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2015 Views

制 度 制 約 下 的 行 政 與 立 法 關 係

制度制約下的行政與立法關係:

制度制約下的行政與立法關係: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 頁 27~60<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br />

*<br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 **<br />

摘<br />

要<br />

一 般 而 言 對 於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分 類 主 要 是 依 據 總 統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以 及 國 會<br />

三 者 之 間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 民 意 基 礎 以 及 負 責 方 式 等 變 數 , 區 分 為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br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以 及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三 個 常 見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的</strong><br />

互 動 是 基 於 各 自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基 礎 <strong>與</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即 建 <strong>立</strong> 在 兩 個<br />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基 礎 之 上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是 來 自 於 同 一 個 民 意 基<br />

礎 而 建 <strong>立</strong> , 當 這 個 民 意 是 少 數 時 即 意 謂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建 <strong>立</strong>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因 為<br />

同 時 兼 具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特 質 , 使 得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與</strong>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都 可 能 出<br />

現 。 不 只 如 此 , 由 於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將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分 開 為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兩 個 單<br />

位 , 因 此 當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分 屬 不 同 黨 派 時 , 共 治 更 成 為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所 特<br />

有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樣 態 。 以 台 灣 為 例 , 本 文 認 為 ,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可 以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br />

互 動 <strong>的</strong> 邏 輯 , 進 而 影 響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以 及 共 治 等 , 分 別 、 甚 至 是<br />

一 起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br />

<strong>關</strong> 鍵 詞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 共 治<br />

* 本 文 曾 發 表 於 2004 年 台 灣 <strong>政</strong> 治 學 會 年 會 , 作 者 感 謝 李 佩 珊 教 授 及 <strong>與</strong> 會 先 進 <strong>的</strong> 意 見 , 並<br />

感 謝 吳 玉 山 教 授 、 林 繼 文 教 授 <strong>的</strong> 指 正 。 此 外 , 作 者 特 別 感 謝 兩 位 匿 名 審 查 人 , 提 供 詳 細<br />

而 且 相 當 具 體 <strong>的</strong> 建 議 <strong>與</strong> 指 正 。 <strong>關</strong> 於 本 文 文 責 , 當 然 由 作 者 自 <strong>行</strong> 負 責 。<br />

** 國 <strong>立</strong> 台 灣 大 學 <strong>政</strong> 治 學 系 博 士 班 研 究 生 。<br />

收 稿 日 期 :93 年 8 月 12 日 ; 通 過 日 期 :94 年 1 月 10 日


28<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壹 、 前 言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中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研 究<br />

對 於 新 興 民 主 國 家 而 言 , 民 主 化 以 後 所 面 對 <strong>關</strong> 鍵 <strong>的</strong> 議 程 選 擇 就 是 憲 <strong>政</strong><br />

設 計 <strong>的</strong> 問 題 。 因 為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是 影 響 民 主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程 序 、 權 力 分 配 以 及 民 主 是<br />

否 能 夠 穩 固 <strong>的</strong> 重 要 變 數 。 在 新 興 民 主 國 家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過 程 中 ,Donald<br />

Horowitz 認 為 , 對 於 已 經 實 <strong>行</strong> 於 民 主 國 家 中 , 各 種 不 同 類 型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其 混 合<br />

<strong>與</strong> 嫁 接 , 是 一 個 相 當 常 見 <strong>的</strong> 趨 勢 (2002:17)。 以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為 例 ,<br />

在 多 數 決 <strong>與</strong> 比 例 代 表 <strong>制</strong> 兩 種 選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爭 辯 <strong>下</strong> , 選 擇 混 合 選 <strong>制</strong> 成 為 常 態 。 以 憲<br />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為 例 , 在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爭 辯 <strong>下</strong>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也 是 多 數 新 興 民<br />

主 國 家 <strong>的</strong> 選 擇 結 果 。 台 灣 作 為 第 三 波 民 主 化 <strong>的</strong> 一 員 , 在 民 主 化 後 幾 次 修 憲<br />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選 擇 上 也 出 現 了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趨 勢 。<br />

在 憲 <strong>政</strong> 選 擇 <strong>的</strong> 研 究 中 , 介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兩 種 典 型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之<br />

中 , 仍 有 相 當 大 <strong>的</strong> 混 合 設 計 空 間 , 儘 管 類 似 於 <strong>法</strong> 國 第 五 共 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被<br />

歸 類 為 兼 具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部 分 精 神 而 形 成 <strong>的</strong> 第 三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 也 就 是 學<br />

界 所 謂 <strong>的</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然 而 細 緻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卻 仍 然 造 成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許 多 次<br />

類 型 <strong>的</strong> 存 在 。 1 也 正 因 為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兼 具 了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部 分 精 神 , 使<br />

得 在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上 也 出 現 相 當 大 <strong>的</strong> 變 化 空 間 。 本 文 以 此 為 出 發 點 , 希 望 能 重<br />

新 釐 清 三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對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strong>的</strong> 規 範 , 並 且 探 討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特 徵 在 何 種 條 件 <strong>下</strong> 會 同 時 出 現 在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 而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又 如<br />

何 因 為 兩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混 合 而 出 現 特 有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類 型 。<br />

本 文 在 討 論 上 , 試 圖 以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作 為 自 變 項 , 而 將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中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br />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作 為 依 變 項 , 試 圖 討 論 在 不 同 類 型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strong>下</strong>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br />

互 動 <strong>的</strong> 不 同 特 徵 。 本 文 主 要 <strong>的</strong> 論 點 是 , 受 到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br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都 有 其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條 件 , 而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因 為<br />

兼 具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特 性 , 因 此 不 但 同 時 具 有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br />

1<br />

對 於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次 類 型 , 是 基 於 總 統 、 總 理 、 國 會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組 成 等 三 個 憲 <strong>政</strong> 單 位 彼 此<br />

<strong>政</strong> 黨 屬 性 <strong>的</strong> 搭 配 可 能 。 一 般 而 言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二 元 化 , 加 上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strong>的</strong> 雙 元 民 意 使 得 憲<br />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運 作 充 滿 各 種 次 類 型 。 這 方 面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請 參 閱 吳 玉 山 (2001a、2002a)、 林 繼 文<br />

(2000)、 徐 正 戎 、 呂 炳 寬 (2002)、 沈 有 忠 (2004) 等 。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29<br />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 更 有 其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上 獨 特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空 間 , 而 這 些 概 念 都 是 強 調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br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互 動 上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軌 跡 。<br />

在 進 入 實 質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以 前 , 有 必 要 對 於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概 念 做 一 界 定 , 以 避 免 討<br />

論 過 程 中 對 自 變 項 理 解 <strong>的</strong> 誤 差 。 對 於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論 學 者 而 言 , 將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帶 回 研 究 議<br />

題 中 <strong>的</strong> 自 變 數 是 極 為 常 見 <strong>的</strong> 研 究 途 徑 , 儘 管 新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論 中 對 於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概 念 因<br />

不 同 研 究 而 有 不 同 定 義 , 但 共 同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均 在 於 視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為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strong>的</strong> <strong>關</strong> 鍵<br />

變 數 。 正 如 Douglass North 所 言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是 社 會 裡 <strong>的</strong> 賽 局 規 則 ,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著 人 <strong>與</strong> 人<br />

之 間 互 動 <strong>的</strong> 模 式 。 而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一 套 規 則 包 含 了 正 式 而 具 有 規 範 性 <strong>的</strong> , 也 包 含<br />

了 非 正 式 而 可 能 僅 是 誘 發 性 <strong>的</strong> <strong>的</strong> 變 數 (1990:3-4)。 然 而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究 竟 如<br />

何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為 則 依 據 對 不 同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有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見 解 。 廣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br />

論 者 認 為 文 化 、 社 會 傳 統 、 網 絡 等 因 素 是 影 響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strong>的</strong> 潛 在 因 素 , 可 以 稱<br />

其 為 「 廣 義 <strong>的</strong> 社 會 網 絡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論 者 則 強 調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層 面 <strong>的</strong> 規 範 性<br />

影 響 , 可 以 稱 其 為 「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舉 例 而 言 , 前 者 如 憲 <strong>政</strong> 慣 例 、 文<br />

化 傳 統 、 社 會 習 俗 等 , 而 後 者 如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憲 <strong>法</strong> 條 文 、 國 家 體 <strong>制</strong> 等 (Wilson,<br />

2002: 191)。 這 些 變 數 固 然 是 實 質 影 響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strong>行</strong> 動 考 量 <strong>的</strong> 變 項 , 但 由 於 影<br />

響 <strong>的</strong> 強 <strong>度</strong> <strong>與</strong> 方 式 有 所 不 同 , 因 此 在 進 <strong>行</strong> 討 論 時 必 須 有 所 區 分 。 在 此 出 現 了<br />

分 析 途 徑 適 用 性 <strong>與</strong> 變 數 操 作 性 <strong>的</strong> 兩 難 。 如 果 對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選 擇 了 廣 義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 雖<br />

然 解 釋 範 圍 變 得 很 廣 , 但 也 減 弱 了 變 數 之 間 因 果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strong>的</strong> 明 確 , 甚 至 減 弱 了<br />

變 數 <strong>的</strong> 操 作 性 ; 如 果 對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選 擇 了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 雖 然 在 因 果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上 顯 得 更<br />

為 明 確 , 但 解 釋 <strong>的</strong> 範 圍 也 將 受 限 很 多 ( 吳 玉 山 ,2001b:7)。 在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選<br />

擇 過 程 中 , 並 不 存 在 價 值 <strong>的</strong> 規 範 , 彼 此 <strong>的</strong> 選 擇 各 自 具 有 其 貢 獻 , 只 要 定 義<br />

明 確 , 適 用 性 提 醒 清 楚 , 彼 此 之 間 仍 舊 具 有 高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對 話 空 間 。 據 此 , 本 文<br />

也 必 須 在 首 節 即 清 楚 說 明 本 文 所 謂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strong>係</strong> 指 具 有 規 範 性 、 正 式 而 直 接<br />

影 響 <strong>的</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因 素 而 言 , 亦 即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而 不 具 有 強 <strong>制</strong> 規 範 效 果 、 間<br />

接 影 響 <strong>的</strong> 非 正 式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也 就 是 廣 義 <strong>的</strong> 社 會 網 絡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則 並 非 本 文 所 要 處 理<br />

<strong>的</strong> 變 數 。 除 此 之 外 , 本 文 將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作 為 自 變 項 , 為 切 割 研 究 議 程 <strong>與</strong> 釐 清 影 響<br />

順 序 之 所 需 。 換 言 之 , 雖 然 本 文 認 為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是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br />

<strong>係</strong> <strong>的</strong> 自 變 項 , 但 並 不 表 示 只 有 這 種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能 夠 發 揮 影 響 。 基 於 前 文 對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br />

定 義 , 本 文 認 為 ,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因 為 具 有 強 <strong>制</strong> 而 正 式 <strong>的</strong> 規 範 能 力 , 因 此<br />

是 諸 多 憲 <strong>政</strong> 特 性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必 要 條 件 , 但 絕 對 不 表 示 具 備 這 些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條 件 , 憲 <strong>政</strong>


30<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運 作 就 一 定 會 出 現 特 定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 相 同 <strong>的</strong> , 本 文 也 不 排 除 其 他 廣 義 <strong>的</strong> 社 會 網<br />

絡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會 對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產 生 影 響 , 甚 至 有 可 能 是 主 要 <strong>的</strong> 因 素 , 但 本 文 認 為 ,<br />

若 沒 有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為 條 件 , 即 使 社 會 網 絡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提 供 誘 因 , 有 些 憲 <strong>政</strong> 運<br />

作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仍 舊 不 會 發 生 , 因 此 , 這 些 廣 義 <strong>的</strong> 社 會 網 絡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並 非 這 些 多 樣 <strong>的</strong><br />

憲 <strong>政</strong> 特 性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絕 對 必 要 性 因 素 。<br />

既 然 這 些 廣 義 <strong>與</strong>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因 素 都 可 能 對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產 生 影 響 , 因 此 也<br />

不 能 排 除 兩 種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因 素 相 互 影 響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 一 般 而 言 , 社 會 網 絡 建 構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br />

即 使 是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特 殊 樣 貌 <strong>的</strong> 遠 因 , 若 沒 有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提 供 發 酵 <strong>的</strong> 平 台 , 也 無<br />

<strong>法</strong> 直 接 使 這 些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外 顯 出 來 。 因 此 ,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所 扮 演 <strong>的</strong> 角 色 ,<br />

有 時 可 能 是 一 個 「 中 介 變 項 」, 亦 即 社 會 網 絡 提 供 誘 因 , 在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允 許<br />

<strong>的</strong> 框 架 <strong>下</strong> 塑 造 了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最 終 樣 貌 。 在 研 究 議 程 上 , 為 何 如 此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br />

<strong>度</strong> 會 出 現 , 而 何 種 廣 義 <strong>的</strong> 社 會 網 絡 可 能 形 成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誘 因 , 則 非 本 文 所<br />

欲 處 理 。 至 此 , 可 以 將 整 個 變 數 間 <strong>的</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如 <strong>下</strong> 圖 呈 現 :<br />

圖 1 廣 義 <strong>的</strong> 社 會 網 絡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br />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與</strong> 本 文 <strong>的</strong> 研 究 範 圍<br />

社 會 網 絡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br />

( 文 化 、 習 俗 、 慣<br />

例 、 傳 統 … 等 廣 義<br />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定 義 )<br />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strong>與</strong> 運 作<br />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br />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內 閣<br />

( 選 <strong>制</strong> 、 憲 <strong>法</strong> 、<br />

<strong>制</strong>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分<br />

國 家 體 <strong>制</strong> 等 狹 義<br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br />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定 義 )<br />

府 、 共 治 )<br />

本 文 研 究 範 圍<br />

說 明 :「 」 表 示 間 接 或 可 能 影 響 ;「 」 表 示 直 接 影 響 。<br />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自 繪 。<br />

圖 1 除 了 說 明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作 為 中 介 變 數 <strong>的</strong> 直 接 影 響 能 力 之 外 , 也 說 明 社<br />

會 網 絡 結 構 這 種 廣 義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也 必 須 透 過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才 能 對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及 運 作 發<br />

生 影 響 。 既 有 <strong>的</strong> 文 獻 可 以 將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的</strong> 相 <strong>關</strong> 討 論 區 分 為 上 游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 中 游<br />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本 身 以 及 <strong>下</strong> 游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影 響 。 若 據 此 分 類 , 廣 義 <strong>的</strong> 社 會 網 絡 結 構 對 於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31<br />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是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選 擇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對 於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strong>的</strong> 影 響<br />

就 是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本 身 <strong>的</strong> 問 題 ; 而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後 果 如 何 反 過 來 影 響 社 會 , 便 成 為 <strong>下</strong><br />

游 所 <strong>關</strong> 心 <strong>的</strong> 問 題 。 而 本 文 在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分 類 中 , <strong>關</strong> 切 <strong>的</strong> 就 是 中 <strong>下</strong> 游 <strong>的</strong> 部 分 , 也<br />

就 是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本 身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 及 其 規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br />

基 於 以 上 對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以 及 問 題 <strong>的</strong> 提 出 , 以 <strong>下</strong> 將 從 狹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面<br />

先 定 義 三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 找 尋 其 分 類 <strong>的</strong> 主 軸 , 然 後 再 分 別 討 論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因 素<br />

