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戰 後 台 灣 現 代 詩 的 演 變 與 特 質<br />

(<strong>1949</strong>-<strong>2010</strong>)<br />

為 世 界 構 成 部 分 的 「 存 在 」 反 省 。 換 言 之 , 第 十 六 屆 的 得<br />

獎 作 品 , 無 論 是 怎 樣 的 語 言 呈 現 與 風 格 傾 向 , 但 其 共 同 均<br />

呈 現 了 「 省 思 生 命 與 存 在 價 值 」 的 主 題 傾 向 。<br />

第 十 七 屆 新 詩 組 的 得 獎 作 品 第 一 名 陳 黎 的 〈 福 爾 摩 莎<br />

‧ 一 六 六 一 〉 是 其 「 三 灣 三 部 曲 」 之 一 6 , 透 過 明 永 曆 十 五<br />

年 ( 西 元 一 六 六 一 年 ) 四 月 至 年 底 , 鄭 成 功 驅 逐 荷 蘭 人 取<br />

而 代 之 的 「 歷 史 敘 寫 」, 呈 現 一 種 「 反 省 式 的 史 述 」, 是 一<br />

首 相 當 感 人 的 「 本 土 史 詩 」; 而 第 二 名 彭 譽 之 的 〈 存 在 的 聲<br />

音 〉, 綜 觀 全 詩 , 並 不 單 純 地 是 以 「 存 在 價 值 」 作 為 形 上 哲<br />

學 的 書 寫 起 點 , 而 是 透 過 「 囚 房 」、「 鐵 窗 」、「 歷 史 課 本 」<br />

、「 書 寫 的 痛 楚 」 等 詞 彙 或 意 象 , 指 向 了 一 個 「 噤 聲 」 且 「<br />

囈 語 」 的 年 代 , 呈 現 出 一 種 「 史 述 的 不 確 定 感 」; 第 三 名 陳<br />

大 為 的 「 再 鴻 門 」, 基 本 上 是 對 於 過 往 中 國 史 書 中 歷 史 事 件<br />

的 「 重 構 」 或 者 「 揭 穿 」, 透 過 一 個 「 鴻 門 宴 」 歷 史 區 塊 的<br />

「 不 信 任 感 」, 假 設 自 身 再 臨 鴻 門 , 穿 越 典 律 (canon) 文 本 (<br />

如 《 史 記 ‧ 項 羽 本 紀 》) 長 期 的 宰 制 , 後 設 地 以 「 詩 」 彌 補<br />

原 典 的 縫 隙 , 插 入 作 者 自 身 的 想 像 , 這 種 書 寫 則 屬 於 一 種<br />

6<br />

指 的 是 〈 太 魯 閣 一 九 八 九 〉、〈 花 蓮 港 街 一 九 三 九 〉, 與 〈 福 爾 摩 莎 一<br />

六 六 一 〉。<br />

36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