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何來有我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目錄前 言 ……………………………………………………………3第 一 章 : 修 行 的 起 點 …………………………………………5第 二 章 : 守 護 根 門 : 正 念 與 正 智 ……………….……………23第 三 章 : 去 除 五 蓋 ……………………………………………38第 四 章 : 初 禪 …………………………………………………53第 五 章 : 二 禪 和 三 禪 …………………………………………70第 六 章 : 四 禪 …………………………………………………87第 七 章 : 第 五 禪 和 第 六 禪 : 空 無 邊 處 定 、 識 無 邊 處 定 …107第 八 章 : 第 七 禪 : 無 所 有 處 定 ; 第 八 禪 :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定 ;第 九 禪 : 滅 盡 定 :………………………………123第 九 章 : 出 離 、 離 慾 和 四 聖 諦 ……………………………137第 十 章 : 貪 愛 的 止 息 : 趣 向 涅 槃 ……………………………151第 十 一 章 : 去 除 自 我 的 幻 象 ………………………………166第 十 二 章 : 哪 個 是 真 正 的 自 我 ……………………………182第 十 三 章 : 道 及 果 : 修 行 的 目 的 …………………………200附 錄 一 : 三 學 、 七 清 淨 與 十 六 觀 智 ………………………218附 錄 二 : 布 吒 婆 樓 經 ………………………………………219附 錄 二 : 修 習 慈 心 …………………………………………242作 者 簡 介 ……………………………………………………2442


義 ; 而 所 有 找 到 內 心 的 平 靜 、 喜 悅 和 滿 足 的 人 , 希 望 他 們 對世 界 和 平 及 人 類 福 祉 能 有 所 貢 獻 。本 書 內 容 來 自 一 個 為 期 三 週 的 禪 修 營 中 的 講 座 , 地 點 在美 國 加 州 , 時 間 是 一 九 九 四 年 五 、 六 月 。由 於 Gail Gokey 和 Alicia Yerburgh 的 慈 悲 、 慷 慨 和 參與 , 讓 我 們 能 讀 到 這 些 有 助 於 修 行 的 文 章 。 我 個 人 非 常 感 謝Gail 和 Alicia 的 辛 勞 , 也 感 謝 Toni Stevens, 他 很 善 巧 的 安排 這 次 的 禪 修 營 ; 也 很 感 謝 Traudel Reiss 在 電 腦 方 面 的 幫忙 , 使 編 輯 及 校 對 得 以 順 利 進 行 ; 在 Tim McNeil 幹 練 的 領導 下 , 智 慧 出 版 社 為 本 書 設 計 精 美 的 封 面 , 而 我 也 很 高 興能 名 列 出 版 社 的 作 者 群 之 中 。如 果 本 書 能 使 那 些 修 行 人 對 佛 法 更 有 信 心 , 更 喜 歡 修行 , 能 獲 得 更 高 的 內 觀 智 慧 , 得 以 觀 察 究 竟 實 相 (absolutetruth), 那 麼 所 有 為 本 書 流 過 汗 水 的 人 都 會 感 到 非 常 欣 慰 ,也 會 以 同 樣 的 方 式 付 出 我 們 的 時 間 和 愛 。在 修 行 的 過 程 中 , 在 解 脫 道 上 , 我 們 都 具 有 開 悟 的 潛能 , 願 此 書 成 為 禪 修 者 的 良 伴 , 願 正 法 常 住 人 心 。艾 雅 、 珂 瑪 于 德 國 . 佛 陀 精 舍一 九 九 六 年 七 月 一 日4


第 一 章修 行 的 起 點 : 持 戒上 座 部 佛 教 以 巴 利 三 藏 作 為 佛 陀 教 法 的 基 礎 , 巴 利 文 是由 梵 文 演 變 而 來 的 , 為 佛 陀 所 使 用 。 兩 者 的 不 同 正 如 拉 丁 語與 意 大 利 語 。 在 當 時 , 學 者 們 會 說 梵 語 , 而 一 般 大 眾 則 會 說巴 利 語 。 佛 教 已 有 二 千 五 百 多 年 的 歷 史 。巴 利 三 藏 又 稱 為 Tipitaka,Ti 是 三 的 意 思 ,pitaka 意 為籃 子 。 三 藏 包 括 律 藏 (Vinaya), 記 載 比 丘 及 比 丘 尼 的 戒 律 ;經 藏 (Suttas), 記 載 佛 陀 所 說 的 法 ; 論 藏 (Abhidhamma,阿 毗 達 摩 ), 是 佛 教 較 高 深 的 教 理 。 為 甚 麼 稱 為 三 個 籃 子 呢 ?因 為 最 初 的 經 文 是 寫 在 乾 燥 的 香 蕉 葉 上 的 。 乾 的 香 蕉 葉 頗 為堅 實 , 將 經 文 刻 在 葉 子 上 , 再 塗 上 特 製 的 草 莓 汁 , 再 將 其 他部 份 抹 掉 , 就 會 留 下 黑 色 凹 陷 的 文 字 。 直 到 今 日 , 斯 里 蘭 卡的 某 些 寺 院 仍 用 這 種 方 法 來 複 製 經 文 , 當 舊 的 葉 子 毀 壞 時 ,僧 眾 會 把 舊 的 葉 子 中 的 經 文 抄 錄 在 新 的 葉 子 上 , 這 些 刻 有 經文 的 葉 子 會 用 很 厚 的 木 板 放 在 葉 子 的 上 下 方 , 然 後 綑 綁 起來 。 有 些 施 主 會 用 金 或 銀 裝 飾 的 木 片 , 以 表 示 對 佛 陀 的 敬意 。 這 些 貝 葉 經 並 非 書 本 , 無 法 用 一 隻 手 拿 著 , 通 常 這 些 貝葉 經 會 放 在 三 個 籃 子 裡 , 以 便 攜 帶 , 所 以 巴 利 三 藏 又 稱 為Tipitaka 或 三 個 籃 子 。5


此 書 從 開 始 到 結 束 都 在 討 論 一 篇 英 譯 的 《 長 部 》(Digha1Nikaya) 第 九 經 經 文 。Digha 意 為 長 ,Nikaya 意 為 部 。 佛 陀入 滅 多 年 後 , 他 的 開 示 被 結 集 成 五 大 部 類 的 經 典 , 分 別 是 《 中部 》(Majjhima Nikaya、《 長 部 》、《 增 支 部 》(AnguttaraNikaya)、《 相 應 部 》(Samyutta Nikaya) 和 《 小 部 》(KhuddakaNikaya) 2 , 不 適 合 歸 入 前 四 部 的 經 典 , 則 收 入 《 小 部 》。《 長 部 》 經 文 包 括 整 套 的 修 行 方 法 。 我 們 必 須 知 道 佛 陀在 兩 個 層 次 說 法 , 一 個 是 相 對 的 層 次 (relative truth), 另 一個 是 絕 對 的 層 次 (absolute truth)。 剛 接 觸 佛 法 時 , 我 們 對 絕對 層 次 的 法 沒 有 概 念 , 若 碰 到 絕 對 層 次 的 法 (truth), 可 能會 退 縮 , 因 為 同 一 個 問 題 在 兩 個 不 同 的 層 次 上 討 論 , 會 有 不同 的 答 案 。 例 如 , 我 們 聽 了 一 個 禪 宗 的 公 案 後 , 會 茫 然 不 解 ,不 知 其 所 以 然 , 這 是 因 為 公 案 的 道 理 是 無 法 從 相 對 的 層 次 來理 解 的 。 記 住 : 在 絕 對 的 層 次 永 遠 不 會 有 自 我 , 所 以 公 案 的道 理 只 有 一 點 , 也 就 是 沒 有 實 體 , 沒 有 自 我 。1 《 長 部 》 英 譯 本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為 MauriceWalshe 所 譯 , 由 智 慧 出 版 社 於 1995 年 出 版 。 此 書 的 引 文 泰 半 引自 《 布 吒 婆 樓 經 》, 其 餘 則 引 自 《 梵 網 經 》 和 《 沙 門 果 經 》( 即 《 長部 》 第 一 經 和 第 二 經 )。2 《 長 部 》 相 當 於 漢 譯 的 《 長 阿 含 》;《 中 部 》 相 當 於 《 中 阿 含 》;《 增 支 部 》 相 當 於 《 增 一 阿 含 》;《 相 應 部 》 相 當 於 《 雜 阿 含 》;《 小部 》 系 雜 藏 , 沒 有 相 對 應 的 漢 譯 經 典 。6


我 們 也 可 以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體 會 這 兩 個 層 次 的 法 , 以 一 張桌 子 和 椅 子 為 例 , 對 一 般 人 而 言 是 兩 件 家 具 ; 而 對 物 理 學 家來 說 , 它 們 只 是 由 能 量 所 組 成 的 粒 子 (particle) 而 已 。 物 理學 家 下 班 後 回 到 家 , 一 樣 會 坐 在 椅 子 上 和 使 用 桌 子 。當 佛 陀 說 無 一 物 , 沒 有 自 我 時 , 他 是 在 說 絕 對 層 次 的法 , 以 絕 對 層 次 而 言 , 我 們 每 天 所 面 對 的 世 界 只 是 視 覺 和 心理 的 幻 象 罷 了 。 佛 陀 也 說 相 對 層 次 的 法 , 所 以 佛 陀 也 用「 我 」、「 我 的 」、「 你 」 等 字 , 他 教 導 與 我 們 有 關 的 事 , 如 業(karma)、 心 清 淨 、 情 緒 、 身 心 等 。 我 們 必 須 了 解 這 是 兩種 不 同 層 次 的 法 , 表 達 的 語 言 因 而 大 不 相 同 。當 我 們 深 入 探 討 這 部 經 時 , 就 會 了 解 絕 對 層 次 的 法 , 這點 非 常 重 要 , 因 為 佛 陀 告 訴 我 們 , 一 旦 我 們 證 悟 絕 對 層 次 的法 , 必 定 可 以 永 遠 解 脫 苦 。 佛 陀 所 教 的 法 和 指 導 , 使 我 們 一步 一 步 的 邁 向 證 悟 - 這 是 佛 陀 親 自 證 悟 的 經 驗 。現 在 的 科 學 越 來 越 能 證 明 這 些 經 驗 , 然 而 從 另 一 個 角 度來 說 更 妙 : 佛 陀 所 說 的 法 印 證 了 今 日 的 科 學 。 絕 大 部 份 的 科學 家 都 未 證 悟 , 雖 然 他 們 知 道 : 一 切 物 質 只 是 聚 合 又 分 散 的粒 子 , 卻 不 了 解 他 們 也 是 粒 子 而 已 , 沒 有 實 體 ; 假 如 他 們 把自 己 也 列 入 觀 察 的 對 象 中 , 這 些 科 學 家 可 能 很 久 以 前 就 已 經7


證 悟 , 而 且 很 可 能 在 教 導 世 人 如 何 證 悟 , 而 不 是 在 教 物 理 了 。我 們 也 許 聽 過 或 讀 過 這 些 理 論 , 也 頗 感 興 趣 , 然 而 如 果我 們 不 去 實 踐 , 這 些 道 理 也 就 沒 有 甚 麼 用 處 。 佛 法 最 大 的 益處 是 它 的 可 行 性 , 而 解 脫 道 上 的 每 一 步 都 是 切 實 可 行 的 。我 所 選 的 經 典 是 《 布 吒 婆 樓 經 》 3 , 此 經 的 副 題 是 心 識的 各 種 境 界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在 經 中 , 佛 陀 對 某人 說 法 , 並 回 答 他 的 問 題 , 所 以 許 多 佛 經 都 是 以 人 名 為 經名 。 此 經 是 佛 陀 為 布 吒 婆 樓 所 說 , 故 以 布 吒 婆 樓 為 經 名 。大 部 份 的 佛 經 以 「 如 是 我 聞 」 開 始 ( 巴 利 文 是 evam mesuttam), 原 因 是 所 有 的 佛 經 都 是 讀 誦 的 。 第 一 次 結 集 經 典 ,是 在 佛 陀 入 滅 後 的 三 個 月 舉 行 , 參 加 的 全 是 阿 羅 漢 , 誦 經 的內 容 包 括 : 說 這 部 經 的 地 點 、 有 哪 些 人 物 在 場 , 以 及 主 要 的問 答 等 。 這 些 內 容 使 在 場 聆 聽 的 僧 眾 能 記 住 經 中 的 場 合 , 他們 同 意 或 不 同 意 這 部 經 的 內 容 , 如 須 更 正 , 僧 眾 可 以 建 議 修改 經 文 。如 是 我 聞 : 一 時 佛 在 舍 衛 國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給 孤 獨 長 者 是 一 位 非 常 富 有 的 商 人 , 他 第 一 次 聽 佛 陀說 法 便 皈 依 佛 陀 , 成 為 佛 弟 子 , 那 時 由 於 佛 陀 和 他 的 弟 子 們3 《 布 吒 婆 樓 經 》 見 《 長 部 》 第 九 經 , 中 譯 本 係 江 鍊 百 據 日 譯 本 重譯 , 由 芝 峰 法 師 校 證 。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 印 行 ,1987。8


仍 是 遊 方 僧 , 所 以 他 想 捐 一 座 寺 院 給 佛 陀 , 他 找 到 一 座 屬 於祇 陀 太 子 的 芒 果 園 , 然 而 祇 陀 太 子 卻 拒 絕 出 售 , 給 孤 獨 長 者很 有 耐 心 , 向 祇 陀 太 子 請 求 了 許 多 次 , 最 後 太 子 說 , 如 果 給孤 獨 長 者 能 以 金 幣 覆 蓋 整 座 芒 果 園 , 他 就 會 賣 給 他 。 給 孤 獨長 者 命 令 他 的 僕 傭 們 運 來 一 箱 箱 的 金 幣 , 想 把 整 座 芒 果 園 覆蓋 住 , 金 幣 用 光 了 , 還 有 一 小 片 土 地 未 舖 上 金 幣 , 最 後 太 子也 把 這 片 土 地 供 養 佛 陀 , 所 以 這 座 林 園 稱 為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給 孤 獨 長 者 花 了 三 分 之 一 的 財 產 買 下 這 座 芒 果 園 , 又花 了 三 分 之 一 的 財 產 建 造 精 舍 。 佛 陀 在 此 園 中 度 過 了 二 十 五個 雨 安 居 。 在 印 度 , 雨 安 居 指 在 雨 季 的 三 個 月 , 僧 尼 留 在 寺院 學 習 和 禪 修 , 不 外 出 托 缽 。 雨 安 居 的 原 因 是 : 在 佛 陀 時 代 ,所 有 的 僧 尼 都 必 須 托 缽 , 以 獲 得 他 們 的 食 物 。 在 雨 季 , 幼 小的 秧 苗 種 在 水 中 , 隱 藏 在 水 中 , 僧 尼 不 小 心 便 把 秧 苗 踩 死 ,因 此 有 農 夫 向 佛 陀 投 訴 : 僧 眾 在 雨 季 外 出 時 , 經 常 不 慎 踐 踏農 作 物 。 由 於 有 上 千 位 僧 尼 外 出 托 缽 , 結 果 導 致 農 作 物 欠收 , 使 農 夫 挨 餓 , 所 以 佛 陀 就 規 定 僧 眾 在 雨 季 時 , 要 在 寺 院安 居 , 由 信 眾 把 食 物 帶 到 寺 院 供 養 僧 眾 。 雨 季 安 居 至 今 仍 被遵 守 。時 布 吒 婆 樓 苦 行 外 道 , 與 外 道 眾 三 百 人 , 住 末 利 園 中 ,提 陀 迦 樹 (Tinduka) 環 遶 之 大 講 堂 。在 佛 經 中 , 稱 其 他 宗 教 的 出 家 人 為 外 道 或 苦 行 僧 。 末 利9


(Mallika) 夫 人 是 波 斯 匿 王 (Pasenadi) 的 王 后 , 她 是 佛 陀虔 誠 的 信 徒 , 也 是 外 道 的 施 主 。爾 時 世 尊 , 清 旦 , 著 衣 持 缽 , 入 舍 衛 城 乞 食 。 然 於 其 時 ,世 尊 念 言 : 於 舍 衛 城 遊 行 乞 食 , 為 時 尚 早 , 寧 可 往 訪 末 利 園中 提 陀 迦 樹 環 遶 之 大 講 堂 。由 於 為 時 尚 早 , 所 以 佛 陀 未 去 舍 衛 城 (Savatthi) 托 缽 。經 中 經 常 提 到 舍 衛 城 , 因 為 給 孤 獨 長 者 布 施 的 林 園 就 在 舍 衛城 附 近 。 雖 然 佛 陀 只 在 印 度 北 部 教 化 , 但 佛 法 卻 從 此 地 弘 揚到 世 界 各 地 。時 布 吒 婆 樓 苦 行 外 道 與 諸 多 侍 眾 共 坐 一 處 , 大 聲 喧 嚷 ,互 相 詈 罵 , 耽 於 種 種 無 益 議 論 , 即 論 王 、 論 盜 、 論 大 臣 、 論軍 隊 、 論 怖 畏 、 論 戰 爭 、 論 食 、 論 飲 、 論 衣 、 論 床 、 論 鬘 、論 香 、 論 親 戚 、 論 乘 具 、 論 部 落 、 論 村 莊 、 論 都 市 、 論 鄉 間 、論 婦 女 、 論 勇 士 、 論 市 街 、 論 瑣 事 、 論 亡 靈 、 論 餘 諸 雜 事 、論 水 陸 起 源 , 及 論 斯 有 斯 無 等 。經 中 一 開 始 , 一 群 以 布 吒 婆 樓 為 首 的 外 道 正 在 閒 談 , 談論 一 些 俗 事 及 無 益 修 行 的 話 題 。 佛 陀 認 為 我 們 應 該 避 免 這 些閒 談 , 因 為 談 論 這 些 , 不 但 會 引 起 紛 爭 , 還 會 擾 亂 內 心 , 會引 起 慾 望 、 情 慾 等 不 善 心 所 , 也 會 產 生 執 著 和 自 我 認 同 。 即10


使 今 日 , 在 所 謂 的 第 三 世 界 , 井 邊 仍 是 重 要 的 聚 會 場 所 , 因為 許 多 地 方 沒 有 自 來 水 , 所 以 附 近 的 居 民 在 井 邊 閒 談 , 並 交換 最 新 消 息 , 這 些 閒 談 經 常 會 造 成 中 傷 、 毀 謗 。 這 種 閒 談 是佛 陀 禁 止 的 , 因 為 這 些 言 論 無 法 產 生 智 慧 , 也 無 法 使 我 們 的心 轉 向 修 行 、 解 脫 。爾 時 , 布 吒 婆 樓 苦 行 外 道 遙 見 世 尊 , 自 彼 方 來 , 即 令 其眾 , 靜 默 勿 嘩 , 曰 :「 諸 君 , 肅 靜 勿 聲 。 沙 門 瞿 曇 來 矣 。 彼愛 沈 默 , 彼 長 老 並 讚 嘆 沈 默 , 若 知 吾 等 會 眾 沈 默 , 當 覺 此 行不 虛 也 。」 彼 等 苦 行 外 道 , 聞 是 言 已 , 眾 皆 沈 默 。布 吒 婆 樓 看 到 佛 陀 走 近 時 , 以 歡 喜 的 心 向 佛 陀 問 好 , 在下 一 段 經 文 中 , 可 以 看 出 布 吒 婆 樓 是 多 麼 高 興 能 見 到 世 尊 。布 吒 婆 樓 語 世 尊 曰 :「 善 來 世 尊 , 吾 等 歡 迎 世 尊 。 世 尊久 未 來 此 。 請 坐 世 尊 。 此 座 之 設 , 為 世 尊 也 。」世 尊 就 所 設 座 而 坐 , 布 吒 婆 樓 別 取 低 座 , 坐 於 一 旁 。 世尊 告 布 吒 婆 樓 曰 :「 布 吒 婆 樓 , 汝 等 集 此 , 以 何 因 緣 , 為 何論 議 ? 而 汝 等 論 議 何 故 中 止 耶 ?」佛 陀 想 知 道 他 們 的 問 題 所 在 , 好 幫 他 們 解 決 疑 難 。布 吒 婆 樓 聞 是 言 已 , 答 世 尊 曰 :「 世 尊 , 吾 等 集 此 , 所11


欲 論 者 , 可 暫 置 之 , 因 此 等 言 論 , 世 尊 日 後 易 得 聞 也 。」布 吒 婆 樓 不 想 告 訴 佛 陀 他 們 在 談 論 甚 麼 , 因 為 他 有 更 重要 的 問 題 要 問 佛 陀 。世 尊 , 邇 來 頗 有 外 道 沙 門 、 婆 羅 門 , 集 此 講 堂 , 就 「 增上 想 滅 」 發 出 議 論 , 曰 :「 增 上 想 滅 , 云 何 可 至 耶 ?」識 ( 想 ) 最 究 竟 的 滅 盡 境 界 ( 增 上 想 滅 ), 有 時 指 第 九禪 (jhana) 的 境 界 , 也 稱 為 滅 受 想 定 , 在 這 個 境 界 中 , 受和 想 (perception) 的 作 用 都 會 停 止 。 我 們 將 在 稍 後 的 篇 章中 討 論 各 種 禪 定 。 布 吒 婆 羅 所 提 的 問 題 - 滅 盡 , 也 是 當 時 印度 人 認 為 是 修 行 中 最 高 、 最 究 竟 的 境 界 , 因 此 他 們 頗 有 興趣 。 在 巴 利 文 , 滅 受 想 定 為 abhi-sabba-nirodha。Abi 意 為 「 最高 」;sabba 是 「 想 」;nirodha 是 「 滅 」。 整 句 或 譯 為 識 ( 或想 ) 的 最 高 止 滅 (highest extinction), 這 是 修 行 的 極 致 。 因此 他 們 想 知 道 更 多 有 關 滅 盡 定 的 境 界 。 布 吒 婆 羅 繼 續 說 道 :或 有 人 作 是 說 言 : 想 之 生 與 滅 , 係 無 因 無 緣 。 當 「 想 」生 起 , 則 人 有 知 覺 (conscious); 當 「 想 」 停 止 , 則 沒 有 知覺 4 。 此 為 彼 等 所 說 之 增 上 想 滅 。4此 處 江 鍊 百 譯 為 :「 時 有 一 類 , 作 是 說 言 : 人 人 皆 以 無 因 無 緣 而想 生 , 無 因 無 緣 而 想 滅 。 生 時 即 有 想 , 滅 時 即 無 想 。」12


布 吒 婆 羅 聽 說 滅 盡 定 是 指 沒 有 知 覺 , 這 是 非 常 嚴 重 的 誤解 ,「 滅 盡 定 」 不 是 指 沒 有 知 覺 , 而 是 「 想 」 和 「 受 」 的 止息 。 布 吒 婆 羅 又 說 :而 餘 者 作 是 說 言 : 其 實 不 然 ,「 想 」 實 人 我 也 ( 是 一 個人 的 自 我 ), 它 會 生 起 和 消 失 。 當 「 想 」 生 起 , 人 便 有 知 覺 ;當 想 (perceptions) 消 失 , 人 便 沒 有 知 覺 。 5布 吒 婆 羅 轉 述 他 人 的 見 解 , 並 使 用 「 增 上 想 滅 」( 識 最究 竟 的 滅 盡 境 界 ) 這 個 概 念 , 其 實 他 誤 解 這 個 概 念 , 佛 陀 稍後 會 向 他 解 釋 。復 有 餘 者 作 是 說 言 :「 不 然 , 實 有 沙 門 婆 羅 門 , 具 大 神通 與 大 威 力 , 彼 等 於 人 , 移 想 而 來 , 掣 想 而 去 。 移 來 則 有 想 ,掣 去 則 無 想 。」 此 等 人 以 如 是 說 增 上 想 滅 。復 有 餘 者 作 是 說 言 :「 實 則 不 然 , 蓋 有 天 神 , 具 大 神 力與 大 威 力 。 其 於 人 也 , 移 想 而 來 , 掣 想 而 去 。 移 來 則 有 想 ,掣 去 則 無 想 。」 此 等 人 以 如 是 說 增 上 想 滅 。印 度 自 古 以 來 便 充 滿 迷 信 , 以 上 的 觀 念 便 源 於 此 。 關 於這 個 問 題 , 佛 陀 認 為 : 迷 信 和 外 力 永 遠 無 法 使 人 了 解 實 相5此 處 江 鍊 百 譯 為 :「 餘 者 對 之 , 作 是 說 言 : 不 然 , 吾 友 , 想 實 人我 也 。 夫 人 我 , 有 來 有 去 。 來 時 即 有 想 , 去 時 即 無 想 。」13


(truth), 無 法 使 人 覺 悟 。 布 吒 婆 樓 接 著 說 :世 尊 , 爾 時 , 我 心 生 念 言 :「 世 尊 精 於 此 法 。 世 尊 熟 知增 上 想 滅 。」 請 問 世 尊 : 何 者 是 增 上 想 滅 ?」讀 這 篇 文 章 , 好 像 把 我 們 帶 到 古 代 的 印 度 , 使 我 們 了 解當 時 的 社 會 背 景 , 以 及 經 中 的 人 物 , 彷 彿 我 們 也 在 現 場 一般 , 我 們 熟 知 他 們 的 習 慣 和 所 關 心 的 事 。 我 們 可 以 感 受 到 布吒 婆 樓 是 如 何 的 尊 敬 佛 陀 。 佛 陀 回 答 道 :布 吒 婆 樓 , 彼 沙 門 、 婆 羅 門 認 為 ;「 想 」 的 生 起 和 消 失是 無 因 無 緣 的 , 這 種 見 解 是 錯 的 。佛 陀 對 一 些 錯 誤 的 見 解 , 向 來 是 直 斥 其 非 ; 而 對 於 正 確的 見 解 , 則 一 定 會 認 同 。 佛 陀 接 著 說 :所 以 者 何 ? 有 因 有 緣 , 人 之 想 生 ; 有 因 有 緣 , 人 之 想 滅 。由 於 修 習 而 一 想 生 ; 由 於 修 習 而 一 想 滅 。 云 何 修 習 ?佛 陀 此 時 尚 未 回 答 布 吒 婆 樓 的 問 題 , 因 為 「 識 的 滅 盡 境界 」 是 長 期 修 行 的 結 果 , 佛 陀 會 從 最 初 的 修 行 說 起 。布 吒 婆 樓 , 今 者 , 如 來 是 應 供 、 正 等 覺 者 , 明 行 具 足 者 、14


善 逝 、 世 間 解 、 無 上 調 御 者 6 、 天 人 師 、 佛 、 世 尊 。 乃 至 身業 語 業 , 清 淨 具 足 , 具 足 戒 行 , 諸 根 之 門 , 悉 為 守 護 。 具 足正 念 正 知 , 自 知 滿 足 。如 來 (Tathagata),Tatha 意 為 「 如 」;gata 指 來 或 去 ;如 來 即 是 佛 陀 。 上 述 的 十 個 名 號 是 形 容 佛 陀 的 十 個 特 質 。如 來 於 此 世 間 、 天 界 、 魔 界 、 梵 天 界 , 於 此 大 眾 諸 天 、世 人 、 沙 門 、 婆 羅 門 , 自 身 證 悟 , 為 彼 等 說 法 。天 界 指 天 人 住 的 地 方 。 天 人 和 天 使 相 似 , 根 據 佛 陀 的 說法 , 天 人 在 福 報 享 盡 後 , 會 重 回 人 間 , 所 以 他 們 必 須 修 行 才能 再 回 到 天 上 。 在 每 一 節 禪 修 前 , 我 總 會 默 請 天 人 和 我 們 一起 禪 修 , 那 些 想 禪 修 的 天 人 自 然 會 來 。 天 界 眾 生 的 身 體 不 像人 類 那 麼 粗 糙 , 所 感 受 到 的 苦 也 非 常 少 , 所 以 不 像 我 們 有 修行 的 意 願 ; 而 有 些 天 人 也 樂 於 聞 法 , 也 會 和 我 們 一 起 禪 修 。魔 (Maras) 即 是 撒 旦 , 在 這 部 經 中 , 這 個 字 是 複 數 ,6無 上 . 調 御 者 (Trainer of men to be tamed): 巴 利 文 是 anuttara-purisa-damma-sarathi, 意 指 應 被 調 伏 之 人 的 無 上 調 御 者 。 古 人 譯為 「 無 上 士 、 調 御 丈 夫 」 兩 種 名 號 , 若 加 上 「 如 來 」 即 為 十 一 個名 號 ; 若 依 巴 利 文 , 這 九 個 名 號 加 上 「 如 來 」 則 為 十 個 名 號 。 請參 考 蔡 奇 林 著 《 暗 夜 光 明 》( 見 < 香 光 莊 嚴 > 第 98 期 ,45 頁 )。15


應 該 譯 為 心 魔 (tempter)。 我 們 心 中 都 有 天 使 和 魔 鬼 。 梵 天(Brahmas) 是 四 禪 天 中 最 高 的 天 界 , 他 們 不 是 創 造 者 , 不是 造 物 主 。如 來 所 說 法 , 初 善 , 中 善 , 後 亦 善 , 文 義 具 足 , 示 教 梵行 , 究 竟 清 淨 , 無 與 倫 比 。佛 陀 所 教 的 法 中 非 常 重 要 的 特 色 就 是 「 文 義 具 足 」。 要了 解 經 文 並 不 難 , 我 們 必 須 去 閱 讀 , 並 盡 可 能 記 住 經 中 的 內容 。 不 只 是 學 者 , 其 他 大 眾 亦 然 , 試 著 去 找 出 經 中 最 有 趣 的部 分 。 而 對 想 修 行 的 人 而 言 , 這 是 不 夠 的 , 只 有 當 我 們 去 實踐 這 些 教 法 時 , 佛 陀 智 慧 的 言 語 和 精 神 才 能 進 入 我 們 的 心中 , 我 們 才 能 真 正 了 解 佛 陀 的 意 思 , 而 他 的 教 導 才 能 成 為 我們 生 命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部 份 。 在 這 之 前 , 我 們 只 是 知 性 上 的 認知 罷 了 。佛 陀 的 教 法 (teaching) 被 稱 為 法 (Dhamma); 佛 陀 沒 有教 「 佛 教 」, 正 如 耶 穌 沒 有 教 「 基 督 教 」。 佛 陀 想 改 革 婆 羅 門教 , 而 耶 穌 則 想 改 革 猶 太 教 , 雖 然 他 們 都 失 敗 了 , 卻 各 自 開創 了 新 的 宗 教 , 並 改 革 已 失 去 原 有 精 神 , 並 衰 退 到 只 剩 下 一些 儀 式 和 儀 軌 的 宗 教 ; 今 天 , 在 每 個 地 方 都 有 同 樣 的 問 題 。佛 陀 接 著 說 :16


一 個 弟 子 因 而 出 家 , 並 受 具 足 戒 。出 家 通 常 指 成 為 比 丘 或 比 丘 尼 , 並 遵 守 出 家 人 的 戒 律 。出 家 人 必 須 持 戒 , 如 果 他 們 的 心 中 沒 有 「 法 」 的 精 神 , 可 能會 犯 戒 。 對 那 些 自 願 遵 守 戒 律 的 在 家 人 而 言 , 由 於 他 們 看 到持 戒 的 益 處 , 內 心 的 掙 扎 會 比 較 少 。佛 陀 尚 未 回 答 布 吒 婆 樓 有 關 較 高 層 次 意 識 的 問 題 。 佛 陀主 張 先 持 戒 , 以 作 為 修 行 的 基 礎 。 佛 陀 接 著 討 論 五 戒 - 五 戒是 所 有 戒 律 的 基 礎 。今 有 比 丘 , 捨 殺 離 殺 , 不 用 刀 杖 , 懷 慚 愧 心 , 充 滿 慈 悲 ,利 益 一 切 生 類 有 情 , 而 住 哀 愍 7 。佛 陀 不 只 希 望 我 們 不 殺 生 , 還 希 望 我 們 對 一 切 眾 生 慈悲 , 並 由 衷 的 關 心 眾 生 的 福 祉 。 佛 陀 接 著 說 第 二 條 戒 :今 有 比 丘 , 捨 不 與 取 , 離 不 與 取 , 取 其 所 與 , 求 其 所 與 ,毫 無 盜 心 , 自 住 清 淨 ( 過 清 淨 的 生 活 )。第 一 條 戒 可 以 對 治 嗔 , 第 二 條 戒 可 以 對 治 貪 。 在 其 他 場7以 下 與 戒 律 有 關 的 篇 章 , 係 引 自 《 長 部 》 第 一 經 《 梵 網 經 》 第一 < 誦 品 >, 見 江 鍊 百 譯 《 長 部 經 典 》 第 二 頁 。17


合 , 佛 陀 建 議 以 「 布 施 」 作 為 對 治 貪 的 方 法 , 使 我 們 放 下 「 我 」或 「 我 的 」 等 執 著 , 並 培 養 互 相 幫 助 、 患 難 與 共 、 慈 悲 等 善念 。今 有 比 丘 , 捨 非 梵 行 , 淨 修 梵 行 , 行 出 離 行 , 捨 離 淫 慾 ,自 住 清 淨 ( 過 清 淨 的 生 活 )。第 三 條 戒 是 不 邪 淫 戒 , 在 此 改 為 「 獨 身 」, 即 不 淫 。 在比 較 嚴 格 的 修 行 , 不 淫 是 最 重 要 的 戒 律 。 出 家 人 最 重 要 的 戒律 即 是 不 淫 。 如 果 破 了 此 戒 , 比 丘 或 比 丘 尼 會 被 逐 出 僧 團 。有 些 在 家 人 在 三 個 月 或 六 個 月 的 禪 修 期 間 , 也 遵 守 不 淫 戒 ,這 可 以 訓 練 一 個 人 的 獨 立 , 也 有 助 於 克 服 強 烈 的 感 官 慾 望 。第 四 條 戒 佔 了 較 長 的 篇 幅 :今 有 比 丘 , 捨 妄 語 , 離 妄 語 , 說 實 語 , 正 直 誠 心 , 不 欺世 人 。 捨 兩 舌 , 離 兩 舌 。 不 會 把 在 此 處 聽 到 的 話 , 到 別 處 宣說 , 以 免 離 間 此 眾 。 也 不 會 在 此 處 重 述 「 在 他 處 所 聽 到 的話 」, 以 免 離 間 彼 眾 。 因 此 當 有 紛 爭 時 , 他 是 個 調 解 者 ; 他鼓 勵 人 們 愛 好 和 平 , 使 人 們 和 睦 相 處 , 快 樂 的 過 生 活 , 所 以他 只 說 促 進 和 平 的 話 。 他 避 免 說 惡 毒 的 話 ( 不 惡 口 ), 只 說悅 耳 的 話 ( 和 雅 音 ), 以 及 令 人 愉 快 的 話 。 88此 數 句 , 江 鍊 百 譯 為 :「 凡 所 言 說 , 無 過 無 損 , 悅 耳 怡 心 , 真 誠優 雅 , 為 眾 所 樂 。」18


他 避 免 無 謂 的 閒 談 , 只 在 最 適 當 的 時 候 說 話 , 並 說 真實 、 重 要 、 如 法 (Dhamma) 和 合 乎 戒 律 的 話 。 他 說 的 話 被重 視 , 因 為 都 是 合 理 的 、 合 時 宜 的 9 。 他 說 的 話 與 最 終 的 目標 有 關 。「 欺 騙 世 人 的 人 」 是 偽 君 子 , 說 一 套 , 做 另 一 套 。 大 部份 的 人 都 有 直 覺 能 力 , 知 道 我 們 所 聽 到 的 究 竟 是 來 自 說 話 者的 親 身 經 歷 , 抑 或 是 道 聽 塗 說 。「 因 此 當 有 紛 爭 時 , 他 會 是個 調 解 者 ; 他 鼓 勵 人 們 愛 好 和 平 …。」 此 處 的 重 點 是 語 言 可以 帶 來 和 平 , 我 們 可 能 讀 了 上 千 本 的 書 , 而 不 為 所 動 ; 而 由衷 的 、 真 誠 的 的 語 言 , 關 心 人 類 福 祉 的 話 語 , 則 能 觸 動 人 心 。「 他 避 免 無 謂 的 閒 談 , 只 在 最 適 當 的 時 候 說 話 , 並 說 真實 、 重 要 的 話 。」 在 其 他 經 典 , 佛 陀 教 我 們 說 話 前 要 先 思 考 ,用 詞 要 精 確 , 使 人 容 易 了 解 。「 他 說 的 話 … 與 最 終 的 目 標 有關 。」 這 個 目 標 是 修 行 的 最 終 目 標 - 涅 槃 (Nibbana, 梵 文是 Nirvana),Nibbana( 涅 槃 ) 意 指 「 不 再 燃 燒 」, 也 就 是 所有 慾 望 的 止 息 。 第 一 次 聽 到 這 種 說 法 , 我 們 可 能 不 想 放 下 所有 的 慾 望 。 就 世 俗 人 而 言 , 這 種 心 態 當 然 沒 有 問 題 , 然 而 要知 道 , 我 們 修 行 的 目 的 是 要 證 入 涅 槃 - 要 止 息 所 有 的 痛 苦 煩惱 。9此 數 句 , 江 鍊 百 譯 為 :「 所 言 所 說 , 適 時 真 實 , 不 離 律 儀 , 確 切分 明 , 而 有 段 落 。 語 合 乎 義 , 令 人 服 膺 。」19


當 佛 陀 說 : 我 們 應 該 說 一 些 有 益 的 、 能 激 勵 人 心 的 話 ,談 論 「 法 」(Dhamma) 時 , 應 該 正 確 的 表 達 , 並 掌 握 重 點 。這 種 「 法 談 」 可 以 使 我 們 解 脫 苦 - 這 是 我 們 共 同 的 目 標 。 問題 是 我 們 如 何 達 到 這 目 標 , 我 們 必 須 找 出 「 我 不 想 放 下 我 的慾 望 」 和 「 我 想 去 除 所 有 的 苦 」 之 間 的 關 聯 。 透 過 觀 察 苦 如何 生 起 的 , 我 們 可 以 在 觀 察 時 自 問 :「 我 甚 麼 時 候 開 始 受苦 ?」,「 苦 何 時 生 起 ?」,「 為 甚 麼 我 會 受 這 種 苦 ?」 每 個 答案 都 會 引 起 新 的 問 題 。 假 如 你 深 信 自 己 沒 有 苦 , 那 麼 可 以 自問 : 為 甚 麼 我 想 要 禪 修 。 這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觀 察 , 因 為 它 會 使我 們 去 思 考 是 否 我 們 真 的 沒 有 任 何 苦 , 並 使 我 們 去 找 出 苦因 , 並 永 遠 去 除 這 些 苦 。第 五 戒 是 不 飲 酒 和 不 吸 食 麻 醉 物 品 , 這 部 經 沒 有 提 到 這條 戒 ,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對 弟 子 們 的 告 誡 :「 不 可 損 壞 種 子 和 農作 物 。」 在 某 些 佛 教 國 家 , 由 於 社 會 環 境 使 然 , 這 條 戒 被 誤解 為 出 家 人 不 可 以 在 園 子 裡 工 作 ; 事 實 上 , 是 指 不 要 損 壞 農作 物 , 而 不 是 不 可 以 照 顧 和 種 植 花 木 。 因 為 佛 陀 在 經 中 教 導苦 行 外 道 , 這 些 外 道 是 修 行 人 , 他 們 想 知 道 有 關 修 行 的 更 高層 次 , 而 他 們 視 「 受 持 不 飲 酒 和 不 吸 食 麻 醉 藥 品 戒 」 為 理 所當 然 , 所 以 佛 陀 省 去 這 條 戒 律 。佛 陀 接 著 說 「 不 非 時 食 」 戒 , 這 是 沙 彌 和 沙 彌 尼 應 該 遵守 的 , 而 參 加 密 集 禪 修 的 在 家 人 也 會 受 持 這 條 戒 。 對 我 們 來20


說 , 可 能 指 不 隨 意 打 開 冰 箱 , 或 是 身 上 不 帶 巧 克 力 , 以 免 隨時 想 吃 它 幾 口 。 這 條 戒 律 是 希 望 我 們 在 飲 食 上 能 節 制 ; 如 果我 們 想 要 更 嚴 格 的 自 我 訓 練 , 可 以 每 天 只 吃 一 餐 , 或 在 某 個時 段 禁 食 。「 他 不 觀 看 歌 舞 表 演 」, 因 為 娛 樂 會 使 人 分 心 , 甚 至 會引 起 情 慾 , 這 些 與 貪 慾 或 希 望 滿 足 感 官 之 娛 有 關 。 如 果 我 們想 精 進 禪 修 , 為 了 讓 心 保 持 平 靜 , 最 好 能 避 免 這 些 娛 樂 。「 他 不 著 花 鬘 , 不 塗 抹 香 水 , 不 事 裝 飾 」。 世 人 無 不 想使 自 己 的 外 表 更 迷 人 , 這 會 使 我 們 對 自 我 產 生 執 著 。 如 果 我們 很 富 有 , 我 們 會 用 貴 重 的 東 西 來 裝 飾 自 己 , 來 突 顯 自 我 的價 值 感 , 認 為 :「 如 果 我 擁 有 貴 重 的 東 西 , 我 就 是 個 有 價 值的 人 。」 這 種 想 法 雖 然 沒 有 明 確 表 達 , 卻 是 一 般 人 根 深 蒂 固的 觀 念 。「 他 不 接 受 金 銀 」 指 出 家 人 不 可 做 商 業 買 賣 , 要 過 簡單 、 儉 樸 的 生 活 , 不 追 求 世 間 利 益 。 經 文 接 著 列 出 哪 些 是 適當 的 供 僧 物 件 , 也 列 出 了 哪 些 是 不 適 當 的 , 如 : 生 米 、 生 肉 、女 人 、 少 女 、 男 傭 、 女 傭 、 羊 、 雞 、 豬 、 象 、 牛 、 馬 、 田 等 。因 為 這 些 東 西 會 引 誘 僧 眾 去 過 世 俗 的 生 活 , 而 忘 記 修 行 。不 為 使 者 ( 替 人 跑 腿 ), 不 為 中 介 , 不 事 商 賈 , 不 以 秤21


升 或 尺 , 欺 誑 世 人 。 不 得 賄 賂 譎 詐 …有 趣 的 是 , 起 初 佛 陀 度 化 弟 子 出 家 時 並 沒 有 制 戒 , 他 只簡 單 的 說 :「 善 來 , 比 丘 。」 想 出 家 的 人 便 可 追 隨 佛 陀 過 出家 的 生 活 。 後 來 出 家 的 人 越 來 越 多 , 僧 眾 良 莠 不 齊 , 有 些 僧眾 禁 不 起 誘 惑 , 佛 陀 因 此 制 定 一 些 行 為 規 範 , 讓 僧 眾 遵 守 ,並 沿 用 至 令 。欺 騙 和 不 老 實 是 未 證 悟 的 人 容 易 犯 的 毛 病 。 或 許 有 人 不同 意 以 上 所 說 的 戒 律 , 然 而 只 要 遵 守 佛 陀 制 定 的 戒 律 , 就 可以 改 掉 一 些 壞 習 慣 , 而 這 些 壞 習 氣 是 不 利 於 修 行 的 。 稍 後 佛陀 會 回 答 布 吒 婆 樓 的 問 題 。 通 常 佛 陀 說 法 是 先 從 日 常 生 活 的持 戒 開 始 , 接 著 一 步 步 的 說 到 禪 修 , 最 後 引 導 我 們 證 入 究 竟實 相 。22


第 二 章守 護 根 門 : 正 念 與 正 知佛 陀 向 布 吒 婆 樓 說 明 修 行 的 起 點 - 持 戒 後 , 接 著 說 :… 布 吒 婆 樓 , 比 丘 如 是 具 足 戒 行 , 依 戒 而 行 , 故 無 論 身在 何 處 , 皆 無 怖 畏 。要 使 事 情 完 美 必 須 經 過 訓 練 , 智 者 不 會 把 這 種 訓 練 視 為強 迫 的 , 而 會 視 為 可 以 培 養 自 制 力 , 因 為 透 過 降 服 自 己 負 面的 本 能 (instincts) 和 衝 動 , 我 們 會 看 破 一 切 產 生 痛 苦 的 假像 。 佛 陀 教 的 每 一 種 法 都 在 引 領 我 們 更 接 近 這 個 目 標 。 顯 然的 ,「 無 論 身 在 何 處 , 皆 無 怖 畏 」 會 帶 來 安 全 感 。 如 果 我 們沒 有 任 何 過 錯 , 便 不 會 失 職 或 有 罪 惡 感 , 因 此 會 感 到 輕 鬆 自在 。 佛 陀 舉 了 一 個 譬 喻 :猶 如 已 灌 頂 的 剎 帝 利 王 , 已 降 伏 所 有 敵 人 , 故 無 論 身 在何 處 , 皆 無 怖 畏 。 比 丘 亦 復 如 是 , 由 於 具 足 戒 行 , 故 無 論 身在 何 處 , 皆 無 怖 畏 。 由 於 受 持 聖 (Ariyan) 戒 , 比 丘 有 無 咎之 樂 。23


樂 (bliss) 指 內 在 的 喜 悅 , 這 不 是 禪 修 所 產 生 的 喜 樂 , 而是 知 道 自 己 無 可 責 備 , 不 再 受 慾 望 折 磨 之 苦 , 因 而 產 生 的 滿足 感 。Ariyan 是 聖 潔 的 意 思 , 受 持 聖 戒 比 受 持 五 戒 需 要 更高 程 度 的 出 離 。 例 如 , 五 戒 中 的 第 三 戒 是 不 邪 淫 , 而 出 家 人則 要 求 禁 欲 ( 不 淫 ) 或 獨 身 。佛 陀 繼 續 討 論 下 一 步 的 修 持 - 守 護 諸 根 。 佛 陀 仍 然 不 想回 答 布 吒 婆 羅 有 關 「 識 的 滅 盡 」 的 問 題 , 因 為 布 吒 婆 羅 仍 無法 了 解 正 確 的 答 案 。今 有 比 丘 , 眼 見 可 見 物 ( 外 境 ) 時 , 不 執 取 總 相 (majorsigns), 亦 不 執 取 別 相 (secondary signs)。 如 果 他 不 守 護 眼根 , 貪 愛 、 憂 傷 、 不 善 心 境 將 充 滿 其 心 。 所 以 他 守 護 眼 根 ,使 眼 根 受 到 節 制 。佛 陀 接 著 敘 述 其 他 五 根 , 經 文 如 下 :今 有 比 丘 , 以 耳 聽 見 聲 音 時 …; 以 鼻 聞 香 時 …; 以 舌 嚐味 時 …; 以 身 體 接 觸 外 物 時 …; 以 意 (mind) 思 考 時 … 不執 取 總 相 , 亦 不 執 取 別 相 。 如 果 他 不 守 護 諸 根 , 貪 愛 、 憂 悲 、不 善 心 境 將 充 滿 其 心 ; 因 此 他 守 護 諸 根 , 使 六 根 受 到 節 制 。佛 陀 接 著 說 :24


比 丘 由 於 受 持 聖 戒 , 守 護 諸 根 , 故 有 無 咎 之 樂 , 比 丘 如是 守 護 諸 根 。這 幾 句 開 示 經 常 被 人 誤 解 為 不 要 看 、 不 要 聽 、 不 要 嚐 、不 要 碰 ; 這 是 不 可 能 的 , 我 們 有 了 感 官 , 就 必 須 看 、 聽 、 嘗 、碰 、 聞 ; 禪 修 時 , 我 們 非 常 清 楚 我 們 的 心 不 可 能 不 去 想 。當 然 不 去 看 某 樣 東 西 便 不 會 受 它 干 擾 , 然 而 我 們 如 何 能不 看 東 西 呢 ? 尤 其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如 果 我 們 想 持 戒 的 話 , 正確 理 解 這 段 話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不 執 取 總 相 , 亦 不 執 取 別 相 」是 甚 麼 意 思 ? 眼 睛 只 看 到 顏 色 和 形 狀 , 其 餘 的 都 發 生 在 心裡 , 以 看 到 一 塊 巧 克 力 為 例 : 眼 睛 只 看 到 一 塊 褐 色 的 東 西 ,是 心 在 說 :「 啊 ! 巧 克 力 , 一 定 很 好 吃 , 我 想 要 一 塊 。」「 不執 取 總 相 , 亦 不 執 取 別 相 」 是 要 制 止 這 種 念 頭 的 生 起 。這 方 法 用 在 我 們 非 常 喜 歡 或 非 常 討 厭 的 事 物 上 , 特 別 有效 。 人 最 敏 感 的 兩 個 感 官 是 視 覺 和 聽 覺 , 我 們 可 以 選 其 中 一個 來 修 , 觀 察 心 有 甚 麼 反 應 , 並 看 看 心 如 何 編 造 故 事(storytelling)。 其 實 眼 睛 和 耳 朵 並 沒 有 選 擇 看 甚 麼 和 聽 甚 麼的 自 由 , 例 如 , 耳 朵 聽 到 了 貨 車 經 過 的 聲 音 , 心 會 立 即 反 應 :「 貨 車 」, 接 著 會 反 應 :「 真 吵 , 吵 死 人 了 , 怪 不 得 我 無 法 禪修 。」 後 來 發 生 的 全 是 心 的 造 作 , 和 聲 音 沒 有 關 係 。 聲 音 只是 聲 音 , 顏 色 只 是 顏 色 , 而 形 狀 只 是 形 狀 。25


有 時 候 , 受 持 不 淫 戒 的 人 會 被 告 誡 不 要 看 異 性 , 這 怎 麼可 能 ? 我 曾 遇 到 一 些 如 此 修 行 的 比 丘 , 最 後 造 成 不 自 然 、 尷尬 的 人 際 關 係 。 你 怎 麼 可 能 和 一 個 故 意 不 看 你 的 人 說 話 ? 這絕 不 是 守 護 根 門 的 意 思 , 而 是 當 眼 睛 看 到 形 體 時 , 心 中 標 明(labeling) 如 「 男 」、「 女 」, 便 停 在 那 裏 , 不 要 讓 心 再 想 下去 , 因 為 如 果 心 再 想 下 去 , 可 能 會 生 起 貪 或 嗔 , 要 視 當 時 的情 況 而 定 。 大 多 數 人 都 能 修 持 這 個 法 門 , 一 旦 照 著 去 做 , 生活 會 輕 鬆 多 了 。 以 上 街 購 物 為 例 , 上 街 前 , 我 們 擬 了 一 張 購物 單 , 都 是 真 正 需 要 的 , 然 而 當 眼 睛 看 到 一 堆 堆 包 裝 精 美 、大 特 價 的 商 品 , 心 馬 上 被 吸 引 , 最 後 我 們 買 的 要 比 實 際 需 要的 多 。 有 些 人 逛 街 只 是 為 了 找 一 些 吸 引 他 們 的 東 西 ; 如 果 有錢 的 話 , 有 些 人 把 購 物 當 成 一 種 消 遣 , 當 成 週 末 的 節 目 。如 果 我 們 很 容 易 受 外 境 影 響 , 最 好 的 方 法 是 去 觀 察 感 官接 觸 外 物 的 那 一 刻 , 並 使 「 想 」 蘊 不 在 心 中 生 起 - 即 不 再 標明 事 物 。 在 此 之 前 , 要 停 止 心 的 作 用 是 很 難 的 。 例 如 , 如 果我 們 看 到 或 想 到 某 人 , 不 論 喜 歡 或 怨 恨 他 , 或 看 到 我 們 既 不討 厭 也 不 喜 歡 的 人 , 我 們 應 該 將 心 停 在 「 標 明 」 的 那 一 刻 ,也 就 是 知 道 對 方 是 個 人 、 是 朋 友 、 是 男 是 女 等 , 僅 此 而 已 ,其 餘 的 部 份 都 是 我 們 的 慾 望 , 這 是 守 護 根 門 的 意 思 。感 官 用 來 維 持 我 們 的 生 命 , 能 看 、 能 聽 當 然 比 失 明 、 失聰 容 易 生 存 , 而 大 多 數 人 認 為 感 官 的 存 在 是 為 了 帶 來 快 感 ,26


我 們 就 是 這 樣 使 用 感 官 , 一 旦 感 官 無 法 帶 來 快 感 , 我 們 便 會生 氣 , 會 遷 怒 他 人 。 如 果 某 人 惹 我 們 生 氣 , 我 們 就 會 責 怪 那個 人 , 其 實 跟 那 個 人 根 本 無 關 , 那 個 人 和 我 們 一 樣 , 也 由 地 、水 、 火 、 風 等 四 大 組 成 , 有 相 同 的 感 官 、 四 肢 , 也 和 我 們 一樣 追 求 快 樂 , 那 個 人 根 本 沒 有 使 我 們 生 氣 , 是 我 們 的 心 在 生氣 。同 樣 的 , 我 們 也 可 以 用 在 使 我 們 快 樂 的 人 身 上 , 他 ( 她 )和 我 們 一 樣 也 由 四 大 組 成 , 有 同 樣 的 感 官 , 同 樣 的 四 肢 , 也同 樣 追 求 快 樂 , 根 本 沒 有 理 由 去 要 求 那 個 人 使 我 們 快 樂 , 或在 那 個 人 不 能 為 我 們 帶 來 快 樂 時 責 怪 他 , 我 們 只 需 看 清 一點 : 他 是 一 個 人 , 僅 此 而 已 , 別 無 其 他 。 在 這 個 世 界 上 有 芸芸 眾 生 , 為 甚 麼 要 讓 這 個 人 來 決 定 我 們 的 苦 與 樂 呢 ?我 們 能 把 根 門 守 護 好 , 便 能 防 止 慾 望 的 生 起 , 這 樣 我 們便 能 更 有 捨 心 (equanimity) 的 過 生 活 , 而 心 也 不 會 像 蹺 蹺板 一 般 , 起 伏 不 定 , 當 得 到 我 們 想 要 的 東 西 , 心 便 往 上 揚 ;當 得 不 到 時 , 心 便 如 蹺 蹺 板 般 往 下 落 。 在 這 個 世 間 , 無 論 在哪 裏 , 無 論 在 任 何 環 境 , 沒 有 任 何 東 西 可 以 使 我 們 永 遠 滿足 ; 世 間 提 供 給 我 們 的 只 是 感 官 接 觸 而 已 : 看 、 聽 、 嘗 、 觸 、聞 和 想 , 這 些 都 是 短 暫 的 , 必 須 一 再 的 追 求 , 而 追 求 感 官 慾望 會 耗 費 許 多 精 力 和 時 間 。 事 實 上 , 不 是 感 官 接 觸 為 我 們 帶來 滿 足 感 , 而 是 心 生 起 滿 足 感 。27


如 果 我 們 想 要 平 靜 、 和 諧 的 過 生 活 , 最 重 要 的 是 要 守 護根 門 , 這 樣 便 不 會 因 為 想 要 所 沒 有 的 東 西 , 或 想 推 掉 已 有 的東 西 而 煩 惱 , 這 是 兩 個 苦 的 因 。 只 要 我 們 能 守 護 根 門 , 不 讓心 超 過 標 明 的 階 段 , 那 麼 我 們 便 能 夠 輕 鬆 自 在 的 過 日 子 。心 像 極 了 魔 術 師 , 心 能 隨 時 變 化 , 只 要 一 越 過 想 蘊 ( 標明 ) 的 階 段 , 心 就 開 始 變 戲 法 , 我 們 會 發 現 , 我 們 的 貪 和 嗔很 快 就 會 生 起 。 佛 陀 曾 提 到 魔 羅 (Mara), 即 心 魔 (tempter)。魔 羅 經 常 和 我 們 一 起 , 並 伺 機 入 侵 , 其 實 誘 惑 是 可 以 避 免的 , 當 誘 惑 出 現 時 , 我 們 必 須 去 克 服 , 我 們 可 以 在 誘 惑 未 生起 前 , 便 阻 止 它 的 生 起 , 這 是 守 護 根 門 的 意 思 。佛 陀 在 教 導 布 吒 婆 樓 有 關 「 較 高 層 次 的 識 的 滅 盡 」 和 禪修 的 方 法 前 , 仍 有 許 多 話 要 先 告 訴 他 。 佛 陀 接 著 提 到 正 念 和正 知 。 這 種 說 法 的 次 序 也 出 現 在 其 他 經 典 : 首 先 是 持 戒 , 其次 是 守 護 根 門 , 接 著 是 正 念 、 正 知 , 後 兩 者 經 常 被 放 在 一 起 。正 念 的 巴 利 文 是 Sati, 而 正 知 則 是 Sampajabba( 或 譯 為 正智 )。比 丘 如 何 具 足 正 念 正 知 ? 今 有 比 丘 , 若 進 若 退 , 正 知之 ; 瞻 前 後 視 時 , 正 知 之 ; 若 屈 伸 手 足 , 執 持 衣 缽 ; 若 飲 食嚼 嘗 , 若 大 小 便 利 , 若 行 住 坐 臥 , 若 眠 寤 語 默 , 皆 正 知 之 ;於 一 切 時 , 皆 正 知 之 , 比 丘 如 是 具 足 正 念 正 知 。 1010此 段 翻 譯 請 參 閱 《 長 部 》 第 二 經 《 沙 門 果 經 》,38 頁 。28


正 念 有 四 個 層 面 : 即 對 身 、 受 、 心 、 法 ( 想 的 內 容 ) 保持 正 念 。 身 念 住 是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部 份 , 不 只 在 禪 修 期 間 , 在日 常 生 活 中 保 持 正 念 也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假 如 在 禪 修 以 外 的 時間 不 能 保 持 正 念 , 那 麼 在 禪 修 期 間 也 不 能 , 所 以 必 須 時 時 保持 正 念 , 因 此 我 們 以 「 觀 察 我 們 的 身 體 」 作 為 第 一 個 念 處 ( 身念 處 )。 我 們 要 覺 知 所 有 的 動 作 ; 無 論 行 住 坐 臥 、 穿 衣 、 卸衣 、 屈 伸 手 足 , 都 要 觀 察 。 修 習 身 念 處 最 大 的 益 處 是 能 把 心放 在 所 緣 境 上 , 不 會 讓 心 到 處 亂 跑 。修 習 身 念 處 的 第 二 個 好 處 是 能 淨 化 內 心 。 當 我 們 在 觀 察身 體 的 每 一 個 動 作 時 , 煩 惱 、 忿 怒 或 貪 心 就 無 法 生 起 。 佛 陀一 再 的 告 訴 我 們 要 把 身 體 當 成 正 念 觀 察 的 對 象 。 首 先 我 們 可以 試 著 感 受 身 體 , 可 以 碰 碰 身 體 。 修 身 念 處 的 另 一 個 好 處是 , 我 們 無 須 去 找 念 處 ( 觀 察 ) 的 對 象 。 如 果 我 們 能 持 續 修習 身 念 處 , 在 短 時 間 內 , 心 就 會 平 靜 下 來 , 心 中 不 再 波 濤 洶湧 , 因 為 當 心 在 觀 察 身 體 的 動 作 時 , 忿 怒 、 貪 慾 、 厭 惡 等 惡心 所 就 無 法 生 起 。第 三 , 正 念 可 以 讓 我 們 的 心 安 住 在 當 下 。 最 後 , 我 們 會發 現 根 本 沒 有 所 謂 的 過 去 和 未 來 。 通 常 我 們 會 把 時 間 分 成 過去 、 現 在 和 未 來 , 事 實 上 我 們 只 能 活 在 當 下 , 只 有 當 下 才 是真 的 , 而 過 去 和 未 來 都 是 心 所 創 造 的 , 它 們 來 自 回 憶 和 想像 。 許 多 人 活 在 過 去 和 未 來 , 或 活 在 過 去 與 未 來 兩 者 當 中 ,29


果 真 如 此 , 那 麼 要 保 持 正 念 和 禪 修 會 非 常 困 難 , 因 為 正 念 和禪 修 只 能 在 當 下 為 之 。覺 知 我 們 的 情 緒 和 感 受 是 第 二 個 念 處 - 受 念 處 ; 第 四 個念 處 是 法 念 處 。 我 們 將 立 刻 討 論 第 三 個 念 處 - 心 念 處 。 在 禪修 時 , 法 念 處 和 受 念 處 都 是 觀 察 的 對 象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我們 仍 須 修 習 這 兩 個 念 處 。 例 如 有 強 烈 的 情 緒 生 起 時 , 首 先 ,我 們 要 覺 知 它 的 生 起 , 然 後 以 善 心 來 取 代 不 善 心 , 我 們 沒 有必 要 受 情 緒 影 響 。 如 果 去 追 溯 各 種 情 緒 是 如 何 生 起 的 , 我 們必 能 發 現 它 來 自 感 官 接 觸 , 這 是 顯 而 易 見 的 。同 樣 的 方 法 也 可 以 用 來 觀 察 我 們 的 念 頭 , 如 果 我 們 知 道某 些 念 頭 是 善 的 , 我 們 只 是 觀 察 它 , 等 它 消 失 後 , 我 們 再 以正 念 觀 察 身 體 的 每 個 動 作 ; 如 果 是 不 善 心 , 我 們 盡 快 以 善 心來 取 代 。 不 善 心 停 留 在 心 中 的 時 間 越 短 , 發 展 成 負 面 心 態 的機 會 也 越 少 。 我 們 越 能 覺 知 我 們 的 貪 心 和 嗔 心 , 便 越 不 會 讓貪 與 嗔 在 心 中 生 起 , 也 越 容 易 從 貪 與 嗔 的 煩 惱 中 解 脫 。第 三 個 念 處 是 心 念 處 , 心 也 是 很 重 要 的 觀 察 對 象 。 如 果我 們 能 在 不 善 心 發 展 成 思 考 或 情 緒 前 便 覺 知 到 , 那 麼 , 取 代的 工 作 就 會 變 得 更 容 易 。 有 些 人 的 心 念 經 常 是 負 面 的 , 並 且很 難 改 變 這 種 情 況 , 大 部 份 的 人 都 在 正 面 和 負 面 的 心 境 中 搖擺 , 也 有 人 的 心 大 部 份 時 間 是 正 面 的 。30


如 果 我 們 發 現 自 己 的 心 境 是 負 面 的 , 心 中 的 怨 恨 、 妒 忌和 厭 惡 會 引 起 負 面 的 想 法 和 情 緒 , 那 麼 我 們 要 避 免 這 種 惡 心所 的 生 起 , 並 知 道 這 些 只 是 一 時 的 心 境 而 已 , 而 我 們 所 有的 、 所 想 的 或 所 作 所 為 , 都 是 無 關 緊 要 的 。 一 旦 發 現 這 些 心境 會 使 我 們 不 快 樂 , 就 無 需 保 留 ; 我 們 越 快 樂 , 就 愈 能 和 身邊 的 人 分 享 。 如 果 自 己 都 不 快 樂 , 如 何 能 與 他 人 分 享 快 樂 ?我 們 不 可 能 給 人 一 些 自 己 所 沒 有 的 東 西 , 至 於 為 甚 麼 有 些 人自 稱 可 以 , 這 是 一 個 謎 。四 念 處 是 指 身 念 處 、 受 念 處 、 心 念 處 和 法 念 處 。 正 念 意指 純 然 的 覺 知 , 其 中 沒 有 些 微 的 判 斷 。 下 判 斷 是 正 知 (clearcomprehension) 的 作 用 , 以 正 知 來 判 斷 感 受 、 情 緒 、 心 境和 思 想 內 容 是 善 的 還 是 不 善 的 , 以 便 有 需 要 時 可 以 取 代 。 我們 都 有 正 知 - 有 明 辨 的 能 力 , 有 足 夠 的 智 慧 去 判 斷 。 當 然 我們 也 有 一 切 人 類 都 有 的 小 缺 點 , 也 就 是 那 些 不 悅 、 憂 慮 、 掉舉 (restless)、 煩 亂 的 習 氣 , 然 而 我 們 不 要 去 執 著 這 些 缺 點 ,有 了 正 知 , 我 們 便 能 觀 察 這 些 缺 點 , 並 以 善 法 來 替 代 這 些 不善 法 。 我 們 在 禪 修 時 觀 察 這 些 心 念 , 並 學 著 放 下 這 些 不 好 的心 念 , 繼 續 觀 察 禪 修 的 對 象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我 們 也 以 同 樣的 方 式 修 行 。人 為 甚 麼 放 不 下 消 極 的 心 態 ? 唯 一 的 理 由 是 他 們 為 自己 辯 護 , 給 自 己 找 理 由 去 責 怪 他 人 或 外 在 環 境 , 這 樣 無 法 帶31


來 快 樂 。 在 修 行 之 旅 中 , 我 們 必 須 如 實 的 觀 察 自 己 , 而 不 是希 望 在 社 會 上 扮 演 什 麼 角 色 , 或 希 望 別 人 怎 樣 看 待 自 己 。坦 然 面 對 自 己 會 帶 來 改 變 , 在 改 變 的 過 程 中 我 們 會 有 解脫 的 感 覺 , 彷 彿 放 下 了 重 擔 。 只 要 保 持 正 念 , 心 會 從 散 亂 的思 緒 和 反 應 中 解 脫 。 不 斷 對 外 在 環 境 作 出 反 應 , 會 消 耗 許 多心 力 , 因 為 這 些 反 應 往 往 是 吹 毛 求 疵 和 帶 有 批 判 性 的 , 有 了正 念 便 不 會 發 生 這 些 情 況 。無 論 是 按 照 字 面 意 思 或 就 比 喻 來 說 , 正 念 指 在 所 有 的情 況 下 , 都 能 專 注 在 自 己 的 每 一 個 動 作 上 。 當 然 , 有 時 我們 會 失 念 , 每 當 我 們 發 現 了 , 便 再 提 起 正 念 , 這 是 我 們 所能 做 的 最 有 益 的 事 。正 知 有 四 個 層 面 ,《 布 吒 婆 樓 經 》 沒 有 提 到 。 第 一 是 要覺 知 到 我 們 想 做 或 想 說 的 是 甚 麼 , 並 去 觀 察 它 的 目 的 是 否 有益 , 如 果 是 自 我 中 心 或 只 顧 自 己 , 這 是 無 益 的 。 一 旦 了 知 我們 想 說 或 想 做 的 是 有 益 的 , 就 進 入 第 二 層 面 : 要 確 定 我 們 是否 有 適 當 的 方 法 去 達 成 , 有 沒 有 更 好 的 辦 法 ? 第 三 個 層 面是 : 自 問 : 該 目 的 和 方 法 是 否 如 法 , 以 另 一 個 方 式 是 去 問 是「 佛 陀 是 否 同 意 ?」 我 們 根 據 所 了 解 的 佛 法 來 自 我 檢 查 我 們的 目 的 和 方 法 , 最 重 要 的 是 看 看 我 們 的 言 行 是 否 合 乎 戒 律 ,有 沒 有 慈 悲 心 ? 能 否 帶 來 幸 福 ? 另 一 個 重 要 的 問 題 是 : 這 種32


行 為 能 否 使 我 們 達 到 滅 苦 的 目 標 ? 思 考 這 些 問 題 後 , 我 們 便不 容 易 走 向 歧 途 。世 間 有 森 羅 萬 象 的 事 物 , 除 非 我 們 有 凡 事 思 考 的 習 慣 ,否 則 很 難 避 免 造 惡 業 , 假 如 前 三 個 層 面 的 答 案 都 是 肯 定 的 ,那 麼 我 們 便 可 以 付 諸 行 動 了 。 第 四 個 層 面 ( 步 驟 ) 是 : 已 經作 了 ( 說 了 ) 我 們 想 做 ( 想 說 ) 的 事 後 , 去 觀 察 看 我 們 是 否真 的 達 成 目 標 , 如 果 沒 有 , 那 麼 要 想 想 看 有 甚 麼 缺 失 。以 上 是 以 「 對 我 們 的 日 常 生 活 最 有 益 的 方 式 」 來 解 釋 正知 。 首 先 , 我 們 必 須 以 正 念 來 覺 知 發 生 在 我 們 身 上 的 現 象 ;接 著 , 以 正 知 來 檢 視 我 們 的 意 圖 , 如 此 修 習 , 我 們 的 本 能 反應 自 然 會 慢 下 來 , 這 是 非 常 有 益 的 , 因 為 衝 動 容 易 犯 錯 , 謹慎 反 而 使 我 們 走 向 正 途 。 接 下 來 , 佛 陀 討 論 有 關 生 活 必 需 品的 滿 足 。比 丘 如 何 自 知 滿 足 ? 今 有 比 丘 , 以 袈 裟 護 身 , 自 知 滿足 ; 以 缽 食 養 身 , 自 知 滿 足 , 並 在 獲 得 足 夠 供 養 後 離 去 。 如有 翼 鳥 , 任 飛 何 處 , 只 有 羽 翼 隨 身 。 比 丘 如 是 自 知 滿 足 。 11在 今 日 的 工 業 社 會 中 , 大 多 數 人 所 擁 有 的 比 所 需 要 的11此 處 譯 文 請 參 考 《 長 部 》 第 二 經 《 沙 門 果 經 》, 見 江 鍊 百 譯 《 長部 》38~39 頁 。33


