦 資 訊玕 庫韧 功 德 會 提 供 , 藏 經 部 份 包 括 地 藏菩 薩 、 觀 世 音靦 菩 薩 、 淨 土 宗 、 禪 宗 、 華 嚴詫 、 法 華 、 金 剛鞙 經 、 般獭 若 部 、 菩 提 道跰 次 第 等 專 輯 ,並 有 七 部 佛 學赩 辭訶 典 , 一 部 中 英 、 英 漢軇 佛 學赩 辭訶 典 , 還 有 歷趜 代 高珉 僧踶 傳 辭訶 典 、 禪 宗 典 籍 560 種牞 提要 辭訶 典 , 南 傳 佛 教 英 文 辭訶 典 , 俗 語犾 佛 源 ,《 閱贠 藏 知 津 》 等 。 藏 經 內 容韕 為 壓 縮 檔 , 可 以 一 次或 分 段 下 載跩 100 。書頟 目( 六 ) 當 代 佛 學 學 術 文尠 獻透 過跸 查 閱贠 書頟 目 資 料頔 , 可 檢 視 在 學赩 術 研 究倏 的 第 一 步俞 上 , 所 收 集 參珰 考 的 資 料頔 是 否佞 有 遺 漏軅 與犕缺獌 失 。 在 印 度 學赩 類詑 如 Karl Potter's Bibliography of Indian Philosophies 101 , 提 供 豐覍 富 的 書頟 目 登錄 , 包 括 印 度 傳 統 的 諸 家韑 哲鞦 學赩 文 獻詿 、 佛 典 , 以 及 當 代 的 研 究倏 資 料頔 102 。 中 文 類詑 可 參珰 考 由 中 華佛 教 百 科 文 獻詿 基 金 會 佛 學赩 資 料頔 中 心 的 書頟 目 檢 索獃 103 , 以 及 香靬 光 尼 圖蹙 書頟 館 , 資 料頔 相 當 完侖 整超 與犕 豐覍94 http://www.sgilibrary.org/dict.html。95 http://www.hsilai.org/etext/search-1.htm。96 http://www.fowang.org/fxd/lookup.htm。97 http://glossary.buddhistdoor.com/。98 http://www.alphadictionary.com/directory/Specialty_Dictionaries/Religion/Buddhism/。99 http://buddhism-dict.net/ddb/。100美 國 佛 教 會 佛 教 電踝 腦 資 訊玕 庫韧 功 德 會 :http://www.baus-ebs.org/sutra.html, 佛 陀 教 育倘 基 金 會 下 載跩 網牺 站猺 :http://www.budaedu.org.tw/fo-dict/( 提 供 簡 體 及 繁 體 兩 種牞 版 本 下 載跩 )101 http://faculty.washington.edu/kpotter/。102可 參珰 考 蔡 耀 明 的 《 佛 教 的 研 究倏 方 法 與犕 學赩 術 資 訊玕 》, 有 整超 理 出 非 常 詳 細 的 資 料頔 。103 http://www.buda.idv.tw/library/baike/。1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富 。學赩 報 期 刊一 般獭 而 言借 , 最 具 學赩 術 份 量 與犕 最 受 學赩 界 重 視 者 , 即佘 為 學赩 報 期 刊 。 除珂 了 傳 統 的 印 刷 本 之 外 ,透 過跸 網牺 路跡 取 得 學赩 報 期 刊 的 資 訊玕 乃 至 於 全 文 資 料頔 , 已 是 當 今 的 趨 勢 , 甚 至 於 也 有 純獄 粹牯 網牺 路跡 電踝子 版 的 期 刊 。 網牺 路跡 期 刊 不 僅 可 以 開 拓 學赩 習 與犕 研 究倏 的 格頴 局侚 , 更俐 能獢 開 展韙 全 球 視 野 , 與犕 世 界 性 研究倏 接 軌 。(1) 全 球 性 網牺 路跡 期 刊《 佛 教 倫鞌 理 學赩 年 刊 》(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 是 佛 學赩 研 究倏 中 最 重 要 的 數 位 期 刊 之 一 ,屬 於 同 儕赍 ( 同 行 ) 評 審 期 刊 , 並 且 創 作伿 的 標 準 與犕 學赩 術 印 刷 出 版 品 建 立 的 標 準 一 致 , 與犕 印 刷期 刊 無 明 顯 區珮 別低 。 其 優 點 為 能獢 快侳 速 準 備 並 發 行 , 提 供 全 球 研 究倏 者 及 學赩 者 取 得 。 目 前 擁赸 有 超過跸 六 千 位 以 上 的 訂 戶 , 可 能獢 是 佛 學赩 研 究倏 猅 域 中 , 讀 者 人 數 最 多 的 同 儕赍 評 審 期 刊 。 該 學赩 刊 以宏侘 觀 意 義 闡 釋 之 「 倫鞌 理 學赩 」, 涵 蓋犡 了 十 項 主 題覹 :1. 律 與犕 法 理 ;2. 醫覛 學赩 倫鞌 理 ;3. 哲鞦 學赩 倫鞌 理 學赩 ;4. 人 權 ;5. 倫鞌 理 學赩 和 心 理 學赩 ;6. 生 態躊 、 動珩 物 與犕 環 境蹜 ;7. 社 會 與犕 政 治 哲鞦 學赩 ;8. 跨跠 文 化 倫鞌 理 ;9.倫鞌 理 與犕 人 類詑 學赩 ;10. 宗 教 倫鞌 理 對蹹 話 104 。 另 外 還 有 Journal of Global Buddhist《 全 球 佛 教 期 刊 》105 、Western Buddhist Review《 西 方 佛 教 評 論 》 106 。(2) 日 文 類詑NASCIC 是 日 本 的 國 立 情 報 研 究倏 所 所 建 構躬 , 提 供 非 營 利 性 質賭 使 用 , 是 日 本 圖蹙 書頟 、 期 刊雜覮 誌犽 的 綜牴 合 目 錄 , 並 顯 示 日 本 館 藏 地 點 107 。 印 度 學赩 佛 教 學赩 論 文 數 據赼 資 料頔 庫韧 《 印 度 學赩 佛 教 學赩研 究倏 》(INBUDS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Treatise Database)), 收 錄 日 本 國 内 發 行 之 主 要期 刊 雜覮 誌犽 、 紀 念 論 文 集 、 一 般獭 論 文 集 中 有 關詉 印 度 學赩 、 佛 教 學赩 的 論 文 之 書頟 志侰 情 報 及 其 關詉 鍵 詞之 數 據赼 資 料頔 庫韧 108 。(3) 中 文 類詑由 中 華 佛 學赩 研 究倏 所 所 出 版 的 《 中 華 佛 學赩 學赩 報 》, 每俟 年 定 期 出 刊 , 以 中 、 英 、 日 等 數 種牞語犾 言借 , 發 表 重 要 的 學赩 術 研 究倏 成 果 。 每俟 期 發 行 千 餘 本 , 廣 由 中 、 美 、 日 、 英 、 德 等 國 內 外 重要 研 究倏 機趙 構躬 與犕 圖蹙 書頟 館 收 藏 109 。 另 外 香靬 光 尼 圖蹙 書頟 館 的 台 灣 地 區珮 佛 教 圖蹙 書頟 館 現 藏 佛 學赩 相 關詉 期 刊聯 合 目 錄 查 詢 系倐 統 中 , 收 錄 有 台 灣 地 區珮 佛 教 圖蹙 書頟 館 典 藏 中 、 英 、 日 、 韓 文 佛 學赩 相 關詉 期 刊 目錄 110 。學赩 位 論 文全 國 博 碩牙 士 論 文 摘躔 要 檢 索獃 系倐 統 是 全 國 性 的 學赩 術 資 料頔 庫韧 , 收 錄 全 台 灣 的 博 碩牙 士 論 文 , 也可 以 作伿 遠狚 距 取 得 111 。 另 外 美 加 地 區珮 碩牙 博 士 論 文 (UMI Online Dissertation Services), 也 是 值靹得 參珰 考 的 地 方 , 可 以 了 解 世 界 性 的 研 究倏 趨 勢 112 。104 http://jbe.gold.ac.uk。105 http://www.globalbuddhism.org。106 http://www.westernbuddhistreview.com。107 http://webcat.nii.ac.jp。108 http://www.inbuds.net。109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c_index.htm。110 http://www.gaya.org.tw/library/lib_journal/index.asp。111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112 http://www.umi.com/en-US/default.shtml。15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4. 網牺 路跡 圖蹙 書頟 資 源 與犕 資 料頔 庫韧由 台 大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中 心 所 建 置 的 佛 學赩 數 位 圖蹙 書頟 館 暨躤 博 物 館 , 提 供 佛 學赩 書頟 籍 、 期 刊 、 雜覮誌犽 、 博 碩牙 士 論 文 等 資 料頔 檢 索獃 , 還 有 佛 學赩 原鞝 典 、 語犾 言借 教 學赩 , 其 他 網牺 路跡 資 源 等 113 。 於 工 具 列 中依 序侤 提 供 解 題覹 、 科 判住 、 梵 漢軇 藏 全 文 檢 索獃 、 辭訶 典 、 參珰 考 書頟 目 、 藏 經 查 詢 等 功 能獢 。 另 外 特顠 別低 的是 , 還 有 提 供 梵 、 巴 、 藏 文 的 語犾 言借 教 學赩 114 。( 七 ) 其 他 數 位 佛 學赩 研 究倏 資 源學赩 術 訊玕 息韵 的 掌 握 , 對蹹 於 拓 展韙 學赩 術 的 網牺 絡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 首靫 先 要 建 立 起玠 交 流 接 觸 的 管牤道跰 , 並 主 動珩 去 取 得 相 關詉 資 訊玕 , 方 能獢 掌 握 學赩 術 脈獡 動珩 。 網牺 路跡 上 有 部 份 專 業 網牺 站猺 , 提 供 如 新 書頟 資訊玕 、 書頟 評 、 出 版 動珩 態躊 , 以 及 提 供 即佘 時頗 的 學赩 界 訊玕 息韵 , 都 是 值靹 得 參珰 考 與犕 運跮 用 的 管牤 道跰 。1. The Buddhist Scholars Information Network (H-Buddhism)佛 教 學赩 者 信 息韵 網牺 (H-Buddhism) 為 針玸 對蹹 已 在 學赩 術 機趙 構躬 從 事 佛 教 研 究倏 的 專 業 人 士 所 提 供的 一 塊 園 地 , 藉 以 交 換 佛 學赩 相 關詉 的 學赩 術 資 源 、 最 近 的 研 究倏 計 劃蹄 、 研 討玒 會 訊玕 息韵 、 以 及 數 位 出版 品 等 115 。2. 國 立 情 報 學赩 研 究倏 所國 立 情 報 學赩 研 究倏 所 根頨 據赼 在 於 和 大 學赩 玽 校頣 等 的 合 作伿 , 將 參珰 與犕 的 各 大 圖蹙 書頟 館 收 藏 的 資 料頔 、書頟 籍 情 報 和 所 在 情 報 , 利 用 資 料頔 庫韧 迅倭 速 地 相 互 提 供 在 各 個鞄 圖蹙 書頟 館 所 收 藏 的 資 料頔 , 提 供 學赩 術雜覮 誌犽 綜牴 合 目 錄 、 電踝 子 情 報 資 源 、 多 語犾 言借 資 料頔 等 情 報 116 。3. 學赩 會 資 源(1)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IABS): 國 際狽 佛 教 研 究倏 學赩 會 117 。(2)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日 本 印 度 學赩 佛 教 學赩 會 118 。(3)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AAR): 美 國 宗 教 研 究倏 玽 119 。(4)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IAHR): 國 際狽 宗 教 史 學赩 會 120 。4. H-Buddhism -- Graduate Programs in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亞 洲 哲鞦 學赩 與犕 宗 教 方 面 的 研 究倏 所 相 關詉 資 訊玕 , 為 H-Buddhism( 佛 教 學赩 者 信 息韵 網牺 ) 中 的 內 容韕 ,目 前 約 有 五 十 多 個鞄 提 供 佛 教 、 印 度 教 等 相 關詉 課 程 研 究倏 所 的 簡 介 與犕 聯 絡 資 訊玕 。 但伽 是 目 前 沒俯 有任 何 一 所 台 灣 的 資 料頔 呈佤 現 , 建 議 台 灣 的 相 關詉 研 究倏 所 可 以 主 動珩 提 供 資 料頔 給 該 網牺 站猺 121 。5. 東 蓮 覺 苑 – 佛 學赩 資 源收 集 中 文 、 英 文 、 巴 利 文 、 梵 文 、 藏 文 及 佛 學赩 索獃 引 等 佛 學赩 研 究倏 資 源 , 以 及 加 拿頁 大 東 蓮覺 苑 圖蹙 書頟 館 藏 書頟 搜 索獃 功 能獢 122 。6. 世 間 覺 報 Bodhi Journal ( 只 提 供 英 文 版 )內 容韕 將 包 括 探 討玒 阿 毗 達跲 摩 、 南 傳 上 座韩 部 傳 統 、 初 期 大 乘靭 佛 教 經 典 與犕 特顠 色 等 。 每俟 三 個鞄 月113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114 http://ybh.chibs.edu.tw/index.htm。115 http://www.h-net.org/~buddhism/。116 http://www.nii.ac.jp/CAT-ILL/。117 http://www.iabsinfo.net/。118 http://www.inbuds.net/jaibs/。119 http://www.aarweb.org/。120 http://www.iahr.dk/。121 http://www.h-net.org/~buddhism/GradStudies.htm。122 http://www.buddhistdoor.com/resources/index.html。1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出 刊 一 次 ( 三 、 六 、 九 、 十 二 月 ) 123 。四屶 、 佛 學 數 位 研厼 究 法 案 例對蹹 於 現 代 佛 學赩 的 研 究倏 方 法 , 吳佣 汝 鈞 提 出 可 大 致 歸 類詑 為 哲鞦 學赩 及 文 獻詿 學赩 方 法 124 , 而 文 獻詿 學赩為 目 前 學赩 術 界 相 當 重 視 的 研 究倏 方 式 , 特顠 別低 是 在 西 方 學赩 術 界 。 文 獻詿 學赩 是 文 獻詿 資 料頔 的 研 究倏 , 一般獭 是 校頣 訂 整超 理 原鞝 典 資 料頔 、 將 原鞝 典 與犕 其 他 譯 本 作伿 文 字 上 的 比 較跨 研 究倏 、 根頨 據赼 原鞝 典 或 譯 本 將 之 翻譯 成 現 代 語犾 文 、 或 加 上 註 釋 的 內 容韕 等 125 。 要 掌 握 文 獻詿 學赩 的 方 法 和 進 行 文 獻詿 學赩 的 研 究倏 , 包 括搜 尋 原鞝 典 的 寫 本 、 整超 理 、 與犕 各 譯 本 對蹹 校頣 、 翻 譯 成 現 代 語犾 文 、 註 釋 及 評 論 、 字 彙 表 及 索獃 引 等項 目 126 。 這 一 連 串 的 工 作伿 , 過跸 去 都 需猀 要 花 費 相 當 多 的 時頗 間 與犕 功 夫 , 但伽 是 在 數 位 時頗 代 中 , 已經 陸 續 提 供 豐覍 富 的 數 位 典 藏 資 料頔 以 及 研 究倏 工 具 , 實蹴 是 利 益 現 代 研 究倏 者 甚 多 ! 以 下 提 出 一 些專 案頥 實蹴 例 討玒 論 之 。( 一 ) 佛 典 目岰 錄 研厼 究 : 佛 教 藏 經 目岰 錄 數 位 資 料 庫在 文 獻詿 學赩 的 研 究倏 方 法 上 , 文 獻詿 的 管牤 理 有 助 於 知 識訤 體 系倐 的 建 構躬 , 包 含佳 文 獻詿 的 目 錄 、 版 本等 。 例 如 佛 典 要 收 錄 於 藏 經 中 , 就 要 用 目 錄 來 管牤 理 ; 而 藏 經 有 許 多 版 本 , 就 要 用 版 本 學赩 來管牤 理 。 良候 好 的 目 錄 書頟 可 以 幫 助 研 究倏 , 如 著 名 的 佛 典 目 錄 《 開 元 釋 教 錄 》 中 , 智 昇 法 師韦 有 云 :「 夫 目岰 錄 之 興 也 。 蓋弘 所 以层 別 真 偽 明 是半 非 。 記 人 代 之 古層 今 。 標 卷 部 之 多峿 少 。 摭平 拾匽 遺 漏庛 , 刪 夷崀駢 贅 。 欲 使 正岗 教 綸廷 理 , 金 言 有 緒廹 。 提醚 綱廲 舉 要 , 歷 然 可屣 觀毢 也 。 127 」 利 用 不 同 的 目 錄 , 以 掌 握著 書頟 的 變 化 與犕 發 展韙 , 作伿 為 研 究倏 上 考 證訥 、 校頣 勘珨 等 之 依 據赼 。 目 錄 學赩 是 知 識訤 累 積跏 的 成 果 , 可 以 展韙現 當 代 佛 教 的 歷趜 史 發 展韙 及 文 化 思 想 的 基 礎 , 蔡 耀 明 將 佛 典 目 錄 細 分 為 二 十 四 種牞 面 向 , 可 作伿為 研 究倏 參珰 考 128 。佛 教 的 傳 入 與犕 發 展韙 使 佛 典 翻 譯 日 益 興 盛 , 佛 典 的 興 盛 引 發 佛 教 目 錄 的 編 撰 , 到 宋侗 代 開始 以 雕 版 印 刷 的 方 式 進 行 佛 教 典 籍 的 集 結 和 印 刷 , 此 後 歷趜 代 所 雕 製犸 新 版 的 大 藏 經 , 一 般獭 都會 增猹 加 之 前 所 沒俯 有 收 集 到 的 佛 教 典 籍 及 著 述 , 因 此 藏 經 目 錄 便 是 一 個鞄 很 重 要 的 參珰 考 依 據赼 。所 以 古 德 在 編 制 目 錄 的 時頗 候鞅 , 不 單 單 只 是 羅訌 列 書頟 名 而 已 , 在 之 前 還 需猀 要 收 集 各 種牞 不 同 的 版本 , 進 行 真猙 偽珏 的 考 證訥 , 並 且 記玐 錄 各 種牞 版 本 的 源 流 。 若 更俐 為 詳 盡牏 的 話 , 還 會 為 每俟 本 書頟 撰 寫 提要 ( 如 : 序侤 錄 、 解 題覹 ), 可 以 幫 助 讀 者 瞭 解 該 書頟 主 要 內 容韕 、 價猜 值靹 , 或 作伿 者 生 平 事 蹟覓 等 , 尤其 在 介 紹 作伿 者 時頗 , 能獢 同 時頗 介 紹 作伿 者 的 學赩 術 思 想 與犕 學赩 術 淵 源 , 這 其 實蹴 便 是 目 錄 所 具 有 「 辨 章學赩 術 , 考 鏡註 源 流 」 的 功 能獢 。面 對蹹 在 數 位 時頗 代 中 , 因 電踝 子 文 獻詿 資 料頔 的 遽 增猹 , 要 使 佛 教 目 錄 學赩 的 研 究倏 在 面 對蹹 多 元 的 資訊玕 載跩 體 及 內 容韕 時頗 , 如 何 掌 握 文 獻詿 成 長 的 趨 勢 , 並 創 立 新 的 目 錄 學赩 體 系倐 , 是 一 個鞄 需猀 要 何 力 的目 標 。 在 數 位 時頗 代 中 , 提 供 我侷 們靽 新 的 方 式 來 處 理 這 些 資 料頔 , 此 即佘 為 「 佛 教 藏 經 目 錄 數 位 資料頔 庫韧 」( 以 下 簡 稱牟 「 經 錄 資 料頔 庫韧 」) 成 立 目 的 。 目 前 經 錄 資 料頔 庫韧 中 共 收 錄 古 經 錄 21 種牞 、 現123 http://www.buddhistdoor.com/others/Subscribe.aspx。124參珰 : 吳佣 汝 鈞 ,《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論 》 上 , 頁靧 94。125同 註 124, 頁靧 97。126同 註 124, 頁靧 103。127 T55, no. 2154, p. 477, a6-14。128同 註 43, 頁靧 86-92。1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藏 錄 24 種牞 , 遠狚 超 過跸 歷趜 來 經 錄 收 錄 的 範 圍 , 而 且 突 破猡 歷趜 代 各 種牞 紙獊 本 形侫 式 的 佛 經 目 錄 、 索獃 引或 解 題覹 著 作伿 的 限 制 ; 透 過跸 運跮 用 超 文 本 的 功 能獢 與犕 特顠 性 , 可 以 連 結 各 種牞 解 題覹 、 提 要 、 譯 者 生 平 、經 文 內 容韕 等 , 這 些 都 是 紙獊 本 形侫 式 所 無 法 達跲 成 的 。 並 且 除珂 了 貫 穿 古 今 經 錄 之 外 , 多 語犾 的 融 合也 是 一 大 突 破猡 ; 因 為 漢軇 文 佛 典 事 實蹴 上 是 翻 譯 的 , 大 部 分 的 原鞝 典 為 梵 文 , 此 外 還 有 流 傳 至 西藏 、 錫 蘭 等 地 區珮 之 巴 利 文 及 藏 文 版 本 的 藏 經 。 此 外 從 1900 年 左 右 至 今 , 近 代 人 也 開 始 把便漢軇 文 藏 經 目 錄 翻 譯 成 西 方 語犾 文 , 經 錄 資 料頔 庫韧 也 進 行 非 常 完侖 整超 的 整超 理 , 成 為 未 來 國 外 學赩 者 要研 究倏 漢軇 籍 很 好 的 入 門 處 129 。 經 錄 資 料頔 庫韧 的 特顠 色 為 提 供 多 語犾 言借 佛 教 藏 經 目 錄 檢 索獃 功 能獢 服 務珧 ,並 且 每俟 一 筆 檢 索獃 結 果 , 皆 詳 述 佛 經 文 獻詿 相 關詉 訊玕 息韵 , 如 經 典 所 出 之 版 本 、 頁靧 碼 、 冊 數 、 卷 數 、作伿 譯 者 , 並 提 供 對蹹 應 藏 文 、 巴 利 文 等 不 同 語犾 言借 的 文 獻詿 資 料頔 。 另 外 也 結 合 GIS 系倐 統 , 建 立 「 佛經 詞 語犾 索獃 引 與犕 時頗 空 地 理 檢 索獃 平 台 」, 將 佛 經 文 獻詿 、 詞 彙 , 以 時頗 間 與犕 空 間 立 體 化 結 果 呈佤 現 。130佛 教 藏 經 目 錄 數 位 資 料頔 庫韧 首靫 頁靧舉 例 : 例 如 想 查 詢 《 般獭 若 經 》 的 資 料頔 , 可 使 用 「 漢軇 文 」 之 「 現 藏 錄 」, 輸 入 「 般獭 若 經 」作伿 檢 索獃 。 檢 索獃 得 出 相 關詉 有 「 般獭 若 經 」 之 經 文 資 料頔 數 比 , 並 有 譯 者 、 卷 數 、 詳 目 。 祥 目 可 作伿進 一 步俞 的 資 料頔 查 閱贠 , 首靫 先 可 以 連 結 CBETA 線 上 電踝 子 佛 典 , 直 接 查 閱贠 經 文 ; 在 「 基 本 資 料頔 」中 , 可 以 直 接 查 閱贠 出 漢軇 語犾 拼 音靦 、 梵 文 、 藏 文 、 韓 文 的 經 目 , 還 有 英 文 的 翻 譯 概 述 , 對蹹 於 研究倏 上 的 使 用 非 常 快侳 速 又 便 利 。在 漢軇 文 大 藏 經 中 , 依 序侤 詳 細 列 出 了 各 藏 經 的 目 錄 , 如 《 房 山 石 經 》( 並 附 有 原鞝 目 錄 圖蹙檔 可 對蹹 照 參珰 考 )、《 開 寶話 藏 》、《 崇 寧蹱 藏 》、《 毘 盧跄 藏 》、《 圓 覺 藏 》、《 趙狒 城 金 藏 》、《 資 福 藏 》、《 磧跍砂 藏 》、《 高珉 麗詤 藏 》、《 普 寧蹱 藏 》、《 至 元 錄 》、《 洪 武 南 藏 》、《 永 樂 南 藏 》、《 永 樂 北 藏 》、《 嘉蹏 興藏 》、《 乾珍 隆 藏 》、《 縮 刻 藏 》、《 卍 正 藏 》、《 大 正 藏 》、《 佛 教 大 藏 經 》、《 中 華 藏 》 等 相 關詉 有 收錄 該 經 的 藏 經 目 錄 。 另 外 還 有 南 條 文 雄 編 號 、 蔡 運跮 辰倪 《 二 十 五 種牞 藏 經 目 錄 對蹹 照 考 釋 》 編 號 ,並 有 相 關詉 參珰 考 資 料頔 連 結 與犕 閱贠 讀 高珉 僧踶 傳 相 關詉 資 料頔 , 在 一 個鞄 螢 幕蹿 中 完侖 整超 收 錄 , 對蹹 現 代 的 佛 學赩 研究倏 者 俾鞋 益 良候 多 !129參珰 : 林 彥 宏侘 ,〈 貫 穿 古 今 融 通 中 外 -- 用 生 命 開 展韙 的 佛 教 藏 經 目 錄 數 位 資 料頔 庫韧 〉,http://jinglu.cbeta.org/knowledge/livedb.htm。130 http://jinglu.cbeta.org/。1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方 廣 錩 於 〈 資 訊玕 時頗 代 的 佛 教 目 錄 〉 一 文 中 提 到 ,「 資 訊 時 代 的 佛 教 目岰 錄 應 該 具 備鄠 全峖 面 、準 確 、 方尣 便 三 個 標 準 。 認強 為厉 資 訊 時 代 的 佛 教 目岰 錄 需 要 針 對 佛 教 文尠 獻 的 新 形 態幠 , 對 目岰 錄 的 內涵 與弌 外屸 延 重 新 界厢 定 。 主尾 張 用岦 超 文尠 本岓 將 佛 教 目岰 錄 與弌 文尠 獻 的 電 子 文尠 本岓 、 掃 描醒 件峋 連 接 , 使 目岰 錄 成為厉 開 放 式 、 互 動 式 的 網廱 上 圖 書 館 的 導 航 員 。 主尾 張 用岦 主尾 題 詞 檢 索 , 取 代 傳 統 的 圖 書 分 類 法 。131 」 這 一 個鞄 「 佛 教 藏 經 目 錄 數 位 資 料頔 庫韧 」, 的 確 已 達跲 成 這 樣 的 期 望 。該 資 料頔 庫韧 為 了 幫 助 初 階 的 研 究倏 者 、 或 是 能獢 快侳 速 的 對蹹 照 相 關詉 資 料頔 , 還 設 立 了 一 個鞄 「 相 關詉知 識訤 」 區珮 , 包 含佳 了 各 版 藏 經 介 紹 、 各 語犾 系倐 佛 學赩 版 本 簡 介 、 歷趜 代 漢軇 文 大 藏 經 概 述 、 民 國 增猹 修鞈大 藏 經 概 述 、 藏 經 總 目 錄 索獃 引 、 千 字 文 淺 介 、 卷 帙 函 的 定 義 、 資 料頔 結 構躬 、 操趀 作伿 示 範 等 , 還提 供 FAQ 及 聯 絡 信 箱 , 提 供 使 用 者 互 動珩 交 流 的 諮 詢 管牤 道跰 。該 經 錄 資 料頔 庫韧 最 特顠 殊頻 的 地 方 , 是 希侣 望 把便 以 前 需猀 要 依 賴 人 為 產 生 知 識訤 的 方 法 , 透 過跸 現 在資 訊玕 技侻 術 的 工 具 自 動珩 產 生 , 因 此 不 但伽 可 以 看 到 不 同 版 本 以 及 不 同 語犾 言借 的 關詉 係 , 還 可 以 把便 經錄 裡 面 的 人 物 、 時頗 間 跟 改俌 變 的 空 間 , 透 過跸 整超 合 時頗 間 軸 、 空 間 軸 以 及 經 錄 裡 的 語犾 彙 , 以 視 覺化 的 方 式 呈佤 現 資 料頔 , 開 展韙 出 知 識訤 網牺 的 概 念 。 法 鼓踴 佛 教 學赩 玽 杜俖 正 民 副珥 校頣 長 認狀 為 , 佛 學赩 跟 資 訊玕概 念 是 很 相 像踽 的 ,「 佛 學 裡 常 提醚 及 無 我 、 無 常 , 在峹 資 訊 界厢 裡 看厶 到 無 常 是半 最鄦 多峿 的 , 要 看厶 無 我 ,我 覺 得 資 訊 就酧 是半 最鄦 無 我 , 你 只屯 要 看厶 的 到 , 你 一 定 抓 的 到 , 所 以层 根 本岓 就酧 不 需 要 藏 , 你 乾 脆 就酧很匘 大 方尣 的 整 個 開 放 , 大 家 一 起 分 享 , 然 後匝 在峹 分 享 過 程 你 會 得 到 很匘 多峿 。 譬 如崇 像 經 錄 , 我 們 開放 經 錄 , 國 外屸 便 有 很匘 多峿 學 者 想 要 跟 我 們 合峯 作 , 假 如崇 不 開 放 , 不 會 有 人 想 要 主尾 動 給 你 , 而 且尼我 們 不 會 去屢 侵 權 , 這 最鄦 重 要 , 他屆 永岛 遠彑 保 持匵 他屆 資 料 特 色 。」 除珂 了 共 享 機趙 制 的 建 立 之 外 , 如 何透 過跸 資 訊玕 技侻 術 進 行 資 料頔 重 構躬 , 亦 是 需猀 重 視 的 - 「 再峘 來 就酧 是半 怎匣 樣 作 一 個 更 好崅 的 整 合峯 , 甚原 至 是半怎匣 樣 把 你 的 資 料 庫 拆 散醩 , 再峘 自 動 重 新 組 合峯 , 這 是半 現 在峹 蠻毡 大 的 一 個 挑匿 戰 , 在峹 建匔 置 基 礎 資 料 的過 程 中 , 怎匣 樣 重 構庂 現 有 的 資 料 , 也 是半 我 一 直 期醸 望 將 來 把 時 間 、 空 間 跟 語張 彙 整 合峯 以层 後匝 , 怎匣 樣作 重 組 , 在峹 未岔 來 將 是半 新 一 代 一 個 很匘 好崅 的 呈 現 。 132 」 所 以 在 經 錄 資 料頔 庫韧 的 背 後 , 其 實蹴 是 需猀 要有 佛 學赩 素獂 養 和 資 訊玕 技侻 術 兼鞎 備 的 人 員鞬 在 支 持 , 這 也 是 數 位 時頗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的 使 命 之 一 。( 二 ) 佛 典 版 本岓 研厼 究 :《:《法 華 經 》 數 位 資 料 庫在 佛 典 的 版 本 中 , 舉 凡 原鞝 稿 本 、 抄侸 寫 本 、 雕 版 印 刷 本 、 影 印 本 乃 至 於 電踝 子 佛 典 均佾 屬 之 ;在 版 本 學赩 中 , 研 究倏 其 源 流 、 特顠 徵 、 異 同 、 真猙 偽珏 等 為 其 方 法 。 尤 其 佛 典 通 常 都 有 許 多 版 本 在131132參珰 : 方 廣 錩 ,〈 資 訊玕 時頗 代 的 佛 教 目 錄 〉。《 佛 教 圖蹙 書頟 館 館 訊玕 》,NO.29,2002 年 3 月 。同 註 129。1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流 傳 , 要 研 究倏 該 經 典 之 思 想 , 首靫 先 要 查 明 該 經 有 多 少 版 本 , 版 本 的 差韤 異 性 與犕 優 劣 性 , 對蹹 於研 究倏 的 方 向 影 響 甚 深 。 蔡 耀 明 建 議 , 從 事 佛 教 研 究倏 者 , 掌 握 版 本 知 識訤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包 括整超 個鞄 佛 教 文 獻詿 在 不 同 的 語犾 言借 、 時頗 代 、 或 地 區珮 的 版 本 133 。《 法 華 經 》 數 位 資 料頔 庫韧 由 故 國 際狽 知名 學赩 者 戶 田 宏侘 文 博 士 及 立 正 大 學赩 三 友 健珖 教 授 與犕 中 華 佛 學赩 研 究倏 所 共 同 執 行 的 計 畫 , 以 漢軇 譯《 法 華 經 》 為 主 軸 , 並 以 其 他 各 種牞 版 本 的 《 法 華 經 》 做珔 文 獻詿 比 對蹹 , 包 括 梵 文 寫 本 、 漢軇 譯 本 、藏 譯 本 及 英 譯 本 等 , 提 供 現 代 文 獻詿 研 究倏 與犕 教 學赩 應 用 , 並 藉 由 網牺 路跡 將 《 法 華 經 》 的 內 容韕 廣 為流 傳 於 國 際狽 間 。版 本 研 究倏 或 是 譯 本 對蹹 照 , 對蹹 於 研 究倏 上 有 什 麼猕 幫 助 呢 ? 此 處 舉 一 個鞄 例 子 : 吳佣 汝 鈞 於 《 佛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論 》 一 書頟 中 134 , 提 到 鳩踱 摩 羅訌 什 的 漢軇 譯 《 法 華 經 ˙ 安 樂 行 品 》, 有 一 句 是 :「 常 好崅坐 禪 。 在峹 於 閒 處 , 修 攝 其 心尚 。」 但伽 是 日 本 學赩 者 岩 本 裕 , 根頨 據赼 梵 文 本 重 新 做珔 了 翻 譯 , 認狀 為 是 :「 他屆 不 注 重 棲釆 隱 的 事 , 亦岿 不 常 棲釆 隱 ( 瞑 思匠 )」, 這 兩 者 的 意 義 完侖 全 不 同 , 甚 至 於 與犕 天 台 智 者大 師韦 所 開 展韙 的 禪 觀 思 想 有 關詉 , 就 是 一 個鞄 可 以 研 究倏 的 議 題覹 。此 圖蹙 說狄 明 呈佤 現 與犕 建 構躬 的 資 料頔 及 功 能獢 135 , 左 欄 以 《 法 華 經 》 科 判住 建 構躬 知 識訤 架 構躬 , 以 便 管牤理 及 連 結 所 有 資 料頔 136 。 於 右 欄 建 構躬 各 種牞 漢軇 譯 譯 本 與犕 梵 文 轉視 寫 版 本 的 對蹹 讀 , 同 時頗 也 與犕 科 判住 及其 他 全 文 連 結 。於 右 欄 再 建 構躬 多 版 本 比 對蹹 資 料頔 , 如 梵 文 、 漢軇 譯 、 藏 譯 或 英 譯 等 資 料頔 的 連 結 與犕 呈佤 現 。 提供 多 版 對蹹 照 功 能獢 , 以 及 原鞝 稿 對蹹 讀 可 作伿 多 種牞 語犾 言借 版 本 比 對蹹 。 除珂 上 述 各 種牞 功 能獢 , 同 時頗 也 提 供檢 索獃 、 參珰 考 書頟 目 等 多 功 能獢 服 務珧 , 以 建 構躬 符 合 研 究倏 需猀 求俠 的 資 料頔 庫韧 。( 三 ) 經 文尠 比尬 對 及 對 照 研厼 究 :《:《別 譯 雜 阿 含 經 》「 比 對蹹 」 又 稱牟 「 對蹹 校頣 」, 重 點 在 於 比 較跨 不 同 版 本 的 異 同 。 蔡 曜 明 指 出 , 若 在 佛 教 研 究倏猅 域 上 只 停珐 留猈 比 對蹹 的 層 次 , 在 方 法 學赩 上 是 屬 於 較跨 短 視 的 作伿 法 。 可 以 將 比 對蹹 作伿 為 基 礎 , 擇赾 其他 文 獻詿 學赩 的 方 式 , 如 輯 佚佇 、 版 本 , 執 行 後 續 的 進 展韙 程 序侤 。 或 不 限 於 文 獻詿 學赩 , 可 依 其 研 究倏 主133134135同 註 43, 頁靧 96。同 註 124, 頁靧 327。參珰 : 該 專 案頥 計 劃蹄 書頟 :http://sdp.chibs.edu.tw/index.htm。136 http://sdp.chibs.edu.tw。2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題覹 發 展韙 , 例 如 辛倩 島韡 靜 志侰 之 〈《 道跰 行 般獭 若 經 》 和 " 異 譯 " 的 對蹹 比 研 究倏 :《 道跰 行 般獭 若 經 》 與犕 異 譯及 梵 本 對蹹 比 研 究倏 〉 一 文 就 是 一 個鞄 範 例 137 。 而 「 對蹹 照 」 是 將 一 些 對蹹 象 攤 開 並 陳 、 並 列 在 一 起玠 ,在 佛 教 研 究倏 的 猅 域 , 常 見倝 是 將 同 樣 典 籍 的 不 同 語犾 言借 的 傳 譯 本 在 篇 章 品 目 的 對蹹 照 , 或 是 把便 同樣 典 籍 的 不 同 語犾 言借 、 或 同 樣 語犾 言借 的 傳 譯 本 並 排 在 一 起玠 。 研 究倏 者 在 學赩 術 處 理 上 , 可 提 供 大 量的 注 解 , 出 版 類詑 似 如 比 對蹹 或 比 較跨 的 說狄 明 138 , 如 釋 恆 清 之 〈 南 北 傳 涅顖 槃躷 經 之 比 較跨 〉 一 文 。「 漢軇 文 古 籍 譯 註 與犕 數 位 編 輯 的 研 究倏 ── 以 巴 利 語犾 與犕 漢軇 文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T.100) 的 版本 比 對蹹 與犕 英 譯 為 例 的 數 位 版 本 比 對蹹 計 畫 」( 以 下 簡 稱牟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該 計 劃蹄 功 能獢 有 經群 選 擇赾 、 搜 尋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原鞝 始 排 序侤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主 題覹 表 、 縮 略 語犾 、 參珰 考 文 獻詿及 缺獌 字 發 音靦 表 ; 內 容韕 包 括 :1. 將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與犕 《 雜覮 阿 含佳 經 》 的 經 文 重 新 標 點 。2. 校頣 正 既 有 版 本 的 錯 誤狃 , 並 佐 以 文 證訥 。3. 區珮 分 並 呈佤 現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與犕 其 他 漢軇 譯 傳 本 、 巴 利 語犾 本 的 平 行 經 文 與犕 非 平 行 經 文 段落 , 使 用 者 可 輕狗 易 比 較跨 不 同 經 文 版 本 或 傳 本 間 的 內 容韕 差韤 異 。4. 精 揀 並 擴 充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364 部 經 之 經 群 內 容韕 , 呈佤 現 於 比 對蹹 目 錄 。5. 將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擇赾 篇 作伿 英 文 譯 注 。139圖蹙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的 數 位 版 本 比 對蹹 網牺 頁靧《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包 含佳 364 篇 經 文 ; 一 般獭 而 言借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的 364 篇 短 經 文 至少 都 有 一 篇 相 對蹹 應 的 漢軇 譯 平 行 經 文 , 以 及 一 篇 ( 附 有 註 釋 書頟 ) 的 巴 利 語犾 經 文 , 通 常 會 同 時頗有 許 多 篇 漢軇 譯 與犕 巴 利 語犾 平 行 經 文 , 有 時頗 甚 至 會 有 梵 語犾 經 文 殘 篇 留猈 存 。 這 項 計 畫 已 成 功 建 置《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的 數 位 比 對蹹 版 本 , 將 上 述 各 種牞 經 文 版 本 連 結 , 且 所 有 經 文 原鞝 始 檔 皆 提 供自 由 使 用 。 該 計 劃蹄 更俐 進 一 步俞 將 一 部 分 的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 經 文 英 譯 , 並 補 充 大 量 註 釋 。 漢軇譯 經 文 採 用 CBETA 版 本 , 巴 利 語犾 經 文 則 是 由 印 度 內 觀 研 究倏 所 授 權 的 Chaṭṭha SaṭgāyanaCD。 讀 者 可 在 線 上 選 擇赾 想 要 瀏 覽 的 經 群 , 並 可 直 接 挑 選 其 中 的 二 至 三 部 平 行 經 文 , 自 由 選用 兩 欄 或 三 欄 式 對蹹 讀 模 式 , 做珔 線 上 經 文 比 較跨 瀏 覽 , 是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相 當 便 利 的 參珰 考 工 具 。( 四屶 ) 文尠 獻 檢 索 參 照 : 佛 學 規 範 資 料 庫「 佛 學赩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Buddhist Authority Database Project)」 的 建 置 目 的 , 為 整超 合 法 鼓踴 佛教 學赩 玽 相 關詉 佛 學赩 資 訊玕 專 案頥 已 完侖 成 與犕 進 行 中 之 人 物 與犕 地 點 資 料頔 , 並 建 立 歷趜 史 對蹹 照 年 表 , 以 利137138同 註 43, 頁靧 101-102。同 註 43, 頁靧 102。139 http://buddhistinformatics.chibs.edu.tw/BZA/。2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日 後 數 位 佛 學赩 專 案頥 之 資 源 共 享 與犕 未 來 可 能獢 之 跨跠 專 案頥 搜 尋 應 用 , 因 此 建 立 時頗 間 、 地 點 及 佛 典人 物 等 三 個鞄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1. 時頗 間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Time Authority Database: 該 資 料頔 庫韧 提 供 中 西 曆趆 時頗 間 對蹹 照 、 日 期 查 詢 、干 支 年 月 查 詢 。 最 大 特顠 色 為 提 供 並 行 的 中 國 年 代 。 目 前 可 查 詢 時頗 間 範 圍 由 秦猵 始 皇 帝 元年 (BC 221/11/16) 至 清 末 (AD 1912/01/18) 140 。2. 人 名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Person Authority Database: 提 供 佛 典 相 關詉 人 名 資 料頔 查 詢 141 。3. 地 名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Place Authority Database: 提 供 佛 典 相 關詉 地 名 資 料頔 查 詢 142 。舉 例 使 用 : 有 一 研 究倏 生 在 文 獻詿 學赩 的 課 堂 作伿 業 中 , 老 師韦 詢 問 「 在 佛 典 中 , 是 否佞 有 使 用 到『 苦 情 』 的 詞 ? 又 『 苦 情 』 是 如 何 演躽 化 而 來 ?」 該 生 就 先 利 用 CBETA 電踝 子 佛 典 , 搜 尋 出有 「 苦 情 」 的 經 文 , 共 有 七 十 多 筆 , 然 後 作伿 篩跛 選 。接 著 依 年 代 、 經 名 、 作伿 譯 者 等 資 料頔 , 交 互 查 尋 出 年 代 ( 西 元 )。 過跸 去 在 搜 尋 整超 理 這 樣的 資 料頔 , 需猀 要 對蹹 照 年 表 、 辭訶 典 等 相 關詉 工 具 書頟 , 但伽 該 生 利 用 「 佛 學赩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很 快侳 的 就將 資 料頔 確 認狀 完侖 成 。 例 如 查 詢 「 寶話 亮 」, 除珂 了 可 得 知 其 中 西 元 年 代 外 , 還 可 以 直 接 連 結 CBETA經 文 作伿 相 互 參珰 照 。將 資 料頔 依 年 代 排 序侤 後 , 並 查 詢 近 代 使 用 「 苦 情 」 的 範 例 。 該 生 發 現 原鞝 來 自 西 秦猵 ( 西 元385 年 ) 至 清 光 緒犂 ( 西 元 1890 年 ) 年 間 , 在 佛 典 上 陸 續 有 出 現 「 苦 情 」 的 用 詞 , 但伽 是 其 意義 一 直 在 改俌 變 , 與犕 淨 土 法 門 的 發 展韙 有 關詉 。 因 此 該 生 利 用 此 電踝 子 資 料頔 庫韧 , 快侳 速 而 正 確 的 整超 理出 基 本 資 料頔 後 , 進 一 步俞 作伿 報 告佨 內 容韕 的 延 伸 。140 http://authority.ddbc.edu.tw/time/。141 http://authority.ddbc.edu.tw/person/。142 http://authority.ddbc.edu.tw/place/。22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 五 ) 佛 教 史屰 料 研厼 究史 料頔 包 括 文 獻詿 與犕 文 物 資 料頔 , 在 佛 教 史 的 研 究倏 上 , 是 一 塊 重 要 的 研 究倏 猅 域 。 蔡 耀 明 提 出就 佛 學赩 史 料頔 整超 理 或 研 究倏 出 的 成 果 , 還 可 以 按 照 其 焦 點 所 在 予 以 進 一 步俞 的 區珮 分 , 例 如 :(1)佛 學赩 入 門 史 料頔 或 佛 教 文 獻詿 概 觀 、(2) 佛 教 史 籍 或 史 學赩 、(3) 佛 門 特顠 定 的 人 物 、(4) 佛 教 流 傳 過跸程 當 中 特顠 定 的 時頗 代 或 區珮 域 、(5) 佛 典 專 書頟 、(6) 佛 教 特顠 定 的 學赩 派 、(7) 佛 學赩 專 題覹 等 143 。1441. 台 灣 佛 教 史 料頔 庫韧本 計 畫 由 數 位 國 內 外 專 家韑 學赩 者 參珰 與犕 , 建 構躬 與犕 研 究倏 一 涵 蓋犡 明 清 至 今 的 大 型 台 灣 佛 教 文 獻詿數 位 資 料頔 庫韧 。 臺犔 灣 佛 教 延 綿牾 三 百 餘 年 , 為 臺犔 灣 歷趜 史 與犕 文 化 的 重 要 環 節 之 一 , 此 數 位 資 料頔 庫韧的 建 置 , 不 但伽 是 國 際狽 間 唯 一 的 台 灣 佛 學赩 資 料頔 庫韧 , 也 為 國 內 外 漢軇 學赩 或 佛 學赩 學赩 者 之 入 口 網牺 站猺 。該 資 料頔 庫韧 相 當 豐覍 富 , 於 首靫 頁靧 左 側珛 的 功 能獢 表 , 依 時頗 間 順 序侤 列 出 相 關詉 史 料頔 , 分 別低 有 :(1) 明 鄭贋 時頗 期 與犕 清 朝 的 臺犔 灣 佛 教A. 方 志侰 類詑 : 均佾 可 線 上 查 閱贠 內 文 , 內 文 摘躔 錄 自 《 臺犔 灣 文 獻詿 叢 刊 》。B. 詩 詞 類詑 : 均佾 可 線 上 查 閱贠 內 文 , 內 文 摘躔 錄 自 《 臺犔 灣 文 獻詿 叢 刊 》。C. 參珰 考 文 獻詿 : 包 含佳 中 文 專 書頟 、 外 文 專 書頟 、 單 篇 論 文 , 部 份 可 直 接 連 結 到 全 文 網牺 頁靧 , 取用 查 閱贠 相 當 便 利 。圖蹙 : 方 志侰 類詑 頁靧 (2009/8/26) 圖蹙 : 參珰 考 文 獻詿 頁靧 (2009/8/26)(2) 日 據赼 時頗 期 的 臺犔 灣 佛 教A. 南 瀛觨 佛 教 會 會 報 : 完侖 整超 收 錄 , 包 含佳 原鞝 始 會 報 圖蹙 檔 及 重 新 編 輯 的 文 字 檔 , 兩 者 可 在 同一 視 窗 內 , 作伿 線 上 查 閱贠 與犕 對蹹 照 。圖蹙 : 南 瀛觨 佛 教 會 會 報 頁靧 (2009/8/26)B. 參珰 考 文 獻詿 : 包 含佳 中 文 專 書頟 、 外 文 專 書頟 、 單 篇 論 文 , 部 份 可 直 接 連 結 到 全 文 網牺 頁靧 。(3) 戰赶 後 時頗 期 的 臺犔 灣 佛 教 (1945 - present)A. 當 代 臺犔 灣 佛 教 研 究倏 之 相 關詉 論 文 、 資 料頔 、 訪 談 、 書頟 信 : 內 容韕 包 括 人 間 佛 教 、 文 殊頻 出 版社 、 台 灣 佛 教 、 佛 青 會 及 佛 青 基 金 會 、 宋侗 七 力 與犕 天 人 合 一 學赩 會 、 明 清 台 灣 佛 教 --143144同 註 43, 頁靧 150-152。網牺 址佼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taiwanbuddhism/tb/。2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林 朝 成 教 授 研 究倏 成 果 、 現 代 禪 、 童 梵 精 舍 • 梵 志侰 園 、 新 雨 社 、 萬 佛 會 、 關詉 懷觝 生 命 協會 、 民 國 佛 教 , 直 接 連 結 到 全 文 網牺 頁靧 。B. 《 臺犔 灣 佛 教 》 期 刊 數 位 典 藏 :《 臺犔 灣 佛 教 》 期 刊 始 於 1947 年 7 月 1 日 , 記玐 錄 當 時頗 佛教 及 非 佛 教 人 、 事 、 物 , 紙獊 本 資 料頔 保 存 不 易 , 數 位 化 後 可 延 續 閱贠 讀 性 及 研 究倏 。 包 含佳期 數 、 原鞝 始 期 刊 圖蹙 檔 及 重 新 編 輯 的 文 字 檔 , 圖蹙 檔 及 文 字 可 分 別低 或 將 兩 者 在 同 一 視 窗內 同 時頗 查 閱贠 與犕 對蹹 照 。圖蹙 :《 臺犔 灣 佛 教 》 期 刊 數 位 典 藏 頁靧 (2009/8/26)(4) 圖蹙 書頟 館 藏A. 台 中 佛 教 會 館 特顠 藏 : 包 含佳 中 、 日 文 的 全 文 及 原鞝 典 影 像踽 對蹹 照 、 期 刊 原鞝 典 影 像踽 , 線 上 即佘可 查 閱贠 , 下 載跩 速 度 快侳 且 清 晰 , 就 像踽 擁赸 有 一 個鞄 珍 貴 的 史 料頔 圖蹙 書頟 館 。B. 圓 光 佛 學赩 玽 館 藏 : 包 含佳 台 灣 佛 教 、 亞 の 光 、 台 灣 佛 教 新 報 等 期 刊 原鞝 典 影 像踽 , 線 上 即佘可 查 閱贠 ,2. 台 灣 佛 教 數 位 博 物 館 : 蓬 萊 淨 土 遊路該 資 料頔 庫韧 包 含佳 台 灣 佛 教 寺 玽 介 紹 . 文 教 組 織 介 紹 . 佛 教 人 物 介 紹 . 文 化 藝訓 術 的 發 展韙 ,以 及 寺 玽 虛 擬 巡倯 禮 等 , 讓 使 用 者 身倧 歷趜 其 境蹜 , 瞭 解 目 前 蓬 勃 發 展韙 的 本 土 化 台 灣 佛 教 文 化 與犕 歷趜史 背 景 。 內 容韕 呈佤 現 生 動珩 活 潑 , 但伽 該 計 劃蹄 在 結 案頥 後 , 未 再 做珔 更俐 新 145 。3. 台 灣 佛 寺 時頗 空 平 台該 計 劃蹄 內 容韕 主 以 過跸 去 台 灣 佛 教 史 學赩 者 之 研 究倏 為 根頨 據赼 , 並 包 含佳 此 猅 域 專 家韑 闞 正 宗 教 授 之研 究倏 成 果 。 除珂 使 用 寺 玽 本 身倧 提 供 的 圖蹙 文 資 訊玕 , 更俐 配玵 合 Google-Earth 動珩 態躊 地 圖蹙 技侻 術 , 以 確 實蹴定 位 該 寺 玽 現 址佼 之 經 緯 度 座韩 標 及 提 供 相 關詉 交 通 資 訊玕 。 本 計 劃蹄 所 用 文 獻詿 , 年 代 始 於 十 七 終 於二 十 一 世 紀 , 由 此 得 以 追玭 蹤覒 台 灣 佛 教 數 百 年 來 之 傳 播 發 展韙 及 地 域 分 布 146 。145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taiwanbuddhism/formosa/。146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taiwanbudgis/。2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圖蹙 : 台 灣 佛 寺 時頗 空 平 台 首靫 頁靧 (2009/8/26)4. 中 國 佛 教 寺 廟 志侰在 史 料頔 中 , 地 方 志侰 或 地 方 性 歷趜 史 在 中 國 史 料頔 中 是 一 個鞄 很 獨趸 特顠 的 文 體 , 由 各 式 各 樣 的 文本 編 輯 而 成 , 是 一 個鞄 很 重 要 的 珍 藏 , 其 中 包 含佳 了 地 方 的 描 述 、 傳 記玐 、 詩 集 、 地 圖蹙 、 人 像踽 及感 應 故 事 等 。 此 專 案頥 的 目 的 , 是 藉 由 接 觸 這 些 珍 貴 資 訊玕 , 以 便 對蹹 中 國 佛 教 歷趜 史 有 更俐 深 的 了解 。 此 專 案頥 數 位 典 藏 《 中 國 佛 寺 志侰 》, 此 套 書頟 所 收 或 為 手 抄侸 本 、 或 為 各 國 圖蹙 書頟 館 唯 一 藏 本 ,是 研 究倏 佛 教 史 的 重 要 史 料頔 。以 「 玉 岑侟 山 慧 因 高珉 麗詤 華 嚴詫 敎 寺 志侰 」 為 例 , 點 選 下 拉 式 選 單 、 或 是 直 接 輸 入 寺 名 , 即佘 可切 換 到 該 寺 志侰 的 畫 面 。 左 欄 以 層 級獇 選 單 方 式 , 可 立 即佘 瀏 覽 目 錄 。 中 欄 為 純獄 文 字 檔 , 並 已 完侖成 現 代 的 標 點 句 讀 。 右 欄 則 為 原鞝 始 的 掃 瞄牑 圖蹙 檔 , 可 相 互 參珰 照 147 。該 資 料頔 庫韧 並 與犕 「 佛 學赩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做珔 連 結 , 舉 凡 人 名 、 時頗 間 、 地 名 , 均佾 可 直 接 連 結 到該 資 料頔 庫韧 資 料頔 , 以 彈 跳跢 式 視 窗 方 式 秀倍 出 資 訊玕 , 非 常 便 利 ! 特顠 別低 的 是 在 地 名 資 料頔 上 , 還 有 座韩標 資 訊玕 , 直 接 連 結 Google Map, 呈佤 現 出 立 體 的 空 間 概 念 。圖蹙 : 與犕 「 人 名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連 結 而 呈佤 現 之 「 義 天 」 資 料頔 (2009/8/27)147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taiwanbudgis/。25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圖蹙 : 與犕 「 時頗 間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連 結 而 呈佤 現 之 「 元 延 祐猩 四 年 」 資 料頔 (2009/8/27)圖蹙 : 與犕 「 地 名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連 結 而 呈佤 現 之 「 華 嚴詫 經 閣狸 」 資 料頔 (2009/8/27)5. 漢軇 傳 佛 教 高珉 僧踶 傳 研 究倏 地 理 資 訊玕 系倐 統地 理 資 訊玕 系倐 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是 一 種牞 具 有 專 業 資 訊玕 系倐 統 空 間 形侫式 的 數 據赼 管牤 理 系倐 統 。 該 計 畫 利 用 藏 經 文 本 、 歷趜 史 圖蹙 資 與犕 電踝 子 數 位 技侻 術 , 初 步俞 先 完侖 成 《 梁 高珉僧踶 傳 , 梁 釋 慧 皎 撰 》, 並 整超 理 出 人 物 與犕 時頗 空 相 關詉 資 料頔 庫韧 ; 其 次 在 Google 地 球 或 是 Google Maps平 台 疊 上 歷趜 代 疆觹 域 圖蹙 , 然 後 建 立 索獃 引 及 搜 尋 介 面 , 讓 讀 者 可 以 在 網牺 站猺 上 做珔 圖蹙 文 參珰 照 的 檢 索獃處 理 。 在 高珉 僧踶 傳 的 空 間 資 料頔 部 份 , 係 以 高珉 僧踶 的 出 生 地 、 弘 講 地 、 遊路 化 地 、 駐贲 錫 地 地 理 位 置的 標 定 為 主 , 進 一 步俞 可 經 由 地 理 座韩 標 上 的 統 計 , 提 供 佛 教 流 布 、 宗 派 教 區珮 、 佛 教 城 市 山 林等 資 訊玕 , 以 動珩 態躊 模 擬 方 式 呈佤 現 一 位 高珉 僧踶 的 畢 生 行 履 , 將 原鞝 本 深 奧 抽 象 的 僧踶 傳 內 容韕 在 地 圖蹙 上動珩 態躊 呈佤 現 。 地 圖蹙 與犕 文 本 可 雙覯 向 查 詢 , 其 最 終 目 標 就 是 利 用 新 技侻 術 所 得 的 新 觀 點 , 為 研 究倏 提出 新 的 方 向 及 課 題覹 148 。圖蹙 例 : 以 下 拉 式 選 單 選 取 高珉 僧踶 的 資 料頔 , 左 欄 呈佤 現 《 梁 高珉 僧踶 傳 》 中 的 藏 經 文 本 資 料頔 , 右欄 則 是 以 Google Maps 呈佤 現 該 位 高珉 僧踶 的 畢 生 行 履 。圖蹙 : 支 樓 迦 讖 GIS 網牺 頁靧 (2009/8/27)例 如 想 要 知 道跰 鳩踱 摩 羅訌 什 是 通 過跸 哪鞯 些 路跡 徑韬 來 到 中 國 的 嗎 ? 他 在 長 安 又 曾 跟 哪鞯 些 人 有 過跸互 動珩 呢 ? 除珂 了 可 以 透 過跸 藏 經 文 本 所 記玐 載跩 的 文 字 來 了 解 外 , 也 可 以 透 過跸 此 數 位 時頗 代 的 新 工148 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taiwanbudgis/。2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具 —GIS, 連 結 「 佛 學赩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立 體 呈佤 現 出 時頗 、 地 、 人 的 完侖 整超 資 料頔 !圖蹙 : 鳩踱 摩 羅訌 什 GIS 網牺 頁靧 (2009/8/27)五 、《、《摩 訶 止尩 觀毢 》 數 位 研厼 究 工 具 設 計佛 學赩 典 籍 是 人 類詑 共 有 的 文 化 寶話 藏 , 但伽 其 相 關詉 的 資 料頔 浩顒 瀚觫 如 海顊 , 實蹴 令 人 望 洋 興 嘆蹎 。 在 紙獊本 時頗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書頟 桌頮 , 各 式 各 樣 相 關詉 參珰 考 書頟 籍 , 往 往 擺 滿軈 一 整超 個鞄 書頟 桌頮 , 在 時頗 間 、 體 力 、心 力 上 都 需猀 要 付 出 極 大 。 但伽 是 在 數 位 時頗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書頟 桌頮 , 或 許 是 一 台 電踝 腦 、 一 台 小 筆電踝 , 乃 至 於 PDA、 或 是 新 載跩 體 — 電踝 子 書頟 、 電踝 子 紙獊 等 , 運跮 用 資 訊玕 科 技侻 之 數 位 化 、 電踝 子 化 的 媒體 與犕 工 具 , 採 用 「 多 價猜 」(Multivalent) 文 獻詿 模 式 的 特顠 性 與犕 標 準 化 的 標 誌犽 (Markup) 語犾 言借( 例 如 :SGML、HTML、XML) 149 , 即佘 能獢 有 效頒 地 管牤 理 佛 學赩 資 訊玕 , 一 次 整超 合 眾 多 資 源 , 讓數 位 時頗 代 的 研 究倏 者 書頟 桌頮 , 不 再 擺 的 滿軈 滿軈 一 桌頮 , 直 接 呈佤 現 精 華 , 並 輕狗 鬆觅 的 找俁 尋 到 所 需猀 要 的 研究倏 資 料頔 , 並 能獢 進 一 步俞 改俌 善 佛 學赩 相 關詉 教 學赩 、 研 究倏 、 服 務珧 、 弘 化 等 層 面 的 品 質賭 。資 訊玕 科 技侻 要 如 何 運跮 用 在 佛 學赩 研 究倏 上 呢 ?1999 年 於 中 華 佛 學赩 研 究倏 所 , 即佘 有 研 究倏 生 以 佛 學赩與犕 資 訊玕 科 學赩 整超 合 的 論 點 提 出 《 高珉 效頒 能獢 的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管牤 理 模 式 》 論 文 , 其 目 的 是 希侣 望 讓 佛學赩 研 究倏 者 瞭 解 「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庫韧 」 的 重 要 。 作伿 者 首靫 先 論 述 最 基 本 的 數 位 化 資 料頔 特顠 質賭 與犕 管牤 理 ,接 著 究倏 明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的 高珉 效頒 能獢 管牤 理 、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庫韧 的 定 位 與犕 價猜 值靹 , 以 及 如 何 以 HTML與犕 HTMLHelp 來 建 構躬 與犕 管牤 理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庫韧 , 並 一 再 強 調 「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庫韧 」 是 相 當 實蹴 用 、易 學赩 且 經 濟 , 使 得 一 位 佛 典 研 究倏 者 可 完侖 全 依 據赼 自 身倧 的 需猀 求俠 去 做珔 規 劃蹄 , 並 自 行 建 構躬 與犕 管牤 理 適贅合 自 己 研 究倏 範 疇觸 的 「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庫韧 」 150 。( 一 ) 佛 學 研厼 究 者 於 過 去屢 與弌 現 代潘 煊 記玐 錄 聖 嚴詫 法 師韦 寫 《 天 台 心 鑰 》 的 經 歷趜 :「… 直 到 書 稿 完 成 , 付屃 梓 出屒 版 , 有 人 跟 聖嚴 法 師 道 出屒 《 天 台屲 心尚 鑰毦 》 的 幾酱 處 誤强 植释 , 聖 嚴 法 師 好崅 奇 的 問 :「 你 怎匣 麼 知 道 的 ?」 那 人 回峵 答 :「 很匘 簡 單酀 啊 ,《 大 正岗 藏 經 》 現 在峹 有 光峒 碟廍 版 , 要 搜 酦 那 個 名峮 詞 , 一 按匲 鍵 盤 就酧 出屒 來 了 。」 聖 嚴法 師 恍匥 然 大 嘆 現 今 治 學 的 便 利 , 電 腦 在峹 握醛 , 得 心尚 應 手尝 , 要 什 麼 有 什 麼 ,……( 中 略 )「 當 時在峹 美 國 鄉 間 , 手尝 邊 謹 有 的 就酧 是半 大 部 頭 的 紙 本岓 藏 經 , 所 以层 無 法 省厲 去屢 很匘 多峿 死 功屖 夫 , 得 像 古層 人 一149150參珰 : 釋 惠 敏 ,〈 電踝 子 佛 典 數 位 化 的 運跮 用 與犕 展韙 望 〉。同 註 149。2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樣 的 吃峰 足 苦 頭 。」 講 到 這 裡 , 聖 嚴 法 師 哈勞 哈勞 一 笑 , 覺 得 治 學 工 具 的 今 古層 對 照 有 趣 極 了 。 151 」我侷 們靽 可 以 看 到 過跸 去 的 研 究倏 者 與犕 現 代 研 究倏 者 , 因 為 數 位 化 後 所 產 生 的 差韤 別低 。在 數 位 時頗 代 中 , 大 量 的 電踝 子 佛 典 與犕 相 關詉 資 料頔 也 應 運跮 而 生 , 但伽 大 部 份 還 是 呈佤 現 單 獨趸 的 文字 檔 型 式 , 使 用 者 透 過跸 網牺 路跡 搜 尋 引 擎 或 其 他 方 式 得 到 資 料頔 後 , 是 否佞 能獢 再 妥侑 善 運跮 用 , 也 是 一152個鞄 值靹 得 思 想 的 方 向 。 而 目 前 也 有 出 現 一 些 以 資 料頔 庫韧 的 型 式 所 製犸 作伿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工 具 , 如 :佛 光 山 電踝 子 大 藏 經 的 《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印 順 文 教 基 金 會 的 《 印 順 法 師韦 佛 學赩 著 作伿 集 》、 中 華電踝 子 佛 典 協 會 所 發 行 的 CBETA 電踝 子 佛 典 等 。 但伽 是 作伿 為 使 用 者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 在 找俁 尋 、 整超理 、 使 用 這 些 研 究倏 資 料頔 時頗 , 大 都 還 是 停珐 留猈 在 傳 統 的 下 載跩 後 先 存 檔 , 這 些 存 下 來 的 資 料頔 若 沒俯有 再 做珔 進 一 步俞 的 管牤 理 或 運跮 用 , 往 往 就 沉 沒俯 在 硬 碟牖 大 海顊 之 中 。 因 此 本 文 就 試 著 以 規 劃蹄 「 摩 訶止 觀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 的 設 計 想 法 為 基 礎 , 分 享 如 何 提 昇 佛 學赩 研 究倏 資 料頔 的 使 用 效頒 率 , 讓 更俐 多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能獢 善 用 數 位 工 具 的 特顠 性 , 並 期 能獢 發 揮 拋 磚跋 引 玉 的 功 效頒 , 讓 更俐 多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重 視 數 位 工 具 的 應 用 , 以 俾鞋 新 時頗 代 的 研 究倏 之 益 。( 二 ) 選 擇 以层 《 摩 訶 止尩 觀毢 》 為厉 例 之 緣 由智 者 大 師韦 發 智 於 法 華 , 創 立 天 台 宗 。 天 台 宗 以 其 教 觀 雙覯 美 著 稱牟 , 於 教 有 五 時頗 八 教 之 判住 ,於 觀 有 三 部 止 觀 之 行 。 而 三 部 止 觀 中 , 又 以 《 摩 訶 止 觀 》 與犕 《 法 華 文 句 》、《 法 華 玄 義 》並 號 為 「 天 台 三 大 部 」。 慧 嶽 法 師韦 於 出 版 《 摩 訶 止 觀 輔狕 行 傳 弘 決俩 》 一 書頟 中 的 概 說狄 云 :「 有關 天 台屲 止尩 觀毢 學 的 論 書 , 雖 具 多峿 種廕 , 但 其 最鄦 肝 要 的 當 推 《 摩 訶 止尩 觀毢 》 十 卷 。 人 類 文尠 明 進 入 二十 一 世尺 紀 的 前 夕 , 對 于 人 們 的 心尚 理 健 康 , 愈 來 愈 被 重 視 , 故卂 天 台屲 止尩 觀毢 實 踐 門 的 研厼 究 也 隨 之得 國 際 化 的 發 展 !…( 中 略 , 為 各 種牞 語犾 言借 譯 本 的 《 摩 訶 止 觀 》 之 介 紹 )。 此 即 證 明 《 摩 訶 止尩 觀毢 》 進 展至 國 際 化 , 誠 是半 歐 美 人 士 今 後匝 研厼 究 禪 學 的 一 大 福廓 音 。 153 」 又 聖 嚴詫 法 師韦 於 《 摩 訶 止 觀 之 研 究倏 》一 書頟 的 序侤 中 說狄 :「 民岙 國 七 十 四屶 年 在峹 中 華 佛 學 研厼 究 所 一 次 老 師 的 聚弁 會 中 , 我 曾醶 提醚 議 : 希 望 有學 者 能 把 智醳 者 大 師 的 《 摩 訶 止尩 觀毢 》 作 一 專 書 研厼 究 。 十 五 年 後匝 的 今 天 , 李 教 授 已 有 了 具 體殱 的回峵 應 。 我 更 希 望 有 更 多峿 的 學 者 將 中 國 佛 學 典 籍 有 系 統 地峸 分 別 整 理 出屒 來 , 對 中 國 佛 學 研厼 究 ,尤尒 其 對 年 輕彎 佛 學 之 研厼 究 者 具 有 重 大 的 貢 獻 。 154 」 李俒 志侰 夫 教 授 則 在 《 摩 訶 止 觀 之 研 究倏 》 自 序侤中 說狄 :「 我 之 所 以层 要 作 這 幾酱 大 部 「 研厼 究 」 主尾 在峹 以层 「 工 具 性 」、「 指匸 引尙 性 」 提醚 供 學 者 們 方尣 便作 更 深 入 、 廣 泛 之 研厼 究 , 以层 節 省厲 他屆 們 的 時 間 、 精廨 力 。 155 」, 可 知 《 摩 訶 止 觀 》 於 天 台 學赩 乃至 於 漢軇 傳 佛 教 思 想 之 重 要 , 因 此 本 文 選 擇赾 以 《 摩 訶 止 觀 》 作伿 為 研 究倏 之 範 例 。( 三 )《)《摩 訶 止尩 觀毢 》 數 位 研厼 究 工 具在 研 究倏 《 摩 訶 止 觀 》 的 論 著 中 , 主 要 有 以 下 的 代 表 作伿 及 參珰 考 書頟 籍 、 工 具 書頟 :一 、《 摩 訶 止 觀 輔狕 行 傳 弘 決俩 》, 包 含佳 :151聖 嚴詫 法 師韦 、 潘 煊 。《 聖 嚴詫 法 師韦 最 珍 貴 的 身倧 教 》。 