如 何 提 供 多 樣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br />

貳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定 義<br />

一 直 以 來 , <strong>政</strong> 治 學 界 對 於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存 在 著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presidentialism) <strong>與</strong><br />

議 會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parliamentarism) <strong>的</strong> 傳 統 分 類 , 到 了 一 九 七 ○ 年 代 , <strong>法</strong> 國 <strong>政</strong> 治 學<br />

者 Maurice Duverger 更 系 統 性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所 謂 <strong>的</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emi-presidentialism)<br />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 區 分 成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三 類 , 主 要 是 視 <strong>政</strong> 府 中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br />

<strong>政</strong> 部 門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部 門 其 產 生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基 礎 、 彼 此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strong>與</strong> 負 責 方 式 等 作 為 分 類<br />

依 據 。 由 於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strong>的</strong> 細 緻 , 在 三 種 類 型 之 <strong>下</strong> , 也 都 有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次 類 型 存 在 ,<br />

而 彼 此 之 間 <strong>關</strong> 於 <strong>政</strong> 府 穩 定 , 或 是 不 同 類 型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後 果 則 有 著 持 續 而 豐<br />

富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 以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部 分 , 本 文 先 概 略 整 理 重 要 <strong>的</strong> 相 <strong>關</strong> 文 獻 對 於 各 種 <strong>政</strong> 府 形<br />

態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 一 方 面 界 定 三 種 形 態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體 <strong>制</strong> , 同 時 釐 清 據 以 分 類 <strong>的</strong> 標 準 所<br />

在 。<br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方 面 ,Giovanni Sartori 認 為 具 有 三 個 特 徵 , 其 一 是 國 家 <strong>的</strong> 領 袖<br />

在 固 定 <strong>的</strong> 任 期 內 以 直 接 或 是 具 有 直 接 意 義 <strong>的</strong> 民 選 產 生 ; 其 二 是 <strong>政</strong> 府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br />

部 門 ) 不 是 依 據 國 會 投 票 而 組 成 或 是 解 散 ; 其 三 是 總 統 直 接 領 導 <strong>政</strong> 府 , 任<br />

命 官 員 (1997:83-84)。Alfred Stepan and Cindy Skach 兩 人 更 直 接 定 義<br />

凡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分 別 依 據 選 舉 所 產 生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作 為 其 <strong>行</strong> 使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br />

權 <strong>的</strong> 正 當 性 者 即 可 謂 之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1993:4)。 此 外 , <strong>關</strong>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類 似 而 更<br />

加 細 緻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亦 可 見 於 Douglas V. Verney, 他 認 為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應 符 合 以<br />

<strong>下</strong> 十 項 特 徵 : 坽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團 體 純 粹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 而 不 像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一 般 結 合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 夌 <strong>行</strong><br />

<strong>政</strong> 權 由 民 選 總 統 執 <strong>行</strong> , 不 存 在 世 襲 君 主 , 所 以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一 元 化 ; 奅 民 選 總 統 同<br />

時 具 有 國 家 元 首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strong>的</strong> 身 分 ; 妵 總 統 有 權 指 派 官 員 , 組 織 <strong>政</strong> 府 ; 妺


32<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團 體 成 員 不 能 延 攬 成 為 官 僚 , 反 之 亦 然 ; 姏 總 統 組 織 <strong>政</strong> 府 , 責 任 專 一 ,<br />

並 非 像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合 議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姎 總 統 代 表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向 憲 <strong>法</strong> 負 責 ; 妲 總 統 沒 有<br />

權 力 解 散 或 打 壓 議 會 ; 姌 在 權 力 <strong>制</strong> 衡 <strong>的</strong> 原 則 <strong>下</strong> , 議 會 不 是 如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般 有 議<br />

會 至 上 <strong>的</strong> 傳 統 , 而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 司 <strong>法</strong> 分 別 獨 <strong>立</strong> <strong>制</strong> 衡 <strong>的</strong> ; 姁 總 統 直 接 由 人<br />

民 選 出 , 也 直 接 對 人 民 負 責 (Verney, 1992: 40-47)。 依 據 這 十 個 標 準 , 總<br />

統 <strong>制</strong> 國 家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治 系 統 沒 有 單 一 <strong>的</strong> 焦 點 , 在 權 力 <strong>制</strong> 衡 <strong>的</strong> 原 則 <strong>下</strong>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機 <strong>關</strong> 不<br />

是 主 導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唯 一 機 構 。 對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固 然 還 有 其 他 學 者 做 出 各 種 <strong>的</strong><br />

定 義 , 但 從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角 <strong>度</strong> 來 看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必 然 滿 足 以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要 求 : 坽<br />

民 選 而 具 有 實 權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最 高 首 長 ; 夌 由 民 意 選 舉 產 生 <strong>的</strong> 國 會 作<br />

為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中 <strong>的</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執 <strong>行</strong> 者 ; 奅 基 於 <strong>制</strong> 衡 <strong>的</strong> 邏 輯 , 總 統 領 導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部 門<br />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代 表 <strong>的</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部 門 彼 此 都 直 接 對 民 意 負 責 , 特 別 是 組 成 <strong>與</strong> 解 散 <strong>的</strong> 過 程<br />

中 不 具 有 彼 此 <strong>的</strong> 權 責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br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可 以 從 相 對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角 <strong>度</strong> 來 理 解 。 相 較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國<br />

會 <strong>與</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分 權 原 則 , 議 會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則 是 以 國 會 為 基 礎 共 享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的</strong> 權<br />

力 , 成 為 國 家 主 權 <strong>行</strong> 使 <strong>的</strong> 中 心 (Sartori, 1997: 101)。A. Stepan and C. Skach<br />

兩 人 則 認 為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需 要 兩 個 條 件 : 坽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必 須 得 到 國 會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支 持 , 而<br />

且 可 以 依 不 信 任 投 票 而 去 職 ; 夌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有 能 力 解 散 國 會 並 提 請 重 選<br />

(1993:3)。Verney 也 提 出 了 相 對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十 項 特 徵 : 坽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團 體 強 化 ,<br />

<strong>政</strong> 治 權 力 由 傳 統 君 權 過 渡 到 由 國 會 所 主 導 , 同 時 國 會 對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也 具 有 強 大<br />

<strong>的</strong> 監 督 能 力 ; 夌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體 系 <strong>的</strong> 二 元 化 , 一 個 是 具 有 實 際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首 長<br />

( 總 理 、 首 相 ), 一 個 是 傳 統 <strong>的</strong> 君 王 , 通 常 只 具 有 象 徵 意 義 , 也 就 是 虛 位<br />

元 首 ; 奅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系 發 展 朝 向 君 主 <strong>立</strong> 憲 , 而 實 際 上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由 君 主 依 選 舉<br />

結 果 任 命 之 ; 妵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由 君 主 任 命 後 , 其 餘 <strong>政</strong> 府 各 部 首 長 由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任<br />

命 之 ; 妺 內 閣 由 各 部 首 長 組 成 , 責 任 方 面 整 個 內 閣 是 一 個 集 合 體 ; 姏 內 閣<br />

成 員 通 常 也 是 國 會 成 員 ; 姎 <strong>政</strong> 府 負 責 對 象 是 國 會 , 國 會 以 支 持 <strong>與</strong> 否 來 決 定<br />

<strong>政</strong> 府 存 留 ; 妲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依 需 要 可 建 議 元 首 解 散 國 會 , 而 元 首 不 能 拒 絕 ; 姌<br />

國 會 至 上 <strong>的</strong> 原 則 , 也 就 是 由 國 會 決 定 <strong>政</strong> 治 大 方 針 ; 姁 <strong>政</strong> 府 ( 內 閣 ) 全 體 對<br />

選 舉 負 責 , 而 且 是 集 體 負 責 (1992:32-38)。 因 此 , 在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 憲<br />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焦 點 只 有 一 個 , 而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基 礎 也 是 一 元 <strong>的</strong> , 就 是 國 會 。 相 同 <strong>的</strong> ,<br />

基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角 <strong>度</strong> 來 看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亦 可 以 歸 納 出 共 有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33<br />

坽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是 基 於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而 產 生 ; 夌 國 會 作 為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執 <strong>行</strong> 者 , 也 是<br />

象 徵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基 礎 所 在 ; 奅 基 於 相 同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基 礎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有 嚴<br />

密 <strong>的</strong> 權 責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br />

Arend Lijphart 認 為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可 以 由 以 <strong>下</strong> 三 個 角 <strong>度</strong> 區 別 其 異<br />

同 : 坽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必 須 基 於 對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負 責 來 組 織 <strong>政</strong> 府 , 而 這 個 負<br />

責 <strong>的</strong> 方 式 就 是 取 得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投 票 。 相 較 於 此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就 是 民<br />

選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 而 <strong>政</strong> 府 不 必 然 要 取 得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 夌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對 於 國 家<br />

元 首 產 生 <strong>的</strong> 方 式 有 很 大 <strong>的</strong> 差 異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 國 家 元 首 基 於 選 民 <strong>的</strong> 直 選 或<br />

是 具 有 直 選 意 義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人 團 來 選 出 。 而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則 不 必 然 。 奅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總 統<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形 態 有 所 差 異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由 內 閣 團 隊 共 同 執 <strong>行</strong> , 而 總<br />

統 <strong>制</strong> 則 是 由 總 統 一 人 享 有 大 部 分 <strong>的</strong> 決 策 權 力 (1999:117-118)。 透 過 以 上<br />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可 以 發 現 , 區 分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最 主 要 <strong>的</strong> 概 念 可 以 說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br />

民 意 來 源 以 及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負 責 方 式 。<br />

至 於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這 個 詞 彙 最 早 由 Hubert Beuve-Méry 在 一 九 五 九 年 於<br />

<strong>法</strong> 國 報 紙 Le Monde 所 提 出 。 隨 後 <strong>政</strong> 治 學 者 Duverger 將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概 念 化 ,<br />

並 以 三 個 主 要 特 徵 來 定 義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坽 總 統 由 民 ( 普 ) 選 產 生 ; 夌 總 統 擁<br />

有 「 重 要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considerable powers); 奅 存 在 獨 <strong>立</strong> <strong>的</strong> 內 閣 , 並 對 國 會<br />

負 責 。 2 希 望 透 過 一 般 性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將 這 些 介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之 間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體<br />

<strong>制</strong> 予 以 有 效 歸 類 。 稍 後 ,Matthew Soberg Shugart 和 John M. Carey 兩 人 對<br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提 出 補 充 , 認 為 可 以 由 區 分 總 統 或 總 理 <strong>的</strong> 主 導 來 次 分 為 總<br />

理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總 理 <strong>制</strong> , 其 中 <strong>的</strong> 總 理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具 有 三 個 基 本 特 徵 : 坽 總 統 經<br />

由 普 選 且 具 有 憲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 夌 總 理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 需 具 有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投 票 (vote<br />

of confidence); 奅 總 統 可 以 擁 有 一 些 有 意 義 <strong>的</strong> 非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力 , 如 解 散 <strong>與</strong> 組<br />

織 內 閣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等 (1992:23-24)。 大 抵 上 說 來 ,Shugart 和 Carey 對 半 總 統<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仍 舊 是 依 循 Duverger <strong>的</strong> 三 個 基 本 條 件 之 上 做 出 細 部 <strong>的</strong> 調 整 。 因<br />

此 , 學 界 多 贊 同 , 只 要 在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上 符 合 這 三 個 基 本 條 件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即 歸<br />

類 為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在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之 <strong>下</strong>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作 為 一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 可<br />

2<br />

Duverger 對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在 1978 年 以 <strong>法</strong> 文 發 表 出 來 , 類 似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在 1980 年 以 英 文 著<br />

作 發 表 , 也 引 起 較 多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 一 般 而 言 即 以 此 三 個 原 則 為 其 定 義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主 要 概 念 ,<br />

並 廣 為 其 後 學 界 所 引 用 。 請 參 見 Maurice Duverger (1980: 165-187)。


34<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以 理 解 為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混 合 。 首 先 , 就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而 言 ,<br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像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一 樣 , 具 有 雙 元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基 礎 ; 其 次 , 就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br />

<strong>的</strong> 負 責 方 式 而 言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基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在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上 二 元 化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 因 而 出 現<br />

兩 種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除 了 直 接 向 選 民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之 外 , 也 有 一 個<br />

向 議 會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因 此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另 外 兩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最 大 <strong>的</strong> 差 異 是 在<br />

於 對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切 割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二 元 化 架 構 了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多 種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是<br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最 特 殊 <strong>的</strong> 地 方 。 除 此 之 外 , 由 於 Duverger、Shugart 及 Carey 等 人<br />

對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仍 蘊 含 多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 包 括 所 謂 「 總 統 具 有 實<br />

權 」 以 及 「 國 會 信 任 投 票 」 <strong>的</strong> 多 種 樣 貌 , 使 得 總 統 、 總 理 、 國 會 三 者 之 間 <strong>的</strong><br />

互 動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在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更 具 有 豐 富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空 間 。 3<br />

當 然 , 在 這 三 種 純 粹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strong>下</strong> , 仍 然 存 在 其 他 許 多 具 有 些 許 細 微<br />

差 別 <strong>的</strong> 次 類 型 分 類 , Alan Siaroff 依 據 國 家 元 首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strong>的</strong> 一 致 性 <strong>與</strong> 否 、<br />

國 家 元 首 <strong>的</strong> 民 選 <strong>與</strong> 否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對 議 會 <strong>的</strong> 負 責 <strong>與</strong> 否 等 三 個 指 標 區 分 出 了 八<br />

種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類 型 如 表 1。<br />

表 1<br />

八 種 <strong>政</strong> 權 類 型<br />

國 家 元 首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br />

首 長 是 否 一 致<br />

國 家 元 首<br />

是 否 直 選<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是 否 對<br />

議 會 負 責<br />

採 <strong>行</strong> 國 家<br />

是<br />

是<br />

否<br />

是<br />

否<br />

是<br />

否<br />

1. 馬 歇 爾 群 島<br />

2. 美 國 、 巴 西 等<br />

3. 諾 魯<br />

4. 南 非 、 波 利 維 亞<br />

否<br />

是<br />

否<br />

是<br />

否<br />

是<br />

否<br />

5. <strong>法</strong> 國 、 台 灣 、 芬 蘭<br />

6. 南 韓 、 斯 里 蘭 卡<br />

7. 德 國 、 義 大 利 、 希 臘<br />

8. 無<br />

資 料 來 源 : 整 理 自 Alan Siaroff (2003: 294)。<br />

3<br />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實 權 可 以 討 論 「 總 統 對 總 理 任 命 權 <strong>的</strong> 絕 對 性 」, 或 是 「 總 統 在 決 策 過 程 中 <strong>的</strong> 主 導<br />

性 」 兩 個 面 向 ( 林 繼 文 ,2000:168)。 而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投 票 也 可 以 區 分 為 「 內 閣 組 成 過<br />

程 中 <strong>的</strong> 必 要 條 件 <strong>與</strong> 否 」, 以 及 「 內 閣 有 無 提 請 <strong>的</strong> 主 動 權 力 」 等 。 這 些 變 化 都 使 得 現 實 <strong>的</strong><br />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充 滿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邏 輯 。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35<br />

若 依 照 既 有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來 區 分 上 述 八 種 類 型 , 則 可 以 發 現 第 二 種 類 型 是 典<br />

