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戰 後 台 灣 現 代 詩 的 演 變 與 特 質<br />

(<strong>1949</strong>-<strong>2010</strong>)<br />

加 精 確 地 形 成 了 系 統 化 的 呈 現 , 並 且 變 成 笠 詩 學 中 具 備 系 統 性 的 重<br />

要 理 論 之 一 。 李 敏 勇 說 :<br />

事 實 上 , 存 在 於 「 笠 」 和 「 創 世 紀 」 之 間 在 語 言 思 考 方 面<br />

, 最 大 差 異 是 外 向 觀 點 和 內 向 觀 點 的 不 同 。「 笠 」 的 許 多 同<br />

仁 習 慣 採 取 外 向 觀 點 的 思 考 , 而 「 創 世 紀 」 大 多 同 仁 則 相<br />

反 , 偏 於 內 向 觀 點 , 這 本 來 都 能 自 成 一 格 。 不 過 顯 然 的 ,<br />

洛 夫 把 「 語 言 」 和 「 文 字 」 混 為 一 談 , 有 落 入 修 辭 學 陷 阱<br />

的 趨 勢 , 也 反 映 了 「 創 世 紀 」 的 問 題 。 30<br />

在 引 文 裡 , 顯 然 可 以 發 現 幾 個 笠 的 詩 學 傾 向 。 第 一 , 李 敏 勇 將 語 言<br />

思 考 分 為 「 外 向 觀 點 」 與 「 內 向 觀 點 」, 並 且 並 沒 有 對 這 兩 者 下 任<br />

何 價 值 判 斷 , 認 為 兩 者 均 可 以 達 到 創 作 的 高 度 。 第 二 , 李 敏 勇 認 為<br />

應 該 將 「 語 言 」 和 「 文 字 」 分 成 兩 個 層 次 , 如 果 混 為 一 談 , 詩 作 將<br />

會 變 成 「 無 力 的 修 辭 」 與 「 文 字 的 遊 戲 」, 因 為 這 樣 的 語 言 已 經 成<br />

為 文 字 詞 語 的 概 念 , 脫 離 了 現 實 。 所 以 , 李 氏 進 一 步 論 述 笠 同 仁 共<br />

性 的 語 言 觀 :<br />

新 即 物 所 蘊 含 的 基 本 精 神 , 即 秉 持 此 一 精 神 所 能 發 展 的 高<br />

30<br />

引 自 李 敏 勇 〈 洛 夫 的 語 言 問 題 〉,《 笠 》110 期 ,1982.8,P.7-8。<br />

72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