多 。 佛 陀 說 只 有 四 資 具 - 飲 食 、 蔽 身 之 所 、 衣 服 和 醫 藥 是 必要 的 。 而 大 部 份 的 人 所 擁 有 的 東 西 遠 遠 超 過 這 四 種 資 具 , 雖然 有 些 是 必 要 的 , 而 其 他 的 是 不 必 要 的 。 去 檢 視 一 下 我 們 是真 的 需 要 這 麼 多 東 西 , 還 是 出 於 貪 慾 , 這 是 非 常 值 得 做 的事 。 然 後 , 再 問 問 自 己 :「 我 對 所 擁 有 的 東 西 是 否 滿 足 ? 我是 否 了 解 知 足 的 可 貴 ? 我 知 道 大 部 份 的 人 都 不 了 解 知 足 的可 貴 嗎 ?」 我 們 可 知 道 這 個 世 界 上 有 許 多 人 是 吃 不 飽 、 穿 不暖 , 沒 有 醫 藥 , 又 沒 有 片 瓦 遮 頂 嗎 ? 想 想 我 們 這 些 豐 衣 足 食的 人 , 是 否 認 為 這 一 切 都 是 理 所 當 然 的 呢 ? 通 常 , 我 們 視 為理 所 當 然 。 事 實 上 , 當 我 們 看 到 的 東 西 不 是 賞 心 悅 目 , 或 嚐到 不 合 口 味 的 食 物 , 或 碰 到 我 們 不 習 慣 的 事 , 我 們 往 往 會 抱怨 , 而 不 會 感 激 所 擁 有 的 一 切 。 我 們 發 現 : 去 抱 怨 我 們 所 擁有 的 東 西 , 比 感 恩 擁 有 這 些 東 西 要 容 易 多 了 。佛 陀 曾 經 和 弟 子 們 在 海 邊 漫 步 。 佛 陀 對 他 們 說 :「 諸 比丘 , 若 有 一 盲 龜 游 於 海 中 , 而 此 海 龜 每 一 百 年 才 浮 出 海 面 呼吸 一 次 , 而 海 中 飄 浮 著 一 根 木 軛 。 諸 比 丘 , 你 們 認 為 這 隻 盲龜 的 頭 能 夠 穿 過 這 根 木 軛 , 浮 到 水 面 上 嗎 ?」,「 世 尊 , 這 是不 可 能 的 。」 佛 陀 說 :「 不 是 不 可 能 , 而 是 不 大 可 能 。」 佛陀 接 著 說 :「 能 轉 世 為 人 , 而 又 諸 根 完 備 、 四 肢 健 全 , 又 有聽 聞 佛 法 的 機 會 , 也 是 如 此 稀 有 難 得 。」我 們 可 記 得 這 些 教 誨 , 以 培 養 知 足 的 心 ? 在 禪 修 時 知 足34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心 愈 不 知 足 , 就 愈 難 禪 修 , 因 為 不 知 足 會 使心 煩 亂 。 由 於 我 們 認 為 自 己 的 禪 修 並 不 是 很 順 利 , 所 以 會 不滿 足 ; 或 是 想 到 達 某 種 境 界 , 或 是 想 證 悟 ; 任 何 一 種 不 能 滿足 的 想 望 (wanting) 都 會 使 內 心 混 亂 , 使 情 況 變 得 更 糟 。除 非 我 們 有 知 足 的 心 , 否 則 禪 修 會 徒 勞 無 功 , 我 們 的 禪 修 會愈 來 愈 差 , 而 心 也 會 愈 來 愈 不 知 足 。 任 何 事 情 , 只 要 我 們 認真 去 做 , 一 定 可 以 做 好 。 如 果 我 們 總 是 不 知 足 , 不 知 足 就 會變 成 一 種 習 慣 , 心 裡 會 想 :「 我 非 常 不 滿 , 因 為 …」 然 後 我們 會 為 自 己 找 許 多 理 由 , 這 些 理 由 大 都 是 很 愚 蠢 的 , 與 衣服 、 飲 食 、 住 所 、 醫 藥 無 關 。我 們 應 當 記 得 佛 陀 說 過 「 人 身 難 得 , 佛 法 難 聞 」, 我 們也 應 該 知 道 , 我 們 擁 有 所 有 維 生 的 必 需 品 , 因 此 我 們 可 以 繼續 修 行 , 當 我 們 充 滿 感 恩 , 感 謝 良 好 的 環 境 , 感 謝 有 那 麼 殊勝 的 機 會 , 只 有 這 樣 我 們 才 能 夠 禪 修 。 不 滿 足 的 心 會 到 處 亂跑 , 想 找 到 使 自 己 滿 足 的 事 物 。 禪 修 會 給 我 們 帶 來 真 正 的 滿足 , 首 先 , 我 們 應 該 培 養 知 足 的 態 度 , 並 感 謝 我 們 所 擁 有 的一 切 。四 種 必 需 品 又 稱 為 四 資 具 (Four Requisites)。 在 現 代 社會 , 為 了 謀 生 和 溝 通 所 需 , 我 們 可 能 需 要 許 多 東 西 , 而 有 些東 西 是 無 關 緊 要 的 , 即 使 沒 有 這 些 東 西 , 也 一 樣 可 以 生 存 。有 一 種 觀 想 (contemplate) 很 有 幫 助 , 也 就 是 花 點 時 間 來 觀35


想 所 擁 有 的 一 切 , 並 心 存 感 恩 , 而 不 去 貪 求 其 他 事 物 。 在 每個 人 的 一 生 中 , 都 會 有 不 足 之 處 , 如 果 我 們 觀 想 這 不 足 之處 , 那 麼 不 滿 足 的 心 便 會 生 起 , 並 耿 耿 於 懷 。 相 反 地 , 如 果我 們 只 想 一 些 使 我 們 心 滿 意 足 的 事 , 那 麼 , 滿 足 的 心 自 然 會生 起 。 這 個 道 理 很 簡 單 : 每 當 我 們 將 心 放 在 某 處 , 只 覺 知 到該 處 所 發 生 的 現 象 。 我 們 不 要 有 一 些 負 面 的 想 法 , 然 而 偏 偏經 常 如 此 , 這 是 人 們 的 毛 病 。 我 們 習 慣 把 心 放 在 使 自 己 不 愉快 的 事 上 , 即 使 知 道 這 樣 做 會 使 我 們 受 苦 , 我 們 仍 然 明 知 故犯 。 或 許 我 們 應 該 想 一 想 : 為 什 麼 負 面 的 想 法 會 給 我 們 帶 來不 愉 快 ? 愈 了 解 自 己 內 心 的 人 , 愈 容 易 放 下 一 些 沒 有 幫 助 、又 不 能 帶 來 平 靜 和 滿 足 的 事 物 。知 足 者 有 非 常 輕 鬆 的 感 覺 , 因 為 放 下 了 總 是 期 待 景 況 與人 事 變 動 的 重 擔 。 事 物 會 如 實 呈 現 , 如 果 不 願 接 受 這 些 事實 , 只 會 給 自 己 帶 來 痛 苦 、 煩 惱 ; 這 就 像 在 推 一 扇 鎖 住 的 門一 樣 , 我 們 一 再 的 推 , 直 到 推 得 手 痛 , 仍 然 無 法 把 門 打 開 ,如 果 我 們 夠 聰 明 , 就 會 接 受 這 個 事 實 , 門 鎖 了 就 鎖 了 , 沒 有甚 麼 大 不 了 的 。我 們 應 該 用 這 種 態 度 來 看 待 生 命 , 一 切 事 物 本 來 如 此 ,我 們 只 能 如 實 的 接 受 。 所 有 事 情 都 以 應 該 發 生 的 方 式 發 生 ,都 各 有 自 己 的 因 和 果 , 即 使 我 們 平 日 無 法 看 清 楚 , 不 要 緊 ,最 重 要 的 是 , 要 把 生 命 中 所 遇 到 的 逆 境 當 成 一 個 個 學 習 的 機36


會 。 如 果 碰 到 不 如 意 的 事 , 把 它 當 成 學 習 的 好 機 會 , 不 要 逃避 , 也 不 要 期 望 它 有 所 改 變 , 因 為 這 樣 必 定 會 使 自 己 痛 苦 。我 們 要 自 問 :「 我 從 中 學 到 了 什 麼 ?」 無 法 從 經 驗 中 學 習 是極 大 的 損 失 。生 活 猶 如 一 所 成 人 教 育 學 校 。 如 果 我 們 如 此 看 待 生 命 ,我 們 會 正 確 的 觀 察 生 命 現 象 。 如 果 我 們 希 望 生 命 充 滿 樂 事 ,那 麼 我 們 必 定 會 失 望 , 除 非 我 們 了 解 到 : 我 們 來 這 個 世 界 是要 學 習 的 (we are here to learn)。 在 這 所 成 人 教 育 學 校 , 有各 種 不 同 的 課 程 , 我 們 被 編 入 最 適 合 某 種 課 程 的 班 級 , 這 與年 齡 無 關 , 而 與 我 們 內 心 的 成 長 有 關 。 每 個 人 都 要 面 對 所 需要 學 習 的 事 , 如 果 我 們 無 法 從 中 學 習 , 無 法 通 過 考 試 , 那 麼我 們 會 發 現 : 我 們 又 回 到 原 來 的 班 級 , 再 學 習 同 一 門 課 程 。直 到 我 們 的 內 心 成 長 到 足 以 通 過 考 試 , 才 能 繼 續 修 下 一 門 課程 。布 吒 婆 樓 和 我 們 一 樣 有 許 多 課 程 要 學 習 - 持 戒 、 守 護 諸根 , 以 及 培 養 正 念 正 知 , 這 些 課 程 都 有 助 於 達 到 「 識 的 最 高滅 盡 」, 而 布 吒 婆 羅 在 他 的 修 行 之 旅 中 , 必 須 了 解 和 修 習 這些 課 程 , 才 能 達 到 最 終 的 目 標 。37


第 三 章終 止 五 蓋 的 作 用( 比 丘 ) 具 足 聖 戒 聚 , 制 御 諸 根 , 具 足 正 念 正 知 , 自 知 滿足 , 離 世 閑 居 , 或 在 靜 處 , 或 在 樹 下 , 或 在 山 谷 , 或 在 巖 窟 ,或 在 墳 塚 間 , 或 在 林 藪 , 或 在 露 野 地 , 或 在 藁 堆 。 比 丘 乞 食而 還 , 食 後 , 結 跏 趺 座 , 端 身 安 坐 , 正 念 現 前 。 12在 這 段 經 文 中 , 佛 陀 開 始 討 論 禪 修 , 我 們 知 道 不 是 把 腿盤 起 來 就 是 禪 修 , 還 要 使 「 正 念 現 前 」。在 修 習 安 般 念 (anapana-sati, 數 息 觀 ) 前 , 在 觀 察 出 入 息能 帶 來 任 何 重 大 改 變 前 , 我 們 必 須 先 從 佛 陀 所 說 的 五 蓋(hindrances) 中 解 脫 出 來 。一 、 貪 欲 蓋13( 比 丘 ) 棄 除 貪 欲 , 住 於 無 貪 欲 心 , 離 去 貪 慾 , 使 心 淨12此 處 譯 文 請 參 考 《 長 部 》 第 二 經 《 沙 門 果 經 》, 見 江 鍊 百 所 譯的 《 長 部 經 典 》39 頁 。13五 蓋 (Five hindrances): 指 五 種 障 礙 , 即 貪 、 嗔 、 昏 沉 睡 眠 、掉 舉 惡 作 和 疑 。38


化 。 14這 個 蓋 (hindrance) 經 常 被 稱 為 「 貪 求 感 官 欲 望 的 滿足 」。 如 果 我 們 被 任 何 欲 望 所 纏 縛 , 很 明 顯 的 就 無 法 禪 修 ,我 們 必 須 下 定 決 心 把 慾 望 放 下 。 經 常 困 擾 行 者 的 貪 欲 有 :「 天氣 太 冷 , 太 熱 , 膝 蓋 很 痛 , 我 的 背 部 很 不 舒 服 , 我 好 餓 , 我吃 了 太 多 東 西 , 我 想 喝 水 , 我 覺 得 不 舒 服 , 我 需 要 睡 個 覺 。」在 心 中 生 起 任 何 類 似 的 念 頭 都 會 使 禪 修 中 止 。所 有 來 自 外 在 世 界 的 事 物 必 須 透 過 感 官 進 入 我 們 的心 , 而 禪 修 的 體 驗 則 無 須 依 靠 外 境 。 一 旦 我 們 有 入 定 的 喜樂 , 便 會 發 現 由 禪 定 所 生 的 喜 樂 能 對 治 貪 欲 。 如 果 心 能 達 到一 境 性 (one-pointed), 貪 欲 就 無 法 生 起 。 我 們 越 能 達 到 心一 境 性 , 心 中 便 越 少 掙 扎 ; 不 會 為 了 食 物 、 舒 適 、 溫 暖 或 其他 我 們 想 要 或 不 想 要 的 東 西 而 掙 扎 。 所 有 的 苦 都 來 自 貪 欲 ;貪 欲 越 多 , 痛 苦 煩 惱 也 越 多 , 連 「 我 想 有 一 節 很 好 的 禪 修 」也 是 貪 欲 。貪 欲 與 錯 誤 的 信 念 (belief) 有 關 , 也 就 是 誤 認 為 快 樂來 自 感 官 接 觸 。 我 們 當 然 有 許 多 快 樂 的 時 刻 , 當 我 們 不 斷 的向 外 追 求 感 官 接 觸 , 認 為 它 們 會 帶 來 滿 足 , 就 會 封 鎖 我 們 通往 禪 定 、 清 淨 和 離 苦 之 路 。 只 要 我 們 沉 溺 在 欲 望 中 , 就 會 受14以 下 有 關 五 蓋 的 引 文 係 出 自 《 沙 門 果 經 》, 見 江 鍊 百 所 譯 的 《 長部 經 典 》39 頁 。39


苦 , 這 是 沒 有 必 要 的 , 我 們 必 須 放 下 貪 欲 。 當 然 說 起 來 容 易 ,做 起 來 可 不 容 易 。 我 們 必 須 有 正 確 的 了 解 , 加 上 堅 定 的 意 志才 做 得 到 。一 種 捕 捉 猴 子 的 陷 阱 最 能 說 明 這 點 。 印 度 的 獵 人 設 計 了一 種 用 樹 枝 做 的 猴 子 陷 阱 , 它 是 漏 斗 型 的 , 開 口 很 小 而 底 座很 大 。 獵 人 在 底 座 放 了 甜 點 , 猴 子 要 拿 這 甜 點 , 就 要 把 爪 子伸 進 很 窄 的 漏 斗 通 道 , 當 猴 子 拿 到 了 甜 點 後 , 無 法 把 爪 子 抽出 窄 窄 的 通 道 , 由 於 猴 子 通 常 不 願 意 放 下 甜 點 , 於 是 成 了 獵物 , 猴 子 只 要 張 開 手 掌 , 便 可 以 輕 易 逃 出 陷 阱 。 我 們 也 一 樣 ,很 難 放 下 心 中 的 慾 望 。一 旦 知 道 苦 如 何 生 起 , 就 不 會 受 喜 歡 或 不 喜 歡 的 念 頭 的影 響 , 我 們 才 會 有 好 的 修 行 , 才 能 了 解 「 放 下 慾 望 便 能 止 息妄 念 」。 一 旦 我 們 依 此 修 行 , 馬 上 就 會 看 到 成 效 , 然 而 要 小心 不 要 急 於 求 成 , 因 為 急 於 求 成 的 慾 望 本 身 就 是 苦 , 這 是 世俗 的 欲 望 。「 我 想 要 …, 我 非 常 想 …」, 所 有 類 似 的 慾 望 都 應該 捨 棄 。 解 脫 道 上 沒 有 甚 麼 值 得 貪 求 , 只 有 需 要 完 成 的 工作 , 我 們 要 了 解 哪 些 是 必 須 做 的 , 目 前 手 邊 有 甚 麼 工 作 要做 , 然 後 去 做 , 僅 此 而 已 。佛 陀 為 五 蓋 作 了 比 喻 。 貪 欲 如 負 債 一 般 , 我 們 欠 了 感 官接 觸 的 債 , 於 是 不 停 的 還 , 又 不 斷 的 舉 債 。 除 非 我 們 了 解 追40


求 感 官 欲 望 的 滿 足 就 像 不 斷 舉 債 , 並 成 為 我 們 唯 一 關 心 的事 。 一 旦 得 不 到 所 想 要 的 , 或 是 它 不 持 久 , 我 們 就 會 不 快 樂 ,甚 至 會 抱 怨 某 事 或 某 人 。 追 求 感 官 的 滿 足 是 不 切 實 際 的 , 因為 我 們 沒 有 能 力 保 留 感 官 所 接 觸 的 東 西 , 無 論 是 景 物 、 聲音 、 氣 味 、 味 道 或 念 頭 , 都 是 生 滅 不 已 的 , 這 種 滿 足 要 依 靠外 境 產 生 , 而 在 生 滅 過 程 中 , 我 們 根 本 沒 有 能 力 去 改 變 它 。在 譬 喻 裡 , 負 債 的 人 總 想 還 債 , 意 指 我 們 經 常 要 為 追 求愉 快 的 感 官 接 觸 而 憂 心 。 一 旦 我 們 了 解 這 種 追 求 是 沒 有 必 要的 , 這 就 像 還 清 債 物 一 樣 , 我 們 不 再 欠 感 官 的 債 , 無 債 一 身輕 。 正 如 佛 陀 所 說 的 , 這 才 是 值 得 高 興 的 事 。 知 道 我 們 不 再追 求 感 官 欲 望 , 這 種 覺 悟 會 帶 來 很 大 的 安 全 感 和 獨 立 感 ; 相反 的 , 如 果 我 們 放 不 下 心 中 的 貪 欲 , 我 們 便 會 經 常 煩 躁 不 安 。二 、 瞋 恚( 比 丘 ) 棄 除 害 心 , 棄 除 瞋 恚 , 住 不 害 心 , 普 為 利 益 慈愍 一 切 生 類 有 情 , 離 去 害 心 與 瞋 恚 , 使 心 淨 化 。無 論 是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或 是 在 打 坐 時 , 瞋 心 會 有 不 良 的 影響 。 所 以 在 每 一 次 的 禪 修 前 , 我 們 應 該 先 對 自 己 , 然 後 再 對一 切 眾 生 散 發 慈 心 。 有 些 人 發 現 很 難 去 愛 自 己 , 因 為 喜 歡 自我 批 判 和 討 厭 自 己 。 果 真 如 此 , 這 種 人 會 很 難 去 除 貪 欲 , 因41


為 他 們 認 為 感 官 慾 望 滿 足 了 , 便 能 產 生 自 我 滿 足 感 。 他 們 有接 受 自 我 (self-acceptance) 和 憐 憫 自 我 (self-compassion)的 心 態 , 然 而 世 上 沒 有 可 以 永 遠 滿 足 的 慾 望 , 因 此 我 們 必 須一 再 的 追 求 , 以 滿 足 欲 望 , 這 樣 只 會 帶 來 更 多 的 苦 。 我 們 必須 學 習 對 自 己 散 發 慈 心 , 儘 管 我 們 有 許 多 缺 點 , 一 個 愛 自 己的 人 , 才 能 不 挑 剔 、 不 批 判 的 愛 其 他 人 。對 慈 悲 心 而 言 , 完 美 主 義 是 沒 有 意 義 的 , 世 上 從 來 沒 有完 美 的 事 物 , 現 在 沒 有 , 將 來 也 不 會 有 。「 世 事 與 世 人 應 該是 完 美 的 」 這 種 想 法 是 多 餘 的 , 這 種 觀 念 會 造 成 緊 張 和 壓 迫感 , 因 為 這 種 想 法 會 產 生 欲 望 。 放 下 這 種 不 切 實 際 的 空 想 ,以 及 放 下 欲 望 , 我 們 會 感 到 輕 鬆 和 解 脫 。假 如 我 們 很 難 對 自 己 散 發 慈 心 , 那 麼 可 以 修 習 兩 種 特 別能 生 起 慈 心 的 方 法 。 首 先 , 觀 想 我 們 最 愛 的 人 , 並 對 他 散 發慈 心 , 然 後 再 把 慈 心 散 發 給 自 己 , 其 中 不 可 有 任 何 欲 念 , 否則 這 個 方 法 會 無 效 。 散 發 慈 心 時 , 只 有 關 懷 、 包 容 、 想 要 幫助 他 和 有 禍 福 與 共 的 感 覺 。 第 二 個 方 法 是 回 憶 我 們 以 前 所 作的 善 業 。 透 過 回 憶 , 將 過 去 的 善 業 帶 回 當 下 , 重 新 回 味 那 些善 行 , 覺 得 自 己 也 是 不 錯 的 , 此 時 , 讓 我 們 去 愛 那 個 以 善 心去 做 好 事 的 自 己 。 將 慈 心 散 發 給 自 己 後 , 我 們 應 該 想 到 地 球上 的 芸 芸 眾 生 , 他 們 也 追 求 安 寧 和 快 樂 , 但 只 有 少 數 的 眾 生可 以 如 願 以 償 , 我 們 也 把 慈 心 散 發 給 他 們 。42


如 果 我 們 把 對 周 遭 的 人 或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碰 到 的 人 的 敵意 留 在 心 中 , 我 們 就 必 須 記 得 : 越 能 放 下 瞋 心 和 惡 意 , 越 容易 禪 修 。 佛 陀 說 : 當 心 中 充 滿 瞋 恨 時 , 是 不 可 能 禪 修 的 ; 而有 慈 悲 心 就 可 以 禪 修 了 , 慈 悲 心 是 我 們 給 自 己 的 禮 物 。 在 禪修 時 , 我 們 必 須 全 心 投 入 , 毫 無 保 留 的 投 入 禪 修 , 沒 有 任 何的 「 我 」 留 下 來 , 或 是 有 另 一 個 「 我 」 想 解 決 某 個 特 別 問 題 ,想 找 一 些 方 法 來 滿 足 某 種 欲 望 , 雖 然 我 已 看 到 佛 陀 所 說 的 法(truth)。佛 陀 在 一 篇 開 示 中 , 以 替 國 王 打 仗 的 戰 象 作 比 喻 。 如 果戰 象 只 用 腳 來 為 國 王 打 仗 , 那 麼 它 不 算 忠 心 ; 如 果 只 用 頭 打仗 , 而 保 護 身 體 其 他 部 位 , 也 不 算 忠 心 ; 同 樣 的 , 如 果 只 用象 鼻 , 而 保 護 其 他 部 位 , 也 不 算 忠 心 。 只 有 在 上 陣 時 , 這 隻戰 象 用 全 身 的 每 一 個 部 位 , 全 心 全 力 為 國 王 服 務 時 , 才 是 忠心 的 。 我 們 在 禪 修 時 經 常 有 類 似 的 情 況 , 我 們 會 有 所 保 留 ,我 們 會 想 :「 我 可 以 獲 得 甚 麼 好 處 ? 這 是 正 確 的 教 法 嗎 ? 怎樣 才 可 以 使 禪 修 按 照 我 的 方 式 進 行 下 去 ? 當 我 的 這 個 或 那個 欲 望 滿 足 後 , 我 的 苦 一 定 會 消 失 。」 所 有 這 些 想 法 都 會 使我 們 有 所 保 留 , 無 法 全 心 投 入 禪 修 。 當 心 不 散 亂 , 達 到 住 心一 境 時 , 此 時 , 貪 欲 就 無 法 生 起 , 因 為 心 完 全 專 注 ( 不 會 分心 ), 不 再 有 觀 察 者 , 只 有 經 歷 者 〈experiencer〉, 因 為 心 已經 和 所 緣 境 合 而 為 一 了 。 此 時 已 進 入 完 全 的 定 。43


佛 陀 將 惡 意 和 嗔 恨 比 喻 為 身 體 的 病 苦 。 大 家 都 知 道 生 氣的 感 覺 - 熱 、 煩 躁 , 非 常 難 過 , 這 些 只 是 輕 微 的 症 狀 。 這 是為 什 麼 有 人 說 : 那 些 瞋 心 重 的 行 者 是 最 好 的 禪 修 者 , 因 為 總是 感 到 不 舒 服 , 這 使 他 們 有 很 大 的 動 力 去 修 行 。 佛 陀 曾 拿 瞋心 和 膽 疾 比 較 - 膽 汁 ( 壞 脾 氣 ) 不 斷 在 心 中 生 起 。瞋 心 是 三 不 善 根 之 一 , 另 外 還 有 貪 和 痴 。 我 們 也 有 三 種善 根 : 慈 愛 、 慷 慨 及 智 慧 。 我 們 可 以 全 權 選 擇 要 加 強 哪 些 根 。痴 (delusion) 意 指 錯 誤 的 觀 念 , 亦 即 認 為 有 個 實 體 稱 為「 我 」, 並 且 必 須 保 護 、 支 持 、 照 顧 這 個 「 我 」, 而 且 要 不 斷滿 足 我 的 所 有 欲 求 。 由 於 「 痴 」, 當 想 要 某 些 東 西 時 ,「 貪 」會 生 起 ; 當 得 不 到 想 要 的 東 西 時 ,「 嗔 」 會 生 起 。 我 們 無 法直 接 對 治 「 痴 」, 因 為 貪 和 瞋 太 強 了 , 障 蔽 了 我 們 的 智 慧 ,一 定 要 先 對 貪 和 瞋 這 兩 個 敵 人 下 工 夫 , 試 著 減 弱 他 們 的 根 。禪 修 時 , 我 們 要 去 除 瞋 心 。 假 如 有 特 別 不 喜 歡 的 人 或事 , 在 禪 修 前 , 我 們 可 以 告 訴 自 己 :「 我 將 在 下 一 節 的 禪 修中 , 讓 所 有 的 不 悅 離 去 。」 這 一 節 禪 修 後 , 如 果 我 們 想 繼 續生 氣 的 話 , 沒 有 人 會 阻 止 我 們 。 如 果 我 們 的 嗔 怒 連 片 刻 都 無法 停 止 , 就 無 法 禪 修 。 去 除 瞋 心 , 就 像 從 大 病 中 康 復 一 樣 。三 、 昏 沉 及 睡 眠( 比 丘 ) 棄 除 昏 沉 , 棄 除 睡 眠 , 繫 想 光 明 , 正 念 正 知 ,44


離 去 昏 睡 , 使 心 淨 化 。在 禪 修 時 , 我 們 經 常 為 昏 沉 及 睡 眠 所 困 擾 , 這 是 第 三 蓋- 昏 沉 及 睡 眠 的 例 子 , 克 服 的 方 法 是 「 繫 想 光 明 」(perceivelight)。 繫 想 光 明 有 兩 個 方 法 , 如 果 真 的 昏 昏 欲 睡 , 在 入 睡前 , 最 有 效 的 方 法 是 張 開 眼 睛 , 望 向 光 明 處 , 直 到 我 們 醒 覺 ,然 後 再 閉 上 眼 睛 , 在 心 中 繫 想 光 明 。 一 般 情 況 下 ,「 繫 想 光明 」 能 去 除 因 缺 乏 動 力 和 正 精 進 所 引 起 的 昏 沉 及 睡 眠 。 正 精進 不 是 身 心 的 緊 繃 和 僵 硬 , 而 是 覺 醒 與 覺 知 (awareness)。當 禪 修 的 心 變 得 昏 昏 欲 睡 時 , 就 無 法 覺 知 當 下 所 發 生 的事 情 , 就 如 踩 在 上 了 蠟 的 地 板 一 樣 , 任 意 向 四 處 滑 動 ; 心 既無 法 覺 知 任 何 念 頭 , 也 無 法 觀 察 禪 修 的 對 象 , 這 就 是 昏 沉 與睡 眠 , 這 時 候 我 們 應 該 暫 時 停 止 禪 修 。 由 於 禪 修 使 人 心 情 頗為 愉 快 , 所 以 許 多 人 會 繼 續 禪 修 下 去 。當 心 處 在 一 種 非 醒 非 睡 的 狀 態 時 , 我 們 很 難 覺 察 到 苦 ,我 們 要 立 刻 捨 離 這 種 狀 態 , 因 為 這 是 在 浪 費 時 間 , 應 該 睜 開眼 睛 , 並 移 動 身 體 , 讓 血 液 流 通 , 或 拉 拉 耳 垂 , 或 揉 揉 臉 頰 ;為 了 克 服 昏 睡 , 最 後 可 以 站 起 來 。 我 們 也 可 以 鼓 勵 自 己 :「 現在 是 禪 修 的 時 候 , 希 望 我 能 禪 修 得 最 好 (make the best ofit)。」 這 不 是 希 望 能 從 中 得 到 什 麼 , 而 是 盡 力 而 為 。45


如 果 「 繫 想 光 明 」 是 自 然 而 然 的 話 , 通 常 這 是 已 進 入 禪定 的 徵 兆 。 每 當 發 現 心 不 專 注 時 , 也 可 以 刻 意 繫 想 光 明 , 這時 候 的 心 或 許 已 失 去 動 力 , 或 是 從 來 都 沒 有 修 行 的 動 力 ; 或是 忘 了 禪 修 的 目 的 。 如 果 能 繫 想 光 明 , 則 能 照 亮 心 中 黑 暗 的角 落 , 這 是 五 蓋 的 躲 藏 處 。佛 陀 將 昏 沉 與 睡 眠 比 喻 為 坐 牢 , 當 昏 昏 欲 睡 時 , 我 們 便無 法 動 彈 , 雖 然 我 們 有 鎖 匙 , 卻 無 法 使 用 。 我 們 必 須 有 禪 悅和 精 進 , 當 有 了 禪 悅 和 精 進 時 , 心 會 受 到 鼓 舞 ; 有 一 顆 鼓 舞的 心 , 我 們 就 可 以 禪 修 了 。 佛 陀 也 說 過 : 多 了 解 一 些 法(Dhamma), 對 修 行 會 有 所 裨 益 。四 、 掉 舉 與 惡 作( 比 丘 ) 棄 除 掉 舉 , 以 及 惡 作 , 使 心 輕 安 , 內 心 寂 靜 ,去 除 掉 舉 , 以 及 惡 作 , 使 心 淨 化 。我 們 要 了 解 「 內 心 寂 靜 」 這 句 話 的 意 思 , 我 們 希 望 禪 修能 使 內 心 平 靜 , 而 佛 陀 卻 說 : 內 心 要 先 平 靜 才 可 以 禪 修 。 當內 心 煩 躁 不 安 時 , 我 們 更 要 記 住 佛 陀 的 話 。 我 們 要 找 出 煩 躁的 原 因 :「 為 甚 麼 我 的 心 不 平 靜 ? 是 什 麼 欲 望 在 擾 亂 我 的心 ? 為 甚 麼 我 會 這 麼 不 安 ?」 如 果 心 不 能 安 止 在 一 處 , 那 麼身 體 也 不 能 。 掉 舉 (reatlessness) 在 我 們 無 法 獲 得 想 要 的 東46


西 時 生 起 , 所 以 應 該 觀 察 這 個 煩 擾 (agitation), 仔 細 的 找 出這 個 欲 望 , 並 問 自 己 : 這 個 欲 望 滿 足 後 , 心 是 否 真 的 會 平 靜下 來 ? 我 們 何 不 直 接 放 下 這 個 慾 望 , 同 時 也 放 下 了 這 個 欲 望所 引 起 的 苦 和 掉 舉 , 使 內 心 平 靜 。在 這 段 經 文 中 , 佛 陀 說 到 :「 內 心 寂 靜 , 使 心 淨 化 …」內 心 不 但 不 再 煩 躁 不 安 , 由 於 欲 望 不 再 生 起 , 心 也 得 以 淨化 。 這 時 心 很 輕 鬆 , 有 平 靜 的 心 (even-mindedness), 感 到自 己 和 周 遭 打 成 一 片 , 不 再 擔 憂 所 缺 乏 的 東 西 。 事 實 上 , 我們 根 本 沒 有 缺 少 甚 麼 , 我 們 擁 有 一 切 所 需 的 ; 只 是 我 們 的 思想 和 觀 念 矇 閉 了 我 們 , 所 以 無 法 看 到 真 相 ; 如 果 我 們 能 夠 捨棄 這 些 想 法 , 禪 修 便 容 易 多 了 。 有 一 種 想 法 是 心 需 要 靠 外 境才 能 平 靜 下 來 ; 事 實 上 , 平 靜 本 在 心 中 , 只 要 放 下 對 外 境 的執 取 , 便 可 以 使 內 心 平 靜 , 這 取 決 於 我 們 的 心 念 。 掉 舉 與 惡作 永 遠 和 欲 望 有 關 , 一 旦 覺 察 到 這 一 點 , 便 要 立 刻 放 下 欲望 , 這 樣 內 心 才 能 淨 化 和 平 靜 下 來 。「 擔 憂 」 通 常 與 未 來 有 關 , 我 們 希 望 未 來 的 事 按 照 我 們所 計 劃 的 方 式 發 生 , 這 種 生 活 方 式 是 荒 謬 的 , 因 為 太 在 意 未來 發 生 的 事 , 會 錯 失 當 下 , 而 當 下 才 是 我 們 所 擁 有 的 時 刻 ,也 是 最 重 要 的 一 刻 。 正 如 我 們 所 知 道 的 「 掉 舉 」 在 心 向 外 尋求 滿 足 時 生 起 。 一 旦 了 解 我 們 已 經 具 足 一 切 所 需 , 或 許 更 容易 放 下 心 中 的 不 安 (unrest)。47


許 多 人 有 做 不 完 的 事 , 有 趣 的 是 所 有 的 事 都 是 我 們 自 己找 的 , 即 使 事 後 有 所 抱 怨 , 我 們 所 做 的 都 是 自 己 選 擇 的 。 忙於 各 種 活 動 使 人 覺 得 自 己 很 重 要 , 覺 得 自 己 也 是 個 「 人 物 」(somebody)。 掉 舉 為 日 常 生 活 帶 來 許 多 難 題 , 因 為 掉 舉 會使 人 陷 入 不 同 的 處 境 , 而 我 們 不 得 不 去 面 對 、 處 理 , 最 後 感到 事 情 多 到 難 以 應 付 。 我 們 應 該 知 道 掉 舉 是 五 蓋 之 一 , 是 一種 障 礙 。佛 陀 把 掉 舉 和 惡 作 視 為 奴 隸 狀 態 , 我 們 被 情 緒 擺 佈 , 讓它 成 為 我 們 的 主 人 , 讓 惡 作 、 憂 慮 充 滿 內 心 , 以 致 無 法 獨 立思 考 。 禪 修 者 應 該 有 獨 立 思 考 的 能 力 , 這 不 是 指 要 去 發 明 一套 新 的 修 行 方 法 , 以 及 獨 自 完 成 每 一 件 事 , 沒 有 必 要 。 我 們非 常 幸 運 , 因 為 佛 陀 的 指 導 是 垂 手 可 得 的 。 而 一 個 有 獨 立 思考 能 力 的 腦 袋 , 能 將 佛 法 中 不 同 而 相 關 的 部 份 連 接 起 來 , 並且 知 道 如 何 互 相 配 合 - 起 初 看 起 來 像 一 幅 大 拼 圖 , 由 許 多 圖片 所 組 成 , 漸 漸 的 我 們 知 道 它 們 之 間 互 相 依 存 的 關 係 , 並 能夠 看 到 整 幅 圖 畫 之 美 。五 、 疑( 比 丘 ) 棄 除 疑 惑 , 心 離 疑 惑 , 於 善 法 無 有 疑 惑 , 離 去疑 惑 , 使 心 淨 化 。為 了 去 除 疑 惑 , 我 們 要 能 分 辨 善 惡 , 我 們 必 須 知 道 哪48


些 事 情 有 助 於 我 們 達 到 解 脫 的 目 標 。 而 在 這 部 經 中 所 提 到的 目 標 是 要 培 養 一 顆 平 靜 的 心 , 我 們 需 要 一 顆 平 靜 的 心 來禪 修 。 疑 會 使 我 們 錯 過 輕 安 (tranquility) 的 經 驗 , 我 們 會懷 疑 自 己 有 沒 有 能 力 禪 修 , 以 及 擔 心 禪 修 太 難 , 或 許 我 們也 會 懷 疑 禪 修 指 導 , 懷 疑 是 否 應 該 遵 守 禪 修 指 導 。 事 實上 , 長 久 以 來 的 經 驗 証 明 , 遵 守 禪 修 指 導 的 禪 修 者 都 有 很好 的 成 果 。 這 些 指 導 來 自 有 二 千 五 百 年 歷 史 的 傳 統 , 是 非常 可 信 和 可 靠 的 , 這 些 禪 修 指 導 不 斷 的 被 實 踐 ; 而 我 們 對修 行 的 見 解 只 是 一 些 個 人 的 看 法 , 這 種 個 人 的 見 解 往 往 受到 自 我 形 象 和 外 在 環 境 的 限 制 , 既 不 可 靠 也 不 可 信 。有 一 點 非 常 重 要 : 就 是 要 接 受 佛 陀 的 教 導 , 並 依 教 奉行 , 那 麼 , 我 們 就 不 會 心 生 疑 惑 。 我 們 的 心 非 常 喜 歡 幻 想(conjure up) 各 種 的 概 念 和 可 能 性 , 有 時 或 許 能 証 明 佛 陀是 錯 的 , 這 是 非 常 好 的 消 遣 , 尤 其 是 當 禪 修 不 太 順 利 時 :「 這 套 修 行 方 法 一 定 有 不 妥 之 處 , 我 已 經 非 常 努 力 了 , 所以 一 定 不 是 我 的 錯 , 或 許 佛 陀 並 不 是 甚 麼 都 知 道 的 。」 疑 ,彷 彿 是 個 狡 詐 的 敵 人 , 我 們 會 懷 疑 佛 、 法 、 僧 和 導 師 , 懷疑 自 己 的 能 力 , 懷 疑 禪 修 指 導 , 甚 至 整 套 教 法 。 這 些 「 疑 」不 但 使 我 們 難 以 禪 修 , 甚 至 使 我 們 無 法 修 行 , 因 為 心 忙 著想 一 些 無 關 緊 要 的 事 。 如 果 真 的 想 禪 修 的 話 , 一 定 要 放 下所 有 類 似 的 想 法 。49


我 們 也 要 放 棄 追 求 完 美 的 理 想 , 因 為 追 求 完 美 是 一 種 執著 ; 事 實 上 , 我 們 必 須 放 下 所 有 的 觀 念 , 只 管 修 行 。「 疑 」使 我 們 很 難 全 心 投 入 去 走 修 行 之 路 , 如 果 沒 有 修 行 的 動 機 ,修 行 道 上 會 充 滿 荊 棘 。「 疑 」 也 使 我 們 在 各 種 教 法 (teaching)中 游 移 不 定 , 使 我 們 無 法 投 入 任 何 修 行 中 。 我 們 一 再 嘗 試 新的 方 法 , 又 半 途 而 廢 。 全 心 投 入 指 完 全 付 出 。 要 做 到 這 點 ,我 們 一 定 要 有 信 心 。佛 陀 說 :「 疑 」 猶 如 在 沙 漠 中 旅 遊 , 身 邊 只 有 少 量 的 食物 , 又 沒 有 地 圖 , 在 漫 長 的 旅 途 中 是 非 常 危 險 的 。 我 們 不 確定 甚 麼 是 有 利 的 和 應 該 走 哪 條 路 , 這 種 猶 豫 經 常 妨 礙 我 們 的修 行 。 雖 然 我 們 知 道 : 透 過 修 行 , 我 們 的 了 解 會 更 深 入 。 禪修 使 我 們 的 心 變 得 能 適 應 、 有 彈 性 、 更 柔 軟 , 也 因 此 能 知 道更 多 。疑 和 審 察 (investigation) 不 要 混 淆 不 清 。 去 找 出 自 己與 所 接 授 的 方 法 之 間 的 關 係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這 對 我 有 甚 麼影 響 ? 我 要 如 何 修 才 能 了 解 實 相 ?」 另 外 ,「 疑 」 不 是 信(belief) 的 相 反 , 佛 陀 從 不 贊 成 盲 目 的 信 仰 , 而 是 希 望 我們 對 他 所 說 的 , 能 培 養 足 夠 的 信 心 , 使 我 們 能 夠 在 沒 有 疑 惑下 修 行 。在 另 一 部 經 典 中 , 佛 陀 談 到 禪 修 的 先 決 條 件 , 首 先 是 要50


知 道 自 己 的 苦 , 知 道 苦 從 何 而 來 , 如 何 困 擾 我 們 。 其 次 是 從教 法 (teaching) 中 得 到 信 心 , 知 道 自 己 也 可 以 走 這 條 修 行的 路 。 第 三 是 為 自 己 有 機 會 能 修 行 而 感 到 喜 樂 。 只 有 當 這 三個 因 素 都 具 足 時 , 禪 修 才 會 有 成 果 。 這 裏 所 說 的 喜 樂 , 並 不是 世 人 所 謂 的 高 興 , 例 如 為 自 己 所 擁 有 的 一 切 而 感 激 、 高興 ; 又 如 看 到 美 麗 的 景 色 後 , 所 感 到 的 快 樂 等 。 而 內 在 的 喜悅 (inner joy) 是 當 我 們 找 到 究 竟 解 脫 的 教 法 , 以 及 我 們 正逐 步 邁 向 這 個 目 標 後 產 生 , 這 非 常 有 助 於 禪 修 。 打 坐 時 , 如果 我 們 在 想 :「 唉 ! 又 要 再 坐 一 支 香 , 我 想 我 一 定 要 撐 到 底 。」這 樣 我 們 永 遠 無 法 好 好 禪 修 。 禪 修 時 , 必 須 有 一 股 很 強 的 力量 和 振 奮 的 心 ; 雖 然 禪 修 能 強 化 兩 者 , 而 我 們 從 一 開 始 就 要有 這 種 力 量 和 心 態 。每 個 人 都 有 五 蓋 , 而 每 個 人 都 會 發 現 某 種 蓋 為 我 們 帶 來較 多 的 麻 煩 , 所 以 去 找 出 哪 個 蓋 是 自 己 的 敵 人 , 是 非 常 值 得的 。 如 果 是 「 昏 沉 及 睡 眠 」 蓋 , 那 麼 就 要 繫 想 光 明 ; 如 果 是「 瞋 恚 」 蓋 , 就 去 修 慈 心 禪 ; 如 果 是 「 貪 欲 」 蓋 , 就 要 去 想慾 望 給 我 們 帶 來 的 苦 , 並 放 下 這 些 慾 望 ; 如 果 是 「 掉 舉 和 惡作 」 蓋 , 我 們 知 道 這 和 欲 望 得 不 到 滿 足 有 關 , 並 試 著 放 下 欲望 。 我 們 知 道 掉 舉 和 自 我 形 象 有 關 , 也 就 是 希 望 在 世 上 佔 一席 位 , 被 人 欣 賞 , 這 些 想 法 是 沒 有 必 要 的 。 由 於 其 他 人 都 很努 力 的 去 建 立 自 我 形 象 , 所 以 要 有 這 種 特 別 的 見 解 是 相 當 難的 。51


放 下 五 蓋 並 非 指 把 它 們 根 除 , 使 五 蓋 永 遠 消 失 。 我 們 可以 把 五 蓋 視 為 花 園 中 的 雜 草 , 如 果 我 們 不 斷 除 草 , 就 削 弱 了根 的 力 量 , 使 它 們 不 再 遮 蔽 好 的 植 物 ; 當 我 們 有 足 夠 的 心 力時 , 就 可 以 根 除 五 蓋 。 在 這 之 前 , 我 們 的 工 作 只 是 除 草 。在 每 一 節 禪 修 前 , 我 們 自 問 :「 現 在 我 有 沒 有 瞋 恚 的 念頭 ? 有 疑 惑 嗎 ? 有 掉 舉 與 惡 作 嗎 ? 我 感 到 昏 沉 和 想 睡 嗎 ?我 的 心 充 滿 欲 望 嗎 ?」 如 果 有 這 五 蓋 , 就 要 把 他 們 放 下 , 用慈 心 和 平 靜 的 心 去 對 治 , 還 要 記 得 : 修 行 是 一 無 所 穫(nothing to gain), 以 及 放 下 一 切 (everything to get rid of)。52


第 四 章 : 初 禪已 經 說 明 能 專 注 禪 修 的 先 決 條 件 後 , 現 在 要 討 論 初 禪(jhana)。 有 一 點 需 要 先 說 明 一 下 : 我 們 所 讀 的 佛 經 是 根 據巴 利 經 典 (Pali Canon), 而 巴 利 經 典 是 上 座 部 佛 教 所 根 據 的經 典 。 所 有 讀 過 巴 利 經 典 的 人 都 知 道 : 禪 那 是 解 脫 道 的 一 部份 。 正 如 其 他 在 這 部 經 中 解 釋 過 的 一 樣 - 五 蓋 、 守 護 根 門 、正 念 正 知 , 都 是 解 脫 道 上 不 可 或 缺 的 部 分 。 如 果 我 們 真 的 希望 修 行 會 帶 來 喜 悅 和 幸 福 的 話 , 那 麼 我 們 必 須 遵 循 每 一 個 步驟 , 不 可 以 因 為 某 些 部 份 太 難 , 或 是 有 人 告 訴 我 們 某 些 部 份是 不 必 要 的 , 而 付 之 闕 如 , 因 為 這 只 是 個 人 的 見 解 和 意 見 而已 。佛 陀 指 出 了 整 條 解 脫 道 , 能 遵 守 他 的 教 導 是 最 安 全 和 有效 的 。 本 經 不 是 唯 一 討 論 安 止 定 的 經 典 , 還 有 許 多 經 典 討 論安 止 定 。 我 強 調 這 一 點 的 原 因 是 , 許 多 禪 修 者 有 安 止 定(meditative absorptions) 的 經 驗 , 卻 不 知 道 他 們 所 經 歷 的是 甚 麼 。 許 多 禪 修 者 想 尋 找 指 導 者 , 卻 徒 勞 無 功 。 讀 了 佛 陀的 開 示 後 , 我 們 可 以 依 照 佛 陀 所 教 的 法 來 修 , 不 過 並 不 容易 , 大 部 份 人 都 需 要 指 導 。現 在 , 讓 我 們 來 看 看 佛 陀 在 經 中 的 開 示 , 佛 陀 說 :「…( 比 丘 ) 心 知 , 已 捨 離 五 蓋 …。」 這 點 非 常 重 要 , 在 初 禪 ,53


只 是 暫 時 捨 離 五 蓋 。 五 蓋 在 安 止 定 中 無 法 生 起 , 在 打 坐 時 ,我 們 絕 對 不 可 以 讓 五 蓋 生 起 。 由 於 五 蓋 仍 然 潛 伏 在 心 中 , 所以 我 們 不 能 讓 五 蓋 生 起 。我 們 要 以 慈 心 和 悲 心 來 禪 修 , 心 中 沒 有 疑 惑 , 沒 有 任 何感 官 欲 望 , 沒 有 昏 沉 與 睡 眠 , 沒 有 瞋 心 、 掉 舉 與 惡 作 。 在 禪修 時 , 一 定 要 降 伏 五 蓋 。 事 實 上 , 我 們 自 然 會 去 克 服 五 蓋 ,因 為 如 果 有 任 何 一 蓋 生 起 , 心 會 立 刻 變 得 激 動 (agitated),那 時 便 無 法 禪 修 。 相 反 的 , 如 果 我 們 有 慈 有 悲 , 知 足 , 並 決心 修 定 , 不 去 想 任 何 成 果 , 那 麼 便 能 降 伏 五 蓋 。 禪 修 會 帶 來輕 鬆 感 , 即 使 只 是 暫 時 捨 離 五 蓋 , 我 們 也 會 感 到 很 平 靜 。捨 離 五 蓋 , 觀 察 己 身 者 , 便 生 歡 喜 , 歡 喜 者 生 喜 , 懷 喜者 身 安 穩 , 身 安 穩 便 覺 樂 , 樂 則 心 入 三 昧 。 15這 裏 的 喜 與 樂 仍 然 是 世 俗 的 層 次 , 不 是 禪 定 的 層 次 。 巴利 語 有 不 同 的 詞 來 形 容 這 兩 個 層 次 , 而 英 文 就 比 較 有 限 , 歡喜 (gladness) 是 一 種 放 鬆 和 幸 福 的 感 覺 , 身 體 也 會 跟 著 安穩 。 有 了 安 穩 (tranquil) 的 身 體 , 我 們 會 感 到 喜 悅 ; 有 了喜 悅 , 我 們 的 心 會 傾 向 專 注 , 所 有 的 禪 修 者 永 遠 要 記 住 這 一點 , 內 心 的 喜 悅 是 禪 修 的 必 要 條 件 ; 沒 有 喜 悅 便 無 法 禪 修 。15此 段 譯 文 請 參 考 《 沙 門 果 經 》, 見 《 長 部 經 典 》 第 40 頁 。54


這 裏 所 說 的 喜 悅 來 自 安 穩 的 身 體 , 而 這 種 安 穩 的 感 覺 來自 一 顆 樂 於 禪 修 的 心 。 喜 悅 生 起 的 原 因 有 很 多 : 知 道 自 己 有能 力 依 法 修 行 ; 能 夠 靜 靜 的 打 坐 ; 或 是 身 體 健 康 。 如 果 沒 有這 些 喜 悅 , 尤 其 是 樂 於 修 行 , 那 麼 當 我 們 覺 得 有 更 重 要 的 事要 去 做 時 , 便 很 容 易 忽 視 禪 修 。沒 有 喜 悅 , 便 無 法 入 定 , 雖 然 佛 陀 經 常 提 到 這 一 點 , 而我 們 卻 很 少 聽 到 。 佛 陀 說 : 身 心 要 先 感 到 舒 適 才 能 禪 修 ; 只有 心 感 到 喜 悅 時 , 才 能 入 定 。 如 果 我 們 知 道 為 了 甚 麼 去 修行 , 並 且 懂 得 欣 賞 自 己 的 努 力 , 單 單 了 解 這 點 便 能 帶 來 喜 悅 。以 上 所 說 的 是 pamoda, 即 世 俗 的 喜 悅 , 還 不 是 sukha,即 禪 定 的 喜 悅 。 一 旦 能 在 沒 有 五 蓋 的 情 況 下 坐 禪 , 整 個 身 心都 會 感 到 平 靜 , 彷 彿 身 心 合 一 一 般 , 我 們 好 像 正 在 開 展 擁 有巨 大 潛 能 的 事 業 。 佛 陀 繼 續 說 :( 比 丘 ) 捨 離 諸 欲 , 離 不 善 法 …。「 捨 離 」(detach) 這 個 字 經 常 被 誤 解 , 因 為 經 中 不 會總 是 詳 細 說 明 是 「 捨 離 諸 欲 , 離 不 善 法 」。 而 有 些 經 文 只 提到 「 透 過 離 欲 , 進 入 初 禪 」, 這 經 常 被 理 解 為 我 們 應 捨 離 正常 的 生 活 , 到 森 林 裡 住 一 段 很 長 的 時 間 ; 在 森 林 中 修 行 當 然大 有 益 處 , 卻 不 是 必 要 的 。「 捨 離 」 在 這 裡 指 捨 離 各 種 感 官55


欲 望 或 不 善 心 所 , 也 就 是 去 除 五 蓋 , 捨 離 五 蓋 使 我 們 有 卸 下重 擔 的 感 覺 。有 尋 有 伺 , 離 生 喜 樂 , 住 於 初 禪 。巴 利 文 vitakka-vicara 經 常 被 譯 為 思 考 (thinking) 及 默 想(pondering), 這 是 不 對 的 。 所 有 禪 修 者 都 知 道 : 如 果 心 在 思考 和 默 想 , 根 本 不 可 能 進 入 初 禪 。vitakka-vicara 還 有 第 二個 意 思 ,「 尋 」 指 將 心 導 向 禪 修 的 對 象 16 ;「 伺 」 指 將 心 持 續放 在 禪 修 的 對 象 上 17 , 這 是 這 段 經 文 的 意 思 。「… 離 生 喜 樂 」, 指 已 捨 離 諸 欲 , 因 而 生 起 喜 與 樂 。 禪定 中 的 喜 與 樂 是 同 時 生 起 的 ,「 喜 」 在 這 裏 指 歡 喜 ,「 樂 」 與喜 同 時 生 起 , 此 時 稱 之 為 sukha( 樂 ), 我 們 稍 後 會 了 解 這是 二 禪 的 重 點 。 在 初 禪 ,「 喜 」 以 許 多 方 式 和 強 度 生 起 , 可能 是 大 喜 或 是 輕 微 的 喜 ; 也 可 能 有 許 多 感 受 , 如 輕 安 、 漂 浮 、擴 張 、 擴 大 、 激 動 , 這 些 都 是 喜 的 感 受 , 而 且 永 遠 是 喜 悅 的 ;這 種 狀 態 也 被 譯 為 趣 味 (interest), 意 指 在 這 個 階 段 , 我 們對 禪 修 興 致 盎 然 。此 時 , 如 果 我 們 仍 然 在 觀 呼 吸 , 我 們 將 錯 失 良 機 。 無 論16 「 尋 」 原 文 是 Initial application to the meditation subject。17 「 伺 」 原 文 是 :sustained application to the meditation subject。56


我 們 用 的 是 哪 一 種 禪 修 方 法 , 都 只 是 一 把 鑰 匙 而 已 , 把 它 插入 鑰 匙 孔 , 打 開 鎖 , 越 過 門 檻 , 登 堂 入 室 - 此 處 是 我 們 所 了解 的 內 在 生 命 。 我 們 會 發 現 心 中 所 想 的 都 是 無 關 緊 要 的 , 都是 與 身 外 之 物 有 關 的 事 。 我 們 的 心 充 滿 慾 望 、 抗 拒 、 本 能 反應 、 妄 念 、 計 劃 、 希 望 、 理 念 和 各 種 觀 點 。 當 我 們 的 心 變 得專 注 , 並 感 受 到 喜 悅 時 , 我 們 便 能 了 解 這 個 事 實 。我 們 也 知 道 這 些 感 受 一 直 伴 著 我 們 , 我 們 沒 有 刻 意 使 這些 感 受 生 起 ; 能 夠 了 解 這 點 已 經 很 不 容 易 。 這 些 感 受 一 直 都在 心 裏 , 只 是 心 中 的 風 暴 使 我 們 無 法 覺 知 到 這 些 感 受 。 一 旦我 們 有 觀 察 這 些 感 受 的 能 力 , 大 部 份 的 感 官 欲 望 和 貪 欲 都 會消 失 。 我 們 知 道 : 我 們 已 經 擁 有 我 們 所 想 要 的 , 而 這 跟 外 在環 境 無 關 , 也 不 會 想 按 照 自 己 的 意 願 來 改 變 外 境 , 因 為 這 是無 濟 於 事 的 。初 禪 的 體 驗 會 為 我 們 的 生 命 帶 來 巨 大 的 轉 變 , 然 而 , 如果 我 們 不 繼 續 禪 修 , 我 們 將 無 法 獲 得 足 夠 的 禪 修 經 驗 , 內 觀智 慧 也 無 法 生 起 。( 比 丘 ) 捨 離 諸 欲 , 而 生 喜 樂 , 潤 澤 其 身 , 周 遍 盈 滿 ;全 身 到 處 , 無 不 充 滿 , 因 離 欲 而 生 之 喜 樂 。如 果 我 們 只 是 身 體 某 個 部 位 感 受 到 喜 , 那 麼 我 們 必 須 把57


喜 擴 大 , 讓 整 個 身 體 都 充 滿 喜 悅 。 雖 然 這 裏 提 到 身 體 的 感受 , 卻 不 是 平 日 熟 悉 的 那 種 感 受 。 這 種 「 喜 」 與 極 度 愉 快 的感 官 接 觸 類 似 , 卻 不 盡 相 同 , 它 比 感 官 接 觸 來 得 微 妙 , 並 更能 使 人 滿 足 。 我 們 可 以 控 制 它 , 只 要 掌 握 禪 修 的 技 巧 , 我 們可 以 隨 時 讓 這 些 感 受 生 起 , 而 且 時 間 要 多 長 , 都 可 以 自 己 決定 。 所 有 精 通 禪 那 的 人 都 有 這 種 能 力 , 他 們 可 以 在 四 禪 八 定中 , 從 任 何 一 種 禪 那 到 另 一 種 禪 那 , 不 一 定 要 按 照 次 序 ; 也可 以 決 定 進 入 和 離 開 的 時 間 。 當 然 這 些 都 是 在 較 高 的 禪 修 階段 才 能 達 到 。( 比 丘 ) 入 住 初 禪 , 因 此 先 滅 欲 想 , 是 時 , 生 離 生 喜 樂之 微 妙 真 實 想 (perception)。 18在 這 裡 , 我 們 知 道 情 慾 (lust) 在 初 禪 已 經 消 失 , 當 身體 有 「 喜 」 的 感 受 , 情 欲 就 不 會 生 起 , 我 們 對 所 擁 有 的 東 西已 經 心 滿 意 足 , 當 然 , 欲 望 仍 會 伺 機 而 起 。 如 果 從 禪 修 中 獲得 的 內 觀 智 慧 越 來 越 深 , 我 們 進 入 禪 那 的 能 力 也 會 越 來 越強 , 欲 望 生 起 的 機 會 也 越 少 。Lust 通 常 指 情 慾 , 是 所 有 感 官 欲 望 中 最 強 的 , 也 因 此使 許 多 人 的 生 活 非 常 混 亂 。 強 烈 的 慾 望 會 使 人 喪 失 理 智 , 所18此 處 及 以 下 之 譯 文 請 參 考 《 布 吒 婆 樓 經 》, 見 江 鍊 百 翻 譯 的 《 長部 經 典 》 第 40 頁 。58


以 找 出 對 治 的 方 法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當 內 觀 智 慧 生 起 時 , 我 們會 發 現 我 們 所 渴 求 的 一 切 早 已 在 心 中 。 經 驗 一 再 証 明 , 我 們有 更 多 的 機 會 放 下 情 欲 ; 即 使 不 是 完 全 放 下 , 至 少 不 會 再 干擾 我 們 。… 是 時 , 生 離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真 實 」 意 指 我 們 真 正 感 受 到 喜 與 樂 。 微 妙 (subtle)用 來 形 容 前 四 個 禪 那 , 它 們 是 微 細 、 微 妙 的 禪 那 。 在 日 常 生活 中 , 我 們 也 有 類 似 的 心 境 , 只 是 比 較 粗 糙 。 我 們 的 喜 與 樂經 常 要 依 靠 外 境 才 會 生 起 , 我 們 無 法 使 喜 樂 按 照 自 己 的 意 願生 起 。 通 常 , 一 旦 離 開 使 我 們 快 樂 的 外 境 , 也 會 失 去 知 足 和滿 足 感 。 在 禪 那 , 不 會 發 生 這 種 事 。 由 於 禪 那 中 的 喜 與 樂 是微 妙 的 , 而 此 時 的 滿 足 感 也 會 持 續 不 斷 。我 們 也 知 道 我 們 可 以 隨 時 進 入 禪 那 ; 當 進 一 步 向 二 禪 、三 禪 和 四 禪 邁 進 時 , 我 們 會 發 現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有 過 這 種 微 妙的 感 覺 , 只 是 比 較 粗 糙 和 不 圓 滿 , 它 們 是 短 暫 的 , 無 法 隨 心所 欲 的 一 再 生 起 ; 而 我 們 只 要 坐 下 來 , 入 定 , 便 可 以 一 再 擁有 禪 那 的 喜 與 樂 。 對 心 來 說 , 以 這 種 方 式 入 定 有 很 大 的 裨益 , 因 為 禪 那 可 以 消 除 妄 念 ; 所 有 的 希 望 、 計 劃 、 擔 憂 、 恐懼 、 喜 愛 、 厭 惡 都 會 放 下 , 這 是 放 鬆 的 好 方 法 , 是 我 們 可 以為 自 己 做 的 最 好 的 事 。59


「…( 比 丘 ) 心 知 , 有 喜 與 樂 …」 也 就 是 說 , 禪 修 者 把注 意 力 放 在 喜 樂 上 。 佛 陀 接 著 說 :「 如 是 由 修 習 , 故 想(perceptions) 生 ; 由 修 習 , 故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布 吒 婆 樓 曾 問 佛 陀 有 關 「 增 上 想 滅 」(the extinction ofhigher consciousness) 的 問 題 。 他 想 知 道 : 識 如 何 生 起 , 以及 如 何 達 到 無 意 識 。 布 吒 婆 樓 說 : 他 聽 說 有 四 種 方 法 可 以 達到 無 意 識 , 但 佛 陀 指 出 這 些 方 法 都 是 不 正 確 的 。 佛 陀 說 :「 有因 有 緣 , 人 之 想 生 ; 有 因 有 緣 , 人 之 想 滅 。 由 修 習 , 故 想 生 ;由 修 習 , 故 想 滅 。」佛 陀 接 著 教 導 布 吒 婆 樓 如 何 使 心 清 淨 , 並 因 此 得 以 進 入初 禪 的 方 法 。 在 這 境 界 中 , 微 妙 的 喜 、 樂 想 (perception)會 生 起 ; 當 心 離 開 禪 那 , 喜 樂 便 消 失 , 這 是 佛 陀 給 布 吒 婆 樓的 回 答 。 佛 陀 接 著 舉 了 一 個 譬 喻 來 解 釋 初 禪 的 感 受 , 從 這 個譬 喻 中 , 我 們 可 以 得 知 當 時 肥 皂 是 怎 樣 製 造 的 。譬 如 善 巧 浴 僕 , 或 其 弟 子 , 於 盥 浴 器 , 而 撒 澡 豆 , 以 水混 合 , 澡 豆 受 潤 , 因 潤 散 碎 , 以 一 鐵 片 , 塑 造 肥 皂 , 由 小 成大 , 以 油 圍 之 , 以 至 周 遍 , 無 不 浸 泡 。 比 丘 亦 復 如 是 , 因 離欲 而 生 之 喜 樂 , 亦 充 滿 浸 潤 全 身 ; 因 離 欲 而 生 之 喜 樂 , 遍 滿全 身 。60


這 個 精 彩 的 譬 喻 告 訴 我 們 : 初 禪 的 喜 與 樂 應 該 是 全 身 到處 無 不 充 滿 。 要 切 記 : 打 坐 時 , 不 可 以 讓 五 蓋 中 的 任 何 一 蓋在 心 中 生 起 , 因 此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我 們 必 須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要 以 正 念 去 覺 知 自 己 心 念 , 不 要 讓 心 去 尋 求 滿 足 欲 望 的 方法 。無 論 是 自 主 或 不 自 主 (impulsive) 的 身 體 動 作 , 我 們 都應 該 保 持 正 念 和 持 續 觀 察 身 體 的 動 作 , 此 時 , 心 已 經 開 始 去除 五 蓋 了 。 打 坐 時 , 如 果 五 蓋 已 經 不 存 在 , 那 麼 , 沒 有 理 由不 能 入 定 。 一 旦 心 想 :「 我 要 入 定 ; 我 應 該 可 以 做 到 ; 或 許我 可 以 試 試 其 他 方 法 。」 那 麼 我 們 以 前 所 有 的 努 力 都 白 費了 。 我 們 應 該 單 純 的 去 「 做 」, 心 中 沒 有 任 何 妄 念 , 所 有 的妄 念 都 是 人 想 出 來 的 , 是 心 想 出 來 的 , 所 以 不 能 反 映 真 相 。實 相 (truth) 則 完 全 不 同 , 透 過 各 種 禪 定 的 境 界 , 我 們 會 更接 近 實 相 。 當 然 , 除 了 禪 定 外 , 我 們 還 有 其 他 的 工 作 要 做 ,至 少 我 們 可 以 透 過 修 定 來 提 升 自 己 的 心 。每 次 禪 那 結 束 時 , 以 及 在 每 一 節 好 的 禪 修 後 , 我 們 應 該做 三 件 事 : 首 先 要 知 道 出 定 時 , 所 有 喜 樂 的 心 境 都 會 消 失 ,禪 修 者 應 該 觀 察 整 個 消 失 的 過 程 , 並 知 道 喜 樂 也 是 無 常 的 ,不 要 千 篇 一 律 的 說 「 無 常 」 就 算 了 ; 有 些 人 聽 過 和 說 過 「 無常 」 無 數 次 , 以 至 忘 了 這 個 詞 的 意 思 , 只 是 人 云 亦 云 的 說 :「 一 切 都 是 無 常 的 。」 觀 察 可 意 的 境 界 如 何 消 失 , 重 要 的 不是 字 面 的 意 思 , 而 是 教 義 (teaching) 的 精 神 , 這 必 須 親 自61


去 體 驗 。 我 們 可 以 讀 上 千 本 的 書 , 可 以 背 上 千 首 的 偈 頌 , 這些 都 是 紙 上 談 兵 , 沒 有 益 處 , 智 慧 只 在 親 身 體 驗 中 生 起 , 別無 他 法 。我 們 每 時 每 刻 都 有 體 驗 , 如 果 我 們 對 所 體 驗 的 事 物 有 正確 的 了 解 , 我 們 早 就 開 悟 了 。 例 如 , 我 們 在 每 一 次 的 呼 吸 中體 會 到 無 常 , 可 是 許 多 人 對 未 來 仍 懷 有 無 數 的 妄 念 。 我 們 不了 解 只 有 當 下 這 一 刻 才 是 真 實 的 , 未 來 和 過 去 都 是 不 切 實 際的 , 只 有 當 下 是 可 以 把 握 的 。 人 沒 有 固 定 不 變 的 實 體 , 我 們所 看 到 的 只 是 假 相 。我 們 都 知 道 念 頭 是 無 常 的 , 會 自 然 生 起 和 消 失 。 事 實上 , 我 們 寧 可 念 頭 不 要 生 起 , 因 為 我 們 希 望 能 入 定 , 可 是 我們 又 相 信 :「 是 我 在 想 , 這 些 是 我 的 念 頭 。」 我 們 應 該 觀 察這 種 想 法 。 通 常 , 當 我 們 擁 有 某 樣 東 西 , 我 們 會 有 管 轄 權 ,然 而 , 所 有 我 們 現 在 和 過 去 「 所 擁 有 的 」 念 頭 不 是 已 經 消 失了 嗎 ? 擁 有 這 些 念 頭 的 「 我 」 哪 裡 去 了 ? 是 否 消 失 了 ? 還 是不 斷 「 擁 有 」 新 的 念 頭 ? 哪 個 「 我 」 才 是 真 的 ? 是 過 去 的 我 ,還 是 現 在 的 我 ? 每 當 新 的 念 頭 消 失 時 , 那 個 「 我 」 又 到 哪 裡去 了 ? 前 後 的 念 頭 之 間 會 有 間 隔 , 那 時 的 「 我 」 又 在 何 處 ?是 度 假 去 了 嗎 ? 我 們 如 何 把 它 帶 回 來 ? 當 然 是 透 過 不 停 的想 。這 個 被 誤 解 的 經 驗 是 產 生 「 我 」 的 假 象 的 因 。 退 出 禪 那62


後 , 第 一 件 要 做 的 事 是 , 要 知 道 禪 那 是 無 常 的 , 同 時 也 要 知道 念 頭 、 情 緒 、 呼 吸 、 以 及 身 體 都 是 無 常 的 。禪 修 後 第 二 件 要 做 的 事 是 , 扼 要 重 述 剛 才 的 經 驗 : 怎 樣入 定 ? 用 甚 麼 方 法 ? 方 法 本 身 並 沒 有 絕 對 的 好 壞 , 對 你 有 用的 便 是 好 方 法 。 人 們 執 著 某 種 特 定 的 禪 法 是 很 普 遍 的 現 象 ,因 為 對 他 們 而 言 , 這 種 方 法 很 有 效 , 行 得 通 , 因 此 認 為 其 他人 也 應 該 採 用 。 這 是 不 對 的 , 由 於 每 個 人 的 根 器 不 同 , 適 合某 人 的 方 法 , 不 一 定 適 合 他 人 。 例 如 , 有 些 人 發 現 慈 心 禪 很容 易 使 他 們 入 定 。 如 果 慈 心 禪 修 持 得 法 , 一 股 強 烈 的 感 受 會生 起 , 通 常 從 胸 口 , 這 是 很 舒 服 、 很 溫 暖 的 身 體 感 受 。 有 時 ,除 了 溫 暖 外 , 還 會 感 到 喜 與 樂 。 一 旦 有 任 何 感 覺 生 起 , 我 們應 該 把 注 意 力 全 部 放 在 感 覺 上 ; 較 強 烈 的 感 覺 是 與 身 體 有 關的 , 也 是 我 們 應 該 觀 察 的 地 方 。只 要 能 夠 入 定 , 用 甚 麼 方 法 都 一 樣 。 那 時 , 我 們 才 可 以說 :「 我 在 禪 修 。」 在 此 之 前 只 能 說 : 我 在 修 習 某 種 法 門 。雖 然 我 們 很 少 去 分 別 兩 者 的 不 同 , 但 是 佛 陀 早 已 告 訴 我 們 。有 些 人 透 過 修 習 掃 瞄 觀 察 (sweeping exercise) 19 來 修定 , 如 果 修 持 得 法 , 入 定 時 , 有 一 股 非 常 喜 樂 的 感 受 會 生 起 ,19請 參 閱 作 者 另 一 著 作 When the iron eagle flies, 由 Penguin,Arkana Division , London 1991 出 版 。63