型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第 五 種 是 典 型 <strong>的</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第 七 種 則 是 典 型 <strong>的</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 而 第<br />

一 種 類 型 雖 然 在 國 家 元 首 直 選 並 擔 任 最 高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strong>的</strong> 條 件 上 符 合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br />

但 由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又 必 須 對 議 會 負 責 , 因 此 可 以 稱 其 為 「 準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或 變<br />

形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而 第 六 種 類 型 雖 然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二 元 且 總 統 直 選 <strong>的</strong> 條 件 上 符 合 半 總<br />

統 <strong>制</strong> , 但 由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又 不 需 對 議 會 負 責 , 因 此 也 不 能 完 全 規 類 為 半 總 統<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 是 一 種 變 形 <strong>的</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第 八 種 類 型 則 呈 現 元 首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分<br />

開 , 而 元 首 沒 有 民 意 基 礎 <strong>的</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特 徵 , 但 缺 乏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中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向 議 會<br />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最 主 要 條 件 , 因 此 也 不 能 算 是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 而 實 際 案 例 上 在 賽 洛 夫 <strong>的</strong> 研<br />

究 中 也 不 存 在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案 例 。 4<br />

至 此 不 難 發 現 , 用 來 區 分 不 同 類 型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所 觀 察 <strong>的</strong> 面 向 在 於 <strong>行</strong><br />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產 生 及 互 動 方 式 , 而 具 體 觀 察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治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有 三 個 , 就 是<br />

<strong>行</strong> 使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 以 及 <strong>行</strong> 使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國 會 。 由 這 三 者 之 間<br />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產 生 方 式 、 權 力 擁 有 以 及 互 動 <strong>的</strong> 模 式 可 以 把 <strong>政</strong> 府 實 際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類 型 具<br />

體 描 繪 出 來 ( 請 參 見 表 2)。 而 三 者 之 間 依 據 憲 <strong>法</strong> <strong>的</strong> 規 範 , 若 有 任 兩 個 有 意<br />

義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分 由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掌 控 而 出 現 對 抗 時 ,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就 會 進 入 較 不 穩 定<br />

<strong>的</strong> 狀 態 。 以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而 言 , 基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一 元 化 , 並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分 別 享 有 民 意<br />

基 礎 , 因 此 當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相 互 對 抗 時 就 是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divided<br />

government)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 以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來 說 , 基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源 於 相 同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基<br />

礎 , 當 這 個 民 意 不 是 穩 定 <strong>的</strong> 絕 對 多 數 時 , 則 是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minority<br />

government) <strong>的</strong> 產 生 ; 至 於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由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切 割 為 二 , 因 此 當 兩 個<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分 由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所 掌 握 ,「 共 治 」(cohabitation) <strong>的</strong> 形 成 則 成 為 憲 <strong>政</strong><br />

穩 定 <strong>的</strong> 一 大 挑 戰 。 此 外 , 由 於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兼 具 了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精 神 , 三<br />

個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都 具 有 在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下</strong> 發 揮 影 響 <strong>的</strong> 實 質 權 力 , 因 此 一 旦 在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br />

上 提 供 了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與</strong>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存 在 <strong>的</strong> 空 間 , 加 上 現 實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政</strong> 治 運 作 , 則<br />

可 能 使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與</strong> 共 治 一 起 出 現 。 以 <strong>下</strong> 本 文 進 一 步 討 論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br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對 <strong>立</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不 具 多 數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以 及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br />

4<br />

第 三 和 第 四 是 較 為 罕 見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一 般 說 來 ,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一 致 , 卻 沒 有 直 接 <strong>的</strong> 民<br />

意 基 礎 , 是 屬 於 較 為 特 殊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 事 實 上 , 使 用 這 種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國 家 也 相 當 少 見 。


36<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這 三 種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三 角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並 以 台 灣 為 例 , 說 明 府 院 會 如 何 在 現<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中 出 現 既 分 <strong>立</strong> 、 又 少 數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strong>政</strong> 府 。<br />

表 2<br />

三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strong>下</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形 成 <strong>與</strong> 互 動<br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向 選 民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向 議 會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內 閣<br />

向 選 民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總 統<br />

向 議 會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內 閣<br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向 選 民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議 會 向 選 民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議 會 向 選 民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議 會<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br />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精 神<br />

雙 元 民 意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br />

<strong>制</strong> 衡 原 則<br />

單 一 民 意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br />

融 合 原 則<br />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衡<br />

內 閣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融 合<br />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整 理 。<br />

參 、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br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divided government) <strong>的</strong> 概 念 , 是 指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分 屬 不<br />

同 <strong>的</strong> 多 數 掌 控 而 言 。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是 相 當 簡 化 <strong>的</strong> , 因 為 在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體 系 以<br />

及 不 同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會 出 現 不 同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邏 輯 。 以 美 國 為 例 , 典<br />

型 <strong>的</strong> 兩 黨 <strong>制</strong> 、 國 會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錯 開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時 程 ,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等 , 是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br />

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主 要 原 因 (Shugart, 1995: 334-336)。 而 在 這 種 情 況 <strong>下</strong>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分 <strong>立</strong><br />

<strong>政</strong> 府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相 當 單 純 <strong>的</strong> 是 由 兩 黨 <strong>制</strong> 中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分 別 掌 握 。 若 以 <strong>法</strong> 國<br />

為 例 , 因 為 <strong>政</strong> 治 場 域 中 具 有 多 個 <strong>政</strong> 黨 , 加 上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分 由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所 享 有 ,<br />

因 此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strong>與</strong> 美 國 是 截 然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邏 輯 <strong>與</strong> 運 作 。 即 便 如 此 , 一 般 界<br />

定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即 指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部 門 所 屬 <strong>政</strong> 黨 無 <strong>法</strong> 掌 握 國 會 多 數 議 席 而 言 ( 吳 重 禮 ,<br />

2000:78; 黃 秀 端 ,2003:6)。<br />

依 據 以 上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有 其 必 要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 首 先 , 由 於<br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兩 權 分 由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所 掌 握 , 因 此 <strong>政</strong> 黨 要 能 對<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以 及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分 別 予 以 競 爭 成 為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上 <strong>的</strong> 基 本 條 件 。 基 於 這 個 條 件 ,<br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特 點 之 一 就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融 合 , 因 此 不 具 有 分 別 競 爭 <strong>的</strong> 特<br />

質 , 也 就 較 無 機 會 出 現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相 對 於 此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國 家 基 於 總 統 象 徵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37<br />

<strong>政</strong> 權 , 而 <strong>與</strong> 代 表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國 會 分 別 民 選 , 因 此 在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上 就 出 現 由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br />

掌 握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 若 選 民 分 別 在 總 統 選 舉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選 舉 時 投 給 不 同<br />

<strong>政</strong> 黨 , 出 現 分 裂 投 票 (split-ticket voting) <strong>的</strong> 現 象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就 會 形 成 。 基<br />

於 此 , 對 於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成 因 , 分 裂 投 票 一 直 以 來 被 視 為 是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br />

重 要 <strong>關</strong> 鍵 ( 劉 從 葦 ,2003:136)。 王 業 <strong>立</strong> <strong>與</strong> 彭 怡 菲 從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觀 察 討 論<br />

分 裂 投 票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 在 比 較 八 個 國 家 <strong>的</strong> 分 裂 投 票 現 象 之 後 認 為 , 在 不 同 公<br />

職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中 ,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選 <strong>制</strong> 搭 配 是 形 成 分 裂 投 票 <strong>的</strong> 重 要 原 因 。 換 句 話 說 , 當<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不 同 時 , 因 為 分 裂 投 票 而 造 成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現 象<br />

較 常 出 現 ( 王 業 <strong>立</strong> 、 彭 怡 菲 ,2004:36-37)。 除 此 之 外 , 選 區 劃 分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br />

因 素 也 可 能 導 致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 雖 然 選 區 劃 分 不 是 造 成 選 民 分 裂 投 票 <strong>的</strong><br />

誘 因 , 但 卻 可 能 透 過 選 區 劃 分 , 加 上 多 數 決 <strong>的</strong> 選 <strong>制</strong> 使 <strong>政</strong> 黨 在 得 票 率 <strong>與</strong> 席 次<br />

率 上 出 現 落 差 , 因 而 造 成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Fiorina, 1992: 14-18)。 選 舉<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與</strong> 選 區 劃 分 雖 然 不 是 造 成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必 要 因 素 , 卻 可 以 理 解 為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br />

府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性 誘 因 。 由 此 可 知 ,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中 對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雙 元 民 意 設<br />

計 , 不 但 成 為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必 要 條 件 ,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時<br />

程 、 甚 至 選 區 劃 分 等 , 也 扮 演 形 成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誘 因 。<br />

較 具 有 討 論 空 間 <strong>的</strong> 在 於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國 家 ,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 是<br />

賦 予 民 選 總 統 一 定 <strong>的</strong> 實 質 權 力 , 並 且 依 照 國 會 多 數 原 則 來 任 命 總 理 。 但 也<br />

有 些 次 類 型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 例 如 台 灣 或 是 德 國 威 瑪 共 和 時 期 ), 賦 予 總 統 實<br />

質 權 力 之 外 , 還 有 可 能 跳 過 國 會 多 數 進 而 直 接 組 成 <strong>政</strong> 府 , 所 以 即 使 有 個 象<br />

徵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最 高 首 長 <strong>的</strong> 總 理 存 在 , 其 負 責 對 象 也 可 能 是 總 統 而 非 國 會 。 因 此 ,<br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視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之 不 同 , 也 有 機 會 出 現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 依 據 之<br />

前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 我 們 知 道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必 要 條 件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分 別 具 有 獨 自<br />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基 礎 , 在 這 個 條 件 之 <strong>下</strong>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提 供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可 能<br />

性 建 <strong>立</strong> 在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形 成 必 須 獨 <strong>立</strong> 於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之 外 , 唯 有 如 此 才 可 能 建 構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br />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分 屬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 基 於 此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定 義 中 , 雖 然 是<br />

存 在 一 個 向 議 會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但 透 過 細 緻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方 式 可 以 相<br />

當 多 樣 化 , 包 括 國 會 在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成 時 主 動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投 票 ; 或 是 <strong>政</strong> 府 在 組 成 <strong>的</strong> 過<br />

程 中 不 需 要 得 到 國 會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同 意 , 國 會 只 能 在 會 期 中 提 出 不 信 任 投 票 案 。<br />

亦 有 像 德 國 以 「 建 設 性 不 信 任 投 票 」(constructive vote of no confidence)


38<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 間 接 提 高 了 國 會 倒 閣 <strong>的</strong> 難 <strong>度</strong> 。 因 此 , 當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成 是 透 過 總 統 為 唯<br />

一 <strong>的</strong> 要 素 時 , 即 使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分 由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所 共 享 , 而 總 理 是 向 國 會 負 責 ,<br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仍 然 可 能 出 現 並 且 存 續 。<br />

以 德 國 威 瑪 共 和 (Die Weimarer Republik, 1919-1933) 為 例 , 一 九 三 ○<br />

年 之 後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因 為 「 總 統 內 閣 」(die Präsidialkabinette) <strong>的</strong> 開 啟 , 總 理 因<br />

為 總 統 動 用 緊 急 命 令 權 <strong>的</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不 必 對 國 會 負 責 而 是 直 接 對 總 統 負 責 , 因 此<br />

可 以 將 總 理 視 為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策 執 <strong>行</strong> 者 。 而 總 理 <strong>的</strong> 任 命 也 無 須 經 過 國 會 多 數 <strong>的</strong><br />

信 任 。 5 再 以 我 國 為 例 , 現 <strong>行</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中 也 出 現 了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br />

依 據 一 九 九 七 年 憲 <strong>法</strong> 增 修 條 文 第 三 條 規 定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院 長 由 總 統 任 命 之 , 不<br />

需 要 經 由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strong>行</strong> 使 人 事 同 意 權 。 單 就 此 條 就 使 得 總 統 可 以 透 過 自 由 意 志<br />

任 命 最 高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來 間 接 取 得 決 策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 其 次 , 在 一 九 九 一 年 第 一 次 憲<br />

改 時 依 據 憲 <strong>法</strong> 增 修 條 文 第 二 條 同 時 規 定 , 總 統 得 經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院 會 之 決 議 發 佈<br />

緊 急 命 令 , 不 受 憲 <strong>法</strong> 第 四 十 三 條 之 限 <strong>制</strong> 。 而 <strong>關</strong> 於 國 家 安 全 之 重 大 方 針 , 得<br />

設 國 家 安 全 會 議 及 國 家 安 全 局 。 儘 管 緊 急 命 令 權 發 佈 後 需 要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strong>的</strong> 追<br />

認 , 而 國 安 會 及 國 安 局 僅 是 諮 詢 機 構 , 但 這 些 規 定 都 可 以 視 為 賦 予 總 統 在<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方 面 擁 有 更 多 <strong>的</strong> 涉 入 空 間 <strong>與</strong> 彈 性 。 因 此 , 也 朝 向 滿 足 於 總 統 做 為 國<br />

家 元 首 <strong>與</strong> 具 有 實 質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strong>的</strong> 條 件 傾 斜 。 據 此 可 知 我 國 現 <strong>行</strong> 憲 <strong>法</strong> 中 賦 予 了<br />

民 選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一 定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 而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固 然 不 是 直 選 , 但 也 不 是 一 定 要 依<br />

據 國 會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原 則 來 產 生 , 自 然 提 供 了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br />

因 此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上 除 了 讓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個 別 透 過 選 舉 來 產 生 之 外 , 在 半<br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國 家 中 領 導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總 理 其 任 命 需 不 需 要 國 會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同 意 , 成 為 分 <strong>立</strong><br />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重 要 <strong>關</strong> 鍵 。 此 外 , 在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國 家 中 若 出 現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領 導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總 理<br />

分 屬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時 , 則 又 是 另 一 種 運 作 類 型 , 一 般 慣 稱 此 種 類 型 為 「 共 治 」<br />

(cohabitation), <strong>關</strong> 於 此 點 本 文 稍 後 予 以 討 論 。<br />

5<br />

威 瑪 共 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 可 以 以 一 九 三 ◦ 年 為 界 分 為 兩 個 不 同 類 型 <strong>的</strong> 階 段 , 該 年 聯 邦 <strong>政</strong> 府<br />

因 失 業 保 險 <strong>政</strong> 策 (Arbeitslosenversicherung) 失 敗 而 於 三 月 二 十 七 日 提 出 內 閣 總 辭 , 這 次<br />

總 辭 後 , 總 統 Paul von Hindenburg 動 用 緊 急 命 令 權 (Notverordnungen), 不 顧 國 會 多 數<br />

<strong>的</strong> 生 態 來 組 成 新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從 一 九 三 ◦ 年 三 月 三 十 日 <strong>的</strong> Heinrich Bruening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成 開 始 ,<br />

聯 邦 <strong>政</strong> 府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對 象 由 國 會 移 轉 到 總 統 身 上 , 開 啟 威 瑪 共 和 「 總 統 內 閣 」 <strong>的</strong> 時 期 ( 沈 有<br />

忠 ,2004:113)。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39<br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 對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中 <strong>的</strong> 責 任 <strong>政</strong> 治 原 則 製 造 了 曖 昧 不 明 而 又<br />

相 互 衝 突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 一 方 面 代 表 <strong>的</strong> 是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的</strong> 僵<br />

