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詩歌吟唱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詩歌吟唱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詩歌吟唱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詩 歌 吟 唱 教 學 的 理 論 與 實 務 11似 乎 並 不 難 解 , 那 是 因 為 中 國 的 詩 歌 吟 唱 本 身 就 屬 於 中 國 民 族 , 尤 其 是 漢 民 族 的吟 唱 , 理 所 當 然 是 要 以 民 族 唱 法 來 表 現 為 宜 。 但 是 睽 諸 台 灣 時 下 某 些 以 「 詩 詞 」作 為 歌 詞 內 容 來 演 唱 者 , 往 往 是 以 聲 樂 、 合 唱 的 美 聲 方 式 來 表 現 , 或 者 便 以 流 行歌 曲 的 通 俗 方 式 來 演 唱 , 要 探 尋 到 具 有 民 族 唱 法 風 格 的 吟 唱 還 真 是 不 多 見 。因 此 , 理 想 的 詩 歌 吟 唱 應 當 是 以 民 族 唱 法 為 主 , 適 當 的 吸 收 美 聲 唱 法 的 優 點 ,融 合 為 其 表 現 。 雖 然 一 般 認 為 古 代 詩 詞 吟 唱 的 聲 貌 已 經 失 傳 , 但 是 在 整 個 中 國 自古 以 來 對 於 「 聲 樂 」 的 探 討 論 述 卻 是 屢 見 不 鮮 , 甚 至 可 說 是 著 述 頗 豐 的 。 從 《 尚書 ˙ 堯 典 》 所 載 :「 詩 言 志 , 歌 永 言 , 聲 依 永 , 律 和 聲 。」 到 《 毛 詩 ˙ 序 》 所 言 :「 在心 為 志 , 發 言 為 詩 。 情 動 於 中 而 形 於 言 ; 言 之 不 足 , 故 嗟 嘆 之 ; 嗟 嘆 之 不 足 , 故詠 歌 之 ; 詠 歌 之 不 足 , 不 知 手 之 舞 之 , 足 之 蹈 之 。」 乃 至 唐 宋 以 後 大 量 的 聲 樂 理論 著 述 不 一 而 足 , 17 這 些 論 述 的 共 同 點 都 是 在 闡 發 漢 民 族 ( 漢 語 ) 的 特 有 聲 腔 及其 美 感 , 大 陸 學 者 周 靜 說 :“ 依 字 行 腔 , 字 正 腔 圓 " 是 我 國 古 代 唱 論 語 言 風 格 所 追 求 的 美 學 原 則 。 所 謂“ 正 ", 大 體 指 : 表 意 正 、 聲 調 正 、 讀 音 正 、 節 奏 正 ; 所 謂 “ 圓 ", 大 體 指 :旋 律 流 暢 , 形 象 鮮 明 , 刻 畫 細 緻 , 詞 曲 扣 準 。 18由 此 可 見 , 詩 歌 的 吟 唱 大 抵 只 要 遵 循 著 「 依 字 行 腔 , 字 正 腔 圓 」 的 原 則 , 那 麼 雖不 中 亦 不 遠 矣 。 但 是 , 若 要 達 到 「 字 正 腔 圓 」 的 要 求 , 依 照 曲 藝 的 「 潤 腔 」 標 準就 有 高 達 二 十 八 種 技 巧 之 多 , 19 這 對 於 詩 歌 吟 唱 的 推 廣 來 說 , 無 疑 是 一 大 難 題 與障 礙 。 因 此 , 關 於 吟 唱 的 實 用 技 巧 有 待 進 一 步 的 斟 酌 。17 如 唐 ․ 段 安 節 《 樂 府 雜 錄 》、 元 ․ 雁 南 芝 庵 《 唱 論 》、 明 ․ 朱 權 《 詞 林 須 知 》、 魏 良 甫 《 曲 律 》、 王驥 德 《 方 諸 館 曲 律 》、 沈 寵 綏 《 度 曲 須 知 》, 清 ․ 李 漁 《 閒 情 偶 寄 》、 毛 先 舒 《 南 曲 入 聲 客 問 》、 徐 大椿 《 樂 府 傳 聲 》, 王 德 暉 、 徐 沅 徵 《 顧 誤 錄 》 等 。 以 上 資 料 參 考 周 靜 :〈 中 國 古 代 唱 論 的 語 言 風 格 與表 現 風 格 〉,《 交 響 — 西 安 音 樂 學 院 學 報 》 第 4 期 (1998 年 ), 頁 14。18 見 周 靜 :〈 中 國 古 代 唱 論 的 語 言 風 格 與 表 現 風 格 〉,《 交 響 — 西 安 音 樂 學 院 學 報 》 第 4 期 (1998 年 ),頁 15。19 同 前 注 。-11-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