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戰 後 台 灣 現 代 詩 的 演 變 與 特 質<br />

(<strong>1949</strong>-<strong>2010</strong>)<br />

集 」 與 「 票 選 」, 傳 達 不 同 陣 營 間 互 相 抵 拒 的 美 學 傾 向 與 詩 學 詮 釋<br />

權 , 每 一 個 詩 社 群 體 或 者 學 術 單 位 , 都 想 力 圖 製 造 一 個 自 我 表 現 的<br />

「 劇 場 空 間 」, 而 兩 者 之 間 又 可 能 彼 此 相 涉 , 交 互 共 謀 創 造 出 一 組<br />

「 排 他 」 的 「 文 化 符 號 」, 而 此 符 號 的 「 所 指 」, 也 端 視 不 同 社 群 所<br />

控 制 的 權 力 場 域 如 何 賦 予 , 而 觀 察 者 或 評 論 家 又 如 何 解 讀 。 或 許 仍<br />

然 可 以 區 分 出 主 流 與 邊 緣 的 界 限 , 但 因 為 主 流 與 邊 緣 藉 由 「 抵 制 /<br />

抗 拒 ( 解 構 、 顛 覆 )」、「 收 編 / 反 利 用 」 的 辯 證 , 然 後 在 文 化 權 力<br />

的 傾 斜 中 , 反 而 更 彰 顯 了 典 律 製 造 者 的 真 正 「 企 圖 」, 以 下 便 以 「<br />

詩 人 票 選 」 作 為 本 文 總 結 與 互 構 的 論 證 。<br />

第 一 節 「 十 大 詩 人 」 的 票 選<br />

如 果 , 論 及 「 十 大 詩 人 」, 就 必 須 追 溯 源 頭 至 1977 年 的 《 中 國<br />

當 代 十 大 詩 人 選 集 》, 此 書 的 編 纂 者 均 為 當 時 《 創 世 紀 》 的 同 仁 ,<br />

所 選 出 的 十 大 詩 人 為 紀 弦 、 羊 令 野 、 余 光 中 、 洛 夫 、 白 萩 、 瘂 弦 、<br />

1<br />

羅 門 、 商 禽 、 楊 牧 、 葉 維 廉 , 已 故 作 家 與 編 委 則 不 在 其 列 。 表 面<br />

上 看 起 來 這 份 名 單 廣 納 了 當 時 三 大 詩 社 的 詩 人 ( 以 詩 社 群 分 野 : 余<br />

光 中 與 羅 門 為 「 藍 星 詩 社 」, 洛 夫 、 瘂 弦 、 商 禽 、 葉 維 廉 、 羊 令 野<br />

1<br />

詳 參 張 默 、 張 漢 良 、 辛 鬱 、 菩 提 、 管 管 編 《 中 國 當 代 十 大 詩 人 選 集 》,<br />

台 北 : 源 成 ,1977。<br />

324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