頁靧 178-179。152將 眾 多 數 位 化 資 料頔 統 合 在 一 起玠 便 成 為 一 資 料頔 庫韧 , 參珰 : 張 瓊觶 夫 ,《 高珉 效頒 能獢 的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管牤 理 模 式 —— 試 論超 文 件 標 記玐 語犾 言借 (HTML) 及 HTML Help 在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庫韧 上 之 應 用 》。153 《 摩 訶 止 觀 止 觀 輔狕 行 傳 弘 決俩 》。 台 北 縣跣 : 中 華 佛 教 文 獻詿 編 撰 社 , 頁靧 2-19。154155李俒 志侰 夫 (2001)。《 摩 訶 止 觀 之 研 究倏 》,〈 聖 嚴詫 法 師韦 序侤 〉 頁靧 7。同 註 154,〈 自 序侤 〉 頁靧 9。2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 一 ) 隋 ˙ 智 者 大 師韦 講 述( 二 ) 隋 ˙ 灌 頂 大 師韦 筆 記玐( 三 ) 唐鞡 ˙ 湛 然 大 師韦 註 釋( 四 ) 明 ˙ 傳 燈趰 大 師韦 增猹 科二 、 寶話 靜 法 師韦 講 述 , 顯 明 法 師韦 補 述 。《 摩 訶 止 觀 述 記玐 》三 、 李俒 志侰 夫 編 。《 摩 訶 止 觀 之 研 究倏 》四 、 釋 會 旻 。《 天 台 教 學赩 辭訶 典 》五 、《 摩 訶 止 觀 引 用 典 處 總 覽 》以 上 五 種牞 《 摩 訶 止 觀 》 的 參珰 考 書頟 籍 , 加 起玠 來 共 有 十 大 本 , 若 將 之 置 放 於 書頟 桌頮 上 , 實蹴 為可 觀 !圖蹙 :《 摩 訶 止 觀 》 的 參珰 考 書頟 籍而 這 些 書頟 籍 , 除珂 了 《 摩 訶 止 觀 述 記玐 》 之 外 , 網牺 路跡 上 均佾 可 找俁 到 電踝 子 檔 下 載跩 , 但伽 下 載跩 後 只是 零踟 散 的 檔 案頥 資 料頔 , 還 未 形侫 成 一 個鞄 數 位 佛 學赩 研 究倏 工 具 之 型 態躊 。 故 本 文 將 探 討玒 各 種牞 不 同 佛 學赩研 究倏 材 料頔 整超 合 於 同 一 個鞄 數 位 工 具 , 以 及 工 具 使 用 介 面 親 善 度 之 可 能獢 性 研 究倏 , 整超 個鞄 設 計 流 程簡 述 如 下 :1. 資 料頔 整超 理 與犕 分 類詑將 此 五 種牞 《 摩 訶 止 觀 》 的 電踝 子 檔 , 設 計 好 資 料頔 庫韧 欄 位 後 , 先 以 EXCEL 將 資 料頔 整超 合 在 一起玠 。 本 資 料頔 庫韧 是 以 傳 燈趰 大 師韦 的 科 判住 做珔 分 類詑 , 利 用 科 判住 的 樹趒 狀 結 構躬 特顠 性 , 表 現 出 資 料頔 的 層 次感 , 以 便 讓 使 用 者 對蹹 於 資 料頔 的 整超 體 性 及 架 構躬 上 有 清 楚 的 認狀 識訤 與犕 了 解 。 藉 著 這 樣 樹趒 狀 結 構躬 的特顠 性 , 在 管牤 理 數 位 化 資 料頔 時頗 , 就 可 以 根頨 據赼 資 料頔 的 內 容韕 將 資 料頔 作伿 層 次 性 的 整超 合 , 使 用 者 在 使用 該 工 具 時頗 , 即佘 可 看 到 整超 體 大 綱牻 , 再 依 需猀 求俠 一 層 層 的 作伿 點 選 深 入 。表 格頴 是 資 料頔 庫韧 中 常 被 使 用 到 的 工 具 , 在 關詉 連 式 資 料頔 庫韧 中 所 有 資 料頔 都 是 以 表 格頴 的 方 式 來呈佤 現 , 透 過跸 表 格頴 的 使 用 , 可 以 將 原鞝 本 分 類詑 好 的 資 料頔 轉視 變 成 一 張 張 的 資 料頔 表 , 藉 著 資 料頔 表 其獨趸 特顠 的 性 質賭 能獢 讓 同 一 類詑 的 資 料頔 於 其 欄 位 中 清 楚 的 顯 現 。 而 欄 位 資 料頔 即佘 是 一 本 書頟 或 一 篇 論 文的 基 本 資 料頔 , 因 此 從 一 張 資 料頔 表 便 可 了 解 到 某 一 類詑 資 料頔 每俟 一 筆 的 情 況 為 何 , 以 下 用 「 摩 訶止 觀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 來 作伿 說狄 明 : 表 格頴 的 設 計 是 以 《 摩 訶 止 觀 輔狕 行 傳 弘 決俩 》 為 主 , 接 著 分 卷別低 及 章 節 , 每俟 一 卷 的 基 本 資 料頔 都 是 以 一 張 資 料頔 表 來 作伿 說狄 明 , 再 分 傳 燈趰 大 師韦 科 判住 , 智 者 大 師韦講 述 、 灌 頂 大 師韦 筆 記玐 之 內 容韕 , 湛 然 大 師韦 註 釋 , 寶話 靜 法 師韦 之 《 摩 訶 止 觀 述 記玐 》 以 及 李俒 志侰 夫 教授 所 編 的 《 摩 訶 止 觀 之 研 究倏 》 等 欄 位 , 每俟 一 欄 位 均佾 作伿 對蹹 照 後 的 內 容韕 , 使 用 者 從 這 張 資 料頔 表就 可 知 道跰 所 有 相 關詉 的 背 景 資 料頔 。 表 格頴 化 的 資 料頔 整超 理 在 整超 個鞄 資 料頔 庫韧 的 建 構躬 過跸 程 中 是 最 重 要 ,牽 涉顎 到 整超 體 的 使 用 速 率 與犕 效頒 益 。2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圖蹙 :《 摩 訶 止 觀 輔狕 行 傳 弘 決俩 》 資 料頔 表 整超 理 範 例2. 加 入 檢 索獃 功 能獢數 位 佛 學赩 研 究倏 工 具 的 一 大 特顠 色 , 就 是 能獢 具 備 檢 索獃 功 能獢 , 不 但伽 可 以 用 布 林 邏 輯 的 方 式 檢索獃 , 而 且 一 次 就 可 以 把便 所 有 符 合 條 件 的 資 料頔 全 部 找俁 出 , 找俁 出 的 資 料頔 還 能獢 以 反 白 的 方 式 呈佤現 , 讓 使 用 者 清 楚 知 道跰 其 位 置 的 所 在 , 不 但伽 使 用 方 便 , 而 且 正 確 又 有 效頒 率 , 不 用 像踽 過跸 去 紙獊本 需猀 要 逐 頁靧 查 閱贠 , 還 有 漏軅 失 之 可 能獢 。 檢 索獃 功 能獢 的 程 式 設 計 需猀 配玵 合 資 料頔 庫韧 的 使 用 , 本 研 究倏 工具 預踣 定 使 用 MY SQL 作伿 為 資 料頔 庫韧 , 以 全 文 檢 索獃 方 式 , 同 時頗 比 對蹹 所 有 資 料頔 , 於 前 端牣 以 網牺 頁靧 呈佤現 。3. 介 面 功 能獢 設 計用 介 面 是 與犕 使 用 者 最 為 接 近 的 部 份 , 設 計 良候 好 的 使 用 介 面 , 不 需猀 花 俏 , 重 點 是 在 使 用上 能獢 順 手 並 一 目 瞭 然 。 佛 學赩 研 究倏 工 具 如 何 透 過跸 介 面 的 巧 妙例 設 計 , 讓 使 用 者 一 看 就 可 以 上手 , 是 建 構躬 者 該 注 意 的 事 項 。(1) 分 割 視 窗 (frame) 的 效頒 果分 割 視 窗 是 網牺 頁靧 經 常 會 運跮 用 到 的 一 個鞄 技侻 巧 , 其 特顠 色 就 在 於 畫 面 被 分 成 了 幾 個鞄 子 視 窗 ,這 樣 的 效頒 果 可 以 讓 資 料頔 庫韧 在 使 用 上 變 得 更俐 加 容韕 易 。 如 「 摩 訶 止 觀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 在 前 端牣以 分 割 視 窗 的 方 式 呈佤 現 , 可 以 同 時頗 比 對蹹 不 同 的 參珰 考 資 料頔 , 整超 合 於 同 一 個鞄 畫 面 上 , 為 現 代 佛學赩 研 究倏 者 的 整超 合 性 「 書頟 桌頮 」 特顠 色 。圖蹙 : 分 割 視 窗 效頒 果 呈佤 現 示 意 圖蹙(2) 目 錄 欄 的 科 判住 呈佤 現科 判住 欄 置 於 最 左 側珛 , 設 計 成 可 展韙 開 收 合 的 樹趒 狀 目 錄 , 用 IE5 xml parser 和 DHTML、Javascript 程 式 設 計 科 判住 欄 , 並 連 結 (Link)《 摩 訶 止 觀 輔狕 行 傳 弘 決俩 》 多 種牞 參珰 考 書頟 籍 以 呈佤 現內 文 對蹹 照 欄 , 在 點 選 科 判住 文 字 後 , 即佘 可 連 結 到 相 對蹹 應 的 經 文 、 註 解 、 研 究倏 等 相 關詉 的 參珰 考 書頟籍 , 一 次 呈佤 現 完侖 整超 的 參珰 考 資 料頔 。3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圖蹙 : 刊 判住 欄 呈佤 現 示 意 圖蹙六 、 其 他屆 研厼 究 工 具 運 用岦對蹹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而 言借 , 能獢 迅倭 速 掌 握 研 究倏 主 題覹 的 所 有 相 關詉 資 料頔 是 重 要 的 第 一 步俞 , 除珂 了 一 手的 文 獻詿 資 料頔 外 , 許 多 的 二 手 資 料頔 , 如 專 書頟 、 期 刊 、 論 文 、 個鞄 人 筆 記玐 摘躔 要 、 其 他 相 關詉 檔 案頥 等 ,是 否佞 也 可 以 做珔 一 個鞄 有 效頒 率 的 管牤 理 與犕 運跮 作伿 ? 以 下 介 紹 一 個鞄 好 用 的 軟 體 --Zotero。( 一 ) 新 一 代 的 研厼 究 工 具 —Zotero「Zotero」 是 新 時頗 代 的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 這 是 一 個鞄 檔 案頥 管牤 理 程 式 , 可 為 檔 案頥 做珔 描 述 , 方 便查 詢 , 可 以 涵 蓋犡 所 有 類詑 型 檔 案頥 。 該 軟 體 不 但伽 免佊 費 提 供 使 用 , 而 且 其 格頴 式 符 合 學赩 術 引 用 標 準 。此 軟 體 是 附 加 在 「Firefox」( 火 狐 瀏 覽 器赛 ) 中 的 功 能獢 , 所 以 要 先 開 啟 Firefox 156 , 然 後 在 連 到Zotero 的 官 方 網牺 站猺 直 接 下 載跩 安 裝 157 。安 裝 後 重 新 啟 動珩 Firefox, 即佘 會 看 到 「Zotero 新 一 代 的 研 究倏 工 具 」 字 樣 , 表 示 已 經 安 裝成 功 。 在 Firefox 瀏 覽 介 面 , 可 以 看 到 有 以 下 的 符 號 , 請 點 擊 「Zotero」 字 樣 。下 方 視 窗 分 成 三 欄 ,「 左 欄 」 為 專 案頥 欄 , 可 以 查 看 個鞄 人 目 前 的 收 集 主 標 題覹 ;「 中 欄 」156免佊 費 下 載跩 , 官 網牺 :http://www.moztw.org/。157 http://www.zotero.org/。3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是 檔 案頥 欄 , 可 以 看 到 主 標 題覹 下 的 個鞄 別低 檔 案頥 資 料頔 ;「 右 欄 」 則 是 資 訊玕 欄 , 可 看 到 檔 案頥 的 詳 細標 記玐 。在 研 究倏 者 對蹹 於 資 料頔 收 集 的 過跸 程 中 , 尤 其 是 數 位 化 的 資 料頔 , 往 往 會 牽 涉顎 到 各 式 各 樣 的 檔案頥 , 有 網牺 頁靧 、 電踝 子 檔 、 圖蹙 檔 、 影 音靦 檔 等 , 光 是 看 檔 名 及 檔 案頥 格頴 式 , 已 很 難詋 立 即佘 分 辨 出 檔 案頥的 內 容韕 , 反 而 讓 好 不 容韕 易 收 集 來 的 參珰 考 資 料頔 , 增猹 添 了 管牤 理 與犕 使 用 上 的 困佷 難詋 。 如 果 能獢 在 資 料頔收 集 時頗 即佘 做珔 注 記玐 , 並 且 一 目 瞭 然 , 則 可 令 研 究倏 者 如 虎 添 翼 , 效頒 率 加 倍靰 !Zotero 即佘 有 提 供 這樣 的 功 能獢 , 並 且 可 作伿 連 線 檔 案頥 管牤 理 和 離覭 線 檔 案頥 管牤 理 , 也 提 供 了 搜 尋 功 能獢 。連 線 檔 案頥 管牤 理 可 以 把便 在 資 料頔 庫韧 中 新 增猹 關詉 於 研 究倏 用 的 網牺 路跡 資 料頔 , 畢 竟 網牺 路跡 的 資 料頔 不 斷 的在 變 動珩 , 採 用 此 方 式 即佘 可 同 步俞 更俐 新 。 另 外 還 有 「 網牺 路跡 標 記玐 」 功 能獢 , 可 以在 網牺 頁靧 資 料頔 上 寫 下 註 解 , 且 可 以 把便 自 己 要 用 的 地 方 「highlight」( 類詑 似 在課 本 上 劃蹄 螢 光 , 但伽 是 這 裡 是 可 以 隨 時頗 佑 除珂 與犕 新 增猹 ) 和 「 加 上 註 解 框頦 」。另 外 , 一 些 符 合 Zotero 的 格頴 式 的 網牺 站猺 , 則 提 供 相 容韕 格頴 式 的 網牺 路跡 資 料頔擷 取 ; 例 如 「WorldCat 158 」 內 的 論 文 和 「Amazon 159 」 的 書頟 本 是 可 以 匯 入檔 案頥 專 案頥 中 的 , 相 關詉 檔 案頥 的 資 料頔 就 像踽 是 作伿 者 、 出 版 商珲 等 的 資 訊玕 , 可 以 直接 加 入 該 格頴 式 並 在 右 欄 呈佤 現 資 訊玕 , 例 如 WorldCat 的 論 文 會 以 書頟 本 的 模 式加 入 。在 Zotero 中 的 檔 案頥 , 可 以 用 另 一 種牞 的 「 標 籤 」 分 類詑 方 式 , 為 自 己 的檔 案頥 加 入 相 關詉 的 標 籤 , 例 如 「 已 參珰 考 」,「 重 要 」 等 的 , 是 一 種牞 很 便 利 的檔 案頥 知 識訤 管牤 理 。 另 外 也 可 以 用 「 附 件 」 的 功 能獢 , 連 結 自 己 的 電踝 腦 內 的 檔案頥 , 我侷 們靽 同 樣 也 可 以 把便 自 己 電踝 腦 內 的 資 料頔 放 入 我侷 們靽 的 專 案頥 中 , 為 它 加 上註 解 以 便 查 閱贠 。在 資 料頔 的 使 用 分 享 上 ,Zotero 提 供 了 「 資 料頔 整超 體 匯 出 」 的 功 能獢 , 可 以 同 時頗 把便 「 專 案頥 」或 是 個鞄 別低 的 「 資 料頔 」 匯 出 , 在 檔 案頥 上 按 右 鍵 並 可 選 擇赾 格頴 式 。Zotero 貼 心 的 搜 尋 功 能獢 , 可 以 讓 我侷 們靽 對蹹 於 眾 多 檔 案頥 和 專 案頥 進 行 搜 尋 , 從 此 檔 案頥 不 再 石沉 硬 碟牖 海顊 或 網牺 海顊 , 輕狗 鬆觅 又 清 楚 , 實蹴 是 現 代 研 究倏 者 的 利 器赛 。158 http://www.worldcat.org/。159 http://www.amazon.com/。32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 二 )StarDict ( 佛 學 辭 典 資 料 庫 )「StarDict 星 際狽 譯 王 」 是 個鞄 免佊 費 開 放 軟 體 , 可 以 在 多 種牞 的 平 台 和 工 具 上 使 用 , 且 功 能獢和 字 典 資 料頔 庫韧 是 獨趸 立 的 160 。 在 字 典 資 料頔 上 , 每俟 個鞄 單 位 都 可 以 按 照 StarDict 的 標 準 來 做珔 出 自己 的 辭訶 典 , 可 以 做珔 任 何 語犾 言借 和 檢 索獃 方 式 的 字 辭訶 典 , 目 前 擁赸 有 的 辭訶 典 資 料頔 庫韧 請 參珰 照http://stardict.sourceforge.net/Dictionaries.php( 內 有 許 多 的 語犾 言借 集 合 )。 除珂 了 可 以 自 己 製犸 作伿 之外 , 推 薦 一 個鞄 由 法 鼓踴 佛 教 學赩 玽 所 製犸 作伿 的 佛 學赩 字 典 資 料頔 庫韧 , 目 前 已 有 以 下 四 種牞 , 均佾 是 免佊 費 提供 下 載跩 。1. 翻 譯 名 義 大 集2. 五 譯 合 璧 集 要3. 南 山 律 學赩 辭訶 典4. 丁 福 保 佛 學赩 大 辭訶 典七 、 佛 教 文尠 獻 數 位 化 與弌 數 位 研厼 究 工 具 的 影 響 與弌 發 展20 世 紀 末 的 資 訊玕 時頗 代 , 因 為 網牺 路跡 改俌 變 了 人 們靽 溝 通 和 處 理 資 料頔 的 方 式 , 因 此 知 識訤 的 取得 、 擁赸 有 和 利 用 也 隨 之 改俌 變 。 在 學赩 術 研 究倏 來 說狄 , 新 工 具 引 發 了 研 究倏 環 境蹜 的 改俌 變 , 並 擴 展韙 了知 識訤 猅 域 的 範 疇觸 。 而 佛 典 的 數 位 化 需猀 要 也 因 應 時頗 代 的 改俌 變 而 增猹 加 , 在 許 多 人 的 何 力 下 , 目前 在 網牺 路跡 上 已 可 搜 尋 到 不 少 的 佛 教 經 典 、 佛 學赩 資 源 與犕 佛 學赩 資 料頔 庫韧 , 希侣 望 能獢 透 過跸 網牺 路跡 廣 傳 佛法 , 讓 更俐 多 人 同 霑 法 益 。 數 位 運跮 用 與犕 網牺 路跡 讓 佛 典 突 破猡 過跸 去 紙獊 本 時頗 代 的 數 量 、 時頗 間 及 空 間 限制 , 可 知 數 位 時頗 代 的 電踝 子 載跩 體 , 可 以 藉 其 無 形侫 的 能獢 源 , 突 破猡 之 前 有 形侫 的 傳 播 媒 體 , 其 影 響與犕 重 要 性 可 預踣 期 之 161 。 但伽 佛 學赩 的 數 位 研 究倏 與犕 參珰 考 文 獻詿 之 發 展韙 , 也 面 臨 某 些 艱 難詋 的 考 驗 。 缺獌乏 統 一 標 準 讓 建 構躬 新 參珰 考 工 具 更俐 加 複 雜覮 。 另 外 必 須 學赩 習 如 何 使 用 最 新 軟 體 , 也 是 一 個鞄 耗獕 廢時頗 間 的 工 作伿 。 而 印 刷 與犕 數 位 版 本 間 有 許 多 不 同 ; 印 刷 版 本 不 需猀 重 要 校頣 訂 就 能獢 再 發 行 數 次 ,但伽 當 數 位 世 界 徹躇 底 變 革靣 讓 資 料頔 更俐 易 於 傳 播 與犕 使 用 時頗 , 每俟 個鞄 新 出 版 品 都 需猀 要 修鞈 訂 內 容韕 162 。蔡 耀 明 教 授 提 到 ,「 在峹 佛 教 研厼 究 的 領 域 , 宛 如崇 一 般 文尠 獻 學 工 作 的 一 份峏 縮 影 」, 可 以 了 解文 獻詿 學赩 之 於 佛 學赩 研 究倏 的 重 要 性 163 。 而 過跸 去 在 紙獊 本 時頗 代 的 文 獻詿 學赩 研 究倏 工 作伿 , 主 要 有 文 獻詿 的 搜集 、 管牤 理 、 整超 理 到 運跮 用 , 在 數 位 時頗 代 的 到 來 , 尤 其 是 數 位 典 藏 的 發 展韙 , 我侷 們靽 可 以 看 到 一 股新 的 研 究倏 趨 勢 -- 數 位 文 獻詿 學赩 的 產 生 ; 如 文 獻詿 學赩 工 作伿 中 「 搜 集 」 包 括 照 相 、 掃 瞄牑 、 錄 音靦 、 錄影 、 考 古 、 拓 碑 、 彙 編 、 選 錄 、 輯 佚佇 等 , 都 是 數 位 典 藏 工 作伿 的 要 目 。 而 進 一 步俞 的 文 獻詿 「 管牤理 」 工 作伿 , 如 目 錄 、 版 本 , 一 些 數 位 佛 學赩 研 究倏 也 開 始 進 行 , 如 「 佛 教 藏 經 目 錄 數 位 資 料頔 庫韧 」、「 漢軇 文 古 籍 譯 註 與犕 數 位 編 輯 的 研 究倏 ── 以 巴 利 語犾 與犕 漢軇 文 《 別低 譯 雜覮 阿 含佳 經 》(T.100) 的 版 本 比對蹹 與犕 英 譯 為 例 的 數 位 版 本 比 對蹹 計 畫 」 等 , 都 是 相 當 成 功 的 數 位 佛 學赩 研 究倏 典 範 。 至 於 文 獻詿 的「 整超 理 」 為 第 三 部 份 , 包 括 了 校頣 勘珨 、 考 證訥 、 辨 偽珏 、 比 對蹹 等 , 如 CBETA 電踝 子 佛 典 的 校頣 勘珨 、《 法華 經 》 數 位 資 料頔 庫韧 等 , 不 但伽 完侖 成 了 數 位 文 獻詿 的 研 究倏 工 作伿 , 更俐 可 以 把便 研 究倏 成 果 放 置 在 網牺 路跡 上提 供 給 其 他 學赩 者 參珰 考 , 成 為 另 一 種牞 研 究倏 的 優 質賭 二 手 資 料頔 。 最 後 在 文 獻詿 的 「 加 工 」 運跮 用 上 ,更俐 可 以 看 到 資 訊玕 工 具 帶 來 的 新 效頒 益 ! 文 獻詿 的 加 工 運跮 用 有 多 種牞 , 也 有 層 次 上 的 不 同 , 蔡 耀 明160 http://stardict.sourceforge.net/。161參珰 : 杜俖 正 民 ,〈 佛 學赩 研 究倏 資 源 數 位 化 作伿 業 標 準 與犕 規 範 〉, 頁靧 9。162同 註 11。163同 註 43, 頁靧 71。3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將 之 分 為 二 種牞 : 一 為 基 礎 運跮 用 層 次 , 包 括 標 點 、 注 釋 、 翻 譯 、 辭訶 典 、 檢 索獃 、 史 料頔 學赩 ; 另 一種牞 為 高珉 階 運跮 用 層 次 , 是 針玸 對蹹 文 獻詿 展韙 開 高珉 難詋 度 的 專 題覹 研 究倏 , 其 特顠 色 是 將 古 代 文 獻詿 帶 向 新 的 時頗代 或 不 同 的 學赩 門 164 。 如 「 佛 學赩 規 範 資 料頔 庫韧 」, 整超 合 了 佛 學赩 研 究倏 上 基 本 的 人 名 、 時頗 間 、 地 理三 大 資 料頔 庫韧 , 並 能獢 運跮 用 在 同 一 國 際狽 標 準 (TEI) 資 料頔 庫韧 中 , 不 需猀 再 重 複 製犸 作伿 。 或 是 如 「 台灣 佛 寺 時頗 空 平 台 」、「 漢軇 傳 佛 教 高珉 僧踶 傳 研 究倏 地 理 資 訊玕 系倐 統 」, 更俐 是 將 文 獻詿 立 體 化 , 改俌 變 紙獊 本文 獻詿 原鞝 本 的 平 面 樣 貌狍 , 讓 文 獻詿 使 用 不 但伽 更俐 便 利 , 內 容韕 更俐 清 楚 易 懂 。 因 此 , 佛 教 文 獻詿 的 數 位化 , 早 已 突 破猡 只 是 將 印 刷 品 變 成 電踝 子 化 的 層 次 ; 數 位 時頗 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之 數 位 佛 學赩 文 獻詿 學赩 已應 運跮 而 生 , 不 但伽 是 一 個鞄 新 的 研 究倏 猅 域 與犕 方 法 , 其 研 究倏 成 果 更俐 能獢 透 過跸 網牺 路跡 平 台 的 共 享 、 合 作伿 、連 結 等 特顠 性 , 集 結 眾 人 的 智 慧 與犕 力 量 , 開 展韙 更俐 多 元 、 豐覍 富 的 研 究倏 面 向 。 惠 敏 法 師韦 提 到 數 位化 文 獻詿 具 有 「 多 價猜 (Multivalent)」 文 獻詿 模 式 的 特顠 性 , 即佘 所 謂 多 種牞 價猜 值靹 (values)、 多 種牞 意義 (meanings) 與犕 多 種牞 運跮 用 (appeals) 三 點 特顠 色 , 可 作伿 為 佛 教 文 獻詿 數 位 化 設 計 與犕 運跮 用 的 參珰考 。 165以 下 謹覊 對蹹 於 佛 教 文 獻詿 數 位 化 及 數 位 研 究倏 工 具 , 提 出 五 點 建 議 :( 一 ) 在 內 容韕 上 , 要 注 重 品 質賭 , 不 是 以 量 取 勝 就 好 。( 二 ) 不 是 只 有 把便 紙獊 本 數 位 化 、 電踝 子 化 而 已 , 而 是 能獢 善 用 數 位 、 網牺 路跡 的 特顠 性 , 發 展韙 更俐 便利 使 用 的 功 能獢 ( 如 檢 索獃 、 比 對蹹 、 資 料頔 庫韧 串 聯 、 互 動珩 討玒 論 等 )。( 三 ) 對蹹 於 內 容韕 的 設 計 , 可 以 有 整超 體 格頴 局侚 的 安 排 , 也 可 以 發 展韙 個鞄 別低 專 門 的 類詑 別低 。( 四 ) 對蹹 資 源 做珔 有 效頒 的 運跮 用 與犕 管牤 理 。( 五 ) 提 供 知 識訤 管牤 理 的 功 能獢 。 能獢 夠 分 層 管牤 理 、 區珮 分 層 次 , 以 知 識訤 管牤 理 的 理 念 與犕 方 法 , 建構躬 和 呈佤 現 資 料頔 庫韧 。工 具 本 身倧 是 中 性 的 , 本 身倧 並 無 價猜 值靹 的 意 義 , 並 不 代 表 理 想 與犕 目 的 。 其 能獢 成 就 的 , 便 是它 的 作伿 用 ; 不 能獢 成 就 的 , 便 是 它 的 限 制 166 。 網牺 際狽 網牺 路跡 為 人 們靽 帶 來 豐覍 沛俧 之 資 訊玕 , 同 時頗 也 意 謂著 要 找俁 到 所 要 之 資 訊玕 可 能獢 更俐 加 困佷 難詋 , 其 實蹴 人 們靽 真猙 正 想 要 的 是 在 快侳 速 而 穩言 定 之 環 境蹜 中 , 得 到適贅 用 的 相 關詉 資 訊玕 。 易 言借 之 , 使 用 者 所 需猀 要 的 不 是 更俐 多 的 通 道跰 , 而 是 更俐 好 的 通 道跰 167 。 杜俖 正 民於 〈 佛 學赩 研 究倏 資 源 數 位 化 作伿 業 標 準 與犕 規 範 〉 一 文 中 提 出 對蹹 於 佛 教 文 獻詿 數 位 化 的 觀 點 , 可 作伿為 吾佝 等 省 思 的 參珰 考 168 。 在 日 新 月 異 的 資 訊玕 時頗 代 , 如 何 掌 握 數 位 資 源 的 特顠 性 , 運跮 用 所 建 構躬 的佛 教 數 位 文 獻詿 , 以 開 展韙 契 機趙 的 學赩 習 方 式 , 為 當 代 佛 教 的 重 要 議 題覹 。 比 如 培 養 兼鞎 具 佛 學赩 與犕 資訊玕 知 能獢 的 人 才 , 運跮 用 資 訊玕 科 技侻 的 媒 體 與犕 工 具 , 有 效頒 管牤 理 資 訊玕 文 獻詿 , 改俌 進 佛 教 教 學赩 、 研 究倏 等各 個鞄 不 同 的 問 題覹 , 促 進 佛 教 教 學赩 、 研 究倏 之 創 新 與犕 變 革靣 , 建 構躬 教 學赩 、 研 究倏 結 合 之 知 識訤 網牺 路跡 ,讓 佛 學赩 資 訊玕 之 相 關詉 研 究倏 及 教 育倘 工 作伿 更俐 符 合 時頗 代 脈獡 動珩 。八 、 數 位 時 代 中 佛 學 研厼 究 者 的 使 用岦 趨 向峭 與弌 省厲 思匠近 年 來 佛 教 文 獻詿 的 大 量 數 位 化 , 愈 來 愈 多 人 已 漸軌 依 賴 乃 至 於 習 躍 透 過跸 這 些 網牺 路跡 、 電踝 子資 料頔 庫韧 來 檢 索獃 。 面 對蹹 這 樣 的 趨 勢 潮 流 , 許 多 學赩 者 也 提 出 意 見倝 與犕 反 思 ; 蔡 耀 明 於 《 般獭 若 波 羅訌蜜犪 多 教 學赩 與犕 嚴詫 淨 佛 土 : 內 在 建 構躬 之 道跰 的 佛 教 進 路跡 論 文 集 》 一 文 中 提 出 , 佛 教 研 究倏 界 有 二 種牞異 化 趨 勢 , 分 別低 為 方 法 上 及 內 容韕 上 的 異 化 ; 其 中 內 容韕 上 的 異 化 , 又 特顠 指 電踝 子 資 料頔 庫韧 的 趨 於164165166167168同 註 43, 頁靧 127-128。同 註 149。同 註 124, 頁靧 111。鄭贋 麗詤 敏 ,〈 網牺 際狽 網牺 路跡 環 境蹜 中 館 員鞬 扮俇 演躽 接 受 及 指 導赫 利 用 資 訊玕 角倞 色 的 省 思 〉, 頁靧 68。同 註 161, 頁靧 16。3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完侖 善 與犕 普 及 , 而 助 長 了 研 究倏 異 化 的 趨 勢 169 。 所 謂 內 容韕 上 的 異 化 ,「 意 指匸 對 研厼 究 資 料 似 乎屁 再峘也 不 必岊 長 期醸 且尼 整 個 浸 泡 在峹 其 中 , 而 是半 以层 相厴 當 有 選 擇 的 方尣 式 , 可屣 進 行 即 刻 搜 酦 、 檢 索 、 甚原 或操 控 的 對 象 170 」, 其 認狀 為 異 化 研 究倏 將 會 付 出 代 價猜 , 讓 研 究倏 者 無 法 腳 踏賶 實蹴 地 的 浸顉 潤 於 原鞝 典 ,傳 統 人 文 研 究倏 重 視 的 經 典 深 入 功 夫 , 將 不 再 是 當 務珧 之 急 , 而 是 偏珝 向 於 一 些 學赩 術 技侻 巧 的 演躽練 ; 還 有 一 面 倒靼 地 偏珝 向 具 有 異 化 特顠 性 的 學赩 術 裝 備 之 補 充 , 佔 去 了 絕 大 部 份 的 時頗 間 , 使 得 研究倏 者 讀 不 進 經 典 的 內 在 世 界 ; 以 及 將 佛 教 文 獻詿 的 整超 理 權 及 批係 判住 權 落 入 在 少 數 學赩 術 菁 英 手上 , 專 門 到 可 能獢 和 佛 陀 的 教 法 漸軌 行 漸軌 遠狚 171 。 其 實蹴 這 應 該 是 研 究倏 者 使 用 研 究倏 工 具 的 態躊 度 問題覹 , 也 與犕 學赩 術 體 系倐 乃 至 於 社 會 風靨 氣頾 有 關詉 172 , 而 非 與犕 資 料頔 或 工 具 有 絕 對蹹 之 關詉 聯 。 研 究倏 者 用 何種牞 心 態躊 或 目 標 來 使 用 資 訊玕 工 具 , 當 然 會 影 響 到 其 研 究倏 成 果 , 但伽 這 也 是 讓 處 於 數 位 時頗 代 的 佛學赩 研 究倏 者 , 所 必 須 要 注 意 的 課 題覹 之 一 。 因 此 蔡 耀 明 指 出 , 初 階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者 , 在 今 日 學赩 術上 已 經 是 大 量 往 全 球 開 放 且 大 量 暴 露 在 全 球 資 訊玕 快侳 速 傳 遞狟 的 時頗 代 環 境蹜 , 在 取 用 研 究倏 資 料頔 上若 欠 缺獌 研 究倏 方 法 學赩 、 研 究倏 史 料頔 、 全 球 研 究倏 趨 勢 等 方 面 夠 品 質賭 的 接 觸 , 結 果 就 是 不 分 青 紅 皂倉白 的 將 搜 尋 所 得 的 東 西 照 單 全 收 。 所 以 研 究倏 方 法 學赩 是 一 個鞄 契 機趙 , 讓 研 究倏 資 料頔 的 生 產 者 、 資訊玕 提 供 者 、 以 及 取 用 者 各 方 面 , 都 可 以 培 養 出 一 定 的 鑑 賞 眼 光 , 減 輕狗 運跮 用 偏珝 差韤 現 象 ; 消顆 極上 可 防倸 範 研 究倏 資 料頔 過跸 於 誤狃 用 或 濫 用 的 局侚 面 , 積跏 極 上 有 引 導赫 研 究倏 實蹴 務珧 的 任 務珧 173 , 這 也 是 本 文試 提 出 「 數 位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 的 目 的 。數 位 時頗 代 中 , 資 訊玕 相 互 連 結 且 傳 播 快侳 速 , 因 此 能獢 夠 掌 握 與犕 管牤 理 資 訊玕 的 人 , 就 是 擁赸 有 力量 。 在 本 文 所 舉 幾 項 數 位 佛 學赩 研 究倏 案頥 例 中 , 可 看 出 資 訊玕 科 技侻 除珂 了 可 作伿 為 保 存 佛 典 的 新 載跩 體外 , 更俐 可 以 在 整超 理 佛 學赩 文 獻詿 資 料頔 上 提 供 極 大 效頒 益 , 不 論 是 文 獻詿 的 蒐犥 集 、 處 理 、 製犸 作伿 、 儲 存 、檢 索獃 、 運跮 用 與犕 流 通 , 都 能獢 整超 合 成 有 系倐 統 的 資 料頔 庫韧 而 成 為 「 善 工 具 」。 而 研 究倏 者 在 便 利 使 用與犕 快侳 速 取 得 的 環 境蹜 下 , 更俐 應 該 注 重 資 料頔 的 來 源 與犕 內 涵 , 不 要 在 未 經 考 證訥 之 前 就 逕 行 引 用 。也 要 注 意 不 可 過跸 度 依 賴 所 搜 尋 出 的 片 段 資 料頔 , 要 注 意 此 資 料頔 在 於 整超 體 文 獻詿 中 的 地 位 、 架 構躬等 意 義 , 才 能獢 充 分 把便 握 資 料頔 的 內 涵 , 對蹹 於 其 研 究倏 方 向 才 有 正 面 助 益 , 而 非 以 零踟 碎 的 資 訊玕 來填 塞 而 已 。吳佣 汝 鈞 於 《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論 》 一 書頟 中 提 到 :「 光峒 講 義 理 而 不 講 資 料 文尠 獻 , 結 果 只屯 能 成就酧 一 種廕 境 界厢 , 不 能 成 就酧 學 術 。 這 在峹 佛 學 研厼 究 方尣 面 尤尒 為厉 吃峰 虧 , 因峴 佛 學 研厼 究 由 于 其 獨 特 的 歷 史屰的 地峸 理 的 發 展 關 係 , 特 別 需 要 文尠 獻 學 知 識 。 174 ………… 文尠 獻 學 是半 一 套 裝 備鄠 , 它屾 應 是半 被 拿 來用岦 的 , 而 不 應 是半 被 研厼 究 的 , 更 不 是半 學 問 的 目岰 的 。 只屯 講 文尠 獻 而 不 求 哲 學 , 必岊 盡廆 失屺 釋 迦 的 本岓 懷 。175 ……… 佛 教 畢 竟鄔 不 只屯 是半 一 種廕 哲 學 , 而 且尼 是半 一 種廕 宗 教 , 一 種廕 生岥 活卺 。 我 們 所 應 關 心尚 的 , 不 只屯是半 客匄 觀毢 學 術 的 建匔 立岷 , 而 且尼 更 是半 如崇 何 把 學 術 與弌 生岥 活卺 連 結 起 來 。… 學 術 與弌 生岥 活卺 脫 節 , 則 學 術 的價 值 , 恐 怕 難 以层 肯 定 176 。」 回 到 學赩 術 研 究倏 與犕 實蹴 踐賳 修鞈 行 的 論 點 , 許 多 人 都 認狀 為 學赩 佛 和 佛 學赩 是不 同 的 兩 條 路跡 , 而 將 之 對蹹 立 分 別低 。 其 實蹴 真猙 正 的 佛 學赩 研 究倏 , 是 要 探 尋 佛 教 的 義 理 , 以 學赩 術 性的 客 觀 研 究倏 方 式 , 達跲 成 正 確 的 理 解 , 則 實蹴 踐賳 的 方 向 才 不 致 錯 誤狃 , 最 終 而 達跲 覺 悟韷 之 道跰 。 同 理 ,數 位 時頗 代 的 到 來 , 提 供 佛 教 研 究倏 新 的 工 具 與犕 進 路跡 , 這 是 相 輔狕 相 成 的 提 升 。 若 只 懂 得 運跮 用 傳169170171172173174175176參珰 : 蔡 耀 明 於 《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多 教 學赩 與犕 嚴詫 淨 佛 土 : 內 在 建 構躬 之 道跰 的 佛 教 進 路跡 論 文 集 》, 頁靧 6-7。同 註 169, 頁靧 8。同 註 169, 頁靧 8-11。如 朱 文 光 於 《 佛 學赩 研 究倏 導赫 論 》 一 書頟 提 到 的 功 利 主 義 、 效頒 率 主 義 、 量 產 主 義 等 , 頁靧 140。同 註 43, 頁靧 47-48。同 註 1, 頁靧 29-30。同 註 1, 頁靧 34。同 註 1, 頁靧 35。35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統 的 工 具 , 則 無 法 體 會 現 代 人 的 需猀 求俠 , 在 獲 得 資 訊玕 上 也 會 變 得 緩 躌 , 影 響 研 究倏 品 質賭 ; 若 只懂 得 使 用 資 訊玕 工 具 而 不 懂 研 究倏 方 式 , 也 可 能獢 導赫 致 沒俯 有 學赩 術 價猜 值靹 。佛 教 的 研 究倏 , 是 一 個鞄 永 恆 的 志侰 業 , 隨 著 時頗 代 的 變 化 , 工 具 也 會 不 斷 的 推 陳 出 新 , 不 變的 是 眾 生 對蹹 於 「 法 」 的 需猀 要 , 也 唯 有 透 過跸 對蹹 於 「 法 」 的 真猙 實蹴 理 解 , 眾 生 才 有 離覭 苦 得 樂 的 解脫 因 緣 。 在 數 位 時頗 代 裡 , 佛 教 研 究倏 更俐 必 須 有 時頗 代 感 , 以 符 合 現 代 人 的 生 活 及 思 考 方 式 , 引起玠 現 代 人 的 共 鳴猒 , 幫 助 現 代 人 解 決俩 「 心 」 的 問 題覹 。 印 順 導赫 師韦 於 《 無 諍 之 辯 》 一 書頟 中 云 :「 具有 客匄 觀毢 傾 向峭 的 佛 學 , 如崇 重 視 其 為厉 宗 教 的 ; 從 史屰 的 求 真 實 的 研厼 究 中 , 而 留 意 於 有 關 佛 法 興 衰的 歷 史屰 意 義 。 我 相厴 信 , 這 樣 的 佛 學 , 是半 無 礙 於 學 佛 , 學 佛 是半 不 妨 於 佛 學 的 。 佛 學 研厼 究 的 學風 , 而 有 正岗 確 的 崇 高 的 信 念 , 集 多峿 人 、 長 時 的 研厼 究 , 那 麼 佛 學 的 昌 明 , 必岊 與弌 佛 教 的 興 隆 為厉正岗 比尬 。 177 」 這 也 就 是 印 順 導赫 師韦 所 關詉 懷觝 的 「 為 學赩 佛 而 佛 學赩 , 依 佛 學赩 而 助 成 學赩 佛 178 」 的 主 要 論點 。數 位 時頗 代 的 佛 教 知 識訤 的 呈佤 現 , 將 突 破猡 紙獊 本 時頗 代 的 樹趒 狀 結 構躬 與犕 獨趸 立 觀 念 , 呈佤 現 出 如 因 陀羅訌 網牺 般獭 的 網牺 狀 結 構躬 , 相 互 連 結 、 相 互 輝購 映 。 經 典 、 論 著 、 佛 教 辭訶 典 、 百 科 全 書頟 等 , 連 接 各知 識訤 點 之 間 的 內 在 聯 繫訇 , 彼 此 的 互 動珩 將 激趦 盪 起玠 更俐 豐覍 富 的 研 究倏 議 題覹 , 拓 展韙 出 更俐 寬 廣 的 知 識訤 猅域 。 過跸 去 如 佛 教 辭訶 典 、 百 科 全 書頟 等 僅 是 以 往 佛 教 知 識訤 的 總 結 , 但伽 在 數 位 時頗 代 中 透 過跸 hyperlink的 相 互 連 結 , 透 過跸 資 料頔 庫韧 的 運跮 算牨 , 透 過跸 搜 尋 引 擎 的 發 現 乃 至 於 再 現 , 產 生 了 不 同 的 面 貌狍 。每俟 件 人 事 物 所 代 表 的 角倞 色 將 不 再 只 是 單 一 , 而 是 看 到 更俐 多 元 、 更俐 寬 敞 的 面 向 , 幫 助 我侷 們靽 探尋 「 實蹴 相 」。參 考 書 目岰一 、 原 典 文尠 獻《 摩 訶 止 觀 止 觀 輔狕 行 傳 弘 決俩 》, 台 北 縣跣 石 碇 : 中 華 佛 教 文 獻詿 編 撰 社 (1994 年 3 版 )。二 、 中 文尠 專 書朱 文 光 (2008),《 佛 學赩 研 究倏 導赫 論 》。 台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 。林 光 明 (1999),《 梵 字 悉 曇越 入 門 》。 林 光 明 (2004)。《 蘭 札 體 梵 字 入 門 》, 台 北 : 嘉蹏 豐覍出 版 社 。吳佣 汝 鈞 (1983),《 佛 學赩 研 究倏 方 法 論 》。 台 灣 書頟 局侚 。李俒 志侰 夫 (2001),《 摩 訶 止 觀 之 研 究倏 》。 台 北 : 法 鼓踴 文 化 。蔡 耀 明 (2006),《 佛 教 的 研 究倏 方 法 與犕 學赩 術 資 訊玕 》。 台 北 : 法 鼓踴 文 化 。關詉 世 謙 譯 (2001),《 佛 教 學赩 研 究倏 指 南 》。 台 北 : 東 大 ( 初 版 三 刷 )。寶話 靜 法 師韦 (1995),《 摩 訶 止 觀 述 記玐 》。 台 北 : 止 觀 弘 法 印 經 處 ( 非 賫 品 )。釋 會 旻 (1997),《 天 台 教 學赩 辭訶 典 》。 台 北 縣跣 石 碇 : 中 華 佛 教 文 獻詿 編 撰 社 。三 、 日尤 文尠 專 書中 國 佛 教 研 究倏 會 (1987),《 摩 訶 止 觀 引 用 典 處 總 覽 》, 東 京 : 中 山 書頟 房 佛 書頟 林 。四屶 、 中 文尠 論 文尠杜俖 正 民 (1998.09),〈 當 代 國 際狽 佛 典 電踝 子 化 現 況 : 電踝 子 佛 典 推 進 協 議 會 (EBTI) 簡 介 〉,177178參珰 : 印 順 導赫 師韦 ,《 無 諍 之 辯 》, 頁靧 250-251。同 註 177, 頁靧 237。3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 佛 教 圖蹙 書頟 館 館 訊玕 》15。 杜俖 正 民 (2002),〈 從 佛 典 電踝 子 化 探 討玒 兩 岸 佛 學赩 資 訊玕 的 異 同 ──網牺 路跡 「 真猙 實蹴 虛 擬 」 的 宗 教 文 化 觀 初 探 〉,《 鑑 往 知 來 : 兩 岸 佛 學赩 教 育倘 研 究倏 現 況 與犕 發 展韙 研討玒 會 論 文 專 集 (2002.04)》。 臺犔 北 : 中 華 佛 學赩 研 究倏 所 。 頁靧 31-45。 杜俖 正 民 (2005.11),〈 佛學赩 研 究倏 資 源 數 位 化 作伿 業 標 準 與犕 規 範 〉,《 漢軇 學赩 研 究倏 通 訊玕 》96。佛 光 山 文 教 基 金 會 電踝 腦 大 藏 經 (1998),〈 電踝 子 佛 典 萬 「 碼 」 奔 騰 :《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光 碟牖片 介 紹 〉,《 佛 教 圖蹙 書頟 館 館 訊玕 》14。張 瓊觶 夫 (1999.08),《 高珉 效頒 能獢 的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管牤 理 模 式 —— 試 論 超 文 件 標 記玐 語犾 言借 (HTML)及 HTML Help 在 佛 典 研 究倏 資 料頔 庫韧 上 之 應 用 》, 中 華 佛 學赩 研 究倏 所 畢 業 論 文 。蔡 奇 林 (2006),〈 巴 利 數 位 文 獻詿 資 源 現 況 評 述 與犕 未 來 展韙 望 ── 兼鞎 談 「 初 期 佛 教 聖 典 多 語犾多 本 平 行 語犾 料頔 庫韧 」 的 幾 點 構躬 想 〉。《 中 華 佛 學赩 學赩 報 》19。 臺犔 北 : 中 華 佛 學赩 研 究倏 所 。 頁靧 107-146。蔡 耀 明 (2001.02),《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多 教 學赩 與犕 嚴詫 淨 佛 土 : 內 在 建 構躬 之 道跰 的 佛 教 進 路跡 論 文 集 》。南 投俈 : 正 觀 出 版 社 。鄭贋 麗詤 敏 (1996,06),〈 網牺 際狽 網牺 路跡 環 境蹜 中 館 員鞬 扮俇 演躽 接 受 及 指 導赫 利 用 資 訊玕 角倞 色 的 省 思 〉,《 資 訊玕 傳 播 與犕 圖蹙 書頟 館 學赩 》2。釋 永 本 。〈 資 訊玕 出 紀 的 佛 法 寶話 藏 電踝 子 佛 典 深 入 經 藏 〉。 人 間 福 報 。釋 惠 敏 (2000.12),〈 電踝 子 佛 典 數 位 化 的 運跮 用 與犕 展韙 望 〉。《 佛 教 圖蹙 書頟 館 館 訊玕 》24。五 、 西 文尠 論 文尠Lancaster, DIGITAL INPUT OF BUDDHIST TEXTS. Lancaster, DIGITAL RESEARCHRESOURCES.Charles Muller,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Toyo Gakuen University,http://www.buddhism-dict.net/ddb/ddb-intro.html (Last modified: Mon Dec 15 16:55:22 JST2008).3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3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Tripitaka Master Prajnā of the Tang Dynasty釋 妙 哲 Shih Miao Zhe佛 光峒 大 學 佛 教 學 所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texts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of Chinese Buddhism. There were many translators from Central Asia, India, and China whotook part in the daunting task during the few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China. The four well-known translators include Kumarajiva, Xuanzhuang ( 玄 鞾 ), Yijing ( 義 淨 )and Amoghavajra ( 不 空 ).After Amoghavajra, the number of texts to translate began to decrease. Although therewere translation centers and monks from in and outside China translating texts, however, thenumber of translations done was incomparable to the amount done before. Near the end of theTang dynasty during Emperor Dezong’s reign, Prajnā (9 th century), an Indian monk who traveledto China and translated The Mahāyāna Sutra on the Way to Six Pāramitās ( 大 乘靭 理 趣賱 六 波 羅訌 蜜犪多 經 ). As a result, the Emperor Dezong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his translation work andhad it placed in the Buddhist catalogues. Also, he decreed that Prajnā be taken to Xi MingTemple ( 西 明 寺 ), in which Xuanzhuang had previously conducted his translations. He with ateam of monks completed the translation of a small number of texts. As small as they may be,some of the texts such as Avatamsaka Sutra in 40 fascicles and the Mahāyāna Sutra of MindGround (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are significant today.This paper is a brief survey of the life and translations of Tripitaka Master Prajnā.Keywords: Tripitaka Master Prajna, translator, Tang dynasty, Emperor Dezong3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Tripitaka Master Prajnā of the Tang DynastyPrajnāThe Zhen Yuan Xin Ding Shi Jiao Mu Lu ( 貞 元 新 定 釋 教 目 錄 ) and Song Biography ofEminent Monks contain a biography of Prajnā (734-810?), particularly the Zhen Yuan Xin DingShi Jiao Mu Lu has a more complete article on him. According to the Zhen Yuan Xin Ding ShiJiao Mu Lu, Prajnā also known as Bore Sanzang ( 般獭 若 三 藏 ) and literally “wisdom” ( 智 慧 ), is anIndian monk from ancient northwest India of Kapiśa or Kashmir (present day Bagram,Afghanistan, north of Kabul) who arrived in China in the 9 th century. When he was seven yearsold, he renounced under Tiaofujun ( 調 伏 軍 ). As a novice, he memorized the four Nikayas andAbhidharma. Having been fully ordained, he could recite many texts such as Abhidharma-kośaand Sarvāstivādan texts. At fourteen, he went on a pilgrimage to the “two groves and eightpagodas” in search for what he did not know already. Later, Prajnā went to study in NālandaUniversity located in Central India. There he met and studied under Zhihu ( 智 護 ), Jinyou ( 進 友 ),and Zhiyou ( 智 友 ). He learned the Diamond Sutra, treatises of Mind Only, Discourse on theStages of Yogic Practice (Yogācārabhumi śāstra), Treatise on Discriminating the Middle and theExtremes ( 中 邊訷 分 別低 論 ), logic, grammar and composition, medicine, and so on. After eighteenyears of study, he headed towards southern India in search of teaching and advice from thosewho still maintained the teaching of the dhārani. There he met an Abhiseka master, Dharmayasas( 達跲 磨跊 耶 舍 ), who having seen how industrious Prajnā was, transmitted the teachings of Yoga,teaching of entry into the mandala, the three mysteries, protection of the body (diamond armor),and five types of mudrās. 179Spreading Buddhism into ChinaPrajnā who having learned that China was the home of Manjuśri, made a vow to spreadBuddhism into China; thus the start of his journey in spreading Buddhism to the East. Due totough winds, his boat sailed to Sri Lanka where it stopped to repair and refuel up in resources. Itwas in Sri Lanka where many Sanskrit texts and treatises were taken to China. Departing fromSri Lanka, his boat faced a sudden storm, in which Prajnā became the only survivor. Not onlyPrajnā survived but also the texts that he brought from Sri Lanka. 180compiler of the catalogue, is possibly indicating magical qualities of the sutra.Zanning ( 贊訬 寧蹱 ), theAfter half a month on sea, they finally reached Guangzhou ( 廣 州 ) in 780. In 786, Prajnā arrivedin Chang’an where he met his relative, Luohaoxin ( 羅訌 好 心 ) who was a military commander. Herequested Prajnā to translate Buddhist texts, in which The Mahāyāna Sutra on the Way to the SixPāramitās (DLP) was the first text Prajnā translated.179 The three mysteries or secrets ( 三 密 ) are the mysteries of the body, mind, and speech. T55, no.2156, p755c.180於 白 抄侸 內 大 竹 筩 中 得 之 。 宛 為 鬼珌 物 扶侼 持 而 到 。 乃 歎 曰 。 此 大 乘靭 理 趣賱 等 經 。 想 支 那倴 人 根頨 熟 矣個 。 On thefifth watch of the night, the wind ceased and he reached the shore. It was there he noticed within the largebamboo bucket, the sUtras and treatises also survived that may have been supported by ghosts. T50, no.2061,p716b.4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TranslationIn 788, Prajnā translated the DLP with Jingjing ( 景 淨 ), a Persian of Daqin Temple ( 大 秦猵寺 ) into seven scrolls. 181 They presented it to the Tang Emperor Dezong (742-805), who wasknowledgeable in Buddhism. Having noticed the discrepancies and incoherency of the text dueto the fact that Prajnā did not understand the local language and Jingjing did not understandSanskrit or Buddhism, the emperor asked Prajnā to retranslate the text. 182 With Luohaoxin’srecommendation, an official imperial edict was issued and Prajnā was granted to retranslate thetext at the translation center in Xi Ming Temple ( 西 明 寺 ). As Xi Ming Temple was a well-knowntranslation center at that time where Xuanzhuang ( 玄 鞾 ) had once been, many monks also helpedwith the translation of DLP. 183In 789, Prajnā translated Da Hua Yan Zhang Zhe Wen Fo Na Luo Yan Li Jing ( 大 華 嚴詫 長 者問 佛 那倴 羅訌 延 力 經 ). 184 In 790, Prajnā was given the title “Tripitaka Master” and the royal purplekasaya, given only by the emperor to certain highly esteemed monks. Not long, Zhiruo ( 智 柔 )invited Prajnā to translate the Heart Sutra. He retranslated the Heart Sutra with Liyan ( 利 言借 ). 185In the same year, he returned to Kashmir in search for more texts as Amoghavajra ( 不 空705-744) had done before him. 186 His last two translation works were the Mahayana SUtra ofMind Ground Contemplation ( 大 乘靭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and the Shou Hu Guo Jie Zhu Tuo Luo NiJing ( 守 護 國 界 主 陀 羅訌 尼 經 ). 187 In 792, Prajnā returned to Chang’an. In 794, he traveled aroundMount Wutai. In 796, Prajnā was requested by the Emperor Dezong to translate the AvataMsakaSutra in Chongfu Temple ( 崇 福 寺 ) of Chang’an.According to the Song Biography of Eminent Monks ( 宋侗 高珉 僧踶 傳 ), only three texts, the DLP,Da Hua Yan Zhang Zhe Wen Fo Na Luo Yan Li Jing( 大 華 嚴詫 長 者 問 佛 那倴 羅訌 延 力 經 ), and theHeart Sutra (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多 心 經 ), and a total of twelve fascicles were translated. 188 However,the Zhen Yuan Xin Ding Shi Jiao Mu Lu compiled by Yuanzhao ( 圓 照 ) included six texts inseventy fascicles. 189 These texts included Shou Hu Guo Jie Zhu Tuo Luo Ni Jing( 守 護 國 界 主 陀181 Jingjing is a follower of Jingjiao ( 景 教 ), also known as Brilliant Teaching or Nestorianism. See Max Deeg, “The“Brilliant Teaching”: The Rise and Fall of “Nestorianism” (Jingjiao) in Tang China” Japanese Religions (31) 2.http://www.japanese-religions.jp/publications/assets/JR31_2_a_Deeg.pdf Th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of areligious text between two religions is also significant that it indicates harmony among the religions of the Tangdynasty.182According to Zhen Yuan Xin Ding Shi Jiao Mu Lu, the emperor requested to retranslate in order to differentiatetexts that are Buddhists and non-Buddhists. This was because Jingjing was not a Buddhist, but a Nestorian whowas fluent in Chinese; thus during the translation, he would have used non-Buddhist ideas to interpret the text. SeeStanley Weinstein, Buddhism under the Tang, transl. Ven. Yifa, p163 and Zhen Yuan Xin Ding Shi Jiao Mu Lu, T55,no. 2157, p755c.183 Ten monks were named in the DLP who had helped out with the translation and compiling of DLP. See Ibid.184 Only one fascicle long, Prajnā and Liyan ( 利 言借 ) translated the text describing the power of the Buddha as meritattained from the offering of food. See T14, no.547. On Narayana see Fo Guang Dictionary, p3029 and 3542.185T8, no.254 and Stanley Weinstein, Buddhism under T’ang, p163.186 For more info on the text, see Shou Hu Guo Jie Zhu Tuo Luo Ni Jing ( 守 護 國 界 主 陀 羅訌 尼 經 ), (Tokyo: OokuraShuppan Kabushiki Kaisha ( 大 藏 出 版 株頶 式 會 社 ), 2000), p16.187These two sutras were among the few that remained popular.188T50, no.2061, p716b.189 X77, no. 1522, p191c.4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羅訌 尼 經 ) translated in Ci En Temple ( 慈 恩韴 寺 ), Mahāyāna Sutra of Mind Ground Contemplation( 大 乘靭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in eight fascicles translated in Li Chuan Temple ( 醴 泉 寺 ), DLP in tenfascicles, Da Hua Yan Zhang Zhe Wen Fo Na Luo Yan Li Jing( 大 華 嚴詫 長 者 問 佛 那倴 羅訌 延 力 經 ) inone facicle, Heart Sutra (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多 心 經 ) and forty fascicles of Avatamsaka Sutra. 190 Thereare a few other texts mentioned in the Taishō Shinshū Daizōkyō ( 大 正 新 修鞈 大 藏 經 ) that were notmentioned, but were works of Prajnā such as Zhu Fo Jing Jie She Zhen Shi Jing ( 諸 佛 境蹜 界 攝 真猙實蹴 經 ) and Fo Shuo Zao Ta Yan Ming Gong De Jing ( 佛 說狄 造 塔 延 命 功 德 經 ) . 191 His mostpopular translated texts include the Shou Hu Guo Jie Zhu Tuo Luo Ni Jing among thepractitioners of the tantric tradition, Mahāyāna Sutra of Mind Contemplation, and theAvatamsaka Sutra in forty fascicles. 192Reportedly, Kukai (774-835), the founder of Shingon sect in Japan, studied Sanskrit underhim for a few years at Xi Ming Temple during Kukai’s pilgrimage to China in 804. 193 Accordingto Goshōrai Mokuroku ( 御 請 來 目 錄 ), Kukai also brought back a number of translated textsincluding the Avatamsaka Sutra, DLP, Zao Ta Yan Ming Gong De Jing, and Shou Hu Guo JieZhu Tuo Luo Ni Jing to Japan. 