此 時 , 應 該 停 止 觀 察 , 把 注 意 力 放 在 喜 樂 的 感 受 上 , 然 後 ,如 佛 陀 所 說 的 , 再 把 這 種 感 受 擴 大 到 全 身 。另 一 個 方 法 是 修 習 遍 處 (kasinas), 即 顏 色 遍 。 如 果 我 們很 容 易 就 觀 想 出 某 種 顏 色 , 那 麼 , 我 們 可 以 觀 想 一 個 圓 的 色盤 , 把 它 放 大 , 並 完 全 融 入 , 這 也 可 以 使 我 們 進 入 初 禪 , 這是 修 習 遍 處 禪 (kasina meditation) 的 目 的 。或 是 修 習 數 息 觀 , 當 呼 吸 變 得 微 細 , 光 便 會 出 現 , 也 可以 把 光 擴 大 到 全 身 。 如 果 我 們 能 使 這 種 光 持 續 一 段 時 間 , 這光 不 但 會 圍 繞 我 們 , 而 且 一 股 非 常 愉 悅 的 感 覺 會 生 起 。有 許 多 方 法 可 以 入 定 , 當 然 我 們 不 需 要 在 一 次 禪 坐 中 使用 所 有 的 方 法 。 如 果 發 現 慈 心 禪 很 適 合 , 就 用 來 修 定 ; 假 如我 們 自 然 而 然 就 會 觀 想 顏 色 , 而 在 觀 呼 吸 時 , 顏 色 障 礙 了 修習 數 息 觀 , 那 麼 我 們 應 該 改 為 修 習 遍 處 禪 。 同 樣 的 , 如 果 觀察 身 體 很 容 易 專 注 , 便 應 該 用 這 種 方 法 , 所 以 用 哪 種 方 法 修定 並 不 重 要 , 重 要 的 是 , 坐 禪 時 , 我 們 很 高 興 知 道 我 們 有 極大 的 潛 力 去 證 悟 。所 有 有 耐 心 和 堅 持 不 懈 的 禪 修 者 都 能 進 入 禪 那 , 心 自 然會 入 定 。 事 實 上 , 幾 乎 所 有 的 禪 修 者 都 渴 望 能 入 定 , 他 們 或許 不 知 道 禪 那 這 個 詞 的 意 思 , 或 安 止 定 是 什 麼 , 卻 渴 望 能 從64


永 無 休 止 的 念 頭 中 解 脫 出 來 。 雖 然 有 時 這 種 渇 望 是 不 自 覺的 , 卻 有 可 能 。 當 一 個 沒 有 成 見 的 人 初 次 聽 到 禪 那 時 , 通 常的 反 應 是 :「 啊 ! 我 知 道 某 些 東 西 是 存 在 的 (there wassomething)。」有 時 , 初 次 體 驗 禪 那 時 , 我 們 記 得 原 來 小 時 候 曾 有 這 種經 驗 。 小 孩 子 通 常 會 自 然 而 然 的 體 驗 禪 那 , 這 比 想 像 中 更 普遍 。 在 成 長 的 過 程 中 , 上 學 、 家 庭 、 性 愛 都 會 干 擾 我 們 , 於是 這 些 事 便 被 遺 忘 。 成 長 後 , 在 我 們 飽 受 眾 苦 後 , 去 禪 修 並達 到 初 禪 , 記 憶 又 會 重 現 。當 佛 陀 仍 然 是 菩 薩 悉 達 多 . 喬 達 摩 (Gotama, 或 譯 為 瞿曇 ) 時 , 他 離 開 皇 宮 和 家 人 到 森 林 禪 修 , 他 從 某 位 老 師 處 學習 前 七 種 禪 那 , 並 且 一 進 入 初 禪 , 就 記 起 他 在 十 二 歲 時 , 曾進 入 初 禪 。 故 事 與 佛 陀 的 父 親 有 關 : 佛 陀 的 父 親 淨 飯 王 是 個小 國 的 統 治 者 。 在 春 天 來 臨 時 , 他 們 有 春 耕 節 , 根 據 傳 統 ,國 王 應 該 先 翻 土 , 淨 飯 王 帶 著 十 二 歲 的 太 子 去 參 加 春 耕 節 ,太 子 要 和 國 王 一 起 扶 著 犁 , 一 人 扶 一 邊 。 然 而 當 典 禮 時 間 到了 , 卻 找 不 到 太 子 , 淨 飯 王 派 一 位 大 臣 去 找 , 發 現 太 子 在 一棵 樹 下 打 坐 , 而 且 非 常 專 注 , 渾 然 忘 我 ; 為 了 不 打 擾 太 子 入定 , 大 臣 回 去 告 訴 淨 飯 王 , 淨 飯 王 說 : 他 會 自 已 翻 土 。稍 後 , 在 十 二 到 二 十 九 歲 期 間 , 太 子 沉 迷 在 各 種 欲 樂65


中 , 他 結 婚 了 , 並 育 有 一 子 。 最 後 , 他 決 心 要 去 解 決 人 類 受苦 的 困 境 , 於 是 他 去 森 林 禪 修 。 由 於 他 在 前 世 和 小 時 候 都 有進 入 禪 那 的 經 驗 , 所 以 很 容 易 就 能 入 定 。 當 然 , 不 是 每 個 人都 像 太 子 般 容 易 入 定 , 然 而 , 年 幼 時 曾 有 禪 那 經 驗 的 禪 修者 , 的 確 比 較 容 易 入 定 , 而 我 們 就 必 須 更 加 努 力 , 去 上 一 些訓 練 耐 心 和 意 志 力 的 課 。佛 陀 從 不 曾 說 : 初 禪 不 會 引 起 執 著 。 這 種 觀 念 是 佛 陀 涅槃 數 百 年 後 , 註 釋 家 所 提 出 的 。 禪 那 的 體 驗 不 但 不 會 引 起 執著 , 而 且 能 使 禪 修 者 有 充 沛 的 活 力 和 迫 切 的 想 去 禪 修 , 因 為我 們 會 發 現 禪 那 的 心 和 世 俗 的 心 大 不 相 同 。 即 使 迫 切 感 沒 有生 起 , 也 會 有 「 這 不 可 能 是 全 部 」 的 想 法 , 而 會 有 想 一 窺 究竟 的 想 法 。 所 有 的 智 者 都 應 該 知 道 : 禪 修 的 目 的 不 只 是 獲 得樂 受 而 已 。 雖 然 感 到 快 樂 , 然 而 我 們 知 道 禪 修 不 只 於 此 , 所以 會 頗 有 興 趣 的 繼 續 禪 修 。此 時 , 禪 那 的 心 是 純 淨 和 明 潔 的 , 這 點 非 常 重 要 , 純 淨的 心 是 禪 那 最 可 貴 的 收 穫 之 一 。 我 們 可 以 從 兩 方 面 去 了 解 純淨 。 首 先 , 心 中 沒 有 任 何 五 蓋 和 煩 惱 ; 其 次 , 它 可 以 帶 來 清明 。 當 某 種 東 西 是 純 淨 的 , 它 也 是 清 明 的 。 如 果 窗 子 是 髒 的 ,那 麼 我 們 很 難 看 到 窗 外 的 景 色 ; 而 擦 乾 淨 後 , 我 們 便 可 以 看得 很 清 楚 。 因 此 我 們 需 要 清 明 的 心 來 禪 修 , 以 獲 得 內 觀 智 慧 。66


純 淨 的 心 來 自 勤 奮 和 持 續 的 修 行 , 來 自 「 自 我 了 解 」 和知 道 自 己 該 做 些 甚 麼 。 清 明 的 心 是 真 正 要 追 求 的 , 因 為 清 明的 心 使 我 們 能 了 解 我 們 的 經 驗 。 一 旦 有 了 清 明 的 心 , 我 們 會儘 可 能 不 再 污 染 自 己 的 心 ; 因 為 我 們 知 道 , 我 們 所 擁 有 的 清明 的 心 如 珍 寶 一 般 , 所 以 會 保 持 警 覺 , 以 免 遺 失 。 這 顆 純 淨和 清 明 的 心 , 可 以 粉 碎 一 切 迷 惑 、 假 象 , 讓 我 們 看 到 世 間 的究 竟 實 相 (absolute truth)。為 了 證 得 佛 陀 所 教 導 的 深 湛 的 內 觀 智 慧 , 我 們 需 要 一 顆清 明 的 心 。 清 明 的 心 來 自 絕 對 的 專 注 , 此 時 沒 有 任 何 妄 念 ;只 要 有 妄 念 , 表 示 心 還 在 世 俗 的 層 次 , 此 時 , 我 們 只 能 看 到心 中 的 妄 念 。第 三 步 是 : 在 每 一 節 的 禪 修 後 , 我 們 應 該 觀 察 禪 修 的 體驗 , 看 看 是 否 有 新 的 觀 智 生 起 。 這 種 觀 智 特 別 有 啟 發 性 , 因為 是 從 親 身 體 驗 中 生 起 的 。 佛 陀 是 個 非 常 實 際 的 導 師 , 他 教導 前 四 個 禪 那 時 只 用 數 字 表 示 , 而 不 替 它 們 命 名 , 以 免 後 人故 做 解 人 , 依 文 解 意 , 我 們 只 需 依 教 奉 行 即 可 ; 而 從 第 五 禪到 第 八 禪 都 有 名 稱 , 我 們 稍 後 會 討 論 。禪 修 時 , 自 然 可 以 達 到 這 種 心 識 境 界 。 我 們 可 以 從 基 督教 和 其 他 神 祕 主 義 教 派 的 作 品 中 讀 到 有 關 禪 那 的 記 載 。 他 們所 用 的 術 語 或 許 和 我 們 的 不 同 , 而 經 驗 卻 是 一 樣 的 。《 七 寶67


樓 台 》(Interior Castle) 是 指 導 修 女 們 的 書 , 在 書 中 , 作 者 聖德 雷 莎 (St. Teresa of Avila) 提 到 七 種 禪 那 , 她 以 夢 幻 的(visionary) 方 式 敘 述 , 而 今 恐 怕 很 少 人 能 解 讀 。 由 於 她 的敘 述 非 常 詳 盡 , 讓 人 覺 得 這 些 經 驗 只 是 她 個 人 的 體 驗 ; 相 反的 , 佛 陀 的 教 導 就 非 常 實 際 , 不 可 能 讓 人 誤 解 , 因 為 佛 陀 的開 示 是 針 對 每 個 人 。 其 他 基 督 教 的 神 祕 主 義 學 家 , 例 如Meister Eckhart 和 Francisco de Osuna 也 修 習 禪 定 , 當 然 他們 對 禪 那 的 描 述 也 各 不 相 同 。我 們 處 在 科 技 主 導 的 時 代 , 而 不 是 宗 教 主 導 的 時 代 , 禪那 的 方 法 漸 漸 失 傳 了 , 但 也 不 一 定 就 此 消 失 。 藉 著 佛 陀 所 留下 的 「 法 」, 我 們 很 幸 運 可 以 接 觸 到 這 些 禪 修 方 法 。有 些 人 能 夠 在 沒 有 人 指 導 下 入 定 , 這 是 心 專 注 一 境 的 結果 , 也 有 人 在 大 喜 或 極 度 緊 張 中 進 入 禪 定 , 而 且 並 不 罕 見 ;而 其 他 人 進 入 禪 定 只 是 透 過 專 注 , 專 注 於 所 緣 境 。禪 修 是 一 門 心 的 科 學 (the science of the mind), 既 然 是科 學 , 就 可 以 解 說 和 重 複 驗 証 , 而 且 必 須 包 括 所 有 的 心 境 。我 們 熟 悉 一 些 世 俗 的 心 , 如 思 考 、 判 斷 、 快 樂 、 不 悅 、 渴 求 、排 斥 等 。 世 俗 的 心 經 常 處 於 二 元 狀 態 , 在 二 元 狀 態 中 ,「 我們 」 和 「 外 界 」 是 對 立 的 。 如 果 禪 修 無 法 帶 來 不 同 的 體 驗 ,那 麼 也 無 法 使 人 滿 足 。68


透 過 禪 那 , 我 們 所 體 驗 到 的 高 層 次 的 心 識 狀態 , 顯 示 我 們 只 是 在 這 個 世 界 , 卻 不 屬 於 這 個 世 界 。 我 們 知道 , 雖 然 有 這 個 身 體 和 心 , 我 們 仍 然 可 以 超 越 ; 這 是 為 何 佛陀 教 導 每 個 人 , 透 過 禪 那 來 證 得 內 觀 智 慧 的 原 因 。 在 所 有 敘述 解 脫 道 的 經 文 中 , 無 不 是 從 持 戒 開 始 , 一 直 說 到 開 悟 為止 , 中 間 的 禪 那 (jhanas) 從 來 沒 有 遺 漏 過 。 有 一 點 要 提 醒大 家 : 我 們 打 坐 不 是 想 要 獲 得 喜 樂 的 感 受 ; 相 反 的 , 我 們 只是 遵 循 我 們 所 選 的 方 法 去 禪 修 - 對 我 們 而 言 是 最 好 的 方法 , 並 持 之 以 恆 , 這 樣 就 夠 了 。69


第 五 章第 二 禪 和 第 三 禪在 這 部 經 中 , 佛 陀 對 布 吒 婆 樓 說 明 整 條 解 脫 道 : 首 先 是持 戒 , 其 次 是 守 護 諸 根 、 正 念 正 知 、 知 足 , 去 除 五 蓋 , 以 上都 做 到 了 , 禪 修 者 才 能 進 入 初 禪 , 這 就 像 地 圖 一 樣 , 一 步 一步 引 領 我 們 到 達 目 的 地 。 所 有 人 都 知 道 如 何 使 用 地 圖 , 如 果我 們 不 按 照 地 圖 上 的 標 誌 走 , 就 會 迷 路 , 假 設 有 人 要 從 洛 杉磯 開 車 到 紐 約 , 只 看 紐 約 的 地 圖 是 沒 有 用 的 , 我 們 需 要 一 份從 出 發 點 到 目 的 地 的 地 圖 才 有 用 , 而 且 還 要 以 英 里 來 標 示 到達 目 的 地 的 里 程 。討 論 過 初 禪 後 , 佛 陀 繼 續 教 導 二 禪 。 在 以 下 的 經 文 中 ,尋 、 伺 被 譯 為 思 考 和 默 想 (pondering)。復 有 比 丘 , 滅 除 尋 伺 , 內 心 寂 靜 安 詳 , 住 心 一 境 , 此 時無 尋 無 伺 , 沉 浸 在 由 禪 定 所 生 之 喜 樂 , 入 第 二 禪 。 20剛 開 始 , 我 們 的 心 專 注 在 呼 吸 上 , 然 後 繼 續 觀 察 出 入息 ; 二 禪 不 需 要 這 兩 種 工 夫 ( 即 尋 與 伺 )。 由 於 進 入 初 禪 時 ,心 已 有 足 夠 的 定 力 , 能 保 持 穩 定 。 之 前 , 心 仍 然 很 不 穩 定 ,20請 參 考 《 沙 門 果 經 》, 見 《 長 部 經 典 》 第 40 頁 。70


必 須 透 過 禪 修 才 能 穩 定 下 來 。 在 開 始 階 段 , 心 會 跑 掉 , 不 能專 注 在 禪 修 的 目 標 上 , 所 以 要 不 斷 的 把 心 專 注 和 固 定 在 禪 修的 所 緣 境 上 。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 喜 樂 的 感 受 會 消 失 ; 事 實 上 ,是 我 們 的 定 力 消 失 , 心 的 感 受 依 然 存 在 , 只 是 沒 有 任 何 感 受而 已 。我 們 可 以 專 注 在 喜 樂 上 , 而 不 是 專 注 在 呼 吸 或 慈 心 禪 或其 他 禪 修 的 目 標 上 , 我 們 可 以 把 心 只 放 在 感 受 上 。 當 知 道 身體 某 一 部 位 有 最 強 的 感 受 時 , 便 直 接 觀 察 這 個 部 位 的 感 受 。我 們 不 是 在 觀 察 身 體 , 而 是 觀 察 身 體 的 樂 受 , 因 為 樂 受 在 身上 , 所 以 我 們 要 找 到 那 個 部 位 。 如 果 不 能 掌 握 這 個 方 法 , 我們 必 須 從 尋 、 伺 開 始 , 行 不 行 得 通 , 要 看 禪 修 者 的 定 力 。當 訓 練 有 素 時 , 我 們 可 以 專 注 在 樂 受 , 並 由 此 進 入 二禪 。 我 們 要 在 樂 受 中 停 留 一 段 時 間 , 完 全 投 入 , 並 覺 知 樂 受的 生 起 , 大 約 十 到 十 五 分 鐘 就 夠 了 , 此 時 , 心 必 須 安 止 不 動 ;而 不 再 專 注 於 樂 受 , 必 須 刻 意 去 做 。 在 另 一 部 經 中 , 佛 陀 指出 , 由 於 知 道 身 體 的 樂 受 仍 然 是 粗 糙 的 , 禪 修 者 仍 需 追 求 更高 的 層 次 : 心 的 感 受 (emotions)。一 旦 放 下 身 體 的 樂 受 , 我 們 會 專 注 在 內 心 的 喜 悅 上 。 這股 喜 悅 已 在 心 中 , 我 們 只 是 改 變 專 注 的 對 象 而 已 。 此 時 , 喜仍 然 存 在 , 這 時 感 到 身 體 很 輕 , 身 體 的 感 受 消 失 了 , 彷 彿 沒71


有 重 量 。 如 果 有 足 夠 的 定 力 , 身 體 不 會 不 舒 服 , 也 不 會 疼 痛 。當 然 , 退 出 禪 那 後 , 這 些 苦 受 可 能 會 生 起 。 此 時 , 喜 已 經 非常 明 顯 ; 因 為 「 樂 」 能 對 治 掉 舉 和 惡 作 , 所 以 樂 (sukha)能 使 心 平 靜 。 如 果 我 們 沒 有 樂 受 , 有 時 試 著 輕 輕 的 說 「 樂 」這 個 字 , 可 以 幫 助 我 們 獲 得 禪 悅 。 當 我 們 的 心 專 注 在 這 個 字時 , 便 會 進 入 禪 定 , 不 過 不 是 每 個 人 都 有 效 , 有 些 人 發 現 這樣 會 妨 礙 入 定 。喜 與 樂 都 有 興 奮 (excitement) 的 成 份 , 我 們 會 覺 得 喜 樂好 像 在 頭 部 的 某 處 , 當 然 這 只 是 印 象 而 已 。 當 我 們 剛 進 入 初禪 時 , 會 有 強 烈 的 興 奮 感 , 會 想 說 出 心 中 的 感 受 。 當 我 們 培養 禪 修 的 習 慣 後 , 最 初 的 興 奮 感 會 消 失 , 而 會 有 很 微 細 的 興奮 感 。 我 們 還 未 達 到 真 正 的 平 靜 , 因 此 必 須 一 步 一 步 的 朝 著目 標 前 進 , 前 一 步 是 下 一 步 的 因 , 每 一 步 都 是 因 與 果 。 透 過禪 定 會 生 起 喜 悅 的 感 受 ; 由 喜 (delight) 生 起 樂 (joy); 當我 們 體 會 到 如 此 殊 勝 的 喜 悅 , 怎 麼 可 能 沒 有 樂 受 ? 大 部 份 的人 從 未 體 驗 過 這 種 內 在 的 樂 , 因 為 他 們 必 須 依 靠 感 官 接 觸 才會 快 樂 。 所 以 如 果 能 找 到 內 在 的 喜 樂 , 我 們 就 能 獲 得 許 多 觀智 。… 是 時 , 先 滅 離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同 時 , 生 起 由 定所 生 之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 時 , 自 知 心 有喜 樂 。 如 是 由 修 習 ,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 , 故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72


也 。 21經 中 的 想 (perception) 其 實 是 意 識 (consciousness) 的意 思 , 所 以 這 部 經 也 叫 《 心 識 的 各 種 境 界 》(States ofConsciousness)。 在 此 處 , 佛 陀 說 : 透 過 修 習 , 可 以 生 起 某些 意 識 ; 透 過 修 習 , 可 以 滅 除 某 些 意 識 ( 即 :「 由 修 習 , 故想 生 ; 由 修 習 , 故 想 滅 。」) 我 們 知 道 : 心 有 時 快 樂 , 有 時痛 苦 , 經 常 想 得 到 我 們 所 沒 有 的 東 西 , 或 想 捨 棄 我 們 已 經 有的 , 因 此 沒 有 完 全 平 靜 和 喜 悅 的 感 受 , 或 許 我 們 不 知 道 這 才是 我 們 真 正 想 要 的 。我 們 平 日 為 了 謀 生 , 以 及 和 人 打 交 道 時 的 心 識 狀 態 永 遠是 二 元 的 ; 一 邊 是 「 我 」 想 要 某 些 東 西 , 另 一 邊 是 和 「 我 」相 對 的 外 在 世 界 , 或 是 和 「 我 」 相 對 的 你 。「 我 」 永 遠 與 外在 的 人 事 對 立 , 這 樣 , 心 不 可 能 平 靜 下 來 。我 們 都 熟 悉 這 些 心 境 , 大 部 份 的 人 認 為 只 此 而 已 , 由 於這 種 信 念 , 他 們 就 向 外 追 求 滿 足 和 快 樂 。 開 始 禪 修 後 , 我 們會 發 現 : 我 們 會 有 全 然 不 同 的 心 識 狀 態 。 這 個 理 解 對 人 有 極大 的 衝 擊 ; 之 後 , 我 們 會 深 信 不 疑 。 修 行 越 久 , 對 這 些 心 識狀 態 越 了 解 , 大 悲 心 就 會 生 起 。 這 種 高 超 的 心 境 與 日 常 的 心識 狀 態 比 起 來 , 實 在 高 尚 多 了 , 因 此 我 們 會 充 滿 悲 心 , 想 去幫 助 他 人 , 讓 別 人 也 能 解 脫 痛 苦 。21請 參 考 《 布 吒 婆 樓 經 》 第 十 一 段 , 見 《 長 部 經 典 》 第 92 頁 。73


佛 陀 在 三 十 五 歲 開 悟 , 在 八 十 歲 時 去 世 , 他 一 生 都 在 幫助 別 人 , 使 人 們 從 痛 苦 中 解 脫 。 經 典 上 記 載 著 , 佛 陀 每 天 都在 教 導 , 即 使 天 氣 險 惡 , 身 體 有 恙 也 不 例 外 , 不 論 到 哪 裏 ,無 論 路 途 有 多 遠 , 佛 陀 都 是 走 路 去 的 , 由 於 當 時 的 交 通 工 具是 用 牛 或 馬 拉 的 , 佛 陀 不 忍 心 把 自 己 的 體 重 讓 動 物 去 承 受 ,所 以 佛 陀 從 不 乘 車 。 現 在 仍 有 一 條 戒 律 禁 止 出 家 人 乘 坐 由 動物 拉 的 交 通 工 具 。 經 上 也 記 載 佛 陀 每 天 早 上 都 會 禪 修 , 並 「 張開 悲 心 的 網 」, 意 指 佛 陀 用 天 眼 去 觀 察 有 誰 願 意 聽 聞 法 。 佛陀 說 :「 眼 中 只 有 微 塵 」 的 人 不 多 , 由 於 知 道 他 們 會 接 受 「 法 」(Dhamma), 所 以 前 往 渡 化 。初 禪 有 「 離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也 就 是 說 , 進 入 初禪 有 「 從 捨 離 感 官 欲 望 、 五 蓋 和 其 他 不 善 心 而 生 的 喜 樂 」;在 二 禪 則 有 「 從 禪 定 中 所 生 的 喜 樂 」( 定 生 喜 樂 ), 也 就 是 說 ,進 入 二 禪 , 定 力 會 加 深 。 在 初 禪 , 偶 而 會 有 微 細 的 妄 念 生 起 ,也 會 聽 到 聲 音 , 只 是 沒 有 平 日 清 楚 , 這 表 示 聲 音 對 心 的 影 響非 常 小 。 在 二 禪 , 聲 音 的 影 響 更 小 , 我 們 好 像 坐 在 玻 璃 圓 罩內 , 所 有 外 面 的 聲 音 都 被 隔 開 了 , 干 擾 也 減 少 許 多 。 隨 著 禪那 的 進 步 , 定 力 會 越 來 越 強 , 漸 漸 的 會 住 心 一 境 。這 樣 的 專 注 能 使 心 清 淨 , 而 心 清 淨 會 帶 來 清 明 , 前 者 引生 後 者 。 有 時 , 佛 陀 的 教 法 被 稱 為 因 果 的 教 法 , 因 為 他 的 指導 非 常 清 楚 , 明 確 , 引 導 我 們 一 步 一 步 的 邁 向 解 脫 道 ; 每 一74


步 都 是 下 一 步 的 因 , 我 們 很 容 易 了 解 , 而 「 了 解 佛 陀 所 說 的法 」 是 修 行 的 起 點 。 雖 然 了 解 佛 陀 所 說 的 法 , 無 法 立 刻 帶 來平 靜 和 觀 智 (insight), 但 不 了 解 「 法 」, 就 不 可 能 進 步 ; 了解 「 法 」, 才 有 動 力 去 修 行 , 此 外 還 要 有 一 顆 開 闊 的 心 , 假如 心 不 開 闊 , 所 有 佛 法 的 知 識 都 沒 有 用 處 。 我 們 說 法 可 以 說得 舌 燦 蓮 花 , 可 以 寫 出 博 學 多 聞 的 作 品 , 但 永 遠 無 法 從 痛 苦中 解 脫 。 如 果 不 打 開 心 扉 , 便 無 法 了 解 「 法 」。 了 解 「 法 」,便 能 生 起 信 心 , 使 我 們 樂 於 修 行 。退 出 禪 那 或 在 任 何 好 的 禪 修 後 , 我 們 要 知 道 坐 禪 後 的 三件 事 , 首 先 是 觀 察 所 有 經 驗 都 是 無 常 的 ; 其 次 是 記 得 通 往 禪定 的 道 路 ; 第 三 是 : 我 們 要 自 問 :「 從 這 個 經 驗 中 我 學 到 了甚 麼 ? 以 及 觀 智 有 沒 有 生 起 」。進 入 初 禪 , 禪 修 者 有 喜 樂 的 感 受 , 心 立 刻 體 驗 到 一 種 高超 的 、 廣 闊 的 心 識 狀 態 ; 這 種 心 識 狀 態 迥 異 於 「 想 要 這 個 ,不 要 那 個 」 的 消 費 者 心 態 。 廣 大 的 心 識 使 人 了 解 到 : 生 命 中有 許 多 境 界 遠 超 過 感 官 所 能 體 驗 到 的 。 即 使 是 最 愉 快 、 最 微妙 的 感 官 接 觸 , 例 如 鮮 花 、 彩 虹 、 落 日 、 詩 等 , 雖 然 這 些 景物 沒 有 任 何 不 善 , 因 為 都 是 外 在 的 , 要 依 賴 外 境 快 樂 才 會 生起 , 然 而 , 外 境 無 法 永 遠 給 我 們 帶 來 快 樂 。 我 們 認 為 落 日 餘輝 令 人 陶 醉 , 事 實 上 , 是 心 沉 醉 在 落 日 而 生 起 愉 悅 , 所 以 是心 使 自 己 陶 醉 , 而 非 外 境 。 我 們 經 常 認 為 快 樂 來 自 外 境 , 然75


而 外 境 只 是 引 起 感 官 接 觸 , 使 我 們 的 心 完 全 專 注 , 以 致 渾 然忘 我 , 在 那 一 刻 失 去 了 「 我 」 的 感 覺 , 此 時 , 沒 有 「 人 」 在想 :「 我 要 這 個 ; 我 想 要 有 這 個 東 西 。」 一 旦 外 境 ( 如 落 日 )消 失 了 , 喜 樂 也 會 消 失 , 而 「 我 」 又 恢 復 原 狀 。 隨 著 所 生 起的 念 頭 :「 我 」 要 去 追 尋 那 醉 人 的 落 日 , 因 為 落 日 能 帶 來 樂趣 。 這 個 例 子 說 明 事 實 是 : 我 們 經 歷 了 許 多 事 情 , 我 們 需 要證 悟 , 只 是 我 們 不 完 全 了 解 這 些 經 驗 而 已 。 我 們 需 要 「 法 」(Dhamma) 來 指 導 我 們 , 然 後 才 能 如 實 的 觀 察 事 物 。我 們 知 道 有 各 種 層 次 的 心 識 , 也 知 道 所 有 的 喜 悅 都 來 自內 心 , 不 假 外 求 , 是 內 心 的 清 淨 和 專 注 使 我 們 體 驗 到 這 種 喜悅 。 由 此 可 知 , 我 們 所 追 求 的 , 心 中 本 自 具 足 。 大 部 份 的 人向 外 追 求 滿 足 、 幸 福 和 快 樂 , 他 們 不 知 道 感 官 接 觸 的 快 樂 必須 依 靠 外 境 , 所 以 是 不 可 靠 的 。在 二 禪 , 當 我 們 體 會 到 喜 , 我 們 知 道 : 這 種 喜 比 以 前 所體 驗 到 的 更 微 細 , 而 且 毋 須 依 靠 外 境 。 此 時 , 整 個 人 沈 浸 在喜 悅 中 , 這 是 感 官 接 觸 所 沒 有 的 。 禪 修 者 知 道 : 進 入 二 禪 可證 得 第 二 種 觀 智 , 此 後 毋 須 再 追 求 愉 快 的 感 官 接 觸 - 雖 然 這種 愉 快 的 感 官 接 觸 仍 會 發 生 , 而 我 們 的 生 活 也 會 有 極 大 的 改變 。 追 求 感 官 欲 望 會 耗 費 大 量 的 精 力 和 時 間 , 而 且 無 論 能 否得 到 所 想 要 的 東 西 , 都 不 免 受 苦 , 例 如 只 得 到 一 部 份 , 或 有人 從 中 作 梗 。76


禪 那 會 大 大 的 改 變 人 的 生 活 習 慣 , 因 為 我 們 會 把 禪 修 的經 驗 融 入 日 常 生 活 中 。 我 們 的 感 官 依 然 如 常 運 作 , 用 眼 睛看 , 用 耳 朵 聽 , 我 們 會 品 嚐 、 觸 、 嗅 、 想 , 然 而 我 們 不 會 無止 盡 的 追 求 感 官 之 娛 。長 期 的 禪 修 會 使 感 官 更 敏 銳 , 禪 修 者 在 長 期 禪 修 後 , 發現 大 自 然 比 以 前 更 綠 , 天 空 也 變 得 更 藍 , 當 然 , 天 空 和 葉 子並 沒 有 改 變 , 而 是 受 覺 變 得 比 較 敏 銳 。 此 時 , 禪 修 者 不 會 追求 感 官 之 娛 , 也 不 執 著 或 想 擁 有 這 些 樂 受 , 禪 修 者 自 有 禪悅 , 沒 有 絲 毫 欲 望 , 所 以 才 會 有 一 顆 清 明 的 心 。 通 常 , 我 們從 未 注 意 到 感 官 之 娛 所 帶 來 的 苦 , 這 是 執 著 所 產 生 的 苦 , 想要 擁 有 所 引 起 的 苦 。 在 禪 修 時 , 我 們 只 有 單 純 的 感 官 接 觸 ,不 會 執 著 外 在 的 事 物 , 這 是 因 為 我 們 知 道 : 不 需 要 向 外 追 求內 心 已 有 的 東 西 。此 時 , 內 心 的 平 靜 仍 未 達 到 不 可 動 搖 的 境 界 , 卻 足 夠 為日 常 生 活 帶 來 寧 靜 、 輕 安 的 感 覺 。 我 們 不 需 要 「 做 」 任 何 事 ,或 去 任 何 地 方 , 當 然 , 我 們 仍 會 做 某 些 事 , 事 實 上 , 我 們 會做 得 比 以 前 更 好 , 因 為 我 們 不 再 執 著 結 果 如 何 , 更 明 確 的說 , 是 不 執 著 「 快 樂 來 自 成 果 (result)」 這 個 觀 念 。 我 們 去做 , 是 因 為 事 情 需 要 有 人 做 , 我 們 會 輕 鬆 的 做 , 完 全 不 會 緊張 。 我 們 知 道 : 有 比 世 俗 之 樂 更 美 妙 、 更 微 妙 、 更 大 的 快 樂 。我 們 不 是 鄙 視 或 棄 絕 世 間 , 而 是 對 世 間 不 再 有 任 何 期 望 。 既77


然 沒 有 期 望 , 當 然 就 沒 有 失 望 。 此 時 , 與 任 何 人 都 能 融 洽 相處 。佛 陀 在 《 沙 門 果 經 》(Samabbaphala) 中 提 到 二 禪 :( 比 丘 ) 由 定 所 生 之 喜 樂 , 潤 澤 其 身 , 周 遍 充 滿 ; 全 身到 處 , 無 不 遍 滿 定 生 喜 樂 。 22我 們 千 萬 不 要 懷 疑 喜 樂 如 何 生 起 。 喜 樂 都 是 心 所(mental concomitants), 卻 在 身 體 出 現 , 例 如 , 我 們 體 驗 到的 樂 是 在 胸 口 處 , 這 是 修 行 的 心 。 喜 樂 是 一 種 心 理 狀 態 , 是一 種 感 受 , 而 我 們 卻 指 出 它 在 身 體 的 某 個 部 位 , 我 們 必 須 透過 這 身 心 相 關 的 地 方 才 能 有 所 體 驗 , 別 無 他 法 。 在 二 禪 ,「 喜 」在 幕 後 (background), 而 「 樂 」 則 在 幕 前 (foreground),並 從 頭 到 腳 趾 , 充 滿 全 身 。 修 慈 心 禪 時 , 樂 也 是 從 頭 到 腳 趾 ,遍 滿 全 身 。 假 如 我 們 能 夠 在 修 慈 心 禪 時 做 到 這 點 , 便 更 容 易進 入 二 禪 。 如 同 初 禪 一 般 , 佛 陀 也 為 二 禪 舉 了 譬 喻 :譬 如 有 水 , 從 深 泉 湧 出 , 其 水 不 從 東 來 , 不 從 西 來 , 不從 北 來 , 不 從 南 來 , 而 時 有 驟 雨 。 由 此 深 泉 湧 出 涼 水 , 以 此涼 水 , 潤 漬 深 泉 , 周 遍 盈 滿 , 此 泉 之 水 , 無 不 遍 滿 。 比 丘 亦復 如 是 , 定 生 喜 樂 , 潤 澤 其 身 , 周 遍 充 滿 ; 全 身 到 處 , 無 不遍 滿 由 定 所 生 之 喜 樂 。22見 《 沙 門 果 經 》 第 76 段 , 請 參 閱 《 長 部 經 典 》 第 40 頁 。78


這 段 經 文 很 有 用 , 因 為 通 常 只 在 胸 口 處 感 受 到 樂 , 然 而我 們 可 以 擴 大 這 樂 受 , 使 喜 樂 充 滿 全 身 , 只 有 此 時 , 對 二 禪才 有 完 整 的 體 驗 。 當 我 們 全 身 充 滿 喜 樂 時 , 這 時 我 們 才 知道 : 世 間 的 樂 無 法 與 二 禪 之 樂 相 比 。 因 為 二 禪 的 喜 樂 是 大喜 , 讓 人 有 滿 足 感 , 也 因 此 , 我 們 的 心 境 改 變 了 。 我 們 發 現 :我 們 不 依 靠 外 境 也 可 以 如 此 快 樂 , 這 種 內 心 的 喜 悅 使 我 們 充滿 信 心 , 並 有 一 種 解 脫 感 , 也 使 人 變 得 誠 實 、 和 自 我 依 靠(self-reliance) 23 。 現 在 我 們 可 以 討 論 下 一 步 : 三 禪 。由 於 內 心 充 滿 禪 悅 , 這 種 喜 樂 可 以 對 治 五 蓋 中 的 掉 舉 與惡 作 , 因 此 非 常 滿 足 。 這 種 滿 足 感 和 前 面 所 說 的 不 同 , 為 了能 好 好 禪 修 , 我 們 必 須 對 所 處 的 環 境 感 到 滿 足 , 感 謝 生 命 中所 擁 有 的 一 切 美 好 的 事 物 , 我 們 感 到 輕 鬆 和 滿 足 。 我 們 必 須刻 意 去 想 生 命 的 某 些 特 質 , 並 去 觀 察 這 些 特 質 , 此 處 的 滿 足感 是 相 當 不 同 的 特 質 , 這 種 滿 足 感 來 自 禪 悅 , 因 為 我 們 已 經有 了 我 們 一 直 想 要 的 - 充 滿 喜 悅 。無 論 禪 悅 是 多 麼 讓 人 喜 悅 , 多 麼 讓 人 滿 足 , 在 一 段 時 間後 , 我 們 仍 要 放 下 這 種 大 喜 , 我 們 會 有 心 往 下 沉 的 感 覺 , 這23 《 雜 阿 含 經 》:「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住 於 自 洲 , 住 於 自 依 ; 住 於 法洲 , 住 於 法 依 ; 不 異 洲 , 不 異 依 。」 佛 陀 一 再 強 調 : 要 依 靠 自 己 ,不 要 依 賴 他 人 , 要 做 自 己 的 洲 嶼 。 卷 二 , 第 36 經 ,T2. 8a。79


只 是 一 種 感 覺 , 不 是 真 的 往 下 沉 。 初 禪 和 二 禪 好 像 在 頭 部 發生 , 而 三 禪 則 有 更 深 的 感 受 。 佛 陀 是 這 樣 形 容 三 禪 的 :復 有 比 丘 , 離 喜 住 「 捨 」, 正 念 正 知 , 以 身 受 樂 ( 身 體有 快 樂 的 感 受 ), 如 諸 聖 所 說 :「 捨 念 樂 住 」, 入 第 三 禪 。 24在 這 段 經 文 中 ,「 捨 」(equanimity) 出 現 了 , 事 實 上 「 捨 」是 四 禪 的 特 徵 , 所 以 有 時 很 難 去 分 辨 三 禪 和 四 禪 。 修 行 的 步驟 是 這 樣 的 : 首 先 放 下 禪 悅 - 喜 與 樂 , 是 刻 意 的 放 下 , 而 不是 由 於 心 不 專 注 而 讓 禪 悅 消 失 , 果 真 如 此 , 禪 修 會 中 止 。 這樣 修 持 比 較 好 : 先 進 入 二 禪 , 體 會 禪 悅 後 , 再 放 下 心 中 的 喜樂 。 在 另 一 篇 開 示 中 , 佛 陀 提 到 : 禪 修 者 在 二 禪 所 體 驗 到 的樂 仍 比 較 粗 , 所 以 要 進 入 更 微 細 、 更 微 妙 和 更 高 的 境 界 。有 些 人 很 難 放 下 二 禪 的 喜 樂 , 而 有 些 人 則 未 曾 體 驗 過 ,修 行 道 上 有 各 種 障 礙 , 只 要 持 之 以 恆 , 就 能 究 竟 解 脫 。 無 論如 何 , 我 們 總 可 以 訓 練 自 己 的 心 , 重 要 的 是 , 我 們 有 沒 有 耐心 和 毅 力 , 有 沒 有 只 問 耕 耘 不 問 收 穫 的 心 態 , 我 們 一 定 要 放下 那 種 追 求 成 果 的 情 結 (achievement syndrome)。 為 甚 麼 呢 ?因 為 內 心 本 自 具 足 , 毋 須 向 外 追 求 。24見 《 布 吒 婆 羅 經 》 第 十 二 段 , 請 參 閱 《 長 部 經 典 》 第 92 頁 。「 捨念 樂 住 , 入 第 三 禪 」 原 文 是 Happy dwells the one of equanimity andmindfulness, and he reaches and remains in the third jhana.80


如 果 我 們 不 專 注 , 內 心 的 喜 悅 便 會 消 失 。 我 們 知 道 : 這是 另 一 個 說 明 真 相 的 例 子 , 我 們 只 能 覺 知 心 所 專 注 的 對 象 ,此 時 , 內 心 會 感 到 輕 鬆 和 滿 足 ; 首 先 , 平 靜 和 輕 安 會 生 起 。「 捨 」(equanimity) 指 滿 足 , 滿 足 就 是 「 捨 」。 正 念 正 知 (clearlyaware) 是 形 容 心 一 境 性 , 這 時 , 心 完 全 覺 知 和 警 醒 。「 身 體有 快 樂 的 感 受 」 是 所 有 禪 那 的 特 徵 , 而 且 非 常 快 樂 。 不 同 的是 : 初 禪 是 身 體 的 樂 受 , 二 禪 是 微 妙 的 禪 悅 - 內 心 的 喜 樂 ,而 三 禪 的 樂 則 來 自 知 足 和 平 靜 。內 觀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因 為 這 意 味 著 智 慧 已 經 生 起 , 內 觀和 智 慧 兩 者 同 時 生 起 , 而 且 是 透 過 親 身 體 驗 才 會 生 起 。 經 中以 吃 芒 果 來 譬 喻 。 如 果 我 們 不 曾 吃 過 芒 果 , 有 人 給 我 們 非 常詳 細 正 確 的 描 述 , 甚 至 附 上 圖 片 來 說 明 「 這 就 是 芒 果 , 以 及它 的 味 道 如 何 」。 我 們 可 以 欣 賞 芒 果 的 圖 片 和 說 明 , 卻 不 知道 它 的 味 道 如 何 , 除 非 親 自 品 嘗 。 佛 陀 就 是 這 樣 一 次 又 一 次的 教 導 我 們 。 由 於 得 之 太 易 , 我 們 很 容 易 忘 失 佛 陀 的 教 導 。由 於 內 心 的 知 足 與 平 靜 , 另 一 種 觀 智 可 能 生 起 , 在 禪 修時 , 我 們 不 要 去 想 所 發 生 的 事 , 因 為 這 涉 及 念 頭 的 生 滅 過程 。 一 旦 有 了 體 驗 , 觀 智 會 自 然 生 起 ; 我 們 知 道 : 只 要 心 無所 求 , 心 就 會 知 足 和 平 靜 , 內 觀 給 我 們 的 日 常 生 活 帶 來 重 大的 影 響 。 我 們 的 心 有 各 種 欲 望 , 有 些 慾 望 相 當 微 細 , 而 有 些則 相 當 荒 謬 。 然 而 , 我 們 知 道 : 我 們 有 各 種 慾 望 , 這 些 欲 望81


只 會 給 我 們 帶 來 煩 惱 和 傷 害 ; 而 在 三 禪 所 生 起 的 滿 足 和 平靜 , 比 欲 望 的 滿 足 要 殊 勝 得 多 。 了 解 這 點 後 , 我 們 就 可 以 把欲 望 放 下 ; 放 下 了 慾 望 , 同 時 也 捨 棄 了 因 想 望 (wanting)、掉 舉 、 想 要 獲 得 和 達 到 目 的 所 產 生 的 「 苦 」。無 願 (wishlessness) 是 一 道 通 往 開 悟 的 門 。 怎 樣 才 能 找 到這 道 門 ? 透 過 體 驗 才 能 珍 惜 它 的 價 值 , 至 少 要 有 短 暫 的 體驗 。 當 然 , 三 禪 無 法 使 人 開 悟 , 但 卻 能 帶 來 平 靜 和 知 足 , 這讓 我 們 體 會 到 無 願 的 滋 味 。「 無 願 」 使 我 們 以 不 同 的 方 式 來 面 對 生 活 , 我 們 可 能 已經 淨 化 某 些 欲 望 , 然 而 我 們 知 道 : 即 使 是 最 微 細 的 慾 望 , 也會 使 我 們 掉 舉 (restless)。 對 「 無 願 」 的 體 會 , 使 我 們 「 離苦 的 能 力 」 大 大 增 加 , 我 們 終 於 嚐 到 芒 果 , 無 需 問 人 或 查 書 ,因 為 我 們 已 經 知 道 什 麼 是 無 願 , 也 知 道 「 知 足 」 指 無 願 無 求 。在 禪 那 , 我 們 比 較 容 易 體 會 由 喜 樂 所 生 起 的 無 願 , 而 在日 常 生 活 中 就 難 多 了 。 然 而 , 透 過 不 斷 的 修 習 , 直 到 「 無 願 」成 為 一 種 生 活 態 度 , 我 們 就 會 一 直 有 「 無 願 」 的 體 驗 , 而 心會 更 習 慣 這 種 心 態 。如 果 不 加 以 應 用 , 觀 智 (insight) 就 會 退 失 , 正 如 學 了一 門 外 語 卻 不 練 習 一 樣 , 之 後 , 當 我 們 再 度 聽 到 , 就 會 記 得82


我 們 曾 學 過 這 種 語 言 , 再 勤 奮 努 力 , 就 可 以 回 想 起 來 。 觀 智也 是 如 此 , 如 果 我 們 不 應 用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很 快 就 會 忘 失 。直 到 有 人 提 起 , 我 們 才 知 道 自 己 也 曾 有 這 種 觀 智 , 這 時 , 才會 加 以 運 用 。 重 要 的 是 , 我 們 要 把 內 觀 應 用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要 經 常 練 習 , 不 斷 進 步 , 那 麼 , 觀 智 便 成 為 我 們 的 了 ( 不 會再 忘 失 )。佛 教 經 常 使 用 兩 種 語 言 , 一 種 是 日 常 生 活 使 用 的 語 言 ,另 一 種 是 法 的 語 言 (the language of the Dhamma), 是 我 們談 論 究 竟 實 相 時 所 使 用 的 語 言 。 佛 陀 同 時 使 用 這 兩 種 語 言 ,他 談 論 世 俗 的 、 日 常 發 生 的 事 , 也 解 說 究 竟 實 相 。 我 們 必 須知 道 兩 者 的 不 同 , 知 道 何 時 使 用 哪 種 語 言 。 當 佛 陀 談 到 禪 那時 , 雖 然 他 談 的 是 高 層 次 的 心 識 狀 態 , 而 他 所 用 的 仍 是 世 俗的 語 言 , 因 為 仍 然 有 「 我 」 在 體 驗 禪 那 。 除 非 我 們 能 改 變 心識 狀 態 , 否 則 我 們 會 發 現 很 難 了 解 這 個 層 次 的 術 語 。此 時 , 先 滅 「 定 生 喜 樂 」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生 捨 (equanimity)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 時 , 具 捨 樂 之 微 妙 真 實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 故 想 (perceptions) 生 ; 由 修 習 , 故 想 滅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在 這 部 經 中 , 這 段 經 文 的 最 後 一 句 一 再 出 現 , 這 是 針 對布 吒 婆 樓 和 他 最 初 的 問 題 :「 想 或 意 識 如 何 生 起 ? 如 何 滅83


去 ?」 佛 陀 告 訴 他 在 各 種 禪 那 中 意 識 的 生 滅 過 程 。 這 段 經 文中 的 「 捨 」 是 一 種 滿 足 感 ; 而 「 樂 」 是 潛 在 的 , 只 有 前 兩 個禪 那 有 樂 受 。 當 我 們 感 到 滿 足 時 , 是 不 可 能 不 快 樂 的 。佛 陀 以 譬 喻 來 說 明 三 禪 :譬 如 青 、 紅 、 白 蓮 , 一 一 蓮 池 , 諸 蓮 皆 生 水 中 , 皆 長 水中 , 皆 浸 水 中 , 為 水 所 養 , 此 等 諸 蓮 , 以 水 潤 漬 , 由 頂 至 根 ,無 不 遍 滿 其 中 。 比 丘 亦 復 如 是 , 其 身 無 喜 , 以 樂 潤 澤 , 周 遍充 滿 ; 全 身 到 處 , 無 不 遍 滿 無 喜 之 樂 。佛 陀 所 說 的 兩 個 譬 喻 都 提 到 「 遍 滿 」。 在 二 禪 , 必 須 從頭 至 腳 , 全 身 充 滿 喜 樂 ; 而 三 禪 則 是 充 滿 「 無 喜 之 樂 」 或 捨心 。 由 於 大 部 份 的 人 不 知 道 捨 心 的 意 思 , 所 以 用 滿 足 或 平 靜來 形 容 更 貼 切 , 而 我 們 對 滿 足 和 平 靜 都 有 相 同 的 認 知 。 而 三禪 的 平 靜 , 比 我 們 在 世 間 所 體 驗 到 的 任 何 事 都 來 得 偉 大 。有 趣 的 是 , 我 們 的 內 心 都 有 這 種 平 靜 , 只 是 我 們 心 中 有許 多 「 戰 爭 」, 除 了 國 與 國 之 間 的 戰 爭 外 , 還 有 我 們 內 心 的衝 突 , 以 及 家 庭 和 工 作 環 境 的 爭 執 等 。 而 平 靜 本 來 就 在 心中 , 只 需 專 注 (concentrate) 就 能 發 現 。 令 人 驚 訝 的 是 , 只有 少 數 人 能 夠 了 解 , 即 使 在 禪 修 時 , 很 少 人 能 夠 在 禪 修 時 發現 心 中 的 平 靜 。 只 要 我 們 能 使 內 心 平 靜 , 就 能 改 變 整 個 生84


命 , 甚 至 改 變 他 人 , 因 為 人 與 人 之 間 總 是 互 相 影 響 。 即 使 是在 山 洞 中 禪 修 的 行 者 也 能 透 過 意 念 影 響 世 界 , 何 況 大 部 分 的人 都 不 住 在 山 洞 裡 , 所 以 一 定 會 互 相 影 響 。 如 果 我 們 把 內 心的 平 靜 散 發 出 來 , 其 他 人 會 感 受 到 , 也 可 能 因 而 受 益 , 甚 至被 吸 引 而 想 要 效 法 他 們 。此 外 , 還 有 一 種 普 遍 意 識 (a universal consciousness),所 有 人 都 是 普 遍 意 識 的 一 部 份 。 所 有 的 心 識 都 在 普 遍 意 識中 , 假 如 我 們 , 無 論 一 個 、 二 個 、 十 個 , 或 是 一 百 個 人 擁 有平 靜 的 心 , 又 能 夠 保 持 一 段 時 間 , 並 改 變 自 己 的 生 命 , 那 麼這 平 靜 的 心 就 會 進 入 普 遍 意 識 中 , 而 且 經 常 如 此 。 同 樣 的 ,我 們 的 心 念 進 入 普 遍 意 識 後 , 又 會 回 到 我 們 的 心 中 , 像 是 回音 一 樣 。 如 果 我 們 沒 有 可 觸 及 (can be touched) 的 內 在 體 驗 ,普 遍 意 識 就 無 法 把 平 靜 送 給 我 們 。佛 法 不 是 與 世 人 無 關 , 不 是 「 只 要 我 有 平 靜 的 心 就 夠了 , 即 使 這 世 界 毀 了 也 與 我 無 關 。」 佛 陀 從 來 沒 有 這 種 念 頭 。佛 陀 從 開 悟 那 天 開 始 , 一 直 向 人 宣 說 解 脫 之 道 , 結 果 佛 法 從一 個 國 家 傳 到 另 一 個 國 家 , 並 傳 到 這 裏 。在 這 部 經 中 , 佛 陀 談 到 心 的 統 一 (unity of mind) 或 心 一境 性 , 另 外 的 意 思 是 意 識 的 統 一 (unity of consciousness),這 是 在 禪 那 中 生 起 的 非 常 微 細 的 意 識 , 這 種 意 識 使 我 們 了85


解 : 人 與 人 之 間 並 非 彼 此 分 離 的 , 我 們 都 是 互 相 關 連 的 , 都活 在 同 一 個 世 間 。 當 我 們 對 禪 那 的 體 驗 越 深 , 這 種 覺 知 便 成為 一 種 經 驗 。 這 種 意 識 的 統 一 能 增 長 慈 心 和 悲 心 , 因 為 此 時沒 有 「 我 」 與 他 人 之 間 的 隔 闔 , 只 有 一 顆 平 靜 的 心 , 別 無 其他 。一 旦 心 能 夠 提 升 , 並 超 越 平 常 的 思 考 方 式 。 這 種 思 考 通常 是 負 面 的 , 而 且 與 分 析 、 邏 輯 推 理 和 知 識 有 關 。 我 們 可 以提 升 所 有 的 心 識 , 並 去 改 變 環 境 , 而 不 是 讓 環 境 來 改 變 我們 。 以 下 的 觀 念 是 嚴 重 的 錯 誤 , 也 是 一 般 人 常 有 的 觀 念 , 也就 是 認 為 我 和 環 境 是 對 立 的 , 我 要 操 縱 環 境 , 以 獲 得 最 大 的利 益 。 這 是 完 全 錯 誤 的 觀 念 , 因 為 我 與 外 境 根 本 沒 有 界 限 ,我 與 他 人 、 與 整 個 自 然 環 境 都 沒 有 界 限 。 我 們 與 他 人 與 外 在環 境 是 互 相 依 存 的 。 如 果 我 們 想 要 有 較 少 污 染 的 環 境 , 首 先要 有 一 顆 較 少 污 染 的 心 , 而 這 顆 心 有 能 力 達 到 更 高 的 心 識 境界 。以 上 所 談 的 心 識 境 界 , 雖 然 不 限 於 禪 那 中 的 境 界 , 卻 奠基 於 禪 那 才 會 產 生 。86


第 六 章 : 第 四 禪雖 然 在 禪 修 時 , 我 們 不 一 定 能 入 定 , 然 而 知 道 禪 修 的 心所 能 達 到 的 境 界 , 以 及 禪 修 的 心 如 何 改 變 生 命 是 非 常 重 要的 。 雖 然 在 解 脫 道 上 我 們 只 走 了 幾 小 步 , 我 們 仍 需 了 解 整 條解 脫 道 , 然 後 我 們 可 以 回 到 我 們 目 前 的 位 置 , 繼 續 解 脫 的 旅程 。復 有 比 丘 , 捨 樂 離 苦 , 已 滅 憂 喜 , 入 第 四 禪 , 不 苦 不 樂 ,捨 念 清 淨 。這 段 經 文 有 時 會 被 誤 解 , 認 為 前 幾 個 禪 那 有 苦 有 憂 傷(grief), 而 真 正 的 意 思 是 : 到 了 這 個 階 段 , 已 經 沒 有 樂 受和 苦 受 ,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捨 心 和 正 念 。 如 果 要 描 述 此 時 的 禪那 , 以 「 心 一 境 性 」 來 代 替 「 正 念 」 會 更 貼 切 。 事 實 上 ,「 捨 」是 四 禪 的 成 果 , 心 體 驗 到 寂 靜 , 當 然 此 時 不 會 有 「 這 是 捨 心 」的 念 頭 , 因 為 一 旦 有 這 種 念 頭 , 我 們 的 心 便 不 再 平 靜 。我 以 一 口 井 來 比 較 三 禪 和 四 禪 的 不 同 , 三 禪 就 如 我 們 坐在 井 邊 , 把 頭 伸 進 比 井 邊 安 靜 得 多 的 井 內 ; 要 體 驗 四 禪 , 就要 到 井 底 。 在 不 同 階 段 的 禪 那 , 我 們 會 體 驗 到 不 同 程 度 的 平靜 , 這 是 很 明 顯 的 。 禪 那 也 可 以 比 喻 成 把 身 體 完 全 浸 在 海裡 , 而 井 的 譬 喻 更 能 突 顯 出 禪 那 境 界 不 斷 的 深 化 。 在 三 禪 ,87


平 靜 已 經 很 明 顯 , 禪 修 者 仍 會 聽 到 聲 音 , 除 非 聲 音 非 常 大 ,否 則 不 受 干 擾 。 當 心 越 來 越 專 注 , 聲 音 會 消 失 , 因 為 心 完 全專 注 在 寂 止 上 , 所 以 不 受 任 何 干 擾 。在 禪 修 以 外 的 時 段 , 我 們 不 可 能 有 這 些 體 驗 , 雖 然 在 日常 生 活 中 也 有 平 靜 和 滿 足 的 時 候 , 但 總 會 受 到 外 界 干 擾 , 我們 不 斷 的 看 、 聽 、 嚐 、 觸 、 嗅 和 想 。 雖 然 我 們 認 為 : 我 們 只是 單 純 的 聽 或 看 , 事 實 上 , 心 會 吸 收 和 消 化 我 們 所 看 到 和 所聽 到 的 , 此 時 , 心 無 法 完 全 寂 止 。 如 果 我 們 想 要 完 全 的 寂 止 ,完 全 的 平 靜 , 觀 察 者 必 須 與 被 觀 察 的 對 象 暫 時 融 合 , 合 而 為一 , 除 了 這 個 方 法 外 , 別 無 他 法 進 入 四 禪 。前 三 個 禪 那 ,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 觀 察 者 和 所 緣 境 是 對 立的 ; 在 四 禪 , 這 種 對 立 不 存 在 , 因 為 觀 察 者 非 常 微 細 , 讓 人感 受 不 到 有 「 人 」 的 存 在 , 唯 一 可 形 容 這 種 狀 態 的 詞 , 是 心已 經 沈 入 「 寂 止 」 中 。 事 實 上 , 觀 察 者 並 未 真 正 消 失 , 只 有在 證 果 時 才 會 消 失 , 稍 後 我 們 會 談 到 這 點 。 說 觀 察 者 與 所 緣境 合 而 為 一 , 意 指 在 禪 那 期 間 , 捨 棄 了 我 執 - 自 我 堅 持 (selfassertion),所 以 許 多 人 怕 進 入 深 定 , 因 為 他 們 的 自 我 在 從中 作 梗 。 無 論 放 下 自 我 是 多 麼 的 短 暫 、 多 麼 不 徹 底 , 對 許 多未 曾 禪 修 的 人 來 說 , 是 讓 人 駭 怕 的 , 所 以 寧 願 退 出 也 不 願 讓心 沉 入 寂 止 。 這 是 常 見 的 現 象 , 不 要 緊 , 因 為 我 們 可 以 一 再的 嘗 試 。 這 就 像 對 自 己 的 游 泳 技 術 沒 有 把 握 , 不 敢 到 深 水 的88


地 方 去 游 一 樣 。 一 旦 我 們 有 完 全 寂 止 的 體 驗 , 我 們 會 了 解 :只 有 暫 時 捨 棄 我 執 和 「 自 我 存 在 」 的 欲 望 , 以 及 對 任 何 境 況的 欲 求 , 才 能 進 入 寂 止 狀 態 , 我 們 才 會 了 解 : 捨 棄 自 我 是 多麼 的 美 妙 , 以 後 會 更 想 徹 底 捨 棄 我 執 。四 禪 可 以 使 心 力 大 大 增 加 , 大 多 數 人 都 過 度 勞 心 , 白 天不 停 的 思 考 , 晚 上 不 停 的 作 夢 。 心 是 非 常 珍 貴 的 , 沒 有 任 何東 西 可 以 和 心 相 比 , 而 我 們 偏 偏 不 讓 心 有 片 刻 的 休 息 。 只 有當 「 心 」 停 止 思 考 、 沒 有 反 應 , 不 再 有 情 緒 反 應 , 不 再 觀 察外 境 時 , 心 才 能 回 復 本 來 的 清 淨 。 在 前 三 個 禪 那 , 心 只 能 瞥見 這 種 境 界 ; 而 在 四 禪 , 心 能 不 受 干 擾 的 體 驗 寂 止 的 境 界 。經 常 修 習 四 禪 , 能 使 內 心 更 清 淨 , 心 會 更 清 明 , 也 會 更 有 力量 。強 而 有 力 的 心 是 很 難 得 的 , 大 多 數 人 的 心 都 有 習 性 , 一聽 到 甚 麼 或 讀 到 甚 麼 , 心 馬 上 會 有 習 慣 的 反 應 。 如 果 接 受 某種 特 定 的 思 考 方 式 , 心 就 會 遵 循 這 種 方 式 。 要 能 夠 獨 具 慧眼 、 獨 立 思 考 , 並 看 透 外 在 的 事 物 是 很 難 的 ; 而 四 禪 能 強 化心 力 , 所 以 能 看 透 外 在 事 物 的 虛 幻 不 實 。如 果 我 們 過 度 勞 累 , 不 睡 覺 , 沒 有 充 分 的 休 息 , 會 發 生甚 麼 事 ? 數 日 後 , 我 們 會 非 常 衰 弱 , 無 法 正 常 生 活 。 而 一 談到 心 , 我 們 認 為 : 即 使 從 未 讓 心 休 息 , 心 仍 能 以 最 佳 狀 態 運作 。 佛 陀 稱 未 經 訓 練 的 心 為 「 醒 著 睡 覺 」, 這 指 心 無 法 覺 知89


到 我 們 所 碰 到 的 事 物 , 例 如 我 們 都 會 遇 到 無 常 和 苦 , 如 果 我們 想 從 中 尋 找 體 驗 者 (experiencer), 我 們 將 一 無 所 獲 , 因為 我 們 並 不 了 解 這 些 真 理 , 雖 然 我 們 有 所 體 驗 , 卻 無 法 識 別(recognition)。當 我 們 退 出 四 禪 後 , 我 們 會 有 恢 復 精 神 的 感 覺 , 這 是 心的 力 量 。 一 方 面 , 我 們 讓 心 休 息 來 恢 復 精 力 ; 另 一 方 面 , 暫時 去 除 我 執 後 , 心 會 完 全 寂 止 , 此 時 , 心 中 沒 有 任 何 念 頭 ,在 四 禪 , 心 終 於 能 夠 放 假 , 回 到 本 來 的 清 靜 。 通 常 我 們 放 假後 會 比 平 日 更 累 , 不 是 嗎 ? 而 四 禪 的 假 期 就 非 常 寧 靜 。 我 們會 放 下 一 切 引 起 我 執 的 事 物 , 這 意 味 著 我 們 了 解 「 有 自 我 」是 錯 誤 的 觀 念 。 此 時 我 們 已 略 嘗 解 脫 的 滋 味 , 而 向 道 之 心 也會 大 大 增 強 。25在 四 禪 , 我 們 更 容 易 證 得 捨 心 。「 捨 」 是 七 覺 支 的 其 中一 支 , 是 最 高 尚 的 情 感 。 我 們 會 經 歷 不 同 層 次 的 捨 心 , 首 先是 當 不 如 意 的 事 發 生 時 , 不 再 激 動 。 這 可 能 是 因 為 我 們 認為 : 這 不 是 應 該 有 的 反 應 , 或 是 我 們 不 想 看 起 來 很 愚 蠢 , 也可 能 是 自 我 壓 抑 , 也 可 能 是 因 為 我 們 想 通 了 。 長 遠 來 說 , 無論 發 生 什 麼 事 都 不 受 影 響 , 反 正 , 一 切 事 物 都 會 消 失 、 壞 滅 ,此 時 , 我 們 要 讓 捨 心 生 起 。25七 覺 支 : 指 念 、 擇 法 、 精 進 、 喜 、 輕 安 、 定 、 捨 等 七 種 覺 悟 的因 素 。90


佛 陀 曾 談 過 五 神 通 (ariya iddhis)。Ariya 是 神 聖 的 意思 , 而 iddhis 是 神 通 。 神 通 經 常 被 形 容 為 魔 法 般 的 神 奇 力量 , 例 如 可 以 瞬 間 將 身 體 從 一 個 地 方 轉 移 到 另 一 個 地 方 。 有人 問 佛 陀 : 是 否 有 必 要 具 有 這 些 神 通 ? 佛 陀 說 :「 我 會 告 訴你 五 種 神 通 。」 只 是 佛 陀 把 「 神 通 」 的 意 思 改 變 了 , 並 給 予完 全 不 同 的 解 釋 。 佛 陀 所 說 的 五 種 神 通 是 : 第 一 , 每 當 遇 到令 人 不 快 的 事 , 我 們 要 立 即 從 中 找 到 快 樂 的 一 面 , 不 要 讓 自己 變 得 消 極 ; 以 正 面 的 心 態 來 看 待 事 物 , 此 時 , 捨 心 便 會 生起 。第 二 種 神 通 是 , 每 當 碰 到 快 樂 的 事 , 能 立 刻 看 到 它 不 快樂 的 一 面 , 這 樣 , 我 們 才 不 會 陷 溺 在 欲 望 裡 , 捨 心 才 會 生 起 。所 有 令 人 快 樂 的 事 物 都 有 一 個 共 同 點 - 無 常 , 我 們 必 須 記 住這 點 。 大 部 的 人 認 為 他 們 相 當 了 解 無 常 , 也 能 接 受 生 命 中 的無 常 , 事 實 上 , 他 們 把 無 常 給 忘 了 , 而 且 經 常 如 此 。 我 們 應該 記 住 : 我 們 所 接 觸 到 的 一 切 事 物 都 是 無 常 的 ; 生 命 中 的 每一 刻 , 無 論 是 快 樂 或 痛 苦 , 只 是 永 恆 中 的 一 剎 那 而 已 。 為 了去 除 貪 欲 , 以 及 去 除 對 令 人 快 樂 的 事 物 的 渴 望 , 我 們 必 須 知道 快 樂 有 無 常 的 一 面 。第 三 種 神 通 是 , 我 們 要 從 非 常 不 喜 歡 的 人 事 物 中 看 到 他們 的 可 取 之 處 。 例 如 , 假 如 有 一 個 很 不 討 人 喜 歡 的 人 , 我 們知 道 他 和 其 他 人 一 樣 也 有 苦 , 因 此 也 值 得 悲 愍 ; 他 也 同 樣 追91


求 幸 福 , 也 需 要 人 幫 忙 。 如 果 遇 到 逆 境 , 我 們 以 積 極 的 觀 點來 看 , 認 為 這 也 是 學 習 的 機 會 , 如 此 才 會 心 情 開 朗 , 才 不 會生 氣 和 變 得 消 極 。 在 修 習 一 段 時 間 後 , 捨 心 就 會 生 起 。另 外 兩 個 神 通 相 當 類 似 , 指 能 同 時 看 出 可 意 和 不 可 意(unpleasant) 事 物 的 正 面 和 反 面 特 質 。 第 五 種 神 通 只 有 阿羅 漢 - 即 開 悟 的 人 才 擁 有 , 阿 羅 漢 能 毫 不 費 力 的 同 時 看 出 事情 的 正 反 兩 面 , 而 不 會 生 起 貪 或 瞋 。 佛 陀 時 代 , 沒 有 記 載 下來 的 經 典 , 佛 陀 所 說 的 法 , 都 是 以 口 耳 相 傳 的 方 式 傳 下 來 ,而 有 些 內 容 是 重 複 的 , 這 樣 比 較 容 易 記 得 。以 捨 心 、 平 靜 的 心 來 面 對 自 己 的 貪 與 瞋 , 這 就 是 清 淨 之道 , 這 是 第 二 種 捨 心 。 第 三 種 捨 心 是 不 會 退 失 的 , 因 為 我 們對 無 常 有 深 入 的 了 解 , 如 在 指 掌 之 間 , 而 我 執 也 被 減 輕 到 不會 障 礙 捨 心 的 生 起 。 會 發 生 的 事 總 會 發 生 , 一 切 事 物 都 是 緣生 緣 滅 , 如 此 而 已 。 如 果 所 發 生 的 事 合 我 們 的 意 , 那 很 好 ;如 果 不 合 我 們 的 意 , 那 也 無 妨 。 這 種 捨 心 由 內 觀 生 起 , 在 四禪 , 捨 心 變 得 非 常 穩 定 。每 一 種 觀 智 都 以 平 靜 的 心 為 基 礎 ; 沒 有 平 靜 的 心 , 便 沒有 觀 智 , 所 以 在 四 禪 所 體 驗 到 的 完 全 的 寂 止 是 觀 智 必 要 的 基礎 。 從 四 禪 所 生 起 的 觀 智 , 使 我 們 了 解 : 只 有 放 下 我 執 , 這種 捨 心 或 完 全 的 寂 止 才 會 生 起 。 一 旦 我 們 有 了 這 種 體 驗 , 就92


可 以 隨 心 所 欲 的 讓 捨 心 生 起 , 而 毋 須 像 以 前 那 麼 費 力 的 讓 捨心 生 起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捨 心 的 遠 敵 是 興 奮 、 掉 舉 和 焦 慮 ; 而 近敵 是 冷 漠 。 冷 漠 經 常 被 用 來 保 護 自 己 不 受 傷 害 , 特 別 是 那 些曾 經 有 不 愉 快 的 經 驗 , 曾 經 受 到 傷 害 , 或 是 無 法 控 制 情 緒 的人 , 他 們 常 常 會 自 我 保 護 , 不 要 有 負 面 的 情 緒 。 為 了 避 免 沮喪 、 憤 怒 和 嗔 恨 , 他 們 壓 抑 所 有 的 情 感 , 結 果 就 變 得 冷 漠 。築 起 冷 漠 這 道 牆 後 , 他 們 不 再 感 受 到 慈 心 和 悲 心 ; 也 不 會 把感 情 放 進 去 , 因 為 過 去 的 經 驗 告 訴 他 們 : 放 入 感 情 , 只 會 產生 不 愉 快 的 結 果 , 這 種 態 度 使 他 們 把 心 扉 關 上 。 有 時 候 , 在觀 察 全 身 時 , 會 發 現 自 己 有 冷 漠 的 問 題 。 如 果 以 正 念 觀 察 全身 時 , 無 法 覺 察 胸 口 的 感 覺 , 這 是 一 種 障 礙 , 感 覺 上 像 是 碰到 一 道 磚 牆 或 水 泥 牆 或 非 常 堅 硬 的 東 西 , 我 們 好 像 穿 上 了 盔甲 , 用 來 保 護 自 己 , 在 感 情 上 不 受 傷 害 。冷 漠 之 所 以 被 稱 為 捨 心 的 近 敵 , 是 因 為 兩 者 非 常 相 似 ,也 很 難 分 辨 它 們 的 異 同 。 我 們 可 能 會 認 為 已 經 超 越 了 所 有 的興 奮 、 激 動 和 煩 擾 , 這 時 才 發 現 我 們 並 未 培 養 人 性 中 良 善 的一 面 。 捨 心 是 透 過 內 觀 生 起 , 而 冷 漠 則 是 一 種 自 我 保 護 , 兩者 截 然 不 同 。 由 內 觀 所 生 起 的 捨 心 , 不 會 妨 礙 慈 心 和 悲 心 的生 起 。 捨 心 和 冷 漠 也 有 相 同 之 處 , 如 果 不 求 回 報 及 沒 有 任 何期 望 , 捨 心 和 冷 漠 會 很 容 易 生 起 。 所 以 我 們 花 一 點 時 間 去 觀察 自 己 是 否 有 冷 漠 的 問 題 , 這 是 很 值 得 去 做 的 。93


