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慈經注 - 法雨道場

慈經注 - 法雨道場

慈經注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 No tags were found...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慈 經 注利 弗 尊 者 答 覆 世 尊 , 表 明 他 對 待 人 的 心 態 , 他 的 心 一 直 都 像 大地 一 樣 , 承 受 種 種 污 穢 、 不 淨 物 , 不 輕 慢 他 人 。 以 入 村 莊 的 心態 來 說 , 舍 利 弗 尊 者 說 :「 大 德 ! 譬 如 旃 陀 羅 子 、 旃 陀 羅 女 之手 拿 著 鍋 , 身 穿 敝 衣 , 低 聲 下 氣 入 村 落 。 大 德 ! 我 的 心 等 於 旃陀 羅 子 、 旃 陀 羅 女 , 我 住 於 極 廣 、 甚 大 、 無 量 、 無 怨 、 無 惡 意 。」(《 增 支 部 》A.9.11./IV,376) 舍 利 弗 尊 者 表 白 之 後 , 該 比 丘 懺 悔謝 罪 , 請 求 舍 利 弗 尊 者 包 容 他 , 他 也 包 容 尊 者 。關 於 「 傲 慢 」, 經 中 有 時 說 「 三 種 慢 」.. 我 勝 (seyyo’hamasmi 我 是 優 的 )、 我 等 (sadiso’ham asmi 我 是 相 等 的 )、 我 劣 (hī no’ham asmi 我 是 卑 的 )。三 種 慢 又 各 細 分 三 類 , 共 有 九 慢 (navavidho mā no):1. 他 勝 以 為 我 勝 ,2. 他 勝 以 為 我 與 他 相 等 ,3. 他 勝 以 為 我 劣 ;4. 與 他 相 等 , 以 為 我 勝 ,5. 與 他 相 等 , 以 為 我 與 他 相 等 ,6. 與 他相 等 , 以 為 我 劣 ;7. 他 劣 以 為 我 勝 ,8. 他 劣 以 為 我 與 他 相 等 ,9.他 劣 以 為 我 劣 。 消 除 我 慢 的 方 法 : 不 與 人 比 較 、 較 量 ; 若 失 察作 比 較 時 , 坦 承 慢 心 作 祟 。 佛 教 中 不 許 比 賽 , 不 許 較 量 。 經 中有 說 較 量 誰 說 法 說 得 多 、 好 、 長 , 為 犯 戒 行 為 。( 見 S.16./II,204.)◆ ◆ ◆第 二 偈 釋 義 (Dutiyagā thā vaṇ ṇanā )2-1.Santussako ca su-bharo ca, appakicco ca sallahuka-vutti;知 足 和 易 扶 養 、 護 持 和 少 作 務 和 簡 樸 的 生 活 、 習 慣27慈 經 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7知 足 、 8 易 扶 養 、 9 少 俗 務 、 10 生 活 簡 樸 、(7) 知 足 (santussakocontented).. 滿 足 、 滿 意 。《 慈 經 注 》如 是 世 尊 所 說 的 「 若 要 得 到 寂 靜 」, 欲 證 得 或 欲 全 部 獲得 的 話 , 當 陳 述 完 阿 蘭 若 比 丘 達 成 所 應 該 作 的 之 後 , 再 來 , 陳述 第 二 偈 要 說 的 「 知 足 」。別 處 說 ( 吉 祥 經 ) 「 知 足 與 感 恩 」 (santuṭ ṭ hī cakataññutā )。 這 裡 說 以 十 二 種 對 自 己 現 有 的 東 西 滿 足 為 「 知足 」。 或 者 說 ,「 滿 足 」(tussati) 是 : 滿 意 (tussako)、 對 自 己 所擁 有 的 東 西 滿 意 (sakena tussako)、 對 自 己 現 有 的 東 西 滿 足(santena tussako)、 對 一 切 東 西 一 視 同 仁 的 滿 足 (samena tussakoti)等 為 「 知 足 」(santussako)。在 此 , 說 「 自 己 」(sakaṁ ), 經 由 托 缽 所 得 的 食 物 , 如此 , 具 足 圓 盤 , 分 配 自 己 的 已 接 受 、 已 現 前 的 四 資 具 , 美 好 的 ,不 美 好 的 , 尊 敬 , 不 尊 敬 , 接 受 時 , 受 用 時 , 嚼 動 ,( 吞 食 ) 不見 之 後 , 滋 養 ( 身 體 ), 稱 為 「 對 自 己 所 擁 有 的 東 西 滿 意 」。「 現 有 的 」(santaṁ ), 指 自 己 已 得 到 ,「 滿 足 已 存 在 的現 有 的 東 西 , 不 渴 望 其 他 的 , 斷 了 貪 婪 」, 稱 為 「 對 自 己 現 有的 東 西 滿 足 」。「 一 視 同 仁 」(santena tussako), 對 美 好 的 , 不美 好 的 , 斷 了 好 惡 , 對 一 切 東 西 平 等 看 待 的 滿 足 , 稱 為 「 一 視同 仁 的 滿 足 」。〔 補 注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