194 These texts were the foundations for starting Shingon sect andspread of understanding of esoteric Buddhism in Japan.In 810, Prajnā passed away in Luoyang and was buried in Longmen Grottoes on the EasternHeights ( 龍 門 西 岡 ).Translated TextsThe first text that Prajnā translated is the DLP, also known as the Six Paramitas Sutra ( 六 波 羅訌 蜜犪多 經 and 六 度 經 ). The Sanskrit name is Mahāyāna nāya sat Paramita Sutra. The DLP has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from Sanskrit and no other versions are known. The first translated190“Biography of Prajnā, Li Chuan Temple of Tang ( 唐鞡 醴 泉 寺 般獭 若 傳 )”, T50, no.2061, p0722a.191Both of these texts are placed in the esoteric section of catalogues. Zhu Fo Jing Jie She Zhen Shi Jing ( 諸 佛 境蹜界 攝 真猙 實蹴 經 ) also known as She Zhen Shi Jing ( 攝 真猙 實蹴 經 ) and Zhen Shi Jing ( 真猙 實蹴 經 ) is one of the main yogatexts into yogic practice. See T18, no.868. According to the Shōwa Era's Comprehensive Catalogue of DharmaTreasure (Shōwa Hōbō Sōmokuroku 昭 和 法 寶話 目 錄 ), there is a Sanskrit, Chinese, and Tibetan version of the text.The Fo Shuo Zao Ta Yan Ming Gong De Jing ( 佛 說狄 造 塔 延 命 功 德 經 ) was translated with Muniśrī ( 牟 尼 室 利 )who read out the Sanskrit, Yuanzhao ( 圓 照 ) wrote down the notes, and Jianxu ( 鑑 虛 ) edited. See T19, no.1026and Shōwa, p250.192Shou Hu Guo Jie Zhu Tuo Luo Fan Jing was popular among the practitioners of esoteric Buddhism. The tenfascicles text was translated by Prajnā with a northern Indian monk, Muniśrī ( 牟 尼 室 利 ) also known as Jimo ( 寂默 ) in Chinese. See “Biography of Jimo ( 寂 默 ) Ci En Temple of Tang ( 唐鞡 京 兆 慈 恩韴 寺 寂 默 傳 )” Song Biographyof Eminent Monks ( 宋侗 高珉 僧踶 傳 ), T50, no.2061, p720. For more info on the text, see Shou Hu Guo Jie Zhu Tuo LuoNi Jing ( 守 護 國 界 主 陀 羅訌 尼 經 ), (Tokyo: Ookura Shuppan Kabushiki Kaisha ( 大 藏 出 版 株頶 式 會 社 ), 2000),pp19-24.Regarding the Mahayana Sutra of Mind Ground Contemplation, there were a number of commentaries andreferences to the text, displaying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Buddhist circle. See Shōwa, p11. Yongming Yanshou ( 永 明延 壽蹢 ) quoted a lot from the text including DLP. See T48, no.2016, p552a.193 Ronald S. Green, Kukai, Founder of Japanese Shingon Buddhism: Portraits of His Life, (University ofWisconstin, 2003), phD, p120.194 T55, no.2161, p1062c.42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version with Jingjing was not received well as it was not translated coherently. The secondtranslation was a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effort with Prajnā leading through the process in XiMing Temple. Emperor Dezong wrote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which has survived today. 195There are some discrepancies between what is written in the canon and compiled in theMochizuki. According to the DKSC, in 788 the emperor Dezong requested a commentary bewritten on the DLP, in which Liangxiu wrote the commentary and Prajnā wrote the introductionto the commentary. 196 In 789, Chaowu ( 超 悟韷 ) of Qian Fu Temple, Shaoliang ( 少 良候 ), and Qiyun( 齊猗 運跮 ) later revised the commentary into ten fascicles. 197 However the Mochikuchi Bukkyōdaijiten stated that Chaowu wrote only four fascicles and Liangxiu was not mentioned as one ofthe few who wrote the commentary. 198 Zhitong ( 智 通 ) with the help of Daoan ( 道跰 岸 ) also wrotea ten fascicle commentary to the text, a one fascicle Su Li Jue ( 疏 例 訣 ) and a one fasciclecatalogue ( 大 乘靭 理 趣賱 六 波 羅訌 蜜犪 多 經 疏 義 目 ). 199 Thus, a total of three commentaries, a Su Li Jueand a catalogue were written and compiled. However, all of them including the Sanskrit extantversion were lost. 200In order to write the commentary, one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implied in thesutra; thus talks were given on the sutra at the Qian Fu Temple by Chaowu and at the Li ChuanTemple. A hall in the Li Chuan Temple was used as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rinciple and Wayof Mahāyāna Sutra ( 大 乘靭 理 趣賱 經 玽 ) or Six Pāramitās Sutra ( 六 波 羅訌 密 多 經 玽 ). 201 There wereseven learned monks ( 義 行 僧踶 ) who often gave Dharma talks and recited the sutra includingTanyan ( 談 筵牧 ) and Chaowu. 202 Thus, increasing the popularity of the text. If talks were given onthe text, then it will help in the spread and popularity of the text.Other texts worth mentioning is that there were two texts compiled by Yuanzhao regardingthe DLP – Tripitaka Master Prajnā’s Record of Translated texts from the past to now ( 般獭 若 三 藏續 古 今 翻 譯 經 圖蹙 記玐 ) in two fascicle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Sounds in DLP ( 大 乘靭 理 趣賱 六 波 羅訌蜜犪 多 經 音靦 義 ) in two fascicles. The Zhen Yuan Xin Ding Shi Jiao Mu Lu refers to the TripitakaMaster Prajnā’s Record of Translated texts from the past to now for the biography of Prajnā.However, the record is not mentioned except in the Song Biography of Eminent Monks and theZhen Yuan Xin Ding Shi Jiao Mu Lu catalogues do not mention it at all. 203 The Meaning of theSounds in DLP is also not found.195T8, no.261, p865a. The introduction written by the emperor was also placed in the All Tang Texts ( 全 唐鞡 文 ) 55,pp6~8.196Liangxiu had helped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the DLP as ordered by the emperor. He was later requested by theemperor to edit the new DLP commentary. Monks were also invited to give a talk about the text. T55, no.2156,p762c. For the biography of Liangxiu, see X77, no. 1522, p86b.197 Ibid, p763b.198 Mochikuchi Bukkyō daijiten (The Great Dictionary of Buddhism 望 月 佛 教 大 辭訶 典 ), Ed. Mochizuki Shinkō. 望月 . 信 享 , et al, (Taipei: Horizon Publishing Co., 1979), p3288.199T55, no.2156, pp764 and 769.200 Mochizuki, p3288.201 T55, no.2156, pp763-764c.202 Tanyan ( 談 筵牧 ) is also known as Liangxiu, see T50, no.2061, p737c. T55, no.2156, p763b.203 T50, no.2061.4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The Mind Ground Sutra is also mentioned a number of times in the Zong Jing Lu ( 宗 鏡錄 卷 第 十 一 ) by Yong Ming Yan Shou ( 永 明 延 壽 ). 204Avatamsaka Sūtra in sixty fascicles has been translated by Buddhabhadra (359~429), andSiksananda (652~710) in eighty fascicles. In 796, Prajnā began translating a forty fascicleshand-written text given by King of Orissa to the Tang Emperor Dezong.1 The forty fascicles isthe chapter on “Entering the Dharma Realm (Gandavyuha or 入 不 思 議 解 脫 境 界 普晘 賢 行 願 品 )”of the eighty fascicles Avatamsaka Sutra; it is also known as “Vows of SamanthabhadraBodhisattva ( 普晘 賢 菩 薩 行 願 品 ) .” The forty fascicles also circulated as an independent text asthe “Vows of Samanthabhadra ( 普晘 賢 菩 薩 行 願 品 )” like the “Universal Gate Chapter ( 普晘 門 品 )”in the Lotus Sutra. In 798, Prajnā completed the translation of Avatamsaka Sutra in fortyfascicles with a team of eight that included Yuanzhao, Zhitong, Chengguan ( 澄 觀 ), and manyothers. 205Placement in the CataloguesOf all the texts that Prajnā had translated, most of them are placed in the esoteric section( 密 教 部 ). With a few exceptions, the DLP text is placed in the esoteric section of some of thecatalogues such as Lu Wai Jing Deng Mu Lu ( 錄 外 經 等 目 錄 ), Goshōrai mokuroku ( 御 請 來 目錄 ), and Zhu A She Li Zhen Yan Mi Jiao Bu Lei Zong Lu ( 諸 阿 闍 梨 真猙 言借 密 教 部 類詑 總 錄 ). 206For most catalogues such as Taishō Shinshū Daizōkyō placed the text at the end of the Prajnāsection. This text being placed among esoteric texts may indicate that it has some esotericelements within. It may possibly be due to the fact there is a chapter on dhārani. 207 The chapterdiscusses how the merits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dhārani can protect the nation and avoidcalamites. It is also a skillful means for saving living beings. Other than that, there seems to beno other esoteric elements inside the sutra. Besides the fact that in the biography of Prajnā,Zanning mentioned that there may be some magical elements in the sutra to allow it to beprotective. Later Japanese scholars categorized DLP as a Prajnā text hints at how esoteric textsare later defined. Many Mahāyāna texts had dhāranis within the text such as the ŚūramgamaSutra, Lotus Sutra, and so on. It is possible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with the popularity ofesoteric Buddhism, texts that included such elements as dhāranis or indication of immediateattainment and so on were placed as esoteric. Most texts of the time were a mix of esoteric andexoteric Buddhism such as the Surangama Sutra emphasis on immediate relief through dhāranisand focus on the teachings that lead to the possible relief.Significance in Tang - Song ChinaA number of texts and works by other monk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havementioned or quoted from the sutra such as in the Fo Shuo Si Shi Er Zhang Jing Su Chao ( 佛 說狄204 T48no. 2016205 See “Biography of Lianhua of Tang ( 唐鞡 蓮 華 傳 )”, T50, no.2061, p721b206 For Goshōrai Mokuroku ( 御 請 來 目 錄 ), see T55, no.2161, p1062c. For Lu Wai Jing Deng Mu Lu ( 錄 外 經 等 目錄 ), see T55, no.2175, p1112c. Zhu A She Li Zhen Yan Mi Jiao Bu Lei Zhong Lu ( 諸 阿 闍 梨 真猙 言借 密 教 部 類詑 總 錄 )was compiled by Tendai master Annen ( 安 然 ) (841-889). See T55, no.2176.207 See chapter two of DLP. T8, no.261, p870.4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四 十 二 章 經 疏 鈔 卷 第 二 ), there is a quote from chapter six of DLP on precepts pāramitā. 208 Thenumber of references to the text possibly indicates its popularity among the Buddhist circle.According to Stanley Weinstein, Emperor Dezong was a great supporter of Prajnā and translationof Buddhist texts. 209 Thus, a translation center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the emperor.Besides supporting the translation center and Prajnā’s translations, the emperor ordered twoBuddhist canon catalogues compiled, in which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origins the text weregiven. 210 Emperor Dezong took great notice in Prajnā and DLP that may be due to the content ofthe text that indicate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 nation and ways to practice the six paramitas thatcan bring about protection and stability in the nation. There were a number of texts during thetime that promoted or indicated the ability to protect and stabilize the nation. It is possible thatduring Emperor Dezong’s time of constant internal fighting that led him to flee the capitalnumerous time, the emperor and nation felt the need for stability. 211 These texts helped in a waypromote Buddhism to the emperor.Having seen the text was quoted and used by many, it was still not as popular as otherMahāyāna texts such as the Lotus Sutra, Avatamsaka Sutra, and so on. It was possible that thetext did not appeal to the people as it did not meet the needs and conditions of the time. Actually,all of Prajnā’s translations did not gain much popularity. Texts such as the Mind Ground Sutraappealed to the ideal of protecting the nation. It wa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when Buddhismhad reached a peak and began to decline. Venerable Master Taixu wrote a commentary to theMind Ground Sutra that has not been done in years.PrimaryBIBLIOGRAPHYAnnen ( 安 然 ), compiled. Zhu A She Li Zhen Yan Mi Jiao Bu Lei Zhong Lu《 諸 阿 闍 梨 真猙言借 密 教 部 類詑 總 錄 》. Taishō Tripitaka Vol. 55, Fascicle 2176.Bhikkhu Bodhi and Thera Nyanaponika, trans.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nAnthology of Suttas from the Anguttara Nikaya.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BodhiSociety, 1999.Henan ( 恒 安 ), compiled. Xu Zhen Yuan Shi Jiao Lu《 續 貞 元 釋 教 錄 》. Taishō Tripitaka Vol. 55,Fascicle 2158.Kukai, compiled. Goshōrai Mokuroku《 御 請 來 目 錄 》. Taishō Tripitaka Vol. 55, Fascicle 2161.Kumarajiva, trans. Vajracchedika Prajna Paramita《 金 剛鞙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經 》. Taishō Tripitaka Vol.8, Fascicle 235.208Fo Shuo Si Shi Er Zhang Jing Su Zao ( 佛 說狄 四 十 二 章 經 疏 鈔 卷 第 二 ), X 37, no.671. Fo Shuo Fan Wang Jing PuSa Xin Di Ping He Zhu ( 佛 說狄 梵 網牺 經 菩 薩 心 地 品 合 註 卷 第 三 ) also quotes from the same section of DLP. See,X38, no.694, p649c.209 Stanley Weinstein, Buddhism under the T’ang, trans. by Ven. Yifa, p162.210The two catalogues were the three fascicles Xu Kai Yuan Shih Jiao Mu Lu ( 續 開 元 釋 教 目 錄 ) completed in 794as an addition to the Kai Yuan Shih Jiao Mu Lu ( 開 元 釋 教 目 錄 ) compiled by Zhishen ( 智 昇 ) and the thirtyfascicles Zhen Yuan Xin Ding Shi Jiao Mu Lu ( 貞 元 新 定 釋 教 目 錄 ) completed in 800. See Ibid, p164.211 Stanley Weinstein, Buddhism under the T’ang, pp149~165.45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Prajna, trans. Sutra on the Way to Six Paramitas of Mahayana Principle《 大 乘靭 理 趣賱 六 波 羅訌 蜜犪 多經 》. Fo Guang Buddhist Canon, pp23-237.Prajnā, trans. Sutra on the Way to Six Paramitas of Mahayana Principle《 大 乘靭 理 趣賱 六 波 羅訌 蜜犪 多經 》. Taishō Tripitaka Vol. 8, Fascicle 261.-------- et al, trans. Avatamsaka Sutra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Taishō Tripitaka Vol.50, Fascicle2061.-------- Mahayana SUtra of Mind Ground Contemplation 《 大 乘靭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TaishōTripitaka Vol. 3, Fascicle 159.-------- Zhu Fo Jing Jie She Zhen Shi Jing《 諸 佛 境蹜 界 攝 真猙 實蹴 經 》. Taishō Tripitaka Vol.18,Fascicle 868.-------- and Liyan ( 利 言借 ), trans. Heart Sutra《 般獭 若 波 羅訌 密 多 心 經 》. Taishō Tripitaka Vol.8,Fascicle 254.-------- and Muniśrī ( 牟 尼 室 利 ), trans. The Sutra on the Merit of Longevity through BuildingStUpas《 佛 說狄 造 塔 延 命 功 德 經 》. Taishō Tripitaka Vol.19, Fascicle 1026.-------- and Muniśrī ( 牟 尼 室 利 ), Da Hua Yan Zhang Zhe Wen Fo Na Luo Yan Li Jing《 大 華 嚴詫 長者 問 佛 那倴 羅訌 延 力 經 》. Taishō Tripitaka Vol.14, Fascicle 547.Unknown, compiled. Lu Wai Jing Deng Mu Lu《 錄 外 經 等 目 錄 》. Taishō Tripitaka Vol.55,Fascicle 2175.Unknown transl. SUtra on the Five Types of Merits for Offering Food 《 施 食靪 獲 五 福 報 經 》.Taishō Tripitaka Vol.2, Fascicle 132.Yuanzhao, compiled. Da Tang Zhen Yuan Xu Kai Yuan Shi Jiao Lu《 大 唐鞡 貞 元 續 開 元 釋 教 錄 》.Taishō Tripitaka Vol. 8, Fascicle 261.--------- Zhen Yuan Xin Ding Shi Jiao Mu Lu《 貞 元 新 定 釋 教 目 錄 》. Taishō Tripitaka Vol. 8,Fasicle 261.Zanning, compiled. Song Biography of Eminent Monks《 宋侗 高珉 僧踶 傳 》. Taishō Tripitaka Vol.50,Fascicle 2061.Showa Era's Comprehensive Catalogue of Dharma Treasure (Shōwa hōbō sōmokuroku 昭 和 法寶話 目 錄 ). Taishō Tripitaka.SecondaryCh’en, Kenneth. Buddhism i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4.Kieschnick, John. The Eminent Monk.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Williams, Paul. Mahayana Buddhism: 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1989.JournalsGimello, Robert M. “Ch'eng-kuan on the Hua-yen Trinity.”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ṭNo. 9(July 1996)ṭpp. 341-411.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1/bj60469.htm4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accessed April 25, 2009).Michael J Walsh "The Economics of Salvation: Toward a Theory of Exchange in ChineseBuddhism."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of Religion 75, no. 2 (June 1, 2007): 353-382.DissertationsGreen, Ronald S. Kukai, Founder of Japanese Shingon Buddhism: Portraits of His Life, PhDdiss., University of Wisconstin, 2003.Chinese SourcesLiu, Yih-tsih ( 劉猤 奕 賜賬 ). “The Essentials of the Six Paramitas Sutra〈 大 乘靭 理 趣賱 六 波 羅訌 蜜犪 多 經 要義 〉.” Hua-Kang Buddhist Journal ( 華 岡 佛 學赩 學赩 報 ) 5, (1981) : 289-309.Weinstein, Stanley. Buddhism under the T’ang〈 唐鞡 代 佛 教 〉. Translated by Shih Yifa. Taipei: FoGuang Cultural Enterprise Co., Ltd ( 佛 光 文 化 ), 1999.Japanese Sources“Shou Hu Guo Jie Zhu Tuo Luo Ni Jing 《 守 護 國 界 主 陀 羅訌 凡 經 》”. ( 新 國 譯 大 藏 經 : 密 教 部3). Tokyo: Ookura Shuppan Kabushiki Kaisha ( 大 藏 出 版 株頶 式 會 社 ), 2000.“Yao Lue Nian Song Jing, Zhu Fo Jing Jie She Zhen Shi Jing and so on.” ( 新 國 譯 大 藏 經 : 密教 部 5).Tokyo: Ookura Shuppan Kabushiki Kaisha ( 大 藏 出 版 株頶 式 會 社 ), 2000.References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Chinese ( 漢軇 語犾 大 詞 典 ). Ed. Luo Zhu-feng ( 羅訌 竹 風靨 ). 12 vols.Taipei: Tunghua Bookstore, 1997.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Ed. Charles Muller. . Edition of2009/4/30.Fo Guang Dictionary (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6 vols. Kaoshiung: Fo Guang Cultural Enterprises Ltd.,1998.Mochikuchi Bukkyō daijiten (The Great Dictionary of Buddhism 望 月 佛 教 大 辭訶 典 ). Ed.Mochizuki Shinkō. 望 月 . 信 享 . , et al. 10 vols. Taipei: Horizon Publishing Co., 19794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4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 增 壹酖 阿 含 經 》〈》〈 》〈31 增 上 品勜 ‧ 第 三 經 〉 之 探 討── 以层 「 四屶 通 行 」 為厉 主尾釋 長 叡福廓 嚴 佛 學 院 研厼 一提醚 要經 由 研 讀 、 比 對蹹 南 北 傳 經 論 , 證訥 實蹴 現 存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經 文 有錯 亂 失 序侤 之 缺獌 失 , 以 相 關詉 之 經 論 為 佐 證訥 , 試 圖蹙 還 原鞝 其 應 有 之 內 容韕 與犕 順 序侤 。 進 而 探 討玒 「 四 通行 」 之 意 涵 。 並 嘗蹋 試 以 此 與犕 當 代 學赩 界 對蹹 乾珍 觀 者 的 討玒 論 作伿 連 結 。關詉 鍵 詞 : 四 通 行 ;《;《增猹 壹 阿 含佳 》;》;乾珍 觀 者4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目岰次一 、 前 言二 、 簡 介 「 四屶 通 行 」三 、 提醚 出屒 問 題 — 分 析 經 文尠 之 矛岱 盾厷四屶 、 解 決 問 題( 一 )「)「經 文尠 要 點 」 與弌 「 說弻 明 」 的 不 一 致( 二 )「)「排 序 」 的 問 題( 三 ) 解 讀歲 看厶 似 矛岱 盾厷 的 經 文尠( 四屶 ) 提醚 出屒 經 文尠 調 整 案五 、 四屶 通 行 與弌 「 乾 觀毢 者 」 之 關 連六 、 結 論5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一 、 前 言 :漢軇 譯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以 下 簡 稱牟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有 其 特顠 殊頻 價猜 值靹 。 取 要 言借 之 ,《 增猹 壹 阿 含佳 》對蹹 於 成 立 《 阿 毘 達跲 磨跊 》 及 大 乘靭 「 法 身倧 」、「 空 」 思 想 …, 有 密 切 關詉 係 , 例 如 , 印 順 法 師韦 分 別低指 出 :◎《 增 壹酖 阿 含 經 》… 法 數 的 增 壹酖 編 集 , 辭 典 一 樣 的 便 於 記 憶 查卟 考 ; 對 阿 毘 達 磨 論 的 成 立岷 ,給 予 重 大 的 便 利 ! 212◎《 增 壹酖 阿 含 》… 漢庝 譯 本岓 中 , 蘊 藏 有 多峿 量 空 的 思匠 想 , 而 且尼 都 是半 巴尕 利 文尠 本岓 所 無 。 213◎ 理 性 法 身 之 義 , 到 了 《 增 壹酖 阿 含 》, 有 重 大 的 開 展 。 這 … 在峹 《 雜 阿 含 》 裡 是半 找 不 到 的 ,《 中 阿 含 》 裡 … 意 思匠 不 顯殫 著 , 在峹 《 增 壹酖 阿 含 》 就酧 常 常 看厶 見 。…《 增 壹酖 阿 含 》 的 法 身 思匠 想 …能 將 根 本岓 佛 教 的 法 身 義 與弌 大 乘 的 法 身 空 義 連 接 起 來 。 214◎《 增 壹酖 阿 含 ‧ 邪 聚弁 品勜 》 云 :「 無 我 者 , 即 是半 空 也 。…… 我 非 彼 有 , 彼 非 我 有 。」 215 我 非彼 有 , 是半 無 我 , 是半 我 空 ; 彼 非 我 有 , 是半 無 我 所 , 也 就酧 是半 法 空 。 在峹 這 裡 , 無 我 與弌 空 的 定 義完 全峖 是半 合峯 一 的 。 依 此 , 流却 出屒 大 乘 中 觀毢 家 在峹 同峧 一 意 義 上 建匔 立岷 我 法 二 空 的 思匠 想 。 216此 「 空 」 義 有 何 重 要 價猜 值靹 ? 印 順 法 師韦 指 出 , 菩 薩 要 長 久 在 生 死 中 度 世 間 眾 生 , 非 但伽 要確 保 不 退玩 墮猼 , 進 而 要 能獢 自 利 利 他 , 其 所 憑赮 藉 的 , 就 是 對蹹 空 義 的 甚 深 勝 解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所說狄 的 : 諸 法 甚原 深 論 空 理 , 難 明 難 了 不 可屣 觀毢 ; 將 來 後匝 進 懷 狐 疑廀 , 此 菩 薩 德 不 應 棄 。 217 印 順 法師韦 判住 斷 , 這 是 : 已 露 出屒 聲 聞开 道 的 無 常 中 心尚 論 而 外屸 , 別 有 菩 薩 道 以层 空 為厉 門 的 深 義 。 218在 聲 聞犉 佛 教 與犕 大 乘靭 佛 教 上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扮俇 演躽 了 重 要 的 連 接 與犕 貫 通 角倞 色 , 有 學赩 者 指 出《 增猹 壹 阿 含佳 》 與犕 如 來 藏 之 關詉 聯 219 , 亦 有 研 究倏 顯 示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與犕 大 乘靭 之 密 切 關詉 係 220 。 在 在可 見倝 此 《 經 》 重 要 性 之 一 斑 。然 而 這 部 重 要 的 經 典 中 , 卻 也 帶 有 稍 許 的 遺 憾赳 。 例 如 為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作伿 〈 序侤 〉 的 晉領 .沙俢 門 釋 道跰 安 說狄 :「 下 部 十 五 卷 , 失屺 其 錄 偈 也 。」 221 對蹹 此 , 印 順 法 師韦 指 出 :「 經 文尠 的 錄 偈 不 全峖 ,也 就酧 是半 誦弳 出屒 者 對 經 文尠 次 第 的 記 憶 不 全峖 , 經 文尠 就酧 有 顛 倒 錯 亂 的 可屣 能 。」 222 《 出 三 藏 記玐 集 》 的作伿 者 也 評 論 :「 譯 人 造 次 , 未岔 善 詳 審 , 義 旨 句屳 味 往 往 愆 謬 … 多峿 有 乖 失屺 」。 223 印 順 法 師韦 亦 表示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的 〕 次 第 錯 亂 , 文尠 義 又 不 善 巧岁 , 在峹 我 國 所 譯 的 《 四屶 阿 含 》 中 ,《 增 壹酖212印 順 法 師韦 ,《 說狄 一 切 有 部 的 書頟 與犕 論 師韦 之 研 究倏 》, 頁靧 75。213印 順 法 師韦 ,《 性 空 學赩 探 源 》, 頁靧 249。214印 順 法 師韦 ,《 性 空 學赩 探 源 》, 頁靧 233-234。215 (CBETA, T02, no. 125, p. 702, b19-22)。216印 順 法 師韦 ,《 性 空 學赩 探 源 》, 頁靧 238。217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1〈1 序侤 品 〉(CBETA, T02, no. 125, p. 550, a27-28)。218印 順 法 師韦 ,《 性 空 學赩 探 源 》, 頁靧 114-115。219李俒 志侰 夫 ,《 印 度 哲鞦 學赩 及 其 基 本 精 神 》 頁靧 233-235:「 如崇 來 藏 一 詞 , 在峹 佛 典 中 最鄦 早 出屒 現 處 , 為厉 增 一 阿 含 …」、「 增 一 阿 含 經 含 有 『 通 三 藏 』、『 通 三 乘 教 法 』, 也 就酧 是半 通 一 切 教 法 的 『 法 藏 』, 而 形 成 『 如崇 來 藏 』 一 詞 , 發展 而 成 如崇 來 藏 思匠 想 的 。」220黃 念 祖猬 ,〈 漢軇 譯 增猹 一 阿 含佳 經 中 的 大 乘靭 思 想 〉, 收 錄 於 《 普 門 學赩 報 雙覯 月 刊 》50 期 , 頁靧 244-252 指 出 增猹 一 阿 含佳經 的 特顠 色 :1. 稱牟 揚 佛 德 ;2. 宣 贊訬 大 乘靭 ;3. 勸詧 行 六 度 ;4. 饒 益 眾 生 ;5. 演躽 說狄 大 乘靭 空 義 。 還 有 , 稱牟 說狄 補 處 菩 薩 功德 、 演躽 說狄 彌 勒珦 菩 薩 下 生 成 佛 事 、 鼓踴 勵 書頟 寫 持 誦犼 供 養 經 典 的 功 德 、 咐 囑 流 通 。「 充屌 分 表 現 大 乘 思匠 想 。… 在峹 聲聞开 教 的 基 礎 上 , 加展 上 了 大 乘 教 的 色 彩 … 以层 本岓 經 為厉 貫 通 了 三 乘 思匠 想 的 言 教 … 勸 諸 聲 聞开 人 學 菩 薩 法 。」「 處 處抑 小 褒 大 , 顯殫 示岴 其 不 共峗 聲 聞开 乘 的 殊 勝鄭 思匠 想 。」221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1〈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序侤 〉(CBETA, T02, no. 125, p. 549, a16-17)。222印 順 法 師韦 ,《 華 雨 集 第 三 册 》, 頁靧 278。223 《 出 三 藏 記玐 集 》 卷 13〈 僧踶 伽 提 婆 傳 第 十 二 〉(CBETA, T55, no. 2145, p. 99, c8-12)。5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阿 含 經 》 是半 最鄦 不 理 想 的 ! 224但伽 , 翻 譯 上 ( 或 傳 鈔 過跸 程 ) 的 不 理 想 , 並 不 足倦 以 掩 蓋犡 經 文 教 理 價猜 值靹 , 釐覝 清 教 說狄 次 第 與犕真猙 意 , 大 概 就 是 後 來 學赩 人 的 責 任 吧你 。 本 文 所 要 討玒 論 的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正 有 「 次 第錯 亂 , 文尠 義 不 善 巧岁 」 的 問 題覹 。 為 解 決俩 此 問 題覹 , 求俠 之 於 版 本 校頣 勘珨 , 根頨 據赼 CBETA 統 計 , 有 22部 藏 經 目 錄 收 錄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但伽 就 中 所 見倝 之 《 大 藏 經 》 如 《 大 正 藏 》、《 中 華 藏 》… 等 ,均佾 未 對蹹 此 經 文 錯 亂 之 處 作伿 校頣 勘珨 。 因 此 , 筆 者 嘗蹋 試 透 過跸 比 對蹹 、 整超 理 , 試 圖蹙 對蹹 本 經 經 文 做珔 考 察蹸調 整超 , 並 略 探 「 四 通 行 」 之 意 涵 。 另 外 , 本 經 經 文 及 諸 論 師韦 對蹹 「 四 通 行 」 之 探 討玒 , 亦 可 發現 與犕 當 前 學赩 界 探 討玒 的 「 乾珍 觀 者 」 議 題覹 有 關詉 , 可 資 參珰 考 。 225二 、 簡 介 「 四屶 通 行 」世 尊 說狄 「 四 通 行 」, 散 見倝 於 諸 經 與犕 論 書頟 226 , 其 說狄 有 廣 有 略 , 其 中 《 增猹 壹 阿 含佳 》〈31 增猹224印 順 法 師韦 ,《 華 雨 集 第 三 冊 》, 頁靧 280-281。225例 如 , 有 學赩 者 指 出 : 有 必 要 進 一 步俞 有 系倐 統 地 檢 視 巴 利 三 藏 , 乃 至 其 他 早 期 佛 教 典 籍 所 隱 含佳 的 乾珍 觀 者 教 義 。參珰 考 溫 宗 堃 ,〈 巴 利 註 釋 文 獻詿 裡 的 乾珍 觀 者 〉《 正 觀 雜覮 誌犽 》,33 期 , 頁靧 85。226有 關詉 「 四 通 行 」 之 經 論 , 參珰 酌玶 《 望 月 大 辭訶 典 》, 整超 理 增猹 補 如 下 :〔1〕《 長 阿 含佳 經 》 卷 8 第 二 分 〈 眾 集 經 第 5〉:「 酸 有 四屶 法 , 謂 四屶 道 : 苦 遲 得 、 苦 速 得 、 樂 遲 得 、 樂 速 得 。」(CBETA, T01, no. 1, p. 51, a12-13)〔2〕《 長 阿 含佳 經 》 卷 12〈 自 歡 喜 經 第 14〉:「 如崇 來 說弻 法 酸 有 上 者 , 所 謂 為厉 滅 。 滅 者 , 謂 苦 滅 遲 得 , 二 俱 卑陋 ; 苦 滅 速 得 , 唯 苦 卑 陋 ; 樂 滅 遲 得 , 唯 遲 卑 陋 ; 樂 滅 速 得 然 不 廣 普醭 , 以层 不 廣 普醭 , 故卂 名峮 卑 陋 。 如崇 今 如崇來 樂 滅 速 得 而 酸 廣 普醭 , 乃 至 天 人 見 神 變殤 化 。」(CBETA, T01, no. 1, p. 77, a23-28)〔3〕《 中 阿 含佳 經 》 卷 59〈4 例 品 ‧ 第 一 得 經 〉:「… 酸 次 , 有 四屶 斷 。 云 何 為厉 四屶 ? 有 斷 樂 遲 , 有 斷 樂 速 , 有斷 苦 遲 , 有 斷 苦 速 。 於 中 若 有 斷 樂 遲 者 , 是半 樂 遲 故卂 , 說弻 下 賤 。 於 中 〔 佑 衍 文 百 二 十 一 字 〕 若 有 斷 樂 速者 , 此 斷 樂 速 故卂 , 此 斷 亦岿 說弻 下 賤 。 於 中 若 有 斷 苦 遲 者 , 此 斷 苦 遲 故卂 , 此 斷 亦岿 說弻 下 賤 。 於 中 若 有 斷 苦 速者 , 此 斷 苦 速 故卂 , 此 斷 亦岿 說弻 下 賤 。 此 斷 〔 補 六 字 〕 非 廣 布岄 . 不 流却 布岄 , 乃 至 天 人 亦岿 不 稱廖 廣 布岄 。 我 斷 廣 布岄流却 布岄 , 乃 至 天 人 亦岿 稱廖 廣 布岄 。 云 何 我 斷 廣 布岄 流却 布岄 , 乃 至 天 人 亦岿 稱廖 廣 布岄 ? 謂 八 支尟 正岗 道 ── 正岗 見 … 乃 至 正岗 定為厉 八 。 是半 謂 我 斷 廣 布岄 流却 布岄 , 乃 至 天 人 亦岿 稱廖 廣 布岄 …。」(CBETA, T01, no. 26, p. 800, b16-c8)〔4〕《 本 事 經 》 卷 3〈2 二 法 品 〉: 吾 從 世尺 酥 聞开 如崇 是半 語張 : 苾 芻 當 知 ! 為厉 汝 略 說弻 二 速 通 行 。 云 何 為厉 二 ? 一 者樂 行 ; 二 者 苦 行 ── 謂 由 樂 行 , 證 彼 速 通 ; 及 由 苦 行 , 證 彼 速 通 。 所 修 加展 行 , 無 澁 難 故卂 ; 所 得 諸 根 皆厫 猛利 故卂 ── 是半 則 名峮 為厉 樂 速 通 行 。 所 修 加展 行 , 有 澁 難 故卂 ; 所 得 諸 根 皆厫 猛 利 故卂 ── 是半 則 名峮 為厉 苦 速 通 行 。 是半 名峮 略說弻 二 速 通 行 。… 吾 從 世尺 酥 聞开 如崇 是半 語張 : 苾 芻 當 知 ! 為厉 汝 略 說弻 二 遲 通 行 。 云 何 為厉 二 ? 一 者 樂 行 ; 二 者 苦 行 。謂 由 樂 行 , 證 彼 遲 通 ; 及 由 苦 行 , 證 彼 遲 通 。 所 修 加展 行 , 無 澁 難 故卂 ; 所 得 諸 根 , 皆厫 羸 鈍 故卂 , 是半 則 名峮 為厉 樂遲 通 行 。 所 修 加展 行 , 有 澁 難 故卂 ; 所 得 諸 根 , 皆厫 羸 鈍 故卂 , 是半 則 名峮 為厉 苦 遲 通 行 。 是半 名峮 略 說弻 二 遲 通 行 。…(CBETA,T17, no. 765, p. 674, a12-b8)〔5〕《 大 集 法 門 經 》 卷 1: 酸 次 , 四屶 神 通 道 是半 佛 所 說弻 。 謂 : 苦 遲 緩 神 通 、 苦 速 疾 神 通 、 樂 遲 緩 神 通 、 樂速 疾 神 通 。(CBETA, T01, no. 12, p. 229, a23-24)〔6〕《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集 異 門 足倦 論 》 卷 7〈5 四 法 品 〉:「 四屶 行 者 : 一 苦 遲 通 行 , 二 苦 速 通 行 , 三 樂 遲 通 行 , 四屶樂 速 通 行 。 云 何 苦 遲 通 行 ? 答 靜 慮 不 攝 、 下 品勜 五 根 , 是半 名峮 苦 遲 通 行 。 云 何 苦 速 通 行 ? 答 靜 慮 不 攝 、 上品勜 五 根 , 是半 名峮 苦 速 通 行 。 云 何 樂 遲 通 行 ? 答 靜 慮 所 攝 、 下 品勜 五 根 , 是半 名峮 樂 遲 通 行 。 云 何 樂 速 通 行 ? 答靜 慮 所 攝 上 品勜 五 根 , 是半 名峮 樂 速 通 行 。」(CBETA, T26, no. 1536, p. 395, b11-17)〔7〕《 阿 毘 達跲 磨跊 法 蘊 足倦 論 》 卷 3〈5 通 行 品 〉:「 爾庵 時 世尺 酥 告 苾 芻 眾 : 有 四屶 通 行 。 何 等 為厉 四屶 ? 謂 苦 遲 通 行 、苦 速 通 行 、 樂 遲 通 行 、 樂 速 通 行 。」(CBETA, T26, no. 1537, p. 465, a24-25)〔8〕《 眾 事 分 阿 毘 曇越 論 》 卷 8〈7 千 問 論 品 〉:「 通 者 , 謂 四屶 通 。 問 : 云 何 四屶 ? 答 : 謂 有 苦 遲 通 , 有 苦 速通 , 有 樂 遲 通 , 有 樂 速 通 。」(CBETA, T26, no. 1541, p. 665, c21-22)〔9〕《 阿 毘 達跲 磨跊 品 類詑 足倦 論 》 卷 11〈7 辯 千 問 品 〉:「 四屶 通 行 者 , 謂 有 苦 遲 通 行 , 有 苦 速 通 行 , 有 樂 遲 通 行 ,有 樂 速 通 行 。」(CBETA, T26, no. 1542, p. 737, a2-3)〔10〕《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94:「 如崇 契勰 經 說弻 : 有 四屶 種廕 斷 ── 一 苦 遲 通 斷 , 二 苦 速 通 斷 , 三 樂 遲 通 斷 ,四屶 樂 速 通 斷 。」(CBETA, T27, no. 1545, p. 485, a13-14)〔11〕《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卷 4〈8 契 經 品 〉:「 世尺 酥 說弻 四屶 道 : 苦 非 速 通 , 苦 速 通 , 樂 不 速 通 , 樂 速 通 。」(CBETA,52


上 品 . 第 三 經 〉 之 說狄 法 猄 為 詳 細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聞开 如崇 是半 : 一 時 , 佛 在峹 舍 衛 國 祇参 樹 給 孤 獨 園 。 爾庵 時 , 世尺 酥 告 諸 比尬 丘尽 :「 有 四屶 事 行 跡 ,云 何 為厉 四屶 ? 有 樂 行 跡 所 行 愚 惑酻 , 此 名峮 初 行 跡 ; 酸 有 樂 行 跡 所 行 速 疾 ; 酸 有 苦 行 跡 所行 愚 惑酻 ; 酸 有 苦 行 跡 所 行 速 疾 。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行 跡 、 所 行 愚 惑酻 ? 或 有 一 人 貪 欲 熾 盛 、瞋 恚 、 愚 癡 熾 盛 , 所 行 甚原 苦 , 不 與弌 行 本岓 相厴 應 。 彼 人 五 根 愚 闇 亦岿 不 捷 疾 ── 云 何 為厉 五 ?所 謂 信 根 、 精廨 進 根 、 念 根 、 慧 根 、 定 根 。 若 以层 愚 意 求 三 昧卉 、 盡廆 有 漏庛 者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樂行 跡 、 鈍 根 得 道 者 也 。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根 行 跡 、 速 疾 ? 或 有 一 人 無 欲 、 無 婬 , 然 於 貪欲 , 恒 自 偏 少 、 不 慇幞 懃 , 為厉 瞋 恚 、 愚 癡 極 為厉 減釥 少 。 五 根 捷 疾 無 有 放 逸 ── 云 何 為厉 五 ?所 謂 信 根 、 精廨 進 根 、 念 根 、 定 根 、 慧 根 ── 是半 謂 五 根 。 然 得 五 根 成 於 三 昧卉 , 盡廆 有 漏庛 、成 無 漏庛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利 根 行 於 道 跡 也 。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苦 行 跡 、 行 於 愚 惑酻 ? 或 有 一 人 婬 意偏 多峿 、 瞋 恚 、 愚 癡 熾 盛 。 彼 以层 此 法 而 自 娛 樂 , 盡廆 有 漏庛 、 成 無 漏庛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苦 行 跡 、鈍 根 者 也 。 云 何 苦 行 跡 、 行 於 速 疾 ? 於 是半 , 或 有 一 人 少 欲 、 少 婬 , 無 有 瞋 恚 , 亦岿 不起 想 , 行 此 三 法 。 爾庵 時 , 有 此 五 根 無 有 缺 漏庛 ── 云 何 為厉 五 ? 所 謂 信 根 、 精廨 進 根 、 念根 、 定 根 、 慧 根 ── 是半 謂 為厉 五 。 彼 以层 此 法 得 三 昧卉 , 盡廆 有 漏庛 成 無 漏庛 , 是半 謂 苦 行 跡 、 利根 者 也 。 是半 謂 比尬 丘尽 有 此 四屶 行 跡 , 當 求 方尣 便 , 捨 前 三 行 跡 ; 後匝 一 , 行 者 當 共峗 奉 行 。 所以层 然 者 , 苦 行 跡 三 昧卉 者 難 得 , 以层 得 便 成 道 , 久 存崊 於 世尺 。 所 以层 然 者 , 不 可屣 以层 樂 求 樂 ,由 苦 然 後匝 成 道 。 是半 故卂 , 諸 比尬 丘尽 ! 恒 以层 方尣 便 , 成 此 行 跡 。 如崇 是半 , 諸 比尬 丘尽 ! 當 作 是半 學 。」T28, no. 1550, p. 827, b22-23)〔12〕《 雜覮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卷 8〈8 修鞈 多 羅訌 品 〉:「 此 地峸 及 根 建匔 立岷 故卂 說弻 四屶 。 彼 根 本岓 禪 地峸 , 若 利 根 說弻 樂 道 及 速 道 ;若 鈍 根 說弻 樂 道 及 非 速 道 。 餘 地峸 道 , 若 利 根 說弻 苦 道 及 速 道 ; 若 鈍 根 說弻 苦 道 及 非 速 道 。」(CBETA, T28, no. 1552,p. 937, a19-22)〔13〕《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卷 25〈6 分 別低 賢 聖 品 〉:「《 經 》 說弻 通 行 總 有 四屶 種廕 : 一 苦 遲 通 行 , 二 苦 速 通 行 ,三 樂 遲 通 行 , 四屶 樂 速 通 行 。」(CBETA, T29, no. 1558, p. 132, a19-20)〔14〕《 阿 毘 達跲 磨跊 順 正 理 論 》 卷 71:「《 經 》 說弻 通 行 總 有 四屶 種廕 : 一 苦 遲 通 行 , 二 苦 速 通 行 , 三 樂 遲 通 行 ,四屶 樂 速 通 行 。 此 四屶 通 行 有 差 別 者 , 依 地峸 依 根 建匔 立岷 異 故卂 。」(CBETA, T29, no. 1562, p. 725, c22-25)〔15〕《 瑜 伽 師韦 地 論 》 卷 26:「 補 特 伽 羅 依 四屶 行 迹 而 得 出屒 離 , 何 等 為厉 四屶 ? 謂 或 有 行 迹 是半 苦 遲 通 ; 或 有 行 迹是半 苦 速 通 ; 或 有 行 迹 是半 樂 遲 通 ; 或 有 行 迹 是半 樂 速 通 。」(CBETA, T30, no. 1579, p. 426, c4-7)〔16〕《 大 乘靭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雜覮 集 論 》 卷 10〈1 諦 品 〉:「 四屶 正岗 行 者 , 謂 苦 遲 通 行 , 苦 速 通 行 , 樂 遲 通 行 , 樂 速通 行 。 初 謂 鈍 根 未岔 得 根 本岓 靜 慮 ; 第 二 謂 利 根 未岔 得 根 本岓 靜 慮 ; 第 三 謂 鈍 根 已 得 根 本岓 靜 慮 ; 第 四屶 謂 利 根 已得 根 本岓 靜 慮 。」(CBETA, T31, no. 1606, p. 741, a25-28)〔17〕《 四 諦 論 》 卷 4〈6 分 別低 道跰 諦 品 〉:「 道 有 四屶 種廕 : 一 苦 道 遲 智醳 , 二 苦 道 速 智醳 , 三 樂 道 遲 智醳 , 四屶 樂 道 速智醳 。 樂 道 者 , 謂 依 止尩 四屶 定 具 分 故卂 , 定 慧 平岅 等 故卂 , 無 功屖 用岦 行 故卂 。 以层 是半 義 故卂 , 名峮 為厉 樂 道 , 離 此 皆厫 名峮 苦 道 。謂 依 止尩 未岔 來 定 中 間 定 三 空 定 等 。」(CBETA, T32, no. 1647, p. 398, c25-29)〔18〕《 成 實蹴 論 》 卷 2〈18 法 聚犊 品 〉:「 苦 難 行 道 者 , 鈍 根 得 定 行 道 者 是半 也 ; 苦 易 行 道 者 , 利 根 得 定 行 道者 是半 也 。 樂 難 行 道 者 , 鈍 根 得 慧 行 道 者 是半 也 ; 樂 易 行 道 者 , 利 根 得 慧 行 道 者 是半 也 。」(CBETA, T32, no. 1646,p. 252, c13-16)〔19〕《 解 脫 道跰 論 》 卷 2〈4 分 別低 定 品 〉:「 又 定 有 四屶 種廕 修 行 : 謂 苦 修 行 鈍 智醳 , 苦 修 行 利 智醳 , 樂 修 行 [4] 利智醳 、 樂 修 行 [5] 鈍 智醳 。 此 四屶 人 一 者 密 煩 惱醈 , 二 者 疎 煩 惱醈 , 三 者 利 根 , 四屶 者 鈍 根 。 於 密 煩 惱醈 人 鈍 根 苦 修 行 ,鈍 智醳 得 定 ; 密 煩 惱醈 利 根 苦 修 行 , 利 智醳 得 定 ; 疎 煩 惱醈 人 鈍 根 樂 修 行 , 鈍 智醳 得 定 ; 疎 煩 惱醈 利 根 樂 修 行 , 利智醳 得 定 。 於 是半 , 密 煩 惱醈 人 已 密 煩 惱醈 故卂 , 苦 折 伏峉 煩 惱醈 , 是半 故卂 苦 修 行 鈍 根 人 , 以层 鈍 根 故卂 , 久 積 禪 行 覺 鈍 智醳 ,是半 故卂 名峮 鈍 智醳 ── 以层 此 方尣 便 , 一 切 應 分 別 。」(CBETA, T32, no. 1648, p. 407, b28-c8)[4] 利 = 鈍 【 宋侗 】【 元 】【 明 】【 宮韓 】。[5] 鈍 = 利 【 宋侗 】【 元 】【 明 】【 宮韓 】。 案頥 : 依 【 四 本 】 校頣 勘珨 為 準 。〔20〕 Aguttara-Nikaya part II. Catukka Nipāta, p.149: 161. Catasso imā bhikkhave paṭipadā. Katamā catasso?Dukkhā paṭipadā dandhābhiññā, dukkhā paṭipadā khippābhiññā sukhā paṭipadā dandhābhiññā, sukhā paṭipadākhippābhiññā Imā kho bhikkhave catasso paṭipadā ti.〔 21 〕 Bhadantācariya Buddhaghosa, translated from the Pāli by Bhikkhu Ñāṇamoli, The Path ofPurification—Visuddhimagga, p.87: In the first of the tetrads there is concentration of difficult progress andsluggish direct-knowledge. There is that of difficult progress and swift direct-knowledge. There is that of easyprogress and sluggish direct-knowledge. And there is that of easy progress and swift direct-knowledge.5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爾庵 時 , 諸 比尬 丘尽 聞开 佛 所 說弻 , 歡 喜鄹 奉 行 !本 經 以 修鞈 道跰 過跸 程 「 有 苦 、 有 樂 」, 證訥 道跰 「 有 遲 、 有 速 」 之 分 別低 , 敘 述 修鞈 行 人 有 四 種牞 不同 類詑 型 ( 稱牟 為 「 四 通 行 catasso paṭipadā / catasras pratipadā」), 分 別低 是 : 樂 行 跡 所 行 愚 惑 、樂 行 跡 所 行 速 疾猉 、 苦 行 跡 所 行 愚 惑 、 苦 行 跡 所 行 速 疾猉 。 此 《 經 》 並 記玐 載跩 , 佛 陀 囑 咐 比 丘 們靽 :「 當 捨 前 三 行 跡 , 奉 行 後匝 一 行 跡 。」 227「 四 通 行 」 在 經 論 中 有 幾 種牞 不 同 之 譯 名 , 例 如 :四 事 行 跡 (《(《增猹 壹 阿 含佳 》), 四 行 跡 (《 瑜 伽 師韦 地 論 》)四 斷 (《 中 阿 含佳 經 》), 四 種牞 斷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四 通 (《 眾 事 分 阿 毘 曇越 論 》)四 通 行 (《 阿 毘 達跲 磨跊 法 蘊 足倦 論 》,《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阿 毘 達跲 磨跊 順 正 理 論 》,《 阿 毘 達跲磨跊 品 類詑 足倦 論 》)四 行 (《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集 異 門 足倦 論 》), 四 正 行 (《 大 乘靭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雜覮 集 論 》)、四 道跰 (《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四 諦 論 》), 四 神 通 道跰 (《 大 集 法 門 經 》)… 等 。其 中 , 以 「 四 通 行 」 較跨 為 普 遍跹 。