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5 Views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戰 後 台 灣 現 代 詩 的 演 變 與 特 質<br />

(<strong>1949</strong>-<strong>2010</strong>)<br />

, 我 們 同 樣 重 視 ; 而 首 先 要 求 的 , 是 它 的 時 代 精 神 的 表 現<br />

與 昂 揚 , 務 必 使 其 成 為 有 特 色 的 現 代 的 詩 , 而 非 遠 離 著 今<br />

日 之 社 會 的 古 代 的 詩 。 更 不 應 該 是 外 國 的 舊 詩 !<br />

不 難 發 現 這 兩 段 論 述 在 基 本 精 神 上 有 極 多 的 共 通 處 , 莫 怪 乎 紀 弦 在<br />

〈 批 判 〉 一 文 裡 不 僅 贊 同 覃 子 豪 此 語 , 並 且 還 強 調 這 些 話 他 早 就 說<br />

過 了 , 反 而 可 以 說 完 全 抵 擋 住 覃 子 豪 第 一 波 的 批 判 。 到 了 1958 年<br />

覃 子 豪 〈 關 於 新 現 代 主 義 〉 則 進 行 第 二 波 的 批 判 , 但 實 際 上 他 揚 棄<br />

了 前 次 論 爭 中 較 為 疏 散 的 論 點 , 回 歸 到 他 的 基 礎 思 維 , 以 「 橫 的 移<br />

植 」 作 為 火 力 集 中 的 陣 地 , 再 次 回 到 現 代 派 六 大 信 條 的 第 一 條 , 認<br />

為 紀 弦 並 未 將 那 些 所 謂 波 特 萊 爾 已 降 的 新 興 藝 術 流 派 找 出 「 移 植 」<br />

之 秩 序 , 只 是 一 種 囫 圇 吞 棗 的 游 離 式 吸 收 , 幾 乎 無 法 選 擇 其 優 而 揚<br />

棄 流 弊 。 實 際 上 覃 子 豪 此 篇 論 述 方 切 中 「 現 代 派 」 所 延 伸 的 弊 病 ,<br />

也 使 論 戰 的 焦 點 開 始 有 對 焦 的 可 能 , 與 前 一 次 略 顯 散 漫 的 宣 言 式 討<br />

論 有 其 區 隔 與 差 異 , 當 然 紀 弦 面 對 這 個 直 接 命 中 要 害 的 問 題 也 必 須<br />

提 出 其 對 應 的 說 法 。 於 是 , 他 寫 了 〈 兩 個 事 實 〉 與 〈 六 點 答 覆 〉,<br />

其 中 集 中 在 幾 個 論 點 上 :<br />

( 一 ) 紀 弦 認 為 覃 子 豪 是 一 個 「 折 衷 主 義 」 者 , 筆 者 認 為 此 語 並 不 過<br />

分 , 綜 觀 覃 子 豪 所 有 的 論 點 , 其 實 是 針 對 紀 弦 的 激 進 , 而 提 出<br />

38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