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創 造 的 象 徵 意 義 , 在 現 代 詩 的 創 作 上 反 而 阻 礙 了 詩 的 真 實<br />

性 的 表 現 , 減 滅 了 詩 的 思 考 力 量 。 31<br />

桓 夫 這 段 話 相 當 清 晰 的 揭 櫫 了 幾 個 《 笠 》 語 言 論 的 概 念 : 第 一 , 詩<br />

的 本 質 是 語 言 而 非 文 字 , 因 語 言 先 起 , 文 字 後 起 記 錄 語 言 ; 第 二 ,<br />

換 言 之 , 語 言 是 第 一 度 的 表 意 工 具 , 文 字 是 第 二 度 的 紀 錄 語 言 之 工<br />

具 , 詩 人 應 以 語 言 思 考 , 而 不 應 以 文 字 思 考 ; 第 三 , 詩 的 真 實 性 並<br />

不 在 表 象 文 字 本 身 的 象 徵 上 , 而 在 於 語 言 的 發 生 根 源 , 如 果 過 度 依<br />

賴 文 字 之 象 徵 , 反 而 減 損 了 詩 的 表 現 力 量 。 從 這 三 點 可 以 歸 納 出 來<br />

的 重 要 觀 念 , 就 是 「 詩 是 語 言 的 藝 術 」。 陳 鴻 森 說 :<br />

詩 人 在 驅 策 語 言 時 , 是 同 時 存 在 著 相 對 的 兩 種 力 量 , 一 種<br />

是 在 「 傳 達 」 機 能 上 , 一 種 卻 在 「 破 壞 」 的 意 義 上 。 詩 人<br />

意 欲 把 感 動 的 特 殊 狀 態 , 藉 語 言 表 現 出 來 時 , 一 面 依 賴 語<br />

言 來 思 考 和 寫 作 , 但 一 面 卻 是 處 於 對 語 言 挑 戰 的 立 場 上 ,<br />

也 就 是 打 破 語 言 慣 性 的 能 量 , 因 新 的 結 合 而 造 成 表 現 時 的<br />

「 無 限 意 義 」。 32<br />

31<br />

引 自 桓 夫 〈 看 不 見 和 看 得 見 的 詩 〉,《 笠 》47 期 ,1972.2,P.18。<br />

32<br />

引 自 陳 鴻 森 、 傅 敏 1972.1.28 鳳 山 傅 敏 宅 之 對 談 紀 錄 〈 蓋 棺 話 葉 珊 〉,《<br />

笠 》48 期 ,1972.4,P.67。<br />

29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