四 種牞 通 行 之 個鞄 別低 名 相 , 亦 有 以 下 幾 種牞 不 同 翻 譯 :◎「 樂 行 跡 所 行 愚 惑酻 、 樂 行 跡 所 行 速 疾 、 苦 行 跡 所 行 愚 惑酻 、 苦 行 跡 所 行 速 疾 」(《 增猹 壹阿 含佳 》)◎「 苦 遲 得 , 苦 速 得 , 樂 遲 得 , 樂 速 得 」(《 長 阿 含佳 經 》)◎「 苦 滅 遲 得 , 苦 滅 速 得 , 樂 滅 遲 得 , 樂 滅 速 得 」(《 長 阿 含佳 經 》)◎「 斷 樂 遲 , 斷 樂 速 ; 斷 苦 遲 , 斷 苦 速 」(《 中 阿 含佳 經 》)◎「 苦 遲 緩 神 通 , 苦 速 疾 神 通 , 樂 遲 緩 神 通 , 樂 速 疾 神 通 」(《 大 集 法 門 經 》)◎「 苦 遲 通 , 苦 速 通 ; 樂 遲 通 , 樂 速 通 」(《 瑜 伽 師韦 地 論 》《 眾 事 分 阿 毘 曇越 論 》)◎「 苦 非 速 通 , 苦 速 通 , 樂 不 速 通 , 樂 速 通 」(《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苦 遲 通 行 , 苦 速 通 行 ; 樂 遲 通 行 , 樂 速 通 行 」(《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集 異 門 足倦 論 》《 阿 毘 達跲磨跊 品 類詑 足倦 論 》《 阿 毘 達跲 磨跊 法 蘊 足倦 論 》《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阿 毘 達跲 磨跊 順 正 理 論 》《 大乘靭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雜覮 集 論 》)◎「 苦 遲 通 斷 , 苦 速 通 斷 , 樂 遲 通 斷 , 樂 速 通 斷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苦 道 遲 智醳 , 苦 道 速 智醳 ; 樂 道 遲 智醳 , 樂 道 速 智醳 」(《 四 諦 論 》)◎「 苦 難 行 道 , 苦 易 行 道 ; 樂 難 行 道 , 樂 易 行 道 」(《 成 實蹴 論 》)… 等 幾 種牞 不 同 譯 法 。就 中 , 以 「 苦 遲 通 行 , 苦 速 通 行 ; 樂 遲 通 行 , 樂 速 通 行 」 較跨 為 普 遍跹 。本 《 經 》 解 釋 此 四 通 行 時頗 , 區珮 別低 「 苦 」、「 樂 」 係 依 修鞈 行 人 的 「 五 蓋犡 」 多 寡蹲 而 定 —— 修鞈行 人 如 果 「 多 貪 」 等 , 難詋 得 禪 定 , 是 為 「 苦 」; 若 是 「 少 欲 」, 禪 定 容韕 易 成 就 , 則 屬 「 樂 」。另 外 , 依 此 人 「 利 根頨 」 或 「 鈍 根頨 」( 以 「 信 進 念 定 慧 」 五 根頨 捷 疾猉 與犕 否佞 , 區珮 分 「 利 」、「 鈍 」)。這 樣 , 由 「 苦 」、「 樂 」 與犕 「 利 」、「 鈍 」 的 搭 配玵 , 形侫 成 「 四 通 行 」。為 何 要 做珔 這 樣 的 搭 配玵 ? 相 關詉 說狄 法 出 現 在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卷 24〈32 善 聚犊 品 〉 中 〈 第 一 經 〉228 、〈 第 二 經 〉 229 , 以 「 善 聚犊 (kusalarāsi)」、「 不 善 聚犊 (akusalarāsi)」 這 兩 組 , 分 別低 說狄 明 ( 信227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23〈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CBETA, T02, no. 125, p. 668, a12-b13)228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卷 24〈32 善 聚犊 品 〉 中 〈 第 一 經 〉 世尺 酥 告 曰尥 :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善 聚弁 ? 所 謂 五 根 是半 也 。 云 何 為厉 五 ?所 謂 信 根 、 精廨 進 根 、 念 根 、 定 根 、 慧 根 。 是半 謂 , 比尬 丘尽 ! 有 此 五 根 。 若 有 比尬 丘尽 修 行 五 根 者 , 便 成 須 陀 洹厀 … 成斯醬 陀 含 … 成 阿 那 含 … 成 無 漏庛 心尚 解 脫 、 智醳 慧 解 脫 …。 言 善 聚弁 者 , 即 五 根 是半 也 。 所 以层 然 者 , 此 最鄦 大 聚弁 , 眾 聚弁 中妙 … 若 得 此 五 根 者 , 便 有 四屶 果 、 三 乘 之 道 。 言 善 聚弁 者 , 此 五 根 為厉 上 , 是半 故卂 , 諸 比尬 丘尽 ! 當 求 方尣 便 , 行 此 五 根 !(CBETA, T02, no. 125, p. 673, c20-p. 674, a10)229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卷 24〈32 善 聚犊 品 〉 中 〈 第 二 經 〉 世尺 酥 告 曰尥 :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不 善 聚弁 ? 所 謂 五 蓋弘 。 云 何 為厉 五 ?貪 欲 蓋弘 、 瞋 恚 蓋弘 、 睡廋 眠 蓋弘 、 調 戲 蓋弘 、 疑廀 蓋弘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五 蓋弘 。 欲 知 不 善 聚弁 者 , 此 名峮 為厉 五 蓋弘 。 所 以层 然 者 , 比尬 丘尽5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等 ) 五 根頨 、( 貪 等 ) 五 蓋犡 與犕 修鞈 道跰 關詉 係 。 所 以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之 「 四 通 行 」 可 能獢 是 由 「( 五 根頨 )善 聚犊 、「( 五 蓋犡 ) 不 善 聚犊 」 所 延 伸 組 合 而 成 。五 蓋犡五 根頨不 善 聚犊善 聚犊多 ( 苦 ) 少 ( 樂 ) 利 ( 速 ) 鈍 ( 遲 )四 通 行「 聚犊 」rāsi 之 巴 利 語犾 為 「 集 積跏 , 類詑 聚犊 , 財 富 , 財 聚犊 」 義 230 ; 另 , 根頨 據赼 《 漢軇 語犾 大 詞 典 》之 說狄 明 ,「 聚犊 」, 有 「 會 合 、 聚犊 集 ; 蓄犜 積跏 、 儲 集 。 引 申 為 並 攏觡 、 合 併 之 義 」。 231 所 以 「 善 聚犊 」與犕 「 不 善 聚犊 」, 分 別低 是 五 種牞 善 法 與犕 五 種牞 不 善 法 的 聚犊 積跏 與犕 會 合 。 經 典 中 , 說狄 到 「 不 善 聚犊 」, 多指 「 五 蓋犡 」( 也 有 說狄 是 貪 瞋 癡觻 三 者 ); 至 於 說狄 到 「 善 聚犊 」, 除珂 了 「 五 根頨 」 則 還 有 「 四 念 處 」、「 八 聖 道跰 」 等 說狄 法 , 都 是 善 法 生 起玠 的 根頨 源 , 雖 各 有 不 同 偏珝 重 , 其 實蹴 質賭 內 容韕 「 大 體殱 是半 一 致 的 」232 。 印 順 法 師韦 援 引 《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33: 如崇 是半 丈 夫 , 不 念 貪 欲 纏 , 住 於 出屒 離 , 如崇 實 知 , 不以层 貪 欲 纏 而 求 正岗 受 。 亦岿 不 ( 念 ) 瞋 恚 、 睡廋 眠 、 掉 悔 、 疑廀 纏 ,…… 不 以层 疑廀 纏 而 求 正岗 受 …。」233說狄 明 :「 修 禪 要 先峕 離 五 蓋弘 , 是半 佛 法 中 修 禪 的 一 般 定 律匛 。」 234覺 音靦 尊 者 在 《 清 淨 道跰 論 》 說狄 :「 因峴 為厉 五 蓋弘 是半 禪 支尟 的 反 對 者 , 所 以层 說弻 只屯 有 禪 支尟 是半 他屆 們 ( 五蓋弘 ) 的 對 治 者 、 破 壞 者 及 殺 滅 者 」 並 引 述 迦 旃 延 所 作伿 的 《 彼 多 加 》(Peṭaka):「 三 昧卉 對 治 欲 ,喜鄹 對 治 瞋 恚 , 酦 對 治 惛 沉 睡廋 眠 , 樂 對 治 掉 舉 惡酼 作 , 伺 對 治 疑廀 。」 235 用 五 禪 支 來 銷贔 融 五 蓋犡 。這 可 以 解 釋 為 何 要 以 禪 定 ( 禪 支 ) 來 定 義 修鞈 行 與犕 五 蓋犡 有 關詉 的 「 苦 」、「 樂 」。《 清 淨 道跰 論 》 亦 指 出 :「 五 禪 支尟 的 每 一 項 都 稱廖 為厉 禪 支尟 , 整 體殱 合峯 起 來 則 稱廖 為厉 禪 那 … 這 五支尟 在峹 近 行 定 的 剎 那 也 存崊 在峹 」。 236近 行 定 的 剎 那倴 中 也 有 五 禪 支 , 在 某 種牞 程 度 上 與犕 禪 那倴 有 相 同的 功 能獢 ( 亦 能獢 鎮覣 伏 五 蓋犡 ), 有 關詉 近 行 定 與犕 「 四 通 行 」 之 關詉 係 , 將 在 以 下 論 及 。當 知 , 若 有 此 五 蓋弘 , 便 有 畜 生岥 、 餓 鬼 、 地峸 獄庸 之 分 , 諸 不 善 法 皆厫 由 此 起 。 是半 故卂 , 諸 比尬 丘尽 , 當 求 方尣 便 , 滅 貪 欲蓋弘 、 瞋 恚 蓋弘 、 睡廋 眠 蓋弘 、 調 戲 蓋弘 、 疑廀 蓋弘 。 如崇 是半 , 諸 比尬 丘尽 ! 當 作 是半 學 。(CBETA, T02, no. 125, p. 674, a11-22)230水 野 弘 元 《パーり 語犾 辞 典 》, 頁靧 271。231 《 漢軇 語犾 大 辭訶 典 ( 八 )》, 頁靧 679。232 〔1〕《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28〈767 經 〉: 說弻 不 善 聚弁 者 , 謂 五 蓋弘 , 是半 為厉 正岗 說弻 。 所 以层 者 何 ? 純 一 不 善 聚弁 者 , 所 謂五 蓋弘 。 何 等 為厉 五 ? 謂 貪 欲 蓋弘 , 瞋 恚 , 睡廋 眠 , 掉 悔 , 疑廀 蓋弘 。 說弻 善 法 聚弁 者 , 所 謂 八 聖 道 , 是半 名峮 正岗 說弻 。 所 以层 者何 ? 純 一 滿庞 淨 善 聚弁 者 , 謂 八 聖 道 …(CBETA, T02, no. 99, p. 200, b24-c1)〔2〕《 雜 阿 含 經 》 卷 27〈725 經 〉: 純 一 不 善 聚弁 者 , 謂 五 蓋弘 故卂 。 何 等 為厉 五 ? 謂 貪 欲 蓋弘 、 瞋 恚 蓋弘 、 睡廋 眠 蓋弘 、掉 悔 蓋弘 、 疑廀 蓋弘 。 說弻 善 積 聚弁 者 , 謂 七 覺 分 , 是半 為厉 正岗 說弻 。 所 以层 者 何 ? 純 一 滿庞 淨 ( 善 聚弁 ) 者 , 是半 七 覺 分 故卂 。(CBETA,T02, no. 99, p. 195, b3-8)〔3〕《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24〈611 經 〉:「 世尺 酥 告 諸 比尬 丘尽 : 有 善 法 聚弁 、 不 善 法 聚弁 。 云 何 善 法 聚弁 ? 所 謂 四屶 念 處 …云 何 不 善 聚弁 ? 不 善 聚弁 者 , 所 謂 五 蓋弘 …」(CBETA, T02, no. 99, p. 171, b25-c4)〔4〕 印 順 法 師 ,《 佛 法 概 論 》, 頁靧 226: 如崇 來 雖 說弻 有 許 多峿 德 行 的 項 目岰 , 都 是半 不 出屒 於 八 聖 道 的 。 如崇 「 四屶 念 處 」即 正岗 念 的 內 容 ;「 四屶 正岗 斷 」 是半 正岗 精廨 進 的 內 容 ;「 四屶 聖 種廕 」 是半 正岗 命 的 內 容 ;「 四屶 神 足 」 是半 正岗 定 起 通 的 內 容 。五 根 與弌 五 力 : 信 ( 信 解 ) 即 正岗 見 、 正岗 志 相厴 應 的 淨 心尚 ; 精廨 進 即 含 攝 得 戒 學 的 正岗 精廨 進 ; 念 即 正岗 念 ; 定 即 正岗 定 ;慧 即 依 定 而 得 解 脫 的 正岗 見 。 五 根 , 五 力 與弌 八 聖 道 的 次 第 內 容 , 大 體殱 是半 一 致 的 。233 《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33〈926 經 〉:「 如崇 是半 ! 丈 夫 不 念 貪 欲 纏 住 於 出屒 離 如崇 實 知 , 不 以层 貪 欲 纏 而 求 正岗 受 , 亦岿 不 瞋 恚 、睡廋 眠 、 掉 悔 、 疑廀 纏 。 多峿 住 於 出屒 離 瞋 恚 、 睡廋 眠 、 掉 悔 、 疑廀 纏 如崇 實 知 , 不 以层 疑廀 纏 而 求 正岗 受 。」(CBETA, T02, no.99, p. 236, a7-11)234印 順 法 師 ,《 初 期 大 乘靭 佛 教 之 起玠 源 與犕 開 展韙 》, 頁靧 279-280。235覺 音靦 尊 者 著 , 葉 均佾 譯 ,《 清 淨 道跰 論 》, 頁靧 141。 另 參珰 考 菩 提 比 丘 編 著 , 尋 法 比 丘 譯 《 阿 毘 達跲 磨跊 概 要 精 解 》,頁靧 38-40。236覺 音靦 尊 者 著 , 葉 均佾 譯 ,《 清 淨 道跰 論 》, 頁靧 147。55


經 文要 點說狄明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三 、 提醚 出屒 問 題 — 分 析 經 文尠 之 矛岱 盾厷根頨 據赼 以 上 背 景 說狄 明 , 檢 讀 本 《 經 》 經 文 , 顯 有 自 相 矛 盾 之 處 :在 經 文 中 , 有 關詉 1. 樂 行 跡 所 行 愚 惑 ( 樂 遲 通 行 ): 或 有 一 人 貪 欲 熾 盛 … 所 行 甚原 苦 ,…若 以层 愚 意 求 三 昧卉 、 盡廆 有 漏庛 者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樂 行 跡 、 鈍 根 得 道 者 也 。 緊牸 接 著 :2. 樂 根頨 行 跡 速 疾猉( 樂 速 通 行 ):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根 行 跡 速 疾 ? 或 有 一 人 無 欲 、 無 婬 , 然 於 貪 欲 , 恒 自 偏 少 、不 慇幞 懃 , 為厉 瞋 恚 、 愚 癡 極 為厉 減釥 少 。…上 述 二 者 對蹹 「 樂 」 的 定 義 顯 然 不 同 : 在 1. 樂 行 跡 所 行 愚 惑 中 ,「 樂 」 是 指 一 般獭 凡 俗 的熾趬 盛 貪 欲 ; 在 2. 樂 根頨 行 跡 速 疾猉 中 ,「 樂 」 是 所 修鞈 無 欲 無 婬 的 境蹜 界 。 考 察蹸 經 意 , 以 得 三 昧 為「 樂 」,1. 樂 行 跡 所 行 愚 惑 之 「 樂 」 應 該 是 「 無 欲 無 婬 」 才 是 正 說狄 。 由 此 判住 斷 : 在 解 釋 1.樂 行 跡 所 行 愚 惑 處 , 本 經 譯 文 有 誤狃 ── 既 是 「 樂 行 跡 」, 就 不 應 該 「 貪 欲 熾 盛 、 所 行 甚原 苦 」,而 應 是 「 少 貪 少 欲 、 所 行 甚 樂 」。 因 為 貪 欲 少 , 易 得 禪 定 , 所 以 是 樂 。同 理 , 經 文 3. 苦 行 跡 、 行 於 愚 惑 ( 苦 遲 通 行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苦 行 跡 、 行 於 愚 惑酻 ? 或 有一 人 婬 意 偏 多峿 、 瞋 恚 、 愚 癡 熾 盛 。 相 對蹹 於 4. 苦 行 跡 、 行 於 速 疾猉 ( 苦 速 通 行 ) 者 : 或 有 一 人少 欲 … 彼 以层 此 法 得 三 昧卉 , 盡廆 有 漏庛 、 成 無 漏庛 , 是半 謂 苦 行 跡 、 利 根 者 也 。也 可 看 出 前 後 對蹹 「 苦 」 的 定 義 的 不 一 致 :3. 苦 行 跡 、 行 於 愚 惑 所 說狄 的 是 「 貪 多 故 苦 」;而 4. 苦 行 跡 、 行 於 速 疾猉 所 說狄 的 「 苦 」 是 「 少 欲 為 苦 」。 依 經 文 原鞝 意 , 既 然 是 「 苦 行 跡 」, 就不 應 該 是 「 少 欲 」。 因 「 多 欲 」 以 致 難詋 得 禪 定 , 才 會 稱牟 之 為 「 苦 」。 由 此 判住 斷 : 在 4. 苦 行 跡 、行 於 速 疾猉 ( 苦 速 通 行 ) 處 , 譯 文 有 誤狃 。由 這 兩 個鞄 矛 盾 處 , 看 來 似 乎 傳 誦犼 、 翻 譯 者 對蹹 於 「 苦 」、「 樂 」 的 定 義 有 游 移 不 確 定 之 感── 有 時頗 以 「 多 貪 」 為 「 樂 」, 有 時頗 以 「 少 貪 」 為 「 樂 」; 或 以 「 貪 多 故 苦 」, 或 以 「 少 欲為 苦 」。( 這 樣 的 不 確 定 感 , 在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中 , 似 乎 並 非 孤 例 。 以 下 將 另 有 敘 述 。)茲獹 以 表 一 , 顯 示 經 文 之 第 一 、 第 四 項 之 「 說狄 明 」 顯 然 有 誤狃 :1.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行 跡 所 2.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根 3.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苦 行行 愚 惑酻 ?行 跡 速 疾 ? 跡 行 於 愚 惑酻 ?或 有 一 人 貪 欲 熾 盛 , 瞋 或 有 一 人 無 欲 、 無 或 有 一 人 婬 意 偏恚 、 愚 癡 熾 盛 , 所 行 甚原婬 …; 五 根 捷 疾 無 有 多峿 , 瞋 恚 、 愚 癡 熾苦 …。 彼 人 五 根 愚 闇 亦岿 放 逸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利 盛 。… 盡廆 有 漏庛 、 成不 捷 疾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樂 行 根 行 於 道 跡 也 。 無 漏庛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苦跡 、 鈍 根 得 道 者 也 。行 跡 鈍 根 者 也 。4. 云 何 苦 行 跡 行 於速 疾 ?於 是半 , 或 有 一 人 少欲 、 少 婬 , 無 有 瞋恚 … 有 此 五 根 , 無有 缺 漏庛 。… 是半 謂 苦行 跡 利 根 者 也 。四屶 、 解 決 問 題( 一 )「)「經 文尠 要 點 」 與弌 「 說弻 明 」 的 不 一 致由 表 一 可 見倝 「 經 文 要 點 」 與犕 「 說狄 明 」 不 一 致 。 但伽 , 是 要 調 整超 「 說狄 明 」 以 符 合 「 提 要 」?還 是 要 修鞈 改俌 提 要 以 隨 順 說狄 明 ?5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姑 且 先 以 「 經 文 要 點 」 為 基 準 。 因 為 經 文 一 開 始 宣 告佨 的 順 序侤 即佘 是 :有 四屶 事 行 跡 , 云 何 為厉 四屶 ? 有 樂 行 跡 所 行 愚 惑酻 , 此 名峮 初 行 跡 ; 酸 有 樂 行 跡 所 行 速 疾 ;酸 有 苦 行 跡 所 行 愚 惑酻 ; 酸 有 苦 行 跡 所 行 速 疾 。所 以 應 依 此 架 構躬 ( 順 序侤 ) 調 整超 經 文 說狄 明 , 將 原鞝 有 經 文 第 一 、 第 四 項 的 敘 述 文 字 相 對蹹 調( 如 新 細 明 體 、 畫 底 線 者 ), 試 擬 如 表 二 , 以 期 使 「 說狄 明 」 符 合 「 經 文 要 點 」:表 二經 文1.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行要 點跡 所 行 愚 惑酻 ?於 是 , 或 有 一 人 少欲 、 少 婬 , 無 有 瞋說狄恚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樂 行明跡 、 鈍 根 得 道 者 也 。2.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根 行 跡 速 疾 ?3.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苦行 跡 行 於 愚 惑酻 ?4. 云 何 苦 行 跡 行於 速 疾 ?( 同峧 上 , 無 誤强 ) ( 同峧 上 , 無 誤强 ) 或 有 一 人 貪 欲 熾趬盛 、 瞋 恚 . 愚 癡觻熾趬 盛 , 所 行 甚苦 … 是半 謂 苦 行 跡利 根 者 也 。以 上 明 顯 可 見倝 經 文 是 口 誤狃 或 筆 誤狃 ( 乃 至 手 民 誤狃 植 ) 以 致 互 有 矛 盾 處 。 且 歷趜 來 所 見倝 北 傳諸 傳 本 均佾 未 對蹹 此 錯 誤狃 做珔 出 校頣 勘珨 。 237 目 前 所 見倝 , 唯 有 《 佛 光 大 藏 經 》 以 註 腳 標 出 巴 利 本 之 對蹹應 經 文 顯 示 其 差韤 別低 , 但伽 未 進 一 步俞 提 出 評 論 或 校頣 勘珨 經 文 238 。以 上 處 理 的 是 「 經 文 要 點 」 與犕 「 說狄 明 」 的 不 一 致 。( 二 )「)「排 序 」 的 問 題接 下 來 處 理 「 排 序侤 」 問 題覹 。 除珂 了 第 一 、 第 四 兩 項 說狄 明 上 的 問 題覹 外 , 本 《 經 》 在 敘 述 「 四通 行 」 的 排 序侤 上 , 亦 屬 「 與犕 眾 不 同 」, 非 常 需猀 要 檢 討玒 。 本 《 經 》 說狄 :有 四屶 事 行 跡 , 云 何 為厉 四屶 ? 有 樂 行 跡 所 行 愚 惑酻 , 此 名峮 初 行 跡 ; 酸 有 樂 行 跡 所 行 速 疾 ;酸 有 苦 行 跡 所 行 愚 惑酻 ; 酸 有 苦 行 跡 所 行 速 疾 。其 順 序侤 為 「 先 樂 後 苦 」──「 樂 遲 、 樂 速 ; 苦 遲 、 苦 速 」。 但伽 參珰 照 諸 經 論 ( 如 前 揭 註腳 所 示 ), 幾 乎 全 都 是 以 「 先 苦 後 樂 」──「 苦 遲 、 苦 速 ; 樂 遲 、 樂 速 」 做珔 排 序侤 。若 只 是 敘 述 的 順 序侤 不 同 , 會 有 什 麼猕 問 題覹 呢 ?根頨 據赼 本 《 經 》 記玐 載跩 , 世 尊 結 說狄 「 四 通 行 」 時頗 , 囑 咐 大 眾 :「 當 捨 前 三 , 奉 行 後匝 一 」。 前三 項 因 為 是 「 應 捨 」, 其 順 序侤 即佘 使 任 意 變 更俐 , 尚 無 大 礙觽 ; 但伽 「 後 一 」 項 是 世 尊 交 代 弟侩 子 們靽應 遵 循 的 , 所 以 「 後 一 」 是 指 哪鞯 一 項 , 有 待 明 確 點 出 , 否佞 則 會 有 無 所 適贅 從 之 感 。 例 如 在 力237 〔1〕《 中 華 藏 》32 冊 , 頁靧 249c-250a 及 259c 之 《 卷 23》 校頣 勘珨 記玐 。〔2〕《 國 譯 一 切 經 4. 阿 含佳 部 七 、 八 》, 頁靧 397-398。〔3〕《 金 版 高珉 麗詤 藏 》35 冊 ,722c-723a。〔4〕《 趙狒 城 金 藏 》45 冊 : 增猹 壹 阿 含佳 卷 23, 存 目 。238 〔1〕《 佛 光 . 阿 含佳 藏 ( 二 )》, 頁靧 841,n.6:「 或 有 一 人 貪 欲 熾 盛 …… 亦岿 不 捷 疾 。…… 若 以层 愚 意 求 三 昧卉 盡廆有 漏庛 者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樂 行 跡 鈍 根 得 道 者 也 。」巴 利 本 (A. vol. 2, p. 150) 作伿 :「 有 一 類詑 人 , 自 然 地 不 生 起玠 激趦 烈顝 的 貪 欲 者 , 不 常 受 由 貪 欲 生 起玠 之 苦 、 憂 ; 也自 然 地 不 生 起玠 激趦 烈顝 的 瞋 恚 ……; 也 自 然 地 不 生 起玠 激趦 烈顝 的 愚 癡觻 , 不 常 受 由 癡觻 生 起玠 之 苦 、 憂 。 於 彼 現 起玠 軟 之五 根頨 時頗 …… 彼 由 於 此 等 五 根頨 之 軟 性 , 故 對蹹 於 滅 盡牏 有 漏軅 , 獲 得 遲 鈍 之 無 間 〔 道跰 定 〕。 比 丘 ! 此 名 樂 遲 通 行 。」〔2〕《 佛 光 . 阿 含佳 藏 ( 二 )》, 頁靧 843,n.3:「 或 有 一 人 少 欲 少 淫 ,…… 是半 謂 苦 行 跡 利 根 者 也 」,巴 利 本 (A. vol. 2, p.150) 作伿 :「 有 一 類詑 人 , 自 然 地 會 生 起玠 激趦 烈顝 的 貪 欲 ,〔 常 受 由 貪 欲 生 起玠 之 苦 、 憂 〕;……於 彼 現 起玠 五 根頨 之 增猹 上 時頗 …… 彼 由 於 五 根頨 之 增猹 上 , 故 對蹹 於 滅 盡牏 有 漏軅 , 獲 得 快侳 速 之 無 間 〔 道跰 定 〕。 比 丘 們靽 !此 名 為 苦 速 通 行 。」 案頥 : 巴 利 本 加 底 線 處 , 可 看 出 前 後 自 有 矛 盾 。5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定 法 師韦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之 提 要 研 究倏 〉 一 文 中 就 指 出 : 本 《 經 》 主 張 「 比尬 丘尽 當 學 苦 行 跡 速 疾 」239 ── 筆 者 以 為 , 此 說狄 值靹 得 商珲 榷躮 。當 然 , 若 根頨 據赼 本 經 對蹹 四 通 行 之 排 序侤 , 這 「 後 一 」 正 如 同 力 定 法 師韦 所 說狄 , 應 指 第 四 項 「 苦行 跡 速 疾猉 」。 但伽 , 參珰 考 漢軇 傳 其 他 各 經 論 , 在 描 述 這 四 通 行 時頗 , 在 翻 譯 的 名 相 上 , 容韕 或 略 有差韤 異 , 但伽 其 排 序侤 幾 乎 全 部 都 是 「 苦 遲 、 苦 速 、 樂 遲 、 樂 速 」。 所 以 若 採 用 其 他 經 論 的 「 通說狄 」, 重 行 調 整超 本 《 經 》 對蹹 四 通 行 之 排 序侤 , 那倴 麼猕 , 世 尊 要 我侷 們靽 學赩 習 的 , 極 有 可 能獢 是 「 樂 行跡 速 疾猉 」, 而 非 前 述 的 「 苦 行 跡 速 疾猉 」。不 過跸 , 就 此 「 通 說狄 」,《 中 阿 含佳 經 》 卷 59〈4 例 品 ‧ 第 一 得 經 〉 240 亦 屬 例 外 。 其 排 序侤「 斷 樂 遲 , 斷 樂 速 ; 斷 苦 遲 , 斷 苦 速 」, 恰 好 與犕 《 增猹 壹 阿 含佳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相 同 !但伽 , 很 特顠 別低 地 是 ,《 中 阿 含佳 》〈 第 一 得 經 〉 與犕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第 三 經 〉 同 樣 亦 有 經 文 錯 亂 之情 況 ! 241 恐韱 怕 難詋 遽 以 參珰 採 。 所 幸 《 中 阿 含佳 》〈 第 一 得 經 〉 與犕 《 增猹 支 部 》 可 以 找俁 到 相 同 的 經242文 作伿 比 對蹹 , 檢 讀 《 增猹 支 部 》 傳 本 是 這 樣 說狄 的 :8. Catasso imā bhikkhave paṭipadā. Katamā catasso? Dukkhā paṭipadā dandhābhiññā,dukkhā paṭipadā khippābhiññā, sukhā paṭipadā dandhābhiññā, sukhā paṭipadākhippābhiññā.Imā kho bhikkhave catasso paṭipadā.9. Etad aggaṭ bhikkhave imāsaṭ catunnaṭ paṭipadānaṭ yad idaṭ sukhā paṭipadākhippābhiññā… 243很 顯 然 地 , 在 《 增猹 支 部 》 與犕 《 中 阿 含佳 》〈 第 一 得 經 〉 相 對蹹 應 的 經 文 中 , 在 四 通 行 的 排序侤 上 ,《 增猹 支 部 》 與犕 漢軇 傳 諸 經 論 一 樣 皆 以 「 苦 遲 , 苦 速 ; 樂 遲 , 樂 速 」 為 次 第 , 且 更俐 明 確點 出 : 就 中 是 以 「 樂 速 通 」 為 最 上 。此 外 ,《 增猹 支 部 》 在 另 一 段 相 關詉 經 文 上 , 亦 顯 示 此 一 貫 立 場 : 苦 遲 通 、 苦 速 通 、 樂 遲通 , 皆 為 劣 ; 樂 速 通 為 優 。 244239 〔1〕 力 定 法 師韦 ,〈 四 阿 含佳 經 之 提 要 研 究倏 〉, 收 錄 於 張 曼珱 濤 編 《 經 典 研 究倏 論 集 》, 頁靧 113。〔2〕 其 實蹴 , 力 定 法 師韦 此 說狄 亦 自 有 其 根頨 據赼 , 例 如 這 段 經 文 「 當 求 方尣 便 , 捨 前 三 行 跡 ; 後匝 一 , 行 者 當 共峗 奉 行 。所 以层 然 者 , 苦 行 跡 三 昧卉 者 難 得 , 以层 得 便 成 道 , 久 存崊 於 世尺 。 所 以层 然 者 , 不 可屣 以层 樂 求 樂 , 由 苦 然 後匝 成 道 。。是半 故卂 , 諸 比尬 丘尽 ! 恒 以层 方尣 便 , 成 此 行 跡 。」 乍 看 之 下 就 是 : 比 丘 應 當 學赩 「 苦 行 跡 」。 又 再 加 上 「 不 可屣 以层 樂 求樂 , 由 苦 然 後匝 成 道 」 作伿 為 補 充 說狄 明 及 強 調 , 似 乎 更俐 加 強 其 合 理 性 了 。240 CBETA, T01, no. 26, p. 799, b27-p. 800, c14。 詳 文 見倝 前 揭 註 腳 。241印 順 法 師韦 表 示 :《 中 阿 含佳 經 》〈215 第 一 得 經 〉 經 文 末 段 , 是 錯 亂 的 。 原鞝 是 《 增猹 一 阿 含佳 經 》〈22 三 供 養 品 〉第 十 經 的 後 段 , 錯 附 於 《 中 阿 含佳 經 》 中 , 應 佑 去 。 另 外 《 中 阿 含佳 經 》 此 經 經 文 , 抄侸 寫 者 略 有 增猹 損 , 原鞝 文有 缺獌 漏軅 , 須 增猹 補 ; 亦 有 重 出 , 應 佑 。 參珰 考 印 順 法 師韦 ,《 華 雨 集 》, 第 三 冊 , 頁靧 257。242印 順 法 師韦 :「《 中 阿 含 經 》 與弌 《 增 支尟 部 》 相厴 同峧 的 , 略 檢 得 七 ○ 經 〔 其 中 包 括 〈 第 一 得 經 〉〕… 這 七 ○ 經 ,銅 鍱 部 編 入 《 增 支尟 部 》, 而 說弻 一 切 有 部 是半 編 入 《 中 阿 含 經 》 的 。」 參珰 考 印 順 法 師韦 ,《 原鞝 始 佛 教 聖 典 之 集 成 》,頁靧 717-718。243 〔1〕The Anguttara-Nikāya part V, p.63.〔2〕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s (Anguttara-Nikāya) V, p.44 :Translated by F. L. Woodward, M.A.Published by the Pali Text Society OXFORD, 1996244參珰 考 :Aguttara-Nikaya part II. p.154:166. 1. Catasso imā bhikkhave paṭipadā. Katamā catasso? Dukkhā paṭipadā dandhābhiññā…sukhā paṭipadākhippābhiññā. 2. Tatra , bhikkhave, yāyaṃ paṭipadā dukkhā dandhābhiññā ayaṃ bhikkhave paṭipadāubhayen’eva hīnā akkhāyati, yam pāyaṃ paṭipadā dukkhā iminā pāyaṃ hīnā akkhāyati; yam pāyaṃ paṭipadādandhābhiññā imināpāyaṃ hīnā akkhāyati. Ayaṃ bhikkhave paṭipadā ubhayen’eva hīnā akkhāyati. 3. Tatrabhikkhave yāyaṃ paṭipadā dukkhā khippābhiññā ayaṃ bhikkhave paṭipadā dukkhattā hīnā akkhāyati. 4. Tatrabhikkhave yāyaṃ paṭipadā sukhā dandhābhiññā ayaṃ bhikkhave paṭipadā dandhattā hīnā akkhāyati. 5. Tatrabhikkhave yāyaṃ paṭipadā sukhā khippābhiññā ayaṃ bhikkhave paṭipadā ubhayen’ eva paṇītā akkhāyati, yampāyaṃ paṭipadā sukhā iminā pāyaṃ paṇītā akkhāyati, yam pāyaṃ paṭipadā khippā, iminā pāyaṃ paṇītā akkhāyati.Ayaṃ bhikkhave paṭipadā ubhayen’eva paṇītā akkhāyati.Imā kho bhikkhave catasso paṭipadā ti..5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所 以 北 傳 《 中 阿 含佳 》〈 第 一 得 經 〉 中 「 四 通 行 」 的 排 序侤 ( 以 「 苦 速 通 」 為 最 後 一 項 )可 視 為 特顠 例 , 與犕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卷 23〈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一 樣 , 皆 含佳 有 錯 誤狃 的 可 能獢 。順 帶 一 提 的 是 , 還 有 另 一 種牞 「 與犕 眾 不 同 」 的 排 序侤 : 玄 鞾 法 師韦 所 譯 《 本 事 經 》 的 敘 述 ──「 二 速 通 行 」 在 前 ,「 二 遲 通 行 」 在 後 ── 其 順 序侤 為 「 樂 速 、 苦 速 ; 樂 遲 、 苦 遲 」 245 。可 惜 的 是 ,《 本 事 經 》 雖 是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的 源 頭 246 , 但伽 在 現 存 巴 利 傳 本 《 如 是 語犾 經 》 中 ,找俁 不 到 其 與犕 漢軇 傳 《 本 事 經 》 對蹹 應 之 經 文 以 資 比 對蹹 , 且 因 《 本 事 經 》 此 一 排 序侤 「 與犕 眾 不 同 」,暫 不 列 入 分 析 考 察蹸 。若 撇躓 開 以 「 經 論 定 型 句 」 的 順 序侤 來 考 慮 四 通 行 之 排 序侤 , 直 接 探 討玒 經 文 文 義 , 還 是 應 以「 樂 速 通 行 」 為 上 , 例 如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舉 出 : 鬘 母 質賭 疑牉 佛 陀 所 說狄 「 一 切 如 來 皆依 樂 速 通 行 成 佛 」 並 以 「 佛 陀 成 佛 前 曾 經 歷趜 六 年 苦 行 」 為 證訥 ( 鬘 母 言借 下 之 意 : 如 來 成 佛 ,若 非 「 苦 遲 通 行 」 就 是 「 苦 速 通 行 」, 而 非 以 「 樂 速 通 行 」)。 佛 陀 訶 斥 鬘 母 是 愚 人 , 並 說狄 :如 來 不 以 六 年 苦 行 而 成 佛 247 , 如 來 因 捨 棄 苦 行 再 以 「 樂 速 通 行 」 成 佛 248 。 由 此 對蹹 話 , 可 以看 出 「 樂 速 通 行 」 在 「 四 通 行 」 中 的 優 越 性 。關詉 於 「 四 通 行 」, 印 順 法 師韦 亦 曾 指 出 :現 法 安崎 住 的 禪 樂 , 有 的 聖 者 是半 有 的 , 有 的 可屣 沒 有 , 所 以层 從 初 果 到 究 竟鄔 的 四屶 果 , 有 了「 苦 遲 通 行 」、「 苦 速 通 行 」、「 樂 遲 通 行 」、「 樂 速 通 行 」──「 四屶 通 行 」 的 差 別 。 如崇根 性 利 而 速 證 究 竟鄔 , 又 得 現 法 樂 住 ──「 樂 速 通 行 」 是半 最鄦 理 想 的 。 也 就酧 因峴 為厉 這 樣 ,修 得 深 定 雖 然 並 不 等 於 解 脫 生岥 死 , 而 佛 教 界厢 會 多峿 少 重 視 「 修 心尚 」 的 禪 定 行 者 。 249這 裡 , 法 師韦 不 但伽 指 出 「 四 通 行 」 中 以 「 樂 速 通 行 」 最 為 理 想 , 也 點 出 有 兩 類詑 聖 者 。 所以 , 由 「 四 通 行 」 的 「 苦 」、「 樂 」 而 區珮 別低 二 種牞 阿 羅訌 漢軇 —— 有 禪 定 的 「 俱鞂 解 脫 阿 羅訌 漢軇 」 是 樂行 者 ; 未 得 根頨 本 禪 的 「 慧 解 脫 阿 羅訌 漢軇 」 屬 苦 行 者 。 但伽 是 , 未 得 根頨 本 禪 , 是 指 無 任 何 定 力 嗎 ?此 點 將 在 以 下 論 及 。綜牴 上 所 述 , 經 由 比 對蹹 漢軇 傳 其 他 經 論 及 巴 利 本 , 本 《 經 》 之 「 後 一 」 應 是 「 樂 根頨 行 跡 速〔1〕疾猉 」, 而 非 「 苦 行 跡 行 於 速 疾猉 」。 本 《 經 》 之 四 通 行 順 序侤 , 應 予 調 整超 , 其 正 確 順 序侤 應 為苦 遲 通 達跲 ; 〔2〕苦 速 通 達跲 ; 〔3〕樂 遲 通 達跲 ; 〔4〕 樂 速 通 達跲 。 所 以 , 佛 陀 教 導赫 比 丘 所 應 學赩 者 , 應為 「 樂 速 通 達跲 」。( 三 ) 解 讀歲 看厶 似 矛岱 盾厷 的 經 文尠但伽 還 有 一 問 題覹 待 解 決俩 ── 本 《 經 》 接 著 說狄 :「 所 以层 然 者 , 苦 行 跡 三 昧卉 者 難 得 , 以层 得 便成 道 , 久 存崊 於 世尺 。 所 以层 然 者 , 不 可屣 以层 樂 求 樂 , 由 苦 然 後匝 成 道 。」 難詋 道跰 這 是 說狄 : 不 可 以 用 以禪 定 為 基 礎 的 「 樂 遲 通 達跲 」、「 樂 速 通 達跲 」 來 追玭 求俠 解 脫 嗎 ? 應 該 不 是 !245 《 本 事 經 》 卷 3〈2 二 法 品 〉(CBETA, T17, no. 765, p. 674, a12-b8)。246印 順 法 師韦 《 原鞝 始 佛 教 聖 典 之 集 成 》, 頁靧 772:《 增 壹酖 阿 含 經 》 與弌 《 增 支尟 部 》, 都 是半 根 源 於 《 如崇 是半 語張 》 及 《 本岓事 經 》 的 。 都 是半 有 所 推 演库 擴 編 的 , 但 《 增 壹酖 阿 含 經 》 要 簡 略 得 多峿 。247為 何 佛 陀 要 經 六 年 苦 行 ? 參珰 考 《 大 智 度 論 》 卷 24〈1 序侤 品 〉:「 譬 如崇 釋 迦 牟 尼屿 佛 , 若 先峕 不 行 六 年 苦 行 , 而呵 言 非 道 者 , 無 人 信 受 ! 以层 是半 故卂 , 自 行 苦 行 , 過 於 餘 人 ; 成 佛 道 時 , 呵 是半 苦 行 道 , 人 皆厫 信 受 。」(CBETA,T25, no. 1509, p. 235, b14-17)248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94: 佛 告 鬘 母岘 : 一 切 如崇 來 應 正岗 等 覺 皆厫 依 「 樂 速 通 行 」 證 得 無 上 正岗 等 菩 提醚 。 爾庵時 鬘 母岘 便 設 二 難 : 世尺 酥 往 因峴 六 年 苦 行 , 乃 證 無 上 正岗 等 菩 提醚 , 云 何 言 「 依 樂 速 通 行 」? 佛 言 : 愚 人 ! 我 不因峴 彼 六 年 苦 行 證 大 菩 提醚 ── 棄 捨 彼 已 , 受 食 乳 糜 , 然 後匝 依 止尩 「 樂 速 通 行 」,」,證 得 無 上 正岗 等 菩 提醚 。(CBETA,T27, no. 1545, p. 485, c11-17)249印 順 法 師韦 ,《 華 雨 集 第 三 冊 》, 頁靧 214。5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從 字 面 上 解 「 不 可屣 從 樂 至 樂 」, 應 是 說狄 : 不 可 以 世 間 欲 樂 追玭 求俠 來 生 福 樂 乃 至 解 脫 樂 ( 如本 經 一 開 始 所 述 「 貪 欲 熾 盛 、 瞋 恚 、 愚 癡 熾 盛 , 所 行 甚原 苦 , 不 與弌 行 本岓 相厴 應 」)。另 外 ,「 要 當 由 苦 然 酸 至 樂 」 可 能獢 是 指 : 要 以 「 苦 諦 」 知 苦 、 求俠 出 離覭 , 何 力 修鞈 行 以 追玭求俠 解 脫 樂 。 隱 含佳 著 修鞈 道跰 的 過跸 程 , 一 般獭 會 「 由 苦 入 樂 、 漸軌 入 佳 境蹜 」。 這 不 是 要 我侷 們靽 專 以 沒俯 有禪 定 樂 的 「 苦 遲 通 行 」、「 苦 速 通 行 」 來 修鞈 習 聖 道跰 。 因 為 每俟 個鞄 人 的 根頨 性 不 同 , 有 的 人 貪 瞋 癡觻薄 , 容韕 易 得 禪 定 , 若 說狄 一 定 「 捨 前 三 行 跡 」 而 專 行 「 苦 速 通 」, 豈玛 不 是 要 他 「 自 廢 武 功 」放 棄 禪 定 , 回 頭 從 無 定 力 的 「 苦 」 起玠 修鞈 ?然 而 經 文 這 裡 的 「 不 可屣 以层 樂 求 樂 , 由 苦 然 後匝 成 道 」 有 點 像踽 是 「 天 外 飛革 來 一 筆 」, 順 著既 有 文 脈獡 , 殊頻 難詋 理 解 。 為 理 解 其 本 意 , 參珰 考 《 阿 含佳 》 其 他 地 方 對蹹 「 苦 樂 」 的 解 說狄 :◎ 世 人 有 四 種牞 「 先 苦 後 樂 」──世尺 酥 告 曰尥 : 如崇 是半 , 大 王尸 ! 如崇 王尸 所 說弻 。 王尸 當 知 , 此 有 四屶 事 緣 本岓 ,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 云 何 為厉四屶 ? 〔1〕 清 旦岑 早 起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 〔2〕 設 服 油 酥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 〔3〕 若 服 藥 時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4〕家 業 娉 娶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 是半 謂 , 大 王尸 ! 有 此 四屶 事 緣 本岓 ,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 250◎ 比 丘 有 四 種牞 「 先 苦 後 樂 」──世尺 酥 告 諸 比尬 丘尽 : 今 有 此 四屶 事 緣 本岓 , 先峕 苦 後匝 樂 。 云 何 為厉 四屶 ? 〔1〕 修 習 梵 行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2〕誦弳 習 經 文尠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 〔3〕 坐 禪 念 定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 〔4〕 數 出屒 入 息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 是半 謂 ,比尬 丘尽 ! 行 此 四屶 事 者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也 。 其 有 比尬 丘尽 行 此 先峕 苦 而 後匝 樂 之 法 , 必岊 應 沙 門 後匝 得 果報酒 之 樂 。… 251從 以 上 經 文 理 解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的 「 苦 」、「 樂 」 觀 。「 先 苦 後 樂 」, 不 管牤 是 世 人 的 或 是 比丘 , 專 在 「 受 蘊 」 上 的 可 意 、 不 可 意 , 說狄 「 苦 」 說狄 「 樂 」( 例 如 世 人 的 「 早 起玠 、 服 油 酥 、服 託 、 娉韌 娶 媳 婦 」 都 是 先 苦 後 樂 ; 比 丘 「 持 戒侶 、 學赩 經 、 坐侁 禪 、 觀 呼 吸佫 」 亦 是 先 苦 後 樂 )。然 而 此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原鞝 有 經 文 所 說狄 的 「 樂 」, 有 時頗 講 「 貪 欲 樂 」 有 時頗 是 「 禪 定 樂 」,雖 然 起玠 初 都 是 可 意 的 「 樂 」 受 , 但伽 二 者 的 開 展韙 大 有 差韤 別低 :「 禪 定 樂 」 具 有 獲 得 解 脫 的 可 能獢 ;「 貪 欲 樂 」 根頨 本 不 能獢 用 以 解 脫 。 所 以 , 解 讀 「 不 可屣 以层 樂 求 樂 , 由 苦 然 後匝 成 道 」, 應 區珮 別低 二「 樂 」──「 不 可屣 以层 〔 貪 欲 的 〕 樂 , 求 〔 解 脫 的 〕 樂 , 由 〔 修鞈 禪 定 的 〕 苦 , 然 後匝 成 道 」。故 此 句 不 能獢 解 為 : 不 可 學赩 「 樂 速 通 行 」, 定 要 由 「 苦 速 通 行 」 學赩 起玠 。展韙 讀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發 現 :「 不 可屣 從 樂 至 樂 , 要 當 由 苦 然 酸 至 樂 」 252 這 一 段 經 文 亦 連 續250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20〈28 聲 聞犉 品 . 第 6 經 〉(CBETA, T02, no. 125, p. 653, a28-b4)。251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20〈28 聲 聞犉 品 . 第 6 經 〉(CBETA, T02, no. 125, p. 653, b12-c9)。 另 外 , 參珰 考 :〔1〕 有 四 種牞 人 : 先 苦 後 樂 、 先 樂 後 苦 、 先 苦 而 後 苦 、 先 樂 而 後 樂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21〈29 苦 樂 品 .第 1 經 〉(CBETA, T02, no. 125, p. 655, a7-p. 656, a5)。〔2〕 有 四 種牞 人 : 身倧 樂 心 不 樂 、 心 樂 身倧 不 樂 、 心 亦 不 樂 身倧 亦 不 樂 、 身倧 亦 樂 心 亦 樂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21〈29 苦 樂 品 . 第 2 經 〉(CBETA, T02, no. 125, p. 656, a6-28)。〔3〕《 中 阿 含佳 經 》〈 心 品 . 受 法 經 第 4〉(CBETA, T01, no. 26, p. 712, c5-p. 713, c14) 說狄 有 四 種牞 受 法 : 一 、現 樂 後 苦 , 因 欲 、 諍 欲 、 緣 欲 , 以 淫 欲 故 , 身倧 壞觖 命 終 , 趣賱 至 惡 處 , 生 地 獄牁 中 。 二 、 現 苦 後 樂 , 以 苦 以 憂 ,盡牏 形侫 壽蹢 修鞈 梵 行 , 身倧 壞觖 命 終 , 必 昇 善 處 , 生 於 天 中 。 三 、 現 苦 後 苦 , 如 外 道跰 苦 行 。 四 、 現 樂 後 樂 , 薄 貪 瞋癡觻 , 以 樂 以 喜 , 盡牏 形侫 壽蹢 歡 喜 修鞈 梵 行 , 乃 至 得 般獭 涅顖 槃躷 , 不 還 此 世 。案頥 , 值靹 得 注 意 的 是 , 外 道跰 的 現 苦 後 苦 與犕 佛 法 中 的 現 苦 後 樂 , 起玠 初 雖 皆 名 為 「 苦 」, 但伽 卻 指 向 截躒 然 不 同 的 歸宿 。 是 以 , 佛 法 「 修鞈 行 過跸 程 的 苦 」 與犕 外 道跰 「 無 意 義 的 苦 行 」, 宜 加 分 別低 。 其 間 的 分 野 , 應 在 於 修鞈 行 過跸 程 中 ,「 正 見倝 」 與犕 「 邪倲 見倝 」( 戒侶 禁 取 ) 的 差韤 別低 。252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35〈41 莫 畏 品 ‧ 第 一 經 〉:「… 摩 呵 男 ! 當 知 我 昔 日尤 未岔 成 佛 道 , 在峹 優 留 毘 六 年 勤 苦 ,不 食 美 味 , 身 體殱 羸 瘦 , 如崇 似 百 年 之 人 。 皆厫 由 不 食 之 所 致 。 若 我 欲 起 時 , 便 自 墮 地峸 。 時 , 我 酸 作 是半 念 : 設我 於 中 命 終 者 , 當 生岥 何 處 ? 時 , 我 酸 作 是半 念 : 我 今 命 終 者 , 必岊 不 生岥 惡酼 道 中 。 然 酸 義 趣 不 可屣 從 樂 至 樂 , 要當 由 苦 然 酸 至 樂 。 我 爾庵 時 酸 遊 在峹 仙届 人 窟 中 。 爾庵 時 , 有 多峿 尼屿 揵 子 在峹 彼 學 道 。 是半 時 , 尼屿 揵 子 舉 手尝 指匸 日尤 , 曝 體殱學 道 ; 或 酸 有 蹲 而 學 道 。 我 爾庵 時 往 至 彼 所 , 語張 尼屿 揵 子 : 汝 等 何 故卂 離 坐 舉 手尝 翹 足 乎屁 ? 彼 尼屿 揵 子 曰尥 : 瞿 曇 當知 , 昔 我 先峕 師 作 不 善 行 , 今 所 以层 苦 者 , 欲 滅 其 罪 。 今 雖 露 形 體殱 , 有 慚幥 辱 分 , 亦岿 有 消 滅 此 事 。 瞿 曇 當 知 !6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出 現 於 卷 35〈41 莫 畏 品 ‧ 第 一 經 〉 中 。 筆 者 推 測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的 「 不 可屣 從 樂至 樂 , 要 當 由 苦 然 酸 至 樂 」, 將 「 世 間 樂 」 與犕 「 出 世 間 苦 樂 」 放 在 同 一 《 經 》 中 混 為 一 談 ,此 與犕 卷 35〈41 莫 畏 品 ‧ 第 一 經 〉 情 況 雷踜 同 , 都 有 在 解 說狄 苦 樂 時頗 , 對蹹 苦 樂 的 定 義 游 移 反 覆 ,各 有 指 涉顎 。 這 不 免佊 讓 人 聯 想 , 是 否佞 當 年 誦犼 出 者 將 〈41 莫 畏 品 ‧ 第 一 經 〉 的 文 句 「 誤狃 植 」於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與犕 「 苦 」、「 樂 」 相 關詉 經 文 處 ?若 暫 先 不 以 「 誤狃 植 」 作伿 理 解 , 試 圖蹙 為 之 說狄 明 :一 、 或 許 這 是 「 因 論 生 論 」、「 雙覯 關詉 語犾 」 開 展韙 出 的 解 釋 , 例 如 在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卷 38〈43馬珇 血 天 子 問 八 政 品 ‧ 第 一 經 〉 馬珇 血 天 子 問 佛 :( 以 神 通 ) 奔 走倥 行 路跡 可 以 到 達跲 世 界 的 盡牏 頭 嗎 ?佛 告佨 訴 馬珇 血 天 子 : 不 能獢 以 神 通 到 達跲 世 界 的 邊訷 際狽 , 要 以 八 正 道跰 才 能獢 到 達跲 世 界 邊訷 際狽 。 253 乍 看 之下 , 雙覯 方 的 討玒 論 似 乎 有 點 失 焦 , 由 外 在 世 界 的 盡牏 頭 談 到 內 在 生 命 的 邊訷 際狽 ( 究倏 竟 苦 邊訷 ), 二者 所 說狄 的 是 不 同 的 「 世 界 」。 其 實蹴 此 處 說狄 的 「 世 界 」 正 是 雙覯 關詉 語犾 ── 除珂 了 指 一 般獭 的 世 界 ( 器赛世 間 ), 也 代 表 我侷 們靽 的 五 蘊 身倧 心 世 界 , 而 佛 陀 正 是 以 「 身倧 心 世 界 」 的 概 念 回 答 馬珇 血 天 子 :不 能獢 以 神 通 到 達跲 涅顖 槃躷 境蹜 界 , 要 用 八 正 道跰 才 可 盡牏 生 死 邊訷 際狽 。 254 。 是 以 , 或 可 用 經 典 上 「 因 論生 論 」 的 演躽 繹訉 手 法 , 來 理 解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的 「 不 可屣 以层 樂 求 樂 , 由 苦 然 後匝 成 道 」。255二 、 或 許 是 由 於 修鞈 道跰 人 對蹹 苦 樂 的 價猜 值靹 判住 斷 不 同 於 世 俗 人 , 所 以 在 為 人 解 說狄 時頗 , 看 似 在定 義 上 有 兩 種牞 標 準 的 前 後 游 移 。此 外 ,「 不 可屣 從 樂 至 樂 , 要 當 由 苦 然 酸 至 樂 」 從 論 師韦 的 解 釋 中 , 還 看 到 有 一 個鞄 可 能獢 性 :「 由 苦 至 樂 」 或 許 是 指 「 四 通 行 」 之 間 , 存 在 有 「 次 第 引 生 」 的 用 意 ── 這 四 種牞 通 行 是 漸軌次 修鞈 習 增猹 上 的 實蹴 踐賳 進 路跡 。 例 如 《 阿 毘 達跲 磨跊 法 蘊 足倦 論 》 卷 3〈5 通 行 品 〉 說狄 到 :若 於 苦 遲 通 行 脩 習 多峿 脩 習 , 能 屉 苦 速 通 行 速 得 圓 滿庞 。 若 於 樂 遲 通 行 脩 習 多峿 脩 習 , 能屉 樂 速 通 行 速 得 圓 滿庞 。 又 若 於 彼 苦 遲 通 行 脩 習 多峿 脩 習 , 能 屉 樂 遲 通 行 速 得 圓 滿庞 。 若於 苦 速 通 行 脩 習 多峿 脩 習 , 能 屉 樂 速 通 行 速 得 圓 滿庞 。 256行 盡廆 苦 亦岿 盡廆 , 苦 盡廆 行 亦岿 盡廆 , 苦 行 已 盡廆 , 便 至 涅 槃庍 。 我 爾庵 時 酸 語張 尼屿 揵 子 曰尥 : 此 事 不 然 。 亦岿 無 由 行 盡廆 苦 亦岿 盡廆 ,亦岿 不 由 苦 盡廆 行 亦岿 盡廆 得 至 涅 槃庍 。 但 今 苦 行 盡廆 得 至 涅 槃庍 者 , 此 事 然 矣 。 但 不 可屣 從 樂 至 樂 。 尼屿 揵 子 曰尥 : 頻 毘 娑羅 王尸 從 樂 至 樂 , 有 何 苦 哉勔 。 我 爾庵 時 酸 語張 尼屿 揵 子 曰尥 : 頻 毘 娑 羅 王尸 樂 何 如崇 我 樂 ? 尼屿 揵 子 報酒 我 言 : 頻 毘 娑 羅 王尸樂 勝鄭 汝 樂 也 。 我 爾庵 時 酸 語張 尼屿 揵 子 曰尥 : 頻 毘 娑 羅 王尸 能 使 我 七 日尤 七 夜 結 跏 趺 坐 , 形 體殱 不 移 動 乎屁 ? 正岗 使 六 . 五 .四屶 . 三 . 二 , 乃 至 一 日尤 結 跏 趺 坐 乎屁 ? 尼屿 揵 子 報酒 曰尥 : 不 也 , 瞿 曇 ! 世尺 酥 告 曰尥 : 我 能 堪酎 任峌 結 跏 趺 坐 , 形 不 移動 。 云 何 , 尼屿 揵 子 ! 誰 者 為厉 樂 ? 頻 毘 娑 羅 王尸 樂 耶 ? 為厉 我 樂 耶 ? 尼屿 揵 子 曰尥 : 瞿 曇 沙 門 樂 。 如崇 是半 , 摩 呵 男 !當 作 此 方尣 便 , 知 不 可屣 從 樂 至 樂 , 要 當 從 苦 至 樂 。…」(CBETA, T02, no. 125, p. 744, a21-b21) 案頥 : 筆 者 以為 , 此 處 經 文 亦 對蹹 「 苦 樂 」 的 定 義 有 游 移 感 :〔1〕 先 說狄 世 尊 六 年 苦 行 , 作伿 是 念 : 若 於 其 中 命 終 , 不 生 惡道跰 ,「 當 由 苦 然 酸 至 樂 」, 這 似 有 肯 定 苦 行 之 價猜 值靹 。〔2〕 接 著 說狄 世 尊 的 樂 ( 禪 定 樂 ) 勝 於 頻 毘 娑韀 羅訌 王 樂 ── 既 然 世 尊 的 出 世 間 樂 勝 於 王 的 世 間 樂 , 為 何 又 說狄 「 不 可屣 從 樂 至 樂 , 要 當 由 苦 然 酸 至 樂 」? 所 以 「 不 可屣從 樂 至 樂 」 應 是 說狄 : 不 可 從 世 間 樂 ( 五 欲 樂 ) 得 禪 定 樂 ( 乃 至 出 世 間 樂 )。 可 見倝 此 《 經 》 前 後 的 「 苦 樂 」亦 同 於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前 後 有 不 同 指 涉顎 。253 〔1〕《 增猹 壹 阿 含佳 》 卷 38〈43 馬珇 血 天 子 問 八 政 品 ‧ 第 一 經 〉(CBETA, T02, no. 125, p. 756, a7-c15)。〔2〕 另 參珰 《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49〈 一 三 ○ 七 經 〉(CBETA, T02, no. 99, p. 359, a10-b21) 有 類詑 似 說狄 法 。254 〔1〕 印 順 法 師韦 ,《 佛 法 概 論 》, 頁靧 121:「 有 情 與弌 世尺 間 的 含 義 , 可屣 以层 作 廣 狹 不 同峧 的 解 說弻 :… 假 名峮 有 情 為厉 我 ,我 所 依 住 的 稱廖 為厉 世尺 間 : 所 依 的 身 心尚 , 名峮 五 蘊 世尺 間 ; 所 住 的 世尺 間 , 名峮 器 世尺 間 。… 雖 差 別 而 說弻 為厉 有 情 與弌 世尺 間 ,而 實 是半 有 情 的 世尺 間 , 總 是半 從 有 情 去屢 說弻 明 世尺 間 。」〔2〕 印 順 法 師韦 ,《 中 觀 論 頌踨 講 記玐 》, 頁靧 101:「 世尺 間 , 不 但 指匸 山 河 大 地峸 ; 反 而 主尾 要 的 是半 指匸 有 情 的 自 體殱 。《 阿含 經 》 中 有 人 問 佛 : 什 麼 是半 世尺 間 , 佛 就酧 拿 『 眼 是半 世尺 間 , 耳 鼻 舌 身 意 是半 世尺 間 』 答 覆 他屆 。」255經 典 中 常 可 見倝 到 , 世 尊 使 用 一 般獭 名 詞 善 巧 地 賦 予 新 的 詮 釋 , 例 如 在 《 相 應 部 第 23》〈 羅訌 陀 相 應 第 11 經 〉,佛 陀 以 「 惡 魔 」 比 喻 我侷 們靽 的 「 五 蘊 身倧 心 」, 增猹 谷倠 文 雄 解 釋 此 說狄 :「〔 羅訌 陀 長 老 問 世 尊 : 何 謂 惡 魔 〕 釋 酥 答覆 … 所 謂 惡酼 魔 就酧 是半 你 自 己 的 肉 體殱 與弌 精廨 神 中 所 產 生岥 的 迷 妄崂 … 這 跟 世尺 人 認強 為厉 惡酼 魔 即 峤 害 此 客匄 觀毢 世尺 界厢 的 凶 險 者之 想 法 , 完 全峖 大 異 其 趣 !」 參珰 考 《 佛 光 大 藏 經 ‧ 阿 含佳 藏 》, 附 錄 ( 上 ) 頁靧 275。256 《 阿 毘 達跲 磨跊 法 蘊 足倦 論 》 卷 3〈5 通 行 品 〉(CBETA, T26, no. 1537, p. 466, b9-14)。6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因 為 根頨 性 不 同 , 有 的 人 障狼 礙觽 ( 五 蓋犡 ) 多 , 有 的 人 障狼 礙觽 較跨 少 , 所 以 修鞈 行 時頗 有 苦 樂 不 同 的區珮 別低 ; 有 人 利 根頨 有 人 鈍 根頨 所 以 成 就 有 快侳 躌 的 不 同 。 但伽 本 《 論 》 鼓踴 勵 我侷 們靽 , 各 種牞 根頨 性 的 行 者都 可 以 透 過跸 修鞈 習 多 修鞈 習 而 得 圓 滿軈 成 就 —— 透 過跸 何 力 ,「 遲 」 的 可 以 轉視 成 「 速 」 的 、「 苦 」 的可 以 變 成 「 樂 」 的 257 , 而 到 達跲 「 樂 速 通 行 」 之 終 極 目 標 , 一 切 是 依 因 待 緣 而 起玠 , 非 是 命 定 。另 外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93 則 提 出 四 通 行 之 間 「 組 合 」 的 說狄 法 :問 : 誰 用岦 幾酱 通 行 作 所 作 事 耶 ? 答 : 有 但 用岦 一 , 或 有 用岦 二 , 或 有 用岦 三 , 有 具 用岦 四屶 , 而不 一 時 。 有 用岦 一 者 : 謂 或 唯 用岦 苦 遲 通 行 … 或 酸 唯 用岦 苦 速 通 行 … 或 酸 唯 用岦 樂 遲 通 行 …或 酸 唯 用岦 樂 速 通 行 … 入 正岗 性 離 生岥 得 果 離 染卑 , 修 餘 功屖 德 而 般 涅 槃庍 。 有 用岦 二 者 : 謂 或 有用岦 苦 遲 通 行 及 樂 遲 通 行 … 或 酸 有 用岦 苦 遲 通 行 及 苦 速 通 行 … 或 酸 有 用岦 樂 遲 通 行 及 苦速 通 行 … 或 酸 有 用岦 樂 遲 通 行 及 樂 速 通 行 … 或 酸 有 用岦 苦 速 通 行 及 樂 速 通 行 …。 有 用岦 三者 : 謂 或 有 用岦 苦 遲 通 行 及 樂 遲 、 苦 速 通 行 … 或 酸 有 用岦 苦 遲 通 行 及 苦 速 樂 速 通 行 … 或酸 有 用岦 苦 遲 通 行 及 樂 遲 樂 速 通 行 … 或 酸 有 用岦 樂 遲 通 行 及 苦 速 樂 速 通 行 …。 有 用岦 四屶者 : 謂 鈍 根 者 依 未岔 至 定 等 及 依 初 靜 慮 等 , 隨 其 所 應 入 正岗 性 離 生岥 得 果 練 根 離 染卑 , 修 餘功屖 德 而 般 涅 槃庍 。 258修鞈 行 人 由 初 果 到 四 果 的 成 就 , 有 人 用 一 種牞 、 二 種牞 … 乃 至 四 種牞 併 用 。 所 以 , 依 修鞈 行 者 個鞄人 根頨 器赛 及 因 緣 , 入 聖 、 證訥 極 果 的 方 式 有 不 同 組 合 。 例 如 目 犍 連 尊 者 皆 以 「 苦 速 通 行 」 證訥 得初 果 及 四 果 。 而 舍 利 弗 尊 者 則 分 別低 以 「 苦 速 通 行 」 證訥 初 果 , 另 以 「 樂 速 通 行 」 證訥 四 果 。 259根頨 據赼 以 上 說狄 明 , 會 有 主 張 以 「 苦 遲 通 行 」 作伿 為 起玠 修鞈 的 基 礎 。( 四屶 ) 提醚 出屒 經 文尠 調 整 案綜牴 上 所 述 , 漢軇 譯 本 不 但伽 在 兩 項 「 通 行 」 的 說狄 明 內 容韕 須 加 訂 正 , 就 連 敘 述 「 四 通 行 」 之順 序侤 , 亦 應 一 并 調 整超 , 試 擬 如 下 ( 除珂 整超 調 經 文 順 序侤 外 , 以 下 加 □□ 之 字 , 為 應 修鞈 改俌 之 處 ):表 三 比 對蹹 調 整超 前 後 之 經 文原鞝 先次 序侤調整超前經1.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行跡 所 行 愚 惑酻 ?或 有 一 人 貪 欲 熾盛 、 瞋 恚 、 愚 癡 熾盛 , 所 行 甚原 苦 , 不 與弌行 本岓 相厴 應 。 彼 人 五 根2.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根行 跡 速 疾 ?或 有 一 人 無 欲 、 無婬 , 然 於 貪 欲 , 恒 自偏 少 、 不 慇幞 懃 , 為厉 瞋恚 、 愚 癡 極 為厉 減釥 少 。623.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苦 行 跡 行於 愚 惑酻 ?或 有 一 人 婬 意 偏 多峿 、瞋 恚 、 愚 癡 熾 盛 。 彼以层 此 法 而 自 娛 樂 , 盡廆有 漏庛 、 成 無 漏庛 , 是半 謂4. 云 何 苦 行 跡 行 於速 疾 ?於 是半 , 或 有 一 人 少欲 、 少 婬 , 無 有 瞋恚 , 亦岿 不 起 想 , 行此 三 法 。 爾庵 時 , 有257 〔 由 遲 轉視 速 〕: 苦 遲 → 苦 速 。 樂 遲 → 樂 速 。〔 由 苦 變 樂 〕: 苦 遲 → 樂 遲 。 苦 速 → 樂 速 。258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93 (CBETA, T27, no. 1545, p. 483, b28-p. 484, a18)。259 〔1〕《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94:「 聲 聞开 乘 中 酥 者 舍 利 子 依 苦 速 通 行 入 正岗 性 離 生岥 得 果 離 染卑 、 依 樂 速 通行 盡廆 漏庛 。 所 以层 者 何 ? 彼 依 未岔 至 定 入 正岗 性 離 生岥 得 果 離 染卑 , 依 第 四屶 靜 慮 盡廆 漏庛 故卂 。 酥 者 大 目岰 連 依 苦 速 通 行 入 正岗性 離 生岥 得 果 離 染卑 及 盡廆 漏庛 。」(CBETA, T27, no. 1545, p. 485, c20-25)〔2〕《 阿 毘 達跲 磨跊 順 正 理 論 》 卷 71:「 於 到 究 竟鄔 二 聲 聞开 中 , 舍 利 子 依 苦 速 通 行 及 樂 速 通 行 入 聖 、 證 極 果 ── 彼 依 未岔 至 入 正岗 決 定 , 依 第 四屶 定 得 漏庛 盡廆 故卂 。 目岰 連 唯 依 苦 速 通 行 ── 謂 依 未岔 至 入 正岗 決 定 , 依 無 色 定 得 漏庛 盡廆故卂 。」(CBETA, T29, no. 1562, p. 726, c1-4)〔3〕The Aguttara-Nikāya part II:‘‘…Catasso imā āvuso Moggallāna paṭipadā. Katamā catasso? Dukkhāpaṭipadā dandhābhiññā…pe…Imā kho āvuso catasso paṭipadā . 2. Imāsaṃ kho āvuso, catassannaṃ paṭipadānaṃkatamaṃ te paṭipadaṃ āgamma anupādāya āsavehi cittaṃ vimuttan ti? ‘‘Catasso imā āvuso Sāriputta paṭipadā.Katamā catasso? Dukkhā paṭipadā dandhābhiññā…pe…Imā kho āvuso catasso paṭipadā . Imāsaṃ kho āvusocatunnaṃ paṭipadānaṃ yāyaṃ paṭipadā dukkhā khippābhiññā, imaṃ me paṭipadaṃ āgamma anupādāya āsavehicittaṃ vimuttan ti.〔4〕“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s (Anguttara-Nikāya) V.Ⅱ pp.159-160.


