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戰 後 台 灣 現 代 詩 的 演 變 與 特 質<br />

(<strong>1949</strong>-<strong>2010</strong>)<br />

桓 夫 認 為 image 由 點 及 面 的 發 展 與 擴 充 , 可 以 使 詩 的 內 涵 有 所 增 廣<br />

, 產 生 的 可 讀 性 會 更 高 , 但 趙 天 儀 則 進 一 步 認 為 一 首 詩 內 如 果 只 是<br />

大 量 的 堆 疊 發 展 image, 未 必 能 成 就 好 詩 , 畢 竟 一 首 詩 中 的 image<br />

如 果 大 量 出 現 而 不 加 以 集 中 處 理 , 反 而 會 呈 現 散 亂 的 狀 態 , 所 以 一<br />

首 詩 的 好 壞 不 僅 在 於 image 的 量 , 而 在 於 image 的 質 , 亦 即 是 準 確<br />

性 , 無 論 是 單 一 的 image 或 是 多 重 繁 複 的 image, 只 要 能 夠 準 確 呈<br />

現 , 均 可 以 成 為 一 首 好 詩 。 兩 位 笠 重 要 同 仁 , 不 約 而 同 地 提 出 image<br />

的 概 念 , 桓 夫 從 量 的 擴 充 發 展 , 強 調 一 首 詩 必 須 依 靠 image 作 為 書<br />

寫 的 核 心 , 趙 天 儀 則 從 質 的 角 度 , 分 析 image 無 論 單 純 或 繁 複 , 重<br />

要 在 於 是 否 能 夠 達 到 準 確 性 。 兩 人 的 觀 點 雖 然 不 盡 相 同 , 但 彼 此 互<br />

補 , 且 都 涉 入 到 一 個 相 同 的 概 念 , 就 是 詩 創 作 不 能 沒 有 運 用 image<br />

。 但 image 是 否 要 通 過 修 辭 技 巧 或 刻 意 扭 曲 的 文 字 形 式 才 能 完 成 呢<br />

? 傅 敏 對 此 有 相 當 清 楚 的 說 明 :「 準 確 的 意 象 並 不 會 限 制 聯 想 的 發<br />

展 , 而 是 必 須 具 備 聯 想 之 鎖 , 如 知 識 , 經 驗 等 才 能 有 無 限 的 聯 想 。<br />

」 49 也 就 是 說 , 意 象 的 準 確 性 來 自 於 日 常 生 活 的 經 驗 , 或 是 已 習 得<br />

的 知 識 , 透 過 「 現 實 性 」 作 為 基 礎 , 才 能 產 生 無 限 的 聯 想 。 鄭 炯 明<br />

說 :<br />

49<br />

同 前 註 , 傅 敏 的 發 言 ,P.34。<br />

4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