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2013 Views

综合论文训练 - 清华大学

综合论文训练 - 清华大学

综合论文训练 - 清华大学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strong>清华大学</strong><strong>综合论文训练</strong><br />

据和指导,大大影响了当时诗人的创作,也包括曹葆华本人。当然我们不能就<br />

此说曹葆华本人的创作就是其理论的实践,但是至少可以肯定这些理论对他本<br />

人的创作,尤其是后期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br />

曹葆华共出版了四本诗集,前期的《寄诗魂》和《灵焰》深受朱湘的影响,<br />

还是比较明显的新月派风格。他的第三本诗集《落日颂》,开始有一点不同的因<br />

素产生了。关于这一点,晚曹葆华两年进入清华外国语文学系学习的钱钟书曾<br />

经专门撰文评论,这是目前我们看到的钱钟书对中国现代诗歌唯一一次专门的<br />

发言。他认为曹葆华的诗歌“有一点神秘的成分” 3 。针对这种评价,曹万生认<br />

为“曹葆华对于西方诗学的研究,导致了他的诗歌创作思想的独特性,这种思<br />

想被钱钟书谓之为宇宙意识”。 4 钱先生的看法很精当,确实,此时曹葆华的诗歌<br />

开始受到当时诗坛流行的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不像以前的作品清新、浅白,<br />

而是开始内敛,隐秘。但是曹万生的看法我以为是有一些问题的,他有些拔高<br />

了钱先生的评价,因为《落日颂》出版于 1932 年,而曹葆华对于西方诗学的研<br />

究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 1933-1936 年期间,所以从时间关系上讲这种推论是难以<br />

成立的。<br />

曹葆华的第四本《无题草》的创作,和其诗歌理论的翻译基本是同步的,<br />

最能反映出其翻译对创作的影响。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无题草》和曹葆<br />

华以前的诗歌确实有很多明显的不同:<br />

一、《无题草》中,曹葆华对诗歌外在形式的关注,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他<br />

已经不再有意识的如早期的很多作品般,追求诗歌外在形式的整齐规则,刻意<br />

雕琢诗歌外形的巧妙,在《无题草》中,曹葆华甚至连大部分的标点符号都放<br />

弃了,而是更为注重诗歌的内在节奏,更为自然妥帖的表达情感,<br />

二、曹葆华早期的诗歌基本上都是直抒胸臆,一泻千里的,从他的那些诗<br />

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影响,而到了《无题草》,就很少有直接<br />

的抒情了,而是“避却抒情、避却个性,讲究经验、讲究分析、讲究知性” 5 ,<br />

诗歌的感情变得内敛、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晦涩。<br />

三、曹葆华几乎放弃了以前特别喜欢的几个意象,而是根据诗歌的情绪来<br />

制造整体的象征性,诗的象征性凸现了出来。其实,曹葆华早期非常喜欢用几<br />

个相对固定的意象,如宇宙、月亮、灵魂、白莲花等等,这些意象有一定的象<br />

23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