文及順序侤重 新排 序侤調整後經文愚 闇 亦岿 不 捷 疾 … 若以层 愚 意 求 三 昧卉 、 盡廆 有漏庛 者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樂 行跡 、 鈍 根 得 道 者 也 。( 原鞝 經 文 之 第 3 項 )1.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苦 行跡 行 於 愚 惑酻 ?或 有 一 人 婬 意 偏多峿 、 瞋 恚 . 愚 癡 熾盛 。… 盡廆 有 漏庛 、 成 無漏庛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苦 行 跡鈍 根 者 也 。五 根 捷 疾 無 有 放逸 …。 然 得 五 根 成 於三 昧卉 , 盡廆 有 漏庛 、 成 無漏庛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利 根 行於 道 跡 也 。( 原鞝 經 文 之 第 4 項 )2. 云 何 苦 行 跡 行 於速 疾 ?於 是半 , 或 有 一 人 多峿欲 、 多峿 婬 , 多峿 有 瞋恚 … 有 此 五 根 , 無有 缺 漏庛 。… 是半 謂 苦 行跡 利 根 者 也 。名峮 為厉 苦 行 跡 、 鈍 根 者也 。( 原鞝 經 文 之 第 1 項 )3.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行 跡所 行 愚 惑酻 ?或 有 一 人 無 貪 、 瞋恚 、 愚 癡 , 所 行 甚原樂 …。 彼 人 五 根 愚 闇亦岿 不 捷 疾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樂 行 跡 、 鈍 根 得 道 者也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此 五 根 無 有 缺漏庛 …。 彼 以层 此 法 得三 昧卉 , 盡廆 有 漏庛 成 無漏庛 , 是半 謂 苦 行 跡 、利 根 者 也 。( 原鞝 經 文 之 第 2 項 )4.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根行 跡 速 疾 ?或 有 一 人 無 欲 . 無婬 …; 五 根 捷 疾 無有 放 逸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利 根 行 於 道 跡 也 。五 、 四屶 通 行 與弌 「 乾 觀毢 者 」 之 關 連近 代 以 來 南 傳 內 觀 禪 法 日 漸軌 盛 行 , 備 受 矚 目 , 也 引 發 討玒 論 —— 不 依 禪 定 之 修鞈 行 方 式 ( 即佘「 乾珍 觀 」) 在 教 典 義 理 上 的 依 據赼 。 所 謂 乾珍 觀 者 , 學赩 者 定 義 為 「 即 使 得 似 相厴 、 近 行 定 , 禪 修者 若 未岔 得 禪 那 , 便 修 習 內 觀毢 , 即 名峮 為厉 乾 觀毢 者 」 260 而 且 「 乾珍 觀 」 的 定 義 由 顢狹 至 廣 可 分 為 三 種牞 :一 、 完侖 全 未 修鞈 奢 摩 他 , 純獄 粹牯 修鞈 習 內 觀 ; 二 、 修鞈 習 奢 摩 他 , 未 得 近 行 定 , 而 修鞈 內 觀 ; 三 、 修鞈奢 摩 他 得 近 行 定 、 未 得 根頨 本 禪 , 而 修鞈 內 觀 。 261 若 以 本 《 經 》 來 檢 驗 , 乾珍 觀 者 應 類詑 似 於 「 苦遲 通 」、「 苦 速 通 」 之 行 者 。 262 但伽 , 對蹹 於 上 述 三 種牞 定 義 的 乾珍 觀 者 , 在 經 論 中 是 否佞 有 依 據赼 呢 ?263參珰 考 本 文 上 述 所 引 的 北 傳 各 經 論 , 雖 然 契 經 均佾 無 明 文 說狄 到 近 行 定 等 名 相 , 但伽 諸 論 師韦解 說狄 四 通 行 時頗 , 則 有 不 同 闡 揚 , 主 張 「 苦 遲 通 」、「 苦 速 通 」 仍 要 有 未 到 定 ( 或 中 間 定 、 無色 定 ) 者 , 例 如 《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卷 25:「 道 依 根 本岓 四屶 靜 慮 生岥 , 名峮 樂 通 行 —— 以层 攝 受 支尟 止尩 觀毢 平岅 等 任峌 運 轉 故卂 。 道 依 無 色 、 未岔 至 、中 間 , 名峮 苦 通 行 —— 以层 不 攝 支尟 止尩 觀毢 不 等 艱 辛 轉 故卂 。 謂 無 色 定 觀毢 減釥 止尩 增 , 未岔 至 、 中 間 觀毢增 止尩 減釥 。 即 此 樂 苦 二 通 行 中 , 鈍 根 名峮 遲 , 利 根 名峮 速 二 行 。 於 境 通 達 稽 遲 故卂 名峮 遲 通 , 翻此 名峮 速 。 或 遲 鈍 者 所 起 通 行 名峮 遲 通 行 , 速 此 相厴 違 。」 264《 俱鞂 舍 論 》 指 出 : 依 四 根頨 本 禪 得 道跰 者 , 因 止 觀 均佾 等 , 名 為 「 樂 」。 若 依 無 色 定 、 未 至定 、 中 間 定 三 者 得 道跰 , 名 為 「 苦 」。 理 由 是 : 無 色 定 「 觀毢 減釥 止尩 增 」; 未 至 定 、 中 間 定 「 觀毢 增止尩 減釥 」, 二 者 皆 因 止 觀 不 均佾 等 , 所 以 名 「 苦 」。 其 他 指 出 須 有 「 未 到 定 」 者 , 尚 有 《 順 正 理論 》、《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雜覮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大 乘靭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雜覮 集 論 》、《 四 諦 論 》… 等 265 , 這 類詑260溫 宗 堃 ,〈 巴 利 註 釋 文 獻詿 裡 的 乾珍 觀 者 〉《 正 觀 雜覮 誌犽 》,33 期 , 頁靧 6。261溫 宗 堃 ,〈 巴 利 註 釋 文 獻詿 裡 的 乾珍 觀 者 〉《 正 觀 雜覮 誌犽 》,33 期 , 頁靧 19。262案頥 : 但伽 「 苦 遲 通 」、「 苦 速 通 」, 其 所 得 定 力 尚 包 含佳 有 根頨 本 禪 以 上 之 「 中 間 定 」、「 無 色 定 」 者 。 所 以 「 苦 遲通 」、「 苦 速 通 」 之 範 圍 不 限 於 「 未 得 根頨 本 禪 」 之 乾珍 觀 者 。263例 如 《 長 阿 含佳 經 》〈 自 歡 喜 經 第 14〉、《 中 阿 含佳 經 》〈 第 一 得 經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本事 經 》 卷 3〈2 二 法 品 〉, 均佾 未 談 及 「 近 行 定 」。264 《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卷 25〈 分 別低 賢 聖 品 第 六 之 四 〉(CBETA, T29, no. 1558, p. 132, a19-27)265 〔1〕《 阿 毘 達跲 磨跊 順 正 理 論 》 卷 71:「 四屶 通 行 有 差 別 者 , 依 地峸 依 根 建匔 立岷 異 故卂 。 云 何 依 地峸 建匔 立岷 差 別 ? 謂 依 根6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說狄 法 符 合 前 引 第 三 類詑 乾珍 觀 者 之 要 件 : 修鞈 奢 摩 他 , 得 近 行 定 ( 未 到 定 )、 未 得 根頨 本 禪 , 而 修鞈內 觀 。另 外 , 未 提 到 未 到 定 者 , 例 如 《 法 蘊 足倦 論 》 對蹹 「 苦 通 行 」 解 釋 為 :云 何 名峮 為厉 苦 遲 通 行 ? 如崇 世尺 酥 說弻 : 諸 有 苾 芻 ! 由 五 取 蘊 陵鄈 辱 傷 毀 , 彼 因峴 如崇 是半 五 種廕 取蘊 , 逼 切 拘 執 , 如崇 扼 重 擔 , 乃 至 命 終 , 恒 常 隨 逐 ── 便 於 如崇 是半 五 取 蘊 中 , 深 生岥 厭 賤 ,呵 毀 拒 逆 ── 即 於 如崇 是半 五 取 蘊 中 所 生岥 厭 賤 , 呵 毀 拒 逆 , 此 中 名峮 苦 。 266在 說狄 明 苦 遲 通 行 之 「 苦 」 時頗 ,《 法 蘊 足倦 論 》 並 未 特顠 別低 指 出 需猀 要 未 到 等 定 , 而 僅 是 以 觀五 蘊 苦 ,「 深 生岥 厭 賤 , 呵 毀 拒 逆 」 為 方 法 , 即佘 可 修鞈 證訥 。 另 外 , 未 明 確 指 出 須 有 「 未 到 」 等定 之 經 論 尚 有 :◎《 瑜 伽 師韦 地 論 》 卷 26:「 當 知 此 中 , 若 鈍 根 性 補 特 伽 羅 未岔 得 根 本岓 靜 慮 , 所 有 行 迹 名峮 苦 遲通 。」 267◎《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集 異 門 足倦 論 》 卷 7〈5 四 法 品 〉:「 云 何 苦 遲 通 行 ? 答 : 靜 慮 不 攝 下 品勜 五 根 是半名峮 苦 遲 通 行 。 云 何 苦 速 通 行 ? 答 : 靜 慮 不 攝 上 品勜 五 根 是半 名峮 苦 速 通 行 。 云 何 樂 遲 通 行 ? 答 :靜 慮 所 攝 下 品勜 五 根 是半 名峮 樂 遲 通 行 。 云 何 樂 速 通 行 ? 答 靜 慮 所 攝 上 品勜 五 根 是半 名峮 樂 速 通 行 。」268◎《 顯 揚 聖 教 論 》 卷 2〈1 攝 事 品 〉:「 行 者 謂 四屶 種廕 行 , 廣 說弻 如崇 《 經 》。 一 苦 遲 通 , 謂 鈍 根者 , 未岔 得 現 法 樂 住 , 為厉 盡廆 諸 漏庛 若 道 若 行 。 二 苦 速 通 , 謂 利 根 者 , 餘 如崇 前 說弻 。 三 樂 遲 通 ,本岓 四屶 靜 慮 中 所 生岥 聖 道 , 名峮 樂 通 行 , 任峌 運 轉 故卂 如崇 乘 船 筏 。 任峌 運 轉 者 , 由 此 地峸 中 止尩 觀毢 雙 行 無 增 減釥 故卂 ; 又 此 諸 地峸所 有 等 持匵 , 攝 受 五 支尟 四屶 支尟 成 故卂 。 依 餘 無 色 未岔 至 中 間 所 生岥 聖 道 , 名峮 苦 通 行 , 雖 道 非 苦 苦 受 相厴 應 , 艱 辛 轉 故卂 亦岿名峮 為厉 苦 。 如崇 依 陸鄊 路 乘 馬 等 行 , 艱 辛 轉 者 。 由 此 地峸 中 止尩 觀毢 雖 俱 而 增 減釥 故卂 , 謂 無 色 地峸 觀毢 減釥 止尩 增 ; 未岔 至 、 中 間觀毢 增 止尩 減釥 。」(CBETA, T29, no. 1562, p. 725, c23-p. 726, a3) 相 似 說狄 法 另 參珰 《 阿 毘 達跲 磨跊 藏 顯 宗 論 》 卷 33〈7 辯賢 聖 品 〉(CBETA, T29, no. 1563, p. 940, a22-b4)。〔2〕《 眾 事 分 阿 毘 曇越 論 》 卷 8〈7 千 問 論 品 〉:「 通 者 , 謂 四屶 通 。 問 云 何 四屶 ? 答 : 謂 有 苦 遲 通 , 有 苦 速 通 ,有 樂 遲 通 , 有 樂 速 通 。 云 何 苦 遲 通 ? 謂 未岔 來 禪 、 中 間 禪 及 三 無 色 , 若 鈍 根 道 。 云 何 苦 速 通 ? 謂 未岔 來 禪 、 中間 禪 及 三 無 色 , 若 利 根 道 。 云 何 樂 遲 通 ? 謂 根 本岓 四屶 禪 , 若 鈍 根 道 。 云 何 樂 速 通 ? 謂 根 本岓 四屶 禪 , 若 利 根 道 。」(CBETA, T26, no. 1541, p. 665, c21-26)〔3〕《 大 乘靭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雜覮 集 論 》 卷 10〈1 諦 品 〉:「 四屶 正岗 行 者 , 謂 苦 遲 通 行 , 苦 速 通 行 , 樂 遲 通 行 , 樂 速 通行 。 初 謂 鈍 根 未岔 得 根 本岓 靜 慮 ; 第 二 謂 利 根 未岔 得 根 本岓 靜 慮 ; 第 三 謂 鈍 根 已 得 根 本岓 靜 慮 ; 第 四屶 謂 利 根 已 得 根 本岓靜 慮 。 苦 正岗 行 者 , 謂 依 未岔 至 及 無 色 地峸 , 如崇 其 次 第 , 奢 摩 他屆 毘 鉢 舍 那 微 劣峟 故卂 。 樂 正岗 行 者 , 謂 依 靜 慮 雙 道 轉 故卂 。遲 通 者 , 謂 鈍 根 依 苦 樂 二 地峸 。 速 通 者 , 謂 利 根 依 苦 樂 二 地峸 。」(CBETA, T31, no. 1606, p. 741, a25-b3)。〔4〕《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94:「 苦 遲 通 斷 是半 未岔 至 定 、 靜 慮 中 間 、 三 無 色 定 , 時 解 脫 聖 道 攝 。 苦 速 通斷 , 即 是半 彼 地峸 諸 聲 聞开 乘 不 時 解 脫 聖 道 攝 。 樂 遲 通 斷 , 是半 四屶 根 本岓 靜 慮 , 時 解 脫 聖 道 攝 。 樂 速 通 斷 中 不 能 正岗 顯殫廣 大 饒 益 天 人 眾 者 , 即 是半 四屶 根 本岓 靜 慮 。」(CBETA, T27, no. 1545, p. 485, b1-5)〔5〕《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卷 4〈8 契 經 品 〉:「 小 及 難 得 故卂 , 餘 皆厫 是半 苦 想 者 , 餘 地峸 攝 無 漏庛 是半 苦 想 。 所 以层 者 何 ?以层 小 故卂 。 未岔 來 禪 、 中 間 禪 止尩 道 小 , 無 色 中 觀毢 小 , 是半 故卂 極 苦 , 一 向峭 難 得 及 小 , 故卂 說弻 苦 。」(CBETA, T28, no.1550, p. 827, c7-10);〔6〕《 雜覮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卷 8〈8 修鞈 多 羅訌 品 〉:「 根 本岓 禪 地峸 中 當 知 是半 樂 道 者 , 謂 根 本岓 四屶 禪 地峸 軟 根 法 及 利 根 法 說弻樂 道 , 止尩 觀毢 等 故卂 。 彼 地峸 道 樂 行 減釥 及 難 得 故卂 , 當 知 是半 說弻 苦 者 , 依 餘 地峸 說弻 苦 道 , 以层 減釥 故卂 。 謂 未岔 來 、 中 間 , 止尩 道減釥 ; 無 色 定 觀毢 道 減釥 , 彼 方尣 便 難 得 故卂 說弻 苦 。」(CBETA, T28, no. 1552, p. 937, a13-17)〔7〕《 四 諦 論 》 卷 4〈6 分 別低 道跰 諦 品 〉:「 樂 道 者 , 謂 依 止尩 四屶 定 具 分 故卂 , 定 慧 平岅 等 故卂 , 無 功屖 用岦 行 故卂 。 以层 是半 義故卂 , 名峮 為厉 樂 道 , 離 此 皆厫 名峮 苦 道 。 謂 依 止尩 未岔 來 定 、 中 間 定 、 三 空 定 等 。」(CBETA, T32, no. 1647, p. 398, c25-29)。〔8〕 另 參珰 考 《 解 脫 道跰 論 》 卷 2〈4 分 別低 定 品 〉:「… 於 密 煩 惱醈 人 鈍 根 苦 修 行 , 鈍 智醳 得 定 ; 密 煩 惱醈 利 根 苦 修行 , 利 智醳 得 定 ; 疎 煩 惱醈 人 鈍 根 樂 修 行 , 鈍 智醳 得 定 ; 疎 煩 惱醈 利 根 樂 修 行 , 利 智醳 得 定 。 於 是半 , 密 煩 惱醈 人 已 密 煩惱醈 故卂 , 苦 折 伏峉 煩 惱醈 , 是半 故卂 苦 修 行 鈍 根 人 , 以层 鈍 根 故卂 , 久 積 禪 行 覺 鈍 智醳 , 是半 故卂 名峮 鈍 智醳 ── 以层 此 方尣 便 , 一 切 應分 別 。」(CBETA, T32, no. 1648, p. 407, b28-c8) 案頥 :《 解 脫 道跰 論 》 只 說狄 得 定 , 未 明 確 指 出 何 種牞 定 。266 《 阿 毘 達跲 磨跊 法 蘊 足倦 論 》 卷 3〈5 通 行 品 〉(CBETA, T26, no. 1537, p. 465, a25-b2)。267 《 瑜 伽 師韦 地 論 》 卷 26 (CBETA, T30, no. 1579, p. 426, c7-8)。268 《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集 異 門 足倦 論 》 卷 7〈5 四 法 品 〉(CBETA, T26, no. 1536, p. 395, b12-17)。6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謂 鈍 根 者 已 得 現 法 樂 住 , 為厉 盡廆 諸 漏庛 若 道 若 行 。 四屶 樂 速 通 , 謂 利 根 者 , 餘 如崇 前 說弻 。」 269以 上 四 《 論 》 只 說狄 明 「 未 得 根頨 本 靜 慮 」 為 「 苦 」, 未 作伿 進 一 步俞 說狄 明 須 有 「 未 到 定 」。 當然 , 未 提 到 未 到 定 並 不 一 定 代 表 論 主 認狀 為 完侖 全 不 需猀 此 種牞 定 力 , 但伽 , 至 少 它 提 供 了 論 書頟 上 有上 述 第 一 種牞 ( 完侖 全 未 修鞈 奢 摩 他 , 純獄 粹牯 修鞈 習 內 觀 )、 第 二 種牞 ( 修鞈 習 奢 摩 他 , 未 得 近 行 定 , 而修鞈 內 觀 ) 乾珍 觀 者 存 在 的 可 能獢 。六 、 結 論( 一 ) 本 文 重 新 整超 理 《 增猹 壹 阿 含佳 》〈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經 文 對蹹 四 通 行 之 陳 述 。 略 如下 表( 原鞝 經 文 之 第 3 項 )1.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苦 行跡 行 於 愚 惑酻 ?或 有 一 人 婬 意 偏多峿 、 瞋 恚 . 愚 癡 熾盛 。… 盡廆 有 漏庛 、 成 無漏庛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苦 行 跡鈍 根 者 也 。( 原鞝 經 文 之 第 4 項 )2. 云 何 苦 行 跡 行 於速 疾 ?於 是半 , 或 有 一 人 多峿欲 、 多峿 婬 , 多峿 有 瞋恚 … 有 此 五 根 , 無有 缺 漏庛 。… 是半 謂 苦 行跡 利 根 者 也 。( 原鞝 經 文 之 第 1 項 )3.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行跡 所 行 愚 惑酻 ?或 有 一 人 無 貪 、 瞋恚 、 愚 癡 , 所 行 甚原樂 …。 彼 人 五 根 愚 闇亦岿 不 捷 疾 … 是半 謂 名峮為厉 樂 行 跡 、 鈍 根 得 道者 也 。( 原鞝 經 文 之 第 2 項 )4. 彼 云 何 名峮 為厉 樂 根行 跡 速 疾 ?或 有 一 人 無 欲 . 無婬 …; 五 根 捷 疾 無 有放 逸 … 是半 謂 名峮 為厉 利根 行 於 道 跡 也 。研 究倏 顯 示 , 世 尊 所 囑 咐 諸 比 丘 應 當 學赩 「 樂 速 通 行 」。 對蹹 此 , 後 代 論 師韦 有 作伿 出 解 釋 :「 通行 」 可 有 不 同 組 合 ,「 樂 速 通 行 」 雖 是 理 想 目 標 , 現 實蹴 上 可 由 「 苦 遲 通 行 」 等 起玠 修鞈 。( 二 ) 某 些 論 書頟 指 出 「 苦 遲 通 、 苦 速 通 」 者 , 所 依 之 定 力 為 未 到 定 等 ; 另 一 部 分 則 未明 說狄 需猀 要 未 到 定 , 這 顯 示 論 書頟 中 亦 留猈 有 「 未 得 近 行 定 之 乾珍 觀 者 」 之 存 在 空 間 。( 三 ) 有 許 多 註 釋 書頟 提 到 : 正 法 滅 時頗 , 三 明 六 通 者 較跨 乾珍 觀 者 早 一 步俞 消顆 失 於 世 間 。 270 或許 這 可 以 做珔 另 一 種牞 解 讀 : 乾珍 觀 者 的 修鞈 行 方 式 有 其 延 續 佛 法 的 方 便 , 容韕 易 攝 受 眾 生 , 才 能獢 比「 俱鞂 解 脫 」 的 傳 承 留猈 傳 更俐 久 。 所 以 「 四 通 行 」 中 ,「 苦 遲 通 行 」、「 苦 速 通 行 」 者 毫 無 禪 定或 僅 依 近 行 定 的 修鞈 持 方 式 , 或 許 在 現 代 社 會 中 , 是 更俐 能獢 符 合 現 代 人 之 根頨 器赛 、 廣 為 傳 揚 的 修鞈證訥 方 法 。 如 此 看 來 , 前 引 力 定 法 師韦 對蹹 《 增猹 壹 阿 含佳 》 卷 23〈31 增猹 上 品 . 第 三 經 〉 的 解 讀 :「 當 學 苦 行 跡 速 疾 也 」, 也 許 正 是 契 合 時頗 代 潮 流 所 下 的 判住 斷 呢 !269 《 顯 揚 聖 教 論 》 卷 2〈1 攝 事 品 〉(CBETA, T31, no. 1602, p. 490, b7-11)。270浪顄 花 宣 明 《サーラサンガハの 研 究倏 ── 仏 教 教 理 の 研 究倏 》 頁靧 84。 另 參珰 見倝 溫 宗 堃 ,〈 巴 利 註 釋 文 獻詿 裡 的 乾珍觀 者 〉《 正 觀 雜覮 誌犽 》,33 期 , 頁靧 81。65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參 考 文尠 獻1. 原 典 文尠 獻《 長 阿 含佳 經 》。《 大 正 藏 》。T01, no. 1。《 大 集 法 門 經 》。《 大 正 藏 》。T01, no. 12。《 中 阿 含佳 經 》。《 大 正 藏 》。T01, no. 26。《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大 正 藏 》。T02, no. 99。《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大 正 藏 》。T02, no. 125。《 本 事 經 》。《 大 正 藏 》。T17, no. 765。《 大 智 度 論 》。《 大 正 藏 》。T25, no. 1509。《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集 異 門 足倦 論 》。《 大 正 藏 》。T26, no. 1536。《 阿 毘 達跲 磨跊 法 蘊 足倦 論 》。《 大 正 藏 》。T26, no. 1537。《 眾 事 分 阿 毘 曇越 論 》。《 大 正 藏 》。T26, no. 1541。《 阿 毘 達跲 磨跊 品 類詑 足倦 論 》。《 大 正 藏 》。T26, no. 1542。《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大 正 藏 》。T27, no. 1545。《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大 正 藏 》。T28, no. 1550。《 雜覮 阿 毘 曇越 心 論 》。《 大 正 藏 》。T28, no. 1552。《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大 正 藏 》。T29, no. 1558。《 阿 毘 達跲 磨跊 順 正 理 論 》。《 大 正 藏 》。T29, no. 1562。《 瑜 伽 師韦 地 論 》。《 大 正 藏 》。T30, no. 1579。《 大 乘靭 阿 毘 達跲 磨跊 雜覮 集 論 》。《 大 正 藏 》。T31, no. 1606。《 成 實蹴 論 》。《 大 正 藏 》。T32, no. 1646。《 四 諦 論 》。《 大 正 藏 》。T32, no. 1647。《 解 脫 道跰 論 》。《 大 正 藏 》。T32, no. 1648。《 大 乘靭 義 章 》。《 大 正 藏 》。T44, no. 1851。《 出 三 藏 記玐 集 》。《 大 正 藏 》。T55, no. 2145。《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佛 光 大 藏 經 . 阿 含佳 藏 ( 二 )》。 高珉 雄 : 佛 光 出 版 社 。(1993 初 版 二 刷 )《 佛 光 大 藏 經 . 阿 含佳 藏 》 附 錄 ( 上 )。 高珉 雄 : 佛 光 出 版 社 。(1993 初 版 二 刷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中 華 大 藏 經 》 第 32 冊 。 北 京 : 中 華 書頟 局侚 (1990 第 一 版 第 一 次 印 刷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國 譯 一 切 經 4. 阿 含佳 部 七 、 八 》。 東 京 : 大 東 出 版 社 ( 昭 和 44 年 改俌 訂 發行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金 版 高珉 麗詤 藏 》 第 35 冊 。 宗 教 文 化 出 版 社 。 全 國 圖蹙 書頟 館 文 獻詿 縮 微 複 製犸 中心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趙狒 城 金 藏 》 第 45 冊 。 北 京 : 北 京 圖蹙 書頟 館 。(2008 第 一 版 第 一 次 印 刷 )(1976)The Aguttara-Nikāya part II.(1996)The Aguttara-Nikāya part VBhadantācariya Buddhaghosa, translated from the Pāli by Bhikkhu Ñāṭamoli, The Path ofPurification—Visuddhimagga,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s (Anguttara-Nikāya) Ⅱ, Published by the Pali Text Society1995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s (Anguttara-Nikāya) V6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Bhadantācariya Buddhaghosa, translated from the Pāli by Bhikkhu Ñāṭamoli, The Path ofPurification—Visuddhimagga,2. 中 日尤 文尠 專 書 、 論 文尠塚 本 善 隆 (1934)《 望 月 佛 教 大 辭訶 典 》。 東 京 : 世 界 聖 典 刊 行 協 會 (1975 改俌 版 第 一 刷 )。水 野 弘 元 (1968)《パーり 語犾 辞 典 》。 東 京 : 春 秋 社 (1989 二 訂 版 第 九 刷 )。羅訌 竹 風靨 主 編 (1994)《 漢軇 語犾 大 詞 典 》 上 海顊 : 新 華 書頟 店 (1995 二 刷 )。印 順 法 師 (1949) 香靬 港 ,《 佛 法 概 論 》。 新 竹 : 正 聞犉 出 版 社 。(2000 年 新 版 一 刷 )──(1950),《 性 空 學赩 探 源 》。 新 竹 : 正 聞犉 出 版 社 。(2003 年 新 版 二 刷 )──(1952),《 中 觀 論 頌踨 講 記玐 》。 新 竹 : 正 聞犉 出 版 社 。(2003 年 新 版 二 刷 )──(1968),《 說狄 一 切 有 部 為 主 的 論 書頟 與犕 論 師韦 之 研 究倏 》。 台 北 : 正 聞犉 出 版 社 。(1992 年 七版 )──(1971),《 原鞝 始 佛 教 聖 典 之 集 成 》。 新 竹 : 正 聞犉 出 版 社 。(2002 年 修鞈 訂 六 刷 )──(1981),《 初 期 大 乘靭 佛 教 之 起玠 源 與犕 開 展韙 》。 新 竹 : 正 聞犉 出 版 社 。(2003 年 十 刷 )──(1993),《 華 雨 集 第 三 冊 》。 新 竹 : 正 聞犉 出 版 社 。(2005 年 初 版 四 刷 )力 定 法 師韦 ,〈 四 阿 含佳 經 之 提 要 研 究倏 〉。 張 曼珱 濤 編 (1979)《 經 典 研 究倏 論 集 》。 台 北 : 大 乘靭 文 化 。覺 音靦 尊 者 (2002)《 清 淨 道跰 論 》 葉 均佾 譯 。 高珉 雄 : 正 覺 學赩 會 。菩 提 比 丘 編 著 (2003),《 阿 毘 達跲 磨跊 概 要 精 解 》。 尋 法 比 丘 譯 。 高珉 雄 : 正 覺 學赩 會 。帕 奧 禪 師韦 講 解 (2008),《 顯 正 法 藏 》。 弟侩 子 合 譯 。 台 南 : 台 灣 南 傳 上 座韩 部 佛 教 學赩 玽 。浪顄 花 宣 明 (1998),《サーラサンガハの 研 究倏 ── 仏 教 教 理 の 研 究倏 》。 京 都 : 平 樂 寺 書頟 店 。李俒 志侰 夫 (1999),《 印 度 哲鞦 學赩 及 其 基 本 精 神 》。 台 北 : 洪 葉 文 化 。溫 宗 堃 (2003),〈 漢軇 譯 《 阿 含佳 經 》 與犕 阿 毘 達跲 磨跊 論 書頟 中 的 「 慧 解 脫 」- 以 《 雜覮 阿 含佳 . 須 深 經 》為 中 心 〉,《 正 觀 雜覮 誌犽 》26 期 , 南 投俈 : 正 觀 雜覮 誌犽 。 頁靧 5-51。──(2005),〈 巴 利 註 釋 文 獻詿 裡 的 乾珍 觀 者 〉《 正 觀 雜覮 誌犽 》33 期 。 南 投俈 : 正 觀 雜覮 誌犽 。 頁靧 5-90。黃 念 祖猬 (2009),〈 漢軇 譯 增猹 一 阿 含佳 經 中 的 大 乘靭 思 想 〉,《 普 門 學赩 報 雙覯 月 刊 》50 期 , 頁靧 244-252。高珉 雄 : 佛 光 山 文 教 基 金 會 。6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6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之 研厼 究 -- 以层 《 華 嚴 經 》 焰 慧 地峸 為厉 主尾釋 隆 運華 嚴 專 宗 研厼 究 所 二 年 級壹酖 、 緒廹 論一 、 研厼 究 的 動 機 與弌 目岰 的二 、 研厼 究 範 圍酌 與弌 進 路三 、 今 人 的 研厼 究 成 果貳 、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之 意 涵一 、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之 定 義( 一 ) 精廨 進 與弌 波 羅 蜜弡( 二 )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二 、 大 小 乘 中 對 於 精廨 進 的 詮 釋( 一 ) 小 乘 中 的 「 精廨 進 」 之 意 涵 及 類 別( 二 ) 大 乘 中 的 「 精廨 進 」 之 意 涵 及 類 別參 、 第 四屶 燄 慧 地峸一 、 燄 慧 地峸 之 意 涵( 一 ) 入 地峸 的 條 件峋 與弌 燄 慧 地峸 釋 名峮( 二 ) 燄 慧 地峸 之 斷 障 與弌 證 真二 、 燄 慧 地峸 之 精廨 進 行三 、 燄 慧 地峸 圓 滿庞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一 ) 不 住 道 行 勝鄭 之 成 就酧( 二 ) 十 種廕 精廨 進 不 退肆 、《、《華 嚴 經 》 六 位 行 法 中 的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一 、 六 位 行 法 與弌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二 、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之 人 間 菩 薩 行伍峆 、 結 論參 考 書 目岰6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壹酖 、 緒廹 論一 、 研厼 究 的 動 機 與弌 目岰 的大 乘靭 菩 薩 需猀 經 無 量 劫体 , 歷趜 五 十 二 位 階 的 修鞈 行 而 成 就 佛 道跰 , 這 過跸 程 中 不 僅 要 自 度 還 要 饒 益一 切 有 情 眾 生 , 也 就 是 發 自 利 利 他 的 菩 提 心 。 而 菩 薩 要 從 生 死 此 岸 到 達跲 解 脫 涅顖 槃躷 的 彼 岸 , 在般獭 若 類詑 的 經 典 提 出 六 波 羅訌 蜜犪 , 而 華 嚴詫 類詑 的 經 典 中 因 其 特顠 色 就 是 「 十 」 這 個鞄 法 數 , 所 以 六 波 羅訌蜜犪 在 華 嚴詫 的 經 典 中 , 展韙 開 成 為 十 波 羅訌 蜜犪 。依 澄 觀 之 說狄 , 八 十 卷 《 華 嚴詫 經 》 總 分 為 七 處 、 九 會 、 四 分 、 五 周 。 四 分 中 的 「 修鞈 因 契 果生 解 分 」 又 將 修鞈 行 細 分 為 五 十 二 個鞄 階 位 , 即佘 十 信 、 十 住 、 十 行 、 十 迴玫 向 、 十 地 、 等 覺 、 妙例 覺 ,由 凡 夫 漸軌 漸軌 修鞈 行 成 就 佛 果 菩 提 。 在 這 五 十 二 位 階 中 , 信 、 住 、 行 、 向 、 地 、 覺 六 個鞄 位 次 就 是所 謂 的 六 位 行 法 , 各 各 階 位 都 有 其 次 第 的 修鞈 法 。 從 《 華 嚴詫 經 》 的 初 會 的 經 文 中 , 即佘 蘊 含佳 有 十波 羅訌 蜜犪 的 意 涵 , 直 至 登 入 聖 位 的 十 地 菩 薩 摩 訶 薩 亦 修鞈 十 波 羅訌 蜜犪 圓 滿軈 進 入 佛 的 果 位 ; 也 就 是 說狄此 六 位 行 法 中 , 每俟 一 位 次 都 配玵 合 十 波 羅訌 蜜犪 法 門 。 所 謂 十 波 羅訌 蜜犪 即佘 是 將 布 施 、 持 戒侶 、 忍侱 辱玥 、 精進 、 禪 定 、 般獭 若 此 六 度 開 展韙 增猹 加 後 四 度 方 便 、 願詒 、 力 、 智 為 十 度 。就 行 布 而 言借 , 從 初 地 到 十 地 , 每俟 一 地 都 能獢 總 修鞈 十 波 羅訌 蜜犪 , 但伽 於 各 地 中 各 有 一 項 波 羅訌 蜜犪 較跨為 殊頻 勝 , 如 初 歡 喜 地 為 布 施 波 羅訌 蜜犪 殊頻 勝 , 就 圓 融 而 言借 , 修鞈 一 度 即佘 修鞈 十 度 。 故 本 文 針玸 對蹹 前 六 度中 精 進 行 度 進 行 深 入 的 探 究倏 , 因 菩 薩 發 菩 提 心 , 為 破猡 除珂 群 迷玨 , 以 大 慈 大 悲 渡 眾 生 脫 離覭 苦 海顊 ,以 智 覺 而 入 清 淨 本 性 , 需猀 要 有 精 進 勇 猛 的 向 道跰 之 心 , 來 修鞈 持 菩 提 道跰 業 , 方 能獢 使 眾 等 轉視 凡 成 聖完侖 成 佛 道跰 。二 、 研厼 究 範 圍酌 與弌 進 路本 文 將 探 索獃 、 比 較跨 大 小 乘靭 及 《 華 嚴詫 經 》 各 品 中 之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意 義 、 類詑 別低 及重 要 性 。《 華 嚴詫 經 》 及 〈 十 地 品 〉 的 傳 譯 中 , 其 譯 本 達跲 十 幾 部 之 多 271 , 以 下 就 現 代 較跨 為 一 般獭 人 所讀 誦犼 及 內 容韕 較跨 為 詳 盡牏 者 進 行 探 討玒 , 在 《 華 嚴詫 經 》 的 中 譯 本 有 晉領 譯 的 《 六 十 華 嚴詫 》, 及 唐鞡 譯 的 《 八十 華 嚴詫 》, 本 文 依 《 華 嚴詫 經 》 中 有 關詉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內 容韕 , 作伿 為 探 討玒 的 目 標 , 由 於 《 八 十 華 嚴詫 》較跨 為 詳 盡牏 , 所 以 本 文 主 要 以 《 八 十 華 嚴詫 》 為 主 , 兼鞎 涉顎 《 六 十 華 嚴詫 》。《 八 十 華 嚴詫 》 共 有 三 十 九 品 經 文 , 本 文 的 探 討玒 範 圍 是 經 中 關詉 於 精 進 的 部 份 , 從 十 信 位 所講 十 種牞 信 心 之 精 進 心 , 十 住 位 的 〈 明 法 品 〉 之 不 放 逸 , 十 行 位 的 〈 十 行 品 〉 中 之 無 屈 饒 行 ( 無盡牏 行 ), 十 迴玫 向 位 的 〈 十 迴玫 向 品 〉 之 迴玫 向 , 十 聖 位 的 〈 十 地 品 〉 之 第 四 燄 慧 地 , 及 託玖 法 進 修鞈 成行 分 的 〈 離覭 世 間 品 〉 之 十 種牞 勤 精 進 。 入 法 界 品 的 部 份 乃 因 時頗 間 及 篇 幅 的 關詉 係 , 故 沒俯 有 進 一 步俞的 探 討玒 。除珂 了 經 文 之 外 , 又 依 祖猬 師韦 的 代 表 性 註 譯 來 探 討玒 經 文 的 意 義 , 及 其 精 神 所 在 :271參珰 見倝 印 順 著 ,《 初 期 大 乘靭 佛 教 之 興 起玠 與犕 發 展韙 》, 新 竹 : 正 聞犉 出 版 社 。p1002~1007。7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一 、 世 親 (320 年 至 380) 注 釋 十 地 經 ( 華 嚴詫 經 十 地 品 之 別低 譯 ) 的 《 十 地 經 論 》。 漢軇 譯 本作伿 十 二 卷 , 由 菩 提 流 支 、 勒珦 那倴 摩 提 同 譯 , 佛 陀 扇韾 多 傳 語犾 , 於 西 元 五 O 八 年 夏鞼 譯 出 。二 、 法 藏 (643-712) 注 釋 《 六 十 華 嚴詫 》 的 《 華 嚴詫 經 探 玄 記玐 》( 以 下 簡 稱牟 《 探 玄 記玐 》)。三 、 澄 觀 (738-839) 注 釋 《 八 十 華 嚴詫 》 的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以 下 簡 稱牟 《 華 嚴詫 經 疏 》)及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隨 疏 演躽 義 鈔 》( 以 下 簡 稱牟 《 華 嚴詫 經 隨 疏 鈔 》)。由 上 三 部 經 論 中 , 對蹹 於 〈 十 地 品 〉 各 地 之 地 名 , 如 下 表 所 示 :經 名 十 地 名 稱牟《 十 地 經 論 》 初 歡 喜 地 、 二 離覭 垢 地 、 三 明 地 、 四 焰 地 、 五 難詋 勝 地 、 六 現 前 地 、 七 遠狚 行 地 、 八 不 動珩 地 、 九 善 慧 地 、 十 法 雲 地 。《 六 十 華 嚴詫 》 初 歡 喜 地 、 二 離覭 垢 地 、 三 明 地 、 四 焰 地 、 五 難詋 勝 地 、 六 現 前 地 、 七 遠狚 行 地 、 八 不 動珩 地 、 九 善 慧 地 、 十 法 雲 地 。《 八 十 華 嚴詫 》 初 歡 喜 地 、 二 離覭 垢 地 、 三 發 光 地 、 四 焰 慧 地 、 五 難詋 勝 地 、 六 現 前 地 、 七 遠狚 行 地 、 八 不 動珩 地 、 九 善 慧 地 、 十 法 地 。在 本 文 的 進 路跡 上 : 首靫 先 , 就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之 意 義 來 作伿 說狄 明 , 由 大 小 乘靭 對蹹 於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詮釋 , 探 討玒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在 大 小 乘靭 中 之 意 涵 及 其 類詑 別低 。 第 三 章 以 第 四 地 焰 慧 地 為 其 探 討玒 的 主 要 對蹹象 , 在 《 華 嚴詫 經 》 六 位 行 法 中 , 十 地 佔 有 關詉 鍵 性 的 地 位 , 因 為 〈 十 地 品 〉 的 內 容韕 主 要 是 在 說狄明 十 地 菩 薩 修鞈 行 菩 薩 道跰 的 階 位 , 並 以 說狄 明 菩 薩 行 應 修鞈 的 法 門 為 其 主 要 的 目 地 。 在 《 十 地 經 論 》中 說狄 :「 十 地峸 者 , 是半 一 切 佛 法 之 根 本岓 , 菩 薩 具 足 行 是半 十 地峸 , 能 得 一 切 智醳 慧 。」 272 十 地 是 一 切 佛法 的 根頨 本 , 猶 如 大 地 長 養 一 切 萬 物 , 大 乘靭 菩 薩 行 者 , 以 行 十 地 攝 持 圓 滿軈 十 波 羅訌 蜜犪 , 方 能獢 證訥 得一 切 成 佛 所 應 具 備 的 福 德 與犕 智 慧 ; 亦 因 第 四 地 菩 薩 以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為 主 修鞈 之 法 門 , 所 以 在 第 三章 就 以 第 四 焰 慧 地 進 行 探 究倏 。四 地 菩 薩 是 修鞈 十 法 明 門 而 進 入 第 四 地 , 之 後 繼 續 修鞈 行 三 十 七 道跰 品 , 安 住 於 最 勝 菩 提 分 法而 入 道跰 。 這 部 份 本 文 之 處 理 方 式 , 先 就 燄 慧 地 之 意 涵 進 行 探 討玒 , 並 以 澄 觀 在 《 華 嚴詫 經 疏 》 中將 「 焰 慧 」 之 來 意 、 定 義 、 斷 障狼 、 證訥 真猙 來 作伿 說狄 明 。 進 而 探 討玒 燄 慧 地 之 精 進 行 , 也 就 是 最 勝 菩提 分 法 -- 三 十 七 道跰 品 的 部 份 , 此 章 最 後 以 燄 慧 地 圓 滿軈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以 調 柔 悲 濟 、 善 修鞈 勝 法和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多 、 同 事 利 他 進 行 探 究倏 。第 四 章 乃 以 《 華 嚴詫 經 》 中 的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來 探 討玒 《 華 嚴詫 經 》 六 位 行 法 中 之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另 外 將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與犕 現 實蹴 生 活 作伿 聯 結 , 故 最 後 以 菩 薩 修鞈 行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之 人 間 菩 薩 行 來 做珔 說狄 明 。三 、 今 人 的 研厼 究 成 果有 關詉 精 進 度 研 究倏 之 著 作伿 甚 少 , 對蹹 於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大 都 是 在 文 章 中 提 及 , 或 作伿 為 譬 喻 、 引 攝之 用 , 並 未 作伿 進 一 步俞 的 研 究倏 。華 嚴詫 專 宗 學赩 玽 暨躤 佛 研 所 , 過跸 去 對蹹 於 《 華 嚴詫 經 . 十 地 品 》 之 研 究倏 有 不 少 的 著 作伿 , 但伽 發 現 對蹹於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探 討玒 , 唯 有 第 六 屆 釋 天 行 之 碩牙 士 畢 業 論 文 《 焰 慧 地 與犕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之 交 涉顎 》, 其探 討玒 的 內 容韕 主 要 以 第 四 焰 慧 地 道跰 品 為 探 討玒 的 重 點 , 並 將 華 嚴詫 宗 法 藏 及 澄 觀 二 位 祖猬 師韦 , 對蹹 於 華嚴詫 菩 薩 所 修鞈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詮 釋 進 行 比 較跨 , 並 且 以 被 甲 精 進 、 攝 善 精 進 、 利 樂 精 進 三 種牞 精 進 ,進 一 步俞 與犕 〈 十 地 品 〉 中 各 地 的 經 文 進 行 整超 合 與犕 比 較跨 , 以 圖蹙 表 方 式 進 行 說狄 明 各 地 中 的 這 三 種牞 精進 , 可 當 為 參珰 考 之 用 。272《 十 地 經 論 》 卷 1,CBETA, T26, no. 1522, p. 129, c15-17。7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另 外 , 日 本 學赩 者 伊 訖 瑞 叡 所 著 《 華 嚴詫 菩 薩 道跰 の 基 礎 的 研 究倏 》 一 書頟 中 , 主 要 在 探 討玒 有 關詉 十地 的 思 想 。 從 序侤 論 作伿 者 先 就 《 華 嚴詫 經 》 的 整超 體 架 構躬 和 集 成 作伿 說狄 明 , 而 本 論 則 以 華 嚴詫 十 地 菩 薩思 想 的 展韙 開 為 主 。 在 本 論 中 , 作伿 者 先 概 述 《 十 地 經 》, 再 敘 述 十 地 思 想 基 礎 概 念 、 構躬 成 的 內 容韕並 以 《 十 地 經 論 》 為 主 , 提 出 與犕 十 地 思 想 相 關詉 的 問 題覹 與犕 研 究倏 , 之 後 也 探 討玒 作伿 為 菩 薩 道跰 的 華 嚴詫思 想 和 法 華 思 想 。 本 書頟 對蹹 於 十 地 菩 薩 的 思 想 及 《 十 地 經 》 思 想 相 關詉 的 問 題覹 , 都 有 深 入 的 探 討玒及 分 析 , 可 為 本 文 參珰 考 之 用 。於 此 筆 者 更俐 想 將 《 華 嚴詫 經 》 有 關詉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尚 未 探 討玒 的 部 份 , 再 做珔 進 一 步俞 的 深 究倏 及 整超 合 ,如 《 華 嚴詫 經 》 六 位 行 法 中 有 關詉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探 討玒 , 及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之 人 間 菩 薩 行 等 等 , 期 望 本文 能獢 將 有 關詉 的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做珔 更俐 完侖 整超 的 整超 理 , 以 方 便 華 嚴詫 行 者 更俐 深 切 明 瞭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在 《 華 嚴詫經 》 中 及 菩 薩 道跰 修鞈 行 上 的 重 要 性 。( 一 ) 精廨 進 與弌 波 羅 蜜弡貳 、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之 意 涵一 、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之 定 義精 進 , 梵 語犾 vîrya, 音靦 譯 作伿 毗 梨 耶 。 又 意 譯 也 作伿 精 勤 、 勤 精 進 、 進 、 勤 。 精 謂 不 雜覮 , 進 謂無 間 。 精 進 謂 勇 勤 策 , 進 修鞈 善 法 而 不 懈赵 怠 。 它 是 四 念 處 、 四 神 足倦 、 四 正 勤 、 五 根頨 、 五 力 、 七覺 支 、 八 正 道跰 亦 即佘 三 十 七 道跰 品 中 的 要 項 , 也 是 修鞈 行 的 根頨 本 。精 進 乃 為 大 小 二 乘靭 共 同 所 必 修鞈 的 基 本 課 題覹 。 不 過跸 大 乘靭 行 者 所 修鞈 之 精 進 , 統 稱牟 之 為 精 進 波羅訌 蜜犪 , 而 一 般獭 人 之 所 修鞈 只 能獢 概 稱牟 為 精 進 。 根頨 據赼 《 大 智 度 論 》 中 說狄 :諸 餘 善 法 中 精廨 進 , 但 名峮 精廨 進 , 不 名峮 波 羅 蜜弡 。 問 曰尥 : 一 切 善 法 中 懃 , 何 以层 不 名峮 精廨 進 波 羅蜜弡 ; 而 獨 名峮 菩 薩 精廨 進 為厉 波 羅 蜜弡 ? 273一 切 善 法 無 論 是 大 小 乘靭 行 者 都 所 應 修鞈 學赩 的 , 然 而 善 法 其 範 圍 廣 泛 , 非 一 般獭 人 ( 包括 凡 夫 及 聲 聞犉 、 緣 覺 等 ) 的 勤 修鞈 善 法 , 故 還 不 能獢 稱牟 為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只 能獢 稱牟 之 為 精進 ; 只 有 菩 薩 的 精 進 才 稱牟 為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而 這 是 為 什 麼猕 呢 ? 要 明 瞭 這 一 點 , 就 必須 先 從 二 乘靭 人 所 修鞈 的 精 進 作伿 進 一 步俞 的 探 究倏 。 此 部 份 我侷 們靽 將 在 下 一 個鞄 章 節 來 探 討玒 。所 謂 的 「 波 羅訌 蜜犪 」, 又 稱牟 「 波 羅訌 蜜犪 多 」 是 由 梵 語犾 pâramitâ 翻 譯 而 來 , 其 意 譯 為 「 到 彼 岸 」或 「 度 」, 又 叫 作伿 度 無 極 、 事 究倏 竟 。 此 外 , 在 語犾 意 上 , 即佘 為 達跲 成 理 想 、 完侖 成 目 的 之 意 , 又 有 「 絕對蹹 的 」、「 完侖 全 的 」、「 完侖 成 的 」 等 諸 涵 義 。 在 《 解 深 密 經 》 卷 4 中 說狄 明 能獢 成 為 波 羅訌 蜜犪 多 的 五 種牞條 件 :世尺 酥 ! 何 因峴 緣 故卂 波 羅 蜜弡 多峿 說弻 名峮 波 羅 蜜弡 多峿 ? 佛 告 觀毢 自 在峹 菩 薩 曰尥 :「 善 男 子 , 五 因峴 緣 故卂 : 一者 無 染卑 著 故卂 ; 二 者 無 顧 戀殒 故卂 ; 三 者 無 罪 過 故卂 ; 四屶 者 無 分 別 故卂 ; 五 者 正岗 迴 向峭 故卂 。 274以 上 五 種牞 波 羅訌 蜜犪 多 的 條 件 在 《 瑜 伽 師韦 地 論 》 中 解 釋 : 因 為 菩 薩 清 淨 無 染 著 , 在273《 大 智 度 論 》 卷 16,CBETA, T25, no. 1509, p. 174, c2-5。《 解 深 密 經 》 卷 4,CBETA, T16, no. 676, p. 705, c25-28。27472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現 法 中 , 對蹹 於 所 修鞈 行 的 波 羅訌 蜜犪 多 , 能獢 夠 以 恆 常 殷頽 重 之 心 精 勤 修鞈 學赩 加 行 用 功 , 而 不放 逸 、 不 懈赵 怠 、 不 顧 戀 , 故 能獢 成 為 攝 當 來 不 放 逸 之 因 , 沒俯 有 任 何 的 過跸 失 缺獌 憾赳 , 所以 能獢 正 修鞈 習 而 達跲 到 最 圓 滿軈 、 最 清 淨 、 最 鮮 白 的 波 羅訌 蜜犪 多 , 而 無 分 別低 ; 故 能獢 以 方 便善 巧 波 羅訌 蜜犪 多 , 速 得 圓 滿軈 , 迴玫 向 所 有 一 切 眾 生 , 皆 得 無 盡牏 乃 至 成 就 無 上 佛 道跰 。 275 以上 單 就 對蹹 於 「 精 進 」、「 波 羅訌 蜜犪 」 之 意 作伿 說狄 明 。( 二 )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從 前 文 將 精 進 及 波 羅訌 蜜犪 合 起玠 之 意 , 可 謂 為 全 然 何 力 精 勤 不 懈赵 至 彼 岸 之 意 。 然為 何 精 勤 何 力 不 懈赵 才 能獢 至 於 彼 岸 呢 ?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又 作伿 毘 梨 耶 波 羅訌 蜜犪 , 梵 語犾 毘 梨 耶 , 華 言借 精 進 。練 心 於 法 曰 精 , 精 心 務珧 達跲 名 進 。 276 謂 勤 修鞈 善 法 , 心 無 懈赵 怠 也 。《 華 嚴詫 經 》 云 : 菩 薩 普 發 眾 業 ,常 修鞈 靡詎 懈赵 , 諸 有 所 作伿 , 恒 不 退玩 轉視 , 是 名 毘 梨 耶 波 羅訌 蜜犪 。 277 又 《 大 智 度 論 》 卷 十 六 又 云 :「 為 佛道跰 精 進 , 名 為 波 羅訌 蜜犪 , 諸 餘 善 法 中 精 進 , 但伽 名 精 進 , 不 名 波 羅訌 蜜犪 。」 278 又 說狄 「 菩 薩 精 進 , 不休 不 息韵 , 一 心 求俠 佛 道跰 , 如 是 行 者 ,名 為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279 由 此 可 知 菩 薩 為 要 成 就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的 佛 果 彼 岸 , 而 全 然 投俈 入 精勤 不 懈赵 , 此 處 非 一 般獭 人 ( 包 括 凡 夫 及 聲 聞犉 、 緣 覺 等 ) 的 勤 修鞈 善 法 , 故 還 不 能獢 稱牟 之 為 精 進波 羅訌 蜜犪 , 只 能獢 稱牟 為 精 進 。 280在 東 晉領 佛 馱踮 跋 陀 羅訌 所 翻 譯 的 《 六 十 華 嚴詫 》 中 談 到 七 地 菩 薩 時頗 說狄 :281求 善 根 無 厭 足 , 是半 毘 梨 耶 波 羅 蜜弡此 處 所 提 到 之 毘 梨 耶 波 羅訌 蜜犪 , 其 修鞈 行 內 容韕 是 追玭 求俠 善 法 永 遠狚 不 會 感 到 滿軈 足倦 的 。 又 《 六 十 華嚴詫 . 離覭 世 間 品 》 說狄 :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是 「 於 一 切 時頗 不 退玩 轉視 故 」 282 , 而 唐鞡 譯 《 八 十 華 嚴詫 . 離覭 世間 品 》 說狄 :「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一 切 所 作伿 不 退玩 轉視 故 」 283 根頨 據赼 前 者 ,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有 永 不 退玩 轉視 之 意 。「 於 一 切 時頗 」 理 應 含佳 蓋犡 過跸 去 、 現 在 、 未 來 , 亦 即佘 時頗 時頗 刻 刻 。 因 此 ,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可 以 說狄 是「 勇 往 直 前 、 絕 不 後 退玩 」 過跸 去 如 此 , 現 在 如 此 , 未 來 亦 復 如 此 。 但伽 後 者 沒俯 提 及 時頗 間 , 而說狄 到 不 退玩 轉視 的 對蹹 象 「 一 切 所 作伿 」。 也 就 是 說狄 ,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是 不 中 斷 一 切 正 在 進 行 中 的 事 ,有 「 絕 不 半 途 而 廢 」 之 意 。 總 而 言借 之 , 前 後 二 者 同 樣 都 以 「 不 退玩 轉視 」 作伿 為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定 義 。 這 也 難詋 怪 法 藏 大 師韦 在 《 探 玄 記玐 》 中 說狄 :「 發 大 精 進 究倏 竟 一 切 事 而 不 退玩 轉視 。」 284 澄 觀275《 瑜 伽 師韦 地 論 》 卷 78,CBETA, T30, no. 1579, p. 732, b17-24。276《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8,CBETA, T35, no. 1735, p. 560, b18-19。277《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18,CBETA, T10, no. 279, p. 97, b1-4。278《 大 智 度 論 》 卷 16,CBETA, T25, no. 1509, p. 174, c2-3。279《 大 智 度 論 》 卷 16,CBETA, T25, no. 1509, p. 174, c12-13。280《 大 智 度 論 》 卷 16〈1 序侤 品 〉:「 波 羅訌 蜜犪 」 名 到 彼 岸 。 世 間 人 及 聲 聞犉 、 辟跬 支 佛 , 不 能獢 具 足倦 行 諸 波 羅訌 蜜犪 , 是 故 不 名為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CBETA, T25, no. 1509, p. 174, c5-7。281《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25,CBETA, T09, no. 278, p. 561, c1。