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2013 Views

综合论文训练 - 清华大学

综合论文训练 - 清华大学

综合论文训练 - 清华大学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strong>清华大学</strong><strong>综合论文训练</strong><br />

中出诗集者,至今只有三人,朱湘,闻一多,及曹君。朱君对曹君之诗,甚为<br />

钦佩,此次曹君诗集出版,得朱君从中怂恿不少。本期所载之‘寄诗魂’,乃曹<br />

君最精彩之杰作,颇得朱自清先生之推许云。” 29 这段话可能有所夸张,但是可<br />

以基本反映出曹葆华在清华校园文学界的基本情况。<br />

在短短的大学生活中,曹葆华活跃于清华的文学社团中,陆续出版了三本<br />

诗集,着手开始翻译诗歌理论,同时酝酿着诗歌创作的转型。<br />

此时的曹葆华,以自己的努力与行动,实践着自己“诗学救世”的理想。<br />

2.4.2 形成原因<br />

曹葆华怀着“诗学救世”的理想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他的自身经历和当<br />

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br />

1927 年,只有二十一岁、甚至还读不懂新诗的曹葆华,考入了<strong>清华大学</strong>外国<br />

语文系。他离开了还处在相对闭塞的状态的四川农村老家,走出巴蜀大地,来<br />

到了当时中国文学的中心——北平。由此,他的生活视野和人生际遇发生了重<br />

大的转变。<br />

众所周知,当时的北平,正是中国诗坛的中心。在这里,活跃着大批中国<br />

诗坛最顶尖的人物——包括深刻影响了曹葆华早期诗歌创作的新月派诗人朱<br />

湘,文学氛围浓厚。身处这样的文学大背景之下,曹葆华开始了诗歌创作,很<br />

快,他就得到了当时的新月派的三位最重要的诗人闻一多、徐志摩,尤其是朱<br />

湘的肯定与热情鼓励,这进一步激发了曹葆华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 30 更影响了<br />

他的诗歌风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曹葆华早期的诗歌创作和当时的评论中看<br />

出,甚至时至今日,他仍然被看作新月派诗人。 31<br />

曹葆华就读的<strong>清华大学</strong>外国语文学系是当时文学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 1926<br />

年,<strong>清华大学</strong>外国语文学系刚建立的时候,称为西洋文学系,1928 年才改名为<br />

外国语文学系。当时的清华外国语文学系名师云集,其中叶公超先生对曹葆华<br />

更是悉心指导,把他的诗歌介绍给闻一多等名家,为他的翻译文集《科学与诗》<br />

作序;在这里,曹葆华还遇到了对他的翻译生涯起到重要作用的新批评派的始<br />

祖——瑞恰慈。这一点,将在后文重点论述。除此之外,中文系系主任朱自清<br />

17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