是 時 先 滅 捨 、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同 時 生 不 苦 不 樂 之 微 妙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 時 , 具 有 不 苦 不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如 是 由 修 習 ,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 , 故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不 苦 不 樂 指 沒 有 情 感 , 所 以 沒 有 樂 受 和 苦 受 。 為 了 達 到完 全 的 寂 止 , 即 使 是 三 禪 的 滿 足 感 和 平 靜 也 要 捨 去 。 此 時 ,我 們 的 心 已 經 被 捨 心 和 正 念 淨 化 , 因 而 能 超 越 苦 與 樂 。 在 我們 體 驗 到 完 全 的 寂 止 前 , 必 須 有 一 顆 清 淨 的 心 ; 在 四 禪 , 必須 具 足 正 念 和 心 一 境 性 , 心 如 如 不 動 。 而 在 前 三 個 禪 那 , 心可 能 會 輕 微 的 動 搖 , 而 在 四 禪 , 心 不 會 有 絲 毫 的 動 搖 。 為 了放 下 前 三 個 禪 那 的 樂 受 , 我 們 必 須 有 捨 心 ; 此 時 , 樂 受 、 喜悅 、 滿 足 和 平 靜 全 部 都 要 捨 去 。「 具 有 不 苦 不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是 微 妙 的 , 因 為 我 們 不知 道 內 心 沒 有 樂 受 或 苦 受 , 因 為 此 時 內 心 是 寂 止 的 。 退 出 四禪 後 , 我 們 會 自 問 :「 我 從 中 學 到 了 什 麼 ?」, 我 們 才 知 道 有不 苦 不 樂 的 感 受 , 有 平 衡 的 捨 心 。 我 們 通 常 不 會 這 樣 說 , 而會 說 :「 只 有 寂 止 , 沒 有 觀 察 者 。」 也 知 道 它 的 意 思 。佛 陀 為 四 禪 舉 了 譬 喻 :譬 如 有 人 , 由 頂 至 踵 , 以 白 淨 衣 , 被 覆 而 坐 , 全 身 到 處 ,惟 白 淨 衣 , 周 遍 全 身 。 比 丘 亦 復 如 是 , 純 淨 清 明 , 充 滿 其 身 ;惟 純 淨 清 明 , 遍 滿 全 身 。94


千 萬 不 要 誤 解 「 身 」 這 個 字 , 這 是 四 禪 的 境 界 , 雖 說 是「 身 」, 卻 不 是 指 身 體 的 感 受 , 而 是 全 身 的 感 覺 。 因 為 身 體無 法 感 受 到 捨 心 和 正 念 , 以 及 清 明 和 清 淨 , 心 才 能 感 受 到 。所 以 我 們 覺 得 整 個 人 沉 入 寂 止 的 狀 態 。 如 果 以 存 在 (being)來 代 替 「 身 體 」, 經 文 的 意 思 就 會 更 清 楚 。如 是 心 寂 靜 純 淨 , 無 有 煩 惱 , 離 隨 煩 惱 , 柔 然 將 動 , 而恆 安 住 於 不 動 相 中 , 爾 時 比 丘 , 以 心 傾 注 於 智 見 。這 些 心 的 特 質 都 是 禪 那 的 結 果 。 在 四 禪 , 我 們 不 會 有 這些 體 驗 , 因 為 心 是 完 全 寂 止 和 平 靜 , 不 可 能 有 任 何 念 頭 。 出定 後 , 我 們 可 以 觀 察 入 定 前 後 的 心 境 , 所 以 我 們 知 道 我 們 的心 境 是 如 何 改 變 的 。在 其 他 的 開 示 中 , 佛 陀 說 : 在 退 出 三 禪 或 其 他 禪 那 後 ,會 「 以 心 傾 注 於 智 見 26 」; 在 四 禪 、 五 禪 、 六 禪 和 七 禪 , 出 定後 特 別 有 用 。「 智 見 」 指 能 如 實 觀 察 一 切 事 物 , 這 是 如 實 知見 , 透 過 親 身 體 驗 來 了 解 實 相 。「 知 」 指 了 知 所 看 到 的 事 物 ,「 見 」(vision) 並 非 指 看 見 一 幅 畫 的 看 見 , 而 是 把 所 體 悟 到的 法 內 化 , 成 為 生 命 的 一 部 分 。26 「 以 心 傾 注 於 智 見 」: 英 文 是 He directs and inclines his mindtowards knowing and seeing.95


在 進 入 禪 那 後 , 尤 其 是 進 入 三 禪 後 , 心 能 夠 觀 察 不 同 的實 相 , 這 是 沒 有 進 入 三 禪 的 人 所 無 法 窺 知 的 。 這 裡 的 實 相 是指 「 無 我 」(no personal identity), 也 就 是 說 , 我 們 不 可 能 找到 一 個 有 實 體 的 自 我 。 有 人 會 質 疑 說 :「 如 果 沒 有 自 我 , 那麼 是 誰 在 禪 修 ?」 或 者 問 :「 感 到 心 煩 意 亂 的 是 誰 ?」 問 這種 問 題 的 人 , 不 承 認 人 們 是 生 活 在 錯 誤 的 觀 念 中 , 也 不 認 為這 種 錯 誤 的 觀 念 會 帶 來 無 盡 的 煩 惱 。 這 種 人 認 為 :「 既 然 我在 這 裡 , 一 定 有 『 我 』 在 。」 這 種 認 知 屬 於 世 俗 諦 的 層 次 ,無 法 帶 來 解 脫 和 自 在 。在 這 個 層 次 , 我 們 可 以 幫 助 自 己 , 如 果 我 們 能 淨 化 我 們的 心 念 和 情 感 , 就 能 減 少 煩 惱 , 而 且 我 們 一 定 要 這 樣 做 。 至於 究 竟 解 脫 、 完 全 自 在 , 只 有 在 了 解 佛 法 的 最 終 目 標 後 才 能逐 步 接 近 。從 以 上 的 引 文 我 們 可 以 知 道 , 如 果 我 們 想 要 有 如 實 的「 知 、 見 」, 必 須 有 平 靜 的 心 。 如 果 心 到 處 攀 緣 , 是 不 可 能看 到 實 相 , 也 不 會 了 解 一 切 只 是 身 心 的 生 滅 現 象 , 別 無 其他 。 我 們 在 讀 過 許 多 有 關 佛 法 的 書 後 , 在 理 智 上 接 受 「 無 我 」的 教 義 , 然 而 要 在 內 心 深 入 體 會 「 無 我 」, 如 果 有 一 顆 喜 歡感 官 接 觸 的 心 , 喜 歡 到 處 攀 緣 的 心 , 是 不 可 能 做 到 的 , 反 而會 有 「 自 我 」 是 真 實 的 這 個 假 相 。96


透 過 禪 修 , 我 們 會 發 現 隱 藏 著 的 清 淨 的 心 。 清 淨 的 心 沒有 任 何 執 取 , 也 不 會 想 要 「 捨 去 」(getting away from)。 這是 清 淨 的 、 透 明 的 心 , 是 普 遍 意 識 的 一 部 份 , 這 種 心 沒 有 個體 , 沒 有 任 何 慾 望 。 如 果 我 們 的 感 官 沉 迷 於 外 境 , 我 們 的 心忙 於 反 應 外 境 , 無 論 我 們 是 否 喜 歡 這 些 外 境 , 我 們 的 心 仍 須知 道 是 何 種 外 境 。 到 了 這 個 階 段 , 有 了 一 顆 平 靜 的 心 , 我 們會 有 不 同 的 內 在 體 驗 。如 何 去 了 解 「 無 我 」? 佛 陀 接 著 說 :彼 知 是 事 : 我 身 由 色 成 , 四 大 種 成 , 父 母 所 生 , 粥 飯 所養 , 為 無 常 、 破 壞 、 粉 碎 、 斷 絕 、 壞 滅 之 法 。 又 我 之 意 識 依於 此 身 , 與 此 關 聯 。我 們 的 身 體 是 由 四 大 ( 地 、 水 、 火 、 風 ) 所 組 成 的 。 地大 的 特 質 是 堅 硬 , 作 用 是 支 持 ; 火 大 即 溫 度 , 作 用 是 毀 滅 和生 成 ; 水 大 指 液 體 , 作 用 是 凝 聚 ; 風 大 的 特 質 是 推 動 、 支 持 ,作 用 是 移 動 。 我 們 很 容 易 看 到 身 體 是 由 四 大 組 成 , 別 無 其他 。「 父 母 所 生 , 粥 飯 所 養 」 說 的 是 因 和 果 。 身 體 也 有 生 成的 因 , 我 們 自 己 就 是 身 體 存 在 的 因 , 我 們 以 食 物 來 滋 養 身體 。 出 生 時 便 有 了 身 體 , 渇 望 繼 續 生 存 是 再 度 投 生 的 因 , 沒有 貪 欲 便 不 會 出 生 , 人 不 會 無 緣 無 故 出 生 的 。 宇 宙 萬 物 根 據自 然 法 則 在 運 作 , 一 切 井 然 有 序 , 不 會 亂 無 章 法 。97


當 我 們 觀 察 身 體 時 , 知 道 身 體 不 是 「 我 」。 這 怎 麼 可 能 ?身 體 就 是 我 , 只 要 照 鏡 子 就 可 以 知 道 :「 這 是 我 啊 !」 有 許多 方 法 可 以 觀 察 身 體 只 是 身 體 而 已 。 首 先 , 身 體 是 無 常 的 ,身 體 不 斷 在 改 變 , 會 逐 漸 老 化 , 這 是 身 體 無 常 的 特 性 , 大 部份 的 人 都 能 泰 然 接 受 這 真 相 , 只 是 認 為 身 體 不 夠 美 好 而 己 。再 以 呼 吸 為 例 , 如 果 我 們 憋 氣 , 想 使 呼 吸 變 成 「 常 」, 會 發生 甚 麼 事 ? 大 概 會 窒 息 , 甚 至 死 去 , 呼 吸 不 可 能 是 常 的(permanent)。 當 我 們 修 到 正 念 現 前 , 能 深 入 觀 察 身 體 的 本質 , 所 體 驗 到 的 不 只 是 身 體 的 移 動 , 而 是 發 現 身 體 不 斷 的 變化 , 因 為 細 胞 會 不 斷 壞 死 和 重 新 分 裂 。 科 學 家 發 現 : 人 體 細胞 每 七 年 會 全 部 更 換 一 次 。 還 有 更 多 的 事 實 , 例 如 , 我 們 把食 物 吃 了 以 後 , 會 變 成 甚 麼 ? 我 們 必 須 消 化 、 吸 收 和 排 泄 ,進 去 又 出 來 , 身 體 內 沒 有 恆 久 不 變 的 東 西 。 我 們 一 星 期 前 吃的 東 西 都 會 消 失 , 我 們 必 須 一 再 的 吸 收 養 分 。人 一 旦 相 信 「 這 是 我 的 身 體 , 身 體 就 是 我 」, 就 永 遠 無法 減 輕 欲 望 , 因 為 大 部 分 的 欲 望 和 身 體 有 關 , 花 些 時 間 來 探究 這 點 是 值 得 的 。 我 們 認 為 可 以 使 身 體 變 得 完 美 , 有 人 說 :身 體 不 會 罹 患 癌 症 , 因 為 身 體 本 身 便 是 一 個 大 的 癌 細 胞 。 看看 身 體 的 排 泄 物 , 沒 有 一 樣 是 吸 引 人 的 , 為 了 保 持 健 康 所 以必 須 排 泄 , 沒 有 人 願 意 把 這 些 排 泄 物 放 回 體 內 。 如 實 的 觀 察身 體 , 身 體 是 人 類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分 , 許 多 苦 由 身 體 產 生 ,由 於 要 不 斷 滿 足 身 體 的 欲 望 , 在 許 多 方 面 , 我 們 被 身 體 所98


「 困 」。我 們 知 道 身 體 由 四 大 元 素 組 成 , 也 會 觀 察 身 體 中 的 四 大元 素 。 例 如 , 我 們 可 以 感 受 到 身 體 的 堅 固 和 堅 實(compactness), 也 可 以 站 在 樹 旁 觸 摸 堅 硬 的 樹 幹 。 當 我 們站 在 草 地 上 , 能 感 受 到 草 上 的 露 水 和 草 的 汁 液 ; 我 們 也 可 以在 唾 液 、 眼 淚 、 汗 水 和 血 液 中 觀 察 水 大 ; 我 們 可 以 在 體 溫 和地 面 的 溫 暖 中 觀 察 火 大 ; 我 們 可 以 從 自 己 的 呼 吸 和 臉 上 的 微風 來 觀 察 風 大 。 我 們 可 以 觀 察 風 如 何 吹 動 雲 朵 和 樹 葉 , 從 而知 道 身 體 是 如 何 移 動 的 。 我 們 知 道 所 有 物 質 都 是 四 大 所 成 ,我 們 的 身 體 和 其 他 物 質 並 無 不 同 , 同 樣 由 四 大 元 素 所 組 成 ,所 以 佛 陀 說 : 四 大 是 所 有 生 命 的 基 礎 。知 道 身 體 的 不 完 美 是 很 重 要 的 , 這 並 非 指 要 去 排 斥 、 否定 身 體 , 或 認 為 :「 如 果 我 沒 有 身 體 該 有 多 好 」, 而 是 知 道 身體 所 帶 來 的 麻 煩 。 透 過 了 解 無 常 , 我 們 知 道 自 己 遲 早 會 死 ,這 不 是 理 論 上 的 了 解 , 或 希 望 死 神 暫 時 不 會 降 臨 , 這 不 是 將來 的 事 , 而 是 時 時 刻 刻 會 發 生 的 事 , 我 們 隨 時 都 會 去 世 ; 我們 所 有 的 念 頭 、 情 感 、 呼 吸 和 全 身 都 不 斷 的 在 變 化 。 宇 宙 中所 有 的 生 命 都 不 斷 的 在 生 起 和 消 失 。 了 解 這 個 真 相 , 我 們 也同 時 了 解 : 每 天 早 上 起 床 就 等 於 再 生 一 樣 , 所 以 根 本 毋 須 去思 考 死 後 會 發 生 的 事 , 因 為 生 滅 現 象 每 一 刻 都 在 發 生 。 隨 著身 體 老 化 , 這 種 再 生 變 得 越 來 越 脆 弱 , 直 到 完 全 停 止 , 所 以說 死 亡 就 在 當 下 。99


我 們 當 中 有 人 記 得 昨 天 下 午 四 點 三 十 分 在 想 甚 麼 嗎 ?不 可 能 的 , 一 點 跡 象 也 沒 有 。 我 們 連 昨 天 的 事 都 不 記 得 , 更遑 論 上 一 生 的 事 。 我 們 會 記 得 生 命 中 重 要 的 或 令 人 興 奮 的 事或 情 境 , 而 這 些 是 非 常 稀 有 的 , 其 他 的 都 成 為 歷 史 , 漸 漸 被遺 忘 。身 體 是 「 無 常 、 破 壞 、 粉 碎 、 斷 絕 、 壞 滅 之 法 」, 我 們很 容 易 生 病 或 遇 上 意 外 。 要 毀 滅 一 副 軀 體 一 點 也 不 難 , 隨 時都 可 能 , 尤 其 在 戰 爭 、 在 致 命 的 爭 執 和 意 外 中 。當 我 們 思 考 佛 陀 所 說 的 話 , 我 們 需 要 觀 察 身 體 是 否 真 的屬 於 我 們 , 還 是 由 渴 愛 所 生 , 四 大 所 成 , 必 須 以 食 物 來 滋 養 ,是 無 常 的 和 容 易 被 毀 壞 的 ? 一 旦 發 現 這 些 都 是 因 與 果 , 發 現身 體 並 沒 有 實 體 , 就 能 了 解 : 其 實 我 們 對 身 體 的 主 宰 力 非 常有 限 。 沒 有 人 願 意 生 病 、 背 痛 、 感 冒 或 頭 痛 , 然 而 誰 也 免 不了 。 如 果 我 們 真 的 擁 有 自 己 的 身 體 , 怎 麼 會 讓 這 些 事 發 生 ?另 一 個 誤 解 是 : 如 果 我 們 的 心 很 清 淨 , 身 體 就 不 會 給 我們 帶 來 麻 煩 , 這 是 目 前 流 行 的 「 新 時 代 」 思 潮 中 的 一 項 謬 論 。連 佛 陀 都 會 生 病 去 世 , 我 們 知 道 : 每 個 人 都 會 死 , 在 座 的 每個 人 都 會 死 。 如 果 真 的 有 人 可 以 長 生 不 老 , 為 甚 麼 從 來 沒 有人 做 到 ? 從 來 沒 有 事 實 , 也 沒 有 任 何 宗 教 能 使 身 體 不 毀 壞 。我 們 當 然 要 好 好 照 顧 自 己 的 身 體 , 正 如 照 顧 自 己 的 房 子 一樣 。 無 論 我 們 將 房 子 整 理 得 多 好 , 也 不 會 把 房 子 視 為 自 己 ,100


或 認 為 房 子 不 用 修 理 和 永 遠 不 會 毀 壞 , 沒 有 人 有 這 種 想 法 。這 個 身 體 好 像 我 們 的 房 子 一 般 , 我 們 應 該 盡 力 使 它 保 持 整 齊清 潔 , 僅 此 而 已 。 我 們 永 遠 無 法 使 身 體 完 美 。 我 們 能 做 的 最重 要 的 事 , 是 去 觀 察 這 個 身 體 , 並 自 問 :「 是 誰 擁 有 這 副 軀體 ? 它 有 甚 麼 功 能 ? 為 何 身 體 會 做 那 麼 多 我 不 要 它 去 做 的事 ?」「 又 我 之 意 識 依 於 此 身 , 與 此 關 聯 。」 這 是 內 觀 的 第 一步 , 也 就 是 了 解 人 由 身 和 心 所 組 成 , 心 又 稱 為 識 。 現 在 流 行的 新 時 代 思 潮 又 有 另 一 個 觀 念 , 認 為 身 心 在 本 質 上 是 一 體的 。 這 種 觀 念 不 但 不 可 能 , 事 實 上 , 還 會 給 人 帶 來 痛 苦 。 因為 如 果 身 心 真 的 是 一 體 的 , 人 就 無 法 以 捨 心 來 面 對 身 體 的 疼痛 。 這 個 觀 念 的 用 意 是 好 的 , 可 是 與 事 實 相 悖 , 沒 有 用 處 。然 而 , 的 確 有 共 相 意 識 (unity consciousness), 以 共 相 意 識 來觀 察 世 間 , 我 們 會 發 現 : 我 們 與 一 切 眾 生 共 存 在 宇 宙 中 , 並沒 有 人 我 之 別 , 物 我 之 分 。 要 證 到 這 個 境 界 , 只 有 當 我 們 放下 虛 妄 不 實 的 自 我 觀 時 , 才 有 可 能 。身 與 心 是 分 開 的 , 卻 互 相 依 存 , 身 心 相 互 依 存 是 人 類 的特 質 , 身 體 帶 著 心 到 處 跑 。 雖 然 無 色 界 的 眾 生 沒 有 像 人 類 一樣 的 身 體 , 這 點 稍 後 會 論 及 。 很 不 幸 的 , 我 們 的 心 必 須 依 賴身 體 。 如 果 我 們 的 身 體 非 常 疼 痛 , 心 馬 上 會 變 得 煩 燥 、 消 極 、厭 惡 或 抗 拒 。 如 果 感 到 很 快 樂 , 就 會 產 生 執 著 , 想 抓 著 不 放 。身 體 的 感 受 會 引 起 心 理 反 應 , 然 而 , 並 不 一 定 永 遠 都 是 這101


樣 。 佛 陀 經 常 說 : 未 覺 悟 的 人 被 兩 種 東 西 所 困 擾 : 身 與 心 ;而 覺 悟 的 人 只 被 一 樣 東 西 所 困 擾 : 身 體 , 因 為 覺 悟 者 的 心 不再 對 外 境 有 反 應 。 我 們 有 可 能 不 受 身 體 影 響 , 然 而 對 我 們 這些 尚 未 開 悟 的 眾 生 而 言 , 身 與 心 仍 然 要 相 互 依 存 。當 我 們 觀 察 身 體 的 四 大 元 素 時 , 我 們 是 觀 察 身 體 的 結構 ; 同 樣 的 , 我 們 也 可 以 從 四 方 面 來 觀 察 心 。 在 觀 察 時 , 我們 會 發 現 : 事 實 上 身 體 並 沒 有 主 宰 者 。 首 先 是 觀 察 感 官 意 識(sense-consciousness), 也 就 是 看 、 聽 、 嚐 、 觸 和 嗅 等 五 種感 官 ; 其 次 是 觀 察 由 感 官 接 觸 所 生 起 的 感 受 ( 受 蘊 ), 包 括樂 受 、 苦 受 和 不 苦 不 樂 受 ; 第 三 個 步 驟 是 觀 察 心 的 認 知 作用 , 也 稱 為 標 明 (labeling) 作 用 , 例 如 , 當 苦 受 生 起 時 ,心 中 所 標 明 的 是 「 痛 苦 」; 第 四 是 行 蘊 (mental formation),或 反 應 ; 心 感 到 痛 苦 時 , 一 般 的 反 應 是 :「 我 不 喜 歡 」 或 「 我一 定 要 把 它 去 除 。」 在 這 個 階 段 , 能 夠 覺 知 心 的 四 個 方 面 ,觀 察 它 們 之 間 的 因 果 關 係 : 感 官 接 觸 、 感 受 、 認 知 和 反 應 ,這 對 我 們 的 禪 修 非 常 有 幫 助 。 無 論 在 禪 修 或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知 道 心 的 四 個 層 面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佛 陀 教 我 們 : 要 知 道 心 的四 個 層 面 , 對 所 了 知 的 經 驗 要 有 智 、 見 , 由 此 我 們 可 以 得 知 ,身 與 心 中 根 本 沒 有 「 我 」。「 我 」 只 是 一 種 想 法 , 一 種 觀 念 ,它 深 深 的 烙 印 在 心 裡 , 我 們 周 遭 的 人 全 都 如 此 認 為 。然 而 這 個 「 我 」 不 只 是 一 種 觀 念 , 它 也 能 夠 引 起 貪 與 嗔 ,102


我 們 知 道 貪 與 嗔 非 常 容 易 生 起 , 我 們 與 貪 嗔 共 住 , 熟 知 貪 與嗔 , 而 貪 與 嗔 無 法 引 起 快 樂 。 修 行 時 , 我 們 不 但 要 觀 察 身 體的 四 大 , 也 要 從 四 個 層 面 來 觀 察 心 , 觀 察 心 念 如 何 生 起 和 消失 。 我 們 可 以 觀 察 每 一 次 的 感 官 接 觸 ( 一 種 味 道 、 香 味 ),也 可 以 觀 察 「 觸 」 如 何 引 起 感 受 - 樂 受 、 苦 受 、 不 苦 不 樂 受等 。大 部 份 的 人 都 能 覺 察 到 第 一 步 和 最 後 一 步 - 感 官 接 觸和 隨 後 生 起 的 心 理 反 應 :「 這 個 看 起 來 不 錯 , 我 要 這 個 。」或 是 :「 這 個 不 好 , 我 不 要 。」 心 理 反 應 是 如 此 的 快 , 以 致於 我 們 完 全 忽 略 了 認 知 ( 想 蘊 ) 和 反 應 ( 行 蘊 ) 兩 個 步 驟 。正 確 的 修 行 方 法 是 : 一 旦 觀 察 到 有 心 理 反 應 , 馬 上 要 回 想 它是 感 官 接 觸 所 引 起 的 ; 再 去 觀 察 心 的 感 受 , 這 種 感 受 是 感 官接 觸 所 引 起 的 ; 然 後 再 去 觀 察 心 如 何 詮 釋 - 也 就 是 心 的 標 明作 用 , 如 骯 髒 、 噁 心 、 可 口 、 無 聊 等 ; 觀 察 這 兩 個 錯 過 的 部分 : 感 受 和 標 明 。 現 在 , 在 心 的 四 個 層 面 中 ( 即 感 官 接 觸 、感 受 、 認 知 和 反 應 ) 去 找 出 是 誰 在 感 覺 (senses)、 感 受 、認 知 和 反 應 。 心 會 告 訴 我 們 :「 是 我 在 做 這 些 事 。」 然 而 這種 「 假 設 的 我 」 只 是 一 種 觀 念 而 已 , 哪 來 的 「 我 」 在 做 這 些事 ? 我 們 會 發 現 : 這 四 個 層 面 是 自 然 而 然 , 根 本 沒 有 「 人 」在 做 這 些 事 , 而 我 們 可 以 觀 察 它 是 如 何 發 生 的 。我 們 可 以 在 這 四 個 層 面 中 的 任 何 一 點 停 止 , 尤 其 是 在「 認 知 」( 標 明 ) 時 , 若 在 「 認 知 」 這 個 階 段 停 止 , 我 們 會103


發 現 我 們 對 外 境 可 以 沒 有 反 應 。 然 而 , 當 我 們 這 樣 做 時 , 心會 說 :「 是 我 在 做 決 定 , 是 我 決 定 這 樣 做 的 。」 現 在 , 你 可以 去 找 這 個 「 我 」, 只 找 到 「 決 心 」 而 已 , 而 這 是 一 種 心 理現 象 , 並 沒 有 「 我 」 在 裡 頭 。 我 們 要 一 再 觀 察 , 因 為 在 五 蘊中 隱 藏 著 假 象 , 即 「 我 」 的 存 在 。 有 人 認 為 這 決 心 來 自 於 他們 的 思 考 ; 有 些 則 認 為 來 自 於 他 們 的 感 受 ; 其 他 人 會 認 為 來自 觀 察 者 或 是 意 志 力 (willpower)。 我 們 可 以 自 問 : 當 心 沒有 反 應 , 沒 有 觀 察 者 , 沒 有 意 志 力 時 , 這 個 「 我 」 在 哪 裡 ?當 這 些 「 我 的 」( 指 感 受 、 意 志 力 等 ) 不 存 在 時 ,「 我 」 又 在哪 裡 ? 在 做 什 麼 ? 要 了 解 究 竟 實 相 , 必 須 有 專 注 力 和 意 願 ,才 能 了 解 生 命 的 最 深 層 , 而 不 是 只 探 究 表 面 的 現 象 , 如 喜 好或 厭 惡 等 。 如 果 我 們 有 長 期 喜 好 的 與 厭 惡 的 事 物 , 或 許 我 們可 以 找 到 超 越 喜 歡 與 厭 惡 的 解 決 之 道 。在 出 定 後 , 這 種 觀 察 很 有 用 ; 如 果 不 禪 修 , 可 能 會 流 於知 性 遊 戲 (intellectual exercise), 而 心 為 了 逃 避 這 些 問 題 ,會 樂 於 這 種 遊 戲 , 心 不 想 觀 察 , 並 急 著 告 訴 我 們 :「 是 的 ,對 的 , 這 樣 就 好 了 。」 如 果 我 們 只 觀 察 膚 淺 的 層 面 , 沒 有 什麼 益 處 ; 相 反 的 , 當 深 入 觀 察 而 導 致 開 悟 時 , 它 的 益 處 是 非常 大 的 , 也 就 是 類 似 「 啊 哈 」 的 經 驗 。 我 們 必 須 小 心 謹 慎 ,不 要 認 為 有 一 個 「 我 」 在 修 習 , 是 「 我 」 在 說 「 啊 哈 !」;恍 然 大 悟 的 是 心 , 不 是 「 我 」。104


佛 陀 以 譬 喻 來 說 明 在 四 禪 所 生 起 的 觀 智 :譬 如 琉 璃 寶 珠 , 美 麗 出 色 , 八 面 玲 瓏 , 磨 治 瑩 明 , 明 亮無 瑕 , 具 一 切 美 相 , 以 索 貫 之 , 索 深 青 色 , 若 深 黃 色 , 若 赤紅 色 , 若 純 白 色 , 若 淡 黃 色 , 有 目 之 士 , 置 掌 而 觀 , 當 知 此琉 璃 珠 …。 比 丘 亦 復 如 是 , 心 寂 靜 純 淨 , 無 有 煩 惱 , 離 隨 煩惱 , 柔 然 將 動 , 而 恆 安 住 於 不 動 相 , 以 心 傾 注 於 智 見 。 彼 知是 事 : 我 身 由 色 成 , 四 大 種 成 …, 我 之 意 識 依 存 於 此 , 與 此關 聯 。觀 智 如 同 一 塊 完 美 無 瑕 的 寶 石 一 般 , 清 澈 、 明 亮 、 沒 有瑕 疵 。 正 如 欣 賞 寶 石 需 要 好 的 視 力 , 而 要 有 觀 智 則 需 要 一 顆純 淨 、 專 注 的 心 。 禪 修 時 , 所 觀 察 的 對 象 必 須 和 自 己 的 內 心有 關 。 是 心 在 觀 察 :「 誰 擁 有 感 官 觸 覺 ? 是 誰 在 反 應 ?」 當我 們 觀 察 時 , 必 定 與 我 們 的 內 在 感 受 有 關 , 內 心 會 一 再 的 認為 :「 是 我 !」 當 我 們 如 此 認 為 時 , 我 們 應 該 進 一 步 觀 察 ,雖 然 確 實 有 這 種 想 法 , 當 我 們 仔 細 觀 察 , 會 發 現 這 種 想 法 是不 合 理 的 , 這 是 錯 誤 的 觀 念 。 如 果 我 們 真 的 想 知 道 真 相 , 就要 繼 續 觀 察 四 大 , 觀 察 身 體 生 起 的 原 因 和 身 體 是 無 常 的 , 觀察 我 們 必 定 會 死 去 , 觀 察 身 體 的 一 種 特 質 或 所 有 的 特 質 ( 指無 常 、 苦 、 無 我 )。 當 心 的 四 個 層 面 按 照 次 序 生 起 時 , 我 們也 要 觀 察 這 四 個 層 面 :「 是 誰 在 做 這 些 事 ? 為 什 麼 所 做 的 常常 與 所 希 望 的 相 反 ? 為 什 麼 我 想 進 入 四 禪 , 卻 發 生 這 種105


事 ?」用 這 種 方 法 , 我 們 會 慢 慢 了 解 佛 陀 所 教 導 的 法 。 如 果 我們 只 停 留 在 表 面 現 象 , 我 們 將 永 遠 無 法 應 用 這 些 修 行 指 導 。佛 陀 說 : 如 果 我 們 能 走 完 整 條 解 脫 道 , 就 可 以 徹 底 解 脫 苦 。在 修 行 的 過 程 中 , 我 們 對 佛 陀 所 說 的 法 會 越 來 越 有 信 心 , 也會 依 照 他 的 指 導 繼 續 我 們 的 解 脫 之 旅 。106


第 七 章 : 五 禪 、 六 禪- 空 無 邊 處 定 、 識 無 邊 處 定西 元 五 世 紀 , 覺 音 論 師 (Buddhagosa) 在 《 清 淨 道 論 》中 , 為 前 四 個 禪 那 做 了 很 貼 切 的 譬 喻 :有 一 個 在 沙 漠 中 旅 行 的 人 , 他 沒 有 帶 水 , 感 到 越 來 越渴 。 終 於 , 他 看 到 遠 處 有 水 池 , 他 非 常 興 奮 , 充 滿 喜 悅 。「 在 沙 漠 中 旅 行 , 沒 有 帶 水 」 並 「 感 到 越 來 越 渴 」 指 我們 的 內 心 追 求 喜 樂 、 幸 福 及 平 靜 , 這 些 是 無 法 從 外 境 獲 得的 。「 看 到 遠 方 有 水 池 , 非 常 興 奮 , 充 滿 喜 悅 」 類 似 在 初 禪所 體 驗 到 的 感 受 , 知 道 目 標 在 望 , 雖 然 仍 在 遠 方 , 但 很 快 就會 到 達 目 標 。後 來 , 那 人 站 在 池 邊 , 知 道 這 池 水 能 除 去 口 渴 , 感 到非 常 歡 喜 。 這 是 描 述 二 禪 的 境 界 , 我 們 知 道 自 己 已 經 到 了 內在 滿 足 的 邊 緣 (brink)。 然 後 , 他 走 到 水 池 , 盡 情 喝 水 , 感到 非 常 滿 足 , 和 剛 才 到 處 尋 找 池 水 的 心 境 相 比 , 是 完 全 不 同的 , 這 是 三 禪 的 體 驗 。 如 果 我 們 很 長 的 時 間 沒 水 喝 , 我 們 知道 此 時 身 心 是 多 麼 苦 惱 。 這 個 譬 喻 道 出 我 們 的 心 理 和 情 緒 :在 追 求 所 渴 望 的 東 西 時 , 內 心 總 是 煩 躁 不 安 。 一 旦 找 到 我 們107


所 渴 望 的 東 西 , 那 種 心 境 可 說 是 天 壤 之 別 , 我 們 感 到 喜 悅 、滿 足 。 這 種 喜 悅 的 心 境 不 是 佛 陀 所 說 的 最 終 目 標 , 但 也 只 差一 步 。 然 而 , 這 是 極 其 重 要 的 一 步 , 因 為 我 們 可 以 從 中 獲 得繼 續 修 行 的 動 力 , 以 及 獲 得 新 的 內 觀 智 慧 。現 在 , 這 位 在 沙 漠 中 的 旅 人 感 到 非 常 平 靜 。 之 前 , 為 了生 存 , 他 不 斷 尋 找 水 源 , 感 到 焦 慮 不 安 , 他 的 口 渴 使 他 到 處尋 找 水 , 現 在 , 口 渴 已 經 解 除 , 他 走 出 水 池 , 在 樹 蔭 下 躺 著休 息 , 從 困 頓 中 恢 復 過 來 。 這 種 輕 安 和 四 禪 的 經 驗 一 樣 , 不是 睡 著 , 而 是 完 全 的 寂 止 , 讓 心 休 息 。以 上 的 譬 喻 反 映 了 我 們 在 生 活 中 所 遇 到 的 事 , 有 時 , 我們 無 法 覺 察 所 發 生 的 事 。 正 如 我 們 要 生 存 離 不 開 水 一 樣 , 要使 內 心 滿 足 , 也 離 不 開 喜 悅 和 平 靜 。 我 們 無 法 覺 察 自 己 不 停的 在 追 求 某 些 東 西 。 心 的 掉 舉 反 映 了 這 點 , 我 們 到 處 攀 緣 ,結 交 不 同 的 朋 友 , 有 不 同 的 觀 念 , 嘗 試 不 同 的 工 作 。 無 論 我們 想 做 什 麼 , 都 反 映 出 內 心 的 渴 求 , 我 們 希 望 能 從 外 在 的 物質 來 滿 足 這 些 渴 求 。 其 實 , 我 們 所 追 求 的 就 在 心 中 , 所 以 要解 決 內 心 的 渴 望 , 也 只 能 在 心 上 下 工 夫 , 而 且 快 多 了 , 因 為這 是 我 們 能 找 到 滿 足 與 喜 悅 的 唯 一 所 在 。四 禪 是 進 入 無 色 界 禪 (the formless jhanas) 的 跳 板 , 我們 都 有 進 入 四 無 色 界 禪 的 能 力 , 事 實 上 , 這 些 定 境 或 可 稱 為108


「 平 凡 無 奇 」, 雖 然 這 不 是 開 悟 , 卻 是 開 悟 的 基 礎 , 並 能 訓練 我 們 的 心 力 。 開 悟 不 是 簡 單 的 事 , 需 要 極 大 的 心 力 , 所 以我 們 必 須 先 打 好 基 礎 。 修 習 禪 那 需 要 耐 心 和 堅 忍 不 拔 , 最 重要 的 是 , 要 有 無 所 求 之 心 (not looking for any achievement orresult)。前 四 個 禪 那 是 色 界 禪 , 也 有 「 微 細 物 質 禪 那 」 27 的 意 思 ,因 為 我 們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有 類 似 的 境 界 , 雖 然 物 質 生 活 並 不 圓滿 , 而 且 必 須 依 靠 外 境 。 我 們 都 有 類 似 色 界 禪 的 體 驗 , 因 此比 較 容 易 了 解 這 些 禪 那 。 所 有 這 些 定 境 (absorption states)都 潛 藏 在 心 中 , 只 是 被 我 們 的 顛 倒 妄 想 和 不 斷 生 滅 的 念 頭 所障 蔽 。 無 論 何 種 念 頭 生 起 ,「 我 是 否 必 須 入 定 」 或 「 我 必 須做 這 」 或 「 我 不 想 做 」, 這 些 念 頭 是 沒 完 沒 了 的 。 這 些 「 定 」被 我 們 的 念 頭 、 情 緒 、 反 應 、 意 見 和 觀 念 所 障 蔽 , 這 些 我 們所 熟 知 的 心 理 現 象 會 障 礙 我 們 入 定 , 直 到 我 們 了 解 , 我 們 從不 曾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找 到 滿 足 , 我 們 才 會 在 禪 修 時 把 它 們 放下 。 當 「 我 」 喜 歡 或 不 喜 歡 某 些 東 西 , 或 是 「 我 」 想 要 有 所成 就 或 不 想 有 成 就 。 這 些 念 頭 對 禪 修 毫 無 意 義 , 我 們 必 須 把這 包 袱 丟 掉 , 心 才 會 轉 到 其 他 心 識 狀 態 , 這 是 佛 陀 向 布 吒 婆樓 解 說 的 內 容 。 我 們 都 有 意 識 (consciousness), 因 此 都 可以 進 入 這 種 禪 定 的 境 界 。有 關 禪 定 的 論 述 和 言 論 有 些 是 矛 盾 的 , 讓 人 產 生 困 惑 。27微 細 物 質 禪 那 : 原 文 是 the fine-material absorptions。109


看 了 一 些 有 關 禪 修 的 書 籍 , 容 易 先 入 為 主 , 會 產 生 成 見 , 妨礙 禪 修 , 所 以 沒 有 接 觸 任 何 禪 修 的 論 述 反 而 更 容 易 禪 修 。 只要 坐 下 來 , 放 下 心 中 的 罣 礙 , 心 自 然 會 靜 止 下 來 , 沒 有 顛 倒妄 想 , 直 到 證 入 涅 槃 , 讓 心 體 會 涅 槃 之 樂 。 在 這 之 前 , 只 要放 下 一 切 , 心 就 能 體 驗 禪 那 的 境 界 。 我 們 甚 至 不 說 是 「 入 」定 , 而 是 把 各 種 念 頭 放 下 , 就 像 一 隻 從 水 池 裡 跳 出 來 的 狗 ,把 水 抖 落 一 樣 , 我 們 也 把 念 頭 從 心 中 抖 落 。下 一 步 是 無 色 界 定 。 初 禪 到 四 禪 是 色 界 禪 那 (rupajhanas), 接 下 來 的 是 四 種 無 色 界 禪 那 (arupa jhanas)。Rupa指 形 相 (form),Arupa 中 的 A 指 「 非 」 或 「 不 是 」。 這 四 種禪 那 是 無 形 無 相 的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在 一 般 的 心 識 狀 態 下 ,不 可 能 有 無 色 界 禪 那 的 體 驗 。 事 實 上 , 未 曾 禪 修 的 人 會 覺 得這 有 點 像 神 話 , 而 禪 修 者 即 使 沒 有 無 色 界 定 的 體 驗 , 也 會 有粗 淺 的 了 解 。 就 像 前 面 的 篇 章 中 所 說 的 , 前 四 個 禪 那 和 身 體的 感 受 或 情 感 有 關 , 而 佛 陀 所 舉 的 譬 喻 全 與 身 體 有 關 , 如 佛陀 提 到 全 身 遍 滿 、 沉 浸 在 喜 樂 中 ; 而 在 四 禪 , 身 體 處 於 寂 止狀 態 , 這 都 和 感 受 有 關 。 而 無 色 界 定 , 只 有 心 境 (mentalstates), 沒 有 任 何 情 感 或 身 體 的 感 受 , 所 以 經 中 沒 有 任 何 譬喻 。 禪 修 者 要 證 入 這 種 禪 那 , 平 日 必 須 不 斷 修 習 前 四 種 禪那 , 直 到 心 變 得 溫 順 、 柔 軟 、 有 彈 性 , 不 再 頑 固 和 抗 拒 , 才能 體 驗 更 高 層 次 的 無 色 界 定 。110


佛 陀 是 這 樣 敘 述 五 禪 的 :復 有 比 丘 , 超 出 所 有 色 想 , 滅 除 障 礙 想 , 不 起 異 想(perception of diversity), 故 達 空 間 是 無 邊 的 空 無 邊 處 定 ,因 此 先 滅 色 想 , 同 時 生 起 空 無 邊 處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故 , 彼 於 是 時 , 惟 有 空 無 邊 處 定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 , 故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 28在 四 禪 , 我 們 不 再 有 身 體 的 感 受 , 只 覺 察 到 心 、 感 情 、感 受 的 寂 止 , 所 以 到 了 第 五 禪 的 「 超 出 所 有 色 想 - 身 體 的 感受 」, 我 們 毋 須 刻 意 去 修 便 可 以 做 到 。 而 破 除 「 障 礙 想 」(allsense of resistence) 就 要 刻 意 去 破 除 才 會 成 功 。 最 重 要 的 是 ,我 們 會 以 皮 膚 為 限 的 身 體 為 「 我 」, 皮 膚 以 外 就 不 是 「 我 」了 , 我 們 都 很 清 楚 自 己 所 佔 的 空 間 大 小 , 這 是 我 們 強 加 在 自己 身 上 的 自 我 限 定 。 在 前 四 個 禪 那 , 這 種 「 界 限 」 已 經 被 擴大 到 某 種 程 度 , 不 再 以 身 體 為 限 , 至 少 , 禪 修 者 的 思 想 觀 念不 再 僵 化 。從 四 禪 退 出 , 如 想 進 入 「 空 無 邊 處 定 」, 我 們 可 以 觀 察當 時 心 所 感 覺 到 的 身 體 邊 界 , 並 慢 慢 把 它 擴 大 。 前 面 章 節 所提 到 的 觀 四 大 , 其 實 也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妙 。28見 《 長 部 經 典 》 第 93 頁 。111


佛 陀 說 ;「 不 起 異 想 」 29 , 意 指 我 們 必 須 超 越 個 體(singleness), 如 一 個 人 、 一 間 房 子 、 一 棵 樹 、 一 座 森 林 、一 片 天 和 地 平 線 等 。 我 們 將 事 物 視 為 個 別 的 、 有 範 圍 的 , 這種 「 異 想 」 是 人 類 的 自 然 心 態 。 巴 利 語 papabca 意 為 差 異(diversity) 或 各 式 各 樣 的 。 每 一 種 物 種 都 由 無 數 的 個 體 組成 , 人 類 就 是 很 好 的 例 子 , 我 們 的 外 表 看 起 來 有 點 不 同 , 我們 被 這 些 差 異 , 被 不 同 的 面 孔 所 吸 引 。 在 森 林 裡 , 我 們 欣 賞每 棵 樹 的 形 狀 , 看 看 樹 幹 或 樹 葉 , 觀 察 每 棵 樹 獨 特 的 地 方 ,並 感 受 它 的 美 。 同 樣 的 , 我 們 也 會 仰 望 天 空 , 欣 賞 明 月 和 看單 獨 的 星 星 ; 我 們 也 以 同 樣 的 方 式 來 觀 察 人 , 我 們 被 某 個 臉孔 所 吸 引 , 發 現 它 是 討 人 喜 歡 的 , 或 對 某 人 感 到 厭 煩 。 然 而如 果 要 進 入 空 無 邊 處 定 , 就 必 須 超 越 所 有 的 個 體 及 其 差 異 。有 兩 種 進 入 空 無 邊 處 定 的 方 法 , 我 們 可 以 同 時 用 兩 種 或只 用 其 中 一 種 , 至 於 要 用 哪 個 , 視 我 們 在 擴 大 心 識 時 遇 上 多少 困 難 而 定 。 第 一 種 方 法 是 先 觀 察 身 體 的 邊 界 , 再 將 這 邊 界慢 慢 擴 大 到 無 窮 盡 的 空 間 。 假 如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遇 上 障 礙 , 意識 無 法 擴 展 , 那 麼 可 以 用 第 二 種 方 法 : 觀 想 森 林 、 草 原 、 山川 、 河 流 和 海 洋 , 再 觀 想 整 個 地 球 和 天 空 , 以 及 地 平 線 , 當我 們 觀 察 到 地 平 線 時 , 再 把 它 們 放 下 , 只 剩 下 無 盡 的 空 間 ,這 就 是 所 謂 的 「 不 起 異 想 」。29不 起 異 想 : 原 文 是 non-attraction to the perception of diversity.112


去 思 考 這 些 指 導 方 法 , 看 看 佛 陀 所 說 的 是 否 真 實 不 虛 也很 有 幫 助 。 界 限 是 真 實 存 在 的 抑 或 只 是 光 學 上 的 幻 象 ? 從 科學 的 觀 點 來 看 , 宇 宙 間 根 本 沒 有 固 體 粒 子 , 只 有 不 斷 離 合 的能 量 粒 子 , 這 是 大 家 都 知 道 的 , 不 過 往 往 聽 過 就 忘 了 。 透 過觀 察 , 我 們 知 道 事 物 的 真 相 , 也 知 道 所 有 的 界 限 都 是 心 製 造出 來 的 , 因 此 會 放 下 對 「 異 想 」 的 執 著 。佛 陀 所 說 的 進 入 「 空 無 邊 處 」 的 兩 種 方 法 是 可 以 刻 意 去做 的 , 毋 須 等 待 好 運 來 臨 。 透 過 修 持 空 無 邊 處 定 , 心 會 擴 大 ,大 部 份 的 人 從 來 沒 有 這 種 想 法 , 即 使 是 透 過 實 驗 和 研 究 而 了解 真 相 的 科 學 家 , 也 無 法 使 它 成 為 他 們 思 想 過 程 (thoughtprocesses) 的 一 部 分 , 只 把 它 視 為 科 學 上 的 真 相 而 已 。 然 而 ,如 果 這 是 真 理 , 那 麼 這 指 我 們 的 心 , 因 為 心 是 宇 宙 最 根 本 的因 素 ; 當 然 這 裡 的 心 不 是 指 個 人 的 、 我 們 所 熟 知 的 心 。 一 般人 將 自 己 的 心 侷 限 於 個 人 , 無 法 觀 察 到 宇 宙 的 真 相 ; 透 過 思考 和 禪 修 , 我 們 可 以 把 心 擴 大 。 心 的 侷 限 越 少 , 我 們 越 能 把心 擴 大 , 也 越 容 易 證 到 究 竟 實 相 。通 常 我 們 所 知 道 的 與 究 竟 實 相 無 關 , 這 種 認 知 障 蔽 和 扭曲 了 我 們 對 究 竟 實 相 的 了 解 。 如 果 我 們 把 心 擴 大 , 就 能 超 越這 些 界 限 , 我 們 都 有 這 種 潛 能 , 我 們 可 以 把 我 們 的 潛 能 發 揮到 極 致 , 不 要 把 自 己 侷 限 在 框 框 裏 , 要 盡 可 能 的 把 心 擴 大 。113


在 修 習 止 禪 後 , 尤 其 是 任 何 禪 那 (jhanas) 後 , 我 們 應該 修 習 內 觀 - 智 慧 禪 , 這 會 有 很 大 的 利 益 。在 接 下 來 的 篇 章 中 , 佛 陀 開 始 討 論 當 時 社 會 流 行 的 四 種錯 誤 的 自 我 觀 。 我 們 不 要 認 為 以 下 的 古 典 經 文 和 現 代 人 毫 無關 係 , 事 實 上 , 佛 陀 所 說 的 正 是 現 代 人 所 想 的 。今 有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 作 如 是 論 , 作 如 是 見 :「 此 我 為 有色 , 四 大 所 成 , 父 母 所 生 , 而 身 壞 時 , 斷 滅 消 失 , 死 後 無 存 。於 是 此 我 , 全 歸 斷 滅 。」 30布 吒 婆 樓 也 有 同 樣 的 看 法 : 認 為 自 我 就 是 人 的 身 體 , 身體 就 是 我 。 這 種 觀 念 在 現 代 是 如 此 流 行 , 有 此 觀 念 的 人 多 不勝 數 , 在 任 何 有 關 神 祕 經 驗 的 雜 誌 都 會 發 現 , 有 這 種 觀 念 的人 相 信 , 只 要 使 身 體 變 得 完 美 , 我 們 就 是 完 美 的 人 。 然 而 ,我 們 不 可 能 使 自 己 的 身 體 變 得 完 美 ; 其 次 , 即 使 擁 有 完 美 的身 體 , 而 身 體 的 本 質 是 不 會 改 變 的 , 我 們 只 是 覺 得 身 體 好 了些 , 僅 此 而 已 。一 般 人 當 然 不 會 談 到 地 、 水 、 火 、 風 這 四 大 元 素 , 但 所想 的 內 容 都 是 一 樣 的 。 每 次 照 鏡 子 時 , 我 們 都 會 說 :「 這 是30請 參 閱 《 梵 網 經 》, 第 三 < 誦 品 > 見 《 長 部 經 典 》 第 18 頁 。 以下 三 段 皆 引 用 《 梵 網 經 》, 第 三 < 誦 品 >。114


我 。」 鏡 中 人 除 了 是 我 外 , 有 可 能 是 別 人 嗎 ? 我 們 經 常 看 到鏡 中 的 「 我 」, 且 認 定 這 就 是 「 我 」, 這 種 想 法 是 障 礙 想 , 會侷 限 我 們 。 身 體 從 來 不 會 真 正 滿 足 , 相 反 的 , 身 體 的 慾 望 需要 不 斷 的 滿 足 , 有 時 還 會 有 頗 荒 唐 的 需 求 。 我 們 的 身 體 給 我們 帶 來 許 多 麻 煩 , 想 想 看 如 果 打 坐 時 , 坐 在 坐 墊 上 的 只 有 心而 沒 有 身 體 , 那 會 省 了 多 少 麻 煩 , 禪 修 會 變 得 多 麼 美 妙 , 從此 背 不 再 痛 , 腿 不 再 麻 , 身 體 不 再 癢 , 不 再 打 噴 嚏 。 當 然 我們 仍 要 專 心 , 不 過 容 易 多 了 。 這 個 身 體 對 我 們 來 說 實 在 是 個大 包 袱 , 而 我 們 竟 然 把 這 個 包 袱 當 成 自 己 , 我 們 知 道 這 個 執著 是 多 麼 荒 謬 嗎 ? 為 甚 麼 我 們 要 像 布 吒 婆 樓 和 他 的 朋 友 一樣 視 臭 皮 囊 為 自 我 ?接 下 來 是 另 一 個 錯 誤 的 自 我 觀 , 這 種 自 我 觀 聽 起 來 似 乎更 偉 大 (grandiose):或 有 人 於 此 , 作 是 說 言 :「 汝 所 言 我 , 斯 我 實 存 ; 予 決不 謂 , 斯 我 不 存 。 然 而 此 我 , 非 全 斷 滅 , 猶 有 他 我 , 是 天 有色 ( 軀 體 ), 屬 於 欲 界 , 養 以 段 食 。 汝 不 知 不 見 , 予 能 知 能見 。 此 我 身 壞 , 斷 滅 消 失 , 死 後 無 存 , 於 是 此 我 , 全 歸 斷 滅 。」這 種 看 法 是 將 靈 魂 視 為 自 我 。 當 身 體 壞 滅 , 這 個 「 我 」就 消 失 了 , 但 仍 有 另 一 個 屬 於 欲 界 的 神 我 (divine self), 在理 智 上 我 們 可 能 不 相 信 有 這 種 神 我 , 不 過 心 裏 卻 懷 疑 可 能 有115


另 一 個 自 我 在 靈 魂 裏 , 或 有 個 靈 魂 在 自 我 中 。 不 論 是 哪 種 看法 都 和 視 身 體 為 我 大 不 相 同 。 而 靈 魂 我 (soul-me) 或 許 是好 的 , 我 們 不 承 認 我 們 有 善 惡 兩 面 。 有 些 人 認 為 靈 魂 是 比 較完 美 的 , 所 以 才 是 自 我 。 即 使 我 們 在 理 智 上 否 認 靈 魂 為 自我 , 內 心 卻 渴 望 : 如 果 身 體 不 是 自 我 , 至 少 自 我 會 以 另 一 種形 式 存 在 。 另 一 種 見 解 是 , 不 論 人 死 後 到 哪 裏 , 自 我 都 會 快樂 。第 三 種 錯 誤 的 觀 念 是 :或 有 人 於 此 , 作 是 說 言 :「 汝 言 之 我 , 斯 我 實 存 , 予 決不 謂 , 斯 我 不 存 。 然 而 此 我 , 非 全 斷 滅 , 猶 有 他 我 , 是 天 有色 ( 軀 體 ), 由 意 念 所 生 , 具 足 四 肢 , 諸 養 無 缺 。 汝 不 知 不見 , 予 能 知 能 見 。 此 我 身 壞 , 斷 滅 消 失 , 死 後 無 存 , 於 是 此我 , 全 歸 斷 滅 。」這 段 經 文 說 的 是 由 意 念 所 生 、 微 妙 的 、 更 高 的自 我 , 不 是 靈 魂 , 在 印 度 教 稱 為 「 梵 我 合 一 」。 梵 我 (Atman)是 絕 對 的 自 我 , 而 非 特 定 的 自 我 。 佛 陀 指 出 它 的 嚴 重 錯 誤 ,並 一 再 說 明 這 些 觀 念 是 錯 誤 的 。 這 個 「 意 所 成 我 」(mind-made self) 指 的 是 較 高 的 禪 那 經 驗 , 第 一 個 是 空 無邊 處 定 , 在 這 個 禪 那 , 心 體 驗 了 無 盡 的 空 間 , 產 生 「 我 」 融入 空 間 的 概 念 , 所 以 說 是 心 在 製 造 自 我 。116


所 有 「 自 我 觀 」 的 產 生 , 是 因 為 我 們 無 法 放 下 一 個 觀 念 ,也 就 是 在 各 種 行 為 的 背 後 , 一 定 有 「 某 人 」 在 行 動 。 我 們 會想 :「 是 誰 在 做 我 所 做 的 事 ?」 會 自 問 :「 是 誰 在 想 我 所 想 ?是 誰 在 反 應 我 的 感 官 接 觸 ? 是 誰 想 要 我 要 的 東 西 ? 一 定 有人 在 作 主 。」 即 使 我 們 不 再 視 身 體 為 自 我 , 要 做 到 這 點 並 不難 , 我 們 也 會 去 找 其 他 的 自 我 , 首 先 是 視 靈 魂 為 自 我 , 其 次是 執 取 超 然 的 自 我 , 或 是 把 無 色 界 定 所 體 驗 到 的 心 識 狀 態 視為 自 我 , 如 空 無 邊 處 定 或 識 無 邊 處 定 。第 四 種 錯 誤 的 自 我 觀 是 :或 有 人 作 是 說 言 :「 汝 言 之 我 , 斯 我 實 存 。 予 決 不 謂 ,斯 我 不 存 。 然 而 此 我 , 非 全 斷 滅 。 猶 有 他 我 , 超 出 一 切 色 想(bodily sensations), 滅 有 對 想 (all sense of resistance), 不起 異 想 , 故 達 空 是 無 邊 之 空 無 邊 處 。 汝 不 知 不 見 , 予 能 知 能見 。 此 我 身 壞 , 斷 滅 消 失 , 死 後 無 存 。 於 是 此 我 , 全 歸 斷 滅 。」這 是 共 相 之 自 我 (self within unity)。 如 能 進 入 第 五 禪 ,就 能 體 驗 到 無 邊 的 空 間 , 以 及 統 一 的 境 界 , 此 時 , 沒 有 間 隔 ,沒 有 阻 隔 。 當 時 流 行 的 統 一 意 識 (unity-consciousness) 其實 也 有 部 份 屬 實 。 這 種 意 識 是 指 我 們 在 觀 察 時 , 不 會 執 取 觀察 者 的 意 識 為 自 我 , 意 識 好 像 旁 觀 者 一 樣 , 觀 察 所 發 生 的 每個 現 象 。 如 果 我 們 視 觀 察 者 為 自 我 , 我 們 就 會 視 色 身 、 靈 魂117


或 超 然 的 我 為 自 我 , 我 們 就 會 變 得 愛 評 論 挑 剔 和 厭 惡 某 些 人事 。 我 們 會 被 慾 望 所 困 , 因 為 我 們 會 希 望 能 得 到 我 們 所 觀 察的 某 些 東 西 , 或 想 擺 脫 某 些 事 物 。 一 旦 有 這 種 觀 念 , 我 們 就會 視 色 身 為 自 我 , 相 信 有 靈 魂 或 超 越 的 自 我 。 當 我 們 有 融 合的 經 驗 , 我 們 會 認 為 已 經 將 自 我 意 識 (ego-consciousness)除 去 , 這 就 是 與 神 合 一 的 觀 念 , 或 是 印 度 教 中 的 梵 我 合 一 。佛 陀 反 對 這 個 觀 點 , 因 為 「 合 一 」 表 示 有 某 人 或 某 物 進 入 這種 合 一 的 狀 態 。以 上 四 種 錯 誤 的 自 我 觀 , 仍 然 有 一 些 「 自 我 」 的 假 象 。而 統 一 意 識 比 獨 立 意 識 (separation-consciousness) 有 價 值 ,因 為 在 統 一 意 識 中 , 我 們 能 感 受 到 慈 心 與 悲 心 , 因 為 如 果 眾生 皆 是 一 體 , 有 誰 能 惱 害 或 激 怒 我 們 呢 ? 此 時 , 也 去 除 了 許多 憂 懼 。 當 我 們 感 到 孤 立 時 , 才 會 有 被 周 遭 的 人 威 脅 的 感覺 , 甚 至 畏 懼 死 亡 。 當 我 們 與 萬 物 合 一 時 , 無 論 我 們 稱 之 為神 我 合 一 或 梵 我 合 一 , 或 其 他 的 形 容 詞 , 我 們 的 畏 懼 感 會 大為 減 少 。 然 而 仍 有 些 許 的 自 我 感 , 是 這 種 自 我 感 與 更 高 的 理想 (higher ideal) 合 一 。以 上 四 種 錯 誤 的 自 我 觀 值 得 我 們 去 深 思 , 看 看 自 己 是 否執 取 其 中 一 種 : 我 們 視 身 體 為 我 ? 靈 魂 為 我 ? 超 然 的 我 ? 與萬 物 合 一 的 我 ? 我 們 的 自 我 觀 是 哪 一 種 ? 或 許 我 們 永 遠 無法 體 會 統 一 意 識 , 但 我 們 會 思 考 這 種 觀 念 , 並 反 問 自 己 是 甚118


麼 和 甚 麼 合 一 ; 我 們 可 以 觀 察 是 否 身 體 內 有 靈 魂 , 是 否 有「 我 」; 我 們 可 以 觀 察 身 體 與 超 然 的 自 我 , 這 種 自 我 有 甚 麼依 據 ? 我 們 錯 誤 的 自 我 觀 是 如 此 根 深 蒂 固 , 所 以 當 心 是 偏 狹的 , 不 是 溫 順 、 開 闊 的 , 根 本 無 法 觀 察 實 相 。 因 此 我 們 很 難相 信 : 這 些 錯 誤 的 自 我 觀 只 是 支 持 自 我 存 在 的 理 念 而 已 。當 我 們 不 再 需 要 或 不 再 希 望 我 執 (ego assertion) 繼 續存 在 , 觀 察 實 相 就 容 易 多 了 。 觀 察 實 相 越 清 楚 , 就 越 容 易 禪修 , 因 為 我 們 知 道 「 自 我 」 是 禪 修 的 唯 一 障 礙 。「 自 我 」 只是 一 種 觀 念 , 我 們 越 了 解 這 點 ,「 自 我 」 就 越 不 會 阻 礙 我 們修 行 。佛 陀 的 教 法 不 只 是 心 理 輔 導 之 類 的 方 法 , 更 重 要 的 是 ,它 讓 我 們 去 思 考 , 繼 而 以 全 新 的 方 式 去 體 驗 人 生 , 這 是 為 何佛 教 能 綿 延 二 千 五 百 年 而 不 消 失 的 原 因 。 心 理 學 界 不 斷 有 新的 學 說 出 現 , 而 佛 陀 的 教 法 是 歷 久 彌 新 , 不 可 能 有 新 的 理 論產 生 。 當 我 們 在 修 行 時 , 我 們 應 該 試 著 去 了 解 佛 陀 的 教 法 ,所 以 要 有 觀 察 和 思 辨 的 能 力 。在 修 止 禪 時 , 我 們 試 著 平 靜 和 專 注 ; 在 修 觀 禪 時 , 我 們如 實 的 觀 察 不 同 的 現 象 , 止 禪 和 觀 禪 應 同 時 修 習 。 從 經 典 中我 們 知 道 佛 陀 的 教 法 是 完 整 的 , 我 們 不 可 以 只 選 擇 一 部 份 來修 , 而 忽 視 其 他 的 , 這 樣 是 無 法 解 脫 的 。 所 有 修 行 的 方 法 包括 : 持 戒 、 守 護 諸 根 、 知 足 、 正 念 正 知 、 修 習 止 禪 與 觀 禪 ,119


這 些 都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接 著 談 到 第 六 禪 :復 有 比 丘 , 超 出 所 有 空 無 邊 處 , 達 「 識 是 無 邊 」 之 識 無邊 處 , 因 此 先 滅 空 無 邊 處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同 時 生 起 「 識 無 邊處 」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 時 , 具 有 識 無 邊 處 之微 妙 真 實 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 , 故 想 滅 , 此 由於 修 習 也 。 31此 段 經 文 有 關 無 色 界 定 的 解 釋 非 常 簡 要 , 或 許 是 布 吒 婆樓 的 程 度 還 不 夠 , 或 是 有 關 的 解 釋 遺 失 了 。在 第 五 禪 , 我 們 體 驗 到 空 無 邊 處 , 現 在 要 做 的 是 , 將 注意 力 由 無 邊 的 空 間 轉 向 觀 察 空 間 的 意 識 上 。 要 觀 察 無 盡 的 空間 必 須 有 無 盡 的 意 識 。 從 第 六 禪 出 定 後 , 我 們 會 自 問 :「 我從 中 學 到 了 甚 麼 ?」 我 們 知 道 個 人 是 不 存 在 的 , 只 有 整 體(unity)。 一 旦 接 受 了 這 點 , 統 一 意 識 便 會 生 起 。 無 論 是 在空 無 邊 處 定 或 在 識 無 邊 處 定 , 我 們 都 找 不 到 有 個 人 在 入 定 ,如 果 有 , 那 就 不 是 這 兩 種 定 了 , 因 為 有 個 觀 察 者 在 裡 頭 。 在四 禪 , 觀 察 者 縮 到 最 小 , 這 使 心 力 大 為 提 升 , 變 得 很 清 明 。在 第 五 和 第 六 禪 那 , 出 定 後 , 觀 察 者 充 分 了 解 , 除 了 無 盡 的空 間 或 意 識 外 , 沒 有 人 , 也 沒 有 任 何 東 西 。31請 參 閱 《 布 吒 婆 樓 經 》 第 15 段 , 見 《 長 部 經 典 》 第 93 頁 。120


我 們 有 了 識 無 邊 處 定 的 經 歷 後 , 就 會 了 解 它 是 普 遍 意 識(universal consciousness) 的 同 義 詞 , 一 旦 我 們 知 道 : 我 們都 屬 於 普 遍 意 識 的 一 部 份 , 就 不 會 以 任 何 不 善 的 念 頭 、 語 言或 行 為 來 污 染 普 遍 意 識 。 我 們 都 在 普 遍 意 識 中 , 我 們 的 意 識越 純 淨 , 也 越 容 易 感 受 到 純 淨 的 普 遍 意 識 。 在 普 遍 意 識 裡 ,有 各 種 念 頭 , 無 論 我 們 想 甚 麼 、 說 甚 麼 或 做 甚 麼 , 都 在 普 遍意 識 裡 , 而 且 不 會 消 失 。我 們 將 五 禪 、 六 禪 來 和 初 禪 、 二 禪 比 較 , 當 我 們 有 快 樂的 感 受 , 喜 悅 也 會 生 起 。 我 們 要 做 的 是 將 注 意 力 從 感 受 轉 向情 緒 , 這 些 感 受 和 情 緒 已 經 存 在 , 我 們 只 需 覺 知 。 從 五 禪 到六 禪 也 一 樣 , 只 是 比 較 微 細 。 有 了 空 無 邊 處 定 , 識 無 邊 處 定會 同 時 生 起 , 我 們 只 需 把 注 意 力 從 無 盡 的 空 間 轉 到 觀 察 這 空間 的 意 識 即 可 。「 識 無 邊 處 」 很 容 易 被 誤 解 , 特 別 是 印 度 教 把 它 視 為 修行 上 的 成 就 , 這 種 體 驗 的 確 使 人 認 為 :「 我 就 是 那 (I amthat)」, 梵 文 是 tav tvam asi, 也 是 用 來 形 容 統 一 意 識 。 中 世紀 基 督 宗 教 神 祕 學 家 艾 克 哈 (Eckhat) 用 了 不 同 的 術 語 :「 上帝 與 我 是 同 一 的 。」 當 時 他 幾 乎 被 處 以 火 刑 。 我 們 猜 測 他 可能 進 入 高 層 次 的 禪 那 , 除 此 以 外 , 無 法 解 釋 為 何 他 會 說 出 這樣 的 話 , 因 為 如 果 他 最 大 的 努 力 (endeavor) 不 是 想 成 為 某個 特 定 的 人 , 很 明 顯 的 , 他 說 這 話 不 是 出 於 自 傲 , 而 是 謙 卑 。121


識 無 邊 處 定 是 證 悟 和 禪 修 的 一 部 份 , 透 過 修 行 , 當 我 們有 了 這 種 禪 定 , 心 也 會 越 來 越 清 明 , 越 能 觀 察 實 相 , 心 不 再偏 狹 , 不 再 自 我 設 限 只 關 心 特 定 的 我 。 透 過 禪 修 , 甚 至 可 以超 越 「 絕 對 自 我 」(absolute self)。 從 空 無 邊 處 定 和 識 無 邊處 定 出 定 後 , 我 們 會 發 現 苦 仍 然 存 在 , 修 行 仍 未 結 束 ; 只 要心 中 還 有 自 我 , 這 個 自 我 必 定 有 苦 。 所 以 觀 察 我 們 所 認 同 的是 哪 一 種 「 自 我 」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並 自 問 : 為 何 會 有 這 種 自我 觀 。 當 我 們 發 現 這 些 自 我 觀 並 沒 有 根 據 時 , 我 們 的 認 知 會發 生 重 大 的 改 變 。122


第 八 章 : 七 禪 、 八 禪 、 九 禪- 無 所 有 處 定 、 非 想 非 非 想 定 、 滅 盡 定世 尊 復 言 :「 布 吒 婆 樓 , 復 有 比 丘 , 超 出 所 有 識 無 邊 處 ,達 『 所 有 皆 無 』 之 無 所 有 處 , 因 此 先 滅 識 無 邊 處 之 微 妙 真 實想 , 同 時 生 起 無 所 有 處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 時 ,具 無 所 有 處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 ,故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這 段 有 關 七 禪 的 描 述 和 先 前 的 一 樣 簡 潔 。 英 譯 者 將 無 所有 處 譯 為 no-thingness, 這 種 翻 譯 比 較 明 確 , 讓 我 們 更 能 了解 這 個 層 次 的 禪 那 , 否 則 我 們 很 難 想 像 如 何 觀 察 「 無 所 有 」( 甚 麼 都 沒 有 )。第 五 、 第 六 和 第 七 禪 經 常 被 稱 為 毗 婆 舍 那 禪 (vipassanajhanas) 或 內 觀 禪 那 。 當 然 , 我 們 也 可 以 從 色 界 的 四 個 禪 那證 得 內 觀 智 慧 。再 扼 要 重 述 一 遍 : 在 初 禪 , 心 中 已 有 我 們 想 從 外 境 追 求的 境 界 ; 在 二 禪 , 我 們 從 禪 定 中 所 體 會 的 喜 悅 是 感 官 接 觸 所無 法 產 生 的 ; 在 三 禪 , 當 我 們 無 願 無 求 時 , 心 自 然 會 知 足 、平 靜 。 值 得 一 再 強 調 的 是 , 要 進 入 禪 那 , 必 須 放 下 所 有 的 感123