282《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7,CBETA, T09, no. 278, p. 635, b25-26。283《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53,CBETA, T10, no. 279, p. 282, c2-3。284《 華 嚴詫 經 探 玄 記玐 》 卷 12,CBETA, T35, no. 1733, p. 335, c14-15。7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大 師韦 也 在 《 華 嚴詫 經 疏 》 中 說狄 :「 精 進 , 以 『 不 退玩 轉視 』 是 定 義 故 。」 285二 、 大 小 乘 中 對 於 精廨 進 的 詮 釋在 前 一 章 節 中 我侷 們靽 就 「 精 進 」 一 詞 作伿 了 探 討玒 , 也 不 難詋 發 現 精 進 乃 大 小 二 乘靭 所共 同 必 修鞈 的 基 本 課 題覹 , 甚 至 依 《 大 智 度 論 》 所 言借 , 更俐 清 楚 可 以 看 出 大 小 乘靭 對蹹 精 進的 詮 釋 卻 有 所 不 同 , 故 本 節 就 精 進 在 大 小 乘靭 經 典 中 的 意 涵 及 類詑 別低 作伿 進 一 步俞 探 討玒 。根頨 據赼 賢 首靫 國 師韦 的 判住 教 中 , 指 出 諸 聖 典 對蹹 於 二 乘靭 人 所 依 的 經 論 乃 為 : 經 以 《 阿 含佳 經 》、《 提胃 經 》 等 為 主 ; 律 以 《 十 誦犼 》、《 四 分 》、《 僧踶 祇 》 為 主 ; 論 以 《 婆 沙俢 》、《 俱鞂 舍 》、《 發 智 》、《 成實蹴 》 為 代 表 。 以 下 小 乘靭 之 精 進 即佘 以 賢 首靫 國 師韦 所 提 之 經 、 律 、 論 經 典 為 主 要 探 討玒 的 範 圍 。 286( 一 ) 小 乘 中 的 「 精廨 進 」 之 意 涵 及 類 別1 、 精廨 進 的 意 涵在 原鞝 始 佛 教 時頗 期 , 以 佛 陀 所 說狄 的 教 法 作伿 為 弟侩 子 們靽 修鞈 行 的 準 繩 。 佛 滅 度 後 , 則 由 弟侩 子 們靽 將所 聞犉 的 教 說狄 結 集 成 經 , 故 原鞝 始 佛 教 以 《 阿 含佳 經 》 最 能獢 代 表 佛 陀 所 說狄 之 教 法 , 然 《 阿 含佳 經 》 以三 十 七 道跰 品 為 其 修鞈 行 之 根頨 本 , 並 說狄 「 諸 法 皆 由 此 生 」 287 。 其 中 ,「 精 進 」 一 詞 或 說狄 為 欲 , 或 說狄為 方 便 ; 它 包 含佳 了 勤 、 勇 猛 、 堅 固 、 牢俿 強 及 堪 能獢 幾 種牞 意 涵 。 288在 《 雜 阿 含 經 》 卷 31 中 說狄 :有 四屶 正岗 斷 , 何 等 為厉 四屶 ? 一 者 斷 斷 , 二 者 律匛 儀 斷 , 三 者 隨 護 斷 , 四屶 者 修 斷 。 云 何 為厉 斷斷 ? 謂 比尬 丘尽 亦岿 已 起 惡酼 不 善 法 斷 生岥 欲 , 方尣 便 精廨 勤 心尚 攝 受 , 是半 為厉 斷 斷 ; 云 何 律匛 儀 斷 ? 未岔起 惡酼 不 善 法 不 起 生岥 欲 , 方尣 便 精廨 勤 攝 受 , 是半 名峮 律匛 儀 斷 。 云 何 隨 護 斷 ? 未岔 起 善 法 屉 起 生岥欲 , 方尣 便 精廨 勤 攝 受 , 是半 名峮 隨 護 斷 ; 云 何 修 斷 ? 已 起 善 法 增 益 修 習 生岥 欲 , 方尣 便 精廨 勤 攝受 , 是半 為厉 修 斷 。 289在 《 阿 含佳 經 》 裡 面 , 四 正 斷 的 修鞈 行 內 容韕 即佘 是 精 進 修鞈 行 的 內 容韕 。 它 的 內 容韕 就 是 未 生 起玠 的 惡法 令 不 生 起玠 , 已 經 生 起玠 的 惡 法 令 除珂 滅 , 未 生 起玠 的 善 法 令 之 生 起玠 , 已 生 起玠 之 善 法 令 增猹 多 。在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18〈 四 意 斷 品 〉 中 所 言借 之 四 意 斷 , 其 意 義 亦 有 相 似 之 內 容韕 , 其 內 容韕為 :「 諸 善 功 德 三 十 七 品 之 法 , 無 放 逸 行 最 為 第 一 、 最 尊 、 最 貴 。 無 放 逸 比 丘 修鞈 四 意 斷 ,云 何 為 四 ? 於 是 , 比 丘 若 未 生 弊躄 惡 法 , 求俠 方 便 令 不 生 ; 若 已 生 弊躄 惡 法 , 求俠 方 便 令 滅 ; 若未 生 善 法 , 求俠 方 便 令 生 ; 若 已 生 善 法 , 求俠 方 便 重 令 增猹 多 。」 290 在 所 有 三 十 七 道跰 品 的 修鞈 行中 , 無 放 逸 行 是 最 尊 貴 的 。 無 放 逸 行 的 比 丘 修鞈 行 四 意 斷 法 門 , 即佘 是 精 進 修鞈 行 的 內 容韕 , 如上 所 述 。285《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0,CBETA, T35, no. 1735, p. 727, c27-28。286參珰 見倝 賢 度 法 師韦 編 著 :《 華 嚴詫 學赩 講 義 》, 台 北 : 華 嚴詫 蓮 社 , 民 87.7 六 版 ,p141。287《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1,CBETA, T02, no. 125, p. 551, a4-5。288《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6,CBETA, T02, no. 99, p. 41, b18-24。289《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31,CBETA, T02, no. 99, p. 221, a15- 22-b1。290《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 卷 18,CBETA,T02, no. 125, p. 635, c9-14。7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除珂 此 之 外 , 在 《 摩 訶 僧踶 祇 律 》 中 說狄 :所 謂 勤 精廨 進 , 非 名峮 一 切 欲 , 謂 能 離 眾 惡酼 , 以层 法 自 活卺 命 。 291這 裡 所 言借 精 進 的 含佳 意 , 是 「 能獢 離覭 眾 惡 , 以 法 自 活 命 」。 這 也 就 是 說狄 修鞈 行 佛 法 之 人是 要 離覭 惡 修鞈 善 的 , 透 過跸 精 進 修鞈 行 不 但伽 能獢 遠狚 離覭 一 切 惡 法 , 甚 至 不 管牤 是 已 生 起玠 或 未生 起玠 的 , 都 能獢 將 之 除珂 斷 , 並 且 能獢 依 法 而 修鞈 , 同 時頗 亦 能獢 增猹 長 及 實蹴 踐賳 一 切 善 法 。 因 於法 中 能獢 如 此 之 精 進 其 果 必 能獢 「 以 法 自 活 命 」。 倘鞆 若 每俟 位 行 者 能獢 於 日 常 生 活 中 , 時頗時頗 能獢 依 法 並 如 法 精 進 修鞈 行 , 觀 照 自 己 , 那倴 麼猕 必 能獢 活 出 「 慧 命 」。 故 精 進 在 此 有 積跏極 行 善 的 意 味 。又 《 成 實蹴 論 》 中 提 到 :心尚 行 動 發 是半 名峮 為厉 勤 。 常 依 餘 法 , 若 憶 念 、 若 定 , 於 中 發 動 , 一 心尚 常 行 , 是半 名峮 為厉 勤 。 勤有 三 種廕 : 善 、 不 善 、 無 記 。 是半 勤 入 善 法 中 , 名峮 曰尥 精廨 進 。 292從 上 之 引 文 可 以 看 出 這 裡 以 「 勤 」 來 做珔 為 精 進 的 定 義 。 其 中 「 常 依 餘 法 」 的 意 思 ,大 概 是 說狄 「 勤 」 這 樣 的 修鞈 學赩 行 為 , 是 必 須 使 用 於 其 他 的 修鞈 行 方 法 才 能獢 將 之 顯 揚 出來 , 就 好 比 四 地 菩 薩 必 須 依 於 三 十 七 道跰 品 之 修鞈 學赩 , 才 能獢 顯 現 出 其 「 精 進 」 的 精 神 。甚 至 圓 滿軈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那倴 麼猕 , 當 行 者 依 法 而 修鞈 , 又 能獢 時頗 時頗 緊牸 守 住 正 念 , 並 在 心 念發 動珩 後 , 又 能獢 將 此 心 直 扣 於 此 法 中 , 如 此 才 能獢 稱牟 之 為 「 勤 」。 勤 又 分 為 三 種牞 , 即佘是 有 善 的 勤 、 不 善 的 勤 和 無 記玐 的 勤 。 然 其 中 只 有 勤 於 修鞈 行 善 法 的 勤 , 方 能獢 稱牟 之 為精 進 。 而 不 善 的 勤 和 無 記玐 的 勤 皆 不 能獢 視 之 為 精 進 。在 《 成 實蹴 論 》 當 中 又 提 到 :精廨 進 者 行 者 若 行 正岗 勤 , 斷 不 善 法 修 集 善 法 , 是半 中 勤 行 , 故卂 名峮 精廨 進 。 如崇 是半 則 能 得 佛 法 利 ,所 以层 者 何 ? 以层 集 善 法 , 日尤 日尤 增 長 。 293《 成 實蹴 論 》 此 段 引 文 之 意 乃 在 說狄 明 精 進 有 止 惡 行 善 , 並 在 斷 除珂 不 善 之 法 , 然 精 進之 作伿 用 乃 在 修鞈 集 善 法 。 也 就 是 從 持 續 不 斷 的 止 惡 行 善 當 中 , 能獢 夠 積跏 聚犊 善 法 , 使 之日 日 增猹 長 , 此 乃 為 在 精 進 除珂 惡 過跸 程 所 獲 得 的 最 佳 利 益 。以 上 透 過跸 小 乘靭 的 經 典 及 律 、 論 我侷 們靽 大 致 可 以 明 瞭 精 進 在 小 乘靭 當 中 的 定 義 。 那倴 麼猕 在 小 乘靭 的論 典 當 中 是 否佞 也 提 及 有 關詉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多 的 修鞈 行 呢 ?在 《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中 說狄 有 菩 薩 修鞈 行 布 施 、 持 戒侶 、 精 進 、 般獭 若 四 波 羅訌 蜜犪 多 。 有 關詉 精 進 波 羅訌蜜犪 多 論 中 則 說狄 :起 精廨 進 時 , 不 為厉 懈 怠匡 之 所 退 敗 , 當 言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多峿 圓 滿庞 。 294由 上 可 知 在 《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中 所 言借 之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多 是 指 不 懈赵 怠 。 也 就 是 不 被 懈赵 怠 所 擊 退玩 , 如291《 摩 訶 僧踶 祇 律 》 卷 14,CBETA, T22, no. 1425, p. 341, c24-25。292《 成 實蹴 論 》 卷 6,CBETA, T32, no. 1646, p. 288, a27-b3。293《 成 實蹴 論 》 卷 14〈 善 覺 品 〉,CBETA, T32, no. 1646, p. 353, c26-29。294《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178,CBETA, T27, no. 1545, p. 892, b3-5。75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此 才 能獢 說狄 是 成 就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在 《 俱鞂 舍 論 》 中 精 進 的 含佳 義 , 大 致 上 與犕 《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相 同 。 295 也 就 是 精 進 皆 被 列 為 十大 善 地 法 之 一 。 而 在 《 俱鞂 舍 論 》 中 說狄 :「 勤 謂 令 心 勇 悍韹 為 性 。」 296 與犕 上 引 文 中 所 提 之 「 不 為 懈赵怠 之 所 退玩 敗 」, 其 在 含佳 意 上 是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妙例 。 而 其 主 要 之 差韤 異 乃 依 於 不 同 角倞 度 的 說狄 法 。 在 《 俱鞂舍 論 》 中 提 到 能獢 守 護 心 者 就 是 能獢 於 諸 善 法 專 注 而 離覭 諸 不 善 法 , 297 故 心 能獢 勇 悍韹 , 就 是 心 能獢 專 注於 諸 善 法 , 當 然 就 不 會 被 懈赵 怠 所 打 敗 。 所 談 之 精 進 針玸 對蹹 善 法 而 言借 , 此 點 與犕 《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中 ,說狄 令 心 勇 猛 , 修鞈 諸 善 行 是 相 同 , 也 同 時頗 更俐 清 楚 的 說狄 明 精 進 的 精 神 。 又 《 俱鞂 舍 論 》 中 對蹹 於 精 進在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法 中 的 修鞈 行 , 是 引 用 毘 婆 沙俢 師韦 的 解 釋 , 所 以 內 含佳 上 自 然 與犕 《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相同 。 298另 外 在 《 俱鞂 舍 論 》 中 雖 提 到 菩 薩 須 發 長 時頗 願詒 , 為 欲 利 樂 一 切 有 情 , 經 三 劫体 無 數 , 修鞈 六 波羅訌 蜜犪 , 多 百 千 苦 行 , 方 證訥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甚 至 為 化 有 情 而 往 惡 趣賱 中 , 但伽 對蹹 於 修鞈 六 波 羅訌 蜜犪 之 內容韕 卻 沒俯 有 言借 及 , 因 此 對蹹 於 菩 薩 所 行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之 內 容韕 , 大 約 只 能獢 就 《 俱鞂 舍 論 》 中 所 說狄 的 了 解 :菩 薩 有 發 長 劫体 度 化 眾 生 的 大 誓狂 願詒 , 願詒 為 眾 生 受 極 苦 的 大 悲 精 神 。 299綜牴 合 以 上 之 探 討玒 , 精 進 在 小 乘靭 經 典 中 , 具 有 勤 、 勇 猛 、 堅 固 、 牢俿 強 及 堪 能獢 等 意 涵 。 由 此可 簡 單 的 見倝 到 精 進 乃 純獄 善 的 , 沒俯 有 夾侅 雜覮 其 它 不 善 的 因 素獂 。 而 此 從 四 正 斷 中 的 已 生 惡 令 斷 、 未生 惡 令 不 生 、 未 生 善 令 生 、 已 生 善 令 增猹 長 , 這 四 種牞 可 以 清 楚 的 知 道跰 , 主 要 在 斷 惡 和 集 善 。 而在 小 乘靭 論 典 中 ,《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與犕 《 俱鞂 舍 論 》 這 兩 部 論 典 , 兼鞎 帶 提 到 菩 薩 修鞈 行 布 施 、 持 戒侶 、 精進 、 般獭 若 四 波 羅訌 蜜犪 多 。2、 精廨 進 的 類 別依 據赼 《 阿 含佳 經 》 中 所 載跩 其 精 進 名 稱牟 雖 多 , 而 有 關詉 精 進 的 類詑 別低 , 則 僅 於 三 十 七 道跰 品 中 , 例如 : 五 根頨 當 中 的 精 進 根頨 、 五 力 中 的 精 進 力 、 七 覺 分 中 的 精 進 覺 分 及 八 正 道跰 中 的 正 精 進 等 。 以下 就 此 部 份 進 行 探 討玒 :三 十 七 道跰 品 通 常 稱牟 為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法 , 其 內 容韕 為 : 四 念 處 、 四 正 勤 、 四 神 足倦 、 五 根頨 、 五力 、 七 菩 提 分 、 八 正 道跰 。 大 致 上 分 為 七 類詑 , 以 下 就 此 七 類詑 來 探 討玒 。( 一 )、 四 念 處 : 又 稱牟 四 念 住 , 即佘 是 觀 身倧 不 淨 、 觀 受 是 苦 、 觀 心 無 常 、 觀 法 無 我侷 。此 乃 是 將 正 念 的 對蹹 象 分 成 四 項 , 即佘 是 常 不 忘侮 身倧 、 受 、 心 、 法 四 者 分 別低 是 不 淨 、苦 、 無 常 、 無 我侷 。四 念 處 雖 在 三 十 七 道跰 品 中 , 並 沒俯 有 將 精 進 放 在 念 處 之 內 , 此 並 不 代 表 修鞈 四 念295296297298299參珰 見倝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42:「 大 善 地 法 有 十 種牞 : 一 信 ; 二 精 進 ; 三 慚躏 ; 四 愧 ; 五 無 貪 ; 六 無 瞋 ; 七輕狗 安 ; 八 捨 ; 九 不 放 逸 ; 十 不 害韐 。」,CBETA, T27, no. 1545, p. 220, b2-4。《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卷 4〈2 分 別低 根頨 品 〉:「 勤 謂 令 心 勇 悍韹 為 性 。」,CBETA, T29, no. 1558, p. 19,b27-28。《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卷 4〈2 分 別低 根頨 品 〉:「 不 放 逸 者 , 修鞈 諸 善 法 離覭 諸 不 善 法 , 復 何 名 修鞈 ? 謂 此 於 善 專 注 為 性 。……能獢 守 護 心 名 不 放 逸 。」,CBETA, T29, no. 1558, p. 19, b4-6。《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卷 25〈6 分 別低 賢 聖 品 〉:「 四 正 斷 、 精 進 根頨 、 精 進 力 、 精 進 覺 、 支 正 精 進 以 勤 為 體 。」,CBETA, T29, no. 1558, p. 132, b14-15。毘 婆 沙俢 師韦 作伿 如 是 說狄 :「 何 故 說狄 勤 名 為 正 斷 ? 於 正 修鞈 習 斷 修鞈 位 中 , 此 勤 力 能獢 斷 懈赵 怠 故 , 或 名 正 勝 。於 正 持 策 身倧 、 語犾 、 意 中 , 此 最 勝 故 。」,CBETA, T29, no. 1558, p. 132, c3-5。《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 卷 12〈 分 別低 世 品 〉,CBETA, T29, no. 1558, p. 63, c15-22。《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178,CBETA, T27, no. 1545, p. 892, a26-28。7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處 時頗 不 須 精 進 ; 在 《 大 智 度 論 》 中 說狄 :「 四 念 處 中 , 能獢 懃 繫訇 心 , 是 精 進 分 。」300由 此 可 知 , 修鞈 四 念 處 也 要 以 精 進 去 修鞈 。( 二 )、 四 正 勤 : 又 譯 為 四 正 斷 、 四 正 勝 、 四 意 斷 。 在 前 面 探 討玒 小 乘靭 經 典 的 精 進意 涵 中 曾 經 討玒 論 過跸 , 主 要 是 將 精 進 分 為 四 個鞄 項 目 來 實蹴 踐賳 : 已 生 惡 令 斷 、 未 生惡 令 不 生 、 未 生 善 令 生 、 已 生 善 令 增猹 長 , 這 四 種牞 可 以 清 楚 的 知 道跰 。 主 要 乃 在斷 惡 和 集 善 。( 三 )、 四 神 足倦 : 也 稱牟 為 四 如 意 足倦 。 即佘 是 欲 神 足倦 、 勤 神 足倦 、 心 神 足倦 、 觀 神 足倦 。 係由 欲 求俠 ( 欲 )、 心 念 ( 心 )、 精 進 ( 勤 )、 觀 照 ( 觀 ) 四 法 之 力 , 引 發 種牞 種牞 神用 而 產 生 之 三 摩 地 ( 定 )。 據赼 《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一 四 一 中 提 到 : 思 求俠 諸 所 欲願詒 , 一 切 如 意 , 故 稱牟 為 神 , 引 發 於 神 , 故 稱牟 神 足倦 。 301 即佘 依 欲 、 勤 等 力 而 引 發等 持 , 再 依 止 等 持 而 引 發 種牞 種牞 神 用 , 故 稱牟 四 神 足倦 。( 四 )、 五 根頨 : 即佘 是 信 根頨 、 精 進 根頨 、 念 根頨 、 定 根頨 、 慧 根頨 。( 五 )、 五 力 : 即佘 信 力 、 精 進 力 、 念 力 、 定 力 、 慧 力 。在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中 說狄 到 :「 問 .. 何 緣 此 五 名 根頨 名 力 ? 答 .. 能獢 生 善 法故 名 根頨 , 能獢 破猡 惡 法 故 名 力 。 有 說狄 .. 不 可 傾 動珩 名 根頨 , 能獢 摧躛 伏 他 名 力 。 有 說狄 .. 勢 用增猹 上 義 是 根頨 , 不 可 屈 伏 義 是 力 。 若 以 位 別低 , 下 位 名 根頨 , 上 位 名 力 。 若 以 實蹴 義 ,一 一 位 中 皆 具 二 種牞 。」 302 引 文 中 主 要 說狄 明 : 以 何 因 緣 此 信 、 進 、 念 、 定 、 慧 這五 個鞄 , 為 何 為 五 根頨 、 為 五 力 呢 ? 答 說狄 : 能獢 出 生 善 法 、 或 說狄 不 可 傾 動珩 、 或 說狄 勢 用增猹 上 之 義 , 故 名 為 根頨 。 而 力 乃 是 能獢 破猡 惡 法 、 或 說狄 能獢 摧躛 伏 他 、 或 說狄 不 可 屈 伏 。 也就 是 說狄 根頨 在 作伿 用 上 比 較跨 基 礎 、 穩言 固 , 而 力 是 在 根頨 的 基 礎 上 增猹 強 其 力 量 。在 三 十 七 道跰 品 中 , 有 五 根頨 、 五 力 , 此 二 者 皆 有 精 進 , 關詉 於 這 一 點 在 《 雜覮 阿 含佳經 》 中 說狄 :何 等 為厉 精廨 進 根 。 謂 四屶 正岗 斷 。 303 又 說弻 :「 精廨 進 力 者 。 當 知 是半 四屶 正岗 斷 。」 304由 上 可 知 , 不 管牤 是 精 進 根頨 或 精 進 力 它 的 內 容韕 就 是 四 正 斷 。 那倴 麼猕 此 二 者 既 然 內 容韕 相 同 , 為 何 又要 分 根頨 和 力 呢 ? 此 與犕 上 述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同 。( 六 )、 七 菩 提 分 : 又 譯 為 七 覺 支 、 或 七 覺 分 。 即佘 是 擇赾 法 覺 分 , 精 進 覺 分 , 喜 覺 分 , 輕狗 安 ( 又譯 作伿 猗 ) 覺 分 , 捨 覺 分 , 定 覺 分 , 念 覺 分 。 覺 支 ( 分 ) 就 是 覺 之 意 。 在 《 雜覮阿 含佳 經 》 中 就 覺 分 作伿 了 說狄 明 :云 何 為厉 覺 分 ? 佛 告 比尬 丘尽 : 所 謂 覺 分 者 , 謂 七 道 品勜 法 。 然 諸 比尬 丘尽 七 覺 分 漸庢 次 而 起 , 修 習 滿庞足 。 305佛 告佨 訴 諸 比 丘 , 所 謂 的 覺 分 就 是 七 道跰 品 法 , 然 這 七 覺 分 是 要 依 照 次 第 循 序侤 漸軌 進 來起玠 行 的 , 如 此 而 修鞈 就 能獢 圓 滿軈 具 足倦 。300《 大 智 度 論 》 卷 16,CBETA, T25, no. 1509, p. 174, b21-22。301《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141,CBETA, T27, no. 1545, p. 725, b17-18。302《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 卷 141,CBETA, T27, no. 1545, p. 726, b15-20。303《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26,CBETA, T02, no. 99, p. 184, a3。304《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26,CBETA, T02, no. 99, p. 185, c11-12。305《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27,CBETA, T02, no. 99, p. 196, b14-16。7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有 關詉 精 進 覺 分 的 修鞈 行 , 在 《 雜覮 阿 含佳 經 》 中 說狄 :有 精廨 進 斷 不 善 法 , 有 精廨 進 長 養 善 法 。 彼 斷 不 善 法 精廨 進 , 即 是半 精廨 進 覺 分 。 是半 智醳 是半 等 覺 ,能 轉 趣 涅 槃庍 , 彼 長 養 善 法 精廨 進 。 即 是半 精廨 進 覺 分 。 306從 上 引 文 中 來 看 , 此 處 將 精 進 覺 分 分 為 兩 種牞 修鞈 行 , 一 是 斷 除珂 不 善 之 法 的 精 進 覺 分修鞈 行 , 一 是 長 養 善 法 的 精 進 覺 分 修鞈 行 。 概 括 來 說狄 精 進 覺 分 的 修鞈 行 主 要 還 是 在 斷 惡修鞈 善 上 面 。 故 行 者 於 修鞈 行 上 , 斷 惡 修鞈 善 乃 為 一 切 修鞈 行 的 根頨 本 。( 七 )、 八 正 道跰 : 又 作伿 八 聖 道跰 。 是 八 種牞 的 修鞈 行 方 法 , 即佘 是 正 見倝 、 正 思 惟 、 正 語犾 、 正 業 、 正 命 、正 精 進 、 正 念 、 正 定 。 關詉 於 八 正 道跰 , 在 《 雜覮 阿 含佳 經 》 中 說狄 :何 等 為厉 正岗 法 ?…… 謂 八 正岗 道 , 正岗 見 乃 至 正岗 定 。 阿 難 : 是半 名峮 正岗 法 。 307在 此 可 以 清 楚 的 知 道跰 正 法 就 是 指 八 正 道跰 。 八 正 道跰 的 內 容韕 就 是 如 上 所 示 之 八 種牞 , 其 所 含佳 攝 戒侶 定慧 三 學赩 之 內 , 其 中 正 精 進 就 是 斷 惡 修鞈 善 與犕 為 助 成 一 切 菩 提 道跰 品 的 精 進 。 在 前 面 小 乘靭 經 典 的 考察蹸 當 中 發 現 , 八 正 道跰 中 的 正 精 進 在 《 阿 含佳 經 》 中 通 常 稱牟 為 正 方 便 , 然 在 《 中 阿 含佳 經 》 中 是 這樣 說狄 明 的 :云 何 正岗 方尣 便 ? 比尬 丘尽 者 , 已 生岥 惡酼 法 為厉 斷 故卂 , 發 欲 求 方尣 便 , 精廨 勤 舉 心尚 滅 , 未岔 生岥 惡酼 法 為厉 不 生岥 故卂 。發 欲 求 方尣 便 , 精廨 勤 舉 心尚 滅 , 未岔 生岥 善 法 為厉 生岥 故卂 。 發 欲 求 方尣 便 , 精廨 勤 舉 心尚 滅 , 已 生岥 善 法 為厉 住 不 忘不 退 , 轉 增 廣 布岄 , 修 習 滿庞 具 故卂 。 發 欲 求 方尣 便 , 精廨 勤 舉 心尚 滅 , 是半 謂 正岗 方尣 便 。 308由 引 文 中 不 難詋 發 現 正 方 便 的 修鞈 行 就 是 四 正 勤 的 修鞈 行 內 容韕 , 也 就 是 正 精 進 的 修鞈 行 內 容韕 。接 著 我侷 們靽 就 《 善 見倝 律 毘 婆 沙俢 》 中 所 提 有 關詉 精 進 之 類詑 別低 來 探 討玒 , 在 此 論 中 提 到 佛 告佨 訴 弟侩 子們靽 , 他 以 四 種牞 精 進 而 得 無 上 道跰 , 此 四 種牞 精 進 為 何 呢 ?我 以层 勇 猛 正岗 懃 精廨 進 , 於 菩 提醚 樹 下 以层 四屶 精廨 進 —— 何 謂 為厉 四屶 ? 一 者 、 正岗 ; 二 者 、 不 急匢 ; 三者 、 不 寬 ; 四屶 者 、 不 置 ; 以层 法 而 得 無 上 道 。 309《 善 見倝 律 毘 婆 沙俢 》 對蹹 這 四 種牞 精 進 , 即佘 是 一 者 、 正 精 進 , 二 者 、 不 急 精 進 , 三 者 、 不 寬 精 進 ,四 者 、 不 置 精 進 , 並 沒俯 有 加 以 解 釋 。 以 下 就 這 四 種牞 精 進 作伿 一 簡 單 的 說狄 明 : 這 四 種牞 精 進 中 ,「 正 」揀 別低 「 邪倲 」。「 急 」 有 急 速 、 緊牸 之 意 , 而 「 寬 」 有 舒 脫 、 延 緩 之 意 , 由 此 可 見倝 不 急 與犕 不 寬 兩 者是 相 對蹹 的 , 也 就 是 說狄 , 不 急 精 進 是 指 不 會 精 進 過跸 頭 , 而 不 寬 精 進 則 指 不 會 過跸 於 鬆觅 懈赵 。 不 置 精進 的 「 置 」 有 釋 放 、 留猈 止 之 意 , 所 以 不 置 精 進 就 是 不 會 停珐 止 不 前 。 就 好 比 琴 弦 一 般獭 , 太 緊牸 易斷 , 太 鬆觅 彈 不 出 悅韼 音靦 。 佛 就 是 以 這 四 種牞 精 進 成 就 無 上 佛 道跰 。( 二 ) 大 乘 中 的 「 精廨 進 」 之 意 涵 及 類 別1、 精廨 進 的 意 涵大 乘靭 佛 典 在 探 討玒 精 進 或 有 關詉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經 論 可 說狄 相 當 的 多 , 其 中 涉顎 及 有關詉 精 進 最 多 的 經 典 可 說狄 是 《 大 智 度 論 》, 現 在 就 先 以 《 大 智 度 論 》 來 看 大 乘靭 經 典 是 如 何 詮 釋 精進 及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然 後 再 看 其 它 大 乘靭 經 典 是 怎 麼猕 說狄 明 精 進 及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306《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27,CBETA, T02, no. 99, p. 191, b27-c1。307《 雜覮 阿 含佳 經 》 卷 28,CBETA, T02, no. 99, p. 200, c28-p. 201, a1。308《 中 阿 含佳 經 》 卷 49,CBETA, T01, no. 26, p. 736, b8-14。309《 善 見倝 律 毘 婆 沙俢 》 卷 4〈 阿 育倘 王 品 〉,CBETA, T24, no. 1462, p. 700, a15-18。7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從 前 一 章 節 中 我侷 們靽 已 把便 在 《 大 智 度 論 》 中 所 提 之 精 進 意 涵 作伿 了 說狄 明 , 於 此 將經 文 引 出 就 不 再 作伿 解 釋 , 經 云 :「 為 佛 道跰 精 進 , 名 為 波 羅訌 蜜犪 , 諸 餘 善 法 中 精 進 ,但伽 名 精 進 , 不 名 波 羅訌 蜜犪 。」 又 說狄 :「 菩 薩 精 進 , 不 休 不 息韵 , 一 心 求俠 佛 道跰 , 如 是 行者 , 名 為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接 著 再 看 《 大 智 度 論 》 裡 還 有 提 到 那倴 些 與犕 精 進 有 關詉 的 說狄明 。如崇 精廨 進 是半 一 切 善 法 本岓 , 應 最鄦 在峹 初 , 今 何 以层 故卂 第 四屶 ? 布岄 施卄 、 持匵 戒 、 忍 辱 , 世尺 間 常 有 。…欲 成 佛 道 , 凡 有 二 門 : 一 者 、 福廓 德 , 二 者 、 智醳 慧 。… 以层 是半 故卂 知 , 非 但 福廓 德 力 故卂 得 道 ;欲 成 佛 道 , 要 須 懃 大 精廨 進 。 310所 以 《 大 智 度 論 》 告佨 訴 我侷 們靽 成 就 佛 道跰 需猀 要 兩 門 ── 福 德 門 和 智 慧 門 , 布 施 、 持 戒侶 和 忍侱 辱玥是 福 德 門 , 知 道跰 一 切 諸 法 實蹴 相 的 摩 訶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是 智 慧 門 。 修鞈 布 施 、 持 戒侶 、 忍侱 辱玥 能獢 得 到 很 大的 福 德 , 能獢 使 人 安 穩言 、 快侳 樂 , 當 修鞈 行 人 得 到 這 些 福 德 的 時頗 候鞅 , 他 就 會 想 更俐 加 精 進 , 乃 至 會 進一 步俞 得 到 更俐 殊頻 勝 的 禪 定 , 儘赊 而 獲 得 智 慧 。 世 間 有 一 個鞄 譬 喻 就 如 同 鑿 井 一 樣 , 當 你佀 越 挖 越 深 ,而 看 到 濕 的 泥 土 時頗 , 那倴 就 表 示 快侳 要 有 水 出 來 了 , 此 時頗 一 定 會 更俐 加 把便 勁 。 同 樣 的 , 福 德 門 修鞈 到某 個鞄 程 度 之 時頗 , 很 自 然 的 會 發 起玠 精 進 。 另 外 鑽 木 取 火 也 一 樣 , 當 在 鑽 木 時頗 看 到 煙 , 就 表 示 火苗 快侳 出 來 了 ! 此 時頗 就 會 加 把便 勁 去 完侖 成 。 這 些 譬 喻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是 可 以 觀 察蹸 得 到 的 —— 要 成 就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 我侷 們靽 需猀 要 禪 定 , 而 禪 定 必 須 有 很 堅 毅 、 鍥 而 不 捨 的 精 進 力 。所 謂 的 六 度 就 是 布 施 、 持 戒侶 、 忍侱 辱玥 、 精 進 、 禪 定 、 智 慧 ( 或 稱牟 般獭 若 )。 為 什 麼猕 精 進 排 在第 四 ? 布 施 、 持 戒侶 、 忍侱 辱玥 , 世 間 一 般獭 的 善 法 就 有 了 , 我侷 們靽 學赩 佛 是 為 了 要 知 道跰 諸 法 實蹴 相 , 故 我侷們靽 需猀 要 修鞈 戒侶 、 定 、 慧 三 學赩 , 而 如 何 透 過跸 此 三 學赩 而 完侖 成 六 波 羅訌 蜜犪 乃 至 成 就 佛 道跰 , 所 以 就 須 要 有精 進 不 懈赵 之 心 。在 《 大 智 度 論 》 讚 精 進 偈 中 及 《 佛 遺 教 經 》 說狄 :如崇 農 夫 懃 修 , 所 收 必岊 豐 實 ; 亦岿 如崇 涉 遠彑 路 , 懃 則 必岊 能 達 。 311又 《 佛 遺 教 經 》 說狄 :譬 如崇 小 水尯 常 流却 則 能 穿 石岳 , 若 行 者 之 心尚 數 數 懈 廢 , 譬 如崇 鑽毷 火尰 未岔 熱 而 息 , 雖 欲 得 火尰 火尰 難 可屣得 , 是半 名峮 精廨 進 。 312這 裡 用 農跭 夫 種牞 田 以 勤 故 , 必 得 豐覍 收 ; 行 路跡 涉顎 遠狚 以 不 停珐 步俞 故 必 達跲 。 而 《 佛 遺 教 經 》 以 細 水 常 流則 能獢 穿 石 ; 鑽 木 不 息韵 則 能獢 得 火 來 巧 喻 說狄 明 「 精 進 」。透 過跸 上 面 的 探 討玒 我侷 們靽 大 約 可 以 看 出 精 進 在 《 大 智 度 論 》 的 意 涵 , 而 我侷 們靽 在 探 察蹸 的 過跸 程 中發 現 精 進 在 《 大 智 度 論 》 中 , 就 實蹴 踐賳 的 過跸 程 上 有 所 區珮 別低 , 有 何 區珮 別低 呢 ?以 下 我侷 們靽 來 看 , 如 論 中 所 云 :如崇 是半 精廨 進 , 佛 有 時 說弻 為厉 「 欲 」, 或 時 說弻 「 精廨 進 」, 有 時 說弻 「 不 放 逸 」。 譬 如崇 人 欲 遠彑 行 , 初欲 去屢 時 , 是半 名峮 為厉 「 欲 」; 發 行 不 住 , 是半 為厉 「 精廨 進 」; 能 自 勸 勵 , 不 屉 行 事 稽 留 , 是半 為厉 「 不310《 大 智 度 論 》 卷 15,CBETA, T25, no. 1509, p. 172, a19- c10。311《 大 智 度 論 》 卷 15,CBETA, T25, no. 1509, p. 172, c17-18。312《 遺 教 經 論 》 卷 1,CBETA, T26, no. 1529, p. 288, b17-19。7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放 逸 」。 以层 是半 故卂 , 知 欲 生岥 精廨 進 , 精廨 進 生岥 故卂 不 放 逸 , 不 放 逸 故卂 能 生岥 諸 法 , 乃 至 得 成 佛 道 313 。這 裡 《 大 智 度 論 》 提 到 精 進 有 其 程 度 上 的 不 同 , 佛 有 時頗 說狄 它 為 「 欲 」, 有 時頗 又 說狄 它 為 「 精 進 」,又 有 時頗 說狄 它 為 「 不 放 逸 」。 就 譬 如 有 人 要 去 遠狚 方 , 最 初 想 要 去 , 叫 「 欲 願詒 」。 一 直 前 進 不 停珐 留猈叫 「 精 進 」, 能獢 夠 勉 勵 自 己 不 被 事 情 耽獖 擱 且 一 直 前 進 , 叫 「 不 放 逸 」。 所 以 ,「 欲 願詒 」 能獢 生「 精 進 」,「 精 進 」 之 後 是 「 不 放 逸 」, 由 於 「 不 放 逸 」 所 以 能獢 生 諸 法 , 乃 至 能獢 夠 成 就 佛 道跰 。由 此 我侷 們靽 更俐 可 以 清 楚 的 了 解 精 進 的 意 義 及 其 精 神 。接 著 從 其 它 的 大 乘靭 經 典 來 探 究倏 有 關詉 精 進 之 意 涵 , 大 乘靭 經 典 自 從 《 般獭 若 經 》 譯 出 之 後 , 菩薩 思 想 在 中 國 的 佛 教 界 逐 漸軌 盛 行 起玠 來 。《 般獭 若 經 》 是 強 調 菩 薩 「 上 求俠 下 化 」 的 大 乘靭 經 典 。 而 《 般獭若 經 》 所 涉顎 及 的 修鞈 行 內 容韕 , 多 以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為 先 導赫 。 在 《 摩 訶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多 經 》 卷 第 五 中 提到 與犕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相 關詉 的 解 釋 。 經 云 :云 何 名峮 毘 梨 耶 波 羅 蜜弡 ? 須 菩 提醚 ! 菩 薩 摩 訶 薩 以层 應 薩 婆 若 心尚 , 行 五 波 羅 蜜弡 懃 修 不 息 , 亦岿 安崎立岷 一 切 眾 生岥 於 五 波 羅 蜜弡 , 以层 無 所 得 故卂 。 是半 名峮 菩 薩 摩 訶 薩 毘 梨 耶 波 羅 蜜弡 。 314從 上 面 的 引 文 當 中 , 我侷 們靽 可 以 了 解 到 在 《 般獭 若 經 》 對蹹 精 進 的 解 釋 , 主 要 是 說狄 菩 薩 為 求俠 佛的 一 切 智 ( 薩 婆 若 ), 自 己 對蹹 於 所 修鞈 之 布 施 、 持 戒侶 、 忍侱 辱玥 、 禪 定 、 智 慧 這 五 種牞 波 羅訌 蜜犪 ,精 勤 修鞈 行 不 懈赵 , 並 且 同 時頗 使 眾 生 安 住 於 這 五 波 羅訌 蜜犪 的 修鞈 習 。 因 菩 薩 在 精 勤 修鞈 行 之 時頗 , 其 心 只緊牸 守 在 正 念 之 上 , 故 心 平 等 以 無 所 得 , 所 以 菩 薩 摩 訶 薩 的 精 進 名 為 毘 梨 耶 波 羅訌 蜜犪 。 而 於 此 之精 進 有 「 勤 修鞈 不 息韵 」 之 意 。 菩 薩 的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是 專 為 追玭 求俠 佛 道跰 而 發 的 , 與犕 一 般獭 般獭 若 智 慧 相應 的 無 所 得 心 , 作伿 種牞 種牞 波 羅訌 蜜犪 的 修鞈 行 ; 當 然 , 菩 薩 如 此 的 修鞈 行 亦 不 忘侮 為 度 眾 生 遠狚 離覭 眾 苦 之 大悲 精 神 。 315真猙 諦 在 《 攝 大 乘靭 論 》 中 , 亦 提 到 精 進 的 定 義 , 其 定 義 如 下 :能 滅 除 嬾 惰醄 及 諸 惡酼 法 , 名峮 毘 梨 ; 酸 行 不 放 逸 生岥 長 無 量 善 法 , 故卂 稱廖 耶 。 316《 攝 大 乘靭 論 》 中 對蹹 精 進 的 含佳 意 有 斷 惡 、 修鞈 善 、 使 善 法 增猹 廣 及 不 放 逸 。 這 與犕 《 成 唯 識訤 論 》 中 所說狄 的 精 進 意 趣賱 相 同 , 只 是 在 《 成 唯 識訤 論 》 中 更俐 加 詳 明 :勤 謂 精廨 進 , 於 善 惡酼 品勜 修 斷 事 中 , 勇 悍 為厉 性 ; 對 治 懈 怠匡 滿庞 善 為厉 業 。 勇 表 勝鄭 進 簡 諸 染卑 法 ,悍 表 精廨 純 簡 淨 無 記 , 即 顯殫 精廨 進 唯 善 性 攝 。 317從 引 文 中 我侷 們靽 不 難詋 看 出 這 裡 所 言借 的 精 進 , 不 僅 具 有 前 面 敘 述 的 幾 種牞 含佳 意 , 更俐 在 斷惡 、 修鞈 善 上 以 勇 悍韹 為 本 性 , 並 能獢 對蹹 治 懈赵 怠 懶觞 惰 而 圓 滿軈 善 法 為 業 行 。 那倴 麼猕 精 進 即佘 是全 心 全 意 的 、 心 無 旁頕 騖詗 的 投俈 入 , 轉視 染 成 淨 、 轉視 迷玨 成 悟韷 , 故 精 進 的 行 為 乃 是 純獄 善 無染 的 修鞈 行 。313《 大 智 度 論 》 卷 15,CBETA, T25, no. 1509, p. 173, c9-15。314《 摩 訶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經 》 卷 5〈 問 乘靭 品 〉,CBETA, T08, no. 223, p. 250, a19-23。315《 大 智 度 論 》 卷 46〈 摩 訶 衍 品 〉:「 應 薩 婆 若 心 者 , 以 菩 薩 心 , 求俠 佛 薩 婆 若 , 作伿 緣 作伿 念 繫訇 心 。 持 是 布 施 , 欲 得 薩婆 若 果 , 不 求俠 今 世 因 緣 、 名 聞犉 、 恩韴 分 等 ; 亦 不 求俠 後 世 轉視 輪贁 聖 王 、 天 王 富 貴 處 ; 為 度 眾 生 故 , 不 求俠 涅顖 槃躷 , 但伽 欲具 一 切 智 等 諸 佛 法 , 為 盡牏 一 切 眾 生 苦 故 。 是 名 應 薩 婆 若 心 。」,CBETA, T25, no. 1509, p. 395, a26-b3。316《 攝 大 乘靭 論 》 卷 2,CBETA, T31, no. 1593, p. 125, a5-6。317《 成 唯 識訤 論 》 卷 6,CBETA, T31, no. 1585, p. 30, a23-26。8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2、 精廨 進 的 類 別在 《 大 智 度 論 》 卷 第 十 六 中 說狄 到 , 精 進 有 五 種牞 相 318 。 即佘 於 事 必 能獢 起玠 發 無 難詋 、 志侰 意 堅 強 、心 無 疲猌 倦靳 、 所 作伿 究倏 竟 。 身倧 心 精 勤 不 懈赵 不 疲猌 厭蹇 的 修鞈 行 , 不 為 種牞 種牞 煩 惱 所 束俑 縛跢 , 並 且 能獢 於 一 切 善法 中 , 何 力 不 懈赵 的 精 勤 修鞈 行 , 如 此 才 能獢 真猙 正 稱牟 為 精 進 的 特顠 色 。在 《 解 深 密 經 》 中 也 提 到 精 進 的 清 淨 相 :若 諸 菩 薩 通 達 精廨 進 平岅 等 之 性 , 不 由 勇 猛 勤 精廨 進 故卂 。 自 舉 陵鄈 他屆 , 具 大 勢 力 , 具 大 精廨 進 ,有 所 堪酎 能 , 堅 固 勇 猛 , 於 諸 善 法 終 不 捨 軛 , 如崇 是半 名峮 為厉 七 種廕 精廨 進 清 淨 之 相厴 。 319假珑 如 諸 菩 薩 通 達跲 精 進 平 等 的 體 性 , 不 會 因 為 能獢 勇 猛 精 進 而 自 我侷 抬 舉 玟 高珉 我侷 躌 。 菩 薩 知 精進 平 等 的 體 性 是 能獢 具 足倦 斷 煩 腦 、 破猡 邪倲 障狼 、 救 度 眾 生 的 大 誓狂 願詒 力 ; 也 能獢 具 足倦 修鞈 善 止 惡 的 大精 進 , 甚 至 更俐 能獢 勘珨 忍侱 修鞈 行 中 所 有 的 艱 辛倩 困佷 難詋 , 信 心 堅 固 勇 猛 不 怯 懦 , 於 一 切 善 法 永 不 捨離覭 , 此 是 菩 薩 精 進 的 七 種牞 精 進 清 淨 之 特顠 色 。接 著 再 來 探 究倏 大 乘靭 經 典 中 , 講 到 精 進 的 類詑 別低 分 為 哪鞯 些 ? 在 所 有 大 乘靭 經 典 中 ,《 解 深 密 經 》 可 能獢 是 最 早 將 六 波 羅訌 蜜犪 各 分 為 三 種牞 的 。 320 而 其 中 有 關詉 精 進 分 為 三 種牞 :精 進 三 種牞 者 。 一 者 、 被 甲 精 進 ; 二 者 、 轉視 生 善 法 加 行 精 進 ; 三 者 、 饒 益 有 情 加 行精 進 。 321 其 略 述 如 下 :三 種牞 精 進被 甲 精 進轉視 生 善 法加 行 精 進略 釋乃 指 菩 薩 於 修鞈 行 之 過跸 程 中 , 為 救 脫 眾 生 之 苦 難詋 , 即佘 使 須 經 百 劫体 精 勤精 進 才 能獢 證訥 得 無 上 佛 果 , 菩 薩 不 因 此 而 退玩 怯 , 更俐 於 此 而 發 大 誓狂 願詒心 , 道跰 心 堅 固 恆 不 退玩 , 勇 悍韹 前 行 利 樂 眾 生 , 就 如 古 人 臨 玾 打 仗 先 行被 著 鎧 甲 , 衝 鋒贛 陷 玾 , 勇 往 直 前 不 生 退玩 弱韪 。菩 薩 精 進 修鞈 行 世 間 一 切 善 法 , 如 布 施 、 持 戒侶 … 等 種牞 種牞 有 漏軅 之 福 德 行業 ; 及 勤 修鞈 出 世 間 滅 除珂 一 切 煩 惱 、 惑 障狼 等 種牞 種牞 無 漏軅 的 智 慧 業 行 。 於318《 大 智 度 論 》 卷 16〈1 序侤 品 〉:「 云 何 名 精 進 相 ? 答 曰 : 於 事 必 能獢 , 起玠 發 無 難詋 、 志侰 意 堅 強 、 心 無 疲猌 惓 、 所 作伿 究倏 竟 ,以 此 五 事 為 精 進 相 。 復 次 , 如 佛 所 說狄 精 進 相 者 , 身倧 、 心 不 息韵 故 。 譬 如 釋 迦 牟 尼 佛 , 先 世 曾 作伿 賈 客 主 , 將 諸 賈人 入 嶮 難詋 處 ; 是 中 有 羅訌 剎 鬼珌 , 以 手 遮贆 之 言借 :「 汝 住 莫 動珩 , 不 聽 汝 去 !」 賈 客 主 即佘 以 右 拳響 擊 之 , 拳響 即佘 著 鬼珌 , 挽頌不 可 離覭 ; 復 以 左 拳響 擊 之 , 亦 不 可 離覭 ; 以 右 足倦 蹴訳 之 , 足倦 復 粘 著 ; 復 以 左 足倦 蹴訳 之 , 亦 復 如 是 ; 以 頭 衝 之 , 頭 即佘 復著 。 鬼珌 問 言借 :「 汝 今 如 是 , 欲 作伿 何 等 ? 心 休 息韵 未 ?」 答 言借 :「 雖 復 五 事 被 繫訇 , 我侷 心 終 不 為 汝 息韵 也 。 當 以 精 進 力與犕 汝 相 擊 , 要 不 懈赵 退玩 !」 鬼珌 時頗 歡 喜 , 心 念 :「 此 人 膽 力 極 大 。」 即佘 語犾 人 言借 :「 汝 精 進 力 大 , 必 不 休 息韵 , 放 汝 令去 !」 行 者 如 是 , 於 善 法 中 , 初 夜 、 中 夜 、 後 夜 , 誦犼 經 、 坐侁 禪 , 求俠 諸 法 實蹴 相 , 不 為 諸 結 使 所 覆 , 身倧 心 不 懈赵 ,是 名 精 進 相 。 是 精 進 , 名 心 數 法 , 懃 行 不 住 相 ; 隨 心 行 , 共 心 生 ; 或 有 覺 有 觀 , 或 無 覺 有 觀 , 或 無 覺 無 觀 。如 阿 毘 曇越 法 廣 說狄 。 於 一 切 善 法 中 , 懃 修鞈 不 懈赵 , 是 名 精 進 相 。」,CBETA, T25, no. 1509, p. 174, a29-b19。319《 解 深 密 經 》 卷 4,CBETA, T16, no. 676, p. 706, c3-6。320《 解 深 密 經 》 卷 4〈7 地 波 羅訌 蜜犪 多 品 〉:「 如 是 六 種牞 波 羅訌 蜜犪 多 , 各 有 幾 種牞 品 類詑 差韤 別低 ? 佛 告佨 觀 自 在菩 薩 曰 : 善 男 子 ! 各 有 三 種牞 施 , 三 種牞 者 : 一 者 法 施 ; 二 者 財 施 ; 三 者 無 畏 施 。 戒侶 三 種牞 者 : 一 者 轉視 捨 不 善 戒侶 ;二 者 轉視 生 善 戒侶 ; 三 者 轉視 生 饒 益 有 情 戒侶 。 忍侱 三 種牞 者 : 一 者 耐 怨 害韐 忍侱 ; 二 者 安 受 苦 忍侱 ; 三 者 諦 察蹸 法 忍侱 。……」,CBETA, T16, no. 676, p. 705, c12-18。321《 解 深 密 經 》 卷 4〈 地 波 羅訌 蜜犪 多 品 〉,CBETA, T16, no. 676, p. 705, c18-22。8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饒 益 有 情加 行 精 進其 此 間 同 時頗 能獢 安 住 於 一 切 善 法 中 , 而 不 放 逸 , 更俐 令 餘 波 羅訌 蜜犪 能獢 圓 滿軈成 辦 。菩 薩 所 有 的 修鞈 行 不 是 專 為 自 己 設 想 , 而 是 為 了 利 樂 一 切 眾 生 , 促 使眾 生 能獢 夠 在 佛 法 中 得 大 利 益 。 因 此 菩 薩 在 一 切 時頗 中 修鞈 習 成 佛 之 道跰 ,即佘 使 經 歷趜 無 數 劫体 都 不 會 感 到 疲猌 倦靳 。 菩 薩 饒 益 一 切 眾 生 , 以 種牞 種牞 方 便法 門 化 導赫 眾 生 , 務珧 必 以 使 眾 生 能獢 夠 斷 除珂 惡 緣 、 成 就 善 果 為 最 終 目 的 。根頨 據赼 經 典 的 考 察蹸 發 現 在 《 瑜 伽 師韦 地 論 》 卷 78 中 提 到 對蹹 精 進 的 種牞 類詑 其 說狄 明 亦 引 用 了 《 解 深密 經 》 的 說狄 法 。 322 在 《 攝 大 乘靭 論 釋 》 中 提 到 《 薄 伽 梵 契 經 》 中 所 講 到 的 精 進 分 有 : 有 勢 、 有勤 、 有 勇 、 堅 猛 、 不 捨 善 軛 五 種牞 , 世 親 又 將 這 五 句 總 攝 為 三 , 即佘 所 謂 被 甲 精 進 、 加 行 精 進 、無 怯 弱韪 無 退玩 轉視 無 喜 足倦 精 進 。 323 而 在 《 解 深 密 經 疏 》 中 還 特顠 別低 將 這 段 經 文 引 用 來 與犕 此 處 的 精 進加 以 融 會 比 較跨 。 其 文 曰 :攝 大 乘 論 釋 經 五 句屳 總 攝 為厉 三 : 所 謂 被 甲 精廨 進 ; 加展 行 精廨 進 ; 無 怯 弱 無 退 轉 無 喜鄹 足 精廨 進 。世尺 親 釋 云 : 三 精廨 進 中 其 體殱 差 別 , 即 經 中 說弻 有 勢 、 有 勤 、 有 勇 堅 猛 不 捨 善 軛 。 彼 經 五 句屳 ,即 是半 此 中 三 精廨 進 體殱 之 所 解 釋 , 由 被 甲 故卂 最鄦 初 有 勢 ; 由 加展 行 故卂 能 有 精廨 勤 , 由 無 怯 弱 、 無退 轉 、 無 喜鄹 足 故卂 , 如崇 其 次 第 , 有 勇 、 堅 猛 、 不 捨 善 軛 。 324由 上 的 探 討玒 中 , 不 難詋 發 現 此 兩 家韑 對蹹 精 進 的 說狄 明 , 雖 在 名 稱牟 上 有 所 不 同 , 但伽 在 其 內 容韕 上 卻 是 相通 相 融 的 。另 在 《 成 唯 識訤 論 》 的 精 進 也 有 被 甲 精 進 、 攝 善 精 進 、 利 樂 精 進 三 種牞 。 325 此 乃將 《 解 深 密 經 》 中 的 轉視 生 善 法 加 行 精 進 改俌 為 攝 善 精 進 , 饒 益 有 情 加 行 精 進 改俌 為 利樂 精 進 來 表 示 。 而 在 《 大 乘靭 義 章 》 中 , 也 將 此 三 種牞 精 進 改俌 名 為 : 弘 誓狂 精 進 、 攝 善精 進 、 攝 眾 生 精 進 。 326 而 從 此 中 可 發 現 精 進 在 修鞈 行 過跸 程 上 是 有 次 第 先 後 的 , 也 就 是 菩 薩 於 修鞈行 時頗 , 初 先 發 起玠 要 上 求俠 下 化 的 願詒 力 , 然 後 開 始 修鞈 習 一 切 善 法 , 那倴 麼猕 由 前 面 自 動珩 發 起玠 的 願詒 力 ,來 驅 動珩 自 己 上 菩 薩 道跰 前 行 的 決俩 心 , 然 後 還 要 化 導赫 眾 生 。 如 此 自 利 利 他 方 能獢 稱牟 之 為 精 進 。綜牴 合 前 面 的 探 討玒 大 約 可 以 瞭 解 精 進 在 大 小 乘靭 中 , 除珂 了 名 稱牟 上 有 些 不 同 外 , 在意 義 上 並 沒俯 太 大 差韤 異 ; 並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類詑 別低 , 小 乘靭 的 精 進 較跨 偏珝 自 利 , 而 大 乘靭 的 精進 度 是 以 自 利 利 他 , 是 無 限 的 精 進 、 是 持 之 以 恆 的 , 其 類詑 別低 也 較跨 多 。 除珂 上 所 探 討玒的 精 進 之 外 , 還 有 心 精 進 及 身倧 精 進 。「 心 精 進 」, 旨 在 斷 貪 瞋 煩 惱 ( 去 惡 ),「 身倧 精進 」, 即佘 廣 修鞈 諸 善 法 ( 行 善 )。 根頨 據赼 《 增猹 一 阿 含佳 經 》 記玐 載跩 , 彌 勒珦 菩 薩 本 與犕 佛 陀 同 時頗322《 瑜 伽 師韦 地 論 》 卷 78:「 世 尊 ! 如 是 六 種牞 波 羅訌 蜜犪 多 各 有 幾 種牞 品 類詑 差韤 別低 ? 善 男 子 ! 各 有 三 種牞 : 施三 種牞 者 :… 精 進 三 種牞 者 : 一 者 被 甲 精 進 ; 二 者 轉視 生 善 法 加 行 精 進 ; 三 者 饒 益 有 情 加 行 精 進 。靜 慮 三 者 :…」,CBETA, T30, no. 1579, p. 731, b6-17。323《 攝 大 乘靭 論 釋 》 卷 7,CBETA, T31, no. 1597, p. 357, a4-11。324《 解 深 密 經 疏 》,CBETA, X21, no. 369, p. 380, c6-12 // Z 1:35, p. 25, b18-c6 // R35, p. 49, b18-p. 50, a6。325《 成 唯 識訤 論 》 卷 9,CBETA, T31, no. 1585, p. 51, b11-12。326《 大 乘靭 義 章 》 卷 12:「 精 進 三 者 : 一 弘 誓狂 精 進 , 發 生 大 願詒 ; 二 攝 善 精 進 , 自 修鞈 善 行 ; 三 攝 眾 生精 進 , 以 善 化 他 。」,CBETA, T44, no. 1851, p. 707, c29-p. 708, a2。82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修鞈 行 , 佛 陀 因 為 發 勇 猛 精 進 心 , 故 早 於 彌 勒珦 菩 薩 成 佛 。 因 此 , 在 《 菩 薩 本 行 經 》中 佛 陀 曾 經 告佨 訴 阿 難詋 尊 者 說狄 :「 在 家韑 精 進 , 衣 食靪 必 豐覍 饒 無 缺獌 , 所 作伿 一 切 的 事 業 必興 益 廣 大 , 可 獲 得 遠狚 近 的 稱牟 歎 ; 出 家韑 能獢 精 進 道跰 業 , 修鞈 行 之 道跰 必 能獢 成 就 。 若 想 具 足倦三 十 七 品 , 及 諸 禪 三 昧 , 道跰 法 之 津 要 , 截躒 斷 生 死 的 流 轉視 , 乃 至 到 達跲 涅顖 槃躷 彼 岸 的 無為 安 樂 , 應 當 精 勤 精 進 , 以 勤 為 修鞈 行 之 本 。 327 另 還 有 九 種牞 精 進 、 十 種牞 精 進 等 , 因篇 幅 之 故 , 僅 探 討玒 於 此 , 相 關詉 《 華 嚴詫 經 》 所 說狄 之 精 進 於 後 一 章 節 中 探 討玒 。參 、 第 四屶 燄 慧 地峸一 、 燄 慧 地峸 之 意 涵( 一 ) 入 地峸 的 條 件峋 與弌 燄 慧 地峸 釋 名峮由 《 華 嚴詫 經 . 