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戰 後 台 灣 現 代 詩 的 演 變 與 特 質<br />

(<strong>1949</strong>-<strong>2010</strong>)<br />

異 於 日 常 語 言 的 另 一 種 語 言 。 詩 人 只 要 將 日 常 的 語 言 加 以<br />

最 有 效 的 使 用 , 將 一 個 字 或 一 個 詞 , 安 排 在 最 適 當 的 地 方<br />

形 成 一 種 最 好 的 次 序 : 這 便 是 最 佳 的 詩 句 。 38<br />

在 此 處 有 幾 點 值 得 注 意 : 第 一 , 先 有 概 念 ( 詩 想 ), 才 有 後 起 的 語<br />

言 傳 達 概 念 ( 詩 想 ); 第 二 , 詩 的 語 言 必 須 具 備 現 實 性 基 礎 , 不 必<br />

去 尋 求 特 殊 性 的 語 言 , 因 此 詩 人 只 要 掌 握 日 常 語 言 , 妥 適 安 排 字 句<br />

, 便 可 形 成 一 首 好 詩 。 杜 國 清 在 談 到 「 使 用 文 字 」 時 則 說 :<br />

詩 作 品 之 不 同 於 繪 畫 和 音 樂 , 是 因 為 詩 作 品 使 用 的 工 具 是<br />

文 字 …… 文 字 具 有 形 音 義 三 種 特 性 , 亦 即 形 象 性 、 音 樂 性<br />

和 論 理 性 。 作 為 詩 作 品 的 表 現 工 具 時 , 這 三 種 特 性 同 時 構<br />

成 了 詩 作 品 的 視 覺 美 、 聽 覺 美 和 意 義 美 。 39<br />

詩 想 透 過 語 言 , 必 須 還 要 透 過 文 字 做 為 工 具 將 內 在 的 詩 想 表 現 出 來<br />

, 而 文 字 具 備 了 上 述 三 種 特 性 , 而 聽 覺 美 與 意 義 美 的 部 份 , 便 是 承<br />

繼 著 鄭 炯 明 所 言 的 語 言 機 能 之 意 義 而 來 , 詩 作 的 視 覺 美 便 是 文 字 所<br />

具 備 的 獨 特 性 質 。 以 下 圖 結 合 鄭 氏 的 說 法 統 合 表 現 之 :<br />

38<br />

39<br />

引 自 杜 國 清 〈「 雪 崩 」 序 〉,《 笠 》50 期 ,1972.8,P.114-115。<br />

同 前 註 ,P.116。<br />

34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