局 , 一 方 面 也 是 <strong>政</strong> 策 責 任 歸 屬 <strong>的</strong> 辯 論 , 甚 至 被 視 為 是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缺 點<br />

(Nicholson et al., 2002: 701-720;Jones, 1995: 29-30;Rieselbach, 1996: 112-<br />

113)。 除 此 之 外 , 由 於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代 表 <strong>的</strong>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無 <strong>法</strong> 獲 得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一 個 穩 定<br />

<strong>的</strong> 多 數 支 持 , 因 此 衍 生 <strong>的</strong> 問 題 也 包 括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部 門 提 案 在 國 會 通 過 <strong>的</strong> 效 能 , 或<br />

是 預 算 <strong>的</strong> 審 查 <strong>與</strong> 刪 減 面 臨 較 大 <strong>的</strong> 困 難 ( 黃 秀 端 ,2003:39-40; 盛 杏 湲 ,2003:<br />

90)。 因 此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可 以 理 解 為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中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之 間 <strong>的</strong> 互 動<br />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出 現 問 題 所 致 。 之 所 以 會 出 現 問 題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必 須 提 供 兩 項 權 力 彼 此 分 <strong>立</strong><br />

而 治 <strong>的</strong> 空 間 , 同 時 在 選 <strong>制</strong> 或 選 舉 時 程 等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strong>下</strong> , 也 是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出 現<br />

<strong>的</strong> 誘 因 。 而 這 樣 互 動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strong>的</strong> 邏 輯 , 無 論 是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或 是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自<br />

然 是 以 國 會 為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 在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上 則 是 以 總 統 作 為 主 要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 因 為 即<br />

使 是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國 家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仍 必 須 以 取 得 國 會 信 任 <strong>的</strong> 方 式 向 國 會 負 責 ,<br />

因 此 能 夠 依 循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分 <strong>立</strong> 而 治 <strong>的</strong> 是 總 統 這 個 角 色 。<br />

肆 、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br />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概 念 是 從 <strong>法</strong> 國 <strong>政</strong> 治 運 作 而 得 來 , 主 要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特 徵 即 在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br />

本 身 <strong>的</strong> 分 散 。Horst H. Bahro 認 為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是 基 於 避 免 遭 遇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與</strong><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僵 局 , 因 此 憲 <strong>法</strong> 賦 予 總 統 相 當 程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 但 也 應 同 時 以 分 權<br />

<strong>的</strong> 原 則 設 計 出 相 對 自 主 <strong>的</strong> 內 閣 來 避 免 獨 裁 <strong>的</strong> 發 生 (Bahro, 1999: 1-37)。 因<br />

此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最 主 要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即 在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strong>的</strong> 二 元 化 , 也 因 為 如 此 才 會 出<br />

現 憲 <strong>政</strong> 上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現 象 。 以 三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來 看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不 但 在 憲 <strong>政</strong> 上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br />

單 位 保 持 單 一 , 就 連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和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兩 權 , 也 是 基 於 融 合 為 一 <strong>的</strong> 原 則 , 因 此 共<br />

治 <strong>的</strong> 情 形 並 沒 有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 至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即 使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和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是 基 於 <strong>制</strong><br />

衡 原 則 而 獨 自 擁 有 民 意 基 礎 , 但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基 本 上 也 是 由 總 統 這 個 憲 <strong>政</strong> 單 位 享<br />

有 , 因 此 也 不 會 出 現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二 元 化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現 象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在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strong>的</strong> 原<br />

則 上 , 是 把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分 別 交 由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共 同 享 有 , 而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由 國 會 執<br />

<strong>行</strong> , 因 此 在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上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就 具 有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Poulard, 1990:<br />

244)。


40<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strong>關</strong>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二 元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 焦 點 多 集 中 於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賦 予 總 統 哪 些 實 質 <strong>的</strong><br />

權 力 , 並 據 以 討 論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二 元 化 <strong>的</strong> 程 <strong>度</strong> 。 徐 正 戎 (2002) 以 <strong>法</strong> 國 為 對 象 ,<br />

討 論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二 元 化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範 疇 , 依 據 他 <strong>的</strong> 分 類 , <strong>法</strong> 國 第 五 共 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法</strong> 中<br />

規 定 了 總 統 獨 享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 總 統 需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分 享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以 及 總 理 獨 享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br />

從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分 類 可 以 清 楚 得 見 ,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各 自 享 有 一 部 分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 同<br />

時 也 有 一 部 分 是 需 要 得 到 兩 者 <strong>的</strong> 共 識 才 能 執 <strong>行</strong> ( 請 參 見 表 3)。<br />

表 3<br />

<strong>法</strong> 國 總 統 、 總 理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權 力<br />

權 力 類 別 憲 <strong>法</strong> 條 文 來 源 內 容<br />

總 統 獨 享 之 權<br />

總 理 提 議 總 統<br />

決 定 <strong>的</strong> 事 項<br />

總 統 決 定 總 理<br />

副 署 <strong>的</strong> 事 項<br />

總 理 獨 享 之 權<br />

第 五 條 維 護 憲 <strong>法</strong> 、 維 持 國 家 獨 <strong>立</strong> 完 整 等 。<br />

第 八 條<br />

第 九 條<br />

第 十 二 條<br />

第 十 六 條<br />

第 十 七 條<br />

第 十 六 、 十 八 條<br />

第 五 十 四 、 五 十 六 、 六 十<br />

一 條<br />

第 六 十 四 、 六 十 五 條<br />

第 八 條<br />

第 九 條<br />

第 三 十 條<br />

第 十 一 條<br />

第 八 十 九 條<br />

第 十 條<br />

第 十 三 條<br />

第 十 三 、 二 十 一 條<br />

第 三 十 九 條<br />

第 四 十 九 條<br />

第 二 十 條<br />

資 料 來 源 : 整 理 自 徐 正 戎 (2002)。<br />

任 命 總 理<br />

主 持 部 長 會 議<br />

解 散 議 會<br />

發 佈 緊 急 命 令<br />

特 赦<br />

發 表 咨 文<br />

任 命 憲 <strong>法</strong> 委 員 會 及 提 出 合 憲 審 查<br />

任 命 司 <strong>法</strong> 會 議 委 員 及 維 護 司 <strong>法</strong> 獨 <strong>立</strong><br />

任 命 部 長 、 接 受 總 辭<br />

排 定 部 長 會 議 議 事 日 程<br />

簽 署 臨 時 會 召 開<br />

提 請 公 民 複 決<br />

修 憲<br />

公 布 <strong>法</strong> 案 、 提 出 覆 議<br />

簽 署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法</strong> 令<br />

簽 署 命 令 、 任 命 官 員<br />

<strong>法</strong> 律 草 案 提 出<br />

信 任 案<br />

經 濟 文 化 事 務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41<br />

從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類 型 <strong>與</strong> 大 小 為 基 礎 , 進 一 步 討 論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下</strong>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總 理<br />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邏 輯 , 最 典 型 者 即 Shugart 和 Carey 將 總 統 權 力 作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br />

(legislative powers) <strong>與</strong> 非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nonlegislative powers) <strong>的</strong> 分 類 。 6<br />

而 多 數<br />

<strong>的</strong> 研 究 認 為 , 當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指 數 越 高 , 越 容 易 造 成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不 穩 定 , 而<br />

這 正 是 因 為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賦 予 兩 個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一 定 程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實 質 權 力 , 使 共 治 時 總 統<br />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因 為 兼 具 有 實 質 權 力 而 容 易 出 現 僵 局 之 故 (Metcalf, 2000: 660-685;<br />

Roper, 2002: 253-272;Frye, 2002: 81-103)。 因 此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br />

使 得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兼 具 有 一 定 程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 而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成 為 共 治 出 現<br />

<strong>的</strong> 基 本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條 件 。<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由 兩 個 憲 <strong>政</strong> 單 位 共 享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也 使 得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具 有 憲 <strong>政</strong> 換<br />

軌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若 是 由 總 理 指 揮 便 傾 向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 若 由 總 統 指 揮 , 則 傾 向<br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若 是 妥 協 而 分 工 , 則 是 具 體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經 驗 。 7<br />

即 使 在 共 治 時 期 , 也<br />

具 有 些 許 換 軌 <strong>的</strong> 特 質 ,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新 舊 程 <strong>度</strong> 就 是 憲 <strong>政</strong> 換 軌 <strong>的</strong> 重 要 指 標 之 一 。 簡<br />

言 之 , 最 新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若 是 在 總 統 這 邊 ,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朝 向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傾 斜 可 以 預 見 ;<br />

相 反 , 若 最 新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在 國 會 這 一 邊 ,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則 可 能 朝 向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傾 斜 。 因<br />

此 ,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中 <strong>關</strong> 於 選 舉 時 程 <strong>的</strong> 規 劃 也 進 一 步 影 響 了 換 軌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 當<br />

然 , 決 定 由 總 統 主 導 , 或 是 由 總 理 主 導 並 不 能 單 純 由 民 意 決 定 , 領 導 者 <strong>的</strong><br />

風 格 亦 是 主 要 <strong>的</strong> 因 素 。 以 <strong>法</strong> 國 為 例 , 在 Francois Mitterrand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第 二 任 任<br />

期 內 , 由 於 身 體 健 康 因 素 , 使 其 <strong>行</strong> 事 趨 於 保 守 , 施 <strong>政</strong> 多 由 總 理 主 導 , 因 此<br />

整 個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朝 向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傾 斜 相 當 明 顯 。 其 次 ,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強 弱 也 是 一 項 重 要<br />

<strong>的</strong> 指 標 。 若 總 統 只 獲 得 過 半 邊 緣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支 持 當 選 , 則 會 較 謹 慎 <strong>的</strong>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合<br />

作 , 若 此 時 出 現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情 形 , 更 有 可 能 朝 向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傾 斜 。 因 此 , 第 五 共 和<br />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亦 可 理 解 成 <strong>下</strong> 圖 所 示 。 這 個 圖 說 明 了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新 舊 程 <strong>度</strong> 影 響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br />

首 長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特 別 是 當 兩 者 分 由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所 掌 握 時 。 由 圖 2 所 示 ,<br />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因 為 同 時 享 有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正 當 性 , 就 像 天 平 <strong>的</strong> 兩 端 一 樣 。 當 總 統 具<br />

6<br />

7<br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包 括 否 決 、 提 案 、 提 出 公 投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命 令 、 預 算 權 等 , 而 非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包 括 組 織 <strong>與</strong> 解 散<br />

<strong>政</strong> 府 、 解 散 國 會 、 譴 責 等 權 力 , 請 參 見 Shugart and M. Carey (1992: 131-166)。<br />

學 界 對 於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換 軌 有 豐 富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 傾 向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例 如 White (1999:<br />

216-231)。 傾 向 於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例 如 Ardant and Duhamel (2001: 31-65)。 妥 協 而 分 工 <strong>的</strong> 共<br />

治 , 則 可 參 見 劉 致 賢 (2002:315-342)。


42<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有 較 新 或 較 堅 實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基 礎 時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會 偏 向 總 統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會 傾 向 總<br />

統 <strong>制</strong> 來 做 傾 斜 。 相 反 <strong>的</strong> , 當 國 會 具 有 較 新 或 較 堅 實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基 礎 時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br />

長 偏 向 國 會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就 變 成 向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做 傾 斜 。 若 是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多 數 分 由<br />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所 掌 握 , 當 總 統 是 代 表 最 新 民 意 時 , 甚 至 會 出 現 解 散 國 會 以 避 免<br />

共 治 發 生 , 如 果 新 <strong>的</strong> 結 果 <strong>的</strong> 確 如 總 統 所 願 , 在 任 命 同 黨 人 士 出 任 閣 揆 後 ,<br />

傾 向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更 加 顯 著 , 如 一 九 八 一 <strong>與</strong> 一 九 八 八 年 <strong>的</strong> 例 子 。 相 反 <strong>的</strong> , 如 果<br />

國 會 代 表 最 新 民 意 , 而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不 一 致 時 , 為 避 免 <strong>政</strong> 治 僵 局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威 望 再 受<br />

打 擊 , 任 命 國 會 多 數 黨 人 士 出 任 閣 揆 是 常 態 , 此 時 便 傾 向 於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 <strong>關</strong> 於<br />

此 點 , 本 文 稍 後 會 有 進 一 步 說 明 。<br />

圖 2<br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下</strong> 民 意 <strong>與</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傾 斜<br />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新 鮮 <strong>度</strong> <strong>與</strong> 強 弱<br />

總 統 國 會<br />

傾 向 總 統 <strong>制</strong><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br />

傾 向 內 閣 <strong>制</strong><br />

說 明 : 支 持 方 向 ; 傾 斜 方 向<br />

資 料 來 源 : 修 改 自 張 壯 熙 (1996:83)。<br />

由 於 共 治 是 總 統 基 於 國 會 多 數 而 任 命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的</strong> 總 理 所 致 , 因 此 ,<br />

Duverger 將 共 治 視 之 為 「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不 同 <strong>立</strong> 場 <strong>的</strong> 國 會 多 數 派 共 存 」, 而 非 是 「 總<br />

統 <strong>與</strong> 不 同 <strong>立</strong> 場 <strong>的</strong> 總 理 共 存 」, 也 就 是 說 , 總 理 作 為 <strong>政</strong> 府 領 導 者 , 在 同 時 對<br />

國 會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情 形 <strong>下</strong> , 共 治 時 期 反 而 是 兩 個 民 意 基 礎 <strong>的</strong> 緩 衝 。<br />

本 段 <strong>的</strong> 最 後 , 我 們 進 一 步 討 論 總 統 是 否 要 任 命 一 個 出 自 於 不 同 陣 營 <strong>政</strong><br />

黨 <strong>的</strong> 閣 揆 來 進 入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時 期 。 在 這 個 問 題 <strong>的</strong> 選 擇 上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同 樣 扮 演 了<br />

總 統 在 選 擇 時 重 要 <strong>的</strong> 考 量 依 據 。 一 般 而 言 , 總 統 選 擇 閣 揆 <strong>的</strong> 時 機 點 有 三<br />

個 , 一 個 是 總 統 大 選 結 束 之 後 、 一 個 是 國 會 大 選 結 束 之 後 、 一 個 是 非 選 舉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43<br />

時 期 但 閣 揆 請 辭 之 後 。 8 面 對 是 否 要 選 擇 共 治 , 必 然 是 國 會 由 不 同 陣 營 掌<br />

握 了 多 數 , 否 則 自 然 沒 有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意 願 。 影 響 總 統 選 擇 閣 揆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考 量 則 包<br />

括 總 統 解 散 國 會 權 力 <strong>的</strong> 主 動 <strong>與</strong> 否 、 國 會 是 否 擁 有 對 總 統 選 擇 閣 揆 <strong>的</strong> 人 事 同<br />

意 權 、 以 及 國 會 倒 閣 權 <strong>的</strong> 相 <strong>關</strong> 設 計 。 這 些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分 別 在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時 機 點 會 出 現<br />

影 響 , 有 些 是 直 接 , 有 些 是 間 接 。 此 外 , 由 於 互 動 <strong>的</strong> 過 程 可 能 涉 及 解 散 國<br />

會 , 因 此 國 會 選 舉 <strong>的</strong> 成 本 考 量 也 應 視 為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在 做 決 定 時 會 考 慮 <strong>的</strong> 間<br />