十 地 品 》 的 經 文 中 顯 示 , 每俟 一 地 的 入 地 及 勝 進 必 有 其 條 件 及 因 緣 , 本 文 探討玒 第 四 焰 慧 地 之 精 進 , 首靫 先 就 第 四 焰 慧 地 之 入 地 條 件 作伿 說狄 明 。 經 云 :佛 子 ! 菩 薩 摩 訶 薩 第 三 地峸 善 清 淨 已 , 欲 入 第 四屶 焰 慧 地峸 , 當 修 行 十 法 明 門 。 何 等 為厉 十 ?所 謂 觀毢 察 眾 生岥 界厢 、 觀毢 察 法 界厢 、 觀毢 察 世尺 界厢 、 觀毢 察 虛 空 界厢 、 觀毢 察 識 界厢 、 觀毢 察 欲 界厢 、 觀毢 察 色界厢 、 觀毢 察 無 色 界厢 、 觀毢 察 廣 心尚 信 解 界厢 、 觀毢 察 大 心尚 信 解 界厢 。 菩 薩 以层 此 十 法 明 門 , 得 入 第 四屶焰 慧 地峸 。 328菩 薩 於 前 三 地 , 以 增猹 上 意 樂 清 淨 攝 於 初 地 、 以 增猹 上 戒侶 清 淨 攝 第 二 地 、 增猹 上 心 清 淨 攝 第 三 地 329 。而 菩 薩 以 增猹 上 慧 住 於 第 四 地 , 三 地 之 前 雖 然 得 到 世 定 總 持 , 但伽 卻 未 能獢 將 菩 提 分 法 得 以 圓 滿軈 ,欲 入 第 四 焰 慧 地 , 是 以 此 十 法 明 門 , 才 得 入 第 四 焰 慧 地 。「 明 門 」, 為 智 慧 之 異 稱牟 ,「 明 」即佘 通 達跲 的 意 思 ;「 門 」 即佘 為 法 門 之 意 , 意 即佘 明 了 通 達跲 之 智 慧 法 門 。 所 以 , 入 焰 慧 地 的 十 種牞 條件 , 是 須 具 備 智 慧 的 觀 察蹸 , 此 之 智 慧 觀 察蹸 非 一 般獭 世 間 的 分 別低 執 著 的 我侷 見倝 身倧 見倝 。 此 之 殊頻 勝 的 十種牞 明 門 不 僅 如 此 , 依 經 中 所 說狄 , 他 能獢 除珂 去 世 間 的 貪 著 與犕 憂 惱 、 也 能獢 成 就 佛 法 及 救 度 眾 生 ; 焰慧 地 菩 薩 以 此 十 法 而 得 入 第 四 焰 慧 地 。所 謂 的 焰 慧 在 《 華 嚴詫 經 疏 》 中 澄 觀 大 師韦 將 此 分 為 三 部 份 來 作伿 說狄 明 : 一 、 約 初 入 地 釋 ; 二 、約 地 中 釋 ; 三 、 約 地 滿軈 釋 。 現 在 就 依 澄 觀 大 師韦 的 《 華 嚴詫 經 疏 》 所 定 義 的 來 依 次 說狄 明 「 焰 慧 」地 之 詮 釋 。首靫 先 從 《 華 嚴詫 經 疏 》 中 所 提 初 入 四 地 時頗 , 是 如 何 來 詮 釋 焰 慧 , 而 其 所 表 之 意義 為 何 ?一 約 初 入 地峸 釋 : 初 入 證 智醳 , 能 燒 前 地峸 解 法 慢幢 薪 故卂 。 本岓 分 云 : 不 忘 煩 惱醈 薪 , 智醳 火尰 能 燒 故卂 。327328329《 菩 薩 本 行 經 》 卷 1,CBETA, T03, no. 155, p. 108, c23-27。《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89, c4-10。澄 觀 在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7〈26 十 地 品 〉:「 所 以 來 者 , 瑜 伽 七 十 八 引 解 深 密 , 明 四 種牞 清 淨 能獢 攝 諸 地 。」,CBETA, T35, no. 1735, p. 788, c22-24。 下 為 原鞝 出 處 。《 解 深 密 經 》 卷 4〈7 地 波 羅訌 蜜犪 多 品 〉,CBETA, T16, no. 676, p. 703, b21-23。8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330澄 觀 大 師韦 就 菩 薩 從 三 地 剛鞙 滿軈 進 入 第 四 地 的 階 段 來 說狄 , 也 就 是 初 證訥 入 第 四 地 的 菩 薩 , 此 時頗 所 具有 的 出 世 智 慧 , 來 焚 燒趯 他 在 三 地 時頗 還 未 能獢 除珂 斷 的 解 法 躌 薪 。 就 如 同 《 華 嚴詫 經 疏 》 中 所 說狄 的 「 不忘侮 煩 惱 薪 , 智 火 能獢 燒趯 故 」 331 , 這 也 就 是 說狄 此 地 菩 薩 , 於 三 地 前 修鞈 行 圓 滿軈 , 要 進 一 步俞 修鞈 行 求俠 慧 ,才 能獢 入 於 此 地 。 三 地 前 , 菩 薩 依 其 發 廣 大 心 而 入 地 , 到 了 此 地 之 後 , 不 僅 只 發 廣 大 心 而 已 ,還 要 起玠 行 才 能獢 入 此 焰 慧 地 , 依 觀 才 能獢 產 生 智 慧 , 此 智 慧 如 強 猛 的 火 焰 一 般獭 , 猶 如 薪 柴頱 燒趯 毀 煩惱 , 所 以 名 為 焰 慧 地 。由 上 我侷 們靽 可 以 清 楚 的 知 道跰 , 初 入 第 四 地 菩 薩 的 智 慧 , 可 以 像踽 火 一 般獭 旺 盛 地 燃 燒趯 , 發出 火 焰 及 熱 度 , 將 第 三 地 之 煩 惱 燒趯 成 灰 燼 。 這 就 是 四 地 菩 薩 所 證訥 得 的 初 入 地 智 慧 。 故 在 燃 燒趯煩 惱 時頗 , 會 放 出 火 焰 , 所 以 四 地 菩 薩 的 這 種牞 智 慧 被 喻 為 「 焰 慧 」。第 二 個鞄 解 釋 ——「 地 中 釋 」, 也 就 是 菩 薩 登 入 第 四 地 之 中 所 證訥 得 的 智 慧 及 所斷 除珂 的 煩 惱 。 第 四 地 地 中 菩 薩 是 如 何 來 詮 釋 「 焰 慧 」, 其 所 表 達跲 之 意 義 又 為 何 呢 ?二 、 約 地峸 中 釋 :《 成 唯 識 》 云 :「 安崎 住 最鄦 勝鄭 菩 提醚 分 法 , 燒 煩 惱醈 薪 , 慧 焰 增 故卂 。」 332此 處 澄 觀 大 師韦 引 用 《 成 唯 識訤 論 》,《 成 唯 識訤 論 》 乃 世 親 所 造 之 《 唯 識訤 三 十 頌踨 》 的 註 釋 。 這 段 引文 乃 於 《 成 唯 識訤 論 》 卷 九 333 , 其 意 思 乃 說狄 : 已 經 進 入 第 四 地 之 中 的 菩 薩 , 他 所 修鞈 的 是 最 殊頻 勝的 菩 提 分 法 , 而 在 菩 薩 安 住 於 此 菩 提 分 法 的 修鞈 證訥 時頗 , 他 的 智 慧 火 焰 隨 之 增猹 長 , 且 能獢 將 煩 惱 柴頱薪 燒趯 成 灰 燼 , 這 是 第 四 地 地 中 對蹹 焰 慧 的 詮 釋 。最 後 探 討玒 第 三 地 滿軈 , 此 部 份 是 說狄 菩 薩 圓 滿軈 第 四 地 的 修鞈 行 , 來 說狄 明 「 焰 慧 」 的 意 義 。三 、 約 地峸 滿庞 , 從 證 智醳 摩 尼屿 , 放 阿 含 光峒 , 故卂 名峮 為厉 焰 。 334從 上 引 文 知 澄 觀 在 此 表 達跲 證訥 得 第 四 地 圓 滿軈 的 菩 薩 , 其 所 具 有 的 智 慧 , 就 猶 如 摩 尼 寶話 珠猁 一 般獭 ,能獢 顯 現 出 佛 陀 教 法 之 光 , 所 以 稱牟 為 焰 , 故 將 第 四 地 菩 薩 的 智 慧 稱牟 名 為 「 焰 慧 」。澄 觀 在 《 華 嚴詫 經 隨 疏 鈔 》 中 解 釋 四 地 菩 薩 「 焰 」 字 的 含佳 義 , 將 阿 含佳 喻 為 第 四 地 菩 薩 能獢 示現 得 證訥 智 , 而 以 摩 尼 寶話 比 喻 第 四 地 菩 薩 所 證訥 的 智 慧 能獢 出 生 光 明 。 澄 觀 這 樣 的 說狄 法 乃 依 據赼 世 親菩 薩 的 《 十 地 經 論 》 中 所 說狄 :喻酅 阿 含 現 作 證 智醳 莊 嚴 , 示岴 現 得 證 智醳 故卂 。 如崇 經 譬 如崇 本岓 真 金 巧岁 師 鍊 治 , 作 莊 嚴 具 , 成 就酧 不失屺 故卂 。 摩 尼屿 寶 生岥 光峒 明 喻酅 者 , 彼 證 智醳 法 明 摩 尼屿 寶 光峒 中 , 放 阿 含 光峒 明 , 入 無 量 法 門 義 , 光峒明 智醳 處 普醭 照 示岴 現 , 以层 是半 義 故卂 , 此 地峸 釋 名峮 為厉 焰 。 335澄 觀 就 是 將 以 上 引 文 濃趡 縮 後 就 成 為 第 四 地 經 文 所 言借 的 :「 從 證訥 智 摩 尼 , 放 阿 含佳 光 , 故 名 為 焰 。」這 就 是 第 四 地 菩 薩 依 照 阿 含佳 教 法 修鞈 習 道跰 品 , 因 而 證訥 得 智 慧 。 而 其 智 慧 就 如 摩 尼 寶話 珠猁 能獢 放 大 光330《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4-6。331《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5-6。《 十 地 經 論 》 卷 1,CBETA, T26, no. 1522, p. 127, a21-22。332《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6-7。《 成 唯 識訤 論 》 卷 9:「 四 焰 慧 地 , 安 住 最 勝 菩 提 分 法 , 燒趯 煩 惱 薪 , 慧 焰 增猹 故 。」,CBETA, T31, no. 1585, p. 51, a26-27。333《 成 唯 識訤 論 》 卷 9:「 四 焰 慧 地 。 安 住 最 勝 菩 提 分 法 燒趯 煩 惱 薪 慧 焰 增猹 故 。」,CBETA, T31, no. 1585, p. 51, a26-27。334《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7〈 十 地 品 〉,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17-18。335《 十 地 經 論 》 卷 6,CBETA, T26, no. 1522, p. 162, c19-24。8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明 , 因 此 菩 薩 更俐 能獢 悟韷 入 如 來 無 量 法 門 義 , 入 光 明 智 慧 處 , 普 照 示 現 。 故 將 第 四 地 菩 薩 所 證訥 得的 智 慧 比 喻 為 「 焰 」。至 此 , 我侷 們靽 已 明 瞭 第 四 地 菩 薩 在 地 滿軈 時頗 所 具 有 的 智 慧 , 此 時頗 第 四 地 地 滿軈 的 菩 薩 其 所 斷 的煩 惱 有 哪鞯 些 呢 ?聖 位 菩 薩 十 地 的 修鞈 行 , 到 第 四 焰 慧 地 , 雖 然 已 經 得 到 出 世 間 的 智 慧 , 也 能獢 藉 此 出 世 間 的智 慧 斷 除珂 微 細 的 煩 惱 現 行 障狼 , 但伽 是 , 與犕 生 俱鞂 來 的 煩 惱 , 必 須 透 過跸 一 地 一 地 的 修鞈 行 而 躌 躌 去 除珂 。因 此 , 要 斷 除珂 第 四 地 滿軈 地 的 煩 惱 , 不 是 第 四 地 菩 薩 之 智 慧 所 能獢 辦 到 的 , 必 須 等 到 登 上 五 地 之後 , 再 以 五 地 菩 薩 的 智 慧 來 除珂 斷 , 此 部 份 非 本 文 所 探 討玒 之 範 圍 。綜牴 合 以 上 之 探 討玒 , 皆 以 澄 觀 所 說狄 的 為 基 礎 , 再 作伿 進 一 步俞 的 探 究倏 。 澄 觀 大 師韦 以 《 華 嚴詫 經 疏 》中 , 所 提 的 四 地 菩 薩 在 入 地 、 地 中 、 地 滿軈 三 個鞄 階 段 所 證訥 得 的 智 慧 及 所 斷 的 煩 惱 , 來 說狄 明 「 焰慧 」 的 意 涵 。 下 面 就 焰 慧 地 所 燒趯 斷 之 煩 惱 作伿 進 一 步俞 探 討玒 。( 二 ) 焰 慧 地峸 之 斷 障 與弌 證 真澄 觀 在 《 華 嚴詫 經 疏 》 中 對蹹 第 四 地 菩 薩 所 斷 的 煩 惱 提 出 說狄 明 。《 疏 》 云 :然 所 燒 煩 惱醈 即 所 離 微 細 煩 惱醈 現 行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岥 一 分 , 亦岿 攝 定 愛 、 法 愛 , 菩 提醚 分法 特 違 於 彼 故卂 能 燒 之 , 由 斯醬 四屶 地峸 說弻 斷 二 愚 及 彼 麁 重 , 一 、 等 至 愛 愚 、 味 、 八 定 故卂 , 二 、法 愛 愚 , 即 解 法 慢幢 , 今 得 無 漏庛 定 及 無 漏庛 教 故卂 違 於 彼 。 336前 面 一 再 提 到 焰 慧 是 燒趯 煩 惱 所 產 生 的 光 芒倚 , 燒趯 斷 那倴 些 煩 惱 ? 此 地 要 斷 的 是 微 細 煩 惱 現 行 障狼 ,此 障狼 在 三 地 時頗 無 法 對蹹 治 要 到 四 地 才 能獢 除珂 斷 , 也 就 是 對蹹 定 和 法 的 愛 著 , 即佘 是 定 愛 與犕 法 愛 , 此 稱牟為 微 細 煩 惱 , 此 煩 惱 會 障狼 菩 提 分 法 , 所 以 要 燒趯 除珂 此 之 微 細 煩 惱 障狼 ; 二 種牞 愚 為 : 一 是 對蹹 於 執 著禪 定 而 言借 , 另 一 是 因 為 對蹹 於 法 有 了 某 種牞 程 度 的 勝 解 所 產 生 的 躌 心 , 所 以 稱牟 解 法 躌 ; 解 法 躌 會障狼 礙觽 無 漏軅 定 和 無 漏軅 教 , 因 此 菩 薩 透 過跸 各 種牞 修鞈 行 次 第 , 將 各 種牞 不 同 的 煩 惱 斷 除珂 , 而 經 過跸 此 種牞 斷障狼 之 後 會 產 生 真猙 如 , 亦 為 證訥 真猙 如 。聖 位 菩 薩 十 地 的 修鞈 行 , 到 第 四 焰 慧 地 , 雖 然 已 經 得 到 出 世 間 的 智 慧 , 亦 能獢 以 此 出 世 之 慧斷 除珂 微 細 的 煩 惱 現 行 障狼 , 然 與犕 生 俱鞂 來 的 煩 惱 , 必 須 透 過跸 一 地 一 地 的 修鞈 行 才 能獢 躌 躌 去 除珂 。 於 此焰 慧 地 菩 薩 經 過跸 此 種牞 斷 障狼 之 後 , 所 產 生 的 真猙 如 澄 觀 在 《 華 嚴詫 經 疏 》 中 說狄 :由 此 證 得 無 攝 受 真 如崇 , 謂 此 真 如崇 無 所 繫 屬 , 非 我 執 等 所 依 取 故卂 , 得 此 真 如崇 , 寧 有 定 、 法 之愛 , 便 能 成 菩 提醚 分 行 及 不 住 道 行 , 精廨 進 不 退 。 由 達 無 攝 受 真 如崇 , 便 得 攝 生岥 之 果 。 337引 文 中 說狄 由 此 證訥 得 無 攝 受 真猙 如 , 此 無 攝 真猙 如 就 是 無 所 繫訇 屬 , 不 是 我侷 執 等 所 能獢 依 取 , 而 得 此真猙 如 必 需猀 斷 除珂 一 切 對蹹 於 法 和 定 的 執 著 , 及 對蹹 於 我侷 和 法 、 身倧 和 五 蘊 有 所 執 取 皆 要 斷 除珂 。 如 此 便能獢 成 就 菩 提 分 行 及 不 住 道跰 行 、 精 進 不 退玩 。 菩 提 分 行 即佘 有 七 個鞄 段 落 , 而 不 住 道跰 行 是 不 住 生 死 ,不 住 涅顖 槃躷 。二 、 焰 慧 地峸 菩 薩 之 精廨 進 行菩 薩 以 十 法 明 門 入 焰 慧 地 , 以 十 種牞 智 慧 來 成 熟 佛 法 , 焰 慧 地 菩 薩 修鞈 行 的 主 要 修鞈 行 內 容韕 ,336《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18-23。《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23-27。33785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為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法 , 亦 稱牟 三 十 七 道跰 品 。 此 菩 提 分 法 的 內 容韕 是 有 助 於 菩 提 ( 證訥 悟韷 ) 的 修鞈 行 法 ,修鞈 持 這 些 觀 法 , 能獢 邁 向 覺 悟韷 的 目 標 。 內 容韕 包 含佳 : 四 念 住 、 四 正 勤 、 四 如 意 足倦 、 五 根頨 、 五 力 、七 覺 支 、 八 正 道跰 等 。 以 下 就 此 地 菩 薩 修鞈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法 的 內 容韕 說狄 明 。1、 四屶 念 處 ( 四屶 念 住 ):):菩 薩 依 四 念 處 觀 對蹹 治 顛詓 倒靼 道跰 , 捨 離覭 身倧 見倝 。焰 慧 地 菩 薩 第 一 個鞄 觀 修鞈 的 菩 提 分 法 是 四 念 處 。 念 , 有 慧 觀 之 義 ; 四 念 處 , 是 於 身倧 、 受 、心 、 法 四 境蹜 之 中 , 生 起玠 不 淨 、 苦 、 無 常 、 無 我侷 等 觀 慧 , 內 容韕 為 :(1) 觀 身倧 不 淨 , 以 對蹹 治 淨 顛詓倒靼 ;(2) 觀 受 是 苦 , 以 對蹹 治 樂 顛詓 倒靼 (3) 觀 心 無 常 , 以 對蹹 治 常 顛詓 倒靼 ;(4) 觀 我侷 顛詓 倒靼 。經 中 說狄 焰 慧 地 菩 薩 所 修鞈 的 四 念 處 :菩 薩 住 此 第 四屶 地峸 , 觀毢 內 身 酹 身 觀毢 , 勤 勇 念 知 , 除 世尺 間 貪 憂 ; 觀毢 外屸 身 酹 身 觀毢 , 勤 勇 念 知 ,除 世尺 間 貪 憂 ; 觀毢 內 外屸 身 酹 身 觀毢 , 勤 勇 念 知 , 除 世尺 間 貪 憂 ; 如崇 是半 , 觀毢 內 受 、 外屸 受 、 內 外屸受 酹 受 觀毢 , 觀毢 內 心尚 、 外屸 心尚 、 內 外屸 心尚 酹 心尚 觀毢 , 觀毢 內 法 、 外屸 法 、 內 外屸 法 酹 法 觀毢 , 勤 勇 念 知 ,除 世尺 間 貪 憂 。 338焰 慧 地 菩 薩 住 於 此 地 , 循 序侤 觀 察蹸 其 中 的 相 狀 , 了 知 其 遍跹 身倧 皆 為 不 淨 , 對蹹 自 身倧 、 財 物 、 妻眷 皆 無 所 執 著 , 而 精 勤 勇 猛 的 修鞈 持 , 遠狚 離覭 世 間 的 樂 著 。 不 僅 觀 身倧 如 此 , 觀 受 、 觀 心 與犕 觀 法 和觀 身倧 的 目 標 是 一 樣 的 , 皆 是 為 了 除珂 去 對蹹 於 世 間 一 切 的 執 著 貪 愛 , 觀 照 內 心 與犕 身倧 體 的 感 受 都 是苦 惱 , 亦 觀 照 心 念 也 是 無 常 的 , 再 者 觀 照 諸 法 都 是 因 緣 而 生 無 自 性 的 。 這 四 種牞 念 處 觀 法 , 能獢除珂 去 世 間 貪 憂 , 為 觀 法 的 作伿 用 與犕 目 的 。 不 管牤 是 對蹹 自 身倧 , 或 是 其 他 有 情 與犕 資 具 , 世 間 的 貪 愛 執著 , 會 障狼 礙觽 修鞈 道跰 的 觀 行 , 對蹹 自 身倧 與犕 妻 眷 的 關詉 愛 勝 於 其 他 眾 生 , 則 無 法 進 一 步俞 邁 向 平 等 之 心 ,而 利 益 一 切 有 情 行 與犕 菩 薩 道跰 ; 對蹹 資 具 的 貪 愛 , 則 無 法 施 捨 利 益 於 眾 生 。 此 四 念 處 的 觀 修鞈 , 切斷 了 菩 薩 發 心 的 障狼 礙觽 , 而 能獢 產 生 利 他 的 精 進 修鞈 學赩 與犕 奉 獻詿 。 所 以 , 經 中 說狄 出 焰 慧 地 菩 薩 修鞈 行 如是 功 德 , 是 為 不 捨 眾 生 之 故 。2、 四屶 正岗 勤 : 依 四 正 勤 法 斷 諸 懈赵 怠 道跰 。焰 慧 地 菩 薩 第 二 個鞄 觀 修鞈 的 菩 提 分 法 是 四 正 勤 , 四 正 勤 即佘 方 便 精 勤 於 斷 惡 生 善 之 四 種牞 修鞈 行品 目 , 經 中 說狄 :此 菩 薩 未岔 生岥 諸 惡酼 不 善 法 為厉 不 生岥 故卂 , 欲 生岥 勤 精廨 進 發 心尚 正岗 斷 ; 已 生岥 諸 惡酼 不 善 法 為厉 斷 故卂 , 欲生岥 勤 精廨 進 發 心尚 正岗 斷 ; 未岔 生岥 諸 善 法 為厉 生岥 故卂 , 欲 生岥 勤 精廨 進 發 心尚 正岗 行 ; 已 生岥 諸 善 法 為厉 住 不 失屺故卂 , 修 屉 增 廣 故卂 , 欲 生岥 勤 精廨 進 發 心尚 正岗 行 。 339此 四 正 勤 包 括 :(1) 為 除珂 斷 已 生 之 惡 , 而 勤 精 進 。(2) 為 使 未 生 之 惡 不 生 , 而 勤 精 進 。(3) 為使 未 生 之 善 能獢 生 , 而 勤 精 進 。(4) 為 使 已 生 之 善 能獢 更俐 增猹 長 , 而 勤 精 進 。菩 薩 行 持 菩 薩 道跰 不 僅 是 要 利 益 眾 生 而 已 , 其 自 身倧 對蹹 自 己 身倧 語犾 意 的 修鞈 持 更俐 是 要 身倧 體 力 行 ,以 身倧 作伿 則 。 惡 法 是 惡 趣賱 輪贁 迴玫 的 因 , 菩 薩 畏 因 眾 生 畏 果 , 所 以 , 菩 薩 在 斷 除珂 已 生 之 惡 法 , 即佘 令斷 見倝 、 思 之 二 惑 , 還 要 使 未 生 之 惡 法 , 即佘 塵蹚 沙俢 、 無 明 之 惑 , 令 其 不 生 惡 法 。 惡 法 皆 由 惡 念 之因 而 生 , 塵蹚 沙俢 無 明 也 就 是 貪 瞋 癡觻 三 毒 之 因 , 菩 薩 修鞈 持 四 正 勤 , 即佘 是 要 精 進 發 心 , 正 斷 無 明 及塵蹚 沙俢 之 禍牝 根頨 , 使 貪 瞋 癡觻 無 法 現 形侫 而 造 作伿 惡 業 傷 害韐 有 情 。338《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89, c17-23。339《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89, c23-27。8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所 以 , 菩 薩 發 願詒 精 進 斷 惡 , 不 加 予 眾 生 痛 苦 , 並 幫 助 眾 生 拔 苦 , 也 是 此 地 菩 薩 護 念 眾 生的 悲 行 。 除珂 此 之 外 , 四 正 勤 在 於 善 法 之 中 , 對蹹 於 已 生 之 善 法 , 即佘 一 切 智 , 不 僅 要 令 其 安 住 不失 之 外 , 還 要 使 善 法 更俐 加 的 增猹 廣 ; 對蹹 於 未 生 的 善 法 , 即佘 道跰 種牞 智 一 切 智 , 要 發 精 進 願詒 心 使 實蹴 相智 慧 善 生 。 在 無 常 的 世 間 , 眾 生 充 滿軈 著 憂 悲 苦 惱 , 菩 薩 如 此 的 精 進 正 勤 的 觀 修鞈 , 能獢 幫 助 眾 生拔 苦 以 外 , 還 能獢 給 予 眾 生 安 定 與犕 快侳 樂 , 並 能獢 成 就 菩 薩 的 菩 提 道跰 業 。 所 以 , 經 中 說狄 明 此 地 菩 薩修鞈 行 如 是 精 進 的 功 德 , 為 其 本 願詒 所 持 、 大 悲 為 首靫 、 大 慈 成 就 之 故 。3、 四屶 神 足 : 又 稱牟 四 如 意 足倦 。焰 慧 地 菩 薩 第 三 個鞄 觀 修鞈 的 菩 提 分 法 是 四 神 足倦 , 又 作伿 四 如 意 足倦 。 由 欲 ( 欲 求俠 )、 心 ( 心 念 )、勤 ( 精 進 )、 觀 ( 觀 照 ) 四 法 之 力 , 引 發 種牞 種牞 神 用 而 產 生 之 三 摩 地 。 經 中 說狄 :此 菩 薩 修 行 欲 定 斷 行 , 成 就酧 神 足 , 依 止尩 厭 , 依 止尩 離 , 依 止尩 滅 , 迴 向峭 於 捨 ;修 行 精廨 進 定 、 心尚 定 、 觀毢 定 斷 行 , 成 就酧 神 足 。 340菩 薩 於 修鞈 持 四 念 處 中 修鞈 實蹴 智 慧 , 四 正 勤 中 修鞈 正 精 進 , 而 此 菩 提 分 則 以 修鞈 四 種牞 禪 定 , 使 以定 慧 均佾 等 , 如 此 審 觀 心 性 名 為 上 定 , 於 上 定 中 修鞈 如 意 足倦 。 此 處 以 修鞈 行 四 種牞 禪 定 攝 心 , 依 欲 、勤 等 力 而 引 發 等 持 , 依 止 等 持 而 引 發 種牞 種牞 神 用 , 使 能獢 定 、 慧 均佾 等 , 而 能獢 思 求俠 諸 所 欲 願詒 , 一 切皆 得 如 意 所 願詒 。 菩 薩 修鞈 定 是 以 利 益 眾 生 為 本 的 , 其 利 益 眾 生 的 智 慧 , 是 與犕 慈 悲 相 應 的 無 分 別低智 ; 無 分 別低 智 , 一 定 與犕 慈 悲 相 應 , 而 且 要 「 定 慧 均佾 等 」, 才 能獢 生 起玠 菩 薩 無 分 別低 智 。 所 以 焰 慧地 菩 薩 修鞈 四 神 足倦 之 觀 行 , 是 依 止 於 修鞈 心 厭蹇 苦 、 遠狚 離覭 愛 欲 , 依 止 於 證訥 道跰 滅 苦 , 並 迴玫 向 於 捨 離覭 一切 眾 苦 的 涅顖 槃躷 , 這 些 皆 與犕 菩 提 悲 願詒 相 應 的 。4、 五 根 : 現 觀 方 便 道跰 。 經 云 :此 菩 薩 修 行 信 根 , 依 止尩 厭 , 依 止尩 離 , 依 止尩 滅 , 迴 向峭 於 捨 ; 修 行 精廨 進 根 、 念 根 、 定 根 、慧 根 。 341焰 慧 地 菩 薩 第 四 個鞄 觀 修鞈 的 菩 提 分 法 是 五 根頨 , 能獢 對蹹 治 不 信 、 懈赵 怠 、 放 逸 、 掉 舉 、 無 明 煩 惱 ,是 生 起玠 一 切 善 法 之 根頨 本 , 故 稱牟 為 五 根頨 , 或 稱牟 為 五 無 漏軅 根頨 。(1) 信 根頨 : 信 三 寶話 、 四 諦 等 之 道跰 理 ;(2) 進 根頨 : 勇 猛 修鞈 善 法 ;(3) 念 根頨 : 憶赲 念 正 法 ;(4)、 定 根頨 : 使 心 止 於 一 境蹜 而 不 散 失 ;(5)、 慧 根頨 :由 定 中 觀 智 所 起玠 , 而 了 知 如 實蹴 之 真猙 理 。此 五 根頨 出 生 「 出 世 聖 道跰 」 之 力 偏珝 強 , 能獢 令 人 出 生 無 漏軅 聖 道跰 。 五 根頨 之 作伿 用 即佘 於 因 果 先 起玠 信心 ( 信 根頨 ), 其 次 為 果 修鞈 因 而 起玠 精 進 ( 進 根頨 ), 次 由 精 進 而 念 住 所 緣 ( 念 根頨 ), 復 由 憶赲 持 念力 而 心 便 得 定 ( 定 根頨 ), 心 得 定 則 能獢 知 如 實蹴 之 理 ( 慧 根頨 )。 焰 慧 地 菩 薩 修鞈 五 根頨 之 觀 行 , 亦 是依 止 於 修鞈 心 厭蹇 苦 、 遠狚 離覭 愛 欲 , 依 止 於 證訥 道跰 滅 苦 , 並 迴玫 向 於 捨 離覭 一 切 眾 苦 的 涅顖 槃躷 。5、 五 力 : 親 近 現 觀 道跰 。此 菩 薩 修 行 信 力 , 依 止尩 厭 , 依 止尩 離 , 依 止尩 滅 , 迴 向峭 於 捨 ; 修 行 精廨 進 力 、 念力 、 定 力 、 慧 力 。 342焰 慧 地 菩 薩 第 五 個鞄 觀 修鞈 的 菩 提 分 法 是 五 力 , 五 力 指 五 種牞 力 用 , 乃 顯 示 五 根頨 行 破猡 惑 增猹 上 之340《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89, c28-p. 190, a1。341《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2-4。342《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5-7。8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力 用 , 即佘 由 信 等 五 根頨 之 增猹 長 所 產 生 之 五 種牞 維犁 持 修鞈 行 、 達跲 到 解 脫 之 力 量 , 亦 為 發 生 聖 道跰 之 力 。 343此 五 力 包 括 :(1) 信 力 : 對蹹 三 寶話 虔玁 誠 , 可 破猡 除珂 一 切 邪倲 信 ;(2) 精 進 力 : 修鞈 四 正 勤 , 可 斷 除珂 諸 惡 ;(3) 念 力 : 修鞈 四 念 處 以 獲 正 念 ;(4) 定 力 : 專 心 禪 定 以 斷 除珂 情 欲 煩 惱 ;(5) 慧 力 : 觀 悟韷 四 諦 , 成 就智 慧 , 可 達跲 解 脫 。前 三 菩 提 分 法 ( 四 念 處 、 四 正 勤 、 四 如 意 足倦 ) 的 修鞈 觀 和 修鞈 定 的 根頨 基 紮 穩言 之 後 , 就 會 產 生五 種牞 善 根頨 ( 五 根頨 ), 每俟 一 善 根頨 的 根頨 基 都 是 有 力 量 的 , 根頨 據赼 這 五 善 根頨 再 繼 續 修鞈 行 , 這 善 根頨 所 產生 的 力 量 就 是 功 能獢 , 也 就 是 五 力 。 所 以 五 根頨 與犕 五 力 是 互 為 因 果 的 關詉 係 , 五 根頨 增猹 長 而 生 五 力 ,五 力 增猹 長 , 能獢 遮贆 諸 惡 法 。 萌 發 善 心 、 種牞 下 善 根頨 , 但伽 要 使 善 念 更俐 加 堅 固 , 使 善 根頨 能獢 繼 續 增猹 長 ,那倴 就 要 有 五 力 的 展韙 現 才 可 以 。 焰 慧 地 菩 薩 修鞈 五 力 之 觀 行 , 仍 依 止 於 修鞈 心 厭蹇 苦 、 遠狚 離覭 愛 欲 , 依止 於 證訥 道跰 滅 苦 , 並 迴玫 向 於 捨 離覭 一 切 眾 苦 的 涅顖 槃躷 。6、 七 菩 提醚 分 :焰 慧 地 菩 薩 第 六 個鞄 觀 修鞈 的 菩 提 分 法 是 七 覺 支 , 是 到 達跲 開 悟韷 之 前 的 修鞈 行 項 目 。 於 佛 道跰 修鞈 行時頗 , 能獢 以 智 慧 覺 了 簡 擇赾 諸 法 、 助 菩 提 智 慧 開 展韙 , 故 名 為 「 覺 支 」。此 菩 薩 修 行 念 覺 分 , 依 止尩 厭 , 依 止尩 離 , 依 止尩 滅 , 迴 向峭 於 捨 ; 修 行 擇 法 覺 分 、精廨 進 覺 分 、 喜鄹 覺 分 、 猗 覺 分 、 定 覺 分 、 捨 覺 分 。 344焰 慧 地 菩 薩 修鞈 七 覺 支 之 觀 行 時頗 , 亦 依 止 於 修鞈 心 厭蹇 苦 、 遠狚 離覭 愛 欲 , 依 止 於 證訥 道跰滅 苦 , 並 迴玫 向 於 捨 離覭 一 切 眾 苦 的 涅顖 槃躷 。7、 八 正岗 道 :焰 慧 地 菩 薩 第 七 個鞄 觀 修鞈 的 菩 提 分 法 是 八 正 道跰 , 意 為 八 種牞 求俠 趣賱 涅顖 槃躷 之 正 道跰 。 乃 三 十 七 道跰 品中 , 最 能獢 代 表 佛 教 之 實蹴 踐賳 法 門 , 是 通 向 涅顖 槃躷 解 脫 之 正 確 方 法 。 釋 尊 轉視 法 輪贁 時頗 , 所 說狄 離覭 樂 欲 及苦 行 之 二 邊訷 , 趨 向 中 道跰 者 , 即佘 指 此 八 正 道跰 。 經 云 :此 菩 薩 修 行 正岗 見 、 正岗 思匠 惟 、 正岗 語張 、 正岗 業 、 正岗 命 、 正岗 精廨 進 、 正岗 念 、 正岗 定 。 345343《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5-7。344《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8-10。七 覺 支 的 內 容韕 包 括 :1. 念 覺 支 : 謂 修鞈 道跰 者 於 證訥 悟韷 之 過跸 程 中 , 明 記玐 三 學赩 、 四 聖 諦 、 八 正 道跰 等 佛 教 教 法 而 念 茲獹 在 茲獹 、憶赲 持 不 忘侮 之 階 段 ; 其 時頗 修鞈 道跰 者 之 心 , 係 以 「 念 」 為 其 體 性 。 恆 常 正 念 正 知 , 了 知身倧 受 心 法 之 不 淨 、 苦 、 無 常 、 無 我侷 等 , 並 將 此 等 佛 教 正 確 之 世 界 觀 , 憶赲 持 不 忘侮 ,即佘 是 此 一 證訥 悟韷 階 段 ( 念 覺 支 ) 之 具 現 , 使 心 中 明 白 , 常 念 於 禪 定 與犕 智 慧 。2. 擇赾 法 覺 支 : 依 智 慧 選 擇赾 分 別低 諸 法 之 真猙 偽珏 法 , 取 真猙 法 而 捨 棄 虛 法 , 以 趣賱 入 菩 提 。3. 精 進 覺 支 : 精 勵 而 不 懈赵 地 勇 猛 勤 策 進 修鞈 諸 正 法 。4. 喜 覺 支 : 心 得 正 法 、 善 法 , 以 喜 為 體 而 生 之 欣 悅韼 歡 喜 。5. 輕狗 安 覺 支 : 身倧 心 輕狗 快侳 安 穩言 。 即佘 其 所 證訥 真猙 實蹴 法 性 , 非 菩 提 分 種牞 子 而 捨 離覭 故 , 身倧 業 心 業 得 輕狗 安故 。6. 定 覺 支 : 以 定 為 體 , 令 心 安 住 而 不 散 亂 。7. 捨 覺 支 : 即佘 捨 離覭 所 見倝 念 著 之 境蹜 時頗 , 能獢 覺 了 而 永 不 追玭 憶赲 虛 偽珏 不 實蹴 之 法 。 即佘 心 為 平 等 性 , 以 行捨 為 體 , 心 無 偏珝 猄 , 不 執 著 保 持 平 衡 , 而 住 於 寂 靜 。345《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11-13。八 正 道跰 的 內 容韕 包 括 :8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焰 慧 地 菩 薩 修鞈 八 正 道跰 之 修鞈 行 時頗 , 亦 依 止 於 修鞈 心 厭蹇 苦 、 遠狚 離覭 愛 欲 , 依 止 於 證訥 道跰 滅 苦 , 並 迴玫向 於 捨 離覭 一 切 眾 苦 的 涅顖 槃躷 。焰 慧 地 菩 薩 以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行 圓 滿軈 所 有 修鞈 行 , 其 修鞈 此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法 , 是 以 就 度 眾 生 為 本 ,《 新 華 嚴詫 經 論 》 卷 12 中 云 :焰 慧 地峸 菩 薩 , 以层 三 十 七 助 道 品勜 觀毢 以层 捨 為厉 體殱 , 以层 本岓 願 故卂 , 法 如崇 是半 故卂 , 不 捨 教 化 一 切 眾 生岥 ,以层 三 十 七 助 道 觀毢 門 , 莊 嚴 慧 業 , 將 用岦 化 利 一 切 眾 生岥 以层 為厉 自 樂 。 346《 新 華 嚴詫 經 論 》 說狄 明 此 三 十 七 道跰 品 , 是 三 世 諸 佛 教 化 一 切 眾 生 助 道跰 之 方 便 , 為 一 切 諸 佛從 初 發 心 至 究倏 竟 智 , 皆 是 依 此 方 便 , 而 增猹 明 諸 智 慧 之 故 。 此 三 十 七 助 道跰 觀 , 乃 能獢 顯 自 他 妙例 慧 ,得 以 普 現 世 間 , 以 調 伏 一 切 眾 生 , 而 使 眾 生 得 到 解 脫 的 法 門 347 , 此 三 十 七 道跰 品 之 修鞈 道跰 並 以 成就 一 切 智 慧 、 無 上 佛 道跰 為 歸 向 , 所 以 《 大 般獭 涅顖 槃躷 經 》 卷 38 亦 云 :「 善 男 子 , 若 離覭 如 是 三 十 七品 , 終 不 能獢 得 聲 聞犉 正 果 , 乃 至 阿 耨 多 羅訌 三 藐 三 菩 提 果 , 不 見倝 佛 性 及 佛 性 果 。」 348 所 以 可 知 ,此 三 十 七 道跰 品 雖 為 三 乘靭 一 乘靭 共 所 修鞈 行 調 伏 之 要 法 349 , 但伽 此 第 四 地 菩 薩 在 修鞈 此 觀 法 , 卻 是 以 大乘靭 心 行 為 其 內 涵 , 以 生 如 來 家韑 為 其 最 重 要 的 目 標 350 。以 上 是 我侷 們靽 就 三 十 七 道跰 品 的 探 討玒 , 其 實蹴 從 《 華 嚴詫 經 . 十 地 品 》 第 四 焰 慧 地 所 修鞈 的 三 十 七道跰 品 的 經 文 來 看 , 主 要 是 菩 薩 發 願詒 行 波 羅訌 蜜犪 , 而 行 波 羅訌 蜜犪 多 時頗 是 必 需猀 具 備 有 悲 心 與犕 願詒 心 。 而四 地 菩 薩 所 修鞈 的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何 以 能獢 成 為 十 地 法 門 中 的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代 表 呢 ? 在 《 華 嚴詫 經 疏 》中 澄 觀 大 師韦 提 出 :「 能獢 成 菩 提 分 行 , 及 不 住 道跰 行 、 精 進 不 退玩 。」 351 這 就 是 第 四 焰 慧 地 為 何 能獢善 修鞈 三 十 七 道跰 品 後 , 能獢 成 就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主 要 原鞝 因 。 下 面 即佘 是 我侷 們靽 展韙 開 探 討玒 不 住 道跰 行 及 精 進不 退玩 。1. 正 見倝 : 如 實蹴 了 知 世 間 與犕 出 世 間 之 因 果 , 審 慮 諸 法 性 相 等 之 有 漏軅 、 無 漏軅 慧 。 遠狚 離覭 身倧 見倝 、 邊訷 見倝 、 邪倲 見倝 、 見倝 取 見倝 、戒侶 禁 取 見倝 等 「 五 不 正 見倝 」 之 見倝 解 亦 是 正 見倝 。2. 正 思 惟 : 思 考 真猙 實蹴 之 道跰 理 , 亦 即佘 遠狚 離覭 貪 欲 、 瞋 恚 、 害韐 念 等 邪倲 思 惟 , 而 對蹹 無 貪 、 無 瞋 、 不 害韐等 生 起玠 思 惟 。3. 正 語犾 : 遠狚 離覭 妄 言借 、 兩 舌 、 粗 言借 、 綺牼 語犾 等 一 切 虛 妄 不 實蹴 之 語犾 。4. 正 業 : 即佘 身倧 口 意 三 業 清 淨 , 遠狚 離覭 殺 生 、 不 與犕 取 、 邪倲 淫 等 一 切 邪倲 妄 。5. 正 命 : 佛 弟侩 子 依 從 正 法 , 清 淨 身倧 口 意 三 業 ; 遠狚 離覭 咒 術 、 占 卜 等 五 種牞 邪倲 惡 之 謀 生 方 法 , 而 如法 求俠 取 衣 服 、 飲 食靪 、 湯 託 、 床侦 榻躯 等 生 活 資 具 , 即佘 稱牟 為 正 命 。6. 正 精 進 : 發 願詒 已 生 之 惡 法 令 斷 , 未 生 之 惡 法 令 不 起玠 , 未 生 之 善 法 令 生 , 已 生 之 善 法 令 增猹 長滿軈 具 。 即佘 謂 能獢 求俠 方 便 精 勤 。7. 正 念 : 遠狚 離覭 邪倲 念 , 如 實蹴 憶赲 念 諸 正 法 之 性 相 , 明 記玐 不 忘侮 的 正 思 念 。8. 正 定 : 離覭 欲 惡 不 善 之 法 遠狚 、 離覭 諸 雜覮 亂 想 , 使 住 心 不 亂 , 堅 固 攝 持 於 無 漏軅 清 淨 的 禪 定 。346《 新 華 嚴詫 經 論 》 卷 12〈1 世 主 妙例 嚴詫 品 〉,CBETA, T36, no. 1739, p. 794, a16-19。347《 新 華 嚴詫 經 論 》 卷 12〈1 世 主 妙例 嚴詫 品 〉,CBETA, T36, no. 1739, p. 891, a1-10。348《 大 般獭 涅顖 槃躷 經 》 卷 38〈12 迦 葉 菩 薩 品 〉,CBETA, T12, no. 374, p. 586, c21-p. 587, 24-26。349《 新 華 嚴詫 經 論 》 卷 12〈1 世 主 妙例 嚴詫 品 〉,CBETA, T36, no. 1739, p. 794, a8-10。350《 略 釋 新 華 嚴詫 經 修鞈 行 次 第 決俩 疑牉 論 ( 又 名 華 嚴詫 經 決俩 疑牉 論 )》 卷 1,CBETA, T36, no. 1741, p. 1018,c27-28。351《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25-26。8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 一 ) 不 住 道 行 勝鄭 之 成 就酧三 、 燄 慧 地峸 圓 滿庞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所 謂 「 不 住 道跰 行 」 即佘 是 不 住 涅顖 槃躷 、 不 住 生 死 之 意 。 因 為 菩 薩 於 修鞈 行 時頗 已 成 滿軈 菩 提 分 法 ,證訥 得 無 餘 涅顖 槃躷 。 但伽 菩 薩 慈 悲 願詒 力 , 不 捨 眾 生 於 煩 惱 生 死 中 流 轉視 , 故 不 入 涅顖 槃躷 而 示 現 在 世 間 。因 菩 薩 已 有 了 脫 生 死 的 無 上 智 慧 , 故 不 會 被 世 間 的 煩 惱 所 困佷 , 而 流 轉視 於 生 死 當 中 , 此 即佘 稱牟 為不 住 涅顖 槃躷 、 不 住 生 死 。 也 就 是 所 謂 的 不 住 道跰 行 。四 地 菩 薩 修鞈 三 十 七 道跰 品 , 得 到 智 慧 能獢 斷 煩 惱 , 起玠 大 悲 心 , 發 大 誓狂 願詒 , 為 度 眾 生 不 住 生 死 、 涅顖槃躷 。 那倴 麼猕 , 焰 慧 地 菩 薩 究倏 竟 發 起玠 怎 樣 的 大 誓狂 願詒 , 能獢 夠 使 他 不 住 涅顖 槃躷 呢 ?《 華 嚴詫 經 》 說狄 :菩 薩 修 行 如崇 是半 功屖 德 , 為厉 不 捨 一 切 眾 生岥 故卂 , 本岓 願 所 持匵 故卂 , 大 悲酽 為厉 首 故卂 , 大 慈 成 就酧 故卂 ,思匠 念 一 切 智醳 智醳 故卂 , 成 就酧 莊 嚴 佛 土 故卂 , 成 就酧 如崇 來 力 、 無 所 畏厡 、 不 共峗 佛 法 、 相厴 好崅 音 聲 悉 具 足故卂 , 求 於 上 上 殊 勝鄭 道 故卂 , 隨 順 所 聞开 甚原 深 佛 解 脫 故卂 , 思匠 惟 大 智醳 善 巧岁 方尣 便 故卂 。 352菩 薩 修鞈 行 , 主 要 為 不 捨 離覭 一 切 眾 生 , 這 都 是 菩 薩 之 本 願詒 所 持 故 , 菩 薩 以 大 悲 為 首靫 , 大 慈來 成 就 , 心 常 繫訇 念 佛 智 , 成 就 莊 嚴詫 佛 果 淨 土 , 成 就 如 來 十 力 、 四 無 所 畏 , 十 八 不 共 法 , 三 十二 相 、 八 十 種牞 隨 形侫 好 悉 皆 具 足倦 , 專 求俠 於 上 上 殊頻 勝 道跰 , 從 聞犉 、 思 、 修鞈 入 佛 解 脫 , 思 惟 大 智 慧 善巧 方 便 。 這 是 焰 慧 地 菩 薩 所 發 之 大 誓狂 願詒 , 能獢 夠 使 他 不 住 涅顖 槃躷 。 又 《 華 嚴詫 經 》 云 :佛 子 ! 菩 薩 住 此 焰 慧 地峸 , 以层 願 力 故卂 , 得 見 多峿 佛 。 所 謂 : 見 多峿 百 佛 , 見 多峿 千 佛 , 見 多峿 百千 佛 , 乃 至 見 多峿 百 千 億 那 由 他屆 佛 。 皆厫 恭 敬 酥 重 , 承 事 供 養 , 衣 服 、 臥 具 、 飲 食 、 湯釭 藥 ,一 切 資 生岥 悉 以层 奉 施卄 , 亦岿 以层 供 養 一 切 眾 僧 , 以层 此 善 根 皆厫 悉 迴 向峭 阿 耨 多峿 羅 三 藐 三 菩 提醚 。 於彼 佛 所 , 恭 敬 聽歭 法 , 聞开 已 受 持匵 , 具 足 修 行 。 酸 於 彼 諸 佛 法 中 出屒 家 修 道 , 又 更 修 治 深 心尚信 解 , 經 無 量 百 千 億 那 由 他屆 劫 , 屉 諸 善 根 轉 酸 明 淨 。 佛 子 ! 譬 如崇 金 師 鍊 治 真 金 作 莊 嚴具 , 餘 所 有 金 皆厫 不 能 及 ; 菩 薩 摩 訶 薩 亦岿 酸 如崇 是半 , 住 於 此地峸 所 有 善 根 , 下 地峸 善 根 所 不 能 及 。 如崇 摩 尼屿 寶 清 淨 光峒 輪 能 放 光峒 明 , 非 諸 餘 寶 之 所 能及 , 風 雨 等 緣 悉 不 能 壞 ; 菩 薩 摩 訶 薩 亦岿 酸 如崇 是半 , 住 於 此 地峸 , 下 地峸 菩 薩 所 不 能 及 。 353由 上 引 文 中 瞭 解 第 四 焰 慧 地 菩 薩 , 以 大 願詒 力 見倝 多 佛 乃 至 見倝 多 百 千 億猘 那倴 由 他 佛 , 而 行 調 柔之 行 , 亦 將 此 善 根頨 迴玫 向 阿 耨 多 羅訌 三 藐 三 菩 提 。 然 後 以 教 成 證訥 , 故 喻 為 嚴詫 具 ; 今 從 證訥 起玠 教 , 故喻 摩 尼 放 光 。 摩 尼 寶話 珠猁 即佘 證訥 智 體 。 無 垢 名 淨 , 寂 照 名 光 , 圓 滿軈 名 輪贁 , 具 上 三 義 , 故 稱牟 證訥 智 。言借 能獢 放 光 明 者 , 即佘 放 阿 含佳 光 也 。 謂 以 此 際狽 智 , 證訥 入 無 量 教 法 門 義 , 故 能獢 照 光 明 即佘 是 證訥 智 , 所照 教 法 以 為 智 處 。 證訥 能獢 普 照 , 示 現 於 教 , 得 教 光 名 。此 菩 薩 於 四屶 攝 中 , 同峧 事 偏 多峿 ; 十 波 羅 蜜弡 中 , 精廨 進 偏 多峿 ; 餘 非 不 修 , 但 隨 力 隨 分 。 354第 四 地 菩 薩 於 別低 地 行 中 不 捨 眾 生 修鞈 道跰 品 故 , 同 事 偏珝 多 , 因 為 其 主 要 修鞈 行 是 修鞈 三 十七 菩 提 分 法 , 是 不 離覭 開 眾 生 修鞈 的 , 以 菩 提 分 做珔 為 眾 生 修鞈 行 的 對蹹 象 。352《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14-20。353《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13-27。354《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28-29。9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菩 薩 住 此 地峸 , 多峿 作 須 夜 摩 天 王尸 , 以层 善 方尣 便 能 除 眾 生岥 身 見 等 惑酻 , 屉 住 正岗 見 。 布岄 施卄 、 愛 語張 、利 行 、 同峧 事 —— 如崇 是半 一 切 諸 所 作 業 , 皆厫 不 離 念 佛 , 不 離 念 法 , 不 離 念 僧 , 乃 至 不 離 念具 足 一 切 種廕 、 一 切 智醳 智醳 。 酸 作 是半 念 :『 我 當 於 一 切 眾 生岥 中 為厉 首 、 為厉 勝鄭 、 為厉 殊 勝鄭 、 為厉 妙 、為厉 微 妙 、 為厉 上 、 為厉 無 上 , 乃 至 為厉 一 切 智醳 智醳 依 止尩 者 。』 是半 菩 薩 若 發 勤 精廨 進 , 於 一 念 頃鄖 ,得 入 億 數 三 昧卉 , 得 見 億 數 佛 , 得 知 億 數 佛 神 力 , 能 動 億 數 世尺 界厢 , 乃 至 能 示岴 現 億 數 身 ,355一 一 身 億 數 菩 薩 以层 為厉 眷 屬澄 觀 在 《 華 嚴詫 經 疏 》 中 提 到 此 為 第 四 地 之 攝 報 果 , 而 於 攝 報 果 中 破猡 眾 生 身倧 見倝 者 , 自 破猡 微細 見倝 故 。 四 地 焰 慧 地 強 調 出 世 的 智 慧 , 出 世 的 智 慧 拿頁 來 焚 燒趯 煩 惱 的 心 , 把便 煩 惱 當 柴頱 火 般獭地 拿頁 來 燒趯 , 強 調 三 十 七 道跰 品 護 煩 惱 行 , 可 是 要 遠狚 離覭 生 死 之 下 還 要 做珔 到 不 捨 眾 生 , 如 此 才能獢 達跲 到 平 衡 , 稱牟 為 不 住 道跰 行 勝 , 不 住 生 死 , 不 住 涅顖 槃躷 , 此 為 四 地 菩 薩 修鞈 行 的 內 容韕 。( 二 ) 十 種廕 精廨 進 不 退大 乘靭 菩 薩 行 者 光 是 對蹹 治 煩 惱 只 能獢 厭蹇 離覭 生 死 , 沒俯 有 救 護 眾 生 的 心 , 所 以 另 外 還 要 有 一 項 是對蹹 治 小 乘靭 行 , 發 菩 薩 心 , 依 本 願詒 來 修鞈 行 。《 華 嚴詫 經 》 云 :菩 薩 修 行 如崇 是半 功屖 德 , 為厉 不 捨 一 切 眾 生岥 故卂 , 本岓 願 所 持匵 故卂 , 大 悲酽 為厉 首 故卂 , 大 慈 成 就酧 故卂 , 思匠念 一 切 智醳 智醳 故卂 , 成 就酧 莊 嚴 佛 土 故卂 , 成 就酧 如崇 來 力 、 無 所 畏厡 、 不 共峗 佛 法 、 相厴 好崅 音 聲 悉 具 足 故卂 ,求 於 上 上 殊 勝鄭 道 故卂 , 隨 順 所 聞开 甚原 深 佛 解 脫 故卂 , 思匠 惟 大 智醳 善 巧岁 方尣 便 故卂 。 356菩 薩 修鞈 行 , 主 要 為 不 捨 離覭 一 切 眾 生 , 這 都 是 菩 薩 之 本 願詒 所 持 故 , 菩 薩 以 大 悲 為 首靫 , 大 慈 來 成就 , 心 常 繫訇 念 佛 智 , 成 就 莊 嚴詫 佛 果 淨 土 , 成 就 如 來 十 力 、 四 無 所 畏 , 十 八 不 共 法 , 三 十 二 相 、八 十 種牞 隨 形侫 好 悉 皆 具 足倦 , 專 求俠 於 上 上 殊頻 勝 道跰 , 從 聞犉 、 思 、 修鞈 入 佛 解 脫 , 思 惟 大 智 慧 善 巧 方 便 。這 是 焰 慧 地 菩 薩 所 發 之 大 誓狂 願詒 , 能獢 夠 使 他 不 住 涅顖 槃躷 。又 《 華 嚴詫 經 》 云 :菩 薩 住 此 焰 慧 地峸 , 所 有 身 見 為厉 首 , 我 、 人 、 眾 生岥 、 壽 命 、 蘊 、 界厢 、 處 所 起 執 著 , 出屒 沒思匠 惟 ; 觀毢 察 治 故卂 , 我 所 故卂 , 財 物 故卂 , 著 處 故卂 , 於 如崇 是半 等 一 切 皆厫 離 。 此 菩 薩 若 見 業 是半 如崇來 所 訶 、 煩 惱醈 所 染卑 , 皆厫 悉 捨 離 ; 若 見 業 是半 順 菩 薩 道 、 如崇 來 所 讚毮 , 皆厫 悉 修 行 。 357菩 薩 在 這 裡 起玠 正 念 觀 面 對蹹 身倧 見倝 為 首靫 的 人 、 眾 生 、 壽蹢 命 等 等 , 我侷 及 我侷 所 擁赸 有 的 財 物 等 等 , 我侷 所執 著 的 一 切 都 要 捨 離覭 。 根頨 據赼 修鞈 行 上 面 的 三 十 七 道跰 品 可 以 正 離覭 煩 惱 , 煩 惱 既 然 能獢 夠 去 除珂 , 業 當然 也 隨 之 消顆 亡 , 要 斷 惡 修鞈 善 非 只 是 消顆 極 地 斷 惡 , 更俐 要 積跏 極 修鞈 一 切 善 法 , 只 要 是 如 來 所 讚 歎 ,順 菩 薩 道跰 的 都 必 須 去 修鞈 , 由 修鞈 善 直 接 影 響 斷 惡 的 成 就 。護 小 乘靭 行 提 到 這 些 菩 薩 修鞈 行 功 德 是 什 麼猕 呢 ? 為 的 就 是 不 捨 一 切 眾 生 , 而 修鞈 道跰 品 , 是 精 進波 羅訌 蜜犪 具 體 的 表 現 , 精 進 並 非 盲 目 是 以 智 為 導赫 , 主 要 的 內 容韕 是 不 捨 一 切 眾 生 而 持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以 本 願詒 力 故 , 慈 悲 益 物 , 憐 愍 為 懷觝 , 此 才 稱牟 為 焰 慧 地 菩 薩 的 修鞈 行 358 。 如 經 云 :「 此 菩 薩 隨 所 起玠355《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c1-11。356《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14-20。357《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21-26。358《 華 嚴詫 經 探 玄 記玐 》 卷 12,CBETA, T35, no. 1733, p. 336, a1-8。9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方 便 慧 , 修鞈 習 於 道跰 及 助 道跰 分 。」 359 此 地 菩 薩 修鞈 行 的 內 容韕 除珂 了 起玠 方 便 慧 , 不 捨 眾 生 以 外 , 還 要修鞈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法 , 這 是 第 四 地 菩 薩 所 證訥 得 的 智 慧 , 助 道跰 及 正 修鞈 的 內 容韕 。 同 時頗 起玠 增猹 上 心 這 一項 的 成 果 , 是 在 殊頻 勝 功 德 上 昇 起玠 增猹 上 心 , 有 十 種牞 增猹 上 心 , 就 是 讓 他 不 斷 追玭 求俠 菩 提 分 , 十 種牞 增猹上 心 。《 華 嚴詫 經 》 云 :如崇 是半 而 得 潤 澤 心尚 、 柔卓 軟 心尚 、 調 順 心尚 、 利 益 安崎 樂 心尚 、 無 雜 染卑 心尚 、 求 上 上 勝鄭 法 心尚 、 求 殊 勝鄭智醳 慧 心尚 、 救 一 切 世尺 間 心尚 、 恭 敬 酥 德 無 違 教 命 心尚 、 隨 所 聞开 法 皆厫 善 修 行 心尚 。 360又 《 華 嚴詫 經 》 云 :此 菩 薩 知 恩 、 知 報酒 恩 , 心尚 極 和 善 , 同峧 住 安崎 樂 , 質 直 柔卓 軟 , 無 稠 林 行 , 無 有 我 慢幢 , 善 受教 誨弽 , 得 說弻 者 意 。 此 菩 薩 如崇 是半 忍 成 就酧 , 如崇 是半 調 柔卓 成 就酧 , 如崇 是半 寂 滅 成 就酧 。 361前 地 中 從 佛 聞犉 法 , 是 說狄 法 尊 , 今 起玠 傳 法 修鞈 行 之 心 則 為 以 報 諸 佛 恩韴 也 , 因 為 現 在 說狄 的 是 第 四 地 ,前 面 發 光 地 菩 薩 主 要 以 聞犉 、 思 、 修鞈 三 慧 為 主 要 修鞈 行 內 容韕 , 從 佛 聞犉 法 , 聞犉 法 的 對蹹 像踽 即佘 為 說狄 法 尊 ,三 地 菩 薩 聽 到 說狄 法 尊 來 說狄 法 , 其 心 裡 起玠 了 一 個鞄 傳 法 修鞈 行 之 心 , 也 就 是 聽 聞犉 佛 法 後 , 聞犉 思 同 時頗修鞈 , 另 外 還 要 起玠 傳 法 修鞈 行 之 心 , 要 如 說狄 修鞈 行 , 知 恩韴 、 報 恩韴 ; 報 恩韴 就 是 傳 法 , 將 自 己 所 聽 到 的佛 法 傳 達跲 出 去 , 同 時頗 要 依 法 修鞈 行 , 報 佛 恩韴 最 主 要 的 方 法 即佘 傳 法 及 依 法 修鞈 行 。 這 裡 所 言借 之 忍侱 ,非 指 個鞄 人 的 修鞈 養 或 情 緒犂 可 以 加 以 控 制 , 此 忍侱 是 要 脫 離覭 煩 惱 的 困佷 擾 , 不 由 煩 惱 起玠 業 染 , 不 能獢 真猙正 的 達跲 到 忍侱 成 就 。 三 地 菩 薩 成 就 忍侱 波 羅訌 蜜犪 增猹 上 , 四 地 菩 薩 主 修鞈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若 無 前 面 的 調 柔和 寂 滅 是 不 能獢 成 就 真猙 正 的 精 進 。又 《 華 嚴詫 經 》 云 :是半 菩 薩 心尚 界厢 清 淨 , 深 心尚 不 失屺 , 悟 解 明 利 , 善 根 增 長 , 離 世尺 垢勫 濁 , 斷 諸 疑廀 惑酻 , 明 斷 具足 , 喜鄹 樂 充屌 滿庞 , 佛 親 護 念 , 無 量 志 樂 皆厫 悉 成 就酧 。 362菩 提 心 是 菩 薩 的 本 心 界 , 要 得 到 滿軈 足倦 , 前 面 的 幾 項 成 就 也 都 要 能獢 夠 增猹 長 滿軈 足倦 , 正 念 真猙 如 修鞈 三十 七 道跰 品 , 還 要 精 進 不 懈赵 , 前 二 果 指 離覭 障狼 果 和 成 德 果 , 遠狚 離覭 過跸 失 煩 惱 , 雜覮 染 還 有 成 就 德 行 ,因 為 精 進 所 以 增猹 長 前 面 成 就 的 二 種牞 果 德 。第 四 焰 慧 地 菩 薩 修鞈 行 圓 滿軈 成 就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根頨 據赼 《 華 嚴詫 經 . 十 地 品 》 中 的 經 文 , 有 十 種牞精 進 得 令 焰 慧 地 菩 薩 得 不 退玩 轉視 。 此 十 種牞 精 進 是 哪鞯 十 種牞 ,《 華 嚴詫 經 》 云 :不 休峈 息 精廨 進 、 不 雜 染卑 精廨 進 、 不 退 轉 精廨 進 、 廣 大 精廨 進 、 無 邊 精廨 進 、 熾 然 精廨 進 、 無 等 等 精廨進 、 無 能 壞 精廨 進 、 成 熟 一 切 眾 生岥 精廨 進 、 善 分 別 道 非 道 精廨 進 。 363此 十 種牞 精 進 乃 第 四 焰 慧 地 菩 薩 , 所 修鞈 的 自 利 利 他 二 利 行 的 成 果 , 而 此 成 就 即佘 是 精 進 不 退玩 。 然澄 觀 大 師韦 於 《 華 嚴詫 經 疏 》 中 就 此 部 份 加 以 說狄 明 :初 、 總 、 餘 、 別 ; 別 有 九 種廕 不 休峈 息 義 。 364359《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27-28。360《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28-b2。361《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2-5。362《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10-13。363《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7-10。364《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8,CBETA, T35, no. 1735, p. 794, c18-19。