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2014 Views

清閑與戒懼—從陳繼儒見晚明文人心態一、山林閑雅與妙語 ... - 東吳大學

清閑與戒懼—從陳繼儒見晚明文人心態一、山林閑雅與妙語 ... - 東吳大學

清閑與戒懼—從陳繼儒見晚明文人心態一、山林閑雅與妙語 ... - 東吳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卷 4,〈 祁 止 祥 癖 〉, ,2004),<br />

朝 政 惡 化 。<br />

―― 與 戒 懼 從 陳 繼 儒 見 晚 明 文 人 心 閑 清<br />

57 態<br />

面 臨 此 種 政 事 , 士 人 除 失 望 外 , 亦 逐 步 喪 失 狂 者 從 政 濟 世 熱 情 , 轉 向 自 身 逸<br />

樂 或 生 活 建 構 為 主 。 故 有 袁 宏 道 自 適 態 度 與 癖 好 逸 樂 出 現 。 可 謂 李 贄 之 死 , 使 士<br />

人 面 對 狂 者 張 揚 性 格 的 反 思 與 思 索 自 身 如 何 在 政 事 不 可 為 與 濟 世 不 敢 為 的 矛 盾<br />

下 做 一 抉 擇 , 重 新 尋 求 自 身 價 值 觀 。 也 因 此 才 有 自 適 論 點 出 現 , 以 求 自 身 安 適 來<br />

舒 緩 內 心 的 焦 慮 與 苦 悶 。<br />

隨 著 愈 來 愈 多 士 人 把 對 政 治 的 進 取 精 神 轉 向 自 身 生 活 經 營 , 除 了 造 成 山 人 清<br />

雅 文 化 流 行 之 外 , 也 造 成 青 樓 名 妓 等 情 慾 風 蔚 為 風 尚 。 更 為 重 要 者 , 由 於 士 子 專<br />

注 於 自 身 , 使 狂 者 內 涵 發 生 變 化 , 由 原 本 積 極 進 取 的 外 向 濟 世 熱 情 變 成 狂 放 恣 意<br />

的 自 我 享 樂 。 袁 宏 道 正 是 狂 者 內 涵 逐 漸 轉 化 的 一 個 好 例 子 。 一 方 面 , 他 三 度 出 入<br />

仕 隱 之 間 , 除 有 其 經 濟 因 素 , 亦 可 見 其 仍 有 濟 世 理 想 ; 另 一 方 面 , 又 以 「 癖 」 作<br />

為 真 性 情 、 真 人 之 寄 託 , 以 為 「 人 無 癖 , 不 可 與 交 , 以 其 無 深 情 也 ; 人 無 疵 , 不<br />

可 與 交 , 以 其 無 真 氣 也 」, 123 象 徵 狂 者 依 心 而 行 的 胸 次 漸 向 自 身 癖 好 轉 化 , 同 時<br />

亦 有 狷 者 有 所 為 有 所 不 為 的 退 縮 意 涵 在 當 中 。 可 見 袁 宏 道 「 自 適 」、「 癖 」 的 提 出<br />

有 其 時 代 背 景 與 特 色 。<br />

袁 宏 道 , 字 中 郎 , 公 安 人 , 生 於 隆 慶 2 年 (1568), 卒 於 萬 曆 38 年 (1610),<br />

明 代 公 安 派 領 導 人 之 一 , 提 倡 自 適 與 癖 之 生 活 。 其 三 度 出 入 仕 隱 之 間 即 被 認 為 是<br />

自 適 態 度 的 體 現 。 124 筆 者 以 為 此 事 亦 可 視 為 宏 道 由 狂 者 至 狷 者 過 渡 的 要 項 , 象 徵<br />

士 人 對 仕 隱 取 捨 與 漸 對 政 治 失 望 的 表 徵 。 宏 道 與 李 贄 相 同 , 皆 認 為 適 世 乃 人 生 最<br />

高 理 想 , 如 在 〈 徐 漢 明 〉 一 文 中 所 示 :<br />

弟 觀 世 間 學 道 有 四 種 人 : 有 玩 世 、 有 出 世 、 有 諧 世 、 有 適 世 。 玩 世 者 , 莊<br />

周 、 列 禦 寇 、 阮 籍 之 徒 是 也 。 上 下 數 千 載 , 數 人 而 已 , 已 矣 , 不 可 復 得 矣 。<br />

出 世 者 , 達 摩 、 馬 祖 之 屬 皆 是 。 其 人 一 瞻 一 視 , 皆 具 鋒 刃 , 以 狠 毒 之 心 而<br />

行 慈 悲 之 事 , 行 雖 孤 寂 , 志 亦 可 取 。 諧 世 者 , 司 寇 以 後 一 派 措 大 , 立 定 腳<br />

跟 講 道 德 仁 義 者 是 也 。 學 問 亦 切 近 人 情 , 但 粘 帶 處 多 , 不 能 迥 脫 蹊 徑 之 外 ,<br />

所 以 用 世 有 餘 , 超 乘 不 足 。 獨 有 適 世 一 種 其 人 , 其 人 甚 奇 , 然 亦 甚 可 恨 。<br />

以 為 禪 也 , 戒 行 不 足 ; 以 為 儒 也 , 口 不 道 堯 、 舜 、 周 孔 之 學 , 身 不 行 羞 惡<br />

辭 讓 之 事 。 於 業 不 擅 一 能 , 於 世 不 堪 一 務 , 最 天 下 不 緊 要 人 。 雖 于 世 無 所<br />

忤 違 , 而 賢 人 君 子 則 斥 之 惟 恐 不 遠 矣 。 弟 最 喜 此 一 種 人 , 以 為 自 適 之 極 ,<br />

123<br />

張<br />

124<br />

如<br />

撰 , 于 學 周 、 田 剛 點 校 ,《 陶 庵 夢 憶 》( 青 島 : 青 島 出 版 社 中 , 即 認 為 袁 宏 道 三 度 出 入 仕 隱 乃 其 自 適 生 活 的 體 現 , 表 現 出 袁 宏 道 不 受 拘 束 的 曠 達 心 態 。 岱<br />

頁 111。<br />

212~225 軍 於 《 復 古 與 新 變 : 明 代 文 人 心 態 史 》 頁 小 史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