接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變 數 。 受 到 這 些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主 觀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或 客 觀 考 量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strong>下</strong> , 總 統 任 命 閣 揆<br />

及 其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呈 現 多 種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 圖 3 為 總 統 面 對 國 會 由 不 同 陣 營 掌<br />

握 多 數 時 任 命 閣 揆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過 程 <strong>與</strong> 結 果 :<br />

圖 3<br />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多 數 不 一 致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閣 揆 選 擇 <strong>與</strong> 結 果<br />

總<br />

任 命 國 會 多 數 黨 <strong>的</strong> 閣 揆 共 治 (1)<br />

統<br />

任 命 同 黨<br />

<strong>的</strong> 閣 揆<br />

國 會 同 意 少 數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2)<br />

國 會 不 同<br />

意 並 倒 閣<br />

重 新 任 命 國 會<br />

多 數 黨 <strong>的</strong> 閣 揆<br />

解 散 國 會<br />

並 且 改 選<br />

總 統 <strong>政</strong> 黨 勝<br />

總 統 <strong>政</strong> 黨 敗<br />

共 治 (3)<br />

一 致 <strong>政</strong> 府<br />

( 偏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4)<br />

共 治 <strong>政</strong> 府<br />

( 偏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5)<br />

第 一 階 段 第 二 階 段 第 三 階 段 第 四 階 段 第 五 階 段<br />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自 繪 。<br />

對 總 統 而 言 , 最 佳 <strong>的</strong> 結 果 應 為 第 四 種 一 致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 其 次 為 進 入 少<br />

數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第 二 種 結 果 , 而 另 外 三 種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情 況 對 總 統 而 言 偏 好 順 序<br />

應 依 序 為 第 一 種 共 治 、 第 三 種 共 治 , 最 差 <strong>的</strong> 結 果 則 為 第 五 種 共 治 。 而 對 不<br />

8<br />

閣 揆 在 非 選 舉 因 素 <strong>下</strong> 請 辭 <strong>的</strong> 原 因 包 括 主 動 辭 職 <strong>的</strong> 意 願 <strong>與</strong> 被 動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撤 換 意 願 。 無 論 原 因<br />

為 何 , 在 假 設 請 辭 獲 准 <strong>的</strong> 情 況 <strong>下</strong> , 總 統 都 必 須 重 新 任 命 新 <strong>的</strong> 閣 揆 。


44<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同 陣 營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而 言 , 偏 好 順 序 則 剛 好 完 全 相 反 。 在 這 個 過 程 裡 , 如 果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br />

設 計 是 賦 予 國 會 擁 有 閣 揆 <strong>的</strong> 人 事 同 意 權 , 而 總 統 無 主 動 解 散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br />

則 在 第 一 階 段 就 必 定 走 向 第 一 種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結 果 。 相 反 <strong>的</strong> , 如 果 國 會 沒 有 人 事<br />

同 意 權 , 或 是 總 統 可 以 主 動 或 被 動 解 散 國 會 , 則 依 據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偏 好 將 會 在 第<br />

一 階 段 任 命 同 黨 閣 揆 , 並 由 國 會 多 數 黨 來 被 動 選 擇 是 否 倒 閣 。 在 第 二 階 段<br />

裡 , 如 果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並 不 賦 予 總 統 解 散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 無 論 主 動 或 被 動 ), 則<br />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多 數 黨 依 其 偏 好 必 定 選 擇 倒 閣 , 而 總 統 無 <strong>法</strong> 解 散 <strong>的</strong> 情 況 <strong>下</strong> 走 向 第 三<br />

種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 若 總 統 具 有 解 散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 則 國 會 多 數 黨 必 須 在 第 二 種 結 果<br />

<strong>與</strong> 第 四 、 第 五 種 結 果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strong>下</strong> 來 做 決 定 。 如 果 國 會 多 數 黨 對 於 重 新 選 舉 相<br />

當 有 把 握 , 則 在 第 二 階 段 就 選 擇 倒 閣 , 因 為 結 果 不 是 第 三 就 是 第 五 , 都 比<br />

第 二 來 得 好 , 在 這 種 情 形 <strong>下</strong> , 總 統 基 於 重 新 選 舉 沒 有 把 握 <strong>的</strong> 情 況 <strong>下</strong> , 將 提<br />

前 選 擇 第 三 種 共 治 , 以 避 免 流 失 更 多 民 意 而 進 入 第 五 種 情 況 。 相 反 <strong>的</strong> , 若<br />

國 會 多 數 黨 沒 有 把 握 在 重 新 選 舉 中 獲 勝 , 而 且 考 量 選 舉 成 本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strong>下</strong> , 就<br />

可 能 在 第 二 階 段 就 選 擇 同 意 , 進 入 第 二 種 結 果 , 以 避 免 走 入 第 四 種 最 差 <strong>的</strong><br />

情 況 。 由 此 可 知 ,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 包 括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解 散 權 、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倒 閣 權 <strong>與</strong><br />

同 意 權 , 再 加 上 國 會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帶 給 <strong>政</strong> 黨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本 益 考 量 <strong>下</strong> , 會 決 定 總 統 如<br />

何 任 命 閣 揆 , 以 及 國 會 如 何 反 應 。<br />

因 此 , 當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國 家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法</strong> , 只 要 保 留 了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人 事 同 意 權 而 不 賦<br />

予 總 統 主 動 解 散 國 會 權 力 <strong>的</strong> 話 , 面 對 國 會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分 由 不 同 陣 營 掌 握 時 , 進<br />

入 共 治 就 成 為 必 然 <strong>的</strong> 結 果 。 相 反 <strong>的</strong> , 如 果 國 會 沒 有 同 意 權 、 或 是 總 統 得 解<br />

散 國 會 , 則 國 會 競 選 <strong>的</strong> 考 量 就 成 為 另 一 個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層 次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 以 <strong>法</strong> 國 為 例 ,<br />

總 統 Francois Mitterrand 於 一 九 八 一 年 <strong>與</strong> 一 九 八 八 年 兩 次 解 散 國 會 , 都 是 在<br />

總 統 大 選 結 束 後 由 甫 獲 最 新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發 動 , 由 於 新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結 果 使 總 統 深<br />

具 信 心 , 因 此 在 不 願 意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情 況 <strong>下</strong> 重 新 改 選 國 會 , 希 望 進 入 第 四 種 <strong>的</strong> 結<br />

果 。 而 這 兩 次 <strong>的</strong> 結 果 最 後 也 都 是 總 統 所 屬 <strong>政</strong> 黨 獲 得 勝 利 , 並 以 第 四 種 結 果<br />

作 為 最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軌 跡 。 而 一 九 八 六 年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經 驗 則 是 因 為 考 量 總 統 所<br />

屬 <strong>政</strong> 黨 沒 有 把 握 在 新 選 舉 中 獲 勝 , 因 此 在 第 一 階 段 就 選 擇 共 治 。 一 九 九 七<br />

年 則 是 因 為 總 統 Jacques Chirac 對 國 會 改 選 預 期 結 果 <strong>的</strong> 誤 判 , 使 結 果 反 而 走<br />

入 第 五 種 偏 向 於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共 治 。<br />

再 以 台 灣 為 例 , 二 ○○○ 年 以 前 由 於 國 民 黨 同 時 掌 握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多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45<br />

數 , 並 沒 有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問 題 。 二 ○○○ 年 民 進 黨 雖 然 勝 選 , 但 由 於 只 具 有 相 對<br />

多 數 而 不 是 絕 對 多 數 , 因 此 在 陳 水 扁 總 統 上 任 之 初 選 擇 國 民 黨 <strong>的</strong> 唐 飛 擔 任<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 以 期 能 降 低 府 會 衝 突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 二 ○○ 一 年 國 會 改 選 後 , 民 進<br />

黨 成 為 國 會 最 大 黨 , 雖 然 仍 未 過 半 , 但 勝 選 <strong>的</strong> 氛 圍 使 陳 水 扁 總 統 更 勇 於 選<br />

擇 任 命 同 黨 <strong>的</strong> 張 俊 雄 擔 任 閣 揆 。 而 泛 藍 部 分 因 為 親 民 黨 <strong>的</strong> 成 <strong>立</strong> 、 新 黨 <strong>的</strong> 泡<br />

沫 化 <strong>與</strong> 國 民 黨 <strong>的</strong> 挫 敗 , 雖 然 總 席 次 仍 舊 過 半 , 但 考 量 若 倒 閣 後 遭 解 散 而 必<br />

須 再 次 選 舉 , 也 沒 有 勝 選 把 握 , 加 上 台 灣 特 殊 <strong>的</strong> 選 <strong>制</strong> ( 複 數 選 區 單 記 非 讓<br />

渡 投 票 <strong>制</strong> ,SNTV,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對 競 選 成 本 而 言 相 當 高 , 而<br />

且 , 杯 葛 帶 來 <strong>的</strong> 媒 體 曝 光 效 益 更 有 助 於 <strong>下</strong> 一 次 競 選 <strong>的</strong> 連 任 , 其 效 益 <strong>與</strong> 風 險<br />

<strong>的</strong> 比 較 自 然 優 於 倒 閣 <strong>的</strong> 決 定 , 因 此 也 沒 有 貿 然 倒 閣 而 使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進 入 第 二<br />

種 軌 跡 (Lin, 2003: 441; 徐 正 戎 ,2002:128)。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的</strong> 曖 昧 使 台 灣 最 高 <strong>的</strong><br />

統 治 權 至 少 出 現 三 種 可 能 : 總 統 作 為 民 選 <strong>的</strong> 國 家 最 高 元 首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作 為<br />

最 高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作 為 民 選 <strong>的</strong> 多 元 利 益 匯 集 場 域 。 因 此 ,「 破 碎 化 」<br />

和 「 權 責 不 清 」 成 為 我 國 憲 <strong>法</strong> 運 作 上 嚴 重 <strong>的</strong> 問 題 ( 林 繼 文 ,2003:63-64)。<br />

當 然 , 究 竟 是 否 選 擇 共 治 也 存 在 其 他 具 有 影 響 <strong>的</strong> 變 數 , 比 如 憲 <strong>政</strong> 慣 例 。<br />

由 於 <strong>法</strong> 國 第 三 、 第 四 共 和 都 是 實 施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 而 一 八 七 七 年 Mac-Mahon 總 統<br />

任 內 所 奠 定 <strong>的</strong> 「 對 國 會 選 舉 結 果 , 不 是 順 從 就 是 辭 職 」(se soumettre ou se<br />

démettre)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慣 例 , 使 得 <strong>法</strong> 國 總 統 對 解 散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顯 得 相 當 謹 慎 。 9 而<br />

台 灣 方 面 , 民 主 化 以 前 長 期 <strong>的</strong> 威 權 結 構 , 強 人 <strong>政</strong> 治 <strong>的</strong> 色 彩 一 直 存 在 , 一 九<br />

九 六 年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直 選 , 更 給 予 強 人 <strong>政</strong> 治 直 接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基 礎 , 因 此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主 導 性<br />

比 起 <strong>法</strong> 國 更 顯 得 強 烈 。 像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慣 例 或 傳 統 , 雖 然 也 都 影 響 著 總 統 在<br />

面 對 是 否 選 擇 共 治 時 <strong>的</strong> 決 定 , 但 正 如 本 文 一 開 始 所 言 , 正 式 而 具 有 規 範 性<br />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尤 其 是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賦 予 國 會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strong>的</strong> 權 限 , 仍 舊 發 揮 了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性<br />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 由 以 上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我 們 發 現 ,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情 形 , 需 要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提 供<br />

基 本 <strong>的</strong> 條 件 , 而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賦 予 總 統 不 同 程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 以 及 國 會 不 同 程 <strong>度</strong><br />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空 間 。 除 此 之 外 , 也 影 響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換 軌 可 能 性 , 更 甚 者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因 素 更<br />

決 定 了 共 治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時 機 <strong>與</strong> 可 能 。<br />

9<br />

當 時 <strong>法</strong> 國 總 統 Mac-Mahon 任 命 <strong>的</strong> 總 理 人 選 沒 有 得 到 眾 議 院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投 票 , 因 而 解 散 國 會 ,<br />

創 <strong>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國 解 散 國 會 之 首 例 。 而 改 選 結 果 是 總 統 所 屬 <strong>政</strong> 黨 大 敗 , 因 此 Mac-Mahon 遂 有 此<br />

言 , 也 成 為 日 後 <strong>法</strong> 國 相 當 著 名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案 例 ( 徐 正 戎 ,2002:111)。


46<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伍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br />

三 角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strong>的</strong> 最 後 一 邊 , 建 <strong>立</strong> 在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之 上 , 也 就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br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而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minority government) 即 指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無 <strong>法</strong> 取 得<br />

一 個 穩 定 而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而 言 。 就 三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而 言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國 家 因 為<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由 總 統 所 獨 自 執 <strong>行</strong> , 而 總 統 基 於 民 選 是 向 選 民 負 責 , 並 不 是 對 國 會<br />

負 責 。 因 此 , 即 使 總 統 所 屬 <strong>政</strong> 黨 在 國 會 無 <strong>法</strong> 取 得 多 數 , 也 因 為 總 統 不 必 對<br />

國 會 負 責 而 出 現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不 至 於 出 現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樣 貌 。 在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半 總<br />

統 <strong>制</strong> 國 家 而 言 , 則 是 因 為 存 在 一 個 必 須 對 國 會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因 此 這 個 <strong>政</strong> 府<br />

在 運 作 上 就 有 可 能 因 為 無 <strong>法</strong> 建 <strong>立</strong> 在 國 會 穩 定 <strong>的</strong> 多 數 之 上 而 形 成 少 數 <strong>政</strong><br />

府 。<br />

以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面 向 觀 察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成 因 可 以 從 不 信 任 投 票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來 切 入 , 因<br />

為 這 是 建 <strong>立</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權 責 互 動 <strong>的</strong> <strong>關</strong> 鍵 性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因 素 。 不 信 任 投 票 <strong>的</strong> 設<br />

計 確 定 了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對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負 責 方 式 , 但 同 時 也 可 能 提 供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對 <strong>政</strong> 策 更<br />

進 一 步 掌 握 <strong>的</strong> 管 道 , 因 此 是 一 種 雙 向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Huber, 1996: 270)。 就<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而 言 , 不 信 任 投 票 可 以 有 幾 種 模 式 存 在 , 第 一 、 <strong>政</strong> 府 在 組 閣 過 程<br />

中 就 必 須 經 過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投 票 。 這 種 不 信 任 投 票 是 基 於 預 防 性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設<br />

計 , <strong>政</strong> 府 必 須 確 保 得 到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多 數 支 持 才 能 組 成 , 基 於 此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br />

現 自 然 較 為 困 難 。 第 二 、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閣 時 不 一 定 需 要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多 數 同 意 , 但 國 會<br />

可 以 主 動 發 起 不 信 任 案 使 其 解 散 。 這 種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下</strong> , 由 於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閣 不 一 定 要 國<br />

會 多 數 , 因 此 , 只 要 能 確 保 不 會 存 在 一 個 反 對 <strong>的</strong> 多 數 時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就 有 其<br />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空 間 。 第 三 、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閣 不 必 經 過 國 會 多 數 同 意 , 而 國 會 雖 可 以 發 起<br />

不 信 任 案 , 但 必 須 先 以 多 數 通 過 接 替 內 閣 <strong>的</strong> 新 <strong>政</strong> 府 , 也 就 是 「 建 設 性 不 信<br />