92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所 謂 「 初 、 總 」, 是 指 「 不 休 息韵 精 進 」 是 總 說狄 。 又 所 謂 「 餘 、 別低 」, 是 指 後 面 九 種牞 不 同 的 精 進 ,而 此 處 亦 包 含佳 前 不 休 息韵 精 進 。 其 實蹴 不 休 息韵 精 進 已 包 含佳 了 其 他 九 種牞 精 進 。 以 下 將 此 九 種牞 精 進 略作伿 說狄 明 :(1)、 不 雜覮 染 精 進 : 指 菩 薩 行 精 進 行 平 等 流 注 , 不 急 不 緩 , 猶 如 琴 絃 , 恰 到 好 處 , 不 緊牸 不 鬆觅 ,合 乎 中 道跰 , 沒俯 有 夾侅 雜覮 任 何 的 怠 懈赵 , 更俐 無 激趦 進 。(2)、 不 退玩 轉視 精 進 : 菩 薩 已 修鞈 大 乘靭 菩 薩 行 , 故 不 會 在 退玩 轉視 。(3)、 廣 大 精 進 : 菩 薩 起玠 廣 念 利 他 之 心 。(4)、 無 邊訷 精 進 : 菩 薩 所 作伿 一 切 皆 為 利 益 無 邊訷 眾 生 , 攝 取 無 邊訷 眾 生 。(5)、 熾趬 然 精 進 : 菩 薩 之 精 進 , 猶 如 熊軜 熊軜 熾趬 火 , 永 不 熄軝 滅 。(6)、 無 等 等 精 進 : 菩 薩 之 精 進 , 無 人 能獢 比 。(7)、 無 能獢 壞觖 精 進 : 菩 薩 行 精 進 行 , 即佘 使 煩 惱 、 魔 障狼 , 皆 不 能獢 惱 壞觖 其 精 進 修鞈 行 。(8)、 成 熟 一 切 眾 生 精 進 : 菩 薩 所 作伿 一 切 , 皆 為 護 念 一 切 眾 生 、 成 熟 一 切 眾 生 之 善 根頨 。(9)、 善 分 別低 道跰 非 道跰 精 進 : 菩 薩 之 智 慧 善 能獢 分 別低 道跰 與犕 非 道跰 , 因 此 菩 薩 能獢 自 斷 一 切 疑牉 惑 , 乃 至對蹹 於 眾 生 問 難詋 , 皆 不 畏 懼 。 365焰 慧 地 菩 薩 於 菩 提 道跰 上 行 菩 薩 行 , 就 是 為 不 捨 眾 生 , 能獢 於 各 種牞 橫趐 逆玧 阻 撓 中 堅信 佛 法 而 不 退玩 轉視 , 為 饒 益 眾 生 於 各 法 門 中 更俐 加 精 進 不 懈赵 的 修鞈 行 。 那倴 麼猕 菩 薩 如 何 能獢 聞犉 法 , 而 堅固 不 退玩 轉視 ?《 華 嚴詫 經 》 云 :所 謂 : 聞开 有 佛 、 無 佛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 退 轉 ; 聞开 有 法 、 無 法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 退 轉 ;聞开 有 菩 薩 、 無 菩 薩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 退 轉 ; 聞开 有 菩 薩 行 、 無 菩 薩 行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退 轉 ; 聞开 有 菩 薩 修 行 出屒 離 、 修 行 不 出屒 離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 退 轉 ; 聞开 過 去屢 有 佛 、 過 去屢 無佛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 退 轉 ; 聞开 未岔 來 有 佛 、 未岔 來 無 佛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 退 轉 ; 聞开 現 在峹 有佛 、 現 在峹 無 佛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 退 轉 ; 聞开 佛 智醳 有 盡廆 、 佛 智醳 無 盡廆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 退 轉 ;聞开 三 世尺 一 相厴 、 三 世尺 非 一 相厴 , 於 佛 法 中 , 心尚 不 退 轉 。 是半 為厉 十 。 366在 華 嚴詫 宗 法 藏 及 澄 觀 二 位 祖猬 師韦 , 對蹹 於 華 嚴詫 菩 薩 所 修鞈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解 釋 , 不 離覭 唯 識訤 所 說狄 的被 甲 精 進 、 攝 善 精 進 、 利 樂 精 進 三 種牞 精 進 。 367 以 《 華 嚴詫 經 》 十 地 菩 薩 的 修鞈 行 來 說狄 , 雖 然 各 地各 有 所 偏珝 重 的 波 羅訌 蜜犪 的 修鞈 行 , 但伽 是 都 不 離覭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修鞈 行 。 尤 其 是 第 四 焰 慧 地 菩 薩 , 他 在三 十 七 道跰 品 的 修鞈 行 中 , 更俐 得 到 不 住 行 與犕 精 進 不 退玩 的 成 就 , 此 乃 十 地 菩 薩 行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代 表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38〈26 十 地 品 〉,CBETA, T35, no. 1735, p. 794, c18-p. 795, a1。《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16 ,CBETA, T10, no. 279, p. 85, a15-25。參珰 見倝 《 華 嚴詫 經 探 玄 記玐 》 卷 6:「 依 瑜 伽 有 三 種牞 精 進 : 一 被 甲 精 進 是 始 修鞈 ; 二 加 行 精 進 是 次 修鞈 ; 三 無 厭蹇 足倦 精 進 是修鞈 究倏 竟 ; 以 三 業 策 勤 為 性 。」,CBETA, T35, no. 1733, p. 222, b3-5。《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 卷 8:「 精 進 者 , 練 心 於 法 , 名 之 為 精 , 精 心 務珧 達跲 目 之 為 進 。 以 勤 及 所 起玠 三 業 為 性 , 亦 有三 種牞 : 一 被 甲 ; 二 攝 善 ; 三 利 樂 。」,CBETA, T35, no. 1735, p. 560, b18-20。36536636793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肆 、《、《華 嚴 經 》 六 位 行 法 中 的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一 、 六 位 行 法 與弌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大 乘靭 菩 薩 入 地 前 , 須 先 修鞈 前 方 便 法 門 , 然 前 方 便 之 法 門 是 以 三 賢 位 為 基 石 。 三 賢 位 又 名三 十 心 , 如 十 住 心 或 十 住 位 、 十 行 位 或 十 行 心 、 十 迴玫 向 位 或 十 迴玫 向 心 , 所 以 菩 薩 的 階 位 有 三階 十 心 之 別低 。 而 《 華 嚴詫 經 》 就 以 菩 薩 修鞈 行 的 階 位 有 前 賢 與犕 後 聖 兩 個鞄 階 段 , 所 謂 前 賢 是 指 十 住 、十 行 、 十 迴玫 向 , 後 聖 則 指 十 地 、 等 覺 、 妙例 覺 , 因 此 就 華 嚴詫 來 說狄 , 菩 薩 修鞈 行 的 階 位 則 應 由 十 住開 始 登 位 ; 這 也 就 是 說狄 進 入 十 住 位 的 修鞈 行 , 所 謂 破猡 一 分 無 明 , 證訥 一 分 法 身倧 , 已 開 始 進 入 相 似368覺 位 的 階 段 , 所 以 十 住 也 亦 名 為 發 趣賱 。《 梵 網牺 經 菩 薩 戒侶 本 疏 》 云 :以层 十 住 是半 三 賢 之 初 入 位 之 始 , 故卂 云 發 趣 也 。 十 行 增 修 善 根 , 故卂 云 長 養 。 十 回峵 向峭 是半 世尺 間修 終 堅 固 不 壞 , 故卂 云 金 剛 。 369由 於 十 信 乃 屬 凡 夫 位 370 , 由 凡 夫 的 信 心 而 進 入 十 住 的 菩 薩 位 , 所 以 為 了 使 菩 薩 發 趣賱 大 菩提 心 , 故 名 為 下 賢 位 ; 然 十 行 是 增猹 長 菩 提 善 根頨 , 故 名 為 中 賢 位 ; 十 迴玫 向 是 精 神 法 界 中 所 行 的一 切 世 間 行 , 趣賱 向 無 上 妙例 果 而 能獢 堅 固 信 心 不 動珩 搖 , 故 名 為 上 賢 位 。 此 三 賢 位 即佘 是 相 似 覺 位 的三 十 個鞄 位 次 。 這 階 段 過跸 後 就 進 入 聖 位 , 故 十 地 又 稱牟 十 聖 位 ; 然 此 各 階 位 環 節 緊牸 扣 , 主 要 在 建立 修鞈 持 法 , 依 解 的 引 導赫 漸軌 進 趣賱 向 行 與犕 願詒 的 三 賢 位 , 三 賢 位 修鞈 竟 則 入 聖 果 。精 進 修鞈 行 主 要 以 信 心 為 根頨 本 , 心 乃 為 一 切 佛 法 的 本 源 , 有 信 方 能獢 起玠 願詒 , 有願詒 則 能獢 實蹴 踐賳 起玠 行 , 故 「 信 、 願詒 、 行 」 三 者 能獢 成 就 資 糧 得 入 聖 果 位 。 那倴 麼猕 , 從 八 十 卷 《 華 嚴詫 經 》的 經 文 來 看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於 行 布 次 第 上 來 看 , 十 信 位 說狄 十 信 法 門 。 此 十 信 法 門 最 重 要 就 是 講十 種牞 信 心 , 故 經 云 :「 十 信 者 , 十 種牞 信 心 : 一 、 信 心 ; 二 、 念 心 ; 三 、 慧 心 ; 四 、 精 進 心 ; 五 、定 心 ; 六 、 退玩 心 ; 七 、 迴玫 向 心 ; 八 、 護 法 心 ; 九 、 戒侶 心 ; 十 、 順 心 。」 371 十 信 位 雖 屬 凡 夫 位 ,亦 是 正 式 修鞈 行 前 的 助 道跰 資 糧 , 故 其 階 位 乃 是 修鞈 行 的 重 要 基 礎 功 夫 。 故 從 圓 融 門 看 , 十 信 滿軈 心報 同 等 覺 , 登 上 住 位 。 然 在 《 華 嚴詫 經 》 的 六 位 行 法 中 , 初 十 信 位 就 講 到 此 十 信 心 , 而 此 十 信心 中 亦 提 到 精 進 心 。「 故 精 進 心 者 , 不 雜覮 曰 精 , 無 間 名 進 。 謂 唯 以 念 心 , 精 明 進 趣賱 真猙 淨 之 地 。經 云 : 唯 以 精 明 進 趣賱 真猙 淨 , 名 精 進 心 。」 372 此 精 進 心 乃 指 明 勤 聞犉 佛 法 、 精 勤 修鞈 行 , 須 持 聖 教之 意 。 所 以 由 此 而 知 精 進 在 菩 薩 道跰 修鞈 行 上 的 重 要 性 。在 十 住 法 門 中 第 四 生 貴 住 , 以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為 主 , 餘 九 為 伴 。 373 為 明 菩 薩 處 世 間 , 行 菩 薩368《 賢 首靫 五 教 斷 證訥 三 覺 揀 濫 圖蹙 》 卷 1,CBETA, X58, no. 1026, p. 698, a4-b2 // Z 2:9, p. 68, c1-d5 // R104, p. 136, a1-b5。《 大 乘靭 起玠 信 論 疏 略 》 卷 1,CBETA, X45, no. 765, p. 452, b2-7。369《 梵 網牺 經 菩 薩 戒侶 本 疏 》 卷 1,CBETA, T40, no. 1813, p. 607, c8。370《 新 譯 華 嚴詫 經 七 處 九 會 頌踨 釋 章 》 卷 1:「 十 信 是 外 凡 菩 薩 , 十 住 是 不 退玩 賢 人 。」,CBETA, T36, no. 1738, p. 711, b28-29。《 起玠 信 論 疏 記玐 會 閱贠 》 卷 5,「 凡 夫 者 , 一 能獢 觀 人 , 位 在 十 信 。… 十 信 , 即佘 劫体 外 凡 夫 , 葢 凡 夫 言借 。」 CBETA, X45, no.768, p. 617, b19 // Z 1:72, p. 201, c13 // R72, p. 402, a13- b3。371《 華 嚴詫 經 探 玄 記玐 》 卷 4,CBETA, T35, no. 1733, p. 176, a7-10。《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搜 玄 分 齊猗 通 智 方 軌 》 卷 1〈6 明 難詋 品 〉,CBETA, T35, no. 1732, p. 27, c25-28。372《 楞 嚴詫 經 貫 攝 》 卷 8,CBETA, X15, no. 303, p. 493, b20-21 // Z 1:23, p. 201, a6-7 // R23, p. 401, a6-7。373 《 略 釋 新 華 嚴詫 經 修鞈 行 次 第 決俩 疑牉 論 ( 又 名 華 嚴詫 經 決俩 疑牉 論 )》 卷 2,CBETA, T36, no. 1741, p. 1026, c6。94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道跰 , 於 生 死 海顊 不 出 不 沒俯 , 而 不 沈 淪 , 精 勤 修鞈 道跰 , 化 導赫 眾 生 , 心 不 放 逸 。 在 〈 明 法 品 〉 提 到 法慧 菩 薩 告佨 精 進 慧 菩 薩 言借 : 住 十 種牞 法 名 為 不 放 逸 。 經 云 :佛 子 ! 菩 薩 摩 訶 薩 住 十 種廕 法 , 名峮 : 不 放 逸 。 何 者 為厉 十 ? 一 者 , 護 持匵 眾 戒 ; 二 者 , 遠彑 離愚 癡 , 淨 菩 提醚 心尚 ; 三 者 , 心尚 樂 質 直 , 離 諸 諂 誑弿 ; 四屶 者 , 勤 修 善 根 , 無 有 退 轉 ; 五 者 ,恒 善 思匠 惟 , 自 所 發 心尚 ; 六 者 , 不 樂 親 近 在峹 家 、 出屒 家 一 切 凡 夫 ; 七 者 , 修 諸 善 業 而 不 願求 世尺 間 果 報酒 ; 八 者 , 永岛 離 二 乘 , 行 菩 薩 道 ; 九 者 , 樂 修 眾 善 , 屉 不 斷 絕 ; 十 者 , 恒 善觀毢 察 自 相厴 續 力 。 佛 子 ! 若 諸 菩 薩 行 此 十 法 , 是半 則 名峮 為厉 住 不 放 逸 。 374在 前 面 探 討玒 大 乘靭 對蹹 精 進 之 意 涵 中 ,《 大 智 度 論 》 就 其 精 進 有 其 次 第 之 別低 , 而 舉 佛 說狄 精 進有 欲 、 精 進 、 不 放 逸 之 次 第 。 也 就 是 說狄 ,「 欲 願詒 」 能獢 生 「 精 進 」,「 精 進 」 之 後 是 「 不 放 逸 」,由 於 「 不 放 逸 」 所 以 能獢 生 諸 法 , 乃 至 能獢 夠 成 就 佛 道跰 。 此 處 所 言借 之 安 住 十 種牞 法 名 為 不 放 逸 , 即佘是 指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又 諸 菩 薩 能獢 行 持 此 十 法 , 是 則 稱牟 名 為 住 不 放 逸 。 同 卷 經 文 接 著 又 說狄 :佛 子 ! 菩 薩 摩 訶 薩 住 不 放 逸 , 發 大 精廨 進 ; 起 於 正岗 念 , 生岥 勝鄭 欲 樂 , 所 行 不 息 ; 於 一 切 法 ,心尚 無 依 處 ; 於 甚原 深 法 , 能 勤 修 習 ; 入 無 諍 門 , 增 廣 大 心尚 ; 佛 法 無 邊 , 能 順 了 知 , 屉 諸如崇 來 皆厫 悉 歡 喜鄹 。 375由 上 兩 段 引 文 不 難詋 看 出 十 住 菩 薩 為 安 住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並 行 持 十 種牞 法 令 能獢 安 住 , 又 能獢 於 甚深 法 中 精 勤 修鞈 習 , 入 清 淨 之 門 , 增猹 廣 大 心 ; 佛 法 無 邊訷 , 都 能獢 隨 順 了 知 , 令 所 有 諸 佛 如 來 皆 能獢歡 喜 。 在 〈 明 法 品 〉 中 特顠 別低 以 不 放 逸 來 說狄 明 住 位 菩 薩 如 何 安 住 於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的 重 要 性 。 而 在同 卷 我侷 們靽 考 察蹸 發 現 十 住 位 菩 薩 不 止 安 住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上 , 還 要 學赩 習 能獢 淨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明 法 品 〉云 :普醭 發 眾 業 , 常 修 靡 懈 , 諸 有 所 作 恒 不 退 轉 , 勇 猛 勢 力 無 能 制 伏峉 , 於 諸 功屖 德 不 取 不 捨 ,而 能 滿庞 足 一 切 智醳 門 , 是半 則 能 淨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 376這 裡 說狄 能獢 普 發 起玠 身倧 、 口 、 意 三 業 所 起玠 之 一 切 作伿 用 , 又 能獢 於 此 中 修鞈 習 止 非 防倸 過跸 精 勤 不 懈赵 ,在 所 有 的 作伿 用 境蹜 中 恆 不 退玩 轉視 , 用 勇 猛 的 精 進 力 量 , 來 制 伏 一 切 是 沒俯 有 辦 不 到 的 , 在 所 有 功 德不 取 不 捨 , 而 能獢 成 滿軈 具 足倦 一 切 智 門 , 則 為 能獢 清 淨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十 行 」 在 三 賢 位 當 中 以 賢 位 稱牟 之 , 在 正 說狄 〈 十 行 品 〉 當 中 說狄 此 十 行 即佘 : 歡 喜 行 、 饒 益行 、 無 違跴 逆玧 行 、 無 屈 饒 行 、 離覭 癡觻 亂 行 、 善 現 行 、 無 著 行 、 難詋 得 行 、 善 法 行 、 真猙 實蹴 行 , 而 此 十行 皆 以 十 波 羅訌 蜜犪 為 本 377 , 行 行 相 攝 , 位 位 勝 進 。 菩 薩 的 十 行 圓 滿軈 後 , 在 進 趣賱 到 十 迴玫 向 以 前 ,還 須 解 說狄 信 、 戒侶 、 慚躏 、 聞犉 、 施 、 慧 、 念 、 持 、 辯 等 十 種牞 無 盡牏 藏 , 蘊 集 十 行 之 後 成 就 十 藏 。在 十 行 法 門 中 , 無 屈 饒 行 ( 無 盡牏 行 ) 就 是 勤 修鞈 精 進 , 廣 修鞈 善 法 。 求俠 法 濟 生 , 念 念 不 息韵 ,主 修鞈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378 如 〈 十 行 品 〉 中 說狄 :374《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18〈 明 法 品 〉,CBETA, T10, no. 279, p. 95, c28-p. 96, a8。375《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18,CBETA, T10, no. 279, p. 96, a19-23。376《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18,CBETA, T10, no. 279, p. 97, b1-4。377《 華 嚴詫 經 要 解 》 卷 1:「 十 行 正 以 十 波 羅訌 蜜犪 為 本 。」CBETA, X08, no. 238, p. 458, a21 // Z 1:12, p.367,a18 // R12, p. 733, a18。378《 華 嚴詫 經 探 玄 記玐 》 卷 6:「 第 四 無 盡牏 行 , 即佘 是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作伿 四 門 。 一 、 以 勤 思 ; 二 、 法 為 體 , 依 《 起玠 信 論 》 知 法性 等 , 二 種牞 類詑 者 。 依 《 瑜 伽 》 有 三 種牞 精 進 : 一 、 被 甲 精 進 是 始 修鞈 ; 二 、 加 行 精 進 是 次 修鞈 ; 三 、 無 厭蹇 足倦 精 進是 修鞈 究倏 竟 , 以 三 業 策 勤 為 性 。」,CBETA, T35, no. 1733, p. 222, b1-6。95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佛 子 ! 何 等 為厉 菩 薩 摩 訶 薩 無 屈 橈 行 ? 此 菩 薩 修 諸 精廨 進 , 所 謂 : 第 一 精廨 進 、 大 精廨 進 、 勝鄭精廨 進 、 殊 勝鄭 精廨 進 、 最鄦 勝鄭 精廨 進 、 最鄦 妙 精廨 進 … 性 無 三 毒卭 、 性 無 憍 慢幢 、 性 不 覆 藏 、 性 不 慳 嫉 、性 無 諂 誑弿 、 性 自 慚幥 愧 , 終 不 為厉 惱醈 一 眾 生岥 故卂 而 行 精廨 進 …… 乃 至 入 於 無 餘 涅 槃庍 , 汝 乃 當 成阿 耨 多峿 羅 三 藐 三 菩 提醚 。 379十 行 位 菩 薩 修鞈 行 此 十 種牞 大 精 進 , 發 心 度 一 切 眾 生 , 令 至 大 涅顖 槃躷 而 無 鬆觅 懈赵 。 也 就 是 說狄 菩 薩隨 眾 生 之 類詑 , 化 現 其 身倧 , 轉視 化 無 窮 , 而 益 物 無 盡牏 , 豎 遍跹 三 際狽 , 橫趐 周 十 方 , 通 達跲 無 礙觽 , 於 佛 法中 精 勤 不 懈赵 , 勇 猛 勤 修鞈 大 精 進 , 這 是 十 行 位 中 第 四 無 屈 橈趚 行 菩 薩 所 修鞈 的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也 就 是說狄 無 屈 饒 行 菩 薩 , 為 饒 益 眾 生 不 求俠 世 利 , 為 求俠 佛 一 切 智 故 行 精 進 、 為 眾 生 入 地 獄牁 受 苦 , 多 劫体受 苦 皆 不 辭訶 勞 行 。十 迴玫 向 法 門 在 《 華 嚴詫 經 決俩 疑牉 論 》 卷 3 提 到 :「 第 四 至 一 切 處 迴玫 向 , 以 明 此 迴玫 向 行 於 精 進 之行 , 於 六 道跰 眾 生 , 隨 其 根頨 器赛 而 現 行 , 皆 能獢 周 遍跹 而 救 度 教 化 , 無 生 死 不 遍跹 , 無 惡 道跰 不 至 , 精 勤不 辭訶 勞 倦靳 。 第 四 迴玫 向 以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為 主 , 餘 九 為 伴 。」 380 另 於 〈 十 迴玫 向 品 〉 第 七 等 隨 順 一 切眾 生 迴玫 向 中 , 述 說狄 菩 薩 修鞈 習 無 量 善 根頨 , 為 眾 生 的 無 上 福 田 , 令 眾 生 得 清 淨 。 於 經 文 中 提 到 菩薩 要 「 常 精 進 心 無 退玩 善 根頨 」 381 , 方 能獢 令 眾 生 住 於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常 無 懈赵 怠 382 。 如 〈 十 迴玫 向 品 〉 云 :精廨 進 修 行 不 懈 廢 , 如崇 是半 大 誓弹 無 休峈 息 ; 菩 薩 迴 向峭 到 彼 岸 , 普醭 開 清 淨 妙 法 門 。 383精 進 不 懈赵 怠 , 為 達跲 成 一 切 願詒 望 皆 無 休 息韵 , 絕 不 退玩 轉視 , 菩 薩 則 能獢 將 此 精 進 不 懈赵 的 善 根頨 , 回向 到 達跲 彼 岸 , 普 能獢 開 示 清 淨 之 妙例 法 。在 〈 十 地 品 〉 中 , 第 四 地 燄 慧 地 菩 薩 其 主 修鞈 即佘 是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第 四 焰 慧 地 是 修鞈 十 法 明 門而 進 入 第 四 地 , 然 後 接 著 繼 續 修鞈 行 三 十 七 道跰 品 , 安 住 於 最 勝 菩 提 分 法 而 入 道跰 。 此 部 份 我侷 們靽 在上 一 章 節 詳 做珔 說狄 明 , 於 此 不 贅覎 言借 。 另 於 《 華 嚴詫 經 》 第 七 地 中 也 提 到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求俠 勝 善 法 ,無 有 厭蹇 足倦 , 是 名 : 毘 梨 耶 波 羅訌 蜜犪 。 384 此 處 所 提 到 之 毘 梨 耶 波 羅訌 蜜犪 , 其 修鞈 行 內 容韕 是 追玭 求俠 善 法 永遠狚 不 會 感 到 滿軈 足倦 的 , 因 此 時頗 七 地 菩 薩 已 將 精 進 之 因 素獂 轉視 成 生 命 因 素獂 的 一 部 份 。 其 實蹴 在 〈 十 地品 〉 中 每俟 一 地 菩 薩 都 須 修鞈 十 度 , 方 能獢 成 滿軈 聖 位 , 故 於 每俟 地 有 一 較跨 偏珝 重 的 主 修鞈 波 羅訌 蜜犪 , 而 餘 波羅訌 蜜犪 則 隨 分 隨 力 。十 地 前 是 菩 薩 歷趜 位 修鞈 持 , 在 〈 離覭 世 間 品 〉 中 的 菩 薩 其 智 慧 功 德 等 同 於 佛 , 雖 處 世 間 而 無染 著 , 但伽 仍 以 十 種牞 勤 精 進 , 得 入 具 足倦 如 來 無 上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如 〈 離覭 世 間 品 〉 中 說狄 :佛 子 ! 菩 薩 摩 訶 薩 有 十 種廕 勤 精廨 進 。 何 等 為厉 十 ? 所 謂 : 教 化 一 切 眾 生岥 勤 精廨 進 ; 深 入 一 切法 勤 精廨 進 ; 嚴 淨 一 切 世尺 界厢 勤 精廨 進 ; 修 行 一 切 菩 薩 所 學 勤 精廨 進 ; 滅 除 一 切 眾 生岥 惡酼 勤 精廨 進 ;止尩 息 一 切 三 惡酼 道 苦 勤 精廨 進 ; 摧幱 破 一 切 眾 魔 勤 精廨 進 ; 願 為厉 一 切 眾 生岥 作 清 淨 眼 勤 精廨 進 ; 供養 一 切 諸 佛 勤 精廨 進 ; 屉 一 切 如崇 來 皆厫 悉 歡 喜鄹 勤 精廨 進 。 是半 為厉 十 。 若 諸 菩 薩 安崎 住 此 法 , 則 得《 新 華 嚴詫 經 論 》 卷 19:「 第 四 無 屈 撓 行 , 以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為 體 。… 明 菩 薩 為 饒 益 眾 生 , 故 多 劫体 受 苦 , 不 辭訶 勞 分 。」,CBETA, T36, no. 1739, p. 846, b3-10。379《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19,CBETA, T10, no. 279, p. 104, a24- b23。380《 略 釋 新 華 嚴詫 經 修鞈 行 次 第 決俩 疑牉 論 ( 又 名 華 嚴詫 經 決俩 疑牉 論 )》 卷 3,CBETA, T36, no. 1741, p. 1037, c3-5。381《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29,CBETA, T10, no. 279, p. 157, a8-10。382《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29,CBETA, T10, no. 279, p. 158, b12-13。383《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29,CBETA, T10, no. 279, p. 160, b20-21。384《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7,CBETA, T10, no. 279, p. 196, c1-2。96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具 足 如崇 來 無 上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 385由 上 十 種牞 勤 精 進 , 依 精 勤 不 懈赵 的 精 進 加 行 用 功 , 歷趜 久 功 深 , 摧躛 破猡 一 切 惡 障狼 、 一 切 眾 魔 , 翻 染成 淨 , 能獢 安 住 在 勤 精 進 法 中 , 則 能獢 得 入 具 足倦 如 來 無 上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在 上 述 的 六 位 行 法 中 , 十 地 佔 有 關詉 鍵 性 的 地 位 , 因 為 〈 十 地 品 〉 是 蘊 積跏 前 面 四 十 位 之 法門 , 成 就 實蹴 際狽 理 體 , 而 證訥 入 十 聖 之 階 位 , 則 一 切 佛 法 依 此 而 生 長 , 所 以 稱牟 之 為 地 。 在 《 十 地經 論 》 中 說狄 :十 地峸 者 , 是半 一 切 佛 法 之 根 本岓 , 菩 薩 具 足 行 是半 十 地峸 , 能 得 一 切 智醳 慧 。 386十 地 是 一 切 佛 法 的 根頨 本 , 猶 如 大 地 長 養 一 切 萬 物 , 大 乘靭 菩 薩 的 行 者 , 以 行 十 地 攝 持 圓 滿軈十 波 羅訌 蜜犪 , 方 能獢 證訥 得 一 切 成 佛 所 應 具 備 的 福 德 與犕 智 慧 。二 、 菩 薩 修 行 精廨 進 波 羅 蜜弡 之 人 間 菩 薩 行娑韀 婆 世 界 的 有 情 眾 生 , 其 生 活 是 不 能獢 離覭 開 此 世 間 的 , 然 眾 生 之 存 在 亦 依 此 世 間 , 故 自 然是 需猀 要 從 事 各 種牞 的 行 業 來 求俠 取 生 存 , 因 此 世 間 與犕 眾 生 是 息韵 息韵 相 關詉 的 ; 而 且 《 六 祖猬 壇赤 經 》 中 說狄 :「 佛 法 在 世 間 , 不 離覭 世 間 覺 , 離覭 世 覓 菩 提 , 恰 如 求俠 兔 角倞 。」 387 也 就 是 說狄 實蹴 相 的 境蹜 界 就 是 在 我侷們靽 時頗 時頗 刻 刻 生 活 的 世 間 。大 乘靭 菩 薩 是 不 論 在 家韑 與犕 出 家韑 的 , 自 利 利 他 的 修鞈 行 目 標 亦 在 於 度 眾 生 。 而 自 利 的 究倏 竟 是 利他 , 而 菩 薩 的 行 持 極 致 還 是 自 利 , 自 利 利 他 是 相 輔狕 相 成 而 非 對蹹 立 的 。 大 乘靭 菩 薩 行 持 的 要 素獂 在於 十 波 羅訌 蜜犪 , 在 《 華 嚴詫 經 》 中 其 本 旨 寄 託玖 於 善 財 童 子 , 大 成 於 文 殊頻 、 普 賢 二 大 菩 薩 , 更俐 指 示了 菩 薩 行 的 路跡 徑韬 。 大 乘靭 菩 薩 的 行 持 在 於 實蹴 踐賳 與犕 修鞈 觀 , 所 以 經 文 之 中 皆 不 離覭 人 間 菩 薩 行 , 也 處處 顯 示 日 常 修鞈 持 的 重 要 。 就 理 論 而 言借 , 是 比 較跨 難詋 以 體 會 ; 若 就 事 相 來 說狄 , 則 須 假珑 以 實蹴 踐賳 。 就菩 薩 階 位 是 理 , 人 間 菩 薩 行 是 事 , 欲 成 就 菩 薩 道跰 階 位 , 必 先 行 人 間 菩 薩 行 , 理 因 事 顯 , 則 體會 不 難詋 。於 此 就 十 地 中 之 焰 慧 地 菩 薩 , 以 修鞈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而 完侖 成 人 間 菩 薩 行 來 作伿 說狄 明 。 焰 慧 地 菩 薩運跮 用 智 慧 的 火 焰 觀 察蹸 一 切 , 修鞈 行 十 法 明 門 , 如 觀 察蹸 眾 生 界 , 乃 至 觀 察蹸 大 心 信 解 界 才 能獢 得 入 第四 焰 慧 地 。 388 又 經 云 :「 此 菩 薩 隨 所 起玠 方 便 慧 , 修鞈 習 於 道跰 及 助 道跰 分 。 如 是 而 得 潤 澤趢 心 、 柔 軟 心 、調 順 心 、 利 益 安 樂 心 、 無 雜覮 染 心 、 求俠 上 上 勝 法 心 、 求俠 殊頻 勝 智 慧 心 、 救 一 切 世 間 心 , 恭音 敬 尊 德無 違跴 教 命 心 , 隨 所 聞犉 法 皆 善 修鞈 行 心 。」 389 這 是 運跮 用 方 便 智 慧 , 向 上 繼 續 何 力 的 心 性 , 如 學赩 習任 何 學赩 問 、 知 識訤 以 及 各 行 各 業 , 皆 需猀 具 備 如 此 的 敬 業 和 謙 虛 的 學赩 習 態躊 度 。 為 救 一 切 世 間 而 學赩 ,為 社 會 國 家韑 乃 至 世 界 和 平 而 學赩 。 而 對蹹 所 有 的 師韦 長 , 則 須 有 恭音 敬 尊 德 無 違跴 教 命 , 而 隨 所 聞犉 法 皆善 修鞈 行 的 心 。 然 後 還 要 「 知 恩韴 、 知 報 恩韴 , 心 極 和 善 , 同 住 安 樂 , 質賭 直 柔 軟 , 無 稠 林 行 , 無 有我侷 躌 , 善 受 教 誨狆 , 得 說狄 者 意 。」 390 這 些 都 是 修鞈 習 心 地 善 良候 的 不 二 法 門 , 也 是 與犕 長 輩賿 相 處 的 最385《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53,CBETA, T10, no. 279, p. 280, c8-17。386《 十 地 經 論 》 卷 1,CBETA, T26, no. 1522, p. 129, c15-17。387《 六 祖猬 大 師韦 法 寶話 壇赤 經 》 卷 1,CBETA, T48, no. 2008, p. 351, c9-10。388《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89, c5-10。389《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27-b2。390《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2-4。97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佳 態躊 度 。 至 於 專 修鞈 的 四 地 法 門 , 經 中 云 :「 此 菩 薩 於 四 攝 中 , 同 事 偏珝 多 ; 十 波 羅訌 蜜犪 中 , 精 進 偏珝多 ; 餘 非 不 修鞈 , 但伽 隨 力 隨 分 。」 391 其 精 進 的 精 神 是 不 退玩 轉視 也 不 休 息韵 的 , 並 且 為 成 熟 一 切 眾 生而 行 持 的 法 門 。第 四 地 菩 薩 的 人 間 菩 薩 行 , 只 是 就 經 文 之 意 , 略 微 說狄 明 , 若 細 細 加 以 思 維犁 品 味 , 或 可 有更俐 多 的 體 會 。 而 最 主 要 的 是 能獢 夠 將 之 用 於 日 常 生 活 與犕 人 相 處 之 中 , 如 此 , 則 可 度 化 更俐 多 的 眾生 。第 伍峆 章鄓 、 結 論由 上 的 探 討玒 中 , 我侷 們靽 可 以 清 楚 明 白 的 確 認狀 精 進 在 佛 法 中 所 扮俇 演躽 的 角倞 色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不管牤 是 在 解 脫 道跰 或 出 離覭 道跰 的 修鞈 持 , 乃 至 大 乘靭 菩 薩 行 菩 薩 道跰 直 至 成 佛 , 皆 不 可 缺獌 「 精 進 」 此 之 要素獂 , 若 少 此 因 素獂 一 切 所 行 皆 不 成 就 。 故 於 佛 門 之 早 晚 課 誦犼 中 特顠 舉 《 警 策 大 眾 偈 》 和 《 普 賢 警眾 偈 》:「 是 日 已 過跸 , 命 亦 隨 減 , 如 少 水 魚 斯 有 何 樂 」 偈 。 後 者 「 大 眾 當 勤 精 進 , 如 救 頭 然 ,但伽 念 無 常 , 慎 勿 放 逸 」。 以 警 策 行 者 應 當 奮赦 勇 前 進 , 不 可 稍 有 鬆觅 懈赵 。本 文 經 由 此 次 對蹹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在 大 小 乘靭 中 的 意 涵 及 類詑 別低 的 整超 理 , 同 時頗 也 讓 筆 者 對蹹 於 生 疏已 久 的 小 乘靭 經 典 有 再 一 次 溫 習 的 機趙 會 , 讓 自 己 更俐 進 一 步俞 的 看 到 古 德 們靽 的 用 心 , 在 不 同 的 階 段 、不 同 的 對蹹 象 、 不 同 的 時頗 間 、 不 同 譯 者 等 , 對蹹 於 同 一 件 事 物 的 表 達跲 , 其 所 詮 釋 方 式 、 用 辭訶 、 譬喻 等 皆 有 其 傳 達跲 的 用 意 , 但伽 所 表 現 出 來 的 都 是 對蹹 同 一 事 物 。 這 也 另 筆 者 有 很 大 的 啟 發 , 世 間所 有 的 一 切 皆 是 緣 起玠 法 , 那倴 有 怎 樣 才 對蹹 怎 樣 是 錯 , 只 因 眾 生 心 之 有 別低 ; 所 以 也 讓 筆 者 自 我侷 告佨誡狁 對蹹 於 眼 見倝 耳 聞犉 口 言借 , 都 須 先 停珐 下 自 我侷 的 判住 斷 , 先 別低 急 著 下 定 義 , 先 看 自 心 為 何 會 起玠 如 是 念來 , 這 是 筆 者 此 次 的 感 受 。三 地 菩 薩 在 修鞈 行 十 法 明 門 後 , 初 證訥 入 四 地 。 此 時頗 四 地 菩 薩 的 智 慧 方 能獢 斷 除珂 於 三 地 時頗 之 智慧 所 無 法 斷 除珂 的 解 法 躌 薪 。 接 著 第 四 地 菩 薩 繼 續 修鞈 行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法 , 進 入 地 中 。 此 時頗 地 中菩 薩 所 證訥 得 的 智 慧 , 能獢 斷 除珂 根頨 本 煩 惱 及 隨 煩 惱 。 此 時頗 的 智 慧 被 譬 喻 為 火 燄 , 一 直 到 成 就 地 滿軈 ,四 地 菩 薩 的 智 慧 已 經 像踽 清 淨 的 摩 尼 寶話 珠猁 , 放 大 光 芒倚 , 能獢 破猡 無 明 闇 。 由 上 我侷 們靽 可 以 明 瞭 第 四 地菩 薩 的 智 慧 是 越 來 越 強 , 相 對蹹 的 所 能獢 斷 除珂 的 煩 惱 的 強 度 也 隨 之 越 強 。 第 四 地 菩 薩 所 證訥 得 的 智慧 是 出 世 間 的 , 而 前 三 地 菩 薩 所 證訥 之 智 慧 乃 屬 於 世 間 ; 第 四 地 菩 薩 不 管牤 是 初 入 、 地 中 、 地 滿軈 ,澄 觀 大 師韦 皆 以 「 焰 」 來 比 喻 第 四 地 菩 薩 的 智 慧 , 除珂 了 有 火 焰 的 含佳 義 外 , 還 意 指 摩 尼 珠猁 之 光 芒倚 。第 四 地 菩 薩 修鞈 持 菩 提 分 法 , 所 產 生 的 智 慧 猶 如 火 焰 , 能獢 將 煩 惱 燒趯 毀 , 故 名 為 「 焰 慧 地 」。其 正 確 的 觀 察蹸 諸 法 , 得 到 了 悟韷 實蹴 相 的 智 慧 才 得 入 此 第 四 地 。 修鞈 持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法 , 數 數 觀 察蹸 ,我侷 與犕 我侷 所 皆 空 無 自 性 , 自 然 遠狚 離覭 執 著 , 一 切 修鞈 行 迴玫 向 於 捨 , 而 得 出 世 之 慧 。 焰 慧 地 菩 薩 於 四攝 法 中 , 以 「 同 事 」 為 利 生 之 方 法 , 隨 應 眾 生 之 機趙 緣 而 示 現 , 與犕 一 切 眾 生 共 事 , 攝 受 眾 生 ,眾 生 亦 因 之 依 從 菩 薩 信 受 教 法 , 而 得 入 於 涅顖 槃躷 之 境蹜 。 於 十 度 中 , 以 「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 為 主 要 法門 , 勇 猛 進 修鞈 諸 善 法 , 而 無 休 無 息韵 不 退玩 轉視 。 此 地 菩 薩 以 成 熟 一 切 眾 生 為 目 的 , 以 寬 闊 與犕 廣 大的 心 而 精 進 修鞈 行 , 也 就 是 大 乘靭 的 精 進 , 其 因 無 有 私倌 心 而 能獢 精 純獄 無 雜覮 , 在 精 純獄 無 雜覮 中 排 除珂 懶觞 惰放 逸 的 惡 法 , 生 出 猶 如 火 焰 一 般獭 的 智 慧 光 芒倚 , 而 能獢 精 勤 的 實蹴 踐賳 所 有 波 羅訌 蜜犪 之 行 。 故 此 地 菩 薩391《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 卷 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28-29。98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修鞈 行 的 內 容韕 除珂 了 起玠 方 便 慧 , 不 捨 眾 生 以 外 , 還 要 修鞈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法 。焰 慧 地 菩 薩 於 修鞈 三 十 七 道跰 品 時頗 , 以 精 進 勇 猛 的 修鞈 持 , 使 其 心 念 了 知 通 達跲 , 並 除珂 去 世 間 的貪 愛 與犕 憂 苦 , 才 能獢 辦 到 破猡 除珂 我侷 見倝 與犕 身倧 見倝 ; 以 及 焰 慧 地 菩 薩 於 修鞈 道跰 時頗 , 依 止 於 修鞈 心 厭蹇 苦 、 依 止於 遠狚 離覭 愛 欲 、 依 止 於 證訥 道跰 滅 苦 , 並 迴玫 向 於 捨 離覭 一 切 眾 苦 的 涅顖 槃躷 。 菩 薩 慈 悲 願詒 力 , 不 捨 眾 生 於煩 惱 生 死 中 流 轉視 , 故 不 入 涅顖 槃躷 而 示 現 在 世 間 。 因 菩 薩 已 有 了 脫 生 死 的 無 上 智 慧 , 故 不 會 被 世間 的 煩 惱 所 困佷 , 而 流 轉視 於 生 死 當 中 , 此 即佘 稱牟 為 不 住 涅顖 槃躷 、 不 住 生 死 , 也 就 是 所 謂 的 不 住 道跰 行 。菩 薩 在 此 慈 悲 願詒 力 及 菩 提 心 的 驅 動珩 之 下 , 為 眾 生 而 更俐 加 勤 修鞈 不 退玩 , 而 圓 滿軈 成 就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並 以 十 種牞 精 進 不 退玩 , 令 燄 慧 地 菩 薩 得 不 退玩 轉視 。另 一 個鞄 感 受 是 於 六 位 行 法 的 探 討玒 中 , 亦 覺 得 每俟 一 位 次 之 行 皆 有 貫 穿 整超 部 《 華 嚴詫 經 》, 而 且通 前 徹躇 後 , 則 與犕 〈 十 地 品 〉 通 前 徹躇 後 是 相 互 交 絡 , 此 乃 華 嚴詫 法 門 的 特顠 色 , 品 品 交 錯 而 成 無 盡牏法 門 亦 是 華 嚴詫 法 門 壯侄 觀 之 處 。 而 本 文 所 探 討玒 的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亦 是 如 此 。 從 探 討玒 中 不 難詋 發 現 華 嚴詫菩 薩 之 行 是 窮 盡牏 一 切 時頗 間 、 空 間 的 隔踖 閡狵 , 此 間 的 交 錯 難詋 思 亦 又 能獢 相 互 的 融 攝 , 形侫 成 重 重 無 盡牏的 法 門 , 而 此 在 在 都 是 在 破猡 除珂 行 者 的 大 腦 思 惟 , 並 勘珨 破猡 躍 性 式 的 行 為 及 思 考 , 而 能獢 時頗 時頗 以 精勤 修鞈 學赩 , 不 懈赵 怠 、 不 放 逸 之 心 , 清 明 的 覺 知 一 切 的 言借 說狄 行 為 , 而 行 真猙 實蹴 菩 薩 道跰 菩 薩 行 。本 文 末 以 修鞈 行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之 人 間 菩 薩 行 , 來 作伿 為 經 典 所 說狄 的 理 與犕 實蹴 際狽 生 活 作伿 為 運跮 用 。 其目 的 是 希侣 望 透 過跸 日 常 生 活 的 實蹴 踐賳 及 兌佈 現 , 來 闡 明 、 開 曉趇 佛 法 大 意 其 實蹴 就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並 不是 高珉 不 可 攀觠 , 更俐 不 僅 是 修鞈 行 人 的 專 利 , 這 是 筆 者 最 後 以 人 間 菩 薩 行 來 作伿 為 此 篇 文 章 總 結 的 目的 。參 考 資 料 :一 、 經 文尠 原 典 :〔 東 晉領 〕 瞿 曇越 僧踶 伽 提 婆 譯 。《 中 阿 含佳 經 》。T01, no.26。〔 東 晉領 〕 瞿 曇越 僧踶 伽 提 婆 譯 。《 增猹 壹 阿 含佳 經 》。T02, no.125。〔 東 晉領 〕 佛 馱踮 跋 陀 羅訌 譯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T09, no.278。〔 東 晉領 〕 佛 馱踮 跋 陀 羅訌 共 法 顯 譯 。《 摩 訶 僧踶 祇 律 》。T22, no.1425。〔 後 秦猵 〕 佛 陀 耶 舍 共 竺 佛 念 譯 。《 長 阿 含佳 經 》。T01, no.1。〔 後 秦猵 〕 龍 樹趒 菩 薩 造 。 鳩踱 摩 羅訌 什 譯 。《 大 智 度 論 》。T25, no.1509。〔 後 秦猵 〕 鳩踱 摩 羅訌 什 譯 。《 摩 訶 若 波 羅訌 蜜犪 多 經 》。T08, no.223。〔 姚 秦猵 〕 鳩踱 摩 羅訌 什 譯 。《 持 世 經 》。T14, no.482。〔 姚 秦猵 〕 鳩踱 摩 羅訌 什 譯 。《 諸 法 無 行 經 》。T15, no.650。〔 姚 秦猵 〕 竺 佛 念 譯 。《 菩 薩 瓔 珞猃 經 》。T16, no.656。〔 姚 秦猵 〕 訶 梨 跋 摩 造 ∙ 鳩踱 摩 羅訌 什 譯 。《 成 實蹴 論 》。T32, no.1646。〔 劉猤 宋侗 〕 求俠 那倴 跋 陀 羅訌 譯 。《 雜覮 阿 含佳 經 》。T02, no.99。〔 劉猤 宋侗 〕 求俠 那倴 跋 陀 羅訌 譯 。《 大 薩 遮贆 尼 乾珍 子 所 說狄 經 》。T09, no.272。〔 北 涼 〕 曇越 無 讖 譯 。《 大 般獭 涅顖 槃躷 經 》。T12, no.374。〔 北 涼 〕 曇越 無 讖 於 姑 臧犓 譯 。《 菩 薩 地 持 經 》。T30, no.1581。〔 元 魏视 〕 菩 提 流 支 譯 。《 深 密 解 脫 經 》。T16, no.675。99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 後 魏视 〕 菩 提 流 支 等 譯 《 十 地 經 論 》。T26, no.1522。〔 後 魏视 〕 菩 提 留猈 支 共 曇越 林 等 譯 。《 妙例 法 蓮 華 經 優 波 提 舍 》。T26, no.1519。〔 後 魏视 〕 瞿 曇越 般獭 若 流 支 譯 。《 唯 識訤 論 》。T31, no. 1588。〔 蕭 齊猗 〕 僧踶 伽 跋 陀 羅訌 譯 。《 善 見倝 律 毘 婆 沙俢 》。T24, no.1462。〔 梁 〕 僧踶 伽 婆 羅訌 譯 。《 文 殊頻 師韦 利 問 經 》。T14, no.468。〔 陳 〕 真猙 諦 譯 。《 遺 教 經 論 》。T26, no.1529。〔 陳 〕 無 著 菩 薩 造 。 真猙 諦 譯 。《 攝 大 乘靭 論 》。T31, no.1597。〔 隋 〕 闍 那倴 崛 多 譯 。《 大 寶話 積跏 經 》。T11, no.310。〔 隋 〕 世 親 菩 薩 造 。 笈 多 共 行 矩猜 等 譯 。《 攝 大 乘靭 論 釋 論 》。T31, no.1596。〔 隋 〕 慧 遠狚 撰 。《 大 乘靭 義 章 》。T44, no.1851。〔 唐鞡 〕 實蹴 叉 難詋 陀 譯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T10, no.279。〔 唐鞡 〕 尸 羅訌 達跲 摩 。《 佛 說狄 十 地 經 》。T10, no.287。〔 唐鞡 〕 般獭 若 譯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T10, no.293。〔 唐鞡 〕 玄 鞾 譯 。《 大 般獭 若 波 羅訌 蜜犪 多 經 》。T05, no.220。〔 唐鞡 〕 玄 鞾 譯 。《 解 深 密 經 》。T16, no.676。〔 唐鞡 〕 玄 鞾 譯 。《 阿 毘 達跲 磨跊 大 毘 婆 沙俢 論 》。T27, no.1545。〔 唐鞡 〕 玄 鞾 譯 。《 阿 毘 達跲 磨跊 俱鞂 舍 論 》。T29, no.1558。〔 唐鞡 〕 玄 鞾 譯 。《 阿 毘 達跲 磨跊 藏 顯 宗 論 》。T29, no.1563。〔 唐鞡 〕 玄 鞾 譯 。《 瑜 伽 師韦 地 論 》。T30, no.1579。〔 唐鞡 〕 玄 鞾 譯 。《 成 唯 識訤 論 》。T31, no.1585。〔 唐鞡 〕 玄 鞾 譯 。《 攝 大 乘靭 論 釋 》。T31, no.1593。〔 唐鞡 〕 玄 鞾 譯 。《 攝 大 乘靭 論 釋 》。T31, no.1593。〔 唐鞡 〕 玄 鞾 譯 。《 顯 揚 聖 教 論 》。T31, no.1602。〔 唐鞡 〕 波 羅訌 猄 蜜犪 多 羅訌 譯 。《 大 乘靭 莊 嚴詫 經 論 》。T31, no.1604。〔 唐鞡 〕 李俒 通 玄 撰 。《 略 釋 新 華 嚴詫 經 修鞈 行 次 第 決俩 疑牉 論 》。T36, no.1741。〔 唐鞡 〕 法 藏 述 。《 華 嚴詫 經 探 玄 記玐 》。T35, no.1733。〔 唐鞡 〕 法 藏 撰 。《 梵 網牺 經 菩 薩 戒侶 本 疏 》。T40, no.1813。〔 唐鞡 〕 法 藏 撰 。《 華 嚴詫 五 十 要 問 答 》。T45, no.1869。〔 唐鞡 〕 澄 觀 述 。《 華 嚴詫 經 行 願詒 品 疏 》。X05, no.227。〔 唐鞡 〕 澄 觀 撰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疏 》。T35, no.1735。〔 唐鞡 〕 澄 觀 述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詫 經 隨 疏 演躽 義 鈔 》。T36, no.1736。〔 唐鞡 〕 澄 觀 述 。《 新 譯 華 嚴詫 經 七 處 九 會 頌踨 釋 章 》。T36, no.1738。〔 唐鞡 〕 慧 沼 撰 。《 金 光 明 最 勝 王 經 疏 》。T39, no.1788。〔 唐鞡 〕 圓 測 撰 。《 解 深 密 經 疏 》。X21, no.369。〔 宋侗 〕 法 賢 譯 。《 佛 說狄 決俩 定 義 經 》。T17, no.762。〔 宋侗 〕 施 護 。《 佛 說狄 法 集 名 數 經 》。T17, no.764。〔 遼 〕 鮮 演躽 述 。《 華 嚴詫 經 談 玄 抉侽 擇赾 》。X08, no.235。〔 清 〕 永 光 錄 集 。《 華 嚴詫 經 綱牻 目 貫 攝 》。X09, no.241。100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二 、 當 代 研厼 究 專 書 :方 立 天 著 (1991)。《 法 藏 》。 台 北 : 東 大 圖蹙 書頟 出 版 。方 東 美 著 (1980)。《 華 嚴詫 宗 哲鞦 學赩 》。 台 北 : 黎赆 明 文 化 事 業 公 司 。印 順 著 (1992)。《 初 期 大 乘靭 佛 教 之 起玠 源 與犕 展韙 開 》。 台 北 : 正 聞犉 出 版 社 。李俒 世 傑 撰 (1998)。《 華 嚴詫 哲鞦 學赩 要 義 》。 台 北 : 佛 教 出 版 社 。李俒 世 傑 譯 (1989) 川 田 雄 太 郎 等 著 。《 華 嚴詫 思 想 》。 台 北 : 法 軟爾 出 版 社 。李俒 惠 英 譯 (1996)。 木 俕 清 孝侒 著 。《 中 國 華 嚴詫 思 想 史 》。 台 北 : 東 大 圖蹙 書頟 出 版 。陳 柏 達跲 著 (1992)。《 圓 滿軈 生 命 的 實蹴 現 - 布 施 波 羅訌 蜜犪 》。 台 北 : 東 大 圖蹙 書頟 出 版 。楊 政 河 著 (2004)。《 華 嚴詫 哲鞦 學赩 研 究倏 》。 慧 炬 出 版 社 印 行 。劉猤 貴 傑 著 (1995)。《 華 嚴詫 宗 入 門 》。 台 北 : 東 大 圖蹙 書頟 出 版 。鄧贌 克佉 銘狭 (1997)。《 華 嚴詫 思 想 之 心 與犕 法 界 》。 台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 。釋 大 寂 著 (1994)。《 成 佛 必 經 之 路跡 圓 滿軈 布 施 之 道跰 》。 悟韷 光 精 舍 倡鞃 印 。釋 依 日 著 (1989)。《 六 波 羅訌 蜜犪 之 研 究倏 》。 高珉 雄 : 佛 光 山 出 版 。釋 賢 度 編 著 (2002)。《 華 嚴詫 經 十 地 品 淺 釋 》。 台 北 : 華 嚴詫 蓮 社 。釋 賢 度 編 著 (1998)。《 華 嚴詫 學赩 講 義 》。 台 北 : 華 嚴詫 蓮 社 。釋 慧 嶽 譯 (1979) 高珉 峰韠 了 州 著 。《 華 嚴詫 思 想 史 》。 台 北 : 中 華 佛 教 文 獻詿 編 撰 社 。釋 繼 夢蹤 (1996)。《 華 嚴詫 宗 哲鞦 學赩 概 要 》。 台 北 : 圓 明 出 版 社 。釋 繼 夢蹤 (2006)。《 探 玄 記玐 玄 談 》。 台 北 : 空 庭韨 書頟 苑 有 限 公 司 。三 、 日尤 文尠 資 料 :平 川 彰躆 等 编 (1981)。《 大 乘靭 佛 教 》。 東 京 : 講 座韩 · 大 乘靭 佛 教 。石 井 教 道跰 (1965)。《 華 嚴詫 教 學赩 成 立 史 》。 遺 稿 刊 行 會 。伊 訖 瑞 叡 (1988)。《 華 嚴詫 菩 薩 道跰 の 基 礎 的 研 究倏 》。 京 都 : 平 樂 寺 書頟 店 。坂 本 幸 男 (1981)。《 華 嚴詫 經 の 實蹴 踐賳 》。《 坂 本 幸 男 論 文 集 第 三 —— 佛 教 、 倫鞌 理 和 實蹴 踐賳 》。 東 京 :大 東 出 版 社 。坂 本 幸 男 (1956)。《 華 嚴詫 教 學赩 の 研 究倏 》。 京 都 : 平 樂 寺 書頟 店 。高珉 崎 直 道跰 (1983)。〈 華 嚴詫 思 想 〉《 講 座韩 : 大 乘靭 佛 教 三 》。 春 秋 社 。鎌 田 茂 雄 (1978)。《 中 國 華 嚴詫 思 想 史 の 研 究倏 》。 東 京 : 東 京 大 學赩 。四屶 、 期醸 刊屔 論 文尠 :朱 慧 定 (1997)。〈 華 嚴詫 經 十 住 菩 薩 之 梵 行 〉。《 大 專 學赩 生 佛 學赩 論 文 ( 七 )》。台 北 : 財 團蹘 法 人 華 嚴詫 蓮 社 出 版 。陳 永 革靣 (1999)。(《 正 觀 雜覮 誌犽 》 第 11 期 〈 圓 融 與犕 還 原鞝 — 晚 明 佛 教 復 興 的 思 想 主題覹 及 其 特顠 質賭 〉)釋 天 演躽 (2001)。《 華 嚴詫 經 十 地 品 布 施 波 羅訌 蜜犪 之 研 究倏 》。 台 北 : 華 嚴詫 專 宗 佛 學赩 研究倏 所 第 六 屆 畢 業 論 文 。101


第 二 十 屆 全峖 國 佛 學 論 文尠 聯 合峯 發 表 會釋 天 行 (2001)。《 燄 慧 地 與犕 精 進 波 羅訌 蜜犪 之 交 涉顎 》。 台 北 : 華 嚴詫 專 宗 佛 學赩 研究倏 所 第 六 屆 畢 業 論 文 。釋 文 慧 (1984)。《 十 度 波 羅訌 蜜犪 之 般獭 若 教 化 》。 台 北 : 華 梵 佛 學赩 研 究倏 所 出 版 。 華 梵 佛學赩 年 刊 第 2-3 期 合 刊 。釋 慈 汶俶 (1997)。〈 華 嚴詫 經 十 地 品 發 光 地 之 研 究倏 〉。《 大 專 學赩 生 佛 學赩 論 文 ( 七 )》。台 北 : 財 團蹘 法 人 華 嚴詫 蓮 社 出 版 。釋 慧 觀 (1980)。《 華 嚴詫 經 十 地 品 之 研 究倏 》。 台 北 : 華 嚴詫 專 宗 佛 學赩 研 究倏 所 第 一 屆 畢 業 論 文 。工 具 書 :明 一 如 等 撰 (1995)。《 三 藏 法 數 》。 台 北 : 三 慧 學赩 處 。丁 福 保 編 著 。《 丁 福 保 佛 學赩 大 辭訶 典 》。佛 光 大 辭訶 典 編 修鞈 委 員鞬 會 (1988)。《 佛 光 大 辭訶 典 》。 高珉 雄 市 : 佛 光 出 版 社 。藍 吉 富 主 編 (1994)。《 中 國 佛 教 百 科 全 書頟 》。 台 南 : 中 國 佛 教 百 科 文 獻詿 基 金 會 。CBETA(2008)。 中 華 電踝 子 佛 典 協 會 。102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