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Views

〈引增上品‧第三經〉之探討 - 佛光大學

〈引增上品‧第三經〉之探討 - 佛光大學

〈引增上品‧第三經〉之探討 - 佛光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這 裡 所 言 精 進 的 含 意 , 是 「 能 離 眾 惡 , 以 法 自 活 命 」。 這 也 就 是 說 修 行 佛 法 之 人是 要 離 惡 修 善 的 , 透 過 精 進 修 行 不 但 能 遠 離 一 切 惡 法 , 甚 至 不 管 是 已 生 起 或 未生 起 的 , 都 能 將 之 除 斷 , 並 且 能 依 法 而 修 , 同 時 亦 能 增 長 及 實 踐 一 切 善 法 。 因 於法 中 能 如 此 之 精 進 其 果 必 能 「 以 法 自 活 命 」。 倘 若 每 位 行 者 能 於 日 常 生 活 中 , 時時 能 依 法 並 如 法 精 進 修 行 , 觀 照 自 己 , 那 麼 必 能 活 出 「 慧 命 」。 故 精 進 在 此 有 積極 行 善 的 意 味 。又 《 成 實 論 》 中 提 到 :心 行 動 發 是 名 為 勤 。 常 依 餘 法 , 若 憶 念 、 若 定 , 於 中 發 動 , 一 心 常 行 , 是名 為 勤 。 勤 有 三 種 : 善 、 不 善 、 無 記 。 是 勤 入 善 法 中 , 名 曰 精 進 。 22從 上 之 引 文 可 以 看 出 這 裡 以 「 勤 」 來 做 為 精 進 的 定 義 。 其 中 「 常 依 餘 法 」 的 意 思 ,大 概 是 說 「 勤 」 這 樣 的 修 學 行 為 , 是 必 須 使 用 於 其 他 的 修 行 方 法 才 能 將 之 顯 揚 出來 , 就 好 比 四 地 菩 薩 必 須 依 於 三 十 七 道 品 之 修 學 , 才 能 顯 現 出 其 「 精 進 」 的 精 神 。甚 至 圓 滿 精 進 波 羅 蜜 。 那 麼 , 當 行 者 依 法 而 修 , 又 能 時 時 緊 守 住 正 念 , 並 在 心 念發 動 後 , 又 能 將 此 心 直 扣 於 此 法 中 , 如 此 才 能 稱 之 為 「 勤 」。 勤 又 分 為 三 種 , 即是 有 善 的 勤 、 不 善 的 勤 和 無 記 的 勤 。 然 其 中 只 有 勤 於 修 行 善 法 的 勤 , 方 能 稱 之 為精 進 。 而 不 善 的 勤 和 無 記 的 勤 皆 不 能 視 之 為 精 進 。在 《 成 實 論 》 當 中 又 提 到 :精 進 者 行 者 若 行 正 勤 , 斷 不 善 法 修 集 善 法 , 是 中 勤 行 , 故 名 精 進 。 如 是 則能 得 佛 法 利 , 所 以 者 何 ? 以 集 善 法 , 日 日 增 長 。 23《 成 實 論 》 此 段 引 文 之 意 乃 在 說 明 精 進 有 止 惡 行 善 , 並 在 斷 除 不 善 之 法 , 然 精 進之 作 用 乃 在 修 集 善 法 。 也 就 是 從 持 續 不 斷 的 止 惡 行 善 當 中 , 能 夠 積 聚 善 法 , 使 之日 日 增 長 , 此 乃 為 在 精 進 除 惡 過 程 所 獲 得 的 最 佳 利 益 。以 上 透 過 小 乘 的 經 典 及 律 、 論 我 們 大 致 可 以 明 瞭 精 進 在 小 乘 當 中 的 定 義 。 那麼 在 小 乘 的 論 典 當 中 是 否 也 提 及 有 關 精 進 波 羅 蜜 多 的 修 行 呢 ?在 《 大 毘 婆 沙 論 》 中 說 有 菩 薩 修 行 布 施 、 持 戒 、 精 進 、 般 若 四 波 羅 蜜 多 。 有關 精 進 波 羅 蜜 多 論 中 則 說 :22《 成 實 論 》 卷 6,CBETA, T32, no. 1646, p. 288, a27-b3。23《 成 實 論 》 卷 14〈 善 覺 品 〉,CBETA, T32, no. 1646, p. 353, c26-29。8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