任 投 票 」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 這 種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 提 供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更 容 易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br />

因 為 國 會 要 發 起 不 信 任 案 倒 閣 前 , 必 須 先 以 多 數 選 出 接 替 <strong>的</strong> 內 閣 , 等 於 提<br />

高 了 不 信 任 案 <strong>的</strong> 門 檻 。 第 四 、 <strong>政</strong> 府 有 權 主 動 提 出 信 任 投 票 , 若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反 對<br />

不 及 半 數 , 則 視 之 為 國 會 對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 這 種 設 計 提 供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操 作 <strong>的</strong> 空<br />

間 , 因 為 對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而 言 , 選 擇 適 當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案 和 時 機 來 要 求 信 任 投 票 , 可 以 提<br />

高 其 通 過 信 任 投 票 <strong>的</strong> 機 率 。 因 此 , 就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面 而 言 , 不 信 任 投 票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已 經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47<br />

提 供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和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互 動 <strong>的</strong> 多 種 可 能 性 , 而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也 受 到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br />

計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而 有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機 率 。<br />

討 論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成 因 還 可 以 透 過 對 國 會 中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行</strong> 為 模 式 <strong>的</strong> 觀 察 , 可 以<br />

從 兩 個 角 <strong>度</strong> 來 回 答 。 第 一 、 國 會 因 為 <strong>政</strong> 黨 過 多 、 意 識 形 態 過 於 分 散 而 無 <strong>法</strong><br />

形 成 一 個 穩 定 <strong>的</strong> 多 數 ; 第 二 、 雖 然 形 成 一 個 多 數 結 盟 , 但 這 個 多 數 不 願 意<br />

或 無 <strong>法</strong> 組 閣 。 而 這 個 過 程 之 中 , 民 意 取 向 、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的</strong> 策 略 互 動 以 及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br />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性 因 素 也 扮 演 至 為 重 要 <strong>的</strong> 因 素 (Lupia and Strom, 1995:<br />

648)。<br />

就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成 <strong>的</strong> 過 程 而 言 , 意 識 形 態 <strong>與</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規 模 是 組 閣 者 兩 項 重 要 依<br />

據 。 據 此 , 組 閣 者 若 能 以 單 一 <strong>政</strong> 黨 組 閣 將 視 為 最 佳 目 標 , 否 則 將 以 兩 個 目<br />

標 來 籌 組 聯 合 內 閣 : 第 一 、 聯 合 <strong>政</strong> 府 中 <strong>的</strong> 成 員 所 橫 跨 <strong>的</strong> 意 識 形 態 距 離 越 短<br />

越 好 ; 其 次 , 聯 合 <strong>政</strong> 府 中 <strong>的</strong> 成 員 數 目 越 少 越 好 (Martin and Stevenson, 2001:<br />

33-50)。 因 此 , 在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成 <strong>的</strong> 過 程 中 , 若 組 閣 者 佔 據 意 識 形 態 <strong>的</strong> 中 央 , 則<br />

可 以 在 左 右 兩 個 集 團 不 會 結 盟 <strong>的</strong> 基 礎 上 計 算 最 小 規 模 <strong>的</strong> 「 中 間 選 民 內<br />

閣 」。<br />

從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的</strong> 角 <strong>度</strong> 出 發 ,Kaare Strom 歸 納 了 五 種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成 <strong>的</strong> 理 性 基<br />

礎 : 首 先 、 一 個 「 多 數 」 <strong>的</strong> 狀 態 或 許 根 本 不 是 組 閣 時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上 所 需 要 <strong>的</strong> 充 要<br />

條 件 ; 其 次 、 在 組 閣 過 程 中 , <strong>政</strong> 黨 不 一 定 要 透 過 入 閣 來 取 得 對 <strong>政</strong> 策 <strong>的</strong> 影 響<br />

力 ; 第 三 、 <strong>政</strong> 黨 計 算 其 對 於 <strong>政</strong> 策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力 不 一 定 是 入 閣 時 較 大 , 維 持 在 野<br />

反 而 更 能 對 <strong>政</strong> 策 發 揮 影 響 力 ; 第 四 、 對 <strong>政</strong> 黨 領 袖 而 言 , 其 有 限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治 生 命<br />

加 上 <strong>政</strong> 黨 長 遠 目 標 <strong>與</strong> 近 程 目 標 <strong>的</strong> 計 算 , 可 能 保 持 在 野 反 而 能 獲 得 較 大 <strong>的</strong> 效<br />

益 ; 最 後 、 基 於 未 來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考 量 , 在 野 反 而 有 更 大 <strong>的</strong> 空 間 來 獲 取 未 來 選 舉<br />

<strong>的</strong> 成 長 (Strom, 1990: 38)。 因 此 , 國 會 中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基 於 未 來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以 及 <strong>政</strong><br />

策 實 際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能 力 來 計 算 , 不 願 意 加 入 組 閣 <strong>的</strong> 結 盟 有 時 是 較 為 理 性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br />

為 。 此 外 ,Michael Laver 和 Norman Schofield 二 人 針 對 西 歐 <strong>的</strong> 組 閣 經 驗 進<br />

<strong>行</strong> 研 究 , 並 歸 納 出 在 多 黨 體 系 <strong>下</strong> , <strong>政</strong> 黨 組 織 聯 合 內 閣 <strong>的</strong> 兩 種 模 式 : 職 位 取<br />

向 (office-seeki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政</strong> 策 取 向 (policy-seeking)。 針 對 這 兩 種 模 式 , <strong>政</strong> 黨<br />

會 計 算 加 入 內 閣 <strong>的</strong> 利 弊 得 失 , 組 閣 者 也 會 計 算 欲 組 成 之 內 閣 規 模 大 小 對 職<br />

位 分 配 <strong>與</strong> <strong>政</strong> 策 實 踐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 基 於 此 , 雖 然 組 織 最 小 獲 勝 聯 合 內 閣 (the<br />

minimal winning coalition) 可 以 帶 給 加 入 內 閣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最 大 <strong>的</strong> 效 益 , 但 若 組


48<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成 一 個 安 全 <strong>的</strong>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 無 論 是 職 位 分 配 或 是 最 後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策 <strong>制</strong> 訂 都 將 帶 來 更<br />

佳 <strong>的</strong> 效 益 (Laver and Schofield, 1990: 89-143)。 除 了 以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的</strong> 理 性 抉 擇 作<br />

為 解 釋 <strong>的</strong> 途 徑 之 外 ,Gregory M. Luebbert 也 從 社 會 <strong>的</strong> 共 識 程 <strong>度</strong> 來 觀 察 少 數 <strong>政</strong><br />

府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頻 率 。 他 發 現 , 當 社 會 <strong>的</strong> 共 識 程 <strong>度</strong> 越 高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機 率 也<br />

越 高 , 這 是 因 為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成 <strong>的</strong> 正 當 性 競 爭 並 不 激 烈 , <strong>政</strong> 黨 沒 有 加 入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閣<br />

<strong>的</strong> 絕 對 需 求 。 因 此 , 當 社 會 陷 入 較 為 衝 突 <strong>的</strong> 競 爭 模 式 , 組 成 一 個 過 半 <strong>政</strong> 府<br />

就 成 為 必 要 <strong>的</strong> 條 件 (Lubbert, 1986: 87-89)。<br />

從 上 述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可 以 發 現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形 成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並 非 必 然 <strong>的</strong> , 而 是<br />

視 組 閣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中 其 他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的</strong> 意 願 而 定 , 甚 至 社 會 <strong>的</strong> 分 歧 <strong>與</strong> 否 也 可 能 提 供 少<br />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有 利 環 境 。 雖 然 如 此 , 即 使 促 使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原 因 有 很<br />

多 , 甚 至 包 括 非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面 向 <strong>的</strong> 變 數 , 但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因 素 仍 然 具 備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誘<br />

因 <strong>與</strong> 基 本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條 件 。 換 句 話 說 , 沒 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 有 時 即 使 其 他 非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br />

因 素 滿 足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需 求 , 最 後 <strong>的</strong> 結 果 也 必 須 在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規 範 <strong>下</strong> 不 會 走 入 少 數<br />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結 果 。 歐 陸 大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國 家 , 因 為 籌 組 內 閣 勢 必 面 對 國 會 在 籌<br />

組 時 <strong>的</strong> 同 意 權 <strong>行</strong> 使 或 是 籌 組 後 <strong>的</strong> 信 任 投 票 , 而 這 項 憲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除 了 時 間 略 有<br />

規 定 外 , 也 不 會 受 到 其 他 <strong>的</strong> 限 <strong>制</strong> 。 因 此 , 基 於 對 國 會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態 <strong>度</strong>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br />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來 自 於 同 一 個 多 數 而 建 <strong>立</strong> 是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常 態 , 也 是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時 所 預<br />

期 <strong>的</strong> 走 向 。 雖 然 實 際 運 作 會 因 為 意 識 形 態 、 <strong>政</strong> 府 規 模 、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的</strong> 理 性 計 算 等<br />

考 量 而 有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 但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卻 提 供 可 以 結 束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規 依<br />

據 。<br />

相 反 <strong>的</strong> , 若 是 在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上 限 <strong>制</strong> 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對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能 力 , 或 是 限 <strong>制</strong><br />

了 組 閣 過 程 中 <strong>的</strong> 同 意 權 , 則 反 而 是 提 供 了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空 間 。 以 我<br />

國 為 例 , 憲 <strong>法</strong> 賦 予 總 統 無 須 經 過 國 會 多 數 同 意 即 可 任 命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strong>的</strong> 人 事<br />

權 , 雖 然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對 於 <strong>政</strong> 府 具 有 不 信 任 投 票 <strong>的</strong> 倒 閣 權 力 , 但 憲 <strong>法</strong> 也 同 時 賦 予<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在 被 倒 閣 <strong>的</strong> 同 時 得 以 建 請 總 統 解 散 國 會 , 因 此 , 倒 閣 <strong>與</strong> 解 散 等 於<br />

同 時 進 <strong>行</strong> 。 再 加 上 我 國 特 殊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使 得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改 選 對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委 員 而<br />

言 , 成 本 相 當 高 , 而 當 選 <strong>與</strong> 否 又 具 有 高 <strong>度</strong> 不 確 定 性 , 在 這 個 情 況 <strong>下</strong> , 國 會<br />

冒 著 被 解 散 而 重 新 改 選 <strong>的</strong> 風 險 來 執 <strong>行</strong> 倒 閣 權 力 是 有 困 難 <strong>的</strong> , 這 也 等 於 提 高<br />

了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上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對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能 力 , 提 供 了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更 有 利 <strong>的</strong> 生 存 空<br />

間 。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49<br />

陸 、 結 論 : 台 灣 <strong>的</strong> 府 院 會 三 角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br />

對 於 <strong>政</strong> 治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 雖 然 不 能 視 其 為 建 <strong>立</strong> 或 是 穩 定 民 主 <strong>的</strong> 萬 靈 丹 ,<br />

但 由 於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設 計 能 夠 處 理 社 會 分 歧 <strong>與</strong> 衝 突 , 更 具 有 影 響 民 主 外 貌 <strong>的</strong> 能<br />

力 , 因 此 在 分 歧 <strong>與</strong> 衝 突 <strong>的</strong> 社 會 中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更 加 凸 顯 對 <strong>政</strong> 治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力<br />

(Belmont et al., 2002: 3)。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的</strong> 發 展 在 當 代 也 成 為 新 興 國 家 <strong>的</strong> 核 心 議 題 ,<br />

因 為 無 論 是 民 主 轉 型 或 是 新 興 國 家 , 憲 <strong>政</strong> 選 擇 都 是 國 家 發 展 <strong>的</strong> 必 經 之 路 。<br />

如 果 說 十 九 世 紀 是 基 督 教 傳 教 <strong>的</strong> 世 紀 , 那 麼 二 十 一 世 紀 便 成 為 鼓 吹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的</strong><br />

世 紀 (Horowitz, 2002: 16)。 基 於 以 憲 <strong>政</strong> 主 義 為 核 心 , 本 文 將 問 題 集 中 在 憲<br />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中 對 於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分 類 。 以 總 統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首 長<br />

以 及 國 會 這 三 個 憲 <strong>政</strong> 角 色 為 核 心 , 討 論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邏 輯 以 及 三 者 之 間<br />

出 現 非 常 態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各 種 情 形 。 以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而 言 , 基 於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二 元<br />

化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是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多 數 分 屬 不 同 <strong>政</strong> 黨 時 所 形 成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邏 輯 ; 以 內<br />

閣 <strong>制</strong> 而 言 , 基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融 合 , 當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無 <strong>法</strong> 塑 造 一 個 穩 定 多 數<br />

來 支 撐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時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成 為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軌 跡 ; 以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而 言 , 由 於<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在 憲 <strong>政</strong> 角 色 上 一 分 為 二 , 因 此 三 者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使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與</strong>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都<br />

具 有 發 生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 更 因 為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兩 元 化 , 而 致 使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類 型 也 得 以 出<br />

現 。 <strong>關</strong> 於 三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其 種 要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元 素 、 憲 <strong>政</strong> 危 機 <strong>的</strong> 條 件 及 運 作 特 徵 ,<br />

請 參 見 表 4。<br />

由 於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存 在 兩 個 民 意 基 礎 、 三 個 有 意 義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角 色 , 因 此 在 半<br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與</strong>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仍 然 有 相 當 細 微 <strong>的</strong> 差 別 。 在 運 作 上 , 分 <strong>立</strong><br />

<strong>政</strong> 府 是 指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一 致 , 但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多 數 不 一 致 , 當 總 統 具 有 絕 對 多 數 <strong>的</strong><br />

民 意 基 礎 時 , 滿 足 了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strong>的</strong> 概 念 , 而 當 總 統 沒 有 絕 對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民 意<br />

基 礎 時 , 若 所 任 命 <strong>的</strong> 總 理 也 無 <strong>法</strong> 在 國 會 中 取 得 多 數 支 持 , 則 同 時 滿 足 「 少<br />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 <strong>的</strong> 概 念 。 換 言 之 , 若 總 統 不 具 有 絕 對 多 數 民 意 , 且 任 命 <strong>與</strong> 其 同 黨 ,<br />

也 沒 有 國 會 多 數 支 持 <strong>的</strong> 總 理 時 , 其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 <strong>的</strong> 意 涵 更 強 於 一 個 絕 對 多<br />

數 民 意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


50<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表 4<br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比 較<br />

憲 <strong>政</strong> 類 型 主 要 權 力 元 素 憲 <strong>政</strong> 危 機 發 生 條 件 運 作 特 徵<br />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總 統 、 國 會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兩 元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br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國 會 、 總 理 總 理 無 <strong>法</strong> 得 到 國 會 多 數 支 持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br />

總 統 總 統 、 總 理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兩 元<br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br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國 會 總 理 無 <strong>法</strong> 得 到 國 會 多 數 支 持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br />

總 理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總 理 兩 元 共 治<br />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整 理 。<br />

檢 視 台 灣 在 一 九 九 七 憲 改 之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 可 以 發 現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因 素 對 於<br />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結 果 , 其 影 響 即 使 不 是 直 接 , 也 是 相 當 重 要 <strong>的</strong> 中 介 變 數 。 檢 視<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對 於 台 灣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 可 以 從 兩 個 角 <strong>度</strong> 著 手 , 其 一 是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br />