官 欲 望 , 包 括 放 下 想 入 定 的 願 望 , 若 放 下 , 便 可 以 入 定 ; 在四 禪 , 當 自 我 變 小 時 , 寂 止 會 生 起 , 隨 之 而 來 的 是 平 靜 的 心(even-mindedness) 或 捨 心 。在 五 禪 及 六 禪 所 生 起 的 觀 智 (insight), 發 現 自 我 消 失了 , 只 剩 下 空 間 和 意 識 。 雖 然 有 觀 察 者 , 卻 找 不 到 觀 察 的「 人 」, 因 為 觀 察 者 已 經 擴 大 到 無 盡 的 空 間 和 意 識 。 現 在 坐著 正 在 讀 書 的 小 小 的 觀 察 者 , 根 本 無 法 體 驗 到 「 無 限 」, 而「 無 限 」 卻 可 以 在 禪 那 中 體 會 , 觀 察 者 也 可 以 擴 大 到 無 限 。此 時 雖 然 有 意 識 , 這 是 心 , 沒 有 「 人 」 在 那 裡 。在 七 禪 , 在 無 所 有 處 , 我 們 知 道 不 但 沒 有 「 人 」, 也 找不 到 任 何 物 體 。 同 樣 的 , 在 五 禪 ( 空 無 邊 處 ) 和 六 禪 ( 識 無邊 處 ), 沒 有 任 何 物 體 可 以 執 取 , 因 為 在 整 個 宇 宙 中 , 根 本沒 有 可 以 執 持 的 堅 實 物 體 。 這 些 有 關 禪 那 的 體 驗 聽 起 來 很 有趣 , 做 起 來 是 另 一 回 事 。 有 了 禪 那 的 體 驗 後 , 我 們 有 了 內 觀智 慧 , 因 此 對 人 和 對 世 間 的 反 應 會 改 變 , 我 們 知 道 那 些 看 似堅 固 的 物 體 , 事 實 上 是 不 斷 變 遷 的 。七 禪 有 兩 種 不 同 的 體 驗 。 我 們 可 以 覺 知 到 非 常 微 細 的 活動 , 一 種 粗 略 的 比 喻 是 : 就 像 看 著 泉 水 不 斷 流 動 一 樣 。 另 一種 體 驗 是 , 我 們 覺 知 到 廣 袤 的 空 間 , 也 就 是 無 盡 空 間 和 無 盡意 識 的 合 而 為 一 , 在 這 廣 袤 的 空 間 裡 , 無 一 物 可 得 。124


要 證 得 甚 深 的 內 觀 智 慧 並 非 一 蹴 可 躋 , 要 花 時 間 , 要 一再 證 入 不 同 境 界 的 禪 那 , 才 能 證 得 智 (knowledge) 與 見(vision), 才 能 應 用 自 如 , 然 而 , 這 個 境 界 不 是 涅 槃 , 只 是證 入 涅 槃 的 過 程 。布 吒 婆 樓 , 比 丘 已 達 調 御 之 想 (controlled perception),彼 由 前 至 後 , 次 第 以 達 想 之 極 致 。「 調 御 之 想 」 指 禪 修 者 在 禪 修 時 , 首 次 能 控 制 自 己 的心 。 有 些 人 認 為 他 們 可 以 掌 控 自 己 的 生 命 , 果 真 如 此 , 我 們決 不 會 愚 笨 的 讓 自 己 不 快 樂 。「 調 御 」 意 指 我 們 可 以 想 一 些我 們 所 選 、 所 喜 歡 的 去 想 , 並 放 下 那 些 對 我 們 修 行 的 目 標 和快 樂 無 益 的 事 。 當 心 專 注 一 境 , 進 入 禪 那 時 , 便 知 如 何 調 御自 己 的 心 。 很 明 顯 的 , 越 高 的 禪 那 , 調 御 的 能 力 也 越 強 , 在三 禪 , 禪 修 者 的 「 調 御 之 想 」 才 真 正 開 始 。 佛 陀 說 : 隨 著 定力 加 深 , 我 們 一 步 步 的 邁 向 想 之 極 致 (limit of perception)。「 想 之 極 致 」 是 八 禪 的 境 界 , 使 心 能 休 息 最 久 , 使 心 充滿 精 力 , 這 是 心 進 入 第 九 禪 那 「 滅 受 想 定 」( 滅 盡 定 ) 前 的最 後 階 段 , 這 就 是 布 吒 婆 樓 在 第 一 章 所 問 的 「 識 最 究 竟 的 滅盡 境 界 」。「 增 上 想 滅 」 的 巴 利 文 是 abhi-sabba-nirodha。Abhi意 為 「 增 上 」;sabba 是 想 (perception);nirodha 是 滅 。 經中 記 載 , 只 有 不 還 者 ( 阿 那 含 ) 和 阿 羅 漢 才 能 進 入 這 種 禪 那 。125


某 些 論 著 詳 細 描 述 九 禪 : 進 入 滅 盡 定 的 人 好 像 死 了 一樣 , 因 為 呼 吸 如 此 微 細 , 以 致 於 難 以 覺 察 , 然 而 仍 有 生 命 力 ,仍 有 體 溫 及 微 弱 的 心 跳 。 據 說 禪 修 者 可 以 進 入 滅 盡 定 達 七 日之 久 。 通 常 , 不 需 要 入 定 這 麼 久 , 故 此 舉 被 認 為 是 禪 修 者 想展 現 其 定 力 , 這 是 佛 陀 反 對 的 。… 處 此 想 之 極 致 時 , 彼 作 是 念 :「 思 慮 (mental activity)之 事 , 於 我 為 惡 ; 不 思 慮 事 , 於 我 為 善 。」這 裏 提 到 念 頭 本 身 便 是 苦 , 這 是 很 重 要 的 內 觀 智 慧 。 任何 心 的 活 動 - 希 望 或 欲 望 都 是 苦 , 因 為 有 念 頭 , 心 就 會 動 ,心 動 就 會 煩 躁 , 煩 躁 會 產 生 苦 。, 由 於 慾 望 永 遠 無 法 滿 足 ,因 此 苦 也 無 法 斷 除 。 例 如 , 我 們 對 過 去 的 某 些 事 情 不 滿 , 希望 有 所 改 變 , 無 謂 的 煩 惱 便 隨 之 生 起 。 我 們 應 該 把 「 過 去 」放 下 , 苦 自 然 會 消 失 。 現 在 , 我 們 正 在 修 行 , 能 利 益 我 們 的想 法 是 去 想 如 何 解 脫 , 而 毋 須 去 想 過 去 的 事 。 同 樣 的 , 如 果我 們 想 著 未 來 的 事 情 , 無 論 想 得 到 某 些 東 西 , 或 希 望 某 些 事情 不 會 發 生 , 結 果 一 樣 會 產 生 苦 。 當 我 們 真 誠 的 面 對 自 己時 , 就 會 發 現 我 們 經 常 犯 這 種 錯 誤 , 而 這 是 那 麼 愚 痴 !「 思 慮 之 事 , 於 我 為 惡 ; 不 思 慮 事 , 於 我 為 善 」 並 不 是要 我 們 像 植 物 人 一 般 沒 有 思 慮 。 佛 陀 擁 有 最 敏 銳 的 腦 袋 , 以極 高 的 智 慧 去 解 釋 人 類 的 處 境 。 這 句 話 的 意 思 是 告 訴 我 們 ,126


在 禪 修 以 外 的 時 間 , 有 許 多 念 頭 是 多 餘 的 , 這 時 候 只 要 覺 知呼 吸 、 動 作 、 景 像 和 聲 音 即 可 , 不 需 要 思 考 。 透 過 禪 那 , 我們 學 到 如 何 注 心 一 境 , 排 除 妄 念 , 如 果 我 們 每 天 都 這 樣 修習 , 心 就 會 更 有 力 量 , 不 會 過 勞 。設 我 仍 有 思 慮 意 欲 , 我 之 想 (perception) 雖 得 消 滅 ,而 餘 粗 想 , 將 復 再 生 。 我 今 寧 可 不 起 思 慮 , 不 起 意 欲 。禪 修 者 知 道 : 在 七 禪 及 八 禪 所 生 起 的 隱 約 的 「 想 」, 會隨 著 念 頭 的 生 起 而 消 失 。 與 禪 那 的 心 境 比 較 , 平 常 的 念 頭 比較 粗 糙 , 尤 其 是 不 好 的 心 境 , 如 自 我 投 射 的 作 用 , 也 就 是 把內 心 所 想 投 射 到 他 人 身 上 , 並 責 備 所 投 射 的 對 象 。 自 我 投 射的 人 不 會 承 認 他 人 的 壞 處 事 實 上 是 自 己 投 射 的 。 當 然 , 在 這個 世 間 , 我 們 必 須 有 工 作 , 必 須 交 談 , 這 時 的 心 是 粗 的 , 佛陀 也 不 例 外 。 在 這 部 經 中 , 佛 陀 以 一 般 層 次 的 心 才 能 和 布 吒婆 樓 交 談 , 並 回 答 他 的 問 題 。 然 而 , 我 們 要 知 道 「 想 」 雖 有粗 細 之 分 , 而 微 細 的 「 想 」 會 為 心 和 生 命 帶 來 優 良 的 品 質 ,我 們 可 以 說 : 我 們 就 是 我 們 所 想 (we are what we think),所 以 我 們 要 仔 細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念 和 選 擇 所 想 的 內 容 , 越 仔 細觀 察 , 便 越 容 易 修 習 禪 定 。彼 於 是 不 起 思 慮 , 不 起 意 欲 。 不 起 思 慮 , 不 起 意 欲 已 ,其 想 即 滅 , 餘 想 不 生 , 而 達 於 想 滅 。127


Imagine 可 譯 為 想 像 或 幻 想 。 由 於 巴 利 文 是 沒 有 人 說 的語 文 (dead language), 所 以 不 容 易 翻 譯 。 當 我 們 不 起 思 慮 ,不 起 意 欲 , 不 再 計 畫 , 不 再 反 應 、 投 射 , 那 麼 比 較 粗 的 心 便不 會 生 起 。 世 上 一 切 的 分 別 , 包 括 喜 歡 與 不 喜 歡 , 認 為 他 人應 該 做 或 不 應 做 , 這 些 念 頭 不 再 生 起 。 只 有 當 我 們 完 全 放下 , 禪 那 中 比 較 微 細 的 「 想 」 才 會 生 起 。佛 陀 接 著 說 :… 而 彼 之 想 滅 。 布 吒 婆 樓 , 如 是 次 第 而 至 增 上 想 滅 智 定 。在 這 裡 , 佛 陀 並 沒 有 詳 細 解 釋 八 禪 - 非 想 非 非 想 處(neither perception nor non-perception)。 此 時 , 心 處 於 沒 有活 動 的 狀 態 , 觀 察 (observing) 幾 乎 完 全 停 止 , 但 又 不 是 完全 沒 有 覺 知 , 所 以 不 可 以 說 有 覺 知 , 也 不 可 以 說 沒 有 覺 知 。在 九 禪 ( 滅 受 想 定 ), 即 使 是 三 果 ( 不 還 者 ) 聖 人 , 仍 有 些微 「 我 」 的 感 覺 , 尤 如 芳 香 之 於 花 一 般 ; 只 有 阿 羅 漢 的 滅 受想 定 完 全 沒 有 「 我 」 的 感 覺 。佛 陀 接 著 說 :布 吒 婆 樓 , 汝 曾 聞 如 斯 次 第 增 上 想 滅 智 定 否 ?否 也 , 世 尊 , 吾 今 唯 知 世 尊 所 說 , 謂 :「 布 吒 婆 樓 , 比丘 已 達 調 御 之 想 , 彼 由 前 至 後 , 次 第 以 達 想 之 極 致 , 處 此 想之 極 致 時 , 彼 作 是 念 : 思 慮 之 事 , 於 我 為 惡 ; 不 思 慮 事 , 於128


我 為 善 。 設 我 仍 有 思 慮 意 欲 , 此 想 雖 得 消 滅 , 而 餘 粗 想 , 將復 再 生 。 我 今 寧 可 不 起 思 慮 , 不 起 意 欲 。 彼 於 是 不 起 思 慮 ,不 起 意 欲 。 不 起 思 慮 , 不 起 意 欲 已 , 其 想 即 滅 , 餘 想 不 生 ,而 達 於 想 滅 。 布 吒 婆 樓 , 如 是 次 第 以 達 增 上 想 滅 智 定 。」「 布 吒 婆 樓 , 實 如 是 也 。」布 吒 婆 樓 是 個 好 學 生 , 他 記 得 佛 陀 所 說 的 話 。 現 在 , 他的 問 題 終 於 得 到 答 案 了 , 他 又 有 另 一 個 問 題 :世 尊 , 世 尊 說 示 , 想 之 極 致 (the summit of perception),為 一 為 多 耶 ?佛 陀 答 道 :布 吒 婆 樓 , 吾 所 說 示 , 想 之 極 致 , 亦 一 亦 多 。布 吒 婆 樓 接 著 問 :如 是 世 尊 , 云 何 說 示 , 想 之 極 致 , 亦 一 亦 多 耶 ?佛 陀 回 答 說 :布 吒 婆 樓 , 實 如 是 如 是 達 於 想 滅 , 如 是 如 是 現 想 之 極致 。 布 吒 婆 樓 , 故 吾 說 示 , 想 之 極 致 , 亦 一 亦 多 。129


如 果 我 們 不 用 想 (perception) 滅 , 而 用 識 (consciousness)滅 , 就 比 較 容 易 了 解 佛 陀 的 意 思 。 在 初 禪 ,「 識 」 有 所 轉 變 ,並 非 變 得 非 常 微 細 , 而 是 有 所 不 同 。 一 旦 出 定 , 我 們 的 識 -想 之 極 致 便 停 止 。 隨 著 定 力 加 深 ,「 識 」 變 得 越 來 越 微 細 ,直 到 我 們 達 到 最 後 的 「 想 之 極 致 」, 也 就 是 心 的 極 限 , 接 著進 入 滅 盡 定 。 佛 陀 的 教 導 很 有 次 第 , 他 不 但 教 我 們 最 高 層 次的 「 想 之 極 致 」, 也 將 每 一 階 段 的 頂 點 告 訴 我 們 。 布 吒 婆 樓仍 不 滿 意 :世 尊 , 先 有 想 生 , 而 後 智 生 耶 ? 先 有 智 生 , 而 後 想 生 耶 ?抑 或 智 與 想 , 非 前 非 後 而 生 耶 ?佛 陀 回 答 :布 吒 婆 樓 , 先 有 想 生 , 而 後 智 生 , 實 由 想 生 , 而 智 生 起 ,故 知 :「 實 由 此 緣 (conditioned) 故 , 於 吾 生 智 慧 。」在 第 六 章 我 們 討 論 過 心 的 四 個 層 面 : 意 識 、 感 受 、 想 和行 。 現 在 我 們 已 經 知 道 他 們 的 因 果 關 係 , 在 智 生 起 前 ,「 想 」必 先 生 起 。 也 就 是 說 , 我 們 必 須 先 有 經 驗 , 智 才 會 生 起 。 不只 修 行 如 此 , 所 有 事 情 都 是 如 此 , 例 如 , 要 了 解 無 常 , 我 們首 先 要 觀 察 呼 吸 或 念 頭 的 生 滅 ; 要 了 解 在 禪 那 時 的 心 識 狀 態亦 然 , 禪 修 者 必 須 先 有 體 驗 , 然 後 才 能 「 知 道 」 所 經 歷 的 過130


程 。 巴 利 經 典 將 佛 陀 此 處 所 說 的 「 智 」 形 容 為 省 察 智(reviewing knowledge), 也 就 是 說 , 我 們 必 須 先 有 經 驗 , 之後 才 能 省 察 。 事 實 上 , 透 過 對 經 驗 的 了 解 , 內 觀 智 慧 才 會 生起 。 我 們 都 有 開 悟 (enlightenment) 的 種 子 , 如 果 對 我 們 所體 驗 到 的 事 物 沒 有 真 切 的 了 解 , 就 無 法 獲 得 內 觀 智 慧 , 也 無法 開 悟 , 這 是 佛 陀 的 教 導 中 很 重 要 的 部 分 。佛 陀 接 著 說 :布 吒 婆 樓 , 可 知 依 此 理 趣 , 先 生 想 , 後 生 智 , 由 想 生 ,故 智 生 起 。在 這 裏 佛 陀 直 接 回 答 布 吒 婆 樓 的 問 題 。 很 明 顯 布 吒 婆 樓對 此 頗 感 與 趣 , 卻 不 熟 悉 禪 那 的 境 界 , 不 然 就 不 會 問 這 些 問題 了 。 他 又 問 了 另 一 個 問 題 :世 尊 , 想 即 人 我 耶 ? 抑 想 與 我 (self) 為 異 耶 ?從 相 對 的 層 次 ( 世 俗 諦 ) 來 看 , 一 定 會 有 困 難 。 人 們 視「 想 」 為 我 。 如 果 正 在 想 的 不 是 我 , 那 麼 是 誰 在 想 呢 ? 一 定是 「 我 」。 我 們 的 念 頭 不 停 打 轉 , 就 永 遠 找 不 到 答 案 ; 如 果想 要 解 脫 , 我 們 必 須 先 放 下 所 有 的 思 想 、 觀 念 。 同 樣 的 , 布吒 婆 樓 也 陷 入 世 俗 諦 中 , 我 們 很 容 易 認 同 他 的 看 法 , 因 為 我們 也 有 同 樣 的 觀 念 。131


佛 陀 想 使 布 吒 婆 樓 放 棄 「 我 」 的 錯 誤 知 見 , 所 以 問 布 吒婆 樓 :「 布 吒 婆 樓 , 汝 以 何 者 為 我 ?」 布 吒 婆 樓 回 答 :世 尊 , 吾 自 思 惟 , 粗 我 (gross self) 有 形 , 四 大 所 成 ,段 食 所 養 。布 吒 婆 樓 把 身 體 視 為 我 。 佛 陀 回 答 說 :布 吒 婆 樓 , 汝 之 粗 我 有 形 , 四 大 所 成 , 段 食 所 養 。 布 吒婆 樓 , 設 若 真 實 , 則 汝 想 與 我 , 實 非 一 物 。 布 吒 婆 樓 , 由 此差 別 智 , 可 得 而 知 , 想 、 我 非 一 , 布 吒 婆 樓 , 如 是 粗 我 有 形 ,四 大 所 成 , 段 食 所 養 。 但 於 此 人 , 猶 有 此 想 生 , 他 想 滅 。 布吒 婆 樓 , 由 此 差 別 , 可 得 而 知 , 想 、 我 非 一 。如 果 布 吒 婆 樓 的 粗 我 ( 身 體 ) 是 他 的 自 我 , 那 麼 他 又 如何 說 明 「 想 」 呢 ? 想 不 斷 的 生 滅 , 如 何 可 能 和 身 體 同 一 ? 布吒 婆 樓 似 乎 承 認 這 點 , 但 又 有 另 一 個 想 法 : 自 我 是 由 意 念 所生 。 我 們 可 能 有 同 樣 的 看 法 。 人 們 經 常 說 :「 我 不 是 身 體 。」這 句 話 太 突 兀 , 比 較 有 深 度 的 看 法 是 :「 這 個 身 體 不 屬 於 我 。」如 果 我 們 說 :「 我 不 是 身 體 」, 這 暗 示 了 擁 有 權 , 而 誰 是 擁 有者 呢 ? 當 然 是 我 囉 。「 我 」 擁 有 身 體 ,「 我 」 想 保 持 身 體 健 康 ,為 它 帶 來 快 樂 的 感 官 接 觸 。 身 體 屬 於 我 , 正 如 屋 子 、 車 子 、冰 箱 屬 於 我 的 一 樣 , 這 是 布 吒 婆 樓 的 看 法 :132


世 尊 , 吾 以 我 為 意 所 成 (mind-made self), 肢 節 具 足 ,諸 根 圓 滿 。他 仍 不 放 棄 「 擁 有 權 」 的 想 法 , 只 不 過 以 「 意 」(mind)代 替 身 體 ,「 我 是 意 所 成 」 而 不 是 「 我 是 身 體 」。 佛 陀 回 答 說 :布 吒 婆 樓 , 汝 之 我 為 意 所 成 , 肢 節 具 足 , 諸 根 圓 滿 。 布吒 婆 樓 , 設 若 真 實 , 則 汝 之 想 與 我 , 實 非 一 物 。 布 吒 婆 樓 ,由 此 差 別 , 可 得 而 知 , 想 、 我 非 一 , 布 吒 婆 樓 , 若 我 為 意 所成 , 肢 節 具 足 , 諸 根 圓 滿 , 然 於 此 人 , 猶 有 此 想 生 , 他 想 滅 。布 吒 婆 樓 , 由 此 差 別 , 可 得 而 知 , 想 、 我 非 一 。布 吒 婆 樓 不 得 不 面 對 真 相 , 於 是 又 想 出 另 一 個 論 點 :「 世尊 , 我 以 我 為 無 形 , 而 想 所 成 。」 事 實 上 , 布 吒 婆 樓 相 當 聰明 。 如 果 「 自 我 」 不 是 人 的 身 體 , 又 不 是 心 , 可 能 是 某 種 無形 無 相 的 東 面 。「 無 形 無 相 」(formless, 無 色 ) 是 佛 陀 敘 述較 高 層 次 禪 那 的 用 語 。 佛 陀 再 度 告 訴 布 吒 婆 樓 :「 想 」 是 一回 事 , 而 「 自 我 」 是 另 一 回 事 。 假 設 有 一 個 無 形 的 自 我 存 在 ,也 不 可 能 是 想 , 因 為 「 想 」 會 不 斷 生 滅 , 所 以 想 不 可 能 是 自我 , 佛 陀 試 著 讓 布 吒 婆 樓 了 解 這 點 。 布 吒 婆 樓 又 問 道 :復 次 , 世 尊 ! 人 我 (a person’self) 即 為 想 耶 ? 抑 想 與我 為 異 耶 ? 斯 義 吾 可 得 知 否 ?133


佛 陀 回 答 說 :布 吒 婆 樓 , 人 我 與 想 為 同 一 耶 ? 抑 想 與 我 為 異 耶 ? 汝 欲知 此 , 甚 難 甚 難 , 以 汝 依 他 宗 見 , 有 他 宗 信 仰 , 持 他 宗 所 期 ,以 他 宗 之 學 說 為 歸 , 以 他 宗 之 行 持 為 旨 故 。佛 陀 的 意 思 是 , 你 不 是 我 的 學 生 , 你 向 其 他 的 老 師 學習 , 有 不 同 的 信 仰 , 受 不 同 的 影 響 , 所 以 要 了 解 這 些 道 理 是非 常 難 的 。 我 們 也 一 樣 , 如 果 我 們 相 信 有 靈 魂 , 相 信 往 生 後會 快 樂 , 或 接 受 其 他 的 修 行 方 法 , 就 很 難 了 解 。 當 然 我 們 可以 改 變 我 們 的 心 , 我 們 經 常 如 此 , 但 要 看 有 沒 有 必 要 去 改變 。 要 了 解 佛 法 , 我 們 一 定 要 覺 知 自 己 的 苦 ( 這 是 第 一 步 ),最 後 我 們 會 發 現 , 以 前 的 方 法 無 法 根 除 苦 , 或 許 到 了 這 個 時候 , 我 們 才 會 徹 底 改 變 。雖 然 後 來 布 吒 婆 羅 成 了 佛 陀 的 弟 子 , 但 此 時 的 他 , 仍 滿腦 子 的 觀 念 和 理 論 , 這 些 理 論 和 觀 念 是 他 從 不 同 的 老 師 聽 來的 , 或 來 自 古 代 婆 羅 門 的 《 梨 俱 吠 陀 》(Rg Veda), 他 們 認為 要 透 過 記 憶 來 修 行 , 這 些 是 布 吒 婆 樓 非 常 熟 悉 的 。 佛 陀 很溫 和 的 指 出 , 布 吒 婆 樓 以 前 所 學 的 障 礙 了 他 , 使 他 無 法 了 解佛 陀 的 解 說 。 結 果 布 吒 婆 樓 也 放 棄 這 些 問 題 , 不 再 提 問 , 他們 的 對 話 到 此 告 一 段 落 。 在 下 一 章 , 我 們 會 看 到 布 吒 婆 樓 有完 全 不 同 的 問 題 。 此 時 , 他 是 沉 默 的 , 很 明 顯 的 , 他 無 法 理134


解 自 我 的 究 竟 實 相 (the absolute truth about the self)。在 本 書 的 最 後 的 一 章 提 及 不 同 時 代 所 流 行 的 不 同 的 自我 觀 , 最 後 成 為 統 一 的 自 我 (unity-self)。 布 吒 婆 樓 的 三 個觀 點 是 : 自 我 是 身 體 , 是 心 , 或 是 無 形 的 。 他 不 了 解 所 有 的自 我 觀 只 是 概 念 而 已 。 同 樣 的 , 我 們 也 有 自 己 的 見 解 , 因 為這 些 見 解 是 「 我 的 」, 所 以 我 們 相 信 這 些 見 解 。 想 想 看 , 這些 見 解 是 否 有 穩 固 的 理 論 基 礎 ? 只 因 為 「 我 」 有 對 某 人 或 某些 事 物 的 看 法 , 這 些 看 法 是 否 真 實 不 虛 ? 當 然 , 在 絕 對 的 層次 , 這 些 都 是 不 實 在 的 , 因 為 一 切 事 物 都 會 變 動 、 消 失 。 即使 在 相 對 的 層 面 也 無 法 保 證 這 些 都 是 真 實 的 。我 們 應 該 經 常 檢 視 自 己 的 想 法 , 看 看 這 些 想 法 的 來 源 。如 果 這 些 想 法 是 負 面 的 , 就 要 知 道 這 些 想 法 的 源 頭 , 為 甚 麼會 有 這 種 觀 念 , 其 實 所 有 的 觀 念 都 源 自 內 心 , 我 們 所 有 的 觀念 都 是 心 的 投 射 (projection), 甚 至 自 我 的 觀 念 也 是 一 種 投射 。 當 我 們 希 望 某 個 想 法 能 實 現 時 , 是 因 為 這 種 想 法 能 滿 足我 們 的 貪 慾 。 如 果 我 們 知 道 貪 慾 無 法 帶 來 喜 悅 , 那 麼 我 們 會比 布 吒 婆 樓 懂 得 更 多 , 我 們 會 觀 察 過 去 信 以 為 真 的 觀 念 , 所有 的 現 象 都 不 斷 的 在 生 滅 , 所 以 沒 有 永 恆 不 變 的 「 我 」。如 果 沒 有 我 , 那 麼 是 誰 指 示 身 體 去 打 坐 , 我 們 真 的 相 信有 個 我 在 操 控 一 切 , 就 如 演 木 偶 戲 的 人 操 縱 木 偶 一 般 。 如 果135


我 們 有 這 種 觀 念 , 就 需 要 一 再 的 探 討 這 種 觀 念 是 否 成 立 。和 布 吒 婆 樓 一 樣 , 我 們 也 受 到 不 同 的 影 響 , 我 們 被 其 他人 的 思 想 所 影 響 , 被 我 們 的 經 驗 和 信 念 所 影 響 。 佛 陀 提 供 我們 修 行 的 方 法 , 透 過 這 些 方 法 , 我 們 可 以 略 嘗 解 脫 之 味 。 沒有 「 自 我 」 使 我 們 能 夠 解 脫 , 能 夠 去 除 貪 與 嗔 。 佛 陀 向 我 們宣 說 他 所 體 驗 到 的 、 所 證 悟 的 法 , 我 們 只 要 依 教 奉 行 , 便 可究 竟 解 脫 。136


第 九 章出 離 、 離 欲 和 四 聖 諦此 時 , 布 吒 婆 樓 又 開 始 一 系 列 新 的 問 題 。 我 們 都 是 這 樣的 , 如 果 無 法 了 解 某 個 問 題 的 答 案 , 我 們 就 會 轉 換 話 題 。世 尊 ,「 此 想 為 人 我 耶 ? 抑 我 與 想 為 異 耶 ?」 甚 難 知 之 。如 是 世 尊 , 復 欲 請 問 : 世 界 常 住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為 虛 妄耶 ?佛 陀 回 答 道 :布 吒 婆 樓 ,「 世 界 常 住 (eternal)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為虛 妄 耶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佛 陀 和 布 吒 婆 樓 接 下 來 的 問 答 如 下 :世 尊 , 世 界 非 常 住 耶 ?「 世 界 非 常 住 耶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復 次 世 尊 , 世 界 有 限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為 虛 妄 耶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如 是 世 尊 , 世 界 無 限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為 虛 妄 耶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137


這 種 現 在 看 來 非 常 麻 煩 的 四 段 發 問 法 , 當 時 在 印 度 非 常流 行 :「 是 如 此 ? 非 如 此 ? 既 是 如 此 亦 非 如 此 ? 既 非 如 此 亦非 不 如 此 ?」 布 吒 婆 樓 用 這 種 問 法 問 了 十 個 被 佛 陀 稱 為 「 無記 」(the Undeclared or Indeterminate Points) 的 問 題 。 佛 陀不 回 答 , 也 不 去 討 論 這 些 問 題 。 學 者 們 認 為 : 當 時 的 苦 行 者 、遊 方 僧 和 宗 教 領 袖 常 用 這 些 問 題 來 表 明 各 自 的 立 場 。 佛 陀 和布 吒 婆 樓 的 對 話 繼 續 :復 次 世 尊 , 此 命 與 身 為 一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為 虛 妄 耶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如 是 世 尊 , 如 來 死 後 存 在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為 虛 妄 耶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如 是 世 尊 , 如 來 死 後 亦 存 在 亦 不 存 在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為 虛 妄 耶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如 是 世 尊 , 如 來 死 後 亦 非 存 在 亦 非 不 存 在 耶 ? 唯 此 真 實而 餘 為 虛 妄 耶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最 後 布 吒 婆 樓 問 道 :世 尊 , 凡 此 等 等 , 世 尊 何 故 判 為 不 記 耶 ?佛 陀 的 回 答 非 常 有 意 思 :138


布 吒 婆 樓 , 此 不 與 義 合 , 不 與 法 (Dhamma) 合 , 非 梵行 , 非 趣 出 離 , 非 趣 離 慾 , 非 趣 止 滅 , 非 趣 寂 靜 , 非 趣 證 悟 ,非 趣 正 覺 , 非 趣 涅 槃 , 是 故 吾 判 為 不 記 。這 些 問 題 對 修 行 無 益 , 對 法 無 益 , 對 滅 苦 也 毫 無 幫 助 ,不 會 使 人 出 離 、 離 欲 、 證 悟 和 涅 槃 , 所 以 佛 陀 把 它 們 判 為 「 無記 」, 不 以 討 論 。對 布 吒 婆 樓 來 說 , 世 界 是 否 恆 常 對 他 的 日 常 生 活 沒 有 影響 ; 而 靈 魂 與 身 體 是 否 同 一 , 又 怎 會 影 響 他 的 幸 福 ? 至 於 佛陀 死 後 是 否 存 在 和 布 吒 婆 樓 有 甚 麼 關 係 ? 這 些 問 題 無 法 使布 吒 婆 樓 解 脫 苦 , 所 以 佛 陀 拒 絕 作 答 。在 其 他 經 典 也 有 類 似 的 討 論 。 例 如 , 有 個 叫 婆 蹉 衢 多(Vacchagotta) 的 外 道 曾 問 佛 陀 : 如 來 死 後 是 否 存 在 ? 是 否既 不 存 在 也 非 不 存 在 ? 或 既 存 在 也 不 存 在 ? 佛 陀 說 他 不 會討 論 這 些 問 題 。 婆 蹉 衢 多 說 他 不 了 解 , 於 是 佛 陀 叫 他 去 收 集木 柴 , 用 木 柴 起 火 , 接 著 叫 他 多 丟 一 些 木 柴 到 火 裡 , 並 問 他火 勢 變 得 如 何 。 婆 蹉 衢 多 回 答 說 : 火 勢 很 猛 烈 。 之 後 佛 陀 叫他 不 要 再 丟 樹 技 到 火 裡 。 一 會 兒 , 佛 陀 再 問 他 火 勢 如 何 , 他回 答 說 火 勢 弱 了 , 不 久 便 熄 滅 了 。 佛 陀 告 訴 婆 蹉 衢 多 說 : 如來 死 後 也 一 樣 會 熄 滅 , 並 問 他 :「 火 焰 往 前 方 、 後 方 、 左 方還 是 右 方 ?」 婆 蹉 衢 多 回 答 說 :「 火 焰 並 沒 有 往 哪 裡 去 , 而139


是 熄 滅 了 。」 佛 陀 堅 持 問 他 說 :「 火 焰 究 竟 往 上 還 是 往 下 ?」婆 蹉 衢 多 回 答 說 「 火 熄 了 , 因 為 沒 有 燃 料 。」 佛 陀 回 答 說 :「 如 來 也 一 樣 , 死 後 會 熄 滅 , 因 為 不 再 有 欲 望 的 燃 料 。」今 天 , 人 們 以 不 同 的 文 字 來 問 同 樣 的 問 題 。 即 使 在 佛 教國 家 內 , 對 佛 陀 死 後 是 否 存 在 也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 關 於 這 個 問題 , 佛 陀 說 得 很 清 楚 : 只 要 欲 望 之 火 不 再 有 燃 料 , 則 身 心 都會 止 息 。 我 們 毋 須 再 和 別 人 辯 論 這 個 問 題 , 或 在 心 中 和 自 己爭 論 。佛 陀 告 訴 布 吒 婆 樓 , 他 不 會 回 答 一 些 對 修 行 無 益 , 對「 法 」 無 益 的 問 題 。 在 《 箭 喻 經 》 中 , 佛 陀 以 很 好 的 比 喻 來說 明 這 點 。 假 設 有 個 人 被 箭 射 中 胸 部 , 並 在 死 亡 邊 緣 掙 扎 ,卻 不 讓 醫 生 為 他 治 療 , 堅 持 要 先 知 道 箭 柄 由 何 種 木 材 製 成 ,箭 尖 用 的 是 何 種 毒 素 , 箭 尾 的 羽 毛 是 鵝 毛 還 是 鷹 毛 , 箭 頭 是甚 麼 東 西 做 的 , 還 有 是 誰 射 的 箭 , 在 哪 個 距 離 射 的 , 為 甚 麼要 射 他 ? 當 然 , 等 找 到 答 案 時 , 他 已 經 死 了 。 這 個 故 事 反 映人 們 習 於 詢 問 一 些 無 關 緊 要 的 細 節 , 而 不 去 修 習 可 以 解 脫 苦的 方 法 。 在 經 中 , 箭 代 表 苦 , 佛 陀 是 醫 生 , 治 療 代 表 法(Dhamma), 那 個 中 箭 的 人 是 拒 絕 接 受 佛 法 的 人 , 除 非 有人 先 把 那 些 無 關 緊 要 的 細 節 告 訴 他 。佛 陀 對 布 吒 婆 樓 說 一 樣 的 話 , 佛 陀 說 布 吒 婆 樓 的 問 題 和修 行 無 關 , 而 布 吒 婆 樓 也 只 是 問 問 罷 了 , 他 純 粹 是 被 佛 陀 所140


吸 引 , 所 以 才 花 許 多 時 間 和 佛 陀 討 論 。 佛 陀 也 認 為 布 吒 婆 樓是 孺 子 可 教 , 否 則 不 會 花 大 半 天 和 布 吒 婆 樓 討 論 。 我 們 也 非常 幸 運 , 如 果 沒 有 布 吒 婆 樓 的 問 題 , 佛 陀 就 不 會 如 此 詳 盡 的解 釋 。佛 陀 說 : 回 答 這 些 問 題 不 會 使 人 出 離 , 離 欲 , 不 會 使 人寂 滅 、 寂 止 、 證 悟 和 涅 槃 。「 出 離 」 是 趨 向 開 悟 的 重 要 一 步 ,被 稱 為 出 世 間 的 緣 起 , 也 就 是 覺 察 到 自 己 的 苦 , 並 對 佛 法 生起 信 心 , 同 時 也 對 自 己 能 夠 修 行 感 到 喜 悅 。 接 下 來 是 禪 修 ,也 就 是 正 定 。 禪 修 會 帶 來 「 如 實 知 見 」, 也 就 是 證 得 內 觀 智慧 - 知 道 一 切 事 物 都 是 無 常 、 苦 、 沒 有 實 體 的 智 慧 。「 如 實知 見 」 可 以 使 人 出 離 世 間 , 出 離 是 解 脫 苦 的 第 一 步 , 在 此 之前 , 所 有 的 修 行 只 是 準 備 而 已 。 我 們 無 法 全 心 投 入 修 行 , 是因 為 心 仍 然 向 外 攀 緣 , 認 為 只 要 找 到 意 中 人 , 找 到 合 意 的 工作 或 理 想 的 住 所 , 就 可 以 去 除 煩 惱 , 認 為 除 此 以 外 別 無 他 法 。在 這 世 間 生 活 , 為 了 生 存 , 我 們 需 要 氧 氣 、 陽 光 、 雨 水 、食 物 和 其 他 的 東 西 ; 而 內 心 的 滿 足 是 無 法 依 靠 外 境 的 , 我 們不 可 能 由 外 境 獲 得 滿 足 , 真 正 的 滿 足 來 自 內 心 。 要 了 解 這 個真 理 可 能 要 花 一 段 時 間 , 有 些 人 快 些 , 有 些 人 慢 些 , 而 有 人永 遠 無 法 了 解 , 這 要 視 各 人 的 業 果 和 機 會 而 定 , 當 然 , 機 會也 就 是 業 果 (karmic resultants)。出 離 並 非 指 我 們 討 厭 這 個 世 界 、 世 人 、 大 自 然 或 其 他 事141


物 。 出 離 不 等 於 厭 惡 , 雖 然 有 時 出 離 被 譯 為 厭 惡 。「 厭 惡 」有 負 面 的 含 意 , 而 負 面 的 心 態 會 破 壞 修 行 。 我 們 不 是 厭 惡 這個 世 間 , 而 是 不 再 執 著 外 在 的 事 物 , 不 再 認 為 這 些 事 物 能 為身 心 帶 來 快 樂 , 因 此 不 會 在 世 上 追 求 絕 對 的 滿 足 。 年 輕 人 很少 能 出 離 , 當 然 也 有 例 外 。 大 部 份 的 人 都 要 在 一 再 的 失 望後 , 才 會 以 不 同 的 方 式 來 追 求 幸 福 。禪 修 的 人 不 一 定 能 體 驗 到 出 離 , 因 為 許 多 人 只 是 想 為 生活 添 加 樂 趣 才 來 禪 修 。 佛 陀 說 這 比 不 禪 修 要 好 。 佛 陀 很 樂 意為 人 解 答 問 題 , 在 《 布 吒 婆 樓 經 》 中 , 我 們 發 現 佛 陀 非 常 直接 和 簡 明 的 回 答 布 吒 婆 樓 的 問 題 : 不 要 想 外 在 的 東 西 , 想 想如 何 出 離 。 如 果 我 們 禪 修 的 目 的 , 是 為 了 體 驗 生 命 中 較 高 的層 次 , 只 要 堅 持 不 懈 , 總 有 一 天 會 做 到 。透 過 禪 那 , 我 們 發 現 有 不 同 層 次 的 心 識 狀 態 , 即 使 是 凡夫 俗 子 也 能 做 到 。 此 時 , 我 們 會 發 現 這 世 間 給 我 們 的 只 是 假的 黃 金 而 已 , 雖 然 閃 閃 發 光 , 卻 毫 無 價 值 。 美 麗 的 女 子 , 英俊 的 男 子 , 宜 人 的 天 氣 , 可 口 的 食 物 , 醉 人 的 音 樂 , 極 佳 的書 本 , 這 一 切 只 是 感 官 接 觸 而 已 , 都 是 外 在 的 , 無 法 觸 及 內心 深 處 。 巴 利 文 稱 這 些 東 西 為 誘 惑 (mara, 魔 羅 )。 我 們 不斷 的 被 外 境 誘 惑 , 並 非 因 為 外 境 多 麼 誘 人 , 而 是 因 為 大 部 分的 人 認 為 幸 福 可 以 從 外 境 獲 得 。 有 些 人 表 面 上 看 來 事 事 如意 , 心 想 事 成 , 我 們 會 想 :「 為 甚 麼 他 們 可 以 盡 情 享 受 人 生 ,142


而 我 卻 不 能 ? 或 許 照 著 他 們 所 做 的 去 做 也 會 一 樣 快 樂 ?」 如果 我 們 真 的 照 著 去 做 , 就 會 失 去 追 求 解 脫 的 機 會 。 要 做 到 出離 , 需 要 長 期 精 進 的 修 行 , 即 使 做 到 了 , 也 只 是 踏 出 深 入 了解 「 法 」 的 第 一 步 而 已 。出 離 之 後 是 離 欲 , 離 欲 是 證 入 涅 槃 的 起 點 。 修 行 到 了 這個 階 段 , 出 離 心 會 非 常 強 , 一 旦 貪 或 嗔 生 起 , 我 們 會 立 刻 去除 貪 與 嗔 , 然 而 貪 與 嗔 並 非 真 的 消 失 , 只 有 在 證 悟 前 的 最 後一 個 階 段 ( 即 三 果 阿 那 含 ), 貪 與 嗔 才 會 完 全 消 失 。 即 使 如此 , 它 們 仍 會 若 隱 若 現 , 但 完 全 不 會 干 擾 我 們 ; 只 有 阿 羅 漢- 開 悟 的 人 才 完 全 沒 有 貪 與 嗔 。 離 欲 使 我 們 不 再 執 取 、 執 著或 是 排 斥 反 抗 , 雖 然 隨 眠 煩 惱 仍 在 內 心 深 處 , 但 我 們 能 把 它放 下 , 因 為 我 們 了 解 出 離 的 真 理 , 只 有 如 此 , 我 們 才 會 繼 續我 們 的 修 行 之 旅 。出 離 和 離 欲 是 修 行 道 上 重 要 的 階 段 , 首 先 必 須 知 道 自 己的 苦 。 偶 爾 禪 修 是 不 可 能 出 離 和 離 欲 的 。 知 道 自 己 的 苦 , 並非 指 我 們 必 須 遭 遇 某 種 重 大 的 悲 劇 。 苦 是 心 中 的 不 安 、 焦 慮和 憂 慮 ; 有 了 苦 , 便 無 法 安 心 。 一 旦 體 會 到 苦 , 對 佛 法 的 信心 便 會 生 起 。 這 時 我 們 才 會 認 真 修 行 , 去 驗 證 佛 陀 所 說 的法 , 而 不 是 盲 目 的 相 信 佛 陀 的 話 。 投 入 修 行 會 有 法 喜 , 這 種喜 悅 遠 超 過 世 俗 的 感 官 之 樂 , 而 這 種 喜 悅 使 禪 修 成 為 可 能 ,這 是 出 世 間 緣 起 的 因 果 關 係 。 下 一 步 是 安 止 定 , 接 著 是 如 實143


知 見 , 也 就 是 如 實 的 了 解 一 切 現 象 都 是 無 常 、 不 圓 滿 ( 苦 )和 無 我 的 。經 歷 了 一 件 事 並 不 表 示 我 們 必 定 了 解 這 經 歷 。 在 日 常 生活 中 , 我 們 用 很 少 的 知 識 便 可 以 過 生 活 , 正 如 閱 報 一 樣 , 只需 少 量 的 詞 彙 就 可 以 明 白 大 概 。 我 們 的 日 常 生 活 不 需 要 高 深的 智 慧 , 只 要 我 們 能 夠 處 理 日 常 事 務 即 可 ; 而 遵 循 佛 陀 的 教導 , 我 們 必 須 更 深 入 , 必 須 覺 知 當 下 所 發 生 的 事 和 每 個 念 頭的 生 滅 。如 果 我 們 照 著 做 , 就 會 發 現 : 無 常 是 生 活 的 一 部 份 , 這比 起 表 面 接 受 「 一 切 都 是 無 常 的 」 或 「 吸 呼 是 無 常 的 」 要 深入 得 多 , 我 們 深 深 了 解 無 常 是 與 我 們 有 關 的 真 理 。 我 們 也 以同 樣 的 方 法 去 體 會 苦 , 我 們 一 再 的 體 會 到 苦 , 知 道 內 心 深 處的 不 安 , 知 道 自 己 花 了 多 少 時 間 去 追 求 外 在 的 事 物 。 我 們 責備 他 人 , 認 為 自 己 的 苦 是 他 人 造 成 的 , 忘 了 別 人 和 自 己 一樣 , 內 心 也 一 樣 不 安 , 我 們 找 一 些 理 由 來 解 釋 內 心 的 不 安 ,這 些 表 面 的 原 因 只 解 釋 表 面 的 經 驗 , 無 法 說 明 內 心 深 處 的 煩惱 , 因 此 無 法 根 除 苦 。覺 知 到 無 常 和 苦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不 但 要 在 自 己 身 上 看 到無 常 和 苦 , 也 要 在 每 一 件 事 物 中 看 到 無 常 。 如 果 仔 細 觀 察 ,我 們 會 發 現 每 一 棵 樹 , 每 一 片 葉 子 , 每 一 根 草 都 在 宣 說 無 常144


的 真 理 。 每 天 都 充 滿 無 常 , 我 們 可 以 從 有 數 字 顯 示 的 時 鐘 上看 到 每 一 秒 都 在 變 動 , 無 常 就 顯 現 在 時 鐘 上 , 然 而 我 們 總 是認 為 : 雖 然 時 鐘 的 數 字 在 變 動 , 而 我 們 是 靜 止 的 , 這 怎 麼 可能 ? 我 們 的 身 體 和 數 字 鐘 一 樣 , 每 分 每 秒 都 在 變 化 。離 欲 對 我 們 的 生 命 有 重 大 的 影 響 , 一 切 事 物 都 有 其 因果 , 透 過 修 行 才 能 離 欲 。 有 時 我 們 捨 棄 了 某 種 欲 望 , 我 們 以為 已 經 離 欲 , 所 以 當 其 他 的 欲 望 生 起 時 , 我 們 會 感 到 訝 異 。當 然 能 夠 捨 棄 欲 望 是 值 得 稱 讚 的 , 也 非 常 重 要 , 但 不 表 示 已經 完 全 離 慾 , 因 為 我 們 仍 有 欲 望 , 所 以 仍 要 修 行 。 在 婆 蹉 衢多 的 故 事 中 提 到 , 當 所 有 的 燃 料 都 耗 盡 時 , 火 焰 才 會 熄 滅 。有 些 人 會 說 :「 但 我 喜 歡 欲 望 。」 如 果 我 們 如 此 認 為 , 那 麼只 好 等 待 , 等 到 有 所 改 變 , 或 許 是 今 生 , 或 是 來 生 , 或 是 一百 世 以 後 , 誰 知 道 呢 ? 或 許 是 明 天 也 說 不 定 。 對 生 命 的 態 度改 變 , 心 才 會 改 變 , 對 事 物 的 看 法 也 會 大 不 相 同 。禪 修 得 越 好 , 心 會 變 得 越 清 明 , 越 能 看 清 生 命 的 真 相 。大 部 份 的 人 都 生 活 在 自 己 創 造 的 世 界 中 , 他 們 希 望 世 界 如 同他 們 所 想 的 一 般 , 然 而 現 實 生 活 與 想 像 並 不 相 同 , 所 以 許 多人 不 快 樂 。 我 們 也 不 會 安 於 現 實 , 如 果 會 的 話 , 那 麼 所 有 的富 人 都 會 感 到 滿 足 , 就 不 會 有 富 人 絕 望 的 自 殺 。 或 許 我 們 知道 這 些 事 , 但 我 們 有 沒 有 對 治 的 方 法 呢 ? 我 們 所 知 道 的 和 我們 所 做 的 有 一 大 段 距 離 。 重 要 的 是 , 如 果 真 的 知 道 要 怎 麼145


做 , 就 要 趕 快 去 做 , 否 則 不 會 進 步 , 因 為 知 識 無 法 帶 來 改 變 。佛 陀 在 《 布 吒 婆 樓 經 》 中 說 道 : 離 欲 可 以 導 致 止 滅 、 平靜 和 證 悟 。 如 果 心 中 有 貪 與 嗔 , 是 無 法 超 越 自 己 的 , 因 為 心被 貪 、 嗔 所 困 。 當 我 們 的 念 頭 不 停 打 轉 時 , 我 們 最 能 感 受 到這 點 。 和 布 吒 婆 樓 一 樣 , 我 們 的 心 充 滿 各 種 想 法 和 見 解 。 只要 心 中 有 貪 與 嗔 , 我 們 就 永 遠 無 法 平 靜 , 也 無 法 體 驗 到 高 超的 意 識 境 界 。在 禪 修 時 , 如 果 心 能 平 靜 下 來 , 就 會 了 解 這 個 世 間 只 是為 身 體 提 供 必 要 的 東 西 , 外 在 的 事 物 無 法 帶 給 我 們 幸 福 快樂 , 所 以 不 要 太 重 視 。 當 然 日 常 生 活 的 待 人 處 事 , 我 們 仍 需注 意 , 而 在 禪 修 時 , 我 們 應 斷 除 貪 與 嗔 , 做 到 這 點 , 才 能 達到 更 高 的 禪 那 和 證 悟 。 巴 利 文 abhibba 意 指 證 智 , 也 就 是 去除 五 蓋 和 隨 眠 煩 惱 , 禪 修 到 了 這 個 境 界 , 貪 與 嗔 都 會 消 失 ,不 再 障 礙 我 們 。佛 陀 通 常 以 四 種 方 式 回 答 問 題 : 直 接 回 答 「 是 」 或 「 不是 」, 有 時 會 詳 細 解 釋 或 反 問 , 最 後 是 以 沉 默 作 答 。 在 《 布吒 婆 樓 經 》 中 , 佛 陀 對 布 吒 婆 樓 說 討 論 這 些 問 題 對 修 行 無益 。 接 著 布 吒 婆 樓 問 佛 陀 : 作 為 導 師 的 佛 陀 會 討 論 那 些 問 題 :如 是 世 尊 , 世 尊 所 記 為 何 ?146


佛 陀 回 答 :布 吒 婆 樓 ,「 此 是 苦 」 為 吾 所 記 ,「 此 是 苦 因 」 為 吾 所 記 ,「 此 是 苦 滅 」 為 吾 所 記 ,「 此 是 滅 苦 之 道 」 為 吾 所 記 。這 是 四 聖 諦 , 是 佛 法 的 精 髓 。 布 吒 婆 樓 之 前 的 問 題 太不 切 實 際 , 佛 陀 把 他 拉 回 最 基 本 的 實 相 。 四 聖 諦 是 佛 陀 證 悟後 所 宣 說 的 法 , 佛 陀 在 菩 提 迦 耶 的 菩 提 樹 下 證 悟 後 , 入 定 七天 , 出 定 後 , 他 有 系 統 的 宣 說 四 聖 諦 , 幫 助 人 類 脫 離 困 境 。在 開 悟 後 , 佛 陀 對 以 前 的 同 修 五 比 丘 所 開 示 的 第 一 部 經 是《 轉 法 輪 經 》, 其 中 一 位 聽 後 立 刻 證 果 ; 之 後 , 其 他 四 位 比丘 也 證 果 了 。 他 們 是 第 一 批 僧 伽 , 是 佛 陀 最 初 的 弟 子 。滅 苦 的 方 法 是 八 正 道 , 八 正 道 可 分 為 戒 、 定 、 慧 三 學 ,本 書 都 提 到 了 。 布 吒 婆 樓 聽 過 有 關 持 戒 的 必 要 , 也 聽 過 禪 那即 「 定 」 的 開 示 。 當 討 論 「 自 我 」 是 否 存 在 時 , 他 已 經 初 步接 觸 到 「 慧 」。 很 明 顯 的 , 布 吒 婆 樓 到 目 前 為 止 還 認 為 「 自我 」 是 存 在 的 , 他 將 繼 續 問 有 關 的 問 題 , 直 到 他 成 為 佛 弟 子時 , 他 才 相 信 「 無 我 」。佛 陀 的 教 法 永 遠 包 含 戒 、 定 、 慧 三 學 , 無 論 少 了 哪 部 份都 是 不 完 整 的 , 任 何 值 得 遵 循 的 修 行 法 必 定 包 括 戒 、 定 、 慧三 學 。 我 們 也 把 「 定 」 稱 為 三 摩 地 (samadhi), 或 譯 為 平 靜 、147


寧 靜 、 寂 止 。 平 靜 的 心 才 能 生 起 智 慧 。布 吒 婆 樓 仍 有 問 題 :世 尊 所 記 , 為 何 故 耶 ?佛 陀 很 有 耐 心 的 回 答 :布 吒 婆 樓 , 此 合 義 合 法 , 是 根 本 梵 行 , 趣 向 出 離 、 離 欲 、止 滅 、 寂 靜 、 證 悟 、 正 覺 、 涅 槃 , 故 為 吾 所 記 。此 時 此 刻 , 布 吒 婆 樓 終 於 明 白 :誠 然 世 尊 , 誠 然 善 逝 。 世 尊 請 便 , 今 正 是 時 。於 是 世 尊 起 座 而 去 。布 吒 婆 樓 得 到 的 啟 示 非 常 重 要 , 只 有 問 「 對 修 行 有 益 的問 題 」 才 有 用 。 那 時 在 印 度 或 現 在 , 那 些 婆 羅 門 、 僧 侶 、 精神 導 師 喜 歡 長 篇 大 論 的 討 論 世 界 是 否 永 恆 , 是 否 無 限 , 靈 魂與 身 體 是 否 相 同 等 問 題 。 討 論 這 些 問 題 對 修 行 無 益 , 只 會 造成 更 多 的 空 想 , 對 修 定 沒 有 益 處 。最 有 益 於 修 行 的 問 題 是 深 入 了 解 四 聖 諦 , 並 在 心 中 好 好148


體 驗 。 第 一 及 第 二 聖 諦 是 「 苦 」 及 「 導 致 苦 的 原 因 」- 也 就是 貪 欲 , 執 取 與 嗔 心 , 我 們 幾 乎 時 時 刻 刻 都 體 驗 得 到 。 如 果我 們 能 了 解 這 兩 種 聖 諦 , 就 能 了 解 第 三 種 聖 諦 : 苦 的 止 滅(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第 四 種 聖 諦 : 滅 苦 之 道 ( 道諦 ), 也 就 是 八 正 道 可 以 導 致 解 脫 。 問 這 些 問 題 才 有 意 義 ,我 們 必 須 深 入 探 討 , 直 到 完 全 了 解 。 我 們 自 問 :「 我 有 苦 嗎 ?如 果 有 , 是 否 把 這 些 苦 歸 於 外 境 ? 是 否 認 為 是 外 境 或 某 人 使我 受 苦 ? 或 認 為 苦 是 自 己 造 成 的 ?」 我 們 必 須 一 再 的 問 自己 :「 是 誰 使 我 受 苦 ?」 在 理 智 上 , 我 們 可 以 告 訴 自 己 :「 沒有 人 有 興 趣 使 我 受 苦 , 沒 有 人 會 這 麼 做 。」 無 論 是 如 何 合 理的 解 說 都 沒 有 用 處 。 我 們 必 須 了 解 苦 是 源 於 內 心 的 貪 欲 、 嗔恨 和 執 著 , 一 旦 我 們 放 下 所 有 的 欲 望 , 苦 會 立 刻 消 失 。有 些 欲 望 看 起 來 是 好 的 , 例 如 , 我 們 想 有 一 節 好 的 禪修 , 一 旦 我 們 這 樣 想 , 還 能 靜 下 來 禪 修 嗎 ? 當 然 不 能 ! 根 本無 法 入 定 。 如 果 有 「 我 想 要 」 的 念 頭 , 就 會 有 苦 ; 假 如 我 們放 下 「 我 想 要 」 的 念 頭 , 坐 下 來 , 盤 起 腿 , 把 心 安 住 在 當 下 ,沒 有 任 何 慾 望 , 我 們 會 發 現 真 的 很 有 效 , 任 何 人 都 可 以 做到 。 即 使 我 們 的 心 仍 妄 念 不 斷 , 只 要 放 下 欲 望 幾 秒 鐘 , 就 會感 到 非 常 輕 鬆 。 此 時 , 我 們 放 下 重 擔 , 就 像 放 下 沉 重 的 包 袱 。當 然 , 未 受 訓 練 的 心 會 立 刻 重 拾 包 袱 , 只 要 我 們 一 次 又 一 次的 放 下 , 我 們 不 但 能 熟 練 的 放 下 貪 欲 , 也 能 看 到 修 行 的 成果 : 心 量 擴 大 、 開 闊 、 自 在 、 輕 安 、 平 靜 。149


如 果 我 們 能 全 心 投 入 禪 修 , 又 沒 有 任 何 期 望 的 話 , 效 果會 更 好 。 我 們 也 會 變 得 明 智 , 知 道 要 放 下 佛 陀 所 說 的 純 屬 推測 的 問 題 , 這 些 問 題 對 修 行 沒 有 幫 助 。 布 吒 婆 樓 很 喜 歡 問 這類 問 題 , 布 吒 婆 樓 所 問 的 問 題 使 我 們 了 解 甚 麼 是 對 修 行 有 益的 , 甚 麼 是 無 益 的 。150


第 十 章貪 愛 的 止 息 : 趣 向 涅 槃在 前 一 章 , 布 吒 婆 樓 對 佛 陀 說 :「 誠 然 世 尊 。」 而 在 佛陀 離 開 辯 論 堂 後 , 那 些 外 道 轉 向 布 吒 婆 樓 :世 尊 去 未 久 , 苦 行 外 道 皆 向 布 吒 婆 樓 作 譏 誚 言 :「 布 吒婆 樓 , 汝 於 沙 門 瞿 曇 (Gotama) 所 說 , 作 如 是 讚 嘆 : 誠 然世 尊 , 誠 然 善 逝 。 然 於 世 間 常 住 耶 , 世 界 為 無 常 耶 , 世 界 有限 耶 , 世 界 無 限 耶 , 命 與 身 為 一 耶 , 命 與 身 各 異 耶 , 如 來 死後 存 在 耶 , 如 來 死 後 不 存 在 耶 , 如 來 死 後 亦 存 在 亦 非 不 存 在耶 ? 凡 此 諸 問 , 吾 等 不 見 沙 門 瞿 曇 確 示 一 法 。」布 吒 婆 樓 聞 是 言 已 , 告 彼 等 苦 行 外 道 曰 :「 諸 君 , 世 間常 住 耶 , 乃 至 如 來 死 後 亦 非 存 在 亦 非 不 存 在 耶 , 凡 此 諸 問 ,吾 固 不 見 沙 門 瞿 曇 確 示 一 法 。 然 沙 門 瞿 曇 所 說 之 道 , 如 實 真正 , 如 法 合 法 。那 時 佛 陀 已 經 很 有 名 了 , 外 道 們 仍 以 「 沙 門 瞿 曇 」 來 稱呼 佛 陀 : 而 不 是 以 覺 者 (Buddha) 來 稱 呼 , 這 意 味 著 他 們認 為 佛 陀 只 是 他 們 的 一 份 子 。 另 外 , 布 吒 婆 樓 用 了 「 法 」151


(Dhamma) 這 個 字 , 現 在 我 們 用 來 指 佛 法 (the teaching ofthe Buddha)。 那 時 , 布 吒 婆 樓 不 是 佛 陀 的 弟 子 , 這 是 他 第一 次 聽 聞 佛 法 , 這 表 示 當 時 常 用 「 法 」 字 來 指 絕 對 的 真 理 、自 然 的 法 則 。 布 吒 婆 樓 繼 續 說 道 :理 智 如 吾 者 , 何 不 讚 嘆 此 善 說 法 者 耶 ?雖 然 布 吒 婆 樓 不 是 佛 陀 的 弟 子 , 他 發 現 佛 陀 的 教 法 非 常珍 貴 , 合 理 。 經 文 繼 續 :後 二 三 日 , 象 首 舍 利 弗 與 布 吒 婆 樓 詣 世 尊 所 , 象 首 舍 利弗 禮 敬 世 尊 , 坐 於 一 面 , 布 吒 婆 樓 亦 親 禮 世 尊 , 慇 勤 問 訊 已 ,就 一 面 坐 。我 們 假 設 象 首 舍 利 弗 曾 經 聽 過 法 , 是 佛 陀 的 信 徒 , 布 吒 婆樓 只 和 佛 陀 互 相 問 訊 , 然 後 告 訴 佛 陀 他 離 去 後 , 那 些 外 道 嘲笑 他 的 事 。 佛 陀 說 :布 吒 婆 樓 , 彼 等 苦 行 外 道 皆 悉 盲 目 , 為 無 眼 子 , 唯 汝 一人 , 具 眼 士 也 。佛 陀 經 常 用 「 眼 中 只 有 微 塵 」 來 形 容 那 些 容 易 了 解 佛 法的 人 , 事 實 上 , 佛 陀 在 證 悟 後 , 坐 在 菩 提 樹 下 享 受 涅 槃 之 樂時 , 並 不 想 去 教 化 眾 生 , 因 為 他 的 教 法 與 眾 生 所 聽 到 的 大 不152


相 同 , 所 以 眾 生 不 會 了 解 他 證 悟 的 法 。 最 後 , 梵 天 (Brahma)向 佛 陀 請 法 , 請 佛 陀 為 了 天 人 與 人 類 的 福 祉 , 一 定 要 弘 揚 佛法 。 然 後 , 佛 陀 觀 察 眾 生 , 發 現 那 些 「 眼 中 只 有 微 塵 」 的 人 ,為 了 他 們 , 佛 陀 決 定 成 為 他 們 的 導 師 。 佛 陀 繼 續 說 :布 吒 婆 樓 , 我 所 說 法 , 有 決 定 記 , 不 決 定 記 。 布 吒 婆 樓 ,云 何 名 為 我 所 說 法 不 決 定 記 ?佛 陀 再 度 說 明 哪 些 是 「 無 記 」 的 問 題 , 即 : 世 界 常 住 或不 常 住 , 世 界 有 限 或 無 限 , 命 與 身 為 一 或 各 異 , 如 來 死 後 存在 或 不 存 在 , 如 來 死 後 亦 存 在 亦 非 不 存 在 等 問 題 。布 吒 婆 樓 , 以 此 等 不 與 義 合 , 不 與 法 合 , 非 根 本 梵 行 ,非 趣 出 離 , 乃 至 非 趣 涅 槃 , 是 為 不 決 定 記 ( 無 記 )。佛 陀 再 度 強 調 , 他 只 說 趣 向 究 竟 解 脫 的 法 , 所 以 無 論 佛陀 教 的 是 何 種 法 , 都 指 向 同 一 個 方 向 : 究 竟 解 脫 。 可 惜 無 論是 佛 陀 時 代 或 者 是 現 代 , 有 許 多 導 師 都 不 了 解 這 點 。今 天 , 同 樣 的 , 修 行 的 旅 程 引 領 我 們 一 步 一 步 趣 向 涅槃 , 而 不 是 滅 去 (annihilation)。 涅 槃 沒 有 這 類 東 西 , 只 有清 明 、 圓 滿 和 完 全 的 覺 知 , 以 及 無 明 的 止 息 。 這 種 覺 知 不 是全 知 , 佛 陀 說 他 無 法 同 時 知 道 所 有 的 事 , 但 只 要 佛 陀 去 思153


考 , 就 能 知 道 任 何 事 。 雖 然 「 全 知 」 令 人 刮 目 相 看 , 卻 不 是證 入 涅 槃 的 目 的 , 涅 槃 是 無 明 的 止 息 , 苦 的 止 息 。布 吒 婆 樓 , 云 何 為 我 說 法 之 決 定 記 ? 亦 即 此 是 苦 , 此 是苦 因 , 此 是 苦 滅 , 此 是 滅 苦 的 方 法 。… 以 此 等 與 義 合 , 與 法合 , 是 根 本 梵 行 , 是 趣 出 離 , 離 欲 , 止 息 , 平 靜 , 證 悟 和 涅槃 , 是 故 此 等 為 我 說 法 之 決 定 記 。佛 陀 把 布 吒 婆 樓 帶 回 四 聖 諦 , 向 他 說 明 如 何 一 步 一 步 的修 習 內 觀 , 趣 向 涅 槃 , 直 到 所 有 的 無 明 消 失 。我 們 已 經 知 道 出 離 和 離 欲 了 , 接 下 來 是 止 息(cessation)。 止 息 指 想 、 受 的 止 息 , 指 在 九 禪 進 入 滅 盡 定或 滅 受 想 定 。 止 息 也 指 苦 的 止 息 , 如 佛 陀 所 說 的 , 止 息 指 三種 貪 愛 不 再 生 起 。 這 三 種 貪 愛 是 :「 欲 愛 」, 指 渴 求 感 官 欲 望的 滿 足 ;「 有 愛 」, 指 渴 望 生 命 的 存 在 ; 以 及 「 無 有 愛 」, 指渴 望 生 命 不 存 在 。 這 三 種 貪 愛 是 我 們 生 死 輪 迴 的 主 要 原 因 。我 們 或 許 會 責 怪 父 母 , 讓 我 們 學 了 許 多 壞 習 慣 和 給 我 們 許 多壞 的 影 響 , 父 母 親 可 能 會 做 出 許 多 沒 有 智 慧 的 事 , 因 為 他 們尚 未 開 悟 , 我 們 不 應 該 責 怪 父 母 , 是 我 們 的 貪 愛 把 我 們 帶 到這 個 世 界 , 來 到 特 定 的 家 庭 , 所 以 我 們 應 該 觀 察 自 己 的 貪 愛 。我 們 已 經 詳 細 討 論 過 渴 望 感 官 慾 望 滿 足 的 「 欲 愛 」, 如154


果 我 們 能 自 我 觀 察 , 可 以 看 到 心 中 的 「 欲 愛 」。 而 渴 望 生 存的 「 有 愛 」 就 深 入 得 多 ,「 有 愛 」 是 我 們 最 強 烈 的 欲 望 , 是使 我 們 生 死 輪 迴 的 主 因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我 們 很 難 覺 察 到 「 有愛 」。 人 們 經 常 使 自 己 忙 得 團 團 轉 , 去 避 開 看 到 不 如 意 的 事 ,這 是 人 們 對 治 苦 的 方 法 。 如 果 我 們 深 入 觀 察 「 有 愛 」, 就 會了 解 佛 陀 的 教 導 , 因 為 渴 望 生 命 存 在 的 「 有 愛 」 會 導 致 持 續的 苦 。「 有 愛 」 使 我 們 去 找 些 東 西 來 填 滿 自 己 的 心 , 這 是 為 甚麼 我 們 會 不 停 的 想 , 不 斷 的 動 , 以 及 去 避 開 不 如 意 的 事 。 想想 看 我 們 早 上 的 床 是 甚 麼 樣 子 , 亂 成 一 團 , 為 甚 麼 ? 因 為 即使 在 睡 覺 , 心 仍 不 得 安 寧 , 仍 有 苦 受 , 所 以 身 體 會 動 來 動 去 。我 們 醒 來 的 第 一 個 念 頭 是 甚 麼 ? 我 們 會 不 會 想 :「 啊 ! 活 著真 好 !」 會 這 樣 想 的 人 非 常 少 。 大 部 份 人 會 想 :「 又 來 了 !」或 是 類 似 的 話 。 有 多 少 人 能 覺 知 醒 來 時 的 念 頭 ? 意 識 是 如 何生 起 的 ? 念 頭 是 如 何 生 起 的 ? 我 們 如 何 造 成 這 一 切 ? 我 們告 訴 自 己 , 如 果 不 這 樣 做 , 就 會 很 無 聊 。 其 實 這 些 只 是 在 支持 一 種 假 象 : 自 我 。 這 個 自 我 很 忙 碌 , 因 為 忙 碌 表 示 自 我 很重 要 。 這 個 假 象 滿 足 了 「 有 愛 」, 事 實 上 , 我 們 所 有 的 活 動都 朝 向 這 個 目 標 - 有 愛 。 如 果 我 們 仔 細 觀 察 自 己 , 我 們 會發 現 果 然 如 此 , 即 使 是 動 機 最 善 良 的 行 為 都 是 為 了 滿 足 有愛 。仔 細 審 視 一 天 的 生 活 對 修 行 很 有 幫 助 。 審 視 今 天 的 生活 , 由 於 時 間 太 近 , 可 能 有 點 難 。 我 們 可 以 想 想 昨 天 是 如 何155


