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6.2013 Views

L'internationalisation des entreprises chinoises - ccifc

L'internationalisation des entreprises chinoises - ccifc

L'internationalisation des entreprises chinoises - ccifc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读书<br />

Lire Par Laurent Ballouhey<br />

《法国通史》<br />

张芝联 著<br />

北京大学出版社,685页,定价75元<br />

自从 1870 年王韬(1828-1897)<br />

编写第一部法国历史著作《法国志<br />

略》以来,中国除了翻译法国历史学<br />

家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的《法国史》以外,还<br />

没有出版过一本自编的纵贯古今、全面系统的法国通史。<br />

这本书试图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br />

法国曾是欧洲大陆举足轻重的大国,它的六边形国土<br />

从公元5 世纪至15 世纪经过1000 年努力才基本上得到统<br />

一,而真正的民族统一直到1789 年法国大革命时才最后完<br />

成。17-18 世纪的法国一度成为欧洲最大的强国,法兰西<br />

文化风靡全欧洲。法国大革命横扫封建专制,建立了欧洲<br />

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br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力图振兴<br />

经济,恢复其大国地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第五共和国新<br />

政治体制的建立,与邻国友好合作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r />

的制定,与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关系的确立,都是这种努力<br />

的体现。不论法国执政者是右派还是左派,他们都要接<br />

受这种努力成败与否的考验。<br />

近来,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个概<br />

念,试图用比较的方法探讨各国政治生活的特点。例如,<br />

政治斗争中右派、中派、左派的说法,蓝白红三色旗都是<br />

法国的创造发明。从1789至1815 年短短的26年里,法国<br />

就实行了绝对君主制、资产阶级共和制、民主专政制、执<br />

政府制和帝国制。《人权宣言》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br />

号都是法国最先提出的。这一切都足以证明法国政治文化<br />

影响的深度和广度。<br />

作为中国人编写的法国历史著作,尤其不应忽视这段<br />

历史。实际上,法国对中国的认识早于中国对法国的认识。<br />

13 世纪中叶,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往蒙古的使节,特别是<br />

17-18 世纪来华的法国传教士,向欧洲传播了大量关于中<br />

国的信息。反过来,中国对法国的认识仅仅始于鸦片战争<br />

前后。这段历史值得回顾和总结。<br />

116 Connexions / mars 2011<br />

吴建民外交作品<br />

《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1》和《吴<br />

建民的看法与思考2》<br />

《在法国的外交生涯》<br />

吴建民 著<br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20 页,定价<br />

29.80元<br />

吴建民出生于1939年,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br />

院法语系。1959-1971年,他为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法<br />

语翻译。1998-2003年,吴建民担任中国驻法国第八任大<br />

使。在法国的时候,他应邀到各地进行参观、做报告,介<br />

绍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及中法经贸关系面临的机遇,了解<br />

法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历史、文化等,接触法国各界人<br />

士。《在法国的外交生涯》记录了吴建民大使在法国的工<br />

作和见闻,并记载了他的生活细节。<br />

吴建民在他的第一本书中详尽地介绍了他在法国的外<br />

交活动,并且回忆了对他来说弥足珍贵的中法关系。然而,<br />

他并没有局限于这一双边层面,已经在另外两本著作中从<br />

地政学角度勾勒出国际形势的未来演变。在回到北京担任<br />

外交学院院长期间,他开始教授这方面的知识。<br />

国际关系的重心从今以后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主<br />

要是因为亚洲的崛起。日本虽然是战败国,却是二战后第<br />

一个经济复苏的国家。吴建民还提到,正是日本指出并确<br />

立了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对促进日本、<br />

新加坡、韩国,随后是中国、印度的经济飞跃非常有效。因<br />

此,中国的崛起不是孤立的情况,对中国是“这一地区唯<br />

一的亮点”,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特例,其他崛起的亚洲国<br />

家不可与之相比等看法持不同意见。<br />

这就是世界对亚洲及其文化的兴趣日益增加的原因。<br />

西方文化已经主导了几个世纪,而今天在亚洲特别是中国<br />

文化中寻找新的智慧源泉十分重要,它将把世界引向另一<br />

个未来。吴建民认为,西方文化建立在二元对立的理论以<br />

及斗争、改变本质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而中国文化则强<br />

调宽容,正如中国多种宗教和不同流派的思想几个世纪<br />

可以并存所证明的那样。吴建民最后总结,中国文化希望<br />

找到“和谐而不是统一”。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