其 二 是 憲 <strong>政</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對 於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而 言 , 國 會 採 <strong>行</strong> 單 記 不 可 讓 渡 <strong>的</strong> 複 數 選 區<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造 成 不 健 全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政</strong> 治 已 經 有 許 多 文 獻 做 過 討 論 , 而 多 黨 體 系 <strong>的</strong> 形<br />

成 也 成 為 影 響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strong>關</strong> 鍵 變 數 。 以 二 ○○○ 年 為 界 , 台 灣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體 系<br />

出 現 顯 著 <strong>的</strong> 變 化 。 一 九 九 七 年 憲 改 之 後 到 二 ○○○ 年 總 統 大 選 之 間 , 台 灣<br />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體 系 是 以 國 民 黨 、 民 進 黨 兩 大 <strong>政</strong> 黨 為 主 , 其 中 國 民 黨 在 二 ○○ 一 年<br />

以 前 , 更 掌 握 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54.7% <strong>的</strong> 過 半 席 次 。 二 ○○○ 年 總 統 大 選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新<br />

<strong>政</strong> 黨 「 親 民 黨 」 以 及 「 台 灣 團 結 聯 盟 」 改 變 了 台 灣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體 系 。 由 於 親 民<br />

黨 以 及 台 聯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 並 且 分 別 在 二 ○○ 一 年 取 得 國 會 20.4% 以 及 5.8% <strong>的</strong><br />

席 次 比 率 , 10 使 得 台 灣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strong>的</strong> 有 效 <strong>政</strong> 黨 數 從 一 九 九 八 年 <strong>的</strong> 2.49 變 成 二 ○<br />

○ 一 年 <strong>的</strong> 3.48。 儘 管 二 ○○ 四 年 這 兩 個 <strong>政</strong> 黨 都 略 微 萎 縮 , 席 次 仍 有 15.11<br />

以 及 5.33, 而 整 體 <strong>的</strong> 有 效 <strong>政</strong> 黨 數 則 成 為 3.26, 這 個 變 化 使 得 台 灣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政</strong><br />

治 步 入 多 黨 競 爭 <strong>的</strong> 結 構 , 雖 然 在 整 體 上 仍 以 所 謂 「 泛 藍 」、「 泛 綠 」 為 競<br />

爭 主 軸 , 但 國 會 裡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競 爭 <strong>與</strong> 運 作 卻 使 得 多 黨 體 系 儼 然 成 型 , 而 且 二 ○<br />

○ 一 年 、 二 ○○ 四 年 兩 屆 <strong>的</strong> 國 會 選 舉 更 使 得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裡 沒 有 任 何 一 個 <strong>政</strong> 黨 取<br />

10<br />

親 民 黨 <strong>的</strong> 成 <strong>立</strong> , 使 得 國 會 在 2001 年 <strong>的</strong> 結 構 上 出 現 任 一 <strong>政</strong> 黨 均 不 過 半 <strong>的</strong> 情 況 , 而 親 民 黨<br />

<strong>的</strong> 席 次 也 扮 演 過 半 <strong>的</strong> <strong>關</strong> 鍵 角 色 , 因 為 無 論 是 國 民 黨 加 親 民 黨 或 是 民 進 黨 加 親 民 黨 都 可 以<br />

過 半 。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51<br />

得 過 半 席 次 <strong>的</strong> 結 果 。 國 會 裡 多 黨 <strong>政</strong> 治 <strong>的</strong> 結 構 使 得 國 會 要 形 成 一 個 穩 定 <strong>的</strong> 多<br />

數 聯 盟 增 加 變 數 , 而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多 黨 結 構 雖 然 提 高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存 活 <strong>的</strong> 機 率 , 但 也<br />

造 成 國 會 內 部 <strong>的</strong> 分 散 , 而 使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存 在 不 穩 定 <strong>的</strong> 因 素 。 <strong>關</strong> 於 台 灣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br />

從 一 九 九 八 至 二 ○○ 四 年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結 果 相 <strong>關</strong> 資 料 , 請 參 見 表 5。<br />

表 5<br />

台 灣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一 九 九 八 、 二 ◦◦ 一 、 二 ◦◦ 四 年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結 果<br />

年 代<br />

<strong>政</strong> 黨 席 次<br />

1998 年 2001 年 2004 年<br />

席 次 比<br />

(%)<br />

席<br />

次<br />

席 次 比<br />

(%)<br />

席<br />

次<br />

席 次 比<br />

(%)<br />

國 民 黨 123 54.67 68 30.22 79 35.11<br />

民 進 黨 70 31.11 87 38.67 89 39.56<br />

親 民 黨 * * 46 20.44 34 15.11<br />

台 灣 團 結 聯 盟 * * 13 5.78 12 5.33<br />

新 黨 11 4.89 1 0.44 1 0.44<br />

民 主 聯 盟 4 1.78 * * * *<br />

非 <strong>政</strong> 府 聯 盟 3 1.33 * * * *<br />

新 國 家 連 線 1 0.44 * * * *<br />

台 灣 吾 黨 * * 1 0.44 * *<br />

無 黨 聯 盟 * * * * 6 2.67<br />

無 黨 籍 及 其 他 13 5.78 9 4.00 4 1.78<br />

11<br />

有 效 <strong>政</strong> 黨 數<br />

2.488 3.477 3.263<br />

小 計 225 100 225 100 225 100<br />

資 料 來 源 :1998 <strong>與</strong> 2001 年 <strong>的</strong> 部 分 整 理 自 國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治 大 學 選 舉 研 究 中 心 網 :<br />

http://www2.nccu.edu.tw/~s00/;2004 年 <strong>的</strong> 資 料 整 理 自 中 選 會 第 六<br />

屆 <strong>立</strong> 委 選 舉 網 站 :http://legislator2004.nat.gov.tw/。<br />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除 了 造 成 多 黨 體 <strong>制</strong> 以 及 <strong>政</strong> 黨 效 能 不 彰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之 外 , 國 會 <strong>與</strong> 總<br />

統 <strong>的</strong> 選 舉 週 期 採 分 開 <strong>的</strong> 非 共 時 選 舉 (non-concurrent elections) 也 容 易 致 使<br />

11<br />

所 謂 <strong>的</strong> 有 效 <strong>政</strong> 黨 數 是 依 據 Markku Laakso 和 Rein Taagepera <strong>的</strong> 計 算 方 式 , 亦 即 各 <strong>政</strong> 黨 席<br />

次 佔 有 率 平 方 和 分 之 一 。


52<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得 以 出 現 ( 林 佳 龍 ,2000:196)。 因 此 , 就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而 言 , 對<br />

於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最 大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在 於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對 <strong>政</strong> 黨 體 系 <strong>的</strong> 機 械 式 因 果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透 過<br />

對 <strong>政</strong> 黨 體 系 <strong>的</strong> 形 塑 進 而 影 響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是 選 舉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作 為 中 介 變 數 <strong>的</strong> <strong>關</strong> 鍵 所<br />

在 。<br />

其 次 , 就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而 言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因 素 不 但 影 響 著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br />

或 是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也 進 一 步 造 成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或 是<br />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環 境 。 我 國 現 <strong>行</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 就 提 供 了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與</strong><br />

共 治 這 三 種 憲 <strong>政</strong> 問 題 同 時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性 。 自 一 九 九 七 年 修 憲 以 來 , 歷 經 了<br />

三 任 總 統 、 五 任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以 及 三 屆 國 會 , 雖 然 還 沒 有 出 現 解 散 國 會 、 有 效<br />

<strong>的</strong> 不 信 任 案 投 票 等 實 <strong>行</strong> , 但 運 作 上 卻 已 經 出 現 了 類 似 共 治 以 及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br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經 驗 。 首 先 , 這 套 憲 <strong>政</strong> 架 構 提 供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下</strong>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存 活 <strong>的</strong> 空<br />

間 。 從 以 上 憲 <strong>法</strong> 增 修 條 文 <strong>的</strong> 規 定 可 以 得 知 , 總 統 任 命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院 長 不 需 要 經<br />

過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strong>的</strong> 同 意 , 而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對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院 長 <strong>的</strong> 不 信 任 投 票 也 將 導 致 總 統 解 散<br />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後 續 效 應 。 因 此 , 總 統 在 任 命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院 長 時 , 不 用 受 限 於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strong>的</strong><br />

<strong>政</strong> 黨 席 次 比 例 , 而 在 任 命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後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亦 不 至 於 貿 然 <strong>行</strong> 使 倒 閣 權 力 。<br />

當 總 統 面 對 有 限 <strong>的</strong> 組 閣 選 項 , 而 追 求 <strong>的</strong> 效 用 ( 控 <strong>制</strong> 內 閣 <strong>與</strong> 極 大 化 國 會 支 持 )<br />

彼 此 具 有 替 換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時 ( 吳 玉 山 ,2002b:28), 無 論 這 個 <strong>政</strong> 黨 在 國 會 是 否 具<br />

有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席 次 , 由 總 統 所 屬 <strong>政</strong> 黨 單 一 組 閣 是 總 統 最 希 望 <strong>的</strong> 選 項 。 陳 水 扁 總<br />

統 於 二 ○○○ 年 五 月 二 十 號 上 任 之 後 任 命 唐 飛 組 閣 , 以 及 二 ○○○ 年 十 月<br />

六 日 任 命 張 俊 雄 組 閣 , 二 ○○ 二 年 二 月 一 日 任 命 游 錫 堃 組 閣 , 都 是 在 這 些<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基 礎 <strong>下</strong> 組 成 <strong>的</strong>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結 構 。<br />

其 次 , 在 一 九 九 七 年 憲 改 之 後 , 賦 予 了 總 統 一 定 程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 加<br />

上 從 一 九 九 六 年 開 始 <strong>的</strong> 民 選 基 礎 , 使 得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也 獲 得 了 獨 自 <strong>的</strong> 民 意 正 當<br />

性 , 滿 足 了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基 本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條 件 。 雖 然 一 九 九 七 <strong>的</strong> 憲 改 仍 然 保 留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br />

院 對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負 責 <strong>的</strong> 精 神 , 但 特 殊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卻 也 造 成 總 統 在 選 擇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br />

時 具 有 相 當 大 <strong>的</strong> 彈 性 。 二 ○○○ 年 陳 張 體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組 成 , 面 對 國 會 中 在 野 <strong>的</strong> 國<br />

民 黨 單 一 <strong>政</strong> 黨 過 半 , 在 國 民 黨 沒 有 使 用 不 信 任 案 投 票 <strong>的</strong> 情 況 <strong>下</strong>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br />

<strong>的</strong> 情 形 特 別 顯 著 。 雖 然 在 二 ○○ 一 年 <strong>立</strong> 委 選 舉 之 後 , 民 進 黨 成 為 國 會 中 <strong>的</strong><br />

最 大 <strong>政</strong> 黨 , 但 由 於 仍 未 過 半 , 加 上 國 親 過 半 <strong>的</strong> 結 盟 態 勢 相 當 穩 固 , 也 使 得<br />

後 來 <strong>的</strong> 陳 游 體 <strong>制</strong> 亦 具 有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53<br />

最 後 ,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條 件 , 在 一 九 九 七 年 以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條 件 也 同 樣 具 備 。<br />

最 主 要 者 在 於 一 九 九 七 年 <strong>的</strong> 憲 改 將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作 了 切 割 , 總 統 在 民 選 <strong>的</strong> 基 礎 <strong>下</strong><br />

具 有 一 定 程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權 力 , 特 別 是 對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擁 有 <strong>的</strong> 絕 對 任 命 權 方 面 。<br />

若 再 加 上 一 九 九 一 年 修 憲 時 所 賦 予 <strong>的</strong> 召 開 國 家 安 全 會 議 、 宣 布 緊 急 命 令 等<br />

權 力 , 總 統 確 實 可 以 視 為 是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上 重 要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角 色 。 此 外 , 同 時 也 存 在<br />

一 個 憲 <strong>法</strong> 上 所 謂 最 高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單 位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 由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領 導 , 負 責 <strong>政</strong> 策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br />

定 <strong>與</strong> 執 <strong>行</strong> 。 這 樣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基 礎 , 提 供 了 共 治 出 現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空 間 。 二 ○○○ 年 陳<br />

總 統 上 任 後 所 任 命 <strong>的</strong> 第 一 任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唐 飛 , 雖 然 號 稱 組 織 「 全 民 <strong>政</strong> 府 」,<br />

但 其 國 民 黨 籍 <strong>的</strong> 背 景 , 加 上 內 閣 組 成 時 <strong>與</strong> 陳 總 統 在 人 事 安 排 過 程 中 <strong>的</strong> 互<br />

動 , 也 略 微 具 有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色 彩 。 12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以 及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雖 不<br />

至 於 <strong>立</strong> 即 出 現 憲 <strong>政</strong> 危 機 , 但 由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沒 有 國 會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支 持 , 使 得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br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兩 個 體 系 容 易 流 於 對 <strong>立</strong> <strong>的</strong> 僵 局 , 加 上 國 會 不 願 貿 然 倒 閣 、 總 統 也 無 由<br />

解 散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情 形 <strong>下</strong> , 雖 然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不 會 倒 台 , 卻 也 不 易 運 作 。<br />

據 此 可 知 , 儘 管 一 九 九 七 修 憲 至 今 , 同 樣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法</strong> 卻 因 為 府 、 院 、 會 <strong>的</strong><br />

各 種 複 雜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strong>與</strong> 結 構 而 有 許 多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樣 貌 。 一 方 面 由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br />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可 以 決 定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是 否 二 元 化 , 另 一 方 面 可 以 再 觀 察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與</strong> 國 會<br />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 決 定 是 否 呈 現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二 元 。 除 此 之 外 , 國 會 中 有 無 單 一 <strong>政</strong><br />

黨 過 半 也 是 決 定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一 個 變 項 。 <strong>關</strong> 於 這 個 部 分 在 台 灣 <strong>的</strong> 各 種 樣 貌 ,<br />

請 參 見 表 6。<br />

對 於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研 究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抉 擇 (institutional choice )、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br />

(constitutional order)、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影 響 (institutional impact) 分 別 扮 演 上 游 、<br />

中 游 、 <strong>下</strong> 游 <strong>的</strong> 研 究 區 塊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抉 擇 是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形 成 <strong>的</strong> 原 因 、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是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br />

定 義 <strong>與</strong> 描 述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影 響 則 是 討 論 各 種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與</strong> 運 作 <strong>的</strong> 現 實 面 作 因 果 <strong>的</strong> 解 釋<br />

( 吳 玉 山 ,2000:51-52)。 本 文 以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為 <strong>關</strong> 切 <strong>的</strong> 核 心 , 先 透 過 對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br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以 及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在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上 <strong>的</strong> 不 同 作 了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比<br />

較 , 進 而 <strong>關</strong> 注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在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設 計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邏 輯 , 可 以 定 義 為 <strong>行</strong><br />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討 論 中 , 以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研 究 切 入 <strong>的</strong> 中 <strong>下</strong> 游 討 論 。 就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而 言 ,<br />

12<br />

雖 然 唐 飛 院 長 是 國 民 黨 籍 , 但 基 於 唐 飛 是 以 個 人 身 份 加 入 , 而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院 國 民 黨 團 也 並 未 予<br />