過 的 , 做 了 甚 麼 事 ? 想 些 甚 麼 ? 如 何 保 持 自 我 這 假 象 ? 我 能夠 觀 察 到 不 斷 生 滅 的 身 心 現 象 中 的 「 有 愛 」 嗎 ? 身 心 不 斷 的變 動 , 我 們 的 心 想 東 想 西 , 想 將 來 可 以 做 些 甚 麼 , 想 過 去 做了 甚 麼 。 只 有 當 我 們 不 斷 的 想 , 才 知 道 自 己 的 存 在 。 所 有 的心 理 活 動 只 為 一 個 目 的 : 滿 足 「 有 愛 」。禪 修 時 , 只 有 一 個 禪 修 對 象 - 如 觀 呼 吸 , 就 可 以 使 我 們去 除 妄 想 。 禪 修 時 , 如 果 我 們 能 去 除 妄 想 ; 禪 修 後 , 在 日 常生 活 中 , 我 們 也 可 以 去 除 妄 想 ; 去 除 妄 想 後 , 心 就 會 平 靜 、寧 靜 。「 無 有 愛 」(the craving for non-existence) 只 是 硬 幣 的另 一 面 , 源 於 同 一 種 假 象 - 即 有 「 我 」 的 存 在 。 不 過 此 處 的「 我 」 並 不 想 存 在 , 可 能 是 生 活 中 有 些 事 情 非 常 糟 , 使 「 我 」想 逃 之 夭 夭 , 也 就 是 渴 望 不 存 在 。「 有 愛 」 因 為 渴 望 存 在 ,所 以 會 障 礙 我 們 體 證 涅 槃 。 如 果 我 們 了 解 苦 , 也 願 意 審 視 「 有愛 」, 那 麼 要 小 心 不 要 墮 入 「 無 有 愛 」 的 陷 阱 , 如 果 我 們 覺得 人 生 充 滿 苦 , 因 此 想 逃 避 , 這 也 是 一 種 貪 愛 , 因 為 是 我 想要 「 去 除 」 某 種 事 物 , 這 是 行 不 通 的 。 我 們 應 該 放 下 所 有 造成 「 自 我 」 假 象 的 事 物 , 要 一 再 的 、 如 實 的 觀 察 身 心 的 變 化 ,而 不 是 如 我 們 所 想 的 一 般 。 假 如 我 們 有 太 多 的 成 見 , 就 不 會進 步 , 就 像 嘲 笑 布 吒 婆 樓 的 外 道 一 樣 , 他 們 不 想 聽 任 何 新 的理 論 。 布 吒 婆 樓 則 不 然 , 但 到 目 前 為 止 , 他 仍 不 得 要 領 。156


觀 察 這 三 種 貪 愛 非 常 重 要 的 , 要 深 入 觀 察 , 任 何 時 候 都可 以 觀 察 , 在 禪 修 時 、 坐 在 樹 下 或 走 路 時 都 可 以 。接 下 來 佛 陀 要 說 的 是 平 靜 , 我 們 要 學 習 去 除 妄 念 , 這 些妄 想 使 心 無 法 平 靜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我 們 經 常 會 無 必 要 的 思考 , 我 們 有 念 頭 , 是 因 為 要 讓 心 忙 碌 , 要 觀 察 這 點 並 不 難 ,我 們 可 以 用 修 行 來 去 除 妄 念 , 此 時 只 有 覺 知 , 心 是 清 淨 的 ,好 像 透 明 一 般 , 心 是 平 靜 的 , 這 種 內 心 的 平 靜 有 助 於 恢 復 精力 。 我 們 的 念 頭 使 我 們 疲 累 , 我 們 的 工 作 或 許 只 需 少 量 的 體力 , 或 許 只 是 按 按 鍵 盤 或 揮 動 筆 桿 , 但 一 天 下 來 卻 疲 憊 不堪 , 這 是 因 為 心 不 斷 的 思 考 、 盤 算 和 反 應 。 當 沒 有 必 要 時 ,我 們 是 可 以 不 去 想 的 。要 做 到 以 上 所 說 的 並 不 容 易 。 只 有 當 「 有 愛 」 止 息 , 純然 的 覺 知 才 會 生 起 。 在 止 息 貪 愛 之 前 , 我 們 必 須 了 解 它 的 含意 , 我 們 必 須 觀 察 貪 愛 不 斷 生 起 , 以 及 永 遠 無 法 滿 足 , 貪 愛會 使 我 們 不 安 和 焦 慮 , 這 些 在 外 表 是 看 不 到 的 。 我 們 的 內 心經 常 不 安 , 我 們 使 這 種 不 安 合 理 化 , 並 歸 罪 於 外 在 因 素 , 其實 只 有 一 個 原 因 , 就 是 「 有 愛 」。如 果 我 們 發 現 自 己 的 確 是 這 樣 , 那 麼 我 們 就 會 有 恍 然 大悟 的 經 驗 。 禪 修 進 入 狀 況 時 , 會 有 平 靜 的 心 , 而 平 靜 的 心 比較 客 觀 , 也 更 容 易 觀 察 到 心 中 的 貪 愛 。 通 常 我 們 會 告 訴 自157


己 :「 這 就 是 我 , 我 有 許 多 事 情 要 做 , 雖 然 會 花 許 多 時 間 ,但 如 果 我 不 去 做 , 誰 會 去 做 呢 ?」 有 許 多 類 似 的 念 頭 會 生 起 。如 果 只 觀 察 一 個 人 的 行 為 和 表 現 , 我 們 會 發 現 都 是 內 心在 推 動 的 , 這 些 都 是 「 有 愛 」 的 表 現 ; 那 麼 修 行 的 動 力 是 不是 呢 ? 這 是 一 種 矛 盾 , 我 們 需 要 修 行 的 動 力 , 去 觀 察 和 了 解佛 法 也 需 要 動 力 , 而 為 了 證 入 涅 槃 又 要 將 這 動 力 放 下 。 從 需要 動 力 和 放 下 動 力 , 就 好 像 轉 換 軌 道 一 樣 。 當 我 們 深 入 觀 察自 己 時 , 我 們 會 知 道 心 中 所 有 的 念 頭 , 一 切 都 看 得 很 清 楚 ,我 們 毋 須 厭 惡 、 責 備 或 怨 恨 自 己 , 也 不 會 有 罪 惡 感 , 心 中 所有 的 念 頭 都 是 人 性 的 一 部 份 , 首 先 我 們 要 知 道 它 生 起 的 原因 , 然 後 超 越 它 。 觀 察 「 有 愛 」 是 非 常 有 趣 的 修 行 , 雖 然 有點 難 , 但 能 帶 來 重 大 的 成 果 ; 而 容 易 做 的 事 , 通 常 不 會 有 大的 成 就 。心 止 息 和 平 靜 後 , 佛 陀 提 到 下 一 個 階 段 : 證 悟 。 證 悟 有不 同 的 意 思 , 最 重 要 的 是 指 我 們 知 道 已 經 去 除 五 蓋 以 及 和 五蓋 有 關 的 隨 眠 煩 惱 。 只 有 斷 除 有 愛 才 能 去 除 五 蓋 。 在 清 淨 道上 修 行 , 我 們 不 斷 的 減 輕 五 蓋 的 影 響 ; 而 支 持 我 們 修 行 下 去的 就 是 禪 修 、 正 念 。 此 時 , 我 們 仍 不 能 根 除 五 蓋 , 因 為 仍 有貪 愛 和 嗔 心 , 直 到 修 行 的 最 後 階 段 才 能 徹 底 斷 除 貪 與 嗔 。 隨著 證 悟 而 來 的 是 涅 槃 , 涅 槃 是 修 行 之 旅 的 終 點 。透 過 禪 修 和 淨 化 內 心 可 以 體 證 涅 槃 。 觀 察 內 心 深 處 的 貪158


愛 - 貪 求 生 命 的 存 在 , 可 以 知 道 貪 愛 是 使 我 們 去 做 最 愚 蠢 和可 怕 的 事 的 關 鍵 , 使 我 們 從 早 到 晚 去 做 那 些 我 們 經 常 做 的事 。現 在 , 佛 陀 再 度 向 布 吒 婆 樓 講 述 內 觀 智 慧 之 道 , 這 條 道路 通 往 涅 槃 和 四 聖 諦 。 佛 陀 知 道 布 吒 婆 樓 仍 無 法 領 會 , 所 以佛 陀 用 其 他 的 詞 句 來 說 明 :布 吒 婆 樓 , 或 有 一 類 沙 門 婆 羅 門 謂 :「 我 於 死 後 , 一 向安 樂 , 亦 且 無 病 。」這 是 熟 悉 的 天 堂 的 觀 念 , 有 天 人 在 彈 奏 豎 琴 和 永 遠 幸 福快 樂 的 地 方 。 現 在 , 在 某 些 佛 教 圈 子 仍 非 常 流 行 這 種 觀 念 ,例 如 , 藉 著 唸 誦 佛 陀 的 名 號 , 希 望 能 往 生 淨 土 , 永 享 快 樂 。我 訪 彼 等 , 如 是 問 曰 :「 諸 友 , 汝 等 謂 我 於 死 後 , 一 向安 樂 , 亦 且 無 病 , 作 如 是 言 , 有 如 是 見 , 真 實 否 耶 ?」 彼 等聞 是 言 , 報 我 曰 :「 然 」。我 又 問 曰 :「 諸 友 , 一 向 安 樂 之 世 界 , 汝 等 實 知 實 見 耶 ?」彼 等 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否 也 。」我 又 問 曰 :「 諸 友 , 汝 於 一 夜 或 一 日 , 於 半 夜 或 半 日 ,亦 曾 審 知 有 一 向 安 樂 之 我 耶 ?」 彼 等 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否也 。」佛 陀 不 但 告 訴 布 吒 婆 樓 那 些 婆 羅 門 所 宣 揚 的 是 一 些 不159


切 實 際 的 理 論 , 而 且 指 出 如 果 想 在 這 個 世 間 找 到 快 樂 , 等 於走 上 歧 路 。 很 明 顯 的 佛 陀 要 布 吒 婆 樓 去 思 考 這 個 問 題 , 我 也建 議 大 家 去 思 考 這 個 問 題 , 我 們 拿 這 一 天 來 反 省 , 用 剛 才 觀察 「 有 愛 」 的 方 法 , 觀 察 我 們 如 何 周 旋 在 不 同 的 事 情 中 ? 我們 做 了 一 件 事 後 , 由 於 不 滿 意 , 又 去 做 另 一 件 事 , 正 如 佛 陀所 說 的 :「 你 們 曾 於 一 夜 或 一 日 中 , 感 到 完 全 快 樂 嗎 ?」這 並 非 指 我 們 必 定 不 快 樂 , 雖 然 有 時 我 們 的 確 不 快 樂 。如 果 我 們 回 想 平 常 的 日 子 , 會 發 現 甚 麼 ? 發 現 對 生 活 不 會 十分 滿 意 , 或 許 有 片 刻 的 歡 樂 , 但 能 持 續 多 久 ? 而 那 些 情 緒 和念 頭 無 法 帶 來 平 靜 或 涅 槃 ; 這 些 情 緒 和 念 頭 又 不 斷 生 起 , 這就 是 苦 , 這 種 苦 是 因 為 得 不 到 我 們 想 要 的 東 西 , 或 是 無 法 擺脫 我 們 不 想 要 的 事 物 。 我 們 應 該 盡 可 能 仔 細 觀 察 這 種 苦 。我 們 並 非 對 生 命 厭 倦 , 如 果 我 們 正 確 的 觀 察 , 反 而 更 容易 接 受 生 命 中 不 圓 滿 的 現 象 , 既 然 佛 陀 已 經 找 到 解 決 方 法 ,我 們 便 應 跟 隨 他 的 腳 步 , 親 自 去 驗 證 佛 陀 所 說 的 法 。 去 觀 察心 中 的 不 滿 可 以 減 輕 苦 , 因 為 我 們 可 以 接 受 生 命 本 來 就 是 如此 。 而 一 般 人 對 苦 的 反 應 是 感 到 痛 苦 和 哀 傷 , 這 是 無 濟 於 事的 , 當 我 們 受 苦 時 , 我 們 無 法 如 實 觀 察 事 物 。 所 以 觀 察 「 這一 整 天 , 心 起 了 甚 麼 念 頭 」 是 很 有 幫 助 的 。 生 存 是 為 了 甚 麼 ?佛 陀 接 著 問 那 些 婆 羅 門 和 苦 行 者 :160


「 諸 友 , 趨 於 一 向 安 樂 世 界 , 惟 此 道 可 實 現 , 惟 此 路 得通 達 , 汝 等 曾 了 知 耶 ?」 彼 等 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否 也 。」今 天 , 我 們 可 以 在 許 多 敘 述 神 秘 經 驗 的 雜 誌 上 找 到 這 些理 論 和 觀 念 - 宣 稱 能 獲 得 安 樂 的 方 法 , 很 明 顯 的 , 這 是 不 可能 的 , 因 為 只 要 仍 有 「 有 愛 」, 一 定 還 有 苦 。 尤 其 是 在 「 有愛 」 的 背 後 隱 藏 著 對 不 存 在 或 斷 滅 的 恐 懼 , 顯 現 在 對 死 亡 的恐 懼 。 或 者 有 人 會 說 :「 我 不 怕 死 。」 因 為 他 們 認 為 死 亡 是很 容 易 面 對 的 , 他 們 會 說 :「 只 要 不 受 苦 就 好 。」 或 「 只 要比 我 心 愛 的 人 先 死 就 好 了 。」 而 對 死 亡 的 恐 懼 是 非 常 真 實 的苦 , 隱 藏 在 「 有 愛 」 中 。當 我 們 覺 得 被 忽 視 , 不 被 接 受 或 沒 有 人 愛 時 , 也 會 有 斷滅 的 恐 懼 。 為 了 得 到 別 人 的 欣 賞 , 有 些 人 會 用 盡 一 切 方 法 ,這 樣 的 生 命 非 常 不 圓 滿 , 因 為 要 仰 賴 別 人 的 意 見 和 情 緒 , 這是 非 常 不 可 靠 的 。當 我 們 認 為 自 己 很 特 別 和 與 眾 不 同 時 , 就 需 要 一 些 東 西來 支 持 ; 當 我 們 在 自 己 身 上 找 不 到 時 , 就 需 要 從 別 人 那 裡 得到 。 雖 然 有 時 我 們 會 得 到 我 們 渴 望 的 愛 與 讚 賞 , 而 長 遠 來 說是 行 不 通 的 , 因 為 沒 有 人 可 以 永 遠 得 到 讚 賞 。 因 為 自 我 是 建立 在 假 象 (illusion) 上 的 , 需 要 不 斷 的 支 持 。 自 我 的 假 象 越深 重 , 所 生 起 的 貪 愛 就 越 危 險 。 正 如 一 個 很 肥 胖 的 人 想 走 過161


一 道 很 窄 的 門 一 樣 , 一 定 會 撞 到 門 的 兩 側 。同 樣 的 , 如 果 我 們 去 保 護 「 自 我 」, 那 麼 即 使 是 些 微 的批 評 或 不 諒 解 也 能 傷 害 「 自 我 」。 自 我 越 大 , 越 容 易 受 傷 ,反 之 則 越 小 。 如 果 沒 有 自 我 , 就 根 本 不 會 受 傷 。 如 何 縮 小 自我 ? 去 觀 察 , 每 分 每 秒 的 觀 察 我 們 的 「 有 愛 」, 內 觀 智 慧 就會 增 長 。所 有 的 人 都 感 受 到 苦 , 卻 不 知 道 如 何 離 苦 , 我 們 以 為 修行 是 唯 一 可 以 減 輕 苦 的 方 法 , 我 們 透 過 去 做 , 去 說 , 去 體 驗某 些 事 , 希 望 能 帶 來 快 樂 。 佛 陀 離 苦 的 方 法 不 是 這 樣 , 佛 陀說 如 果 要 真 的 快 樂 , 唯 一 的 方 法 是 去 除 「 自 我 」 這 個 假 象 ,亦 即 完 全 去 除 「 有 愛 」。 佛 陀 繼 續 說 :我 又 問 曰 :「 諸 友 , 生 彼 一 向 安 樂 世 界 之 天 神 曰 :『 尊 主 ,若 欲 實 現 一 向 安 樂 世 界 , 當 行 善 業 , 當 步 正 道 , 所 以 者 何 ?吾 等 所 行 正 爾 , 故 得 生 於 一 向 安 樂 世 界 ?』 汝 等 曾 聞 其 說 示耶 ?」 彼 等 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否 也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彼 等 沙 門 婆 羅 門 所 說 , 合 正 理否 ?對 於 一 些 錯 誤 的 觀 念 , 佛 陀 會 指 出 這 種 觀 念 是 愚 痴 的 ,佛 陀 不 認 同 一 些 無 法 探 討 問 題 核 心 的 修 行 指 導 ,《 布 吒 婆 樓經 》 不 是 唯 一 記 載 佛 陀 批 評 外 道 的 理 論 是 愚 痴 的 , 特 別 是 當他 們 誤 導 他 人 時 。 此 時 , 佛 陀 舉 了 一 個 比 喻 :162


譬 如 有 人 作 如 是 言 :「 吾 於 此 國 中 求 交 且 愛 第 一 美 女 。」餘 人 若 問 曰 :「 吾 友 , 汝 於 此 國 中 , 求 交 且 愛 第 一 美 女 , 則汝 當 知 , 國 中 所 謂 第 一 美 女 , 屬 剎 帝 利 族 耶 ? 婆 羅 門 族 耶 ?吠 舍 族 耶 ? 抑 首 陀 羅 族 耶 ?」 彼 聞 是 言 , 答 曰 :「 不 知 。」又 問 彼 曰 :「 吾 友 , 汝 於 國 中 求 交 且 愛 第 一 美 女 , 名 何姓 何 ? 彼 女 身 軀 長 耶 短 耶 , 抑 適 中 耶 ? 彼 女 皮 膚 靑 黑 耶 ? 黃金 色 耶 ? 彼 女 所 住 , 為 村 落 鄉 鎮 抑 城 市 耶 ?」 彼 聞 是 問 , 答曰 :「 不 知 。」又 問 彼 曰 :「 吾 友 , 汝 所 求 交 且 愛 者 , 汝 不 知 其 人 , 不見 其 人 耶 ?」 彼 聞 是 問 , 答 曰 :「 唯 然 。」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意 云 何 ? 此 人 所 說 合 正 理 否 ?布 吒 婆 樓 回 答 :世 尊 , 此 人 所 說 , 實 不 合 正 理 也 。布 吒 婆 樓 似 乎 對 佛 陀 更 有 信 心 , 因 為 現 在 他 稱 佛 陀 為「 世 尊 」。 佛 陀 繼 續 說 道 :布 吒 婆 樓 , 沙 門 婆 羅 門 , 亦 復 如 是 , 謂 :「 我 於 死 後 一向 安 樂 , 亦 且 無 病 。」 作 如 是 言 , 有 如 是 見 。 布 吒 婆 樓 , 於汝 意 云 何 ? 彼 等 沙 門 婆 羅 門 所 說 , 合 正 理 否 ?世 尊 , 彼 等 沙 門 婆 羅 門 所 說 , 實 不 合 正 理 也 。163


佛 陀 想 讓 布 吒 婆 樓 知 道 , 這 些 導 師 並 沒 有 任 何 證 據 來支 持 他 們 的 信 仰 , 他 們 非 常 愚 痴 , 就 像 想 找 國 內 最 美 的 女 子的 人 一 樣 愚 痴 , 因 為 他 不 知 道 最 美 的 女 子 是 誰 , 住 在 那 裏 。許 多 宗 教 都 相 信 有 一 個 永 遠 快 樂 的 世 界 , 如 果 我 們 過 著正 當 的 生 活 , 沒 有 犯 許 多 罪 , 死 後 這 個 「 自 我 」 就 會 永 遠 幸福 。 佛 陀 從 來 不 認 同 這 種 理 論 ; 相 反 的 , 佛 陀 說 : 通 往 快 樂的 唯 一 道 路 是 觀 察 「 自 我 」 是 一 種 錯 誤 的 觀 念 , 是 心 想 出 來的 (mental formation)。 佛 陀 舉 了 另 一 個 譬 喻 :例 如 有 人 , 於 四 衢 道 處 , 欲 樹 立 一 梯 , 以 登 殿 堂 。 有 人問 彼 曰 :「 今 者 , 吾 友 欲 立 一 梯 , 以 登 殿 堂 , 而 此 殿 堂 在 東方 , 西 方 , 北 方 , 抑 南 方 耶 ? 此 殿 堂 高 耶 低 耶 , 抑 適 中 耶 ?君 知 之 乎 ?」 彼 於 此 問 , 答 曰 :「 不 知 。」此 人 又 問 :「 吾 友 , 汝 欲 立 一 梯 , 以 登 殿 堂 , 而 此 殿 堂 ,君 不 知 亦 不 見 耶 ?」 彼 於 此 問 , 答 曰 :「 唯 然 。」 布 吒 婆 樓 ,於 汝 意 云 何 ? 此 人 所 說 合 正 理 否 ?世 尊 , 此 人 所 說 實 不 合 正 理 也 。換 句 話 說 , 有 人 想 去 夢 想 中 的 快 樂 天 堂 , 卻 不 知 在 哪裏 , 或 是 如 何 去 。 佛 陀 花 了 不 少 時 間 來 說 明 這 點 , 佛 陀 想 指出 布 吒 婆 樓 的 錯 誤 觀 念 , 尤 其 是 有 關 自 我 的 理 論 , 只 是 這 次佛 陀 以 不 同 的 主 題 來 說 明 , 佛 陀 對 布 吒 婆 樓 有 無 限 的 耐 心 ,164


以 不 同 的 方 法 來 解 說 「 法 」, 希 望 布 吒 婆 樓 能 夠 了 解 。 我 們可 以 把 自 己 當 成 是 布 吒 婆 樓 , 因 為 要 了 解 「 自 我 」 為 何 物 並不 容 易 。 這 個 「 自 我 」 坐 在 這 裡 , 想 得 到 快 樂 , 卻 不 知 道 「 自我 」 本 身 會 妨 礙 快 樂 , 妨 礙 知 足 和 滿 意 (fulfillment)。如 果 我 們 主 觀 的 看 自 己 , 可 能 會 看 到 「 自 我 」, 如 果 我們 客 觀 的 觀 察 , 就 會 發 現 「 自 我 」 只 是 一 種 觀 念 , 是 心 理 作用 而 已 。 禪 修 的 人 都 知 道 , 根 深 蒂 固 的 觀 念 是 很 難 改 變 的 ,但 至 少 我 們 知 道 該 如 何 處 理 。 我 們 知 道 是 甚 麼 引 起 內 心 的 憂喜 煩 躁 與 不 安 。 為 甚 麼 我 們 不 斷 的 渴 求 和 排 斥 某 些 事 物 , 這是 渴 望 生 存 的 「 自 我 」 假 象 所 造 成 的 。 當 我 們 越 了 解 實 相 ,就 越 能 感 到 佛 陀 的 偉 大 , 因 為 在 人 類 歷 史 上 , 佛 陀 首 次 將 人類 的 處 境 和 超 越 的 意 識 , 如 此 明 確 的 勾 劃 出 來 。許 多 人 皈 依 佛 陀 , 向 佛 陀 祈 禱 , 卻 不 知 佛 陀 偉 大 之 處 。如 果 在 今 生 今 世 能 了 解 佛 陀 的 偉 大 之 處 , 表 示 我 們 有 相 當 好的 業 果 , 這 是 我 們 應 該 把 握 的 。 去 了 解 佛 法 , 去 探 討 生 命 的本 質 , 指 我 們 能 夠 在 我 們 身 上 發 現 實 相 、 真 理 , 我 們 往 內 心觀 察 , 如 果 我 們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就 能 了 知 法 , 這 並 非 指 我 們 要去 除 「 自 我 」, 而 是 要 了 解 自 我 只 是 一 種 假 象 , 如 果 不 了 解 ,就 永 遠 放 不 下 。 深 入 了 解 法 , 了 解 生 命 的 實 相 , 是 放 下 的 先決 條 件 。165


第 十 一 章 : 滅 除 自 我 的 假 象以 前 布 吒 婆 樓 在 界 定 「 自 我 」 時 碰 到 很 大 的 困 難 :布 吒 婆 樓 , 有 三 種 我 得 (acquired self), 即 粗 我 得 (grossself), 意 所 成 我 得 (mind-made self), 無 形 我 得 (formless self)。我 們 會 誤 解 acquired 這 個 字 。 如 果 用 另 一 個 字 assumed( 假 設 的 ), 自 我 就 會 更 清 楚 , 指 這 個 「 自 我 」 是 假 設 的 。何 者 是 粗 我 得 ? 粗 我 得 有 形 , 由 四 大 所 成 , 段 食 所 養者 , 粗 我 得 也 。很 明 顯 的 這 是 指 身 體 。 身 體 和 欲 界 (kama-loka) 有 關 ,Kama 是 欲 望 ,loka 是 地 方 或 處 所 的 意 思 。 欲 界 是 我 們 所 住的 地 方 , 我 們 有 種 種 的 欲 望 , 欲 望 是 我 們 的 一 部 份 , 也 給 我們 帶 來 許 多 麻 煩 。 要 超 越 慾 望 必 須 很 努 力 , 要 知 道 慾 望 所 帶來 的 苦 , 雖 然 我 們 仍 在 相 同 的 世 界 裡 , 最 後 我 們 仍 可 以 達 到沒 有 欲 望 的 境 界 。和 布 吒 婆 樓 一 樣 , 我 們 以 為 「 粗 我 得 」 是 自 己 。 我 們 對自 己 的 身 體 有 很 矛 盾 的 感 情 : 當 身 體 疼 痛 、 生 病 或 不 聽 話 ,166


我 們 就 會 很 討 厭 ; 當 身 體 健 康 , 有 許 多 快 樂 的 感 官 接 觸 , 我們 會 覺 得 「 有 」 身 體 是 相 當 不 錯 的 。 我 們 不 認 為 身 體 就 是 我 ,而 認 為 我 們 擁 有 身 體 , 把 自 己 當 成 某 個 人 , 也 就 是 把 身 體 當成 自 己 , 沒 有 發 現 身 體 也 是 一 種 自 我 的 假 象 。佛 陀 告 訴 我 們 : 身 體 的 欲 求 是 永 遠 無 法 滿 足 的 。 佛 陀說 : 身 體 有 各 種 感 官 慾 望 , 我 們 應 該 觀 察 這 個 身 體 , 觀 察 「 身體 」 是 我 們 所 要 面 對 的 對 象 , 而 不 是 我 們 所 擁 有 的 , 因 為 「 擁有 身 體 」 的 觀 念 與 事 實 不 符 。 沒 有 人 想 讓 身 體 生 病 , 受 傷 ,老 化 和 長 得 醜 , 沒 有 人 要 讓 身 體 死 去 , 可 是 身 體 卻 有 這 些事 , 如 果 我 們 真 的 擁 有 身 體 , 為 什 麼 身 體 會 這 樣 ?身 體 由 四 種 元 素 構 成 , 即 地 、 水 、 火 、 風 。 這 四 大 種 又稱 為 色 (materiality, 物 質 ), 由 食 物 所 養 。 身 體 有 許 多 慾 望 ,如 果 沒 有 慾 望 , 生 活 會 簡 單 多 了 , 我 們 不 需 要 廁 所 、 浴 室 、淋 浴 , 也 不 需 要 廚 房 ; 我 們 不 需 要 花 這 麼 多 的 時 間 、 精 力 去買 東 西 , 去 種 植 蔬 果 , 去 準 備 食 物 來 養 活 這 個 身 體 。讓 我 們 想 想 看 我 們 家 裏 有 哪 些 東 西 ? 一 切 都 為 身 體 而設 : 廚 房 、 浴 室 、 臥 室 、 起 居 室 , 還 有 舒 服 的 椅 子 、 躺 椅 。如 果 住 在 高 樓 , 可 能 會 有 電 梯 ,「 身 體 」 可 以 很 輕 易 的 到 達住 處 , 這 些 設 備 都 是 為 了 身 體 , 怪 不 得 我 們 會 視 身 體 為 自己 , 或 認 為 身 體 屬 於 我 的 ?167


我 們 對 身 體 也 有 許 多 要 求 , 希 望 身 體 不 要 太 胖 , 太 瘦 ;不 要 太 高 或 太 矮 ; 不 要 有 任 何 的 疤 痕 或 傷 口 , 不 要 有 缺 陷(blemish) 或 骨 折 。 即 使 是 最 輕 微 的 苦 , 也 不 應 該 有 , 可惜 身 體 總 是 不 聽 話 , 而 自 認 為 擁 有 「 身 體 」 的 人 , 對 它 一 點辦 法 也 沒 有 。有 關 「 擁 有 權 」 的 問 題 是 很 值 得 去 思 考 的 , 尤 其 在 禪 修結 束 時 , 當 心 比 較 平 靜 和 清 明 的 時 候 。 我 們 很 容 易 假 設 「 我就 是 這 個 人 」, 而 不 會 說 :「 我 就 是 這 個 身 體 。」 總 會 把 自 己想 成 是 某 人 。 我 們 需 要 客 觀 的 去 觀 察 身 體 的 擁 有 者 , 要 找 身體 很 容 易 , 看 看 它 、 摸 摸 它 就 行 了 , 但 誰 擁 有 它 呢 ? 我 們 可以 說 擁 有 者 是 「 我 」。 然 而 「 我 」 又 是 甚 麼 呢 ? 在 哪 裡 ? 在哪 裏 可 以 找 到 ? 當 我 們 深 入 探 討 這 些 問 題 , 就 知 道 不 可 能 找到 合 理 的 答 案 , 這 是 佛 陀 稍 後 會 為 布 吒 婆 樓 解 釋 的 。告 訴 他 人 :「 我 是 這 個 人 」 是 一 種 謬 誤 , 是 很 難 說 服 他人 的 。 照 鏡 子 時 , 我 們 看 到 鏡 中 的 「 我 」, 我 們 非 常 關 心 這個 「 我 」, 雖 然 我 們 的 視 力 非 常 有 限 , 只 能 看 到 外 表 , 無 法看 到 內 心 深 處 , 可 是 我 們 仍 深 深 相 信 「 我 」 就 是 這 個 身 體 ,並 花 許 多 時 間 來 使 身 體 更 美 好 , 這 是 認 同 身 體 就 是 我 。 要 看出 這 種 謬 誤 , 必 須 有 平 靜 的 心 和 內 觀 智 慧 。 平 靜 的 心 與 內 觀智 慧 , 會 以 不 同 的 角 度 來 觀 察 事 物 。接 著 , 佛 陀 向 布 吒 婆 樓 解 釋 「 意 所 成 我 得 」:168


何 者 是 意 所 成 我 得 ? 意 所 成 我 得 有 形 , 肢 節 具 足 , 諸 根圓 滿 者 , 意 所 成 我 得 也 。在 思 考 的 過 程 中 , 常 會 有 觀 察 者 和 其 他 心 理 活 動 的 存在 。 當 我 們 認 同 (identify) 觀 察 者 與 我 們 的 念 頭 、 反 應 、感 受 或 其 他 的 感 官 接 觸 是 「 自 我 」 時 , 這 個 自 我 就 是 「 意 所成 我 得 」: 把 心 、 意 當 成 自 我 。 當 我 們 修 行 一 段 時 間 後 , 我們 會 把 「 觀 察 者 、 覺 知 者 」 視 為 自 我 。 我 們 應 該 儘 量 深 入 觀察 , 去 找 出 這 個 覺 知 者 , 最 後 會 發 現 並 沒 有 「 人 」 存 在 , 而我 們 假 設 它 存 在 , 所 以 佛 陀 才 稱 之 為 我 「 得 」(an “acquired”self)。這 種 說 法 很 先 進 , 指 出 存 在 的 真 相 , 卻 不 容 易 掌 握 , 因為 和 一 般 人 所 相 信 的 理 論 不 同 , 所 以 我 們 必 須 觀 察 這 些 信 念所 帶 來 的 苦 。 當 我 們 發 現 苦 就 在 心 中 , 而 不 是 「 那 些 可 憐 的人 , 他 們 不 知 道 自 己 在 做 甚 麼 。」 苦 就 在 我 們 內 心 , 當 我 們知 道 苦 及 其 原 因 , 就 能 看 到 真 相 。 如 果 我 們 所 相 信 的 理 念 ,以 及 所 做 的 事 是 為 了 「 自 我 」, 那 麼 必 然 有 欲 望 。 當 我 們 了解 這 點 , 就 略 為 了 解 佛 陀 的 教 導 。佛 陀 也 認 為 這 種 說 法 很 難 令 人 接 受 。 通 常 我 們 以 180度 相 反 的 觀 點 來 看 每 件 事 物 , 很 自 然 的 , 我 們 的 問 題 來 自 相反 的 觀 點 。 所 以 當 談 到 究 竟 實 相 (absolute truth) 時 - 即 佛陀 此 處 所 說 的 法 , 我 們 不 能 以 相 對 層 次 的 問 題 來 問 。 相 對 層169


次 和 絕 對 層 次 就 像 兩 條 鐵 軌 , 永 遠 平 行 , 沒 有 交 集 。 例 如 ,有 人 問 :「 如 果 沒 有 自 我 , 那 麼 在 靜 坐 的 是 誰 ?」 以 相 對 層次 而 言 , 是 「 我 」 在 打 坐 ; 以 絕 對 層 次 而 言 , 則 「 無 我 」。當 然 , 佛 陀 兩 個 層 次 的 法 都 教 , 當 他 教 導 正 念 、 守 護 根門 、 正 知 或 持 戒 時 , 是 在 相 對 層 次 說 法 , 所 以 有 個 「 我 」 在修 行 。 我 們 必 須 仔 細 分 辨 這 兩 個 層 次 的 法 , 當 佛 陀 提 到 「 我 」時 , 不 是 「 粗 我 」 就 是 「 意 所 成 我 」, 我 們 不 可 以 用 日 常 的二 元 化 的 角 度 去 理 解 。我 們 必 須 接 受 佛 陀 所 說 的 絕 對 層 次 的 法 , 並 以 此 來 觀 察身 心 活 動 , 以 獲 得 內 觀 智 慧 ; 或 是 置 之 一 旁 , 直 到 修 行 功 夫深 厚 和 禪 定 日 深 , 可 以 修 觀 為 止 。 真 正 的 選 擇 只 有 這 兩 個 ,第 三 個 選 擇 是 加 以 否 定 , 但 這 會 有 反 效 果 , 使 我 們 在 原 地 踏步 , 並 深 信 有 「 自 我 」。 後 者 是 不 理 想 的 觀 點 , 因 為 我 們 經常 要 劃 分 界 線 , 將 「 自 我 」 劃 在 一 邊 , 而 這 世 間 是 另 一 邊 。「 自 我 」 不 只 是 旁 觀 者 、 觀 察 者 , 而 且 經 常 是 有 敵 意 的 , 因為 外 在 世 界 不 能 滿 足 自 我 的 需 求 。由 於 人 人 都 以 自 我 為 中 心 , 所 以 當 我 們 要 面 對 二 元 世 界時 , 有 時 會 害 怕 , 因 為 一 個 小 人 物 要 面 對 二 元 世 界 , 會 有 無助 感 , 該 如 何 面 對 呢 ? 有 些 人 到 了 受 不 了 時 , 會 放 棄 面 對 ;而 大 部 分 的 人 是 轉 移 目 標 , 讓 自 己 忙 得 不 可 開 交 , 就 沒 有 時170


間 去 想 這 個 問 題 , 這 只 是 權 宜 之 計 , 無 法 避 免 老 、 病 、 死 ,也 無 法 對 治 我 們 的 愚 痴 和 不 適 當 的 反 應 , 當 然 也 無 法 去 除苦 。 所 以 佛 陀 一 再 的 說 明 「 四 聖 諦 」, 除 非 我 們 了 解 第 一 聖諦 : 苦 諦 , 否 則 根 本 無 法 入 道 。我 們 對 世 間 的 反 應 只 會 帶 來 更 多 的 苦 。 我 們 相 信 在 皮 膚底 下 有 一 個 自 我 , 無 論 我 們 如 何 保 護 和 珍 惜 , 卻 往 往 無 法 如願 。 在 四 個 色 界 禪 那 也 有 「 意 所 成 我 」 只 是 此 處 的 「 意 所 成我 」 是 純 粹 的 觀 察 者 , 在 四 禪 時 ,「 意 所 成 我 」 變 得 非 常 隱微 , 幾 乎 不 能 覺 察 到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這 個 由 意 念 所 成 的 「 自 我 」 幾 乎 無 所 不在 , 使 人 完 全 相 信 它 的 存 在 , 因 為 我 們 一 直 感 到 它 的 存 在 ,並 一 再 的 以 它 來 活 動 , 所 以 從 不 懷 疑 這 個 自 我 ; 直 到 我 們 遇上 佛 陀 深 湛 的 法 。 佛 陀 在 此 經 中 所 說 的 法 , 大 部 份 和 相 對 層次 有 關 , 教 我 們 如 何 把 負 面 的 念 頭 改 為 正 面 的 。 此 經 在 此 處理 佛 法 中 最 高 深 的 部 份 。此 書 所 提 到 的 , 在 其 他 宗 教 也 有 類 似 的 說 法 , 只 是 大 部分 沒 有 詳 細 的 指 導 。 從 古 至 今 , 不 同 的 神 祕 學 家 都 試 著 表 達此 一 層 次 的 經 驗 , 但 往 往 被 自 己 的 宗 教 信 仰 所 限 制 , 所 以 難以 窺 知 。 另 外 , 這 類 經 驗 往 往 由 頓 悟 而 來 , 很 難 以 文 字 形 容 ,所 以 大 部 分 的 人 不 理 會 (ignore) 這 些 經 驗 , 然 而 中 古 時 代 基171


督 宗 教 神 祕 主 義 者 、 回 教 蘇 菲 派 (Sufi) 和 印 度 教 大 師 的 智慧 語 錄 , 有 關 禪 那 經 驗 的 記 載 相 當 豐 富 。 有 些 學 者 會 加 以 研究 , 而 對 大 部 份 的 人 而 言 , 這 個 主 題 是 毫 無 意 義 的 , 也 沒 有興 趣 , 因 此 他 們 向 外 尋 求 , 而 非 向 內 , 希 望 能 找 到 止 息 苦 的方 法 。我 們 所 做 的 一 切 , 都 為 了 想 脫 離 苦 , 否 則 會 苦 惱 不 斷 ,這 似 乎 很 有 道 理 。 然 而 我 們 忘 了 我 們 的 動 機 , 我 們 有 各 種 的觀 念 和 藉 口 , 如 :「 責 任 , 事 情 總 要 有 人 做 , 可 以 增 加 知 識 ,可 以 使 自 己 快 樂 」 等 等 。 如 果 我 們 能 了 解 我 們 的 動 機 是 為 了解 脫 「 苦 」, 那 麼 , 無 論 我 們 做 什 麼 , 都 會 有 內 觀 智 慧 。 所以 佛 陀 證 悟 的 宣 言 都 是 與 苦 有 關 的 , 或 許 有 人 認 為 這 是 負 面的 , 而 佛 陀 只 是 把 事 實 說 出 來 , 並 說 明 超 越 苦 的 方 法 。佛 陀 繼 續 說 :何 者 是 無 形 我 得 耶 ? 無 形 之 想 所 成 者 , 無 形 我 得 也 。「 無 形 我 得 」 只 能 從 無 色 界 禪 那 中 體 驗 , 因 為 「 無 形 我得 」 既 沒 有 身 體 , 也 沒 有 心 識 狀 態 。 在 空 無 邊 處 及 識 無 邊 處沒 有 任 何 邊 界 , 此 時 , 只 有 想 (perception)。 如 果 沒 有 「 想 」,我 們 將 無 法 知 道 我 們 所 體 驗 到 的 「 空 無 邊 處 」 及 「 識 無 邊處 」, 因 此 , 我 們 假 設 自 我 是 「 想 」。想 、 覺 知 和 意 識 , 是 我 們 最 後 的 憑 藉 , 如 果 放 下 「 以 身172


體 為 自 我 , 以 心 為 自 我 , 以 念 頭 思 想 為 自 我 , 以 感 受 為 自 我 ,以 觀 察 者 為 自 我 」 的 觀 念 的 話 , 只 剩 下 意 識 , 所 以 說 「 我 」就 是 意 識 。我 們 仍 活 在 相 對 的 、 二 元 的 層 次 中 , 只 是 不 常 發 生 。 有「 我 的 」 想 , 這 是 與 「 你 的 」 想 相 對 的 。 或 許 「 你 」 所 進 入的 六 禪 有 特 殊 的 「 想 」, 而 「 我 」 沒 有 。 所 以 「 我 的 想 」 與你 的 不 同 , 這 也 是 二 元 的 觀 念 。 這 有 兩 種 不 好 的 結 果 : 一 是優 越 感 ( 我 的 境 界 比 你 高 ), 二 是 自 卑 感 ( 我 不 如 你 ), 兩 者 都是 不 對 的 。意 識 或 想 , 沒 有 其 他 的 含 意 , 這 兩 個 詞 我 們 都 可 以 用 ,雖 然 「 想 」 和 「 標 明 」 有 關 , 如 我 們 在 前 文 討 論 「 守 護 根 門 」時 所 說 的 , 但 此 處 所 強 調 的 是 純 粹 的 覺 知 。有 個 故 事 很 貼 切 的 說 明 不 是 二 元 的 「 想 」。 有 位 長 老 帶幾 位 年 輕 比 丘 到 森 林 裡 散 步 , 突 然 一 群 強 盜 把 他 們 圍 住 。 強盜 要 求 那 位 長 老 選 一 個 人 出 來 當 人 質 , 以 便 寺 院 交 錢 贖 人 。他 們 再 一 次 問 長 老 , 但 長 老 仍 保 持 沉 默 。 他 們 第 三 次 問 長老 , 長 老 仍 然 沒 有 回 答 。 這 個 時 候 , 他 們 生 氣 了 , 說 道 :「 你怎 麼 不 答 我 們 的 問 題 ? 有 什 麼 問 題 ?」 長 老 回 答 說 :「 如 果我 指 其 中 一 位 年 輕 比 丘 留 下 , 那 麼 他 就 是 比 較 低 下 的 ; 如 果我 讓 自 己 留 下 , 那 麼 我 就 變 成 比 較 低 下 的 , 而 我 和 年 輕 比 丘173


們 事 實 上 沒 有 分 別 , 所 以 不 知 道 應 該 指 哪 個 給 你 。」 那 群 強盜 聽 了 覺 得 很 有 道 理 , 便 放 了 他 們 。只 要 我 們 認 為 自 我 是 存 在 的 , 無 論 是 個 體 或 個 人 的 身 份(identity) 都 是 有 限 的 , 都 非 常 依 賴 感 官 接 觸 , 因 此 , 苦永 遠 無 法 止 息 。 佛 陀 接 著 說 :布 吒 婆 樓 , 我 之 說 法 , 實 為 欲 使 永 斷 粗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斷 離 染 污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自 身 證 悟 ,至 於 安 樂 。接 著 佛 陀 用 同 樣 的 話 來 說 明 如 何 斷 除 「 意 所 成 我 得 」 及「 無 形 我 得 」。 有 些 人 把 「 斷 除 粗 我 得 」 視 為 斷 滅 , 這 是 誤解 。 在 某 些 經 典 , 佛 陀 說 得 更 清 楚 :「 我 所 說 的 法 , 是 要 斷除 粗 我 得 的 假 象 」。 我 們 不 是 要 斷 除 生 命 或 一 些 實 際 存 在 的東 西 , 而 是 要 去 除 「 自 我 」 的 假 象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為 甚 麼 我 們 不 能 去 除 「 自 我 」 的 假 象 ?首 先 , 我 們 必 須 看 看 有 沒 有 這 個 必 要 , 也 就 是 我 們 是 否 知 道自 己 的 苦 。 其 次 , 要 知 道 如 何 對 治 這 些 苦 。 我 們 不 能 只 說 :「 好 吧 , 我 不 再 相 信 有 自 我 。」 這 是 無 法 解 脫 苦 的 。 我 們 必須 體 驗 到 無 我 , 至 少 一 次 , 看 看 沒 有 這 個 「 自 我 的 假 象 」 是何 等 光 景 , 我 們 必 須 禪 修 才 可 以 做 到 。174


這 是 佛 陀 教 導 禪 那 的 原 因 , 透 過 修 習 禪 定 和 內 觀 智 慧 ,我 們 可 以 觀 察 苦 ; 我 們 可 以 體 驗 片 刻 絕 對 的 寂 止 , 此 時 沒 有「 想 」, 沒 有 自 我 投 射 (self-projection) 只 有 解 脫 、 自 在 、歡 喜 的 感 覺 , 以 及 對 能 證 入 實 相 的 感 恩 心 。 要 有 這 種 境 界 ,必 須 具 備 兩 個 條 件 , 首 先 我 們 必 須 入 定 , 心 必 須 專 注 一 境 ,不 動 搖 , 不 散 亂 ; 其 次 , 我 們 對 自 己 能 覺 悟 要 有 信 心 , 一 旦體 驗 到 安 止 定 , 我 們 會 知 道 這 是 我 們 這 一 生 中 最 重 要 的 事 。佛 陀 所 說 的 法 , 我 們 可 以 用 來 去 除 「 自 我 」 的 假 象 , 以便 「 斷 離 染 污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自 身證 悟 , 住 於 安 樂 。」 除 了 智 慧 以 外 , 我 們 也 可 以 用 觀 智(insight) 一 詞 , 兩 者 互 通 , 或 說 是 「 內 觀 智 慧 」。 透 過 高超 的 智 (super-knowkedge) 所 證 得 的 智 慧 很 重 要 , 這 種 智無 法 從 儀 式 、 上 師 或 信 仰 獲 得 , 只 能 從 修 行 中 獲 得 。「 高 超的 智 」 非 普 通 的 智 , 它 與 我 們 的 經 驗 有 關 , 對 「 自 我 」 的 意義 沒 有 任 何 疑 惑 , 做 個 過 來 人 有 「 了 解 的 體 驗 」。 佛 陀 自 稱為 「 指 路 人 」, 所 有 的 導 師 只 能 指 路 , 走 不 走 就 靠 我 們 自 己 。在 佛 陀 時 代 , 有 許 多 人 第 一 次 聽 佛 陀 說 法 就 開 悟 了 , 這是 佛 陀 特 有 的 智 慧 , 能 啟 發 信 眾 。 在 東 方 , 人 們 比 較 有 宗 教熱 誠 , 西 方 人 這 方 面 就 比 較 難 做 到 。 雖 然 我 們 無 法 聽 陀 佛 說法 , 但 可 以 閱 讀 佛 陀 留 下 來 的 許 多 開 示 和 修 行 上 的 指 導 , 我們 只 要 跟 隨 他 的 道 跡 就 行 了 。175


我 們 透 過 高 超 的 智 「 證 悟 和 獲 得 」 智 慧 。「 證 悟 」 指 有所 體 驗 ;「 獲 得 」 指 我 們 對 它 有 深 入 的 了 解 。 接 著 , 佛 陀 說 :「 斷 離 染 污 法 」, 一 旦 「 自 我 」 的 假 象 消 失 , 我 們 的 心 就 不會 再 有 負 面 情 緒 , 我 們 一 再 的 觀 察 心 , 就 可 以 得 知 這 善 果 有多 大 , 這 叫 做 「 審 察 智 」(reviewing knowledge)。佛 陀 說 : 代 替 「 斷 離 染 污 法 」 的 是 「 增 長 清 淨 法 」, 所有 的 貪 與 嗔 都 來 自 「 自 我 」 的 假 象 , 一 旦 自 我 的 假 象 消 失 ,內 心 剩 下 的 只 有 純 潔 和 明 淨 。「 自 我 」 需 要 保 護 , 需 要 感 官 的 滿 足 , 也 需 要 安 全 , 然而 這 個 世 間 哪 裏 有 真 正 的 安 全 ? 我 們 買 不 到 , 卻 讓 保 險 公 司賺 了 一 大 筆 , 而 內 心 深 處 仍 缺 乏 安 全 感 , 是 誰 在 感 受 ? 當 然是 「 自 我 」 了 。 然 而 , 如 果 沒 有 「 自 我 」, 就 沒 有 「 人 」 需要 安 全 感 了 。身 和 心 只 是 身 心 而 已 , 自 我 是 不 存 在 的 。 如 果 我 們 對 這種 說 法 強 烈 抗 拒 的 話 , 這 表 示 我 們 對 自 我 的 執 著 是 多 麼 強 。我 們 要 做 的 是 多 體 會 苦 , 當 我 們 感 受 到 苦 時 , 會 問 :「 為 甚麼 會 有 這 些 苦 ? 一 定 是 某 人 或 某 事 使 我 受 苦 。」 直 到 有 一天 , 我 們 會 知 道 : 其 實 , 苦 在 心 中 。遵 循 佛 陀 的 教 導 , 也 就 是 依 法 修 行 。 當 我 們 修 行 日 久 ,事 情 會 改 變 ,「 清 淨 法 」 會 增 長 。 內 心 會 淨 化 , 不 論 是 理 智176


的 心 (mind) 或 情 感 的 心 (heart), 由 「 以 善 心 代 替 惡 心 」開 始 , 也 就 是 以 正 面 的 心 態 來 代 替 負 面 的 心 理 反 應 , 例 如 ,「 厭 惡 、 嗔 恨 、 抗 拒 、 反 抗 」, 無 論 我 們 認 為 這 些 負 面 情 緒的 生 起 是 多 麼 的 有 理 由 , 這 些 負 面 情 緒 也 會 帶 來 許 多 不 快 ,所 以 只 有 愚 昧 的 人 才 會 執 著 它 們 。 一 旦 我 們 學 會 「 以 善 心 代替 惡 心 」, 而 且 能 運 用 自 如 , 我 們 便 可 以 去 除 負 面 的 情 緒 ,讓 快 樂 的 心 境 生 起 。在 這 個 世 間 , 在 任 何 城 市 , 當 我 們 走 在 街 上 並 觀 察 人 們的 臉 , 會 發 現 很 難 找 到 一 張 快 樂 的 臉 , 快 樂 遠 離 人 們 , 因 為人 們 的 心 中 充 滿 貪 欲 。 佛 陀 說 : 只 要 能 放 下 「 自 我 」, 會 使「 染 污 法 消 失 」, 那 麼 「 清 淨 法 就 會 增 長 」。 我 們 發 現 所 有 不愉 快 的 心 境 都 和 「 自 我 」 有 關 。 通 常 我 們 認 為 所 有 負 面 的 情緒 都 由 外 境 引 發 , 例 如 , 有 人 做 了 令 人 不 愉 快 的 事 , 即 使 不是 針 對 自 己 , 我 們 也 會 生 氣 和 不 快 , 這 就 是 「 染 污 法 」。 這種 情 緒 反 應 會 帶 來 傷 害 , 而 且 毫 無 用 處 。 碰 到 這 種 情 況 , 我們 有 更 好 的 處 理 方 式 , 我 們 真 的 沒 有 理 由 去 為 「 自 我 」 找 藉口 ; 如 果 有 , 那 只 是 「 自 我 」 在 作 祟 罷 了 。 佛 陀 繼 續 說 :布 吒 婆 樓 , 汝 意 或 謂 :「 斷 除 染 污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欲 自 證 悟 , 至 於 安 住 , 然 而 ( 有 情 ) 猶住 苦 中 。」 布 吒 婆 樓 , 勿 作 是 念 , 所 以 者 何 ? 若 斷 除 染 污 法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能 自 證 悟 , 而 自 安 住 ,177


是 則 愉 悅 歡 喜 , 成 就 輕 安 , 又 得 正 念 正 知 , 住 於 安 樂 。布 吒 婆 樓 還 沒 有 開 始 修 行 , 所 以 不 知 道 「 斷 除 染 污 法 」是 什 麼 滋 味 , 佛 陀 把 布 吒 婆 樓 可 能 會 想 到 的 問 題 先 說 了 , 佛陀 告 訴 他 : 如 果 認 為 此 時 會 不 快 樂 是 錯 的 。 佛 陀 說 : 快 樂 不是 指 喜 悅 興 奮 的 心 境 。 當 我 們 有 了 正 知 正 念 和 平 靜 所 生 起 的捨 心 (equanimity), 這 種 捨 心 會 帶 來 平 靜 之 樂 。千 萬 不 要 混 淆 「 捨 心 」 和 「 冷 漠 」, 一 般 人 很 容 易 混 淆 。冷 漠 指 我 們 不 去 面 對 所 發 生 的 事 ,「 捨 心 」 指 以 正 念 正 知 和平 靜 的 心 來 面 對 所 發 生 的 事 。對 禪 修 的 目 標 ( 所 緣 境 ) 保 持 覺 知 , 可 以 培 養 正 念 , 在日 常 生 活 中 應 盡 可 能 保 持 正 念 , 無 論 做 什 麼 都 要 保 持 正 念 。當 心 沒 有 任 何 雜 染 , 正 念 正 知 就 會 現 前 。 其 實 正 知 (clearawareness) 是 內 觀 智 慧 的 別 稱 。「 正 知 」 不 只 向 內 觀 察 自 己 ,同 時 也 使 我 們 以 悲 心 而 不 是 以 責 怪 及 厭 惡 的 心 , 來 觀 察 他 人及 其 行 為 。當 心 清 明 時 , 只 會 認 知 、 觀 察 , 不 會 抗 拒 。 這 裏 提 到 的平 靜 是 捨 心 的 一 部 份 。 我 們 在 禪 修 時 修 習 捨 心 , 並 在 日 常 生活 中 運 用 , 漸 漸 的 捨 心 就 成 為 我 們 的 心 境 。接 著 , 佛 陀 繼 續 說 明 去 除 「 粗 我 得 」 的 方 法 ; 也 以 同 樣的 方 法 來 去 除 「 意 所 成 我 得 」 和 「 無 形 我 得 」。 佛 陀 說 :178


布 吒 婆 樓 , 若 有 人 向 我 問 曰 :「 尊 者 , 汝 之 說 法 , 云 何永 斷 粗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 除 染 污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如 是 乃至 住 於 安 樂 耶 ?」 於 如 是 問 , 我 當 答 曰 :「 吾 友 , 我 之 說 法如 是 , 欲 使 永 斷 粗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 除 染 污 法 , 增 長 清 淨法 ,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此 處 的 「 粗 我 得 」 指 「 這 個 人 是 」, 指 我 們 自 己 。 佛 陀又 提 到 「 意 所 成 我 得 」 及 「 無 形 我 得 」。 換 句 話 說 , 這 三 種「 自 我 」 都 是 假 象 , 無 論 在 身 、 心 或 意 識 中 都 沒 有 「 我 」,在 我 們 身 上 也 找 不 到 一 個 「 擁 有 者 」, 所 以 不 能 說 「 我 是 擁有 者 」; 在 這 三 種 自 我 中 , 也 找 不 到 觀 察 者 , 所 以 不 能 說 「 我是 覺 知 者 」, 因 為 這 只 是 心 的 作 用 - 行 蘊 (mental formation)罷 了 。 接 著 , 佛 陀 問 布 吒 婆 樓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我 之 所 說 , 合 正 理 否 ?世 尊 所 說 , 實 合 正 理 也 。佛 陀 解 釋 說 :布 吒 婆 樓 , 猶 如 樹 立 一 梯 於 殿 堂 下 , 欲 登 一 殿 堂 , 旁 人問 彼 曰 :「 今 者 , 吾 友 欲 立 一 梯 , 以 登 殿 堂 , 而 此 殿 堂 , 在東 方 耶 ? 在 西 方 耶 ? 在 南 方 耶 ? 抑 北 方 耶 ? 高 耶 低 耶 ? 抑適 中 耶 ? 君 知 之 乎 ?」 彼 答 問 言 :「 我 欲 立 梯 於 殿 堂 下 , 為欲 如 是 而 登 殿 堂 。」179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此 人 所 說 合 正 理 否 ?世 尊 , 彼 之 所 說 , 實 合 正 理 也 。布 吒 婆 樓 , 此 亦 如 是 , 設 若 有 人 , 向 我 問 言 :「 尊 者 ,汝 之 說 法 , 云 何 永 斷 粗 我 得 ? 云 何 永 斷 意 所 成 我 得 ? 云 何 永斷 無 形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 除 染 污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 現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自 身 證 悟 , 至 安 住 耶 ?」於 如 是 問 , 我 當 答 曰 :「 吾 友 , 我 之 說 法 , 如 是 永 斷 是粗 我 得 ,… 永 斷 意 所 成 我 得 ,… 永 斷 無 形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斷 除 染 污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自 身 證 悟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我 之 所 說 , 合 正 理 否 ?世 尊 所 說 , 實 合 正 理 也 。佛 陀 尚 未 叫 布 吒 婆 樓 去 修 習 , 只 是 讓 他 去 思 考 是 否 合理 , 而 布 吒 婆 樓 表 示 這 種 說 法 合 理 。當 我 們 能 放 下 這 些 假 設 的 自 我 ,「 染 汙 法 」 就 會 消 失 ,而 能 於 當 下 「 清 淨 和 智 慧 充 廣 」, 這 點 很 重 要 , 我 們 不 只 能獲 得 智 慧 , 還 能 安 住 其 中 。 內 觀 智 慧 是 不 會 退 失 的 , 而 平 靜和 輕 安 的 禪 那 境 界 很 容 易 退 失 - 如 果 我 們 不 禪 修 的 話 。 當 我們 獲 得 內 觀 智 慧 , 整 個 人 的 態 度 、 威 儀 和 內 心 的 感 受 都 會 改變 。 如 果 我 們 真 的 沉 入 內 觀 , 內 觀 智 慧 便 永 遠 不 會 退 失 。 所180


以 在 修 習 安 止 定 後 , 我 們 會 自 問 :「 我 剛 剛 學 到 了 甚 麼 ? 從禪 修 中 獲 得 哪 種 內 觀 智 慧 ?」佛 陀 所 教 導 布 吒 婆 樓 的 法 , 還 未 能 改 變 他 , 布 吒 婆 樓 必須 先 對 法 生 起 信 心 , 才 會 開 始 修 習 。 而 改 變 前 需 要 先 對 修 行有 所 體 驗 , 即 是 所 謂 的 「 了 解 的 體 驗 」(understoodexperience)。 在 心 已 經 平 靜 到 某 種 程 度 時 , 我 們 應 該 自 我 審察 :「 我 的 苦 如 何 形 成 ? 苦 生 起 時 , 我 能 覺 察 到 嗎 ?」 或 是「 我 所 關 心 的 自 我 到 底 在 哪 裏 ? 找 得 到 嗎 ?」 或 是 「 我 是 否了 解 一 切 事 物 都 是 無 常 的 ? 我 對 事 物 的 了 解 有 沒 有 因 而 改變 ?」 在 三 法 印 中 , 除 了 觀 察 無 常 外 , 我 們 也 可 以 觀 察 其 他二 種 : 苦 與 無 我 。 心 平 靜 時 , 能 夠 保 持 客 觀 , 並 且 能 夠 放 下我 們 所 接 觸 的 二 元 的 、 相 對 的 事 物 。 有 了 平 靜 的 心 , 我 們 會放 下 一 些 執 著 , 並 能 更 清 楚 的 觀 察 世 事 。以 上 所 說 的 各 種 階 段 , 引 領 我 們 走 上 清 淨 之 道 , 並 證 得內 觀 智 慧 。 當 然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是 開 悟 的 最 後 階段 , 而 心 清 淨 是 先 決 條 件 。 如 果 心 不 夠 清 淨 , 就 無 法 客 觀 的觀 察 。 禪 修 使 心 清 淨 , 所 以 我 們 必 須 禪 修 。 透 過 一 再 的 修 習 ,不 斷 的 觀 察 , 每 個 階 段 的 內 觀 智 慧 會 慢 慢 增 長 , 而 我 們 也 可以 隨 時 應 用 內 觀 智 慧 。181


第 十 二 章何 者 是 真 正 的 自 我 ?象 首 加 入 了 對 話 , 並 提 出 有 關 「 自 我 」 的 新 的 問 題 。 當想 到 「 我 們 是 誰 」, 這 種 難 以 理 解 的 問 題 , 象 首 、 布 吒 婆 樓和 我 們 其 實 都 差 不 多 , 經 常 會 有 新 的 想 法 。時 , 象 首 舍 利 弗 白 世 尊 言 :「 世 尊 , 粗 我 得 存 在 時 , 意 所 成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虛 , 而 無形 我 得 之 存 在 亦 虛 。 此 時 , 唯 粗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實 耶 ?世 尊 , 意 所 成 我 得 存 在 時 , 粗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虛 , 而 無 形我 得 之 存 在 亦 虛 。 此 時 , 唯 意 所 成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實 耶 ?世 尊 , 無 形 我 得 存 在 時 , 粗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虛 , 而 意 所 成我 得 之 存 在 亦 虛 。 此 時 , 唯 無 形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實 耶 ?」象 首 問 : 如 果 只 有 一 種 「 自 我 」, 其 他 兩 種 又 如 何 ? 象首 認 為 三 種 「 自 我 」 都 存 在 。 我 們 可 能 會 認 同 他 的 看 法 。 例如 , 當 我 們 走 路 時 , 不 小 心 被 樹 根 絆 倒 , 腳 受 傷 , 流 血 了 ,我 們 會 自 言 自 語 :「 我 的 腳 受 傷 了 , 要 馬 上 處 理 。」 於 是 去藥 房 買 藥 膏 塗 , 但 一 會 兒 又 痛 起 來 , 我 們 會 想 :「 真 的 痛 得很 厲 害 , 看 來 只 塗 藥 膏 是 不 夠 的 。」 於 是 去 按 摩 或 針 灸 , 或做 其 他 的 治 療 。 這 時 候 我 們 所 認 同 的 自 我 是 「 粗 我 得 」, 以182


身 體 為 自 我 。 此 經 的 翻 譯 比 較 學 術 化 , 用 「 粗 我 得 」 是 為 了符 合 巴 利 文 的 原 意 , 為 了 使 意 思 更 清 楚 , 我 們 有 時 也 用 其 他的 翻 譯 。我 們 經 常 以 自 己 的 身 體 為 「 自 我 」, 例 如 , 吃 飯 時 , 我們 會 想 :「 我 肚 子 餓 , 想 吃 些 東 西 。」 飯 後 , 我 們 會 說 :「 好像 不 太 飽 , 我 想 多 吃 點 。」 我 們 關 心 的 是 「 我 的 」 肚 子 餓 ,「 我 的 」 身 體 ,「 我 的 」 胃 。象 首 問 佛 陀 : 這 三 種 自 我 是 否 同 時 存 在 , 佛 陀 回 答 :象 首 , 粗 我 得 存 在 時 , 唯 名 為 粗 我 得 , 決 不 名 為 意 所 成我 得 , 亦 不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象 首 , 意 所 成 我 得 存 在 時 , 唯 名 為 意 所 成 我 得 , 決 不 名為 粗 我 得 , 亦 不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象 首 , 無 形 我 得 存 在 時 , 唯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 決 不 名 為 粗我 得 , 亦 不 名 為 意 所 成 我 得 。很 明 顯 的 , 我 們 同 一 時 間 只 能 有 一 種 自 我 。 尤 其 是 當 身體 感 到 疼 痛 或 愉 快 時 , 我 們 就 會 視 身 體 為 自 我 。 身 體 很 少 有不 苦 不 樂 的 時 候 , 一 旦 有 較 強 烈 的 感 受 , 我 們 馬 上 會 把 身 體視 為 自 我 。 禪 修 的 經 驗 告 訴 我 們 , 只 要 身 體 有 點 不 舒 服 , 我們 馬 上 就 會 關 心 起 來 , 除 非 定 力 非 常 強 , 不 受 影 響 。 我 們 很容 易 視 身 體 為 自 我 , 一 次 感 冒 , 一 陣 咳 嗽 ,「 粗 我 得 」 立 刻183


生 起 - 是 「 我 」 在 感 冒 、 咳 嗽 。另 外 , 我 們 也 把 「 意 所 成 我 得 」(mind-made self) 視 為自 我 , 例 如 , 我 們 精 進 的 持 戒 , 就 會 想 :「 真 好 , 我 一 直 在持 戒 。」 持 戒 是 好 事 , 但 說 這 話 時 , 我 們 認 同 的 是 甚 麼 ? 肯定 是 「 我 」, 是 「 我 」 在 持 戒 , 是 「 我 」 在 想 這 件 事 。 有 時在 禪 修 時 , 我 們 的 心 充 滿 妄 念 , 無 法 入 定 , 因 此 很 煩 惱 。 妄念 一 再 生 起 , 我 們 知 道 自 己 有 這 些 妄 念 , 也 認 為 這 些 妄 念 是我 的 。 在 相 對 的 層 次 中 , 我 們 認 為 是 「 我 」 想 禪 修 , 是 「 我 」被 這 些 妄 念 所 干 擾 , 除 此 以 外 , 還 有 其 他 可 能 嗎 ?這 種 「 意 所 成 我 」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因 為 它 也 是 觀 察 者 和記 憶 者 。 例 如 , 我 想 起 了 十 年 前 的 「 我 」, 有 此 念 頭 時 , 此刻 的 「 意 所 成 我 」 想 起 了 另 一 個 「 意 所 成 我 」, 所 以 有 兩 個意 所 成 我 。 當 然 我 們 不 這 樣 認 為 , 我 們 會 說 :「 有 人 正 在 回憶 , 那 個 人 就 是 我 。」 我 們 忘 了 記 憶 只 是 記 憶 而 己 , 別 無 他物 。 或 者 我 們 會 向 前 瞻 望 , 為 將 來 的 「 我 」 打 算 , 此 時 , 有兩 個 「 我 」 存 在 , 只 是 我 們 沒 有 覺 察 到 , 我 們 只 知 道 是 「 我 」在 計 劃 未 來 。 我 們 知 道 「 為 將 來 打 算 」 會 干 擾 禪 修 , 卻 又 認為 這 是 愉 快 的 休 閒 , 讓 我 們 暫 時 忘 記 身 體 的 疼 痛 。 基 本 上 ,「 意 所 成 我 」 是 心 的 作 用 , 是 心 在 說 :「 這 是 我 。」事 實 上 「 意 所 成 我 」 總 是 存 在 著 ,「 意 所 成 我 」 從 一 醒184


來 就 出 現 。 當 我 們 醒 來 時 , 第 一 個 念 頭 是 甚 麼 ? 如 果 我 們 有足 夠 的 正 念 , 或 許 能 覺 察 到 , 腦 袋 本 來 空 空 的 , 突 然 心 理 活動 開 始 了 :「 現 在 幾 點 了 ? 我 今 天 要 做 甚 麼 ? 我 會 遲 到 嗎 ?會 感 冒 嗎 ?」 這 些 都 是 心 在 活 動 , 身 體 只 負 責 張 開 眼 睛 , 所有 這 些 心 理 活 動 都 在 支 持 「 我 」 的 存 在 。 這 個 「 我 」 也 在 找尋 脫 苦 的 艙 口 , 於 是 所 有 的 掉 舉 、 不 安 、 擔 憂 、 計 劃 、 回 憶 ,隨 之 生 起 , 可 惜 這 些 心 理 現 象 無 法 解 脫 苦 , 或 許 能 暫 時 避 開苦 , 所 以 是 一 條 死 胡 同 。 潛 藏 的 苦 永 遠 存 在 , 只 要 為 瑣 事 操心 、 不 安 , 苦 就 會 生 起 ; 每 當 我 們 計 劃 未 來 時 , 就 必 需 面 對這 些 苦 , 所 以 我 們 會 想 :「 今 天 , 我 要 做 甚 麼 ? 我 要 上 班 ,之 後 , 要 好 好 散 步 , 或 約 朋 友 一 起 用 餐 。」我 們 最 關 心 的 是 「 意 所 成 我 」, 意 所 成 我 是 三 種 「 自 我 」中 最 難 去 除 的 , 我 們 可 能 認 為 :「 我 知 道 這 些 道 理 。」 而 誰是 那 個 知 道 者 (knower)? 拉 瑪 那 . 馬 哈 希 (RamanaMaharshi) 是 南 印 度 已 開 悟 的 聖 者 , 於 五 十 年 代 去 世 , 他 的教 法 非 常 簡 單 , 只 問 :「 我 是 誰 ?」 這 相 當 難 掌 握 , 我 們 可能 需 要 準 備 或 透 過 其 他 的 訓 練 , 甚 至 要 花 好 幾 世 的 時 間 。 他的 弟 子 尼 薩 迦 達 他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只 教 導 「 我 是這 。」(I am that.) 以 及 放 下 所 有 事 物 。修 行 最 後 都 會 回 到 一 個 重 點 , 佛 陀 以 聽 眾 可 以 接 受 的 方法 指 出 這 一 點 : 如 果 想 追 求 真 正 的 快 樂 , 唯 一 的 方 法 是 放 下185


