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戰 後 台 灣 現 代 詩 的 演 變 與 特 質<br />

(<strong>1949</strong>-<strong>2010</strong>)<br />

, 否 則 詩 也 只 是 明 日 黃 花 的 女 人 。 55<br />

林 宗 源 這 段 話 正 好 展 現 了 笠 同 仁 首 要 關 注 的 是 詩 作 的 思 想 內 涵 與<br />

現 實 意 義 , 透 過 這 兩 者 作 為 基 礎 , 強 調 「 以 語 言 思 考 」 以 及 「 意 象<br />

的 象 徵 」, 去 提 昇 作 品 的 藝 術 性 與 現 代 性 。 因 此 , 詩 人 如 果 一 味 強<br />

調 文 字 修 辭 , 可 以 預 見 這 樣 毫 無 生 命 力 的 詩 作 很 快 地 就 會 枯 萎 , 無<br />

法 留 下 歷 史 與 現 實 的 腳 印 與 痕 跡 。 畢 竟 「 一 個 作 家 的 生 活 面 必 須 廣<br />

大 , 取 材 才 能 包 融 萬 物 。 一 個 真 正 生 活 過 的 人 , 才 能 表 現 感 情 的 真<br />

, 寫 出 使 人 感 動 的 作 品 」, 從 這 個 角 度 再 來 對 照 笠 同 仁 認 為 在 意 象<br />

處 理 , 可 以 作 為 典 型 範 例 的 「 非 馬 」 56 ,「 意 象 論 」 的 意 義 與 概 念 就<br />

會 更 加 清 晰 。 王 灝 說 :<br />

非 馬 的 詩 含 有 很 濃 厚 的 理 趣 , 以 一 個 研 究 科 學 者 的 眼 光 ,<br />

對 於 事 物 的 觀 照 了 解 及 觸 悟 , 表 現 而 為 詩 , 自 是 較 富 於 一<br />

種 理 性 的 、 客 觀 性 的 制 約 力 , 把 詩 性 寓 寄 於 理 趣 之 中 。 用<br />

一 種 冷 靜 的 筆 法 , 直 接 的 去 擊 中 所 欲 探 討 的 主 題 核 心 , 意<br />

55<br />

引 自 林 宗 源 〈 詩 的 自 述 〉,《 笠 》112 期 ,1982.12,P.34-35。<br />

56<br />

陳 千 武 與 李 魁 賢 等 笠 詩 人 都 稱 非 馬 為 「 意 象 派 詩 人 」, 陳 千 武 在 〈 非 馬<br />

詩 的 評 價 〉 一 文 中 說 :「 因 為 非 馬 已 經 把 自 己 塑 造 成 典 型 的 一 位 意 象 詩 人<br />

」; 李 魁 賢 再 〈 論 非 馬 的 詩 〉 一 文 裡 則 說 :「 他 的 詩 兼 具 了 語 言 精 鍊 、 意 義<br />

透 明 、 象 徵 飽 滿 、 張 力 強 韌 的 諸 項 優 點 , 具 有 非 常 典 型 的 意 象 主 義 詩 的 特<br />

色 與 魅 力 , 在 我 國 詩 壇 上 , 非 馬 是 正 牌 的 意 象 主 義 者 …」。 可 見 笠 詩 社 裡<br />

以 「 意 象 」 作 為 典 型 的 詩 人 的 確 非 非 馬 莫 屬 。<br />

88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