以 多 數 <strong>的</strong> 奧 援 , 因 此 充 其 量 僅 能 說 略 有 共 治 色 彩 。


54<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反 映 在 分 別 具 有 民 意 基 礎 <strong>的</strong> 總 統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這 兩 個 角 色<br />

之 上 , 而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在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成 為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互 動 特 徵 上 <strong>的</strong> 可<br />

能 。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而 言 , 由 於 <strong>政</strong> 府 組 成 來 自 於 國 會 , 因 此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互 動<br />

緊 密 結 合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成 為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可 能 , 而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出<br />

現 <strong>與</strong> 存 續 , 更 受 到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而 有 不 同 <strong>的</strong> 樣 貌 。 對 於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而 言 , 最 大<br />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在 於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二 元 化 , 這 使 得 共 治 成 為 特 有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現 象 , 而 兩<br />

個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權 <strong>的</strong> 互 動 方 式 受 到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 也 影 響 共 治 <strong>的</strong> 出 現 時 機 或 換 軌 <strong>的</strong> 空<br />

間 。 此 外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結 合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與</strong> 內 閣 <strong>制</strong> 各 一 部 份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設 計 , 也 使 得 分<br />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同 時 成 為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之 <strong>下</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互 動 <strong>的</strong> 可 能 結 果 。<br />

表 6<br />

我 國 總 統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 、 國 會 結 構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黨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1997~2005)<br />

時 間 總 統 ( 黨 籍 )<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院 長<br />

( <strong>政</strong> 府 型 態 )<br />

13<br />

國 會 運 作 狀 況<br />

97~2000/05<br />

蕭 萬 長 ( 國 )<br />

李 登 輝 ( 國 )<br />

多 數 <strong>政</strong> 府<br />

2000/05~2000/10<br />

唐 飛 ( 國 )<br />

陳 水 扁 ( 民 )<br />

共 治 <strong>政</strong> 府<br />

2000/10~2001/12<br />

張 俊 雄 ( 民 )<br />

陳 水 扁 ( 民 )<br />

少 數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br />

2001/12~2002/02<br />

張 俊 雄 ( 民 )<br />

陳 水 扁 ( 民 )<br />

少 數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br />

2002/02~2004/05<br />

游 錫 堃 ( 民 )<br />

陳 水 扁 ( 民 )<br />

少 數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br />

游 錫 堃 ( 民 )<br />

2004/05~2005/1/24 陳 水 扁 ( 民 )<br />

少 數 、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br />

國 民 黨<br />

絕 對 多 數<br />

國 民 黨<br />

絕 對 多 數<br />

國 民 黨<br />

絕 對 多 數<br />

國 親 結 盟<br />

國 親 結 盟<br />

國 親 結 盟<br />

權 力 集 中<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兩 元<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兩 元<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兩 元<br />

國 會 分 散<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兩 元<br />

國 會 分 散<br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兩 元<br />

國 會 分 散<br />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整 理 。<br />

13<br />

對 於 「 權 力 集 中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國 會 兩 元 」、「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兩 元 」 以 及 「 國 會 分 散 」 <strong>的</strong> 概 念 界 定 ,<br />

請 參 閱 沈 有 忠 (2004:106-112)。 其 中 所 謂 <strong>的</strong> 國 會 分 散 , 純 粹 是 指 國 會 中 不 存 在 單 一<br />

<strong>政</strong> 黨 取 得 過 半 席 次 <strong>的</strong> 情 況 而 言 。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55<br />

總 之 , 對 於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而 言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或 許 不 像 <strong>政</strong> 黨 或 是 <strong>政</strong> 治 人 物 一 樣 扮 演<br />

主 要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角 色 , 但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卻 是 提 供 <strong>行</strong> 動 者 之 間 據 以 <strong>行</strong> 動 <strong>的</strong> <strong>法</strong> 源 依 據 。 在<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出 現 特 殊 <strong>的</strong> 特 徵 , 也 出 現 相 互 比 較 <strong>的</strong> 空 間 , 在 這<br />

個 過 程 中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都 是 扮 演 <strong>關</strong> 鍵 <strong>的</strong> 中 介 變 數 。 台 灣 自 一 九 九 七 年 以 來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br />

運 作 , 就 是 從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中 得 到 了 特 殊 <strong>的</strong> 運 作 經 驗 , 也 凸 顯 了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是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基<br />

礎 <strong>的</strong> 重 要 概 念 。<br />

參 考 書 目<br />

一 、 中 文 部 分<br />

王 業 <strong>立</strong> 、 彭 怡 菲 ,2004,〈 分 裂 投 票 : 一 個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面 <strong>的</strong> 分 析 〉,《 台 灣<br />

<strong>政</strong> 治 學 刊 》,8 (1): 3-45。<br />

吳 玉 山 ,2000,《 俄 羅 斯 轉 型 1992~1999: 一 個 <strong>政</strong> 治 經 濟 學 <strong>的</strong> 分 析 》,<br />

台 北 : 五 南 。<br />

吳 玉 山 ,2001a,〈 合 作 還 是 對 <strong>立</strong> ?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府 會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br />

明 居 正 、 高 朗 編 ,《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 新 走 向 》, 台 北 : 新 台 灣 人 文 教 基<br />

金 會 , 頁 163-209。<br />

吳 玉 山 ,2001b,〈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結 構 <strong>與</strong> <strong>政</strong> 治 穩 定 〉,《 <strong>政</strong> 治 學 報 》,32:<br />

1-30。<br />

吳 玉 山 ,2002a,〈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下</strong> 內 閣 組 成 <strong>與</strong> <strong>政</strong> 治 穩 定 : 比 較 俄 羅 斯 、 波<br />

蘭 <strong>與</strong> 中 華 民 國 〉,《 俄 羅 斯 學 報 》,2: 229-265。<br />

吳 玉 山 ,2002b,〈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多 黨 體 系 <strong>下</strong> 總 統 組 閣 抉 擇 之 研 究 : 民 國 九<br />

十 年 國 會 大 選 後 台 灣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發 展 〉, 薛 天 棟 主 編 ,《 台 灣 <strong>的</strong> 未 來 》,<br />

台 北 : 華 泰 文 化 , 頁 9-33。<br />

吳 重 禮 ,2000,〈 美 國 『 分 <strong>立</strong> 性 <strong>政</strong> 府 』 研 究 文 獻 之 評 析 : 兼 論 台 灣 地<br />

區 <strong>的</strong> <strong>政</strong> 治 發 展 〉,《 問 題 <strong>與</strong> 研 究 》,39(3): 75-92。<br />

沈 有 忠 ,2004,〈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權 力 集 散 <strong>與</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穩 定 : 台 灣 <strong>與</strong> 威 瑪 共<br />

和 <strong>的</strong> 比 較 〉,《 台 灣 民 主 季 刊 》,1(3): 99-130。<br />

林 佳 龍 ,2000,〈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多 黨 體 系 <strong>與</strong> 不 穩 定 <strong>的</strong> 民 主 〉, 林 繼 文 編 ,


56<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 <strong>政</strong> 治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台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山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所 , 頁<br />

177-211。<br />

林 繼 文 ,2000,〈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三 角 <strong>政</strong> 治 均 衡 〉, 林 繼 文 編 ,《 <strong>政</strong> 治<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台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山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所 , 頁 135-75。<br />

林 繼 文 ,2003,〈 憲 <strong>法</strong> 作 為 一 種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 <strong>政</strong> 治 <strong>與</strong> 社 會 哲 學 評 論 》,<br />

5: 35-74。<br />

徐 正 戎 、 呂 炳 寬 ,2002,〈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 問 題 <strong>與</strong> 研 究 》,<br />

41(1): 1-24。<br />

徐 正 戎 ,2002,《 <strong>法</strong> 國 總 統 權 限 之 研 究 》, 台 北 : 元 照 。<br />

盛 杏 湲 ,2003,〈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機 <strong>關</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機 <strong>關</strong> 在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過 程 中 <strong>的</strong> 影 響 力 : 一 致<br />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與</strong>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比 較 〉,《 台 灣 <strong>政</strong> 治 學 刊 》,7(2): 51-105。<br />

黃 秀 端 ,2003,〈 少 數 <strong>政</strong> 府 在 國 會 <strong>的</strong> 困 境 〉,《 台 灣 <strong>政</strong> 治 學 刊 》,7(2):<br />

3-49。<br />

張 壯 熙 ,1996,〈 <strong>法</strong> 國 左 右 共 治 經 驗 <strong>的</strong> 啟 示 〉,《 問 題 <strong>與</strong> 研 究 》,35(1):<br />

73-86。<br />

劉 致 賢 ,2002,〈 分 工 型 半 總 統 <strong>制</strong> 〉, 高 朗 、 隋 杜 卿 編 ,《 憲 <strong>政</strong> 體 <strong>制</strong><br />

<strong>與</strong> 總 統 權 力 》, 台 北 : 國 家 <strong>政</strong> 策 研 究 基 金 會 , 頁 315-42。<br />

劉 從 葦 ,2003,〈 中 央 <strong>與</strong> 地 方 分 <strong>立</strong> <strong>政</strong> 府 <strong>的</strong> 形 成 : 一 個 空 間 理 論 <strong>的</strong> 觀 點 〉,<br />

《 台 灣 <strong>政</strong> 治 學 刊 》,7(2): 107-47。<br />

二 、 英 文 部 分<br />

Ardant, Philippe and Olivier Duhamel 著 , 陳 瑞 樺 譯 ,2001,〈 雙 元 <strong>政</strong> 治 〉,<br />

《 <strong>法</strong> 國 為 何 出 現 左 右 共 治 》, 台 北 : 貓 頭 鷹 , 頁 31-65。 譯 自 “La<br />

dyarchie.” In La Cohabitation, eds. Philippe Ardant et. al.. Paris:<br />

Editions du Seuil.<br />

Bahro, Horst H. 1999. “Virtues and Vices of Semi-presidential<br />

Government.”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 11(1): 1-<br />

37.<br />

Belmont, Katharine, Scott Mainwaring, and Andrew Reynolds. 2002.<br />

“Institutional Design,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Democracy.” In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57<br />

The Architecture of Democracy, ed. Andrew Reynolds. New York:<b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1.<br />

Duverger, Maurice. 1980.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br />

Presidentialist Gover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br />

8(2): 165-87.<br />

Fiorina, Morris. 1992. Divided Government. New York: Macmillan<br />

Publishing Company.<br />

Frye, Timothy. 2002. “Presidents, Parliaments, and Democracy: Insights<br />

from the Post-Communist World.” In The Architecture of Democracy,<br />

ed. Andrew Reynol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1-103.<br />

Horowitz, Donald. 2002. “Constitutional Design: Proposals Versus<br />

Processes.” In The Architecture of Democracy, ed. Andrew Reynolds.<br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36.<br />

Huber, John D. 1996. “The Vote of Confidence in Parliamentary<br />

Democrac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0(2): 269-282.<br />

Jones, Mark P. 1995. Electoral Laws and the Survival of Presidential<br />

Democracies.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br />

Laver, Michael and Norman Schofield. 1990. Multiparty Government.<br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r />

Lijphart, Arend. 1999. 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br />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br />

Press.<br />

Lin, Jih-wen. 2003. “Institutionalized Uncertainty and Governance Crisis<br />

in Posthegemonic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3: 433-60.<br />

Luebbert, Gregory M. 1986. Comparative Democracy. New York: Columbia<br />

University Press.<br />

Lupia, Arthur and Kaare Strom. 1995. “Coalition Termination and the<br />

Strategic Timing of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American Political<br />

Science Review 89(3): 648-65.<br />

Martin, Lanny W. and Randolph T. Stevenson. 2001. “Government


58<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Formation in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American Journal of<br />

Political Science 45(1): 33-50.<br />

Metcalf, Lee Kendall. 2000. “Measuring Presidential Power.” Comparative<br />

Political Studies 33(5): 660-85.<br />

Nicholson, Stephen P., Gary M. Segura, and Nathan D. Woods. 2002.<br />

“Presidential Approval and the Mixed Blessing of Divided<br />

Government.”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4(3): 701-20.<br />

North, Douglass.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br />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r />

Poulard, Jean V. 1990. “The French Double Executive and the Experience<br />

of Cohabit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05(2): 243-67.<br />

Rieselbach, Leroy N. 1996. “It’s the Constitution, Stupid! Congress, the<br />

President, Divided Government, and Policymaking.” In Divided<br />

Government, ed. Peter F. Galderisi.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br />

Publishers, 109-34.<br />

Roper, Steven D. 2002. “Are All Semipresidential Regimes the Same?”<br />

Comparative Politics 34(3): 253-72.<br />

Sartori, Giovanni. 1997.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2nd ed.<br />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br />

Shugart, Matthew Soberg. 1995. “The Electoral Cycle and Institutional<br />

Sources of Divided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American Political<br />

Science Review 89(2): 327-43.<br />

Shugart, Matthew Soberg and John M. Carey. 1992. Presidents and<br />

Assembl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r />

Siaroff, Alan. 2003. “Comparative Presidencies.” European Journal of<br />

Political Research 43(2): 287-312.<br />

Stepan, Alfred and Cindy Skach. 1993. “Constitutional Frameworks and<br />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Parliamentarianism versus Presidentialism.”<br />

World Politics 46(1): 1-22.<br />

Strom, Kaare. 1990. Minority Government and Majority Rule. New York:


<strong>政</strong> 治 科 學 論 叢 ∕ 第 二 十 三 期 ∕ 民 國 94 年 3 月 59<b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r />

Verney, Douglas V. 1992. “Parliamentary Government and Presidential<br />

Government.” In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d.<br />

Arend Lijphart.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51.<br />

White, Stephen.1999. “Russia.” In Semi-Presidentialism in Europe, ed.<br />

Robert Elgi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r />

Wilson, Frank L. 2002. “The Stud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 New<br />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ed. Howard J. Wiarda. Cambridge:<br />

Westview Press.


60<br />

<strong>制</strong> <strong>度</strong> <strong>制</strong> <strong>約</strong> <strong>下</strong> <strong>的</strong> <strong>行</strong> <strong>政</strong> <strong>與</strong> <strong>立</strong> <strong>法</strong> <strong>關</strong> <strong>係</strong> : 以 我 國 九 七 憲 改 後 <strong>的</strong> 憲 <strong>政</strong> 運 作 為 例<br />

沈 有 忠<br />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ecutive and the<br />

Legislativ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stitutions:<br />

A Case Study of Taiwan’s Constitutional<br />

Framework after 1997<br />

Yu-chung Shen *<br />

Abstract<br />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ost common classification of constitutions is to<br />

divide them into three types: Presidentialism, Parliamentarism, and Semi-<br />

Presidentialism. In Presidentialism, when the president and the parliament are<br />

dominated by different parties, the constitution is operated by a divided government.<br />

In Parliamentarism, when the premier and his cabinet are not supported by the<br />

majority in the parliament, the constitution is operated by a minority government.<br />

Semi-Presidentialism is a mixed type of Presidentialism and Parliamentarism.<br />

Therefore, such a mixture may lead to a divided government. At the same time, a<br />

minority government also becomes possible. Moreover, the cohabitation will appear<br />

when the president and the premier are from different parties. This essay also<br />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aiwan’s constitution might work concurrently with<br />

the divided government, the minority government and the cohabitation.<br />

Key words: Semi-Presidentialism; divided government; minority government;<br />

cohabitation.<br />

* Yu-chung Shen, Ph. D. Program Student i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Taiwan<br />

University.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