那 個 不 快 樂 的 人 , 而 不 是 執 著 那 個 快 樂 的 人 。 當 那 個 不 快 樂的 人 消 失 了 , 就 會 有 由 平 靜 及 純 然 的 覺 知 所 生 起 的 快 樂 。 在日 常 生 活 中 , 我 們 有 許 多 機 會 來 觀 察 這 「 意 所 成 我 」, 例 如 :「 明 年 我 要 做 什 麼 ? 我 要 去 哪 裡 ? 怎 樣 處 理 才 合 我 心 意 ?」心 不 停 的 攪 動 , 追 尋 , 無 法 平 靜 下 來 。了 解 這 些 , 並 非 指 我 們 能 去 除 「 意 所 成 我 」, 但 已 經 向前 邁 一 大 步 。 如 果 我 們 無 法 覺 知 「 意 所 成 我 」, 就 會 隨 著 本能 或 衝 動 行 事 , 永 遠 是 凡 夫 , 只 會 跟 隨 大 眾 行 動 。 雖 然 我 們沒 有 任 何 不 滿 , 但 仍 會 逃 避 苦 , 因 此 心 無 法 安 住 在 當 下 , 一旦 心 想 逃 避 現 實 就 會 產 生 苦 。 當 我 們 發 現 這 是 「 意 所 成 我 」的 作 用 , 心 就 會 安 住 在 當 下 , 所 以 要 先 知 道 心 的 狀 態 , 然 後再 採 取 行 動 。當 我 們 能 覺 知 「 意 所 成 我 」 時 , 就 會 生 起 另 一 個 層 次 的認 知 (recognition)。 這 並 不 是 說 : 我 們 能 立 刻 去 除 「 意 所成 我 」, 但 已 經 接 處 到 邊 緣 了 。 在 去 除 「 意 所 成 我 」 之 前 ,去 觀 察 我 們 的 心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例 如 :「 我 在 想 , 我 在 觀 察 ,我 很 專 注 , 我 的 心 不 夠 專 注 。」 這 些 都 和 「 我 」 有 關 , 可 以歸 納 為 三 種 :「 我 現 在 …」 或 「 我 將 …」 或 「 我 已 經 …」。佛 陀 說 :象 首 , 設 若 有 人 , 向 汝 問 言 :「 汝 曾 存 於 過 去 世 , 汝 非186


已 有 否 ? 汝 將 存 於 未 來 世 , 汝 非 當 有 否 ? 汝 存 於 現 在 , 汝 非今 有 否 ?」 象 首 , 有 如 是 問 者 , 汝 云 何 答 ?世 尊 , 有 如 是 問 者 , 我 當 答 言 :「 我 曾 存 於 過 去 世 , 非不 存 在 ; 我 將 存 於 未 來 世 , 非 不 存 在 ; 我 現 在 存 在 , 非 不 存在 。」 世 尊 , 於 如 是 問 者 , 我 當 如 是 答 。象 首 和 我 們 一 樣 , 認 為 他 的 「 自 我 」 在 過 去 、 現 在 和 未來 都 存 在 。 這 些 都 不 是 新 的 論 調 , 佛 陀 會 教 他 完 全 不 同 的 法 。對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的 「 我 」, 人 們 有 許 多 設 想(assumption)。 首 先 , 我 們 在 劃 分 界 限 。「 過 去 的 我 」 存 在回 憶 中 ;「 現 在 的 我 」 很 少 被 觀 察 到 , 我 們 隱 約 感 到 它 的 存在 , 卻 難 以 窺 知 ; 我 們 把 所 有 的 希 望 都 寄 託 在 「 未 來 的 我 」,未 來 的 我 會 做 許 多 美 好 的 事 , 會 比 較 快 樂 , 能 夠 入 定 等 等 。我 們 把 這 三 個 「 自 我 」 都 稱 為 「 我 」, 而 實 際 的 情 況 則 更 複雜 。 當 我 們 把 過 去 帶 到 現 在 時 ( 即 回 憶 過 去 ), 過 去 的 我 就變 成 現 在 的 我 。 同 樣 的 , 當 我 們 把 未 來 的 我 帶 回 當 下 , 那 麼未 來 的 我 就 變 成 現 在 的 我 , 所 以 我 們 不 但 把 自 我 劃 分 成 三個 , 也 把 時 間 劃 分 成 三 部 份 。 結 果 是 , 我 們 的 生 活 並 不 完 美 ,因 為 活 著 就 有 體 驗 ( 苦 樂 參 半 ), 而 我 們 唯 一 能 體 驗 的 是 當下 這 一 刻 , 其 他 的 不 是 記 憶 就 是 希 望 。把 自 我 和 時 間 分 成 三 個 部 份 後 , 我 們 發 現 : 我 們 焦 慮 的187


期 待 未 來 , 或 充 滿 懊 悔 的 回 想 過 去 , 因 此 快 樂 離 我 們 而 去 。每 當 我 們 把 自 我 分 成 三 個 部 份 , 便 沒 有 空 間 讓 快 樂 生 起 , 雖然 有 可 能 生 起 樂 趣 (pleasure), 但 這 不 是 快 樂 。 快 樂 與 內 心的 喜 悅 、 平 靜 有 關 。 把 自 我 分 成 三 個 部 份 並 不 能 產 生 平 靜 。然 而 , 既 然 大 家 都 是 這 樣 過 生 活 , 所 以 我 們 無 法 覺 知 這 是 徒勞 無 功 的 , 是 多 麼 的 虛 幻 。 我 們 一 直 認 為 生 活 就 是 這 樣 , 直到 接 觸 佛 法 , 我 們 才 知 道 有 不 同 的 生 活 方 式 。 透 過 正 念 和 禪修 , 我 們 可 以 覺 知 當 下 的 身 心 狀 態 , 儘 管 只 是 片 刻 , 我 們 都能 體 會 活 在 當 下 的 滋 味 。 過 去 的 已 過 去 , 未 來 的 尚 未 到 來 ,只 有 當 下 可 以 掌 握 。象 首 和 我 們 一 樣 , 仍 然 執 著 由 時 間 所 劃 分 的 「 自 我 」,佛 陀 試 著 以 比 較 邏 輯 的 方 法 , 讓 他 看 到 真 相 :象 首 , 又 若 問 汝 :「 汝 存 於 『 過 去 我 得 』 時 , 唯 汝 之 『 此我 得 』 為 實 , 而 未 來 ( 我 得 ) 為 虛 , 現 在 ( 我 得 ) 亦 虛 耶 ?復 次 , 汝 將 存 於 『 未 來 我 得 』 時 , 唯 汝 之 此 我 得 為 實 ,而 過 去 ( 我 得 ) 為 虛 , 現 在 ( 我 得 ) 亦 虛 耶 ?復 次 , 汝 存 於 『 現 在 我 得 』 時 , 唯 汝 之 此 我 得 為 實 , 而過 去 ( 我 得 ) 為 虛 , 未 來 ( 我 得 ) 亦 虛 耶 ?」 象 首 , 有 是 問者 , 汝 云 何 答 ?世 尊 , 若 問 我 言 :「 汝 存 於 『 過 去 我 得 』 時 , 如 是 乃 至188


汝 存 於 『 現 在 我 得 』 時 , 唯 汝 之 此 我 得 為 實 , 而 過 去 者 為 虛 ,未 來 者 亦 虛 耶 ?」世 尊 , 有 是 問 者 , 我 當 答 言 :「 我 存 於 『 過 去 我 得 』 時 ,唯 我 之 此 我 得 為 實 , 而 未 來 者 為 虛 , 現 在 者 亦 虛 也 。復 次 , 我 將 存 於 『 未 來 我 得 』 時 , 唯 我 之 此 我 得 為 實 ,而 過 去 者 為 虛 , 現 在 者 亦 虛 也 。復 次 , 我 存 於 『 現 在 我 得 』 時 , 唯 我 之 此 我 得 為 實 , 而過 去 者 為 虛 , 未 來 者 亦 虛 也 。」 於 如 是 問 者 , 我 當 作 是 答 。聽 了 佛 陀 的 解 釋 後 , 象 首 知 道 不 可 能 有 三 個 「 自 我 」 同時 存 在 。 現 在 , 他 認 為 只 有 一 個 「 自 我 」 存 在 , 分 別 是 過 去的 自 我 , 現 在 的 自 我 和 未 來 的 自 我 ; 之 前 , 他 以 為 有 三 個 自我 , 現 在 只 剩 一 個 ; 而 大 多 數 的 人 認 為 我 們 有 三 個 「 自 我 」。如 果 我 們 看 以 前 的 相 片 時 , 我 們 看 到 甚 麼 ? 除 了 朋 友外 , 就 只 有 過 去 的 「 我 」。 這 也 是 我 們 拍 照 的 原 因 : 過 去 不會 隨 著 時 間 消 失 。 我 們 會 說 :「 這 是 我 。」 我 們 和 象 首 開 始時 一 樣 , 將 「 自 我 」 分 成 三 個 部 份 ; 如 果 加 上 身 體 和 心 就 有五 個 「 自 我 」; 如 果 再 加 上 時 間 的 話 ,「 自 我 」 隨 著 時 間 又 分成 : 久 遠 的 過 去 , 不 久 的 過 去 , 昨 天 等 , 那 麼 就 會 有 數 百 個過 去 的 「 我 」, 就 像 相 片 簿 中 的 照 片 一 樣 。 最 後 「 我 」 多 得連 自 己 也 數 不 清 , 究 竟 哪 個 「 我 」 是 自 己 。 如 果 佛 陀 問 我 們189


同 樣 的 問 題 , 我 們 也 會 和 象 首 一 樣 回 答 , 我 們 知 道 不 可 能 有數 百 個 「 我 」 同 時 存 在 , 甚 至 連 三 、 四 個 「 我 」 都 不 可 能 ,最 後 我 們 會 說 :「 只 有 一 個 我 , 就 是 當 下 在 覺 知 的 那 個 。」象 首 知 道 不 可 能 有 三 個 「 自 我 」 同 時 存 在 , 只 有 當 下 的「 自 我 」 存 在 。 想 想 看 有 許 多 「 自 我 」 消 失 在 過 去 , 而 有 許多 「 自 我 」 在 未 來 出 現 , 我 們 想 想 就 知 道 這 是 很 荒 謬 的 , 是不 可 能 的 , 由 於 我 們 不 知 道 還 有 其 他 的 說 法 , 所 以 只 能 接 受這 種 說 法 。過 去 有 些 神 秘 學 家 有 不 同 的 體 驗 , 也 知 道 這 種 自 我 觀 的謬 誤 之 處 , 他 們 知 道 這 些 都 是 我 們 自 己 想 出 來 的 , 它 的 原 因只 有 一 個 :「 有 愛 」。 如 果 我 們 能 去 除 「 有 愛 」, 就 不 會 有 類似 的 煩 惱 。 看 破 有 愛 的 方 法 是 去 觀 察 「 自 我 」 如 何 使 「 有 愛 」生 起 ; 也 可 以 看 看 「 有 愛 」 如 何 使 「 自 我 」 生 起 。 兩 者 是 同生 同 滅 , 所 以 不 能 說 哪 個 先 , 哪 個 後 。象 首 知 道 他 就 是 當 下 的 這 個 「 自 我 」, 我 們 或 許 同 意 這種 看 法 。 他 現 在 仍 有 「 無 形 我 得 」 要 處 理 ,「 無 形 我 得 」 是我 們 的 意 識 。 既 然 我 們 不 是 身 體 , 也 不 是 心 , 那 麼 我 們 一 定是 意 識 了 。 有 一 種 意 識 是 在 禪 那 中 的 意 識 , 因 此 這 種 禪 那 也稱 為 世 間 禪 那 , 而 非 出 世 間 禪 那 , 因 為 仍 有 「 自 我 」。190


所 有 的 禪 那 都 有 同 樣 的 性 質 : 有 時 強 , 有 時 弱 。 前 三 個禪 那 的 「 自 我 」 非 常 明 顯 , 第 四 禪 就 比 較 不 明 顯 , 第 五 至 第七 禪 比 較 強 , 只 是 層 次 不 同 , 是 比 較 高 超 的 意 識 , 但 「 自 我 」仍 存 在 , 仍 在 覺 知 這 些 禪 那 。 在 第 八 禪 , 自 我 意 識 變 得 非 常弱 。 我 們 知 道 : 在 禪 那 時 , 身 體 意 識 是 不 存 在 的 。 另 外 也 沒有 「 意 所 成 我 」, 如 果 有 任 何 念 頭 , 禪 那 就 會 終 止 。 在 禪 那中 有 一 種 高 超 的 意 識 , 我 們 喜 歡 認 同 這 種 意 識 , 因 為 這 種 意識 是 最 令 人 滿 足 的 , 也 是 了 不 起 的 成 就 , 因 為 有 些 人 做 不到 。 很 明 顯 的 , 這 種 意 識 是 某 人 的 , 也 就 是 「 我 」 的 。退 出 禪 那 後 , 有 另 一 種 意 識 存 在 , 也 就 是 「 我 知 道 當 下發 生 的 事 。」 我 們 通 常 稱 之 為 觀 察 者 , 這 種 意 識 是 我 們 強 烈認 同 的 自 我 意 識 。 如 果 我 們 放 棄 以 身 體 為 「 自 我 」, 或 放 棄以 心 的 四 個 層 面 ( 即 受 、 想 、 行 、 識 ) 為 「 自 我 」, 我 們 會發 現 仍 有 某 種 東 西 叫 做 「 自 我 」。我 們 的 「 有 愛 」 會 說 :「 如 果 沒 有 我 , 我 ( 有 愛 ) 就 會 消失 。」 所 以 我 們 選 擇 更 微 細 的 「 我 」- 意 識 , 這 就 是 「 無 形我 得 」。 在 理 智 上 , 我 們 或 許 會 放 下 其 他 兩 種 「 我 得 」, 事 實上 可 能 甚 麼 也 沒 放 下 。 如 果 像 象 首 一 樣 被 問 及 , 我 們 可 能 會和 他 一 樣 訴 諸 「 觀 察 者 意 識 」。 我 們 認 為 , 這 種 觀 察 者 意 識和 其 他 的 心 的 狀 態 不 同 。 有 感 官 意 識 , 有 感 受 、 想 、 行 , 而觀 察 者 被 區 分 出 來 , 以 便 觀 察 其 他 的 心 理 狀 態 , 我 們 卻 忘 了191


「 觀 察 者 意 識 」 也 是 心 識 作 用 的 一 部 份 。象 首 接 受 只 有 一 個 「 自 我 」 存 在 , 並 能 於 當 下 體 會 。 他同 意 有 三 個 我 : 過 去 的 「 我 」, 現 在 的 「 我 」 和 未 來 的 「 我 」。佛 陀 接 著 為 他 解 釋 :象 首 , 譬 如 由 牛 有 乳 , 乳 變 為 酪 , 酪 為 生 酥 , 生 酥 為 熟酥 , 熟 酥 為 醍 醐 。 當 有 乳 時 , 唯 名 為 乳 , 決 不 名 酪 , 不 名 生酥 , 不 名 熟 酥 , 不 名 醍 醐 。 當 有 酪 時 , 乃 至 有 生 酥 時 , 乃 至有 醍 醐 時 , 唯 名 醍 醐 , 決 不 名 乳 , 亦 不 名 酪 , 不 名 生 酥 , 不名 熟 酥 。象 首 , 此 亦 如 是 ,「 粗 我 得 」 存 時 , 決 不 名 為 意 所 成 我得 , 亦 不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 唯 名 為 粗 我 得 也 。象 首 ,「 意 所 成 我 得 」 存 時 , 決 不 名 為 粗 我 得 , 亦 不 名為 無 形 我 得 , 唯 名 為 意 所 成 我 得 也 。象 首 , 無 形 我 得 存 時 , 決 不 名 為 粗 我 得 , 亦 不 名 為 意 所成 我 得 , 唯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也 。…象 首 , 凡 此 等 等 為 世 間 共 相 , 世 間 言 語 , 世 間 名 稱 , 世間 記 述 法 , 如 來 用 之 , 正 當 者 也 。在 這 裡 , 佛 陀 有 很 重 要 的 開 示 。 佛 陀 告 訴 象 首 : 這 是 一般 人 所 說 的 和 所 相 信 的 , 而 就 絕 對 層 次 而 言 , 並 非 如 此 , 因192


為 人 們 只 看 到 事 物 的 表 象 ; 而 佛 陀 能 看 到 實 相 , 並 以 世 俗 的語 言 表 達 , 不 會 誤 用 。 由 於 布 吒 婆 樓 和 象 首 一 時 無 法 掌 握 絕對 層 次 的 法 , 所 以 佛 陀 只 用 相 對 層 次 的 語 言 來 說 明 , 佛 經 中經 常 提 到 佛 陀 會 按 照 聽 眾 的 能 力 來 說 法 :我 佛 無 上 師 , 所 說 二 諦 者 。真 諦 與 俗 諦 , 而 無 第 三 諦 。俗 諦 世 間 用 , 於 世 而 為 真 。真 諦 無 上 諦 , 於 法 而 為 真 。佛 為 世 間 解 , 用 而 無 妄 言 。 32世 俗 層 次 的 語 言 並 非 妄 語 , 而 是 我 們 如 何 看 事 情 和 互 相了 解 的 方 式 。 然 而 有 其 他 的 方 式 , 也 就 是 絕 對 的 層 次 , 諸 法實 相 的 層 次 。 當 Dhammas 中 的 d 和 s 是 小 寫 時 , 指 現 象 ;當 D 是 大 寫 , 而 沒 有 s 時 , 指 佛 陀 的 教 法 (the teaching of theBuddha)、 真 理 或 自 然 的 法 則 。如 果 象 首 能 了 解 只 有 一 個 短 暫 的 「 自 我 」 存 在 , 佛 陀 就已 經 很 滿 意 了 。 佛 陀 為 象 首 舉 了 將 牛 奶 釀 成 酥 的 比 喻 , 希 望他 能 了 解 在 同 一 時 刻 , 我 們 只 有 一 個 「 自 我 」。 佛 陀 的 說 法到 此 為 止 , 佛 陀 並 未 說 明 : 在 絕 對 的 層 次 , 連 這 個 短 暫 的 「 自32作 者 說 : 此 偈 引 自 英 文 版 《 長 部 》 註 解 第 224, 第 555 頁 , 原句 引 自 《 中 部 註 釋 》(Majjhima Commentary)。193


我 」 也 是 假 象 。 佛 陀 知 道 , 首 先 要 讓 象 首 和 布 吒 婆 樓 邁 向 修行 的 道 路 , 否 則 , 他 們 只 會 停 留 在 知 性 的 層 面 , 繼 續 找 新 的話 題 來 辯 論 , 最 後 將 一 無 所 獲 。 因 為 去 問 「 什 麼 是 自 我 ?」,「 為 什 麼 沒 有 自 我 ?」,「 為 什 麼 我 們 不 能 得 到 所 喜 歡 的 自我 , 而 不 是 我 們 不 喜 歡 的 ?」 這 些 問 題 無 法 生 起 內 觀 智 慧 。希 望 有 個 自 己 喜 歡 的 「 自 我 」, 這 種 想 法 與 靈 魂 的 觀 念 有 關 ,也 是 另 一 種 「 我 見 」。 我 們 視 靈 魂 為 良 善 的 「 自 我 」, 而 不 喜歡 的 部 份 就 不 是 「 自 我 」。 所 有 人 都 曾 墮 入 類 似 的 陷 阱 , 在這 問 題 上 , 世 人 都 是 一 樣 的 。現 在 經 文 即 將 結 束 , 傳 統 上 經 文 末 段 的 內 容 都 是 一 樣的 。 因 為 佛 陀 入 般 涅 槃 後 的 二 百 五 十 年 間 , 經 文 都 是 靠 口 口相 傳 的 , 之 後 才 以 文 字 記 載 , 所 以 經 文 結 尾 都 大 同 小 異 , 以免 有 任 何 錯 誤 。世 尊 如 是 說 已 , 布 吒 婆 樓 苦 行 外 道 曰 :「 偉 哉 世 尊 ! 大哉 世 尊 ! 猶 如 使 倒 者 得 起 , 閉 者 得 開 , 迷 途 者 示 之 以 道 , 冥室 燃 燈 , 有 目 得 視 。 世 尊 以 無 數 方 便 , 說 示 教 法 , 亦 復 如 是 。世 尊 , 我 今 歸 依 佛 陀 , 歸 依 法 , 歸 依 僧 眾 。 唯 願 世 尊 , 聽 攝受 我 , 自 今 已 後 , 盡 壽 歸 依 , 為 優 婆 塞 。」在 此 處 , 布 吒 婆 樓 已 經 完 全 信 服 佛 陀 所 說 , 並 希 望 成 為在 家 弟 子 , 皈 依 佛 、 法 、 僧 三 寶 。 皈 依 表 示 投 入 修 行 , 護 持194


和 信 受 佛 法 , 表 示 已 經 找 到 情 感 和 心 靈 的 庇 護 所 , 能 帶 來 極大 的 喜 樂 。 今 天 我 們 也 同 樣 皈 依 三 寶 , 只 是 布 吒 婆 樓 能 見 到佛 陀 本 人 和 皈 依 佛 陀 。 佛 陀 是 位 歷 史 人 物 , 和 我 們 一 樣 是人 , 經 過 修 行 後 , 證 得 正 等 正 覺 。 皈 依 佛 , 就 是 以 熱 誠 、 敬愛 和 感 恩 的 心 來 接 受 這 些 事 實 。 我 們 也 皈 依 法 , 皈 依 法 是 以「 法 」 作 為 生 活 的 指 導 和 獲 得 幸 福 的 最 高 原 則 。 我 們 也 皈 依僧 伽 , 皈 依 那 些 已 經 開 悟 的 僧 眾 , 以 及 已 經 弘 揚 佛 法 逾 二 千五 百 年 的 僧 眾 , 他 們 使 佛 法 能 留 傳 至 今 。當 我 們 皈 依 三 寶 時 , 充 滿 感 恩 、 熱 誠 和 投 入 。 如 果 我 們能 依 法 修 行 , 並 了 解 佛 法 的 話 , 我 們 可 以 避 免 來 自 世 間 和 自己 本 能 (instincts) 的 危 險 。 皈 依 可 以 使 我 們 堅 定 不 移 , 使我 們 繼 續 修 行 。 大 部 的 人 很 難 堅 持 修 行 , 因 為 必 須 從 世 俗 的工 作 中 抽 出 時 間 , 所 以 常 常 是 斷 斷 續 續 的 。有 些 東 西 比 我 們 偉 大 多 了 , 記 住 這 點 對 修 行 很 有 幫 助 ,因 為 謙 虛 感 會 在 心 中 生 起 , 這 和 自 卑 完 全 相 反 , 自 卑 意 味 著「 我 比 你 差 」; 而 謙 虛 是 指 我 們 知 道 「 我 們 並 沒 有 我 們 所 想像 的 那 麼 重 要 」。 謙 虛 是 朝 向 「 無 我 」 的 重 要 一 步 。 有 些 人自 認 為 很 重 要 , 而 一 個 謙 虛 的 人 就 不 會 如 此 。 只 要 我 們 覺 得自 己 很 重 要 , 就 不 可 能 放 下 「 自 我 」。 謙 虛 是 修 行 的 一 部 份 ,使 我 們 能 如 實 的 了 解 自 己 。 謙 虛 的 人 不 會 自 責 , 不 會 感 到 自己 沒 有 價 值 。 真 正 謙 虛 的 人 會 知 道 自 己 是 凡 人 , 會 有 凡 人 的195


愚 蠢 。 即 使 在 表 面 上 , 我 們 不 再 做 一 些 愚 昧 的 行 為 , 由 於 我們 的 心 仍 然 不 夠 清 明 和 完 美 , 所 以 難 免 有 一 些 愚 蠢 的 念 頭 。當 我 們 認 識 到 佛 陀 的 究 竟 清 淨 和 謙 虛 , 就 會 受 到 啟 發 , 並 向他 學 習 。布 吒 婆 樓 就 是 這 樣 , 他 發 願 「 盡 形 壽 」 皈 依 三 寶 。 當 我們 皈 依 佛 、 法 、 僧 三 寶 時 , 切 莫 半 心 半 意 的 , 或 只 是 一 時 興起 就 去 皈 依 。 我 們 皈 依 是 為 了 在 生 活 中 實 踐 。此 時 , 象 首 也 有 話 要 說 , 一 開 始 和 布 吒 婆 樓 說 的 一 樣 :偉 哉 世 尊 ! 大 哉 世 尊 ! 猶 如 使 倒 者 得 起 , 閉 者 得 開 , 迷途 者 示 之 以 道 , 冥 室 燃 燈 , 有 目 得 視 。 世 尊 以 無 數 方 便 , 說示 教 法 , 亦 復 如 是 。 世 尊 , 我 今 歸 依 佛 陀 , 歸 依 法 , 歸 依 僧眾 。接 著 , 象 首 又 說 :唯 願 世 尊 , 許 我 等 於 世 尊 所 , 得 出 家 受 具 戒 。象 首 請 求 成 為 比 丘 〈bhikkhu〉。 那 時 候 出 家 是 件 容 易 的事 , 佛 陀 只 要 說 「 善 來 比 丘 」 就 行 了 ; 現 在 出 家 有 許 多 儀 式 ,還 有 許 多 戒 律 。 早 期 的 僧 伽 並 沒 有 戒 律 , 因 為 沒 有 比 丘 有 不當 的 行 為 , 由 於 越 來 越 多 的 人 加 入 僧 團 , 情 況 改 變 了 , 每 當有 人 犯 錯 , 佛 陀 就 會 制 定 新 的 戒 條 , 日 積 月 累 , 由 75 條 至196


115 條 、150 條 , 最 後 有 227 條 。 假 如 佛 陀 活 在 今 日 社 會 ,可 能 會 制 定 更 多 戒 律 。有 些 戒 律 已 不 適 合 現 代 社 會 , 畢 竟 二 千 多 年 前 的 印 度 社會 和 現 在 的 西 方 文 化 有 很 大 差 異 , 當 然 , 一 些 重 要 的 戒 仍 然有 效 , 而 一 些 小 戒 已 經 不 合 時 宜 。 佛 陀 制 戒 非 常 仔 細 , 函 蓋了 生 活 上 的 每 個 細 節 , 例 如 有 些 戒 律 規 定 比 丘 如 廁 時 , 要 小心 , 不 要 傷 害 小 動 物 。 當 佛 陀 無 法 親 自 處 理 每 件 事 時 , 就 制定 出 家 儀 式 讓 人 遵 守 , 讓 一 些 夠 資 格 的 長 老 代 替 佛 陀 主 持 出家 儀 式 , 這 些 儀 式 和 現 在 的 差 不 多 。於 是 , 象 首 舍 利 弗 , 於 世 尊 所 , 出 家 受 具 戒 。出 家 , 指 由 在 家 生 活 轉 變 為 無 家 的 生 活 , 不 是 要 住 在 沒有 屋 頂 遮 頭 的 地 方 , 而 是 不 再 有 家 庭 生 活 , 不 再 有 私 人 財物 。 有 段 時 間 僧 伽 的 確 沒 有 任 何 地 方 可 住 , 後 來 才 有 寺 院 ,出 家 人 才 有 茅 蓬 (kutis) 可 住 。受 具 戒 後 , 尊 者 象 首 舍 利 弗 , 即 獨 處 , 心 不 放 逸 , 慇 勤專 念 , 精 勤 止 住 。 為 良 家 子 出 家 所 求 最 上 梵 行 之 究 竟 道 , 彼為 時 未 久 , 即 於 此 時 , 自 身 證 得 超 越 之 智 , 安 住 其 中 , 自 知「 生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所 作 已 辦 , 不 受 後 有 。」197


「 生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修 行 到 了 極 致 時 , 不 會 感 到 在身 心 中 有 個 人 , 有 個 體 存 在 。 如 果 我 們 沒 有 這 種 體 驗 , 我 們不 可 能 知 道 這 種 感 覺 , 然 而 我 們 可 以 推 知 : 不 再 有 「 我 」,所 以 沒 有 「 我 」 在 擔 憂 , 在 計 劃 、 在 回 憶 和 需 要 安 全 感 , 只有 身 和 心 去 做 一 些 該 做 的 事 而 已 。 佛 陀 說 法 四 十 五 年 , 也 是處 於 這 種 狀 態 。「 生 已 盡 」 是 因 為 「 生 」 是 由 「 有 愛 」 所 引起 的 , 而 有 愛 是 由 「 我 」 引 起 的 。 如 果 沒 有 「 自 我 」, 就 沒有 貪 愛 , 也 不 會 再 生 (rebirth) 了 。 正 如 婆 蹉 衢 多 的 故 事 一樣 , 沒 有 木 柴 , 火 焰 自 然 會 熄 滅 。 最 後 , 經 文 提 到 :尊 者 象 首 舍 利 弗 , 成 阿 羅 漢 。象 首 是 大 象 訓 練 師 , 在 當 時 的 印 度 是 收 入 豐 厚 的 職 業 ,斯 里 蘭 卡 語 是 mahout, 即 使 現 在 仍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職 業 。 經中 經 常 提 到 「 良 家 子 」, 這 並 非 指 那 個 人 來 自 富 有 或 較 高 種姓 的 家 庭 。 佛 陀 不 重 視 種 姓 , 任 何 種 姓 的 人 都 可 以 成 為 佛 陀的 弟 子 , 都 可 以 出 家 , 例 如 掃 街 的 人 或 理 髮 師 , 這 兩 種 人 在古 印 度 是 階 級 很 低 的 , 而 佛 陀 也 會 讓 他 們 加 入 僧 團 。 佛 陀 認為 : 最 重 要 的 是 一 個 人 的 內 在 修 養 , 而 不 是 他 的 種 姓 。 所 以「 良 家 子 」 指 此 人 來 自 一 個 善 於 照 顧 小 孩 的 家 庭 。經 文 告 訴 我 們 , 出 家 的 目 的 是 要 成 為 阿 羅 漢 , 象 首 知 道「 即 於 此 時 , 自 身 證 得 超 越 之 智 , 成 為 阿 羅 漢 - 這 是 最 上 梵198


行 之 究 竟 道 」。 在 經 中 , 不 再 提 及 主 角 布 吒 婆 樓 , 我 們 只 知道 他 皈 依 了 , 希 望 他 也 在 修 行 。 而 在 經 文 結 束 前 出 現 的 象 首是 完 全 獻 身 於 修 行 。以 上 經 文 的 結 尾 是 大 部 分 經 文 結 束 的 方 式 , 也 就 是 以「 有 人 請 求 出 家 」 來 結 束 經 文 。縱 觀 全 經 , 我 們 知 道 要 改 變 一 個 觀 念 錯 誤 的 人 是 非 常 困難 的 , 即 使 是 佛 陀 親 自 出 馬 也 不 例 外 。「 自 我 感 」 對 大 部 分的 人 而 言 , 已 根 深 蒂 固 , 讓 我 們 很 容 易 執 著 身 體 、 心 或 意 識為 「 自 我 」; 或 執 著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的 「 我 」。 那 些 喜 歡 思辯 的 人 會 去 分 析 和 思 考 此 經 , 然 而 , 他 們 將 一 無 所 穫 。 當 然也 有 人 甚 麼 也 不 做 , 因 為 他 們 看 不 出 修 行 有 甚 麼 利 益 , 所 以他 們 會 放 下 這 部 經 。雖 然 本 經 的 小 標 題 是 「 心 識 的 各 種 層 次 」, 而 事 實 上 是在 討 論 「 自 我 」 的 意 識 。199


第 十 三 章道 及 果 : 修 行 的 終 點《 布 吒 婆 樓 經 》 從 修 行 的 起 點 說 到 修 行 的 終 點 , 詳 細 指導 應 如 何 禪 修 , 分 別 是 持 戒 、 修 定 及 修 習 內 觀 智 慧 禪 , 從 這裏 我 們 可 以 看 到 遵 循 這 些 指 導 的 成 果 。 最 後 生 起 的 內 觀 智 慧能 觀 察 「 自 我 」 的 虛 幻 不 實 , 進 而 徹 底 放 下 自 我 。在 這 部 經 中 , 我 們 知 道 不 可 能 有 許 多 「 自 我 」, 每 一 刻只 有 一 個 「 我 」, 生 起 又 消 失 , 新 的 我 又 出 現 。 首 先 出 現 的是 以 身 體 為 「 自 我 」, 把 身 體 視 為 「 我 」; 然 後 , 意 所 成 我(mind-made self) 會 出 現 , 這 是 把 心 理 活 動 視 為 「 自 我 」,當 我 們 的 意 識 執 取 某 種 事 物 時 , 這 種 意 所 成 我 也 會 消 失 。 這些 「 自 我 」 都 是 不 穩 定 , 不 可 靠 的 ; 無 論 是 過 去 、 現 在 和 未來 的 「 我 」 都 是 不 堅 固 的 , 都 會 消 失 。 片 刻 之 前 我 們 有 個 「 自我 」, 現 在 我 們 有 另 一 個 「 自 我 」。 我 們 可 以 回 想 之 前 的 那 些「 自 我 」, 並 問 自 己 : 那 些 過 去 的 「 自 我 」 現 在 在 哪 裡 ? 就如 想 起 自 己 曾 做 過 某 件 事 , 而 那 件 事 現 在 是 不 會 再 做 的 。 那麼 究 竟 哪 個 「 自 我 」 才 是 真 的 ? 是 過 去 的 我 或 現 在 的 我 ? 我們 永 遠 無 法 抓 住 「 自 我 」, 因 為 自 我 經 常 在 變 動 。 自 我 就 像一 條 小 溪 , 如 果 我 們 想 抓 住 溪 水 , 我 們 把 手 放 到 水 裡 , 試 著去 抓 溪 水 , 將 一 無 所 穫 。 溪 水 不 斷 流 動 , 如 果 不 流 動 的 話 ,200


那 麼 就 不 是 流 水 , 而 是 一 潭 死 水 。當 我 們 知 道 「 自 我 」 是 假 象 , 並 了 解 其 性 質 時 , 就 需 要不 同 的 方 法 來 修 行 。 有 些 人 透 過 覺 知 「 苦 」 來 觀 察 自 我 , 厭惡 自 己 的 苦 , 所 以 每 當 「 自 我 」 體 驗 到 苦 時 , 就 能 放 下 「 自我 」。 有 些 人 則 看 到 自 我 中 無 常 的 特 質 , 也 就 是 剛 才 所 說 的 。有 些 人 則 會 分 析 「 自 我 」 為 何 物 , 他 們 發 現 自 我 是 不 真 實 ,不 堅 固 , 不 可 靠 的 。 有 些 人 則 同 時 用 這 三 種 觀 法 , 也 就 是 觀察 自 我 的 特 質 - 無 常 、 苦 和 無 我 ( 沒 有 實 體 ), 這 是 內 觀 智慧 禪 的 精 髓 (essence)。在 修 行 時 , 把 無 常 、 苦 、 無 我 這 三 法 印 銘 記 在 心 是 非 常重 要 的 , 因 為 在 世 俗 的 生 活 中 , 許 多 事 物 看 起 來 好 像 是 恆 常的 , 能 夠 帶 來 滿 足 ; 好 像 每 個 人 都 是 獨 立 的 、 可 界 定 的 個 體 。所 以 世 俗 的 生 活 對 修 行 沒 有 幫 助 。 我 們 必 須 記 住 這 三 法 印 ,並 用 來 觀 察 我 們 的 身 心 , 觀 察 我 們 的 感 官 經 驗 和 所 有 的 念頭 。 如 果 忘 了 去 觀 察 , 就 等 於 忘 了 修 行 。修 行 不 只 是 禪 修 而 已 , 雖 然 禪 修 是 修 行 的 重 心 , 如 果 不禪 修 的 話 , 心 會 堅 如 磐 石 , 很 難 改 變 。 除 了 禪 修 外 , 我 們 也要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念 和 隨 之 而 來 的 行 動 。 看 看 我 們 努 力 的 方 向是 否 正 確 ? 是 否 看 到 苦 的 實 相 而 想 離 苦 ? 還 是 想 尋 求 短 暫的 快 樂 來 逃 避 苦 ? 我 們 選 擇 哪 一 種 ? 如 果 想 要 知 道 實 相 , 我201


們 必 須 去 尋 找 。 我 們 的 心 好 像 圍 了 一 層 面 紗 , 一 層 霧 或 一 道磚 牆 般 , 難 以 窺 見 。 我 們 或 許 是 禪 修 者 , 但 仍 然 是 凡 夫(puthujjana), 也 就 是 尚 未 證 得 「 道 」 與 「 果 」 的 凡 夫 。「 道 」與 「 果 」 是 精 進 修 行 的 結 果 。道 心 (path moment) 巴 利 文 是 magga, 道 心 生 起 後 會 生 起果 心 (fruit moment), 巴 利 語 是 phala, 合 稱 為 道 果 (maggaphala),是 我 們 修 行 的 目 標 。 當 道 心 與 果 心 生 起 時 , 禪 修 者會 有 很 大 的 改 變 , 會 成 為 聖 者 (Ariya), 是 真 正 的 佛 陀 的 弟 子 。我 們 怎 樣 才 能 證 得 「 道 心 」? 除 非 我 們 修 習 禪 那 和 內 觀智 慧 禪 , 並 勘 破 「 自 我 」 的 虛 幻 不 實 , 這 指 我 們 必 須 從 基 礎修 學 起 , 這 不 是 可 不 可 能 的 問 題 , 而 是 一 種 事 實 , 對 於 解 脫之 道 我 們 沒 有 絲 毫 的 懷 疑 , 否 則 不 能 證 得 道 智 。 我 們 相 信 所謂 「 自 我 」 只 是 一 種 概 念 而 已 , 其 他 人 相 信 與 否 與 我 們 無 關 。我 們 可 以 自 問 :「 那 些 相 信 有 『 自 我 』 的 人 快 樂 滿 足 嗎 ? 抑或 他 們 的 『 自 我 』 的 觀 念 正 是 痛 苦 煩 惱 的 根 源 ?」 當 我 們 深信 無 我 , 就 會 放 下 虛 妄 不 實 的 自 我 , 證 得 道 心 時 , 便 能 做 到 ;放 下 自 我 並 不 容 易 , 但 至 少 我 們 知 道 要 如 何 放 下 。獲 得 道 心 的 最 佳 時 刻 是 禪 那 後 , 佛 陀 說 在 任 何 禪 那 後 都可 以 證 得 道 心 , 而 三 禪 、 四 禪 、 五 禪 、 六 禪 及 七 禪 最 適 合 ,因 為 此 時 的 心 特 別 平 靜 , 沒 有 五 蓋 。 當 五 蓋 生 起 時 , 我 們 無202


法 看 清 實 相 , 剛 退 出 禪 那 , 沒 有 五 蓋 , 心 特 別 平 靜 清 明 , 能夠 體 驗 到 不 同 層 次 的 境 界 。 事 實 上 , 在 修 習 安 止 定 後 , 除 非入 定 的 時 間 很 長 , 心 非 常 平 靜 、 穩 定 , 否 則 五 蓋 仍 會 生 起 ,這 時 是 不 可 能 證 得 「 道 智 」 的 。 所 以 內 心 不 受 干 擾 是 非 常 重要 的 。當 我 們 知 道 心 中 沒 有 五 蓋 時 , 我 們 可 以 再 度 觀 察 自 我 的三 種 特 性 ( 無 常 、 苦 、 沒 有 實 體 ), 直 到 了 解 「 自 我 」 只 是假 象 罷 了 , 除 了 假 象 外 , 別 無 其 他 , 然 後 看 看 我 們 是 否 願 意放 下 這 由 感 受 及 意 識 組 成 的 「 自 我 」。 當 心 毫 無 疑 惑 , 能 了解 自 我 是 一 切 苦 的 根 源 , 而 自 我 會 不 斷 改 變 , 並 沒 有 不 變 的實 體 ; 同 時 也 知 道 : 放 下 自 我 是 修 行 的 目 的 。接 著 我 們 可 以 作 意 , 把 心 導 向 寂 止 (still-point), 此 時 心沒 有 任 何 活 動 , 處 於 寂 止 狀 態 。 心 必 須 沒 有 五 蓋 , 沒 有 任 何疑 惑 , 例 如 ,「 或 許 是 『 我 』 想 去 除 某 些 東 西 」, 若 有 這 種 念頭 , 心 就 無 法 平 靜 。 如 果 心 是 平 靜 的 , 自 然 會 寂 止 , 此 時 沒有 任 何 心 理 活 動 , 所 以 也 沒 有 體 驗 者 (experiencer), 我 們無 法 敘 述 道 心 , 只 能 說 此 時 所 有 的 心 理 活 動 完 全 寂 止 。 這 和第 七 禪 「 無 所 有 處 定 」 的 體 驗 有 所 不 同 , 因 為 在 禪 那 中 , 仍有 一 個 體 驗 者 , 體 驗 到 一 切 法 中 並 沒 有 固 定 不 變 的 事 物 , 而當 道 心 生 起 時 , 一 切 寂 止 , 連 體 驗 者 也 不 存 在 。緊 隨 「 道 心 」 而 起 的 是 「 果 心 」, 由 於 「 果 心 」 有 某 些203


特 性 , 可 以 用 語 言 表 達 , 有 經 驗 的 老 師 可 以 以 此 來 判 斷 弟 子的 修 證 境 界 , 看 看 弟 子 是 己 經 證 得 , 差 不 多 證 得 , 或 只 是 想像 出 來 的 境 界 。 並 非 所 有 的 特 質 都 會 出 現 在 每 個 人 每 次 的 經驗 上 , 但 有 些 特 質 總 會 生 起 。 證 得 果 心 時 , 會 大 喜 , 充 滿 喜悅 , 會 有 完 全 的 解 脫 感 , 就 像 我 們 放 下 巨 大 的 負 擔 一 樣 。 這種 解 脫 感 非 常 強 烈 , 可 能 會 使 我 們 流 淚 , 這 不 是 傷 心 的 淚水 , 而 是 從 巨 大 的 壓 力 、 苦 迫 中 解 脫 出 來 的 感 覺 。 這 種 喜 樂的 感 受 可 能 稍 後 才 會 生 起 , 雖 然 果 心 隨 著 道 心 立 刻 生 起 , 而大 喜 則 未 必 立 刻 生 起 , 可 能 在 第 二 天 , 當 心 再 度 體 驗 解 脫 時才 會 生 起 。當 道 心 與 果 心 生 起 時 , 智 也 會 生 起 。 例 如 , 在 某 一 時 刻 ,沒 有 人 存 在 , 而 這 是 我 們 所 知 道 的 最 深 湛 的 智 。 在 第 一 次 證得 果 心 時 , 這 種 體 驗 特 別 明 顯 , 因 為 那 時 「 自 我 」 完 全 消 失 。我 們 知 道 一 個 心 識 剎 那 (a mind-moment) 是 多 麼 短 暫 。「 覺 知 」 與 「 解 脫 」 佔 去 兩 個 剎 那 , 最 多 不 超 過 三 個 剎 那 。那 種 解 脫 感 、 自 在 感 以 及 伴 隨 的 淚 水 , 如 果 沒 有 立 刻 生 起 ,稍 後 可 能 會 變 成 大 喜 。 而 「 覺 知 」 會 立 刻 生 起 , 我 們 會 知 道剛 才 所 發 生 的 事 , 並 了 解 修 行 所 為 何 事 , 有 時 會 感 到 身 體 失去 重 量 , 身 體 好 像 輕 了 許 多 , 這 是 因 為 心 「 輕 」 了 , 影 響 到身 體 。西 元 五 世 紀 , 覺 音 尊 者 在 斯 里 蘭 卡 編 纂 的 《 清 淨 道 論 》204


是 一 本 非 常 厚 的 書 , 此 書 總 結 佛 陀 有 關 修 行 的 教 導 。 這 本 書不 容 易 讀 , 因 為 非 常 詳 細 , 卻 是 本 非 常 有 用 的 參 考 書 , 而 且有 許 多 譬 喻 , 其 中 有 個 過 河 的 譬 喻 形 容 得 非 常 貼 切 :覺 音 論 師 提 到 一 條 河 , 河 的 兩 岸 分 別 代 表 世 俗 生 活 與 涅槃 。 靠 近 河 岸 有 一 顆 巨 大 的 樹 , 樹 枝 上 有 條 繩 索 吊 著 , 人 拉著 繩 索 就 可 以 從 世 俗 的 河 岸 吊 到 涅 槃 的 彼 岸 去 。 樹 枝 代 表 我們 對 自 己 的 看 法 , 也 就 是 以 身 體 為 自 我 。 在 修 行 過 程 中 , 當我 們 想 起 「 我 」 在 修 行 時 , 這 是 以 色 身 為 我 ; 而 那 條 綁 在 樹上 的 繩 索 代 表 自 我 的 觀 念 。 我 們 抓 著 繩 索 , 用 力 把 身 體 搖 到對 岸 , 這 代 表 修 行 。 當 衝 力 足 夠 時 , 在 適 當 的 時 刻 , 如 果 我們 能 夠 放 下 自 我 , 就 會 降 落 到 對 岸 去 。這 只 是 一 則 譬 喻 , 卻 非 常 有 用 。 當 我 們 落 在 對 岸 , 剛 開始 會 立 足 不 穩 , 因 為 這 是 以 往 從 未 遇 過 的 新 處 境 , 所 以 必 須穩 定 下 來 。 在 體 驗 過 道 心 後 , 我 們 會 感 到 心 神 不 寧 , 好 像 發生 重 大 的 事 情 , 卻 難 以 形 容 , 因 為 既 不 樂 , 也 非 不 樂 , 這 種情 況 並 不 罕 見 。 有 些 人 就 很 穩 定 , 而 有 些 人 要 一 兩 天 才 回 過神 來 , 有 些 人 則 需 要 老 師 的 幫 忙 。 然 後 , 我 們 就 可 以 快 樂 的欣 賞 彼 岸 的 風 光 。 我 們 已 經 變 成 不 同 的 人 , 表 面 上 我 們 和 以前 完 全 一 樣 , 除 了 我 們 的 老 師 外 , 可 能 沒 有 人 知 道 我 們 內 心的 變 化 , 只 有 自 己 知 道 。205


初 次 證 得 道 智 及 果 智 ( 初 果 ) 時 , 自 然 會 破 除 十 結 中 的前 三 結 。 佛 陀 說 : 這 十 結 使 我 們 不 斷 的 生 死 輪 迴 , 這 十 結 包括 : 一 、 身 見 ( 我 見 ); 二 、 戒 禁 取 見 ; 三 、 疑 ; 四 、 貪 ;五 、 嗔 ; 六 、 色 貪 ( 有 愛 ); 七 、 無 色 貪 ( 無 有 愛 ); 八 、 慢(conceit); 九 、 掉 舉 ; 十 、 無 明 。 這 十 結 把 我 們 束 縛 在 有為 法 中 。 佛 陀 把 他 兒 子 命 名 為 羅 睺 羅 , 意 為 「 結 」(fetter)。修 行 的 目 的 就 是 要 破 除 這 些 結 , 使 我 們 能 究 竟 解 脫 。第 一 個 也 是 最 重 要 的 「 結 」 是 身 見 。 去 除 身 見 以 後 , 我們 不 再 相 信 有 個 「 自 我 」 透 過 我 們 的 眼 睛 去 看 , 耳 朵 去 聽 ,透 過 我 們 的 心 去 想 , 透 過 我 們 的 欲 望 去 渴 求 。 我 們 不 相 信 的理 由 , 是 因 為 我 們 已 經 證 明 「 自 我 」 是 錯 誤 的 認 知 , 是 一 種假 象 。 只 有 證 得 初 果 , 有 第 一 種 果 心 的 人 才 有 此 正 見 。 雖 然內 心 的 感 受 有 了 戲 劇 性 的 轉 變 , 但 仍 未 將 內 心 深 處 的 自 我 感去 除 , 但 稍 後 會 做 到 。 當 初 果 聖 者 自 問 「 我 是 誰 」 時 , 會 知道 身 心 的 活 動 並 沒 有 「 自 我 」, 也 知 道 「 自 我 」 是 由 貪 愛 所生 , 而 貪 愛 就 是 苦 , 而 自 我 的 觀 念 是 一 切 苦 的 根 源 , 世 人 也因 此 受 苦 。證 得 初 果 的 聖 者 , 身 見 或 我 見 永 遠 不 會 再 生 起 , 當 我 們在 行 走 時 , 或 與 人 交 談 時 , 仍 然 有 個 「 人 」 在 那 裡 的 感 覺 。證 得 初 果 後 , 我 們 必 須 把 有 關 自 我 的 正 見 盡 可 能 銘 記 在 心 ,尤 其 是 遇 上 不 如 意 的 事 情 時 , 因 此 時 的 我 執 比 較 強 烈 , 如 果206


忘 失 了 這 最 深 湛 的 內 觀 智 慧 , 那 麼 就 會 有 負 面 反 應 , 因 為 證得 初 果 , 貪 與 嗔 仍 未 斷 除 。 提 起 正 見 (right view) 是 修 行不 可 或 缺 的 要 素 。證 得 初 果 的 聖 者 稱 為 須 陀 洹 或 預 流 者 , 指 已 經 預 入 聖 者之 流 , 不 會 退 轉 的 人 。 經 中 提 到 須 陀 洹 最 多 再 輪 迴 七 次 便 可究 竟 解 脫 , 甚 至 可 以 在 此 生 證 得 涅 槃 。 證 得 初 果 的 人 , 對 日常 生 活 中 所 遇 到 的 困 難 特 別 敏 感 , 知 道 心 中 仍 有 貪 與 嗔 , 並下 定 決 心 繼 續 修 行 , 以 斷 除 其 他 的 煩 惱 , 因 此 修 行 又 有 了 動力 。預 流 者 也 已 去 除 另 外 兩 個 結 , 其 中 一 個 是 疑 。 疑 是 修 行的 障 礙 , 使 我 們 不 去 做 該 做 的 事 , 思 索 是 否 有 更 好 的 方 法 去做 , 我 們 浪 費 許 多 心 力 和 時 間 , 甚 至 放 棄 修 行 。 當 我 們 首 次經 歷 道 心 及 果 心 , 對 佛 法 就 不 會 有 任 何 疑 惑 。 所 有 對 佛 、 法 、僧 的 疑 惑 會 完 全 消 失 。 佛 陀 所 說 的 「 無 我 」, 現 在 我 們 已 經親 自 體 驗 到 了 , 這 種 經 驗 是 非 常 美 好 的 , 且 遠 遠 超 過 任 何 安止 定 的 經 驗 。 我 們 信 心 十 足 , 感 恩 , 並 有 強 烈 的 決 心 。經 中 提 到 佛 陀 坐 在 菩 提 樹 下 , 在 一 次 的 禪 定 中 證 得 四 種道 心 和 果 心 , 包 括 初 果 ( 須 沱 洹 ), 二 果 ( 斯 陀 含 , 一 來 者 ),三 果 ( 阿 那 含 , 不 還 者 ) 及 四 果 ( 阿 羅 漢 )。 對 我 們 而 言 , 能 證得 初 果 是 偉 大 的 成 就 , 而 證 得 初 果 的 聖 人 很 少 會 就 此 停 住 ,因 為 心 可 以 繼 續 向 前 。 另 外 一 種 疑 惑 是 懷 疑 自 己 的 能 力 , 這207


種 疑 惑 也 已 去 除 , 由 於 我 們 有 超 越 一 般 意 識 的 經 驗 , 所 以 會充 滿 自 信 。自 信 不 是 一 種 優 越 感 , 優 越 感 通 常 隨 著 自 卑 感 生 起 。 此時 所 產 生 的 自 信 是 一 種 內 在 的 力 量 , 毋 需 向 任 何 人 證 明 , 因為 既 然 無 我 , 也 就 沒 有 事 情 需 要 證 明 , 也 無 處 可 去 , 因 為 沒有 「 人 」 存 在 。 這 種 內 在 的 肯 定 能 幫 助 我 們 去 修 行 , 並 對 佛 、法 、 僧 三 寶 生 起 信 心 和 熱 誠 。預 流 者 所 斷 除 的 第 三 個 結 是 戒 禁 取 見 (the belief in ritesand rituals)。 在 這 個 世 界 上 , 有 許 多 人 相 信 藉 著 某 些 儀 式 可以 淨 化 我 們 自 己 , 甚 至 使 我 們 解 脫 苦 。 雖 然 佛 陀 否 認 宗 教 儀式 有 這 種 力 量 , 在 佛 陀 時 代 的 印 度 和 現 代 社 會 , 這 種 戒 禁 取見 仍 廣 為 流 行 。 證 得 初 果 後 , 我 們 會 完 全 捨 棄 這 種 錯 誤 的 觀念 , 因 為 證 得 初 果 是 修 行 的 結 果 , 和 宗 教 儀 式 毫 無 關 係 , 而與 我 們 的 心 是 否 清 淨 , 是 否 願 意 放 下 自 我 有 關 。去 除 「 戒 禁 取 見 」 並 非 指 我 們 不 再 做 任 何 儀 式 , 而 是 我們 不 願 意 浪 費 太 多 時 間 和 精 力 在 宗 教 儀 式 上 , 所 以 會 把 宗 教儀 式 減 到 最 少 。 如 果 以 正 念 去 從 事 宗 教 儀 式 , 有 些 儀 式 的 確有 淨 化 心 靈 的 作 用 , 例 如 誦 經 或 禮 敬 佛 、 法 、 僧 , 但 我 們 必須 要 有 正 念 , 而 不 是 以 刻 板 的 形 式 來 進 行 這 些 儀 式 。 誦 咒(mantras) 亦 然 , 如 果 我 們 很 專 注 虔 誠 的 在 唸 誦 , 就 不 會208


有 負 面 的 心 態 ; 如 果 只 是 機 械 式 的 進 行 宗 教 儀 式 , 我 們 可 能一 邊 誦 經 , 而 心 中 卻 充 滿 不 好 的 感 覺 。證 得 初 果 後 , 我 們 的 心 會 比 以 前 更 敏 銳 , 因 此 更 能 覺 知貪 與 嗔 的 生 起 。 當 貪 與 嗔 生 起 時 , 我 們 發 現 貪 與 嗔 更 令 人 煩惱 。 之 前 , 幾 乎 不 會 干 擾 我 們 的 隱 微 的 不 善 心 境 , 現 在 變 成大 的 干 擾 。 事 實 上 , 這 對 我 們 的 修 行 是 一 種 激 勵 。 所 以 修 行不 只 是 在 表 面 上 應 該 有 正 當 的 行 為 , 還 需 要 不 斷 淨 化 我 們 的心 。等 到 時 機 成 熟 , 才 會 從 初 果 道 心 進 入 二 果 道 心 , 通 常 這需 要 一 段 時 間 , 尤 其 是 過 世 俗 生 活 的 人 , 因 為 世 俗 的 生 活 、心 態 、 習 俗 和 社 會 行 為 (conduct) 與 此 相 反 , 不 支 持 這 種修 行 , 所 以 我 們 必 須 有 堅 定 的 信 心 。證 得 二 果 , 我 們 有 兩 件 事 必 須 牢 記 在 心 , 也 就 是 有 關 自我 的 正 見 與 果 心 。 此 時 , 雖 然 沒 有 第 一 次 證 得 道 心 與 果 心 時的 大 喜 和 解 脫 感 , 但 我 們 仍 需 盡 可 能 的 使 這 種 喜 悅 與 解 脫 感生 起 。另 外 , 觀 察 五 蓋 的 生 起 也 很 有 幫 助 , 看 看 哪 個 蓋 比 較強 , 哪 個 蓋 已 減 弱 。 證 得 初 果 , 五 蓋 中 的 疑 已 經 消 失 。 五 蓋中 的 前 兩 個 蓋 是 貪 與 嗔 , 我 們 要 觀 察 貪 與 嗔 的 生 起 ; 也 要 觀察 第 三 和 第 四 個 蓋 , 即 昏 沉 睡 眠 與 掉 悔 。 我 們 不 斷 的 問 自己 :「 現 在 哪 個 蓋 最 強 ? 是 如 何 生 起 的 ?」 不 斷 的 觀 察 五 蓋 ,209


才 能 減 輕 它 的 影 響 。 當 然 , 無 論 在 修 行 的 哪 個 階 段 , 我 們 都應 該 如 此 觀 察 , 同 時 必 須 了 解 五 蓋 是 每 個 人 都 有 的 , 只 有 透過 修 行 才 能 去 除 五 蓋 。 如 果 我 們 能 夠 覺 察 到 自 己 內 心 的 不淨 , 也 許 就 不 會 再 責 備 他 人 。預 流 者 能 覺 知 到 這 點 , 不 會 把 五 蓋 的 生 起 歸 咎 他 人 。 他們 觀 察 身 心 的 生 滅 現 象 時 , 發 現 並 沒 有 「 我 」 在 其 中 , 所 以沒 有 人 可 以 歸 咎 。 尚 未 證 得 初 果 的 人 很 難 做 到 這 點 , 因 為 我們 通 常 不 想 知 道 自 己 的 負 面 情 緒 。據 說 證 得 初 果 的 聖 者 不 會 毀 犯 五 戒 , 也 就 是 不 殺 生 戒 ,不 偷 盜 戒 , 不 邪 淫 戒 , 不 妄 語 戒 , 以 及 不 飲 酒 和 吸 食 麻 醉 物品 戒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我 們 應 該 觀 察 自 己 是 否 能 受 持 五 戒 ,而 不 是 把 它 視 為 一 種 束 縛 , 而 是 一 種 自 然 的 生 活 方 式 。以 上 所 說 的 都 與 省 察 智 (reviewing knowledge) 有 關 , 省察 智 在 退 出 禪 那 時 特 別 有 用 , 因 為 此 時 的 心 非 常 清 淨 、 清明 , 最 有 利 於 重 溫 果 心 , 重 新 省 察 我 們 對 自 我 的 認 識 。 我 們必 須 一 再 的 審 察 , 直 到 完 全 了 解 「 自 我 」 的 虛 幻 不 實 , 使 我們 不 再 珍 惜 自 我 為 止 。 這 不 表 示 我 們 會 自 責 或 想 去 改 變 它 ,而 是 知 道 「 自 我 」 這 概 念 是 想 出 來 的 。 我 們 必 須 觀 察 一 切 事物 和 我 們 的 感 受 , 看 看 我 們 的 心 是 否 願 意 放 下 這 個 由 身 心 組合 的 自 我 , 是 否 願 意 徹 底 去 除 「 自 我 」, 沒 有 任 何 保 留 , 任210


何 與 「 我 」 有 關 的 念 頭 是 否 會 再 生 起 , 因 為 如 果 有 自 我 , 就會 有 不 良 的 後 果 。 在 這 個 階 段 , 自 我 感 仍 會 生 起 , 會 妨 礙 修行 。 和 以 前 一 樣 , 我 們 可 以 讓 心 寂 止 , 可 是 我 們 試 了 許 多 次 ,心 仍 無 法 寂 止 。 果 真 如 此 , 我 們 必 須 去 觀 察 我 們 執 著 的 是 什麼 , 可 能 有 很 多 東 西 , 經 過 分 析 後 , 我 們 仍 不 願 意 放 下 那 個正 在 體 驗 (experience) 的 覺 知 者 , 也 就 是 「 自 我 」。剛 開 始 , 修 行 的 動 力 可 以 把 我 們 帶 過 河 。 為 了 重 新 體 驗解 脫 的 境 界 , 我 們 必 須 放 下 所 有 與 「 自 我 」 有 關 的 事 物 。 如果 仍 執 著 人 類 的 生 活 , 無 論 是 感 官 欲 望 、 性 慾 , 或 其 他 事 物 ,我 們 很 難 進 步 。 所 以 我 們 必 須 下 定 決 心 找 出 「 是 什 麼 東 西 使我 如 此 執 著 , 不 肯 放 下 ?」 如 此 觀 察 後 , 我 們 會 發 現 : 如 果我 們 執 著 某 人 , 這 種 執 著 會 使 我 們 變 得 依 賴 和 憂 懼 , 因 為 那個 人 可 能 隨 時 消 失 , 我 們 的 執 著 只 會 帶 來 更 多 的 苦 。如 果 我 們 執 著 某 些 欲 望 , 我 們 會 發 現 任 何 欲 望 的 滿 足 都是 短 暫 的 , 沒 有 多 久 , 心 又 會 再 度 感 到 空 虛 , 欲 望 需 要 一 再滿 足 。 這 是 我 們 觀 察 我 們 的 執 著 的 方 法 , 我 們 想 了 解 實 相 ,而 有 些 人 不 願 意 太 深 入 , 這 當 然 沒 問 題 , 在 修 行 道 上 , 如 果我 們 已 經 站 穩 腳 步 , 就 一 定 會 向 前 邁 進 , 繼 續 證 得 各 階 段 的觀 智 。證 了 初 果 後 , 凡 是 邁 向 下 一 步 的 聖 者 稱 為 一 來 者 , 意 指證 得 此 果 位 的 聖 者 , 在 今 生 生 命 結 束 後 , 只 會 再 來 欲 界 一211


次 。 證 得 初 果 及 二 果 的 聖 者 , 都 會 將 所 證 得 的 道 智 及 果 智 帶到 下 一 生 , 所 以 這 些 人 對 我 們 大 有 助 益 , 因 為 他 們 擁 有 豐 富的 經 驗 和 智 慧 , 可 以 教 導 我 們 。證 得 二 果 後 , 貪 與 嗔 會 減 弱 , 但 並 未 根 除 。「 嗔 」 會 減弱 為 厭 煩 ,「 貪 」 會 減 弱 為 喜 好 (preference), 二 果 聖 者 的心 不 會 被 貪 嗔 所 動 搖 , 因 為 厭 煩 與 喜 好 只 會 在 某 種 程 度 影 響心 , 比 起 嗔 來 , 厭 煩 對 心 的 影 響 時 間 較 短 , 而 厭 煩 與 喜 好 比貪 嗔 要 溫 和 得 多 。 證 得 二 果 的 聖 者 會 用 省 察 智 來 觀 察 , 也 會發 現 厭 煩 與 喜 好 仍 然 會 產 生 苦 。一 來 者 ( 二 果 聖 者 ) 所 經 歷 的 道 心 與 初 果 相 似 , 但 並 非相 同 , 也 很 難 用 言 語 表 達 ; 接 著 會 生 起 類 似 的 但 不 完 全 相 同的 果 心 。 證 得 初 果 時 , 那 種 心 神 不 寧 的 感 覺 不 會 在 證 得 二 果時 生 起 。 此 時 內 心 有 完 全 解 脫 的 感 覺 , 通 常 不 會 流 淚 , 可 以說 是 大 喜 , 雖 然 大 喜 不 會 立 刻 生 起 。 心 再 度 寂 止 , 即 無 所 有的 境 界 , 這 種 經 驗 很 真 實 。 在 這 種 境 界 中 , 身 體 、 樹 木 、 房子 、 車 子 、 道 路 、 灌 木 和 高 山 並 非 消 失 了 , 就 相 對 層 次 而 言 ,它 們 仍 然 存 在 , 就 絕 對 層 次 而 言 , 它 們 只 是 一 堆 由 能 量 聚 合而 成 的 分 子 , 聚 合 又 分 散 ; 它 們 聚 合 成 某 種 形 式 , 形 成 各 種現 象 。 無 所 有 的 境 界 就 是 : 在 一 剎 那 間 體 驗 到 一 切 事 物 變 為碎 片 , 而 不 再 經 歷 生 起 的 境 界 。212


在 證 得 道 心 與 果 心 前 , 我 們 必 須 先 證 得 不 同 的 內 觀 智 慧33 。 首 先 知 道 我 們 是 由 身 與 心 所 組 成 , 身 與 心 並 非 一 體 , 只是 互 相 依 存 ( 這 是 名 色 分 別 智 )。 其 次 , 一 切 現 象 的 本 質 是生 起 後 必 定 會 消 失 ( 這 是 生 滅 隨 觀 智 )。 接 著 , 我 們 會 觀 察到 一 切 現 象 都 會 壞 滅 ( 這 是 壞 滅 隨 觀 智 )。 當 我 們 看 到 壞 滅的 現 象 時 , 除 非 我 們 已 經 證 得 道 心 , 否 則 可 能 會 心 生 怖 畏 ( 這是 怖 畏 現 起 智 )。 如 果 心 生 怖 畏 , 就 要 向 老 師 請 教 , 並 獲 得勇 氣 。 我 們 必 須 知 道 : 修 持 內 觀 智 慧 禪 法 , 這 種 怖 畏 是 修 行的 一 個 階 段 , 不 是 出 了 差 錯 。 在 修 習 內 觀 時 , 我 們 也 了 解 身與 心 的 因 果 關 係 , 如 我 們 在 《 布 吒 婆 樓 經 》 中 所 看 到 的 , 身體 由 四 大 組 成 , 由 食 物 所 養 , 所 以 四 大 和 食 物 是 因 , 而 身 體是 果 , 我 們 必 須 如 此 觀 察 。在 修 習 內 觀 智 慧 禪 時 , 有 了 怖 畏 的 體 驗 後 , 又 把 它 放下 , 此 時 , 會 迫 切 的 去 修 行 , 並 希 望 能 解 脫 ( 這 是 欲 解 脫 智 )。33有 十 六 種 觀 智 , 根 據 《 清 淨 道 論 》、《 身 念 處 禪 觀 修 法 》 和 《 四念 處 禪 修 法 》, 茲 臚 列 於 下 :1、 名 色 分 別 智 ,2、 緣 覺 智 ( 或 譯為 把 握 因 緣 智 ),3、 審 察 遍 知 智 ( 或 譯 為 三 法 印 智 ),4、 生 滅 隨觀 智 ,5、 壞 滅 隨 觀 智 ,6、 怖 畏 現 起 智 ,7、 過 患 隨 觀 智 ,8、 厭離 隨 觀 智 ,9、 欲 解 脫 智 ,10、 審 察 隨 觀 智 ,11、 行 捨 智 ,12、隨 順 智 ,13、 種 姓 智 ,14、 道 智 ,15、 果 智 ,16、 返 照 智 。《 清淨 道 論 》 又 將 道 智 分 為 四 種 , 即 :1、 須 陀 洹 道 智 ,2、 斯 陀 含 道智 ,3、 阿 那 含 道 智 ,4、 阿 羅 漢 道 智 。( 見 第 二 十 二 品 -- 說 智見 清 淨 品 )213


接 著 , 出 離 心 與 離 欲 使 我 們 能 證 得 道 心 , 證 得 道 心 ( 道 智 )後 , 我 們 能 如 實 的 了 知 事 物 的 真 相 。 隨 之 生 起 的 果 心 ( 果 智 )使 我 們 不 再 懷 疑 所 經 歷 的 , 而 每 一 刻 的 果 心 會 越 來 越 強 , 之前 的 果 心 通 常 會 在 記 憶 中 消 失 。 所 以 我 們 對 剛 生 起 的 果 心 會有 最 深 的 印 象 , 因 為 它 會 帶 來 大 喜 與 解 脫 。事 實 上 , 很 少 人 能 體 證 道 心 , 對 此 我 們 不 應 感 到 意 外 。因 為 大 部 份 的 人 都 受 貪 與 嗔 的 影 響 , 我 們 要 經 歷 兩 次 的 道心 , 才 能 使 貪 與 嗔 減 弱 。 在 去 除 貪 與 嗔 之 前 , 我 們 仍 須 不 斷的 禪 修 。證 了 二 果 後 , 我 們 還 有 兩 個 階 段 要 完 成 。 這 兩 個 階 段 顯然 是 最 難 的 。 我 們 必 須 完 全 放 下 自 我 , 使 貪 與 嗔 完 全 消 失 。再 經 歷 一 次 道 心 後 , 貪 與 嗔 將 被 根 除 , 於 是 前 五 個 「 結 」 全部 去 除 , 也 就 是 所 謂 的 「 五 下 分 結 」 全 部 消 失 , 此 時 , 已 證得 三 果 , 成 為 不 還 者 , 意 指 此 生 結 束 後 , 不 會 再 回 來 人 間 。證 得 三 果 並 不 容 易 , 即 使 證 得 三 果 仍 有 五 個 結 需 要 斷 除 , 才能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 此 時 「 自 我 」 才 完 全 根 除 。 如 果 三 果 聖 人於 死 前 未 能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 由 於 仍 有 色 貪 及 無 色 貪 , 就 會 投生 到 淨 居 天 , 在 那 裡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 這 是 因 為 三 果 聖 者 仍 有五 上 分 結 , 仍 有 投 生 在 無 色 界 的 欲 望 。不 還 者 還 有 我 慢 與 痴 ( 無 明 ) 兩 個 結 。 此 處 的 痴 指 內 心深 處 非 常 隱 微 的 自 我 感 。「 慢 」 並 非 指 傲 慢 , 而 是 指 自 我 的214


「 想 像 」(a “conceiving” of a self)。 因 為 有 這 兩 個 結 , 所 以心 仍 會 掉 舉 , 當 然 這 種 掉 舉 與 世 俗 的 掉 舉 截 然 不 同 , 後 者 指心 不 斷 的 追 求 外 物 來 滿 足 欲 望 。 對 不 還 者 而 言 , 由 於 隱 微 的自 我 感 仍 未 消 失 , 所 以 仍 未 完 全 脫 離 苦 。 修 行 到 了 這 個 階段 , 要 觀 察 的 心 理 活 動 變 得 非 常 隱 微 , 那 些 比 較 粗 的 「 蓋 」已 經 消 失 , 而 剩 下 的 掉 舉 也 變 得 非 常 微 細 , 一 旦 覺 察 到 它 的存 在 , 就 會 立 刻 消 失 , 所 以 三 果 聖 者 仍 需 繼 續 修 行 。欲 證 三 果 的 二 果 聖 者 應 以 類 似 的 方 法 修 行 , 即 觀 察 前 三個 結 ( 即 身 見 、 戒 禁 取 見 、 疑 ), 肯 定 它 們 已 經 消 失 , 並 觀察 貪 與 嗔 , 肯 定 貪 與 嗔 已 經 變 薄 弱 。 二 果 聖 者 的 「 自 我 」 遠比 三 果 聖 者 來 得 大 。 當 我 們 觀 察 自 我 時 , 會 發 現 並 沒 有 「 人 」存 在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我 們 仍 感 覺 到 有 「 人 」 在 說 話 和 反 應 ,這 是 因 為 仍 有 某 種 程 度 的 貪 與 嗔 。 因 此 我 們 要 有 正 見 , 重 新生 起 果 心 , 並 觀 察 自 我 的 虛 幻 不 實 。 這 種 觀 察 必 須 非 常 徹 底和 深 入 , 因 為 證 得 不 還 果 是 極 大 的 轉 變 , 所 以 必 須 一 再 的 觀察 。 這 種 觀 察 不 只 是 理 智 的 觀 察 , 而 是 完 全 投 入 , 放 下 一 切 ,所 有 世 俗 的 事 物 都 要 放 下 。 尤 其 是 身 心 中 和 「 自 我 」 有 關 的都 要 去 觀 察 。此 外 , 必 須 有 極 強 的 決 心 , 那 麼 ( 三 果 ) 道 心 就 會 生 起 ,如 以 前 一 般 , 心 又 再 度 寂 止 , 此 時 , 沒 有 任 何 念 頭 ; 接 著 果心 會 生 起 。 在 三 果 道 心 生 起 前 , 由 於 心 已 經 體 驗 過 兩 次 的 道215


心 , 所 以 這 次 沒 有 強 烈 的 感 覺 , 而 道 心 是 很 短 的 , 而 隨 之 生起 的 果 心 只 是 一 種 認 知 , 沒 有 淚 水 和 大 喜 , 只 有 覺 知 和 清明 , 以 及 解 脫 感 :「 啊 , 終 於 解 脫 了 !」 而 不 再 有 之 前 證 果時 的 滿 足 感 , 心 也 非 常 清 楚 仍 有 餘 結 要 斷 除 。不 還 者 必 須 觀 察 剩 下 的 五 個 結 , 看 看 自 己 是 否 仍 想 投 生在 較 高 的 天 界 。 不 還 者 有 這 種 欲 望 , 所 以 會 希 望 一 切 都 是 愉快 的 和 宜 人 的 , 也 就 是 不 想 有 任 何 的 苦 。 當 然 這 也 是 一 般 人的 心 態 , 而 三 果 聖 者 不 止 於 此 。 這 種 心 態 成 為 一 種 內 在 的 動力 , 希 望 能 投 生 在 只 有 快 樂 沒 有 苦 的 無 色 界 。 這 種 強 烈 的 感覺 也 要 觀 察 , 而 剩 下 的 比 較 微 細 的 「 自 我 」 也 要 觀 察 。 佛 陀提 醒 弟 子 們 要 觀 察 這 欲 望 , 因 為 投 生 在 無 色 界 的 眾 生 壽 命 很長 , 一 旦 投 生 到 那 裏 , 就 會 有 無 數 劫 的 壽 命 , 所 以 有 些 天 人以 為 自 己 的 壽 命 是 無 限 的 。 在 人 間 , 有 許 多 苦 來 刺 激 我 們 修行 , 而 三 果 聖 者 所 投 生 的 淨 居 天 就 完 全 沒 有 苦 , 所 以 要 他 們徹 底 解 脫 是 很 難 的 , 所 以 佛 陀 說 : 這 種 欲 望 不 利 於 修 行 。不 還 者 應 更 進 一 步 去 除 剩 下 的 五 個 結 , 因 為 這 是 應 該 做的 , 而 不 還 者 也 的 確 感 到 剩 下 的 五 個 結 中 的 掉 舉 仍 然 是 苦 ;而 想 投 生 在 較 高 的 天 界 的 欲 望 雖 然 非 常 小 , 也 是 苦 , 而 這 隱微 的 , 尚 未 斷 除 的 「 自 我 」 也 是 苦 。修 行 的 最 後 一 步 和 之 前 的 大 致 一 樣 , 不 同 的 是 , 心 決 定216


要 讓 這 身 心 所 構 成 的 人 完 全 消 失 。 世 上 沒 有 任 何 事 物 可 以 留住 我 們 , 應 該 做 的 都 已 經 做 了 , 沒 有 甚 麼 事 需 要 做 。 一 如 以往 , 道 心 是 無 法 用 語 言 文 字 形 容 的 。 四 果 道 心 的 專 有 名 詞 是無 生 (non- occurrence), 因 為 「 不 受 後 有 」, 不 再 投 生 , 所 以稱 為 「 無 生 」。隨 之 生 起 的 果 心 就 有 此 感 受 。 佛 陀 說 未 曾 經 歷 過 此 境 界的 人 , 可 能 會 覺 得 這 境 界 非 常 可 怖 。 事 實 上 , 完 全 的 止 息 會帶 來 大 喜 。 這 種 經 驗 很 難 形 容 , 就 像 跌 入 雲 端 , 接 著 就 在 雲中 消 失 一 般 。 證 果 後 , 一 切 已 不 復 舊 觀 , 世 上 沒 有 任 何 事 物能 夠 影 響 阿 羅 漢 的 心 。 就 像 和 小 孩 子 玩 耍 般 , 我 們 會 對 小 孩子 很 友 善 , 樂 於 和 孩 子 們 相 處 , 當 和 他 們 玩 積 木 時 , 也 會 幫他 們 堆 砌 城 堡 , 然 而 我 們 會 對 這 遊 戲 認 真 嗎 ? 如 果 有 人 不 小心 踩 到 積 木 , 把 城 堡 毀 了 , 孩 子 們 或 許 會 大 叫 , 而 我 們 不 會 。當 然 我 們 也 在 幫 人 們 建 築 城 堡 , 有 機 會 的 話 , 我 們 要 告 訴 他們 不 值 得 花 時 間 去 建 這 些 城 堡 , 不 要 太 認 真 。 我 認 為 這 個 譬喻 將 證 果 後 的 心 境 說 得 非 常 清 楚 。 證 得 阿 羅 漢 的 聖 者 , 將 「 自我 」 徹 底 根 除 , 已 究 竟 解 脫 , 可 以 隨 時 回 到 苦 完 全 止 息 的 大喜 。經 中 記 載 佛 陀 證 得 涅 槃 後 , 安 住 其 中 , 體 驗 涅 槃 之 樂 達七 天 之 久 , 才 決 定 將 所 體 驗 到 的 和 世 人 分 享 。 這 種 自 我 感 的完 全 去 除 是 修 行 的 極 致 。 正 如 經 中 所 說 的 , 這 位 年 輕 、 出 身良 好 的 年 輕 人 離 家 出 家 , 修 行 證 果 ,「 所 應 做 已 做 , 不 受 後有 」, 最 後 , 甚 麼 事 情 也 沒 有 。217


三 學 、 七 清 淨 與 十 六 觀 智三 學 七 清 淨 十 六 觀 智戒 學 一 . 戒 清 淨定 學 二 . 心 清 淨三 . 見 清 淨1. 名 色 分 別 智四 . 度 疑 清 淨 2. 緣 攝 受 智五 . 道 非 道 智 見 清 淨 3. 思 惟 智4. 生 滅 隨 觀 智4. 生 滅 隨 觀 智5. 壞 滅 隨 觀 智6. 怖 畏 現 起 智7. 過 患 隨 觀 智慧 學 六 . 行 道 智 見 清 淨 8. 厭 離 隨 觀 智9. 欲 解 脫 智10. 審 查 隨 觀 智11. 行 捨 智12. 隨 順 智13. 種 姓 智 ( 第 六 、 第 七清 淨 之 間 )七 . 智 見 清 淨 14. 道 智15. 果 智16. 返 照 智218


34布 吒 婆 樓 經1 如 是 我 聞 : 一 時 世 尊 在 舍 衛 國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 時 布 吒 婆樓 苦 行 外 道 , 與 苦 行 外 道 眾 三 百 人 , 住 末 梨 園 中 , 提 陀迦 樹 環 遶 之 大 講 堂 。2 爾 時 世 尊 , 清 旦 , 著 衣 持 缽 , 入 舍 衛 城 乞 食 。 然 於 其 時 ,世 尊 念 言 :「 於 舍 衛 城 遊 行 乞 食 , 為 時 尚 早 , 寧 可 往 旁末 梨 園 中 , 提 陀 迦 樹 環 遶 之 大 講 堂 。」3 時 布 吒 婆 樓 苦 行 外 道 與 諸 多 侍 眾 共 坐 一 處 , 大 聲 喧 嚷 ,互 相 詈 罵 , 耽 於 種 種 無 益 議 論 , 即 論 王 、 論 盜 、 論 大 臣 、論 軍 隊 、 論 怖 畏 、 論 戰 爭 、 論 食 、 論 飲 、 論 衣 、 論 床 、論 鬘 、 論 香 、 論 親 戚 、 論 乘 具 、 論 部 落 、 論 村 莊 、 論 都市 、 論 鄉 間 、 論 婦 女 、 論 勇 士 、 論 市 街 、 論 瑣 事 、 論 亡靈 、 論 餘 雜 事 、 論 水 陸 起 源 , 及 論 斯 有 斯 無 等 。4 爾 時 布 吒 婆 樓 苦 行 外 道 遙 見 世 尊 自 彼 方 來 , 即 令 其 眾 ,靜 默 毋 嘩 , 曰 :「 諸 士 , 肅 靜 勿 作 聲 。 沙 門 瞿 曇 來 矣 。彼 愛 沈 默 , 並 讚 嘆 沈 默 。 蓋 知 吾 等 會 眾 沈 默 , 當 覺 來 訪34此 經 出 自 巴 利 大 藏 經 《 長 部 》 第 九 經 , 江 鍊 百 根 據 日 譯 本 重 譯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 印 行 ,1987。219


之 不 虛 也 。」 彼 等 苦 行 外 道 , 聞 是 言 已 , 眾 皆 沈 默 。5 世 尊 行 近 布 吒 婆 樓 所 。 布 吒 婆 樓 語 世 尊 曰 :「 善 來 世 尊 ,吾 等 歡 迎 世 尊 。 世 尊 久 不 來 此 。 請 坐 世 尊 。 此 座 之 設 ,為 世 尊 也 。」 世 尊 就 所 設 座 而 坐 。 布 吒 婆 樓 別 取 低 座 ,坐 於 一 旁 。 世 尊 問 布 吒 婆 樓 曰 :「 布 吒 婆 樓 , 今 汝 等 集此 , 為 何 論 議 ? 而 汝 等 論 議 何 故 中 止 耶 ?」6 布 吒 婆 樓 聞 是 言 已 , 答 世 尊 曰 :「 世 尊 , 吾 等 集 此 , 所欲 論 者 , 可 ( 且 ) 置 之 。 因 此 等 論 , 日 後 易 得 也 。 世 尊 ,曩 者 多 有 外 道 沙 門 婆 羅 門 , 集 此 論 議 場 所 , 就 增 上 想滅 , 發 論 議 曰 :『 增 上 想 滅 , 云 何 而 起 耶 ?』 時 有 一 類 ,作 是 說 言 :『 人 人 皆 以 無 因 無 緣 而 想 生 , 無 因 無 緣 而 想滅 。 生 時 即 有 , 滅 時 則 無 想 。』 斯 一 類 者 , 以 如 是 說 增上 想 滅 。 餘 者 , 作 是 說 言 :『 不 然 , 吾 友 , 想 實 人 我 也 。夫 人 我 , 有 來 有 去 。 來 時 即 有 想 , 去 時 即 無 想 。』 斯 類者 , 以 如 是 說 增 上 想 滅 。 復 有 餘 者 , 作 是 言 :『 不 然 。實 有 沙 門 、 婆 羅 門 , 具 大 神 通 、 大 威 力 。 其 於 人 也 , 移想 而 來 , 掣 想 而 去 。 移 來 則 有 想 , 掣 去 則 無 想 。』 斯 類者 , 以 如 是 說 增 上 想 滅 。 世 尊 , 爾 時 , 我 心 生 念 。 念 言世 尊 :『 嗚 乎 世 尊 , 精 通 此 法 。 倘 於 此 時 , 世 尊 在 者 ,倘 於 斯 時 , 善 逝 在 者 。 實 因 世 尊 熟 知 增 上 想 滅 者 也 。 世尊 , 何 者 是 增 上 想 滅 ?』」220


7 「 布 吒 婆 樓 , 彼 婆 羅 門 言 『 人 人 皆 以 無 因 無 緣 而 想 生 ,無 因 無 緣 而 想 滅 。』 誤 矣 ! 所 以 者 何 , 布 吒 婆 樓 , 有 因有 緣 , 人 之 想 生 ; 有 因 有 緣 , 人 之 想 滅 。 由 於 修 習 而 想生 , 由 於 修 習 而 他 想 滅 。」 世 尊 說 言 :「 云 何 修 習 ? 布吒 婆 樓 , 今 者 如 來 出 現 於 世 , 如 來 是 應 供 、 等 正 覺 、 乃至 身 業 、 語 業 , 清 淨 具 足 , 營 淨 生 活 , 具 足 戒 行 , 諸 根之 門 , 悉 為 守 護 。 具 足 正 念 正 知 , 自 知 滿 足 。35如 來 出 現 於 世 , 是 應 供 、 等 正 覺 、 明 行 足 、 善 逝 、 世間 解 、 無 上 調 御 丈 夫 、 天 人 師 、 佛 、 世 尊 。 如 來 於 此 世界 、 天 界 、 魔 界 、 梵 天 界 、 於 此 大 眾 、 諸 天 、 世 人 、 沙門 、 婆 羅 門 、 自 身 證 悟 , 而 為 說 示 。 如 來 宣 說 教 法 , 初善 、 中 善 、 終 亦 善 , 文 義 具 足 , 示 教 梵 行 , 完 全 清 淨 ,無 與 倫 比 。若 長 者 , 若 長 者 子 , 若 生 於 餘 種 姓 者 , 聽 受 如 來 教 法 ,彼 等 聽 受 已 , 信 仰 如 來 , 得 信 仰 故 , 如 是 思 惟 :「 障 礙哉 塵 勞 家 居 。 自 在 哉 出 家 生 活 。 專 修 梵 行 , 完 全 清 淨 ,耀 如 螺 鈿 , 若 處 居 家 , 殊 非 易 事 。 今 我 寧 可 剃 除 鬚 髮 ,著 袈 裟 衣 , 離 家 出 家 。」 乃 於 後 時 , 棄 捐 財 業 , 捨 去 親族 , 剃 除 鬚 髮 , 著 袈 裟 衣 , 離 家 出 家 。如 是 出 家 者 , 以 波 羅 提 木 叉 禁 制 , 而 住 持 戒 。 精 勤 正 行 ,雖 於 小 罪 亦 見 怖 畏 , 受 持 學 處 而 自 修 學 。 身 業 、 語 業 ,清 淨 具 足 , 營 淨 生 活 , 具 足 戒 行 ; 諸 根 之 門 , 悉 為 守 護 ,35以 下 三 段 經 文 請 參 考 《 沙 門 果 經 》40 至 42 段 。221


具 足 正 念 正 知 , 自 知 滿 足 。布 吒 婆 樓 , 比 丘 云 何 具 足 戒 行 ? 布 吒 婆 樓 , 今 有 比 丘 ,捨 殺 離 殺 , 不 用 刀 杖 , 懷 慚 愧 心 , 充 滿 慈 悲 , 利 益 一 切生 類 有 情 , 而 住 悲 憫 , 此 為 比 丘 戒 行 一 分 。 復 次 , 或 有沙 門 、 婆 羅 門 , 為 世 所 敬 , 食 他 信 施 , 然 於 諸 無 益 徒 勞之 行 , 若 許 願 還 願 , 乃 至 給 樹 根 , 施 藥 料 , 除 藥 料 等 。以 此 等 行 , 邪 命 自 活 , 今 於 是 事 , 皆 悉 捨 離 。 此 亦 為 比丘 戒 行 一 分 。 368 布 吒 婆 樓 , 比 丘 如 是 戒 行 具 足 , 因 戒 制 御 , 故 在 在 處 處 ,皆 無 怖 畏 。 如 是 乃 至 彼 具 足 聖 戒 聚 , 內 心 無 垢 , 純 淨 安樂 。 布 吒 婆 樓 , 比 丘 如 是 具 足 戒 行 。379 布 吒 婆 樓 , 比 丘 云 何 守 護 諸 根 之 門 。 布 吒 婆 樓 , 今 有比 丘 , 以 眼 見 色 時 , 不 取 總 相 , 亦 不 取 別 相 。 彼 若 無 所抑 制 , 則 其 眼 根 , 隨 生 貪 愛 、 憂 悲 、 過 惡 與 不 淨 法 。 彼御 此 眼 根 , 以 護 眼 根 , 令 其 眼 根 , 歸 於 制 禦 ; 以 耳 聞 聲時 , 亦 復 如 是 ; 以 鼻 嗅 香 時 , 亦 復 如 是 ; 以 舌 嚐 味 時 ,亦 復 如 是 ; 以 身 觸 所 觸 時 , 亦 復 如 是 ; 乃 至 以 意 知 法 ( 境 )時 , 不 取 總 相 , 亦 不 取 別 相 。 彼 若 無 所 抑 制 , 則 其 意 根 ,隨 生 貪 愛 、 憂 悲 、 過 惡 與 不 淨 法 。 彼 御 此 意 根 , 以 護 意根 , 令 其 意 根 歸 於 制 禦 。 此 諸 聖 根 , 具 足 制 禦 , 內 心 無垢 , 純 淨 安 樂 。 布 吒 婆 樓 , 比 丘 如 是 守 護 諸 根 之 門 。36請 參 考 《 沙 門 果 經 》43 至 62 段 。37以 下 經 文 請 參 考 《 沙 門 果 經 》64 至 68 段 , 見 《 長 部 經 典 》38至 39 頁 。222


復 次 , 布 吒 婆 樓 , 比 丘 云 何 具 足 正 念 正 知 ? 今 有 比 丘 ,若 進 若 退 , 悉 以 正 知 ; 直 視 、 周 視 , 悉 以 正 知 。 若 屈 伸手 足 , 若 執 持 衣 缽 , 若 飲 食 咀 嚼 , 若 大 小 便 利 , 若 行 住坐 臥 , 若 覺 醒 語 默 , 於 一 切 時 , 悉 以 正 智 。 布 吒 婆 樓 ,比 丘 如 是 具 足 正 念 正 知 。復 次 , 布 吒 婆 樓 , 比 丘 云 何 自 知 滿 足 ? 今 有 比 丘 , 以 衣保 身 , 以 食 養 體 , 自 知 滿 足 。 任 往 何 處 , 持 與 俱 行 , 如有 翼 鳥 , 任 飛 何 處 , 羽 翼 隨 身 。 此 比 丘 亦 復 如 是 , 以 衣保 身 , 以 食 養 體 , 自 知 滿 足 , 任 往 何 處 , 持 與 俱 行 , 布吒 婆 樓 , 比 丘 如 是 自 知 滿 足 。具 足 如 此 聖 戒 聚 , 聖 諸 根 制 禦 , 聖 正 念 正 知 , 聖 滿 足 比丘 , 或 在 靜 處 , 或 在 樹 下 , 或 在 山 谷 , 或 在 巖 窟 , 或 在塚 間 , 或 在 林 藪 , 或 在 露 野 地 , 或 在 藁 堆 , 離 世 閑 居 ,彼 受 施 食 還 , 食 已 , 結 跏 趺 座 , 端 身 安 住 於 深 正 念 。彼 於 世 間 , 棄 除 貪 欲 , 住 無 貪 欲 心 , 離 去 貪 欲 , 令 心 淨化 , 棄 除 害 心 , 棄 除 嗔 恚 , 住 不 害 心 , 普 為 利 益 慈 愍 一切 生 類 有 情 。 離 去 害 心 , 離 嗔 恚 , 令 心 淨 化 。 棄 除 昏 沉 ,棄 除 睡 眠 , 離 去 惛 睡 , 繫 想 分 明 , 正 念 正 知 。 離 去 昏 睡 ,令 心 淨 化 , 棄 除 掉 舉 , 及 以 惡 作 , 住 心 輕 安 , 內 心 寂 靜 。離 去 掉 舉 , 及 以 惡 作 , 令 心 淨 化 , 棄 除 疑 惑 , 住 離 疑 惑 ,而 於 淨 法 無 有 疑 惑 。 離 去 疑 惑 , 令 心 淨 化 。10 捨 此 五 蓋 , 觀 自 身 者 , 便 生 歡 喜 。 歡 喜 者 生 喜 , 懷 喜 者身 安 穩 , 身 安 穩 便 覺 樂 , 樂 則 心 入 三 昧 。 彼 離 諸 欲 , 離223


不 善 法 , 有 尋 有 伺 , 離 生 喜 樂 , 入 住 初 禪 。 因 此 先 滅 欲想 , 是 時 生 離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時 , 具 有 離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故 想 生 ,由 修 習 故 他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彼 已 離 生 喜 樂 , 潤 漬 其 身 , 周 遍 盈 滿 , 全 身 到 處 無 不 遍滿 離 生 喜 樂 。 因 此 先 滅 欲 想 , 是 時 生 離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實 想 。譬 如 善 巧 浴 僕 , 或 其 弟 子 , 於 盥 浴 器 , 而 撒 澡 豆 , 以 水漬 調 , 澡 豆 受 潤 , 因 潤 散 碎 , 內 外 俱 潤 , 以 至 周 遍 , 無不 遍 滿 。 比 丘 亦 復 如 是 , 離 生 喜 樂 , 潤 澤 其 身 , 周 遍 盈滿 , 全 身 到 處 , 無 不 遍 滿 離 生 喜 樂 。 因 此 先 滅 欲 想 , 是時 生 離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 時 , 具有 離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故 他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11 世 尊 復 言 :「 布 吒 婆 樓 , 復 有 比 丘 , 滅 除 尋 伺 , 內 心 靜安 , 得 心 一 境 相 , 無 尋 無 伺 , 定 生 喜 樂 , 入 第 二 禪 。 是時 先 滅 離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同 時 生 定 生 喜 樂 之 微 妙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 時 , 具 有 定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實 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 故 他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習 也 。」定 生 喜 樂 , 潤 澤 其 身 , 周 遍 盈 滿 , 全 身 到 處 , 無 不 遍 滿無 喜 之 樂 。 譬 如 有 水 湧 出 深 泉 , 其 水 不 從 東 來 , 不 從 西來 , 不 從 北 來 , 不 從 南 來 , 而 時 時 予 以 驟 雨 。 由 此 深 泉224


湧 出 涼 水 , 以 此 涼 水 , 潤 漬 深 泉 , 周 遍 盈 溢 , 且 復 充 滿全 泉 之 水 , 無 不 普 洽 。 比 丘 如 是 , 定 生 喜 樂 , 潤 漬 其 身 ,周 遍 盈 滿 , 全 身 到 處 , 無 不 遍 滿 定 生 喜 樂 。12 世 尊 復 言 :「 布 吒 婆 樓 , 復 有 比 丘 , 離 喜 住 捨 , 正 念 正知 , 身 受 快 樂 , 如 諸 聖 說 ,『 捨 念 樂 住 。』 入 第 三 禪 。是 時 先 滅 定 生 喜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同 時 生 捨 樂 之 微 妙 真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彼 於 是 時 , 具 有 捨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如是 由 修 習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 故 他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譬 如 青 紅 白 蓮 , 一 一 蓮 池 , 是 蓮 皆 生 水 中 , 皆 長 水 中 ,皆 浸 水 中 , 為 水 所 養 , 由 頂 至 根 , 以 水 潤 漬 , 周 遍 盈 溢 ,且 復 充 滿 , 全 身 到 處 , 無 不 遍 滿 無 喜 之 樂 。13 世 尊 復 言 :「 布 吒 婆 樓 , 復 有 比 丘 , 捨 樂 離 苦 , 先 滅 憂喜 , 不 苦 不 樂 , 捨 念 清 淨 , 入 第 四 禪 。 是 時 先 滅 捨 樂 之微 妙 真 實 想 , 同 時 生 不 苦 不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故 , 彼 於 是 時 , 具 有 不 苦 不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如 是 由 修習 故 想 生 , 由 修 習 故 他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譬 如 有 人 , 由 頂 至 踵 , 以 白 淨 衣 被 覆 , 全 身 到 處 惟 白 淨衣 。 比 丘 亦 復 如 是 , 以 純 淨 心 充 滿 其 身 , 全 身 到 處 惟 純淨 心 , 周 洽 普 遍 。 如 是 心 寂 靜 純 淨 , 無 有 煩 惱 , 離 隨 煩惱 , 柔 然 將 動 , 恆 安 住 於 不 動 相 中 , 爾 時 比 丘 , 以 心 傾注 於 智 見 。 彼 知 是 事 :「 我 身 由 色 成 , 四 大 種 成 , 父 母所 生 , 粥 飯 長 養 , 為 無 常 、 破 壞 、 粉 碎 、 斷 絕 、 壞 滅 之法 , 又 我 之 識 依 存 於 此 , 與 此 關 聯 。」225


譬 如 琉 璃 寶 珠 , 美 麗 優 雅 , 八 面 玲 瓏 , 磨 治 瑩 明 , 清 澄無 濁 , 具 一 切 美 相 , 以 索 貫 之 , 索 深 青 色 , 若 深 黃 色 ,若 赤 紅 色 , 若 純 白 色 , 若 淡 黃 色 , 有 目 之 士 , 置 掌 而 觀 ,當 如 是 觀 此 琉 璃 之 相 。 比 丘 如 是 , 心 寂 靜 純 淨 ,… 爾 時比 丘 , 以 心 傾 注 於 智 見 。 彼 知 是 事 : 我 身 由 色 成 … 我 之識 依 存 於 此 , 與 此 關 聯 。14 世 尊 復 言 :「 布 吒 婆 樓 , 復 有 比 丘 , 超 出 所 有 色 想 , 滅障 礙 想 , 不 憶 異 想 , 故 達 空 是 無 邊 之 空 無 邊 處 , 因 此 先滅 此 想 , 同 時 生 空 無 處 樂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於 是 時 , 惟 有 空 無 邊 處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故 想生 , 由 修 習 故 他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38今 有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 作 如 是 論 , 作 如 是 見 :「 此 我 為有 色 , 四 大 所 成 , 父 母 所 生 , 而 身 壞 時 , 斷 滅 消 失 , 死後 無 存 。 於 是 此 我 , 全 歸 斷 滅 。復 有 餘 者 於 此 作 是 說 言 :「 汝 言 之 我 , 斯 我 實 存 , 予 決不 謂 斯 我 不 存 。 然 而 此 我 , 非 全 斷 滅 。 猶 有 他 我 , 是 天而 有 色 , 屬 於 欲 界 , 養 於 段 食 , 汝 不 知 見 , 予 知 見 之 。此 我 身 壞 , 斷 滅 消 失 , 死 後 無 存 , 於 是 此 我 , 全 歸 斷 滅 。復 有 餘 者 於 此 作 是 說 言 :「 汝 言 之 我 , 斯 我 實 存 , 予 決不 謂 斯 我 不 存 , 然 而 此 我 , 非 全 斷 滅 , 猶 有 他 我 , 是 天而 有 色 , 且 意 所 成 , 肢 節 具 足 , 諸 養 無 闕 , 汝 不 知 見 ,予 知 見 之 。 此 我 身 壞 , 斷 滅 消 失 , 死 後 無 存 。 於 是 此 我 ,38以 下 四 段 出 自 《 長 部 》 第 一 經 《 梵 網 經 》 第 三 < 誦 品 >。226


全 歸 斷 滅 。復 有 餘 者 於 此 作 是 說 言 :「 汝 言 之 我 , 斯 我 實 存 , 予 決不 謂 , 斯 我 不 存 , 然 而 此 我 , 非 全 斷 滅 。 猶 有 他 我 , 超出 一 切 色 想 , 滅 有 對 想 , 不 憶 異 想 , 故 達 空 是 無 邊 之 空無 邊 處 。 汝 不 知 見 , 予 知 見 之 。 此 我 身 壞 , 斷 滅 消 失 ,死 後 無 存 。 於 是 此 我 , 全 歸 斷 滅 。15 世 尊 復 言 :「 布 吒 婆 樓 , 復 有 比 丘 , 超 出 所 有 空 無 邊 處 ,達 識 是 無 邊 之 邊 處 , 因 此 先 滅 空 無 邊 處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同 時 生 無 所 有 處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 時 ,具 有 識 無 邊 處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故 想 生 , 由 修習 故 他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16 世 尊 復 言 :「 布 吒 婆 樓 , 復 有 比 丘 , 超 出 所 有 識 無 邊 處 ,達 所 有 皆 無 之 無 所 有 處 , 因 此 先 滅 識 無 邊 處 之 微 妙 真 實想 , 同 時 生 無 所 有 處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以 此 之 故 , 彼 於 是時 , 具 有 無 所 有 處 之 微 妙 真 實 想 , 如 是 由 修 習 故 想 生 ,由 修 習 故 他 想 滅 , 此 由 於 修 習 也 。17 布 吒 婆 樓 , 以 比 丘 有 獨 特 之 想 , 彼 便 由 前 至 後 , 次 第 以至 想 之 極 致 , 處 此 想 之 極 致 時 , 彼 作 是 念 :「 思 慮 之 事 ,於 我 為 惡 ; 不 思 慮 事 , 於 我 為 善 。 設 我 仍 有 思 慮 意 欲 ,我 之 此 想 雖 得 消 滅 , 而 餘 粗 想 將 復 再 生 。 我 今 寧 可 不 為思 慮 , 不 起 意 欲 。」 彼 便 不 為 思 慮 , 不 起 意 欲 。 不 為 思慮 不 起 意 欲 已 , 其 想 即 滅 , 餘 想 不 生 , 而 彼 想 滅 。 布 吒婆 樓 , 如 是 次 第 以 至 增 上 想 滅 智 定 。227


18 「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汝 曾 聞 如 斯 次 第 增 上 想 滅 智定 否 ?」 否 也 , 世 尊 , 今 吾 唯 知 世 尊 所 說 , 謂 :「 以 比丘 有 獨 特 之 想 , 彼 便 由 前 至 後 , 次 第 以 至 想 之 極 致 , 處此 想 之 極 致 時 , 彼 作 是 念 :『 思 慮 之 事 , 於 我 為 惡 ; 不思 慮 事 , 於 我 為 善 。 設 我 仍 有 思 慮 意 欲 , 我 之 此 想 雖 得消 滅 , 而 餘 粗 想 , 將 復 再 生 。 我 今 寧 可 不 為 思 慮 , 不 起意 欲 。』 彼 便 不 為 思 慮 , 不 起 意 欲 。 不 為 思 慮 不 起 意 欲已 , 其 想 即 滅 , 餘 想 不 生 , 而 彼 想 滅 。 布 吒 婆 樓 , 如 是次 第 以 增 上 想 滅 智 定 。」 布 吒 婆 樓 , 實 如 是 也 。19 「 世 尊 , 世 尊 說 示 想 之 極 致 , 為 一 為 多 耶 ?」,「 布 吒 婆樓 , 吾 所 說 示 想 之 極 致 , 亦 一 亦 多 。」,「 如 是 世 尊 , 云何 說 示 想 之 極 致 , 亦 一 亦 多 耶 ?」,「 布 吒 婆 樓 , 實 如 是如 是 而 想 滅 , 遂 如 是 如 是 現 想 之 極 致 。 布 吒 婆 樓 , 故 吾說 示 想 之 極 致 , 亦 一 亦 多 。」20 「 世 尊 , 先 有 想 生 , 然 後 智 生 耶 ? 先 有 智 生 , 然 後 想 生耶 ? 抑 智 與 想 非 前 非 後 而 生 耶 ?」 布 吒 婆 樓 , 先 有 想生 , 然 後 智 生 ; 實 由 想 生 , 而 智 生 起 , 是 以 人 人 皆 悉 自知 :「 實 由 此 緣 故 , 於 吾 生 智 慧 。」 布 吒 婆 樓 , 可 知 依此 理 趣 , 先 生 想 , 後 生 智 , 由 想 生 故 有 智 生 起 。21 「 世 尊 , 想 即 人 我 耶 , 抑 想 與 我 為 異 耶 ?」 布 吒 婆 樓 ,汝 以 何 者 為 我 耶 ?「 世 尊 , 吾 自 思 惟 , 粗 我 有 形 , 四 大所 成 , 段 食 所 養 。」 布 吒 婆 樓 , 汝 之 粗 我 有 形 , 四 大 所成 , 段 食 所 養 。 設 若 真 實 , 布 吒 婆 樓 , 則 汝 想 與 我 , 實228


非 一 物 。 布 吒 婆 樓 , 由 此 差 別 智 , 可 得 而 知 , 想 我 非 一 ,布 吒 婆 樓 , 如 是 粗 我 有 形 , 四 大 所 成 , 段 食 所 養 。 但 於此 人 , 猶 有 一 想 生 , 他 想 滅 。 布 吒 婆 樓 , 由 此 差 別 , 可得 而 知 , 想 我 實 非 一 。22 「 世 尊 , 吾 以 我 為 意 所 成 , 肢 節 具 足 , 諸 根 圓 滿 。」 布吒 婆 樓 , 汝 之 我 為 意 之 所 成 。 肢 節 具 足 , 諸 根 圓 滿 。 設若 真 實 , 布 吒 婆 樓 , 則 汝 想 與 我 , 實 非 一 物 。 布 吒 婆 樓 ,由 此 差 別 智 , 可 得 而 知 , 想 我 非 一 。 布 吒 婆 樓 , 如 是 我為 意 所 成 , 肢 節 具 足 , 諸 根 圓 滿 。 但 於 此 人 , 猶 有 一 想生 , 他 想 滅 。 布 吒 婆 樓 , 由 此 差 別 , 可 得 而 知 , 想 我 實非 一 也 。23 「 世 尊 , 吾 以 我 為 無 形 , 而 想 所 成 。」 布 吒 婆 樓 , 汝 之我 為 無 形 , 而 想 所 成 。 設 若 真 實 , 布 吒 婆 樓 , 則 汝 想 與我 , 實 非 一 物 。 布 吒 婆 樓 , 由 此 差 別 智 , 可 得 而 知 , 想我 非 一 , 布 吒 婆 樓 , 如 是 我 為 無 形 , 而 想 所 成 。 但 於 此人 , 猶 有 一 想 生 , 他 想 滅 。 布 吒 婆 樓 , 由 此 差 別 , 可 得而 知 , 想 我 實 非 一 。24 「 復 次 世 尊 , 人 我 即 為 想 耶 ? 抑 想 與 我 為 異 耶 ? 斯 義 吾可 得 知 不 ?」 布 吒 婆 樓 , 我 與 想 為 同 一 耶 ? 抑 想 與 我 為各 異 耶 ? 汝 欲 知 此 , 甚 難 甚 難 。 以 汝 依 他 宗 見 , 有 他 宗信 仰 , 持 他 宗 所 期 , 以 他 宗 之 研 究 為 歸 , 以 他 宗 之 行 持為 旨 故 。25 世 尊 , 若 吾 依 他 宗 見 , 有 他 宗 信 仰 , 持 他 宗 所 期 , 以 他229


宗 之 研 究 為 歸 , 以 他 宗 之 行 持 為 旨 者 , 故 此 想 即 為 人 我耶 ? 抑 我 與 想 為 各 異 耶 ? 知 之 甚 難 , 如 是 世 尊 。復 欲 請 問 , 世 界 常 住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布 吒 婆 樓 , 世 界 常 住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 此為 吾 所 不 記 。如 是 世 尊 , 此 世 界 無 常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布 吒 婆 樓 , 世 界 無 常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 此為 吾 所 不 記 。復 次 世 尊 , 世 界 有 限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 布吒 婆 樓 , 世 界 有 限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 此 為吾 所 不 記 。復 次 世 尊 , 世 界 無 限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 布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26 復 次 世 尊 , 此 命 與 身 為 一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耶 ?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 復 次 世 尊 , 此 命 與 身 各異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不 記 。27 如 是 世 尊 , 如 來 死 後 存 在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 布 吒 婆 樓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 如 是 世 尊 , 如 來 死 後 不 存 在 耶 , 唯 此 真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 如 是 世尊 , 如 來 死 後 亦 存 在 亦 不 存 在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妄 耶 ?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 如 是 世 尊 , 如 來 死 後亦 非 存 在 亦 非 不 存 在 耶 , 唯 此 真 實 而 餘 者 為 虛 妄 耶 ? 布230


吒 婆 樓 , 此 為 吾 所 不 記 。28 「 世 尊 , 凡 此 等 等 , 世 尊 何 故 判 為 不 記 耶 ?」 布 吒 婆 樓 ,此 不 與 義 合 , 不 與 法 合 , 非 根 本 梵 行 , 非 趣 出 離 , 非 趣離 欲 , 非 趣 止 滅 , 非 趣 寂 靜 , 非 趣 證 悟 , 非 趣 正 覺 , 非趣 涅 槃 , 是 故 判 為 不 記 。29 「 如 是 世 尊 , 世 尊 所 記 為 何 ?」 布 吒 婆 樓 ,「 此 是 苦 」,實 吾 所 記 者 也 。 布 吒 婆 樓 ,「 此 是 苦 集 」, 實 吾 所 記 者 也 。布 吒 婆 樓 ,「 此 是 苦 滅 」, 實 吾 所 記 者 也 。 布 吒 婆 樓 ,「 此是 趣 苦 滅 之 道 」, 實 吾 所 記 者 也 。30 「 然 世 尊 所 記 , 為 何 故 耶 ?」 布 吒 婆 樓 , 此 實 合 義 合 法 ,是 根 本 梵 行 , 是 趣 出 離 , 是 趣 離 欲 , 是 趣 止 滅 , 是 趣 寂靜 , 是 趣 證 悟 , 是 趣 正 覺 , 是 趣 涅 槃 , 故 為 吾 所 記 。「 誠然 世 尊 , 誠 然 善 逝 。 世 尊 請 便 , 今 正 是 時 。」 於 是 世 尊起 座 而 去 。31 世 尊 去 未 久 , 苦 行 外 道 等 皆 向 布 吒 婆 樓 苦 行 外 道 譏 誚曰 :「 布 吒 婆 樓 , 於 沙 門 瞿 曇 所 說 , 作 如 是 讚 嘆 : 誠 然世 尊 , 誠 然 善 逝 。 然 於 「 世 間 常 住 耶 , 世 界 無 常 耶 ,「 世界 無 限 耶 , 世 界 有 限 耶 , 命 與 身 為 一 耶 , 命 與 身 各 異 耶 ,如 來 死 後 存 在 耶 , 如 來 死 後 不 存 在 耶 , 如 來 死 後 亦 存 在亦 非 不 存 在 耶 」, 凡 此 諸 問 , 吾 等 不 見 沙 門 瞿 曇 確 示 一法 。」 布 吒 婆 樓 聞 是 言 已 , 告 彼 等 苦 行 外 道 曰 :「 諸 士 ,世 間 常 住 耶 乃 至 如 來 死 後 亦 存 在 亦 非 不 存 在 耶 」, 凡 此諸 問 , 吾 固 不 見 沙 門 瞿 曇 確 示 一 法 。 但 沙 門 瞿 曇 所 說 之231


道 , 如 實 真 正 , 真 如 , 住 法 合 法 , 沙 門 瞿 曇 , 如 是 善 說 ,如 實 真 正 , 真 如 , 住 法 合 法 之 道 時 , 理 智 如 吾 者 , 何 由不 讚 嘆 此 善 說 法 者 耶 ?32 後 二 三 日 , 象 首 舍 利 弗 與 布 吒 婆 樓 詣 世 尊 所 , 象 首 舍 利弗 禮 敬 世 尊 , 坐 於 一 面 , 布 吒 婆 樓 亦 親 禮 世 尊 , 慇 勤 問訊 , 就 一 面 坐 。 布 吒 婆 樓 白 世 尊 言 :「 世 尊 , 世 尊 去 未久 , 苦 行 外 道 等 , 皆 向 吾 作 譏 誚 曰 :『 布 吒 婆 樓 , 於 沙門 瞿 曇 所 說 , 作 如 是 讚 嘆 : 誠 然 世 尊 , 誠 然 善 逝 。 然 於世 間 常 住 耶 , 乃 至 如 來 死 後 亦 存 在 亦 非 不 存 在 耶 , 凡 此諸 問 , 吾 等 不 見 沙 門 瞿 曇 確 示 一 法 。』 世 尊 , 吾 聞 是 言已 , 答 彼 等 苦 行 外 道 曰 :『 諸 士 , 世 間 常 住 耶 , 乃 至 如來 死 後 亦 存 在 亦 非 不 存 在 耶 , 凡 此 諸 問 , 吾 固 不 見 沙 門瞿 曇 確 示 一 法 。 然 沙 門 瞿 曇 所 說 之 道 , 如 實 真 正 , 真 如 ,住 法 合 法 , 沙 門 瞿 曇 , 如 是 善 說 如 實 真 正 真 如 , 住 法 合法 之 道 時 , 理 智 如 吾 者 , 何 由 不 讚 嘆 此 善 說 法 者 耶 。』」33 布 吒 婆 樓 , 彼 等 一 切 苦 行 外 道 , 皆 悉 盲 目 , 為 無 眼 子 ,而 於 其 中 , 唯 汝 一 人 具 眼 士 也 。 布 吒 婆 樓 , 我 所 說 法 ,有 決 定 記 , 不 決 定 記 。 布 吒 婆 樓 , 云 何 名 為 我 所 說 法 不決 定 記 ? 蓋 謂 「 世 界 常 住 耶 」 者 是 也 , 布 吒 婆 樓 , 此 為我 所 說 法 , 不 決 定 記 。 復 次 , 布 吒 婆 樓 謂 「 世 界 無 常 耶 」者 是 也 , 此 為 我 所 說 法 , 不 決 定 記 。 布 吒 婆 樓 , 謂 「 世界 有 限 耶 , 乃 至 如 來 死 後 亦 存 在 亦 非 不 存 在 耶 」 者 是也 , 此 亦 為 我 所 說 法 , 不 決 定 記 。232


布 吒 婆 樓 , 何 故 此 等 為 我 所 說 法 , 不 決 定 記 ? 布 吒 婆樓 , 以 此 等 不 與 義 合 , 不 與 法 合 , 非 根 本 梵 行 , 非 趣 出離 , 乃 至 非 趣 涅 槃 故 也 , 是 故 此 等 為 我 所 說 法 , 不 決 定記 。布 吒 婆 樓 , 云 何 名為 我 所 說 法 之 決 定 記 ? 布 吒 婆 樓 ,「 此 是 苦 」, 實 為 我 所說 法 之 決 定 記 。 布 吒 婆 樓 ,「 此 是 苦 集 」, 實 為 我 所 說 法之 決 定 記 。 布 吒 婆 樓 ,「 此 是 苦 滅 」, 實 為 我 所 說 法 之 決定 記 。 布 吒 婆 樓 ,「 此 是 趣 苦 滅 之 道 」, 實 為 我 所 說 法 之決 定 記 。布 吒 婆 樓 , 何 故 此 等 為 我 所 說 法 之 決 定 記 。 布 吒 婆 樓 ,以 此 等 與 義 合 , 與 法 合 , 是 根 本 梵 行 , 是 趣 出 離 , 乃 至是 趣 涅 槃 故 也 。 是 故 此 等 , 為 我 所 說 法 之 決 定 記 。34 布 吒 婆 樓 , 或 有 一 類 沙 門 婆 羅 門 , 謂 「 我 於 死 後 , 一 向安 樂 , 亦 無 病 。」 作 如 是 言 , 有 如 是 見 。 我 訪 彼 等 , 如是 問 曰 :「 諸 友 , 汝 等 謂 我 於 死 後 , 一 向 安 樂 , 亦 且 無病 , 作 如 是 言 , 有 如 是 見 , 真 實 不 耶 ?」 彼 等 聞 是 言 ,報 我 曰 :「 然 。」 我 又 問 曰 :「 諸 友 一 安 樂 之 世 界 , 汝 等實 知 實 見 耶 ?」 彼 等 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不 也 。」 我 又問 曰 :「 諸 友 , 汝 等 於 一 夜 或 一 日 , 於 半 夜 或 半 日 , 亦曾 審 知 有 一 向 安 樂 之 我 耶 ?」 彼 等 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不也 。」 我 又 問 曰 :「 諸 友 , 趨 於 一 向 安 樂 世 界 , 惟 此 道可 實 現 , 惟 此 路 得 通 達 。 汝 等 曾 了 知 耶 ?」 彼 等 聞 是 問 ,答 我 言 :「 不 也 。」 我 又 問 曰 :「 諸 友 , 生 彼 世 界 一 向 安233


樂 安 樂 之 天 神 曰 :『 尊 主 若 欲 實 現 一 向 安 樂 世 間 , 當 行善 業 , 當 行 正 道 , 當 步 正 道 , 所 以 者 何 ? 吾 等 所 行 正 爾 ,故 得 生 於 一 向 安 樂 世 界 。』 汝 等 曾 聞 其 說 示 耶 ?」 彼 等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不 也 。」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彼 等 沙 門 婆 羅 門 所 說 , 合 正 理 否 ?35 譬 如 有 人 , 作 如 是 言 :「 吾 於 此 國 中 , 求 交 且 愛 第 一 美女 。」 餘 人 若 問 :「 吾 友 , 汝 於 此 國 中 , 求 交 且 愛 第 一美 女 , 則 汝 當 知 , 國 中 所 謂 第 一 美 女 , 屬 剎 帝 利 族 耶 ,婆 羅 門 族 耶 , 吠 舍 耶 , 抑 首 陀 羅 耶 。」 彼 聞 是 言 , 答 曰 :「 不 知 。」又 問 彼 曰 :「 吾 友 , 汝 於 國 中 , 求 交 且 愛 第 一 美 女 , 則汝 當 知 , 在 此 國 中 , 第 一 美 女 , 名 何 姓 何 , 彼 女 身 軀 ,長 耶 短 耶 ? 適 中 耶 ? 彼 女 皮 膚 , 青 黑 耶 ? 純 黑 耶 ? 黃 金色 耶 ? 彼 女 所 住 , 村 落 鄉 鎮 耶 ? 抑 城 市 耶 ?」 彼 聞 是問 , 答 曰 :「 不 知 。」又 問 彼 曰 :「 吾 友 , 汝 求 交 且 愛 者 , 汝 竟 不 知 其 人 , 不見 其 人 耶 !」 彼 聞 是 問 , 答 曰 :「 唯 然 。」 布 吒 婆 樓 ,於 汝 意 云 何 , 此 人 所 說 , 合 正 理 不 ? 世 尊 , 此 人 所 說 ,實 不 合 正 理 也 。36 布 吒 婆 樓 , 沙 門 婆 羅 門 亦 復 如 是 , 謂 「 我 於 死 後 , 一 向安 樂 , 亦 且 無 病 。」 作 如 是 言 , 有 如 是 見 。 我 訪 彼 等 ,如 是 問 曰 :「 諸 友 , 汝 等 謂 我 死 後 , 一 向 安 樂 , 亦 且 無病 , 作 如 是 言 , 有 如 是 見 , 真 實 不 耶 ?」 彼 等 聞 是 問 ,234


答 我 言 :「 不 也 。」我 又 問 曰 :「 諸 友 , 汝 等 於 一 夜 或 一 日 , 於 半 夜 或 半 日 ,亦 曾 審 知 一 向 安 樂 之 我 耶 ?」 彼 等 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唯然 。」我 又 問 曰 :「 諸 友 , 趨 於 一 向 安 樂 世 界 , 惟 此 道 可 實 現 ,惟 此 路 得 通 達 。 汝 等 曾 了 知 耶 ?」 彼 等 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不 也 。」我 又 問 曰 :「 諸 友 , 生 彼 世 界 一 向 安 樂 之 天 神 曰 :『 尊 主 ,若 實 現 一 向 安 樂 世 界 , 當 行 善 業 , 當 行 正 道 , 所 以 者 何 ?吾 等 行 此 , 故 得 生 於 一 向 安 樂 世 界 。』 汝 等 曾 聞 其 說 示耶 ?」 彼 聞 是 問 , 答 我 言 :「 不 也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此 人 所 說 , 合 正 理 不 ? 世 尊 ,此 等 沙 門 婆 羅 門 所 說 , 實 不 合 正 理 也 。37 布 吒 婆 樓 , 例 如 有 人 , 於 四 衢 道 處 , 欲 樹 立 一 梯 , 以 登殿 堂 , 餘 人 問 彼 曰 :「 今 者 吾 君 欲 立 一 梯 , 以 登 殿 堂 ,而 此 殿 堂 , 在 東 方 耶 ? 在 西 方 耶 ? 在 北 方 耶 ? 抑 南 方耶 ? 其 堂 高 耶 ? 低 耶 ? 抑 適 中 耶 ? 君 知 之 耶 ?」 彼 於 此問 答 曰 :「 不 知 。」餘 人 又 問 :「 今 者 吾 友 , 欲 立 一 梯 , 以 登 殿 堂 , 而 此 殿堂 , 君 竟 不 知 不 見 耶 ?」 彼 於 此 問 , 答 曰 :「 唯 然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此 人 所 說 , 合 正 理 否 ? 世 尊 ,此 人 所 說 , 實 不 合 正 理 也 。38 布 吒 婆 樓 , 沙 門 婆 羅 門 , 亦 復 如 是 , 謂 「 我 於 死 後 , 一235


向 安 樂 , 亦 且 無 病 。」 作 如 是 言 , 有 如 是 見 。 布 吒 婆 樓 ,於 汝 意 云 何 ? 彼 等 沙 門 婆 羅 門 所 說 , 合 正 理 否 ? 世 尊 ,彼 等 沙 門 婆 羅 門 所 說 , 實 不 合 正 理 也 。39 布 吒 婆 樓 , 實 有 三 種 我 得 , 即 粗 我 得 , 意 所 成 我 得 , 無形 我 得 。 布 吒 婆 樓 , 何 者 是 粗 我 得 耶 ? 有 形 而 四 大 所成 , 段 食 所 養 者 , 粗 我 得 也 。 何 者 是 意 所 成 我 得 耶 ? 有形 而 肢 節 具 足 , 諸 根 圓 滿 者 , 意 所 成 我 得 也 。 何 者 是 無形 我 得 耶 ? 無 形 之 想 所 成 者 , 無 形 我 得 也 。40 布 吒 婆 樓 , 我 之 說 法 , 實 欲 使 永 斷 粗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自 身證 達 , 至 於 安 住 。 布 吒 婆 樓 , 汝 意 或 謂 :「 斷 離 染 汙 法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欲 自 證 達 , 至 於 安住 , 然 而 有 情 猶 住 苦 中 。」布 吒 婆 樓 , 勿 作 是 念 , 所 以 者 何 , 若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能 自 證 達 , 而 自 安 住 ,是 則 愉 悅 歡 喜 , 成 就 輕 安 , 又 得 正 念 正 知 , 住 於 安 樂 。41 布 吒 婆 樓 , 我 之 說 法 , 實 為 欲 使 永 斷 意 所 成 我 得 , 依 之隨 入 ,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自 身 證 達 , 至 於 安 住 。布 吒 婆 樓 , 汝 意 或 謂 :「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欲 自 證 達 , 至 於 安 住 , 然 而 有 情 猶住 苦 中 。」布 吒 婆 樓 , 勿 作 是 念 , 所 以 者 何 , 若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236


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 智 慧 充 廣 , 能 自 證 達 , 而 自 安 住 ,是 則 愉 悅 歡 喜 , 成 就 輕 安 , 又 得 正 念 正 知 , 住 於 安 樂 。42 布 吒 婆 樓 , 我 之 說 法 , 實 欲 使 永 斷 無 形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43 布 吒 婆 樓 , 又 若 有 人 , 向 我 問 曰 :「 尊 者 , 汝 之 說 法 ,云 何 永 斷 粗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耶 ?」 於 如 是 問 , 我 當 答 曰 :「 吾 友 ,我 之 說 法 , 如 是 欲 使 永 斷 粗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 離 染 汙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44 布 吒 婆 樓 , 又 若 有 人 , 向 我 問 曰 :「 尊 者 , 汝 之 說 法 ,云 何 永 斷 意 所 成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淨 法 ,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耶 ?」 於 如 是 問 , 我 當 答 曰 :「 吾 友 , 我 之 說 法 , 如 是 欲 使 永 斷 意 所 成 我 得 , 依 之 隨入 ,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45 布 吒 婆 樓 , 又 若 有 人 , 向 我 問 曰 :「 尊 者 , 汝 之 說 法 ,云 何 永 斷 無 形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法 ,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耶 ?」 於 如 是 問 , 我 當 答 曰 :「 吾友 , 我 之 說 法 , 如 是 欲 使 永 斷 無 形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我 之 所 說 , 合 正 理 不 ? 世 尊 ,世 尊 所 說 , 實 合 正 理 也 。46 布 吒 婆 樓 , 猶 如 樹 立 一 梯 於 殿 堂 下 , 欲 登 一 殿 堂 , 餘 人問 彼 曰 :「 今 者 吾 友 欲 立 一 梯 , 以 登 殿 堂 , 而 此 殿 堂 在237


東 方 耶 ? 在 西 方 耶 ? 在 南 方 耶 ? 抑 北 方 耶 ? 高 耶 ? 低耶 ? 抑 適 中 耶 ? 君 知 之 耶 ?」 彼 答 問 言 :「 我 之 立 梯 於殿 堂 下 , 為 欲 如 是 以 登 殿 堂 。」布 吒 婆 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此 人 所 說 合 正 理 否 ? 世 尊 , 彼之 所 說 , 實 合 正 理 也 。47 布 吒 婆 樓 , 此 亦 如 是 , 設 若 有 人 , 向 我 問 言 :「 尊 者 ,汝 之 說 法 , 云 何 永 斷 粗 我 得 ? 復 次 , 汝 之 說 法 , 云 何 永斷 意 所 成 我 得 云 云 ? 復 次 , 汝 之 說 法 , 云 何 永 斷 無 形 我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 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於 現 法 中 ,智 慧 充 廣 , 自 身 證 達 , 至 安 住 耶 ?」 於 如 是 我 當 答 曰 :「 吾 友 , 我 之 說 法 , 如 是 永 斷 無 形 我 得 , 依 之 隨 入 , 斷離 染 汙 法 , 增 長 清 淨 法 , 如 是 乃 至 住 於 安 樂 。」 布 吒 婆樓 , 於 汝 意 云 何 ? 我 之 所 說 , 合 正 理 不 ? 世 尊 , 世 尊 所說 , 實 合 正 理 也 。48 時 象 首 舍 利 弗 白 世 尊 言 : 世 尊 , 粗 我 得 存 在 時 , 意 所 成我 得 之 存 在 為 虛 , 而 無 形 我 得 之 存 在 亦 虛 。 正 於 爾 時 ,唯 粗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實 耶 ?世 尊 , 意 所 成 我 得 存 在 時 , 粗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虛 , 而 無形 我 得 之 存 在 亦 虛 。 正 於 爾 時 , 唯 意 所 成 我 得 之 存 在為 實 耶 ?世 尊 , 無 形 我 得 存 在 時 , 粗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虛 , 而 意 所 成我 得 之 存 在 亦 虛 。 正 於 爾 時 , 唯 無 形 我 得 之 存 在 為 實 耶 ?49 象 首 , 粗 我 得 存 在 時 , 唯 名 為 粗 我 得 , 決 不 名 為 意 所 成238


我 得 , 亦 不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象 首 , 意 所 成 我 得 存 在 時 , 唯 名 為 意 所 成 我 得 , 決 不 名粗 我 得 , 亦 不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象 首 , 無 形 我 得 存 在 時 , 唯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 決 不 名 粗 我得 , 亦 不 名 為 意 所 成 我 得 。象 首 , 設 若 有 人 向 汝 問 言 :「 汝 曾 存 於 過 去 世 , 汝 非 已有 耶 ? 汝 將 存 於 未 來 世 , 汝 非 當 有 耶 ? 汝 存 於 現 在 , 汝非 今 有 耶 ?」 象 首 , 有 是 問 者 , 汝 云 何 答 ?世 尊 , 設 若 有 人 , 向 我 問 言 :「 汝 曾 存 於 過 去 世 , 汝 非已 有 耶 ? 汝 將 存 於 未 來 世 , 汝 非 當 有 耶 ? 汝 存 於 現 在 ,汝 非 今 有 耶 ?」 世 尊 , 有 是 問 者 , 我 當 答 言 :「 我 曾 存於 過 去 世 , 我 曾 已 有 ; 我 將 存 於 未 來 世 , 我 為 當 有 ; 我存 於 現 在 , 我 為 今 有 。」 世 尊 , 於 如 是 問 者 , 我 當 如 是答 。50 象 首 , 又 若 問 汝 :「 汝 有 過 去 我 得 時 , 唯 汝 之 此 我 得 為實 , 而 未 來 我 得 為 虛 , 現 在 我 得 亦 為 虛 耶 ? 復 次 , 汝 有未 來 我 得 時 , 唯 汝 之 此 我 得 為 實 , 而 過 去 我 得 為 虛 , 現在 我 得 亦 虛 耶 ? 復 次 , 汝 有 現 在 我 得 時 , 唯 汝 之 此 我 得為 實 , 而 過 去 我 得 為 虛 , 未 來 我 得 亦 虛 耶 ?」 象 首 , 有是 問 者 , 汝 云 何 答 ?世 尊 , 若 問 我 言 ,「 汝 有 過 去 我 得 時 , 如 是 乃 至 汝 有 現在 我 得 時 , 唯 汝 之 此 我 得 為 實 , 而 過 去 者 為 虛 , 未 來 者亦 虛 耶 ?」239


世 尊 , 有 是 問 者 , 我 當 答 言 :「 有 過 去 我 得 時 , 唯 我 之此 我 得 為 實 , 而 未 來 者 為 虛 , 現 在 者 亦 虛 也 。 復 次 , 我有 未 來 我 得 時 , 唯 我 之 此 我 得 為 實 , 而 過 去 者 為 虛 , 現在 者 亦 虛 也 。 復 次 , 我 有 現 在 我 得 時 , 唯 我 之 此 我 得 為實 , 而 過 去 者 為 虛 , 未 來 者 亦 虛 也 。」 於 如 是 問 者 , 我當 如 是 答 。51 象 首 , 此 亦 如 是 , 粗 我 得 存 時 , 決 不 名 為 意 所 成 我 得 ,亦 不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 唯 名 為 粗 我 得 也 。 象 首 , 意 所 成 我得 存 時 , 乃 至 象 首 , 無 形 我 得 存 時 , 決 不 名 為 粗 我 得 ,亦 不 名 為 意 所 成 我 得 , 唯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也 。52 象 首 , 譬 如 由 牛 有 乳 , 乳 變 為 酪 , 酪 為 生 酥 , 生 酥 為 熟酥 , 熟 酥 為 醍 醐 , 當 有 乳 時 , 唯 名 為 乳 , 決 不 名 酪 , 不名 生 酥 , 不 名 熟 酥 , 不 名 醍 醐 。 當 有 酪 時 , 乃 至 有 酥 時 ,乃 至 有 醍 醐 時 , 唯 名 醍 醐 , 決 不 名 乳 , 亦 不 名 酪 , 不 名生 酥 , 不 名 熟 酥 。53 象 首 , 此 亦 如 是 , 粗 我 得 存 時 , 乃 至 意 所 成 我 得 存 時 ,乃 至 無 形 我 得 存 時 , 決 不 名 為 粗 我 得 , 亦 不 名 為 意 所 成我 得 , 唯 名 為 無 形 我 得 也 。 象 首 , 凡 此 等 等 , 為 世 間 共相 , 世 間 言 語 , 世 間 名 稱 , 世 間 記 述 法 , 如 來 用 之 , 正當 者 也 。54 世 尊 如 是 說 已 , 布 吒 婆 樓 苦 行 外 道 曰 :「 偉 哉 世 尊 , 大哉 世 尊 , 猶 如 使 倒 者 得 起 , 閉 者 得 開 , 迷 途 者 示 之 以 道 ,冥 室 燃 燈 , 有 目 得 視 。 世 尊 以 無 數 方 便 , 說 示 教 法 , 亦240


復 如 是 。 世 尊 , 我 今 歸 依 佛 陀 , 歸 依 法 , 歸 依 僧 眾 。 唯願 世 尊 , 聽 攝 受 我 , 自 今 已 後 , 盡 壽 歸 依 , 為 優 婆 塞 。」55 象 首 舍 利 弗 白 世 尊 言 :「 偉 哉 世 尊 , 大 哉 世 尊 , 猶 如 使倒 者 得 起 , 閉 者 得 開 , 迷 途 者 示 之 以 道 。 冥 室 燃 燈 , 有目 得 視 。 世 尊 以 無 數 方 便 , 說 示 教 法 , 亦 復 如 是 。 世 尊 ,我 今 歸 依 佛 陀 , 歸 依 法 , 歸 依 僧 眾 。 唯 願 世 尊 , 許 我 等於 世 尊 所 , 得 出 家 受 具 戒 。」56 於 是 , 象 首 舍 利 弗 , 於 世 尊 處 , 出 家 受 具 戒 , 受 具 戒 後 ,尊 者 象 首 舍 利 弗 , 即 獨 處 , 不 放 逸 , 慇 勤 專 念 , 精 勤 止住 。 為 良 家 子 出 家 所 求 最 上 梵 行 之 究 竟 道 , 彼 為 時 未久 , 即 於 現 在 , 自 身 作 證 , 自 知 「 我 生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所 作 已 辦 , 不 受 後 有 。」 尊 者 象 首 舍 利 弗 , 成 阿 羅 漢 。241


修 習 慈 心39(Metta Bhavana)1. 願 我 無 怨 , 無 瞋 , 無 憂 ,願 我 守 護 自 己 , 住 於 安 樂 。2. 願 我 的 父 母 、 師 長 、 親 人 、 同 參 道 友 , 無 怨 ,無 瞋 , 無 憂 , 願 他 們 守 護 自 己 , 住 於 安 樂 。3. 願 在 此 寺 的 所 有 禪 修 者 , 無 怨 , 無 瞋 , 無 憂 ,願 他 們 守 護 自 己 , 住 於 安 樂 。4. 願 在 此 寺 的 所 有 比 丘 、 沙 彌 、 優 婆 塞 和 優 婆 夷 ,無 怨 , 無 瞋 , 無 憂 , 願 他 們 守 護 自 己 , 住 於 安 樂 。5. 願 四 事 護 法 眾 40 , 無 怨 , 無 瞋 , 無 憂 ,39根 據 《 清 淨 道 論 ‧ 說 梵 住 品 》, 修 習 慈 心 有 十 一 種 益 處 :1. 能安 眠 2. 能 安 寤 ( 平 靜 醒 來 )3. 不 做 惡 夢 4. 為 人 所 敬 愛 5. 為 非 人 所敬 愛 6. 諸 天 守 護 7. 不 為 火 燒 、 中 毒 或 刀 劍 所 傷 8. 容 易 入 定 9. 容 顏有 光 彩 10. 臨 命 終 時 , 心 不 顛 倒 。11. 臨 終 時 , 若 未 證 得 阿 羅 漢 ,得 往 生 梵 天 。( 梵 天 指 色 界 、 無 色 界 。 修 習 慈 心 禪 , 可 入 初 禪 、 二禪 、 三 禪 。 若 臨 終 時 入 禪 定 , 得 生 於 梵 天 界 )。242


願 他 們 守 護 自 己 , 住 於 安 樂 。6. 願 此 精 舍 , 此 居 所 , 此 寺 院 的 護 法 諸 天 , 無 怨 ,無 瞋 , 無 憂 , 願 他 們 守 護 自 己 , 住 於 安 樂 。7. 願 一 切 有 情 眾 生 , 無 怨 , 無 瞋 , 無 憂 ,願 他 們 守 護 自 己 , 住 於 安 樂 。作 者 簡 介40四 事 : 指 袈 裟 、 飲 食 、 醫 藥 、 臥 具 。243


作 者 艾 雅 . 柯 瑪 (Ayya Khama) 於 1923 年 生 於 德 國 的 猶太 家 庭 。1938 年 與 其 他 兩 百 位 兒 童 逃 離 德 國 , 被 送 往 英 國( 蘇 格 蘭 ‧ 格 拉 斯 哥 ); 她 的 父 母 親 則 到 了 中 國 。 兩 年 後 ,艾 雅 . 柯 瑪 到 上 海 與 父 母 團 聚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爆 發 後 , 全家 被 關 在 日 本 人 的 戰 犯 營 , 父 親 在 獄 中 去 世 。之 後 , 美 國 解 放 了 戰 犯 營 , 四 年 後 , 艾 雅 . 柯 瑪 移 民 美國 , 並 育 有 子 女 各 一 , 現 在 則 有 四 個 孫 子 。 艾 雅 . 柯 瑪 於 1960年 至 1964 年 間 , 與 夫 婿 和 兒 子 四 處 遊 歷 , 足 跡 遍 及 喜 瑪 拉雅 山 區 的 國 度 , 而 這 是 她 第 一 次 接 觸 禪 修 。 十 年 後 , 艾 雅 .柯 瑪 開 始 在 歐 洲 、 美 國 及 澳 洲 教 導 禪 修 。1978 年 , 艾 雅 . 柯 瑪 在 澳 洲 . 雪 梨 附 近 成 立 了 上 座 部 森 林道 場 。1979 年 在 斯 里 蘭 卡 , 作 者 由 大 長 老 那 羅 達 (NaradaMahathera) 親 證 剃 度 出 家 , 法 名 為 Khema, 意 為 安 穩 ;Ayya是 值 得 尊 敬 的 意 思 。 在 斯 里 蘭 卡 的 首 都 可 倫 坡 , 艾 雅 . 柯 瑪成 立 了 國 際 佛 教 徒 婦 女 中 心 (International Buddhist Women’sCenter), 做 為 斯 里 蘭 卡 出 家 女 眾 的 訓 練 中 心 。 另 外 還 有 專為 女 眾 閉 關 或 剃 度 的 尼 眾 島 嶼 (Parappuduwa Nuns'Island)。1987 年 , 艾 雅 . 柯 瑪 舉 辦 佛 教 史 上 第 一 屆 的 國 際 佛 教 尼244


眾 會 議 , 由 達 賴 喇 嘛 擔 任 主 題 演 講 人 。 並 成 立 一 個 世 界 性 的佛 教 婦 女 組 織 - 釋 迦 兒 女 (Sakyadhita)。 同 年 五 月 , 成 為 第一 位 受 邀 到 聯 合 國 發 表 有 關 佛 教 議 題 的 演 講 人 。 於 1989 年創 立 的 德 國 Buddhist –Haus 佛 教 團 體 , 奉 她 為 精 神 導 師 。1997 年 六 月 , 艾 雅 . 柯 瑪 創 立 了 德 國 的 第 一 座 佛 教 森 林 道 場- 慈 心 精 舍 (Metta Vihara), 並 第 一 次 在 此 以 德 語 舉 行 剃 度典 禮 。1997 年 十 一 月 二 日 , 艾 雅 . 柯 瑪 在 德 國 圓 寂 。艾 雅 . 柯 瑪 寫 了 二 十 五 本 以 上 有 關 禪 修 和 佛 教 教 理 的書 , 並 以 英 文 和 德 文 弘 揚 佛 法 , 她 的 作 品 被 翻 譯 成 七 種 語言 , 包 括 《 緣 起 性 空 的 世 界 》、《 堅 若 磐 石 》、《 何 來 有 我 》、《 把我 的 一 生 獻 給 你 》 等 書 。245


願 以 此 法 施 功 德 , 滅 盡 諸 煩 惱 ;願 以 此 法 施 功 德 , 成 為 涅 槃 因 ;願 以 此 法 施 功 德 , 與 眾 生 分 享 。願 一 切 眾 生 安 樂 ( 慈 ),願 幫 助 眾 生 離 苦 ( 悲 ),願 樂 見 眾 生 成 就 ( 喜 ),願 待 人 冤 親 平 等 ( 捨 )。譯 者 : 果 儒校 對 : 慈 迦 、 何 彩 熙流 通 處 :◎ 慈 善 精 舍 ( 果 道 法 師 )台 北 縣 汐 止 市 大 同 路 一 段 337 巷 17 弄 9 號 5 樓電 話 :(02)2648-6948◎ 中 平 精 舍 ( 果 儒 法 師 )32444 桃 園 縣 平 鎮 市 新 榮 路 71 號 ( 新 勢 國 小 旁 )◎ 法 雨 道 場 ( 明 德 法 師 )嘉 義 縣 中 埔 鄉 同 仁 村 柚 仔 宅 50~6 號電 話 :(05)2530029◎ 耿 欣 印 刷 有 限 公 司(02)2225-4005初 版 : 西 元 2010 年 5 月恭 印 3,000 本246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